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3

何昕家

2009/04/21

環境倫 理與空間概 論 【 V.6 】 特別



 期中報告延後一週

 期中作業再度說明

 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及活動
 地球之美

 從空中看地及臺灣

 妳 / 你知道地球日嗎?

 世界警語

 全球暖化

 我們可以怎麼作?
美麗的地球

http://leonmilan.lamost.org/astropic/earth.htm
美麗的地球

帛琉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荷蘭 冬天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奧地利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荷蘭 秋天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雲南 瀑布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南極 冰原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雲南 溪流
http://myweb.hinet.net/home1/kiroro/view.htm
來自北非的沙暴直奔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
直布羅陀海峽
瑞士阿爾卑斯山
冰島
黑海
紅海
在宇宙中地球的夜晚
夜幕降臨歐洲和非洲
大陸架
英國
冰島

大西洋

亞速爾群島 法國
西班牙

這兒已經是夜晚 意大利
加那利群島

非洲
佛得角群島
巴西 大陸 架

大西洋
貝洛 奧裏 藏

薩爾 瓦多

里約 熱內 盧
大聖 保羅
夜幕降臨巴西
福塔雷薩

巴西 累西腓
戈亞納亞
薩爾瓦多
烏貝蘭迪亞
貝洛奧裏藏特

里約熱內盧
大聖保羅
弗盧裏亞諾普裏斯
夜幕降臨美國
美國
加利福尼亞還是
白天
芝加哥
灯光最燦爛的城市
是波士頓、纽约和
華盛顿 .

達拉斯
波多黎各
休斯頓 邁阿密
深呼吸一下,我們再繼續往下看!
從空中看地球
Yann Arthus-Bertrand 攝影特展
空中攝影師
楊亞祖貝童
Yann Arthus-
Bertrand
從高空俯看大地,
那一份抽離的喜悅,寬闊的視野,
空中攝影師楊亞祖貝童
用他的鏡頭紀錄了這份悸動,
用攝影作品和我們分享這片共同生活的大地。

楊今年 57 歲,
從 2000 年開始在全球各地展出
他的作品「從空中看 地球」,
透過 150 張世界各國的攝影作品,
讓觀眾以新的角度看地球。
這個展覽目前已經在 22 個國家展出過 40 多
場,
免費的戶外展覽,
在各地都吸引無數的參觀者,
楊希望藉著這樣的機會
喚醒人們重視
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
荷蘭
阿姆斯特丹,利斯鬱金香園

每年春天四至五月,荷蘭的土地上就瞬間穿上了五彩
繽紛的彩衣。 1594 年奧國大使從奧圖曼帝國帶到荷
蘭的種子,第一次開出了鬱金香,經過四百年的改良
、篩選,終於培育出超過 800 種的鬱金香 。

荷蘭農業人口佔就業人口的 5% ,是全世界最密集的
農業國之一,使荷蘭成為全球第三大農業輸出國(僅
次於美國和法國)。但是這張輝煌的成績單背後的代
價是─水質惡化,尤其園藝作物使用化學肥料更是最
大元兇,於是荷蘭當局重新使用天然的蟲類捕食法,
以保護作物,並改善水源及環境。
法國
沙杭特,可釀克農園

在可釀克區共 900 平方公里的農地上


,有 15000 個葡萄農,每年可產 1
億 9000 萬瓶珍貴的可釀克(白蘭
地), 90% 都出口,主要運送到美國
、日本,還有一些外銷到歐盟其他國
家。
象牙海岸
科羅哥,多納卡哈
棉花工偷得浮生半日閒

這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種植的棉花種
─ Gossypium Hirsutum , 19 世紀
由安地列斯群島移植至非洲。 20 世紀
初年,非洲的殖民國鼓勵當地大量生產
,以對抗美國和埃及的壟斷傾銷。當時
,棉花佔市場紡織原料的 80% ,而今
天由於混紡織品的出現,棉花只佔
47% 。
美國 佛羅里達州 國家公園紅樹林
秘魯
帕拉卡斯半島的燭台

