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2003 年 3 月 渝西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Mar1 , 2003  

第 2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Western Chongqing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12  No 11

Ξ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
的成绩与不足
曾 昭 聪
(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  应用语言学系 ,广东  广州  510610)

[ 摘  要 《
]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是一本为了解释唐宋词中的常用词和词组而编写的专用工具
书 ,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它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纠补《汉语大词典》的
有关缺失 ,其不足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 。
[ 关键词 ] 词语 ; 词义 ; 义项
[ 中图分类号 ] H1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 —7546 ( 2003) 01 —0029 —04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 以下简称《释例》
) , 温广义著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8 年 12 月第一版 ,
1979 年 3 月第一次印刷 。
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成果 ,比较早的成果主要有胡朴安的《俗语典》( 1922 ) 、 孙锦标《通
俗常言疏证》( 1925) 、
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 1948 ) 、
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 1956 ) 等 。蒋绍
愚先生指出 “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张相
, 《诗词曲语辞汇释》( 1953 ) 和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 1 ] ( P350) 他又说 “经过六
( 1959 初版) 。 , 、
七十年代的沉寂以后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 ,对近代汉语词汇的
研究又重新活 跃 起 来 。在 报 刊 上 经 常 发 表 有 关 近 代 汉 语 词 语 诠 释 的 文 章 , 一 些 专 著 也 陆 续 出
”[ 2 ] ( P266) 接着他列出了一些重要的专著 ,我们从中没有找到《释例》
版。 一书 ; 另外 ,在符淮青先生的《汉
语词汇学史》
中 ,也没有提到此书 ,说明学术界对它没有太高的评价 。
笔者以为《释例》
应该算是七十年代末所出现的第一部近代汉语词语诠释专著 ,它在近代汉语词
汇研究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
《释例》是一本为了解释唐宋词中的常用词和词组而编写的专用工具书 ,该书《后记》说 “
: 一九五
七年秋 ,我在内蒙师院中文系讲宋词部分 。其时手边除去三两本词选之外 ,没有什么可资借助的参考
书 。备课中偶尔遇到问题 ,尤其是牵涉到词义的理解 ,或是诸家所未详 ,或是义有歧出 ,就感到无所是
从 ,不好处理 。因此觉得唐宋词中的许多实词 , 很需要整比诠释 , 编为专书 。于是不揣谫陋 , 着手进
行 ,以词为主 ,以诗为辅 ,发凡起例 ,撰集成篇 。
”该书共收词及词组四百一十条 ,每条一般先出解释 ,然
后援引例句加以说明 ,一词多义 ,就分项并列 ,依次进行诠释 。其书证注意诗词互证 ,其间凡涉及典章
制度 、
史传故实的 ,往往择要征引一些文献资料 ,以便说明问题 。

该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最主要的是在文化词语训释方面 ①。
“根据语言反映文化的不平衡性 ,作为全部词语总和的词汇 ,可分两类 : 有不同程度文化意义的文
化词语和无特定文化意义的通义词语 。前者是语言反映文化的集中体现 ,其数量远过于后者 ,二者至
”[ 3 ] ( P2) 中国传统训诂 ,有一个优良传统 ,即重视对文化词语进行训释 , 试看《尔雅》一书的分
少是 2 :1 。
类 ,实具百科词典性质 。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 ,在俗语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而在文化词语方

Ξ [ 收稿日期 ] 2002 —11 —16


[ 作者简介 ] 曾昭聪 (1969 - ) , 男 , 文学博士 , 湖南洞口县人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 , 从事汉语词汇史 、汉语词源 、训
诂研究 。

