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 !

"卷第 #期 生 态 学 报 /01
2!"3.02#
!$$"年 #月 %&’% (&)*)+,
&% -,
.,&% 4
512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肖 6
3欧阳志云 67 3朱春全 !3赵景柱 63何国金 83王效科 6
9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北京 6$$$;<=!:世界自然基金会 3北京 6$$$$$=8: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3北京 6$$$;>?

摘要 @综合 运 用 大 熊 猫 生 物 学 与 行 为 生 态 学 研 究 成 果 F遥 感 数 据 分 析 与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技 术 3在 系 统 研 究 岷 山 地 区 大 熊 猫 生 境 分
布 F生境质量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 3明确岷山地区保护大熊猫的关键区域 3分析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 对 策 3
以期为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及其与岷山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协调提供依据 G 遥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3岷山地区以森林 为 主 3
各类森林面积 6C6#C$8:""TH!3占 <<:"!w3将与大熊猫生 境 密 切 相 关 的 森 林 植 被 分 为 常 绿 阔 叶 林 F落 叶 阔 叶 林 F针 阔 混 交 林 F
亚 高 山 针 叶 林 等 3其 中 亚 高 山 针 叶 林 面 积 <8;$"C:>"TH!3占 全 部 森 林 的 占 !;:$<w3落 叶 阔 叶 林 面 积 ">68<<:>#TH!3占

!":$>w3针阔混交林面积 "$8$8>:!>TH!3占 !6:$6wG


结 果 表 明 岷 山 地 区 有 大 熊 猫 潜 在 生 境 68!8#;C:6<TH!3由 于 森 林 资 源 利 用 F交 通 F农 业 活 动 影 响 F居 民 薪 柴 砍 伐 3以 及 生
境破 碎 化 与 生 境 隔 离 等 导 致 的 生 境 丧 失 <<8"68:"<TH!3目 前 尚 存 的 大 熊 猫 适 宜 生 境 ##$8#<:#TH!3由 于 交 通 等 隔 离 而 成 为
至 少 <个相互分隔的生境单元 3大熊猫种群交流受到严重阻碍 G为了有效地保护岷山大熊猫 3首先应充分注意到各种人类活动 3
尤其交通 的 建 设 对 大 熊 猫 生 境 的 影 响 =其 次 要 扩 大 自 然 保 护 区 范 围 3使 大 熊 猫 生 境 集 中 分 布 区 得 到 严 格 的 保 护 =三 是 将 被 隔 离
的生境单元连接起来 3使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成为相互连接地整体 G
关键词 @大熊猫 =生境评价 =岷山 =生物多样性保护

n]_x
xbx
xcb
]‘[yqa
_]‘o_]^_s_za
‘_‘a
]{a
]xs_]3|a
ls\_]3}sa
]_
6 6 ! 6 8 6
%) vJ3)~v%.+ !TJ
u, Dv5R3!"~ &T5RD
#5IR3!"%) 4
JRYD
!T53"( +50D
4JR3A%.+ uJ
I0D
hP
96:$%
&%’
()*%
+,%
’-.
’/(
.D/+01
’.+2%
+,345(
1%+(
%&3*)1
+%&
%6(
37%
28.
-5(
1%+(
%&39%
1:+; 6$$$;<3*)1
1 +3=!:<.
’47<1
47=>+7-.
’?3,
>’3
%
9%
1:+;36$$$$$3*)1
1 +3=8:*)1
+3$%
2.,
%5%
+&1
+;53,
%44
1,%@’
.>+75,
3,1
.+3*)1
+%&
%6(
37%
28.
-5(
1%+(
%&39%
1:+;36$$$;>3*)1
1 +3?2AB
CDEB
FGFHI
BD
JI
KID3LMMN3LN9O?@PQOQEPQOR2
B

nzx
‘r_l
‘@"I
SJS
ISWP
YNI
WIS
J0RI
RW1
0QSTI
QSP
PRTJ
WP1
LNP
O0YRJ
XPWI
QSTPHI
JRO
I5Q
P0UYJ
IRSVI
RWI961
4>’
.U.
732%
43+.
4% 3?
>(
V0V51
ISJ
0RWP
O1RP2"I
J SJS
ISN
PQP
INO
TV1
ILQI
RPQ
QPRS
JI1N
01PJ
RTJ
1W1
JU
PO0RQ
PNgI
SJ0R2’TPfJ
RQTI
RIN
PI1
0OI
SPQI
SSTPR0N
STTP
QS
0U-J
OT5I
RdI
QJR3O
0gP
NQ8">$#<<:8CTP
OSI
NP0UU
0NP
QSQI
RW0S
TPNTISJ
SIS
Q3I
RWVN
PQP
NgP
QIVVN
0KJ
HIS
P1L8#w 0UYJ
IRSVI
RWI
TISJ
SI RW">w 0UJ
SI SQTJ
1WV0V51
IS0R2,
J SJQTP
11VR0TRI
Q0RP0US
TPT0SN
PYJ
0RQU
0NSJ
0WJ
gPN
QJS
LO0RQ
PNgI
SJ0RJ
R&TJ
RII
RWS
TP
A0N
1W3I
RWS
TPVP
LIN
PIU
0NO
0RQ
PNgJ
RYS
TPP
RWI
RYP
NPWYJ
IRSVI
RWI
Q3SI
QPW0R(’f I
RW+,
-QVI
SJI
1H0WP
11RY2
J
APHI
WPIQ
LQS
PHI
SJO
I1Q
S5WL0RS
TPVI
RWITISJ
SISWJ
QSN
JS5S
J0R3TI
SJS
ISW5I
1JL3Q
S VIS
JI1VI
SSP
NRI
RWTI
SJS
ISVN
0SP
OSJ
0R
HP
IQ5N
PQJ
RfJ
RQTI
RIN
PI2,
RSTPQ
S5WL31
IRW5Q
PIRW1
IRWO
0gP
N3U
JNQ
S1L3TP
NPI
RI1
LXP
WSI
QPW0R(’f WI
S R!$$$E !$$62
IJ
R3S
’TP TPHI
JRU
IOS
0NQS
TISJ
RU1
5PRO
PWS RWITISJ
TPVI SISW5I
1JS
LTP
NPJ
WPRS
JUJ
PW3I
RWS
TPTI
SJS
ISI
QQP
QQHP
RSO
NJS
PNJ
ITI
QQP
S5V

基金项目 @世界自然基金会 9AAB?岷山森林景观保护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部 C#8资助项目 9+!$$$$">;$#?=国家基金创新群体 9"$8!66$6?


