You are on page 1of 53

2022 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主辦單位
目錄
壹、 前言 1

一、 計畫緣起 1

二、 民間行動捲動珊瑚保育意識 1

貳、 計畫宗旨 1

參、 計畫目標 2

肆、 行動策略及成效 3

一、 公開招募,民間參與 3

二、 推廣及宣傳,提高觸及範圍 12

三、 資訊公開及分享 15

四、 向下扎根 18

伍、 調查結果與分析 23

一、 各地點概述與結果 23

二、 綜合討論 66

三、 現今台灣海域面臨之困境及復育策略 68

陸、 結論及未來展望 69

一、 珊瑚礁體檢數據持續積累 69

二、 提升在地參與 69

三、 數據品質的提升 69

四、 盼與學術單位或政府機關建立溝通平台 70
摘要
2022 年台灣珊瑚礁體檢延續往年在台灣本島及離島進行的調查,招募了 99
人次志工,在 20 個樣點拉了 40 條穿越線,調查時間為四月中至十二月中,共
累積 120 筆資料。
調查結果經分析後得到以下發現:
 各樣點 2-6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中,依據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有 6
個樣點達到優良(>50%)等級,分別是墾丁後壁湖、蘭嶼南獅、蘭嶼母雞
岩及綠島全區;有 7 個樣點則為一般(25-50%)等級;9 個樣點屬於不佳
(<25%)等級。
 各樣點 6-12 米活珊瑚覆蓋率情形,超過 50%的樣點同樣有 6 個樣點,分別
是蘭嶼全區及綠島全區;6 個樣點屬於一般等級;5 個樣點則是不佳。
 東北角的樣點為亞熱帶岩礁地形,因此活珊瑚覆蓋率較低,處於「一般」
或「不佳」的程度。也因為地理位置靠近台北,東北角是北部潛水愛好者
熱點,近年觀察到潛水員以及從事海洋遊憩的人數日漸上升,建議實施總
量管制以維護在地岩礁生態系。
 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自從 2016 年 9 月受強颱莫蘭蒂影響後,今年珊瑚覆蓋
率仍較低,而小琉球近年觀光人潮節節攀升,潛水等相關海洋遊憩人次也
不斷突破新高,或許當地可採取更積極的保育措施,給予珊瑚礁喘息的機
會。
 各地水下調查過程中時常可見廢棄漁網纏繞在礁盤或珊瑚上,民生垃圾散
落礁中,顯示台灣各珊瑚礁區遭受嚴重過漁及陸源廢棄物污染。
2022 年台灣多數珊瑚礁區的健康狀態,若是僅看珊瑚覆蓋率一項,則落於
「一般」的等級中,顯示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台灣環境之得天獨厚,應有利
於珊瑚生長,但若有天災人禍破壞則也會反應在生態上,如能確實進行保育措
施,我們的海洋仍舊有機會恢復生機。可行的復育措施有:垃圾源頭減量、劃
設海洋保護區、設定海洋遊憩區承載量、加強執法、沿岸及河川中上游開發/開
墾的限制並落實水土保持工作、汙水排放的管制、積極淨灘/淨海等等。
壹、前言
1、 計畫緣起
珊瑚礁為海中的熱帶雨林,孕育豐富生命,2007 年東沙環礁正式成為台灣
首座的海洋國家公園,海洋教育也於 2009 年正式進入中小學課程中,似乎可見
政府對海洋環境重視的曙光及海洋保育意識的抬頭。然而目前各處珊瑚礁區受
到人為破壞及威脅的狀況仍時有所聞,顯見台灣在實際作為上仍有不足之處。
自 1997 年國際珊瑚礁年的全球性珊瑚礁普查,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開始以珊
瑚礁體檢(ReefCheck)監測珊瑚礁狀況,然而台灣珊瑚礁仍然在持續劣化。根
據全球珊瑚礁監測網(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2004 年到 2007 年
的監測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珊瑚覆蓋率有逐漸減少趨勢,各處珊瑚礁區幾乎都
被破壞或正遭受到嚴重干擾。因此,珊瑚礁體檢將從調查轉為「守護行動」,
讓全民一起監測珊瑚礁健康狀況。

2、 民間行動捲動珊瑚保育意識
2009 年台灣珊瑚礁體檢首次由民間發起、民間參與,所有調查員皆是一般
潛水客,因關心海洋透過公開招募而加入行動。當年看似困難的全台大調查,
因為 56 人次潛水志工的支持,順利完成。
至今本會仍持續邀請潛水志工們一同為全台珊瑚礁進行健康檢查,歷年來
亦盡可能延續往年調查地點,期望記錄台灣海洋生態變遷的歷程,達到長期監
測的目的。此外,在過程中透過媒體、網路、座談分享或志工活動等多重管道,
讓一般民眾皆能參與科學調查,並且更加瞭解台灣海洋的現況及其他所面對的
威脅。

貳、計畫宗旨
落實珊瑚礁體檢(Reef Check)民間參與的精神,以民間潛水志工的觀點
規劃行動,並積極邀請潛水教練或在地志工認養和包梯,讓珊瑚礁守護及海洋
保育能更貼近在地民眾,確實引發大眾對於海洋的關心,將社會對於「海鮮文
化」的觀念導正為「海洋文化」。
另外,透過號召潛水客加入珊瑚礁體檢,提供潛水愛好者踏入守護海洋行
列的管道,使潛水本身成為負責任旅遊的一環,帶動在地永續發展,建立海洋
思維的新型態旅遊方式。
最後,藉由記錄海中珊瑚生態系之健康狀況,結合全台民力開始在當地社
區累積長期調查數據,推動珊瑚礁保育。

參、計畫目標
延續全台珊瑚礁調查:由北至南針對台灣本島及離島,選擇台灣各地多處
不同的珊瑚礁海域進行水下調查,以監測不同地區的海洋狀況。
❖ 累積調查力量:調查不中斷,持續每年在相同地點的調查將能累積有效守
護力量。
❖ 深化社區參與:由在地團體擔任地區性主辦,讓珊瑚礁體檢深入地方,確
實建立符合當地海域的監測機制。
❖ 活化海岸社區:強調參與者對環境的付出與保護,讓外來者不再消費環境,
而是用海洋思維的永續觀念體驗社區、為社區注入活力。
❖ 落實民間參與:由民間團體主辦,資深潛水志工參與執行團隊,並公開號
召更多一般潛水員加入行動協助調查,落實國際珊瑚礁體檢的初衷。
❖ 強化科普教育:更多媒體參與、更簡單的介紹方式、更易懂的訊息傳播。
❖ 爭取珊瑚生存權:宣導並爭取大眾認知到珊瑚也是生物,不是岩石或石塊,
孕育海洋生命力的珊瑚礁生態系應予以保護。
❖ 確保海洋健康:藉由各種活動、宣傳之推動,讓更多民眾以實際力量一同
維護家鄉的海洋環境。
肆、行動策略及成效
一、 公開招募,民間參與
今(2022)年為第十四年由民間主辦的珊瑚礁體檢,目標是持續喚醒守護
珊瑚礁及海洋的意識。由於仍受到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為了避免群聚感染,
今年度大多為非對外開放場次,由 EcoDiver 及資深志工共同協助完成珊瑚礁體
檢數據的搜集。潛水者是其中一群最了解海底變化及珊瑚礁狀況的人,如能持
續提供珊瑚體檢資訊,將使關心海洋的潛水者了解到現今珊瑚礁的狀態,不僅
提供管道讓他們付出一己之力,也提供民眾一個非學術管道認識海洋。如果民
眾廣為周知通行全球的珊瑚礁體檢,將提昇台灣的海洋觀,也多了全民監督的
力量。
2022 年珊瑚礁體檢年度行程

