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39 卷第 2 期 结 构 工 程 师 Vol. 39 ,No.

2
2023 年 4 月 Structural Engineers Apr. 2023

抗拔工程桩的裂缝控制及配筋设计
邓 涛1 叶井亮 2,* 董静祎 1
(1.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10;2. 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武汉 430050)

摘 要 对于埋深较大的建(构)筑物,抗拔桩桩身配筋通常由裂缝控制。因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抗拔
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值,在工程实践中,各设计人员的取值也不尽相同。若试验加载值取得较大则造成工
程桩的配筋率过大,若试验加载值较小又不能保证桩抗拔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给
出了几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抗拔桩配筋设计及验收检测的方法,同时也对现行规范关于工程桩试验
荷载及地下水浮力下的裂缝计算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抗拔桩,抗拔静载试验,工程桩,裂缝计算

Crack Control and Steel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Uplift Pile


DENG Tao1 YE Jingliang2,* DONG Jingyi1
(1.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Wuhan 430010,China;
2.Wuhan Yucheng Qianli Construction Co.,Ltd.,Wuhan 430050,China)

Abstract For the deep-buried building,the steel reinforcement of the uplift pile is usually controlled by
cracks. Because the maximum loading value of uplift static load test is not given clearly in the code,the value
used by each designer is not the same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f the static load test value used is large,the
steel reinforcement of the pile will be too large,and if the static load test value used is small,the safety
reserve of the pil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can not be guaranteed. Combined with past engineering practice,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safe,reliable,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methods for steel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acceptance testing of uplift piles,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rack calculation of engineering piles under
test load and ground water buoyancy in the current code.
Keywords uplift pile,uplift static load test,engineering pile,crack calculation

桩承载力受抗裂条件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确定
0 引 言 最大加载值,但是由于桩基验收时,若加载值较大
则造成未受检抗拔桩的配筋率较大,若加载值较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小又不能反映出桩的抗拔承载力有一定的安全储
高,
地下空间(地下室、
地下车库、
地下商场、
地下市 备。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几种处理措施,为
政设施等)的利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地下建(构) 抗拔工程桩的配筋设计提供借鉴。
筑物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抗浮设计,
而抗拔
桩是作为地下大型建(构筑物)最常用的抗浮方式。 1 现行规范关于抗拔桩的裂缝设计
对于埋深较大的建(构)筑物,抗拔桩桩身配 要求
筋通常由裂缝控制。虽然现行的《建筑基桩检测
(JGJ 106—2014)
技术规范》 [1]
5.1.2 条提出当抗拔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2]
3.1.7/4

收稿日期:2020-07-23
作者简介:邓 涛,
(197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给水排水工程。
*
联系作者:叶井亮(1985-),男,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E-mail:351799916@qq.com
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39,No. 2 ·162 · Foundation

指出:
“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
应采用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建筑 2 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JGJ 94—2008)
桩基技术规范》 [2]
5.8.8/3 指出:
“对于
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裂缝控制等级桩基,
按荷载效 《 建 筑 基 桩 检 测 技 术 规 范 》(JGJ 106—
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应满足:Wmax≤Wlim 2014)
[1]
3.5.1 规定需通过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判定
(裂缝宽度限值)”;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桩基整体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但是现有的桩身完整
50007—2011) 3.0.5/4 也作了类似以上的规定,且
[3]
性检测手段均只能判定桩身缺陷,
无法对桩的裂缝
其附录 T.0.2/5 明确了工程桩的配筋应满足在最大 宽度作出定量的判断,
当桩身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裂
试验荷载下桩的裂缝宽度控制条件。 缝限值时是存在工程安全隐患的。图 1 是桩身完整
综上所述,
根据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性检测合格的灌注桩抗拔试验完成后,
将桩身向下
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抗拔工程桩的配筋设计应 开挖 1~2 m 发现超限裂缝的照片。根据文献[6],

能满足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按 注桩抗拔试验过程中,
裂缝是沿深度自上至下逐步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桩的裂缝宽度控制条件。 产生的,主要分布于桩身浅部位置。