這幅大地之畫「燭台」高 200
公尺,寬 60 公尺,刻畫在秘魯
海岸帕拉卡斯半島的峭壁上。帕
拉卡斯文明的遺跡,在附近還曾
挖掘出 429 具木乃伊。
埃及
尼羅河谷,阿布辛貝神廟

1954 年埃及政府決定在尼羅河上
興建亞斯文水庫 ,這座遺址面臨
沉沒水底的命運。全世界 50 多個
國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呼籲
之下,同心協力,展現保護歷史古
蹟的決心,同時不阻礙國家發展,
於是展開了一項歷時四年半的偉大
遷移工程。
工程由 1963 年開始,動員了 900
名工人,花費超過 4000 萬美元
,將這兩座神廟切割成 1000 多塊
,然後在 60 公尺高的懸崖上方,
依原樣重建,懸崖還以水泥拱門加
強保固。自 1979 年起阿布辛貝便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的世界文
化遺產。
馬達加斯加,摩倫達瓦地區,石林
美國
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
大稜柱間歇熱噴泉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設立於 1872 年,是世界上第


一個經過規畫的國家公園。它位於火山高原上,
是世界上地熱景觀最集中的地方, 1978 年聯合
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每年有 300
萬觀光客。北美洲有五個觀光客最多的景點,每
年約有七千萬參觀人次(是全世界觀光人次的
1/10 ),帶進全球觀光業總收入的 1/5 。
茅利塔尼亞,諾克少,沙丘間的駱駝商隊
茅利塔尼亞,諾克少附近單峰駱駝商隊
你不可不知道…
砍伐森林造成
溫室效應、破壞土地
沙漠每年擴增
6 萬平方公里
將近兩個台灣!
將近兩個台灣
永續經營,讓我們的地球更好!
改變消費習慣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 .
1. 全世界為什麼一直有森林在消失?

2. 我們一天大約要用多少的紙張?

3. 紙張要如何再利用?

4. 如果我們一直浪費紙,對環境的影響?

5. 你會做垃圾分類嗎?在家中是否也有做?
德國
下薩斯,布藍茲維水瓶架

最基本、平淡無奇的飲料,只要
裝了瓶,就馬上受到歡迎,全球
的飲料消耗每年增加 7% (亞太
地區的增加速度更高達 15% )。

每年全球 89 億公升的礦泉水,需
要使用 150 萬噸的塑膠,至於含
酒精的飲料,被視為全球酒精中毒
的元凶,是貧窮、失業、絕望等社
會問題的象徵。
永續經營,讓我們的地球更好!
改變消費習慣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 .

1. 我們的在學校一天喝多少瓶飲料?
2. 大多是什麼類型的飲料?
3. 我們真的需要這些額外的飲料

4. 每天喝的飲料會造成環境什麼問題?
5. 可以用什麼方法可解渴並讓地球更好

美國
土桑
戴維斯蒙森 B-52 空軍基地

這架轟炸機是全世界最強大的軍
力象徵,美國在 20 世紀初開始成
為操縱全球軍事的強國。
軍事只是美國式典範的其中之一
,今天美式商業、文化的影響力
遠遠擴及全球。
象牙海岸
阿必尚北部阿賈美區
支流中洗衣

阿賈美區是一個貧民區,有些地方甚
至沒有自來水和電力。從前阿賈美是
一個漁村,但是在阿必尚的發展過程
中逐漸被畫入城市發展之中。
摩洛哥,菲茲染布廠和染缸
印度,拉加斯坦,齋浦曬棉布
摩洛哥 馬拉咯什地毯
你不可不知…

全球有 80 個國家,
40% 的人面臨缺水問題。
全球有 80 多個國家, 40% 的人面臨缺水問題。

1. 為什麼全球會面臨缺水問題?
2. 我怎麼做才不會浪費水?
3. 想一想,當水龍頭打開沒水的窘境?
4. 我是很幸運的生在台灣?
5. 每天注意小節,讓未來的地球更長命

