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8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正统观念与曹操形象的变化

姓名:凌云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专门史

指导教师:李传印

2007060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曹操形象随中国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史书关于曹操事迹的记载基本尊重历史
史实,大体相同,但由于各时代作者正统观念差别甚大,史家对曹操褒贬不一,对
于史实记载侧重点各异,选材也完全服从其本身的历史观念和编撰思想,甚至遍采
野史、笔记、小说和民间话本,进行歪曲演绎。西晋陈寿坚持正魏寇蜀论,《三国
志》中的曹操唯才是举、足智多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至
裴松之,伪魏正蜀论逐渐兴起,裴松之遍采野史,《三国志注》中奸诈残忍、欺君
犯上的曹操形象凸显。南宋朱熹提出融会纲常名教的正统论,以此思想为指导撰修
《资治通鉴纲目》,其中的曹操成为被批判的典型篡贼,朱熹以此扶纲常、植名教,
垂法万世。至元末明初《三国演义》,已经融会思想家、史家、民间伪魏正蜀论和
拥刘反曹倾向,正史、野史、笔记、小说,兼收并蓄,熔于一炉,曹操成为古今来
奸雄中第一奇人。

关键词:曹操; 正统论; 史学理论

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The Cao Cao’s image unceasingly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hin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Various history books about Cao Cao’s fact record basiclly respect historical
evidence, are more or less the same, but because various times author orthodox ideas
difference is really big. the historian does not appraise to Cao Cao, regarding historical
evidence record emphasis point respectively different, the selection also completely
obeys its thought of compiles, even widely picks the unofficial history, the note, the
novel and folk Huaben, twistsing and deducting the historical fact. Xijin Dynasty Chen
Shou holds to Wei dynasty’s orthodoxn status, Wise Cao Cao used the talented person,
Established meritorious achievements for the Han dynasty, he is an outstanding and great
person in “San Guo Zhi”, basically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fact. To Pei Songzhi, holds
to Shu dynasty’s orthodoxn status, and Pei Songzhi picked the unofficial history, Cao
Cao is a deceitful and cruel bully in the “SanGuo Zhi Note”, the Cao Cao is a the big
robber who usurpsed state’s power. Nansong Dynasty Zhu Xi acts according to the time,
under the Neo-Confucianism thought’s instruction, proposed his orthodox meeting th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constant virtues. Cao Cao becomes a great thief model who
usurped a country in “ Zi Zhi Tong Jian Gang Mu”, so that he can hold th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constantvirtues, plant the Confucian in the whole society, let the later
generation imitate. To the later stage of Yuan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San Guo Yan Yi”, is already fill of the historian and folk’s Shu dynasty’s orthodoxn
statu and supports Liu against Cao, the histories in form of biographies, the unofficial
histories, the notes, the novels, are melted to a stove, Cao Cao becomes the first deceitful
hero in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

Key word: Cao Cao Orthodox Historical Theory

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千百年来人们对曹操始终褒贬不一,时而受到赞颂,时而遭人痛骂。历史上作
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以至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古往今来第一奸臣,曹操
形象在历史上是如何逐步变化的,不同时代史家为何对曹操持迥然各异的看法,这
种看法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学者认为这一变化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
向,中国文化向来注重仁义王道、君君臣臣,这是有见地的。但是真正探寻曹操形
象的变化必须从史书入手,各家史书对曹操的记载有怎样的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史家的历史观念——正统论。本文拟从正统论的角度对曹操形象的变化进行
初步探讨。

1.2 学术史综述

在现代史上,较早肯定曹操为曹操翻案的有鲁迅、史学家吕思勉和祝秀侠等。
他们对曹操肯定性的评价,对以后曹操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开拓作用。建国
以来曹操研究蔚为壮观,成绩斐然。对曹操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不过依然存在很大分歧。对曹操评价的标准,曹操屯田杀人用人,抑制豪强,曹操
的才能等问题争论激烈。1956 年王仲荦出版《曹操》(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肯
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1959 年郭沫若、翦伯赞发表了为曹操翻案的文章,
掀起了学术界关于曹操的大讨论,其后众多学者发表的关于曹操的文章收录三联书
店出版的《曹操论集》。文革时期受极左思潮影响,曹操成为法家路线的代表。新
时期以来,曹操研究呈现全新的景象,学者能够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公正客观地评
价研究曹操。

1.2.1 历史上的曹操研究

1979 年《曹操集译注》由中华书局出版,1986 年夏传才编注的《曹操集注》


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 年张可礼《三曹年谱》由齐鲁书社出版。这都为学者
研究查核提供了很大便利。张大可《三国史研究》(华文出版社,2003 年)认为曹
操统一北方,唯才是举,察纳雅言,又奸险诈伪,残忍好杀,是两重性的历史人物,

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曹操大讨论时的观点,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4 年)一书肯定曹操少喜读书、又能节俭,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批
判其镇压农民起义、残酷嗜杀。
进入新时期,学者对曹操不再受制于儒法斗争的束缚,能够辩证地看待曹操的
功过是非。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年)认为曹操完成
并巩固北方统一,恢复北方经济,加强北方中央集权,为全国统一打下基础,具有
重大的历史功绩。刘玉娥《曹操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年)本书对曹操统一
北方、结束混乱分裂局面,却敌致胜、变化若神的军事指挥艺术及开启一代建安文
风方面的功绩给予肯定,对其错误罪过也作了评价。马植杰《三国史》(人民出版
社,1993 年)一书认为曹操统一北方具有积极作用,足智多谋堪称卓越的军事家。
但他滥杀无辜人民,不能视为卓越的政治家。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年)本书主要从政治家的角度,对曹操一生进行论述,认
为曹操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张济生《曹操全传》(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年)本书既重史实,又加以文学
渲染,全面展示了曹操作为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独特风采,多侧面、立体地
评价了曹操。张作耀《曹操传》(人民出版社,2000 年)本书对曹操一生的事功进
行了全面总结,对其诸多重要思想及其实践和历代对曹操的评价作了客观论述。既
肯定其卓越贡献,也对其为人诡诈一面进行评论。20 世纪 90 年代作者又参与《中
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曹操评传》(附曹丕、曹植)的写作,于 2001 年出版《曹操
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张先生以深厚的功底,丰富的素养撰写,显得游
刃有余,也更加全面公正地评述了曹操的事功及各方面的思想,是近年来研究曹操
的一部力作。邱复兴《曹操今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作者根据各种史书
记载,对曹操一生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研究,较为公正客观
地评价了曹操的功过是非。
宋战利《简论曹操的政治智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9 月)
认为曹操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因而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使国家早日结束分裂局
面。简小波《关于曹操用人的几个问题》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7 月)认为曹操用人的原则:唯才是举;唯我是用;唯我是从等。李兴斌《论曹
操的军事才能》(《济南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0 卷,第 6 期)曹操的军事才能有
四句话,即:一、长于战术,短于战略;二、长于任将,短于治军;三、长于陆争,
短于水战;四、长于政治,短于军事,因而曹操并非伟大军事家。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2 小说中的曹操研究

沈洪保《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中的曹操》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 年 05 期)
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军事家,小说丑化了曹操的形象。余如忠《论
(《台州师专学报》,1997 年 10 月)认为《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变异》
采用以假乱真、转移叙写侧重点、矮化或神化历史人物等手法,来塑造曹操形象并
不可取。王理《<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讨》(《北方论丛》2000 年 02 期)曹
操是一名“能臣”可以治国安邦,也是一个“奸雄”以争霸天下。邓玉景《<三国
演义>中曹操性格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年 03 期)认为曹
操的性格复杂多样,既有奸诈、玩弄权术;也有专权僭越,又爱才惜才,体恤百姓。
廖才高《古代历史小说人物形象的典范—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中国文学研
究》1997 年 02 期)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古典历史小说人物形象的典范——一
个既有坚实的事实依据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典型。
雷勇《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 13 卷,1995
年 03 期)认为曹操形象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正统观念。曹操形象的演变受到封
建政治文化的影响。单长江《曹操形象异化的时代价值取向》
(《鄂州大学学报》1999
年 01 期)认为,曹操形象的变化与时代的政治、军事、民族形势和道德观念的变
动有关。

1.2.3 关于正统论研究

正统问题是中国历史上极受关注的问题,历朝政治家、史学家都热切关注本朝
政权的合法性和前朝的正统问题。近代以来,梁启超认为正统乃“史家之谬”弃之
不顾,翦伯赞也极力否认正统论,此后正统问题就受到冷落。但是正统论是中国史
学上的一种重要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观念和史学观念。
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用了五年时间收集资料,于 1977 年出版了《中国史学上
之正统论》(香港龙门书店)一书,1996 年上海远东出版社再版。饶氏足履三洲纲
罗文献,索阅佚书,历时五载,说明正统观念的发生、衍化、争论的历史真相。通
论部分考订或探讨诸多课题,并引证原材料,通论之后详列参考资料。通论与资料
汇编有机结合,是史学正统观念方面的为同行公认的力作。2002 年汪文学出版《正
统论——发现东方政治智慧》
(陕西人民出版社),汪文学认为正统论首先是一种政
治观念,然后才是一种史学观念,对正统论产生的文化心理背景和形成的社会根源,
以及正统论本身理论结构和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是近年来正
统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正统问题的研究逐渐升温。主要是关于正统论的起源、内容、
特质等方面,欧阳修等宋代学者的正统论思想,方孝儒、王夫子等明清时期的正统
论思想及政治正统论研究。
政治正统论研究主要是汪文学教授,他的《再论中国古代政治正统论》
(《贵州
文史丛刊》1998 年 06 期)认为正统论主要是一种政治观念,是中国古人为国家权
力存在的正当性寻找的合法依据。正统论的三部分内容:礼仁文化、地理上的正统、
五德终始循环获取天命。另一篇文章《从“三正循环”到“名年建元”》(《贵州民
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9 年 01 期)主要讨论了改正朔问题,汉武帝遂发明了名年
建元的方式,成为中国古代主要政治观念和史学观念。
正统论起源、内容和标准研究。董恩林《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
(《史
学理论研究》2005 年 02 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正统论的重要内容:华夷之辨的民
族正统、君权神授的王命正统及儒家思想的文化正统的源流。王记录、闫明恕《正
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96 年 01 期)主要探讨了欧阳修正
统论的内容、标准及局限。刘连开《再论欧阳修的正统论》
(《史学史研究》2001 年
04 期)探讨了欧阳修正统论的起源即孔子的《春秋》、正统的标准,指出欧阳修正
统论矛盾的原因在于史家一方面要追求直书,另一方面又要证明本朝政权的合法
性。金鑫、曹家齐《说欧阳修的正统论思想》(《史学史研究》2005 年 02 期)也探
讨了欧阳修正统论的渊源及五德终始说的形成、应用、没落并遭欧阳修的严辞批判。
欧阳修由《春秋》学启示而形成自己的正统论。
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安徽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9 年 02 期)
欧阳修正统论的内容:名正和大一统。他非常重视一统和重功业。苏轼观点与欧阳
修完全一致。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也以魏为正统。南宋与蜀立国相似,主张
抗金“合天下于一”。朱熹认为判定各朝正闰的标准是“天理”。 张伟《两宋正统
观的历史考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 年 06 月)认为两宋正统史观以
“居正”、
“一统”、
“严夷夏之防”为核心内容,反映出宋代史学思想的演变和史学
政治功能的强化。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原载《食货月刊》
1971 年)作者认为正统论源于孔子的正名思想和五德之说,期间的演变由政治神话
逐渐接近到实际的问题。唐代皇甫湜的东晋元魏正闰论就以文化重心来解释正统,
宋代欧阳修破除迷信的五德之说,而根据历史事实解释正统。南宋正统论以民族思
想为立论基础。
孙宝山《以民族性重构正统论》(《中国哲学史》2005 年 03 期)认为方孝儒用
道德性和民族性修正正统论,兼容普遍性。黄宗羲以民族性否定普遍性,反对把夷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狄列为正统,也用民族性否定连续性、持续性,因而反对元朝的正统。梁绍杰《船
山论“正统”》
(《船山学刊》1994 年 01 期)王夫子以为由汉人建立的汉唐宋明都是
正统,德足以君临天下。外族虽能窃取政权,却不能继承中国的道统。杨达容《略
论王夫子的正统观》(《船山学刊》2006 年 02 期)王夫子特别重视正统观念中的夷
夏之辨,夷狄不可入正统。谢贵安《朱元璋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
(《江汉论坛》1997
年 05 期)朱元璋相信天命观和天人感应说,天命论铸就了历史宿命论和正统观。
朱元璋还认为君臣的好坏左右历史的兴衰。谢贵安《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的学术贡
献》
(《史学理论研究》2005 年 02 期)本文对饶氏有关史学正统研究的意义、方法、
学术创新作了探讨。认为饶氏也赞成正统论,建立一种道德正义的历史评判机制,
他重正不重统,重道德评价。
正统论的作用。王培华《正统论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社会科学辑刊》2002
年 01 期)论述了各朝政治家为本朝争正统,这事实上他们把本朝与前朝连接起来。
史家修史时按其历史理论安排本朝在历史上的序列地位,就把整个中国历史连接起
来了,使中国文明前后贯通,呈现持续的发展状态。牛润珍《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历
史作用》
(《河北学刊》2001 年 01 期)认为大一统思想由《春秋》到《春秋公羊传》
发端至汉代经董仲舒等人的发展,融进邹衍五德终始说而形成。大一统思想曾促使
各朝代尽力为本朝寻找合法性,使中国由分到合。向燕南《引历史向善——方孝儒
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齐鲁学刊》2004 年 01 期)认为方孝儒正统论特别重视
道德评判。方孝儒认为史学应该主持正义,不仅要直书还要尽力调和历史事实判断
和历史道德判断。其理论对后世正统论影响很大。李星、刘昌安《莫将成败论三分》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7 年 01 期)认为正统作为史观和历史文化,包
含着人民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明主仁君的期望。
正统论的其它研究
赵克尧《正统观念与<三国演义>》(《复旦学报》社科版 1985 年 06 期)以为中
国古代的三国正统观念分为两种:帝魏寇蜀和帝蜀僭魏。作者认为罗贯中《三国演
义》受明代民族意识影响而主张帝蜀寇魏,朱熹《通鉴纲目》对明人有很大影响。
秦永洲《三国时期的正统观念》,(《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9 年 06 期)认为正
统观念分为正统的政治观念和正统的史学观念。作者引用梁启超的“史家之谬”观
点,认为后者毫无意义。东汉末年及三国各方以不同方式争夺正统,为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的正统之争确立了一种规范模式。

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个多世纪以来,曹操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前人对曹操的性格、
智慧、谋略及曹操在历史上的贡献、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如何评价曹操等各个方面
进行了充分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争奇斗艳,蔚为壮观。近来一些关于曹操的论著
也关注到历代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及形成原因,并作了深入分析。但从史学上切入,
并对不同史书中的曹操形象进行分析的还较少。这些史书塑造的曹操对人们的观念
产生了很大影响,只有对这一过程进行探讨,才能深刻了解曹操形象是怎样一步步
地变化,进而探究这一变化形成的原因。
近年来关于正统论的研究逐渐兴盛。学界充分认识到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不能
完全抛开正统观念,正统观是古代史学家的根本思想,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史家的历
史观念和史书的编撰思想,进一步影响到史家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看法。前人对正
统论的起源、内容、核心、特质、作用已作了系统研究,对各时代的学者、思想家、
史学家的正统思想也有大量研究。但就某一史家的正统思想对史家的著作影响,进
而影响其著作中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根据唯物史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史家所处的时代形势和文化特点探讨
其正统观念,抓住史家撰史的根本指导思想,分析其著作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陈
寿、裴松之、朱熹、
《三国演义》等的正统观念分析比较,对晋宋之际的《三国志》
及裴注、宋元明的《资治通鉴纲目》及《三国演义》等著作中的曹操形象比较分析,
揭示出曹操形象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

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陈寿的正统观与《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

陈寿字承祚,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233 年)。年少时师事蜀国著名历史学
者谯周。公元 263 年曹魏灭蜀,265 年司马炎取魏自代,建立晋朝。陈寿由蜀入魏,
曾任晋著作郎。公元 280 年晋灭吴统一全国。陈寿著述颇丰,曾作《巴蜀耆旧传》、
《益部耆旧传》
(十卷)、
《古国志》
(五十篇)等书,今皆亡佚。惟留被称为四史之
一的《三国志》一书,书成之后,陈寿就被时人荀勖、张华比之马、班。陈寿撰史
坚持实录,正魏寇蜀吴,记述了曹操的历史功勋,对于曹操比较阴暗的一面多有回
避,《三国志》中曹操是正面的英雄豪杰。

