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 27 卷第 2 期 防 灾 减 灾 工 程 学 报 V o l. 27 N o.

2
2007 年 5 月 Jou rna l of D isa ster P reven t ion and M it iga t ion Eng ineering M ay 2007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李信富, 李小凡, 张美根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摘要: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不仅是研究复杂地区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有效辅助手段, 而且是研究地球深部精


细构造的有效工具。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包括 3 大类, 即几何射线法、积分方程法和波动方程法。首先介
绍了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及特点, 然后概括介绍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几何射线法和各种波动
方程数值模拟方法的新进展。 因为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包含了丰富的波动信息, 可为研究地震波的传播机理和复杂
地层的解释提供更多的佐证, 所以重点介绍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 最后, 对各种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评述, 并给
出了地震波传播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地震波; 数值模拟; 射线追踪; 积分方程; 波动方程


中图分类号: TU 315.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2132 ( 2007) 0220241208

数值模拟方法已经在地震勘探和天然地震领域中得
0 引言 到广泛应用。
地震数值模拟的发展非常迅速, 现在已经有各
在地学领域, 对于许多地球物理问题, 人们已经 种各样的地震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震勘探和地震学中
得到了它们应遵循的基本方程 ( 常微分方程或偏微 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这些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
分方程) 和相应的定解条件, 但能用解析方法求得精 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即几何射线法、积分方程法和
确解的只是少数方程性质比较简单, 且几何形状相 波动方程法。 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实质上是求解
当规则的问题。对于大多数问题, 由于方程的非线性 地震波动方程, 因此模拟的地震波场包含了地震波
性质, 或由于求解区域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 则不能 传播的所有信息, 但其计算速度相对于几何射线法
得到解析解。 这类问题的解决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 要慢。几何射线法也就是射线追踪法, 属于几何地震
是引入简化假设, 将方程和几何边界简化为能够处 学方法, 由于它将地震波波动理论简化为射线理论,
理的情况, 从而得到问题在简化状态下的解答。但这 主要考虑的是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特征, 缺少地震
种方法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过多的简化 波的动力学信息, 因此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因为波动
可能导致很大的误差甚至错误的解答。 因此人们多 方程模拟包含了丰富的波动信息, 为研究地震波的
年来寻找和发展了另一种求解方法——数值模拟方 传播机理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了更多的佐证, 所
法。 以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一直在地震模拟中占有重
地 震数值模拟 ( Seism ic N um erica l M odeling ) 要地位。
是地震勘探和地震学的基础, 同时也是地震反演的
基础。所谓地震数值模拟, 就是在假定地下介质结构 1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模型和相应的物理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模拟研究地
震波在地下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并计算在地面 地震波数值模拟是在已知地下介质结构的情况
或地下各观测点所观测到的数值地震记录的一种地 下, 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各种介质中传播规律的一种
震模拟方法。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研究复杂地区地 地震模拟方法, 其理论基础就是表征地震波在地下
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有效辅助手段, 这种地震 各种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 上述三类地震

Ξ 收稿日期: 2006208208; 修回日期: 20062092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40437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304004)
作者简介: 李信富 ( 19762) , 男,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地震波数值模拟和非线形插值方法的研究。
Em a il: x infu lee@m a il. iggca s. ac. cn
242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第 27 卷

波数值模拟方法相应的地震波传播理论的数学物理 理模型则可以表示为 m = m ( Θ, ΤP , ΤS ) 。
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射线追踪法是建立在以射线理 地球物理模型的离散化是通过对模型的空间剖
论为基础的波动方程高频近似理论基础上的, 其数 分实现的。 地球物理模型的空间剖分方法目前主要
学表达形式为程函方程和传输方程。 积分方程法是 有两种, 即正交网格剖分和非正交网格剖分。所谓的
建立在以惠更斯原理为基础的波叠加原理基础上 正交网格就是在平面上是矩形网格, 而非正交网格
的, 其数学表达形式为波动方程的格林函数域积分 在平面上是三角形网格和不规则四边形网格。 对于
方程表达式和边界积分方程表达式。 波动方程数值 地下介质进行非正交网格剖分可以差分考虑地下介
解法是建立在以弹性或粘弹性理论和牛顿力学为基 质分布的几何形状, 并且不受边界几何形态的限制。
础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 波动方程的理论基础上 基于这一点, 非正交网格数值模拟方法要优于正交
的。由于地下介质性质不同, 其相应的地震波传播方 网格的数值模拟方法。 为了准确刻画地下介质物理
程也不同。 性质的空间变化, 网格剖分必须要足够精细, 但是模
由于地震波波动方程在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 型剖分得越细, 空间网格点的数目就越多, 这必然会
研究的广泛适应性及地震波方程数值解法在地震波 占用大量的计算内存, 加大计算量, 降低效率, 从而
数值模拟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重点研 增加计算的成本, 同时引起误差的积累。 因此, 模型
究地震波波动方程数值解法, 同时对几何射线法和 离散化时必须考虑数值模拟的分辨率 ( 或网格大小)
积分方程法也作适当的讨论。 和计算成本。