地點 舉辦場次 調查日期

台東基翬 1 8/28

綠島 1 4/26

墾丁合界 2 4/17、11/21

墾丁後壁湖 2 8/18、12/4

花蓮石梯坪 1 8/27

鼻頭 1 9/7

野柳 1 8/17

澎湖東西嶼坪 1 5/9

潮境 1 8/22

龍洞 4 號 1 8/11

龍洞 1.5 號 1 8/11

番仔澳 1 8/30

和平島 9/7

澎湖馬公 1 5/17
小琉球 1 10/20

1. 辦理模式
每梯次因為地點、交通運輸、或其他環境條件之不同,以及考量當地合作
潛店、社區或志工隊等在地團隊之量能,辦理方式分成下列三種:
❖ 協會主辦
由協會自行規劃、籌備和招募志工,多以離島和偏遠地區為主,包含:綠
島、蘭嶼、台東基翬、台東杉原、花蓮石梯坪等。
❖ 潛店或單位共同合辦
在部份區域採用與業者、教練或相關單位共同主辦的方式辦理活動,因為
他們熟悉平常活動海域,也有管道對客人或學員進行宣傳。協會與有意願之合
格潛水教練合作,由協會處理報名流程等行政事項,而教練負責活動聯絡事項
及活動時成員之水下安全。教練也會協助在自己的潛水社團、俱樂部或潛水店
招募學員或客人為志工,進行該梯次調查活動。優點為教練熟悉參與成員的潛
水程度,成員間默契也會優於一般招募志工。以此方式舉辦的梯次包含:

活動梯次 合作單位

龍洞 4 號 iDiving 全方位潛水中心

龍洞 1.5 號 iDiving 全方位潛水中心

基隆潮境 海科館志工隊
❖ 地方主辦
延續往年慣例,在部份區域採用由當地社區、業者或志工隊主辦的方式舉
辦活動。透過這一套簡單、系統性、廣泛適用的珊瑚礁體檢方法,將能協助其
追蹤他們周遭珊瑚礁的變化和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困境。體檢活動由當地社團、
志工隊、潛水店家主辦,負責規劃、招募和報名等所有事項,邀請協會提供相
關協助及技術指導,包含:

活動梯次 合作單位

澎湖本島、東西嶼坪 海洋公民基金會

小琉球 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墾丁合界 陽光潛水訓練中心

墾丁後壁湖 CT Diver

2. 報名資格
珊瑚礁體檢招募對象為「氣瓶支數 50 支以上之合格潛水員」(部分場次需
具有船潛經驗)等級以上之年滿 18 歲之民眾。
因為珊瑚礁體檢不同於休閒潛水,須完成特定任務,而較類似水下工作,
且隨行之科學指導員也僅能提供科學技術指導,不像導潛能照顧到志工的安全
性,因此限定合格潛水執照且能照顧自己的潛水員。
3. 報名宣傳
各梯次行動簡章和報名表將於至少活動前一個月公告,所有活動皆採網路
報名,先於官網公告,並透過臉書台灣珊瑚礁體檢社團、其他潛水社團或合辦
教練廣為宣傳,此外也會以 EDM 形式提供給參與過的志工。
4. 報名方式及流程
主要以網路報名方式登記;入選方式以報名順序為主,額滿為止。如果報
名資格不符或資料不完整,主辦單位有拒絕之權力,並以候補名單遞補。而如
果沒有在公告時間內完成付費手續,即視為未完成報名程序,主辦單位一樣可
以取消報名資格以候補名單遞補。
5. 活動模式
珊瑚礁體檢行動舉辦模式以兩大主軸進行,一為短天數(多為 1-3 天)、
行程僅包含行前訓練及水下調查的「珊瑚礁體檢」;另一則為長天數,與在地
社區有較多互動或搭配較多休閒行程的「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依照各個地
區的特性,選擇不同的進行模式做最有效率的安排。
模式一:珊瑚礁體檢行動
此為單純的潛水調查行動,天數短,大約在 1-3 天左右,行動過程中不包
括食宿及任何交通安排,進行方式為:體檢前由科學指導員進行 1.5-2 個小時的
珊瑚礁體檢行前課程;接著由教練和科學指導員確認任務分配;著裝下水進行
調查。調查結束後,科學指導員將帶領志工就所記錄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
本年度全台珊瑚礁體檢以此模式進行的地點包含綠島、台東基翬、台東杉
原、花蓮石梯坪、東北角番仔澳、東北角龍洞 4 號及 1.5 號、北海岸野柳、墾丁、
小琉球、基隆潮境、澎湖本島。
模式二: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
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除涵蓋志工服務項目,也將提供志工食宿、當地交通
或文化生態導覽。除一般珊瑚礁體檢行前訓練、水下操作及後續討論,所有志
工都在當地社區過夜,不僅在服務過程中了解當地的議題,過程中的也可把各
項花費直接回饋到社區,參與志工也能與社區產生更深刻的連結。而珊瑚礁體
檢工作假期進行的地點通常是較少人為活動的場域,且位置較為偏遠,多半沒
有設置汙水或廢棄物處理系統,當地生態系也格外容易受到人為干擾,本年度
於澎湖東西嶼坪及蘭嶼採用此種類型的舉辦模式。
真正的「生態工作假期」,不僅是讓志工了解當地人文及自然生態的假期,
也是減輕志工在活動中對當地生態造成的污染及干擾,達到真正的環境友善的
假期,因此活動在以下方面各有特別設計:
● 使用純天然可分解的盥洗用具
小島或偏鄉常缺乏汙水處理系統,生活廢水將直接排放到海洋,
任何多餘的人造化學成份,都將造成海洋生態的負擔。活動進行期間由
主辦單位準備所有盥洗劑、清潔劑,包括天然洗髮精、潤髮乳、肥皂、
牙膏等,邀請所有參與志工與工作人員一同體驗純淨低汙染的假期。
● 垃圾減量及嚴謹垃圾回收
為了守護海洋,活動中都將詳細考量任何可能造成海洋破壞的環
節。工作假期期間將要求所有參與人員自行攜帶盥洗用具(包含毛巾、
牙刷等)及環保餐具,從源頭減少垃圾製造量;製造的所有垃圾,都將
嚴格進行分類並妥善處理,不讓生活垃圾意外進入海洋成為海洋生物殺
手。
6. 行動費用
各梯次珊瑚礁體檢由志工自行負責交通費、膳宿和活動費用,另將尋求經
費補助講師費、氣瓶費、船費、器材費等,以因應各調查點狀況不同所產生的
費用價差,讓各梯次潛水志工所負擔的費用不致差距過大且在合理範圍內。
7. 志工聯繫及互動
珊瑚礁體檢行動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志工,因此行動中的各個面向,都特別
注意如何讓志工確實了解珊瑚礁體檢的意義、關心珊瑚保育、進而付出守護珊
瑚的行動,因而規劃以下互動形式:
● 行前聯繫
行前通知內容包含寄送「珊瑚礁體檢操作指南」,供志工先行了解
珊瑚礁體檢事項,同時強調珊瑚礁體檢是水下工作,並非一般休閒潛水,
以免對於行動認知有過大落差,而後否定珊瑚礁體檢的行動價值;另外,
活動過程中為了達到垃圾減量,也將要求志工自行攜帶所有環保餐具。
● 調查後數據分享
於每次珊瑚礁體檢水下行動後分享數據並視情況邀請志工聚餐,
除聯繫志工感情外,更重要的是分享數據,讓志工瞭解該處海域的珊瑚
礁狀況,並且適時邀請志工發表心得感想。
● 發送志工快訊
珊瑚礁體檢秉持「資訊公開」的精神,為了讓志工瞭解調查過後
的數據,其呈現出來所代表的意義,並且持續和其他參與過的志工有所
連結,因此在行動結束後,將發送志工快訊,內容不僅包含當梯調查數
據、活動快訊,也附有活動照片和相關新聞報導,讓志工對於其他海洋
保育消息不脫節。志工快訊以電子郵件寄發給當梯或曾參與過活動的潛
水志工,提供有興趣的人士從粗淺到專精的各階層資訊。
圖說:珊瑚礁體檢快訊示意圖
8. 影像留存及呈現
所有珊瑚礁體檢活動照片都將上傳到網路相簿 flickr 提供志工下載外,並且
透過臉書介面達到快速分享及公開的目的,同時也讓大眾了解珊瑚礁體檢舉辦
的過程。除此之外,歷年活動照片上傳至網路相簿,達到長久留存活動資料的
目的。
二、 推廣及宣傳,提高觸及範圍
1. 官方網站
「海洋及海岸守護」網站(http://teia.tw/seawatch)不僅刊載珊瑚礁體檢成
果,內容還涵蓋海洋文選、海洋倡議,具體宣揚協會對於海洋環境保護與永續
發展的理念。

