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1985/1/20

美元/⽇幣:248.35

1973/5/9
美元/⽇幣:260.42
1998/8/24 2022/11/15
美元/⽇幣:143.73 美元/⽇幣:139.29
1978/11/17
2008/9/5
美元/⽇幣:195.60
美元/⽇幣:107.73
1987/3/3
美元/⽇幣:153.65 2002/12/2
美元/⽇幣:124.45 2015/7/6
美元/⽇幣:122.57
1995/6/16
美元/⽇幣:84.70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放棄美元對黃⾦的固定比價,布雷頓森林系統被破壞,⽇圓開始升值

—1971年12⽉8⽇,已開發國家財政部長達成史密森協議,協議規定⽇圓升值16.88%,新匯率為308:1並可以
在5%的範圍內上下浮動

—第八次美元危機,1973年2⽉14⽇⽇圓開始進入第⼆輪升值,3⽉時隨著各國放棄史密森協議⽽採⽤浮動
匯率,⽇圓匯率已經達到265⽇圓兌換1美元的⽔平。但這⼀價格實際被⾼估,此後⽇圓開始貶值,到
1974年時下跌到300⽇兌換比1美元
—1977年6⽉美國財政部長維納.麥可.布魯⾨塔爾表達對⽇圓停留在低價位的不滿,隨後市場預計⽇圓將要上
漲,於是⼤量買入⽇圓,導致⽇圓在1978年達到了170兌1美元左右的⾼價

—1979第⼆次⽯油危機導致⽯油價格上漲,美國開始出現通貨膨脹。在貿易順差中掌握著⼤量外匯儲備的⽇本
企業和⾦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率,紛紛將多餘的美元存入美國的銀⾏,因⽽⽇本的美元儲備⼤量外流。

—1985年9⽉22⽇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召開會議,達成了聯合⼲預外匯市場的協議。該協議史稱廣場協議,主
要內容為5國集團(G5)共同促進美元的貶值。協議簽訂之後3個⽉,⽇圓便升值20%,達到200⽇圓兌1美元
的⽔平,1987年時更是達到120⽇圓兌1美元。

—1987年2⽉美國⼜號召7國財長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召開會議,會議達成了制⽌美元進⼀步貶值的諒解,這⼀協
議被稱為羅浮宮協議。此後⽇圓發⽣了⼀定幅度的貶值,⽇本中央銀⾏因此⼜多次調整貼現率⾄6%的⽔平。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仍然存在,特別是在⾼技術產業和汽⾞⼯業等⽅⾯。19愛5年
柯林頓政府通過種種⽅式,⼲預⽇圓升值。

—1998年後,⽇圓因為亞洲⾦融危機下跌到145兌換1美元。之後,隨著俄羅斯⾦融危機等原因,⽇圓開始升
值,2000年後⽇圓⼜開始恢復貶值。

—2001年美國經歷911事件後美元開始貶值,但是由於⽇本銀⾏的⼲預,之後的⽇圓仍然保持著下跌趨勢

—2002年底時⽇圓兌美元的匯率約為130比1,之後⾄2008年前,⽇圓匯率約在1美元兌100⾄120⽇圓間波動。

—2008年⾦融海嘯後,⽇圓因為避險資⾦再度進駐,強勁升值

—2011年10⽉31⽇,⽇圓⼀度升⾄75.57兌1美元,成為⼆次世界⼤戰戰後以來的最⾼記錄
安倍晉三上任後,採⾏更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以刺激⽇本出⼝產業,由於寬鬆政策奏效,半年內⽇圓對

美元即貶值達20%,2015年7⽉,⽇圓⼀度跌⾄125兌1美元

— 由於英國脫歐公投,作為規避風險,⽇圓被⼤量外幣買入⽽升值,兌美元匯率立即上升超過4%

— 2022 年開始,FED 已經升息6 次,⽇本仍希望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來促進通膨,導致美⽇利差持續擴⼤,造


成⽇圓出現⼀波貶值走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