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2

法学综合背诵版(09 版)

安排好复习进度,进行学习策略管理

法理学
第1章社会调整与法的产生

一.社会调整的概念
1.社会调整:是把个人及其集体的行为纳入到一定社会规则和秩序
的范围内的过程。社会调整是实现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
须手段,是使人们接受社会价值、原则或规范的整个过程。
2.个别性调整(94 综):是指没有普遍适用的规则为依据,针对
具体人具体情况进行的一次性调整,它只对所涉及的具体行为有效,
问题每出现一次,就要重新处理一次。个别性调整能够针对具体问题
具体处理,较规范性调整更易适应社会变动,出现规范性调整后,
仍需个别性调整加以补充。
3.规范性调整(92 综,93 专):是在个别性调整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当个别性调整所制约的行为反复出现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行为
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对于类似的情况都具有调整作用,就成为了规
范性调整。规范性调整能够克服个别性调整固有的不确定性,保证人
们行为服从一般行为规则,使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但其缺乏灵活
性。

二.法产生的根源和标志
1.法产生的根源:法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措施,不是从来就有的,它
的产生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组织、文化条件的制约。
(1)社会经济根源:私有制的产生。
(2)社会组织根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被以地域为基
础的国家组织代替。
(3)社会文化根源:不同氏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4)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阶级的出现是导致法律产生的最终的
决定力量。
2.法产生的标志
(1)国家的产生
(2)出现权利与义务的划分
(3)出现专门解决纠纷的机关

第2章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法的外部特征(04 复)
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
2.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法律规范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来确认、保护
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的。
4.法律规范是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

二.法的内容
1.社会政治内容(98 综):是指法的内容中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
础和统治阶级的要求的那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法就是一定社会关系
和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表现。
2.专门法律内容(98 综):是指法所独有的而其他规范不具有的
部分,是法律调整所具备的内容,而非社会关系本身所有的内容。

三.法的本质的不同层次
1.法的第一级本质,就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2.法的第二级本质,是被一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人们的行为自由与
纪律,这种自由和纪律表现为一种事实上的社会权利与义务。
3.法的第三级本质是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法(96 综):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
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
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第3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1.法的阶级统治职能与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91 综)
1.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即维护统治阶级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及
在组织生产、分配和消费方面的优越地位,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
支配地位,保障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地位或优势的职能。
2.法的社会公共职能:是指对一切有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从而保障人类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职能。
3.从本质上看,两种职能是内在统一的,是法的同一本质的两个方
面的表现。阶级统治职能以社会公共职能为基础,社会公共职能为阶
级统治职能服务。法的阶级性来源于法的社会性,法的社会性反映着
一定的阶级性。
4.从规范上看,两种职能相互交织,只能在抽象思维中分开,任一
规范都是两种职能的结合体,不能认为某类规范只执行某类职能,
而根本不执行另一类职能。

2.法的价值的概念和特征(01 综,2000 专)
1.法的价值(06 综):指法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
家需要的积极意义。一种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既取决于这
种法律制度的性能,又取决于一定主体对这种法律制度的需要,取
决于该法律制度能否满足该主体的需要和满足的程度。
2.法的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是指法对主体需要的积极意义,不论该主体是否认识
到和如何认识,都是客观上存在的。
(2)主体性:是指同一法律制度对不同主体或不同时间、地点的同
一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
(3)变异性:是说法的价值是随着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的。
(4)多维性:是说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而法
满足主体需要和利益的积极意义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三.法本身的价值、法律价值(03 专)
1.法本身的价值/法律价值(96 专):是指法这种调整社会关系的
手段本身的特殊价值,即指其他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所不具备或很
少具备的价值。这种意义上的法本身的价值是指法作为法所固有的、
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
2.法本身的价值有:
(1)法有协调对立双方使之共处,达到统一的价值。
(2)法有使社会生活稳定,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价
值。
(3)法有使国家权力的运用合理化、系统化、经常化、公开化的价值。

四.法与利益的关系(2000 综,05 专,98 专)


1.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
(1)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
(2)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
(3)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
2..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
(1)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2)法也可以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3)法是协调和实现利益的有效手段。

五.法律秩序(93 综):是统治阶级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在
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预见,设计出法律规范,并使其社
会生活中实现而建立的秩序。其特点一是协调各种矛盾,使之服从于
整体目的;二是它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条件下实现改革,有预见地、
自觉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4章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

一.法制/法律制度(legal system)(02 综,97 综,96 综,97


专,95 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
系统,从其构成来看,起码包括法、法律实践及指导法和法律实践的
法律意识。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存在法律,就存在法制,法制是一个法
治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95 综)
(1)法的历史类型(05 综,97 综):是按照法律制度赖以产生的
生产关系的类型和反映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凡是属于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之上、
反映同一阶级意志的法律制度就属于同一法的历史类型。历史上存在
过的法律制度包括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
法和社会主义法。
(2)法系(05 复,95 专):是按照法律制度的历史传统,法在形
式上、结构上的特征,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以及法在社会生活
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律制度进行的划分。基本分类方法有大陆法系和
普通法系,宗教法系和世俗法系,中华法系和西方法系等。

3.法律移植和法的继承
1.法律移植(99 综):即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某些因素是从另
一个国家或许多国家的法律集团中输入的。虽然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
但往往会遇到相同的社会问题,这样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在处
理同一问题上的法律手段。法律移植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移植的法
律制度是否适合于移植地的社会条件。
2.法的继承(99 综,95 专):是不同历史类型、不同国家的法之
间在其有历史联系的专门法律内容方面,根据新的社会需要和统治
阶级利益而加以继承。
3.法具有继承性的依据
(1)新旧法赖以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之间存在着联系。
(2)法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有其相对独立性,这使法的发展
在服从社会发展更根本规律的同时,也有自身演变的特殊规律性、独
立性。

四.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区别
1.历史渊源的差别
大陆法系发源于欧洲大陆,经过文艺复兴时代欧洲各大学的努力才
形成。普通法系发源于英国,在历史上与维护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法律
的全国统一相联系。
2.主要推动者不同
在大陆法系的形成过程中,法学家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又称为“法学
家法”。普通法系的形成法官起了重要作用,故又称为“法官法”。
3.法的渊源上的差别
大陆法系以制定法为主要渊源,法被理解为抽象的规范。普通法系以
判例法为主要渊源,它以解决诉讼为目的。
4.着重点不同
大陆法系重视有关法的实质规定,重视实体法。普通法系对有关审判、
诉讼程序、证据的规定以及有关的判决执行的规定,对程序法,给予
特别的关注。
5.法的结构上的差别
大陆法系法的结构的基本划分是公法和私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规
定公民之间关系的民法、后来形成的民商法在整个法的体系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普通法系由于普通法起源于对王权利益的维护,公法居于
重要地位,其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它所使用的概念和词汇
也具有与大陆法系不同的特点。

五.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点(02 综,03 专,99 专)


1.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2.福利国家的政策。
3.加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4.社会立法的出现。
5.授权立法、行政立法的作用日益增大,议会立法的中心地位受到
削弱,各种单行法、特别法的数量越来越大。
6.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
7.严格责任原则的确立。
8.在法律理论上,更加注重法外因素对法、法律过程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一.社会主义法与人权
1.社会主义法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确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确认并保障着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2.社会主义法确认并保障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确认并保障着公民广泛而真实的经济、社会权利和文化权
利。
3.社会主义法通过贯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与治国方略,不断为社会成员权利与自由的扩
大和增长,创造牢固的前提并提供更完善、有力的保证。
4.总之,社会主义法,通过自己的调整职能和保护职能,保证和推
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保障和促进着人权
的实现,推动着人权的进一步发展。

二.法的基本原则
1.法的基本原则(95 专):是反映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指导思想,
是整个法律制度的灵魂,是扩散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的经济的、社会政
治的和专门法律的要求,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它们具有普遍
性、最高的命令性。
2.一般社会原则:法的一般社会原则根源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它回
答的是法与法制确认、保护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法的一般
社会原则是该社会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原则在法律领域的表
现。
3.专门法律原则(96 专):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决定于法之所以为
法的特点,它回答的是法与法制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手段来确认、
保护、发展其所要确认、保护、发展的社会关系。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就
是法律生活本身相对独立的规律性的表现,是本来意义上的法律原
则。

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97 综,05 专,95 专)


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原则(05 保)
(1)要求有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而这种法律又被严格遵守着。
(2)所谓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当代中国主要是指法律、法规要符
合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的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和广大人民的意愿,也意味着法律之间相互协调、比较完善,要做到
有法可依。
(3)所谓被严格遵守着,就是说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
会团体都要严格地、不折不扣地遵守宪法、法律和一切法规,任何人
没有不守法的特权,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这是人类积累的合理的、进步的法律原则,要充分发挥法的作
用,就得坚持这一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94 专)
(1)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合理、进步的原则,反映了法本身的规律
性。
(2)法之所以成为法就在于它把同一尺度适用于不同的人,任何人
在同样条件下,权利、义务是平等的,既享受权利也要尽义务,不允
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3)这个原则既体现在法的创制中,也体现在法的适用中。
3.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和公正裁判原则
4.无罪推定原则
5.过错责任原则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一.社会主义法与市场经济(95 专,91 专)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法律调整
(2)法律所具有的固有功能和调整能力使之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需

(3)社会主义法治的真正确立,也必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法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保障作用:
(1)法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稳定发展
(2)法律保护市场主体的地位、行为及权益
(3)法是进行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
(4)法律有助于抑制市场经济对基本社会价值和利益的侵害
(5)法律能够促进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完善,减少改革的风险和代价
2.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
(1)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追求权利和自由的法律积极性
(2)市场经济造就了一支从外部约束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

二.社会主义法与对外开放
1.社会主义法对对外开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99 专)
(1)把对外开放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细化为具体的法律、法规,以保
证其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2)完备的法律制度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稳定和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
信用,从而有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发展稳定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
(3)法律有助于我国积极参与多边和地区经济贸易合作。
(4)法律有助于趋利避害,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独立,抑制
对外开放中的负面效应。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的影响(02 综)
(1)要求我国积极加入多边或地区性的国际经济贸易条约和相关国
际组织,为向世界开放市场和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法律机制
(2)要求自觉处理好国内法与所参加的国际经济条约、国际惯例的
协调和衔接问题。
(3)要求处理好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捍卫国家主权的关系。
(4)要处理好法律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和法律符合本国国情之间的
关系。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与政治

一.社会主义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06 综,99 综)
1.社会主义法需要国家权力的支持和保障
(1)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政治前提。
(2)国家权力的运行使社会主义法被创制并且使立法能够最大限度
地表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3)国家权力以其强制力参与和保障社会主义法的实现。
(4)国家权力对于法的必要性,并非指国家绝对高于法律,或法律
绝对依附于国家。
2.国家权力需要社会主义法的支持和制约
(1)社会主义法确认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2)通过社会主义法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3)通过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实现国家权力内部的分
工制约和相互配合。
(4)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本工具。
(5)法律相对于国家权力有独立性,这使它有可能对国家权力的运
行及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92 综)
1.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一致性
(1)都产生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2)都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3)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4)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的
2.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
(1)意志属性不同
法代表着一种国家意志,它对全体居民具有普遍效力。政策代表着全
党的意志,其效力只及于党的组织和成员。
(2)表现形式不同
法表现为国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或国家认可的其他渊源形式。政策表
现为党的决议、决定、通知、规定等党内文件。
(3)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方式不同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违法行为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追
究法律责任。政策主要依靠党员的忠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来自觉
实现,也以党组织自身的纪律来实现,党组织对违反政策行为可以
追究纪律责任。
(4)稳定性程度、程序化程度不同
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法律调整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法定程
序。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快的变动性。
3.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
(1)执政党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法是贯彻执政党政策、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
(3)执政党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法的实现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要求既不把二者割
裂、对立起来,也不把二者简单等同。

三.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2)党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党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
(4)党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政党行为的法律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1)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规范党政关系,真正做到党政分开,各自职能独立又相互配合
(3)政党组织内部行为的适度法律规制

第九章 社会主义法与文化
一.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01 综,97 专)
1.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1)二者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
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调整器。
(2)社会主义法贯穿和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通过法的创制
和实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3)社会主义道德又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
2.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95 专)
(1)形成不同
社会主义法的形成以国家的确认为标志,社会主义道德早在无产阶
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前就存在。
(2)表现形式不同
社会主义法具有明确、正式的表现形式,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法律
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这种规定的制裁或补救措施。社会主义道德
往往缺乏准确的正式的表现形式,通常只是指出人们应做出或不应
做出某种行为的一般原则。
(3)作用机制不同
关于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则需要有一系列授予权力、区分情况、
进行审判、保护权利以及制裁违法行为的规则相伴随。道德仅存在于
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之中。
(4)调整对象不同
法律着重要求的是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而不能离开行为过问动
机。道德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外部行为,它还要求人们行为动机
的高尚、善良。
(5)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调整的是那些要求并可能由国家评价和保证的社会关系。道德调
整的领域却几乎囊括一切社会关系。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94 综,02 专)
(1)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基础,失去道德基础,法律规范势必会蜕
变为立法者的专横任意。
(2)许多社会生活领域,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道德建设的加强
有助于法律调整的顺利进行,并使之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3)有些社会生活领域,加强道德调整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
同时也为以后制定法律准备了条件。
(4)还有许多社会生活领域,不适于或不完全适于用法律调整,加
强社会主义道德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
(5)总之,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
义道德建设又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

二.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05 专)
1.科学技术对立法的影响(96 综,2000 专)
(1)从法的内容看,主要表现在大量新的立法领域的出现。
(2)从法律调整的空间范围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法律的概念、
范畴不断地作出相应调整。
(3)从法的形式看,无论是规范的表现形式、结构形式还是信息传
递形式,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4)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大量的原本属于纯粹技术规范的各种标准带
到法律当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规定——法律技术规范。
(5)法律技术规范的出现还把大量的技术性、专业性术语带到法律
文件中,使法律术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从立法过程本身来讲,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大大减轻了立法工作的负担。
2.科学技术对法的适用的影响
(1)在认定事实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增强了人们认
定证据的能力
(2)在适用法律方面,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对法的适用机关选择应该
适用的法律文件和判例、减轻法官和律师的工作负担,可以起到积极
的作用。
(3)在适用法的决定方面,控制论的产生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
司法判决格式化、公式化。

三.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96 专)
1.法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组织和管理作用
2.法对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有保证及促进作用
3.法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抵制和防范作用
4.法对国际科技合作有推动和协调作用

第十章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一.法律意识(92 专):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
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法律现实和法律制度
的特殊组成部分。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95 专)
1.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它是与社会的
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法律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律制度处
于有机的联系之中,是法的形成和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96 专):是被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它与现行法往往是对立的,对法的制定和实施起消极作用。但是,也
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被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中也存在支持现行法律
制度中某些成分的因素。
3.法律心理(91 综,93 专):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
它直接与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表面的、
直观的、自发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各个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生
活条件不同,每个阶级有不同的法律心理。但是,由于法律心理是各
个阶级对法律现象朴素的、直观的反映,往往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
该阶级对法律现象的态度。
4.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它表现为系
统化、理论化的法律思想、观点和学说,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
反映。某一阶级的法律思想体系的最终根源在于该阶级的社会地位,
在于整个阶级有关法律问题的实践。在法律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法
学家的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三.法律意识的作用(92 综)
1.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对法律制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占统
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对现行法律制度起着消极的破坏作用。
2.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的作用分为两种:它既渗透到法的制定和
实施之中,成为法律调整全过程时刻不可脱离的因素,又可独立于
法律调整,发挥社会意识形式所固有的思想教育作用。
3.在法的形成过程中,法律意识起着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作
用。
4.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法律意识起到调整作用,使人们的行为与法
律规范相协调。

四.我国法律文化的现状及其现代化(96 综)
1.影响因素: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糟粕思想必须剔除,合理成分可以加以批
判改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西方法律文化:法律技术方面的内容可为我所用,法律意识形
态方面的内容必须坚决反对。
(3)前苏联的法律文化:其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律思想具有重要
意义,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个人崇拜以及大国沙文主义相联
系的因素则有害。
(4)解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文化:集中体
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性质,但也存在着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阻力。
2.一分为二的态度
(1)立足中国:注意总结中国自己的经验,注意保持中国自己优秀
的法律传统。
(2)放眼世界:就是把中国法律文化放在全世界法律文化的整体中
去观察和研究,注意从外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
训。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

一.法治(92 综):即法律的统治,它要求确认法律在实现社会治
理和国家管理中的权威性,把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最基本方式。法治
是法的价值理念及相关制度设计的综合体,要求在严格依法办事基
础上形成一种法律秩序。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05 复)
(1)法制是指法律制度是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系统。与它
相对应的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概念。而法治则是相对人
治而言的,法制首先强调的是法作为制度化构成物所形成的统一体,
而法治则首先强调法作为社会控制工具在治国诸方式中的地位和功
能。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直接相联系,而法治则直接与民主制
国家相联系。在任何国家中都存在法制,而只有在民主国家中才有法
治。即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但实行法治必须以存在法制、有法制为
前提。
(3)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
具有至上性、权威性,且法律应是良法、善法,即基本上适合社会生
活需要的法。而法制则并不必然蕴含着严格依法办事的内容。从而法
治总是与专制、特权、创造性相对立,而法制却并不必然意味着这种
对立,它可以充当专制、特权的工具。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1.法治的形式要求(04 专)
(1)法律要具有一般性、公开性、明确性、可诉性。
(2)法的体系要结构严谨、内部和谐、内容完备。
(3)政府行政行为具有合法性。
(4)司法权具有独立性和中立性。
(5)法律职业的专门化及职业共同体自治。
(6)一般社会主体具有法律积极性。
2.法治的制度要求(04 专)
(1)民主的、科学的立法制度。
(2)国家行政权力受约束和监督的法律机制。
(3)保障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各项制度。
(4)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制度体系。
(5)国家权力恰当配置的内部互相制约制度。
3.法治的价值理念要求
(1)法律至上与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的三位一体。
(2)尊重利益和价值的多元化与寻求共同利益和价值共识的统一。
(3)约束权力使之得以正确行使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协调统一。
(4)秩序、效率与实质公正的三位一体。
4.法治的观念要求
(1)社会公众形成一种法律具有至上性、权威性的法律信仰。
(2)社会公众有法律参与的热情,并确立相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责
任观念。
(3)国家公职人员确立对法律的信仰。

第十二章 法律调整及其机制

一.法律调整
1.法律调整(92 专):是适应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
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运用一整套法律手段,
对社会关系实行的有结果的规范性调整。
2.法律调整的基本特点(98 综)
(1)法律调整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关系所进行的规范性
调整,具有目的性、有组织、有保证、有结果的性质。
(2)法律调整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而实现的社会调整。
(3)其目的性表现为统治阶级对将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做的
价值判断。
(4)它是借助于特殊的仅为法所具有的各种法律手段的整个系统来
实现的。
(5)它是在法的作用范围内的社会现象,客观存在的概念内涵小于
法的作用。

二.法律调整对象的特点(2000 综,98 专,96 专)


1.它是社会关系、社会过程。
2.法律调整的是通过人的意识和意志发生的关系。
3.法律调整的是具体的社会关系。
4.法只调整那些客观上要求法律调整的关系。
5.法律只调整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社会关系。

三.法律调整的方式和类型
1.法律调整的基本方式
(1)积极义务的方式:即要求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使其承担做出某
种积极行为的义务。
(2)允许的方式:即赋予人们为某种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
(3)禁止的方式:即要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2.法律调整的两种基本类型(96 专)
(1)一般允许型(2000 综,98 专):是按“凡法律所不禁止的,
都是允许的”原则进行调整。这种类型的法律调整,禁止是被明确、具
体规定的,允许是一般的,具体的禁止与一般的允许相结合,人们
只要不违反具体的禁止,可以做出任何行为。
(2)一般禁止性(2000 综,98 专):是按“凡法律所不允许的,
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允许是具体的,禁止则是
一般的,具体的允许和一般的禁止相结合,人们只能做法律允许的
事,如没有法律的允许,就不能做任何事。
四.法律调整机制
1.法律调整机制(97 专):是指用来保证对社会关系实现有效法
律影响的各种法律手段的整个系统。
2.法律调整过程的过程(05 综)
(1)法律、法规开始生效阶段
特点:在于确立了法律调整的规范性根据,把一定的社会关系纳入
了法律调整的领域。
(2)产生法律关系阶段
特点:是出现一定法律事实,使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关系。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转化为主体享受权利、承担义
务的行为的阶段
特点:是把包含在法律规范中的应然的要求,转化为集体社会关系
参加者之间的具体行为尺度,又转化为社会关系参加者的实际行为,
法在生活中获得了实现。
(4)机动性阶段:法的适用
特点:是有管辖权的机关发布产生法律效力的个别性文件。

五. 法律调整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01 专)
1.法律调整的法律效果(98 综):法律效果讲的是规范性文件在
生活中实现的程度,是指法定权利、义务在社会关系参加者行为中实
现了没有,法被执行了没有,执行的程度如何。
2.法律调整的社会效果(98 综):法的效果不是仅仅指单纯的法
律效果,不是仅仅看法在生活中实现了没有,而是看包括法在生活
中实现的程度在内的法的社会效果,即立法者预期目的实现的程度,
所以要把立法时提出的目的和法规实施结果进行对比。

第十三章 法的创制

一.法的创制的概念和特点
1.法的创制(96 综):是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
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
活动。法的创制可分为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
2.法的创制的特点
(1)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是国家机关进行活动的法律形式
之一。
(2)法的创制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3)法的创制是制定、修改、废止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二.法的制定和法的认可
1.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
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法律规范,
称为成文法。
2.法的认可:是指国家承认并赋予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上的效力的
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法律规范,称为不成文法。法的认可又分
为两种情况:一是国家在事实上承认并赋予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上
的效力,二是国家在法律文件中明确认可某些行为规范具有法律上
的效力。

三.法的形成(02 专)
1.法的形成(96 综,94 综):是指新的法律规范逐步产生、发展,
直至最后被纳入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法的形成
就是统治阶级在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决定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种活动中,将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转化为法律意识和法律上的要求,
并且通过国家的创制法的活动,上升为法律规范和国家意志的过程。
2.法的形成的环节
(1)法的形成最终是由生产力、经济基础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客观
需要引起和决定的。
(2)人们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利益以后,还必须转化为在
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要求。
(3)在生产方式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为实现自己的经济、政治
等利益,还要通过各种政治活动和斗争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力,上升
为统治阶级。
(4)统治阶级通过法的创制活动,认识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利
益,在不违背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协调不同的利益,形成国家
意志,将抽象的法律动机转化、定型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取得人人必
须遵守的法律效力。

四.立法体制(05 复):是指关于法的创制权限划分的制度,即对
一个国家中各国家机关及其人员制定、认可、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
范性法律文件的权限进行划分的制度。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由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统一的多民
族的国家机构形式决定的。

五.立法程序
1.立法程序(04 综,03 综):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享有法的
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在制定、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过程中
的工作方法、步骤、手续和次序。狭义上的立法程序,专指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程序。
2.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
即享有法定权限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
提出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的建议。
(2)法律案的审议
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已经列入议程的法律案正式进行审
查、讨论等的活动。
(3)法律案的通过
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经过审议的法律案正式表示同意与
否的活动。
(4)法律的公布
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获得通过的法律用法定的形式公之
于众。
3.我国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04 专)
(1)行政法规的起草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
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2)行政法规草案的提出
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
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
查。
(3)行政法规的决定
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
办理。
(4)行政法规的公布
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六.立法技术
1.立法技术(05 综):广义的立法技术泛指在法的创制过程中所
形成的一切知识、经验、规则、方法和技巧的总和,包括立法体制技术、
立法程序技术和立法表达技术等。狭义上的立法技术上专指如何表达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的知识、经验、规则、方法和技巧等,即立法表
达技术。
2.起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技术要求
(1)确定性:即法律草案等规定的情况、范围等要确定。
(2)合法性:即法律草案不得与宪法和更高效力等级的其他法律文
件相抵触。
(3)无矛盾性:法律草案不应与现行其他法律文件相矛盾,必要时
可对原法律文件进行修改、废止。
(4)联系性:法律草案要与现行其他法律文件相配套、协调。
(5)逻辑性:法律草案本身要前后保持一致、连贯。
(6)有限度性:即把调整同一内容、规定同一问题的法律文件的数
量减少到最小限度。
(7)简明性:法律草案中的术语、语言等应简单、明了。

七.我国法的制定工作的基本原则(99 综)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原则性与灵活性正确结合的原则
3.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4.有创建性、纲领性的原则
5.坚持群众路线,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6.总结我国经验与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四章 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
1.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来源,包括法的创制方式和法律规范的
外部表现形式。它在于说明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
何种外部表现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才具有法律效力,并成为
国家机关审理案件、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2.法的渊源形式
(1)制定法:又称成文法,系指由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颁布
的,通常以条文形式表现出来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广义上说,制定
法既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包括国家中央行政机关和地
方国家权力和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2)判例法:是指由有约束力的判例中所包含的法律规则或原则形
成的法。判例法并不是简单的判例汇编。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法院在此
后的案件审理中能够从先例理解法律的规定,而在于把先前的判例
所确立的原则视为审判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据,据此审理同类案件。
(3)习惯法: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法律规
范效力的习惯和惯例。当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习惯、惯例等经过有
权的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
时,它们就会上升为法律,具有了法律规范的效力。
(4)学说和法理。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一般特点
(1)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由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构成。
(2)法律规范的制定机关和规范性文件的多样性。
(3)在“ 一国两制” 的格局下,特别行政区法的渊源将作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法的渊源体系中的特殊形式法源在特区长期存在。
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规章
(7)军事法规和规章
(8)特别行政区的法源
(9)国际条约

三.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1.规范性法律文件(93 综):是指由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
组织制定发布,体现国家意志,含有一定的行为规则,具有普遍约
束力的文件,是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依据。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
(1)规范性法律文件只能有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制定发
布,它体现的是国家意志。
(2)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必须含有一定的行为规则,通常表现为条文
形式。
(3)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依
据。
3.非规范性法律文件(91 综):通常指国家机关在适用法的过程
中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个别性文件,如判决书、裁定书、行政命令
等。这类个别性文件属于适用法的决定,其效力针对特定主体、事件
或场合,不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约束力,因而不是法的渊源。

四.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是指将不同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各种
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或加工,使之统一、
完整、明确和有序。

五.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1.法律汇编(97 综):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
下,将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系统排列,汇编成
册。其特点是:
(1)法律汇编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2)法律汇编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也不制定新的规范,
因此,它本身并不是创制法的活动,但它往往是法典编纂的必要前
提。
(3)根据法律汇编的主体,法律汇编可以分为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两
种。
2.法典编纂(03 综,97 综):亦称法律编纂,是指在对某一部门
法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整理、补充、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新的
系统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部门法典的活动。其特点是:
(1)法典编纂是法的创制的形式之一。
(2)法典编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讲求高度的立法技
术。
3.法规清理(05 综):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
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
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其特点是:
(1)法规清理的对象是已经颁布生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法规清理是法律、法规创制机关的专有活动。
(3)法规清理活动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也不修改原有规范的内容,
而是依据一定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以便重新确定其法律
效力。
(4)法规清理的结果具有法律意义。
4.法律全书:又称为法律大全,最理想的法律全书是在所有部门法
都编纂为法典之后,再将全部法典编纂为一个整体。一些国家和地区
的全书包括了部分部门法,另外一些国家的法律全书或法律大全则
是按照部门法体系编制的的部门法典和单行法规的汇编。

六.判例
1.判例(02 综,2000 综,98 专):是指能够作为先例据以审理
后来案件的法院判决。
2.判例的特点
(1)判例本身是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对个案所作的司法判决
(2)作为判例的司法判决对法院今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约束力
(3)在普通法系国家,判例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

第十五章 法律规范

一.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1)法律规范(96 综,95 综):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
周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实施的保障。
(2)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
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在法律文件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将各种法律现象加以整理归类,为规范和原则的构成提供前提和
基础。
(3)法律原则(06 综):是指在一定法的体系中作为法律规范的
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4)法律技术:一般是指创制和适用法律规范时必须应用的专门技
术知识和方法,如表达法律规范的方法、整理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方法、
解释法律内容的方法以及进行法律推理的方法等等。

二.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1.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行为规则
2.法律规范规定了一定的行为模式
3.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
4.法律规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
规范要求时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
5.法律规范有明确的、肯定的行为模式,有特殊的构成要素和结构,
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行为规则。

三.法律条文(95 综,92 综):是指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述形式,


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构成因素,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而法
律条文则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四.命令性规则和逻辑性规则
1.命令性规则(96 综):是指由两个因素构成,直接体现国家规
范性命令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的基本结构公式是“如果……则……”。
命令性规则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执行着法的保护性职能,
旨在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或者使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得到恢复。
2.逻辑性规则(96 综):是按逻辑结构组成的法律规范,一般体
现在一系列的命令性规范中,反映了命令性规范的有机联系。逻辑性
规范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构成,其公式为“如果……则……否则
……”。

五.法律规则的分类
1.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
(1)调整性规则:就是直接体现法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规则,包
括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它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
了权利和义务,提供了各种合法行为的模式和尺度,其使命在于用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手段确认和调整社会关系,把社会关系理顺,
并纳入一定的目的和秩序范围之中。
(2)保护性规则(94 综):体现着法对社会关系的保护职能,它
规定的是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
2.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1)授权性规则(2000 综,98 专):规定主体享有作出或者不
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肯定了主体为实现其利益所必需的行为自由。
(2)义务性规则:也叫做积极义务规则,是规定主体应当或必须做
出一定积极行为的规则。
(3)禁止性规则:规定主体不得做出一定行为,即规定主体的消极
的不作为义务,它禁止主体做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权利人的利益。
3.绝对确定性规则和相对确定性规则
(1)绝对确定性规则(99 综):明确、具体而又全面地规定了主体
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的内容,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和空白,不允许执
法和司法人员进行自由裁量。这类规则不需要以个别调整加以补充,
执法和司法人员只须执行法律规则的规定。在条文中通常表述为“应
当……”或“必须……”等等。
(2)相对确定性规则(91 专):是对于主体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
作出概括规定的同时,又允许执法人员在规则规定的范围以内根据
具体事实状态进行选择,作出一定自由裁量的规则。这类规则在法律
条文中有时表述为“可以……”或者“可以……也可以……”,有时则
概括规定在某些问题上可以由执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决。
4.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强行性规则(99 综):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
模式,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
题,违反法定行为方案的协议是无效的。一般说来,禁止性规则与义
务性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
(2)任意性规则(02 综,2000 综,98 专):在规定主体权利义
务的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
此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
则的规定。任意性规则在民商法、婚姻法等部门法中较为常见。
5.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6.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六.法律规范的效力
1.法律效力:是指法作为一种国家意志所具有的约束力,具体表现
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及其表现形式——规范性法律文件
对主体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不以主体自身的意
愿为转移,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外在保障。
2.法的效力等级:也称法的效力层次或效力位阶,是指一国法的体
系中不同渊源形式的法律规范在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
3.确定法的效力等级应遵循的原则(03 综,02 综)
(1)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首先取决于其制定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
的地位,由不同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效力等级也不相同。
(2)在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中,按特定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制
定的法律规范,其效力等级高于按照普通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
(3)当同一制定机关按照相同的程序先后就同一领域的问题制定了
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时,后来制定的法律规范在效力上高于先前制
定的规范,即所谓“后法优于前法”。
(4)当同一主体在某一领域既有一般性立法,又有不同于一般性立
法的特殊立法时,特殊立法的效力通常优于一般性立法,也即所谓“
特殊优于一般”。
(5)当某一国家机关授权下级国家机关制定属于自己立法职能范围
内的法律、法规时,被授权的机关在授权范围内制定的该项法律、法
规在效力上通常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制定的法律或法规。
(6)如果一国法律渊源体系中包括不成文法,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成
文法的效力一般均高于不成文法。
4.法的效力范围:指法律规范的约束力所及的范围,即所谓法的生
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包括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范围、时间效力范围和
对人的效力范围三个方面。

第十六章 法的体系
一.法的体系的概念
1.法的体系(02 综,96 综,92 综):是法的内在结构,指一国
现行法既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是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法的体
系的概念反映了一国现行法律规范的内在统一和差别,说明了法的
统一性和系统性。
2.立法体系(06 复):是指法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系统。立法体系与
法的体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立法体系反映法的体系,以法的体系
为基础,但并不等于法的体系。

二.法的部门(93 综):就是调整因其本身性质而要求有同类调整
方法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的特点是,通常每一个部门都
有相应的总则部分,反映调整该类社会关系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
在该部门法律规范的实现中都要采用。

第十七章 法的实施

一.法的实施和法的实现
1.法的实施(01 综,97 综):是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
获得实现的活动。法的实施是一个过程。它是将法律规范的要求转化
为人们的行为、将法律规范中统治阶级的意志转化为现实关系的过程,
是使法律规范的抽象规定具体化,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过程。
2.法的实现(97 综):是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
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法的实现把人们行为的可
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应然转变为已然,变为社会现实,使社会关系
参加者作出符合国家意志的行为。

二.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99 综,05 专)
1.按照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具体化程度,可以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
系的法的实施和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施
2.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法的实施的形式分为权利的享
用、积极义务的履行和禁令的遵守。
3.以法律规范是否需要国家机关的干预才能实现为标准,法的实施
分为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
(1)法的遵守:是指全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国家公
职人员和全体公民,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行为,实施法律规范的活
动。法的遵守是利用主体的社会积极性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允许他们
做一定的行为,而不是强制社会关系的参加者完成一定的行为,其
目的是使主体的社会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广泛的发挥,形成良好的社
会秩序。
(2)法的适用(06 综,01 综,93 综):也称法律规范的适用,
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
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
它使具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其适用法律制
裁。

三.司法适用的概念和特征
1.司法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司法
权、运用法律处理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适用是司法机关以国家
的名义行使司法权的主要方式,是国家运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
2.司法适用的特征
(1)司法适用的主体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2)司法适用的活动内容,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
行使国家司法权,解决法律纠纷,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门活动。
(3)司法适用的活动方式,是国家司法机关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
案件的活动,是个别性地运用国家司法权力的活动。
(4)司法适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法律活动。
(5)司法适用是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四.行政适用的概念和特征
1.行政适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
程序,将法的一般规范适用于特定行政相对人或事,调整具体行政
关系的活动。
2.行政适用的特点
(1)行政适用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此外,还应包括国家授
权的单位。
(2)行政适用是行政执法机关将法律、法规适用于具体行政相对人
或事的活动。
(3)行政适用是行政执法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
力,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具有主动性。

五.法的适用的主要阶段(03 专)
1.调查、分析事实情况阶段。
2.选择确定要适用的法律规范阶段。
3.分析法律规范的含义,针对被适用的事实作出确切的解释阶段。
4.作出法律决定,产生适用法的文件阶段。
5.将适用法的文件送达有关人员或机关阶段。
6.执行阶段。
7.检查和监督适用法的文件的执行情况阶段。