2.1 陈寿的正统观对曹操形象描述的影响

陈寿坚持以魏为正统,这是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指导思想,决定了陈寿在为
曹操作纪时,对于曹操的缺点就要少有提及,适当地为曹操回护。所以在《三国志》
中,从整体上讲曹操是一个光辉伟大的豪杰形象,虽有不可取的阴暗一面,但并不
足以完全否定曹操,反使曹操形象更加符合历史真实。

2.1.1 “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历史视野

陈寿亲历魏晋时局变化,少年即研治《尚书》、
《春秋三传》,精通《史记》、
《汉
书》,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历史素养,因此他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三国归晋
的历史,以卓越的史识、恢宏的气魄来撰写三国历史。
陈寿之前,魏国有官修《魏书》和鱼豢《魏略》
,吴国有韦昭《吴书》,这为陈
寿创作《三国志》提供了有利条件;蜀国虽无官修史书,但陈寿曾任蜀东观秘书郎、
散骑黄门侍郎,有机会接触蜀汉文献资料,关键是如何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当
时三国鼎立,曹魏实力最强,受禅于汉。蜀汉自称汉,以承汉统,实力最弱。对于
这段复杂历史应该如何把握,如何谋篇布局,是陈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陈寿由
于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的视野,所以他既能看到三国分立的事实,为三国分
别作史,反映天下全貌,兼及周边少数民族情况;又把三国史书合并为一书,定名
为“三国志”。陈寿撰述《三国志》又以魏国历史为主线,尊魏为正统,分清正闰,
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全貌。但是,三国互不统属,魏也不号令能另外两国,
陈寿将魏、蜀、吴各自为书。三国史实互相连接、交错,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

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不致因各以其君主系年纪事而把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历史割裂开来。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陈寿也能够动态地把握历史,纵向考察汉末群雄割据
到三国分立直至西晋统一的历史发展进程。所以他写《三国志》就从汉末天下大乱
写起,溯清三国来源,直到西晋统一,反映的是天下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历史
大势。

2.1.2 正魏伪吴蜀

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观念。它本质上是中国古代一种衡量某一
政权合法性的思想,进而评价朝代的历史地位,对史学影响极大。饶宗颐认为:
“中
国史学观念,表现于史学史上,以‘正统’之论点,历代讨论最为热烈。”[①]台湾
学者陈芳明认为“正统论代表了自春秋以来,支配中国史学的一股伏流,要了解中
[② ]
国的史学必先了解作为史学思想之一的正统观念”。 中国古代历朝编撰前代史书
都必须首先解决孰为正统,或者是否为正统问题,陈寿写《三国志》同样面临这一
问题。在魏、蜀、吴三国中,陈寿尊魏为正统,后世反对者有之,赞成者亦有,陈
寿以此受到较多非议。后世为陈寿鸣不平者也不少。陈寿尊魏为正统原因有三:
其一、尊重历史事实。三国中曹魏名义上受汉禅承汉统,且地处中原,实力最
强,首先灭蜀,灭吴虽不是由魏完成,却是由受魏禅的晋完成。西晋统一全国后,
成为唯一合法政权,正统非晋莫属。西晋既为正统,魏的正统当无疑问。刘备虽为
汉朝皇室之后,但相距甚远,称皇叔不过是争正统的一种手段,况且蜀国偏安西南,
仅据一州之地,如何拥有正统?身处西晋的陈寿对此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历史事实
岂能抹杀?
其二、西晋立国后,武帝亲自划定天统,确立汉、魏、晋的统绪。魏、蜀、吴
三国孰为正统,也曾引起争端,左思也作《三都赋》主张以魏为正统。《魏都赋》
记载:
“榷惟庸蜀,与鸲鹊同巢,句吴与蛙黾同穴,一自以为禽鸟,一自以为鱼鳖。……
或魋髻而左言,或镂肤而钻发。……揆既往之前迹,即将来之后辙。成都迄已倾覆,
建业则已颠沛。……”[③]左思明显贬抑蜀、吴。清人朱彝尊指出:“于时作史者,
王沉则有《魏书》,鱼豢则有《魏略》,孔衍则有《魏尚书》,孙盛则有《魏春秋》,
,之数子者,第知有魏而已” [④]清人钱大昕也指出:
郭颁则有《魏晋世语》 “魏氏据

[① ]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第 1 页。
[② ]
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陈弱水/王汎森主编 :《思想与学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2005 年,第 123 页。
[③ ]
左思:《三都赋》,见梁·萧统《文选》卷 6,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108-109 页。
[④ ]
朱彝尊: 《曝书亭集》卷 59《陈寿论》,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318
册,第 313 页。

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原日久,而晋承其禅。当时中原人士知有魏,不知有蜀、吴也。”[①] 在西晋君臣
眼中只有魏而已。蜀、吴既已灭亡,两国历史地位自然由晋一方规定。少有人为蜀、
吴争正统,后主刘禅乐不思蜀,枉谈为蜀争正统,旧臣自不待言。伪朝就成为西晋
君臣习惯的政治用语。晋武帝曾下诏称吴国旧臣陆喜为“伪尚书”。
《晋书·周处传》
记载,
“及吴平,王浑登建鄴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
‘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
处对曰:
‘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
’浑
有惭色。”[②]王浑身为晋朝大将,却因是曹魏亡国之臣而羞愧。陈寿以魏为正统正
是顺应当时历史政治形势,若以蜀为正统而撰写三国历史,确系悖时。
其三、陈寿是西晋臣子,他所处的历史政治形势使他不得不以魏为正统。陈寿
若否认魏的正统地位,就是否认晋的正统地位。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
志》有公允的看法:“然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
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
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
当代哉?”[③]
陈寿以魏为正统,在写《三国志》时,他就只为曹魏的皇帝立本纪,如武帝纪、
文帝纪、明帝纪、三少帝纪。蜀、吴的刘备、孙权等虽也称帝,陈寿却不为他们立
本纪只作传。陈寿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以蜀、吴二主史事传名而纪
实,既与全书协调,又显示出三国鼎立局面。在称呼上,魏国统治者都称皇帝,蜀、
吴统治者却不称皇帝。此外,在 《蜀书》、《吴书》中,蜀、吴主即位,必须纪明
魏国年号,如蜀后主刘禅即位时,《蜀书·后主传》记载:
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於成都,时年十七。尊皇
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岁魏黄初四年也。[④]
《吴书·三嗣主传》中也记载:明年四月,权薨,太子即尊号,大赦,改元。
是岁,于魏嘉平四年也。[⑤]陈寿这样做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考虑到蜀、吴称帝的背
景,也使东汉末至西晋的历史保持汉——魏——晋这样的连续性。当时的张华和后
来的常璩都认同这种做法,西晋人很少持异议。
以魏为正统,就要对魏国君主予以褒扬,又要为尊者讳。陈寿虽坚持秉笔直书

[① ]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 24《三国志辨疑序》,见《丛书集成三编》第 57 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9 年,第 179 页。
[② ]
房玄龄:《晋书》卷 58,北京 :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570 页。
[③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54 册,第
10—11 页。
[④ ]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893 页。
[⑤ ]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 1151 页。

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的原则,力求做到公正客观,但由于晋魏相距甚近,史料并非全出,政治人物之间
的是是非非尚未完全遗忘,褒贬分寸难以掌握,尚需隐讳。比如曹操,对他的评价
也多是溢美之词,少有贬词。叙写曹操事迹多是正面的,负面的较少。如裴松之《三
国志》注引吴人作的《曹瞒传》里面记载了曹操飞鹰走狗、欺骗叔父之类的事情(此
书陈寿当能见到),陈寿都没有选用此书材料,这对于表现曹操英雄豪杰形象是不
利的。记述赤壁之战,仅用了二十几个字,曹军溃败情况无从知晓。再如,华歆奉
曹操密令逼杀伏后之事陈寿也未记载。

2.2 《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

曹操是三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
《三国志》开篇之作即为《武帝纪》,
对曹操的记述既影响当时的政治,又是全书的一个纲目。文笔简洁是《三国志》公
认的特点,但开篇之作陈寿着力撰述,他不惜笔墨塑造曹操超乎常人的豪杰形象,
这完全是由陈寿的历史观决定的。瞿林东先生认为修史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明确的指导思想。
“人们撰写历史都是有目的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的思想作为指导”

[①]
陈寿正统观是其撰写《三国志》的主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陈寿记载了曹
操正面事迹,塑造了一个英雄的曹操形象。

2.2.1 治世之能臣

在《三国志》中陈寿尊魏为正统,蜀、吴为闰位。在写《魏书》时就要注重褒
扬魏国君臣,魏国君臣虽有恶事和僭越之事,但少见于《三国志·魏书》,此即为
尊者讳。如曹操,从《魏书》的记载来看,先是为汉臣,平定叛乱,有功于汉室,
后来为魏开国,体恤兵民,重用贤才,运筹帷帐,决胜战场,实乃英雄豪杰。在此
曹操只有光辉伟大一面,很少能看到他阴暗一面。陈寿对于表现曹操阴险狡诈、凶
狠残忍、力逼汉室的史实弃而不纳。
据《魏书》记载,少年曹操机警,有权数。二十岁任洛阳北部尉,在其位,谋
其政,恪尽职守。黄巾起义爆发后,奉命讨伐,力扶汉室。任济南相,励精图治,
政绩斐然,名闻遐迩。曹操治国能力初显。初期,曹操只图建功立业,并无篡位之
心。他曾说:“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
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②]
汉室祚运虽衰,但班固等史学家宣扬“汉承尧运”的正统观念已深入人心,擅
[① ]
瞿林东:《关于撰写历史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1999 年 01 期。
[②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32 页。

1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立皇帝或自称皇帝都不会赢得人心,只会招致失败,落得臭名昭著,所以曹操竭力
反对另立皇帝。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
肥侯。欲拉拢曹操,曹操坚决拒绝。董卓入京后,废弘农王,立献帝,也试图得到
曹操支持,曹操间行东归。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公愤,导致初平元年各路军阀群起
而攻之,曹操积极参加。各路军阀因内讧而停滞不前,但曹操西向决心反更坚定,
荥阳一役几失性命。后曹操见大军置酒高会,义正词严地指责诸军,奉劝他们“以
顺诛逆”,恢复汉室,终不为所用。袁绍与韩馥谋立刘虞为帝,也遭到曹操拒绝。
后来袁术欲称帝,曹操力讨之。
青州黄巾军叛乱,曹操一举平定,并收编为青州兵。后来打乌丸,败马超,降
张鲁,逐步统一北方,也为汉家天下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曹操深知废立皇帝会遭致强烈反对,甚至身首异处,董卓、二袁就是先例。所
以曹操即使大权在握,“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被封为“魏公”、“魏王”,部属皆
劝之称帝,他始终都拒绝。终其一生 ,
“人臣”而已。汉家天下丧失,曹操罪责无
可推卸。但汉朝衰落和灭亡已是必然。对此,当时有识之士已认清这一历史大势。
早在初平四年,程昱就曾劝谏曹操:“……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
之,霸王之业可成也……”[①]程昱认为曹操能够成就霸业,汉室已经无法控制军阀
的肆意进攻,实难兴复。曹操战胜袁绍之后,这一局势更加明朗。鲁肃也说:“肃
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②]诸葛亮曾在隆中为刘备谋划霸业之路。
汉朝不可恢复,在此形势之下,尤其是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汉朝更是名存实亡。
曹操完全具备称帝的条件和能力,但他始终没有取汉自立,在客观上使汉朝又持续
存在了几十年。曹操的不臣之心毋庸讳言,但他宁可把代汉留给儿子来做。

2.2.2 体恤兵民

汉末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给下层将士和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曹操亲历战争耳
濡目染,感同身受,所以他也关注到下层将士和百姓,并报之以深刻同情。曹操带
兵打仗,看到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也不禁“念之断人肠”

正因为对百姓和将士的同情,他才有可能实行对人民和将士有利的一些措施,赢得
军心民心,使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充足的军粮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使百姓恢复
生产。
曹操率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死亡战士白骨露野。曹操就是利用军队建功立

[① ]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第 427 页。
[② ]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第 1268 页。

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业,但不计其数的士兵和无辜百姓的伤亡也让他产生怜恤之心,他在政治上也就注
意体恤士兵,安抚百姓。长广太守何夔曾对曹操讲,按照“先王辨九服之赋以殊远
近”的精神,长广郡“宜依远域新邦之典纳绵绢” [①] ,曹操就接受了何夔的建议。
建安七年,军谯,见旧土人民死丧略尽,不由凄怆伤怀,就下令:“吾起义兵,为
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
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②]
建安九年,曹操击败袁绍,占领冀州,特别下了一道命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
令无出今年租赋!”[③]重豪强兼并之法,减收租税,说明曹操注意减轻赋税,体恤
民生疾苦。
建安十年,曹操在讨袁谭时,川渠水结冰,为使军队能渡水而过,让老百姓
椎冰以通过。百姓却逃跑,曹操就下令杀掉他们,不得投降。不久有逃亡百姓回到
曹操那里,曹操说:“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④]建
安十四年七月特别下令:“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
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
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⑤]曹操虽未必是大仁大爱之人,但也很体
恤百姓和将士,否则军队战斗力不可能那么强。建安二十三年冬,瘟疫发生,老百
姓病死者极多,开垦农田减少,曹操就发布命令赈济百姓。

2.2.3 重用人才的良主

三国是个群雄争斗的大舞台,各路诸侯斗力斗智,争斗胜负的关键是人才的争
夺,谁获得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人才,谁就会赢得
最后胜利。在人才争夺的过程中,曹操的确是最大赢家。在他身边聚集了许多最优
秀的文武人才,成为他事业取胜的有力保证。
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陈寿记录了曹操两度发布求贤令(曹操共三
次发布)。就重用人才说,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是无与伦比。孙、刘两家也非常重视
人才,但没有人能象曹操那样对人才选拔的标准开诚布公,惊世骇俗,以至于其部
属人才众星云集。更重要的是曹操能够使他们积极进言献策,然后决策实施,根据
策略优劣和执行结果进行赏罚。
几乎在每次战争之前,曹操都尽可能地让谋士们发表意见,提供各种不同甚
[① ]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第 380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22-23 页。
[③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26 页。
[④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27 页。
[⑤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32 页。

1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至相对的策略,议其优劣,最后由曹操定夺。官渡之战前,有荀彧、贾诩的四胜论,
战争过程中荀彧谏止曹操撤军,接受许攸建议,火烧袁绍军粮。建安七年,曹操征
伐袁谭、袁尚于黎阳。第二年进攻刘表,袁氏兄弟在河北争夺冀州,袁谭求救于曹
操。如何决策,曹操的谋士对此意见不一。荀攸认为应抓住这个难得时机,力主助
谭攻尚。曹操决定采用荀攸的策略,一举击溃袁氏兄弟,事实证明曹操决策是正确
的。建安十二年北征乌丸,诸将极力反对,只有郭嘉赞成,曹操斟酌再三,决定采
用郭嘉之计,一举平定乌丸。郭嘉出奇谋,险中求胜,没有胆识和魄力决不会采用
此计。
重用人才也要毫不隐讳地承认别人的功劳。对于荀彧的功劳,曹操就说你的
秘密谋划,安定众人,使我上百次地获得荣誉。曹操多次上书皇帝请求封赏荀彧,
又亲自与荀彧书信,使他接受封爵。对诸夏侯诸曹及五员大将的功劳,曹操也是赏
赐加封,予以确认。

2.2.4 卓越的军事家

曹操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一生亲披甲胄,戎马倥偬,
周旋征伐,指挥战争难以计数,用兵如神,出奇制胜。
初平二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次年驻军顿丘,黑山贼于毒率军进攻
东武阳,诸将以为应救东武阳。曹操却攻黑山贼本部,围魏救赵,大获全胜。曹操
两次征张绣,第一次张绣降,张绣后与刘表联合。曹操再度征张绣,曹军前后受敌。
曹操乃夜凿险地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反而夹击敌军,大胜而归。官渡之战
中,曹操的军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用围魏救赵之计救白马,诱敌深入计破袁绍追
军,纳许攸计火烧袁绍军粮。后又离间袁谭袁尚兄弟,各个击破。出奇兵征乌丸,
利用敌方之间矛盾杀袁熙、袁尚,不战而屈人之兵。虚虚实实计破马超。可谓连战
皆捷,每战皆奇兵奇谋。曹操虽有赤壁等少数败仗,也不愧为伟大的军事家。
曹操治军有方,赏罚分明。文臣武将只要立功,必予以重赏。曹操曾下令:
“司
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
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
利者免官爵。”[①]张辽、于禁、乐进军功较大,曹操分别赐封。夏侯渊平定关陇之
乱,曹操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②],增封三百户。有罪必罚,且士兵逃亡,
罪及妻子。直至魏国建立此法一直得到执行。曹操及诸子也要遵守。建安二十三年,
[①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23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第 271 页。

