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国传统哲学

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进行历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1988 年的 1 月,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经过四天的讨论,他们得出:“人类要


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余英时在《中国思想传
统及其现代》中提到:“从长期的历史观点看,儒家最大贡献在为传统的政治、社会秩序
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精神基础。”儒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核
心作用。

礼和仁。诸侯纷争的源头在于礼崩乐坏。不仅要注重“礼”的外在形式,自觉践行“礼”
的内在基础,即“仁”。

儒学一次一次解决自身危机,具有兼容性,借鉴吸引其他学派的理论学说,融合道家、佛
教思想。

儒家思想尤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所学,首重者

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不能坐以待毙,修身正心诚意

提倡“身体力行”。 善养浩然之气。

中庸之道
刚健有为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整体利益。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壹我所欲也大白们也是
克己奉公,乐于奉献优良的道德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南宋文天祥兵败被俘,宁死不
降,最终从容就义,为国家无私奉献,历经内忧外患,依然巍然屹立于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我身心的和谐,
人与他人群际关系

民族的忧患意识,每当民族有难之际,团结起来,救亡图存,共度难关

将儒学积极、合理的因素融入到新文化中,成为新文化的有机成分,才能在现代社会发生
作用。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明的交融互鉴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