圖說:海洋及海岸守護網站
2. 講座活動
今年度舉辦一場講座,邀請山海天使演講,主題為珊瑚復育,期望為台灣
的海洋教育帶來新的面向。

日期 主題 講師 報名人數

11/24 起厝 2.0 陳映伶 31

3. 社群網站之經營
現今社群網已成為許多人資訊交流、互相聯繫的管道,其特性是散播速度
快、範圍廣。鑑於時代潮流的演進,本會成立「台灣珊瑚礁體檢」臉書社團,
即時公開講座訊息、報名資訊及相關海洋保育新聞等,不僅達到資訊流通的目
的,成員之間討論互動也相當密切,達到資訊公開及分享交流的目的。目前社
團成員共 4,513 位(統計至 2022.12.31)。

圖說:台灣珊瑚礁體檢臉書社團

三、 資訊公開及分享
1. 成果公開
基於資訊公開的精神,每次珊瑚礁體檢結束後,都會將調查結果公開於本
會官網上(teia/seawatch),內容不僅以圖表呈現,並搭配簡單的分析說明,解
釋數據代表之意義或可能之成因。此外也會將網頁分享至臉書珊瑚礁體檢社團,
讓有興趣了解的潛水人員也有管道獲得資訊。
圖說:成果報告示意圖
2. 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資料庫
除了成果報告呈現給國內潛水員及一般大眾參考外,同時在每一年調查結束時
將所有原始數據回傳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Reef Check Foundation),並由基
金會同步更新至國際珊瑚礁體檢資料庫。(網址:http://data.reefcheck.us/)

四、 向下扎根
1. 志工培力:生態潛水員 EcoDiver 培訓課程
為了深化及提昇台灣潛水人員進行珊瑚礁體檢的能力,持續進行生態潛水
員培訓,這將有助於增加志工的珊瑚礁體檢知識及操作的精準度。訓練過程等
同一門潛水專長,透過室內學科及野外實習,學員將獲得所有進行珊瑚礁體檢
所需的知識,包含:指標性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的辨認、如何設置穿越線
等。完成結訓的志工將由珊瑚礁體檢基金會認證為生態潛水員,持有此一認證,
可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加入其他與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相關組織的珊瑚礁體檢。

生態潛水員室內課程 水下課程講解中

伍、調查結果與分析
每位志工在下水前都須接受至少 2.5 小時的行前訓練,由本會負責依照珊
瑚礁體檢基金會所頒布的標準調查方法,協助指導及訓練參與之潛水志工。行
前課程內容涵蓋調查方法及指標性物種辨認要點。調查方法以「穿越線」
(transect)調查法為基礎。每組編制包含科學指導員、佈線員(多由教練或導
潛擔任)、攝影(照相)紀錄員、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調查員。
首先由科學指導員於水面上與佈線員決定佈線方向,佈線員先行下水以捲
尺拉出一條 100 米長、平行海岸線的等深穿越線,待佈線員打出浮力棒後,其
餘人員偕同科學指導員入水,水下集結,等待 3-5 分鐘待魚類從驚擾中恢復後,
魚類調查員首先出發,其次依序為無脊椎動物和底質調查員,參照水下圖鑑依
序做調查,並將調查結果記錄於水下紀錄板上。

1、 各地點概述與結果
1. 墾丁
墾丁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因為位處熱帶海域,海下珊瑚礁發
育良好,為在地帶來許多海洋觀光收益,亦為近海漁業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源。
然而各項蓬勃發展的人為活動,也為當地生態帶來諸多壓力。自 1982 年 9 月公
告成立國家公園以來,執法單位礙於人力資源不足,以致海洋生物遭盜捕濫殺
之遺憾事件仍層出不窮,近海違法漁網或廢棄漁網「網死」生命的情形,亦時
有所聞。為能永續經營這片壯麗但脆弱的海洋生態,如果政府部門能和與民間
團體、業者或權益關係人,一同投入監測海洋生態的工作,或許也能成為喚醒
民洋保育意識的助力。
❖ 調查日期:2022 年 4 月 16 日及 11 月 13 日
❖ 地方合作:陽光潛水
❖ 志工人次:春季 7 人;秋季 9 人
❖ 調查樣點:合界
❖ 水溫:春季 26 度;秋季 27 度
❖ 能見度:春季 8-15 米;秋季 6-10 米
調查結果

春季:

調查結果顯示,合界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加總)在 5 米深度為
36.9%,10 米深度為 34.4%,2 個深度的穿越線差異不大,且根據國際珊瑚礁
體檢標準,屬於「一般」等級(25-50%)。活珊瑚組成也皆以硬珊瑚為主,
而硬珊瑚也是底質中生物類別占比最高,5 米與 10 米處覆蓋率分別為 33.75%
與 32.5%。

2020 年因台灣周邊海域水溫升高,且缺乏颱風過境帶動下層較為低溫的海水,
導致各地珊瑚白化事件頻傳,環資於同年 11 月調查時即發現,硬珊瑚覆蓋率從
5 米處 53.75%與 10 米處 66.25%降至 33.125%與 39.375%。爾後經過數次調
查,截至 2021 年 10 月時,調查結果顯示 10 米處活珊瑚覆蓋率為 47.5%,似
乎逐漸恢復,5 米處則為 34.375%,則未有明顯起色。與今年調查數據相較,5
米處顯示持平,10 米處則相差近 15%,調查過程也偶爾觀察到礁盤上出現大片
死亡已久且覆滿藻類的珊瑚骨骼,而究竟是因為珊瑚分布不均勻,或是又發生
了其他環境事件導致活珊瑚覆蓋率降低,則有待後續調查時驗證。
其他生物底質中,則以藻類覆蓋率為次高,5 米及 10 米處皆為 6.875%與
5.625%。相較於 2021 年底,5 米與 10 米處皆為 20%來得低,可能是因為水
溫逐漸上升,不利於藻類生長所致。
非生物性類別中,覆蓋率最高為岩石,分別為 53.125% 與 56.25%;亦
是所有底質類別中,覆蓋率最高的。

指標性魚類調查顯示,記錄到最多數量的類別為蝶魚,5 米的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6.25 隻,10 米則為 5.5 隻。其他魚種部分則還觀察到石鱸、笛鯛、
鸚哥魚及裸胸鯙,雖數量不多,但記錄到的種類相當多元。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調查顯示,5 米及 10 米穿越線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及硨磲貝,
5 米處則還記錄到清潔蝦。
5 米處與 10 米處的魔鬼海膽族群密度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尺 9 隻與 1.25 隻,
硨磲貝族群密度則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75 隻及 1.75 隻。
此處魔鬼海膽的數量一向是 5 米處較多,極可能是可供魔鬼海膽躲藏的地形較
多,例如洞穴、海溝等,10 米處以連續、平坦礁盤為主,潛藏掠食者也較多
(例如:板機魨、大型鸚哥魚),因而可能造成魔鬼海膽族群在不同深度的數
量差異。
環境衝擊部分,5 米處僅有記錄到「漁具」此項,若衝擊最嚴重為 3 分,此處
為 0.5 分,顯示為輕微。10 米處則有記錄到較多項,包含「漁具」、「垃圾」
及「其他」,僅有 0.25~0.75 分,同樣屬於輕微。

