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7

經濟成長與物價變動

朱美麗
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重點內容
一、國內生產毛額 (GDP) 定義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四、實質 GDP 與經濟成長率
五、貧困化的成長
六、跨國 GDP 的比較
七、購買力平價
八、個案討論
九、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率 2
一、國內生產毛額定義

國內生產毛額

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是指一國國內在一固定期
間內,所生產之所有最終商品與服務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的名目市
場價值。

3
一、國內生產毛額定義

1. 最終商品
最終商品 (final goods) 是指供最後使用者
( 消費者、企業或政府機構 ) 可以直接使用
的財貨,例如:汽車。

2. 中間財
中間財 (intermediate goods) 是指生產過程
中使用的投入物料,例如:製造汽車的鋼鐵。
4
一、國內生產毛額定義

3. 名目市場價值

以當期市場價格計算之最終商品與服務的
產值。

5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經 濟 體 系 中 包 含 家 計 單 位
(households) 、
廠商 (firms) 、政府 (governments) 以及國
外部門 (rest of world) 等四個部門,以及
要素市場 (factors markets) 與商品 ( 和服
務)
市場等兩類市場。

各部門與各市場間的關係可以下述之 6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The Circular Flow of Expenditure and Income

7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1. 消費支出
家計單位在商品市場上購買商品與服務的
支出,稱為消費支出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 C ) 。

消費財是屬於一次性消費的商品,
資本財是能夠重複用於生產的東西。
例如麵包是消費財,一次消費就沒有了;
工具機是資本財,因工具機能持續的生產東西。

8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2. 投資支出

廠商新增資本財的購買支出與存貨的增加
(the additions to inventories ) 屬於投
資支出 (investment expenditure , I ) 。

存貨:
廠商持有以備出售的成品或生產過程中所需
的物料等。
9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毛投資與淨投資的區別
毛投資 (gross investment) 是某一段期間內新增資
本財的支出,包括新增的廠房、設備以及原料存貨
的數量。

折舊 (depreciation) 是指資本在某一段期間內參
與 生產,所耗損的數量。

淨投資 (net investment) 是毛投資減去折舊,故


淨投資是某一段期間內資本真正增加的數量。
10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3. 政府購買支出
政府支出有政府購買支出與移轉性支出。

政府購買商品與服務的支出稱為政府購買支
出 (government purchase expenditure , G ) 。
除了購買支出,政府還需支付社會福利金、失
業救濟金、對廠商的補貼等,這些支出稱為移轉
性支出 (transfer payments) 。
移轉性支出是家計單位與廠商的收入。
11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4. 淨出口

一國對其他國家出口商品與服務,也從世界其他
國家進口品與服務。將一國的出口 (exports ,
X ) 減去進口 (imports , M ) 就得到此國的淨出
口 (net exports , X-M ) 。

若淨出口為正,表示有貿易順差,反之為貿易逆
差。目前台灣對大陸有貿易順差,對日本是貿易
逆差。
12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5. 總支出

將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以
及淨出口加總,可得到四個部門購買本國商品
與服務的總支出 ( aggregate
expenditure , C+I+G+X-M ) 。

13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6.GDP 、支出和所得的關係
Y= C + I + G + ( X- M )

Y:國內生產毛額
C:民間消費支出
I:投資支出
G:政府支出
X:商品及服務輸出
M:商品及服務輸入
14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7. 支出法

在一固定期間內各部門所購買之本國最終商品
與服務的總支出,
即是反映本國廠商在這一期間所生產之最終商
品與服務的市場價值,
故將各部門支出加總,即可得到本國的 GDP ,
此一種衡量 GDP 的方式稱為支出法 (the
expenditure approach) 。

15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國內生產毛額 = 民間消費支出
+ 投資支出
+ 政府購買支出
+ ( 出口-進口 )

GDP

16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問題 1:

(1) 來台觀光旅客支出反映在那一項?
來台旅客人數減少對台灣經濟成長影響為
何?
(2) 國人出國觀光的支出反映在那一項?
出國觀光人數減少對台灣經濟成長影響為
何?
(3) 新冠疫情對上述淨支出有何影響?
17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1. 名目 GDP

以當期市場價格來計算最終商品與服務的
產值。

18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104 年台灣名目 GDP 單位:新台幣百萬

項目 簡稱 金額與占比
民間消費支出 C 8,760,745 (52.27%)
政府消費支出 2,341,751 (13.97%)
固定資本形成 3,492,847 (20.84%) 固定資本形成含政府、
公營事業投資以及民間
投資
存貨變動 15,303 (0.09%)
出口 包含商品與服務輸出
X 10,776,380 (64.30%)
進口 包含商品與服務輸入
M 8,628,010 (51.48%)

GDP 16,759,016

19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資料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問題 2:

請利用主計室公佈之國民所得統計資料回答 :
1.台灣 109 年名目 GDP 中,各項支出占比為
何?
2.民間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出
口以及進口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為何?