29
面 ,并没有太多的学者进行研究 ,因此 ,温广义先生的《释例》 便弥足珍贵 。因为解读唐宋词 ( 当然也包
括其他古籍) ,不仅需要了解常用的俗语词意义 ,也需要了解文化词语的词义 ,只有两者结合起来 , 才
能真正读懂古籍 。 《释例》 注重文化词语的训释 ,文化词语词条占全部词条一半以上 ,而且 ,许多训释
极为精当 ,可与后出的《汉语大词典》( 以下简称《大词典》) 互证 。笔者不知道编纂《大词典》时是否参
考过《释例》,如果参考过 ,可以证明释例确有参考价值 ,如果未参考过 ,可证二者往往是不谋而合 , 因
为许多词条的释义二者都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 《释例》 , 尚可为《大词典》 作出某些补正 。例如 :
【十分】
唐宋时期俗语 ,专指酒斟得很满的样子 。敦煌曲失调名 “ : 下水船盏酌十分 ,令筹更打江神 。 ”晁补
之南歌子 “ : 笑人将恨上春台 ,劝我十分一举两眉开 。 ”
张舜民卖花声 “ :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
酒敛芳颜 。 ”白居易《醉吟》“ : 两鬓千茎新似雪 , 十分一盏欲如泥 。 ”苏轼《有美堂暴雨》“ : 十分潋滟金樽
凸 ,千丈敲铿羯如催 。 ”
请参照百分条 。
按《大词典》 “百分” 条已收此义项 ,但“十分” 条尽管共列四个义项 ,但未有此义 ,故此条可补《大词
典》 义项失录的缺失 。又如“分香” 条 《释例》
, 共列四个义项 : ( 1 ) 留有余香或散布香味 , 叫分香 ; ( 2 ) 分
去芳香的意思 ; ( 3) 指用手把香炷掰开 ; ( 4) 特指某一有关分香的故事 。 《大词典》 “分香”条 “
: 参见‘分
香卖履’ 条。 ”而“分香卖履” 条只引曹操遗言“余香可分诸夫人” 典故 。二者相较 ,可见《释例》义项收录
比《大词典》 多 。《( 释例》义项四中所谓“特指某一有关分香的故事”, 是指曹操分香事之外 , 另有宋代
所流行的曹颍与李英华分香故事) 又如“分烟” 条 《释例》
, “: 冒烟的意思 。分 ,飘散出 。姜夔琵琶仙 ( 吴
兴春游) ‘: 又还是宫烛分烟 ,奈愁里忽忽时节换 。 ’……”《大词典》 该条只列“分灶为炊”一个义项 ,可见
其释义犹有未备 。又如“春” 条 《释例》
, 共列三个义项 : ( 1 ) 酒的代称 ; ( 2 ) 茶名也用春为代称 ; ( 3 ) 比况
之辞 ,美好的年代 。按义项二举例有 : 苏轼《试焙新茶诗》“ : 明月来投玉川子 , 清风吹破武林春 。 ”李清
照小重山 “ :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 ”
《大词典》该条未收此义项 。
以上是《释例》 可补《大词典》 义项失录的例子 。又如 :
【垂手】
舞蹈名称 。六朝以来乐舞有大垂手 、 小垂手 , 唐代为教坊软舞中的一种 。唐人崔令钦《教坊记》
云“: 垂手罗 、回波乐 、 兰陵王 、 春莺 、半社 、
渠借席 、 乌夜啼之属 ,谓之软舞 。阿辽 、 柘枝 、 黄、 拂林 、 大渭
州、 达摩之属 ,谓之健舞 。 ”李白《经乱离后 ,天恩流夜郎 ,忆旧游书怀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对客小垂
手 ,罗衣舞春风 。 ”晏几道玉楼春 “ : 柳阴分到画眉边 , 花片飞来垂手处 。 ”王祝英台近 “ : 舞楼倚花梢 , 长
记小垂手 。 ”
垂手舞以手袖为容 ,因此在词作中往往用垂袖来表示 。( 下略)
按《大词典》 义项三 “: 舞乐名 。《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十六・ 大垂手》‘: 《乐府解题》 曰 : 大垂手 、 小垂
手 ,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 ’ 南朝梁吴均《大垂手》‘ : 垂手忽迢迢 , 飞燕掌中娇 。 ’唐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
寄因奉酬》 之六 ‘
: 红袂歌声起 ,因君始得闻 。黄昏小垂手 ,与我驻浮云 。 ’ ”两者相较 ,可以看出 《释例》 ,
要比《大词典》 详尽 ,且《大词典》 举例只到唐代 , 未探其流 《释例》
, 亦可补之 。又如“面旋”条 《释例》 , :
“叠韵联绵语 ,飞舞得很好看的样子 。在宋词中它常用来形容落花飞絮 。 ……面 、 便同韵 ,面旋当为便
旋的音转 。 《广雅・ 释训》‘ : 徘徊 , 便旋也 。 ’
”又指出 “面旋也常用为咏雪之辞
, 。
”举例中并联系到“趼
跹”一词 ,可见 ,这几个联绵词具有相同的词义 ,也说明了何以“面旋”得有此义 。 《大词典》释义 “ : 谓落
花、飞雪等徘徊飞旋貌 。 ”相比可见《释例》 要略强 。又如“绀 ” 条 《释例》
, 先是指出其词义 “ : 绿色的车
幔 。诗词作品中用它指代妇女乘坐的华丽的车 。 ……” 然后分析“绀”的词义与传统训诂的区别 “ , 《释
名・释采帛》‘ : 绀 ,含也 ,青而含赤色也 。 ’
据《释名》,黑里透红叫绀 ,但宋词中‘绀’字多是天青色或绿色
的意思 。晃端礼鸭头绿 ‘ : 晚云收 ,绀天一片琉璃 。 ’毛滂河满子 ‘: 辘轳金井卷绀冽 。’吴文英澡兰香 ( 淮
安重午) ‘
: 盘丝系腕 ,巧篆垂簪 , 玉隐绀纱睡觉 。 ’这几例都不能当青红色去理解 。辛弃疾念奴娇 ‘ : 翠
犀遮不定 ,红透玲珑油壁 。 ’绀翠同义 。 ……” 按《大词典》 “绀”
条释义为“天青色车幔”,是 ,但未对词义
作较详细的说明 ; 又字头“绀”释义 “ : 天青色 ; 深青透红之色 。 ”罗列两说 , 不置评说 , 易使读者产生疑
30
惑。
以上是《释例》 释义比《大词典》详尽的例子 。又如 :
【参差雁】
筝面上用来支弦的排列得横斜不一的支柱 。雁 ,筝柱 ,即今所说的码子 。隋唐时期 ,筝设十三弦 ,
每弦一柱 ,柱形如人字 ,柱首支弦 ,柱足撑筝面 ; 由于音阶递升 ,故弦间筝柱斜行如雁 。 ……苏轼点绛
唇“
: 箫声远 ,鬓云乱 ,愁入参差雁 。 ”吕宾老薄 “: 尽无言闲品秦筝 ,泪满参差雁 。 ”……
按此条释义将词的得名之由说得很清楚 《大词典》 , 未收此词条 。

