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環境風場

報告者:陳師偉
前言
環境風場一般是指建築物周遭之行人活動影響 ( 離地面約 1.5 ~ 2.0 公尺 ) ,又稱行人
風場,屬於微氣候範圍。
在歐美國家城市,像是以風勢強勁而聞名的芝加哥就有門窗被吹破、損壞的報導。在
1972 年甚至有兩位老婦人在高樓附近被大樓風吹倒以致受傷致死的案例。
當東北季風盛行時,淡江大學商管大樓附近的走道都會明顯地感覺風速特別的強。當
師生撐傘經過此地方時,雨傘都會被強風所破壞;師生都明顯地感受一股寒冷的強風。
台灣關於環境風場相關規定
(1) 根據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二十六條中,高樓建築,有
下列情形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a. 住宅大樓,其樓層三十層以上或高度一百公尺以上。

b. 辦公、商業或綜合性大樓,其樓層二十層以上或高度七十公尺以上。

(2) 在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第二十二條中,開發行為中除煙囪外有七十公尺以
上之高層結構體者,其可能產生之風場、日照、電波以及空氣污染物擴散之干擾等負面
影響,應予預測及評估,並提出因應對策;必要時應進行相關之模擬分析或試驗。
(3) 台北市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審議規範 ( 民國 101 年 10 月 1

正式實施 ) ,建築物高度超過 60 公尺,應作風環境效應評估,尤其側重超高層建築物所
可能產生之微氣候及對公共開放空間使用之影響。

(4) 若興建建築物位於河岸第一排時,必須考慮河岸可能引發的強風區;公益性建築物開放
空間之戶外風環境評估 ( 例如:教堂、基金會、醫院、藝文特區 ) ; 15~20 樓層建築物對

基地周圍都為低矮透天厝的影響;長期位於強風區的地區,更必須考慮周遭環境風場的
影響。
流場特性
對於人們所處的環境,氣流的流動明顯受到建築物之影響而有所變化。就一般而言,影
響建築物四周氣流的因素包括有逼近流風的特性、風向、風速、建築物本身的大小、幾何
外型以及鄰近之建築物等,並造成下洗、縮流、角隅、遮蔽、穿堂風等效應與現象。
(1) 迎風面下洗渦漩 (upstream downwash vortex)
高層建築的興建阻擋了高空氣流的流動,促使部分氣流自建築物屋頂及兩側流過,部分氣流
轉而向下流向地表附近再從建築物兩側流向背風面。流向地表之氣流會在迎風面之區域形
成垂直面上循環流動的渦漩,這股下切流動之氣流一般稱之為掀裙風,如圖。建築物迎風面
寬度愈大,下切氣流的強度愈大。
(2) 建築物尾流 (building wake)
氣流流經建築物時,在迎風面邊緣會發生氣流分離的現象,於側風面及背風面形成負壓區,一
般稱之為尾跡區域。尾跡範圍內之渦漩流動型式與建築物幾何外型有關。如圖,對於建築
物迎風面寬度較寬、高度較矮且較扁平之建築物,兩側分離氣流對尾跡之影響較小,尾跡內
之渦漩主要受到翻越屋頂之氣流作用,以垂直向為主要之流動方向;反之,對於外型細高之建
築物,兩側分離氣流對尾跡之影響明顯,尾跡內之渦漩以水平向為主要之流動方向。
(3) 穿堂風 (through flow)
當建築物之迎風面與背風面間有相貫通之通道連接時,由於迎風面之正風壓與背風面之負
風壓會形成明顯之壓力差,導致氣流由正風壓處之迎風面快速流往負風壓位置之背風面,在
該通道內形成快速流動之氣流,一般稱為穿堂風,如圖
(4) 角隅強風 (corner flow)
高空氣流受到高層建築的阻擋,部分氣流被迫轉而向下流向地表附近再從建築物兩側流向
背風面。該氣流在繞經迎風面角隅兩側時,會因為氣流之分離、加速之現象導致該區域容
易出現較大之風速,如圖
(5) 遮蔽效應 (shelter effect)
高層建築之興建會阻擋並改變氣流之流動方向,因此其下游處之建築物將可因為前方建築
物對強風之阻擋,減低迎風面高速氣流之直接衝擊,如圖。也由於位在前方建築物紊亂之尾
流區域,該位置之風速擾動情形會相對地增加。
(6) 縮流效應 (Venturi effect)
當氣流流經兩棟建築物之間的狹窄空間時,因為可通過之斷面積減小,導致氣流流速增加,形
成高風速之區域,如圖。在氣流由一寬廣之區域流向建築密集處的狹窄街道時,也會發生類
似之縮流現象。
舒適度評估
在建築物「舒適性」的評估判定中,扮演主要角色為「無法接受的不舒適」的這一個
概念。因為風而導致的不等程度的不舒適,視不舒適的程度、設計用途以及當地的風氣象
而會有一些不同的發生頻率 ( 次數 ) 。如果這些發生的頻率(次數)被判定為過高 ( 過多 ) ,
那麼這些「不舒適性」就被認為是「無法接受」。界定這個不等程度之不舒適性的最高可
接受的發生頻率即是通常所說的「舒適性評估準則」。
舉例來說,某些地帶偶而會有很強的風勢發生,但是,因為他發生的機率不大,所以人們
會覺得它可以被接受。相反的,某些地帶,雖然風勢不強,但是因為它發生的頻率高,人們會覺
得那些地方老是在刮風,覺得惱人、覺得不能接受。除此之外,該地之設計用途也必須納入
考慮。至於發生機率高於何者為太頻繁,機率低於何者可以接受,則因人而異。
英國 Penwarden & Wise 與加拿大 Isyumov & Davenport 所提出之容許風速皆為單純考
慮平均風速下,分析出的評估標準。而後 1975 年 Lawson & Penwarden 、 1976 年 Hunt,
Poulton & Mumford 與 1978 年 Melbourne 的結論裡則是使用有效風速 Ue 進行分析。

