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虛擬社群中的網絡個人主義

以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為例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所
施佩君
報告流程

報 告 架 構

研 究 問 題 文 獻 回 顧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結 果
研究問題
1.網絡個人主義是否真的發生?
2.虛擬社群中網絡個人主義,是否會對社群
意識產生影響?
3.網絡個人主義與社群意識對於社會資源的
獲取,何者較為重要?
4.虛擬社群中,社會資源對於個人績效是否
重要?
5.真實社會的資源是否能夠延伸到虛擬社
群?
Virtual community
• 虛擬社群的發展
–出現於 1980 年代的 USENET
–Smith (1992) 認為,社群意識 (sense of
community) 是人們參與虛擬社群最重要的動
機。
Virtual community
• 虛擬社群的社會資源
– Ahlbrandt and Cunningham(1979) 認
為,社群關係越穩固,人們越樂意將資源投
入其中。
– McMillan and Chavis(1986) 認為,社群
意識有利於社群關係的穩固,也就是社群意
識的提高有助於資源的取得。
– 社群意識越高,社會資源越多。
Networked
Individualism
• Wellman(2002) 的網絡個人主義
– 關係的特殊化:從不同的網絡中獲得不同社
會資源
– 對於團體的歸屬感降低,透過 ICT 去維繫關

– 管理不同網絡中的關係
– 個人成為連結的單位
Door to door
• 傳統社群的型態
– 所有成員都可見
– 基於親近性而組成
• 只存在單一社群中
• 知識來自於單一社群,且只流傳於單一
社群。
Door to door
Place to place
• 社群的組成主要來自於家庭與工作
• 大多數由於興趣而組成社群
– 網狀的關係而非在地的關係
• 透過鄰居、工作團體進行連結
• 與全球連結,但在地詮釋(全球在地
化)
Place to place
ICT 的發展帶來的新現象

• ICT 的發展(手機、無線網路)
• 地點不再重要
– 手機號碼
• 直接撥打給個人而非打給家庭
• 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號碼
– 無線網路
• 不再需要在固定的地方接上網路線才能上網
• 社會性軟體的發展,連結個人而非團體
– 即時通訊軟體、 blog 等
Person to person
1. 特殊化的關係
2. 同時參與多個網絡
3. 更多短暫的關係
4. 線上關係連結到線下關係
5. 更多的弱連帶
Person to person
網絡個人主義
• 跳脫團體,透過網絡進行互動
– 社會性軟體
– Web 2.0 網站
• 超越單一裝置,視網路為平台
• 資料庫的重要性
• 以人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 互動與互享
社群意識 and 網絡個人主

• Web 2.0 網站中的虛擬社群?
– 以提供網路服務為主,非社交導向的 Web
2.0 網站中所形成的社群,受到網絡個人主
義的影響,其社群意識會不會跟過去的虛擬
社群有差異?
社會資源
• 社會資源的獲取
– 社群意識與網絡個人主義,何者對於社會資源的獲
取影響較大
• 虛擬社群中,社會資源是否會影響個人績

• 真實聚會是否影響虛擬社群的資源獲取
研究架構
研究方法
• 研究對象
– 中文維基百科社群
• 操作化
– 人口統計變項
– 網絡個人主義
– 社群意識
– 社會資源
– 個人績效
調查方法與程序
● 樣本與抽樣方法
–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中文維基百科的使用者。截至2006年12月
21日為止,註冊用戶列表超過16萬個帳號,但列表中提供有
效聯絡方式的用戶只有1191位(包括email、blog、BBS信箱
等)。由於其他的使用者無法聯繫,所以本研究以1191個用
戶為抽樣架構(sampling frame)進行普查,共發出1191份問
卷。
● 問卷時間與程序
– 調查時間為2006年12月21日起至2007年1月2日,共計12天。
以寄送Email、BBS信箱邀請函及個人blog留言邀請使用者到
網路問卷頁面填答。2006年12月18日時以電子郵件的方式進
行催覆,回收的有效樣本數為381份,回收率約32%。在95%
的信心水準下,誤差為±4.14%。
樣本描述
• 男性、學生、居住於中國大陸
• 56% 的人每週編輯時間不到二小時、
40% 曾獲得參與榮譽、 15.7% 的人曾
參與聚會、約 1/4 的人曾獲得「 知道
嗎」
研究分析