秋季:
調查結果顯示,合界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加總)在 5 米深度為
31.9%,10 米深度為 33.8%,2 個深度穿越線的活珊瑚覆蓋率差異不大,根據
國際珊瑚礁體檢標準,屬於「一般」等級(25-50%)。活珊瑚的組成皆以硬
珊瑚為主,且硬珊瑚也是生物類別的底質中占比最高。而 10 米處生物類底質占
比次高為藻類,覆蓋率為 10.625%,然而 5 米處藻類為 0%。
2020 年台灣周邊海域珊瑚白化事件頻傳,環資於同年 11 月調查時即發現,硬
珊瑚覆蓋率從 5 米處 53.75%與 10 米處 66.25%降至 33.125%與
39.375%。2022 年春季調查顯示,5 米穿越線活珊瑚覆蓋率為 36.9%,10 米
處則為 34.4%,顯示合界珊瑚覆蓋率仍未有起色,覆蓋率時高、時低可能是珊
瑚分布不均勻所致。
此外,本次調查仍記錄到新死珊瑚,5 米處覆蓋率為 3.125%,10 米處覆蓋率
為 1.875%,顯示仍有環境因素(例如:水溫)導致珊瑚死亡,而這也可能不
利於合界珊瑚恢復往日榮景。
非生物性類別中,覆蓋率最高為岩石,分別為 61.875%與 53.125%,這也是所
有底質類別中占比最高。
指標性魚類調查顯示,數量最多的為蝶魚,5 米處與 10 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
每 100 平方公尺 9.5 隻以及 4 隻。其他魚種部分則還觀察到石斑、鸚哥魚,數
量偏低。然而因珊瑚礁體檢標準做法僅記錄體長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能在野外
觀察到這麼大的石斑仍屬不易。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調查顯示,5 米與 10 米穿越線皆有記錄到魔鬼海膽與硨磲貝,
5 米處則還記錄到清潔蝦。
5 米處與 10 米處的魔鬼海膽族群密度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尺 8 隻與 3.5 隻,硨
磲貝族群密度則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尺 2.5 隻及 1.25 隻。
5 米處魔鬼海膽數量較 10 米處多,極可能是魔鬼海膽可躲藏的地形較多,例如
洞穴、海溝等,而因為魔鬼海膽會吃食藻類,或許因此造成 5 米處藻類覆蓋率
遠低於 10 米處。10 米處以連續、平坦礁盤為主,潛藏掠食者也可能較多,種
種可能的原因造成魔鬼海膽族群在不同深度的數量差異。
環境衝擊部分,5 米處僅有記錄到「漁具」此項,若衝擊最嚴重為 3 分,此處
為 1 分,顯示為輕微。

調查日期:2022 年 5 月 14-15 日
❖ 地方合作:CT Diver
❖ 志工人次:春季 8 人
❖ 調查樣點:後壁湖軟珊瑚區
❖ 水溫:春季 26-28 度
❖ 能見度:春季 10-12 米
❖ 調查結果

春季:


❖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5 米及 10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及軟珊瑚
合計)分別為 41.25%與 48.125%,依據國際標準,皆屬於「一
般」等級 (活珊瑚覆蓋率 25~50%)。5 米活珊瑚組成約一半為硬珊
瑚、一半為軟珊瑚;10 米則以軟珊瑚為優勢。
❖ 2020 年時,台灣周圍海域多個珊瑚礁區發生珊瑚白化事件。當年
10 月環資即有到後壁湖調查此處珊瑚白化情形(https://teia.tw/
ocean_lastestpost/2020-%E5%A2%BE%E4%B8%81%E5%BE
%8C%E5%A3%81%E6%B9%96%E8%8A%B1%E5%9C
%92%E7%A7%8B%E5%AD%A3%E7%8F%8A%E7%91%9A
%E7%A4%81%E9%AB%94%E6%AA%A2%E6%88%90%E6%9E
%9C%E5%A0%B1%E5%91%8A/)
❖ ,結果顯示 5 米及 10 米活珊瑚覆蓋率分別為 40%及 45.625%,推
測係因後壁湖不時有冷水團經過,因此受到白化影響相較其他樣點
較輕微。而今年春季的調查結果顯示,活珊瑚覆蓋率差異不大,僅
有 10 米處觀察到新死珊瑚(覆蓋率為 0.625%)。
❖ 而其他生物類型底質,則是以藻類為主,5 米處與 10 米處的藻類覆
蓋率皆為 6.25%。
❖ 其他非生物底質類型,以岩石為主,5 米及 10 米的覆蓋率分別為
28.125%、17.5%;其次則為沙,覆蓋率分別為 20%及 15.625%,
顯示此處的底質情形為礁盤交雜部分沙底。
❖ 此外,2020 年於 5 米與 10 米曾觀察到較高的泥沙覆蓋率(介於
5.63%至 6.3%),今年則僅有在 10 米處記錄到,覆蓋率為 2.5%。
泥沙覆蓋狀況不若以往嚴重,後續可持續觀察。


❖ 魚類部分,5 米及 10 米穿越線皆有觀察到蝶魚、石鱸、笛鯛及鸚哥
魚。蝶魚的族群密度介於 10.5~13.5 隻/100 m2;石鱸皆是 0.25
隻/100 m2;笛鯛則是 0.5~5.25 隻/100 m2;鸚哥魚 0.25~1 隻/100
m2 。
❖ 相較其他調查樣點,於後壁湖能觀察到較多指標性魚類種類,應是
此處為墾丁國家公園內的保護區,且相關管制措施較為落實所致。


❖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5 米及 10 米皆有到魔鬼海膽及硨磲貝。魔
鬼海膽的族群密度為 1.75~5.5 隻/100 m2,硨磲貝族群密度則為
0.5~1 隻/100 m2。此外,於 10 米處還記錄到大法螺。
❖ 因為後壁湖是墾丁熱門潛點之一,來此休閒潛水的潛水員相當多,5
米及 10 米處皆觀察到珊瑚斷枝,應是休閒潛水員踢蛙鞋時所踢斷。
不論 5 米處或 10 米處「珊瑚損害」衝擊程度皆屬於「 低度」。

2. 綠島
綠島珊瑚礁的美麗壯觀,潛點類型多樣豐富,海水清澈能見度高,全年潛
水皆適宜,此地一直為潛客津津樂道。綠島的易達性,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
粗估每年吸引 40 萬人次造訪。觀光客總量在沒有限制,海洋遊憩運動不受控管,
且島上無任何汙水處理設施之下,生活廢水都是直接排入海中,即便歷年來綠
島活珊瑚覆蓋率都相當高,但是長久下來,還是對當地珊瑚礁生態系造成相當
大的壓力及干擾。
2006 年綠島黑海綿爆發,或許即是此地珊瑚礁生態系面臨過度環境壓力所
發出的警訊。為了保存綠島珍貴的水下景色,需要長久持續的監測及守護行動。
2017 年 3 月綠島北部發生油污事件,幸而當地相關人士迅速協助清除,可見當
地社區對海洋資源共有和永續使用的保育概念逐漸提升,只是如何協助不同權
益關係人在維持生計及保育間尋求平衡,將是公部門、保育團體及在地人三方
未來可攜手努力的方向。
❖ 調查日期:2022 年 9 月 19 日
❖ 志工人次:11 人
❖ 調查樣點:大白沙、石朗、龜灣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20-25 米
調查結果

底質部分,3 個調查地點 5 米處的活珊瑚(即硬珊瑚和軟珊瑚之總和)覆蓋率介於


55~71.25%之間,10 米處覆蓋率介於 56.25%-71.25%,依照國際標準,活珊
瑚覆蓋率超過 50%,其珊瑚礁健康狀態可被歸類於「優良」等級。而活珊瑚組
成中,石朗 5 米處的軟硬珊瑚覆蓋率略同,10 米處以軟珊瑚為主;大白沙 2 個
深度皆以硬珊瑚為主;龜灣 5 米處以硬珊瑚為主、10 米處軟珊瑚及硬珊瑚則差
異不大。除了活珊瑚以外,底質組成其次為岩石,少部分為沙或碎石,指標性
營養鹽藻類及其他生物性底質覆蓋率則相對低。

