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7

第一讲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历史背景

第1节 思想基础

思想遗产:从古希腊到 18 世纪

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的文明开始于荷马时期。
根据已有的史料可以说明,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 9—前 8 世纪,是小亚西亚西部的依奥尼亚人,最后死于西

奥岛。他是一个民间歌手,即所谓“行吟诗人”。当时,古希腊还是口传文学的时代。史诗中所写的特洛亚战争在历史

上确曾发生过。战后,产生了许多有关这次战争的传说和诗歌,由民间歌手口口相传。荷马以其出众的艺术才能,在

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编成了两部具有统一的思想和完整的艺术布局的史诗。到公元前 6 世纪史诗才有文字记录,

又经过多次的加工和整理,到公元前 3 世纪时编定,流传到今天。 《依利亚特》《奥德塞》。


这个时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关系)
(1)柏拉图(公元前 427-公元前 347):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理性能使人摆脱恶而追求

道德生活。这一见解促成了柏拉图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蓝图:理想国的建构。但同时,他反对苏格拉底关于

“人性和民主的社会秩序”的见解,他认为民众正是借助民主的幌子把苏格拉底送上了断头台的。另外,这个柏拉图

的贵族身份也有关系,因为贵族身份使他坚信从事政治活动是贵族的特权。
  柏拉图关于社会的见解:
  A、把社会与有机体类比,将社会看成是类似与自然界的各种成分相互结合的统一整体。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

人是缩小的国家 。人的生活有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方面。作为放大的国家也是如此。国家的这些要求也需要三部分

人的满足,这就产生了最基本的社会分工。
B、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禀性有高低之别,这种差别等级制的劳动分工制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从而满足国家和

的社会的不同需要。社会由:统治者、保卫者和普通劳动者构成。
评价:他看到了社会是一个由分工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系统,并论证分工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和能力的

差异。但,他混同了社会和国家的论述,因此社会职业分工的合理性就被用于国家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 年-公元前 322 年):柏拉图的思想主要来自其天才的假设和推理,而亚里士多

德的观点主要来自经验的归纳。他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具有合群的本能,需要过社会生活,而人的这一本能

只有在城邦或国家中充分实现。而城邦或国家又是人类本性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辩证地提出了他关于“人的本

性和社会关系”之间的逻辑问题。
2、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思想进入了一个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直到中世纪中期亚里士多

德的社会哲学观又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
  (1)阿奎那(1225-1274):认为用亚当和夏娃的原罪来说明人类起源是苍白无力的,他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

点,认为社会起源与的人的本性,因为人有许多需要靠自己是不能得到满足的,而必须过社会生活。这就造成了:

人天生注定要构成一个能使其享受圆满生活的社会的一部分。
西方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以及其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阐释的社会思想
1
重新复兴的意义上来说,马基雅维里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位巨人。
(2)马基雅维里(1469-1527),著作很多,找来恶名的是:《君主论》:政治权术主义,马基雅维里主义,认

为人是自私的,无法摆脱暗杀、欺诈和背叛等堕落倾向。而由人组成的社会自然只有凭借外在的权利和力量才能维持

正常的社会生活。同时,个人也只有生活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统治的社会里,才能保证自己不受他人侵犯。基于此,

他强调社会高于个人,政治高于道德。政治致力于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治家可以不受道德

的约束。
用他的话说,他放弃了 15 年玩乐的时间从事治国之术(人称霸术)的研究,为统治者治理百姓出谋划策。如果

排除其动机的考察之外,可以说这是有关如何控制人类行为的最早的系统见解。
3、社会契约论(格劳修斯提出)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开始了越来越广泛的变革。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由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倡导的社

会契约论开始得到欧洲大陆诸多学者的认同。此后得到了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的推动。
(1)霍布斯(1588-1679),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使前社会时期的人处在一种相互对立和冲突之中,人们

达成契约构成的社会的目的是避免冲突和相互见的威胁和恐惧。
(2)洛克(1632-1704),他并不认为前社会状态下的人是反社会的,他认为前社会状态下的人是无所谓恶与

善的。人们之间不必然是对手,人们身上所背负的限制是他们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社会和政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契约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公民授予权力和政治控制形成的。
(3)卢梭(1712-1778),认为不平等是一种罪恶,契约是解决这种罪恶的可行方法。

先驱者的贡献

我们知道孔德因为最先提出社会学一词,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但实际上,在他创立社会学之前,

已经有许多先驱者为这一学科的出现作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贡献了。
维科(1668-1744):《新科学》中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凡人时代。他认为国家政权都要符合被统

治的人民的本性。所以凡人时代的人道政府或君主政府是最好的政体。与契约论不同,他认为人性和社会都是可变的,

人类社会是历史的,社会制度和人的关系都是行动的产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A、 他使用了理想类型的概念并使法具备了比前人或同时代人更多的内在一致性
B、 理解到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C、 发展了社会的成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
D、 他是一个社会唯实论者,认为社会是一个只有从整体角度看才有意义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普

遍精神,可以说是某种生活方式和共同关系的形式。
缺憾:虽然孟德斯鸠在共时态的社会类型方面进行了出色的探讨,但历时态方面却忽视了社会形态的

演变。
3 中的人物弥补了这一缺憾。休谟、斯密和弗格森不仅强调社会的结构性,而且看到不同社会类

型之间的转化。
休谟(1711-1776):交往是人性的产物
亚当`斯密(1723-1790):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表达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秩序观的同时暗示了一种社会过程的历
2
史决定论,并且预见到社会可以作为控制自己行为的镜子而发挥作用——公共的旁观者。(库利的镜中我)
亚当`弗格森(1723-1816)《市民社会史文集》: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精致社会。他并不对社会进步保乐观态度,

他比同时代的人更早地看到了工业方面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认为分工以及由分工所造成的社会分层是社

会不可缺少的整合要素。另一方面,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等异化和非人化的后果。(机械化过程中,人就像一个

零件)
4、圣西门(1760-1852)(工业社会一词的创用者)强调科学应该是实证的,该能通过预测和证实原理成为实践的

基础。
孔德:维持秩序的幻想
马克思:社会阶级的工业社会观。
圣西门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从以消费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到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社会的转变。提出:准

备工作时期、臆测体系组织时期和实症体系组织时期。

第2节 历史背景
正如吉登斯所言,社会学是剧烈的社会变迁或现代性出现的直接后果之一。

1、 革命:1789 年法国大革命、18 世纪中期的英国的工业革命

1、法国大革命:
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推翻封建制度和神权政治,从而为法国资本主义的登场开辟道路的政治革

命,而且也是整个近代社会变革的象征。这场革命对意义不在于推翻了一个国王或改变了一项政策,而是在于彻底

地改变了社会制度为资产阶级替代封建阶级扫清了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社会学的出现最初乃是对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造成的旧社会秩序崩溃后果的消极回应。
2、英国的工业革命
纺纱机取代纺车,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直接推动着各个行业的技术革命。这使得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

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事件

而是西方世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起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因素的一次大推进。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与欧洲社会和政治变革同时发生的是自哥白尼到达尔文科学技术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导致经验资料的积累和

分析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取代了将超自然的启示和以往的传统作为真理的信念。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科学的有效性,启发着人们将科学方法论的使用领域扩展到人类自身和社会的领域 。

3、 社会的急剧变迁

社会革命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的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在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被打碎的初期,

初生的资本主义是出于巨大的危机之中的。这些危机推动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3节 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3
1839 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一词,西方社会学就此开端。自那时起,西方社

会学已有 150 年的历史。粗略地说,可以把西方社会学这 150 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 80 年代以来的深入发展阶段;
3 80 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思想敏锐、影响深远的“名家”、名作
“ ”,他

们代表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当时人类在探索社会的奥秘方面所拥有的智慧,为

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纪录。

第一阶段: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在三个发展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相对来说显得较为漫长,从十九世纪孔德倡导建立一门有关人类社会的科学学

科算起,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风格的社会学原初模型的出现,大约花了一百年的时间。这也充分反映了建立

社会学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一批奠基性的人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

来思考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来构思社会学关于社会的科学的具体样式,从而对社会学

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形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一、实证社会学

1、 孔德
他是正式倡导建立社会学,主张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第一人。他在《实证哲学教程》的后三卷,尤其是第

四卷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这种主张。他所理解的科学,是当时那种以实证方法为特征的自然科学,其基本精神就是

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或重复性,具体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等。孔德认为社会是自然

的一部分,人类的知识具有统一性;神学、形而上学、实证科学是人类一切知识领域都必须经过的三个发展阶段,关

于社会的知识自然也不例外。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
孔德关于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呼吁在当时显然是深入人心的,但是他对于自己主张(也就是用社会与自

然之间的统一性以及人类知识之间的统一性来论证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所做的论证和说明却过于粗略,显

得不够充分。
2、斯宾塞
他的主张得到了斯宾塞的响应和进一步的改进。他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思想做了进一

步的论证。他说社会和自然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

因此完全可以用分析生物有机体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社会。斯宾塞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的思想出发,

对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变迁做了比孔德更为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从而比孔德的主张更具有可行性和说服力。实际上

斯宾塞提出的许多概念:结构、功能、分化、进化等仍然是宏观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斯宾塞对实证社会学的

形成所做的贡献可见一斑。
但是他所构建的实证社会学体系在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方面仍然是不巩固的。因为他和孔德一样,仍然是把社会

和自然之间的统一性作为建立社会的科学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原理与方法推广到社会过程

的方式来建构社会学的概念和命题,因而,其有效性仍值得质疑。
也就是说,他们先构思出一般适用于一切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第一原则,然后再从中演绎出社会学原理。这种方
4
法与其说是实证的自然科学,还不如说是思辨的哲学,这是孔德和斯宾塞著作中的一个矛盾。但这个矛盾在法国社

会学家迪尔凯姆那里得到克服。
3、迪尔凯姆
他 1895 年发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首次从社会

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出发,来对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他明确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与纯粹的个体现象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三方面的特性:客观性、集体性和强制性。他提出社

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也就是排除大脑思维本身来研究社会现象)。

他认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在《方法论》一书中,他对观察、分析、解释和检验社会现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考察,确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

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从而为社会学奠定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使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

科学学科,他也由此被公认为西方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将他的方法论主张运用于实际的社会

学研究中,发表《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等一系列名著。
但是他们所确立的这套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取向遭到了各个方向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诠释社会学。

二、诠释社会学

与实证社会学相反,诠释社会学根本否认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完全一致的假说,而认为两者之间是存在根

本差别的。自然过程的主体是无意识的物质,它们只是简单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被动的适应周围环境。而社会过

程的主体是有意识的个人。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赋予事物的意

义来行动。所以,诠释社会学认为社会学家要了解社会现象,就必须去了解这些现象得以构成的个人行动,而要了

解个人行动,就必须了解这些行动所含的主观意义。他不能只从外部去观察行动,也不能给行动施以一种外部的逻

辑,他必须要解释指导行动者行动的内部逻辑,而这靠自然科学的那种实证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靠诠

释学的方法才能实现。早期的诠释社会学家们并不反对建立一门有关社会的科学的主张,但反对对科学做过于狭隘

的理解,也就是反对把科学等同与自然科学,主张社会学是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人文科学。
1、 韦伯
他是诠释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和他们的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的,社会学的

对象不是脱离个人行动的抽象的社会结构等等,而是人本身有意义的社会行动。
和迪尔凯姆的社会唯实论观点不同,韦伯主张社会唯名论,他认为只有个人和行动才是实在的,社会只是一个

称谓而已。比如,“国家”“团体”“封建主义”等概念标志着一定类型的人类相互作用,那么社会学的任务就是使它们

成为可理解的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而与行动的外部特征无关。因此,对于社会

行动,只能用诠释学中“投入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那种从外部去观察和分析对象的方法来加以

考察。由此,韦伯提出了诠释社会学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并用它来分析和研究西方社会尤其是近代西方社会的经济、

政治、法律和宗教,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经济与社会》
《社会科学方法

论》。可以说《经济与社会》概述了其社会学体系的主要方面。
2、 舒茨
韦伯论述存在的不足:a、他提出社会行动的性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但却没有说行动者是如何

5
赋予其行动以意义的 b、他认为对行动的主观意义只能用理解的方法把握,但对于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区别,我们

能否理解他人,我们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他人都未论述。德国社会学家舒茨发现了其缺陷并加以探索,其成果都

体现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
3、 库利、托马斯、米德
他们也都是从大体与诠释社会学相同的方向上对社会学进行探讨的。在德国的韦伯和舒茨之外,美国的库利、托

马斯和米德等人都重视研究社会过程中的个人行为与人际互动这个层次,注重人际互动的主观方面,强调人与人之

间的符号互动对于个人人格与社会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批判理论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一种激进的社会理论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社会理论的批

判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的解

释性的科学研究。

早期的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把传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归为“传统理论”,将其与之对立,肯定后者而否定

前者。在方法论上,他们既反对实证主义,有反对诠释学,认为它们之间虽然有差别,但它们都是把社会现象当作

孤立的事实来加以考察和分析。
而批判理论家们主张以辩证的“总体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也就是说把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

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它们的产生、变

化和发展。
主要的代表有: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
实证主义、诠释学和批判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初步确立的。除了这三种社会学取向之外,还出现了一

些具有特色的社会学构思,比较著名的有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主张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
《社会学:关于社会

交往形式的研究》。帕累托主张研究非逻辑行为。
《普通社会学》。但是相对来说,这两种取向影响要小得多,和者不多,

更没有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脉络。

第二阶段:深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西方社会学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可是多种取向并存的局面,总让人感到美中不足,怎么

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为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的社会学体系,几十年来,一直是

许多西方社会学家追求的目标。实际上,西方社会学的第二发展阶段就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这方面所做

的尝试开始的。

韦伯提出要以个人行动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要把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概念都转换成可理解的行动 。

早期的帕森斯也接受了韦伯的这种理论立场,把社会行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帕森斯认为韦伯以及与他观点相

似的“唯心主义”社会学传统过于突出个人行动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观,而忽略了

行动发生于其中的情境作用。与此相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把人的行为视为对周围情境的反应,看到了客观环境对人

的行为的制约或影响,这是它的长处,但过分强调这种制约作用,忽视甚至完全否定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这是缺

陷。

6
帕森斯认为这两种传统都对说明人们社会行动的某一方面作出了贡献,但都没能对社会行动的结构作出完整的

说明,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合理说明人类行动的一般理论。他早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会行动的结

构》一书,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的最初尝试。书中的提出了他的一般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标、环境和规范是单

位行动的基本要素,行动就是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方面的制约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所发生的动作和过程

这显然是对两种传统的高度综合。
帕森斯和韦伯一样从行动理论开始他的研究,和韦伯一样他不仅关注个体的社会行动,而且更关注宏观的社会

结构与过程,希望从行动理论出发探寻各种之后结构与过程的真实基础。尽管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中,都始终注意保

持一种综合的理论立场,希望把迪尔剀姆和韦伯的理论洞见结合起来,但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的观点实际上更接

近斯宾塞、迪尔剀姆而远离韦伯等人的立场。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发表的一大批著作中《社会系统》
《行动理论草稿》 《社会—进化与比较的
《经济与社会》

观点》
《现代社会系统》等中,逐渐发展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宏大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一开

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取得了近乎霸主的地位,但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主要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
2、 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
3、 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
4、 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忽视强制与冲突;
5、 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等。
顾尔德纳的《西方社会学面临的危机》一书就是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评的著名作品之一。以这些批评为

基础,一大批反帕森斯或非帕森斯主义的理论取向在西方社会学繁荣兴盛起来。
一 针对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的缺陷。默顿做了一系列的补救工作。他批评早期功能分析中的三条假设:“功能

统一性假设”“功能普遍性假设”“功能不可或缺性假设”。认为它们没有根据,经不起事实检验,提出应该把功能分析

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以经验研究来检验功能分析。为此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策略以及用以指导经验研究的可操作

的新的功能分析范式,形成了特纳称之为“经验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理

论与社会结构》
二 针对过于强调社会的一致与稳定,出现了社会冲突理论。其特征是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

性、社会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米尔斯和德国的达伦多夫。
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权力精英》等书中,以社会冲突论为指导,对现代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

权力结构做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指出所谓的“权力均衡”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西方社会的一种神话。
达伦多夫则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一书中,参照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了

一个相当完整的宏观社会冲突理论,对冲突的根源、冲突群体的形成、冲突形成的形式与条件、冲突的解决、冲突与社

会变迁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
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结构功能主义还是社会冲突论都是片面的,提出应将二者综合。代表人物主要有:科塞和

伦斯基。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但他反对达伦多夫那种认为冲突只破坏稳定、导致社

会变迁的看法,认为冲突与社会整合、稳定并不矛盾,甚至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伦斯基也在《权力与特权:社会分

7
层的理论》一书中,试图证明冲突论和功能论是不相矛盾的。
三 针对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出现了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
1 符号互动论:是以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是其创始人。该理论

从社会唯名论的立场来看社会,主张人们之间的符号沟通过程是社会过程的基础和实质,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都是

人们之间符号互动的产物。
2 拟剧理论:在此基础上,戈夫曼对人们之间日常的符号互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更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日常生活

中的自我呈现》中,他把社会机构比做一个大舞台,将人们之间的互动过程比拟为剧院中的表演。
3 本土方法论:是以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层面为特征的另外一个流派。它是以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加芬科尔是其创始人。
《本土方法论研究》中,指出本土方法是指社会成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构造和

解释他们的社会世界并对其赋予意义与秩序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本土方法论者反对社会秩序有其自己的客观现

实性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完全是互动参与者赋予周围环境,而且,社会秩序并不一定真的存在,它只是看上去

存在,而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主观感觉。由于这种秩序感,社会现象得到了一种描述和解释,使

之对它的社会成员来说成为可知的、合理的、能理解的和可说明的。社会成员为创造这种秩序感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

是本土方法论的研究课题。本土方法论与符号互动论有很多分歧,但在反对功能论、实证论,偏好社会生活中微观、

主观层面的研究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四 社会交换理论是针对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基础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交换的思想在

古典经济学、早期人类学中就已存在了,但它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美国现代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
1 霍曼斯:和社会唯名论者相似,霍曼斯也强烈主张要在社会学中恢复人的地位,认为制度,组织和社会都可以归

结为个人的行动,因而必须用有关个人行动的命题来解释。他坚决反对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有自己需求的看法,指出

有需求的只是人而不是社会。但他有和诠释社会学和符号互动论不同,不是把人的社会行动归结为纯粹的符号性互

动,而是受古典经济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启发,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最大利益的追求,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成是一种

计算得失的交换行为。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中,霍曼斯讨论了社会交换过程的基本原理,并以社会交换过

程为基础,重新描述和解释了社会群体,权力,地位,社会制度等社会现象,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社会交换理论

体系。
2 布劳:霍曼斯认为交换论既可以解释微观现象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但他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微观层次上,他认

为微观层次搞清楚了,宏观层次的现象也就好理解了,这被批评为把一切宏观过程归结为微观个人行动的还原论倾

向。布劳试图纠正这种倾向。他指出宏观社会现象和微观社会现象是完全不同的,他提出“整体效应”概念,认为宏观

社会过程虽然产生于微观社会交换过程,但它一旦产生出来,就获得了一种突生性、自主性,它有独立于它所产生

的原始过程的自己的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中他对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上的社会交换过程,它们

不同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且试图说明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过程是如何逐步从微观,简

单的人际关系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希望能弥补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鸿沟。在《不平等与异质性》一书中,

他更加强调宏观社会结构的突生性质,强调宏观结构对微观互动的影响,主张从宏观结构本身来讨论宏观社会过程

以及它对互动的影响,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帕森斯忽视微观,强调结构淡化个人的理论立场上。
五 批判理论是与帕森斯理论对现实过于乐观,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相呼应的。 注重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

新道路。代表人物有: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

8
第二阶段是以帕森斯对先前各派社会学取向的尝试为起点,然而最后却以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分化为终点。第

一阶段只是主观与微观,维护与批判的争论,第二阶段,则产生了新的分歧:抽象分析和经验分析;宏观与微观;

冲突与均衡等。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性的综合为特征的。主要是:微观与宏观的整合、能动性与结构的整合、理论的综合。

一、微观与宏观的整合

瑞泽尔:从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中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进行整合,提出:宏观的主观性、宏观的客观性、微观的主

观性和微观的客观性。
亚历山大:多维度的社会学,提出集体与个人,唯心与唯物的整合。
柯林斯:从微观层次提出互动仪式链,然后从这儿将理论引向宏观层次。
科尔曼:微观与宏观的联合
埃利亚斯:构型

二、能动性与结构的整合

吉登斯:二元性来整合,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是二元性的,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布丢:通过场域和惯习来完成。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人们通过惯习与社会世界打交道,惯习既

能产生社会,又能由社会产生。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行动者。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

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

三、理论的综合

一种是先有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另一种是将其他学科整合进社会学。

第4节 课程安排

9
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

立的经验学科,其主要特征是他所主张的实证精神。基于这一点,我们把孔德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来介绍。
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是与孔德齐名,并且是同一时期的英国早期社会学家,尤其是他的社会有机论思想在英

语世界极有影响,多数社会学家认为斯宾塞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之一。
社会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是迪尔凯姆的功劳。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并且亲自做了自杀问题的经验研究。他的著作《自杀论》被公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范例。应该说,

迪尔凯姆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
19 世纪的德国也是社会学家辈出的地方,膝尼斯、齐美尔、M·韦伯等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们的著作和思想

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个时期: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个时期:深入发展阶段
第三个时期: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第二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1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人物介绍: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1798.01.19-1857.09.05),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出生

于法国蒙彼利埃一个税务官家庭,逝于法国巴黎。1814-1816 年就读于巴黎工业学校,1816 年,因为不满意几

何老师傲慢的态度,和老师发生口角,后来孔德和其他十五位同学被学校退学,学校也被暂时关闭,他一生的正式

教育就此结束。之后他一度考虑移民美国,并勤学英文,研究美国宪法。后来美国梦并未实现。转回故乡的医学院研

习医学及生理学。后来又回到巴黎。以教数学为生。
10
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他不到 60 年的一生正好是法国大革命和 19 世纪上半叶开始影响到

法国的工业革命,不但使法国成了欧洲科学发展和资本主义狂飙突进中心,而且也使它成为混乱和动荡的温床,一

个个新生的和复辟的政权在那几十年中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在那个年代里里程碑式的事实太多了。对孔德的影响也非常大。当时风靡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孔德很快

背离了父母的政治信仰,成为一个反对专制、崇尚革命的共和主义者。

1817-1824 他结识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师圣西门,并成为他的秘书,自称是他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其影响

较大。1826 年开始在巴黎设堂讲学,建立和传授实证主义。1832-1842 年曾当家庭教师和巴黎工业学校的主考

人。1848 年创建实证主义协会。

他们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成长起来的学生拒绝再用老师的名字发表自己的文章。但实际上

背景可能是两人的思想出现了越来越大并且无法弥合的鸿沟。如果说孔德早期的思想更多地接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影

响,那么,因为他越来越孤独和性格乖僻,其后期的研究视野更多地受到其私人生活的左右。

1844 年,他结识了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妇女,这个被丈夫遗弃的不到 30 岁的女人,为孔德那沙漠般的情感世

界注入了一股清泉。但科洛迪尔很快逝去。这场恋爱改变了孔德原来对女性的歧视,他开始认为女性的情感和利他主

义情操要远远胜于男性的理智和自私。这种思想使他在开始宣传人类情感的力量,设想用繁琐的仪式去唤醒人类的

爱心,并建立一种能够开发人类情感的基本资源的新宗教——人道宗教。孔德的晚年就沉浸在建立人道宗教的幻想、

自在人道宗教“大祭司”的兴奋,以及由下层失意者组成的教徒们给予的崇拜之中。年复一年,他确实离天国越来越

紧,但是却离他原先设想的那个令人激奋的实证主义天地越来越远。

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

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 月 26 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

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 1791 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 16 继续当权。


(2)1792 年 8 月 10 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 16,于 9 月 22 日成立法兰西共

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 年 5 月 31 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

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 年 7 月 27 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 年 11 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 1789 年到 1794 年,短短 5 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

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必然。
2、16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

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

11
(1)婚姻的不幸:1825 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 1826 年孔德

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2)学业的不幸:本来孔德师从圣西门,但是 1824 年,与圣西门发生了著作权问题而分道扬镳,师徒二人从

此决裂。
(3)生活的不幸:生活困难始终是困扰圣西门的一个大问题。他除了做圣西门秘书的 7 年期间有固定的收入外,

没有其它收入。他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以及做私人教学为主。这就使得他一直生活在窘迫的生活之中。
1857 年去世。

1、 实证社会学的提出

孔德一直沿用的是圣西门的说法,社会物理学,但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 1835 年出版了“论人和人类

能力的发展”一书,并无意中加上了社会物理学论文的副标题。所以孔德仓促之中杜撰了社会学一词。
在他的理论中,实证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可以验证的
1、实证主义
实证的含义
孔德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在孔德看来,实证的含义主要包括以

下几点:
(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2)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是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实证社会学原则
孔德认为,社会学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追求自然科学主义倾向。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采用其它科学方法;它主

要依据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2)认识论上追求经验主义:孔德认为,社会学可以解释经验、感觉以及其它可实验性的知识或材料;
(3)追求价值中立: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它只与“是什么”有关,而对“应该是什么”不感兴趣,因此,

它是价值中立的。
2、 “三阶段说 ”
圣西门早就说过,一切科学都从假说开始,经过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而以实证结束。孔德对此进行了

系统化,认为每一种知识、人类的发展都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
第一,神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以及初级阶段。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追求事物的本源,把自己

无法认识的对象都归结为“神”,这是一种虚构的状态;
第二,形而上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人类乞求于抽象的实体,以抽象的概念、实体代替了神 ,

运用形而上学解释一切;
第三,实证阶段,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努力寻求事物或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证性。也就是说 ,

人类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不再探求“事物的原理与原因”,而努力发现事物的实际规律。
孔德认为,一方面,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化和发展

也体现了这三个阶段,处于最高阶段的就是社会学。
12
当然,孔德这样划分有其积极德因素,那就是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性进步性;但是他划分这三个阶段也缺乏

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16 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十分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否定、抛弃空洞的,荒诞的中

世纪经验哲学;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说,过去是“神学的时代”,现在是“实证的时代”。孔德的“实证”一词直接来

腮于圣西门的著作中。孔德认为,19 世纪的人类已
经进化到了“实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经验认识可以用于理解社会现象。
孔德依据这一实证主义原则,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正如他在书中 P20 所言:“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每一种知识都先后有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状态或虚

构状态、形而上学状态或抽象状态、科学状态或实证状态。
“神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

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

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于是,人们对自己所不能及的情况,便

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用神来解释探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原因‘在此阶段,早期的科学知识也是受神学统治

的,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学科知识完全是虚构的,没有科学性。
“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

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在此阶段,科

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的抽象概念构成。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

1.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

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

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

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

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

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可知论)有人说:
” “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

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

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2.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13
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

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

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

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

的二论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

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

法。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

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不过,现在学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

一个含义。
“实证阶段”,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

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他不想找出事情的缘由,而只是想找出支配各种现象的规律。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人们不

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

原因”。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

所以,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为此,孔德认为,人类知识从神学时代到形而上学时代,进而到实证时代是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相互联系,

有序科学的等级体系发展的过程。
3、 “整体大于局部 ”
他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体一样,整体是大于局部的。也就是说,某一特定的生物现象只有在与整个机体相比之下才

有自己的意义并得出解释。如果硬是人为地把某一成分从某一生物体中割裂开来,那么所能得到的只是一种无生命

的物质。作为有生命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全面的和完整的物质。
孔德将这种“整体先于局部”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方面来:一方面强调,我们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应放在整

个社会之中去加以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也应该注重对整个社会的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某个

特定社会的宗教情况或国家的确切形式。例如,19 世纪法国社会的情况.只有把这个时期置于法国历史的持续发展

中才能理解。法国王胡复辟只有通过大革命才能理解,而大革命也只能通过几个世纪的君主政体来理解。神权和尚武

精神的衰落只有从过去的好几个世纪中找出其原因才能得以解释。再比如:教育子女问题上东西方的差异。
一句话,只有研究社会整体的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部分,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理解某个时期的

变化。
孔德还认为,作为生物学范畴里的单一有机体和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有机体,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生物有机

体可以分解为元素、生理组织、生理器官;社会有机体可以分解为家庭(细胞)、阶级(社会等级、特有的组织)、城市和公

社(器官)。

14
4、 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孔德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纵貌历史的科学,它既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曾经发生过的社会历史事实 (存

在过的东西).又要注重研究目前现实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存在的东西),而且从决定论的必然意义上来说它还

应当研究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将会存在的东西),这样才是合乎逻想的。正因如此,孔德指出,“社会学比任何其他

科学都重要。此外,唯有它才提供逻辑和科学的环节,
借此我们对现象的其他各种不同的观察能够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德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顺应自然科学发展的

韧流,创立一门新学科——实证社会学。另外,从孔德创造的“三阶段说”,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自己实证哲学和实证社会学的地位.把它与近代实验科学相提并论,说明它是“最后完成”的员完备的科学理论。然

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关于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和为之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无疑是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

2、 社会秩序论

他的社会秩序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实证政治体系》一书中。主要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

会静力学主要研究的社会秩序论。
1、提出的背景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

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

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之所以要寻找和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是因为,当时法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

动荡和无序是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基本准则。而他认为这种准则的稳定,是保证真正的社会秩序的首要条件。因此他主

张要“重建社会秩序”。
2、主要内容
孔德的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1)孔德认为,人性支配人类的活动。他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在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

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2)孔德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或三重性质。它由情感、活动和智力构成。
情感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情感的发展历史就是人性的利他主义的发展过程。
活动是由军事阶段转为工业阶段的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变为人对自然的战斗。
智力的历史是从唯物主义向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
(3)孔德强调,人类行为是受情感“支配”与“决定”的。同时,它决定着社会的起源与性质。情感可以区分为利已主

义的和利他主义的。
孔德还强调.非利己主义,即利他主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利他主义有三种裹性: (1)敬慕(人

与人之间的平等),(2)祟敬(儿子对父亲、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3)仁爱(爱藏与崇敬行为酌扩展),即在人类宗教

中发扬光大的“仁慈之受”。人性的这些裹性维持着社会秩序。孔德在说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关系时指出,人首先

是利己的,其次是利他的,进而发屁成无私和友爱。他说,人类早期是利己心超过利他心.因而野蛮人要互相残杀。

资本家之所以要拼命剥削,工人之所以要罢工,进行斗争,社会之所以动乱,其原因就是利己思想超过利他的思想
15
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利他的思想逐渐有了发展,达到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维持人类社会的共存

与秩序。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以家庭为例。
在孔德看来,家庭就是人性中实现利己心和利他心和谐一致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社会协调”的最基本的方

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员基本单位。家庭联结过去和未来,“在家庭里,人类有历史持续性的经验.并掌捏

了文明条件,会把物质财富和精神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使得社会得以延续下去。
孔德指出,家庭是人以自然的情爱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初级群体,是两性的结合,又是父母、子女等亲情

的结合。在家庭里,兄弟间、姊妹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子女对父母的关系是祟敬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是慈

爱的关系,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是复杂的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在家庭里,感情是主要的,智力是次要的,彼此应有合

作互受精神,又要有顺从原则。家庭成员从利己的动机出发,结果是既爱自己又爱家人。这样一来。人性中的利己心

与利他心两重性达到了一致与和谐。孔德认为,这种关系扩展到社会,社会就可能实现和谐一致。
(4)社会毕竟与家庭有区别。家庭关系是靠家长调节,社会关系则是由政府调节。社会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社会分工

基础上的爱好群居人们的“合作’。孔德强调.在社会中智力是主要的,人们是在共同的愿望、信仰、倩感、意识、道德

规范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合作”的。要是非分明,要公正和公平。各阶级的人们认同现有的秩序。一切社会

问题的解决都应从“普遍的爱”、“普追的同情”的原则出发,而绝不应从破坏现有的秩序出发。
(5)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它永远具有使人类集体或个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特点。宗教可以调节人类内部生

活,把人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信仰的支配下,共同生活、共同行动。在孔德看来,正是宗教用无私和仁爱对人们

进行格神和道德教育,克服利己思想,彼此友善合作。他说,社会需要宗教,它是一种能巩固和节制俗权的教权。所

以,每个政府为使统治和服从神圣化并加以控制都要支持宗教。由此可见,在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中.把宗教看成是

人类最高教义,人类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是人类社会“共存和继续”、“秩序和进步”的保证。
(6)孔德还认为,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

社会历史能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语言在人类精种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孔德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语言是人们学习社会规范和进行思想交流

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把先辈的思想和文化继承下来,传给“新的合作者”,而使社会秩序延续下去。
在孔德看来,社会秩序也依靠与其有关的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个人进行经济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随

着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个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

新的社会联系。劳动分工促进了工业发展,专业化的相应发展也促进了个人主义。同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

强了。因此,高度发达的劳动分工造成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小结:
(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社会之所以动乱,就

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

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16
3、 社会变迁论

孔德不仅对社会有静态的描述,而且也对社会的动态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他的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

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的。‘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泼阶段、

工业阶段。
1、军事阶段——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政治制度是“君主专

政”。城邦的建立和土地制度的确立,就是这—征服制度的产物。人们在征服制度的统治下,为着共同好恶的利益,

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的崇拜。军事阶段是军事、战争为主的古代社会。
2、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孔德认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用防御性的军事组织代替进攻性的组织,用

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的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的崇拜。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步地向实证社会过汉。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根据的重视

人权和法制的社会。
3、工业阶段(实证社会)——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他社会转

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即既用实证方法研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
和生物,又延伸到思想的其他方面。在他看来、工业社会的这些特点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

最终的利益。他构想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会由牧师、银行家和企业家共同

管理。
孔德除了把以上所分析的理性因素看成是社会发展动力之外,还特别注意到影响社会进步与变迁的其他的一

些因素。他认为,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小结: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有规律的,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该有三个阶段:
(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础,人们对神、君主无限的崇拜;
(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的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精英;
(3)工业社会(16 世纪以来):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人类设法开发资源;资本家、实业家成为社会精

英;劳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2节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人物介绍:

17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 1820-1903)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化论和社会

有机体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820 年 4 月 27 日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父亲是教育家格鲁吉亚·斯宾塞。年幼的他被鼓励去学

习。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经常接触并对学术课本及他父亲的期刊发生兴趣。13 岁,他被父亲送到巴斯附近的小镇-辛

顿查特修。那里他叔父能够为他提供正规教育。最初因为他觉得很闷并抗拒拉丁语及希腊语的课堂,所以他没有跟随

叔父,甚至跑回家中。后来,从叔父身上学会并发展自己早期政治及经济理念来回应叔父的激进改革观点。1836 年,

叔父为他找到一份铁路的土木工程师的职位。斯宾塞在工作中的体验让他停止在行业上的追求,反而觉得上司使工

人过分劳累。他更注意到他在这个时刻开始下定决心编写文章。在他 22 岁之后的数年不断拜访叔父,并把有关政治

信件发给一些激进报纸,譬如《非规范人》。这是他正式开始参与传媒及社会政治纂稿。这些稿件被汇编为他的著作

《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这些早期著作显示自由主义者对工人权益及政府责任的观点。在斯宾塞的圈子内,他早已在

自然定律上鼓励多些理性。1851 年,他这些的观点在他的著作“社会静态学”变得越来越成熟。当中内容强调个体力

量对社会的重要性,但社会无可置疑地践踏它。可是当中遗漏了他早期著作流行的对工人阶级的怜悯之心及神的伟

大设计。这就是斯宾塞开始确立对文明的视角,不是人类的人为建造方式,而是自然界中人类的自然有机产物。他曾

在伦敦财政报《经济学人》担任副编辑五年,直到 1853 年时才离职开始投入专业写作。及后数年,他的著作涵盖了教

育、科学、铁路工业、人口爆炸及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课题。

  1855 年,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面世。它展示了思想理论是身体在生物学上的互补部份,而不是遥遥相对的部

份。在这个模型中,人类智慧相对于身边环境是缓慢地建立出来。这个对人类起源演变的立场疏远了保守的出版者,

使斯宾塞的著作被搁置一旁。编写《心理学原理》的时候,斯宾塞曾往威尔士及法国旅游,途中他的健康转差到不能

复元的地步。可能是因为长期劳累导致经常短暂睡眠,妨碍了他的漫长工作。当他责怪压力及肺功能不健全时候,数

年来的健康转差使他倚赖吗啡及鸦片。

  尽管疲倦不断增加,斯宾塞继续写作。1858 年,他开始了一个涵盖他整个演变哲学在和法律进展的大项目。他希

望慢慢增加出版量以便能维护他长时期的生计,但他再无法透过定期发表来巩固任何出版者的关系。幸运地,斯宾

塞在这时间得到英国的知识分子的爱戴,并且得到了他理论著作的私人订购名单,那便资助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上的

开支。在众多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了受人尊敬的英国哲学家-汤马士·亨利·赫胥黎,是他介绍斯宾塞加入“X会所”-

是云集一些受人尊敬的思想家的晚膳会所,其中一些思想家后来更成为皇家学会的主席。会员包括:哲学家约翰·道

耳、银行家/考古学家约翰·鲁布克爵士、查尔斯·达尔文等等。透过这个组织,斯宾塞才能在科学家圈子中心出现,并

保障他的评论得到了有力的听众。

  1862 年,斯宾塞出版《第一项原则》。它是现实中所有领域的根本准则的演变理论的展示。正是他早期理论的基础

18
信念。根据他的定义,演变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事物不断改进为复杂和连贯的形式。这是斯宾塞哲学的主炮-是演

变的一个已发展连贯架构的定义。在这一刻,他获得国际声誉及高度尊敬。他对人类立足于自然界的观点是非常有影

响力并得到广泛认同。特别要指出一点,当他对各个科学有兴趣的时候,他从未愿意专注在一个领域内的研究,并

很少参加科学实验或调查。可能是因为他拥有丰富学识及很少专攻一科。这使他的观点及著作容易理解并受到欢迎。

他在“X会所”里被称呼为“详尽的斯宾塞”,是因为他对课题钻研的深度。

  1896 年完成了他自己所构想的《综合哲学》体系。
《综合哲学》体系的形成,使斯宾塞成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的集

大成者,成了第一代实证主义哲学流派中的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人物。这为斯宾塞赢得了极大的殊荣,

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斯宾塞也因之先后获得了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布达佩斯大学、波伦亚大

学和圣安德鲁大学的博士学位,并被罗马科学院、巴黎科学院等近十个科学院聘任为国外院士或通讯院士。1902 年,

他被提名竞逐诺贝尔文学奖。

  1903 年 12 月 8 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斯宾塞禀承并发展了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和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

斯宾塞认为,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事实和经验永远只能表达现象领域,而不能反映事

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正是借助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自然科学的知识才是可行的,因而也才能成功地运用于人

类实践的各个领域之中。自然科学的知识之所以正确,正在于它遵从人的主观感觉经验的限制,而只描述事物和经

验的表象,不去侈谈诸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之类的不可实证的形而上的东西。因此,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实

证哲学,它的任务不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而在于搜集和综合整理各门科学的原理,描述和记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

程的表象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分类和各门科学的一般方法。正是通过将哲学的研究领域严格规范

于事实和经验的范围内,通过使哲学与科学的携手调和,才使得实证哲学不再涉足形而上方面的虚无领域,从而成

为凌驾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科学的哲学,使得哲学上的路线斗争宣告结束。因此,实证哲学体现了人类的

最高智慧。但是,事实上,实证哲学只能导致不可知论,并为神学的存在留下一席之地,斯宾塞曾援引英国的生物

学家赫胥黎的话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双生姊妹,把一个从另一个分开,一定会使双方死亡。”可见,实

证哲学最终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斯宾塞将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用以解释社会现象,论证资本主义

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形成了其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按照其社会进化论思想,斯宾塞指出,各个时代的教育

制度都是随着与其共存的各个时代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旧教育的一套,从它的迷信的教条,严酷的纪律、烦

琐的禁令、虚伪的禁欲主义以及对人为措施的信仰各方面,都同当时的社会制度接近;同样的,我们现代的培养方

法在与上述相反的措施中就同我们比较开明的宗教政治制度相适应”。

  斯宾塞还依据其社会进化论思想,概括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集中→分化→

平衡(确定、普遍和谐),认为宗教、政治和教育信仰的进化也应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开始是权威的统治(集中),然

后是权威的衰落(分化),最后是形成整套正确的、完整的主张(平衡)。而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处于最美好的“平衡”阶段。

斯宾塞还通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了他的“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的职能也像生物有机体一样,通过各个器官的功

能的平衡协调来保证整个机体的平衡、协调,因而,社会分工是必要的,是社会机体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在生物机

体上具有提供、分配与调节营养的各类器官及其机能,相应地,在社会有机体上,也必须具有担负各种职能的不同

阶层:工农大众形同人手,担负社会的营养职能;商人形同人之胃肠,担负社会的分配、调节与交换职能,资产阶
19
织统治者则形同人之神经系统,担负社会之支配职能。正像生物机体之各个器官各安其就,统一于一体一样,社会

各阶层也应各安其旧,亲密合作,不相僭越。不然,必会引发社会动乱。

  斯宾塞主要著作包括:《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社会静态论》(1851)《人口理论》(1852)《款色哲

学》1852 年)《第一项原理》(1862)、
《生物学原理》两卷(1864—1867)、
《心理学原理》两卷(1870—1872)、
《伦理学原理》

(1879—1893)、
《社会学原理》两卷(1876—1896)、
《规范资料》(1879)《教育》(1861)、
《人对国家》(1884)、
《自传》

(1904)等。
生平:(1820—1903),称自己的学说为进化论社会学,当然也从属于实证社会学。我们今天之所以称他的学

说为实证社会学,是因为他与孔德一样都属于不承认与任何哲学有关联,这就属于进化论原则。
(1)斯宾塞一生当中有很多奇迹,值得我们学习:他一共有 9 个兄弟姐妹,都身体不好,只有他一个人顽强

地生存下来;
(2)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只跟其叔叔学习了三年,却能够提出一个宏伟的计划

并得以实现,将他那个时代所有理论科学综合成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理论体系;
(3)他一生受疾病所折磨,采取了很多措施后往往才能够保证每天工作几小时而不至于痛苦,就是这样,却

活了 83 岁;
(4)他没有任何财产,尽管是一名伟大的社会学家。综上所述,美国历史学家乔治萨顿曾经这样评价过斯宾塞:

“他不但给了我们知识,而且给我们树立了道德勇气和忠于信念的榜样。”

1、 社会有机论

在 1896 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中,斯宾塞提出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著名论断。在他看来,社会本身就是个生

物有机体,遵循着生物有机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和生物有机体一样,都有发育、生长、成熟、衰老等阶段;
2、当社会有机体体积增大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也在增大,它们的功能也在增大与分化,并且日益复杂,这

样就会导致专业化的产生;
3、一旦社会有机体各部分不同,则它们之间必然发生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进化使得这种依赖关系更加显著;
4、在简单社会中,社会功能可互相替代;而在复杂的社会中,社会整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控

制协调各部分行动的“管理系统”。

2、 社会进化论

在斯宾塞看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就是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同质到异质的变化过程。他认

为普遏进化的法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社会领域。他举例说.人类社会在开始时,每一个个体既是作战者

又是就地者;既烘烤面包,又制造工具。随后,军人、工匠、铁匠和面包师傅,便构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从

同质到异质的转化过程。人类社会通过个体的集成,经由运动的分散,凝聚为部族、城邦……。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

从集成到均衡,呈现出量的演化。斯宾塞就这样生硬地从物理学那里借用概念与方法,把人类社会的进步描述为由

于外力作用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持续地、没有倒退地和不间断地、直线地运行、转化的过程。这是他早期的思

想。
后来再其比较成熟的著作中对此有所改进,指出,社会进化在总体上是前进的,但并不排除在具体的社会中可
20
能出现暂时的倒退现象。但最终“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自然和社会进化的动力原则。 

第三讲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生平: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犹太

教教士家庭,1882 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后又赴德国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 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

影响。
1887 年法国教育部第一次同意专门为他在波尔多大学文学院开设社会学课程;
1898 年,迪尔凯姆创办了《社会学年鉴》,专门发表社会学评论及相关社会学文章,传播社会学观点与方法;
1913 年在索邦大学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学与社会学系,从而使法国成为头等重要的社会学中心
迪尔凯姆一生主张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奠定了现代社会学的基础,也使社会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

基础概念上同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划清了界线。
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曾经说过:迪尔凯姆(1858—1917)是法国第一位学院式的社会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正式学

术头衔的专业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1893 年《社会分工论》、1895 年《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1897 年《自杀论》等著作。

第一节 基本方法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应当把社会事实作为自

己的研究对象。
(1)社会事实的含义: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个人以约束的,都叫

社会事实。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三个特点:

21
一是制约性:即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而且还具有一种必须认同、服从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力

量。这种强制性力量会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它;
二是客观性。也就是说它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对象,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 迪尔凯姆认为

客观性不等于可见性或者可触性。例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甚至包括语言以及货币制度等都独立存在于个人的意

识之外;
三是普遍性。这是由于它具有集体性。迪尔凯姆利用 19 世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了聚合在一起的个人

行为不同于其独处时的行为。在他看来,人从来都没有生活在孤立的状态之中,所以,精神风尚一定会凝聚成社会

集体观念。
(2)社会事实的类型
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①社会;②政党;③教会;④组织等;
二是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它主要有:①道德;②集体表象(价值规范);③社会潮流;

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在 1895 年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迪尔凯姆认为,作为一门科学的学问,一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学

应当有自己的方法与准则。他于是提出了如下“准则”:
1、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并把其当作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一是要摆脱一切预断,尊重事实,排除一切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观点,像笛卡尔那样,做到“我思故我在”;
二是要从感性材料出发去开展研究,达到对社会事实的本质认识;
三是要剔除感性材料中的主观成分,寻求价值中立。
2、要能区分正常的社会现象与病态的社会现象
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指“规则的现象”,即“应当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象”;
病态的社会现象指“不规则的现象”,即“偏不这样的现象”,“特殊存在的现象”;
从这个视角来看,犯罪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病态的是社会现象。这是因为:
第一,犯罪“在任何社会里都是不可能不存在的”;
第二,对任何社会而言犯罪都是功能必须的,因为,“要是没有犯罪,社会就没有重建的希望”;
第三,犯罪将有益于社会进化。有时,犯罪看起来触动了现实的道德,但是,迪尔凯姆认为这实际上“已经预定

了将来的道德”(在《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迪尔凯姆举了苏格拉底追求思想自由而触犯雅典法律的例子)
3、划分社会类型的方法
迪尔凯姆认为,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正常的还是病态的,必须将它放入一定的社会类型(他又称之为“社会种”)

里进行考察。因此,“社会学应当有一个分支来研究社会种的构成及其划分”,⑧边尔凯姆称之为社会形态学。
那么,如何来划分社会类型呢 7 迪尔凯姆提出的分类原则是:“首先,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

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其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

类变种。”根据这一原则,迪尔凯姆将初民社会划分为三个类型:”
l、简单的单环节社会;
2、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

22
3、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
上述几种类型只是迪尔凯姆对初民社会的粗略分类,实际上,他只是想说明每一高级社会类型都是通过最靠

近它的低级社会的再现而形成的。
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在迪尔凯姆看来,划分正常的社会事实以及非正常的社会事实,就是为了便于解释社会事实,以便更好地认识

和解释社会事实。为此,他提出解释社会事实的两个原则:
一是循环法,即用一个社会事实去结实另一个社会事实,而不能主观臆断;
二是分析法,即要寻求社会事实的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之间的相关性。

第二节 社会转型理论
迪尔凯姆一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亦即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他认为要解决这

个问题就必须回答:是什么样的联系使众多个人结合成为一个有序社会的,社会团结的性质特征在传统社会和现代

社会中的体现有何不同,社会是怎样由一种团结类型向另一种团结类型转变的。在《社会分工论》(1893)一书中,迪尔

凯姆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理论,详细解答了上述问题。

1、 社会转型的原因

1、道德的弱化:对传统道德力量的破坏与反叛,传统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
2、法律:法律也是维系社会团结的基础,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法律在维系着社会的团结:
一是刑事法。其条文是镇压性的制裁,惩罚错误或罪行,这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团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

