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

死亡是神聖的

奧修

演講時間為 1978 年 1 月 10 日至 10 月 10 日

印地語

書籍章節:10

出版年份:1994 年

來源:www.oshoworld.com

[註:這是 GORAKH 的印地語系列 MARAN HEY JOGI MARAM 的翻譯,目前正在編輯中。僅供研究。]

第 1 章 - 瑜珈士死吧,

1978 年 10 月 1 日上午,印度浦那佛堂

既非有亦非無,非空亦非滿,

如此深不可測,超越感官。

孩子在頭頂說話,

他該如何命名?

歡笑、玩耍、冥想的訣竅、

日夜分享神聖知識。

他笑、玩耍、保持心無憂無慮,

這樣堅定不移的人永遠與上帝同在。
日夜將心溶入無心,

放下深不可測,談深不可測。

放棄希望仍然絕望:

造物主梵天說:“我是你的僕人。”

流下來的,他向上引導,

瑜珈修行者燃燒他的性。

他釋放了他的擁抱,粉碎了幻象:

維持者毘濕奴洗了他的腳。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戈拉克死了,看見了。

偉大的印地語詩人蘇米特拉南丹潘特曾問我:在印度宗教的浩瀚天空中,誰是我心目中最閃亮的
十二個人?我給了他這個清單:克里希納、帕坦伽利、佛陀、馬哈維亞、龍樹、商卡拉、戈拉克、
卡比爾、那納克、米拉、羅摩克里希納和克里希那穆提。蘇米特拉南丹·潘特閉上眼睛陷入沉思

列出清單並不容易,因為印度的天空佈滿了星星!要裁掉誰,要包括誰?…蘇米特拉南丹是個可
愛的男人-極度柔軟,極其甜蜜-女性化。即使到了晚年,他的臉上仍然保留著新鮮感——正如
它應該保留的那樣——他變得越來越美麗。

我開始觀察他臉上時隱時現的表情:這對他來說也很困難。一些自然應該包括在內的名字卻沒有
出現。拉瑪的名字不見了!他睜開眼睛對我說:“你排除了羅摩!”
我說:「如果只允許我選擇十二個人,那麼許多名字就必須被刪除。所以我選擇了那十二個人,
他們做出了一些原創貢獻。羅摩沒有做出原創貢獻,克里希納有。這就是為什麼印度教徒稱克里
希納是一個完整的化身,但不是羅摩。”

他又問我:“接下來,你能給我七個名字嗎?” 現在問題變得更困難了!

我給了他七個名字:Krishna、Patanjali、Buddha、Mahavira、Shankara、Gorakh 和 Kabir。

他說:“你刪除的這五個,是根據什麼刪除的?”

我說:「龍樹包含在佛陀之中。佛陀的一顆種子,在龍樹身上顯現出來。當涉及到拯救的問題時,
龍樹可以被丟棄,樹木可以被丟棄,但種子不能被丟棄,因為種子會再次變成樹木。 」……它們
會長成新樹。佛陀誕生時,很快就會有數百個龍樹菩薩誕生,但沒有一個龍樹菩薩能生出佛陀。
佛陀是恆河的源頭。龍樹菩薩只是沿著佛陀的路線出現的朝聖之地。恆河。可愛,但如果需要切
割,那麼可以放棄朝聖地,而不是恆河的源頭。

「同樣,《佛陀》中也包含了《克里希那穆提》。《克里希那穆提》是佛陀的最新版本——最新
鮮的;用今天的語言來說。但區別只是語言。 《克里希那穆提》只是佛陀最後一部經'appa dipo
bhau'的闡述——成為一盞明燈。你自己。' 對一部經的註釋——深奧、深奧、廣大、意義重大!
但他只是對“成為你自己的光:appa dipo bhau”的註釋。這是佛陀在這個地球上的最後一句話。
在離開他的身體之前,他賜下這部要經……彷彿他一生的寶藏,一生的經歷,都濃縮在這本小經
之中。

「羅摩克里希納很容易被納入克里希納之中。

「米拉和那納克可以融入卡比爾。它們就像卡比爾的分支。好像在卡比爾聚集的一半在那納克顯
現,一半在米拉顯現。在那納克顯現了卡比爾的男性方面,所以它是毫不奇怪,錫克教成為了戰
士的宗教,士兵的宗教。在米拉身上,卡比爾的女性特質得到了體現——因此,他的全部甜蜜、
全部芬芳、全部音樂都從米拉腳踝上的鈴鐺中迴響。卡比爾的女人在米拉(Meera)的埃克塔拉
(ektara)的一根弦上唱出。在納納克(Nanak)中,卡比爾(Kabir)的人說過話。兩者都包含
在卡比爾(Kabir)中。

“就是這樣,”我說,“我把名單列到了第七。”

現在他的好奇心被極大地激發起來。他說:“如果你必須列出五個人的名單呢?”

我說:那我就更難了。

我給了他這個清單:克里希納、帕坦伽利、佛陀、馬哈維拉、戈拉克。……因為卡比爾併入戈拉
克。戈拉克是根源。戈拉克不能被排除在外。商羯羅很容易融入克里希納。他是奎師那一部分的
詮釋,是對奎師那某一方面的哲學解釋。

然後他說:“再來一次……如果只保留四個呢?”

然後我為他列出了:克里希納、帕坦伽利、佛陀、戈拉克……因為馬哈維亞與佛陀並沒有太大不
同。只是一個微小的差異,而且只是表達上的差異。馬哈維亞的偉大可以包含在佛陀的偉大之中。

他開口說:“再一次…請選三個人。”

我說:“現在不可能了,這四個我一個都不能丟。” 然後我告訴他:「這四個個體就像四個方向。
這四個維度就像時間和空間的四個維度。這四個手臂就像上帝的四臂概念。實際上只有一個,但
是那個。有四隻手臂。漏掉任何一隻就等於砍掉一隻手臂。我做不到。直到現在我一直同意你的
說法。我一直在減少這個數字,因為到現在為止那個必須是衣服放在一邊,現在肢體就得打斷了,
我不能打斷肢體。請不要堅持這樣的暴力。”
他說:“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之一是:你可以放棄馬哈維拉,但不能放棄戈拉克?”

戈拉克不能被放棄,因為戈拉克成為這個國家的新開始。馬哈維亞沒有新的開始。他是個罕見的
人。但幾個世紀以來,前二十三位吉安娜‧蒂桑卡拉已經說過他所說的話。他只是他們的重複。
他並不是新旅程的開始。他不是新鏈條中的第一個環節,而是最後一個環節。

戈拉克是鏈條的第一個環節。透過他,一種新型的宗教誕生了。沒有戈拉克,就沒有卡比爾、那
納克、達杜、瓦吉德、法里德、米拉——沒有戈拉克,這些都不可能實現。所有這些的基本根源
都在戈拉克。從此寺廟建得高高的。這座神殿上矗立著許多金色的尖塔……但基石就是基石。儘
管從遠處就能看到金色的尖塔,但它們的重要性不會比基石更重要。任何人都看不到地基,但在
這塊石頭上矗立著整個結構,所有的牆壁,所有的高山…山峰受到崇拜。人們只是忘了基礎。戈
拉克也同樣被遺忘了。

但印度的整個「桑特」傳統——無數的愛的奉獻者——都歸功於戈拉克。正如沒有帕坦伽利,印
度就不可能有瑜伽一樣;沒有佛陀,禪定的基石就會被連根拔起;正如沒有克里希納,愛的道路
就無法表達一樣——同樣,沒有戈拉克,就不可能開始尋找薩達那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為獲得終
極真理而進行的靈性實踐。戈拉克在人類的內部探索中做出了許多發現,也許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他給了很多方法,就方法而言,戈拉克是最偉大的發明家。他打開了許多進入人內心的門,他創
造了許多門,使人們陷入其中。因此,我們留下了一個字——人們已經忘記了 Gorakh——但 Gora
khdhandha 這個字卻沒有,這個表示迷宮的字仍然存在。他給的方法太多了,讓人摸不著頭腦,
哪個方法是對的,哪個方法是錯的,哪個該做,哪個該放棄?他給瞭如此多的方法,讓人目瞪口
呆,因此有了“Gorakhdhandha”這個詞,即迷宮。現在,如果有人陷入某事,我們會說:“你陷
入了什麼 Gorakhdhandha?”