213 波动方程的离散化
2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内容及特点
模型空间的网格化必然带来波场的网格化。 由
211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内容 于这种网格化把一个连续的地震波动问题转化成一
个离散的地震波动问题, 因此必然涉及到波场逼近,
地震波数值模拟是以地震波传播理论为基础 并且在空间网格化以后, 尽可能以较小的逼近误差
的。 描述地震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波动方程是一 表示离散波场的空间微分。 有限差分法通过有限差
个变系数的偏微分方程。 地震波波动方程的定解问 分算子将波动方程离散化, 以差分代替微分, 将微分
题 ( 即正演问题) 包括微分算子、算子系数、震源、初 方程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问题, 然后求解相关的线
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地震波正演过程中, 求解微分 性代数方程组以获得微分方程问题的数值解。 差分
方程可以计算出系统中表示状态的参数随时间的变 算子是一个空间局部的算子, 在空间域具有较高的
化。 地震波的正演过程数学上可描述为 分辨率, 可以较好地适应剧烈变化的地下介质。但是
d = A (m ) 在频率域中, 有限差分算子的分辨率就非常低了。算
式中 d 为合成地震数据向量; 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受空间采样率和时间采样率的
A 为正演算子; 影响, 但算法的速度较快。
m 为模型向量。 基于变分原理和网格插值的有限元法比较适合
d 的精度受 m 的离散化精度和正演算子 A 计 几何条件和物理条件都较复杂的问题。 但是算法复
算精度的影响。 杂, 计算速度慢, 一般要求插值基函数是分段线性函
地震波波动方程正演问题的内容主要包括: 数, 不具有正交性, 算子也是空间局部算子, 空间分
( 1)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辨率高, 但是频率域中分辨率却很低。
( 2)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算法; 另外一种逼近空间微分的方法是伪谱法, 它是
( 3) 程序设计及其质量, 它主要受计算精度、计 利用傅立叶变换将波场函数表示为傅立叶级数的展
算效率和计算稳定性的影响。 开形式, 将时间域的波动方程在频率域中求解。伪谱
法对微分算子的逼近程度可以达到尼奎斯特频率,
212 模型的离散化
并且收敛速度快。 但由于傅立叶变换是基于整个空
研究的目的不同, 构成地球物理模型的物理量 间域的, 改变空间中任一点的值就会改变频率域中
也不同。对于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声波方程而言, 的所有值, 因此每一个点的微分结果都要受到计算
地球物理模型 m 可以表示为 m = m ( Θ, ΤP ) ; 而对于 域中其它点的影响。实际上, 求导运算应该是一种局
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而言, 其地球物 部运算, 对于空间物性剧烈变化的情形显然有其局
第2期 李信富等: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243

限性。与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相比而言, 伪谱法在 等[ 7 ] 提出了曲线坐标下变形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地


频率域中的分辨率高, 而在时间域的分辨率却相对 震波数值模拟方法。 随着地表复杂区地震勘探的发
较低。 展, 起伏地表地震波数值模拟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
将有限元法和伪谱法相结合就产生了现在流行 的关注和重视。 董良国等[ 8, 9 ] 运用高阶差分法, 通过
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谱元法。 交错网格技术, 对一阶速度 - 应力弹性波方程进行
如果地震波场具有规则的特征, 即地下介质是 了 数值求解, 并进行了算法稳定性分析。 孙若昧
均匀分布的, 那么上面几种算法都是适合的。 事实 等[ 10 ] 采用多阶振型和有限差分联立的混合法, 模拟
上, 由于地下介质的分布具有高度非均匀性, 且这种 了 1976 年唐山地震所引起的北京西集 - 郎府地区
非均匀性发生在非常大的尺度范围内 ( 其尺度从岩 的剪切波运动。 Yang 等[ 11 ] 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和矩
石粒度到全球球谐函数的最低阶) , 地面接收到的地 阵在二维各向异性介质中应用的快速有限差分方
震波场不仅包含反射和折射信息, 还包含了散射信 法, 并得到了稳定性方程。殷文等[ 12 ] 采用 25 点优化
息 ( 介质的奇异性信息) 。 介质的这种多尺度非均匀 差分算子, 再根据最优化理论求取的优化系数, 建立
性通过地震波动方程可以映射到地面接收的地震记 了频率空间域中弹性波方程的差分格式, 有效地克
录中, 其中介质的物理性质变化通过波动方程的系 服了常规差分算子的数值频散。王一博等[ 13 ] 采用紧
数体现出来。 支集正交小波基对空间域进行多尺度离散, 采用二
阶精度有限差分算子对时域离散, 推导得到了多尺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地震波数值模 度有限差分方法正演模拟的递推公式, 并实现了相
拟新进展 应的波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也是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之一。
随着地震波理论在天然地震和勘探地震中的应 L y sm er 和 D rake 最早将有限元法应用于地震波
[ 14 ]

