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單元 4.2.0~4.2.

主題 玄學與清談(上、中、下)

指定閱讀 范壽康:《中國哲學史通論》,上海:開明,武漢大學出版。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五南出版社。
進階閱讀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臺北:學生,1993。

研習本章節後,應:
一、知道魏晉南北朝玄學思想的發展趨勢;
二、理解玄學與清談的關係;
學習目標
三、認識才性之辯、言意之辯的內涵;
四、了解該時期玄學家對形上學的有、無之辯;倫理學的自然與
名教之辯。

1
4.2.1 導論
魏晉玄學(或魏晉名理)之兩核心成素為玄學&清談,兩者互為表裡。清談為玄學的討
論形式與發展動力;玄學為清談的討論內容,兩者間互相輔成、唇亡齒寒。茲於下分別簡說:

研討內容

玄學 清談

討論形式&發展動力

1
此節內容請參閱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
,五南出版社,p.145~159
1
壹、玄學概觀(從內容言魏晉名理)
一、緣由

魏晉玄學緣起的因素,就以下兩方面說明:
(一)助因
1.兩漢儒學的異化和衰微
儒學加入陰陽五行、讖緯災異怪說後,逐漸傾向方士化的異化;經學的研
究偏枯於章句訓詁,繁瑣支離,東漢末流經學家,已無能守經常達權變,
儒學走向衰微。
2.漢末荊州學風的導引
漢末荊州太守劉表,大力推動文教,對經學反省改革,從事改定經典章句。
荊州學派由繁瑣章句之後定,至宋衷、王肅掀起對《易》、
《太玄經》(揚雄
著)的注釋運動,治學態度傾向重義理捨數術,直探宇宙本體變化之理,帶
動漢魏間形上本體論研究之風。
3.自然無為天命觀的推助
漢代流行的天人感應的天命觀,被東漢王充消解後,魏晉人普遍採信自然無為
的天命觀,認為人生一切受自然力的天命支配,人無法擺脫只有順天安命生活,
先秦道家的自然人生觀再度興起。
(二)主因
漢至魏辯談之風的盛行,漢代以德取材的徵辟、察舉,有對人物品評的風氣,漢
末知識分子,期以清議力量,扭轉時局,不幸釀成黨錮之禍,之後乃轉向以鑒識
人倫,作為談辯之題材,故由清議走向清談。魏初士人由單純的品評人物,逐漸
轉向於對玄妙哲理的探索,發展至正始年間,何晏諸輩選定以《老》
、《莊》
、《易》
作為談辯的中心論題。
上述的因素,推展了魏晉玄學的形成。

二、釋義

「玄學」一詞首見於西晉,然「玄」字的提出在《老子》已經出現,茲分別對「玄」

與「玄學」解釋如下:

(一)「玄」:
「玄」2本指赤黑色,儒經皆指稱顏色。老子由顏色赤黑,引申為深遠的意思,以「玄」
形容「道」作為萬物本根性之玄妙;且玄兼攝「有」與「無」,為妙運生生之本。老

2
玄當名詞: 赤黑色;當動詞:妙用;當形容詞:高遠深奧微妙
2
子如何以「玄」來描述「道」呢?他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3,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

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魏˙王弼:《老子注》說:
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
玄謂之深者也。
明˙沈一貫:《老子通》說:
「凡物遠不可見者,其色黝然,玄也。大道之妙,非意象形稱之可指,深
矣!尊矣!不可極矣,故名之曰玄。」
綜觀王弼、沈一貫賦予「玄」字的涵義,乃指稱存在界的終極實在,意蘊深遠
而不可測知。
(二)「玄學」
玄學一詞,古今學者各有解釋,茲於下說明:

