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2.

第二章 地震力

台灣位於版塊交界帶,時常發生地震。在台灣地震力可謂重要的學習課題。
對於結構行為的掌握,直接影響了結構耐震設計;如何正確的預估結構行為,
在結構耐震設計中為一非常重要的課題。
結構系統整體的耐震行為受到構件行為的影響,構件行為又受到其組成材料
的性質影響。構件行為的掌握一直都是重要的課題,例如:BRB 的遲滯迴圈、阻
尼器的力量速度曲線,或是梁柱接頭的行為…等等,一切都是為了使結構系統能
夠發展出預期的行為,其中隱含的意義便是”韌性”。

2.1.韌性設計

“韌性就是結構變形的能力”

當代的耐震設計,「韌性」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本節將由結構系統整體
行為切入主題,帶出韌性的概念。
若把地震力看作為一側力作用在結構體上,則結構頂端的位移對基底總橫力
作圖,可想像為上圖所示之情況。若結構為一彈性體,則力與位移之曲線為一直
線,基底力將隨位移而放大。如此得到的地震力,這裡先暫稱為”彈性地震力”。
結構保持在彈性限度內,也就是鋼材之應力必須小於降伏應力、混凝土不能開裂、
所有的構件、材料均須保持”彈性狀態”。“彈性地震力”作用下,梁柱等構件
均保持在彈性狀態,因此結構本身必然不會產生破壞。然而此種設計模式,在地
震力大的情形下,將使梁柱尺寸粗大,建築能使用的空間減少;以工程造價的角
度而言,為了一發生機率極低的力量,將建造費用大幅提升是非常不經濟的。因
此,使用結構的韌性來折減彈性地震力的設計模式便應運而生。
(本圖摘自汪家明之論文)

什麼是韌性呢?韌性就是結構非線性變形的能力。由上圖可看出,降伏後的
總橫力便不會如彈性系統隨位移線性提升,而是趨向一定值,利用韌性便能採用
折減後的地震力進行後續結構的設計。
由設計的觀點,折減地震力就是使用韌性來換取結構的強度。更直接的講,
結構之韌性就是折減設計地震力的手段。

2.2.折減地震力

上圖中 Ceu 代表彈性地震力, C y 代表理想化結構降伏力, C s 代表結構產生

第一個塑鉸時對應之總橫力。 ∆ y 為理想過後結構之降伏位移, ∆ max 代表結構震

C
時之最大位移。吾人先定義下列參數以利討論:

Fu =
C

R=

此處 Fu 就是我國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中之結構系統地震力折減係數
地震力折減係數,而
地震力折減係數 R
則是規範中的結構系統韌性容量
韌性容量。因此吾人能初步得出設計地震力 Vy 如下式:
韌性容量

V =
Fu
彈性地震力

而極限狀態之設計,乃為結構產生第一個塑鉸時之狀態。也就是結構中某一
桿件之斷面,首先發揮了整體構材之強度,進入降伏的狀態。因此吾人必須找出

此狀態下之側力與 Vy(圖上表示為 C y )之比值,方能得到設計地震力。

此一比值與結構體塑鉸之發展有關。因靜不定結構中某一斷面降伏後,力量
會重新分配,發展至整體結構完全降伏時,對應之側力會略大於第一個塑鉸產生

時之側力(也就是 C y ≥ C s )。我國建築耐震設計規範此一比值為 1.4,而對於橋梁

設計規範,取為 1.2。

2.2.1. 容許應力法與極限設計法

工作應力法,構件強度之檢核停留在材料強度階段(應力),因此整體斷面之
強度並不包含在強度計算之中;因斷面整體之材料並未完全發揮,若採用上述之
折減地震力作為容許應力設計,將過於不經濟。為此尚須採用起使降伏地震力放

大倍數 α y ,規範中採鋼結構容許應力法設計取 1.2,極限設計法配合載重組合

則取 1.0。 α y 可理解為斷面的某一纖維降伏所對應之斷面強度與全斷面降伏之

強度的比值。

S
綜合以上之內容,吾人可歸納並整理設計地震力如下式:

V= W
1.4α Fu
其中S W為彈性地震力,S 為一加速度單位,可理解為結構於震時所受到
的加速度(於 2.4 節將作詳細介紹),W 為結構質量。
彈性地震力除上1.4α Fu,折減後得到設計地震力。對應建築耐震設計規範(2-1)
式。
2.3.Fu 與 R 之關係(R-
之關係 -T 關係)
關係

地震力折減係數 Fu 與 R 之間是否存在一關係呢?更直接的問,結構系統所能
折減地震力之大小,與韌性容量是否有關係呢? 根據 Newmark 的研究,Fu 與 R
之關係如下:長週期結構 Fu 與 R 遵守位移相等法則;短週期結構 Fu 與 R 遵守能
量相等法則。

位移相等法則如上圖 C2-6 所示,降伏後之結構與彈性之結構在震時之最大


位移相等;能量相等法則如圖 C2-7 所示,彈性結構所圍成之三角形面積(原點、
R*與 Ue)與降伏之結構所圍成之面積(原點、R**、Uu)相等。

R∗ = K × Ue
位移相等法則之推導如下:
位移相等法則之推導如下 :

R∗∗ = K × Uy
R∗ Ue
= → Fu = R
R∗∗ Uy
兩式相除,R∗ ⁄R∗∗ 之定義與結構系統地震力折減係數
地震力折減係數 Fu 相同,Ue⁄Uy與結
構系統韌性容量
韌性容量 R 相同。

能量相等法則之推導如下:
能量相等法則之推導如下:
因面積相等
R∗ − R∗∗ Ue − Uy
= R∗∗ × Uu − Ue
2
R∗ − R∗∗ Ue − Uy
→ = R∗∗ × Uy × R − Ue
2
R∗ R∗∗
R∗ − R∗∗
K − K = R∗∗ × !R × R − R "
∗∗ ∗

2 K K

R∗ − R∗∗ #
R∗∗
→ = × R∗∗ R − R∗
2K K
R∗ − R∗∗ #
→ = R∗∗ × R∗∗ R − R∗
2
等號兩邊同除R∗∗ #
$R %R∗∗ − 1&
∗ #

→ = 1 × $R − R %R∗∗ &

2
Fu − 1 #
→ = R − Fu
2
→ Fu# − 2Fu + 1 = 2R − 2Fu
→ Fu# + 1 = 2R
→ Fu# = 2R − 1
→ Fu = √2R − 1

在這裡吾人不妨想像一周期很長之結構(類似一顆球放置在地面上),則不論
該結構降伏與否,其相對位移將會趨近於最大地表位移。吾人在此想像另一周期
極短之結構(類似剛體固著在地表),則不論地震如何震動,剛體與地表無相對位
移(位移為零)。綜觀上述,長週期之結構 Fu=R;而一極短週期之結構因無相對
位移(結構無位移,構件便不會產生變形、轉角)則地震力不會折減,因此 Fu=1。
則地震力之折減係數應為結構週期 T 與韌性容量 R 之函數,初步描述如下:

 1 T=0


Fu =  2 R − 1 短週期


 R 長週期

地震力折減係數的描述在此出現了兩個問題:
1.長周期與短週期之分界為何?
2.Fu 的值在不同週期間的連續問題。
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規範提供了判斷長短週期之標準,也就是特徵週期 T0
( T0 將在反應譜的章節中說明),若結構之週期大於特徵週期,視為長週期結構遵
從等位移法則,而結構週期介於 0.2~0.6 倍之特徵週期,則判斷為短週期,遵守
等能量法則,結構週期介於 0~0.2 倍 T0 及 0.6~1 倍 T0 因為 Fu 為連續函數,故採
用內插的方式計算。(如圖 C2-8)

2.4.設計反應譜譜型
設計反應譜譜型

反應譜乃不同週期之單自由度結構,在地震作用下之最大反應(如加速度、
位移)對結構週期作圖。工程上根據結構反應之最大值來做設計,如此便能跳過
動力歷時分析(詳動力分析章節),並獲得經濟且保守的設計成果。

當代之設計反應譜,可追溯至 Newmark 之研究,根據其研究歸納結果如下:

S) = ω# S = ωS+

其中S) 為擬加速度、S+ 為擬速度,ω為角頻率(ω = 2π%T ,T 為結構週期。

當結構之阻尼比很小時,擬加速度S) 約等於譜加速度 Sa(真實之加速度)。根據

log S) = log ω# S = log ωS+


上面的關係能夠繪製三叉圖

log S) = log S + log ω# = log S+ + log ω


把log ω 看做 X 軸
log S) = log S + 2X = log S+ + X
log S) = log S+ + X
log S = log S+ − X

從三叉圖可看出在極短週期,加速度將趨近於某一定值,在週期介於約
0.12~0.9 秒,加速度約為一定值;當週期於某一區間(0.9~5 秒),擬速度約為一
定值;當週期大於某一值時,結構之最大位移將趨於一定值。吾人可這樣理解此
結果,假定一週期極短之剛性體(週期接近 0 秒),則其相對位移必然為零,則其
譜加速度必然等於最大地表加速度;當一結構極軟(週期趨近無限大),則其譜加
速度必然為零(如球放置在一版上,版移動時球不受力),其譜位移必然為最大地
表位移。

S
根據上述擬加速度與譜位移、擬加速度與擬速度之關係:
S) = ωS+ → )%ω = S+

S)%
ω = S+ = Const1

2π C1
S) = Const1 =
T T

S)%
當週期大於某一值時
S) = ω# S → ω# = S
S)%
ω# = S = Const2

4π# C2
S) = # Const2 = #
T T
因此設計反應譜之基本形狀,可定性的歸納如下

 PGA T = 0 sec
 S 中週期
 S

Sa =  S1 長周期
 T
 C2 超長週期
 T 2

其中
PGA 為最大地表加速度,根據觀察其值為 0.4Ss
Ss 在規範中為工址短週期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數(為一定值)
S1 在規範中為工址一秒週期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數(為一定值)
在此要導入一稱為特徵週期 T0 的特殊週期,特徵週期代表中週期與長週期的
交界。由此定義可推導出 T0 之公式

S7 S7
中週期的最後一點為長周期的第一點(設計反應譜須連續)

→ T8 = S6 =
T8 S6
並以特徵週期為基準定義 0.2 T0 ~ T0 為中週期,如此為了使 0 秒至 0.2 T0 中
之設計反應譜連續,這部分之設計反應譜採用線性內插求得。固可得設計工址反
應譜如下

 T
S s (0.4 + 3 T ) T ≤ 0.2T0
 0

Sa =  S S 0.2T0 ≤ T ≤ T0
 S1
T0 ≤ T ≤ 2.5T0
 T
 0.4SS 2.5T0 ≤ T

觀察規範反應譜與推導反應譜型之過程,可看出規範在 2.5 倍之特徵週期時,


便使譜加速度不再隨著結構週期作衰減,其原因為不希望長週期之結構物之地震
力小於地表加速度。
對於超長周期 T 平方分之一的衰減模式,我國並無規範;而 T 分之一衰減與
T 平方分之一的衰減分界為何,業界與學界仍在討論與研究。
2.5.譜係數

當代耐震設計所採用的譜係數,是經由危害度分析所得。因此規範所給定之
反應譜係數,實為等危害度之反應譜。我國所訂定之地震譜係數分為兩個層級:
1.回歸週期 475 年之地震
2.回歸週期 2500 年之地震
規範中所對應之符號如下表:
回歸週期 Ss S1

475 年 S SD S1D

2500 年 S SM S1M

475 年與 2500 年之訂定,與機率有關。假定地震之發生機率為波松分佈


(Poisson distribution),50 年中超越機率為 10%之地震其回歸週期計算如下:
;
P = 1 − e: <

>8
0.1 = 1 − e: <
T = 475 年
同理 50 年中超越機率為 2%之地震其回歸週期
>8
0.02 = 1 − e: < → T = 2500 年

法規所給定的反應譜值可想像成基地下方最底部之岩盤的震波,假如岩盤上

工址的土壤堅實與否規範以工址地表下 30 公尺之土壤平均剪力波速判斷。剪力
方的土壤軟弱,則震波將被放大,反之若為土壤堅硬,則震波將不會被放大。而

波速越高則土壤越堅硬。台灣法規將地盤分為三類

V6C8 ≥ 270m/s
B270m/s > V6C8 ≥ 180m/s 第二類地盤I
第一類地盤

180m/s > V6C8 第三類地盤


考慮進工址土層之放大效應(Fa、Fv),可得反應譜值:

S DS = S SD Fa

S D1 = S1D Fv

S MS = S SM Fa

S M 1 = S1M Fv

把短週期及長周期反應譜係數帶入 2.4 節反應譜譜型,則設計反應譜中每一


點,皆被定義到了。也就是耐震設計規範中,僅有三個參數控制反應譜基本形狀,
而這三個參數分別為短週期(平台段)之 Ss(分為兩個層級S J 及SKJ )、一秒週期
之 S1(T 分之一衰減段,分為兩個層級S 7 及SK7),以及特徵週期 T0。
此三個參數,有下列之關係,僅有兩獨立的值。也就是只要給定設計反應譜

S
中任意的兩個值,吾人便能定義全段之反應譜。

T8 =
7
S
第 2.6 節
J (2-6)

SK7
T8K =
SKJ
第 2.6 節
(2-6)

臺北盆地因長週期的特性,因此別於一般震區給訂的值為 T0 及 Ss,同樣地
能繪製出全段反應譜值。

2.6.近斷層效應
近斷層效應

台灣建築耐震設計規範於 111 年版取消近斷層係數N) 及N+ ,對於近斷層地區改


以查表的方式去求取SJ 、S7 、SJK、S7K,並搭配工址放大係數以獲得設計反應譜。
以規範中所附的圖為例,若距離車籠埔斷層為 10 公里,則對應SJ 為 0.825,同一
斷層若距離 16 公里則回歸一般震區查表。
2.7.韌性容量 R

韌性容量 R 直接代表著結構系統非線性變形之能力,根據 2.1 中 Fig1,R


值的訂定直接認定結構非線性變形的限度。因此規範在設計地震作用下(回歸期
475 年),直接的把 R 值作限制,改採容許韌性容量 Ra
R−1
Ra = 1 +
1.5
第 2.9 節
(2-10)
對於臺北盆地,容許韌性容量之限制又更加嚴苛
R−1
Ra = 1 +
2
第 2.9 節
(2-11)

容許韌性容量的制定,強迫了設計出的結構系統在設計地震下,不能把結構
韌性用盡,使結構保持部分的彈性限度。然而在回歸週期 2500 年的地震作用下,
限制韌性容量,顯不經濟(地震力過大),因而解除此一限制,直接的使用 R。這
也就暗示了當罕見的地震發生時,結構體將逼近崩塌的狀態。

回顧 2.1 節,吾人做出了許多基本假設,其中最關鍵的是塑角的發展。結構
的行為在第一個塑角產生後,內力重分配並發展第二個塑角…,在這之中側力不
斷的向上提升,而第一個塑角變形不斷的再增加,而此變形必須一直增加到結構
完全進入降伏之狀態為止,這過程中結構桿件皆不能發生破壞。也就是構件非線
性變形的能力,直接決定了韌性容量。若任一構件在結構尚未進入完全降伏的狀
態前便破壞(如 RC 梁端產生剪力破壞),前述的假設將不再成立,而使用規範中
所建議之韌性容量作設計將產生顯著的問題。

因此確保結構具有足夠之韌性,實則為設計具有足夠變形能力之結構桿件,
並配置適當之結構系統。因此具非結構牆之結構系統,因牆會使結構變形的能力
降低,規範中所認定之韌性容量須做 5/6 之折減。如:韌性抗彎矩構架 R=4.8,
俱結構牆者 R 值取 4.0。

同時設計者必須確保結構系統之極限狀態,須如 2.1 節 Fig1 之發展,因此


須避免結構具有軟弱層(提早破壞),塑角須發展在預期之位置,以上為結構韌性
設計之根本。
2.8.地震力計算範例

假設結構座落於台南市永康區,距新化斷層 3 公里,結構系統採 RC 抗彎矩


構架系統,以 RC 強度設計法設計。樓高 10.5 米,一樓層抬高 1 米。工址地盤為
第二類地盤。結構為第四類建築。

以下將詳列計算地震力之方式

圖 2.7-1 結構示意圖

2.8.1. 工址反應譜計算

首先由耐震設計規範查得台南市永康區,由於鄰近新化斷層故須以查表的方

式獲得震區短週期與一秒週期之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S SD 與 S1D ,與震區短週期