惩罚性法律占优势的社会里,几乎全部生活都被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信仰和情感高度同化,社会与宗教结为一体。

因此,社会是一个几乎没有分化的同质体。
二是合作法。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对社会失范的一种弥补。也就是说在不法行为发生以后,把事情力图恢复到原

状。例如,在合作法的框架下大量精神病医生的出现。在合作法盛行的社会中,社会团结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分

工使人对社会产生了依赖。
3、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生,使得维系社会团结的法律无效。

二、社会转型的类型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这两种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联结、聚合的方式不同,或者说,他们之所以能够结合为一个社会体的力量是

不同的。这两种社会的主要差别在于分工。
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社会之所以凝聚成一个社会是因为每个人几乎都做着相同的事情,比如

说,采集水果、蔬菜、打猎。也就是说,在原始的初民社会中,几乎没有什么分工,但这样人们仍然可以自给自足,

社会仍然整合为一个整体。再比如,传统的农村社会。按照腾尼斯划分的社区和社会。
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社会有着大量的分工,人们会去承担越来越专业化的工作。比如说,有人生产粮

食、有人生产衣物、而还有的人生产日用品。也就是说,人们需要更多的人的贡献才能维持正常的运作,乃至生存。
从而,社会发生了从机械团结转变成有机团结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观点孔德的“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主义”的发

23
展模式是不同的,孔德是从人们如何了解世界的变迁入手,而他是从物质世界的改变出发,从人们如何分工来着手

的。
1、机械团结型社会: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基础上,社会靠惩罚性法律得以维持,主要出现在古代社会以及近代不发达

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里,集体意识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个人意识被集体意识所压制;
2、有机团结型社会:建立在个人异质性基础上,借助于社会分工及合作法的兴起,它主要出现在现代发达社会中。

在这个社会里,个体独立性增强。
按照迪尔凯姆的理解,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事实的表象在维系着社会的团结,规范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实

现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他认为,历史上有两种类型的法律制度:一是刑事法,二是合作法。

前者是一种镇压性法律,惩罚统治者所认为的错误行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生活都被监督和控制,人们

的信仰和情感高度同质化,社会道德、社会意识以及宗教信仰也认同这样的法律,这就加剧了惩罚性法律的合法性。

与刑事法不同,合作法的本质不是为了惩罚,或者说惩罚不是目的,合作法的本质上是在不法行为发生以后,把事

情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或者恢复事情的原状,或者增强个人之间的协调。所以,在合作法为主导的社会里,道

德、宗教以及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等(迪尔凯姆称为集体意识)就会注重引导人们进行适当的社会分工以加强社会协

调。所以,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从本质上看首先是法律与道德的变迁,也就是由惩罚法律及其社会意

识形态向合作法律及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型与变迁。
在此基础上,迪尔凯姆区分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具有的两种社会结构类型,那就是机械团结社会以及有机团

结社会。
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 。

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

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

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

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

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
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

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

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

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

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
“ ”、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

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
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

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

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

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

24
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

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

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

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

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

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意识

1、动态密度的改变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社会从机械团结变为了有机团结呢?他认为是社会动态密度的增加造成的。所谓动态密

度就是人口总数以及人口互动的频率。它有两个基本要素:
社会的人口总数
光有人口总数的增加是不够的,人们仍然可以各自干自己的事情,从而自己自足。
人口之间的互动的增加
这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当大多数人与其他的人之间的互动频率大幅度提高的时候,动态密度就可能升高到使

机械团结的社会向有机团结的社会转变。
这是因为:人口的增加,对于有限的资源,比如说土地、狩猎、蔬菜的竞争就会增加。这个时候,如果每个人

都去参与竞争,就会引起混乱和冲突。同时,人们也会发现是没有必要的。这个时候一部分人生产这个,一部分人生

产那个。互动的增加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之间进行交换,从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免除冲突,

而且,更加精细的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2、迪尔凯姆的认识
(1)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而集体意识则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但是这种划分也不是

绝对的,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集体意识,当然在古代社会里同样也有社会分工,只不过两者的范围以及程度不同而已。
(2)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社会高度发达的特征与标志,也是有机团结的基础,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

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
(3)分工是一个历史的现象,它不是个人因素引起的,而是社会因素作用的。
(4)分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后果:如生存危机、物质产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
(5)其它次要因素也会引起社会分工。如科技的世俗化、普及化;传统的年长权威的削弱导致个人主义的增强;

现代工具理性的建立以及个人独立性的增强等等。
3、集体意识
他认为有某种重要的改变伴随着这一变化的发生。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的变化。所谓集体意识是指:由集体成员如

一群人、部落或社会所共有的观念。这些观念是集体性的。在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社会中集体意识是不同的。

机械团结的社会——相对小、未分化。集体意识在这样的社会相对重要。它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每个人多认同这

一集体意识,并遵循这一集体意识办事。这个时候集体意识比较僵化,同时,与宗教有关。比如:在原始部落中,每

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一套浅规则,大家都认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对女性的摧残。“一女不侍二夫”,如果违背,那

25
么,就要集体讨伐,将她法办。《大宅门》中杨九红其女儿的关系。

有机团结的社会——相对大、分化。集体意识很弱。从而控制力也很小。比如,在初民社会,每个人都很在意自己

是否参与部落活动,包括选酋长。如果有人不参加,大家都会知道,而且不参加的人也会有麻烦。但是在有机团结的

社会中,人们对政治参与的感觉和热情就很小。参不参与也不会被邻居所知道。形成不了什么约束。

第三节 社会失范理论
迪尔凯姆之所以研究自杀现象,其意图有二 f 是通过具体分析自杀现象,来贯彻和验证他的方法论原则,为社

会学家具体考察社会事实提供一个标准的实证研究范例。因为集中地研究这一题目,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规律,从

而表明社会学比其他思辨的论证更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可能性个二是因为自杀率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团结状态的变

化,自杀率升高是社会危机的症候之一,对它的研究将帮助我们了解欧洲社会现今正经历着的全面失调现象的原因

同时还可能开出救治的药方。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现象的实证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自杀论》一书中。

一、失范的标志

在迪尔凯姆看来,道德及法律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控制个体行为的道德与法律开始

弱化。这就导致自杀人群的增多、以及自杀问题的社会化。

二、自杀和自杀率

人们通常将自杀定义为行为者自身完成的主动的或被动的死亡行为。迪尔凯姆认为,这一定义不能有效地将自

杀与一般死亡区分开来,因为行动者的自我受害致死,并没有排除那些由幻觉所导致的死亡。他指出.一种行为不

能仅仅以其结果来定义,还府注意行为者的动机。以此原则.他将自杀定义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

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G
根据这一界定,自杀似乎纯属个人行为,对它的解释可由心理学来完成。然而,迪尔凯姆认为,如果我们不是

将自杀看做与其他事物无关的、孤立的、可以单独加以研究的事件,而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在一定社会中的自杀现象

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那么自杀并不再显示孤立的个人现象,就其本质来说,它具有社会性质,是一种社会现象。
他提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社会都有特定的自杀倾向,这种倾向的烈
度是由自愿死亡的总数与各个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人口之比来衡量,我们把这种数据称为所研究社会的典型的自杀

率。它—般按 10 万或 100 万人口的比率来统计的”M。在他看来,社会学家的任务就是在自杀串变化与社会环境之间

建立起联系,把自杀与自杀率区分开来,不过,二者之间的联系亦很重要,一股说来,在总人口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自杀人数越多,社会自杀串就越高。社会学家主要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自
杀,即社会自杀率的变化。

三、自杀类型

(1)利己型自杀:发生在低度的社会整合以及个人主义膨胀时期(个人与组织分离)。表现在家庭中,离婚者、

未婚者、无子者、丧偶者容易自杀。所以,他说:“我们看到为什么一般说来自杀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我们知道为

什么一般地说宗教对自杀有一种预防的作用。”(自杀论:141—142)
(2)利他型自杀:不是个人对社会的分离,而是社会组织对个人的控制过程而产生的,因此它是个人对集体
26
的牺牲。如军队、宗教或邪教。“利己主义自杀的心理特征是一般的消沉,表现为伤感效忧郁或伊壁钨鲁式的冷滨。相

反,利他主义自杀的根源是一种强烈的感情.所以不能不表现出某种力量。在义务性自杀的情况下,这种义务是为

他的意志服务的。利他主义者自杀是因为他服从某种迫切的需要。”(自杀论:265)
(3)失范型自杀: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失去了对社会变迁相适应的能力而导致的自杀行为。在这样的社

会里,旧的道德观念遭到破坏,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形成,社会缺乏明确的行为准则,个人失去了对社会变化的适

应能力,个人的精神以及心理平衡遭到破坏,此时失范型自杀就会产生。当然,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人生活秩序的

破坏也会导致失范型自杀的增多。
(4)宿命型自杀:也就是当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使得个人无法忍受时引起的自杀行为。迪尔凯姆认为,

宿命型“自杀者大多是被严酷的法律、制度断送前程以及压制情欲的人们。”这样,他就提出了关于自杀的三点结论。

四、关于自杀的结论(图)

引入社会整合这一变量
(1)利己型、失范型与社会整合强度成反比,社会整合越强,人们的观念越是高度一致,自杀就少;而利他型

以及宿命型自杀正好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率的关系。
(2)在现代社会中,自杀与环境、个体心理关联性小,但与社会有关,因此,自杀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
(3)一个正常的社会必然有相对稳定的自杀率,自杀以及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常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

率才是社会的反常状态。

五、自杀的社会控制

(1)加强镇压和惩戒,政府不能姑息和纵容喜欢自杀的人。
(2)加强教育,改变其性格。
(3)恢复社会组织的统一性功能,努力使个人团结在组织的周围,对组织产生依恋感。迪尔凯姆认为,只有职

业组织才能够具有这样的功能,而其他的政治组织以及宗教组织都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第四节 宗教与知识社会学

一、什么是宗教

27
迪尔凯姆认为要想寻找原始宗教并对它作出解释.必须首先确定宗教的涵义和本质。在界定宗教概念时,他主

张首先摆脱所有光入之见,据弃那种视宗教为对“超自然力”或神灵的信仰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对自然和神灵的崇

拜只是宗教的表现形式.宗教的根本特征和真实本质在于它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其中神圣事物被赋

予禁忌性和权威性,又是人们爱和理想的寄托,因此,它是强制(禁忌)、尊重(权威)和爱的来源。神圣事物体现集体

的力量,它把集体意识灌输到个人意识中去。很显然,具备这种神圣性的只能是社会。相反,世俗事物则与人们的日

常生活情感联在一起,相对于神圣事物而言,它是卑下的、现实的和个人的。
可见,宗教区分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实际上是规定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宗教的神圣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社会力

量的体现,因此,迪尔凯姆将宗教视为“集体的事物”。
迪尔凯姆把宗教界定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
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领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对团结和

集体意识的研究。)

2、 宗教的起源

与宗教本质相关的是宗教的起源问题。迪尔凯姆在探讨这一问题时,首先批驳了泰勒、斯宾塞等人认为宗教起源

于原始人对梦魂曲解的“泛灵论”,以及人们将自然现象无意识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论”。。他认为,人和自然现象本身

并不具有神圣性,宗教的神圣性信仰只能来源于群体的生活,无论是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还是外在的自然力量,都

不能成为宗教产生的基础,宗教的起源和宗教的本质一样,应该从社会现象中寻找解释。
迪尔凯姆通过对澳大利亚阿兰达(ArMnta)部落图腾信仰的考察来分析宗教的起源。他认为,正是阿兰达的氏族组

织形式和外婚制形式决定了他们独特的图腾信仰;反过来,这种因腾信仰又影响了他们的氏族组织和外婚制形式。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共同劳动和共同庆贺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原始图脚和原始宗教就是从这种

集体生活和集体系识中产生的。
迪尔凯姆在考察中发现,原始部落的因腾制度“不是关于动物、人或者图像的宗教,而是关于一种匿名的和非人格

的力的宗教冲…·个体死灭,世代交替,但这种非人格的力量却总是真实、鲜活、始终如一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

我们可以说它是每种图腾所敬仰的那个神,但它是非人格的神,没有名字或历史,普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散布在

数不胜数的事物之中”②。这就是说.图腾信仰的对象不过是一种抽象力量的象征。迪尔凯姆将这种抽象力量归之为

社会事实的体现。他由此
断定,原始国防所崇拜的东西,就是氏旅社会本身。既而言之,任何宗教信仰的对象,任何神,实质上都不过是统

治人的社会力量的化身。宗教意识产生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环境,所谓“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
由于宗教的对象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力量的象征,因此,迪尔凯姆独创性地将宗教看做一种符号系统。这种

符号系统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 v 反映世俗世界的力量和规范,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并对人类思维和个性

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这种符号系统的考察,可以发现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生活和集体意识的原始风貌。

3、 宗教的功能

迪尔凯姆认为宗教和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宗教的经验和神圣的观念是集体生活的

产物,另一方面,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强化集体生活所依赖的社会联系。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对宗教的功能分

析不同于早期《社会分工》对宗教作用的说明,表现出边尔凯姆前后期研究倾向的变化。在早期著作中,他强调宗教、
28
集体意识等社会事实对个人的外在强制作用,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他所强调的重点转移到了个人实际创造

和内化社会事实(规范、价值等)的过程,承认社会其实也可以从个人的内部发挥他们的控制作用。他认为,宗教能将

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中,使人们感到对社会规范的服从不是强迫性

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从而加强了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
迪尔凯姆认为,宗教的主要成分并不是它的教义部分,而是它的集体仪式活动。宗教仪式与宗教信仰、宗教教义

一样是集体意识神圣性的体现,它以一种共同的目标把人们团结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中,并持续地加强着信仰、情感

和道德责任,从而促进社会的整合。他把宗教仪式划分为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两种形式。前者有禁忌、苦行仪式、哀悼

仪式等,其目的是严格地划清神圣与世俗的界限,防止神圣事物为世俗所亵渎,使人以放弃私利、自杀为代价去接

近神圣事物*后音如祭把仪式、模仿仪式、纪念仪式等,其任务在于促使信徒参加神圣的世界。不论是消极仪式还是积

极仪式,它们都具有如下社会功能:惩罚越轨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促使社会统一、加强社会整合;保存和

传播社会文化*建立幸福的愉快感。总之,宗教信仰和仪式一起,共同构成社会团结的力量。
迪尔凯姆在对原始宗教的研究中,不仅揭示出宗教曲社会整合功能,而且论及宗教意识的形成对人类思维能力发

展的促进作用。

4、 知识社会学

迪尔凯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的导言、第 2 卷第 7 章和结论部分,阐述了他的知识社会学观点。他指出,

不仅宗教而且知识也依赖并反映它的社会基础,正如宗教是社会力量的体现一样,知识中的概念、分类甚至科学理

论也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
小结
迪尔凯姆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强调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客观性.要求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

社会事实,提倡对社会事实的功能分析。
他把超越个人的社会事实确立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将其分析重点定位在社会结构层次上。他对机械团结和有机

团结的区分就是以该社会的社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他用社会整合度的高低来划分自杀的类型和解释自杀率的变动

他的宗教和知识社会学着重分析了宗教、知识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关系,即一方面宗教和知识来自于社会结构,另一

方面又反映和强化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
迪尔凯姆非常关心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团结的加强。他对社会分工和自杀问题的探讨、对宗教和道搞现象的考察

以及对社会学科学化的努力,都与这种秩序情结缠绕在一起。
但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忽视了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的生成性和主观性,忽视了社会微观层次即个人心理层

次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特征,忽赂了由经济因素所引起的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及由此而来的阶级冲突和斗争。
当然.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并没有动摇他在西方社会学史的祟高地位,怕森斯将他与韦伯、

帕累托相提并论。他被公认为实证社会学的奠基者、宗教文化理论的先驱者、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
迪尔凯姆的贡献

市场调查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其前提假设是市场,或者说是社会,是可以被作为统计性科学研究对象的,

即社会的整合体本身有不为意志扭曲的客观存在。曾有人以某些消费者在市场中的消费行为的主观性和偶然性为反

例,质疑市场调查方法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质疑于两个世纪前就已存在,但在近百年多的历史中已渐势
29
微。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贡献卓越。

社会学鼻祖孔德提出了实证精神,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社会,从而认为社会学可以像其他自然学科一样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证方法由此成为社会学学科存在的根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孔德并未对社会学研究方法

论作深入探讨,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58-1917)。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本质的特殊看法,即认为社会现象是待发现的客观事

物,包括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都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的社会事实;二是关于获得这些知识的手段

的独特观点,即认为应该通过超然的、价值中立的科学观察方法来获得。迪氏认为收集实证材料的过程,就如同自然

科学家所进行的化学或者物理实验研究一般。

迪尔凯姆的研究程序通常是:首先给所要研究的现象下定义。为了达到客观性,必须依该现象的内涵属性来处

理该现象,而不是把它作为观念来处理。所谓事物的内涵属性,不是靠感官知觉,而是须依据现象容易被认识的外

部特征来下定义。

第二步是根据定义收集资料,并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既有现象的各种假设、解释进行分析、批驳,这些假设或解

释通常是从个人的心理的、经济的、自然的角度做出的。

在批驳他人解释和构造自己的理论时,迪尔凯姆使用的方法是"共变法",即间接科学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前

者是指如果某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种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第一个现象就有可能是

另一现象的原因。后者是指为了清楚地解释问题,引入第三个变量去分析两个变量关系之间的原因,被引入的第三

个变量称为控制变量。

最后,对所要研究的现象作一番真正的社会学解释。在建构自己的理论时,迪尔凯姆常常要对社会现象进行分

类,而且他总是倾向于认为,一旦确认一类事实的涵义后,人们就能对这类事实做出解释,而且只有一种解释,一

定的后果总是出于同一原因,例如,如果说犯罪有多种原因,那就是说有许多类型的犯罪。当然,这种分类方法与

观点受到后世一些社会学家的批评。

对自己这种方法理论的实践,迪尔凯姆是在其著作《自杀论》中的过程中进行的。迪尔凯姆从自杀现象的定义开

始,?quot;凡由受害者本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死

亡。"继而驳斥了以往关于自杀原因的解释,大都着眼于生理、心理、天象、种族等各种非社会性因素。接着确定自杀类

型:自利式自杀、利他式自杀和失范式自杀。最后由这种分类发展出有关自杀现象的一般性理论。他认为:自杀虽然

是一种个人现象,但其原因主要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环境

及带有某种共性的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当然,这些潮流并非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如果这个人自杀了,这可能

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结构、神经衰弱或神经失常造成的,但这种心理先存异兆状态,却是由某种社会情境下?quot;自

杀潮流"的影响而来的,它们起间接促进作用。

可以说,迪尔凯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鼻祖,他对实证主义方法准则的提出及其在《自杀论》中的应用,

为以后的社会研究准备了基础,也为今天市场调研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和支持。 

30
第四讲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乔治·齐美尔(G.Simmel.1858—19]8)生于德国柏林市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的父母关系疏远,家庭生活虽然富

有,却并不幸福。1876 年,齐美尔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历史,但他的兴趣很快就转向了哲学。1881 年,齐美尔以一篇

研究康德哲学的论文从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 1888 年,齐美尔以私人讲师身份在柏林大学授课,直到 1901 年,

才获得编外教授资格 p 在此期间,齐美尔发表了大旦的学术著作,其中很大一部分披译成英、法、俄等语言,获得了

很高的学术声望。1914 年.齐美尔 56 岁时.才成为一所省立大学一 弗拉斯堡大学的教授。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该大学的学术活动几乎完全停顿。在战争结束之前,齐美尔于 1918 年 9 月 28 日死于肝病。


齐美尔在德国学术界始终受到冷遇,其中既有其自身学术兴趣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根源。就其自身而言,齐

美尔学术兴趣广泛。其一生所发表的 20 多部著作、200 多篇论文中,涉及到哲学、历史、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众多学

科。由于他不断地从一个学科跳到另一个学科。有人形象地将他喻为“哲学松鼠”。虽然他在所涉及的众多学科中部有

不同凡响的见解,但他的这种研究方法迥然不同于传统学者固执十一个学科,丽皓首穷经的研究方法,因而保守的

学校当局完全有理由拒绝‘个上学期讲授严谨的康德哲学、下学期讲授与此风马牛不柏及的时装社会学的学者,从社

会的方面来看,当时德同社会中有—‘股强大的反犹太情绪 v 不仅齐美尔,其他犹太学者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齐美尔的社会学著作主要有:《论社会分化》、
《历史哲学问题》、
《货币哲学》、
《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形式的研究》、

《社会学基本问题》、《哲学文化》等。

31
第1节 社会与社会学的本质

一、什么是社会学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其实也就是社会学是什么的问题。齐美尔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其反面来加以回答 ,

也就是说只要回答“社会学不是什么”,然后就可以得到社会学是什么这个答案了。
1、 对社会的认识
齐美尔从对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批判中发展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社会观。和所有的社会学家一样,齐美尔也不否

认作为社会终极实体的个人的存在,在他看来,仅仅承认个体的存在,如同仅仅承认树木、水滴的存在一样,是远

远不够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个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实体性的社会呢?在齐美尔的心目中,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

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他通常称之“交往”,构成了社会。
在齐美尔看来,社会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功之中.但社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了个人。惟其如此,社会学才成

为可能。齐美尔曾说,如果社会要成为—‘门独立的科学研究的自主的对象。其先决条件即是,在构成社会的个体之

汇集之上,涌现出一个新的实体.否则的话,社会科学的所有问题都只不过是个体心理学的问题。
应当注意,在齐美尔的逻辑之中.社会作为高一级的形式涌现于低一级的个体之上。涌现这一观念并不到此为

止,“个体之间互动的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创造更高一级的超越个体的形式,取代了直接的互动力量,看起来就像

是这些力量的一个独立的体现,吸收并且调控着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的,包括哲学、

宗教、风俗等等在内的文化.作为更高一级的力量,作用于个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还会涌现出更高一级的形式.

即个体和社会的终级目的。
2、 社会学定义:
第一,社会学不是研究其他社会学科的“剩余对象”。在当时,很多学者认为,社会学既然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

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应当是哲学无法研究或者不能研究的对象,即“哲学的剩余学科”。同样,由于有了经济

学等学科,社会学也不能直接研究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只能研究剩余的领域。
在齐美尔看来,不能这样看。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而社会就是“历史事件”的体现者。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也应当为其他学科所关注。反之,其它学科的对象也应当为社会学所用、所吸纳。
第二,社会学研究社会,但是它不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因为,如果社会是一切事物的综合,那么,如果同意“社

会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的论断的话,这就意味着,社会学要穷尽一切事物的“原理与原因”,也就意味着社会学必须

承担一切社会科学的任务,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齐美认为,“社会”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生于社会中的一切事物的总和,这是各门分支科学的任务;二是各

种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这才是社会学的任务。所以,他称自己的社会学为形式社会学。即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的,

如社会的结构、功能、社会化以及社会互动等等。
第三,社会学也同样不是个体心理的堆积。社会学不是心理主义的还原论,社会现象不能完全归纳为个体的性

质与感受。因此,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社会学就应当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
3、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正因为在齐美尔的观念中,社会(至少在逻辑上)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形式“涌现”出高级形式的层次结构,他的

社会学才有了层次的特色,齐美尔曾将其社会学的问题“域”划分为三个独立的领域:
32
(1)纯粹社会学。即社会的互动形式及其相关的心理因素。例如,什么是“穷人”,一般学者认为,所谓穷人就

是比别人缺少某种财富就是穷人。齐美尔认为不能这么理解。他认为,“穷人”应该是被别人援助或者有权得到别人援

助的人。也就是说,从相互关系角度看,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关系是援助与被援助之间的关系,这就减少了接受援助

者的痛苦。
(2)一般社会学。即历史社会学或者社会学史。也就是研究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例如,货币从其

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它作为交换的媒介,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它构成了社会分化的原因与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他

吸收了马克思的观点。
(3)哲学社会学。即研究带有终极倾向性问题的社会学问题。

第2节 形式社会学
齐美尔对当代社会学的贡献,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他关于社会交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形式社会学问题。

一、社会交往的形式与类型

1、社会学应当以社会交往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是因为:
第一,作为社会生活内容、各种动机和行为,如饥饿、爱、劳动以及宗教信仰等等,其本身并不是社会的,只有

把它们纳入到社会交往关系中,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因素。
第二,社会交往的因素只有通过确定的交往形式,如合作、统治、竞争等,才能实现自身从个人的属性转变为社

会属性。
2、形式和类型
他认为人们之间的交际经常被创造、被运用、被丢弃,也就是说被其他的交际所替代。而这些都是生活最基本的

原子,可以拿到显微镜下研究的。和韦伯一样,他认为社会学也应该研究每日的生活。社会学研究社会,而社会就是

社会上个人互动的总和。
(1)形式与类型
他互动者互动的形式和互动者的类型做了区分。
形式——社会世界的个人及社会理论家日常生活中对各种令人困惑的事件、行动和互动赋予的区分形式。比如说,

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互动,但是课后朋友之间的互动。即,“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通过或者说

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
类型——指一般人及社会学者将各种互动者区分成的形态,这样,他们才能把众多的互动者合并成几种有限

的类别。比如,积极向上的人、意志消沉的人等等。
(2)意识
他的交际理论受他对意识的观点所影响。假设是:人们的行动奠基于意识的历程。也就是说人们在互动中,有各

种动机、目标和兴趣。人们有创造的意识。他相信人们可以在心智上面对自己,把自己和自己的行动分开。也就是说,

人们可以利用外在的刺激物审视自己,尝试各种不同途径的行动,然后决定要怎么做。
由于拥有此种心智能力,人们不会受外界刺激以及外在结构奴役。而有将现象具象化的能力,也就是对人类创

造出来的结构,给予一个 分开的,真实的存在。

33
二、社会几何学

1、社会几何学
形式也是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问题。
第一,在齐美尔看来,“形式”可以使我们具有某种客观性内容。例如,它能够使我们从一向被认为是主观任意

的、一次性的历史事件中发现这种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同一性结构或者叫做客观性结构。
例如,历史上的君主,尽管个人遭遇、个人性格彼此各不相同,但是社会学家们能够抛开历史的特殊性,证明

所有的君主活动都受到君主制度的限制。进一步,还可以发现,其实君主的活动也蕴涵着冲突与合作、统治与服从等

社会结构。
第二,齐美尔认为,“形式”可以使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认为,“形式”为多样而散乱的客观世界提供了

同一性,因此,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几何学。叫做“社会几何学”。
2、社会几何学的两个主题
齐美尔认为,社会几何学有两个主题:
一是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为此,他着重分析了 2 人或者 3 人群体的变化导致社会互动性质的变化。他认为,

2 人群体不存在独立的社会结构。因为群体的存在依赖于双方,任何一方的撤出都会导致群体的解体。在这样的群体

中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加入了第 3 个人以后,这个群体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三人团体构成了

一个最简单的独立结构,可以支配、约束其成员,追求并不属于每个个体目的的超个体的力量与动机,从而出现许

多新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过程。例如,一个第三者可以充当这个群体内部纠纷发生的仲裁人、调解人;或者其他两人争

斗时获渔翁之利,获怂恿另外两人争斗以获得某种优势等等。
他最有力的关注是:连结日常生活互动与更大社会结构的方式。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对偶组和三人组理论。
对偶组——由两个人构成的团体。
三人组——由三个人构成的团体。
一般认为,这样的两种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对一个人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但是,他认为,差别是很大,

而且是惊人的。
在对偶组中,每个人面对的就是对方,不会再有其他的独立的团体。比如:张三和李四。但是,增加一个人,

变成三人组。就会出现另一个独立的团体了。比如多了一个王二麻子。这个时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扮演其他两

个人的协调者、仲裁者。或者其中两个人都想争取第三个人的支持,或者第三个人故意引起其他两个人的争执以便更

容易控制其他的两个。因此,在原来的对偶组中不存在的权威体系和分层结构系统就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
他认为对偶组发展为三人组对于社会结构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结构变得可以与个人分开,也可以主宰个

人。换句话说,他的文化悲剧理论至少需要三人组结构才能发生。
他认为团体认输增加的时候,个人的自由就会增加。小团体可能会对个人有极大的操纵权,使个人无法摆脱团

体成员的监视和控制。而在大团体中,个人就不那么明显了,也比较不容易被控制。比如,在学校和在外面,老师的

行为举止的不同。
二是距离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齐美尔指出,事物的价值是由它与行动者之间的距离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事物距

离太近又容易得到,或者太远而非常难以得到,那么这个事物的价值就不是太高了。因此,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

那些有可能获得但是必须付出最大努力的事物。例如,在《陌生人》一文中,齐美尔指出,陌生人就是距离我们不能
34
太远又不能太近的人。太近就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太远不发生关系也谈不上是陌生人。
距离与谎言
这是他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某人有隐藏某事的意图,而他人却想揭发那件被隐藏的事。我们必须了解别

人的一些事情,我们才能与别人有互动。我们只可能了解部分,而不可能知道全部。而且在生活当中还有谎言的存在,

谎言指的就是,某人有隐藏真相不让他人知道的一种互动形式。
他用社会几何学,也就是距离的解释来研究谎言。
行动者之间的距离越远,越可以容忍谎言。反之亦然。比如说省长或者国家领导人对我们说了慌,我们或许可

以忍受。但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配偶、家人的谎言就让人不能容忍了。
有意思的是,在他看来,以距离来说,每天的所有沟通都包含互动双方都知道的元素,但是,这些元素的真

实情况,可以被双方全部知道,也可以被一方知道。那么,一方知道就构成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感。他认为社会关系既

需要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东西,又需要那种只有一方知道的元素。或者说,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除了靠近 ,也需要有

距离。比如说婚姻。
婚姻算是最亲密或者最没有秘密的交际形态的一种了。人们都有一种想要把秘密都告诉配偶的冲动。但是他认

为,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既需要真相,又需要假象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如果全部的自我

泄露的话,(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的话)会使婚姻变得只是一种事实,而把出乎意料的可能性都抹杀掉了。从而是婚

姻变得非常无趣。他认为,婚姻需要某种程度的距离和陌生才能彼此有趣。
距离与陌生人
顺着社会几何学的思路,他提出了陌生人的概念。他认为陌生人也是社会形态的一种,由距离来定义,指不会

离我们太近,也不会离我们太远的人。也就是说,如果离我们太近,就不再是陌生人了,而是团体的一分子了。同时,

如果离得太远,就终止了和团体的接触。
陌生人和团体之间这种特殊的距离引发了这两者之间不寻常的互动形态。一方面,陌生人与团体的互动会比较

客观,因为陌生人缺乏对团体的参与,他对团体成员的判断及关系都比较不带情感。
另一方面,对于陌生人,别人在他们面前比较容易表现出信任。他们比较愿意对陌生人说一些事情,因为他们

觉得这些事情不会再传回团体。网络上的互动是最典型的例子。
距离和价值
他认为,一件事情的价值事实上是它距离我们有多远的结果。如果距离我们太近了,太容易得到了,对我们就

没有太大的价值。比如谭院长,我找工作。但是,同时那些距离我们太远,根本就是难以达到的,对我们来说也是没

有什么太大价值的。比如,北大。
所以,对于我们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那些我们花相当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或事情了。

第3节 文化社会学

1、 文化悲剧

1、 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
主体文化,他有时也称之为“个体文化”,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

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中的综合体现;
35
而客体文化则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组织、团体等。这些因素外在于个体,

但却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客体文化对于主体(行为者)的影响,只有在其以观念的形式进入主体之后,只

有主体吸收这种观念并将其内化,使其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之后,才能实现。
客观文化(objective culture)——包含人们开发出来各类东西。比如,艺术,科学,哲学等等。
主观文化(individual culture)——个人制造,吸收,控制客观文化元素的能力。
2、 文化堕距
在理想情形中,个体文化影响塑造着客体文化,并同时也接受着客体文化的影响,但问题是,客体文化一经产

生,便具有了其内在的生命力,“它们(各种文化因素)获得了固定的习俗,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与合法性:它们的这

种既定的地位,使其不可避免地疏远于创造它们并使其具有独立性的精神动力”。“也就是说,客体文化一经产生,

而不再受主体的控制,便是凭借其自身的生命力发挥作用继续发展,并且在创造了客体文化的主体与产物之间,存

在着深深的疏远与对立:创造性精神的亢奋和毫不疲倦的生命力,与其僵化,死板的产物以及该产物的不可思议的

反作用之间,产生了无穷的对立。
通常看来,这种僵化的产物扼杀着精神的创造力。”在齐美尔看来,虽然人们保持着创造和更新客体文化的能力

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压倒优势却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对行为者产生压制作用。
在齐美尔看来,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旨先,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提高了人们生产各种文化因素的

能力,这使得主体越来越难以把握自己的这种产物,即客体文化越丰富,主体的技能越低。
其次,客体文化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领域也急剧扩展,在今天,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越来

越少,专家型的人物越来越多。
再次,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工作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劳作,没有刺激,没有创造,

有的只是机械的重复。工作中人际之间的交往,也只不过是与自己差不多的人之间的会面而已,没有多少新奇的事

物可供分享。生活如同一潭死水。齐美尔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的悲剧”。
文化悲剧根源于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的区分。文化悲剧的形成是因为客观文化逐渐急速成长,但是主观文化以

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度成长。
一方面,客观文化的绝对范围成长了。科学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们过去知道更多有关疾病,天文,物理和社

会学的知识,以后会知道的更多。
另一方面,客观文化的不同组成部分增加了。比如说网络的出现。
文化悲剧是因为我们微薄的个人力量无法跟上文化产物的步伐。我们注定是越来越不懂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例

如,“机器人”。

2、 社会分化

1、社会分化
文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分工的增加。专业化的分工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创造更复杂,更精细的客观世界元素。个

人越来越专业化的同时,他也失去了读整体文化和知识的了解及控制能力。
齐美尔研究了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的程度是社会复杂性的一个极为重

要的方面。例如.在传统社会中,每个人从事的活动都与其他人差不多,社会上只有有限的几种角色。与之形成对照
36
的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复杂性高于传统社会,尽管人们仍然从事于表面上看来与传统差不多的工作。但是,在现代

社会中,人与人从事的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差别,许多工作都被分割为不同的劳动过程,由不同的人来进行。也就是

说,有许多的社会角色可供人们选择。在此情况下,人们的交往对象也往往不同于他们自己。
齐美尔洞察到了,随着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分化的程度会加剧,但他没有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

那样去研究社会分化的历史起源,或研究日渐复杂的专业化,而是集中精力研究群体成员依据什么样的标准选择其

准备加入的群体。
2、互动形式的变化
齐美尔注意到,就群体的形式而言,社会分化引起互动形式有两个根本性变化。
首先,群体的组成原则发生了变化。群体的组成原则从“有机的标准”转向“理性的标难”。所谓“有机的标准”,

是说一个家庭或一个部落,就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其组成部分先天地、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人们是否

属于一个由有机的标淮组成的群体,并非出自人们自身的选另,而纯粹是由他们的出生所决定的。在有机的群体中

人们对群体有强烈地认同,人们在群体中丧失了自我,弥散了个性。传统社会中的群体大多数属于此类。与之形成对

照的是现代社会中群体构建的基础是“理性”。所谓“理性”,齐美尔指的是推理与逻辑。以理性为基础的群体则是指个

人是否是某一群体的成员,纯粹是根据个人的目的、利益、偏好、自身条件而作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
此外,社会分化还会导致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如果群体只是些有机的群体,人们只能属于一些初级群体,如

家庭、村落、宗教社闭等。如果群体是以理性为标准的,人们就可以根据共同的兴趣、利益、技能、财富等等构成更多的

群体。正像通常表现出来的那样,人们确实加入了包括职业群体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群体,而这些群体也越来越表现

得更加理性,更加正式和形式化,甚至于最亲密的群体一婚姻,也表现出这种特点。
3、角色冲突
群体构成的这些变化有极为深刻的影响。齐美尔注意到,由于在现代社会中,群体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人们就可

以,也确实加入了大量的群体。由于各群体中的成员身份,都要求其承担在群体中的相应的角色,这也就可能在其

身上造成角色之间的冲突。
角色冲突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性别角色关系中出现的紧张。例如,认为有工作的家庭主妇通常有两种角色:操

持家务和嫌取家庭开销。已婚妇女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不外乎有限的几种: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
齐美尔研究这一问题的一个明显的前提是将其永远看做的是使人们仍然可以像对待其他群体一样,选择加人

或者离开。通过这种方法,齐美尔将现代社会中离婚率的上升与社会分化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做

法。
齐美尔不仅揭示了社会分化所导致的负面效果,他还揭示了社会分化的一些积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

许许多多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承担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社会角色使得行为者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具有了不同

的特点。这也就是说,社会分化历导致的诸多变化,使人们具有了更多的个性。这种倩况在人与人之间较少差异的传

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现代性不仅造成了角色的冲突,而且也为个性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事实上 t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众多的社会群体,人们能够、而且也必须作出是否加入的抉择。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

在不同的场合结交不同的人。这就使得人们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移情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也就是说,角色冲突

具有了某种积极的意义,它迫使人们作出抉择,也就因而促使了人们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37
第4节 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是齐美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这部书,正如其书名所表明的.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正因如此,长期

以来为社会学界所忽视。这种状况近年来有所改观。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齐美尔试图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互动的理

论,揭示互动对于社会关系本质的影响。他详尽地研究了交换关系,特别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

后果。
应当说明,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交换关系。但是,在所有社会关系中,交换是一种最普遍的关系,齐美尔

研究社会交换关系的重点在于经济交换关系,特别是货币交换关系。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

但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在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按照齐美尔的看法,这种历史

趋势反映了社会分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社会分化的原因和动力。正因为如此,《货币哲学》中的社会学焦点即在

于分析货币对社会关系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1、 对价值的分析

齐美尔首先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在他看来,价值存在于主体——客体的分离之中,“我们之所以期望某

种物品,在于它不能为我们所直接适用或享用,即在于它与我们的欲望相冲突。一旦我们欲望的内容与我们自身相

抵触,该内容本身也就成为一种客体,而且从该内容对我们无动于衷这一角度来看,也是如此”。”这也就是说,事

物的价值在于其与我们之间的相对距离之中,如果其与我们的距离太近,太容易得到,也就没有价值。
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之中,这种观点具有极大的意义,齐美尔认为,人们通过创造事物.从而创造了价

值。但同时,又使自身与该事物相分离,然后再寻求克服这一距离和摆脱困难的手段。显然,这中间的因难越大,手

段越有价值。而人们之所以期望这一事物,则是由人们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价值也就因此将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

观世界相区别并且联系在一起。
齐美尔还分析了价值在“世界观”形成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人们倾向于在生活的世界中寻找稳定的秩序,希望知

道一事物的位置以及该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们创造出图腾崇拜和宗教仪式以调节人与神之间酌关系

创造价值以区别不同事物与人的关系,同时也使得不同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比较、相互交换。这也就是说,价值为人们

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世界的理性框架。
从上面简要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齐美尔认为价值的存在具有普遍意义,而价值本身又存在于主观与客观的

分离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人的创造物与人的本身的“异化”过程之中,同时又在许多方面与人之本质相关联。因而价

值的存在是永恒的,主、客观的分离或者异化也是永恒的、无时间性的。他认为主现文化与客观文化的冲突与对立是

一种永恒的“文化灾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历史现象。

2、 对货币与交换的分析

在对上面价值的一般分析中,齐美尔展开了他对货币的分析。在他看来,货币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一种普遍的价

值标淮。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生产和交换就已经存在,在无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情况下,商品生产和交换只能以

“以货易货”的形式存在。然而,以这种形式进行的交换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根本无法进行,用齐美尔的话说,就是

抽象的商品价值无法具体化。
货币的出现为各种不同的商品提供了一种共同的度量标准:各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根据这一共同的度量标准来进
38
行相互比较。因而也就推动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扩展了交换的深度和广度。具体地说,在货币出现之前的“以贷易

货”的交换格局中,参与交换的货物的时间、空间跨度都是有限的,货币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度。不仅如此,货币的

出现还极大地扩展了商品的种类,甚至人本身也成了商品,雇佣劳动和妓女即是这种情况的一个明显例证。虽然说

在货币出现之前,也可能存在雇佣劳动和妓女.但存货币出台之后,这种情况才可能称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齐羌尔对于交换的分析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强调变换过程本身能够创造价值,或者说增加商品的价值。在他看


来、参与交换的双方,只有在都认为售出较低价值的商品,换回较高价值的商品之时,交换才成为可能。。在以货币

为媒介的情形中,对货币的追求也就因此而有特殊意义。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货币越来越偏离其原初的形态,

向纸币和信用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成为纯粹的交换工具,其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实现.在此情

况 F,对货币本身的追求,使得这种最纯粹的工具本身成为目的。

3、 货币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

货币的广泛使用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货币使得“长链的

计算、大规模的计划、长期的信用成为可能。””他将货币实现自身能动的成功视为行为者将自身观念赋予客体,将客

体符号化的过程,而存在于客体中的符号结构也因此成了一种外在于行为者的力量。
其次,货币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它促进了社会中定量而非定性因素的产生与发展。齐

美尔说:“很容易找到大量的例证,以说明数量方面的特点越来越对性质方面的特点的优势地位。或者更精确的说,

总趋向是将性质溶解于数量中,将各种因素从性质中抽出,并以特殊的运动形式来表述他们。将各种有特点的、有个

性的、有特性的事物,以或大或小、或急或缓等毫无色彩、毫无情感,只能以数量来描述的东西,加以表述.尽管以

有限的方式永远无法彻底实现这一目的。生活中将特殊性转化为数量的一个重要倾向——在货币达到了最高点,达

到了一种完美的程度而言。货币也是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顶点,它毫无疑义的决定了发展的方向。”。
在齐美尔看来.货币的使用,促进丁货物交流,同时也加速了人与人之间。辽动的频率。不仅如此,因为有了

货币,人们不仅能参与其生活于其中的初级群体的活动,而且能够与更多的人互动,参加到各种各样的次级群体中

去。
货币的使用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团结‘一个人之所以将货物卖给另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所

付出的钱,是因为他相信,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他能够付出他所得到的钱,买回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也就是说,只

有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信任这种关系时,货币才能存在。以之为媒介的交易才能进行。同样道理,货币经济的发展促

进了这种信任关系的普及。
货币的使用改变了知识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于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精于计算,善于抽象的思考。他以

用现金来平衡银行账单来说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倾向的发展毫无疑问地提高了知识的地位,同时也改变了社

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货币“促进了文化向着知识的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再调整”。。’
货币的出现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方式。一方面,正是有了货币,政府才能对遥远的地方征税,才能向其官员及其

雇员支付薪俸。这说明大规模的国家及中央集权政府的出现,是与货币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

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它发行的货币才能为其公民所接受。

4、 货币的使用对个人的影响

39
货币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货币作为最具一般性的工具,和其他参与交换的商品不同,它本身并不能决定其最终用途。也就是说,

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其次,个人的财富,是其表现自己的工具。货币使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了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社会

也就因而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货币使得人们具有多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个人可以通过付费或花钱参加各种交往的方式,与各种各样的

人保持接触,促进了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和形式、内容的多样化。
第四,货币在使得人们能够接触多种多样的人的同时,也使得个人更加封闭,更加孤独,这己成为现代社会无

法回避的一个通病。其原因在于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倾向于数量的计算,抛弃了交易过程这一特殊的互动过程中

的情感因素,人对人的了解只限于货币的多少,这与货币出现之前的情况大相径庭。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中,随

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致,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其他人的劳动。但同时,与我们直接相关的是他人的职位,如面

包师、理发师等,而与究竞是谁占据这些职位无关。对我们而言,占据这些职位的人,如同一架机器中的零件,是可

以互投的,个性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个人的价值被降到了最低点。
第五,在货币的强力冲击之下,许多人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些人变得‘喷世嫉俗”,而另一些人则

变得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哀”。在前一种人看来,金钱可以买来一切东西:美貌、地位、智慧甚至人格。买这些东西就

像买爆米花一样容易,任何庄严、神圣、祟高的东西部面临着挑战。他们也就因此不遗余力地对这种倾向冷嘲热讽。而

在后一类人看来,既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卖,唯一的区别只是价格的不同,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毫无疑

问,后一类人在货币的冲击之下,已丧失了辨别事物之根本价值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齐美尔看来,货币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种具有其自身生命力的独立存在,它使得我们能够对

各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从数字这一角度精确度量,进行比较。与货币经济相伴随的客观文化的发展,一旦成为人性、

个性、自由的最大威胁,其危害甚至比绝对主义还可怕。当然,应当指出,齐美尔尽管提出了货币经济可能产生的各

种危害,却并没有督促我们返回到传统社会中更加淳朴、更具有人性的生活中去。这种看法产生于他的一个基本观念,

即货币是人之本性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是一种绝对、纯粹的工具,具有非历史性,因而是无法超越的,正因为如

此,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透露出一种浓重的悲观主义气息。但不管怎么说,齐美尔棺辟而又独特的看法促使我们

关注货币在社会中的潜在危害。
小结
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的由低级形式产生出高级形式的层次结构,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是社会学的最主

要的任务。他将数学的思想引入社会学,研究群体酌大小对群体中互动性质的影响,他对二人群体、三人群体互动的

比较和对社会互动的距离的分析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文化社会学中分析了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

他在《货币哲学》一书中,深刻地讨论了货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40
第五讲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生平:(1864—1920)生于德国图林根德爱尔福特市。1868 年全家移居柏林。1882 年进海德堡大学读书学习法

律,1889 年获得博士学位,1898 年患精神分裂症而中断教学科研达 5 年之久。1920 年 6 月因患肺炎而去世。


主要著作有 1904—190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15 年《儒教与道教》、1919—1920 年《经济通史》以及 1922

年的《经济与社会》(死后由学生整理出版)
韦伯是德国社会学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学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经常成为人们研究评论的焦点。柯林斯曾经说过 :

“没有争议,就没有韦伯”。当代社会学许多问题都是要追溯到韦伯,后者从韦伯那里汲取灵感,还因为韦伯思想中

包含着许多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倾向,但是都能够统一于他的理论当中。韦伯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教育。韦伯家庭是一个在观念、道德取向以及性格上存在着反差的家庭,从而造成了韦伯分裂的人格

与心理。
他的父亲比较贪图世俗利益,仕途顺利,政治上腾达,家中常有一些政界朋友聚会。韦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政

治的现实性以及妥协的必要性。
他的母亲正好相反,信念坚定、心地仁慈、德行高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这种状况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后来

父亲突然去世,使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的影响,韦伯从小就认识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如大历史学家孟森、大法学家杰林克以及

历史学家李凯尔特、图尔希以及海德堡的一位神学家。这就使得韦伯的学术视野非常宽阔。

第1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
41
1、 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

韦伯的社会学叫做“理解的社会学”,他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

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个定义,韦伯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韦伯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

任务。
既然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蕴含的招神内涵和文化意义,那么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学则无异于

方柏因凿,因此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就别无他途,只能是理解和说明。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从确定性角度看,理解的确定性的基础有二:
一是理性的方法(如逻辑和数学),即对各种行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理性的理

解具有高度的确定性,正如韦伯所言:“当某人在推理或论证中应用 2×2=4 或应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时.或者当某人

根据我们已经接受的思维模式正确地推出一种推理的逻辑序列时.我们对其意义具有完全清晰明白的理解。
另一是重新体验助方法,如移情和艺术欣赏或如狄尔泰所言“理解就是再现你中之我”,这种方法通过同情的参

与并能恰当地把握行动发生的情感环境,从而获得移倩和欣赏的精确性。这种理解是对别人心灵感觉的精神体验,

是对别人的行动和动机的有效把握。显然“可重新体验性”对理解的确定性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必要条件,“要

理解凯撒不必成为凯撒”。
从操作类型看,韦伯把理解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对语言、行动(如砍柴、关

门等)、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如惊叫、愤怒等)、以及对数学和逻辑命题(如 2×2=4)的理解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

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如果说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什么”,那么

解释性理解就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例如栈夫砍柴,直接观察理解仅能理解枪夫的行为是砍柴,而解释性