虛擬社群中網絡個人主義,是否
會對社群意識產生影響?
因素 題目 原始構面 因素負荷量 信度

一、社群意識 24. 我願意聽從維基人的意見而改變我自己的想法或行為 社群意識 0.742 0.850

23. 我在意別的維基人怎麼看待我的發言 社群意識 0.736

30. 當維基百科內發生衝突,我會感到難過 社群意識 0.720

21. 當我告訴別人我是維基人之一時,我會感到驕傲 社群意識 0.715

22. 我喜歡待在維基百科社群 社群意識 0.708

20. 我參與維基百科就像回到家的感覺 社群意識 0.697

27. 我跟其他維基人對於維基百科擁有共同的信念跟目標 社群意識 0.517

25. 我認為我是維基百科中重要的一員 社群意識 0.513

二、網絡個人主義 18. 我會主動跟特定維基人保持關係 網絡個人主義 0.825 0.808

29. 維基社群中有可供傾訴,真正關心我的朋友 社群意識 0.729

9~12. 我與他聯繫是因為對方可以在某部份幫助我 網絡個人主義 0.684

17. 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可以從特定維基人身上獲得不同協 網絡個人主義 0.670


19. 當我重新回來維基百科時,仍可被維基社群中的舊識所 網絡個人主義 0.668


接納

三、個人主義 31. 維基百科社群中的人們相處並不和睦 社群意識 0.825 0.459

26. 維基人不分享相同的價值 社群意識 0.672


小結

● 「網絡個人主義」這個概念的確存在於虛
擬社群中
● 社群意識中,多區分了一個「個人主義」
的變項。
– Web 2.0 網站的社群中,社群意識跟過去有
差異。過去強調共同價值,但在中文維基百
科社群中,共同價值並不是社群意識的一部
份,甚至大多數人認為維基人並沒有擁有共
同價 。
研究分析

網絡個人主義與社群意識對於社
會資源的獲取,何者較為重要?
  管理員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4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 - -

大陸比香港 - - - -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

每週編輯時間 + + +  

聚會有無 + + + +

個人主義        

網絡個人主義   +   +

社群意識     +  

N 326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242 .294 .257 .312


Square
  大師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4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 - -

大陸比香港 - - -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

每週編輯時間 + + + +

聚會有無 + + + +

個人主義        

網絡個人主義   +   +

社群意識     +  

N 326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197 .229 .192 .215


Square
  專業者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4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大陸比香港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

每週編輯時間        

聚會有無 + + + +

個人主義        

網絡個人主義   +   +

社群意識     +  

N 326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Square .098 .159 .129 .165


  整體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4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 - -

大陸比香港 - - - -

大陸比其他 -      

編輯次數 + + + +

每週編輯時間 + + + +

聚會有無 + + + +

個人主義        

網絡個人主義   +   +

社群意識     +  

N 326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Square .285 .362 .299 .362


  管理者工具資源 管理者情感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 - - - -

大陸比香港 - - - - - -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 + +

每週編輯時間 + +        

聚會有無 + + + + + +

個人主義           +

網絡個人主義 +   + +   +

社群意識   +     +  

N 321 317 315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Square .239 .221 .253 .286 .244 .305


  大師工具資源 大師情感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 - - - -

大陸比香港 - - - - - -

大陸比其他 -   -      

編輯次數 + + + + + +

每週編輯時間 + + + + + +

聚會有無 + + + + + +

個人主義            

網絡個人主義 +   + +   +

社群意識   +     +  

N 321 317 315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Square .217 .186 .202 .220 .180 .204


  專業者工具資源 專業者情感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大陸比香港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 + +

每週編輯時間            

聚會有無 + + + + + +

個人主義 + + +      

網絡個人主義 +   + +   +

社群意識   +     +  

N 321 317 315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Square .152 .128 .158 .152 .117 .158


