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106 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考試 小論文筆試 試題

注意事項:依題號作答於答案卷上,不必抄題,請以橫式書寫。本科滿分一百分,作答時間六十分鐘。

一、近幾年,幸福(wellbeing)是甚麼,已成為大家所討論的生活話題。除了關注個人的幸福外,針
對如何創造一個幸福的生活空間與環境,也有愈來愈多的調查報告可供參考,像是世界快樂
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或者像是台灣的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等等。
(1) 就你的經驗,你認為幸福是甚麼? 為甚麼呢? (15 分)
(2) 若我們要建構一個幸福的學校,哪些元素或者指標是值得納進來的?為甚麼呢?(15 分)

二、我們的經驗都知道,計畫常常趕不上變化,若是如此,想請教你個人對生涯規畫的看法:你
認為生涯可以規畫嗎? 請說明你的想法以及理由。(20 分)

三、你/妳的一位好友,最近兩三個月經常在臉書上留言,表示受到班上同學排擠、老師責罵,心
情低落。後來陸續又看到他在臉書上表示最近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致,食慾也不好。然後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他留言如下:

(1) 請問當你/妳看到這樣的訊息,第一時間可以做什麼樣的回應或處置?(10 分),


(2) 後續你/妳會如何與這位好友互動,或是做些什麼幫助他?(15 分)

請翻至背面,續答第四題

第 1 頁,共 2 頁
四、請閱讀下列文章之後回答問題: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Solomon E. Asch),在 1950 年代設計了一連串經典的實
驗。他想藉此瞭解,人在很明顯可以知道對錯的情形之下,是不是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而
改變自己的判斷?實驗進行的方式,是讓一群實驗參與者(每次七位)同時進入一個小房間,
請他們做 18 回合線段判斷。參與者必須得判斷下面右圖 a、b、c 三條線段長度,哪一條與左
圖的線段 x 一樣長?

接著讓所有實驗參與者依序回答。然而,這些實驗參與者當中其實只有一位是真的對外招募
而來的大學生,其他則是實驗室裡的同事假扮的。在前 6 次當中的線段判斷當中,假扮參與
者都會回答正確答案(以上圖為例,正確答案應該是 c 線段),然後在後面 12 個回合中,他
們則會故意一致地回答錯誤的答案(a 或 b 線段)
。真正的參與者被安排在七個人當中的倒數
第二位回答。結果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三(76%)的真正參與者,在後面的回合中會出現至
少一次,跟著假扮受試者回答錯誤答案的行為,而且當中甚至有超過 10%的參與者,每次都
會跟著假扮受試者回答錯誤答案。
(1) 請問一下這個實驗的目的為何?(3 分)
(2) 每一回合真正的實驗參與者有幾位?(1 分)
他們被安排在第幾個順位回答?(1 分)
猜猜看實驗者為何要如此安排?(3 分)
(3) 每次實驗 18 回合的判斷作業中,真正的實驗參與者被誤導的回合數有多少?(1 分)
猜猜看,為何要設計成只有一部份判斷作業是誤導的?(3 分)
(4) 這實驗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是從頭到尾都不會受到別人答案影響的?(1 分)
猜猜看,為何有一部份的實驗參與者會受到別人錯誤答案的影響,可能原因有哪些?(6 分)
(5) 這個實驗室當中發生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形?請舉例並試著說明我們可以
怎麼防範這種現象?(6 分)

第 2 頁,共 2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