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2

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我来自一个小县城,从我记事起,就觉得这个县城被英语诅咒了。
我的舅舅是我们县高考理科第一名,在他上大学的年代,必须过英语
四级,大学才能毕业。而他从大二开始一直考四级,考到大四下学期
才勉强过关,有惊无险地拿到毕业证。在他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最为
经常叮嘱我的话就是:别的科目无所谓,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
我的表哥是我们县高考文科第二名,在他上大学的年代,必须过英语
四级,大学才能毕业。而他从大二开始一直考四级,考到大四结束后
一年才勉强过关,也就是说,他在工作之后一年才拿到大学毕业证。
在他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最为经常和我说的话就是:别的科目都简
单,唯独英语我学不会。
他俩是我们县城当中无数「整体学习成绩好,但偏偏英语不好」的例
子中的两个。
而我自己,从小学开始,成绩便名列前茅。在义务教育阶段,带给我
最大的困扰并不是学业,而是如何找借口来应对老师的家庭作业检
查。高中时期,老师对我放任自流,虽然高三每天早上六点到学校,
晚上十一点才能回家,每个月休息半天,但是就学校的学习任务而
言,算是我比较轻松的时期。
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常就算不是满分也接近满分,语文在
模拟考试时期甚至能考到 140+(满分150)。如果你曾经精通过某件
事,你一定体会过一种感觉,就是你在出手之前就知道一定能成,至
少知道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不夸张地说,对于这些科目,我就是这
样,甚至可以说,在我走出考场之前,就知道这份卷子我能拿多少
分。
但是对于英语——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 90 到
120+ 这个区间波动(满分 150),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也许还算个不
错的成绩,但我想说,这件事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当你考好的时
候,你不知道为什么能考好,当你没考好的时候,你也不知道为什么
没能考好。那种对于数理化的掌控感在英语这里彻底消失了。
于是,英语变成了我高中三年投入学习精力最多的一个学科。对于别
的科目,我上课一般不记笔记,偶尔要记的也会随手写在课本边上,
而且除非学校要求,我从不买参考书。相反,对于英语,我的笔记写
满了整整三个 B5 大小的本子,主动买了许多参考书,也一直在做风
行小县城中学的《英语周报》。我当时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
只要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付出足够的精力,那么一定能够收获满意的
成绩。
但年少的我忘记了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如果方法错了,再怎么努力,
最好也就是事倍功半。对于我们制式教育中英语教学的问题,在本教
程后面也会详细论述。在此我只想说,这样的学习法并没有给我学习
英语带来什么好处,事后回想起来,反倒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也许是天公疼憨人,英语不好没有给我高考带来太大困扰。我考到了
我们县理科第一名,英语出人意料地考了 130 多分。我自己也产生一
种虚妄的幻想,觉得无论如何,付出总还是有回报,但其实我忽略了
一些事实:首先,这一年是我们省第一次对英语自主命题,高考英语
卷子题目非常简单,很多人说只有初中水平;其次,平时英语不如我
的人,这次也有很多考到了一百三十多分;再次,我们省不考听力。
于是在我大学入学之后,那种天真的幻想很快就被现实打脸了。入学
伊始,我们有英语分级考试,最高四级,最低一级。在听力完全听不
懂,阅读不知道做对几道题的情况下,我毫不意外地被分到了一级
——全宿舍最低。这也意味着我需要在大学期间整整上两年英语课,
相比之下,分到四级的同学只需要上半年(我的大学学分比人多是有
原因的😜)。
第一节大学英语课上,我赫然发现班里有来自自己邻县的同学。我一
边用方言和他交流,一边脑海里回荡着一个乡音「那里果然是被英语
诅咒了」。
上大学之前,我还曾有出国读书的雄心壮志,但看着大学英语一级的
教材生词表竟然有 fourteenth 这个单词的时候,我的心彻底凉掉了。
学了六年英语,在大学的第一课,我真的要从「第十四」这个数词学
起吗?
当时我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也许我这辈子注定是没办法学好英语了。
这甚至不是对这门语言的恐惧,而是痛恨,更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一
种无论怎么努力,我就是学不好的感觉。
放弃了对英语的幻想,我让自己专注于其他事情。在大学里我和朋友
开公司,我们的创业计划书拿到了首都挑战杯特等奖,全国挑战杯银
奖;与另外的伙伴合作的学术论文也在学院竞赛中拿到了本科生罕见
的理论类特等奖。此外,还有一个用英文的商业计划比赛,我和另外
两位小伙伴合作,也成了全校唯一一组进复赛的团队。也在这个时
候,我差不多需要开始完善自己的简历,找工作和实习了。
我们学校有一种强调实干的文化,利弊不论,很多本科生大一就出去
找实习,大三大四可能已经在兼职工作了。与他们相比,我大三开始
完善自己的简历,似乎已经有些晚了。不过有这么多奖项和开公司的
经历,在当时的我看来,我的履历简直熠熠夺目。于是,我开始在大
脑中模拟面试。
我能想到的针对我们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面试问题都问不倒我,那么我
是不是一定能找到想要的工作呢?我开始逆向思考,如果有公司拒绝
了我,会是什么样的理由?
应该不会因为学校不好而拒绝我;
应该不会因为专业不好而拒绝我;
应该不会因为没有实操经验拒绝我;
应该不会因为学术成果不好拒绝我;
⋯⋯

想来想去,如果长相不是问题,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英语不够好。这
时,我想起了先前提到的那个英文的商业计划比赛,我和两位小伙伴
的合作方式大概是:我用中文撰写商业计划,然后交由他们翻译,最
终宣讲的英文稿件也是他们写的。这也许是一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
合作方式,但我英语不够好却也是铁打的事实。
虽然这时我对英语依然有心怀畏惧,但看到我的短板就只有英语一块
时,我内心再次躁动了起来:不如再试试?
于是,我像高中时那样,再次将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为了避免
自己动力不足,我决定给自己报一个考试。那时同学们都说 GRE 是
「最难的英语考试」,那么就它吧。
与此同时,我也报了一个培训班。 1

也许你想知道,讲授填空的老师叫罗永浩
在这个培训班上,我知道了 GRE 严格讲其实并不是语言测试,而是
一种能力测试,只因为它最初设计来测试美国本科毕业生的通识及通
用能力,所以对英语要求本身比较高;更重要的是,我习得了一些能
够让我真正体会到英语进步的方法,即我在逐步找回那种像掌控数理
化一样的掌控感。 2

此处需要感谢教授我 GRE 阅读葛志福老师。


这是我接触 GRE 的开始。之后的故事我的作者介绍也许能够简单概
括,但我仍然想做一些补充。
在我考完 GRE,成功应聘为新东方的 GRE 讲师之后,依然不敢说我
的英语很好。只能说我的阅读和写作不错,但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还有
很大的欠缺。我可以帮助同学解决一道复杂的 GRE 题目,认识那些很
长的单词,但我看美剧时依然听不懂多少。
于是我想,既然阅读写作能够靠一腔热血加上正确的方法搞定,听力
口语也一定可以。可是造化弄人,我再一次感觉被英语诅咒了。各种
细节不再赘言,结果就是我又一次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觉无论我付
出多大代价,总是听不懂电视剧里的人说什么。
至于口语,也许你不相信,虽然我讲过几百人的大课,经常当众演
讲,也做了很多档播客节目,但我骨子里是个很内向的人。简单来
说,我第一次和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很有压力,如果说错话,经常羞愧
不能自已。我的同事当中,有很多听力口语老师在台上挥洒自如,和
人交流也经常是自来熟。他们会觉得张口说话对人来说自然而然,没
有任何困难,每念及此,就觉得像我这样内向的人将永远无法自如使
用口语。
事后看来,这些当然都是大错特错的想法,因为我也遇到过很多性格
比我更内向的人,英语说得和母语者一样好。只是当时的我对于语言
学习的本质其实依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对摆在眼前的最有效
的英语学习方法视而不见。这其中的道理,我也会在本教程中详细解
释,但我可以先把结论放在这里,非常朴素地一句话:英语和前面提
到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都是不同性质的学科。
直到后来,遇到一位教授听力口语的前辈——赵东坡老师,在和他做
了简单的交流之后,他一下子点出来了我的问题,给我讲授了一种适
合我的方法,并讲清楚了背后的道理。听他讲完之后,我瞬间有种醍
醐灌顶之感。
在那之后,我一边用这种方法自学,一边继续思考我的英语学习流
程。思考自己学习英语这些年来:
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
有效的方法为什么有效?无效的方法为什么无效?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对有效的方法视而不见?为什么我们有时候
会执迷于无效的方法?
这套教程可以说就是在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它不仅仅是答案这么
简单,严格讲是在这些答案的基础之上,提炼出来的一套系统性地英
语自学方法。
写了这么多,最终想说的是,也许我学习成绩好,但是就英语这门学
科来说,我并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也并没有什么语言天赋。在这套
教程中,我也会讲到,没有语言天赋也可以学会一门语言。而且,根
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有语言天赋的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优势也是
非常小的。
反过来说,其实正是因为我的英语和其他科目成绩之间的这种落差,
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也是不必要的痛苦。在一个「被英语诅咒过的县
城」长大(终于可以加引号了),并且性格内向,我所承受的习得性
无助是你不必要承受的,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这样一个地方长大
(毕竟中国有很多这种小地方),或者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请相
信我,这些都不是学不会英语的理由。
我们这套教程不会从 ABC 讲起,但只要你完成了中学教育,或者上
过大学,使用本套教程应该都不会有问题。下一篇中,我会详细讲到
本教程主要面向的受众,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使用本套教程学
习,请继续读下去吧。
这套教程是写给谁的?——本
0.1
手册的受众及你能学到什么
本手册的受众
如果你满足如下条件,即为本手册的受众: 1

其实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一直以来有个俗称,叫做「普通在校大学
生」。其实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除了那些有志于出国的朋友,大部
分人其实在大学里面没怎么学过英语。很多大学生英语水平最好的时
期是在大一的时候。
1. 至少在中学阶段学过六年英语,高中顺利毕业;
2. 上大学之后基本没怎么学英语(学了当然也没关系),同理,没
上过大学也没问题;
3. 想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简单来说,如果你高中毕业,不管你是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或
是已经工作的职业人士,这套教程都适合你。此外,虽然本教程并不
专门针对英语考试(如托福、雅思等),但本教程的学习法也可以提
高相应考试科目要求的语言能力。
能够满足上述条件,说明你对英语有基本的概念,对于英语学习当中
常见的术语也不会太陌生。比如,你至少知道英语中有冠词、介词,
听说过从句的概念。当然,对于一些我们中学教育中普遍有问题的做
法和说法,在教程中我会做细致的讲解;如果你在中学学习阶段有一
些疏漏,我也会推荐相应的参考资料来弥补。
如果你不满足上述条件,比如你中学并没有读完,那么对你来说,这
套教程实操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请谨慎购买。毕竟这不是一本从
ABC 开始的零基础教材,如果你属于这类人群,我最多可以说,在你
看得懂的情况下,教程里讲到的一些思维和学习方法对你可能有参考
价值。
我会尽量采用平实的语言撰写这套教程,如果遇到抽象的地方,也会
尽可能辅之以例子,以期各位读者能有一种流畅而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你阅读的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发在网站的评论区,我会在
连载过程中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回答。
你能学到什么
在这套教程中,我希望能够让读者学到一种真正有用的英语。我会在
教程中尽可能定出量化学习指标,在完成每种指标之后,会和你确认
你学到了什么东西,在真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并且——如果你有需求
——让你实实在在地把它用起来。

教程的第一章旨在帮助大家重塑英语学习思维。根据我的教学经验,
很多人学不会或学不好英语,是因为对语言及学习语言的过程有错误
的认识,只有修正了这些认知错误,才可能找到学习语言的正确方
式。
第二章中,我们会一起来看语言的两种基础能力——词汇和语法,给
出当前阶段积累词汇及学习语法的方法。
有了前两章的基础之后,我们在第三章开始阅读训练。在阅读部分,
我会将你的状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直观来说:
在你按照要求完成第一个阶段的阅读训练任务后,基本可以
看懂日常英文新闻;
在你按照要求完成第二个阶段的阅读训练任务后,基本能够
看懂普通的英文非虚构类畅销书;
如果你对阅读更高难度的英文(如文学作品、文艺评论等)
有兴趣,那么在第三个阶段,我也会告诉你相应的阅读方
式。
2
这里面必须说明,如果你阅读母语文学作品有困难,那么很难保证你能读懂相应难度的
外语作品。可以暂时认为,你的母语水平是你学习外语的上限。

第四章中,我们一起来看提升听力口语的方法。如果你认真完成了阅
读部分的训练,你也许会发现听力口语的训练比你之前学习英语时要
轻松一些(尽管依然需要努力)。
在听力口语部分,如果你能够认真执行本套教程所建议的方法,那么
在学成之后,你至少能够步入一个自我提升的螺旋。简单来说,你在
之后可以用英语来学习英语,像母语者一样提升自己的听力口语水
平。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那么你看懂普通的美剧和电影都不是难
事;如果你日常生活中有频繁使用用英语交流的需求,那么顺畅交流
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然,相较阅读,听力口语更依赖于环境。如果你身在英语国家,找
到这样的环境相对容易;但如果你不在国外,又有很强的听力口语学
习需求,我也会在教程中介绍如何在一个非母语环境下(如中国)塑
造这样的听力口语环境。
免责声明
本手册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些学习所需的材料,如英文文章、书籍、
听力材料等,限于版权原因,大都需要读者自行获取。在保证材料质
量的情况下,我会尽量挑选方便获取的学习材料。
0.2 教程更新方式
更新频率:
1. 除了已经发布的内容外,教程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每周更新
三次(分别在周一、三、五更新)。
2. 从第三章开始,由于训练任务相应变多,暂定每周更新两次(分
别在周二、周五更新)。
文章类型:
本教程主体文章分为两类,一种是正篇,另一种是副篇:
「正篇」文章题目不会有明显标记,介绍的就是英语学习方法本
身。
「副篇」文章题目中会注有「副篇」字样,主要介绍一些与前面
的正篇相关的补充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更为一般的学习能力养成
文章。
真正的英语学习法正篇已全部涵盖,副篇的内容为额外赠送。如果你
实在时间有限,请至少读完正篇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副篇
的内容。但如果你之前在学习英语时遇到过困难,强烈建议按照更新
顺序,读完所有的正篇和副篇,一些副篇里面可能有你真正需要的东
西。
此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穿插一些答疑篇,文章题目中会注有「答
疑」字样。
0.3 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约
定 ⋯⋯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人让我从厨房端着一碟菜到餐桌。在我端起这碟菜的
时候,妈妈特别叮嘱我:「千万小心,别摔了。」
虽然当时我年纪尚小,但端一碟菜这样的事对我来说原本简单之极,而且平
时吃饭的时候,也都是由我自己端菜上桌,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但不
知为何,在妈妈做完这样的叮嘱之后,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千万不能摔,千
万不能摔⋯⋯」
最后,你一定也料到了,在厨房到餐桌短短不到三米的路程中,满满一碟菜
摔到了地上,除了打扫卫生,只能祈求「碎碎平安」。
这样的故事,相信你并不陌生。正在阅读这段话的你,也很可能亲身经历过
类似的事件。也一定听过无数次「我刚刚才和你说过⋯⋯你就⋯⋯」这样的
话。当你是那个听话的人,而不是说话的人的时候,你一定非常讨厌这种说
法。我曾听过情侣之间互相约定,两人相处时禁止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
说法着实令人生气。
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生气?或着有什么理由生气?我不小
心摔了盘子,是我的错,先前叮嘱过我的家人自然有理由责怪我,我感到难
过、愧疚都很正常,但我为什么生气呢?
我想其中难免有这样一个理由,即:我并不是没有听话。
我听了妈妈的话,不仅听了,还记住了,不仅记住了,还生怕忘记,因此一
直在心里默念「千万不能摔,千万不能摔⋯⋯」,但盘子还是摔了。这实在
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啊⋯⋯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讲什么「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之类的宿命论,而是想和大
家认真探讨一下,究竟为什么在我们如此专注于「不能摔」时,盘子还是摔
了?而且,也许你又有类似的经验:似乎你越专注于「不能摔」,盘子越有
可能摔。
其实问题就出在你的专注,更确切地讲,问题出在你专注的对象。我们先来
看一个例子,你在网上可能见过这个游戏:
请说出下面字的颜色(注意不是读出字本身):

你会发现想要完成游戏任务非常困难,原因是我们太过熟悉自己的语言,以
至于我们经常忽略语言和其所指涉对象的区别。
而在我摔盘子的故事中,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我确实听话了,甚至对听到
的话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我的注意力其实集中在了「一定不能摔」这句话
上,而不是它指涉的行为。只有当你把「一定不能摔」这几个字内化成你的
行为之后,这样的叮嘱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也许就是「千叮咛,万嘱咐」
这句俗语所蕴含的古老智慧。
对于端盘子这种简单任务来说,只要你稍微留心,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里的事
上,而不是全神贯注于那句话本身,想要做好并不难,因为你对端盘子的方
法早就驾轻就熟。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相对复杂的任务,这个时候一句简单的叮咛不够,还需要
告诉你或传授你完成任务的方法,你需要把这种方法重复千万遍,才能内化
成你能力的一部分,这时才算是你真正学到了东西。这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
过程。
在学习中,你也一定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遇到一个好老师时,他似乎能解
除你所有困惑,把要传授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解释得无比清晰,你听完一节
课,觉得每一句话都听懂了,甚至都记住了。这几乎可以算是我们课堂学习
过程中最美妙的体验了。但到此为止,你离真正掌握这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
一定的差距,有时候还是一段不小的差距。
此时此刻你记住的只是老师所讲的话,你还需要反复咀嚼,在彻底理解之
后,在这些话的指导之下,反复实践,最终才能内化为你的能力。这其中,
一个老师做到最好,也就是能让你听懂这些话,让你在理解的时候没有困难
(所谓解惑),从而缩短内化的时间。
这其中的道理原本非常简单,甚至不少人都有切身体会。比如,如果你考过
驾照,在你学车的时候,教练说的每句话你都听懂了,但你不会认为只要听
懂他的话,就会开车了。当时听懂之后,一定还会有一个记忆、理解、反复
练习的过程,然后你才能学会开车。
只是在我们学习一些不需要动手实操的知识时,往往会忽略这个内化的过
程,总是对进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此,在这套教程中,我会布置一些练习任务,设置一些思考,尽量让这种
内化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先布置第一个任务,即和大家约定:
如果你对我讲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在你提问之前,请把和你问题相关的内容
至少再看两遍。
这其实是希望你能够在真正理解我所讲的内容之后,再提出问题。我不奢求
你具备反复阅读、精读某篇教程的习惯(如果有就再好不过了),但根据我
的教学经验,仅仅多读两遍你有疑问的内容,也大有裨益:有很多问题在你
读完这两遍之后就自动解决了。
带着这样的约定,我们从下一篇开始第一章《重塑英语学习思维》。只有先
解决了思维层面的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正确有效的学习法,对学习才能更有
信心,也就不那么容易放弃。
1.1 你可能有这样一些问题
1. 我从小学习成绩差,是否能够学好英语呢?
2. 我性格内向,和人交流压力很大,会不会学不好口语?
3. 我人在国内,没有英语环境,是否依然可以学英语?
4. 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要同步进行吗?
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在入门之前都很难提出恰当的问题,语言
也是如此。但既然你已经决定按照我们的教程学习,那么一定已经学
过一段时间英语,面对一部新的教程时,势必揣着满肚子的疑问。
对于那些和英语学习本身相关的问题,很多你都能在教程中找到直接
或间接的答案。但如果你正受到本文开头这些问题的困扰,我觉得有
必要在学习之前找到合理的解答。
1. 我从小学习成绩差,是否能够学好英语呢?
学习成绩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首先,(1)有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为学习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果你属于
这种情况,那么只要能投入时间精力,我相信一定能够学好英语。但
如果你依然故我,那么恐怕学不好任何东西。
其次,(2)有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你属于这
种情况,那么本套教程至少是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之一,同样,我会
用逻辑去证明这一点,而不是仅仅喊喊口号。
其三,(3)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局限。必须承认,我们学习任何东西
都有局限,有可能是智力的局限,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局限。举例
来说,也许我们都能学会「速度 = 路程 / 时间」,但并不是都能看懂
广义相对论或量子力学。
我们重点来看看第(3)点。因为我遇到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曾经
认为自己并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就像我智商不够,无法完全读懂爱因
斯坦的论文一样,我也没办法学好英语。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的的确确
遇到过同学和我说感觉我智商不够,学不好英语。但事实上,英语学
习本身和智商并没有太大关系。
试想一下,一个美国人,他有可能从小学习也很差,连九九乘法表都
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你不会质疑他英语语言能力有问题。同样道
理,就算你的成绩很差,甚至可能你的语文成绩都很差,你的汉语语
言水平也没有问题(不然你根本没办法一路读到这里)。 1

你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在对话中冷不丁来一句「你听不懂汉语
吗?」,你是不是会觉得他在骂人?
也就是说,只要你心智健全,就一定具备学好自然语言的能力,人之
所以为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就是能够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吗?如
果你能够掌握自己的母语,那么你没有理由不能掌握另一门语言,因
为这是刻在我们每个人基因里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呢?有各种原因,但至少可以说
智商不是其中之一。后续的文章当中,我也会进一步讲到英语和其他
学科(诸如数理化)的区别,相信到时候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
理解。
我性格内向,和人交流压力很大,会不会学不
2.
好口语?
我们应该都曾听英语老师讲过,想要学好英语口语,一定要多和人用
英语交流。
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外向的人,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甚至会很享
受这种交流的过程。外向人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社交来充电,我见过
不少人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但依然与外国友人谈笑风生,丝毫没有
尴尬的感觉。
但对于一个内向者来说,这件事就比较困难,以我自己为例,小时候
每次和陌生人说话仿佛都在消耗着我的元神,去餐厅点餐时都得鼓起
十二万分勇气,生怕说错哪句话让人笑话。讲英语的时候就更是如
此,支支吾吾半天憋出一句,还有好几个语法错误,羞愧难当。那么
是不是这样的人就学不好口语呢?
不瞒你说,我曾经还真是这么认为的。但幸运的是,就在我认为这辈
子无法与人用英语自由交流之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初中同学对我的
评价:「如果你是内向的人,世界上就没有外向的人了。」
当时我内心一惊:虽然我腼腆害羞,但原来我在别人眼里早就是外向
的人了!随即我又想到,当我能在几百人面前自如演讲之时,又有几
个人会觉得我性格内向呢?
那么,我是如何克服自己内心这种恐惧的呢?思来想去,发现靠的就
是不断的练习。
你不是不好意思说,怕说错吗?那么就练到你不会说错为止。事实上
当你练到一定程度时,哪怕有可能会说错,你还是会情不自禁脱口而
出。当然说错了依然会羞愧难当,不过这种羞愧会让你继续发奋练下
去,直到你有了自信。
后来,我在澳洲碰到一个朋友,她研究生才来到澳洲,但英语说得像
母语一样好。和她交流之后,发现她其实也是个性格内向者。她也怕
说错,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就是靠着不断的练习最终成为了一名当
地博物馆的讲解员。
这种内向者成功学好英语的例子并不鲜见。而且,我发现很多人正是
因为性格内向,会花费相比外向者数倍的时间去做相同的练习,反而
更少犯错。
只是也许我们很少在口语课上听老师说过这样的案例。这里面可能的
一个原因是,一般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做口语老师,这一点至少在我任
职过的培训机构是真的。大部分口语老师都性格外向,所以他们从一
开始可能就不会觉得开口说话这件事有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忽
略这方面的心理建设。
最后我想说,将人简单划分为「内向者」和「外向者」只是为了讨论
方便,主流的心理学对人的性格有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划分。但至少可
以明确一点,是否能够与人顺畅交流不仅仅由人格特质决定,更不仅
仅由先天决定,你的主观态度和做事动机同样重要。
我人在国内,没有英语环境,是否依然可以学
3.
英语?
先说一个事实:人在国内≠没有英语环境。
如果你每天阅读中文网页、文章、书籍,看中文娱乐节目,和同事、
家人、同学都用中文交流,那么你的确没有英语环境。
但这一切你都可以改变。
首先,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英文文字资料——网
页、新闻、电子书、实体书⋯⋯对于阅读这种行为来说,这就是英语
环境。
其次,我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英文电影、电视剧、新闻节目、娱乐节
目等等,对于听力来说,这就是英语环境。
其三,任何人都没有阻止你用英语写作,对于英语写作,只要你写就
是英语环境。而且,你写的东西随时可以发到网上,也随时可以在网
上与外国人交流。
也许你会想,那么口语是一定没有环境了吧?其实不然,如果你真的
需要在没有人用英文交流的环境下学好英语口语(当然,这也许是个
伪需求),网上也有大量的交换语言社交工具,你可以找到英语母语
者来和练习口语。
简而言之,你在国内完全可以给自己打造一个英语环境,在这个环境
之下,你自然可以学习英语。
4. 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要同步进行吗?
如果你能同步进行,自然很好,但一般来说,问这个问题的人都很难
做到同步进行。如果考虑实际情况,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做到同步进
行。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客观上实现不了。学英语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通常我们都不
可能做到全脱产学习英语。这意味着你除了学英语之外,一定还有其
他事情要做,比如工作、生活和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等。如果你听说
读写同步进行,那么通常每天两小时以下的学习很难做到学有所成,
只能带来无尽的挫败。
其次,即使你有大量的时间,主观上也很难做到。你看一部电视剧,
可以选择每天看一集,也可以选择一口气看完一整季,等一年再看下
一季。但学语言更像是前者,这意味着你需要养成接近于每天都学的
习惯。在我看来,听说读写同步进行无异于同时养成四个每天都要进
行的习惯。努力培养一个习惯还算容易,但要同时培养四个如此难度
的习惯,我还没有遇到过成功的人。
不过我并不是想说,听说读写同步进行有什么问题。我见过大量听说
读写同步进行最终也学有所成的人,但这些人通常都是学生,也就是
说通常会有其他人在旁边监督。监督的作用在这里不容小觑,要知道
很多人在失去监督之后就不再学习了,而仅仅靠监督也有可能学好某
种知识和技能。
2

可以认为,这里监督取代了习惯。
如果你有时间,也有监督你的人,那么听说读写同步进行并没有什么
不好。
那么对于那些不具备这种条件的人呢?好消息是,如果你中学已经学
过了六年英语,有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那么你并不需要听说读写同
步进行。你完全可以从听说读写某一项开始,等学到一定程度,再引
入其他能力的训练。如果你看过本教程的序言《我的英语学习之
路》,你就能明白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这套教程就是按照「不需要同步进行」这一理念写成的,我们先从阅
读入手,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开始听力口语。这样的安排除了
能够减轻每日的学习负担之外,还有学习效果上的考虑。至于选择从
阅读开始的具体原因,我会在第三章的开篇讲到。此外,请至少明
白,对于任何语言能力来说,输入决定输出,在基础不好的时候,只
能以听力阅读为主,口语写作为辅。
不过,如果你一定要听说读写四项同时进行,或者同时开始其中的一
两项的话,对于阅读、听力及口语部分的学习来说,本教程依然适
用,虽然我不鼓励你选择这种困难模式。
以上这些问题有了答案,相信可以扫除不少朋友开始学习英语的心理
障碍,但如果想要真正学有所成,其实我们需要回答一个更本源的问
题:我为什么要学英语?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也许它并没有你想得那
么简单。各位不妨在这篇文章的留言区写下自己的答案,带着你自己
的思考来看下一篇文章,相信会更有收获。

本文小结
1. 智商不够不是学不好英语的理由,学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智商
没有关系。如果你能够掌握自己的母语,那么你没有理由不能掌
握另一门语言,因为这是刻在我们每个人基因里的能力。
2. 性格内向者依然可以学好口语。
3. 人在国内≠没有英语环境,你完全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英语环
境。
4. 学英语并不一定要听说读写同步进行,完全可以从其中一项能力
开始,等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引入其他能力的学习。

今日任务
请思考:
1. 我为什么要学英语?请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2. 在英文中,通常我们把中文谚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翻译成
「No pain, no gain」,你觉得仅从含义上来理解,这种翻译准确
吗?
3. 英语和物理、化学、生物这类学科有什么区别?

上述问题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都会谈到,欢迎各位把自己的想法分享
到评论区。
其实你应该先问这样一个问
1.2
题:我为什么学英语?
上篇文章 的开头,我曾说: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在入门之前都
很难提出恰当的问题。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我们学任何东西之前都需要
问,也一定是恰当的。对应到英语学习,这个问题就是:
我为什么要学英语?
如果这不是一份英语教程,而是其他什么教程,我不会把这个问题提
出来。因为通常一个人选择购买某种教程,就一定有学习这种知识或
技能的需求。
但是,回首我做教师以来所面对的英语学习者,不得不说,大部分人
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需求。
乍听起来有些矛盾:既然来听我讲课或者找我做咨询,就意味着有学
习英语的需求。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学习英
语的最初并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学它。
回想一下你的第一节英语课,十有八九是这样开始的:
你的英语启蒙老师做完自我介绍,告诉你这门课叫「英语」,然
后我们就打开课本学习「What’s your name」了。
没有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学英语,刚刚小学毕业(甚至更小)的我们
也很少有主动思考这种问题的习惯,于是稀里糊涂地开始了英语学
习,就像我们开始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有了升学考试的压力,于是这种学习也就
自然而然有了意义,因为横亘在面前的中考高考变成了我们学习英语
的理由。
直到高中毕业——有些人可能需要等到过大学四级以后——再也没有
人逼你学英语了,也再也不需要为了考试学英语了。在你浑然不觉之
中,你又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理由。
「稀里糊涂地开始,浑然不觉地放弃」基本上可以概括大部分英语不
好的人学英语的状态。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没有理由,那么你
几乎不可能把它做好。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郑重请各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学英
语?
一些人对于这个问题有相对明确的答案。比如,对于准备出国留学或
移民的朋友,会有迫切的考试需求;对于已经在国外的朋友,学好英
语无疑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对于工作业务上与国外有往来的朋友,可
能英语是沟通必备;或者也有一些朋友像我当年在大学时那样,为了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如果你暂时还摸不着什么头绪,不知道英语学好了对你有什么用,那
么请认真读下去,也许下面这些内容会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在学习
过程中,突然觉得坚持不下去了,那么也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本文下面
的内容,也许可以提供一些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动力。
1. 以考督学
我们在学校里之所以能努力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考试压力。如
果考试压力能够让你学得更好,那么不如你干脆报一个英语考试。
也许你担心所谓的「高分低能」,但如果你选择的是像托福、雅思这
样的标准化考试,高分往往意味着高能。如果方法得当,准备考试的
过程本身就是在提高英语能力。
我见过一些朋友,他们的工作本身对英语有很强的要求,也就是说他
们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的理由,但依然选择通过考试来给自己更大的压
力。我自己在大三时的选择也与此类似。
看到这里,如果你有此打算,但不知该选择报考哪种英语考试,那么
请先记住你这个想法(因为这是你学习英语的理由和动力),然后耐
心把教程看下去。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中,会涉及到各种英语考试,
读完之后,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2. 英语是一种难得的「付出总有回报」的技能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成名作《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当
中,除了提到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之外,还谈到了这样一种文化
现象:与我们的直觉一样,相比欧美人,努力工作的品质在亚洲人身
上更为常见。
书中认为这和我们的农耕文化有关。大米是我们最重要的主食,而种
植水稻这种活计有两个特点: 1

引自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苗飞
译),编号是我加上的。
1. 种稻农民的劳动在投入与产出之间有明确的关联。他们在地里干
活越卖力,收获也越大。
2. 他们的工作由一系列复杂工序组成。
而因为农作物品种及一些制度的因素,这两个特点对机械化之前欧洲
的农民并不成立。因此,中国珠三角地区的农民一年工作 3000 个小
时,而机械化之前的欧洲农民平均一年只工作 1200 个小时。
在上一篇文章结尾,我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中文的「一分耕耘,一
分收获」翻译为「No pain, no gain」是否准确呢?我的答案是:不准
确。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指只要付出一分努力,就一定能获取一
分收获,这一点对水稻种植来说基本可以成立,但是对于欧美国家的
传统农业来说并不成立,因此欧洲语言(包括英语)当中,其实很难
找到类似的从农业生产当中得出的谚语。
英语「No pain, no gain」的意思是「不付出努力就没有收获」,首先
这个谚语与农耕无关,其次就算我们只考虑其含义,它也不意味着
「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
现在让我们回到学习这件事。对于世间很多事情来说,一分耕耘并不
一定能带来一分收获,很多时候收获还要靠运气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写了一辈子东西没有写成作家的大有人在。但是语言学习是一个难得
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程。
对应到英语学习来说,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
1. 如果你不付出时间和精力,你一定学不好英语,就像不努力耕耘
的种稻农民,无法收获粮食。
2. 你付出一分努力,你就能多学到一分,就像努力耕耘的种稻农
民,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你可以把一门语言学到母语使用者的程度,但并不是非要学到这
3.
么好才有用,你每学到一分英语,就会有一分用途。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英语凭努力就能学会且学会了一定有用。
各位可以再次回想自己学习汉语的过程。
首先,你的母语自然达到了母语水平,说明你具备一个正常人学一门
语言学到母语水平的能力。
其次,我想可以假定你现在的汉语水平比你小学时候好一些。现在的
汉语水平自然是有用的:和人交流,阅读文章,撰写工作报告学习报
告都会用到你的汉语能力。那么你小学时的汉语水平是不是就全然没
用呢?当然不是,哪怕你仅仅只有小学的汉语水平,你也依然可以胜
任一些简单的工作。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想你认识的朋友。大家的文化程度不尽相
同,汉语水平其实也不一样,但每个人的汉语水平都发挥着其应有的
作用。比如,有的朋友初中毕业就直接工作了,有的人读完了大学甚
至博士,他们的汉语都是母语水平,只是水平依然有差异,比如,前
者可能看不懂学术文章,后者可以。但是,你可以说前者会的那部分
中文是没有用的吗?
对于你的母语是如此,对别人的母语也是如此,而英语无非就是一种
别人的母语而已。
现在请你再次回想一下「凭努力就能学会」且「学会了一定有用」这
两句话。这其实也点出了英语(或者语言)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
个重要区别。
让我们以数学为例,思考两个问题:
你凭努力就能学会吗?
1.
你学会了一定有用吗?
2.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各自都可以写成一篇长文,但可能对大部分人来
说,「不一定」是个可以接受的答案。
那么为什么英语有这样的特点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只是在学习
一种另一个国家人人都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而已。这种技能一定是能学
会的(即与智商无关),否则不会人人都掌握;这种技能一定是有用
的,否则没必要人人都掌握。
回到数学,相信你也承认,小学数学也有这个特点:几乎是一种人人
都掌握的技能。同样,请你想想,小学数学是不是凭努力就能学会?
是不是学会了一定有用? 2

我们不考虑奥数的情况。
但当我们把数学、物理、化学这种学科继续学下去的时候,就不一定
每个人都能掌握了(想想你能不能读懂广义相对论),对于个人来说
也不一定有明显的作用(想想你高中学过的核反应公式或者十字花科
植物的特点有多少用到了生活中)。
与此相反,我们学习的英语才是一个入门的阶段,还在那个人人都能
学会的阶段(一个看不懂微积分的英国农民英语也是母语水平)。
因此,如果你要学习一种技能,语言是一种少有的能够确保你的付出
总有回报的技能。而如果你要选择一门语言来学习,选择英语这门事
实上的世界语言,你也能得到最高的回报。以互联网为例,根据
W3Techs.com 统计,目前使用英语的网站数量超过一半,与此相对
应,汉语只有不到 1.3%。
3
截至 2020 年 3 月 23 日,网站内容使用英语的数量占 59.3%,占绝对
优势,中文只有 1.3%。具体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见
https://w3techs.com/technologies/overview/content\_language
英文本身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学术语言。基本上可以说,如果你想获得
最新、最全、最准确的信息,英语都是必备的工具。
这个世界上不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几乎没有,但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
也不多,英语就是其中之一。
希望以上两点能够为你找到学英语的理由和动力,至少希望能够让你
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学英语」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他们都说学好
英语很重要」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至少很难用这个理由支撑你坚持
学下去。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找到答案,如果你自己没
有答案,我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任何用:外力的压迫永远战胜不了内
心的追求。
在你找到学好英语的理由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定学习英语的具体
目标了。从下一篇开始,我们来关注这个问题,同样,各位不妨在今
天的留言区写下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然后对照着接下来的三篇文章
来看。

本文小结
1. 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在入门之前都很难提出恰当的问题。
2. 大部分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需求。如果
你做一件事情没有理由,那么你几乎不可能把它做好。
3. 如果考试压力能够让你学得更好,那么不如你干脆报一个英语考
试。
4. 当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是在学习一种另一个国家人人都掌
握的知识或技能而已。这种技能一定是能学会的(即与智商无
关),否则不会人人都掌握;这种技能一定是有用的,否则没必
要人人都掌握。
5. 如果你要学习一种技能,语言是一种少有的能够确保你的付出总
有回报的技能。这个世界上不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几乎没有,但
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也不多,英语就是其中之一。
6. 外力的压迫永远战胜不了内心的追求。

今日任务
1. 想想除了种植水稻和学习语言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符合「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这个特点的事情?欢迎分享。
2. 请写下自己英语学习的目标。同样欢迎分享到评论区。
1.3 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思考
如果有朋友问到你「你的英语怎么样?」,你会如何回答?你有没有问过
别人相同的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在我们明确了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个本源问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给
自己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首先和「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个本源性问题直接相关。比如,如果你想
出国留学,那么你的目标至少应该是国外学校要求的最低标准;如果你想
与国外客户更顺畅地交流,那么你的目标至少应该是达到和客户对话的水
平;如果你想读懂《纽约时报》的新闻,那么你的目标至少应该是读懂这
种难度的文章。
但是,这种制定目标的方式忽略了两点,我们分别来看。
首先,你的英语水平很难超越你的母语水平。因为语言承载了思维,在一
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假定,如果用母语写成的内容你看不懂,那么同等难
度的用英语写成的内容你也不太可能看懂。比如,生活中有很多人平时并
没有阅读书评或文艺评论的习惯,这些内容哪怕是用汉语写成,他们也会
说「我看不懂」,那么去看英语的文艺评论,哪怕单词都认识,也很难读
懂。如果你听一个汉语播客节目听不懂,那么用英语同样呈现一段节目,
也基本可以合理地认为你听不懂。
因此,我们可以暂时把母语水平定为你的学习英语的一个上限。
为免误会,在此我先做两点补充。
第一,「很难」不意味着「不可能」。确实有很多人学英语学到最后,超
过了母语的水平。比如,很多长期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国人,平日接触英
文的时间大大超过接触中文的时间,最后英语水平自然而然超过了中文。 1

无论是因为英语变得更好,还是汉语变得更差。
教学中更常见的例子是英语口语好于汉语口语,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是中
国人,你汉语说得结结巴巴也没有人会觉得你汉语有问题,但为了学一门
外语,要专门练习外语口语,以至于英语反而比汉语说得流畅。不过,这
种情况也更多见于一个人讲述(比如演讲),而不是两个人对话,因为对
话的顺畅程度还取决于听力水平。
第二,「一般情况」不意味着「所有情况」。Alpha Go 战胜李世石和柯洁
让很多原本不懂围棋的人开始关注围棋,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并且有一
些英文基础的话,你很可能会发现,英文对于围棋的解读要比汉语好懂。
因为围棋里有很多独有的术语,但英文的翻译大都用了相对来说易懂的词
汇,比如李世石唯一一盘赢棋当中,被誉为「神之一手」的那一步,在汉
语里叫「挖(wà)」,你单听汉语解说很难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英文翻译
为 wedge,如果你认识这个单词,就知道这一步是把一个东西卡在两个东西
中间,实际情况就是李世石把自己的白子卡在了 Alpha Go 的两个黑子中
间。而本教程后面讲到的学习方法通常针对的是一般情况(也称「典型情
况」),除非必要,我将不对特殊情况再作说明。
第 78 步即为著名的「神之一手」,形态上正是把白子卡在了黑子
中间。
基于这种考虑,我才说暂时把母语水平定为你的学习上限,事实上如果你
能学到这个程度,后续该如何学习基本上已经在你掌控之中了。
文章开头说的这种目标制定方式所忽略的第二点是:对目标没有一个相对
清晰的标准。比如,你的目标是与客户顺畅交流。究竟是谈成一个生意就
算「与客户顺畅交流」呢,还是说你能在谈判桌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
终让对方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才叫做「与客户顺畅交流」呢?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把能够看懂美剧或英文电影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但
是英文的影视作品本身就难度各异,你能看懂《碟中谍》,但未必能看懂
《纯真年代》。很多人学习的挫败感也正来在于此,感觉无论如何都好像
都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但事实上,能看懂《碟中谍》相比于完全看不懂
任何电影,已经是一种长足的进步了。
存在上述问题就是因为这些目标没有一个清晰且可验证的标准,而这又会
造成两个问题。
第一,你不知道你现在什么水平。有朋友问你英语水平如何时,你只能回
答「就那样」「还好吧」。
第二,当你的英语真正取得进步时,你也很难确认自己的进步。你努力学
了一年英语,也取得了事实上的进步,但当有朋友再次问你英语水平如何
时,你还是只能回答「就那样」「还好吧」。然后,在你朋友开始称赞你
「谦虚」的同时,你陷入了深深的茫然。
因此,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可以验证的衡量
我们英语水平的标准。
针对语言学习和教育,我们当然不是最早有这种需求的人。在世界范围内
其实早就有各种各样的衡量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标准,这其中最为广泛
采用的即为《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英文全称为:
《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也翻译为《欧洲语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简称 ,是欧洲委员会 CEFR 2001
年通过的一套可以用来评估语言学习者所学语言成就的标准。
根据这套标准,按语言学习者的能力,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六个细分级
别,具体每一个级别的能力对应中文如下: 2
引自维基百科《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网页链接:《欧洲共同语言参
考标准》

除了上表这种总体性的描述之外,这套标准还有更细化的针对听说读写不
同能力的分级描述,如有兴趣,各位可以到欧洲委员会官方网站上下载完
整的文档阅读(目前没有中文版,但有英文版)。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
说,上表这种总体性描述多少可以让你对一门语言不同的等级能够做到的
事有个直观的感受。
通过这种总体性的描述,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母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其
实并没有达到 C2 精通级。想想我们的汉语水平,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说能
够轻易理解任何吸收到的讯息,并且针对不同书面或口语来源做出大纲、
重新架构不同的论点,提出的表达,自然而非常流畅,紧紧地抓住语言最
唯妙唯肖的部分,更能在较为复杂的场合上辨别专业上细微的意涵呢?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的母语水平其实也就是在 B2 和 C1 之间,一个可供
参考的标准是,很多大学对老师的语言水平要求也就是 C1 而已。
顺便提一句,在《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的维基百科页面中,对于达到
不同等级的英语水平需要的小时数,Cambridge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给出了他们的估计,比如达到 C1 需要 700–800 小时。这个数值
对我们参考价值不大,我几乎没见过 800 个小时就把英语学到 C1 水平的中
国人。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对于欧洲主流的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德语、意大利语的使用者来说,由于他们母语和英语的相似性,能够比我
们更快掌握英语。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对母语是汉语的我们来说,大家把
这个时间当作自己学习时间的下限比较合适。
现在,我们有了一套相对清晰的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
是「如何验证」的问题,即如何知道自己究竟属于什么水平。
如何测量自己的英语水平?
前文的表格给出了针对不同语言水平的总体性能力描述,通过这种描述,
也许勉强可以评估自己的母语水平(虽然也不准确)。但仅凭这种描述,
很难评估自己的外语水平,我们需要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
目前能够看到的最精确的工具其实就是英语标准化考试,比如最常见的托
福、托业、雅思、PTE 等。
谈到这里,有必要对「英语标准化考试」这个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所
谓「标准化」,意思是这个考试的成绩与你的能力水平对应。一个好的英
语标准化考试意味着当你的英语达到某个水平时,你的成绩自然对应了那
个水平的成绩;反之,当你考到了某个成绩,也同样意味着你具备了相应
的能力。当你的分数比你的朋友好时,通常就意味着在这种语言能力上,
你的水平更高一些。
当然,上面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实际情况而言,你很难说一个托福
成绩 101 的人英语水平就一定比成绩为 100 的更好。上述主流的这几种英
语考试虽然达不到理想状态,但算是标准化程度极高的考试,即你至少可
以说托福 100 分的人比 90 分的人英语更好,雅思 8 分的人比 6 分的人英语
更好。
自从《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风行全球之后,这些标准化考试
的命题机构也将考试的成绩与之作了对应,以主流的托福(TOEFL)/ 雅思
(IELTS)/ PTE Academic 为例,根据各自官方的说法,它们与 CEFR 大致
有如下对应关系:

关于这个对应关系,有几点需要先说明。
首先,通常认为这些考试在测试 B1 到 C1 这个水平时最为准确。像托福考
试根本没有给出 A2 及以下水平的成绩范围,PTE 和雅思也没有给出 A1 水
平的成绩。做个简单的类比,你就可以明白,假设你给一个小学生做一百
道高中的数学选择题,每题一分,他考了 20 分。你能证明他至少具备 20
分的能力吗?很难,因为这里面偶然因素很大。英语测试也是如此。好在
这一点我们不用太担心,如果你中学学过英语,大家的水平至少都在 A2 或
B1 这个水平。
其次,这种对应关系是各考试的官方机构给出的参考,因此也可能并不准
确。比如,根据很多教学机构的经验,托福考试可能要到 110 分才基本能
到 C1 水平。但上面这些考试可以算是我们目前最好的参考标准了,至少同
一门考试的成绩显著差异能够说明英语水平的显著差异。
其三,这种对应关系只是一个近似对应关系,对于边缘成绩尤其如此。比
如,按照 PTE 主办机构 Pearson 的说明,51–58 分对应的能力预期是能够完
成 B2 的简单任务,可以对应到 B1 到 B2 之间的水平。而按照雅思的官方
说明,8 分可以认为是 C1 和 C2 的分界线。同理,在高分段上,考试也有
局限,两个都考接近满分的人,实际能力可能有显著差异,就像我和陶哲
轩去做小学数学的卷子可能都是满分,但据此说我的数学和他一样好怎么
看都是荒谬的。
不过,上述对应关系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测量所得出来的结论,对于衡量
我们的英语水平来说已经够了。
如果你现在去参加这些考试,那么考试分数基本上可以直接反应你目前是
什么水平,雅思考试还会直接把对应的 CEFR 等级写在成绩单上。也有一
些考试机构会提供付费的模考服务(如托福 TPO 或 PTE 模考),如果你没
有提前做过相关的题目,这些模考的成绩也能反应你的水平。
但毕竟无论是考试还是付费模考都算不上便宜,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没有
必要这样做。我们至少可以一个人在家完成针对阅读和听力的自测,这也
是我们今天的任务——知道自己目前是什么水平。
自测的具体方法
网上有不少免费的号称能够测出自己 CEFR 对应水平的英语测试,如果你
感兴趣可以在网上搜一搜,但大部分是为了推广自己机构的培训课程,结
果很难说有多准确。我在这里的建议是直接用雅思来自测。雅思考试官方
出版了一系列考试真题,即剑桥雅思,目前已经出了十几本,这就是我们
最好的自测资料。
具体测试方式如下:
1. 从剑桥雅思系列中选择较新的一本,如果分为 A 类和 G 类,请暂时选
A 类(即学术类),选择障碍就直接选《剑桥雅思 11》;
2. 从中找一套 A 类雅思题目,按照考试要求,连续做完其中的听力和阅
读题目(各一个小时)。请一定严格限制测试时间。
3. 根据自己做对题目的数量,在网上找雅思打分表给自己打分。
4. 根据自己打出的分,找到自己阅读和听力对应的 CEFR 水平。

如果你时间有限,或者暂时没有提升听力水平的需求,请至少完成阅读测
试。
至于写作和口语,确实很难自测,但这两种输出能力依赖于阅读和听力的
输入,对于现阶段的学习来说,这种测试意义不大。
至此,我们暂时把自己的母语水平确定为英语学习的上限,而我们也通过
对照 CEFR 能力量表及自测大体知道了自己现在的英语的水平(尤其是阅
读水平)。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据此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这也是我们
下一个正篇的内容。不过,在此之前我会先补充一些关于英语考试的知
识,供有参加考试需求——无论是为了升学、移民、自测,还是仅仅为了
自己能有学习的动力——的朋友参考,这就是我们的下一篇文章,也是第
一个副篇《闲话英语考试》的内容。

本文小结
1. 你的英语水平很难超越你的母语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暂时把母语水
平定为你的学习英语的一个上限。
2. 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可以验证的衡量我
们英语水平的标准。
3. 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衡量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标准是《欧洲共同语言
参考标准》(CEFR)。
4. 目前能够看到的最精确的工具其实就是英语标准化考试,比如最常见
的托福、托业、雅思、PTE 等。

今日任务
1. 建议在一周之内完成此任务:按照文中的自测方式,测出自己的阅读
水平对应的雅思分数,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成绩和感想。
2. 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英语考试?欢迎把你的答案写在下面。
1.4 副篇:闲话英语考试
从课表上出现「英语」两个字起,英语考试就成了我们的学生生涯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我们参加过不少英语考试,但是很多人对英语
考试还是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会探讨几个问题,
希望能够消除一些常见的误解,以便给有考试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有
用的参考。
1. 什么是英语考试?
一般来说,一种语言考试,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的语言水平。一门英语
考试考查的就应该是英语水平。
我们假定有一种面向所有英语水平的人的英语考试,简称 ET(English
Test),并且假定 ET 是一种能够完美反映你英语水平的英语考试,那
么:
1. 如果你的英语水平是零基础(比如 ABC 都不认识),那么你的
ET 成绩就应该是零。
2. 如果你的英语没有问题,那么你的 ET 成绩就应该是满分,或者
接近满分。
3. 如果你的水平介于零基础与没有问题之间,那么你的成绩将是落
在零到满分之间的一个值,这个值能够反映你真实的英语水平。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母语者的语言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考虑到母语者语言水平也有一些差异,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 CEFR 的
C1 及以上水平。
由此你也可以明白,为什么母语者不需要参加母语的语言考试。比如
我们汉语其实也有语言考试,叫做汉语水平考试(Hanyu Shuiping
Kaoshi,简称 HSK)
1

HSK 有六个不同的等级,各位也可以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与 CEFR 的对


应。
,除了专门的考试研究者,我从来没有听过哪个中国人去参加这个考
试,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考没有人会觉得你汉语有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英语考试并没有 ET 这么完美,如前文所说,大部分主
流的英语考试都没办法测试 A1 甚至 A2 水平,针对 C2 水平的测试也
不是特别准确。但至少在某个区间内,这些考试成绩可以反映我们的
英语水平。
根据这样的定义,就不难理解「GRE 是最难的英语考试」这种说法是
有问题的,因为 GRE 是北美研究生入学考试,它的考查目的并不是一
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是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在研究生院深造所需的能
力。研究生院不会因为你英语是母语,就不要求你提供 GRE 成绩,但
本国学生显然不需要提供语言考试成绩(如托福)。
那么为什么会有「GRE 是最难的英语考试」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
GRE 对英语读写能力要求很高,如果你英语能力不达标,你很难取得
好成绩,好比如果你汉语水平不行,写申论自然写不好,虽然申论本
身考的并不是你的汉语能力。
GRE 也许很难,但它不是英语考试,因此也不能说它是最难的「英语
考试」。通过与 GRE 考试的对比,你还能看出语言考试的另一个特
点,即一般只有语言考试才会有听力和口语项目。
2. 英语考试成绩是否能够准确反映英语水平?
所有的语言考试都声称他们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包括国内
的高考、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以及前面提到的托福、雅思、PTE
(这里指 PTE Academic,下同)等,但实际效果还是会有差异。
首先,就我个人教学中遇到的情况来看,总体而言国内考试的标准化
程度要差一些。无论是高考、四六级还是考研,每次的考试题目难度
都有明显差异。举例来说,你今年高考考了 130,我去年考了 120,你
很难说你考得比我好,因为有可能今年题目简单。虽然四六级考试近
些年来一直在做标准化的尝试,但毕竟起步较晚,还有一些进步空
间。与之相比,国外机构主办的托福、雅思、PTE 测试结果会更准确
一些。
其次,托福、雅思、PTE 的效果也会有一些差异。比如,PTE 的 65
分通常认为与雅思的 7 分相当,但大部分考生觉得 PTE 考 65 分更容
易;再比如,几乎所有考生都认为 PTE 的写作及口语比雅思简单,但
听力比雅思更难。此外,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考试,比如有些人会觉
得和机器对话有些难受,那么参加托福和 PTE 这种计算机考试,发挥
就有可能受到影响。不过从更大的尺度来看,只要你是凭实力考取的
成绩,这几种考试不会有显著差异。
如果你怀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参加考试,比如出国留学,可能需要短
期内达到学校的成绩要求,通常学校会接受几种不同的语言考试成
绩,你任选其一即可。这时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更容易达
到要求的考试。
总的来说,所有的英语考试主办机构都在尽可能让自己的考试趋于完
美,即能够反映真实的英语水平,但没有一个真正完美的考试,目前
最好的选择依然是托福、雅思、PTE 这种主流机构命题的考试,好在
对大部分需要检测自己英语水平的人来说,这些考试已经非常好了。
3. 现实考试中的「投机取巧」问题
这里主要想谈一点关于「机经」的问题。这是很多接触国外英语考试
的人面对的第一个「古怪的」本土术语。
机经本来是「机考经验」的简称,最早来自 GRE 考试,即一些人在考
完 GRE 之后,对考试题目的回忆。早年间 GRE 机考题目重复率极
高,因此利用这些回忆的考试题目(以及答案),可以迅速「提高」
成绩,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某些国家和地区 GRE 满分乱飞,后来 GRE
考试的主办机构(也是托福的主办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
(ETS)不得不在一些地区(包括中国)取消了机考(作文除外),
改为每年两次纸笔考试,中国直到 2011 年才再次改为机考。后来「机
经」泛指一切考试题目回忆,哪怕国内雅思是纸笔考试,这种回忆也
称机经。
对于机经,首先明确一点,分享考试题目的人违反了自己考试之前签
订的保密协议,而对于使用机经复习的考生来说,这其实属于一种作
弊行为。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实际考试中使用机经的
情况。
无论托福、雅思,阅读和听力都以选择、填空题型为主,如果在这种
考试题型当中你使用了机经,并不是真正读懂或听懂的话,那么你取
得的成绩显然无法反映你的真实水平。PTE 题型略有区别,但也可以
说大同小异。
对于写作和口语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以写作为例,如果你今天
背诵了一篇写好的文章,在考场上刚好遇到了同样的题目,你全文默
写,那么你的成绩当然无法反映真实水平。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你通
过某些渠道拿到一套机经,里面有可能有几十道作文题,如果你不是
碰运气,而是踏踏实实把这几十道题目全部都写了一遍,然后你在考
场上遇到了其中一道题目,那么这个成绩多少还是能够反映一些真实
水平的。口语与之类似。
目前对于大部分考试来说,你如果能够拿机经的题目来训练自己的能
力,而不是只背诵答案的话,那么你本身的能力会在这种训练中有所
提高。
当然,对于各位想要真正提高英语水平的朋友,就不要使用这种投机
取巧的办法了。
4. 现实中的「高分低能」问题
有一些同学英语成绩很高,并且是凭实力考取的成绩,但实际应用起
来依然会感觉有困难。这一点也很正常,毕竟考试不可能涵盖你所遇
到的所有英语状况,当遇到考试中没有的场景时,难免出现一些不知
所措的情况。我试着从英语考试和考生两方面来谈一下这种情况。
从英语考试的角度来看
以托福为例,托福(TOEFL)的全称是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大概可以翻译为「非英语母语者的英语能力测试」,从这
个名称我们可以看出托福原本是一个单纯的英语能力测试,并没有特
别偏向学术方面或者生活方面。最早的老托福考试(PBT)基本上可
以认为是基于这一宗旨设计的,你可以在考试题目中看到大量的生活
化场景,比如去餐厅点餐、和朋友一起聚会、购物等等,里面也有一
些常用的口语俗语。只要你认真备考,他会对你在美国的生活大有助
益,甚至去市场砍价的本领都有了。
可是,美国的大学教授很快发现了问题。很多人的托福成绩很高,但
是上课时听不懂偏学术化的英语,就开始质疑托福考试的权威性。对
美国的大学来说,采用托福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语言水平并不是强制
的,一旦大学开始质疑考试的权威性,就很有可能会不接受托福成
绩,转而采用其他的语言能力衡量标准(比如雅思),这对于托福考
试主办机构 ETS 来说无疑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我们能够在后来托福的改革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化倾向。比
如现在的托福考试,阅读几乎全是学术性文章;听力材料也以学术性
材料为主,顶多有些校园生活对话;口语和写作也有类似的变化。现
在的托福考试基本算是一个侧重于学术英语的能力测试。
这样的改革满足了美国学术圈的要求,但是却让很多托福高分的同学
失去了在商场和售货员谈笑风生的能力。只是你作为消费者,哪怕一
边比划一边和售货员交流,他也得强忍着这种交流上的困难,和你说
Your English is good。他们不会有闲心和 ETS 说托福考试有问题,更
重要的是,ETS 也不会听他们的。因为美国政府没有要求你逛商场时
必须有托福成绩。
其他的英语考试也有类似的情况。首先,通常说的 PTE 本身就指 PTE
学术英语测试, 2

PTE 也有 General 类考试,只是没有那么流行。


而 IELTS 分为 A 类和 G 类,A 类即 Academic,也指学术英语测试;
G 类指 General,通用英语测试,相对来说会稍好一些,但听力口语和
A 类也没有太大区别。

从考生的角度来看
如果真的是因为上述那种学术化倾向导致你出现「高分低能」的情
况,那么你仔细想一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见过基本
不会英语的人去国外旅游,完全不影响吃饭、购物等日常生活。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学习日常英语。在你学术英语没问题的情
况下,想要学习日常英语,速度会很快。 3

阅读篇结束之后,我们的听力口语篇中也会讲到日常的这种口语该如
何提高。
如果你发现不是日常英语有问题,比如你听不懂老师讲课,这也是正
常的,甚至大部分留学的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这通常是因为从一个非英语环境到一个英语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过
程,虽然英语不像汉语方言差异那么大,但不同地区的英语口音及习
惯用法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你在上学,你的老师也可能来自世界各
地,有些地区的口音可能对你来说是巨大障碍。这甚至都不能算是你
的问题,设想你去中国某个县城,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是很正常的。
好在英语的口音适应起来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注意倾听,多总结,加
上你本身的英语功底,很快就能听懂并适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这个
过程大概在一个月到半年左右。
此外,如果你听不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那么也有可能是学术能力问
题,而不是语言问题,毕竟你在国内大学上课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一
下子听懂。
以上是一些针对英语考试的闲言碎语,希望能够解答各位关于英语考
试的困惑。下一篇文章中,我会谈到如何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根据后台数据,很多订阅的朋友是直接从第一章开始看的,但第一章
之前的《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约定⋯⋯》一篇也重要,如果你之
前没有读过的话,建议今天一并阅读。
我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
1.5
标?
思考
如果你有如下情况: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却感觉不到任何提高。请想一
想,这究竟是为什么?

确定你当前的终极目标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可以暂时以自己母语的同等水平当作自己英语
水平的上限。你的母语能够学到这个程度,证明以你的能力,学习语言可
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虽然不排除达到更高水平的可能,但因为每个人都有
局限,如果你的母语就是这样的水平,我们很难找到事实证据来证明你有
超过这种水平的能力。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们的目标不应该超过这个
上限。
你可以把这个上限直接当作你的目标,即「像母语一样好」,但这里的
「像母语一样好」指的是你自己的母语水平,不是其他人的母语水平。比
如,你看到奥巴马的演讲觉得非常精彩,除非你用汉语能够做出同样精彩
的演讲,否则期待你的英语演讲水平达到奥巴马的水平就有些不切实际
了。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一个稍低于这个上限的目标。举
例来说,如果你想出国留学,学校要求你的英语水平达到 B2 水平,那么你
可以把 B2 定为你当前的目标,尽管你的母语可能是 C1 以上水平。
我们把这个目标称为你当前的终极目标,在我们这个教程的语境当中,不
妨简称终极目标。
如下图所示,英语学习其实就是补足现在水平与终极目标之间差距的过程
——

终极目标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它就像一个灯塔,能够始终指引我们前进的
方向。
但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这样一个过程来说,仅仅有终极目
标还不够。试想你和一个小学生讲:「你的目标是学会微积分,这是你的
终极目标」,哪怕她认可这种目标,恐怕也很难知道下一步该迈向何方。
这就要求我们把终极目标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如果我们的路径规划合
理,在我们不断完成小目标的同时,也在一步一步向终极目标迈进。
如何确定自己的小目标?
那么究竟该如何将学习的路径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呢?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评判标准,即每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时,让自己
真正觉得学到了东西。对语言来说,能够让你觉得学到了东西通常意味着
你能够应用你所学的内容。
在我看来,「学以致用」这四个字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有学习的目的:我们
经常为了自己内心单纯的渴望去学习一些「有趣但无用」的东西。但是,
人群中单纯为了兴趣而学习一门语言的人极少(通常这样的人也不用看这
套教程),大部分人学语言是为了「应用」。你的每一个小目标都应该至
少是一个可用的单位。
这其实也对应着语言学习的一种特点:比起平地行走,学习语言更像是在
爬楼梯。你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但突然有
一天发现自己好像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将前面的那幅图修
改如下:

这里的每一个台阶就是你的一个小目标。在你登上第一个台阶之前,你一
直在平地行走,虽然花了很长的时间,也确实走了很长的路程,但却无论
如何感受不到水平的提升。但突然有一天,你上了第一个台阶,发现能够
看得更远了,才真正觉得自己学到了东西。
在这套教程当中,我们会把英语学习拆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完
成,你都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每次实现小目标之后,我都会和你确认这个
小目标完成之后,你真正学到了什么,你学到的东西可以用来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会告诉你需要走多久才能登上一个台阶。
人类有厌恶不确定的本能,很多时候我们宁可接受确定的损失,也不愿意
在不确定中坚持可能的收益。学英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放弃,并不
是因为路程太长,而是因为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才是
一个头。
在这套教程中,我会结合过往的教学经验,尽可能给出量化的指标,告诉
你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就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结果,完成多少任务就可以登上
一个台阶。
当你登完所有台阶,完成了所有的小目标之后,你会发现终极目标赫然就
在眼前。
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人在完成某个小目标之后,发现所学已经暂时够用,
打算到此为止,这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此时你已经真正学到了对你来说有
用的东西。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进入学习过程了。要学习首
先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下一篇文章中,我会先从学习语言的最基本方
法讲起。
本文小结
1. 学习英语时,你可以直接把「像自己的母语一样好」当做学习的终极
目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一个稍低点的目标。
2.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有终极目标还不够。我们需要终
极目标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如果我们的路径规划合理,在不断完
成小目标的同时,也在一步一步向终极目标迈进。
3. 你的每一个小目标都应该至少是一个可用的单位。
4. 比起平地行走,学习语言更像是在爬楼梯。
5. 很多时候我们宁可接受确定的损失,也不愿意在不确定中坚持可能的
收益。学英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放弃,并不是因为路程太长,
而是因为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

今日任务
1. 请根据最近几篇文章当中看到的东西,对自己之前的英语学习目标做
一些修正。
2. 过去的三篇文章中,我们重新思考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该如何制定目
标。如果有任何与你之前认知不一致的地方,请认真思考为什么会有
这种差异。欢迎分享到留言区。
学习任何语言的基本方法:模
1.6
仿与重复
思考
你是怎样学会汉语的?
也许你还记得,在本章的开头,我曾讲过语言学习能力是刻在我们每
个人基因里的能力。
如果你顺着这这句话去思考,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你已经学
会了母语,那么其实你本身就知道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
只是因为母语习得太过自然,我们大都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究竟是怎样
学会一门语言的。那么这种方法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你实在想不起来
自己小时候是怎么学会说话的,至少你能观察到一些小朋友是怎么开
始学说话的。
从我们刚出生开始,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亲人就在一遍又一遍地教我们
说话,让我们能够把人的声音和周围的人事物建立起联系。比如,他
们一开始会不断和你讲「妈妈」这个词,于是你逐渐意识到这种声音
信号指的是身边这个女人,也能够慢慢从嘴里吐出「妈妈」这两个
字。后来学习其他概念,基本上也是相同的过程。
这个母语习得过程用两个词就可以概括,即本文标题中的模仿与重
复。大人们在你身边不断讲「妈妈」,其实就是在不断重复的一段听
力材料;你听到这段听力材料之后,跟着它学,其实就是在模仿;你
模仿一遍不成功,再来第二遍第三遍,这又是在重复模仿,在这个重
复模仿的过程中,我们的家人还会持续重复正确的读法。简言之,我
们已经通过模仿与重复学会了一种语言。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语言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简单的答案
是:没有。这里面涉及到语言这种能力本身的特点,即不讲道理。不
要误会,我们当然可以使用语言来讲道理,但语言本身是不会和你讲
道理的。不信请问:
你用来看这篇教程的器官在汉语中叫做「眼睛」,请告诉我它为
什么叫「眼睛」?
没有人能证明它必须叫「眼睛」,但我们知道它只能叫「眼睛」。同
样,没有人能证明你听到声音的部位必须叫「耳朵」,但我们知道它
只能叫「耳朵」;没有人能证明对于生育你的人,你必须用「妈妈」
「母亲」「娘」这样的称呼,但我们知道在我们出生之前就注定了要
这么称呼;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这种生物在母语中必须叫「人」,
同样没有人证明。除了语言,你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东西吗?
大部分时刻,语言其实就是个暴君,祂强迫我们接受,我们却几乎无
法反抗。
对于有道理可讲的东西,我们通常都可以通过学习道理来更快掌握。
比如,我相信你没有专门学过 9376492+4297318937 等于多少,但是
因为你认识数字,并且懂得加法的逻辑,因此你可以马上算出结果是
4306695429,你不用记忆这个结果,下次遇到同样的算式(很难想象
你这辈子还能遇到这个算式),你也可以再次把它算出来。因为加法
是讲道理的。
对于不讲道理的东西,我们的大脑要将其学会只能通过「记忆」,而
且在起步阶段,只能「死记硬背」。不然请问,谁是通过逻辑推断学
会叫「妈妈」的? 1
事实上,不如反过来说,我们是先学会基本的语言,才逐渐学会逻辑
推断的。
模仿与重复只不过是死记硬背的具体操作方法罢了。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到:
1. 我们通过模仿与重复学会了一种语言,即它是有效的语言学习方
法;
2. 除了模仿与重复,我们找不到其他学习语言的方法,即它是唯一
的语言学习方法。
结合这两点我们可以说,模仿与重复是学习语言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这是我们每个人通过认真思考都能得到的一个简单的结论,当然也是
一个很残酷的结论:华山一条路,再难再险,也只能沿着它走下去
了,并且没有缆车可以搭乘。
不过,也许能让人感到一丝安慰的是,这个结论几乎对每个人都一样
残酷。
前面我用「学习语言与智商无关」来宽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朋友 2

在这里姑且假定成绩能反映一部分智商吧,不过对语言学习来说怎么
假定都不重要。
,这句话隐含的另一个意思是,智商高的人在学习语言方面也未见得
能够占什么优势。
据我观察,聪明人在学习外语时,甚至还会有更大的困难。因为聪明
人可以很快学会数理化这样的学科,他们会天然认为英语也应该是很
快就能掌握的。当他们发现怎么学都学不会的时候,难免发出「我不
是学习语言这块料」的感慨,由此便产生一些习得性无助。
反观才智普通的人,他们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付出一番努力,在学英语
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付出没有收获,因为他们可能在学数学时付出了
更多的时间才斩获成果——甚至没有斩获。
很多时候,语言学习给聪明人带来的痛苦甚至更大一些,因为他失去
了「聪明」所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上面这句话并不是说学习语言的能力完全与天赋无关。只是根据我的
教学经验,不同天赋的人所要付出的努力差异并不是很大。举例来
说,高中水平的人要考到一个理想的托福成绩,大概需要准备 800–
1000 个小时,即你再有语言天赋,也只是比别人节约 200 个小时而
已。在通往你自己的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勤能补拙」这种说法是成
立的,3

如果学任何东西这一点都成立该有多好!
而且如果你需要,你也知道怎样才能模仿和重复地更勤一些。
顺便提一句,很多朋友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有效吗?
其实只要遵循「模仿与重复」这个原则,这种方法通常就是有效的;
只要违背了「模仿与重复」,这种方法至少对语言习得来说是无效
的。
本教程当中具体的英语学习法就是在遵循「模仿与重复」这个原则的
前提下,被实践证明且反复验证有效的方法。
下一篇文章中,我会简单谈一下我们的中学英语教育主要有哪些问
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有个明确的认识,后患无穷。
本文小结
1. 既然你已经学会了母语,那么其实你本身就知道学习一门语言的
方法。只是因为母语习得太过自然,我们大都没有认真想过自己
究竟是怎样学会一门语言的。
2. 我们已经通过模仿与重复学会了一种语言——我们的母语。
3. 我们当然可以使用语言来讲道理,但语言本身是不会和你讲道理
的。
4. 模仿与重复是学习语言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5. 很多时候,语言学习给聪明人带来的痛苦甚至更大一些,因为他
失去了「聪明」所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6. 在通往你自己的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勤能补拙」这种说法是成
立的,而且你也知道怎样才能模仿和重复地更勤一些。
今日任务
1. 根据本文中学到的东西,思考过往遇到的英语学习方法,有哪些
是合理的?有哪些是无效的?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2. 回忆自己的中学(以及小学)英语课上,老师是怎么教英语的,
你觉得有哪些问题?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我们的中学英语教育有什么问
1.7
题?
按:本文大部分内容被选为免费试读章节提前放出,可能有些朋友在
购买前已经读过。现在你有了前面几篇的基础,建议今天把这篇完整
版再读一遍。
思考
既然学习英语与智商无关,为什么在我们学了至少六年英语之后,觉
得英语不好是一件正常的事?
在你中学的时候,当电视上出现英文节目,你的家人很可能问过你:
听得懂吗?
自从有了社交网络,父母指着电视节目问自己「听得懂吗」就成了一
个经久不衰的段子。之所以是个段子,并不是因为我们都能听懂,而
是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其实都听不懂,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因
为我们对此的态度中多少包含着一种「你以为学英语那么简单啊?」
的讽刺。于是「听不懂」这件事就变成了天经地义的,因为大部分人
都这样,所以没有什么不正常。
在我看来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育最神奇的一件事:学了六年英语,英
语没学会,但让「我不会英语」变成了一件正常的、甚至天经地义的
事。让我们觉得学不会英语的恰恰是一开始打算教我们学会英语的课
程。
一个诚实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结果,恐怕只能承认教育失败。但
现实当中,很少有中学老师愿意承认这一点。
不能排除有些中学老师确实水平不济,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
问题。但这是否意味着剩下的这些老师都有人品瑕疵呢?我想这种推
测也稍显武断。
原因是我们中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学好英语,而是在高考英语
中获得一个好成绩。乍看之下,这两个目的并不冲突,但正是因为这
两者之间的区别,给我们学习英语带来了很多语言学习中原本不存在
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三个,我们分别来看。
1. 学习重点不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英语上
这一切需要从高考的本质说起。根据考试大纲,我国高考的性质是: 1

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总纲》,加粗的内容是我做的标注。链接地址:
http://www.neea.edu.cn/html1/report/19012/5989-1.htm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
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
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
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
适当的难度。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我加粗的「选拔性考试」「区分度」和「难度」。
所谓「选拔性考试」即需要通过考试选拔一批人出来,即考试的首要
目的并不是检验你是否具备某种知识和能力,而是选拔。这就要求题
目有区分度和难度,否则就起不到选拔的效果。
对于数理化这类学科,想要增加难度和区分度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
你不是高中一直拿满分的那种学生的话,你到今天应该也有解不出来
的中学物理题吧?
但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语言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学会的学科,对于这
种学科想要增加难度和区分度,唯一的办法就是考大家不熟悉的内
容。
因此,你会发现在中学英语的试题中,常见的和不常见的语法现象都
是考点,而如果你想要考取一个高分,重点甚至是那些不常见的语法
现象。因为只有通过这些不常见的内容才能将一部分同学选拔出来。
一个好的结果是,中国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在所有非母语者里面几乎
是最高的;不好的后果当然是我们对不同频率的英语用法给予了同等
重视,为了取得高分我们对不常见的英语用法甚至给予了更多的重
视,最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英语用不出来。
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一个问题。
花大量的时间在错误的英语用法上,把自己的
2.
英语水平从「零基础」学成了「负基础」
第二个问题出在我们的考试题型上面。因为高考英语的题型以选择题
为主,所以大部分中学英语考试中选择题也是主要题型。以语法单选
题为例,四个选择中有三个选项是错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把四个
选项代入题目挨个读一遍的话,读了三个错句子,一个正确的句子。
现在回头想想我们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模仿与重复。这种方法有效
的前提当然是你模仿和重复的是正确的东西。而至少在做语法单选题
或完形填空时,你花 75% 的时间重复的是错误的东西。考虑到老师讲
题的时候,主要在讲错误选项为什么错,通常不讲正确选项为什么正
确,我们花在错句子上的时间甚至超过了 75%。
记忆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你重复的频率高,就自然会记住,无论你
重复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东西。为了考试,我们不得不长期做题,
甚至采用题海战术,而通过做题输入我们脑海的英语有一大半都是错
的。长此以往,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错误的英语:「一说就错,一说
就错,一说就错」。
很多看透了这一点人都曾讲过,自己在上中学之前英语是零基础,在
中学毕业后,英语是负基础,就是这个意思。某些错误的东西如果不
出现在我面前,我这辈子甚至都可能不知道有这种犯错方式,但为了
高考,我们不得不一再去记忆错误的东西,比起零基础的人,我们需
要花更多的时间重复正确的东西,以对抗这些记忆中错误。
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二个问题。
3. 我们的词汇量被锁定在一个远远不够用的水平
除此之外,可能是考虑到中国各地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差异,高考英语
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并不高。在十几年前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大纲词
汇只有两千多,近些年有所上升,但也就三千多个。
三千多个单词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母语使用者的情况,Word Counter 网站上这篇文章
How Many Words Does the Average Person Know? 列出了一些研究给出
的统计数据,以 TestYourVocab.com 的数据为例,成年母语使用者的
词汇量大约在 20000–35000 之间,而一个八岁小孩平均能认识 10000
单词。 2
具体参见:http://testyourvocab.com/blog/
不妨拿我们自己的母语做类比,如果把四千汉字作为成年中国人认识
的汉字数量基准,你的三千英语词汇量,对应到中文相当于只认识
600 多个汉字,以这个识字数量,拿起一本中文书,除了想睡觉,你
还会有什么感觉?这个类比稍显粗暴,但至少说明,三千单词是远远
不够用的。 3

可能只除了应对高考之外。
但我们首要的目的是高考英语成绩(而不是学到能用的英语),高考
大纲说了就考这三千多个单词,那么为了考取一个好成绩,我们会把
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三千多个单词上。于是,我们的词汇量不知不觉中
被高考大纲锁死了。 4

我不禁想到《三体》当中,三体人锁死地球人基础科学的桥段。
这就是我们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三个问题。
对于中学英语教育这些问题,老师当然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但只要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参加高考这样一个「选拔性考试」,那些朝着
这个方向努力的老师多少有些无辜。 5

我们更是无辜。
我们改变不了过往,但至少可以在未来学习英语的道路上,避免再次
走入上述误区。因此,要保证英语学习效果,我们需要:
1. 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使用频率更高的英语。
2. 学习正确的英语,除非必要,尽量少接触错误的英语表达,以免
潜移默化。
3. 不要给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设限。

提醒一句,前两条中的「学习」两个字,很多情况下都可以换成「模
仿与重复」。

本文小结
1. 让我们觉得学不会英语的恰恰是一开始打算教我们学会英语的课
程。
2. 中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学好英语,而是在高考英语中获得
一个好成绩。
3. 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考取高分,不得不对不同频
率的英语用法给予了同等重视,甚至对不常见的英语用法给予了
更多的重视,最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英语用不出来。
4. 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是:花大量的时间在错误的英语用法
上,以至于我们大脑记忆中的用法有一多半都是错误的,脱口而
出的自然也是错误的英语。
5. 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的词汇量被锁定在一个远远
不够用的水平
6. 在未来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再次走入上述误
区,为此,我们需要:1) 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使用频率更高的英
语;2) 学习正确的英语,除非必要,尽量少接触错误的英语表
达,以免潜移默化;3) 不要给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设限。
补充阅读
了解了高考的本质之后,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前面提到的其他英语考
试,如果你对这些考试的具体形式有了解,不难看出:
1. 无论是国外的托福、雅思、PTE,还是国内的四六级,都是能力
类测试,并不具备选拔功能,意味着只要你的英语能力达到某个
分数的水平,就应该能够拿到相应的分数;考研英语(与高考一
样),虽然能够测试部分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是一种选
拔性考试。
2. 托福、雅思这种考试虽然也是以选择题为主,但更多的是事实性
题目,而不是语法题目,不存在某个选项代进去出现一个错句子
这种情况,哪怕你一直做题,你重复的也都是正确的句子。相
反,四六级、考研在题型这方面与高考有类似的问题。
3. 在词汇量要求方面,托福雅思没有官方大纲词表,官方没有试图
「锁死」词汇量。具体实践当中,通常托福雅思词汇书会有几千
词,但这些词汇书已经剔除了很大一部分高中词汇,如果把这部
分单词加入的话,总词汇量在 10000 左右。反观国内考试,四六
级的大纲词汇大约在 4500~6000 之间,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大约是
5500 个。当然随着四六级考试不断进步,超纲词汇也越来越多
了。个人浅见,与其给个大纲不遵守,还不如像托福雅思那样干
脆不给官方词表。
今日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讲到了一些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中
国各地区英语教育水平差别较大,不同的地区也会有自己独有的一些
问题。比如,一些省份高考不考听力(更不考口语),因此在学习中
直接忽视了听力口语的练习。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你能想到你
中学阶段遇到的独有的问题,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让大家知道彼此并
不孤独,学习起来才能更有信心。
1.8 本章小结(文末有福利)
第一章的连载到这里结束了,在进入下一章之前,我们有必要强化一
下本章的要点。下面的内容全部都摘录自本章你已经看过的文章,如
果这些点里面有哪一个看不到太懂,请复习前面文章的相关内容。
1. 智商不够不是学不好英语的理由,学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智商
没有关系。如果你能够掌握自己的母语,那么你没有理由不能掌
握另一门语言,因为这是刻在我们每个人基因里的能力。
2. 性格内向者完全可以学好口语。
3. 人在国内≠没有英语环境,你完全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英语环
境。
4. 学英语并不一定要听说读写同步进行,完全可以从其中一项能力
开始,等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引入其他能力的学习。
5. 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在入门之前都很难提出恰当的问题。
6. 大部分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需求。如果
你做一件事情没有理由,那么你几乎不可能把它做好。
7. 如果考试压力能够让你学得更好,那么不如你干脆报一个英语考
试。
8. 当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是在学习一种另一个国家人人都掌
握的知识或技能而已。这种技能一定是能学会的(即与智商无
关),否则不会人人都掌握;这种技能一定是有用的,否则没必
要人人都掌握。
9. 如果你要学习一种技能,语言是一种少有的能够确保你的付出总
有回报的技能。这个世界上不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几乎没有,但
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也不多,学习英语就是其中之一。
10. 外力的压迫永远战胜不了内心的追求。
11. 你的英语水平很难超越你的母语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暂时把母
语水平定为你的学习英语的一个上限。
12. 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可以验证的衡
量我们英语水平的标准。
13. 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衡量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标准是《欧洲共同
语言参考标准》(CEFR)。
14. 目前能够看到的最精确的工具其实就是英语标准化考试,比如最
常见的托福、托业、雅思、PTE 等。
15. 学习英语时,你可以直接把「像自己的母语一样好」当做学习的
终极目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一个稍低点的目标。
16.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有终极目标还不够。我们需
要终极目标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如果我们的路径规划合理,
在不断完成小目标的同时,也在一步一步向终极目标迈进。
17. 你的每一个小目标都应该至少是一个可用的单位。
18. 比起平地行走,学习语言更像是在爬楼梯。
19. 很多时候我们宁可接受确定的损失,也不愿意在不确定中坚持可
能的收益。学英语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放弃,并不是因为路
程太长,而是因为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才是
一个头。
20. 既然你已经学会了母语,那么其实你本身就知道学习一门语言的
方法。只是因为母语习得太过自然,我们大都没有认真想过自己
究竟是怎样学会一门语言的。
21. 我们已经通过模仿与重复学会了一种语言——我们的母语。
22. 我们当然可以使用语言来讲道理,但语言本身是不会和你讲道理
的。
23. 模仿与重复是学习语言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24. 很多时候,语言学习给聪明人带来的痛苦甚至更大一些,因为他
失去了「聪明」所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25. 在通往你自己的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勤能补拙」这种说法是成
立的,而且你也知道怎样才能模仿和重复地更勤一些。
26. 让我们觉得学不会英语的恰恰是一开始打算教我们学会英语的课
程。
27. 中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学好英语,而是在高考英语中获得
一个好成绩。
28. 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考取高分,不得不对不同频
率的英语用法给予了同等重视,甚至对不常见的英语用法给予了
更多的重视,最后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英语用不出来。
29. 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是:花大量的时间在错误的英语用法
上,以至于我们大脑记忆中的用法有一多半都是错误的,脱口而
出的自然也是错误的英语。
30. 中学英语教育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的词汇量被锁定在一个远远
不够用的水平
31. 在未来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再次走入上述误
区,为此,我们需要:1) 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使用频率更高的英
语;2) 学习正确的英语,除非必要,尽量少接触错误的英语表
达,以免潜移默化;3) 不要给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设限。
下一章我们进入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这是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掌握的
基础能力。
今日任务(抽奖)
第一章的主体内容到此为止,不知道你看过之后,对于学习英语有没
有什么新的认识,欢迎将自己这一章的心得体会写在评论区。我们会
选出三位最精彩的评论,每人送出一个全新推出的少数派定制水獭主
题鼠标垫。
我们会在 5 月 27 日送出礼品,请留意站内私信。
2.1 该如何积累英语词汇?
相信各位都同意,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积累词汇,学习英语自
然也是如此。
积累词汇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们首先能想到的自然就是背单词,但
估计每个人都曾看到过各种声称不用背单词即能学好英语的广告,为
了让大家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心态,有必要先对这种说法做一些回应。
有没有必要专门背单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常见的两个号称不背单词能学好英
语的理由。
说不用专门背单词的第一个常见理由:母语者的英语没问题,但似乎
从来不专门背单词。
这个理由不成立。
首先,母语者并不是从来不背单词。英语母语者在上学的时候也要记
忆生单词,就像我们要记生字一样。也许他们离开校园之后没有专门
背过单词,但上学的时候一定专门背过单词。
其次,英语国家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词汇量和学识正相关。这种认
识在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因为你只有拥有更大的词汇量,才能够表
达更复杂的思想。因此,很多人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保持着专门背单词
的习惯,也有一些人会参加针对职业人士的词汇班。
其三,对母语者来说,确实有一些基础的词汇不是通过专门记忆而积
累的。对比汉语,也很容易理解,我们在上学之前其实就认识了一些
汉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在校园之外积累了很多汉字,并没有
专门背过。但这种积累途径基本上是母语使用者的特权,因为每一个
常用字(词),都会在母语者生活中不断反复出现,不管是通过语音
还是文字,这其实就是学习语言的模仿和重复。此外,在学习母语的
过程中,如果有发音或理解方面的偏差,周围一般会有人纠正。与此
相反,外语学习者几乎不可能复制这个过程,除非抱定了花十几年时
间从小学英语开始学起的决心,并且有母语者愿意充当你父母或老师
的角色。
说不用专门背单词的第二个常见理由:我们可以在阅读和听力当中遇
到生单词再去积累,没必要专门去背。
在阅读和听力当中积累生单词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错,我在后面的教
程中也会具体讲到在阅读及听力中积累生单词的方法。但对于基础词
汇匮乏的人来说,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效率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你读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查词典
上,那么我觉得专门花时间背单词效率会更高。
除了上述两个理由之外,我看到的更多的「不用背单词」的说法只是
一个噱头,毕竟背单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这种说法特别
能吸引不明就里的学员。比如有些英语讲座,广告说不用背单词,你
看到后大感兴趣,但到了现场之后,发现讲座的内容是要告诉你这种
想法是错误的——至于你是听完后是非常信服,还是觉得上当受骗就
看演讲者的功力了。
综合以上对于这两个理由的回应,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尽管母语使用者相比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环境方面的优势,他们也
需要专门背单词。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出于效率考虑,在基础词汇不足的情况
2.
下,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简单来说,背单词是必要的。
我要背哪些单词?
明确了背单词的必要性之后,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该背哪些单
词?
首先,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词汇量设置一个目标。在《我们的中学英语教
育有什么问题?》一文中,我曾转引过TestYourVocab.com 博客的统计
数据 :大部分成年母语者的词汇量在 20,000~35,000 之间。因此,你
完全可以直接把 20,000 单词作为目标。
你没看错,不是两千,是两万单词,相比高考和四六级的要求,这个
词汇量听上去有些恐怖,但这只是美国大多数成年人词汇量的下限而
已。我们没有理由害怕,也没有理由学不到这个下限。
其次,如果你正在准备托福、雅思、PTE 这样的英语考试,你也可以
把考试所需词汇量暂时定为你的目标。通常不用到两万那么大的词汇
量也能考取一个不错的成绩,根据 TestYourVocab.com 博客的统计,
一般雅思 8 分或托福 110 分,大概的词汇量在 13,000+,但取得更高成
绩的考生通常也都有两万左右的词汇量。
考虑到背单词只是我们积累词汇的途径之一,在你有了基础词汇之
后,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听力来继续积累词汇,在背单词时,把词汇量
目标定到一万到两万之间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标确定之后,背哪些单词的问题答案就很简单了:按照现代人的使
用频率,由高到低挑出你的目标数量单词即可。比如你的目标是两
万,你要背的就是最高频的两万单词。
那么我们去哪里找基于当代英语词频统计的词汇表呢?自己统计几乎
不可能,好在已经有专业的人替我们完成了这件事。
美国杨百翰大学语言学教授 Mark Davies 创建的 美国当代语料库(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 COCA) 收录了自
1990 年到 2019 共计十亿词汇的美语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口
语、虚构类作品、流行杂志、报纸、学术文本、电视与电影字幕、博
客及其他网页。这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英语的使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词频统计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 60000 词汇,并
给出了词表 COCA 60000,相应地,也有最高频的两万词汇的词表版
本 COCA 20000。对于任何单纯想要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朋友来说,
背单词时,COCA 20000 算是目前最好的词表选择(之一)。
不过 COCA 20000 的不便之处在于,它(必然)收录了 the / what / I /
yes 这种最高频的词,需要你在开始背之前将其剔除。一个简单的做
法是,从高频看到低频,直到看到第一个不认识的单词,然后把之前
的词全删掉就好了。
如果你正在准备考试,背单词时也可以选用相应的考试词汇书。一般
来说,像托福 / 雅思 / PTE 这种语言考试,其词汇书收录的都是最常
用的单词(基本可以认为是上述 COCA 20000 的子集)。不过需要注
意,此类词汇书很少包含中学词汇,这部分词汇如果有问题通常也需
要自己解决。如果时间充裕,为了考试直接背 COCA 20000 当然也没
有问题。
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词汇问题
有了词表,我们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但还是需要强调,背单词解决
不了所有的词汇问题。有很多单词需要结合语境才能明白它的精确含
义和用法,这一点我会在阅读篇详细讲解。
综上,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背单词是我们积累词汇的第一步,也是
一个必要步骤。如果你本来就有背单词的方法和习惯,那么不妨继续
背下去;但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背单词,下一篇文章中我会给出一种
方案,之后还会谈到背单词需要的能力该如何培养。

本文小结
1.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积累词汇,学习英语自然也是如此。
2. 英语母语者在上学的时候也要记忆生单词,就像我们要记生字一
样。
3. 很多英语母语者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保持着专门背单词的习惯,甚
至会参加专门的词汇班。
4. 对母语者来说,确实有一些基础的词汇不是通过专门记忆而积累
的,但外语学习者很难复制。
5. 如果你读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查词典上,那么
我觉得专门花时间背单词效率会更高。
6. 尽管母语使用者相比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环境方面的优势,他们也
需要专门背单词。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出于效率考虑,在基础
词汇不足的情况下,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7. 在背单词时,把词汇量目标定到一万到两万之间是个不错的选
择。可以按照词频选出你要背的单词,比如你的目标是两万,你
要背的就是最高频的两万单词。
8. 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词汇问题,但它是我们积累词汇的第一
步,也是一个必要步骤。
今日任务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词汇量目标。
1.
找到需要背的词汇书或词汇表。
2.