用, 地震模拟技术应运而生, 并随着波动理论和计算 数值模拟。 Seron 等[ 15, 16 ] 给出了弹性波传播的有限


机技术的发展, 地震数值模拟技术自 20 世纪 90 年 元数值模拟方法; Padovan i 等[ 17 ] 研究了地震波数值
代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形成了射线追 模拟的低阶和高阶有限元方法; Sa rm a 等[ 18 ] 给出了
踪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伪谱法、谱元法和积分 弹性波传播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无反射边界条件。 张
方程法等各种现代数值模拟技术。 美根等[ 19 ] 研究了各向异性弹性波有限元正演系统
有限差分法是偏微分方程的主要数值解法之 的精度和效率问题, 提出了一种透射加衰减的组合
一。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中, 最早出现的就是有限差 人工边界方案 ( 吸收边界条件) 。杨顶辉等[ 20 ] 基于双
分法。A lterm an 等[ 1 ] 首先将有限差分法应用于层状 相各向异性介质模型, 推导了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
介质弹性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中, 之后许多研究人员 弹性波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及其 Ga lerk in 变分方程
对该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T a l2EzerH 等[ 2 ] 研究了 和有限元运动方程, 对双相 PTL 介质和双相各向同
线性粘弹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方法; 性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
Robert sson 等 给出了粘弹性波有限差分模拟方 伪谱法是偏微分方程的另一种数值解法, 它最
[3]

法; Ca rcione 和 H elle [ 4 ] 提出了孔隙粘弹性介质中地 早由 K reiss 和 O liger [ 21 ] 提出。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


震波传播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模拟方法。 之后, 该方法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石玉梅[ 22 ] 给出了
一般的有限差分地震模拟方法是基于笛卡儿坐 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中弹性波传播数值模拟的伪谱
标系中的规则网格, 在模拟复杂地质构造和复杂地 法。张文生等[ 23 ] 用伪谱法进行了二维横向各向同性
质体的复杂界面时, 必然会出现弯曲边界, 在这种边 介质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 特别是对边界吸收问题
界上必然会引起人为的虚假绕射波, 为了减弱这种 作了有效的处理。 T aka sh i 等[ 24 ] 首次针对伪谱法提
虚假绕射, 就必须采用精细网格, 而这不仅会导致存 出 了 反 周 期 扩 展 边 界 方 法; T akenaka 和 王 彦 宾
储量的增加和计算量的加大, 而且会带来误差的积 等[ 25, 26 ] 利用伪谱法分别计算了球对称全球模型和
累。为此, 人们发展了基于可变网格和不规则网格的 具有垂向速度梯度的沉积盆地模型中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 问题。之后不久, 王彦宾和 T akenaka 等[ 27 ] 利用不连
J a st ram 等 提出了垂直间距可变网格的弹性 续网格傅立叶伪谱多域方法模拟了区域地球模型中
[5]

波模拟方法; O p rsa l 等[ 6 ] 提出了非均匀介质弹性波 弹性波的传播, 接下来王彦宾等[ 28 ] 利用伪谱法模拟


的矩形不规则网格有限差分模拟方法; N o rd st rom 了二维柱坐标下全地球模型中地震波的传播。 赵志
244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第 27 卷

新等[ 29 ] 给出了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 原理和费马原理求取地震波走时及其反射波射线路