1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曹彰平代郡乌丸之乱,临行前,曹操告诫他:“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
法从事,尔其戒之!”[①]
曹操的伟大还表现在他对下属充分了解,知人善任。夏侯渊勇猛无比,但少计
谋。在夏侯渊多次获得胜利之时,曹操就警戒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
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②]后夏侯渊被刘备偷
袭,恃勇而战死。曹彰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但少读诗书。曹操就告诉他:“汝不
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汉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③]曹操征张鲁后,留
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孙权率大军进攻。之前曹操曾密令三人:
“若孙权至者,
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④]张、李二将为勇将,善攻;乐进
较为保守。曹操密令张、李出战杀敌锐气,奋勇杀敌,乐进坚守阵营。曹操根据诸
将性格特点预先部属,使诸将优势互补,终于挫败孙权的进攻。曹操未临战场,以
手书为节度,密授机宜,指挥战争也能获胜,如果对诸将不深刻了解自然难以做到。
曹操对士兵也唯才是举,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能就重用,如于禁、典韦
出身地位都不高,徐晃来自杨奉军中,张辽来自敌方。曹操用兵如神,出奇制胜,
军纪严明,治军有方,无愧于伟大军事家称号。

[① ]
《三国志·魏书·任城王传》,第 555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第 272 页。
[③ ]
《三国志·魏书·任城王传》,第 272 页。
[④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第 519 页。

1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三国志》裴注与曹操形象的变化

晋宋之际,由于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魏蜀正统观也逐步发生变化,伪魏正蜀
论兴起。受这一观念影响,裴松之在《三国志》作注时,历史的天平已向蜀汉倾斜,
曹操形象已不完全是一个高大的英雄豪杰,也具有了残忍嗜杀、欺君罔上的一面。

3.1 魏晋之际正统论及魏、蜀历史地位的变化

终西晋一朝,曹魏正统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西晋君臣及史学家也很少提出质
疑。如前所述,在魏晋人眼里,汉——魏——晋的正统承接顺序理所当然。至东晋
人们受儒家和名教思想影响较大,史学家对曹操评价较低,进而否定曹魏的正统地
位。

3.1.1 魏蜀历史地位的逐步转化

东晋袁宏撰《后汉纪》一书,意在宣扬儒家伦理道德,以达到劝善惩恶、维
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袁宏特别重视名教,
“君臣父子,名教之本”,君臣关系如同永
恒不变的自然法则一样,又象父子相继一样。惟有如此,“尊卑永固而不逾,名教
[ ①]
大定而不乱” 。以此思想来评价刘秀,袁宏认为刘秀称帝虽否定王莽篡汉,继
承汉统,但刘秀称帝时,刘玄仍是君主,作为臣子的刘秀自立,即是违背名教。但
袁宏并未说刘秀僭越。
与刘秀相比,袁宏对曹操就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在《后汉纪》最后三卷中,
袁宏揭露了曹操定兖州比拟刘邦、刘秀经营根据地,利用汉献帝作为工具,一步步
地向汉献帝夺权,最终使得献帝不得不让位。袁宏评论说:“时献帝幼冲,少遭凶
乱,流离播越,罪不由己,故老后生,未有过也。其上者悲而思之,人怀匡复之志。
故助汉者协从,背刘者众乖。此盖民未忘义,异乎秦汉之势。魏之讨乱,实因斯资,
旌旗所指,则以伐罪为名,赏爵所加,则以辅顺为首。然则刘氏之德未泯,忠义之
徒未尽,何言其亡也。汉苟未亡,则魏不可取。今以不可取之,实而冒揖让之名,
因辅弼之功,而当代德之号,欲比德尧舜,岂不诬哉!”[②]在袁宏看来,曹操完全
违背了名教原则,属大逆不道。这与陈寿迥异。陈寿为曹操隐讳,并以魏代汉乃天

[① ]
袁宏:《后汉纪》卷 26,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第 509 页。
[② ]
袁宏:《后汉纪》卷 30,第 590 页。

1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命有归。
袁宏《后汉纪》最后一句写道:“明年,刘备自立为天子。”白寿彝先生认为,
此句意为刘备为天子,似有以蜀继汉统[①]。袁宏虽否定曹操,但并未明确否定曹魏
的正统地位。

3.1.2 习凿齿的正统论及影响

东晋习凿齿提出晋承汉统论,完全推翻曹魏的正统地位。据《晋书》记载,
习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②]。桓温遇之甚厚,但桓温执掌朝廷
大权,时时企图代晋而立。习凿齿对此不满,借贬抑曹操以表达异议。习凿齿作《汉
晋春秋》以裁正之。习凿齿认为,曹操身为汉臣,却力逼献帝,实为篡逆,道不足
也。蜀汉刘备乃皇室之后,应当继承汉统。司马昭平蜀后,继承蜀汉汉统,而非继
承曹魏正统。习凿齿为劝谏警戒桓温,不惜歪曲历史,否定曹魏正统,赋予偏安一
隅的蜀汉正统,可谓煞费苦心。优秀的史家完全可以借撰史表达作者的政治思想,
融入作者对社会的理想,但这要建立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基础之上,否则就失去历史
意义。
习凿齿认为曹魏不得为正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王道不足”,曹魏名义
上虽受汉禅,实乃威逼也,手段不合儒家仁义道德观念,与尧舜禅让的本质不同,
不符合儒家的君臣观念。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作为臣子,理当为君
主尽忠。臣子不可犯上作乱,更不得弑君。曹操的做法明显有违此道,所以王道不
[③ ]
足。“道不足,不可谓制当年,当年不制于魏,则魏未曾为天下之主” 习凿齿拿
曹魏与共工氏、秦朝相比。共工氏霸有九州,秦朝曾统一天下,二者尚且未得正统,
何况曹魏?
二是曹魏无平乱之功。三国之中,曹魏地盘最广,实力最雄厚,却未能灭掉
蜀、吴。习凿齿认为拥有正统的王朝必须统一天下,如尧舜、周、汉均是大一统王
朝。
《公羊春秋传》: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之文王也。曷为先言王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正月,大一统也。”
[④]
《汉书·董仲舒传》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议也。”[⑤]两汉
时期儒家这种正统观念深入人心,习凿齿博学洽闻,又接受名教思想,以此正统观
念衡量曹魏,曹魏不得为正统。
[① ]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72 页。
[② ]
房玄龄:《晋书》卷 82,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2152 页。
[③ ]
《晋书》卷 82,第 2155-2156 页。
[④ ]
王维堤、唐书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⑤ ]
班固:《汉书》卷 56,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第 2523 页。

1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两汉是大一统皇朝,汉末天下大乱,曹魏未统一天下。后司马氏统一全国,有
定天下之大功,平定叛乱,安抚百姓。晋承续汉统,司马氏为魏臣,但能隐忍不发,
韬光养晦。既完成大业,与曹魏自然不同。习凿齿评论说:“勋足以王四海,义可
以登天位,虽我德惭于有周,而彼道异于殷商故也。”[①]所以晋承汉统乃情理之中。
习凿齿贬抑魏武,否定曹魏正统,反予蜀汉以正统,使魏蜀历史地位发生了变化。
东晋朝廷达权落入权臣之手,皇帝昏庸无能,偏安一隅,不思抵抗。桓温、
王导、王敦、刘裕等都曾掌握朝廷大权,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史家反对权臣当政,
但无法公开敌对,惟有借史书以表达不满或警戒之意,曹操就成了受批判的靶子。
批判贬抑曹操,以至于否定曹魏正统地位,使魏、蜀历史地位发生变化。这一变化
都是当时历史政治形势的反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有类似的看法。习
凿齿帝蜀寇魏,目的是为东晋争正统。
东晋、宋立国与蜀汉相似,偏安江南,政治军事上都处于不利地位,当时北方
有拓跋氏建立的“魏”,且地处中原,政治上极为有利。南北双方互相争夺正统。
南方史学者撰史否定曹操,进而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北魏的正统。既是如此就不
必为曹操隐讳,对于其不光彩之事、
“篡逆”之事也尽可大书特书,如东晋孙盛《异
同杂语》等。刘义庆未必有为宋争正统的意图,但必受习凿齿等人正统思想的影响。
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曹操事迹,多是贬损曹操。刘义庆把曹操的故事列入《假
谲篇》。
《世说新语·识鉴篇》曰:
“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曹操)
”[②]奸贼称呼之,明显具有贬损意味。
乎?然君实是乱世英雄,治世之奸贼。 《世说
新语·假谲篇》载曹操与袁绍劫人新妇之事,说明曹操从小就放纵不拘,行为不检。
同一篇还有望梅止渴事意在表现曹操机智又狡猾奸诈。还在同一篇记载曹操梦中杀
人事。《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曹操接见匈奴使者,计谋被使者发现。为使计谋
不被使者传入敌军而追杀使者,曹操的凶残面目暴露无遗。《世说新语·捷悟篇》
以曹操衬托杨修聪明敏捷,显示出刘义庆对曹操才能的贬抑。这些史书或笔记小说
的记载表明,从东晋南朝起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发生了变化,史家对曹操的批判较以
前更加严厉。另一面因为此时记载曹操的史料逐渐丰富,尤其是曹操阴险狡诈负面
的事迹逐渐浮现于世,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作者生编乱造一些故事故意丑化曹操。

3.1.3 裴松之史学思想对《三国志注》的影响

裴松之作为南朝人,必受到孙盛、袁宏、习凿齿等人思想的影响,这也影响到

[① ]
《晋书》卷 82,第 2157 页。
[② ]
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12 页。

1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他为《三国志》作注。陈寿《三国志》书成之后颇受史家推重。当时夏侯湛欲作《魏
书》,见陈寿书后就毁坏自己的书,张华也深善之。裴松之也说:“寿书诠叙可观,
事多审正。”[①]但裴松之认为《三国志》过于简略,遂于公元 428 年奉宋文帝之命
为《三国志》作注。
《三国志注》完成之后上呈宋文帝,文帝览后赞赏道:
“此为不
朽矣。”[②]裴松之《三国志注》使三国史实更加丰富具体。裴注保存至今天,依然
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即是广泛搜集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具体事实,使后人获得了
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国志》简略的缺陷。后来虽有唐
代刘知己、宋代陈振孙等人对裴注的否定,但也有胡应麟比较赞赏的,《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褒贬兼具。
裴松之能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在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三国时代上接东汉,
下连西晋,情况复杂,各国官方记载各自宣扬,诬蔑敌国;私家撰史互相难以来往,
这就造成错误歧异在所难免。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
“三国虽历年不远,
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③]作为一个优秀史
家,裴松之必须予以认真校对、订正,考证历史事实,裴松之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如《诸葛亮传》注中对空城计史实的考证,裴氏根据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活动而否定
其真实性。《荀彧传》注中对荀彧之父荀绲慕中常侍唐衡之势,为荀彧娶唐衡之女
之事,根据年龄考证得出否定的结论。裴松之根据个人调查进行考证的例子不胜枚
举,未能考证清楚的保留疑问,表现出裴氏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此外裴氏也
批评曲笔,《袁绍传》传中裴氏批评乐资、袁暐妄记史实为史家之罪人,这都体现
出一个正直史家应有的史德和治学态度。
裴松之坚持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实录精神。但是一个史家在撰史之
时,必定会受到其个人及时代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更加全面地了解裴注及其中的历
史人物,有必要对裴松之的思想作一了解。裴松之的思想以儒家为主,河东闻喜裴
氏世代信奉正统儒学[④],裴松之受家族思想影响也尊奉儒家思想。松之年八岁时,
就学通论语毛诗。可见裴松之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思想。宋文帝虽然信奉佛教,但裴
松之认为并不能依靠佛教来治国而要依靠儒学。他认为“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
[⑤ ]
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 。“帝王之保,唯道与义,道义既建,
虽小可大,殷、周是也;苟任诈力,虽强必败,秦、项是也。”[⑥]只有坚持儒家思
[① ]
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第 1471 页。
[② ]
沈约:《宋书·裴松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701 页。
[③ ]
《上三国志注表》,第 1471 页。
[④ ]
伍野春:《裴松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27-228 页。
[⑤ ]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注引习凿齿曰,第 956 页。
[⑥ ]
《三国志·蜀书·宗预传》注因孙盛曰,第 1076 页。

1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想为指导,才能使国家由弱变强,否则虽强必败。裴松之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特
别是儒家的君臣观念,必定对曹操的做法有所不满。曹操依靠机谋权术取胜,与儒
家仁义信顺观念背道而驰,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也隐约透露出贬抑倾向。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裴松之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正统观念。对于魏、蜀何者应
为正统,裴松之也没有参与讨论。但是裴松之博览坟籍,前代史学家袁宏,尤其是
习凿齿的史学思想必然会影响到裴氏。在《三国志注》中裴氏一方面自己评论历史
人物或史事,另一方面他也引用别人著作进行评论,引用较多的就是孙盛、习凿齿。
二人对裴氏影响比较大,在史学思想和正统观念上受习凿齿影响应更大。裴氏在为
《三国志》作注时,魏蜀历史地位已经发生变化。西晋史家、学者多以魏为正统,
但至于东晋,史家对曹魏历史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不再尊魏为正统,裴氏也必
然会受到伪魏正蜀论的影响。
裴松之是一个正直优秀的史家,在作《三国志注》时也能够坚持公正客观的治
史态度,但他对历史人物和史实的看法又会受到其本身思想和前代思想的影响。此
时距离魏、西晋较远,在政治上不必忌讳,不必坚持曹魏正统论,也就不必为曹操
避讳。曹操事迹无论是正面负面,皆可如实书写。裴氏选择丰富的史料作注,以史
注史,主要目的是使三国史记述更详尽、更清楚,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三国史,这也
是裴注的主要价值。但是另外一面,从不同的选材,材料的使用,也可窥见作者的
史学观和历史观。如就《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而言,陈寿记载比较简略,重在
叙述历史大事,裴松之能够见到的史料如:王沈《魏书》、吴人作的《曹瞒传》等
等,其中许多材料陈寿都未录至《三国志》,裴松之却选用了,这就说明二人史学
观念的分歧。比如《曹瞒传》,裴氏选用《曹瞒传》材料多达十九次[①]此书一看题
目就知道对曹操大不敬,对曹操的缺点直书不讳。
《曹瞒传》记载,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又有太祖少好飞鹰走狗、不学无
术、欺骗叔父之事。曹操从小就放荡不羁,善于运用权术。《曹瞒传》在讲述曹操
事功之时,也揭露了曹操酷虐奸诈的一面。如详细描述华歆受曹操派遣或默许收杀
伏皇后的情景,旨在渲染曹操的残暴。且总结了曹操为人处事的性格特点:一是为
人佻易无威重;二是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旧怨,亦
皆无余;三是酷虐变诈,乱杀无辜。[②]这些材料陈寿均未选用,是出于对曹操的回
护和敬畏。裴松之完全选用,一方面确实可以补充史实,另外也说明裴氏对曹操的
态度,且不论这种做法正确、合适与否,至少表明裴松之对曹操不满。此外裴松之

[① ]
《裴松之评传》,第 257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第 54 页。

1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也多引用孙盛对曹操为人处事的评论,曹操征伐陶谦,所过多残杀,孙盛就指责说:
“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部属,过矣。”[①]虽是孙盛的评论指
责,裴氏照录过来,也可视作裴氏的看法,至少裴氏认同孙盛的评论。此类材料陈
寿却多不采用。

3.2 《三国志》裴注中的曹操形象

陈寿处于西晋,作《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对曹操自然不会有大不敬的描写或
称呼,对于曹操阴险狡诈、力逼汉室的史实也较少记载,即使有也多有避讳,如写
天子晋公为魏公、晋爵魏王等等。裴松之由于受到魏蜀历史地位变化影响,在作注
时就补充其他史书记载的大量史实,裴注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事实真相,也
明显表现了裴氏的爱憎褒贬态度。从陈寿记载来看,曹操确是汉末英雄豪杰,但裴
注中的曹操就不完全如此,而是增加了阴险狡诈、酷虐嗜杀、嫉贤无情、犯上作乱
的负面形象。