寬泛地言=玄遠之學
玄學=
精細地言=研討才性與玄理的名理學

1. 辭源
《晉書˙卷五十四˙陸雲傳》:「雲本無玄學,自此談老殊進。」
2. 說明
(1). 寬泛地言=玄遠之學
在魏晉玄學中,所謂「玄遠」指老莊言「道」的體用,討論的議題如:
「有無」、
「得意忘言」
、「執一御眾」
、「養生」
、「自然與名教」
、「聲無哀樂」等, 玄遠之
學指謂遠離「事物」
,屬於超言絕象的形上學問題。

1 根據一:
《世說新語˙德性》
「天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每與之言,言及玄遠而未嘗評論時事,臧
否人物。」

2 根據二:
《三國志˙魏書˙何劭荀粲傳》
「(粲)曰: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斯則象外之意,繫表
之言,固蘊而不出矣。嘏善名理,而粲善玄遠。」

解析
對比凸顯 名理=聚焦形名檢核,符應實情
此段話
玄遠=扣緊形上義理,言不盡意

(2). 精細地言

1 定義:指流行於魏晉時期,品評人物才性,或依據《易》
、《老》
、《莊》

3
徼(ㄧㄠ)與妙相對指萬物形成和發展的軌跡。
3
三玄,研討形上玄理的名理學思潮,相當於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存有
論或本體論。


2 解析

方法 題材 枝系
(Method; Formal (Subject; Material
Object) Object)

人物才性 才性名理系
名理(學)
形上玄理 玄學名理系

魏晉玄學就方法言同為名理,但是用以討論不同的題材,就引申出不
同枝系4:

才性
甲、質料對象(Material Object)5=
玄理

就玄學的內容而言:
才性名理學-針對人的自然才性與官僚系統如何選才,以達成名實符
應的人才學。
玄學名理學-掘發客觀的存有論及境界形態的形上學,建立本體論的
旨趣

乙、形式對象(Formal Object)=名理(學)
就玄學的方法而言:
擺脫兩漢章句訓詁。採用名理方法,即是綜合採用道家的簡潔、抽象,
體證法;名家的辨名析理法;法家的檢覈名實法。

按照牟宗三的意見,
「名」之自身
考究
所謂「名理」者 名所指涉 之理6
名&其所名者之關係
三、流派

(一)范壽康之意見

4
「名理一詞為概括之通稱,才性與玄理則為指謂之殊目。普通名理玄論之分只是就殊目而言, 『名理』一詞並非
專屬於普通所稱之名理派。」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臺北:學生,1993,頁 243。)
5
容後說明,分別於第二、三節以專題討論。
6
「『名理者,環繞名之本身、名所牽涉、以及名與其所牽涉之關係而論其意義之謂。』即:關於名之本身,名所
指涉(限定之實與超限定之實),以及名與其所名者關係之理也。」 (Ibid., p. 256.)
4
1. 根據:劉永濟《文學通史綱要》

待魏之初霸,武好法術,文慕通達。天下之士聞風改觀,人竟自致於青雲,學
不因循前軌。於是才智美膽者,不復專以染翰為能,尤必資夫口舌之妙,言語
文章,始並重矣。建安之初,萌蘗已見。正始而後,風會遂盛。鍾傅王何,為
其稱首。荀裴嵇阮,相得益彰。

2. 主張

尚理論

重實踐

(二)牟宗三之意見
主張魏晉玄學即是名理學,依內容可區分為才性名理系(才性派)&玄論
名理系(玄理派)。(參考上文對玄學內涵的解析處圖表。)
(三)流派對照7

牟宗三,etc. 范壽康,etc.
名理(學) 無
才性名理系(才性派) 名理派
玄學名理系(玄理派) 玄遠派(內含:玄論派&曠達派)
正始玄學 玄論派,etc.
竹林玄學 曠達派

四、發展

(一)大勢(清˙趙翼)8

三國(始) 晉代(極) 宋齊(衰) 梁代(轉) 陳代(終)