戈拉克有著罕見的個性,類似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提出瞭如此深入的方法來研究宇宙的真理,在
他之前沒有人給出過。是的,現在它們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現在可以對它們進行更精細的處
理。但愛因斯坦已經完成了主要工作。那些追隨者將是次要的。現在他們不可能是第一名了。這
條路首先是由愛因斯坦開闢的。許多人會來改善這條道路:那些建造它的人,那些放置里程碑的
人,那些美化它並使其舒適的人。很多人會來,但沒有人能取代愛因斯坦的位置。在戈拉克的內
心世界中,同樣的情況也存在。
但為什麼人們忘記了戈拉克呢?里程碑被記住,開創者被遺忘。那些裝飾道路的人會被記住,而
第一個開闢道路的人會被遺忘。被遺忘是因為,後來者有閒暇打扮它。一個先來的人將是未經打
磨的、未完成的。戈拉克就像一顆剛從礦坑裡出來的鑽石。如果戈拉克和卡比爾坐在一起,你會
對卡比爾印象深刻,而不是戈拉克。因為 Gorakh 是一顆剛開採出來的鑽石,但在 Kabir 上,珠
寶商很辛苦,鑿子也很辛苦,也做了許多拋光。

您是否知道,當首次發現 Kohinoor 鑽石時,發現它的人並不知道它是 Kohinoor 鑽石?他把它送


給他的孩子們玩,認為這是一塊漂亮的彩色石頭。他是一個窮人。他在流經他田地的一條小河的
水中發現了科西諾人。幾個月來,它一直留在他的房子裡,孩子們一直在玩它,他們不斷地將它
從一個角落扔到另一個角落,它一直留在庭院裡……你將無法認出科希諾爾。Kohinoor 最初的重
量是現在的三倍。邊緣已經固定,經過拋光、切割,刻面也被挖出來。如今,重量只剩下三分之
一,但價值卻增加了數百萬倍。重量越來越輕,價值卻越來越高,因為它不斷被精煉——越來越
精緻。

如果卡比爾和戈拉克坐在一起,也許你根本認不出戈拉克;因為 Gorakh 是一顆剛從 Golconda 礦


坑開採出來的鑽石。卡比爾經過了很多切割,珠寶商也很努力……您將能夠認出卡比爾。因此,
戈拉克被遺忘了。基石被遺忘了。

當你聽到戈拉克的話時,你會感到非常驚訝。需要一點整理;它們是未切割的。我在這裡所做的
就是銳化邊緣。當你開始稍微了解他時,你會感到驚訝。戈拉克說了最重要的。他說的是最有價
值的。

所以我告訴蘇米特拉南丹·潘特,“我不能放棄戈拉克——因此這個數字不能低於四。” 自然地,
他肯定認為我會留下戈拉克而保留馬哈維拉。馬哈維拉是科希諾爾人,他不是剛從礦坑挖出來的
鑽石原石。有二十三個 tirthankaras 的整個傳統,幾千年來,其中的修飾已經完成,已經被磨礪
——已經變得閃亮。你有看到?馬哈維亞是第二十四個提坦卡拉。剩下的二十三人的名字,人們
已經忘記了!那些不是耆那教徒的人甚至不知道那二十三個名字。那些耆那教徒無法以正確的順
序數出二十三個,他們會忘記或遺漏某人。馬哈維亞是最後一座,是寺廟的頂峰。寺廟的尖頂被
記住了。我們還在討論他。誰討論基石?

今天我們開始討論這樣一塊基石。印度桑特文學的整個宮殿都站在他的身上。一切都建立在這個
人的基礎上。他所說的一切慢慢地變得非常美麗,五彩斑斕的光彩。在此基礎上,人們將進行幾
個世紀的修行和冥想。誰知道他會誕生多少覺者!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

這是多麼美妙的一句話啊!他說死亡、消失、完全消失。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因為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什麼比死亡更甜蜜的了。那樣的死亡,這樣的死亡,戈拉克死了,看到
了,以戈拉克獲得啟蒙的方式死去。同樣的,你死了之後就會看到。

我們已經熟悉一種死亡:身體死亡,但我們的自我和思想繼續存在。同樣的自我找到了新的子宮。
同樣的自我,被新的慾望所困擾,再次踏上旅程。甚至在離開一具屍體之前,它就已經渴望另一
具屍體了。這種死亡並不是真正的死亡。

我聽說,一名男子告訴戈拉克他正在考慮自殺。戈拉克說:“去犯吧,不過我告訴你,之後你會
非常驚訝的。”

那人說:“你這是什麼意思?我來找你就是想讓你告訴我‘不要這樣做!’” 我去找其他苦行僧。
他們都警告我:’兄弟,不要這樣做,自殺是大罪。’”

戈拉克說:「你瘋了嗎?沒有人可以自殺。沒有人甚至可以死。死亡是不可能的。我警告你,這
樣做,你會感到非常驚訝。自殺後你會發現,『什麼!屍體被拋在後面,但我還是原來的樣
子!」...如果你想真正自殺,那就和我在一起。如果你想玩無意義的遊戲,那就由你決定了——
從某個山上跳下來,把你的脖子套在絞索上。但如果你想要真正的死亡,那就留在我身邊,我會
給你帶來大死亡的藝術,然後就沒有再回來的可能了。” 但那偉大的死亡對我們來說似乎只不過
是偉大的死亡,這就是為什麼他稱之為甜蜜。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戈拉克死了,看見了。

戈拉克說我教導死亡,我經歷了死亡並覺醒了。這是睡眠的死亡,而不是我的死亡。自我死了,
而不是我。二元性死了,但我沒有死。二元性消亡,非二元性誕生。時間逝去了,我遇見了永恆。
小小的受限的生命破裂了,水滴變成了海洋。是的,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當水滴落入海洋時,
它就正在死亡。作為一滴,它正在死去。從另一個意義上說,它第一次獲得了偉大的生命——它
像海洋一樣繼續存在。

詩人拉希姆曾說:

一滴水等於大海,多麼奇蹟!告訴誰?

尋求者拉希姆驚訝地看著自己。

拉希姆說,水滴等於海洋,多麼神奇!告訴誰?誰會相信呢?真是奇妙,誰會接受水滴和海洋是
平等的,水滴就是海洋呢?整個存在都集中在一個原子中,這裡沒有什麼是小事,每件事都包含
整體!

一滴水等於大海,多麼奇蹟!告訴誰?

這太奇妙了,如果你告訴別人,他不會相信。這太奇妙了,當我第一次知道這一點時,我不願意
相信。

探索者拉希姆震驚了…
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我也感到震驚。

尋求者拉希姆驚訝地看著自己。

我看著自己,大吃一驚,因為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渺小的、受限的。但當一個人打破有限的界線、
超越微小的事物時,就會體驗到自己的廣闊。

作為一個自我,你沒有得到任何東西,你只是失去了。創建自我時你沒有收到任何東西,你已經
失去了一切。你仍然是一滴,非常微小的一滴。你越是傲慢,你就會變得越渺小。自負越來越增
強自我。你融化得越多,你就變得越大,你溶解得越多,你就變得越大。如果你完全溶解,如果
你完全蒸發,整個天空都是你的。落入大海,你就變成了大海。蒸發,升上天空,你就變成天空
了。你的存在與存在合一。

一滴水等於大海,多麼奇蹟!告訴誰?

但當你第一次體驗的時候,你也會目瞪口呆,就像一個傻子吃甜食一樣。體驗會在那裡,味道會
在那裡,甘露會在裡面沐浴,但你將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它。

……真是個奇蹟!告訴誰?

怎麼說?這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

那些勇敢宣稱「Aham brahmasmi──我是終極」的人:你認為人們會接受嗎?曼蘇爾說:“Anal
haq——我就是真相”,人們就殺了他。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說:“我與在天上的父原為
一。” 父與子不是兩個。猶太人無法原諒他。每當有人宣稱他的敬虔時,人們就無法原諒他。就
是這樣!
……真是個奇蹟!告訴誰?

該對誰說呢?無論你告訴誰,都會開始否認。

昨天,Gurukul Kangri 前副總理 Satyavrat 來到靜修院參觀。馬達山正在帶他參觀修道院。薩


蒂亞夫拉特(Satyavrat)寫了有關《奧義書》的書籍。他是吠陀經的學者。在這個國家,很少有
人能像薩蒂亞夫拉特(Satyavrat)那樣深入了解吠陀經。我讀過他的書,他的想法。但他對達顯
的問題和其他人一樣:“你為什麼稱呼你的師父巴關?” 他也是...

我們的學者和無知者沒有任何區別。達尚很好地回答了他。她說:“你也是薄伽梵,但你不記得
了,而他卻記得了。” 這是一個恰當的答案,一個明確的答案。當一位學者來到道場時,記得要
這樣清楚地回答。

薩蒂亞夫拉特(Satyavrat)寫了有關《奧義書》的書籍。他一定看過「Aham brahmasmi」這個字
──誰沒看過呢?當然,他一定思考過這句偉大的話:“Tattvamasi Shvetketu——O Shvetketu,
你就是這樣。” 他一定已經闡述過它,他一定已經就此做過演講。但它僅僅停留在表面。它在簡
單普通的達顯中走得更深入。在他身上,它仍然只是學術性的、空洞的、像垃圾一樣。它一文不
值,不值兩分錢。

奧義書說:“你就是那個”,奧義書說:“我是梵天,終極的。” 但你還是繼續問為什麼有人被
稱為 Bhagwan?我問你,誰不該被稱為薄伽梵?