小提示:COCA 20000 被很多背单词软件或词典软件收录,也被


很多朋友做成了适合 Anki 或其他学习软件的文件,大家可以在网
上很方便地找到。另外,COCA 20000 当中同一个单词的不同用
法有时候也被当作两个不同的单词,所以其实总量并没有两万
词。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1. 中文里面「难」的反义词是什么?
2. 相应地,英文里面 difficult 的反义词是什么?
3. 结合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想,背单词到底难不难?
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
2.2
的次优背单词方案
思考
1. 中文里面「难」的反义词是什么?
2. 相应地,英文里面 difficult 的反义词是什么?
3. 结合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想,背单词到底难不难?
所谓背单词,其实就是把单词的意思记住,而记忆最基本方法是前面
无数次提到过的重复。对于任何单词来说,只需要让单词和它的意思
不断在眼前和脑海中重复,你自然而然就记住它了。因此,背单词简
直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之一。
但是,每当我在课堂上问同学:想不想知道怎么背单词?总是能听到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细问之下,你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想知道怎么背单词,却都不想背
单词。或者说,正因为不想背单词才热衷于研究各种背单词方法,期
待能够找到一种速成的办法。
但一个朴素的道理是,如果背单词真的有速成法,理想状态下大家早
就会用这种方法去背单词了:你的痛苦早已消弭,毋需为此耗费心
神。但现实情况却是我们依然在因为背单词而痛苦,所以我们不得不
承认一件事:背单词的确不容易。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前面说背单词是世界上最简
单的事情,后面说却背单词不容易,这不是矛盾吗?如果你有这种感
觉,那么你一定是把「简单」和「容易」画上了等号。
我们通常都会下意识地认为简单意味着容易,容易意味着简单,因为
在很多时候,这种看法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语言中会把「简单」和「容易」都看作是
「难」的反义词。英文中也有类似的情况,difficult 的反义词既可以是
simple(简单),也可以是 easy(容易)。但在背单词的这件事的语
境下,我们需要仔细辨析一下这些词的意思。
一件事是否简单要看这件事的客观状态,只要事情头绪少,容易看清
楚,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简单,准确地说,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一件
事是否容易更多要看做这件事的人的能力,对你来说讲一口流利的英
语很难,但对母语使用者来说就很容易,确切地讲,难的反义词只应
该是容易。
但不得不说,我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到语言的塑造,因为我们在语言中
混淆「简单」和「容易」的概念,所以经常听到一些人在背单词时自
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是做不好呢?但其实大可不必,因
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简单的事情就应该容易做好。
背单词虽简单却不容易,只有承认这一点,我们才能在背单词伊始摒
弃那些不切实际的速成幻想。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够以一个健康
的心态探讨更高效率的背单词方案。
(当然,效率高不代表容易。相反,效率低也不代表无法完成任务,
现实中很多人并不纠结哪种背单词方法好,拿起来直接背反而也取得
了不错的效果。)
目前看来,最具吸引力的背单词方案即严格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
计的方案。虽然最早艾宾浩斯做实验时,使用的并不是单词这样有规
律的内容,而是一些不常见的字母组合(如 asww 等),但就目前而
言,遗忘曲线是我们背单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
不妨把根据这种科学理论设计出来的记忆方案称为「能够找到的最优
的方案」。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环境和其他因素所限,最优方案基本无法
执行,因此我把现实中能够执行的有效方案称为次优方案,这也是我
将在本文中所讲到的背单词方法。
不过在讲到具体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记忆的标准及每天的
任务量。
我背到什么程度算是记住一个单词了?
当你看到一个英文单词时,能够立即想到它的一个中文意思,就可以
认为这个单词你记住了。这就是我们背单词时记忆的标准。
我们背单词的时候,如果一个生词有多个意思,你也只需要记其中一
个意思。一方面是因为再多的意思你根本记不住,会影响背单词效
率;另一方面,在背单词阶段记住多个意思会对阅读理解有适得其反
的作用,这一点在你看过第三章的《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后,
相信能够理解。对于现阶段的你来说,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不如分
配给更多的生词,而不是在一个生词上花费过多时间。
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问题是:
1. 要在一个单词上花多长时间?
答案很简单,你看完英文再看中文,确保此时此刻你看到这个词能想
起一个中文意思,就可以看下一个单词了,通常也就 5-10 秒钟,最多
30 秒以内。记忆的要诀是重复,不是单次的时间长。

对比以下两种情况:
你我见面,你盯着我看了半个小时,然后一个月不见我,估计很
1.
难记得我长什么样子;
2. 我每天在你面前晃一分钟,连续晃 30 天,你想忘记我的长相都
难。
无论是前后哪种情况 ,你总共都花了半个小时时间,都过了一个月,
区别是第二种情况你记住了我的长相。对于单词的长相也一样。
2. 是否要记住单词的拼写?
记住单词的正确拼写当然很重要。所以有很多人习惯在记单词的时
候,把单词从头至尾拼一遍,如「r-e-s-t—rest—休息」;另外还有一
些人会通过抄写单词的方式来记单词。
首先要承认,这些方法对背单词来说并没有问题,因为也是在重复,
只要重复的次数够多,最终也能记住单词,包括单词的拼写。但是这
些方法的问题是效率太低,对于长单词来说,拼一遍就要花不少时
间,写一遍更是如此。何况我们前面还有数以万计的单词等着呢。
因此,我们会采用前面提到的那种几秒钟一个单词的方法。
那么这种方法究竟能不能记住拼写呢?经过实践检验是可以的。主要
原因有两点:
首先,我们在看一个单词的时候,视网膜上落下的其实是这个单词的
形状。重复的次数够多,就能记住这个正确的形状。一旦某种拼写和
你脑海中的形状不同,你就会觉得别扭。这时你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做
一些修改,当你把它改得不别扭的时候,单词拼写就正确了。
其次,英语是一种拼音语言,因此它的拼写与发音高度相关。虽然因
为外来词太多,英语的拼写规则没有那么严谨,但相对复杂的词(通
常都有词根词缀)都可以通过发音拼出来。只要你背的单词足够多,
这种规则你自己慢慢就总结出来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主要靠实体词汇书来背单词,仅仅依靠上述第一点,
也掌握了其中绝大多数单词的拼写。现在很多背单词软件都有自动发
音功能,要掌握单词拼写比当年要容易许多。
综上,记忆单词的拼写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不需要专门做这件事,只
要你背的遍数足够多,最终你自然而然就能掌握大部分词的拼写。偶
有疑难杂症,再专门练习不迟。
每天的任务量
基于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平均来说,当下记住的东西,一天之后会
遗忘 74%。 1

可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维基百科词条,词条地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97%E5%BF%98%E6%9B%B2%E
7%BA%BF
不妨假设这也是你背单词时的遗忘率。这意味着,你如果今天背了 10
个单词,你明天此时只能记得两三个,会忘掉七八个。但如果你今天
背了 1000 个单词,那么你明天此时就能记得 260 个左右,尽管也会忘
740 个左右。

这个很简单的算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今天背的多,明天忘的就
多,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记得的也多。
因此,每天任务量建议是:在你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
好。通常来说,一天新背 300~400 个单词是个比较好的指标。所谓
「新背」,即除了你当天要复习的单词任务之外,你背的新单词。当
然,一开始你只有新单词,当你将词表完全背完一遍之后,你自然就
只需要复习了。
如果你一开始做不到每天背这么多单词的话,可以循序渐进,从每天
100 个左右开始。但循序渐进不意味着循序放弃。当你能够坚持每天
看 100 个单词时你需要给自己压力,让这个数字逐步提升。你早就知
道,这个过程不容易。
在明白了记忆的标准和每天的任务量之后,下面我们来看如何挑选背
单词的软件及具体执行方式。如果你还在使用实体词汇书(词表),
可以参考今天这篇文章的附录《如果你在用实体词汇书(词表)背单
词》。
如果你使用软件背单词
首先,我们要挑出最适合自己的背单词软件。坊间有各种各样的软件
或网站可以用来背单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专门的背单词应用(如「不背单词」「扇贝单词」「百词斩」
「墨墨背单词」「有道背单词」「朗播词汇」等);
2. 词典,但附带背单词功能(如「欧路词典」「有道词典」等);
3. 专门的记忆软件,大部分基于闪卡(Flashcards),可以导入词表
(如 Anki、Studies 等)。
那么究竟该如何挑选软件呢?在我看来,你具体用哪一类软件并不重
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有效帮助我们背单词。这里给大家几个选择的
标准:
1. 软件内集成了你自己要背的词表(如 COCA 20000),或者支持
导入自己的词表;
2. 基于记忆曲线(即遗忘曲线)设计单词复习周期,这一点大部分
软件都支持;
3. 最好有自动发音功能,如前文所说这对记忆单词拼写大有帮助,
当然也对听力有好处;
4. 最好不要有选择题,或者支持关闭选择题功能。
5. 最好支持生词本功能,并且能把你记下来的生词加入到你的背诵
列表中。
我们具体来看:
如果一个软件不满足第 1 条标准,就意味着你没办法用它来背你想背
的词表,可以一票否决。
对于第 2 条标准,虽然大部分软件都是通过记忆曲线设计的复习周
期,但理念各不相同,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挑选。如:
有一些软件希望你能在背单词时完美拟合记忆曲线,因此在你新
背单词的时候,当天就会在很多时间点有复习任务,这对于假期
的学生党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已经工作的朋友,可能很难做
到;
另外一些软件考虑到了现实的困难,只定出了每天的学习任务,
你只需要自己抽时间完成——不管是一次性全部完成,还是分几
次完成。这种方法虽不完美,但对于职业人士或有学业压力学生
来说有更高的可执行性。
第 3 条标准不用赘言,这里重点再说一下第 4 条标准。我听不少产品
经理说过,很多人觉得选择题有趣,所以为了用户量,不少背单词软
件把选择题集成到了背单词过程中。比如,给一个单词,下面给四个
中文意思(或图片),要求你选一个正确答案。
这种选择题可以检验你的单词掌握情况,偶尔测试一下,对于了解自
己的词汇量有帮助,但如果你还记得《我们的中学英语教育有什么问
题?》一文,就应该明白,重复出现选择题对于背单词来说着实弊大于
利。当我看到一个正确释义的时候,不得不同时检视三个错误的释
义,最后这三个错误的意思也记到了脑子里。而且根据大多数背单词
软件的设计原理,越是记不住的单词,重复的次数就会越多,越会加
剧这种错误记忆。所以我衷心希望各位软件开发者在设计背单词软件
时,至少提供一个关闭选择题的选项。 2

在我看来完全不用选择题也不是什么问题。
第 5 条的生词本功能,主要是为了之后阅读时碰到生单词可以有效加
入到背单词任务中。
有了这五条衡量标准之后,各位不妨将应用商店里面常见的可以背单
词的软件挨个试用一遍,然后在满足标准软件里,再找自己最喜欢的
一个。
当然,这五条只是基本标准。我自己其实对背单词软件还有更高的期
待,目前我看到的背单词软件还没有一个能够达到我的理想要求,我
会在后面阅读篇中专门花点篇幅讲讲自己理想中的背单词软件。现在
请各位谨记,完美不存在,不完美的方案也可以解决问题。哪怕不满
足这五条标准的软件也照样能够背单词。
选定了背单词软件之后,下一步执行就容易多了:
定出每天的任务量,然后按照软件设定的记忆周期去背单词即可。
比如:每天复习软件要求复习的单词,然后新背 400 个单词。
但我们都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理想中计划总是被完美执行的,但实
践中会存在各种问题,我们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常见的几个问题。
执行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 1. 我今天状态不好,所以没有背单词。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请问:谁说背单词必须要状态好了?
我这句反问并非强词夺理。请你仔细想想,生活中究竟有几件事是需
要状态好才能完成的?
你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睡眼惺忪地去卫生间洗漱时,你状态好
吗?
你在公司顶着限时完工的压力,熬夜完成一个项目时,你状态好
吗?
你在大学考试周熬夜复习时,你状态好吗?
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个夏天,奶奶带我去地里收割糜子(即黍)。天气
炎热,艳阳高照,非常不舒服,奶奶骂骂咧咧了一整天,累得不成人
形,但最后依然背着收割好的糜子回家。她年老力衰,一整天状态都
不好,但仍然完成了自己的劳作。
其实「做事情需要好状态」是一种非常现代性的说法。它大概起源于
一些励志书籍和演讲,这些书籍或演讲经常会告诉我们要激发自己的
潜能,对所做的事情要有高度热情。如果你真能做到,当然很好,但
反过来也让我们钻入了一种思维的牛角尖,似乎做事情之前必须有一
些前提条件,比如:我得有个好状态、得有激情等等。
相反,在现代化之前,我们没听说过做事非要有激情,非要有好状
态。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就是说我们
大部分时候状态其实都不好。古人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能做事,我们作
为他们的后代,也能。
以上答案也适用于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我今天心情不好没法
背单词等。
问题 2. 我知道背单词不用状态好,但因为种种原因,今天确实
没有完成任务,该怎么办?
无论你是完全没有背,还是只背了其中一部分,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
情况,那么请你明天继续背就好了。你会发现,一旦放下完美的包
袱,事情的答案都变简单了。
不过,如果你真的出现了连续几天都没背甚至放弃的情况,请参考我
下一篇文章《副篇: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么能力?》
问题 3. 我一个单词背了五六遍了,还是没记住,该怎么办?
首先,一个单词你看了五六遍都没记住是正常的,但这五六遍都没有
白费。
我们学汉字也不是看一遍就学会的,是不断在各种场景中重复,最终
才记住的。举例来说,假设「黍」这个字,你在不同场合看到八次才
学会,这意味着你前七次看到这个字的状态都是「不认识」,到第八
次的时候你突然认识了。 3

这其中每一遍其实都在加深你对这个字的印象,只是很多时候不自
知。
那么你前七次是不是白看了呢?我能不能跳过前七次,直接看第八次
呢?
所以说,当你发现一个单词看了好多遍都不认识的时候,你继续复习
就好了。至于一个词看多少遍能记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不一样,但
根据经验,这个临界值一般在 7 到 15 遍之间。提供一个数据供参考:
很多 GRE 高分学生,词汇书都至少背了二十遍以上。
一开始背单词的时候,难免发现很多单词刚刚背过就忘了,但是突然
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下子记住了好多单词,其实就是因为刚好在这一
遍,这些词都达到了你的临界值。所以请保持冷静,继续背下去。
问题 4. 我是否要用碎片时间背单词?
很多人号召大家用碎片时间背单词,这样可以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学
到更多东西。这种说法没错,如果你有碎片时间(如排队、午饭后休
息时间等),那么请尽量利用起来。
但是,请不要神化这种说法。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只是一种时间分配
方式而已,并不是一种神奇的新式记忆法,因此也不会减少你背单词
的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反过来说,你用较长的一整块时间专门背单词也没有问题。时间和任
务之间的基本关系如下:
碎片时间可以用来完成碎片任务,但无法用来完成整体性任务;
整块时间既可以用来完成整体性任务,也可以用来完成碎片任
务。
背单词刚好属于一种碎片任务,所以你选用碎片时间还是整块时间完
成都没问题,只是并没有哪种方式会让任务变得更容易一些。
问题 5. 词根、词缀、词源这类东西对背单词到底有没有用?
通过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联系,是最有效的记忆方式,因此如果你
本身有词根、词缀、词源知识,这对于你背单词当然是有帮助的。
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这些词汇学的内容并不是你的固有知
识,而且我也不主张你现在就学习这些知识,原因如下:
1. 对于基础词汇,因为使用频率高,要求我们能够即时反应,所以
实践中几乎没有时间通过词根词缀词源来慢慢想它的意思,还不
如通过简单重复直接背了;
2. 对于基础词汇,因为使用频率高,很多词的意思经过引申和比喻
之后发生了变化,词根词缀词源推测往往不够准确,所以基础词
汇还是需要专门记忆。
第 2 点暗含着一个意思是:相对来说没那么常见的词汇,因为使用频
率低,所以其基本含义发生变化的概率比较小,通过词根词缀词源推
测得出的意思相对比较准确。也就是说,如果你专门学了词根词缀词
源方面的知识,记起这些单词来会更加容易。但不如等你学好基础词
汇之后再来学这些词汇学知识,因为有了基本词汇积累,这些词根词
缀词源理解记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我在阅读篇的适当时机也会推荐两本通过词根词缀词源来积累单词的
书,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在这两本书的帮助下,单词积累事半功倍,
但现在请认真去重复自己选的词汇书吧。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讲了背单词的方法(如果你对比附录,会发
现有了软件之后省了好多事)及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各位接下来
的任务,非常简单(但不容易):确定自己的背单词方式,然后开始
第一天背单词。
在下一篇《副篇: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么能力?》当中,我会谈到背
单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该如何培养这样的能力,如果你背单词时经
常放弃,觉得自己无法专注,不够有耐心,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
身定制的。

本文小结
1. 所谓背单词,其实就是把单词的意思记住,而记忆最基本方法是
前面无数次提到过的重复。
2. 背单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之一,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简单
的事情就应该容易做好。
3. 看到一个英文单词能够立即想到它的一个中文意思,就可以认为
这个单词你记住了。这就是我们背单词的时候记忆的标准。对于
多个意思的单词,在背单词时,只需要记其中一个意思。
4. 记忆的要诀是重复,不是单次的时间长。
5. 记忆单词的拼写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不需要专门做这件事,只要
你背的遍数足够多,最终你自然而然就能掌握大部分词的拼写。
偶有疑难杂症,再专门练习不迟。
6. 你今天背的多,明天忘的就多,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记得的也
多。
7. 每天任务量建议是:在你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通常来说,一天新背 300~400 个单词是个比较好的指标。
8. 选背单词软件时,切记完美不存在,不完美的方案也可以解决问
题。
9. 选定了背单词软件之后,请定出每天的任务量,然后按照软件设
定的记忆周期去背单词即可。
10. 背单词并不需要状态好,你状态不好的时候,可以工作,没理由
不能背单词。古人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能做事,我们作为他们的后
代,也能。
11. 背单词的时候,难免发现很多单词刚刚背过就忘了,但是突然有
一天你会发现一下子记住了好多单词,其实就是因为刚好在这一
遍这些词都达到了你的临界值。所以请保持冷静,继续背下去。
12. 你可以选择用整块时间背单词,也可以选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
但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只是一种时间分配方式而已,并不是一种
神奇的新式记忆法,因此也不会减少你背单词的需要投入的时间
和精力。
今日任务
1. 上一篇文章末尾我们确定了自己要背的词表,今天请确定自己背
单词的软件(或实体词汇书)。
2. 定好自己每天的任务量(推荐每天 300~400 个,至少从每天 100
个开始)。
3. 从今天开始,完成自己的每日背单词任务。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1. 你觉得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么能力?
2.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说自己没有耐心?
编者按:章节 1.8 的评论抽奖名单已经产生,恭喜以下三位朋友获得
奖品,请留意站内私信的通知。
Azalea
zhangallen
ken3922

也希望大家多多参与文章评论并给海龙老师更多反馈,我们会不定期
选择优质评论,送上我派周边和礼品。
附录:如果你在用实体词汇书
2.2
(词表)背单词
本文为 2.2 《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单词方案》的附录
部分,为方便阅读,单独拆为一篇文章。如果你在用实体书背单词,
也请认真 看完正文(尤其是正文最后的几个问题),再阅读此文。
1. 背诵前准备工作
如果你用词汇书,那么通常词汇书会把单词分成若干个列表
(List),每个列表 100~200 个单词左右,每页大约 10~20 个单
词。
如果你使用词表背单词,也请按照每个列表 100 个单词,将总词表分
为若干个 List;然后每 10~20 个单词为一组(相当于词汇书的一
页)。
2. 具体操作方法
第 1 遍:
1. 把一页(组)单词按照看完英语看汉语的方式快速扫过,然后立
即回过头来迅速复习一遍,然后用相同方法背诵第二页(组),
直到一个 List 结束。
2. 等一个 List 单词过完之后,再回过头来把刚过的这个 List 迅速复
习一遍。 复习时尽量只看英文想中文,建议用一张卡片挡住中文
释义。想不到就迅速移开卡片看一下。这时忘记很正常,请不要
觉得受挫,马上看一下相当于又重复了一遍。
3. 每天的任务量可以定在 1~3 个 List,并不强求一致,也可以循序
渐进,但最好能每天新背到 400 个单词。
4. 如果有时间,每天复习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最好,没有时间复习就
不复习了。事实证明只要最后能做到几乎每天看一遍(这个后面
会说),一开始复习不复习影响不大。这一点与用软件背单词略
有区别,毕竟有了软件辅助,我们不用记今天究竟该复习哪些单
词。用词汇书时可以做一些简化。
5. 第一遍大概用一个半月左右时间过完。这个时间因人而异,一般
来说最慢每天 1 个 List 的速度也是正常的。
第 2 遍:
1. 第二遍一开始看单词就要用卡片把中文堵上。如果这个单词认识
就在左边画一个记号,如果不认识就移开卡片看一下中文意思。
这样看完一个 List 以后,马上回过头来看刚才没有做标记的那些
单词,这时要强制自己跳过已作标记的词(即目光都不要停
留)。同样把中文意思按上,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不做标记。然后
开始第二个 List。
2. 第二遍可以考虑一天看 4 个 List(List 的数量酌情增加,没有一
定之规)。
3. 第二遍大概半个月看完。

第 3 遍~第 N 遍:
1. 第三遍看的时候要看所有单词(包括第二遍标记的),并同时标
记第三遍新认识的单词(换一种记号,第二遍标记过的不要重复
标记),如果第二遍做过标记的又不认识了,再记一遍,不用把
标记涂掉。过到 2 个 List 的时候回来复习,只看无标记的,无论
第二遍标记的还是第三遍标记的都强制跳过。
2. 第三遍可以考虑一天看 6 个 List。
3. 从第四遍开始至第 N 遍方法与第三遍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要酌情
增加每次看的 List 数(即看多少个 List 后回来复习)和每天看的
List 数。
4. 如果非要问 N=?,我觉得就选 N=30 吧。

5. 其他事项:
1. 无论背到哪里停下,再拿起来要从那里继续开始。这样可以有效
的利用零碎时间看单词。即使中间停的时间很长,比如好几天没
有碰,也要从停下的地方继续。大部分人背单词放弃是在第一遍
还没背完的时候。
2. 每次的记号最好不要一样,这样你可以明白那个单词你是第几遍
会的,如果需要重点看一些单词的话,可以有针对性的看一些背
诵遍数较少的单词。
3. 到第 10 遍左右的时候可以统计一下记住了百分之多少,如果已经
到了 70% 以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没有记号的单词多过几遍。
4. 背诵时不要往前翻,也不要往后翻,只背诵手里这一页。往前翻
会发现以前背过的有很多都不会,往后翻会觉得还有很多要背,
这都会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做事情效率。
5. 当你背诵到第四五遍发现有还有大量单词不认识的时候,不要恐
慌,因为总有一些单词是在第十几遍的时候才记住的。你会在其
中某一遍突然发现自己记住了很多单词。
6. 等背到十几遍时,到你会发现,你甚至一天花两小时就可以把词
汇书整体翻一遍,后面背多少遍都变得简单了。
7.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对于已经记住的和容易记住的单词,少记几
遍;对于没有记住和不容易记住的单词,多记几遍。
8. 不需要任何计划表,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简单
的方法,不断的重复而已。
副篇: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
2.3
么能力?
思考
1. 你觉得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么能力?
2.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说自己没有耐心?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了背单词的方法。传统上,就背单词而言,英
语老师能做的就到此为止了。道理很简单,正确的方法已经告诉你
了,而且讲得很清楚,你也明白该怎么做,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下
一步「背单词」当然是你的任务了。 1

如果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世界该多么美好
但我们也讲到,背单词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半途而废」几乎是
背单词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实践中,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学好英语,
也不是不愿意投入精力,但却总是无法在背单词时坚持下去。而这个
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你的基础词汇量很难积累到可用水平,进而影
响你后续的英语学习。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无法坚持背单词呢?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类
似的:我缺乏耐心。这是因为背单词是一个简单重复且短期内看不到
任何收益的任务,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无聊,而想要长期坚持做任
何无聊的事情都需要耐心。
但是,也许你和我有一样的发现,就是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声称自己
耐心很好的人。 2

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没有耐心好的人,但大多数情况下耐心好是对
他人的称赞。对于自己,我们顶多会在与他人比较之后,觉得自己在
做某件事的时候耐心相对较好而已。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在无聊、心烦、焦虑这样一些状态时,我们才
需要用到耐心。生而为人,我们天生不可能喜欢这些状态,那么应对
这些状态的能力就需要更多地靠后天培养。
这时我们回到本文标题的问题,坚持背单词究竟需要什么能力呢?我
们或许可以用「耐心」或「毅力」这样的词直接回答。但如果耐心不
足是我们人类的天性的话,背单词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让自己变得更有
耐心的能力。
如果说无法长时间忍受无聊、缺乏耐心是我们的天性, 那么让自己变
得更有耐心其实是对天性的一种驯化,能够帮助驯化这种天性的一种
重要能力是恢复力(resilience)。顾名思义,即复原到你原来状态的
能力。
但这种定义听上去依然有些抽象,好在背单词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
我们训练恢复力,继而提高我们的耐心和专注。因此,我们不妨结合
实际例子来看。
通常,无法坚持背单词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背单词时老走神,无法完成当天的
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走神的经历。比如:
在大学微积分课上,开始老师讲了两个非常简单的式子,你觉得
这课没什么难度,大脑不由自主开始策划中午吃什么的问题,等
回过神来,半节课已经过去了,黑板上已经充满了各种深奥难懂
的算式。
背单词的时候,也会走神,你可能对以下场景也很熟悉:
拿起今天要背的 400 个单词,背了一会儿之后,遇到一个 pullet,
是「小母鸡」的意思,通常指第一年开始下蛋的那种小母鸡,然
后你就开始设想午餐的煎鸡蛋究竟要吃全熟的还是溏心的,或者
昏昏欲睡——这时你已经走神了。等你回过神来,20 分钟过去
了。
这两个例子的共同点是,走神的那一瞬间你没有意识,但是总有回过
神来的时候。区别是,后者在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不会有深奥难懂的
算式,你面前的任务依然是最简单的:看完英文看中文,重复。
那么,背单词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在你回过神
来的那一刻,让自己继续背下去。这一点你一定能做到:你可以理解
为这是又一次开始背单词,既然你能开始一次,就能开始第二次。
如果你再次走神,那么在回过神来那一刻,再次回到背单词状态即
可,如此往复,直到今天的背单词任务完成,或者耗尽你今天安排给
背单词的时间(比如两个小时)。
你一开始的状态是背单词,走神相当于偏离了最初的状态,在你回过
神来之后,你又回到了背单词的状态。这里用到的就是你的恢复力。
你不断从走神状态回到背单词状态的过程,就是在不断使用你恢复力
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在训练你的恢复力。
随着你不断这样做,你会发现每次走神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即每次从
一种其他状态恢复到最初状态的时间缩短了,这就意味着你的恢复力
在变强。途中可能会有几次反复,毕竟我们每天的精神状态确实不一
样。
在你的恢复力变强的同时,你会注意到,走神的次数会变少,每次专
注的时间会变长,这意味着你的耐心也变好了。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并且可以实践,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和天性对抗,
是一个逐步驯化的过程:你背单词会无聊,你看到无聊的东西会没有
耐心,因此走神了。在你走神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训练法并没有直接
插手,并没有不让你走神,也没有让你和走神这种状态对抗,只是告
诉你回过神来之后该做什么。
因此,训练的过程中也不要责备自己走神:我们责备自己的天性没有
意义。当然,无论如何还是需要一点努力。这一点努力就是你在回过
神来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放弃,继续下去。
最后再强调一点:不要期待速成。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
是驯化动物还是驯化我们的天性(其实和动物差不多)。在你明白了
整套方法之后,训练的过程中你最好只记得「回过神来之后,继续背
单词」这句话。
明白了第一种情况该怎么训练之后,应对第二种情况也就简单多了。
第二种情况:背单词过程中间断了一天或几天,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放弃
这也是经常遇到的情况,有时候不单单是因为没有耐心,很有可能也
是因为其他事情挤占了背单词的时间。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首先可以做的是,把每天背单词的任务尽可
能提前。 你先把它做完,后面就不存在挤占它时间的问题了。比如:
如果你可以早起,你可以把背单词安排成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如果你一天中第一次有空闲时间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可以把背
单词安排到午休期间。
如果你有任何碎片时间,优先分配给背单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偶然还是会出现中断一天或几天的情况。那么
你要做的就是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从你中断的那个词表位置,
继续背下去。
也许你已经发现,这其实是在训练一种更高维度的恢复力,恢复的是
一种先前每天背单词的状态。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和第一种情况其实
差不多,即当你意识到自己中断了之后,在下一个可用的时间开始继
续背单词。
不过因为中间间隔时间比较长(相当于走神了一天以上),你需要有
一个更强的提醒,来告诉自己要背单词。可以考虑把「背单词」三个
字贴在自己的桌子上,或者手机壳上。
同样,途中可能会反复中断好几次,但渐渐地你会培养出一种每天不
背点单词就不爽的感觉(这就是习惯)。拿我自己来说,早年背单词
时,最长曾连续中断过一个月,但再次捡起来之后,中断的时间就越
来越短了。
如果以上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你成功处理这两种情况,那么你背单词最
终一定能坚持下去。
一个合理的问题是,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如果你有固然很好。
但如果你没有,我觉得很难找到。如果你仔细阅读了本文,你会发现
这种通过训练恢复力最终提高耐心的方法,已经(可能)是最无痛的
方法了,因为它并没有直接和你的天性对抗。 3

相反,与天性对抗的方法,实践中经常适得其反。
如果你能认可这一点,这种恢复力训练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需要长
期坚持的事情上(不管是否无聊),最终对提高你的专注、耐心、毅
力都有帮助,这些能力不仅仅对背单词有用。
这篇文章结束,背单词的话题就告一段落了,不过你的背单词之旅才
刚刚开始,如果你做不到终身记单词,那么至少在你记住自己目标词
汇的 90% 之前,要一直坚持下去。
下一篇文章中,我会讲到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否有必要专门学
习语法?

本文小结
1. 背单词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的能力。如果说无
法长时间忍受无聊、缺乏耐心是我们的天性, 那么让自己变得更
有耐心其实是对天性的一种驯化,能够帮助驯化这种天性的一种
重要能力是恢复力(resilience)。
2. 如果你背单词时走神了,请你在回过神来的那一刻,让自己继续
背下去。你一开始的状态是背单词,走神相当于偏离了最初的状
态,在你回过神来之后,你又回到了背单词的状态。这里用到的
就是你的恢复力。你不断从走神状态回到背单词状态的过程,就
是在不断使用你恢复力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在训练你的恢复
力。
3. 在你明白了整套训练恢复力方法之后,训练的过程中你最好只记
得「回过神来之后,继续背单词」这句话。
4. 如果你背单词有中断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情况,可以考虑把每天背
单词的任务尽可能提前。此外,当你意识到自己中断了之后,在
下一个可用的时间开始继续背单词。这也是在训练恢复力。
5. 这种通过训练恢复力最终提高耐心的方法,已经(可能)是最无
痛的方法了,因为它并没有直接和你的天性对抗。并没有不让你
走神,也不没有让你责备自己走神,更没有让你和走神这种状态
对抗,只是告诉你回过神来之后该做什么。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自己的每日背单词任务。
2. 尝试把这种恢复力的训练方式应用到背单词及其他学习过程当中
(当然包括英语学习)。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我们可能没有专门学过汉语语法(似乎高考语文在十几年前就不考语
法题了),但为什么使用汉语的时候没有遇到过问题?
2.4 有没有必要专门学习语法?
思考
我们可能没有专门学过汉语语法(似乎高考语文在十几年前就不考语
法题了),但为什么使用汉语的时候没有遇到过问题?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朋友会有这样一个问题:英语语法重要
么?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你只要认真思考,很容易得到答案:当然重要。
原因很简单,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学会英语或学好英语,如果一种
知识或技能对于这一目的不可或缺,那么它当然就是重要的。对于语
言来说,语法就是这样一种知识。
我们使用任何一门语言都要遵守一种约定俗称的规则。拿我们熟悉的
汉语来说,你想表达「我喜欢你」这个含义时,句子当中这几个字必
须这样排列。用术语来说,必须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如
果你说我就不按照这个顺序来,要按「谓语-主语-宾语」的顺序来写
作,我相信没有人能明白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不信请看:
喜欢我你。
汉语如此,英语也是一样。这种我们在表达时所必需的规则就是语
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按照语法来表达,将最终无法说出或写出
人类能理解的句子;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语法,就无法听懂或读懂这门
语言的承载的信息。既无法听说,又不能读写,这应该是语言学习最
悲惨的状态了吧。
因此,语法本身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大部分问这个问题的人,
其实想问的是另一个问题:
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了,但我从来没有学过汉语语法,依然可以熟
练使用汉语,我也有一些美国朋友,他们也没有学习过英文语
法,但依然可以运用自如。这是不是意味着,语法虽然重要,但
不需要专门去学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稍稍有些复杂,但如果你能够顺着我们刚才的思路去
想,也不难得出自己的结论。首先,我们都必须承认:
1. 很多人并没有针对母语进行过系统性地语法学习和训练,却依然
可以熟练使用。
2. 根据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如果不能掌握一门语言的语法,你便
不可能熟练使用一门语言。
由这两点我们能推出一个结论: 对于母语来说,我们不需要专门学习
语法也可以熟练掌握。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学习母语的经验是否能够直接套在外语上呢?
你已经看过前面《2.1 该如何积累词汇》这篇文章了,不难得出自己的结
论:我们很难在学外语时,把自己的母语学习经历重复一遍。想想我
们是如何学习母语的:
我们从出生开始,周围的人都在拼命教你说话;在我们成长的过
程中,环境中充斥着母语的声音和文字;在我们求学生涯中,有
专门针对母语的语文课程,此外,除了外语教材,绝大多数教材
都用母语写成;在我们有意识地使用外语阅读之前,我们的闲暇
读物也都是用母语写成……
以上这个过程至少持续十几年, 如果你不彻底改变语言环境,还将长
期持续下去。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可以在不专门学习语法的情况下掌
握语言规则,正是因为这种对母语大量的模仿与重复,以至于我们下
意识地归纳出了周围人能听懂的法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
人都是自己母语的「隐性语法专家」。
但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想要复制上述过程几乎不可能,寄希望
于通过大量的接触而让自己下意识掌握语法就算能小有所成,效率也
极其低下。反过来说,要提高学习语法的效率,不如主动去学习和记
忆语言专家和教育专家们总结好的语法。
所以,想要高效学习一门语言,针对语法的专门性学习和训练必不可
少。这一点其实不仅在学外语时成立,在学母语是也是成立的。
事实上,在英语国家,很多学校课程(尤其是写作课)会专门教授英
语的语法和用法。在这方面,我国的语文教学的确与英语国家不太一
样。
我究竟该怎么学习语法?
既然专门学习语法是必要的,那么我应该怎么开始呢?一个好消息
是,你已经开始了。
只要在国内上过英语课,大都经历过专门学习语法之痛。中学英语课
堂上,我们的耳边总是会飘荡着类似下面的一些说法:
「一定要记住,名词前面这七种形容词的顺序」
「一定要记住,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用将来进行时」
「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固定搭配」

迫于老师的压力,我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将上面这样一些说法强记到
脑子里面,但却又一遍又一遍的忘记。忘记的时候,我们一边承受着
老师的责备,一边自己也愧疚不已:怎么就这么不长记性呢?
经过了无数次「记住–忘记–记住–忘记」的循环后,也许最终因为你重
复的次数够多,终于记住了。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总是忘得那么快?
别的不说,就拿英语来说,有很多东西你是很难忘掉的。比如,你知
道 What’s your name? 什么意思,碰到朋友你会说 Hi,第一次见到陌生
人你会说 Nice to meet you。这些也是英语的一部分,为什么就能记得
这么牢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有用,而且我们经常用。常用的
东西重复的自然就多,更重要的是,常用的东西你会在不同的场合重
复,不仅仅是课本上和笔记上。一个东西在越多的场合重复,就越容
易记住。
反观中学时我们为了应对考试强行记住那些语法规则,其中很多都很
难用在实际的英语阅读和写作中,更不用说常用。比如,我们在实际
阅读中也很少遇到一个名词前面堆五六个形容词的情况,在大多数情
况下,你用这种搭配去写句子,写出来的也是风格非常糟糕的句子。
像这种语法知识对于提高英文水平帮助甚微,反而浪费了时间,同时
带给我们一种记不住的挫败感。而也正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挫败感,当
有人告诉你学习英语不需要学习语法的时候,你会倾向于相信他。因
为这是你一直以来最希望听到的:你希望「你学不会的」恰好是「你
不需要的」。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可是,如果我们不用中学阶段学习语法的这种方式,我们该怎样学习
呢?
就各位现阶段的学习来说,操作方式很简单:
1. 在阅读时,如果你遇到了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的句子,那
么就说明你在语法方面出现了问题。 1

确切地讲,应该是语法当中的句法问题。
这时,请你查阅语法书,通过语法书的解释彻底搞定这种语法现
象。
2. 在理解了这个句子之后,把这种语法现象和你自己碰到的句子记
下来,当作是你要背的一个生单词,加到你每天的背单词任务
里。
如果你语法比较弱,不懂的语法现象很多,可以考虑使用一些 基于闪
卡(Flashcards)的记忆软件,把语法现象及自己遇到的句子记到一张
卡片里,循环记忆。如果你本身语法不错,不懂的语法现象很少,也
可以简单记到笔记软件里,每天背单词时复习一遍,直到彻底记住为
止。但请一定要在理解之后,再去背,否则你只是把一堆看不懂的英
语变成了一堆看不懂的汉语。
这种学习语法的方式确保了你学的到语法是有用的,因为你就是为了
读懂眼前这个句子才学的,再也没有比这更直接的用途了。每当你彻
底搞定一种语法现象,你的语法就比之前好了一点点,在阅读中你再
次碰到同类的句子,就可以读懂了。随着你的阅读量提升,你不懂的
语法现象越来越少了,最后你的语法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后面你会发现,其实真正常见的语法现象并不多,只要你按照我在
阅读篇里方法,读够要求的阅读量,可以覆盖绝大多数常见的英语语
法。
当然,有一些语法现象在口语中比阅读中更为常见。但这种语法现象
在听力材料中也一定会有涉及,你只要针对听力材料,做和阅读相同
的事即可。
从学习语法的角度来看,中学英语教育的一大好处是让我们至少掌握
了一些基本英语知识,并且熟悉了很多常见的语法术语(比如「词
性」「从句」「同位语」等),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查阅语法书
的能力。不过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些不懂的语法术语,也不必担心,
上网查到并理解它的意思,然后也当做一个生单词来背。
对于语法的学习,我们的教程不会到此为止,我在后面阅读篇中还会
专门讲到一种句子分析法,这对于读懂一个复杂的句子来说至关重
要。在我看来,这也是唯一需要专门讲解的语法。 2

其余的当然也需要学,但通过前面说的查阅语法书学习的效率和听课
的效率差不了太多。
不过,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从你下一次遇到不懂的英文开始,实践本
文的语法学习法。
可是,语法书那么多,究竟应该查哪一本呢?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选择
合适的词典和语法书》中给出建议。

本文小结
1. 如果我们不按照语法来表达,将最终无法说出或写出人类能理解
的句子;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语法,就无法听懂或读懂这门语言的
承载的信息。
2. 对于母语来说,我们不需要专门学习语法也可以熟练掌握。我们
每个人都是自己母语的「隐性语法专家」。但是,我们很难在学
外语时,把自己的母语学习经历重复一遍。
3. 想要高效学习一门语言,针对语法的专门性学习和训练必不可
少。
4. 我们需要在阅读时积累自己看不懂的语法规则,这样能够确保自
己学到的语法是有用的。随着你的阅读量提升,你不懂的语法现
象越来越少了,最后你的语法自然也就提高了。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2. 如果你有阅读英文的习惯,在遇到不懂的语法现象时,可以试着
采用本文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如果手里没有合适的语法书,可
以先在网上搜索相关语法现象,看网上是怎么说的。
答疑篇 01
读者酉酉囧 在《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单词方案》一文
rz
留言:
有一个困惑,我之前背单词就是认「形」,但造成了长得相似的
总认岔(容易记混淆)。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很多人都曾遇到过。通常等你把单词背到
十几遍之后,这个问题能解决 90%,原本觉得会混淆的单词,一下子
就看清楚了。剩余的百分之十,大部分也可以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通
过语境逐渐分清楚:有些词长得像,但是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同样的语
境中。
最后,如果还有一些疑难杂症,针对这些疑难杂症单独拿出来记一下
就好。这时候,可以采用一些诸如联想记忆的记忆法。比如 assent /
ascent 这两个单词,前者是「同意」的意思,后者是「上升」的意
思,如果这两个词你无法区分,你可以这样想同意一定涉及到两方,
所以有两个 s,记住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记住了。
到这个阶段这种单词会很少,你每遇到一次,花几分钟想想看有没有
什么办法能区分,像这种联想记忆的「小故事」通常用个一两次,就
能彻底区分了。不过需要注意,这种故事必须你自己去找,用你大脑
里最熟悉的素材,你直接用别人的故事的话,相当于你还得多记一个
故事,效率比较低,也很可能记不住。
当然,如果你实在想不到什么能联想的方法,也可以把这些单词单独
抄下来,每天看一遍,一段时间之后,也能区分。
再强调一点,上述这种联想记忆的方式在刚开始背单词时也能用,但
是效率会非常低,所以不推荐。原因有二。其一,刚开始的背的大部
分单词是常用单词,需要瞬时反应,你通过「小故事」去想,就太慢
了;其二,你给每个单词编个故事本身就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有
时候你原本也想不到什么故事,临时生造出来的故事本身也记不住。
读者小立哥、RichardNee 在《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
单词方案》的评论中都提到了背单词的时间问题,我简单答复一下。
刚开始背单词时,耗时往往会比较多,主要是两个原因:
1. 开始阶段生单词较多。
2. 开始阶段对这种新的背单词方式不太熟悉。

只要你能坚持每天都背,那么上述这两种情况都会有所缓解,生单词
会越来越少,你也会越来越习惯这种背单词方式。
如果刚开始每天背 300~400 个单词对你来说比较吃力,或者耗费的时
间过多,可以根据自己每天的时间,单独划一块时间出来背单词。比
如,你可以每天背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能背多少算多少,背完即为
完成任务。只要你不断背下去,两个小时背 400 个也不成问题。当
然,大家记得我在文章中的判断标准,你只需要背到当时记得即可,
这 400 个单词下一次遇到时可能会忘掉很多,但忘了就继续背,只要
次数到了,自然能够记住。
当然,这个时间不建议太短,我认为前期每天两个小时是一个比较合
理的时间,否则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所有这些词过一遍,这样重
复的间隔太长,不利于记忆。而且战线拖得太长,又会陷入「我什么
时候才能背完」那种迷茫,其实只要你把这些单词完整看过一遍,你
的信心就会暴增,后面每一遍你都觉得很容易看过去。绝大多数人背
单词放弃,是在第一遍还没背完的时候放弃的。 我在文章中说可以从
每天 100 个词开始,循序渐进,就是觉得 100 个词两个小时怎么也背
完了。
读者 xXL 在《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单词方案》一文留
言:
“我们背单词的时候,如果一个生词有多个意思,你也只需要记其
中一个意思。”引用老师的这段话,您说只需要记其中一个的意思
就可以了,而这里的“其中一个意思”是否要有侧重的去选啊,选
哪个的依据应该是怎样的?
简单的回答:选最常用的,如果不知道哪个是最常用的,选第一个。
通常专门用来背单词的词汇书收录的单词都是这个词最常用的意思,
如果有几个不同的意思,也会把最常用的放在最前面。如果是考试类
词汇书,收录的意思往往是考试里面最常出现的,对于托福雅思来
说,通常也就是最常用的意思。
当然有些词汇书会直接抓去词典的释义,对于只有一个词性的词来
说,上面的说法大致也成立。对于有多个词性或者多个截然不同的词
义的词来说,也许常用的意思本身不止一个,但在现阶段,只记其中
一个就好了(不知道记哪个,就记第一个)。
至于这个词的其他意思,我们需要结合语境来记。如果你一次性记住
多个意思,会适得其反。这一点背后的道理我在第三章《阅读时查词
典的正确方法》一文中讲到。各位到时候看完那篇文章就明白了。
读者 xXL 在《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单词方案》一文留
言:
之前我听过不少英语学习的自媒体都说过,尽量不要看中文解释
去背单词,最好看英英的解释,老师能否点评一下呢?
我在 GRE 课上,讲到查词典时,也会和同学说,你尽量查英英词典,
但前提是,我默认参加 GRE 考试的考生能够看懂英文释义。在刚开始
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人看不懂英文释义,那去查英文解释就没有意
义。
上面说的是在查词典的时候。而在背单词阶段,我们很难去记英文释
义。因为直接和我们大脑产生联系的是我们的母语,你虽然可以把英
文释义记住,但也需要把它翻译成你的母语,才能理解意思,这在前
期的单词积累阶段很难实现,就算实现了,效率也很低。因此背单词
时,不建议背英文释义,除非你母语是英语或者和英语相近的其他语
言。
编者按:在本篇教程中,郝海龙老师会不定期回答大家的问题。如果
你在学习的过程里遇到了任何问题,都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海龙老
师看到你的问题后都会直接回复或放进问答篇。
2.5 选择合适的词典和语法书
词典的选择
除了背单词之外,我们的词汇还需要在使用中积累,这个过程中词典的帮
助必不可少。在第三章中,我会讲到学习英语时有效的查词典方法,今天
我们先来做一点准备工作,看看哪些词典适合我们现阶段学习使用。
根据收词的数量和针对的人群,英文词典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我们分
别来看。
第一种词典英文叫 Full-size Dictionary。中文直译叫做「全尺寸词典」,一
般翻译成「大型词典」或大词典。类似于中文的《汉语大字典》《辞海》
这种词(字)典,目的是给母语使用者及语言学家提供最全面的用词参
考。通常只收录某一种英语的词汇,比如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美
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词典有 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WD,即《韦氏
词典》,主要收录美式英语),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即《牛津英
语词典》,主要收录英式英语) 等。
第二种词典英文叫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文通常翻译为「大学词典」或
「学院词典」。这种词典收录的词条比起大词典来少一些,但修订的频率
更高,比较适合在校大学生使用。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词典有 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tionary 和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两者主要收录的都是美式英语。

以上这两种词典的目标人群都是母语使用者,释义只有英文,而且在选择
释义时通常会优先考虑解释的精确性,所以哪怕对于英语基础还不错的
人,很多时候也不一定能读懂单词的释义。经常出现查一个生词,结果在
释义里又看见两个生词的情况。而且,这种词典在英语用法方面给的例子
较少。
因此,Full-size Dictionary 和 Collegiate Dictionary 这两种词典并不适合外语
学习者使用。当然,你可以随时去一些词典的网站上免费体验在线的大词
典,如韦氏词典在线版。

韦氏词典在线版
真正适合外语学习者的词典是第三类 Learner’s Dictionary,中文就叫学习
词典。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英语学习者设计的词典。这种单词通常来说
有以下特点:
1. 通常会标注英美两种不同的发音。
2. 释义单词会限制在一个常用的范围(通常在 2000–3000 词左右),你
稍有英语基础就能看懂。
3. 通常除了英语版本之外,还会有英汉双解版本,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释
义,也可以参考汉语释义。
通常会包含更多的用法示例,如短语、搭配、例句等。
4.

基于这些特点,在现阶段我们选择学习词典作为我们的学习时主要用到的
词典。常见的学习词典有六种,英语教学界有「六大英语学习词典」的说
法,分别如下(括号里是通用的缩写):
1.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ALD),即《牛津高阶学习词
典》,英汉双解版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2.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CCAD),即《柯林斯高级英语
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3.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DOCE),即《朗文当代
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版)。
4.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MEDAL),即《麦
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英汉双解版为《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
典》
5. 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即《韦氏高
阶英语词典》,英汉双解版为《韦氏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6.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CALD),即《剑桥高级英语
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为《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标题的链接为官方提供的网页版词典,均可以免费使用(只需要忍受一下
广告)。如果你想用英汉双解版,很多词典也有官方授权的应用,大家可
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找到。
此外,很多英语老师会告诉你用英汉词典学习英语后患无穷,这话本身没
错,但这必需有一个前提,即:你能够轻松读懂英文解释。所以,请至少
有一部英汉双解词典(当然可以选电子版)。至于选哪一部,其实就现阶
段而言,这六部词典中选哪一部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基于个人习惯,和可
以获取的便捷程度,我比较推荐前三部。这三部各有特点,我简单介绍一
下。
1.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ALD 英汉双解版)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图片来自电商平台,供参考
在六大学习词典中,OALD 是历史最悠久的一本(1948 年就出版了第一
版),其英汉双解版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中国出版也较早,因
此,很多中国老师会推荐大家购买这本词典作为主力词典使用,可以说这
本词典见证了很多人学习英语的历程。
在六大学习词典中, OALD 也是收词最多的一本,其单词的用法示例也最
为丰富,非常适合英语学习者使用。双解版本的汉语释义通常也比较具
体,虽然有一些学者据此批评它不够精炼,但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这种
具体的解释能够帮你更精确地把握单词意思。
2. 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CCAD 英汉双解版)
《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图片来自电商平台,供参考
CCAD 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的单词都放到句子里去解释,这意味着当你明
白这个词的意思时,你顺便知道了这个词的用法,这对于英文阅读和写作
很有帮助。此外,官方授权的电子版词典里,除了可以搜索单词之外,还
可以直接短语或例句,如果你对一个单词的用法拿不准,可以通过这种方
法找到很多例子。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在网上搜索英文资料,似乎这种例句对我
们意义不大,但你随手搜出来的英文资料质量层次不齐。在初学阶段,我
们很难判断那种用法是对的,这时候这些例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3.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DOCE 英汉双解版)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图片来自电商平台,供参考
LDOCE 虽然历史不及 OALD 悠久(整整晚了三十年),但其英汉双解版引
入中国反而更早。 1

可能和早年间朗文集团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过教材的缘故。
其水平在我看来与 OALD 相当,早年间收录的单词用法甚至多于 OALD,
直到近年才被反超。就单词释义而言,经常使用和牛津不同的思路给出单
词释义,英汉双解版中用的中文翻译用词也常常和 OALD 不同。如果你查
完 OALD 觉得释义不是你习惯的中文的话,可以考虑换 LDOCE 试试,说
不定更适合你。
六大学习词典中,传统上认为 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 是美式英语词典,其他五本为英式英语词典,但 CCAD 和 OALD
都有针对美式英语的版本。就现在阶段来说,使用哪种版本都无所谓,造
成的唯一不便可能是这种情况:你在英式英语词典上查 color 时,会看到
「see colour」这种解释。但如果你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强迫症,可以挑你
喜欢的那种。不过,美式英语我还是最推荐《柯林斯高级美式英语学习词
典》。
关于上述这三大类词典,维基百科 Comparison of English dictionaries 这个页
面给出了详细的列表,可供参考。
此外,如果有新词或俚语在词典上没有收录,可以参考 Urban Dictionary
(市井词典),或者直接在 Google 或 Wikipedia 查找。在掌握了基本英语
表达之后,对于查不到的词或用法,还可以在 Quora 或 reddit 相关群组提
问。
语法书的选择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遇到不懂的语法现象要查阅语法书。
不过在推荐语法书之前,需要强调一点。语法规则并不是上帝指定的,是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因此,不同的语法专家总结语法时,切入
角度不同,所以每一种语法书的语法体系可能都会略有差异。很多时候,
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都是对的。因此,在初学阶段,我建议以下面的第
一本语法书《英语阅读参考手册》为主,第二本语法书《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作为后备参考之用。
1. 平时查阅的主力语法书《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叶永昌 主编)

《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图片来自电商平台,供参考
叶永昌教授主编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对于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绝大多
数语法难点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正如标题中「手册」二字的含义,这本
书本身就是为方便查阅设计的,可以极大地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几乎沿用了我们中学阶段老师讲到的各种语法
概念的定义,对于在中国上过中学的人来说,不需要重新学习一套新的语
法体系,是使用起来最无痛的一本语法书。
《柯林斯
2.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 (3rd Edition)–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第 版)》(彭妮 汉兹 主编,李明一
3 ·
译)

《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第3版)》,图片来自电商平


台,供参考
《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的英文书名当中并没有「大全」两个
字的意思,因此中文译本显得有点俗气。但就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大
全」二字又是最好的概括。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其他地方查阅
不到的语法现象,大都可以从此书中找到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的语法编排和我们国内初高中的英语语法概念略有
不同(比如里面没有「定语从句」的概念),自成一套完整自洽的体系。
但只要大家在查阅时认真阅读,相信可以与自己所学的语法体系找到对
应。
除以上两本之外,其他权威机构出版的语法书都可以在学习时使用。但就
目前这两本,配合词典,对于完成阅读篇的学习来说已经够用了。
本文小结
1. 很多英语老师会告诉你用英汉词典学习英语后患无穷,这话本身没
错,但这必需有一个前提,即:你能够轻松读懂英文解释。
2. 最适合英语学习的是六大学习词典,推荐这三本:《牛津高阶英汉双
解词典(OALD 英汉双解版)》《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CCAD 英汉双解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DOCE 英汉双解
版)》。
3. 现阶段,平时查阅的主力语法书建议使用《英语阅读参考手册》,此
外,《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可以作为后备参考。

今日任务
1. 至少在我推荐的三本学习词典中准备一本自用的词典,比较推荐最新
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纸版电子版不限。如果条件允许,
也不妨多装几本电子词典,比对使用效果更好。
2. 至少准备一本语法书,最好是《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同样纸版电子
版不限,但就我个人体验,感觉纸书更好用一些(这点与词典刚好相
反)。
2.6 本章小结
照例,我们梳理一下本章要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自行复习。
1.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积累词汇,学习英语自然也是如此。
2. 英语母语者在上学的时候也要记忆生单词,就像我们要记生字一
样。
3. 很多英语母语者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保持着专门背单词的习惯,甚
至会参加专门的词汇班。
4. 对母语者来说,确实有一些基础的词汇不是通过专门记忆而积累
的,但外语学习者很难复制。
5. 如果你读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查词典上,那么
我觉得专门花时间背单词效率会更高。
6. 尽管母语使用者相比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环境方面的优势,他们也
需要专门背单词。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出于效率考虑,在基础
词汇不足的情况下,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7. 在背单词时,把词汇量目标定到一万到两万之间是个不错的选
择。可以按照词频选出你要背的单词,比如你的目标是两万,你
要背的就是最高频的两万单词。
8. 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词汇问题,但它是我们积累词汇的第一
步,也是一个必要步骤。
9. 所谓背单词,其实就是把单词的意思记住,而记忆最基本方法是
前面无数次提到过的重复。
10. 背单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之一,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简单
的事情就应该容易做好。
11. 看到一个英文单词能够立即想到它的一个中文意思,就可以认为
这个单词你记住了。这就是我们背单词的时候记忆的标准。对于
多个意思的单词,在背单词时,只需要记其中一个意思。
12. 记忆的要诀是重复,不是单次的时间长。
13. 记忆单词的拼写确实很重要,但我们不需要专门做这件事,只要
你背的遍数足够多,最终你自然而然就能掌握大部分词的拼写。
偶有疑难杂症,再专门练习不迟。
14. 你今天背的多,明天忘的就多,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记得的也
多。
15. 每天任务量建议是:在你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通常来说,一天新背 300~400 个单词是个比较好的指标。
16. 选背单词软件时,切记完美不存在,不完美的方案也可以解决问
题。
17. 选定了背单词软件之后,请定出每天的任务量,然后按照软件设
定的记忆周期去背单词即可。
18. 背单词并不需要状态好,你状态不好的时候,可以工作,没理由
不能背单词。古人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能做事,我们作为他们的后
代,也能。
19. 背单词的时候,难免发现很多单词刚刚背过就忘了,但是突然有
一天你会发现一下子记住了好多单词,其实就是因为刚好在这一
遍这些词都达到了你的临界值。所以请保持冷静,继续背下去。
20. 你可以选择用整块时间背单词,也可以选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
但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只是一种时间分配方式而已,并不是一种
神奇的新式记忆法,因此也不会减少你背单词的需要投入的时间
和精力。
21. 背单词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的能力。如果说无
法长时间忍受无聊、缺乏耐心是我们的天性, 那么让自己变得更
有耐心其实是对天性的一种驯化,能够帮助驯化这种天性的一种
重要能力是恢复力(resilience)。
22. 如果你背单词时走神了,请你在回过神来的那一刻,让自己继续
背下去。你一开始的状态是背单词,走神相当于偏离了最初的状
态,在你回过神来之后,你又回到了背单词的状态。这里用到的
就是你的恢复力。你不断从走神状态回到背单词状态的过程,就
是在不断使用你恢复力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在训练你的恢复
力。
23. 在你明白了整套训练恢复力方法之后,训练的过程中你最好只记
得「回过神来之后,继续背单词」这句话。
24. 如果你背单词有中断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情况,可以考虑把每天背
单词的任务尽可能提前。此外,当你意识到自己中断了之后,在
下一个可用的时间开始继续背单词。这也是在训练恢复力。
25. 这种通过训练恢复力最终提高耐心的方法,已经(可能)是最无
痛的方法了,因为它并没有直接和你的天性对抗。并没有不让你
走神,也不没有让你责备自己走神,更没有让你和走神这种状态
对抗,只是告诉你回过神来之后该做什么。
26. 如果我们不按照语法来表达,将最终无法说出或写出人类能理解
的句子;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语法,就无法听懂或读懂这门语言的
承载的信息。
27. 对于母语来说,我们不需要专门学习语法也可以熟练掌握。我们
每个人都是自己母语的「隐性语法专家」。但是,我们很难在学
外语时,把自己的母语学习经历重复一遍。
28. 想要高效学习一门语言,针对语法的专门性学习和训练必不可
少。
29. 我们需要在阅读时积累自己看不懂的语法规则,这样能够确保自
己学到的语法是有用的。随着你的阅读量提升,你不懂的语法现
象越来越少了,最后你的语法自然也就提高了。
30. 很多英语老师会告诉你用英汉词典学习英语后患无穷,这话本身
没错,但这必需有一个前提,即:你能够轻松读懂英文解释。
31. 最适合英语学习的是六大学习词典,推荐这三本:《牛津高阶英
汉双解词典(OALD 英汉双解版)》《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
词典(CCAD 英汉双解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DOCE
英汉双解版)》。
现阶段,平时查阅的主力语法书建议使用《英语阅读参考手
32.
册》,此外,《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可以作为后备
参考。
自此,我们教程的第二章就结束了,但词汇和语法(用法)的积累贯
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这一点大家马上就能在下一章《逐步提升阅读
能力》中有切身体会。
欢迎各位将本章的阅读体会分享到留言区。
(本周五会把第三章的前两篇一次性放出,敬请期待。如果各位觉得
本教程不错,也欢迎分享给身边有英语学习需求的朋友,非常感谢。
我们周五见。)
3.1 为什么从阅读开始?
既然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与重复,那么我们一定要先找到
模仿与重复的对象,即已经存在的正确英语表达。这意味着我们只能先从
听力或者阅读学习。 1

虽然口语的练习差不多要和听力同步开始。
根据我们母语的学习经验,从听力开始是最自然的顺序。但是,我们前面
也几次提到,外语学习者几乎不可能完全复制母语的学习环境和流程。在
没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的情况下,直接从听力入手,学习曲线过于陡
峭,因为细分起来,听力一项本身就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直接学起来很容
易让人觉得枯燥,进而放弃。这是我们这套教程选择从阅读开始的一个重
要原因。
不过反过来说,对于在非英语国家长大的成年人,从阅读入手其实还有其
独有的优势,具体如下:
1. 阅读的环境更容易打造
如果你想学习英语,但并不在一个英语环境中,你就需要主动为自己打造
这种环境。毋庸置疑,相比听力口语的训练,打造阅读的训练环境要容易
得多:只要你有空闲时间,随时都可以拿起一份英语材料开始阅读。而听
力口语的训练往往存在着被别人打扰或打扰别人的可能性。
甚至一个生活在英语国家人,要练习阅读,也不可避免地要为自己打造这
种环境。也就是说阅读训练基本上和你生活在那个国家没有关系。
这里顺便强调一点,一个人身在英语国家,并不意味着就有英语环境。如
果不和母语者交流的话,也很难说是在英语环境,这其实是很多在国外生
活的人的常态。我对这种生活选择本身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确实有很多
腼腆的人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如果你是这种状态,又想学好英语,你要做
的是假装在国内(这没有什么丢人的),即你得像一个生活在国内的人一
样主动给自己打造英语环境。
2. 阅读当中能积累最多的词汇和用法(语法)
对英语和汉语这种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来说,书面语中的常用词汇和用法
远远大于口语。比如说,我们很少在聊天时用一些像「耳提面命」「门可
罗雀」这样的成语,但是在阅读时却经常碰到。反过来说,口语中虽然也
有一些独有的表达,比如一些缩写,但考虑到我们也会读到一些对话,其
中大部分在阅读中也能遇到。
简单来说,阅读时遇到的词汇和用法就算不能包含全部的听力口语的词汇
和用法,也至少能包含大部分。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表示为下图。

因此,如果我们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和语法,等到再学听力口语时,很少需
要专门去查词典和语法书,因为大部分词汇和语法现象你已经见过了。
3. 阅读本身就能为我们带来巨大收益
很多时候,阅读是获取信息和知识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对于阅读没有障
碍的人, 2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怀疑自己有阅读障碍(也就是失读症),有条件的话
建议去相关机构做一下诊断,其实阅读障碍在人群中并不罕见,只是很多
人背错误地认为是不好好学习。
如果你平时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达到母语阅读水平时,阅读同样长度的
文字,一般要比听对应的录音要快(前提是读懂及听懂)。对于这部分人
来说,阅读很多时候甚至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最主要手段。
在第一章我曾讲过,以互联网为例,根据 W3Techs.com 统计,目前使用英
语的网站数量超过一半,与此相对应,汉语只有不到 1.3%。如果你能够读
懂英文,哪怕听不懂英语,也可以获得比只会汉语更多的信息。此外,以
Youtube 为例,只要视频里的英文发音还过得去,哪怕没有配套的字幕,机
器自动生成的英文字幕也相当准确,即只要你阅读能力够好,通过读字幕
的方式,也可以看懂相当数量的英文视频。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从阅读开始学起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结合实际考虑的
话很可能是一种最佳选择。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我们在第一章也曾讲过,因为自学语言其实也是
一种养成语言学习习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先从一个习惯开始,会相
对容易。
习惯本身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在接下来的副篇中,我会专门谈谈
这个问题。
本文小结
1. 既然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与重复,那么我们一定要先
找到模仿与重复的对象,即已经存在的正确英语表达。这意味着我们
只能先从听力或者阅读学习。
2. 对于在非英语国家长大的成年人,从阅读入手其实还有其独有的优
势:1)阅读的环境更容易打造;2)阅读当中能积累最多的词汇和用
法(语法);3)阅读本身就能为我们带来巨大收益。
3. 阅读训练基本上和你生活在那个国家没有关系。一个人身在英语国
家,并不意味着就有英语环境。
今日任务
完成每日背单词的任务。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很多人在学习语言时,会寻找捷径,至于语言学习有没有捷径,众说纷
纭。大家不妨先想想,「捷径」是什么意思?
(今天更新两篇,这是第一篇,请思考完这个问题之后,再看下一篇。按
照我们之前的约定,从第三章开始改为每周二、五更新,3.3 我们下周二再
更新。)
3.2 副篇:谈谈习惯的养成
思考
养成一个习惯到底要多少天?
「捷径」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说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是在学好之后能够阅读英文书籍或其他
文字资料(如论文、专业文档、新闻等),也许你就是其中之一。但
我同时也注意到,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其实并没有母语的阅读习惯。
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我首先要在这里泼一盆冷水:你定的这个目标
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你学不会英语。如果你能很大程度执行学习计划
的话,哪怕学习中这种阅读行为并没有形成习惯,你的英语阅读能力
也能有质的提升。但是提升了之后呢?不妨设想你半年之后,你想读
的英文资料大都能读懂了,但你没有阅读的习惯,那么你学到的东西
也会被逐渐遗忘。想想我们小时候练习写汉字用了多久?电脑和智能
设备时代来临之后,又有多少人提笔忘字呢?母语尚且如此,何况外
语?
除此之外,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学成之后那种阅读
的快感很难成为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过程中也更容易陷入「学这个
有什么用」的自我怀疑。
因此,如果你想让你的英语学习更有动力,并且在学成之后,你的成
果不至于一点点随风而去,最好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果你现在没有这样的习惯,那么你正好利用学习这套教程的机会,
跟着这套教程,直接培养英文的阅读习惯。在训练阅读能力的过程
中,你每天都需要抽时间出来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在整个训练过程
结束后,你可以继续把这个时间留给英语阅读。
如果你现在就有阅读习惯当然更好,但你还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抵制
读中文的诱惑。很多时候,阅读中文其实是一种休息和放松,在学英
语的时候,这种感觉在对比之下会更加强烈。
如何养成一个习惯
坊间关于养成习惯的书籍(如《习惯的力量》)及视频(如 TED)资
料很多,如果你有涉猎,对养成一个习惯的方法可能并不陌生。通常
认为,习惯是「触发信号(cue)→惯常行为(routine)→奖励
(reward)」这样一个循环回路。 1

可参见查尔斯·都希格《习惯的力量》,事实上很多研究习惯的文献也
会采用这种回路。
比如,有些人的背单词习惯是:定一个固定时间的闹钟,闹钟一响
(触发信号),自动开始背单词(惯常行为),完成任务之后,给自
己一块巧克力(奖励)。如果你原来没有这样的习惯,多次重复之
后,你的大脑慢慢就会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回路记下来,之后你就可以
进入一种自动化的状态,即只要听到闹钟响,马上开始背单词,这时
你就形成了习惯。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前两点,有研究表明(如 Lally et al. 2009)其实反
复对于一个触发信号(cue)做动作回应(behavior,养成习惯之后即
为惯常行为),对许多人来说的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并不需要有外
来的奖励。这里面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你要养成的习惯本身就能带
来内在的奖励,以英语阅读来说,你读懂了一篇文章之后本身就很
爽,所以不需要额外的奖励来强化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阅读本身
能够给你带来快感的话,学起来就会更有动力,因为这种快感本身可
以作为一种奖励存在。
也就是说,要养成一个习惯,首先你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触发信号,比
如时间、环境或之前的行为,然后每次遇到这个触发信号,提醒自己
马上开始想要培养的行为。以阅读为例,你可以定每天下班时间作为
触发信号,到时间马上执行英文阅读任务,直到某一天一到下班,自
动就拿出了英语阅读材料,这时你进入了一种自动化状态,即习惯已
经养成了。
但我想,以上这些都不是你想听到的,因为只要你试图培养过习惯,
无论成功与否,就知道知易行难。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帮助我们
迅速养成习惯呢?作为一个教师,我其实比各位更想找到这种灵丹妙
药,但却找到了一些让幻想破灭的证据。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或许你
和我一样,在认清了现实之后,反而有更大的坚持下去的动力。
21 天真的能培养出一个习惯吗?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所谓的「21 天效应」,大意是 21 天就能养成一个
良好的习惯。在年少无知的时代,我也曾不假思索地相信并实践过这
一理论,但结果很难说有效,很多事坚持了 21 天之后直接放弃了。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相信你和我也一样会有一种挫败感。觉得自
己似乎又蠢得很别致,以至于做不到其他人能做到的事。好在我自己
后来做了教师,教师的职业经验告诉我,绝大多数你遇到的问题别人
也遇到过,几乎没有人蠢得很别致。
于是我马上开始查找相关文献,想看看究竟是我对「21 天效应」理解
出现了偏差,还是我自己真的是特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根本找不
到所谓「21 天效应」的真正来源,学术文献中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
持「21 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
看到这个结果,我如释重负, 2

这证明我也是正常人。
但紧接着就开始寻找下一个问题的答案:养成一个习惯究竟需要多
久?终于让我找到一篇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论文。
伦敦大学学院的拉利博士等人(Lally et al. 2009)通过追踪实验发
现,不同的人养成一个习惯的时间有着巨大差异。就实验数据来看,
从 18 天到 254 天不等,中位数是 66 天,上四分位数是 39 天。大概可
以这么说,超过一半的人要养成一个习惯要至少要 66 天,超过 75%
的人养成一个习惯至少要 39 天。
虽然这个实验的样本量并不大(82 个人提交了有效数据),但是至少
能表明「 21 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以中位数为参考标
准的话,我们至少应该以 66 天为目标,而且需要谨记自己可能需要更
长时间。
此外,与我们的直觉一致,相对较难的习惯养成起来也更加困难。比
如,可以合理推测,养成一个每天阅读英文的习惯要比每天背英文单
词更难一些。上述这篇论文中的实验中,参与者可以选择三个习惯中
的一个来养成,分别是(1) 每天午饭吃一块水果,(2)每天午饭喝
一瓶水,(3)每天晚饭前跑步 15 分钟。前两个似乎都很难说比每天
阅读英语要难。因此,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似乎还要更长的
时间。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开始对照自己已有的一些习惯,如每天刷牙、每
天写日记等,似乎都至少坚持了三个月以上甚至更久,才基本做到只
要出现信号就自动完成。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被我坚持了 21
天就放弃的行为,如果我不是盲信了「21 天效应」,继续坚持下去,
说不定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其实这也是我们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用途之一。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学
术语言,大部分优秀的论文都用英文写成。如果我早一天读到这篇论
文,至少不会认为自己坚持 21 天就理所当然应该形成习惯,确定了自
己的状态时正常的之后,就不会那么着急,也就不会轻易放弃。退一
步讲,哪怕放弃了也不再会自责。
从这个角度讲,通过这样的阅读,我更快地明白了问题所在,节约了
自己的时间。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捷径。
顺便提一句,大家不要误会「捷径」的意思。捷径的绝对路程并不一
定短,只是相对短而已。打个比方,你不走捷径的话,路程是一万公
里,走了捷径路程是九千公里,但九千公里也需要跋涉。
不妨看个生活中的例子。下图中我用高德地图搜寻了从北京开车去西
安的路线。左边第一条路线 1075 公里,中间和右边的两条路线分别为
1103 公里和 1142 公里。相比第二条第三条路线,第一条就是捷径,
但第一条也距离也并不算短。
北京开车去西安的路线
对应到学英语,捷径大抵如此,只要模仿与重复正确的英语,捷径只
是比弯路稍微短一点,你走不走捷径,要花的时间都差不了太多。
一个朋友告诉我,学生找她要学习英语的捷径,她给了捷径,但
学生并不满意。她说:「我后来才发现,其实学生要的不是『捷
径』,而是『电梯』。」
如果你也要电梯,那么确实没有。
在养成习惯时,中间断了会有影响吗?
上述拉利博士等人的论文(Lally et al. 2009)中,还提到了我们关心
的另一个问题,即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中断一次是否有影响?他们
给出的结论也非常符合直觉:如果偶然有一次中断,并不影响习惯养
成的效果。因此,如果你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偶然有一天没有
完成任务,也并不需要担心,第二天继续就好了。
但是,与背单词一样,培养阅读习惯时也会遇到中断很久的情况。根
据阿米塔奇(Armitage 2005)论文的结论,中断一周会有显著的影
响。那么这时该怎么办呢?
我想除了尽可能完善自己的习惯流程之外,也只能像背单词一样,在
你意识到的时候,继续开始。不过,不要灰心,就像前面我们讲到的
背单词一样,虽然这时候你培养习惯的流程受了影响,但随着你恢复
力的变好,中断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慢慢地你的
习惯也就养成了。帮助你养成习惯,也是恢复力的一个重要作用。
如果你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后续的其他习惯),除了学
好之后,可以学有所用之外,在学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你练
起来也会越来越轻松,甚至不练不爽。不过,如果你最终还是没有能
够培养出这种习惯,也请记住,只要能够按照你完成公司项目的那种
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今天这篇先谈到这里,下一篇我会讲到现阶段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英文
文章入手,不过在阅读教程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每天背单词的任
务。
本文小结
1. 如果你本身没有日常阅读习惯,那么以日常阅读英文材料为自己
的学习目标,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2. 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学成之后那种阅读的快感
很难成为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过程中也更容易陷入「学这个有
什么用」的自我怀疑。不妨跟着这套教程直接培养英文阅读习
惯。
3.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抵制读中文的诱惑,很多时候,阅读中文其实
是一种休息和放松,在学英语的时候,这种感觉在对比之下会更
加强烈。
4. 学术文献中没有找到任何科学证据支持「21 天养成一个习惯」的
说法。拉利博士等人(Lally et al. 2009)的追踪实验至少能表明
「 21 天养成一个习惯」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以中位数为参考标准
的话,我们至少应该以 66 天为目标,而且需要谨记自己可能需要
更长时间。
5. 捷径的绝对路程并不一定短,只是相对短而已。打个比方,你不
走捷径的话,路程是一万公里,走了捷径路程是九千公里,但九
千公里也需要跋涉。
6. 如果偶然有一次中断,并不影响习惯养成的效果。就算中间中断
的时间很长,也可以通过恢复力来慢慢缩短中断时间,逐步养成
习惯。
7. 如果你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培养出这种习惯,也请记住,只要能够
按照你完成公司项目的那种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会学到
很多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Armitage, C. J. (2005). Ca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redict the
mainten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Health Psychology, 24, 235–245.
2. Lally, P., Jaarsveld, C. H. M., Potts, H.W.W., & Wardle, J. (2009). How
are habits formed: Modelling habit formation in the real worldy. Wiley
Online Library (2009).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998–1009 (2010).

