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什么是校园霸凌

• 在美丽的校园中,历来都是书香四溢,朝气蓬勃,但近年来,校
园中却滋生出一种黑恶势力,不断压迫着学生们,那就是校园欺
凌。
• 校园霸凌,又称 校园欺凌或 校园暴力,指个人在心理、身体和
言遭受意的攻,
语 遭 受 恶 意 的 且因欺凌者与受害者之的力或体型
攻 击 , 且 因 为 欺 凌 者 与 受 害 者 之 间 的 权 力 或 体 型
等因素不等,而不敢或无法有效的反抗校霸凌的欺凌者可以
对 等 ,而 不 敢 或 无 法 有 效 的 反 抗 校 园 霸 凌 的 欺 凌 者 可 以
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透过对受害人身心的压迫,造成受害人
感到怒、
愤 怒 痛苦、
、 痛 苦 羞耻、
、 羞 耻 、 恐惧,
尴 尬 、 以及郁。
恐 惧 , 以 及 忧 郁 。
那种人容易被霸凌
第一类,也就是最容易被欺负的对象:性格内向,通常是被孤立的一方。
这类人常被较为强势的学生欺负,打压。因为这类人通常没有可以为他
们撑腰的集体,而且性格怯弱,一般情况下会因害怕而隐忍,接受被霸
凌。
第二类:特立独行的人,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张扬。
这类人通常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一味的表现自己,因这类人的性格
而感到讨厌的群体的欺负。
第三类:逆霸凌。
这类人遭受霸凌主要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霸凌的施行方,对方为了寻仇,
讨回公道而实行的报复 。
• 校园本应给人以阳光明媚的感觉,是正当花季的少年安静学习的地
方。但是,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网络
上搜索“校园霸凌”的关键字,就会出现大量的相关新闻,其中不乏
触目惊心的视频。校园欺凌的残酷,有时让成年人也触目惊心。这
些恶劣事件无疑直接伤害了受害者的身体,更给其幼小的心灵造成
不可磨灭的创伤,甚至引起部分受害者产生自杀心理。然而校园欺
凌的“受害方”不仅是直接受伤者,也包括了“施暴者”和冷眼默视的
“旁观者”。施暴者在长期施暴中心理发生了极大扭曲,极有可能养
成冷漠、自我中心甚至暴力狂躁的恶性人格 ; 而旁观者常年旁观暴
力事件,可能会对欺凌行为产生麻木心理,或者对同学关系产生不
安与恐惧。校园欺凌就这样散射性地对一代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
响,足见其大害矣 ! 那么为什么这种恶劣的社会现象,会在本纯洁
美好的校园发生 ? 是什么让这些正处于花季的少年如此冷漠残暴?
是什么让校园霸凌事件屡禁不止?
1.  家庭因素:霸凌者通常是來自於缺乏關注、疏於管教、威權式管教、
家人間高度衝突與經常打罵孩子的家庭。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習
慣以暴力來解決事情, 這是造成校園霸凌行為增加的重要因素。
2.  個人因素:霸凌者的個人性格較為激動易怒的,亦或是患有生理、
心理或神經方面的疾病, 都是可能引發霸凌行為的個人因素。
3.  學校因素:學校未能營造溫馨和諧的友善校園,人權、法治與生命
教育未能落實。此外,教師負向管教行為的影響,教師與同學對
於霸凌行為的姑息態度,都會增加霸凌行為的發生頻率。

4.  社會因素:目前充斥暴戾之氣的社會環境與大眾傳播媒體的過
度渲染,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如:『有仇必報』以及『要欺
負別人, 才不會被欺負』 , 進而誤導孩子以霸凌行為來解決人際
問題, 使得校園霸凌事件日益增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