收稿日期 @!$$"D 6$=修订日期 @!$$"D
$!D $<D
6!
作者简介 @肖 96C#!E?3女 3湖南人 3博士生 3助研 3主要从事生态规划 F+,
-在生态学与自然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G(D
HIJ
1@KJ
I MHI
0LJ J12N
OPP
Q2I
O2
O
R
7 通讯作者 3%5S
T0NU
0NO
0NN
PQV0RWP
ROP(D
HIJ
1@X RYMHI
L05LI J12N
OPP
Q2I
O2O
R
致谢 @本研究得到四川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3胡锦矗教授 F魏辅文研究员 F冉江洪研究员 F张黎明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与帮助 3在此一并致谢 G

Z[\]^_‘
a[]a
‘b 0D
c@dJ I
QQP
QQHP
RSI
RWe1
IRRJ
RYU
0NfJ
RQTI
R,RJ
SJ
ISJ RI@&.$$C$2$!?3-S
gP9AAB&TJ ISPhP
LdI
QJOiP
QPI
NOTI
RWjP
gP1
0VHP
HS
e1
IR9.02+!$$$$">;$#?
kb
lba
mb^^_‘
b@!$$"D
$!D
6$=nl
lbo‘
b^^_‘
b@!$$"D
$<D
6!
pa _ost@u,
[qr 3eT2j2O
%) vJ IRWJ
WIS
P3HI
JR1
LPRYI
YPWJ
RPO
010YJ
OI1V1
I RY3+,
RRJ -IRWI
VV1
JOI
SJ0RJ
RPO
010YLI
RWRI
S5N
PO0RQ
PNgI
SJ0R2(D
HIJ
1@
KJ
I MHI
0LJ J12N
O万方数据
PP
Q2I
O2O
R
9IHK 生 态 学 报 7K卷

!
""#
$%&’(%
)#)’$!
&*(+
,!-%
).+
/)#
)’$0&)1#
+*’+)2’%
! &*!4!
&3"! &**!
3!!
&!#
$5%
5)23
,+’%
!&3"!
&*!5
6.-+
$%&7889:;,%
. $4
*#
3
,+,!
(%3
!3*%
53.
%(63
%)&!
&*,!
(%3
!3<6!
#%3
$1+
.+!
55+
55+
*(!
5+*)&3
,+/
)=(%
&!3
%)&)2#
!&*/
)-+
.4+
#+-!
3%)&45
#)"+!
&*3
,+
%
="!
/3)2,6=!
&!/
3%-%
3%
+54!
&*#
!&*5
/!"+"!
33+
.&)2,!
(%3
!31!
5/!
#/6#
!3+
*!&*!
&!#
$>+
*($!
%*)2?@ABC;A;:
;,+.
+56#
35,)1+
*3,!
32).
+53
54%
&/#
6*% 6(D
&’5 !#"%
&+/
)&%
2+.
)652
).+
534=%
5 E+**+
/% D
*6)65/)&%
2+.
)652
).+
534*+
5 /%*6)65
7
2
).+
535!
&*+
-+.
’.+
+&2
).+
5341+
5 .+3
,+*)=%
&!3
+*#
!&*/
)-+
.%&F%
&5,!
&!.
+!:;,+
.+1+
.+2
).+
53!
.+!9G9HG8IJKK,= 4!
()63
7 7
LLJK7M )23
,+3
)3!
#!.
+!:;,+")3
+&3
%!#,!
(%3
!32
).’%
!&3"!
&*!/
)-+
.+*!
&!.
+!)29I7IHNGJ9L,= 4!
&*LLIK9IJKL,=
,!
(%3
!351+
.+#
)53*6+3
)2).
+53.
+5)6.
/+563
%#
%>!
3%)&43
.!&5
").
3!3
%)&4!
’.%
/6#
36.
!#!
/3%
-%3
%+5!
&*.
+5%
*+&32
%.+
1))*/
)##
+/3
%)&:
7
;,+".
+5+
&35
6%3
!(#
+,!
(%3
! 5HH8IHLJH,= 3
3% ,!3,!
5(+
+& *%
-%*+
*%&3
)!3#
+!5
3L"%
+/+
5)2*%
5O6&/
3%-+,!
(%3
!36&%
3($
3
.!&5
").
3!3
%)&!
&*)3
,+.2
!/3
).J;,+.
5 +5+
!./
,!#
5)5
6’’+
53+
*3,!
33,+"!
&*!,!
(%3
!3%
&F%
&5,!
&!.
+!2
!/+
5(%
’3,.
+!3
52.
)=
,6=!
&!/
3%-%
3%
+54+
5"+
/%!
##$3
,+3
)6.
%5= *+
-+#
)"=+
&3!
&*3
.!2
2%/5
$53
+=/
)&5
3.6/
3%)&:P
3%5&+
+*+
*3)+
E3+
&*3
,+&!
36.
+.+
5+.
-+
!
.+!!
&*/
)-+
.53
,+=!
%&!
.+!)2,!
(%3
!34!
&*(6%
#*6",!
(%3
!3/
)..
%*).3
)/)&&+
/33
,+%
5)#
!3+
*,!
(%3
!36&%
35:
QR
STUV
WXY,!
(%3
!3!
55+
55=+
&3Z,!
(%3
!3#
)53!
&*2
.!’=+
&3!
3%)&Z’%
! &*!ZF%
&3"! &5,!
&!.
+!
文章编号 Y9888D
8GII[788K\8HD 8H 中图分类号 Y]9KI 文献标识码 YA
9IHID

生物的生境 [即栖息地 \是指生物生活的场所 4由生物赖以生存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 ^ 近一个世纪以来 4由于生 境 的 丧