指標性魚類部分,3 個調查地點都有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為 1.5-9 隻,以石朗 10 米處紀錄到的蝶魚族群密度最高,最低則是龜灣 5 米。
其次最常記錄到的為鸚哥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0-8.75 隻,除了
龜灣 5 米外皆有紀錄。其他指標性魚類觀察到的數量則較少,石朗、大白沙 5
米及龜灣 10 米則記錄到石斑,族群密度每 100 平方公尺僅 0.25 隻;石朗及大
白沙 10 米有記錄到石鱸,族群密度每 100 平方公尺僅 0.25-0.5 隻。和去年相
比並無發現裸胸鯙或笛鯛等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3 個調查地點都有記錄到魔鬼海膽與硨磲貝。魔鬼海
膽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3-36.25 隻,其中以石朗 5 米處的族群密度最
高;硨磲貝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0.25-1.5 隻,以大白沙 10 米處的族
群密度最高,然而多數個體小於 20 公分。和 2021 年相比,石朗、大白沙 10
米、龜灣 5 米處魔鬼海膽數顯著下降。除了常見的魔鬼海膽與硨磲貝外,此次
皆無記錄到其他指標性無脊椎動物。

位於台灣東南方海面的綠島,因受惠於太平洋黑潮支流,造就了小島周圍美麗
壯觀的珊瑚礁,以及潛點類型多樣豐富。因為海水清澈能見度高,全年皆適宜
潛水活動,使得綠島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光是今年(2022)七、八月便吸引超過
十萬遊客造訪,因而使得綠島生態環境長期承受高遊憩壓力。歷年來綠島活珊
瑚覆蓋率多屬於優良等級,然而長久下來,將可能對當地珊瑚礁生態系造成相
當大的壓力及干擾。再加上近來氣候變遷影響,台灣周邊海域缺少大型擾動
(如:颱風)混合上、下層海水,使得高溫持續時間拉長,海洋熱累積壓力越
來越提前發生,珊瑚白化現象已漸漸成為台灣周遭海域的新常態。此外,今年
(2022)七月發生南寮碼頭珊瑚礁損毀事件,顯示未經妥善規劃的海域施作工程
會對珊瑚礁帶來多大的破壞。
綠島珊瑚礁正承受多種不同的外在壓力,為了保存綠島珍貴的水下景色,除了
需要遊客加強海洋環境意識,同時,還需在地社區長久持續的監測及守護行動。
另外,如何在環境變遷的隱憂下,協調不同領域使用者在維持生計及進行生態
保育間尋求平衡,將是綠島未來管理與治理的挑戰。
3. 台東基翬
基翬(音同「灰」)位於台東知名景點三仙台南側,源自當地阿美族語
「Kihaw」音譯,意思為「海灣」,屬於三仙台自然保護區範圍,也是列入保
育物種的台灣特有種「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息地之一。
❖ 調查日期:2022 年 8 月 23 日
❖ 志工人數:6 人 ;
❖ 調查樣點:台東基翬船澳
❖ 水溫:29-30 度
❖ 能見度:8 米
❖ 調查結果
今(2022)年因持續受疫情影響,基翬珊瑚礁體檢未公開招募潛水志
工,由生態潛水員及資深志工組成的「超菁英」團隊,雖然受到低
氣壓外圍環流湧浪的影響,且人力有限,仍順利完成調查。因受限
於海底地形與珊瑚礁分布狀況,分別於 3-5 米及 6-8 米設置穿越線。

調查結果顯示,基翬 3-5 米與 6-8 米處的活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總


和)覆蓋率分別為 37.5%與 41.875%,屬於國際標準的「一般」等級
(25-50%),主要由硬珊瑚組成。其他生物類底質還有藻類,覆蓋率
介於 8.75-10%。此外,本次調查發現不少珊瑚群體有白化現象,且
3-5 米處較 6-8 米處嚴重,推測應是受 7、8 月連續高溫影響

非生物底質類別中,泥沙覆蓋率最高,3-5 米與 6-8 米處分別為


37.5%與 42.5%。若排除泥沙不入排名,3-5 米處非生物類底質以岩
石為主,占 23.125%,其次為沙,占 21.25%;6-8 米處以沙為主,岩
石次之,分別為 32.5%與 10.625%。依據 2 條穿越線調查顯示,基翬
地形主要為大型礁塊與沙地參雜,而泥沙多沉積在沙子上。
與歷年資料比較,3-5 米處泥沙覆蓋率自 2015 年首次紀錄到,於
2019 年 5 月升至有記錄以來最高,為 47.5%,同年 11 月降至 15%以
下,而於 2021 年回升至 30%以上。6-8 米處泥沙覆蓋率從 2014 年首
次記錄後,歷年覆蓋率介於 7.5-20.625%,去年驟升至 47.5%,今年
雖有下降,但下降程度有限,仍屬於偏高的狀態。雖於基翬持續觀
察到泥沙問題,然而以長期趨勢來看,並未觀察到活珊瑚覆蓋率有
下滑趨勢。

指標性魚類,2 個深度穿越線都記錄到蝶魚與石鱸。蝶魚於 3-5 米處


與 6-8 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每一百平方公尺米 3 隻與 1 隻。而 2 個
深度的石鱸族群密度都是 0.25 隻/100m2。6-8 米處還記錄到裸胸鯙,
族群密度 0.25 隻/100m2。歷年記錄顯示,指標性魚類不論在種類或
數量較台灣其他礁區為少,且時常可觀察到許多廢棄漁網、魚線,
推測是長期受人為捕撈影響。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2 個深度穿越線都記錄到魔鬼海膽與硨磲
貝。魔鬼海膽在 3-5 米處與 6-8 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
尺 1 隻與 0.75 隻/1 隻。硨磲貝族群密度則介於 0.75~1.25 隻/100m2,
大部分個體都小於 10 公分,與歷年調查結果一樣,僅記錄到這 2 種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且數量零星。
環境衝擊部分,3-5 米處記錄到漁業與一般垃圾,6-8 米處則僅記錄
到一般垃圾,皆屬於輕微等級,相較往年紀錄,數量大幅減少。
泥沙沉積嚴重

3-5 米處珊瑚白化

4. 花蓮石梯坪
石梯坪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整個區域為海岸階地,因為海蝕地形十
分發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和壺穴等,地質景觀多元豐
富,同時也是東部著名的景點,每到假日總是吸引大批到東海岸遊玩的旅客在
潮間帶戲水。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地質景觀,這裡也蘊藏豐富珊瑚礁生態和
多樣的海洋生物,而附近部落居民的生活也與這片海息息相關。
❖ 調查日期:2022 年 8 月 23 日
❖ 志工人數:5 人
❖ 調查樣點:花蓮石梯坪
❖ 水溫:28 度
❖ 能見度:6-7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活珊瑚(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覆蓋度為
24.375%,以硬珊瑚為主要組成,依據國際標準,活珊瑚覆蓋率小於
25%為「不佳」等級。其他生物類別的底質主要為營養鹽指標性藻
類,覆蓋度 18.75%。歷年石梯坪的藻類覆蓋率介於 3.75~30.625%之
間,藻類是珊瑚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若藻類持續維持高覆蓋率,
將影響珊瑚的生存。
非生物底質類型中,以泥沙最多,覆蓋率高達 33.125%,其次為岩
石,覆蓋率為 14.375%。泥沙雖然多覆蓋在岩石上,但是若受到擾
動而揚起時,將影響海底能見度,且若沒有颱風或強勁海流等較強
烈的擾動沖刷泥沙,將影響珊瑚幼生附著生長的空間。
從歷年資料觀之,2014 年與 2017 年碎石覆蓋率分別為
28.125%、15%,而之後歷經數年的空白,直到 2020 以後的碎石覆
蓋率下降至 0~ 1.25%之間,顯示當地海底並非連續礁盤,近年才尋
找到理想的穿越線佈設位置。而 2020 年以後,活珊瑚覆蓋率逐年下
降,營養鹽指標性藻類與泥沙覆蓋度逐年上升,此地的珊瑚可能受
到藻類與泥沙「雙重夾擊」,尤其今年泥沙覆蓋率為有紀錄以來歷
年最高,後續如何發展有待持續監測。

