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主 夫 之 著 作 年 表

刘 志 盛

公梦
前 万

, , , 。
王夫之 字而 农 别 号 姜斋 学 者 门生 尊 称 他 为 船 山 先 生 生 于 明 万 历 四 十 七年 公元
, ,
年 农历 九 月 初一 卒 子清 康 熙 三 十一 年 公元 年 农 厉正 月 初 二 寿 年 七 十有
。 ,
四 曾 中明崇 祯 十五 年 壬 午 公元 年 科举 人 任 职 南 明永历 朝 翰 林院 蔗吉士 和 行入司
。 , , ,
行人 他 富 有爱 国 民 族 思 想 曾 隐 居 南岳 及 衡 阳 石船 山 杜 门 著述 达 四 十 年 撰 写 编定一 百
, , 。 , ,
多种 著 作 约 四 百 多卷 八 百 多万 字
留存 于 今世 者 还 有七 十二 种 三 百六十余 卷 四 百七
。 、 。

十 余万 字 他 是 我 国历 史 上一 位 伟 大 的 唯 物 主 义 思 想家 著 述 家
。 ,
今 年 是 王 夫 之 逝 世 二 百 九十 周 年 和 诞 辰 主 百 六 十 三 周 年 特 编 写 《王 夫 之 著 作 年 表 》
、 。 , 。
以 供 专 家学 者 读 者 参阅 错误 疏 漏 处 敬请 指 正

年 表


明 万历 四 十 七 年 己 未 公元 年 夏历 农历 九 月 初一 诞 生 于 衡 阳城南 回雁 峰 王
·

衙坪

。 , 。

明天 启二年壬 戌 公元 年 四岁 入私塾 从兄 介 之读 书
。 ,
明 天 启 五年 乙 丑 公元 年 七岁 学 完 《十 三 经 》 《龙 源 夜 话 》序 言 船 山先生

七 岁 读 完 《十 三 经 》
。 。

明 夭 启 六 年 丙 寅 公元 年 八岁 肄 业 于 乡 间 家塾
。 。 。
明崇 祯元 年戊 辰 公元 年 十岁 从 父朝 聘攻读 经 义 自是 阅 读经 义 至 数 万 首
。 。
明 崇 祯 三 年庚 午 公元 。年 十二岁 时 以 文 字 与 友人 相 往还 庚 午除 夕 有 《悲 吟 长

安 一 片 月 》之 诗

。 , 。
明 崇 祯 五 年壬 申 公元 年 十四 岁 父 朝 聘 居家 与 船 山兄 弟 三 人 讲 学论 文 湖广
, 、 。

提 学金 事 王 志 坚 科 试 衡 州 府 介之 夫 之 兄 弟考 入 衡 阳 县 学
。 , , 。
明崇 祯六 年 癸 酉 公元 年 十五 岁 夏 从 兄 介 之 赴 湖北 武 昌 应 湖 广乡试
。 。
明 崇 祯 七 年 甲戌 公元 年 十六 岁 始 从 里 中和 知 四 声者 问韵 。 学 韵语 阅读
。 。

古 今人 物 诗 词 近 万 首 湖 广 提 学金 事 水 佳 允 字 向若 岁试 衡 州 府 船 山 列 一 等 第一 名
。 , ,
明崇 祯 九年 丙 子 公元 年 十八 岁 春 湖 广 提 学金事 水 佳 允科 试 衡 州 府 列船 山

。 , 、 , 。
于一等 夏 从兄 介之 参之 字立 三 号铿斋 赴 武 昌应 湖 广 乡试 诗有 《黄鸽矶 》五
, 。

律一首 《荡妇 高楼 月 》五 古 一 首 见 《忆 得 诗 》
。 , 。

明 崇 祯十 年 丁丑 公元 年 十 九岁 春 同 本 邑 衡 阳 县 陶万 梧 之 女 成 亲 从 以仲
, ,
叔 父 廷 聘 攻 读 史 书 于 曳涂 居 有诗 曰 《夏 日读 史 曳 涂 居 闻 松 声 怀 夏 叔 直 先 生 》一 首

《初 婚 牧 石 先 生 示 诗 有 曰 成 博 议 几 干 行 之 句 敬 和 》七 绝 一 首 见 《忆 得 诗 》
。 , ,
明崇 祯十 一 年 戊 寅 公元 年 二十岁 与 同人 为文 酒 之 会 读 书岳 麓 与旷 鹏 升 等


订 ’ 于社
。 、 , 。

明 崇 祯 十 二 年 己卯 公元 年 二十一岁 从兄 介之 参之 赴 武 昌 应 湖 广 乡试 冬
、 、 。 、 、

十 月 与 郭凤 趾 管嗣裘 文 之勇等初集 “
匡社” 诗有 《匡 社 初 集 呈 郭季 林 管冶 仲 文
, 。

小 勇 》五 律 一 首 《刘 子 参 计 偕 北 上 便寄 奚 中雪 》五 律 一 首 见 《忆 得 诗 》
。 , , ,
明崇 祯 十 四 年 辛 巳 公元 年 二十三 岁 春 构筑 瀚 同乾 涛园 造竹 林 杂植
。 , 。

花卉 本 年 湖 广 提 学 金 事 高 世 泰 岁试 衡 州 府 列船 山于 一等 诗有 《瀚 涛 园 初 构 种 竹 环 小

轩 杂 植 花 卉 盛 夏 遂 已 成 阴通 然 有 作 》五 律 一 首 见 《忆 得 诗 》
。 ,
明 崇 祯 十五 年 壬 午 公元 年 二十 四 岁 湖 广提 学 金 事 高 世 泰 科 试 衡 阳 州 府 列船
。 、 ,
山于 一 等 四 月 从兄介之 参 之 赴 武 昌应 湖 广 乡试 考取 湖 广壬 午 明崇祯 十五 年 科 等五
, 。 , ,
名举 人 其 兄 介 之 中 了 第 四 十 名举 人 诗 有 《上 蔡 威 函 先 生 》五 古 《铜 官 》五 律 《朱 亭

