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14年8月第8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347

三参数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分法
王晓琴1.一,赵德安1一,刘云帅s
(1.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124;2.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3.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该文选用三参数地基模型,对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进行修正。根据已有的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分法,把地基梁的
挠曲微分方程转化为线性差分方程组,推导出三参数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分方程,得到不考虑广义剪力自由梁端的解答。利用
MATLAB编制相应的程序,通过对算例的比较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准确。
关键词:地基;基础;三参数地基模型;有限差分;位移;地基反力
中图分类号:TU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16(2014)08—0347—03

型做出如下改进[3]:
0 引言
K=厶[1+艮叫1{’] (1)
在地基基础的设计中,合理的方法是考虑两 p=Kw (2)
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在地基与基础的共同工作中, 其中,厶为基床系数,表征了地基土的基本
如何选择地基模型非常关键。合理选择地基模型 刚度;仪和p为无量纲参数,与地基土性质有关;
不仅直接影响地基反力的分布和基础的沉降,而 手为所考虑点的相对坐标:手驯,z为梁长的一半,
且影响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 如图1所示。通常取Or=10,按表1选择届值。图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地基模型, 1为地基梁示意图。
其中1867年捷克工程师提出了经典的Winkler地 表1地基土的B值表

基模型。Winkler模型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
强与该点的地基沉降成正比,即,其中为基床系
数。由于Winkler模型计算方法简单,在工程中
得到广泛运用,在计算方法上已成熟[1]。该模型认
为地基由一系列弹簧所组成,且各弹簧之间互不
联系。由于Winkler模型没有考虑土介质的连续
性,出现了许多改进的模型[2],如双参数弹性地基
模型,该模型假设弹簧之问可以传递剪力。利夫
金提出了三参数弹性地基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
础底面尺寸效应的影响,描述了基础范围以外的
土体对地基刚度和接触压力分布性质的修正,弥
补了Winkler地基模型不能扩散应力和变形的缺
陷。本文采用三参数地基模型,建立弹性地基梁 图1地基梁示意图

的有限差分方程,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数
1.1.2梁的挠曲微分方程
值分析,并对文献提供的算例进行对比分析。
纯弯曲状态下,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可表示
1 差分方程组的建立和求解 为:

1.1 相关基本公式 E1d如2w。=一肘(戈)


(3)

1.1.1 三参数弹性地基模型
其中,E为梁材料的弹性模量,kPa; ,为梁的
三参数弹性地基模型对Winkler弹性地基模
截面惯性矩,m4;肘(戈)为梁截面的弯矩, kN・111。

收稿日期:2014—04—04 1.1.3有限差分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f512680311:甘肃省自然
科学基金资助(1107RJZA084);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差分法就是把微分用有限差分代替,把导数
(212098) 用有限差商代替,从而把微分方程近似地转换为
作者简介:王晓琴(1979一),女,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
向:岩土与地下工程。 差分方程来表示。

万方数据
348相关专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8月第8期

对于州砜戈)在:点处的二阶导数(器j。,近
、●1 一“ll一{,J

蛑Ⅳ=^26厶艺(N-i)[1啦
, 、

~]Wi (10)
仁l

似用二阶中心差分来表示: (2)梁上所有竖向力之和为零。

(箬)。一坠铲盟 ㈤ _¨v—l

hbk∑[1+/3e“u吨’M=∑P
i=1
(1 1)
利用式(4)可以将梁的挠曲常微分方程转换
这样就建立了以各梁段中点的挠度W。为未知
为差分方程。
1.2几点假设 数的Ⅳ个线性方程组,将式(9)、(10)、(11)写成矩
(1)假设地基梁底宽b不变,将其Ⅳ等分成 阵的形式,为:
陋]{州)={用 (12)
长h的梁段,各梁段中点的挠度为W。(i=1,2,3,
…,m,Ⅲ。为i梁段的平均挠度。因此,梁段基 其中,{州1为各梁段中点的挠度列向量,为未
底面积4:^6上的地基反力可近似认为是均匀的, 知向量,{州)={州。,W:,…,州Ⅳ)i。Ⅳ;{用为各梁上外荷
其强度用p。表示,则i梁段上的基底总反力为
载向量;{毋={%:,蛑,,…,蛑Ⅳ∑P】:。Ⅳ,系数矩阵
R。=p4。
(2)假设不考虑广义剪力,梁端遂为自由端, 陋]为N×N阶方阵。解式(12)便可求出各梁段中
沿梁宽方向的挠度不变,对于第1梁段和第N梁 心的挠度值,将所求挠曲值再代入式(5)、式
段,假定其弯矩为零问。 (6)就可求出各梁段中心反力p。及弯矩弘。一般

(3)假设地基与梁之问无摩擦力。 情况下,将梁等分成10~20便有足够的精度;
1.3建立差分方程 若要获得更高精度,可把梁划分得更细。
由以上假设可得:
,_ O