今日任务
1. 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2. 回想一下你自己现有一些习惯,哪些可以称为好习惯?这些习惯
是怎么养成的?花了多长时间?
3. 回想一下你自己之前试图培养但却没有成功的那些习惯,坚持了
多久?为什么失败?
(今天更新两篇,这是第二篇。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从第三章开始
改为每周二、五更新,3.3 我们下周二再更新,下周二见。)
如何入手?——选择阅读材料
3.3
(一)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阅读能力训练。与背单词一样,我们首先
要确定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训练。
对于已经在国内上过中学,多少有点英语基础的朋友来说,最好的英
语学习资料既不能过于简单,否则顶多只能让你已经会的内容趋于熟
练,又不能太难,否则学习效率和信心都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如
果读完一篇写的不错的英文文章,你能明白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并且
大概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但总还是有一部分内容的意思不能完全
把握,这种难度的文章最适合用来做训练。
上面这个判断标准有些模糊,因此也有一些老师会建议使用能够读懂
百分之七八十的文章来做训练,这看上去是一种量化标准,但其实我
们很难说清楚什么叫做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中,
我会首先给大家提供一种比较清晰的阅读材料选择标准。
如果你自测的阅读成绩不低于雅思 5.5 分
在《1.3 衡量英语能力的标准是什么?》一文中我要求大家对自己的英语
阅读能力做了测试。如果你测出来的阅读水平在雅思 5.5 分及以上
(大致就是一套阅读题,三篇文章 40 个题目,做对了一半以上),那
么可以选择下列材料来作为训练材料。
1. 托福和雅思的真题文章
托福和雅思的文章在我看来也是最适合用来训练的材料之一。
首先,从难度方面来讲,如果你自测出来的英文水平正好在我说的这
个范围,那么这些文章刚好属于能了解大意,却不能完全读懂的水
平,非常适合作为训练材料。托福和雅思这两种考试的标准化程度较
高,其文章的难度比较稳定,在你训练的过程中,你可以更加容易地
对你不同时期的阅读水平做出对比,能够更好地把握你的阅读能力变
化。
其次,每篇文章的长度相对稳定。托福和雅思(A 类)每篇文章的长
度大约都在 700 词左右,因此可以更好地安排阅读训练时间。
其三,托福雅思考试的文章都会经过专家审议,几乎不存在语言本身
的错误,也不会对初学者产生写作方面潜移默化的误导。
因此,托福雅思的文章是我们训练选取的第一部分材料。
2. 流行科学文章(包括科普文章)、新闻
考试的文章虽然有上述的优点,但前面也曾说过,考试文章有偏向学
术英语的趋势,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最好也能搭配一些其他来源的阅读
材料。那么该如何挑选呢?
首先,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等虚构类作品)及文学作品相关的材料
(文艺评论、文学批评、书评等)整体阅读难度会更高一些,对母语
者来说可能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并不适合现阶段用来做阅读训练。
其次,非虚构的文章中,科学普及类文章和新闻通常阅读难度会稍微
低一点,比较适合我们现阶段学习。
不过,不同的网站和期刊杂志的文章难度也会略有差异,就目前的水
平来说,我推荐 经济学人(Economist)、时代周刊(Time)、
ScienceDaily.com、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这几家的文章。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卫
报(The Guardian)、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文章的难度相对稍
稍高一点,可以在训练到后期时,添加一些这几家媒体的文章。
很多人喜欢的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其新闻类的阅读难度
与前面这几家相当(通常也会稍难一点),不过其他板块的阅读难度
(尤其是虚构类作品)要高出不少。
如果你自测的阅读成绩低于雅思 5.5 分
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上述两类文章对你来说都有写偏难,建议回退
一步,从《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和第四册的文章开始练起。同样,按
照这套教程后面的练习方法来练,每练习半本书,再自测一次,如果
能达到雅思 5.5 分的水平,就开始使用前面说的那两类文章。
我该练习多少篇?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你能按照我们的训练要求,完成 100 篇文
章的训练,那么这种类型的文章对你来说,就不成问题了。这一百篇
文章能够涵盖阅读中常见的几乎所有的语法现象,以及此类文章中词
汇的所有常见用法。
为了保证我们教程的学习效果,减少选择困难,我在这里给大家直接
指定一些文章。
对于那些自测雅思 5.5 分以下的朋友,你需要通过练习新概念的文
章,先达到 5.5 分的水平,然后再去练习下面这 100 篇。
1. 魔鬼 66 篇
1. 托福 TPO 31—38 的所有阅读文章,共 24 篇;
剑桥雅思(A 类) 11 和 12 的所有阅读文章,共 24 篇;
2.
经济学人(Economist),时代周刊(Time)
3.
或 ScienceDaily.com 中随机挑选 18 篇。
针对上述第 3 类,如果你有条件获取 经济学人(Economist)或者 时
代周刊(Time)的文章,优先从这两份杂志中挑选。 为了保证练习效
果,在挑选这 18 篇文章时,请做到:1. 选择 700 词左右的文章(如果
有时间长一点也行);2. 分散选择不同领域的文章。
但考虑到上述媒体都有付费墙存在,Science Daily 的文章都可以免费
阅读,也可以选择 ScienceDaily.com 的文章。
以上共计 66 篇,每天一篇的话,需要连续阅读 66 天。在《3.2 副篇:
谈谈习惯的养成》一文中我曾引用一篇论文的数据,讲到在那篇论文
中,习惯养成的时间中位数是 66 天,因此,不妨把这 66 篇定为我们
最初坚持的目标,坚持到这个时间,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养成了
每天阅读的习惯。我曾把这戏称为「魔鬼 66 篇」,没别的原因,只因
为 66 这个数字刚好对应了传说中撒旦的生日。希望练完这 66 篇之
后,你能击败拦在你英文阅读路上的心魔。
2. 后续 34 篇
在以下媒体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自行选择 34 篇文章: 经济学
人(Economist)、时代周刊(Time)、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卫报(The Guardian)、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同样,如果条件允许,强烈建议使用 经济学人
(Economist)或者 时代周刊(Time)的文章来做后续 34 篇练习。
(如果确实没办法获取,可以继续使用 ScienceDaily.com 来练习。本
文的附录中,我会给出一份 Science Daily 文章的列表,一共 52 篇,加
上前面托福雅思的文章,共计 100 篇。这 52 篇中,前 42 篇是我去年
给一个朋友做训练时开的阅读清单,后 10 篇是我最近新加的,供只想
点击一个链接就开始练习的朋友参考。这些文章都是随机选取的,有
长有短,平均在 700 词左右,在训练阶段,我们有必要随机接触不同
领域的文章,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不过必须说明一点,Science Daily
的文章多少算是通俗科学文章,模式化比较明显,有条件的话还是建
议多选择一些其他来源的文章。)
有了以上这 100 篇文章,我们第一阶段的训练材料就有了。因此,无
论如何请各位准备好 100 篇的训练资料,请不要等到练习的时候才去
选文章,很多时候多一点点麻烦就会让你放弃。
具体的训练方法,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讲解,今天你可以先挑其中一
篇按照自己之前惯常的方式去阅读。

今日任务
1. 找到上述 100 篇文章(魔鬼 66 篇+后续 34 篇),放在自己最方便
获取的地方。
2. 在托福和雅思的文章中选择其中一篇,按照你之前惯常的阅读方
式把文章读一遍。
3. 当然不要忘了你自己同时还有背单词的任务。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1. 你读英语文章时,每篇文章都彻底读懂了吗?
2. 你小学语文课上,原本读不懂的中文文章,经过努力之后是不是
都读懂了呢?
附录:随机选择的 52 篇 Science
Daily 文章(供参考)
本文为 3.3《如何入手?——选择阅读材料(一)》的附录部分,为方
便阅读,单独拆为一篇文章。
以下为 52 篇 Science Daily 文章的链接。如果有条件,强烈建议按正
文的要求,在你的阅读清单中添加一些 Time、The Economist 等杂志的
文章。
1. New islands, happy feet: Study reveals island formation a key driver of
penguin speciation
2. Revising the history of big, climate-altering volcanic eruptions
3. Scaling up search for analogies could be key to innovation: AI,
crowdsourcing can identify insights that lead to breakthroughs
4. Word order predicts a native speakers' working memory: The language
we speak affects the way we process, store and retrieve information
5. Mindfulness and sleep can reduce exhaustion in entrepreneurs
6. A new culprit in cognitive decline in Alzheimer's disease: Study finds
blood protein destroys memory storage sites in the brain and may lead
to new treatments
7. Dark fiber lays groundwork for long-distance earthquake detection and
groundwater mapping: Researchers capture a detailed picture of how
earthquakes travel through the Earth's subsurface
8. One step closer to growing made-to-order human kidneys
9. Evolution in vertebrates
10. Restoring movement and autonom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paralysis: Study demonstrates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11. Supercomputing helps study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12. Microbes hitched to insects provide a rich source of new antibiotics
13. The dangers of hidden fat: Exercise is your best defense against deep
abdominal fat
14. Novel hypothesis goes underground to predict future of Greenland ice
sheet
15. Strategies for growing biomass for fuel can have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16. Nudg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rove decisions
17. Hubble fortuitously discovers a new galaxy in the cosmic
neighborhood
18. No sweat? That's an issue for home-schooled children: Many fall short
of exercise goals despite organized activities
19. Collective nostalgia makes people prefer domestic products
20. Worsening of overdose crisis predicted: Limits of focusing on
prescription opioids
21. Climate change and infertility -- a ticking time bomb?
22. Simulating meteorite impacts in the lab: Scientists monitor the
response of feldspar minerals to rapid compression
23. Women, your inner circle may be key to gaining leadership roles
24. Intracellular longevity pathway uncovered
25. Dangerous bee virus might be innocent bystander: Beekeepers urged to
rethink fears around deadly virus
26. Engineers translate brain signals directly into speech: Advance marks
critical step towar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that hold immense
promise for those with limited or no ability to speak
27. Rocking motion improves sleep and memory, studies in mice and
people show
28. Neanderthal hunting spears could kill at a distance
29. Fried food linked to heightened risk of early death among older US
women: Fried chicken and fried fish in particular seem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death
30.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2018: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climate
with economic growth
31. Close flu vaccine supply gaps to ease flu seasons, make pandemics
less deadly: A tweak to our flu vaccine resupply logistics could save
thousands of lives
32. Intermittent fasting could improve obese women's health
33. How today's high school cliques compare to yesterday's: Researchers
study adolescent peer crowds
34. Bee mite arrival in Hawaii causes pathogen changes in honeybee
predators
35. Researchers overcome hurdle in CRISPR gene editing for muscular
dystrophy: Increasing 'flags' in CRISPR extends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in mice
36. Ancient gene duplication gave grasses multiple ways to wait out
winter
37.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lleviating flashbacks by playing Tetris
38. Why people reject city trees: Study explains why thousands of Detroit
residents rejected city's tree planting efforts
39. Scientists discover a process that stabilizes fusion plasmas
40. Study offers new view of how cartels work
41. Mindfulness and sleep can reduce exhaustion in entrepreneurs
42. Word order predicts a native speakers' working memory
43. Learning difficulties due to poor connectivity, not specific brain
regions
44. 'Surfing attack' hacks Siri, Google with ultrasonic waves: Researchers
use ultrasound waves vibrating through tables to access cellphones
45. Even a limited India-Pakistan nuclear war would bring global famine,
says study: Soot from firestorms would reduce crop production for
years
46. Lucy had an ape-like brain: Three-million-year-old brain imprints
show that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infants may have had a long
dependence on caregivers
47. Traces of ancient rainforest in Antarctica point to a warmer prehistoric
world
4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ields new antibiotic: A deep-learning model
identifies a powerful new drug that can kill many species of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49. Hubble finds best evidence for elusive mid-sized black hole
50. Weighing in on the origin of heavy elements
51. Where in the brain does creativity come from? Evidence from jazz
musicians
52. Old human cells rejuvenated with stem cell technology
在读第一篇英文文章时就找到
3.4
母语阅读体验——辅助精读法
思考
你读英语文章时,每篇文章都彻底读懂了吗?
你小学语文课上,原本读不懂的中文文章,经过努力之后是不是
都读懂了呢?
上一篇文章中,我让你准备了提升阅读能力所需要的英文训练材料,
并让你按照自己原本习惯的英语阅读方式,读了其中一篇。
很多朋友在读英文文章时,会采取和平时读汉语文章一样的做法,即
读过就算:不管这篇文章我能理解多少,我读完了,就再也不想看这
一篇文章了。据我观察,很多人这种阅读习惯都是从中学阶段养成
的。我们上中学时,往往有做不完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做完一篇
阅读理解的题目,对完答案,也许这篇文章中有你不懂的地方,但无
论如何还是完成任务要紧,于是赶紧开始做下一篇。
这种「读过就算」的阅读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它把你的阅读水平锁
死在了你现在的水平。举例来说,你读一篇文章,看懂了 80%,如果
你读过就算,下一次碰到那 20% 的内容你依然是读不懂。长期这样读
下去,你练到最好也只是让你原来就懂的那 80% 不断熟练而已。
一个朴素的道理是,只有你把原来读不懂的东西变成能够读懂的东
西,阅读能力才真正能够提高。因此,「读过就算」这种阅读习惯对
提升阅读能力本身来说,帮助甚微。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读一篇文章时,都不
放过自己不懂的东西,而且要尽全力把这些不懂的东西变成自己懂的
东西。
1

当然,切记这是语言训练,这里的读懂指读懂字面意思。如果是因为
专业知识导致的不懂,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
简单来说,你读每一篇文章,都应该让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达到母
语的水平:从第一篇训练文章开始,我们要让每一篇英文文章读起来
都像读汉语一样。
我知道很多人从接触英语开始到现在,从来就没有在读英语是有一种
「就像读汉语一样」的体验,因此难免怀疑,现在就可以做到吗?
当然可以。你不妨再回想一下自己在语文课上,初学母语阅读的过
程,哪怕一篇文章中有你不熟悉的生字或生词,一开始你阅读有些困
难,有哪一篇你最终没有读懂呢?不过,我们并不是一下子读懂的,
还是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比如老师对生词的讲解、以及我们自己一遍
又一遍的重复阅读。
对于英语来说,也是一样的。哪怕你的英语还没有达到母语水平,只
要能够找到适当的辅助手段,我们也可以在当下就找到阅读母语的感
觉。
因此,我把这种阅读方法命名为辅助精读法。
2

这种方法源自我的老师葛志福讲解的阅读法「七星大法」,我在此基
础上做了一些优化,并给出了背后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应该如何利用辅助精读法来做阅读训练。
辅助精读法
以现在的水平,要将一篇英文文章读到像母语一样,仅仅读一遍肯定
不行(因为你的母语并不是英语)。通常来说,我们至少要把一篇文
章读七遍。在读这七遍的过程中,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要解决阅读中
的不同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你读起来就可以像母语一般顺
畅了。
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忘记了每一遍要做什么,可以把这篇文章摆在手
边。读每一遍之前先阅读这篇文章相关内容。
第一遍
第一遍阅读时,你需要做如下几件事:
1. 把握文章大意,这一点和你平时休闲阅读没有区别;
2. 标记出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并尽可能根据语境去推测单词的意
思,阅读过程中不要查词典。
在第一遍读完之后,你需要用你手里的词典,一次性查出所有不认识
单词的意思,并找一张纸记下来。记的时候,注意几点:
1. 如果一个单词有多个释义,只记单词在当前语境下的意思,这需
要你通过文章其他内容去判断,看哪一个意思是最顺的;
2. 只记录单词的汉语释义,并胡乱写在你手里的纸上。简单来说,
不要按顺序写,也不要写英文单词本身,更不要直接写在那个单
词旁边。
关于第 1 点,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参考我们下一篇文章《阅读时查词
典的正确方法》,今天的训练请你先照做。关于第 2 点,请读下去,
你马上就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至此第一遍阅读结束。
第二遍
阅读第二遍时,需要做两件事:
1. 如果你发现自己第一遍查出来的单词意思有可能并不是该语境下
的意思,你需要针对这个释义作修正。
2. 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某个生单词你刚刚查过,马上就不记得
了。这时首先请你努力想想它是什么意思,因为刚刚查过,有可
能能想起来。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就在那张写着中文释义的纸上
去找。
看完第 2 点,你应该就能明白为什么我让你把单词的意思不按顺序胡
乱地写在纸上了:因为这种寻找的过程相当于你把这个单词记了一
遍。
人的大脑都会偷懒,如果你把英文单词的意思写在它旁边,我们的大
脑就会用最省力的方式只关注那个汉语意思,而忽视英文单词本身。
但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做法,首先,你在想单词的意思的时候,会把
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词上面,之后在寻找单词释义时,你把这个词和它
的释义做了一次联接,这就是我们在阅读时,积累单词的方式。
第三遍
第三遍要做的事情和第二遍一致。
我们期待三遍读完之后,你的单词问题应该能够全部解决。不过,如
果后面某一遍你读到某个单词又不认识了,那么还是请你到那一堆释
义里去寻找,这本身就是在记忆单词。
第四遍
从第四遍开始,这篇文章当中已经没有你不认识的单词了。如果这个
时候,你依然有读不懂的句子,那说明你语法有了问题。确切的讲,
是句法有了问题。
这时,你需要针对读不懂的句子做句法分析。一般来说,做完句子分
析,大部分句子的意思都能够理顺。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做句子分析,不要着急,我们后面会专门的文章
来讲解分析方法。现在,针对读不懂的句子,请暂时通过查阅语法书
的方式解决。
第五遍
如果读到第五遍,在做过句子分析之后,依然有读不懂的句子,这时
你需要求助语法书(即你手里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请通过查阅语法书,彻底弄清楚面前的语法现象,并把这种语法现象
和相应的句子记录下来。
如果你查完语法书依然看不懂句子,这时可以去请教周围或者网上一
些英语比较好的朋友,让他们给你彻底讲解清楚。
第六遍
读完第五遍,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你都能读懂了。第
六遍请你从头至尾把文章再顺一遍,当然可能还有些磕磕绊绊,但你
终于把一篇文章从头至尾都读懂了。
第七遍
最后再读一遍,这一遍你会比上一遍读起来更加顺利。
因为不断地重复,你大脑不断地把看到的英文翻译成你能理解的汉
语,这种翻译的过程会越来越短,等到第七遍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幻
觉,觉得你似乎没有翻译,直接把英文读懂了。
只要你完成了我们要求的 100 篇练习量,幻觉也就不再是幻觉了,而
是你真正能力的一部分。
第七遍读完之后
1. 将生单词全部记录到生词本上(背单词软件),纳入到自己背单
词的任务中。
2. 将第五遍阅读时,查阅语法书记录下来的语法现象也记录到记忆
软件中,在背单词时,一并复习。
注意事项
1. 这七遍阅读请尽量用整块时间一次性完成,最好能做到每天练习
一篇,这样能起到最佳学习效果,对于养成阅读习惯也会有很大
帮助。如果时间不允许,至少隔天完成一篇练习。
2.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你使用辅助精读法训练时,每练 25 篇文章,
你会觉得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练到这个数量之前,不
会有明显感觉。因此,在你练到第十几篇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
提高,那么请你至少坚持到 25 篇看看。在你练到 50 篇的时候,
可以再找一套剑桥雅思的阅读题目对自己做一下测试,相信分数
会有明显提高。
3. 请在训练时忽略阅读速度。首先,我们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考
虑阅读速度问题,读不懂的话读得再快也没有意义。其次,你的
阅读速度基本上只和阅读量成正相关,等你的阅读量提升之后,
阅读速度自然就变好了。刚开始使用辅助精读法训练时,你会发
现读完一篇文章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完全正常。
但是随着训练量的提升,你的训练时间也会明显缩短。
4. 如果你今天遇到一个词或一种语法现象,学会了、弄懂了。明天
你又碰到,但又忘了,也不要紧,继续再学一遍就好了。这正是
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使用频率高的英语单词和用法,你碰到的
频率会高,自然你学习的频率就高;反之,使用频率低的英语单
词和用法,你碰到的频率就低,自然学习的频率就低,但这些内
容很多母语使用者也一知半解,因为他们碰到的也少。
现在,你应该对辅助精读法这个名称有了更深的了解。之所以称其为
辅助精读法,是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加入了查词典、做句子分析、查
语法书等辅助手段。这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画画时,会有一些
连点成画的练习,你把那些小圆点连在一起之后就变成了一副还算不
错的简笔画。而这些辅助手段起的作用其实就是这些小圆点起的作
用: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路径。
在有了正确的路径之后,我们就可以应用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重
复——了,通过重复我们熟悉了单词在特定语境下的用法,通过重复
我们学到了之前不懂的语法现象,通过重复我们甚至能够像读汉语一
样读一篇英文文章。
我们学到的所有单词都是真正阅读中碰到的单词,学到的语法现象也
是真正在阅读中碰到的语法现象。这本身就能证明他们是有用的。
从今天起,我们可以系统性地使用辅助精读法来训练提升自己的阅读
能力了,所以,请从今天起,每天按照辅助精读法来读一篇文章,只
少先完成我们 100 篇的练习。
接下来几篇短文,我会陆续谈到精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大
家常见的疑问,你可以一边阅读,一边用这些文章中讲的内容完善你
自己的练习方法。不用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完美,但永远也不要放弃改
进的机会。
下一篇文章我们来讲讲查单词的正确方法。

本文小结
今天的小结中没有涵盖「辅助精读法」的完整步骤,请在阅读每一篇
文章的过程中不断熟悉这些步骤。
1. 「读过就算」的阅读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它把你的阅读水平锁死
在了你现在的水平。
2. 一个朴素的道理是,只有你把原来读不懂的东西变成能够读懂的
东西,阅读能力才真正能够提高。因此,「读过就算」这种阅读
习惯对提升阅读能力本身来说,帮助甚微。你读每一篇文章,都
应该让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达到母语的水平:从第一篇训练文
章开始,我们要让每一篇英文文章读起来都想读汉语一样。
3. 哪怕你的英语还没有达到母语水平,只要能够找到适当的辅助手
段,我们也可以在当下就找到阅读母语的感觉。因此,我把这种
阅读方法命名为辅助精读法。
4. 我们至少要把一篇文章读七遍。在读这七遍的过程中,我们在不
同的阶段,要解决阅读中的不同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
你读起来就可以像母语一般顺畅了。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忘记了
每一遍要做什么,可以把这篇文章摆在手边。读每一遍之前先阅
读这篇文章相关内容。这七遍阅读请尽量用整块时间一次性完
成,最好能做到每天练习一篇。
5. 人的大脑都会偷懒,如果你把英文单词的意思写在它旁边,我们
的大脑就会用最省力的方式只关注那个汉语意思,而忽视英文单
词本身。
6. 因为不断地重复,你大脑不断地把看到的英文翻译成你能理解的
汉语,这种翻译的过程会越来越短,等到第七遍的时候,你会有
一种幻觉,觉得你似乎没有翻译,直接把英文读懂了。
7. 每练 25 篇文章,你会觉得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8. 请在训练时忽略阅读速度。
9. 这正是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使用频率高的英语单词和用法,你
碰到的频率会高,自然你学习的频率就高。
10. 如果你今天遇到一个词或一种语法现象,学会了、弄懂了。明天
你又碰到,但又忘了,也不要紧,继续再学一遍就好了。
11. 在有了正确的路径之后,通过重复我们熟悉了单词在特定语境下
的用法,通过重复我们学到了之前不懂的语法现象,通过重复我
们甚至能够像读汉语一样读一篇英文文章。

今日任务
1. 从今天起,每天按照辅助精读法读一篇文章,一直读完我们训练
材料的一百篇。
2.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的任务。
3.5 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
阅读时难免会碰到生单词,这时我们当然要查词典。由于英文本身是
拼音文字,只需要熟悉 26 个字母及其顺序,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你想
要查的词。因此,大部分英语老师都不会专门去讲查词典的方法,甚
至有很多老师的查词典习惯并不好,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把这种习惯带
给了学生。
那么阅读时究竟应该如何查词典呢?一言以蔽之:只查该单词在该语
境下的意思。
这一点我们在辅助精读法中也曾提过,即如果一个单词有多个意思,
我们只看这个单词在这个语境下面——这篇文章的这个位置——那唯
一的一个意思,不需要去记它其他的意思。我们这样做,主要有两个
原因。
首先,如果你把所有意思都查出来,记下来,根本记不住。很多中学
老师在讲生词的时候,特别习惯把一个词的所有意思都列在黑板上,
然后我们把这些意思都誊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但这些意思有多少真
正被我们的大脑记住了呢?一个意思当然比一堆意思要更好记一些,
这是我们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的第一个原因。
不过,我知道很多朋友也许是这样想的:你这种方法我姑且听着,但
是如果我能记住所有的意思,我还是尽量去记所有的意思。如果你是
这样想的,并且能够身体力行这样做到,我必须承认你确实很刻苦,
也愿意为学习付出精力。但是,我必须说,如果你真能一次性把所有
意思都记住,会有适得其反的作用。
设想一下,如果你查完一个词,发现这个词有五个意思,你把它全记
住了。下一次阅读当你再次碰到这个词时,这个词当然不能算是你的
生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的大脑中会滚动播放这五个不同的意
思,然后你需要在这五个意思中选一个符合当前语境的正确意思。于
是,你的阅读流程就会被这种筛选意思的过程打断。
那么这种打断是正常的吗?你回想一下你是怎么阅读母语的,你先来
看一下这句话:
(1)我穿了一件黄色风衣。
你应该不会觉得这句话和色情有关。但你一定知道汉语中「黄色」至
少有两个意思:1. 黄颜色;2. 色情。在阅读刚才那句话时,你脑海中
不会滚动播放这两个意思,然后最终选第一个意思。
反过来说,如果你看到一句:
(2)不要看黄色录像。
这时你也会直接对应到第二个意思,而不会觉得这个录像是黄颜色
的。
为什么我们读汉语的时候,大脑不用从这两个意思中筛选呢?原因是
我们把单词的意思和它的语境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我们在句(1)的语
境中,只能想到第一个意思;我们在句(2)的语境中,只能想到第二
个意思。
我们学英语时,也需要尽量建立这种单词和语境的关系,因此当你在
这个语境碰到这个单词时,你应该用尽全力只记在这个语境下的意
思。至于其他语境下的意思,当你碰到了再去记就好了。如果你一直
碰不到,那就说明这种意思或用法非常罕见,平时用不到。
就好比我们可能最早只知道「黄色」是黄颜色的意思,直到有一天听
到了「黄色录像」这种说法,才把它的第二个意思补充到我们大脑的
语料库中。
除了阅读之外,这种把语境与单词的意思捆绑起来的做法,对写作及
口语也有帮助。以写作为例,我们写作时经常需要用到某个意思的
词,但同样意思的词有好多个,不知道哪个才是地道的说法,所以常
常用错。
比如,你想申请一个学校的研究生,想知道他们对学生的入学要求是
什么,打算写信询问。但是,这里面「入学要求」的「要求」这个词
应该用哪个呢?也许你能想到 demand / request / requirement 这种词,
在学生写的此类信件中,这几个词我都见过,美国人当然也知道你想
表达什么,只是不够地道而已。但实际上如果你熟悉这个语境,你会
发现在写「入学要求」时你只能想到 requirement 这个词,那么你的英
文想不地道都不行。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次性记下一个词所有的意思,会有适得其反的
作用。这也是我们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的第二个原因。
在第二章中(参见 2.2《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单词方
案》),我要求大家背单词时只记一个意思,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意思
记多了同样有上述问题。 1

背单词记一个意思,其实也是效率和效果之间的一个平衡。
同时,我也强调过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单词相关问题,原因就是很
多单词的含义和用法都需要结合语境去掌握。
在你记下「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这条总原则之后,在查词
时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分别来看。
你知道这个词的一个意思,不代表知道这个词
1.
在这个语境的意思。
阅读时,你经常会碰到一些单词,你可能背过,可能之前查过,或者
根本就是你初中就懂的单词,但却不知道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因为
单词本身可能有很多个意思,这种情况非常正常。这时,你要做的
是,把这个单词当成生单词再查一遍,并且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
意思。
比如,也许你背单词的时候背过 Steep 的意思,知道它的意思是「陡
峭的」(adj.)。但你阅读时碰到了这样一句话:
Steep your black tea for three to five minutes.

这时这个 steep 翻译成「陡峭的」似乎就有点怪了,所以你需要再次查


词典。你会发现这个词还有动词「浸泡」的意思,那么就把这个意思
重新当作自己的生单词记下来。
很多人说这是熟词僻义,我比较反对这种说法,因为既然你在日常阅
读中遇到了,通常来说都不是什么「生僻的含义」,只是你恰巧不知
道的「熟词熟义」而已。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遇到不懂的
词及含义就把它记下来。
如果出现表示特定含义的词组搭配及惯用法,
2.
请直接记下这个搭配或用法。
比如,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
> I’ve got the hang of it now.

你在查 hang 这个词的时候,你会发现 get the hang of sth. 是一个固定的


用法,意思是「掌握了⋯⋯的诀窍」。这时,请你把 get the hang of
当作一个整体记到你的生词本上。
sth.

简单来说,这种常见的搭配,你就把它当作「中间有几个空格的单
词」来记就好了。很多单词记的很好的人觉得自己记不住这种常见搭
配,那你就把它们都当作单词就好了。
3. 词典上查不到的单词怎么办?
学习词典本身没有大词典收词完整,因此会有一些词在词典上查不到
的情况。这时,你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大词典的在线版(比如韦氏词
典、美国传统词典)等。如果这些大词典的释义你看不懂,请把这些
释义当作阅读理解去看,用手里的学习词典去查这些释义里的单词,
通常是能够查得到的。
此外,由于英语本身不断在变化,一些新词(如 Covid-19)大词典也
没来得及收录,这种词可以求助于维基百科和 Urban Dictionary。
阅读时查词典的最佳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就谈到这里,希望大家谨
记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这种方式既可以帮你节约记住单词
意思的时间,又可以让你把单词的意思和语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
对于英语的输入还是输出都大有裨益。
当然,我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些软件来辅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在阅读时
查单词和积累单词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副篇中,我会谈到自己理想中
的背单词软件,这算是一份加餐,可以当作是完成背单词和阅读任务
后的放松,如过你不感兴趣,这个副篇可以直接跳过。

本文小结
1. 阅读时遇到生单词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一言以蔽之:只查该
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
2. 一个意思当然比一堆意思要更好记一些。这是我们只查该单词在
该语境下的意思的第一个原因。
3. 一次性记下一个词所有的意思,会有适得其反的作用。这是我们
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的第二个原因。
4. 我们学英语时,需要尽量建立单词和语境的关系。当你在这个语
境碰到这个单词时,你应该用尽全力只记在这个语境下的意思。
至于其他语境下的意思,当你碰到了再去记就好了。
5. 背单词解决不了所有的单词问题,原因就是很多单词的含义和用
法都需要结合语境去掌握。
6. 你知道这个词的一个意思,不代表知道这个词在这个语境的意
思。如果你不知道它在这个语境下的意思,当作一个生单词去查
就好,并且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
7. 如果出现表示特定含义的词组搭配及惯用法,请直接记下这个搭
配或用法,你可以它当作「中间有几个空格的单词」。
今日任务
1. 继续按照辅助精读法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还记得查词典这一步
是在第一遍结束后吧?从现在起,请按照本文推荐的方式来查。
以后在阅读时遇到生单词,也请尽量按照本文中所讲的查词典方
式来查。
2. 继续完成你的每日背单词任务。

各位使用辅助精读法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有没有感觉和之前阅读文章
有什么不同呢?欢迎分享感受。
3.6 副篇:我理想中的背单词软件
在谈到如何背单词时,我曾讲到了选择背单词软件的五条基本标准。
当时我曾说过,其实离我理想中的背单词软件还有一定的距离。现
在,我们明白了在阅读时如何通过正确查词典,结合语境积累单词的
含义和用法。我觉得正好借这个时机,谈谈我心目中一个适用于终身
学习者的背单词软件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上一篇文章最后所说,这是一个闲章,你可以在背单词和阅读之余
当作休闲来看。不过,在讲到软件功能时,我希望能够提供另一个角
度来帮你复习一下前面讲到的积累单词的方法。
在我看来,一款理想的背单词软件需要有以下一些功能,我们分别来
看。
1. 按照遗忘曲线设计的复习周期
因为艾宾浩斯最初的实验并不是针对有意义的单词设计的,所以一些
人认为遗忘曲线并不适合用来设计背单词的复习周期。可是请问,什
么更适合呢?我们并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所以背单词软件如果可以
基于遗忘曲线自动生成复习周期是最好的方式。
2. 软件有发音功能
最好可以有手动和自动发音的选项。这个功能主要有两个目的:
1. 在背单词时,让声音信号和单词的意思直接产生联系,对提高英
文听力有好处;
2. 英语是拼音文字,发音可以更好地帮你记住单词的拼写。
3. 背单词时有列表模式
所谓列表模式,即在每天推送背单词任务时,先给一个所有单词的列
表。这个列表上只有英文单词,没有中文释义。在每次背单词之前,
可以先手动点掉这些单词里面已经认识的单词,这样就可以只背那些
不认识的单词,从而提高效率。
注意:这次列表中标记为「认识」的单词,不意味着到了下一个复习
周期还认识,因此到下次轮到这些词时,依然要推送。
目前很少有背单词软件有列表模式,那些有列表模式的也不是基于这
个理念设计的。
4. 快速归档功能
通常的背单词软件中,当一个词完成了它所有的复习周期,并且你在
最后的复习周期认识它,那么这个词自然也会放在「归档」或者「已
记住」的单词列表里,不再出现。
但是,有一些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并不高,但对你来说很简单,
你不想让它再出现在你的背单词流程中,可以点击「归档」或者「我
已记住」这种按钮,让它不再出现。这个我把它称之为快速归档功
能。
比如 array 这个词,其实并不是常见词汇,但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或
者数学专业的,可能对它很熟悉,那就可以使用「快速归档」让它不
再出现。
5. 内嵌词典的生词本功能
我们除了要背词表或词汇书之外,还需要背阅读或者听力中碰到的生
单词,因此背单词软件最好能有一个生词本,生词本中记录的单词也
要背纳入到复习周期中。
具体来说,这个生词本最好能够有:
5.1 内嵌学习词典,可以手动输入并查词
有了这个功能,在我们记录生词时,可以只在软件中输入英文,然后
就能找到对应的释义,不需要自己额外录入中文释义。
此外,通常我们不建议用词汇书来查单词,但如果词汇书本身内嵌了
词典,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词典来用。当然,反过来说也可以,如果
词典内嵌了我们理想中背单词软件的功能,也可以用来背单词。
5.2 选择释义功能
阅读时我们只需要记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如果我查一个单词,
这个词汇书能够让我在几个不同的意思中选其中一个来背最好。
拿 drill 这个词为例,假设你背过这个单词,知道它有名词「钻」的意
思。但是,在阅读时,你遇到了一个词组 fire drill,然后查词典发
现,这里的 drill 是「演习」的意思,fire drill 指消防演习。那你一定
想记它「演习」这个意思,至于「钻」这个意思你已经知道了,没必
要再记了。因此,如果词汇书能够让我选择其中一个释义来背就好
了。
此外,如果我选择一个单词的某一个释义,那么哪怕原来的词表里面
有这个单词,背单词软件也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新单词来处理。
5.3 手动录入词汇及释义功能
阅读时你会碰到一些词典上查不到的词和用法,尤其是一些有特殊含
义的搭配。这时如果生词本能够让我手动录入单词(包括词组搭配)
及其对应的含义就好了。比如 can’t say boo to a goose 是一个俗语,意
思是胆小如鼠,有很多词典并没有收录这个俗语,如果背单词软件有
手动录入功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些语法现象直接录入背单词软件中,背单词
的同时也把不懂的语法现象顺便背了。
5.4 批量导入导出词表功能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单词一次性记下来,这时
如果能批量导入导出就更好了。
5.5 快速取消归档功能
有些词,我们完成了背诵任务,当时记得,因此被归档或归入「已记
住」列表。但是后来长时间不用,又忘了,于是我们可能会重新查这
个单词。
这时,我希望背单词软件上面可以有一个标签显示这个词「已归
档」,并且可以一键取消归档,将其重新纳入我们的背单词任务中。
6. 基于「辅助精读法」的阅读模式
在前面讲到辅助精读法时,我曾让各位把不认识的单词的意思胡乱写
在一张纸上。但这件事实际上可以由背单词软件来实现。一种可行的
方式是:
1.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点击某个标签页(Tab)进入「阅读模式」;
2. 在阅读模式中,可以查单词,查完之后,手动选择该语境下的意
思并保存该单词;
3. 查完所有生单词后,可以一键隐去英文释义,并打乱中文释义;
4. 按照「辅助精读法」继续读文章,如果看到某个单词意思想不起
来,就可以在这些打乱的中文释义里面寻找;
5. 等读完之后,一键隐去中文释义,把这些英文单词再复习一遍;
6. 之后,一键把所有这些单词存入生词本,纳入到复习周期中。

有了以上这些功能,我们就把背单词、查词典、在实践中积累单词这
三件事结合在了一起,这个软件几乎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单词相
关问题了(包括听力碰到生单词也可以用类似阅读的方式积累)。如
果有哪位开发者能做出这样一款软件,善莫大焉。
在单词问题解决之后,我们接下来要解决句子问题。从下一篇开始,
我们来看如何读懂一个句子。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每日一篇的辅助精读训练。
2.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会遇到所谓的长难句,你觉得「长难句」是什
么意思?

One more thing …


前些日子做客 iTunes 获奖播客《狗熊有话说》,和主播大狗熊聊了聊英
语学习。里面谈到了一些我做这套教程的想法,以及一些我们学习英
语时遇到的问题,一共聊了近两个小时。推荐大家听听,权当学习之
余的放松。链接如下,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收听。
狗熊有话说官网: 358 期《 禅与英语自学艺术 - How does Hao
learn English?》
Apple Podcasts
Pocket Casts
微信公众号文章《两个八线小城青年聊英语如何自学》(可在公
众号内收听)
答疑篇 02
——目前遇到的大部分背单词问题,在你背到足够
多遍的时候,自动就解决了
各位好,又到了答疑的时间。今天在回答各位读者问题之前,先说几个
小点,也许对你学习有些启发和帮助:
1. 也许你一开始背单词有困难,但开始阅读训练后,你可能会觉得爱
上了背单词。一方面是因为相比阅读训练,背单词更简单;另一方
面也是因为单词背久了之后会进入一种不背不爽的状态,比如你每
天心心念念就想背单词,如果你进入了这个状态,那么恭喜你,背
单词的习惯已经养成了。也希望你能早日在阅读训练中,也找到这
种状态。
2. 我知道有一些读者只想提高自己的听力口语水平,可能会无视阅读
部分。但也许你已经感觉出来了,我的教程其实前后是一个整体,
在背单词的时候强调恢复力,一方面可以帮助你背单词,另一方面
对培养专注有好处,这对之后的阅读帮助很大;同样,如果你能再
阅读部分彻底解决掉语法问题和大部分单词问题,学听力口语时会
相对轻松。因此,如果你现在的阅读水平一般,我建议你至少跟着
自学手册把自己的阅读水平练到第一个台阶(即用辅助精读法读完
我列出来的 100 篇文章),然后再开始练习听力口语。这相当于提
前解决了听力口语所需要的一些基础能力。如果你选择到时候一起
学,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会更累,更容易放弃。
3. 完美主义害死人。教学多年,经常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这本语
法书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这本词汇书是不是每个单词解释都对?
言下之意是,只有找到一本百分之百没问题的参考书,我才能开始
学习。但事实上,这种参考书不存在,很多人在寻找完美参考书的
路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却迟迟不开始学英语。对于英语学习法也是
一样的,我在一开始就说了只要你用的方法符合「模仿和重复正确
的英语表达」,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是有效的,效率有差异,但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要期待有了完美的学习法再开始学习,期
待完美学习法的后果就是永远不能开始学习。很多时候「追求完
美」是不开始做的借口,很多问题在做到一定程度时,就消失了。
4. 目前遇到的大部分背单词问题,在你背到足够多遍的时候,自动就
解决了。真有疑难杂症,不妨背到 30 遍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
下面进入答疑环节。
1. 关于全大写单词和文章
读者言神在《3.3 如何入手?——选择阅读材料(一)》一文中留言:
老师你好,请问通篇都是大写单词的文章读起来很吃力,有什么解
决方法吗?
首先,我们通常不会遇到这个问题。除了标题和特殊效果外,大部分现
当代英文文字资料都会用小写字母写成。一些设计教程都在指导设计
师,哪怕为了表示强调,宁肯把小写字母放大,也尽量不用全大写字
母,有一些人甚至认为全大写字母看着比较粗鲁。
其次,如果你真遇到了全大写字母的长文章,通常你也可以很方便地将
其转化为小写字母阅读。现在大部分文章都能找到电子版,哪怕没有电
子版你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 OCR 软件将其识别为电子文档,只要你有
电子版,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文字转化成小写。(具体方法就不说了,
Word 本身就有这功能,网上也有很多其他解决方案。)

其三,如果必须要读全大写字母文章,那么你只能慢慢读。大写字母不
像小写字母那样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因此,大部分由大写字母拼出来
的单词看上去往往都是一个长方形,形状特点不是很明显。举个例子,
比如 READJUST,全用大写写成,只有 J 的高度稍微不一样,很容易看
成是 read 和 just 两个单词拼成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写成小写
readjust,你可能就能看出是 re 和 adjust 拼成的,adjust 是「调整」的意
思,re- 这个前缀通常表示「重复」,readjust 当然就是「重新调整」。
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是 INTEREST,这个词写成大写很多人以
为是 INTER 和 EST 拼写在一起的,但实际上是什么你能看出来吧?如
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只能慢慢去认,母语者也是慢慢去认,实在有个
别单词认不出来,自己随手写成小写看看。
另外再谈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
1. 背单词时我们用的是小写字母拼写的单词,所以很多背单词的人都
会经历一个阶段,就是小写的单词认识,大写单词死活想不起来意
思,这完全正常。只要你继续背下去,随着你对单词音形义的熟
悉,你自然就能掌握。当年我们参加的 GRE 考试,有一种题目叫
做类比反义词,题干全用的大写字母(当然题干也只有一两个单
词),刚开始我们都不认识,后来就都认识了。重复一遍,目前遇
到的大部分背单词问题,在你背到足够多遍的时候,自动就解决
了。
2. 通篇全用大写字母写文章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拉丁字母本身只
有大写,小写是后来通过手写体演变出来的。古书里面你能看到很
多全大写的文章,甚至全用哥特体(Blackletter)印刷(如下
图),读起来确实困难,如果不专门学习,可能你连字母都认不出
来,但古书更大的困难在于里面用的是古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语法
都和现代与英语有差异。我们学习语言阶段,要学的应该是现当代
的英语。
Page from a 14th-century psalter (Vulgate Ps 93:16–21), with
blackletter "sine pedibus" text. Luttrell Psalter, British Library.
Source:
http://www.cola.wright.edu/Dept/ENG/limouze/351F02.htm Folio
170r from the 14th century Luttrell Psalter, showing "en:drolleries."
At the bottom is a plowman. More pages from the Luttrell Psalter
can be viewed at the British Library online gallery at:
http://www.bl.uk/onlinegallery/ttp/ttpbooks.html
en:Category:Illuminated manuscript images
Page from a 14th-century psalter (Vulgate Ps 93:16–21), with
blackletter "sine pedibus" text. Luttrell Psalter, British Library.
Source:
http://www.cola.wright.edu/Dept/ENG/limouze/351F02.htm Folio
170r from the 14th century Luttrell Psalter, showing "en:drolleries."
At the bottom is a plowman. More pages from the Luttrell Psalter
can be viewed at the British Library online gallery at:
http://www.bl.uk/onlinegallery/ttp/ttpbooks.html
en:Category:Illuminated manuscript images

2. 何时开始阅读?
读者 Annika 在《3.2 副篇:谈谈习惯的养成》一文中留言: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您是在背单词的途中就开始进行阅读,还
是把该背的单词都背完了才开始的呢?比如说背完了 COCA 的两
万个才开始看?
我在《3.3 如何入手?——选择阅读材料(一)》针对自测分数不同的朋
友,给出了不同的阅读材料建议。如果你自测雅思阅读在 5.5 分以下,
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新概念第三册开始读。通常,只要你中学学过英语,
这个难度应该比较合适,因此不管你是 5.5 分以上还是以下,都可以马
上开始阅读,但请一定使用辅助精读法,彻底读懂。刚开始读一篇文章
时间会很长,几个小时都有可能,也不要觉得意外,我们都是这么一路
走过来的。
当然,如果你自认词汇量不足两千,也可以考虑单词记住两三千个以后
再开始读。
3. 为什么外国人能记得单数第三人称加 -s?
读者见习猎人在《2.4 有没有必要专门学习语法?》一文留言:
请教一下龙哥,有一个蛮有趣的现象我至今不知道怎么解释。国内
的英语课最早教的几个语法知识点肯定少不了 “第三人称单数动词
后面要加-s”, 但是明明那么早学,明明规则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明明经常就是要碰到,明明考试最爱抠这个分,我们却还是老是犯
这个毛病呢?(写了这么多年的 essay 还是深受其害)(跟另一个
同学聊到的时候她也深有同感)
我在《3.5 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一文中曾讲到,如果你遇到 get the
hang of sth 这种搭配,就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当作一个单词来记。

那么,为什么外国人在单数第三人称时能够记得加 -s 呢?因为对于这
种特别常用的表达,他们根本不是按照语法去记的,而是像上面一样,
把一个整体当单词去记的。比如,他们把 she likes 当作了一个单词,
she liked 当作一个单词,does she like 当作一个单词,did she like 当作一
个单词,she didn’t like 当作一个单词,she doesn’t like 当作一个单
词⋯⋯他们从来没有单独见过 she like 这个单词,所以自然很少犯错。
更重要的是,他们犯错了也没事,没有人笑话他们。
(有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单数第三人称加 s 属于语言的阑尾,可以舍弃。
可惜语言从来都不按照语言学家的规定去发展。人民!唯有人民,能决
定语言是什么样子!)
4. 读懂与否的判断标准
读者 reddream 在《3.4 在读第一篇英文文章时就找到母语阅读体验——
辅助精读法》一文中留言:
由于没有 “标准” 或者 “参考” 翻译或讲解,精读时我有点担心这样
的情况,平时的阅读也会碰到:我自认为读懂了某句话,回头看专
业的翻译,发现之前有不少内涵并没有把握到,甚至就是理解错
了。这其中可能有单词掌握不扎实,搭配没有掌握,句中的某些语
法没有留意等。所以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自以为掌握,导致该查字典
或语法书的时候没有去做。
你的问题其实能代表很多人学英语时的一种心态。我几条建议:
1. 对于你说的可能遗漏一些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的问题。你首先要做
的是,确保每个句子你都理解。所谓理解,即这个句子你能用汉语
说清楚。你可以把这个句子的中文意思写下来,假装自己没看过英
文,看能不能理解。如果不能理解,意味着这句话你没读懂,去查
词、查搭配、查语法书,直到能理解为止。我会在 3.7 / 3.8 两篇文
章中,讲到如何读懂一个句子,对所有读不懂的句子全部按照那两
篇文章所讲的方法去分析。
2. 日常阅读理论上不应该有「专业」上的困难。如果真的出现专业上
的问题,你需要学的是专业,而不是语言。也就是说,日常阅读中
的句子,如果中文你能读懂,英文在工具的帮助下,意思上理解起
来应该不成问题。你要理解的是「字面意思」,不是「内涵」,内
涵需要专业知识。
坚持按照这两条去做,你说的问题基本上都能避免。偶然难免有漏网之
鱼,但不要紧,我们都会犯错,当有一天你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改过
来就好,毕竟完美不存在。而且,只要你坚持用上面第一条这种方法,
随着阅读量提升,漏网之鱼会越来越少。
5. 关于一词多义
读者 xXL 在《3.5 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一文中留言:
老师,文章说:“只查该单词在该语境下的意思”。假设 “steep” 对
于我是生词 头一次知查词典在 A 句子是 “陡峭”,下次在 B 句子是
“浸泡”,往后可能还会得到更多的意思(如果有的话)。像这种情
况,在往后背这个单词 “steep” 时会不会又变回那种需要一个单词
背多种意思的怪圈啊?
理论上讲,这并不应该是怪圈,真正的情况是,steep 作为「陡峭」和
作为「浸泡」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单词,这其实是现在背单词软件和词汇
书的局限。针对这个问题,我在《3.5 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一文中
提到了背单词软件的期待,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理想的背单词软件,这个
问题其实能解决。
在没有那种理想软件的情况下,我们实际操作中,通常有两种可能:
1. 如果你一开始背单词记住了 steep 的「陡峭的」这个意思,那么这
就是你已经掌握的单词,之后背单词就应该只背「浸泡」。
2. 如果你一开始「陡峭的」这个意思还没记住,那么你背单词的时候
依然选择「陡峭」去背,但是阅读中,如果遇到「浸泡」,在这七
遍的阅读过程中请记「浸泡」,因为这相当于你把语境和单词的意
思结合起来了。读七遍本身就能让你至少在当下把单词记住,随着
阅读量提升,只要你遇到「浸泡」的意思越来越多,那么自然也就
记住了。母语者在阅读中积累单词靠的就是这种方法。
随着你背单词背得越来越多,渐渐地,你就只会遇到上面的第一种情
况,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再重复一遍,目前遇到的大部分背单词问题,
在你背到足够多遍的时候,自动就解决了。
(其实如果要保证对词义的理解,每个词都是在语境下记效果最好,但
这样很难短期内把单词积累到可用的量,战线一旦拖长,原本记住单词
的也会很快遗忘。我在文章注释中说,背单词是效率和效果的妥协,就
是这个意思。目前看背单词是短期内积累大量单词的最好方法了。)
读者 leego486 在《3.5 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法》一文中留言:
老师,请问一个问题:手册学习到这里,你说每个单词在特定的语
境下有它的意思。那么按照《2.2 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
优背单词方案》规定的量去背诵的单词,都是在脱离语境背诵吗?
就好比:现在背诵了「黄色」,但我不知道什么语境下代表颜色,
什么语境下代表色情。这背下来,感觉好像没起到作用啊~
通常来说,只要你按照要求去做阅读,你背的单词不会是脱离语境的。
因为你背的都是常见的单词,所以你每天的阅读任务中都会遇到,而且
大概率遇到的是你最熟悉的那个意思。
进一步来说,大部分一词多义的单词(这里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
成、副词),通常各个意思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你背了一个,很容易记
住其他的。像文中那种两个意思完全不同,从而辨析的单词并不是很
多,遇到一例,解决一例即可。所以我在文章的留言去,曾经答复:我
猜你单词还没背多少,如果你能把词表上的单词背到 90%,估计不会有
这个问题。再重复一遍,目前遇到的大部分背单词问题,在你背到足够
多遍的时候,自动就解决了。
此外,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可以参考我上面对 xXL 的问题的回答。
如何读懂一个句子?——句子
3.7
分析法(一)
思考
什么叫长难句?
在阅读时,我们经常碰到「这句子里每个单词我都认识,但它们连在
一起就不认识了」这种情况。通常这意味着你的语法出了问题,确切
地讲,出问题的是语法中的句法。
但实际情况是,英文的句法算是其语法中相对较简单的部分。哪怕你
中学英语学得不好,英语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句子你应该都见过,英语
句法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你可能也都听过。可能也正是因为这部分语法
比较简单,我们的中学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你明明懂得
很多句法,却不知道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如何使用。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典型的情况:空有一身语法知识,却读不懂长难
句。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一个问题,什么叫做「长难句」?
多长算长,多难算难?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英语老师对这个问题
给出过清晰的定义。另外,短难句怎么办?
在讲到背单词时,我曾说过难和容易更多要看做这件事的人的能力。
对于英语零基础而言,所有的句子都是难句,不管是长难句还是短难
句;对于母语者来说,可能就没那么难了。
因此,请大家记得,无论一个句子写得多么复杂,只要它是正确的句
子,那么它一定遵循相同的一些语法规则。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
认真分析,就一定能理清它的结构,从而明确句子内部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这时只要你知道这些单词和词组的意思,就一定能读懂句子。
从今天这篇文章开始,我要讲的就是正确分析句子的方法,不妨就称
其为句子分析法。等你看完之后,你很可能会发现,其实就是把你已
经知道的语法知识体系从实用的角度梳理了一遍。之前你学了不少语
法,今天开始我告诉你怎么用。
当然如果你之前学的都忘了,也不要紧,正好跟着我们的教程复习起
来。
提示:在阅读有关句子分析法的这两篇文章(3.7 与 3.8)时,如果中
间有暂时读不懂的,请继续读下去,也许读完后面的内容,你回过头
来再看前面的内容,就能够看懂了。
1. 句子的分类
要分析句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英语中的句子究竟有哪几类。一般来
说,英文句子有两种分类法。
第一种是按照句子目的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
句。其中祈使句和感叹句形式比较明显,意思也比较容易判断,而疑
问句通常也可以从陈述句改写而来,这三类句子我们就不做过多说明
了,如果有疑问请自行查阅语法书。
这套教程中,我们以陈述句为例来讲解句子分析法,在你掌握了基本
的分析方法之后,也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应用到其他三类句子上面。
第二种分类法是按照句子的结构将句子分为简单句、并列复合句、主
从复合句。这种分类方式对我们理清句子结构非常有帮助,我们分别
来看。
1.1 简单句
简单句指的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句子,比如:
1. I have a dream.
2. You and I have an appointment.
3. She grabbed her phone and tapped the green button.

第一句有一个主语是 I,一个谓语是 have;第二句有两个并列的主语


You 和 I,但只有一个谓语 have;第三句有两个并列谓语 grabbed 和
tapped,但只有一个主语 She。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是,都只有一套
主谓结构。因此,它们都是简单句。
简单句通常有五大基本句型(陈述句):
1. 主语+谓语+宾语,简称「主谓宾」结构,例如:I love her.
2. 主语+谓语,简称「主谓」结构,例如:I gave up.
3. 主语+系动词+表语,简称「主系表」结构,例如:Tom is shrewd.
4.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简称「主谓+双宾语」结构,例
如:I gave you a book.
5.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简称「主谓宾+宾补」结构,例
如:Tom viewed Jerry as a hero.
相信大部分朋友对上面这几种结构都不陌生。也许以下两点需要说
明:
1. 这里面第三种「主系表」结构,有时候也被认为是第二种「主
谓」结构的特殊情况,其中「系动词+表语」整体作为谓语。
2. 第四种结构当中,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常分不清间接宾语和直接
宾语,就记住上面这个例子,I gave you a book,我给了你一本
书。当我拿着书递到你手上时,我直接接触的是书,所以叫直接
宾语,间接接触你,所以叫间接宾语。 1
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区别一般在疑问句里才有用,比如 Who did you buy the car for?
这句话翻译成汉语是「这辆车是你买给谁的?」,其中 who 充当了间接宾语,需要后
面补出介词 for。即你不能这样问 Who did you buy the car?【误】。

不过,如果你不是有志于成为语法学家或者语言学家,这两点其实并
没有那么重要,通常你不懂这两点也照样可以分析清楚一个句子。
1.2 并列复合句
并列复合句指若干个简单句用并列连词或表示并列的标点符号(通常
是分号、冒号)连接所形成的句子。例如:
The girl looked at me intently, and she invited me to her wedding.

这句话中 and 这个并列连词连接了两个不同的简单句,分别是:


1. The girl looked at me intently.
2. She invited me to her wedding.

形成了一个并列复合句。
1.3 主从复合句
主从复合句指若干个简单句用从属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所
形成的句子。例如:
She said that the President went to the hospital yesterday.

这句话由两个简单句组成,其中一个是 she said …,另一个是 the


President went to the hospital yesterday,其中 that 引导了第二个句子,
整体作为前面这个句子的宾语,即宾语从句。
上述三种句子中,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又统称为复合句或非简单
句。
通过以上的一些简单例子,大家对三种不同结构的句子应该有了一个
直观的感受,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复合句 = n 个简单句 + (n-1) 个关联元素2

有一种三句话并列的情况:前两句话用逗号链接,后两句中间用 and 链接。因为通常认


为逗号不能连接句子,所以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一种例外,但大部分情况符合这个公
式。
简单句 = 主干成分 + 非主干成分
其中
主干成分即五大基本句型的语法成分:主语、谓语(包括系动
词)、宾语(包括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3
这里我们以主动语态为例,后续会讲到被动语态的情况。
非主干成分指修饰限定成分,通常指定语和状语。
以上这种结构,我们称之为句子的层次化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我们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复合句都可以
拆成简单句,因此,理解简单句是理解一个句子的基础。
我们从如何分析一个简单句来说起。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话:简单不
意味着容易。简单句并不意味着比复合句更加容易读懂。
2. 简单句的分析方法:成分分析
如果你在阅读时遇到一个读不懂的句子,并且你已经判断出它是一个
简单句(先不用管如何判断),那么你只需要做如下两步工作,即可
理清句子结构:
提取句子主干
1.
找出非主干成分与主干的关系
2.

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2.1 提取句子主干
其实很多老师在讲到分析「长难句」的时候,都会提到如果想要快速
理清句子结构,提取句子主干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这话说起来没错,
但很多时候这些老师会把这件事处理得过于简单。
经常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上课老师带着你做的时候,很容易地就找到
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等到课后你自己看到一个句
子,就发现似乎无法下手。通常是因为这件事对于一个经常接触英语
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困难,所以老师们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
不排除你觉得提取句子主干并没有什么难度,因此在讲下去之前,我
在这里试着打击一下你的自信。请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
Coincident with concerns about the accelerating loss of species and
habitats has been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to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4
Source: TOEFL Sample Test: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Volume 1. P40

到这里请暂停一分钟,看看你有没有办法在一分钟之内找到这句话的
主干是什么。
如果你做到了,你有资格自信。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之前没
有见过这个句子,想要在一分钟之内找到这句话的主干,非常困难。 5
我甚至见过有老师把这个句子彻底讲错的。
如果你办不到,再正常不过。
在这里,我决定先不公布答案。
我们先讲方法,只要你能够按照我讲的方法一步一步操作,那么最终
你应该能够自己提取出句子的主干。
要提取句子主干,我们需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一句话成立的要素是
什么?即一句话里必须要有什么成分?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说一定要有主谓宾,但我们刚刚才看过主谓
结构的句子,如:
We have not given up.

更多的人会说一定要有主语和谓语,但请不要忘了还有一种句子叫祈
使句, 6

虽然我们这里主要以陈述句为例在讲句子。
比如:
Give me five.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应该能够看出来,一个句子既可以没有主语,也
可以没有宾语,但一定要有谓语。一段文字如果能够被称为句子,一
定要有谓语的存在。
因此,我们要找一个句子的主干,首先要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我们
不先找主语宾语或者其他成分,因为任何其他成分都可能根本就没
有,但一定会有谓语。
顺便说一句,这里之所以说要先找谓语动词,主要是考虑到有「主系
表」这种结构,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在这一步直接找系动词即可。
找到谓语动词之后,我们紧接着要看谓语这个动作有没有发出者,如
果有的话,将其找出来,即为这句话的主语。
接着看这个动作有没有接受者,如果有的话,即为宾语。
如果谓语动词是系动词,我们要看句子中有没有描述主语状态或属性
的成分,如果有的话,即为表语。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表语之所以
叫表语,意思是:表示主语状态或性质的语法成分。
最后,我们再看有没有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如果有,即为宾语补足
语。
总结一下,你如果想提取一个句子的主干,按着以下顺序去一步一步
找即可:
a. 找出句子谓语动词
b. 动作的发出者:主语
c. 动作的接受者:宾语
d. 描述主语状态或属性的成分:表语
e. 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宾语补足语

这里强调一点,除了谓语之外,由于书面英语中的句子以陈述句为
主,通常也会有主语。如果谓语动词是系动词,通常也有表语。但其
他几种主干成分就很难说了。
有了方法之后,我们马上来看如何应用,但还没到看刚才的长句子的
时候,让我们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一下实操的过程。
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歌名叫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Green Day
ends,其中有一句歌词是: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falling from the stars.

我们不妨就拿这句话来做练习。
也许对很多朋友来说,这句话过于简单,不用提取句子主干也能看
懂,就算要提取主干,也能一眼看出主干究竟是什么。但我希望各位
将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回退,假装自己读不懂,按照刚刚的步骤一步一
步来找这句话的主干。
强烈建议你把这句话抄下来,对照着我后面的分析去看。如果你能对
照着句子看的话,我想你会觉得这种分析很有意思,也更容易看清楚
分析的步骤;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草草一读,你的阅读句子能力不会有
实质提高。
首先,我们找句子的谓语动词。当你看到一句读不懂的话的时候,该
从哪里找谓语动词呢?答案很简单,一个词一个词看。如果你真的读
不懂这个句子,在找谓语动词时,以下应该是你内心应有的活动:
Here 是一个副词,不是动词,当然不可以作谓语,排除;

comes 是一个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可以做一个句子的谓语
动词,所以它可以作为我们谓语动词的候选项;
the 定冠词,不可以做谓语动词,排除;

rain 本身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但前面加了定冠词 the,因此,


在这里它是名词,不可以做谓语动词,排除;
again 是一个副词,不可以做谓语动词,排除;
falling 是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不可以做谓语动词,排除;
from 是一个介词,不可以做谓语动词,排除;

the stars 又是一个名词,不能做谓语动词,排除。

当我们把每个词都看过去之后,你会发现整个句子中,只有 comes 一
个单词可以做谓语动词,因此它就是这句话的谓语动词。
找到谓语动词之后,我们要看这个动作 comes 有没有发出者,即这句
话的主语。同样,如果你读不懂这个句子,你需要一个词一个词来
找:
Here 是一个副词,副词不可以作主语,排除;

the rain 是一个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可以接单数第三人称的动


词,所以 the rain 是我们主语的一个候选项;
again 是一个副词,副词不可以作主语,排除;

falling from the stars 整个分词短语做修饰成分,不可以作句子的


主语。
其中,from 是介词,不能作主语,排除;
the stars 是名词复数形式,不能接单数第三人称的动词,也可以
排除。
这样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句子中,只有 the rain 可以做主语,而
且 the rain 除了主语之外,也没办法充当其他的语法成分,因此,the
rain 就是这句话的主语。
这里面再强调一个点:介词短语中,介词后面链接的名词性成分称为
介词的宾语,为了区别,句子主干中谓语动词动做的接受者也称为动
词的宾语。在之后的文章中,如果我提到宾语,不做特别说明的话,
默认指动词的宾语。
在提取句子主干时,「介词的宾语」这个概念可以帮我们更快排除一
些选项。如果某部分内容做了介词的宾语,那它在同一个简单句里不
可能再做其他语法成分。例如,from the stars 这个结构中,the stars 即
为 from 这个介词的宾语,不管它是单数复数,其实都不可能再做这句
话的主语了。
至此,我们找到了这句话的主语 the rain,谓语 comes。接着看后面几
步:
comes 本身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因此,不会有动作接受者,所以
这句话没有宾语;
谓语动词不是系动词,所以这句话没有表语;
因为这句话没有宾语,自然不会有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所以这
句话没有宾语补足语。
因此,这句的主干就有了:The rain comes.
在我们找出这个主干之后,你会发现在原句子中主语在谓语动词后
面。即它是一个完全倒装句。
我的中学老师在讲倒装句时,经常会说:「你看这里有个倒装!」每
次听到这句话,我就想反问:「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还有一些老师会说:「Here 这种单词经常引出这种倒装句。」但似乎
从来没必要告诉过我,什么时候倒装,什么时候不倒装。
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扰,在看完这句话的分析之后,你至少能够明白两
点。
首先,我们是在分析完句子之后,发现主语在谓语后面,不符合通常
的排列顺序,所以才知道它是倒装,任谁都无法在读句子之前预先知
道它是倒装。
其次,如果我们只是想理解它的意思,它是不是倒装并没有那么重
要。重要的是你能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你知道 comes 是「来」意
思,那么究竟是什么来了呢?是 the rain 来了。只要你能够分析清楚,
the rain 放在前面还是后面并不影响你理解。

如果你只是浏览了上面这个例子的分析方法,那么请你从头至尾一字
不差地再仔细读一遍。
在下一小节,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来看刚才那个长句子。不过在读下去
之前,请先停一停,请你自己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来找一找句子的主干:如果找不到某种成分,请一个词一个词地找。
一个(也许)不那么简单的例子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句子:
Coincident with concerns about the accelerating loss of species and
habitats has been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to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7
Source: TOEFL Sample Test: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Volume 1. P40
如果你正在用手机来阅读这篇文章,强烈建议现在开始使用电脑来阅
读本文,你可以把这句话复制到另一个文档中,分屏来看,或者把这
句话也抄下来,对照着手机来看。总之,请找到一个能够一边看上面
这句话,一边来看我下面分析的办法。
提醒一句,请不要嫌我的分析啰嗦,如果你自己无法分析出来,大部
分时候就是因为你没有按照我这种方法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同样是寻找谓语动词。一眼看不出来,那就一个词一个词
看:
Coincident 是一个形容词,无法做谓语动词,排除。

with concerns 当中,with 是一个介词, concerns 是名词,无法做


谓语动词,排除;此外,如前面所说,concerns 是介词 with 连接
的名词性成分,叫做介词的宾语,自然不能在这个简单句里再做
其他成分,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排除。
同样道理,about the accelerating loss 当中,about 是介词,后面的
the accelerating loss (名词短语)是介词的宾语,都不能做谓语动
词,排除。
同样道理,of species and habitats 当中,of 是介词,后面两个并列
的名词成分 species and habitats 都是介词的宾语,都不能做谓语动
词,排除。
接下来我们看 has been,这是系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完成式,可
以做谓语动词,作为我们谓语动词的候选。
a growing appreciation 是名词(严格讲是名词性短语),不能做谓
语动词,排除;of the importance、of biological diversity 又属于
「介词+介词的宾语」结构,都不能做谓语,排除。
the number 又是名词,不能做谓语动词,排除;of species、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又是「介词+介词的宾语」结构,都不能做谓
语,排除。
to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当中,因为 to 后面
接了名词,所以这里的 to 并不是不定式符号,这里的 to 只能是
介词,因此 to the health 又属于「介词+介词的宾语」结构,都不
能做谓语,排除;同样道理,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也
属于「介词+介词的宾语」结构,都不能做谓语,排除。
这样,我们一个词一个词看下来,发现只有 has been 可以做谓语动
词,所以可以确定 has been 就是这句话的谓语动词,并且是系动词。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句话有没有主语,怎么找?如果一下子看不出来,
就一个词一个词找:
Coincident 是一个形容词,无法做主语(主语必须是名词性成
分),排除。
with concerns 当中,with 是一个介词,无法做主语,排除;
concerns 是介词 with 连接的名词性成分,叫做介词的宾语,自然
不能在这个简单句再做主语,排除。
同样道理,about the accelerating loss、of species and habitats 也属
于「介词+介词的宾语」结构,都不能做主语,排除。
在这里我们暂停一下,你是不是发现在谓语动词之前,我们找不到这
句话的主语?这意味着,这句话很可能存在倒装。跳过我们已经找出
来的谓语动词 has been,接着往后面看:
a growing appreciation 是名词(严格讲是名词性短语),此处
appreciation 前面加了不定冠词 a,说明它是一个可数名词单数,
后面可以接单数第三人称的谓语动词,因此,这是我们主语的一
个候选。
后面的 of the importance、of biological diversity 属于「介词+介词
的宾语」结构,都不能做主语,排除。
the number 是名词,并且是单数,可以接单数第三人称的谓语动
词,因此,这是我们主语的第二个候选。
后面的 of species、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又是「介词+介词的宾
语」结构,都不能做主语,排除。
to the health、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也属于「介词+介
词的宾语」结构,都不能做主语,排除。
分析到现在这一步,我们手里能够做这句话主语的内容有两个候选:a
growing appreciation 和 the number。不妨停下来想一下,你觉得哪个
是主语呢?
在此,我们提供几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很多时候,句字成分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它充当的
语法成分。任何时候都不要否认语义的重要性。如果你对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有了解,你就应该知道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其实就是指生物多样性,因此,这应该
是一种同位语关系。基于同位语的概念,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和 biological diversity 在句子里的语法功能应该是
相同的。如果 biological diversity 是前面介词 of 的宾语,从而无法做
主语的话,那么同样道理 the number 也无法做这句话的主语(理论上
可以认为它也是 biological diversity 前面介词 of 的宾语)。那么主语
只能是 a growing appreciation。
也就是说,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本身具备了更
多的知识,对于语法分析本身也有帮助。
第二种思路:就近原则。在有两个可以候选的主语的情况下,通常优
先考虑离谓语动词近的那一个。而互为同位语的两种语法成分,通常
要紧挨在一起。对于大部分句子来说,这两条都是成立的。通过这种
判断,也大致可以确定 a growing appreciation 是句子的主语。
第三种思路:假设试错法。我们不妨假定 the number 是主语,请问 a
growing appreciation 在句子里还能是什么成分?你会发现它无处安
放,不知道该做什么成分。反过来说,如果假定 a growing appreciation
是主语,那么 the number 还可以是 biological diversity 的同位语。经过
这样的试错,你会发现 a growing appreciation 可以做主语,也只能做
主语。
无论你在分析这句话时,采用了哪种思路,请你将这三种思路都记下
来。通过这三种思路,几乎可以解决日常英语中所有的「拿不准主干
语法成分」的问题。
到此为止,我们知道了这句话的主语是 a growing appreciation,谓语动
词是 has been,因为它是一个系动词,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表语。
要怎么找呢?
一个词一个词找:
Coincident 是一个形容词,可以作表语,候选。with concerns 这个
介词短语可以认为是修饰 Coincident 这个形容词的,既然是修饰
Coincident 的,不是描述主语状态或属性的,自然不是表语。

同样道理,about the accelerating loss 修饰前面的 concerns,不是


表语;of species and habitats 修饰前面的 the accelerating loss,不
是表语。
of th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修饰前面的 a growing
appreciation,不是表语;当然这个内部还可以继续拆分,of
biological diversity修饰前面的 importance ,不是表语。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particular ecosystem 是 biological diversity
的同位语,而 biological diversity 是介词的宾语,所以二者都不能
是表语。
在这里我们再停一下。上面这种分析方法只是为了方便我们快速
找到主干而忽略语义的一种分析法。如果你要考虑语义的话,
coincident with / concerns about 都算是常见搭配,前者的意思是
「与⋯⋯同时发生」,后者的意思是「对⋯⋯的担心或忧虑」。
现在,我们只剩下 to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这部
分内容还没看,这部分内容是否可能是表语呢?你可以假定它是,然
后根据我们刚刚讲到的三种思路来自行判断一下。
至少你会发现,coincident 如果不做表语,又无处安放(不知道该做其
他什么成分),但至少 to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and human well-being
还可以作为修饰前面某个内容的成分。因此,这句话的表语只能是
coincident。

至此,这句话的主干我们就提取出来了:
A growing appreciation has been coincident.

主 系 表
A growing appreciation ( ) has been ( ) coincident ( ).

当然,考虑到语义完整,再加一点修饰成分,写成下面的样子更容易
理解一些:
A growing appreciation has been coincident with concerns.

简单翻译的话,这句话主干的意思是:
一种逐渐加深的理解已经与一些担忧同时发生。
如果 appreciation 这个词你只知道有「欣赏」或「感激」的意思,那么
现在不妨把「理解」这个意思也记下来,顺便建议你查查词典,看看
和 understand 有什么区别。还记得我们在《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方
法》一文中讲到,你知道这个词的一个意思,不代表知道这个词在这
个语境的意思。哪怕你之前背过,如果不知道该语境下它是什么意
思,你需要把它当作你的生单词重新查一遍。
同样,你还可以看出这句话又是一个倒装句,但倒装与否现在已经不
影响我们理解了。通过这个句子的结构可以看出,主要是因为这句话
主语的修饰成分太长,因此把主语和表语的位置做了交换,避免「头
重脚轻」。 8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避免「头重脚轻」?如果好奇的话,不妨自
己在网上搜索一下。
要完整地理解这个句子,除了主干之外,我们还要看句子的其他修饰
成分,以及这些修饰成分与主干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简单句分析的第
二步,找出非主干成分与主干的关系。
2.2 找出非主干成分与主干的关系
这一步,我们要找的其实只有以下三类成分:定语、状语和同位语。
a. 定语即修饰限定名词性成分的内容。
b. 状语即修饰限定非名词性成分的内容。
如果有某个成分重复或解释了句子中的某个概念,二者互为同
c.
位语。
有一些语法书认为主干成分的同位语,也应该算作主干,这种说法也
没有问题。比如主语的同位语自然也起到主语的作用。不过为方便起
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将互为同位语的两个概念,其中一个视
为主干,另一个视为修饰成分。
比如:
Ms Wang, our teacher, is a woman of wit and intelligence.

这句中,Ms Wang 和 our teacher 互为同位语,二者在语法上的作用都


是句子的主语。实际操作时,我们把 Ms Wang 当做主语,our teacher
当做它的修饰成分。虽然你反过来操作也没问题,但通常我们把后出
现的那个当做修饰成分。
在你找到句子主干之后,再找修饰成分与主干的关系会容易很多。具
体的例子我们在明天讲完简单句分析的注意事项之后再看。
完成以上着两步(提取句子主干、找出非主干成分于主干的关系),
我们就完成了整个简单句的句子分析,即你已经知道了这个句子的结
构。在你认识单词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你已经能够读懂这个句子了。
如果你在阅读中碰到一个简单句读不懂,那么你就可以应用今天所讲
的方法,先提取句子主干,然后找到修饰成分与主干的关系。刚开始
这种分析耗时会很长,我第一次遇到前面 Coincident 开头那个句子
时,分析它整整用了一下午时间,因此不要嫌慢。但随着你不断练
习,分析速度会越来越快。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讲到做成分分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点(如
被动语态和主语补足语的问题),并且带着大家看一个例子。同时,
还会讲到复合句应该如何分析。
提示:本文主体为句子分析的操作步骤,不提供小结,请一字一句认
真阅读全文。

今日任务
1. 在学习完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后,请把本文中的例子单独写下
来,自己尝试分析,确保自己可以独立自主地将主干提取出来。
2. 本文附录中有一些英文句子,请尝试提取句子的主干。请不要着
急,如果时间有限,每天完成一句即可。
3. 继续用辅助精读法完成每日的阅读任务。在第四遍阅读还读不懂
句子的情况下,如果你能判断出这个句子是简单句,或者你自己
可以将复合句有效拆分为简单句,请尝试用今天的成分分析法来
理清句子结构。如果暂时做不到,请继续认真阅读下一篇文章。
4.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3.7 附录:句子分析练习(一)
本文为 《3.7 如何读懂一个句子?——句子分析法(一)》的附录部
分,请在认真读完正文后,完成如下练习。
以下句子均为简单句,请尝试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请不要着急,如
果时间有限,每天完成一句即可。
1. You do not expect, as a rule, actors on stage to turn round and chat
naturally with you in the middle of a drama. (The Pigeon Tunnel by
John le Carré)
2. On March 17th, I signed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in my
neighborhood, in Brooklyn, and used a platform called Leveler to
make micropayments to out-of-work freelancers. (Can I Help You? by
Jia Tolentino. The New Yorker. 20200518)
3. Extended debate concerning 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of individual
folktales told by Afro-American slaves has unfortunately taken
precedence over analysis of the tales’ meaning and function. (GRE No.
2-1 Section A)

4. Only those with problems such as breathing difficulties due to swelling


or nerve exposure qualify for urgent treatment. (Say cheese!. The
Economist. 20200526)

5. The following evening there were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in the caff at
dinner, some talking, some laughing, some of the new ones crying or
shouting. (The Institute by Stephen King)

参考答案会在本周四(6 月 25 日)发布,不过请尽量自己完成练习。
《句子分析练习(一)》参考
3.7
答案
本文为 3.7 之附录《句子分析练习(一)》的参考答案。请尽量自行提
取句子主干,仅在必要时参阅本文。
1. You do not expect, as a rule, actors on stage to turn round and chat
naturally with you in the middle of a drama. (The Pigeon Tunnel by
John le Carré)

句子主干:You do not expect actors to turn round and chat.


主干成分:You (主语) do not expect (谓语) actors to turn round and chat
(宾语).

这句话里面有一个 expect sb to do sth 的结构,这个结构后面的 sb to do


sth 整体算是一个复合宾语,即这句话的宾语为 actors to turn round and
chat。但你只需要知道这个结构是「期待某人做某事」的意思就行,
不用太纠结 to do 部分是否应该划在宾语里面。读懂就行。
同理,chat 是不及物动词,但经常和 with 搭配,可以把 chat with 这个
整体看成一个及物动词,所以你把 chat with you 整体划到主干里面也
无不可。还是那句话,读懂就行。
2. On March 17th, I signed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in my
neighborhood, in Brooklyn, and used a platform called Leveler to make
micropayments to out-of-work freelancers. (Can I Help You? by Jia
Tolentino. The New Yorker. 20200518)
第一种句子主干提取方式:
句子主干:I signed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and used a platform.
主干成分:I (主语) signed up for (谓语)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宾语)
and used (谓语) a platform (宾语).

sign 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不及物动词,但是和上一句中 chat with 类似,


signed up for 可以表示「报名参加」的意思,后面直接接报名的对象就
行,所以这个词组整体可以当一个及物动词来看,如果 signed 在这里
充当谓语,那么 signed up for 这个整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谓语,后
面的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做这个复合谓语的宾语。
后面的 used 和前面的 signed 是并列谓语,虽然这句话有两个谓语动
词,但因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所以依然是简单句。
此外,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当中,new mutual-aid 是 network 的修
饰成分,因为理解起来没有太多困难,所以我放到了主干中,你删掉
也是对的。
第二种句子主干提取方式:
句子主干:I signed and used a platform.
主干成分:I (主语) signed (谓语) and used (谓语) a platform (宾语).
如上面所说,sign 是个不及物动词,所以也可以把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整体看作是一个修饰这个不及物动词的成分,不出
现在主干里。但 use 是及物动词,所以要把宾语找出来。
你按上述两种方式提取出句子主干都没问题,找一种对你自己读懂句
子最有帮助的方式即可。
3. Extended debate concerning 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of individual
folktales told by Afro-American slaves has unfortunately taken
precedence over analysis of the tales’ meaning and function. (GRE No.
2-1 Section A)

句子主干:Extended debate has taken precedence over analysis.


主干成分:Extended debate (主语) has taken (谓语) precedence (宾语)
over analysis.

也是个常用结构,意思是「A 优先于 B」,所


A take precedence over B
以我把 over B 部分也摘到了句子主干里。你只要判断出 debate 是主
语, has taken 是谓语, 是宾语就算对。
precedence

4. Only those with problems such as breathing difficulties due to


swelling or nerve exposure qualify for urgent treatment. (Say cheese!.
The Economist. 20200526)

句子主干:Only those qualify for urgent treatment.


主干成分:Only those (主语) qualify for (谓语) urgent treatment (宾语).
这里的 qualify 是个不及物动词,但 qualify for 这个搭配比较常见,整
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及物动词,这样后面的 urgent treatment 就可以当作
是宾语。当然,for urgent treatment 也可以看作是 qualify 的修饰成
分,你只要判断出主语是 those,谓语是 qualify 就算对。
The following evening there were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in the caff at
dinner, some talking, some laughing, some of the new ones crying or
shouting. (The Institute by Stephen King)

句子主干:There were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这句话是个 there be 句型,这个句型可以做两种理解。
第一种:和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一样看作是倒装,正确语序应该
是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were there,这种情况下 there 是表语,were
是系动词,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是主语。不过 There be 结构中,
There 并没有「那里」的意思,只表示「存在」。

第二种:由于 there be 句型特别常见,所以也有一些语法书把这个句


型中的 there 当作一个特殊的主语。
你按那种理解都行,但因为 there be 结构是个常见结构,可以单独把
它记住。
如何读懂一个句子?——句子分
3.8
析法(二)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针对简单句的句子分析方法:
1. 提取句子主干
2. 找出非主干成分与主干之间的关系

对于简单句的分析,我们还需要谈几个注意事项。看完注意事项之后,我
们会来完整地分析一个简单句。
2.3 分析简单句时的注意事项
修饰、并列、指代关系无法明确判断时,采用就近原则
a.

请注意这句话的前提是无法明确判断,如果可以明确判断请不要滥用就近
原则。
此外,重点要强调一下指代关系。如果你要寻找代词的指代对象,请不要
一开始就用就近法则来判断。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1) Tom stabbed Jerry. Then he sheathed his knife.
(2) Tom stabbed Jerry. He bled to death.

如果你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不难看出:(1)中第二句话的 he 显然指的
是 Tom;(2)中第二句话的 he 指的是 Jerry。但如果直接用就近原则,两
句话中的 he 都是离 Jerry 更近一些。
如果不能用就近原则,这种指代关系应该怎么判断呢?
严格来说,如何判断代词的指代关系,算是英语学习中的一种隐性知识,
简单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的多了自然就会的一种知识。我从来没
有见过哪位老师总结出一个通用的法则能帮助你一下子找出代词的指代对
象。 1

我甚至曾在先前供职的机构悬赏一千元人民币,来征集这种法则,只要我
找不出反例即可。可能是赏金太低,最终一直没有人领取赏金。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些经验性的法则可供参考:
1. 风格良好的英文中,通常不会出现隔句指代的情况。即代词的指代对
象如果不在同一句,通常会在紧挨着的上一句(当然上一句中可能也
是代词)。比如前面两个例子中的 He 的指代对象都在前面那句话里。
2. 可以通过语义来辅助判断,如上面的两个例子。更进一步地说,英语
和汉语在这方面有一些相似性,如果你实在无法判断指代对象,可以
试着将英语翻译成汉语。代词如 he 就直接翻译成「他」,然后看在汉
语中这个「他」更可能指代谁,通常英文里也会指代谁。
请在以上两条都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再考虑就近原则。
b. 宾语补足语描述某个概念在承受动作之后才拥有的属性

这里主要想强调一下「宾语补足语」和「后置定语」的区别。
宾语补足语出现在宾语后面对宾语做补充说明。宾语是名词性成分,因此
它也有可能有定语修饰,而定语有时候会出现在它的后面,即后置定语。
这两种情况怎么区分呢?
很简单,宾语补足语是宾语在承受动作(谓语)之后才产生的属性,后置
定语表明的属性和谓语体现的动作无关。举例来说:
(1) We consider the answer correct.
(2) Tom love the girl operating the machine.

第一句中 correct 是宾语补足语,因为这个「答案(answer)」是在我们


「认为(consider)」之后才有了「正确(correct)」这个属性,如果我们
没有 consider 这个动作,这个答案是否正确(correct)其实是不确定的。
第二句中 operating the machine 是后置定语,不管 Tom 爱不爱这个女孩,她
都是操作机器的那个女孩,即与谓语动作(love)无关。
真实的英文阅读材料中,如果出现实在无法判断的情况,通常不判断也没
关系,知道这种成分描述了宾语的属性即可。
c. 被动语态可转换为相应主动语态去理解

前面讲到的内容都是以主动语态的情况,如果遇到被动语态,可以转换为
相应的主动语态来理解。
此处简单说两点:
1. 被动语态的主语为动作接受者(相当于主动语态的宾语)。
2. 主动语态中的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宾语补足语),到被动语态中变
成了补充说明主语的成分,称作主语补足语。
举例来说,刚刚我们看到的那句「We consider the answer correct」改写成被
动语态的形式如下:
The answer is considered correct (by us).

这里 the answer 是动作的接受者,即被动语态的主语,correct 补充说明了


the answer 在承受了 consider 这个动作之后出现的属性,因此叫做主语补足
语。
2.4 我们来完整分析一个简单句
明白了这些注意事项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In many science fiction films, the opposition of good and evil is portrayed as
a struggle between beneficent technology and the errant will of a depraved
intellectual.
2
本句话主体部分来自《GRE 填空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为了方便练习,本文对句子略
有改动。

同样,请在这里先停一停,把这个句子摘抄下来,自己先试着分析一下,
再对照着句子读下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提取句子主干:
谓语动词:逐词看过去,你发现只有 is portrayed 能做谓语动词。而
且,通过谓语动词,我们可以判断出这句话是被动语态。
主语:被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逐词看过去,只有 the
opposition 可以做主语。
此外,我们还需要看有没有补充说明主语的成分(即主语补足语,相
当于主动语态中的宾语补足语),从意思上来看,我们要找一个主语
(the opposition)被描绘(is portrayed)成了什么,我们找到了 as a
struggle,因此 as a struggle 为主语补足语。

这句话的主干是:The opposition is portrayed as a struggle.


紧接着我们来看修饰成分,在看修饰成分时,我们先从主干的成分直接相
关的内容入手:
the opposition 后面有介词短语 of good and evil 修饰它,因为主语 the
opposition 是名词性成分,所以 of good and evil 是修饰它的定语。

a struggle 后面有一个 between A and B 形成的介词短语修饰,因为 a


struggle 是名词,所以这部分是修饰它的定语:between beneficent
technology and the errant will of a depraved intellectual。

此外,In many science fiction films 这部分修饰了整个句子,是状语


(可以理解为一种虚拟的地点状语)。
这样,修饰成分都被我们找出来了。整个句子成分如图所示:
如果你单词都认识,到这一步大部分朋友应该都能读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了。但如果你发现读起来还有困难,通常是因为你句子分析还不够细,比
如 between beneficent technology and the errant will of a depraved intellectual 这
部分还可以进一步拆分:
beneficent 是修饰 technology 的定语;
errant 和 of a depraved intellectual 都是修饰 will 的定语。

继续拆分下去,直到你能读懂为止,只要你知道每个词的意思,知道词与
词之间的关系,那么没有读不懂这句话字面意思的道理。简单翻译一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善与恶的对立被描绘成了一种冲突,冲突的一方
是向善的科技,另一方是堕落的知识分子走火入魔的意志。
这里再强调一下,一种修饰成分叫做「定语」还是「状语」有时候没有那
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这种成分修饰的对象是谁。
同样,有一些状语你很难判断是修饰了整个句子,还是只修饰句子的动
词,这时你任意选择一种理解就好了。 3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句子的灵魂就是动词。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各位对简单句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一种直观的感觉。
虽然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觉得有点慢,但只要完成规定的练习量,最终
一定可以轻松掌握。
3. 复合句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
由于复合句是由简单句构成的,所以分析复合句的核心理念就是先把复合
句拆成简单句,然后对简单句做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你再明白各简
单句之间的关系就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具体来说,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1. 找出能够帮助拆分句子的关联元素:关联词或标点
2. 将复合句拆分成简单句
3. 对每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明确简单句之间的关系

同样,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3.1 找出能够帮助拆分句子的关联元素:关联词或标点
大家还记得这个公式吧:复合句 = n 个简单句 + (n-1) 个关联元素。构成复
合句的简单句都是由关联元素连接的,所以找到关联元素是我们拆解句子
的关键。
通常来说,关联元素有以下两类:
a. 关联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
b. 关联标点:分号、冒号、破折号

具体如何根据这些元素拆分句子,我们结合第二步来看。
3.2 将复合句拆分成简单句
我们知道,复合句分为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我们分别来看。
a. 并列复合句
通常并列复合句是由并列连词或者表示并列的标点符号连接若干各简单句
构成。
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并列连词有:
for, and, nor (neither…nor…), but, or (either … or…), yet, so;
not only … but also …

上面第一组,首字母缩写为 fanboys(迷弟),可以方便记忆。之所以要把
这些并列连词单独拿出说,原因是这些连词和引导从句的从属连词(如
although)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从属连词一定会连接句子,而上述这些并列
连词可以连接除句子以外的其他成分(如单词或短语等)。因此,出现了
并列连词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是并列复合句。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You and I have an appointment.