失 4大熊猫 [_‘
abc
ded
fghi
agjd
ai g\分布范围急剧减少 4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4现在濒于灭绝
bk
l9m In
^研究与评价大熊猫分布区的生
境特征 o破 碎 化 程 度 与 隔 离 状 态 是 认 识 和 了 解 大 熊 猫 种 群 趋 势 与 濒 危 原 因 的 重 要 手 段 4同 时 4还 是 制 定 合 理 的 大 熊 猫 保 护 措 施
的科学基础 lKm Hn^
岷 山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4主要包括岷江以东山地 4面积为 IKpJ8H万 ,=7^区内地形复杂 4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 ^气候
的垂直变化明显 4属山地亚热带向高原气候的过渡地带 ^由于生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4岷山地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是我
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地区 lNn4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
岷山地区是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4大熊猫栖息地的 IHMo野生大熊猫数量的 KpM 分布在岷山地区 4岷山地区是我 国 能 否 成
功保护大熊猫的关键区域 ^ 但近年来 4岷山地区发展迅速 4交通建设与资源开发在岷山地区大规模的开展将进一步加剧岷 山 生
境破碎化程度 4威胁包括大熊猫在内的野生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 本文拟综合运用大熊猫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研究成果 o遥 感 数
据分析与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技 术 4在 系 统 研 究 岷 山 地 区 大 熊 猫 生 境 分 布 o生 境 质 量 与 空 间 格 局 的 基 础 上 4分 析 明 确 岷 山 地 区 保 护 大
熊猫的关键区域 4分析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对策 4以期为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及其与岷山地区资源开发 与
发展的协调提供依据 ^

q 大熊猫生境评价方法
qJq 生境评价程序
生境分析 与 评 价 的 主 要 目 标 是 通 过 分 析 生 物 的 生 境 要 求 及 其 与 岷 山 地 区 自 然 环 境 的 匹 配 关 系 4明 确 其 生 境 的 分 布 范 围 与
特征 ^ 因此 4岷山地区的生境评价过程包括 Y分析大熊猫的生境要求 4明确影响其种群及行为的限制因素或主导因素 Z建 立 各 项
因素相应 的 评 价 准 则 4并 进 行 单 项 因 素 的 适 宜 性 评 价 Z根 据 一 定 的 准 则 进 行 综 合 生 境 分 析 与 评 价 Z明 确 保 护 区 各 空 间 单 元 对 对
象物种的适宜性特征 lK4L4Hn^

qJr 影响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的因素
根据长期大熊猫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研究成果 4分析岷山地区大熊猫对生境因子的要求特征 4结果表明岷山地区影响大 熊
猫生境质量的因素 4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Y物理环境因素 o生物因素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

[9\物理环境因素 影响岷山大熊猫生境的物理环境因素有海拔高度 o地貌类型 o坡度等方面 ^根据岷山大熊猫调查数据 4


在岷山大熊猫通常在海拔 9788mIN88= 之间的海拔范围内活动 4并喜在地 形 平 缓 o坡 度 在 I8s
以下平缓上升的山脊与平台活动
取食 lGn^ 本研究运用 9tL8888数字高程图 [uvF\分析岷山地区的海拔 o坡度与坡向 ^

[7\生物因素 在岷山地区与大熊猫生境相关的生物因素包括可食竹类的分 布 及 丰 富 度 o植 被 类 型 o天 敌 及 竞 争 物 种 的 分
布 ^岷山大熊猫的主要可食竹类有缺苞箭竹 o糙花箭竹 o团竹 o青川箭竹 o华西箭竹 o巴山木竹 o白夹竹等 l7498m 9In^亚高山暗针叶林
与针阔混交林是大熊猫的最适植被 l74I49K49Ln4在常绿 D
落叶阔叶林 4亚高山亮针叶林 4落叶阔叶林 4低山次生灌丛 等 也 均 有 大 熊 猫
的分 布 与 活 动 ^ 竞 争 物 种 主 要 有 竹 鼠 o小 熊 猫 等 食 竹 类 动 物 4但 在 岷 山 地 区 4竞 争 物 种 与 天 敌 对 大 熊 猫 生 境 质 量 没 有 明 显 不 利
影响 ^

[I\人万方数据
类 活 动 影 响 在 岷 山 地 区 4影 响 大 熊 猫 栖 息 地 质 量 的 人 为 活 动 主 要 有 砍 伐 木 材 与 薪 柴 [森 林 砍 伐 \o交 通 o农 业 活 动
以及 当 地 居 民 的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等 4这 些 生 产 与 生 活 活 动 4或 直 接 破 坏 大 熊 猫 栖 息 地 4或 使 栖 息 地 隔 离 o破 碎 化 4导 致 生 境 质 量 的
p期 肖 等 y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pb

下降 ! 本文以 "#"$万交通路线与居民点分布数字图为基础 %分析交通与居民活动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 !

&’( 生境评价准则
根 据 大 熊 猫 的 生 境 要 求 及 其 与 岷 山 自 然 环 境 )人 类 活 动 的 相 互 关 系 %建 立 各 单 项 因 素 的 适 宜 性 评 价 准 则 矩 阵 *表 "+%人 类
活动对大熊猫生境影响的评价准则 *表 ,+%以及人类活动对潜在生境影响的评价准则 *表 -+!