晴 寒 寄 小 勇 》五 古 等七 首 见 《忆 得 诗 》
。 ,
明崇祯十六年 癸 未 公元 年 二 十五 岁 是 岁 刊 刻 《瀚 涛 园 诗 集 》 友 人 熊渭 公作
, 。 , ,
序 旋毁于兵 十 月 农 民 军 张 献 忠 部 攻 占衡 州 留 其 父 朝 聘 而 招抚 船 山先 生 船 山馨 面 刺腕
, , , 。 、 、

往见 农 军见 状 知 难 留 用 遂 放 先 生 父 子 归 家 诗 有 《上 举 主 欧 阳 公 》 《元 日 泊 章 江 》
、 、 、 、 、
《舟 止 》 《江 行 代 记 》 《九 砺 之 一 》五 古 五律 七律 七 绝 等二 十 余 首 见 《岳 余
、 。

集》 《忆 得 诗 》
。 , ,
明 崇 祯 十七 年 甲 申 公元 年 二 十六 岁 二月 李 自成 农 民 起 义 军 进 占北 京 明崇
。 , , ,
祯 皇 帝 朱 由 检 自溢 身 亡 五月 吴 三 桂 引 清 兵 入 关 陷北 京 船 山 闻知 惨 变 消 息 作 《悲 愤
, ,
诗 》一 百 韵 , 此 后 清 顺 治 二 年 公 元 年 清 军 陷南 京 福 王 遇 害 顺 治三 年 公 元 年
, , 。

清 军陷福建 汀州 唐王遇害 船 山 每 闻变 故 辄 用 原 韵 作 《续 悲 愤 诗 》一 次 一首 同年
, , 。
“ ”
八 月 子歌 生 在 南岳 双 髻 峰 下 黑 沙 潭 畔 筑 茅 舍居 住 名曰 续 梦庵 诗还有 《武 冈 道 上
、 、
人 采 青 篙 而 食 时 春 尽 向 夏 弥 月 不 雨 沧 然 有作 》 《将 营 续 梦 庵 登 双 譬 峰 半 访 址 》 《黑 山 访
》、 《 》 、 、 、
《 》、 《 。
址 寄 方 广 避 乱 诸 绷 侣 等五 古 五律 五 绝 七 绝二 十二 首 见 岳余集 忆得诗 》
。 , ,
清 顺 治二年 乙 酉 公元 年 二 十七 岁 春 居续 梦庵 五 月 作 《续 悲 愤 诗 》一 百
。 , 。
韵 是 年奉 父 朝 聘 之 命 至 兴 宁 游 石 角 山 十 一 月 回 南岳 诗有 《续 梦 庵 岸 侧 拈 桃 花 示 慈 枝
、 、

庵主 》 《堵 公 以 黄 石 斋 先 生 石 刻 垂 赠 纪 公 补 庐先 墓 事 有 桐 华 之 应 诗 以 志 之 》 《来 阳 曹 伯
、 、 。
实 翁 丈 招 同 陈耳 臣 广 文 访 杜 少 陵 故 墓 》等 五律 七律 七 绝五 首 见 《忆 得 诗 》

清顺 治三年 丙戌 公元 年 》二 十 八 岁 始 注 《周 易 》 《周 易 内 传 发例 》跋 语 日
。 。
“ ” 》, ,
隆武 丙戌 始 志 于 读 易 矣 父 朝 聘 命 编 春 秋 家说 《
是 年 莲 峰 志 》五 卷 成 书

夏 亲至湘
, , , , 。 ,
阴 上 书 湖 北巡 抚 章 旷 指画兵食 请 调 和 南北 督 师 以 防溃变 未被采 纳 冬 十一 月 初 四 元
, 。 ,
配 陶孺人 逝 世 葬王衙 山 先 生 作 有 《陶孺 人 像 赞 》和 《悼 亡 诗 》二 文 诗有 《送 李天 玉
、 、 、 、
以 广 文 行 邑令 之 临 武 》 《盛 夏 奉 寄 章获 山 先 生 湘 阴 军 中 》 《悼 亡 》等 五 律 七律 七绝
、 。

十二 首 见 《忆 得 诗 》 《姜 斋 诗 剩 稿 》
。 , 、 、 、

清顺 治 四 年 丁 亥 公元 工 年 二十九岁 二 月 清兵 入 湖 南 连 克湘 阴 长沙 湘乡
。 , 。

宝 庆 等地 , 五 月 又 克 衡 州 冬 十 一 月 十八 日父 朝 聘 病 终 葬 南岳 潜 圣 峰 麓 诗有 《元 日续

, 、 、 、 、

梦 庵 用 袁 公 韵 》七 律 二 首 祝融 峰 》 飞来船 》 石 浪 庵 赠破 门 》 又雪 》 仿
、 、 、 。

杜 少 陵 文 山七 歌 》等五 律 七律 七绝 七 古 十六 首 见 《忆 得 诗 》
。 , , 。 ,
清顺 治 五 年 戊 子 公元 年 三 十岁 春 居 南岳 莲 花 峰 讲求 易 理 冬十 月 与管
, , , , ,
嗣 裘等 举 兵 衡 山 抗击清军 战败 军溃 先生 携 侄 子 牧 走 来 阳 经 兴 宁 由桂 阳 度 五 岭 下旋
。 , 。

江 过 清 远 赴 肇庆 经 由堵 允 锡 推 荐 为 南 明 翰 林 院 庶 吉 士 征得 永历 帝下 旨批 准 任职 诗有
、 、 、 、
《来 阳 曹 氏 江 楼 迟 旧 游不 至 》 《分 界 岭 》 《 淡峡 谣 》 《清 远 城 下 忆 湖 湘 旧 泊 》 《月
、 、 、 。