3.2.1 不学无术的荡子

由于陈寿裴松之二人历史观的不同,他们对待曹操的态度自然迥异,对曹操的
描写也不同。关于曹操首先应该提到他的出身。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比较简单
隐晦,只说“莫能审其出生本末”,明显是避讳。裴氏在作注时就引述了《曹瞒传》
详细披露曹操不光彩的出身。在《袁绍传》注中引述《魏氏春秋》中陈琳为袁绍作
讨伐曹操的檄书,檄书对曹操祖宗几代进行了酣畅淋漓的痛骂。其中曹操出身宦官,
孤弱汉室,祸乱朝廷,明显体现裴氏的爱憎,裴松之若是尊魏为正统,十分敬重曹
操,那他必不会录用此文。裴注中虽然也有对曹节、曹腾的褒扬,但无法掩饰对曹
操的批判。王沈《魏书》故意美化曹操,说曹操出于黄帝。《三国志·魏书·蒋济
[② ]
传》注中记载,陈思王曹植作《武帝诔》说:
“於穆武皇,胄稷胤周” 各方都在
美化曹操祖先,裴松之揭露曹氏故意掩人耳目,掩盖其出身。
对于曹操初入仕途之事,陈寿《三国志》记载简明扼要。但裴松之作注时就引
用了王沈《魏书》、《世语》、孙盛《异同杂语》等书,详细披露了曹操如何汲汲以
求,追逐盛名。东汉末年盛行品鉴之风,能够得到当世知名人士的肯定赏识,即可
闻名遐尔,然后就可能被推举孝廉,为做官打下基础。曹操也要走这条道路,王沈
《魏书》说曹操先是拜访桥玄,两人相知,遂为莫逆之交。孙盛《异同杂语》云曹
[①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孙盛语,第 11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注,第 455 页。

2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操曾私入张让室被发现,逾墙而逃,拜访许子将。许子将不为曹操下评语,曹操一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①]对此曹操欣喜若狂。裴松
再逼问,许子将才说:
之引述的这句话后来也就成为对曹操的经典评语。在此之前,曹操多是陈寿所说的
正面英雄豪杰,自从裴注之后,曹操就难以摆脱奸雄称号。
据陈寿记载,曹操二十岁时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仅此而已。
裴注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任洛阳北部尉时,为求名声大振,棒杀灵帝宠幸的小黄门
蹇硕之叔。上书力陈时弊不被采纳,而对朝廷失去信心。迁济南相后,为匡正时弊,
淳化风俗,禁断淫祀。与此同时,得罪不少权贵,为躲避祸害,称疾归乡里。
董卓入京,废弘农王,立献帝,祸乱京城,造成天下大乱。董卓欲拉拢曹操,
陈寿记载,曹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东归之路上发生什么,陈寿并未记载。裴松
之引用王沈《魏书》、《世语》、孙盛杂记详细记述发生的事情,这几种书的记载大
不相同,
《魏书》认为曹操为了自我防卫而杀几个人;
《世语》说曹操怀疑吕伯奢的
儿子图谋杀害自己,于是杀了八个人。孙盛的记载就更加不同了,说曹操杀了人之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②]各书在曹操杀人这一点是相同的。这也就说明
后还说:
曹操性格多疑多诈,为保自身安全,不惜杀人,不念故旧。裴注使人们感觉到是曹
操不顾旧情的残暴之人。尤其是那句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更让人人为感觉到
曹操就是一个不顾天下苍生而自私自利的人。而根据曹操后来实行抑兼并、减赋税
的政策,曹操并非如孙盛记载那样。裴注使人们更多地看到曹操嗜杀残暴的一面。

3.2.2 军事上的诡诈

曹操身处乱世,要建功立业,就必须南征北战,芟夷群凶,统一天下,安邦定
国。曹操主要历史贡献也就在于平定各方动乱,统一北方,稳固国家。曹操在其军
事生涯中善于运用谋略,出奇制胜。陈寿也特别强调曹操的“运筹演谋”。裴松之
信奉儒家仁义观,及受到以蜀为正统的历史观影响,因此他更突出曹操在战争中使
诈,不惜一切手段,离间敌人,瓦解敌人,从而取得胜利。裴氏更注重表现曹操作
为奸雄的一面。
在陈寿笔下,曹操运筹演谋,克敌制胜,鲜有败迹。在《三国志》裴注中,曹
操虽有得胜,更有为求脱身克敌无所不用其极,给人留下更多的印象是奸诈、诡谲、
狡猾。初平四年,曹操攻击陶谦,兴平元年再征陶谦。起因是曹操之父曹嵩在陶谦
地盘上被杀,曹操为报父仇对陶谦军士过于残戮,陈寿对此也有记载。裴注引《世

[①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第 3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第 5 页。

2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语》对曹嵩及其妾进行讽刺性描写,又引韦昭《吴书》直接陈明曹操征伐陶谦的原
因是复仇,揭示出曹操自私自利,为报父仇而动用大军、残杀敌军。由此可以判定
曹操假公济私,一场军事战争,大肆的屠杀皆由曹嵩引起,曹操及其父也因此受到
非议。裴松之又直接引用孙盛的评语指责曹操:“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
由,而残其属部,过矣。”[①]事实上曹操征伐陶谦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地盘,
壮大实力,当时军阀混战皆由此而起。曹操的行为理应受到指责,由裴注也可以看
出裴松之对曹操的褒贬态度。
征陶谦之后,张邈陈宫反叛,迎吕布为兖州牧,曹操再战吕布。兴平元年,曹
操主动出击,青州兵乱,曹操险失性命。在此之时发生了一件趣事。裴注引韦 《献
帝春秋》记述下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
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于是曹操狼狈逃窜,得以幸免。读者窃笑
之余,必会发现曹操的诡诈。此事虽小但《三国志》中曹操英雄形象就因此大打折
扣。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张绣后终降曹操。袁术吕布就成为曹操的两大
心腹之患。袁术称帝虽得不到广泛支持,但痴心不改,于建安二年称帝。这样袁术
与吕布之间矛盾激化。曹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趁机火上浇油。曹操以朝廷名义加
[② ]
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对吕布“厚加慰劳”
。 二人因积怨太深,联姻未果,终于反
目。与此同时,曹操又利用袁术与孙策的矛盾,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拉拢孙
权,讨伐袁术。[③]终于使袁术败亡,吕布实力锐减,曹操渔翁得利。曹操为求胜利,
离间群敌,不择手段,奸雄之奸可见一斑。曹操取胜多是依靠瓦解、离间敌人,相
比之下,刘备以仁义取胜略高一筹,更深得人心。
建安四年,曹操袁绍经过两年多准备,稳固后方之后,终于一决雌雄于官渡。
在官渡之战中,曹袁双方的谋略、实力及个性都得到充分展现。陈寿以一种胜利者
的姿态、简明翔实的语言褒扬曹操,完整地记述了战争经过。裴松之引述较多资料,
更加具体地补充了战争过程中的细节,但也用一种贬抑的语气叙述了曹操鲜为人知
的一面。如在官渡之战中,陈寿记载曹操以“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的劣势战胜
了强大的袁绍。裴松之强烈质疑此事,并经过多方考证,认为陈寿记载错误,事实
虽可能确如裴氏考证,但也说明裴氏对曹操以弱胜强之弱的程度质疑。
更有甚者,裴松之引述《曹瞒传》对许攸降操及二人的对话完全摘录,栩栩如

[①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孙盛语,第 11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第 225 页。
[③ ]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第 1107 页。

2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生地再现了曹操如何不信任、欺骗许攸,终于又被识破的情景。许攸真心降操,操
不报以信任,反而疑攸,奸雄之奸,可谓至矣,曹操奸诈多疑诡谲的性格形象暴露
无遗。官渡战后,袁绍一溃千里,仓皇逃窜,冀州诸郡皆降。曹操以弱胜强,踌躇
满志。裴注引《献帝起居注》记述曹操上书献帝指责袁氏兄弟蓄谋称帝的罪恶,同
时大事表功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突现出曹操凯旋之后志得意满、
好大喜功的姿态。
袁绍不久发病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继掌大权,且明争暗斗。曹操趁机离
间袁氏兄弟,对他们各个击破,最终于建安九年八月彻底平定北方。曹操还军邺,
祭祀袁绍。曹袁二人自幼相识,时友时敌,恩恩怨怨,难以理清,曹操哭袁绍未必
没有真情。裴松之引用孙盛之话对此深加指责,认为曹操“百虑之一失”。
决定曹操命运的另一场生死大战——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产生了深
远影响,却是曹操平生最大败笔和遗憾。战争过程及细节陈寿要比裴松之了解得更
加详细。陈寿出于为尊者讳的原因,对此记载仅二十多字。裴松之引《山阳公载记》
补充了其中的细节:曹操败于赤壁后,狼狈逃窜,天不作美,遇上大雨,道路泥泞,
为求脱险,让羸弱之兵背草塞满路面,兵士才得通过。羸兵被践踏而死者甚多。逃
脱之后讥笑刘备放火之晚,一副小人得志模样。曹操本身溃不成军,不思自身之过,
反笑刘备谋划不周。
赤壁之战后,曹操痛定思痛,却未反省自己的失误之处(如骄傲轻敌、虑事不
周、战术失当等),却说: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①]
把战争失败归咎于疾病,不愿承担战争责任。
此后,曹操深知孙权不可亟取,必须实施积极防御战略,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曹操力求在朝廷内部巩固个人权力地位。经过两年备战,军力得到恢复加强,曹操
力图一统天下,西征马超、韩遂就势不可免。但马韩并无反叛,于是曹操声讨张鲁,
使马韩以为曹操必然攻打自己进而不得不反叛,曹操师出有名。在此次西征过程中,
曹操用尽谋略,分化瓦解马韩。裴注引《曹瞒传》描写曹操在渡渭河过程中险失性
命,渡河成功之后,得意忘形地嘲笑马超:
“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又引《魏书》
描写曹操亲自御马向敌人示威:“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
智耳!”
当然裴松之对曹操也有褒扬之处,在《张辽传》注引孙盛语曰:“……是以魏
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②]

[①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第 1265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第 519 页。

2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曹操之计大加赞赏,这是孙盛、裴松之极其罕见的评语。
裴松之由于不尊魏为正统,不必为尊者讳,所以对曹操军事上采取诡谲、分化、
瓦解的战术并不欣赏,对曹操奸诈诡谲的性格毫不隐讳。

3.2.3 忌才嗜杀的曹操

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非常重视人才,爱才、惜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贤
能,两次发布求贤令。如前所述,曹操封赏部属文臣武将是一以贯之、毫不吝啬;
来自敌营的张辽、徐晃等皆委以重任,视作心腹;对刘备不忍杀害,对关羽宽宏大
量。在《武帝纪》中裴注也曾引《魏书》记载曹操发布求言令,在《魏书·刘表传》
中引《傅子》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喜得蒯异度,但更多的是曹操忌才嗜杀。对
曹操的刻薄、阴狠、忌刻,陈寿只是在《三国志·崔琰传》说:“太祖性忌,有所
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①]一笔带过。裴松之
就引述大量史料予以补充,使曹操此性格更加突出。
对于孔融,裴注引《续汉书》曰孔融少有异才,被李膺称赞“高明长大,必为
伟器。”保护被中常侍侯览忿忌的张俭,张俭与兄裒争相受刑,都表明孔融舍生取
义的高风亮节。又引司马彪《九州春秋》说明孔融溢才命世,自许大志。后孔融心
存汉室,曹操代汉野心日益暴露之时,孔融多次讥讽。曹操制酒禁,孔融以“尧不
饮千钟,无以成其圣”、
“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结婚”之语冷嘲热讽。官渡之
战袁绍落败,曹操为其子曹丕纳甄后,孔融比之于“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②]
孔融三番五次狎侮曹操,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杀掉孔融。裴注愈描写孔融富于才气和
正义感,愈显示曹操忌才、阴狠。
裴注还引《魏略》记载了许攸被杀的经过。许攸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投诚曹
操,为曹操取胜立下汗马功劳。但许攸自恃有功,不加克制地与曹操逗乐取笑,直
呼曹操小名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曹操出东门时,许攸指着曹操对
身边的人说:
“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后来许攸终于被杀。裴注引《魏
略》记载娄圭对曹操大不敬,曾对人说“此家父子,如今日为乐也”,娄圭为曹操
战胜马超作出了很大贡献,后也为曹操所杀。
《崔眼琰传》注所引孔融等人对曹操皆无敬畏之心,侮辱戏弄曹操。这些史料
的选用足以表明裴松之对曹操的褒贬态度,突出被曹操所杀之人的品德之高、功劳
之大,也就表明曹操的阴狠刻薄;突出孔融等人对曹操狎侮,意在表现对曹操的不

[① ]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第 370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注引张璠《汉纪》、《魏氏春秋》,第 372 页。

2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敬、鄙视。
《荀彧传》注引《典略》记载了祢衡被杀经过。祢衡自恃才华,鄙视曹操,屡
屡羞辱曹操,曹操后借刘表部属黄祖之手而杀掉祢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当
时最有权势之人,反叛曹操之人都会被杀。所以很少有人敢于对曹操指手划脚,狎
侮不敬,倒是祢衡等人开了先例。对于那些痛恨曹操却又无可奈何之人,读到此处
不免会有一种大快人心、酣畅淋漓之感,这类史料也成为后世贬抑曹操的史家或文
学家演绎的绝佳材料。
荀彧是曹操阵营里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是曹操建功立业最大功臣之一。曹操极
其推崇、依重甚至感激荀彧。后来荀彧反对曹操进爵魏公。陈寿在《荀彧传》中记
载荀彧以忧薨,裴注引《魏氏春秋》详细披露了荀彧被曹操逼死的经过细节。说明
曹操心狠手辣,不计前功,为一己之私,不惜除掉心腹。毛玠在曹操初临兖州起事
时,就向曹操进谏成就霸业之路,奉劝曹操“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

后为曹操集团选拔人才。但由于对曹操赐死崔琰之事不满而被罢黜。裴松之就直接
引用孙盛的话批评曹操“于是失政刑矣” [①],与汉高祖对萧何的处理相比,曹操就
远远逊色。
陈寿在《三国志》对曹操忌刻性格的描写,只是在《崔琰传》里一笔带过并未
着墨过多。裴松之对此却补充大量材料予以证明,并时而引用孙盛的话指责曹操,
很明显表现出裴氏对曹操的批评,对其行事为人的否定。

3.2.4 叛汉逆臣

如何处理与汉朝的关系是曹操一生当中面临的最重要、最复杂、最棘手而又无
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乎曹操的事业前途及其集团的兴衰命
运。汉朝前后存在四百多年,汉高祖刘邦定下的“非刘姓不王”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在汉末天下大乱的局势之下,建功立业,平定天下,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曹操早年起兵之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他拒绝与荆州刺史王芬等谋废灵
帝,立合肥侯,拒绝与袁绍拥立刘虞为帝。为挽救东汉政权于累卵,率军镇压黄巾
起义。但是经过董卓及其部属李傕、郭汜等人叛乱,汉朝统治已岌岌可危,回天无
力。曹操在兖州巩固发展以后,势力逐渐强大。在此之时曹操接受荀彧等人的建议,
奉天子以令不臣,取得政治上的巨大优势,不可避免地也给曹操带来了棘手的问题。
随着曹操在军事上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之后,权力日盛,在汉献帝之上,献帝成为
曹操集团的一个傀儡时,就引起献帝及拥汉派的强烈不满。这直接威胁着曹操个人

[① ]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注引孙盛语,第 377 页。

2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生命和曹操集团的生死,曹操必须防范着拥汉派的阴谋。曹操在南征北战之际,也
不得不时刻关注着许都拥汉派的叛乱。曹操在南征张绣及后来夺取汉中之后并未得
陇望蜀,而是班师回朝,急流勇退就有这方面原因。[①]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也必须直面曹操处理与汉朝关系问题。但陈寿尊魏为
正统,记载与裴松之迥异。陈寿深受天命史观的影响,用天命解释历史现象。他认
为曹魏立国是天命。王者之兴,受之于天,曹魏兴起与汉代灭亡都体现了天命。在
《武帝纪》中记载:
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
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②]
这表明曹操集团兴起在五十年前就已显出征兆,以至破绍,势力日渐强大,乃
天命所归。在《文帝纪》中记载:
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
飏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恆象,此其应也。”
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
飏之言,其验兹乎!”[③]
又进一步说明上天在熹平年间就已显出汉朝将被取代的征兆,四十五年来再现
这种征兆,至曹丕代汉自立也完全是天意。陈寿在记载这一段历史时,多用“天子
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
命公为魏公”、
“天子进爵公为魏王”、
“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
远游冠”等说法。裴松之引用多种史书揭露事实背后的真相。
裴松之通过作注,引述诸家史书,使曹操如何一步步地剥夺汉献帝大权,牢牢
掌握于己身的过程身大白于天下。曹操要取得朝廷大权必须首先清除拥汉派势力。
董承是拥汉派的一个重要人物,是汉献帝身边最贴心的心腹。董承曾力图阻止曹操
奉迎天子,后与刘备谋反,终至被杀。孔融也可以说是拥汉派的一个代表人物被杀,
荀彧在某种程度上是拥汉派最大的代表,后被杀。拥汉派势力逐步被曹操瓦解。伏
后被杀使拥汉派遭受重创,拥汉派势力基本被清除。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因与董完书被杀。陈寿撰写时未述及详情,裴注引《曹瞒
传》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华歆受到曹操指使或默许收伏后的情景。伏氏声泪俱下,哀
“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④]献帝一副可怜兮兮、任
求献帝,献帝也无可奈何说:

[① ]
张作耀:《曹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30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22 页。
[③ ]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 58 页。
[④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44 页。

2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人宰割模样,字里行间透露出曹操的专权、独裁、残暴、狠毒。裴注引用这一材料
暴露曹操的大逆不道。伏氏何其冤屈,任人摆布,其实关于伏氏被废的主人及原因,
谢承《后汉书》、张 《后汉纪》、司马彪《续汉书》等书记载多有歧异,是非难明。
陈寿不录,
《华歆传》亦不见录,而裴氏独采用《曹瞒传》说法,
《曹瞒传》素来贬
抑曹操,记载是否公正值得怀疑。但裴氏无疑站在与吴人相同的立场上揭露曹操的
暴行。
其次曹操又逐步剥夺汉献帝权力。建安元年之后,曹操凭借政治上的巨大优势,
广揽人才,运筹演谋,巩固了以许都为中心的根据地,通过官渡之战,控制了地域
广大、资源丰富的冀、青、幽、并四州,北征乌丸,基本统一北方。随着军事上不
断胜利、权力日渐扩大,与献帝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向汉献帝夺权势不可免。陈
寿对此记载比较简单隐讳,具体细节往往略去。裴松之则引用其他史书予以补充,
使具体过程更加清楚明了,曹操行动的实质往往显露于读者面前。曹操身为汉臣,
深受汉朝皇恩,却一步一步剥夺汉献帝形式上和实质上的权力,置献帝于傀儡地位。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曹操的举动引起拥汉派强烈不满。朝臣大都以为曹
操有篡汉之心。同年又败军赤壁,遂遭致不少非议,也引起拥汉派对曹操篡汉之心
的揣测怀疑。对此曹操导演增县让县之戏并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裴注引《魏
武故事》全文摘录。此令针对下属,表明自己决无异志。但事实上,曹操把所让之
县封给三子,控制了地位更加重要的地方,实则进一步巩固了自己权位。在此令中
曹操又自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篡汉之心明矣。
建安十六年正月,天子命曹丕为丞相副。裴注引《魏书》补充曹操又把自己封
的一万五千户分别封曹植、曹据、曹貌。曹操开始封子,明显具有王的作法。建安
十八年曹操进爵为“魏公”,陈寿全文摘录了献帝的封书,对其丰功伟绩一一记述
表彰。裴注则引《魏书》补充了曹操被加封九锡之后,曹操故作三次推让,其臣属
皆对曹操大加赞赏,劝说勿要推辞,应当仁不让,曹操乃受。又引《魏略》录载曹
操上献帝的谢书,曹操一面想接受九锡加封,一面又故伎重演,推辞一番。曹操在
此显得不仅力逼献帝,且虚伪工于心计。同年七月,建魏社稷宗庙,十一月,置尚
书、侍中、六卿。裴注引《献帝起居注》记述献帝被迫聘公三女为贵人的具体细节。
引《魏氏春秋》魏国建立起完整的行政机构,使汉朝更加名存实亡。
建安十九年正月,(曹操)始耕籍田意在表明“魏国”的建立,裴注引《献帝
起居注》详述魏国官员迎接二贵人,“魏国”官员与汉朝官员并升殿宴,魏与汉地
位已趋于平等。十一月曹操杀伏皇后,彻底地打击了拥汉派,使之再也无力反抗曹
魏集团的壮大。次年九月,天子命公承制封拜诸侯相。裴注引孔衍《汉魏春秋》记

2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述了曹操把献帝在形式上任命郡守国相的权力剥夺的冠冕堂皇的原因,一针见血地
揭示出曹操夺权的实质。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
赏军功。裴注引《魏书》把名号的具体级别作了介绍,并认为今之虚封盖自此始。
裴氏直接跳出来批评曹操的作法为后世开了恶劣的先例。
建安二十一年春二月,公还邺。裴注引《魏书》写曹操始春祠,带剑不解履上
殿。三月壬寅,公亲耕籍田。裴注又引《魏书》描写耕籍田时,有司上奏,曹操准
奏,俨然天子。五月进爵魏王。此后曹操设天子旌旗,即打天子旗号;用天子规格
的仪仗队鸾驾;出入警跸,即如同天子出入所经之处实行戒严。从实际权力到形式
曹操与天子并无二致。当桓阶、陈群、夏侯惇等人一再奉劝曹操取汉时,曹操又以
文王自比。虽终身未称帝,却为其子曹丕称帝创造了各种必要条件,可谓万事俱备。
所以曹丕在其父死后几个月内就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这也引起后人的责难,赵翼就
认为曹操此举为魏晋南北朝及后世权臣篡位开了先例,提供了模板:“至曹魏则欲
移汉之天下,又不肯居篡弑之名,于是假禅让为攘夺。自此例一开,而晋宋齐梁北
齐后周以及陈隋皆傚之。此外,尚有司马伦、桓玄之徒亦援以为例。”[①]
曹操的一系列举动也导致很多人叛乱,裴注引《三辅决录注》记述曹操进爵魏
王后遇到了一次反叛,曹操对此愤怒异常,救火与不救火者统统杀死,盛怒之下已
无道理可讲。接着,曹操遇到了更多反叛。吴兰、侯音等,裴注引《曹瞒传》云,
南阳太守东力衮与吏民俱反,又与关羽连和[②]。宗子卿也游说侯音谋反。说明曹操
称魏王遇到了诸多反抗,但这些反叛最终都被镇压。
对比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不难发现二人笔下的曹操是有很
大不同。《三国志》中英雄豪杰的曹操形象到了《三国志注》里变成了奸诈残忍的
曹操形象。这实际上取决于史家对材料的取舍标准,取舍标准由史家本身史学观念
决定。陈寿以魏为正统,裴松之不尊魏为正统,那么两者对同一材料就会有不同的
选择,裴氏作注所用的很多史料对曹操不利,陈寿虽有可能见到却弃而不用。裴松
之选用意在贬抑曹操,揭露曹操奸诈残忍叛汉欺上的汉贼形象。

[① ]
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 7《禅代》,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43 页。
[②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 51 页。

2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宋代正统论和《资治通鉴纲目》中的曹操形象

南北朝时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敬重曹操,并以“魏”作国号。唐人比较赞赏曹操,
但也批评其无君之心和奸诈忌刻。唐太宗曾写文祭奠曹操 曰:
“昔汉室豆分,群雄岳立,
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臣殷室,王道昏而复明;
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于斯。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
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观沈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
”[①]唐太宗评曹操功大于过,为维护唐朝统治而批评曹操反叛之心。
之情,有无君之迹。
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坚定不移,力挫群雄,建立丰功伟业,
可敬可赞。天下群雄讨伐董卓,徘徊不前,包藏祸心,争权夺利之时,
“唯魏太祖有汴
水之战,孙讨虏有阳人之师矣。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
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故梁国桥元、南阳何禺皆云:
‘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然後览英雄之心,骋
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旌贲忠良,芟夷叛逆,神道辅德,
百姓与能,武功赫然,霸业成矣。若乃获魏种而有之,高祖之封雍齿也;降张绣而
不怨,光武之全朱鲔也。感臧霸之言,以成其气;重关羽之义,抑而不追。王霸之
术也。然後法令严峻,赏罚必行,惟材是求,惟力是视,纵夷齐满路,颜闵并居,
未暇存也。”对于刘备却不太赞赏:“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
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山川险涩,异崤函之
奥区;江汉通流,殊河洛之朝市。岂得抗衡中夏,齐足当途乎?”[②]
王勃也十分推重曹操,认为曹操平定天下,建立卓越功勋,乃英雄豪杰,
“魏武用
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
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
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而弊于褊刻,失于猜诈。”[③]
至宋代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前后史家正统观截然相反,对曹操评价也不同。北宋
学者基本持正魏寇蜀论,南宋学者多坚持伪魏正蜀论,尤其是朱熹。朱熹以理学正统
观为指导编修《资治通鉴纲目》强烈斥责曹操的叛逆行为,更突出曹操的奸贼形象。

[① ]
李世民:《祭魏太祖文》,《全唐文》卷 10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130-131 页。
[② ]
朱敬则:《魏武帝论》,《全唐文》卷 170,第 1736—1737 页。
[③ ]
王勃:《三国论》,《全唐文》卷 182,第 1857—1858 页。

2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1 宋代魏蜀正闰之争及朱熹的正统论

东晋以降,魏蜀历史地位之争就纷纷扰扰。陈寿著《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东
晋习凿齿不满于此,遂著《汉晋春秋》尊蜀为正统。至北宋之时,热衷于此者不乏
其人,如欧阳修、苏轼、张方平等。各家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
看法,并行成了诸多系统的正统理论。陈芳明认为只有宋代才形成了真正的正统理
论[①]。

4.1.1 北宋关于魏蜀历史地位的论争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儒家伦理道德沦丧,君
臣之义尽失,忠君观念、君臣名分难以为继。北宋建立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恢复儒
家伦理道德。正统论所坚持的大一统社会局面和君臣之义无疑适应了时代需要。由
于印刷术的发达等原因,宋代史学极其兴盛。官方修史或私人修史者甚多。史家在
修史时必须通观整个历史,对前朝的合法性问题作出判断,至少年号纪年不可回避。
所以正统争论在北宋兴盛一时。
北宋最先论及正统的是太宗时编修真宗时完成的《册府元龟》。此书沿袭阴阳
五行学说,认为各朝正统上承天意:“自伏羲氏以木王终始之传,循环五周至于皇
朝,以炎灵受命,赤精应谶,乘火德而王,混一区夏,宅土中而临万国,得天统正
序矣。”[②]对于魏蜀正闰问题,它认为三国之中魏当居正统,吴、蜀为闰:
“其后建
安失御,三国分峙,魏文受山阳之禅,都天地之中,谓之正统,得其宜矣。刘先主
僻处梁益,孙大帝远据江吴,自窃尊名,靡有神器,诚非共工之匹,然亦异于正统,
故同为闰焉。刘氏虽为孝景之后,有季汉之称,盖以赤伏之数已尽,黄星之兆又彰,
不足据矣。”[③]此书观点明显适应当时政治需要,在评判历朝正统时偏重实际的功
业标准,而不是注重皇朝继承的血统标准。
此后张方平继承《册府元龟》的思想。张氏坚持五行学说,在《南北正闰论》
一文中说:“夫帝王之作也,必膺簶受图,改正易号,定制度于大一统,推历数以
叙五连,所以应天休命于民。”三国之中,他也认为魏应为正统:“魏氏先实汉北,
控弓朔代;南平燕赵,遂通秦凉,出令作法,变风迁俗,天地有奉,生人有庇,且
据先王之位,宅先王之国,子先王之人矣。……所以正魏也。”[④]张氏以曹魏的国

[① ]
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思想与学术》,第 1 页。
[② ]
《册府元龟》卷 1《帝王部·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第 2 页。
[③ ]
《册府元龟》卷 182《总序》,第 2185 页。
[④ ]
张方平:《乐全集》卷 17,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104 册,第 140 页。

3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势和地理形势为标准,赋予曹魏正统,无疑是为北宋立国寻找合法的历史根据。
至欧阳修始彻底批判从邹衍五行学说演变发展的正统解释,他认为五行学说是
“昧者之论”。五行学说自秦汉以后成为人们解释王朝更替、历史变迁的重要理论
依据。《册府元龟》及北宋初年的士大夫都信奉这种五运终始的正统理论。对此,
“谓帝王之兴必乘五运,谬妄之说也。”[①]这种正统论皆溺于“非圣之学”。
欧阳修说:
在对以前正统论批判的基础上,结合北宋立国现实,欧阳修根据《春秋公羊传》提
出了新的正统理论。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
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②]
根据“居正”和“一统”,欧阳修指出历史上的正统王朝有三类:第一,
“居天
下之正,合天下于一”,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第二,
“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
东周也;第三,虽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于一,西晋、隋是也。在这两个标准中,
正即是道德而言,一意指功业。欧阳修反对纯粹用正的标准,现实功业也是一个衡
量王朝正统的重要标准,依照功业标准来观照三国,曹魏无疑当为正统。
彼汉之德,自安和而始衰,至桓灵而大坏,其衰乱之迹,积之数世,无异
三代之亡也。故豪杰并起而争,而强者此较其迹尔。故魏之取汉,无异汉之取
秦,而秦之取周也。夫得正统者汉也,得汉者魏也,得魏者晋也。推其本末而
言之,则魏进而正之,不疑。[③]
欧阳修认为曹魏虽不居正,也未一统天下,但曹魏代汉如同赵宋取周。若以曹
魏为伪,赵宋之正便失去历史依据。欧阳修不能仅仅注重道德评价,而置北宋建立
的功业于不顾。
苏轼几乎完全赞同欧阳修的正统理论。苏轼曾撰写《正统论》三篇,他认为:
“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与欧公所论如出一
辙。对于魏蜀正闰问题,苏轼也认为:“夫魏虽不能一天下,而天下亦无有如魏之
强者。吴虽存非两立之势,奈何不与之统?”[④]苏轼显然更加注重国势而非名分。
又说:“所谓正者,何也?以一身之正为正邪?以天下有君为正邪?一身之正是天
下之私正也,天下有君,是天下之公正也,吾无取乎私正也。天下无君,篡君出而
制天下,汤武既没,吾安所取正哉?故篡君者,亦当时正而已。”[⑤]由此可见,苏

[① ]
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第 2 册卷 16《正统论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68 页。
[② ]
《欧阳修全集》卷 16《正统论上》,第 267 页。
[③ ]
《欧阳修全集》卷 16《魏论》,第 282 页。
[④ ]
苏轼著,孔凡礼点校: 《苏轼文集》卷 4, 《正统论·总论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20-121 页。
[⑤ ]
《苏轼文集》卷 4,《正统论·辩论二》,第 122 页。

3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轼对于正统的归属着眼于功业的基点,与欧阳修一样出于现实的需要,从而论证北
宋立国的合法性。
章望之并不认同欧苏的观点,章子著有《明统论》,惜其已佚。从苏轼《正统
辩论》可窥见章子对魏蜀正闰的大致看法。他认为根据一统的标准,“魏未能统一
天下,臣服蜀吴;根据居正的标准判断,魏乃篡也。”[①]所以魏不得为正统。
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为正统问题所困扰,他认为正统标准实难确定。在
司马光看来,
“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虽华夷仁暴,
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独尊一国谓之正统,而其余皆僭
伪?”司马光试图破解正统与僭伪的争论,“止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
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非若《春秋》之褒贬之法,拨乱世反诸正也。”
但实际上他在叙述历史兴衰时必须纪年,就有了采用以何为纪的选择问题,这就触
及了正统的实质。在中国史学史上,凡是用来作为纪年的国号,也就是等于承认它
的正统地位。刘知己也说:“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
以显国统。”[②]《魏纪》采用曹魏国号纪年,也就在事实上承认它的正统地位。对
于刘备政权,司马光说:“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
其世数名位……使得绍汉氏之统也。”[③]
对司马光的做法,其助手刘恕就持异议。刘恕以“蜀汉比之东晋,为正统,……
然汉昭烈窜巴蜀,似晋元。吴大帝兴于江表,似后魏。若谓中国有主,蜀不得绍汉
为伪,则东晋非中国也,吴介立无所承为伪,则后魏无所承也。南北朝书某主而不
[④]
名,魏何以得名吴蜀之主乎?”且魏未能统一天下,“不得用天子之法”。
在长期被儒家伦理道德熏染教化的史家看来,政治统治者只要能顾及伦常道
德,将人民放在首位,尊尊亲亲,倡导人论关系的和谐融洽,并非依赖绝对的权力,
那么这个政权就是合法的,是正统。反之即僭伪。在北宋政治格局下,判定中国历
史王朝的正闰标准就是“居正”和“一统”
。欧苏等人更注重“一统”,而范祖禹、
刘恕等人更加认同“居正”。就三国而言,欧苏等认同曹魏的正统地位,范刘等则
承认蜀汉的正统。

