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新生研讨课:电能的生产和利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131
2.课程英文名称:Freshman Discussion on Energy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16 理论课时)/1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电能的生产和利用新生研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
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介绍电能的生产和利用的主要理论、方式和方法等;培养学生具
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和核工业技术方面的全局视野,掌握一定利用基本原理和文献调
研分析问题、描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演讲、分工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为从事相关的工
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生研讨课:核能与安全研讨》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991
2.课程英文名称:Freshman Discussion of the Nuclear Energy and Safety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1.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研讨课针对新生,围绕核工程与核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核能与核安全而展开,
同时结合当今核电研究领域的热点,进行专题研究研讨。主要介绍核能的来源与发展、核
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问题研讨、核反应堆中子物理与安全问题以及核燃料与安全问题等
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增强对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学科认同感。

《电路 III(一)》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24100132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 Circuit III (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电路 III(一)》是一门电网络分析、设计与综合的基础工程学科,它属于“电气
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理论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
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并为进一步学
习电气工程的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为纯理论教学,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定律
和基本原理、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等效变换、直流暂态电路的分析等,是电路理论的
入门课。

《电路 III(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24100232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 Circuit III (2)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4.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电路 III(二)》是一门电网络分析、设计与综合的基础工程学科,它是“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理论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
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为纯理论教学,
主要讲授正弦电路分析、电路频率响应、三相电路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分析、线性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电路方程矩阵形式等,是《电路 III(一)》的进
阶课。

《电路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24100282
2.课程英文名称:Circuit Experiment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实验学时:16)/0.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检验学生掌握《电路》课程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目的是通过实验可以使学
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用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041
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 学分
二、课程简介
课程对电学和电气工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电和电学的起源与发展讲到电气化世界
的建立,详细阐述电气化工程世界的各个方面,然后阐述如何通过专业的系统化训练成为
电类专业人才,以便更好地利用电和完善电气化世界。最后,从职业规划的角度,阐述想
要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应该遵循的途径。
课程第一讲从系统论角度向学生概括电力系统建设、运行、发展、演化的多时空性特
征,表明实现多时空尺度的电力电量平衡是电力系统的核心任务;后续各讲详细介绍了电
类的主要方向及相应的具体内容,指出进入电类的某个专业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成为电类
领域的专业人才,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进电气化世界的进一步发展。

《电磁场》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5100312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 Fields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56(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讲授电磁场的基本特性及规律、电磁场工程应用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矢量分析与场论、静态场、时变场和电磁场数值方法简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矢量分析与场论主要讲授矢量分析的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应用,是学习电
磁场的基本数学工具;第二部分静态场主要讲授静电场、恒电电流的电场和磁场的主要概
念、定理、公式及其应用;第三部分时变场主要讲授时变电磁场的主要概念、定理、公式
及其应用;第四部分电磁场数值方法简介主要讲授镜像法、分离变量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
三种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电机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381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 Machinery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80(理论学时:80;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5.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与实际紧
密结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磁路的基础知识、直流电机 /变压器/交流绕组/感应电机/
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运行特性以及电机的不对称运行理论。

《电机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431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 Machinery Experiment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实验学时:16)/0.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根据《电机学》课程设置,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广泛
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国防、交通等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课程的实践环节
使学生对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异步电动机、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和直流发电机等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调试、维护电机装置等方
面的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 I》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24100191
2.课程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s I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4.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和
性能、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半导体基本器件、放大电路组成和工作原
理、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反馈的原理和反馈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
的转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等 8 个方面组成,主要以分立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的
工作和应用为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70100042
2.课程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 of Analog Electronics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实验学时:16)/0.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实验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和使
用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技术和使用技巧;模拟电路重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的设计技术;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技术;结果分析技术。实验内容包括元件
仪器、单级放大等方面的使用和验证性实验,两级放大电路、集成运放应用的设计性实验
等。

《自动控制理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802
2.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并与实际紧密结合。本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
方法、控制系统的校正和离散控制系统等,通过对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学生应
能对工程中的自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691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Electronics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学科基础课,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电力电子学预备
知识,包括主要元器件的功能和作用、电参数计算方法、调制原理、分析方法等知识;第
二部分介绍 AC/DC、DC/DC、AC/AC、DC/AC 四大类基本变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第三部分
介绍电力电子变换器的通用技术,包括均压和均流、软开关、多重化、多电平、同步整流
功率因数校正等技术;第四部分介绍电力电子变换器在不同领域的典型应用,包括不同类
型变换器组成的基本系统。