图1 抗拔桩试桩桩身裂缝照片
Fig.1 Photos of cracks in pile body of uplift test pile

目前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埋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甚至出现桩的纵筋间距不满
深较深、体量较大的建(构)筑物越来越多,这些建 足规范要求的情况。
(构)筑物因为抗浮而采用的抗拔桩所受的上拔力 下面以武汉市某大型地下调蓄池的抗拔桩设
往往比较大,桩身配筋通常由裂缝宽度条件控制。 计说明抗拔静载验收检测时的最大加载值对桩身
虽 然《 桩 基 检 测 技 术 规 范 》(JGJ 106— 配筋的影响。该调蓄池共有抗拔桩 1387 根,全部
2014) 5.1.2 指出:
[1]
“工程桩验收检测时,若抗拔桩 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其中所需抗拔承载力特征
承载力受抗裂条件控制,可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 值 Ra=1 500 kN 的桩有 774 根,
桩身直径 1 000 mm,
加载值”,但是规范中并未明确给出工程桩抗拔静 桩长 22 m,桩身混凝土强度为 C30(水下混凝土配
载验收检测时的最大加载值规定。在工程实践 比),混凝土保护层厚为 50 mm,桩身钢筋级别为
中,各设计人员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设计人员取 HRB400 级 。 根 据《建 筑 地 基 基 础 技 术 规 范》
工程桩所需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Ra 的 1.5 倍作为工 (DB42/ 242—2014)
[4]
10.1.8 条 ,桩 身 的 最 大 裂 缝
程桩验收检测时的最大加载值,有的取 1.35Ra、 限值为 0.2 mm。
1.2Ra,甚至有的设计人员直接取 Ra 作为工程桩 (GB 50010—
根 据《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验收检测时的最大加载值。 2010)
[5]
7.1.2 条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抗拔桩桩身
如果单纯地采用降低工程桩抗拔静载验收检 裂缝,计算公式如下:
测时的最大加载值,比如最大加载值取 Ra,这样 σ d eq
ω max = α crΨ s (1.9c s + 0.08 ) (1)
工程桩的的抗拔静载验收检测就不能反映出桩侧 Es ρ te
岩土阻力的安全储备。如果工程桩抗拔静载验收 f
Ψ = 1.1 - 0.65 tk (2)
ρ te σ s
检测时的最大加载值取地较大,则桩身配筋得比
较大,这样会造成整个工程桩的配筋设计有了太 ∑n d i i
2

∑n ν d
d eq = (3)
多的浪费。另外,过大的桩身配筋也会影响桩身 i i i
·地基基础· ·163 · 结构工程师第 39 卷 第 2 期

Αs + ΑP 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Α s 为受拉区纵向普通钢
ρ te = (4)
Α te 筋截面面积 ;Α p 为受拉区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面
式中:α cr 为构件受力特征系数;Ψ 为裂缝间纵向受 积;d eq 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m);d i 为
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σ s 为按标准组合计算的 受拉区第 i 种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n i 为受拉区第
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应力;E s 为钢 i 种纵向钢筋的根数;ν i 为受拉区第 i 种纵向钢筋
筋的弹性模量;c s 为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 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
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ρ te 为按有效受拉混凝 该桩在不同的最大静载试验加载值作用下桩
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Α te 为有 身的配筋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1 最大加载值对桩身配筋的影响
Table 1 Influence of maximum loading value on reinforcement of pile body
最大加载值 Ra(1 500 kN) 1.2Ra(1 800 kN) 1.35Ra(2 025 kN) 1.5Ra(2 250 kN)
桩身纵筋配筋规格 22 25 30 25 29 28 26 32
桩身纵筋配筋面积/mm2 10 800 14 730 17 864 20 909
桩身纵筋配筋率/% 1.38 1.88 2.28 2.66
裂缝宽度/mm 0.200 0.190 0.190 0.193
(JGJ 94—2008)
注:表中桩身纵筋配筋规格为桩身钢筋间距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2]
4.1.1/3 要求下的最小配筋面积。

从表 1 可以看出,抗拔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值 测的工程桩,该类型工程桩的数量可取相应规范
的取值对该桩桩身配筋影响很大,当最大加载值 要求的桩基检测数量的 2~3 倍,其余工程桩的桩
取 1.5Ra 时桩身配筋要比正常使用时工程桩的配 身纵筋配置均按其所需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Ra 进
筋几乎大一倍,如果所有的工程桩都按此种情况 行设计。图纸中专门用于抗拔静载验收检测的工
配筋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程桩的桩位,设计人员可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桩
基布置并结合地质情况综合确定。由于施工人员
3 裂缝控制的抗拔桩配筋设计的方法 事前并未知晓用于验收检测的桩位,
这样也可以对
桩基成孔及桩身混凝土浇筑质量起到事前、
事中监
对于抗拔桩的配筋设计,如何在满足现行规 督作用。工程桩验收检测时,
在图中专门用于抗拔
范的基础上平衡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应引起设 静载验收检测的桩基中按满足规范要求的数量随
计人员的重视和思考。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本 机抽取进行抗拔静载试验,其余工程桩应在满足
文给出几种处理措施及建议供参考。 (JGJ 106—2014)的基础上进
《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1)设计人员在现场指定桩基孔位放入相应 行桩身质量检测。该方法常用于工程规模较大、