这句话中出现了 and,但这是一个简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并不是并
列复合句。
因此,见到并列连词,我们首先要明确并列的对象,只有并列的对象是句
子时,它才是并列复合句。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快速知道并列的对象是什么呢?
对于 and, but, or (either…or…), nor (neither … nor…) 及 not only … but also …
这几个关联词来说,它们前后会连接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成分。
比如,上句中的 You 和 I 都是句子的主语,算是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
成分,这两个成分就是并列对象,但它们不是句子,所以这里不能按照并
列复合句理解。
对于 for / so / yet,通常你只需要看他们后面是不是句子就行(即是否有一
套完整的主谓结构),如果不是句子,那么也不能按照并列复合句来理
解。
能够提示并列的标点符号通常有分号(;)和冒号(:)两种。需要注意,按
照冒号的用法,冒号前后的内容通常至少有一个是句子,但不必都是句
子。只有前后都是句子的情况是并列复合句。
只要判断出并列的对象是句子,直接把并列的对象提取出来即完成了句子
拆分。
此外,还有一些并列连词如 while / when 等,由于这些词通常都是连接句子
的(有时候是连接两个并列句,有时候连接从句),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如有不明可阅读语法书相关章节。
b. 主从复合句

所谓主从复合句,即这句话由主句和从句构成,无论是主句还是从句都可
以认为是一个句子,只是从句充当了主句的某种语法成分。比如,当我们
讲到宾语从句,意思是某一个句子做了另一个句子的宾语成分,做宾语的
这个句子叫宾语从句。各种从句都可以照此理解,比如主语从句的意思是
主语是个句子,只要理解了主语是什么意思,主语从句的意思就不言而喻
了。
讲解方便起见,主从复合句按照从句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i. 宾语 / 表语从句
ii. 主语从句
iii. 同位语从句
iv. 定语从句
v. 状语从句

我发分别来看每一种的形式,了解了这些形式,你可以准确将其识别出来
了。
i. 宾语 / 表语从句
宾语从句或表语从句的形式通常如下:
① 主语 + 及物动词 / 系动词 + that / whether / if / how … + 完整句
② 主语 + 及物动词 / 系动词 + what / who / whom … + 非完整句

上面这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但有时候也有介词所连接的「介词的宾语」是
一个句子,也可以认为是宾语从句。
ii. 主语从句

主语从句的形式通常有以下两种:
① That / Whether / How + 完整句 + 谓语动词 + …
② What / Who + 非完整句 + 谓语动词 + …

也可以由 it 充当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从句后置,通常形式如下:
③ It + 谓语动词+ … + that + 完整句

iii. 同位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的形式通常为:
名词性成分 + that + 完整句
后面 that 接的完整句和前面的名词性成分互为同位语关系。
iv. 定语从句

如上文所说,定语从句的意思是由一个句子充当定语,而定语修饰的是名
词性成分,该名词性成分称之为先行词。虽然叫先行词,有时候先行词也
可以是一整句话(通常这种定语从句由 which 或 as 引导)。
定语从句通常有两种,一种由关系代词引导,一种由关系副词引导。(一
些语法书上会把定语从句直接称为关系从句。)
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通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① which / that / who / whom / as …+ 非完整句
② whose …+ 完整句
③ 介词 + 关系代词(非 that / as)… + 完整句

关系代词顾名思义,也属于一种代词,其指代对象就是先行词,而且通常
关系代词(或「介词+关系代词」结构)会紧挨着先行词,或者至少在其附
近。
由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形式通常为:
when / where / why … + 完整句

v. 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通常会出现在主句的前面或后面,有时插入主句中间也会被两个
逗号隔开,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好拆分。其形式也很简单:
连词 + 完整句
这里的连词通常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
式、比较。你可以不用去记这九大类状语从句分别是什么,因为通常根据
连词本身的含义即可判断,如 because 是「因为」的意思,它引导的从句即
为原因状语从句。只要你能够准确翻译出连词的意思,通常就不会对句子
理解造成障碍。
通过上述形式,我们能够识别出不同的从句,从而就可以将标准形式的主
从复合句拆分成简单句了。
但实际阅读过程中,你可能还会遇到省略的情况,不妨也来一起看一看。
关于省略
对于省略,有一个总的原则是:省略不能影响句意。这意味着在风格良好
的英文中,省略句应该很容易看懂。一旦省略导致了语义模糊的情况,理
论上就不应该省略了。因此,首先请不要害怕省略句,省略往往意味着简
单。
在明白这一点之后,重点强调一种书面语中常见的省略句,即定语从句省
略关系代词 who / whom / which / that 的情况。这种情况要求关系代词在定
语从句中做宾语。如:
The man (who) you like is going to school.

这里的 who 在定语从句 who you like 中充当宾语,因此可以省略。当然,


你会发现这句话中没有 who,对你来说完全没有理解上的障碍(省略通常
意味着简单)。
如果遇到其他的省略情况,有看不明白的,请参阅《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中「省略(ellipsis)」一节。
3.3 对每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并明确简单句之间的关系
这一步我们首先要分析每一个简单句,即完成成分分析,从而理解构成复
合句的每一个简单句的意思。在理解了简单句的意思之后,我们只需要明
白这些简单句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确这个复合句的意思了。
这种关系判断起来也很简单,通常你只需要明确关联元素的意思,以及主
从复合句中从句充当的成分即可。
比如,定语从句一定对先行词是一种修饰限定关系;如果你遇到 but 连接的
并列复合句,你直接把 but 翻译成「但是」就知道它连接的两句话的关系
了;状语从句大部分也可以通过翻译关联词直接明白句子之间的关系,比
如,只要你能把 although 翻译成「尽管」,哪怕你不知道这叫「让步状语
从句」,你也能理解句子的意思。
4. 句子分析法
在分别看完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分析法之后,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方法整
合起来,就有了我们的句子分析法。即在阅读中,当我们遇到任何一个句
子时,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1. 如果遇到的是复合句,将其拆分为简单句;如果是简单句,直接进入
第 2 步。
2. 对每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3. 翻译每个简单句。
4. 通过关联元素的意思及从句种类,明确简单句的关系,从而翻译全
句。
以上第 1 步需要对句子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做出判断。通常只需要看是否
有关联元素,考虑到省略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把主谓结构的个数——尤其
是谓语动词的个数——当做辅助判断指标。
第 3 步与第 4 步中之所以要翻译句子,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读懂一个句子经
常有盲目的自信。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读懂了一句话,但当被问到这句话
讲了什么的时候,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请在最后把句子
翻译出来,这其实是在检验你是否真的读懂了这句话。翻译时,不需要追
求言辞优美,句式优雅,只要是一句大家能看懂字面意思的人话就行,甚
至你用几句中文把这句英文解释清楚也可以。
明白了句子分析的步骤之后,我们来具体看一个例子。
一个完整的句子分析例子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at stress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 and those that emphasize obedience to rul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reflects a conflict that arises from the values on which these
objectives are based.
4
来自《GRE 填空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现在,请你假设自己在阅读中碰到了上面这么一句话,看看是否能够快速
把握句子的意思,理清句子的结构。如果有困难,试着按照我们前面讲到
的句子分析法做一个完整的分析。
做完之后,再接着读下去。同样,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把这个句子摘抄下来
对照着看。
未读这句话之前,我们当然无法知道它究竟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那么怎
么办?办法很简单,我们需要按照正常的阅读方法一个词一个词从前往后
看,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The disjunction (分裂)是一个名词,看不出什么东西。
between 是一个介词,它当介词讲时有个特点,即后面通常会有 and,
形成一个 between A and B 的结构,意思是「A 和 B 两者之间」,这
个结构修饰前面的 disjunction,意思即为「A 和 B 两者之间有一种分
裂」。要理清句子结构,最好是能先知道这个 between 指的是哪两者之
间。
接下来的任务就在后面寻找,看看有没有这样的 and。但如图所示,你
会发现这句话中有三个 and。

这句话有三个 and,哪个与 between 配套呢?


究竟哪个 and 才是和前面 between 配套的 and 呢?前面说过,and 是并列连
词,连接的对象是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概念。对于 bewteen A and B 这
个结构来说,即 A 和 B 两部分应该是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概念。讲到
这里,大部分人应该可以看出配套的是哪一个 and 了。
有人说,我就是看不出来怎么办?请跟我读「一个词一个词看」。
假设 1:第一个 and 与 between 配套,那么 A 是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at stress independence,B 只能是 individuality,因为 individuality 后面
又有一个 and,这第二个 and 前后的结构功能性质也应该相同,即第二
个 and 后面的内容应该和前面的 individuality 结构功能性质相同 ,所以
没必要往后面再看了。但如果 A 是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at stress
independence,B 是 individuality,这两部分显然不能说结构、功能、性
质相同。排除假设 1。
假设 2:第二个 and 与 between 配套,那么 A 是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at stress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B 是 those that emphasize
obedience to rul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对比 A 与 B 两部分,都
是一个名词性成分起头(educational objectives 和 those,代词也是名词
性成分),后面紧接着一个 that 引导的从句,结构、功能、性质看起
来都是相同的。此外,如果是第二个 and 与 between 配套,第一个 and
连接的两部分就可以是 independence 和 individuality,这是两个名词都
可以做前面动词 stress 的宾语,因此也是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词。
同理,第三个 and 连接的两部分就可以是 obedience to rules 和
cooperation with others,也是两个名词性结构,并且都可以做
emphasize 的宾语,因此也是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概念。按这种假
设,三个 and 各得其所,因此,至少假设 2 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假设 3:第三个 and 与 between 配套,这种假设下 A 和 B 两部分也不
是结构、功能、性质相同的概念,理由与假设 1 类似。排除假设 3。感
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分析一下。
现在我们知道了与 between 配套的是第二个 and,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
看到了两个明显的定语从句形式,即「名词+that+非完整句」这种结构。第
一个定语从句是:that stress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因为关系代词
that 指代前面的先行词,因此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把 that 替换成指代的
对象 educational objectives,摘抄如下:
1. Educational objectives stress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
同理第二个定语从句,摘抄如下:
2. Those emphasize obedience to rul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顺便说一句,这句话中 those 也是一个代词,这个代词的指代对象比较好判


断,也是指前面的 Educational objectives。这两个从句摘抄出来之后,我们
可以在原句中把这两个句子隐去,原句变成了: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those reflects a conflict
that arises from the values on which these objectives are based.

你自己分析复合句的时候,也可以同样操作,这种操作在电脑上完成更方
便一些。
我们接着从 reflects 往后面看:
reflects 是一个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可以做谓语动词候选,先保留。
a conflict 是一个名词,后面马上又有一个 that,又出现了「名词
+that+非完整句」的结构,因此又是一个定语从句。

我们将这个 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摘抄如下(同样,把 that 替换为先行词 a


conflict):

A conflict arises from the values on which these objectives are based.

在这个定语从句中,我们又发 the values 后面有一个 on which,出现了「名


词+介词+关系代词+完整句」的结构,又是一个定语从句。即在定语从句内
部又嵌套了一个定语从句,摘抄如下(把关系代词 which 替换成为先行词
the values):

On the values these objectives are based.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介词短语 on the values 整体移到句子末尾,变为:


4. These objectives are based on the values.
当然,我知道有人想问,为什么要把 on the values 移到末尾?我可以这么回
答你,当你遇到这种句子时,你可以比较一下移到末尾更容易理解,还是
不移更容易理解,选其中更容易理解那句话。
前面的 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中,把 4 这句话隐去之后,变为:
3. A conflict arises from the values.

在原句中我们在隐去 3 和 4 两个定语从句,剩下了:
5.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those reflects a
conflict.

仔细观察 5 已经是个简单句了,在把所有的从句都隐去之后,剩下的这其
实就是主句。
现在我们成功地把一个复合句拆分成了五个简单句,分别如下:
1. Educational objectives stress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
2. Those emphasize obedience to rul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3. A conflict arises from the values.
4. These objectives are based on the values.
5.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those reflects a conflict.

这五个简单说本身已经非常好理解了,但如果你还看不懂,则可以继续对
这些句子做成分分析。
句 1 基本上只剩主干了,应该可以很容易看出来:主语 Educational
objectives,谓语 stress,宾语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ty,直译就能
知道意思:教育目标强调了独立性与个性。
同理,句 2 基本也只剩主干了:主语 Those,谓语 emphasize,宾语
obedience to rules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s,如果看不懂宾语可以进一
步拆分,此处略过。这句的意思很容易理解:那些(教育目标)强调
服从纪律和与他人协作。
句 3 的成分:主语 A conflict,谓语 arises,状语 from the values,意思
是:一种冲突源自于某种价值观。
句 4 是被动语态,主语 These objectives,谓语 are based,后面的 on the
values 可以看作是状语,不过因为 based on 是一个常见搭配,也可以把
based on 当作一个整体,后面 the values 看作宾语。意思也很简单:这
些目标基于某种价值观。
句 5 的成分:先找到谓语动词 reflects,然后动作发出者——主语 The
disjunction,动作接受者——宾语 a conflict,between A and B 这个结构
修饰主语(是定语),句子意思是:一些教育目标与另一些教育目标
之间的分裂反映出了一种冲突。
有了简单句的意思,我们就可以通过组装的方式得到原句的意思。
首先,句 4 是修饰句 3 中 the values (价值观)的定语,把句 4 的意思
加在 the values 上就好,「3 + 4」的意思是:一种冲突源自于这些目标
所基于的价值观。
句 1 是句 5 中的 Educational objectives 的定语,句 2 是修饰句 5 中
those 的定语,用同样的方式将句 1 和句 2 的意思分别加在 Educational
objectives 和 those 前面,这样我们得到「1+2+5」的意思是:强调独立
性与个性的教育目标与那些强调服从纪律和与他人协作的教育目标之
间的分裂反映了一种冲突。
最后「3+4」又是修饰 A conflict 的定语,我们直接把「3+4」的意思加在
「1+2+5」中的 A conflict 上面,就有了整句话的完整意思:
译 1. 强调独立性和个性的那些教育目标与强调服从纪律和与他人协作
的那些教育目标之间的分裂反映出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源自这些目标
所基于的价值观。
改得简洁一些如下:
译 2. 强调独立性和个性的教育目标与强调服从纪律和与他人协作的教
育目标之间的分裂反映出一种源自这些目标所基于的价值观之间的冲
突。
你会发现如果中文中出现「译 2」这个一个句子,恐怕你也得做句子结构分
析。显然「译 1」更容易看明白,你平时做翻译的时候,尽量译成「译 1」
这种结构,虽然啰嗦了一点,但胜在容易明白。此外,很多时候当你把拆
分出来的每一个简单句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时候,往往不用重新组装,原句
的意思也能看明白了。
至此,这个例子我们分析完毕。我不排除,有些人会觉得上面这个句子对
他来说并不难,于是我这种讲解方式就显得很啰嗦,但我这里讲的是一种
分析方法,必须事无巨细,这样在你遇到读不懂的句子时,才能找到可靠
的操作方式。因此,如果你没有仔细阅读这个例子,任何时候回头重新读
一遍都不算太晚。
看完这个例子,相信你对如何分析一个读不懂的句子能有比较清晰的认
识,但无论如何看懂讲解不能代替练习。在你平时遇到的任何一个读不懂
的句子,都是很好的练习材料,一般来说你分析两百个原来读不懂的句子
之后,基本上就不会有阅读句子方面的困难了。 5

前提是词或词组的意思你都知道,这也需要通过背单词和查词典积累,不
是吗?
当然,有关句子分析法这两篇文章目的是帮助你读懂句子,并不是希望每
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语法专家。 6

如果你有此志愿,也没有问题,只是这不是这套教程的目的。
因此,在这篇文章结尾想给大家分享一段话:
I wouldn’t deny that there’s joy in knowing a set of grammar rules; there is
always joy in mastery of some branch of knowledge. But there is much more
joy in becoming a reader who can understand and explain how it is that a
punctuation mark can create meaning in language that goes beyond just
delineating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From Semicolon by Cecelia Watson

如果你读不懂,就试着用句子分析法分析一下。
其实在你掌握了句子分析法之后,你事实上也掌握了一种通过语法快速写
出英文句子的能力,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告诉你这种能力该如何应用。
提示:本文主体为句子分析的操作步骤,不提供小结,请一字一句认真阅
读全文。
在你读完这两篇文章后,如果文章中依然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不懂(比如不
知道什么是定语从句),请查阅语法书,或者上网搜寻相关定义,彻底解
决掉。
还有一些基本概念,文章没有涉及,如果你有疑问,需要专门阅读语法书
相关章节。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虚拟语气和强调句式,这两个点的知识总量
并不多,也比较浅显,但如果阅读量小,很容易忘。请务必通读语法书相
关内容,把他们记下来。

今日任务
1. 继续使用辅助精读法完成每日阅读任务,在读到第四遍,还有不懂的
句子时,请使用我们的句子分析法,在句子分析法解决不了时,再查
语法书。
2. 建议把《英语阅读参考手册》「As 的主要用法及判别」一节通读一
遍,这个词在阅读中经常遇到,但其用法比较复杂。如果你在用其他
语法书,也请阅读相应的章节。
3.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4. 尝试对附录当中的句子做句子分析。请不要着急,如果时间有限,每
天完成一句即可。
3.8 附录:句子分析练习(二)
本文为 《3.8 如何读懂一个句子?——句子分析法(二)》的附录部
分,请在认真读完正文后,完成如下练习。
对《句子分析练习(一)》中的五个简单句做
1.
完整的成分分析
1. You do not expect, as a rule, actors on stage to turn round and chat
naturally with you in the middle of a drama. (The Pigeon Tunnel by
John le Carré)
2. On March 17th, I signed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in my
neighborhood, in Brooklyn, and used a platform called Leveler to
make micropayments to out-of-work freelancers. (Can I Help You? by
Jia Tolentino. The New Yorker. 20200518)
3. Extended debate concerning 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of individual
folktales told by Afro-American slaves has unfortunately taken
precedence over analysis of the tales’ meaning and function. (GRE No.
2-1 Section A)
4. Only those with problems such as breathing difficulties due to swelling
or nerve exposure qualify for urgent treatment. (Say cheese!. The
Economist. 20200526)
5. The following evening there were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in the caff at
dinner, some talking, some laughing, some of the new ones crying or
shouting. (The Institute by Stephen King)

分析以下句子(有可能是简单句,也有可能是
2.
复合句)
请完成一步一步完成句子分析的每一个步骤。
1. In the long run the firms that survive will have to master a new
environment a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accelerate three trends:
an energising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 inevitable retreat from
freewheeling global supply chains and a worrying rise in well-
connected oligopolies. (The business of survival. The Economist.
20200411)
2. The study has not yet undergone peer review and formal publication,
but its preliminary data are among the first to offer details on the scope
of the country’s coronavirus-related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How is
COVID-19 affecting our mental health? by Markham Heid. Time.
20200525)
3. At Elmhurst, as at many publicly funded hospitals in poor
communi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 situation was deteriorating.
(The Longest Shift by Rivera Galchen. The New Yorker. 20200427)
4. The video quickly went viral, but I had forgotten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when the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and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 and many others had begun to use it, reminded me of
Kelly’s thin smile and his wife’s desperately grappling arms. (Almost
There by Naomi Fry. The New Yorker. 20200427)
5. Phillip Lafayette Gibbs met Dale Adams when they were in high
school, in Ripley, Mississippi, a town best known as the home of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who ran a slave plantation,
fought in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raised troops that joined the
Confederate Army, wrote a best-selling mystery about a murder on a
steamboat, shot a man to death and got away with it, and was elected
to the Mississippi legislature. (Blood on the Green by Jill Lepore. The
New Yorker. 20200504)
6. Among my most treasured possessions right now is an imposingly
large plastic jug containing five litres of olive oil from Spain. (A Pivot
to Groceries by Hannah Goldfield. The New Yorker. 20200518)
7. Although Longwell is certainly resisting Donald Trump now, she is
still a member of the party that made his ascendancy possible. (The
Long Game by Ebony Edwards-Ellis. The New Yorker. 20200420)
8. Because all companies in the EU can access each other’s markets, the
bloc has strict rules on how much help a government can give to
domestic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meaning. The Economist.
20200516)
9. It took about twenty minutes for the ambulance to arrive and for the
orderlies to load him into the back. (Juan Sanabria by Johnathan
Blitzer. The New Yorker. 20200420)
10. Al Worden, an astronaut on Apollo 15, spent 67 hours in lunar orbit in
a command-module cabin with 6.17 cubic metres of space, while his
two colleagues walked on the Moon. (Bounded in a nutshell. The
Economist. 20200516)
11. According to Pew Research, the share of Americans who say the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at least once or twice a month has dropped by
seven points over the past decade to 45%. (The Sunday slump. The
Economist. 20200523)
12. The casual friendliness of many Americans should be interpreted
neither as superficial nor as artificial, but as the result of a historically
developed cultural tradition. (1996 考研阅读 Text B)
13. The vast research endeavor on self-control and the relatively
unanimous voice emerging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bout its
benefits have translated into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that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gain more self-control. (Liad Uziel(2018).
The Intricacies of the Pursuit of Higher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14. To anyone in later times who knew of Hari Seldon only as a legendary
demigod, it would seem almost sacrilegious for him not to have white
hair, not to have an old lined face, a quiet smile radiating wisdom, not
to be seated in a wheelchair. (Prelude to Foundation by Isaac Asimov)
15. After six months of arguing and final 16 hours of hot parliamentary
debates,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became the first legal authority
in the world to allow doctors to take the lives of incurably ill patients
考研阅读
who wish to die. (1996 Text A)

参考答案会在下周一(6 月 29 日)发布,请尽量自己完成练习。
《句子分析练习(二)》参考
3.8
答案
本文为 3.8 之附录《句子分析练习(二)》的参考答案。请尽量按照步
骤完成句子分析,仅在必要时参阅本文。
一、对《3.7 句子分析练习(一)》中的五个简单句做完整的成
分分析
1. You do not expect, as a rule, actors on stage to turn round and chat
naturally with you in the middle of a drama. (The Pigeon Tunnel by
John le Carré)

句子主干:You do not expect actors to turn round and chat.


主干成分:You (主语) do not expect (谓语) actors to turn round and chat
(宾语).

成分标注:
You (主语)
do not expect (谓语)
as a rule (状语)
actors on stage to turn round and chat naturally with you (宾语);其中
on stage 是修饰 actors 的定语,naturally 是修饰 chat 的状语。如果
你把 chat with 当成一个词理解,you 就是 chat with 的宾语(这样
语义上更通顺)。
in the middle of a drama (状语)
试译:通常,你不会期待舞台上的演员在演戏的时候转身和你自
然地聊天。
这句话里面有一个 expect sb to do sth 的结构,这个结构后面的 sb to do
sth 整体算是一个复合宾语,即这句话的宾语为 actors to turn round and
chat。但你只需要知道这个结构是「期待某人做某事」的意思就行,
不用太纠结 to do 部分是否应该划在宾语里面。读懂就行。
同理,chat 是不及物动词,但经常和 with 搭配,可以把 chat with 这个
整体看成一个及物动词,you 做宾语(实际上 you 也是 with 这个介词
的宾语),所以你把 chat with you 整体划到主干里面也无不可。还是
那句话,读懂就行。
2. On March 17th, I signed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in my
neighborhood, in Brooklyn, and used a platform called Leveler to make
micropayments to out-of-work freelancers. (Can I Help You? by Jia
Tolentino. The New Yorker. 20200518)

第一种方式:
句子主干:I signed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and used a platform.
主干成分:I (主语) signed up for (谓语)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宾语)
and used (谓语) a platform (宾语).

成分标注:
On March 17th (状语)
I (主语)
signed up for (谓语)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宾语)
in my neighborhood, in Brooklyn (状语)
and (并列连词)
used (谓语)
a platform (宾语)
定语 ,修饰
called Leveler ( ) a platform
定语),修饰
to make micropayments to out-of-work freelancers (
Leveler
试译: 月 日,我在自己附近的社区(在布鲁克林),注册参加
3 17
了一个新的互助网络,并使用一个名为 的平台,向失业的
Leveler
自由职业者提供小额支付。
sign 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不及物动词,但是和上一句中 chat with 类似,
signed up for 可以表示「注册参加」或者「报名」的意思,后面直接接
报名的对象就行,所以这个词组整体可以当一个及物动词来看,如果
signed 在这里充当谓语,那么 signed up for 这个整体可以看作是一个
复合谓语,后面的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做这个复合谓语的宾语。
后面的 used 和前面的 signed 是并列谓语,虽然这句话有两个谓语动
词,但因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所以依然是简单句。
此外,a new mutual-aid network 当中,new mutual-aid 是 network 的修
饰成分,因为理解起来没有太多困难,所以我放到了主干中,你删掉
也是对的。
第二种方式:
句子主干:I signed and used a platform.
主干成分:I (主语) signed (谓语) and used (谓语) a platform (宾语).
成分标注:
On March 17th (状语)
I (主语)
signed (谓语)
up for a new mutual-aid network (状语),修饰谓语 sign
in my neighborhood, in Brooklyn (状语)
and (并列连词 )
谓语
used ( )
宾语
a platform ( )
定语 ,修饰
called Leveler ( ) a platform
定语),修饰
to make micropayments to out-of-work freelancers (
Leveler
试译: 月 日,我在自己附近的社区(在布鲁克林),注册参加
3 17
了一个新的互助网络,并使用一个名为 的平台,向失业的 Leveler
自由职业者提供小额支付。
如上面所说,sign 是个不及物动词,所以也可以把 up for a new mutual-
aid network 整体看作是一个修饰这个不及物动词的成分(状语),不
出现在主干里。但 use 是及物动词,所以要把宾语找出来。
你按上述两种方式提取出句子主干都没问题,找一种对你自己读懂句
子最有帮助的方式即可。我觉得第一种更容易理解。
3. Extended debate concerning 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of individual
folktales told by Afro-American slaves has unfortunately taken
precedence over analysis of the tales’ meaning and function. (GRE No.
2-1 Section A)

句子主干:Extended debate has taken precedence over analysis.


主干成分:Extended debate (主语) has taken (谓语) precedence (宾语)
over analysis.

成分标注:
Extended debate ( 主语 )
concerning 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of individual folktales told by
Afro-American slaves ( 定语 ,整个
) 这个现在分词连接
concerning
的部分是修饰 的定语成分。细分起来,其中
Extended debate 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of individual folktales是 concerning 这个动作的
宾语, told by Afro-American slaves 这个结构又是修饰 folktales 的
定语。
has unfortunately taken (谓语),其中 unfortunately 为状语。
precedence (宾语)
over analysis of the tales’ meaning and function (定语),整个这部分
可以认为是修饰 precedence 的定语,当然按照 A take precedence
over B 这个结构更容易理解。
试译:不幸的是,有关非裔美国奴隶所讲述的个人民间故事的确
切起源的广泛辩论,已经优先于对故事的意义和功能的分析。
(Extended 通常指超出原有范围的辩论,可能是时间上超出,也可能
是话题范围上超出,为语义通顺,翻译成「广泛」,但具体什么意思
需要结合语境去看。The exact point of origin 直译应该是「起源的确切
点」,为了语义通顺,翻译为「确切起源」。)
A take precedence over B 也是个常用结构,意思是「A 优先于 B」,所
以我把 over B 部分也摘到了句子主干里。你只要判断出 debate 是主
语,has taken 是谓语,precedence 是宾语就算对。
4. Only those with problems such as breathing difficulties due to
swelling or nerve exposure qualify for urgent treatment. (Say cheese!.
The Economist. 20200526)

句子主干:Only those qualify for urgent treatment.


主干成分:Only those (主语) qualify for (谓语) urgent treatment (宾语).
成分标注:
Only those (主语)
with problems such as breathing difficulties due to swelling or nerve
定语 ,修饰
exposure ( ) 。 从语法上讲是复合连接
Only those such as
词,连接 problems的同位语 ,但你只需要知
breathing difficulties
道它是「例如」的意思就行,不用太纠结语法上的术语。同理
due to swelling or nerve exposure 在这里,你只需要知道它表原
因,修饰 breathing difficulties 即可。
qualify for (谓语)
urgent treatment (宾语)
试译:只有那些因肿胀或神经暴露而导致出现如呼吸困难这样的
问题的人,才有资格接受紧急治疗。
这里的 qualify 是个不及物动词,但 qualify for 这个搭配比较常见,可
以看作是一个及物动词,这样后面的 urgent treatment 就可以当作是宾
语。当然,for urgent treatment 也可以看作是 qualify 的修饰成分,你只
要判断出主语是 those,谓语是 qualify 就算对。
5. The following evening there were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in the caff
at dinner, some talking, some laughing, some of the new ones crying or
shouting. (The Institute by Stephen King)

句子主干:There were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成分标注:
The following evening (状语)
there were (there be 结构)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主语),此处我们把 there be 结构按倒装来
理解。
in the caff at dinner (状语)
some talking, some laughing, some of the new ones crying or shouting
(状语),分词作状语的情况,如果分词表示的动作的主语和所在
的简单句主语不一致,需要单独把主语补出来,如这里的几个
some ,但分词所在的这一部分依然做状语。
试译:第二天晚上,晚餐时有十四五个孩子坐在小餐馆里,有的
在说话,有的在笑,有一些新来的孩子在哭号或大喊。
这句话是个 there be 句型,这个句型可以做两种理解。
第一种:和 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 一样看作是倒装,正确语序应该
是 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were there,这种情况下 there 是表语,were
是系动词,fourteen or fifteen kids 是主语。不过 There be 结构中,
There 并没有「那里」的意思,只表示「存在」。

第二种:由于 there be 句型特别常见,所以也有一些语法书把这个句


型中的 there 当作一个特殊的主语。
你按哪种理解都行,但因为 there be 结构是个常见结构,可以单独把
它记住。
二、分析以下句子(有可能是简单句,也有可能是复合句)
请完成一步一步完成句子分析的每一个步骤。
1. In the long run the firms that survive will have to master a new
environment a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accelerate three trends:
an energising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 inevitable retreat from
freewheeling global supply chains and a worrying rise in well-
connected oligopolies. (The business of survival. The Economist.
20200411)

第一步:
从开头一直看到 the firms that,发现这里出现一个「名词+that+非完整
句」的结构,是定语从句,摘抄如下(将 that 替换为其指代的先行
词):
(1) the firms survive.

接着往后面看,看到 as,as 可以做连词连接句子,具体是不是句子还


需要往后面看。
接着往后面看,发现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中间这个 and,但这
个 and 连接的是两个名词性成分,并不是句子。需要自己判断出,这
里的 it 指代前面的 crisis,如果判断不出来,可以简单翻译成「危机和
对它的反应」,从汉语这个句子来看,我们知道「它」指代的就是
「危机」,所以 it 指代 crisis。
接着往后面看,出现了一个及物动词 accelerate,所以可以判断 as 引导
了一个句子,表示原因或条件(在某种状况下),摘抄如下:
(2) (a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accelerate three trends.

后面有个冒号。如果是一个正确完整的句子,那么冒号前后至少有一
个句子就行,因此冒号后面有可能是句子,也有可能不是,需要接着
来看:
后面是三个并列成分:1)an energising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2)an inevitable retreat from freewheeling global supply chains,3)a
worrying rise in well-connected oligopolies,这三个成分都不是句子。但
它们是对前面 three trends 的说明,可以理解为 three trends 的同位语。
可以把这个同位语补充到句 (2) 中,如下:
(2) (a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accelerate three trends: an energising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 inevitable retreat from freewheeling
global supply chains and a worrying rise in well-connected oligopolies.

这样,除了 that 和 as 引导的从句之外,还剩下:


(3) In the long run the firms will have to master a new environment.

这就是整个句子的主句。
综上,这个句子是复合句,可以拆分为三个不同的简单句:
(1) the firms survive.

(2) (a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accelerate three trends: an energising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 inevitable retreat from freewheeling
global supply chains and a worrying rise in well-connected oligopolies.

(3) In the long run the firms will have to master a new environment.

第二步:
对三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the firms (主语) survive (谓语).

两个并列主语
(2) (as) the crisis and the response to it ( ) accelerate (谓语
)
宾语
three trends ( ): an energising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
inevitable retreat from freewheeling global supply chains and a worrying
宾语的同位语 。
rise in well-connected oligopolies ( )

(3) In the long run (状语) the firms (主语) will have to master (谓语) a new
environment (宾语).

其中句 (3) 中,have to 可以认为是一个情态动词,因此 will have to


master 共同构成谓语。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公司幸存。
(2) 因为危机和对危机的反应加速了三种趋势:对新技术的积极采用,
必然从自由放任的全球供应链中退出,以及令人担忧的紧密联系的寡
头的崛起。
(3) 从长期来看,公司必须要熟练掌控一种新的环境。

第四步:
翻译全句:
从长期来看,幸存下来的公司必须熟练掌握一种新的环境,因为危机
和对危机的反应加速了三种趋势:第一种是对新技术的积极采用,第
二种是不可避免地从自由放任的全球供应链中退出,第三种是紧密联
系的寡头的崛起——这令人担忧。
上面这种翻译中,我尽可能详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描述了这句话的意
思,并不是直译。平时你做句子翻译时,最好也是这种方式。因为要
逐字逐句直译英文,并能翻译出一句风格良好的中文并不容易。
2. The study has not yet undergone peer review and formal publication,
but its preliminary data are among the first to offer details on the scope
of the country’s coronavirus-related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How is
COVID-19 affecting our mental health? by Markham Heid. Time.
20200525)

第一步:
从开头一路看过去,看到第一个逗号后面有一个 but,我们就应该警觉
了,要看看 but 前后连接的是不是句子。
先看前面,可以很明显看到一个简单句(有谓语 has not yet
undergone),摘抄如下:
(1) The study has not yet undergone peer review and formal publication.

接着看 but 后面,我们也可以很快找到系动词 are,找到一个「主系


表」结构的简单句,摘抄如下:
(2) Its preliminary data are among the first to offer details on the scope of
the country’s coronavirus-related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因此,but 连接了两个简单句,是一个并列复合句。
第二步:
对两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The study (主语) has not yet undergone (谓语) peer review and formal
publication (宾语).

(2) 成分标注:

Its preliminary data (主语)


are (系动词)
among the first to offer details on the scope of the country’s
coronavirus-related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表语)。
其中 to offer details 修饰前面的 the first,因为 first 前面加了定冠
词 the,所以 the first 是一个名词性结构,表示最早的东西,具体
到这句话的语境中,应该指最早的一些数据,所以 to offer details
做「定语」修饰 the first,on the scope of the the country’s
coronavirus-related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也是修饰前面的 the first
的「定语」,你判断成修饰 details 也不影响理解。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和正式发表(程序)。
undergo 表示经过、经历,formal publication 这里指正式发表,中文中
「经过正式发表」这种说法不通,因此如果要直译,应该翻译成「经
过正式发表程序」。意译的话整句可以翻译成:「该研究尚未通过同
行评议,还没有正式发表」。
(2) 其初步数据是提供全国范围内冠状病毒相关的心理问题的详细信息
的最早数据之一。
因为这篇文章讲的是新型冠状病毒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这句话中的
psychological struggles 其实指的是冠状病毒引起的一些心理上的煎
熬,并不是指心理斗争,此处勉强译为「心理问题」。
第四步:
翻译全句(but 翻译成「但是」):
该研究尚未通过同行评议,还没有正式发表,但是其初步数据提供了
全国范围内冠状病毒相关的心理问题的详细信息,是最早提供此类信
息的数据之一。
同样,为了方便理解,我采用了意译的方式。
3. At Elmhurst, as at many publicly funded hospitals in poor
communi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 situation was deteriorating.
(The Longest Shift by Rivera Galchen. The New Yorker. 20200427)

第一步:
一个词一个词看过去,发现没有提示主从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的标
志,而且只能找到一个系动词 was,所以是一个简单句。
第二步:
成分标注:
At Elmhurst (状语 ),
as at many publicly funded hospitals in poor communities throughout
前面状语的同位语 ,这个 结构翻译成「像 一
the country ( ) as ⋯⋯
样」,只要你能识别这个用法即可。
the situation (主语) was (系动词) deteriorating (表语).

第三步&第四步:
翻译全句:
在埃姆赫斯特(Elmhurst),和全国贫困社区的许多公立医院一样,
这种情况正在恶化。
注:中文翻译无法体现过去进行时态,但如果放到全文中,应该能够
感觉到这是过去的事。
4. The video quickly went viral, but I had forgotten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when the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and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 and many others had begun to use it,
reminded me of Kelly’s thin smile and his wife’s desperately grappling
arms. (Almost There by Naomi Fry. The New Yorker. 20200427)

第一步:
从开头一路看过去,在第一个逗号后面发现一个 but,同样我们要看看
but 前后连接的分别是什么内容。

先看前面,The video quickly went viral 是一个简单句,直接摘抄如


下:
(1) The video quickly went viral.

然后,在后面看到 I had forgotten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也是一个简单


句,直接摘抄如下:
(2) I had forgotten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紧接着看到一个 when,可能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接着往后面看,一只
看到 Zoom 后面有一个 and,需要判断 and 前后连接的内容。
我们发现,前面就是一个名词短语 the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不是句子,后面也只是一个 the circumstances 不是句子,因此这个 and
并不提示并列复合句。
当然,同时我们发现 the circumstances 后面有一个 under which,属于
「名词+介词+关系代词+完整句」结构,是一个定语从句,可以摘抄
如下(把 which 替换为其指代的对象 the circumstances):
(3)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 and many others had begun to use it.

当然你也可以把 (3) 中的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放到句子最后。


去掉句 (3) 的部分之后,when 引导的句子就剩下了:
(4)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and the circumstances reminded me of
Kelly’s thin smile and his wife’s desperately grappling arms.

你一个词一个词看过去,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reminded,所以这已经是
一个简单句了。
因此,上面的句子可以拆为如下四个简单句:
(1) The video quickly went viral.

(2) I had forgotten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3)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 and many others had begun to use it.

(4)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and the circumstances reminded me of


Kelly’s thin smile and his wife’s desperately grappling arms.

第二步:
对这四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The video (主语) quickly (状语) went (系动词) viral (表语). went 是 go
的过去式,go 后面如果接形容词的话,它属于系动词,所以这是一个
「主系表」结构。
(2) I (主语) had forgotten (谓语)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状语). forget about
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谓语,也可以把 forget 单独看作是一个谓语,两
种理解都没问题。
(3) Under the circumstances(状语), I and many others (两个并列主语) had
begun (谓语) to use it (状语).

(4)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and the circumstances (两个并列主


语) reminded (谓语) me (间接宾语) of Kelly’s thin smile and his wife’s
desperately grappling arms (直接宾语). 注:在 remind sb of sth 这个结构
中,sb 是间接宾语,sth 是直接宾语,但是这个结构也比较常见,你理
解意思就行,不一定非要知道语法成分是什么。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这个视频如病毒般迅速传播。
viral表示病毒式传播,go viral 是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在一些语境下可
以翻译成「走红」「风靡」等。这里我翻译成「如病毒般迅速传
播」,原因是这篇文章也是在谈「新冠」期间的事情,正常能与新冠
病毒呼应。
(2) 我之前已经忘了,直到最近才想起来。

这句话中的 until 经常会被翻译错,I had forgotten about it until recently


有些人会翻译成,「直到最近,我才忘记它」*,这种翻译彻底把愿意
说反了。为了理解清楚时间上的先后关系,until 这个词在大部分场合
都可以换成 before 来理解。这样,recently 指「最近」,until recently
就指「最近」之前的状态,之前什么状态呢?had forgotten。也就是
说,之前一直是忘记的状态,忘记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最近,发生了
变化,也就是「想起来了」。
以后在句子里如果你弄不清楚 until 的意思,建议统一换成 before 理
解。
(3)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 and many others had begun to use it.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许多其他人开始使用它。
(4) Videoconferencing service Zoom and the circumstances reminded me of
Kelly’s thin smile and his wife’s desperately grappling arms.

视频会议服务 Zoom 和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 Kelly 淡淡的微笑和他妻


子拼命抓着的手臂。
第四步:
翻译全句:
这个视频像病毒般迅速传播,但我之前已经忘了,直到最近才想起
来。最近,Zoom 这个视频会议服务,以及这种使我和其他人都开始
使用它的情形,让我想起了 Kelly 淡淡的微笑和他妻子拼命抓着的手
臂。
为了方便理解,中文我写成了两句话。when 应该翻译成「当⋯⋯时
候」,但是这种翻译方法,很难将前后句子串起来,所以我两句话中
用「最近」这个词来表示这种同时发生的情况,但确实损失了一些意
涵(翻译必然会有这种损失)。
5. Phillip Lafayette Gibbs met Dale Adams when they were in high
school, in Ripley, Mississippi, a town best known as the home of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who ran a slave plantation,
fought in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raised troops that joined the
Confederate Army, wrote a best-selling mystery about a murder on a
steamboat, shot a man to death and got away with it, and was elected to
the Mississippi legislature. (Blood on the Green by Jill Lepore. The New
Yorker. 20200504)

第一步:
一路从开头看过去,看到一个 when,可能提示时间状语从句,接着往
后看,发现了 they were 是个「主语+系动词」结构,这个结构所在的
简单句可以直接摘抄下来:
(1) They were in high school, in Ripley, Mississippi, a town best known as
the home of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其中 a town best known as the home of William Faulkner’s great-


grandfather 是 Ripley, Mississippi 的同位语。这里面必须结合语义来判
断,因为 Mississippi 是美国的一个州,不可能是一个 Town,所以不是
Mississippi 的同位语。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地理文化知识,这个无法判
断。
接着往后面看,出现一个 「who+非完整句」结构,结合前面的内容,
能够看出是修饰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的一个定语从句,
摘抄如下 (把 who 换成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a)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ran a slave plantation, fought in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raised troops that joined the Confederate
Army, wrote a best-selling mystery about a murder on a steamboat, shot a
man to death and got away with it, and was elected to the Mississippi
legislature.

在这个句 (a) 中我们找到了一个 troops that joined the Confederate


Army,属于「名词+that+非完整句」结构,是个定语从句,摘抄如下
(把 that 替换成 troops):
(2) Troops joined the Confederate Army.

去除句 (2) 后,句 (a) 剩下的部分为:


(3)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ran a slave plantation, fought in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raised troops, wrote a best-selling mystery
about a murder on a steamboat, shot a man to death and got away with it,
and was elected to the Mississippi legislature.

中我们能够找到五个并列的谓语,ran / fought / raised / wrote / shot /


was elected,其中 shot 所在的这一个小部分 shot a man to death and got
away with it 当中,shot 又与 got 并列(可以理解为又一个并列谓
语),但是因为只有一个主语 who(即 William Faulkner’s great-
grandfather),因此只有一套主谓结构,这是一个简单句。

现在句子剩下了:
(4) Phillip Lafayette Gibbs met Dale Adams.

是个简单句,句子拆分完毕。
第二步:
对这四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They (主语) were (系动词) in high school, in Ripley, Mississippi (表
语), a town best known as the home of William Faulkner’s great-
grandfather (前面表语的同位语).

(2) Troops (主语) joined (谓语) the Confederate Army (宾语).

(3) 成分标注:

William Faulkner’s great-grandfather (主语)


ran (谓语) a slave plantation (宾语)
fought (谓语) in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状语)
raised (谓语) troops (宾语)
wrote (谓语) a best-selling mystery (宾语) about a murder on a
steamboat (定语)
shot (谓语) a man (宾语) to death (宾语补足语) and got (谓语) away
with it (状语),
and was elected (谓语) to the Mississippi legislature (宾语补足语)

(4) Phillip Lafayette Gibbs (主语) met (谓语) Dale Adams (宾语).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他们正在密西西比州的里普利(Ripley)上高中,该镇最为知名的
一点是,这里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曾祖父的家。
(2) 军队加入了同盟军。

此处同盟军是个专有名词,指美国内战时期的南军,也成南部同盟
军、南部邦联军。
(3) 威廉福克纳的曾祖父曾经营一家奴隶种植园,参加过美墨战争,曾
招募过一支部队,写过一本关于蒸汽船上的一起谋杀案的畅销悬疑小
说,枪杀过一名男子并逃脱,还曾被选入密西西比州议会。
(4) 菲利普·拉斐特·吉布斯(Phillip Lafayette Gibbs)遇到戴尔·亚当斯
(Dale Adams)。
第四步:
翻译全句:
菲利普·拉斐特·吉布斯(Phillip Lafayette Gibbs)遇到戴尔·亚当斯
(Dale Adams)的时候,他俩正在密西西比州的里普利(Ripley)上
高中,该镇最为知名的一点是,这里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曾祖父的家。威廉福克纳的曾祖父曾经营一家奴隶种植
园,参加过美墨战争,曾招募过一支部队——后来这支部队加入了南
部同盟军,写过一本关于蒸汽船上的一起谋杀案的畅销悬疑小说,枪
杀过一名男子并逃脱,还曾被选入密西西比州议会。
同样,我把原句改成了两句话来翻译。
6. Among my most treasured possessions right now is an imposingly
large plastic jug containing five litres of olive oil from Spain. (A Pivot to
Groceries by Hannah Goldfield. The New Yorker. 20200518)
第一步:
一个词一个词看过去,发现没有提示主从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的标
志,而且只能找到一个系动词 is,所以是一个简单句。
第二步:
成分标注:
Among my most treasured possessions (表语)
right now (状语)
is (系动词)
an imposingly large plastic jug (主语) containing five litres of olive oil
from Spain (定语)

第三步&第四步:
翻译全句:
我现在最珍贵的财产之一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塑料水罐,里面装着五升
来自西班牙的橄榄油。
7. Although Longwell is certainly resisting Donald Trump now, she is
still a member of the party that made his ascendancy possible. (The
Long Game by Ebony Edwards-Ellis. The New Yorker. 20200420)

第一步:
看到开头 Although 是个从属连词,后面一定会接句子(让步状语从
句),翻译成「尽管」。Although 接的句子摘抄如下:
(1) Longwell is certainly resisting Donald Trump now.
接着往后面看,看到 the party that 这里,发现一个「名词+that+非完整
句」的结构,提示定语从句,将该定语从句摘抄如下(把 that 替换为
the party):

(2) The party made his ascendancy possible.

句子剩下的部分为:
(3) She is still a member of the party.

是个简单句,即为这个句子的主句。
第二步:
对这三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Longwell (主语) is certainly resisting (谓语) Donald Trump (宾语) now
(状语). 其中,certainly 也是状语。句子为现在进行时态,所以谓语是
is resisting。

(2) The party (主语) made (谓语) his ascendancy (宾语) possible (宾语补
足语).
(3) She (主语) is (系动词) still (状语) a member of the party (表语).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朗威尔现在肯定在反抗唐纳德·特朗普。

(2) 这个党派使他的统治地位成为可能。

(2) 她仍然是该党的成员。
第四步:
翻译全句:
尽管朗威尔现在肯定在反抗唐纳德·特朗普,但她仍然是那个能使他的
统治地位成为可能的党派的成员。
8. Because all companies in the EU can access each other’s markets, the
bloc has strict rules on how much help a government can give to
domestic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meaning. The Economist.
20200516)

第一步:
Because 是一个从属连词,如果后面没有跟 of 这种介词的话,一定是
连接句子,表示原因。Because 连接的句子摘抄如下:
(1) All companies in the EU can access each other’s markets.

接着往后面看,看到 rules on 后面出现一个 how,这是一个「how+完


整句」的结构,这个结构在 on 这个介词后面,做这个介词的宾语,也
可以认为是一种宾语从句,摘抄如下:
(2) How much help a government can give to domestic companies.

句子剩下的内容是:
(3) The bloc has strict rules on sth.

是个简单句,句子拆分完毕。
第二步:
对这三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主语) in the EU (定语) can access (谓语) each other’s
(1) All companies (
markets (宾语 ).

(2) How much help (直接宾语) a government (主语) can give (谓语) to
间接宾语).
domestic companies (

(3) The bloc (主语) has (谓语) strict rules (宾语) on sth (状语).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欧盟的所有公司都可以进入彼此的市场。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没有市场边界,任何一个国
家的公司都可以去另一个国家销售物品。
(2) 政府能够给予国内公司多大帮助。

(3) 欧盟对此有严格规定。

这里的 the bloc 直译叫「这个联盟」,指的就是 EU,即欧盟。


第四步:
翻译全句:
由于欧盟的所有公司都可以进入彼此的市场,因此欧盟对政府能够给
予国内公司多大帮助有严格的规定。
9. It took about twenty minutes for the ambulance to arrive and for the
orderlies to load him into the back. (Juan Sanabria by Johnathan
Blitzer. The New Yorker. 20200420)
第一步:
从开始一路看下去,看到一个 and,但是我们发现 and 连接的两部分
分别是 for the ambulance to arrive 和 for the orderlies to load him into the
back,都不成完整的句子。句子其他部分只能找到一个可以做谓语的
动词 took,因此这是一个简单句。
第二步:
首先找到谓语 took,然后从句子开头看主语是什么,我们找到一个
it,先保留,然后看宾语,发现 about twenty minutes 可以做宾语,接
着看后面这个并列结构:
for the ambulance to arrive and for the orderlies to load him into the back

这个结构中有两个不定式 to arrive 和 to load him into the back,这两个


不定式目前无处安放。这时我们回想 it 的用法,发现它可以做形式主
语,指代后面真正的主语,这样我们就可以让两个并列的不定式作主
语了。其中 for the ambulance 和 for the orderlies 都可以看作是状语。
当然这句话本身并不难理解,所以如果你能看懂,你大可以不做这种
细致的语法上的分析。
成分标注:
It (形式主语)
took (谓语)
about twenty minutes (宾语)
for the ambulance (状语) to arrive (主语1)
and for the orderlies (状语) to load him into the back (主语2).

第三步&第四步:
救护车开过来的时间,加上救护人员把他抬到救护车后仓的时间,一
共差不多是二十分钟。
这里面 orderlies 是 orderly 的复数形式,是名词,指救护人员。
10. Al Worden, an astronaut on Apollo 15, spent 67 hours in lunar orbit
in a command-module cabin with 6.17 cubic metres of space, while his
two colleagues walked on the Moon. (Bounded in a nutshell. The
Economist. 20200516)

第一步:
一路看下去,看到一个 while,是一个必须要连句子的连词(有可能是
从属连词,也可能是并列连词),后面一定有句子,摘抄如下:
(1) His two colleagues walked on the Moon.

原句剩下的部分为:
(2) Al Worden, an astronaut on Apollo 15, spent 67 hours in lunar orbit in a
command-module cabin with 6.17 cubic metres of space.

已经是一个简单句了,即为主句。
第二步:
对这两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His two colleagues (主语) walked (谓语) on the Moon (状语).

(2) Al Worden (主语), an astronaut on Apollo 15 (主语的同位语), spent


(谓语) 67 hours (宾语) in lunar orbit in a command-module cabin (状语)
with 6.17 cubic metres of space (修饰 cabin 的定语).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他的两个同事在月球上行走。

(2) 阿波罗 15 号的宇航员阿尔·沃登(Al Worden)在月球轨道上一个


6.17 立方米的指令舱中度过了 67 个小时。

第四步:
翻译全句:
阿波罗 15 号的宇航员阿尔·沃登(Al Worden)在月球轨道上一个 6.17
立方米的指令舱中度过了 67 个小时,而他的两个同事则在月球上行
走。
11. According to Pew Research, the share of Americans who say the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at least once or twice a month has dropped by
seven points over the past decade to 45%. (The Sunday slump. The
Economist. 20200523)

第一步:
一路看下去,看到一个 who,出现了「名词+who+非完整句」的结
构,是一个定语从句,摘抄如下(把 who 换成其指代对象
Americans):

(a) Americans say the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at least once or twice a
month.

句 (a) 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可以做谓语的动词:say 和 attend,根据语


义,能够判断其实 the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at least once or twice a
做前面 say 的宾语,属于省略了 that 的宾语从句形式,因此句
month
(a)可以拆成两个句子:
(1) Americans say sth.

(2) The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at least once or twice a month.

去掉这两句之后,原句剩下:
(3) According to Pew Research, the share of Americans has dropped by
seven points over the past decade to 45%.

是一个简单句,即为主句。
第二步:
对这三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Americans (主语) say (谓语) sth(宾语).

(2) They (主语) attend (谓语) religious services (宾语) at least once or
twice a month (状语).

(3) According to Pew Research (状语), the share of Americans (主语) has
dropped (谓语) by seven points over the past decade to 45% (状语).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美国人说⋯⋯。

(2) 他们每个月至少参加一两次宗教服务。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数据,过去十年,美国人的
(3)
占比下降了 7 个百分点,降至 45 %。
根据句子原意,这句话中美国人的占比,应该指某种美国人在全体美
国人的占比。中文的「数据」是根据全句的意思补出来的。
第四步:
翻译全句。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数据,过去十年,在美国人
中,说自己每月至少参加一两次宗教服务的人占比下降了 7 个百分
点,降至 45 %。
12. The casual friendliness of many Americans should be interpreted
neither as superficial nor as artificial, but as the result of a historically
developed cultural tradition. (1996 考研阅读 Text B)

第一步:
从开头一路看过去,发现一个 neither A nor B,但这个结构中 A 和 B
都不是句子,因此不提示并列复合句。接着往后面看发现一个 but,但
but 后面连接的也不是一个句子,所以这个 but 也不提示并列复合句。

纵观全句(不知道怎么「纵观」,就一个词一个词看),只有一个
should be interpreted 可以做谓语动词,因此这是个简单句。

第二步:
对这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本句为被动语态:
The casual friendliness ( 主语 定语
) of many Americans ( ) should be
interpreted (谓语 ) neither as superficial nor as artificial, but as the result of
a historically developed cultural tradition ( 三个 引出三个并列的主语补
as
足语 ).

第三步&第四步:
翻译全句:
许多美国人这种随意的友好态度不应该被解读为肤浅或做作,而应该
被解读为一种历史上发展形成的文化传统的结果。
13. The vast research endeavor on self-control and the relatively
unanimous voice emerging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bout its
benefits have translated into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that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gain more self-control. (Liad Uziel(2018). The
Intricacies of the Pursuit of Higher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第一步:
从开头一路看下去,看到一个 and,发现其前后连接的不是句子。接
着往后面看,一直看到最后部分,在 movement 后面有一个 that,属于
「名词+that+非完整句」结构,提示定语从句,摘抄如下(将 that 替
换为其指代对象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1)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gain more
self-control.

原句剩余部分为:
(2) The vast research endeavor on self-control and the relatively unanimous
voice emerging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bout its benefits have
translated into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只有一个 have translated 可以做谓语动词,因此,句 (2) 是一个简单
句,已经完成了句子拆分。
第二步:
对两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主语) encourages (谓语) individuals
(宾语) to gain more self-control (宾语补足语).

(2) 成分标注:

The vast research endeavor on self-control and the relatively


unanimous voice emerging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bout its
连接两个并列主语 ,其中,
benefits (and 应该算是 ) on self-control
and前面部分的状语,表示研究的领域; emerging from the
是修饰 的后
academic community about its benefits unanimous voice
置定语, 是状语。
relatively
谓语
have translated into ( 宾语 其
) a widespread popular movement ( ).
中, 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谓语,但你也可以只把
translated into
当作谓语, 及后面的所有内容当作是修饰
translated into translated
的状语,只要能理解句子即可。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一种广泛流行的运动鼓励人们去获得更多的自控力。

(2) 关于自控的大量研究努力和学术界关于其好处的相对一致的声音已
经转化成了一种广泛流行的运动。
第四步:
翻译全句:
关于自控的大量研究努力,以及学术界关于其好处的相对一致的声
音,已经转化成了一种鼓励人们去获得更多自控力的、广泛流行的运
动。
不得不说,这句话中「自控力」的「力」是为了汉语表达流畅,生生
加出来的。
14. To anyone in later times who knew of Hari Seldon only as a
legendary demigod, it would seem almost sacrilegious for him not to
have white hair, not to have an old lined face, a quiet smile radiating
wisdom, not to be seated in a wheelchair. (Prelude to Foundation by
Isaac Asimov)

第一步:
从开头一个词一个词看过去,看到一个 who 后面接了非完整句,我们
需要警觉,有可能会出现定语从句,然后我们再看 who 前面,发现是
一个介词短语 in later times,who 作为代词只能指代人,所以不能指代
later times,接着往前看,发现 anyone,是一个指人的代词,所以可以
做 who 的先行词。
这里就出现了先行词和关系代词不在一起的情况,但根据我们对代词
的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我们知道 who 只能指人,所以只能指代前面
的 anyone。
这里这个定语从句摘抄如下(把 who 换为其指代对象 anyone):
(1) Anyone knew of Hari Seldon only as a legendary demigod.

原句剩下的部分为:
(2) To anyone in later times, it would seem almost sacrilegious for him not
to have white hair, not to have an old lined face, a quiet smile radiating
wisdom, not to be seated in a wheelchair.

这里只有 would seem 这个系动词可以做谓语动词,所以是一个简单


句,句子拆分完毕。
第二步:
对两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Anyone (主语) knew of (谓语) Hari Seldon (宾语) only (状语) as a
legendary demigod (宾语补足语).

(2) 成分标注:

To anyone in later times (状语),


it (形式主语)
would seem (系动词)
almost sacrilegious (表语) for him (状语)
not to have white hair, not to have an old lined face, a quiet smile
radiating wisdom, not to be seated in a wheelchair (三个不定式作真
正的主语,这三个不定式都是否定形式).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任何人认为哈里·谢顿只是个半人半神的传奇。

(2) 对任何后人来说,没有满头的白发、没有满是皱纹的脸庞、没有散
发着智慧光芒的微笑,而且并没有坐在轮椅上,这种形象几乎可以说
是对他的亵渎。
第四步:
翻译全句:
没有满头的白发、没有满是皱纹的脸庞、没有散发着智慧光芒的微
笑,而且并没有坐在轮椅上的哈里·谢顿,对任何一个将他视为半人半
神的传奇的后人来说,这种形象几乎可以说是对他的亵渎。
(以上翻译参考了:阿西莫夫 著,叶李华 译. 基地前奏. 南京:江苏凤
凰文艺出版社, 2015.,我做了一些修改。)
15. After six months of arguing and final 16 hours of hot parliamentary
debates,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became the first legal authority
in the world to allow doctors to take the lives of incurably ill patients
who wish to die. (1996 考研阅读 Text A)

第一步:
从开头一路看过去,看到 and,发现其连接的不是句子,接着往后面
看,一直看到倒数第四个词,发现一个 who,出现了「名词+who+非
完整句」的结构,是一个定语从句,摘抄如下:
(1) Incurably ill patients wish to die.

原句剩下的内容为:
(2) After six months of arguing and final 16 hours of hot parliamentary
debates,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became the first legal authority in the
world to allow doctors to take the lives of incurably ill patients.

句 (2) 中只有 became 这个系动词可以做谓语动词,所以句 (2) 是一个


简单句,句子拆分完毕。
第二步:
对两个简单句做成分分析:
(1) Incurably ill patients (主语) wish (谓语) to die (宾语).

(2) After six months of arguing and final 16 hours of hot parliamentary
debates (状语 主语 系动词
),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 ) became ( ) the
表语 状语
first legal authority ( ) in the world ( ) to allow doctors to take the
根据语义,最后 整个的不定式部
lives of incurably ill patients. to allow
分修饰的应该是前面的 ,应该算是定语,但如果
the first legal authority
你能理解句意,具体是定语还是状语并不重要。
第三步:
翻译每个简单句:
(1) 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希望自己死去。

(2) 经过六个月的争辩和最后 16 个小时激烈的议会辩论,澳大利亚北


领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医生夺去不治之症患者生命的合法权力机
构。
第四步:
经过六个月的争辩和最后 16 个小时激烈的议会辩论,澳大利亚北领地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医生夺去那些希望自己死去的、患有不治之症
的人的生命的合法权力机构。
在阅读中碰到读不懂的句子,大家不妨按照练习里这种方式去分析,
只要读够相应的量,你的语法自然就会提高。
3.9 副篇:快速写出英文句子的办

对于大部分外语学习者来说,刚开始写作时,我们都需要先用母语构
思好内容,然后将其翻译成外语。如果你不是从小就会两种语言,这
种翻译的过程几乎不可避免。哪怕最后你熟练掌握了这门外语,很多
时候你也只是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这个翻译所需的时间,以至于根本察
觉不到。
因此,英语写作中经常面临一个问题:该如何把脑子里的汉语翻译成
英语?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写出英文句子。
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你想把汉语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表达,这对于你
的词汇量(包括词汇的用法)及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都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如果你只是想把汉语的字面意思表达出来,其实你要做的就是在
找对单词的情况下,反向应用你刚刚学过的句子分析法。
不如直接来看一个例子。请尝试翻译下面这句话: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句话节选自李白的《将进酒》,很多人觉得古诗词里的句子最难翻
译,因此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尝试。但是,只要你理解了这句话的中文
意思(即能翻成现代汉语),那么在不考虑文采的情况下,直译字面
意思,并没有那么困难。
该怎么翻译呢?请对照着我们的句子分析法来看:
第一步,我们找到这句话的谓语动词,可能的谓语动词只能找到
一个「来」,翻译成英语就是 come。
第二步,这个动作有没有发出者,即什么东西来了,答案是
「水」来了,翻译成英语就是 water。
前两步看完,句子的主干就有了 Water comes。时态方面,我们先暂时
使用一般现在时。
第三步,看看主干有没有修饰成分,我们首先看到修饰主语这个
名词性成分的内容是「黄河」,即这个水不是随便什么水,是黄
河的水,所以句子变成了 The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 comes.
第四步,我们看到「来」这个动作有一个修饰成分,就是「天
上」这个词,作状语,根据我们对汉语的理解,这个「天上」表
示水的来源,可以翻译成 from the sky。
第四步看完,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有了:
The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 comes from the sky.

由于黄河的水流是一种日常的东西,所以句子选用一般现在时也没有
什么问题。上面这句话,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字面意思直译。
因为这句话本身来自中国文化,翻译得地道与否我们自己似乎有更大
的发言权。
在英语写作时,你其实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翻译句子。不过,确实
会存在翻译得不地道或者文采不好的情况,但对于日常交流来说,通
常这种直译的句子就已经够了。 1

甚至好过一些辞藻华丽的句子。
比如,在写电子邮件时,你完全可以借助于词典,找到适合意思的单
词,然后用这种方式翻译句子,通常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一则是母语
者会对你更加宽容,二则是能写出意思正确的话对于外语者来说已经
很难得了。
在托福雅思这种语言考试中,只要你的文章结构没有问题,单词方面
只要意思没有太大偏差,用法是英语语法上能接受的用法,通常这种
句子就能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如雅思 6.5)。
对于国内的英语考试来说,这种翻译方法其实更有用武之地,因为阅
卷老师也都是中国人,对地道与否要求似乎没有那么严格。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这是一道大学英语六级真题,要求将其翻译成
英文: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展览次
数和参观人数都明显增长。在一些广受欢迎的博物馆门前,排长
队已很常见。这些博物馆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参观人数。如今,展
览形式越来越多样。一些大型博物馆利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先
进技术,使展览更具吸引力。不少博物馆还举办在线展览,人们
可在网上观赏珍稀展品。然而,现场观看展品的体验对大多数参
观者还是更具吸引力。
2
来自 2018 年 12 月英语六级翻译真题。

看完这段话,你可能会觉得现代文比古诗难翻译多了,因为句式结构
复杂多了。但是在你掌握了句子分析法之后,你会发现句式结构总是
有办法理清楚,难点主要还是来自单词。即只要你词汇量上去,且知
道当前语境下面该用哪个词,应用我们的句子分析法,还是很容易把
句子翻译出来。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
(1)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具体译法如下:
1. 谓语动词是「开放」,英文为 open,但 open 在做「XXX 在开
放」这种意思讲的时候,是形容词,因此这个谓语应该翻译成:
be open 这个「系动词+表语」结构。 3

如果你想不到这里的 open 应该用形容词,那么请想想商店营业与歇业的标志分别是


open 和 closed,即 open 与 closed 这个形容词(由分词转化而来)相对应,自然 open 在
这里也应该是形容词。
2. 动作发出者即主语:博物馆 = museums。
3. 同样,我们暂时选择一般现在时,主干是:Museums are open.
4. 看主干有没有修饰成分,首先,博物馆是中国的博物馆,把这个
定语加上,museums in China,然后是「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把
这个定语也加上: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句子现在变
成了: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 are open。
5. 接着看「开放」,开放的对象是公众:the public,把这个对象加
上即:open to the public,句子现在变成了: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 are open to the public。
6. 这个「开放」又有个特点,叫「免费」:free of charge,这个词组
可以直接做状语,把这个也加上,句子变成了: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 are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7. 然后,我们又发现句子有时间限制,即有时间状语「近年来」,
英文有一个很好的直译叫 in recent years。
8. 最后,要把这个时间状语加上,就需要考虑时态问题。根据这句
话中文的意思,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有一种趋势,凭借我
们对中文的理解,你能看出这种趋势大概率没有要终止,所以用
现在完成时态比较好。同时,英文的 in recent years 后面也通常用
完成时态,所以整个句子我们选用现在完成时态,于是这句话变
成了: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 have been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这样,第一句话我们就翻译出来了:
(1)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 have been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翻译出来以后,你不妨看看每一个中文词对应的意思是否都能在句子
里找到,如果都找到了,那么就可以接着来看下一句话了。
后面的几句话大家可以试着自己翻译,我会在下一篇文章末尾给出参
考答案。你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依然会觉得困难重重(应该主要是
词汇问题),但只要不怕慢,一步一步来,最终你一定可以掌握这种
快速写出英文句子的方法。
再重复一遍,这种方法本身在日常英语写作中就有用。尽管写出来的
句子可能不地道,但在写电子邮件或者社交网络上发贴交流时,基本
上都够用了。有时候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写出来的句子可能不够礼
貌,但只要你不假装自己是母语者,一般母语者会对你比较宽容。
对于有进一步提升写作技能的朋友来说,这种方法也是你最终写出地
道英语表达的基础。当然,我们教程的重点是阅读,本篇只是句子分
析法的一个延伸,下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回到阅读训练。
补充阅读
看过开头的《这套教程是写给谁的?——本手册的受众及你能学到什
么》应该知道,本教程没有专门的写作章节。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写作需求太小。学生不算,如果你不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你
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写作呢?我能想到的也就是写电子邮件和工
作报告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电子邮件和工作报告的套路都非常
明显,很多时候你只需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依样画葫芦即可——
其实大多数人学电子邮件写作也就是这么学会的。至于语言层面,除
了你沟通的专业内容之外,使用的语言都是日常英语,这些英语很多
时候和口语是一致的,最不济在词典及写作辅助工具(如 Grammarly /
Pro Writing Aid 等)的帮助下你也能写出来。

其次,国内中学的语文教育很少系统性地讲如何写不同体裁的文章。
比如一篇议论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结构(我记得只听过「摆事实,讲道理」这几个字)。如果你想学习
进阶的英文写作,这方面需要做一些系统性的补充,并非简单一章文
字能够涵盖,我会在教程最后专门写一篇文章,推荐训练写作能力的
英文教材。在你英语阅读水平提高以后,看英文的教程来学习,效果
应该更好。
其三,写作训练很难量化学习进度,因此也很难自学。比如,对于普
通的日常阅读文章来说,你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自己是否读懂。对于日
常的听力材料来说,你也很容易知道自己是否听懂。但是对于写作来
说,初学者很难判断自己写出了的文章是好是坏,以及问题出在哪
里。
其四,如果你有专业写作需求,比如想做记者和作家,这已经脱离了
语言学习的范畴。如果你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更推荐上国外大学的
新闻或者创意写作专业,有时候也有专门的创意写作班。但上这些课
之前,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写作功底。
希望以上几点能解除一些朋友心中的疑惑,现阶段的首要任务还是阅
读能力提升。
(如果你确实有提升写作能力的需求,也欢迎把你的具体需求用私信
告诉我,比如,你现在写作大概什么水平,你日常生活中需要写作一
些什么内容,以及希望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手机客户端私信目前似乎
有 Bug,建议用网页端来发。你也可以考虑发送邮件至
english@haohailong.net 来和我联系。)

今日任务
1. 继续用辅助精读法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2.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3. 试着翻译本文中的段落。
4. 尝试把本文中的快速写出句子的方式应用到日常英文写作中。
翻译练习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展览次数和
参观人数都明显增长。在一些广受欢迎的博物馆门前,排长队已很常
见。这些博物馆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参观人数。如今,展览形式越来越
多样。一些大型博物馆利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使展览更
具吸引力。不少博物馆还举办在线展览,人们可在网上观赏珍稀展
品。然而,现场观看展品的体验对大多数参观者还是更具吸引力。 4

来自 2018 年 12 月英语六级翻译真题。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
3.10
文章?
关于句子分析法的这两篇文章(3.7 与 3.8),阅读压力应该不小,但
我确信只要你按照文章的说法去做,你的读句子能力在短期内就能有
明显提高。如果文章中有那个地方看不懂,你可以采用辅助精读法来
读这两篇中文文章,哪个词看不懂就彻底查清楚弄明白。只要不懈
怠,总会有回报。
今天的文章篇幅不长,阅读压力应该也不会太大,文章前面就不放思
考题了。大家权当是在完成阅读任务之余的放松读物。
在句子分析法的最后一步中,我要求大家把这个句子翻译出来,其目
的就是判断你是否读懂了这个句子。
与之类似,针对一整篇文章,我们同样也有「是否能够读懂」这个问
题。如果你时间充裕,那么完全可以把整篇文章的内容都翻译成汉
语,然后,自己试着读一下译文,看看自己在只看汉语译文的情况下
能否理解文章的意思。也可以把这篇译文拿给朋友去看,如果他觉得
这是一篇能够读懂的文章,通常这意味着你已经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但翻译工作本身相当耗时,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充裕的时间。那么
应该怎么办呢?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章的大意用自己的
话讲给朋友听。同样,如果他能够听懂,通常意味着你理解了这篇文
章的意思。如果他听不懂你在说什么,那么可以认为你对这篇文章的
理解还不到位。
可能有人会说,把一篇文章的意思讲给别人听似乎也不是特别简单的
事。诚然,如果你希望自己像一个说书人一样,从头至尾给人讲清楚
一篇文章,那么的确不容易。好在我们并不需要像这样一口气把文章
的全部意思说明白。讲述的过程完全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比如:
甲:我最近看了一篇英文文章,是关于「个人同一性」的问题,
很有意思。
乙:个人什么?
甲:同一性,英文叫 identity,和「身份」是一个单词,翻译成
「个人身份」应该也没问题。个人同一性的问题主要是怎么判断
你就是你自己。
乙:这有什么难的?
甲:我本来也是这么觉得,但看完之后,觉得这问题其实没那么
简单。比如,我们身体内的细胞差不多每七年就要完整更换一
次,那么你和七年前的你还是同一个人吗?
乙:这好像叫忒修斯之船问题吧,确实有些意思,不过我认为还
是同一个人。
甲:先不说你的理由。文章还给了一个例子是,如果现在有一种
远距离旅行方式,你在 A 地走进一个小隔间,其实是个人体扫描
仪,把你全身的细胞状态、思想等全部扫描一遍并记录,然后你
就化作一缕青烟。再把这个信息用无线电传输到 B 地,在那里依
据这些信息,重新造一个人出来,这时可以认为你完成了瞬移。
可是,请问这个出现在 B 地的人还是你吗?
乙:应该还是吧,因为我所有的细胞状态包括思想都被传输过去
了。
甲:那我们再假设你在 A 地没有化成一缕青烟,而信息传输到 B
地之后,又造了一个你出来。A 地和 B 地两个人在你看来还是同
一个人吗?都是你吗?
乙:这有点意思⋯⋯我想还是吧?
甲:如果是的话,A 地的你被人揍一顿,B 地的你可不会感受到
疼痛。
乙:那就⋯⋯不是一个人?文章是怎么说的?
甲:文章好像也没有结论。但文章用这种例子给出了两种不同的
同一性。你和七年前的你是数量上的同一性,因为一直是一个人
嘛,但是性质发生了变化——细胞状态什么的都不一样了。而 A
地和 B 地的你可以认为是质的同一性,因为思想、细胞状态什么
的都一致,但变成了两个人,所以就没有了数量上的同一性。
乙:你在哪里看的这篇文章⋯⋯
上面是我虚构出来的一个对话 1

里面的旅行方式包括个人同一性的探讨大都取材于一本当代哲学名著
Reasons and Persons,作者是英国著名哲学家 Derek Parfit。
,只要你能像这个对话中甲那样,向乙解释清楚文章的内容,那么可
以认为读懂了这篇文章。过程不用太复杂,文章中有的,你讲清楚,
文章中没有的,你就说文章没讲。
这种把看到的东西讲给别人听的方式,除了能够判断你是否真的读懂
一篇文章之外,还能够加深你对文章的理解。因为大脑组织信息的方
式和语言表达时组织信息的方式不同。大脑中的信息更像是一个网状
结构,而我们说话的时候,是一种线性的表达,必须一个字一个字
说,无法一次性把这个网状结构呈现出来。
把大脑里的某种知识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相当于你把一种知识用
不同的方式又重复了一次。你努力完成重复的过程,同时也是你努力
理解信息的过程,如果你成功完成了重复,那么你相当于把这种知识
又复习了一次。重复之后,无论是你的理解程度还是记忆会加深一
层。2

这种方法其实与坊间盛传费曼学习法(Feynman Technique)的核心理
念是一致的。虽然理查德·费曼本人可能并没有系统地总结过这种学习
法,但理念应该确实来自这位知名物理学家。在实践中这是一种非常
有效的学习方法,各位有兴趣不妨自己在网络上搜索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可以直接和同学做这种交流;如果你已经工作,
我觉得和同事一起吃午饭的时间是个不错的交流机会。当然,这种对
话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既可以是语音聊天,也可以是文字聊天。
如果你并没有上述这种和别人对话机会,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
即把文章的大意用两三百字写下来。然后,你自己去读,读的时候就
当是你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段话,看能不能读懂。同样,如
果你能够读懂,通常说明你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本文小结
对于日常阅读中碰到的英文,我们通常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判断自
己是否读懂了:
1. 把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看别人是否能够听懂;
2. 用两三百字概括文章的大意,自己去读,看是否能够读懂。

今日任务
1. 继续使用辅助精读法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2. 在读完七遍之后,试着用今天文中讲到的方式判断自己是否读懂
了文章。
3. 继续每日背单词任务。
上一篇文章末尾翻译练习的参考答案
原题摘抄如下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展览次
数和参观人数都明显增长。在一些广受欢迎的博物馆门前,排长
队已很常见。这些博物馆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参观人数。如今,展
览形式越来越多样。一些大型博物馆利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先
进技术,使展览更具吸引力。不少博物馆还举办在线展览,人们
可在网上观赏珍稀展品。然而,现场观看展品的体验对大多数参
观者还是更具吸引力。
3
来自 2018 年 12 月英语六级翻译真题。

说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这种快速写出英文句子的方法,下
面这个答案我尽量用直译的方式给出,有些地方可能不够简洁,也并
没有太照顾句与句之间的语义联结,但仍然是能够看懂的正确的英文
表达。
我的翻译: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museums in China have been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There has been an obvious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useum exhibitions and visitors. It has become very
common that people wait in long lines in front of the entries of some
popular museums. These museums have to take measures to restrict
the number of visitors. Nowadays, the forms of exhibitions are getting
more diverse. Some large museums have applied the multi-media and
VR technology to make the exhibitions more attractive. Quite a few
museums hold online exhibitions in which people can watch some rare
and precious exhibits. However, the experience of seeing exhibits in
person still has more attractiveness for most visitors.
3.11 完整的辅助精读法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了——
1. 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该怎么办?——《阅读时查词典的正确
方式》
2. 在单词都认识了之后,读不懂句子该怎么办?——《如何读懂一个
句子——句子分析》
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
读懂了文章?》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几篇文章中所学到的东西整合到我们的辅助精读
法中。完整的辅助精读法如下:
辅助精读法(完整版)
(如果你记不住每一遍要做什么,阅读时可以把这篇文章放在一边,
一边读一边对照。)
每篇文章需要读七遍,其中前三遍解决词汇问题,第四遍和第五遍解
决语法问题,第六遍和第七遍体验母语阅读感觉,并彻底读懂文章的
字面意思。七遍阅读一次性完成,每天读一篇,连读一百天。
第一遍
1. 把握文章大意。
2. 标记出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并尽可能根据语境去推测单词的意
思。
第一遍读完之后
1. 使用正确的查词典方式,一次性查出所有生词在该语境下的意
思。
2. 将生词的汉语释义胡乱写在你手里的纸上,注意只写释义,不写
单词。
第二遍
1. 根据语境修正第一遍查出来的单词释义。
2. 如果刚刚查过的单词不认识了,先努力去想。
3. 如果实在想不起来意思是什么,在手里写满释义的纸上去寻找正
确的释义。
第三遍
同第二遍。
我们期待三遍读完之后,生词问题能够全部解决:至少在读这篇文章
的此时此刻,这些词的意思你都知道。
第四遍
阅读时如果依然有读不懂的句子,请针对句子做句子分析。
第五遍
1. 阅读时如果依然有读不懂的句子,这时你需要查阅语法书,即你
手里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2. 请通过查阅语法书,彻底弄清楚面前的语法现象,并把这种语法
现象和相应的句子记录下来。
3. 如果你查完语法书依然看不懂句子,这时可以求助于周围英语比
较好的朋友,让他们给你彻底讲解清楚,并将他们的讲解记录下
来。
第六遍
读完第五遍,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你都能读懂了。第
六遍请你从头至尾把文章再顺一遍,当然可能还会有些磕磕绊绊,但
你终于把一篇文章从头至尾都读懂了。
第七遍
最后再读一遍,这一遍你会比上一遍读起来更加顺利。
第七遍读完之后
1. 将文章的意思讲给朋友听,或者自己总结文章大意自己读,判断
自己是否读懂文章字面意思。对于读不懂的文章,尽量找到自己
读不懂的原因,请教周围英语好的朋友。
2. 将生单词全部记录到生词本上(背单词软件),纳入到自己背单
词的任务中。
3. 将第五遍阅读查阅语法书或询问朋友之后,记录下来的语法现象
也添加到记忆软件中。在背单词时,一并复习。
运用这样的辅助精读法,当你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因为不断地重复,
你大脑不断地把看到的英文翻译成你能理解的汉语,这种翻译的过程
会越来越短,最终,你会有一种幻觉——觉得你似乎没有翻译,直接
把英文读懂了。只要按照要求,完成 100 篇的练习,幻觉就不再是幻
觉,会成为你真正能力的一部分。
(自测雅思 5.5 分以下的需要先从新概念第三册读起,等水平到了雅
思 5.5 分及以上之后,再读这一百篇文章。)
很多人会觉得 100 篇的练习量听起来有些头大,但其实你仔细计算一
下,并没有多少。我们按每篇平均 700 词来计算,100 篇只有 70,000
词。这个单词数还达不到哈利·波特系列最薄的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
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的单词数(76,944
words)1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美国版标题是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s。此外哈利波特系列字数最多的是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257,045 words),供参考。
。仅从单词数来看,我们读 100 篇的,只不过是彻底读懂了一本英文
书而已。如果你连彻底弄懂一本书的任务量都做不到,还觉得英语能
好,你自己信吗?
因此,如果你想切实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一百篇的任务无论如何省
不掉;反过来说,如果这一百篇你都不能彻底读懂,那么请接受你阅
读不好的事实—— 但请注意并不是你没学好,而是你压根就没学。从
今天开始,大家在阅读时,请严格按照「辅助精读法(完整版)」来
进行,直到完成你这一百篇的任务。
下一篇文章中,我会告诉大家,在你完成了这一百篇文章的阅读之
后,你大概能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自己的每日阅读任务,从今天起,请采用升级后的「辅
助精读法(完整版)」。
2. 继续每日背单词任务,不要忘了背那些记录下来的语法。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不少人曾被嘲笑学的是「哑巴英语」,在你看来什么是「哑巴英
语」?
第一个台阶:真正(有用)的
3.12
「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哑巴英语」真的很丢人吗?
很多人在批评中国英语教育时,经常会用「哑巴英语」或「聋子英
语」这样的词。意思是我们当中很多人学了多年英语,却听不懂说不
出。这种批评本身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学生很难有
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听力口语,在一些高考不考听力的省份,一些中学
甚至会认为练习听力口语是浪费时间。
但我觉得这种批评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如果有人自认「哑巴英语」
或「聋子英语」,那么我们按照常理来想,他的阅读至少应该不错,
因为他没说自己是「英语文盲」。但是,根据我教学多年观察,很多
说自己「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的人,阅读水平往往也不怎么
样。
如上一篇文章末尾谈到的,这是因为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能彻底读
懂的英文量还不到一本英文书的量。在你用辅助精读法成功完成一百
篇的训练之后,你的水平才真正够上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称号。
在阅读此文时,请大家不要太计较这两个词当中「哑巴」「聋子」所
包含的歧视意味。在我看来「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并不值得嘲
笑,本章的开头我就曾说过,阅读本身就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1

