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消费者选择

效用
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称之为效用。而效用正是要寻
找的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如果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较大
的满足程度,即效用较高,则认为其消费效果较好;如果满足程度
较低,则效用越低,则认为其消费效果较低。
效用是中性的。效用只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至于这种效用是遵守还是违反现行法律,遵守还是违反社会公认的
道德伦理标准,微观经济学都不予考虑。
效用具有主观性。消费效果只有消费者心里清楚。
 2. 特点:
( 1 )主客观的统一(消费主体、消费客体)
( 2 )不具伦理学意义:毒品
( 3 )单独消费、组合消费
( 4 )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基数效用论
早期边际效用经济学家认为消费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
在数量上用一种统一的,单一的单位来精确地加以衡量。
这种统一的,单一的用以测度效用的单位称为效用单位
的效用。这样,一切商品的效用都可以用 1 个效用单
位,或 2 个效用单位精确地度量。这种 1,2,3… 等基数
加以测度的效用称为基数效用。
在基数效用假定下,对所有消费者而言,从对各种商品
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即
只简单地表现为效用单位的多少的不同。这样,消费不
同的商品,基数效用可以比较,也可以加总。
总效用( TU )和边际效用( MU )
总效用就是一个时期内,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意感。
理性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一定时期内的效用总量最大,即
总效用最大。 TU  f (Q )
边际效用就是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一点时总效用的增加量。
TU (Q)
MU 
TU (Q) dTU (Q) Q
MU  lim 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 MU 总效用 TU Q 0 Q dQ
0 0 0
1 30 30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
到两个,
2 20 50
满足程度从 5 个效用单位
3 10 60
增加到 8 个,
4 0 60
即增加了 3 个效用单位;
5 -10
50
总效用 TU 与边际效用 MU 的关系

ⅰ 当 MU > 0, TU↑ ;

ⅱ当 MU < 0, TU↓ ;

ⅲ当MU = 0, TU 最高点,
总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在一定时期内,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它也
可以表述为:在一定时期内,总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总效用增加的量不断减少。
边际效用与需要强度同方向变化,与消费量反方向变化。换言之,
商品越稀缺,消费者越不易得到,不得不压缩其消费量,则边际效
用越大。相反,一种商品可能为消费者所必需,然而其供给非常丰
富,消费者得到这种商品毫不困难从而消费量很大,则其边际效用
反而较小。
对于边际效用,还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边际效用一般大于零。由于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活动被精
心控制在消费效果最好的范围内。因此,在边际效用还没有为负时,
消费就已停止了。
第二,边际效用和消费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具有重复性。
对边际效用递减的几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 : 假设初始状态是商品较稀缺,从而边际效用大于零。
而根据微积分原理,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零。可见,在这个
消费活动中,边际效用由大于零下降至零,是递减的。
第二种解释 : 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对于反复刺激作出的反应趋
于下降。
第三种解释 : 假定一种商品有重要性不同的多种用途,即对消费者
而言,分别增加 1 个单位的消费量使消费者总效用的增加量是不同
的。由于这种商品的数量有限,消费者将以商品用途的不同重要性
为序,把商品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各种需要。
货币的边际效用
消费者进行购买必须支出货币。货币的支出成为消费者的牺牲。理
性的消费者必须在获益和牺牲间权衡比较,以便使购买获得最大效
用。因此,在研究了消费者的利益——商品效用之后,还要研究
消费者的牺牲——货币效用。
在以下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 , 总是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支出 1 元货币使消费者总效用的减少量。现在假
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是一常数。所以每支出 1 元货币使消费者
总效用的减少量也是一个常数。
“ 富人
的钱不值
钱,穷人
的时间不
值钱”。
基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1) 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

(2) 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
① 把全部收入用完。
② 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
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3)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MU1 : 1 商品的边际效用
MU2 : 2 商品的边际效用
效用最大化原则: MUm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
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