肯亞
東柴弗國家公園,生命之樹

這顆刺槐矗立在一大片多刺的大草原中,
是野生動物的集中點,牠們為吃葉子而來
,或是到樹蔭下乘涼。
非法買賣,再加上生存環境的變遷,依然
對這些野生動物造成嚴重的威脅。全球野
生動植物的買賣營業額高達 140 億美
元。
法國
新喀里多尼亞,弗之心

紅樹林非常脆弱,因農業、都市和人
口的發展,面積不斷減少,但紅樹林
是水生動物生長的環境,對海岸的生
態和當地經濟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馬爾地夫,馬利礁北部,馬爾地夫之眼
俄羅斯,堪察加,克羅諾次卡亞火山覆蓋著白雪
澳洲 昆士蘭綠林中一座沙丘
南極 阿得利海岸冰山
納米比亞 艾托沙國家公園湖畔 鹽的堆積
冰島 北方鯡鳥群
肯亞 納庫路湖上的紅鶴
科威特
多哈海水淡化場廢水
75% 的水靠國內幾家海水淡化廠供
應,海水經過高溫蒸餾處理,不可食
用的水便排入海中。
澳洲 昆士蘭 惠特珊代島海岸沙灘
加拿大 冰河
美國 紐約洋基球場
丹麥
哥本哈根
密德格魯登外海風力發電場

2000 年底,世界最大的外海風力發電場
正式啟用。
雖然目前世界上再生 " 新 " 能源只佔能源
需求量的 2% ,但是大家都一致肯定環保
價值。由於科技的進步,大幅減低了風力
渦輪機的噪音,而且通常這種發電機都安
置在離住宅區 500 公尺以上的地段,減低
了居民的反彈。
你不可不知…

全球有
11 億人沒有可飲用水
發展中國家的使用水只有

10% 經過淨水處理
20 億人沒有電!
猜一猜,這是在哪一國家照的?
台灣
日月潭

圖中的拉魯島 ( 光華島 ) 是過去的一座山丘,山丘下原是一個原住民邵族


的村落,因建築水 ,遷移了 1242 人,淹沒整個村莊。日月潭是當地第
一個水力發電的水 灞 。建設工程延續 15 年,由日本政府進行,當時台灣
是日本的殖民地。

據估計,為了興建水灞,全世界有 4000 至 8000 萬人被迫遷徒。 1999


年日月潭地區歷經了一場大地震,南投縣決定將這個島嶼恢復邵族的原名
─拉魯島,以紀念 60 年前被迫遷移的村落。
台灣,澎湖,馬公島上軍事演習
你不可不知道的地球…
身為地球人應該要知道!

自 1950 年起,世界成長驚人,產品和服務的
產能都以 7 倍倍增。在這段期間內,世界的
人口增加一倍,但是漁獲量和肉類的需求量卻
增加了 4 倍。能源需求量亦然,石油的消耗
量增加了 6 倍,一半用於運輸交通,二氧化
碳的排放量提高了 3 倍,造成地球的溫度升
高和溫室效應。 1900 以來,淡水的消耗量增
加 5 倍,主要都是提供農業用水。
身為地球人應該要知道!

但是,全球還有 20% 的人沒有飲用水, 40% 的人沒有衛生設


備,也有 40% 的人沒有電, 8 億 2600 萬人食糧不足, 1/2
的人一天的生活費低於 2 塊美金〈約台幣 68 元〉。

換個方式來看,全球有 1/5 的人居住在工業國家中,過度生


產、消費,造成嚴重污染。其餘 4/5 的人居住在開發中國家
,大多數人生活貧乏。為了應付生活所需,對地球大自然的
資源毫無忌憚的索求,使地球的生態環境日漸惡化,更減少
了各種資源的儲量,包含淡水、海水、森林、空氣、可耕地
和空間。

