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56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16 年第 4 期( 总第 214 期)

DOI: 10. 13905 / j. cnki. dwjz. 2016. 04. 021

钢结构柱壁外套管节点试验研究
李家丞, 陶 忠, 钱 立, 王虹姣
(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昆明 650500)

【摘 要】 根据实际工程,以外套管节点方钢管柱内是否填充混凝土为变化因素,设计 2 个十字形足尺节点
试件,通过在梁端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对两个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由试验得到的梁端荷载-位移和节点弯矩-转角
关系,对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两个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节点; 拟静力试验; 荷载 - 位移关系; 弯矩 - 转角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392.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 - 6864( 2016) 04 - 0056 - 02

钢结构外套管节点是一种由 T 形钢连接,并在节点域 案,
上下柱反弯点为不动铰,梁两侧反弯点为自由端。加载
柱壁用外套板进行加强的方钢管柱 - H 型钢梁连接节点。 方案如图 2 所示。
外套管节点基于施工现场基本不起火的原则,预先在工厂
将套板焊接于柱侧,施工现场通过 T 型连接件和高强螺栓
将梁柱连接起来,如图 1 所示。这种节点连接焊缝少,施工
方便,构造简单。李黎明等学者研究表明,外套管节点具有
[1]
良好的抗震性能 。根据外套管节点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本文通过拟静力试验对柱内有无填充混凝土两类外套管节
点进行对比分析。

加载装置为电液伺服系统,首先按 0. 3 的名义轴压比用
液压千斤顶对柱顶施加轴向压力,一次性施加完毕,试验过
程中轴压力保持不变; 试验采用位移控制加载,用两个液压
作动器在 两 个 梁 端 施 加 反 对 称 低 周 反 复 荷 载,加 载 速 率
0. 2mm / s,分级加载,每级加载循环三次。试验中梁端加载
方向向下时,输出力为正。
( 3) 测量内容。在梁端加载点处布置 YHD - 100 型
1 试验概况 拉线式位移计测量梁端竖向位移,梁端加载处荷载和位移
( 1) 试件设计。试验中选取的节点为已应用于云南 由加载控制系统采集。
省实际工程的外套管式节点,采用十字形足尺节点试件,制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作了两个试件,柱内填充混凝土节点编号为试件 1; 纯方钢 ( 1) 试验现象。加载初期,试件无明显变化,随着加
管柱节点编号为试件 2。 载等级的增加,T 型连接件与梁柱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直
两个试件的其它条件相同: 钢材采用 Q345,梁截面尺寸 至梁翼缘板与 T 型件腹板间出现轻微的滑移,此时试件开
为 HN248 × 124 × 5 × 8; 冷弯方钢管柱截面尺寸为 □300 × 始发出持续的响声; 加载中后期,观察到梁翼缘板与 T 型件
300 × 8; T 型连接件由 H 型钢剖分而成,T 型连接件上设有 腹板间的滑移增大,梁翼缘出现明显的弯曲变形。加载末
加劲肋作为抗剪键; 外套板尺寸为 496 × 300 × 12,外套管与 期,试件 1 的破坏形态为梁屈曲破坏,塑性铰外移至梁上,如
柱壁采用角焊和塞焊共同连接; T 型连接件翼缘与柱壁采用 图 3 所示; 试件 2 的破坏发生在柱壁焊缝连接上,为柱壁与
10. 9 级 4 × M20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T 型连接件腹板与梁 外套板间焊缝撕裂,外套板与柱接近脱离,如图 4 所示。两
翼缘采用 10. 9 级 6 × M16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试件的 T 型钢翼缘板厚较大,抗弯能力强,在整个加载中,T
( 2) 加载制度。采用拟静力试验,依据 JGJ101 - 96 型连接件未出现明显变形。
《建筑 抗 震 试 验 方 法 规 程》规 定 的 低 周 反 复 试 验 加 载 方 ( 2) 滞回曲线分析。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如图 5
[2]
法 ,不考虑柱子 P - Δ 效应,采用梁端施加反对称加载方 ~ 图 6 所示,低周反复荷载作用初期,卸载后残余变形很小,

