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

第七章 第一節 統一與建設


( 一)隋的建國及一統
1. 楊堅篡周
楊堅,北周隋王。北周武帝死後,楊堅以外戚身份入宮輔政,任丞相,進而封為隋王。
一年後,他廢了 9 歲的靜帝自立,改國號為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定都長安。
2. 滅陳統一
開皇九年,文帝派兵攻陷陳的首都建康。結束了二百七十多年分裂的局面,中國復歸
於統一。
(二) 統一的因素
1. 隋文帝擁有特殊身份,而他本人又能勵精圖治。
2. 南北朝末年,胡人與漢人融合。加上經過長期戰亂,南北人民希望能出現一個統一的
政權,使生活安定。
(三) 統一的意義
1. 加強了南北兩地經濟、文化的連繫。
2. 推動匈奴、鮮卑等胡族與漢族融和。
人物介紹:
1. 楊堅: 北周「隋國公」,女兒是周宣帝的皇后。宣帝死後,由子靜帝年幼繼位。楊堅
以外祖父身份,任軍國大臣,勢力開始擴張。公元 581 年,楊堅以「受禪」為名逼靜
帝退退位。
2. 陳叔寶: (陳後主) 陳後主耽於逸樂,不修政事,終日與貴妃張麗華等遊宴作詞,乞令
朝政日壞,百姓怨聲載道。
(四) 隋代的建設及其貢獻:
1. 營建____________
 文帝 – 建_______________城
 煬帝 – 建____________洛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為隋朝的政治、經濟中心。
2. 廣置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屬於中央,儲糧以供軍國之需。
 ____________ – 又叫社倉,民間公共糧倉,儲糧以備荒年。
3. 擴建____________
 文、煬二帝將原有____________加以重修或增築,防禦____________的入侵。
4. 修築____________
 促進南北交通及貿易
 ____________又叫御道,因另一用途是供皇帝遊幸之用。
5. 開鑿____________
 中國河流大多由西流向東,對南北漕運造成嚴重問題。
 開鑿____________使南北物資可由水路運輸。
 文帝 – ____________
 煬帝 – 山陽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河
2
第二節 隋的速亡
隋的速亡: (1) 文帝____________
(2) 煬帝暴政: ____________、濫用民力、巡幸江都、____________
(3) 民變四起

(一) 文帝____________
文帝生性猜忌,喜好別人奉承。他原立長子楊勇為太子,但後來改立次子楊廣,做成日後
楊廣弒父殺兄之結果。

(二) 煬帝的暴政
1. ____________:
營建____________洛陽,修建洛陽西苑、江都迷宮。又大開____________及_________
___,以方便巡遊之用。
2 .濫用民力:
為應付各項大型工程,長期徵調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民伕服役,又不斷增加百姓的賦役
負擔。
3. 巡幸江都:
煬帝在位十四年,留於京師不足一年時間。為方便巡遊,就役使大量人力開_________
___、建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煬帝好大喜功,四處用兵。曾____________,無功而還,引起大規模的民變。

( 三) 民變四起
1. 山東首義,民變四起:
煬帝____________,而山東最為接近高麗,遭受的災難最深,所以民變最先由這裏爆
發,然後蔓延到全國。
2. 隋官叛變,煬帝被弒:
除平民外,一些官吏也乘機據地稱雄。日後稱帝的____________ (李淵)也是隋朝官員。
由於無法收拾殘局,煬帝從洛陽逃至江都,最後被絞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