節錄:法國綠色和平組織 / 安娜楊克莉歐維奇
從空中看台灣,可以看到什麼?
除了綠油油的稻田 白雪覆頂的玉山

你還有什麼想像?
這是台 南官 田的 烏山頭 水庫 ,在綠 色的森 林之 海中向
四周蜿 蜒伸 展的 青翠湖 水, 使她博 得珊瑚 潭的 美名。
彷彿外 星人 的神祕 遺跡 ,其實 是綠 島的朝 日溫泉

說到清 水斷 崖,我 們立 刻想起 驚險 的蘇花 公路。
其實, 灰色 的公路 不是 清水斷 崖的 本色, 從空中 俯瞰 ,
陡峭的 山壁 攤平了 ,黃 棕色的 山和 靛藍的 海水才 是這 裡
的顏色 。
這串太 平洋 海面上 的珍 珠項鍊 ,是 花蓮沿 海的定 置漁
網。
抽沙船 像一 隻貪 吃的大 怪獸 ,將原 本平直 的沙 岸啃噬
出一個 大缺 口。 財團為 了建 造工業 區,不 斷抽 沙到需
要填築 的海 埔地 。彰濱 工業 區就是 點沙成 金的 「成功
」案例 。
這不是 薰衣 草田, 這是 2005 年三月春 雪覆 蓋在南 投仁
愛鄉的 杉林 針葉上 。白 雪反射 紫外 線,形 成這幅 美景

小琉球 像一 尾可愛 的小 魚,在 屏東 外海悠
游。
地球
甚至是臺灣
是不是非常美麗!
妳 / 你知道地球日嗎

地球日的由來
 什麼是「地球日?」
 地球日 -- 每年的 4 月 22 日,是當代環境保護運動起源的年度紀念日。

 每年的這段期間,世界各地的環保團體會紛紛舉辦座談會、遊行、文化表
演、清潔環境……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 地球日的活動有什麼功能?
 活動的目的一方面是慶祝與紀念地球日的起源,另一方面則是要透過教育
與行動喚起大眾對環境議題的關心。
 地球日( Earthday )的構想早在 1962 年就萌芽。最初是由美國
蓋洛尼爾森參議員( Senator Gaylord Nelson )提出,他說服甘迺
迪總統,在全國性的巡迴視察行程中,將環境議題彰顯出來。之
後,全國各地環境惡化的證據日增,但政治上卻仍沒有任何因應
對策。
 1969 年 7 月,他在西雅圖的會議上宣布:『 1970 年春天,將有
一個代表環境的全國民間請願活動舉行』,各地的熱烈回應多得
令人震驚。人們終於有了管道可以抒發他們對土地、河流、湖泊
及空氣等的關心。當時出現了「寂靜的春天」等幾件改變人類對
環境問題思維的重要出版品。
 1970 年 4 月 22 日,由美國一群關心環境與自然生態的大學生,
發起了第一屆「地球日」活動,呼籲人類應重視環境所面臨的生
態危機,此活動受到廣大群眾的響應,遂成為全球性的活動,世
界地球日於是誕生。當年美國國會為讓議員回選區開辦有關環境
保護的演講活動而休會,同時當年的活動也促使美國政府立法通
過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法」。
 從此地球日便訂於每年的 4 月 22 日。但是地球日的活動通常會
在 04 月 22 日前後的周末舉行,因為地球日活動的發起單位發現
:在周末舉辦活動比較方便,也比較有效。許多社區和團體也會
發起地球周或地球月,在整個期間舉辦各項活動。而世界地球日
的意義,應是強調民眾主動關心地球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所以
有宣示及督促政府確實推動環保政策與落實環保工作。
蚵仔寮海邊淨灘
http://eec.kta.org.tw/beach_html/k_009.htm