其实,如果你日常生活中没有和外国人交流的需求,「聋子英语」和
「哑巴英语」又有什么问题呢?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辅助精读 100 篇的练习,在你单词没有问题的情况
下,平时浏览网页、阅读普通的英文新闻应该已经没有大问题了。至
此,我们的阅读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学到了第一个真正可用的单
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现在的水平可能还不够稳定。如果你不能继续
保持阅读习惯,那么很快你就会遗忘那些已经掌握的单词和语法,你
培养起来的阅读速度也会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在一百篇之后,继续
维持每天阅读英文的习惯。
可以选择继续每天读一篇现在这种难度的英文文章;也可以选择每天
固定读一段时间英文,最好不要少于三十分钟。虽然我们不需要再读
七遍,但请坚持做两件事:
1.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记录到生词本上,继续按照记忆周期或者背
单词软件的推送去背;
2. 遇到不懂的语法现象(你会发现已经很难遇到了),同样记录下
来,和单词一起背。
如果你期待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一直提高,请一直坚持做到上述这两
点。如果你的词汇量已经突破一万,此时也是你开始使用英英词典的
好时机。在这个阶段的查词典的体验中,你会逐渐有一种感觉:看英
语释义比看汉语释义更容易理解单词的精确含义。
当然,你完全可以学到某个自己舒适的程度停下来,就像你现在阅读
中文时,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能也不一定再会查字典了,但不影响你
读懂文章大意。
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如果能够维持第一个台阶的水平,已经不用
专门再去学英语阅读了。比如,如果你想要参加一种英语考试,至少
在阅读理解部分已经能够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如果你需要阅读自己
专业领域的英文资料,你可以直接去阅读了——同样,如果遇到不认
识的单词和语法现象请保持记录的习惯。如果你有练习听力口语的需
求,在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也是你开始训练听说能力的好时
机,具体的练习方法我会在听力口语篇(第四章)当中谈到。
不过,任何能力练成之前,都会有一段枯燥无味的时光。在语言学习
方面,这种枯燥尤甚。因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的回退。
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阅读现在这种简单的文章,在汉语中,这些
都是你具备的能力,而且已经炉火纯青,以至于你在读汉语的时候甚
至都意识不到你有这种能力的存在。在你学习新语言时,你需要重新
学习一种原本你已经应用自如的能力,这足以使枯燥程度翻倍。
就好像你正在计算自己的报税金额,手里明明有计算器,但领导偏偏
让你必须手工列竖式计算一样,你也会很难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
计算器的存在,你不会难受得这么厉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因此,虽然我们前期准备充足,但上这第一个台阶并不轻松,需要耐
心、专注,需要恢复力,需要你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胜利就在前方。
前面我也曾说过,每练 25 篇自己可以明显感到和之前水平不同,如果
你实在想放弃,就告诉自己,至少先把这一阶段的 25 篇坚持看完再
说。每看完 50 篇,可以用剑桥雅思做一次阅读能力测试,通常成绩会
有提升,这种提升本身也可以作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2

对于那些有 G 类雅思考试需求的朋友,读完五十篇之后,可以考虑试
着做一套 G 类的题目。
最后再强调一点,这种枯燥的感觉在你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减弱,但在
你英语学到像母语一样之前,或多或少会一直存在。
下一篇文章我们会谈到,在现在的基础上,如果你还想进一步提高英
语阅读能力,该怎么办。

本文小结
1. 很多说自己「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的人,阅读水平往往也
不怎么样。
2.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辅助精读 100 篇的练习,在你单词没有问题的
情况下,平时浏览网页、阅读普通的英文新闻应该已经没有大问
题了。至此,我们的阅读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学到了第一个真
正可用的单位。但是,你现在的水平可能还不够稳定,如果你不
能继续保持阅读习惯,那么很快你掌握的单词和语法就会被遗
忘,你培养起来的阅读速度也会下降。
3. 要维持现在的阅读能力,可以选择每天读一篇现在这种难度的英
文文章,也可以选择每天固定读一段时间英文,比如每天三十分
钟。虽然我们不需要再读七遍,但请坚持做两件事:1) 遇到不认
识的单词,记录到生词本上,继续按照记忆周期或者背单词软件
的推送去背;2) 遇到不懂的语法现象,同样记录下来,和单词一
起背。
4. 在完成了辅助精读训练一百篇的情况下,如果你的词汇量已经突
破一万,也是你开始使用英英词典的好时机。在这个阶段的查词
典的体验中,你会逐渐有一种感觉:看英语释义比看汉语释义更
容易理解单词的精确含义。
5. 任何能力练成之前,都会有一段枯燥无味的时光。在语言学习方
面,这种枯燥尤甚。因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的回退。
6. 如果你有练习听力口语的需求,在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也
是你开始训练听说能力的好时机。
今日任务
1. 继续用辅助精读法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2.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3. 在完成辅助精读 100 篇的练习后,重读此文。
超越普通外语学习者——选择
3.13
阅读材料(二)
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该如何选择阅读材料
如上一篇文章所说,在你的阅读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平时浏览
英文网页,看日常英文新闻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但很有可能在你
翻开一本英文书时,还是会觉得有些阅读困难,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
阅读水平,我们有必要再次考虑选择训练材料的问题。
和汉语一样,英文也有古文,而且古文和现代文的词汇以及用法会有
明显差异。比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 1819 年前后创作的名诗《西风
颂》(Ode to the West Wind By Percy Bysshe Shelley)第一行: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这里 thou 就是「你」的意思,并且是主格,对应的宾格是 thee,对应


的复数是 ye 或者 you,复数的宾格是 you。而现代英语中,无论是
「你」还是「你们」,无论是主格还是宾格,都简化成了 you 这个
词。
大多数人学习英语是为了能够读懂当代的英文,因此,现阶段我们选
择英文阅读材料的第一条原则是:尽量选当代英文材料。如果非要加
一个时间期限的话,最好 100 年以内,我个人习惯选择二战以后的英
文资料,不妨就把二战至今的英文称之为当代英文。
在当代英文中,我们还要尽量选择适合现在水平的材料:不能太简
单,否则起不到练习作用;也不能太难,否则会打击学习的自信。这
里我给大家一些可供参考的类别。
1. 自己领域的学术类资料(如论文,专著,技术文档等)
我们前面的 100 篇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术类英语(比如托福 /
雅思的阅读文章)。在你完成 100 篇的训练之后,阅读自己领域的学
术文章通常问题不大。
很多人学英文的目的就是读懂自己的领域的学术类资料,那么现在终
于有了相应的英文能力,这并不是屠龙术,可以马上用起来。阅读时
主要的难点可能来自专业术语,但毕竟是自己的领域,因此补充起来
也不会有太大困难。退一步讲,哪怕你学习英文的初衷并不是这个,
阅读自己领域的学术资料本身对工作和学习都有帮助。
如果你对其他学术领域的文章有兴趣,自然也可以涉猎,不过学术类
文章的阅读难度很多时候不在英文本身,因此,可能需要找相关专业
的人推荐一些基础入门的资料,先从这些资料读起。
(如果你的专业领域是文科,尤其是文学相关专业,那么你的专业会
对阅读能力有更高要求,此刻你读起来可能依然会有困难。但这已经
脱离了语言学习范畴,属于专业能力,好比我们看中文的一些文学作
品或文艺评论也未必能读懂。这需要在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能力之后,
修炼专业技能。)
2. 非虚构类畅销书
通常来说,虚构类书籍(如小说)平均的阅读难度高于非虚构类书籍
(如科普书籍)。畅销书的阅读难度通常又低于非畅销书。
背后的道理很浅显:
1. 非虚构类的书通常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的,因此有很多词会反
复出现,哪怕这些词是你的生词,通常只要查过一次,之后再次
出现往往是同样的意思,因为语境不会有太大变化。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能读懂,
2.
这意味着里面用的语言通常浅显易懂。母语者的英文水平也有高
下之分,难读的书通常也不会好卖。
综合以上两点,现阶段可以选择阅读非虚构类畅销书。比如:
人文类畅销书,如 Talking to Strangers byMalcolm Gladwell;
自助类(Self-help)书籍,如 The Antidote by Oliver Burkeman;
效率类书籍,如 Getting Things Done by David Allen;
创业类书籍,如 The Lean Startup by Eric Ries;
当代人物传记,如 Steve Jobs by Walter Isaacson;
……

必须承认,大部分畅销书只能风行一时,与经典相比,可能并不深
刻,甚至并没有太多价值,如果用汉语写成,你可能不会去读。但你
不得不承认非虚构类畅销书是兼具「读得爽」和「浅显易懂」两种特
点的文本,这种文本最适合现阶段的我们。不过,哪怕在这种畅销书
里,你还是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挑选心目中更有价值的书籍去
读。
3. 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作品
先来看几个词 trot / skit / gallop / sod / dud / dollop / scud,这些单词你认
识几个?能不能看到英文的一瞬间就讲出它的意思?
对于很多学术英语水平很好的人来说,最讨厌的事就是碰到上面这种
单词,明明很简单,拼写也很规则,但好像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更
讨厌的是,对于一个英语母语者来说,这些词可能都是小学词汇,在
学术类书面英语中用得很少,但通俗读物和口语中用得却很多。他们
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但我们的英语教育中却忽视了这一块。
那么应该怎么弥补呢?你可以选择读一些儿童读物或者青少年读物,
最好是成年人读起来也不(那么)枯燥的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作品(如
校园小说等)。
我并不是哈利·波特迷,但这里要重点推荐一下 J. K. Rowling 的哈利·
波特系列。阅读这个系列,除了对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有帮助之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哈利·波特已经成为了西方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至少
有一代人是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很多人在用到哈利·波特的典故
时,已经不会再做解释。因此,如果你熟悉哈利·波特,对于理解或融
入英语文化本身也有很大帮助。
4. 圣经(The Bible)
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如果你对西方文化不了解,英语里面很多东西
会读不懂。除了刚刚说到的,要对当代的流行文化比较熟悉外,我们
还需要了解到西方文化的本源。
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的教会至少是西方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源头,很
多英语文学作品,都能从宗教故事里找到呼应。因此,如果你想进一
步了解西方文化,读懂更多西方经典作品,不妨翻翻《圣经》。《圣
经》的版本有很多,流行的版本中,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IV
版)用现代英语写成,行文比较适合我们现在的水平阅读。
我自己并不信奉任何宗教,也没有完整读过《圣经》,但手里会有电
子版《圣经》,没事随手翻一翻,能够加深对很多文艺作品(包括电
影、音乐)的理解。
5. 流行杂志及维基百科英文版
如前面所说,对于英语新闻类文章,你现在读起来应该已经没什么问
题了。那么你可以试着读一些杂志上的评论性文章,也可以读一些难
度更高的杂志,比如《纽约客》(The New Yorker)。
此外,维基百科英文版的词条,本身也是很好的英语阅读材料。平时
如果有任何不理解的文化现象,可以直接查阅英文维基百科。有一点
需要注意,毕竟是百科全书,不同的词条难度差异较大,有些词条读
不懂也很正常。
你可以在上述的类别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阅读,但种类越多元
越好,尤其是请一定不要只读自己领域的文章,除非你满足于现在这
种水平。在本文末尾,我也给出了一个十本书的懒人书单,供参考。
阅读方法——如何走上第二个台阶
有了前面一百篇的基础,现阶段训练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只需要做
到:
1. 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以上;
2. 阅读时可以借助词典,至少读一遍,但保证读懂为止;
3. 保持记录生词和语法现象的做法,并按照记忆周期去背。

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分享给大家:每次阅读时,尽量读到一个节
点。所谓节点指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结束的位置。比如,如果你选择
读一本书,每次尽量读完一章或者一节。如果你读文章,1500 词以下
的文章,请读完全文,1500 词以上的至少读完一个小标题下面的内
容。
实践中,如果你半个小时还没读到一个节点,那就继续读下去,读到
节点为止。这样一方面可以让阅读的更具有连续性,另一方面也阻止
了自己在阅读时摸鱼,能够提升阅读量。
以上面这种方法,按每本书五万词计,平均来说,在你读完第十本后
(即差不多五十万词),你就上了第二个台阶:看到英文时不再会有
反感的情绪,至少在看到日常英文时,你愿意直接阅读,而不会想说
「如果有人翻译成汉语多好!」按每天读 1500 词计算,大概一年左右
能读完。
读完一本英文书的体验很美妙,但如前面所说,现阶段阅读过程中还
是会觉得枯燥,如果连续读英文,很多时候还是会想要放弃。这时,
不妨给自己的阅读设置一些奖励,比如每读完一章英文书,看一部电
影等。
如果你本来就喜欢读书,也可以把读中文当作读英文的奖励:比如,
每读完一本英文书,就奖励自己读一本中文书。如果刚开始觉得困
难,先试着每读完一章英文书,奖励自己读一章中文书,循序渐进。
本阶段阅读时,三个可能的问题
1. 阅读速度如何提升?
对比你做辅助精读法练习之前,现阶段你的阅读速度肯定有明显的提
升,但恐怕很难和汉语阅读速度相比。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这个阶
段英文阅读速度能达到汉语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因此,也请不要气
馁。
在刚开始介绍辅助精读法时,我曾说过阅读速度基本上只和阅读量成
正相关,其实更精确地表述应该是,阅读难度相当、类型相同的文本
时,阅读速度基本只与阅读量正相关。当你读完大概十本书的量(按
每本五万词计),你的阅读速度会有明显提升。
此外,阅读速度要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坊间有很多速读方
法,有一些确实能够帮助你快速把握一篇文章的大意,但对于真正有
价值的文本,我自己从来不会满足于这种程度的理解。
2. 为什么总是有生单词?
我们在掌握了几千常用汉字之后,阅读当代中文,基本上不会遇到不
认识的汉字。因此,你可能会期待了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体验,比如想
着在掌握了两万常用单词之后,不再遇到生词。但你可能忽视了英汉
两种语言的差异。
设想,你很小的时候喜欢听故事,所以你的父母教会了你「故事」这
个词,你也认识的「故」和「事」两个汉字。有一天你在另一本书
上,遇到了一个词叫「事故」,虽然你可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
思,但这两个字无论如何不是生字。反观英文单词,感觉就完全不一
样,同样设想你先知道了 Story 这个单词,然后你在阅读中又遇到了
Accident,前者几乎和后者没有什么关系,你就会觉得是遇到了一个
生词。
再举个例子,比如最近流行一个中文词叫「内卷化」,第一次看到它
的时候恐怕你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是你的「生词」,但这三个
字恐怕都不是你的「生字」。
也就是说,汉语「生字」的概念没办法完全对应到英语「生词」的概
念。一个英语母语者在阅读英文时碰到生词的概率要大于在汉语母语
者在阅读中文时碰到生字的概率。
如果你的词汇量已经达到 COCA 20000 的水平,日常阅读基本不会有
词汇方面的障碍。比如,看招聘广告、企业宣传文案、产品说明这些
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然而,如果你去阅读本文上面列出的这些英文材料或者更难的材料,
无论如何还是会遇到生单词,英语母语者也是如此。可以说,只要你
有阅读习惯,那么永远都可能会遇到生单词,在掌握了常用词汇之
后,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担心或者沮丧。
3. 标点符号用法问题
虽然英文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点符号标准,通常是各大出版社自己
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但在学术写作及非虚构写作领域,通常有一套约
定俗成的标准。比如,有「美国高考」之称的 SAT 考试会考标点符号
用法,基本上考查的就是这套规则。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去 The
Punctuation Guide 这个网站上找到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如果还想深
入研究,推荐阅读一本书 The Penguin Guide to Punctuation by R. L.
Trask。
The Penguin Guide To Punctuation by R. L. Trask (图片来源:
官方网站)
Penguin Books

但是,在你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我们要阅读的材料种类会更加丰
富。因此,你会遇到很多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情况(其实
英文杂志的文章里你可能已经遇到过了),虚构类作品尤其如此。比
如:
They were trying to make it non-stop from Saint Leonard to New York
City. Which by any standard was a hardcore drive.

From Past Tense by Lee Child

上面这个例子中,which 引导的是一个定语从句,按照约定俗成的标
点规范,which 之前应该是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也就是说上面这
个例子原本应该是一句话,而不是两句话。但在这里,可能是为了语
言节奏,作者 Lee Child 用句号把这个从句和前面的句子隔开。
这种标点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在虚构类作品中并不少见,部分原因是有
一些虚构类作品在探寻语言的边界和可能性,实验性比较强。在非虚
构作品中,有时候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也会把一个复合句直接用句号
点成两句话甚至多句话。如果你遇到了,请不要意外。
书单:如果你太懒⋯⋯
我直接列十本书吧:
1. A Planet of Viruses by Carl Zimmer
2. The Alchemist by Paulo Coelho, Translated by Alan R. Clarke
3.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by Malcolm Gladwell
4.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by J. K. Rowling
5. The Antidote by Oliver Burkeman
6. Permanent Record by Edward Snowden
7. Looking for Alibrandi by Melina Marchetta
8. Steve Jobs by Walter Isaacson
9. Principles by Ray Dalio
10.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by Milton Friedman & Rose D.
Friedman

你可以照着这个书单去读,其中前两本比较短,可以先快速读完增加
自信,然后再慢慢读后面的八本。
通常来说,在走上第一台阶之后,阅读能力已经足以应对大部分英语
考试。很多人学英语的目的就在于此,因此也就不会再专门训练自己
的阅读能力了。
这意味着如果你成功地按照本文的方法,读完了十本书,走上了第二
台阶,你的英语阅读水平已经成功超越了普通的外语学习者。
本文小结
1. 现阶段我们选择英文阅读材料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尽量选当代英
文材料。我个人习惯选择二战以后的英文资料,不妨就把二战至
今的英文称之为当代英文。在当代英文中,我们还要尽量选择适
合现在水平的材料:不能太简单,否则起不到练习作用;也不能
太难,否则会打击学习的自信。
2. 一些推荐的阅读类别:1)自己领域的学术类资料(如论文,专
著,技术文档等);2)非虚构类畅销书;3)儿童及青少年文学
作品;4)圣经;5)流行杂志及维基百科英文版。
3. 现阶段阅读时,请做到:1)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以上;2)阅读
时可以借助词典,至少读一遍,但保证读懂为止;3)保持记录生
词和语法现象的做法,并按照记忆周期去背。此外,每次阅读
时,尽量读到一个节点。
4. 以上面这种方法,按每本书五万词计,平均来说,在你读完第十
本后(即差不多五十万词),你就上了第二个台阶:看到英文时
不再会有反感的情绪,至少在看到日常英文时,你愿意直接阅
读,而不会想说「如果有人翻译成汉语多好!」
5. 汉语「生字」的概念没办法完全对应到英语「生词」的概念。一
个英语母语者在阅读英文时碰到生词的概率要大于在汉语母语者
在阅读中文时碰到生字的概率。如果你去阅读本文上面列出的这
些英文材料或者更难的材料,无论如何还是会遇到生单词,英语
母语者也是如此。
6. 在你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我们继续阅读的材料会比之前要更
泛,种类更丰富。因此,你会遇到很多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情
况,虚构类作品尤其如此。
7. 在你完成第一阶段 100 篇的训练之后,如果你想进一步提升英文
阅读能力,想要踏上第二个台阶,那么请按照本文的方法,选择
十本书,继续读下去。如果你成功地按照本文的方法,读完了十
本书,走上了第二台阶,你的英语阅读水平已经成功超越了普通
的外语学习者。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自己每日背单词任务。
2. 继续用辅助精读法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3. 请在走上第一个台阶之后,重新阅读此文,选出自己接下来要读
的十本书,并按照本文要求阅读。
3.14 副篇:两本让你事半功倍的词
汇书
在前面《2.2 如何背单词:针对英语学习者的次优背单词方案》一文中,
我提到过词根、词缀、词源,并说如果你本身有这些知识的话,背单
词会事半功倍。
但当时也曾说不主张在那个时候就用词根词缀词源的方法学习,并给
出了原因。我原文引用如下:
1. 对于基础词汇,因为使用频率高,要求我们能够即时反应,
所以实践中几乎没有时间通过词根词缀词源来慢慢想它的意
思,还不如通过简单重复直接背了;
2. 对于基础词汇,因为使用频率高,很多词的意思经过引申和
比喻之后发生了变化,词根词缀词源推测往往不够准确,所
以基础词汇还是需要专门记忆。
第 2 点暗含着一个意思是:相对来说没那么常见的词汇,因为使
用频率低,所以其基本含义发生变化的概率比较小,通过词根词
缀词源推测得出的意思相对比较准确。也就是说,如果你专门学
了词根词缀词源方面的知识,记起这些单词来会更加容易。但不
如等你学好基础词汇之后再来学这些词汇学知识,因为有了基本
词汇积累,这些词根词缀词源理解记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现在,经过辅助精读的 100 篇的训练,对于阅读常见的单词你已经非
常熟悉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掌握一些词根词缀词源的知识,无论
是对于巩固原有的词汇,还是快速扩充新词汇,都有巨大帮助。
在掌握了最常用的单词的情况下,你其实已经见过了大部分词根词
缀,当你看到一个词根词缀时,你能马上想到相应的例子。比如 bene
这个拉丁词根是「好(well)」的意思,你马上就能想到 benefit 这种
单词,可以快速记忆这个词根。这个词根记住之后,你就可以比较容
易地记住像 beneficiary / benefactor 这种单词。同时,这个词根也可以
反过来让你把 benefit 这个词记得更牢。
此外,你现在已经具备读懂英文词汇书的能力,因此,你可以像母语
者那样直接用英文词汇书来学习。今天要推荐的两本词汇书就是纯英
文的词汇书。如果你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辅助精读 100 篇的学习,这
两本书阅读起来都不会有太大困难。你可以直接把这两本书放到自己
第二阶段的阅读清单中。
我们具体来看。
1. Word Power Made Easy by Norman Lewis
Word Power Made Easy by Norman Lewis (图片来源:
Penguin Random House)
第一本是 Word Power Made Easy by Norman Lewis。这本书更像
是一部词汇教程,除了讲到词根词缀词源,很多词汇类似一段小故事
一样的解释,并且在每个章节后面都有配套复习的练习题。你完全可
以按照书里推荐的方式完整地学习一遍,一定能帮你系统性地整理大
脑中现有的词汇结构。
我们都知道,想要让词汇记得更牢,阅读必不可少,因此作者也在书
里推荐了很多阅读材料(比如一些英文杂志和书籍),如果你对其中
一些感兴趣,也不妨直接拿来读。
需要注意的是,里面除了基本的词汇练习之外,还有一些语法(用
法)测试,由于时代变迁,个别语法现象的正确答案已经不像作者认
为的那样了,好在这种情况并不多。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跳过它的语
法(用法)测试。
2.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 by Mary
Wood Cornog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 by Mary Wood Cornog


(图片来源: book.douban.com/subject/4759840/
第二本是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 by Mary Wood
Cornog。相比上一本,这一本更像是一本传统的词汇书,逐个讲解了
250 多个词根及词源。当然,和传统词汇书那种干巴巴的一两个词的
解释还是有很大区别,这本书更多通过例句和成段的说明文字,来解
释词根词缀词源及相关的衍生词的意思及用法。
这两本词汇书都是适合通读的那种词汇书,你可以任选其中一本阅
读,但我非常推荐两本都读,而且中间不要间隔太长时间,一口气把
两本都读完最好。这样做的好处是,两本书上对于词根词缀词源的理
解,以及由此派生的词的意思可以相互印证。如果一个词能在不同的
场合出现,可以让你更快记住它。
记得我在上篇文章末尾曾说,只要你有一直阅读的习惯,无论如何都
会继续碰到生单词。但读完这两本词汇书之后,你会对书里讲到的词
根词缀词源有一些印象。加上你的基础词汇量,在阅读中碰到长单词
时,结合上下文,通常都可以自己猜出大概的意思。你可以在猜完之
后再查词典验证自己的猜想,反复多次之后,你会越猜越准。这就是
母语者阅读时遇到生单词的体验。
最后再强调一点,我们不能指望仅仅通过阅读这两本书就记住书中出
现的所有词根词缀词源,但只要你词汇量大,你对这些词根词缀词源
的印象一定会比刚开的背单词的人更深,也更容易理解它们的含义。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2.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像母语者一样阅读——选择阅
3.15
读材料(三)
在读完第二个台阶的十本书之后,在日常情况下,你的英语阅读水平
已经够用了。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人都可以直接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
内容。虽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你保持阅读习惯,并且用我们
第二个台阶那种阅读法,你的阅读能力还会持续提高。
在这篇文章中,我依然会讲解一种可行的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
但通常学到这个阶段,很多人都愿意自己去摸索。如果你是这种人,
我只提醒一点,请保持英语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在摸索的
过程中阅读水平不会大幅下降。
但如果你还是希望找到清晰的提高阅读水平的步骤,请接着往下看。
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穿插阅读,文学经典
STEP1:
与类型文学穿插阅读。
在《3.13 超越普通外语学习者——选择阅读材料(二)》一文中,我曾
谈到,就阅读难度而言,大致可以认为(仅指语言难度):
1. 非虚构 < 虚构;
2. 畅销 < 非畅销。

我们在第二个阶段推荐大家阅读非虚构类畅销书(以及一些相对简单
的虚构类书籍),就是因为阅读起来比较容易。如果你想要进一步提
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现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系统性地阅读虚构类书籍
了。
但是,虚构类书籍往往有较多描写,会有很多文学词汇,这些词汇可
能在整本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遇到新
词的频率和阅读难度,通常都要高于非虚构类。
根据我的阅读经验,如果你在这个阶段全面转向虚构类书籍,非常容
易打击自己刚刚才找到的阅读英文文章的自信。那么该怎么办呢?
方法很简单:虚构类书籍和非虚构类书籍穿插阅读。每当你费尽九牛
二虎之力读完一本虚构类书籍(比如小说),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
深深怀疑时,你可以马上读一本非虚构畅销书来找回自信。
阅读方法和我们上一个阶段一样,如此反复阅读二十本书。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虚构类书籍呢?如果你有阅读这类书籍(主要
指小说)的习惯,那么完全可以按照你原有的习惯进行。比如你喜欢
读犯罪推理类小说,就不妨找英文世界畅销的犯罪推理小说读;如果
你喜欢科幻小说,那么你就找科幻小说来读;如果你喜欢文学经典,
那么就找文学经典来读。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注意,通常经典相对来说是最难读的,如果选择读
经典,现阶段请先读当代的文学经典。而且,我依然建议和当代类型
文学(如推理、惊悚、科幻、奇幻、爱情)穿插阅读。
以上两点简单概括就是: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穿插阅读,文学经典和类
型文学穿插阅读。随便举个例子,比如,你可以按照如下顺序来阅
读:
1.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Hemingway
2. Talking to Strangers by Malcolm Gladwell
3. Past Tense by Lee Child
4. Hackers and Painters by Paul Graham
5. …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阅读什么虚构类书籍,这里也有一些建议:
1. 畅销通俗小说(科幻、奇幻、推理、惊悚、悬疑等):Stephen
King / Lee Child / Dan Brown / Lawrence Block / John le Carré 的小
说。
2. 科幻经典:Issac Asimov / Robert A. Heinlein 的小说。
3. 最新的科幻小说:近年来雨果奖、星云奖作品。
4. 流行文化相关书籍:比如流行的影视作品原著等。
5. 当代纯文学经典:如二战以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不过有
一些诺奖得主作品实验性比较强,对很多朋友来说可能比较枯
燥,可以先找译本试读一两章来确定是否能够读下去。
6. 新近布克奖(The Booker Prize)、普利策小说奖(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得奖及提名作品。

当代爱情小说我基本没有涉猎,因此不太好推荐,感兴趣的各位读者
不妨在网上搜寻一些榜单,或者一些名人的推荐。
纯粹阅读自己必须要读的和自己感兴趣
STEP2:
的内容。
完成第一步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纯粹阅读自己必须要读和自己的感
兴趣的内容了。这时,你的阅读水平可以认为已经达到了母语水平
——这是我们英语阅读学习的第三个台阶。

如果你想继续挑战一下自己,你可以去尝试看一些文艺评论、文学批
评、书评等,这类内容通常是语言难度最高的内容。如果你不知道在
哪里获取这部分内容,我推荐一个网站:Arts & Letters Daily。如果你
没有特定的书想读,可以订阅一下这个网站的电子通讯,每周五推送
五篇文章,你可以尝试每天看一篇。
如果你能够顺畅阅读此类文字,那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你的英语阅读
水平已经超过了普通的母语阅读者。甚至在你能够顺畅阅读文学经典
(童书和青少年文学经典除外)的时候,你的水平已经比很多母语者
要强了。
想想看,你听说过那些中文的经典,有多少人能够认真读完呢?各位
不妨调查一下,周围能把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都完整读完一遍的人
有多少(可能有的人不会说实话)。
但是必须承认,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遇到你阅读能力的极限。
如果你拿一本中文的《读书》杂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
办),可能也看不懂。也就是说,看不懂这类文章不是语言问题,而
是人文学科的专业问题,比如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
等等。因此,请不必沮丧,如果你不是学习相关专业的人,读不懂很
正常,就像我也读不懂很多理论物理的论文一样。
现在,如果你还遇到读不懂的英文文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单词是否都认识?如果不认识,请查词典,要知道单词在语境下
的意思。
2. 句子是否读得懂?如果读不懂,请做句子分析,或查阅语法书。
3. 翻译成汉语是否看得懂?如果看不懂,这通常不是你语言问题。

针对第三点,存在一种不算罕见的相反情况,就是「英文能读懂,汉
语读不懂」。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翻译有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原
因,不赘。
衡量阅读材料难度的标准
无论是在《超越普通外语学习者——选择阅读材料(二)》一文,还
是在本文 STEP 1 一节,我都给出了一种粗略判断英文阅读材料(如
书籍)难度的方法。事实上,对于阅读材料的难度,也有一些基于文
本分析的客观标准,通常称为可读性测试标准。如果你想找特定难度
的阅读材料,比如你希望在 STEP 1 穿插阅读两种不同难度的材料,
这些标准也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常见的可读性测试标准。
1. 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1
本节内容具体数字均引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esch–
Kincaid\_readability\_tests

通常翻译为「F-K 可读性测试」,任何
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
一段文字经过这种测试都可以得到两个指标,一个叫做 Flesch reading
ease,另一个叫 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

Flesch reading ease 这个指标会针对一段文本给出 0–100 的分数,分数


越高越简单。根据官方的标准,90–100 分相当于五年级学生能够读懂
的水平,0–30 分相当于合格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根据这套打分系统,
时代周刊(Time)文章的平均难度大约是 52 分,大约相当于 10 年级
到 12 年级的水平。
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 更加直观,直接给出一段文本大概相当于
几年级学生能读懂的水平。 2

引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esch–Kincaid\_readability\_tests
如果你想确定一段文本的难度,可以在网上直接搜 F–K Grade Level
Test Tool,能够找到很多免费工具。大部分工具都非常好用,通常直
接粘贴文本即可得出文本的可读性指标(reading ease 和 Grade
Level)。有些工具甚至支持直接粘贴文章链接给出结果。

2.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

是另一个衡量文本难度的框架。对于文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
本难度,这套框架有一个基本的单位叫 L,比如一本书可以打分为
1200L。很多出版社会在自己的书籍上面附 Lexile 的打分。(具体哪
些出版社,可参考 维基百科 Lexile 词条。)
然后官方也会给出不同的 L 值大概相当于几年级水平,但解读会更精
细一些。比如 1200L 的书大概相当于九年级学生的中位数水平,即差
不多在九年级排名中游的学生能够读懂,但一个五年级的排名前 10%
的学生就可以读懂。具体可以参见 LEXILE Grade Level Charts。
此外,网站还提供 Find a book 工具。通过这个工具,你可以很方便地
给定难度,网站会给你推荐一系列那个难度的书,也可以使用工具对
书籍做进一步筛选,找到你想读的类型。当然也可以尝试输入某本书
名,看看网站有没有收录它的难度值,通常比较经典的书都可以找
到,可以参考,但也存在一本书的不同版本难度值不同的情况。
阅读速度提升的原理是什么
最后,我们再回到阅读速度这个问题。前面我不止一次说到过,阅读
难度相当、类型相同的文本时,阅读速度与阅读量正相关。但不知道
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简单的答案可能是,我们对于这类材料更熟
悉了。那么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熟悉」两个字在阅读当中意味着
什么呢?
我们很容易能想到随着阅读量的提升:
1. 你更加熟悉每一个单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因此当你看到每个
单词时,你的反应更快了。
2. 你更加熟悉每一种可能出现的语法结构,因此不再会出现,认识
单词但读不懂句子的困扰。
但是,仅仅上面这两点,并不足以解释「熟悉」这个词。熟悉,还意
味着你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单元变大了。
举个例子,Needless to say 这个短语,我们第一次遇到时,会一个词一
个词来看,Needless = 不必,to say = 说(其中 to 是一个不定式符号,
没有实际意义),然后我们知道这是「不必说」的意思(通常意味着
后面提起的内容显而易见,或者默认对方知道)。但当你在文章中不
断遇到这个短语时,你会一下子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你把
Needless to say 当成了一个单词,每次看到这个形状时,一下子就想起
了「不必说」。
随着你不断的阅读,你大脑中类似这种结构会越来越多,甚至有时候
你会把一个句子当作一个词来理解。当你能够做到一整块一整块地吸
收信息时,你对每一块的识别相当于对原来一个单词的识别速度,那
么你的阅读速度就可以成倍的提高。
这每一块信息,就是你的一个反应单元,最初你的反应单元是单词,
之后是短语和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反应单元变大了」。但这一切都
没有速成法,只能通过阅读量来提升。 3

坊间的各种速度法,哪怕有效,我还没有发现不以牺牲理解文章意思
为代价的。
是时候说一句了:让反应单元变大这件事,对于我们的听力口语来说
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小结
1. 请保持英语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在摸索的过程中阅读
水平不会大幅下降。
2. 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了
避免打击自信,可以考虑虚构类书籍和非虚构类书籍穿插阅读,
文学经典和类型文学穿插阅读。每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读完一
本虚构类书籍(比如小说),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深深怀疑
时,你可以马上读一本非虚构畅销书来找回自信。阅读方法和我
们上一个阶段一样,如此反复阅读二十本书。
3. 完成上述第一步之后,你可以纯粹阅读自己必须要读的和自己感
兴趣的内容。这基本可以算是母语者的阅读状态了。如果你能够
顺畅阅读大部头文学经典(青少年文学除外)、文艺评论、文学
批评、书评这类文章,那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你的英语阅读水平
已经超过了普通的母语阅读者。但是必须承认,在这个阶段你可
能会遇到你阅读能力的极限。
4. 完成上述第一步之后,如果还遇到读不懂的英文文章,请问自己
问题:1)单词是否都认识?如果不懂,请查词典,要知道单词在
语境下的意思。2)句子是否读得懂?如果读不懂,请做句子分
析。3)翻译成汉语是否看得懂?如果看不懂,这通常不是你语言
问题。
5. 通过可读性测试,可以量化阅读材料的难度,其中两种比较流行
的是:1) 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s;2) Lexile Framework for
Reading。
6. 阅读难度相当、类型相同的文本时,阅读速度与阅读量正相关。
不仅因为随着你阅读量的增加,你更熟悉这类材料的单词和常见
英语用法(语法),还因为你对此类阅读材料的「反应单元变大
了」。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2. 继续完成每日背单词任务。
3. 等你上了第二个台阶后,如有需求,可以考虑重读此文。

特别福利
🎁 在本章的最后一篇内容中(即下一篇),我们会为大家公布留言福
利,请期待。
英语学习的原则——阅读篇 |
🎁惊喜福利
3.16

本章我们介绍了逐步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对于其中执行步骤类信息
来说,小结通常意味着把所有的步骤重复一遍,与其阅读小结,大家
还不如在有需求的时候回去把原文重新通读一遍。因此本章的小结,
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形式。
著名的投资人 Ray Dalio 会记录下自己做事的原则(无论是工作、生
活,还是投资),这些原则都是他宝贵经验的沉淀。这是一种非常好
的习惯,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他(以及他公司的员工、他作品读者)在
不同的情境下快速做出反应,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英语学习,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在你阅读完前面的章节
之后,你完全可以结合你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实践,找到并写下自己的
学习原则。
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会把自己英语阅读时的原则分享出来。这些原则
都经过了我的验证,只要遵照执行,可以切实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背
后的道理我也在本章前面的内容当中讲清楚了。如果你觉得其中的一
些适用于你自己的情况,请在想清楚背后的道理之后,直接拿去使
用。当然,你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
原则进行优化、删改,得出最适合你自己的原则。
英语学习的原则——阅读篇
开始训练阅读能力时,可以采用辅助精读法,每篇文章读七遍。前三
遍解决词汇问题,中间两遍解决语法问题,最后两遍体验学成之后的
感觉。这类似于小时候连点成画,一开始用一些辅助措施帮助自己达
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最终自己可以真正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
一、阅读当代书籍报刊杂志,优先阅读畅销书。
1. 对于我来说,最需要学习的是当代英语。如果要学习当代英语,
就要阅读当代英语。
2. 大部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众能够读懂,
如果要通过读书学习使用大部分人能看懂的英文,要从畅销书读
起。
3. 谨记阅读畅销书的目的是学习英语。大部分畅销书只能风行一
时,与经典相比,可能并不深刻,甚至并没有太多价值,如果用
中文写成,可能都不会选择去读,但为了学习英语,有时候不得
不阅读一些畅销书。即便如此,尽量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挑选更
有价值的书籍。
4. 出于语言学习的考虑,阅读的乐趣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一些畅
销书很有价值,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作者写作水平所限、探讨
问题过于复杂等),读起来昏昏欲睡,不如选一些自己读起来有
趣的书籍。当然,如果是因为自己英语水平问题而读不懂,可以
挑选更基础的书籍。
二、为完善自己的词汇库,要穿插阅读虚构类书籍(文学作
品)和非虚构书籍,二者用词风格往往有巨大的区别。
1. 非虚构类书籍通常是针对某个主题展开,用词有限,很多关键词
语会反复出现,即使遇到新词,查阅过后往往可以比较顺畅阅
读。此外,当代非虚构类书籍总体来说用词比较平实,很多词汇
都是日常生活词汇。
2. 虚构类书籍往往有较多描写,会有很多文学词汇,这些词汇可能
在整本书出现频率并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遇到新词
的频率和阅读难度一般来说要高于非虚构类。
3. 基于前两条,穿插阅读的另一个目的是建立阅读自信,养成阅读
习惯。在很费力地读完一部文学作品后,读一本非虚构畅销书会
是一种很愉悦的体验,这种愉悦的体验本身能够作为对自己的奖
赏。
4. 一般来说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当代书籍往往比古书容易
阅读,畅销书往往比不畅销的经典容易阅读。
三、从适合自己难度的书籍入手。
1. 一般来说,平均一页生单词的数量在三个以下的书籍,比较适合
目前的水平。
2. 书籍的阅读难度可以依据网上的各种阅读难度评测标准来判断。
3. 一般来说,少儿读物(童书)最简单,青少年读物次之。但针对
成年人的书籍未必最难。
四、如果自己的词汇主要来自学术圈,要多补充一些学术圈以
外的资料阅读,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基础的读物。
1. 很多美国小学课本上的词,短小简单,但我们并不认识,针对这
部分词汇,我们最好读一些国外小孩共同阅读的经典作品。如果
这些作品对成年人来说也很适合,那么再好不过。虽然自己并不
喜欢哈利·波特,但哈利·波特系列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 在掌握了一些词源学和构词法基础之后,长单词的意思通常比较
好判断,但不认识的短单词的意思往往很难把握。从逻辑上讲,
这些不认识的短单词只能靠死记硬背。母语者对这些单词掌握得
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从小学过。
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很多依赖文化
背景的内容不容易读懂。
1. 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的教会至少是西方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源
头,很多英语文学作品,都能从宗教故事里找到呼应。因此,如
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读懂更多西方经典作品,不妨翻翻
《圣经》。
2. 不要忽视一些同龄母语者从小阅读的书籍(就是那种「我是看着
这个长大的」的书)。对我来说,上面的哈利·波特即为一例。
以上即为我学习英语阅读时的原则。并不是说必须像这样罗列出原则
自己才能学下去,只是在学习阶段,有了这些原则,至少不会出现诸
如「我不知道接下来该读什么」的问题。
本章的主体内容连载到此结束,但大部分读者的第一阶段的辅助精读
100 篇的训练应该还没有完成。如果想更高效地学习听力口语,强烈
建议阅读至少学到第一个台阶之上,即完成辅助精读 100 篇的训练。
从下一篇文章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同步提升听说能力》。

今日任务
1. 5 月 27 日,我们正式开始第一天背单词,到现在接近两个月的时
间,不知各位是否将手里的词汇书完整的过了至少一遍?无论如
何请再接再厉,就算做不到终身背单词,也至少把手里的单词书
记住 90% 以上(其余的词可以在阅读中积累)。
2. 6 月 12 日,我们正式开始第一次辅助精读训练。

对于那些之前自测雅思 5.5 以上的朋友来说,到现在应该已经读


到了四十多篇文章,请继续读下去,读到五十篇的时候,不妨在
再做一次测试,看看效果。
对于那些之前自测雅思 5.5 以下的朋友,你的新概念三册至少已
经辅助精读了半本以上了,你可以试着再做一次测试,如果上了
5.5,就请进入辅助精读 100 篇的练习。如果没有上,也不要灰
心,用辅助精读法做完第三册再试试。 无论你属于哪种情况,请
保持每天练习一篇的频率。
我等待各位的好消息。

特別福利
在上一篇的文末,我们已经预告了本篇的福利内容。为了帮你巩固学
习效果,我派与郝海龙老师商议后决定,在本篇内容的评论区选出三
位读者,各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郝海龙老师一小时的一对一英语咨询,可以通过 Telegram 或微信
进行。
少数派提供的水獭鼠标垫及徽章周边。
海龙老师通常一对一咨询费为 1000 至 1500 元 / 小时,希望你可以认
真谈谈你对于目前学习的感想、心得或困惑并评论留言,把握这次机
会。我们会在一周后公布三位中奖者。
此外,考虑到本章有几篇文章信息量比较大,为了让大家认真阅读,
不要为了奖品着急留言,海龙老师与我们沟通后特别给出额外三个一
对一咨询名额,并在一个月后抽奖送出。请你按照自己的水平和节奏
持续学习,并在评论区多多互动,说不定下一个中奖者就是你啦。
4.1 听力和口语,从何开始?
只要你认真完成背单词任务(词表背到 90% 以上),并成功走上阅读
能力的第一个台阶(辅助精读 100 篇),那么在阅读日常英文时,应
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偶然遇到一些难懂的句子,也可以通过查词
典、分析句子、查语法书将其读懂,无论如何,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因为你使用了正确的努力方法,努力了足够长的时间,而且阅读
的第一个台阶还远远没有到了需要任何天赋的时候。
但是,当我们回到那个看美剧时,亲朋好友经常问的问题「听得懂
吗?」,很可能还是会崩溃;当你需要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时,脱口
而出的可能还是错误的句子,或者干脆说不出来。
怎么办?
不要着急。如果说上一章的内容能够让你学到真正的(有用的)「聋
哑英语」,这一章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聋哑」问题——如何提升你的
听力和口语水平。可以说,整个这章的内容就是在回答「怎么办」这
个问题。
不过,在回答「怎么办」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看「为什
么」——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我能够读懂,却听不懂,说不
出?
1. 想要提升听力口语水平,需要具备必要的语音能力
在第二章中,我曾谈到学习英语所需要的两种基础能力:词汇和语
法。虽然也建议各位打开背单词软件和词典软件的发音功能,但由于
之前我们的学习重点是阅读,因此关注的重点是单词的长相,即我们
要求自己在看到一个单词时,能够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能够做到这一
点,通常对于阅读来说已经够了,因为阅读本质上是一个「把视觉信
号转化为语义」的过程。
但当我们听到一句话时,眼前不会有字幕飘过,即听力是一个「把声
音信号转化为语义」的过程。如果你没办法把听到的声音转化为意
思,你就听不懂;相应地,口语是一种「把想表达的意思转化为声音
信号」的过程,如果你不知道你说的话应该如何正确发音,你也无法
说出来。
也就是说,除词汇、语法之外,听力口语还需要另外一种基础能力:
语音。因此,要提升听力口语水平,首先就要解决语音问题,只有具
备了必要的语音能力,才有可能听懂英语、说出英语。这也是本章开
头几篇文章的主题。
但是,请务必注意,听力口语也需要词汇和语法基础,这也是我们选
择从阅读开始学习的重要原因。当你的阅读能力达到第一个台阶的水
平,在学习听力口语时,你的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语音上面;但如果
你阅读水平比较差,通常意味着在训练听说能力时,你需要同时补充
词汇、语法、语音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口语和书面语常见的表达不同
如果你这段时间一直在阅读我前面推荐的英文材料,我大胆猜测一
下,你可能已经有日子没遇到「现在进行时」这种时态了——只要你
看的内容不是对话。
通常来说,书面语一旦写出来,写的就是一般的情况、通常的情况、
过去的事情、将来的展望,因此你会发现,一般时态(一般过去时、
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完成时态(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
用得最多,偶然有过去进行时,但很少出现现在进行时,除非直接引
述人物对话。
反之,我们在对话或演讲中,经常需要谈论现在正在进行的事、临时
发生的事,因此这种时态出现的频率就会非常高。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口语和书面语常见的表达存在差异。除了
时态问题之外,口语中还经常使用各种缩写(can't, ain't, gonna,
could've 等)。因此,哪怕你熟读各种文字资料,在日常对话中依然可
能听到不熟悉的表达,这也造成了我们理解的困难。 1

当然,其中的界限有越来越模糊的趋势。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我们
经常需要阅读的一种材料就是听力的文本,里面自然以口语表达为
主;小说里也有很多对话,一些非虚构书籍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口语来
写作;随着有声书的兴起,很多书面语也有了语音资料……
好消息是,日常口语中必备的常用表达远没有阅读中的繁杂,一旦写
成文字,你会发现大部分都很容易理解。随着你听力口语训练量的提
升,可以自然得到解决。
3. 我们无法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听到的内容和看到的内容
首先,在阅读文章时,如果有一句话没读懂,我们可以反复读,如果
还不懂,可以查词典、做句子分析、查语法书,但是,在真实的英语
环境中,你听完一句话,通常没办法折回来再听一次。如果你没听
懂,不知道单词和句子的内容是什么,通常你也没办法查词典、做句
子分析。因此,听力不仅仅要求你对一句话的语音信息能够做出反
应,而且必须在听一遍的情况下,在听完那一刻,马上理解(至少能
理解其字面意思),很少有能反复听或反复看的机会。
其次,在你分析一个读不懂的句子时,你可以不按照句子中原本呈现
的单词顺序来理解句子(比如,分析简单句时可以先找谓语),但是
对于听到的句子,你只能按照说话人给出的单词顺序来接收信息,并
且只能听一遍。
设想一下,给你一段阅读材料,你必须从头至尾按照单词顺序阅读,
每个单词只能看一眼,句子只能读一遍,在读完那一瞬间,你就需要
马上理解,这对于很多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的读者来说也未必能做到
通常也不必要做到。但这正是听力要求我们做到的。从这个角度讲,
听力要比阅读难。
不过,正如在《3.1 为什么从阅读开始?》一文中我讲到的,对英语和汉
语这种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来说,书面语中的常用词汇和用法远远大
于口语。即就本身文字难度来说,听力并没有阅读难,只是对于这部
分简单的内容,你需要精熟,需要在听到那一刻像条件反射一样迅速
知道意思,2

对于简单的句子来说,其实就是条件反射。
而这一点一旦突破,听力再无障碍。
以上这三点就是你能够读懂却听不懂相同一段内容的主要原因。当
然,无论是听力还是口语,在你知道正确的表达之后,还有一个熟练
问题。在你听懂的前提下,相同的内容你只有听到足够多遍,你才能
形成「听到马上理解」这种条件反射;在你知道正确的句子的前提
下,你只有不断去说,最终才能在你想表达的那一刻脱口而出。
简单来说,听力和口语的基本练习方法依然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模仿
和重复正确的英语」。
只是「模仿和重复」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你不妨做个实
验,随便打开一个中文的新闻视频,听主播连续讲十秒钟话,然后请
一字不差地重复一遍,你会发现即便做到了,也需要很认真很努力地
去做——这可是你的母语。接下来,你再打开一个英文的视频,做同
样的事,你很可能完全无法重复。这意味着想要在一上来就模仿现实
语境中的英语,并且模仿正确几乎做不到。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遇到无法一下子完成的复杂任务,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拆解成
能够做到的简单任务。你一定已经发觉,在训练阅读能力时我们就是
这么做的。比如,你无法一下子读懂一整篇文章,但是你可以通过背
单词和查词典搞定单词、通过分析句子和查语法书搞定语法、通过反
复阅读去记这些单词和语法现象并提升阅读速度。其中,如果你在分
析句子时有困难,你可以拆成若干步骤,每个步骤甚至可以一个词一
个词来看,如果哪个步骤有不明白的语法知识,可以继续查阅语法
书。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我们都是能够做到的。
对于听力口语的训练,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听力口语训练的第一步
就是先解决我们的语音问题,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
1.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每一个发音;
2.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每一种发音组合及变化。

有了这两点基础,我们才能够在听力口语训练时,用正确的方式模仿
和重复正确的英语。下一篇文章中,我们来看第一点《掌握英语中存
在的每一种发音》。

本文小结
1. 除词汇、语法之外,听力口语还需要另外一种基础能力:语音。
因此,要提升听力口语水平,首先就要解决语音问题,只有具备
了必要的语音能力,才有可能听懂英语、说出英语。
2. 听力口语也需要词汇和语法基础,这也是我们选择从阅读开始学
习的重要原因。
3. 口语和书面语常见的表达存在差异,这也造成了我们理解的困
难。
4. 我们无法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听到的内容和看到的内容。如果给你
一段阅读材料,你必须从头至尾按照单词顺序阅读,每个单词只
能看一眼,句子只能读一遍,在读完那一瞬间,你就需要马上理
解,这对于很多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的读者来说也未必能做到,
通常也不必要做到。但这正是听力要求我们做到的。
5. 遇到无法一下子完成的复杂任务,通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拆
解成能够做到的简单任务。
今日任务
如果你阅读还没有上到第一个台阶,单词没有记到词表 90% 以上,请
不要忘记自己的背单词和阅读任务。本章后面的文章中,这条任务就
不单独列出来了。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每一个发音
4.2
(一):音标基本知识
编者按:本篇内容里包含大量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
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出现乱码、问号、方框等其
它符号。推荐使用桌面浏览器阅读,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在一个传统上尊师重道的国家长大,对于老师,我们总是有一种超越对正
常职业人士的尊重。在课堂上,我们习惯于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不是
提出自己的质疑。学习英语发音时,哪怕老师的发音和听力材料中母语者
的发音不一致,很多人也倾向于模仿老师的发音方式。
1

还有个原因可能是,老师的发音更容易模仿。
另有一些朋友,虽然知道学习英语应该尽可能模仿母语者的发音,但是却
发现无论如何都模仿不到位。或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自以为发音已经和
录音一样了,但母语者听起来,差别却非常明显。更崩溃的是,如果你有
幸认识一个母语者,你问他们这个音该怎么发,他们可能自己也说不出
来。
这就好比很多南方朋友前后鼻音不分,把「身份证」说成「身份镇」时,
会觉得自己发音是对的,如果不做专门的普通话训练,「音」和「鹰」这
两个音在他们听起来是完全一样的。但如果你去问一个东北人,这两个音
一样吗?很可能会告诉你这两个音完全不同,简直天差地别。可是当你问
到区别在什么地方时,这位东北朋友可能也很难描述。
正是由于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发音才变成了很多人学习英语时的噩梦。如
果你也有这种感觉,那么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词汇、语法、语音这
三种基础能力中,语音能力涉及的必要知识总量最少,也最容易在短期内
学到可用的水平。
1. 英音 vs 美音
1.1 我应该学习英式发音还是美式发音?
和汉语一样,英语也有各种口音。因此,在开始学语音之前,很多朋友会
有一个问题:我应该学习英式发音还是美式发音?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
则隐藏着一些我们对英语语音的误解,借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简单说明
一下。
由于汉语的方言口音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人说话时发音规则,甚至用
词、用字都会有很大区别,举例来说,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很难听懂广
东话。为了方便交流,通常政府会推行标准汉语,比如大陆地区的「普通
话」和台湾地区的「国语」。因此,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也会下意识地
认为存在着一种政府规定的标准英语发音,希望自己在学习英语时,找到
一种像「普通话」一样的标准。
但事实上,英语并没有一种人为规定的标准发音,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英语不同语音之间差别没有汉语那么大,对母语者来说,操各种口音(无
论英美加澳新,甚至印度口音)都不太影响交流。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因
为怕人听不懂而想学一种标准的语音,你可以放下这种顾虑,通常无论我
们学英音还是美音,只要学到一定程度,都不会影响交流,哪怕你去英国
说美音都没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选择英音还是美音呢?
简单的答案是,哪个都可以。对于选择困难的朋友来说,通常有以下几种
选择方式:
1. 如果你本身对口音有特别的偏好,那么就选你喜欢的那种。如果你不
知道你喜欢哪个,可以试着去找 BBC 和 VOA 的新闻视频,把自己想
象成新闻主播,看看哪种状态更符合你对自己的期许。喜欢前者的就
学英音,喜欢后者的就学美音。
2. 如果你未来有长期生活在某个英文国家的打算(比如留学、移民),
通常建议去哪里就学哪里的发音。考虑到学习资料的丰富程度,通常
去北美的建议选美音,去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建议选英音,其
他地区可以在两者中任意选择。
3. 如果你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偏好,建议选择美音,因为美音的发音方式
相对来说更加放松,与汉语的发音位置更加接近,相比英音,学起来
会更容易一些。简单来说,不知道选哪个就选美音好了。
无论你选择哪个,在语音学习阶段,请选定其中一种语音去模仿和重复。
在这个阶段,你听英语的时候也尽量选择你想学的那种口音去听。等打好
基础之后,我们再广泛接触各种口音。只要你没有生理缺陷,按照正确的
方法坚持练习,最终你的发音可以让母语者听不出区别。
但现实中,无论你选择哪种口音作为模仿对象,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
会说得和英美人一模一样。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必要 ——当你能够和英语
母语者顺畅交流时,你会突然发现其实口音没有那么重要。
另一方面,如果你碰到一个英国人和你说:Why do you speak English with
an American accent? 这说明在你的美音已经非常标准了。如果你生活在英
国,这时候可能才是认真考虑应该说哪种口音的时候。反过来说,你去美
国就无所谓了,一个美国人不会问你为什么说英音,也不会问你为什么说
中式口音,因为美国说什么音的人都有,也都不奇怪。
考虑到这些现实情况,很多人纠结于应该学英音还是美音,为此迟迟没能
开始语音练习,实在是庸人自扰。 2

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英语老师特别不喜欢回答该选择英音和美音的问
题了。
1.2 我们通常说的英音和美音是什么?——RP 与 GA
虽然很多人一开始就会纠结于学英音还是美音的问题,但其中大部分人根
本不知道自己嘴里说的「英音」和「美音」分别指什么。如我刚才所说,
英语没有一个像「普通话」一样的标准,英国各地及美国各地的发音也都
不一样,那么当我们谈论英音时,究竟在谈论英国的哪种口音?当我们谈
论美音时,又是在谈论美国哪个地方的口音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英音」指 Received Pronunciation,简称 RP,通常翻译成
「标准英音」或者「公认口音」。语音学专家 Daniel Jones 博士在 1917 年
版的 English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的序言中,将这种语音称为 Public
School Pronunciation。所谓 Public School 指英国的公学——虽然名为
Public,其实是私立学校,因为在这些学校中,英语发音相当统一,不受方
言口音的影响,在英语国家中任何地区的人都容易听懂,逐渐变成了英语
发音的标准,后来改称 RP。现在 BBC 的节目主持人使用的发音就以 RP 为
主,因此 RP 也被称为「BBC 发音(BBC Pronunciation)」或「BBC 英
语」。基于类似的原因,RP 还有「女王的英语(the Queen's English)」
「牛津英语(Oxford English)」等名称。大部分词典(如牛津词典、柯林
斯词典)标注的英音,指的就是 RP。本教程中,以后提到「英音」「英式
发音」,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均指 RP。
再看美音。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甚至没有自己的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因此口音就更加多样化。通常我们说的美音指的是 General
American,简称 GA,一般翻译成「通用美式英语」,特指发音时也翻译成
「通用美音」,主要指除东部和南部部分州之外,美国大部分地区通用的
英语口音, 3

当然,同样说通用美音的不同地区,也会有腔调上的差异。
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影当中。也就是说,你看一部美剧,剧中的
人如果没有特别的身份特征(比如俄国黑帮、意大利黑手党),口音一般
都是通用美音(GA)。大部分词典标注的美式发音通常也指 GA。本教程
中,以后提到「美音」「美式发音」,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均指 GA。
2. 如何掌握英语的每一个发音?
要听懂、说好英语,首先我们需要掌握英语里面存在的每一个音。道理很
简单,如果英语中有些音你发不出来,一些单词或句子你就说不出来;一
些音如果你听不出来,那么含有这些发音的单词或句子你就听不懂。
要掌握这些发音,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从音标学起。
2.1 音标是什么?
所谓音标就是一套用来标注发音方式和语调的符号,比如汉语拼音就可以
认为是一种音标,它标注了汉字的发音方式和语调。虽然本身英语是拼音
语言,有自己的发音规则,但其不规则发音较多,很多单词没办法直接通
过字母来拼读,给初学者造成了困难,所以几乎所有的英文词典及语音相
关的教学材料都会用音标来标注英文发音。其中比较广泛采用的音标系统
就是我们熟悉的国际音标系统。
国际音标的英文名称叫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 IPA,是国际语
音学学会设计来标注口语声音的标准方法。其实从「国际音标」这个名称
就能看出来,这套音标系统并不是专门设计来给英语注音的。在国际语音
学学会前身创制之初(1886 年),国际音标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一套转写
和记录人类所有语言的音标系统。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流语言存在的
发音都可以在国际音标中找到对应的符号,包括汉语。比如,汉语中的
「克( )」字的发音,用国际音标来注音的话是
kè ,其中 大
/kʰɤ˥˩/ /kʰ/
约相当于汉语拼音的 , 相当于汉语拼音 , 表示「克」字的声调
k /ɤ/ e /˥˩/
——第四声(去声)。

英语的发音并没有涵盖主流语言的所有发音,因此,用来标注英语的国际
音标符号其实只是整个国际音标符号的一部分。为了方便标注英语发音,
前面提到的语音学专家 Daniel Jones 博士在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当中,根据 IPA 编制了一套专门用来标注英语的音标,这套音标被称为 DJ
音标。
但因为英语语音在不断变化,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一书不断出新
版(目前的最新版叫 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因此其
音标系统也有相应的变化,不同版本之间的 DJ 音标也会有差异,其中最常
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 Daniel Jones 博士生前最新一版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第 12 版)中用的音标系统,因为这本书出版于 1963 年,加上
DJ 音标本身源自国际音标,因此,这套音标系统也被称为 IPA63。

在 Daniel Jones 博士去世之后,他的学生——也是另外一位语音专家——A.


C. Gimson 教授根据英文实际发音变化,继续修订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在 1988 年出版的第十四版中的音标系统后来被各种语音教材及
词典广泛采用,这套音标被称为 IPA88。由于 IPA88 的是在 Daniel Jones 工
作的基础上做的修订,也被称为 DJ 音标。即通常说的 DJ 音标可能指
IPA63,也可能指 IPA88。

另外一种流行的音标系统 KK 音标,来自美国语言学家 John S. Kenyou 和


Thomas A. Knott 共同编写的 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这本书 1944 年首版,目前已经是公版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很方便地在网
上找到电子版。KK 音标也源自国际音标,主要用来标注美式英语发音。
常见的这三种不同的音标系统——IPA63 / IPA88 / KK 的对照表如下。
英语音标对照表
结合上面这张对照表,有几点需要说明。下面这几点可以先看个大概,学
习时真正遇到困难再回来查阅即可。
1. 无论是 IPA63、IPA88,还是 KK 音标,其符号主要都来自国际音标,
而国际音标系统中每个不同的符号,对应的发音其实都不一样。比
如,严格地讲, 和 两个音是不一样的,即从 IPA63 到 IPA88
/ɔ/ /ɒ/
这种变化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英国人的语音发生了实际的变化,就
好比我们和清朝人说话的口音也有变化一样。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个语音学专家,因
此,在学习过程中,你无论采用哪一套音标系统,学的都是现代发
音,即你可以认为 IPA63 的 和 IPA88 的 是一个音。其他的音
/ɔ/ /ɒ/
也一样,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通常你可以认为只是标记同一个
音的符号不一样而已。
同样道理,你会发现从 IPA63 到 IPA88,辅音没有变化,这意味着英语
中辅音的发音方式基本没有变化。KK 音标的辅音标记和 DJ 音标也是
一致的,考虑到 KK 音标最早设计来标记美式英语,可以大胆猜测英
美口音中,辅音基本上是一样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而且,这正是
英美人发音互相能听懂的重要原因,后面你会发现,只要辅音发准
了,大部分情况下交流都没有障碍。
2. 请看表格中黄色标出的部分,IPA63 的 这个音就是 slow 这个词中
/əu/
ow 部分的音。但这个音对应到 IPA88 时,出现了两个符号 /
əʊ/ 和 ,根据我们前面的说法 和 应该是两个不同的读
/oʊ/ /əʊ/ /oʊ/
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英音和美音中 slow 的 ow
发音方式就是不一样,前者 是英音,后者 指美音。比如《牛
/əʊ/ /oʊ/
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ALD)》第九版的音标主要采用 IPA88,你会
发现 slow 后面标注的英音(BrE)是 ,而美音(NAmE)/sləʊ/

/sloʊ/ 。 4

但 OALD 第十版的音标,英音美音都用 /sləʊ/ 来注音。


至于 KK 音标的 ,理论上讲,只是一种宽式标音方式,对我们学
/o/
习者来说,可以认为和 IPA88 的 的发音是一样的。(但 这个 /oʊ/ /o/
标音方式更像是一个单元音,也反映出美国人在发这个音的时候更加
短促,英国人更加悠长。)
3. 请看表格中的粉色部分,DJ 音标(IPA63/88)中的 这个音就是 /ə/
ago 这个单词中 a 的发音,或者 actor 中 or 的发音。但是对应到 KK 音
标中,变成了两个发音 及 ,其实这对应了美式英语的一种发音
/ə/ /ɚ/
习惯,即元音后面如果出现 r 这个字母,通常需要发卷舌音,但如果没
有 r 就不用发卷舌音。KK 音标中, 标记的是没有卷舌音的情况, /ə/
如在 ago 这个词中,a 的音标,无论是 KK 音标,还是 DJ 音标都是 /
ə/ /ɚ/ 标记的是需要发卷舌音的情况,例如 actor 中因为出现了字母
r,用 KK 音标注音的美式发音是 ,用 DJ 音标注音的英式发音
/ˈæktɚ/

/ˈæktə(r)/(括号里的 r 指在连读时需要读出来),DJ 音标的美式
发音是 ,这里音标中的 指的就是卷舌音,因此严格地讲
/ˈæktər/ /r/
KK 音标的 对应的应该是 DJ 音标的 。
/ɚ/ /ər/

4. 同样道理,请看表格的蓝色部分,IPA63 的 和 IPA88 的 指的 /əː/ /ɜː/


是类似 bird 这种词当中 ir 的发音,但发这个音字母组合通常都带字母
r,因此美语种会发卷舌音 。比如 bird 这个音的注音方式,英音:
/ɝ/
IPA88 ;美音:IPA88
/bɜːd/ ,KK 。即 KK 音标中 相
/bɜːrd/ /bɝd/ /ɝ/
当于 IPA88 中 ,但是因为美语中没有长音的概念,因此 通
/ɜːr/ /ɜːr/
常也写成 ,其发音与 center
/ɜr/ 中 er 的发音 可以认为
/ˈsentər/ /ər/
是一样的。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见到 这四个
/ɝ/ /ɜːr/ /ɜr/ /ər/
音,就当是一个音即可。类似地,像 和 这种音在很多美语词 /ɑː/ /ɔː/
典也会用 和 直接表示,比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
/ɑ/ /ɔ/
(CCAD 美语版),有疑问就查阅一下词典的发音说明。
5. 我们再来看表格的绿色和橙色部分。如我刚才所说,不同的标记表示
不同的发音, 这三个发音应该都不一样。事实上,在现代
/ɪ/ /iː/ /i/
英语中, 这三个发音都有,比如采用 IPA88 注音的牛津高
/ɪ/ /iː/ /i/
阶词典(OALD),kit 的注音是 ,baby 的注音是 /kɪt/ ,feed /ˈbeɪbi/
的注音是 ,无论英音还是美音。但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你只需
/fiːd/
要掌握 IPA88 的 这两个发音即可。如果 IPA88 的注音当中,
/ɪ/ /iː/
出现了 ,如果出现在单词中间,比如 radio
/i/ ,就按 /ˈreɪdiəʊ/
照 发音方式去发,只是发得稍微短一点;如果出现在单词结尾,
/iː/
比如 baby 理论上你发
/ˈbeɪbi/ 哪个音都行。 /ɪ/ /iː/ 这 /ʊ/ /uː/ /u/
三个音标也有类似的情况,即在 IPA88 中,这三个发音你都有可能见
到,通常遇到 /u/ 就按照 的发音方式,发短一点即可,在单词结
/uː/
尾也可以用 的发音。实际语境中,单词结尾的 和 如何发
/ʊ/ /i/ /u/
音,和后面单词的开头音也有关系,这一点后面关于音变现象的文章
会提到。如果遇到 IPA63 或 KK 的注音,直接按表格对应去替换。
6. 同样因为美语中没有长音的概念,一些美语词典和参考书会完全
用 来取代 ,用 来取代 (这个音不是 ),即你看
/i/ /iː/ /u/ /uː/ /ʊ/
不到 和 两个音标,比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
/iː/ /uː/
(CCAD 美语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需要查阅词典的发音说
明。也可以简单查一下相关的单词,针对 和 的问题,查一下 /i/ /iː/
feed / kit 这两个词,如果 feed 的注音是 ,kit 的注音是 ,那 /fid/ /kɪt/
么这本词典里的 都当成是 来理解即可;针对 和 的问
/i/ /iː/ /u/ /uː/
题,查一下 food / good 两个单词,如果 food 的注音是 ,good 的 /fud/
注音是 ,那么这本词典里的 都当成 来理解即可。
/gʊd/ /u/ /u:/

7. 一些用 DJ 音标注音的词典(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
语版)》),在标注美音时,还可能会用 来取代 ,比如 bed 一 /ɛ/ /e/
词的美音为 ,对于我们来说, 和 这两个音也不用区分,
/bɛd/ /e/ /ɛ/
事实上《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ALD)》上,无论英音美音,都
用 。
/e/ 5

非要区分的话,发音时,/ɛ/ 嘴张得比 /e/ 稍微大一些,即美音比英音开


口更大一些,但这个差别母语者自己也未必能感觉得出来。
最后,right / carry 当中 r 的发音,或者 car 发美音时 r 的发音(卷舌
8.
音),在 DJ 音标或 KK 音标中标记为 ,但在正式的国际音标 /r/
(IPA)中会标记为 。 /ɹ/ 6

主要是因为 /r/ 在一些其他语言里表示颤音,但英语中 r 不发这种颤


音,国际音标为了区分,所以用 /ɹ/ 这个符号来代表 r 在英文单词中的
常见发音。
因此,有一些教材和老师在讲到这个音时用的就是 这个符号,见 /ɹ/
到你就按照 理解即可。 /r/

我国大部分英语教材采用的音标系统是 DJ 音标,IPA63 / IPA88 都有,我自


己上中学时的英语教材甚至分别给出了 IPA63 / IPA88 两种标注。我们常用
的学习词典(如牛津、朗文、柯林斯)也都采用 DJ 音标注音,无论是标注
美音还是英音。因此,通常我们说到的英语国际音标指的就是 DJ 音标。
不过,上述词典可能会在 DJ 音标的基础上做一些小调整,具体请参见词典
的发音说明,通常会在附录或前言中。很多在线词典也会给出自己的发音
指导,比如牛津词典的发音指导:Pronunciation Guide,正版的词典软件通
常也会有发音说明的附录(下图即为 CCAD 美语版电子版的发音说明截
图)。

CCAD 的发音说明
除了国际音标及源自国际音标的 DJ / KK 音标之外,很多词典会自己有一套
音标系统,比如《美国传统词典(AHD)》及 韦氏词典系列,如果你想学
习或使用其中的音标,最好先阅读一下各词典的发音说明,一些词典甚至
会给出自己的音标与 IPA 的对照表(如 AHD)。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约定:
1. 本手册音标主要采用 IPA88(如下表),后面提到「音标」「国际音
标」「DJ 音标」,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均指 IPA88。
2. 由于美音中没有长音的概念,本手册讲到美式英语时, /iː/ /
这几个英式英语中的长元音,用
ɔː/ /uː/ /ɑː/ 取代。 /i/ /ɔ/ /u/ /ɑ/
短音 英美一致。
/ɪ/ /ʊ/
3. 本手册中,美式英语中 这两个音统一标为 ,并且不区
/ɜːr/ /ɜr/ /ɜr/
分 和 的发音。英式英语中发 音的字母组合中,通常会
/ɜr/ /ər/ /ɜː/
有 r,比如 bird 这个单词中的 ir 的英式发音就是 在美式英语中, /ɜː/
如果出现元音加字母 r 的情况,要加卷舌音,通常会注为 , /ɜːr/ /
ɜr/ (即 KK 音标中的 我们统一使用 此外,元音 在美音
/ɝ/ /ɜr/ /ə/
中加卷舌音的情况,如 center 中 er 的发音,用 表示(即 KK 音标 /ər/
中的 )。对我们来说, 与 /ər/ 的发音可以认为是完全一样的。
/ɚ/ /ɜr/
注意 和 发音并不一样,前者不发卷舌音。
/ɜː/ /ɜr/
4. 美式英语中,其他任何加卷舌音的音,都在音标中加 来表示,比 /r/
如 car 的英音为 ,美音为 。 /kɑː/ /kɑr/
5. 此外, 在美式英语中加卷舌音时,本应为
/ɪə/ /ʊə/ /eə/ /ɪər/ /
ʊər/ /eər/,我们简写作 (标记方式和 KK 音标一
/ɪr/ /ʊr/ /er/
样),比如 dear 这个单词的美音音标我们写作 。 /dɪr/
本教程选用的音标标准:英语 DJ 音标 – IPA88
既然 DJ 音标可以为英文中所有单词注音,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掌握了 DJ
音标所有的发音,你就掌握了英语里面存在的每一个发音。这也是我们需
要首先学习的语音知识。
2.2 元音与辅音
人生在世,只要活着,我们就一直在呼吸,在说话的时候也不例外。但如
果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在呼气的时候说
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话的时候需要停顿,需要吸气,没办法一口气不
间断讲很长时间。
我们在发出上面这些音标所代表的读音时,也只能在呼气的时候完成。以
气流从嘴里通过的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读音分成两类:元音和辅
音。如前面表格所示。
元音
所谓元音,就是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我们先用汉语拼音举
个例子,你读「 (啊)」,你会发现在读的时候,口腔中呼出的气流没有

受到任何阻碍,这其实就是汉语中的一个元音。英文中的元音也是这样。
此外,你在读汉语拼音「 (啊)」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把手放在喉咙的位

置,你会发现喉咙在震动,这其实是你的声带在振动,这种声音也称之为
浊音。与之类似,英语里面所有的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振动。即英
语的元音都是浊音。
辅音
与元音相对,辅音在发音的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或声带)时会受到一
些阻碍。比如,发鼻音( )时,气流完全无法通过口腔,只能从
/m/ /n/ /ŋ/
鼻腔走;发 这种音(爆破音)的时候,需要先闭着嘴,气流被嘴唇
/p/ /b/
挡住,然后再被释放出去;/h/ 在发音时,气流会在声带摩擦。其他的辅音
也对气流通过口腔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阻碍。
有一些辅音,如 ,发音的时候,会伴随着声带振动(喉咙震动),
/b/ /m/
称为浊辅音;另外一些辅音,如 ,发音的时候声带不振动,你把手
/p/ /h/
放在喉咙上,感觉不到喉咙在震,这种辅音称为清辅音。
有一些辅音,如 /p/ 和 /b/,发音时口腔各部分的位置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
就是,前者声带不振动,是清辅音;后者声带振动,是浊辅音。这类口型
相同,读音的差别只取决于声带是否振动的清浊辅音,在英语中共有八
对。
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四个常见的辅音连缀 。所谓辅音 /tr/ /dr/ /ts/ /dz/
连缀是指连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连在一起,通常依次读出来就
好,比如 这个音,可以先读 再读 ,快速连在一起读。只是这
/tr/ /t/ /r/
四个辅音连缀快速连读之后,声音非常短促,听上去像是一个音,对于我
们英语学习者来说,最好当作是单独的音来学习。
这四个辅音连缀当中 和 发音位置相同,区别是前者不振动声带,
/tr/ /dr/
后者振动声带; 和 的发音位置相同,区别是前者不振动声带,后
/ts/ /dz/
者振动声带。这两对清浊辅音连缀,加上前面八个成对的清浊辅音,英语
里成对的清浊辅音可以认为有十组,如下表所示(注意其中
的 和 属于单独的辅音)。
/tʃ/ /dʒ/

成对的清浊辅音(含辅音连缀)
如果你能熟记这组表格,对于你以后学习发音——无论是单个音标的发
音,还是说整句话时发音——会有很大帮助。
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
大部分人第一次听到「元音」和「辅音」两个词,是在刚刚学完 26 个字母
的时候。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有五个字母(AEIOU)为元音字母,其他
的都是辅音字母。(并且是考试重点!)
首先,请各位不要把「元音」「辅音」两个概念和「元音字母」「辅音字
母」相混淆,前者指的是音标或音标所代表的发音,后者指的是英文字
母。
然后,我们来看「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这两个学了那么长时间的概
念究竟有什么用。简单来说:
1. 在一个单词里,如果一个字母发元音,那么这个字母通常是元音字母
或者 y。(因此 y 也被称为半元音字母。)
2.在一个单词里,如果一个字母组合的发音里出现了元音,那么这个字
母组合里会有元音字母或者 y。
3. 辅音字母和只有辅音字母出现的字母组合通常发辅音,y 除外。
4. 元音字母通常发元音。

这几条规则讲完,必须说一句。英语本身有很多更加细致的发音规则,并
且大部分(有一种说法是 80% 左右)英文单词符合发音规则,但在残酷的
现实中,剩下那 20% 不符合规则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常用单词上面,这些单
词你都需要专门去记。
因此,上面这几条有个大致印象就行,简单记成「通常元音字母发元音,
辅音字母发辅音,y 例外」就行,重点还是去记每一个单词具体的发音。
如果遇到需要专门去记的发音规则,我也会在教程中提到,其他发音规则
在听力口语的训练过程中,慢慢就能掌握。事实上,大部分发音规则及发
音方法在你口语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忘记,就好像你在说话之前不会
想某个汉字该怎么发音一样——其实是形成了肌肉记忆。
本教程中,以后提到「元音」和「辅音」两个概念,如果不做特别说明的
话,都指音标或音标所代表的发音。
2.3 如何学习音标的发音?
在我初学英语的年代,手里的学习资源比较少,能够听到的、发音标准的
英语资料主要是教材配套的磁带。但听磁带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你看
不到口型和发音方式,除非你原本发音就没什么问题,否则很难模仿。因
此,很多时候只能模仿老师的发音,而很多老师的发音其实也不准确。
今天的情况似乎反了过来。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英语教学视频,其中光是教
音标怎么发音的就多到数不清,似乎不知道该选哪个好。而且,如果你去
看这些视频,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同一个音标,在不同的视频里讲的发音
方式竟然不一样,加剧了选择困难。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据我观察,大部分有自信出来教音标发音的老师,通常他们的发音都没太
大问题,至少不影响交流。之所以会有发音方式的区别,通常是两个原
因:
首先,语音学上每个音标的发音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位置,但现实中,每
个音都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因此不同的人发音方式会有差异。
只是,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这些音都是标准的,完全不用纠结。不妨拿
汉语做个类比,一个说普通话的上海人和一个说普通话的北京人,发音通
常也略有差别。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找找视频,女性可以找徐静
蕾和江疏影,男性可以找马东和胡歌。请找他们接受采访的视频,因为在
演出时演员可能模仿出任何地方的口音。对比一下他们说话,说的都是标
准的普通话,但就是有差别。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口型的微小差异造成的。
当然,可能在一些严格的语音学家看来,他们每个人都有微小的发音问
题,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就有点吹毛求疵了。好比你遇到一个外国
人,普通话说得和徐静蕾、江疏影、马东、胡歌当中任何一个人一样好,
你都不会觉得这人说普通话有任何问题。
其次,英语里有个别音,确实不止一种发音方式,只是听起来没有太大区
别。最典型的音就是美式英语里的卷舌音 。虽说叫卷舌音,但其实美国 /r/
人有卷舌和不卷舌两种发音方法,两种都对,而且一般人听不出区别,你
任意学一种就行。
明白了这些之后,其实你只要在这些教学视频里选择一种,认真学习即
可。下面是我的推荐。
如果你想学习英音
对于英音,我推荐两套音标教学视频:
1. MacMillan Education 出品的 Pronunciation Skills with Adrian Underhill,
以下简称「Underhill 音标教程」;
,以下简称 「BBC 音标教
2. BBC Learning English: The sounds of English
程」。
这两套视频在 Youtube 都可以找到,也有人搬运到了 Bilibili(我会在附录
给出链接)。
Underhill 音标教程的好处是,对于发音方式讲解比较细致,根据他的描
述,比较容易找到口型,因此强烈推荐。对于初学者的缺点是,暂时找不
到配字幕的版本,但在 Youtube 上可以自动生成英文字幕。
BBC 音标教程的好处是,Bilibili 上面有有网友制作的中英文字幕对照版
本,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友好,但对发音方式的讲解不够细致。
如果你听力不错,或者能够使用 YouTube 英文字幕,强烈建议先学
Underhill 音标教程,掌握所有音标的发音,然后再看 BBC 音标教程,模仿
发音,并跟着视频练习一些与不同音标相关的单词。
如果你暂时没办法听懂 Underhill 音标教程的内容,可以直接看 BBC 音频教
程的中英字幕对照版,用你最大的努力来模仿,尽量让自己的发音与视频
一致。
如果你想学习美音
对于美音,我推荐 Rachel’s English 出品的 Sounds of American English,这套
视频可以在 YouTube 找到,也有人搬运到了 Bilibili(我会在附录给出链
接)。
这套教程对于发音的口型讲解非常细致,模仿时极具可操作性。视频本身
有英文字幕版,Bilibili 也有人用机器翻译了中文字幕版,虽然不太准确,
但对于学习音标发音来说,已经够了。如果你想学美音,强烈推荐 Rachel
的教程。需要注意的是,教程中 采用国际音标的标准写法,写作 。 /r/ /ɹ/

另有一套专门的美音音标教学视频叫做 Sounds American,用的是 KK 音


标,在 Youtube 和 Bilibili 都是能找到(Bilibili 上也有双语字幕版)。这套
视频制作精良,发音标准,也配有发音时口型的说明,只是对于中国人来
说,这些口型说明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看完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
此不推荐作为音标学习材料。
找到模仿对象——即相应的教学视频——之后,下一步你需要跟着视频,
模仿每一个音标的发音,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任务之一。
模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些音,你可以很轻松地发出,甚至能发
得很标准(通常这类发音都可以在汉语中找到相似音),还有一些可能怎
么也学不像,请你把发每一个音时的感受都记下来。下一篇文章中,我会
谈到中国人的发音难点,会告诉你那些你发不好的音应该怎么练习。当
然,那些你感觉发音标准的音有一些可能也是假象,这个问题,我们在下
一篇文章中也会谈到。
本文小结
1. 在词汇、语法、语音这三种基础能力中,语音能力涉及的必要知识总
量最少,也最容易在短期内学到可用的水平。
2. 如果你是因为怕人听不懂而想学一种标准的语音,你可以放下这种顾
虑,通常无论我们学英音还是美音,只要学到一定程度,都不会影响
交流,哪怕你去英国说美音都没问题。
3. 如果你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偏好,建议选择美音,因为美音的发音方式
相对来说更加放松,与汉语的发音位置更加接近,相比英音,学起来
会更容易一些。
4. 在语音学习阶段,请选定其中一种语音去模仿和重复。在这个阶段,
你听英语的时候也尽量选择你想学的那种口音去听。等打好基础之
后,我们再广泛接触各种口音。
5. 无论你选择哪种口音作为模仿对象,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说得
和英美人一模一样。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必要 ——当你能够和英语母
语者顺畅交流时,你会突然发现其实口音没有那么重要。
6. 要听懂、说好英语,首先我们需要掌握英语里面存在的每一个音。要
掌握这些发音,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从音标学起。
7.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在呼气的时候说话。以气流从嘴里通过的方式
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读音分成两类:元音和辅音。元音,就是气
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在发音的过程中,气流通过口
腔(或声带)时会受到一些阻碍。
8. 有一些辅音,如 ,发音的时候,会伴随着声带振动(喉咙震
/b/ /m/
动),称为浊辅音;另外一些辅音,如 ,发音的时候声带不振/p/ /h/
动,你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不到喉咙在震,这种辅音称为清辅音。
9. 有一些辅音,如 和 ,发音时口腔各部分的位置完全相同,唯一
/p/ /b/
的区别就是,前者声带不振动,是清辅音;后者声带振动,是浊辅
音。这类口型相同,读音的差别只取决于声带是否振动的清浊辅音,
在英语中共有八对。此外,还有两对辅音连缀
( 和 , 和 ),也有这个特点。如果你能熟记这十
/tr/ /dr/ /ts/ /dz/
对发音,对于你以后学习发音会有很大帮助。
10. 英语有发音规则,并且大部分英文单词符合发音规则,但在残酷的现
实中,剩下那不符合规则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常用单词上面,这些单词
你都需要专门去记。
11. 关于「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记住「通常元音字母发元音,辅音
字母发辅音,y 例外」就行,重点还是去记每一个单词具体的发音。

今日任务
1. 通读本文内容,选定自己要学的口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建议选
择美音。
2. 反复阅读音标基本知识,对照自己手里的词典,认清楚要学习的音标
符号。
3. 根据自己要学习的发音,选择相应的视频,模仿视频中每一个发音,
跟读视频里给出的所有例子。根据感觉,把自己能发好的音和发不好
的音都分别记下来。
附录:音频视频相关链接
Underhill音标视频(英音): YouTube / Bilibili
BBC 音标视频(英音): 双语字幕版
YouTube / Bilibili / BBC Learning
English 官网
: (美音):
Rachel’s English Sounds of American English YouTube /
Bilibili英文字幕版 机翻中文字幕版
/ Bilibili 官网
/ Rachel’s English