《高电压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131
2.课程英文名称: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52(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4;实践学时:0 周)/3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的各种电气物
理问题。本课程着重介绍高电压领域基础理论,对电介质的电气特性、高电压试验技术、
过电压防护与绝缘配合进行了详细阐述。作为专业课,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高电压绝
缘的相关知识,正确处理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矛盾问题,掌握各种电介质的电气强度、结构
的基本知识,高电压产生和测量的基本知识,过电压与防护方法等。

《电力电子综合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211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Electron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实验学时:16)/0.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应用贯穿于电能的
获取、传输、变换和应用的每一个环节。本课程参考《电力电子技术》内容设计,包括
IGBT、GTO、MOSFET、IGBT 等常见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研究,正弦波、锯齿
波等触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开关稳压电路、直流斩波电路、
交直交变频电路、调压电路等基础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特性研究。此外,提供了电力电子
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故障原因探究等探索性选做项目。

《数字电子技术 II》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55100395
2.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II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其它学时
0)/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等专业重要的一门学
科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为纯理论教学,主要讲授: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
触发器;时序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数 -模和
模-数转换等。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70101101
2.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Digital Electronics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 实验:12 学时 上机:4 学时)/0.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实验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具备简单数字电路的分
析和设计方法,能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进行功能检查和性能测试。实验内容包括组合逻辑电
路的设计、用 555 构成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用 Quartus
II 软件设计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电路、智力抢答电路的设计与拓展等。

《电力系统分析(一)》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152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System Analysis (Part I)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
合并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特
点和运行基本要求、电网元件数学模型、电力网络数学模型、发电机稳态和暂态模型、对
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方法等。

《电力系统分析(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183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System Analysis (Part II)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的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力系统负荷、电力传输的基本概念、潮流计算、电压调整、频率
调整、经济运行、暂态稳定、静态稳定和提高稳定性的措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
为学生将来从事电力系统相关工作和科研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又可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解
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691
2.课程英文名称:Relay Prot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
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继电保护
的硬件构成,线路保护和元件保护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

《继电保护与高电压综合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11
2 . 课 程 英 文 名 称 :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Relay Protection and High
Voltage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6(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 16;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0.5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和掌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通过教师授课和指导、学生动手
实验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
案设计;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试验数据记录,每位学生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培
养学生今后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实验研究和试验分析应具备的工程实验技能。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34100071
2.课程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32;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1.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和掌握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静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短路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师授课
和指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
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试验数据记录,每位学生独立
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实验研究和试验分析应具备的工程实验
技能。

《面向对象与 C++程序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451
2.课程英文名称:Object-Oriented C++ Programing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 C++,讲授过程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
使用 C++开发软件的能力,以及使用、理解新的软件工具环境的能力。本课程主要教学内
容包括:C++的基本数据与表达式,流程控制结构,函数,数组,位运算与结构。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21
2.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0(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8;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微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本课程
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硬件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方法、 I/O 接口应用方法以及单片
机软硬件开发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并锻炼学生实践动
手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的总体结构、存储器组织以及复位系统;单片机的寻址
方式、指令系统;单片机 C 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 I/O 端口和中断系统及其应用;定时
器/计数器及其应用;串行通信及其应用。

《人工智能: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551
2 . 课 程 英 文 名 称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y of Thinking,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周)/4.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智能化时代具有人工智能思维模式和方法技术的跨学科工程人才。课
程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诸多痛点进行系统性设计,通过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评价改革等一系列体系化动作,传授学生兼具基础性和时效性的知识,帮助学生破除
跨学科语言壁垒、构建体系化知识、提高知识留存率和动手实践能力。目前,本课程已入
选广东省本科一流课程(线下)以及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专业概论与发展系列讲座》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622
2 . 课 程 英 文 名 称 : 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由工作在电力行业一线的专家为学生介绍其工作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及应用。主
要通过介绍电气专业基本理论技能方法、电力行业的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专业领域热点
和难点等方面来开展教学。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把握本专业在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
和发展趋势,也能为自身将来如何融入到广阔的专业领域做出自身的贡献有更加明确的认
识。
《电气工程领域的计算思维》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51
2 . 课 程 英 文 名 称 :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32;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
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对计算思维的概念及相应问题求解框架进行介绍,
并以之为基础训练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
课程后,学生应能认识到计算思维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人员的必备素质,进而
认识到计算思维就是数学思维+工程思维,从而为把握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工程关
键创造条件。