斜 》 《河 田 营 中 夜 望 》等五 言 七 言律 诗 绝 句十一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清顺 治 六 年 己 丑 公元 年 三 十一 岁 春 离 南 明桂 王 首 府 肇 庆 经 梧 州 平乐 至 桂
, , ,
林 夏 自桂 林归 南 岳 旧 居 整理残书 将 《买 薇 稿 》移藏 于 衡 阳 县 西 长 乐 乡 石 仙 岭 下 兄 介之
。 。 、 、 、
住所 耐 园 后 返 回肇庆 诗有 《晨 发 端 州 与 同 乡 人 别 》 《佛 山 》 《春 江 》 《南 中 霜
、 、 、 、 。

降》 《桂 林 偶 怨 》 《聊 呈 家兄 》等五 言 七言绝句 律诗 十七 首
。 , , 。

清 顺 治七 年 庚 寅 公元 年 三十二岁 正月 清 兵下 韶 州 南 明永 历 帝 走 避 梧 州
, 。 ,
二 月十 八 日 继 娶襄 阳郑仪 坷 之 女于 桂 林 后 至 梧 州 任 南 明 行人 司 行人 三 次 上 疏 参 王 化澄
, , 。 、 、

结 奸误 国 几 遭不 测 为贞忠营高 必 正 营救获 免 诗有 《胡安 人 挽 诗 》 《不 寐 》 《刘


、 、 、

星 端 学 士 昭 州 初 度 时 初 出诏 狱 》 石 板 滩 中 秋 无 月 奉 怀 家 兄 》等五 言 七 言绝句 律诗十


二首 《见 五 十 自定稿 》
。 , 、 ,
清 顺 治八 年 辛 卯 公元 年 三十三 岁 正月 清兵 克梧 州 下柳州 先生 偕 郑孺 人
。 、 、 、

掣 侄 子 牧 回 南岳 旧 居 诗有 《游 子 怨 哭 刘 母 》 《落 日遣 愁 》 《偶 闷 自遣 》 《过 涉 园
、 、 。
问 季 林疾遣 作 早 梅 》等 七 绝 五古 五律 七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清 顺 治 九年 壬 辰 公元 年 三十四 岁 徙居 于地 跨邵 阳 祁阳 衡 阳三 县 之 间 的耶
、 、 , 。 。

姜 山侧 耶 姜 山又 名 大 云 山 七里山 白云 峰 为南狱 七 十二 峰之 一 屏 迹 幽居 秋八
, , 。

月 李 定 国所 部 由 广 东 入 衡 州 招 船 山欲 往不 果 诗有 《过 西 明 寺 追 怀 怡 一 上人 示 苍 枝 慈

智 》七 绝 二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清 顺 治十 年癸 已 公元 年 三 十五 岁 居 耶 姜 山侧 明桂 王 在 安 隆 所 清兵进击李
。 。 、

定国于永 州 兰 子勿幕生 诗有 《元 日左 素 公 邹 大 系 期 同 刘 子 参过 白云 庵 茶 话 》 《春

尽 》等五律五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
清 顺 治十 一 年 甲午 公元 年 三十六 岁 春 仍居 耶 姜 山侧 秋八 月 避 兵乱于零
、 、 。 , , 。

陵 北 洞 钓竹源 云 台 山等处 冬 徙居 于 常 宁 西 南 乡 小 袄 园 侧 西 庄 源 改 变 姓 名 为 摇 人 为人
、 , 。

民 讲 解 《周 易 》 《春 秋 》 殷铭 名浴 日 以 文艺 相质 先 生 为 之订 正 诗有 《哭 李一
、 、 、 、 、 、

超 》 《再 哭 季 林 兼 追 悼 小 勇 匡 社 旧 游 》 《晦 日 》 《夏 夜 》 《秦 王 卷 衣 》 《长 干 曲 》
、 、 。
《白鼻 驹 》 《江 南 曲 》等 五律 五绝 九首 见 《五 十 自定稿 》
。 , ,
清 顺 治十 二年 乙未 公元 年 三十七 岁 春 客寓 兴 宁 晋 宁 山 寺 中 为 从游 者讲 解
, 。 、

《春 秋 》 作 《周 易 外 传 》 八 月 《老 子 衍 》成 书 诗有 《春 日书 情 》 《为 晋 宁 诸 子说
、 、 、 、

春 秋 口 占 自笑 》 《八 月 梨花 》 《读 指 南 集 》 《剧 蔗 行 》五 言 七 言 诗 歌 等 十二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

清顺治十三年丙 申 公元 年 三十八 岁 仍 居 常宁 西 庄 源 三月 《黄 书 》写 成
, 。 , , 。

五 月 二 十八 日 四 子敷 生 于 西 庄 源 冬 还 衡 阳双髻 峰 至 南岳 二 贤祠 重 读 堵 允 锡诗 诗
、 、

有 《重 登 双 髻 峰 》 《二 贤祠 重 读 义 兴 相 公 诗 感赋 》 《痛 岁 颤 寒 热 痒 哭 笑 》五 绝 各一
、 、 、

首 哎 新秋 看 洋 山雨过 》 《哭 欧 阳 三 弟 叔 敬 沈 湘 》等 五 绝 七绝 五律十 三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清 顺 治十四 年丁酉 公元 年 三十九岁 春 居 常 宁 西 庄源 夏四 月 徙归 衡 阳
。 , , 。

蓬花 峰 卞 续 梦 庵 冬十 二 月 至 小 云 山下 访 刘 公 近 鲁 尽 观 其 藏 书六 千 余 卷 诗有 《即
、 、 、 、 、 、

事》 《小步 》 《吟 得 》 《折 杨 柳 》 《冬 尽 过 刘 庶 先夜 话 效 时 》七 律 七绝 五 律七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 、

清 顺 治 十五 年 戊 戌 公 元 年 四十岁 居 续梦庵 七月 清 兵 克武 冈 新宁 城
。 , 。 , 。 ,
步 九月 《家 世 节 录 》成 书 十二月 明桂 王 奔 永 昌 诗有 《明 妃 曲 》七 绝 一 首 《枯