R。=p4=pihb=hbk[1+,&“‘1{’]州。i=2,3,…,Ⅳ (5) ,- L

将梁划分为有限的Ⅳ个梁段,各梁段中心作 ¨旧旧 2


用了Ⅳ个离散的集中反力R。,以各梁段中点的挠 日旷

度州。为未知量,除梁两端的第1梁段和第Ⅳ梁段
旧旧旧
外,其余各段中点的挠曲微分方程都可以近似地
1 坤 ~
用差分方程来表示,则有: 州


Ⅵ。扩扩c】 孙d《 d。扩廿


等(‰l一2w。+蚍1)=一Mi i=2,3,…,Ⅳ_1 (6) e o

, 叩
其中,尬也可以由力矩平衡条件得到,即: AⅣ,
岬 川知
驴啪㈦ o:硼 蠊
Mi=h[(i一1)Rl+(i一2)R2+…+(ij)弓+…帜。一1]=』)1名。(7) ∽∽。11,0

∽∽。10
式中,坛。为i截面左边梁上所有外力对该截
面的力矩,以逆时针方向为正。
2算例与结果分析
等(‰l一2w。+州“)札[(i一1)Rl+(i一2)R2+…+(ij)弓+
算例以马立博等老师的实例进行验证:弹性
…+R。_1]=且乞。 i=2,3,…,Ⅳ一1 (8)
地基梁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E,=2×105kN・1312,梁
将式(5)代入式(8)可得:
长三:20 m,宽6=1 m,地基参数如下:(1)基床系
罂(‰。一2毗+雌。)札陋1)^Ⅲ1啦“u嘞’]・ 数盎:3×104kN・ill3、仪=10、届一0.5的软弱粘土;
(2)k:50 X 104kN・m3、ot=10、启=5.5的中强风化岩
州l+(i一2)hbk[1+届e ~]W2+…+(i-j)hbk
石。用本文推导的三参数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分
[1书e “1]W(“)=蛑。 i=2,3,…,N一1 法进行挠度和基底反力计算。梁等分为N=20段,
整理得: 用Matlab进行编程。
通过比较本文与文献[5]计算结果可知:已知
等(肾2州批)h2bk{∑(巧)郴∑(ij)e“u吨’哟}
,^
Fl 尸l

相同的受力条件和相同的地基情况,将梁划分为
=坛。 (9) 相同的段数,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所得的
根据梁的静力平衡条件。可得: 基底位移与基底反力结果基本一致(见图3、图4)。
(1)梁上各点对第Ⅳ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由此证明,本文选用的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万方数据
2014年8月第8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349

500kN 500kN 500kN 由图3(a)可知,计算得出的节点位移在梁中


问位置几乎重合,在梁两端用三参数方法得出的
位移大些,这是因为题设的地基条件很软弱。由

L—————j咝些———二

: 2 毒
图4(a)可知,计算得出的节点位移在梁中问位置
几乎重合,在梁两端用三参数方法得出的位移小
些,这是因为题设的地基条件很坚硬。大部分地
图2实例计算图
基土的,相比Winkler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用
三参数方法计算的梁位移值偏小,使之更符合土
的受力变形特性。
由图3(b)、图4(b)可知,基底压力在梁中问
位置几乎重合,在梁两端有差异,但差异没有位
移那样明显,这是因为三参数地基梁边上的较大
位移乘以较小的值,抵消了一些差异。
根据本文推导的三参数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
分方程,利用本文采用Matlab编制的程序,对三
参数弹性地基梁,只要输入梁长、梁宽、梁的刚
度、梁的等分数、基床系数、无量纲参数和,即
可求出基底位移、基底反力,以及弯矩分布。计
算方法简单,计算结果准确。

3 结语

本文基于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选用考虑
基础底面尺寸效应的三参数弹性地基模型,采用
有限差分法,建立以挠度为未知量的地基梁的差
(b)基底反力
分方程组,计算原理简单,分析过程简明易懂,
图3软弱粘土层基底位移、反力曲线图
所建立的矩阵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
(1)建立了三参数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分方程
组。通过与文献提供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认
为该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准确。
(2)大部分地基土的B>0,相比Winkler地基
模型的计算结果,用三参数方法计算的梁位移值
偏小,使之更符合土的受力变形特性。这是因为
三参数方法考虑了土介质的连续性,描述了基础
范围以外的土体对地基的刚度和接触压力分布形
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凤玺.基础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5—50.
[2]丁大钧.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工学院出
版社,1986:6-8.
[3]杜永峰,王晓琴.双参数弹性地基上自由矩形中厚板问题分析
尝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31(4):104—107.
[4]王国体,赖焕枫,胡志专,黄淼,梅应华.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有
限差分法及变形、反力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4,27(1):35—39.
图4中强风化岩石层基底位移、反力曲线图
[5]马立博,时伟,周印章,李瑞军.Winkler与三参数弹性地基梁模
型的计算比较[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29(4):36—39.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