與一秒週期之最大考量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S SM 與 S1M 。

表 2-1 震區短週期與一秒週期之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S SD 與 S1D ,與震區短週

期與一秒週期之最大考量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S SM 與 S1M

縣市 鄉鎮市區 S SD S1D S SM S1M 臨近斷層

台南市 永康區 0.8 0.45 1.0 0.55 新化斷層


摘錄建築耐震設計規範表 2-3-1~表 2-3-4
新化 工址與斷層距離 r
斷層 r≦1km 3km 5km 7km 9km 11km
SJ
S7
0.98 0.88 0.82 0.80 註1 註1

SJK
0.52 0.48 0.46 0.45 註1 註1

S7K
1.29 1.14 1.05 1 註1 註1
0.72 0.65 0.59 0.55 註1 註1
註 1: 按各行政區域查表,由於本範例並無使用故不摘錄。

SJ = 0.88
S7 = 0.48
SJK = 1.14
S7K = 0.65
由地盤分類,可耐震設計規範查得短週期工址放大係數 Fa 與長週期工址放大係
數 Fv。
S = SJ × F = 0.88 × 1.0 = 0.88
1. 回歸週期 475 年
J
S = S7 × FO = 0.48 × 1.14 = 0.5472
第 2.5 節
7
S 7 0.5472
(2-
(2-4)

T8 = = = 0.622
S J 0.88
第 2.6
2.6 節
(2-
(2 -6 )

SKJ = SJK × F = 1.14 × 1.0 = 1.14


2. 回歸週期 2500

SK7 = S7K × FO = 0.65 × 1.1 = 0.715


第 2.5 節

SK7 0.715
(2-
(2 -4)

T8K = = = 0.627
SKJ 1.14
第 2.6
2.6 節
(2-
(2 -6 )

2.8.2. 結構基本特性

本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建築物基本振動週期 T 可由規範經驗公式求得

T = 0.070hQ = 0.07 × 10.5C/R = 0.408


C/R
第 2.6 節
(2-
(2 -8 )

若需簡易的估算結構週期,每層樓可概抓為 0.1 秒,以本例題來說三層樓可


簡單推估為 0.3 秒。
本結構為 RC 抗彎矩構架,R 值可取 4.8,然而一般建築結構皆有 RC 牆,因
此作 5/6 折減,R 值取 4.0
R−1 4.0 − 1
Ra = 1 + =1+ = 3.0
1.5 1.5
第 2.9 節
(2-
(2 10)
-10 )
第四類建築,用途係數 I 值為 1.0,採用鋼筋混凝土強度設計法α 取 1.0
2.8.3. 水平地震力計算

2.8.3.1. 設計地震力(回歸週期
設計地震力 回歸週期 475 年)

T8 = 0.622
整理可得:

0.6T8 = 0.373
0.2T8 = 0.124

0.6T8 = 0.373 < T = 0.408 < T8 = 0.622


由於

T − 0.6T8
因此 第 2.9 節

F = √2Ra − 1 + $Ra − √2Ra − 1& ×


0.4T8
(2-
(2 12)
-12 )

0.408 − 0.373
F = √2 × 3 − 1 + $3 − √6 − 1& × = 2.34
0.2488

0.2T8 = 0.17 < T = 0.408 < T8 = 0.850


地震力係數S

S = S J = 0.88
表 2-5(a)

S 0.88
= = 0.376
F 2.34

依(2-2)式修正,因0.3 < < 0.8


JUV
WX
第 2.2 節

S S
! " = 0.52 + 0.144 = 0.340
(2-
(2 -2 )

F F

I S 1.0
最小設計水平總橫力為

V= ! " W= × 0.340W = 0.243W


1.4α F 1.4 × 1.0
第 2.2 節
(2-
(2 -1 )
2.8.3.2. 最大考量地震力(回歸週期
最大考量地震力 回歸週期 2500 年)

T8K = 0.627
整理可得:

0.6T8K = 0.376
0.2T8K = 0.125

0.6T8K = 0.376 < T = 0.408 < T8K = 0.627


由於

T − 0.6T8K
因此

F = √2R − 1 + $R − √2R − 1& ×


第 2.9 節

0.4T8K
(2-
(2 12)
-12 )