有人問羅摩克里希納:“神在哪裡?”

羅摩克里希納說:“別問這個,問他不在哪裡?”

天房的祭司告訴納納克:“移動你的腳,這樣它們就不會指向天房。你不感到羞恥嗎?——作為
一個聖人,你的腳仍然伸向聖殿。”

那納克說:「把我的腳移向安拉不在的方向。我該怎麼辦?我的腳可以放在哪裡?我應該把它們
指向哪個方向?我必須把它們指向某個地方。他無處不在,他遍及一切。」「方向。但我並不擔
心,」納納克說,「他在裡面,他在外面。天房的石頭是他的,這些腳也是他的。我能做什麼?
我是誰來介入?”

達顯說得對:“當你醒來時,你會知道只有薄伽梵在場。” 令我驚訝的是,我們稱之為明智的人
……而這些同樣明智的人領導著其他人。瞎子領瞎子,雙雙掉進井裡。他的學位非常偉大——Sat
yavrat 'Siddhantalankar'——知道這一原理的人。沒有開悟,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理。沒有任
何原則是透過閱讀經文而了解的——它們是透過深入內在而了解的。

一滴水等於大海,多麼奇蹟!告訴誰?

尋求者拉希姆驚訝地看著自己。

拉希姆說,當我審視自己時,我也感到震驚、驚訝、無言以對!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上帝?
這個從內部升起的聲音,這個內部阿納哈克的聲音,這個內部阿罕·梵天的迴聲,這個內部甦醒
的無聲聲音奧姆卡——我自己無法相信我,拉希姆,我,一個像我一樣的普通小人物……我?上
帝?

水滴等於大海…

當我自己發現很難信任時,我該告訴誰,那我該告訴誰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坐在這裡,幫助你相信它。當這種信任到來時,就是與上師坐在一起的薩特桑。
坐在我旁邊不要成為 Siddhantalankaras,要成為 Siddhas,成就者,少於此是不行的。低於這個
值就毫無價值。學習死亡的藝術。死吧,瑜珈士啊,死吧。死如水滴,化為大海。死亡的藝術是
獲得絕對生命的藝術。

非有非無,非空非滿,

如此深不可測,超越感官。

一個孩子在頭頂說話,

他該如何命名?

……本有或非本有……我們不能說神存在,也不能說他不存在。想想,考慮一下。神存在,又不
存在,祂兩者結合,因此祂超越兩者。信徒和無神論者都不認識他。無論是信徒或無神論者都沒
有宗教信仰。當然,無神論者不可能有宗教信仰,但你們稱為信徒的人也沒有宗教信仰。有神論
者和無神論者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信徒說“是”,無神論者說“不是”。兩人都只選了一半。
上帝存在,又不存在,二者並存、在一起、同時。他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種不存在的方式。他的豐
滿充滿了空虛。他的存在就像缺席一樣。上帝包含了所有的矛盾。這就是最根本的矛盾:是或不
是。如果你說是,那隻是一半。那麼當事情不存在時,它們會去哪裡呢?即使它們不在,它們也
一定在某個地方。即使他們不存在,他們也必須繼續存在於某個地方。

有一棵樹,一棵大樹。上面已經長出了一顆種子。樹會死,現在你種下種子,它又會變成一棵樹。
種子是什麼?這是樹的非存在,是樹的無形。如果你打破種子並打開它,你將找不到一棵樹。無
論你如何尋找,都找不到種子中的樹。那棵樹去哪了?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樹隱藏在種子中。現
在它被隱藏為缺席。然後它出現並且明顯,現在消失並且隱藏。把種子種在土裡,並給予適當的
照顧,它又會長成一棵樹。請注意,當樹長出來時,種子就消失了:兩者不能共存。樹消失了,
它變成了種子;種子消失了,它變成了樹。

這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你無法同時看到兩面,不是嗎?試試吧,一枚硬幣很小,可以拿在手
上。嘗試同時充分看到雙方。你將會遇到困難。當你看到一面時,另一面是看不見的,當你看到
另一面時,第一面就會消失。但當第一個消失時,你會說它不是嗎?
創造是神的一種形式,毀滅是另一種形式。他的一種形式是在場,另一種形式是缺席。當您敲擊
維納琴的琴弦時,音樂就會響起。它在哪裡?剛才在哪裡?那是在虛空中。它確實存在。如果它
不存在,它就不會出現。它隱藏在某個很深的洞穴裡。當你觸動琴弦時,你就呼喚了它。你觸摸
琴弦並給予它靈感。歌聲已經睡著了。它醒了。音樂家不產生聲音,他只是喚醒聲音──喚醒沉
睡者。誰生出聲音?沒有辦法發出聲音。

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什麼可以被創造,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毀滅。現在科學也同意了。

你無法創造或摧毀哪怕是一小粒沙子。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添加到宇宙中或從宇宙中刪除。它保持
原樣。但事物仍然不斷出現和消失。這就像戲劇中的演員消失在幕後又重新出現一樣。只是窗簾
的升起和落下。樹消失了,意味著帷幕落下。那棵樹已經躲到了窗簾後面,變成了一顆種子。帷
幕升起,種子再次長成一棵樹。

當你看到一個人死去時,你實際上看到了什麼?上帝的「不」形式:現在是,現在不是。曾經的
東西會變成不存在的東西,不存在的東西又會變成現在的東西。信徒選擇一半,無神論者也選擇
一半。兩者沒有差別。每個人都只選擇了天平中的一盤。兩人都打破了天秤。天平的兩個平底鍋
都是需要的。音階是兩個平底鍋加上其他東西的組合。存在是存在與不存在加上更多東西的總和。

信徒害怕,無神論者也害怕。

如果你了解信徒的恐懼和無神論者的恐懼,你就會知道一件非常令人驚訝的事:這兩者之間沒有
差別。它們的根本根源都是恐懼。信徒害怕,「我不知道死後會發生什麼,我不知道出生前會發
生什麼。我不知道,我會孤單一人嗎?妻子會消失,朋友會消失,爸爸,媽媽,全家都會被拋在
後面。我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一切都會被拋在後面。我將一個人走一段孤獨的旅程。沒有同伴,
沒有同路人。相信上帝,這個信念會有陪伴。至少他會和我在一起。”

他出於恐懼而相信上帝。人們在寺廟和清真寺跪拜祈禱是出於恐懼。每當出於恐懼而祈禱時,它
就被弄髒了。就連寺廟也因為你們的禱告而變得骯髒。由於你們的祈禱的骯髒,寺廟已經變成了
政治中心。這裡也存在著爭吵和打鬥、暴力和敵意、競爭。寺廟和清真寺除了互相爭鬥之外什麼
都不做。

信徒感到害怕。無神論者也處於恐懼之中。當我這麼說的時候你會感到有點驚訝。通常人們認為,
如果無神論者害怕,他就會相信上帝。人們試圖讓他感到害怕,卻未能讓他產生對地獄的恐懼。
他們繪製了非常精緻的地獄場景,鳥瞰圖。它們描繪了地獄的全貌:熊熊的烈火、沸騰的大鍋、
可怕的魔鬼,它們會殘酷地折磨你、毆打你、把你扔進烈火裡。他們如此恐怖,而無神論者卻不
相信上帝,所以人們認為也許無神論者無所畏懼。他們錯了。

任何深入觀察人類心靈的人都會發現,無神論者否認上帝,因為祂也害怕。他的否認也是出於恐
懼。他害怕上帝可能存在。然後就會有地獄和天堂。將會有罪惡和美德。如果上帝存在,那麼有
一天他將不得不對他負責。如果有上帝的話,那麼一定有一雙眼睛在看著我們。有人在檢查我們,
某個地方保存著我們的生活記錄,我們要對某人負責,我們不能就這樣擺脫它。如果有神的話,
我們就必須改造自己。然後我們就必須活得能夠在他面前昂首挺胸。

如果上帝存在的話,無神論者就會感到另一種恐懼。如果真有神,我就得去尋找他,我就得拿命
去冒險。它並不便宜。如果沒有神,那就容易多了,那麼我們就自由了。擺脫了上帝,你也就擺
脫了天堂和地獄。既不懼怕地獄,也不懼怕錯過天堂。也不擔心那些在寺廟裡做禮拜的人會上天
堂。它不存在。誰曾經去過天堂?誰會去?在哪裡?人無法在死亡後倖存下來。什麼德行?什麼
罪?

