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農 業 發 展 (大學部)

授課教師:王俊豪
上課時間:星期四234
上課地點:生傳402室

壹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在介紹我國的農業發展與重要的農業政策議題。本課程
將先行回顧我國農業發展與農業結構變遷,釐清農民、農地與農業
之複合關係,以及WTO與多功能性觀念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其次,
再說明近年來我國的農業施政規劃,包括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農民社會福利制度、新農業運動-台灣農業亮起來、休閒農業發展、
「小地主、大佃農」,及農村再生條例。最後,本課程將引介農業部
門如何調適氣候變遷的挑戰,尋找出永續發展的利基。

貳、課程目標
(1)介紹農業發展的基本概念。(2)說明當前重要的農業施政規
劃。(3)探討當前農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議題。(4)引薦各國的農
業發展的政策經驗。

參、課程大綱
日 期 上 課 內 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台灣農業發展與農業統計年報/ 臺灣農業簡介

第3週 農業行政機關:農委會、農部轉型、農會

第4週 e 解析- 農委會/ 農業委員會組織章程

第5週 當前「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與歷年農業政策回顧

第6週 春假

分組報告 1-1:從媒體的角度看當前重要農業議題(臺灣觀點 vs. 國際


第7週 視野,報紙+雜誌+ 影片,農業重大政策、重要農企業、農業達人,或是
生農學院的傑出研究成果、三農問題)

中長期農業政策規劃/ 永續餐桌
第8週 分組討論 1-2:從媒體的角度看當前重要農業議題(臺灣觀點 vs. 國際
視野,報紙+雜誌+ 影片)

第9週 期中考

1
第 10 週 農業發展新思維:WTO 與農業多功能論/ 無米樂

第 11 週 臺灣農地政策與農地資源管理/「小地主、大佃農」

第 12 週 農村再生計畫與鄉村發展政策 I / 南埔村水圳再生案例

第 13 週 農村再生計畫與鄉村發展政策 II / 文化村、生態村

第 14 週 農村再生計畫與鄉村發展政策 III / 歐洲鄉村發展經驗

農民福利與直接給付 I
第 15 週 分組討論 3-1:關於農業發展議題…探索與反思:問題意識、理論觀
點、批判分析、對策研擬、可能性與限制。

農民福利與直接給付 II
第 16 週 分組討論 3-2:關於農業發展議題…探索與反思:問題意識、理論觀
點、批判分析、對策研擬、可能性與限制。

第 17 週 農業勞動力調整課題/ 青年農民、農業外勞

第 18 週 期末考

肆、評分標準
1. 課堂參與和家庭作業(含出席狀況):30%。
2. 期末報告:「農業發展議題…探索與反思」專題報告,含口頭與書面報告 35%。
3. 分組討論:從媒體的角度看當前重要農業議題(臺灣觀點 vs. 國際視野),可
從報紙、雜誌、影片、網路資源蒐集資料,可針對重要農業政策、農企業、農業達
人、農業/農民/農村事件,或是農業科研成果,進行簡報分享:10%。
4. 期中考:25%。
5. 提供課堂志工服務者、熱烈參與課堂討論者,予以額外加分。
6. 同學請勿於課堂內講手機、用餐、喧嘩,本人將依情節輕重,酌以扣分,以維護
上課秩序。

伍、參考書目:由授課教師彙整後,提供給同學影印或下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