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Interaksi 2

评述《董永》所带来的
生活启示和精神感动

朱诗竣
李淳恩
翁嘉蔚
郑婉绮
黄家育
生活启示

1. 传播宗教观念中的“善有善报”

• 在民间,佛教有许多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佛理故事,
以及宣扬的佛教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地狱冥界等思
想对百姓的思想观念影响深刻。
• 董永行三年守丧之礼,打算回主人家做奴仆是为报答主
人对他的善举,使主人资助董永承办丧事的善得以回报
;董永欲卖自身为奴以报答恩人的善心也得到“上天”
的回应,特派织女前来助其报答恩情。
2. 尽管命运坎坷也不轻易言弃的“自强精
神”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
,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
以供丧事。

• 董永自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尽心种地为生,尽管
艰辛,但他依旧努力地生活。
• 父亲死后无力埋葬,就想卖身为奴承办丧事。生活中的
挫折并未让他放弃,尽管穷困也想埋葬好父亲。
3. 传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 董永后来说的“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
服勤致力,以报厚德”,明其文是要感恩图报。
• 文中主人资助董永是因为知其贤能,也并未要求董永日
后报答;董永经三年守丧后也不忘报答主人恩情,此举
皆是因其自身对于“知恩图报”的崇敬与实践。
精神感动
1. 百善孝为先
父亡 , 无以葬 , 乃自卖为奴 , 以供丧事
(一)孝而忘我 。

 在中华传统孝文化中 , 孝道的践行者所奉行的都是“忘我主义” 。
 然而 , 它又不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简单否定 , 而毋宁说是一种个体
自我的道德性升华。
 孝行的主体是“我” , 但“我”是工具性的 , “ 父母”才是目的。
 董永的父亲过世,为了办父亲的身后事而选择卖身为奴。
 从中可以看到董永所出自的孝行是以父母为先,把“父母”视为目的
, 把行孝作为人生之致境。
少偏孤 , 与父居。肆力田亩 , 鹿车载自随。
(二)孝而有义 父亡 , 无以葬 , 乃自卖为奴 , 以供丧事。

 “ 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文化中 , 孝具有崇高的价值,但是 , 尽孝必


须循规蹈矩 , 这就是所谓的“义”。
 “ 事、养、葬”是孝道的一般要求 , 是人之为人所必尽的道德义务

 在母亲逝世后,董永和父亲居住在一起,两父子尽力种地,他用小车
载着父亲,自己则跟在后头。在父亲逝世时,为了办父亲的身后事而
选择卖身为奴。
 从中说明了董永尽了对父亲的孝道,是个“孝而有义” 的孝子。
 在父亲在世时,董永让父亲坐小车,自己跟在后头;父亲逝世时,为
了安葬父亲,自己卖身为奴也毫无怨言。
(二)孝合神意
女出门 , 谓永曰 :“ 我 , 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 , 天帝令我助君偿债
耳。”

 中华孝文化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这些因孝行所引起的“奇迹” , 不过是要向世人昭示 , 孝合神意
, 天道酬孝。
 董永因为自身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而派织女帮助他偿还债务,说明了
“好人有好报”。
 这表明人们期盼甚至相信“行孝”之人终有善报” , 其价值在于
劝人行孝尽孝 , 使孝道世代相传 , 不绝如缕。
2. 独特的人神关系

• 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在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或是为了给予在艰难困苦中生活的人们一些精神支柱
,古代人民就只有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实现当时人们
幻想和愿望。
• 此类作品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读者
带来了精神上的感动,如董永的的孝心和知恩图报感动
了天帝,所以让织女前来帮助他偿还债务。
3. 人以善感,天以福

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

• 古代人受“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
报”等宗教观念的影响而推崇“报应”之说,相信人做
好事会得到好的回报。
• 如文中主人资助董永而不求回报显现其助人之善;董永
知恩图报彰显其忠厚善良,所以天帝让织女前来帮助他
偿还债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