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BỘ GIÁO DỤC VÀ ĐÀO TẠO KỲ THI CHỌN HỌC SINH GIỎI QUỐC GIA

ĐỀ ĐỀ XUẤT VÀ ĐÁP ÁN LỚP 12 THPT - NĂM 2023

Môn : TIẾNG TRUNG QUỐC


Thời gian : 180 phút (không kể thời gian giao đề) SỐ PHÁCH
Ngày thi:
Đề thi gồm: 10 trang

Chú ý: - Thí sinh không được sử dụng tài liệu, kể cả từ điển.


- Giám thị không giải thích gì thêm.

第一部分 听力理解(5 分)
一、 听录音填空

午睡,_______(1)养生的方法之一,在夏季显得格外重要。午睡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它所产
生的效应却不容忽视。它使机体得到充分休息,神经机能尽快______(2),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
所以有人称午睡是“工作中的______(3)”。不过,午睡应讲究方法,不要丢下饭碗就上床睡觉,
这样很不好。还有,午饭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影响入睡,影响______(4)消化吸收。
午睡的姿势也应讲究,可平卧或侧卧,但不宜俯卧或____(5)在桌子上睡,否则会压迫胸部,
影响呼吸,使机体的神经肌肉得不到放松休息。侧卧是______(6)的最好姿势,即所谓“卧如弓”,
是身体的脊柱向前弯曲,四肢屈曲在较为______(7)的位置,这样全身肌肉就能较好地放松。一般
认为以右侧卧为好,以免______(8)受压。
另外,午睡时间的长短,可随夜间的睡眠状况和上午劳累______(9)而定。根据我国大部分地
区夏季夏季的气候条件及城乡普通居民的______(10)和营养构成,午睡一般以一小时左右为宜。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听后判断正误(对的句子: [  ],错的句子:[])
日本人爱读书。平时不仅电车上总能看到多数日本人在埋头读书,图书馆里一般也总是满为
患。日本的书店非常多,旧书店相当多。东京都的神田旧书店街历史悠久,早已成为东京的一个观
光名胜。早稻大学附近也有一条长长的旧书店街。
日本人爱读书,虽然愿于尊重学问的传统,但与国家的重视也不无关系。日本早在 1950 年就
颁布了《图书馆法》,借书从此一概免费。1972 年,图书馆协会还将 5 月份定为图书馆振兴之月。
每年到那个时候,各地都会举办各种促进读书的活动,增加社会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
据日本图书馆协会统计,目前,日本共有公共图书馆 2951 个。都、道、府、县的设置率为
100%,市区的设置率为 98.2%。由于设置率较高,日本东京都内几乎每个住宅去走路 5 到 10 分钟就
可以看到图书馆。日本的公共图书馆几乎都免费对外开放的,只要你是这个区的居民,就可以免费
办理一张图书卡,随时都可以借阅。即使不是本地居民,也可以自由出入,在馆内随便阅读所有的
资料。为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不仅接受来自各界的赠书,还将定期清理的废旧图书杂志
放在固定的书架上,供大家免费拿回家去。
分项听力
11. 日本人认为在电车上读书会引起头疼。
12. 历史悠久的书店时东京的神田书店。
13. 早稻大学附近的旧书店成为东京的一个观光名胜。
14. 日本早在 1954 年就颁布了《图书馆法》。
15. 日本颁布《图书馆法》后,借书更方便。
16. 1972 年以来,每年五月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促进读书的活动,增加社会
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
17. 日本的书店非常多,但日本的公共图书馆不太多。
1
18. 日本的公共图书馆都免费对外开放, 随时都可以借阅的。
19. 如果不是本地居民,也可以自由出入,在馆内随便阅读所有的资料
20. 图书馆接受来自各界的赠书,还将定期清理的废旧图书杂志, 供大家免费拿
回家去是为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三、听后做练习
听后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
21 22 23

听后回答问题
24.在上海,每天排入黄浦江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是多少?
----------------------------------------------------------------------------------

----------------------------------------------------------------------------------

----------------------------------------------------------------------------------
25.上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

第二部分 词汇与语法 ( 2 分)
一、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6 27 28 29 30

26. 他一讲起自己的工作就滔滔不绝没人能打断他。
A. 川流不息 B. 层出不穷 C. 络绎不绝 D. 源源不断
27. 十余年来,《哈利珀特》在全世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注,它为不少儿童一年轻人所津津乐道。
A.乐此不疲 B. 欣欣向荣 C. 潮气蓬勃 D. 兴致勃勃