表 & 自然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01
2& 34
562
45/7
84/05
865
9/:;05
865
9<=5
6/05
15
6>/<
<2<
<?2
:6
因素 适宜 次适宜 不适宜
@A
BCD EFG
CAHI
J KA
LMG
NAI
IOP
DFG
CAHI
J QND
FGC
AHI
J
物理环境 RSOD
GBA
ITA
BC D 海拔 VI
UL JWA
CGUN*X+ ,,$$Y-,$$ Z-[$$Y\-,$$ \-[$$
\",$$YZ,,$$ ]",$$
坡度 EI
U^JAD^J
BC*_
+ ‘-$ \-$YZab \ab
亚 高 山 针 叶 林 %针 阔 常 绿 P
落 叶 阔 叶 林 %亚 高 山 亮 针 叶 亚 高 山 灌 丛 %高 山 草 甸 %高 山
生物环境 cG
UIUMG
BAIT
ABC
ULD 植被 dJMJ
CAC
GUN 混交林 林 %落叶阔叶林 %低山次生灌丛 流石滩 %稀疏植被带 %人工纯林
缺 苞 箭 竹 % 糙 花 箭 其 它 可 食 竹 类 *华 西 箭 竹 )巴 山 木 无竹子
竹子种类 cA
XHUU 竹 %团竹 %青川箭竹 竹 )白夹竹等 +

表 e 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生境影响的评价准则

./01
2e 34
562
45/7
84/<
<2<
<?2
:687f=?/:5
?g/9
6<8:h5
/:6g/:;/f/05
6/6
强烈影响 比较强烈 有影响 无影响
人类活动类型 iFXA
NTA
BCUL
EC
LUNM KUjJ
LAC
J kJ
Al mUNJ
公路 nG
DCA
NBJTL
UX XAG
NLUA
j*X+ ‘o$ \o"Y‘,"$ \,"$Y‘p,$ \p,$
九环线 mGNJC
SLGNML
UAj ‘"[$ "[$Y-$$ -$$Yb$$ \b$$
居民活动 nG
DCA
NBJT
LUX L
JDG
jJNC
GAIA
LJA*X+ ‘q$$ \q$$Y‘"a"$ \"a"$Y‘"q,$ \"q,$
农业活动 nG
DCA
NBJT
LUX B
LU^I
ANj*X+ Zq$ \q$Y‘,a$ \,a$Y‘pb$ \pb$
居民点及相关人为活动 rJ
DGjJ
NCG
AI^I
UCD Zb$$ b$$Y"$$$ \"$$$

表 ( 人类活动对潜在生境影响的评价准则

./01
2( 34
562
45/7
849
8?05
:/6
58:87g86
2:6
5/1f/05
6/6/:;f=?/:5
?g/9
6
潜在生境质量 强烈 比较强烈 有影响 无影响
sFAIG
COUT^UC
JNC
GAISA
HGC
AC EC
LUNM KUjJ
LAC
J kJA
l mUNJ
适宜生境 EFG
CAHI
J 不适宜生境 次适宜生境 次适宜生境 适宜生境
次适宜生境 KAL
MGNAII
ODFG
CAHI
J 不适宜生境 不适宜生境 次适宜生境 次适宜生境
不适宜生境 QND
FGCA
HIJ 不适宜生境 不适宜生境 不适宜生境 不适宜生境

&’t 岷山植被与土地利用遥感分析
岷山地区植被与土地利用分布是运用遥感数据分析得到的 !

*"+遥感数据的选择 根据 岷 山 的 物 候 特 征 %采 取 多 时 相 的 uA
NjD
ACbvK 和 uA
NjD
ACpVvKw 数 据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以 解 决
岷山地区天气变化大 )云量多的问题 !

*,+遥 感 分 类 方 法 在 分 类 之 前 %首 先 要 对 各 种 数 据 进 行 预 处 理 %包 括 卫 星 数 据 的 精 校 )nVK*"# b万 +和 土 地 利 用 图 与 卫
星数据的配准以及野外 xRE测点的处理 !
卫 星 数 据 精 校 正 所 需 要 的 控 制 点 在 "yb万 的 地 形 图 上 采 集 %均 匀 分 布 的 选 取 明 显 的 地 物 特 征 点 %如 道 路 交 叉 点 )河 流 交 叉
处 )河流拐弯处等 %总共选取 pz",个控制点 %并分别测量出这些点的坐标值 %利用多项式方程 %进行校正 !
本 研 究 首 先 采 用 最 大 似 然 法 监 督 分 类 %沿 xRE考 察 路 线 选 取 训 练 样 区 %共 选 取 ,,种 地 类 参 加 分 类 %然 后 根 据 情 况 进 行 类
别合并 %并去除小图斑 !
由 于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 %监督分类后的图像存在着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的现象 %研究中 %运用 Vrn{E|
K{xV软件专家
分类功能的 }u{EE|
@|Vr 模块解决这一问题 ! 方法是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 %建 立 分 类 的 规 则 %引 入 高 程 数 据 )坡 向 及 其 与 植 被
的关系等 辅 助 数 据 %将 传 统 的 监 督 分 类 与 专 家 知 识 相 结 合 %以 消 除 不 同 高 程 监 督 分 类 利 用 波 谱 信 息 不 能 识 别 的 植 被 类 别 %并 合
理的去除阴影 )云等不需要的分类结果 %实现高精度的遥感图像分类 !

*-+分类精度检验 为了检验专家决策分类的有效性 %进行常规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与专家决策分类精度的初步分 析 和


比较 ! 万方数据
&’~ 空间模拟与分析
.b/a 生 态 学 报 S*卷

在 大熊猫生境或栖息地评价过程中 !以地理信息系统 "#


$%&
’( 为工具 !进行空间模拟与分析
)*!+,
-在空间模拟的过程中 !应
用 生 态 位 适 宜 性 模 型 )./,!首 先 分 析 单 一 因 素 的 适 宜 性 特 征 !然 后 根 据 影 响 因 素 的 性 质 !综 合 分 析 物 理 环 境 0生 物 因 素 的 适 宜 性
分布特征 !得到岷山大熊猫潜在生境分布特征 !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1最后综合物理环境 0生物因素以及 人 类
活动的影响 !得到岷山大熊猫生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现状特征 -并运用景观密度指数等分析与评价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的空间
格局特征 -

p]q 生境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运用 rl"ieoeo"o b]b分析与统计了岷山大熊猫生境的斑块数 0平均斑块面积 0斑块密度与斑块边界密度等反映破碎化
的指数 -

s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空间格局特征
s]p 岷山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特征
遥 感 数 据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岷 山 地 区 以 森 林 为 主 !各 类 森 林 面 积 .g./g\b]**QRS!占 ++]*SV!其 次 为 草 地 !面 积