7
關於兩派間說詞的不同,主要源自於對「名理」義涵的把握,牟宗三於其《才性與玄理》第七章:〈魏晉
名理正名〉中有完備詳盡的解說,宜參考。
8
魏晉玄學流行的年代,約近兩百餘年,自漢魏之際初成至西晉永嘉之亂後西晉滅亡計止,約五十年,特別是正
始時期,經竹林時期到元康時期、永嘉時期,為玄學最盛時期。自晉室東渡,止於東晉滅亡,約近一百五十年,
東晉玄學發展並末中斷,但在義理上少有創新。東晉中晚期,玄學「名士」地位逐漸為佛學「名僧」所奪,而玄
學漸被佛學取代,這原因除了因亂世中,宗教更能征服人心外,主要還在佛學義理超越了玄學,玄學名士想在清
談地位上立於不敗之地,就不得不轉向佛學研究。

5
(二)階段分期
對魏晉玄學的分期,各有不同意見(暫略);依湯一介之畫分:
1.內容

1 正始時期(240 CE~249 CE):以王弼&何晏為代表;

2 竹林時期(254 CE~263 CE):以竹林名士嵇康&阮籍為代表;

3 元康時期(After 290 CE):以向秀為先期人物,再區分為裴頠&郭象
兩枝系;

4 東晉時期:以張湛為代表。

2.發展摘要(以湯分期為主幹,參酌各家說法補充)



3 形上學上 之辨

名教

4 倫理學上 之辨
自然

才 引申 -名理方法的使用( 方法 ) 真 總結 有

1 人性論上 之辨 ○
5 般若空觀 之辨以○
空 之辨
性 ○
2 言意之辨的提出(方法論上) 俗 無

過渡 開展 過渡
(才性名理系) (玄學名理系) (向隋唐佛學)

魏晉玄學之發展大勢與五大辨題

魏晉玄學發展大勢表
時代 三國時代 魏晉南北朝

轉向空理
趨勢 端緒初萌 轉向玄理 深度開展
(佛學)

易&老學 莊學

階段 人物才性品鑒 對名理的反思 正始玄學 竹林玄學 元康玄學 玄佛交涉

(魏代) (魏晉之際) (西晉)

1) 名理的使用 名 理 學 的 反 1) 形上學的有&無之辨 Praija 空觀


主題
2) 才&性之辨 省:言&意之辨 2) 倫理學的自然&名教之辨 的真&俗之
才性名理系(才 辨,總結有
枝系 玄學名理系(玄理派)
性派) 無之辨

6
貳、清談概觀(從形式言魏晉名理)
一、概說

(一)內涵
清談始於曹魏正始年間,至南朝梁代止。《世說新語》詳載魏晉清談的活動。
清談者為多為名士,他們好讀《易》
、《老》
、《莊》
,勤學敏求,善辭令,談玄論道,
剖析妙理。清談又稱清言、玄談、麈談。清談的形式9為名士們自發的小型自由聚談,
有一定的議題,如才、性之辨;有、無之辨;真、俗之辨等。

名士
辯論
(二)三大成素
麈尾

1. 名士10
2. 辯論
先由主家提出見解稱為豎義/立義;再由客家問難稱為咨疑;
若經過主客間往反問辯對答,而釐清了問題謂為送一難而通一義;
若雙方爭執不下,由第三者出面調停,經過充分論理,自由討論,以探尋
理源。以圖示之

送一難
豎義/立義 咨疑 (調停)
通一義

探尋理源

3. 麈尾11
清談進行時,主家常為清談高手為主持者,常手執麈尾為道具以示主持人的身分

9
正始時期的「清談」以口談為主,筆著論文注釋為輔。竹林時期的「清談」則不重口談而以「筆談 」 「論著」為
主,其原因在於司馬氏殺戮名士,政治羅網趨於緊密之故。
10
魏初尚無名士之稱,至正始時期方才出現。司馬懿曾以名士稱呼諸葛亮,當時司氏以「戎服蒞事」 ,而諸葛亮則
「獨乘素輿,葛巾羽扇」之姿態出現軍中。名士指具有清逸之氣者,清而不濁,逸而不俗,又稱俊逸。清言、清
談、玄思、玄智、風流、自在自適皆為名士的特徵。名士人格的形成,既是一種環境使然,也是生命的獨特,更
是生命的本質,是一種藝術性格,亦是一種虛無主義。東晉袁宏作《名士傳》 , 「名士」除了指那些風度翩翩,
舉止蕭洒的出色人物,名士有其的特殊的嗜好,如好讀《離騷》 、好酒與藥物,更重要的魏晉名士必須能「清談 」