28. 论开车的技术,这两位司机师傅真的是不相上下。
A. 不分伯仲 B. 东张西望 C. 一目了然 D. 不言而喻
29. 第十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今晚在英国第一大城市伦敦拉开战幕。
A. 开始 B. 进行 C. 继续 D. 结束
30. 这些老专家们不顾年事已高,仍在为国家的建设发挥着余热。
A. 一种能量 B. 集体的力量 C. 很高的水平 D. 老年人的才干

二、选词填空

(赞扬)(称赞)(房间)(房子)(房屋)

31 32 33 34 35

31. 外国朋友高度_________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
32. 大家都_________他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
33. 这幢学生宿舍楼每层有 25 个_______。
34. 学生越来越多,学校里的_______还差很多。
35. 小陈五年前在一家_______出租公司工作。

三、改错句
36. 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

37.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
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

38. 我与他虽然初次见面,却像交往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并被他豪爽的性格所吸引,对他十分好
感。
..........................................................................................................................................................

39. 我国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计划筹组 7 至 9 个采购团,在 5 至 9 月间先后赴台洽谈并考察


采购事宜。

...........................................................................................................................................................

40. 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

四、给指定词语选择正确位置

41 42 43 44 45

41. 问题并非你所想像得那么简单,A 彻底解决家庭内部的矛盾 B 非 C 全家人一起 D 坐下来好好儿


聊聊不可。(要)
42. A 他 B 从 C 上学开始,D 就没爱护过公共财物。(一)
43. A 方盒子 B 五六层 C 楼房代替了街道两旁原有的土 D 屋和平方。 (似的)
44. .那个站在前边的 A 穿着一身便服的 B 女 C 老师是我们的 C 班主任。(年轻的)
45. 大家先 A 检查一下儿自己吧,B 不要 C 只是埋怨 D 别人。 (各自)

3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6 分)
一、填写恰当的词语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威丝曼发现,在 10 年内,世界大都市行人的步行(46)________度已经
增快了 10%,尤其突出的是新加坡和中国广州。这两个城市的排名(47)________20 世纪 90 年代
初还很靠后,在 10 年后的第二次观察(48)________就已经分别位列第一和第四。在新加坡,行
人走 60 步,只需 10.55 秒;广州的行人需要 10.94 秒;柏林位列第七,为 11.16 秒;纽约第八,为
12 秒。
由此,威丝曼得出了一个推(49)________:一个社会的技术化、数字化和个性化程度越高,
日常生活节奏就越快,而且随着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缺少耐心。1999 年,
(50)________一个网页的打开时间超过 8 秒钟时,会失去 1/3 的访客;而到了 2006 年,仅仅 4 秒
之后,访客就(51)________底失去了耐心;如今,访客的耐心竟然只能保持短短 2 秒!
现代人不断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带来的干扰(52)________打断,以致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和
实现真正的放(53)________。据调查显示,一个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会打开他们的手机屏幕 88 次,
其中接近 50%只是为了查看时间或是新消息。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54)________盾:数字化本应带给我们更多的休息时间和更高的
效(55)________,从而让我们更加从容、更加放松;但事实正相反,我们变得更匆忙、更紧张了

二、 阅读后判断正误(对的句子画 [],错的句子画 [])

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材瘦小,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
极强的她感觉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看出了她的心思并劝慰她说:“没关系
的,你年纪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
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
中游程度,而且她也慢慢地爱上了体育课。
接下来,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渗透到她的学习中,“如果每次测验都超过
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这样,在妈妈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居然考上了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她被美
国哈佛大学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
后来,女孩在哈佛大学攻读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读博士期间 ,她当选为哈佛大学研究生部的学生
会主席。哈佛大学 300 多年以来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这个职位,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我们常说,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失去方向,没有期望就会失去动力。但是,如果目标太高、期望
太大的话,也常常会让人觉得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半途而废。女孩的成功正是因为妈妈的这句“只追
前一名”。这句话给了女孩一个目标和一种期望,这个目标又是明确、可行的,期望是真实、适度的。
它们引领着女孩逐步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锆

4
56.女孩本来不是事事都虑胜过别人,是她的母亲引导了她,让她成功。

57.女孩本科一毕业就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58.女孩在读研究生期间成为哈佛教育学院的学生会主席。