🧾上期抽奖名单公布
在上周的更新中,我们进行了评论抽奖。获得与郝海龙老师一对一沟通机
会的用户名单已经产生,分别是:
niwo
秃一了
好大一个包
请三位读者私信 @張奕源Nick,并留下你的微信或 Telegram。Nick 也会发
站内信联系大家,请留意。
一个月后还有一次抽奖,请大家记得认真学习并留言。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每一个发音
4.3
(二):国人常见的发音问题
编者按:本篇内容里包含大量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
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出现乱码、问号、方框等其
它符号。推荐使用桌面浏览器阅读,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另,目前手机客户端的视频模块适配有些问题,如果你在手机端观看本文
的配套视频,建议点击后全屏观看以获得最优播放效果。我们正在尝试可
以加密的在线流播平台,上传完毕后会第一时间公布。
上一篇文章中,我分别针对英音和美音推荐了学习音标的视频。这些视频
都是英语母语者录制的,发音标准,而且也会谈到发音时的口型和其他注
意事项。但正如前文所说,一个本身就能区分前后鼻音的人,可能不知道
那些无法区分的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些母语者可能也不了解一个习惯
说汉语的人,在模仿英语发音时的难点(以及容易的地方),因此一些读
音你很难模仿到位。
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解决国人常见的发音问题,英音和美音都会谈
到。从口语学习的角度来看,你只需要模仿其中你选定的那种口音就行,
即你想学美音就模仿美音,想学英音就模仿英音。但是从听力学习的角度
来说,两种口音的发音方式最好都能了解。这对你以后听懂不同口音的英
语有帮助。
此外,我知道一些朋友可能完全不想学习口语,只想提高听力。即便你是
这种人,也请在现阶段保持口语练习。这其实是提升听音辨音能力的最佳
方式:一旦你知道某个音怎么发出来,你就会对这个声音变得更加敏感;
一旦你知道两个音发音方式的区别,你就能更加轻松地分辨这两个音。反
过来说,如果有两个不同的音,你自己的发音方式是一样的,那么在听力
时遇到了,想要分辨也会非常困难。还是用汉语的做类比,很多南方朋友
最终能够区分前后鼻音,就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前后鼻音不同的发音方式,
慢慢也就听出了区别。
最后,在进入正题之前,再做一个免责声明:本文中讲到的发音方式可能
会和语音学研究的结论不一致,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母语是汉语的人的发
音难点。如果你本身发音就没问题,建议保持你原来的发音。
1. 英美发音的主要区别
在讲到具体的音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英美发音的主要区别。在你掌握了
其中一种发音之后,只要能够把握英美发音这种规律,可以很快听懂另一
种发音。如果你自己想切换自己的口音(虽然很少有人需要这么做),也
可以通过这种规律快速切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英美发音的主要区别在元音上面。常见的规律
如下:
1. 当字母 r 出现在发元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后面的时候,英式英语不发
音,美式英语发卷舌音。如 board 的英音是 ,美音是 , /bɔːd/ /bɔrd/
其中 就是卷舌音。
/r/
2. 发元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后面没有字母 r 时,英音的元音 在美音 /ɑː/
中通常变为 。如 half 的英音是
/æ/ ,美音是 ;ask 英音是 /hɑːf/ /hæf/ /
,美音是 。常见的例外是 father / calm / palm,其中原本发
ɑːsk/ /æsk/ /
的 a 和 al 在美音中也发 。
ɑː/ /ɑ/
3. 发元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后面没有字母 r 时,英音的元音 在美音 /ɔː/
中通常变为 或者 。如 talk 的英音是
/ɑ/ /ɔɑ/ ,美国人可能会直 /tɔːk/
接发 ,或者 /tɑk/ 。你自己发音时,随便选一种就行。
/tɔɑk/
4. 发元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后面没有字母 r 时,英音的元音 在美音 /ɒ/
中通常变为 。如 top 的英音是 ,在美音中通常发音是 。
/ɑ/ /tɒp/ /tɑp/
5. 北美英语中不区分元⾳ 和 。比如 but,你可以读作 或者
/ʌ/ /ə/ /bʌt/
,都没问题,事实上大部分音标为 的音都可以换成 。在
/bət/ /ʌ/ /ə/
美国人看来, 只是 的重读形式,表示强调的时候,用力读
/ʌ/ /ə/ /
,发音自然会变成 。
ə/ /ʌ/
注意:
1. 以上这些规律都是实际发音时的规律,可能和词典上标注的音标并不
完全相符。比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上 calm 的音标是
/kɑm/,但 top 的音标是 ,实际发音时中间这个元音都发成 ,
/tɒp/ /ɑ/
没有问题;作为对照,《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上这两个单词美音
的音标分别为 和 ,因为美音中不承认长音的存在,所以
/kɑːm/ /tɑːp/
这里的 可以理解为 。同理,talk 的美音音标也会标注为
/ɑː/ /ɑ/
/tɔːk/ (牛津)和 (柯林斯),但实际读美音时,你读作
/tɔk/ /tɑk/
或者/tɔɑk/ 都没问题。
2. 任何规律都有例外,不过上面这些规律的例外其实不多,除了前面提
到的 father ,calm ,palm 不读作 之外,其他例
/fɑðər/ /kɑm/ /pɑm/ /æ/
外通常都来自像 pizza 这样的外来词,遇到一例解决一例即可。
3. 如上篇文章所说,现实中你听到的美音也是各种各样的。你完全可能
听到美国人把 talk 中间的元音读得和英音 一样,遇到了请不要意 /ɔː/
外。
4. 还有一些美音中独有的发音,比如弹舌音 T (Peter 中的 t 可以发弹舌
音),上述规律没有涉及,主要是因为这些发音方式美国人也不都会
用。从口语学习的角度讲,会不会都无所谓,只要能听懂就行。当
然,为了听力学习,后面的文章中我会提到。
多说一句,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会听到各种不同的英语口音。在你能够
听懂英音或者美音的前提下,只要你能够找到类似上面这种发音特点和规
律,也可以更快听懂。通常这种特点要去说话人的母语中寻找,比如,如
果你想听懂法国人说英语,你简单了解一下法语发音规则,就可以很快听
懂,否则对于那些口音很重的人,你完全摸不着头脑。印度口音、日本口
音也是如此。
现在网上有很多各国人对自己国家英语口音特点的总结视频,如果你需要
和这些国家来的人用英语交流,可以先看视频学习一下,相信能够解决不
少听力障碍——前提是你本身听英音和美音没什么大问题。
明白了英音美音的主要区别之后,我们具体来看每个音应该怎么发出来。
在学习接下来的内容时,强烈建议你找个镜子,或者用手机前置摄像头,
这样能够帮助你调整口型位置。

2. 辅音发音要点
我们先来看辅音。除了卷舌音 之外,英美发音在辅音方面没有太大区
/r/
别。在实践中,如果你能够准确发出英语中的辅音,只要你自己的发音
中,能够把不同的元音区别开,哪怕元音发得不准,大部分情况下交流都
不会有太大障碍。反过来说,如果母语者听不懂你的英语,通常是因为你
辅音的发音出现了大问题。
好在辅音想要发准并不难,大部分辅音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做一些轻微
的口型调整即可发出,个别在汉语中找不到相似音的辅音,其口型也比较
容易描述清楚。
2.1 两个重要的辅音 /w/ /j/ (半元音)
虽然 这两个辅音的发音方式非常简单,但却对找准其他元音的发音
/w/ /j/
方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来看 。 /w/ /j/

的发音:
/w/

通常字母 w 在单词中发这个音,比如 wear。


把嘴唇尽可能向中间收圆,中间留一个特别小的出气口就行。做到这个口
型,气流直接通过双唇之间的小口,振动声带,发音短促,发音瞬间嘴唇
迅速松弛,通常来说,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对的。你可以自己试着发一下,
然后对比一下上一篇文章推荐的音标教学视频中母语者的发音,如果一
致,就成功了,可以直接看 的发音方式了。
/j/

疑难杂症:
如果上述发音方式发出来的声音和母语者不一样,请认真阅读下面两条:
1. 正常来说,收圆嘴唇时,上下牙齿会自动分开,因此,如果你发现自
己门牙是咬住的,请至少分开一条缝。
2. 正常来说,收圆嘴唇时,嘴唇会向前探,通常舌头会自动地向后缩,
而且会抬高。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舌头还在口腔前面,请把它缩
到口腔后面。
3. 如果你不知道收圆嘴唇时应该留多大的出气口,可以彻底不留出气
口,只需要在发音同时瞬间松弛嘴唇即可。
/j/的发音:
首先,请不要把这个音标和字母 j 相混,字母 j 在英语单词中很少发 的 /j/
音。 1

你可能会发现在其他拼音语言中,字母 j 在单词中会经常发 /j/ 的音,比如


法语。
反倒是 y 在单词中经常会发 的音,比如 yes。
/j/

可以认为 的发音方式刚好和 相反。 的发音要求我们把嘴唇尽可


/j/ /w/ /w/
能向中间收拢,而想要发出 ,需要嘴唇尽可能向两边咧开,咧到最大
/j/
值,嘴唇成扁平形,并有紧绷感。舌尖抵住下门牙,舌面向上拱起,在舌
面和上颚(上牙膛)之间留个微小的缝隙,气流通过这个缝隙,振动声
带,发音短促。
疑难杂症:
如果上述发音方式发出来的声音和母语者不一样,可以在咧开嘴唇的时
候,舌头向上拱起时彻底抵住上颚(上牙膛),然后气流通过口腔的瞬
间,嘴巴快速张一下(幅度很小),与此同时振动声带发音。
通常中国人发这两个音都没有困难,一般问题主要出在口型没有做到位。
通过对比,你会发现 和 这两个音属于英语发音中口型的两个极端:
/w/ /j/
一个是尽可能把嘴唇收小( ),另一个是尽可能把嘴咧大( );
1. /w/ /j/
一个是尽可能把舌头缩到口腔后面( ),另一个是尽可能把舌头抵
2. /w/
到口腔前面( )。 /w/

请记住这两点,对于后面学习元音的发音方式非常有帮助。
2.2 爆破音 /p/ /b/,/t/ /d/,/k/ /g/
前面我们说过,辅音在发音的过程中气流会在口腔中受到不同的阻碍,前
面的 和 在发音时只有非常微小的缝隙供气流通过。而
/w/ /j/ , /p/ /b/ /t/
/d/, 这几个音,在一开始需要完全阻止气流从口腔中通过(闭
/k/ /g/
气),然后阻碍物(比如嘴唇)突然被气流弹开(释放),就像气球被扎
破一个洞一样,因此这几个音也被称为爆破音 ——这个名称请大家记得,
后面学习会有用。
英语中任何爆破音发音都有两个过程组成:闭气→释放,区别只是闭气时
的阻碍物不同。前面讲过, , , 六个音分别是三对成
/p/ /b/ /t/ /d/ /k/ /g/
对的清浊辅音,每一对的发音口型位置都是一样的,只是声带振动与否的
区别,因此,我们一组一组来看。
/p/ 与 的发音:
/b/

通常字母 p 在单词中发 ,比如 pen;通常字母 b 在单词中发 ,比如


/p/ /b/
bit。

/p/ 和 在闭气时,需要用嘴唇来阻挡气流。简单来说,你先把嘴闭上,
/b/
然后在口腔里憋一口气,用这口气把嘴唇弹开(当然其实是你自己张嘴
了),就是 的发音方式。同样口型,在气流冲出的同时,让声带振
/p/
动,就是 的发音方式。 /b/

这一组发音的方式与汉语拼音 p 和 b 开始的方式几乎一样,都是从闭嘴开
始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先张开嘴,然后喊「爸爸」,完全喊不出来。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汉语 p 和 b 发音时,没有特别强的气流冲破的感觉,
因此很多人在发 和 时声音偏软,通常只要刻意在发音前闭气就可以
/p/ /b/
解决这问题。
还需要注意的是,只需要在口腔中闭一口气就行,发音时不要一下子把肺
部的空气都喷出来。另外,也不用鼓腮帮子。
/t/与 的发音:
/d/

通常字母 t 在单词中发 ,比如 talk;通常字母 d 在单词中发 ,比如


/t/ /d/
dad。

/t/与 闭气时,阻挡气流的位置是舌头和上牙膛。简单来说,发音之前
/d/
整个舌头和上牙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里面憋一口气,舌头快速向下运动,
让这口气冲出来,就是 的发音方式。同样口型,在气流冲出的同时,
/t/
让声带振动,就是 的发音方式。 /d/

这两个音的发音方式同样和汉语拼音 t 和 d 开始的方式几乎一样,都要先用
舌头和上牙膛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阻挡气流。不信你可以试试,先张开嘴,
把舌头自然放在口腔中,不要碰上牙,然后念「他」,肯定念不出来。同
样需要注意,我们经常发音时偏软,因为汉语拼音中 t 和 d 没有强烈的气流
冲破的感觉,刚开始练习 和 时要刻意在发音前闭气。与/t/ /d/一 /p/ /b/
样,也只需要闭一口气,不要把肺部的气全喷出来。
/k/与 的发音:
/g/

通常字母 k 和 c 在单词中发 ,比如 cake;通常字母 g 在单词中发 ,


/k/ /g/
比如 get。
/k/与 闭气时,准确地说阻挡气流的位置是舌头根部和软腭,但是这种
/g/
说法很难操作。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软腭在哪里,就算知道软腭的似乎也很
难控制这个部位,怎么办呢?
其实说白了, 和 闭气的位置就是嗓子眼。那么嗓子眼应该怎么闭气
/k/ /g/
呢?每个人都会咳嗽(假咳嗽也行),在还没咳出来之前,气流就是被嗓
子眼阻挡的。然后气流冲破嗓子眼,发音。声带不振动就是 ,声带振动
/k/
就是 。同样只需要咳出一口气,不用把肺部的气全喷出来。
/g/

注意,这两个音的发音方式和汉语拼音 k 和 g 有明显区别。汉语拼音的 k
和 g 在开始发声的时候,闭气的位置更靠前,没有到嗓子眼那么深。
2.3 鼻音 /m/ /n/ /ŋ/
鼻音,顾名思义,就是用鼻子发音。简单来说,发音时,气流不走口腔,
完全从鼻子通过。在你知道了爆破音闭气的方式之后,鼻音的发音方式非
常简单。
闭着嘴唇,气流从鼻子呼出的同时振动声带发声,就是 。 /m/
嘴唇打开,用舌头和上牙膛阻挡气流,气流从鼻子呼出的同时振动声
带发声,就是 。 /n/
嘴张开,用嗓子眼阻挡气流,气流从鼻子呼出的同时振动声带发声,
就是 。如果你发不出 ,还有一种做法:把嘴张大,舌头自然放
/ŋ/ /ŋ/
在嘴里(即不要主动往上抬),但只用鼻子出气,然后振动声带发声
——这种方法几乎谁都能做到。

如下表所示,你会发现鼻音发音时阻挡气流的位置,与爆破音发音之前闭
气的位置基本上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鼻音只需要保证气流走鼻子就
行,不需要憋一口气在口腔或嗓子眼。
爆破音与鼻音口型位置对比
我们都知道,字母 m 在单词中通常发 ,字母 n 在单词中通常发 ,比 /m/ /n/
如 name 。但是,什么情况下会有 的发音呢?通常是字母 n 后面
/neɪm/ /ŋ/
有 的发音(比如 think
/k/ ,zinc ),或者有字母 g 的时候/θɪŋk/ /zɪŋk/
(比如 thing )。通过上面这个表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因为 的
/θɪŋ/ /ŋ/
发音位置和 和 的闭气位置是一样的,当你的用 与 的发音方
/k/ /g/ /k/ /g/
式发鼻音时,只能发出 ,也就是说在这个位置只有发 才是最舒服 /ŋ/ /ŋ/
的。
疑难杂症:
如果你没办法发好 这个音(通常是汉语拼音 n 发成 l 的人有这个问
/n/
题),你可以尝试在发音时把整个舌头用上下牙咬住。注意不止咬舌头
尖,舌头需要是一个扁平的形状,像一个盖子一样完全盖在上牙上,然后
咬住——不仅门牙在咬舌头,磨牙(臼齿、嗓牙)也在咬舌头——再让气
流从鼻子中流出的同时发音。
2.4 /l/ 的两种发音,及如何区分 /l/ 与 /n/
Clear L and Dark L:

通常字母 L 在单词中的发音标记为 ,但如果你仔细听,你会发现不同单 /l/


词里的 似乎有两种不同的读音。比如 like
/l/ 和 table ,两个 /laɪk/ /teɪbl/
词的音标中都有 ,但这两个 发音好像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也确实如
/l/ /l/
此。
前面的 like 的 发音有点像汉字「了( )」,因为发音比较清亮,这
/l/ le
种 被称为 Clear L 或者 Light L(注意 Clear 和 Light 里面 L 的发音就是
/l/
这种 )。/l/

后面的 table 的 发音有些浑浊,这种 被称为 Dark L,有些语音教程


/l/ /l/
为了区别 Clear L 和 Dark L,会用 来代表 Dark L。 /ɫ/
但是,在大部分词典里,无论是 Clear L 还是 Dark L 都用 /l/ 这个音标来注
音,在国际音标符号中,也不区分 Clear L 和 Dark L。因此,有必要区分一
下 什么时候是 Clear L 什么时候是 Dark L。区分方式如下:
/l/

1. 无论英音美音, 或者由 组成的辅音连缀出现在元音之前,发


/l/ /l/
Clear L。如 like 中,单个 在元音 前面,因此发 Clear
/laɪk/ /l/ /aɪ/
L;black 中, 这个辅音连缀在元音 前面,因此其中的
/blæk/ /bl/ /æ/
/l/ 发 Clear L。
2. 无论英音美音, 或者由 组成的辅音连缀出现在元音之后,发
/l/ /l/
Dark L。如 tell 中,单个 在元音 后面,因此发 Dark L;
/tel/ /l/ /e/
table 中, 这个辅音连缀在元音 后面,因此其中的
/teɪbl/ /bl/ /eɪ/
/l/ 发 Dark L。
3. 当 /l/ 这个音出现在两个元音中间时,英美发音有差异:通常英国人只
发一个 Clear L,美国人可能会先发一个 Dark L 然后再发一个 Clear
L。比如 feeling 这个词中 在两个元音 和 中间,
/ˈfiːlɪŋ/ /l/ /iː/ /ɪ/
这个 英国人通常只发一个 Clear L,美国人可能会先发一个 Dark L
/l/
然后再接一个 Clear L。
明白了这些区别之后,我们具体来看这两种不同的 L 的发音方式。
Clear L:

舌尖抵在上门牙上,快速落下,发出一个像汉语轻声的「了」一样的音即
可。只要汉语拼音中 l 的发音没问题,这个音通常不会有问题。
多说一句。这个音的重点不是起始时舌尖抵的位置,事实上,一开始你把
舌尖抵在上门牙的牙龈上、抵在上门牙背面,甚至把舌尖伸到牙齿外面一
点贴住上门牙,这个音都能发准。这个音的重点是,起始时舌头不能是扁
平的,气流要在舌头两侧通过。所以舌尖抵住上牙时,舌头两侧要留出空
间,舌头本身的形状更像是一个柱形或者锥形(把舌尖想象成锥形的顶点
的话)。因此, 这个音也叫舌边音,指的就是舌头两侧要留出气流通过
/l/
的空间,至于你舌尖抵在牙齿哪里问题都不大。
Dark L:
的发音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嘴自然张开放松(通常是微微张开,上
Dark L
下牙不会碰到),正常来说,这时候舌头会自然放在口腔下方,舌尖可能
会微微碰着下门牙(或者刚好碰不上),在这个基础上,把舌头往后缩,
然后振动声带发音,发音过程中迅速让舌尖舔到上门牙(即 Clear L 的起始
位置)。
注:有时候在发 Dark L 时,最后那个动作也可以不要,即不用舔上门牙。
但是当 Dark L 后面再跟另一个 Clear L 或者其他需要舌尖碰到上门牙的音
(主要是 ),你会自动把舔牙的动作加上。
/n/ /t/ /d/

和 的区别:
/n/ /l/

对于无法区分汉语拼音 n (呢)和 l (了)的人来说,英语中的 和 /n/ /l/


(尤其是 Clear L)也经常无法区分。其实在你看完我上面对 和 的 /n/ /l/
发音描述后,大部分人自己就应该能感觉到这两个音的区别。即发 /n/
时,你需要用舌头把和上牙阻止空气流出,如前面讲 时所说,你的舌 /n/
头像一个盖子盖在上牙膛,因此你的舌头一定是扁平状的。但是 是一 /l/
个舌边音,舌尖虽然碰着上牙,但舌头是个柱状或者锥状,舌头两侧有气
流通道,气流会从口腔走。发音时控制好舌头的形状, 和 就能区 /n/ /l/
分,你用这种方式甚至可以搞定汉语拼音 n 和 l 不分的问题。
如果你原本无法区分汉语拼音 n (呢)和 l (了),在你刚刚区分这两个音
( 和 )的发音方式时,可能自己还听不太出区别,但只要你自己发
/n/ /l/
音时注意,用不了几天你就会感觉区别非常明显。
2.5 /r/ 及美式卷舌音
在前面英美发音的主要区别一节,我讲到元音后面如果有字母 r,英音不发
音,美音需要发卷舌音。比如 bird 的英式发音是 ,美式发音是 /bɜːd/
,这里的 r 就是卷舌音。另外,你可能会看到像 care 的音标,英式发
/bɜrd/
音通常注为 ,而美式发音注为 ,美音中的 不用说是卷舌
/keə(r)/ /ker/ /r/
音;英音中括号里的 在读单个单词时不需要发音,但是在连读时需要
/r/
发音,这个后面会讲到,现在你就认为它不发音就好了。
那么这个卷舌音该怎么发呢?其实和汉语拼音中的儿化音差不多。但是就
中国来说,通常北方人发儿化音比南方人更标准,因此需要根据分别来
说:
对于发不好儿化音的南方朋友,请不要担心,其实大部分情况下 这个 /r/
卷舌音南方人更容易发好。北方朋友往往会误解南方朋友,认为南方朋友
说「儿童」时,读的是「鹅童」,但其实南方人读「儿」和「鹅」也是有
一些区别的,区别就在于读「儿」的时候舌头无论如何还是卷起来一点。
这一点就够了,这就是英语中卷舌音的发音位置。南方朋友用尽力气卷
舌,但达不到北方朋友的儿化音的状态,正好是发好英语卷舌音的状态。 2

这种讲法我最早只在赵东坡老师那里听到,是他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他
的语音课几乎可以解决中国学生所有发音问题,如果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
听一次他的课,向他致敬。
然后我们再来看自诩卷舌音好的北方朋友。首先,明确一点,你按照儿化
音去发英语的卷舌音,虽然不标准,但老外能听懂,你可以不改。其次,
北方朋友发这个音的问题是,由于儿化音过于标准,以至于对英语来说,
舌头卷的太厉害了。通常体现在卷舌的同时,舌头还往后缩,不信可以自
己读个「儿童」「名牌儿」试试看,是不是在读到「儿」时,舌头往后走
的特别厉害?你要发准英语的卷舌音,舌头只要不缩那么厉害就行。
在英语中还有可能出现在元音前面,比如 rose
/r/ 中的 ,这时仅
/rəʊz/ /r/
仅卷舌就不够了。需要你先按照卷舌音的方式卷舌,然后把嘴巴向前撅,
尽量放松并收拢嘴唇,轻吐一口气的同时振动声带发声,就是 的发 /r/
音。撅嘴的时候,主要要尽量把下巴往前探,正常来说你能很明显地感觉
下门牙甚至探出了上门牙之前。
这个音的发音要领按赵东坡老师的总结就是:卷舌头,撅嘴巴,吹口气。
记住这三句话,你会发现这个音的发音口型非常容易找准。
注意:请不要把 这个音和汉语拼音 (日)相混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
/r/ r
个音。请不要把 rose 读成「肉丝」。
2.6 /f/ /v/ 及如何区分 /w/ 与 /v/
通常字母 f 和字母组合 ph 在单词中发 ,比如 five,photo;通常字母 v /f/
在单词中发 ,比如 very,over。
/v/

和 这对清浊辅音,发音方式非常简单。上牙接触下嘴唇(可以轻
/f/ /v/
咬,也可以不咬,但至少要接触),然后正常呼气,就是 ,声音靠气流 /f/
在牙齿和嘴唇之间的摩擦发出。呼气的同时振动声带,就是 的声音。 /v/

区分 和 /w/ /v/

其实 和 这两个音的发音方式完全不一样,区别非常明显,一个尽量
/w/ /v/
收圆嘴唇,另一个上齿碰下唇,正常来说完全能区别出来。而且,发音的
区别也非常明显,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婴儿,假装自己不会汉语,然后自己
试着发一下这两个音,你会发现你自己就能听出不同。
但是,在汉语中,这两个音其实不需要区别。虽然严格讲汉语拼音的 w 应
该和 的发音方式更接近,上齿不能碰下嘴唇,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
/w/
常会遇到用 代替 的情况,尤其是后面再接一个需要上齿碰下唇的字
/v/ /w/
时。
比如,你试着说说「晚饭」,我猜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晚( )」读出来 wᾰn
是 ,即你会用上齿碰下唇开始发音,原因很可能是后面的「饭
vᾰn
( )」声母是 ,与 类似,发音也需要上齿碰下唇。我们为了省力
fὰn f /f/
就会直接用 取代 。但你发「我( )」的时候,很可能是从圆嘴唇开始
v w wŏ
的,原因是后面的韵母 也需要圆嘴唇,同样为了省力。 o

在汉语中,我们随意混用 和 不会有任何口语或听力上的障碍,每个 /w/ /v/


人都能听懂,我们习惯上不去区分这两个发音。因此,你要做的就是,有
意识地去区分这两个音,自己发音时,遇到 就自动把嘴唇收圆,遇到 /w/
就自动用上齿碰下唇,很快你就能体会到这两个音的巨大差异了——对
/v/
于听力也是如此。
(此外,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口音,也有 与 不分的情况,比如印 /w/ /v/
度一些地区。)
2.7 /s/ /z/ 与 /θ/ /ð/ 的发音方式及区别
/s/ 和 的发音:
/z/

字母 s 和 z 在单词中通常发 或 ,比如 size /s/,capitalise (美:


/z/ /saɪz/
capitalize) ;字母 c 在字母 e,i(y)前面也经常读 ,比如
/ˈkæpɪtəlaɪz/ /s/
face /feɪs/,cycle 。 /ˈsaɪkl/

我们先来看 的发音。你用汉语拼音 s(丝)的发音方式来发 ,母语


/s/ /s/
者通常能够听懂,如果你一直这样,你不改也不太影响交流。但事实上 /s/
的发音方式和汉语拼音 s(丝)略有不同。你试着发汉语拼音 s(丝),你
会发现你的上下门牙通常是对齐或者至少接近对齐的,在这个口型的基础
上,你让上门牙稍稍往前错一点,然后呼气,发出的就是 /s/ 的声音。气流
从你的舌头和牙齿中间的缝隙流过,由于你的上门牙比下门牙更靠前,所
以气流从嘴里喷出来之后,是向下走的,通常你的下嘴唇能够感受到气
流。
然后,我们来看 这个音,这个音千万不要和汉语拼音 z(姿)相混淆,
/z/
严格讲 这个音在汉语拼音里不存在相似音。该如何发呢?因为 和
/z/ /s/
/z/ 是一对成对的清浊辅音,所以他们口型完全一样,只需要在发 的基 /s/
础上振动声带即可。
/θ/ 与 的发音:
/ð/

字母组合 th 在单词中通常发 或 ,比如 that ,think /θ/ /ð/ 。 /ðæt/ /θɪŋk/

/θ/ 和 也是一对成对的清浊辅音,发音时口型完全一样。咬着舌头出
/ð/
气,就是 ,同时振动声带就是 。
/θ/ /ð/

当然,注意一点,所谓咬舌头,准确地描述应该是:把舌头放在下牙上,
然后把上牙放在舌头上。不要真用力咬住,因为正常讲英文时,你后面还
得继续发音,舌头肯定得缩回去,真咬住了就没法说话了。
虽然这两个音在汉语普通话中完全不存在,但因为发音方式本身很简单,
学起来很容易。问题是不容易记住,发音时经常会用 和 取代。为解 /s/ /z/
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培养对 th 字母组合的敏感度,在任何英文中看到 th 这
个字母组合时,你都应该有下意识地咬舌头动作。除了像 Thailand 这种外
来词,字母组合 th 通常必发这两个音之一,但究竟发 还是 ,没有 /θ/ /ð/
规律,只能逐个去记。
区分 和 :
/s/ /z/ /θ/ /ð/

由于汉语普通话里没有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区分
/θ/ /ð/ 和 /s/ /z/ /θ/
的意识。对于口语来说,只要你发音位置找对,很容易区别。
/ð/

但对于听力来说,这两组音对我们的区别没有像 这么明显。你要做 /w/ /v/


的是先尽量保证自己每次发音都是对的,然后慢慢通过听力口语训练来辨
别这两组音。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通常自己发音对了以后,区别会越听越
明显,但如果自己发音时从不区分,就很难听出区别。
2.8 /ʃ/ /ʒ/ ,/tʃ/ /dʒ/,/ts/ /dz/ 的发音方式
字母组合 sh 在单词中通常发 ,如 bush;字母组合 ch 在单词中通常发
/ʃ/
/tʃ/,如 change;通常发 的是字母 j 和 g,比如 joy,large;通常 ts 和
/dʒ/
ds 字母组合在单词中发 和 ,通常出现在单词末尾,一般是单词变
/ts/ /dz/
形(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名词变复数)、缩写或名词所有格,t 或 d 后面加
s 之后的发音,比如 let’s, birds, gets, Kate’s, David’s 等。单词中发 的字 /ʒ/
母通常是 s,比如 usually,pleasure 等,但大多数规则不是很明显,需要遇
到之后专门去记,好在这类单词不多。
如果说汉语的发音方式对我们学习音标有用,那么最大的用途就是学会这
六个音。方法如下:
:用汉语拼音 (师)的发音方式,不要振动声带。
/ʃ/ sh
:用汉语拼音 (日)的发音方式,振动声带。
/ʒ/ r
:用汉语拼音 (吃)的发音方式,不要振动声带。
/tʃ/ ch
:用汉语拼音 (知)的发音方式,振动声带。
/dʒ/ zh
:用汉语拼音 (词)的发音方式,不要振动声带。
/ts/ c
:用汉语拼音 (姿)的发音方式,振动声带。
/dz/ z

以上发音方式用在单词里面,母语者几乎听不出问题,前提是你的普通话
标准。对于单个音标来说,理论上 和 的发音可以连续发出,而 /ʃ/ /ʒ/
的发音短促,但放到单词里面其实辅音的发音都会变得
/tʃ/ /dʒ/ /ts/ /dz/
短促,在单词中,重点是不要把 这四个音拖长。 /tʃ/ /dʒ/ /ts/ /dz/

现实中一些人发翘舌音 (知), (吃), (师), (日)时,舌头


zh ch sh r
翘得太厉害,总体的感觉是在说话时嘴里含着一块奶油软糖,如果你是这
种情况,请稍微把舌头放平一点去发音,会更标准。
2.9 /tr/ /dr/ 的发音方式
字母组合 tr 通常在单词中发 ,如 try;字母组合 dr 通常在单词中发
/tr/
,如 dry。
/dr/

一些发音教程中,会告诉你快速连续发 和 就能发出 的音来, /t/ /r/ /tr/


道理是对的,事实上很难操作。比较容易的操作办法是快速连续发 和 /tʃ/
的音,即你发 这个音,发出来就是 。这种发音方式能够保证
/r/ /tʃr/ /tr/
你的音中存在 的发音,这能让你彻底区别 和 。
/r/ /tʃ/ /tr/

对于 来说,很多发音教程也会教你快速连续发 和 ,但操作起
/dr/ /d/ /r/
来也很难。你可以快速发 和 ,即你发 的音,最终发出来的 /dʒ/ /r/ /dʒr/
就是 。 /dr/

2.10 /h/ 的发音方式


通常字母 h 发 的音,这个音就是用嘴喘气的声音,只要注意不要振动
/h/
声带,是气流通过声带自动产生的气流声。实在想不到,就是跑步跑一会
儿之后,用嘴呼吸的声音。注意不要让气流和口腔中任何东西发出摩擦,
尤其不要用汉语拼音 (喝)代替。 h
辅音的发音方式到此就讲完了,大部分发音都比较好学,其中发音难度比
较高的是 和 这两个音,请重点练习。其他音的发音难度主要体现在
/l/ /r/
不熟悉,发音时无法快速将口腔位置调整到位,但随着练习量的提升,这
些问题都可以逐一解决。
如本节开头所说,只要你辅音发准了,很多时候交流就没什么太大障碍
了,因此,虽然简单,请务必勤加练习。
3. 元音发音要点
对于元音,我们首先记住一点,英语中所有的元音在发音时,舌头都不会
探出门牙以外,因此,如果你在发元音时发现自己的舌头伸在外面,那么
你肯定发的不是英语的任何一个元音。
然后我们来看两张表——分别是英音和美音的元音表。

英语元音表(英音)
英语元音表(美音)
从表上可以看出,元音可以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两种。通常单元音发音时
口型单一,没有变化,双元音总是存在从一种口型变到另一种口型的情
况。因此,对于元音发音,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单元音听音准,双元音听
过程」,即单元音的发音重点是你把口型做到位,双元音的发音重点是把
变化过程完成好。当然,单元音中的长元音 和 (美音的 和
/iː/ /uː/ /i/
/u/也是一样)是两个特例,需要听过程,我们后面会说。
这两张表上的音标不是随意排列的。我们先看单元音,无论是英音还是美
音,对于单元音来说,请大家先记得如下几点:
1. 表格中越靠左的单元音,发音位置越靠前,翻译成人话就是舌头离嘴
唇越近;相反,越靠右边的单元音,发音位置越靠后,翻译成人话就
是舌头离嘴唇的距离越远。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前元音」和「后元
音」的区别。
2. 发音位置越靠前的音,嘴唇越有向两侧咧的趋势;发音位置越靠后的
音,通常嘴唇越有向中间聚拢的趋势。
3. 表格中越靠上面的单元音,舌头位置越高,即舌头离上颚(上牙膛)
越近,通常这意味着嘴上下张开比较小,这种情况下舌头自然离上颚
比较近;表格中越靠下面的单元音,舌头离上颚越远,通常意味着嘴
张的比较大,下巴打开得比较充分。
这几点记住之后,结合下面我讲的发音要领,你就能掌握到这些单元音的
相对位置,通常只要你元音的相对位置一直是稳定的,母语者听懂你说话
就没有什么困难。
我们接着来看双元音。双元音英音有三列,美音只有两列,原因是英音的
第一列在美音哪里都需要变成卷舌音。我们暂时只看英音的后两列,和美
音的这两列。这两列音标你很容易看出特点,第一列 都是以 /eɪ/ /ɔɪ/ /aɪ/
/ɪ/结尾的,第二列 ( ) 和 都是以 结尾的。还记得我刚刚
/əʊ/ /oʊ/ /aʊ/ /ʊ/
讲过的「双元音听过程」吧?一个过程总有终结的时候,对于这两列双元
音来说,它们发音的终结有如下特点:
1. 所有以 结尾的双元音,口型都会终结于 发音时的口型。
/ɪ/ /j/
2. 所有以 结尾的双元音,口型都会终结于 发音时的口型。
/ʊ/ /w/

看到这两点也许你对 和 这两个辅音的重要性有一点点体会了吧?这
/j/ /w/
两点不仅仅对于找到正确的音标发音有帮助,对于后面我们讲到连读也有
帮助,所以哪怕你现在不明白所以然,也请先记住。当然 和 的重要 /j/ /w/
性也不止于此,请继续往下看。
3.1 口语中最常见的元音 /ə/ (Schwa)
就是单词 ago 当中 a 的发音。
/ə/

至少在口语中, 这个元音是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元音。之所以出现频
/ə/
率高,我猜有个原因是,只要没有生理缺陷,所有的人都可以轻松发出这
个音。
在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当中,并没有 (注意它不是汉语拼音 /ə/ e
(鹅)),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说话时都会参杂这个音,因为发出
这个音简直是下意识的。
发音方式是,让你整个脸部肌肉全部松弛下来,包括舌头嘴唇口腔,全部
放松。通常这情况下你的嘴是微张的,然后振动声带发音,声音很短促,
即是 。其实发这个音的时候,最好忘记所有的口型、技巧等等,就是最
/ə/
放松的时候的状态。
如果你还想象不到的话,大家在说话时说到一半,想不起来时,嘴里会不
由自主发出「呃⋯⋯」的声音,虽然我们在这里只能用汉字「呃」来表示
这个音,但你知道,那个时候你发的肯定不是汉语拼音 ,那么你发的是什 e
么呢?就是 ,只要注意发音短促即可。
/ə/

多说一句,有时候你想事的时候,嘴是闭着的,这时候你哼出来的声音就
是鼻音 ,英语中常见的三个语气助词 uh,um,mm,都和
/m/ 这两 /ə/ /m/
个音脱不了干系。
这个音也是元音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音,除了因为它最常见之外,还有个
/ə/
原因是它可以帮助你找到很多其他元音的发音位置,我们马上来看。
3.2 从 /ə/ 找到 /ʌ/,/ɜː/(英音),/ʊ/ 的发音方式
从 找到 :
/ə/ /ʌ/

就是单词 but 重读时 u 的发音。


/ʌ/

前面我们说过,美式英语中认为 就是 的重读形式,你在美音中把所
/ʌ/ /ə/
有的 都发成 ,大家也是能听懂的,事实上单词 but 在弱读时就是就
/ʌ/ /ə/
读做 。 /bət/

如果你真想有所区别,你只需要在发 的同时稍稍用点力(所谓重 /ə/


读),就是 的音。英音中虽然认为 和 发音有区别,但其实也是
/ʌ/ /ʌ/ /ə/
这么发音的。如果你听懂了,就这么发就行。
如果你还是体会不到什么叫「稍稍用点力」,那么我再说得详细一点。你
发 的时候整个面部是放松的,你试着把 的声音稍微加大一点,这时
/ə/ /ə/
你会发现嘴巴会不由自主稍微张大一点,也就是说你不是完全放松了,至
少嘴部的肌肉已经被你调动了,有可能舌头也稍微硬了一下,这时发出的
就是 。无论英美,都是如此。
/ʌ/

从 找到 :
/ə/ /ɜː/

就是单词 occur 中 ur 的英式发音。


/ɜː/

首先,明确一点,美音中没有这个长元音 ,而英音中出现长元音 /ɜː/ /ɜː/


的地方,几乎都有字母 r 在,所以在美音中 几乎都被 代替。 /ɜː/ /ɜr/ /ɜr/
的发音即 ,发完 之后发卷舌音 即可。
/ər/ /ə/ /r/

对于英音来说,单独发 这个音,你只需要把 拖长即可。但是 /ɜː/ /ə/ /ɜː/


这个音在单词里通常要重读,因此你也需要发的比 更用力一些,这回 /ə/
用力的方式比较简单,维持 的口型,把让嘴唇绷起来就行,即嘴唇位 /ə/
置几乎不变,只是更紧了。如果做不到,就拖长发 。 /ə/

从 找到 :
/ə/ /ʊ/

就是单词 good 中 oo 的发音。


/ʊ/

我们经常会把 这个音和汉语拼音 (屋)相混淆,但两个音完全不同。


/ʊ/ u
事实上,英语中 更接近 的音,现实中,你用 来代替 去说英
/ʊ/ /ə/ /ə/ /ʊ/
语,母语者基本可以无障碍听懂。
那么 该怎么发音呢?你先找到发 的状态(面部及口腔所有肌肉放
/ʊ/ /ə/
松),然后微微往前努一下嘴,快速发音,声音短促,就是 的音。正 /ʊ/
常来说,往前努嘴的时候,舌头会自然往后缩,这是对的。
3.3 从 /ʊ/ 和 /w/,找到 /uː/(美音/u/)的发音方式
(美音 )就是单词 food 中 oo 的发音。
/uː/ /u/

在你找到 的发音方式后,长元音 的发音就比较容易了, 的发


/ʊ/ /uː/ /uː/
音方式就是从 的口型变到辅音 口型的过程中,连续发音,即从
/ʊ/ /w/ /ʊ/
开始口型越收越小。注意发音是在过程中进行的,到 口型时停止。 /w/
由于有这个过程,发音时间自然会比 长一点,但请注意, 和 /ʊ/ /ʊ/ /uː/
不仅仅是发音时间长短的区别,前者的口型固定,后者的口型是一个从 /ʊ/
到 变化的过程。
/w/

美音虽然不承认长元音存在,通常用 来代表这个发音,但美音中 的 /u/ /u/


发音方式和上述 的发音方式是一样的。 /uː/

3.4 /ɪ/ 及 /iː/(美音/i/)的发音方式


的发音:
/ɪ/

就是单词 bit 中 i 的发音。


/ɪ/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辅音 发音时的口型吗?先试着做做这个口型:嘴唇
/j/
尽量向两侧咧开,舌尖抵住下牙齿,舌面向上拱起,差不多贴到上颚。好
了,准备工作到此结束。
上述 的口型是非常紧绷的,在这个基础上,你试着稍稍放松嘴唇和口
/j/
腔。嘴唇不要咧得那么厉害,但还是扁平形状;舌尖不要抵得那么厉害,
舌面依然拱起,但没有像 拱的那么厉害,离上颚依然很近,但没有/j/ /j/
那么近。振动声带发声,即为 的音,声音非常短促。 /ɪ/

注意,发出的声音和汉语拼音「 (衣)」听上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音。主 i
要的要领是放松,嘴形扁平,舌面接近上颚。
(美音 )的发音:
/iː/ /i/

就是单词 feet 中 ee 的发音。


/iː/

在你找到 的发音方式后,长元音 的发音就比较容易了, 的发


/ɪ/ /iː/ /iː/
音方式就是从 的口型变到辅音 口型的过程中,连续发音,即从
/ɪ/ /j/ /ɪ/
开始口型越咧越大。注意发音是在过程中进行的,到 口型时停止。 /j/

由于有这个过程,发音时间自然会比 长一点,但请注意, 和 /ɪ/ /ɪ/ /iː/


不仅仅是发音时间长短的区别,前者的口型固定,后者的口型是一个从 /ɪ/
到 变化的过程。
/j/

美音虽然不承认长元音存在,通常用 来代表这个发音,但美音中 的 /i/ /i/


发音方式和上述 的发音方式是一样的。
/iː/

3.5 /e/ 的发音及英美音的区别


就是单词 bed 中 e 的发音,标注美音时有时候会用 来取代 。
/e/ /ɛ/ /e/

发音方式非常简单,舌尖轻轻触碰下齿,注意舌头不要不往前顶,也不
/e/
往后缩。嘴放松时上下张开,上下张开的幅度稍微比 大一点,然后振 /ɪ/
动声带,发出一个短促的音,就是 。 /e/

英音与美音差异
首先,对于这个音,你完全可以不用管英音和美音的差别。然后,我们来
看,如果非要管差别的话,差别究竟是什么,其实很简单:
英音在发这个音的时候,口型完全不向两侧咧开。美音微微咧开,但咧嘴
幅度小于 ,同时美音在发音时上下打开的幅度也比英音大一点。事实
/ɪ/
上,美音之所以用 来取代 ,原因就是 的口型稍微大一点。
/ɛ/ /e/ /ɛ/

3.6 /æ/ 的发音方式


就是单词 cat 中 a 的发音。
/æ/

这个音又是一个极端,发音重点是把口型做到位。先把嘴上下张开,张
/æ/
到最大值(以你不难受为限),在此基础上再把嘴往两侧咧,咧开到最大
值。然后,舌尖抵在下门牙根部,从嗓子眼里发音,就是 的音。 /æ/

3.7 /ɑː/ (英音)与 /ɑ/(美音)及 /ɒ/ 的发音方式


/ɑː/ (英音)与 (美音)的发音方式:
/ɑ/

/ɑː/ (英音)与 (美音)就是单词 calm 中 al 的发音。


/ɑ/
各位体检的时候一定都曾检查过口腔,在检查扁桃体之类的地方是,医生
总是会让我们张大嘴「啊~」,你有没有发现这时候你的「啊」和平时说
话时不一样?即和汉语拼音是不一样的,但检查口腔时的「啊」更接近英
语 或 的发音。如果你还想象不到,你可以试着打个呵欠,差不多
/ɑː/ /ɑ/
就是这个口型。
我们先来美音,美音 上下张开到最大值(以你不难受为限),舌尖轻
/ɑ/
轻接触下齿,舌头从后向前都是放平的,然后从嗓子眼把声音发出来。这
个音的重点是不要有意识地控制舌头伸缩,也不要让它抬起来,正常放在
口腔中,舌尖轻触下门牙即可。
至于英音的 发起来更接近打呵欠的感觉,即在美音的基础上,舌后部
/ɑː/
下压,刚开始做这个动作时可能会感觉稍稍有点恶心,就是这个感觉。有
点像你在医院「啊」的时候,医生哪个压舌板把你舌头往下压了一点点的
感觉。如果你觉得难受,就用美音代替好了,不过英音这个音要发得长一
点。
(如果你练过美声,这个 和唱歌时的「啊」很像,不过不用做得像唱
/ɑː/
美声那么极端。)
的发音方式:
/ɒ/

就是单词 top 中 o 的英式发音(美音是 )。


/ɒ/ /ɑ/

首先,一些词典在标注美式英语中时也用 来标注 top 的 o,但是记得我 /ɒ/


们在讲到英美发音的主要区别时,遇到 你都可以换成 。如果你要学 /ɒ/ /ɑ/
美音,你直接替换就好了,很多美国人就是这么说话的。
事实上 这个音和 确实有区别,但区别并不大(从音标的长相就能看
出来😂)。你先找到上面 的发音位置(如果学美音用美音的 ),
/ɒ/ /ɑ/
/ɑː/ /ɑ/
在上下牙齿打开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把嘴唇收圆,即是 的音。正常 /ɒ/
来说,嘴唇收圆的同时,舌头会自动往后缩,这是对的。
对于英音来说,需要掌握 这个音,美音虽然可以用 代替,但这个音
/ɒ/ /ɑ/
对于后面发美音双元音 的音很重要,所以也请掌握。 /oʊ/

(美音/ɔ/)的发音方式
3.8 /ɔː/

英音的 : /ɔː/

就是单词 talk 中 al 的英式发音。


/ɔː/

对于这个音,我说两种方式。
第一种,在上述 的发音位置,把嘴唇的圆形收小一点。这个过程中,
/ɒ/
嘴唇不可避免地会往前探,上下牙打开的幅度不可避免地要收小一点,舌
头用力往后缩,然后发音,就是 的音。英音中这是个长音,所以发得 /ɔː/
长一点。
第二种,把嘴上下张开,差不多张到发 的大小,或者稍微再大一点, /e/
不要到 或 的程度。然后嘴唇收圆往前探,舌头用力往后缩,就是
/ɑː/ /ɑ/
的音。英音中这是个长音,所以发得长一点。
/ɔː/

上述两种方式你能掌握哪种就用哪种,不建议都记,两种指导意见总是容
易把人搞晕,虽然最终呈现的口型是一样的。
如果这两种方式你都掌握不了,那就把 的音延长,通常也不会有大问 /ɒ/
题。
美音的 : /ɔ/

美音的 发音方式和上述英音的 一致,但注意短促一点即可。


/ɔ/ /ɔː/

在一些词典中,美音中 这个音标用来标注英音中 后面没有 r 的情


/ɔ/ /ɔː/
况(即不发卷舌音的情况),比如 talk ,law ,有些时候甚至会 /tɔk/ /lɔ/
用 来注音,比如 talk
/ɔː/ ,law 。遇到这两种情况,你按英音
/tɔːk/ /lɔː/
的 发音口型来发当然没问题,只是发音更短促。
/ɔː/
但正如我前面所说,英音中 和 在不与字母 r 组合的时候,在美音 /ɒ/ /ɔː/
中都可以直接用 来代替,尽管词典上可能会注 或 的音,现实
/ɑ/ /ɔː/ /ɒ/
中你全部改成 也没问题。 /ɑ/

不过 /ɔ/ 这个音依然需要掌握。在 后面有字母 r 的时候,在美音中需要 /ɔː/


发卷舌音 ,这个音就是先发 然后卷舌。此外, 的发音对双元音
/ɔr/ /ɔ/ /ɔ/
的学习也很重要,我们马上就会看到。
/ɔɪ/

3.9 双元音 /eɪ/ /aɪ/ /ɔɪ/ 的发音


双元音 就是 name 中 a 的发音;双元音 就是 中 的发音;双元音 /
/eɪ/ ride i
ɔɪ/` 就是 boy 中 oy 的发音,通常单词中 oy 和 oi 都会发 /ɔɪ/ 这个双元音。这
几个音的发音方式如下: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发
/eɪ/ /e/ /j/
音。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发
/aɪ/ /ɑ/ /j/
音。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发
/ɔɪ/ /ɔ/ /j/
音。
如前面所说,因为这几个音都以 结尾,最终口型都会收在 的口型, /ɪ/ /j/
即在发音过程中,嘴巴要不断向两边咧开,舌头不断拱起。
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音都是在变化过程中发音,而不是分别读出音标的
两个组成部分。比如发 的时候,千万不要先读 再读 ,一定是 /eɪ/ /e/ /ɪ/
在口型从 向 的变化过程中发的音。
/e/ /j/

此外,因为 和 的发音英美口型略有差异,发 和 这两个双


/e/ /ɑ/ /eɪ/ /aɪ/
元音时,通常美音的变化过程会比英音更快一些。而 这个音,英美的 /ɔɪ/
发音过程都很快。
3.10 双元音 /əʊ/(英音)与 /oʊ/(美音)的发音及区别
双元音 (英音)与 (美音)就是 slow 中 ow 的发音。这两个音的
/əʊ/ /oʊ/
发音方式如下:
英音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
/əʊ/ /ə/ /w/
发音。
美音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
/oʊ/ /ɔ/ /w/
发音。
因为这几个音都以 结尾,最终口型都会收在 的口型,即在发音过程
/ʊ/ /w/
中,嘴巴要不断收圆,同时舌头不断后缩。
同样,请注意再变化过程中发音,不要分别读出音标的两个组成部分。比
如发 的时候,千万不要先读 再读 ,一定是在口型从 向
/əʊ/ /ə/ /ʊ/ /ə/ /w/
的变化过程中发的音。
正常来说,从 到 的口型会比从 到 的口型更容易一些,所以
/ɔ/ /w/ /ə/ /w/
美音发音更短促一些,有时候听起来像一个单元音。
有时美音也用 注音,但发音依然有上述这种区别。
/əʊ/

3.11 双元音 /aʊ/ 的发音及英美音的区别


双元音 就是单词 now 中 ow 的发音。
/aʊ/

虽然英美音标一致,但发音方式不同,我们分别来看:
英音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
/aʊ/ /ɑ/ /w/
发音。
美音 的发音方式:从 的口型向 的口型变化,变化过程中
/aʊ/ /æ/ /w/
发音。
同样,这两个音也都以 结尾,最终口型都会收在 的口型,即在发音 /ʊ/ /w/
过程中,嘴巴要不断收圆,同时舌头不断后缩。也请注意再变化过程中发
音,不要分别读出音标的两个组成部分。
由于 的口型比 要夸张一些,通常英音在发这个音的时候变化过程更
/æ/ /ɑ/
快一些,发音时间也相应更短一些。
3.12 英音中的双元音 /ɪə/ /eə/ /ʊə/
双元音 就是单词 here 当中 ere 的英式发音;双元音 就是单词 bear
/ɪə/ /eə/
中 ear 的英式发音;双元音 就是单词 tour 中 our 的英式发音。
/ʊə/

英音中这几个音对我们外语学习者来说,主要的意义是下一篇文章会讲到
的音节划分。这几个音本身发音比较简单,只需要依次发出组合中的两个
单元音即可。比如 就是连续发出 和 , 就是连续发出/ɪə/ /ɪ/ /ə/ /eə/ /e/
和 , 就是连续发出 和 。
/ə/ /ʊə/ /ʊ/ /ə/

至此,元音的发音方式讲完了。还有两点需要说明:
1. 几乎所有的单元音在口语中都可以弱读为 (甚至有时候双元音也会 /ə/
弱读为 )。尤其是在发音短促并且和 发音接近的元音(如
/ə/ /ə/ /ʌ/
),这种弱读现象非常常见。这也是 在口语中常见的另一
/ɪ/ /ʊ/ /ə/
个重要原因,同时,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辅音发准了通常不太影响交流
的另一个原因。
2. 在口语中,一般因为元音发音不标准导致对方听不懂,往往是因为把
单元音发成了双元音(包括长音 或 ),或者反过来把双元音 /iː/ /uː/
(包括长音 或 )发成了单元音。因此,切记「单元音听音
/iː/ /uː/
准,双元音听过程」。
4. 美音中常见的卷舌音发音组合
如前面所说,元音 遇到 r 时,在美音中变
/ɑː/ /ɜː/ /ə/ /ɔː/ /ɪə/ /eə/ /ʊə/
成了 ,其中 与 的发音不用区
/ɑr/ /ɜr/ /ər/ /ɔr/ /ɪr/ /er/ /ʊr/ /ɜr/ /ər/
别。例子参见下表(更多例子参见文末的「相关资料下载」)。
美语中常见的卷舌音
发音方式本身比较简单,在掌握了相应的元音发音和卷舌音 /r/ 的发音后,
只需要发出元音后,口型向卷舌音 /r/ 变化发出卷舌音即可。当然,如果实
在不会卷,不卷又如何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带着大家梳理了不同音标发音的方式和一些中国人发音的
难点。请依次阅读,并对照自己的发音方式,找出自己有问题的音,按照
正确的发音方式勤加练习。如果你之前发音不准的话,相信要不了多久,
你的英语语音就会有质的提升。
下一篇文章中,我们来看用音标拼读单词发音时的一些问题。

提示
本文没有小结,你可以按需学习你自己有问题的发音;如果你无法判断自
己哪个发音有问题,建议通读全文。
今日任务
1. 对比本文中每个音标发音方式的讲解,找出自己发音有问题的音标。
2. 每天抽几分钟把自己有问题的音标的发音方式想一遍,把每个音再练
一遍。
在文末给出的链接下载音标练习材料,在练完每个音标的发音之后,
3.
出声朗读单词。在朗读时,读到每一个自己有问题的音,脑子里面请
反复播映这个音的发音方式。如果不知道该单词该怎么读,可以跟读
词典发音。
以上 2、3 两项每天可能有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但请每天都做,一般来说一
个礼拜之后,单个音标的音准就能明显提升,但请至少持续一个月,这样
你的发音才能稳定。

相关资料下载(2020 年 9 月 4 日更新)
1. 辅音练习(PDF 版):奶牛快传 / Dropbox
2. 元音练习下载(PDF 版):
1. 英音:奶牛快传 / Dropbox
2. 美音:奶牛快传 / Dropbox
4.4 如何根据音标读出英文单词?
编者按:本篇内容里包含大量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
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出现乱码、问号、方框等其
它符号。推荐使用桌面浏览器阅读,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前两篇文章中,我们看了单个音标的发音,今天我们来看几个和单词发音
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想说,现在很多电子词典、词典 App、网络词典都有发音功能,
如果你想学习某个单词的发音,跟着词典的发音读就好了。而且必须承
认,就算完全不学音标,只要天天模仿词典和听力材料,有的人也可以说
得一模一样——母语不就是这么学的吗?
学习音标的好处是,如果清楚每一个音标的发音方式,在跟读的时候,能
够针对自己掌握得不好的发音,有意识地控制一下口型(通常指嘴唇、舌
头、下巴),会学得更快。而且,如果不这样做,对一些人来说,错误发
音可能会跟随一辈子。
当然,如果你能够掌握每一个音标的正确发音,那么当你看到单词后面标
注的音标时,也可以直接读出来,这就是音标的拼读。
(对于拼读、音节、重读等概念比较熟悉的朋友,可以跳过本文前 3 节,
直接从第 4 节读起。)
1. 拼读
为了学习方便起见,我们再拿汉语拼音做个不严谨的类比,音标中的辅音
大约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 / / / 等),元音大概相当于汉语拼音中
bpmf
的韵母( / / / / / / / / 等,暂时不考虑拼音中的鼻音,如 /
a o e i u ü ai ei ui in
)。
ing
也许有朋友会说,汉语的声母读起来好像气流并没有受到阻碍,似乎不能
当辅音讲。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读单个的声母时,通常是辅音和元音一起
读的,比如 ,你读出来是 ,相当于汉字「播」的读音。但是如果你用
b bō b
来和 拼读,你会发现 的读音消失了,前半部分听上去会像国际音标中
α ō
的 。然后请你再想想,在读 (播)、 (巴)这种音的时候,是不是
/b/ bō bᾱ
必须从闭嘴开始?即口腔中的气流先被挡在了嘴唇。其实上一篇文章中就
讲到过,没有人可以在一开始张着嘴的时候叫「爸爸」。「妈妈」也一
样,汉语拼音 的发音和英文中鼻音 的起始位置一样,也得从闭嘴开
m /m/
始。
英语音标对单词发音的拼读,相当于我们用汉语拼音来拼读汉字。
首先,我们汉语中有单个韵母注音的汉字,如「爱( )」,对于这种汉 ὰi
字,我们直接读这个韵母的发音即可;英文当中一些简单的单词,比如 eye
或 I,音标就是一个元音 ,我们也直接读着个音标的发音即可。
/aɪ/ 1

当然,英语音标 /aɪ/ 的发音和汉语拼音 ὰi 不一样,不要混为一谈。


其次,汉语中相当一部分汉字需要用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来表示发音,比
如「克( )」,我们拼读这种汉字时,要把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快速读

出来,听起来像一个音;英文当中也有一些词,不止由一个元音构成,比
如 cow ,音标由一个辅音 和一个元音 构成,拼读时,就把
/kaʊ/ /k/ /aʊ/
这两个音连着读出来,听起来就像一个音就好了。
更长的单词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操作,如 practice ,由 /ˈpræktɪs/ /p//r/ /
这七个音构成,拼读的时候,一口气快速把这七个音读
æ/ /k/ /t/ /ɪ/ /s/
完就好。
在我们用拼音拼读汉字时,汉语中声母和韵母拼在一起发出来的音更像是
一个整体,但两个韵母碰到一起时,就需要分别读出来,比如「可爱
( )」这个词,前面的 和 拼出来是一个整体,但和后面的 听起
kĕὰi k ĕ ὰi
来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了。
英语也类似,辅音拼读元音时听上去更像一个整体,但元音和元音连在一
起时,通常听起来就是两个独立的音,比如 hiatus 这个词 /haɪˈeɪtəs/
中, 和 这两个元音连在一起了,听起来像两个不同的音。但是,
/aɪ/ /eɪ/
前面的 和 的组合 听上去更像一个整体, 听上去像一个
/h/ /aɪ/ /haɪ/ /eɪ/
整体,最后的 听上去像一个整体,这每一个整体就是我们下一节要
/təs/
讲到的音节。(当然,在口语中,hiatus 这个词的读音,有时候会在 /aɪ/
与 中间加出一个辅音 ,这个后面也会讲到,不过无论如何 和
/eɪ/ /j/ /aɪ/
这两部分听起来是两个独立的音。)
/eɪ/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元音在前辅音在后的情况,比如 ago 当中 /əˈɡəʊ/ /ə/


这个元音后面出现的 这个辅音,这种情况只能依次读出来。而 和后
/g/ /g/
面的元音 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整体。
/əʊ/

2. 音节
音节(syllable),根据维基百科上引用的《语言学纲要》音节定义如下: 2

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 . 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0. 73
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
如果你不是天生对语言的节奏有良好感知的话,很难从这个定义得知音节
是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再回到熟悉的汉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都讲过,
每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即汉字大都是单音节字,两个汉字就是
两个音节,三个汉字就是三个音节。 3

汉字也有双音节字,比如「瓩」这个字读音是 qiānwǎ,现在已经不用了,
因为它的意思就是「千瓦」,直接用「千瓦」取代。另有一些双音节字,
比如「吋」,这个字的标准读音是 yīngcùn,虽然现在我们也用,但大多数
情况下,我们只读 cùn 这一个音节,或者用两个汉字「英寸」来取代。
那么汉字的发音有什么特点呢?如刚才所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可以没有声
母,比如「爱」,但一定有韵母,而且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韵母。还记得我
们的类比吗?韵母大概相当于元音,因此,英语中的音节通常也是基于元
音来划分的,简单来说,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
比如 eye ,cow ,claw
/aɪ/ 这些单词,都只有一个元音,那么
/kaʊ/ /klɔː/
这些单词就是一个音节,这些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称为单音节词。English /
这个词,有两个元音 ,这个词就有两个音节。而 practicality
ˈɪŋɡlɪʃ/ /ɪ/ /
这个词有五个元音
ˌpræktɪˈkæləti/ ,因此有五个音 /æ/ /ɪ/ /æ/ /ə/ /i/
节,但因为 发音比较弱,通常也和后面的 连在一起 当作一
/ə/ /ti/ /əti/
个音节,因此,有些词典会把它划为四个音节。
两个音节的单词叫双音节词,超过两个音节的单词,有几个音节就叫几音
节词,比如三个音节的词叫三音节词,此外,超过一个音节的单词都可以
叫多音节词。
除了前面的音标表里有的元音之外,通常 和 连在一起形成的 /aɪ/ /ə/
/aɪə/会被当作一个元音(有些书上也称为「三元音」),因此像 fire
(英音)是一个音节;同理 和 连在一起形成的 /aʊə/ 也被
/faɪə/ /aʊ/ /ə/
当作一个元音,比如 hour (英音)是一个音节。 /aʊə/

通过上面这些例子,你会发现:
1. 有的音节,如 eye ,是单独的一个元音,就像只有韵母的汉字「爱
/aɪ/
( )」一样; ὰi
2. 有的音节,如 cow , claw ,在元音前面有辅音(有可能不
/kaʊ/ /klɔː/
止一个),就像汉语的声母韵母拼在一起一样,如「克( )」; kè
3. 有的音节如 English 的第一个音节是 Eng,音标是 ,辅音赘在了 /ɪŋɡ/
元音后面,这有点像汉语「鹰」这个字的注音 , īng 4
虽然实际给「鹰」注音时,我们会在 ing 的前面补一个声母 y,写成 yīng,但发音其实和 īng
没有区别。
后表示后鼻音的 其实是辅音;
i ng
4. 还有的音节比如 English 的第二个音节 lish,音标是 ,辅音在前 /lɪʃ/
后环绕,有点像汉语的「看」的注音 ,元音 前后有辅音 和 。 kὰn α k n
除了上面讲到的一般情况之外,英语里一些特殊的辅音也可以构成音节。
对于这一点有各种说法,但通常只需要知道 两个,而且通常只有出
/l/ /n/
现在词尾时,才会被当作一个音节。比如 nimble 这个词,你发现
/ˈnɪmbl/
只有一个元音,但你可以听一下词典的读音,你会觉得 这部分也像是 /bl/
一个声母拼了一个韵母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 在这里发 Dark L,听起 /l/
来有点像 ,因此,它也划为两个音节,nim 和 ble /bl/。同理,
/əl/ /nɪm/
button
/ˈbʌtn/ ,看上去只有一个元音,但因为结尾的 有时候听上去会 /n/
像 ,所以也分成两个音节。还记得 是我们最放松的情况下,下意
/ən/ /ə/
识发出来的声音吧?所以很容易在发音过程中自然加到单词里。有些词典
会把这个 前面的 用括号或者小字体标注出来,比如 button 这个词
/n/ /ə/
可能会注为 ,表示可能有 这个音。
/bʌt(ə)n/ /ə/

现在,我们知道元音和两个特殊的辅音可以提醒一个新的音节出现,接下
来的问题就是,对于多音节词来说,我们应该从哪个地方来划分音节?比
如 English 为什么是 Eng 和 lish 两个音节,而不是 Engl 和 ish 两个音节?
对于音节的划分确实有一些明确的规则,但要掌握这些规则必须掌握很多
其他知识。比如 teacher 这个单词,你听声音特别大一个「替」和一个「车
(儿化)」两个字,好像应该从分成 tea 和 cher 两个音节。但标准的分
法,应该 teach 是一个音节,er 是一个音节,这需要你知道构词法,知道
teach 是词根,er 是一个后缀,划分音节时词根和后缀通常需要分开。很多
单词如果你不掌握词根词缀知识,很难划对。
但我们没必要掌握标准的分法,像 teacher 这种,你就算分成 tea 和 cher 两
部分对于我们学习英语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随着你对听力口语的不断熟
悉,你对英语发音的感觉会越来越好,你听到一个单词,就能隐约感觉到
它好像是由几个不同的音组成的,按照这几个音划分即可,能分到 tea 和
cher 这种程度就够了。

当然,虽然上面这句话是真的,但我知道很多读者会说,这不就是一种叫
「语感」的玄学吗?没错,就是语感,但语感不是玄学。如果你的阅读已
经按照本手册的方法上到了第一个台阶,我想你会觉得自己阅读文章时语
感已经有了巨大提升。语感是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之后,自然产生的结
果。
不过,这不重要。对于音节的知识,你至少知道了不同的元音(及结尾的
/l/ /n/ )属于不同的音节,这就够了,余下的事情可以都交给词典。
很多词典都会把单词按照音节隔开,比如《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
(OALD)》会用圆点把一个单词按音节隔开,你查 teacher 时,词条会显
示为 teach·er;像我手里的《柯林斯高级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
版)》会用竖线把单词的音节隔开,比如你查 practicality,词条会显示为
prac|ti|cal|ity。

对于一些复杂的词该如何划分音节,语音学家也有争议,所以你会发现一
些词在不同的词典上,音节划分不太一样。比如 practicality 在《美国传统
词典》和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上就被划为五个音节
(prac·ti·cal·i·ty),而在牛津和柯林斯词典上都是四个音节。对于这种情
况,你任选一种就行。你自己划分时,按照《美国传统词典》和《英汉大
词典》的分法,把元音彻底分开,比较容易操作。
有了音节的区分之后,遇到读起来比较拗口的长单词,你就可以按音节把
单词拆开,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读,读准了再连起来就行。比如,还是
prac·ti·cal·ity 这个词,如果不会读,先读 prac
/ˌpræktɪˈkæləti/ , /præk/
再依次读 ti ,cal ,ity ,然后连着读出来就行。连在一起
/tɪ/ /kæl/ /əti/
时,只需要注意 后面有元音 , 需要发 Clear L(当然,如果是美
/l/ /ə/ /l/
音的话,要先发 Dark L,再发 Clear L)。这样一来,你会发现长单词读起
来容易多了。
3. 重读
对于超过一个音节的单词来说,不同的音节读音轻重不一样,需要重读的
音节称为「重读音节」,也叫单词的重音。重读音节的音标前面通常会加 /
,比如,你用 OALD 查 practice 这个词,会得到 prac·tice
ˈ/ ,首 /ˈpræktɪs/
先你能看出来,这个词分为 prac 和 tice 两个音节,其次在第一个音节 prac
的前面有一个 ,表示这个音节重读。
/ˈ/

那么「重读」究竟该怎么读呢?
首先,「重读」这个汉语词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 stress,本意是强调。除
了单词内部的重读之外,句子里面要强调某一个单词时,这个单词也需要
重读。句子中强调一个单词通常只有三种办法:
1. 提高音调;
2. 增大音量;
3. 放慢语速。

这三种办法通常可以配合使用,即同时提高音调、增大音量、放慢语速。
句子中要强调一个单词,是这三种办法。对于一个单词内部的重读音节来
说,通常也是这三种办法。先看第 3 点,通常重读的音节会比其他音节发
音时间稍长一点,就是这个原因。而且,你会发现英音中的长音通常都要
重读,因为拖长发音本身可以认为是放慢语速的同义词。
除此之外,对于单词的内的重读音节,上述 1 和 2 两种办法——提高音
调、增大音量——更加明显。比如读 practice 这个词,比起 tice,prac 这个
音节的音调更高,音量更大,你自己发音时,能听出差别即可。
如果你能够感知音调高低变化(唱歌时不是五音不全),尽量多使用提高
音调的方法,这种表示强调的方法在英语中使用非常频繁。反观汉语,我
们主要用音量和语速的变化来表示强调。
但是,客观来讲,有一些人感知音调变化的能力较弱,如果你恰好属于这
种情况,那么首先请尽量模仿词典里的发音,然后可以大概这样理解音
调:声音越尖细,音调越高;声音越粗,音调越低。但如果实在理解不
了,可以采用放大音量的方式来重读。
当然,一个音节里面可能有几个音,重读时只需要把其中的元音重读出来
就行。因此,一些词典会把重读符号标注在元音上面。像《柯林斯美式英
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用下划线表示重读,会把下划线画在重
读音节的元音下面,如下图。

《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的 Practice 词条


除了重读音节外,对于一些音节特别多的单词,往往还会有次重读音节,
在音节的音标前面用 /ˌ/ 来标记。次重读音节也需要重读,也需要提高音调
或增大音量,只是没有重读音节那么重罢了。
我们再来看 OALD 上查到的 prac·ti·cal·ity ,首先能看出
/ˌpræktɪˈkæləti/
分为四个音节(结尾的 被认为是一个音节),其中第一个音节 prac
/əti/
的音标前面有个 表示这个音节是次重读音节,第三个音节 cal 的音标前
/ˌ/
面有个 ,表示这个音节是重读音节。读的时候,这四个音节音调或音量
/ˈ/
的从大到小排列为:cal > prac > ti 和 ity。
但如果你实在没办法分出重读和次重读的强弱,通常全部按重读音节处理
即可。比如《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根本不区分重
读和次重读,一律标为重读。
《柯林斯美式英语学习词典(CCAD 美语版)》的 Practicality 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单词中重读音节的位置有没有规律呢?
有,也没有。说有,是因为语音学家们确实总结出不少重读规则;说没
有,是因为就和单词的发音规则一样,对于日常使用的单词来说,你不可
能在说话之前把这些规则想一遍。因此,对于大部分常用单词来说,直接
去记词典上标注的重音或模仿母语者说话时的单词重音是最有效的方式。
其中,可能最有用的一点是,对于三个音节及三个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词来
说,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这种长单词在日常口语中不太常见,通
常出声朗读的机会不多,偶然需要读的时候,通常你就按这个方法去读,
问题不大。
(在学术英语场合,口语中长单词出现的频率会比较高,但主要是专业词
汇,如果不熟悉自己专业的词汇的发音及重音位置,请查词典彻底弄清
楚。)
另外,单音节词本身可以认为是一个重读音节,但因为只有一个音节,没
有比较,所以可能听不出来。因此,很多词典根本不会标记单音节词的重
音。
4. 所谓的清辅音浊化(sky 的 k)
在拼读单词时,一些音标的发音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变
化就是国内英语教学界经常讲的「清辅音浊化」。中学时,我们的英语老
师大都会告诉我们,当 遇到 /s/ 这几个音时,后面的几个
/p/ /k/ /t/ /tr/
音要变成相应的浊辅音 ,比如 speak / sky / stay / strain 这几
/b/ /g/ /d/ /dr/
个词,音标分别是 ,但是老师会告诉你按
/spiːk/ /skaɪ/ /steɪ/ /streɪn/
来发音。那么母语者是不是这么发音的
/sbiːk/ /sgaɪ/ /sdeɪ/ /sdreɪn/
呢?
首先必须承认,你这么发音,母语者能够听懂。但是,我不知道你有没有
想过一个问题,如果 sky 的 k 应该读 ,为什么不干脆把音标注成 ? /g/ /g/
只要注成 ,我们不就可以照着音标来读了吗?为什么非要让我们多记一
/g/
条规则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 sky 中的 k 的读音根本就不是 ,只是作为中国人很难 /g/
听出它和 的区别。在母语者看来,这个音只是 的一种变体,其他三
/g/ /k/
个音( 后面的
/s/ )也是如此。因此,把这种现象叫「清辅音
/p/ /t/ /tr/
浊化」其实是一种误解。
好在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在这种情况下( 后面),你听不出 /s/ /p/

/k/ /t/ /tr/ 的区别,不会影响你英语听力的辨音,即
/b/ /g/ /d/ /dr/
在听力遇到 sky 这种词时,你可以认为 k 就是发 ,不影响你听懂,其他 /g/
三个音也一样。
那么,有些读者可能会问,口语中如果想把 这几个音发准,应该如何操作
呢?实操起来也很简单,对于 后面的 /s/ 你依然选择/p/ /k/ /t/ /tr/ /b/
的发音方式,只需要在发音时轻轻发就行。
/g/ /d/ /dr/
具体来说,你注意 及相对应的 都是爆破音, 和
/p/ /k/ /t/ /b/ /g/ /d/ /tr/
这两个辅音连缀也是从 和 这两个爆破音的口型开始发音的。
/dr/ /t/ /d/
前面我们说过,爆破音发音之前需要闭气,发音的时候需要释放,你在发
后面的这几个音时,可以选择不闭气,因此释放时就没有那种气流冲出
/s/
来的感觉,这时的发音通常是准的。
前面我们曾说过,我们汉语拼音 b 和 d 这两个声母就没有爆破的感觉,所
以你完全可以用汉语拼音 b 和 d 的发音感觉来发 后面的 和 。当 /s/ /p/ /t/
然因为汉语拼音的 k 和 g 与英文发音的 和 的发音位置略有不同,也 /k/ /g/
就不能用汉语拼音 g 来模拟 后面的 了,但是发音的力度其实差不
/s/ /k/
多。
此外,再强调一点,只有 这四个清辅音跟在 后面时,
/p/ /k/ /t/ /tr/ /s/
会有这种发音变化,其他清辅音跟在 后面时,正常发清辅音就好了。 /s/

延伸阅读:在欧洲一些其他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中, /p/ /t/ /k/


这三个清辅音有两种发音方式,一种听起来和英语一样,另外一种,
我们听起来有点像 ,但并不是浊辅音,依然是清辅音。比
/b/ /d/ /g/
如,各位可以在网上随便查查法语 pardon 的发音,前面的 p 听起来就
是 的感觉,但你问任何一个法国人,他们都会说自己发的是 。
/b/ /p/
此外,你可以试着在网上的法语词典上查查 pépé 和 bébé 两个词,看看
你是否能区分——对法语来说,不区分问题就大了,你看看这两个词
的意思就知道了。至少在这一点上,英语没有这个顾虑。
5. 两个可能的听力难点:American T 和鼻腔爆破
American T

在美式英语中, 在两个元音中间时,有时候会发出像 一样的声音,


/t/ /d/
比如 butter 和 thirty
/ˈbʌtər/ 当中的 ,但是你看音标注的确实
/ˈθɜrti/ /t/
是 。因为通常只有美式英语的 t 字母有这种发音现象,这个发音也被称
/t/
之为 American T。当然, 在这里发的其实也不是 的音,是舌头快速
/t/ /d/
弹动发出来的一个音,也叫弹舌音 ,只是听起来有点像轻轻发音的 /t/
,但又和上面讲到的所谓的清辅音浊化不一样。
/d/

对于这个发音,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点:
1. 所有发 American T 的 都可以发正常的 ,如 butter
/t/ /t/ 中
/ˈbʌtər/
的 可以读正常的 。
/t/ /t/
2. 必须在两个元音中间,才有可能发 American T,如 city 中 t 的发
/t/
音;相反,像 tight 这种词的两个 t 通常都发正常的 。 /t/
3. 所在的音节不能重读,才有可能发 American T,一旦重读,必须
/t/
发正常的 ,比如 Italy 的 t 可以发 American T,但 Italian 的 t 就一定
/t/
只能发正常的 。 /t/

从第 1 条可以看出,对口语学习来说,你完全可以不学 American T。遇到


/t/就发标准的 的发音就好了,只要不在 后面( 后面参见上一
/t/ /s/ /s/
节)。当然,如果你非要学的话,其实也很简单,一般用一个短促的 /d/
取代,美国人听不出区别。
再提醒一下,American T 虽然叫 American T,但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会
发这个音,因此你发不出来完全可以不发。此外,很多平时说话发
American T 的美国人,在正式场合中,也会把它改成正常的 ,这意味在/t/
很多美国人看来, American T 是一种日常口语,不适用于正式场合(但不
同的人对此的观点也不一样)。
从听力的角度来说,哪怕你发音学的是英音,你也需要知道美式英语中有
American T 这种现象,遇到时需要额外留意,这样才能更快让你听懂美式
口音。
(用关键字「American T」或「Flap T」,你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这个音的
例子。 )
鼻腔爆破
在英语中,当 或 和 相遇时,有时候你听不到 或 的音,
/t/ /d/ /n/ /t/ /d/
听上去像是一个很重的鼻音 ,这种情况叫做鼻腔爆破。比如 button/n/ /
和 student
ˈbʌtn/ 这个词,其中的 和 有时候你听不太
/ˈstuːdnt/ /tn/ /dn/
到 和 的声音。但听起来又不像 bun
/t/ /d/ 或 ,你听起来 /ˈbʌn/ /ˈstuːnt/
还是两个音节,只是第二个音节原本发 和 的地方像一个很重的鼻 /tn/ /dn/
音 。
/n/

首先,对于口语来说,这种发音方式完全可以不学,还是那句话,母语者
也不都这么发音。遇到 button,你正常发 就好。其次,对于听力 /ˈbʌtn/
来说,为了能够更快听懂各种口音,遇到这种单词你需要额外留意。
为了满足各位的好奇心,就以 button 这个词为例,我简单说一下发音原
理。如果你想学,也可以继续看下去。Button 这个单词的词尾发音是
,首先这两个音标写在一起,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tn/

没错,前面我们说过, 这个爆破音在闭气时的口型位置和 这个鼻音


/t/ /n/
在发音时的口型位置是一样的,都是靠舌头扣在上牙膛来阻挡气流从口腔
通过。也就是说,正常发音时,你需要先在上牙膛闭气,然后气流快速把
舌头弹开,发出 的音,然后舌头再回到原位,发 这个鼻音。
/t/ /n/

我们说过爆破音在发音时,需要两步:闭气和释放。鼻腔爆破其实就是爆
破音 闭气之后,气体没有从口腔释放,而是走了鼻腔。即你需要先在
/t/
上牙膛闭气,准备发 这个爆破音,但在舌头还没被气体冲开之前,让
/t/
这口气从鼻子里面走(通常需要舌头用力向上顶一下,把这口气挤到鼻腔
里),同时振动声带发音。因为 发音时的口型和 闭气时的口型一 /n/ /t/
样,只是 需要气体从鼻子里走,所以这时候你听到的应该是一个 的
/n/ /n/
声音。
但是,我们在讲鼻音的时候曾说,发鼻音的重点是让气流从鼻子走,口腔
相应的位置(对 来说是上牙膛)只要阻挡气流即可,不用憋一口气在
/n/
里面。而现在,因为前面的 ,口腔里其实憋了一口气,这样这个气流冲 /t/
出鼻子的时候,力道就会比较大,听上去像一个重重的 。 /n/
以上就是鼻腔爆破的发音要领。你会发现,因为你做了 的闭气动作, /t/
所以发音时比单独发 时间会更长一点,因此听上去依然是两个音节,
/n/
button 的发音和单音节的 bun 会有明显区别。 /ˈbʌn/

此外,在上一篇文章我还曾讲过,一些发音短促并且和 发音接近的元 /ə/


音(如 ),经常会弱读为 ,比如 captain 的音标是
/ʌ/ /ɪ/ /ʊ/ /ə/ /
ˈkæptɪn/ ,口语中弱读后会变成 。而 本身又是口腔最放松时/ˈkæptən/ /ə/
的发音,因此读快了很有可能听不到,尤其是在 前面,因此口语中这 /n/
个音可能又会变成 ,而 在口语中又有可能出现鼻腔爆破的情
/ˈkæptn/ /tn/
况。其他音只要弱读后变成 ,并且这个 在 和 中间,或者在 /ə/ /ə/ /t/ /n/
/d/ 和 中间,也有可能会出现鼻腔爆破这种情况。
/n/

(用关键字「鼻腔爆破」,你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这个音的例子。 )
鼻腔爆破与 Glottal T
英音与美音中都有 和 遇到 之后产生的鼻腔爆破现象。这个音在
/t/ /d/ /n/
美式发音中也叫 Glottal T,但英式发音中,也有 Glottal T 这个概念,但指
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在此做一下区分。
英式英语中的 Glottal T 通常指 Water 或 Bottle 这种者词中 /ˈwɔːtə/ /ˈbɒtl/
的 被吞掉的情况,即有时候听上去这两个词有点像
/t/ 和 /ˈwɔː ə/ /ˈbɒ
l/,与鼻腔爆破类似,听起来依然是两个不同的音节。这种表达非常不正
式,只是日常表达时一种省力的说法,一开始学习口语时,不建议模仿,
如果真的想学,可以等口音稳定之后再说。英国人在用这种发音方式时,
也不会在一句话里连续用好几个 Glottal T。对于听力来说,在网上搜一下
British Glottal T,大概听一下发音的感觉,知道有这种现象就行。

需要强调一点,以上这些在拼读单词时出现的语音现象,在两个连续的单
词之间也有可能出现,尤其是 American T 和鼻腔爆破这两种情况,需要额
外注意。这点在后面讲到连读及音变现象时,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对于单词的读音来说,还有一点需要各位读者自己回去复习,即单词变形
的规则及变形之后相应的发音。主要是以下三种:
1. 名词变复数的规则,以及规则变化后相应的词尾的发音;
2. 动词变单数第三人称形式的规则,以及变化后词尾的发音;
3. 动词变过去式或过去分词的规则,以及规则变化后相应的词尾的发
音。
这些规则及相应的发音在《柯林斯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的 Reference
部分中即可找到,当然网络上也到处都是,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别人已经
总结好的规则。至于不规则变形,就当作新单词去记就好了。