圖/石梯坪海域的珊瑚礁,岩石多被泥沙覆蓋

指標性魚類部分僅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為 2 隻/100m2,其它付之
闕如。與歷年資料比較,蝶魚每年皆有紀錄,是石梯坪最常被觀察
到的魚類,偶有零星的石鱸、石斑、鸚哥魚及裸胸鯙出現,但族群
密度都少於 1 隻/100m2。今年蝶魚的族群密度是歷年次少,是否是
受到海況、人為捕撈或其他因素(例如:活珊瑚減少)的影響,仍
待長期觀察。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則記錄到魔鬼海膽、硨磲貝及龍蝦,魔鬼
海膽族群密度為 1 隻/100m2;硨磲貝及龍蝦的族群密度皆為 0.25
隻/100m2,而硨磲貝的個體皆小於 10 公分。與歷年調查結果比較,
每年皆記錄到少量魔鬼海膽;龍蝦首次記錄為 2017 年,直到今年才
又記錄到;硨磲貝則連續 2 年皆有觀察。
整體來看,石梯坪的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在種類及族群密度上
都呈現較為貧乏的狀態。推測石梯坪沿海是豐濱鄉居民傳統採集的
主要地點,因此珊瑚礁生態系的各類生物面臨極大的捕撈壓力。為
維護海洋資源永續利用,海洋保育署今年 4 月開始與港口社區發展
協會合作復育硨磲貝,展開「石梯坪海域硨磲貝在地守護計畫」,
希望在政府民間的密切合作下,重現海洋生機。而透過珊瑚礁體檢
持續監測,亦可觀察守護計畫的成效。
圖/政府與民間合作「硨磲貝在地守護計畫」

5. 東北角龍洞 4 號
對於珊瑚來說,龍洞灣或許不是那麼適宜珊瑚生長的環境,然而潛客還是
陸續在此地發現許多珍稀生物,如:軟絲、龍王鮋、太平洋多角海蛞蝓(俗稱
皮卡丘)及火焰花枝等。而由於此處海岸是距離全台灣最大都會區-台北市相
當近且易達性高的海洋遊憩運動場域,東北角及北海岸的潛水運動因此相當蓬
勃發展,浮潛、游泳及在潮間帶遊玩人次更是不計其數,龍洞 4 號(也稱和美
國小)的休閒潛水人次更是大幅度增加。據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人員統計,
2017 年潛季高峰期,龍洞 4 號的潛水員人次一天多達 500 人(張皓婷,未發表
數據)。龍洞灣承受遊憩行為所造成的壓力不言而喻。基於此地生態特性及扮
演北部居民在親近海洋上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這片海域卻遭受不受限制的遊
憩利用,實有需要長期監測的需求。
❖ 日期:2022 年 8 月 18 日
❖ 志工人次:8 人
❖ 調查樣點:龍洞 4 號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7-8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龍洞四號 5 米處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及軟珊瑚總
和)分別為 13.8%與 17.5%,依照國際標準其健康狀態為「不佳」等
級(<25%);10 米處則分別為 27.5%及 39.4%,屬於「一般」等級
(25~50%),珊瑚組成皆以硬珊瑚為主。珊瑚以外的生物性底質覆
蓋率則是營養鹽指標性藻類最高,介於 26.875~57.5%之間,5 米處
藻類覆蓋率皆超過 50%,而此覆蓋率也是有記錄以來,歷年之冠。
調查當日 5 米處皆覆蓋滿滿的藻類,根據帶隊教練表示,可能與近
年龍洞灣為東北角海洋遊憩最熱門的景點,業者林立,生活廢水排
放,導致大量營養鹽指標性藻類增生。未來若能有相關單位監測此
處海域水質,再加上珊瑚礁體檢調查數據,或許能協助我們了解人
類活動對龍洞灣造成環境衝擊的程度。

5 米所見之處皆為藻類的蹤跡 (攝/楊東陸)

指標性魚類部分,南、北兩側的 5 米處及 10 米處皆有記錄到蝶魚,


族群密度介於 5.75-14.75 隻/100m2,最高為北側 10 米處,最低為南
側 5 米處。其他魚類部分,北側 5 米及南側 10 米皆記錄到裸胸鯙,
族群密度為 0.25 隻/100m2;南側 5 米記錄到石斑,族群密度為 0.75
隻/100m2,但是皆為小於 30 公分的個體;北側 5 米記錄到鸚哥魚,
族群密度為 0.25 隻/100m2。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兩側 5 米處及 10 米處皆記錄到魔鬼海膽,


族群密度介於 1-23 隻/100m2,最高為南側 10 米,最低為北側 10 米。
除北側 10 米以外,其它樣區皆記錄到清潔蝦及馬糞海膽,清潔蝦族
群密度介於 0.25-1.5 隻/100m2,馬糞海膽則是 0.25-0.75 隻/100m2,
其它指標性無脊椎動物則沒有記錄到。

除了北側 10 米以外,其餘樣區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皆為歷年來最高,
或許與藻類覆蓋度有互相影響。

夏日選擇到海邊遊玩是很好的休閒娛樂,如何友善的對待海洋,是
我們所該省思的問題,同時也呼籲業者做好污水排放管理,守護海
洋生態需要靠每一個人共同努力。

6. 東北角龍洞 1.5 號
龍洞 1.5 號位於東北角龍洞灣東北側的九孔池外,與龍洞 4 號皆是北部潛水
員休閒潛水的熱門地點之一。
❖ 日期:2022 年 6 月 23 日
❖ 志工人次:8 人
❖ 調查樣點:龍洞 1.5 號
❖ 水溫:26-27 度
❖ 能見度:5-7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龍洞 1.5 號五米處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
瑚總和)為 18.75%,且多屬於軟珊瑚,依照國際標準,活珊瑚覆蓋
率低於 25%是屬於「不佳」等級。其它生物類別底質部分,營養鹽
指標性藻類的覆蓋率為 17.5%,是生物類別中占比最高的,而其他
還有記錄到海綿,覆蓋率低於 1%。其它非生物類別部分以岩石為主,
佔 47.5%,其次為沙,覆蓋度為 12.5%。
自 2017 年開始調查至今,歷年調查資料顯示活珊瑚覆蓋率變化不大,
介於 13~26%,然而軟珊瑚有增加的趨勢。營養鹽藻類覆蓋率從
42.5%降至 2020 年的 8.75%,近 2 年雖維持在 17~19%之間,但仍
較早年減少許多。
生物類底質以珊瑚與營養鹽藻類為主

指摽性魚類部分,則記錄到蝶魚與石斑,族群密度分別為 3.75 隻/
100 m2 及 0.5 隻/100 m2,其它指標性魚類闕如。歷年資料顯示,龍
洞 1.5 號的指標性魚類記錄過蝶魚、笛鯛、石斑及裸胸鯙,其中僅
有蝶魚歷年皆有記錄,且族群密度較為穩定,其它物種多僅有零星
記錄。
蝶魚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僅記錄到 2 種,為魔鬼海膽與馬糞海膽,
族群密度分別為 3.75 隻/100 m2 及 0.25 隻/100 m2;其它指標性無脊椎
動物則沒有觀察到。歷年資料顯示,魔鬼海膽是歷年皆有穩定觀察
到,清潔蝦與馬糞海膽則是偶有發現。