  整體工具資源 整體情感資源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 - - - -

大陸比香港 - - - - - -

大陸比其他 - - -      

編輯次數 + + + + + +

每週編輯時間 + +   + + +

聚會有無 + + + + + +

個人主義            

網絡個人主義 +   + +   +

社群意識   +     +  

N 321 317 315 321 317 315

調整後 R Square .339 .292 .337 .346 .276 .344


小結
● 若單以社群意識放入迴歸分析中,會對社
會資源產生影響,但若加入網絡個人主義
後則會消失影響力。
● 無論是以管理員、大師、專業者,或是以
工具性以及情感性進行分類,結果皆發現
網絡個人主義對社會資源具有顯著的影響
力。
研究分析

虛擬社群中,社會資源對於個人
績效是否重要?
  幾條「你知道嗎」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Beta Beta Beta


男性      

年齡      

大陸比台灣      

大陸比香港 - - -
大陸比其他 - - -
編輯次數 + + +
聚會有無      

每週編輯時間 + + +
網絡個人主義      

社群意識      

個人主義      

管理員資源      

大師資源      

skill 資源      

N 326 315 315


調整後 R square .223 .223 .220
  維基專項獎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顯著 顯著 顯著
性別      

年齡      

大陸比台灣      

大陸比香港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聚會頻率      

每週編輯時間 +    

網絡個人主義      

社群意識      

個人主義      

管理員資源     +
大師資源      

專業資源      

N 323 312 312


-2 Log likelihood 63.78 52.39 47.451
Nagelkerke R Square .416 .488 .540
  特別貢獻
Model 1 Model 2 Model 3
顯著 顯著 顯著
性別      

年齡      

大陸比台灣     +
大陸比香港      

大陸比其他      

編輯次數 + + +
聚會頻率 +    

每週編輯時間      

網絡個人主義   +  

社群意識      

個人主義      

管理員資源      

大師資源      

專業資源      

N 319 308 308


-2 Log likelihood 68.672 58.535 56.46
Nagelkerke R Square .313 .369 .393
小結
● 編輯次數才是影響個人績效最重要的因素
研究分析

真實社會的資源是否能 延伸到
虛擬社群?
N 管理員資源 大師資源 專業資源 資源
Mean
編輯時間少聚會無 (A) 238 238 238 238

.408 .127 .2574 .2644

編輯時間少聚會有 (B) 34 34 34 34

1.727 .669 .6912 1.0294

編輯時間多聚會無 (C) 81 81 81 81

.836 .299 .4198 .5185

編輯時間多聚會有 (D) 25 25 25 25

1.980 1.410 1.6000 1.6633

Scheffe A<C<B A<B<D A B C<D A<C<B<D


C<D C<D
修改後的模型
研究結果
• 網絡個人主義與社群意識的區隔
– 社群意識的改變,原有四個構面在本研究中
只有一個構面
– 增加的變數:個人主義
– 社群意識高的人與網絡個人主義高的並不互
斥,同時兩者有高度相關。
– 不是新型態的虛擬社群,而是過去的社
群的互動型態改變。
研究結果
• 網絡個人主義與社群意識對於社會資源
獲取的影響
– 網絡個人主義成為獲取社會資源最重要的因
素,無論是工具性資源或是情感性資源皆
是。
– 有效利用各種社會性軟體,管理各種不同的
關係,在現代的社會中對於獲取社會資源而
言是重要的。
研究結果
• 社會資源對個人績效的影響
– 沒有影響
• 信譽系統 (reputation system) 的影響
• 社會資源的獲取,影響的層次可能不在於個人績
效,而是真實生活中的績效。
研究結果
• 虛擬社群作為真實世界的延伸
– 編輯時間不多,但曾參加聚會的人能得到較
多社會資源。
– 真實世界中的社會資源能夠延伸到網路中。
討論與建議
• 維基百科社群中的權力核心
• 社群意識的轉向
• 信譽系統與個人績效在 Web 2.0 社群中
的關係
報告結束

謝謝各位老師聆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