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112 年 4 月 26 日通識教育中心會議修訂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大綱
開課學年度/學期 112 學年度第 1 學期

課程名稱 (中文) 兒童發展概論

課程名稱 (英文) Introduction to Child Development

課 碼 7503013_01 學分數 3
請勾選(可複選):
授 課 方 式
█課堂講授 □網路教學 □分組討論
□校外教學 □其他
 介紹人類隨年齡增長在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等不同層面的變化,包含認知
(知覺,語言,思考等)與社會(情緒,自我,社會關係,道德等)兩範疇
 探討不同層面和不同範疇的發展變化間的關連性,並介紹解釋發展變化的不
教學目標及範圍
同理論,以及研究結果
 強調人生早期的發展
 引導同學對於兒童發展形成全面了解,並進一步思索相關的教養及學習議題
 週次表

週次 [主題編號] 主題內容
1 [0] Introduction(課程主題介紹)
[1] Child Development: History, Themes, and Theories
2
(兒童發展的史觀、主題及理論)
3 [2] Child Developmental: Research Methods(兒童發展的研究方法)
[3] Foundations of Development: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4
(發展的生物基礎:遺傳與環境)
5-6 [4] Prenatal Development and Birth(出生前發展及出生)
7 [5] Growth and Health(身體成長)
[6] Infancy: Early Learning, Motor Skills, and Perceptual Processes
8-9
(嬰兒期發展:學習、運動及知覺能力)
[7] Cognitive Development: Piagetian, Vygotskian, and Core-Knowledge
授 課 大 綱 10-11
Perspectives(認知發展:皮亞傑、維高斯基及核心知識觀點)
(週次表及每週課
[8]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Perspectives
程詳細內容說明) 12
(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點)
13 [9]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語言發展)
14-15 [10] Emotional Development(情緒發展)
16 [11] Understanding Self and Others(自我與社會理解的發展)
17 [12] Moral 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道德發展)
18 期末考試週

 課程進度說明

主題 0:課程主題簡介(0.5 週)
(a) 「發展」的意義,發展研究領域的區分,及人生早期發展的重要性
(b) 本課程涵蓋各主題內容,及各主題間關連性的簡要說明
(c) 簡短課堂活動:成人與兒童的對比
主題 1:兒童發展的史觀、主題及理論(1.5 週)
(a) 「發展」的三大基本議題
(b) 西方歷史中對兒童的觀點的演變,以及本國文化中對兒童的看法
(c) 兒童發展的早期理論及晚近理論的介紹,以及理論之間的比較

主題 2:兒童發展的研究方法(1.5 週)
(a) 研究兒童常用的方法:行為測量及生理測量
(b) 科學研究的基石: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c) 一般研究設計及適用兒童研究的特別設計
(d) 兒童研究所涉及的倫理議題及守則

主題 3:發展的生物基礎:遺傳與環境(0.5 週)
(a) 人類發展的遺傳基礎,以及遺傳、環境及行為間的關係

主題 4:出生前發展及出生(2 週)
(a) 影片教學:從受精到出生的發展
(b) 出生前的發展變化,以及造成影響的環境因素

主題 5:身體的成長(1 週)
(a) 身體成長的過程:出生到兒童期
(b) 腦的成長
(c) 影響身體成長的因素

主題 6:嬰兒期的發展:學習、運動及知覺能力(2 週)
授 課 大 綱 (a) 新生兒的基本學習能力
(週次表及每週課 (b) 嬰兒期運動能力的發展
程詳細內容說明) (c) 嬰兒期知覺能力的發展:嗅覺、味覺、聽覺及視覺

主題 7:認知發展:皮亞傑、核心知識及維高斯基的觀點(2 週)
(a) 認知發展研究的目標
(b)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c) 維高斯基的社會文化理論
(d) 核心知識的觀點

主題 8: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點(1 週)
(a) 訊息處理理論的一般性模型和基本假設
(b) 訊息處理觀點的認知發展理論
(c) 注意力和記憶等訊息處理能力的發展

主題 9:語言發展(1~1.5 週)
(a) 語言的不同層面及語言發展的理論
(b) 「前語言期」嬰兒所具備關於語言處理的能力
(c) 語言各層面的發展:語音、語意、語法及語用的發展

主題 10:情緒發展(1.5~2 週)
(a) 情緒的定義及其與認知和行為間的關係
(b) 情緒表達的發展
(c) 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及同理心的發展
(d) 氣質的發展
(e) 依戀關係的發展
主題 11:自我與社會理解的發展(1 週)
(a) 自我意識的萌發及自我概念的發展
(b) 兒童「心論」的發展
授 課 大 綱 (c) 自我統合的發展
(週次表及每週課
程詳細內容說明) 主題 12:道德發展(1 週)
(a) 強調「道德根源於天性」的觀點及相關研究
(b) 強調「社會常規習得」觀點的發展理論,相關研究發現,及教養方式
(c) 強調「道德概念的主動建構」觀點的發展理論及相關研究發現

 教科書:Kail, R. V. (2016). Children and Their Development (7th ed., global ed.).
教科書及 Boston, MA: Pearson.
延伸閱讀  參考書:Berk, L. E. (2013). Child Development (9th ed.). Boston, MA: Pearson.

請勾選(可複選),並填寫類別:
□課堂參與 類 ■期 中 考 A 類 ■期 末 考 A 類 □小組報告 類
□小組討論 類 □書面報告 類 ■課後作業 類 □平時測驗 類
評 量 方 式 □心得分享 類 □學習紀錄 類 □專題創作 類 □其他 類
A 類佔 75 %;B 類佔 25 %

說明:

與聯合國永續發展
目標(SDGs)及 目標: 3 細項: 3.1 3.2 3.4
細項之對應 目標: 4 細項: 4.2
目標: 5 細項: 5.1
(請參閱 SDGs
對照表)
(至多三個目標,每個目標至多三個細項)
課程能培
通識課程 養學生此
核心能力指標 說明 項核心能
(請勾選主要的 3-5 項) 力者請打

能夠進行獨立性、批判性、系統性或整 
(1)思考與創新 合性等面向的思考,或能以創意的角
度來思考新事物。
能夠對於社會、文化中相關的倫理或 
(2)道德思辨與實踐 道德議題,進行明辨、慎思與反省,或
能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能夠主動探索自我的價值或生命的 
(3)生命探索與生涯規劃 真諦,或能具體實踐在自我生涯的規
劃或發展。
能夠尊重民主與法治的精神、關心公
(4)公民素養與社會參與 共事務及議題,或能參與社會事務及
議題的討論與決策。
核心能力指標設定
能夠具備同理、關懷、尊重、惜福等人
(5)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育 文素養,或能擴及到更為廣泛的環境
及生態議題。
能夠善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有
(6)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效的人際溝通,或能理解組織運作,與
他人完成共同的事物或目標。
能夠了解國際的情勢與脈動,具備廣 
(7)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 博的世界觀,或能尊重或包容不同文
化間的差異。
能夠領略各種知識、事物或領域中的
(8)美感與藝術欣賞 美感內涵,或能據此促成具美感內涵
之實踐力。
能夠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發現問題, 
(9)問題分析與解決 解析問題,或能進一步透過思考以有
效解決問題。

姓名:蔣文祁
█專任教師 學系(所,中心):心理學系 職稱:副教授
□兼任教師 服務單位: 職稱:
授課教師資料
學歷:Ph.D. in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University of Arizona, USA
經歷: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專業領域:發展心理學,嬰幼兒認知,記憶發展,物體及數量認知,數學學習
備 註  本課程擋修心理系學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