[基金项目] 钢结构新型外套管式节点专项试验 ( KKK0201206090)


李家丞等: 钢结构柱壁外套管节点试验研究 57

荷载 - 位移滞回曲线近似呈直线,荷载和位移基本呈线性
关系,试件整体受力处于弹性阶段。随着加载等级的逐级
增大,高强螺栓产生滑移,节点区塑性变形逐渐增大,一次
加载和卸载形成的滞回环开始显现,每个循环吸收和耗散
的能量逐渐增多,荷载和位移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加载中后期,节点残余变形逐渐增大,滞回曲线出现一
定程度的“捏缩”,此时,试件存在较大螺栓滑移影响,这和
试验观察到的梁翼缘高强螺栓滑移相符。

[3]
点,由通用屈服弯矩法 求得两试件的屈服荷载和屈服位
移,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由骨架曲线最高点确定,结果如
表 1所示。

表1 试验结果

试件 屈服位移 屈服荷载 极限荷载 极限位移


编号 / mm / kN / kN / mm

试件 1 28 150 182 68

试件 2 41 129 168 105

试验结果表明,试件 1 的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分别
比试件 2 高 14% 和 7. 7% 。试件 1 的屈服位移低于试件 2,
而屈服荷载高于试件 2,说明试件一比试件 2 具有更大的
刚度。

两个试件的滞回 曲 线 均 较 饱 满,具 有 一 定 耗 能 能 力。
试件 1 在最后一级加载后两次循环时存在强度退化现象,原
因是梁屈曲后导致了节点承载力下降。
( 3) 荷载 - 位移骨架曲线对比分析。荷载 - 位移滞
回曲线所有循环的峰点连接起来,得到图 7 所示两试件的骨
架曲线。
试件骨架曲线开始呈现线性变化且斜率较大,之后斜 ( 4) 弯矩 - 转角关系。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节点弯矩
率逐渐较小直至趋近于零,试件经历了弹性、屈服、塑性至 M = P·L。其中,P 为梁端荷载; L 为梁上加载点到柱壁的

破坏几个阶段。由于两试件的骨架曲线没有明显的 屈 服 ( 下转第 72 页)
72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16 年第 4 期( 总第 214 期)

国产 GJ 系列钢材是优质升级换代建筑用钢,较目前普 同济大学,
2010.

遍采用的低合金高强钢( 特别是在厚板及超厚板方面) 有更 [5] 朱希. 国产建筑结构用钢板材性参数统计与分析[J]. 建筑结

好的综合性能。为进一步推广 GJ 系列钢材在大跨和高层 构, 45( 21) : 16 - 20.


2015,
[6] 高建钢. Q235GJ、Q345GJ 钢材冲击韧性试验研究[R]. 上海:
建筑钢结构上的应用,并为相关设计规范纳入该种钢材提
同济大学,
2010.
供必要的设计参数,国内的学者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7] 李治阳. 高层建筑用 Q390GJD - Z25 钢板冲击韧性研究[J].
工作并取得了相应成果。自 20 世纪 90 年代由舞阳钢铁厂
宽厚板, 20( 1) : 6 - 8.
2014,
率先开发以来,GJ 系列钢材已经在国内多个重大工程中得
[8] 施刚,张建兴,王喆,宋文晶. 建筑结构钢材 Q390GJD 的疲劳
到了应用,新版 JGJ 99 - 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
性能试验研究[J]. 钢结构, 29( 8) : 21 - 26.
2014,
程》也已将 GJ 系列钢材列为推荐用材。 [9] 施刚,张建兴. 建筑结构钢材 Q390GJD 的焊缝连接疲劳性能
随着建筑物向超高、超大跨的大型化方向发展,GJ 系列 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40( 3) : 218 - 223.
2014,
钢材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同时结构对强度和厚度的要求也 [10] 陈振明,张耀林,彭明祥,张琨. 国产高强钢及厚板在央视新
将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钢铁生产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开发 台址主楼建筑中的应用[J]. 钢结构, 24( 2) : 34 - 38.
2009,
出强度更高性能更好的 GJ 钢材,同时结构设计相关基础研 [11] 陈禄如,柴昶. 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用钢概况[C]∥武汉:
究也应该及时跟进,为工程实践提供基础。 2006 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
2006: 217 - 223.
[12] 张耀林,李可军,王磊,周国庆. 高建钢及厚板在天津 高 银
117 大厦项目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42 ( 6 ) : 12
2015,
参考文献 - 16.