東方無神論的始祖查瓦卡人說:“別擔心,即使要藉錢,也可以享受吃黃油的樂趣。” 不用擔心
還錢的事。誰借?誰還錢?一個人死了,一切都被拋在了身後——你的和他的。之後什麼都沒有
留下。當什麼都沒有剩下的時候,恐懼是什麼。如果你想犯罪,那就犯罪吧。如果你想作惡,就
去做吧。以你想要的方式自由地生活。人生只有兩天,拋開一切煩惱,過得有格調。即使對方受
到傷害,即使對方遭受暴力,也不必擔心。什麼暴力,什麼傷害?這都是祭司們為了嚇唬你而製
造的假象。

但如果我們進入查瓦卡人的內心,同樣的恐懼也會存在。他出於恐懼而否認上帝。

你有沒有註意到,有很多人否認鬼魂的存在——只是出於恐懼。你一定認識這樣的人,他們說:
“不,鬼魂不存在。” 但當他們說「不,不…」時,請仔細觀察他們的表情。

有一次,一位女士到我家作客。她不相信上帝。她會說:“上帝根本不存在。”

我說:“先不說神,你相信有鬼嗎?”

她說:“一點也不,都是胡說八道。”

我說:“重新考慮一下,因為今晚只有你、我和這個房子。我不能說我可以安排與上帝的會面,
但我可以安排與鬼魂的會面。”

她說:“你在說什麼?世界上根本沒有鬼。”

但我看得出來她很緊張。她開始到處尋找。夜越來越深了。我說:“那好吧,我會把一切都告訴
你的。”

她說:“我根本不相信他們。你會告訴我什麼?我根本不相信他們。”

我說:「這不是信不信的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有一個洗衣工住在這棟房子的所在地。
他剛結婚。他可愛的新娘來住了和他在一起。新娘在各方面都很美麗,只有一個例外:她只有一
隻眼睛。皮膚很白,身體比例美麗,只是少了一隻眼睛。” ……我給她畫了一幅生動的圖畫。
「洗衣工必須去參戰——他被徵召入伍了。不斷收到信件說他要來,他很快就會來。洗衣女工一
直在等待,等待,等待。他從來沒有來過,他在戰爭中被殺了。

「洗衣婦在等待他的時候死了,變成了鬼。她仍然住在這所房子裡,等待他回來。她只有一隻眼
睛,是一個淺色皮膚的女人,長著黑長髮。她穿著紅色紗麗。”
她堅稱:“我不相信有鬼。” 但我看到她緊張地看著這邊,那邊。

我說:「我告訴你這一切是因為今晚你第一次住在這裡。每當有新人入住時,第一個晚上,洗衣
婦就會在半夜過來,拉開毯子看看是否有新人入住。她的男人回來了。”

這時,她的臉色開始變得蒼白。她說:“你在說什麼?像你這樣有教養的人還相信鬼魂之類的東
西?”

我說:「這不是信不信的問題。但有必要警告你,否則你可能會太害怕了。現在我告訴你,如果
一個穿著紅色紗麗的單眼、淺膚色的女人扯下你的毯子,不要「別害怕。她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
人,只是掀開毯子,失望地跺著地板,然後就走開了。

「我再告訴你她的一個特點……」我當年住的那間屋子的主人,有晚上磨牙的習慣。晚上有幾次
他會開始磨牙。於是我說:「我再告訴你這個女人的一個習慣,當她走進房間時,她會磨牙。當
然,她已經等了這麼久了。歲月已經過去了。她曾愛過他,她帶著憤怒而來現在,洗衣工欺騙了
她,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她咬牙切齒,你一開始可能會聽到咬牙的聲音。”

她說:“你在胡說什麼?我根本不相信他們。請你停止這樣的談話。你毫無必要地試圖嚇唬
我。”

我說:“如果你不相信他們,那就沒什麼好害怕的。”

我們就這樣一直聊到十二點。我說:“現在你最好去睡覺了。” 她去了自己的房間。偏偏她剛躺
下,主人就咬牙切齒。他正在隔壁房間睡覺。我有信心,他是值得信賴的。晚上他至少會做十次。
他偶爾會磨碎它們。她走過去,躺在床上關了燈,他咬牙切齒。她尖叫起來。我衝到她的房間,
打開燈。她驚訝得幾乎癱瘓,指著房間的角落:“看!她就站在那裡。”

我試著用數百萬種方式向她解釋鬼魂不存在。她說:“我不敢相信你。它們確實存在……她就站
在那裡!和你所描述的一模一樣:一隻眼睛,淺膚色,黑髮,紅色紗麗,磨牙。”

整個晚上我都在受苦,因為她不睡覺也不讓我睡。她會說:“現在我睡不著了。” 如果我睡著了,
她會再來說:“你說她會掀開毯子,她會這麼近嗎?”

我會對她說:“世界上真的有鬼嗎?那隻是想像而已。我只是給你講一個故事,只是為了證明…
…”

她晚上發燒了,我只好打電話給醫生。和我住在一起的人說:“你製造了不必要的問題。”

第二天早上,那個女人就離開了。她再也沒有回來。我好幾次給她發訊息,希望有一天能去看她。
她說她永遠進不了那棟房子。我要解釋一下,鬼魂並不存在。她會說:“你想愚弄誰?別說了,
我自己也經歷過。”

請記住,您通常會開始否認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否認,這樣你就不會記得你害怕。如果它不存在,
那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信徒和無神論者之間沒有任何區別。只有一個人積極地害怕,另一個人消極地害怕。差別只是積
極和消極,但都害怕。出於恐懼,無神論者說上帝不存在。一旦你相信上帝,更多的事情就會隨
之而來,那就是你必須相信,這讓祂顫抖。信徒說上帝存在,他以積極的方式感到害怕。他說:
“上帝存在,如果我不相信他,如果我不讚美他,如果我不向他祈禱,如果我不說服他,我就會
受到折磨。”

真正虔誠的人說,神是兩者兼具。上帝超越信徒和無神論者的概念和信仰。

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
既不能說他是,也不能說他不是。

....既不空虛也不充實...

不能說他是空的,也不能說他是滿的。

... 如此深不可測,超越感官。

真是深不可測。我們的任何言語都無法衡量他。我們的言語就像小茶匙,他就像海洋!這些茶匙
無法容納海洋,也無法測量海洋。我們所有的措施都非常小。我們的手很小。我們的能力很小。
他的廣闊是無限的。祂是無限的。... 如此深不可測,超越感官。

拉希姆說,

關於深不可測的言語無法說或聽

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

關於深不可測的字...

他就是這麼深不可測!試著理解這個詞深不可測的意思。深不可測是指我們無法測量、超越深度
的深度。無論我們嘗試多少萬種方法,我們都無法了解他,因為他是無深度的。而那些去測量他
深度的人,也慢慢地融入了他。

據說有一次,兩個鹽娃娃去探索海洋深處。他們跳進了海裡。那裡聚集了一群人。在海灘上,一
場市集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大家都來了。他們連續等待了好幾天,但最終市集變得空無一人,
那些鹽娃娃再也沒有回到地面。鹽娃娃不僅無法測出深度,而且本身也被溶解了。「尋找,尋找,
朋友啊,卡比爾消失了。” 他們去尋找,結果卻消失了。探索海洋的鹽娃娃能存活多久?他們一
定已經溶解了。他們是海洋的一部分,這就是他們產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我們也是鹽娃娃。他是
一片海洋。我們將去找他並解散。

深不可測並不意味著簡單的未知。未知意味著有一天可以知道的事情。今天已知的東西曾經是未
知的。人類從未在月球上行走過,但現在他做到了。迄今為止,月亮還不為人所知,但現在它已
為人所知。我們以前不知道原子的奧秘,但現在我們知道了。

神不僅僅是未知的。這就是宗教與科學的差別。宗教認為,宇宙中有三種類型的事物:已知的-
已經知道的;未知的-將會為人所知;以及不可知的──不為人所知,也永遠不會為人所知。科
學說宇宙中只有兩類:已知的和未知的。科學將宇宙分為兩類-已知的和未知的。不可知:宗教
的全部本質都隱藏在這個字裡。有一種東西從未為人所知,也永遠不會為人所知,因為它是如此
神秘,以至於尋求它的人都會消失在其中。

關於深不可測的言語無法說或聽

當尋求者本身消散時,那麼誰來告訴、說什麼、怎麼說?所有的字都很小,很淺。生活中你也有
經歷。清晨醒來,花園裡的太陽正在升起,樹木也甦醒了。空氣中瀰漫著新鮮泥土的味道——也
許剛下過雨。草葉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鳥兒開始唱歌了。孔雀翩翩起舞,杜鵑鳴叫。
花朵盛開,蓮花綻放花瓣。你看到了這一切。它不是超出你的感官,而是在他們的掌握之中。這
對你來說不是未知的,而是已知的。你會體驗到這一切的美麗。如果有人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它,
你會說什麼?只是這樣:它很美麗,非常美麗。但這有什麼描述嗎?在這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芬芳,沒有盛開的蓮花,沒有鳥鳴,沒有露珠,沒有樹木的綠色,沒有開
闊的天空。裡面什麼也沒有。這‘非常美麗’裡面有什麼?什麼都沒有,只有幾個字母。

就好像你寫下「燈」字,掛在牆上,它會照亮夜晚嗎?夜色已深,而且仍將是黑暗。談論燈並不
照亮。

一位女士告訴畢加索,“昨天我在朋友家裡看到了你的畫——你的自畫像。它是如此美麗,如此
可愛,我無法控制自己。我吻了它。”

畢卡索問道:“然後發生了什麼?這幅畫吻了你嗎?”