在環境衝擊部分,2017-2021 年皆有輕度至高度程度的漁網與一般垃
圾衝擊,今年度則未記錄到,推測可能是近年來潛水員常自發性清
理海底垃圾,因此少了許多海洋垃圾。
6.東北角番仔澳
調查地點臨近深澳岬,過去因軍事管制,讓媲美野柳的地質景觀意外被保
留下來,常吸引觀景民眾及釣客前來。無奈因缺乏管理,陸上常可見到民眾在
此烤肉或遊憩後隨手拋棄的垃圾,破壞這片美麗的海岸土地。
❖ 日期:2022 年 8 月 22 日
❖ 志工人次:8
❖ 調查樣點:番仔澳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5-6 米
❖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番仔澳 5 米與 10 米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與軟珊瑚總和)分別
為 8.125%與 13.125%,皆以硬珊瑚為主,依照國際標準,若低於 25%,則屬於
「不佳」等級,於 2 個深度皆觀察到一些珊瑚群體有白化,甚而 10 米處記錄到
零星新死珊瑚,是否因珊瑚白化造成,尚無法確知。其他生物類別底質部分,
以營養鹽指標性藻類的覆蓋率最高,5 米與 10 米處分別為 47.5%與 35.625%。
其他非生物類別底質,2 個深度都以岩石為主,5 米處與 10 米處分別為 31.875%
與 42.5%,此外 5 米處有 4.375%的泥沙覆蓋度。
從歷年調查資料觀之,活珊瑚與藻類覆蓋度互有消長,連帶影響岩石覆蓋率,
然而今年 5 米處與 10 米處藻類覆蓋度較前三年不到 20%的覆蓋率增加許多。
而 5 米處的泥沙覆蓋率與 2019 年(36.875%)、2021 年(40%)相比,則明顯減少。
營養鹽指標性藻類覆蓋度高

營養鹽指標性藻類與珊瑚競爭棲地
指摽性魚類部分,2 個深度皆記錄到蝶魚,於 5 米處與 10 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
為 7 隻/100m2 與 4.5 隻/100m2;此外於 5 米處與 10 米處則分別記錄到鸚哥魚與
裸胸鯙,族群密度各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25 隻與 0.5 隻。與歷年資料比較,蝶
魚為此處最穩定的指標性魚類,石鱸、笛鯛、老鼠斑、石斑等僅有零星紀錄。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2 個深度皆記錄到魔鬼海膽與龍蝦。魔鬼海膽於 5 米處
與 10 米處的族群密度分別為 0.5 隻/100 m2 與 0.75 隻/100 m2;龍蝦皆是 0.25
隻/100 m2 。
與歷年資料比較,魔鬼海膽為此處最穩定的指標性無脊椎動物。而相較其他調
查點,番仔澳記錄到龍蝦的機會較高,推測可能與其海底地形適宜龍蝦躲藏棲
息有關。

在環境衝擊部分,5 米處的漁業與一般垃圾的等級皆屬中度,10 米處一般垃圾


的等級則屬輕度,顯示人為干擾情形嚴重。
7. 小琉球
小琉球位於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 14 公里海面上,是因陸地抬升而形成的珊
瑚礁島嶼,也是台灣 14 座離島裡唯一一座。小琉球因距離本島船程僅 20 分鐘,
航班鮮少受風浪影響,全年氣候宜人,旅遊季節較無明顯淡旺季之分,每年粗
估可吸引幾十萬人次上島旅遊。島嶼狹小,民宿旅館超過百家,且無汙水處理
設施,生活汙水皆排放入海,加上鄰近高屏溪及東港溪排放的汙水,再再對小
琉球周邊海域生態系造成壓力。小琉球 2016 年受到莫蘭蒂颱風直撲影響,當年
調查結果顯示珊瑚礁嚴重受到風災影響,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
和)介於 0.6-26.9%。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是否能夠倚靠自然恢復力復原,著實
令人憂心,因此期望藉由持續的水下調查,聚焦各界目光,喚醒當地居民的重
視。
❖ 日期:2022 年 11 月 30 日
❖ 地方合作: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 志工人次:16 人
❖ 調查樣點:美人洞、漁埕尾、厚石裙礁
❖ 水溫:27-28 度
❖ 能見度:10 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覆蓋率為 9.4-
19.4%,組成以硬珊瑚為主。其中美人洞 5 米及 10 米、厚石群礁 5 米及 10 米
處皆有 15%以上,美人洞 10 米處最高;漁埕尾 5 米及 10 米最低,不到 10%。
然而所有穿越線活珊瑚覆蓋率皆低於 25%以下,以國際標準分級,屬於「不
佳」等級。
除了活珊瑚以外,生物類別中底質占比較高的為營養鹽指標性藻類,介於
7.5~38.125%,最高為美人洞 5 米處,漁埕尾 5 米為次高,藻類覆蓋度高達
30%以上。在非生物類底質中,岩石覆蓋率介於 29.375-56.25%,其次為沙,
覆蓋率為 10.625-17.5%。接續莫蘭蒂強颱侵襲,記錄到歷年最低的活珊瑚覆
蓋率,近年雖有緩慢恢復,但 2020 年高水溫又造成全臺灣的大規模珊瑚白化,
至今珊瑚復原十分有限。
指標性魚類調查結果顯示,三處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 1-8.25 隻
/100m2,最高是厚石群礁 10 米,最低是漁埕尾 5 米及漁埕尾 10 米。美
人洞 2 個深度及厚石群礁 10 米都記錄到鸚哥魚,族群密度介於 0.5-1.25
隻/100m2,美人洞 5 米最高,厚石群礁 10 米最低。其他魚類部分,美
人洞 10 米、漁埕尾 10 米及厚石群礁 5 米記錄到石鱸,厚石群礁 2 個深
度及漁埕尾 10 米記錄到大於 30 公分石斑,美人洞及厚石群礁 10 米則
記錄到裸胸鯙,然而前述的指標性魚類數量皆不多,族群密度皆低於 1
隻/100 m2。從歷年資料觀之,三處僅蝶魚最為穩定觀察到,其他指標
性魚類則數量零星或闕如。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除漁埕尾 10 米外,其餘地點都有記錄到魔鬼海
膽,其中
厚石裙礁 10 米處的族群密度高達 66 隻/100m2,次高為厚石裙礁 5 米處
11.5 隻/100m2。其他地點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則介於 0.75-2 隻/
100m2,最低處是美人洞 5 米處。美人洞及厚石群礁的 10 米處記錄到清
潔蝦,族群密度皆為 0.25 隻/100 m2。美人洞 5 米及厚石群礁 10 米皆記
錄到硨磲貝,族群密度分別為 0.5 隻、1 隻/100 m2,但多數個體長度多
在 10 公分以內。除其他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闕如。厚石裙礁 10 米的魔鬼
海膽從 2017 年後,族群密度快速攀升,曾高達 66.5 隻/100 m2,近三
年雖然逐年遞減,但今年又升至 66 隻/100m2,遠高於其他區域。
綜合來看,不論 5 米處或 10 米處的美人洞與漁埕尾其藻類覆蓋率皆比厚
石群礁高,推測可能因為水溫降低,使季節性藻類增生,然而厚石群礁
因有較多食藻性生物,使得藻類覆蓋率低於另外 2 處。
而「別處罕見、小琉球常見」的海龜,在本次調查中僅漁埕尾 10 米未記
錄到,其它穿越線都記錄到至少 2 隻以上的個體。環境衝擊方面,在小
琉球海洋志工隊 4 百多次的自主清理海洋垃圾後,已鮮少在調查時記錄
到垃圾。
海龜是珊瑚礁體檢定義的「罕見生物」,在小琉球卻是「常見生
物」。背景是美人洞 5 米季節性生長的營養鹽藻類。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硨磲貝,族群密度小,個體長度也多小於 10 公
分。
3、 綜合討論
我們將同一樣點內不同季節(例如:墾丁合界)或同一深度不同穿越線
(例如:龍洞四號)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加總後平均,再
依照兩個不同深度(2-6 米和 6-12 米)分成兩組製圖,而由於各地地形或珊瑚
礁盤分布所致,有些樣點無法在兩個深度都拉出 100 米穿越線,因此僅有一個
深度的數據。
由於仍受到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避免群聚感染,今年度的調查大多數以
EcoDiver 搭配資深志工,用最精簡的人力完成數據的搜集。
各樣點 2-6 米的活珊瑚覆蓋率中,依據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有 6
個樣點達到優良(>50%)等級,分別是墾丁後壁湖、蘭嶼南獅、蘭嶼母雞岩及
綠島全區;有 7 個樣點則為一般(25-50%)等級;9 個樣點屬於不佳(<25%)
等級。一般來說淺處珊瑚礁在光照充足的狀況下,能夠發育的較好,但也易受
人為活動干擾,例如:釣魚、陸域開發或污水污染等,也較容易受到風災影響,
小琉球三個樣點的活珊瑚覆蓋率之所以不佳的原因除了近年遊憩活動增加以外
更因為 2016 年受到莫蘭蒂颱風影響所致,調查至今都尚未復原至過往水準。