環保團體時常會舉辦清潔環境的活動。
為響應地球日,這天也時常會舉辦類似的活動。
一、地球日的由來

中國在地球日當天所舉辦的植樹活動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20423/715347.html
看看我們人類如何傷害地球!
哭泣的地球
http://www.kepu.net.cn/big5/earth/environment/globe/200205280259.html

http://www.kelvinlo.net/YMCA/airindex.html http://www.kelvinlo.net/YMCA/airindex.html
渤海的石油洩漏
http://info.jlu.edu.cn/~hxzx/courseware/GreenChemistry/chapter01/no1.htm
石油洩漏
http://www.kepu.com.cn/gb/earth/ocean/protect/prt205.html
石油污染海洋的受害者
http://info.jlu.edu.cn/~hxzx/courseware/GreenChemistry/chapter01/no1.htm
哭泣的地球

清理石油洩漏
http://www.kepu.com.cn/gb/earth/ocean/protect/prt205.html
極地冰山融化
http://www.kepu.com.cn/gb/earth/environment/globe/200205280260.html
融化中的南極冰棚
http://geo3w.ncue.edu.tw/bsrapage/geoscience/sea/ice3.htm
海水倒灌
http://earth.fg.tp.edu.tw/learn/esf/magazine/980901.htm
中國甘肅省的農耕地沙漠化的情形
http://cdc.lzu.edu.cn/shouyetupian.htm
全球氣溫劇變 20 年內成人類浩劫
2004-02-23 08:34

全球氣候變遷,不但造成自然環境改變,現在專家說
, 20 年內還將引發人類浩劫!根據英國「觀察家報」
報導,美國國防部一 機密報告指出全球氣溫變化,
在未來將會比恐怖主義還嚴重。
由五角大廈完成的這份報告指出,由於溫室效應導致
海平面上升,明年開始,全球許多地區將開始遭到洪
水肆虐,預估最快 2007 年,地勢低漥的歐洲國家像
是荷蘭就會慘遭淹沒。而自然災害將導致糧食和水源
大幅減少,引發戰爭,可能造成數百萬人喪命。
根據報導,由於今年剛遇到美國大選,為了怕影響選
情,所以五角大廈才遲遲不肯公佈這份報告內容。
澳洲大堡礁在 2050 年將遭毀損
2004-02-22 12:15

澳洲東北部外海著名的天然奇景大堡礁受到海水溫
度上升的影響,到了公元 2050 年,大部分的珊瑚
都將遭到毀損。
澳洲昆士蘭大學海洋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大堡
礁的珊瑚無法很快適應上升的海水溫度,另外,濫
捕及海水污染也是造成大堡礁慘遭破壞的原因。
研究人員在三百五十頁的報告中指出,溫室效應引
發地球氣溫上升,到了這個世紀中葉,大堡礁可能
剩下不到百分之五的珊瑚。而大堡礁周圍五顏六色
的魚群,屆時也可能消失無蹤。而大堡礁的受損也
將影響澳洲觀光業,導致澳洲上億元的經濟損失。
A. 前言— 警語 (一 )

1. 1970 年英國勞壬博士
<明天帶來的死亡—公
害>:人類的行為,特
別是在生態與環境方面
,已經嚴重的把我們置
於危難之中,所帶來的
災禍,既複雜又深沉。
明天地球極可能變成一
片荒涼。
2. 2004 年英國名科學家詹姆斯,對全球提出
最嚴正的呼籲:我們正和地球開戰!
A. 前言— 警語 (二 )
1. 人類生命的維繫,有賴於大
地萬物不斷提供資源,但對大
地最俱破壞的就是人。
— 慈濟證嚴法師<靜思錄>

2. 人類是大地的管家,不可任
意糟蹋大自然的生命,否則必
遭大地的反撲。
— 羅榮光牧師< 92.4.25 台
灣日報>
3. 從心對待孕育萬物的大自然,徹底「眾生
平等」,讓我們共同營造「綠色世紀」。
— 法鼓山聖嚴法師< 2001.1.11 人生雜誌