4.1.2 南宋朱熹的正统论

南宋建立后,金国崛起,南宋偏居江南,天下基本一统的局面消失。面对此种

[① ]
《苏轼文集》卷 4,《正统论·辩论二》,第 122 页。
[② ]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 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第 37 页。
[③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69,《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第 2187-2188 页。
[④ ]
刘恕:《通鉴问疑》,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686 册,第 4 页。

3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形势,南宋士大夫不得不放弃“合天下于一”的观念,转而强调“居天下之正”的
标准,蜀汉、东晋就成为他们视野之下的正统政权,同时南宋理学的兴起,天理也
成为他们评判历史上各朝的一个标准。
南宋初年的张栻就认为“居天下之正”才是王道义理之公,天命所归。在他的
正统论中,只有“居正”的地位,而无“一统”的位置。张栻强调尊王攘夷,“尊
王”即尊崇褒扬那些以仁义王道得天下、治天下的统治者,而非凭借强权篡位的僭
伪者。以此来观照三国,张栻就认为刘备乃汉室之冑,以仁义立国,继承汉统,当
为正统。所以“曹丕虽称帝,而昭烈以正义立于蜀,不改汉号,则汉统乌得为绝,
故献帝之后,即系昭烈年号,书曰蜀汉,逮后主亡国而始系魏。”[①]与刘备相比,
曹魏以武力立国,力逼献帝,实乃篡盗,不得为正统。张栻正统观念无疑受到了南
宋政局的影响。南宋立国近于蜀,只有伪魏正蜀,才能为南宋政权提供最佳的合法
性依据。
此后朱熹也持伪魏正蜀论。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正统理论是其理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用理学观点解释正统问题。尤其是他的《资治通鉴纲目》
(以
下简称《纲目》),全书充满着理学观念,完全是朱熹在理学思想的指导下撰修的。
《纲目》的编撰思想是要明正统、斥篡贼、立纲常、扶名教。朱熹以融合伦理道德
的宇宙最高本体“天理”为标准来观照历史,以善良意志的道德衡量历史上的功过
是非。天理是亘古不变的至善的存在,判断中国历史各朝正闰的标准就是天理,所
以朱熹正统观带有浓厚的理学色彩。
朱熹用“理”、
“太极”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在阐述编撰《纲目》的根本纲
领时,朱熹说:“岁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统正于下而人道定矣,大纲概举而监戒昭
矣,众目毕张而几微著矣。”[②]朱熹以岁周而天道明,统正而人道定的正统观点将
封建伦理纲常哲理化,达到昭监戒明人事的目的,以此垂法后人。[③]
朱熹以是否为统一政权,大权是否归一作为正统的标准。“只天下为一,诸侯
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如此来看,宋朝之前只有周秦汉西晋隋唐几个王
朝属于正统,其余皆不可入正统。对于正统朱熹分为两类:“有始不得正统而后方
得者,是正统之始;有始得而后不得者,是正统之余。如秦初犹未得正统,及始皇
并天下方得正统,晋初亦未得正统。如本朝至太宗并了太原,方是得正统。”[④]而

[① ]
张栻:《经世纪年》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 193,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636 页。
[② ]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朱子全书》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 22 页。
[③ ]
汤福勤:《朱熹的史学思想》,济南:齐鲁书社,2000 年,第 161 页。
[④ ]
《朱子语类》卷 105,《朱子全书》十七,第 3458 页。

3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当正统王朝分裂或偏安一地时,只能算是正统之余,如蜀汉、东晋。除了以上两种
情况,其余便是“无统”(僭国或称篡贼)朱熹的这种正统论的基点在于国家是否
统一,大权是否归一,某一姓的统治是否中断。朱熹正统观也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
他主张天下一统,是由于当时宋金对峙,国家分裂,地方割据;他主张天下归心,
因为他反对暴政,当时国家昏君奸臣倾轧,君臣不合,民心不一。
正统论另一个重要议题即是年号纪年。朱熹认为正统王朝书写不成问题,其他
王朝则应区别对待。他说:“如周亡之后,秦未称帝之前,自是无所统属底道理”,
因为无统时诸国不相主客,如“三国南北朝五代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
正统”。此等处,
“合只书甲子而附注年号于其下,如魏黄初几年,蜀章武几年,吴
青龙几年之类,方为是”,
“至宋、后魏诸国,则两朝书之,不主一边,年号只书甲
子”,
“自古亦有无统时,如周亡之后,秦未称帝之前,自是无所统属底道理,南北
[①]
亦只是并书”。
朱熹对《资治通鉴》以魏纪年的作法甚是不满,提出三国当以蜀汉为正统,因
而仿效《春秋》对三国历史作了全面调整。朱熹以蜀汉为正统,蜀汉政权符合义的
要求,是合法的,那么刘备就是仁君,诸葛亮是忠臣;相反,曹魏政权是篡夺的,
是僭伪,那么曹操虽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业,也是奸臣。朱熹对蜀汉多有溢美
之词,对曹魏多有贬损。
对于陈寿、习凿齿、司马光、朱熹等人从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得出不同正
统结论的作法,章学诚有过精确的评价。汤勤福先生进一步认为朱熹这样做,还有
更重要的目的,即是正名分,用封建伦理纲常对史事进行评价,这是有见地的。朱
熹也说:
“《通鉴》之书,顷尝观考,病其于正闰之际,名分有不安者,因尝窃取《通
鉴》条例,稍加隐括,别为一书。”[②]

4.2 《资治通鉴纲目》对曹操形象的刻画

《资治通鉴纲目》是否为朱熹所作历来争议不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
十八通鉴纲目测海条认为《纲目》是朱熹弟子赵师渊所作。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
卷三十四《书朱子纲目后》云:
“观朱子与赵师渊书;则是书全出讷斋(师渊),其
本之朱子者,不过《凡例》一通,余未尝有所笔削,是佐证也。
”《菽园赘谈》卷七
更有《朱子纲目乃伪书》云:
“盖《紫阳纲目》乃门下赵师渊所拟稿……目为伪书,

[① ]
《朱子语类》,卷 105,第 3458-3459 页。
[② ]
朱熹:
《晦庵集》卷 46,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144 册,第 355 页。

3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可无疑也。”今人钱穆在《朱子新学案》中认为朱熹撰写了草稿,最后由赵师渊完
成。当代学界一般认为《纲目》是朱熹所作[①]。我们可以认为《纲目》是朱熹的作
品,其中《纲目凡例》为朱熹所撰历来少有分歧,《纲目凡例》所贯穿的必是朱熹
的思想,我们可以确定《纲目》全书都融铸了朱熹的思想。
《纲目》是根据《资治通鉴》
(以下简称《通鉴》)、
《目录》、
《举要历》和胡安
国的《资治通鉴举要补遗》四书增损隐括而成。朱熹《纲目》在史料上并无太大价
值,所纪之事基本源自《通鉴》。全书采用编年形式叙事,每事都分“纲”和“目”

纲仿《春秋》,以大字简叙总括事件;目仿《左传》以分注形式详述细节。书成之
后为后世推重,以至抬高到“愈于涑水《通鉴》”,是“继《春秋》而作,未有若此
书之盛”,最主要原因是它集大成的《春秋》义例和书法,是万世史笔之准绳规矩。
朱熹作此书的直接动机即要树正统。前已述及,判断正统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天下
统一;一是天下归心。据此朱熹构造出繁琐细密的义例和书法,他制定的“万世史
笔”的准绳规矩是辨正闰。在朱熹看来,凡为正统,便是顺而正义的,凡为僭伪篡
窃,便是逆而不义的。要严篡弑之诛,褒扬尊贤死节,大加特书,以表三纲五常的
伦理道德。朱熹就是把他的理学思想融入中国历史,把此书变成扶植纲常名教的教
科书。
《纲目》多用春秋笔法。孔子笔削《春秋》,以一字为褒贬,文笔曲折隐讳,
《左
传》恰好补充说明事实。
《纲目》兼具《春秋》和《左传》的特点。纲以一字褒贬;
目则详叙事情来龙去脉。纲是在记述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完全由朱熹撰写,
集中反应了朱熹在《纲目凡例》中表达的“明天统,定人道”的道统观、正统观;
而目只是根据《通鉴》记载略有删改而成。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最大的儒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正统观带有浓厚的儒
学色彩。显而易见,在朱子眼里,曹操无疑是应该严词批判的篡盗。曹操嗜杀成性,
独断专权,筹建魏国,大逆不道。在《纲目》中,朱熹是把曹操作为一个反面典型
予以批判,警戒后世。不惟曹操,其他如赵石鉴、齐萧鸾等等都是如此。对于诸如
此类的乱臣贼子,朱熹用春秋笔法,一字褒贬,对其行为事件进行批判。朱熹以理

[① ]
叶建华先生认为朱熹主编了《纲目》 (《文史》39 辑《论朱熹主编<纲目>》,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第
271 页)。严文儒认为《纲目》是朱子生前未定稿的一部史学著作。《资治通鉴纲目序例》、《纲目凡例》为朱熹
所撰写。(严文儒《朱熹与<资治通鉴纲目>丛考》纪念朱熹诞辰 870 周年、逝世 800 周年论文集 朱杰人主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298 页)束景南先生经过详细缜密的考证得出结论,《纲目》确系朱熹
编撰,并与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人分别撰写。几经商榷、修改,又重新修订,至淳熙二年终成草稿。 (束
景南:《朱子大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334-336 页)汤勤福先生不辞辛劳,经过更加全面令人
信服的考证,认为《纲目》的确为朱熹所撰,似为学界数百年来的公案作了了结( 《朱熹的史学思想》,第 175
-193 页)。

3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学正统观来观照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形象必然发生扭曲,曹操是最典型的一个。
《纲目》对曹操生平事迹的记述,亦无新意。而且《三国志》、裴松之《三国
志注》及司马光《通鉴》的详述已备,史家所能掌握的史实也已无法超越。
《纲目》
把曹操体恤军民、谋略超人、重用人才、功勋卓著的一面完全摒弃不论,而是突出
了曹操嗜杀叛汉的篡贼形象。

4.2.1 《纲目》对曹操的称呼

由于坚持蜀为正统、曹魏为篡逆,朱熹在《纲目》中对曹操不称太祖而直称操,
完全没有尊敬之意。《颜氏家训·风操第六》:“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
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①]南宋人也有类似看法,陆游《老学庵笔记》:“字所
以表其人之德,故儒者谓夫子曰仲尼,非嫚也。先左丞每言及荆公,只曰介甫;苏
季明书张横渠事,亦只曰子厚。”[②]古人对人一般不直称其名,称其字以示尊敬。
对帝王,一般称其庙号表示尊重。朱熹在《纲目》行文中称曹操为“操”,曹操晋
爵魏公后,也只称“魏公操xxx”,曹操晋封魏王后称“魏王操xxx”。一个“操”
即可看出朱熹对曹操贬抑态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备称帝后,朱熹称之为
“帝”,其子刘禅也被称为“皇太子”,刘备俨然汉统的正宗承续者。春秋笔法运用
得可谓是熟练高超。

4.2.2 嗜杀成性的曹操

关于曹操的嗜杀,陈志裴注均有记载,侧重点不同而已。朱熹《纲目》则更加
侧重曹操的无情无义、残忍不仁。青年曹操造访许劭,史书均有记载,《通鉴》突
出曹操年轻之时就被发现才略过人,《纲目》与此相反,载有许劭鄙视曹操,此事
不见于陈志、裴注、司马光《通鉴》,大概是朱熹的鄙视。朱熹用一个“劫”字,
渲染出曹操的蛮横无理、流氓无赖,这多是朱熹的独特见识。
曹操无情无义、残暴不仁,最有力的证据即是曹操击陶谦,屠彭城。此事陈志
并不讳言。朱熹却大事渲染,极尽夸张。
“操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屠城之后,
[③ ]
“鸡犬已尽,墟邑无复行人”
。 明显与事实不符。对待百姓既无人道宽恕,对待
素有才名的边让一样残忍,仅仅因为多次受到边让的讥讽,曹操杀了边让,以致兖
州人士皆恐祸及自身。
前人对曹操的批评,《纲目》也是全文摘录。如徐众对曹操的批评[④],裴注初
[① ]
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第 92 页。
[② ]
陆游:《陆放翁全集》《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国书店,1986 年,第 13 页。
[③ ]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一,《朱子全书》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 814 页。
[④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18 页。

3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引,
《纲目》照引。祢衡辱骂曹操被杀一事,
《纲目》也照录。敢于怒骂曹操的祢衡
少有才辩,尚气刚傲,杀祢衡的曹操自然就显得残暴无仁了。被曹操憎恶的太尉杨
彪,用“十年不行”的代价才免于祸难,足见曹操的凶狠。建安五年曹操杀董承。
建安九年曹操杀恃功骄傲的许攸。建安十三年八月杀孔融,孔融与祢衡相知相交,
二人均富有才气,皆为曹操所忌恨杀戮。杨修是丞相主簿,聪明过人,多年跟随曹
操,曹操依然不念旧情而杀之。建安十九年,伏皇后与董完书被杀。对于此类事件,
朱熹一一载录。朱熹就是要把忌恨残暴、素无仁义的形象揭示出来,并予以批评,
使后人以此为戒。

4.2.3 汉朝的篡夺者

《纲目》在记述曹操时特别注重了其独断专权、犯上篡位的一面。由于曹操军
事势力逐步强大,征讨有功,权势日增,可以为所欲为,因此曹操的任职、晋级、
晋爵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但在形式上,还要有汉献帝的同意默许或任命,时势使
然。陈寿在著《三国志》时,比较突出汉献帝任命这一形式。而朱熹就相反,而是
更突出曹操在其中的主观意志,意图揭露曹操独断专权的实质。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并被封为大将军。朱熹在《纲目》中云:“曹
操迁帝于许,自为大将军。”[①]一个“迁”字显示出动作的施动者是曹操,汉献帝
只是被动,甚至被迫无奈,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曹操手里。在目中,董昭提出迎帝都
许之策时,曹操曰:
“此孤本志也。”此句话不见于《三国志》及裴注和司马光《通
鉴》,即使曹操真有此意,他也当不会说出此类话。而且根据《三国志》记载,曹
操早年具有匡扶汉室的志向,所以这句话只能是朱熹强加的。献帝封曹操为大将军,
纲和目均曰曹操自为大将军。朱熹直截了当地使用“自为”这个词,一针见血地揭
露曹操无君乱法、把持大权、谋夺君权的用心。此后,在朱熹看来,曹操晋级、晋
爵、称王,无论是否有献帝任命的形式,都是出自曹操的决定。朱熹在《纲目》中
一律用“自为”一词,如“曹操自为司空”、
“自领冀州牧”
、“曹操自为丞相”、
“曹
操自立为魏公”等,与《三国志》迥异。以一字为褒贬的春秋笔法,朱熹可谓用得
淋漓尽致。朱熹少言春秋,却最得春秋笔法。目中又云:“自是政归曹氏,天子守
位而已。”意即曹操事实上已掌握汉朝大权,献帝只是徒有虚名,于此曹操篡汉的
奸贼形象已昭然若揭。
曹操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封赏功臣,本是用天子名义,在《纲目》中朱熹
让它变成以曹操的名义。建安元年,纲曰:“曹操以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