;
西安大略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的風洞實驗室建議將活動分類為
(1) 長時間停留
(2) 短時間停留
(3) 慢步行走
(4) 快步行走
如表。例如:規劃露天餐廳或是咖啡座時,必須符合較嚴格規定長時間停留的標準,若是公
園、開放空間只需要滿足短時間停留的標準即可。
相對舒適性
活動性 適用之區域
可容忍 不舒適 危險

快步 人行道 6 7 8

慢步 公園 5 6 8

短時間站立 , 坐 公園 , 廣場 4 5 8

長時間站立 , 坐 室外餐廳 3 4 8

可接受代表性準則 <1 次 /1 週 <1 次 /1 月 <1 次 /1 年


由丁育群、朱佳仁建議國內環境風場的標準可依據都市使用分區,例如:住宅區、商業
區與工業區。因住宅區為一般民眾居住休息的地方,可容忍強風發生機率較低,較敏感的區
域如:學校、公園、公車站、醫院等設施。商業區為上班、購物之處,發生強風的機率則可
以稍微放寬,詳細資料如表 :

分類 等級 陣風風速極限 等效平均風速 發生機率 機率 分類 等級 陣風風速極限 等效平均風速 發生機率 機率

1 宜人 >8m/sec >4.5 m/sec < 每月 144 小時 <20% 1 宜人 >8m/sec >4.5 m/sec < 每月 144 小時 <25%

2 擾人 >11m/sec >6.2 m/sec > 每月 36 小時 >5% 2 擾人 >11m/sec >6.2 m/sec > 每月 36 小時 >7%

3 危險 >25m/sec >14.2 m/sec > 每月 3 小時 >0.03% 3 危險 >25m/sec >14.2 m/sec > 每月 3 小時 >0.03%
加拿大 RWDI 風工程公司建議之行人舒適度評估標準,主要分成:坐定(長時間停留)、
站立(短時間停留)、行走區與不舒適四個等級。陣風風速與發生機率的底限,如表
分類 等級 陣風風速極限 (m/sec) 發生機率底限

坐定 ≧4.7 <20%

站立 ≧6.9 <20%
舒適性
行走 ≧8.9 <20%

不舒適 >8.9 >20%

有影響 >24.4 >3 次 /1 年( 0.1 %)


安全性
無影響 <24.4 ≦3 次 /1 年( 0.1 %)
淡江大學風工程研究中心於 2004 年開始進行行人舒適度問卷調查,期盼能建立一套合
於我國國情之舒適度評估準則。調查主要包括:風洞情境模擬以及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地點
有:淡水漁人碼頭、淡江大學校園、淡水捷運站,台北新光三越站前店、淡水國家新都社區
等地。行人舒適度評估之建議值,如表
陣風風速
分類 等級 發生機率底限
(m/sec)