理解则要寻求砍柴的动机.或为挣钱,或为自用。
社会行动是需要而且可以理解的,然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韦伯认为,任何解释都试图获得清晰性和确定性,

但无论这种解释多么清楚和确定,它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因此不能认为这种解释就具有因果效力,而只能把它当

作一种特定的假设。
因此,对社会行动的解释通过与具体的事件进程相比较而证实主观的解释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韦伯看到了解

释性理解方法的局限性和因果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实际上韦伯一直试图把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结合起来,使两

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科学的社会分析模式。韦伯的这种努力与狄尔泰、李凯尔特等人在

社会历史领域拒绝因果分析的倾向在方法论上是迥异其趣的。

二、因果多元论

韦伯的思想脉络是:社会是由行动考组成的系统,行动者的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其意义是可以理解的,但仅

有理解是不够的,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是具有价值的。这种经验上的验证是要寻找某一社会

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的规律。
韦伯将上述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计”两个命题。
42
主观恰当性(或称在意义层次是合适的)是对具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动机的理解,是表示对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

态及其特定目的的认识程度。
因果恰当性“是一种事件的先后顺序、其程度是按照经验的规则存在着’种机会:它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在实际进

行着”。这里所说的“机会”指的是概率,它在理想情况下可以用数字形式表示。因此,因果恰当性是指在从主观观点

出发所作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观点出发所作的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统计规律上的相符。
在《文化科学逻辑的批判研究》—文中,韦伯在与历史学家梅耶(EduTd M‘yer.1855—1930)的争沦中进一步阐

明了他的方法论观点。他队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蕴含着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社会科学中没有

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
书伯认为,客观可能性和因果恰当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果恰当性是客观可能性中的因果恰当性,

没有害现可能性,因果分析就变成了线性的因果决定关系;没有因果恰当性,客观可能性的分析就没有着落,社会

学的研究也就失去意义。
综上所述,韦伯在建立其方法论体系时,既考虑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主观性,又考虑到社会科学作为

科学对客观性、确定性的追求。他通过对主观恰当性、因果恰当性和客观可能性理论的构建,在认识论上提倡因果多

元论,使社会科学摆脱线性单义的因果关系框架,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区别开来。这样,他在强调理解的同时又

为其理解社会学提供了客观基础,为社会学的科学地位设置了一道“确定性”防线。这些都鲜明地反映了韦伯理解社

会学中的实证倾向和科学信念。

3、 价值中立

1904 年,韦伯发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的“客观性”》一文(以下简称《客观性》)l1914 年,在“社会政策学会”的

一次内部会议上,韦伯就新历史学派在经济领域推行伦理价值判断的观点发表 666 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

的意义》一文。
上述两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基本问题,即在什么意义上说与社会和文化现象相关的那些学科中也存在—’般的

“客观有效真理”。韦伯的意思是,在抄及主观意义现象的专业学科中(如社会学).客观研究如何在逻辑上是可能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韦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即“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
对价值中立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它的对立面即价值判断得到更好的把握。价值判断应理解为“是对易受我们影响

的那些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现象的性质所作的实际评价。根据这种价值判断即这一逻辑原则的有效性和含义.某一

特定学科的‘自由’问题,与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即人们在教学中是否应当宣称他接受从某些伦理原则 b 文化观念

或哲学观点中所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是根本不同的。这一问题很难加以科学的讨论.它本身完全是一个实际

评价问题。因此它的最终解决是不可能的”。;。
这段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其一,价值判断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
其二,科学中价值中立或价值自由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摆脱价值判断.或者不作价值判断、暂停价值判断;
其三,价值判断是科学领域之外的问题,不能依靠科学来解决。
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韦伯反对把学术与政治搅在一起,主张把讲课与演说区别开来。讲课是学

术活动,是科学内的事情,不应有价值判断;演说是政治活动,是科学外的事情,可以且应该有价值判断。可见,

韦伯的价值中立乃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规范原则,而不是学术本身的一种构成原则。价值中立不是要求学者没有或不

43
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要求他们应弄清在什么地方要诉诸分析的理解.在什么地方要诉谙情感,告诫他们不要

把关于事实的科学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相混淆。
在提出价值中立的学术规范后,韦伯面临两个实际酌问题:
一是怎样选择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
二是怎样确定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
他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很明确,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价值中立是研究过程所要求的,研究过程中

如果有价值判断,那么科学就没有客观性可言。但是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窝不开价值的指导,如果没有研究者的

价值观,那么课题的选择就失去了原则,关于具体的实在也失去了有意义的知识。
对第二个问题即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韦伯的观点引起了很大争议。因此韦伯提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是:“一方

面,我们希望理解个别事件在其当代形式中的各种联系及其文化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希望理解它们在历史上成其

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种种原因。M”简言之,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就是对个别社会现象蕴台的文化意义作出解释性理

解和因果性说明(这与前述社会学的两大任务是一致的)。这里所说的因果说明不是一个规律问题,而是个别现象中具

体的因果关系问题,即归因问题。因为,寻求规律是社会科学力所不及的。

4、 理想类型

如前所述,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意向性,那么社会学还有客观性可言吗?韦伯意识到,社会

学如欲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建构一套精确而严谨的概念体系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
研究者借助这种概念体系作为衡量现实的标准,审视现实与概念之间的差距,并对这种差距作出因果解释。韦

伯称这种概念体系为“理想类型”。理想类型田可以用于历史,也可以用于现实,在解
释历史事件时,韦伯对历史事件和观念重新构造、从概念上概括出一种纯粹的理性行动类型,使它们在逻辑上是完

备无缺的,然后把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已构建的理想类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两者之间的偏差得出因果性判断,这种

在解释历史事件时构建的理想类型被称之为“历史的
理想型”。
韦伯在《经济与社会》的第一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解社会学的概念,企图构建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但由于他

的逝世,这一体系并未完成。理解社会学巾的这些概念被称为“类别的理想型”。如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合法统治的

二种纯粹类型、资本主义、科层制等等均属于这种理想类型。
韦伯在构建理想类型时受到经济学和物理学中假说的启发,他的理想类型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牛顿力学巾

的“质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一样,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只是为了理解和说明世界而建构起来的一个精确而有

效的概念体系,“它不是‘假设’,但它为假设的构造提供指导;它不是对现实的描述,但它旨在为这种描述提供明确

的表达手段”。
根据韦伯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理想类型:
第一,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构建,它不是基于对所有害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的理想提

出来的。“理想”的意思是指现实中不存在的,而不是指最好的或人们最希望的。既然理想类型在现实中不存在,那么

它就是超越感觉和远离现实的,因而是价值中立的。正是理想类型的这种价值中立性才保证了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

效性。

44
第二,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虚构,也不是一种概念游戏。理想类型是社会

学中理论构建的一种方法,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解释,

理想类型也许不止一个,但解释的标族只有一个,即对具体社会现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

第2节 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

1、 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

有一段时期,他的社会行动理论要比他的其他理论,比如说让人们感觉最重要的理论理性化理论。更为引人注

意。这或多或少有帕森斯的原因在里面。20 世纪 30 年代的时候,帕森斯为美国人介绍欧洲古典理论,加点焦点就是

韦伯的行动论述。可以说,韦伯对行动的思考对帕森斯创造自己的行动理论观点是很关键的。
1、行为与行动
他行动论述的基础是建立在将行动和行为区分开来。这也是所有日常生活社会学都可以见到的区分。这两者都与

日常生活有关。但各不相同。
行为(behavior ) —— 指人们不经思考或不太思考就做出的举动。这大部分与心理学有关,以行为主义

(behaviorism)著称。行为主义强调一个刺激引起一个行为结果,这或多或少是机械性的,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少有

或者没有思考过程。例如,你把手从很烫的炉子上移开。或者,下雨的时候自动把伞撑开,这都是行为。而不是行动。
行动(action)——有意识的过程。这是他关心的。即,思考介入刺激和反应的行动。换句话说,他感兴趣的是那些

人们对其所做出的事情赋予意义的情境。即,人们所做的事情对人们是有意义的。比如说,新教伦理如何导致资本

主义精神的。人们为什么要去禁欲。
相对而言,行为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人们从事行为之前是没有经过思考或并未施以太多的思考的。由此,他

将社会学定义为研究行动主观意义的科学。但社会学关注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行动的规律性。
2、 行动的类型
情感性行动(affectual action)——由情绪引起的行动,这是非理性的。比如说,盛怒的情况下掴 你的孩子。一

激动把考试题告诉你们。
传统性行动(Traditional action)——进行事情的方式是由过去的习惯或惯例所主宰的,比如说,在教堂时,马上在胸

前划出十字。在比如,我们前面提到了传统性权威的产生。
价值理性行动(Value-rational action)——行动者的行动也许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以行动者的价值观系统来看,行

动者觉得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比如说卖鸡蛋。再比如,如果你的文化要求

你在吃饭的之前必须把前一餐的东西都吐出来,那么,尽管吐这个过程会

让你很难受,但是,你仍然会这么做。这是受价值系统所支配的。
目标手段理性行动(Means-ends rational action)——行动者自己选择追求目标,但是他的行动不是由较高的价值系统

指导,而是根据行动者眼中自身所处的环境、别人的行为,以及该环境存在的客体来决定的。也就是

说,行动者针对某项目标的时候,会考虑所有的条件,然后作出一个最佳的选择。比如市场行为。卖

鸡蛋。
这四类行动都属于理想类型的划分,其实,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们的行动都是多种行动的混合体。
3、 社会结构
45
按照韦伯的论述,社会行动意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的行动,亦即社会行动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 。

社会结构也就是社会关系结构。
韦伯在论述社会行动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结构,即“共同体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社会结构。
共同体化是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调节建立在主观感觉到参加者们的共同屈性上。“共同属性”包括

感情的和传统的,即共同体化可以建立在任何方式的情绪或感情的基础之上,也可以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例如一

种性爱关系、一种孝顺关系、一个民族共同体都属于共同体化。家庭是典型的共同体化的社会关系。
社会化是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调节建立在以理性(价值或目的合乎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

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结合之上。典型的社会化建立在通过相互允诺的合乎理性的协议之上。

2、 社会行动的合理性

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可分为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两类,理性行动又包括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 。

这些行动类型是韦伯主观构建的理想类型,在现实中并不以单纯的形式存在。任何现实的行动既有理性成分,又有

非理性成分,即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现实行动,而是同一现实行动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是韦伯从目的和手段的角度对社会行动所作的区分,在研究经济行动时,韦伯又从

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把经济行动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和实质合理性行动。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
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

决定。货币为经济行动提供了统一的计算尺度,用货币对各种不同的经济行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计算,从而可以对

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行比较,也可以对未来的各种经济机会进行评估,所有这些又要通过复式簿记技术来进行。因此

货币计算(不是货币使用)是员合理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也就是说,运用复式薄记技术的经济行动是形式合理性

程度最高的经济行动。在韦伯看来,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作就是这种经济行动。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

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乎理

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

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目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形式合理性行动的唯一目标是最大跟度地追求利润,任何导向这—‘目标的、可量化的行动都是有效的,从这个

意义上说,形式合理性是独立于其他价值的,即价值中立的。因此,形式合理性只与经济系统内的目标有关,与经

济系统外的目标和价值无关。相反,实质合理性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建立在“解放全人类”等外在的道德理想

之上的。两者的对立在经济上表现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对立,在社会形态亡表现为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矛

盾,在现代社会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在价值追求上表现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效率是经济体系内的目

标或价值,而公平则是经济体系外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据此席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目的合理性和价值非理性或

形式合理性和实质非理性的社会,并且认为,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可归结为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紧

张和对立。
目的合理性或形式合理性是社会历史的运动方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前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实质

合理性”,即把形式作为达到追求某种价值日的的手段,是针对某种事物的合理性;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

46
合理性,它是以形式本身作为目的的,是不对任何事物的合理性。例如,新教禁欲主义伦理把营利作为某种价值追

求(渴望得救)的手段,但宗教理性化的结果最终使现代社会把这一手段变成目的。

第3节 统治类型与科层制

1、 统治与合法性

如果说韦伯在其宗教社会学中主要目的在于论证近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那么他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旨在论证其

合法性。合理性和合法性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韦伯对资本主义合法性的论证是从

统治的合法性开始的。
社会与其组成部分更多的不是通过契约关系或道德一致,而是通过权力的行使被整合在一起的,“天鹅绒的手

套里总是一只铁拳”。“权力”和“统治”是韦伯政治社会学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统治是通过权力来定义的。韦

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

么基础之上。”%根据这个定义,不论行动者采取什么手段,只要他能排除障碍贯彻其意志,他就具有权力。
可见,韦伯是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权力这一概念,把权力当作元所不在的社会关系,充斥在朋友、家庭、

邻里、社团、企事业单位,甚至暴徒在抢劫过程中也存在权力。在形形色色的权力关系中,有一种关系是“命令一服

从”关系,韦伯称之为“统治”。具体地说,“‘统治’应该叫做在一个可能标明的人的群体里,让具体的(或者 f 切的)命

令得到服从的机会”。“任何一种真正的统治关系都
包含着一种特定的最低限度的服从愿望,即从服从中获取(外在的和内在的)利益”。因此,不是任何形式的权力关系

都可以称为统治,建立在暴力强迫之上而不是在服从之上的权力结构被排除在韦伯的统治类型之外,真正的统治还

必须有“对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
所有的当权者都编造着关于他们自己进行统治的优越性和天然合理的神话,千方百计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合

法化与合法性有所不同,合法化是统治集团为自己的统治编造或寻找合法根据的过程,而合法性则涉及那些被压迫

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条件,合法化来自上层,合法性则是下层的赠品。合法性乃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

客观上表现为服从这种命令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命令是由统治者个人签发的,抑或是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

法律条文、规章或命令形式出现的。
韦伯没有告诉人们当合法性丧失时,哪一种类型的统治将盛行,因为他认为任何成功的稳定的统治,无论其

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然是合法的,即任何现实的统治,都有其合理性的基础和合法性的根据。
在命令 服从的统治关系中,韦伯认为其合法性的基础有三个方面:传统的基础、卡里斯马的基础和理性的基

础。按照这三种合法性的基础建立起二种不同的统治类型,即传统型统治、卡里斯马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2、 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

1、 传统性统治
‘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厂来的(‘历来就存在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是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

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传统型的。统治者(或者若干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对他们的服

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d’欧洲历史上的长老制,东西方国家都出现过的家长制和世袭制都属于传统型

统治。在这种统治中,统治者的权力不受法规约束,只尊重神圣的传统习惯,如果一再违反传统,统治者就有丧失
47
合法性的危险;统治者不是上司而是“主子”,他的行政管理班子的成员不是“官员”,而是“仆从”,决定行政管理班

子与主子的关系不是事务上的职务职责,而是仆从的忠诚;服从是建立在对主子的忠诚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法规之

上。
韦伯认为,传统型统治中统治者的命令在两种性质上是合法的:
第一,命令部分是根据传统,传统明确决定着法令的内容,在传统所信仰的意义和规模上是合法的,如果超

越传统界限,动摇这个规模,就可能对统治者本人的传统地位构成危险;
第二,命令部分是根据统治者的任意专断,传统赋予这种任意专断一定的回旋余地。因此传统型统治中存在着

一个“双重王国”,一方面对统治者而言,传统赋予他们极力,他们的行为又要受到传统规范的约束,如果他们的行

为离传统规范的要求太远,就可能刺激臣民揭竿而起,进行反抗,但这种反抗只是针对蔑视传统的统治者,而不是

针对传统本身,即无意取消传统制度。这种反抗就是所谓的“传统主义革命”。另外,传统规范对统治者来说不仅约束

力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赋予统治者个人一定的您意专断的自由。因此,统治者的权力在实际运作中

就有无限膨胀的趋势,从而使他的臣民对他的服从失去了具体的限度。
按照韦伯的观点,纯粹的传统型统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行政人员缺乏按照事务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行政人员的职责范围往往是先由统治者随意决定而后来

根据传统确定下来;
第二,行政管理中没有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某一问题的解决以及委托给谁来解决或者是依照传统安排,或者

是由统治者本人决定,特别是统治者本人在场时,其他人统统归于无效;
第三,没有道过自由的契约并按规定任命和晋升官员、官员是按照纯粹的世袭方式招募,其升迁往往是统治者的

恩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第四,行政人员缺乏业务专业培训,行政人员不以培训作为基本的任职资格,最重要的任职资格是对主子的忠诚;
第五,行政人员没有固定的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薪金。%传统型统治尽管有多种形式(如老人政治、家长制和世袭制

等),但不论何种形式都缺乏理性精神和契约稿神,都不能产生自由的劳动,更不能合理地组织自由的劳动,从而

以企业经营的方式来获利;相反,种种贪焚的、无节制的、不择手段的获利方式层出不穷,如“商人的资本主义;包

捐税的、出租官职的、买官求职的资本主义;国家供应商的和战争财政筹措的资本主义;在有些情况下,种植困的和

殖民的资本主义”,这些方式中唯独没有理性的资本主义。
2、 卡利斯马统治
卡里斯马是指一个人非凡的品质和特殊的短力,这个人“被视为天分过人,具有超自然的或者超人的,或者特

别非凡的、任何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或者被视为神灵差遣的.或者被视为楷模,因此也被视为 ‘ 领

袖”,。”例如先知、智者、狩猎的首领和战争英雄都是卡里斯
马人物。
从历史上看,卡里斯马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种形态以北欧神话中的“熊皮勇士”为代表,他们身上拥有

超人的力量,一怒之下可以赤膊上阵;第二种形态以萨满教的巫师为代表,他们的超自然能力表现在可以与神灵直

接沟通,第三种形态以摩门教的教主为代表,他以救世主自居,称自己是按照神的意志在人间行事;第四种形态以

一些具有天才的文人为代表,他们凭借自己的文采短力对大众产生影响。
韦伯对卡里斯马型统治的特点做了详细的研究:

48
第一,卡里斯马只有得到杖统治者的“承认”才能发挥作用,没有承认,无论多么非凡的品质也无魅力可言,并且 ,

承认是建立在统治者在困难面前经受实际考验的基础之上。
第二,若统治者在困难面前或危急关头不能经受考验,并且他的领导长久以来未能取得成就,没有给被统治考带

来幸福安废,那么他的魅力就有可能消失,其统治的基础也随之动摇。
第三,卡里斯马的行政管理组织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感情共同体。
第四,卡里斯马统治是非经济性的典型政权‘这并不是说统治者放弃任何时富和获利的机会而不食人间烟火,而

是指这种统治鄙夷和遗责传统的和合理的经济上的获利行为,对通过有的放矢的、理性的经济行动不感兴趣。这种统

治的经济基础是 f 方面依靠资助——大规模资助(礼品、捐赠、始赂、大赠款)——或者依取托钵乞讨来供应生活,另一

方面是掳掠物,暴力榨取或者(形式上)和平的讹诈。
第五,卡里斯马具有革命性。领袖为了证实自己具有力挽狂澜的超自然能力,往往要打破传统和规则的束缚,试

图通过推倒一切既有秩序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他们要打碎旧世界,以建立一个新世界。所以韦伯

认为,卡里斯马是一种革命的力量。。
卡里斯马型统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统治形式,这不仅因为它缺少理性的组织机构和它固有的非经

济性,而且还因为领袖个人的生命迟早会结束,最终要选择新的卡里斯马领袖来接替。
接替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不断接替的过程中,卡里斯马统治的合法性逐步偏离甚至

丧失了原来的特点,或传统化或理性化,即卡里斯马统治逐渐向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转化。韦伯认为卡里斯马

统治是非凡的统治,其他两种统治是平凡的统治,所以.在卡里斯马接替过程中出现纳传统化和理性化的趋势,韦

伯称之为“魅力的平凡化”。与魅力的平凡化相适应,卡里斯马统治的行政管理也随之平凡化。在这个平凡化的过程中,

俸禄制、职务等级出现了,行政职务世袭化和官僚化,行政人员的录用标淮也不再是个人的魅力品质,而是录用准

则,卡里斯马的追随者们也抛弃了共产制度,表现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经济利益的热情。
总之,卡里斯马组织机构的非理性、固有的非经济性、领袖的革命性以及领袖终将被取代等特点,决定了卡里斯马

统治具有最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平凡化是其必然的趋势。在平凡化过程中,个人的力量逐渐削弱,而传统或法律的

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
3、 法理性统治
法理型统治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对社会进行管理,它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统治形式。韦伯认为,法律是为一定的目

的制定的、由抽象的规则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经由协议或强制而建立*司法就把这些规则应用于具体的个案,

行政管理就是在法律规则的范围内,理性地维护团体制度所规定的利益。在法理型统治下,每个人(包括领袖和官员)

酌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上级对下级发号施令也必须受到法

律的约束,下级服从上级并不是服从他个人,而是服从非个人的制度。
法理型统治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第一,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受规则约束的职务运作。
第二,这种远作有明确的职权范围:根据系统分工划定承担具体功能的领域,对划定的每个领域赋予必要的权力 ,

明确规定可能允许的强制手段和使用强制手段的前提条件,根据上述要求按章办事酌运作单位就是管理机构。
第三,实行职务等级原则,任何机构都有固定的监督和监察制度,下级机构有权向上级机构投话和提出异议。
第四,为了正确地应用规则,实施合理的制约,专业培训是必要的。只有接受培训且成绩合格的人才有资格成

49
为行政管理人员,才允许被任命为官员。现代社会的各种团体中都有由这样训练有素的官员组成的行政管理组织。
第五,在理性的组织中,行政官员对行政管理物资和生产物资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且使用权受到财务制度

的制约;同时,行政管理组织的财产与官员的私人财产、办公场所与生活场所是完全分开的。
第六,在完全合理的情况下,官员对其职务没有所有权,只有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职务和官员本人才合二为一 ,

在非公务场合,职务对官员个人的私利不发生作用。
第七,建立行政管理档案制度。一切法律、法规 t 决定、命令、讨论等都要用文字固定下来,档案和官员的持续运作

相结合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法理型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来自理性化的法律制度,其统治关系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法律关系;而卡里斯马和传统型

统治本质上届于人治,注重忠诚、亲疏远近,官员只需对统治者个人负责,这属于人格化的法律关系。与传统型的封

闭保守和墨守成规相比,法理型和卡里斯马型具有开放性、进取性和革命性,但卡里斯马的革命性又带有随意性,

又因为它固有的非经济性和不稳定性致使它必然向传统型或法理型转化。只有法理型统治扬弃了前两种统治的非理

性,成为既稳定又合理的统治形式。

3、 科层制的特点与影响

法理型统治的基础是合理性的法律,但合理性又有两种情形:
一种合理性来源于对主观判定的某种终极价值的信仰,这是价值的合理性;
另一种合理性来自对能达到特定目的的手段的信任,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计算、预测和控制后果,这就是目的

合理性(或工具的合理性)。
这两种合理性表现在完全对立的意义上:价值合理性类型具有主观(信念) 的合理性,而工具合理性类型具有客

观(功能)的合理性。韦伯比较关注的是具有工具合理性的法理型统治,即借助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组织进行的统治.

也就是科层制统治。
科层制是韦伯构建的最重要的理想类型,对这个理想类型中的官员的特点,韦伯也作了详细的阐述:
1、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有服从宫职的义务;
2、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
3、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4、根据契约受俞,即(原则上)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
5、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不是选择)—一在最合理的情况下过考试获得的、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
6、采用固定的货币薪金支付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退休金。诚然,在有些情况下(尤其在私营企业里)主子方面有权

解聘,不过官员方面也总是有权辞职的;薪金首先依据官阶等级分级,同时也根据职位的责任,此外,还根据“身

份地位”的原则;
7、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8、可看清白己的前程:职务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取决于上司的评价;
9、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物资分开”,个人不得把职位占为己有;
10、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科层制遍及现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标志,韦伯甚至认为它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他说;“在

一个官员、职员和工人与行政管理物资分开以及纪律和训练有家都不可或缺的社会里,没有官僚体制的机构,除了
50
那些自己还占有供应物资的人(农民)外,对所有的人来说,现代的生存可能性都将不复存在。叫
科层制的工具合理性和非人格性满足了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一个完善的科层机关与其他管理形式的差别,就

如同机器劳动与手工劳动的差别一样.科层制的迅速、准确、连续、审慎、严格的从属关系、节省人力物力等优越性被

训练有素的公务人员发挥得淋漓尽致。韦伯对科层制推祟备至.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最高效、最合理的管理形式:“根

据全部经验,纯粹的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即官僚体制集权主义的、采取档案制度的行政管理,精确、稳定、有纪律、

严肃紧张和可靠,也就是说,对于统治者和有关的人员来说,言而有信,劳动效益强度大和范围广,形式上可以应

用于一切任务,纯粹从技术上看可以达到最高的完善程度,在所有这些意义上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
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竭力宣扬科层制的工具合理性,但在另一些政治文沦中却表达了对其价值非理性的担忧。

他明确地意识到,科层制的技术优势是以人的需要和价值作为代价的,科层制越是彻底地非人格化。即在执行任务

时,越彻底地排除各种个人因素,就越背离人的价值。科层制的非人格性还决定了它并不要求个人出于自己的责任

作出决定,它要求个人与组织的规则和目标一致,对其行动的责任则由组织来担负,科层制对个人所期待的是对某

种规则的屈从和听随。接受命令便证明了个人行动的正确。可见,科层制的职能还限制了责低伦理的有效性的发挥。

第4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

韦伯认为,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形态,二是观念形态。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分析的

重点是观念形态即宗教伦理,其分析的经典之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

伯试图解释“为什么近代形态的资本主义仅仅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在其他文明中出现”?在韦伯看来,科学、艺术、史

学、建筑、法律、政治组织等方面在西方得到合乎理性的发展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的。在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韦伯首先反对“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的理论解释*实际 k 村

利润的追求以及对金钱的贪欲在任何形式的社会中都普遍存在,并不是现代资本主义持有的现象,“自从有了人,

就有了对黄金的贪欲”,所以“获利的欲望、对营利、金钱(并且是最大可能数额的金钱)的追求,这本身与资本主义并

不相干。”*;相反,资本主义的出现抑制和缓解了人们的贪欲和对财富的非理性追求,
而且不择手段的追求利润往往成为理性资本主义出现的障碍。例如,中国、印度及其他文明中追求利润的现象也普遍

存在,但并没有出现近代意义亡的理性资本主义。
韦伯特别强调了理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是企业和家庭、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法律上

的分离;第二是合乎理性的簿记方式。这两个因累又与资本主义劳动组织方式密切相关,于是韦伯进一步把问题具

体化,集中力量探讨以自由劳动组织为特征的理性资本主义的起源。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通过自由劳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中介变量,层层分析,阐

述宗教伦理这种神秘的力量如何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曰 hos),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a 颠 n 心)。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对“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韦伯并没有用届种差的方法给出一个公式化的定义,他运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引用富

兰克林的话对资本主义精神作了具体的历史的说明。富兰克林告诫人们: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具有孽
51
生繁衍性;经济上要量人为出,精于计算;生活上要节俭诚实,与人为善等。这些虽不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全部,但

却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韦伯自己是在论述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区别中来把握资本主义精神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劳动者身上。

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两种条件下的劳动者在赚钱的欲望上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前资本主义的劳动者缺乏劳动的

自觉性,这一点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韦伯举例说,某个人按每英亩 1 马克的价钱一天收割了 2.5 英

亩地,从而挣得 2.5 马克。现在,工价提高到每收割 1 英亩得 1.25 马克。本来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割 3 英亩地,从


而挣得 L 75 马克。但他并不这样做;他只收割 2 英亩地,这样他仍然可以挣得他已经习惯得到的 2.5 马克。在此类

劳动者看来“挣得多一些并不比干得少一些来得那样诱人”。
既然提高单位工资难以刺激人们的获利欲望,那么相反的办法即降低工资就成为雇主的常用办法,但降低工

资在需要高度专注和创新精神的劳动中也难以奏效。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却有

着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性,他们把劳动当作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当作一项天职来从事。这种天职观正是“资产阶级

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其次,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还表现在企业家身上。前资本主义的企业家趋向于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

性活动如垄断权、法律特权和高利贷等手段来追求经济的成功,他们在生活和经营的诸方面如生活方式、工作星、利

润率、调节劳资关系的方法、顾客群以及吸引新顾客的方法均表现出传统的和非理性的特点。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

业家是“在冷酷无情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既精打细算又敢作敢为。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人都节制有度,讲

究信用,精明强干,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事业中,并且固守着严格的资本主义观点和原则”。‘他们具有确定不移且是

高度发展的伦理品质,以及洞若观火的远见和卓越的行动能力,在顾客和工人中赢得了不可缺少的信任。他们是为

了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生存才经营事业。
路德的职业观
欧洲的宗教改革始自德国的马丁·路德,职业(Beruf)是路德铸造的一个词,本质上届于新教。路德把拉丁文《圣

经》译为德文时,把拉丁文 v 况 atio(圣召)译为 Beruf 。 “ 圣召 ” 指听从上帝的召唤,因此,Beruf 不能简单地译为

profession(职业),它是同“由上帝安排的工作”这个要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必须把 Beruf 看做自己的目的,

看做生活的功能,看做必须承担不容懈怠地去圆满完成的义务的原因。它是体现资本主义稿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路德

的职业观告诉人们,职业是人们终生的任务,是在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中,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路德给世俗活动

应有的位置,他认为修道士的生活不仅毫无价值,而且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责任。敬业尽职的世

俗活动是人的本分,是上帝的要求。
加尔文教的恩宠论和预定论
加尔文教的全部教义在于上帝而不在于个人,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人类是为上帝而存在,一切造物都

服务于上帝的荣耀。于是,加尔文教徒在一种“天职”中勤奋地劳作,通过日常事务的成功找到了解脱被罚入地狱的

恐惧的途径。在耕地里的劳作,在市场上的成功,在生意困中的活跃似乎成为受到上帝恩宠的最确切的证据。
清教酌浆欲主义
清教也把劳动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把浪费时间当作最大的罪恶。它认为唯有劳动而非悠闲方可增添上帝的荣

耀。人生短促,时光无价,虚掷一寸光阴即是丧失一寸为上帝之荣耀而效劳的宝贵时光。劳动既是人生的目的,也是

禁欲的途径,任何游手好闲无节制的人生享乐都是禁欲主义的仇敌。

52
上述新教伦理彻底根弃了基督教的古老箴言:“同尘世分离”,也据弃了出世的禁欲主义、苦行主义,而代之以诚

实、信用、守时、谦卑、勤奋、节俭等入世的禁欲主义德行。对新教徒来说,经济活动是一种严谨的“服役”,一种“成圣”

的劳动,他们的财富是为了荣耀上帝,而不是为了自用。人只不过是上帝的工具而已。
新教教派的共同特征是信奉天职观和人世的禁欲主义伦理观。
新教徒通过天职观和禁欲主义伦理把履行世俗职业的义务草祟为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从而使日常世

俗行为具有了宗教意义,即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有了某种“亲和性”。于是新教徒把通过工作追求财富当作自己的天

职,把职业视为荣耀上帝的重要体现。正是“天职”观念使工人和企业家在复杂的经济行为中获得了共同的伦理基础

和精神动力.成为塑造资本主义精神的关键因素。
韦伯注意到,财富曾经是荣耀上帝的见证,但曾几何时却变成了新教伦理的掘墓人。新教徒在为上帝增添荣耀的

勤勉劳作中创造了财富,但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对现世的一切热爱随之增强,对享受的欲望随之膨胀,“寻求上

帝的天国的狂热开始逐渐转变为冷静的经济德性;宗教的根慢慢掐死,让位于世俗的功利主义。 M”财富这个“身外

之物”逐渐异化为奴役人们的一只“铁的牢笼”。
小结
韦伯认为社会学应当是致力于解释姓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这种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

在韦伯那里,理解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体验的);因果说明也不是探求事物的普遏规律,而是揭示某一社会

现象背后的具体因果关系。为了保证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韦伯提出了“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的方法论原则。

韦伯描述的社会行动类型、科层制和资本主义精神都是他用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理想类型。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试图综合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

古典社会学思想主要发端于欧洲,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中心在美国。当社会学传播到美洲大陆后,它很快在美

国实现了本土化,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使社会学理论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20 世纪韧美国出现的“芝加哥学派”,是美国本土社会学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个学报以托马斯(w.L Th 肥 as)、帕克

(R.E.Park)以及米德(G.H.Mea6)为代表,他们在理论上以美国的实用主义为基础,
在经验上开拓了一系列富有成果的实地调查研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芝加哥学派”是美国

社会学的主导力量。
然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真正开端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其重要标志是 1937 年帕森斯的成名作《社会行动的结

构》一书的问世。此书开创了美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代阶段,在此基础上于 40 一 50 年代形成的功能主义观点,成

为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第一个系统的、并曾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观点。帕森斯和默顿是功能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
功能主义理论又核看做是一种自然主义理论,因其方法论基础属于实证主义的,即 20 世纪中叶后,西方一度盛

行的与此理论相一致的“工具实证主义”。它是经典实证主义的新形态,倡导以精确的方法和语言,对社会事物进行

严格的量化或经验研究。
到 60 年代末、70 年代韧,功能主义理论己失去了它在美国社会学理论中的霸主地位,而各种反实证主义的、替

代性的社会学理论观点纷纷出现。这些新的理论包括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学及现象学社会

学等。它们都试图从不同方面对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

53
第六讲 功能主义理论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n Parsons,1902—1979)出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1920 年进入呵姆斯特学院,开始学习生

物学,但后来对社会科学产生了兴趣。1934—1925 年.帕森斯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参加了由马林诺夫斯基等许多

著名学者开设的讲座。之后他得到资助前往德国海铂堡大学深造,第一次接触到了 M·韦伯的学说,并感觉到了韦伯

思想的巨大魅力。他首先阅读的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并把它译成英文于 1930 年发表。帕森斯

后来还翻译了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等著作,美国社会学界对韦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回国后,帕森斯先

楔母校阿姆斯特学院教书一年。1927 年转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在经济学系,1931 年到了新成立的社会学系。十年后

他接任系主任之职,并于 1946 年改组为社会关系系,任职到 1956 年,到 l 973 年退休,他在哈佛任教达 46 年。帕森

斯曾于 1949—1950 年度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


等。
罗伯特·默顿(RobenK.Med 加)于 1910 年 7 月 5 日生于美国费城。他十 1927 年进入豺城的坦普尔大学学习哲学和

社会学。1931 年大学毕业后,进人哈佛大学新成立的社会学系深造,受教于素罗全、萨顿(科学史家)等——代名师。1

躺 6 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9—194]年到土兰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从 1941 年起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

教。由于他的突出成就.1974 年获得该校位数极少的“大学教授”资格,1979 年被列为特殊服务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

默顿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56—1957)、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主席(1975—1976)。他是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研

究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科学社会学》等。
功能主义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流派。在 20 世纪中叶它一度是社会学中的主导性的理

论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一理论把社会跟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

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即功能先决条件。对社会各组

成部分来说,它们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功能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系统的功能需要问题。功能主义

有时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
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考察功能主义的理论渊源,然后主要介绍作为功能主义核心代表人物的塔尔科特 ·幅森斯

和罗伯特·默顿的理论观点。

第1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现代功能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古典社会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并受到了社会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深刻影响。

1、 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主义思想
54
功能上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类比,而这种类比方法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的古典学者那里。如孔

德在其著作中,明确使用了典型的生物学概念去说明社会。他曾指出:我将把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明确地分为:
家庭一—它们是真正的要素或细胞,
接下来是阶级或喀斯待(caMes)一—它们是其专门组织,
最后是城市和社区— 它们是实际器官。
由此可见,孔德的有机体类比观点是十分鲜明的,他的这一类比方法对后来的社会学家有很大影响。
而斯宾塞则预示了现代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他明确提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

构,从同质结构到异质结构的过程;结构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并相互依存。认为社会是一个以部分与整体之

间分化与合作为特征的结构体系。斯宾塞还初步提出了功能先决条件的思想。
在古典社会学家中,迪尔凯姆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

特别强调了功能分析方法,并把它同因果解释做了区别。他认为在解释社会事实(或现象)时,必须区分社会事实产生

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他提出:“对事实的解释,仅说明它所发生的原因是不够的。至少在多数情况下,

我们还必须说明它在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并指出,应先研究社会事实的原因,再分析其功能。认

为这也符合事物本身的发展逻辑。
迪尔凯姆在《社会劳动分工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着作中都明确使用了功能分析方法。他假定了某些社

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或需要,如“社会秩序”、“集体意识”。认为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持定的社会需要。如

提出每个社会都在建立某种发挥适当功能的道德。迪尔凯姆所倡导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观点,对社会秩序、整合和稳定

的重视,以及对结构分析的腔调,都对现代功能主义有直接的影响。

2、 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现代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A.R.Bjdcl 泄 e—D 朋 wn)和马林诺夫斯基(B.Ma 比 owski)直接继承和发

展了迪尔凯姆的功能分析思想,从而对社会学中的现代功能主义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拉德克利夫一布朗(1881—1955)
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并称为英国现代社会人类学的创始人,是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拉箱

克利夫一布朗在剑桥大学学习时,师从著名学者里弗斯(w.H.Rivers),毕业后在著名的三一学院当研究员。他曾

进行过多次重要的人类学实地考察。主要著作有《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等。
在很大程度上受迪尔凯姆的影响,拉韶克利夫一布朗主张社会人类学是社会学的一部分,他把自己视为“理论

社会学家”或“比较社会学家”。
他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做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他认为社会是一个

整体,或者说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一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

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免无法解决或无法控制的冲突。
他说,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规律或功能在其中运作的一个功能上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要想解释任何信仰、淮

则、习俗或制度,就要从功能方面对它们加以分析。在这里,所谓“功能”是指一个局部的行为对其总体行为的贡献。

如一个特定社会习俗的功能,就是它对整体社会生活
所作的贡献。
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功能论还突出强调了社会结构概念。他所说的社会结构是指制度他的角色和关系中的人的配
55
置。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己确定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对功能主义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他指出了以前的功能分析所存在的“目的沧”倾向,提出应该

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他认为这样就无需假定普遍的人类或社会需要的存在,从而使生存所必要的

条件问题成为一个经验问题,成为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实际沙及到的问题。另外,由于承认不同社会系统的生存条件

有所差异,因此功能分析就可以避免坚持每一种文化事项,都必然具有一种功能和不同文化中的这些事项都必然具

有同样功能的信条。
(二)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裔英国社会人类学家。他大学时学习的是物理和数学。但他大学期间就读过弗雷泽

(E.F.Frazier)的《金枝》井探受其影响。后来他到菜比锡度过了重要的两年,在那里曾跟著名心理学家冯特

(w.M.wundt)等人学习,开始关心语言和民俗学问题。1910 年他前往伦敦经济学院,从事澳大利亚土若文化的研

究。1914 一 1918 年,他到西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和特罗布里安(Tfobriand)群岛进行实地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并开

创了人类学的实地研究方法。1927 年被任命为人类学的首席教授。1938 年他去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直至逝世。他的主

要著作有:《西太平洋的淘金者》(1922)、
《野蛮社会中的犯罪和习俗》(1922)、
《野蛮社会中的性与压抑》(1927)、
《科学的

文化理论及其他文集》(1944)、《巫术、科学、宗教及其他文集》(1948)等。
马林诺夫斯基不但开实地研究之先河,被誉为“科学的”人类学的奠基者,他也是当代功能论的创始人之一。用

特纳的话说,“公正地说,是马林诺夫斯基勾勒出了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的基本轮廓。”“他本人在《科学的文化理

论》中也承认:“如果说我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这贡献就在于建立了一门现行的学说体系,提出了一种方法和兴

趣,并贴上了功能主义的标签。”
马林诺夫斯基反对以往流行的进化论和传播论的观点,倡导对人类文化的功能分忻。
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
“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一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马林诺夫斯基具体从不问的文化层面——风俗、宗教、仪式、巫术、艺术、思想和道德以及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因

素方面分析了功能问题,区分了系统需要的不同层次。他认为,人类首要的需要是个体有机系统的需要一一营养、两

性及传种、防御及日常生活必备品,这些最基本的“文化迫力”.强制了一切社区发生种种有组织的活动。而更高层次

的需要或文化迫力表现在社会的和精神的方面。他说,功能始终是产生于对于文化迫力的反应。总之,马林诺夫斯基

的两个基本思想对现代功能主义有影响 f 是系统层次思想;2 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样性的系统需要的

思想。
马林诺夫斯基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他认为制度是使人们的活动有组织地满足某些重要需要的基本的、相对稳

定的方式。他把社会制度看做是文化的“真正的要素”。他说:“文化的真正要素有它相当的永久性、普通性及独立性,

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就是我们所谓设会制度’。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根本的需要;在一合作的事务上,和永

久地团集着的一群人中,有它特具的一套规律及技术。任何社会制度亦都是建筑在一套物质的基础上,包括环境的

一部分及种种文化的设备。响他认为这种意义亡的社会制度是构成文化的真正组合部分。家庭、住户、村落社区、部落、

经济组织及职业行会,都是最普遍的和最主要的制度。
总之、这些功能主义者都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

56
依存,以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这种系统整体现,显然也受到了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影响。
小结
1、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功能主义起源于以下几个人物
(1)孔德及斯宾塞的思想。孔德在《社会静力学》中把社会有机体比喻为生物有机体,用细胞、器官、组织来表示

家庭、阶层、社会城市国家。认为,既然生物有机体是由组织、器官和细胞构成,那么,相应地社会有机体则由城市、

阶层和家庭构成,它们之间应当是一一对应关系。斯宾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2)迪尔凯姆关于社会整合以及社会有机团结的思想。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组织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某种特

定的社会需要,即特定的功能需要。所以,在解释社会组织、社会事实时还要揭示其功能。
(3)布朗的思想。在《安达曼群岛岛民》一书中,布朗认为,一切制度或习俗以及信仰等等,都是由于它们对整

个社会有独特的功能,即:对外能够适应环境,对内能够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社会

文化现象就是要研究其意义和功能。但是,“任何文化都是一个整合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每个元素都有与整

体相联系的确定功能。”
(4)马林诺夫斯基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三个层次:生物学层次、社会学层次以及符

号性层次。各个层次如果在生理上健康、结构上完善以及文化上统一的话,那么,各个层次就相互依存而不可代替。
2、基本方法
(1)是强调系统优于它的组成部分,系统的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总和。功能分析着重探讨部分对于系统

的维持或解体作用;
(2 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联系,一部分正常运转必然以另一部分正常运转为条件;
(3)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一种功能,或者是积极的,有助于系统的运作;或者是消极的,造成系统的解

体或变迁。所以,宗教就是缓解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紧张情绪,而乱伦禁忌旨在控制性接触,防止身份混乱。
(4)每个社会都是一个自我调节、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也就是功能一体的。如果一个系统要想生存或维持下

去,必须满足某种功能。反之,则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功能主义认为,下列因素会导致社会系统的维持:
一是社会角色分化;二是共享的认知途径;三是情感的交流;四是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
(5)下列几个因素促使社会系统的解体:
一是系统内部成员的离散,或者有机体的衰亡; 二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三是成员的态度很漠然,个

人不再努力;四是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

第2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1、 对前人思想的批判
57
反思和批判以往的社会学理论,帕森斯重点检讨与反思了功利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唯意志论思想。
(1)批判了功利主义思想。帕森斯认为,功利主义包含着人类自觉追求私利的个人概念,因而体现着一种强大

的行动动力。但是,功利主义中原子论的社会观、分散的目的观以及过分的理想性,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利的个体会

形成有秩序的集体或社会?也就是说为什么要用社会秩序来控制个人行动。
(2)批判了实证主义思想。实证主义把人的行为归结为生理的、心理的、遗传的、地理的以及社会的因素,但是,

它不能为行动者主观的、有选择的、随意的以及有目的的行动留有余地。也就是说以个人的主观行动为依据无法解释

社会的目的性活动。
(3)批判了唯意志主义思想。唯意志主义也是没有真理性的。因为这种理论也没有能够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

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为它们只能将行动者的行为差异归结为观念和文化的决定作用。但这

往往是狭隘的。

2、 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指出,我们的兴趣不在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而在于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

系。这种关系包含了行动者、目标手段、情境及规范限定等四种要素,从而构成了一个“单位行动”或者叫“单元行动”。
1、继承韦伯的思想,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首先是具有主观性的个人行动,因此,个人行动就构成了社会行动

的基本单元。单元行动则是社会行动的基础。
2、帕森斯认为,在行动者的行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行动者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行动者与情境之

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括行动者、目标、情境以及规范或限定等四种要素,从而构成了一个单元行动。单元行动是

社会行动的基础。
一是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目标的主体。行动者本人必须有知识,必须有实现自身目标的冲动、需要或欲望。
二是目标。这是行动者行动的理由和动力,它指向行动者的未来。
三是情境。行动者实现个人目标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无法控制的情境以及个人可以控制的情境因素。帕森

斯认为,情境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行动者实现目标的限定。帕森斯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视力不好,那么就无法成为

飞行员,视力不好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情境。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医生,即使有机会让他选择,他也不会去学堕胎手

术,这个就是可以控制的情境。
四是规范或限定。规范本身就是一种限定,它制约着行动者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影响行动者的行动。帕森斯举例

说,在斯巴达,一个战士不是凯旋而归就是战死疆场,很少有苟且偷生的选择。
3、社会行动:个体的行动通过“制度化”就能够成为社会行动。
第一,帕森斯认为,任何单元行动总要涉及到外在的社会结构因素,涉及到社会秩序、共同价值观念等问题。这

样,任何单元行动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系统或者制度化问题。这样,他就提出了社会行动的概念。所谓“制度化行动”就

是将个人的行动结构化、制度化。
第二,社会行动表示各个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结构。因此,社会行动又可称为社会行动体系或社会行动系统,或

者直接叫做行动系统或社会系统。但是,单位行动如何转化为社会行动呢?帕森斯认为,其中桥梁就是共同的规范

以及由此形成的共的角色。
例如:某个行动者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就会重复该行动(守株待兔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每个行动者都会期待他人(其他行动者)做出某种反应,以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样社会规范便形成了。
58
第三,社会行动系统往往通过地位、角色把个人与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把个别行动整合为社会行动系统。这里又

涉及到帕森斯的两个概念:
一是“地位”:行动者在社会行动系统中的位置。如教师、医生、总统等(社会化);
二是“角色”:则是依附于地位之上的,被社会所期待的规范。(内在化)
第四,这样,社会行动系统就包括两个部分:社会行动系统的价值或目标制度化;二是个人人格的价值体系的

内在化。即角色的自我认同。
所以,社会行动体系九必然包括:追求目标的行动者的人格体系;调节地位角色并整合为一个的行动观即文化

体系。后来他又加了个“有机体系统”。

3、 社会整合或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功能必要条件(AGIL 模式)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帕森斯的理论已经开始从个体行动上升到社会行动,事实上实现社会学微观到宏

观的整合正是帕森斯理论的主旨。
帕森斯认为,社会整合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行动系统内部共同维持以抗拒外来压力;如:人格系统对于社会

行动系统的整合主要有两个途径:社会化与社会控制;二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使社会(行动)系

统达到均衡状态,以使社会变迁。这两者是任何一种社会行动系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具体来说:
(1)适应:adaptation: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系统中加以分配,以使之适应环境,即对“环境”这

个条件的适应。
(2)目标实现:goal attainment: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去实现系统目标,即从环境中获取目标。
(3)整合:integration:每个个体都必须实现他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并发展出对付由各部分越轨行为的

方法。
(4)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主要包括维持模式和调停紧张。维持模式是指如何根据一些规范确保

体系中行动的连续性;调停紧张:处理内部紧张和系统各部分紧张问题,也就是设法根据一些秩序和规范以确保

社会行动系统(体系)中的连续性。以工厂为例:
Adaptation:完备的照明,良好的空气调节、适用的机器、充足的食物等;
Goal attainment:加工、生产、销售、研发等目标;

59
Integration:劳动委员会、工人俱乐部、公关、社交、“思政”
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培训、工资加薪、提干、纪律、停留不离等。
这四个条件其实就是系统平衡条件,对应这四个条件,社会行动系统就包括有机体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