六.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当代中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01 综)
(1)正确,首先要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次是适用法律准
确。最后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2)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决
依法办事
(3)及时,是指法的适用活动的每个环节要严格符合法律规定的时
间要求,提高办案效率。
(4)合理、公正,就是指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符合广大人民心
目中的公平要求,符合适用法的目的。
2.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4)过错责任原则
(5)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6)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第十八章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类推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特征、必要性
1.法律解释(04 综):就是对法律条文所表述的法律规范的内容、
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的理解和说明。
2.法律解释的基本特征
(1)法律解释的主体是未作限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2)法律解释的对象是广义的法律文本。
(3)解释主体对上述内容和含义的揭示,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
理解和说明。
3.法律解释的必要性(02 综,98 综)
(1)法律解释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的必要途
径。
(2)法律解释是寻求对法律规范的统一、准确和权威的理解和说明
的需要。
(3)法律解释是弥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手段。
(4)法律解释是调节法律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关系的媒介。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1.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01 综,94 综):又称为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
方解释,指被授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律文本所作的具
有法律效力的解释。
(2)非正式解释(01 综):也称非法定解释或无权解释,是指未
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作的没有法律
效力的解释。
2.正式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1)立法解释:是指制定法律的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规范所进行的
解释。在我国,立法解释主要包括最高解释,地方解释以及国务院及
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对自己依法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等所进行的解释。
(2)司法解释(2000 综,98 专):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法律适
用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规范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在我国,
司法解释主要包括审判解释,检察解释以及审判和检察共同解释的
形式。
(3)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的其他
法律如何具体应用以及对行政法规、规章等如何具体应用所作的解释。
3.正式解释可分为规范性解释和个别性解释
(1)规范性解释(95 综,93 综):是指对于实施法律规范的一切
场合、情况和对象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规范性解释对于加强法
律适用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不属于创制法的
活动。
(2)个别性解释(95 综):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对象和场合对有关
法律规范进行的虽有法律效力、但无普遍约束力的解释。个别性解释
是将法律规范的一般规定具体化的重要手段,是法律解释最常见的
形式。
4.非正式解释可分为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1)学理解释(06 综):是指在学术研究、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中,
由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对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
(2)任意解释:是指公民、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按照自己的理
解,对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

三.我国法律解释的体制与特征
1.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1)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
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2)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
民法院进行解释。
(3)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集体应用的问
题,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4)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
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
解释或作出规定。
2.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基本特征
(1)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
(2)在立法解释优先的前提下,加强最高司法机关的解释。
(3)加强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作用。

四.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1.法律推理(03 综):特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
动。
2.法律推理的特征(04 专)
(1)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2)法律推理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
(3)法律推理是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的
(4)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第十九章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法律关系(04 复,02 综,95 综):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
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的特征:
(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
(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1)一般法律关系:是根据宪法形成的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及其他
社会关系主体之间的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其特点在于:该关系的主
体是不具体的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
(2)具体法律关系:是指主体至少是一部分具体化的法律关系,包
括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其特点在于,该关系的主体是具体
的。具体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但要有法律的规定,而且要有具体事实的
发生。
2.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1)绝对法律关系(93 综,94 专):绝对法律关系中主体的一方
——权利人是具体的,而另一方——义务人则是除了权利人之外的
所有的人。因此,它以“一个人对其他一切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典
型的绝对法律关系是所有权关系。
(2)相对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的主体,无论权利人和义务人都
是具体的,它以“某个人对某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典型的相对法
律关系是债权关系。
3.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1)调整性法律关系(01 综,97 综,94 综):是不需要使用法
律制裁主体权利就能够正常实现的法律关系,它建立在主体的合法
行为的基础上,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
(2)保护性法律关系(04 综,01 综,97 综):是在主体的权利
和义务不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通过法律制裁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它
是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最典型的
保护性法律关系就是刑事法律关系。
4.平权型的法律关系与隶属型的法律关系
(1)平权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
没有隶属关系。在各个部门的法律关系中,民事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
平权型法律关系。
(2)隶属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存在隶属关系,一方服
从于另一方。行政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概念和特点
1.法律关系主体(97 专):又称权利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
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2.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
(1)法律性: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与法律规范的
联系构成了法律关系主体与其他形式的社会关系主体的区别。
(2)社会性:法律规范规定什么人和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
体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四.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1.权利能力(93 综,93 专):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各种具体
权利的产生必须以主体的权利能力为前提。权利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
权利,是能够引起各种具体权利产生的最一般的、最基本的权利。
2.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
务的能力。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
为能力。但是,对自然人来讲,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3.责任能力:是某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
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大多数保护性法律关系中,
责任能力无需特殊规定,如果一个人具有行为能力,他也就具有责
任能力。但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刑事责任能力具有独立意义。

五.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96 专)
1.自然人,即个人主体。公民是自然人中最基本、在数量上占绝对优
势的权利主体。
2.集体主体。它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另一类是社会组织。
3.国家。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某些重要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4.其他一些社会构成单位,如人民、民族、集体、行政区域单位等,
在某些法律关系中也是权利主体。

六.法律关系的内容(94 综)
1.法律关系内容:其一指的是社会关系的法律形式,即人们在法律
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这种意义上,法律关系仅指主体的权利与
义务关系本身;其二指的是披上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外衣的社
会关系,它不仅包括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一法律形式,而且还包括制
约着这一形式的物质内容。
2.法律上的权利(99 综,98 综,94 专):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
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
律手段。其特点是:
(1)它来自法律规范的规定,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2)它是保证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3)它是与义务相关联的概念。
(4)它确定权利人从事法律所允许的行为的范围。
3.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
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其特点是:
(1)义务的必要性。
(2)义务人的必要行为也是在一定范围内。

七.法律关系的客体
1.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权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
的对象。只有那些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并得到国家法律确认和保护的客
观现象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成为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
象。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受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
约。
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
(2)物
(3)非物质财富
(4)行为结果

八.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04 专)
1.法律规范
2.权利主体
3.法律事实(05 综):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
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在法律关系的形成和
变更中占有突出地位,是使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权利义务转变成现实
中的权利义务的中间环节。

九.法律事实的分类(93 综)
1.行为和事件
(1)行为:是指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
事实。行为按其与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一致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不合
法行为。
(2)事件(06 复):是指法律不把法律后果与人的意志相联系的
法律事实,事件以是否由人们的行为而引起可以划分为为绝对事件
和相对事件。
① 绝对事件(95 综):是指不是由人们的行为而是由某种自然原
因而引起的事件;
② 相对事件(95 综):是指由人们的行为引起,但在一定的法律
关系中,法律并不考虑它与人的意志的联系的法律事实。
2.肯定的法律事实和否定的法律事实
(1)肯定的法律事实(96 综):表明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有一定
的现象出现,如果不存在该现象,则不可能产生该法律后果。
(2)否定的法律事实(96 综):表明法律后果产生要求不存在一
定现象,如果存在该现象,则不可能产生这一法律后果。
3.一次性作用的法律事实和状态
4.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事实构成(94 综):有些法律关系必须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
事实,在这些法律事实之间形成了一个法律事实的系统,即为事实
构成。

第二十章 法律责任、法律监督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一.合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96 综,99 专)
1.合法行为(97 专):广义的合法行为指法律不禁止的一切行为。
严格意义即本来意义上的合法行为指社会关系参加者作出的符合法
律规定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是无害的、受到法律保护的行为。
2.合法行为的特征:
(1)是法律上有意义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原则的行为。
(2)是有益于该社会或至少是无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是一定社会必然要求的、希望的或允许的行为。
(4)是受国家法律所保障和保护的行为。

二.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1.违法行为:亦称违法,是指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
为。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滥用权利等,都可以
构成违法。
2.违法行为的特点:
(1)构成违法的只能是行为,即作为或不作为。
(2)违法是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3)违法行为是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

三.违法构成的概念和要件
1.违法构成:是引起法律后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事实系统,是一种
特殊的事实构成。只有具备这一事实系统的全部事实,才能构成违法。
2.违法的构成要件(03 综)
(1)违法客体: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
关系。
(2)违法的客观方面:违法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既可以是
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3)违法主体:违法者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主体。
(4)违法的主观方面:违法必须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即行为
者在主观方面有过错。

四.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02 专)
1.法律责任(94 综,93 综,94 专):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
务同义,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
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狭义的法律责任,专
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某种带有强制性的法律
上的责任。
2.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联系,只有对违法者才能追究其法律责
任。
(2)法律责任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对违法实行法律制裁的根
据。
(3)法律责任体现了违法者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具有国家强制
性。
(4)法律责任还意味着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反应和谴责。

五.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97 综,02 专,96 专)


1.合法性原则,即承担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根据,必须合法,包
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2.公正性原则,如罪刑相适应,责任与造成损害相适应等,不能采
取侮辱人格的措施。
3.合理性原则,这就要求从法律责任的目的,按照违法的程度、违
法者的情况、违法的情节来选择对违法者的惩罚措施。
4.及时性原则,即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及时追究违法者的责
任。
5.不可避免性原则,意味着要求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能够逃避国家的
惩罚和社会的谴责。

六.法律制裁
1.法律制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
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法律制裁是以确定违法
行为为前提的,又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实际结果。
2.恢复权利性措施与惩罚性措施(96 专)
(1)恢复权利性制裁(97 综):是指旨在消除非法行为造成的损
害,恢复被侵犯的合法权利,保证已有义务的履行而采取的措施,
也称保护性制裁。恢复权利性制裁往往具有绝对确定的性质,可以适
用于客观上的不合法行为。
(2)惩罚性制裁(97 综):是指旨在使违法者承担受惩罚的责任,
即追加承受不利后果的新的义务而采取的措施,也称责任性制裁。惩
罚性制裁通常是相对确定性的在依法进行的个别调整中再具体化,
并且原则上只适用于有过错的、构成违法或犯罪的行为。

七.法律监督
1.法律监督(04 综):广义的法律监督泛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
体和组织、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监察、督促和
指导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狭义的法律监督专指有关国家机关
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的创制和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监
察、督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制度。
2.法律监督的意义
(1)在法的创制阶段,法律监督保证一国的法律、法规具有高度的
统一性。
(2)在法的实施阶段,法律监督保证各种法律关系的建立、各种法
律问题的处理,都要合法。
(3)在法的实现阶段,法律监督保证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能
够得到实现。
(4)总之,法律监督在法律调整的整个过程中都起着保证依法办事
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

八.我国法律监督的形式(04 专)
1.国家监督:即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
核心部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这种监督不仅包括各类国家机关
对自身和本系统国家机关的活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各类国家机关
对其他种类国家机关的活动的监督。
(1)对法的创制活动的监督
(2)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3)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2.社会监督:即各政党、社会团体、组织和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监督。
在我国,社会监督与国家监督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自己的独
特意义,即它更能体现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直接参与管理
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重要作
用。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人民政协的监督
(3)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4)各人民群众团体的监督
(5)专业性、学术性团体的监督
(6)新闻舆论的监督
(7)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中国法制史

第1章夏商的法律制度

一.禹刑(05 专):禹刑是夏代法律的总称或泛称,《左传》记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所说的禹刑,不是指一部成文法典,而
是泛指夏朝的法律和刑罚。以禹刑来统称夏朝的法律,一方面是为了
表示对祖先大禹的尊崇与怀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法律的威慑
力。

二.汤刑:《左传》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这里所说的汤刑,

是商代法律的总称,泛指商王朝的法律、法令和制度。在盘庚和祖甲
在位时期,曾对汤刑进行过修改和补充。汤刑是商代的基本法律,整
个商代一直适用。

第二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一.西周立法概况
1.周公制礼:即西周初期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
进行了整理、补充,厘定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
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礼”或“周礼”。
2.九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周朝的刑书。周初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
《左传》记载: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之
立法活动,即制定《九刑》

所以称为九刑,就是因为该法由九篇组成。另一种含义是指墨、劓、剕、
宫、大辟等五刑加上赎、鞭、扑、流等刑罚,合起来称九刑。
3.吕刑: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周穆王接受
大臣吕侯的建议,废止严酷的刑法,以明德慎罚为指导原则,“作修
刑辟”,制定了西周一部重要的法典《吕刑》。因由吕侯主持修订, 故
称吕刑。

二.礼的概念、性质、作用和礼刑关系
1.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
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祭礼活动,是一种社会习俗,后经夏、商、周改造、整理、沿用后,成
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
2.礼的性质和作用
(1)礼的很多规范实质上具有法律甚至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
① 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② 礼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
(2)礼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重大作用。礼已
经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起着广泛的调整作用。
3.礼与刑的关系(05 综,03 专)
(1)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的目
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凡是礼所不
容的,就是刑所禁止的;凡是合于礼的,也必然是刑所不禁的。
(2)其中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即正面地、积极地规范人们,去要
求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而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
(3)礼与刑的关系正如《汉书》所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而
入刑,相为表里”。
(4)“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重要的法
律原则,强调的是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官僚贵
族的法律特权。
4 .五礼:西周时期的礼仪,主要有五个方面,通称为“ 五礼” ,即
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凶礼是丧葬之礼,军
礼是行兵仗之礼,宾礼是迎宾待客之礼,嘉礼是冠婚之礼。

三.西周的刑法制度
1.奴隶制五刑(91 综):是指中国奴隶制时代长期存在的墨、劓、
剕、宫、大辟等五种常用刑,前四者是肉刑,大辟是死刑。这五种刑罚
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罚体系。奴隶制五刑最早
源于与夏同时期的部落有苗氏。自夏以后,商、周及春秋之际,五刑
一直是被作为主体刑而广泛使用,经秦汉之际刑罚变革,直到南北
朝后期才完全被封建制刑罚取代。
2.五罚:即西周时期的赎刑。如以五刑定罪量刑有疑问时,就罚罪
犯出铜赎罪。分为五等:墨,百锾;劓,二百锾;剕,五百锾;宫,
六百锾;大辟,千锾。
3.五过(98 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西周时期的赦免制度,以五
罚惩处仍有疑问者,又是过失犯罪,因此可以赦免。二是指西周时期
有关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具体内容是:惟官,指畏权势而枉法;惟
反,指报私怨而枉法;惟内,指为裙带关系而徇私;惟货,指贪赃
受贿而枉法;惟来,指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4.眚/非眚(98 综):是西周时期的过失/故意犯罪形态。西周时区
分了犯罪的故意和过失,分别给予不同处罚,这说明西周的刑法理
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5.惟终/非终:是西周时期的惯犯/偶犯犯罪类型。西周时区分了犯
罪的惯犯和偶犯,分别给予不同处罚,这说明西周的刑法理论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
6.嘉石之制:西周时期把那些有过错但情节轻微的人犯束缚手足放
在朝门之左的大石上,令其思过,然后送到司空那里作短期劳役,
其时间根据情节轻重有所差别,这种处罚近似于后世的拘役,称之
为嘉石之制。
7.三赦之法(95 综,96 专):指西周时期幼弱、老耄、蠢愚三者皆
可赦免其罪,即八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七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及智
力低下的人都可减免刑罚。这一原则正是西周时期“明德慎罚”思想以
及“亲亲”“尊尊”的礼的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8.刑罚世轻世重:是西周时期的刑事政策,是说应根据时世来确定
用刑的宽与严、轻与重,具体内容是“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
刑乱国用重典。”

四.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
1.质剂:是西周买卖关系的契约形式。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
为二,双方各执一份。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2.傅别:是西周借贷关系的契约形式。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
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
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3.西周婚姻成立的基本制度——六礼(96 综)
(1)六礼:是西周礼制所规定的婚姻成立的六道程序,即: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2)纳采,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获准后备彩礼前去求婚;问
名,是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卜于宗庙,请示吉凶;纳吉,
是男家卜得吉兆后通知女家,决定订婚;纳征,又称纳币,是男家
送聘礼到女家;请期,是男家择定吉日为婚期,商请女家同意;亲
迎,是新郎至女家迎娶。至此,“六礼”完毕,婚姻成立。
(3)这种婚姻实际上是包办买卖婚姻。西周的六礼对后世影响极大,
中国古代的聘娶婚源于此。
4.西周婚姻解除与限制的基本制度——七出三不去
(1)七出: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故称“七出
”,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
多言,去;窃盗,去。又称“七去”。
(2)三不去:周礼规定,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丈夫不得休弃妻子: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这
就是“三不去”,又称“三不出”。这三项规定主要是出于维护礼制的需
要,但对稳定婚姻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西周的司法制度
1.五听制度(98 综)
(1)五听(05 综,94 综,99 专):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的方法。
即: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观察当事人
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
无理就会紧张的喘息;耳听,审查当事人的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
紧张的听不清话;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
(2)这种察言观色的审讯方法是长期审判实践的总结,包含有某些
生理学、心理学的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被后世所采用。
2.三刺制度:是西周时期司法程序之一,即“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
吏、三曰讯万民”。凡重大疑难案件,应先交群臣讨论,群臣不能决断
时,再交官吏们讨论,还不能决断的,交给所有国人商讨决定。

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

一.铸刑鼎
1.第一次铸刑鼎/铸刑书(95 专):公元前 536 年,郑国的子产
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此
举遭到晋国大夫叔向的抨击。
2.第二次铸刑鼎:公元前 513 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律
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
大措施,但遭到了孔子的反对。
3.郑、晋两国铸刑鼎开创了中国成文法的先河,从秘密法转变为公
开法,意味着从此将开始一种新的法律形态——封建制法律,是中
国法律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

二.竹刑(98 专):公元前 530 年,郑国大夫邓析综合当时郑国


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竹刑”原为
邓析所私自编撰,并无法律效力,后经国家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三.法经
1.法经(01 专):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总结了春秋末期以来各
诸侯国立法司法的经验,结合魏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中国封建社
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

《贼法》

《囚法》

《 捕
法》

《杂法》

《具法》。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 “诸法合体”而以 刑
为主的法典。
2.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03 综)
(1)《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
(2)《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
(3)《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
(4)《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
(5)《杂法》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
(6)《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
典的总则部分。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
分。
3.法经的历史地位
(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
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
(2)《法经》的出现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
定罪量刑。
(3)《法经》的出现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使立法活动在兼顾历史沿
革和横向联系的科学环境中进行,避免重复和抵牾。
(4)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
实践活动。
(5)《法经》的出现,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

一.秦代主要法律形式
1.封诊式:是秦代主要法律形式之一,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及
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式”始于秦国。
2.廷行事(03 专):是秦代主要法律形式之一,是指法庭的判例。
廷行事的出现,说明秦代已把司法机关的判例作为司法实践中除律
文之外可资援引的审判依据了。
3.法律答问:是秦代主要法律形式之一,是以答问的形式对秦律律
文所做的解释,因这种解释是官方做出的,并成为当时司法审判的
依据,故其也是一种法律形式。

二.秦代官吏的考核
1.上计:是秦代关于官吏考核的制度之一。“上计”的内容主要是经
济活动方面的情况,一般由县及相当于县级的都官向中央有关部门
进行书面汇报。中央有关部门在对其汇报内容核实后决定有关官吏奖
惩。
2.考课:是秦代关于官吏考核的制度之一。即对官吏定期进行考核,
并以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除了县级政权对下属官吏进行考核外,中
央政权就县级及相当于县级的“都官”向中央汇报的内容进行考核,
并根据考核后的情况作为对官吏进行升迁赏罚的依据。

三.秦代的刑事法律制度
1.定杀:是秦代执行死刑的方式之一,即把身患恶性传染病的人活
着投入水中淹死。
2.具五刑:是秦代执行死刑的方式之一,是一种与肉刑结合使用的
死刑,具五刑的施行程序是先黥面,后割鼻,再斩左右脚,又用笞
杖打死,最后割掉首级,并把尸骨剁成肉酱示众。
3.劳役刑
(1)城旦、舂(97 综):是秦代劳役刑的一种,是强制犯罪人从事
修筑城墙、舂米之类劳役的刑罚。其中男犯为城旦,从事筑城的劳役;
女犯为舂,从事舂米的劳役。刑期一般为 5 年,是秦代劳役刑中最重
的一级。
(2)鬼薪、白粲:是秦代劳役刑的一种,是强制犯罪人从事为宗庙
祭祀砍运柴草、择米之类劳役的刑罚。其中男犯为鬼薪,所谓鬼薪是
强制男犯去山中砍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女犯为白粲,所谓白粲是
强制女犯择米,以择出的白米供宗庙祭祀之用。刑期一般为 3 年。
(3)司寇、作如司寇:是秦代劳役刑的一种,是强制犯罪人从事“伺
察寇盗”之类劳役的刑罚。其中男犯为司寇,即伺察寇贼,从事这种
工作往往去边疆,边服劳役,边防外寇。女犯为作如司寇,根据女犯
的生理特点,不宜让其到边疆服役,故允许其在内地从事相当于司
寇的劳役。刑期一般为 2 年。
(4)罚作、复作:是秦代劳役刑的一种,是强制犯罪人从事戍守边
境之类劳役的刑罚。其中男犯为罚作,是强制男犯去边境地区戍守;
女犯为复作,即去官府服劳役。刑期一般为 3 个月到 1 年。
(5)隶臣、隶妾:是秦代劳役刑的一种,是强制犯罪人到官府从事
各种杂役的刑罚。其中男犯为隶臣,女犯为隶妾。
4.耻辱刑
(1)髡(02 专):是秦代耻辱刑的一种,是剃去犯罪人头发和鬓
须的刑罚。它既是对身体的一种损害,又带有通过降低犯罪人的社会
评价带来惩罚的耻辱刑的含义。
(2)耐:是秦代耻辱刑的一种,是只剃去犯罪人鬓须的刑罚。它既
是对身体的一种损害,又带有通过降低犯罪人的社会评价带来惩罚
的耻辱刑的含义。

四.秦代的司法制度
1.廷尉:是秦汉时期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廷尉属丞相之下的列卿
之一,地位颇高,其下设正和左右监等官,助其办理具体事务。廷尉
的主要任务:一是负责审理由皇帝下令审理的案件,二是审理地方
移送的重大和疑难案件。
2.端/不端:是秦国和秦代的故意/过失犯罪形态。秦时区分了犯罪
的故意和过失,分别给予不同处罚,这说明秦的刑法理论达到了相
当高的水平。
3.公室告(01 专):是秦代诉讼形式的一种,是指控告主体对其
家庭以外的人所犯的杀伤人、偷窃财物之类的行为所提出的控告。对
于此类犯罪,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官府提出控告。
4.非公室告(95 专):是秦代诉讼形式的一种,是指控告主体对
其家庭内部的犯罪行为向官府提出的控告,对此种控告,官府不予
受理。强行告诉者,要治告者之罪。
5.爰书(03 综):是秦代记录司法活动的文件,包括案情、犯人供
词、证人证词及勘验、拷讯、查封等文字材料,其存在说明秦代审判制
度是比较健全的。
6.封守:是秦代查封罪犯的财产,看守其家属,并把详细情况作成
笔录,向司法机关汇报的司法程序。

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

一.汉代的主要立法
1.约法三章(91 综):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之时,
为了争取民心,便以废除秦朝苛法为号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与繁密严苛的秦朝法律比较,确实大
大减省了,故使“兆民大悦”,颇受秦人欢迎。
2.九章律(2000 专):西汉初期,丞相萧何受命制定新的法典,
这部法典便是著名的《九章律》,它是在参照、借鉴李悝《法经》及《秦
律》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充而成的。除了继承《法经》及《秦律》中的盗律、
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六篇外,又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
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 。
3.傍章律:西汉初期,叔孙通受汉高祖之命,制定了《傍章律》18
篇,这是一部有关朝仪的专门法律,其与律令同录,有依傍于律令
之意,故称“傍章”。
4.越宫律: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专制统治,进
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和增补律令的活动,由张汤制定了《越宫律》27 篇,
《越宫律》主要是关于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
5.朝律: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其专制统治,进行
了大规模的修订和增补律令的活动,由赵禹制定了《朝律》6 篇,《朝
律》又名《朝贺律》,它主要是关于朝贺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
6.左官律(97 综):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一部单行法,旨在加强
中央集权。《左官律》规定地方官吏只能由天子任命,诸侯王私置者 为
左官,命官者及受命者双方都要受严厉处罚。
7.决事比(05 专):比即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案例,也叫“决
事比”。比能补律令之不足。汉代广泛采用判例断案,比的数量很多,
到汉武帝时,仅死罪决事比就有一万多条。比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具有
灵活性,但也为司法官吏破坏法制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西汉中期的刑制改革
1.汉文帝适应形势的需要,于公元前 167 年下诏废肉刑,进行刑
制改革。具体的改革方案是:把黥改为髡钳城旦,把劓改为笞三百,
把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把斩右趾改为弃市。这样传统的墨、劓、剕等刑
罚制度至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即把
斩右趾改为弃市,实是扩大了死刑的范围,另外以笞刑代替劓刑、斩
左脚刑,结果导致受刑者多被打死。
2.汉景帝时曾两次下诏减少笞数,第一次是把笞五百改为笞三百,
笞三百改为笞二百;第二次把笞三百改为笞二百,笞二百改为笞一
百,还规定了刑具与行刑方式的具体限制。这样就减轻了笞刑对身体
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者的数量。
3.总之,西汉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比较重大
的意义,它使刑罚从野蛮走向相对文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
劳动力,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刑罚改革还为后来确
立封建制五刑打下了基础。

三.汉代的刑法适用原则
1.上请/先请(96 专):创于西汉,即对犯了法的贵族官僚,必须
首先向皇帝报告,“请”其作出减免的决定,以保护贵族官僚的特权。
这也是对儒家所提倡的宗法道德的一种维护。上请所导致的结果是贵
族官僚犯法并不与百姓同罪同罚,这显然与法家“刑无等级”的主张
相悖,而与儒家肯定等级伦理的“礼”观念相一致。
2.亲亲得相首匿/亲属相隐(94 专):指在直系三代血亲和夫妻之
间,除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最早
提出这一原则的是孔子。他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至汉代,随
着法律的儒家化,法律在亲属相隐方面已有了非常完善的规定。这一
原则为此后封建法典所继承。

四.汉代的司法制度
1.告劾:是秦汉时期的起诉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事人直
接到官府告诉,相当于今日的“自诉”;一是由政府官吏察举非法、举
劾犯罪,相当于今日的“公诉”。
2.诣阙上书:在汉代,一般应按照司法管辖逐级告劾,但蒙受冤狱,
也可越级上书中央司法机关申冤,这叫“诣阙上书”。诣阙上书这一制
度的确立,对纠正地方司法不公,减少冤假错案,缓和社会矛盾等
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3.颂系:汉代法律规定,凡被逮捕及关押者均须戴刑具,而老小、
废疾和妇女等人犯罪可不戴刑具,即所谓颂系。官员被逮捕或拘押也
不戴刑具,这是官僚特权在诉讼制度上的体现。
4.鞫狱:即进行审讯和判决。在西周时期的诉讼制度中,就有了读
鞫与乞鞫程序。读鞫即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读鞫后,犯人可以要求
上诉再审,称为乞鞫。鞫狱制度一直延续至秦汉。
5.覆案:又称“覆治”、“覆考”,或单称“覆”,均指复审案件而言。
覆案乃秦制,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秦汉推行此种制度的目的,在于
改正已判决的冤假错案,防止徇私枉法、司法专横的腐败现象的出现。
“覆案”制度对整顿当时的司法秩序还是能起一定积极作用的,故可
称是一种善制。
6.春秋决狱(97 专):是指在汉代司法领域中,在遇到律无正条、
或虽有正条却不合乎儒家伦理思想的案子时,要求司法官用儒家经
典《春秋》中所体现的道德精神指导司法审判,它反映了儒家伦理思
想对汉代司法领域的渗透。“春秋决狱”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
曾作《春秋决狱》一书。
7.秋冬行刑:是汉代确立的在秋冬之际执行重刑的一种制度。这一
制度的主要根据是“王者生杀,宜顺时气”,“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外,其他死刑犯的执行时间必须在秋天霜降
以后至冬至以前,以顺乎节气。这一制度为后代所继承。
8.录囚(05 综,94 专):是指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
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理是否有失公正,并纠正冤假
错案。录囚与平反冤狱有密切的关系。汉代录囚有皇帝录囚、刺史录囚
及郡守录囚。此制始于汉代,被唐及其以后朝代沿用。

五.丁忧(98 综):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中国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
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丁忧制度源于汉代,宋代作
了详尽规定,后世大体相同,沿用至清。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一.立法技术的发展与进步(99 专)
1.曹魏“新律”
(1)曹魏“ 新律” :三国时期魏明帝即位后,鉴于汉末律令繁杂,
刑罚苛重,诏令尚书陈群等人参酌汉律,制定了《魏律》18 篇,史称
曹魏“新律”。这次修律对秦汉以来相沿的旧律进行了重大改革。《魏 律》
在法典体例和内容上所作的改革与创新,对后世历代封建法典的制
定都具有重要影响。
(2)曹魏“新律”的特点
① 在法典体例上,把《汉律》中规定刑罚种类和刑法原则的“具律”改
为“刑名”,并置于全律之首,改变了过去具有总则性质的内容既不
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的状况,使法典的体例更为科学合理。
② 在内容上,在汉代《九章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诈伪、断狱等九篇,
并调整了法典中与篇目不统一的内容,使法典的内容更丰富,结构
更合理。
③ 首次将“八议”制度明确写入法典,使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进一步
制度化、法律化。
④ 还改订了刑罚制度,减轻了某些刑罚。
2.晋律
(1)晋律/泰始律/张杜律:是晋武帝泰始年间正式颁行天下的法典,
史称“泰始律”。晋律完成后,著名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经晋
武帝批准一并颁行。注解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后人把张、
杜的注解与《晋律》视为一体,称之为“张杜律”。 《晋律》在形式和内 容
上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惟一颁行全国的法
典。
(2)晋律的特点
① 体例更严谨,结构更合理。《晋律》将《魏律》的 “刑名”分为“刑 名” “
法例” 两篇,仍置于篇首,同时,对篇章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使其
更加合理完善。
② 内容上进一步纳礼入律,“礼律并重”成为其突出特色。最突出的
表现就是第一次把以往属于“礼”的“五服制”引入法典。
③ 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同时,由于有律学家张斐、杜
预的注解,《晋律》从整体上看,比以往的法典更加规范和科学。
3.北齐律
(1)北齐律(99 专):是北齐武成帝时期颁布的法典,共 12 篇。
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对后代封建法典影响最直接、
最深远的一部法典。它集中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的封建立法经验,使封
建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进一步完善。 《北齐律》在中国法制史上以 “法 令
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体现了较高的立法水平。
(2)北齐律的特点
① 在体例上,《北齐律》把“刑名”“法例”合为一篇,称为“名例”,仍
置于全律之首,作为总则统率其余 11 篇,这种体例为隋唐以至明
清封建法典所相沿不改。同时,12 篇的规模和篇名也基本上被隋、
唐、宋代法典所继承。
② 在内容上,《北齐律》首次将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重大犯罪归
纳为“重罪十条”,至隋唐确立为“十恶”,成为封建法典中一项重要
的核心制度,直至明清相沿不改。
③ 在封建刑罚体系的确立上,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名例律(95 专):是《北齐律》以后中国各朝封建法典中的总则
部分,规定刑罚种类以及适用于整个法典各篇的总的原则,在各封
建法典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法经》的《具律》发展而来,至
《北齐律》正式完成了由《具律》向《名例律》的演变,中国封建法典的
整体水平也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发展
1.八议制度(06 复,04 复)
(1)八议(2000 综):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人犯“十恶”以外
的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
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
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八议”制度源于西周时的“八辟”,
是“刑不上大夫”的礼治原则在刑法适用上的具体体现。曹魏“新律”首
次正式把“八议”写入法典之中,直至明清相沿不改。
(2)八议的具体内容
① 议亲:即皇亲国戚,包括皇帝袒免以上亲,太皇太后、皇太后缌
麻以上亲,皇后小功以上亲。
② 议故:即皇帝的亲密故旧。
③ 议贤:即“德行”可供人效法的贤人君子。
④ 议能:即具有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的人。
⑤ 议功:即对国家有卓越功勋的人。
⑥ 议贵:即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以及有一品爵位的人。
⑦ 议勤:即为国家服务极其勤劳的人。
⑧ 议宾:即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
2.官当:是法律允许贵族官僚用官品和爵位抵当徒流罪的一项法律
制度,是封建等级特权原则在法律中的又一具体体现。“官当”作为一
项制度正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和南陈, 成为保护犯罪的贵族
官僚地主逃脱刑罚制裁的手段。官当 “ ”制度确立以后,隋、唐、宋朝的
封建法典均予以沿用。
3.重罪十条(94 综,97 专):是《北齐律》中规定的对十种最严重
的犯罪予以严厉制裁的制度。这十种犯罪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
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犯此十条者,不仅要处以最严厉的刑罚,
而且不得适用“八议”和赎刑的有关规定。“重罪十条”自北齐确立以后,
对后世封建立法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十恶”
定制,并为宋元明清历代所承袭。
4.准五服以制罪:《晋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斩衰、齐衰、大功、
小功、缌麻)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
的标准,这就是所谓“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五服制罪”的
原则实质上是“同罪异罚”的原则在家族范围内的体现。“五服制罪”原
则的确立,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自
《晋律》直至明清一直沿用。
5.登闻鼓:西晋武帝时,曾仿行古制,在官府朝堂门外设置“登闻
鼓”,臣民有冤可以击鼓鸣冤,官府闻声录状,奏报皇帝,这就是所
谓“登闻鼓”直诉制度,即冤枉者不服判决,可以不受诉讼审级的限
制,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臣。这种制度弥补了绝对禁止越诉的不
足,加强了自上而下的司法监督,客观上有利于百姓冤情上达。这一
制度自建立后,后世各封建王朝历代相承。
6.测立:是南朝陈所创的一种刑讯制度,对不招供的囚犯先鞭二十,
笞三十,然后身戴刑具,在“高一尺,上圆,劣容囚两足立”的土垛
上站立约一个半小时,若仍不招供,则反复拷打站垛。其结果,“重
械之下,危堕之上,无人不服,诬枉者多。”
7.存留养亲: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自南北朝时成为
定制。一般而言,存留养亲多适用于独子斗殴杀人之案。在此类案件
中,若凶犯系家中独子、父母年老有病,家中又无其他男丁情形,考
虑到其父母年老无人侍养,又无其他男丁继承宗嗣,经有关部门代
为声请,得到皇帝特许以后,可免其死罪,施以一定处罚以后,令
其回家“孝养其亲”。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一.隋唐的立法活动(05 专)
1.开皇律
(1)开皇律:隋代建立后,隋文帝命大臣苏威、牛弘等人以《北齐律》
为蓝本,以“宽简”为原则,制定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 。
《开 皇
律》共 12 篇,在中国法制史上以“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而著称。 《 开
皇律》在体例和内容方面都有所改革和创新,成为制定唐律的蓝本。
(2)开皇律的特点
① 篇章体例更加简要。
② 刑罚简明宽平,确立封建制五刑。
③ 创设“十恶”制度。
④ 继承并发展了维护贵族官僚特权的法律制度。
2.武德律(93 专):是唐朝建立后修订的第一部法典。唐高祖登基
后,下令参照隋《开皇律》,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
于武德年间颁行,称为《武德律》,共 12 篇,篇目、刑名及内容基本
上沿袭《开皇律》 。
3.贞观律: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命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在
《武德律》的基础上修订新的法典,经前后 10 年的时间,于贞观年
间完成,颁行天下,称为《贞观律》,仍为 12 篇。与《武德律》相比,
《贞观律》所作的改动主要集中于刑罚制度的减轻与完善。 《贞观律》的
内容为《永徽律疏》全面奠定了基础。
4.《唐律》
(1)《永徽律疏》 /
《唐律疏议》/
《唐律》(2000 综,04 复):是唐朝
立法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封建制法律的典型代表。永徽年间,唐高
宗命长孙无忌等人以《贞观律》为蓝本,稍加修改,制定出了《永徽律》
12 篇。高宗又下令对《永徽律》逐条逐句的进行统一而详细的解释,
这些内容称为“律疏”,附于律文之下,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律文
与律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部法典当时称为《永徽律疏》,元代以后
称之为《唐律疏议》,简称《唐律》 。
(2)唐律的主要精神(四维)
① 维护皇权、特权及等级秩序。
② 维护宗法伦理道德。
③ 维护小农经济。
④ 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3)唐律的特点
① 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② 科条简要,刑罚适中。
③ 依礼制律,礼法合一。
④ 立法技术空前完善。
5.唐六典(2000 专):是记载唐代封建国家行政制度的一部重要
文献。唐玄宗命令大臣以当时的国家行政体制为基础,仿照西周《周
官》一书依官职分类的体例编纂《唐六典》,至开元年间完成,分理、
教、礼、政、刑、事六部分,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唐朝国家机构的设置,
官员的编制、品级及职责,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奖惩、俸禄、
退休等制度的规定,可以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行政法
典。
6.大中刑律统类:唐代末年,唐宣宗于大中年间命大臣将刑律各篇
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附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制
成了《大中刑律统类》。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便 于
官吏实用,对后来五代及宋朝的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二.唐代的刑法制度
1.封建制五刑制度的形成
(1)封建制五刑:是指中国封建制时代长期存在的笞、杖、徒、流、死
等五种常用刑,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封建制法律中完
备的刑罚体系。封建制五刑最早源于西汉刑罚改革,至南北朝后期取
代了奴隶制五刑,在隋朝《开皇律》中首次确定,后为各朝沿用,至
清末法制改革被革除。
(2)封建制五刑的具体内容(95 综)
① 笞刑:即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自十至五十分为
五等,每等加十,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等,用于惩罚轻微或过失的犯
罪行为。
② 杖刑:即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自六十
至一百分为五等,每等加十,稍重于笞刑。
③ 徒刑:即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
服劳役,自一年至三年分为五等,每等加半年,是一种兼具羞辱性
和奴役性的惩罚劳动。
④ 流刑:即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钳或枷服劳役
一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的一种刑罚,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分为三
等,每等加五百里,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较重的刑罚。
⑤ 死刑:即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分为斩、
绞两等,绞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
2.十恶制度
(1)十恶(04 复):是直接危害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威胁封
建统治秩序的十种性质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十恶”制度就是对这十
种犯罪予以严惩的一整套规定。这项制度源于《北齐律》的“重罪十条”,
隋《开皇律》首次改称“十恶”。唐律沿用隋制,将这项重要制度规定于
首篇“名例律”中,作为唐律打击的重点。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
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2)十恶制度的内容(01 综)
① 谋反:即谋危社稷,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
② 谋大逆:指预谋毁坏皇帝的宗庙、山陵和宫阙的行为。
③ 谋叛:指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
④ 恶逆: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
⑤ 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肢解人及造蓄蛊毒、厌魅的行为。
⑥ 大不敬:指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盗窃或伪造皇帝印
玺、调配御药误违原方、御膳误犯食禁、御舟误不牢固以及指斥皇帝、
对使臣无人臣之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
⑦ 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对祖父母父
母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或服丧违礼,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
举哀或诈称祖父母父母死的行为。
⑧ 不睦:指谋杀或卖五服以内亲属及告夫及大功以上尊亲属的行为。
⑨ 不义:指杀本管上司、授业师及闻夫丧匿不举哀或服丧违礼的行
为。
⑩ 内乱(06 综):指奸小功以上亲属及父祖妾等乱伦行为。
(3)唐律中规定了这十种严重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 疏议”
中所说的“亏损名教”和“毁裂冠冕”,也就是违背以父权、夫权为核心
的封建纲常礼教和侵犯以君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犯罪。对这两
类犯罪,唐律中不仅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规定,凡犯十恶者,
不得享有法律规定的“八议”等减免刑罚的优待特权,充分表明了唐
律的本质和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与家族制度的目的。
3.六杀(06 综):关于杀人罪,唐代对封建刑法理论的最大发展,
就是在《斗讼律》中区分了“六杀”,即所谓的谋杀、故杀、斗杀、误杀、
戏杀、过失杀。基于上述区别,唐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六杀“ ”理论的
出现,反映了唐代刑法的完备与立法技术的发展。
4.六赃(03 综):指唐律规定的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
具体包括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六赃的
分类与按赃值定罪的原则为后世所继承。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唐六赃,
即监守盗、常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和坐赃。
5.唐律中区分公私罪的原则
(1)唐律规定,官员犯罪要首先分清是属于公罪还是私罪,然后根
据犯罪性质和主观恶性的不同适用轻重不同的刑罚,原则是公罪从
轻,私罪从重。
(2)公罪(96 综):是指“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即在执行公
务中,由于公务上的关系造成某些失误或差错,而不是为了追求私
利而犯罪。
(3)私罪:包括两种:一种是指“ 不缘公事私自犯者” ,即所犯之
事与公事无关;另一种是指“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
职权,徇私枉法,虽因公事,也以私罪论处。
(4)唐律之所以要区分公罪与私罪,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各级官吏执
行公务、行使职权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封建国家的统治效能;同时,
防止某些官吏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保证封建法制的统一。
6 .同居有罪相为隐:这项原则来源于儒家主张的“ 父子相隐” 的思
想,是从西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发展而来的。唐律规定:凡同财共
居者以及大功以上等近亲属,有罪皆可互相包庇隐瞒,部曲、奴婢也
可以为主人隐瞒犯罪,小功以下亲属相容隐者,减凡人三等处罚。但
犯谋反、谋大逆、谋叛者不得适用这一原则。
7.唐律中关于化外人犯罪的规定(99 综)
(1)化外人(05 复,95 综,93 综):是指唐律中所称的外国人,
唐律规定了处理化外人犯罪的基本原则,即“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
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根据这一规定,凡属同
一个国家的外国人互相侵犯时,依照该国的法律处理;若是中国人
与外国人或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互相侵犯,则适用唐朝的法律。
(2)这一规定既维护了唐王朝的国家主权,又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尊
重外国习俗和法律的大国风度,有利于与其他各国的正常交往。
8.唐律中的类推原则
(1)当处理某一案件而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时,唐律规定可以适用
类推原则,即“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
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其中所说的“出罪”是指减轻或免除处罚,
其“入罪”是指确定有罪或加重刑罚。
(2)适用类推的具体办法是:对那些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犯罪,
可举出重罪条款以比较轻罪,使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得以减轻,这就
是所谓“举重以明轻”;对那些应当加重处罚的犯罪,则可以举出轻
罪条款以比较重罪,使犯罪人受到较重的刑罚处罚,这就是所谓“举
轻以明重。”
(3)这一规定使得封建法网更加严密,适用法律更加灵活,不论对
某一行为法律是否明文规定为犯罪,只要被认为是“不应得为而为之
”,均可通过类推予以制裁。
9.保辜(06 综):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
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在限定的时
间内受伤者死去,伤人者承担杀人的刑事责任;限外死去或者限内
以他故死亡者,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刑事责任。唐律中规定了保辜制
度,可以促使加害人积极进行救治,也可以防止无端扩大加害人责
任。
10.加役流:唐代初期,魏征等大臣以律令苛重为由,提议绞刑之
属五十条,免死罪,更为断其右趾。其后,弘献、房玄龄等反复集议,
创设了流三千里,居作三年的加役流制度,取代了断右趾等残酷的
肉刑,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替代死刑的比较适当的手段,其后,
又成为封建后世固定不变的制度。
11.脱户漏口:“脱户”是指全户不向官府申报户口,“漏口”使指一
户之中漏报应税人口,这些行为都是为了逃避国家的赋税徭役。唐律
中集中规定了严惩脱户漏口的犯罪行为,旨在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
基础,维护封建的经济关系,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各种经济
利益。