鱼 过 河 泣 》乐 府 一 首 《五 十 自定 稿 》
。 , ,
清顺 治 十六 年 己亥 公元 年 四 十一 岁 春正 月 明桂 王 走 腾 越 二月 清 兵 克永
, 。 、 、 、

昌 明桂 王 奔 缅 甸 诗有 《山 居 杂 体 卦 名 》 《山 居 杂体 吃 口 诗 》 《口 字 诗 》 《山 居
、 、 。

杂体县 名 》 《南岳 摘 茶 词 》等 五 言 七 言 绝 句律 诗 十 六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清顺 治 十 七 年 庚 子 公元 年 四 十二 岁 春居续 梦庵 后 徙湘 西 今衡 阳 金兰乡
, ” 。 。

高节 里茱 黄 塘 筑 茅 舍 名日 败 叶庐 明桂 王 在 缅 甸阿瓦 城 诗有 《正 落 花 诗 》七 律 十
, 。

首 《哭 内弟 郑黍 生 》歌 行 一 首 见 《五 十 自定稿 》

。 ,
清顺 治十八年辛丑 公元 年 四十三 岁 夏 作 《续 落 花 诗 》七 律 三 十 首 六 月二 十
, 。 , 。

一日 继 配 郑 孺人 逝 世 葬大罗 山 明 桂 王 在 缅 甸储 铿 被 清 兵俘 获 南 明亡 诗有 《广 落
, , , 、

花 诗 卜七律 三 十 首 《咏 落 花 诗 》七 律 十 首 《补 落 花 诗 》七 律 九 首 《来 时 路 悼 亡 》
、 。
《岳 峰 悼 亡 》 《续 哀 雨 诗 》等 古 近 体 诗 共 一 百 零 七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清康熙 元 年 壬 寅 公元 年 四十四 岁 闻 明桂 王 被 执 作 《续 悲 债 诗 》一 百 韵 和
, , ,
《长 相 思 》乐 府 二 首 《来 日 大 难 》乐 府 二 首 《为 宋 子 主 人 送 高 渐 离 入 秦 》七 绝 一 首
, 。
《迎 秋 五 律八 首 《咏 史 》六 绝 二 十 六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清康 熙 二 年 癸 卯 公元 年 四 十五 岁 《尚 书 引 义 》写 成 诗有 《读 甘蔗 生 遣 兴
, 。

祷次 韵 而 和 之 》七 律 三 十 首 《广 遣 兴 诗 》七 律 三 十 首 见 《遣 兴 诗 》
。 ,
清 康 熙 三 年 甲辰 公元 年 四 十六 岁 衡 阳 欧 子 直 从游 门 下 为 长 子 放 迎 娶刘 近 鲁
。 。 , 、 、

女 至 小 云 山 重 观 刘 氏六 千 余 卷 藏 书 诗有 《感 遇 》五 古 十 一 首 《寒 日 》 《人 日 》
、 、 、
《又 雪 同 欧 子 直 》 《五 日 携 放 儿 同 子 直泊 贤 从哲 仲 小 饮 分 得 端 字 》 《即 事有赠 》 《管

大 兄 弓 伯 挽 歌 》等七 律 歌 行 十八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清康熙四 年 乙 巳 公元 年 四 十七 岁 重 订 《读 四 书大 全 说 》 作 《和 梅 花百 咏
、 、 。 ,
诗 》 《序 潇 湘 又景 词 》等 诗有 《和 陶 停 云 赠 芋 岩 五 十 初 度 》四 言 四 首 《 夏 日端
、 、 、 。

居 》 《人 日 新 晴 》 《秋 雨 同 子 直 》 夜 》等 古 体 诗 二 十 一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

倩 康熙五年 丙 午 公元 年 四 十八 岁 诗 有 《秋 阴 》 《结 袜 子 》 《早 春 》 《十
、 、 、 。

二 月 八 夜着 月 》 《初 九 夜 再 赋 》等五古 五律 五绝七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

清 康熙 六 年 丁 未 公元 年 四十九岁 夏 避 暑 王 恺 六 山庄 诗有 《四 言 杂 诗 》
、 、 、 、
《古 意 》 《元 日过 子 直 奕 》 《竹 枝 词 》 《避 暑 王 恺 六 山 庄 会 夕雨 放 歌 》等 五古 七
、 一 。

律 七绝 歌 行 三 十 一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 , 。 ,
清康熙 七 年戊 申 公元 年 五十岁 三月 至 湘 乡同 李国 相 泛舟循水 秋七月
, 。 、 、
《春 秋 家说 》成 书 作 《春 秋 世 论 》 诗有 《与 唐 须 竹 夜 话 》 《始 晴 》 《泪 水 月 泛 同
、 、 、
芋岩 》 《答 黄 度 长 》 《得 青 原 书 》 《些 翁 补 山堂 诗 和 者 数 十 人 今 春始 枉寄 次 韵 奉 和 并
、 一 。
教 翁 体 歌 行 》等五 律 行律 十 三 首 见 《五 十 自定 稿 》

清康熙 八 年 己 酉 公元 年 五十 一 岁 辑戊 子 清 顺 治五 年 以 来所 作 的古 近 体 诗
。 。 , 。 ,
为 《五十 自定 稿 》 是 年再 继 娶 张 孺 人 因林 塘 小 曲 筑 草庵 名曰 “
观生居” 九月 和郭
, 。 、