的错格实数傅立叶伪谱法; 赵景霞等[ 30 ] 利用多块映 径的新方法; 高亮等 [ 47 ] 以及秦孟兆和陈景波[ 48 ] 把辛
射和超限插值技术将直角坐标系下的曲界面变换成 几何算法引入射线追踪问题, 不仅提高了效率, 而
曲坐标系下的规则界面, 在曲坐标系下利用伪谱法 且克服了焦散问题。
模拟波场; 张丽琴等[ 31 ] 给出了三维离散介质中地震 除了以上常规的解析和数值算法以外, 一些研
波传播数值模拟的伪谱法。 究者还在把科学和工程的其它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
谱元法是一种新的波动方程数值解法, 它首先 引入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方面作了有
由 Pa tera [ 32 ] 在流体动力学研究中提出。 P rio lo 和 益的探索。王真理等[ 49 ] 把基于区域分解的格子自动
首先将谱元法用于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
Serian i
[ 33 ]
机地震波传播模拟并行化算法, 应用于实际地质模
拟。Kom a t it sch [ 34 ] 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谱元 型中平面波反射地震响应的计算, 极大地提高了计
法对大尺度地质模型进行了三维地震波场数值模 算效率。刘劲松等[ 50 ] 提出一种新的用于地震波场模
拟, 首次得到了地震应用中的对角质量矩阵, 从而得 拟的变网格边长声格固体模型; 罗明秋等[ 51 ] 给出了
到非常简单的显式时间差分方案和有效的并行实现 哈密顿体系下地震波传播的表述和用于波场计算的
方案。Cha ljub [ 35 ] 首先将谱元法用于全球地震波传播 一些辛格式。数值结果表明, 辛算法是一类非常好的
的数值模拟; Cap deville 等[ 36, 37 ] 将谱元法与基于球 波场模拟数值算法。陈凌等[ 52 ] 从 Ka iser 的声子波理
谐函数展开后正常振型求和的形式解方法相结合数 论出发, 给出了通过分别引入点源波形的复时间函
值模拟了全球尺度的弹性波传播; Kom a t it sch 等 [ 38 ]
数和点源虚时间坐标来构成声子波的两种解释, 并
将谱元法推广到了二维介质中三角形网格单元的弹 对点源模型的合成地震图和实际复杂模型的地震波
性波数值模拟; Kom a t it sch 和 T rom p [ 39 ] 在谱元法中 资料进行了时—空域的声子波变换。刘礼农等 [ 53 ] 利
采用了适用于弹性动力学方程变分公式的完美匹配 用单程波方法对复杂构造中的地震波传播进行了数
层吸收边界条件。 谱元法的这些最新发展趋势表明 值模拟。谢桂生等[ 54 ] 导出了一种由单程波方程利用
该方法是地震波数值模拟的重要工具, 在将来的应 反射g透射算子的可分表示方法模拟复杂介质中一
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但在方法论上还不十分完善。 次反射地震波的数值算法, 该算法具有足够高的模
积分方程法是建立在波动方程的积分表达基础 拟精度, 且计算效率成倍地提高。 孙建国等 [ 55 ] 利用
上的, 其理论基础是惠更斯原理。B akam jian [ 40 ] 给出 有限正弦和有限余弦变换模拟地震波场; 贾晓峰
了三维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的边界积分方程法; 符 等[ 56 ] 利用无单元法进行了地震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力耘和牟永光[ 41 ] 提出了弹性波正演模拟的边界元 和成像的研究。
法。之后, 符力耘等 [ 42 ] 提出了非线性 F redho lm 积分
方程的正演问题。接着符力耘[ 43 ] 给出了含起伏地表 4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的评述
的广义 L ipm ann 2Schw inger 积分方程的数值模拟
方法。 基于高频近似的射线追踪是一类研究均匀介质
射线追踪法是建立在波动方程的高频渐近基础 中地震波传播, 特别是在不规则界面上的反射波行
上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 这种方法实际只是计算 为的重要工具。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新的射线
了最奇异部分的解, 即走时和振幅函数的特征曲线, 追踪技术也不断涌现, 以满足大的数据处理 ( 如三维
它们分别是程函方程和传输方程的解。 这种方法计 数据) 和较高精度要求下对复杂地质体研究的需
算效率高, 但是一些复杂的本构方程由于积分方程 要。 这些技术主要研究焦点是如何精确地划分地质
法和射线追踪法不满足假设条件而限制了它们的应 体, 如何实现旅行时的快速准确计算以及对已有方
用。 陈九辉和刘启元[ 44 ] 提出了一种基于 M a slov 理 法的改良等。射线法的主要优点是概念明确, 显示直
论的横向非均匀三维介质接收函数的计算方法, 不 观, 运算方便, 适应性强; 其缺陷是应用有一定限制
仅在保证追踪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射线追踪的效率, 条件, 对于复杂构造进行两点三维射线追踪往往比
而且可完全避免传统射线追踪过程中的射线编码问 较麻烦, 为了计算波沿射线的走时和波沿射线的振
题。王辉和常旭[ 45 ] 为了克服最小走时射线追踪方法 幅变化, 首先都必须知道波的传播路径。近几年射线
存在的问题, 对该方法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 法取得了很多新的发展, 最近提出的高斯射线束法、
了改进。改进的最小走时射线追踪方法具有精度高、 傍轴射线法、马斯罗夫渐进理论等就是明显的例证。
速度快的特点。赵爱华等[ 46 ] 提出了一种基于惠更斯 另外, 射线法和波动方程理论相结合解决地震学和
第2期 李信富等: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245