女人說:“你說什麼?當然不是!”

畢卡索說:“那這不是我的肖像。”

穆拉·納斯魯丁的鄰居告訴他:“讓你的孩子遵守規矩,他已經開始騷擾女性了……昨天他向我
妻子扔了一塊小石子。”

穆拉問道:“她被擊中了嗎?”

鄰居說:“沒有。”

穆拉回答說:“那一定是別人的兒子。我的兒子擊中了目標。一定是別人的——這是一個誤
會。”

同樣畢卡索也說過:“這不可能是我的肖像。那不是我。你的吻沒有反應?太浪費了!這不是我,
我會做出反應的。”

但圖片沒有反應。圖片不足。我們的歌曲、我們的話語、我們的經文也都達不到要求。甚至我們
所經歷的世俗事物也無法描述...

一位母親愛她的孩子。怎麼說呢?愛這個詞到底是什麼,大家都可以重複。如果你說我非常愛我
的兒子,或者我非常愛我的妻子,這代表什麼?這裡的人也說我喜歡冰淇淋。有人說我非常喜歡
我的車。如果對冰淇淋和汽車也有熱愛,那還有什麼意義呢?當你說我很愛我的妻子時,是你的
妻子還是冰淇淋?愛情有什麼意義?

我們的話很小。我們在很多方面都使用這些相同的小詞。他們有限制。甚至我們世俗的經驗也無
法包含在其中。絕對的體驗,終極的體驗——當所有的思想都變得沉默、安靜,當人超越語言,
所有錯綜複雜的邏輯都被拋在腦後,輕率的思想盛行——體驗過它的人將無法表達它。

知道的人不說...

那些知道的人,也不能說。從來沒有人能夠說出這一點。你以為我每天都對你說這句話嗎?不,
我設法說出其他一切,但深不可測的仍然是深不可測的。我設法談論了很多關於它和圍繞它的事
情,但沒有任何言語能夠擊中目標。其他一切都可以說,但所有的說法都只不過是指示而已。

不要堅持我所說的話。我所說的只是一個里程碑。上面有一個箭頭表示德里在前方一百英里。不
要坐下來堅持認為你已經到達德里的里程碑。我說的話就像用手指著月亮一樣。不要開始崇拜手
指。所有的經文都是指著月亮的手指。沒有手指顯現出月亮本身。但聰明人都明白其中的涵義。
對聰明人來說,一個提示就夠了。

一個人來到佛陀面前,說:“我來是為了聽聽不能說的話。” 佛陀閉上了眼睛。見佛閉目,那人
便坐下來閉目。阿難,佛陀的侍者和常伴,就坐在旁邊。他開始警覺,有事情發生了。他一定是
在打瞌睡──怎麼辦,只是坐著坐著?他一定是在打哈欠。他看到有事情發生。這個人說他來聽
不能說的話,佛陀閉上眼睛,沉默了。這個男人也坐下來,閉上了眼睛。兩人都沉浸在狂喜之中。
彷彿他們在遙遠的某個地方默默地相會。阿難在一旁看著,他覺得一定有什麼事發生,但雙方都
沒有說話。言語不會離開嘴唇,也不會到達耳朵,但肯定會發生一些事情。他感覺到有一個無形
的存在。彷彿兩者都淹沒在一個能量場之中。半小時後,那個人就站了起來。淚水從他的眼中流
淌出來。他頂禮佛足,向佛陀問安,說道:“我有福了。我正在尋找這樣一個能不言而喻的人。
而你說得非常好。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當他離開佛陀時,他欣喜若狂,流下了眼淚。他一離開,阿難就問:「那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你什麼也沒說,他也沒有聽到任何聲音。當他離開時,他觸碰你的腳,你以如此壓倒性的全然加
持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身上。” “你怎麼了?”

佛陀說:「阿難,你知道當你年輕的時候,當我們都年輕的時候…」他們是表兄弟,佛陀和阿難,
在同一個皇宮長大。他們一起長大。「你非常喜歡馬。你很清楚,有些馬即使你打敗了它們,也
會停頓。你繼續鞭打它們,它們只是一動不動,它們非常頑固。還有一些馬,你鞭打它們一點點
他們移動。還有一些人不需要鞭打,只要鞭子一響,不用擊打就發出聲音,他們就開始奔跑。還
有一些人——你很了解他們——對他們來說,甚至是鞭子感覺像是一種侮辱。只有鞭子的影子,
他們飛奔。這個人是最後一種人。鞭子的影子。我什麼也沒對他說。我只是潛入虛無,他瞥見了
我的影子。然後交流,薩特桑發生了。這就是薩特桑。”

佛不是不說話。他對那些只能聽懂說話的人說話。他不說話的人慢慢開始懂得不說話。說話只是
為不說話做準備。

薩特桑有兩種形式。其一,師父在說話,因為你仍然只聽得懂說話——即使理解那也太多了……
另一個時刻到來了——最終的時刻——那時不再有說話的問題,當師父坐下時,你就在坐在他旁
邊。在古代,這個時刻被稱為「奧義書-坐在大師身邊」。《奧義書》就是從這種靠近的坐姿中
誕生的。他們的名字變成了「奧義書——坐在附近」。師父附近的虛空中所聽到的音樂已經聚集
起來。《奧義書》就是由此而來。奧義書的意思是坐在附近,奧義書的意思是薩特桑。

不,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

因此,如果有人說他會幫助你認識上帝,請小心。你會被騙的。只會給你言語。一個自稱認識上
帝的人的主張將被證明是致命的。上帝永遠不為人所知。認識他的人就是他。認識者和被認識者
之間仍然沒有分離。在那裡,知曉者、知曉者和被知曉者不再分裂。在那裡,認識者融入了已知
之中。在那裡,已知融入認知者之中。這就是為什麼他被稱為深不可測。他的深度無法測量,因
為深度採集器消失了。「尋找,尋找,朋友啊,卡比爾消失了。”

非有非無,非空非滿,
如此深不可測,超越感官。

一個孩子在頭頂說話,

他該如何命名?

當有人準備好忍受這種深不可測的事情時,當有人找到勇氣投入其中時,這種勇氣的定義就是: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戈拉克死了,看見了。

消失,死亡:然後是看見,然後是相遇。消失,則搜尋完成。在這樣的人身上,一種新的表達方
式從大腦產生。

一個孩子在頭頂說話…

在他的王冠上,千瓣蓮花盛開,在他的大腦中,寂靜誕生了。當所有的念頭都消失了,當自我消
失了,當連「我是」的感覺也不存在時,當只有寂靜、平和、空虛時——這就是所謂的三摩地。
然後三摩地就果報了!然後你就會覺醒。但腦子裡卻沒有任何思緒在流動。念頭的軌跡變得寂靜,
變得安靜,沒有旅行者移動在那裡——沒有念頭的心,沒有念頭目標的心。你只是一面純粹的鏡
子,現在沒有影子,沒有反射。在這種狀態下,你內心的蓮花綻放。然後你的大腦就會產生沉默。
沒有什麼可以填補它。你僅作為一個空洞的神聖空虛而存在。

一個孩子在頭頂說話,
然後是他天真無邪的聲音,就像小孩子快樂的尖叫聲!就像剛出生的嬰兒的聲音!嶄新的、新鮮
的、剛剛沐浴過的——聽到剛沐浴過的處女的聲音。他的聲音很有經驗。

穆罕默德就是在這種狀態下聽到了《古蘭經》。在同樣的狀態下,先知聽到了吠陀經。在同一狀
態下,世界上所有重要的經典誕生了。它們都超越人類──人類沒有創造它們。人的手不參與其
中。神已經流過,人只是開闢了一條通道。

一個孩子在頭頂說話,

他該如何命名?