B. 大自然 反撲、人 類浩劫
1. 1988 年美國時代週刊
<Time> 票選
Endangered Earth <
瀕臨毀滅,傷痕累累
的地球 > 為年度風雲人
物,舉世嘩然,此舉說
明地球正遭受嚴重的破
壞,如臭氧層破洞、土
壤與海洋的汙染、酸雨…
百孔千瘡,危及人類的
生存,已發出 SOS 求
救的訊號。
2. 傷害自然的代價比金融風暴更嚴重。一份
由歐盟委託研究的第一階段報告 : 森林面積
減少的損失,每年高達 2 兆到 5 兆美元
( 約台幣 65 兆到 163 兆 ) ,比目前金融風
暴造成的損失 1 兆到 1.5 兆美元更高。
且這種損失年復一年都是如此。 (2008.10.11.
外電 )
3. 2004 年印度洋海嘯的浩劫,重創 10 餘個
國家,奪走 23 萬人命,其中尼亞斯島災情最
慘重,有 16 萬 8 千人喪生,另有一村 545
名村民僅 75 人倖存。(法新社 2008.12.26 )
4. 2008 熱帶氣旋造成緬甸 500 年來的大災難
,被聯合國列為重大災區。因有 22500 人喪
生, 41000 人失蹤, 10 萬人無家可歸,其他
損失難以估算。東南亞國協秘書長蘇林指出:
紅樹林生態遭破壞是這次慘痛災情的主因。人
類如今已成為大自然威力的被害者。
5. 全球暖化,海水上升,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
, 385,000 人民住在海拔不到兩公尺的地上,
本世紀可能沉入海底。人民生命財產面臨毀滅
性的威脅,正準備作環境難民,舉國他遷。

印度 25 年來已有四座島嶼,遭受海水淹沒
,六千多戶人家流離失所,現另一島嶼也將消
失,這是人類的惡夢,世界的警訊。
( 中央社 2007.03.01 新德里電 )
C. 綠色新 政,綠色革 命
1.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在當選演說中
說:他將面對兩個戰爭:「病危地
球與全球金融海嘯」,並誓言全力
解決。後提名獲諾貝爾獎,全球公
認的環保能源專家朱隷文為能源部
長等而被英國環境部讚揚他組成一
支 < 世界級的頂尖綠色團隊 > ,
致力環保。
2. 南韓政府宣佈未來四年將斥資 50 兆韓幣,
推動 < 綠色新政 > ,以 36 項專業計劃,積
極推展綠色環保理念,如節能減碳、保護森林
資源及四大江的改造計畫等,創百萬就業的機
會。 (2009.1.6)

3. 日本首相誓言:在今後五年預定投資 300 億
美元作 < 環境資源革新開發計劃 > ,同時投
資 100 億美元支援開發中國家節能,以建構
< 涼爽地球夥伴關係 > 。 (2008.6.9)
4. 百年前創設諾貝爾獎影響世界的後代,麥
可諾貝爾正積極籌辦在能源與環境有傑出
貢獻的能源獎,特別為年輕的科學家,被
稱為「綠色的諾貝爾」。
5. 丹麥薩姆索島,現已全面使用綠能;以太陽
能、乾草及生質燃料,將水加熱供島民使用
,為全球環保的典範。 (2008)
6. 中國雲南麗江一座古城,納西族人,在美國大
自然保護協會輔導下,以太陽能與沼氣作為新
能源,村民不再 樹燒柴,保住了森林與美麗
的山川。 (2008.7.18)

7. 美國前副總統,諾貝爾和
平獎得主高爾疾呼:為了美國
的生存與岌岌可危的人類文明
,美國應在 10 年內全面改用
再生能源。 (2008.07.17)
8. 瑞典商業大亨艾里亞,是英國首相的環保顧
問, ( 涼爽地球 COOL Earth) 英國組織的
創始人被控涉嫌盜伐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罰 2
億 7500 萬美元 ( 約台幣 84 億 ) 。
(2008.7.6 巴西報導 )
9. 世界銀行准 13 億美元貸款協助巴西阻止亞
馬遜流域熱帶雨林的消失。 (2009.3.6 外電 )
10. 榮民工程水污染被環保署重罰 1 億 3051
萬,經濟部也因督導不周罰 543 萬。
(2009.2.5)
D. 保護地球,世 界主流
1.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主席穆沙 2008 年 10 月在世界保育
大會提出警告,全球動植物快速滅 ,人類將受到嚴重的
影響,會議有各國部長、聯合國官員、非政府組織人員、
科學家和企業主管共八千多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為
期十天。主題︰
< 如何讓世界走向永續發展之路 > 。