地震勘探中的各种正、反演问题, 也是目前发展的一 以作为数据解释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种趋势。 ( 2 ) 为检验各种地震成像方法的效果而提供模
从惠更斯原理出发, 根据指定的边界条件或震 型合成记录, 比如在工业界已经成为检验成像及速
源分布建立波动方程积分形式解的方法称为积分解 度估计标准的 M a rm ou si 和 SEG g
EA GE 盐丘模型
法。这时惠更斯原理一般采用两种形式, 即体积分方 记录。
程和边界积分方程, 两者分别有各自的高频渐近或 ( 3) 为大多数反演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者说射线追踪方法, 这是一种在地震波模拟和成像 ( 4 ) 为勘探地震数据采集的方案设计及评价提
中应用广泛的方法。 高频近似方法一般不考虑全波 供依据。
场, 但从另一方面讲, 它计算效率比较高, 所以在地 地震波理论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
震成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础, 地震波研究领域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会促进固
波动方程法是研究地震波场特点的最根本方 体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中国地
法, 虽然费时, 易引进干扰波, 但是其波场齐全, 信息 球物理学家在该领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丰富, 因此对于研究复杂条件下的各种波场最为有 其中不乏创新性的理论工作。 当前地震波数值模拟
效,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 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包括:
高和各种新方法的诞生, 波动方程法会越来越显示 ( 1) 复杂地球介质中地震波激发与传播理论。
出它的优越性。 有限差分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速度 ( 2 ) 高效而精确地计算三维全球和区域尺度介
快, 占用内存小; 缺点是精度低, 难以克服频散效应, 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方法。
而要解决频散问题, 须加密数值计算的网格, 这势必 (3) 利用先进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 开展地
导致计算量增加、效率下降, 所以仅适合于相对较简 震与强地面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为精细的地震危
单的地质模型。 伪谱法由于利用空间的全部信息对 险分析与预测奠定基础。
波场函数进行三角函数插值, 所以能更加精确地模
拟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同时, 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 参考文献:
(FFT ) 进行计算, 还可以提高运算效率。有限元法的
主要优点是适宜于模拟任意形态地质体, 可以任意 [ 1 ] A lterm an Z, Ka ra l F C. P rop aga tion of ela stic w aves
三角形单元逼近地层界面, 保证复杂地层形态模拟 in layered m ed ia by fin ite 2d ifference m ethod s [ J ].

的逼真性; 缺点是占用内存和运算量均较大, 使得计 B u ll. Seism. Soc. Am. , 1968, 58 ( 1) : 3672398


[2 ] T a l2Eza rH , Ca rcione J. M , Ko sloff D. A n accu ra te
算速度过慢。谱元法本质上是一种基于 Ga lerk in 变
and efficien t schem e fo r w ave p rop aga tion in linea r
分法的近似求解以积分形式表示的偏微分方法的离
viscoela stic m ed ia [ J ]. Geop hysics, 1990, 55 ( 10 ) :
散方法, 它结合了伪谱法和有限元法的优点, 既具有
136621379
伪谱法的高精度和快速收敛性, 又具有有限元法的
[3 ] Robertsson J O , B lanch J O , Sym es W W.
几何灵活性。 V iscoela stic fin ite 2d ifference m odeling [ J ].
21 世纪出现的新方法, 如单程波方法、波传播 Geop hysics, 1994, 59 ( 9) : 144421456
的哈密顿系统描述、可分表示方法和无单元法等具 [4 ] Ca rcione J M , H elle H B. N um erica l so lu tion of the
有比传统方法更高的模拟精度, 昭示着地震波数值 po roviscoela stic w ave equa tion on a staggered m esh
模拟方法发展的美好未来。 [J ]. J. Com p u t. Phys. , 1999, 154 ( 2) : 5202527
[5 ] J a stram C , T essm er E. E la stic m odeling on a g rid