東晉中期後則擴及佛理。
11
麈尾: 麈是大鹿即今知駝鹿又名四不像;麈尾:用大鹿的尾巴製成為拂塵具,是魏晉名士清談的重要道具。
7
二、影響
魏晉的清談形式,帶給學術上或思想上的影響,可從以下四方面說明:
(一)清談促進玄學的發展
從二者的關係言,清談是玄學的表現形式和發展動力;玄學是清談的論辯內
容。在學術上,對才性名理學與玄論名理學,具促進作用;於思想上,推展
對東晉玄、佛的交融。
(二)清談對玄學家的影響
玄學家藉清談得到自由的表達及思想的交流,滌除心靈的困惑與苦悶。
(三)清談提升莊學的研究
就清談的發展史脈觀之,莊學重於老學。
(四)清談造就了玄學特色
藉著清談展現魏晉玄學的理論特色,主要是儒道兼綜、道體儒用、以道化儒。

一、試述魏晉玄學的緣起因素。

問題反省 二、試述魏晉玄學之發展大勢與五大辨題。

三、何謂清談?與玄學的關係及其影響。

8
4.2.2 才性名理系(三國)
壹、總論
茲概觀「才性名理系」
(才性派)如下:

一、緣由

漢末黨錮事件之後,知識分子為求計身退,轉以抽象理論取向的鑒識人倫為談辯的題材,
由清議走向清談之風。魏晉清談,初期(三國)是以品評人物為主,其理論根據乃見於
劉劭《人物志》一書。就在品鑒人物的過程中,出現兩重問題,第一重疑問是:人物外
在的容貌和行為,能否完全反映出該人的才氣質性?第二重疑問是:用來品鑒人物的名稱
或語言,能否充分表達所欲表明的意思?簡言之,即是「言」能否完全表達「意」的問題。
所謂「言意之辨」的問題,就在品鑒人物論中被引發出來。

二、內涵

《人物志》中,劉劭通過「九徵」、
「五行」
、「五德」分別聖人與偏材,論述人與人之間
不同的才具,依人的各別特質來選才任官,從品鑒人物引發有關才性的討論。

就在「才性之辨」時,出現「言意之辨」的問題,同樣地,在探討本體論的有、無、本、
末的關係時,究竟形而下的語言或名稱,能否充分表達欲表明的形而上的實體或原理?「言
意之辨」在品鑒人物上和玄學上表現出十分類似的問題。

三、辨題

有關才性之辨,劉劭大抵可歸納為四種不同的立場,後來經過鍾會綜合為《四本論》
,分
別是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
有關「言意之辨」在玄學中不斷出現,從魏初荀俁 、荀粲到西晉歐陽建,都有以此辨題

ˇ

著作,分別討論言不表意、言盡意、言不盡意。

9
四、發展(附表)

才性名理系
(三國)

人物才性品鑒 對名理的反思
: :
才&性之辨(名理的使用) 言&意之辨

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三 形上學 語言學


的眼光 的眼光
: : :

才&性同 才&性 才&性合 : :

考察表意限度 考察言意關係

道德實 道德實 言不 言不 言
踐的基 踐的基
才能的 表意 盡意 盡意
基礎 (荀粲) (荀俁) (歐陽建)
礎 礎

道德實踐 才能的優 才能的優


的能力 劣 劣
(劉劭、傅 (王廣、李 (鍾會、袁
嘏、盧毓) 豐) 準)