三.唐代的司法制度
1.三法司(98 专):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的三大司法机关。隋唐以
降为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明清时期则转变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三法司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同时又互相监督,彼此制约,有利于
司法效能的充分发挥和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1)大理寺(94 综):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的司法机关之一,始
于三国时的吴国。在唐代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
罪及京师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对于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案件拥有
重审权。明清的大理寺则由唐宋时期的主审机构,蜕变为负责复核重
案、申理昭雪的“恤刑”机构,其地位和影响都较为有限。清末司法改
革改为大理院。
(2)刑部: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的司法机关之一,始于隋代。在唐
代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属尚书省,为中央六部之一,除负责
有关的司法行政事务外,还负责复核大理寺判决的流刑以下案件及
地方判决的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同时负责全国的狱囚管理,受理
各地在押囚犯的申诉。明清时期,刑部成为职权最重、也最受朝廷重
视的一个司法机构。清末司法改革改为法部。
(3)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的司法机关之一。西周时已有御
史之名,其职责是掌管文书。至秦时,御史台成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
察机关,开创了中国监察制度的先河。在唐代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负责监督百官的言行及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有权参与重
大或疑难案件的审理,并受理行政上诉案件。至明清为都察院所取代。

2.三司推事(97 综,01 专):唐代一旦遇到全国性的重大疑难案


件,则由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和御史台御史共同审理,这种由三法司
主要长官会审重大疑难案件的制度称作“三司推事”。地方若有重大疑
难案件不能审断,但又不便移送中央的,由中央派“三司使”即大理
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前往当地审理,称为“小三司推事”。
3.换推:为了防止司法官在审讯过程中因亲故仇嫌关系而妨碍公正
审判,唐朝在《唐六典》中第一次规定了回避制度,当时称为“换推”,
“凡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也就是说,若承审
官与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准许更换承审官。这一制度对于保证司
法公正有一定作用。

四.唐代的行政制度
1.三省六部制(04 专):是中国古代的中央行政机构体系,三省
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刑部、礼部、吏部、兵部、工部、户
部。三省六部制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正式确立,明
清时期取消三省,代之以内阁,六部则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中央
最高一级行政机关,至清末官制改革而改变。
2.致仕:古人称退休为“致仕”,意为把官职交还给朝廷。致仕制度
可上溯到周朝。唐朝规定:“诸职官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
宋朝以致仕来缓解官吏冗员,已成为带强制性的制度。元朝规定三品
以下官员可致仕。明、清两代凡官员年老告休,则令致仕。官吏致仕后,
有经济上、政治上的待遇,待遇的高低视其级别、功勋以及皇帝对其
恩宠程度而定。

五.部曲(03 专):是指唐律中所称的具有奴隶性质,为主家服役
失去人身独立性的主体。唐律中严格区分良、贱,并规定了不同的权
利义务,部曲即为贱民中“私贱”的一种,是主人的家仆。唐律规定,
除谋叛以上罪,部曲奴婢不得告发主人及主人的家属,否则处以重
刑。

第八章 宋辽金元的法律制度

一.宋代主要立法活动
1.宋刑统
(1)宋刑统(02 综,02 专):宋太祖建隆四年,在窦仪等人的奏
请下,开始修订新的法典,同年七月完成,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刊印
颁行的法典,全称《宋建隆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 。
《宋刑统》在 具
体编纂上,仍以传统的刑律为主,同时将有关的敕、令、格、式和朝廷
禁令、州县常科等条文,都分类编附于后,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统括性
和综合性的法典。
(2)宋刑统的特点(2000 综)
①《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也是 12 篇。
②《宋刑统》在十二篇中又分为 213 门,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
有关的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
③《宋刑统》收录了五代时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种律令
合编的法典结构。
④《宋刑统》删去《唐律疏议》每篇前的历史渊源部分,因避讳,对个
别字也有改动。
2.编敕: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对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敕的效力
往往高于律,成为断案的依据。编敕,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
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和
频繁的立法活动,神宗时还设有专门编敕的机构“编敕所”。
3.条法事类:南宋,在敕、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并行和编敕的基
础上,将敕令格式以“事”分类统一分门编纂,形成了《条法事类》这
一新的法典编纂体例。条法事类产生于孝宗淳熙年间,编有《淳熙条
法事类》,其后,宁宗朝编有《庆元条法事类》,理宗朝又编有《淳佑
条法事类》 。
4.编例:宋朝的例是由汉唐的比、例发展而来的,根据所调整的对
象的不同,例分为断例和事例。把对审判具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编纂成
集的立法活动,叫做编例,由此而产生的这种案例集也泛称编例。两
宋均对断例进行过专门性的编修。南宋时对事例进行了专门的编修。
例在两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5.《重法地法》:宋仁宗年间,统治者首先出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
将京城开封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在重法地内犯罪的,加重处罚。
随着地方民众反抗的加剧,“重法地”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各个重要的
府、州、军,其量刑也日益加重。这方面的一系列法律称为《重法地法》。
其实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层的人身财产和利益,以严刑峻法打击民
众的反抗。
6.《盗贼重法》:宋在仁宗前对强盗罪的重刑,一般较五代为轻。神
宗后,量刑渐重,神宗年间,又颁行《盗贼重法》,进一步强化对谋
反、杀人、劫掠、盗窃罪的镇压。凡犯有《盗贼重法》所定各罪者,无论
是否在重法地内犯罪,都依《重法地法》从重惩处。其实质是为了维护
统治阶层的人身财产和利益,以严刑峻法打击民众的反抗。

二.宋代的刑罚制度
1 .折杖法:宋太祖建隆四年颁行“ 折杖法” ,意在笼络人心,改变
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折杖法规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
流四刑均折换成臀杖或脊杖。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
年,笞杖得减决数”。折杖法对缓和社会矛盾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对
反逆、强盗等重罪不适用,具体执行当中也存在流弊。
2.刺配:是两宋时期的刑罚制度,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复活;
配指流刑的配役。刺配是对罪行严重的流刑罪犯的处罚。刺配缘于后
晋年间的刺面之法。宋初刺配并非常行之法,《宋刑统》也无此规定。
宋仁宗以后,刺配之刑滥用,渐成常制。刺配对后世刑罚制度影响极
坏,是刑罚制度上的一种倒退。
3.凌迟(01 综):作为死刑的一种,凌迟始于五代,是一种碎而
割之,使被刑者极端痛苦、慢慢致人死亡的一种酷刑。受刑者往往“身
具白骨,而口眼之具尤动;四肢分落,而呻痛之声未息”。宋仁宗时
使用凌迟刑,宋神宗以后成为常刑。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
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沿用至清末刑罚改革。

三.宋代的民事经济立法
1.禁榷(01 综,95 专):是中国古代政府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
限制民间商业贸易,借以扩大财政收入的一种方法。禁榷的范围一般
包括盐、酒、茶等,宋代财政匮乏,禁榷是其获取财政收入的重要方
法之一,范围有所扩大,把矾、铁、煤等均列为禁榷物种。
2.典卖(99 综):是宋代确立的,并被列入《宋刑统》的一项不完
全转移所有权的活卖制度。自宋初以后,对土地、房屋等的典卖,规
定须向官府纳税和订立书面契约,在典卖活动中以法律维护家长的
特权,同时严禁一物两典,以维护典权人的利益。典卖制度是在不抑
兼并的土地自由买卖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实际上成为地主阶级兼
并农民土地的一种合法手段。
3.立继:是南宋规定的绝户立继承人的方式之一,绝户指家无男子
承继。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
4.命继:是南宋规定的绝户立继承人的方式之一,绝户指家无男子
承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称为“命继”。

四.宋代的司法制度
1.审刑院(05 专,2000 专):是北宋时期神宗以前为加强皇帝
对司法的控制,而增设的中央审判机关。设知院事为长官。凡是上奏
案件先交审刑院备案,后交大理寺复核,之后再返回审刑院并奏请
皇帝裁决。这一制度虽有助于司法集权中央,但也加剧了审判的复杂
化。
2.提点刑狱司(05 复,99 专,96 专):是宋代为加强对地方的
司法监督,在地方司法机构中,各路设提点刑狱司,是为中央在各
路的司法派出机构。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案卷,
且可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3.翻异别勘(04 专):翻异,指的是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别勘
分为别推(换法官审理)和别移(换司法机关审理);翻异别勘就
是宋代规定的犯人推翻原口供时应该重审的制度。这种制度就其实质
来说,是司法机关自动复审,虽有时会因多次翻异而影响司法机关
的审判效率,但从总体上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冤假错案的发
生,同时也是宋朝统治者慎刑精神的表现。
4.务限法:是宋代法律规定的对民事诉讼的明确的时效规定。务限
法对防止积案,发挥司法职能有积极作用。

五.元代的法律制度
1.四等人制度:元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依据不同民族和征
服先后,将民众的社会地位划分为四等:蒙古人社会政治地位最优
越;色目人(西夏、回回)次之;汉人(原金统治的民众)再次之;
南人(原南宋统治的民众)最低。四等人制度加剧了元代的民族矛盾。
2.大宗正府:是元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之一,审理蒙古、色目人和
宗室案件,与中书省、枢密院并列,不受御史台监察,成为蒙古王公
垄断的中央审判机构。
3.宣政院:是元代宗教管理和宗教审判的最高专门机关,官员由僧
侣担任。地方各路设行宣政院,形成了一个宗教与世俗权力并行的特
殊司法体系。地方僧侣间案件由地方长官与有关寺院主持会审。僧侣
与民人涉诉案件,除奸盗、诈伪、人命等重案可由地方长官审理报宣
政院外,其他民、刑案件地方官不得擅断。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

一.主要立法活动
1.《大明律》:是明代的基本法典。它草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吴元年,
至洪武三十年制定完毕,分为《名例律》 《吏律》
《户律》
《礼律》
《兵律 》
《刑律》
《工律》七篇。《大明律》历经三十年而制定成功,标志着明代 法
典的最后定型,是明代立法成就的集中体现。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清代
立法的格局,而且还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明大诰》(2000 综,94 专,91 专):是明前期朱元璋制定的
一部以判例形式出现的,带有特别法性质的重刑法令,是律外之法。
《明大诰》共 4 篇,“明刑弼教”是其重要指导思想。 《明大诰》是明前 期
《大明律》之外最重要的法律。它以案例形式出现,也起到了宣传法制
的作用。《明大诰》偏重于惩治贪官与豪强,因其刑酷法严,故在朱 元
璋死后,终被废止。
3.《明会典》:是明朝中期制定的具有法规大全性质的行政法典,于
明英宗年间开始编纂,武宗、世宗、神宗三朝分别颁行。其体例“以本
朝官职制度为纲”,有关各职的历朝律令典籍规范和历代损益之事分
载于后,对调整政权机关的行政活动有重要作用。 《明会典》是一部 在
《唐六典》基础上制定的更加完善的封建行政法典,对《清会典》的制
定具有重大影响。

二.明代的法律内容
1.廷议制度:“廷议”即廷臣会议,是明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明代廷
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须下廷臣集议。廷议的具体方式多
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明制,廷议的结果须上奏皇帝,廷
议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参加廷议的人数因所议内
容而异。
2.奸党罪:始创于明朝,是为防止百官臣僚朋比结党、消除对皇权
的威胁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罪名,《大清律例》予以沿用和发展。奸党
罪的表现有: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运用计谋使犯人逃脱死刑处罚、
听凭长官旨意任意增减犯人刑罪、朋比结党、扰乱朝政等。奸党罪具有
刑法上的不确定性,很容易成为封建统治者随意杀戮功臣宿将的任
意性规范。
3.廷杖制度(97 专):即依皇帝旨意,对犯颜直谏或忤旨过犯的
官员,杖责于殿阶之下;后来行杖于午门外,由宦官监刑,锦衣卫
行杖。杖具为木棍,五杖一易人。廷杖隋唐已有,但仅偶一用之,至
明则成常制。武宗、世宗两朝一次杖责大臣百余人,杖死十余人,是
明代廷杖两次规模最大的例子。
4.充军(01 专):是明清时期发遣犯人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的
屯种或充实军伍的刑罚制度,是轻于死刑、重于流刑的一种刑罚。充
军秦汉时就有,明初继续发展主要是出于卫所兵制充实军士的需要,
后来成为重刑苦役制度,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等执行
刑罚场地,最远四千里,最近一千里。充军刑在明朝极为盛行,《大
清律例》予以沿用和发展。
5.枷号:是明清时期主要适用于伦理、风化案件的附加刑罚,源于
明代的“枷项游历”。枷本是防止犯人逃跑的械具,明朝以后对于一些
伦理、风化案件,往往在处刑以后,仍将人犯带枷游行示众,以达到
儆戒的目的。《大清律例》予以沿用和发展 。
6.鱼鳞图册:是明代官府在丈量土地基础上制定的田亩清册。这是
在宋代方田法、均税法的基础上,执行的一种更为完备的清查土地、
确立税制的方法。这样一来,田产户籍均不易隐匿逃避。这一土地法
律制度为明代后来历朝所奉行,且一直沿用到近代。

三.明代的司法制度
1.都察院(06 复):是明清时期中央一级的三大司法机关之一,
与刑部、大理寺统称“三法司”。都察院源于隋唐时期的御史台,是国
家最高监察机关,负责对全国各级、各部门官员的监督和检查,也是
皇帝的重要耳目,其长官为左都御史。都察院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
接介入司法事务。
2.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审判制度。对重
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大中央司法机关共同会审,
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
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3.厂卫(01 综,95 综):是明代由皇帝的禁军与亲信宦官组成的
特务机关,“厂”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卫”是指锦衣卫。厂卫之
制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它几乎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被赋予种
种司法特权,如侦察缉捕之权、监督审判之权、法外施刑之权等。这既
是明代司法的一大特点,又是有明一代的一大弊政。
4.六科给事中:是明初由朱元璋设立的稽查六部百司之官,清代归
属都察院。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各设都给事中 1
人,左、右给事中各 1 人,给事中 4 至 10 人不等,分别对应中央六
部进行对口监察,也可奉敕专门审理或监理一定案件。
5.九卿会审(02 综,99 专):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对重大疑难案件,
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会同审理的审
判制度。其适用范围是全国性的重要案件、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决
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会审的结果须报请皇帝审核批准才能执行。
6.会官审录:即明代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各行政机构官吏审理大案
重囚的制度,定制于洪武年间。由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
事中、通政司、詹事府、以及驸马都尉等共同审理大狱,死罪和冤案奏
闻皇帝,其他依律判决。仁宗时又命内阁学士参与会审。
7.朝审:是明清时期对重大案件进行复核的制度之一,明英宗时成
为定制。在每年霜降之后,由中央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
书或户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主要是刑部判决的案件,以及
京城附近发生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清代朝审的程序,与秋审基本
相同;经朝审的案件,一般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等四种情
况处理。
8.大审:又称宦官会审,是明代宦官操纵司法的产物,始于成化年
间,明宪宗命司礼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在大理寺共审囚徒。大审不仅
在两京举行,而且派官到外地会同御史录囚。大审中遇到疑难案件时,
负责审录的官员必须具疏上奏,由皇帝决定。
9.热审:是明清时期于暑天为疏通监狱而设的审判制度。每年小满
后,明朝由刑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清朝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
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官员,共同审理案件。目的是加快案件的审
理判决,疏通监狱,以防在暑热天气庾毙狱囚。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

一.主要立法活动
1.《大清律例》:是清代乾隆初年修订完成的清代基本法典,其篇目
结构与《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
律七篇。
《大清律例》是以《大明律》为蓝本而制定的中国历史上最后 一
部综合性封建成文法典,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基本精神、主要内容
上,都全面继承了秦汉以来千余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是一
部集中国古代法律之大成的法典。
2.《大清会典》/五朝会典(98 专):它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
绪五朝仿照《明会典》所制定的行政法典的统称。 《大清会典》循 “以 官
举职,以职举政”的思路,详细记述了有清一代国家机构的设置、职
权范围以及办事规程。它不仅成为国家行政法律的汇编,而且是研究
清朝国家机构源流演变的最重要的资料。

二.《大清律例》的律例并举体例(05 复,01 专)
1.在清朝法典中,“律”是作为法典主干的正式律文。“例”则是在律
文之外另议的“条例”,或称“定例”,是一种在司法实践中起着广泛
作用的制定法。
2.律与例之间的关系:“律垂邦法为不易之常经,例准民情因时以
制宜。”
(1)律、例都是国家重要的法律规范,二者同时规定在国家的基本
法典之中,同样对现实社会起实际的调节作用。
(2)律是国家最根本的规范,是法律的主体。而“例以辅律”,是对
律文的进一步充实、补充。
(3)在不违背“ 律” 所确立的大的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 例” 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作出新的规定,以补律之不足。
(4)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 以例破律” ,即“ 例” 的规定与律
文相出入的情况,但大多仅是轻重之分,而非是非之别。

三.清代的行政制度
1.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皇帝办理紧急军务的特殊机构,
自雍正以后,军机处成为皇帝之下的重要权力中枢,大大侵夺了内
阁的原有职权,但对国家重大政策实际上并无决策权,主要职能是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以绝对皇权为中心的专制
体制。
2.科道(92 专):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关,在明代是六科给事中
与十三道御史之总称,在清代是六科给事中和十五道御史之总称,
分别负责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察。按照明清典章,给事中和御史的
职、权、责无甚不同,只在实际运用上有所差别。一般说来,这些言官
职级虽较低但有言事劾奏之权,有检核各部门工作活动之责,实际
权能较高。
3.京察(03 综):是明清时期对在京百官政绩的考察。按照清朝的
制度,“京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其中,三品以下官员由吏部和都
察院负责考核,三品以上官员及总督、巡抚等方面大员,则先自陈政
事得失,最后由皇帝敕裁。经过考察后,官员按照“称职”、“勤职”、“
供职”等三种等级,实行奖惩。
4.大计:是清代对地方官员的考察,每隔三年进行,考察的范围,
包括各藩、臬、道、府及州县官员。一般是由各级官员依隶属关系逐级
考察,作出评断,最后申之各省督抚,核其事状,注考造册,送吏
部复核。“大计”后的官员,按“卓异”与“供职”两个等级奖惩。

四.清代的刑事、民事法律制度
1.文字狱:是明清时期统治者运用法律手段对不利于现实统治的一
切思想学说予以禁锢、镇压,打击思想犯罪的做法,尤以清代康熙、
雍正、乾隆三朝最为频繁。由于在《大清律例》中并无文字狱条款,所
以对于此类案件,往往是按谋反、大逆案处罚,极为酷烈。这种现象
说明了封建末期统治的专制集权性。
2.发遣:是清朝创设的一种刑罚方法,是指将犯罪人发往边疆地区
给驻防官兵为奴,这是一种比充军更重的刑罚,多适用于政治性案
犯。
3.斩立决(01 专)/绞立决:是清代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即对于
那些性质比较严重、案情属实、适用法律适当、并无疑义的案件,判处
斩刑/绞刑,在当年秋分以后执行,称为“斩立决”/“绞立决”。
4.斩监候/绞监候:是清代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即对于那些尚有疑
问或是有矜免情节的案件,则判处“监候”,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斩监
候”和“绞监候”两等。被判“斩监候”/“绞监候”的案犯,不在当年处决,
而是暂时监禁,留待来年秋审或者朝审再做判决。
5.摊丁入地(03 专):是清代雍正以后推行的一项财税政策,即
将人丁应纳丁银按照土地数量平均分配到田赋之中,不再按人头征
税。这是古代财税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摊丁入地的推行,其积极作
用不仅仅在于简化税收标准,减轻劳动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于以
法律手段正式废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人丁赋役,使劳动者对封建国
家的人身依附有所减轻。

五.清代的司法制度
1.理藩院(97 专):是清代设立的专理少数民族重大案件的司法
机构,属中央一级的司法机关,下设理刑司。它的出现是司法管辖深
入及体系严密的表现,也表明了清代对少数民族司法管辖的加强。
2.会谳:是清代对全国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凡各省死刑案件上报
刑部以后,刑部奉旨核议,然后将核议意见送都察院参核副署,再
转交大理寺,大理寺复核并副署后退回刑部,由刑部办理提奏,报
皇帝核准。
3.秋审(2000 专):是清朝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会审形式,
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纳入每年秋审的案件,主要是地方上报的
斩监候和绞监候的案件。至每年八月,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西,由六
部长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等会同审理。经秋审的案件,
一般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等四种情况处理。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1.清末变法
1.清末变法:主要是指在 1901 年以后,清朝政府在内外压力之下,
被迫推行的法律变革活动。为摆脱清末异常严重的政治危机,挽救濒
临崩溃的清朝统治,迎合西方列强的需要,敷衍国内的舆论与民情,
清政府于 1901 年宣布变法。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代代
相传的传统法律体系、法律制度,由此进入急剧变化的时期。
2.清末主要变法活动
(1)进行以“ 预备立宪” 为中心的宪政活动,炮制出《钦定宪法大
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等宪法文件 。
(2)初步改革法律旧制。
(3)制定新律。这是清末变法修律的重心。
(4)改革司法体制,初步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
3.清末变法修律的特点(99 专)
(1)在修律宗旨和基本方针上,即存在根本矛盾。
(2)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与近代
资本主义最新法律成果的奇怪混合。
(3)由于保守势力的顽固阻挠,在变法修律的过程中一直充斥着改
革与守旧的矛盾与冲突。
4.清末变法修律的影响(99 专)
(1)清末变法修律直接导致了中华法系的解体。
(2)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清末变法修律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法律
观念的引进和传播。
二.清末预备立宪与宪法文件
1.预备立宪:是清朝政府在 1906 年以后推行的一场以预备“仿行
宪政”为名的政治欺骗活动。其真实目的在于要求天下臣民“忠君爱国
”、尊崇秩序
“ ”,而并非是什么“立宪”或“宪政”。在清政府长达数年的
“预备立宪”活动中,最为重要者有两个方面:一为起草并公布《钦定
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一为设置谘议局与资政院。
2.《钦定宪法大纲》(06 综):是清朝政府于 1908 年颁布的宪法
文件,是清政府“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宪法”字样的宪法文件,分正文“君上大权”与附录“臣民权
利义务”两个部分,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
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 《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与颁布,再次 明
白的表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愚昧、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
反对,清朝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3.十九信条(99 综):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它是清政府
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抛出的一个应付时局的宪法文件,也是清朝
统治集团立宪骗局破产的最后记录。 《十九信条》在相关条款中相对 缩
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议会及政府总理的职权,但仍强调“大清帝
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 ”。尤其是它完全着眼于皇帝和
国会的关系,对于人民的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只
字未提。
4.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于
1909 年开始在各省设立。但谘议局所议定的事项,可决权全在本省
督抚。本省督抚对于谘议局不仅有监督、裁决的权力,而且有令其停
会及奏请解散之权。因此,谘议局并不具备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
的性质,实际上只不过是清朝政府玩弄“立宪”政治把戏的一个点缀
品。
5.资政院(02 专):是清朝政府在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设立的
中央“咨询机关”,于 1910 年设立。但资政院的一切决议,须会同军
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具奏,“请旨裁夺”。而且,皇帝可以以特旨谕
令的形式令资政院停会,乃至解散。可见,这种资政院只不过是承旨
办事的御用机构,而根本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议会。
6.官制改革:是清朝政府在 20 世纪初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后推动
的一项行政改革措施。从宏观上来看,此次官制改革,仅是对清朝原
有行政体制作一些表面上的形式改动。其主要内容,实际上仅涉及中
央一些部、院等行政机构的改名、合并或调整,以及官员称呼之号的
改变。对原有的封建行政体制并没有实质性的触动。

三.清末刑法的修订(97 综)
1.《大清现行刑律》:是清政府于 1910 年公布的一部过渡性刑法典,
是在对《大清律例》等清朝传统律典进行局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的。清
政府颁行《大清现行刑律》的目的是把它作为新刑法典完成之前的一
个过渡性的法律,以缓和国内对改革刑法的呼声及西方列强对清朝
刑法的讥评和抨击。
2.《大清新刑律》(95 专)
(1)《大清新刑律》(05 综):是清政府于 1911 年公布的一部专
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在此
刑法典公布后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故《大清新刑律》并未正式施
行。《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 共 53 章。从单纯技术的角
度看,《大清新刑律》应该属于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的专门刑法典,
但对于传统旧律的基本精神并无根本性的改动。
(2)《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①《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地将涉及
罪名与刑罚及其运用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
与罪名、刑罚无关的其他法律条款被排除在新刑法之外。
②《大清新刑律》在体例结构上也抛弃了以往旧律以名例、吏律、户律、
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分类编纂的陈旧形式,改而采用西方近代以
来刑法分总则、分则两编,下设各章,逐条罗列的方式。
③《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的刑罚体系(03 综):刑罚分主刑与从
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
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财产两种。这种新的现代刑罚体系,
取代了中国古代沿袭两千年的封建制五刑,与以往凌迟、枭首等残
酷、野蛮的重刑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④《大清新刑律》大量地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现代
刑法学的通用术语

四.礼法之争(98 专)
1.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
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
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双方争执的核心,在
于如何理解并在新律中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对待
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纲常名教”的问题。
2.礼法之争主要集中的问题
(1)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
(2)关于“存留养亲”制度。
(3)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
(4)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
(5)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
3.礼法之争的结果:由于清政府中保守势力强大,礼法之争的必然
结局就是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除了在《大清新刑律》正文中保留了大
量的体现君主专制、封建家庭伦理的条文,对侵犯皇帝权威、违反宗
法伦理行为设立了许多特别的规定外,还将充满浓厚封建色彩、极端
保守的“暂行规程”5 条附于《大清新刑律》之后。

五.《大清民律草案》:是清政府于 1911 年由修订法律馆完成的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民法典草案。共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等五
篇。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想格局。由于清王朝腐败统治的迅速崩溃,《大清民律草案》并未正式
颁布与施行。

六.清末司法制度
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02 专)
(1)领事裁判权(05 综):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强迫中国
与之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依照这种特权,凡在
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不论其发生何种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刑事
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
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故“领事裁判权”也称“
治外法权”。
(2)观审制度:是西方列强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后确立的强行干
预中国司法审判的制度。即在原告是外国人,被告是中国人的案件中,
原告所属国领事官员也有权前往“观审”,中国承审官应以观审之礼
相待。如果观审官员认为审判、判决有不妥之处,有权提出新证据,
再传原证,甚至参与辩论。这种观审制度是对原有领事裁判权的扩充,
也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粗暴践踏。
(3)会审公廨(98 综,95 专):又称会审公堂,是 1864 年英、
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借小刀会起义之机,要挟清政府同意,在外国
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构。凡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
参加会审;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的诉讼,若被告系有约国人,由其
本国领事裁判,若被告为无约国人,也须有其本国领事陪审,甚至
租界内纯中国人之间的争讼最终也须外国领事观审并操纵判决。会审
公廨制度的确立,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充和延伸。
2.清末司法机构的调整
(1)改刑部为法部,专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不再承担任何审判职
能,以示将行政与司法分立;同时,改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
地方司法行政工作及地方司法监督。
(2)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审判
厅,初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司法系统。
(3)在各级审判厅内设置相应的检察厅,实行审检合署制度。
(4)设立警察机构。
(5)建立新式监狱,并改良狱政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 年武昌起义后,11 省代
表在武汉召开会议,制定并由各省代表签名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
府组织大纲》,规定其“施行期限,以中华民国宪法成立之日废止”,
因而它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法。其特点是:以美国的国家
制度为蓝本,确立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府,机关实行三权分立
的原则。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4 综)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6 综,05 模):是民国初期在国内局势
发生剧变后,经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由合法程序而审议通过,并经
孙中山签署生效,于 1912 年公布的宪法性法律,共 7 章。它是中国
近代宪政史上真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1)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
(2)确立了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3)规定中华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明文确立了国土疆
域之范围。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构成原则。
(5)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6)确立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高效力和修改程序。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
(1)《临时约法》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中华民国是新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临时约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破除了清朝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
封建桎梏,为资本主义发展做了新的立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3)《临时约法》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利益,是当
时亚洲一部最优秀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一.天坛宪草(2000 专):是 1913 年由中华民国首届国会通过


的宪法草案,因起草地点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得名。这部宪法草案虽
有很大的妥协性,但仍坚持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精神实质,体
现了国民党企图以法律制约袁世凯的要求,成为袁世凯专制独裁的
障碍。“天坛宪草”于 1914 年随国会的被解散而夭折。

二.袁记约法:即《中华民国约法》,是 1914 年由袁世凯公布、实施,


正式确立其独裁统治的宪法性文件。其显著特点是:废除责任内阁制,
实行总统制;无限扩张总统权力;废除国会制,设立立法院。这部约
法对人民的权利和自由附加了种种限制条件,为袁世凯实行独裁统
治,随意剥夺人民的权利自由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易笞条例:是民国时期袁世凯的北京政府于 1914 年公布的重


新恢复南京临时政府明令废止的笞刑的刑事法规。该条例规定 16 岁
以上 60 岁以下的男子,犯奸非、和诱、盗窃等罪,应处 3 个月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百元以下罚金折易监禁者,照刑期一日改易笞刑二
下。这实际上是古代折杖法的复萌,是刑罚制度的倒退。