本文小结
1. 学习音标的好处是,如果清楚每一个音标的发音方式,在跟读的时
候,能够针对自己掌握得不好的发音,有意识地控制一下口型(通常
指嘴唇、舌头、下巴),会学得更快。如果不这样做,对一些人来
说,错误发音可能会跟随一辈子。
2. 英语音标对单词发音的拼读,大约相当于我们用汉语拼音来拼读汉
字。
3. 辅音拼读元音时听上去更像一个整体,但元音和元音连在一起时,通
常听起来就是两个音。元音在前辅音在后的情况,只能依次读出来。
4. 对于音节的知识,你至少知道了不同的元音(及结尾的 )属于
/l/ /n/
不同的音节,这就够了,余下的事情可以都交给词典。有了音节的区
分之后,遇到读起来比较拗口的长单词,你就可以按音节把单词拆
开,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读,读准了再连起来就行。这样一来,你会发
现长单词读起来容易多了。
5. 对于超过一个音节的单词来说,不同的音节读音轻重不一样,需要重
读的音节称为「重读音节」,也叫单词的重音,重读时只需要把其中
的元音重读出来就行。重读通常有三种办法:1)提高音调;2)增大
音量;3)放慢语速。这三种办法通常可以配合使用,即同时提高音
调、增大音量、放慢语速。
6. 通常重读的音节会比其他音节发音时间稍长一点,而且你会发现,英
音中的长音通常都要重读,因为拖长发音本身可以认为是放慢语速的
同义词。
7. 如果你能够感知音调高低变化,尽量多使用提高音调的方法,这种表
示强调的方法在英语中使用非常频繁。
8. 对于大部分常用单词来说,直接去记词典上标注的重音或模仿母语者
说话时的单词重音是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有用的一条规则是,对于三
个音节及三个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词来说,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重
读。这种长单词在日常口语中不太常见,通常出声朗读的机会不多,
偶然需要读的时候,通常你就按这个方法去读,问题不大。
9. 所谓的清辅音浊化:sky 中的 k 的读音根本就不是 ,只是作为中国 /g/
人很难听出它和 的区别。在母语者看来,这个音只是 的一种变
/g/ /k/
体,其他三个音( 后面的 /s/ )也是如此。因此,把这种
/p/ /t/ /tr/
现象叫「清辅音浊化」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实际发音时,对于 后 /s/
面的
/p/ /k/ /t/ /tr/你依然选择 的发音方式,只需
/b/ /g/ /d/ /dr/
要在发音时轻轻发就行。只有 这四个清辅音跟在
/p/ /k/ /t/ /tr/ /s/
后面时,会有这种发音变化,其他清辅音跟在 后面时,正常发清 /s/
辅音就好了。
10. 所有发 American T 的 都可以发正常的 ; 必须在两个元音中
/t/ /t/ /t/
间,才有可能发 American T; 所在的音节不重读,才有可能发
/t/
American T。
11. 对口语学习来说,你完全可以不学 American T。从听力的角度来说,
哪怕你发音学的是英音,你也需要知道美式英语中有 American T 这种
现象,遇到时需要额外留意,这样才能更快让你听懂美式口音。
12. 对于口语来说,鼻腔爆破的发音方式完全可以不学——母语者也不都
这么发音。对于听力来说,为了能够更快听懂各种口音,遇到这种单
词你需要额外留意。此外,一开始学习口语时,不建议模仿英音的
Glottal T,听力遇到了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
13. 所有这种在拼读单词时出现的语音现象,在两个连续的单词之间都有
可能出现,尤其是 American T 和鼻腔爆破这两种情况需要额外注意。
今日任务
1. 每天继续抽几分钟把自己有问题的音标的发音方式想一遍,把每个音
再练一遍。
2. 每天练完自己发音困难的音标之后,继续朗读相应的单词练习,朗读
的同时,大脑要不断想着正确的发音方式。
3. 在网上搜索 American T、鼻腔爆破、British Glottal T 的相关视频,切
身体验一下这几种发音方式听起来是什么感觉(YouTube 和 bilibili 上
都有很多视频)。
4. 查阅语法书,复习名词变复数、动词变单数第三人称、动词变过去式
和过去分词的规则变化方式,以及变化后相应的词尾发音,彻底记
住。
思考如下问题,欢迎把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PTE考试的口语部分,有一种题型叫做 Repeat Sentence(重复句子),即
放一句话的录音,你马上重复一遍,录音只放一遍。下面是我给的一个录
音的例子,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够只听一遍就重复下来。注意只
能听一遍,可以先给自己几秒钟准备一下。
编者注:此处有音频录音,如果你正在使用移动端客户端可能无法收听,
请切换至桌面网页版查看,或 点击这里 下载录音文件。
录音中句子是我自己根据 PTE 常见的考法写出来的,单词都是中学词汇,
由我的同事 Tara 老师录制,正常语速。但是,只听一遍的情况下,能完整
重复下来整句话的人应该不多。反过来说,如果你能重复下来,说明你的
听力口语已经很好了。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给出这句话的原文。
不管你是否能重复,请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 PTE 的 Repeat Sentence 题
型主要在测试什么能力?注意不要说「听力」或「口语」这种笼统的答
案。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所有发音组
4.5
合(一):简单跟读法
编者按:本篇内容中包含三段听力练习,如果你正在使用手机客户端
浏览本篇,可能无法正确收听。建议使用网页版,或 点击这里 下载三
段声音到本地。
思考
「磨耳朵」真能让你听懂英语吗?
在一些英语考试(如 PTE)中,有一种叫做「重复句子」的题型。题
目要求考生听完一句英文,马上重复一遍。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我
举了一个例子,并留给大家一个问题:这种题型具体在考查什么能
力?
除了「听力」「口语」这种笼统的答案之外,以往教学中,我听到的
最多的答案是「短时记忆力」。这种说法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甚至很
多英语老师也是这样告诉学生的:你刚刚听到一句话,只有马上把它
记住才能重复,难道不是在考查短时记忆力吗?
如果你也同意这种说法,那我们再做一个实验。下面是我请播客节目
Byte.Coffee 的主持人 MilkShake 羊录制的一个中文句子,长度和昨天
的英文句子差不多。请你在听完一遍之后,马上重复,看看是否能够
一字不差地重复下来。
我猜只听一遍就做到的人也不多,哪怕做到了估计也要很努力地听。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不知道这时你会不会产生疑问:对于母语我都
很难做到的事,一个考外国人的英语考试却要求我们做到,是不是对
外语学习者要求太高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要求高,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下面是我录制的一句
中文,字数和刚才的中文句子一样。同样,请你在听完一遍之后,马
上重复。
你是不是发现这一句重复下来要比上一句容易得多?哪怕你两句都无
法做到一字不差,但大部分人第二句重复的字数也会更多一些。
问题来了,这两句话长度一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短时记
忆的难度应该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你重复 MilkShake 羊的句子如此
费劲,重复我的句子就那么容易呢?难道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
突然得到天启,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短时记忆力暴涨?我觉得我
的文章没有这种神奇作用。
真正的原因来自句子的内容。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把两句话的内容摘
录如下:
中文句 1:这就是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术的基本原理。(MilkShake
羊)
中文句 2:我们今天下午先去健身房跑步,然后吃饭。(郝海
龙)
中文句 1 其实来自 MilkShake 羊的专业领域,其中的「全场光学相干
层析术」是一个生物医学光学术语,我们大部分人对于这个术语比较
陌生。
反观中文句 2,句中所有的词我们都很熟悉,哪怕这个句子是你第一
次听说,在重复时,你的大脑也只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一些词重新组装
了一下而已。具体来说,「我们」「今天下午」「先去」「健身房」
「跑步」「然后吃饭」这些词或者短语你的脑子里面早就存在,你在
重复这句话的时候,根本没有去记忆句子的内容,你的大脑只是快速
调出了你之前对这些词的记忆,然后按照你听到的顺序重新排列了一
下。这并不是什么短时记忆力,这些表达早就存在于你的长期记忆之
中了。
然后我们回到 Tara 读的这个英文句子。
这句话的原文如下:
The student center is situated at the corner of the university behind the
library. (Tara)

你会发现这里面的所有的词和短语都是日常用语。如果你的英文足够
好,你完全不用记忆句子的内容,你的大脑只需要把你已经很熟悉的
表达按照句子的顺序排列一下。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做好这种题,意味着你的长期记忆中存储了很多
这种常用的英文表达,并且能够在听到那一瞬间,快速从长期记忆中
提取出来,并按照题目句子中的单词顺序排列。你再想想,如果你能
够做到这一点,是不是说明你的英语听力口语已经很好了?这正是这
种英语考试能够测出你英文水平的重要原因。
而与这种听说能力直接相关的并不是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而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简单来说,你的大脑
为了应对眼前出现的事情,需要短时间内存储并处理一部分信息,完
成这种工作的系统,就叫工作记忆。(如果你对计算机比较熟悉的
话,工作记忆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脑的内存或者缓存,长期记忆可以理
解为硬盘。)
比如,在重复句子时,我们要重复听到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要处理的
任务,所以我们把这个句子的信息暂时存在工作记忆中,等待大脑下
一步处理。如果句子的表达你非常熟悉,你的大脑会从你的长期记忆
里马上找到这些表达,然后重新组装,说出来;但如果句子的表达你
不是很熟悉,那就必须依赖于你的短时记忆和模仿能力了。对于日常
的听力和口语来说,你只依赖短时记忆和模仿能力基本上不可能完成
重复句子的任务,更不可能在与人对话时顺畅交流。
因此,我们听力口语部分的训练重点如下:
1. 把尽可能多的常见英文表达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2. 尽可能提高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对接速度。

好消息是,要训练这两点,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刻意练习。 1

参见:安德烈·艾利克森 & 罗伯特·普尔(2016). 刻意练习(王正林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刻意练习其实就是我们说了无数次的:用正确的
方式模仿与重复。
如《4.1 听力和口语,从何开始?》一文中所说,首先,我们要掌握英语
里面存在的发音,这一点正是前几篇文章的要点。其次,我们要掌握
英语里存在的所有可能的发音组合,毕竟我们讲话时不是一个音一个
音在蹦,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我
们开始讲到发音组合时,「掌握」意味着你需要能够把发音组合和意
思对应起来。
现阶段训练材料的选择
和阅读一样,我们首先要保证正确率,然后再追求速度。因此,我们
现阶段选择的训练材料非常简单,就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前 30
篇文章。
这份材料首先是正确的英语,而且速度够慢,适合还在练习音标发音
的我们。而且教材本身分为英音版和美音版,请根据你想学的口音自
行选择。
训练方法:简单跟读法
每天找一篇文章来训练,连续训练三十天。训练方法非常简单,因此
我把它称之为简单跟读法,步骤如下:
1. 不看原文,先听一遍录音。
2. 通读听力原文并理解其内容。
3. 逐句跟读。
4. 全文跟读。
5. 再听五遍。

每一遍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我们具体来看。
1. 不看原文,先听一遍录音
每一篇录音大概只有一分多钟,不用有太大压力,只要认真听,大概
体会一下能听懂多少即可。
2. 通读听力原文并理解
找到听力原文,通读一遍。通常你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基本上
都能读懂,但遇上个别读不懂的地方,请彻底查清楚,并记入生词
本,加到背单词任务中。
如果你从来没做过前面的阅读训练,并且彻底读不懂原文,那么请查
阅前面的辅助精读法,用辅助精读法来阅读这篇听力材料。
3. 逐句跟读
只放第一句录音,跟着读一遍,等第一句能彻底跟读下来,再来第二
句,以此类推,直到全文每一句都可以跟读下来。如果一开始有困
难,可以先看着原文读,等能跟下来再把原文拿开。
注意两点:
1. 跟读每一句时,脑子里一定要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忘了,退
回上一步。
2. 一定是跟读,即一定要先放录音,然后完全模仿原句的说话方式
(包括停顿、语气、语调等),而不是照着朗读。
4. 全文跟读
不要看原文,一边放整篇文章录音,一边跟着录音读。跟读时,你可
以选择如下两种方式:
1. 你跟读时可以比录音延后几秒钟。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影子跟读
法,即你自己的声音像影子一样跟在原录音的后面。真正的影子
跟读通常是在跟一篇没有原文的新材料,如果不延后几秒,你不
可能知道你在跟的内容是什么,所以难度比较高,我们这里因为
看过原文,所以难度相对会低一些。
2. 你也可以在放录音的同时跟读。你可能会觉得这和把课文背下来
没什么区别,不过不用纠结这个,真背下来是好事。
与上一步一样,要完全模仿原句的说话方式,跟读到哪一句,脑子里
要想哪一句话的意思。
如果一遍不成功,就再来一遍,中间不要暂停。直到你能完完整整地
把一整篇文章跟读下来为止。如果中间有哪一句跟读不下来,也可以
针对这句做专门练习,然后再开始下一遍。
5. 再听五遍
纯听五遍录音,听到哪句话脑子里就想哪句话的意思,如果中途走
神,则这一遍不算。
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文章,对阅读来说很简单,听力材料也
只有一分多钟,但要做到彻底跟读下来也不容易,第四步跟读二
三十遍之后才成功完成一遍的情况也属正常。
2. 虽然方法简单,但是如果你之前从来没这么练过,刚开始可能练
十分钟头就炸了。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先给自己定每天十分钟的
目标,你花两三天练一篇文章也可以。最后能够做到每天练一
篇,就算成功。
3. 再强调一遍,无论是纯听还是跟读,练到每一句话,脑子里一定
要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让声音信号和意思
建立联系。你也许听过一个说法叫做「磨耳朵」,即长时间把自
己浸泡在英语听力材料当中,这种方法几乎无效,原因就是听的
时候根本没去想意思,用来磨耳朵的英语最后全被大脑当作了杂
音。
4. 由于我们习惯于自己母语的发音,只要不练习英语发音,你的口
腔肌肉就会回到习惯于说汉语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每天早上刚起
床时最为明显——相当于你休息了一晚上之后口腔又恢复了默认
状态。因此,最好在每天练习完音标之后,再做简单跟读练习,
在音标练习结束后,你的口腔已经重新适应了英文的发音方式,
你在跟读时会更顺畅,你的口音进步也会更快。
5. 如果你有余力,第四步跟读成功后,可以考虑再跟读一遍,并给
自己录音。只要你严格按照步骤来,三十天后,对比第一天和第
三十天的录音,相信你会有惊喜。
6. 哪怕你只想提高听力,不想提高口语,也请完成跟读练习。
在简单跟读练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哪怕你用尽全力按照标准
发音方式去模仿,可自己的发音就是和听力材料中的声音不一样,甚
至有一些单词的读音听起来都和词典上的注音不一样,这种情况请先
尽量按照听力材料的发音去模仿。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就会谈到这个
问题。
本文小结
1. 听力口语训练的重点是:1)把尽可能多的常见英文表达存储在长
期记忆中;2)尽可能提高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对接速度。
2. 当我们开始讲到发音组合时,「掌握」意味着你需要能够把发音
组合和意思对应起来。
3. 在做跟读练习时,你需要时刻想着现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磨
耳朵」之所以无效,原因就是听的时候根本没去想意思,用来磨
耳朵的英语最后全被大脑当作了杂音。
4. 最好在每天练习完音标之后,再做简单跟读练习,在音标练习结
束后,你的口腔已经重新适应了英文的发音方式,你在跟读时会
更顺畅,你的口音进步也会更快。
今日任务
1. 每天继续抽几分钟把自己有问题的音标的发音方式想一遍,把每
个音再练一遍。
2. 每天练完自己发音困难的音标之后,继续朗读相应的单词练习,
朗读的同时,大脑要不断想着正确的发音方式。
3. 找到《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前三十篇文章及录音,每天在完成
前两个任务之后,用简单跟读法跟读一篇文章,直到三十篇文章
练完为止。
为保证发音标准,以上第 1 项和第 2 项任务请至少都重复到三十天。
如果你时间充裕,精力充沛,第 3 项任务可以一天完成两个,十五天
后即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但是提醒一点,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速
度,质量才是关键。简单跟读本身是个力气活,一天两篇已经足以让
你筋疲力竭,人在疲劳的时候口部肌肉的动作也很难做标准,口音也
势必会受影响,如有余力不如多看两篇文章。
附录
推荐两个练习听力的手机软件:
1. 每日英语听力(欧路词典出品)
2. 轻听英语(朗易思听出品)

这两个软件里面有丰富的听力练习材料,并且都支持逐句跟读的模
式。
为什么我听到的读音和词典上标
4.6
注的不一样?——音变现象
Nice to meet you 有几种读法?
编者按:本篇内容里包含大量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
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出现乱码、问号、方框等其
它符号。推荐使用桌面浏览器阅读,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在我们做英语跟读训练时,经常会发现母语者说话时,句子中单词的发音
和词典上的注音不一样,以至于在跟读时,经常会觉得自己听错了,或者
听不出来说的是什么。
如果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请相信自己的感觉是对的。我们听到一个单词的
发音时,只要反复多听几遍,发音相同与否,通常自己可以判断出来。也
就是说,你确实会听到母语者在讲话时,单词的发音和词典上不一样的情
况。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单词和单词连接的位置。当上一个单词末尾的音和下
一个单词开头的音碰到一起时,因为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为了省力),经常会偏离单词原有的发音。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
话:Nice to meet you,美国人读起来就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这种情况称之
为音变现象,也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为了更方便讲清楚这些变化,我们先罗列一下英语中不同的发音碰到一起
的四种可能的情况:
1. 辅音遇上元音;
2. 辅音遇上辅音;
3. 元音遇上元音;
元音遇上辅音。
4.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四种情况涵盖的不仅仅是上一个单词结尾音和
下一个单词开头音相遇的情况,而是涵盖了英语中任意两个发音遇到一起
的情况,包括单词内部。因此,本文讲到的音变现象,不仅仅适用于两个
单词之间,大都也适用于单词内部两个音遇到一起的情况,具体的例子会
在讲到特定的音变现象时给出。
其次,我们在讲到单词拼读时曾说过,对于第 4 种「元音遇上辅音」这种
情况,只能依次将元音和辅音读出来。在单词内部如此,在两个单词之间
也是如此,因此这种情况通常不存在发音的变化,不在我们今天音变现象
的讨论范围。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前三种情况下,语音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 当辅音遇上元音
1.1 「辅音+元音」的连读
在讲到单词拼读时,我们曾说辅音拼读元音时,就像汉语的声母拼韵母一
样,连在一起听上去像一个整体。因此,当两个单词遇到一起,前一个单
词结尾是辅音,后一个单词开头是元音时,你也遵循这种拼读的方法,让
它们连起来像一个整体一样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辅音+元音」的连读。
简单来说,你可以认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单词,是一个单词。
比如,当我们遇到 dream about 这个词组时,dream 的结尾是辅音 /driːm/
,about
/m/ 的开头是元音 ,这两个单词连读,你就当是在读一
/əˈbaʊt/ /ə/
个单词 dream about,它的音标是 。当我们把它俩的音标写在
/driːməˈbaʊt/
一起时,你就正常按照一个单词的读法把它们读出来。读的时候,你会发
现 像一个整体, 像一个整体,
/driː/ /mə/ 像一个整体。 /baʊt/

与之类似,半元音 和 在单词开头时,也可以被前面的辅音拼读,连
/j/ /w/
起来像一个单词。 和 之所以叫半元音,就是因为它们能在某些时候
/j/ /w/
体现出元音的特点,这种情况下你把他们当元音理解也没什么问题。比
如,我们熟悉的 Thank you,其中 Thank 的 和 you 开头的 也发生了
/k/ /j/
连读,因为 k 和后面的 you 结合更紧密,以至于我们听起来是 Than 和 Q 两
个音,这是对的。同理,文章开头的 Nice to meet you 当中 meet you 也是这
种「辅音+半元音」的连读方式来读。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辅音+元音」的连读(包括「辅音+半元音」的情
况)其实并没有发生发音变化,只是把两个连续的单词读起来更像一个整
体了。
1.2 英音中的「r 连读」
英式发音中,单词结尾的 r 通常不发音,比如 care,如果你按英音来读,就
读作 ,但是当这个单词后面的单词以元音开头时,这个 r 就会发
/keə/ /r/
的音,这种情况称之为「r 连读」。比如,care of 这个词组的发音就是

/keər/ + /əv/ = /keərəv/

因此,你会发现 care 的英式发音在注音时,经常用 来注音,括号/keə(r)/


里面的 的意思就是,当这个单词后面接元音时, 的音要发出来。
/r/ /r/

(美式发音中,因为 r 本身要发 ,care 的发音就是 ,因此,按照


/r/ /ker/
辅音遇上元音的情况正常连读就行,没必要专门提「r 连读」这个概念。)
2. 当辅音遇上辅音
当两个辅音相遇时,发音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多,不过请谨记一点,辅音遇
上辅音发生音变的情况都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意两个辅音遇上了都会有
变化,请在阅读时牢记这些条件,才能更快地在听力和口语中掌握这些变
化。
为了方便讲解,我们把「辅音+辅音」产生的音变现象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叠合、同化、失爆、联合音变、击穿,我们分别来看。
2.1 叠合
当前一个单词的结尾辅音和紧接着的单词的开头辅音相同时,两个音只需
要读一个,不用把两个音分别依次都读出来,这种情况叫做叠合。
例如,当我们问别人时间时,有一种问法是:
What time is it now?

这里面 What 和 time 就出现了叠合现象,what 的尾音 和 time 的开头音


/t/
,两个音只需要读一个。
/t/

这种情况在单词内部也有,比如 letter 这个词当中的两个 t 读一个 ,其 /t/


实也是叠合的结果。
2.2 同化
当前一个单词结尾的辅音和后一个单词开头的辅音是相似音时,前一个单
词结尾的辅音可以不发,直接读后面的单词,这就是所谓的相似音同化现
象,本文中我们简称同化。比如 she is so nice 这句话中 is 的尾音是 ,so
/z/
的开头音是 ,这两个音就属于相似音,通常你听不到 is 的 这个音,
/s/ /z/
即发生了相似音同化现象。
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英语里哪些音属于相似音呢?
首先,任何两个成对的相似音互为相似音,如下表所示。刚刚的 遇上 /z/
即为一例。
/s/
当然,实际的英语环境中,tr 和 dr 只会出现在元音前面,所以基本不会遇
到这两个音同化的情况。ts 和 dz 通常只出现在单词末尾,所以也基本不会
遇到这两个音同化的情况。
其次, 和 这四个音当中,任意两个都可以认为是相似音。
/s/ /z/ /ʃ/ /ʒ/
比如:
Does she like me?

这句话中 Does 的尾音是 ,she 的开头音是 ,因此通常你听母语者说


/z/ /ʃ/
这句话时,你听不到 Does 的尾音 ,Does she 听起来是 。 /z/ /dʌʃi/

看完相似音同化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叠合,就是同化的极端形式:
两个相似的音只发后面一个,那么两个相同的音当然也只发一个就够了
(你可以理解成只发后面一个)。
2.3 失爆
所谓失爆,是指爆破音在有些情况下会失去爆破。当前一个单词结尾的音
是爆破音,即 ,
/p/ /b/ , ,紧随其后的单词以辅音开头时,
/t/ /d/ /k/ /g/
前面单词的爆破音就可以失去爆破。
我们知道爆破音在发音的时候有两个步骤:闭气和释放。失去爆破指的是
只做了闭气的动作,没有释放,就开始继续发后面的音了。简单来说,就
是很多老师讲到的「只做口型」不发音。
比如 She is a good student 这句中,good 的尾音是爆破音 ,紧随其后的 /d/
student 开头音是辅音 ,所以你在实际的英语环境中,这句话经常听不到
/s/
good 的 的声音,即 失去爆破。
/d/ /d/

文章开头的 Nice to meet you,这句话中 meet 的尾音是爆破音 ,紧随其 /t/


后的 you 的开头音是辅音 ,因此,你也有可能在日常英语环境中,听不
/j/
到 的发音,即 失去爆破。
/t/ /t/
此外,一个句子结尾的爆破音也有可能失爆,比如 That‘s important 这句
中,important 最后的 t 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有两点需要注意:
1. 失爆这种音变现象只和爆破音有关系,其他音本身不爆破,因此也不
可能存在失去爆破的情况。
2. 失爆并不意味着这个音彻底消失,闭气的口型一定要做,否则就属于
发音错误。你可以自己尝试「只做口型不发音」和「彻底跳过这个
音」,并录音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其实有明显的区别。
在单词内部有时也有失去爆破的现象,比如 active 这个单词,其中 c 发爆破
音 ,紧随其后的 t 发 ,是一个辅音,因此, 就可以失去爆破,只
/k/ /t/ /k/
做口型不发音。
2.4 联合音变
辅音 分别遇到 时,两个音连在一起,发音可能会发生
/t/ /d/ /s/ /z/ /j/
变化,通常称之为四大联合音变。变化规律如下:
1. + 变做 。例如,can’t you 两个词连在一起时,can’t 的尾音
/t/ /j/ /tʃ/
遇到 you 开头音 可能会变成 。
/t/ /j/ /tʃ/
2. + 变做 。例如,would you 两个词连在一起时,would 的尾
/d/ /j/ /dʒ/
音 遇到 you 开头音 可能会变成 。
/d/ /j/ /dʒ/
3. + 变做 。例如,miss you 两个词连在一起时,miss 的尾音
/s/ /j/ /ʃ/
遇到 you 开头音 可能会变成 。
/s/ /j/ /ʃ/
4. + 变做 。例如,these years 两个词连在一起时,these 的尾音
/z/ /j/ /ʒ/
遇到 years 开头音 可能会变成 。
/z/ /j/ /ʒ/

文章开头的 Nice to meet you 中 meet 的尾音 遇到了 you 的开头音 时


/t/ /j/
可能会变成 ,现实中这种读法也不少见。
/tʃ/

这四大联合音变并不一定会出现,只是在母语者的讲话中出现的话,请不
要意外。你自己在讲话时,可以选择作出这种变化(可能会省力一些),
也可以不变,随你喜好。
如果你听到读音切实发生了变化, 的发音有时候会被保留,有时候会消
/j/
失。比如 miss you 在真是语境下,可能会被发成 ,也有可能发成 /mɪʃjuː/
,还有可能发一个介乎两者之间的音,遇到了请都不要意外。
/mɪʃuː/

这种联合音变在单词内部也会出现。比如 Education 这个单词,如果你查一


些老词典,注音可能是 (我当年学的读音就是这个),但
/edjuː'keɪʃən/
新词典通常会注成 或
/ˌedʒʊˈkeɪʃn/,这就是发生了 和
/ˌedʒuˈkeɪʃn/ /d/
联合音变的结果。
/j/

2.5 击穿
讲到音标发音时,我曾说 就是我们用嘴喘气的声音。当我们说话说得
/h/
太快时,很可能会出现这口气还没来得及喘,就马上开始发后面的音的情
况。比如,你可以试着读一下这句话 I seek her,当你读得很快的时候,h
的发音就若隐若现,似乎根本不存在。久而久之,在一些情况下 的音 /h/
就消失了,这种音变现象叫做击穿。
当然,击穿需要有一些条件:
1. 该单词不能在句首。比如,He is a handsome boy,当中 He 首字母 h 无
论如何要发音,不能被击穿。
2. 该单词不能重读。比如,还是这个例子 He is a handsome boy,其中
handsome 的首字母 h 一定要发音,不能被击穿。
3. 该单词必须要以 /h/ 开头。
4. 上个单词的尾音必须是辅音。

对于上述第二点,我们后面的内容中会讲到句子中单词重读的一些规则,
现在你只需要知道,满足上述三条的常见单词只有 have / has / had / he / her /
his / himself / herself / here 这些,而且 have / has / had 也只有在做助动词
(比如表示完成时)时才有可能被击穿。
3. 当元音遇上元音
我们在讲单词拼读时曾说过,通常元音和元音遇到一起时,听起来像两个
音。理论上这两个音你单独发出来就好了,但是实际口语中,为了让元音
和元音之间的过渡更加顺滑,有时候会在两个元音中间加入一个半元音 /j/
或 ,由此产生了发音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说 和 重要的另一个原
/w/ /j/ /w/
因。
我们具体来看。
3.1 插入 的情况/j/

当前面的单词尾音是 (包括 ), , , , ,下一个


/iː/ /i/ /ɪ/ /eɪ/ /ɔɪ/ /aɪ/
单词又以元音开头时,两个单词的发音中间,插入一个 。 /j/

前面我们在讲到元音发音时,曾说 (包括 ), , , 这 /iː/ /i/ /eɪ/ /ɔɪ/ /aɪ/


几个音的发音位置最后都会收到半元音 的发音位置,因此在发完这些 /j/
音之后,从半元音 开始接着发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半元音 本身也
/j/ /j/
属于辅音,因此用它来拼读后面的元音也会非常自然, 把前后的两个元 /j/
音连在一起,读起来就顺滑多了。
/ɪ/ 的发音口型和半元音 虽然有些不同,但非常接近,也很容易过渡
/j/
(具体的过渡方法就是 的发音方式),因此也会产生上述现象。
/iː/

我们最熟悉的例子是 May I 这个搭配,两个单词的音标连在一起本来是


/meɪaɪ/,但实际上你听母语者的读音是 。同理,「Yes, I am」这个
/meɪjaɪ/
常用表达,母语者的读音往往是 ,注意 I 和 am 之间
/jes aɪjæm/ /aɪ/ /æm/
多了一个 。 /j/

这种情况在单词内部也很常见,比如 radio 这个词,i 和 o 的发音中间明显


会用 来过渡。
/j/

当然,你也许会问,既然单词内部多出了一个 ,词典为什么不直接用音 /j/


标标出来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编纂词典的人认为他们已经给你注出来了。首先, /iː/
(包括 ), , , 这几个读音本身都要收到 的发音口
/i/ /eɪ/ /ɔɪ/ /aɪ/ /j/
型,因此不用单独注明 这个读音,只要你发音准确,你无论如何需要
/j/
在发完这几个音之后自动从 开始发音。 /j/

其次,对于单词内部原本发 ,在最新的词典中,往往会全部改成 , /ɪ/ /i/


原因之一就是 能够体现口型向 的转变,但 不能。比如 radio 这
/i/ /j/ /ɪ/
个单词,老词典的注音可能是 ,但新词典的注音通常会是 /ˈreɪdɪəʊ/ /
。你看到 而不是单个的 的时候,只要你掌握了 的正
ˈreɪdiəʊ/ /i/ /ɪ/ /i/
确发音,最终就应该把口型变到 的发音位置。 /j/

3.2 插入 的情况
/w/

当前面的单词尾音是 (包括 ), ( ), ,下一个单词


/uː/ /u/ /əʊ/ /oʊ/ /aʊ/
又以元音开头时,两个单词的发音中间,插入一个 。 /w/

道理和插入 的情况类似。因为 (包括 ), ( ),


/j/ /uː/ /u/ /əʊ/ /oʊ/ /aʊ/
这几个音的发音位置最后都会收到半元音 的发音位置,因此在发完这 /w/
些音之后,从半元音 开始接着发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半元音 本身
/w/ /w/
也属于辅音,因此用它来拼读后面的元音也会非常自然, 把前后的两个 /w/
元音连在一起,读起来就顺滑多了。
比如 go away 这个词组,两个词的音标连在一起原本是 ,但实际 /ɡəʊaʊt/
上你听母语者在读这个词组时,听到的往往是 。同理,「Yes, /ɡəʊwaʊt/
you are」这个常用表达,母语者的读音往往是 ,注意 you /jes juːwɑr/
/juː/ 和 are 之间多了一个 。
/ɑr/ /w/

这种情况在单词内部也很常见,常见的如 doing / going,你看音标分别是 /


ˈduːɪŋ/ 和 ,但实际你听到的经常是
/ˈɡəʊɪŋ/ 和 。 /ˈduːwɪŋ/ /ˈɡəʊwɪŋ/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好像还有一个与这几个音相关的音 没有提 /ʊ/


到。之所以没提,是因为根本见不到 后面加元音的情况。首先, 不 /ʊ/ /ʊ/
可能是一个单词的尾音。而在单词内部,与前面插入 的情况类似,只 /j/
要单词中原来的 后面是元音,在新词典中这个 通常都会被改成
/ʊ/ /ʊ/
,你见到了自动加入 即可。比如在旧词典中,actual 这种词的注音
/u/ /w/
可能是 ,但新词典基本上已经都注成了 /ˈæktʃuəl/,当你看到
/ˈæktʃʊəl/ /u/
而不是单个的 的时候,无论如何口型是需要收到 再开始发后面的音
/ʊ/ /w/
的。
4. 其他音变
除了前面讲到的三大类之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音变现象,我们
一起来看。
4.1 弱读与缩读
关于弱读,前面讲到音标时提到过,基本的规则只有一个,就是单元音通
常都可以弱读为 ,个别情况下双元音也可以弱读为 ,比如 my 有时
/ə/ /ə/
候听上去像 。其中听力材料中比较常见的是
/mə/ 弱读成 的
/ʌ/ /ɪ/ /ʊ/ /ə/
情况。
日常交流中,弱读现象会更多一些,但弱读的前提是不影响理解。如因为
弱读而没听懂,通常你说一句「pardon?」,对方至少会用不弱读方式重复
一遍,对于弱读严重的句子,母语者也有听不懂的情况。
除了弱读之外,日常英语中还有很多缩读,比如 them 这个单词前面 th 的发
音经常被省去,close them 有时候会缩写为 close’em。
对于缩读,首先需要你把常见的缩写(比如 it’s / can’t / could’ve 等)的读音
复习一遍。此外,网上有很多英语缩读表,你可以拿来做参考,但如果没
有语境,恐怕很难记住。
因此,无论是弱读,还是缩读,我建议在知道一些常见的情况之后,实际
练习时,遇到一例,解决一例,即在语境中掌握新表达。
4.2 American T 和鼻腔爆破在单词之间的例子
前面我们讲过的 American T 和鼻腔爆破在单词之间也可能存在。比如 but
和 a 连在一起时,but 的 有可能变成 American T,听起来像个轻轻的
/t/
。eat 和 in 连在一起时,因为 in 的 i 可能弱读为 ,所以 eat 的 和
/d/ /ə/ /t/
后面的 in 有可能采用鼻腔爆破的发音方式。
如前面所说,你可以选择用这两种发音方式,也可以不用,但听到的时
候,请不要觉得奇怪。
除了文章中谈到的音变现象,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音变现象,但通常只在
非常不正式的情况下出现,在你真正遇到时,再想办法掌握也不迟。
对于口语学习来说,在你读准发音的情况下,你需要把「辅音+元音」的连
读(包括 r 连读)、叠合、同化、失爆、击穿、元音中插入 和 这些 /j/ /w/
发音方式,有意识地运用起来,在你跟读的材料中出现弱读和缩读时,也
要意识地去模仿。对于其他音变,看你个人喜好。
最后说明一点,单词之间的音变现象其实都可以没有,你可以一个单词一
个单词读,但通常只在语速很慢的情况下会是这样,正常语速的英文都会
存在不同程度的音变。

本文小结
1. 你确实会听到母语者在讲话时,单词的发音和词典上不一样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单词和单词连接的位置。当上一个单词末尾的音
和下一个单词开头的音碰到一起时,因为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
个原因是为了省力),经常会偏离单词原有的发音,这种情况称之为
音变现象。
2. 音变现象不仅仅适用于两个单词之间,大都也适用于单词内部两个音
遇到一起的情况。
3. 和 之所以叫半元音,就是因为它们能在某些时候体现出元音的
/j/ /w/
特点。
4. 「辅音+元音」的连读(包括「辅音+半元音」的情况)其实并没有发
生发音变化,只是把两个连续的单词读起来更像一个整体了。
5. 英式发音中,单词结尾的 r 经常不发言,比如 care,如果你按英音来
读,就读作 /keə/,但是当这个单词后面的单词以元音开头时,这个 r
就会发 的音,这种情况称之为「r 连读」。
/r/
6. 辅音遇上辅音发生音变的情况都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意两个辅音遇
上了都会有变化,请在阅读时牢记这些条件,才能更快地在听力和口
语中掌握这些变化。
7. 当前一个单词的结尾辅音和紧接着的单词的开头辅音相同时,两个音
只需要读一个,不用把两个音分别依次都读出来,这种情况叫做叠
合。
8. 当前一个单词结尾的辅音和后一个单词开头的辅音是相似音时,前一
个单词结尾的辅音可以不发,直接读后面的单词,这就是所谓的相似
音同化现象,本文中我们简称同化。任何两个成对的相似音互为相似
音; 和 这四个音当中,任意两个都可以认为是相似
/s/ /z/ /ʃ/ /ʒ/
音。叠合其实是同化的极端形式。
9. 失去爆破指的是只做了闭气的动作,没有释放,就开始继续发后面的
音了。简单来说,就是很多老师讲到的「只做口型」不发音。当前一
个单词结尾的音是爆破音,即 , , 时,紧随其后 /p//b/ /t/ /d/ /k/ /g/
的单词以辅音开头时,前面单词的爆破音就可以失去爆破。
10. 四大联合音变:1) + 变做 ;2) + 变做 ;
/t/ /j/ /tʃ/ /d/ /j/ /dʒ/
3) + 变做 ;4) + 变做 。
/s/ /j/ /ʃ/ /z/ /j/ /ʒ/
11. 在一些情况下 的音就消失了,这种音变现象叫做击穿。击穿需要
/h/
有一些条件:1)该单词不能在句首;2)该单词不能重读;3)该单词
必须要以 开头。 /h/
12. 当前面的单词尾音是 (包括 ), , , , ,下
/iː/ /i/ /ɪ/ /eɪ/ /ɔɪ/ /aɪ/
一个单词又以元音开头时,两个单词的发音中间,插入一个 。 /j/
13. 当前面的单词尾音是 (包括 ), ( ), ,下一个
/uː/ /u/ /əʊ/ /oʊ/ /aʊ/
单词又以元音开头时,两个单词的发音中间,插入一个 。 /w/
14. 单元音通常都可以弱读为 ,个别情况下双元音也可以弱读为 , /ə/ /ə/
比如 my 有时候听上去像 。其中听力材料中比较常见的是 /mə/ /ʌ/ /ɪ/
弱读成 的情况。
/ʊ/ /ə/
15. 无论是弱读,还是缩读,我建议在知道一些常见的情况之后,实际练
习时,遇到一例,解决一例,即在语境中掌握新表达。
16. American T 和鼻腔爆破这两种发音方式在单词之间也可能存在。
17. 对于口语学习来说,在你读准发音的情况下,你需要把「辅音+元音」
的连读、叠合、同化、失爆、击穿、元音中插入 和 的这些发音
/j/ /w/
方式,有意识地运用起来,在你跟读的材料中出现弱读和缩读时,也
要意识地去模仿。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发音有困难的音标练习和对应的单词练习。
2. 继续完成简单跟读三十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任务,在跟读时,
注意本文提到的所有音变现象,并有意识地应用到你自己的发音当
中。
掌握英语中存在的所有发音组合
4.7
(二):辅助跟读法
编者按:本篇内容里包含大量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
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出现乱码、问号、方框等其
它符号。推荐使用桌面浏览器阅读,以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一起看了英语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正式因为有这些现
象,很多朋友才会觉得母语者说英语时,吐字不够清晰,句子里的单词连
成一片,不像我们汉语一样字正腔圆,给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既然我们学的是人家的母语,你要做的不是指责他们不够「字正腔
圆」,而是主动去模仿他们的发音方式和状态,争取也能让你自己的发音
像他们一样连成一片,与此同时,也能听懂他们连成一片的英语发音。
不过这件事和学英语时碰到的很多其他事情一样,也是知易行难。对于刚
刚明白音变现象是什么的朋友来说,很难在听完一句话之后,马上就把其
中的音变现象识别并模仿出来。为此,我们需要在跟读时,加入一些辅助
手段——在听力原文上面对音变现象进行标注。
1. 标注音变现象的方式
前面所讲的音变现象中,比较重要的是连读(主要指「辅音+元音」的连读
和 r 连读)、叠合、失爆、同化、击穿、元音中插入 和 ,需要我们
/j/ /w/
系统性地在听力材料上做标记的主要也就是这些现象。
我习惯把听力材料打印出来,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材料上标注。当
然,你也可以采用电子标记工具,比如适用于平板电脑的 PDF 标记软件
等。
1.1 连读与叠合的标注方式
如果你遇到了「辅音+元音」连读(包括 r 连读)和叠合的现象,就把产生
音变现象的两个发音相关的字母用一条弧线连起来。比如:
1. She went to the convenience store.
2. Her sister is like a bird.

句 1 中,went 的尾音和 to 的头音都是 ,产生了叠合现象,两个 只 /t/ /t/


需要发一个,标记时你可以用一条弧线把 went 的 t 和 to 的 t 连接起来;
convenience 的尾音和 store 的头音都是 ,也产生了叠合现象,两个/s/ /s/
只需要发一个,标记时你可以用一条弧线把 convenience 中发 的 c 和 /s/
store 的 s 连接起来。

句 2 中,sister 的尾音在美音中是辅音 ,is 的头音 是元音,因此产 /r/ /ɪ/


生了连读(英音中属于 r 连读),标记时你可以用一条弧线把 sister 的 r 和
is 中发 /ɪ/ 的 i 连接起来;like 的尾音是辅音 ,a 的发音 是元音,因 /k/ /ə/
此产生了连读,标记时你可以用一条弧线把 like 的 k 和 a 连接起来。
具体的标注方式如下图:

连读与叠合的标注方式
1.2 失爆、同化与击穿的标注方式
失爆、同化与击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原来该发出来的一个音没有发出
来,因此我们标记时,只需要直接将没有真正发出来的音划掉即可。比
如:
1. Yolanda is the most beautiful cat.
2. Laura is so nice.
3. Let her go.

句 1 中 most 尾音 后面接一个辅音 ,因此可能失爆,直接划掉 t。句


/t/ /b/
2 中,is 的尾音是 ,后面的单词 so 的头音是 ,因此存在同化,is 的
/z/ /s/
s 不发音,直接划掉。句 3 中,her 的头音 可能被击穿,直接划掉。 /h/

具体标注方式如下图:

失爆、同化与击穿的标注方式
1.3 元音中插入 或 的标注方式
/j/ /w/

元音中插入 或 的标注方式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拿笔在相应的位置写
/j/ /w/
j 和 w 即可。比如:

1. Go away.
2. You're never going to be on time.
句 1 中 Go 的尾音是 ( ),这个双元音以 结尾,后面 away 的
/əʊ/ /oʊ/ /ʊ/
开头音是元音,因此两个音中间需要插入半元音 ,你直接在两个单词中 /w/
间写个 w 即可。句 2 中 be 的尾音是 ,on 的开头音是元音,二者之间/iː/
需要插入半元音 ,你直接在两个单词中间写个 j 即可。
/j/

具体标注方式如下图:

元音中插入 `/j/` 或 `/w/` 的标注方式


1.4 音变现象标注示例
明白了上述三类标注方式之后,我们来看一个相对长一点的示例。比如下
面这段话:
The last time I saw her I asked her to marry me. She was so excited and said
yes immediately.

做完标注之后,会变成这个样子:
音变现象标注示例
在你跟读时,一开始你可以一边听录音,一遍照着自己的标注好的听力材
料来读,这样到了相应的位置时,这些标记就会让你产生警觉,帮助你更
快反应出音变现象——无论是听力还是口语。
2. 辅助跟读法
在明白了如何在听力材料中标注音变现象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这种辅助手
段纳入到自己的跟读练习中,因此我们不妨把这种新的跟读方式称为辅助
跟读法。
具体步骤如下。你可以在做听力练习时,把这篇文章放到旁边,对照操
作。
第一步:不看原文,先听一遍录音
放松听一遍录音,大概感知一下自己能听懂多少。
第二步:通读并理解听力全文,标出音变现象
找到听力原文,通读一遍。通常你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基本上都能
读懂,但遇上个别读不懂的地方,请彻底查清楚,并记入生词本,加到背
单词任务中。
此外,将连读、叠合、失爆、同化、击穿、元音中插入 和 这几种音
/j/ /w/
变现象按照前文的方式进行标注。标注时,请把所有可能的音变现象都标
记出来,哪怕音频材料中没有出现这种音变现象。这样才能培养出你对音
变现象本身的敏感。
第三步:逐句跟读
照着原文逐句跟读,尤其注意自己标记好的音变现象。如果你发现自己标
注的一些音变现象,听力录音中并没有出现,可以按照录音的方式来读,
但你要知道这个地方存在音变的可能性。而且,随着后续练习材料语速加
快,音变现象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在你能够照着原文顺利跟读下来之后,撤掉听力原文,继续逐句跟读,直
到每一句都能跟下来为止。
注意两点:
1. 跟读每一句时,脑子里一定要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忘了,退回上
一步。
2. 一定是跟读,即一定要先放录音,然后完全模仿原句的说话方式(包
括停顿、语气、语调等),而不是照着朗读。
第四步:全文跟读
不要看原文,一边放整篇文章录音,一边跟着录音读。跟读时,你可以选
择如下两种方式:
1. 你跟读时可以比录音延后几秒钟。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影子跟读法,即
你自己的声音像影子一样跟在原录音的后面。当然,真正的影子跟读
通常通常并没有听力原文,如果不延后几秒,你不可能知道你在跟的
内容是什么,所以难度比较高,我们这里因为看过原文,所以难度相
对会低一些。
2. 你也可以在放录音的同时跟读。你可能会觉得这和把课文背下来没什
么区别,不过不用纠结这个,这个阶段真背下来是好事。
与上一步一样,要完全模仿原句的说话方式,跟读到哪一句,脑子里要想
哪一句话的意思。同时,注意音变现象。
如果一遍不成功,就再来一遍,中间不要暂停。直到你能完完整整地把一
整篇文章跟读下来为止。如果中间有哪一句跟读不下来,也可以针对这句
做专门练习,然后再开始下一遍。
第五步:再听五遍
纯听五遍录音,听到哪句话脑子里就想哪句话的意思,如果中途走神,则
这一遍不算。
以上就是我们的辅助跟读法。
如果你曾经听过一种叫「五步精听法」的听力练习方法(具体操作方法网
上可以很容易地搜到),你会发现辅助跟读法就是「五步精听法」的简化
版。之所以可以简化,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之前阅读训练积累的词汇和语法
基础。如果你之前没有认真做过阅读练习,现在就需要在第二步针对听力
材料做辅助精读训练,因为如果你不懂听力材料的意思是什么,你不可能
把听觉信号和意思联系在一起。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从今天起,在做跟读练习时,请改用辅助跟读法,直
到你的听力口语能力上了第一个台阶为止。至于你的听力和口语何时能上
第一个台阶,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讲。
提示:本文主要讲了音变现象的标注方式和辅助跟读法的步骤,不提供小
结,请一字一句认真阅读全文。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发音有困难的音标练习和对应的单词练习。
2. 继续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三十篇的跟读任务,跟读时改用辅助
跟读法。
听力口语的第一个台阶:What
|惊喜福利🎁
4.8
did you mean by …?
在你用「简单跟读法+辅助跟读法」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三十
篇的跟读任务之后,你的英语听力和口语其实已经有了切实提高,主
要体现在两方面:
1. 你已经具备无障碍说出英语中所有发音组合的能力——尽管语速
比较慢,但你的发音母语者已经能够听懂了。如果你严格执行发
音练习,你的口音很可能已经相当不错了。
2. 你也已经能够识别出所有的发音组合,只要这个发音组合有意
义,并且你之前见过,在语速足够慢的情况下,你也能明白其含
义。
这两点能力提升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你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业余时
间,就已经基本解决了发音问题。
只是对于实际应用来说,这种提升并不明显,你自己甚至都可能没有
感觉到,因为日常口语交流时,要比《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语速快
很多,你可能依然听不懂美国人说话,口语的常见表达积累也才刚刚
起步。因此,我们需要在做一些提高练习,才能让自己的听力口语水
平真正走上第一个台阶。
选择合适的听力练习材料
首先,我们来看练习材料。在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三十篇的跟
读任务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如下几种练习材料中选
择。
如果你正在准备托福或雅思考试
托福 TPO 和剑桥雅思的听力材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练习材料。如果你
正在准备这两种考试,不如就用这种材料来做辅助跟读。具体如下:
如果你在准备托福,请找较新的八套题的听力材料,比如 TPO
31–38,每套听力材料有 6 段录音,平均每段录音 5 分钟左右,总
共是 48 段录音,请按照辅助跟读法完整跟读下来。
如果你在准备雅思,请找较新的八套题的听力材料,比如剑桥雅
思 11 和 12 两本书中的八套题,每段录音 5–10 分钟不等,总共有
32 段录音,请按照辅助跟读法完整跟读下来。

如果你没有在备考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 60 篇文章也是很好的跟读材料,平均每篇只
有三分钟,你只要坚持把这 60 篇文章跟读下来,你的听力和口语就能
上到第一个台阶。同样,想学英音就选英音版,想学美音就选美音
版。
另外,如前文所说,在你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跟读训练之
后,你的语音外国人通常都可以听懂。如果你对语音没有进一步的追
求,哪怕你不考试,你也可以选择雅思的听力材料(如剑桥雅思 11 和
12 两本书)来做跟读训练。雅思听力每套题有四段材料,各具特点:

1. 第一段是对话,通常是电话沟通日常事务,比如旅行订票、加入
社团、预定活动场所等。
2. 第二段是讲话,通常是介绍一个场所,比如导游介绍游览路线
等。
3. 第三段又是对话,通常是学校背景,比如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之
间讨论作业或论文等。
4. 第四段又是讲话,通常是老师或其他演讲者讲一个专题内容。
可以说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把我们常见的对话和演讲场景都涉及到
了。在你完成这些听力材料的跟读训练之后,你也掌握了很多有用的
日常英语。
听力口语的第一个台阶:不够炫酷,但基本有用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前面三种听力材料——托福 TPO 听力
八套题(48 篇)、《剑桥雅思》听力八套题(32 篇)、《新概念英
语》第三册 60 篇当中,任选一种进行辅助跟读训练。
通常一天练习一段录音是一个比较好的节奏。不过,因为雅思和托福
的听力材料相对较长,刚开始如果太累的话,也可以考虑两天练一
段;反过来说,如果你经历充沛,时间充裕,热爱英语,也可以逐步
把任务量加到一天两篇,但一定保证质量优先——要练到辅助跟读要
求的程度。
此外,每练习十段录音,回头把这十段录音再完整听一遍;如果中间
有断档,建议在重新启动计划之前,至少把之前十段录音从头再听一
遍,保证练习的连续性。
无论你选择哪种听力材料,通常在你练习到一半左右的时候,你会对
新材料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在你辅助跟读四套雅思听力
题目之后,再听第五套题,你可能会隐隐觉得,好像是一些相同或相
似的表达在重复。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日常生活中反复使用的表达
其实并没有多少。这时,你听新材料已经有了听老材料的感觉,明明
是第一遍听,却觉得已经听过了。因此,当你练习到一半时,你可以
再拿一套雅思听力题目自测,通常成绩会有提升,这可以极大增加自
己的信心——当然你在做题时依然需要专心致志,很努力地去听。
只要你完整地实现辅助跟读的所有步骤,选定的材料练完之后,你的
听力口语水平就可以上到第一个台阶——虽然你还没办法和老外谈笑
风生(喝点酒也许也有可能😜),但已经达到了初步的可用状态。
首先,每个人语速不太一样,如果你在日常交流中,遇到一个语速相
对偏慢的人(但仍人属于正常语速),只要没有用到你不熟悉的表
达,通常你能够听懂。而日常英语中听不懂的内容,通常也都有办法
解决,最常见的两种情况如下:
1. 语速太快或单纯因为没注意听,以至于你一整句话都没听明白。
这时你只需要来一句我们初中就学过的 May I beg your pardon?,
或者用简化版 Pardon? 或 Sorry? 也可以,听到这句话之后,通常
对方会用更慢的语速,和更清晰的说话方式把话重复一遍,一般
来说你能听懂——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因为在你做跟读训练
之前,对方重复一遍你可能依然听不懂。
2. 你听不懂对方一句话中某个特定的表达,通常是因为这个表达在
你之前的听力材料中没有见过。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直接问对
方 What did you mean by XXX?,这里的 XXX 替换成刚才你没听懂
的内容即可。比如,我刚到澳洲时,和朋友喝酒,对方说 It’s my
shout,我有点不明白,就问 What did you mean by your shout?,然
后他解释说,这是该他付账的意思。如果你没听出原句中的 my
来,也可以直接问 What did you mean by “my shout”?
也许大家看出来了,能够问出 What did you mean by XXX? 这个问
题,就意味着你已经在用英语学英语了。要知道在跟读练习之
前,你根本问不出这句话,因为在这种对话当中,你根本不知道
对方用的是 shout 这个单词,你只是单纯地在模仿发音。
当然,如果你是因为意思不懂,而彻底理解不了一句话的内容,
也可以直接问 What did you mean? 或者 What do you mean?,这样
通常对方会用更浅显的语言给你解释一遍。通过这个简单的表
达,你也能看出,在口语中,时态其实比较灵活,重点是让对方
明白你的意思,前面的 What did you mean by XXX? 也可以直接换
成 What do you mean by XXX?
1

我们当然有办法解释这里为什么 did 和 do 都是正确的,但你真不


如把这两个表达记住,用的时候随便用一个就好。
对那些容易想多的朋友,我再多说一句,在上述这些情况中,提问时
都没有必要感到扭捏害羞,因为这就相当于你在和中国人聊天时,有
句话没听清楚,问了句「啥?」或「什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情。
其次,对于参加主流英语考试的朋友来说,你的听力成绩应该会有长
足的进步(哪怕你用新概念三册作为练习材料)。比如,如果你之前
用剑桥雅思自测听力在 7 分以下,提高 1 分左右问题不大;如果你的
词汇和阅读理解没有问题,很多人甚至可以直接考到 7.5 分或以上的
成绩。不过还请注意,哪怕你之前自测听力在 7.5 分以上,如果你想
提高口语发音,也建议认真完成跟读训练。
其三,对于那些有出国旅游需求的朋友来说,日常浅层次交流已经没
什么问题了。只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场景,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和表达需
要学习,但只要你提前做一些准备,查好想说的词或表达,通常交流
也不会有问题。比如你到机场办理值机,但却不知道「随身行李」和
「托运行李」怎么表达,完全可以提前查好,到柜台就可以不慌不忙
地说出 carry-on 和 checked baggage 了,像这种内容一般多用几次就会
记得。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你的听力口语训练
就可以专注于内容了。具体来说,你可以从辅助跟读法回归到简单跟
读法,不用在做音变现象的标注了,因为现在的你对常见的音变现象
不止烂熟于胸,还烂熟于耳、烂熟于口。除了彻底听不出来的语音现
象需要留意之外(比如一些比较严重的缩读),通常你也不用关注发
音了,可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句子的意思上面。
只要你严格执行辅助跟读法,在我们走上第一个台阶的过程中,我们
会逐渐形成对英语句子的重音、节奏和语调的感觉,下一篇文章,我
们一起来看这方面的内容。

本文小结
1. 在你用「简单跟读法 + 辅助跟读法」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三十篇的跟读任务之后,你的英语听力和口语其实已经有了切实
提高,通常这时已经基本解决了语音问题。此时,你可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在文中提到的三种听力材料中,任选一种进行辅
助跟读训练。只要你完整地实现辅助跟读的所有步骤,选定的材
料练完之后,你的听力口语水平就可以上到第一个台阶。
2. 每练习十段录音,回头把这十段录音再完整听一遍;如果中间有
断档,建议在重新启动计划之前,至少把之前十段录音从头再听
一遍,保证练习的连续性。
3. 无论你选择哪种听力材料,通常在你练习到一半左右的时候,你
会对新材料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4. 在听力口语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如果你在日常交流中,遇
到一个语速相对偏慢的人(但仍人属于正常语速),只要没有用
到你不熟悉的表达,这时通常你能够听懂。当然,哪怕是日常英
语,你依然会有听不懂的内容,你可以通过问 May I beg your
pardon? 或 What did you mean by XXX? 来解决。当你能自然地问
出 What did you mean by XXX? 意味着你已经在用英语学英语了。
5. 在听力口语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对于参加主流的出国英语
考试的朋友来说,你的听力成绩应该会有长足的进步。
6. 在听力口语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对于那些有出国旅游需求
的朋友来说,日常浅层次交流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7. 在听力口语水平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往后的听力口语训练就可
以专注于内容了——可以从辅助跟读法回归到简单跟读法。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发音有困难的音标练习和对应的单词练习。
2. 继续用辅助跟读法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三十篇的跟读任
务。
3. 在本文给出的三种练习材料中,选定一种,在完成任务 2 之后,
继续用辅助跟读法练习。每练习十段录音,回头把这十段录音再
完整听一遍;如果中间有断档,建议在重新启动计划之前,至少
把之前十段录音从头再听一遍,保证练习的连续性。

特别提醒
在 3.16 章节 中,我们曾进行过一次福利抽奖,送出了三个和郝海龙老
师一对一沟通的名额。此外,我们还许诺大家一个月后还会进行一次
抽奖。目前,三位中奖的读者都已经陆续跟海龙老师完成了沟通,而
我们的第二次抽奖时间也要到来啦!
🎁 请记得去 3.16 的评论区留言,谈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感
受,我们会在下周再度抽取三名读者,送上与郝海龙老师的沟通机
会。
4.9 句子的重音、节奏及语调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用重音和语调来给句子增加一些含义或修
辞效果。因此,在经常会有人问:英语的重音和语调应该如何掌握?
如果你不是想成为一个语言专家,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应该是:
完全模仿母语者的说话方式,在积累足够多的表达之后(即你跟读足
够多的正确英语内容后),你说话时的重音、节奏和语调就会和母语
者趋同。
这并不是说句子的重音、节奏和语调没有规律,事实上不仅有规律,
而且这些规律描述起来非常的简单。只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情
况,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讲话时没有时间去想这些规律。在你练
习不足的情况下,让你在听力当中注意这些规律,你也很难做到。何
况,语言上的任何规律都会有例外。一言以蔽之,你把这些规律像背
数学公式一样背下来不能让这些规律在实际运用语言时自动起作用
——大量的模仿练习无论如何是免不了的。

这也是我们直到现在才开始讲这些规律的原因。更进一步地说,我们
讲这些规律的目的不是在你做听力口语训练之前给你一个规范,而是
希望你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比如至少完成跟读《新概念英语》第
二册三十篇的练习),对已经逐步掌握的技能做一个确认,能够在后
续练习时格外留意这些语音现象,加深理解;同时,对照这些规律,
有意识地修正自己表达中的一些小瑕疵。
1. 句子的重音
我们说话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语义,因此,为了更高的表达效率,需要
强调那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而强调的方式通常就是重读。我们把这
种具有实际意义的词称为实词(Content Words),一般认为英语的实
词包括名词、实义动词、形容词、副词。 1

这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汉语的实词概念略有不同。
即在一句话中遇到这几类词,通常都要重读。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I like their new house.

这句话中需要重读的是 like(实义动词)、new(形容词)、house
(名词)。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只认为实义动词属于实词,而助动词(如 be)和
情态动词(如 can)不是。有一些动词,既可以做实义动词,也可以
做助动词,就需要在语境中具体甄别,比如:
1. I have two cats.
2. I have been here for 3 years.

句 1 中的 have 是实义动词,需要重读;句 2 中的 have 是助动词,不


用重读,口语中 I have 会经常缩读为 I’ve。
除了上述一般情况之外,我们有时候会想刻意强调句子中的某一个
词,这时,你想强调哪个词就重读哪个词(不一定是实词),而且这
个词要比其他任何词读得都重。比如:
The yellow car is mine.

如果想强调这辆黄色的车(yellow car)的归属权是「我的
(mine)」,那么就重读 mine。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的实词
(yellow / car)依然需要重读,只是没有 mine 这个词读得重罢了。
明白了句子重音的基本规律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重读一个单词究竟
该怎么读?大家记得这样两句话就行:
1. 重读一个单词时,只需要重读这个单词的重读音节;
2. 重读一个音节时,只需要重读这个音节的元音即可。

具体来看一个例子:
She liked the idea of inspiring creativity in others.

这句话中,需要重读的单词是 liked(实义动词)、idea(名词)、
inspiring(动名词,从含义上可以认为是名词或动词)、creativity(名
词),我们用大写的形式把这几个词标注出来,如下:
She LIKED the IDEA of INSPIRING CREATIVITY in others.

其中,liked 是个单音节词,直接重读这个音节;idea 有两个音节


(i·dea),其单词重音在第二个音节,在句子中要重读的部分也是
dea;inspiring 有三个音节(in·spir·ing),单词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
spir,在句子中要重读的部分也是 spir;creativity 细分下来有五个音节
(cre·a·tiv·i·ty),单词的重音在第三个音节 tiv,在句子中要重读的部
分也是 tiv。现在,我们只把需要重读的音节用大写字母标出来如下:
She LIKED the iDEA of inSPIRing creaTIVity in others.

需要重读的这几个音节就称之为句子的重音。你只需要把大写的几个
音节中的元音重读出来即可。而重读的方法,我们前面在讲单词重读
的时候已经讲过了:
1. 提高音调;
2. 增大音量;
3. 放慢语速。
这里的音调指的就是乐音的音调,和唱歌时调子的高低意思是一样
的。与汉语不同,在英语中,母语者经常使用音调变化来表示强调或
语气,请在跟读时尽全力模仿母语者的说话音调变化。哪怕你乐感不
好,对音调不敏感,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练好,毕竟英语国家唱歌跑
调的人,对话时也能掌控音调变化。
至于增大音量和放慢语速对我们来说通常都没有什么困难。注意,这
里的「放慢语速」指的就是把该音节的元音部分拖长。
此外,一句话中不同的重音轻重也可能略有不同,这一点只能靠长时
间模仿来慢慢体会了。
2. 句子的节奏
我们讲汉语普通话时,一句话中不同部分的语速虽然也会有一些细微
的变化,但大体上每个字(即每个音节)发音时间长度是一样的。这
种语言称为音节等时性语言,即每个音节发音时间大致相等。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语发音习惯,我们刚开始讲英语时,很容易一个
音节一个音节往外蹦,更严重的甚至会一个音一个音往外蹦。比如我
经常听到有人把 It’s impossible 说成「易-次-易-母-旁-丝-宝」,先不说
单个发音的音准问题,就这个说话节奏就能听出浓浓的中式英语风
味。(你会发现一些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说英语的节奏和中国人特别
像,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意大利语和法语都是音节等时性语言。)
实际情况是,单个的中式发音通常不会给母语者造成困扰,反倒是汉
语这种说话节奏更容易让他们听不懂,原因很简单:英语不是音节等
时性语言,而是重音等时性语言,即一句话中,两个重音之间的时间
间隔大致相等。比如:
I’m sure that the backup on cloud is safe.
用大写标记句子的重音如下:
I’m SURE that the BACKup on CLOUD is SAFE.

通常来说,不管这几个重读音节之间隔了几个其他音节,说出这句话
时,相邻的两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大致相等。
再看一组极端的例子,方便起见我直接用大写标出句子的重音:
1. She KNEW the proFESsor.
2. She KNEW that he was a proFESsor.

虽然句 2 比句 1 多了三个单词,但读这两句话用的时间不会有显著差
别。虽然事实上读句 2 中 that he was a pro 这部分时,肯定会比句 1 中
the pro 这部分用时更长,但感觉不会太明显,即对于非重读部分,你
快速带过就行。
回到前面的例子:
It’s imPOSsible.

这句话虽然只有一个重音,似乎没办法判断「两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
隔」,但你也要记得快速带过非重读部分,让重读部分和非重读部分
的速度产生明显差异(重读部分更慢)。
3. 句子的语调
英语中,基本的语调只有升调和降调两种。我们在刚开始学英语时,
老师就曾告诉过我们有关语调的最重要的两条规则:
1. 陈述句(statements)和特殊疑问句(wh-questions)用降调;
2. 一般疑问句(yes / no questions)用升调。
但据我对国内中学教育的观察,很少有老师会讲升调该怎么升,降调
该怎么降,似乎默认我们天生都有这样的能力。
诚然,从实践角度来讲,只要你跟读练习量足够,语音语调都会自然
而然变好。不过现实情况却是,很少有人能在中学阶段做够跟读训
练,因此会产生一些诡异的现象。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用升调读一般
疑问句,但升法各有不同,有对有错,那么哪种是对的呢?带着这个
问题,一些好学的朋友开始听母语者的读法,结果听完就崩溃了,因
为母语者好像也有若干种读法,却都是对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不要着急,请慢慢读下去。
3.1 如何发出正确的升调和降调?
其实所谓的升调就是音调逐渐提高,降调就是音调逐渐降低,这和唱
歌时高低音的变化是一样的。对于乐感好的人来说,讲到这里,相信
你已经知道该如何读出升降调了。但是,一些人音调不敏感,很难掌
控音调的变化,那么该怎么办呢?好在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武器:母
语。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发出英语的升降调,可以通过汉语普通话的
声调来找准发音方式:
汉字的第二声(阳平)就是升调;
汉字的第四声(去声)就是降调。
我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个练习。先用二声来读汉字「啊( )」,然后用
á
这个声调试着读一个英文单词 right,恭喜你,你的升调已经对了。比
如你试着读下面这句话:
Are you all right?

先不管逗号之前的部分,只要你 right 用升调读出来,那么你整句话的


语调听起来就地道多了。
同样,我们在用第四声来读「啊( )」,然后用这个声调读英文单词
à
right,你的降调也就学会了。比如:

That’s all right.

这句话中只要你 right 用降调来读,整句话的语调基本上就是正确的。


对于单个音节(比如 right)的升降调,用汉语拼音的二声(阳平)和
四声(去声)来模拟,直接就是对的,如果遇到多个音节升降调的情
况,你只需要把这种发音方式拖长一些,对于乐感不好的人来说,可
能需要一段时间练习,但只要你把握住这种练习方式,并坚持跟读,
可以很快掌握。
明白了升降调的发音方式,我们具体来看如何让句子整体听起来是升
调或者降调。
陈述句(statements)和特殊疑问句(wh-questions)的语
3.2
调:降调
按照我们学过的规则,陈述句(statements)和特殊疑问句(wh-
questions)应该读降调,但一个句子的降调该怎么读呢?我应该从句
子的第一个词开始一路降下去吗?
不得不说,如果你确实能做到,这么发音也不是不可以。但实际上,
每个人音域都有限,哪怕想这么做,也很少有人能做到——母语者也
是如此。真正可以操作的读法是,从最后一个重音开始降。具体来
说:
1. 如果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之后没有其他音节,直接把这个重音读
降调,句子即为降调;
2. 如果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之后有其他音节,这个重音之后所有的
音节都读降调,句子即为降调。
具体来看几个例子:
1. I’m walking my dog.
2. You should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3. What would you like?
4. Where’s the hospital?

句 1 和句 2 都是陈述句,句 3 和句 4 都是特殊疑问句,都需要读降
调。我们先根据前面重音的规则找出句子的重音,用大写字母标记如
下:
1. I’m WALKing my DOG.
2. You should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3. What would you LIKE?
4. WHERE’s the HOSpital?

句 1 和句 3 的最后一个重音分别是 dog 和 like,该重音之后,没有别


的音节,因此你只需要把 dog 和 like 读降调,这两句话就是降调。句
子其他部分你随便用什么语调,都不影响句子整体是降调。
句 2 和句 4 的最后一个重音分别是 dic 和 hos,后面有其他音节,因此
你只需要把它们之后的音节用降调读即可,即句 2 只要 tionary 要读降
调,句 4 只要 pital 要读降调,这两句话就是降调。句子其他部分你随
便用什么语调,都不影响句子整体是降调。注意,这里的重音 dic 和
hos 本身的语调对句子通常没有影响。因此,口语练习中,简便起
见,你可以把这两条规则统一记成从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一路降下
去。
如果找不到句子的重音,通常整句话会比较短,比如 It is.,可以考虑
整句话全部降调。
3.3 一般疑问句(Yes / No questions)的语调:升调
与降调的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类似,对于读升调的一般疑问句(Yes /
No questions),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

1. 如果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之后没有其他音节,直接把这个重音读
升调,句子即为升调;
2. 如果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之后有其他音节,这个重音之后所有的
音节都读升调,句子即为升调。
再看两个例子:
1. Are you Mr Reed?
2. Are you a doctor?

通常,我们用大写字母标记一下句子的重音:
1. Are you Mr REED?
2. Are you a DOCtor?

句 1 的最后一个重音是 Reed ,之后没有别的音节,因此,你只需要


把 Reed 读升调,整句话就是升调。句子其他部分你随便用什么语
调,都不影响句子整体是升调。
句 2 的最后一个中间是 doc,之后有一个音节 tor,因此,你只需要把
tor 读升调,整句话就是升调。句子其他部分你随便用什么语调,都不
影响句子整体是升调。注意,这里最后一个重音 doc 本身的语调对句
子通常没有影响。但实践中,美式英语通常会从最后一个重音开始就
读升调,即 doctor 这个单词都读升调;英式英语有可能会把 doc 读降
调,但无论如何后面的 tor 是升调。听力听到这两种情况都不要奇
怪,但口语中简便起见,可以把这两条规则统一记成从最后一个重音
开始一路升上去。
如果找不到句子的重音,通常整句话会比较短,比如 Is it?,可以考虑
整句话全部升调。
3.4 语调的其他情况
英语中任何语调都是由升调和降调构成的,总的规律是有疑问用升
调,没疑问用降调。比如,你可以用升调来读一个陈述句,表示疑
问:
You’re Mr Reed?

这句本身是陈述句语序,但只要你把 Reed 读成升调,就能表示对这


个人身份的怀疑。
再来看一类常见句型——反意疑问句(question tags):
It’s cold, isn’t it?

设想两个场景:
场景 1:你大冬天在室外散步,碰到一个朋友,说了一句 It’s cold,
isn’t it?,在这种情况下,你自己是知道天气冷的,因此并没有什
么疑问,这时 isn’t it 就可以用降调。
场景 2:你家人去某城市出差,你约略听说那里下雪了,打电话
时说了一句 It’s cold, isn’t it?,这时你可能就是在表达疑问,因此
isn’t it 就是升调。

此外,还有一种选择疑问句(alternative questions),规律比较特殊,
通常是先升后降。比如:
Do you like coffee or tea?

这句话中,前面的 Do you like coffee 你就当是一个一般疑问句来读


(升调),后面的 or tea 当一个陈述句来读(降调)即可。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母语者的语调似乎都不一样了——
因为句子的重音通常是最后一个重音及之后的音节语调,其他部分的
语调相对来说就会随意一些。两个美国人说同样一个陈述句,句子前
面的音节语调可能不同,但只要从最后一个重音开始语调降下去,那
么他们的语调就都是正确的降调。
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上述关于语调的规律仅针对简单句而言。对
于复合句,通常需要针对组成它的每一个简单句来看。
不过,对于我们外语学习者来说,我还是不建议只靠着规则或规律去
说,而是在掌握了基本的升降调发音方式和规则之后,在跟读时,有
意识地模仿母语者的语调,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地道。
今天这篇文章介绍了不少规律,但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对于
听力口语来说,规律不能代替练习,但练习量够了可以不管规律——
因为这些规律已经刻在你的脑回路里了。

本文小结
1. 完全模仿母语者的说话方式,在积累足够多的表达之后,你说话
时的重音、节奏和语调就会和母语者趋同。
2. 英语句子的重音、节奏和语调的规律描述起来很简单,但是你把
这些规律像背数学公式一样背下来并不能让这些规律在实际运用
语言时自动起作用——大量的练习无论如何是免不了的。
3. 在英语句子中,通常名词、实义动词、形容词、副词、疑问词、
数词需要重读。我们有时候会想刻意强调句子中的某一个词,这
时,你想强调哪个词就重读哪个词(并不一定是实词),而且这
个词通常要比其他任何词读得都重。重读一个单词时,只需要重
读这个单词的重读音节。句子中需要重读的音节就称之为句子的
重音。
4. 在英语中,母语者经常使用音调变化来表示强调或语气,请在跟
读时尽全力模仿母语者的说话音调变化。
5. 英语是重音等时性语言,即一句话中,两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
大致相等。
6.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发出英语的升降调,可以通过汉语普通话的
声调来找准发音方式:汉字的第二声(阳平)就是升调;汉字的
第四声(去声)就是降调。
7. 一个句子读降调的方法:如果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之后没有其他
音节,直接把这个重音读降调,句子即为降调;如果句子的最后
一个重音之后有其他音节,这个重音之后所有的音节都读降调,
句子即为降调。
8. 一个句子读升调的方法:如果句子的最后一个重音之后没有其他
音节,直接把这个重音读升调,句子即为升调;如果句子的最后
一个重音之后有其他音节,这个重音之后所有的音节都读升调,
句子即为升调。
9. 英语中任何语调都是由升调和降调构成的,总的规律是有疑问用
升调,没疑问用降调。
10. 对于听力口语来说,规律不能代替练习,但练习量够了可以不管
规律——因为这些规律已经刻在你的脑回路里了。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发音有困难的音标练习和对应的单词练习。
2. 继续完成之前的辅助跟读练习,直到走上第一个台阶为止。在跟
读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三十篇之后,可以在练习时留意一下
句子的重音、节奏和语调,并在跟读时刻意模仿。
学好听力和口语究竟需要多长
时间?|抽奖名单公布🎁
4.10

思考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使用正确的听力口语学习法?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听过很多英语老师及资深翻译的演讲,留学时也
曾听过一些早年间出国的老华人分享他们的外语学习经验。在这些场
合,难免会听到他们感慨当年学习资源如何匮乏,现在学习资源如何
丰富。一种很经典的说法是:
我当年决定出国的时候,能找到的听力材料总共只有八盘磁带。
为了参加出国考试,只能反复听这几盘磁带,最后这些磁带都被
我听得消磁了,还听坏两个录音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
都把英语学好了,你们现在随便一上网就能找到无数听力资料,
有什么理由学不好英语?
刚开始我会把这种说法当作一种励志言论,心想:没错!他们那样都
能学好英语,我们有什么理由学不好,有什么资格说没有英语环境?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的外语资源确实
极大丰富,大家浸泡在外语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三十年前大部分
人可没办法整季整季追美剧,电影院里也很少能有一部原声外语片。
可是,我们的英语似乎还真不如当年那些只有八盘磁带的人。于是,
我不禁产生一种想法:也许正是因为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才让他们学
好了英语。
带着这种听上去有些诡异的想法,我开始和周围一些英语好的同龄人
交流学习心得。不同于那些老教师和老华人,他们和我成长于同一时
代,面对着同样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我期待他们能有更适合我们这
代人的英语学习法。结果,他们给出的答案让当时的我大吃一惊:那
些老教师不都说当年就靠着八盘磁带学会的吗?你就假装自己只有八
盘磁带,先把它们听烂,你也就学会了。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语言学习自古至今,没有什么神奇的方法,就是
不断重复而已。一种材料还没听懂,就开始听下一种,任你听得再
多,听力水平也不会有提高。老一辈英语老师和老华人正是因为环境
的限制,别无选择,才只能用最正确的英语学习法,而我们这一代很
多人却因为资源太丰富而迷失了。
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听力学习法,可也许是因为自己在
语言学习方面确实愚钝,直到此时我依然对口语束手无策。虽然也曾
找过一个从零开始自学一年英语就拿到托福 115(满分 120)的朋友,
让他做我的私教,但总还是觉得没有找到一种令人信服的方法。
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请教那些英语好的朋友,而他们的答案再次让我
大跌眼镜:你跟着读就行。有的时候,简单的答案总是听起来不那么
可信,当时的我也将信将疑,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我:就这么简单地跟着读就行?
朋友:是啊,就跟着读。听说他们同声传译专业一开始练英语口
语也是这么练的,这方法还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影子跟读法。一开
始可以看着材料,等熟悉了就只听录音跟读,到最后,最好能做
到延迟几秒钟跟读。
我:等会儿,你说同声传译都是这么练的,我们非专业人士能学
会吗?
朋友:等一下,刚刚你不还说简单呢么?怎么一听别人也用,反
而觉得学不会了呢?
我:也是啊⋯⋯
朋友:其实要不是你问,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就是觉得他们
能用这种方法学会,我就拿来用。而且,日常听力口语,专业不
专业的都差不多,你看,咱们不是中文系的,也不是播音主持系
的,但我们的汉语口语也没什么问题啊。不过,最关键的是,除
了跟读,我也找不到其他方法。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小时候学习英语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多大的恐
惧,以至于面对一种如此简单易行的学习法,首先想到的是逃避。可
饶是如此,我心中依然残存着一丝也许还有更酷更有效的学习法的念
想,每次遇到英语好的人,都会问他口语是怎么学的,结果答案无一
例外:跟读跟读,还是跟读,虽然跟读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无论如
何还是跟读。
如果你读过第一章的内容,后面的故事你当然可以猜到:经过仔细思
考,我终于明白要学好语言这种不讲道理的东西,「模仿和重复」是
不二法门。
此时,我再次回想那些老教师和老华人的故事,惊觉里面还有一个重
要的数量——八盘磁带!这让我猛然意识到,对任何一门语言来说,
真正需要听懂和说出的内容都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对大多
数人来说,要练到这个程度时间都差不多。可是,这个时间究竟是多
少呢?
「听烂八盘磁带」显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指标。虽然我们很容易知道
那个年代的常规录音带每盘录音时长约为 60–90 分钟,八盘磁带即为
8–12 个小时,但究竟要听多少遍才能听烂呢?这取决于磁带本身的品
质、录音机的品质以及你对磁带的爱惜程度等多种因素。
于是,自那以后,我只要遇到英语好的中国人,就会问她学习英语究
竟花了多长时间。对于那些经过系统性学习而学好英语(听力口语接
近母语水平)的人来说,可以估算出一个大概的时间,结果大部分人
给出的跟读时长都在 2000 小时左右,最低的数字也有 1300 小时。而
他们用的听力材料总时长通常只有 20 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
每份材料练了 100 遍!
我亦师亦友的同事赵东坡老师曾经和我分享过一种听力口语训练法。
简单来说,就是找十部电影,在看懂的前提下,每部看 100 遍,最终
你的听力就没问题了;如果你能同时跟读,那么你的口语也就没问题
了。按一部电影两小时计算,十部电影刚好 20 小时,看一百遍刚好是
2000 小时,这又和上面的数字暗合。

考虑到这些都是经验性的说法,我也一直没有放弃在学术领域寻找相
关的数据,结果非常失望——至今没有找到关于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
英语的时长和效果的研究。唯一一份也许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来自美
国国务院 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职能大致相当于相当于我国的外交


部。
专门用来训练外交人员的外交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简称
FSI)。基于数十年的教学经验,FSI 得出结论(Jackson & Kaplan,
2001):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想要把汉语学到 ILR 三级 2

ILR 即 量表,全称为跨部门语言圆桌量表(Interagency Language Roundtable


ILR
scale),是 用来衡量语言水平的标准。参见英文维基百科介绍:
FS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LR\_scale
(General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大致相当于 CEFR-C1 水平),平
均需要 2200 小时,相比之下,意大利语学到相同程度平均只需要 600
小时。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和英语的相似程度远远比不上意大利语和英
语的相似程度。 3

除参考文献 Jackson & Kaplan (2001) 之外,亦可参见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


https://www.state.gov/foreign-language-training
一种直观的感受是,这种由于语言的相似程度低而造成的困难,无论
从英语到汉语还是从汉语到英语应该都差不多。尽管这种感受并不是
科学的论证,毕竟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我们至少可以把
2200 小时当作一个参考值。假定 FSI 的课程中有一半左右时间在训练
阅读,听力口语的训练时间大约是 1100 小时,这个数字接近于我前面
提到的最低数字 1300 小时。通常这 1100 小时只是课堂时间,FSI 的
学生还会有大量的课后练习,而且 ILR 五级(大致相当于 CEFR-C2
水平)在 FSI 看来才是母语者水平(Functionally Native
Proficiency),因此,一个美国人学汉语想学到母语者水平,通常需
要更多的时间。
综合以上,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如果你想把英语的听力口语学到 C1
或以上的水平,时间的下限应该在 1100–2200 个小时之间。也就是
说,如果你的方法是对的,在你学到这个小时数之前,没学好主要是
因为时间还没到。 4

先不论方法,大部分人在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中,花在听力口语上的
时间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在本手册中,我们就以 2000 小时作为最终目标。
不过,语言学习和大多数领域一样,符合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简单
来说就是你的水平越高,想要取得进步就越难,每提高一点要花的时
间就越长。 5

和游戏里升级打怪差不太多,等级越高,往上升一级需要的经验值就
越多。不同的是,英语学习没办法通过氪金来加速。
在这 2000 个小时的时间中,刚开始提高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在较短
的时间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听力口语的第二个台阶,具体
如何操作,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讲。
参考文献
Jackson, F.H. & Kaplan, M.A. (2001). Lessons learned from fifty year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government language teaching. In J.E. Alatis & Tan,
A. (Ed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999: Language in Our Time (pp. 71–87).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今日任务
1. 继续完成发音有困难的音标练习和对应的单词练习。
2. 继续完成之前的辅助跟读练习,直到走上第一个台阶为止。
中奖名单及最后一次抽奖福利🎁
编者按: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预告了第二轮抽奖。恭喜
「iBarbabob」和「千里孤光同皓月」两位读者获得了本次与郝海龙老
师一对一沟通的机会。编辑会在晚些私信你并需要你提供微信或
Telegram,以便与郝海龙老师沟通。