当然 ,语言学界与辞书学界对此书重视不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此书在诠释词义时往往瑕
瑜互见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其一 ,对词义概括性注意不够 ,义项分列过多 。例如 :
【尖新】
( 1) 新颖别致的意思 。唐宋时期流行语 。 《全唐诗》卷末载射覆巾子诗 “ : 近来好裹束 , 各自竞尖
新。”……
( 2) 出色的意思 。也可以指人 。晏殊凤衔杯 “ : 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 , 到处觉尖新 。 ”可以形容物 。
向子湮浣溪纱 “ : 同心小绾更尖新 。
”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辞藻 。李弥逊浣溪纱 “ : 调高彩笔呈尖新 。”
……
( 3) 特别的意思 。辛弃疾夜游宫 ( 苦俗客) “: 有个尖新底 ,说底话 ,非名即利 。”
按 ,以上三个义项 ,义项三只有一个例证 ,无多大说服力 ; 前两个义项则可合并成一个 , 即“新颖 、
新奇”。这样可与《大词典》 义项一一致 。又如“占断” 条 《释例》
, 分为两个义项 : ( 1 ) 完全占有了 ; ( 2 ) 享
受尽了的意思 。其实 ,享受尽了也就是完全占有 ,故两个义项可合并成一个 。又如“弄”条 , 列有两个
义项 , ( 1) 摆弄 ,玩弄 ; ( 2) 戏 ,舞弄 。按 ,可以合并成一个义项 。又如“销凝”条 ,列有三个义项 , ( 1 ) 由于
愁苦而默默悲伤 ; ( 2) 出神儿遐想 ; ( 3) 销魂的意思 。按 ,三个义项合并成“销魂凝神” 即可 。
其二 ,词条立目偶有未当 。
例如 “ : 一晌” 条列有四个义项 , ( 1) 一会儿 。形容时间短暂 ; ( 2) 一味 ; ( 3 ) 一直的意思 ; ( 4 ) 一向 ,一
片 。按 ,后面三个义项当属另一词条 ,可以“一向”立目 。作者之所以把两个词条混为一谈 , 可能是因
为他考虑到“晌 ,唐宋人作品中也写作饷 、 向 。按本字当作  《广韵》, ‘
: 少时也 。不久也 。 ’”他只注意
到字形的关系而忽略了词义之间的联系 。
又如“金跳脱” 条 ,释义是 ,然举例中除“金跳脱”之外 , 尚有“跳脱”、 “双跳脱”等 , 故当以“跳脱”立
目 。又如“碾春”条 ,所举例中并无此词 其中“中碾春溪华新绿”一句不能割裂为词 ,因该句是 223 句
(
式) “
; 分钗” 义项二所举例中并无该词 “簸钱” , 义项二中所举例中亦无该词 ,故皆当改以他词立目或以
附记形式说明 。
其三 ,释词偶有失误 。
例如“玉筋” 条 ,义项三释义 “ : 积雪消融成檐水 , 也叫玉筋 。 ”仅举一例 : 辛弃疾鹧鸪天 ( 赋雪 ) “ : 香
暖处 ,酒醒时 ,画檐玉筋已偷垂 。 ”按 ,当指檐下所垂小冰柱 。参《大词典》该条义项四 。又如“严妆”条
义项一 “ : 整齐细致地妆梳 。严 , 一丝不苟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鸡鸣天欲曙 , 新妇起严妆 。 ’罗虬
《比红儿诗》‘ : 凭君细看红儿貌 ,最称严妆待晓钟 。 ’……” 按 “严”
, “妆”乃是同义复用 “严” , 魏晋南北朝
[ 4 ] ( P422 - 423)
以来即有“装饰 、 打扮” 义 ,故此义项当释作“整妆 、 梳妆打扮”。又如“ 地”条 ,义项一 “ : 通
体 ,混身上下 。 ”举例有李隆基诗“洛阳芳树映天津 , 灞岸垂杨 地新”等 。按 , 此义不确 , 当为“拂地”
义 ,它当与义项二“下垂及地 ,耷拉到地面上” 合并成“拂地 、 垂地” 一个义项 。
此外尚有一些别的如注音有误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是排印错误) ,这里就不一一细说 。 (