才能&德性解離

五、影響

魏晉玄學或魏晉名理肇端於才性名理的才性之辨,接著由對名理的方法論反思所開出之
言意之辨,作為轉向玄學名理的契機;就中,才性之辨所以轉向言意之辨,正因前者使
用辨名析理的「名理」方法,因而引發名士們對「名理」本身的興趣與關注。

10
貳、人物才性品鑒:才&性之辨
一、概觀(才性之辨)

(一)內涵:指才性名理系中,討論人物才能&德性間彼此關係的名理。
(二)方法:名理(辨名析理)
(三)發展

人物才性品鑒

才&性之辨(名理的使用)

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三


: : :

才&性同 才&性 才&性合

道德實 道德實
才能的
踐的基 踐的基
基礎
礎 礎

道德實踐 才能的優 才能的優


的能力 劣 劣
(劉劭、傅 (王廣、李 (鍾會、袁
嘏、盧毓) 豐) 準)

才能&德性解離

二、代表人物

(一)劉劭與其《人物志》
1. 前言
劉劭( 1 9 0 -245) 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今屬河北)人 ,生平活動
歷東漢桓帝,中經魏武、文帝。
著有《人物志》十二篇。為今存魏晉間人才學原理最完整的著作,對
人物性格深入探析,對政治人才的才性,作出精微的剖析。基本上,以
鑒別官吏人才為目的,但在理論內容上,進入了品鑒一般人物才性的普
遍範圍。

2. 內容
《人物志》對才性品鑒的分析幅度、形上根據、外在特徵與人物分類:
(1). 評析進路

11
根據牟宗三的意見,中國哲學對人性分析有兩種幅度12,共同形成中國哲
學家對人性從普遍到具體的全幅把握,茲簡說劉劭分析之幅度:
≠普遍道德心性(先秦孔孟儒學;理學本然之性)
=特殊個別氣性(先秦告子性論;理學氣質之性)
(2). 品鑒原則

1 才性的形上條件

甲、根本條件:質、性、形
劉劭對於人的生命及其個別差異的來源,都歸於元一、陰陽、五行,
這些原理乃襲取漢儒氣質之性的觀點,提出生命由陰陽五行構成。人
的外在儀容體貌,乃是內在性情才能的表現。他說:
凡有血氣者,莫不含元一以為質。秉陰陽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
(九徵)
乙、五質&五德
〈九徵〉更具體地把五行分別與人在形體、氣質、才性上的差異關聯
起來

金→筋:筋勁而精→勇敢→義 勁而不精──力:金德之偏

木→骨:骨植而柔→弘毅→仁 直而不柔──木:木德之偏

五質 : 五常 水→血:色平而暢→通微→智 偏至 暢而不平──蕩:水德之偏

火→氣:氣清而朗→文理→禮 氣而不清──越:火德之偏

土→肌:體端而實→貞固→信 固而不端──愚:土德之偏


2 才性的具體透顯:九徵

劉劭又列出九個方面,作為觀察或品鑒人物的依據,就是「九徵」。
由人的具體的形質表現「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
以徵知人的才性「平陂、明暗、勇怯、強弱、躁靜、緩急」等之質。
──平陂之質在於神。
──明暗之實在於精。
──勇怯之勢在於筋。
──強弱之植在於骨。
──躁靜之決在於氣。
──慘懌之情在於色。
──衰正之形在於儀。
──態度之動在於容。
──緩急之狀在於言。

12
歷來中國哲學家對全幅人性的理解有兩條進路:一是先秦人性善惡問題:從道德上的善惡觀念來論人性;一是《人
物志》才性名理:從美學的觀點對人的才性(情性)作品鑒的論述。前者從孟子的性善論到大學、中庸的天命之性,
開展出宋儒的心性之學中的義理之性,針對的是人的本然之性;後者從告子的生之謂性,開展出心性之學中的氣
質之性,針對的是人的才質之性。
12