而內心產生的那種無辜的聲音是無法命名的。它是無名的。也不能賦予它任何屬性,因為所有屬
性都設定了限制;它是無限的、無限的。水滴變成了海洋。水滴蒸發了,變成了天空。現在誰來
發言?能說什麼?

當有人從那裡回來時,他會變得啞巴,完全啞口無言。他說了很多,談到了其他一切。他說如何
到達那裡,他說通過哪條路徑到達,他說你將通過哪些技術到達那裡。但在那裡發生的事情——
對此他完全保持沉默。他說:「你自己去,親眼看看。我會告訴你打開窗戶的方法。我會告訴你
用什麼鑰匙才能把鎖打開。但是你將看到的,只有當你走吧!沒有人能把那種達顯、那種願景借
給任何人。”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但在經歷過這種情況的人的生活中可以觀察到一些事情。這些都是非常美麗的陳述,非常深刻的
陳述。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你會看到他笑著玩耍。生活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場演戲。你不會發現他是認真的。這就是大師的標
準——你不會覺得他嚴肅或悲傷。你會發現他在笑。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對他來說,一切都是笑聲和遊戲——所有神聖的遊戲。因此,我們稱克里希納為完美的化身。羅
摩很嚴肅,他只記錄瑣事:他按照行為規則生活,他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人。克里希納不尊重
——沒有規則,沒有行為。對克里希納來說,生命是神聖的遊戲。

生命是一場遊戲。不要將其視為不僅僅是一場遊戲。如果你不把它當成一場遊戲,那麼你立刻就
會遇到麻煩。把它理解為戲劇、表演。演戲有苦嗎?當一個人在一部戲劇中扮演一個角色時,他
會滿懷熱情地去做。即使必須在《拉姆·里拉》中扮演大反派拉瓦那,也不必承受一點痛苦。沒
有人到處自言自語:“哦!我多麼不幸,我必須扮演拉瓦那。” 帷幕一合上,羅摩和羅波那就平
等了。台上他們準備結束彼此的生命,但走到幕後一看,他們正坐著喝茶、閒聊。西塔就坐在兩
人之間──不存在綁架的問題,也不存在營救的問題。

人生是一場戲劇;但只有證得空性的人才能完全了解它是戲劇。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冥想也只不過是遊戲,只不過是笑聲。人們問我:“你們的靜修院怎麼了?這裡的人們歡笑、跳
舞、玩耍、嬉戲!” 靜修所還能是什麼呢?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日夜分享神聖知識。
然後無論白天黑夜,所說的都是神聖的靈感。他走路的方式,他說話的方式。如果他保持沉默,
那麼沉默中就是神聖的靈感。如果他說話,他的話就會受到啟發。如果他跳舞,那就是靈感舞蹈。
如果安靜地坐著,那麼他就安靜地坐在神聖的靈感中。他的整個存在都臣服於神聖,臣服於整體。
現在他不再分離了。這就是他笑的原因,他玩的原因。現在他已經成為神劇的一部分了。

他笑、玩耍、保持心無憂無慮......

只管歡笑玩耍,不要悲傷煩惱,徒勞地讓心嚴肅起來。別難過。

但你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世俗意義上非常困擾,有些人在宗教意義上很困擾。兩人都很悲慘。一
個人追求金錢,他的心就亂了;一個怕錢逃走,心神不安。一個說我能得到的女人越多越好,另
一個說不要讓任何女人進入我的視線,否則一切都會受到干擾。但兩人都心煩意亂,都沒有學會
笑和玩耍。他們還沒學會玩耍的藝術。他們太嚴肅了。他們是超認真的!這種嚴重性就是他們的
病。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日夜分享神聖知識。

他笑、玩耍、保持心無憂無慮......

所以他說笑,玩,別擾亂心。

……這樣堅定不移的人永遠與上帝同在。

然後沉浸在這種歡笑和玩耍中,這種喜悅,沉浸在這種玩耍的汁液中,你總是與神聖在一起。
……這樣堅定不移的人永遠與上帝同在。

然後每一秒你和上帝都會在一起。說在一起也許不對,你們已經成為一體了。這就是以下意義:
……這樣堅定不移的人永遠與上帝同在。你們一刻也沒有分開。團結變得持續。

日夜將心溶入無心,

每一刻,無論是走動或坐著,醒著或睡著,只剩下一件事:將心溶解於無心。將有心轉變為無心
——將“人”轉變為“非人”,禪宗大師也稱之為無心。讓心變得空虛。

什麼是心?對過去的思考,對未來的計畫──這就是心。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大驚小怪,對應該發
生的事情抱持期望——這就是心。過去和未來都已不復存在。還剩下什麼?——現在。

笑、玩、冥想的秘訣…

只剩下這個純粹的當下,連一絲思想的影子都沒有。但你卻糾纏在不存在的過去,糾纏在尚未發
生的未來。有些人以過去為導向,他們的眼睛盯著過去。有些人是面向未來的,他們的眼睛盯著
前方。兩者都被剝奪了「現狀」。而“現狀”,現在,此時此刻,就是神的顯現。

活在當下。活在當下。那麼悲傷在哪裡呢?

你是否注意到一件事,當下總是多汁的,當下總是幸福的。每當你感到悲傷時,只要看看它,悲
傷要么是對過去的反應,要么是對未來的反應。憂慮和痛苦要不是因為你過去想做而不能做的事
情,就是因為你將來想做但不知道是否能做的事情。你有沒有註意到,你有沒有留意過這個小真
理,當下沒有痛苦,沒有憂慮?是故當下不擾心,憂慮擾心。當下沒有痛苦。當下不識苦。現在
是一個如此小的時刻,痛苦無法融入其中。現在只能容納天堂,不能容納地獄。地獄太大了。當
下只能是平靜,只能是快樂,只能是三摩地。
日夜將心溶入無心,

所以轉有心為無心,把心擦乾淨,意思是不去想過去和未來。這一刻已經到來,現在就好好品味
一下吧。就在這一刻……遠處火車駛過的聲音,人們坐在深深的沉默中,沉浸在愛中聽我說話,
你們所有人都一眨不眨地看著我,陽光透過樹林,陣陣風-在哪裡是苦難嗎?如何?這一刻,一
切都是幸福。深入到這幸福之中。喝下這幸福。這是值得倒的酒。這是人們必須加入的小酒館。

一個人永遠不會擁有超過一個時刻——兩個時刻永遠不會同時出現。夠了,只活一會兒。

耶穌問他的門徒:「你們看到田野裡盛開的百合花了嗎?它們的美麗是什麼?它們美麗的秘密是
什麼?可憐的百合花,它們美麗的秘密是什麼?它們的芬芳從何而來?而我告訴你們,”耶穌說,
“即使所羅門皇帝在他最輝煌的時候,也不如這些野地裡的百合花美麗。” 她們美麗的秘訣是什
麼?只有一個秘密:過去的就過去了,未來的還沒來。他們既不為昨天擔憂,也不為明天焦慮。
他們就在這裡。”

耶穌對門徒說:“所以,不要想明天。” 所有的焦慮都是為了明天。這一刻沒有任何焦慮。沒有
焦慮、沒有思考、沒有憂慮,就沒有頭腦。哪裡沒有思想,哪裡就有上帝。心靈的死亡就是神的
體驗。

死吧,瑜珈士啊,死吧。

希望破滅,仍無希望…

頭腦是從你的希望中誕生的。頭腦是對更多的需求。頭腦說更多,更多……無論你給它什麼,它
都太少了,它想要更多。這種「更多」的疾病是如此古老,以至於無論你給予多少,頭腦從其古
老的習慣中都會繼續要求更多。它有一千,它會要一百萬。你給它一百萬,它就會要求十億。它
會繼續詢問。它永遠不會到達對你說,夠了!永遠不會足夠,永遠不會結束。
因此,心繼續運轉。它也讓像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人繼續奔跑。每個人都在奔跑,奔跑……然後
在奔跑中死去。除了這種野心之外,你從搖籃到墳墓還有什麼?這場比賽的結果如何?誰曾從中
取得什麼成就?