[1] 褚燕风. Q345GJ 结构钢材性试验与参数估计[D]. 重庆: 重


[收稿日期] 2015 - 12 - 24
庆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朱 晶( 1990 - ) ,男,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
[2] GB50017 - 201X,钢结构设计规范[S]. 报批稿.
研究方向: 钢结构。
[3] JGJ99 - 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S].
[4] 建筑结构用 Q235GJ、Q345GJ 钢材材性特点研究[R]. 上海:

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
( 上接第 57 页) 制焊缝连接的质量。
[4]
距离。节点转角采用李成玉等学者提出的“挠度法” 得 ( 2) 外套管节点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具有一定的耗能
出。两试件的弯矩 - 转角曲线如图 8 所示。 能能力,受高强螺栓滑移的影响,滞回曲线存在一定程度的
试件的极限弯矩和极限转角由弯矩 - 转角曲线最高点 “捏缩”。
确定,节点初始转动刚度近似等于弯矩转角曲线初始弹性 ( 3) 外套管节点柱内填充混凝土能有效地提高节点
段的斜率,结果见表 2。 的屈服承载力和刚度,但对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
( 4) 外套管节点柱内填充混凝土限制了钢管的面外
表2 试件初始刚度、极限转角、极限弯矩
变形,提高了节点的刚度,减小了节点的转角和变形,两个
试件 初始转动刚度 极限转角 极限弯矩 节点极限转角均超过 0. 03rad,满足抗震设计对抗弯钢框架
编号 / kN·m·rad - 1 / rad / kN. m 节点梁端塑性转角的要求。
试件 1 11142 0. 054 146

试件 2 6738 0. 098 134


参考文献

由表 2 可 知,试 件 1 的 初 始 转 动 刚 度 比 试 件 2 高 [1] 李黎明,陈以一,李宁,蔡玉春. 外套管式冷弯方钢管与 H 型钢

39. 5% ,试件 2 的极限转角比试件 1 高 44. 9% ,说明节点在 梁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J]. 吉林大学学报,2010,40 ( 1 ) : 67


- 71.
弯矩作用下,柱内的混凝土起到了限制钢管的面外变形,减
[2] JGJ101 - 96,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S].
小极限转角,增强节点刚度的作用。同时,试件 1 的极限弯
[3] 李成玉,郭耀杰,李美东. 钢框架节点刚度测试方法[J]. 工业
矩比试件 2 高出 8. 2% ,柱内浇灌混凝土对节点的极限承载
建筑, 35( 5) : 98 - 100.
2005,
力影响并不明显。两个节点的极限转角均大于 0. 03rad,满
[4] 何源,孙国华,等. 骨式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显著屈服转角的
足美国 FEMA 对抗弯钢框架节点梁端塑性转角的抗震设计
研究[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7( 4) : 2.
2014,
[5]
要求 。
[5] 王燕著. 钢结构新型延性节点的抗震设计理论及其应用[M].
3 结语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6.
( 1) 方钢柱内填充混凝土的外套管节点试 件破坏
为塑性铰自梁端外移,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设 [收稿日期] 2015 - 12 - 28
计要求; 纯方钢管柱外套管节点试件的节点域柱壁变形过 [作者简介] 李家丞( 1991 - ) ,男,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
大,破坏为外套板与柱壁连接焊缝破坏,在施工时应重点控 研究方向: 工程抗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