上面所谈到的失误 ,概括起来 ,主要是缺乏词汇学与词典编纂方面的有关知识造成的 , 这或许与
作者只是从事古代文学工作有关 。
31
从近代汉语研究的方法这个角度来说 ,蒋绍愚先生也曾提出认字辨音 、 参照前人诠释 、
排比归纳 、
[ 2 ] ( P270 - 283)
因声求义 、
参证方言 、
推求语源等训释词义的方法 ,值得我们很好地加以学习 。我们在这里
做一个事后诸葛亮 ,可以说 ,如果该书作者心目中也有类似的方法论的话 ,那么 ,他所取得的成绩应该
会更大 。
也有学者曾经指出 “一些词语考释的文章仍沿用传统训诂学的方法
, , 只排比材料 , 归纳词义 , 不
做进一步的‘溯源’‘、达变’的工作 ; 也很少参证方言 ,因声求义 ,以增加释义的可信度 。相当数量的语
法研究的文章只停留在平面描写 ,甚至是‘例证性’的定性分析之上 。 ”[ 5 ] ( P157) 这一点用来评价《释例》
亦可 ,并且今天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依然存在类似的情况 ,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
以上对《释例》作了一简要评论 。经验也好 ,教训也好 ,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 , 以期对近代
汉语词汇研究与汉语词典编纂工作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

[ 注释 ]

①文化词语比传统的名物词概念外延要宽 ,名物词是指物体 、
器物及其名称 ,在词性上只有名词 ; 而文化词语则可
包括动词 、
形容词等在内 。文化词语是与通义词语相对而言的 ,它与俗语词之间的关系则是交叉的 ,如下面将要举例
说到的“十分”
一词 ,可以说既是文化词语 ,又是俗语词 。详参黄金贵先生《论古代文化词语及其训释》,载《古代文化词
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1453 - 1506 页 。

[ 参考文献 ]

[ 1 ] 蒋绍愚 1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词汇研究 [ A ] 1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 [ C] 1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001


[ 2 ] 蒋绍愚 1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 M ] 1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
[ 3 ] 黄金贵 1 自序 [ A ] 1 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 [ M ] 1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1
[ 4 ] 王云路 ,方一新 1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 [ M ] 1 长春 :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1
[ 5 ] 江蓝生 ,曹广顺 ,吴福祥 1 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A ] 1 许嘉璐 1 王福祥 1 刘润清 1 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
望 [ C] 1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1

On Expla i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ommon use of song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ZEN G Zhao - cong


( Dep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College of Chine 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Jina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610 , China)

Abstract :Explai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ommon use of song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s a book
for t he meanings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ommon use of song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is use2
f ul for us to read t he songs and to compile t he dictionaries. This paper tends to st udy t he advantages and
t he disadvantages of t he book.
Key Words :words and expressions ; meaning ; acceptation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