文化系统。
这就是说,任何有生命体系(行动系统)要维持生存,就必须满足某些特定功能,即功能先决条件。包括体系

内需求与环境的需求、一定的目标以及满足这些目标所必须运用得手段,即四种功能先决条件。适应:系统必然要与

环境发生某种关系;系统为了生存,必须能够从环境 获取资源、控制环境;目标实现:任何系统都有目标导向,系

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跳动内部 能量以实现系统目标;整合:为了使系统发挥其功能,必须将各部分关

系协调一致,而不出现分离;模式维持:在系统运行中存在暂时中断。所以要将原有的运行模式保存下来,以保证

系统重新运行时能恢复过来的一种机制。
在帕森斯的早期理论中,行动系统包括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有机系统。这四个系统与上述四个功能

先决条件是相对应的。同时,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也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四个部分,直到无穷。
帕森斯的行动系统满足的四个功能先决条件以及对应着的四个子系统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科。人类学研究文

化,与模式维持一致;心理学研究人格与目标达成一致;生物学研究认为有机体,强调或关注适应;社会学则研究

社会系统的整合。
就社会系统而言,帕认为,又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
1.经济系统承担适应功能;因为只有适应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社会系统中各种资源才能转化为满足各

种需求的产品,社会才能生存下来;
2.政治系统实现着社会系统的目标,因为社会目标的决策机构就是政府,为了实现目标,政府必须集中人力、

物力,必须动用社会组织或权威,而所有这些主要受政党影响的目标只能由政治机构和组织来实施;
3.法律等制度承担整合功能,以寻求社会最底限度的团结,以便在冲突时可以调节,除法律外,宗教、人际规

范等社会手段也有利于整合;
4.宗教、家庭、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和场所,担负起树立共同的基本价值和规范之任务,因此起着

模式维持功能。

四、模式变量

如前所述,我们在介绍帕森斯思想渊源时,曾经说过,帕森斯主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整合,为此,他提出了

“模式变量”这个概念来整合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就是说,在每一个模式中,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但又相互统一的倾向。两者共在于一个模式之中。
(1)情感性与非情感性。处于某种关系中行动着的个人或者是为了满足情感、精神上的需要而工作;或者他们

在情感上是中立的。前者:夫妻、朋友;后者如营业员—顾客
(2)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也可以让群体(集体)利益占据支配地

位。例:一个人想买辆新车,他所感兴趣的只是汽车的性价比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满意度,而不去关心汽车商

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利益。但同样是这个人,也许他认为反游行或抵制日货对民族国家有意义,因为往往坚定地抵

制日产汽车
(3)普遍性与特殊性。行动者能够根据使用于所有其他人的标准而与其他行动者发生联系;与此同时,行动者
60
对某个标准也会加以选择。例如单位组织公务员考试。
(4)品质与成就。品质属于一个人的先赋方面,指行动者以某种出身为基础的先赋条件,成就是指这个人所获

得的成绩。即我们评价一个人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还是根据他的出身?例如:对古代、中世纪的贵族评价,主要依据

身份;而对于现代公务员则主要依据工作业绩。
(5)转一性与扩散性。前者在较为有限的领域中才会出现,而后者则较为广泛
帕森斯认为,上述模式变量可以结合起来解释各种互动情境中的行为,如父母关系,既是情感性的,又是先赋

的,还是扩散的特殊的。

五、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

由于帕森斯在功能理论中的突出贡献,一般学者总是以为帕森斯肯定强调社会和谐与社会均衡,反对社会的转

型与变迁。其实,强调社会均衡、注重社会团结仅仅是他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一个方面,与此同时,特别是在晚年,他

也比较注重社会转型问题,尤其善于从社会均衡角度来揭示社会转型与变迁问题。众所周知,早在大学读书期间,

帕森斯最初主修的是生物学,因此,进化论或者说社会变迁论在他的思想深处一直根深蒂固。秉承进化论传统,帕

森斯认为,经济社会也类似于生物有机体,必然有一个变迁过程,在变迁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帕森斯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其中的各个部分承担着各自的功能,从而维持整个社会的运

转。但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要产生结构分化,否则社会就无法承担功能,这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日益分解为各

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单位行动系统,进行着各自的社会分工。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看,要想实现系统的功

能,也必须要进行个体的社会角色分化,以实现系统目标。这样,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上看都要求行动

者(包括个人和集体)要能够实现自身的变迁。同时,帕森斯认为,社会宏观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

各个系统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导致各个系统的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例如,在低分化的社会,家庭承担着生产功能、生殖功能、情感功能、政治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而在高度分化的

现代工业社会里,家庭的这些功能逐渐被分离出来:生产功能由社会提供的职业场所来承担,教育功能主要由学校

等正式教育机构来实施,政治功能也可以直接到相对专门的机构或场所中进行。而家庭主要体现情感功能以及建立

情感基础之上的生殖功能,家庭成了抚慰心灵的港湾以及“无情世界的天堂”。
帕 森 斯 认 为 , 社 会 变 迁 主 要 包 括 四 种 形 式 , 即 : “ 分 化 ( Differentiation ) 、 适 应 性 增 长 ( Adaptive

upgrading)、包含(Inclusion)以及价值实现(Value gene ralization)。”(9)前两者促进社会变迁,而后

两者则能够将分化了的结构进行整合。当然,帕森斯也承认,变迁不等于都是社会进化以及社会发展,两者并不是

一 回 事 。 在 他 看 来 , 只 有 满 足 系 统 生 存 所 需 要 的 四 个 条 件 , 即 “ 适 应 ( adaptation ) 、 实 现 目 标 ( 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以及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0)否则的话,非但不能促进社会转型与变迁,而且会产生许多经济社会问题,阻碍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第二,从进化论角度看,帕森斯综合文化人类学、历史学以及社会学等成果,坚持社会进化论原则,认为社会

不断处于转型与变迁之中。他认为,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社会阶段、中间社会阶段以及现代工业

社会阶段,这三个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五种历史发展形态,那就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中古帝国社会、温床社会以

及现代工业社会。在他看来,每一种社会形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原始社会阶段,维系人与人社会交往的方式主要是原始的宗教文化以及习俗,因此,原始社会具有较强的亲

61
属关系;另外,原始社会中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以及人格系统与行为有机体系统即行动者系统还没有完全分化,社

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功能也常常是浑然一体。
在中间社会阶段,帕森斯认为,这个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理解成

为可能,进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分化成为可能,这样,社会各个集团开始分化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另一方

面,帕森斯还认为,为了调节各个分化集团的利益,社会系统的功能也逐渐分化,但是,这种分化仍然建立在社会

高度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分化。所以,这样的社会依然是一个过渡阶段,还不是功能协调的社会。在他看来,这样的社

会主要包括古代的埃及、罗马、中国以及印度等帝国。
在现代工业社会阶段,主要产生于 17 世纪以来的西方工业国家,主要又以美国为代表。他认为,这个阶段最主

要的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化、语言文化合法化、民主政治的普遍化以及社会权威的规范化。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

任何一个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追求利润、创造财富成为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

种方式,这样就可以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现代社会使得语言文字具有合法性地位,从而使得社

会上每一个阶层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文化获得权力,;另外,现代社会使得民主政治以及社会权威不断规范化,真正

有利于思想的自由与解放,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帕森斯的社会变迁理论与他强调的功能必要条件并不矛盾,而且互相促进。在他看来,即使在相对稳定

的社会结构里,社会变迁也必然会发生,因为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功能。为此,他说:“当我

们讨论社会变迁的理论时,我们是从生物构造和物理环境变异性的影响中得出抽象概念的。虽然严格说来,就是在

加上这些限制的情况下,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也是难以表述的。我们可以举出许多重要的经验事物来说明有关过程

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可以用这些过程是社会体系内部的过程来加以解释。”( 11)帕森斯认为,社会转型与变迁

的来源有两种,它们或者来自社会之外,通过与其他社会有机体的接触而产生;或是来自社会之内,通过为协调社

会内部各个功能不协调而产生的。在帕森斯看来,社会转型与变迁不是对社会均衡的破坏和干扰,相反会出现一种

新的均衡。但是,他认为,这种均衡在原始社会、中间社会以及现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总体上看,

前两个阶段的社会均衡仅仅是一种机械性均衡,而现代社会的均衡则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子系统

相互均衡基础之上的有机的均衡,因而,这样的社会均衡才更加合理,所以,他认为,这样的社会均衡才更符合人

类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第3节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1、 主要贡献

第一.社会学理论。针对帕森斯的抽象大理论,默顿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策略、倡导首先重视对经验性的具

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的理论。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强调了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了功能分析的具体范式。默

顿理论研究的另一重点就是社会结构分析,他强调结构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强制作用,总结出了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基

62
本程序。默顿对社会学理论的贡献还表现在他提出了大量的已被广泛接受的社会学术语,如角色丛、地位丛、显在功

能、潜在功能、反功能(Jysfuncdons)、自我实现预臣等。而且.默顿强调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开创了社会学研

究的多个领域。
第二,科学社会学。默顿始终感兴趣的—个专门领域就是对科学相知识的研究。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

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默顿,故他被誉为“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就

倡导把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而加以研究,并确立了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研究问题。直到今天,

默顿所开创的研究仍然是科学社会学中的主要范式。
第三,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推动。由于默领始终强调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所以从 20 世纪 40 年代起,他

与著名的应用社会学家拉扎斯费尔德(P.Laza 腻 feld)联手,以他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的“应用社会研究所” (后更

名为“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为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应用研究。如对大众传播、研究政策、医疗职业的研究

等。他们的研究不但开拓了社会学的应用研究领域,而且发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方法。故形成了著名的“哥伦比亚

学派”,默顿自然是这一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2、 中层理论提出的背景

我们都知道,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默顿就开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学方法论著作,阐述社会学理论与

经验研究,倡导建立社会学中层理论(the functional theories of middle range)以克服当时社会学界存在的

缺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理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第一,毫无疑问,包括默顿在内的所有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都针对了芝加哥学派。众所周知,20 世纪 30 年代

以前,注重经验研究、强调社会调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社会学界长期处于正统地位。这种过分

重视经验与现实而忽视理论研究的倾向使得社会学出现了碎片化倾向,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不满。默顿以及他的

老师帕森斯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二,针对了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理论。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在反对芝加哥学派基础上诞生的功能主义理

论改变了美国社会学轻视理论的传统,在美国逐渐成为主流。
但是,帕森斯功能理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于抽象、过于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甚至拒斥经验研究。这

种情况也引起了部分学者包括他的最得意的学生——默顿的极大不满。
吉登斯也认为,“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

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的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

起许多人的麻烦。”([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
第三,针对了美国动荡的社会现实。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动荡不堪,冲突不断,在社会危机面前帕

森斯的宏大理论显得力不从心,帕森斯学说遭到了各方面的大量批判。
中层理论就是这样一种范围有限的理论,它不仅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以区分出微观社会

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而且它本身构成了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指明了社会学研究的未知方面,从而

大大增强了社会学的应用性、适应性和指导性。

3、 中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 1949 年出版的《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尤其是 1967 年出版的《论理论社会学》等著作中,默顿集中探讨了他


63
自己的中层功能思想。
1、什么是功能?
黑格尔有句名言:“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

书馆 1979 年 P20”。功能很多人以为就是“作用的意思”。在默顿看来,“功能”这个词在社会生活领域内有这样几种

用法:
第一种是通俗用法,function 意指某种公共集会或节日庆典,通常都带有“仪式”的含意。我们猜想,正因为人

们赋予这个术语这一含义,例如,某一报纸的标题断言:“托宾市长不支持 social function”,新闻内容进一步解

释:“托宾市长今日宣称,他对任何 social function 都不感兴趣,他也未授权任何人替任何活动出售票券或做广

告。”由于此用法的大众化,因而它很少进入学术文献,因此对于目前术语的混乱影响不大。显然,function 的这一

含义与社会学中的功能分析风马牛不相及。P99(日常生活用法)
Function 的第二种用法与职业(occupation)一词同义,例如韦伯定义职业为一个人 function 的专门化、具

体化与组合化的方式,因而成为他继续获得收入或利润的基础。这是一些经济学家通常的用法,而且几乎是典型的

用法。他们在研究一个团体的职业分布时,即称之为“一个团体的 function analysis”。(经济学上的用法)


第三种用法第一种用法的特例,在一般言谈和政治科学中都可发现。Function 通常意指委派给公职人员的种种

活动。P100(政治学上的用法)
第四种用法:在数学中,function 一词最初为莱布尼茨所用,它具有精确的含义。它指一个变量与其他某个或

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它的变量可以用来表示该变量,或者说,从其他变量的数量,可以决定该变量的数值 。

P100(数学上的用法)
第五种含义是为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进行功能分析所一直沿用的中心含义。它主要是从生物科学转借过来的。在

生物学中,function 意指“维持某种有机体的生命或有机之过程”。P101 社会学功能分析包括他自己的中层功能分

析就是取最后一个意思。(社会学用法)
2、批判了帕森斯功能理论的假设
默顿认为,帕森斯的功能理论之所以错误,就在于这个理论的前提也就是理论假设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他认为 ,

帕森斯的功能理论假设存在三个错误假设:
第一,社会功能一体假设(postulate of the function unity of society)。社会系统的任何局部都对整个社

会具有功能。
布朗曾明白地提出这一假设:一种特定社会习俗的功能,对作为系统运转的整个社会生活作出贡献。这种看法

蕴涵着社会系统即整个社会结构都具有某种统一性,我们可以称为功能一体。这可以界定为一种状况:在此情况下

社会系统的所有部分,都以一种极为和谐一致的方式或具有很强的内聚力而共同运转,而不会产生无法解决或无法

控制的持续性冲突。P107
第二,泛功能假设(有的书上写成普遍功能假设)(postulate of universal functionalism)。认为一切标

准化的社会形式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积极功能。
简言之,该假设主张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形式都具有正功能(positive function)。和功能概念的其他层

面一样,马林诺夫斯基又是以最极端的形式来表述:文化功能观坚持下述原则,即在任何形态的文明中,任何风俗

物件、观念与信仰都履行某种重要的功。P112

64
第三,不可或缺性假设(postulate of indispensability)。认为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化形式的功能是不可

替代的。
功能论者普遍采用的三个假设中的最后一个,就某些方面而言,最为含混。这种含混性在马林诺夫斯下列引文

中最为明显:在任何形态的文明中,任何风俗、物件、观念与信仰都履行某种重要的功能,必须完成某种任务,因而

是一个工作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P115
简言之,通常所说的不可或缺性的假设,包括两项互相关联但可以区分的断言。第一:假定某些功能是不可或

缺的,其意为除非这些功能被履行,否则社会(或团体或个人)将无法存续,这项断言提出了功能前提或一个社会

在功能上必要的先决条件的概念,对此概念下面就会略加考察。第二:假定为了履行这些功能,某些文化或社会形

式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另一回事。这涉及“专门化的结构”以及“不可替代结构”的概念,因而产生种种理论上的困难。

因为这一断言不仅明显地违背事实,而且随之而来的几个辅助性的假定,一开始就围绕着功能分析。这个假定忽略

了下述事实,即其他社会结构(与文化形式),在某种尚待考察的条件下,可能履行对于团体之存续所必需的功能

P117
3、功能分析范式
默顿说,所谓的“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但又必须的研究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统一性理

论之间的那类理论,统一性理论的目的在于试图解释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中一切可观察到的一致性。”
第一,强调区分负功能(dysfunction)和正功能(positive function)的存在。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

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和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个系统而言就不一定具

有同样的功能。凡是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的是正功能,而导致社会结

构及其关系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第二,区别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

所造成的客观后果。那些有意造成并可以认识到后果的是显性功能,而非有意造成的和不被认识到后果的是隐性功

能。默顿指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 (显性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

社会行动者未预期的或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后果(隐性功能)。
比如,奴隶制度的显功能就是增加美国南方的经济生产力,而同时它也具有一种潜在的功能,即增加了南方

白种人,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的社会地位。
非预期的后果——上面的观点与这一概念有关。结构具有有意图的和无意图的两种结果。比如奴隶制度是为加

强南方经济而制定的,但它却产生了非预期的后果,以经济的观点来看,它延缓了工业化的发生,最后实际上,削

弱了南方的势力。他指出,潜功能和非预期的后果是不同的,潜功能只是非预期的后果的一种。
他进一步澄清功能理论,指出结构有可能对体系有反功能但仍然存在。比如说,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和

少数民族群体的歧视都对美国社会来说具有反功能,但它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它对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是存在正功能

的。比如说对女性的歧视,对男人而言是有利的。
他同时认为,并非所有的结构对社会体系的运作都是必要的。有些是可以丢弃的。这是对帕森斯保守主义观点的

一种批判。
第三,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默顿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社会学状况,就必须确立起一整套社会学定性

分析的范式。默顿以功能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他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其中包括 11 个方面的问题:(1)功能归

65
属问题;(2)主观意向问题;(3)客观后果问题;(4)功能指向问题;(5)功能需求问题;(6)功能实现机制问题;(7)

功能选择问题;(8)结构约束问题;(9)动态与变迁问题;(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问题。
第四,提出了社会失范理论。默顿在 1938 年出版的《社会结构与失范》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失范理论。
默顿认为,当个人以正统的手段去实现目标时,个人行为是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要求的,但是目的与手段不一

致时,失范现象便出现了。在他看来,失范可以被想象为文化结构中的一种断裂,这种情况在文化的规范和目标同

该群体成员在社会结构层次上以符合这些规范和目标的方式行事的能力之间分裂时特别容易出现。为此,默顿列举

了四种失范:
一是创新失范。是最常见的失范现象,这种行为虽然承认文化目标但却无法采取社会所承认的手段去到达目标。

如为了富裕而挪用公款、卖淫等既是这类现象。
二是形式主义。指人们接受了正统手段但囿于缺乏教育机遇而没有接受社会认可的目标。
三是退却主义。背离并拒绝社会工人的目标和手段,是社会“异化者”。如无赖、流浪人、乞丐。
四是造反。则是企图以创新的目标和手段来取代原因的目标和手段。
总之,默顿讲的失范侧重于其积极的方面。另一方面他始终坚持失范的根源在于文化和社会结构。不能归咎于社

会成员个人的缺点。因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和要求不一定出于人的本能。而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
根据迪尔凯姆和默顿对失范行为的论述,我们认为,失范行为是指个人、群体或组织所发生的偏离或违反社会

社会规范的行为。这种社会失范主要是指社会整体为了其生存而实行的制度、思想和习俗等。并不是指个人或某个组

织或群体的制度或思想。所以,在某个群体有所谓的“失范行为”,但到了另个环境或场所也许就不是失范行为。

四、中层理论的特点及主要评价

1、中层功能理论特点
按照默顿的理解,他的中层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并且根据这一理论是可以通过经验加以验证的。如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

论、角色冲突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第二,它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一般由几组有限的假定组成,且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出能够

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
第三,它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之中去,成为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第四,它能区分出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从而划清微观与宏观问题的界限。
第五,它承传了早期社会学家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
第六,它没有认定自己可以对当今一切紧迫的实际问题提出理论解决的终极办法,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

指明了未知的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2、中层功能理论评价
第一,理论取向的多元化。提倡理论多元化,现在不会引起人们的批评。然而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默顿就鲜明

地坚持理论多元化实为难能可贵。因为当时学术界实证主义观点盛行,帕森斯的“大理论”有一统天下之势。在帕森斯

等人看来,社会学家的研究目标就是提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统一的理论体系,而且在他们看来,他们也已经找到

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功能主义。默顿虽然同是功能主义的代表,他也极力倡导功能分析法,但从他的“中层理论”我

们可以看出,默顿的理论观具有明显的经验倾向和理论多元化的思想。
66
第二,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渗透。默顿中层功能理论的一个精髓之处,就是经验研究必须以理论为指导,而

理论研究离不开经验证明。他认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互渗透,是任何社会学研究所必须的。他曾尖锐地指出:

“我们不喜欢那样的社会学家,他们只空谈而不观察,或者只观察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使他们的思想接受系

统的经验研究的检验。”
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整合。默顿的中层理论不但在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而且也弥合

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的鸿沟。最近西方学术界关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趋势的讨论,进一步证明了默

顿思想的远见性。
因长期以来,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观分析学派和以米德为代表的微观分析学派,代表了社会学研究的两大阵营 ,

并由此引出了一系列人为的难以调和的争执,如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等二分法之争。
按照默顿的理论观点,社会学研究应首先考虑涉及一定范围的现象的特定的理论,然后通过对这些不同理论的

概括,去发展能解释更广范围的社会现象其概括性更高的社会学理论。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积累过程。因此,对社会

学的研究对象,不能把行动性的个体与结构性的社会整体人为地割裂开,它们本应是同一事物的互相联系与作用的

两个方面。例如默顿就把小群体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看作是密切相关的理论。尽管默顿的研究侧重于对宏观的社会结

构因素的分析,但他从未忽视对社会行为的具体考察,如他所提出的著名的角色丛概念、参考群体概念、行动的非预

期后果理论,突出地体现了他的中层理论的思想,反映了微观领域问题与宏观领域问题相联系的观点。
第四,默顿尽管创立了中层功能分析理论,试图统一社会学领域中微观与宏观的对立,实现社会学二元理论的

整合,但是,他也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理论与现实话题。

五、结构分析范式

六、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小结

功能主义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流派。它兴盛于 20 世纪 50 一 60 年代,一度被看做

是社会学的唯一理论范式。但 60 年代末以后,它也受到了激烈的批评。此后各种新的理论观点纷纷出现,在某种程

度上说,后起的这些理论都是对功能主义理论的补充发展。当然,任何其他理论都不能取代功能主义。80 年代中期以

来,随着“新功能主义”的出现,功能主义理论又得到了复苏。
本章侧重分析的是功能主义理论的两位核心人物一——帕森斯和默顿——的理论观点。他们虽同肩一派,但各

辟一家。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抽象性著称,而默顿的功能主义以经验性著称;帕森斯主张建立“大理论”,而默顿主

张首先发展“中层理论”。

67
第七讲 社会冲突理论
拉尔夫·达伦多夫(RalfDahrendod)1929 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47—1952 年在汉堡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语言学,1952

—1954 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1957 一 l 969 年,先后在萨尔、汉堡、蒂宾根和康斯坦获等大学教授社会学。曾

任德国社会学会主席(1967—1970)、伦敦经济学院院长(1974—1983)等职。主要著作有《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

突》(1957)、《社会冲突理论据讨》(1958>、《阶级后的冲突》(1967)、《新自由》(1975—)等。
刘易斯·科塞(Lewi5A.CoMr)1913 年出生于柏林的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希待勒上台后他避难到法国.并进入

索邦大学学习,后又移居美国,1954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布兰代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任教。1975—

1976 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社会学思想名家》(1971)等。
针对功能主义者过分强调社会的整合,而把社会的不稳定、动乱和冲突一律视为社会的病态等问题,一些学者在

批判吸收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的社会冲突思想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发展,形成了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又一个

流派:社会冲突论。
但冲突论并没有取代功能主义理论,它只是对功能主义的一种补充。因为像科塞和达伦多夫等代表人物,都没有

完全摆脱功能主义的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藩篱。故他们的理论仅是有关冲突的部分性理论,而不是一种全面的社会理

论。而且冲突论本身也不是一个统——的理论体系,其内部存在着极大的分歧和差异。本章我们侧重介绍达伦多夫和

科塞的冲突论观点。

第1节 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当代冲突论产生之前,历史上的许多社会学家的理论中都包 6 丰富的社会冲突思想。但是,对当代冲突论的形

成产生巨大影响的要是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三位大师的社会冲突思想。

一、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

(一)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财产和生产资料占有上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

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之所在。
2.自从私有制出现后,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他人,社会出现了两个主要的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

级。这种阶级的区分贯穿了全部社会生活,涉及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由于剥削阶级总是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

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和压迫他们,因而这两个主要阶级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
3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

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使

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才能形成社会形态质的飞跃。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社会发展
68
也离不开阶级斗争。
4.阶级斗争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但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是上

层建筑领域中的斗争,它们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由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决定的。在多种形式的斗争中,居于首位

的是政治斗争,是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
(二)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
齐美尔是主张“形式社会学”的,他致力于“基本社会过程形式”的研究,社会冲突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过程形式自

然在其研究的范围之内。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经典苦作《冲突论》中。其内容可以大致概括如下:
L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社会中,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2.社会的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反映,而且是敌对本能的反映。人类具有先天的敌对冲动的本能。这种本能虽然受和

谐关系和爱的本能所制约,但在利益冲突的刺激下的发展,是社会冲突的最大原因之一。
3.社会冲突的作用并非一定是消极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必然地引起社会有机体系统的崩溃或社会的变迁。

实际上,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是保持社会整体或某些子系统完整的过程。
4 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冲突群体各方的团结紧密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及对冲突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冲突各方的成员

团结越紧密,人们的情感投入程度越大,人们对冲突的理解超出个人目标、个人利益的程度越大,冲突就可能越激

烈。
5.冲突越是作为一种能达到明确目标的手段,冲突激烈的可能性就越小。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同利益的意识能导

致非暴力的冲突。现代的劳资冲突则是很好的例证。
6.群体间的冲突越激烈、越频繁,群体问的界限越明显、越牢固,各群体内部的团结也越紧密。
7.群体之间的冲突愈是不激烈,冲突对群体的整合作用就有可能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初激烈的冲突有可能

变得缓和,从而结社会整合带来积极的结果。
由此可见,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区别不仅表现在对社会冲突原因

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冲突的功能的认识上。而且,马克思显然是注重阶级冲突和暴力革命的,齐美尔注重的则是

各种类型的社会冲突,尤其是比较缓和的冲突。
(三)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
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是他在阶级、冲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分析中发展起来的 lB 此,人们可以在他的关于传统权威

社会向法理权威社会过渡的论述中找到他的主张和观点。下面是乔纳森‘H·持纳所作的概括和归纳:“
1.社会冲突起源于三个条件,即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和低水平的社会流动率。
2.由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所以,财富精英同时也是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那些没有财富的人往往也

没有权力和社会地位。因此,后者在愤怒之下否认现存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时,易于选择冲突以改变现状。
3.当报酬分配被垄断,也就是说,当只有很少的人持有权力、财富和声望,而其余的人则无法享有时,社会产生

紧张和愤恨。在这种愤恨的驱使下,那些没有权力、财富和声望的人就会与垄断这些社会资源的人进行冲突。
4 那些社会地位低的人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向较高的社会地位流动时,仇恨就会在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中

聚集起来,并难以控制,最终导致向社会权威跳战,爆发冲突。
5.领袖人物的感召力是引起社会冲突的关键力量。如果这种领袖人物出现,并煽起下层人的不满情绪,挑起冲突,

那么就一定会引起社会的变迁。

69
6.当领袖带领追随者成功地进行了冲突,建立了新的社会等级系统后,而财富、权力和声望变得高度相关时,就

产生新的冲突。
7.当新的社会等级系统是建立在法律和条例的平等基础上的,绩效和能力成为人们社会流动的基础时,冲突的

可能性就会变小。
显然,韦伯是从多维度的社会不平等来说明社会冲突起源的,并且强调了社会流动率,领袖人物和组织同样

是社会冲突的关键因素。这是韦伯社会冲突论的独特之处。

二、现代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关系

毋庸置疑,马克思、齐美尔、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是现代冲突的思想渊源。但是,这样说是就社会冲突总体而言的。

如果就某一个社会冲突论者而言,马克思、齐美尔、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的影响就很不一样了。人们可以从冲突论代

表人物的著作中清晰地看到达种情形。
(一)达伦多夫同马克思、齐美尔、韦伯思想的联系
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基本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冲突思想批判、吸收和改造基础上的。
达伦多夫从马克思的冲突思想中接受了阶级观点、辩证的观点和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变迁的一系列观点。正

如乔纳森·H·待纳说的那样:“
1.达伦多夫和马克思都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冲突状态之中。2.两者都假定这种冲突因利益对抗而产生。

利益对抗必然内在于社会结构中。……4.两人都认为利益倾向于分裂为两个冲突群体。5。二者都认为,冲突是辩证

的,一种冲突,通过产生一系列新的对抗利益而得到解决、而这些新的敌对利益是在某些条件下特产生进一步的冲

突。6.二者因此都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系统的普遍持点;也是不同类型的制度化模式中不可避免的冲突辩证法的

结果。M’
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比马克思的理论“更富于普遍性”,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达

伦多夫根据自己对社会冲突的认识对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进行了批判和修正。
他认为,阶级划分的关键因素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是根据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他的基本理

由是,当代资本主义同早期资本主义相比已经发生们 a 大变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被广泛地分散到许多股东的手中,

真正支配企业的是专职酌管理者而不是股东。高级管理者的支配权并不是来自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来自他

们在公司中所占据的权威职位。洽恰是企业中的这种“权威关系”造成了人们的利益差别,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和他们

之间的斗争。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细节上已不适用于现代工业社会。
从达伦多夫对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修正来看,决不屈于枝节的变动.而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造,因为他否定

了马克思阶级论的基础,用“权威关系”取代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所以、尽管达伦多夫使用了阶级、阶级斗争和社

会变迁等词句,但是,他的冲突论与马克思的冲突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他从马克思那里继承下来的,只是抽象的词

句和分析的形式。
达伦多夫以有无权威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完全是从韦伯的分层标准得到的启发。此外,他还从韦伯那里吸收

了社会流动与社会冲突关系的观点。而关于社会冲突强度的条件等观点.则是来自于齐美尔。
(二)科塞的冲突论同马克思、齐美尔、韦伯思想的联系
科塞与达伦多夫不同.他的冲突论主要是从齐美尔的冲突思想出发加以扩展而形成的。因为科塞认为,关于社

70
会冲突的研究,齐美尔的讨论才是“最富有成果的”。”
科塞接受了齐美尔的社会有机体沦.同齐美尔一样.认为社会冲突是“—种社会化的形式”,是一种过程,它

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维护社会有机体或社会子系统的重要功能。所以科塞虽然一再指责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忽视冲突

但也不赞成达伦多夫忽视冲突维护社会系统积极作用的倾向。他沿着齐美尔的思路,把分析的重点完全放在冲突如

何维持和重建社会系统的整合与适应环境的变化上。
科塞在他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的序言中明确地写道:“我们所关心的是社会冲突的正功能,
而不是它的反功能,也就是说,关心的是社会冲突增强特定社会关系或群体的适应和调适能力的结果,而不是降低

这种能力的结果。社会冲突决不仅仅是‘起分裂作用’的消极因素:社会冲突可以在群体和其他人际关系中承担起一些

决定性的功能……””
科塞在许多方面对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进行了发挥。例如,齐美尔看到冲突群体在追求明确的目标时,有可

能用折衷与调和的手段来取代暴力的手段,使冲突的激烈程度变小。科塞没有停留在重述这一命题上,而是以此为

基础,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科塞指出,如果群体是在非现实的问题上发生冲突,由冲突刺激起的感情与介入的

程度就越强,g 此冲突就越为激烈。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科塞对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缺乏批判,甚至齐美尔的理论欠缺也直接导致了科塞理论

的欠缺。乔纳森·H·特纳在分析科塞的冲突论时就指出了这种情况。
科塞在大量吸收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时,也认识到不能忽略其他社会学家的社会冲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社会冲突论。因而,在科塞关于社会冲突起因的论述中,人们可以看到韦伯的“合法性丧失”的观

点,在冲突行为发生条件的阐述中,也可以辨别出马克思“相对剥夺”概念的启发作用。可是总的来说,科塞从马克

思和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中拿来的只是个别的观点。

三、播撒现代冲突论 “催化剂 ”的米尔斯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w 吨 hL C.M 儿,1916—1962)不但是现代社会冲突沦的先驱,也是最早对帕森斯功能主

义进行批评的人。他的激进主义倾向,以及对功能主义进行的辛辣甚至嘲弄的批判,使他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最有

影响的批判家。他因此不被美国那些主流社会学家所接纳。但是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他播撤了现代社会冲突论的“催

化剂”。
米尔斯的社会学取向与功能主义是根本不同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而米尔斯则把个人的需要放

在优先的地位。他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了批判。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提出和论

述了自己的社会冲突理论。
米尔斯的冲突论明显地受到了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他与韦怕、马克思一样,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

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但是,米尔斯在阶级的分层上没有采纳马克思的观点.而是借用了韦伯的

经济、权力和声望的三位一体酌模式,可是又与韦伯不尽相同,米尔斯重视的是权力结构,而不是经济和声望。他认

为,进行政治统治舶人和进行经济统治的人有着范围广泛的共同利益,所以.他们广泛地合作,共同维护他们的统

治。进而.这些政治和经济的棺英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谋取到高声望,在米尔斯看来,经济、权力和高声望三者是重合

的,没有必要像韦伯那样对其进行原则的区分。他的《白领阶级》(1951)和《权力招英》(1956)这两部冲突论的经典之作

就是建立

71
在这种观点基础上的。
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Power elite)理论。他指出,美国社会中那些在经济

军事和政治机构中占据高位的财阀、军闽和政客组成了或多或少结合在一起的或统一起来的权力稿英,他们的重要

决策决定了美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趋向,左右着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

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米尔斯看到,一方面精英巨头集权力、财富和声望于一身,另一方面街头的普通

大众被剥夺了对公共事务的一切影响力,被迫依附于他们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力量。普通大众处在—个被各种大规模

组织所控制下的异化了的世界中,然而,他们却没有能力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米尔斯就以这样酌战斗精

神和理论观点促进了其他社会冲突理论的诞生。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第2节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提出辩证冲突论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的社会观及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密切联系的。他的社会观及对功

能主义的批评是辩证冲突论的理论前提。

一、达伦多夫的社会观及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

(一)达伦多夫的社会现
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系统屑一社会中各子系统之间或者说各要素之

间都具有良好的整合性;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具有功能;每一社会都建立在其成员的共同意愿基础上。
与此相反,达伦多夫认为,事实上的社会具有两副面孔.一方面是它的一致姓,5 一方面是它的冲突性。他说:

“社会的这样二副面孔可能在审美上不令人愉快,但是如果社会学要走出乌托邦的静态平衔,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就是极有价值的。”‘
他特别指出:
“1.每一社会都时刻服从变迁,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
2.每一社会那时刻经历着社会冲突,社会冲突是普追存在的
3.社会的每一要素都对社会变迁发生积极作用;
4.每一社会都建立在某些成员被另一些成员压制的基础上。”
这里不难看出,达伦多夫的社会观具有辩证的性质。他不仅认为社会有统—的—‘面,也认为社会有变化的一面,

而且尤为重视社会成员的对立所引发的社会变迁。
(二)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达伦多夫从自己的社会观出发,认为功能主义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他指出,功能主义的观点不是从日常人们所

熟悉的现实中发展出来的.而是由社会学家主观地想象出来的。它对社会学研究非但无用,甚至会有不良的影响。因

而达伦多夫主张从功能主义相反的方面去研究社会和建立社会学理论。
达伦多夫又强调指出;“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合意与压制,似乎都将会是任何可想象

社会的同样有用的方面。它们是被辩证地分离开来的……人们可能会想到一种更一般的社会理论,它把这两种模式

……提高到一种更高的概括水平。只要还不具备这么一种理论,我们就必须满足于这一发现,即对社会学的理解来

说,社会表现为两个同样有用的方面。因此,对结构功能理论不能用之于冲突分析的批评只是针对其自称的一般性

而发的,而对于它是否有能力解决整合问题,这种批评则未涉及;另一方面,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理论也不是一种
72
一般性理论。””这清楚地说明,达伦多夫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并不是彻底否定,而只是强调它的片面性和冒充一般性

理论的狂妄性。同时,达伦多夫也阐明白己的冲突论同样是一种具体的理论、片面的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的理论。只

不过由于功能主义影响广泛,所以他才特别强调冲突论。
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样,冲突理论也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分析。但是两者的论述立场是完全不同的。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冲突理论
社会是静态的,或顶多是一种移动平衡的状态 社会的每个环节都受制于改变过程
强调社会的秩序 突出社会体系中每个环节的分歧和冲突
社会的每个元素对社会稳定都有贡献 对许多社会分裂和改变有贡献的社会因素
社会是由标准、价值观和共同道德以非正式的方式凝聚在 社会的任何秩序都是由社会高层成员强制传递的结果。
一起的。
关注社会共同价值创造出来的连结性 强调权力在维持社会秩序时扮演的角色
他认为社会有两面:冲突和共识。而社会学理论也应该分两种组成部分:冲突理论和共识理论,而结构功能主

义是共识理论的一个成功典范。共识论者应该检视社会中的价值整合,而冲突论者应该检视利益冲突以及让社会面

临利益冲突压力仍能凝聚的强制力量。他认为社会如果没有冲突和共识,就无法生存,而冲突和共识是彼此的先决

条件。
实际上他只对冲突有详细地论述。他指出,对于功能论者而言,社会体系是由自愿合作,一般共识或两者都有

所凝聚而成的。但是对于冲突论者而言,社会是由强制性的限制而凝聚起来的。因此社会某些位阶代表就对其他人拥

有权力和权威。这种事实使他演绎出他的中心理论:社会系统化的冲突总是由权威的差别分配所引起的。

二、以权威关系为塞础的阶级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冲突论的内容。
(一)社会冲突的根源
达伦多夫说:“关于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对工人与雇主之间酌冲突进行描述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证

明.这样的冲突是以特定的社会结构安排为基础的,因此只要这种社会结构存在,冲突就一定会产生。
因此,社会学理论的任务就是从特定的社会结构推导出冲突来,而不是把这些冲突归结为心理学变数(侵略性),

或归结为描述性的历史变数(如黑人向美国移民),或归结为某种偶然性。”。
显然,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别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但

是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划分的,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抱认为,到了

20 世纪,西方工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阶级划分也有了新的基础,这就是权力的占有与否。
达伦多夫对“权力”和“权威”的解释.基本上沿用了韦伯的定义,即权力是不顾反对而把某人的意志强加于他

人的能力,权威是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
他认为,现代社会就是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另一方

面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这两个阶级存在于社会的任何一个组织中。所以,社会组织不是一个产生于共同愿

望的系统,而是一个强制协作的联合体,是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群体。在强制协作联合体中,作为资源的权力与权

威,其分配不可能是平等的,于是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商种角色地位,因而也就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个阶级的不同

成员:发号施令者是统治阶级的成员,服从命令者则是被统治阶级的成员。具体地说,身居高位只行使权威而不服

从任何人的管理者,与占据中间地位、既对某些人行使权威又对另一些人服从的管理者,都属于统治阶级;地位最

低又不能对其他任何人行使权威的人,则都属于被统治阶级。在某一种强制协作联合体中.统治角色与服从角色有

73
清晰的界限和分化层次,但整个社会存在多种统治与服从的社会结合形式。不管怎样,不同程度的压迫、强制是社会

的普遍现象。有系统的社会对立和冲突正是由此而生的。
(二)社会冲突的形成
他认为,社会上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权威。权威不是跟着个人,而是跟着位置。他不仅对位置感兴趣,而

且对其中的冲突感兴趣。他认为,冲突的源头在于拥有权威位置与从属权威位置之间的关系。对他来说,冲突分析的

首要任务就是找出社会上的各种权威角色。
某个位置所拥有的权威是他分析的关键元素。权威总是隐含了支配和被支配。但是权威不是固定不变的。他是依

附与位置的。而且,一个人在一个团体中是处于支配位置,但是在另外一个团体就不一样了,比如,我在讲课的时

候,和我作为学校的一名员工的时候。
强制结合群体——受权威位置的 阶层结构支配的人类社群。比如,各个系。
根据达伦多夫的观点,强制协作联合体中,或者说社会组织中,虽然存在着社会对立,但不是说冲突就一定

发生。社会冲突的形成是有条件的。达伦多夫用“准群体”和“显群体”这两个概念阐述了社会冲突的条件、
达伦多夫说:“假如把群体冲突理解为关于权威关系合法性的冲突,那么,在经验上,群体冲突也许是非常容

易进行分析的。在每一个团体中,统治群体的利益都表现为一种价值,正是这种价值构成了一种有关他的统治合法

性的意识形态。相反,从属群体的利益则构成对这种意识形态以及包含着这种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的威胁。
则同时,他又指出,群体利益有“潜在”与“显在”之别。潜在的利益是由人们所承担的角色决定的客观的利益,

但是它处于人的无意识状态。显在的利益则是指为人们所意识到的,并被人们作为目标来追求助利益。当统治阶级群

体和被统治阶级群体的利益尚处于对立性潜在利益状态时,这两个群体不过是“准群体”,即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 ,

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
然而群体的潜在利益总是要向显在利益转化的。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共同的阶

级意识,觉知了共同的利益 v 并组织起来追求这些利益,这时,被群体也就变成了“显群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

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例如,党派、工会等。在显群体中,曾经是潜在的利益要求变成了明确地阐述

出来的斗争纲领或意识形态。于是,冲突公开化了。
可是准群体又是如何转变为显群体的呢?达伦多夫认为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1、 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包括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
2、 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
3、 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
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
(三)社会冲突的强度
达伦多夫从冲突的强度与烈度两个方面研究了社会冲突的程度。
强度是指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入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中,冲突是大还是小,

等等。
烈度则是指斗争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烈度的范围是很大的,从和平谈判到公开阴暴
力行为,等等。
1、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

74
达伦多夫认为,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有三个:
① 社团的重叠程度。社团的重叠是指,人们在多种强制性联合体中具有相同的角色地位。社团的重叠程度越高,

冲突的强度就越大。这是因为社团重叠时,冲突各方具有多种利益的对立,从而将不同场合产生的能量汇合成一体

不顾一切的利益冲突将会发生。人们经常会在劳资关系、民族关系中看到这种情况。达伦多夫指出,在工业结构中,

被统治群体的成员,如果在其他权威关系中也处于服从地位,最后会导致社会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使社会

冲突的强度增大。
② 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如果统治阶级成员凭借手中的权力,谋各种物质利益,就会在统治

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在报酬和获取报酬的途径上扩大了差距和不平等。这样,就会加强两大阶级结构的形象和

矛盾,增大冲突强度。反之,“权威地位同其他方面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程度越低,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越低。”:’
② 社会流动性的程度。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和团体中,垂直流动的情况是很重要的 c 如果社会和团体不为人们

的向上流动提供任何机会.统治与铂统治群体的成员构成是刚性状态,冲突的激烈程度就会增加。如果情形相反.

阶级冲突就不可能广泛和重要。因为,“如果流动增加,组织的团结就不断为人们之间的竞争所取代,人们投入到阶

级冲突的能量就会减少。”:’
2、影响冲突烈度的因素
达伦多夫认为,影响冲突烈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① 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冲突的烈度取决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剥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绝对的剥夺

是指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们同时也处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最低层的现象。相对剥夺是指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们,其生

活水平高于最低生活水平,但同高于他们的人相比时富裕程度和社会经济保障又较低的现象。按达伦多夫的界说,

解放前中国的工人属于绝对剥夺,现代西方工人属于相对剥夺。如果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剥夺是相对的,暴力冲

突就不可能发生,尽管冲突的强度可能会很高。相反,如果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剥夺是绝对的,那么阶级冲突就

十分可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 冲突的调节。冲突的调节,就是冲突的控制方式,它是影响冲突烈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冲突的调节与冲突

性利益群体形成的政治条件有关。有时,占据统治地位的人往往阻止冲突性利益群体(对抗性的党派、工会等),并认

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然而,不管压制冲突的这种努力怎样被证明是合理的,冲突和对抗是不能排除的。这种作法只

能使冲突隐藏到表层之下,在那里,冲突酝酿着、积累着,一旦爆发,就常常采用暴力形式 c 假如统治者能明确地

承认冲突利益的存在,并为被统治的人们提供表达和协商的机会和途径,暴力冲突就会减少。
调节冲突需要具备三项条件:1.冲突双方均承认对方有合法的但又相互对立的利益;2.利益群体有自己的

组织,有处理争端的公共机构;3.冲突双方都同意遵守一些正式的冲突规则,如怎样谈判,怎样达成协议,违规

制裁及如何变更规则本身,等等。这些条件存在于开放的民主社会中。
(四)社会冲突的结果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他概括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变迁:
1.革命变迁——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
2.改革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
3.最低层次的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
达伦多夫还从度量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变迁。他提出了度量社会变迁的两个尺度:根本性与突发性。

75
根本性是考察社会变迁的程度。它涉及统治阶级的人员、政策或阶级间的全部根本关系的变化程度。
突发性是考察社会变迁的速度。根本性的变迁可能是突发的,也可能是迟缓的;非根本性变迁也是这样。阶级

斗争的强度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根本性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联系;阶级斗争的烈度则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突发性之间存在

着明确的联系。
总的来说,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有一个基本观念,那就是:社会充满冲突,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冲突的

调节则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他认为,自马克思以来,在各种条件下发生的社会变迁已经降低了阶级冲突的强度

与烈度。由于各种调节冲突的制度化方法的建立,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工业、政治和其他形式冲突的制度性分离,

都使西方社会权威关系的基本结构得到维护。达伦多夫赞成冲突的调节,而反对掩盖冲突。

三、对辩证冲突论的评价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对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他有力地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他犀利地批判打破了西方社会学界墨守平衡模式的

窒息气氛,动摇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至草地位,推动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当代的社会学理论。
第二,达伦多夫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的捐蹲,是对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无情鞭苔。他的冲突理论

使人们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他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角度。看待西方资本主义让

会的冲突,对于被统治阶级保持阶级意识以捍卫自身利益是有促进作用的。有人称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恐怕与

此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不仅仅因为他的理论与马克思有相似之处。
第三,他对—般社会冲突的精细分析以及对冲突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

策略,对于其他国家研究和解决本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从根本上说,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仍然是一个不符合社会现实的理论,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

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抽象的吸收,具体的否定。他对当代西方社会变化的认识是有道理的,但是据此对马克思阶

级论所作的修正则是十分错误的。他抽掉了生产资料占有权,又不以财产剥削关系为阶级划分的基础,用权力关系

取而代之,使“阶级”成一般群体的代名词,使“阶级斗争”成为一般群体斗争的代名词。
根据达抡多夫的理论,工人罢工这类资本主义社会普遍性的冲突,都不是由经济利益引发的,而是由于权力

不平等造成的。这种解释是难以成立的。诚然,20 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发生了分

化,劳动发生了分化,中产阶级扩大了,总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复杂化了。
乔纳森·H·特纳在批评辩证冲突论时指出:“达伦多夫没有能力解释 IcA 组织。断定他们根据权力和权威而被迫

组织起来,这就澄清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问题,即产生整合和冲突的制度化模式通过何种过程而形成;其原因和


方式是什么。:。这说明特纳也发现了辩证冲突论的要害问题。这是达伦多夫彻底否定马克思阶级论基础肋必然结果。

达伦多夫是反对掩盖冲突的,可是他却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另外,达伦多夫格各种社会冲突的原因一律归结为权威关系,将社会变迁统统视为权威结构的变迁,在理论

上是武断的、片面的、有欠严谨的。

第3节 科塞的冲突论
生平:1913 年出生于柏林。在纳粹获取政权前离开高中。1933 年初亡命巴黎。由于纳粹阻挡了家庭对流亡者

的经济支持,法国政府又不允许外籍人工作,他只好打黑工,他作过推销员、秘书,以及他在晚年已经回忆不起来
76
的多种营生。同时又由于法国当时的大学是免学费的,他幸运地就读于巴黎大学文理学院。
因为他懂得德、法、英三国语言,最初选择了比较文学专业。向导师汇报论文题目时说,打算研究维多利亚时代

英德法三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学风格的关系。导师惊讶地说,对社会结构感兴趣应该学社会学呀。这样科塞转向了社会

学。
1941 年去美国。1948 年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这期间芝加哥大学到纽约招募教师,科塞去芝

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他自认为从教学中收益颇多。但二年后他还是决定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当时的哥大社会学

系正值其黄金时期,教师中有莫顿、伯纳德·巴伯。金斯利·戴维斯、拉扎斯菲尔德、米尔斯、林德等人,研究生班的同学

中有利普塞特、布劳、古尔德纳等高材生。
他最初的学位论文企图全面研究齐美尔,但指导教师默顿不允许,默顿要求他怀抱更大的独创欲。于是他选择

了齐美尔著作中的一节“冲突”,去阐发和开拓。论文题目是“社会冲突的功能”, 1954 年他获得哥大的学位,两年

后以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同名著作出版。
科塞曾担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任该会执委十年,以后又任学会理事。还曾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 ,

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科塞长期关注功能主义研究,但他却没有功能主义关于冲突的偏见。他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的导言中说,

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完全承认冲突的存在.把冲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

用。然而当代社会学家,因受启于人,屈从于雇主的意志.却放弃了社会学的这一传统。他决心恢复这一传统,探索

把冲突论与功能主义结合起来的可能性。他在齐美尔社会冲突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冲突理论。他指出了社会冲突

的根源,详细地分析了社会冲突的一些重要类型,并充分地论证了社会冲突的功能。

1、 社会冲突的根源

既然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冲突,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众多的冲突?或者说社会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是任何冲突论理论家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科塞不曾以系统的、有条理的形式阐述过,

但是他在他的著作中还是清楚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他的回答与达伦多夫是完全不同的。
科塞在给冲突定义时说:“对社会冲突有多种定义方式,就本书的目的而言。可以权且将冲突看做是有关价值、

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从科塞的这一冲突定义中可以看出,他把社会冲突的根源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物质性原因,第二类是非物质性原因。
物质原因是指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非物质原因则是指价值观的不一致。但是科塞没有指明四类原因

是根本的,哪类原因是次要的。在科塞看来,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在互动中均可构成冲突的根源。
但是,有一种意见认为,科塞十分重视非物质性原因,甚至将科塞的非物质性原因塞进了心理、情感等内容,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科塞明确地说过:“心理功能对于解释冲突是不充分的”;“就利益冲突来说,比如工人和管理者

的冲突,对立的双方似乎并不怀有互相仇恨的个人感情。”。科塞是社会冲突根源的多无论者,可是在多元的根源中,

并未给心理特征以位置。

2、 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

科塞在他的冲突论中对社会冲突进行了归类研究,着重分析了如下几种冲突的类型:
77
(一)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这是科塞分析的第一种冲突类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冲突类型。科塞从齐美尔关于“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

标的冲突”的论述中受到启发,提出了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
所谓现实性冲突(Malistic con 比 M)是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

所做的估价而发生的冲突,或目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目标的冲突。””通俗地说,现实性冲突就是为达到某种目标

而作为手段的冲突。
所谓非现实性冲突(Mnreal 卜比 confHct)则是指至少冲突中的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
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的区别在于,对于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手段,因此冲

突可以为其他同样能达到目的手段所取代;对于非现实性冲突来说,冲突本身就是目的,除了冲突的对象可以变换

外,冲突本身没有其他的互动形式可以替代,冲突高于…切。另外,现实性冲突常常产生某种结果,而非现实性冲

突却没有任何结果可言。比如,一个人为了增加工资、提高自己的地位或增加他在工会中的权力而参加罢工活动,这

种冲突便是现实性冲突。
相反,一个有着恋母情结而憎恨父亲的人,为了发泄愤怒而同老板的冲突,则是非现实性的冲突。工人如果有

其他的途径可以实现他的目标,如通过谈判、消极怠工,他们便可能放弃冲突。而憎恨父亲的人,其目的就是发泄,

就是攻击,攻击的对象虽然可由父亲改为老板,但冲突不可能取消。
科塞认为,提出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社会控制。作为一个社会越轨音,其

需要是有“现实取向的”,如果这些越轨者能够找到获得同样目标的合法手段的话,他就很可能不发生越轨行为。在

这种情况厂,越轨是带有工具性质的。
另外,关于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的区别,还可以应用到国际关系和工业社会学研究中去。在国际关系领

域中,冲突基本上是有关权力、利益和价值的现实性冲突,这种斗争带有非现实性因家是偶然的,充其量不过起一

种加强的作用。因此,对于国际政治的社会学研究虽然也可以关心由国内社会系统的各种受挫所引起的紧张,但如

果不去分析造成联盟和对立模式的权力、利益等方面是不能达到其主要目的的。在工业社会学研究中,如果把劳资冲

突混同于非现实性冲突,就会剥夺工人要求现实利益的权利。
科塞又指出,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的区别不是纯粹的,两种性质的冲突往往交叉着、混合着。现实性冲突的

情景可以伴随着从其原因中反射出来的非现实性情绪。因为冲突就是由两种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因素,即现实性冲

突情境和在其中投入的感情引起的。宣传家常常利用冲突中的感情因素来增加冲突的强度,以便达到实现其目的的

愿望。
(二)紧密关系中的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 .