《电气工程领域创新实践》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034102981
2.课程英文名称: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强化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和电机学的基础知识,培养
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课程期间,学生需自主组建四人合作团队并挖掘学习生活中了解到的
电气工程领域问题,完成相关的创新作品,并参加校内评选。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创新设计理论,2、专业基础知识和作品创作,3、模拟竞赛和作品答辩。涵盖技术创新理
念、典型的电气工程领域创新技术、大学生创新实践及案例点评。

《通信与网络》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441
2.课程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s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通信与网络》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充分考
虑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实际,主要讲述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系统框架,电
力系统通信与网络的主要技术和工程应用。

《电气测试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652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的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
对学生进行测量系统构建方法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电气测试技术的基本概
念、误差分析、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等主要内容,并认识到测量对系统监测、保护和控制
的重要作用。要求掌握典型传感器及非电量的电测量方法、基本磁测量技术、以及电气测
试技术在电气工程和电力系统中的基本应用。

《智能变电站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422
2.课程英文名称: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学
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变电站自动化的要求
IEC61850 标准体系、网络通信技术和变电站智能运维技术。
《电力电子仿真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173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Electron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结合国内常用的电力电子仿真软件,对电力电子设计中进行仿真时所需了解的
基本理论、方法和思路进行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的模型与仿真、电力电
子装置的建模与仿真、电力电子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开关电源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691
2.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3.课程类别:选修课(本硕贯通)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关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通信、军事装备、
航空航天等领域,是电子产品的核心设备。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关电源的基本工
作原理,并具备设计简单开关电源的能力。内容涵盖 DC-DC 变换器的拓扑及其工作原理与
设计,控制原理、方法及其设计,驱动电路,采样电路,变压器、电感等磁性元件的特性
及设计,仿真工具,硬件电路制作,最后以一个开关电源为例子,详细介绍开关电源的整
体设计步骤和方法。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801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rinciple and Design
3.课程类别:选修课(本硕贯通)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电磁污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污染,被公认为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
染后的第四大污染。由于电磁污染治理难度大,且我国实行了电磁兼容强制性认证制度,
因此,电磁兼容技术是我国迫切需要研究和发展的一门重要技术。
电磁兼容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本课程将系统介绍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电磁干扰
的种类和传播方式、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电磁兼容测量技术、电磁兼容标准、以及电气工
程中的电磁兼容问题等。

《电机控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091
2.课程英文名称:Motor Control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工程运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决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等实际问题。以转
速、转矩和磁链控制规律为主线,由简入繁、由低及高地循序渐进,按照从开环到闭环、
从直流到交流论述运动控制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运动控制
问题的能力。

《低频输电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41
2.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Low-Frequency AC Power Transmission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和展示低频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前沿成果,以低
频输电技术及系统集成为主线,串联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继电保护、稳定性分析、装备运
行及控制等主要知识点,通过对电气工程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的介绍
以帮助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状况,拓宽学习视野,激发
研究兴趣,加深理解基础理论在科学研究及设计研究中的作用,培养从事科研工作的思路
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为今后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等奠定基础。

《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601
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Power Syste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课程类别:专业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及核工程与核技术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
介绍电力市场、电力经济、电力企业管理中应用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主要基础知识;结
合基础理论,对国际上典型电力市场发展历程、关键问题进行介绍,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
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跨专业视野,从电力系统、经济、管理等多角度分析问
题、描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配电自动化系统》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61
2.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s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是一门应用技术组合和系统部件集
成课程。本课程在介绍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讲解计算机技
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情况及其案例。内
容包括: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和关键技术、配电网络典型结构模式
配电网设备、分散和集成馈线自动化、配电网计算和高级应用分析、配电网智能化方向等。

《低碳综合能源系统优化》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81
2 . 课 程 英 文 名 称 : Advanced Optimization for Low-carbo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学
生进行工程训练的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力能源系统低碳优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分析和解决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力能源系统规划、运行、控制等前沿问题。

《电力市场设计与运营》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01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 and operation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电气、能源、经济、管理等多个科学开设的跨领域专业课。本课程主要
包括五个部分。1)电力市场相关学科基础的介绍;2)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在电力市场的应
用;3)电力市场设计的理论和方法;4)国内外典型电力市场实践;5)电力市场运营策略
与仿真实验。培养学生跨专业视野,从电力系统、经济、管理等多角度分析问题、描述问
题、寻找解决方案,为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电厂电气部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022
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Equipment in Power Plants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
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发电厂、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的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设计方法及运行理论,以及部分电气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从应用的角度出
发,介绍了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基本形式、各类发电厂的接线特点、主接线设计方法、
厂用电接线、配电装置、主要电气设备及其选择方法等内容。