+Sb\**]+.QRS!占 ./]+V!高 山 灌 丛 与 低 山 次 生 灌 丛 *ab+bg]+.QRS!占 .b]bgV!农 田 面 积 为 S/bb/\]/+QRS!占 /]gVP表


*T-将与大熊猫生境密切相关的森林植被分为常绿阔叶林 0落叶阔叶林 0针阔混交林 0亚高山针叶林 0低山灌丛等 !其中亚高山针
叶 林 面 积 +b^\*g]a*QRS!占 全 部 森 林 的 占 S^]\+V!落 叶 阔 叶 林 面 积 *a.b++]a/QRS!占 S*]\aV!针 阔 混 交 林 面 积

*\b\ba]SaQRS!占 S.]\.V-
s]s 大熊猫潜在适宜生境
综 合岷山地理条件与现状森林覆盖与森林分布特征 !运用表 .的评价准则对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
明 !在岷山地区有大熊猫适宜生境 aS^S*].*QRS与次 适 宜 生 境 .Sa\ga+]\.QRS P彩 图 t T!分 布 在 海 拔 .+\\u b^\\R 的 平 缓 坡
地 !且 主 要 为 亚 高 山 针 叶 林 及 针 阔 叶 混 交 林 两 种 类 型 的 植 被 !林 下 分 布 着 稠 密 的 缺 苞 箭 竹 0糙 花 箭 竹 0团 竹 0青 川 箭 竹 等 大 熊 猫
喜食竹子 -

s]v 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适宜生境的影响
根 据遥感数据及表 S评价准则 !分析岷山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范围 -结果表明 !在岷山 !居民活动对
大 熊 猫 生 境 影 响 最 大 !影 响 面 积 a.**\.]S\QRS!占 适 宜 生 境 的 *a]*.V!农 业 活 动 影 响 面 积 占 适 宜 生 境 的 b/].*V!交 通 影 响
占 适宜生境的 bS]g.V-由于部分生境受到交通 0农业与居民活动的重叠影响 !总共有 S.\.\gg]\.QRS 的自然生境已不同程度
地 受到了生产 0生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 !占全部面积 a\]/\V!其中 g*.a+.]^/QRS!占全部生境面积的 **]^SV 已受到人类活动
的严重干扰 - 表 2 岷山地区土地利用与森林覆盖特征

运 用 表 b的 准 则 !将 自 然 生 境 适 宜 性 分 布 图 与 人 类 活 动 3456
72 849:;<
749:=
>?7
<@A
>B7
?4C7D
9ED
9<F49G?
74
植被与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 比例
的 影 响 范 围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得 到 岷 山 在 人 类 活 动 影 响 下 的 适
%’
H’I
JI&
KLJ
LMN
JLM$
KO’
# "#
’JPQRST U’
#$’
LIJ
H’PVT
宜 生 境 特 征 P彩 图 w T- 在 岷 山 !大 熊 猫 实 际 适 宜 生 境 为
常绿阔叶林 WO’ #
H#’
’LX#
KJMY
/\\*+]^^ S]\S
//\b*^]bSQRS!由 于 森 林 资 源 利 用 0交 通 0农 业 活 动 影 响 !以 N
’JO’
MZK#
’[I
[
及 生 境 隔 离 等 导 致 的 丧 失 生 境 ++b*.b]*+QRS!生 境 丧 失 落叶阔叶林 _’ $
&M‘K‘[X#
KJMY
*a.b++]a/ .b]bb
N
’JO’
MZK#
’[I
[
*.]^\V!其 中 适 宜 生 境 为 ba a.\]Sg QRS!减 少 Sa
针 阔 混 交 林 c&d’M$KL&
Z’#
K‘[JLM
S.b]^+QRS!减少 *.]/SV!次适宜生境为 /bb/a+]*\QRS!减少 M’
$&M‘K‘[X#
KJMYN
’JO’
MZK#’[I
[
*\b\ba]Sa ..]a+

了 +S/.gg]a\QR !减少 *.]^.V-


S
亚高山针叶林 e‘LY J
Nf&
L’
+b^\*g]a* .+]++
s]2 岷山大熊猫生境空间特征 $
KL&
Z’#
K‘[Z
K#’
[I[
针叶林 hK( cK‘LIJ&
LK‘[
P.T海 拔 分 布 大熊猫潜在生境在各海拔范围的分布比 **+*.+]gg .S]^/
$
KL&
Z’#
K‘[Z
K#’
[I[
例 相近 !其比例最高的海拔是 .+\\uS\\\R!占 S*]b\V-而大 亚高山灌丛 e‘XY JN
f&L’[Q#
‘X[ Sa+gb/]\^ /]a^
熊 猫 实 际 生 境 主 要 分 布 在 海 拔 S+\\u b^\\R 之 间 !占 低山灌丛 hK( RK‘LIJ
&LK‘[[
Q#‘X[ .g/a\S]*b +]/.
草 甸 i#
+^]g\V!分布在 S\\\R 以上的生境占 ^\]^gVP表 +T-生境丧 J[[
NJLM"Nf&L’R’MK([ +Sb\**]+.
J .+]..
流 石 滩 植 被 "fN&L’Y$‘[
Q&KLN
&j’J
LM
失主要发生在 S+\\R 以 下 的 地 区 !如 !.S\\u .+\\R 之 间 的 生 ^SgSa]** S]*\
J
Nf&L’IJN
‘[O’ H’IJ
I&KL
境 丧失 ^^]^\V!.+\\uS\\\R 之间的生境丧失 aS].bV-原因 冰雪带 k ./ba^/]\/ +]\S
$’$KO’#J#’J
是 在 岷 山 地 区 !海 拔 S\\\R 以 上 的 区 域 !通 常 居 民 与 耕 地 少 ! 河流与水体 l& O’#[ /aaa]** \]SS
人类活动对生境的破坏也相对较少 - 耕地 m#
KfN
JLM S/bb/\]/+ /]g\
居民点 l’[&
M’LI
&JNfN
KI[ ./\g]ab \]\+
PST坡 度 分 布 岷 山 地 区 山 高 坡 陡 !大 熊 猫 生 境 多 分 布 在
裸 地 nJ#
#’LNJ
LM .ag\/]ab \]*g
坡地上 !潜在生境的
万方数据 //]/gV 分 布 在 坡 度 S+u *+x
的 坡 地 上 !实 合 计 oKIJN b*a\/++]bg .\\
际 生境更高达 ^\]S*V-坡度较低的生境丧失比例高于高坡度
2期 肖 等 b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22