59.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适度的期望可以帮助人成功。

60.女孩的目标是只追第一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近日发出警告称,由于一系列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过度捕
捞和污染物排放引发了全球变暖,全球的海洋正面临严重的物种灭绝危机。
海洋学家们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一部分影响已经达到了原先预测中的“最坏情
况”的程度,这其中包括全球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北冰洋海冰的融化。
这些变化会导致连锁反应,包括有害的藻类疯长或者大型海洋生物数量下降,从
而导致整个海洋生态食物链发生崩溃。除非我们现在便开始采取行动,否则最终可能导致一次全球
性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发生。
海洋学家们呼吁立即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包括减少碳排放量,减少过度渔
业捕捞,终止不可持续的渔业生产,建立海洋生物保护区,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他们发出警告说:“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严重局面,它将影响我们一生,甚至影
响到我们后代的生活。”
国际自然环境保护联合会的海洋科学和保护高级顾问丹 ・拉法利表示:“海洋环境的未来面临
的挑战是巨大的,但跟我们的先辈们不一样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明确地知道该采取何种措施去应对这
一局面。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的时刻就是今天。”

61.人类活动导致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原先预测中的“最坏情况”的程度。

62.现在,整个海洋生态食物链已经发生了崩溃。

63.海洋学家认为,一次全球性的大规模灭绝事件正在发生。

64.海洋学家们呼吁要立即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措施来应对海洋危机。

65.海洋学家认为我们现在正面对的是一个将影响我们一生,甚至可能会影响我们盾代的生活的严
重局面。

三、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几位军人请假去野外采摘雪莲。行前,他们作了充分准备:水壶、干粮、药品,一
应俱全。哪知转了一上午,也没发现雪莲的影子。正准备返回时,一只小狼出现了。这只小狼走
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小狼也发现了他们,想跑,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几位军人把它逮住了,也算
不虚此行。当他们发现小狼的伤口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为小狼
5
细心地包扎。这时,远远地跑来一只老狼,它是来找孩子的。大家都知道,老狼看见孩子在别人
手里,一定会拼命的。军人虽然不怕死,但难免有些害怕。他们把小狼放了,然后若无其事地赶
路。老狼将自己的孩子收到身边,并未立即投入战斗,而是不紧不慢地尾随着他们。军人们想,
老狼准是在选择下手的时机,于是他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作好了随时与狼进行恶战的准备。然
而老狼一直与他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弄得军人们更加忐忑不安。当走到一处悬崖的时候,
他们发现了一株硕大的雪莲,他们是为寻找雪莲而来的,这时却没有了摘雪莲的心思。况且,那
雪莲长的地方太陡峭,根本上不去。正想着,只见那只老狼一个飞跃,将雪莲叼在嘴里 !老狼将雪
莲往地上一放,带着孩子往回走了。
都说狼是凶残的,但这次经历分明让人看到了狼善良的心地。我们常把有良心、善心说成是“人
性”,好像只有高级动物的人才配拥有。事实上,这种“善心”是一种“动物性”,世间大多数
动物都有向善之心、报恩之心,只不过我们人类很少注意罢了。人类在忽视动物 “善心”的同时,
反而把这种共性抢夺过来,看成人类独有的美德。看看狼吧,它们比我们人类逊色多少呢?
一、选择正确答案
66.军人们逮住小狼时,心情是怎样的?

A 手舞足蹈 B 有点害怕 C 有成就感 D不知所措

67.军人们为什么给小狼包扎伤口?

A 搞实验 B 同情它 C 练技术 D 引老狼

68.老狼将雪莲往地上一放,带着孩子往回走了,这一行动让军人感到:

A 出乎预料 B 胆战心惊 C 受宠若惊 D 眼花缭乱

二、回答问题

69. 当发现了雪莲,军人们为什么没有心思去摘雪莲?
----------------------------------------------------------------------------------
----------------------------------------------------------------------------------
----------------------------------------------------------------------------------
70 为什么说“善心”这种美德其实就是“动物性”?
-------------------------------------------------------------------------------------------------------------------------------------
-------------------------------------------------------------------------------------------------------------------------------------
-------------------------------------------------------------------------------------------------------------------------------------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越南语
71. 她朴素而入时的衣着,秀丽而庄重的仪表,傲岸而洒脱的风度,再加上流畅、悦耳、宛如小溪
出涧似的声音,使所有学生和前来旁听的同事们折服了。

...........................................................................................................................................................................

...........................................................................................................................................................................

...........................................................................................................................................................................