各樣點 6-12 米活珊瑚覆蓋率情形,超過 50%的樣點同樣有 6 個樣點,分別


是蘭嶼全區及綠島全區;6 個樣點屬於一般等級;5 個樣點則是不佳。

綜觀而言,活珊瑚覆蓋率較高的地方多在蘭嶼、綠島、墾丁等地,有可能
是因為黑潮流經(例如綠島、蘭嶼)或緯度低等環境因素,且人口較不密集之
處。這些地點因整年的水溫都適合珊瑚生長,珊瑚生長良好的地點也常是潛水
愛好者及旅客的熱點,因此需有效的管制旅遊業及潛水業以便維持當地良好的
珊瑚礁生態系。
東北角的樣點為亞熱帶岩礁地形,因此活珊瑚覆蓋率較低,處於「一般」
或「不佳」的程度。也因為地理位置靠近台北,東北角是北部潛水愛好者熱點,
近年觀察到潛水員以及從事海洋遊憩的人數日漸上升,建議實施總量管制以維
護在地岩礁生態系。
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自從 2016 年 9 月受強颱莫蘭蒂影響後,今年珊瑚覆
蓋率仍較低,而小琉球近年觀光人潮節節攀升,潛水等相關海洋遊憩人次也不
斷突破新高,或許當地可採取更積極的保育措施,給予珊瑚礁喘息的機會。
各地點不論活珊瑚覆蓋率高或低,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數量多數偏低,
調查過程亦常見到海洋廢棄物或幽靈漁網。除了過漁或海洋廢棄物威脅外,不
少地點,例如花蓮石梯坪、台東基翬、基隆潮境、番仔澳或龍洞灣也有泥沙覆
蓋的問題。
今年度仍受疫情影響,國內旅遊盛行,海岸邊遊憩的民眾大幅增加,進而
造成相關業者大量成立,若無做好完善的生活廢污水處理,勢必也造成海洋下
珊瑚礁的壓力來源。極端氣候並非一朝一夕養成,如何降低碳排放,需仰賴你
我共同努力。未來我們仍將持續觀察監測,透過水下生態調查完整記錄珊瑚礁
的變化,並將調查結果呈現給社會大眾知曉。
4、 現今台灣海域面臨之困境及復育策略
根據其他的文獻或研究,對現今珊瑚礁區形成威脅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項:

✔ 沿岸土地的開發
✔ 過漁及幽靈漁網
✔ 工業及生活廢水缺乏妥善處理
✔ 海洋遊憩活動的破壞
✔ 海洋廢棄物
✔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 缺乏管理或保護措施

在進行珊瑚礁保育前,我們必須認知且認同到,珊瑚礁是重要的「生物棲
息地」,珊瑚礁的保育,廣大的海洋生物及人類都將從中受益。如要有效進行
保育珊瑚礁生態系,我們也必須理解海洋是相通的,僅努力在保育單一珊瑚礁
區,曠日費時且只會事半功倍。而為保全健全的珊瑚礁生態系,且因為海洋生
物具有遷徙的特性,顧及其他的海洋生態系的健康是必須的。因此我們所倡議
的防治與復育策略應是全面性針對全台灣周邊海域,而不能僅僅是獨厚某些海
域。因此相關的復育策略包含:

● 天然海岸零減損
● 加強違法漁撈的稽查
● 擴大保護區範圍並落實執法
● 落實漁獲申報,加強資源管理
● 增加汙染物、汙水監測
● 進行海洋生態系監測及建立資料庫
● 海洋遊憩活動承載量管制及相關產業的管理
● 培養專業海洋研究或產業人才
● 海洋環境教育及海洋文化之推廣
● 正視海洋廢棄物問題,積極淨灘或淨海
陸、結論及未來展望
1、 珊瑚礁體檢數據持續積累
珊瑚礁體檢自 2009 年開始,迄今已經邁入第十四年,今年在全台 9 個地
點完成水下調查,包含:東北角、北海岸、綠島、蘭嶼、台東基翬及杉原、花
蓮石梯坪、墾丁合界及後壁湖、小琉球、澎湖東西嶼坪及本島,足跡遍布全島
及離島,底質組成、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族群密度調查共累計 141 筆資料。
活動結束後,不僅將成果報告上傳至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海洋海岸守護網站,年
底時亦將整年度數據回傳至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使資訊公開分享、透明化,
供各界人士及民眾檢視及了解現今台灣珊瑚礁的概況,並希冀藉此提升民眾的
海洋保育意識。以長期監測的角度來說,今年調查活動的延續,有助益於長期
資料的積累。現今許多環境變遷議題的困境在於缺乏過往的生態調查數據,以
致於無法與今日的狀況作對比,因此使環境變遷的實際情況缺乏量化數據的支
持。而由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已累積了十二年的數據,也已尋求研究人員的合
作,進行數據分析,期盼從中瞭解這幾年來台灣珊瑚礁區的變化。
2、 提升在地參與
目前珊瑚礁體檢多由協會招募外地志工前往當地進行調查,有時可能因為
交通或旅遊成本過高,降低志工報名意願,或是天候、海況因素導致活動延期
或取消,將可能使數據收集被迫中斷。如果有更多珊瑚礁區周邊社區、業者自
發性加入調查,在地潛水員對於自身海域的熟悉、易達性、調查頻度、機動性
等等都將遠優於外來潛水員。多年來我們陸續獲得許多在地志工或業者支持,
今年持續有這些志工支持和參與,並且邀請更多潛水店一同響應,未來珊瑚礁
體檢會持續向在地深耕前進,最終目標是希望由當地潛水店或潛水教練擔任地
區行動的發起暨負責人,藉此可以確定每次調查人員及調查方法的一致,也可
讓海洋調查數據在社區累積以發揮最大效能。
5、 數據品質的提升
由志工擔任珊瑚礁體檢調查員所產出的結果,或許不如專業調查人員來的
精確,然而珊瑚礁體檢在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發展下,已是普羅大眾所能輕易上
手的科學調查方法。一般的潛水人的人數還是遠多於專家或學者,因此可以顧
及的調查地點較廣、調查頻度也較高,若是由珊瑚礁體檢每年固定在全台灣重
要的珊瑚礁區收集基礎資料,發現異常事件再回報給學術單位進行後續更深入
的追蹤調查,兩者之間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並非要取代原有的學術調查。
不可諱言,一次 2 小時的課程,志工能夠吸收的知識還是有限,我們希望
持續提升志工辨識物種的能力以及調查資訊的品質。一是鼓勵他們持續「回
鍋」參與,透過反覆鍛鍊提升自己的辨識能力,同時協會也將逐步推動國際珊
瑚礁體檢基金會所認證的生態潛水員(EcoDiver)制度,進而協助提升珊瑚礁
體檢工作效率及數據精確度。

6、 盼與學術單位或政府機關建立溝通平台
珊瑚礁體檢的核心,在於透過訓練一般潛水員具備基本海洋調查技能,並
由志工自行負擔活動費用或差旅費用,進而分攤非單一組織或機關所能長期承
擔的資源及昂貴費用。再者,學術人員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人力亦有所限制,
無法投入廣泛、大範圍的普查之中。藉由受訓後的潛水員,能夠每年在全台珊
瑚礁區進行例行性普查,監測是否有異常事件發生。倘能與學術單位或政府機
關建立溝通平台或橋樑,一旦發現異常事件時,即時通報,由學術單位或政府
機關接手投入資源及人力進行深度研究,瞭解事件發生原因,並且基於調查結
果建立後續管理措施或政策,將使珊瑚礁體檢發揮更大效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