的生境 !如坡度小于 "#$


的生境丧失比例达 %&’ 以上 (表 )*+

(,*县域分布 空间上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主要分布在岷江的东部山区 !其中平武 -九寨沟 -文县 -北川等县的大 熊 猫 潜 在


生境面积均在 "#..../01 以上 !平武县的大熊猫潜在生境更是达 ,2#1%&342/01!占岷山地区全部生境的 143,#’(表 2*+研
究表明 !大熊猫生境集中分布在岷山 2县交界的高山地带 +

(%*生境斑块特征 在岷山地区 !大熊猫潜在 生 境 面 积 占 全 部 面 积 的 ,431%’!由 于 受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现 在 该 地 区 大 熊 猫


适宜生境面积比例只有 1131#’+ 生境的平均斑块面积减少到 %.34&/01!斑块密度 .3#%!边界密度 11344(表 4*+ 这些景观指
数表明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程度在显著增加 +

表 5 岷山大熊猫生境的海拔分布

6789
:5 ;<
7=>?7=@7A78<
>7><
=@<
BB:
C:=>:
9:D7>
<E=F<
=G<
=FA7=
潜在生境 实际生境
海 拔 QOM
JPM
NLI/L
RNM
LM ST
MUL
I/L
RNM
LM 生境丧失比例
HI
JKL
MNOP(0*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XL
RNM
LMI
OYMV
LMN
OY(’*
SV
JL(/01* QJ
VTJ
PML
WJ(’* SV
JL(/01* QJ
VTJ
PML
WJ(’*
"1..Z"#.. 112""43,4 "23") 1#%%,3), ,3,. 4434.
"#..Z1... ,1"),23,% 1%3,. "1"2&%3," "#34" )13",
1...Z1#.. 1,4).%3)# "43.1 ")&%1.3,. 1"3&& 143&&
1#..Z,... 1,,1""3#, "23)1 "44")#341 1%3%, "&3,"
,...Z,4.. ,.,1"231% 113&" 1)###"3), ,%3%2 "13%1
合计 [OMLI ",1,24&3"# ".. 22.,2#32. ".. %"34.

表 \ 岷山大熊猫生境的坡度分布

6789
:\ ;<
7=>?7=@7A78<
>7><
=@<
BB:
C:=>F
9E?:
F<=G<
=FA7=
潜在生境 实际生境
坡度 ($
* QOM
JPM
NLI/L
RNM
LM ST
MUL
I/L
RNM
LM 生境丧失比例
]I
O^J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XL
RNM
LMI
OYMV
LMN
OY(’*
SV
JL(/01* QJ
VTJ
PML
WJ(’* SV
JL(/01* QJ
VTJ
PML
WJ(’*
_# &"%)3.& .3)& %)).3## .3). %&3.%
#Z"# #,&""3). %3.2 12,)23.& ,3## %&31%
"#Z1# 1,".)13.. "23%# "1.1.434" "#3). %23&4
1#Z,. 11%.&,3.4 ")3&, "1)2223.2 ")3%) %,3%,
,.Z,# 144"%13#, 1"322 "2"4%232. 113," %.3,)
,#Z%# #"2%,,34) ,&3.& ,"&#"%3#. %"3%2 ,431#
合计 [OML
I ",1,24&3"# ".. 22.,2#32. ".. %"34.

由于九环公路 -茂北路 -平青路 -若九路 -1"1线 -平 松 路 -北 松 路 -川 九 路 等 交 通 路 线 !以 及 农 业 等 人 类 活 动 除 其 自 身 直 接 对


大熊猫 的 生 境 产 生 不 利 影 响 外 !还 导 致 大 熊 猫 生 境 的 分 隔 与 破 碎 化 !把 岷 山 大 熊 猫 分 割 成 彼 此 隔 离 的 #个 生 境 单 元 (彩 图 ‘ *!
使岷山地区大熊猫种群交流受到严重影响 + 从长远来看 !对岷山大熊猫种群的生存与繁衍极其有害 +

a 讨论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分布取决于海拔 -坡度 -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 -可食竹的分布 -植被类型 -人类活动等特征 !以及 这 些 因
素 的组合 +研究表明岷山地区有大熊猫潜在生境 ",1,24&3"#/01!由于森林资源利用 -交通 -农业活动影响 -居民薪柴 !以及生
境 破碎化与生境隔离等导致的生境丧失 ##,%",3%#/01+研究发现由于居民活动 -农业与交通等所造成的生境隔离是岷山大熊
猫生境丧失的重要原因 +许多生境由于生境隔离 -森林资源利用并因此导致的生境退化 !使生境不能为大熊猫所利用 +目前尚存
的 大熊猫适宜生境 22.,2#32/01!也由于交通等隔离而成为至少 #个相互分隔的生境单元 !大熊猫种群交流受到严重阻碍 +为
了有效地保护岷山大熊猫 !应从如下 ,个方面规划大熊猫生境的保护 b

("*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 !使大熊猫生境集中分布区得到严格的保护 +从生境空间分布特征来看 !大熊猫生境主要分布在岷


山 2县 交 界 的 高 山 地 带 !包 括 青 川 西 部 -文 县 南 部 -平 武 北 部 与 西 部 -九 寨 沟 南 部 与 北 部 -松 潘 东 部 -北 川 西 部 -茂 县 东 部 与 南 部