0.408 − 0.376
F = √2 × 4 − 1 + $4 − √8 − 1& × = 2.819
0.2508

K
0.2T8 = 0.125 < T = 0.408 < T8K = 0.627
地震力係數S
K

S K = SKJ = 1.14
表 2-5(b)
5(b)

S 1.14
= = 0.404
K
F K 2.819

依(2-13d)式修正,因0.3 < < 0.8


JU[
WX[
第 2.10 節

S S
! " = 0.52 + 0.144 = 0.354
K
(2-
(2-13d)

F K F

I SK 1.0
避免最大考量地震崩塌之設計地震力為

VK = ! " W= × 0.354W = 0.253W


1.4α F K 1.4 × 1.0
第 2.10 節
(2-
(2-13c)
2.8.3.3. 中小度地震力

避免中小度地震降伏之設計地震力

S = SJ × F = 0.8 × 1.0 = 0.8


對於近斷層地區,計算時可不考慮近斷層效應,可直接採用表 2-1 之值
J
S = S7 × FO = 0.45 × 1.2 = 0.54
第 2.5
2.5 節
7 (2-
(2-4)

S 0.54
T8 = = = 0.675
7
S 0.8
第 2.6
2.6 節
J (2-
(2-6)

T8 = 0.675
0.6T8 = 0.405
0.2T8 = 0.135

0.6T8 = 0.405 < T = 0.408 < T8 = 0.675


由於

T − 0.6T8
因此

F = √2Ra − 1 + $Ra − √2Ra − 1& ×


0.4T8
0.408 − 0.405
F = √2 × 3 − 1 + $3 − √6 − 1& × = 2.24
0.27

0.2T8 = 0.135 < T = 0.408 < T8 = 0.675


地震力係數

S = S J = 0.8

S 0.8
= = 0.357
F 2.24

因0.3 < < 0.8


JUV
WX

S S
! " = 0.52 + 0.144 = 0.330
F F
一般工址與近斷層區域

IF S 1.0 × 2.24
V∗ = ! " W= × 0.330W = 0.176W
4.2α F 4.2 × 1.0
2.8.3.4. 設計使用水平地震力

設計地震 最大考量地震 中小度地震


地震力係數 0.243 0.253 0.176

其中以最大考量地震力最大,因此採 0.253W 作設計

2.8.4. 地震力豎向分配

V = 0.253W = 0.253 × 250 + 300 + 300 + 450 = 328.9 tf


首先計算地震側力

因結構週期小於 0.7 秒,因此結構頂層不需額外施加一集中力。(若結構基


本週期大於 0.7 秒,則須依規範施加一額外集中力 Ft ,豎向分配時須先扣除此一
集中力,再進行豎向分配)。豎向分配可由規範計得

V − F; w h
F =
∑Q_`7 w_ h_

樓層重 樓層高 距基面高 權重 豎向分配力 彎矩


樓層
(1) (2) (3) (4) (5) (6)
i w(t) Δh(m) h(m) wi hi Fi(tf) M(tf-m)
1 450 0 1 450.0 22.17 22.17
2 300 3.5 4.5 1350.0 66.52 299.34
3 300 3 7.5 2250.0 110.86 831.45
RF 250 3 10.5 2625.0 129.35 1358.175
Σ 1300 9.5 6675 325 2511.135

計算過程建議列表計算。
第一步:首先計算權重(4),由樓層重(1)乘上距基面高(3)得到。
第二步:把權重 (4)加總
第三步:把個別樓層的權重除上第二步所得的權重加總,再乘上總側力扣除
頂層集中力,得個別樓層側向力(5)
第四步:檢核側向力加總(若有頂層有額外集中力計得加到頂層),此加總地
震力應與地震側力相同
2.9.基面

規範認定的”基面”就是地震力輸入的位置,也就是結構體振動的位置。基面以上
的質量才會參與入地震力的分配。基面的認定除了會影響參與地震力分配之質量
外,也會影響計算基本振動週期時之高度hQ 的認定。
如果一樓層抬高,其臺座部分又視為一剛體,則基面之認定應可以一樓之抬高面
作計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