20
二、國內生產毛額相關概念

問題 3:

1. 在臺灣經濟成長中,政府角色為何?
2. 什麼因素會影響政府在經濟成長中的角色?

21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2. 實質 GDP

跨期 GDP 的差異,包括產量的變動與物價的漲
跌。

依聯合國國民經濟會計制度,
經濟成長應去除物價漲跌的影響,
而以產量的變動衡量。
去除物價漲跌影響後之 GDP 稱為實質 GDP 。
22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計算實質 GDP 時,
不同商品之數量無法直接相加,
故需以價格為權數,
轉換為可加總及計算的貨幣單位。

為確保跨期 GDP 差異純粹反映產量的變動,


不同期採用之價格權數需維持不變。
23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1) 定基法

定基法 (fixed-based) 是
選定某一年度為基期年 (base year) ,
各年均以基期年之價格,計算實質 GDP 。

台灣在 104 年以前,採用定基法計算實質


GDP ,
之後則是改採連鎖法計算實質 GDP 。
24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問題 4:

為什麼台灣在 104 年後不用定基法?

因資訊科技產品占整體產值之比重上升,
科技產品價格又是系統性的下跌,
導致實質 GDP 高估,且估計偏誤逐年增加。

25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2) 連鎖法

連鎖法 (chain-linked) 不採用基期價格,


而是各年均以前一年價格,計算實質 GDP 。

26
三、名目 GDP 與實質 GDP

採用連鎖法,
在計算實質 GDP 的價格每年變動的情形下,

實質 GDP 無法形成有意義的時間序列資料,
而純粹只是用以計算經濟成長率。

27
四、實質 GDP 與經濟成長率

經濟成長率 (economic growth rate) 是以實質


GDP 的成長率來衡量。
「年經濟成長率」計算方式如下:

28
四、實質 GDP 與經濟成長率
但「季經濟成長率」有三種算法:
1. 本季實質 GDP 與上年同季比,此即年增率
( Yoy, Year-on-year percentage )。
2. 本季實質 GDP 以季節調整後,與上一季比,
此即季增率( Saqr, seasonally
adjusted quarter rate )。
3. 將上述之季增率折算成年率,此即季增年
率( Saar, seasonally adjusted annual
rate )。 29
四、實質 GDP 與經濟成長率

問題 5:

請利用主計室公佈之國民所得統計資料回答 :

1.台灣 109 年 GDP 中,各項支出實質成長率


為何?
2.請說明哪一項支出對台灣 107 年之經濟成
長率貢獻最大?
30
五、貧困化的成長
貿易條件的定義

貿易條件 (terms of trade, TOT) 為出口價


格對進口價格之比 ( 出口價格 / 進口價格 ) ,
表示一單位出口所能換取的進口數量。

貿易條件惡化是指出口價格相對進口價格下跌,
故一單位出口能換取的進口減少,以致本國國
民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降低。
31
五、貧困化的成長
貧困化成長的涵意

貧困化成長 (immiserizing growth ) 是指


“ 經濟成長偏向於出口部門,
但出口成長卻導致貿易條件惡化,
以致本國國民實質購買力降低,
福利水準下降”之情形。

32
五、貧困化的成長

問題 6:

1.「實質出口值高於名目出口值」意涵是什
麼?
2. 貿易條件惡化與上述情形有關係嗎?
3. 台灣經濟曾有貧困化成長的現象嗎?

33
六、跨國 GDP 的比較

2013 年中國大陸平均每人名目 GDP 為 42000


人民幣,美國平均每人 GDP 為 53,000 美元。

如何比較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平均每人 GDP ?

需將兩國的 GDP 轉換成以相同的貨幣表示,


且以相同的價格衡量。
34
六、跨國 GDP 的比較

1. 若以當時外匯市場匯率 6.2 直接換


算, 2013 年中國大陸平均每人名目 GDP
為 6774 美元 (42000 人民幣 / 6.2 ) ,

而美國 2013 年平均每人名目 GDP 為


53,000 美元,
約為中國大陸的 7.8 倍 (53000 /
6774) 。
35
六、跨國 GDP 的比較

但同樣商品在中國的價格比美國低,
未考量中國商品價格比較低的影響,
將低估中國大陸平均每人 GDP 。

故直接以貨幣匯率,將 GDP 轉換成以相同貨幣


表示,對跨國 GDP 的比較將產生誤導。

36
六、跨國 GDP 的比較

2. 若將中國生產的商品改以美國價格計價,
中國大陸平均每人 GDP 將上升,
中、美兩國平均每人 GDP 的差距會縮小。

以相同價格衡量中、美兩國產值的差距,
才能反映兩國平均每人 GDP 的差異。

37
七、購買力平價與購買力平價匯率
(1) 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簡稱 PPP) 是指跨國貿易後,以同樣貨幣表示
的商品價格會趨向相等 :

E : 1 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
Pchina :以人民幣表示的商品價格;
Pus :以美元表示的商品價格。
38
七、購買力平價與購買力平價匯率
(2) 購買力平價匯率

