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獄中書簡:沒有時鐘的世界 陳健民 了的經驗,我嘗試一秒一秒地數算時間如何溜走,發覺每秒鐘的長度和

我平時的感覺很不一樣。還有一次,我去台北開會,當地一位好友先帶
2019 年 7 月 21 日
我到貓空喝茶。我們稍為安頓,他便跑到鄰座與人聊天。我呆了一會兒
初進監牢之時,其中一樣令我詫異的事情是到處都沒有時鐘。在工 感到有點不耐類,便到處走走,看見許多人就這樣無所事事,閒在心頭
場搬木板,不知搬到甚麼時候才會去吃飯。在飯堂累了,不准躺卧在椅 看小孩玩耍。茶館老闆是退休教授,正在竹叢中挖筍。我喜歡竹的清雅,
上,卻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回倉休息。在倉睡了,夢中醒來,不知今夕何 亦愛筍的爽甜,就停下來看他小心翼翼地用鋤頭鬆開泥土,再割下竹筍。
年。好幾次我梳洗後再做晨操,發覺囚友無絲毫動靜,想必仍是半夜, 我把竹筍捧在手中細看,覺得時光份外甘甜。
便上床再睡。
開了幾天會議後,主辦方把我們帶到法鼓山,從山腳沿着溪流往上
我問囚友們何以監房無鐘?有說是為了精神折磨囚犯,有說是保安 漫步,聽到流水與鳥兒和唱。走到大殿前一個水池,看到幾百顆藍綠色
理由,防止囚犯裏應外合約定時間逃獄。我請教一位資深囚犯,他喃喃 的鵝蛋石在水影中晃動,心也清澈起來。一路上,一位學者不斷與人討
自語說「在監房時間過得很快,日子過得好慢」,叫我慢慢體會。 論學術問題。到了山頂,她向我提出幾個公民社會的疑難,我卻勸她放

歐洲人在 16 世紀中葉以前對數字的概念並不深刻,人們往往不清 眼遠處的海岸線,呼吸一下沒有學問的空氣。我很欣賞法鼓山這條步道,

楚自己的年齡,對時間就更不求精確。19 世紀末的韋伯目睹德國工作 讓我學習活在當下。過去十年,我是靠這樣為自己生活「留白」,才能

倫理隨着工業化徹底改變,人們講求效率,便要有精準的時間觀念。他 帶着平和的心境投入抗爭。

覺得 Benjamin Franklin 那句「時間便是金錢」最能反映時代精神。即 初入監獄,要適應嚴苛的規訓、骯髒的環境和惡劣的食物已不容易。


是說在現代化以前,時間是可以浪蕩的。 看着日曆等待家人探訪,時間就更像凝固了一樣。我看見床板上曾有囚

我少年時渾渾沌沌,經常在徙置區騎樓發呆,看白雲飄蕩,日子過 犯用筆劃上「正」字數算日子,份外心酸。現在我學曉了首先要掉開日

得很慢。當了教授後,教研工作繁忙,還當兩個研究中心主任。大學以 曆,注目於每天從閱讀中得到的心靈滿足;在搬運木板時,我留心在鍛

外,更組織學者研討、寫方案、發聲明推動政制改革。午飯時多是一面 煉哪部份的肌肉;「放風」時,我細察飄過的每片雲朵,回味少年;晚

吃飯盒、一面寫論政文章。在香港以外,我走遍神州大地,演講、出雜 上聽着香港電台的古典音樂徐徐入睡,感覺頗是幸福。突然間,我明白

誌、搞基金會推動公民社會。因為出任廣州某大學的客席教授,我經常 只要活在當下,每天的時間可以過得很快;如果我盯着終點倒數,日子

在中文大學授課後,匆匆跳上火車,過了羅湖關口,第一時間趕上往廣 會過很慢!

州的和諧號火車,吃個便餐,下車後便乘的士直接去到該大學的講室, 現在我已懂得用甚麼方法查探時間,但明白了資深囚友的格言後已
一直教到晚上 9 時。學生上課後仍會圍着討論問題,近 10 時才能拖着 變得無關重要。我就像浮游在時間的海洋上,用力掙扎反而被暗湧吞噬,
疲累的身軀回到大學賓館,往往會有 NGO 的朋友在那裏等待促膝談心。 不如視坐監為人生的留白,放輕身段如不繫之舟,載浮載沉間讓潮水送

因為分秒必爭,我在火車和飛機上都會拚命閱讀和寫作,有一回在 回彼岸。

直通車上,突然發現沒有帶上任何書本,唯有在座位上發呆。那是久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