坐定 ≧5.0 <10%

站立 ≧8.0 <10%

舒適性 行走 ≧10.4 <10%

不舒適 >10.4 >10%

危險 >14 >10%
開始

舒適度評估流程
原始氣象資料 現場環境 於風洞內建立
之取得及分析 初步探勘 適合之大氣邊
界層流場

近幾年來預估大樓週遭風場變化情形的方法, 主建築及風場
環境縮尺模型
通常可利用數值模擬預測或風洞物理模擬試驗。 之製作
然而由於一般都市地形、地況較為複雜以及流況
之高度三維性,使得數值模擬僅可以提供建築師
初步流場分析。因此以風洞物理模擬實驗,配合 模型上佈點之
風速量測
實場的氣象資料來做風場舒適性的預估,是目前
較為可行及可信的方法。利用風洞物理縮尺實驗 結合風洞試驗數據、氣
、地況選擇與配合實際氣象資料的分析 。 象統計資料及舒適性評
估準則,進行舒適性評



是否符合行人 改
舒適度標準 善

提出報告
准予興建

結束
風洞模型建立
有關環境風場評估之風洞試驗,市街及建築物模型之縮尺比例。其模擬
之範圍是以基地主建築物為中心,將鄰近建築物全依縮尺比例製成模型置於
風洞試驗段之轉盤上。模型之製作是根據主要建築基地及附近區域的建築
物分佈圖、鄰近建築物的樓層數以及空地分佈,進行正確的放樣。其中針對
主建築物的模型製作,需考慮建築細部的造型。至於模擬範圍內的其他建築
物則大致模擬其形狀及高度,不考慮造型上的細節變化。實驗中之模型多採
用珍珠板 ( 主建築物 ) 與保麗龍 ( 周圍建築物 ) 做為模型的材料。
大氣邊界層的選用
根據「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地況種類依建築物所在位置及其附近地表特性
而定,分成以下三類:
(1) 地況 A :大城市市中心區,至少有 50% 之建築物高度大於 20 公尺者。建築物迎風向之前
方至少 800 公尺或建築物高度 10 倍的範圍(兩者取大值)係屬此種條件下,才
可使用地況 A 。
(2) 地況 B :大城市市郊、小市鎮或有許多像民舍高度 (10~20 公尺 ) ,或較民舍為高之障礙

分布其間之地區者。建築物迎風向之前方至少 500 公尺或建築物高度 10 倍的

圍(兩者取大值)係屬此種條件下,方可使用地況 B 。
(3) 地況 C :平坦開闊之地面或草原或海岸或湖岸地區,其零星座落之障礙物高度小於 10 公
尺者。
測點選定
為了能夠適當地評估新建大樓對其鄰近環境可能造成的風環境影響,首先我們以煙流
在風洞內進行風場的可視化試驗,概略地指認出在模擬範圍內可能出現的較高風速區域。
(1) 在主建築物附近:考慮下洗氣流的影響區域,行人及車輛出入口、停車場及設計供休憩
的區域,例如建築物下方轉角處、巷道風等,作為佈點之參考。
(2) 其他鄰近區域:考慮主建物與建後造成氣流下洗及尾跡風壓的影響,如巷道風,及周圍
易造成高風速處如空地及其旁之巷道,其他考量因素尚包括有各區域的
使用性質,例如行人將會密集使用的建築物出入口、鄰近人行道、休憩
場所等,或是學校等公共場所。
氣象資料分析
風場環境評估乃根據風洞試驗的量測值,配合標的物所在地氣象局實場的氣象資料,計
算各測點不同風速之發生機率。首先我們需先整理氣象局實場的氣象資料,將各風向的風
速作機率分析並將氣象資料進行迴歸分析,利用迴歸出來的機率密度函數作為評估所採用
的資料。一般常用來描述風速風向發生機率的函數是 Weibull distribution( 偉伯分佈函數 ) ,
其公式如下:

P = 風速大於 u 的發生機率 ;  = 各風向的累積發生機率


c = 各風向尺度參數 . ; k = 形狀參數 ( 隨風向角的不同及累積發生機率而變 )
防風措施
若是建築物設計無法變更設計時,可以於建築物四周增加防風設施,以改善強風的影
響。防風設施主要包括:景觀植栽、防風柵網、棚架與雨披。
(1) 景觀植栽:植栽具有綠化、降低地表溫度、美觀並改善空氣品質的效果。就一般而言,

植栽對於氣流都會產生阻力,降低下游處之風速,以提升行人舒適度等級。
不同植物之種類對於擋風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2) 防風柵網:防風柵、防風網與防風牆對於地表處風場有一定程度降低風速的效果。若於

行人開放空間、大樓緩衝空間與消防通道之救災路線上,防風柵網的設置通
常是較為不可行。若景觀露台開放空間產生較高的強風,建議於上游處可以
設立景觀式防風柵欄或透明防風牆,以降低部分的強風並防止人們墜落意外
發生。
(3) 棚架與雨披:增加棚架或是雨披是可以降低下洗氣流對於地面行人的影響。然而,不同
深度的雨披對於減弱氣流也會有所不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