依購買力平價式決定的匯率,稱為購買力平
價匯率。
依購買力平價式,
匯率, E ,為兩國物價之比 (Pchina / Pus ) 。

以購買力平價匯率將各國 GDP 轉換成以相同貨


幣表示,即是以同一商品價格衡量 GDP 。
39
七、購買力平價與購買力平價匯率
例子 :
《經濟學人》雜誌將各國麥當勞分店的大漢
堡價格進行了比較。

若大漢堡在美國的價格是 4.8 美元,在大陸


是 17 人民幣,
那麼美元對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匯率是
17/ 4.8 , 1 美元 = 3.54 人民幣。

40
七、購買力平價與購買力平價匯率
(3) 以購買力平價匯率換算中國大陸平均
每人 GDP

2013 年中國大陸平均每人 GDP 上升為


11864 美元 (42000 / 3.54 ) ,
中、美兩國平均每人 GDP 差距縮小了。

中國大陸產品改以美國的價格計價後,
美國 2013 年的平均每人 GDP 約為中國大
陸的 4.47 倍 (53000 / 11864) 。
41
八、個案討論

富有國家排行 我排名 21 超越日韓

按「購買力平價匯率」換算 2010 年各國平均


每人GDP,美國《富比世》雜誌公布全球最
富有國家與地區的排名。
拜豐富的油源與油價上漲之賜,中東小國卡達
以 88222 美元,榮登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第
二的是歐洲金融中心盧森堡,平均每人 GDP 為
81466 美元。
42
八、個案討論
其餘三至十名依序是新加坡 (56694 美
元) 、
挪威( 51959 美元)、汶萊( 48333 美元)、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47439 美元)、
美國( 46860 美元)、香港( 45944 美元)、
瑞士( 41950 美元)、荷蘭( 40973 美元)。

擠入前十名的國家中,
中東國家都是靠石油價格上漲致富。
43
八、個案討論
這項調查,評比了全球 182 個國家與地區。

台灣以 35604 美元(約台幣 105 萬元)


排名第廿一,超越排名廿五的日本及廿七的南韓,
也超過歐洲的英國(排名廿二 ) 、
法國(排名廿四)以及義大利(排名卅)。

44
八、個案討論

墊底國家則是位於政治與經濟動盪的非洲,
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
平均每人 GDP 僅 329 美元,
是全球最窮的國家。

中國時報 2012-02-28

45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1. 通貨膨脹 (Inflation): 物價持續上漲。


2. 通貨緊縮 (Deflation): 物價持續下跌。

46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3. 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 , 簡稱 CPI) 是衡量一典型都會家
庭 (a typical urban family) 購買的商
品與服務價格變動程度之指標。

47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假設市場上只有兩種商品,且以 2011 年為
基期,計算 2014 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2011 年的 X 與 Y 價格分別為 和 ,
代表性家計單位的消費量為 和 ;
2014 年之價格為 和 。

48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消費者物價指數,
是將基期商品組合的當期價值
除以其在基期時的價值,
再乘以 100 :

49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4. 通貨膨脹率
物價上漲率又稱為通貨膨脹率 (inflation
rate) ,是今年相對於去年同一時期價格水
準的百分比變動率。
「年通貨膨脹率」計算方式如下:

50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台灣 CPI 與通貨膨脹率: 2010 年 - 2019 年 ( 基期為


2016 年 ) CPI 通貨膨脹率 (%)
2010 93.82 0.97
2011 95.15 1.42
2012 96.99 1.93
2013 97.76 0.79
2014 98.93 1.20
2015 98.63 -0.30
2016 100 1.39
2017 100.62 0.62
2018 101.98 1.35
2019 102.55 0.56
51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主計處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台灣 CPI 與通貨膨脹率: 2010 年 - 2019

CPI 與通貨膨脹率
104 2.5

102
2

100

1.5
98

96 1

94
0.5

92

0
90

88 -0.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CPI 通貨膨脹率 (%)

52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5. 核心物價指數

(1) 消費者物價指數部分項目易受短期或偶發
事件 ( 如颱風、戰爭等 ) 等因素之干擾,
這種因素通常在短期間會消失。

為了觀察中長期物價變動趨勢,就要剔除
這些干擾因素,此即核心物價指數 (Core
CPI ) 的概念。

53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2) 各國編制核心物價指數
剔除的範圍有若干差異,
我國核心物價指數係指
扣除新鮮蔬果、水產品以及能源 ( 燃
氣費、電費、油料費 ) 後之 CPI 指數。

54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6. 核心物價指數變動率

扣除新鮮蔬果、水產品以及能源後之核
心 CPI 指數變動率通常會小於 CPI 變動率。

55
九、物價與通貨膨脹率

問題 7:

1. 相較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核心物價指數
包含的項目是比較多或少?
2. 公教人員調薪應依那一項物價指數的變
動率比較合理?

56
5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