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

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

化。M”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

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

78
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

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

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 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

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

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

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

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

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

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

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

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在分析外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群体结构能够限制实际的、或预料的与外部冲突的激烈程度。”M’成员参与

程度高的小战斗群体,一般使外部冲突更为激烈。这是因为规模小、关系密切的斗争群体无法应付内部冲突,因而就

以排斥的方法惩罚内部持不同意见者,而且为了加强内部团结还要虚构内部敌人和外部敌人。只有不断地搜寻敌人

不断地与外部冲突,才能加强这种小群体的内部团结和生存。
(四)意识形态下的冲突
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这是科塞强调的又

一冲突类型。科塞同意齐美尔的看法,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事实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酌冲突“更激进、更冷

酷无情”。%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为了集体的利益参与冲突具有一种“高尚性”,会增强代表者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威望;
第二,群体的代表人物也会把自己看做是群体目标和权力的体现.将自己与群体等同起来,使他的能量因而

大大加强;
第三,通过为了集体的事业而放弃个人的要求,他使自己充分地成为集体的组成都分,对群体的任何威胁也

就是对他的威胁;
第四,为群体事业而斗争,使其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直接的目标,这样,他就可以将全部力量集中在某一具体

行为上。正因为如此,所以作为群体代表参与的冲突具有毫不妥协的性质。他说,马克思主义运动就是这样。他同时

指出,意识形态下的冲突中,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知识分子使这种社会运动客观化,格利益群体转化为意

识形态,使冲突得到加深和强化。
科塞还认为,意识形态下对立的双方追求同一目标时,冲突的双方可能就有了统一的因素:比如,在科学争

79
论中.“其问题是要确立夏理。”

3、 社会冲突的功能

(一)群体之间的冲突又助于群体内的凝聚和整合
1、群体之间的冲突又助于地位相同的人形成自己有共同利益的、自我意识的群体组织,并维持和加强它与周围其他

群体的界限。
2、群体之间的冲突有助于加强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团结。如果群体内部冲突双方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

价值观,则冲突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功能,反之,如果涉及到核心价值观,就会导致社会结构的瓦解。
(二)群体内部的冲突也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凝聚和整合
1、在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冲突有助于排泄社会关系中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和敌意。起到安全法的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群体成员之间非基本利益方面的分歧,使成员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一致和稳定。
(三)冲突又助于群际关系的整合
(四)冲突可以引起社会的变迁。

4、 评价

科塞的冲突论虽然发端于对功能主义的批评,但它不是对功能主义的否定,而是对功能主义的扬弃和补充。正

如科塞自己所言,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科塞冲突论的这一特征,从内容到方法都反映出来。从内容上看,功能主义

的基本观点,如社会系统、社会整合、正功能、反功能等等,他都接受下来了。从方法论上说,他像他的老师一样,是

把理论构建在这样的假设上:社会结构依靠自身而生存;社会结构制约着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等等。他的冲突理

论同功能主义都属于社会学诞生以来,由迪尔凯姆所张扬的自然主义流泥。恐怕正是这个原因,尽管人们都称科塞

是冲突理论家,而科塞却不认可。由此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科塞一再宣称他的冲突论只是一种“局部的理论”。
无论怎么说,科塞的冲突论是当代西方根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他用历史和当代的大量事实证明,社会冲突不

仅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且具有权其重要的正功能。为了使社会关系不断改善和促进社会稳定,不能忽视对冲突问

题的研究。他尖锐地指出,一味地将冲突视作病态,视作有反功能的社会现象,社会就会忽视对个人需要的关注,

就会僵化,就会使怨恨在成员身上积累,从而使社会自身埋藏下巨大的隐患。这样,不但不能避免冲突,反而会招

致更严重的冲突。相反的,社会对冲突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将解决冲突的方法制度化,这是具有活力的开放的社会

结构的标志。科塞的这些观点,是对全世界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
可惜的是,他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冲突,却离开了阶级的观点就回避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冲突。社会

冲突论发端于对功能主义的批判。作为先驱的米尔斯.以韦伯的分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权力稻英论”,对美国当

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冲突进行了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抽象地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和

阶级斗争理论,结合韦伯的权力、权威思想,构建了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辩证冲突论,对当代西方工业社会的阶

级和阶级斗争进行了分析。
与米尔斯、达伦多夫不同,科塞将他的冲突论全面地建立在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之上。他认为,冲突的根源

是多元的,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价值观念均可成为冲突的基础。冲突具有多种类型,他着重分析了现实

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群体内冲突和群体外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和意识形态下的冲突,阐明了它们的性质、

特征和功能。
80
第八讲 社会交换理论
乔治·8 曼斯(George C 日。毗 ns)1910 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1932 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因偶然的机会而转

向了社会学研究。1934 年他与查尔斯·柯蒂斯(Charles cur 比)合营了《帕雷托学说


入门》。次年,霍曼斯以社会学学者身份加入“哈佛校友会”。霍曼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哈佛讲授社会学,曾出任过

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64 年当选美国社会学会主席。霍曼斯在从事社会学研究初期对功能主义兴趣较大,著有

《人类群体》(1950)。后来,研究方向则转向交换论,著有《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g61)、
《返回到人》(1964)、
《社会

交换的性质》(1967)。
被得·M·布劳(Pder M.例 au)1918 年 2 月出生于奥地利,21 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1942 年 v 布劳从伊利诺斯州的埃

尔姆赫斯特学院社会学系毕业。1952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土学位。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

和哥伦比亚大学。1973 年出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市劳毕生致力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与

教学,著作十分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著有;《科层制的动力》(1955)、
《社会整合理论》(1960)、
《社会生活中的交

换与权力》(1964)、《互动:社会交换》(1968)、《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1971)、《不平等和异质性》(1977)。
社会交换理论(S 幌助 Excha“BeTheor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社会学界逐渐兴盛、流行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

一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之最佳方法是将行为当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这些商品

和服务既包括食品、住房等有形之物,也包括社会认同、同情、伶悯之类的无形之物。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将其能够分享

的物品进行交换。而人们又是在权衡了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后才有所行为的,也就是说

人在交换这种互动过程之中是“理性”的。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有三个重要特征或组成部分:第一,它直接借用了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交换概念并将其扩展到更

大范围的社会活动当中,第二,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混合体;第三,它把社会交换作为各种社会关

系的表达。
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许多命题、观点日益为社会科学家们所接受,

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更受重视并得到应用。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人是乔治·霍曼斯,

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被得·布劳和理查德·爱默森(霓 ichard M.Eme 侧)两位美国社会学家。其中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

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一般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

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可称之为社会结构交换论;受默森把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交换理论,一般称

为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第1节 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
第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

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

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它“为人类所特有,而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马克思也认为,物质交

往是物质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物质生产从来就是社会性的生产,它必须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为前提,而这种共同

活动只有通过物质交往才能实现。所以,离开了物质交往不可能有物质生产。霍曼斯发展了斯密和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认为交换不仅仅产生经济关系,交换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交换产生整个社会关系,并由此形成社会结构。

81
第二,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弗雷泽认为,社会交换包括职位的交换,而这种交换也与宗教仪式、文化习俗

息息相关,意大利阿里奇亚内米湖人为了获得祭司职位必先破坏自己前任祭司所保护的橡树树枝后再杀死他就是一

个奇特而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特洛布瑞安人的礼物“大多数是要求回偿的,只有丈夫定期给妻子的

礼物却是无偿的”。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使得霍曼斯坚信交换是所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类不仅能

够进行简单的经济上的物物交换,在此基础上已经发展为非物质方面的社会交换,交换成为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变迁

的重要因素,通过交换可以揭示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
第三,斯金纳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思想。斯金纳认为,对人的行为研究应当专注于对其行为的检验与控制以及影

响行为的条件,而不能仅仅只关注情感、价值和目标等。通过对“鸽子以及老鼠的研究”,斯金纳发现动物接受某种报

酬或奖励以后就会愿意重复某种特定的动作,而当报酬或奖励取消以后动物趋向报酬的反映就会消退。由此可以发

现动物的行动纯粹是一种“刺激反映行动”而不是一种“内省行动”。在他看来,人的行为首先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刺

激反应,人也会寻求酬赏而避免或减少惩罚,“刺激反映”行动方式和理念应当是人类行动的基础方式。
与霍曼斯同时代的斯金纳直接影响着他自己,并且构成交换理论的重要来源。可以这么说,没有斯金纳就没有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对此,霍曼斯也非常诚恳地指出:“我一直是斯金纳主义者。”他认为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的优点

不仅是如何描述个体行为的发生,还在于能够为个体行为提供科学的解释功能,而这正是社会交换论所需要的。

第2节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1、 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1、 功能主义虽然对客观进行了描述,但这却不能对结构的发展做出充分的解释。
2、 功能主义忽视了对社会中人的研究。

2、 基本概念

在构建新的理论过程中,霍曼斯强调了心理学对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性。他认为,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

到底都是心理学的解释。同时,霍曼斯还认为.人是理性的,人们所做到的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

逃避惩罚。这种利益最大的原则就是人们交往的基本原则。为此,除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外,霍曼斯又借用了大量经济

学的基本概念来阐述他的理论命题。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有:
行动:是行动者个体的行为,旨在追求报酬,避免惩罚。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只有通过它把自己的行动变成追求报酬、避免惩罚的行动。
情感:是指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趣,如好感、反感、赞同、反对等,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

社会资源。
刺激:是指环境中的暗示,能引起个体作出行动上的反应。
报酬:又称奖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对象,它可以是物质的,如金钱;也可是非物质的,如声誉、赞

扬。
成本:有两种含义。一是实际成本,是指在进行活动时蒙受的痛苦。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夺冠所进行的艰苦训练;二

是机会成本,指为了获得某种报酬而失去的其他可能的报酬,如为了准备考试而放弃了一场音乐会。

82
投资: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社会地位、知识、专长、资历、性别、种族等。
利润:是指一项行动结果中,报酬减去成本所剩下的纯粹奖励。
在以上 8 个基本概念中,报酬是最核心的。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酬,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比如.

人们工作,不仅可以获得金钱(外在报酬).也可以获得友谊、满足,增加自我尊重,避免失业的耻辱(内在报酬)。报

酬与成本、投资成正比,成本越高,人们期望获得的报酬越大;投资越多,人们期望的报酬越多。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成本投资均与报酬成正比,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例如一位教授和一位讲师以同样的讲稿对同

样的学生,讲授同样时间的课,但二者获得的报酬(这里仅指外在报酬)。一讲课酬金是不同的。原因在于二者的投资

——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是不同的,教授相对于讲师而言,其讲授经验、理论深度、知识面等资源都是后者所不及的

因此,根据投资与报酬成正比的原则,教授自然比讲师获得更大的报酬。
为了更好地说明报酬对于行动者的意义,霍曼斯引入了“数量”和“价值”两个重要的分析变量。“数量”是指果一具

体行动在一定时间内所表现的频率;“价值”是指某一具体行动获得报酬或受到惩罚对于行动者所具有的意义的程度 。

一般说来,某一报酬出现数量越频繁,其相对于行动者的价值就越小(经济学边际原理),某一报酬出现数量起少,

其相对于行动者的价值就越大。为了说明这一重要社会交换原则,霍曼斯又在其基本概念中加入了两个表示“时间”

的心理学概念:
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特定奖励后所经历肋时间长度。比如一个三天没吃饭的人和一个刚吃饱饭的人相比,

其剥夺更大一些。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得到的报酬已足以使他们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报酬。比如,一个刚刚美餐

一顿的人对眼前丰盛的食品是没有什么欲望的。
以上这些概念是构成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石”,它们相互结合,组成了一系列命题。

3、 基本命题

大致看来,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在吸收上述思想家们的思想并总结斯金纳心理学理论五个命题基础上形成

了自己的理论命题。霍曼斯认为,一方面,斯金纳对鸽子以及老鼠的刺激反映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

的某些行动,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行动正是不自觉地遵照这些理论命题展开自身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这些理

论命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成功命题。这是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他要遵循报酬原则。也就是

说,如果个体的某个行动越是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经常类似的行动。因此,个人行动的频率往

往取决于得到报酬和奖励的频率以及获得报酬与奖励的方式。霍曼斯进一步指出,频率的有规律性所获得的报酬和

奖励要低于没有规律所得到的奖励和报酬。这是因为没有规律的报酬或奖励更具有意外性与刺激性。由此,霍曼斯提

出了第二个命题。
第二个是刺激命题。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如果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

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因此,在日常生活领域,

很多球星往往穿着固定颜色、固定号码的衣服、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发型就在于这种颜色、号码以及发型曾经带给他辉

煌,使他获得过巨大的成功,这种衣服和发型就成了他幸运的标志,因此只要出现同样的衣服和发型就能够激发他

的潜能。

83
第三个是价值命题。正如同鸽子的某种行动可以得到食物的奖励那样,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

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反之,如果某种行动产生的结果使得此人受到惩罚,那么他就有

可能采取措施避免类似行动的发生。因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遵循趋利避害原则,总要花费一

些时间去选择能够获得较高报酬、奖励即有价值的社会交往行动。当然,霍曼斯所讲的价值不仅仅指经济价值也包含

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因素在内。
第四个是剥夺——满足命题。所谓剥夺——满足命题,也就是获得的报酬和奖励遵循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

感就会减少。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酬使

他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酬赏。霍曼斯的这个命题是对前三个命题的限定,即个人的行动与获得报酬的满足感必须把

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他说,如果一个人时常得到报酬,起初他会有非常满足的感觉,但此后这种报酬如果重复出现

其价值就会降低。其情形犹如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吃第一个烧饼是感到极大的舒服,然而继续给他吃第二个、第三个以

及第 n 个烧饼,伴随着他越来越饱,那种舒服感和满足感会越来越小,乃至消失。
第五个是攻击——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

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

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

想中的惩罚,他都会非常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
霍曼斯认为,这五个命题是把斯金纳对鸽子以及老鼠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与分析。在

霍曼斯看来,行动者进行社会行动时之所以会遵循上述原理就在于人是一个理性的人,人的行动首先是一个理性行

动。于是在吸收斯密关于“经济人”假设观点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命题(10)。
第六个是理性命题。斯密认为人能够在从各种利益中选择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的最大需要。斯密

同时认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交换往往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实现个人选择的

最优组合,从而实现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霍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一个人

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到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总会选

择那些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能够增大的行为,包括“初民社会”中礼物交换也是交换者理性选择的结果。

4、 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问题

5、 评价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

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

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

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
同时,霍曼斯有效地运用了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概念和理论展开人际交往研究,从经济理性出

发揭示了人际交往、社会交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换的双方各自获得最大利益,特别是提出了交换的经济性、社会性、

目的性以及主体性,这为解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交换行为提供了成功的理论范式。霍曼斯所讲的报酬或奖励

84
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范围,正确地指出这种趋利避害还包括社会的、情感的以及价值的“利”与“害”,即包括

义务、声望、权力、友情等方面,从而大大拓宽了早期理性选择理论假设所包含的那种单一的经济理性假设,将经济

理性、社会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了人际交往和社会交

换中理性人的选择性,指明了理性与非理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机

制。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事实上,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不仅为后来的布劳所继承,而且也为理性选择理论的集大成者科尔曼所吸收。当然,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也不可避免

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受斯金纳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影响,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

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

也许霍曼斯是想在他的学说中消除帕森斯的阴影,可是物极必反。在当代社会学界,任何一种学说试图绕开或者回

避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次,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生活、人类文

化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把整个社会的关系简单地还原为动物为了生存、纯粹的本能的交换关系,忽视

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加以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

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持、无私贡献的行为,这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再次,就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实质而言,他为了一味地反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只介绍了处于微观水平上个

体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换原则,而没有深入揭示建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这一点就为布劳、科

尔曼等人所批判。布劳就曾经地告戒人们要防止心理还原论倾向,注意从社会结构、社会整体上去把握个人的社会行

动。他认为不能把复杂的社会结构还原为简单的心理现象,由于社会事实具有与小群体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心理

学命题无法取代社会学命题去准确地把握和解释社会事实。

第3节 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生平(1918—2002)1918 年 2 月 7 日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

获学士学位。1952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73—

1974 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后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著有《官僚组织动力学》、
《社会

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国职业结构》(合著)、《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等。

1、 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什么是社会交换?布劳接受了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而由霍曼斯进一步讨论的社会交换的基本心理

原则。他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

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

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他认为社会

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化与伙伴群体关系、对抗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社区成员之间间

85
接的联系与亲密依恋关系等的基础。社会的微观结构起源于个体期待社会报酬而发生的交换。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

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在讨论社会交换的形式之前,他又区分了两种社会报酬: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
“内在性报酬,即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服从等。”他把社会交换分为三种形式:(1)内在

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本身作为目的。(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的行

动者把交往过程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外在性报酬对一个人合理选择伙伴,提供了客观的独立的标准。(3)

混合性的社会交换。这种交换既具有内在报酬性,也具有外在报酬性。
布劳发现,人际间的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他指出,社会吸引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是不管出于任何

原因去接近另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

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布劳认为,社会吸引过程导致社会交换过程。互相提供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

引与继续交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交换都是对等的,以相互吸引、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即可以是交互的、也可以

是单方面的。假设有甲乙两个人,乙给甲提供某种东西,但是甲却没有相应地回报乙。这时,甲就有四种选择:

(1)强迫乙再给他以回报;(2)从另一个来源获得乙所能给的回报;(3)寻找没有乙给予的这种回报也能过下

去的方法;(4)服从乙,按照乙的意愿行事,以此回报乙。如果甲作出了第四种选择,那么乙对甲就拥有了权力。
社会交往中义务不平等就会使一方获得权力,而另一方失去社会独立性。布劳认为,个人或群体要保持社会独

立性,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战略资源。一个人(群体)如果拥有使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必要服务和利益的有效

诱因的所有必要资源,那么他就受到了保护,不会变得依赖于任何人(群体)。(2)替代资源。一个人(群体)如

果在别的地方也能获得某种服务,有可以替代的某种服务的提供者,那么他就不必非得依赖于某人(群体)不可。

(3)强制力量,如果拥有强制力量迫使别人(群体)提供必要的利益或服务的能力,那么他就不必依赖特定的人

(群体)。(4)减少需要,具体的说,一个人如果能在没有某种服务的情况下也能过下去,那么他就不一定去依赖

某种特定服务的提供者。
接着,布劳讨论了获得权力的条件。布劳把权力看作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其他人的能力”。获得与维持

权力的战略是防止其他人选择保持社会独立性的任何一个条件方案,同时强制其他人服从,使其他人知道只有服从

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布劳也提出了获得权力的四种必要条件:(l)对于他人能够提供给自己的作为交换的

利益保持冷淡;(2)对于别人需要的东西加以垄断;(3)防止其他人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形成强制力量;(4)

别人需要他所能提供的利益。
布劳指出,“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权力依赖于向他们提供的服务。这并不意味着某些人的高级权力在道义上受到了

辩护或由他们所作的服务作出了说明。权力方面的巨大差别在没有服务方面的相应差别的情况下发生。根据社会条件,

服务的供应者可能受到一份对他们的投入的不公平的回报或一份过量的回报。充分的权力使个体能够垄断资源并继

续向其他人提供某些利益”。因而,使其他人为这些“利益”而依赖于他们的权力,不能被看作因供应服务而应得的报

酬,或一种为产生它们所必须的诱因。权力的这种自我永存的成分在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中要比小群体的地位分化

中更加明显,不考虑这种因素是严重地缺少社会分层的功能观念。 拥有权力者与被使用权力的人民之间存在冲突。

因此,只有合法的权力才能获得心甘情愿的服从。合法的权力就是权威。
那么,如何使权力合法化呢?布劳认为有以下六种渠道:(1)依靠下级集体所承认与实行的共同规范,这些

86
共同规范强制它的个体成员遵从上级的命令;(2)依靠下级的社会赞同;(3)依靠社会化;(4)走出领导的

“两难困境 ”,获得权力的过程和获得社会赞同的过程是矛盾的,必须消除这中矛盾;( 5)领导与追随者的期望;

(6)提供补偿。布劳认为,温和地使用并对追随者的服从给予丰富的利益进行报答的权力,可以诱导出使权力合法

化的社会赞同;权力的剥削性与压迫性使用,则会激起社会非难并在极端情况下引起强烈的敌视情绪和报复欲望。

2、 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布劳对宏观社会结构更感兴趣,因而建构的宏观社会交换理论也更为丰富。他发现群体之间交往与个人之间交

往有一些相同点;
首先,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支配。
其次,群体之间的交往也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这样一个过程。即群体在向可能的交往

者表现出吸引力方面进行竞争,通过竞争,平衡的或不平衡的交换关系将会出现。如果群体间的交换是平衡的,就

会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是不平衡的,就会出现地位和权力的分化。当某一群体取得权力地位并与其他群体建

立依从关系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从属群体时,一个更大的整体也就形成了。
第三,人际交换中的公平性原则同样适用于群体间的交换。
布劳同时也认为,宏观结构中的交换与微观结构中的交换也存在着差别。在微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是直接的 ,

而在宏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大量的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是远距离的。所以,它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布劳认为共同价值提供了这一机制,因为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见解交换提供了一套

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能以同样的情景定义进行交换。以社会规范为中介的间接交换替代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换

是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机制。
布劳认为,社会结构可以用它的参数来描述。结构参数基本上分为两类:(l)类别参数,包括性别、种族、宗教、

语言、职业、婚姻状况等;(2)等级参数,包括教育、收入、财富、权力等。人们的特征如果按照类别参数分类,他们

就被定义为群体;如果按照等级参数分类,就被定义为地位。社会结构的分化一般有两种形式:异质性和不平等。异

质性是水平分化,指人口在由类别参数所表示的各群体之间的分布。不平等是垂直分化,指由等级参数所表示的地

位分布。布劳认为异质性和不平等都会给社会交往设置障碍,社会分化越大,这些障碍就会越广泛地阻碍社会交往。

分化意味着它阻碍了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而整合则是增强了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面对面的交

往。

3、 布劳的理论特征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之间还是有重要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
(1)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即以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的行为,布劳则更

多地倾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

效应。布劳认为,微观结构是由进行互动的个人组成的,宏观结构是有互相联系的群体构成的。宏观的复杂结构,需

要正式的程序与强制性的手段来维持秩序。
(2)霍曼斯用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则用对等性解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性解释另外一些社会

交换。布劳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了社会的权力差异与分层现象。从而,布劳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过渡的问

题。
87
因此,布劳的理论虽然是以霍曼斯关于交换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霍曼斯把所有的社会过

程都还原为心理学现象的观点。布劳关于社会结构的整体效应性质的看法避免了心理学的还原论,并赋予社会学以

一种特殊的对象。毫无疑问,与霍曼斯的心理学还原论相比,布劳的观点更符合社会学的传统,更容易为大多数社

会学家所接受。
布劳对人的看法与其他结构功能主义者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与霍曼斯对人的看法不一样,布劳比霍曼斯更强调

社会交换的经济基础,但却忽视了霍曼斯所强调的行为心理学。与其说布劳关于人的看法接近霍曼斯的看法,不如

说更接近帕森斯和默顿的看法。虽然布劳是按照传统的“利益”和“获得”概念看待经济动机的,但他相信,人们都是

按照理性追求特定的目标的,这种目标的获得要受到社会结构中制约因素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目标,但必

须在结构所允许的范围内。布劳把自己对社会结构的看法归纳为:“我关于社会结构的概念是从对它的组成部分及其

关系进行简单的、具体的定义开始的。
布劳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改进了霍曼斯的理论,但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缺陷,也遭到了一些批评:
(1)布劳理论的最大弱点是它依赖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人类行为是以交换为指导的。这种过程是既定的,

不能进行充分的证明和解释。如果一个人愿意接受关于交换在社会关系中重要性的前提,他就会追随布劳的理论,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个重要前提,要接受布劳的理论是不可能的。
(2)布劳对集体组织的定义过于宽泛,以致囊括了从小群体到复杂组织的全范围现象。除了社区研究之外,社

会学的大多数领域都落入了布劳集体组织的范畴之中。(3)布劳的社会学立场要比霍曼斯更为坚定,他力图去分析

集体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内部的差别。这种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他的理论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布劳发现了一些重

要的差别,但却没有对这些差别进行深入的分析。

第4节 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是近几十年里作为对社会结构的一种新的概括方法而提出的。霍曼斯和布劳的交换理论说明了·些

人类关系的极重要的动力,但却在理论结构上含混不清,并且过分强调个人角色的重要性。网络分析把行动者当作

某一相互联系的系统中的点.因而能够描述行动者之间的事件流(flows of evenM)。可是,对于分析网络结构的动因

它所能提供的理论寥寥无几。爱默森对此加以补充改进,他把交换理论与网络分析线合起来,采用成熟的交换理论

分析社会网络中的不平等与权力。虽然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试图以心理学的某些基本概

念和原则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小型个人单位的交换过程分新推延到大型社会结构,但是爱默森对研究单位的

看法却与其他交换论者有所不同。他主张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单位应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交换者本身

G 交换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社会甚至于国家。交换理论所应注重的不是这些个
体,而是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形态。爱默森成功地把网络分析技术运用于社会交换分析,用严谨的理论结构和概念

讨论社会交换过程的形态,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1、 基本交换概念

爱默森从操作心理学中抽出对分析复杂社会模式有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说明的是,爱默森的定义、概念、

命题、推论和定理系统十分复杂,他的交换网络分析的主要概念有:
行动者:指·—‘个个人或集体单位,能够接受环境所给予的强化;强化:能够给行动者带来报酬的环境特征;

88
行为:行动者对环境作出的行动或运动:交换:行动者自环境中提取强化的行为;报酬:某一特定强化形态上所附

有的价值;选择性:行动者所处的环境中财富的数日,这类型的强化物;代价:某一类报酬的大小和数目,这种报

酬可望得到另‘类报酬;交换关系: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问持续性的来往机会行为;依赖:行动者的强化依靠在他

人行动时的状况;均衡:行动者双方所获得的报酬相等;权力:交换者的一方迫使他方多付代价的程度,资源;某

一行动者在交换过程中用以给予的报酬。
由上述概念可以看出,行动者、强化、交换、报酬、代价和资源是相互定义的,但它们并不被独立于交换关系之

外来分析,而是要解释社会结构,这样就避免了循环论证。由于强调的是交换关系的结构,而不是行动者的特征,

因此,依赖、权力、均衡就成为中心概念。爱默森的交换关系牵涉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并经由下述三个步骤

形成:
(1)一个行动者注意到交换机会的存在;
(2)主动交换;
(3)交换行为是相互有利的来往。
因此,当一个行动者主动交换而得不到强化或反应时,则交换关系就无法成立。权力的产生是当交换的一方的

强化或报酬高度依赖在交换的另一方时。权力运用的结果是交换对方所付出的成本的增加,这样就形成交换关系的

不均衡。但爱默森相信未来均衡终将达成。

2、 结构、网络与交换

爱默森提出交换网(excha“ge network)的概念来说明交换关系的形态,并以图示的形式说明。他提出了一些定义,

关键的有两个:
(1)行动者:某一关系网络中的结点 A、B、c……N。不同的字母代表拥有不同交换资源的行动者.相同的字母,

如 A1、A2、A3 等等代表拥有相似资源的行动者。
(2)交换关系:A—B、A—B—C、A1 一 A2,以及其他能把不同的行动者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个关系网的模式。

他重点讨论了以下几种网络形式:
1、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
2、分工式交换关系
3、社会圈
4、分层网络式交换关系
5、中心网络式交换关系

小结

社会交换理论是针对功能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其早期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布劳和爱默森则将社会交换理论系

统地应用在实际研究上。交换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交换关系的普遍性,认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部体现这种交换关

系。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是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前提的,这种假定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基础经济学。
霍曼斯坚持主张,个人层次的命题对于解释社会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反映了—种从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的努力。在微观层次上,布劳把交换过程大致描述为吸引一

竞争一分化一整合四个阶段;在宏观层次上,布劳强调共同的价值和规范出现的重要性。

89
爱默森将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交换理论,把分析的触角伸向交换关系的形式,而不是个体行动者本身,从而

消除了概念的含混不清以及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的间断性。

第九讲 符号互动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Ge。rge HerbeK Mead,1863—1931)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7 岁时随父举家迁至俄亥俄

州。1883 年毕业于奥柏林学院,1888 年在哈佛大学获取学士学位,专业兴越是哲学和心理学。大学毕业后,他去德

国继续深造三年。1891 年受聘任教于密执安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并结识杜威、库利等著名学者。1892 年应杜威邀请

到新建的芝加哥大学任教,直到 1931 年逝世。米德生前发表的著作不多,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去世后由其学生整

理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
布鲁默(H.B1umer)于 Uoo 年 3 月 7 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他在密苏里大学分别获取文学学士和硕士学

位;1929 年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业,并随之在该大学工作。直到 1952 年.他才离开芝大,前往加州大学

的伯克利分校接受社会学教授一职。除教学和科研工作外,从在芝大工作时起,他就积极参与社会性工作,并是一

些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他一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短评,如《对作为符号互动丰义者帕森斯的评论》、
《评论:米德与

布鲁默》,等等。《符号互动主义》(1g69)一书是他的代表作。
戈夫曼(E.(roffm:n,1922—1982)出生于加拿大的阿尔布特,在多伦多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其专业是社会人

类学。后移居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的专业兴趣仍是社会人类学,常与人类学家瓦勒(L Warner)一起,

从事社会人类学方面的研究。198]年,他被选为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但很令人惋惜,他的病情发展使他不能任职

工作,以致连就职演说也不得不放弃。戈夫曼一生著作较多,其中最能体现他的社会学思想和关于符号互动主义的

是他的成名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i9 年)。除此之外,代表性的作品还有:《日常接触》(1961)、
《印迹》(1963)、

《公共场合中的行为》(1963)、
《互动仪式》(1967)、
《民众中的关系》(1971)、
《战略性互动》(1972)、
《框架分析》(1974)、
《性

J“告》(1979)等。
从起源及其发展来说,符号互动主义(Symbo 比 In 魔 raction%m)是纯然由美国学者创建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种理

论自创建时起,到 20 世纪 20 一 40 年代发展到高峰。之后,作为社会学理论的—“个流派,它一度失去了昔日的光

彩。但到了 80 年代后期,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论争,西方学者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认识的分歧,论战

双方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彼此不得不向业已形成的种种社会理论寻求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定性研究”一方的论

战者,除了向现象学派求援外.对
符号互动主义所倡导的种种研究方法更是情有独钟。这自然使这一理论再度引人注目,以致使它的影响不仅表现于

社会学领域,而且同样表现于其他门类的社会科学,如政治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人文心理学等。

第1节 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1、 思想来源

生平:Herbert 米德(1863—1931)其实是一个哲学家,他所讲授的课程也都是哲学课程。米德之所以挤身社会

学家行列中来,主要是因为他的学生绝大多数成为社会学家。
米德出身于美国,1883 年毕业于奥柏林学院,1888 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代表作是《心灵、自我与社
90
会》
米德社会学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社会心理学理论受到下列思想的影响。
1、米德反对库利的方法。库利认为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可以还原到“首属关系”中,通过“首属关系”进而建立

社会。而米德则强调从外在性即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而不必从内省的方面来研究。
2、反对对人类行为采取刺激反应式的研究方式。米德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源于动物心理学,其研究集中于动物

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研究。
在米德看来,人类的行动与反映不是台球的碰撞,人不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人能够选择刺激,并联系他

以前的经验,人对于不同的反映应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及单向的。因此,人的反应是一种社会性

的反应。

二、米德符号互动论假设

(1)人类行动的有限性、脆弱性使之必须要合作,以求得生存。
(2)那些有利于合作和生存的行动保留下来;
(3)人的心灵、自我及社会只有在人的相互行动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三、符号互动是人类互动的实质

在米德看来,心灵、自我与社会都产生于持续不断的人类对话与交往活动之中。而人类德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

作进行的,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或本能的行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类的行动不是动物式的刺激反应。
(1)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使用某种‘姿势’进行沟通的能力。姿势沟通构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

是,人类并不仅仅只是这样的沟通方式,除此以外人还能观察、理解、认同对方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反映。
(2)人类符号沟通不仅使用身体‘姿势’,而是能够使用语言符号。这样,人类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米

德认为,符号的互动才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交流,我们双方才能够为对方所设想,这与动物之间

的动作大相径庭。
(3)有意的符号互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 4 个条件。
一是语言包括文字。使行动者理解意义,可以使行动者之间相互交流。
二是思想的形成。可以使人类进入到一个纯粹的符号操作系统。
三是要有自我意识,即反思性。也就是主体成为自身的客体,要能够与自己对话,
四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社会互动的结构,也就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四、心灵论

心灵是符号互动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符号互动理论的逻辑起点。
(1)米德认为,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一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是人的行动的准备或前奏,它还没有在现

实中展现出来。
(2)心灵由两个方面构成:生理性的冲动以及反映性的理智。前者是动物式的心灵,而后者则是人所特有的心

灵。前者构成了心灵的主体,而后者则构成了心灵的客体。
(3)人的心灵与动物的心灵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91
一是人以符号表达对象,也就是人以符号表达对象;
二是勾画功能。即勾画未来的行动路线,预演对客体的行动路线;
三是对行动路线进行比较、控制和选择。因此,动物的生理性冲动只是行动的动力,只能满足后来的习惯,而人

则不同。人能够根据形式、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某种活动。
(4)米德认为,心灵产生于婴幼儿时期。
首先,婴儿最初像动物一样,没有意识;
其次,婴儿能跟身边最亲密的人学习语言和动作;
再次,在向幼儿过度中产生了语言思维
行动
他讨论的最基本的元素是行动。这与心理学的行为论比较接近,但是他并不认为人们会自动、不经思考地响应。

他发现行动有四种不同的阶段。
1、 冲动(impulse)——行动者对某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自觉需要做些事情响应这外在刺激。比如饥饿了要找食物,

遇到危险动物了,要逃跑。
2、 知觉(perception)——行动者寻找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该刺激不仅引发冲动也让行动者找寻应对

方法。也就是说,人们不会只是单纯地对刺激做出反应,他们还会思考这些刺激,并从中作出选择,并决定哪个因

素重要,哪个因素不重要。比如,遇到猛兽,重要的因素是,它要伤害我们,必须逃跑,而不是你发现它的眼睛很

美丽,要仔细欣赏。
3、 操控(manipulation)——针对知觉到的对象进行操控。这项行动是反应作出前的阶段,并反映出了人类特

有的两种主要特征。心灵以及反向思考的能力。比如,人饥饿的时候,发现了蘑菇,但是要先辨认一下是不是毒蘑菇,

可不可以食用。
4、 完成(consummation)——包含采取能满足原冲动的行动。比如吃蘑菇,杀猛兽。人们有可能成功达成任

务,因为人类有思考是否要行动及如何行动的能力。
姿势
每一种行动只涵盖一个人,但是,他可以和别人互动。最原始的互动形式是姿势,它是指一方的动作是另一方的刺

激来源。人和动物都能摆出姿势,而且也会进行姿势对话,也就是说,某人不经意的姿势引起另一个人作出响应的

姿势。比如说,狗与狗打架,呲牙咧嘴。还有猫身上的毛都竖起来。我要拿拳头打,你在马上用手挡。这些都是姿势对

话。这些都是没有经过思考的姿势。只有人能够在反应前先加以思考,这样作出的姿势叫做重要姿势。这是只有人才

能作出的。
声音姿势是最重要的姿势。
重要符号和语言
重要符号是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表达者能够对听话者引发预期反应的符号,这个反应不一定要与

表达者的感受完全相同。语言是最为关键的重要符号。比如说,我说狗,我们马上都会产生一个相似的意象,就是狗

的形态。

再比如,我们正在大礼堂里面看表演,我突然喊“失火了”,那么,大家就会马上想到逃跑。简单地说,语言引

发人们的行动。它使人们的重要能力,比如思考和心智活动变得可能。所以,简单地说,思考以及心灵就是人们使用

92
语言在自己心理我自己对话。所以,他认为 社会结构或者社会历程要先于心灵历程的存在。也就是说,重要符号和

语言必须先存在,心灵才能存在。(所谓心灵就是反思智能或者思维。

5、 自我论

自我——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或者说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客体的能力。比

如说,我是谁?我如何与他人区分?自我的发展,或者说自我认同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婴儿出生

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自己与其父母之间存在的差异。他们没有形成任何意义上的自我。但是,后来,通

过与他人的互动,逐渐发展出自我。而在脱离人类社会群体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的。比如说由

动物抚养大的婴儿,或者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生活的小孩。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社会化的过程,从而在情感和社会交

往方面都有严重的障碍。或者换句话说,他们被剥夺了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
他认为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主我——是自我对他者的立即响应。它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比如说每个正常的婴儿和儿

童那里都有的无约束的冲动和动力。
客我——主要是个人对概化他人的认同和认知。(概化的他人就是整个群体的态度),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就是

对社会要求的一种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自我形成的过程是:主我首先发展起来。客我则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出现,因为婴儿需要不断地领会

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所以,他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一系列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我不断

地对变化着的客我作出反应。
他认为,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
1、 模仿阶段
包括人生中最初的两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儿童仅仅从事他所说的与父母“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

这个时期,客我并没有真正形成。
2、 嬉戏阶段(扮演的阶段)
两岁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面,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role taking),也就是说把自己想象成处于他人的角色或

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最初,儿童借用的角色往往是和自己比较接近的人,比如小时侯经常的过家家,扮演父母的角色。穿高跟鞋。
3、 群体游戏阶段
三四岁以后,儿童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 。儿童开始关注非家庭群体,并逐渐在这样一个环境

中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的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他举了例子。打棒球,他们必须知道其他玩伴的行为并

决定对这些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再比如,小孩在家里的时候,每个人都让着他,然后他就以为在社会群体当中的

规则也是如此,但是,当到了真正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他必然会逐渐了解到并非如此。
自我的一个 最基本的要素是——反身性,就是说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像他人一样地思考,像他人一样

地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像他人检视我们一样地检视自己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
第 3 个阶段中实际上还涉及了米德的另外一个概念——泛化的他人,实际上就是整个群体的态度。如果以打棒

球为例,那么,球队的态度,就是泛化的他人。一个人能够摆脱扮演个别重要他人的角色,走入泛化的他人的角色

才有可能发展完整的自我。
93
泛花的他人的概念让人感觉米德的观点把人的发展论述为一种顺从者,其实,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泛化的他

人有很多种,因为,人们处在不同的群体和组织当中。人们并不是要全盘地接受所有的泛化的他人。
其实,他的思想最终可以归结为一个东西:符号互动。姿势,语言都是符号,人们通过这些符号而与他们发生

互动。

6、 社会论

“社会”是米德的心理学理论的最后内容。按照他关于“冲动与理智”、“客我与主我”的逻辑,顺理成章,社会是

自我与“他人(others)”互动的产物。
米德对社会的看法是建立在他对心灵与自我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1)米德认为,社会是人与人在互动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依赖于心灵,没有心灵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协调

他们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心灵即语言和思维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协调行动。同时,社会依赖于自我,特

别是能够从泛化的他人当中寻找自我的意思,没有自我,个体之间的行动也无法形成。
(2)与动物社会相比,米德认为,动物社会的个体行动仅仅是一种本能冲动,而人类社会的个体行动不仅仅

是本能,而且更主要的是借助于语言进行反思和交流。
(3)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采纳他人的态度、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也正因为如此,就使得交往更加有价值。
(4)与动物社会相比,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感受主要通过理解而获得的,社会对个体的行动也有制约作用。社

会制度、社会文化也就成了制约个体行动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可概括为: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

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所有的这些本质又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这种性质

的行动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因此,米德的心理学理论既不同于所谓纯客观的“刺激一反应”式的行为主义,

也不同于人文主义心理学坚持个人的内在经验,以描述和理解的方式去研究心理的奥秘。
术德的理论是种综合。这种综合不仅把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观性东西转变为客观,而皿以此作为客观地、科学地

研究主观内在的经验的起点,最终地使研究模式既不是从外到外,也不是从内到内,而
是从外到内,重视动与静、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时间的相互影响性的互动关系。因此,米德的综合所体现出的本质

不是简单酌、折衷性的调和,而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正是在这种革命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得

以长足的发展,以致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的符号互动主义应运而生。
(1)米德把个体的心灵和自我的性策划能够看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与进化论的思想一脉相承;
(2)米德把社会的行动,社会的产生还原于个体的心理行动,从心理机能角度解释社会行动的产生,并把人

的行动归结于一种语言符号的互动,这一思想构成了符号互动理论基石;
(3)米德仅把自我分解为主我和客我,忽视了潜意识情感在自我当中的作用,即过于理性化地分析了自我的

形成;
(4)米德从微观主义、心理主义解释社会行动,忽视了宏观主义、整体主义的视角,陷入了方法论的片面性。

第2节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94
1、 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提出以后,他的学生在他去世之后帮他整理出版了《心灵自我与社会》并于 1934 年出版。其中

参与文献整理的就有他的学生布鲁默(1900—1987)
1、布鲁默符号互动论假设
(1)人类对待事物的行为是以事物的意义性为基础的;(外在事物的意义性决定了人类行动的有意义性)
(2)有意义性乃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产物;
(3)通过个体独特性的解释(理解),意义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他的这种基本假设是以其独特的哲学观为基础的。
布鲁默也承认,他的符号互动主义受米德的思想影响最大,或者说得益于米德思想的真传。像其他种类的社会

科学理论一样,布鲁默也同意符号互动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实。但是,他对社会现实的理解既不同于唯心主义

也不同于实在主义。他认为,依据传统的唯心主义,现实世界的存在仅仅是因为“人的主观宜感”,一切由人的心灵

创造,因此,这种世界不可能成为经验科学研究的对象。
依据传统的实在主义,社会现实是永恒地固定于某种终极的、静态的形式,如树就是树,牛就是牛。如此关于现

实世界的说法,除了必然地误导出视物理学家所运用的方法为研究社会的唯一科学方法外,余下的不可能对真正的

社会科学研究有益。布色默相信,社会的存在是种实在,但这种实在的内容是变异性的 76 活动着的人不停地创造、

使用各种“符号互动”而表现于世。如此性质的实在才是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反之,如不能被社

会科学以经验的方式进行研究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社会实在。他的符号互动主义就是在这种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种社会理论。
2、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主要内容
(1)社会是由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形成的,自我一定使个人功能运用象征即符号来表示其生活环境中的事物,

并解释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类能够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
(2)个人的行动是构造的。也就是说,个人行为是有意识的构造而不是不经意地举动。为此,他提出了两种互

动形式。
一是非符号的互动。即在互动过程中没有完成必要的解释过程。例如,一个拳击手下意识地挥动一下手臂,这种

行动就是“非符号的互动”。
二是符号的互动。即在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必要的解释过程。如果刚才那个拳击手意识到挥动手臂的意义以及他自

身动作的意义,那就是一种符号的互动。
(3)符号的互动创造和改变了社会结构,个人通过社会交往的行动就会形成群体行动。

2、 托马斯:情境定义

他是符号互动理论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创造了情境定义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般假定:不仅是对语言以及其他的具体符号,而且还包括日常社会情境,别人与我们

都使用同样的定义。这种情境定义是在无意识中领会的。比如说,我们在商场里面翻看衣服,在酒店里面吃完饭后,

把服务员叫过来买单,还有老师点名让你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是可以想当然地处理这些事情的。没有人会去

琢磨在商场里为什么可以随便翻,在酒店里为什么可以把服务员叫过来?而我们就为什么非要回答老师的问题?等
95
等这些东西。因为,在每个人的脑袋里面已经有了一个 共同的情境定义。生活让我们认为这样是一种理所当然。
所以,他是这样来定义这个概念的——如果人们定义某些情境为真,那么那些定义在它们的结局中就会成真。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托马斯定理。
尽管这些定义在客观上并不准确,但是,我们所共享的这些定义仍然指导人类活动。比如说,如果人们相信巫