《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371
2.课程英文名称:Secur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电网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为实现安全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基本
数学优化方法。课程内容包括:数学优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的优化方法、电网安全运行的
基本概念、安全经济运行的数学方法发展、经典经济调度方法、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
可再生能源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影响等。

《电力系统规划》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832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System Planning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使学
生了解电力系统规划的全过程,进而对电力工业的规划设计有较完整的了解。课程的主要
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目的、意义;电力新技术和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经济评价方法;电源规划的步骤与算法;电力电量平衡计算方法;
可靠性评价方法;配电系统规划的步骤与算法;电力系统无功规划等。

《直流输电》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162
2.课程英文名称: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领域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常
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与接线方式,换流器工作原理与运行工况,各
种主设备及其作用、技术要求,谐波产生的原理和抑制方法,基本控制方式及调节特性,
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等。通过本课程,可掌握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有关的基本
技术,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为后续从事本专
业奠定基础。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471
2.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Power Network Analysis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其中线上教学 16 学时,线下教学 16 学时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学
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以经典本科《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知识为基础,以电力
系统潮流计算的模型及求解方法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各种改进算法
新型电力系统中可能遇到的潮流计算特殊问题,以及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状态估计
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从而为把握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工程关键创造条件。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1341
2.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Power System Automatic Device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6(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4;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是一门陈列和剖析各类电力系统自
动装置及其所蕴含的自动控制及调节算法等技术原理的课程。本课程在介绍微机型通用自
动装置构成原理基础上,讲解同步发电机自动并列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电力
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系统、电力系统低频减载及其他自动安全装置等典型自动装
置的构成、功能、调控过程及其动态特性、硬件软件实现方法等。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771
2.课程英文名称:Power System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24;实践学时:0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
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模型、电磁暂态数值解析
的基本方法及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的应用。

《气体放电》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831
2.课程英文名称:Gas Discharge
3.课程类别:选修课
4.课程性质:选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时:
0;实践学时:0)/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的高阶课程,也是校企合作、本研共享、
本研贯通课程。气体放电是研究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内容丰富,
应用广泛。通过课堂授课、行业专家上讲台、课后作业、课堂宣讲和课程论文等方式,学
习带电粒子产生、消失、在电场中运动等行为过程,汤森、流注、辉光、介质阻挡、沿面
等放电理论,不均匀电场、高气压、长间隙、高频、真空等击穿过程,其输变电工程应用
和发展趋势。
《高电压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2811
2.课程英文名称:High voltage technology course design
3.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2 周(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2 周;其它学
时:0;实践学时:0 周)/2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电压技术”课程的实践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对学生进行工
程训练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电缆中间接头应力锥的设计方法,电缆中间接头的基本
结构,应力锥的安装方法、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等。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261
2.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of power electronics
3.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2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知识的实践课,在学完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
电子仿真技术等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电力电子变流器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通过设计过程巩固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加深对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即 AC/DC、DC/
DC、AC/AC、DC/AC 变流电路的认识,以及 PWM 控制技术的认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能力。

《毕业实习》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641
2.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Internship
3.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3 周(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
时:0;实践学时:3 周)/3.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大部分教学环节和课程的基础
上,为巩固和完善其专业知识,深刻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并充分与实践结合,将知识转
化为适应未来工作的综合能力而进行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是学生直接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必
要环节。

《生产实习》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992
2.课程英文名称:Production Internship
3.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2 周(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 0;实习学时:0;其它学
时:0;实践学时:2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生产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和
运用所学和各门课程的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工艺观点,训练观察、分析和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专业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学
习操作控制与生产管理的有关知识。通过实习,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I》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511
2.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for Power System
3.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2 周/2.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的综合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气工
程及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应用技能。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独立进行课
程设计的工程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培养扎实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
的工程意识,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将所学的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4100274
2.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Design
3.课程类别:集中实践教学
4.课程性质:必修
5.学时/学分:总学时:15 周(理论学时:0;实验学时:0;实习学时:0 周;其它
学时:0;实践学时:15 周)/10 学分
二、课程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终环节,是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综合评定。在毕
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指导教师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综合确定
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学
生应有充分的工作主动性,从而独立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毕业设计(论
文)应严格控制质量,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全程把控,杜绝任何不合格的设计
(论文)产生。本课程强调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工程设计
(科研)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