四.贿选宪法( 98 专,96 专):即 1923 年由曹锟的北京政府公


布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是近代史上中国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这
部宪法在起草和通过过程中受到曹锟贿选总统的操纵,故而被国人
讥称为“贿选宪法”。主要特点是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粉饰军阀独裁专制,
以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掩盖军阀独裁统治。遭到全国各地的反对。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一.六法全书(99 专,91 专):是国民党政府六种法律的汇编,


也是其成文法的总称,它构成了国民党政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六
法体系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

二.主要立法活动
1.《训政纲领》(02 专):是 1928 年国民党中央通过的根据胡汉
民、孙科所提训政大纲而制定,并由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训政时期的
政纲。就其内容来看,就是把一切大权都集中于国民党,既国民党一
党专政,以“训政”为借口,长期剥夺人民的各项权利,完全违背了
孙中山的“训政”思想,违背了“主权在民”原则。
2.五五宪草:即南京国民政府于 1936 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
案》,因公布日期为 1936 年 5 月 5 日而得名。“五五宪草”是一部在
形式和文字上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而实质上维护国民党一党专
政,维护蒋介石个人独裁,反民主、反人民的宪法草案。
3.《中华民国宪法》:是 1946 年由国民大会通过并于 1947 年由南
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它是中华民国史上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色彩的宪法,也是一部以维护专制独裁为主旨的宪法。它以“民有民
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之名,行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和蒋介石个人独
裁之实,并极力维护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
4.《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93 专):是南京国民政府于 1947
年颁布的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特别刑事法规,是这一时期国民
党政府进行刑事镇压的根本法,很多刑事法令都以该条例为根据。它
集中了国民党刑事法律中最反动的条款,并加重了处刑。它的突出特
点是极力扩大死刑的范围,把刑法典中关于“内乱罪”的处刑全部改
为死刑或无期徒刑。

三.保安处分(96 专):是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彻底消灭共产党人和
革命志士,在 1935 年《中华民国新刑法》中仿效意大利法典而制定
的刑罚制度。适用对象是未成年的少年犯及有犯罪或妨碍社会秩序嫌
疑之人,分拘禁和非拘禁两种方式。作为刑罚的补充,实施保安处分
无需有犯罪事实,无需经诉讼程序和判决,因此成为迫害共产党人
及革命人民的合法方式。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 义时 期人民民主政 权 的法


律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 1931 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
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性法律,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
性质、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外交政策等内容。它是第一部由劳动
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
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
2.褫夺公权:是清末刑罚改革以后近代刑律规定的一种刑罚方式,
一般为从刑之一,始于《大清新刑律》。新民主主义时期,工农民主 政
权规定其指剥夺参加政权、群众组织选举和充当红军的资格、权利;
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其指剥夺犯罪分子选举与被选举权,担任公职及
公职候选人之权;解放区民主政权亦沿用此刑。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03 专):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于 1939
年公布的施政纲领。纲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
抗日阶级利益、改善工农生活、镇压汉奸反动派为基本出发点,规定
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具有革命民主主义的特色,奠定了边区民主
政治初步基础,为其他根据地树立了榜样。
2.《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92 综):是陕甘宁边区政府
于 1942 年公布的旨在保障人权的法律文件。主要内容有:规定了人
权的法律概念;规定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陕甘宁边区《人权条例》为
加强团结一致抗日,巩固边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3.减租减息(97 专):是 1937 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抗日救国十
大纲领》所确立的原则,各根据地以此为指导制定本地区的土地法规,
重点在于保护佃权和低利借贷上,既调动了农民抗日积极性,又调
整了农村阶级关系,为民族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4.三三制(01 专):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组织
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组成人员上,实行共产党员、进步分子、
中间分子的代表人数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三三制原则的实行,使党
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和意义(97 专)
(1)马锡五审判方式(04 专):是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创造
性地运用到审判工作中去的司法民主的崭新形式。1943 年,马锡五
通过巡回审判,解决了一些疑难案件,纠正了一些错案,受到人民
的普遍欢迎和赞扬,此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2)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① 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案情。
② 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意见。
③ 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形式。
(3)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意义:它的出现和推广,培养了大批优秀司
法干部,解决了积年疑难案件,减少争讼促进团结,利于生产保证
抗日,使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落到实处。

三.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1.《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由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于 1946 年通过。
分为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司法、经济、文化五部分,分别作了许多新
的规定。该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纲领的体现,是制定
陕甘宁边区宪法的基础,并为其他解放区的施政纲领提供了样板。
2.五四指示(99 综):为发动农民准备自卫战争,1946 年 5 月
4 日,党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因其发布日
期,又叫“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改抗战时期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
的土地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土地政策,
从而拉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和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
3.《中国土地法大纲》(06 复):1947 年,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
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 土
地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该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20 多年来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战争
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93 综,91 综):即没收封建地主阶
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
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它是 1947 年毛泽
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的,成为解放区土地、经
济、劳动立法的指导原则。
5.管制(96 综):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民主政权创立的一个新
的刑种。指反动分子向政府登记后,将其交当地政府及群众监督改造,
每日或每周须向指定机关报告其行动,限制其自由。它是发动群众对
敌专政,改造罪犯的好形式。
宪法

第1章宪法总论

一.宪法的分类
1.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由一个或几个宪法性文件构成的有
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
的特点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明确、集中以及方便了解等。现在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宪法规范并不是通过一个名称为
宪法的成文法典的法律文件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系列被视为具
有宪法效力的法律文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加以体现的。英国是典型
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3.刚性宪法(97 综):是指制定、修改、解释的程序不同于一般的
普通法律,具有特殊严格的要求,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美国
宪法属于典型的刚性宪法。
4.柔性宪法:是指无论是制定、修改、解释程序还是法律效力都与一
般的普通法律一样的宪法。英国宪法属于典型的柔性宪法。

二.宪政
1.宪政/立宪主义(05 专,04 专,02 专):是指以宪法为前提,
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依照宪法
规定所产生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观念的综合,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
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活着的宪法”。
2.宪政的基本内容
(1)宪法的正当性。是宪法的产生应有充分的理由,是正当的,符
合一般正义原则的要求。
(2)宪法的确定性。是处于实施状态的宪法规范本身具有肯定性的
特征。
(3)宪法的功能性。是指宪法具有比较明确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4)宪法的调控性。是指一个在实践中能够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起到
现实的规范调整作用的宪法,必须具有与实施宪法要求相适应的监
督、评价、调节和制裁手段。
3.宪法与宪政的关系(01 专)
(1)联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和基础,宪法的目的在于实现宪政。
(2)区别:宪法是静态的纸面的法律,而宪政是动态的活动的法。
宪政对宪法具有反作用,可以通过反作用的机制来使得纸上的宪法
符合宪政实践的要求

三.宪法渊源(06 综):是指一个国家中宪法规范所赖以存在的法
律形式。包括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宪法惯例以
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主要形式。
1.宪法典:宪法典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一国
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由一种有逻辑、有系统的法律文书加以明确规
定而形成的宪法。
2.宪法修正案:是指在不触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把依照特定程序
通过的修正内容按前后顺序分条附于宪法原文之后。
3.宪法性法律: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
法律效力及严格制定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或者说宪法性法律的内
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但又没有成文宪法形式要件的规
范性文件。
4.宪法解释(05 综,05 复,04 复,96 综,2000 专,98 专):
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
或其他特定的主体,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已经存在
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出的具有法
律效力的说明。宪法解释既是使宪法规范适应社会实际的一种方法,
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手段和措施。
5.宪法惯例(04 综,2000 综,99 专,97 专):是指宪法条文
中无明确规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反复适用的,并被国
家机关、政党及公众所普遍遵循,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传统或习惯。
宪法惯例一般可分为宪法习惯和宪法判例两种类型。
(1)宪法习惯:是由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职
权的国家机关在实施宪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
惯与实施宪法的活动密切相关,经过长期的实践成为实施宪法的一
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宪法判例(04 专):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而由司法机
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宪法判例一般产
生于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
6.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四.宪法结构( 02 综,98 专):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在


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实际上是指宪法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其外在表
现形式。宪法结构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分。内部结构是构成宪法
的若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外部结构是指宪法与其他要素在组成更
大社会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五.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构成单位,它是指调整宪法
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宪法规范除了对法律事
实和法律行为具有规范作用之外,它对法律规范也具有规范作用,
是一种规范的规范。

六.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通常宪法创制
包括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三种活动,宪法创制正是通过上
述三个方面的具体创制宪法规范的活动才使得宪法规范成为现实中
存在的活的宪法。
1.宪法制定:是宪法制定者将不能通过宪法制定者自身的行为直接
实现的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的事项通过宪法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
并通过宪法规范确定相应的实现宪法制定者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来保
证宪法制定者利益得到有效实现的创制宪法规范的活动。
2.宪法修改:是宪法制定者或者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
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的
内容加以变更的宪法创制活动。

七.宪法监督(99 专)
1.宪法监督:是宪法制定者通过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对依据宪法规定
有权解释宪法、修改宪法和实施宪法的特定主体所进行的宪法解释、
宪法修改和宪法实施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监督活动,其目的
旨在使宪法的规定准确实施和完全实现,从而实现宪法制定者的立
宪目的。包括人民监督、立法机关的宪法监督、国家元首的宪法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的宪法监督。
2.违宪审查:是指有权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
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违宪,以维护宪法
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制度。
(1)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是指由作为民意代表的立法机关,抽象
的审查宪法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制度。历史上最早由英国实行。
(2)司法审查制/违宪司法审查(04 综,05 专):是指由普通法
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具体附带地就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的合宪性进
行审查的制度。司法审查制度由美国自 1803 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创
立。
(3)宪法法院审查制(95 综):是指在国家机构中设立专门保障
宪法秩序的宪法法院以抽象的原则审查为主,附带的案件审查为辅
的方式审查法律文件等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代表国为德国。
3.宪法法院(06 复):是指在国家机构中设立的,专门保障宪法
秩序的,以抽象的原则审查为主,附带的案件审查为辅的方式审查
法律文件等是否符合宪法的法院,代表国为德国。
八.宪法关系的概念和特点(99 综)
1.宪法关系(96 综,05 专,01 专):是指根据一定的宪法规范,
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
治关系,是立宪社会最基本政治秩序在宪法上的表现。宪法关系主要
包括四个方面: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之间的关系、国家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之
间的关系。
2.宪法关系的特征
(1)在宪法关系中,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是宪
法关系的一方主体。
(2)宪法关系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
生活的基本方面。
(3)宪法关系是法治国家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

九.2004 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的基本内容
1.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三个代表”这一指导思想。
2.在宪法序言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组成结构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
3.将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
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4.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
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5.将国家对公民私人财产的政策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
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6.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7.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
度。”
8.将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修改为:“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
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
的代表。”
9.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对戒严的决定权改为对紧急状态的决
定权;相应地,国家主席对戒严的宣布权也改为对紧急状态的宣布
权。
10.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 3 年改为 5 年。
11.在宪法中增加关于国歌的规定。

第三章 国家性质
一.国家制度(91 综,97 专):是指掌握政权的阶级所确认的国
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等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地
方制度等内容。国家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上层
建筑,其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一定阶级的专政,以确立和维护统治阶
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二.国体/国家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
家根本属性。国家性质主要决定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但同
时也受经济基础和精神文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三者共同作用的
结果。

三.人民民主专政(94 综):是我国的国体,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及以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之一,结成广泛爱国统
一战线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有机结合的一种国家
制度。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前者是后
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

四.爱国统一战线: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
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任务是: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国际团
结、世界和平服务。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
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的两大主题。但就其性质而言,它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不是国家机关。

第四章 国家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利用
国家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它主要是指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权的构成、组织程序和最高权力
的分配情况,以及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序和方式。
2.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1)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又称为有限君主制,是以君主为国
家元首和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名义上由君主掌握,但实际上其权力
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和制约,君主一般是“临朝不理政”或“统而不
治”,国家权力实际上控制在政府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代表国为英
国、日本。
(2)共和制:为较多的资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政体。是指国家最高
权力实际上和形式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
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代表国为美国、法国、德国。
(3)议会制(02 综,96 综,94 综):也称为责任内阁制。是指作
为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的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
政府即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由选举产生,一般
不掌握实权,只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代表国为德国。
(4)总统制(97 综):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以总统为国家元首
兼政府首脑;国家议会的权力很小,议会的议事程序要受政府控制
和支配,议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都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代
表国为美国。
(5)半总统制:是一种兼有议会制特点的总统制。它的特征是,形
式上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由选民
直接选举产生,享有比一般总统制国家总统的权力还要大的权力和
特权,西方有人称之为“家长式总统”。代表国为法国。
(6)委员会制:是以联邦委员会为最高行政机关和议会的执行机关,
它必须服从和执行联邦议会的决定,无权解散议会;议会行使立法
权,但议会否决委员会的某项政策或提案时,委员会不必因此而辞
职的政权组织形式。代表国为瑞士。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05 保)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3 综):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
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
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
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
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由人民群众自
己创造的因而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比较完善地表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性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的统一和人民权力的统一,同时
又保证各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事务,使各级政
府成为有效的行政工作系统。
3.如何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保证其能代表人民依法行使职权。
(2)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改善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的
结构,提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素质。
(4)坚持和改善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三.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05 综,97 专):是指特定国家统治阶级根据一
定原则,采取一定形式划分国家内部的组成以及调整国家整体与组
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就是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中央
机关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单一制:是以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
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它在形式上比较简单,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政治
实体。代表国为英国、法国、日本。
3.联邦制(01 综):也叫联盟国家,它是以州、邦或成员国的形式
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的,在形式上较单一制国家复杂的国家结构
形式。代表国为美国、俄罗斯、巴西。
4.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98 综)
(1)从理论上说,马列主义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确定国
家结构形式时,首先要考虑到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历史关系上看,我国从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央集权的国家,
各民族主流是彼此始终合作,按照各族人民的意愿组成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3)从民族分布来看,我国的民族大杂居和聚居的局面,也需要建
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4)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宪法确认的我们国家的根本
任务,只有在统一的国家里,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5)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阶级斗争形势来看,只有加强祖
国的统一,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才能巩固和发展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8 综,93 综,92 综,91 综):是指在统
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
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
务的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自治机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
(4)各民族一律平等。
(5)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
风俗习惯的自由。
(6)自治机关有权管理本地方的财政、经济,安排和管理各项建设
事业以及发展本地方的文化建设。国家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7)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
院批准,组织本地方维护治安的公安部队。
(8)根据本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地
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组织。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
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国家统一,实现中央统一领导,确保
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祖国的活动,使民族自治地方自
治机关的全部活动都符合宪法原则精神。
4.民族自治地方(99 综,95 综):是指我国境内少数民族实行区
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乡不是
自治地方。
5.民族自治机关(04 复):是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政权机关,
依法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质,既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自治机关,又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民族自治机关是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审判机
关和检察机关不是民族自治机关。
6.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人员构成特点(99 专)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
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
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3)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
公民担任。
(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和自治机关所属工作
部门中,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92 综,03 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
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其特点是,自治权
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
是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自治权具有法定性、原则性和灵活性。
8.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① 自治条例(06 综,2000 综,97 综,96 综):是指由民族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关于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
自治地方经济、文化重大事项的全面性规范文件。
② 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2)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和停止执
行。
(3)自主地管理地方财政。
(4)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经济建设事业。
(5)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6)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
(7)使用和发展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8)培养干部、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
9.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和制定程序(01 综)
(1)制定条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人民代表大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着眼于民族特点,是依照当地
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而制定的。
(2)制定程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
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
大常委会备案。
10.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区别
地方性法规(05 综,95 综,99 专):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
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适用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文件。
(1)制定的前提不同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是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而制
定的,而地方性法规是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
的。
(2)着眼点不同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着眼于民族特点,地方性法规着眼于地方特点。
(3)制定的主体不同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地
方性法规制定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
会。
(4)报批程序不同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
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
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报全
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
实施,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五.特别行政区制度
1.一国两制(94 综):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坚持一个
中国的原则,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
不变。
2.特别行政区制度(03 综):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在我国
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设立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
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在中央政府管理之下,不
拥有国家主权的特别行政区以管理特定区域的制度。
3.特别行政区(98 综,93 综,99 专):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
下,在我国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
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在中央政府管理之
下,不拥有国家主权的行政区域。
4.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99 综)
(1)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高度自
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因此,中央与特别行政
区的关系,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者说是中央对
特别行政区进行管理和特别行政区在中央的监督下实行高度自治而
产生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在于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权力的划分
和行使。
(2)中央对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权力(06 综)
①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②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③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⑤ 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
⑥ 全国人大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享有修改权。
(3)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
① 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② 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保持自由港、独立关税地区和国际金融中
心地位,这主要指香港。
③ 可自行制定有关经济、贸易、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政策,自行
发行货币。
④ 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可以“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名义
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还可以“中国香港”或“中国澳门”的名义参加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
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⑤ 负责维持社会治安。
⑥ 特别行政区可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人民
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5.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法律地位(2000 综,97 综,06 专)
(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
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和修改,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宪法是制定基本法的法
律依据,基本法与宪法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
(2)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特别行政区区域内实施的最重要的法律,
在特别行政区区域内具有宪法性法律的地位。它规定了在特别行政区
内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规定了特
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居民在特别行政区
范围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总体和全局上确定了特别行政区
实行的基本制度和政策,从宪制结构和内容上规定了如何在特别行
政区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处于高居于其他任何法律之
上的法律地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任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
规范性文件,均不得同此基本法相抵触。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
修改、废除任何法律,均必须符合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的司法
机关在适用、解释法律时,均不得同基本法相冲突。
6.特别行政区适用的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
规定。
(2)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特别行政区原有法律,除带有殖民色彩的与基本法相抵触或者
经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修改者外基本不变。
(4)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法律。
(5)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6)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条约。
7.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
(1)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2)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基本法
关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自行解释。
(3)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基本法的其他条款也可解释。
(4)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基本法进行解释前应征询其所属的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
(5)如果需要对基本法中中央政府管理的事务或中央地方关系进行
解释,而该解释又涉及到案件判决,在作出不可上诉的终审判决前,
由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

六.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98 专)
1.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1)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我国地方制度的有
机组成部分。
(2)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归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
辖。
(3)都选举人民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都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2.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点(05 综)
(1)设立的出发点不同
(2)设立的区域不同
(3)地方政权体系不同。
(4)自治权的大小不同。
(5)中央对它们的干预程度不同。
(6)实施的法律不同。

七.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06 综,01 综):即行政区域划分,属于国家结构的
范围,也是国家领土结构。国家按照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把
全国的领土划分为大小不同、层级不同的部分,并设立相应的地方国
家机关,以便进行管理。
2.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
(1)便于人民群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原则。
(2)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团结的原则。
(3)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4)照顾历史状况。
3.我国地方制度的主要特点(96 综)
(1)四种类别的行政区域建制并存。
① 一般地域型建制,包括省、县、乡,在我国数量最大,是主体或基
本的行政区域建制。
② 城镇型建制,包括直辖市、市、市辖区等。
③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④ 特别行政区。
(2)多级建制并存。一般的行政区域设省、县、乡三级建制,但直辖
市的市区是两级建制。
(3)虚实结合制。我国目前省、自治区、与各县、市之间设有行政公署,
作为自己的派出机关,不设区的市、市辖区设置有街道办事处,作为
自己的派出机关。
(4)地市双轨制。即实行行政公署管县和市管县相结合的体制。
(5)三级市建制并存。
① 直辖市与省、自治区平行。
② 省会市和较大的市,一般称之为地级市。
③ 不设区的市,通常是县级市。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基本权利/宪法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
系中重要地位、反映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权利。

二.平等权
1.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
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公民一切其他权利实现的基本要求。平等是指法律上的同等对待,
不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01 专)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
利,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禁止区别对待。
(3)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任何公民不得享有法律以外的
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
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4)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时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严格依照
法律平等对待每一个公民。

三.政治权利和自由(98 专):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
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主要包括选举权、被选
举权、政治表现的自由、监督权以及各种形式的管理权。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罢免权
(1)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某些国家机
关领导人的权利。广义的选举权包括三项内容: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
意愿选举人民代表;公民有被选为人民代表的权利;公民有权依照
法律监督被选出的人民代表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对其中不称职者有
权罢免。狭义的选举权包括第一、三项。
(2)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某些
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3)罢免权(01 专):是指公民享有罢免已通过选举产生的特定
的代表的权利。它是选举人或选举单位对代表实行监督的最为严厉的
手段之一,是选举权的一种延伸或展开形态。罢免权是社会主义民主
的重要体现,充分反映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2.表现自由/表达自由(03 专):是广义的言论自由,是指公民通
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作用公诸于外部的精神活动的自由,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言论自由(02 综,98 综):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
头、书面、著作及电影、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手段发表自己意见的
自由权利。它是公民政治自由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其他自由都是言
论自由的具体化和扩大。
(2)出版自由(02 专):是指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
自由的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
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著作自由,二是出版单位的设立
和管理必须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3)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
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4)结社自由(99 综,06 专):是指有着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
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法定程序组成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5)游行自由:是指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
达共同愿望的自由。
(6)示威自由:是指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
游行、静坐的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3.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权
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和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四.宗教信仰自由(91 综,99 专)
1.宗教信仰自由(06 综):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的信
仰宗教的自由。其涵义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
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那个
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
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
(1)内心的信仰自由。其中又包含信仰特定的宗教的自由,改变特
定的信仰的自由以及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内心的信仰纯粹是属于
内心的精神作用,是宗教信仰的起点和归宿。
(2)宗教上的行为的自由。其中主要包括礼拜、祷告以及举行或参加
宗教典礼、宗教仪式等宗教上行为的自由。此外,宗教或布教的自由
亦属于这一范畴。
(3)宗教上的结社自由。其中主要包括设立宗教团体并举行团体活
动,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以及不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等方面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在宪法上的体现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该条
款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一般性规定。
(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均“不得强制公民信仰
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宗教信仰自由的界限
(1)禁止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禁止歧视信仰宗教的公
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2)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
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五.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保护个人免
受国家任意干预其自由权,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
2.人身自由的内容(03 综)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人身自由在起点意义上的内容,指的是
公民享有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的权利,即人身自由不受非
法限制和剥夺的权利。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
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3)住宅不受侵犯/住宅安全权(06 复,04 专):是指公民居住、
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
毁损的权利,它是人身自由的一种延伸,同时,保障公民的住宅不
受侵犯与保护公民的私生活和家庭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4)通信自由不受侵犯
① 通信自由(06 专):是指公民与他人之间传递信息不受国家或他
人非法限制和干预的自由。
② 通信秘密:是指任何人在未经通信人允许情况下不得隐匿、毁弃、
拆阅、窃听公民通信,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
况下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的目的才能依法定程序对公民通信进行检查。

六.社会经济权利
1.财产权
(1)财产权(04 专):是指依照我国宪法规定受到宪法保护的公
民对其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以及受到
法律保护的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2)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01 综,05 专,98 专)
①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我国
” 《民法
通则》根据宪法的原则规定,对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加以具
体限制,以便于实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②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
承权。”继承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
有效的遗嘱,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所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
产的继承权是对公民个人财产权保护的延续。
③ 我国宪法规定,保护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国企
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
体现了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2.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和取得劳动报酬的
权利。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前
提。劳动权作为基本权利,具有自由权与社会权的综合性质。
3.休息权:是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它是劳动者获得生存权
的必要条件。休息权作为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权形成完整
的统一体,没有休息权,劳动权则无法实现。
4.生存权:是人按其本质在一个社会和国家中享有的维持自己的生
命的最起码的权利。
(1)获得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社会保障权:是指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
难等社会危险处于保护状态的个人,为了维持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
向国家要求给付的请求权。
5.受教育权
(1)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教育的权利。受教育
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02 综)
① 受教育权是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统一。受教育权的自由权性质要求
有能力的公民均等地享有受教育权,而受教育权的社会权性质则要
求国家为那些有能力,但因经济等问题不能享有受教育权的公民提
供一种条件与环境。
② 受教育权是通过公民能力开发实现文化国家的基本手段。
③ 受教育权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性。国家一方面为公民享有受教育
权提供各种机会,另一方面有权要求公民履行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
(3)受教育权的内容(2000 专)
① 学习的权利。即以适龄儿童和少年为主体的权利主体享有接受教
育并通过学习而在智力和品德方面得到发展的权利,这是受教育权
利的核心内容。保障学习的权利,则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提供合理
的教育制度以及适当的教育设施等条件。
② 义务教育的无偿化。为了切实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现代世界上许
多国家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同时实行一定的义务教育无偿化,
以确保义务教育制度的现实可行性。
③ 教育的机会均等。这一内容要求任何权利主体均不得在教育上得
到不平等的对待,但这并不妨碍允许根据不同的权利主体的不同的
适应性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育。
④ 公民在不同阶段获得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
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等等。

七.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04 专)
1.提起申诉、控告的权利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包括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或损害时,公民有向国家
机关申诉的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或检举,并请求给予惩罚或制裁的权利。
2.国家赔偿及补偿的请求权
个人或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因国家或公共权力的行为而蒙受损害,
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向国家提出赔偿或补偿的权利,这是获得权利救
济的有效手段。
3.司法介入的请求权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损害时,公民有权要求司法机关介入,
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裁判,惩罚违法者,赔偿权利人的损失,
并且对触犯刑事法律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99 综):是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
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它是组织和调整
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广义选举制
度的概念包括选举代表机关代表与特定公职人员的选举,选举主体
的范围比较广泛。狭义选举制度概念是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
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

二.选举制度的基本功能
1.全面地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选举制度是建立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与出发点。
3.选举制度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
4,选举制度是合理地调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基本形式。

三.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04 综)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06 复)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
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
民名单,暂不行使选举权。
(2)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正在
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羁押期
间停止行使选举权。
(3)根据有关规定,下列人员准予行使选举权:被判处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
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的;正在
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的;正在被劳动教养的;正在受拘留处罚
的。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05 复,98 综)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反映了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1)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即一人一票。
(2)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与效力一样,不允许任何选民有特权,
即票票平等。
(3)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并非绝对平等,代表所代表农村人口数和城
市人口数的比例是 4:1,这是一种合理的差别,与我国农民人口多
有关系。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并用原则
(1)直接选举:是指选民亲自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
职人员的选举方法。
(2)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选出选举人或选举团体,然后由选举人
或选举团体再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方法。
(3)根据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
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
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
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4.无记名投票原则
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是指选举人无需公开表达自己意愿,在选票
上写任何人的名字,而只需要在印有候选人姓名的选票上划一记号,
以表示其选举意向的一种投票方式。

四.选举的民主程序
1.选区划分
(1)选区(03 综):是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划分的区域,是
选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的基本单位。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
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
(2)划分选区的基本原则
① 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举组织工作的进行。
② 便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便于代表联系选民。
③ 选区划分要充分考虑选民行使监督和罢免权。
(3)地域代表制(99 专):就是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或者
以区、县、乡等行政区域为单位,并根据区域的人口比例选举代表的
制度。地域代表制在实践中容易操作,但不能很好地代表某一职业的
利益。
(4)职业代表制:是按选民的职业团体而不是按地区选举产生一定
数额的代表的制度。职业代表制能较好地代表某一职业的利益,但在
实践中不易操作。
2.选举机构
(1)选举机构:是具体负责选举事务的管理工作的机构。为了保证
选举过程的民主性与科学性,选举机构的设置要体现民主、公正的原
则,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各项要求,以保证选民意志的实现。
(2)选举委员会:是我国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
族乡、镇为直接选举专设的组织和管理选举工作的机构,有权监督选
举的整个过程。
3.选民登记
(1)选民(01 综):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选举权,
并经过选民登记,领取选民证的公民。选民成为选举权主体应具备如
下要件:实质要件,年满 18 周岁的中国公民,未被依法剥夺政治
权利;形式要件,必须经过选民登记。
(2)选民登记:是选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公民取得选民资格的基
本程序。根据选举法的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它是依法对选民
资格进行的法律认可。我国选民登记采用一次性登记、长期有效的方
法。
4.代表候选人的提名
(1)代表候选人的产生
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
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单独推荐代
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 10 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2)实行差额选举
差额选举(2000 专):是等额选举的对称,又称不等额选举,是
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不相等的选举,分为多额选举和缺额选举两
种形式。差额选举使选民或代表在选举时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进一
步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3)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名单的确定
(4)候选人的介绍形式
候选人介绍制度:是指依选举法规定,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或者
大会主席团介绍候选人的情况,但选举日必须停止对候选人的介绍;
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选民和代表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
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的制度。
5.选举投票/选举结果的确定
(1)确定选举是否有效。在直接选举中,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
加投票选举有效,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
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
(2)代表候选人当选的确定。在直接选举中,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
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票即
可当选。在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须获得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选票才
能当选。
(3)宣布选举结果。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
团根据选举法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
6.代表辞职
7.对代表的罢免
罢免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选民通过;罢免
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须经选举单位过半数代表通过,人大闭会期
间,须经该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但须报上一级人大
常委会备案。被罢免代表可出席会议并提出书面申诉意见。

第七章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点
1.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
而建立的具有不同职能和层次,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机关的总
称。
2.国家机构的特点
(1)国家机构有鲜明的阶级性。
(2)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
(3)国家机构是由统治阶级中最优秀的那部分成员组成的。
(4)国家机关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
(5)国家机构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1)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指导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原则,也
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两方面的含义:一
方面,国家机构建立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国家机关对重大问题的
决定,对国家重大事务的管理,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
求;另一方面,国家机构又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形成正确的
决定,集中处理国家事务,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2)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内容
① 在意志代表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
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 在权限划分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
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 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
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④ 在国家机关内部关系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行集体领导体制,
而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则都实行首长个人负责制。
⑤ 在具体工作方面,不管在哪一个国家机关,具体决策过程都必须
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不能出现一言堂的情况,更不能出现互
相推诿的情况。
2.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3.联系群众原则
4.民族平等原则
5.精简、效率原则
6.党的领导原则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
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
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
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核心地位的表现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全国人民赋予的最高国家权力,向
全国人民负责,受全国人民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具有全权性,覆盖了国家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具有至上性,高于行政权、审判权、检
察权。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
向它报告工作,并接受它的监督。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之上,也不能和它并列。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通过的决议和决定,一切国家
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
民都必须严格遵守,一切规范性文件不得与之抵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99 专)
① 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任何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内都无权修改宪法。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
② 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各项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以及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否同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
二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
(2)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的权力(99 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
律。这些法律涉及到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因此
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3)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权
①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
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并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副总理、
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
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并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
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期间,1/10 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
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
员会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
案。
(4)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5)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② 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是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这些国家机关进行工作监督的基本形式。
③ 质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一种
重要手段。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 30 名以
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的质询案,受质
询机关必须答复。
④ 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这些国家机关进行
监督的重要手段。
(6)其他应当由它行使的职权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
高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立法权(95 综,99 专)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即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
修改和补充法律的权力。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
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
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③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最主
要的职权,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项最主要的经常性工作
(2)法律解释权
(3)监督权(2000 专)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
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其主要方式有听取工作汇报、开展执法调
查、进行个案监督、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质询等等。
③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
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
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4)重大事项决定权
(5)人事任免权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五.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临时委员会
1.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02 专,99 专)
(1)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向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负责。
(2)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地位: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
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
常委会的领导。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的工作机关,不是最后决定问题的国家权力机关。
(3)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任务: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没有独立的
法定职权,其主要职责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
议和拟定有关提案。
2.全国人大临时委员会: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完成特定任
务而组成,没有固定任期,任务完成就不再存在的工作机构,由全
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必要时设立。

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全国人大代表,是依照法律规定选
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
意志,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
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
(1)言论免责权(04 综,2000 综,99 专):是指人大代表在人
大各种会议、包括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代表小组会议上的发言
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在列席选举单位的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
也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它是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保障,体
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2)人身特别保护权(04 复)
① 人身特别保护权(05 综):是指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非
经过人大主席团的许可,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同级人大常委会的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权利。
② 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也应当立即向人大
主席团或者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
③ 同时,司法机关对全国人大代表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
由的措施,如行政拘留、监视居住、司法拘留、劳动改造等,也要经
过人大主席团或者同级人大常委会的许可。
(3)执行代表职务的时间保障、物质保障、服务保障
(4)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惩戒

七.国家主席
1.国家元首(91 综):是一国之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对外
代表国家,行使公布法律、任免政府、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发布动
员令、赦免令和荣典令等职权的国家机关。我国的国家元首是集体国
家元首,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结合起来行
使。
2.国家主席:是我国集体国家元首的组成部分,是与全国人大常委
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家主席不独立决定任
何国家事务,只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
规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对国家事务作出决定以后,予以宣布或执
行。
3.国家主席的当选条件和补缺制度(03 综)
(1)当选国家主席必须符合的条件
① 国籍条件,即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② 政治条件,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 年龄条件,即必须 45 周岁以上。
(2)国家主席的补缺制度:国家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国家副主席继
任主席的职位。国家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国家
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前,由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4.国家主席的具体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2)任免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
(3)外事方面的职权。
(4)授予荣誉权。

八.国务院
1.国务院(04 综):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
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
工作。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
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2.行政法规(94 综):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在法定职
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3.总理负责制
(1)总理负责制(03 综):是指国务院总理对国务院职权范围内
事务具有决定权,总理对国务院实施的所有行政行为负责的领导体
制。
(2)总理负责制的表现
① 国务院总理的人选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由国家主席任命。
② 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家主席任命。
③ 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国务
委员受总理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任务,并且可以代
表国务院进行外事活动。
④ 总理召集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⑤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人员的决定,由总理签署。
(3)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02 综)
①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是由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性
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
要求其在依法行使权力时,必须高度负责、行政果断、指挥灵敏。要
求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及时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
这样才能防止议而不决和无人负责的状况出现。
② 实行总理负责制强调国务院行使职权总理要负个人责任,有利于
集中指挥。这并不意味着总理可以独断专行,而是在国务院的会议
上,参加者各抒己见,经过充分的集体讨论,最后由总理在民主基
础上科学集中,形成国务院的决定。
③ 所以说,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正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行政
机关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二者是形式和
本质的关系。

九.中央军事委员会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有
权领导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
生,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2.主席负责制的主要表现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全国人大和全国
人大常委会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对主席负责,而不是
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委员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
(3)中央军事委员会各项命令均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签署。

刑法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98 专)
1.罪刑法定(03 综,04 专):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
要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
体量刑幅度如何等,都由刑法加以规定。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了罪刑
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
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1)罪刑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由法律事先加以明文规定,不
允许法官的擅断。
(2)罪刑实定化,即对构成犯罪的行为和犯罪的具体法律后果,刑
法应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罪刑明确化,即刑法的条文必须文字表达确切、意思清楚,不
得含糊其辞、摸棱两可。
3.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2000 综)
(1)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我国刑法废除了 1979 年刑法典规定的类推制度。
(3)我国刑法重申了 1979 年刑法典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从
旧兼从轻原则。
(4)我国刑法在分则罪名规定上相当详备。
(5)我国刑法在个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定刑上增强了可操作性。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罪责刑相适应(05 专):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便应承担
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轻重相当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
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我国刑法第 5 条规定了罪责刑相适
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相适应。”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2000 专)
(1)严密科学的刑罚体系。
我国刑法确立了一个科学的刑罚体系,该刑罚体系依刑罚方法轻重
次序加以排列。
(2)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
我国刑法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
轻重有别的处罚原则。
(3)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我国刑法分则不仅根据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了一个严密的
罪名体系,还为具体个罪设置了具有弹性的、幅度较大的法定刑。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06 专)
1.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
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基本原
则。
2.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
究。
(2)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
适用我国刑法。
(3)我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
然经过外国审判,依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受过
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3.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其法定最低刑为 3 年
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
处罚的除外。
4.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
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法的溯及力(03 专):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
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
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2.从旧兼从轻原则(04 专)
(1)从旧兼从轻原则(2000 专):是指新法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
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
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处理。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
题即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2)我国刑法对于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规定
① 旧法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典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旧法。
② 旧法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的,如果未经审判或
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新法。
③ 旧法和新刑法典都认为是犯罪,并按照新刑法典的规定应当追诉
的,原则上按旧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新刑法典处刑较轻的,则
适用新刑法典。
④ 如果依照旧法已经对行为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1.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犯罪的特征
(1)严重社会危害性,即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3)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1.犯罪构成(2000 综):是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
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
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犯罪构成的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
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3)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