希望破滅,仍無希望…

試著去理解其中的區別,「絕望」這個詞並不具有你現在賦予它的意義。我們開始稱一個不高興、
沮喪地坐著的人是絕望的。我們歪曲了這個詞。「絕望」這個字的意思是:一個放棄了所有希望
的人。一個放棄所有希望的人不可能是現代意義上的絕望。從這個意義上說,絕望是指一個人的
希望沒有實現。然後就是絕望和絕望。

試著正確理解「絕望」這個詞的現代意義。現代意義是你希望而希望沒有實現——因此絕望,因
此你不高興。你想中彩票,但你沒有。

有一天,穆拉·納斯魯丁一臉沮喪地坐著。鄰居問他:“你看起來很傷心,你應該高興!我聽說
你叔叔上週去世了,給你留下了五萬美元,你應該高興。”

那斯魯丁說:「是的,我很高興,但現在不高興了。上週我叔叔去世了,他留下了五萬美元。在
我另一個叔叔去世前一周,他留下了十萬美元,但現在將近一個星期了,沒有人死亡……我感到
非常絕望!這週快結束了,已經是周六了,明天是周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死亡。”

別笑,這就是頭腦的運作方式。你給予的越多,它就越成為乞丐。越多越窮。最偉大的皇帝都站
著伸出雙手乞求更多。

「絕望」這個字的古老意義是非常深刻、非常深刻、非常有意義的。意思是當一個人的希望破滅
了,他的絕望也跟著消失了。既沒有希望,也沒有絕望;這種狀態稱為絕望。希望——更少,沒
有希望。隨著希望的消失,絕望也消失了。一個沒有成功志向的人怎麼會失敗呢?你怎麼能讓一
個沒有希望的人失望呢?
老子說過:“沒有人能打敗我,因為我心裡沒有求勝的慾望。來吧,誰都可以打敗我。沒有人能
打敗我,因為我沒有求勝的慾望。”

如果你攻擊老子,他會自己平躺著說:「來吧,兄弟,坐在我身上,宣揚一下你的勝利,然後回
家吧。我根本沒有勝利的慾望,你怎麼能打敗呢?」我?” 你只能打敗一個渴望勝利的人。只有
充滿希望的人才會陷入絕望。

絕望的本義是非常可貴的。當一個空間既沒有希望又沒有希望時,它就被稱為「絕望」。這就是
它該有的樣子。如果你暗示了絕望的意思,那麼說: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他笑、玩耍、保持心無憂無慮......

不,這毫無意義。絕望的意思是:我放棄了所有的希望。現在我不問了。現在我不再是乞丐了。
現在我對未來不抱任何期望。發生的事就發生了,沒發生的事就沒有發生。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
欣喜若狂。歡笑、玩耍、冥想的秘訣……無論是什麼,我都很滿意。事實上,我連一根頭髮都不
想動。他一直在付出,他也會繼續付出。我每時每刻都過著幸福的生活。有趣的是,一個人生活
得越幸福,他就越幸福。一個人活得越悲慘,他的痛苦就越多。因為我們存在中所創造的一切都
會被我們吸引。我們成為一塊磁鐵。

耶穌有句名言:“有的,還要加給;沒有的,連他們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
聲明。那些有的人會得到更多,而那些沒有的人甚至會被奪走,這似乎是非常不公平的。但不,
耶穌的話中沒有任何不公義之處。這是一個簡單直接的生命法則。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
你是幸福的,你會變得更幸福。如果你能笑,你的笑就會有更多的維度。如果你會跳舞,你的舞
蹈就會越來越有節奏。如果你會唱歌,整個天空都會和你一起唱歌,山脈會和你一起唱歌,月亮
和星星會和你一起唱歌。如果你開始哭泣,並開始感到不安,那麼不安就會從四面八方向你襲來。

你吸引的東西和你本身的東西一樣。這是絕對的生命法則。無論你是什麼,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
在你身上。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快樂的人會變得更快樂。一個平和的人會變得更平和。一個不安的
人會變得更加不安,一個痛苦的人會變得更加痛苦。你正在練習它。一個痛苦的人正在實踐痛苦。

一天早上,穆拉·納斯魯丁因咳嗽和氣喘去看醫生。醫生問道:“那斯魯丁,你怎麼樣?看來你
的咳嗽已經好轉了。”

他說:「為什麼不應該呢?我已經練習了三週了。為什麼它不能變得更好?我練習了一整夜,它
變得更有節奏,樂器正在微調 - 為什麼不應該」沒有改善嗎?”

請記住,人們很擅長讓自己變得痛苦。我認識成千上萬的人,他們很擅長讓自己變得痛苦。他們
是痛苦的藝術家。即使沒有痛苦,他們也會製造痛苦。他們的技術如此高超,他們的專業知識如
此之高,以至於即使沒有刺,他們也會設法用刺刺自己。花對他們來說也變成了刺。

這道場是個極樂世界,但人來到這裡卻變得痛苦不堪!看到其他人如此欣喜若狂,他們會變得痛
苦。這是怎麼回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宗教?他們宗教的意義是人們坐在墳墓裡——一隻腳踩在
墳墓裡,手裡拿著念珠,死了,樹樁,所有的葉子都掉光了……當這個樹樁上沒有花出現,也沒
有當鳥兒唱歌時,他們就死了。說:“啊哈!這就是宗教。這位聖人已經達到了意識的最高
峰。”

你變得悲慘了。現在你只懂得痛苦的語言,你只認識痛苦。你已經變得如此擅長處理痛苦,以至
於你只能與痛苦的人打交道。因此,聖人越是折磨自己,就越會吸引更多的人群。

人們問我為什麼很少印度人來找我──這是有原因的。印度已經成為苦難專家。幾千年來,它已
經掌握了折磨自己的高超技藝。人們佈置一張荊棘床,睡在上面,好像沒有荊棘就睡不著一樣。
天氣已經像火一樣熱,他們坐在火堆的周圍。屍體已經要化成灰了,他們把灰抹得全身都是。這
個國家已經經歷了太多的痛苦。

我的訊息是關於幸福的:笑、玩耍、冥想的訣竅……所以這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他們感到非常不
舒服。他們根本無法接受舞蹈與冥想有任何關係,音樂與冥想有任何關係。他們不明白這一點。
然後他們肯定會對我充滿憤怒。在他們的心中,只有對這個獨特的地方的仇恨和敵意。他們緊緊
抓住自己的痛苦。他們還沒準備好放棄痛苦。在這個國家改掉苦難的習慣之前,它的祝福時刻不
會到來。

我告訴你,宗教並不要求你痛苦。宗教是對幸福的追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稱神為「sat-chit-an
and,真理-意識-極樂」。宗教是對終極幸福和宇宙所有歡樂的追求,微小的幸福都將轉化為寺廟
的階梯。認為一個人要放棄這個世界的歡樂才能達到「sat-chit-anand」的狀態,這是一種錯誤
的想法。因為一個人連這個世界的狂喜都還沒準備好,他怎麼能鼓起勇氣去接受敬虔呢?不能享
受小樂的人,怎能承受那大樂呢?一杯水都不能喝的人,怎麼能喝到大海入喉呢?不,他會淹死,
他會死。

在我的想像中,這個世界就是一所學校。在這裡,我們接受一些小課程……看花兒,像花兒一樣
綻放。看看彩虹,把你的生活染上彩虹的顏色。聆聽音樂並成為音樂。讓你的歌也出現。

你看過鳥中的聖人嗎?……坐在苦行僧的火邊,身上沾滿灰燼,哭泣,他的叉狀拐杖插在地上,
禁食......

你有看過哪棵樹可以稱為聖樹嗎?樹木已將根扎入大地,它正在飲用大地的汁液。它已經綻放出
花朵,正在與星星低語。除了人類以外,你還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聖人嗎?除了人類之外,你還發
現過其他地方的痛苦嗎?

考慮一下。自然遠遠落後於人類,但動物、鳥類和植物比你幸福。你怎麼了?什麼困擾著你?病
人已經控制了你的思想。瘋狂的人已經控制了你的思想。無法幸福的人卻歌頌苦難。不懂幸福藝
術的下等人卻歌頌痛苦。他們用這樣的論點將這個想法灌輸到你的腦海中:如果你很痛苦,你就
會被上帝所愛。

戈拉克還說了一些別的話。我說點別的。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日夜分享神聖知識。

然後你的行走、坐著、說話、呼吸,一切都成為神聖靈感的表達。

他笑、玩耍、保持心無憂無慮

這樣堅定不移的人永遠與神同在。

然後 Satsang 將點擊。那麼你就已經與神同在了。然後他就跟你在一起了,那就沒有差別了。

希望落空仍無希望

創造者梵天說:“我是你的僕人。”

更何況人類呢,甚至梵天也會來向你充滿幸福的生活鞠躬,說:“我是你的僕人。” 連眾神也會
對變得幸福的人表示讚美。連諸神都嫉妒他。

現在你的處境連地獄裡的人都會憐憫你。他們可能會說,讓我們不要犯下任何罪孽,以至於我們
必須出生在地球上——尤其是不要出生在印度這片神聖的土地上。這就是地獄中流行的謠言。

曾經我們寫過這樣的故事:佛陀成道時,諸神從天而降,俯伏在他的腳下;當馬哈維亞覺醒時,
天上灑下鮮花,諸神來聽他講道。當一個人達到極樂的時候,天神也會嫉妒,因為他還沒有達到
極樂。他們正在享受美德的回報。明天獎勵就結束了,他們又要回到現實了。無論他們的幸福有
多長,都是暫時的。只有永遠與神為伴的人才能知道永恆的幸福。他們還沒有在那家永久公司裡。
流下來的,他向上引導,

瑜珈修行者燃燒他的性。

非常重要的一部經!