都 贤 《补 山堂 洞 庭 诗 》 冬 《春 秋 左 氏 博 议 》成 书 诗有 《过 芋 岩 不 值 》 《深 秋 望 子

直 》 《因林 塘 小 曲筑 草 堂 开 南 窗 不 知 复 几 年 晏 坐 漫成 呈 桃 坞 老 人 既 家 兄 石 崖 先 生 同 作 》五
, , 、

律六 首 《洞 庭 秋 》七 律 三 十 首 《题 芦雁 》七 言 绝 句 十 八 首 见 《六 十 自定 稿 》 《洞 庭
、 、 。

秋 》 《雁 字 诗 》 《姜斋 诗 分 体 稿 》
。 、 。

清康熙 九年 庚 戌 公元 年 五 十二 岁 春 冬住观 生 居 王 欲 《湘 西 草 堂 记 》中
“ , ” , 。 、 。 ,
说 次筑观 生居 在 茱 英塘 上 今 湘 西 草 堂 附近 夏 秋 居 败 叶庐 秋 七 月 为 好 友唐
, 。 ,
钦 文 夫 人 苏 太 君 撰 书 《孝寿 说 》 又 撰 写 《广 明 大 师小 传 》 诗有 《拟古 》五 言十 九 首
, ,
《拟 阮 步 兵 咏怀 》八 十 二 首 六 十 自定 稿 收 二 十 四 首 编年 稿 收 五 十 八 首 《齿 落 示 吾
、 、 、 、
子 》 《今 日 汉 宫 人 》 《前 后 雁 字 诗 》五 律 各十 九 首 见 《六 十 自定 稿 》 《雁 字 诗 》

《姜 斋 诗 编 年 稿 》
。 、 , 、 。

清 康 熙 十 年 辛亥 公元 年 五十三 岁 春 冬住 观 生 居 夏 秋 居 败 叶庐 撰写
, , , ,
《潇 湘 怨 词 》一 卷 好 友 方 以 智屡 劝 先 生 逃 禅 出家 当 和 尚 先 生不 允 作 《极 丸老 人 方

以智别 号 书所 示 刘 安 礼 诗 垂 寄 情 见 乎 词 愚 一 往 吃 呐 无 以 奉 答 聊 次 其 韵 述 怀 》七 律 一 首 诗
, 、 、

有 《偶 望 》七 律 《宿 雪 竹 山 同 茹大 师 夜 话 》 《三 月 十 一 夜 梦 登 天 寿 山 》 《月 坐 怀 须
、 、 、 。

竹 南 岳 》等五 言 七 言律 诗 绝 句六 首 见 《六 十 自定稿 》 《姜斋 诗 编年 稿 》


。 、 , 、 。

清康 熙十 一年 壬 子 公元 年 五十 四 岁 春 冬住 观 生 居 夏 秋 居 败 叶庐 年
, ,
初 撰 吟 《刘 庶 仙 近鲁 五 十 初 度 即 席 同唐须 竹 诗 》 三 月 好 友 郭 都 贤 因文 字 坐 系没 于
, , 。 , ,
江陵 先 生 作 《遥 哭 诗 》二 首 悼念郭氏 八月 方 以 智 卒于 泰 和萧 家浮 春 园 先生 闻 之痛
。 , , 。
“ ” “
哭 吟 诗二 首 以 悼 念 之 其一云 败 叶庐 中哭 杜 鹃 其二云 五 湖 烟 水一 霜 林” 诗
、 、 、 、 、

还有 《二 中 园 纪 事 为 鼓 庵 作 》 《蚤 春 》 《上 已 》 《春 晴 》等 五 律 七律 七 绝十五

首 见 《姜 斋 诗 编年 稿 》
。 。 ,
清康 熙 十 二 年 癸 丑 公元 年 五十五 岁 居观生居 三月 往 祝唐 克峻 钦文 六
, 。 、 、

十寿辰 给 其 撰 书 《祝 钦 翁唐 世 社 兄 六 秩 寿 言 》 又 作 《礼 记 章 句 序 》 《岁 晚 养 菏 诗 》
。 、 、 、 、
《礼 记 章 句 》四 十 五 卷 初 稿 已 成 诗有 《即 事 》 《晴 步 》 《咏 菊 答 须 竹 》 《咏 雪 》
、 、

《新 秋 同 唐 古 遗 须 竹 游 钟武 故 城归 坐 小 轩 夜 话 》等五 古 五律 七 律十 九 首 见 《六 十 自定
、 。

稿 》 《姜斋 诗 编 年 稿 》
。 , ,
清 康 熙 十 三 年 甲寅 公元 年 五十六 岁 正月 吴 三 桂 发 兵 攻 占湖 南 各地 檄 文传
, 。 , , 、 、
至衡州 先 生 离 家赴 湘 乡 三月 与友 人 唐端 药 等泛 舟避 兵 乱 游经衡 州 衡 阳伊 山 湘江
、 、 , , 。 , 、

中下 游 洞庭湖 青 草 湖 等地 冬 返 衡岳 故 居 诗有 《上湘 旅 兴 》五 律 五 首 《伊 山 》
、 、
《衡 山 晓 发 》 《青 草 湖 风 泊 同 须 竹 与 黄 生 看 远 汀 落 》等 五 律 七 律十九首 见 《六 十 自定
、 。

稿 》 《姜 斋 诗 编 年 稿 》
。 , 、 、 、

清康 熙 十 四 年 乙 卯 公元 年 五十七 岁 春 游历长沙 洞庭湖 岳阳 湘 阴等


。 , , , , “ ,

地 秋 还观 生居 于 相 去二 里 地 之石 船 山下 就 里人 旧 址 筑 茅 屋 名日 湘 西 草堂 徙


。 、 、 、 、 、

而居 之 诗有 《昭 山 》 《东 台 山 》 《草 堂 成 》 《残 雪 》 《长 沙 旅 兴 》 《湖
、 、 、 、

水 》 《拜 蔡 公 祠 》等 五 言 七 言绝 句 律诗五十三 首 见 《六 十 自定 稿 》 《姜 斋 诗 编 年
、 。

稿 》 《姜 斋 诗 剩 稿 》
。 。 ,
清 康熙 十 五年 丙辰 公元 年 五十八 岁 居 湘 西 草堂 冬十 一 月 撰 《周 易 大 象
。 , 、 , , 。