第五章 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种类(92 专)
1.犯罪客体(05 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
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体的分类
(1)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
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
(2)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
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3)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
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对象(06 综):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
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06 专,2000 专)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
(1)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承担者,作为
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
(2)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人来侵
害一定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98 综)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仅仅是某些
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
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
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方法、时间、
地点等。

二.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识、
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

三.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
1.作为: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即“不当为而为之”。
2.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04 综,02 综,03 专,97 专)
(1)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
未实施,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
(2)不作为的构成条件
①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不作为犯罪中的义务
来源主要有: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
的义务,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② 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
③ 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

四.危害结果: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引起的
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我国法学界通常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危害结
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
险状态。

第七章 犯罪主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
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刑事责任能力(97 专)
1.刑事责任能力(93 专):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
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凡不属刑法规定的无责任能力的人及限制
能力的人,皆属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 18 周
岁且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
事责任能力人。
(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者
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我国刑法规定,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为不满
14 周岁的人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
的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
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我国刑法规定,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已
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
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
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降低的情况。我国刑法规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已满 14 周岁
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尚未完全丧失辨
认 或 者 控 制 能 力 的 精 神 病 人 。

三.刑事责任年龄
1.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
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06 复,03 综,92 综,99 专)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刑法规定,不满 14 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应依法
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由政府收容教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阶段。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罪”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6 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我国刑
法规定要求已满 16 周岁的人对自己实施的违反刑法的一切危害行
为承担刑事责任。

四.身份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犯罪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
据的犯罪。身份犯可以分为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
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
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
罪。

五.单位犯罪(01 专)
1.单位犯罪(06 专):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
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单位犯罪的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
(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3.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98 专)
(1)我国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
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
罚。
(2)当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
则属例外。如强迫职工劳动罪,只处罚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提
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和妨害清算罪,只处罚其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
罚作为犯罪主体的公司、企业。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一.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
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二.犯罪故意的概念和类型(91 专)
1.犯罪故意(06 复,02 综):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过形式之一,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
意。
2.直接故意: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过形式之一,是指行为人明知自
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
生的心理态度。
3.间接故意(06 专):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过形式之一,是指行
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类型(93 综)
1.犯罪过失(03 专,94 综):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过形式之一,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
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
结果的心理态度,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过形式之一,是指行为人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
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过于自信的过失(01 综):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过形式之一,
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
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四.意外事件(93 专):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
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
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是意外事件。

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1.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
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
2.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
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六.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
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可分为两
种情况:一是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二是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
错误。

第九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一.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1.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指法人和自然人直接针对危害现象或
加害人实施的,旨在排除或减少某种危害行为发生的积极作为。
2.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种类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执行命令行为
(4)正当业务行为
(5)科学研究和自然探险行为
(6)受害人承诺的行为和推定受害人承诺的行为

二.正当防卫(98 专)
1.正当防卫(05 综):是指为了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
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
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正
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特别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正当防卫的要件
(1)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3)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它
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
(5)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有关防卫的概念
1.假想防卫:如果实际上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自以为存在不
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的,属于假想防卫。
2.防卫不适时:当不法侵害人正在预备实施侵害行为,或者已经实
施完毕侵害行为,行为人对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的,属于防卫
不适时,不成立正当防卫。
3.防卫挑拨:是指故意挑逗、引诱对方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
防卫为借口加害于对方的行为。
4.特别防卫: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
没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我
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
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
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5.防卫过当(94 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的犯罪行为。

四.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04 专,01 专):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
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
责任,对于避险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
或者免除处罚。
2.紧急避险的要件
(1)必须遭遇现实的危险。
(2)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3)必须是不损害某种合法权益就无法避免的危险。
(4)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
(5)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五.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
为。即避险行为超过了法律规定的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使本
来正当的、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转化为非正当的、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构成了犯罪。

第十章 犯罪停止形态

一.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
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二.犯罪既遂
1.犯罪既遂:是指已经成立直接故意的犯罪,其客观方面齐备法律
规定的结果或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既遂的类型
(1)行为犯: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
犯罪。
(2)举动犯:是指犯罪一经着手实施其客观方面的要件即告完整或
齐备的犯罪。
(3)结果犯: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
的犯罪。
(4)危险犯:是指危害行为和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险状态共同构成
犯罪客观方面完整性的犯罪。

三.犯罪预备(04 综,05 专):是指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准备


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着手实行的犯
罪停止形态。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
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四.犯罪未遂(03 专):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
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我国刑法规定,对于
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犯罪中止(06 综,93 专):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


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停止形态。我国刑
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
的,应当减轻处罚。

六.相关概念
1.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将自己的犯罪意图流露于外并为他人所知
悉的行为。犯意表示一般不是犯罪,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2.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
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恩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
3.不能犯未遂(05 专):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
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条件(05 综,05 复)
1.共同犯罪(92 综):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
(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96 综,05 专)
1.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
(1)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指依照刑法分则的规定能够由一人单独实
施的犯罪,而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情况。
(2)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
必须由数人实施的犯罪。2.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
共同犯罪
3.简单的共同犯罪与复杂的共同犯罪
4.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
(1)特殊共同犯罪/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
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犯罪集团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97 专)
① 主体数量的特定性。即犯罪集团的主体数量必须是在三人以上。
② 犯罪目的的明确性。一般来讲,犯罪集团都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
或者某几种犯罪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
③ 犯罪活动的组织性。这是指在犯罪集团中,组成人员比较固定,
内部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④ 犯罪成员的稳定性。这是指在犯罪集团中的成员比较固定,他们
在实施一次或者多次犯罪后,其组织形式仍然存在,集团的成员并
不因某次犯罪的完成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
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我国刑法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
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
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94 综):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
犯罪分子。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
处罚。
3.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我国刑法规定,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94 专):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具体而言,就是指故
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决意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
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
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一.想象竞合犯(04 复):也称想象的数罪,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
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罪数形态。对于想象竞合犯,原则上择一
重处断。但是,如果一行为所触犯的数罪名,在刑事责任上分不出轻
重或所触犯的某一罪名纯属偶然的巧合,而不是行为通常所造成的
结果的,应当按照行为通常会触犯的罪名处罚。

二.继续犯(2000 专):也称持续犯,是指违法行为着手实施后,
在停止之前持续地侵害同一客体的罪数形态。在对继续犯量刑时,刑
罚要与行为持续侵害合法权益的时间和行为对合法权益侵害的强度
相适应。

三.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
由于发生了与该行为的性质不相一致的严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
法定刑的罪数形态。我国刑法规定,结果加重犯均有单独之法定刑档
次,即比基本犯多一个量刑档次,并且只能对加重结果适用。

四.结合犯(01 综):是指由于刑法的特别规定,将本来是数种独
立罪名结合规定为另一新罪名的罪数形态。典型的结合犯是日本刑法
规定的强盗强奸罪。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结合犯。

五.惯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以犯罪所得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或
者生活腐化的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的罪数形
态。惯犯可分为常业惯犯和常习惯犯。我国刑法只规定有常业惯犯。

六.连续犯(02 综,05 专,04 专):是指基于数个相同犯意,在


一定时间内连续多次实施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罪
数形态。对于连续犯,通常按照一罪从重处罚或者在较高的法定刑档
次内处罚。但是也有按照数罪处罚的情况。

七. 牵连 犯( 04 综,2000 综,06 专):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
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罪数形态。我国刑法规定,对牵连犯
的处罚分为并罚和不并罚两种情况。并罚即实行数罪并罚。不并罚的
情况有以下几种:从一重罪处断,从一重罪并从重处罚,升格法定
刑处罚。

八.吸收犯:是指事实上数个不同性质的行为,其中一个行为吸收
其他行为,仅按吸收行为定罪量刑的罪数形态。对于吸收犯,按吸收
之罪以一罪定罪处罚。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

一.刑事责任(02 专):是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违反刑事义务的犯
罪行为承担法律谴责和惩罚的义务。

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1.定罪判刑方式: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
后同时被处以某种刑罚,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2.定罪免刑方式:即人民法院对行为人作有罪判决,同时宣告免除
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或者犯罪分
子具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免除处罚情节的,可以免除刑罚处罚。
3.特殊处理方式:我国刑法规定,享有外交特权或豁免权的外国人
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

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1.刑罚:是指国家对犯罪人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刑罚惩罚的
结果不仅会使犯罪人的某种权利和利益被剥夺或者被限制,而且同
时也是以国家的名义表明对犯罪人及其犯罪行为的谴责和否定性评
价。
2.刑罚的特征
(1)刑罚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而使用的特殊工
具。
(2)刑罚是统治阶级为制裁犯罪而使用的一种特别强制方法。
(3)刑罚必须是刑法明文规定。
(4)刑罚实施的主体必须是人民法院。
二.刑罚功能:是指刑罚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法律强制方法的
特殊作用及社会影响。刑罚具有惩罚功能、矫正功能、安抚功能、威慑
功能、教育功能。

三.刑罚的目的(94 综)
1.刑罚目的(92 综):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所要达到的最
终结果。通过刑罚惩罚这种手段,刑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犯
罪。预防犯罪表现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2.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对象的特定性,即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
罚,使他们不再犯罪。特殊预防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
3.一般预防:是指预防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即通过对犯罪人适用
刑罚,使社会上那些不稳定、有可能犯罪的人由于看到了犯罪的必然
结果是刑罚的惩罚,因而不敢以身试法,不敢犯罪。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刑罚的分类
1.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而不能附加于其他刑罚适用的刑罚方法。
主刑的特点在于适用上的独立性。我国刑法将主刑确定为五种,即管
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06 综,05 专):是指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
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的特点在于适用上具有双重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具有附加刑的性质。

二.管制:是指对犯罪人不实行关押而放在社会上由公安机关依靠
群众监督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管制是一种自由刑,它的特点在于对
犯罪人不实行关押,犯罪人在社会上处于相对的自由状态,但是限
制其一定的活动范围。管制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人,即
必须是虽然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后
果、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悔罪态度,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对社会
造成损害的犯罪人。

三.拘役(04 专):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执
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拘役是一种自由刑,其特点在于,它虽
然是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但相对于有期徒刑来说刑期
又很短。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仍然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

三.死刑
1.死刑的适用对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
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
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
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死刑的核准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
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
决或者核准。
3.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1)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指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
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
缓期二年执行的死刑执行制度。
(2)死缓的适用条件(95 专)
① 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已经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论罪应当判处死
刑。
② 由于犯罪人具有某些法律规定的特别情节而不需要立即执行死刑。
4.死刑缓期执行的处理结果
(1)犯罪人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
减为无期徒刑;
(2)犯罪人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
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罪人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
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四.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一
种刑罚方法。罚金是一种财产刑,是对犯罪人财产权益的剥夺,主要
适用于贪财图利以及与财产有关的犯罪。

五.剥夺政治权利(03 专)
1.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
的一种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是剥夺犯罪人参加国
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资格。
2.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
(1)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99 综)
①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② 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抢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
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③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
④ 在刑法分则条文中有的规定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2)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内容
①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③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④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限
①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
限相同。
② 判处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为为 1 年以上 5 年以下。
③ 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④ 原判死缓或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的期限改为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
(4)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六.没收财产( 03 综,94 专):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


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没收财产是一种
财产刑,是剥夺犯罪人财产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的
犯罪分子,经济类犯罪和贪财图利型犯罪。

七.驱逐出境:是指将犯罪的外国人强制驱逐出中国国境的一种刑
罚方法。驱逐出境是一种资格刑,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包括犯罪
的无国籍人。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

一.刑罚裁量:简称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指控犯罪的被告人依
照刑法规定裁量和决定刑罚的一种刑事审判活动。刑罚裁量的原则是
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法为准绳。

二.刑罚裁量情节:简称量刑情节,是指审判机关在对犯罪人决定
刑罚适用和刑罚轻重时必须考虑的各种情节。量刑情节可分为法定情
节和酌定情节。
1.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在裁量刑罚时审判机关应当考虑的
情节。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在刑法中具体表现为硬性刑罚裁量的情节
和弹性刑罚裁量的情节两种。
2.酌定情节:是指刑法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斟酌考虑的情节。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制度

一.累犯(96 专)
1.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2.一般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1)一般累犯:又称普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
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 年之内又犯应当判处有
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2)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98 综,05 保,92 专):
① 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一般累犯的主观条件。
② 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
罚,这是构成一般累犯的刑种条件。
③ 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5 年之内,这是
构成一般累犯的时间条件。
3.特殊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1)特殊累犯(04 综,06 专):又称特别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
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
家安全罪的,都构成累犯的情形。
(2)特殊累犯的构成条件:
① 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这是指构成特殊累犯
的罪名有限制条件。
② 后罪可以发生在前罪判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任何时候,这
是指构成特殊累犯的时间无限制条件。
③ 对后罪和前罪所判处的刑罚种类没有任何特别规定,这是指构成
特殊累犯的刑种无限制条件。
4.累犯的处罚原则: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且不适用缓刑和假
释。

二.自首(03 专)
1.自首(06 综):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
己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
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1)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
行的行为。
(2)一般自首的构成条件(91 专):
① 犯罪人自动投案,这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
② 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是自首成立的根本条件
3.特别自首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1)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
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特别自首的构成条件(91 专):
① 特别自首的主体只能是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②特别自首必须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
握的自己的其他罪行。
4.自首的处罚原则: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立功(01 专)
1.立功(05 复):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
的,或者是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表现及其他有
利于司法活动和国家社会的行为。
2.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
(1)一般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是较
轻的犯罪,或者司法机关根据犯罪分子提供的线索侦破的案件是一
般犯罪的案件。
(2)重大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
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
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对国
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表现。
3.立功的处罚原则:一般立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
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数罪并罚
1.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
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
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
又犯新罪,审判机关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犯
罪分子所犯的数罪合并处罚的刑罚裁量制度。
2.数罪并罚的原则(92 专)
(1)数刑中只要有一个是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就应当执行死刑或
者无期徒刑。
(2)数刑中有两个以上有期徒刑、两个以上拘役或者两个以上管制
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当执行
的刑期。.
(3)如果数罪中判处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3.数罪并罚的不同情况(01 综,05 专)
(1)判决宣告以前,一个人犯有数罪的,应当对所犯各罪分别裁量
刑罚,然后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
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
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
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即“先
并后减”。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
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与后罪所判
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
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即“先减后并”。
五.缓刑
1.缓刑(06 复,03 专,01 专):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 年以下
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
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
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
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刑罚裁量制度。
2.缓刑的适用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犯罪分子,这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态度比较
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在危害社会的,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3)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不是累犯,这是适用缓刑的禁止条件。
3.缓刑的处理结果
(1)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
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缓刑
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的刑罚。
(3)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上述情况,缓刑考验期满,
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且应当公开予以宣告。
4.特别缓刑:是指在战时,对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
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
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刑罚裁量制度。

第十八章 刑罚执行制度

一.减刑
1.减刑(06 专):是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
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
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
执行制度。
2.减刑的适用条件
(1)对象条件:被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
① 弹性减刑: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
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
② 硬性减刑: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
动,经查证属实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活
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
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应当减刑。
(3)限度条件: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
刑的,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
十年。
二.假释
1.假释(05 综):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
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
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的
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2.假释的适用条件(04 专,92 专,91 专)
(1)对象条件: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刑刑期二分之
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可以适
用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
刑期的限制。
(3)实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
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
危害社会。
3.假释的撤销条件(98 专)
(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
依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2)在假释考验期间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
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
数罪并罚
(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
规或者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
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第十九章 刑罚消灭制度

一.时效(99 专):
1.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请求权或刑
罚执行权的有效期限。刑法中的时效可以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
种。在我国刑法中,只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
2.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
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
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3.我国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二十年。如果
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4.追诉时效的延长(04 专)(02 专)
(1)追诉时效的延长:是指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事由,致使追诉
时效暂时停止执行,或者因法定事由而使犯罪分子的追诉不受追诉
期限的限制的制度。
(2)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
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或者被害
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
案而不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追诉时效的中断
(1)追诉时效的中断(05 综):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
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归于无效,法律规定
的事由一旦消失,时效重新开始计算的制度。
(2)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
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04 专):是使用与放火、决水、爆
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能
够同时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死伤或者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其他危险
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破坏交通工具罪(06 专)
1.破坏交通工具罪(01 专):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
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已经或者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
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2.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各种手段对正在使用中的上述交通工具
实施破坏,已经或者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破坏的是正在使用
期间的交通工具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
种结果发生。

三.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
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已经或者足以使火车、汽车、
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四.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飞行中的航
空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五.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
力,危及飞行安全,已经或者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六.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2000 专)
1.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是指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
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制造或者销售枪支的行为。
2.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
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以非法销售为目的,
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
制造的枪支。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
及其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

七.重大飞行事故罪:是指航空人员违反航空规章制度,致使发生
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八.交通肇事罪(03 专,96 专)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亦即在交通运输中不特定多数人生命、
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
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过失犯罪,即对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表
现为过失,而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则往往是明知故犯的。

九.重大责任事故罪(02 综)
1.重大责任事故罪(04 综):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
其它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
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行为。
2.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工矿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作业中,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
或者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
后果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它企
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4)主观方面:是过失犯罪,即对所造成严重后果表现为过失,但
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往往是明知故犯的。

十.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1.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它
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
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因此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工矿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本单位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
关部门或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
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工矿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对劳动
安全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
(4)主观方面:对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现为过失,但对于不采取
措施则可能是明知故犯的。

十一.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
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行为。
2.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或者公共生
活的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以致造
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
理单位中对工程质量负责的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方面:对于发生重大事故表现为过失,但对于降低工程标
准则往往是明知故犯的,并且其中不少是为了牟取非法利润而故意
偷工减料。

第二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06 专)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000 专):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
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
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
为。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
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
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一般具有非法营利的目的。

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限制进出口,以及其他应交纳关税的货物、
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关税数额较大的行为。
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及关税征管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
输、携带、邮寄上述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关税数额较
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一般是以牟取暴利为目的。

三.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
额较大的行为。

四.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
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
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五.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六.伪造货币罪(99 专)
1.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形状、图案、色
彩,制造伪货币,意图使其冒充真货币流入社会的行为。
2.伪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仿照真货币的形状、图案、色彩制造假货币,
包括我国货币和外国货币。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一般以牟利为目的。
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1.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
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
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
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
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是国家对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的管理制度和投资者的合
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
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
该证券;在涉及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
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在上述内幕信
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
单位,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或单位。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

八.逃汇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
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行
为。

九.洗钱罪(01 专):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
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采用掩
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方法,从而使其合法化的行为。

十.集资诈骗罪
1.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数额较大的行为。
2.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及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十一.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
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十二.信用卡诈骗罪
1.信用卡诈骗罪:是指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
为。
2.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及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骗取有
偿服务的目的。

十三.保险诈骗罪(02 专)
1.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
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2.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金融秩序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欺骗保
险机构,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保险金。

十四.偷税罪(99 专)
1.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用虚
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扣、
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
偷税的行为。
2.偷税罪的构成特征
(1)客体:是国家税收征管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义务人或者扣缴义务人采用虚构事实,
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扣、已收税款,
数额较大,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再次偷税
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包括纳税单
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

十五.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
纳税款的行为。

十六.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
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十七.假冒注册商标罪
1.假冒注册商标罪(94 专):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
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
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2)客观:表现为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一般以非法营利为目的。

十八.侵犯著作权罪
1.侵犯著作权罪(03 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国家著作权
法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的行为。
2.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著作权法律、法规,非法实施侵犯
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十九.侵犯商业秘密罪
1.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
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
为。
2.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和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侵犯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并且
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一般是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

二十.合同诈骗罪
1.合同诈骗罪(05 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
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
2.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
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二十一.非法经营罪
1.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
情节严重的行为。
2.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主要是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
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一般具有非法营利的目的。

二十二.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
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二十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一.非法拘禁罪(03 专)
1.非法拘禁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行动自由的行为。
2.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他人行动自由的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
剥夺他人行动自由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绑架罪(06 专,98 专)
1.绑架罪(05 复,94 专):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
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2.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他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及其他个人、社会利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行为人具有勒索财物或者获取其
他非法利益的目的。

三.拐卖妇女、儿童罪(01 专)
1.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
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2.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
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情形。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必须具有出卖的目的。

四.诬告陷害罪(04 专,97 专)
1.诬告陷害罪(04 复):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
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2.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犯罪事实,并向国家机关
和有关单位进行虚假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基于直接故意,并具有诬陷他人,使其受
到刑事追究的目的。

五.强迫职工劳动罪: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
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六.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
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七.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
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八.刑讯逼供罪(02 专)
1.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
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2.刑讯逼供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肉刑或者变
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逼取口供的目的。

九.暴力取证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

十.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
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恶意陷害的行为。

十一.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
领导人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
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情节严重的行为。

十二.重婚罪(94 综)
1.重婚罪:是指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其他人建立另
一个夫妻关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其他人
建立另一个夫妻关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一是重婚者,即有配偶而且未解除婚姻关
系,又与他人结婚的人。二是相婚者,即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的人。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十三.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
给治疗等方法,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从肉体上、精神上肆意摧残、
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十四.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
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一.抢劫罪
1.抢劫罪(06 综):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
人或管理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交
出财物或将财物抢走的行为。
2.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时也侵
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须实施了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
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将财物
抢走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
也应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行为人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的目的。

二.盗窃罪
1.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
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
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出自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的目的。
三.诈骗罪(01 综)
1.诈骗罪(06 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
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行为人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
目的。

四.抢夺罪(03 综,05 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


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五.侵占罪(03 专,98 专,97 专)


1.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的财物或者
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者
拒不交出的行为。
2.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拒不
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出自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
的。

六.职务侵占罪
1.职务侵占罪(05 综):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
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
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
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出自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
己有的目的。

七.挪用资金罪
1.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人员,利用职务
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
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
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2.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
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
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出自直接故意,目的是非法暂时取得本单
位资金的使用权,一般是准备以后归还的。

八.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挪用用于救灾、抢险、
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
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九.敲诈勒索罪(01 专)
1.敲诈勒索罪(93 专):是指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对被
害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损害相胁迫,迫使其交付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的行为。
2.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为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还侵害到他
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
迫使其交付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行为人是基于直接故意。

十.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十一.破坏生产经营罪( 02 专):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
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第二十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妨害公务罪(91 综,99 专)
1.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国家安全机关以
及公安机关的公务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中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虽未使
用暴力、威胁的方法,但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
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务,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二.招摇撞骗罪: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或者人民警察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
使工作、生产、营业或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四.编造、传播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
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
会秩序的行为。

五.聚众斗殴罪(98 专)
1.聚众斗殴罪:是指聚集多人进行斗殴的行为。
2.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聚众斗殴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但一般把参与聚众斗殴的人排除在本罪的
主体之外,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斗殴的分子能
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六.寻衅滋事罪
1.寻衅滋事罪(02 专):是指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公共秩序,同时也侵犯了他人
的人身权利、公私财产权利等。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
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为故意,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正当的刺激。

七.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组织、领导或者参加以
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
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
质组织的行为。
2.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同时
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
织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故意。

八.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
业的行为。

九.伪证罪
1.伪证罪(04 专):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
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
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2.伪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既妨害人国家的正常司法秩序,又侵犯
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刑事诉讼中实施了故意作虚假证明,
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
译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且行为人具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
图。

十.妨害作证罪(2000 专):是指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组织
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

十一.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
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十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2000 综,05 专)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
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的审判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自
然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十三.脱逃罪
1.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行为。
2.脱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监管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从司法机关的监所逃逸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主观方面:故意。

十四.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
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十五.医疗事故罪
1.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
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2.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医务工作管理秩序和就诊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造成了医疗事故。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
(4)主观方面:为过失。

十六.非法行医罪
1.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
的行为。
2.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医务管理制度和就诊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但限于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并具有牟利的目的。

十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
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物遭到重
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国家环境保护制度和公私财产与公民健康。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之行为引起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3)主体:是一般主体,但从司法实践来看,实施本罪行为的主要
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4)主观方面:为过失。
十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走
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毒品管理制度。本罪中走私毒品的行为还侵犯了
国家进出口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这
四种行为之一。
(3)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
能力的人实施贩卖毒品行为的,应以本罪论处。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十九.非法持有毒品罪(96 专)
1.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非法持有毒品且
数量较大的行为。
2.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毒品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行
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为故意。

第二十八章 贪污贿赂罪

一.贪污罪(03 综)
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
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
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公务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
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
取或者其他手段侵占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目的。

二.挪用公款罪(04 专,2000 专,93 专,91 专)


1.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
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
洁性和公款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
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挪用公款归个
人使用的犯罪目的。

三.受贿罪(05 专,94 专,92 专,91 专)


1.受贿罪(2000 综):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
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因索取他人财物而
构成的受贿罪,还侵犯了被迫交付财物的人的财产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的
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在收受贿赂时,还具有为他
人谋取利益的意图。

四.行贿罪(06 专)
1.行贿罪(93 专):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
以财物的行为。
2.行贿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
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目的。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02 专)
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01 综):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
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
行为。
(1)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持有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的财产,或
者行为人的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并且差额巨大;在被有关机关
责令说明其来源时,不能说明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并且差额巨大的
财产或支出的来源合法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

第二十九章 渎职罪

一.滥用职权罪(01 专)
1.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
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即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对社会生
活各个领域的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滥用职权的行为,并导致了公
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

二.玩忽职守罪(96 专)
1.玩忽职守罪(02 综,03 专):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并使公共财
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
的行为。

四.徇私枉法罪(93 专)
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
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
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2.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或国家的司法公正。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实施了徇私枉法、
徇情枉法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机关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
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六.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指司法机关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
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
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
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七.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故意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为。

八.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
行为。
民法

第1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94 综)
1.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是指在民法上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
间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
系。它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其特点是:民事主体在民
法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等价有偿。
2.人身关系:是指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人身关
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产生的,体现的是人们精神上和道德上
的利益,它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94 专)
(1)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
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
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
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
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常被奉为“帝王条款”,有“君临法域”的效力。
(2)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
① 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确立了当事人以善意方式行
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规则,要求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遵循
基本的交易道德,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以及
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② 该原则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当人民法院在司法审判实践中
遇到立法当时未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可直接依据诚实信用原
则行使公平裁量权,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5.守法原则
6.公序良俗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
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大多取决于民事主体的
意思。
(2)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
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
人、其他组织和国家等。
2.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依法为某种行为或
不为某种行为的自由。
(2)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3.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
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五类,即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权益和权
利。

三.民事法律事实
1.民事法律事实(91 综):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2.准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业已满足为前提,将
一定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从而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3.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一定行为,一旦符合了法律的构成
要件,不管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确立、变更或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
的意识,都会由于法律的规定,从而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
为。

四.民事权利的分类
1.财产权与人身权
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1)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如物权。
(2)请求权(06 综,05 复):是指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
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
(3)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如同时履行
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
(4)形成权(03 专):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
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
3.绝对权与相对权
(1)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
的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又称为对世权,如所有权、人身权。
(2)相对权:是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积极地
实施或不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
4.主权利和从权利
5.既得权和期待权
(1)既得权:是指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一般的权利都是既
得权。
(2)期待权:是指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权利。
如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延缓条件成就前,债权人享有的
债权,即属于期待权。

第四章 自然人

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
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是自然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依据,也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标志。
2.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1)平等性
(2)不可转让性

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划分
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94 专):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
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
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参加民事法
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
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
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
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的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
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
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
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三.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
为监护人;被监督、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

四.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
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2.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
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五.个人合伙
1.个人合伙(03 综):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
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民事主体。各合伙人对
个人合伙的对外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后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
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2.合伙财产(97 专):是指合伙人为经营共同事业所构成的一切
财产、权利和利益,它既包括合伙人的最初出资,以及用出资资金购
买和以其他方式取得的财产,也包括在合伙的经营期间所取得的盈
利和利息。
3.合伙债务的承担(93 专)
(1)合伙债务:是指于合伙关系存续期间,合伙以其字号或全体合
伙人的名义,在与第三人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承担的债务。我国
民法通则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
的除外。
(2)合伙人的连带责任:是指每一个合伙人均负有清偿全部合伙债
务的义务,合伙的债权人有权向任何一个、几个或全体合伙人提出履
行债权的请求;当某个合伙人履行了此项义务后,该合伙人有权要
求其他负有连带责任的合伙人偿付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3)合伙债务的承担顺序:合伙人的共有财产首先应用于偿还合伙
债务。偿还之后若有剩余共有财产的,应根据各合伙人享有的份额进
行分割,再分别用清偿合伙人的个人债务;反之,合伙人的个人财
产首先应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偿还个人债务之后若有剩余的再用以
偿还合伙债务。

六.合伙企业的概念和设立条件(01 专)
1.合伙企业(98 综):是依照合伙企业法设立的由各合伙订立合
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
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2.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2)有书面协议。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第五章 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
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人的基本法律特征
(1)法人是依法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
(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或者经费。
(3)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二.法人的分类
1.公法人和私法人。
2.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1)社团法人(92 综):是以人的组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私法
人,如公司、协会、学会等。
(2)财团法人(92 综):是以一定的财产的设定作为成立基础的
私法人,如基金会、慈善机构等。
3.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
4.我国现行法上对于法人的分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
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94 综):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
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可分
为:学术性社会团体法人、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专业性社会团体法
人及联合性社会团体法人。

三.法人成立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四.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1.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能够参与民
事法律关系并且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依法成立时开始享有,到法人终止
时消灭。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在范围方面不享有某些专属于自然人的权
利内容,如人身权。
(3)法人之间的民事权利能力因其性质和设立目的的限制的差异而
有所不同。
(4)法人的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违反法人的目的、性质和章程规
定,受自身的限制。

五.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1.法人民事行为能力:是法人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是国家赋予社会组织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
力或资格。
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
(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通常是由法人的机关或者法人机关委托的
代理人来实现。
(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受到其民事权利能力范围的影响。

第六章 物

一.物的概念和特征
1.物:是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
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物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是最主要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2.物的特征
(1)物须存在于人体之外。
(2)物主要限于有体物。
(3)物能满足人的需要。
(4)物必须具有稀缺性。
(5)物必须能为人支配。
(6)物须独立成为一体。

二.物的分类
1.动产和不动产。
(1)动产:凡是能在空间上移动而不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为动
产。
(2)不动产:在空间上占有固定位置,移动后会影响其经济价值的
物,为不动产。
2.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3.特定物和种类物
4.主物和从物
5.可分物和不可分物
6.原物和孳息
(1)孳息:是指财产上产生的收益。孳息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
息。
(2)天然孳息:是指原物因自然规律而产生的,或者按物的用法而
收获的物。天然孳息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但是人工产生
的物必须不是对出产物进行改造加工。
(3)法定孳息: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由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收益。
法定孳息是由他人使用原物而产生的。自己利用财产得到的收益以及
劳务报酬等,不是法定孳息。
7.可消耗物和不可消耗物
8.单一物、结合物和集合物

三.有价证券(04 专):是设立并证明某种财产权的书面凭证,是
物的一种。有价证券持有人享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一是对有价证
券本身的所有权;二是有价证券上所记载的权利。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
律关系。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以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效果为目的。
(2)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
(3)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3.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
(1)诺成法律行为,指仅以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
(2)实践法律行为,又称要物行为,指除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有
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或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4.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5.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6.独立的法律行为和辅助的法律行为。
7.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
8.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
9.生前行为和死因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是确认一切民事行为是否成立的
标准。
(1)当事人。
(2)标的。
(3)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希望发生的民事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用
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活动,它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重要因素。
其构成要素包括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是指某些特别类型的民事行为的
成立,应具备特别的事实要素。如要物行为的成立须有标的物的交付
行为。

四.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
1.民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社会公共利益。
(4)行为形式合法。
2.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有效要件,在特殊情况下,法律行为除具备
一般有效要件外,还须具备特别有效要件,才能产生完全的法律效
力。如某些合同的成立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

五.无效民事行为(98 综)
1.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
自始、绝对、确定、当然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2.无效民事行为的分类(95 综)
(1)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所实施的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不真实,并损害了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①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②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③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
④ 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
⑤ 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
3.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因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
损失的一方。
(2)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
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
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
第三人。

六.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又称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
已成立,但因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
使,使民事行为自始归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种类
(1)基于重大误解所实施的民事行为
重大误解(03 专,94 专):指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在作出意思表示
时,对涉及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认识上的显著缺陷,
使行为的后果与行为人的意思相悖,造成较大损失的,构成重大误
解。
(2)民事行为发生时显失公平。
显失公平:是指出于非自愿的原因,实施民事行为的结果对一方当
事人过分有利,对他方当事人过分不利。其构成条件是: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
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为民事行为,并因此给该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
但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
① 欺诈的民事行为(94 专):是指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
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基于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
② 胁迫的民事行为:是指给自然人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
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给法人、其他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
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③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
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3.撤销权:是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能通过自己单方面的意思表示
使民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权利。撤销权是形成权。享有撤销权的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或者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须向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

七.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06 复)
1.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
确定,只有经过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
行为。
2.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2)无权处分行为。
(3)无权代理行为。
3.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的效力确定
(1)特定当事人追认权的行使或不行使。
(2)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

八.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
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法律行为。
2.附条件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应符合的法律要求(01 综)
(1)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必须是将来的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不
能作为条件。
(2)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即是否发生,为当事人不能精确预
料的事实。
(3)必定要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
(4)条件必须合法,不能以违反法律或道德的事实作为条件,否则,
视为法律行为未附条件。
3.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以一定期限的到来作为效力开始或终止原
因的法律行为。

第八章 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1.代理(01 专):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
义或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
直接或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
2.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以独立为意思表示为职能。
(2)代理人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3)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或经由间接代理人归
属于被代理人。
3.代理权: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
为被代理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权利。代理关系自
代理权产生之时起确立,并随着代理权的消灭而终止。
4,代理证书:又称授权委托书,是委托授权行为的书面形式。它是
由被代理人制作的,证明代理人之代理权并表明其权限范围的证书。
代理证书只存在于委托代理中,在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中,不存在
代理证书。

二.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1)委托代理:又称为意定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所发
生的代理,是最常见、最广泛适用的一种代理形式。委托代理人取得
代理权,通常要以委托合同和委托授权行为两个法律行为同时有效
存在为前提。
(2)法定代理:是指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代理。法定代理
主要适用于被代理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情况。法律
之所以作出规定,一是为了保护处于特定情况下的民事主体的利益,
二是为了维护交易安全。
(3)指定代理:是指基于法院或有关机关的指定行为发生的代理。
有关机关指依法对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负有保护义务的组织,如未
成年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
2.本代理和复代理。
复代理:又称为再代理,是代理人为了实施代理权限内的全部或部
分行为,以自己的名义选定他人担任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该他人称
为复代理人,其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3.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间接代理:又称为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在进行代理活动时以自己
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法律效果并不当然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代理
制度。

三.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03 综):是指不具有代理权的当事人所实施的代理
行为,包括如下三种情况:根本未经授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代
理,代理权已终止后的代理。
2.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
(1)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① 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
② 表见代理。
(2)不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① 交易相对人行使撤销权。
② 被代理人拒绝行使追认权。

四.表见代理
1.表见代理(04 复):为无权代理的一种,属广义的无权代理,
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交易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
的无权代理。此时,该无权代理可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如果善意的交易相对人不愿该无权代理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
效果,也可经由撤销权的行使,使其归于无效。
2.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2000 专,97 专)
(1)交易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拥有代理权,即交易相对人为善
意。此时,交易相对人应就其善意负担举证责任。
(2)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合于法律行为的一般有
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3.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表见代理可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
果,如果善意的交易相对人不愿该无权代理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
法律效果,也可经由撤销权的行使,使其归于无效。
五.代理关系的消灭
1.委托代理的终止原因(93 综)
(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人死亡。
(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2.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关系的终止原因
(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被代理人死亡或者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

