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当代音乐写作】

大提琴写作的

基本要点
常见的自然泛音
第一泛音(基音) 空弦

位于弦长的二分之一处
第二泛音 在所有大提琴作品中频繁出现

如虚按音与实
音际音高一致,在普通音符上标
注“○”的方式会更为直观。

① ②
位于弦长的三分之处
第三泛音 在古典作品中偶尔会出现;在近现代作品中频繁出现
参考(谱例1)

① ②
位于弦长的四分之处(四分之二处的泛音被第二泛音取消)
第四泛音 在古典作品中偶尔会出现;在近现代作品中频繁出现
参考(谱例1)

① ② ③ ④
位于弦长的五分之处
第五泛音 虽然实际音高相比平均律低15cent,
在古典作品中仍会有出现;
在近现代音乐十分常见
①由于和其他泛音的位置非常相近,较为困难,
虽然在一些近代作品(谱例2)中有运用,
但是很多演奏家仍会选择使用更为常用的②(谱例3)来代替。③较容易。④最容易且安定。

谱例2)
谱例1)

Popper: Gavotte No.2


主要运用了第三泛音和第四泛音 Lutosławski: Cello Concerto
大多数演奏家会选择更容易的升fa,而不是升do
谱例3)

Cassado: Cello Suite No.1


D,G,C音相对于A,D,G弦为第四泛音,
F#,B,E,A音相对于A,D,G,C弦为第五泛音,
此处第五泛音虚按是①的位置
第五泛音虚按是②的位置
谱例1) 谱例2)

Saariaho: Sept Papillons Haydn: Cello Concerto No.2


由于第六泛音的①,演奏较困难,且发音模糊,在 在古典作品中,第七泛音只会用高把位的⑥
这首乐曲当中仅会以辅助的形式出现。

① ②
位于弦长的六分之处
第六泛音 在古典作品中偶尔出现;近现代作品中常会出现
乐队中的大提琴中几乎不会使用比第六泛音更高的泛音

①较为困难,但在近现代作品中比较常见。(谱例1)
②容易且安定。在古典作品中也会出现。(谱例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位于弦长的七分之处
第七泛音 相比平均律低31cent
在古典作品中极少出现;
在近现代作品中偶尔会出现
①由于和其他泛音的位置非常相近,极其困难,尽量不要使用。
②③的难度其次,③较为常用。④⑤不常用,需要和演奏家商量。
⑥虽不多,但最为常见。但仍需要给演奏家准备足够的时间。会出现于极少数古典音乐作品中。(谱例2)

① ② ③ ④ 位于弦长的八分之处
第八泛音 在古典作品中极少出现
在近现代音乐中偶尔会出现

①也会被记谱为B音。在当代音乐中偶尔会出现,但难度极高。
②③除少数情况之外几乎不会使用。
④容易且安定。在古典作品中也会出现。(谱例4)

谱例3)
谱例4)

Tchaikovsky: Rococo Variations


Schostakovich: Cello Sonata
巧妙用高把位的泛音的刮奏
制造出泛音的琶音效果
高把位的泛音可弹性高,且音响效果很好
【使用自然泛音的经典曲目】

Cassado: Cello Suite No.1 (第五泛音)

Dai Fujikura: Osm(第五泛音)

Berio: Sequenza XIV(第五泛音,仅有极个别第八泛音)

Ginastera: Puneña No. 2(第六泛音,第八泛音的音在曲中只以实音出现)

Sciarrino: Ai limiti della notte(主要以第五泛音之前为主,偶尔会使用过渡性质的第六泛音,第八泛音,第九泛音)

Saariaho: Sept Papillons(第六泛音)

Dutilleux: Trois Strophes sur le nom de Sacher(第八泛音,但用法十分古典,低把位的泛音不超过第三泛音)

Tchaikovsky: Rococo Variations (第十二泛音,高把位,通过上升的琶音得到)

Ligeti: Cello Concerto (第十五泛音,高把位,通过徐缓的上升滑奏得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