解 》 秋 七月 在 草堂 八 九月至 长沙 十月至湘乡 十 一月 昊 三桂 据 衡州 诗有 《早 起
、 、 、 、

草 堂 寓 目牵 牛 花 追忆 鼓 庵 》 《春 夕 同 载 谋 看 月 》 《先 秋 一 日 》 《人 日有 寄 》 《风 泊
、 、 、
昭 山 夹 病 中放 歌 》 《涟 江 夕 泛 》 《褚 公 池 》等 五 言 七 言古 近 体 诗 二 十 首 见 《姜 斋 诗

编年稿 》
。 , ,
清康 熙 十六 年丁 巳 公元 年 五十 九岁 春 乘 小 舟 至 衡 州 登 回雁 峰 清大兵至 长
, 。 , 。

沙 吴 三 桂 由 常德 迎 战 败 走 衡 州 秋七月 《礼 记 章 句 》四 十 九 卷 成 书 诗有 《新 秋 望 载
、 、 、 。

谋 》 《重 登 回 雁 峰 》 《遣 怀 》等五 言 七 言律 诗 九 首 见 《六 十 自定 稿 》
。 , ,
清康 熙 十 七 年 戊 午 公元 年 六十岁 闰三月 吴三桂 称帝于 衡州 其 党 羽 要 先生
, 。 。 , ,
为其写劝进表 遭 先 生 严厉 拒 绝 随 即 逃 入 深 山 作 《被 楔 赋 》 秋八月 吴 三桂 病 死 清兵
。 、 、 、 、

进攻衡州 诗有 《寄 徐 蔚 子 》 《小 楼 雨 枕 》 《春 山 漫 兴 》 《戏作 七 夕 词 》 《梅
、 、 、 。

花 》 《梅 阴 堰 歌 行 》等 五 言 七 言绝 句 律诗二十二首 见 《六 十 自定 稿 》
。 , , 。

清康 熙 十八 年 己未 公元 年 六十一 岁 二月 吴 三桂 兵 败 清兵 克复衡 州 先生
, , , , ,
偕 章 肴漠 避 兵 植 林 山 中 撰 写 《庄 子 通 》 后 回湘西草堂 定经 栓 秩散稿 辑 闲吟 六
, , 。
月 作 《庄 子 通 序 》 十二 月 为 唐 克 峻 作 《墓 志 铭 》 诗 有 《避 乱 石 鸡 村 同 载 谋 小
、 、 、 、 、 ,
憩 》 《送 载 谋 归 吴 淞 》 《闻 圣 功 讣 避 赋 》 《咏 木 鱼 》等 五 言 七 言绝 句 律诗九首
。 · ,

又 有 《柳 岸 吟 》一 卷 《六 十 自定 稿 序 》 此 十 年 中 别 有 《柳 岸 吟 》云 云 究莫 定 为

, 。 。

何年所作 故 附于 此 见 《六 十 自定 稿 》

清 康 熙 十 九年 庚 申 公元 年 六 十二 岁 辑 己酉 清康 熙 八 年 庚戌 康 熙 九年
, 。 , ,
以来 所 作 古 近 体 诗 为 《六 十 自定 稿 》 三月初三 作 《六 十 自定 稿 序 》 , 秋 作 《蚁 斗
。 、 、 、

赋 》 诗有 《翠 涛 携 诸 子 游 瞻 云 阁 》 《伏 日 》 《腊 月 一 日寒 雪 有 作 》 《唐 如 心 见
、 、 、 、

过》 《始 春 试 笔 》 《不 雨 》 《重 挽 圣 公 》等 五 言 七 言律诗 二 十 首 见 《姜 斋 诗 分 体

稿 》
。 , 。

清康 熙 二 十 年 辛 酉 公元 年 六 十三 岁 秋八月 《相 宗 络 索 》成 书 为 门人 讲 解
。 、 、 、
《庄 子 》 诗有 《春 尽 有 会 而 作 》 《始 冬 寓 目 》 《示 刘 李 二 生 》 《中 秋 向 夕 自观 生
、 、 、 、 、

居 同刘 生 小 步归 草 堂 月 上 》 《元 夕 》 《春 兴 》 《春 月 歌 歌 行 》 《广 哀 》等五 言 七
、 。

言律诗 四 十余 首 见 《七 十 自定 稿 》 《姜 斋 诗 分 体 稿 》
。 、 。

清康 熙 二 十 一 年 壬 戌 公元 年 六十 四 岁 《说 文 广 义 》 《噩 梦 》两 书 写 成 诗
、 、 、 、

有 《和 周 履 道 对 春 雪 》 《和 高 季 迪 风 雨 》 《偶 题 》 《忽 忆 》 《五 日 同 刘蒙 两 生 小
、 、 、 、 。
饮 》 《当 暑 沈 病 》 《夜 》等 五 言 七言绝句 律诗二十六 首 见 《姜 斋 诗 分 体 稿 》
。 , ,
清康 熙 二十 二 年癸 亥 公元 年 六 十五 岁 编 《经 义 》 重 定 《诗 广传 》 述 《武
、 , 。

夷府 君 行 状 》 《谭 太孺 人 行 状 》 为 李 国 相 订 定遗 稿 诗有 《寒 雨 归 自别 峰 庵 寄 同 游 诸
、 、 、 、 、 、

子 》 《人 日 》 《 夕凉 》 《游 仙 诗 》 《连 雨 言 情 》 《桃 花 流 水 引 》 《读 碧 云 集 感
、 、 。

赋 》等五 言 七 言绝句 律 诗五 十 四 首 见 《姜 斋 诗 分 体 稿 》
。 ,
康 熙 二 十 三 年 甲子 公元 年 六 十六 岁 撰 写 《侯 解 》 夏四月 整 理 故人 书 札 ,
, 。 、 、 、