六.代理关系中的民事责任(99 综)
1.代理关系中的单方责任
(1)在代理权限内,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
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
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3)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2.代理关系中的连带责任(92 专)
(1)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
理人负连带责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
三人负连带责任。
(3)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
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
连带责任。
(4)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
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
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第九章 诉讼时效和期限

一.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1.时效:指当事人对财产的占有或不行使权利的行为,经过一定的
时间,发生当事人取得权利或权利效力减损法律效果的制度。
2.时效的种类
(1)取得时效(98 综):是指非财产所有人以自己所有的意思公
开地、无争议地持续地占有他人财产超过法定期间即取得该项财产所
有权。
(2)诉讼时效(03 综):又称消灭时效,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
是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诉权的法律制
度。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
1.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事基本法统一规定的,普遍适用于法律
没有作特殊诉讼时效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时效。除特别法另有
规定外,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皆适用普通时效,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为 2 年。
2.特别诉讼时效:是指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别法就某些民事法律关系
规定的短于或长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时效。特别诉讼时效通常短于
普通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不具有普遍性,只适用于特殊的民事法
律关系。
(1)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1 年
①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2)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发生纠纷,诉讼时效期
间为 4 年。
(3)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是 20 年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又称诉讼时效期间不完成,指在诉讼时效
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
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阻碍时效期间进行的法定事由消除后,
继续进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
2.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① 权利人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而无法定代理人或者法
定代理人已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② 继承开始后,没有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
③ 其他构成行使权利之障碍的事由,由法官以自由裁量权决定。
3.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后,中止的期
间不计入时效期间内。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与中
止前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合并计入总的时效期间。

四.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02 综)
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93 综):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
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期间
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权利人以诉讼以外的其他方式主张权利。
(3)义务人认诺,即同意履行义务。
3.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律效果: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
效期间全部作废,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

五.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1.发生的事由不同。
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决定的事实;中断的
法定事由为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事实。
2.发生的时间不同
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届满前的最后 6 个月内;中断可发生于时
效期间内的任何时间。
3.法律效果不同
中止的法律效果为不将中止事由发生的时间计入时效期间,中止事
由发生前后经过的时效期间合并计算为总的时效期间;而中断的法
律效果为于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作废,重新
开始计算时效期间。

六.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
间确有法律规定之外的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完
成的诉讼时效期间。

七.除斥期间( 99 综,97 综,95 综,92 专):又称为预定期间


或不变期间,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
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
事权利的消灭。

第十章 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1.物权:是由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所享有的支配权利。换言之,
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
权利。
2.物权的特征
(1)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2)物权的内容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
(3)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4)物权的标的是物。
(5)对物权尤其是所有权来说,法律上并无期限限制。
(6)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① 物权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权的标的物不管辗转流入什么人的手中,
物权人都可以依法向物的不法占有人索取,请求其返还原物。
② 物权的优先效力(99 专):是指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
先于债权;同一物之上有数个物权并存时,先设立的物权优先于后
设立的物权。
(7)物权的保护方法主要是物上请求权的方法。
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或有被妨害的危险时,物
权人为恢复其对权利的控制状态,具有请求他人返还原物、排除妨
碍、恢复原状的权利。

二.物权与债权的关系(95 专)
1.物权与债权的联系(92 专)
(1)物权是和债权相对应的一种民事权利,它们共同组成民法中最
基本的权利形式。
(2)民法关于物权和债权的规定构成了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3)物权和债权构成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财产权利。
2.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1)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是绝对权
和对世权;债权的主体是特定的,是相对权和对人权。
(2)物权的内容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债权的内
容是请求人依照债的规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3)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债权特别是合同债权,主要由当事
人自由确定。
(4)物权的标的是物;债权直接指向的是行为,而间接涉及到物。
(5)对物权尤其是所有权来说,法律上并无期限限制;债权都是有
期限限制的权利。
(6)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同一物上设立的各个债权都具
有平等的效力。
(7)物权的保护方法主要是物上请求权的方法;债权的保护方法一
般采取损害赔偿的方式。

三.物权的种类
1.所有权与他物权
他物权:是指所有物以外的物权,它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权人发
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他物权人对物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支配
权。
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用益物权(06 复,01 综):是指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
权,包括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等。
① 地上权(98 专):是指以建造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或种植林木,
并取得所有权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② 地役权(04 专,98 专,96 专):是指为了自己使用、经营土地
的便利而通过订立合同使用他人土地的一种物权。
③ 永佃权:是指支付佃租而在他人土地上永久进行耕作或畜牧的权
利。
(2)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
的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3.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四.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2000 综,05 保)
1.用益物权以追求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标的物必须有使用价值。
担保物权以标的物的价值和优先受偿为内容,故标的物必须具有交
换价值。
2.用益物权往往有明确的存续期间,通常是根据合同确定的。担保
物权以债权的存在为前提,担保物权实现时,该权利即归于消灭。
3.用益物权客体的价值形态如果发生变化,就会对用益物权人的使
用收益权产生直接影响。担保物权客体的价值形态发生变化,并不影
响担保物权的存在。

五.物权法的基本原则(05 综,2000 专)
1.物权法定主义(06 综)
(1)物权必须由法律设定,不得由当事人随意创设。
(2)物权的内容由法律规定,而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加以设定。
(3)物权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而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加以协
定。
(4)物权的公示方法必须法定,不得由当事人随意确定。
2.一物一权原则
(1)物权的客体仅为独立的特定的物。
(2)一个所有权的客体仅为一个独立物。
(3)一物的某一部分不能成立单个的所有权。
3.公示原则
公示: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公示
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以避免第三
人遭受损害并保护交易安全。
4.公信原则(03 专)
公信:是指一旦当事人变更物权时,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了公示,
则即使依公示方法表示出来的物权不存在或者存在瑕疵,但对于信
赖该物权的存在并已从事了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认其具有与
真实的物权存在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保护交易安全。

第十一章 财产所有权

一.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
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财产所有权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
(2)财产所有权具有权利主体上的特定性和义务主体上的不特定性。
(3)财产所有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4)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有体物、特定物和独立物。

二.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1.占有权:占有是主体对于物基于占有的意思进行控制的事实状态,
占有权是主体对于物加以实际管理或控制的权利。
(1)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不
应当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2)恶意占有:是指占有人明知其无占有的权利或对其有无物权占
有的权利有怀疑。
2.使用权:使用,是指民事主体按照财产的性能对其加以利用,以
满足生产或生活的某种需要。使用权是指为了对财产有效地利用或从
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而利用财产的权利。
3.收益权:收益,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基于财产而产生
的物质利益;收益权,是指从财产上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权利。在
民法上收益主要是指孳息。
4.处分权:是所有人对财产进行消费和转让的权利,还包括以其他
方式决定财产命运,即法律上的归属的权利。处分权决定了财产的归
属,它是所有权区别于他物权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04 复)/移转方式(05 复)
1.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
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1)劳动生产
(2)收益
(3)添附:是指民事主体把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成果合并在一
起,从而形成另一种新形态的财产。如果要恢复原状在事实上不可能
或者在经济上不合理,在此情况下,则要确认该新财产的归属问题。
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种方式。
(4)没收
(5)遗失物(92 综):是指他人不慎丢失的动产。所以,遗失物并
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
而是因所有人和合法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动产。
(6)埋藏物和隐藏物(92 综):是指埋藏和隐藏于他物之中,其
所有权归属不明的动产,此类物应归属于国家所有,在该物上缴国
家以后,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2.继受取得(97 综):又称传来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
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这种方式是以原所有人对该
项财产的所有权作为取得的前提条件的。
(1)买卖合同
(2)赠与、互易
赠与(92 专):是指赠与人自愿将其财产无偿转移给受赠人,受赠
人因此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中转让财产的一方为赠
与人,接受财产的一方为受赠人。
(3)继承遗产
(4)接受遗赠
(5)其他合法原因

四.善意取得制度(99 综)
1.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
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
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
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
2.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92 专)
(1)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
(2)取得的财产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
(3)受让人必须通过交换而取得财产
3.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1)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后果是所有权的移转。让与人向受让人交
付了财产,从受让人实际占有该财产时起,受让人就成为财产的合
法所有人,而原所有人的权利归于消灭。
(2)让与人转让财产获得的非法所得,应作为不当得利返还给原所
有人。如果返还不当得利仍不足以补偿原所有人的损失,则原所有人
有权基于侵权行为,请求让与人赔偿损失以弥补不足部分。如果不法
让与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让与财产,其超出财产价值部分之所得,
也应返还给原所有人。

五.交付的概念和法律后果(93 专)
1.交付:是指将物或所有权凭证移转给他人占有的行为。交付包括
实际交付与观念交付两种。
2.交付的法律后果
(1)由于在交付之前,当事人之间存在着移转所有权的协议,因而
财产一经交付,便发生移转所有权的效果。
(2)因交付而发生所有权的移转,要求交付行为完全符合合同的约
定,否则,不能视为已经交付,不导致所有权移转。接受标的物的一
方可一要求对方继续按合同规定履行交付义务或追究其违约责任。
(3)财产已经交付,但是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有条件的,
在所附条件未成就前,财产所有权也不转移。
六.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02 综)
1.请求确认所有权,就是指因所有权归属不清而发生争议时,当事
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
2.请求返还原物,是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时,可依
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不法占有人承担
返还原物的责任。
3.请求排除妨害,是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损害和其所有权的行
使遭受妨害时,可以依法请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请求人民法
院责令侵害人排除妨害。
4.请求停止侵害,是指所有人在其财产直接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
有权要求不法侵害人停止正在进行的侵害,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
害人停止侵害。
5.请求恢复原状,是指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侵害遭到损坏时,
如果能够修理,则所有人有权要求加害人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来的
状态。
6.赔偿损失,是指所有人的财产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致使财产损
坏不能修复,或者原物已经灭失,不能返还的,所有人可以请求不
法行为人赔偿财产损失,亦可要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赔偿损失。

第十二章 财产共有

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1.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
享有所有权,换言之,是指多个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权。共
有的主体称为共有人,客体称为共有财产和共有物。各共有人之间因
财产共有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称为共有关系。
2.共有的法律特征
(1)共有的主体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
(2)共有的客体即共有物是特定的,它可以是独立物,也可以是集
合物。
(3)在内容方面,共有人对共有物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权利并承担
义务,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二.按份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1.按份共有:又称分别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
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2.按份共有的特征:共有人在共有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
务,是以其在共有财产中的一定份额为依据。

三.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1.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根据某种共同
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
关系。
2.共同共有的特征
(1)共同共有根据共同关系而产生,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2)在共同共有中,共有财产不分份额。
(3)在共同共有中,各共有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第十四章 相邻关系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相邻关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
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
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相邻权(93 综,96 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
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相邻一方
有权要求他方提供必要的便利或接受一定的限制的权利。
3.相邻关系的特点
(1)相邻关系的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2)相邻关系是因为主体所有或使用的不动产相邻而发生的。
(3)相邻关系的内容基本上是相邻一方有权要求他方提供必要的便
利,他方应给予必要的方便。
(4)相邻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所体现的利益。

二.相邻关系的种类
1.因土地、山岭、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或所有而产生的相邻
关系。
2.因宅基地的使用而产生的相邻关系。
3.因用水、排水产生的相邻关系。
4.因修理施工、防险发生的相邻关系。
5.因排污产生的相邻关系。
6.因通风、采光而产生的相邻关系。

三.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1.兼顾各方的利益,互谅互让、互助团结。
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公平合理。

第十五章 用益物权

一.典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典权(91 专):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不动产,并
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2.典权的法律特征
(1)典权是他物权,且属于不动产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典权的内容
侧重于典权人的占有、使用、收益诸权能。
(2)典权在设立时,典权人应向出典人支付典价。
(3)典权是有期限的他物权,期限届满后出典人享有以支付原典价
向典权人要求回赎典物以消灭典权的权利。

二.典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典权人的权利
(1)占有、使用典物并进行收益的权利。
(2)转典权:即典权人依法将典物再典与第三人的权利,其转典之
典价不应超过原典价,转典期应不超过原典期,转典后典权人与出
典人仍保持原有关系,典权人对典物因转典而受的损害应对出典人
负赔偿责任。
(3)留买权:即典权人在出典人出卖典物时,在同等条件下,有优
先于一般购买人而先行购买的权利,但是典权人享有的此项权利不
能对抗享有法定优先购买权之人。
(4)典权人为增加典物的利用价值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有权要求出
典人偿还。
2.典权人的义务
(1)按合同的规定支付典价。
(2)在典权存续期间妥善地保管典物。
(3)在典期届满时,出典人要求回赎时负有返还典物的义务。

三.出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1.出典人的权利
(1)对典物的所有权。
(2)在典物上可以设立抵押权,以不损害典权人的利益为限。
(3)收取典价。
(4)典期届满时的回赎权。
回赎权:是指出典人在典期届满时享有的要求偿付原典价并支付其
他合理的费用和利息,赎回典物消灭典权关系的权利。
2.出典人的义务
(1)依合同转移典物的占有的义务
(2)对典物应负瑕疵担保责任。
(3)回赎典物时向典权人支付必要费用的义务。

第十六章 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91 综)
1.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的实现和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
权。主要类型有三种: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2.担保物权的特征
(1)从属于债务关系,是从属性的他物权。
(2)具有附条件性,通常情况下是静止的,特定条件成立后才行使。
(3)具有变价性和优先受偿性。
(4)具有物上代位性。即担保物权的标的物转化价值形态的时候,
担保物权就以变形物为客体。

二.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
1.抵押权(95 专):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移转占
有而提供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担保
的财产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2.抵押权的特征(03 综)
(1)抵押权是一种物权。
(2)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
(3)抵押权是不移转标的物占有的担保物权。
(4)抵押权是以抵押财产的变价而优先受偿的权利。
3.抵押权的物权属性(04 专)
(1)抵押权具有支配性。抵押权人对抵押人提供抵押的特定财产享
有支配权。
(2)抵押权具有追及性。即使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所有权,抵押权
也不因此而受到影响。
(3)抵押权具有物上代位性。如果在抵押期间,抵押物发生毁损灭
失,抵押物将发生物上代位,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变价后的价
值。
(4)抵押权具有优先效力。当抵押权与普通债权并存时,抵押权人
要优先于普通债权人而受偿。如果同一物上设立了数个抵押权,则先
设定的抵押权要优先于后设定的抵押权。
(5)抵押权具有排他性、对世性。在抵押财产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
抵押权人可以基于抵押请求除去妨害。

三.抵押财产的范围
1.抵押财产必须是某项特定的财产,或者该财产具有特定的范围。
2.由于抵押权的实现要将抵押物拍卖、变卖,因此抵押物必须是可
以转让的物。
3.抵押权必须能以登记或者其他的方式予以公示。
4.我国担保法规定的禁止抵押的财产: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
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四.抵押权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抵押人的权利
(1)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占有权。
(2)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处分权。
( 3 ) 抵 押 人 对 抵 押 物 设 定 多 项 抵 押 的 权 利
(4)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出租权。
2.抵押人的义务
(1)妥善保管好抵押物。
(2)转让抵押物时应该遵循诚信原则。
3.抵押权人的权利
(1)支配抵押物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
扣押时的孳息收取权。
(3)优先受偿权
4。.抵押权人的义务:在实现抵押权时严格依据法定和约定的方式
及程序,不得损害抵押人和其他人的利益。

五.抵押权的实现
1.抵押权的实现:是指抵押物所担保的债权已到清偿期而债务人未
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通过行使抵押权,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
受偿。
2.抵押权的实现条件
(1)必须债务人的债务已到清偿期。
(2)债务人未履行债务。
(3)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抵押。
3.抵押权的实现方式
(1)以抵押物折价。
(2)抵押物的拍卖。
(3)抵押物的变卖。

六.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和特征
1.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达成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
度内,以抵押物对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2.最高额抵押的特征
(1)最高额抵押是为将来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2)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特定性。
(3)最高额抵押的债权具有最高限额。
(4)最高额抵押是对一定期限内连续发生的债作担保。
(5)由于最高额抵押是一种特殊的抵押,因此,当事人在抵押合同
中对此应作特别的约定。

七.质权的概念和特征
1.质权(04 综,95 专):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
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
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而优先受偿。
质押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2.质权的特征
(1)质权的标的物是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
(2)质权的设定必须移转占有,以一些特殊的财产作质物时,还必
须办理登记手续。
(3)质权在公示方法上,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和知识产权中的财
产权出质的,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一般动产和其他权利
出质以占有移转为公示方法。
(4)质权人因质物移转占有,可直接对质物行使占有权,亦有权收
取质物所生的孳息。

八.动产质权
1.动产质权(02 专):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转债权人
占有以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
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动产质权是
质权的最典型形式。
2.动产质权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质权人的权利
① 对质物的占有和留置权。
② 收取质物的孳息。
③ 质物转质权。
转质:是指质权人在债务存续中,为了对自己的债务提供担保而将
物移转占有给第三人,从而在该质物上设定了新的质权的情况。转
质包括承诺转质和责任转质两种情况。
④ 预先拍卖和变卖质物权。
⑤ 优先受偿权。
(2)质权人的义务
① 妥善保管质物。
② 质权人质物履行期届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
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物。
(3)出质人的权利
① 享有对质物的所有权。
② 有权处分其已经出质的财产,但不应当影响原有的质权。
③ 可以与质权人在在合同中特别规定,由出质人继续享有对质物的
收益权。
④ 可以提前清偿,消灭债务和质权。
(4)出质人的义务
① 将质物的占有权转移给质权人。
② 不得妨害质权人享有并行使对质物的权利。
九.权利质权(01 专)
1.权利质权(02 专):是指以可转让的权利为标的物的质权。可用
作质押的权利包括有价证券、股份、股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
财产权。凡是在权利质权中未有特殊规定的,均可以使用动产质权的
规定。
2.各种权利质权的成立要件
(1)有价证券的质权:除有书面质押合同外,还须交付权利凭证,
质权自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
(2)股份的质权:质权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3)股票的质权:除有书面质押合同外,还须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
出质登记,质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4)知识产权的质权:除有书面质押合同外,还应向有关的管理部
门办理登记,质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十.留置权的概念、特征和成立条件
1.留置权: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
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留置财
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2.留置权的特征
(1)留置权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
(2)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
(3)留置权两次发生效力,即留置标的物,变价并优先受偿。
(4)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
(5)留置权具有从属性
3.留置权的成立条件
(1)债权人必须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这是留置权发生的前提。
(2)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有牵连关系。
(3)债权须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
(4)留置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

十一.留置权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1.留置权人的权利
(1)对留置标的物的占有权。
(2)留置物孳息收取权。
(3)必要使用权。
(4)拍卖、变卖权。
(5)优先受偿权。
2.留置权人的义务
(1)妥善保管留置物。
(2)不得擅自使用和利用留置物,不得为获取收益而使用留置物,
更不得非法处分留置物。
(3)因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等原因而导致留置权消灭,留置权人应当
及时返还留置物。
3.债务人的权利:债务人并不丧失对留置物的所有权,仍然可以处
分留置物,但留置权并不因此受到影响。
4,债务人的义务
(1)在留置权发生后,不得干扰、阻碍留置权人行使留置权。
(2)应偿付因留置权而支出的必要的费用。

十二.抵押权与质押的区别(97 综,96 专,95 专)


1.标的物不同。抵押权的标的物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质权的
标的物是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
2.对标的物移转占有的要求不同。抵押权的设定并不要求移转抵押
物的占有;而质权的设定则必须移转占有。
3.公示方式不同。抵押权设定的公示方式应采用登记方法;质权设
定的公示方式一般以占有移转为公示方法。
4.担保物权人享有的权利不同。抵押权人不能对标的物直接行使占
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质权人因质物移转占有,可直接对质物行使
占有权,亦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

十三.质权与留置权的区别(98 专)
1.质权是意定担保物权,适用广泛;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仅适
用于法定情形。
2.质权的标的物为动产和权利;留置权的标的物为动产。
3.质权在其担保的债权到期未获清偿时即可实现,留置权实现时必
须先确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

十四.抵押权与留置权的区别(95 综)
1.抵押权是意定担保物权,适用广泛;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仅
适用于法定情形。
2.抵押权的设定不要求转移标的物的占有,留置权的设定以占有标
的物为前提。
3.抵押权的标的物为动产和不动产,留置权的标的物为动产。
4.抵押权在其担保的债权到期未获清偿时即可实现,留置权实现时
必须先确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

第十七章 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
1.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
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债的特征
(1)债反映财产流转关系。
(2)债的主体双方只能是特定的。
(3)债以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为客体。
(4)债须通过债务人的特定行为才能实现其目的。
(5)债的发生具有任意性、多样性。
(6)债具有平等性和相容性。

二.债的要素
1.债的主体:即债的当事人,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
2.债的内容:为债的主体双方间的权利与义务,即债权人享有的权
利和债务人负担的义务。
3.债的客体:是指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债的客体为债务人应
为的特定行为即给付。

三.债的发生原因
1.基于合同而发生,这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债的发生原因。
2.基于无因管理而发生。
3.基于不当得利而发生。
4.基于侵权行为而发生。
5.基于其他原因而发生。如拾得遗失物,遗赠,缔约过失等。

四.债的分类
1.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2.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1)按份之债:是指债的一方当事人为多数,且多数人一方的当事
人各自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利或者分担义务的债。
(2)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当事人一方为多数,且多数人一方的各当
事人都有权请求对方履行全部债务或者都负有向对方履行全部债务
的义务,全部债权债务关系因债务的一次性的全部履行而消灭的债。
3.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4.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5.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

第十八章 债的履行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和特征
1.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履行其义
务。债的履行是债的最主要的效力。
2.债的履行的特征
(1)债的履行是债务人所为的特定行为。
(2)债的履行是债务人履行其全部义务的行为。
(3)债的履行要求债权人予以协助。
(4)债的履行是债消灭的主要原因。
二.债的履行的分类
1.完全正确的履行:又称为债的适当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的
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2.不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虽有履行行为,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的
约定或法律规定。常见的有迟延履行、加害履行和受领迟延三种不适
当履行债的形态。
(1)履行迟延:是指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能履行债务而
未履行债务。
(2)加害履行:又称为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的履行有瑕疵且因此
瑕疵而致债权人受履行利益以外的损害的情形。其构成条件是:
① 须债务人有履行行为。
② 须债务人的履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即有瑕疵。
③ 须因债务人的瑕疵履行而造成债权人遭受履行利益以外的损失。
④ 须债务人有过错。
(3)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未及时接受债务人的适当给付。
3.债的不履行:是指债务人根本就没有履行债务,包括履行不能和
拒绝履行两种情形。
(1)履行不能:是指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依其情况可分为原始
不能与嗣后不能、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全部不能与一部不能、永久不
能与一时不能等。
(2)拒绝履行: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而拒不履行义务的违法行为。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02 综,2000 综):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
在无先后履行顺序时,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可拒绝履行
自己的债务之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存在基础在于双务合同的牵连性,
也是诚实信用原则所要求的。
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1)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3.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守约的一方在拒
绝履行自己的债务时,还有权依法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四.不安抗辩权(01 专)
1.不安抗辩权(95 专):是指先给付义务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
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或者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
况时,可中止自己的履行;后给付义务人接收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后,
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先给付义
务人可以解除合同。
2.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
危险。
3.不安抗辩权的效力
(1)先给付义务人中止履行。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
时,应当恢复履行。
(2)先给付义务人解除合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
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五.先履行抗辩权
1.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
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
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2.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至于该顺序是当事人约定的,还
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在所不问。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债的本旨。
3.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先履行抗辩权产生后履行一方可一时中止
履行自己债务的效力。

第十九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

一.债的保全:也称为责任财产的保全、债的一般担保,是债权人为
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危害其债权,对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
人所采取的保护债权的法律措施,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
1.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了保全其债权,而于债务人怠于行
使自己的权利而害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得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
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简言之,债权人的代位权就是债权人代债务
人之位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2.债权人代位权成立的要件(02 专)
(1)须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权利并怠于行使其权利。
(2)须债务人履行债务迟延,即债务人于履行债务的期限届满而未
履行债务。
(3)须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即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害及债权,
使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3.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1)对于债务人的效力: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
人。
(2)对于第三人的效力:第三人对于债务人所有的于代位权行使前
发生的抗辩,均得以之对抗债权人。
(3)对于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不能优先受偿,非经债务人同意也
不能直接以代受领的财产受偿。债权人因行使代位权所付出的费用,
得请求债务人偿还,并得就此费用的偿还请求对第三人的给付物成
立留置权。

三.债权人的撤销权(01 综,2000 综)
1.债权人撤销权:又称废罢诉权,是指当债务人所为的减少其财产
的行为危害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债权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该
行为的权利。
2.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条件
(1)客观要件。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
行为。
① 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
② 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
③ 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
(2)主观要件。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
主观上有恶意。
① 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为恶意,债权人撤销权才成立,受益
人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
② 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
3.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1)对于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一经被撤销,视为自始无效。
(2)对于受益人:已受领债务人的财产的,应当返还之。原物不能
返还的,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的,得向
债务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3)对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得请求受益人将所得利益返
还给债务人,也得请求直接返还给自己,但是不得从受领的给付物
中优先受偿。

四.债的担保:是指法律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而特别规定
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保障债务人履行义务,债权人实
现权利的制度。债的担保一般具有平等性、自愿性和从属性的特点。

五.保证
1.保证(01 专):作为债的担保的保证,是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
人作保证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的制度。
2.保证的特征
(1)保证具有从属性。
(2)保证具有独立性。
(3)保证具有无偿性。
(4)保证具有补充性。
(5)保证具有单务性。
3.保证的方式
(1)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负补充责任的保
证。一般保证是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的保证方式。
(2)连带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负
连带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保证人的责任重于一般保证保证人的
责任,不论债务人能否履行债务,只要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就有义
务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并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4.保证人的权利
(1)主债务人享有的抗辩权。
(2)一般债务人应享有的权利。
(3)一般保证的保证人特别享有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又称检索抗辩权,是指保证人于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
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前,对于债权人得拒绝清偿保证债务的权
利。连带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六.定金(01 专):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为确保合同的履行,
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支付给另一方的一定款项。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
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
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二十章 债的移转和消灭

一.债的移转的概念和特征
1.债的移转:是指在债的内容与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债的主体
发生变更。债的移转包括三种情形,即债权让与,债务承担和债的概
括承受。
2.债的移转的特征
(1)债的移转为债的主体的变更。
(2)债的移转不改变债的内容和客体。
(3)债的移转是以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
(4)债的移转保持债的同一性。
3,债的移转原因
(1)法律行为。
(2)法律的直接规定。
(3)法院的裁决。

二.债权让与
1.债权让与(05 专):即债权移转,也就是债的主体变更,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的债权由第三人承受,
即第三人参与债的关系成为新的债权人。狭义的债权让与是指基于法
律行为而发生的债权移转,而不包括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债
权移转。
2.债权让与的要件
(1)须当事人之间达成合意。
(2)须有有效债权的存在。
(3)须所让与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4)须通知债务人。
3,债权让与的效力
(1)债权让与的内部效力
① 债权及其从权利转让于受让人。
② 让与人应使受让人能够完全行使债权。
③ 让与人对让与的债权负瑕疵担保责任。
(2)债权让与的对外效力
① 债务人应向受让人履行债务。
② 债务人对原债权人的抗辩权得向受让人为之。
③ 债务人得主张以其债权与让与的债权抵销。

三.债务承担
1.债务承担:亦即债务移转,指的是债务主体的变更,即在维护债
的内容的同一性的前提下,原债务人的债务移转于新债务人承担。
2.债务承担的要件
(1)须有以债务承担为目的的有效合同。
(2)须有有效债务的存在。
(3)须所移转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4)须经债权人的同意。
3.债务承担的效力
(1)债务全部移转的,承担人取代原债务人的地位而成为新债务人。
(2)新债务人取得原债务人基于债权债务关系所享有的抗辩权。
(3)从属于主债务的从债务一并移转于承担人承担。

四.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权债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债的概括承受,
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合同的承受,一是企业的合并。

五.债的消灭
1.债的消灭:又称为债的终止,是指债的关系当事人双方间的权利
义务于客观上已不复存在。
2.债的消灭原因的分类
(1)基于债的目的达到而消灭。
(2)基于债的目的不能达到而消灭。
(3)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消灭。
(4)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六.债的具体消灭原因
1.清偿。
2.抵销(06 复):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同种类的给付,将两
项债务相互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抵销可分为法定抵销与
合意抵销。
(1)抵销的条件
① 须双方互负有债务,互享有债权。
② 须双方债务的给付为同一种类。
③ 须双方的债务均届清偿期。
④ 须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的债务。
(2)抵销的效力
① 双方的债权债务于抵销数额内消灭。
② 因抵销双方债务的消灭是绝对消灭。
③ 抵销的意思表示溯及于得为抵销时发生消灭债的效力。
3.提存(02 综):是指债务人于债务已届履行期时,将无法给付
的标的物交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合同法规定的提存的理由
包括: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
未确定继承人或者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法律规
定的其他情形。
(1)提存的条件
① 须有可以提存的合法原因。
② 须经法定程序。
③ 提存的主体与客体适当。
(2)提存的效力
① 在债务人和债权人间的效力:提存后,债因提存当然消灭,债务
人不再负清偿责任。提存物的所有权如果债务人给付后一样移转于
债权人,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也一并移转于债权人,标的物的
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② 在提存人与提存机关间的效力:于提存成立后,提存机关有保管
提存物的义务。提存人在发现提存错误或提存原因消灭时,得撤销
提存行为,并取回提存物。但是在提存有效成立期间,提存人不得
取回提存物,也不负担提存物的保管费用。
③ 在提存机关与债权人间的效力: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
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
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4.债务免除。
5.双方协议。
6.解除合同。
7.债务更新:又称为债务更改,债务更替,是指当事人双方以成立
新债务而使旧债务消灭的法律行为。
8.混同:是指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而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
广义的混同,包括权利与权利的混同,义务与义务的混同,权利与
义务的混同。狭义上的混同即权利与义务的混同。

第二十一章 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
民事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2.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
法律行为。
(2)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
(3)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4)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协议,但是不同于合同书。

二.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及突破(03 专)
1.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
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与合同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
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也不应承担合同的义务和责任;
非依法律或合同规定,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2.合同相对性原理的内容
(1)主体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
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
讼。
(2)内容的相对性。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外,只有合同当事人
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合同当
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3)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即合
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
同当事人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3.合同相对性原理的突破
(1)债权人的代位权。
(2)债权人的撤销权。

三.合同的分类
1.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2.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4.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1)诺成合同(92 综):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
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的合同,即“一诺即成”的合同。此种合同的特
点在于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
(2)实践合同(92 综):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
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在这种合同中,仅凭双方当事人的意
思表示一致,还不能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还必须有一方实际
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能产生法律效果。
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6.主合同与从合同。

第二十二章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成立的概念和要件
1.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由此
可见,合同本质上是一种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各方当事人的意
思表示一致。
2.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
(1)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
(2)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标志。
(3)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这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
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二.合同生效的概念和要件
1.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依法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拘
束力。
2.合同生效的要件
(1)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不违反公序良俗。
(4)合同的形式符合法律的规定。

三.要约
1.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
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人称为要约人,
接受要约的人则称为受要约人、相对人和承诺人。
2.要约的构成要件
(1)要约是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3)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3.要约失效的原因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四.要约邀请
1.要约邀请:又称为引诱要约,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
表示。我国合同法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
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2.拍卖:是指拍卖人在众多的报价中,选择报价最高者与其订立合
同的一种特殊买卖方式。拍卖前一般要刊登或发出拍卖公告,在拍卖
当时对拍卖物进行宣传和介绍。
3.招标(97 综):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采取招标公告的形
式向不特定人发出的、以吸引和邀请相对方发出要约为目的的意思表
示。招标行为都要发出公告。

五.承诺
1.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换言之,承诺是指受
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约合同的意思表示。
2.承诺的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的方式符合要约的要求。

第二十三章 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一.合同的条款
1.合同条款:当事人依程序订立合同,意思表示一致,便形成合同
条款,构成作为法律行为的合同内容。合同条款固定了当事人各方的
权利义务,成为法律关系意义上的合同的内容。
2.合同的主要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格式条款
1.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
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2.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03 综)
(1)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
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
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2)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中规定合同及其条款无效的情形的,或者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格式条款无效。
(3)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
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
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第二十四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一.合同的变更
1.合同的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
容的变更与合同主体的变更。前者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权利义务
予以改变的现象。后者是指合同关系保持同一性,仅改换债权人或债
务人的现象。
2.合同变更的条件(91 专)
(1)原已存在着合同关系。
(2)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3)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协议或依法律直接规定及法院裁决,有
时依形成权人的意思表示。
(4)须遵守法律要求的方式。

二.合同的解除
1.合同解除(05 综):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
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
消灭的行为,也是一种法律制度。
2.合同解除的特征
(1)合同解除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标的。
(2)合同解除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
(3)合同解除原则上必须有解除行为。
(3)合同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
3.合同解除的条件(99 专,91 专)
(1)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是将原合同加以解
除的协商意志,也就是在双方之间又重新成立了一个合同,其内容
主要是把原来的合同废弃,使基于原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
(2)约定解除的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或在其后另订
的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权产生的条件。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任何会产生解除权的条件。
(3)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
目的,该合同失去积极意义,失去价值,应予以消灭。我国合同法允
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将合同解除。(4)违约行为:包括
迟延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债务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违约行为原则上是债务人违反合同的主给付义务,违反从给付义务
及附随义务一般不得解除合同,但致使合同目的落空时可以解除合
同。
4.合同解除的效力(99 专)
(1)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
(2)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
(3)恢复原状是有溯及力的解除所具有的直接效力,是双方当事人
基于合同发生的债务全部免除的必然结果。
(4)合同解除无溯及力时,解除前的合同关系仍然有效,若双方的
既为履行不等,应发生不当得利返还。
(5)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第二十六章 不当得利之债

一.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
利益,正因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
到法律的保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
是不当得利之债。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受到损失。
3.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

三.不当得利的效力(93 综)
1.不当得利一经成立,当事人之间即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受害人有
权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在受
益人死亡的情况上,可依继承法的规定,由其继承人负返还不当得
利的义务。
2.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
(1)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
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利益已不存在,则不
负返还义务。
(2)受益人为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
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
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是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
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第二十七章 无因管理之债

一.无因管理(04 复):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
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管理他
人事务的人,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为本人。无因管理发生后,
管理人与本人之间便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这就是无因管理之债。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1.为他人管理事务。
2.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
3.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

三.无因管理的效力
1.无因管理的效力,表现在无因管理一经成立,管理人与本人之间
即产生债的关系。管理人有要求本人偿付因管理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和
补偿因管理而遭受的相应损失的权利。无因管理之债中,管理人不仅
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
2.无因管理效力的内容
(1)管理人的义务
① 适当管理义务。
② 通知义务。
③ 报告、计算义务。
(2)管理人的权利
① 要求本人偿还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
② 管理人为本负担必要的债务时,本人应清偿该债务。
③ 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损失时,本人负责赔偿。

第二十八章 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
1.人身权: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合称,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民
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
内容的法定民事权利。
2.人身权的特征
(1)非财产性。
(2)不可转让性。
(3)不可放弃性。
(4)法定性。
(5)绝对性和支配性。

二.人身权的分类
1.人格权(05 综,93 综,96 专):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固有为维
护自身独立人格所必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权利。人格权可分为
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
(1)一般人格权(03 专):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其全部人格利益
享有的总括性的权利。它保护的是概括和决定具体人格权的一般人格
利益。
(2)具体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
利。它以一般人格权为基础。
2.身份权(96 专):是指民事主体以特定身份为客体而享有的维
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权利。民事主体的身份权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
(1)亲权(02 专):是指父母对其未成年子女所行使的权利。该权
利的基础在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这一特定的身份关系。其主要内容包
括: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管教、保护的权利;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
理人,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管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等。
(2)亲属权(02 专):是指民事主体因血缘、收养等关系产生的特
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具体可划分为: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权
利,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权利,兄弟姐妹之
间的权利。
(3)配偶权: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基于
夫妻身份所互享的民事权利。其内容主要包括:同居权、忠诚权、协助
权。