(图 1*+ 为 了 保 护 大 熊 猫 及 其 它 珍 稀 濒 危 物 种 !目 前 在 岷 山 地 区 已 建 有 各 类 自 然 保 护 区 ")个 !其 中 包 括 有 王 朗 -白 水 江 -唐 家
河 -九寨沟等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统计 !有 ,,.1%,3))/01 的生境分布在自然保护区 !这意味着目前仅有 %13&’ 的岷山大
熊 猫生境得到比较严格的保护 +根据 1..1年大熊猫调查资料 !岷山大熊猫种群近 ,%3,,’ 分布在保护区外 +因此应进步加强岷
山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万方数据 !对小河沟 -白羊 -泗耳 -边口等现有保护区扩大 !以加强岷山大熊猫生境集中分布区的保护 !还 应 在 平
武县的木皮乡 -木座乡 -白马乡等建设新的保护区 !使唐家河 -白水江 -王朗 -小河沟 -勿角等 )个保护区连成一片 +
QWSU 生 态 学 报 HX卷

表 ! 岷山地区大熊猫适宜生境的县域分布

"#$%
&! ’(
#)*+#),#-#$(
*#*(
),(
..&
/&)*0
12)*
(&3(
)4(
)3-#)
潜在生境 实际生境
生境丧失比例
;69
<89
=>?@>
A=9
>9 BC
97>
?@>
A=9
>9
县 名 FNI
适宜面积 次适宜面积 总适宜面积 适宜面积 次适宜面积 总适宜面积
56789
: O>A=9>9?
6L9
D7=
9>A?
<>E<
> J>
EK=8>?
?:L7=
9>A?
< M69
>?L7=
9>A?
< D7=
9>A?
<>E<
> J>
EK=8>?
?:L7=
9>A?
< M69
>?L7=
9>A?
<
E>
9 = FNI
6L
F@GHI >
E<>F@GHI >E
<>F@GHI F@GHI >
E<>F@GHI >E
<>F@GHI
平武县
QRSTUVRW WTUXYQVHX WSTHXYVUS QQTYZVYH QUSTUQVHX QYYQSHVQR XRVYH
;=
8KP7
松潘县
SUHUVWU QZRTQRVRH QQXWXTVZZ WUURVXS UHWTTVXY URHXQVYR HXVTU
D68K[>
8
九寨沟
HXUSXVUW HXXHZSVHR HRYZUHVZY QQRYQVYY QUUQWYVZR QYYUWQVZT HTVSX
\
=7]
@>=
K67
文县
WZZXVH QYRSQYVYX QYYSHXVQX HWQUVYX YUWWWVHU QZZRTHVHH XYVRZ
^<
8_=
>8
北川县
XTXWVRT QUZHTXVYU QUXSYUVRW WYQUVZR YWWXZVHR YSHTUVWH XSVWS
‘<
=C@7>
8
茂县
TZRTVTR TYSZUVSZ RXSSXVHR HTUHVHU XQHTUVYS XWUXQVHT WHVWH
J>
6_=
>8
青川县
SXUVUY QQTZRRVHS QQTUQTVQR RHQVRW XHSTSVQQ XWWSUVSX RHVTX
a=
8KC
@7>
8
合计
RHUHXVQX QHRZYRTVZQ QWHWSUYVQT WRRQZVHY SWWSRTVXQ SSZWSTVS XQVUQ
M69
>?

表 b 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景观格局特征

"#$%
&b c#),3
0#+&+#*
*&/
)0-#/
#0*
&/(
3*(
031.d(
#)*+#),#-#$(
*#*(
)4(
)3-#)
面积比例 斑块数 平均斑块面积 斑块密度 边界密度
生境
;<
EC<89
>K<6e>
E<> i6V6e[>9
C@<
L Bk<
E>K<[>
9C@>
E<> ;>
9C@l<
8L=
9: flK<l<8L
=9:
O>
A=9
>9L
;fg5hBij i; J;D ;j fj
潜在生境 ;69
<89
=>?@>
A=9>9 WUVHX HXQUS TXVSW ZVSZ WSVYR
实际生境 BC9
7>?@>A=
9>9 HHVHT QUUWY XZVUY ZVTX HHVUU

FHI将被隔离的生境单元连接起来 m使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成为相互连接地整体 n 岷山大熊猫生境隔离主要是由于 交 通 干


线 o农业活动与森林资源开发等所导致的生境退化 m保护大熊猫生境应消除大熊猫生境隔离因素 m增强生境连接程度 n根据大熊
猫生 境 隔 离 状 况 与 隔 离 原 因 分 析 m平 武 县 o九 寨 沟 县 与 文 县 的 黄 土 梁 地 区 m九 寨 沟 的 若 九 走 廊 m平 武 县 与 松 潘 县 的 施 家 堡 地 区 m
茂县 o北 川 县 的 土 地 岭 地 区 m青 川 与 文 县 的 姚 渡 地 区 等 T个 地 区 的 生 境 破 坏 与 交 通 的 发 展 m是 导 致 岷 山 地 区 大 熊 猫 生 境 隔 离 的
关键区域 F图 WIn 加强这些地区的生境恢复是使岷山大熊猫生境成为整体的重要措施 n

FWI充分注意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 n近年来 m岷山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m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与旅游区的开发将进一


步加剧岷山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程度 m从而威胁大熊猫等野生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n在岷山经济建设与资源开发中必须充分注意人
类活动对大熊猫生境的影响 m尤其交通发展的影响 m尽可能避免与减少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n
岷山地区是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m岷山大熊猫生境保护成效将决定大熊猫的命运 m加强对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的研究与 保
护 m对保护大熊猫及其它珍稀动植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n