婆确实存在,或者大喷嚏可以传染爱滋病,那么他们在危急的时候就有可能烧死他们认为是巫婆的人。或者当爱滋

病人打喷嚏的时候躲着他们。尽管这些行为都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假定或者情境定义,但是仍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
情境定义并不是一开始就感知的,也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即,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发展他们所需

要的定义。根据他人所提供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特别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模式,一个人可以领会期待什么和被期

待什么?比如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某种人们熟悉的习惯发生了变动,人们关于某中情境的定义也就有可能

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70 年代以前,男士主动为女士开门,大家都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但是,70 年代的时候,

出现了这样一种风气,女权主义开始发展,有人提出这是男性控制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处于被动的地位。

当时,就有社会学家作过这样的实验,观察这个事实,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开门这个事实确实已经不想以前那样,

这个时候,实际上情境定义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再比如,我们办公室,开始打扫卫生,后来不打扫。

3、 库利:镜中我

1、镜中我
最有名的学说是镜中我,扩大的自我的思考。镜就是镜子,指的是借用某种镜子来形成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与

我们互动的他者就是镜子。我们把别人当成是镜子来评估我们的角色和我们的表现。
他认为自我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例如,相声和小品。)
第1, 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行为方式;
第2, 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第3, 基于对他们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简单地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及外表的感觉来理解自我。
他认为,自我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初级群体——是一种面对面的亲密团体,在个人与更大社会的连结上扮演重要角色。主要是家庭和朋友。比如,

小宝吃饭。

4、 戈夫曼的戏剧分析

——布鲁默
我们知道,自我的概念是符号互动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符号互动论的中心。布鲁默( blumer)用非

常简单地话来定义自我。
他认为自我就是人们可以是自己行动的对象。也就是说,人们不仅有能力对其他人行动,也有能力对自己行动。

比如说,一个人对自己持正面或负面的看法。我认为我是个正直的人。正因为可以对自己行动,使得人们能有意识地

行动,而不是简单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人们实际上是透过与自身的互动找出自己行动的目标以及意义的。而且,人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自己想

96
成就什么,来解释这些事情的意义或更改这些解释。
——戈夫曼
在符号互动论中有关自我的论述中,最重要的就是戈夫曼(goffman)的著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他的自我

的概念受米德的影响比较深。尤其是米德的主我(自我之中自发性自我)和客我(社会限制的客我)之间紧张关系

的讨论。这种紧张关系反映在戈夫曼的著作中重要的不一致上,人们一方面有完全人性化的自我,另一方面又有社

会化的自我。
这种紧张关系是由我们可能会自发去做的事,与别人期望我们去做的事情之间发生了差异。通常情况下,我们

被期望去做某些事情,而且,我们还不能犹豫不决。那么,为了处理这些紧张关系以及维持稳定的自我形象,人们

就必须为他们的社会观众而表演。
他对这种表演非常感兴趣,从而提出了剧场理论,也就是说,他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与舞台演出一样的一连串的

戏剧表演。
(一)剧场理论
1、 自我
他是通过他的剧场理论来定位自我的,他认为,自我不是行动者所拥有的,而是行动者和观众之间戏剧互动的

产物。也就是说,自我是一种由当下的立即场景直接呈现的戏剧效果。
由于自我是戏剧互动的产物,那么,它在表演中就很容易被干扰打断。戏剧理论实际上在很多注意力是放在预

防或处理这种干扰的过程上的。也就是说,戏剧理论有时候就是在讨论戏剧中的突发事件。当然了,他也指出大部分

的演出是成功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自我会跟着表演者的,而且,自我看起来就象是从表演者身上流露出来的

一样,而不是表演。
2、 前台
(1) 既然是表演,就必须有舞台,舞台分为前台、后台和舞台外。

布景
前台 外表
外表
个人门面
行为举止

前台是剧场表演的一部分,它以比较固定和一般性的方式为观看表演的人定义情境。比如说,比如说课堂上讲

课,课堂可以被看成是前台。
他又进一步区分了前台中的布景和个人门面。
布景——指的是演员表演的时候通常必须有的实体背景。没有布景,演员就无法表演。比如,医生需要手术房、

出租车司机需要出租车、溜冰者需要溜冰场等等。
个人门面——观众用以辨认演出者的传达性配件,并且观众也期待演出者将之带入布景之中。比如医生需要穿

白大褂。教师也要衣着整洁、得体。(王世赏)而个人门面又分为外表和行为举止。
外表——那些告诉我们表演者社会地位的项目,比如说,出租车司机的驾驶执照。
行为举止——则是告诉观众,表演者在情境中希望扮演的角色。一般而言,我们期待外表和行为举止是一致的。
(2)结构特性
虽然他以符号互动论者的姿态讨论前台表演问题,但是他也提到了他们的结构特定。他认为,因为前台有制度
97
化的倾向,因此,就会出现一种“集体表象”的东西来指导一些特定前台应该出现什么的问题。从而,当演员表演特

定的角色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他们的表演已经有了特定的前台与之配合。比如说出现在教室的教师的前台,实际上

就是一个由许多在她之前的教师和学生所建立起来的。所以,他认为,前台是被选择的,而不是被创造的。这是他对

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看法。
(3)互动领域
他还对互动领域做了详细的研究,比较有意思。
他认为,由于人们一般都想在前台演出时呈现出一种理想的 形象,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会认为自己的表演

当中,应该隐藏一些事情。
1 行动者可能想要隐藏表演前或过去的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和他们的表演是不相容的。比如说,教授在

进教室前喝了酒。再比如,一个医生过去可能吸过毒,但是现在已经戒掉了。
2 行动者可能想掩饰他们在表演前的准备工作中犯的错误,并采取行动更正。比如说,带错笔记的教授,即兴讲课或

让学生讨论,以掩饰自己带错笔记。
3 行动者可能认为有必要只呈现最后的成果,但是隐瞒成果的制造过程。比如,教师花了很很多的时间备课,但是,

他们却表现出一付好象他们本来就非常熟知这些内容一样。
4 行动者可能有必要隐瞒观众,他们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有卑劣的行为。这个行为可能是不道德的,或不合法的。比

如花生酱制造商可能想隐瞒质检人员,他们用了霉变的花生。
5 为了完成某些表演,行动者或许必须牺牲有些其他的表演。为了忙着手术,医生可能没有时间去学习最新的技术。
6 行动者可能觉得有必要隐瞒一些屈辱而让表演继续。比如,教师上课之前刚被院长骂了一顿。
(4)拉进距离和神秘化
演员想制造出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演出的当下是他们唯一的表演,或者是他们最重要的表演。比如,医生必

须对病人传递一种印象:他是他最重要的病人,而且是医生全心全意注意的对象。
神秘化是演员的另外一个技巧。演员经常限制自己与观众的接触以困惑观众。他们不希望让观众看到他们自己最

平凡的事物。从而产生一种社会距离,这种社会距离会掩盖一些事实。
(5)团队
他也对团队感兴趣,他认为他的基本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团队。也就是,在任何一个在某个特定场合中合

作的个人组合。前面讲到的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实际上讲的就是团队关系。每个成员都依赖其他的所有人,因为每个

人都能破坏演出。
他认为,团队一种秘密社会。比如说课堂中我们就是一个秘密社会,如果,我讲错了太多东西,那么,我的演

出就是破坏了。
3、 后台
后台是前台压抑的事实,或者非正式行动可能出现的地方。后台通常和前台相连,但是他们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一般观众是不允许进入后台的。
比如说,教师的办公室,家里,还有医生的办公室,这是为前台作准备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后台,他们可以谈

论他们的学生或者病人,这些一般都是不会在前台和学生或病人说的。
4、 舞台外

98
是第三领域,与办公室相比,商场就是个舞台外。需要注意的是,前台,后台和舞台外都不是固定的场所。当老

师和学生在商场遇到,这个时候学生向老师讨教问题的时候,商场就变成了前台了。
(二)印象处理
在表演的过程中,他假设,当个体互动时,他们希望呈现出能够被别人接受的自我。但是,他们很清楚一些观

众可能会干扰他们的演出。所以,他们也知道必须控制观众,尤其是那些具有破坏性的观众。这就涉及到他的另外一

个概念——印象管理。
所谓印象管理,指的就是行动者面临可能的问题的时候,维持特定印象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印

象管理,使观众能够按照他们期望的方式来界定他们。实际上,印象管理就是用来处理出乎意料之外的行动,比如

说没有预想到的姿势,不当的侵扰,失态,以及有意图的行动等等。主要的方法有:
1、制造剧场忠诚。培养团体内部的忠诚,防止团体成员去认同表演外的其他的成员,并且定期改变观众,以防

止观众过渡熟知演员。比如说,一个水货教师要保持他的知识渊博的形象。
2、他提出各种剧场的纪律。使演员自身保持自我控制,注意脸部表情以及演出的音调。
3、事先就准备好如何表演。
他认为,观众实际上也很关心演员的印象管理是否成功。比如他们通常通过下列方式促进演出成功。以听一名新

老师讲课为例。
1、 专心看戏。
2、 避免情绪失控
3、 不去注意演员的失误
(三)角色距离
他认为,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太多了,所以,很少有人会完全地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
角色距离——个人将自己和自己所在的角色分开的程度。比如说,一个大一点的小孩子在玩滑梯的时候,他们

可能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适合玩这种游戏了。他们处理这种感觉的方式之一就是,与这个角色保持距离。比如

说他表现出满不在乎,懒散的方式,或者作出一些看起来比较危险的动作。这样,这些大一点的孩子就能跟观众解

释:他们不象小小孩那样沉浸其中。
他认为,角色距离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一种功能。在这一方面,高阶地位的人和低阶地位的人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高阶地位的人表现出来的角色距离,往往是为了降低团队的紧张。比如说,一个团队的领导总是表现出平易近人。低

阶地位的人表现出来的角色距离,则是具有一种防卫性的。比如说,一名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可能以懒散的态度进行

工作,他们试图告诉观众,其实他们是大材小用。
(四)污名
虚拟的社会认同——人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实际的社会认同——人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
污名——虚拟的社会认同和实际的社会认同之间的差距。
他关注于污名化的人和正常人之间的戏剧互动。他认为,这种互动取决于个人被污名化的种类是哪一种。
不名誉的污名——在这个种类当中,行动者假设,观众已经知道差异所在,因为这种差异对于观众来说是显而

易见的。比如说,一个下身瘫痪的人,一个脸部受伤的人。
可不名誉的污名——指观众尚未发现或者尚未看到的差异。比如说,一个割掉阑尾的人,和一个被当成异性恋
99
者的同性恋者。
他认为,实际上对于,有不名誉的污名的人,基本的戏剧互动就是,如何处理人们知道问题后所引起的紧张关

系。
而对于可不名誉的污名的人而言,戏剧互动则是在于处理讯息,也就是说避免自己的污名让观众知道了。他写

了一本书《污名》,大部分篇幅都用来讨论那些,有明显怪异的污名,比如,缺了鼻子。他想表达这样一种思想,揭

露这样一种事实:我们某些时候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都是被污名化了的。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说一个胖子在一群体

重正常的人中间,实际上,他是不名誉的污名化,他在剧场上表演的时候,就是在于处理人们发现他很胖的时候,

嘲笑他。这就是一种紧张关系。再比如,胸部发育的时候,晗胸导致驼背。还有,对别人说过慌的人,时时要确定他

的观众不会看穿他的谎言。这是一种可不名誉的污名化。比如,《最后诊断》,在这里戏剧互动就是处理讯息,避免自

己的污名让观众知道了。

第3节 关于研究方法论的问题
与哲学理论不同,社会学家在建立和发展社会学理论时,不仅要重视理论的系统性、统一性、简明性,而且要

对研究方法论有明确的要求和说明。从常理上说,同一种社会学理论,其研究方法论应是相同的。但符号互动主义的

情况并非如此。同源于符号互动主义的芝加哥大学与依阿华大学,这两派的主帅不仅在研究方法论问题上不能统一

而且显然存在着争执。这是为什么?此外,为什么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社会科学界曾一度对它们之间的争执发

生兴趣?由此引出的问题是:讨论这两学派问的争执有着怎样的意义?下面内容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1、 布鲁默的研究方法论

为了研究他所规定的经验现实——人类社会、团体生活、社会互动,布鲁默提出了一种具体的研究模式。其模式

分为两个连续的发展阶段:一是“探测”;二是“检查”。
在第一个阶段中,一个研究者首先要以随意性的方式尽可能地收集各种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比如,要研究某

一团体成员问的合作是否科学这一问题,符号互动主义的研究者则必须通过或者观察、或者访问、或者自由谈话、或

者查看各个成员的工作情况,甚至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外的情况等方式去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是“检查”资料。按布鲁默的要求,检查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比较、提问。例如,以收集到的有关那个团体

的资料与研究者熟知的其他相关的资料相比,与其他研究者对类似问题如何研究相
比等。通过比较即可发现异同,即可加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认识。提问是对研究资料的一种重要“检查”。所提的问题

常是“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是否,这种行动’就反映了如此‘意义”等等。
  在发展理论的形态上,虽然布鲁默也强调理论性的概括,但由于他对此仅作了小程度的解说,而没有在实践上

“现身说法”,因此,在追随布鲁默的学者中,虽然有人接受他的观点,试图在分析、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由下而上的

理论式概括,但同样有人认为,在符号互动主义的指导下,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要发展成某种理论,而只强调对发

现意义的追求即可。因此,从总体上说,布曾默的研究方法论重视的并不是社会事实,而是事实后面的意义(mean

吨)。

2、 库恩的研究方法论

阿依华大学符号互动主义的创建人是 M·库恩,其阵地是《社会学季刊》。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相比,库恩的
100
符号互动主义更容易被人理解。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库恩的符号互动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理论,而是一种关于米镕

的社会行为主义如何研究的方法论。
总体上,库思在理论上同意米德有关人的社会行为的学说;同意人的行动是自我与社会间互动的结果。但在实

证主义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的影响下,他坚持经验科学的要旨是研究数据要客观;研究程序要经济而又合乎理性

研究的结果不仅要能接受测试性的检验,而且要能经受其他研究者的批判,研究的结果要易于用之于实践。因此.

库恩关于“自我”理论曲解释虽受米德思想的影响,但又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取其认为合理的部分内容,给予再解释 。

例如,在他看来,作为研究对象的“自我(叫 1)”并不是什么由生理性的冲动与社会性的理智、或者由“主我—客我”间

的合成关系所构成,而只能是“客我(me)”,因为人的行为如同人的角色一样,总是社会性的,总是因“他人”的限制

而被决定了的。现实的条件决定了人的自我,而自我又决定了人的行动。
因此,社会学家所研究的对象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说是“符号性的互动”,但在研究中,这种互动应排除“非经验

性的主我”因素。他相信,如果视自我就是客我,那么.通过对客我的研究也就可以知道自我了,同样,研究者也就

可以预测将可能出现的某种行动。因此,对库思以及追随这一学说的研究者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去发现行动

之后的“意义”,而是如何科学地操作概念的意义,如何使有意义的研究资料数量化,并使如此研究具有一个“标准

化了的、客观的以及可依靠的测量程序”。?’
M·库思身体力行.以他的研究实践来证实他关于如何研究自我的理论。他精心设计的关于“研究自我”的 TsT 方

法(即测试“自我”的 21 个问题),就是把有关自我的概念静态化、数量化,以便利于可测试性的经验研究。此种研究模

式及其方法,一度曾对美国的社会学家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当他在总结阿依华学派对符号互动主义的贡献

时,他认为最大的贡献是“能被操作和有效地运用”。”

3、 分歧的原因及其分析

以上扼要地陈述了这两个学派在研究方法论方面的不同要求。然而,既然不同很明显,那又为何引起美国学者

一度对此问题的热衷讨论呢?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学术还是从研究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可以由下面的三个

问题得以体现。
其一,这两派中谁继承了米镕的传统。其二,如果两派都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差异。其

三,美国学者对此问题的讨论,除“其一和其二”问题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关于第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对此并没有形成统一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就其理论而言,

本质上沿袭了米德的思想传统,“换句话说,米德一布鲁默的发展线索代表了纯粹的符号互动主义的遗产。‘然而也

有人认为,布鲁默在方法论问题上并不同于米德,因为米德的方法论是强调社会行为的客观性方面,因此,那种视

“布鲁默思想为正统”的说法是一种误导。‘显然,这些学者间的观点是对立的。但事实上,这些评论家之所以形成了

不一致观点,那是因为彼此所关注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有的注重理论思想,有的重视研究方法论。对此,现在的

众多学者都认为,仅从信仰符号互动主义的要义来说,这两个学派都从属于米德的传统,无正统与非正统之分,因

此都可被视为符号互动主义学派。
关于第二个问题,研究符号互动主义的学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如何理解、评价米德有关自我及自我

与社会间关系的理论。如本章的第一节所述,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之内容是丰富而又复杂的。他在论述关于心灵、自

我、社会的理论时,一方面使每个范畴之中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因素,如心灵中的冲动和理智 2a 我中的主我和客我;

101
社会中的个人和“他人”。另一方面,他又不时地强调“对立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因它们间的互动而统一。如此性质

的思想自身就包含了“确定与不确定”、“动与静”之间的矛盾。“当然,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其体系是完善的,

其逻辑也是自足的.因而对学习者来说,其困难并不突出,只要以“辩证的思维”去领会“辩证的思想内容”即可;但

如作为一个信仰米德学说的科学研究者,由于他的主要任务并不仅在于如何准确地接受、理解米德的理论,而更在

于如何很好地、更客观地将其理论运用于研究实践,这就必然地遇到如何处理科学研究中的客观和主观性问题。对如

此间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符号互动主义的信仰考虽然在理论上同出一源,但在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上,则必然

要表现出他们问的差别。
现以库恩和布鲁默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理论上.库思从未反对米德关于人的社会行为的全部思想.但他并不认为

米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可以在研究实践中有效地实施。因此,他认为,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研究音必须舍弃

米德思想里的主观的、不可预测的因素。从这种意义上,库恩所提倡的有关符号互动主义的理论,尤其是有关这种理

论的方法论,不是没有其合理性的。至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其理论内容和性质与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并无多

大的区别,但在研究方法论上,他们间的差异还是可见的。米德的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要求是倾向于注重科学的客观

性;而布鲁默虽也注重如此的要求,但他同时要求研究者在探索互动背后的意义时,对被研究者的主观性的内容要

通过“移情”或“内省”的方法去获取。这样,在研究方法论问题上,他必然要与库恩产生分歧。正围如此,对这两派颇

有研究的迈尔策和培特拉斯,在比较研究这两种符号互动主义时才认为,两派问争执的根本原因是:对米德的符号

互动主义在实践方面的理解不同、要求不同。

4、 两学派之争的意义

关于第三个问题,即:美国学者对此问题的讨论,除上述两个问题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答案是:确实有着

重要的原因,而且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国学者热衷于讨论布鲁默、库思与米德学术思想及其方法论间的关系,这正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间冲突在新

形势下的表现,或者如同迈尔策和培特拉斯所说,是源于 19 世纪末由德国学者兴起的方法论争执的继续。
在西方社会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史上,19 世纪未至 20 世纪初在德国发生的一场“Method?nMrev——关

于研究人与社会的方法论争执,影响最大。参与这场争执而且表现得尤为出色的学者包括:西南学派(又称为巴登学

派或弗莱堡学派)的威廉·文德尔班,他的得意弟子海因利希·李凯尔特,以及著名的学者威席”狄尔泰、马克斯”韦伯

等。在这场争论中.尽管他们涉及的话题内容广泛,但中心问题则集中于三个方面。
其一.研究人和社会的结果能否成为科学。
其二,如果能成为科学,那么研究实践如何执行,即是说,以何种方法论为指导。
其三,研究人和社会是否一定要像自然科学家研究物理、化学、生物那样,严格地遵循所谓实证主义的科学方

法论。他们对如此间题的回答并不统一,但他们在反对实证主义方法论上则是同一的。
对西方社会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实证主义哲学以其研究方法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就它的研究方

法论来说,其主要精神导源于英国的经验主义。在孔德和穆勒等人的培育下,后又经“维也纳小组”的一帮逻辑实证

主义者的不懈努力,这种方法论不仅对研究原则给以逻辑自足性的解释,而且在研究程序方面也提出了系统性的要

求。尤其是自一些实证主义大师因政治及其他原因移居北美之后,在美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按布利安特的说

法,这种方法论更以实用性的、操作性的实证主义(in 劝 rumentalp 帜山 vMm)u 而强有力地影响着研究实践。所谓定量

102
法就是这种方法论具体化的直接产物。
定量研究的基本原则是:知识的发现要依靠归纳法,检验研究的结果所形成的假说或理论要以 “ 假设一演

绎”(hyPoth 汕 c—ded Mctive)的模式所需求的逻辑程序加以检验。例如,对于一个信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研究者来说,

下面的三个步骤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步,研究数据要能被世界上任何合格的研究者所认可。这就是说,一个研究者所获取的研究数据、资料必

须有其合法性,能被其他的研究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可同样地获取。表现于研究实践,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在进行

具体研究时、他们的行动应该像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那样,以观察、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去收集可观察性的、可检验

性的数据。失去这一点,整个研究也就失去其科学性。
第二步,依据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去建立假设(或理论);而且要蹬循“假设一演绎”的检验

逻辑,让这假设接受严格检验(通常,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法被广泛地运用)。
第三步,依据检验后的假设性质去构建一个理论或理论性的结论,以便让这种理论或理论性的结论对原先所

研究的问题给以合理性的解释,对所研究问题中关于“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作出合理性的回答。库恩遵循的就是

这种方法论。
作为事实,自实证主义在美国生根之后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一直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独领风骚。然而,同样作为事实的是,自”MethodenMreit”之后,在如何研究

人和社会的方法论问题上,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间的论争一直没有停止。到了 80 年代中期,由于定性研究法的日

益盛行,方法论领域里领主身份的定量研究受到了有史以来的强劲对抗,这必然要求定性研究不仅要在实践上与定

量研究分庭抗礼,而且要在理论上占有合法的地位。因此.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那些祟尚定性研究的学者不得不

寻求各种支持定性研究的哲学或社会理论,如现象学、栓释学、符号互动主义等。然而,并不像现象学或设释学那样,

由于符号互动主义自身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研究方法论(定量与定性),这就使无论是祟尚定量研究的、还是祟尚定性研

究的学者都要思考这样的问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只能运用定量或定性研究模式?
二、某种哲学或社会理论是否就只产生一种方法论?
三、是否定量与定性研究模式就必然地相互冲突,不可能“合作共事”?
由此可见.美国学者对两个学派在研究方法论刀面的讨论,从形式上看,似乎仅是就事论事性的学术性讨论

一一布鲁默、库思与米德学术思想及其方法论间的关系,但从本质上看,其意义是深远的。
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从现在的情况看,基于实用主义的传统,美国的方法论学家们妥协性地取得了这样的共识;

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原则上,符号互动主义的研究方法可兼容定量、定性.能使两者相得益彩,共辅一“主”;但在

具体的研究实际中,由于具体的研究目的不同,具体的研究者所受的研究训练有别,偏向于定量或定性的导向是必

然的。
小结
在西方种种流派的社会学理论中,符号互动主义纯然是由美国学者创建而成的。这种理论从角姆斯对自我的主我

与客我之区分、到库利的“镜中我”和米德较系统的对心灵、自我与社会的分析,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受到了西

欧学者的思想影响,但总体来说,它深深地印有美国哲学——实用主义的鲜明的特色。因此,与其他的社会学理论

如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等相比,它更多重视的并不是理论的宏大、高深与抽象,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自身,社会

103
成员日常活动的自身。也正是这样的特色,使它在理论层次上无法具有像其他理论那样有其宏观的性质,而名副其

实地充当了微观社会学理论酌领头羊。因此,仅就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来说,这一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下面有关

“本土方法论”和“现象学的社会学”两章里,读者能发现符号互动主义与它们间的相通之处,以及戈夫曼的“戏剧论”

与“本土方法论”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第十讲 现象学社会学

第1节 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自 19 世纪以来,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在作为社会学理论基础的方法沦领域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突出表现是

强调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模式研究社会现象。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而忽略社会现象所特百的主观性。
正是针对这种倾向,舒茨从 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出发,借用 E·胡塞尔(Husserl)现象学哲学的概念与方法深入地

研究现象所具有的意义,精辟地论述了一门有关主观意义的科学一一社会学在方法论上是如何可能的,从而成为现

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代表。
舒茨所开创的现象学社会研究取向不仅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而且也以其理论研究的深刻性和研

究时间的独特性对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般说来,舒茨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等概念引入社会学 ,

并把它与韦伯的理解的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应回到生活世界的基本事实上。但在舒茨的著述中,我们还可以清

晰地看到伯格森(H.Ber8son)的生命哲学.舍勒(M.scheler)知识的影子,而且在他赴美后继续吸收了美国本土许多

著名社会学家的理论成果,同时还重视对诸如海德格尔(M.Hcuegg 汀),萨特(T.P.sanre)这些存在主义大师的理

论研究。因此,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观点绝非只是来自韦伯和胡塞尔。
舒茨在理论上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按照自然科学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学在整体上不致成为一桩错误的事

业,以及怎样选择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途径使之更富成效。现象学社会学力求选择一种使自己植根于社会现象独特

性的根基,强调这一独特性要使用有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论使它关注社会现象的意义特征,但不流于无

法检验的直觉,从而使人类对主体性的研究成为科学的、普遍的、有效的研究。
为了这个目标,舒茨采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来进一步说明韦伯没能说明的方法论问题,这种说明的可能性

存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他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社会个体的主观意识——在韦伯是由个体赋予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

在胡塞尔则是个体发挥意识构造作用的纯粹自我 12 是他们的基本意向都是追求科学有效的解释与结论,舒茨正是

从这两点出发去构建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

1、 韦伯

舒茨的整个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韦伯有关社会学的方法的论述基础上进行建构的。
他接受了韦伯为社会科学所设定的公理——价值中立;
还接受了韦伯的方法论个体主义立场和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理想类型才能把握的方法路径,
他不仅接受而且强调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只能是社会行动。然而,社会行动应该是这样一种行为,根据行动

者或行动者们所认为的行动的意向,它关联到别人的举止,并在行动的过程中以此为取向。
但是,舒茨发现,在韦伯对这个概念的注释中、却未能清楚深入地阐明其中的几个关镀部分,如:主观主义、理
104
解的特征和行动等。这些概念直接关系到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舒茨首先批判了韦伯对主观意义的论述。他认为,“只有在我们牢固地把握了意义概念以后,才能一步一步地分

析社会世界的意义结构。通过遵循这样的步骤,我们就能把理解社会学固定在……更深刻的要点上。”q’
具体地说,舒茨认为韦伯对意义的论述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首先行动对于行动者而言是有意义的,这里只涉及个体本身;
第二个体进人社会关系即预设他人存在,意义有了进一步的变化;
第三,意识到他人存在与意识到他人正在如此这般地行为属于截然不同的意义域;
第四,社会行为必须取向他人行为,建立在对后者行为理解之上;
最后,社会学的任务是对这个过程如此理解和察释。
舒获指出,韦伯的这种论述并没有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说行动考把一种意义置于其行动之上是什么意

思?2.另一个自我是以什么形式被当作有意义的东西给予自我的?3.自我以什么方式理解他人的主观意义?

2、 胡塞尔

胡赛尔的现象学:欧洲的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丧失了人的价值、主体性。因为欧洲的科学往往对我们人生活其中

的世界不加以批判,而是作为一种“客观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人必然会成为一个么有主体性,丧失能动性的

“异化”的人。胡赛尔认为,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体现主体性的文化世界。

3、 霍曼斯

第2节 舒茨的理论

1、 意义的起源

舒茨从伯格森的生命哲学“绵延观”和胡塞尔现象学对“内在时间意识”的研究出发回答了意义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社会行动只能具有一种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本人的主观意义;当社会行动者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中,进行

某种特定的行动时,他认为后者对他具有意义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当他停下来对该行动进行反思时,他才能明确意

识到由他赋予该行动的意义。
就主体而言,任何行动都是在其内在时间意识中,在内在绵延中发生,当一种行动从中被主体“挑选”出来加以

注意和反思时,它对主体的意义就放构造出来了。因此,“意义指的朝向它自己绵延的‘共通自我,”。
在舒茨看来,朗塞尔有关现象学反思和意向性理论与伯格森的绵延观相结合是在哲学上对意义产生的最好说明。
他写到:“意义不是出现在我们意识流之内的某些经验内在地具有的性质而是从眼前当下,以反省的态度看去,

是对过去经验作解释所得的结果。只要我是在我的行为中生活,朝向我的行为的对象,那些行为是不会有任何意义

的。当我在回顾中把他们把握为对过去所作事情的清楚的经验,他们才变得有意义。”

2、 生活世界

1、 什么是生活世界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是众多学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舒茨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引入社会

学,并把这两个概念视为沟通现象学和社会学的中介 ;其次,舒茨发挥了韦伯的“理解”概念,把重新建构人们在日
105
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身世界的方式归为现象学社会学的任务,因此,他的观点又可以看作是韦伯传统的阐发,是

“理解社会学”。再次,舒茨还考察了行动者个体的主观认识过程,进而回答了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如何成为可能

的这一问题,因此,它又是用自然观点来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的社会学”。因此,他的理论显得繁芜庞杂。另外,由于

他的思想的哲学思辨性和逻辑连贯性都比较强,往往会出现谈到一点就必须介绍其他方面的理论。因此,在这样一

个基础上去提炼关于他的社会情景中个人和个人行动是比较困难的。
在舒茨看来,人生活的社会情景就是胡塞尔所提出的“生活世界”,它是先于任何一种客观的科学反思的世界,

不被反思也不被分析;它只能被理解为现象(即意识)给予的具体性世界,是一个直接具有正式生命活动的“活的”世界 。

具有“预先给定性”。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世界是被人们用类型化方式组织起来的意义整体。而这样一个生活世界是可

以被人认识的。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
在他看来,在这种情景下的个人是一个有意识,可以反思,具有内省能力并且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客观实体。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去应付这个社会世界,他所获取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师长传授,被

他当作确信不疑的东西来使用。舒茨把这种规则,方法,观念和信念的总和称之为“现有的知识储备”。它给人们的行

动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构成了社会成员所面临的所首要现实,成为塑造和指导所有社会现实的绝对的现实意识。

对于特定的个体来说,其知识储备具有个人传记性的特征,因为每个人都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是自己驰誉日常生活

之中的,舒茨把这种特征概括为“生平情境”。生平情境
“ ”是个人日后解释所有新事物与行动的前提条件。舒茨把生平

情境所包含的某些未来实践活动的可能性称为“现有的意图”,它决定了个体在深入这种类型化的世界时开放视界的

程度。在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根据其生平情境的相关成分转化为“我的”世界。
那么人们是怎样靠着“现有的知识储备”与“生平情境”来在生活世界与别人互动的呢,以及我们的行为又是怎样

产生的呢?舒茨认为,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主体间性”的现象。这是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它意指生

活世界中,除了“我的”世界存在外,还有其他的世界存在。我所经验的这个世界不是作为我私人的综合而成,而是

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其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加以经验的。它赋予生活两种作用:(1)自我与

他人的“立场可相互交换性”;(2)“相关系统的一致性”。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个世界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

性的文化世界,我与他人共同分享它。
经过主体间性的作用后,人们便可以交流,互动。
2、 主体间性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特征就是他称为的“互为主体性”——就是说,在日常的世界中,一个行动者有意识地想

象另外一个人在想些什么,而同时,另外一个行动者 的意识里面也进行着同样的想象。这种同时,且相互的历程让

日常生活变得可能。和符号互动论者不同的是,他不关心人们之间的肢体互动,也不关心个人的心灵活动,而是关

心的是,人们有意识地和别人产生关联,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以互动主体的方式产生关联。
比如说讲课,我在想学生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们是否理解我讲的东西,是否觉得有趣,是否想继续听下去。而

学生也一样在思考,老师在说什么?有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会不会是考试的内容?等等。
从客观上来看,我在讲课,学生在作笔记。单实际上,他关注的不是这些客观的行动,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产

生的互为主体性的关联。
因此,生活世界——就是日常生活的世界,互为主体性的世界。是我们一般所说,日常生活的世界,世俗的世

界和我们每日作息所在的世界。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世界,我们把这样的世界看成是理所当然。但是,当问题情境产生

106
的时候,自然态度就瓦解了,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处理它。比如说,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就对在校园里遇到的同学打招

呼,“你好”,但是,如果,问题情境发生的时候,比如说,其中一个人这个时候停下来说,你怎么剪了这么难看一

个头,象锅盖,那么,另外一个人,就要开始控诉理发师的水平如何臭,自己如何倒霉。也就是说开始有意识地互

动。

生活世界是他提出的几种世界中的一种。幻想、梦境和科学 也是另一些世界。这是与生活世界不同的。生活世界的

特征可以归纳为 6 种,但是,在其他世界中,至少缺一项。(资料)
3、 行动
在舒茨看来,他通过对“生活世界”及“主体间性”的论述,已经在理论上澄清了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关键性概念

“意义”;但是意义在韦伯那里虽然最基本、最抽象,但它毕竟是通过行动在生活世界中具体表现出来。
舒茨写道:“在社会世界里面,行动才是中心的问题。”。舒茨还指出,人们在常识世界中一般所谈论的“行动”

和“行为”,总是说前者是“有意识的”或者“自愿的”,而后者酌特征则是“反应”,并以此把二者区分开,但是这种区

分是肤浅的。
从现象学角度来讲,行为是“通过自发的行动”赋予意义的意识经验,而在行为的发生或者进行过程中,这种

自发话动不过是发挥(定义)构造作用的客观性得以给定的意向性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行动不过是行为的一个子集

而已。
因此,舒茨所要重点区分的不是作为意识经验的“行动”与“行为”,而是作为行动者之意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

“行动”与“活动”。
舒茨指出,行动指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行动者根据一个预先设计的方案所进行的,取向未来某一目标的

人类行为。它来源于个体的意识经验,最突出的特征是其计划性与目的性。它不同于个体单纯的幻想过程,因为前者

包含了一种把行动作为有意图的东西确立起来的自愿抉择。我们可以把意图的幻想过程称作“实行”,但却不能称为

—‘种行动。行动既可以是隐蔽的(A 口科学家苦思其想科学问题),也可以是公开的,即实施于外部世界。它既可以是

个体行动者努力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也可以是放弃某个目标的行为。因此,公开的行动只不过是整个行动综合体

的一个部分,“隐蔽的”行动则包含了多种否定性的决定方式,行动者通过这些决定形式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制止某

种公开行为。但是,无论是公开还是隐蔽,肯定还是否定,行动的决定性特色都是它的有意图性及设计特色。行动的

源泉存在于行动者酌意识之中。
相对于上面的“行动”而言,舒茨对“活动”的论述比较简单:“它指的是这个不断发展的(行动)过程的结果。也就

是说,指的是已经完成的行动。”?:
实际上,舒茨是在两个层次上运用这一概念的:
首先是个体行动者在主观层次通过想象把行动的结果完成化,或是从以往的活动中寻求相似点,经过比较与

均衡,活动就成为当下行为设计过程的出发点;
其次、舒茨确实也把“活动”指称为个体在生活世界中采取特定的行动所造成的、作为事态的结果,但这种用法

在其理论中不占重要位置。
3.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
舒获在进入动机的讨论之前首先考察 T 韦伯的动机概念;“动机就是意向上的相互关系,在行动者本人或观察

者看来,这种意向上的相互关系似乎是一种举止上的意向上的‘原因’。

107
舒茨指出:韦伯在其论述中是在用这个术语来概括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一是行动者主观认为的
其行为基础的意义脉络。二是观察者主观认为的其行为基础的意义脉络;由于这两者不具有可比性,所以认为韦伯

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另外,在具体论述过程中,认为韦伯有时把‘动机’用做目的,即行动指向未来的事件;有时又用做行动的原因 ,

即行动与行动者过去经验的关系,这些都是含糊不清的说法。
舒获把动机区分为“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那些包含了人们所要得出的结果、
“ 所要追求的目标的动机称为“目

的动机’;把那些可以由人们根据行动者的背景、环境或者心理倾向作出解释的动机被称为‘原因动机’。
这两种动机类型的时间结构有所不同:目的动机是受将来时态支配的,原因动机是由过去时态决定的。在我现

在设计我的行动的时候,我可以意识到我的目的动机,的确,激发我行动的正是这些动机。但是,那些可以解释我

的设计过程的某些方面及其因果关系条件的原因动机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它处于我的意识的边缘地带。
这些时间上的区别导致了——个较大的区别:目的动机构成了一个主观范畴,原因动机则构成了一个客观范畴 。

目的动机只有主观行动者才能理解,而原因动机则可以借反思性活动来把握,它不仅对主体来讲可以理解,对观察

者来讲理解也是可能的。
4.理解
由于舒茨把韦伯关于意义的主观解释的假设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所以,他最关心的是把社会行动理解成为

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也就是说,理解成为他看来他的行动所具有的意义。
但与把韦伯的假设作为一种规范的方法论手段相反,舒茨把对意义的主观解释看做是生活世界中最重要的一

种类型化,认为它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他们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所实际运用的方式。
“理解”并不是思考事物的程序这个意义上的方法,如归纳法与演绎法那样,它有可能在观察者运用具体的观

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之前就已把握了纯粹的或绝对的事实,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之可能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理解是

人们借以反映彼此意图的方式,如舒茨所言:“它首先是关于人际事物的常识性知识的经验形式。”这意味着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从一开始就把他们的世界解释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除了把他人存在的身体理解成为心理一生理统

一体之外,还要把它的各种行动作为一个具有意图的创造行为来对待。各种主观动机与意图就像我们自己的动机与

意图那样,是他人行为不可分割酌组成部分。当个体在生活世界中遇到一个正在活动的人的时候,他知道必须特之

作为一个人来理解。所以,不仅主体认为这种认识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也同样认为如此,这恰恰是使主体间性成

为可能的类型化。
其次,“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观所祟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

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

要求人们审慎地鉴别以下事实:人不仅是科学家观察领域中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他们自己行动领域的预先解释者

人的公开外显行为只是他全部行为中一个片断;试图理解社会实在的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通过领会一种行动对

于他,对于生活世界中的时空坐标所具有的意义,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性。
5、类型化和配方
虽然我们主动建构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我们无法处处如我们所原。我们往往生活在我们先人创造的世界中。

类型化——用来对别人分类的几种有限类型,至少我们一开始会这样分,或暂时会这样分。比如说约会。第一次

见面,就会根据自己内心的类型化将他归类到某个类型:太可爱了,太幽默了,真是烂人。第二次接触多了,发现

108
不是开始那样,原来他还有优点,这是对第一次归类的修正。然后,就逐渐不需要归类,完全了解这个人。

配方——指的不是人,而是社会情境和行动的历程。比如说,一个人问“最近怎么样?”,对方回答“还不错”,

这种响应就是行动者面对情境而开出的配方。

在特定的情境,或者说特定的历史文化背静下,有着特定的类型化和特定的配方。比如说,中国人打招呼以前

都喜欢用“吃了吗?”那么,西方人,就不能够理解,不知道如何拿出自己的配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出现,人们会拥有更多的配方,比如,以前很尴尬的事情,在厕所门口问“吃了

吗?”。

6、社会世界的范畴

两个主要的范畴: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和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
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我们知道别人的存在,并以面对面的方式经验了他们的存在,即我们进行我们关系

(we-relation)。在这样的范畴中,我们经验了与他人互为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行动者仍然以来类型化及配方。直

接经验的社会事实,在他眼里很难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世界里面,要经常修正类型。
而间接经验的社会事实则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个范畴里面,人们纯粹以类型,而非以直接经验到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他们在进行的是他们关系(they-relation)。人们只与类型产生关联,而不需要修

正类型和配方。同时,这些类型是相对固定的,社会学家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找出人们处理社会世界的一些概括性

的过程。比如说,问卷调查,老、中、青,按年龄划分。直接经验的事实,则是从面貌上看。
他强调将直接经验的世界和间接经验的世界完全分开是不科学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比

如,我们知道邮递员是送信的人,我们把他看成是一种类型。没有与他互动的直接经验。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收到自

己的信笺,和某一个邮递员发生直接互动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不仅仅送信,而且,还有很多与邮件相关事情要

做。这个时候,我们就无法仅仅只依赖与原先的归类了。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也许无法以科学方法 研究直接经验的世界,但是,直接经验的世界中,类型被创造出来

并修正。如果我们与邮递员只是间接接触,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修正我们对他的归类了。但是,一旦我们与他有了直

接的接触的经验,那么,我们就有了修正所需的第一手以及面对面的知识了。
7、科学的程序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舒茨所质疑的问题上:一门有关主观意义的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7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社

会科学家必须建立一科学的态度,即科学的建构必须衍生于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态度之上。

舒茨指出,科学好现的世界作为一种“有限意义城”,虽然科学家在其中的思考活动也具有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 ,

但该世界与生活世界有所不同:

第一,具有常识的行动者是实用地取向于生活世界。而科学家则相反,他们是无私的、公平的、孤独的观察者。科

学家只是由于目前面临的问题而制定研究方案,只具有由特定的科学知识的主体和科研程序构成的知识储备,只研

究处于客观时间中的对象,而且,存在于他的主观意识中的研究方案和结果那是可以更改和取消的;

第二,行动者的生平情境和现有知识储备乃是来源于生活世界,相反地科学家有关研究方面的知识则是科学地

衍生出来。
109
第三,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把他原来的“原始焦虑”、“生平情境”、各种“关联系统”等等都悬置起来‘生活世

界中的类型化则不同,它们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

社会学家能够做到以上三点,那么科学程序的第一步就达到了。可见,舒茨在这里是把韦伯的“价值中立”的观

点具体化为科学世界的特征了。舒茨为科学程序所设定的第二步是科学地建构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其中包括二级构

想和创造保儒两个部分*

舒茨指出,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所组成,包括社会科学家在内的社会行动者都在以相互联系而又

各具特色的类型方式界定其倩境。但是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们所理解的类型和社会科学家所理解的类型根本不同,

人们从自然态度角度出发所建构的行动类型为社会科学家提供了原始材料和起点。因此,对社会科学家来说,关键

在于发展出一种方法,以便能以客观的方式研究论述这些原始材料。舒茨认为,采取上述科学态度的社会科学家可

以以在生活世界中观察和理解社会互动模式的人所使用的方式,观察和理解社会行动者的社会互动模式及其结果,

并且在此基础上构想与其观察的行动相对应的类型行动过程模式、这可称做关于社会行动者社会互动过程及其类型

的“第二级建构”(它是相对于处在主体间际的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的第一级建构而言的)。这样“社会科学家就可以格第

一级建构作为一种思想客体对待,并由此进入到人们的主观世界,这样社会科学的所有问题与范畴都

置于生活世界之中了。”‘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科学家还建构了与这些行动类型相对应的人格模型,这种替代实际行动音的模型被舒茨称

做“保儒”。关于这种保儒,舒茨指出,它纯粹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的——它既无出生、成长、死亡,也没有喜怒哀乐;

既没有生平和历史,也没有主观意识及由其界定的情境,当然更谈不上它自己的目的动机、原因动机、视角的互易性

等方面了。所以它的意识、兴控、动机、现有的知识储备、关联系统等等都是由作为其创造者的科学家预先确定且赋予

它的。这样,社会科学家就通过决定这种抹儒的活动舞台、所扮演的角色、其行动何时开始与何时结束、以及具有什么

结果,来对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及其意义作出既具有意义适当性,又具有因果适当性的科学合理的解释。这样,舒茨

就把重新建构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解释他们自己世界的方式规定为现象学社会学家的任务。

第3节 实在的社会建构
致力于个体的思想与行动的研究,无疑是伯格(P.Be,8er)和勒克曼(T.LMckman)写作《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的

理由。该书的宗旨,乃是将现象学社会学的关注对象,扩展到社会结构与制度之上。所以,我们将讨论他们完成的学

说,另外,也将探讨他们实现其雄心目标的程度。
伯格和勒克曼的这本书,无疑是当代社会学界受到广泛阅读、最具影响的书籍之一。其主要吸引力之一,就是将舒

庆那不可思议的、神秘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引入主流让会学的名词之中。伯格和勒克曼也试图超越舒茨的学说,而

使用了米德的社会学来支持它,并且以马克思和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和文化的学说,来补充舒茨的思想体系。另外.