5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应用前景及展 w ith vertica lly va rying sp acing [J ]. Geop h s. P ro sp. ,


1994, 42 ( 4) : 3572370
望 [ 6 ] O p rsa l I, Zah radn ik J. E la stic fin ite 2d ifference
m ethod fo r irregu la r g rid s [J ]. Geop hysics, 1999, 64
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就是模拟波在地下介质中
( 1) : 2402250
的传播过程, 并且获得给定介质模型在地表接收器 [ 7 ] N o rd sto rm J , Ca rp en ter M H. H igh 2o rder fin ite
记录的理论地震图。 地震波数值模拟和合成地震图 d ifference m ethod s, m u ltid im en siona l linea r p rob lem s
主要用于: and cu rvilinea r coo rd ina tes [ J ]. J. Com p u t. Phys. ,
( 1) 研究地震波在各种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行为, 2001, 173 ( 1) : 1492174
无论对勘探地震剖面还是天然地震台站记录, 都可 [8 ] 董良国, 马在田, 曹景忠, 等. 一阶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
246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第 27 卷

高 阶差分解法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43 ( 3 ) : 4112 [ 17 ] Padovan i E, P rio lo E, Serian i. L ow and h igh 2o rder
419 fin ite elem en t m ethod: exp erience in seism ic m odeling
Dong L G, M a Z T , Cao J Z, et a l. A staggered 2g rid [J ]. J. Com p. A cou st. , 1994, 2 ( 1) : 3712422
h igh 2o rder d ifference m ethod of one2o rder ela stic w ave [ 18 ] Sa rm a G S, M a llick K, Gadh ing la jka r V R.
equa tion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2000, 43 N on reflecting bounda ry cond ition in fin ite elem en t
( 3) : 4112419 fo rm u la tion fo r an ela stic w ave equa tion [ J ].
[9 ] 董良国, 马在田, 曹景忠. 一阶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 Geop hysics, 1998, 63 ( 3) : 100621016
阶 差分解法稳定性研究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43 [ 19 ] 张美根, 王妙月, 李小凡, 等. 各向异性弹性波场的有限
( 6) : 8562864 元数值模拟 [J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17 ( 3 ) : 3842
Dong L G,M a Z T , Cao J Z. A study on stab ility of 389
the staggered 2g rid h igh 2o rder d ifference m ethod of Zhang M G,W ang M Y, L i X F , et a l. F in ite elem en t
first 2o rder ela stic w ave equa tion [J ]. Ch inese Jou rna l fo rw a rd m odeling of an iso trop ic ela stic w aves [ J ].
of. Geop hysics, 2000, 43 ( 6) : 8562864 P rog ress in Geop hysics, 2002, 17 ( 3) : 3842389
[ 10 ] 孙若昧, V acca ri F , Panza G F. 局部地质条件对强地 [ 20 ] 杨顶辉. 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元解
面 运动影响的剪切波模拟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法及波场模拟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45 ( 4 ) : 5752
43 ( 1) : 81290 583
Sun R M , F. V acca ri, G. F. p anza. SH 2w ave m odeling Yang D H. F in ite elem en t m ethod of the ela stic w ave
of influence of loca l geo log ica l cond ition on strong equa tion and w avefield sim u la tion in tw o 2p ha se
g round m o tion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an iso trop icm ed ia [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2000, 43 ( 1) : 81290 Geop hysics, 2002, 45 ( 4) : 5752583
[ 11 ] Yang D H , L iu E, Zhang Z J , et a l. F in ite d ifference [ 21 ] K reiss H O , O liger J. Com p a rison of accu ra te
m odeling in tw o d im en sion an iso trop ic m ed ia u sing a m ethod s fo r the in teg ra tion of hyp erbo lic equa tion s