該聯盟有全球 11,000 名科學家義工,及 1,000 名


工作人員,任務是調查、監督與協助各國官方保護世界各
地的自然環境。 (2008.10.06. 法新社 )
D. 保護地球,世 界主流
2. 聯合國估計至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兩億人口
,因氣候與環境惡化,被迫遷移家園,為此於
10 月 09 日在波昂舉行 < 環境難民 > 的專案會
議。 (2008)

3. 亞洲各國於 10 月 9 日在越南舉行第一屆環保
部長會議,討論亞洲地區面臨的環境挑戰。
E. < 希望 地球會更好 > 我的夢
1. 澳洲向世界徵求 < 世界最好的工作 > ;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 -大堡礁美麗島嶼的保育員。半年薪水為澳幣 15
萬 ( 約台幣 340 萬 ) ,並提供來回機票及別墅。
(2009.1.13 , 法新社 )
2. 地球暖化海水上升,太平洋的島國吐瓦魯一位十三歲
的學生馬爾洛害怕家園被淹沒而有一個重要的夢—
「 希望地球會更好」   The important thing for me in
<my dream> is “The earth to be better”
(日漸沉沒的樂園:吐瓦魯,作者:山本敏晴)
全球暖化
未來全球各地溫度變化預測圖
全球暖化
1、這一世紀以來台灣暖化的速度是
全球平均 的2倍。
2、海平面上升,陸地減少,農作物

  產,疾病傳染快速蔓延。
3、颱風數量加倍,威力更強,造成
嚴重
  水災土石流。
冰河融化,生態浩劫迫在眉睫

北極熊可能會在 45 年內絕種
。北極熊必須游 長的距離才能
找到食物,近來一個月就發現
4 隻北極熊溺斃的屍體。
北極熊的命運可能就是~
人類未來的命運
0 公尺  2007 年
10 公尺  2027 年
14 公尺  2032 年
35 公尺  2037

這一年,您幾歲?
這一年,
您的小孩幾歲?
這一年,
您現在的居住地
還在嗎?
工廠排放的黑煙足以遮天蔽日

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
車輛排放
二氧化碳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
另類全球第 三

過去十五年當中,台灣二氧化碳總
排放量倍速成長 134 %(全球成長 16 %)

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 12 萬噸,
是全球平均值的 3 倍。
養殖業超抽地下水,
造成地層下陷,這是誰的錯?
誰住的大樓
崩塌了?
天氣大亂,
淹水真苦!
缺水更苦!
翻山越嶺尋滴

這是好不容易才取得的

半年前牛羊已大量死去,現在連最堅
韌耐旱的駱駝也死了超過二萬頭
雨林大約每 6 秒鐘消失 1 個足球場,
每天則消失 8.6 萬公頃
全球有五分之一的草地和牧
場,因為畜牧業的開發而沙
漠化。

聯合國糧食組織
被沙丘阻斷的道路
日益嚴重的沙塵暴
面對世界現況我們是否真的知

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
8 億五千萬
處於飢餓狀態 ?

世界上有多少人處於 9億7千
過於肥胖?

全球 40% 穀類
是用來餵養牲畜

13 億頭的牛 154 億的 10 億頭的豬


你能救救我嗎?
誰能救救我的孩子?
不願面對的真相

聯合國的貧窮線是一天 1 美金收入。
- 25% 的 全 人 類 在 此 以 下 。
- 50% 的 全 人 類 每 天 不 到 2 元美
金。
每一天, 25000 人 由 於 飢 餓 而 死 亡
4 3 2 1
證嚴上人說:
「溫室效應來自心室效應。」