用于抗拔静载验收检测的钢筋笼,其余孔位工程 基数量较多,
地质条件有利于桩基成孔的工程。
桩的桩身纵筋配置均按其所需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3)设计人员在工程桩之外专门设计仅用于
Ra 进行设计。施工人员事前并未知晓用于放入 抗拔静载验收检测的桩,该检测桩不作为工程桩
指定钢筋笼的桩基孔位,设计人员在现场可以结 使用,其余工程桩的桩身纵筋配置均按其所需抗
合桩基成孔的质量有选择性地放入按抗拔静载检 拔承载力特征值 Ra 进行设计。图纸中专门用于
测配置的钢筋笼,这样可以对桩基成孔质量起到 抗拔静载验收检测桩的桩位,设计人员可根据桩
事前、事中监督作用。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只对设 基布置并结合地质情况(所选桩位应能覆盖不同
计人员现场指定放入相应钢筋笼的桩基进行抗拔 的地质情况)综合确定,其数量对同一条件下的工
静载试验,其余工程桩应在满足《桩基检测技术规 程桩可相应额外设计不少于一根且应满足《桩基
(JGJ 106—2014)的 基 础 上 进 行 桩 身 质 量 检
范》 (JGJ 106—2014)中对桩基检测数
检测技术规范》
测。该方法常用于桩基数量较少,地质条件不利 量的要求,桩身配筋无需按裂缝控制,可参照《建
于桩基成孔的工程。规模较大、桩基数量较多的 (GB 50007—2011)附 录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
项目,因为桩基的施工周期比较长,需要设计人员 T.0.2/1,即需满足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拉力
长时间的服务于施工现场,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 大于设计极限承载力的 1.25 倍即可。工程桩验收
(2)设计人员专门设计用于抗拔静载验收检 检测时,由设计人员指定图中专门用于抗拔静载
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39,No. 2 ·164 · Foundation

验收检测的桩基进行抗拔静载试验,同时其他工 拔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配筋设计及验收检测
(JGJ 106—
程桩应在满足《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指明了几种路径,同时也对现行规范关于工程桩
2014)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桩身质量检测。 在试验荷载及地下水浮力下的裂缝计算给出了建
笔者在工程实践中较多采用上述第(2)种处 议,可给予抗拔桩设计一定的启示。
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在抗拔静载
参 考 文 献
试验完成后,工程桩及抗拔验收桩桩身完整性检
测均合格,选取有代表性的桩浅部开挖桩头均未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建筑基桩检测
发现裂缝。 技术规范:JGJ 106—2014[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14.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4 建 议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les:JGJ 106—2014
(1)根据现行的规范,
工程桩应满足在最大试 [S].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验荷载作用下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桩的裂 2014.(in Chinese)
缝宽度控制条件,
但由于最大试验荷载只在检测时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建筑桩基技术
出现且持续的时间和设计基准期相比很短,
建议规 规范 :JGJ 94—2008[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范编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可否考虑将现行的设计 社,2008.
规范对工程桩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计算条件修订为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pile foundations:JGJ 94—2008[S]. Beijing:
用影响的效应计算或按荷载频遇组合的效应计算。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8. (in
(2)地下水浮力作为可变荷载时,浮力的准
Chinese)
永久值确定难度很大,目前工程界多把浮力作永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建筑地基基础
久荷载对待,采用抗浮设防水位确定的最大值作 设计规范:GB 50007—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
为浮力标准值。市政行业中的很多水处理构筑 业出版社,2011.
物,由于其自身的工艺运行特点,正常情况下构筑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物内均按设计水位运行,一般构筑物只有很少次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de for design of
数的放空检修时才存在抗浮不足的问题,而且放 building foundation:GB 50007—2011[S]. Beijing:

空检修的次数及时间在实际运行中均易于统计与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1. (in


Chinese)
控制。对于此类构筑物,若仍按放空检修工况时
[ 4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浮力标准值进行抗浮工程桩的裂缝计算则造成了
DB 42/242—2014[S]. 湖北:
[出版者不祥],2014.
很多的浪费,这时水处理构筑物的浮力是可以作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为可变荷载考虑。建议市政行业开展相关研究, of Hubei Province.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可否考虑通过统计分析水处理构筑物放空检修的 foundation:DB 42/242—2014[S].Hubei:
[s.n.],2014.
次数及时间来确定浮力的准永久值或频遇值,并 (in Chinese)
在现行的市政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中明确对工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混凝土结构设
程桩在最大浮力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计算可按 计规范:GB 50010—2010[S].2015 年版 . 北京:中国
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或按荷载频遇组合的效应计算。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de for design of
(3)对桩的裂缝检测手段要开展研究,确保
concretestructures:GB 50010—2010[S].2015 edition.
工程桩的耐久性在可控范围。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5.
(in Chinese)
5 结 语 [ 6 ] 陆志浩,吴建,周宏,等 . 浅谈灌注桩抗拔试验中桩
身裂缝防治措施[J].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s1):
本文依据现行设计规范,对裂缝控制下的抗 233-2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