3 才性人格的層次

兼德而至:中庸→聖人

九徵皆至:純情之德→至德 具體而微:德行→大雅

層次 : 三度 兼材之人:以德為目→兼材 五等 一 至:偏材→小雅

偏至之才:以材自名→偏材 一 徵:依似→亂德

一至一徵:閒雜→無恆

最上等之人才是全才,擁有中庸至德,稟氣最純粹;其次為兼才,兼
有兩種以上的才能;再次為偏才,僅具有一種專門才能,以上三等人,
才屬真正人才。
依似、無恆,不屬於人才,故略去不論。
至於聖人乃天生之人,具中和個性表現出的形象平淡與聰明,所以能
通達物理世情,難以學而至。其關注點落在政治人才上面。


4 政治人才的分類

甲、一般:十二流業
劉劭把各種偏材加以綜合,將人的具體才能﹝志業﹞細分為十二種
如:清節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文章、
儒學、口辯、雄傑。

乙、特殊:英雄
劉劭認為英雄是介乎聖人(聖王)與十二類人才之間,英雄
具雄才大略,像劉邦、項羽,《人物志》說:
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人物志,英雄》

3. 結語
《人物志》為品鑒人物,從氣性才能的立場來觀察人,且把人才分類,表現的特
點對魏晉玄學的發展有其貢獻,茲述於下:
⑴討論人性的重心
從普遍的層面轉向具體個別的層面,促進魏晉玄學重視個體的思想發展。
⑵討論聖人的特質
從道德修養的範圍,擴展至氣性才能的範圍,促進魏晉玄學有關聖人的討論成為
可能。
⑶討論人才的分類
從許多不同流業的分析,擴展至氣性才能的理解,促進魏晉玄學抽象的哲學分析
的發展。

13
(二)鍾會《四本論》的集結(請參考上文解釋才性之辨的發展處圖表)
1.內容
劉劭《人物志》的觀點,後來發展成為才性問題,又經過鍾會綜合為《四本
論》13(散佚),其內容如下:

⑴才&性-同

主張者:劉劭、傅嘏、盧毓
才:道德實踐的能力
本質相同
性:道德實踐的基礎
⑵才&性-異且離
主張者:王廣、李豐
才: 才能的優劣
本質不同且相離 (無必然關聯)
性: 道德實踐的基礎
⑶才&性-合
主張者:鍾會、袁準
才: 才能的優劣
二者相合
性: 才能的基礎
2.小結
綜言之,前三種立場都是從道德的操守修養來說性,至於「才性合」則從天賦的氣性
智能方面來說性。《四本論》的學術意義,
就表層意義言:可歸納為兩組,其一才性同與才性合(本質一致);其二才性異與才
性離(本質不一致)

就深層意義言:四種立場隱含著對才\性意義,在理解上三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才性同表示漢代徵辟、察舉用人方法,是從道德層面來理解性和才;
第二階段:才性異且離代表魏初重才,把才從道德範疇釋放出來;
第三階段:才性合代表魏晉將才與性,同時從道德範疇釋放出來。
整體言,四本所代表的是三個階段的變化,反映出漢代思想到魏晉思想的轉化。

13
《四本論》已散佚,然在《世說新語》<文學篇>有引錄
14
參、對名理的反思:言&意之辨14
一、概觀(言意之辨)

(一)緣由
言意之辨的淵源,本起於人物的品鑒。
(二)內涵:介於才性名理系與玄學名理系間,基於對才性之辨所使用的「名理」方
法所做的反思,主要是討論語言表達形上學對象之限度,及語言學上的言與意
關係的問題

二、內容

(一)總論
對於言意問題的主張,魏晉思想家多採取「言不盡意」的立場;只有歐陽建在<言盡
意論>中,明顯提出相反意見。從品鑒人物到言意之辨,可說是魏盡玄學興起的關鍵。
(二)分述
1. 形上學的眼光:二荀 對名理的反思

2. 語言學的眼光:歐陽建 :
言&意之辨

Material Formal
Object Object

名言
形上學 語言學
的眼光 的眼光
: :
考察表意限度 考察言意關係
意=形上視域 意=兼含形上&形下

言不 言不 言
表意 盡意 盡意
(荀粲) (荀俁 ) (歐陽建)