他们也试图将韦伯关于:社会的学说,与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作为外在的实体的思想加以整合。在整合这些风格迥

异的思想家的过程中,伯格和勒克曼明确地表示,他们希望对于社会的双元性格一—客观事实与主观意义,将以整

合的方式加以处理。下面这个引述更明显,它似乎已勾勒出必须整合大规模和小规模现象历关切的题材,从而提供

实体社会的
研究途径的本质:社会是人类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的实在;人是社会的产物。换言之,人就是其所创造的社会的产
110
物。

一、日常生活

伯格与勒克曼对个人层次的分析,始于日常生活的实在界,即常识世界。对这一层次,伯格和勒克曼几乎完全

依仗舒茨的学说。伯格和勒克曼特别关注人们的现象学倾向,视主观过程为客观的实在界。在他们的观点里,人们倾

向于理解日常生活为。—秩序井然的实在界;也就是说,社会实在界.对于行动者而言似乎是独立于行动者对其理

解以外,它显得早已客观化.且似乎是强加在行动者之上。此一客观倾向巾最重要的事物,就是语言。语言持续地向

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客观化,且安置了秩序,在此秩序之下使语言所指成为有意义,也使日常生活对人们具有意义。
这个过程的结果使我们认为日常生活的实在界理所当然,即使我们能够质疑它,但是为了能安适地在其中生

活,我们会刻意压抑此一种能力。伯格和勒克曼所探讨的内容,大部分实在表达一个观点:
社会世界乃是意识过程的文化产物。
伯格和勒克曼关于面对面互动的讨论,延续着舒茨对我们关系的陈述。他们强调,这种关系涵养了在直接得以

交换的关系中较之他们关系存有更少的类型化特征。换言之,在我们关系中.人们以枝个人化的方式而被此相连,

并非以文化所界定的秘诀而关联他人。由于我们关系不为类型化所支配,正因此行动者之间拥有较大的交涉空间。一

旦我们从直接的面对面关系转移至较不亲密,或甚至是陌生人的关系时,社会就存在较高的类型化,和较少的人际

间的交涉。也就是说,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在他们关系中逐渐成为较非人格性和刻板印象。
对伯格和勒克曼而言,对类型化的重要性,可以从具体社会结构的定义而得以证实;他们将社会结构定义为:

类型化和由其所建立的互动之重要模式的综合整体。如许多现象学家一样,对伯格和勒克曼来说,语言是非常重要

的,伯格和勒灾翌认为语言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意指性”——一种客观化的次类型;语言,是口语的象征体系,是社

会中员重要的象征体系。究其缘故.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从现在和此在中分离,从面对面互动中分离,而且它可

以沟通那些不是主观性的直接表达之意义。语言也可允许我们处理一些从未经验的事物,甚至是我们自己绝不可能

经验的事物。它也可以让我们累积意义和知识,因而得以传给后代。就此而言,在伯格和勒克曼的学说体系中,语言

正是最重要的社会结构。在此,伯格和勒克曼自觉地采取迪尔凯姆的立场,主张语言是外在和强制的社会事实。

二、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

纵然,伯格和勒克曼曾保持上述关于语言的观点,但事实上,他们对于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之看法,却是相当脆

弱的。例如.他们将社会结构界定为不过是重要发生的行动模式。即使在“社会作为客观的实体”一章中,他们的兴逐

仍是这个世界——如同现状一样——被主体产生的过程,以及其客观德行“意义感觉”如何校创造。所以,他们一再

镇重地提醒读者,这个意义感觉,以及真正地存在的任何客观实在界,都是由人们创造产生的。

三、制度化

在社会实在被建构的过程之中,人们必须外化,换言之,他们必须使这类事物产生所必要的东西,和与他人互

动所需要的东西。在此外化的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在重复的情境中发展出习惯性的行动与互动模式。如果缺少了习惯,

生活则将是不可能——在每一新情境中决定正确的行动,将非常困难。习惯性的行动,预铺了制度化发展的阶段。当

人们发展出在既定情境中可能使用的类型化之时,这一现象即发生。
所以,伯格和勒克曼把制度界定为:一种类型化互换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乃是一种相当微观的制度概念 ,
111
而且,非常不同于大多数社会学的制度概念。虽然对伯格和勒克曼来说,制度并非大规模层次的现象,它们仍然是

外在的和强制的。他们认为,制度经由设定事先确定的行为模式而控制人们。
在历史潮流允许之下,这些制度得以获得其客观性。不过,当伯格和勒克曼审视这些制度时,他们倾向于持其视

为主观性的,这意指目前已产生的制度被经验为存在和超越个体,而个人只是碰巧在此时校纳入其中。换言之,制

度并未被“经验”为具有其自身的实体,或是一个存
在个人之外的强制事实。由于强调制度的被“经验”,而非其外在的实体,伯格和勒克曼明显地表现出其主观化倾向 ,

即使当他们认为正在处理外在实体时亦然。儿童将制度的世界当作一个客观的实体 6 也就是说,在他出生之前.它

即存在那儿,而且在他死后依然存在那儿。当个体成熟长大后,他们理解自己的生命史不过是社会的客观史里的一

个插曲罢了。
社会的各种制度,倾向于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但是在伯格和勒克曼的观点里,这并非因其客观的性质所造成,反

而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如此认知它的方式所造成。因此,社会学应该专注于人们如何重建其关于社会实在界的知识—

一不仅应审视世界的历史产生过程,而且也应探讨在日常基础上如何持续创造该世界。

四、角色

伯格和勒克曼的角色定义,代表他们对客观实在界的感觉意象。角色对伯格和勒克曼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是

构成小规模与大规模层次世界之间的中介或联系。不过,在伯格和勒克曼的著作中,它只是作为文化与意识之间的

中介:角色的分析对知识社会学极其重要。因为它是作为在社会中客观化的意义世界、是这个世界在“主观上”事实于

个体的方式之间的中介。

五、合法性

从伯格和勒克曼对客观结构的忽视倾向来看,我们也可以了解他们对于合法化———对制度性体系的解释一—的

处置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再一次发现,伯格和勒克曼并非在处理课题结构本身,而是专注于人们用以支持其

存在的知识,合法性是指经过对其课题的意义赋予认知上的效度,而解释制度的秩序,即经由对其实践的强制作用

赋予规范性的尊严,合法化才能为制度的秩序提供辩护。由此可见,他们在此所关注的焦点,并非是被合法化的结

构,而是制度被合法化的途径 d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伯格和勒克曼已在努力将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加以扩展延伸。他们已经提出

了处理社会结构的议题,只是他们并无令人满意的成就。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现象学社会学不能够格社会结构整合

进其研究途径之中。我们只能说,这是圾因难艰巨的工作。总之,现象学社会学或许能处理大规模的社会结构问题,

但是这有待证明‘

小结

现象学社会学在舒茨去世后的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才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界倔起并引起广泛关注。舒茨本人的理

论观点与方法论对当代西方社会哲学和社会学理论研究直接提供了启发与借鉴。他在一般社会学理论上把肇始于韦

伯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对主观意义及其理解的研究推进到了主体构造意义的顶点.代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路

向。作为舒茨理论的后继者,伯格和勒克曼从不同的方向丰富着现象学社会学的阵地。并对现象学社会学的许多领域

尤其是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给以清楚的界定与细化,从而建立起现象学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学界的无法替代的地位。
112
第十一讲 民俗方法学
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M Gar 恤 keUl917 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的犹太人社区。曾是 A.舒茨在纽约社会研

究新学院的学生。1946 年考入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师从帕森斯攻读博士学位,1952 年获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俄亥

俄州立大学任教,1954 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陪审团研究,1955 年进入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66 年任教授,

1966—1975 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88 年退休。


加芬克尔一生著述很多,但结集出版的并不多。主要代表作有《作为稳定的协调性行动之条件的“信任”概念与实

验》(1963)、
《俗民方法学研究》(1967)、
《实践行动的形式结构》(与萨克斯合著)(1970)、
《实验室工作中的时间秩序》(与莱

《俗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编著)(1986)等。俗民方法学;”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形成于美国
维斯顿、兰希合营)(1983)、

西部海岸的社会学理论流派,由哈罗镕·加芬克尔创立。加芬克尔的俗民方法学研究可追溯至其师从帕森斯的学生时

代 ; 但 根 据 加 芬 克 尔 本 人 的 回 忆 , “ 俗 民 方 法 学 ” 一 词 的 提 出 是 在 1954 年 , 其 时 他 正 与 其 同 事 门 德 罗 维 奇

(saulMend010w 巾)一起进行陪审团决策问题研究。俗民方法学一词的提出,标志着筋民方法学的诞生。
俗民方法学,简单地说是研究成员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加芬克尔指出,“我用俗民方法学一词来诣涉对

作为日常生活之各种有组织的、人为的、实践的、权宜的和不断发展的完成的索引性表达和其他实践行动所具有的理

性同性的研究。”‘加芬克尔解释说,俗民方法学把日常生活当作使这些活动成为理性的和对一切实践目标而言都成

立的社会成员的方法加以分析,亦即当作平凡的日常活动的组织而加以阐释的方法加以分析。西克里尔(c%ourel)也

指出过,俗民方法学指对日常社会实践与科学活动中的解释程序与表面规则的研究。
和其他社会学流派一样,俗民方法学内部充满了不一致。关于俗民方法学一语的界定我们也很难一言以蔽之 d 它

们之所以依然是俗民方法学一词涵盖下的,是因为它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俗民方法学的基本点:①俗民方法学研究日

常活动;②关注成员的方法即成员理解与说明囚常生活实践的种种程序;⑦俗民方法学注重过程,将日常实践活动

作为成员不断发展的权宜完成。

第1节 民俗方法学的理论渊源

一、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现象学方法深刻地影响了俗民方法学及其方法论研究。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方面;
首先,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俗民方法学共同研究的基本现象.也就是对社会世界事实性

的认识工作。胡塞尔指出,科学家与普通人一开始便假定社会世界的事实性,正是这种“素朴态度”形成现象学的主

要议题。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目标即研究这些假定如何由普通人和科学家创造并维持的,而这也正是俗民方法学

的目标所在。追随胡塞尔,俗民方法学试图描述这些假定得以创造与维持的方法。
113
其次;朗塞尔“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生活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俗民方法学对日常生活世

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与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胡塞尔指出,“自然态度”与“科学态度”体现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世

界的不同认知方式。人们在“科学态度”之下建构起的“科学世界”虽然离开了直观经验的基础,并试图克服“生活世

界”的主观相对性,以把握客观性、建立客观科学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但科学意识仍然直接朝向已有的生活

世界中的客体,依然以生活世界的主观性为前提。因此,自伽利赂以来的科学客观主义试图从“生活世界”主观相对

性中摆脱出来的企图不可能成功,因为它恰恰忽略了人本身的立足点即日常生活世界。
再次,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主体间性”一方面意味着“自我”和“他人”这两个主体问的关系 P5 一

方面意味着我和我们的关系。在这里,主体问性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胡塞尔指出,正是这种

主体间性构造了与人类有关的世界的意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目标只是描述过程,即描述主体间性基础之上日常

生活世界意义构造的实践过程。从胡塞尔的这一
断言中,俗民方法学找到其“研究策略”——与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相反,俗民方法

学将社会事实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发展的成就,换言之,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
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胡塞尔“生活世界”及“主体问性”等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现象学意义上的,而非出于实践目

的,真正将之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胡塞尔的学生 A.舒获。
(二)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正是舒茨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应用于社会科学。某种意义上,他更为直接地为俗民方法学提供了研究的主题与理

论基础。舒茨断言,规范、价值、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学核念不仅对社会学家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具

有意义。社会世界中的成员一—社会学家或普通人—一运用各种理论与方式来形成其行为,并对他人的行为作出主

观解释。
舒获通过这一主观解释的假定重新设定了社会学的关注点,即社会学应首先关注这个世界对我们普通人意味

着什么,以及普通人是如何构建这种意义的。这也是俗民方法学所关注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如果说舒茨的观点从

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那么,俗民方法学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论证。

二、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一般认为,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并非全部的俗民方法学的理论来源。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早期重要的俗民方法学

家如加芬克尔,西克里尔等对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并不陌生,而且,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与俗民方法学的重要分支“谈

话分析”之间的关联更为明显。下面将以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和维持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例说明俗民方法学与语言学、

语言哲学的关联 d
首先说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是创生性的,不受外在刺激与内在驱动的控制.语言的这种自

由源于语言产生的基本机制,或者说其“深层结构”中。乔姆斯基对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分被西克里尔用于社会

学规范模式研究。西克里尔认为,规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表层规则的描述,但没有解释在具体情况中是如何决定其

意义与应用的。因此.这些“表层规则”跟“游戏中的规则”一样,其意义具有多种解释,并且根据场合而变化,于是 ,

人们必须不断地建构规则与句子的意义。正如深层结构形成了产生表面句子的能力一样.西克里尔指出,解释程序

也构成了句子与规则的意义设定与适用性的基本能力。他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模式本质上是由规则支配的.它

使说话者成为“判断的傀儡”。他进而指出,社会学家跟语言学家一样,将规范(规则)视为赋予行为意义的规范(规则),

114
并且无一例外地忽视了特定情境对规范(规则)与行为意义的作用,这是俗民方法学极力批判的。
其次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指出:意义的说明在于用法,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

中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比如,一个人把世界象棋中的“王”拿给别人看,并说这是“王”,这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知道

“王”的走法、在棋盘上的位置与走动范围以及可能校对方将军等,王
“ ”才有意义。维持根斯坦指出,活动是理解语言

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倩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这一思想宜接影响了俗民方法学对行动意

义的分析,尤其谈话分析。此
外,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中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纳意义就没有依循,因而失去意义。但在语言游

戏中,规则不是决定性的,比如在棋类游戏中,规则无法决定下一步我们会走哪步棋。跟维特根斯坦一样,加芬克

尔认为规则并非决定性的,它只具有认知意义也就是位行
动成为可说明的。
此外,维持根斯坦之后的日常语言学也对俗民方法学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日常语言学对语言与行为关系的探讨 。

比如,这些语言分析指出,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历史行为的模式,因而永远存在蓄对人类行为再理解的需要;

行为的意义正如文本的意义一样是开放的,它期待着重新被确定等等。

第2节 民俗方法学早期的基本思想

一、 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1、对功能主义日益脱离社会进行了经验的批判。认为功能主义忽视了对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生活环境”——

日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并用空洞的概念如结构、功能、角色等去说明社会现象,进而将其所表达的属性当作社会

现实的本质。
2、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但是,其实社会事实并非全然都是客观的物,而

是一种反身性的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

3、加芬格尔批判了传统社会学将行动者视为“判断的傀儡”这一“人类模型”。也就是批判了帕森斯关于社会结构

的外在性、先在性、强制性思想。在帕森斯看来,人的任务就是通过行动将社会规范内在化,行动者就成为一个“判断

傀儡”;加芬格尔认为,人不仅仅只是“判断傀儡”,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傀儡”、“心理傀儡”

4、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加芬格尔认为这

不仅造成了对人类行为的自身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为自身。在他看来,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备科学理性

特征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毫无意义的。

二、对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研究

常人方法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属性即可说明性、索引性和反身性

(反思性)。

1、实践活动的可说明性。即实践或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可以被看到、被谈论,

并因此为成员所理解,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

115
2、实践行动的索引性表达。就是用特殊和具体表现形式来指称特定的人、地点、实体与事件等等对象,换言之,

这种表达就其意义而言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就是由情境所限定的。因为行动者每一次行动都是“无限的”“行动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人类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受背景的限制。

3、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和“反身性”。可说明性是指可观察、可报道以及被理解的;“反身性”是指行动者在解释某

个场景时,自身也在创造新的场景,试图维持现状。

三、方法论与方法

如前所述,俗民方法学理论的建构涉及对传统社会学的激进批判,
这意味着俗民方法学必然有着独特的方法论逻辑,并且,在许多方面,
其方法也是建立在与传统社会学迥异的基础之上的。
(一)方法论
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首先,俗民方法学研究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研究蕴藏于所有实际行动与环境之中的“一
致性赞同”的东西,俗民方法学的目标在于揭示与说明这些“一致性赞同”的东西,这一目标迫使人们将那些过程看

做“人类学意义上的陌生(的东西)”,并将常识推理当作说明的一种资源。
其次,俗民方法学从自身关系出发来研究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也即方法沧的反身性假设,一种
整体观念。
再次,现象学方法论的还原,即“回到现象自身”为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提供了基础。从以上三方面,可以衍生

出三个重要的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准则:
第一,方法论的反思性要求。包括两方面;其一,对社会学研究本身的反思,涉及对社会学作为一种“工作”自身

的逻辑方法的考虑,其中包含着对传统社会学素朴性的批判,并彻底从中摆脱出来;其二,要求所有方法必须有助

于揭示实践活动的反身性属性,同时要求研究者必须采用非个人的方法论,即遵循“俗民方法学的无差异”原则。
第二,“方法论的适当性”原则。俗民方法学研究者拒斥传统社会学标准他的研究方式,也拒斥非反思性的社会学

推理“。相反,他们探索与发现那些对其研究对象而言独一无二的方法,这些方法具体包括什么则是俗民方法学者本

人的事情。正如加芬克尔所说:“我们的兴趣不在于预先发明,并且事实上也不指向严格的方法论研究,只有当我们

发现这些方法对我们的检视而言成为可达到的实践推理的特征时,我们才运用这些方法程序。咽俗民方法学发展了

大量的局部研究的方法,某种意义上,其强调俗民方法学的策略,而不必对其他研究也成为“可报道的”或“可观察

的”。因此,俗民方法学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实地研究、个案研究等人类学方法,也采用解释学或其他传统社会

学的方
法。
第三,描述性研究取向。这一取向基本继承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原则,并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疗救”方案

不谋而合。俗民方法学关注日常实践活动.并指出“社会成员用于产生和管理有组织的日常生活事件的各种环境的种

种活动与其用于使这些环境可说明的程序一致”。”因此,俗民方法学的目标在于社会学描述。俗民方法学的这一描述

取向要求研究者直接观察,并直接参与到那些环境中去,因为这一描述同时也预设了与成员实践环境相关联的意义

正如萨克斯指出的,社会学可以是一门自然观察的学科。”

116
俗民方法学的这些方法论及其准则是宽泛的,并不具体,缺乏系统性。俗民方法学似乎更愿意在实际研究中践行

这些准则,而不是提出清晰的概念框架、研究程序进而建构起系统的理论。某种意义上。俗民方法学的这些方法论猴

则只是无形中的蹬则,这些猴则依赖于俗民方法学研究者所具有的使方法与现象之间相符合的创造能力,也依赖于

俗民方法学研究者自身历具有的权能或资格。加芬克尔曾指出:“由于研究者是‘成员’,因此,他们可以确定并将研

究对象分类……咽此外,“俗民方法学的方法只是部分可叙述的,俗民方法学者必须依其自身权利才能从中获得更

多。””简言之,俗民方法学者并不能从俗民方法学研究的方法论中获得任何具体的指南或秘诀。
(二)方法
基于以上方法论及其准则,我们对俗民方法学方法的把握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俗民方法学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在俗民方法学众多经验研究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社

会学、人类学、解释学等各种相关学科的方法,并且俗民方法学不同程度地予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俗民方法学的研

究方法。如个案研究,加芬克尔在对转性者研究中
使用这一方法。其试图通过对一转性者(A8nes)的研究进而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如何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性别定位,

亦称之为现实建构的个案研究。这一个案研究与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案研究已大不相同,俗民方法学的理念暗含

其中。再如实地研究,这一起源于 20 世纪初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俗民方法学研究中应用于研究特定群体成员运

用常识知识为日常生活与活动提供秩序意义的方法、等等,诸如此类。俗民方法学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总是因地制

宜地使用各种与之有关的现有的研究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此外,俗民方法学还采用各种研究技术,如统计

技术、录音技术等,所有这些都使俗民方法学带有某种“实证”倾向。
其次,俗民方法学也创造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其中最著名的即“破坏性实验”。这一方法由加芬克尔创

立。加芬克尔广泛引用舒茨对日常生活构成预期的分析,尤其试图表明破坏视角互易性的基本假定的行动将导致某

种迷惑、愤怒及各种恢复情景的企图。其目的在于破坏正常生活秩序,借以观察社会现实如何得以建构的过程,也即

正常社会秩序如何得以维持的过程。在研究中,加芬克尔指出.这些研究依赖于三个条件:
首先,情境结构是构造的,以便被研究对象不将之当作一实验、游戏、骗局或玩笑;其次,对象没有充分的时

间按自己的意愿来重新构造现实情境 6 再次,对象没有获得帮助以形成新的界定。加芬克尔称这一程序为例示而非

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加芬克尔用四类例示说明了这一方法;(一)破坏关联的一致性。要求学生们(实验者)坚持其谈话

对象详尽阐明其平常所说的话的意义来收集资料,学生拒绝一些普通用语理所当然的意义.如“厌倦”,“你怎么了” ,

“我累了”等,他们坚持要求其谈话对象详细说明其意义。(二)破坏立场可交换性。学生们被要求在商店里坚持将一顾

客当作店员,要求顾客完成店员的责任,如结账、将购买的东西包好等。(三)破坏互动关系资格的知识作为普通交流

方案的构成预期。舒茨指出,成员互动过程中,依赖于一种互动关系资格,也即一种基于互动关系的社会一致性赞

同,这种关系资格被成员当作任何成员所应用的,并假定其他人也作为同样表达与解释方案来应用。要求学生扮演

家里的寄宿者,来破坏家庭中基本人际互动所要求的构成预期。(四)破坏“众所周知”是真实社会世界中行动的正确基

础的理解这一构成预期。如医科大学的预科生被要求收听研究者安排的由“医学校代表”对“入学申请者”所作的访谈

录音,并对之作出评价。从录音中学生们可以判断出,“申请考”言语粗俗,显然不具备医学校通常所需要的品质;

接着学生们被告知有关“申请者”的“正式信息”来否认其最初的印象;然后再要求学生听录音,重新评估这一申请者 。

这一研究表明,“学生们积极处理资料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努力使之与最初的印象达到协调一致。”‘在加芬克尔的

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破坏性实验”研究。通过这一研究加芬克尔揭示出社会成员运用各种方式恢复日常
117
生活秩序的巨大努力,同时也揭示出社会现实的脆弱性的一面。
此外,谈话分析也是俗民方法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虽然谈话分析原屑语言学范踌,但将谈话作为一实践活动来分

析却是俗民方法学的首创。尽管许多人并不认为这种分析方法体现于整个俗民方法学研究中。但随着谈话分析的不断

发展,其已发展成为俗民方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谈话分析作为一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第3节 民俗方法学的发展
俗民方法学自创立以来,尤其 1967 年《俗民方法学研究》一书出版以后,俗民方法学沿着发展出的不同的研究

路向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并不断扩展着俗民方法学的研究领域。一班而言,俗民方法学发展出三个基本的研究

路向:
(一)俗民方法学对制度化环境中实践活动的研究,始于加芬克尔及其同事如西克里尔等所进行的对于偶然、非

制度化环境中实践活动的研究。。随着俗民方法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俗民方法学研究逐渐转向广泛的制度化环境

的日常实践活动研究,如少年犯法庭、医药门诊部、警察部门、自杀预防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已转向社会组织的分

析。
(二)谈话分析,将谈话作为一实践活动,从俗民方法学角度予以分析。
(三)工作研究。这些研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少有连贯性,但俗民方法学的基本理论预设与方法论贯穿其中,因

此,这些研究只是表明俗民方法学不同的研究路向而己,本质上依然都是俗民方法学研究。

一、制度化环境的民俗方法学研究

制度化环境的俗民方法学研究基本上是加芬克尔及其同事所开创的早期俗民方法学对于家庭等非制度化环境中的

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研究的继续。制度化环境的俗民方法学研究关注于正式社会组织包括官僚机构决策活动的过程研

究。俗民方法学者认为,对医院、门诊部、警察部门、法庭及自杀预防中心等这些制度化机构或环境的传统社会学分析

往往集中于从其结构、规则及正式程序等方面来解释人们在其中的行动,这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这些结构,

规则及活动程序等制度化限定只是外在的一切力量,并不足以解释这些制度化环境中发生了什么及人们怎样在其中

进行行动。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或成员并不是由这些外在力量单纯决定的,而是相反,置身于其中的人们

运用这些外在力量完成其任务并创造着存在于其中的制度或社会结构。在这里,俗民方法学关注人们在制度化环境

中怎样实施其实践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活动怎样创造与建构这些制度或社会结构。换言之,俗民方法学关注的是个

体在社会组织或制度性结构中的常规生产。
围绕这一主题,俗民方法学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关注越轨行为领域或致力于人们处理

正式社会组织中官僚决策程序的方法研究。
俗民方法学研究表明;(一)无论是越轨行为还是官僚机构中的其他行为都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由法律程序与规则

或其他官僚程序与规则所决定的,相反.这些行为更多地服从于非正式的组织化过程。 (二)社会组织中正式官僚决

策或行动过程涉及大量情境,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情境限定的。(三)组织化过程与其说代表了一种科学化过程,不

如说体现了人们的常识解释过程。
在这里,俗民方法学强调社会组织活动中类型化与规范化过程,这些过程是各组织活动所特有的。这些研究反复

地表明组成日常组织工作的常规化活动与社会组织制度性安排之间所具有的反身联系。

118
二、谈话分析

作为俗民方法学的一个分文,谈话分析这一思想根源于加芬克尔的研究.尤其在其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与索引

性表达研究中。但在加芬克尔那里,谈话本身并没有依其应有的权利得到充分重视,没有将日常生活的语言分析作

为一研究主题引入社会学视域。一般认为,谈话分析开始于萨克斯(H.sacks)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洛杉肌自杀预防

中心的研究工作。萨克斯认为,谈话是一基本社会行动类型,而非仅仅是说明其他社会过程的资源,也即将谈话本

身作为一实践行动来对待。这样,谈话本身作为一种人们处理日常问题的基本方法也即作为一实践活动第一次成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谈话分析的理论目标及其特征
谈话分析基本上延续了俗民方法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策略,即集中于研究方法与程序——普通参与者形成其互动的

方法与程序。就谈话分析而言,即研究谈话者形成谈话活动的方法与程序。齐摩尔曼(ztm—merman)指出,谈话分析

的目标在于详尽理解谈话互动的基本结构。换言之,即通过对谈话本身结构与组织过程的分析揭示“互动得以产生与

理解的程序与预期。””
谈话分析的主要特征:
第1, 谈话分析是经验研究。谈话分析关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于互动与交往的活生生的语言对话。
第二,谈话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谈话分析关注话语之间的关系而非谈话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谈话作为一实践活动。它是成员不断发展的成就。
第四,谈话是自我组织环境的谈话。谈话分析关注何种具体行动过程组成了谈话环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何建构起来并维持着作为组织起来的环境的结构。谈话分析关注并强调这些环境的自我组织过程,并在这一过程

中理解谈话的意义。
第五,自然主义的方法论。谈话分析关注尽量保持与反映谈话过程本身。谈话分析者认为,对日常生活谈话检视

的最好的方法即录像、录音,这一方法使研究材料完全来自日常世界,而不是研究者强加给它的;研究者可以详细

地检验与再检验这些实际谈话。这一技术也使研究者可对谈话分析作更细致的研究。
(二)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分析到制度性谈话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以来,谈话分析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分析转向制度化领域中的谈话分析。制度性谈

话分析包括制度化场景中的谈话互动分析,如教室、法庭、新闻访谈、医生一一病人之间及其他制度化互动形式中的

谈话分析。由于制度性谈话分析直接纳入制度化场景,因此其分析不可避免地涉及成员的互动策略与制度性结构之

间的复杂关系,与日常生活中普通谈话不同。制度化互动包括某些对谈话互动的制度性限定。制度化互动中谈话分析

研究开始于萨克斯、谢格洛夫与吉弗逊对不同轮次系统的比较研究。他们通过大量经验研究详细分析了教室、法庭与

新闻采访等制度化情境中的轮次系统,并与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轮次系统相比较。人们发现,大量研究表明日常生活

中的谈话与制度性谈话的内在结构方面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研究表明,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制度化环境中

人们的谈话行为都受谈话轮次系统的制约,并且轮次形式影响了不同谈话者常规性互动的范围。因此,制度性谈话

分析与日常生活的谈话分析之间依然有着内在的连贯性。
总体而言.谈话分析自 70 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其研究从日常生活的谈话分析向制度性谈话分析的转变,

反映了其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并且这种扩展有利于建立谈话分析与大规模的制度性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摆脱谈

119
话分析带给人们的因子微观层面的印象。

三、工作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一大批俗民方法学研究者包括萨克斯、谢格涪夫、萨德诺等聚集在加芬克尔周

围,他们发展出一种“新俗民方法学”一—“俗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这些研究最初是为了把握自然组织化的普通话

动的广泛领域,最后主要关注于处理狭义的职业活动即工作,即通过对诸如自然科学、数学、爵土乐演奏、拳法、演讲、

炼金术等组织化现象的技术细节的检视研究其秩序的局部形成。
俗民方法学者发现,尽管以往不乏对职业或工作的社会学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描述诸如收入、种族、阶级

地位、角色关系等关于职业或工作的社会性特征,而很少提供关于职业自身基本活动的资料。用加芬克尔本人的话来

说,这些“工作研究”关注的是“关于”职业的特征而非职业“自身”的资料。在俗民方法学者看来,将科学、数学或艺术

等工作当作杜会学研究酌主题,并不表明这些研究必然追究科学家、数学家或艺术家的社会身份及其活动所具有的

社会意义,而是将这些活动本身当作从社会角度组织起来的现象,将科学研究、数学推理、艺术创造过程当作从社会

角度组织起来的实践活动来研究。
因此,俗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往往涉及工作尤其包括科学工作本身的复杂的技术性细节,这些细节是具有胜任资

格的研究音局部实践的成就,并通过研究者的实践活动及推理过程形成科学工作的内部结构的可观察性及其客观性

将暂时的组织与具有胜任资格的从业者的实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俗民方法学工作研究的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切人点。
俗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关注研究者的学科胜任资格,并围绕胜任资格及其实践活动俗民方法学进行了大量的

工作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目标即将这些研究者所具有的胜任资格描述为研究现有不同材料的可说明过程。这些工作

研究基本遵循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准则。一方面工作研究涉及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如民族志技术、谈话分析程

序等等许多分析方式及录音、录像等技术;另一方面又指出伤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研究策略

与方法。
工作研究作为俗民方法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体现了加芬克尔及其俗民方法学过去二十年来基本研究理

念与方法论的延伸。俗民方法学工作研究的革命性在于它开启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研究领域,在此之前普通工作(包括

科学工作)由什么组成的描述问题从未作为一个描述任务被提出过。此外,俗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重新确立科学活动

作为实践的一面,即强调科学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社会学研究一样都是实践活动。

第4节 影响其评价

一、来自主流社会学的批判

俗民方法学在批判主流社会学理论时的“彻底反思性”,使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被美国主流社会学所接受,并

遭受到来自主流社会学的凌厉攻击。这些来自主流社会学家的批评大都指责俗民方法学更多的是用艰涩的语言来表

现普通与平凡无奇的东西。当然,在这些批判的声音之中,也有的主流社会学家看到了俗民方法学的独到创见之处

毕竟俗民方法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观察生活世界的视角,对社会学理论的建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俗民方法学与主流社会学的这种互不信任相互攻击的态度曾一度使俗民方法学在社会学理论界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

*在这里,我们的分析主要关注于主流社会学对俗民方法学的通常批判.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俗民方法学与宏观一微观秩序
120
俗民方法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微观社会学。俗民方法学关注“局部”实践,表面看来似乎只关注微观方面,而拒斥

作为一连续统一体的知识结构。赣尔伯特(R.HUb 既 t)对这一问题予以详细分析。耪尔伯特指出,俗民方法学既非微

观社会学,又非宏观社会学,俗民方法学对“届部”的关技,与其说是对微观现象与现实的关注,毋宁说它关注的是

社会实践一一这种实践既包括作为微观与宏观结构产生方法的实践,也包括作为产生两者之间关联的方法的实践“。
在伤民方法学看来,既不存在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划分,也不存在宏观实践与微观实践之分,俗民方法学所关

注的是产生所谓宏观结构(或微观结构)的同一实践怎样以同样的方式产生了微观结构(或宏观结构)及其过程。无论是

产生所谓宏观结构的社会实践,还是产生所谓微观结构的社会实践,本质上都是成员或行动者不断发展的权宜成就

但俗民方法学并没有解决微观与宏观秩序问题。
(二)俗民方法学与能动一结构问题
在俗民方法学研究中并没有直接提出能动一结构问题。能动,一般而言指微观层次上的行动者,结构即宏观层次

的现象。能动一结构问题,简言之,即个体理性与社会结构性制约问题。在俗民方法学研究中,一直避免传统社会学

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分析,并试图通过对“局部”实践的强调来消解个体理性与社会结构制约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俗民

方法学者看来,社会结构的形成是具有个体理性的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俗民方法学批判主流社会学将

行动者当作受大规模社会结构约束的,在俗民方法学者看来,行动者是社会现实的创造者。俗民方法学者认为,传

统社会学忽视了个体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个体理性与创造性,社会现实是个体主观、能动地建构过程,而不是社会

行动者遵
循预先确定的规范亦步亦趋的产物。但对个体理性的强调,又使俗民方法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个体主义的困境。
(三)俗民方法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在美国社会学理论界,在对俗民方法学的介绍与研究中,不少社会学家将之归于现象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

这些社会学家看来,俗民方法学是现象学理论与哲学基础上的对社会世界的解释社会学,充其量是现象学社会学理

论的发展与实证化。
但我们必须指出,与许多社会学家的印象相反,俗民方法学并非现象学社会学。俗民方法学与现象学之间确实

没有持久的关联。首先,俗民方法学的概念与方法论术语越来越摆脱现象学色彩,如生活进界、自然态度、自我意识

等已很少在俗民方法学研究中出现,尤其是在后期俗民方法学研究中这个特点更为突出;其次,俗民方法学对舒茨

之后的现象学社会学很少关注,后者大多关注意愿、角色、情景、互动、常识构成与日常生活研究等等,而俗民方法学

则渐渐发展出其特有的对日常生活现实研究的独特视角与方法,如谈话分析,工作研究等;再次,或许更为重要的

俗民方法学与现象学社会学有着迥异的关注点,后者极度关注人类意识、人类动机等问题,而俗民方法学则更为关

注经验实证的、可观察的社会活动。
(四)俗民方法学与符号互动论
近年来,值得注意的一个发展趋势.即符号互动论企图将俗民方法学纳入其行列中。俗民方法学与持号互动论之

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俗民方法学与符号互动论就是一致的。
俗民方法学不仅批判帕森斯的“物化”结构观,而且也批判符号互动论的情境主义。在俗民方法学者看来,符号互

动论跟其他传统社会学一样是“素朴的”,缺乏反思。符号互动论者跟其他传统社会学家一样。由于末能认识到自身及

其互动与研究实践所依赖的是跟普通人一样的自然态度预设,因而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作出推确而客观解

释说明。在这一点上,俗民方法学对传统社会学基本理论预设与方法论基础的批判并未将符号互动论豁免在外。

121
二、俗民方法学的影响及其发展

如果说早期俗民方法学的影响仅限美国西部海岸的大学校园内而被主流社会学拒之门外的话,那么,近年来,

俗民方法学对主流社会学的影响日益广泛,已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首先,俗民方法学思想日益为主流社会学家所吸收并接纳。越来朗多的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学家特俗民方法学和

谈话分析的理论整合到其研究取向中,当代重要的社会理论家如吉登斯,科林斯,哈贝马斯,布迪厄等都曾系统地

研究过俗民方法学的理论,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大量地吸收俗民方法学的概念、方法、研究思路来发展自己的理论,甚

至在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如福柯)思想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俗民力法学的影子。裕民方法学的研究成果大

量公开问世;在美国各高校社会学系,俗民方法学作为社会学的专业必修课开设。
其次,从俗民方法学影响的地域范围看,俗民方法学的影响早巳远远超出了美国西部海岸的局限,它引起了

美国和世界各地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种种迹象表明,俗民方法学对主流社会学的影响日趋明显与显著。
作为社会分析的社会学流派,俗民方法学确实提出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并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

某些灵感源泉。但主流社会学对俗民方法学的批判也是中肯的。俗民方法令本身确实必须面对人类社会某些最本质的

问题,如宏观一微观秩序问题、能功一结构问题等经典且基本的社会学理论建构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必须指出的

是,俗民方法学的确并没有对上述这些问题予以富有成效的解决和回答。或者正如瑞泽尔所指出的,俗民方法学必

须进行理论的综合,既包括在其内部进行综合的种种努力,比如能动一结构,宏观一微观等方面的整合与综合,又

包括俗民方法学理论与其他社会学理论的有益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为俗民方法学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和突破点。
俗民方法学由加芬克尔创立。加芬克尔的早期研究确立了格民方法学的基本研究领域与方法论基础,其后的俗民

方法学的各种实际研究与理论据讨都始于加芬克尔的俗民方法学的基本见解,并将之引申到各个方面。本章考察了

俗民方法学的三个发展路向:俗民方法学的制度化实践活动研究、谈话分析和工作研究。俗民方法学后期的发展较为

复杂,一方面,俗民方法学自身出现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及某些自然主义流派相互渗透的趋势;另一

方面,当代社会学家开始不
断从俗民方法学研究中汲取灵感与启发,使俗民方法学再度成为西方社会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但由于侣民方法学

理论本身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俗民方法学并没有如其所原地取代主流社会学的统治地位而且,俗民方法学自身

的发展也面临种种危机与挑战。

122
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卢曼的一般系统理论

1、 一般系统理论

社会学最重要的系统理论专家就是卢曼。他发展出了一套结合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一般系统理论的社会学

研究方法。他认为帕森斯的研究方法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它无法自我指涉。在他看来,社会可以自我指涉对我们了解社会作为一种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帕森斯不承认“突发性”(contingency),因此,他无法充分以现代社会的现状分析现代社会,因为他看

不到社会也有可能是别的样子的。比如说,他的 AGIL 模式,不应该被看成是事实,而应该一种可能的模式。这个模

式显示,适应以及目标达成这两个次系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发生联系。因此,我们分析的目标应该放在:在特定时

间下,为什么这两种次系统发生某种特定关联?
为了处理这两个问题,卢曼提出主张自我指涉系统中心的理论,而且,该理论也关注“突法性”,也就是事情

有可能是另一种样子。
(1) 系统和环境
1、简化环境的复杂度
了解他所说的系统的关键是区分系统和环境。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一定比它的环境要简单。
比如说,某个汽车制造企业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处理高度复杂环境的系统,他包含不同类型的人员、有管理人员,有

制造人员,有财务人员等等,它还有经常变动的实质环境以及其他不同的系统。但是这种复杂的结构在系统内却是

以一种简单得多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比如说,当这个企业需要原料,如橡胶或者钢材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关注原料

的价格和原料的品质。至于是山东的原料,还是沈阳的原料,以及这些原料是通过什么工序制造出来的,这些都不

需要在意。
2、突发性的存在
简化复杂度就意味着被迫作出选择,比如说,关注原料,就可能不管它是什么地方产出的;或者关注是什么

地方产出的,也许不关注产出地的政治环境是什么样的。而这些选择就意味着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因为,有可能会

作出不同的选择,比如说,如果制造商关注原料产地的政治环境,因为生产过程有可能因为产地发生暴乱而无法得

到原料呢,那么,结果也可能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3、举例说明
和环境一样复杂的系统,就象一个故事中的国王和他的绘图员。国王让他画一幅地图,他命令要画得和他的国

土一样精确,当绘图员画好的时候,和国土一样大,就变成了一张没有用的地图。其实地图就好比是系统,必须简

化它的复杂度,绘图员必须选择那些是重要的。
当作出选择的时候,突发性就出现了,一个地区可能画出不同的地图,因为需要不同,重点不同。
123
而且必须强调的是:
虽然系统不能象环境一样复杂,但是系统发展新的次系统,并且会在这些次系统之间建立各种关系,以有效

地对应他们所处的环境。如果,系统不这样处理,他们就会被环境所压倒。比如说,上面的汽车制造企业可以成立国

际事务部门,负责专门监督供应地的 政治情况,这个新部门就是负责了解原料供应地是否有中断的危机,而且在

中断情形发生的时候寻找新的供货来源。
(2) 自我再生系统
他最著名的就是自我再生系统,指的是各式各样的系统,由生物细胞到整个世界社会。同样也指向的是经济系

统、政治系统、法治系统和科学系以及官僚体系。他认为自我再生系统有四种特征。
1、自我再生系统制造组成系统的元素。
这听起来有点矛盾,系统如何能够制造自己的元素?元素可以说是组成系统的东西。让我们想想现代经济体系

和它的基本元素——金钱。我们之所以说金钱是基本元素,是因为经济系统的事物都是以钱来衡量的,但是,除此

之外,很难说钱有什么价值。也就是说,钱有什么意义?它有什么价值?以及它可以用来作什么?这些都是由经济

系统来决定的。我们先在所理解的钱在经济系统存在之前是不存在的。他们也是相互依赖的,很难想象不用钱的经济

系统如何维持,萝卜换白菜。而没有经济系统的金钱也是一堆废纸或废金属罢了。
2、自我再生系统以两种方式自我组织
他们组织自己的范围和组织自己的结构。它们以区分何者处于系统之内,何者处于环境之内的方式组织自己的

范围。比如说,经济系统是以稀缺性为系统内的定价标准的。空气到处都有且供应充足,因此空气没有价格,也不是

经济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它是环境的一个必要成分。
有时候有些因素可能试图限制自我再生系统的范围。比如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总想扩张领域,将性和非法毒

品纳入其领域。但是政治系统就要通过法律阻止这些东西进入商品市场。其结果是,非但没有把这两者驱除出去,相

反,还提高了他们在经济系统内的价格。因为越是非法就越是稀缺,从而价格就越高。
在系统范围内,自我再生系统制造自己的结构。比如说,在经济系统中有金钱,所以市场以客观的方式组成,

有银行以供存钱和借钱,利息的观念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是自我再生系统所制造的自己的结构。
1、 自我再生系统是自我指涉的
比如说,经济系统是通过价格作为指涉自己的方式。股票市场的价格不是由任何人来决定的,而是由经济来决

定的。同样的,法律系统拥有指涉法律系统的法律条文,也就是说用法律来说明法律要如何执行、运用和解释等等,

法律系统本身。
2、 自我再生系统是闭锁的系统
也就是说,系统与它的环境没有直接关联。系统只是处理它在环境中的表征。比如说,经济系统在我们眼里,它

是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欲望的,但是,它只是体现为一种表征,即金钱。这个东西对于环境中的人没有直接的联

系。如果一定要联系一下的话,我们只能说,经济系统能更好地满足富人的物质需要和欲望。
(3) 分化
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增长的系统分化过程是系统处理它环境复杂度的一种方法。
1、分化
分化——指系统内复制系统和系统所处环境间的差异。这表明一个分化的系统中,有两种环境:

124
一个是,所有次系统都相同的共同环境
另一个是,每个系统都不同的内在环境
比如说,福特汽车公司,其他的汽车公司可以说是它环境的一部分,因此,福特公司的国际关系部(次系统)

把其他公司作为它的环境的一部分。同时,福特公司的另外的次系统,比如人力资源部同样也是国际关系部的外部

也是它环境的一部分。
2、降低环境的复杂度
在系统内的分化是一种应付环境改变的方式。为了生存,系统必须能够应对环境的复杂性。比如说,汽车公司,

建立新的部分、雇佣新的员工来处理新技术和新问题等等。
减低环境的复杂度,而产生的系统分化实际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因为每个次系统都要与其他次系统发生联

系。而系统的分化将促进系统的进化。
3、分化的类型
(1)分割式分化——将系统分割为几部分以履行相同的功能。比如说分店。
(2)阶层式分化——依据阶层式系统内的阶级或地位而来的一种垂直的分化。每个层级在系统中履行一项特定

的、独立的功能。比如说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层级。
(3)中心-边缘式分化——这是上述两种类型的联合。比如总部和分厂的关系,总部控制边缘工厂。
(4)功能式分化——是最复杂的一种分化,也是主宰现代社会的一种分化。系统内的每种功能都被划给某一特

定单位。比如生产部门,行政部门,人事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等。
4、符码——是一种将系统内的元素与不属于该系统的元素区分开来的方式。
比如说,科学系统的符码是真相(对应非真相),经济系统的符码是付款(对应未付款),法律系统的符码是

合法性(对应非法性)。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符码,不能错位。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生平(1929—)生于德国威斯法伦州的一个小镇。1949 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经济学,1954 年

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9、2001 年两度来华在清华大学演讲。主要著作有 1962 年《公共领域结构转型》、1963 年

《认识与兴趣》、1968 年《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76 年《交往与社会进化》、1981《交往行为理论》以及《重建历

史唯物主义》

一、认识与兴趣

1、为什么要研究认识与兴趣
(1)哈贝马斯认为,原来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相互结合的,理论本身就是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18

世纪以后,随着历史哲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才专门从事历史规律的概括,理论才逐渐与实践相分离。
(2)现实本身又处于异化之中。这样,必须发挥理论的批判功能、反思功能,去批判、超越和反思现实。而要做

到这一点,又必须要在认识论层面上反省理论自身,也就是开展认识的批判。
(3)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对“认识的批判”一直构成了近代哲学的主题。培根、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以及

125
康德、黑格尔等哲学都是对人类认识活动的反省,主题都在探讨“认识何以可能”问题。但是,这些思想家的视角都是

错误的,都忽视了认识与兴趣的关系
2、兴趣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哈贝马斯认为,兴趣就是一种乐趣,表示着人具有明确的具体目标指向性,是一种有明确指向性或目的性的主

观愿望,是对某种行为怀有乐观希望的积极心理状态。
(1)兴趣与经验过程直接联系,是一种非概念性的认识形式,它以“表象”把握目标并指引着人们的行动。
(2)兴趣产生于任的实践活动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3)兴趣与人的特定生存环境密切联系,并且表达着根据生存环境和生存需要产生的评价与选择。
3、兴趣的类型
在《认识与兴趣》这本书中,哈贝马斯首先对兴趣进行了分类。在他看来,兴趣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原初的兴趣也叫基本的兴趣。这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发挥作用的兴趣,是人认识世界、参与实践的、尚未分

化的原初兴趣。
(2)次级的兴趣:这是从基本的兴趣中分离出来的、指导人的认识活动的兴趣。哈贝马斯认为,次级的兴趣主

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技术的认识兴趣。它在“事物或现象”领域当中发挥作用,它通过“劳动”这个媒介形成的,它所关心的是用

各种可操作化技术手段实现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在生产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认识兴趣,它试图解决自然界的不可认

识性以及不可理解性问题。
二是实践的认识兴趣。这是存在于“交往领域”中发挥作用的兴趣,借助于“语言”这个媒介形成的,它所关心的

是人际之间的理解、沟通,其作用是为人们的交往行为规定方向,试图把人们从僵死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起到

人际沟通以及建立共同兴趣的作用。
三是解放的认识兴趣。这是以自我解放为目的的兴趣,通过“支配”这个媒介形成的。其作用是通过自我反思提高

社会成员的自我意识能力,引导社会成员摆脱制度化的压制与控制,也就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兴趣,从而实现人的解

放。

二、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1、为什么提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之所以会提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是基于以下几个观点:
(1)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在古代社会是界限明确、功能明确的,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自由民组成了公

共领域,个人拥有私人领域。
(2)当时,公共领域负责公共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他们在广场上集中讨论,而生产、经济活动主要以家庭为单

位,在私人领域里进行。也就是说,公共领域最初与经济活动是无关的。
(3)可是到了近代以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公共领域不断向私人领域渗透。这就产

生了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2、结构转型类型
(1)广场型的公共领域。这是古希腊的社会结构。哈贝马斯指出:“在高度发达的希腊城邦里,自由民所共有的

公共领域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公共生活在广场进行,但不固定;公共领域既建立在对谈之上
126
又建立在共同行动之上。”因此,公共领域的原初形态具有下列特征:
一是公共领域同私人领域有明确的界限,公共领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对话与交往,在话语沟通中发挥舆论的作

用;
二是公共领域涉及的公共事务主要是政治生活、军事生活以及体育和武力竞技等;而生产劳动以及经济活动则

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领域里的事情。
三是公共领域最初是与经济活动无关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实质上就是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代表型公共领域。“这是古希腊广场型公共领域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中间环节。它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公私界限趋向模糊。哈贝马斯指出,封建领主所有权作为一切统治权的总和,集经济、政治和文化统治劝于

一身,公共领域以及私人领域都被封建专制所控制着,私人因其经济独立性的丧失而失去了私人性,私人领域随之

而被消解。
二是具有形式性及象征性。哈贝马斯认为,代表型公共领域实际上是缺乏实际内容的,因为它是封建领主为了

实行专制统治而以公共的名义制造出来的象征。
(3)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出现了新的情况。
一是宗教改革使宗教领域发生了分化,宗教信仰成了私人行为,私人领域在宗教内部产生了。但是教会仍然作

为教徒共同活动场所而保存下来,所以,宗教里还有公共领域。
二是公共财政和封建君主的私人财产的分离。同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产生。
三是资产阶级开始加入到市民社会中来,并成为领导阶级,同公共权力机关发生矛盾。为此,公共权力依靠科

层制,开始控制私人领域、市民社会,从而导致人的行动异化。

三、交往行为理论

1981 年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规范基础” ,

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
(1)哈贝马斯认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主要有三大弱点:第一,它未能认真对待现代哲学和社会科

学成果,并拒绝用它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沉醉于工具理性批判之中,拘泥于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而没有对这个复

杂的现实社会进行经验分析。因而,这种批判对社会经验研究的贡献微乎其微。第二,它未能扬弃黑格尔的理性概念,

仍然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先验的力量,不能把握理性的真正意义。第三,它未能认真对待资本主义民主,因而不能客

观评价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福利政策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直接结果就是交往行为的不合

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2)资本主义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们的交往关系呈现出病态的状况,如交往的物质利益泛化、沟通和理解产生障碍等等。
二是交往的风险性增强。诚如贝克所言,现代社会已经处于“文明的火山口上”。吉登斯也不无中肯地指出,现代

性或者说现代社会导致了风险性的增加,“如核战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及风险环境的扩张”等。
三是交往的空间范围不断缩小,生产、科学以及政治等主题化、分化的专业领域正逐渐形成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

向和价值导向的专门化世界,进而吞噬着人们的交往行为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认为,整个人类生活的世界共有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社会世界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成为认识的三

种兴趣各自关注的对象。其中,社会世界又包括制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种:制度世界是指那些制度化、组织化以及科
127
层制化的世界,即现代国家机关和社会市场体系;而生活世界则是指能够开展言语沟通、追求话语共识的“尚未主题

化”的“原初世界”,它包括进行话语共识的公共领域以及维持私人利益的私人领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领域和

公共领域间出现的矛盾,会使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因此,只有规范和重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重新

回到生活世界,才能使资本主义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所以,留给哈贝马斯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建历史唯物主

义”,构建一个理想的交往行为模式,建立他的交往行为理论。
(3)交往行动的类型。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他将人的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目的性行为。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是借助于工具理性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这种行动不但不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反而成为压制人的手段,所以不具备合理性。
二是规范性行为。这是以行为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为目标的行为,主要是体现在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

价值认同和规范遵守。
三是戏剧性行为。与培根的剧场假相相类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个体都要在观众或对象面前表演

自己,背诵着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让观众去领会他的“潜台词”,因此这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行为。但是社会却需要

这种行为,因为它是人的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前面的三种行为或者压制人的主体性,或者使人变为一种社会化符

号而异化为某种工具,因而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交往行为。
四是交往行动。交往行为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他们各自行动的工具,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如何有效地