flux 2co rrected tran spo rt techn ique [J ]. Geop hys. J. [J ]. T ellu s, 1972, 24 ( 3) : 1992215
In t. , 2002, 148 ( 2) : 3202328 [ 22 ] 石玉梅. 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中弹性波运动方程的解
[ 12 ] 殷 文, 印兴耀, 吴国忱, 等. 高精度频率域弹性波方程 —— 伪谱法 [J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5, 17 ( 1 ) : 342
有限差分方法及波场模拟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 37
( 2) : 5612568 Sh i Y M. So lu tion of ela stic w ave equa tion s on flu id 2
Y in W , Y in X Y, W u G C , et a l. T he m ethod of fin ite sa tu ra ted po rou s m ed ia2the p seudo sp ect a l m ethod
d ifference of h igh p recision ela stic w ave equa tion s in [J ]. J. Sou thw estern Petro leum In stitu te, 1995, 17
the frequency dom a in and w avefield sim u la tion [J ]. ( 1) : 34237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2006, 49 ( 2 ) : 5612 [ 23 ] 张文生, 何樵登. 二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伪谱法正演
568 模拟 [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8, 33 ( 3) : 3102319
[ 13 ] 王一博, 杨慧珠.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多尺度有限差分 Zhang W S, H e Q D. P seudo 2sp ectra l fo rw a rd
法波场模拟 [J ]. 清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6, 46 m odeling in 22D tran sversa lly iso trop ic m ed ia [ J ].
( 2) : 2932296 O GP, 1998, 33 ( 3) : 3102319
W ang Y B , Yang H Z. N um erica l sim u la tion of ela stic [ 24 ] T aka sh i Fu runu ra, T akenaka H. A w rap round
w ave p rop aga tion in azim u tha lly an iso trop ic m ed ia elim ina tion techn ique fo r the p seudo sp ectra l w ave
u sing m u lti2level fin ite d ifference m ethod [ J ]. J. syn thesis u sing an an tip eriod ic ex ten sion of the
T singhua U n iv ersity. ( Sci & T ech ) , 2006, 46 ( 2 ) : w avefield [J ]. Geop hysics, 1995, 60 ( 1) : 3022307
2932296 [ 25 ] H iro sh i T akenaka, Yanb in W ang and T aka sh i
[ 14 ] L ysm er J , D rake L A. A fin ite elem en t m ethod fo r Fu rum u ra. An efficien t app roach of the
seism o logy [M ], In A lder B , Fernbach S, Bo lt B A , p seudo sp ectra l m ethod fo r m odeling of geom etrica lly
Ed s. , M ethod s in com p u ta tiona l p hysics g, symm etric seism ic w avefield [J ]. Ea rth P lanets Sp ace,
Seism o logy. A cadem ic P ress, 1972. 1812216 1999, 51 ( 2) : 73279
[ 15 ] Seron F J , Sanz F J , K indelan M , et a l. F in ite 2 [ 26 ] Yanb in W ang, H iro sh i T akenaka and T aka sh i Fu ru
elem en t m ethod fo r ela stic w ave p rop aga tion [ J ]. m u ra. Effect of vertica l velocity g rad ien t on g round
Comm. A pp l. N um erica lM ethod s, 1990, 6 ( 2) : 3592 m o tion in a sed im en t 2filled ba sin due to inciden t SV
368 w ave [J ]. Ea rth P lanets Sp ace, 2000, 52 ( 1) : 13224
[ 16 ] Seron F J , B ada l J , Sabadell. A num erica l labo ra to ry [ 27 ] Yanb in W ang, H iro sh i T akenaka. A m u ltidom a in
fo r sim u la tion and visua liza tion of seism ic w avefield s app roach of the Fou rier p seudo sp ectra l m ethod u sing
[J ]. Geop hys. P ro sp. , 1996, 44 ( 4) : 6032642 d iscon tinuou s g rid fo r ela stic w ave m odeling [ J ].
第2期 李信富等: 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247