第二十九章 具体人格权

一.隐私权(94 专):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
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隐私权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
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使用权。

二.姓名权(95 专):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其姓名
的权利。姓名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变更权和姓名使
用权。

三.名称权:是指自然人以外的特定团体享有的决定、变更、使用和
转让其名称的权利。名称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决定权、名称变更
权、名称使用权和名称转让权。

四.肖像权(04 专):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
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权和使用权。

五.名誉权(98 专,94 专,91 专):是指民事主体就自己获得的


社会评价受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内
容是就名誉受有利益和排除他人的侵害,主体包括自然人和非自然
人。

六.荣誉权(98 专):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荣誉受有利益并排除
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荣誉权的特点在于:荣誉权非为民事主体所固
有,而是基于国家或者社会团体授予民事主体某种荣誉称号而产生。

第三十章 民事责任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所
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的特征
(1)强制性。民事责任作为法律责任之一,也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具有强制性。
(2)财产性。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非财产责任为辅。
(3)补偿性。是指民事责任以补足民事主体所受损失为限。

二.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
1.按份责任:是民事责任中共同责任的一种,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
者当事人的约定,共同责任人按照特定的份额各自承担责任。
2.连带责任:是民事责任中共同责任的一种,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
者当事人约定,共同责任人不分份额地共同向权利人或者受害人承
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一章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04 综)
1.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方因其违反诚实信
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当事人之间发生先合同义务。
(2)当事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
(3)对方因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而受有损害。
(4)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
3.当事人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行为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二.违约责任(98 综)
1.违约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
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
支付违约金等民事法律后果。
2.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1)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
客观事实。违约行为的发生以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违约行为是构
成违约责任的首要条件。
(2)主观过错:是指合同当事人通过其违约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在法
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状态。
3.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1)严格责任原则:是指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
务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害,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过错责任原则(05 复):是指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
履行合同义务或对他人实施损害行为时,应以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
作为确定民事责任构成的依据。
4.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
(1)不可抗力。
(2)受害人的过错。
(3)免责条款: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排除或者限制其将来可能发
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
5.预期违约(06 综,95 专):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履行期届满之
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第三十二章 侵权的民事责任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依法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的其他致人损害的行为。
2.侵权行为的特征
(1)侵权行为是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物权或者人身权等绝对权的行为。
(3)侵权行为是因过错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二.侵权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对其侵权行为所承担的民法上的责

2.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损害事实。是指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不利后果。
(2)违法行为。是指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
(3)因果关系。是指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
果上的联系。
(4)主观过错。是指合同当事人通过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所表现出来
的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状态。
3.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1)不可抗力。
(2)受害人的过错。
(3)正当防卫。
(4)紧急避险。
(5)受害人的同意。
4.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只要受害人能够证明所受损害是加害
人的行为或者物件所致,即推定加害人存在过错并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3)公平责任原则(99 综,94 综):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对造成
的损害事实均没有过错,而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
状况、支付能力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或者受益人对受害
人所受损失给予补偿。
(4)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加害人对其行为
造成的损害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特殊侵权行为(92 专)
1.特殊侵权行为:是指当事人基于与自己有关的行为、物件、事件或
者其他特别原因致人损害,依照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者民事特
别法的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2.特殊侵权行为的特点
(1)特殊侵权行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或者公平责任。
(2)特殊侵权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
(3)特殊侵权行为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适用倒置原则。
(4)法律对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作出严格规定。
(5)特殊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存在分离现象。
3.特殊侵权行为的种类
(1)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
(2)产品责任。
(3)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
(4)污染环境致人损害。
(5)地面施工致人损害。
(6)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
(7)饲养动物致人损害。
(8)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

四.共同侵权行为( 06 综):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由
于共同的过错致他人合法权益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

第三十三章 民事责任的承担
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和要件
1.民事责任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符合多
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在民法上导致多种责任形式并存和相
互冲突。
2.民事责任竞合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不法行为。
(2)同一不法行为同时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3)数个民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

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第三十四章 继承法

一.继承:是指将死者生前所有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
人所有的法律现象或法律制度。我国继承法将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
嘱继承两种。
1.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继承的
先后顺序,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被继承
人遗产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限制。
2.遗嘱继承:又称为指定继承,是指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被
继承人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遗嘱继承优先
于法定继承。
3.继承人:是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继承法的规定,在法
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中有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公民。
4,遗产:作为继承的标的,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依照继承法规
范转移给他人的财产,是被继承人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的统一体。

二.继承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
法有效的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包括客观和主观上
的两种含义,客观上的继承权即为继承期待权,主观上的继承权即
为继承既得权。
1.继承期待权(02 专):即客观上的继承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
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资格。
2.继承既得权(02 专):即主观上的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
法律关系中实际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具体权利。
3.继承权的丧失(04 专):即继承权的剥夺,是依照法律规定在
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我国继承法规
定,继承权因继承人的以下行为丧失: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
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
重的;伪造、篡改、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三.遗嘱(98 专):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
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及相关事务,并在其死亡后发生效力的
单方法律行为。
1.遗嘱能力(94 专):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依法自由
处分自己财产的资格。在我国,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
的遗嘱无效。
2.公证遗嘱:是指经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
为真实、合法的遗嘱。公证遗嘱优先于书面遗嘱和口头遗嘱。
3.代书遗嘱(04 综,2000 综):又称代笔遗嘱或口授遗嘱,是
由遗嘱人口述遗嘱内容,他人代为书写而制作的遗嘱。代书遗嘱应当
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
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遗嘱人也可按手印代替签名。
4.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以录音形式制作的遗嘱。录音遗嘱应该有
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5.口头遗嘱(06 专):是指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以口头形式制作
的遗嘱。口头遗嘱必须符合两个条件:遗嘱人处于危急情况下,不能
以其它方式设立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
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
无效。
6.共同遗嘱:又称合立遗嘱,是指两个以上遗嘱人设立一份遗嘱,
在遗嘱中处分遗嘱人各自或共同的财产。

四.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1.遗赠(02 综,92 综,98 专):是指公民以遗嘱的方式将个人
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组织或者是法定继承人以
外的其他人,并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2.遗托(99 专):是指遗嘱人在遗嘱中向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附加提出的必须履行某项义务的要求,其本质是遗嘱继承或者遗赠
所附的义务。
3.遗赠扶养协议(95 综,97 专,91 专):是指由遗赠人与扶养
人或集体组织签订的,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义务,在遗赠
人死后按照合同的约定获得遗赠人全部或一部分合法财产的协议。
五.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1.代位继承(96 专):是指在法定继承中,有继承权的被继承人
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并有晚辈直系血亲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
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其应继承份额的法律制度。
2.转继承(01 综,05 专,96 专,92 专):又称转归继承、连续
继承、再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时,继
承人有权将实际接受的遗产归由其法定继承人承受的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
标记的统称。

二.著作权法
1.著作权(98 专):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
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著作权法律
关系得以发生的法律事实构成。著作权是具体的,是就特定作品而产
生的权利。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的内容。
(1)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
的权利,是与著作财产权相对应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
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2)著作财产权:是著作权人基于作品的利用给其带来的财产收益
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
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注释权与整理权。
2.作者: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3.作品(01 专):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
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作品应当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
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1)演绎作品(01 综):又称派生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
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
理人享有,但其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演绎作品的
作者仅对演绎部分享有著作权,对被演绎的作品不享有著作权,并
且无权阻止他人对同一原作进行演绎。
(2)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确认合作作品的条
件是:合作作者之间应有共同创作某一作品的意思表示;在创作过
程中合作作者之间始终贯彻合作创作的意图;每个合作作品所完成
的文学艺术形式,应当达到著作权法所要求的作品的标准。合作作品
的著作权由合作者共同享有。
(3)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
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汇
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
的著作权。
(4)视听作品:又称影视作品,是指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和以类似
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视听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
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
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视听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
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5)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
的作品。其特征是:作者与所在工作机构应具有劳动关系;创作的作
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围;对作品的使用应当属于作者所在单位
的正常工作或业务范围之内。在我国,除法律特殊规定以外,职务作
品的著作权属于事实作者,即自然人作者。
(6)定作作品:又称委托作品,是指受他人委托而创作的作品。定
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定作人和作者通过合同约定。如果合同未明确
约定著作权的归属或双方没有签订合同的,著作权则属于作者。
4.邻接权(04 综,2000 专,97 专,91 专):也称传播者权,
始于 1961 年《罗马公约》。原意是指相邻、相近或者相联系的权利。在
国际上是对表演艺术家、录音制品的制作人和广播电视组织所享有权
利的称谓。其本质是以已有的作品为基础,经过演绎创造而完成的作
品形式所产生的权利。
5.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1)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
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商业性使用其作品的行为。著作权的许
可使用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行为,可以在许可人和被许可人之间产生
权利义务关系。通常表现为许可使用合同。
(2)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作为一项财产权,或者是其中的任
何一项或几项权能,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的转移到另一个民事主体
支配下的行为。其法律后果是,著作权一经转让,出让人便丧失了该
权利。因此,确切地说,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财产权的转让。
6.著作权的限制
(1)著作权的合理使用(91 综):是指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在某些
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也就是行使依法本属于著作权人
有权行使的权利,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
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2)著作权的法定许可:是各国著作权法普遍采用的一项制度,又
称“法定许可证”制度,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
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当向著作权
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各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
制度。
(3)著作权的强制许可: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由著作权主管机关
根据情况,将对已经发表作品进行特殊使用的权利授予申请获得此
项使用权的人,并把授权的依据称为“强制许可证”,故该制度又称
为“强制许可证”制度。

三.专利法
1.专利权(96 专):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对获得专利
权的发明创造所享有的控制、利用和支配权。专利权是一种对世权,
仅就此而言它类似于所有权,但与所有权相比又具有相对性。
2.专利权的主体
(1)发明人/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
献的人。其特征是:发明人/设计人为自然人;发明人/设计人的认定
不受其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发明人/设计人必须是对发明创造的实
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归县的人。
(2)专利申请人:是指有资格就发明创造向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
的人或者是已经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的自然人或法人。
3.专利权的对象
(1)发明
① 发明(01 专):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
出的具有积极意义并表现为技术形式的新的智力成果。
② 发明权(96 专):是指发明人依法对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具有积极意义并表现为技术形式的新的智力成果
所享有的控制、利用和支配权。
(2)实用新型
① 实用新型(02 专):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形状和构造的
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②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基于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形状和构造的
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而享有的一种专利。
(3)外观设计
① 外观设计(02 专):也被称作工业品外观设计,或者简称为工
业设计。它是指关于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富
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它以产品的形状、图案和色彩等为
构成要素,以视觉美感为目的,而不涉及技术功能。
② 外观设计专利(2000 综,98 综):是指基于对产品的形状、图
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而
享有的一种专利。它以产品的形状、图案和色彩等为构成要素,以视
觉美感为目的,而不涉及技术功能。
4.专利申请的原则
(1)优先权原则:是指依照《巴黎公约》,申请人在任一巴黎公约成
员国首次提出正式专利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又在其他巴黎公约成
员国就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可将其首次申请日作
为其后续申请的申请日。这种将后续申请的申请日提前至首次申请的
申请日的权利便是优先权。
(2)单一性原则:狭义的单一性原则是指一件专利申请的内容只能
包含一项发明创造,不能将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发明创造作为一件申
请提出。广义的单一性原则不仅包括上面所说的含义,而且还包括同
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次专利权,不能同时存在两项或两项以
上的专利权。
5.职务发明(05 综):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
6.授予专利的条件
(1)专利的新颖性(03 专):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
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
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
申请文件中。
(2)专利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专利的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
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7.专利权的使用和终止
(1)专利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或者经专利权人授权的人作为一
方许可另一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许可不同于转
让,合同生效后专利权仍然在专利权人手中,被许可人只享有合同
约定范围内的实施权,并不享有完整的专利权。
(2)专利权的终止:是指专利权因期限届满或者其他原因在期限届
满前失去法律效力。专利权终止后,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成为人
类的共同财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3)专利权的无效(99 综):是指已经取得的专利权因不符合专
利法的规定,根据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请求,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核
后被宣告无效。
(4)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是指在法定的特殊条件下,未经专利权
人同意,他人可在履行完毕法定手续后取得实施专利的许可,但仍
应向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实施许可费。这种法定手续通常是报专利局审
核、批准。

四.商标法
1.商标(95 专,94 专):是指能够将一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与其
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并可为视觉所感知的标记。商标具有
认知功能、品质保证功能和广告功能。
2.商号(95 专,94 专):亦称厂商名称、商业字号,是经营者在
营业上表示自己的特征,以区别不同经营者而使用的标记。商号与商
人密不可分,它是商人在经营活动中人格的体现。
3.商标权(98 专):是法律赋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进行支
配的权利。商标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它具有通常意义上的权利的性
质,即它是一种法律对权利人做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以及权利人
要求他人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商标权的内容包
括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
4.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1)注册商标的续展(95 综,2000 专):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
在商标注册有效期届满前后的一定时间内,依法办理一定手续延长
其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制度。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10 年,而且可以无
次数限制地续展下去,从而使商标权成为一种相对的永久权。
(2)注册商标的转让: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依法将因注册商标产生
的商标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注册商标转让后,原注册商标所有人不
再享有该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受让人成为该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享
有商标专用权。
(3)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05 专):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通过签
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同时收取一定的
许可使用费。
5.驰名商标(96 综):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
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在商标法中受到特殊保护。

诉讼法

第一专题 刑诉总论

1、刑事案件中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1)侦查权
即负责对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
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立案侦查。
(2)公诉权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唯一的公诉机关,凡是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
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3)监督权
在刑事案件中,人民检察院通过批准逮捕,对立案侦查活动、审
判活动以及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根据其他法律的规
定,人民检察院还有权对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以
及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实行监督。
2、自诉案件的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包括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包括故意伤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
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侵犯知识产权案;属于刑法分则第
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 3 年以下刑罚的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行为应当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
任的案件。
3、刑事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
诉讼义务的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1)新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列为当事人,提升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2)单位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及单位被害人也是刑事诉讼的新问
题。
根据诉讼参与人是否与案件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诉讼参
与人可以分为两大类,
(1)当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
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
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4、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04 综)
所谓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
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即把法庭
审判的全部过程,除休庭评议案件外,都公之于众。根据我国的法律
规定,我国的审判公开,不仅向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
且向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
向公民公开,是指向中国公民公开,对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一般
是不公开的。根据司法实践,这类人如果要求旁听或采访等,应向我
国主管外事的部门申请,由其和法院协商后批准。
公开审判原则也有例外,以下几类案件不公开审判( 95 综 ,
92 综):
(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
(3)14 岁以上不满 16 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对于 16 岁以上不满 18 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
开审理。
注意,这里“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是指“倾向于不公开”或“最好不
公开”,不是绝对的。
5、法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93 综,91 综)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
6、立案管辖
在诉讼理论上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
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法
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权限
划分。例案管辖所要解决的是哪类刑事案件应由公安司法机关中的哪
一个机关立案受理的问题。
7、审判管辖
刑事诉讼中的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
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
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从诉
讼角度讲,审判管辖所要解决的是某个刑事案件由哪个人民法院作
为第一审进行审判的问题。
8、级别管辖
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具体
讲,是指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
案件上的分工。级别管辖所解决的是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
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问题。
9、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范围(96 综)
(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10、指定管辖
是相对法定管辖而言的。它是指法律授予上级人民法院对某一具
体案件在管辖不明或原来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
有权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或者将案件移送原来没有管辖权的下
级人民法院审判。指定管辖一般适用于两类刑事案件:一类为地区管
辖不明的刑事案件;另一类为由于各种原因,原来有管辖权的法院
不是以或者不能审判的刑事案件。
11、专门管辖
又称特殊管辖,是相对普通管辖讲的。是指各种专门人们法院审
判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她解决的是刑事案件应当由那些专门人民法
院审判的问题。它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各专门法院和普通法院
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第二层含义是指各专门
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12、回避
回避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诉讼制度。是
指法律规定的与案件当事人或者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侦查
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为了避免可能影响公正处理
案件的情况发生,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的一项诉讼制度。有自行回避
和申请回避两种类型。回避适用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
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回避的理由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28 条和 29 条的规定,回避的理由是: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厉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
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6)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审判的有关司法人员以及在一个审判程
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
13、辩护(01 综)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方
的指控而进行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应当减轻或者免
除刑事处罚,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1)辩护是针对控诉产生的一项诉讼活动。
(2)辩护权是近代各国保障司法人权的基石。
(3)辩护职能是现代刑事诉讼必备的三大诉讼职能之一。
(4)为了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保障诉讼中辩护职能的充分发
挥,完善系统的辩护制度已是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的重要
内容。
14、自行辩护
自行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为自己辩护。这种辩护可
以贯穿刑事诉讼的始终,在我国,从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询问或被
采取强制措施只是去指导审判阶段的被告人最后陈述,犯罪嫌疑人
和被告人都可以提出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以及减轻免除自己刑事
责任的主张和理由。
15、委托辩护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法律允许的人,为自己提出无罪、
罪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的意见,代为反驳指控,以维护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委托辩护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一
项重要内容。
16、指定辩护(98 综)
指定辩护是指遇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时,有关司法机关为没
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为其进行辩护,以
维护其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以下案件(94 综):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2)被告是未成年人未委托辩护人的。
(3)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可以指定辩护人的情况:
《刑诉解释》第三十七条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一)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二)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三)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为其承担辩护
律师费用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
(五)具有外国国籍的;
(六)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七)人民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案件证据材料可能影响正确
定罪量刑的。
17、辩护人
辩护人是指刑事案件中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有关司法
机关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32 条的规定,我国辩护人的范围是相当
广泛的,主要包括: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下列几种人不能担任辩护人(97 综):
(1)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
刑的人。
(2)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人。
(3)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者被拘留、
逮捕的人。
(4)因行政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依行政拘留或者劳动教养的人。
18、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1)辩护人独立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辩护人独立于侦控方。
(3)辩护人独立于审判机关。
(4)辩护人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19、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1)独立辩护权
辩护人依法履行职责,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其独立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独立于侦控方,独立于审判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
个人,其辩护言论不受追究。
(2)阅卷权
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鉴定性材料。
(3)会见通信权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同在压的犯罪
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4)调查取证权
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
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
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5)获得适当开庭通知的权利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后,至迟在开庭 3 日前将通知书送达辩护人。
(6)参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的权利
(7)司法文书获取权和控告权
(8)拒绝辩护权
辩护人认为被告人隐瞒事实的,有权拒绝辩护。
20、辩护人的义务
(1)忠于职守的义务。
(2)保守秘密的义务。
(3)证据方面的义务。
(4)遵守法庭规则的义务。
(5)辩护人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
21、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时的工作内容
此时律师是否是辩护人,其地位还有待明确,工作包括:
(1)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2)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3)受委托的律师还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
22、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
(1)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鉴定性材料。
(2)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3)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
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
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23、辩护律师在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的权利
(1)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
(2)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3)作为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还有一系列诉讼权利。
24、法律援助
是指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由
国家支付律师费等方式,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最早产生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认为是实行公平审判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
世界上已有 140 多个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
目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对象为:
(1)盲、聋、哑人。
(2)未成年人。
(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4)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5)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为其承担辩护律
师费用的。
(6)共同犯罪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而该被告没有委托的。
(7)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8)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9)人民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案件证据材料有问题可能影响
法院的正确定罪量刑的。
25、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
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
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活动,
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种类有:
(1)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
(2)自诉案件自诉人的代理。
(3)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
26、原始证据(94 综,92 综)
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未经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即“第一手
材料”。
(1)证人亲眼所见、提到的事实提供的证言。
(2)被害人对自己受害经过的陈述。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罪行的供认和辩解。
(4)文件的原本。
(5)物证的原物。
27、传来证据(94 综,92 综)
是指经过中间环节辗转得来的,非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即“第二手材料”。主要包括:
(1)文件的副本。
(2)鉴定结论。
(3)勘验、检验的笔录。
(4)物证的照片。
28、言词证据
也叫做人证,指以人的意识对案情作出精神上的反映而形成的
证据,通过人的陈述以语言形式表现。
言词证据通过法庭调查、勘验、检查、鉴定获得,主要包括:
(1)被害人陈述。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3)证人证言。
(4)勘验、检查报告。
(5)鉴定结论。
29、实物证据
也叫做物证,以各种事物的特性、存在的状态和变化,以及各种
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的,以物理状态、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凡是以
实物形态、特性,以其记载的内容表现出来的证据。
实物证据大多是在勘验、检查中发现和收取的,并以扣押的方法
加以妥善保管或者封存在一定的处所。
(1)犯罪工具。
(2)赃物。
(3)有犯罪痕迹的物品。
(4)对案情有证明意义的书面文件。
30、物证
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凡是对查明案件事实
有意义的一切物品和痕迹,都是物证。物证是以其外部形状、物质特
性、存在的情形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最常见的物证有以下几种:
(1)犯罪使用的工具。
(2)犯罪遗留下来的物质痕迹。
(3)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
(4)犯罪现场留下的物品。
(5)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
31、书证
是指用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书面材料。凡是对证明案件事实有意义的具有思想内容的一切书面材
料,都是书证。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物证的照片、录像,只有经与原
件、原物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真实的,才具有与原件、原物同等
的证明力。
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拍摄物证的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
据录音时,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提供证据的副本、复制件及照片、音
像制品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处的说
明,并由制作人签名或者盖章。
32、证人资格(97 综)
也就是证人的范围,是指哪些人能够作为证人,哪些人不能作
为证人的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48 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
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
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
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4)由于证人是以知道案件情况为特征的,具有不可代替性,因而
决定了证人在刑事诉讼中占有优先地位。
(5)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
(6)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
33、直接证据
是指能够独立的用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凡时直接证明犯
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证据,就叫
做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反映。只要有一个直接
证据经过查证属实后,就可以对案件主要事实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
结论。
34、间接证据
也叫情况证据。是指这种证据不能独立地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
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种情况,证明和案件主要事实有关联
的一些事实情节,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
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
或否定的结论。
35、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的要求,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对
案件中某种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以后做出的书面结论。鉴定结论又叫
鉴定人意见,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法医鉴定
(2)司法精神病鉴定
(3)痕迹鉴定
(4)化学鉴定
(5)会计鉴定
(6)文件书法鉴定
(7)其他鉴定。
36、视听资料
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
资料,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种证据。
(1)视听资料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2)视听资料具有信息量大、全方位的直观性。
(3)视听资料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37、证据保全
是指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使证据具有法律上的证明力,对已经收集到的证据材料,通
过法定的保全方法,使之稳定化、定型化,保持其原样、原意、长期不
变。
(1)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主
要用笔录和录音的方法保全。
(2)般物证,开列清单,随案件一并移送。
(3)于各种痕迹的技术处理保全。
38、证明对象
需要证明的对象:
《刑诉解释》第五十二条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因果关系)
(四)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主观方面)
(五)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客观方面)
(六)被告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同案犯)
(七)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定从重、从轻、
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影响定罪量刑情节)
(八)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
不需要证明的:
(1)众所周知的事实。
(2)生效判决的事实。
(3)业务上的特殊规定。
39、证据审查
对每个证据逐一的进行审查核实,并在这个基础上把案内全部
证据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比较研究,以确定每个证据有无证明力
和证明力大小,并对整个案件事实做出合乎实际的结论。主要有两方
面的内容,即审查(查证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和判断(确定证据的
判断力)。
判断注意:
(1)证据来源是否可靠。
(2)证据的具体内容是否真实。
(3)各证据之间的联系。
(4)审查证据是否充分。
40、拘传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是强制措施体系中最
轻的一种,一次拘传最长时间不超过 12 小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案件情况都有权决定适用。
41、取保候审
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责令未被羁押的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不逃
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有两种形式,即
保证金担保和担保人担保。取保候审的期限为 12 个月,由公安机关
执行。
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危害社会
危险性的
(3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
育自己婴儿的妇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司法机关在法定期限届满尚不能
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5)公安机关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检察院不予批
准的,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的,可依法决定
对其取保候审。
(6)持有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责任,但又不需
要逮捕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42、监视居住(98 综)
是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未受羁押的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指定处所,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强制方
法。监视居住的期限为 6 个月,由公安机关执行。
条件:
与取保候审条件基本相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都是独立的强制
措施,但只能择一适用。
43、刑事拘留(91 综)
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
大犯罪嫌疑人强行予以羁押,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拘留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措施,只有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查过
程中才可决定适用,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的过程
中,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拘留的期限一般为 10 天,特殊情况下可
延长 1 至 4 天,对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和多次作案嫌疑的犯罪嫌疑
人,最长期限可延长到 37 天。
44、哪些情况下适用公民扭送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45、逮捕
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
避侦查、起诉和审判,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将其羁押,并在
一段时间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逮捕是最为严厉的强制
措施,只能由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
公安机关执行。
条件:
(1)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
逮捕必要的。
46、附带民事诉讼
又称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当事
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
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赔偿问
题所进行的诉讼活动。
47、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和起诉条件
成立条件:
(1)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必须以刑事案件成立为前提。
(2)必须是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精神损失不能提起
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4)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
起诉条件: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48、送达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
的方式和程序,将有关诉讼文书送交给诉讼参与人或者司法机关的
诉讼活动。是刑事诉讼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诉讼活动。
(1)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实现。
(3)保证司法机关正确履行职责。
具体程序要求:
(1)送达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进行
(2)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
(3)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送达期限。
49、刑事诉讼中止
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因发生某种特殊情况或法定原因,而使
诉讼无法进行或不宜进行,由司法机关决定暂时停止诉讼程序,待
中止的条件消失后,再恢复进行诉讼的制度。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诉讼中止的条件没有明确的规定。
50、刑事诉讼终止
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况,致使刑
事诉讼没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继续进行,从而由有关机关决定结束诉
讼的制度。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第二专题 刑诉分论

1、立案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
嫌疑人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根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作为刑事
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立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发现立案材料或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3)人民检察院对不立案的监督。
2、立案的材料来源
(1)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2)单位、个人和被害人报案、控告和举报
报案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后,向公安机关、人民检
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告,提请予以侦破或查处的行为。
举报是指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知道某一犯罪嫌疑
人是谁,或者发现了解某人实施了某种犯罪活动,而向公安机关、人
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和要求查处的行为。
控告是指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
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而向司法机关指控犯罪,并请求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的行为。
(3)犯罪人的自首。
3、立案的条件和程序
条件(97 综):
(1)有犯罪事实,指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客观存在。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程序:
(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4、立案监督(99 综,02 综,03 综)
立案监督是指对立案程序是否合法所实行的监督,它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狭义的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立案实行的法律监督;广义
的立案监督还包括其他单位和个人对立案进行的监督。这里讲的是广
义的立案监督。
(1)刑事诉讼法 86 条规定,司法机关决定不立案时,应“ 将不立
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87 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
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
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
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由此可知,法律规定的立案监
督包括控告人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两种形式,属于广义的立案
监督。控告人对立案监督是通过申请复议进行的,即控告人提出控告
后,对司法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不服,有权向不予立案的机关申请复
议,该机关应当认真及时地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控告人。检
察机关对立案的监督是其法律监督的一部分,这里主要是对公安机
关不立案实行监督。而对于不应立案而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监督,检
察机关主要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侦查监督活动予以纠正。
(2)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立案监督,只能采取检察机关
内部各业务部门制约的方式进行。具体来说,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或
审查起诉部门发现本院侦查部门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报请决定
立案侦查的,应当报告检察长决定。
(3)对于人民法院自诉案件的立案,如果不应立案而人民法院立案
审理的,可以通过立案后的法庭审理活动予以纠正,或者通过自诉
人的上诉方式进行监督。实践中,检察机关如果发现人民法院有立案
不当的情况,可以建议人民法院纠正。
5、侦查(95 综,92 综)
是特定的司法机关为证实犯罪和查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
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性的措施。刑事诉讼法第 82 条对侦查的概
念作了明确的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
程中,依照法律进行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6、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06 综,02 综)
(1)讯问犯罪嫌疑人以前,侦查人员应当认真审阅案卷材料,熟悉
案情,确定讯问的重点和应当查明的问题,制定讯问计划,列出讯
问提纲,保证讯问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2)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
进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讯问,讯问犯罪嫌疑人时,
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3)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犯罪嫌疑人到
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应当出示人民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以证明职务的合法性。
(4)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
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
出问题。
(5)为了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生理上有缺陷犯罪嫌疑人的辩护
权,法律规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可以通知他的法定代理人到
场;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
将这种情况记入笔录。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犯
罪嫌疑人以及外国籍犯罪嫌疑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6)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制作笔录。讯问笔录应当如实的记载讯问
的内容和情况。讯问笔录制作完毕后,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
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
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
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7、询问证人的程序
(1)询问证人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2)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
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4)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的提供证据,以及有意做伪证
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询问不满 18 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
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5)询问证人,应当制作笔录。
8、法律对勘验、检查的要求
勘验、检查是侦查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亲临
查看,了解与检验,以发现和固定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和物品的一种诉讼活动。
(1)现场勘验
现场勘验是对发生刑事案件的地点和留有犯罪痕迹的场所进行专
门调查的活动。现场勘验是获取案件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一个重要来源。
侦查人员进行现场勘验,必须持有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
明文件,并应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做现场见证人。
现场勘验应认真细致并及时保全证据,并制作勘验笔录。
(2)物证检验
物证检验是侦查人员查验收集到的物证特征,以便确定物证与案
件事实的关系的活动。检验物证应当仔细,需鉴定的则应聘请具有专
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并制作检验笔录。
(3)人身检查
是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
态,对其身体依法进行检查的一项侦查活动。
进行人身检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必要时邀请法医或医师参
加。检查必须遵守有关法律,不得侮辱被检查人的人格。如有必要,
对犯罪嫌疑人可强制检查,但对被害人则不可。检查妇女身体,应由
女工作人员或医师进行。人身检查应制作笔录。
(4)尸体检验
是通过尸表和尸体解剖的检验,以确定或判断死亡的时间和原因,
致死的工具和手段、方法等。
检验尸体应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法医或医师进行。尸体检验
必须及时,并制作笔录。
(5)侦查实验
是为了确定案件某一特定行为或者事件在某种情况下能否发生或
怎样发生,而按原有情况和条件,将该行为或事件加以重演或者进
行试验的侦查活动。
侦查实验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只有在必要时,才需要进行。
侦查实验可以在勘验过程中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并邀见证人在场,
应当制作笔录。
9、搜查
侦查人员为了收集证据、查获犯罪人而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
犯或者犯罪证据的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
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1)搜查只能够是公、检人员依法进行。
(2)第一百一十一条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检
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
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
进行搜查。
(3)第一百一十二条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
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4)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5)第一百一十三条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
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
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10、通缉
是公安机关通令缉拿依法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措
施。
(1)一般都是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2)依法应当逮捕而且在逃的。(包括羁押期间逃跑的)
(3)必须是公安机关发布,检察院可以由检察长批准,通知公安机
关发布。
(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
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4)接到通缉令的公安机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5)犯罪嫌疑人被捕归案,或者投案自首,或者出现不需要通缉的
需要(如死亡),发布通缉令的公安机关应该立即撤销通缉令。
11、律师接受委托后在侦查阶段的主要工作
(1)与侦查机关联系
律师接受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委托后,应当及时与侦查
机关取得联系,向侦查机关提交有关证明和法律文书。
(2)会见犯罪嫌疑人
律师会见未在押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其住所、单位或者律师事务
所会见。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向侦查机关提出,遵守羁押场所
的规章制度,并制作会见笔录。
(3)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就犯罪嫌疑人所提出的涉及有关
法律的问题予以解答,并详细阐述有关法律规定。
(4)代理申诉和控告。
(5)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12、侦查终结(99 综)
是指侦查机关对于自己立案侦查的案件,经过一系列侦查活动,
根据已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
否有罪和应否对其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结束侦查,依法对案件作出
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的一项诉讼活动。
条件
(1)犯罪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法律手续完备。
13、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1)经过侦查,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
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直接作出
提起公诉的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经过侦查,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
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
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经过侦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
任的,应当撤销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
并发给释放证明。
14、补充侦查(04 综,05 综)
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收
集补充证据的一种侦查活动,是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
每个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
在审查批捕阶段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在审查起诉阶段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应当在 1 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以两次为限。
在法庭审理阶段,检察人员发现公诉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
提出延期审理的建议,由人民检察院决定补充侦查。
15、侦查监督
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工作实行的法律监督,包括
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内容和程序是:
(1)批准逮捕(逮捕必须由检察院批准)。
(2)审查起诉(公诉只能够是检察院提起)。
(3)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乱纪)。
16、起诉
是指检察机关或者被害人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请求法院确认刑事责
任是否存在和适用刑罚权对犯罪进行惩罚的团体或个人,以书面或
口头的方式对犯罪人提出指控,要求法院对犯罪事实进行确认并追
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自诉和公诉。
17、自诉(02 综,96 综)
是指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1)参加诉讼的国家机关一般只有法院,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不予介
入。
(2)诉讼阶段少,没有侦查和提起公诉阶段。
(3)当事人对于诉讼程序的开始(提起自诉)和终止(和解协议),
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自诉案件的特点:
(1)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
证据。
(2)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无须经过专门的侦查。
(3)危害后果不严重,可能判处的刑罚较轻。
(4)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自诉案件的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包括:a、侮辱、诽谤案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c、虐待案 d、侵占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包括:a、故意伤害案 b、重婚案 c、遗弃案 d、妨害通信自由案 e、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f、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
国家利益的除外)g、侵犯知识产权案(同上)h、属于刑法分则第四、
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 3 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
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对被告人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
案件。
提起自诉的条件:
(1)自诉人一般是犯罪行为的被害人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自诉
人的身份提起自诉。
(2)须有明确的被告人,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并应提出足够证明被
告人犯罪的证据。
(3)自诉刑事案件应属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围。
(4)自诉人起诉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时,
也可以口头起诉。
18、公诉(01 综,96 综,95 综)
是指行使国家公诉权的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
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全面审查,确认侦查阶段
所收集的证据已经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依
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提请人民法院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
《刑诉》第 141 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
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符合起诉条件。
(2)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制作起诉书。
(4)是否建议适用简易程序。
19、审查起诉
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公诉阶段,为了确定经过侦查终结的刑事案
件是否应当提起公诉,而对侦查机关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犯罪性
质和罪名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一项诉讼活动,对案件
分别决定起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
(1)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
(2)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3)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4)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5)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6)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7)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20、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制度(2000 综,93 综)
(1)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
案件,或者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侦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具
有刑事诉讼法 15 条规定的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或者犯罪嫌疑
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或经过两次补
充侦查尚未达到起诉条件,而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进行审
判的决定。
(2)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结果之一,具有终止诉讼的法
律效力。它实质上是人民检察院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或
者不需要追究或无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依法做出的
一种终止诉讼的决定。
(3)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两类。法定不起诉是指犯
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 15 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是法律规定的应当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
《刑诉》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
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酌定不起诉:
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
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案件,或者是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
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
不起诉的决定。酌定不起诉体现了人民检察院拥有一定的起诉自由裁
量权,符合刑事诉讼中起诉便宜主义的发展趋势,标志着刑事诉讼
中人权保障和民主化的加强。
21、人民法院一审刑事判决的种类(01 综,98 综)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
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3)案件事实部分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依法作出有罪或
者无罪的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认定。
(4)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
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宣告被告人无罪。
(5)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
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
人无罪。
22、延期审理(99 综)
延期审理是指案件因故不能按原定开庭时间审理,或者在法庭审
理过程中,遇有足以影响审判继续进行的情况,合议庭决定延期审
理,待影响审理进行的原因消除后,再行开庭审理。
延期审理有三种情况: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进行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这主要指两种情况:
一是指对当事人的申请,在短时间内,仍不能作出是否同意回避的
决定,审判活动无法进行;二是指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回避,需
要另行更换人员的,可以延期审理。
23、简易程序(05 综,98 综,94 综)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某些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犯罪
轻微的刑事案件所适用的比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第一审程序。
适用范围:
(1)依法可能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
的案件。
(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不适用的范围:
(1)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
(2)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3)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对于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
(4)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
(5)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6)发回重审的案件。
(7)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
(8)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了
情况变化,都不得改用简易程序审理。
(9)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24、反诉
反诉是指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作为被害人控告自诉人犯有与本案
有关联的罪行(必须符合自诉要求),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追
究自诉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自诉和反诉都必须是法院直接受理的告诉才处理或被害人有证
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1)自诉案件中的被告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提出。
(2)对象必须是自诉人(本人,不能够是其代理人)。
(3)反诉提起只能够是在法院对自诉案件判决前提起。
(4)罪行必须同本案有关联。
25、判决、裁定、决定的主要区别
(1)判决是用以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既可以解决实体问题,
也可以解决程序问题。
(2)在一个案件中,能够成立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
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3)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以用书面形式,又
可以用口头形式。
(4)法定上诉期不同。不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或抗诉期为 10
日,而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抗诉期为 5 日。
26、两审终审制
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
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
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提出抗诉。
27、全面审理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 186 条规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
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
限制。”
(1)一律由合议庭进行,组成人员都必须是审判员(3、5 人)。
(2)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
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3)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
一并处理。
(4)上诉人死亡,其他被告没有上诉,也要进行全面审查。
(5)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上诉,对刑事诉讼部分进行审查。
28、上诉不加刑(2000 综)
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
由加重被告人刑罚的一项审判原则。具体含义是:
(1)上诉是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不论上诉理由是否得当,都不能以
被告人不服判决或态度不好而在二审判决中加重原判刑罚。
(2)仅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审理后确认应按刑事诉
讼法第 189 条第 2 款进行改判时,即使原判量刑畸轻,也不得加重
被告人的刑罚。
(3)仅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审理后,确需按刑事诉
讼法第 189 条第 3 款规定直接改判或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在事实
查明后,如果没有变更原判认定的事实,也不应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二审法院不能借口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仅仅将量刑过轻的案件发回
重审,指令一审法院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这个规定的限
制。
29、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
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
第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重新判决,并在判决中阐明改判的根据
和理由。
(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由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
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4)发现一审法院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之一的,应当裁
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97 综):
A 违反法律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B 违反回避制度的。
C 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D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E 其他违法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30、死刑复核程序(06 复)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含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事法院)对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
审判程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以下特点:
(1)死刑复核程序审理的对象仅是按照其他审判程序审结的判处被
告人死刑的案件。
(2)死刑复核程序有特定的任务。
(3)死刑复核程序是由作出死刑判决、裁定的法院主动报请而引起
的。
(4)死刑复核的法院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
(1)判处死刑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和贪污等严重经济犯罪案件
A 中级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和贪污等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判处死
刑的第一审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
期满后 3 日以内,应将全部案卷报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
院经复核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
院核准。
B 高级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军安全和贪污等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判处死
刑的第一审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期满
后 3 日以内,应将全部案卷材料报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被告
人上诉的,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的规定,将全部案卷材料送最高人
民法院审理。
(2)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
安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报请复核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这一类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检
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期满后 3 日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的,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高级人民法院应
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审理后如果同意判处死刑,所做的维
持死刑判决的裁定,同时也是核准死刑判决的裁定。
(3)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的报请复核
被告人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如果其中
有一个罪的死刑是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就应当将该案报
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的报请复核
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的复核权在最高人民法院。因此,除云
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外,各地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判处的该类案
件,都要逐级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核准。
涉外的毒品犯罪死刑案件均须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5)共同犯罪案件的死刑报送
遇有判处死刑、有期徒刑的共同犯罪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在上报
复核时,应全案上报。
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罪中有应当报请最高人民
法院核准的,必须将全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案件复核后的处理
(1)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用裁定核准死刑
判决,并由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2)原判认定的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用裁定撤销原判,发
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用裁
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者提审后用判决直接
改判。
(4)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
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第一审人民法
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1、审判监督程序
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发生法律效力
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采取提交原
审法院再审、提审或抗诉方式使案件得以重新审理,纠正错误判决、
裁定的一种诉讼程序。
(1)审理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
(2)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只限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3)重审案件的人民法院及程序因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不同而
有区别。
32、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
(1)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对象为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二审程序的
审理对象是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程序主体法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的人员和机关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
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二审程序中的上
诉可以由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或经被告同意的近亲属、辩护人提起;
依二审程序提出抗诉的机关仅限于同级人民检察院。
(3)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程序理由是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二
审程序没有这样的条件限制。
(4)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程序无时间限制。二审程序中则存在着
严格的时间期限,判决 10 日,裁定 5 日,超过期限则不能引起二
审程序。
(5)再审案件的法院不受审级限制,再审法院,既可以是原审
的第一审法院或第二审法院,也可以是提审案件的最高院、上一级人
民法院以及由他们指令再审的下级人民法院。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案件
的,只限于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6)再审量刑不受限制。但在二审程序中的裁判要受上诉不加
刑原则的限制。
(7)再审的判决、裁定效力取决于再审的审级。原来是一审的,
按一审程序,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原来是二审的,或上级法
院提审的,按二审程序,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不能上诉、抗
诉。而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不能再上诉、抗诉。
33、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
(1)再审
是指原审人民法院根据本院审判委员会作出的对原审判决、裁定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决定,或上级人民法院要求本院对案件进行再
审的指令,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2)提审
是指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发现原审人民法院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
直接组成合议庭,调取原审案卷和材料,对案件进行审理。
(3)抗诉
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
民法院的已生效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提请同级人民法院重新
审理予以纠正的一种审判监督行为。
34、重新审判的方式
(1)直接审理的方式
采用开庭审理的方法,由审判人员直接调查核实案件和证据,传
唤当事人,通知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公诉人到庭,法庭调查辩论后
进行评议和宣判。
适用:
A 原判决、裁定的错误是由于原审法院严重违反诉讼程序造成的,诉
讼当事人再审时仍健在的。
B 原判决、裁定的错误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再审需要重新询问有
关诉讼参与人,或需要控诉方与辩护方进行辩论的。
(2)书面审理的方式
是指再审法院不传唤原案当事人,不通知原案证人等诉讼参与人
到庭,不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只根据原案卷材料及申诉材料和意
见,由合议庭直接评议后作出裁判的审理方式。
适用:
A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不当的案件。
B 被裁判人已经死亡,案件事实清楚,应当改判无罪的案件。
(3)书面审理和调查讯问相结合的方式
35、重新判决后的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
定驳回申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或量刑不当,应当改判。
(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
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审判或指定有管辖权的人民
法院依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判。
(4)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过再审查清事实的,应
依法作出判决。
(5)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犯
罪不成立的无罪判决。
36、执行
是指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
执行的主体较为广泛,依据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1)交付执行机关是将生效的判决、裁定交给执行机关的机关,即
人民法院。
(2)执行机关是将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的机关,即人
民法院、监狱、公安机关。
(3)执行的指挥机关仅存在于死刑判决的执行中,人民法院负责指
挥死刑的执行。
(4)执行的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37、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在某些法定的
情形出现,暂时不采取在监狱或拘役所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变通执
行方法。
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
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
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
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
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机关
应当对其严格管理监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
监督。