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
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 4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
的一元钱购买商品 1 的边际
效用小于商品 2 的边际效用。
这样:理性消费者
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
的购买量:
减少商品 1 , 意味者:总效用会增加。
增加商品 2 。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便获得最大效用。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 P 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价值悖论 :
必需品(水)的市场
量增,边际效用递减,愿意出价
递减。 价值很低 ; 很少能交换
到任何东西。
价格不反映 奢侈品(钻石)使用
一件商品的 价值很小,但市场价格
总效用,而 很高,可以交换到大量
是反映它的 其他物品。
边际效用。
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
着需求增加, MU 递减。
为了保证 MU/P 恒等于
λ ,商品价格要同比例于
MU 递减。
基数效用论的缺陷

• 1. 基数效用难以衡量。
• 2. 基数效用无法对比。不同人消费同一
种商品,其效用由于主观因素而无法对
比。
• 3. 它是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存在为依据。
• 最根本原因在于效用为主观心理范畴。
序数效用论
在基数效用论看来,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高低可以直接表现为效用单
位的大小。而效用单位确有令人不易捉摸的地方。序数效用论避开
这一困难,把满足程度的高低,仅仅表现为消费者偏好的高低,即
用第 1 喜欢、第 2 喜欢、第 3 喜欢等等这些序数的不同来表现满
足程度的高低。
与基数效用论相比,序数效用论的确是理论上的进步。
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
组合。要么 A<B ;要么 A=B ;要么
理性 A>B 。
消费
者的 第二,可传递性。如果 A>B , B>C ,那么,
三大 A>C 。
基本
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
偏好
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
无差异曲线
理性的消费者熟知自己对所有商品组合的偏好。而且,在购买期消
费者对商品组合的这种看法不变。这样,消费者对任两个商品组合
所抱有的偏好次序的看法是确定的。
在一个商品空间里,有无数的商品组合,这种情况反而使消费者的
选择难以进行。如果把商品空间划分为一个个的商品组合群,在一
个商品组合群内,消费者对所有商品组合的偏好是无差异的,而在
不同的商品组合群之间,则显示出消费者偏好的不同,那么,肯定
会使选择易于进行。理性的消费者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商品空间找
到了一条条反映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曲线。

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的两个点: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
效用水平相同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性质:
( 1 )其切线斜率为负。
负斜率的无差异曲线表明:若要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则必须减
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才能维持偏好不变。
( 2 )消费者对处于较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更偏好。
( 3 )任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可以定义如下:对既定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U0=U ( x,y ) ,x 对 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
x 对 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表示在保持偏好不变的条件下,对某
一商品组合而言,增加 1 个单位的 x 可以替代(放弃)几个单位的
y 。 x 对 y 的边际替代率的数值较大,表示增加 1 个单位 x 的消费
量可以替代较大量的消费量而保持偏好不变。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与边际
效用递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 相似
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 原因:
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
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
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 MU 1
MRS12 
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MU 2

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 X1 与
X2 商品发生变动( X1 的变动量为
dX1 , X2 的变动量为 dX2 )后,维持
效用水平不变,即使得效用增量
dU=0 。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MRS 不递减
( 1 )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
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
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以
1:1 的比例相互替代。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
变的直线。
MRS12 =常数,
完全互补
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
被使用。

