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

融合教育环境下

差异性教学
呈堂学员
杜崔萍 郑佳惠 曹铭玮
差异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学基本特征

差异教学的特点与原则
差异教学基本特征
• 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概念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 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形式、过程、学习成
果)

• 最终目的: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 教师教学的调整来应对多样化的教学现实
教师教&学生学相匹配的过程
通过教学&课程的差异化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差异化
教师“教”&学生“学”相匹配的过程
• 假设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偏好、认知能力&学习需要
• 只有学习上得到必要的教学支持(与兴趣、能力、爱好相一致)
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能达至最佳水平
• 不是整合学生的差异来适应统一的指令性课程,而是差异之间的
匹配与对应
• 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准备水平、兴趣、能力与学习
风格特征,作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材料与评估方式
例: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
• 教师要具有充分灵活性,随时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调整课程、不是
期待学生改变他们自己
通过教学&课程的差异化
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 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与学习成果,即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潜力的发展
• 有别于过去针对残疾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调整
[降低学习目标,减少学习内容] 加剧与普通学生学习上的差距

•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和支持
• 完成与其他同学同样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
• 差异化教学不应该以牺牲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质量为代价
• 有违融合教育中的平等与公正精神
教学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差异化
• 为残疾生/其他特殊需要的学生尝试修改教学内容/实施修
改教学内容时,更会突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与特殊性,导
致他们在学习上显得格格不入,形成一种“隐形隔离”

• 误区

降低对残疾/学习困难儿童的要求
认可较低层次的学习结果

• 要求越低、学习成果越低 以后的期望值降低
• 相对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材料上的调整,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与
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方式更加容易操作且更自然
• 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只使用差异化的提问方式或评价、表扬或奖励类的强化就可为
学生提供所需要的额外帮助
教学过程的调整
• 不会影响教师为全班学生讲授同样的课程内容
• 符合“最少差异”的课程调整原则
• 德舍纳、埃贝林和斯普拉格[Deschenes,Ebeling&Sprague]指出,
教学过程的调整是教师最灵活的差异化方式
• 过程调整被视为最容易、最具有操作性的调整方式
(二) 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差异教学
(一)差异教学的 “差异”在哪里
• 差异教学能够为融合课堂中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真正的学习
机会,它能够通过教学的差异化来适应差异化的学生。

• 对于这种差异化,汤姆林森认为差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内
容、过程与结果上的差异。

• 塞兰德指出,为了适应班级中多样化的学习者,教师需要在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教学情感以及学习环境方
面进行差异化教学以应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和
发展水平。
(一)差异教学的 “差异”在哪里

• 环境差异
• 内容差异
• 过程差异
• 管理差异
• 结果与效果差异
1.环境差异

• 环境差异包括融合课堂中教师所能操纵的、能够提高学生
学习状况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因素。

• 多伊尔(Doyle )指出,尽管关于班级设计与教具安排的
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室空间布局不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
生影响,却会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 对于某些残疾类型的学生而言,教室的空间格局需要特别
的设计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环境差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座次安排
• 这种策略是最适合于各种听觉问题和注意力困难的
学生。

• 通过恰当地安排座位,教师能够接近学生从而更有
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室布置
• 通过对教室物理空间环境的优化,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更方
便地开展合作教学、同伴辅导等以促进残疾学生的学习,
包括班级布局、座椅、墙壁和展览板等的使用。
准入性

• 指教室无障碍环境的设计,教室的环境基本的是能够让残
疾儿童从物理上进入,然后才能将求课程与教学的进入
特殊化的设备

• 教师需要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殊化的器材,例如
轮椅、听力辅助器具以及其他的应用系统和交
流工具。
2.内容差异
• 包括教学内容本身的差异和承载教学内容的材料形式的差异
• 对于内容差异,金西尔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风格将融
合教育课程差异化分为三个层次
A) 同样的课程:即所有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不需要对课程内容
做出任何调整,教学目标、要求也相同
B) 多重课程: 即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相同,但要求掌握的水
平不同
C) 交叉课程:即从不同的课程领域向多样化的学生教授个别化
的技能,将学生学业发展相关的特定技能融入不同课程的学习活
动中
• 其次,在教学材料的差异化上,传统的基于文本的教学
材料虽然尤其优点,但并不适合某些类别的残疾学生,
例如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

• 教师能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文本材料进行差异化处理:

A) 使用其他类型的材料形式来代替当前的文本材料
B) 提升当前已存在材料的理解力
C) 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的帮助
3.过程差异
• 主要涉及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安排,例如分组、教学内容呈
现、必要的辅导方面。
• 在分组中教师采用弹性分组的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
能力、学习风格之间的匹配,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分组的方
式。
• 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材料如 PPT 、
电子白板
•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
或者更少的辅助,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呈现方式,在课堂
过程中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并根
据学生的需要还可以采用合作教学、同班辅导等教学策略。
4.管理差异
• 差异模式的管理要素主要集中于行为,确立一个管理行为
的有效体系对所有学生都是有利的,然而,对于那些行为
违反常规的学生而言,需要使用某些特别化的技巧加以引
导。
• 管理行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确立引导班级动态发展的
规则与程序,主要是指对所有学生的期待。
• 教师应该在学期开始之时就确立所有的一般期待、规则、
程序和其他规定,并引导他们学习,并准备好处理违反规
则的措施。
• 在班级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有特别需要的学
生,特别是有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学生对规则的
学习。
5.结果与效果差异
• 对于教学成果的差异化,教师一方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相同
的核心知识、观点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允许学生选择符
合自己基础和能力、兴趣的成果形式,从而使学习的共同
目标和个人目标得以实现。
(二)如何做到“差异教学”
A) 确定学生是否需要差异。教师在班级内实施教学之前最重
要的一步是要明确班级内有哪些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实施差异
化。

- 可能课堂中很多学生都需要差异化,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就
是要了解哪些学生需要辅助,他们需要哪些帮助以及如何进
行差异教学。
- 由于在班级中技能发展与能力发展的两端即超常儿童与残
疾儿童都需要差异教学,因此教师在实施差异教学时面临着
严峻的挑战。
B) 确定需要的特定领域。

- 圣安杰洛 (Santangelo )指出,有效的差异教学根植于


教师对学生的独特需要以及他们的共性的理解和欣赏。

-教师应该知道他们的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只有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才能在教学与课程中做出相应的
调整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C) 实施多样化的差异实践方法 --- 最少干预原

- 当实施差异教学时,教师应该坚持最少干预原则。

- 首先,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调整;
其次,即使是很小的调整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注意力不
集中的问题。
- 例如,改变一下学生的座位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注意
力不集中的问题。
D) 监控学生进步
• 毫无疑问,当前特殊教育领域已经十分关注学生在
学业、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等领域的进步问题。

• 收集关于课堂中为学生所做出的调整方面的信息是
非常必要的,没有信息收集就不可能知道这些调整
是否起了作用。
E) 评估与修正差异化教学实践

-所有的差异化实践都需要为它们的有效性做出评估,
然后才能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这样做、终止或者以
某种方式修正。
差异教学的反思与评价
(一)差异教学所引起的马太效应
• 差异教学中最具争议的是教学内容差异,即课程差异。
• 其争议点在于课程差异是否符合融合教育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 韦斯特伍德从结果公平出发认为,课程差异会导致马太效应,
即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会造成学习者强
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
• 而汤姆林森则从过程公平的立场出发,认为在学生能力和认
知水平多样化的班级中,公平不应该被认为是同等地对待每
一个学生,而应该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他取得学业成果
所需的支持。
(二)差异教学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强调教师在课程上调整教学环境,内容,过程和学习成果
来适应多样化学生,以实现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 教师在接受培训后都知道应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
的能力和需要匹配,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 教师缺乏实施的时间,差异教学的专业化发展资源以及所
需要的行政支持。
• 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教师也不会很容易就能将学生个体的
不同需要和能力与恰当合适的目标,方法和材料相匹配。
(三)差异教学中教师的主观
差异化问题
• 主张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风格来调整教学内
容,方法与评估方式。
• 教师主观认定学生的能力与学习风格显然并不合适。
• 教师很容易根据自己假定的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习
风格来高估或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差异教学的有效性
• 容易给人带来一种直觉上的吸引力,关于差异教学
的有效性更多的是逸闻趣事,而较少是基于证据的
研究。
• 研究差异教学的主要困难在于差异教学看起来更像
是不用教学实践的“打包”处理,更多被视为新兴
的和有发展前途的教学实践。
• 尽管有很多差异教学的建议方式, 但并不存在特
定的规则,反而让教学更难以实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