五 月 初五 作 《侯 解 题 词 》 诗有 《瓜 圃 夕 凉 》 《冬 日晚 照 书怀 》 《岁 旱 》 《客
、 、 、 、 、 、

至 》 《初 夏 》 《冬 夕 》 《咏风 》 《寄 周 令 公 》 《水 仙 》 《代 书 寄 衡 山 戴 晋 元 》
、 、 、 。

等五 言 七 言绝句 律诗 乐府 诗二十 三首 见 《姜 斋 诗 分体 稿 》
。 , ,
清 康 熙 二 十 四 年 乙丑 公元 年 六 十七 岁 春正 月 作 《遣 怀 诗 》, 秋 八月 《楚
, 、 。

辞 通 释 》十 四 卷 成 书 九月 带 病 撰 写 《周 易 内 传 》 《周 易 内传 发 例 》 诗有 《西 冈望
·
、 、 、 、 、

南岳 》 《黄 叶 》 《宿 明 溪 寺 山 僧 导 游 珍 珠 岩 》 《山月 歌 》 《白云 歌 》 《石 门 有靖
、 、 、 、 、

康勒字 》 《冰 林 》 《初 秋 》等 五 言 七言绝句 律诗 乐府 诗七 十余 首 见 姜 斋诗 夯

体稿 》
。 ’
, ,
清 康 熙 二 十五 年 丙 寅 公元 年 六十八 岁 正 月三十 日 胞 兄 介 之 病逝 先生 抱 病
。 , , ,
奔 丧于 衡 阳长 乐 乡 夏五 月 为石 崖 耐 园 家训 题 跋 六月 撰 写 《传 家 十 四 戒 》 末伏 日
, 。 、 、

述 《病 枕 忆 得 诗 》 又 作 《石 崖 公 传略 》 诗 有 《早 春余 雪 属 目偶 成 》 《夏 夕 》 种瓜
, 、 、 、 、

词 》 《为 家 兄 作 传 略 已 示 从 子 敞 》 《玩 月 》 《冬 日书怀 》 《雨 余 小 步 》等五 言 七
、 、 。

言绝 句 律 诗 四 十二 首 见 《七 十 自定稿 》 《姜 斋 诗 分体稿 》
。 。

清 康 熙 二 十六 年 丁 卯 公元 年 六 十九 岁 撰 写 《读 通 鉴论 》 作 《牧 石公 暨 吴 太
。 、 、 、
恭 人 合 附墓 表 》 诗 有 《翠涛 喜雨 见 怀病枕 赋 答 》 《冬 日 杂 兴 》 《示 侄 孙 生 蕃 》 《读
、 、 、 、

史 》 《秋 月 杂 咏 》 《元 夕独 坐 》等五 言 七 言 绝句 律诗 三 十八 首 见 《姜 斋诗 剩
、 。

稿 》 《姜斋 诗 分 体稿 》

。 , ,
清 康 熙 二十 七 年戌 辰 公元 年 七十岁 五月 《南 窗 漫 记 》成 书 五月五 日 作
, , ,
《南 窗 漫记 引 》 秋 作 《霜 赋 》 冬 撰 《武 夷公 暨 谭 太 孺 人 合葬 墓 志 》 编 定 《七 十 自
。 、 、 、 、 、

定 稿 》并 作 序 诗有 《始 夏 》 《咏归 燕 》 《小 步 》 《夏 夕 》 《落 日 》 《社 前 一
、 、 、 、 、 、
日雪 》 《冬 山 即 事 》 《蕉 畦 口 占示 之 》 《感怀 》 《孟 冬 书 怀 》 《偶 作 》 《田 野
、 、 、 、 、

黄 雀行 》 《鸟栖 曲 》 《绍 古 鸡 鸣歌 》等 五 言 七 言绝句 律 诗 乐 府 诗 三 十 三首 见

《姜斋 诗 分 体 稿 》
。 , ” “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 巳 公元 年 七 十一 岁 年老衰 病 自称 船 山病 史 与 衰病
” 。 、 ,
老人 重 订 《尚 书 引 义 》 撰 写 《识 小 录 》和 《识 小 录 序 》文 秋七 月 手 书 《武 夷府 君
, , , 。

行 状 暨 谭 太孺 人行 状 》 九 月 刘 思 肯 来访 为其画象 先 生 亲 笔 自题小 照 偏 沉 巡抚 郑 端
, 。 ,
属 衡 州 知府 崔 鸣 垮 馈 送 帛粟 先 生 受 粟返 帛 诗有 《庶 仙 片 纸 自广 》五古 一 首 《刘 生 惜

十 年 之 别 来 访 山 中为 写 衰 容 赋 》七 律 二 首 见 《七 十 自定 稿 》
。 ,
清 康 熙 二 十 九年 庚 午 公元 年 七 十二 岁 正月 《夕 堂 永 日绪 论 》成 书 《夕 堂
“ 。 。

永 日绪 论 序 》文 中 题 庚 午 补 天 穿 日 船 山 老 人序 编 定 各种 诗 文 评 选 《 夕堂 永 日绪 论
“ , , , ,
序 》云 阅 台今 人 所 作 诗 不 下 十 万 首 经 义 亦 数万 首 既 乘 山 中 孤 寂 之 暇 有所 点 定


因论 其 大 约 如 此

。 , 。

清康 熙 三 十 年 辛 未 公元 年 七 十三 岁 先 生 久 病 喘嗽 但 吟诵 诗 文 不 辍 两 部史
、 ,
论 巨 著 《读 通 鉴 论 》 《宋 论 》成 书 秋九月 作 《船 山 记 , 又 为 唐 端 药 书 写 《惜 余 鬓
, 。

赋 》 并题 跋语

清康 熙 三 十一 年 壬 中 公元 年 七 十四 岁 农历 夏历 正 月初二 午 时 逝 世 于 湘 西
, 。

草堂 葬 衡 阳 县 金 兰 乡 高节 里 大 罗 山
后 记

, 、 、 、 , 。

王 夫之 的 著作 经 史 子 集 四 部俱 全 大部 分著作 标有写 作 及 编订 时 间 但群 经
、 、 , 。

稗疏 考 异 及 诸 子 注 释 等经 部 子部 的一部 分著作 则 多数 没有注 明 时 间 如 《周 易 稗


、 、 、 、 、 、

疏 》 《周 易 考 异 》 《书 经 稗 疏 》 《书 经 考 异 》 《诗 经 稗 疏 》 《诗 经 考 异 》 《春
、 、 、 、 、
秋稗疏 》 《四 书 稗 疏 》 《四 书 考 异 》 《四 书 训 义 》 《庄 子 解 》 《张 子 正 蒙 注 》等
、 , , “
十 几种 但 从 王 教 所 撰 的 《姜 斋 公 行 述 》中 所 说 略 可得 到 一 点 线 索 他说 迄 于 暮
, , , , , 。