≠區分言、象、辭 凸顯言&意間
名言 的附屬關係
=完全不能表達形上視域

=區分言、象、辭
名言
≠完全不能表達形上視域

14
請參閱王邦雄等:
《中國哲學史》
(上)里仁書局 p285~292

15
(三)解析

1.背景
言意之辨落在人物論所討論的主題是:品鑒人物的語言名詞(名言),是否完全地表明所欲知
的內在「才性」;言意之辨落在本體論討論的主題是:名言的表述,可否完全表達「性」或
「天道」。二荀的言意之辨,即是當時學者從人物論轉向本體論探討的契機。所討論的主題
即是「言盡不盡意」。

2.內容
〈荀粲傳〉
:粲諸兄並以儒術論議,而粲獨好道,常以為子貢
稱夫子之言緎與天道不可聞。……粲兄俁難曰:「
《易》亦云:『聖人立
象以盡意,繫辭焉以盡言。』則微言胡為不可得而聞見哉!」粲答曰:「
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於意外者也
;『繫辭焉以盡言』,此非言乎繫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繫表之言,固
蘊而不出矣。」
⑴荀俁 主「言不盡意」

ˇ
;荀粲主「言不表意」

「意」是什麼?雙方都一致認為「意」即指涉性\天道等形而上的實體或原理。
「言」是什麼?二人卻有分歧看法,
荀俁將語言區分有言、象、辭,
「言」
:普通語言,不適合用來表達性\天道等形而上的實體或
原理;
「象、辭」
:特殊語言,可以用來表達性\天道。由此可以推斷荀俁主張「言不是完全不
能達意」(∵「象、辭」
:特殊語言,是可以用來表達性\天道。)
荀粲認為語言只有一種,並無言、象、辭的區別,主張凡名言「完全不能表達意」,以上的
說法,確切地說即是「言不表意」
。由此可知,荀俁與荀粲一樣,承認「言不盡意」
。彼此爭
論的焦點不在於「言」能否「盡意」
,而在於「象」能否「盡意」
。荀俁是「立象盡意」說的
擁護者,而荀粲則不然。
精確言,二荀的「言意之辨」是站在形上學的立場,把「意」落在形上的視域,對表意的限
度進行考察。

⑵歐陽建主「言盡意」
反對當時普遍流行的「言不盡意」觀點,而提出個人對言意的關係,有〈言盡意論〉。
歐陽建的言意觀,所針對的「意」就不限於形而上的實體或原理,而兼即形而下的事物情態。
歸納其說如下:
*名言為後起的、附屬的
*名言之必要,乃為了要辨別萬物,為了要表達思想
*名言和事物之間有附屬的關係:即辨識一物,即有一名;了解一理,即有一言
以上所說的「言」:指一般的名言;「意」:指涉對事物道理的認識和理解。言和意之間為附
屬的關係。
精確言,歐陽建的「言意之辨」是站在語言學的立場,對一般名言與意義的關係的探討。

16
(四)小結
「言盡意」與「言不盡意」的「言意之辨」課題,是魏晉玄學家,對於名言與意義關係的不
同層面的探究。它包含兩個不同層面:一是在形而上學的範圍,對名言表達形而上的實體或
原理的能力和限度的考察。另一是在語言學的範圍,對一般名言與意義的關係的探討。在理
論上必須予以釐清,才能充分理解「言意之辨」的內容。言意之辨背後隱含了魏晉玄學中最
重要的課題,就是對性與天道一類的形而上實體或原理的關注,進而衍伸出以「有、無」為
主題的玄學名理學。

一、試說明《四本論》的「才性之辨」及其學術意義。
二、試解析「言意之辨」的三種主張。
問題反省
三、才性名理系主要討論甚麼?其間的關聯?及其對與玄學名理系有
何關係?試說明。

17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