协调自身的行为上达成一致。它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综合与扬弃,所以就必然是合理性的行为。
(4)交往行为的功能。哈贝马斯认为,他的交往行为概念有四个功能:一是理解的功能,有助于把握知识;二

是合作的功能,使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社会的目标;三是社会化功能,即能够使个体认同社会规范和

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某种价值导向;四是社会转型功能,因为前三种功能的总目的就是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重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应有功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也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始终

坚持认为现代仍然是一项“未竟事业”。
(5)交往行为理论评价。从总体上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难题。
第一,它为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二战”以后,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

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中产阶级普遍增多,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马克思

列宁所描述的那个到处充满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那么,如何把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就成了学者们共

同关注的话题。哈贝马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本质,又把这种异化的社会现象当做资本

主义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他把这种异化的社会现实当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第二,它为整合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独特的解释原则。自近代笛卡儿以降,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一直受到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影响,社会学作为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也

不例外。一方面,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社会学要寻求“社会事实”的客观性,然而,一切的“社会事实”又是主体人的

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价值性。这样,如何统一主客观问题,实现主观和客观、工具理性

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就成了社会学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哈贝马斯以“兴趣”作为逻辑起点,以那种“原初

的”、“未分化的”、“尚未主题化”的“生活世界”作为解决主客二元对立的归宿,应该说有自己独到的价值。
第三,它为解决西方社会结构转型问题,避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开出自己的一剂“药方”。面对资本主义

社会全面异化现象以及出现的新情况,西方一大批社会思想家们展开了各自的思考。吉登斯从“结构二重性”出发,

128
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贝尔坚持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和结构转型,他乐

观地称之为“后工业社会”;利奥塔、罗蒂等人则认为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而哈贝马斯认为,

要避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公共领域结构转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只有发挥交往理性作用,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以

实现社会的进化。
当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方法论的局限。他试图整合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可是从根本上讲,任

何一个抛弃或绕开马克思的实践观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只能重新回到二元论,或者以一个新的二元论来取代原来

的二元论。
二是视角基础的局限。他以兴趣作为其认识的基础,然而人的兴趣从何而来?如果对哈贝马斯的“兴趣”作一个本

体论式的追问就不难发现,无论他论证得多么“完善”,他所谓的“兴趣”其实仍然不过是笛卡儿式的“天赋观念”而已。
三是理论落脚点的局限。与其说他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充满“兴趣”,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交往行为

理论”以实现“社会进化”,不如说他对重新回到“生活世界”更感“兴趣”。但是,他所谓的“生活世界”其实就是另外一

种形式的“乌托邦”。

四、什么是现代性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这个概念是指新出现的情况或变化。它源远流长,不断拓展,是个动态过程。具有以下几个

特点:
1、现代性是一种精神指向,标志着人类对进步与幸福的追求与向往;
2、它标志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坚信人类理性的力量,强调“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是一种行为准则,强调人应当按照理性原则和价值目标去行动;
4、是一种动态概念,其内涵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因此,它必然具有辨证性与否定性。
5、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代性这个概念从古希腊开始就已经使用了,一直到今天,人们都把“今天”称为“现代”。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永远没有终结,始终处于现代之中。
评价:
1、与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理论不同;
2、与美国社会学家贝尔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理论的理解也不相同;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

这些概念也不同。

第三节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前面我们讲过,帕森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综合了欧洲社会学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传统,也就是综合了孔德、迪

尔凯姆以及韦伯等人的社会学传统,建立了结构功能主义,实现了社会学理论的第一次融合。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社会事实”的变迁,社会学理论主题的变换,社会问题的更新,迫切需要人们从新

的角度去思考,批判以至诠释社会学理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从而在更加广阔的视野内实现了社会学理论的又一次

129
融合:他不仅批判了美国的结构功能主义,法国的实证主义以及德国的人本主义等经典流派,而且还批判了法国的

后结构主义,德国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美国的新功能主义,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结构化理论。下面我们分几个问题详

细介绍。
吉登斯的生平:1938 年出身于英国北部的埃德蒙顿,1956 年进赫尔大学,1959 年进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

位,1961 年以《当代英国的体育运动与社会》为题,获得硕士学位。
然后到莱斯特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主讲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1966 年吉登斯去了温哥华附近的西蒙弗雷泽

大学任教,而后又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颇丰,因为正值美国的嬉皮士运动,美国社

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促使他思考必须用新的理论来阐述社会。
1969 年,应剑桥大学之邀,他返回英国任教,同时攻读博士学位,并于 1974 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4 年出版了最有影响的代表作:《社会的构成》,当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作品问世,但影响不大,如

1971 年《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1976 年《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1979 年《社会理论的中心问题》等等;1984 年后,

又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1985 年《民族-国家与暴力》、1990《现代性后果》、1991《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一、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如前所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1、结构化理论提出的主旨。总体上看,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主旨和目的。
(1)试图超越帕森斯,寻求宏观与微观的整合。
毫无疑问,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影响非常大,但吉登斯认为,我们却不能过高

估计帕森斯的地位,他说:“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理

论里深深地刻下帕森斯的印迹,现在回头看来,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

许多人的厌烦,也理所当然地招徕许多批评与贬毁。”
帕森斯“抽象含混”理论的原因就在于,他追求普遍适用的模式解释社会。吉登斯认为不能仅仅停留于宏观分析

和宏观概括,而且也要进行微观分析,所以,在吉登斯著作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结构化、社会转型、现代性等宏观理

论,也有关于个体心理结构,自我认同和情趣体验等微观层面的分析。
(2)试图超越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对立,寻求两者的有机整合。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客体主义主要代表,吉

登斯认为过分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片面地用物理学、生物学原则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也是错误的。同时韦伯强调

社会学的理解性,吉登斯认为也不全面,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社会问题。这一点与马克思

走得很近。
(3)也超越了冲突论、阶级论以及福利国家主义,试图超越左和右,寻求“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认为,当代资

本主义出现了新情,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冲突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福利国家主义的思想在实践过程

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必须寻求新的“第三条”道路。
2、结构化理论内容
(1)结构化理论的基础:吉登斯认为,应当用结构的“duality”取代哲学上的主客二元性理论。在他看来,社会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制约性,更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着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另一方面,

130
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

会结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
(2)社会结构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也具有主观性。一方面,吉登斯指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

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 1998,52),因而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社会

结构就是社会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制度或规则,它们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
另一方面,吉登斯认为,结构的最主要特性却是主观性。因为“社会系统中的结构仅仅是一种人们头脑中的记

忆痕迹”亦即结构观点。所以,吉登斯强调,这种结构观念引导着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的行为(P79~80,同上

书)
(3)社会行动的自觉性及其偶发性。一方面,与韦伯、帕森斯等人不同,吉登斯把社会行动看做是连续不断的

过程,而不仅仅只是某种理想类型。因此,这样的行动就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二个层面,一是人们做某

事所具有的意图,二是做这些事情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们的行动将会不自觉地产生三种意外性后果:一是由某种偶发情境而引起的意外后果。例如,某

人进屋开灯,却无意惊走了正在偷窃的盗贼。二是由“一系列个体活动复合而成的模式”。也就是说,每个个体活动都

是有意识的,但是众多个体活动汇集在一起,却形成了谁也意识到的后果,即“集体无意识”、历史无意识
“ ”。第三种

是大量的循环往复的意外后果,形成了人们认可的社会制度,即社会生活的制度化。
也就是说,行动既是自觉性、能动性,也是偶然性、意外性,是二者的统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本身也是无意

识后果的普遍存在。
(4)结构二重性与制度多重性。按照吉登斯的观点,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通过社会实践而不断实现结构化的

过程,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是同时存在的,二者不可分离地在结构化中交织在一起,结构化成为制度制约和行动创

造制度的运动方式。
和其他学者不同,吉登斯把制度理解为具有时空普遍性的实践活动,他说:“至于在这些总体中时空延伸程度

最大的那些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社会的构成》80)。正因为此,吉登斯认为,制度分析不应当研究具

体情境中的个别行动,而应当研究社会行动。
吉登斯关于制度的理解同他关于结构、规则的理解是一致的。他认为,结构就是规则与资源的总和,而规则“有

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下的日常接触中的规则,是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的构成》81)因

此,离开实践的规则是不存在的。
规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意义的构成和对社会行为的约束方面,因此,可以分为表意性规则、规范性规则、支

配性规则。
支配性规则同配置性资源如物体、商品等的结合,形成经济制度,同权威性资源如对行动者控制相结合,形成

政治制度;
表意性规则同语言符号相结合,形成了符号制度和话语方式;
规范性规则经过条文化则形成法律制度。
因此,结构化过程就是规则和资源在实践中不断发挥作用,其结果是各种社会制度的建构。因此,结构二重性

(规则及资源)与制度的多重性(政治、经济、法律、俗语等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社会转型理论
131
吉登斯确定了社会结构化理论原则以后,很快就用这个原则分析了人类社会,形成了 1985 年《民族——国家和

暴力》。
1、社会转型的背景
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是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以及帕森斯等人共同关注的话题。马克思从物质水平的发展变化

阐述书会结构转型动力问题;迪尔凯姆将其称为社会分工的变化;韦伯则以为推动近现代社会变化的主要力量之一

是思想观念等等。
吉登斯认为,这些观点的内容虽有所不同,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把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归结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
吉登斯认为,社会转型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家形态的变化。
2、社会转型的内容
(1)国家的含义:国家这个概念,不同的思想家给予不同的理解和规定。吉登斯认为,国家就是其“一般意

义”而言,“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方面实施反思性的鉴控”。(民族——国家与暴力,三

联 1998,19)
因此,国家不仅仅是监狱、法庭等机器;而是指社会体系,是具有反思性的社会体系,所以,国家必然具有社

会结构的特征。
他认为,“国家在地域上是有章可依的,而且还能够动员暴力机构来维持这种统治”。国家是社会性质和暴力性

质的统一。国家既然具有社会性质,那么就具有组织化以及制度化特征。
(2)国家的形态。从历史上看,国家有三种历史形态: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以及民族国家。这三种国家形

式依次更替,实质上是人类从一种结构形态向另一种结构转型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在生产的过程。
一是传统国家。其主要特征是“分化”,因为它的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力非常有限,以至于政治结构中的成员并

不能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这样的国家如古希腊,中世纪的欧洲,中国封建帝国等等。在这个阶段,城市中的统

治阶级同乡村中的被统治阶级出现了分离,也就是如马克思所说的城市与乡村的分离。
城市是统治阶级的聚集的地方,而农民牧民只能在乡村居住,这种形式表面上看似乎国家的控制权力是高度

集中的,表面上看似乎国家能够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有效的控制。然而,吉登斯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城乡分离、阶级

分化造成了形式的集中却很难进行有效地社会控制。
二是绝对主义国家(absolutist state)。这是 16、17 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也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中介。在

他看来,绝对主义国家的出现导致了欧洲的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力量的集中和扩张”。如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各个国家纷纷削弱封建君主的行政权力,用地方行政

长官制、中央政治机构设置等办法来进行有效地统治,从而扩大了统治范围,使城市和乡村纳入了国家统治的视野

乃至边陲地区。
其次,“新的法律机构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方面,“非个人方式适用于所有社会等级的法规日益增多”

法律向普遍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法律承认并保护私有财产。再次,国家加强了中央财政管理,税收征集更加严厉。
在吉登斯看,绝对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为“民族――国家”的产生做了精神上、组织上和制度上的准备。
三是民族国家。吉登斯人为,民族国家是“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对业已划定边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

它的统治依靠法律以及对内外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吉登斯的这个定义标志了民族国家队主要特征:全

132
球性、垄断性和暴力性。
在吉登斯看来,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监控体系、私有财产、军事暴力和自然改造(民族――

国家与暴力 163-228)

三、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认为,国家形态的转型不仅仅只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宏观方面的变迁,而且也同时导致人们心理结

构的变化。由此,他写了《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要研究的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如何改变人们

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进而引起人们自我意识的深刻变化,然后又以变化了的心态去重构现代社会。
1、现代生活的变化
在现代性制度下,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空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时空分离(separation of time and space).。时空分离既是现代性动力之一,又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和生活体验。他认为,人们的时空观念是对他所处时代生存状态的体验,不同时代的人们生存状态不同,人们的时

空体验也不尽相同。
在前现代社会,时空观念都同特定的时空点、位联系在一起,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人们凭借

媒体、交通运输工具,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存在的时空范围,而且出现了“不在场”。
首先,时间空虚化。时间逐渐地与确定的生活地点以及具体的社会行动脱离,成为具有超时空的时间虚设。如

机械钟的出现导致了时间虚拟化。其次,空间空虚化,世界地图出现时,人们的空间观念发生了变化。再次,时空同

时空虚化,而指向未来的理想时空,例如在 2005 年展望 2010 年等等。


(2)抽离化机制(disembedding merchanism)。 抽象化机制是与时空分离直接关联的现代性动力之一,甚至

可以说是时空分离的直接后果之一。
所谓“抽离化”,就是“挖出来”(lifting out),指人们超越时空限制而建立了远距离的社会关系。例如人们远隔

重洋通电话或 qq 聊天,犹如面对面一样亲切,抽离化最本质的机制就是“抽象”,有两种类型:一是符号标志,二

是专家系统。无论是符号标志(比如货币)还是专家系统,都是以超越具体事物的限制、获得一般性和普遍性为标志。

在吉登斯看来,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的形成必须借助于信任,没有信任,人们不可能在空虚化时空中进行交往与

沟通。
正 因 为 信 任 同 时 空 分 离 和 抽 离 化 机 制 如 此 密 切 相 关 , 所 以 , 当 人 类 社 会 进 入 到 晚 期 现 代 性 时 ( late

modernity),时空分离和抽离化走向了极端,信任也达到了极端。没有信任以及信任的丝毫移动都会导致现代性后

果——灾难的发生。
所以,他说,“在现代性条件下,信任和安全、风险和危险以种种具有历史独特性的方式而相互并存”。(《现代

性与自我认同》三联 98,21)
信任建立于虚空,风险寓于信任之中,这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双重风险,所以现代是一把双刃剑。它迫使人

们处于一种紧张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紧张状态就表现为现代性的第三种动力:反射性。(reflexivity)
(3)制度的反射性。
2、现代性后果
现代社会及其产生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毫无疑问,“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为

人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和生活的机会。”也就是说,按照吉登斯的看法,在某些领域和生活方式中,现代性
133
降低了总的风险性。
但是,“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这在本世纪变得尤为明显。”在他看来,现代性也必然会导入一些先前年代所知

甚少或者全然不知的新的风险参量,包括后果严重的风险。所以,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便构成了现代性的主要特

征。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这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现代性所导致的风险因素:
第一,从风险的形式来看:一是核战争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整体威胁风险;二是突发事件的不断增长而影响着

每个人,例如全球劳动分工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等等所产生的风险;三是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而

产生的风险,如人口爆炸、生态环境污染等;四是其它各种制度化风险环境的产生,如投资风险、市场风险等等。
吉登斯认为,在全球所有风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风险,另外,吉登斯也认为,风险还

可以作为封闭的、制度化的行动场所而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投资市场中。因为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同一个

环境下进行以战胜对手、获取最大利润的活动,但是,由于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投资市场本身的缺陷也就是如贝克

尔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化风险的存在。
第二,从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来看有三种形式:首先,前现代社会存在风险的时候,宗教或者巫术就可以发挥

作用,使危险的不确定性转变为“相对安全的感觉”,但是在现代社会宗教和巫术在危险或者风险面前就显得苍白无

力。其次,人们现在已经对许多风险逐渐了解和认同。再次,从终极意义上讲,专家已经失去往日的光环,没有任何

一位是真正的、全能的专家,“专家和普通民众一样也不断地面临着风险。”所以,风险的全球化、风险的普遍性已经

成为一个不需要说明就能觉察到的问题。这种风险不仅超越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不仅超越了世界上各个地区

之间的界限,而且更超越了所有社会和经济差别。
在此基础上,吉登斯指出对待全球化风险问题,人们通常有四种策略,即“实用主义地接受现实态度、持久的乐

观主义态度、犬儒式的悲观主义态度以及激进卷入式的态度。”毫无疑问,吉登斯赞同这个观点,即“尽管我们受到严

重问题的困扰,我们仍然能够而且应该动员起来以降低他们的影响或者战胜他们。”

第四节 布迪厄的社会理论
布迪厄(Piere Blaiduo,1930—2002)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1949 年考上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

大学读书的时候就研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以及结构主义的著作,因此,马克思实践概念以及马克思努力从抽象的“解

释世界”中走向“改造世界”的思想对于布迪厄影响很大,使得布迪厄转向关注社会现实、开展社会学研究。同时,法

国结构主义社会学分析传统使得他能够从社会总体关系中去解释世界。
1960 年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工作,1968 年起任欧洲社会学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 1980 年的《实践的逻辑》 、

1992 年的《实践与反思》

一、社会关系是社会学主题

布迪厄认为,社会学应当从研究各种社会关系中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他认为,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和社会问题之所以能够结合在一起关键就在于社会关系贯穿于其中。这种社会关系不仅仅只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

系,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个人意志
“ ”的客观关系。所以,社会现实的实质就是社会关

134
系。布迪厄认为,这种社会关系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第一,这种社会关系反映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因素只有放到社会关系中进行解释才具有

真实性。所以,现实性是社会关系的首要特征。按照他的理解,初民社会中存在的、不以赢利性为基础的礼物的流动

与礼物的交换只有放到这个社会亲属关系、社会结构中才能够被理解,否则这种礼物的流动无疑是“疯人现实主义”。
第二,这种关系指的是“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体之间的交往

及互动仅仅是一种“自然关系”,尽管个人之间的关系带有社会的烙印,具有社会的性质。然而,作为社会学所要研

究的社会关系应当是通过对个人之间的交往揭示出蕴涵于其中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它就具有社会性特征

这一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个体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这种关系不是个体之间的主观联系,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是离开人的主观性而独立存在的、具有客观性

的关系,因此,它必然具有客观性特征。因为,社会关系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与抽象,它来源于现实,所以必然具

有客观现实性特征。总之,在布迪厄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关系具有客观性、社会性以及现实性特征,是这三个

特性的统一。

二、 “场域 ”与 “惯习 ”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由于布迪厄把社会学的任务界定为社会关系,因此,为了研究这种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他提出了“场域”和

“惯习”这两个概念,以此来分析社会关系理论。
第一,布迪厄认为,“场域 ”(field )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configuration)。”布迪厄的这个定义是由“场域”、位置以及构型等三个概念形成的。在布迪厄看来,在当代社会,

人们面对的不是那种未分化的社会生活空间,形态各异的生活空间、艺术空间、科学空间等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则

和资源,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场域”。但是,布迪厄认为,社会学所关注的“场域”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网络。因为

“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社会场所和社会领域,虽然“场域”中也有行动者、规则、资源和要素,但是从本

质上讲,这些要素或关系都是社会网络,因为只有通过社会网络才能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并发挥整体性作用。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联结而成,这些不同社会要素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都占有特定的位置 ,

也就是说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因此,如果说“场域”是一张社会之网,那么

位置就可以看作这个网上的纽结。布迪厄认为,位置是客观的,它是人们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行动者

依据不同的位置能够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本。
布迪厄认为,构型是“场域”具有能动性的表现。因为它可以重新塑造各种进入其中(即场域)的关系和力量。在

布迪厄看来,由于“场域”是人们活动的场所,因此它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类型,如政治场域、文化场域、哲学场域

等等,这样,“场域”并构成了关系系统,制约着人们的心理、行为,从而制约着“构型”。
第二,布迪厄认为,所谓“惯习”(habitus)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来自于社会制

度又寄居于身体之中。”(30)按照他的理解,“惯习”这个概念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据中心位置,是指通过我们在世界

的感知、判断和行动而形成的长期的、可转换的性情系统。按照布迪厄的理解,惯习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行为方式。
这样看来,布迪厄认为,“惯习”也就是行动者与生活世界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先天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

下而形成的“第二天性”。因此,“惯习”具有能动性、生成性和建构性特征。
一方面,“惯习”具有能动性。“惯习”可以将社会环境不断演化的影响铭刻在身体中,可以互换位置,从一个场

135
所转换到另一个场所。另一方面,“惯习”具有生成性特征。它塑造和组织着实践,生产着历史,同时,“惯习”本身又

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后天获得的生成性系统,所以,它也就是“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同时,行动者只有通过“惯

习”的作用,才能产生各种合符逻辑、合符理性的日常行为。总之,“惯习”是历史性与生成性的相互统一。
第三,布迪厄揭示了“场域”与“惯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场域”与“惯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场域”塑造着 “惯习”,使“惯习”遵循着 “场域 ”的规则进行行动, “惯习”也就成了 “场域”中固有的属性;另一方面 ,

“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设成一个满足主体需要、具有建构性、能动性的意义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

值、值得行动者去奋斗的世界。总之,“惯习”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们按照某种准

则进行的经济社会行动。

三、资本的三种类型

从社会行动的“场域”与“惯习”出发,布迪厄得出“社会资本”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资本理论。
第一,布迪厄的“社会资本”概念来源于马克思又不同于马克思。一方面,与马克思相似,布迪厄将资本作为分

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工具,承认劳动在各种资本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坚持“资本体现了一种积累形成的劳动,

这种劳动同时以物质化的、身体化的形式积累下来,而资本也同时体现出一种生产性,总是意味着一种生产利润的

潜在能力,一种以等量或扩大的方式来生产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布迪厄的社会资本也不同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

马克思的资本侧重于有形的、物质资本,强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这个特性。布迪厄认为,资本不一定总是以有形的资

产形式存在着,它有时还可以以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形式存在着。他说,“除非人们引进资本的所有形式,而不只

是思考被经济理论所承认的那一种形式,不然,是不可能解释社会世界的结构和作用的。”马克思强调经济资本,而

布迪厄主要强调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认为资本是一种“权利的形式,可以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资本界定了

他们生活的可能性及机遇”。
第二,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三种资本类型。在早期的思想中,布迪厄曾经把资

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每一种资本下面还可以再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资本类型。后来,他又

提出了源于个人素质和声望的符号资本,认为符号资本是对上述三种资本的认同。
布迪厄认为,经济资本是指那种可以计算的、能够产生新的价值、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资本。可是,布迪厄提出经

济资本并不是要求人们去把自己“置身于自私自利的算计的冰水之中”,而是认为,这种经济资本仅仅是一定历史条

件下的产物,也就是一定“场域”、一定“惯习”下的产物。在布迪厄看来,经济资本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前

者如机器、厂房、设备等等,而后者如存在于个人身上的人力资本等等。
于是,布迪厄着重探讨了文化资本。他认为,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它包括

与个人的身体直接联系的文化资本,如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而存储于个人身上的文化知识、技能和修养,也包括以

文化商品为表现形式的资本以及通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如通过学位证书来确定文化程度等等。布迪厄认为

学术资格和反映文化能力的证书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证书赋予拥有者一种文化的、固定不变的、具有法律保障的

价值。”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通常有三种形式,即身体化形态(体

现在人的自然本性以及性情之中)、客体化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如书籍、机器等之中)以及制度化形态(体现在文

化制度安排上,如资格认定等等)。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比经济资本更加具有稳固性和霸权性。因为一个人拥有的

文化资本越多,他就越有可能更快、更便捷地积累新的文化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资本具有自身积累性以及

136
增殖性特征。
第三,布迪厄揭示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实质。在《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中,布迪厄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实际的

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

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换句话说,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

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而对于声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这些资源与由相互

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他说:“这些资本也许会通过运用一

个共同的名字(如家族、部落、学校、党派的名字)而在社会中得以体制化并得到保障,这些资本也可以通过一整套

体制性的行为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在交换中也就或多或少的真正的被以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因而也就

倍维持和巩固下来了。这种确定和维持是建立在牢不可破的物质的和象征的基础上的。”从布迪厄关于社会资本的这

些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概念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首先,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吸取某种资源的、持续的社会网络关系。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一个人拥有

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就成了此人所拥有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因此,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拥有的

社会资本量,既取决于这个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与这个网络相关联的人所拥有的资本总量。
其次,社会资本也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关系,而不是靠亲属关系、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然联系”,它在特定

的工作关系以及组织关系中存在。在布迪厄看来,社会资本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透过某种制度性关系来加强,否

则就会变成变动不居的偶然性关系。
再次,社会资本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特征。只有当社会网络被行动者利用的时候,社会资本才能以某种能量或

资源的形式发挥出资本在实践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往往是潜在的,平时以静态的形式潜伏在社会网络之

内而不表现在外,只有当这种资本被利用、被调动的时候,社会资本的现实性功能才能表现出来。
最后,作为一种网络资源的社会资本,布迪厄认为,每一个被联系在其中的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也就是说,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处于网络影响下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获得社会资源及社会资本。但是,个人获得社会资本的

大小主要不在于网络的强弱,而在于个人的能力的大小。例如,布迪厄认为,一个“名人”或者“出身名门的人”往往

能够迅速地将他所认识的人结成一个稳固的关系网络,使他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服务,其原

因就在于此。
总之,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超越了纯粹物质资本理论的偏见,扩大了物质资本内涵,认为资本的表现形式除

了赤裸裸的物质资本外,还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其中,社会资本就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

的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资源集合体。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他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行动者

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社会网络的规模,二是网络中每个成员所占有的资本的数量。他强调指出,由于社会资本需要

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形成和积累,而它一旦形成后又具有产生新的利润潜力,这就使得社会生活超越了简单的碰运气

的游戏状态,从而能够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秩序和规则。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社会资本积累

的历史”。

第十二讲 当代整合性理论
一、艾利亚斯:论文明的进程
 他一生都在研究文明化的进程这样一个议题。他随意选择了中古世纪的欧洲作为他研究的起点。他
翻阅了大量的十三到十九世纪描写人们举止的书籍。结果他发现了日常行为举止的改变过程。
137
 文明化的进程主要研究的就是:西方世界中日常行为举止的长期改变。过去曾经被接受的日常行
为,随时间的流逝,变的越来越不被接受。人们很可能观察其他人的日常行为,变的对那些行为敏感,
并更了解那些行为,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行为让我们难为情。我们曾经
觉得相当可以接受的行为现在却让我们很尴尬。结果,过去在大庭广众之下看的见的行为,现在已经
消失了。
(一)文明化的范例

 1、以桌上用餐为例。

 2、对放屁这个自然生理现象也有说法。

 3、变迁的过程。

(二)解释变迁:依赖链的延长

 依赖链——这样的一种关系链,即个人依赖众人如同众人对此人的依赖。

 他努力克服社会学的二元划分:个人和社会,微观与宏观

 他提出了构型的概念。构型就是由开放且相互依赖的人们交织而成的社会过程。权力是构型的中心,
构型不断流动。构型大部分以看不见以及未经计划的方式出现和发展。
(三)案例分析:猎狐
二、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一)理论概述

(二)结构化理论的元素

(一)理论概述

 1、对行动和结构的综合

 2、方法论原则:二重性

 3、社会再生产
方法论原则:二重性

 他认为前面研究的大理论和日常生活理论分别抓住了社会生活的客体性和主体性,并将两者对立
起来加以片面的分析。这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分裂社会的思维方式,必须克服这种主客二
元对立的传统的研究方法。才能够正确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展开和不断建构的社会生活。
社会再生产
 他认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这也就是说,他要
在社会实践或社会生产的不断展开和持续过程中动态地理解结构。他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其中
蕴涵了他对社会实践循环性的理解:
 社会结构制约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人们又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着社会结构,并且二者是不断地双
向循环往复的特性。也就是说,社会实践虽然不是由社会行动者一手塑造成的,但是却持续不断地由
他们一再创造出来。社会行动者正是通过这种反复创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表现作为行动者自身。同
时,行动者们还借助这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
(二)结构化理论的元素
 社会行动、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化是他理论的基本内容,他十分简要地概括了这一点:在结构化
138
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
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

 1、实践意识
 2、意料外结果
 3、结构化理论的中心概念
1、实践意识
 和韦伯和帕森斯等人一样,他的理论的起点也是关于社会行动的思考。但是所不同的是,他对社
会行动的研究不是注重类型划分或理想类型与模式的探讨,而是把社会活动看成是持续不断的动态
过程,并且在连续性的运动中剖析它的作用或结构化功能。在这里他把人的行动看作是绵延的持续过
程,他主要不是从人们行动的感性过程来强调它的连续性,而是强调蕴涵在行动过程中或者说是支
配行动过程的意识的连续性。从而提出了实践意识的概念。

 话语意识——以文字描述我们行动的能力。
 实践意识——行动者视为理所当然,不必用文字表达他们所做之事的行动。

 实践意识对于结构话理论而言是尤为重要,它反映出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关注在于做了什么,而不
是说了什么。
2、意料外结果

 意图之行动经常是有意料外结果的。他分析了三种意料外结果

 一种,由偶发情境引发的意外结果。

 二种,由一系列个体活动复合而成的模式。

 三种,是默顿高度重视的情况。
3、结构化理论的中心概念
 结构——他认为,应该用结构性特征来取代结构的概念。因为他认为,虽然所谓的结构会对行动
者产生限制,但是传统的学者都夸大了这种限制的重要性。因为一般情况下,结构虽然能限制行动,
同时也能引发行动,而且,行动也能出现一种意外的后果来改变结构。所以,他把结构的概念换成结
构性特征的概念,并指出结构性特征具体就是指规则和资源这两个方面。

 结构化——他认为,能动者和结构是一个二重性的概念,而非二元论(dualism),能动性和结构
并非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彼此相关,当它们产生行动的时候,人们就制造并再制造了人们所在的结构。
很显然,结构化突出了能动性和结构之间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结构和能动性是一个双元体,缺少
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三、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 他是一名新马克思主义者,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传人。虽然他批判理论学派有很重要的贡献,
但是长久以来,他把许多其他的理论的见解融入到了马克思理论中,产生了 非常独特的理论观点。其
总之一就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一)概念
 1、生活世界——哈氏关心的是发生在生活世界中人际之间的沟通。沟通应该是自由的,开放的,
且没有限制的。对他来说,自由开放的沟通代表生活世界沟通的理性化。在前面,理性化往往是个具
有负面意义的词,但是在这里,是个比较积极的正面意义的词。即,人们与他人发生互动,是受理性
驱使,带来自由,开放的沟通,并达成相互的了解。即,人们用理性的方式达成共识。外在力量强大
一方不应该在达成共识上使用外力,只要论点是好的,就能胜出,并达成了解。

 2、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系统是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一种状态。在生活世界中有它的源头,但是
它会发展自己独特的结构。它越来越通过它的力量来引导和控制生活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或者换句话
说,它入侵了生活世界。也叫做,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二)系统和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139
 他认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的关键在于:系统的理性化要比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占有优势。而解
决的办法是,系统和生活世界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理性化。一方面,系统必须允许变的更具有差异性
和更加复杂。另一方面,生活世界必须再精练,以便让自由沟通变的可能,让更好的辩论主张能够胜
出。

 这两者的完全理性化能够使它们相互成长,而不是相互压抑的方式相互结合 。理性化的系统应该
被用来增加生活世界的理性辩论,然后再以辩论找到系统理性化的方式。
四、布丢: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
 他也试图克服主观和客观,或个人和社会之间的错误对立,他的理论被认为是生气勃勃的。

 他批评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研究过于关注客观结构,而忽视社会建构的过程,在这些建构过程中,
行动者理解、思考并建构那些客观结构,并进而在这些基础上行动。也就是说客观主义忽视了能动性
以及能动者。从而,他提出一种真实生活的行动者的结构主义立场。
(一)联结主观性和客观性

 1、对二元对立的批判

 2、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

 3、后结构主义者
1、对二元对立的批判
 试图联结主观性和客观性,他是想把自己的研究往主观论者方向转移。他把民俗方法论看成是主
观论的范例,因为它们的焦点放在能动者思考、记录或描述社会世界的方式,而忽略了这些过程所在
的更大规模的结构。他认为,这些理论集中注意力在能动性,但是却忽略了结构。

 相反,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客观结构和主观现象的辨证关系上。客观结构限制想法、行动、互动,也
限制人们描绘世界的方式。但是,人们描绘的方式也是无法忽视,因为它们最终会影响到客观结构。

 为了避免主——客观的二元对立,他将焦点放在了实践(practices)上,他把实践看成是结构和
能动性之间的辨证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实践不是可以客观决定的,也不是自由意志的产物。
2、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

 为了反映自己对结构和人们建构社会现实的方式之间的辨证关系,他称自己的方法论原则是建构
主义的结构主义。
3、后结构主义者

 虽然,他的方法论原则是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但是他清楚地指出自己至少有部分是运用结构主
义的观点。这和传统结构主义是存在区别的。传统结构主义者关注的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构,但是,他
指出,结构也存在与社会世界中,他认为社会世界也包含客观结构,虽然客观结构和行动者相互独
立,但是它能指引并限制行动者的想法和实践。

 不过真正区别他和其他的结构主义者的地方是,他采用了建构主义的观点,使自己能够处理认知、
想法、行动和社会的组织起源。从而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结合了起来。
(二)惯习

 1、概念
 2、特征
 3、惯习和社会世界的关系
 4、实践调节惯习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
 5、实践的逻辑
1、概念
140
 这是他最著名的概念,惯习是心智或认知结构,人们经由这些结构处理社会世界人们被授予了一
连串的内化架构,透过这些内化的架构,人们察觉、了解并评估社会世界。经由这些架构,人们创造
了实践,也觉察并评估这些实践。
2、特征
 从辨证关系上看,惯习是内化的社会世界结构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惯习看成是我们内
化的社会结构。它是具体呈现的社会结构。它反映阶级结构的客观部分。

 一种惯习的形成是长期占据社会世界的某个位置而造成的结果。因此,惯习根据人们在社会世界
的位置本质而各有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惯习。但是,那些在社会世界占据相同位置的人倾
向有类似的惯习。

 因此,惯习可以看成是集体的现象。也就是说,特定时间内的一种惯习都是有集体历史历程创造
出来的,而显示在任何个人身上的惯习是个人生活历程的来的,而且也是惯习发生时的特定社会历
史时点的结果。

 惯习不但持久,也可以移位,就是从一个场域移到另一个场域。但是人们可能因为养成了不恰当
的惯习,而出现滞后的现象。
3、惯习和社会世界的关系

 一方面,惯习是一种结构进行中的结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结构(这是个动词)社会世界的结
构。

 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结构好了的结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被社会世界结构起来的结构。
4、实践调节惯习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
 一方面,经由实践,惯习被创造出来,另一方面,透过实践的结果,社会世界被创造出来。虽然,
实践有塑造惯习的倾向,但是惯习也帮助统一并产生实践。

 他认为,惯习虽然是一种内化的结构,能限制想法和行动选择,但是惯习却不会决定它们,这是
他和传统的结构主义者的主要区别。惯习只是建议人们该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应该做的事情。
5、实践的逻辑

 惯习提供原则,让人们作出选择,并且选择他们将用语社会世界的策略。其结果是,他认同加芬
克尔和其他民俗方法论者的观点:人们不是无法执行判断的傻子。但是,他也认为,人们也不是完全
理性的。他认为,人们所具有的是实际意识,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行动方式,也就是说,人们所做之
事是有逻辑的——实践的逻辑。
(三)场域

 1、概念

 2、如何认识场域

 3、场域分析的三个步骤

 4、方法论的关系论

 5、应用研究《区隔》
1、概念

 场域——场域内客体位置间的一种网络关系。位置的占据者可能是能动性或机构的,而且这些占
据者受场域结构的限制。他认为社会世界有一些半自主的场域,比如,艺术,宗教,高等教育等等。
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逻辑,也都在行动者之间制造出一种场域内自身的信仰。
141
2、如何认识场域

 在定义上,他认为,场域就是场域内占据位置的人们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为了捍卫或改进他们
现有位置而斗争和战斗的竞技场。

 场域结构不仅是保护或改进位置的策略基石,而且也是策略的指引。

 但是,他认为权力场域是最重要的,在政治场域中,权力关系的阶层结构建构所有其他的场域。
3、场域分析的三个步骤

第一,反映场域权力最重要的,就是找出任何特定场域与政治场域的关联。
第二,找出场域内各位置关系的客观结构。
第三,分析者必须决定场域内占据各种不同位置的能动者的惯习本质。

 场域内不同能动者的位置是被他们所拥有的资本的多寡来决定的。他区分了四种资本

 经济资本
 文化资本——包含各种正当的知识。
 社会资本——包含人们之间的重要社会关系。
 象征资本——衍生出一个人的荣誉和声望。
4、方法论的关系论

 他既不同意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个人),又不同意方法论的全体主义(社会),他的关注焦点在
惯习和场域之间的惯习。

 一方面,场域限制惯习。

 另一方面,惯习把场域建构成有意义的事情,是合理的,有价值的,并且值得投注精力的。
5、应用研究《区隔》
五、卢曼的一般系统理论
 (一)对帕森斯的批判

 (二)系统与环境

 (三)自我再生系统

 (四)分化
(一)对帕森斯的批判

 第一,它无法自我指涉。

 第二,帕森斯不承认“突发性”。
(二)系统与环境

 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一定比它的环境要简
单。

142
(三)自我再生系统
 他最著名的就是自我再生系统,指的是各式各样的
系统,由生物细胞到整个世界社会。同样也指向的是经
济系统、政治系统、法治系统和科学系以及官僚体系。

他认为自我再生系统有四种特征。
 1 、自我再生系统制造组成系统的元素
 2 、自我再生系统以两种方式自我组织
 3、自我再生系统是自我指涉的
 4、自我再生系统是闭锁的系统
(四)分化

 分化的类型

(1 )分割式分化—— 将系统分割为几部分以履行相同的功能。
(2 )阶层式分化—— 依据阶层式系统内的阶级或地位而来的一种垂直的分化。
(3 )中心- 边缘式分化—— 这是上述两种类型的联合。
(4 )功能式分化—— 是最复杂的一种分化,也是主宰现代社会的一种分化。

第十三讲、理性选择理论
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他在任何时候都是付出最小的代价来谋取最大的
利润。而社会学围绕这一假设的讨论就形成了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是社会学中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介绍科尔曼,《基础》)他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
学家,其代表作是《社会理论的基础》,书中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问题:
1、 社会学方法论:宏观与微观的联结
2、 法人行动者的概念
法人行动者——他认为是现代社会中具有法人地位,按明确的目标组织或的法人团体。与法人行
动者相对立的是个人,为了强调区别,他称之为“自然人”,按照他的规定,现代
社会中的所有正规组织,从工会俱乐部到国家,从只有两三个雇员的小企业到跨
国公司,都可以称为法人行动者。
3、 理性选择理论
一、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范式
1、 理性选择理论——简称为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理论,或者说,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
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
a、 基本假设:①假定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
② 假定在特定情景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
③ 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④ 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例如:择偶 有学问——丰富的精神生活,不一定有钱和地位
有钱——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是难以预料的,也不一定有地位
有地位——精神生活,
b、 行动者的特点:①具有理性人的特征。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行动者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即
使存
在不确定性,行动者也可以通过概率判断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预期效用,并
比较
他们的优劣。
② 行动者具有完全意志能力,能够保证其效用函授具有有序性和单调性。
有序性:保证行动者在不同的行动方案下得到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
单调性:则保证行动者能够在不同的效用之间判断出偏好程度的差异,
并进行排列。
有序性和单调性使行动者对自己的效用函数有着清醒的认识,使之符合最大化的要求。
143
C、工具理性:(讲义 70)
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划分:
2、 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1)社会学理论构成的原则:A 理论解释的现象是社会系统的行为(无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
而不是个人行为。
B 根据社会系统中行动者的行为解释社会系统行为,这就意味着:他认为社会科学的
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而不是解释个人行为。在个别情况下,
社会现象可能是个人行动的总和,但在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因此,
社会科学应该以解释社会系统行为为重点。这种社会系统小到两人
组成,大到整个社会,甚至可以指世界体系。基本的要求在于解释
重点以系统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或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为单位。
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唯实论的观点:社会虽然由个人组成,但并不等于个人的堆积。社会行动(他
称为系统行动)虽然总是由个人在其中充当行动者,但社会行动并不等于或至少并不总是等于个人
行动的总和。这一看法有涂尔干首创以来,经过帕森斯的加工,在整个社会学界尤其是美国社会学界
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2)那么如何解释社会系统行为呢?
他认为美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严重脱节表示不满:虽然社会理论以解释社会系统行为
为重点,但实际研究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解释个人行为上。他认为解释社会系统行为存在两种模式:
(《社会理论的基础》p592)
比较分析
内部分析
(3)微观水平的社会行动——宏观行动
以低于系统水平上的行动和倾向性为基础解释系统行为,存在着一个主要的问题:如何从较低
水平转移到系统水平呢?他认为有 6 种方式:(《》p594)
3、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我们所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其中八个概
念是非常重要的。
(1) 源于古典经济学的四个关键要素
1 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内在规定性:从个体出发理解个体存在于其中的社会,认为是个体的选择决定了社会
关系的内容和形式而不是相反。
理性选择理论并不是一种解释行为的理论,而是一种解释和说明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功
能发挥的理论,但它并不仅仅是停留在系统层面上来解释社会与经济的
功能发挥,它还考虑构成系统的个人的行动,也就是它从个人行动和系
统行动之间的联系角度来解释。我们可以说,从结构上来讲,理性选择
理论是一种双层理论:行为者层面和系统层面。结合我们多次对《新教伦
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小结:理性选择理论有三个关系构成:如图所示
a、系统层面现象对个体行动者的影响
b、理性的个体行为
c、个体行为的结合在某种制度中产生系统的结果
系统层面
a c
b 行动者层面
2 行为者最优化原理(the principle of actor optimization)
理性选择理论的行为者的最优化原理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人行为效用最大化的
假设是不同的。
A、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个人是目标导向的,一旦目标确定,就认为所采取的行为是
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的行为。也就是说新古典经济学中个人行为是有目的的行
为。再拿以上的择偶来分析,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我一开始就锁定了目标,
要选择有学问的人,那么,在得到这个人,也就是说目标实现后,就认为这种选
择行为是最有效和最能满足需求的。
144
B、理性选择理论则是:有一个可供选择的范围,从中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3 社会优化(帕累托最优)(social optimum)(pareto optimum)
理性行动中行为者最大效用原理是行为者层面的概念,它是系统层面的起点。在系统
层面中,社会优化是一个主要的概念。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
达到自己利益的最优化状态。把握:a、达到利益最优化,b、不损害他人利益。也就意味着
没有人的境况变坏。
比如:有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味。做米粉,可以通过提高加工米粉的质量,服务的
质量,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最优化,这是未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和
系统内他人(同行业的人,或是顾客)之间是一种公平的竞争或交换关系,这可以说是
帕累托最优。但如果这个时候,你使用的手段是不公平竞争,不公平交换,损害了系统内
他人的利益,就不能称为是社会优化。
4 系统均衡(纳什均衡)social equilibrium 、Nash equilibrium
它是一个由所有参与人组成的最优战略组合。它是博弈理论中的囚徒困境中的一个特
例。
A、囚徒困境
甲 不招认 招认

不招认 各判 3 个月 甲:当场释放
乙:判刑 10 年
招认 甲:判刑 10 年 各判刑 5 年
乙:当场释放
大家考虑一下最保险的选择是什么?
所以说,两个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其最终却无法获得于己最优而只能
是次优的结果。在这里,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冲突正是“囚徒困境”所揭示的理
性个人在追求集体利益时的困境所在。(事例《囚徒困境》袁瑞军 p42
B、纳什均衡:这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是 1950 年的时候,由纳什(当时还是一名
研究生)在他的一篇论文《n 人博弈的均衡问题》,中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什么
是纳什均衡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一组策略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着这样的一
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的时候,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
C、总结:
第1, 博弈涉及至少两个独立的播弈参与者(player)
第2, 博弈涉及到行动者存在着策略选择的可能,用策略空间来表示参与者可以
选择的策略。比如,赤壁之战的时候
第3, 参与者在不同的策略组合下会得到一定的支付(payoff)
第4, 对于博弈参与者来说,存在着一个博弈结果。
第5, 博弈涉及到均衡
纳什均衡的重要性。幽默(资料)
比较社会均衡与社会优化:不同之处在于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差异。社会均衡源于个人行动
的相互影响;而社会优化是一种结果,这种结果是以没有一
个人的境况变坏,而且使一些人境况更好为目标。
(2) 源于社会学的四个关键变量
1 社会资本(简述)
专辟章节讲解
2 制度
这是一种广义的制度的概念。可以从它在理性选择理论中的作用来理解:
a、在从个人的行动者层面到产生系统的结果中,制度把个人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比如
说在农村中的实行村民自治,选举制度,为了选择一个村委会主任,那么就必须让
个人的行动结合在一起,产生系统行为。那么由于制度的不同,选举的结果也是不
同的。有的是非常正式的选举制度,那么选出来的结果就真正的代表农民的意愿,
而有些选举则都是些过场,暗箱操作而已。
b、影响个人行动向系统状态转变。比如说大众传媒就是这种制度的主要类型,它通过

145
改变个人认知来影响其偏好乃至行动。比如,87 年读中学,表妹 5 岁,和 2002 年的
两个时期对 kiss 的看法。
3 权力的社会来源
个人借助集体共同建立的权力来分配理性的行动,以增加自己的利益。你可以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那么由此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权力的社会分配导致的是不同利益集体的
产生。比如说考研,有些同学学的是小语种,但大部分同学学的都是英语,那么在报
考条件上,如果某个学校规定只招收学英语的同学报考,那么,这些同学就获得了某
种权力,而学小语种的同学则失去了这个权力,无形当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4 让渡
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在追求最大化的个人之间的分配,其假设是:一
个人若能获得对资源的控制,则能获得效用,所失去对资源的控制,则失去效用。
但实际上,社会学认为个人也有通过放弃对资源的控制来获得效用可能。比如说
我认为把自己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会获得更好的结果或者在信息不完备的时候,我更
信任他人等。
这时,系统就发生了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一伙独立的个人向权威结构的转变。比
如,在一个社区当中的小混混,某个人比较出众的话,其他的人很容易产生崇拜的心
理,而形成一个团体。原本是分散的个人,这个时候产生了权威结构。另一方面,系统
发生失衡状态。比如说赶时髦,原本我的审美观念是这样,但发现她的穿着更好看,
从而我放弃自己的穿着习惯,而跟随她。

二、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但我们这儿只讨论部分的应用。
组织理论和公司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在组织理论中的应用是以代理理论和代理法学为起点。
A、结构:在代理理论中,公司是委托人和雇主
公司雇佣代理人,代理人从委托人那儿得到报偿,愿意在委托人的指导与监督
下为委托人谋求利益。
B、 委托人的困境:那么这个时候,委托人的问题就是:代理人实际上保留了对自己行
动的控制权,一旦代理人自己的利益和委托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代理人
就可能按照对自己有利的原则行事。比如说,我们是一家旅游公司,没有任何
奖惩机制,那么在代理人,也就是雇员很累或者疲倦的时候。他就有可能会偷
懒。这个偷懒行为是不利于公司,但有利于代理人的行为。我在房地产公司的经
历。那么如何来克服这种状态呢?
C、 解决的办法:理性的委托人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的通常的方法就是:监督
或是把代理人的利益和委托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主要是激励的方式,比如说个
人记件制,奖金与公司效益挂钩了等等。又拿房地产公司为例。在这种情况下,理
性的代理人就会在确定的激励机制下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D、组织设计问题:在代理人和委托人都是理性的假设下,委托人的任务就是组织设计
问题。也就是:确定了由生产过程和环境所提出的技术限制,那么
最有效的激励结构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如何使组织目标最大化呢?这是经济学
家和社会学家一直探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仅仅有组织设计是不够的,还应该关注正式激励机制的优化。因
为在任何一个正式的组织结构内部都会有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因为人是
感性的动物。当非正式社会关系对正式激励机制有限制作用的时候,那么这个
组织设计就是有问题的,至少是设计不完善的。那么就需要优化正式组织的激
励机制和改进非正式关系的激励机制。比如,很多大公司都有适合员工休闲的
场地,保龙公司,修运动场,开运动会,这样既强化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又
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
小结:用理性选择理论来分析组织就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外部环境如何影响理性的个人。
三、理性选择理论的局限性

146
1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