工廠 產品 百貨公司

人心淨化
CO2 人類的 社會祥和
慾望 天下無災難
天氣變化 復禮:
颱風 減碳運動
克己:克制自己
災難 的想要與需求
1 、地球 受到 些傷害?
2 、這一切傷害與苦,誰要負最大的責
任?
1、為了趕上流行,常常更換東西,
  造成垃圾問題,就是「消福」。
2、 地 球 供 我 們 居 住 , 供 應 我 們 資 源

  我們要感恩她、珍惜她 。
用行動搶 救地球

1、節約能源、減少電器用品的使用、隨手關
  電源、拔掉插頭。
2、使用環保節能標章產品,如:省電燈
泡。
3、開窗→吹電扇→少用冷氣,調高冷氣
溫度
4、多走路→騎腳踏車→搭乘大眾運輸工
具→
  少開車,盡量共乘。
6、惜福愛物、少購物、自備購物袋、過簡
  樸生活 。
7、做好垃圾分類、確實回收資源
8、重複使用紙張、多種樹。
9、多素食少肉食、飲食節度、隨身攜帶

  保餐具 。
10 、使用替代能源。
珍惜資源 環保減碳

3R
reduce 減量
reuse 再利用
recycle 回收
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適合居住的地球
再看看苦難眾生一眼
請您幫幫他吧 !
每天少喝一杯飲料您可以救他 !
慾望少一點,愛地球多 一點,
為地球盡一份心,是本分事也是使命

 2-3 人一組

 每人寫下自己對地球的承諾

 並在 4/22 確實做到

 每一組到校園內,尋找五位同學,五位教師或職員

 詢問他們是否知道地球日,不知道者講解

 請他們許下一個地球能做到的承諾,並記錄姓名及系級

 下課前十分鐘回到教室

 繳交並且點名
何昕家
2009/04/21

環境倫 理與空間概 論 【 V.6 】 特別



下面這些日常舉動,

都讓你我成為地球暖化的 殺手
全台灣夏天冷氣每調高一度,
省下的電就足夠澎湖使用一年,

也許,這數字聽來遙遠,
但還有更驚人環境問題在台灣浮現
二氧化碳排放量,另類全球第一
過去十五年當中,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倍速成長一三四%(全
球成長一六%),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萬噸,是全球平均
值的三倍。
高雄市每人每年就「貢獻」三十四.七萬噸二氧化碳,號稱是全
球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城市。
淹水 6 公 淹水 15 公 淹水 25 公
尺 尺 尺

這是全球暖化帶動海水上升後,台灣本島逐漸「泡」在水
裡的模擬空照圖。本世紀末,整個台南市將徹底淹沒,高
雄市僅剩下「壽山島」,全台灣將近六百萬人淪為「水上
難民」。
台灣,瘋狂發燒中
一個世紀以來,台灣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平均溫度
增加了一.三℃,比鄰近的日本、中國更高。台北市的夜間平均
氣溫,甚至增加將近二℃。
極端變化的氣候,更讓發燒的台灣面臨生存的危機。
北澇南旱,台灣氣候變變變
五年前的納莉颱風,台北市單日降下六百五十公釐豪雨,破了百
年紀錄;翌年,石門水庫河床乾涸,遭逢三十年來最嚴重乾旱。
台灣近年氣候變異極大,不是水太多,就是水太少。這種一年水
災、一年旱災的怪現象,可能會變成常態。
登革熱北伐,公衛拉警報
別懷疑,對溫度最敏感的,不是北極熊,而是蚊子。
過去只存在於北迴歸線以南的登革熱,當氣溫上升一度,埃及斑
蚊就會「北伐」,攻克台中和台北。
櫻花鉤吻鮭,在台灣地圖消失
科學家預估,七十年之後,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將有四個
月完全不會有低於十八℃的水溫,對於只能存活在十七℃水溫的國
寶魚櫻花鉤吻鮭而言,生存繁衍的希望渺茫。
這些危機 ,也許你並不關心
但是,終將影響你我的 命運
現在就開始為環境付出 ,
給台灣一個 生存 的機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