第三专题 民诉总论

1、民事诉权(06 复)
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以保护其民事权益的权利。诉权
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前提
和基础。
2、回避制度
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审判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遇有
法律规定的情形,应当主动退出本案的审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
有权请求更换上述人员的制度。包括申请回避和自行回避两种。
第 45 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
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 46 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
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
终结前提出。
3、公开审判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的制度。便如下情况除
外(97 综):
(1)涉及国家秘密的。
(2)涉及个人隐私的。
(3)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
可以不公开审理。
(4)法律另有规定的。
4、管辖恒定
是指法院对某个案件是否享有管辖权,以起诉时为准,起诉时对
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因确定管辖的因素在诉讼过程中发生变
化而受影响。管辖恒定包括级别管辖恒定和地域管辖恒定。
5、级别管辖
是指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
管辖。级别管辖是在法院系统内部对各级法院的分工和权限所作的纵
向划分,它解决的是哪些一审案件应由哪些法院管辖的问题。
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98 综)
(1)重大涉外案件
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
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
包括:
A 除专利行政案件以外的专利纠纷案件;
B 海事、海商案件;
C 重大的涉港、澳、台的案件。
7、地域管辖
又称属地管辖、区域管辖或土地管辖,是指确定同级法院之间在
各自辖区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管辖。
8、一般地域管辖
又称普通管辖或一般管辖,是指按照当事人的住所与其所在法
院的隶属关系确定的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规定(被告就原告):
“原告就被告”原则适用于绝大多数民事案件,但也有例外,适用“被
告就原告”: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
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此外,民诉法意见还补充了几点:
(5)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
(6)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
(7)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
(8)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
(9)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提起离婚的案件,被告无
经常居住地的
9、特殊地域管辖
又称特别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
所确定的管辖,是相对于普通地域管辖而言的。
特殊地域管辖的几种情形: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2)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
地法院管辖。
(3)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4)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6)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
故发生地或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
法院管辖。
(7)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
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被告住所
地法院管辖。
(8)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
地法院管辖。
(9)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
或航程终止地法院管辖。
10、专属管辖(97 综,92 综)
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专属于特定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管
辖权,当事人也不得以协议变更的管辖,专属管辖具有极强的排他
性。下列案件为专属管辖: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
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11、协议管辖
又称约定管辖或合意管辖,是指当事人双方依照法定条件,在纠
纷发生前后通过书面方式自主合意约定管辖法院。须具备下列条件:
(1)协议管辖只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
(2)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
(3)协议管辖所约定的法院须为法定范围内的法院,即须在被告住
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或标的物所在地等与合同
纠纷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中选择,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4)协议管辖须用书面形式约定,而不能用口头形式。
(5)协议管辖不能违背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12、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共同管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对同一案件都享有管辖权。
选择管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院对同一案件都有管辖权时 ,
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
共同管辖是从法院的角度而言的,选择管辖则是从当事人的角度
来说的,二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3、移送管辖
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该案不属于本院管辖,而依法将案件
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移送管辖实际上是案件的移送,而不发
生管辖权的转移。适用移送管辖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移送的案件须为已受理的案件。
(2)移送的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
(3)受移送的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
14、指定管辖
是指上级法院依法以裁定方式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法院对某具体
案件行使管辖权。适用下列情况:
(1)接受移送案件的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法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2)有管辖权的法院由于特殊原因而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法
院指定管辖。
(3)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而又协商不成的,应报请他们的共
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15、管辖权的转移(02 综)
是指由上级法院决定或同意,将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法院转移给
下级法院,或者由下级法院转移给上级法院。管辖权转移在上下级法
院之间进行,通常在直接的上下级法院之间进行,是民事诉讼法在
某些特定情形下,为便于或有利于诉讼,对级别管辖所规定的变通
措施。
16、管辖权异议
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
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
辖的意见或主张。应具备下列条件:
(1)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只能是本案的当事人。
(2)管辖权异议须在第一审诉讼程序的法定期间提出。
17、当事人的诉讼权利(02 综)
(1)保障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权利
A 请求司法保护的权利;
B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C 申请回避的权利;
D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维护当事人实体权利的诉讼权利
A 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
B 进行辩论的权利;
C 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
D 查阅和复制本案有关资料的权利等。
(3)处分实体权利的诉讼权利
A 请求调解和自行和解的权利;
B 提起反诉的权利;
C 提起上诉和申请再审的权利等。
(4)实现民事权益的诉讼权利
即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权利。
18、正当当事人/适格当事人(06 复)
是指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因而
受本案判决拘束的当事人。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称之为当事人
适格。这种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当事人并受本案判决拘束的权能,称为
诉讼实施权。具有诉讼实施权的原告,称为正当原告;具有诉讼实施
权的被告,称为正当被告。
19、非正当当事人
是指当事人适格有欠缺的人。这种欠缺是指当事人与特定的诉讼
标的没有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关系,既不是该诉讼标的权利或法律关
系的主体,也不具有诉讼担当人的资格,对该诉讼没有诉讼实施权。
20、诉讼担当
是指本来不是民事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的第三人,对他人的权利
或法律关系有管理权,以当事人的地位,就该法律关系所产生的纠
纷而行使诉讼实施权,所受判决的效力及于原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1、普通的共同诉讼(2000 综)
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为同一种类,人
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而共同进行的诉讼。普通
的共同诉讼是可分之诉,这类诉讼是合并审理还是分开审理,取决
于当事人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决定。
22、必要的共同诉讼(2000 综)
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诉讼。
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具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因而是不可分之诉,人
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和判决。
23、第三人
是指对于已经开始的诉讼,以该诉讼的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的
诉讼请求,或者由该诉讼中的原告或被告引进后主张独立的利益,
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辅助该诉讼一方当事人进行辩论的诉讼参加
人,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4、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96 综)
是指对于已经开始的诉讼,以该诉讼的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的
诉讼请求而参加诉讼的人。这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有如下两
种情况:
(1)对未决案件诉讼标的的全部或一部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
(2)主张由于诉讼结果而使自己权利受到损害,也可以独立参加诉
讼。
25、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05 综,96 综)
是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案件处
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
院通知他参加诉讼的人。准确的说,应当把现行法所规定的无独立请
求权第三人,具体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准独立第三人,二是辅助
参加的第三人。
26、准独立第三人
这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第一种表现形态。这种第三人由于对
本诉的诉讼标的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因而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特点:
(1)独立的诉讼当事人地位。
(2)对本诉有依附性。
27、辅助参加第三人
与本案无直接的诉的利益的人,真正意义上的无独立请求权的
第三人。他参加诉讼的目的是知悉本诉的情况。
28、诉讼代表人(03 综)
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情况下
(1)人数确定时,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的诉讼。
(2)人数不确定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
的,人民法院公告,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由登
记的权利人推选的代表人或推选不出时人民法院与登记权利人商定
的代表进行的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但代表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
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29、代表人诉讼的要件
(1)当事人人数众多。
包括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和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下限为
10 人以上,上限不加限制。
(2)众多当事人一方诉讼标的相同或属于同一种类。
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内部关系可能是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关系,
也可能是普通的共同诉讼人关系;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内部
关系一般是普通的共同诉讼人关系。
(3)诉讼请求或抗辩方法相同。
(4)代表人合格。
合格的代表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A 必须是他所代表的一方当事人中的一员;
B 具有相应的诉讼行为能力;
C 能够维护被代表的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
30、诉讼代理人(93 综)
诉讼代理人,是指依照代理权,以当事人的名义代为实施或接受
诉讼行为,从而维护该当事人利益的诉讼参加人。诉讼代理人代理当
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权限,称为诉讼代理权。
特征:
A 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B 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
C 须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D 诉讼代理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E 诉讼代理人在同一案件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31、法定诉讼代理人
是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活
动的人。
特征:
A 其代理权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B 代理的对象仅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人;
C 代理人的范围仅限于对当事人享有亲权和监护权的人;
D 法定诉讼代理权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务。
E 在诉讼中处于与当事人相类似的诉讼地位,有权代为一切诉讼行
为。
32、指定诉讼代理人
是指在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
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权的情况下,由法院依职权为该当事人指定的诉
讼代理人。
指定诉讼代理人须具备的条件是:
A 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B 须具备适当的品质;
C 须不存在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可能性;
D 须自愿同意接受法院指定。
指定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处于与法定代理人类似的诉讼地位,从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出发,可以依法代当事人为一切诉讼行为。
33、委托诉讼代理人(98 综)
是指接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
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特征:
A 委托诉讼代理权基于委托的授权而发生;
B 诉讼代理事项和权限一般由委托人自行决定;
C 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委托诉讼代理权的产生基于委托人授予代理权的意思表示,委托
他人代位诉讼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34、证据保全
是指人民法院对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对案件有证明意义
的证据,根据诉讼参加人的申请或依职权采取措施,预先对证据加
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
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广义的证据保全还包括诉讼外的保全,指公证机关根据申请,采
取公证形式来保全证据。
35、证明对象
是指诉讼参加人和法院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对案件的解决有法
律意义的事实。一般包括:一是当事人主张的有关实体权益的法律事
实,二是当事人主张的程序法律事实,三是证据材料,四是习惯、地
方性法规和外国法,五是特别经验定则。
不需要证明的对象有:
(1)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
明确表示承认的;(2)众所周知的事实;
(3)自然规律及定理;
(4)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5)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
(6)仲裁生效裁决确认的事实
(7)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36、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05 综)
(1)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
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
任。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
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
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
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
担举证责任。
(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
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6)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
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7)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
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8)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
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37、法院调解
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
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特征:
(1)法院调解是诉讼内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依
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经法院调解达
成的调解协议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具有与生效判决等同的效力。
(2)法院调解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和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并且
贯穿于民事审判程序的全过程。
(3)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调解协议一经双方当事
人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产生终结诉讼的法律后果,任何一方当
事人均不得对调解协议提出上诉,其提起再审的理由也受到严格限
制。
38、人民法院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01 综)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能够及时履行的案件。
(4)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39、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
生效的调解协议与发生既判力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体
表现在:
(1)实体法上的效力
调解协议生效后,双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将依
调解协议的内容而确定,从法律上讲,争讼状态结束了,当事人不
得再为此进行争议,也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
(2)诉讼法上的效力
A 诉讼程序结束;
B 当事人不得提出上诉或再行起诉;
C 强制执行的效力。
40、诉讼和解(06 综)
诉讼和解,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达成协议,
解决纠纷,终结诉讼的行为。诉讼和解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在
各国民事诉讼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运用,在我国民诉法当
中亦有体现,如民诉法第 51 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诉
讼和解的特征是:
(1)和解协议由当事人自主达成。(2)需要双方当事人对法
院进行相一致陈述。(3)和解协议发生效力前,须由法院进行审查。
(4)经法院确定的和解协议具有与判决相同的效力,当事人不得以
协议内容有瑕疵而主张其无效或撤销。
41、诉讼财产保全(03 综,95 综)
是指法院在受理诉讼后作出判决前这段时间内,为了保证将来生
效判决的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条件是:
A 采取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
B 须具有采取财产保全的必要性。
C 一般应根据但事人申请而采取,必要时,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裁定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42、诉前财产保全
是指在提起诉讼之前,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
的财产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条件是:
A 具有采取财产保全的紧迫性,即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
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B 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
C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
43、先予执行(01 综,2000 综,95 综)
是指法院对某些民事案件作出终审判决前,为解决当事人一方生
活或生产的紧迫需要,根据其申请,裁定另一方当事人给付申请人
一定的财物,或者实施或停止实施某种行为,并立即执行。
44、先予执行的范围和条件(97 综)
范围:
(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
(2)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
包括:
A 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
B 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
C 需要立即返还用于购置生产原料、生产工具的贷款的;d、追索恢复
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赔偿费的。
条件:
(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2)具有先予执行的迫切需要。
(3)当事人提出申请。
(4)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45、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是指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干扰、破坏诉
讼程序,阻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构成要件:
(1)必须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发生(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2)必须是在诉讼过程中实施的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
(4)必须是足以妨害民事诉讼进行,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46、强制措施
(1)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
施。适用条件是:a、针对必须到庭的被告;b、经过两次传票传唤;
c、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2)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
行为情节较轻的人,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
(3)责令退出法庭,是指在开庭审理中对违反法庭规则的诉讼参与
人及其他人所采取的强行命令其退出法庭的强制措施。
(4)罚款,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人(公民或法人和其
他组织)所采取的强令其在指定期间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措施。罚款
必须经法院院长批准,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对个人罚
款金额,RMB1000 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RMB1000 以上 3
万以下。
(5)拘留,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行为人予以强
行关押,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由院长批准,
可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拘留期限为 15 日以下,由人民法院
交公安机关看管。
47、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
是指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
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的情况有:
A 受送达人是公民,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B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
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C 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D 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送交代收人签收
(2)留置送达(91 综)
是指在受送达人或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
依法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的一种送达方式。留
置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调解书不适用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是指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委托受送达人所在地法院
代为送交诉讼文书的一种送达方式。委托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的
法律效力。
(4)邮寄送达
是指法院通过邮局将诉讼文书挂号寄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邮
寄送达实在受送达人住所距离法院较远,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才能
适用的一种送达方式。
(5)转交送达
是指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后,再由该单位
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包括三种情形:
A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B 受送达人是被监禁者,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C 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所在劳动教养单位转交。
(6)公告送达
是指法院以张贴公告、登报等方式,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公之于
众,经过法定期间,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是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
用其他送达方式均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不得已而采取的送达方式。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 60 日,
即视为送达。

第四专题 民诉分论

1、起诉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的或者依法由自
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
义请求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
条件(97 综,93 综):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撤诉
是指当事人撤回其向法院提出的诉讼的诉讼行为,是一种处分
诉讼权利行为。
申请撤诉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以书面方式或口头方式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
(2)必须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
(3)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目的的正当性。
(4)至迟应该在受诉法院宣告判决前。
3、法院不予受理的几种情形
(1)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
提起行政诉讼。
(2)在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应告知原告向
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例外:
A 仲裁协议、仲裁条款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当事
人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应予受理;
B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选择裁决的事
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法院有权受理当事人的起诉;
C 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对方
当事人又应诉答辩的,视为法院有管辖权。
(3)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
机关申请解决。
(4)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5)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
知原告按申诉处理,但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6)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
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原告撤诉或者法院按撤
诉处理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
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4、审判前准备
(1)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可以提出管
辖权异议→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
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
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
的权利和义务+举证责任/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
知当事人
(3)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可以
委托调查→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

(4)追加当事人(必须共同诉讼)
5、延期审理
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时,如果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
况,使开庭审理无法进行而必须推延审理日期的,称为延期审理。
有下列几种情形: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到庭。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
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6、缺席判决(04 综)
缺席判决是相对于对席判决而言的,指某一方当事人无故拒不到
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法院依法审理后所作出的
判决。
可以缺席判决的情形:
(1)必须到庭的被告经受诉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受诉法院裁定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如果其经传票传唤,无正当
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3)无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受诉法院传票传唤无正
当理由拒不到庭,如属被告方,可以缺席判决。
(4)第三人如符合上述条件,法院也可对之缺席判决。
(5)反诉程序的缺席判决适用上述规定。
7、诉讼中止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因出现法定事由而使本案诉讼
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受诉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
法定情形有: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见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
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如突患疾病、
交通阻断、战争爆发等等;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由法院作出裁定,裁定一经宣布,立即生效,当事人既
不得上诉,也不得申请复议。恢复诉讼时,不必撤销原裁定,从法院
通知或准许当事人继续进行诉讼时起,中止诉讼的裁定即失去效力。
8、诉讼终结
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一方当事人死亡,致使本案诉讼程
序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无需继续进行时,由受诉法院裁定结束本案诉
讼程序的制度。广义的诉讼终结还包括因法院作出确定判决、当事人
撤诉、达成调解协议等事由而导致的诉讼终结。
法定情形:
(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义务承担人的。
(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
人死亡的。
终结诉讼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既不得上
诉,也不得申请复议。终结诉讼的法律效果仅表现为结束本案诉讼程
序,对于案件中的实体争议,则不能作出任何处理。
9、民事判决
民事判决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依法定程序审理后,对案件的实
体问题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结论性判定。
民事判决书内容:
(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10、民事裁定
民事裁定是指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对有关诉讼程序上的事
项作出的判定。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11、民事决定
民事决定是指法院对诉讼中的某些特殊事项依法所作的处理判
断。适用范围窄,可复议一次,一律不许上诉。
(1)回避问题;
(2)当事人提出的顺延耽误诉讼时间的申请;
(3)对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处理(强制措施:拘传、罚款、拘留);
(4)当事人提出的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的申请;
(5)适用于审判监督程序中需要再审案件的处理。
12、我国民事案件的结案方式
(1)判决结案
民事判决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依法定程序审理后,对案件的实体
问题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结论性、权威性判定。发生法律效力
的判决结束了双方的争讼,并且具有了强制执行力。
(2)裁定结案
民事裁定是指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对有关诉讼程序上
的事项作出的判定。(注意,民事裁定与刑事裁定有所不同,刑事裁
定是可以解决部分实体问题的)民事裁定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当
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审判人员应按裁定的规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
一定行为。个别裁定还具有执行力,如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
(3)调解结案
调解协议送达后,或者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当事人签名或者
盖章,从而发生法律效力。包括:结束诉讼程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
不得再行起诉;不得提起上诉;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13、简易程序
是指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第一审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诉
讼程序,它从性质上说是普通程序的简化,以普通程序为基础,目
的在于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当事人讼累。
适用简易程序的法院是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中级以上法院审
理任何案件都不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的简单民事案件。但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以
及再审的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14、第二审程序
是指第一审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既判力的判
决、裁定而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撤销或变更原判决
或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判所适用的程序
《民诉》151 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
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15、上诉
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据第一审程序作出的尚未发
生既判力的判决、裁定,依法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予以审理,以求撤
销或变更该判决、裁定,保护其合法民事权益的诉讼行为。
上诉法定条件:
(1)上诉人和被上诉人适格;
(2)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判决、裁定必须是法律规定允许的可以上诉
的判决和裁定;
(3)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
(4)提交上诉状;
(5)上诉人须有上诉利益。
16、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径行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
(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
(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
(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
的案件。
17、上诉案件的裁判
(1)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注意)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
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18、审判监督程序
是指人们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既
判力效力的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确有错误而提起或申请再审,由人
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1)是一种非通常的诉讼程序;
(2)是一种“事后救济”程序;
(3)有特殊的提起方式。
19、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条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
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的。
20、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
形式条件:
(1)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原审案件中的当事人。
(2)提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生既判力效力的判决、裁定或
调解协议。
(3)提起再审的期限,是在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发生既判力效力
后两年。
实质条件: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6)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的。
(7)有证据证明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
对于按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
案件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
请再审。对于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21、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况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
行为的。
人民法院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申请,予以驳回。
22、再审案件的处理结果
(1)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如果原裁判认定事实错误或
适用法律不当,应依法作出新裁判,撤销原判,重新确定当事人之
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按照第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如果原一审裁判正确,二审裁判
错误,应当裁定撤销二审裁判,维持一审裁判;如果原一审、二审裁
判均有错误,应作出新的裁判,撤销并纠正原裁判的错误。
(3)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按第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在审理中发现原
一、二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别情况处理:a、认为不符合民事
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驳回起诉;b、违
法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发
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4)原裁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用判决(注意)撤销
再审裁定,维持原判决、裁定。
23、特殊程序
特别程序,就是人民法院解决特别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它适
用于两类案件,即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
包括:
(1)选民资格案件
主要了解存在两个法定程序,一是向选举委员会申诉,二是向人
民法院起诉。而且必须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处理。
(2)宣告公民失踪和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各自的条件,请参考民法的相应部分。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由人民法院指定或委托有关鉴定部门对被申请人作出司法鉴定。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这个程序有发出公告的问题,公告期满后,如无人认领,人民法
院则可认定该财产为无主财产,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
24、直接言辞规则(06 综)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不同,规定了直接言
辞规则,该原则分为直接原则和言辞原则。直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对案件作出实体裁判的法官,应当直接或亲自听取对方当事人在开
庭审理中的口头辩论。言词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实施任何诉讼
行为,除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外,均应当采取口头的方式加以表达,
若用书面的方式,就不产生诉讼上的效果。这两项原则有着共同的含
义和功能,在理论上常被综合在一起,称为直接言辞原则。
25、督促程序
是指对于债权人提出的以给付一定数量的金钱、有价证券为标的
的财产上请求,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单方面申请,不经过开
庭审理,以他的主张为内容,直接向债务人发出支付命令的非讼程
序。特点如下:
(1)兼具诉讼与非讼特点的程序。
(2)是选择性程序,是诉讼程序的先行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
(3)是略式程序。
(4)是非实体审查性程序。
26、适用督促程序的条件
(1)必须是以金钱、有价证券为标的物的给付之诉。
(2)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即:一是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给付请求,是不附条件的,而且已
经到期;二是债权人对于债务人如果有自己先履行的给付义务或者
应与债权人的给付义务同时履行,债务人则有同时履行的抗辩权,
债权人不得申请发出支付令。
(3)支付令能够送达给债务人
支付令以债务人不提出异议且无履行行为而产生与判决一样的效
力。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口头异议或其他形式的异议无效。
法院对异议的审查仅仅是形式审查,而不进行实质审查。
27、支付令
是新出现的一种裁判文书,它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
债务人发出的、要求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一定金钱或有价证券的司法
命令。该命令在债务人既不清偿债务又不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发生法律
效力,产生确定力和执行力。支付令是强制执行程序得以发生的法律
根据之一。
条件:
(1)标的是以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
(3)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它债务纠纷。
(4)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
28、公示催告程序(99 综)
是指人民法院依当事人基于法定理由而提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
法催告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间申报权利,如无人申报,则根
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除权判决的非讼程序。
可见,公示催告程序有如下主要特点:
(1)公示催告程序本质上属于非诉程序,但兼有诉讼程序的某些特
点。
(2)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3)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在持票人丧失票据时能够恢复取得票据权
利。
29、申报权利
利害关系人认为自己对该票据享有正当权利,票据无效会直接
涉及其权利,于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主张票据权利的行为。
(1)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
(2)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进行形式审查,并通
知申请人和支付人,如对票据权利有争议的,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
序。
(3)申请人或者申报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
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
院起诉。
30、除权判决
是公示催告程序中的一种特殊判决。是指在公示催告期间届满后
无人申报权利,或者有人申报但被驳回时,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
请求所作的宣告票据(或股票、提单)无效的判决。该判决一方面可
以宣布原票据无效,另一方面可以使丧失票据的人恢复票据上的权
利。原票据上的付款人见到除权判决后,应当像见到票据一样付款。
31、执行(91 综)
执行,有鲜明的强制性。执行是依法进行的活动;既包括人民法
院的活动,也包括当事人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活动。执行,必须以
生效法律文书为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必须以一
方无故不履行义务为前提。
32、执行竞合
执行竞合是多数权利人以其不同的根据对同一执行义务人的特定
财产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竞合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执行竞合的形
态分为三类:一是终局执行之间的竞合;二是财产保全执行与终局
执行之间的竞合;三是财产保全之间的竞合。
33、执行管辖
是指划分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的职权范围,以确定各级人民法
院对具体执行案件的权限和分工。执行管辖和诉讼管辖其目的都是为
了解决当事人民事纷争,保障民事权益实现。执行管辖是解决生效法
律文书有哪个法院执行,正确确定执行案件的管线,能够保证生效
的法律文书及时付诸执行。
34、执行依据(95 综)
是指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执行内容的法律文书。执行依据必须具
备以下两个条件:
(1)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具有执行性。
(2)法律文书具有执行的内容,即法律文书中必须具有规定义务人
向权利人交付一定的财物或履行一定义务的内容,而且该义务能够
作为民事执行标的而纳入执行之列,具有执行内容是生效法律文书
具有执行性的基础。
35、执行标的
即执行客体、执行对象,是知民事执行所指向的财物和行为。其
特点如下:
(1)执行标的是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为的对象。
(2)执行标的具有法定刑。
(3)执行标的具有非抗辩性。
36、委托执行
是指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特殊情况,依法将由本院执行的案
件,委托有关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委托执行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被
执行人在外地,二是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
委托执行具有如下特点:
A 被执行人、被执行财产不在本法院辖区之内;
B 委托执行只能在人民法院之间进行;
C 委托执行性质是属于协助关系。
37、协助执行
协助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协助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内部的一
种司法协助;广义的协助执行,除了人民法院之间的协助执行外,
还包括有关单位的协助执行和公民个人的协助执行。特点有:
(1)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辖区外。
(2)受理执行申请的法院直接到辖区外执行。
(3)当地法院辅助执行。
38、代位申请执行(03 综)
也称为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是指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
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该第三
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特点有:
(1)在代位申请执行情况下,被执行人在范围上扩张了,原义务人
的到期债务人也成为被执行的主体。
(2)执行标的不是财产和行为,而是债权,即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
有的债权。
(3)代位申请执行只能以申请执行为其开始方式,只有第三人在收
到履行通知后即没有异议、又未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履行的,人民法
院才能强制执行。
39、执行中的参与分配
参与分配,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申请执行人以外的其他债权
人,因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就所有债
权公平受偿的制度。
条件:
(1)债务人为公民或其它组织。(如果是法人则可以进入破产程序)
(2)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合法,即至少为二个,且取得执行根据或已
起诉并申请执行。
(3)债权的金钱债权或已转换为金钱请求的债权。
(4)债务人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
(5)申请在执行程序开始后结束前提出。
40、执行异议(02 综)
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参加执行程序的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
权利或为他人主张权利。案外人如仅仅对执行中的程序问题提出不同
意见,则不属于执行异议。
提起执行异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有权提起执行异议的主体,只能是案外人。
(2)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的根据,必须是其法律上权益因执行而受
到损害或因执行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3)执行异议必须在执行开始后到结束前提出。
41、执行担保
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暂时确有困难,缺乏偿付能力,向
人民法院以担保方式保证其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并经
申请执行人同意,而暂缓执行的一种措施。执行担保的目的是公正而
合理的保护执行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执行担保应有被执行人向人
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42、执行承受
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特殊情况,被执行人的义务
由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履行。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遗产偿还债务;作为被执行
人的法人或其它组织终止的,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履行义务。
43、执行和解
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进行协商,自愿达成
协议,经人民法院审查批准以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行为。
执行和解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民事处分行为,即当事人在执行过
程中对已确定的民事权利所作的处分行为。这种行为实施应当具备以
下条件:
(1)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2)执行和解必须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到结束前提出。
(3)执行和解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政策和有关规定,不得有损
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44、执行回转(92 综)
是指执行完毕后,由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使已
经被执行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归还给被执行人,使其恢复到执行程
序开始的状况。就其实质而言,执行回转仍是执行活动,只是当事人
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权利人成为义务人,原来的义务人成为
权利人,这是对纠正生效法律文书有错误而导致执行工作失误的一
种补救措施。
45、申请执行
是指根据生效法律文书有权利的当事人,因义务人逾期拒不履行
义务,为实现其合法权利,而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行为。
条件:
(1)据以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具有执行内
容;
(2)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义务期限以经届满,义务人仍未履行义务;
(3)必须在规定的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提出申请;
(4)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
46、移送执行
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由审理该案的
审判人员依职权直接交付执行机构强制执行的行为。移送执行只适用
于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对其他机关制作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的法律文书,不适用移送执行。
47、不予执行
是指人民法院在对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申请执行或承认的
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裁定的申请书予以审查或执行过程中,因出现
法定的原因,裁定停止执行并结束执行程序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只有对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
裁定的承认和执行,才存在不予执行的问题。
48、暂缓执行(99 综)
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依申请或依职权决定在一定期限内
暂时停止执行措施。暂缓执行一般适用于在执行中发现据以执行的生
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而正在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或者正在进行的
执行程序、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等情形。
暂缓执行适用的情形:
(1)被执行人提供担保。
(2)委托执行中委托法院决定暂缓执行。
(3)上级法院决定暂缓执行。
49、执行中止
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
序,待特殊情况消灭后,再恢复执行程序。法定情形如下:
A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B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C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
务的;
D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
人的;
E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50、执行终结
又称执行终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使
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这是执行程序非正常
结束的方式。法定情形如下:
A 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B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C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D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E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债款,无收入来源,又
丧失劳动能力的;
F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的其他情形。
51、涉外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04 综)
是指在可能因涉外民事诉讼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
将来法院的判决或者仲裁裁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时,人民法院根
据申请人的申请,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或者扣押财产的一种制度。
涉外财产保全,当事人既可以在诉讼开始后提出申请,也可以在
起诉前提出保全申请,这与财产保全的一般规定是一致的。涉外财产
保全和国内财产保全的区别在于:a、前者不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
只要申请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即可为其提供保全措施;b、前者人
民法院不依职权进行保全,人民法院对前者不主动进行干预;c、前
者中,当事人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的期限是 30 日,而
不是 15 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