p&
.&/
&)0
&3q

rQs O7\5mt<
6EK<‘uDC
@>?
?<mv
E uz{
wxy y{|}~ x|w$x|%xu5@<
!"# 8Kl7qD=
C@7>
8;<
6[?
<;E
<LmQYUTu
L
rHs O7\5u&v
!vx’
(){ x|w$x|%xmD@>
|"# 8K@>
=qD@>
8K@>
=M<
C@86?
6K=
C>?fl7C
>9=
68;E
<LmHZZQu
L
rWs ;>
8^ Dmh7<*u+#
|y#
|}&v
,-!
v,{ x|w$x|%xu‘<
’"# =.8Kq‘<
= =.=
8K/8=
k<E
L=9
:;E
<LmQYUUu
L
rXs 07:>
8K*1m*@> 81 5mv
8KO JmM> ut2
wxy D>[[?
=C>
9=68=
8K=
>89[>
8l>@>
A=9
>9>
LL<
LLG<
89=
8^6?
68Ki>
97E
<g<
L<E
k<u3)#
|x4#
{!5)v
’v
&v
!v’
6vmQYYTm7u
rTs 07:>
8K*1mh=
7\tm*@>
8KO Ju56GG78=
9:L
9E7C
97E
<6eK=
>89[>
8l>@>
A=9
>9= 68Ku8(
8^6? wx9(
{y{
}#(
x:#
|#xmHZZZm;<FWIqY=QHu
(
rRs h=
7\tm07:>
8K*1m1=
8KC
@78M>
8O<
G= 8Ku5@>
8K*@> 8K<
L=8@7G>
8[6[7?
>9=
68L
9E7C
97E
<q=
G[?
=C>
9=68e
6EA=
6l=
k<E
L=9
:C68L
<Ek>
9=68u
${
5-y
xw万方数据
#
{|x|%9|6#
’{|>v
|wqx?{
-’|xy{
,@|w
v’%#
!(#
5y#
|x’
A:w
-%#
v!mQYYYm;BFWIu
rSs h=
7\tm07:>
8K*1mM>
:?6E^mv u2
wxy G[>
C9L6e@7G>
8e>
C96E
L68P=
?l?
=e
<@>
A=9
>9qe
E>G<
P6E
C>8lC
>L<L
97l:68C
@>8K<@>
A=9
>9e
6E
u期 肖 等 S岷山地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tu<

!"
#$%&#
$’#
()*+
,-.
/012
3+,43
+56789:);<<<)
+
=>? @%
#%AB$C"
DE$FA
$%#
GHD
E%A
I%"
E$J’F"
$"(
%D#
%"E$)*K3
,1L
-43
+M3
0./
-32
7NO
23+ 1,)QA
,P5 "R$!STU"
" $A(
AB$C"
DE$FA
$%#
G@I
"A$I
AHD
A(8;<<V)
(
=<? W"
X@Y8. )ZE&E!D
215 #&U[#
$’!"
#$%&#
$’#"
$\EG
E$!]A
(AD
CA)^3
5MN,3
_15
-8;<>‘8a;bSc)
=;d? e"HZ)TG
#((
"f"
I#%
"E$#
$’’"
(%D
"gX%
"E$Ef!"
#$%&#
$’#A
’"gG
Ag# b)41_i
FgEEah ++j2
kM7*+
55.
O23
+,8;<>V8la;bS;;)
=;;? e"HZ)TG
#((
"f"
I#%
"E$#
$’’"
(%D
"gX%
"E$Ef!"
#$%&#
$’#A
’"gG FgEEah
Ag# hb)41_i
++j2
kM7*+
55.
O23
+,);<>V8lambSmdn‘V)
=;m? oXpT8. )@%
215 X’[E$!"
#$%&#
$’#’"
A%)q+
( k/,15+
rs1,O
K+,6s+
/_15*+
55.
6.8;<>;8atbS;u)
=;t? Z#
$!Ye)Q#
FgEE#
$’!"
#$%&#
$’#$X%
D"%
"E$)^3
5MN,3
_15
-8;<>t8aVbS;)
=;‘? oXpT8. )Q"
215 EGE![Ef!"
# $’#8!EG
$%&# ’FE$vA
[#$’E%
UADD
#DA(
&AI
"A)q+
( k/,15+
rs1,O
K+,6s+
/_15*+
55.
6.8;<>d8ambS;)
=;V? oXpT8. )w"
215 #$%&#
$’#g"
EGE![)q+
k/,15+
rjO
3.,O
.8;<>;8:xatbS;>;n;<;)
=;c? oXpT8. )P/
215 +6/
.--
.-3
,-2
kM7+
r63
1,2y1,M1i
3+5
+67)@"
IUX#
$@I
"A$I
A#$’ZA
IU$EG
E![HD
A(8;<<d)
(
=;u? zX[# $!] @8{Xw |)BI
$!Ye8\# EGE!"
I#G$"
IUA(
X"%
#g"
G"
%[FE’A
G#$’"
%(#
&&G
"I#
%"E$"
$Z#
ER"
#$!G
#$’X(
A&G
# $!)NO
$$" 21}O
+5+
63O
1
j3
,318;<<c89~ambS;;tn;md)
O

参考文献 S

=;? 胡锦矗 8夏勒 8等 )卧龙的大熊猫 8成都 S四川人民出版社 8;<>V)


=m? 胡锦矗 )大熊猫研究 )上海 S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8mdd;)
=t? 潘文石 8吕植 )秦岭大熊猫庇护所 )北京 S北京大学出版社 8;<>>)
=‘? 欧阳志云 8张和民 8谭迎春 8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 8;<<V8第 t期 )
=V? 欧阳志云 8刘建国 8张和民 )大熊猫生境群落结构研究 )生态学报 8mddd8!"atbS<n;m)
=>? 国家环境保护局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北京 S环境科学出版社 8;<<V)
=<? 刘淑珍 8等 )卧龙地貌的特征和大熊猫 )野生动物 8;<>‘8a;bSc)
=;d? 易同培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分类和分布 a#b)竹子研究汇刊 8;<>V8la;bS;;)
=;;? 易同培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分类和分布 a$b)竹子研究汇刊 8;<>V8lambSmdn‘V)
=;m? 胡锦矗 8等 )大熊猫的食性研究 )南充师范学报 8;<>;8atbS;u)
=;t? 唐稚英 )竹子与大熊猫的营养 )野生动物 8;<>t8aVbS;)
=;‘? 胡锦矗 8等 )大熊猫 %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生态生物学研究 )南充师范学报 8;<>d8ambS;)
=;V? 胡锦矗 8等 )大熊猫的生物学 )科学杂志 8;<>;8:xatbS;>;n;<;)
=;c? 胡锦矗 8等 )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 )成都 S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8;<<d)
=;u? 欧阳志云 8王如松 8符桂南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桃江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 8;<<c89~ambS;;tn;md)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