[①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29 页。

3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军师,郭嘉为祭酒。”[①]荀彧、荀攸、郭嘉是曹操忠诚又足智多谋的得力助手,他
们的任命出自曹操本意,其具体形式当由曹操提出建议,经汉献帝同意批准,才得
以正式生效。其时的曹操尚未芟夷群雄,统一北方,应该不会蓄无君之心。这样遣
词并不十分恰当,只是为了突出曹操的专权僭越。建安二十年,曹操击溃袁氏势力,
北征乌桓凯旋。曹操论功行赏,还有献帝批准的形式。朱熹直揭其本质,贬斥曹操
专权。建安十六年,曹操以其子丕为五官中郎将,为丞相副,目的是让其子继承其
权势职位。
对于篡汉的野心,曹操至死都没有正面承认,朱熹在《纲目》中屡屡通过他人
的行为语言揭露其虚伪本质。建安二年故太尉杨彪下狱,目曰“彪见汉室衰微。政
在曹氏……”这时诸侯林立,如何“政在曹氏”?建安十年,荀悦著《申鉴》五篇,
目亦曰“政在曹氏”, 荀悦著书大抵是以曹操为鉴戒。建安十三年,目借曹操政敌
甘宁之口曰:
“今汉祚日微,曹操终为篡盗。”同年十月,目借张昭等人之口曰:
“曹
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拒之不顺。”[②]又借周瑜之口痛骂曹操为“老贼”,
[③]
孙权也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
。 曹操的这些政敌痛骂大抵符合朱熹的口味,
在朱熹看来,曹操本就是篡汉的盗贼。朱熹把《三国志》及裴注中对曹操的辱骂,
不惜笔墨一一摘录。而对前述《三国志》中褒扬曹操的事迹少有提及。朱熹就是要
对曹操大加挞伐,以儆效尤。
至于曹操最大的叛逆行为,就是他一步一步剥夺汉献帝的皇权,从任命加封大
权的夺取到晋封魏王,直至建立魏国宗庙,事实上建立魏国,《纲目》一一详尽录
载。如,建安十八年,纲曰:“秋,七月,魏始建社稷宗庙。” “冬十一月,魏初
置尚书、侍中、六卿。”建安十九年“三月,魏公操进位诸侯王上。”[④]二十一年“夏,
[⑤]
五月,魏公操进爵为王” 二十二年,“夏,五月,魏王用天子车服,出入警跸。”
[⑥]
建安二十四年,魏王号其夫人为王后。至此,魏国社稷宗庙俱立,王、王后、太
子均已确立,魏国在事实上已基本建立,前已尽述。朱熹更把最能揭露曹操野心的
那句话照录,“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朱熹如此详细地记录汉家失天下,曹魏取政权的过程,一面意在批判篡权的汉
贼,一面以此总结经验教训,应当如巩固政权,保有天下,以图安邦定国。朱熹认
为治国最重要的在于用儒家思想的君臣之义教化百姓,移风化俗,修明礼乐。在曹
[①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30 页。
[②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69 页。
[③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70 页。
[④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83—885 页。
[⑤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92 页。
[⑥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893 页。

3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丕取汉之前,朱熹为汉朝灭亡而痛心疾首,也为权臣专权而愤恨不已。在反思汉亡
的教训时,他认同司马光的观点,把司马光的评论全文摘录:
司马光曰: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
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
遭汉中衰,群雄糜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
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继以明、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
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是以教立于上,
俗成于下。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可谓
乱矣。然上则有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之徒,面引廷争,用公
义以扶其危;下则有符融、郭泰、范滂、许邵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
治虽浊而风俗不衰。当是之时,苟有明君作而振之,则汉祚未可量也。不幸重
以桓、灵之昏虐,保养奸回,过于骨肉;殄灭忠良,甚于寇雠。积多士之愤,
蓄四海之怒。于是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然
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
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
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①]
朱熹语重心长教的议论,警戒后世,避免重蹈汉朝灭亡的覆辙。人君应当励精
图治,教化百姓,修明礼乐,使国家长治久安。怀着这样崇高的目的,曹操自然成
了最受批判的对象之一。

[① ]
《资治通鉴纲目》一,第 902 页。

3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元明正统论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丑化

南宋理宗以后,朱熹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方正统思想,其思想深刻地影响
着中国国民的思想和性格,《资治通鉴纲目》成为编撰史书的典范。朱熹伪魏正蜀
论渗透进了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元明之际的许多知识分子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受
何种思想影响,大都坚持伪魏正蜀论;民间讲史平话演绎三国故事也尊刘贬曹。
《三
国演义》受此影响,广泛采纳各种史书、小说等材料,尽情演绎,塑造了曹操千古
第一奸贼形象。

5.1 《三国演义》的正统观念

5.1.1 宋元明之际的正统论及其影响

如前所述,南宋正统论重“正”。相比金国的强大,只有中华文化可以让宋人
引以为豪。宋元之际的正统论难以宣扬“合天下于一”,只好增加仁义纲常和华夷
之辨内容。杨奂是宋元之际正统论者的主要代表之一。杨奂是金元时代重要的理学
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王道,正统论受理学影响甚大。杨奂正统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正
统书》,也是不满于《通鉴》而作。杨奂正统论偏重道德之正,
“王道之所在,正统
之所在”,他说,
“通古今考之,既不以逆取为嫌,而又以世系土地为之,重其正乎?
后之逆取而不惮者,陆贾之说唱之,莽、操祖而悔之。不曰予有惭德,不曰武未尽
善也,不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①]他还
提出“正统八例”,对历代王朝正闰进行评判,其中就认为蜀汉当为正统。杨奂正
统论对北方学界颇有影响。
元初另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是郑思肖,他是南方正统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此时
民族矛盾逐渐发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华夷混乱。因此纲常思想、夷夏之辨成为
正统论的主要内容。郑思肖认为,治史要载治乱,辨得失,明正朔,定纲常,编撰
历史也必须用纲常思想来指导。对待历史需要摒弃成王败寇论,用正义来判断历史。
他说:“大抵古今之事,成者未必是,败者未必非。史书犹讼款,经书犹法令,凭
史断史,亦流于史;视经断史,庶合于理。”他认为治史不仅在于纪事,更重要的

[① ]
杨奂:《正统八例总序》,《还山遗稿》上,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198 册,第 228 页。

4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在于纪事以明得失,以理权衡历史,辨乎大义,治史掌握者“万世赏罚大权,实为
大事,非忠烈明敏者不能辨察于毫末之间。”[①] 以此来看,诸如嬴政、王莽、曹操、
孙坚等岂可为正统?郑氏正统论重在以经的标准衡量,以理的标准判断,明辨大义,
以垂法后人。
此外,郑氏还认为君、男子、华人可以称正统朝,夷狄、臣子、女人皆不得为
正统。王莽、曹操为汉臣,逆也;
《北史》应曰《胡史》
,不得为正;
《南史》虽小,
然中国一脉为正。他说:“古今一理耳,千古之下,论正统,决不易于是。惟识大
体者,必以我言为当,庶几正统永不坠绪。”[②]此所谓理即是君统臣,男统女,华
统夷。杨氏正统论带有明显的纲常色彩和民族色彩。
至明初,元朝正统被广泛认同。朱元璋在北伐时就承认,宋濂等在编修《元史》
时正式确立元朝的正统地位。明政权稳固之后,元朝正统地位遭到质疑,宋濂等人
起初虽认同元朝正统,但也透露出民族性倾向。宋濂的学生方孝孺就以道德性、民
族性修正了传统的正统论。
方孝孺的正统论主要包含于《释统》上、中、下三篇及《后正统论》。他认为
史家写史要对历史做出道德判断,用一个相对恒常的正义道德标准衡量历史,针砭
罪恶,褒扬善行,引导后世。据此他提出正统和变统说,目的是凸显正统的正义之
义,即历史评判中的道德意义。区别正统和变统的标准就是儒家的纲常。“有天下
而不可比于正统者三:篡臣也,贼后也,夷狄也”。因为“夷狄恶其乱华,篡臣贼
后恶其乱伦”。 [③]方孝孺又说:
“盖其所可致者,势;不可僭乎后世者,义也。势行
于一时,义定于后世。义之所在,臣不敢私爱于君;子不敢私尊于父,大中至正之
道,参诸鬼神而不忒也。”[④]真可谓义正词严,充满浩然之气。方孝孺正统论实质
是当时社会思想环境下出现的历史观念,同时又对当时社会产生共鸣和影响,其后
史家如王行、杨慎、谢陛等均受其影响。
以上诸人的正统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学术精英的思想逐
渐浸染社会大众,特别是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在元代思想界颇有地位,因为元
朝贵族提倡程朱理学。朱熹正统观在元代仍有很大影响,姚燧说:“至《纲目》书
出,始曰汉中王即皇帝位,统斯正矣。”[⑤]时人对刘备有了很高的评价。叶子奇认
为,
“帝王之盛节,三代而下,汉高为最,昭烈次之,光武唐太宗,伯仲间耳。
”刘

[① ]
郑思肖:《心史》,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 124 页。
[② ]
郑思肖:《心史》,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 124 页。
[③ ]
方孝孺:《后正统论》,《逊志斋集》卷 2,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 155 页。
[④ ]
方孝孺:《释统·下》,《逊志斋集》卷 2,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 153 页。
[⑤ ]
姚燧:《国统离合表》,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 128 页。

4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备仅次于汉高,蜀汉为正自不待言。
应当说,伪魏正蜀论存在于宋元及明初几百年,潜移默化必然浸透广大知识分
子和普通民众。他们自然对曹魏不满,同情蜀汉。他们认定刘皇叔是大汉统绪的正
当继承者。刘备以仁义立国,与民为善;曹魏作为臣子,篡夺政权,不忠不义。在
这样思想熏染之下,知识分子和民众都开始“改编”陈寿《三国志》,结果史家改
撰三国之书层出不穷;民间三国故事广为流传。
宋元之际不少史家均以蜀汉为正统,改撰《三国志》为《续后汉书》,宋代萧
常有《续后汉书》四十二卷,郑雄飞有《续后汉书》,翁再有《蜀汉书》。元代郝经
有《续汉书》九十卷,赵居信《蜀汉本末》三卷,胡氏《季汉正义》,张枢《刊定
《续后汉书》七十三卷。[①]无稽可考者当不止于此。嘉靖初《三
三国志》六十五卷、
国演义》刻本题有“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的字样,我们可以认
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对三国历史并非十分严谨的改撰的结果。
社会民众对三国历史的“改编”或许更早。据程毅中先生考证,唐代民间就出
现了三国故事,[②]北宋苏轼《东坡志林》记王彭的话,说途巷小儿听三国故事,
“闻
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③]。拥刘反曹倾向逐渐明显。至
南宋朱熹《纲目》以昭烈为正,其时三国故事已具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
志平话》是主要代表,其中多渲染曹操的奸诈险恶,如杀害献帝的太子,逼献帝禅
让给曹丕等,诸如此类虚构的情节反映了鲜明的拥刘倾向。

5.1.2 《三国演义》的正统观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一般称《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
朱元璋崛起于东南,元蒙依然占据北方。此南北胡汉政权对峙的局面类似于东晋、
南宋。根据历史,凡南北对峙的胡汉王朝,南方抗战派或统一派从收复北方失土的
愿望出发,追溯三国史事时,往往怀念刘备中兴汉室的艰苦功业,认同蜀汉正当地
位。另一面,前述郑思肖方孝孺等人带有纲常、民族色彩的正统论已产生了很大影
响,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贯恪守的评判原则和价值立场,这也是罗贯中的文化
心态、原则立场,加之民间三国故事的广泛传播,《演义》尊蜀汉为正统就理所当
然了。
《演义》持正蜀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皇位继承的统续上,
《演义》认定蜀汉为正统之“正”的血缘基础。
《演

[① ]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 68-69 页。
[② ]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第 274-276 页。
[③ ]
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 7 页。

4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义》一再称刘备是“汉室宗亲”、
“帝室冑裔”,并尊称为“刘皇叔”,这就为刘备正
统地位寻找一种法理上的正当性。因此刘备称王称帝都不会有僭越之嫌。张飞在刘
备称王时也曾说:“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室,莫说‘汉中王’

就称帝,有何不可。”[①]第八十回回目更直称“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二、蜀汉为正不仅在于血统,还在于人物的行为“正”上。刘备仁义布于四
海,
“仁义而王,道德而治”,以民为本。相比之下,曹操“名为汉相,实乃汉贼”

“挟天子以令诸侯”,贼杀皇后,其行为实难容忍。曹操无论如何也不能为正。
第三、夷夏之辨也为此时正统论的重要内容。
《演义》尊蜀汉为正,与朱熹《纲
目》类似,也将华夷之辨渗透于书中。蜀汉也就成为汉民族的代称,其中蕴含着汉
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思想家或史家的正统观意在为历史撰述提供一种正义道德标准,以鉴往知来,
立圣人之经,扶万世纲常;黜奸伪,尊正统;贬抑篡臣,褒扬忠臣明察人道、人治。

5.2 扬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与曹操形象的丑化

《三国演义》是一种历史演义。历史记载过去事实,以鉴往知来,利于经世致
用。演义就是推演、阐发义理。《演义》大概是将陈寿《三国志》用通俗化的语言
加以推演,以揭示其义理,这就形成《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通
俗是历史演义的主要特点,惟如此,才可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读懂、听
懂、接受,便于历史演义的传播。

5.2.1 《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历史演义的兴起是史学不断走向大众的结果。普通民众对历史对历史怀有好奇
感,渴望了解历史,使得历史能够逐渐从上层走向普通民众。瞿林东先生认为,
“史
学在发展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存在着不断走向社会,不断深入大众的趋势。”[②]
民间讲史的风气兴盛起来,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讲史家。三国故事无疑是很重要的
题材,《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虽然《演义》并不完
全来源于《三国志平话》,但这类讲史活动促使了《演义》的产生。
《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作品,也可视为一部通俗的史书[③],它一面坚持信实
不诬、据实直陈的原则,宗乎正史,不违史实;另一面为迎合听众猎奇的需要,又

[①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 73 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第 3 版,第 630 页。
[② ]
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399 页。
[③ ]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289 页。

4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多增益、夸饰、虚构,极尽渲染,使历史事件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演义》主要
根据《三国志》及裴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三国志平话》等书改编
而成。《演义》首先源于正史,记述历史史事,具有可信性;也源于野史和平话,
具有虚构夸张成分;在思想观念上,受《纲目》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拥
刘反曹倾向。因伪魏正蜀论的存在,《演义》具有拥刘反曹倾向,美化了正统的代
表人物刘备。因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是三国政权统治者唯一的汉室后裔。刘备以
汉献帝皇叔自居,以恢复汉室、复归正统为号召,标榜自己是汉室合法继承者。曹
魏乃篡盗,自然是最应受到谴责批判的对象。《演义》在叙述曹操时往往以一种潜
在的贬斥态度,甚至不惜歪曲历史,使曹操成为一个遭千年辱骂的第一奸臣。
《演义》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历史真实,也有虚构成分。其中的曹操是以历史
为基础,又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塑造。曹操不仅是能文能武、屡建奇功、智勇双
全的英雄,而且也成了阴险狡诈、凶恶残忍、卑鄙无信的奸臣。作者从封建正统观
念出发,着力把曹操表现为一个“托名汉相,其实汉贼”的“乱臣贼子”,通过许
田打围,加九锡,封魏王,杀董承、董妃、伏完、伏后,镇压耿纪、韦晃等一系列
[①]
情节,谴责他“窃国弄权”、“欺君罔上”。堪称“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5.2.2 《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刻画

人们读《演义》,骂曹操大约集中在这样几件事上:一是他想代汉自立.被骂为
“篡逆”;二是杀了吕伯奢一家;三是借人头以稳军心,自违军令,割发代首;四
是报父仇坑,杀徐州军民,合之为奸忍残暴;五是杀了大名士孔融、弥衡、杨修等;
六是逼杀荀彧及华陀等。合之为“不义无仁”

5.2.2.1 能臣形象
对于曹操的治世之才,
《演义》并未否认。曹操生于汉末,这是一个社会大变动
时期,由相对稳定的治世向动荡的乱世转变。青年曹操是个“治乱”英才,有志于
匡扶汉室,除残去秽,安邦定国。二十岁举孝廉,就执法公正,不避豪强。连皇家
所宠幸的小黄门赛硕叔父违背禁令,一样棒责。接着根据他反对董卓的思想,虚构
了除奸谋刺董卓这一情节。董卓入洛阳执掌朝政,群臣一筹莫展,惟痛哭流涕。曹
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主刺卓。刺杀未果,便逃回家募兵起事,倡起十八路
讨逆大军。在众诸候无心为国除奸时,他又奋力自举,一仗几欲毙命。这时作著笔
下的曹操绝无自立之心,只想做个象周文、齐桓那样维护天下统一的汉臣。作者对
于曹操多加赞扬没有斥责,大概是因为此时的曹操依然忠于汉室。