年 体 赢 多病 腕不胜 砚 指不 胜 笔 犹 时置 褚 墨 于 卧 榻 之 旁 力疾 而 纂 注 颜于 堂日
‘ , 。 ’ 、 、 、 、

六 经 责 我开 生面 七尺 从天乞 活 埋 于 《四 书 》 《易 》 《诗 》 《书 》 《春 秋 》
, 、 、 、 , , , 。

各有 稗 疏 悉考 订 草 木 虫鱼 山川 器服 以 及制 度 同异 字句 参差 为 前 贤所 疏 略 者
, , , , 。 ,
盖 府 君 自少 喜 从 人 间 问 四 方 事 至 于 江 山险 要 士 马食货 典制 沿革 皆极 意 研 究 读史
, 、 、 , , , , ,
读注 疏 于书 志 年表 考驳同 异 人 之所勿 必 详 慎 搜 阅之 而 更 有 闻见 证 之 以是参
, ” 。

驳 舌今 共成若干卷
, , “ ,
细 绎 上 段 文 字所 述 尤 其 是 先 生 自题 的 联 语 所谓 六经 责我开 生面 七尺 从 天乞活
, 。

埋 就 明 白说 明 这 些 书 是 在衰 老 多病 的 时 候 编 写 的
“ , , , , ,
王 欲 在 《湘 西 草 堂 记 》又 说 因避 滇 气 泛宅数载 后 复归 草 堂 定经栓 秩散稿
” 。 , 。

辑 闲吟 考先生最后 一 次 回到湘西草堂 是 在 清康 熙 十八 年 己未 公元 年 春 此时
。 , , , ,

他六十一 岁 自此 以 后 他 身体 时 常 多病 但 他 没 有停 止 过 著 述 工 作 所谓 定经 拴 秩散
, 。

稿 当 在 这个 时候

王 敷 的 女 婿 门生 曾 载 阳 曾 载 述 兄 弟 在 湘 西 草 堂 刻 本 《夕 堂 永 日绪 论 》附 识 二 中 说
· , · · ·
, , 。 ,

闻 之 蕉畦 业 师 子 先 生 自粤 归 一意著述 不 复读 科 举 船 山 年六 十 一 各 书著 述 将
, , , 。 ”
竣 于 观 生 居 授 《四 书讲 义 》 时洒 笔 作 经 书 文 随 手而 就 这 就 说 明 先 生 的 各种 重 要 著
, , , “ , ” , 。

作 此 时 已 基 本 写 好 但 有 些 还 要 审定 校 正 这 与王欲所说 的 定经 栓 秩散稿 是一致 的



根 据 上 述 文 献 资料 记 载 结 合 前 人 及 著 作 年 表 中 已 经 考 定 的他 六 十 七 岁 时 写 了 《楚 辞
、 , 、 ,
通释 》 《周 易 内传 》 六十七 八 岁 时 编 定 了 各种 诗 文 评 选 七 十 一 岁 时 重 定 了 《尚书 引
, 、 ,
义 》 七 十 三 岁 时 写 成 了 《读 通 鉴 论 》 《宋 论 》, 那 么 这 些 未 注 明 写 作 时 问 的群 经 诸 子
, 。

等重要 著述 可 能 是 在六 十 一 岁 公 元 年 到七 十 岁 年 这 一段 时 问内撰 写 编定 的
尹 ‘ 、 、 、 、 、 、 砂
、 、 、
心 言 己左 、占 侣 魂分 言 迁 夕 之 夕 己 下 己布 之‘奋乙 下 己厂奋之 布 己乙奋己佗 占 公 必 兮 己 个 巴 石奋己 ‘矛己佗 己 矛遭 矛 乙 全 之 矛之 全 己石 己 宁 己 佗 吧少宝 己 嘴 乙令 己 全 件 个 之 分 吞 侣 己宁 己石 心 全 己 公 己 佗

, 、
上接 第 页 我认为 这个 以 现 实 主 义 为 基 础 与 积极 浪 漫 主 义 紧 密 结 合 的崭 新 的文
, 。 , 、 。

艺思潮 才 真 正 是 我 国 现 代 文 学 的主 流 和 方 向 这 中间 鲁迅无疑 是 它 的带头人 引路 者


, 、

但 我们 在 讴 歌 鲁 迅 的 丰功 伟 绩 的 同 时 也 没 有 必 要 抹 煞 其 他 具 有杰 出成 就 卓 越 贡 献 的伟大
。 ,

作家 记 得 郭 沫 若 曾说 过 这 样 意 思 的话 大 哉 鲁迅 鲁 迅 之 前 没 有鲁 迅 鲁 迅 之后 将 有 千

。 , 。 ,

百个 鲁迅 这 是 对 鲁迅 的至 高赞词 同 时也 是 对 我 们 的 极 大 鼓 励 让我 们 在 党的领导下
, , ,
以 鲁迅为榜 样 同 心 协力 携 手共 进 为 发 展 光 辉 灿 烂 的社 会 主 义 文 艺 而 努力
本 文 是 孙 席珍 教 授 年 月在 西 安 地 区 纪 念 鲁 迅诞 辰 一 百 周 年 学 术 讨 论 会 上 的 发 言
, 、 、 , 。
稿 由音 歌 阎庆 生 同志 整理 笔 录 经 孙 席 珍 教 授 看过 并 在 文 字 上 作 了 修 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