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
两片眼镜片同时配合,才
能构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
镜。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 0 (平行于
横轴)或为∞(垂直于横
轴)。
消费者预算线
消费者的购买受到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的约束。在 x-y 商品平面
上,这种制约因素可以得到直观的反映。设消费者收入 M ,商品
价格 P1 , P2 既定,则约束函数为 M=P1x+P2y 。
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1. 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 1 )把钱花光,买
第一,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 到商品的最大数量
最大效用。 ( 2 )追求最大的满
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 足
算线上。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合在一个图上;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
衡——效用最大化
用序数效用理论刻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准备购买两种商品。
消费者虽然说不出商品的效用,却对各商品组合的偏好次序了如指
掌。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的约束下力求获得最高的偏好。
消费者首先考虑 A 组合,在 A 点, MRSxy > Px/Py 。当 MRSxy >
Px/Py ,则增加 x 的购买量,同时减少 y 的购买量,即进行 x 对 y
的替代,就可以使偏好提高。
消费者再考虑 B 组合,在 B 点, MRSxy < Px/Py 。当 MRSxy <
Px/Py ,则增加 y 的购买量,同时减少 x 的购买量,就可以使偏好
提高。
消费者若选择了 E 商品组合,即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预算线的切
点,则可获得最高的偏好。因为这时无论消费者如何改变商品组合,
都只能使偏好降低。
所以,当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比价,他就
不再继续选择其他商品组合了,因为他已经获得了最高偏好,达到
了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结论是否矛盾呢?不矛盾。根据上面介
绍的序数效用的看法,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是 MRSxy=Px/Py 。而
MRSxy=MUx/MUy 。所以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也可以表
达为 MUx/MUy=Px/Py 。从形式上看,这正是基数效用论对消费者
均衡必要条件的概括。如果不去仔细推敲 MUx/MUy 的基数意义与
序数意义的区别,那么,可以说,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对消费
者行为的描述是殊途同归。
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 价格 - 消费曲
线
在消费者偏好、
收入以及其他商品
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价格变动引
起的消费者均衡点
移动的轨迹。
消费者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
三个均衡点 E1 、 E2 和
E3 上,都存在着价格
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
应关系。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
把每一个 P1 数值和相
应的均衡点上的 X1 数
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 -
数量坐标图上,便可
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
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 有一个愿意付出的货币总额,还有一个实际
付出的货币总额。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愿意付出的货币总额大于
实际付出的货币总额,其间形成一个差额,这就是消费者剩余。这
个差额可以用来衡量满意程度的高低。这个差额大,说明满意的程
度高 ; 差额小,说明满意的程度低。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
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而 引起效用水平变化,表
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导 现为均衡点从一条无差
致需求量的变化。 异曲线上移动到另一条
无差异曲线上。
替代效应:价格变动引起
其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
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不改变消费
者的效用水平。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物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
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补偿性预算线: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
异曲线的补偿(充)性预算线。

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
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如:
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实际收入提高时,
假设可取走一部分货币收入,
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P1 下降时,正常
物品的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所引起的
需求量的增加量是
正值。
总效应必定与价格
成反方向的变动。
正常物品的需求曲
线向右下方倾斜。
一般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
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
与价格呈正方向变
动,

但替代效应大于收
入效应,

总效用的结果仍使
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
变动。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替代
效应使需求量与价
格成反向变动,收
入效应使需求量与
价格同向变动。
收入效应的作用
很大,以至超过了
替代效应的作用。
从而使得总效应
与价格成同向变动。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效应

价格的关系
商品类别 需求曲线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形状

正常物品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右下方倾斜


低档物品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反向变化 右下方倾斜

吉芬物品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同向变化 右上方倾斜


本章题型总结
名词解释
效用 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简答论述
1 ,什么是基数效用论?什么是序数效用论?
2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原因。
3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4 ,为什么 MU1/P1=MU2/P2 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5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6 ,什么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7 ,基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
8 ,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
假设某消费者均衡如图所示。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
品 2 的数量。 AB 为消费者预算线, U 为无差异曲线, E 为效用
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 1 的价格 P1=2 元。
( 1 )求消费者的收入
( 2 )求商品 2 的价格 P2
( 3 )求预算线方程
( 4 )求预算线的斜率
( 5 )求 E 点的 MRS12 的值
( 1 ) I=2×30=60 (元)
( 2 ) P2=60/20=3 (元)
( 3 ) P1X1+P2X2=I
2X1+3X2=60
( 4 ) X2=-X1+20 ,显然预算线的斜率为 -
( 5 )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E 上,有 MRS12= =
3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收入为 540 元,两商品的价格
分别为 P1=20 元和 P2=30 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3X1X22 ,该消费
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 1 )根据消费者均衡最大化条件:
MU1/P1=MU2/P2
MU1=3X22

MU2=6X1X2

整理得: x2=
X1
预算线方程为: 20X1+30X2=540
解得 X1=9 , X2=12
( 2 )将 X1 , X2 代入效用函数,得:
U=38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