...........................................................................................................................................................................

6
72. 人们在这里行走,四面叫水、叫树木包围,真不知道水和绿色是从天上来的、四边来的,还是
从下面那深得像井底似的、水面上不断蹿着水花和布满浮萍的池子里涌上来的。

...........................................................................................................................................................................

...........................................................................................................................................................................

...........................................................................................................................................................................

...........................................................................................................................................................................
73.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队伍作为一个随时要和灾害风险斗争的战斗集体,唯有团
结一致,才能锻造火烧不穿、水冲不断的团结之钢。

...........................................................................................................................................................................

...........................................................................................................................................................................

...........................................................................................................................................................................

...........................................................................................................................................................................

74.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来挺有意思,有时一见如故,三句话没聊完便成了莫逆;有时则相交十年
八载,风平浪静的,却总觉得隔了一层窗户纸,无论如何也亲近不起来。

...........................................................................................................................................................................

...........................................................................................................................................................................

...........................................................................................................................................................................

...........................................................................................................................................................................
...........................................................................................................................................................
75. 网络诽谤行为屡见不鲜,因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危害难以消除、被害人个人
无力查案等,给网络诽谤者可乘之机。

...........................................................................................................................................................................

...........................................................................................................................................................................

...........................................................................................................................................................................

...........................................................................................................................................................................

第四部分 写作(5 分)
一、整理句子
76.电脑、很多、报纸、报社、也、网络、纷纷、现在、把、内容、输入、直接、了。
7
...........................................................................................................................................................................

77. 中国朋友家、这两年、的、中、节日、我、邀请到、被、我、的、常常、过节、在中国、每逢、
留学。

...........................................................................................................................................................................
78. 生活、社会、人、的、是、健康、等、因素、决定、的、环境、长短、由、寿命。

...........................................................................................................................................................................
79. 自己、以、态度、实际、请、行动、来、表明、大家、的。

...........................................................................................................................................................................
80.发展路道、不同、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各国、选择、的。

...........................................................................................................................................................................

二、把下面的文章缩写成 250 字左右的短文


一个年轻人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面试后,心灰意冷,便不再继续找 工作。一天,他看见父亲种
的南瓜无人照料,想到自己也 没事可做,于是就去地里给南瓜施肥、浇水、灭虫,干得 非常认
真。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瓜藤长得非常茂盛。可奇怪的 是,那些茂盛的瓜藤上却迟迟不结瓜。千盼
万盼,好不容 易结了一个,但长到拳头大小就没再长,反而渐渐萎缩, 最后竟然烂掉了。年轻
人以为是肥料不足,于是又给南瓜施了很多肥。 可结出的瓜依然无一例外都“夭折”了。他沮丧
地问父亲:“为什么瓜 藤长得那么好,却结不成瓜呢?”父亲说:“你用竹签从瓜藤中间插过 去,
以后结的瓜就不会烂了。”
于是,年轻人照父亲说的,拿了一大把竹签到地里准备插瓜藤。可 刚插了一根,他就下不去手
了。他心想:自己费尽心思才种出这么好的 瓜藤,为什么要刺伤它们?再说,完好的瓜藤都结不
成瓜,受伤的又怎 能结成呢?年轻人怀疑父亲故意捉弄他,于是就干脆把剩下的竹签都扔 掉了。

之后,那根被插了竹签的瓜藤长势明显赶不上其他的瓜藤。可出人 意料的是,这根受伤的瓜藤
竟结出了南瓜,而且南瓜并没有烂掉,反而 长得飞快,最后竟然长到了 15 公斤。而那些没有插
竹签的瓜藤,只空长 了一堆藤叶。 年轻人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好的瓜藤结不成瓜,而受伤
的瓜藤
反而结出了一个大瓜呢?”父亲说:“瓜和人一样,肥料下得足不见得 有用,有时吃点儿苦、受
点儿磨难更有助于成长。”年轻人恍然大悟, 于是开始积极地寻找工作,在一次次的应聘失败中
总结经验教训,最后 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肯在自己这根“瓜藤” 上插一根“竹签”,勇于
在逆境中磨砺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人 生目标。

8
三、用下列词语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主题为“我最喜欢的植物”
顽强 浇水 养殖 照料 茎
为……而 在……下 平凡 艰苦 小刺

9
四、请以“严师出高徒”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说一下儿你的观点(文中不许有任何个人
信息)

10
---------------- HẾT ----------------

11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