流下來的,他向上引導,

瑜珈修行者燃燒他的性。

當尋求者不讓自己的幸福向下移動而是向上引導時,他的性就會被灼傷。向下流動的,他向上引
導……他開始向上提升自然向下流動的能量。

三個字必須明白。一是性:性是向下移動的快樂。第二個字是愛:愛是卡在中間的快樂,既不向
下也不向上。第三個字是祈禱:祈禱是向上的快樂。

能量是一樣的。在性中,同樣的能量向下移動,在愛情中,同樣的能量靜止在中間,在祈禱中,
同樣的能量張開翅膀,開始在天空中飛行。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性和三摩地是相連的,它們是相同
的能量,相同的階梯。如果你向下走,那就是性,如果你向上走,那就是三摩地。而兩人之間就
是愛情。愛是門。愛是通往雙方的大門。愛是性之門:如果你的能量向下移動,那麼愛就會成為
性之門。如果你的能量向上移動,那麼愛就會成為三摩地的大門。愛情是神奇的,它是一座橋樑,
因為它是中間。

流下來的,他向上流…

性慾中向下移動的能量現在逐漸甦醒。同樣的能量必須向上吸收。並且不要對抗要被向上帶走的
能量,因為無論你如何對抗,你與它的接觸都會被打破。你會變得害怕任何與你戰鬥的東西。無
論你反對什麼,你都會壓制。對於任何受到抑制的事物來說,向上移動都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為什麼戈拉克和他之後的大師們沒有說要抑制性,而是教導性能量的向上運動。了解其中
的差異。你們所謂的宗教老師教導壓制性,只是壓制它。但鎮壓能做什麼呢?性能量要提煉,而
不是壓抑。性能量是躺在泥土中的鑽石。泥土可以洗掉,但鑽石不能丟掉。不要因為鑽石是泥就
丟掉,否則以後你會後悔的。這就是你們聖人的狀態。他們的情況比你還糟。你還沒找到鑽石,
因為你的鑽石躺在泥土下面,他們掉下了泥土,但鑽石也跟著掉下來了。他們變得像洗衣工的驢
子一樣,既不屬於家,也不屬於河邊的洗衣場。當心分裂時,兩者都會消失,既不能達到虛幻,
也不能達到真實。沒有三摩地的蹤跡,他們過去在性愛中獲得的任何微小的一瞥或幸福的光芒也
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頭腦總是生病的。他們在任何地方都沒有根。他們已經把根拔出了
大地,卻沒有學會讓根在天空紮根的秘訣。秘訣在於,鑽石要經過拋光、清潔、泥巴洗掉。泥巴
化蓮,不要怕泥巴。這就是為什麼蓮花的名字之一是“pankaj”。Pankaj 的意思是從「pank」
(淤泥)中誕生的東西。泥土變成蓮花,如此珍貴,如此可愛,如此美麗的體現。在性的泥漿中
隱藏著三摩地的蓮花,在「欲」的泥漿中隱藏著羅摩的蓮花。

流下來的,他向上流…

所以醒來,了解,熟悉性能量,成為它的見證者。不要與它爭鬥。讓它成為朋友,而不是敵人。
只有朋友才能被說服向上。與性能量攜手同行,慢慢地將它轉化為愛。首先必須將性轉化為愛,
然後將愛轉化為祈禱。如果這三個步驟能夠完成,那麼千瓣蓮花就會在你的內心開放,那個孩子
就會從你頭頂的空虛中誕生。

請記住,孩子是從性中出生的,孩子也是從三摩地出生的。那個孩子就是你的內在存在。那個孩
子是你的崇高形態,你神聖的形態。彷彿克里希納在你之內誕生,彷彿克里希納的誕生已經到來。
奎師那孩子在你之內誕生。

一個孩子在頭頂說話,

他該如何命名?...
流下來的,他向上引導,

瑜珈修行者燃燒他的性。

只有那位瑜珈士才能將性燒成灰燼,將向下移動的能量往上。這不是打仗的問題。

他釋放了他的擁抱,粉碎了幻想…

慢慢地慢慢放開你的懷抱,用瑣碎的東西來降低你身外的東西。逐漸放棄其中有任何意義的想法。
它沒有任何意義。意義隱藏在你內心。

他釋放了他的擁抱,粉碎了幻想…

逐漸放下執著、迷戀、貪婪——因為你在外界所持有的一切都會被死亡奪走。如果你在死亡把它
從你身邊奪走之前自行放手,你就會得到巨大的回報,你就會受到祝福。對於在死亡到來之前放
棄一切的人來說,死亡永遠不會再降臨。那麼他就沒有什麼是死亡可以帶走的了,他已經拋棄了
自己的一切。這稱為桑雅生(sannyas),即棄絕。

而掉落並不意味著逃避。逃跑的人,還在堅持。這就是他逃跑的原因,不然他為什麼要逃跑?如
果有人離開他的妻子跑到森林裡,這只意味著他依戀他的妻子。不然還怕什麼,他怕什麼?

我告訴我的桑雅士,東西可以丟在你所在的地方。逃跑的想法是錯的。逃避是一種懦弱。放手不
是透過逃跑發生的,而是透過醒來發生的。只要帶著覺知去看,慢慢慢慢變得有覺知。你會發現,
根據你的意識,那些毫無價值的東西看起來毫無價值。任何被認為毫無價值的東西,你都無法將
其握在手中。你的擁抱將會被釋放。

他釋放了他的擁抱,粉碎了幻想…
維持者毘濕奴洗腳。

大神毘濕奴來按摩他的腳。大膽的言論!能說出這句話的人,無疑是個有勇氣的人。這就是為什
麼我無法放棄戈拉克——我必須把他列為印度四大大師之一。一個讓毘濕奴給人們按摩腳的人,
他有一些膽識,有一些勇氣。他不是普通人。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戈拉克死了,看見了。

在愛情中,人必須死。愛就是死亡。死者獲得永恆、不朽。

拉希姆,不讚揚愛的給予和索取,

無論勝利或失敗,都將你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無論輸贏,都必須賭上生命。只有這樣……這份愛不是給予和索取的問題,也不是生意。賭上你
的一切。這是一場賭博。

拉希姆騎著蠟馬穿越火海說道,

愛情之路如此艱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

拉希姆說,騎著一匹蠟馬…
就像用蠟製作一匹馬,然後騎著它穿過火。

拉希姆騎著蠟馬穿越火海說道,

如同騎著蠟馬穿過火一樣艱難……先是蠟馬,然後是火……你能逃到哪裡去?你怎麼能逃脫呢?
馬會融化。

拉希姆騎著蠟馬穿越火海說道,

愛情之路如此艱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

這就是愛的道路,如此艱難,因為只有那些準備好去死的人才能進入愛。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但這次的死亡卻有著極大的甜蜜。沒有一種體驗比在冥想中死去更能充滿不死的甘露。只有死了,
才知道:哦!死了的根本不是我。死後留下來的,就是我。本質存留,非本質燒成灰。”

我也教導死亡。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死神戈拉克死後開悟了。

戈拉克說我透過死亡看到了這一點。你也死了,你也消失了。學習這種死亡的藝術。如果你消失
了,你就能獲得它。死者獲得。想要討價還價低於這個價格的人只是在欺騙自己。

今天我們將開始一段獨特的旅程。戈拉克的言論是人類歷史上少數的罕見言論之一。思惟、了解、
領會、內化、活出……讓這些經文繼續在你內心產生共鳴……

笑、玩耍、冥想的秘訣,

日夜分享神聖知識。

他笑、玩耍、保持心無憂無慮

這樣堅定不移的人永遠與神同在。

死吧,瑜珈修行者,死吧!死吧,甜甜快死了。

戈拉克死了,看見了。

今天到此為止。

第 2 章 -未知的呼喚

第 3 章 -自發地生活

第 4 章 -看到看不見的事物

第 5 章 -活在心中

第 6 章 -修習:理解的果實

第 7 章 -獨自漫步
第八章來吧,散播這月光,將自己包裹在其中

第九章記憶智力的思考

第十章音樂,最簡單的冥想方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