这套英语自学手册已近尾声,我们会在全部正文更新结束后再进行一
次抽奖,在所有留言中选出最后一位可以跟郝海龙老师沟通的读者。
请记得认真阅读,多多参与留言互动。
英语学习的高光时刻:走上听
4.11
力口语的第二个台阶
也许你见过这样的人:明明托福雅思分数已经很高了,但却总是和你
说「我英语其实不好」。现在也许你能明白,这并不是矫情,也不是
过谦,如果你的听力口语刚刚上了第一个台阶,并且自测过的话,很
可能你自己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总是无法满足于现状,想要追求更
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哪怕听力口语上了第一个台
阶,如果不看字幕,很多英文电影电视剧看起来依然会很吃力,大部
分情况下只能看明白个大概——虽然比起之前已经很好了,但依然会
有很强的挫败感。
好在我们有了第一个台阶的基础之后,就可以直接用影视作品来做训
练材料了。英文影视作品中,对话通常是正常语速,这意味着如果你
能听懂影视作品中的对话,通常也能听懂母语者正常语速的对话。如
果你挑选的材料得当,只要你坚持跟读,也能够为你口语积累大量的
常用表达。因此,我们首先来看如何选择训练材料。
如何选择适合英语学习的影视作品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学习听力口语,首选材料就是以当代日常对话为主
的影视作品。具体来说,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片子适合英语学习:
1. 时代背景是当代;
2. 场景以日常生活为主;
3. 人物对话多。
通常来说,当代的家庭伦理剧、情景轻喜剧(Sitcom)、爱情轻喜剧
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我当然知道,很多人并不喜欢这类片子,觉得
不像动作片、惊悚片那样过瘾,但请注意,你的目的是学习英语,而
不是过瘾。我们的生活本身就不太可能像动作片、惊悚片那样让人血
脉贲张,要学到日常生活中有用的英语,只能找一些看上去相对平淡
甚至无聊的电影或剧集。
我并不是说兴趣不重要,而是说在选择训练材料时,首先要看是否能
够达到训练目的,然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再兼顾兴趣。因此,不管
你是否喜欢这几种类型的片子,在满足前述条件的情况下,从中选一
部你最爱看的作为训练材料最好。但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只能用你不
喜欢的材料做练习了。
至于你是选择电影还是剧集,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可以随你喜好。
不过,因为制作成本的问题,通常电影的台词更为考究,而剧集的台
词相对随意。对于英语学习来说,相对随意的台词可能更适合作为训
练材料。因此,我推荐大家在现阶段选择剧集来学习,如果你想选电
影,也要尽量选择口水片。
你会发现,有很多电影或剧集的艺术价值并不高,却非常适合学英
语,原因很简单,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和朋友闲聊天不会有什么艺术
价值,而你要学的就是这个。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会把「看剧学英
语」或「看电影学英语」戏称为「看烂片学英语」的原因。因此,在
此郑重声明,在本手册中,我推荐任何影视作品,都不代表认可它的
艺术价值。
下面我就推荐几部适合学习英语的剧集,如果你平时没有看英文电影
或剧集的习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可以直接从中选择一部。在每一
部剧集标题后,我都加上了该国对这部剧集的分级,供未成年读者
(及其家长)参考。
我们先从三部美剧看起:
1. Friends -《老友记》(美国分级:TV-14)。我知道很多读者看到
「老友记」三个字,内心深处会有一声叹息「能不能来个新鲜点
的?」。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因为早在十年前,听到有人推荐
《老友记》,我就有同样的感觉。但这么多年过去,我实在是没
有找到一部能与之媲美的台词丰富、话题日常、口音标准,还多
少能让人开心的片子。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部片子有点老,台词有
些过时,但请相信我,大部分台词直到今天都在用,毕竟那个时
代转瞬即逝的网络用语很少,很多表达都是超越时代的经典。对
于偶然出现的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说法,你结合剧中场景,也很
容易分辨,如果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关场景,你自然就不会使用这
些表达,这对学习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此,直到今天,
《老友记》依然是我们的首选。
2. This Is Us - 《我们这一天》(美国分级:TV-14)。这是一部美
国的家庭伦理正剧。编剧功力不俗,一些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元
素,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变得悬念迭起。这部美剧目前还没有
完结,相比《老友记》,更贴近当下的时代,是非常不错的选
择。
3. Modern Family - 《摩登家庭》(美国分级:TV-PG)。这也是一
部和《老友记》类似的情景喜剧。虽然台词没有《老友记》经
典,但如果你实在觉得时代是个问题,那么《摩登家庭》也是个
很好的替代。有一点需要注意,《摩登家庭》中,出场人物身份
更加多元,因此英语口音并不单一,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影响的
话,也可以考虑先选择其他剧集。
这三部剧集均以美音为主。按照惯例,接下来应该推荐几部英音为主
的片子了。但推荐之前,我必须说明,就英语学习而言,满足条件的
优质英式发音电视剧非常难找。英国的喜剧通常比较夸张,很难找到
贴近日常生活的轻喜剧,而正剧往往也经过精雕细琢,台词比较考
究。生活场景比较浓并且演绎不太夸张的剧集着实太少。因此,如果
你对口音没有执念的话,建议使用美剧来练习。
不过,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些英音的电视剧,我也推荐三部:
1. Doctor Foster - 《福斯特医生》(英国分级:15)。这是一部英
国的家庭伦理剧,虽然片名中有「医生」,但医疗场景并不多,
日常对话丰富,非常适合英语学习。
2. Ghosts - 《古宅老友记》(英国分级:12)。虽然中文标题叫
「古宅老友记」,但题材和美剧《老友记》天差地别。你从英文
的标题能够看出,这部剧和鬼魂有关,也被翻译为「鬼屋欢乐
送」。虽然有鬼,但并不是恐怖片,算是一部喜剧,里面日常对
话也很多。当然,缺点也明显,因为有很多不同时代的鬼,所以
一些用词比较古旧。
3. Fleabag - 《伦敦生活》(英国分级:15)。这部剧讲的是一个落
魄单身女子在伦敦的生活,生活场景、对话也很丰富,剧情也很
抓人,缺点是很多情节过于夸张。
在选定了剧集之后,我们需要从中选择两个小时(120 分钟)的片段
用来学习。比如,《老友记》每集约 20 分钟,那么就选六集,如果不
知道选哪六集,就选前六集,其他剧集也一样。如果你选择用电影练
习,可以直接挑一部大约两小时的电影。
具体训练方法
选出训练材料之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开始练习,练习的方法其实依然
是简单跟读法,但针对影视作品这种材料做了一些调整,不妨称之为
看剧学英语跟读法。下面我们以剧集为例来具体看看方法,对于电影
我会在后面做补充说明。
建议每天花两个小时做跟读训练,尽量不要中断。训练过程中,可以
把这篇文章放到一边,对照步骤执行。
第一步:关掉字幕,先看一遍
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专心看一集电视剧,尽全力看懂。对于听不懂
的地方,也要尽量通过画面(如场景、表情、语气等)来猜想剧情。
第二步:打开字幕,理解每一句台词
打开英文字幕,把这一集电视剧再看一遍。遇到听不懂的地方暂停,
通过阅读字幕,彻底理解台词。通常你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基
本上都能读懂,但遇上个别读不懂的地方,不管是单词还是短语,请
彻底查清楚,记入生词本,加到背单词任务中。
如果读不懂的东西比较多,建议把一整集的字幕或剧本打印出来,逐
句分析。
由于口语中俚语俗语等比较多,你也许会碰到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句子。对于这种句子,请对照中文字幕,结合语境理解大概含义。如
果这句话在未来的学习中,你碰不到,那么通常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
句子,记不住也无妨。如果之后经常出现,那么随着你在不同语境中
不断碰到它,最终你能彻底理解它的精确含义。
第三步:逐句跟读
和前面一样,一句一句跟读。等第一句能彻底跟读下来,再来第二
句,以此类推,直到整集电视剧每一句都可以跟读下来。如果一开始
有困难,可以先看着英文字幕读,等能完整跟读下来,再把原文拿
开。
与之前一样,跟读时脑子里一定要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并且完全模仿
原句的说话方式(包括停顿、语气、语调等)。
第四步:不看字幕,整集跟读
不看字幕来跟读整集电视剧,从头跟读到尾。
第一遍跟读时,遇到跟不下来的句子,记录一下时间节点,然后针对
跟不下来的句子反复练习,直到能够跟读下来为止。
从第二遍开始,中间不要有任何停顿,如果某句话没跟下来,就跟着
下一句继续读。一遍一遍放电视剧,一遍一遍跟读,直到能把整集电
视剧顺畅跟读下来。
第五步:继续跟读,直至 100 遍
请从前面的第一步开始,就统计你看这集电视剧的遍数。不管中间有
没有暂停,只要从头至尾放过一遍,都算你练了一遍。通常在你能完
整跟读下来一集电视剧时,这集电视剧可能已经过去二三十遍甚至更
多。但我们不能停在这里,因为这些表达还没有内化成你的一部分,
请继续跟读下去,一直跟读到 100 遍为止。
在你能够完整跟读下来整集电视剧之后,通常你对剧情和场景也都烂
熟于胸了,这时你也可以考虑只听音频来跟读,就像我们前面跟读
《新概念英语》一样。
第一集训练完成之后,按照相同的方法再练第二集,直到把我们两个
小时的材料练完。
如果你选择用电影来练习
如果你选择电影作为训练材料,上述的方法同样有效。但考虑到完整
看完一遍电影耗时较长,学习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你可以从第三步开
始,把电影拆分成大约 20 分钟的片段,把每个片段当成一集电视剧来
练习。
注意事项
在跟读剧集和电影时,除了模仿语音、语调、节奏之外,请尽可能把
自己想象成剧中人物,带着情绪去模仿。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台词与
剧中的情境和人物的情绪在你脑海中建立更加牢固的联系。不仅能帮
你更快记住相关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产生类似
的情绪时,你会下意识地说出这句话——这其实就是母语体验。
脱口秀(Stand-up Comedy)演员 Norah (Bilibili / YouTube:Norah是
诺拉)有个非常著名的关于口语学习的段子《学好口语的诀窍》,英
文名叫 We Should All Learn Acting,直译过来是「我们都应该学习表
演」(Youtube / Bilibili),段子大概的意思是外语要说得地道,全靠
演技,强烈推荐大家收看。虽然是个搞笑段子,但不得不说,确实揭
示了语言学习的某种本质。
SBNE = Simple But Not Easy

你可能已经渐渐发觉,我们又在做一件「简单却不容易」(Simple But
Not Easy)的事,而且似乎从背单词开始,想要学好英语,只需要不
断重复做「简单却不容易」的事。
SBNE 就是我对这类事情的简称,对我来说,SBNE 非常重要。这个
世界上,有一些领域,你只需要不断重复 SBNE,就能取得成就。选
择在这些领域做事,至少能保证,哪怕没有天赋,也不会徒劳无功。
语言学习就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我所讲的每一件事,都不用依赖天
赋,只要你按部就班去做,做到了规定的练习量,就能取得相应的进
步。(这种好事不多啊!)
高光时刻
按照前文的方法,成功完成跟读训练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英语学习
的高光时刻——听力口语的第二个台阶。
为什么说是高光时刻呢?原因很简单,虽然你的整体英语水平可能还
达不到母语水平,但至少在一些情况下,你有了母语的体验。对很多
人来说,这辈子第一次有「我学会了英语」或者至少「我也能学会英
语啊」的感觉,就在这个时刻。
首先,如果你在生活中听到了那些曾经在练习材料中出现过的语句,
或者类似的语句,通常你不用专心去听,也可以自动理解。如果你是
对话的一方,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自动应答。我们母语的听力口语
水平,无非就是在大部分日常环境下「自动理解」和「自动应答」。
其次,对于和练习材料类似的影视作品,你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看字
幕,直接看懂。举例来说,如果你选用《老友记》前六集作为训练材
料,练完之后,直接去看第七集,哪怕是第一遍看,通常也能直接看
懂。虽然你还是会遇上个别全新的表达或者一些英美独有的文化现象
理解不了,但通常不会影响你看懂整集电视剧。
如果你本身就喜欢和人交流,并且生活中有英语环境,比如工作或学
习时要以英语交流为主,那么通常在你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就不用
再系统性地学习听力口语了。只要你保持每天听英文的习惯(至少十
五分钟以上),保持日常交流,遇到不懂的内容,马上学习,你完全
可以在实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提高。
哪怕你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在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遇到练
习材料中出现过的场景时,通常也能自然交流,因为在你跟读了一百
遍之后,那些语句已经近乎于条件反射,在大脑还来不及恐惧的时
候,已经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你克服心里障碍的
一个契机,碰到合适的场景,就多说一点,这是你能够最终顺畅交流
的第一步。
当然,此时的我们依然可能会遇到听不懂的内容,依然会在某些时刻
没办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关于这个问
题,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说。

本文小结
1. 英文影视作品中,对话通常是正常语速,这意味着如果你能听懂
影视作品中的对话,通常也能听懂母语者正常语速的对话。如果
你挑选的材料得当,只要你坚持跟读,也能够为你口语积累大量
的常用表达。
2. 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片子适合英语学习:1)时代背景是当代;
2)场景以日常生活为主;3)人物对话多。
3. 在选定了剧集之后,我们需要从中选择两个小时(120 分钟)的
片段用来学习。建议按照文中的方法,每天花两个小时做跟读训
练,尽量不要中断。
4. 在跟读剧集和电影时,除了模仿语音、语调、节奏之外,请尽可
能把自己想象成剧中人物,带着情绪去模仿。
5. 英语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重复 SBNE(简单却不容易)的事,就能
获取回报的领域。到目前为止,我所讲的每一件事,都不用依赖
天赋,只要你按部就班去做,做到了规定的练习量,就能取得相
应的进步。
6. 按照文中的方法,成功完成跟读训练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英语
学习的高光时刻——听力口语的第二个台阶。对很多人来说,这
辈子第一次有「我学会了英语」或者至少「我也能学会英语啊」
的感觉,就在这个时刻。
7. 如果你本身就喜欢和人交流,并且生活中有英语环境,那么通常
在你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只要你保持每天听英文的习惯(至少
十五分钟以上),保持日常交流,遇到不懂的内容,马上学习,
你完全可以在实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提高。
8. 哪怕你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在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遇
到练习材料中出现过的场景时,通常也能自然交流,因为在你跟
读了一百遍之后,那些语句已经近乎于条件反射,在大脑还来不
及恐惧的时候,已经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

今日任务
在你走上听力口语的第一个台阶之后,按照本文的要求,选出 120 分
钟的剧集或电影,并按照文中的方法开始跟读练习,直到走上听力口
语的第二个台阶。
4.12 高光之后:按需学习听力口语
回想一下,我们从第一个台阶走上第二个台阶的过程中,其实总共只跟读
了两个小时的听力材料。如果你能完全按照要求跟读 100 遍,那么你成功
跟读的净时间就是 200 个小时,有这 200 小时的基础,日常英语中基本上
不会出现你没办法分辨的声音了。从此刻起,如果你听不懂,通常是因为
不知道某个单词或某个表达的意思——很多情况下,你甚至还能把完全没
见过的单词根据发音拼写出来。
也就是说,现在你听力和口语的主要问题来自于语意,而不是语音,而语
意方面的问题又主要来自于你之前没听过的表达。因此,我们接下来的任
务就是根据实际需求补足语意方面的欠缺。可以说,第二个台阶这 200 小
时的跟读练习就是你听力口语的内力,接下来要做的是练习一些新的招
式。我们先分别从听力和口语两方面来看,然后谈谈很多人关心的学习俚
语(Slang)的问题。
1. 听力方面
如果你想维持听力水平,但却没有英语环境,那么请尽量保持每天至少听
十五分钟英语内容的习惯。素材不限,新闻、播客、电影、电视剧都没问
题,但如果你刚刚才走上第二个台阶,那么最好能让自己广泛涉猎各种题
材。
在收听或收看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如果你遇到听不懂的内容,请按照以下
步骤操作。
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怎么办?
第一步:回放听不懂的内容。如果能够听懂,则可跳过不理——此类内容
只要听得够多,自然就能听懂;如果听不懂,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这部分内容是否需要掌握。当代日常英语通常都需要掌握,
比如,日常新闻英语一般来说都需要能听懂;相反,如果你在历史剧中某
句话没听懂,但不影响你理解剧情的话,通常就看你兴趣了。如果你判断
这部分内容不需要掌握,那么直接跳过;如果需要掌握,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看是否能够找到原文或字幕。如果能够找到,则用简单跟读法训
练整段内容。影视作品里的整段内容指同一个场景里的内容,其他材料的
整段内容可以认为是一个主题的内容,比如一条特定的新闻等。如果你找
不到原文或字幕,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寻找有原文或字幕的同题材听力材料,做简单跟读训练。通常只
有广播节目、播客节目或自制的视频节目会出现没字幕的情况,遇上这种
情况,你可以找相同题材的有字幕的内容来做跟读训练。如果你听不懂的
整段听力材料是五分钟,你就找五分钟同题材的有字幕的资料。比如,如
果你听一个量子力学主题的播客没听懂,可以在视频网站找一些有字幕的
量子力学科普视频做跟读训练。
如果第四步完成后,依然没办法听懂原来的内容,一般来说,这种内容不
太影响你日常英语交流。你可以暂时把这段材料保存下来,等遇到比自己
英语好的朋友,再和他们请教。
小技巧:如果某段材料没有听力原文,可以用智能手机的语音输入或听写
功能快速识别。只需要打开手机的语音输入功能,然后给手机放这段录
音,如果英语口音不是很重,通常手机都能够正确识别;反过来说,如果
手机无法正确识别,听不懂可能也不是你的问题。
2. 口语方面
2.1 补足日常事务性表达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用途是解决日常生活中出
现的问题,比如购物、就医、与政府部门沟通等等。因此,对于口语来
说,我们首先要补充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务性表达。这听上去是个
艰巨的任务,但只要你回想一下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汉语,就会发现真正
需要熟练掌握的表达并不多。
首先,我们要掌握在各种场合都可能用到的表达。如果你手里有《牛津高
阶英语学习词典》第九版或第十版(OALD 9/10),你可以试着查一个词
Help,你会发现这个词条下面有两组 Express Yourself 的专题:Asking for
help (请求帮助)和 Offering to do something(提供帮助)。分别总结了如
何礼貌地用英文请求帮助和提供帮助的帮助,以及如何回应,通常每组只
需要会其中一两条即可。比如,请求帮助时,你可以说:Could you possibly
help me?。
OALD 的 Express Yourself 专题
Express Yourself 中出现的表达通常就是在各种场合都可能用到的表达。第十
版牛津高阶词典(OALD 10)的电子版的附录汇总了所有的 Express
Yourself 专题,总共只有 40 组,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场合所需。假设你每
组需要学三条表达,也就 120 句话。而且,这些表达你都不需要一次性学
会,你可以选择在有需求时候或者出状况的时候再学。比如,你今天突然
想找人帮忙,那么就可以查 help,然后现学现卖。又或者,你今天工作场
合说错话了,想纠正,但不知道该怎么纠正,感觉非常尴尬(其实没什么
好尴尬的),那你可以等回家之后,查 correct,看看如何纠正自己的错
误,下次就不怕了。当然,你也不一定非要查牛津词典,网上也可以搜到
很多相关的表达。
除了上述这种通用的表达之外,你还需要针对特定的场景,学习一些专门
的表达。这一点其实在上第一个台阶后就曾经讲到过,比如,如果你去柜
台办理值机手续可能需要知道「托运行李」之类的词怎么说。很多视频网
站和英语学习 App 里都有大量的不同场景的英语,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
搜索相关的内容来学习。比如,如果你准备去给自己的车加油,你就可以
在视频网站搜「加油站+英语」(没错,你甚至可以搜中文),就会出现大
量相关视频。考虑到不同英语国家的表达方式可能不一样,你还可以加上
国别,比如搜索「加油站+英语+美国」。
YouTube 搜索「加油站+英语」的结果
刚开始你可能会被如此众多的视频或学习资料吓着,觉得「怎么可能学得
完?」,但随着你不断积累,你会发现这些场景的数量极其有限,不同来
源的教学视频和 App 中,场景重复率极高,只要你一直采用「遇到一例,
解决一例」的办法,最终你接触到的所有的场合中需要的表达都能积累下
来。
总之,遇到日常事务性表达,或者提前学好,或者亡羊补牢,重点是每当
你学到一种你会用到的新表达时,请把它加入到生词本,每天复习,直到
烂熟于胸。这样随着你遇到的情况越来越多,再加上你从听力或跟读练习
中积累的常用表达,最终你的口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畅行无阻。
2.2 需要专门准备的口语:演讲(Speech)
对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就算你的口语已经很好,依然需要专门准备,因为
哪怕是母语者遇上这些场合也不能只靠随机应变。常见的情况无非两种:
演讲(Speech)和口语考试。其中口语考试的准备要点会在下一篇文章专
门谈到,这里重点关注演讲。
这里的演讲泛指任何需要你面对听众单向传递信息的情况——不管听众时
一万还是一个,只要是你一个人在说话,都可以算是演讲。
如果你从事的并不是需要很强演讲技能的工作(如职业演讲家、教师、发
布会主讲人等),那么你需要准备的演讲大都属于实用类演讲,比如,会
议发言、工作汇报,产品介绍、课堂专题汇报、学术研讨等。
这里就以实用类演讲为例,来看如何准备一次合格的演讲。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如何准备一次合格的演讲」,而不是「如何准备一
次优秀的演讲」,更不是「如何准备一次完美的演讲」。经过一定的模式
化的训练,我们可以做到合格,但是否能够优秀乃至完美,很多时候还要
看个人造化。
因此,请不要期待自己一上来就能做一场精彩绝伦、语惊四座的演说。好
消息是,我们日常的实用类演讲也根本不必做到如此。想想你向领导汇报
工作时,最重要的是准确传递信息,并不是让领导听得热泪盈眶。
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来看具体的准备流程。
首先,我们要(1)确定演讲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对于实用类演讲来说这一
步通常比较容易。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是在有了主题和内容之后,才开
始考虑演讲的事。比如,月度工作汇报一定是在这个月的工作结束,有了
工作成果之后进行的;实验结果汇报一定是在做完实验有了结果之后才进
行的;论文宣讲通常至少也是在有了论文初稿之后才进行的⋯⋯这些就是
你的演讲主题及内容。
有了主题和内容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2)提取出自己演讲时要用的信
息结构。你可以先构想一下,如果这场演讲用中文进行,你自己会怎么组
织信息。比如,如果是上个月的工作汇报,你可能会按照重要性排序,逐
条讲述你的工作成果。
有了这个结构之后,你要大量收听各种英文演讲视频,直到(3)找到一个
和你的演讲结构一致的视频,然后用简单跟读法做训练。
最后,(4)把你跟读的演讲中的内容替换成你自己的内容,反复练习。
按照以上方式操作,通常能够让你成功完成一场平庸但合格的演讲,在大
多数情况下,已经够用了。
如果你的母语演讲能力较弱,或者平时没有做演讲的机会或习惯,可能在
第(2)步没办法有效提取出你自己做演讲的信息结构。这时如果你想做好
一场英语演讲,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你现阶段的终极目标,你需要做的是从
零开始设计自己的信息结构——这其实算是演讲技能,严格讲并不是我们
教程的主题,不过我依然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大部分演讲都可以按照「总—分—总」或「总
—分」的结构来进行,即开头和结尾讲述演讲的主题或结论,中间提供细
节信息。最基本的信息结构通常离不开时间、空间、逻辑三个维度,我们
分别来看。
对于叙事类的演讲,比如你要给人讲一个故事,通常都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来组织信息。虽然有时候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故事会比较乏味,
但请把这一点运用纯熟之后,再考虑学习倒叙、插叙、闪回这种叙事技
巧。
对于说明类的演讲,比如介绍一部手机的外观细节,通常可以按照空间顺
序来组织信息。任何接近线性的事物,比如书架上的一排书,通常都可以
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讲;任何平面上的事物,比如手机截
图,通常都可以分成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中间五个部分,你可以依
次去讲;任何立体事物,比如手机,可以拆分成不同的平面(正、反、侧
面),然后依次去讲每个平面;有纵深的事物,比如一间屋子,可以再按
照前后或内外拆分。
除了时间空间两种顺序之外,逻辑也是我们组织信息的重要方式。首先,
论证类演讲,比如你想针对某件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就需要用逻辑来
组织信息。一般的做法是先说观点,然后给出理由,再给出支持理由的论
据。如果有多个理由或论据,可以按照重要性来排序。其次,像前面我们
说到的做工作汇报时,按照重要性对工作成果排序,也是一种按逻辑组织
信息的方式。
以上三个维度的信息组织方式可以综合使用。比如,你在做论证类演讲,
用逻辑来组织信息,但其中一条论据是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也可以按照
时间顺序来组织,故事中需要介绍某座建筑的外观,那么可能也需要按照
空间顺序来描述这座建筑。
对于信息结构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我们在第(3)步听演讲时,也就有了
重点。比如,假使你要讲一个故事,那么最好能找到一个按照时间先后顺
序组织信息的叙事类演讲。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总结演讲者用什么样的
表达提示了时间信息,用什么样的表达串联了不同时间的信息,如 after that
等。同理,如果你的演讲按照空间顺序组织,需要关注那些提示与串联空
间信息的表达,如 upper-left corner 等;如果你的演讲按照逻辑组织,需要
关注那些与逻辑联结相关的表达,如 therefore / because 等。
上述这类表达都可以称为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简单来说,就
是用来帮助你组织信息的一些词或短语。在网上搜索 Discourse Markers,你
可以找到很多总结好的英文话语标记,通常会有具体的用法,时间紧迫的
情况下,你也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时间充裕,你最好先大致浏览一下这
些表达,然后结合自己找到的演讲视频,看演讲者是在什么情境下用这些
词的,如果你能模仿到位,那么你的用词会更加准确。
英文演讲在各大视频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像 TED(包括 TEDx)这种专门
做演讲的组织也提供了大量的精彩范例。在寻找模仿对象时,请注意找那
种容易模仿的演讲,这也是我让各位照着自己的信息结构找材料的原因。
有一些演讲很精彩,但没有套路和规律可循,很难模仿,这些并不适合做
入门阶段的学习材料。
2.3 没有语言环境的如何练口语?
如果你平日里完全没有英语交流的需求,那么对你来说,练习英语口语可
能就是一件成本大于收益的事,哪怕你最终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日常
不用,也会很快遗忘。
对于这些朋友,我通常建议在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遇到任何听不懂的内
容,只需要通过简单跟读法让自己完整跟读下来一遍,这样你的口语可以
维持在一个不拖听力后腿的水平。而且,像旅游这种短期需求,这样的口
语水平也就够了。等到哪天有了长期用英语交流的需求(如留学、移
民),再提高口语不迟。
不过,原因和结果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可能正是因为你不说英语才导致你
周围没有英语环境。比如,很多人用社交网络时,会只挑说汉语的人交
流,但如果你能够使用英语交流,你大可以直接和外国人聊天。等你有了
外国朋友,你的英语环境自然也就有了。简单来说,口语需求可以创造,
英语环境可以打造。
如果你不敢一上来就用普通的社交工具和外国人聊天,完全可以从专门的
交换语言软件开始。比如,Tandem 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换语言软件,你可以
在上面找到想学汉语的英语母语者,你教对方说汉语,对方教你说英语,
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外国朋友也就有了。
除了这种练习日常对话的软件,也有专门练习演讲的办法。著名的英语演
讲俱乐部 Toastmasters 在国内很多大城市都有线下组织,你可以报名参加,
定期演讲,不但可以逼自己练好口语,更能增加自己的信心——有了这种
经验,你的母语演讲水平通常都能提高。当然,Toastmasters 本身还有很多
线上俱乐部,如果你目前的所在地没有线下组织,或者因为隔离没办法参
加线下活动,或者希望能加入一些外国俱乐部,也可以采用网上演讲的方
式参与。
3. 入乡随俗:俚语(Slang)的学习方式
所谓俚语(Slang),就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通常俚语的使用
都会局限在特定的范围。比如,我的家乡会把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学前班
称之为「半年级」,它只在特定的地理范围使用,就是一种俚语;一些网
络游戏用语,比如「氪金」,刚开始只有玩特定游戏的人才会使用,也是
一种俚语;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比如「三个俯卧撑」,只有特定的时间
的人才使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俚语。
我之所以用中文来举例子,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不在那种特定的
范围,就算是母语的俚语,你也有可能听不懂。反过来说,一些俚语你听
不懂也不会影响生活。比如,北京有句俚语叫「虾米了」,直到今天我也
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完全不影响我在北京十几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在我看来,对于英语的俚语,只要做到八个字就够了:入乡随俗,按需学
习。
所谓入乡随俗,即你生活在哪里,就学哪里的俚语。比如,我生活在澳大
利亚,就需要学习一些澳式英语中常用的俚语,但除非个人有爱好,否则
没必要学习美国纽约州的俚语。
按需学习的意思是,哪怕身处某个特定的圈子,也没必要(且不可能)学
会这个圈子中所有的俚语。那么哪些俚语是真正需要学习的呢?通常来
说,只要做到如下两点,就不会影响生活。
1. 听懂所有的日常俚语;
2. 会说方便他人的俚语。

第 1 点很容易理解,如果你听不懂当地的日常表达,轻则影响效率,重则
会产生一些误会。比如,澳洲人会把晚餐称为 tea,所以有人问 Wanna have
tea with me? 其实是晚餐邀约,并不是要一起喝茶,如果不熟悉澳式英语的
tea 的用法就可能会误会。

当然,能听懂并不意味着非得说。还拿澳洲来举例子,澳式英语中,「下
午」通常说成 arvo,你说 afternoon 他们当然也能听懂,同样道理,晚餐你
不用非说 tea,说 dinner 或 supper 他们当然也能听懂。
但是有些时候,哪怕对方能听懂,也会造成一些不便。比如,澳洲人把早
餐称为 brekky (或 brekkie),如果你去餐厅说 breakfast,经常会有服务生和
你确认是不是要 brekky,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如就索性说 brekky。这就是我
上面第 2 点的意思,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除了学习这些具体的表达之外,我们还需要在生活中保持对英语表达的含
义的敏感。讲个我自己的故事吧。在来澳洲之前,我习惯用 It’s fine 来表示
「没事」的含义,来了这边也一直这么用。直到有一天,我和妻子在郊外
的一家咖啡厅喝咖啡,服务生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然后向我道歉,我又
以 It‘s fine 回应,结果服务生更加紧张,拿着抹布试图寻找根本没有洒出来
的咖啡,最后妻子补了一句 That’s all right,服务生才放松下来。等服务员
走了之后,妻子和我说,她感觉这边的人听到 fine 就会很紧张,好像 fine
就意味着一点也不 fine 的意思。这时,我才猛然体会到这种语境下的 fine,
就好像有人用中文问你「没事吧?」,你用一种无奈的语气回答「还好
吧」。这种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下面的微妙含义,只有碰到了才有学习的机
会,唯有主动留意才能不浪费机会。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在你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一段时间,你可能会短暂地
觉得自己的听力口语有退步,这种感觉很正常,毕竟高光之后总是会稍显
落寞。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你能力的提升,进步的速度不再像之前那么快
了。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当我们进步没那么快时,就会感觉在倒退。
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理性提醒自己: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没有花时间就
觉得自己学会了是幻觉,投入了时间精力还觉得自己退步了也是幻觉。
本文小结
1. 在你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听力和口语的主要问题来自于语意,而不
是语音,而语意方面的问题又主要来自于你之前没听过的表达。因
此,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实际需求补足语意方面的欠缺。
2. 如果你想维持听力水平,但却没有英语环境,那么请尽量保持每天至
少听十五分钟英语内容的习惯。在收听或收看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如
果你遇到听不懂的内容,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回放听不懂的内
容。如果能够听懂,跳过;如果听不懂,执行第二步。(2)判断这部
分内容是否需要掌握。如果不需要掌握,跳过;如果需要掌握,执行
第三步。(3)看是否能够找到原文或字幕。如果能够找到,则用简单
跟读法训练整段内容;如果你找不到,执行第四步。(4)寻找有原文
或字幕的同题材听力材料,做简单跟读训练。如果第四步完成后,依
然没办法听懂原来的内容,你可以暂时把这段材料保存下来,等遇到
比自己英语好的朋友,再和他们请教。
3. 对于口语来说,我们首先要补足日常事务性表达,包括:1)我们要掌
握在各种场合都可能用到的表达;2)特定场景下的专门表达。遇到日
常事务性表达,或者提前学好,或者亡羊补牢,重点是每当你学到一
种你会用到的新表达时,请把它加入到生词本,每天复习,直到烂熟
于胸。
4. 对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就算你的口语已经很好,依然需要专门准备,
比如演讲。生活中大多数演讲属于实用类演讲,这类演讲的重点是准
确传递信息,演讲时并不需要一些华丽的技巧,完全可以套用成熟的
模式化的演讲流程。
5. 实用类演讲通常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准备:(1)确定主题或主要内容;
(2)提取自己演讲要用的信息结构;(3)找一个和自己演讲信息结
构一致的演讲视频,用简单跟读法做训练。(4)把你跟读的演讲中的
内容替换成你自己的内容,反复练习。
6. 通常可以从时间、空间、逻辑三个维度来构建演讲的信息结构。在跟
读演讲视频时,要重点关注那些用来帮助你组织信息的词或短语,即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
7. 对于那些没有英语口语环境的朋友,可以暂时把口语维持在不拖听力
后退的水平。当然,也可以利用交换语言软件和演讲俱乐部来创造口
语需求,打造英语环境。
8. 对于英语的俚语,只要做到八个字就够了:入乡随俗,按需学习。所
谓入乡随俗,即你生活在哪里,就学哪里的俚语。按需学习的意思
是,哪怕身处某个特定的圈子,也没必要(且不可能)学会这个圈子
中所有的俚语。通常来说,只要做到如下两点,就不会影响生活:1)
听懂所有的日常俚语;2)会说方便他人的俚语。
9. 生活在英语环境中,要保持对英语表达的含义的敏感。
10.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没有花时间就觉得自己学会了是幻觉,投入了时
间精力还觉得自己退步了也是幻觉。
今日任务
在你走上第二个台阶之后,按照本文所讲的方法,继续按需学习听力和口
语。
4.13 副篇:口语考试准备要点
按:
1. 本文涉及的备考要点及方法,至少要在听力口语水平走上第一个
台阶之后,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听力口语水平走上第二个台阶之
后,再看本文你会有更深的体验。
2. 本文并不针对特定的某种英语考试,但大部分主流口语考试的考
法都有涉及。
——

除了演讲(Speech)之外,还有一类口语需要专门准备,即口语考
试。
理论上讲,如果考试能够真实反映你的口语水平,那么只要你专注于
提升口语能力,分数也会随之上升。但事实上,就算你的母语就是英
语,如果不做充足准备,还是会出现马失前蹄的情况。
举例来说,我曾不止一次听到过母语是英语的外教去参加雅思考试,
因为没有准备,结果第一次只考了 7 分甚至 6.5 分的情况,虽然最终
经过准备都拿到了满分 9 分。1

这些人毕竟是职业英语老师,普通母语者考到 8 分就算很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日常用母语聊天,也
会有「空气突然安静」的时候,考试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这时分
数自然会受影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会在下文陆续提到,现在请至
少记得,哪怕是一个母语者去参加母语的口语考试,要想取得一个好
成绩,也需要认真准备。好消息是,只要不是投机取巧,任何备考行
为本身都能提升英语水平。
我会从题型、素材和技能三个维度切入来讲英语口语考试的准备要
点,但很多其他口试(包括找工作的面试),其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也
和英语口语考试差不多。
1. 题型:朗读、对话、复述、演讲
英语考试种类繁多,口语考试的题型可谓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绝
大多数英语考试(包括主流的托福、雅思、PTE 等)的口语题型不外
乎如下四种:朗读、对话、演讲、复述。这一节我们先简单介绍题型
的种类,对于一些容易准备的题型,会顺便给出训练方法,至于那些
较难的题型如何准备,请继续看第 2 节和第 3 节。
1.1 朗读
所谓朗读,即给你一段英文材料,让你照着念。PTE 考试的 Read
Aloud 就是这样一种题型。对于我们从阅读入手学习英语的朋友来
说,这是最容易准备的一类题型。
如果你阅读已经上了第一个台阶,听力口语上了第二个台阶,你只需
要找到对应考试的真题或者和真题难度差不多的材料,每天坚持朗读
二十分钟,相同的题型如果能够顺畅读下来四十道,就能满足考试基
本要求。对于 PTE 考试 Read Aloud 这种题型,通常练习两周左右即
能满足考试要求。
如果你的听力口语只上了第一个台阶,那么需要你在朗读的同时,继
续做每日跟读练习。如果能够找到真题的真人示范,建议每天在朗读
之前,先跟读几遍真题,跟读结束后,第一遍朗读时给自己录音,直
到你的朗读的语调、重音、节奏和示范音频一致为止。同样,等你能
顺畅读下来四十道题,通常这种题型就不会拖你后腿了。
虽然「朗读」这类题型在口语考试中并不是很常见,比如托福和雅思
就没有这种考法,但朗读练习对于维持口语的流利度帮助很大,而且
对英语环境要求不高。如果你的阅读听力口语都已经上了第一个台
阶,可以考虑拿每日的阅读材料来做朗读练习。
1.2 对话
对话是口语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通常以问答的方式出现——
考生只需要回答考官或者电脑播放(机考的情况)的问题。这意味着
考生并不需要有寻找话题的能力。比如,雅思考试第一部分和第三部
分都属于对话,都采用问答形式。
对于这种题型,如果你的听力口语能力达到第一个台阶的水平,只要
自然放松,通常都能听懂考官或录音的问题,因为口语考试中的听力
通常要比听力考试简单得多。当然,如果是参加雅思这种真人面对面
的考试,哪怕听不懂,你也可以用 What did you mean by… 让考官来解
释,或者干脆重复一遍问题,只要不是老问,一般来说不太会影响分
数。
真正可能出问题的地方,还是我们的口语。大部分对话类题型考查的
都是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常见的内容,如果考试的问题涉及的场景你之
前跟读过,或者在其他场合碰到过,通常可以轻松应答。但每个人总
会有一些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就算是普通生活场景,也不意味着
你一定会遇到,因此在考试中难免出现一些你不熟悉的话题。在考场
上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卡壳说不出来,会严重影响分数。对于这种
情况,我们需要专门准备,相关的内容,我们会在本文第 2 节素材部
分讲到。
1.3 演讲
演讲类题型通常有三种考法。第一种是像雅思口语考试第二部分,给
你一个话题卡,让你针对卡上的主题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比如描述一
种你喜欢的水上运动;第二种是像托福口语考试的第一题,虽然是问
答形式,但通常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比如描述一个你熟悉的城市等;
第三种是像 PTE 考试的 Describe Image(描述图片),考法是给你一
张图片,让你描述图片的关键信息,有点像我们平日里配幻灯片的演
讲。
既然是演讲,我们就可以按照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来准备,但切
记真正的准备工作是在考试之前完成的。考场上所谓的准备时间建议
用来提取及重组已经准备好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考试中的演讲类题型和我们平时准备演讲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没办
法预先知道考试时演讲的主题。这也属于素材问题,我们会在第 2 节
谈到。
1.4 复述
复述类题型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原文复述(repeat),比如前面我们
提到过的 PTE 的 Repeat Sentence(重复句子)题型;另一种是用自己
的话复述(retell),比如托福口语考试的第三四题,就需要用自己的
话重复阅读或听力的内容。
Repeat 类题型,只要你坚持跟读,其实你一直在训练。如果你的听力
口语已经上了第一个台阶,那么只要精选一百道左右高频的考题练
熟,这种题型通常就不会拖你后腿了。
Retell 类题型很多方面的都和演讲类似,你听到或读到的原文可以认
为是你演讲的主题,你需要把这个主题用自己的话重新说出来。这里
面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提取原文的信息结构,然后按这个结构用自己
的话讲述。考试时涉及到的信息结构,无非也是时间、空间、逻辑三
个维度,其中逻辑维度通常有论证单一观点和对比相反观点两种,只
要你按照本文第 2 节的方法搜集素材并分类练习,最终你会发现可以
用有限的几个框架对应所有可能的题目。与演讲类题目类似,Retell
类题目也无法提前预知要复述的内容,也属于素材问题,我们到第 2
节再谈。
对于篇幅较长(超过三十秒)的复述类题目,通常需要做笔记,否则
很容易出现听完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你可以先搜索你正在练的这种
题型,然后看大家都怎么做笔记,挑一种你比较喜欢的就行。你需要
相信,流行的笔记法理论上都是有效的,如果你觉得每一种都不适合
你,通常是因为练习不够。
大部分考试需要复述的内容在两分钟以下,如果你对自己的记忆力有
信心,也可以不记笔记,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是否可行。
1.5 综合
有一些考试题型属于上述一种或几类题型的融合,比如托福口语考试
的第五题和第六题,需要先听一段内容,然后回答问题。问题和听力
材料内容相关,因此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复述内容。问答
的形式也可以理解为对话,你需要针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因
此也可以看作是简短的演讲,即这种题型综合考查了对话、演讲和复
述的技能。一般来说,你只需要把复述部分当作复述题目,发表自己
观点的部分当作演讲题目来准备就可以了。
2. 素材:假装自己有生活
虽然我们不能准确预知考题,但语言考试都有其特定的考查范围。既
然考查的是语言能力,就不太可能考那些日常生活(包括学习)中见
不到的表达和场景,口语考试尤其如此。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的场景
是有限的,只要能够把所有场景都准备一遍,那么应对考试自然就能
游刃有余。
那么我们去哪里寻找这些场景才能保证不遗漏呢?很简单,既然是要
准备考试,就直接从考试真题入手。对于主流的英语考试来说,只要
你把能够找到的真题当中涉及的场景都准备一遍,正式考试时一定时
不会跳出这个范围。因此,首先(1)你需要在网上搜集你参加的考试
的真题。
举例来说,雅思口语考试总共分为三部分,针对每部分你都可以找到
大量样题,只要你能把这些考题涉及的场景都准备出来,那么最终考
试出现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
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有很多题目就算用汉语回答,也未必能答好。
比如,有一道题是「描述一种重要的植物」,对于我这种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家里没有花园,又没有养盆栽爱好的人来说,这题简直要
命。口语再好,遇到这种题也是命门。因此,我经常跟一些学生讲,
如果你的口语本身不错,那么你要做的其实是假装自己有生活——某
个题考的内容如果并不在你日常生活中,那么就主动让自己熟悉起
来,假装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席之地。
如果你有时间,在找到真题之后,可以给每个题都准备一个答案,还
记得我们说过,这本身也是在提高你的口语能力。但如果时间有限,
我们就需要(2)针对真题进行分类,每一类题目一般只需要准备一两
个通用的答案,如果你遇到了同类的其他题目,通常只需要调整其中
一两个表达。
具体的分类方式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因为不同的人分类的标准不一
样,类别的名称和数量以及每一类中涵盖的题目并不一样,你可以选
一种最适合你的方法。
有了分类之后,你需要(3)先挑一类最高频的题目逐题准备,具体方
法如下:
1. 先拿一道题出来,如果你能直接回答,就把答案写下来;如果不
能直接回答,就上网搜参考答案,并把它改写成适合自己的情
况。比如,雅思第一题通常会问你在上学还是在工作,网上有很
多现成的答案。假设你是一个大学生,你找到的答案里提到了某
个专业,这时你需要把这个专业换成你自己的专业。
2. 一些题目可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或者需要改写的幅度比较大,
这种题目需要你自己想办法写出答案。但口语毕竟不是写作,你
完全可以在过往跟读的材料中寻找合适的句子改写,甚至直接拿
来用,这样就能保证你用的句子是对的,而且是熟悉的。一般来
说,同一种考试的听力测试中,会有很多句子或表达可以用到口
语当中。比如,你在备考雅思听力时,你会跟读雅思听力材料,
里面的一些句子念熟之后,就可以用到口语当中。
3. 写出答案之后,反复练习,最终做到听到问题脱口而出。

准备好一道题之后,开始(4)看同分类的第二道题,看是否可以通过
简单修改第一题的答案来回答第二题:
如果可以,则把修改后的答案写下来,反复练习到脱口而出。同
时留意自己修改答案的方式。比如,替换词汇、改变句子顺序都
是可能的调整方式,这些方式在之后写出其他题目的答案时可能
会用到。
如果没办法通过修改第一题的答案来回答第二题,则按照解决第
一题的方式写下第二题的答案,并做练习。
看完第二题之后,(5)接着看同分类第三题,方法和看第二题时一
样,同样要看是否可以简单修改之前两道题的答案来回答第三题,以
此类推。不断看下去,你会突然发现这一类题目当中剩下的所有题目
都可以通过修改或组装之前已有的答案搞定,这一类题目就算准备好
了。
第一类题目看完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准备剩下的类别。你很可能会
发现,第一类题目的答案当中,有很多句子可以到其他类题目中,同
时,因为你掌握了很多修改答案的办法,后续每一类需要准备的答案
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这时,哪怕你在考场上遇到一个全新的题目,你
也已经有了随口调整旧答案来回答新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大家普遍采用的寻找口语素材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先看考
试要你提供什么内容(真题),然后去准备相应的内容(写出答
案),用尽量少的答案去回答尽量多的问题(分类解答),以提高备
考效率。
我的分类方式
我自己习惯使用另一种分类方法,和上述流行的办法不太一样,但也
算是一体两面,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具体步骤如下:
1. 找到某种口语题型最高频的五十题。
2. 随便找一道题(姑且称为第一题),用前文的办法写出完整的答
案,并练习到能够脱口而出。
3. 拿着第一题的答案,比对剩下的四十九道题目,看这个答案的主
体内容还能回答哪些题,这些题目就可以归为一类(姑且称为第
一类)。
4. 在原来的题目中剔除第一类题目,再用相同的方法对剩下的题目
进行分类,直到所有的五十道高频题都能回答为止。
5. 在这五十题之外,随机找十道题,看是否能够用已有的答案回
答,如果可以,这种题型就算准备好了。
6. 如果碰到个别题目回答不出来,则写出这道题答案,然后再随机
找十道题,如此往复,直到能连续答出十道题为止。
按照上述方法准备,通常能够涵盖大部分场景,并且能够避免他人的
分类方式不适合自己的情况。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比如,有一条道演讲类题目是「描述一个歌
手」,我的答案大意如下:
我想讲的是一个创作型歌手,他叫王念北。他的音乐非常特别。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情况下,音乐是强调人类感性和情绪的艺
术,而他的歌却经常带给人一种理性之美。具体来说,他创作的
歌曲,旋律通常都很简单,经常一首歌只用 3 到 4 个和弦,有一
点朋克风格。但是歌词却非常有深度,甚至可以当作诗歌或短篇
小说来看。我喜欢这个歌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词中的很多观
点让我有深深的共鸣。比如,有一首歌名字叫《他比我更平
等》,描述了一些地方犬儒主义盛行的状况。如果我没有记错,
歌词讲的是(歌词的内容略)⋯⋯这些字句让我想到了自己所处
的世界,很多人都失去了信仰,也不再有理想。
像这样一个段子,我可以用到很多其他题目中。首先,大部分非特定
职业的人物描述题目都可以用。比如,描述一个你崇拜的人——你当
然可以崇拜歌手;描述一个你的亲人或朋友——你的亲人或朋友当然
可以是歌手。
其次,与人物无关的一些题目甚至都可以用这个段子。比如,描述一
部你喜欢的电影——可以是一部关于歌手的纪录片;描述一本你最近
看过的书——可以是某歌手传记;描述一首你听过的歌——可以先讲
歌词内容,然后讲词曲作者及演唱者是谁(调整句子顺序);描述你
喜欢的一首诗——可以直接把歌词当成诗去讲;描述你喜欢的一部小
说——可以把歌词的内容当作一部小说去讲;描述一张照片——可以
是歌手的照片;描述你的业余爱好——可以是听歌,讲你上礼拜去现
场听了一个创作型歌手的歌,甚至可以是写歌,你就是那个创作型歌
手⋯⋯
总之,凡是可以用这个答案回答的题目都可以归为一类。我会拿着这
个段子去比对全部五十道题,直到剩下的所有题目都无法用这个答案
回答,然后再挑一道题,开始准备第二个答案。有了第二个答案之
后,再用它去套剩下的题目,分出第二类,以此类推,直到准备好这
种题型为止。
3. 技能:充分展示考试要求的技能
在准备自己的答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答案才能
拿到高分?
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语言考试通常都有公开的并且被严格遵循的评分
标准。理论上讲,如果你的能力达到了评分标准所要求的能力,就具
备拿相应分数的实力。不过,是不是真能拿到,还需要看考试时的发
挥。除了素材准备不充分之外,发挥不好也是很多母语者拿不到高分
的重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你具备拿高分的实力,但并没有把这种
实力在考试时展现出来。
那么怎么才能展现出来呢?
首先,你需要根据评分标准来设计你的口语答案。不同考试的评分标
准略有差异,因此需要你阅读特定考试的官方指南或者考试说明。不
过,除了答案内容需要准确回应考试问题之外,大部分的英语口语测
试都会在如下几方面作出要求:
1. 语音(包括语调、重音和节奏);
2. 流利度;
3. 口语正确用法(即口语的语法);
4. 逻辑连贯性;
5. 表达多样性(词汇、句式、时态、语态等方面的多样性)。
在你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语音方面通常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算略
带中式口音,通常也不会影响分数。只要能把准备好的答案练到脱口
而出,流利度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甚至考试的时候还会说得更流利。
对于第 3 点口语的正确用法,请切记上一节说过的,尽量从自己跟读
过的材料中寻找答案所需的句式和表达——因为你跟读的都是正确材
料。对于自己修改过的句子,如果拿不准,建议在网上的一些语料库
检索一下,看看老外是否这样使用。推荐两个网站:
1. QuoDB,用这个网站可以搜索某个英文表达在电影台词中是否出
现过,如果出现过,甚至会给出具体出现在哪一部电影的几分几
秒。如果你用的表达可以搜出很多个结果,通常这个用法就是正
确的。
2. FRAZE·IT,这个网站本来是为写作设计的语料库,如果你输入的
内容在网站上有很多结果,通常这个用法就是正确的,最多有一
些文邹邹而已。
如果通过搜索依然没办法判断自己的句子是否正确,那就换一句能拿
得准的。
至于第 4 点,只要你能够把握好句子的信息结构,问题也不大。如果
把握不好,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优秀答案,和准备演讲一样,用别人
的好结构来套自己的内容。
很多口语好的人最终拿不了高分,通常是上述第 5 点——表达多样性
方面出了问题。我们就拿上面「描述一个歌手」的题目为例,来看看
究竟会出什么问题。
先随便写一个答案的开头:
I’d like to talk about Nianbei. He is a singer and songwriter. He is
special. Music is an art about feeling and emotion. However, he writes
songs in a rational way. The melodies are quite simple. The lyrics are
quite thoughtful.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考官,你听到考生讲这样一段话会有什么感觉
呢?首先你可能觉得整段话没有语法错误,这很好。但是,同时你会
也发现:
1. 整段话只有简单句。那么这个考生究竟会不会复合句呢?也许
会,但是作为考官,你手里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只能按不会来
打分。
2. 整段话的时态都是一般现在时。那么这个考生会不会其他常用时
态呢?也许会,但你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只能按不会来打分。
3. 整段话全是主动语态。那么这个考生会不会被动语态呢?只能按
不会来打分。
4. 整段话全是陈述句。只能按不会疑问句来打分。
5. 相邻的两句话有时候缺少必要的衔接⋯⋯

如此一来,这名考生的口语成绩肯定不会很高。你需要做的就是反其
道而行之,照着考试的评分标准,让自己的答案尽量满足所有的要
求。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改一下上面的答案。
首先,从句式多样性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有一些复合句,尤其是主
从复合句。一般来说,可以先看相邻的两句话是否可以合并成一句。
比如上述答案的前两句话,可以写成:
The singer I’d like to talk about is Nianbei who is also a songwriter.

这句话成功地嵌套了两个定语从句,第一个定语从句(I’d like to talk


about)还省略了关系代词,表明你还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证
明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当然,这句话本身有些啰嗦,如果在写作中使
用,算不上好句子,但用在口语中一点问题也没有——口语考试不会
要求你出口成章。
如果你发现相邻的两句话没办法写成一句,也可以给某个简单句添加
必要的信息,扩展成复合句。通常你只需要从时间、地点、因果这三
个维度出发,总能想到一些添加状语从句的方法。比如第二句 He is
special 可以改成:

I like him because he’s so special.

这就是从因果方面想到的例子。
接下来,我们来看是否需要添加疑问句。因为这是一个演讲类题目的
答案,全部用陈述句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你想,也完全可以在其中
设计一个疑问句。通常反意疑问句比较容易。比如 Music is an art
about feeling and emotion 这句可以写成:

Music is an art about feeling and emotion, isn’t it?

不要小瞧这个小小的尾巴,这就是你会疑问句的证据。如此前三句就
成了:
The singer I’d like to talk about is Nianbei who is also a songwriter. I
like him because he’s so special. Music is an art about feeling and
emotion, isn’t it?

你会发现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似乎缺少一些衔接,前面一直在说具体
的歌手,后面突然开始讲音乐这个总体的概念,怎么办呢?你可以让
音乐这个词出现在上一句话中,这样两句话就有了呼应,然后再插入
一些过渡性的话语(discourse marker),比如你可以改成:
The singer I’d like to talk about is Nianbei who is also a songwriter. I
like him because his music is so special. As we all know, music is an
art about feeling and emotion, isn’t it?

然后我们再来看时态问题,比如,第四句话可以写成:
But what he did was just writing and singing songs in a rational way.

虽然这里我可以用现在时,但我能听到的歌当然是他过去写的,用过
去时也没问题。而且我给整个句子又加了一个主语从句,并且把
However 改写成了更口语化的 But。

继续使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你可以再想办法加入被动语态等。当然,
你不一定要在一道题的答案中包含所有这些元素,但一定要在整个考
试中把你这些能力全部展现出来,这样考官才能找到给你高分的理
由。表达多样性方面,通常做到如下几点,问题就不大:
1. 句式方面:至少要有简单句、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
再加一句疑问句可以锦上添花。
2. 时态方面:至少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
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当然都要使用准确。
3. 主动语态为主,但需要有被动语态的句子。
4. 言之有物,不要反复说同一件事,这样你自然会使用不同的词
汇。
在根据评分标准设计好口语答案之后,你还需要严格按照考试的形式
来进行练习。
有时候考试的方式和日常对话并不一致,比如托福考试每道题都会有
准备时间。如果你不练习,很难把准备时间利用起来,甚至这种准备
时间还会打乱你原本的说话节奏。
机考的口语考试(如托福、PTE)对作答时间也有严格限制,练习时
最好做到既不浪费时间,又不超时。在你口语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
通常你的语速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规定时间能说的单词
总量基本是固定的。这意味着针对同一种题型,你的答案的长度基本
一致。 2
在长篇小说《少年阿珵》当中,主人公杜珵宇就用默背古文《过秦
论》的方式来计时,因为他知道背到哪个字需要多长时间。😝
在准备答案的过程中,建议统计一下规定时间一共说了多少词,大概
能说几句话。你会发现每一类题目答案的句子数量几乎是一致的,完
全可以逐句来设计自己的答案。最终,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用很简单的
几种不同的方式去回答,这就是你口语考试的模板。
我知道很多人对模板有抵触情绪,但只要答案的内容没有离题,并且
言之有物,模板本身不是问题。你不用模板反而可能会出现回答超时
或者卡壳的情况。
事实上,我们平时说话就充满了模板。你每次做工作汇报时,很可能
第一句话都是类似这样的句子:
下面我来汇报一下上个月的工作⋯⋯
这不是模板是什么?也就是说,模板句本身就是我们日常口语的一部
分,上一篇文章中讲到的话语标记,大多数也都算模板句。
真正有问题的是只有模板,没有实质内容的情况。比如,你这样汇报
工作:
下面我来汇报一下上个月的工作。上个月我做了一些工作,有些
非常重要,有一些没有那么重要。有一些成功完成了,也有一些
在进行中。其中一些没有按时完成,但都有理由。总之,又是充
实的一个月。
与之类似,有些人参加口语考试,会背一个通用的模板,考试时每一
句话都是模板句,却和主题没有实质关系,这样当然没办法取得好成
绩。
这篇文章讲到了准备英语口语考试的一些要点,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有
考试计划的朋友。因为文章本身就是要点汇总,也就不额外做小结
了,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通读全文。
当然,针对特定的考试,多少还是有一些考试技巧,能够提高备考效
率,但通常这些技巧也是文中这些要点的细化。如果你自学能力够
强,在你听力口语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也许自己就能总结出这些技
巧。最重要的是,任何考试技巧都替代不了我们之前反反复复的跟
读。
内向者的自我救赎:向第三个台
4.14
阶迈进
前面我们讲过,对于喜欢和别人交流的人,如果生活中有英语环境,通常
在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就不用系统性的学习听力口语了。因为,你已经
在用英语交流,也敢用英语交流。只要你能够在遇到不懂的内容时,注意
积累,听力口语依然能持续提高。
对于大部分性格内向的人,也至少能够做到,遇到跟读过的内容时,可以
自然交流——因为一切发生的太快,还来不及恐惧。然而,依然会有一些
朋友有交流障碍,尤其在那些之前没有遇到的场景。对于这种情况,可以
像我在《4.12 高光之后:按需学习听力口语》讲到的那样,遇到一例解决一
例,慢慢成长。但在你能够顺畅交流之前,这样的自然生长难免会让人觉
得心里没底。
怎么办呢?既然自然生长让人心慌,就不如系统学习。还记得我们为听力
口语的练习时长定下的终极目标吗?2000 个小时——这就是横在我们面前
的第三个台阶。
在走上第二个台阶时,我们已经练习了 200 个小时。2000-200=1800,那么
就请继续准备 18 个小时练习材料,按照前面的看剧学英语跟读法,跟读一
百遍,完成剩下 1800 个小时的练习。练习材料依然以电影、电视剧为主,
但也要适当添加一些新闻英语(如 BBC / VOA)、谈话节目(如 The Ellen
Show / The Graham Norton Show)及英语演讲(如 TED)等。

每天两个小时,朝着 2000 个小时的终极目标迈进,这就是内向者的自我救


赎之路。必须承认,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能够坚持完成目
标。因此,如果能找到一个愿意监督你的人,请千万不要放过这个提升自
我的机会。
不过,大部分情况下你也不需要完成全部计划,只需要走在路上。随着你
不断朝两千个小时的目标迈进,你的口语和听力会越来越好,能够脱口而
出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多,总有那么一个临界点,你会突然觉得自己敢说话
了。到了这个临界点,你就可以改用前面按需学习的方法。
其实,不管是按需学习,还是按计划系统学习,英语听说能力能够达到母
语水平的人,最终听力口语的练习时长都只会比 2000 个小时更多。因为你
不会在达到这个水平之后就再也不用英语了,相反你会用得更多更勤,每
次使用都是在巩固自己的语言能力。在你遇到不懂的内容时,也会下意识
地提问,你的能力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自动提高——听力口语练到这里,
应该已经不再需要看什么教程了。想想我们用母语聊天时,遇到一个新
词,难道不是随口一问吗?你还会意识到你这是在提升语言水平吗?
本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
1. 永远会有听不懂的内容
记得小时候看央视一九九四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本来没有字幕,但看
着看着,屏幕下方突然出现了字幕。我非常好奇,就问我爸:字幕为什么
时有时无?他笑道:你注意看一下,有字幕的部分应该刚好就是你听不懂
的。 1

Bilibili 的版本给每句话都配上了字幕,但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旧版的片
段,你会发现确实如我所说。
于是,我开始留心字幕出现的时机,发现果然如他所说。一般出现字幕的
时候,通常正好就是一些偏文言的字句,比如诵读古诗词,这些内容确实
很难直接听明白。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激周瑜》一集中,诸葛亮向
周瑜诵读曹操的《铜雀台赋》时的桥段,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自己看
看。
央视一九九四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会突然出现字幕
也就是说,母语都有听不明白的东西,因此,哪怕你的英文已经学到了母
语水平,你依然会有听不懂的内容。
有时候是因为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口音造成的,比如电影《猜火车
(1996)》中有苏格兰口音,甚至有吸毒之后从嘴里吐出来的含糊不清的
诡异英语,你听不懂这个说明你还正常。
如果人物没有特别严重的口音,但你却依然听不懂,通常是因为你遇到了
一些比较古老或冷门的词汇。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如我们前面所说,只要不影响你理解剧情,这些内容不必要掌握。
在《三国演义》里面,我只要知道诸葛亮是故意曲解《铜雀台赋》的意
思,想激怒周瑜即可。这首赋本身是否能够听懂,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
响。
如果你出于个人兴趣,非要听懂,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不是吗?
2. 原本有趣的影视作品会变得乏味
学习语言需要大量重复,单调重复是无聊乏味的源泉。如果你用一部自己
喜欢的电影来学英语,那么它可能会因此而变得无聊乏味。如果你曾经把
自己喜欢的歌设成早起闹钟铃声,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如前面所说,语言学习除了模仿与重复,没有别
的替代方案。因此,它不能是我们放弃的理由。
在你接受了这个现实之后,再和你分享一个好消息。通常一部电影看三五
遍确实会索然无味,但看到三五十遍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
的细节,有时候你甚至会想:编剧啊,你知道吗?我是懂你的,我知道你
在这里为什么要让男主角口误,为什么要让女主角嘶吼,你的好只有我懂
得欣赏。这时你会重新爱上这部电影,而且会爱得更深沉。你甚至已经习
惯了它的陪伴,只要不继续看下去,就会有一种和恋人分手的感觉——这
个感觉是对的。
本文小结
1. 在上了第二个台阶之后,如果你依然有交流障碍,又觉得按需学习心
理没底,依然可以选择系统学习。
2. 不管是按需学习,还是按计划系统学习,英语听说能力能够达到母语
水平的人,最终听力口语的练习时长都只会比 2000 个小时更多。因为
你不会在达到这个水平之后就再也不用英语了,相反你会用得更多更
勤,每次使用都是在巩固自己的语言能力。在你遇到不懂的内容时,
也会下意识地提问,你的能力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自动提高——听力
口语练到这里,应该已经不再需要看什么教程了。
3. 哪怕你的英文已经学到了母语水平,在影视作品中,你依然会有听不
懂的内容。通常有两种情况:1)口音太重;2)你遇到了一些比较古
老或冷门的词汇。只要不影响你理解剧情,这些内容都不必要掌握。
4. 如果你用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来学英语,那么它可能会因此而变得无
聊乏味。但只要你坚持看下去,你会重新爱上它。
今日任务
无他,继续向自己的终极目标迈进吧。
4.15 英语学习的原则——听力口语

本章我们介绍了同步提升听说能力的方法。与上一章类似,对于相关
的执行步骤,小结通常意味着把所有的步骤重复一遍,与其阅读小
结,不如按需阅读原文。因此,本章的小结,我会继续罗列自己的英
语学习原则——听力口语篇。
这些原则背后的道理可以在本章前面的文章中找到。如果你觉得其中
的一些适用于自己的情况,请在想清楚这些道理之后,直接拿去使
用。当然,你完全可以结合个人习惯与实践,对这些原则进行优化、
删改,写出属于自己的学习原则。
英语学习的原则——听力口语篇
基本流程
1. 根据音标的发音方式,学会英语中存在的每一种发音。
2. 通过辅助跟读法来打好语音基础(第一个台阶)。
3. 使用看剧学英语跟读法,跟读 2 小时的听力材料 100 遍,适应正
常语速的英语口语(第二个台阶)。
4. 采用简单跟读法按需学习,以成功跟读 2000 小时为终极目标(第
三个台阶)。
学习听力口语的首要目的(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目的)是学
1.
会当代常用的听力口语,因此,在选用视听资料(如电影、电
视剧、谈话节目等)时,优先使用当代背景的视听资料。
选择视听材料时,以是否适合学习英语为评判标准,不以自
2.
己是否喜欢为评判标准。切记自己的目的是学习英语,而不是
娱乐。
1. 从根本上讲,我本人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并没有特别偏好,如果一
切以自己喜欢为出发,从一开始我就不会学习英语。
2. 很多人并不喜欢看生活情景剧、轻喜剧、肥皂剧、家庭伦理剧
等,但这些电视剧里蕴含了大量日常生活场景,这正是听力口语
学习最重要的内容。设想在母语环境中,我们总会交流日常琐碎
事,因此这种交流对语言学习必不可少,要想通过电视剧来学习
这种日常交流,就必须以包含日常场景的影视作品作为训练材
料。
3. 自己喜欢的视听材料未必适合学英语。比如很多人喜欢动作片、
惊悚片,这类影视作品里面往往台词很少,而且很多台词在日常
生活中并不会出现。反过来说,如果你掌握了日常生活的英语,
一般来说看这类片子也没有什么困难。
4. 判断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适合英语学习的标准是自己是否会在日常
生活中遇到片子当中的场景。从这个意义上讲,某些台词考究的
经典作品反而不太适合作为入门阶段的学习材料;一些口水片
——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也许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称为烂片
——反而是学习英语的好材料。(感慨一下:一部英语烂片在英
语学习者那里总还是有些价值。)
5. 一些原本很有意思的作品,可能会因为你把它用作学习材料而变
得无聊乏味,因为学习语言需要大量重复,简单重复又是无聊乏
味的源泉。可以找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来冲淡这种乏味,但不能放
弃重复,因为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放弃重复就意味着彻底放弃学
习。
跟读是学习口语和听力的不二法门。不是自己的语言,除了
3.
模仿之外实在找不到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了。事实上,母语也
是通过模仿习得的。
1. 在做跟读练习时,要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及节奏。
2. 跟读影视作品时,要把自己当作剧中人物,想象自己就在剧中的
场景。这样不仅能更快记住相关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在反复练
习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或产生类似的情绪时,会下意识地说出
这句话——这就是母语体验。
3. 建立长期的跟读习惯。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终身跟读的习惯也
许是必要的。在没有英语环境的情况下,要想维持自己的听力口
语水平,建议每天至少跟读十五分钟。
4. 演讲(Speech)的口语需要专门准备。
1. 生活中大多数演讲属于实用类演讲,比如,会议发言、工作汇
报、产品介绍、课堂专题汇报、学术研讨等。
2. 对于实用类演讲,重点是准确传递信息,演讲时并不需要一些华
丽的技巧,完全可以套用成熟的模式化的演讲流程。
3. 实用类演讲通常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准备:
1. 确定主题或主要内容;
2. 提取自己演讲要用的信息结构;
3. 找一个和自己演讲信息结构一致的演讲视频,用简单跟读法
做训练。
4. 把跟读的演讲中的内容替换成自己的内容,反复练习。
4. 通常可以从时间、空间、逻辑三个维度来构建演讲的信息结构。
在跟读演讲视频时,要重点关注那些用来帮助你组织信息的词或
短语,即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
5. 口语考试不能只靠临场发挥,需要专门准备。
1. 大多数口语考试的题型都可以归入以下四类之一或其综合:朗
读、对话、演讲、复述。
2. 虽然大多数口语考试测试的都是日常英语,但是任何人的日常生
活必有其独特之处,因此考试所考到的日常用语,不见得就是自
己的日常英语。应对口语考试时,难免要假装自己有生活——如
果考试的场景并不是自己的日常,就需要主动熟悉,假装它在你
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席之地。
3. 用问题解决型思路准备口语考试素材:先看考试要求提供什么内
容(真题),然后准备相应的内容(写出答案)。
4. 为提高备考效率,我们需要对题目进行分类,用尽量少的答案匹
配尽量多的问题。
5. 根据评分标准来设计口语答案。除了答案内容需要准确回应考试
问题之外,大部分的口语考试都会在如下几方面作出要求:语音
(包括语调、重音和节奏);流利度;口语正确用法(即口语的
语法);逻辑连贯性;表达多样性(词汇、句式、时态、语态等
方面的多样性)。
6. 严格按照考试形式进行训练,针对每一种题型,都要形成自己的
模板。
只要答案的内容没有离题,并且言之有物,模板本身不是问
题,坚持不用模板反而可能出现回答超时或卡壳的情况。
没有必要抵触模板句,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日常口语的一部
分。真正有问题的是只用模板却没有实质内容的情况。
以上即为我学习英语听力口语时的原则。本章的主体内容连载到此也
就结束了。
我想很多朋友的听力口语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如果你没有跟上连载
的节奏,请不要着急,在你需要的时候,这些文章会一直在这里。
作者的话
按照最初的设想,《英语自学手册》的主体内容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但考虑到一直有朋友询问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问题,我会再追加一篇
关于写作的杂谈类文章《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只是一些我个人关
于写作的思考,权当和各位探讨。按惯例,本周五发布。
编者按:郝海龙老师参与的《一派·Podcast》播客节目《漫谈自学英
语:世上为数不多努力就有回报的好事》已经上线。郝海龙老师在节
目中谈及了和英语学习相关的小知识,并分享了他在澳洲的生活体
验,推荐和本手册搭配收听。收听请 点击这里。
番外:提高写作能力的路径
可能有朋友和我一样,至少在上大学之前,很少带着实用目的来看在
校学习的内容。虽然在学完物理的电学部分之后,也能给家里换个保
险丝(只要小心一点),但我并不是为了给家里换保险丝才学的物
理,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通过眼前的物理考试以及未来的高考——这
还是老师和家长反复灌输的结果。因此,在学校里,通常是老师教什
么,我就学什么。如果碰巧遇上感兴趣的内容,日子可能会好过一
些;如果遇上自己讨厌的内容,恐怕也不得不拂逆自己的本心,毕竟
还要考试。于是,我目力所及,很多朋友都养成了学习时不问为什么
的习惯。
但在上了大学或工作之后,再也没有人逼我们学习了。这个时候,如
果你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学的时候又不知道为了什么,很容易在过
了入门阶段就放弃——如果入门之前你还有好奇心在支撑的话。在我
看来,这是很多人学习英语写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每当碰到有人说:「我想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海龙你有没有什
么建议?」只要他不是为了参加考试,我都会问:「你学写作干什
么?」这并不是一个反问句,而是疑问句。但很多人最终都会按反问
句来理解,因为确实找不到自己学习写作的目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开始会有「想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冲动呢?
我想可能是上学时习惯的延续,既然在学校学过母语写作,写作似乎
应该是学习一门语言必备的技能。我觉得这个结论本身并没有问题,
只是从实操层面来说,如果没有切实的目的,很难把这项技能学好
——事实上很多人的母语写作也稀松平常。
那么,应该如何寻找写作的目的或用途呢?说起来也并不困难。可以
从现在起,观察或推断自己的写作能力究竟用在了哪些地方。假设你
是一个软件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用中文写需求文档、电子邮
件、工作总结等。有一天,你跳槽去了一家外国公司,工作语言变成
了英文,但并没有转行,那么需要你用英文写的东西无非也就是需求
文档、电子邮件、工作总结。
当然,不同的公司或国家会有一些文化差异,要写的东西不尽相同。
不管你是否转行,换到新的工作环境,总归要做一些准备,因此多少
也能知道自己需要写些什么,否则,只能遇到问题再说——好在这个
时候你一定有真切的需求。
找到写作需求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技
能。在听力口语能力走上第二个台阶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日常口
语表达。用这些表达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私人信息、和网友聊天等,问
题都不大。此外,熟人之间的日常沟通——不管你是用文字还是口语
——都可以使用日常口语表达。

对于那种日常口语表达无法应对的写作场景,如果只是偶尔出现,通
常借助电子词典软件及写作辅助工具(参见本文附录)足以应对,无
非是费一些时间。当然,如果频繁出现这种场景,这时哪怕出于效率
考虑,也到了该系统提升写作能力的时刻了。
在接下来的内容当中,我会分享一条自觉有效的提升写作能力的路
径。但写作毕竟是一种综合能力,仰仗的基础能力较多,有时候也要
看天分,因此很难定出量化的标准。只能说在入门阶段,努力越多,
提升越多,至少我们都能学到自如应对日常事务性写作的水平。
1. 阅读也是写作流程的一部分
要提高写作能力,我们一定要有阅读习惯。教学多年,经常遇到很多
想单纯提高写作能力的人,细问之下,你会发现他们都没有阅读习
惯,甚至阅读能力都很差。但哪怕是这些人,也都能同意如果没有阅
读的输入,很难有写作的输出。只是同意不见得会行动,就好比一个
幼儿园的孩子想要学微积分,你告诉他需要至少先学一些诸如整数、
实数之类的数学基础知识,听完之后,他可能非但不想学,还会觉得
你在骗他。因为他觉得自己都提出了明确的需求——想要学的是微积
分,你却扯一些整数、实数之类的东西。
无意冒犯,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大家心智不够成熟,而是觉得人类
的本性当中存在着一种固定的心态,当我们想学 B 时,就会觉得不需
要 A,哪怕 A 是 B 跳不过的基础。非要在学 B 的道路上撞个头破血
流,然后才幡然醒悟——似乎确实应该从 A 学起——而在这个过程中
已经有不少人彻底放弃了。作为在学英语的道路上曾经头破血流的一
员,我对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说尽你所能放弃这种心
态,如果你认可一件事情背后的道理,那么就尽量按照道理来办事。
要想写好,必须大量阅读,这应该是每个理性的人都认可的道理。我
觉得在阅读走上第一个台阶之前,谈写作基本是一种奢望。用英文写
作,意味着你要用别人的语言来写东西,那么至少要先知道别人的语
言写出来的东西长什么样子。只有你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之后,你才能
有可用的词汇、语法,以及一些习惯的表达。
总之,你可以认为阅读本身是写作流程的一部分,套用村上春树的一
个比喻,就像「要做煎蛋包必须先打开蛋」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事。 1

参见村上春树《身为职业小说家》(繁体中文版)第五回《那么,些
什么好呢?》,赖明珠译,时报文化出版(2016)。原文中的比喻是
为了说明写小说之前必须多读书的道理。
2. 系统学习叙事和论证的方法
在你的阅读上了第一个台阶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写作
了。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此时我们的写作工具箱也才将将够入门
阶段使用而已,只要你还想提高写作能力,阅读的习惯需要一直保
持。
系统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写作的基础能力。除了我们在阅读
部分就重点讲过的词汇和语法这种语言基础之外,在我看来写作最重
要的两种基础能力就是叙事(Story)和论证(Argument)。
这个不难理解,我们生活中大部分实用文体主要用到的就是这两种能
力。比如,你写邮件请假,你需要告诉领导请假的理由,这就是在论
证。如果你的理由是生病不舒服,可能需要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就诊
经历,这就是在叙事。
事实上,我们从小学写中文作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和议论文,
其中前者用到的主要手法就是叙事,后者用到的主要手法应该是论
证。
可是,从我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学生的反馈来看,我感觉国内中小学语
文课对叙事能力的培养大致不错,但几乎没有系统性地培养过论证能
力。
也许这个结论有些武断,但各位不妨想一想,你在学习写议论文时,
老师究竟讲过几种论证方法?我自己只听过「摆事实」和「讲道理」
两种,这两种在我看来和没说差不了多少。也许是挣脱了八股文的束
缚之后,大家觉得文章结构应该自由一些,我也从来没有学过一篇议
论文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构。
反观英语国家,在讲授议论文(Argument Essay)时,恨不得把全文
总共要写几句话,每句话应该写成什么样子,起什么作用都告诉你。
这种近乎于公式化的写作训练虽然看上去死板,但至少保证了大多数
学生都能按照既定的格式,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这对于大部分人日
后的写作需求来说,已经够用了。至于那些可以写得更好的人,或者
对写作有更高追求的人,可以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自行提高。
对于如何撰写记叙文(How to tell a story),也有相同的培养思路。也
许这种方式没办法培养出一个充满实验精神的大作家来,但至少能够
保证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叙事能力,这在我看来就是教育的意义。
因此,如果你自己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何叙事、如何论证,强烈
建议你找一套英文的教材从头学起。我推荐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出品的系列写作教程 The Great Writing Series,这套教程
本身是针对母语非英语的人设计的,外语学习者用起来更顺手。如果
你本身基础不错,可以考虑直接从第三册或第四册学起,但如果你基
本语法都经常出问题,那么不妨从头学起。 2

提醒一点,很多人觉得自己语法没问题,但却经常写出错句子。可以
先用语法检查软件(比如 Word 或 macOS 系统自带的语法检查功能)
看看自己是否有语法问题,至少保证通过软件这一关。不过,我也遇
到过一些软件检查不出来的语法问题,如果你实在拿不准,那么大概
率你的语法是有问题的,建议从头学起。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写大量的文章,会不断出现想要表达某个意
思,却找不到合适的句子的情况。这时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来积
累表达。
1. 尽全力用英语写出自己的想表达的意思,然后通过用法词典、语
料库或者写作辅助工具(如 Linggle / Linguee / Ludwig 等)检查
自己的句子,尽量保证自己的句子符合母语者表达习惯。
2. 把你想表达的这个意思记下来,带着这种需求去阅读。如果某一
天在你阅读的过程中碰到了某个表达刚好能满足需求,就赶紧把
它积累下来,放在生词本里,像背单词一样去记。
关于第 1 步中用法词典,除了可以直接查阅英语学习词典(如《牛津
高阶英语词典》)中单词相关的用法之外,有一本参考书不得不提: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by Michael Swan。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用法词
典,也可以理解为一本进阶的语法书。如果你在写作时遇到拿不准的
用法,可以查阅这本书。事实上,如果你愿意,强烈建议找时间把这
本书通读一遍——对听说读写都有好处。
随着你这样不断实践,你会逐渐明确自己的写作需求和习惯,对要用
到的语汇能有一个大致的感知。碰到一个表达时,甚至能够隐隐感觉
自己未来可能会用到,这时你就可以提前把它记下来。之后的写作
中,尽量使用自己积累下来的正确表达,这样就能保证能你写出来的
东西至少在语言层面是正确的。
有时候,为了使句子与你的文章更加契合,你需要对你原来积累的表
达进行改写。这种改写也需要练习,方法就是模仿造句。每当遇到一
个自己写不出来,却可能在未来写作中使用的句子,可以照着这个句
子的基本结构再写一个新句子。新句子写好之后,同样使用语料库和
写作辅助工具尽量保证它是正确的。
在你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文章的质量也会有基本的判断能
力。但如果实在判断不了,找一个信得过的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有
了老师的反馈,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训练,效率也许会更
高。此外,也可以和想学汉语的母语者交换批改作文,如 Lang-8 这个
网站就提供这种服务,如果能碰到靠谱的学习伙伴,还可以相互督
促,共同进步。
简单来说,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系统学习叙事和论证的方法,在完成习
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写作所需的英文表达。
3. 按需学习特定文体的格式
在懂得基本的叙事和论证方法并积累了足够的表达之后,我们大致可
以写出一篇合格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但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文体
纷繁复杂,真正要写单纯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机会反而很少。因此,
我们要按需学习遇到的每一种文体。
如前面所说,大部分日常实用的体裁所用到的写作技能无非是叙事和
论证两种。在有了上一步的基础之后,所谓学习新文体,其实不过是
在学习新的格式或结构。这通常不会太难。
举例来说,大部分人在工作之前没有写过工作日报或工作总结,但通
常你看一下公司里的前辈是怎么写的,大概也就会写了,因为你本身
有叙事和论证的能力,要做的只是抄一个格式而已。
对于一些复杂的格式,你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专门的教程,你要做的就
是用心去记。比如,英文电子邮件的格式相对复杂,大致分为正式、
半正式、非正式三种,你需要根据收信人和你亲疏程度来判断使用哪
种程度的礼貌用语。人际关系听起来很敏感,似乎不好判断,但实际
上英语世界的人际关系其实远远没有中文世界复杂,就写电子邮件这
个场合,亲疏程度都有非常明确的判断标准。
网上有大量电子邮件写作教程,你甚至能在一些在线教育网站(如
Coursera)找到专门教写电子邮件的课程。此外,雅思 G 类小作文就
是写一封信,电子邮件就是信件的一种,因此,相关教程也适用于电
子邮件写作。
通常的规律是,越是常见的文体用途越广,相关的教程也就越多。只
要你愿意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文体,总是能够找到适合你的教程。
4. 像母语者一样精进
在你能够相对顺畅地写出实用的英文之后,可以考虑像母语者一样精
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途径:
1. 你可以考虑看一些风格手册。比如久负盛名的《风格的要素》
(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William Strunk Jr. and E. B. White)。关
于此书,前人之述备矣。我个人想要着重推荐的是另一本——
Style: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 by Joseph M. Williams and Joseph
Bizup,这本书用非常细致的笔法讲了如何写好一句子,以及不同
的句子应该如何穿成一个段落,方法非常易于操作。此外,在学
习这种写作方法的同时,你也在学习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
方法易于操作也意味着这种评判标准相当明确。
2. 你可以考虑专门学习逻辑基础知识。我们在学习论证及议论文写
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学到逻辑。在你学会了基本的论证方法之
后,通常也就具备了基础逻辑能力。这时如果你能够专门学习一
下逻辑基础知识,相当于在另一个维度把所学知识重新穿联了一
遍,不仅能够让自己写出的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更有说服力,在
阅读他人文章时,也更容易识破其中的漏洞乃至骗术。
3. 平时阅读时,留意修辞手法。对于日常写作来说,最重要的修辞
手法可能就是比喻(Simile and Metaphor)、类比(Analogy)和
对比(Antithesis)。阅读时如果遇到这几种修辞手法,记得留意
自己当时的感受,如果你觉得这个表达可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也一定把它积累下来。
也许有人还有专业的写作需求,比如想做记者和作家,这其实已经脱
离了语言学习的范畴。因为我自己并不是专业的记者和英文作家,所
以没有什么资格推荐学习方法。不过有一个事实是,国外很多记者和
作家都经过相应的专业写作训练,因此在英语国家学习新闻或创意写
作专业,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通常能够上这些专业的人,本
身的基础写作能力也不会太弱。举个来说,美国各大学的新闻专业对
托福分数要求通常都会比其他专业更高一些。
以上就是我心目中有效提升写作能力的路径。
最后我想说,对于爱好写作的人,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终身志业。
我从未有一刻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已经失去了进步的空间,我怀着惶
恐的心情写下的这篇文章也会激励我自己继续努力学习。
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

附录 1:书籍推荐
1. The Great Writing Series by Keith S. Folse, April Muchmore-Vokoun,
Tison Pugh, Elena Vestri Solomon, & David Clabeaux. Published by
National Geographic Learning & Cengage Learning.
2. Style: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 (11th Edition) by Joseph M.
Williams & Joseph Bizup. Published by Pearson (2013).
3.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4th Edition) by Michael Swan.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附录 2:英语写作辅助工具与实用网站
1. FRAZE·IT :英文语料库。
2. Lang-8:多国语言学习交流平台,可以和多国语言母语者互相交
换批改作文。
3. Linguee:多国语言语料库+词典。
4. Linggle :多种写作辅助工具。
5. Ludwig:结合语境的句子搜索引擎。

🎁 小提醒:下周二(9 月 22 日)最后一次更新,并公布最后一次抽
奖中奖名单。
后记
从 3 月 20 日写下第一篇文章《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1

尽管 5 月 11 日才在少数派正式发布。
,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半年时间了。说实话,我完全没有想到《英语自
学手册》这个专栏会写这么长时间。
在写这篇后记之前,我特意翻了一下日记,发现 3 月 21 日一天就写了
三篇文章。在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也以每天约四千字的速度推进,
以至于一开始专栏的责编张奕源兄都没有跟上我的写作速度。
当然,写得快并不意味着我忽视了文章的质量。相反,恰恰是因为这
些文章的内容早已是大脑里反复沉淀的结果,我对其中的道理和方法
有信心,才能一气呵成。
原以为按照这个速度,可以提前很长时间完稿。不过,我实在是低估
了把听力口语内容转化成文字的难度。为了描述清楚一个发音,经常
需要反复去想口腔不同部分的位置应该如何用文字描述。想着想着,
时间就过去了,文章的篇幅也变长了。如果你对第四章前几篇文章有
印象,应该能明白我说的意思。不瞒各位说,按最初的计划,第四章
前六篇文章本应该是三篇,后来因为篇幅过长才不得不拆分。
只是直到此时,我依然对自己的写作进度盲目乐观。在文章没有写完
的情况下,还专门找时间为国人发音难点配了视频。结果录完视频不
多久,我就因为胃疼到怀疑人生而看了急诊,好在视频反响还不错。
出院之后,我谨遵医嘱,保证休息,再也不敢长时间伏案写作。虽然
住院实乃不得已之事,但考虑到我的心态,如果因此而影响了进度,
还是难免会因为太过乐观而感到抱歉。不过,幸好之前有一些存货,
最终还是按时完成了专栏。
专栏能顺利呈现在大家面前,与少数派的支持密不可分,其中要特别
感谢责编张奕源以及老麦。面对我各种近乎吹毛求疵的想法,他们总
是能够全力支持,让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
也要感谢在创作之初参与试读的方春、周楷雯、傅丰元、海嵎猫等几
位朋友。在正式连载之前,他们给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也为手册的
发布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感谢 Tara 和 Milkshake 羊,如果没有她们的录音,想必各位在学习过
程中会失去很多思考的乐趣,整套教程也会因此沦为一个直男的自
白。
感谢大狗熊邀请我录制关于英语学习的播客,感谢柳毅和有才为本教
程专程设计的推广活动。感谢每一个在社交网络转发支持以及私下推
荐本教程的朋友,由于人数众多,恕我无法一一列举名字。
感谢我的前同事赵东坡老师,在撰写教程过程中,曾就一些内容的叙
述方式有过多次沟通。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教程不可能有如此
高的完成度。
特别要感谢我的妻子。她不仅为我的教程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也因
为我撰写教程而主动承担了很多家庭事务。在我生病住院的时,她也
是唯一陪在我身边的家人。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很难仅仅依靠文字
打败寂寞。
我还想感谢家里的两只猫咪 Yolanda 和 Myrtle 的陪伴,她们会不时打
断我的创作,确保我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感谢各位读者,感谢每一个购买了这份教程的朋友,
你们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如果你觉得这份教程对你有帮助,
也希望能够不吝推荐给身边其他有需要的人。
当然,世间并无完美之事,虽然我已尽力做到最好,错漏在所难免,
为此先说一声抱歉。如果你发现了任何问题,或者对本教程有任何意
见和建议,欢迎通过文末的邮箱给我写信。
此外,我依然在讲授英语学习和出国考试相关的付费课程,如果你有
此类需求,也可以用邮件和我联系。
最后,祝各位英语学习顺利,希望再相遇时阳光灿烂。
郝海龙 谨上
2020 年 9 月 8 日于堪培拉

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english@haohailong.net,为避免被系统识别为垃
圾邮件,发信时烦请尽量署名,并在标题简要概括一下邮件内容。
🎁 编者按:本期公布最后一个抽奖名额,本次中奖的读者是趋静。奖
励派发请留意站内私信。
This le was downloaded from Z-Library project

Your gateway to knowledge and culture. Accessible for everyone.

z-library.se singlelogin.re go-to-zlibrary.se single-login.ru

O cial Telegram channel

Z-Access

https://wikipedia.org/wiki/Z-Library
ffi
fi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