[① ]
毛宗纲《读三国志法》,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 919-920 页。

4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演义》对曹操的谋略,与袁绍相比的十胜,慧眼识英才,重用人才,一定的
民本思想及相应措施等这些方面都有正面记载,因为这是历史事实。但作者认为这
只是曹操为人处世的次要方面。
5.2.2.2 嗜杀残暴
曹操在几十年政治军事生涯中杀人无数,少有企及。他为诛除异己,巩固地位,
杀人毫不留情。董承、王服、种辑受献帝密诏谋诛曹操,后因谋泄全部被杀,夷三
族。耿纪、韦晃、吉本、吉邈、吉穆谋反,全部问斩。
曹操最遭人谴责的恶行之一是杀吕伯奢全家事。《三国志》未有只言片语,裴
注引《魏书》、《世语》孙盛《杂记》载有此事。《演义》却偏偏要撇开本传及有利
于曹操的第一条注,而完全采用东吴人孙盛《杂记》的“宣传”
,对此事大事渲染,
浓墨重彩,详细描述曹操杀人的经过,之后说上极端自私、凶残的 “宁教我负天
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之后曹操向陈宫述说了事情经过。作者通过陈宫
批评曹操是狼心之徒!陈宫欲伸张正义刺杀曹操。此回结尾拿曹操与董卓相比,
“设
[ ①]
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只此一事,足以让曹操背上千古骂名,这
也是曹操最遭人痛斥的事情之一。
在《演义》中,曹操为父报仇,东伐陶谦的情节是作者着力记述的一件事。罗
贯中就以历史记载为依据,通过想象去合理虚构,生发扩大,推演出曹操暴虐无道,
杀戮无辜,血洗徐州的一个重大情节。作者虚构了许多具体细节,运用对比、反衬、
夸张等手法,强烈地突出了曹操的残暴不仁,成为表现曹操恶劣品质的传神之处。
在这个情节中,作者先写陶谦是一个“温厚纯笃”的仁义君子,本意想结交曹操、
操父曹嵩路过徐州时,陶谦曾大设筵席,盛情款待,殷勤至极。只因张闿谋财杀了
曹氏全家。另一面,写曹操闻讯后咬牙切齿,发誓血洗徐州。陶谦特别仁慈爱民,
见此事殃及百姓,仰天恸哭,又屈身向操请罪,而曹操扬鞭大骂,驱兵大战,所到
之处,杀戮百姓,挖掘坟墓,于路血洗。曹氏全家被杀之后,作者有诗评曰:
“曹
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作者认为
这件事乃因果报应,理所当然。奸雄曹操遭此一劫是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反让
人顿觉欣慰。
《演义》第十七回曹操因军粮将尽,先用小斛发粮,又借仓官王垕之头以压军
心。此事属实,《演义》作了改动:原来提出这个主张的不是曹操,而是主粮官,
《演义》改为由曹操提出。作者对曹操弄虚作假,借王垕之头示众,以稳军心的一
系列细节描写,将曹操灵魂揭露无遗,奸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真是入木三分地被刻
[① ]
《三国演义》,第 38 页。

4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画了出来。
曹操杀孔融,并无充足理由。杨修由于才识过人,使曹操产生嫌忌疑心。别人
送一盒酪,曹操写一“合”字,杨修立即知道是让一人一口。门上写一个“活”字,
他就知道是嫌们宽。曹娥碑文,他比曹操三十里得解。剩下几十个斛竹片,只有他
知道曹操要做什么。他教曹植答教。最后,在曹操尚未决定是否撤军时,他就从“鸡
肋”二字,判断曹操已决定撤军。诸如此类之事让曹操难以忍受,终于被曹操借扰
乱军心之名而杀掉。
祢衡、许攸、娄圭、崔琰等人均因伤了曹操的面子,使曹操受到侮辱。曹操就
用一些罪名而杀掉。第七十二回,在追叙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时插入了曹
操借梦杀人的事情,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个细节也同样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曹操
“矫情任算”、阴险狡诈、假仁假义的奸雄性格。
此类事件或源于史书,或源于野史小说,《演义》对史实捏合,增饰虚构,大
事渲染,详加描写,刻画出一个忌毒狠诈的典型形象。
5.2.2.3 丑化曹操军事上的胜利
凡曹操的胜利,则采取简化、淡化直至转移描写侧重点的手法叙写,并一路打
上“奸”的印记,甚至不惜对历史进行扭曲。比如官渡之战,曹操运筹帷幄、善于
用人,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演义》里,这一段史事都被打上“奸诈”的
印记:曹操的机智是他的“奸雄”的一贯表现;许攸的“贪财”卖主被抹去,换成
军事战略上的分歧;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细致、生动地刻划曹操在许攸面前如何十
分狡诈地掩饰,直到默认自己“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甚至把困难时期
部下给袁绍的信“皆焚之”的宽容,也被变成了“奸雄”的一贯做法—收买人心,
另有所图。
关于赤壁之战,陈寿在《三国志》中仅以寥寥几十字记载,裴注也只增加两条
材料。而《演义》用了整整八个章回,五十多页,约三万字的篇幅反复渲染,详细
铺叙这一战事,尤其是“编次”出曹操与“奸诈”相通的“多疑病”,造成了这次
战役的彻底失败。
当阳之战中,刘备军情不灵,对形势判断错误而惨败。
《演义》对于这样一次战
役,回目未标出,直接转移叙写战争的侧重点,大书特书这位“先主”是如何“仁
慈爱民”。而且不惜浓墨重彩,竭力描写刘备部将赵子龙单枪救主的忠义,张飞喝
退曹军的神勇。尤其是张飞的一声大喝,竟使“曹军闻之,尽皆股傈”。曹操身边
的战将夏侯杰竟“肝胆碎裂,撞倒于马下”,
“于是诸将一齐望西奔走。”
“一时弃枪
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而曹操更“惧张飞之威,骤

4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马望西而走,冠替尽落,披发奔逃。”如此看来,失败的竟然是曹操,明显是对历
史扭曲性的描写。
5.2.2.4 奸臣权相
《演义》改造了历史把曹操塑造成一个欺君罔上的奸佞之臣。曹操挟天子以令
诸侯,统一北方,具备称帝的各种条件,但并未取汉自立。
《演义》不仅整合史实,
改编、虚构许多生动具体的事件,表明曹操的篡位野心,而且在行文中一再称曹操
为“汉贼”、“奸雄”。
少年曹操就善谋多诈。
《三国演义》的作者,把曹操描写成一个从小就奸刁鬼滑
的家伙,摒弃陈寿记载 “机警”、“任侠”的史实,而采用东吴人写的《曹瞒传》
中的材料,说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使诈,以装“中风”病来“整治”管教他的叔父,
弄得他的叔父十分尴尬,从此他就更加妄为。又把裴注中许劭对曹操的经典评语“治
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照录,尤其是奸雄为全书定了基调。
曹操的奸诈在于借故或借他人之手杀文人贤士,且杀了之后又要痛哭忏悔,厚
葬死者。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比如祢衡,曹操借黄祖之手杀掉之后,还笑着说:
“腐儒舌剑,反自杀矣!”[①]可见其人之阴险。
在与敌作战时,曹操更加诡谲多端,狡诈莫测。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在南征张
绣时,中张绣贾诩之计大败,典韦力战身亡。曹操亲自为典韦设祭哭奠:“吾折长
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②]曹操借哭典韦来教育警戒其余诸将,又
特别表明对长子、爱侄阵亡并不痛惜,实在有悖常理。
第三十三回曹操夺取冀州,在破袁绍时对待百姓充满伪善。一面下令捕杀百姓,
“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③]
百姓来投时又放走他们,说:
既已害百姓,又收买民心,这样的事也只有奸诈的曹操做的出来。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损兵折将,仓皇逃窜。此时曹操三次大笑,讥讽周
瑜无谋,孔明少智。每次大笑,又都陷入孙刘联军埋伏。彻底到达安全之地后哭谋
士郭嘉早死。曹操自己说是笑周瑜、诸葛亮不智,实际上是强打精神,贬低对手,
安慰军心。哭郭嘉而是含蓄责骂众多谋臣和武将的无能,使谋士们“默然自惭”。
总之是为了欺骗别人、控制别人。
曹操奸诈还表现在他一步步地篡夺汉朝政权上。
《演义》第五回曹操回到家乡招
募义兵,又矫诏驰报各道。袁绍得到矫诏,引兵与曹操会盟,曹操又作檄文以达各

[① ]
《三国演义》,第 209 页。
[② ]
《三国演义》,第 150 页。
[③ ]
《三国演义》,第 291 页。

4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郡,之后各诸侯纷纷起兵相应。而历史上曹操并未矫诏。《演义》这样写,就是要
揭露曹操早有自作主张和取汉之心。
曹操利用掌握的权势和权术欺上、压君,凌驾于帝王之上,把帝王变成手中的
傀儡。他表面上替天子讨伐诸侯,实则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掌握大权后,飞扬跋
扈,僭越欺君。迁献帝于许后,“赏功罚罪,并听曹操处置”,“自此大权皆归于曹
[① ]
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曹操控制中央政权,以号令天下,
为称霸事业带来了重要转机。
《演义》第二十回 “许田射猎”事,记曹操用汉献帝的雕弓射倒一只鹿,并跑
到献帝前面接受群臣的山呼万岁,代天子受贺。这一僭越放肆、骄横无忌的行为,
使曹操篡夺的丑恶之心昭然若揭。接着引出天子血诏事件,事件结果是曹操杀戮七
百余人,并捕杀董妃,后又杀死伏皇后。此后曹操又想废掉献帝,程昱谏曰:“明
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
必起兵端矣。”[②]原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真心扶持社稷,乃是出于政治考
虑。
《演义》第五十六回写造铜雀台,曹操大会文武于邺都,设宴庆贺。群臣多称
颂曹操功德卓著,当受天命为帝。曹操笑着说:“……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
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身为宰相,人臣之贵
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
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
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
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曹操故意寻找借
口,掩人耳目。后诗评曰: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③]作者通过此诗揭露曹操的骗人伎俩。对此毛宗岗一针见血地
评曰“奸雄欺人之语”。
荀彧劝止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后自尽;荀攸谏止曹操称王,卧病而亡。曹操
多次逼宫杀后,杀伏皇后,鸩死皇子,母腹中的胎儿也不放过,使帝王连自己的妻
子也不能安保。《演义》或推演,或虚构,揭示曹操篡汉野心。曹操征西后,文武
众臣再议称王之事。崔琰竭力反对,并骂曹操“欺君奸臣”,被杖杀。曹操终称王。

[① ]
《三国演义》,第 123-124 页。
[② ]
《三国演义》,第 214 页。
[③ ]
《三国演义》,第 480 页。

4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曹操虽一生未篡位,但并非无篡位野心。当孙权劝曹操称帝时,曹操看出孙权
的意图:“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①]曹操在世决不称帝,表面是忠君,实际上
也是曹操权衡利弊的结果,何况他年事已高,审时度势,还是做周文王为上策。曹
操本欲窃国,却不亲自作,而是留给儿子来做,欺瞒天下人,这也正是奸雄最遭人
痛骂之处。至曹操死时,作者以诗评曹操一生:“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
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
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
行,气与理势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
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
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所以毛宗纲说:
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听荀彧勤王
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黔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
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是古
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②]

[① ]
《三国演义》,第 671 页。
[② ]
毛宗纲:《读三国志法》,第 919-920 页。

4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结语

中国古代史学的正统论争绵延不绝,纷纷扰扰,各朝各家的正统标准从未统
一,但判定历代王朝是否为正统的最基本、最为普遍接受的标准有三:一是否统一
天下;二是否居天下之正;三是否合五德之运。不同史家根据个人思想理论和时代
形势,或为当时政治服务,或为历史主持正义,侧重于某一二标准。这些标准的内
容无疑根源于居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由孔子开创、董仲舒
进一步发展的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为后世确立了牢固的文化学
术正统理念, 使儒家经学在二千余年的历史文献传承和教育文化中始终处于首要地
位。史学正统观念反映儒学正统,儒学正统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地位始终未变,以
至史学正统基本没有中断。
儒家思想在古代最主要的功用是维护政治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作为儒学反映
的史学正统论必然服务于时下政治正统论争。史学正统争论最激烈、争论时间持续
最长久的其中之一就是魏蜀正闰之争,这就牵涉到为魏国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却未代
汉自立的曹操,对魏蜀正闰问题持不同看法的史家,对待曹操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
同。史家在编撰或改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在尽可能坚持实录的史学原则的基础上,
往往根据个人的正统理论选择史料,材料的选用决定了其中人物的性格形象。因此
说,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史学上魏蜀正统争论的一个直接反映,间接地,也是中国古
代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结果。

5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致 谢

时光荏苒,匆匆两载喻园生活转瞬即逝。忆往昔,艰辛与汗水共有,成功与喜
悦俱在。这里一应俱全的生活条件,景色怡人的校园风光, 勤奋严谨的学习氛围,
使我能抛开都市的繁华喧嚣,沉浸于愉悦的学习生活中。往日学习生活画面如在眼
前。课堂上老师们洪量声音依然响在耳边;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讨论场景历历在目。
历史所三位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我如坐春风;老师对文章一丝不苟的修改给予我
强大动力;他们执着认真、严谨治学的态度是我努力的方向。老师们教给我的读书
方法、治学途径和为人处事原则,这将使我终身受益。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传印教授。他博学多识,思维灵活,目光敏锐,治
学严谨,是我学习的楷模。他时时关注我的学习、生活、思想,无微不至。学习的
困惑,思想的苦恼,他都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从方法
的选择到史书的阅读,直至文稿的修改,他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其次我还要感谢历史所的罗家祥老师、雷家宏老师、刘金华老师、张超老师、
彭金杏老师、党瑞红老师等,罗老师、雷老师在课堂课余都教给我学习方法及治学
态度。其他老师也对论文提出不少宝贵意见或提供其他帮助。
此外,我要感谢余武丞、温馨等所有本班同学及本所其他同学。他们给予我无
私的友谊、真挚的情感、热心的帮助,使我在学习生活上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而
不致寂寞孤单,悲观消沉。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莫大支持。感谢我的女友金彩凤,无论在
顺境逆境,她给予我始终不渝的支持,是她矢志不移的决心使我在即使布满荆棘的
路途上也不惮前驱;是她物质上精神上的帮助使我虽遇艰难险阻而百折不回。正是
以上所有人的帮助使我顺利完成学业。
也要感谢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谢谢!

5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考文献

[1]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2]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
[3] 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陈弱水/王汎森主编,《思想与学术》
,北
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年.
[4] 左思.三都赋,梁·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5] 朱彝尊.曝书亭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318
册.
[6]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丛书集成三编》第 57 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年.
[7]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8]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54 册。
[9] 袁宏.后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
[10]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
[11]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12] 王维堤、唐书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13]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
[14] 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15]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16] 伍野春.裴松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7] 张作耀.曹操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8] 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19]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20] 张方平.乐全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104
册.
[21] 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第 2 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22] 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第 1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23]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
[24] 刘恕.通鉴问疑,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686 册.

5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5] 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26] 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朱子全书》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02 年.
[27] 汤福勤.朱熹的史学思想,济南:齐鲁书社,2000 年.
[28] 朱熹. 朱子语类,《朱子全书》十七.
[29] 朱杰人主编.纪念朱熹诞辰 870 周年、逝世 800 周年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1 年.
[30] 束景南.朱子大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31] 颜之推著.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
[32] 陆游.陆放翁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 年.
[33] 杨奂.还山遗稿,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198
册.
[34] 方孝孺.逊志斋集,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235 册.
[35]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
[36] 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7] 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第 3 版.
[37] 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8]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9]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
[40] 王树民校正.赵翼著.廿二史札记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41] 浦起龙释.刘知几撰.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42] 文史 39 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
[43] 瞿林东.关于撰写历史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1999.1.
[44] 沈洪保.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中的曹操,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5.
[45] 余如忠.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变异,台州师专学报,1997.10.
[46] 王理.《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讨,北方论丛,2000 .2.
[47] 雷勇.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 13 卷),1995.03.
[48] 单长江.曹操形象异化的时代价值取向,鄂州大学学报,1999.01.
[49] 董恩林.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史学理论研究,2005.02.
[50] 刘连开.再论欧阳修的正统论,史学史研究,2001.04.
[51] 金鑫、曹家齐.说欧阳修的正统论思想,史学史研究,2005.02.

5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2] 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安徽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02.
[53] 张伟.两宋正统观的历史考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6.
[54] 谢贵安.朱元璋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江汉论坛,1997.05.
[55] 谢贵安.饶宗颐对史学正统论的学术贡献,史学理论研究,2005.02.
[56] 向燕南.引历史向善——方孝儒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齐鲁学刊,2004.01.
[57] 赵克尧.正统观念与《三国演义》,复旦学报(社科版),1985.06.
[58] 秦永洲.三国时期的正统观念,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06.
[59] 李星、刘昌安.莫将成败论三分,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01
[60] 孙宝山.以民族性重构正统论,中国哲学史,2005.03.

5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