Ea rth P lanets Sp ace, 2001, 53 ( 3) : 1492158 p rop aga tion in 22D ela stic m ed ia u sing a sp ectra l
[ 28 ] Yanb in W ang, H iro sh i T akenaka and T aka sh i elem en t m ethod w ith triang les and quad rang les [J ].
Fu rum u ra. M odeling seism ic w ave p rop aga tion in a J. Com p u t. A cou st. , 2001, 9 ( 2) : 7032718
tw o 2d im en siona l cylind rica l w ho le2ea rth m odel u sing [ 39 ] Kom a titsch D , T rom p J. A Perfectly M a tched L ayer
the p seudo sp ectra l m ethod [ J ]. Geop hys. J. In t. , ab so rb ing bounda ry cond ition fo r the second 2o rder
2001, 145 ( 3) : 6892708 seism ic w ave equa tion [J ]. Geop hys. J. In t. , 2003,
[ 29 ] 赵志新, 徐纪人, 堀内茂木. 错格实数傅立叶变换微分 154 ( 1) : 1462153
算子及其在非均匀介质波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J ]. 地 [ 40 ] B akam jian B. Bounda ry in teg ra ls: A n efficien t m ethod
球物理学报, 2003, 46 ( 2) : 2342240 fo r m odeling seism ic w ave p rop aga tion in 32D [A ].
Zhao Z X , Xu J R , Sh igek i Ho riuch i. Staggered g rid 62th A nn. In terna t. M tg. Soc. Exp l. Geop hys. [C ],
rea l va lue FFT d ifferen tia tion op era to r and its T u lsa, U n iv. of T u lsa, 1992. 123221235
app lica tion on w ave p rop aga tion sim u la tion in the [ 41 ] 符力耘, 牟永光. 弹性波边界元法正演模拟 [J ]. 地球
heterogeneou s m ed ium [J ]. Ch inese J. Geop hys. ( in 物理学报, 1994, 37 ( 4) : 5212529
Ch inese) , 2003, 46 ( 2) : 2342240 Fu L Y, M ou Y G. Bounda ry elem en t m ethod fo r
[ 30 ] 赵景霞, 张叔伦, 孙沛勇. 曲网络伪谱法二维声波模拟 ela stic w ave fo rw a rd m odeling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J ]. 石油物探, 2003, 42 ( 1) : 125 Geop hysics, 1994, 37 ( 4) : 5212529
Zhao J X , Zhang S L , Sun P Y. P seudo sp ectra l [ 42 ] Fu L Y, M ou Y G, Yang H J. Fo rw a rd p rob lem of
m ethod on cu rved g rid fo r 2D fo rw a rd m odeling [J ]. non linea r F redho lm in teg ra l equa tion in reference
Geop hysica l p ro sp ecting fo r p etro leum , 2003, 42 ( 1) : 12 m ed ium via velocity2w eigh ted w avefield function [J ].
5 Geop hysics, 1997, 62 ( 2) : 6502656
[ 31 ] 张丽琴, 於文辉, 王家映. 离散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数 [ 43 ] Fu L Y. N um erica l study of genera lized L ipm ann 2
值模拟 [J ]. 西北地震学报, 2004, 26 ( 1) : 89292 Schw inger in teg ra l equa tion includ ing su rface
Zhang L Q , Yu W H , W ang J Y. N um erica l topog rap hy [J ]. Geop hysics, 2003, 68 ( 2) : 6652671
sim u la tion of seism ic w aves p rop aga tion in d iscrete [ 44 ] 陈九辉, 刘启元. 合成三维横向非均匀介质远震体波
m ed ia [J ]. N o rthw estern Seism o log ica l Jou rna l, 2004, 接 收函数的 M a slov 方法 [J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26 ( 1) : 89292 42 ( 1) : 84293
[ 32 ] Pa tera A T. A sp ectra l elem en t m ethod fo r flu id Chen J H , L iu Q Y. L itho sp heric receiver function in
dynam ics: lam ina r flow in a channel exp an sion [J ]. J. 32D la tera lly inhom ogeneou s m ed ia u sing m a slov
Com p u t. Phys. , 1984, 54 ( 3) : 4682488 theo ry [ J ].
a sym p to tic Ch inese Jou rna l of.
[ 33 ] P rio lo E, Serian i G. A num erica l investiga tion of Geop hysics, 1999, 42 ( 1) : 84293
Chebychev sp ectra l elem en t m ethod fo r acou stic w ave [ 45 ] 王 辉, 常旭. 基于图形结构的三维射线追踪方法
p rop aga tion [A ]. In P roc. 13 th
IM A CS Conf. on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43 ( 4) : 5342541
Com p. A pp l. M a th. [C ]. Ireland D ub lin, 1991. 5512 W ang H , Chang X. 3D ray tracing m ethod on g rap h ic
556 structu re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2000,
[ 34 ] Kom a titsch D. Sp ectra l and sp ectra l2elem en t m ethod s 43 ( 4) : 5342541
fo r the 2D and 3D ela stodynam ics equa tion s in [ 46 ] 赵爱华, 张中杰, 王光杰, 等. 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走
heterogeneou s m ed ia [D ]. Ph. D thesis, In stitu te de 时与射线路径快速计算技术 [J ]. 地震学报, 2000, 22
Physique du G lobe, Pa ris, F rance, 1997 ( 2) : 1512157
[ 35 ] Cha ljub E. N um erica l m odeling of the p rop aga tion of Zhao A H , Zhang Z J , W ang G J , et a l. A fa st
seism ic w aves in sp herica l geom etry: app lica tion to com p u ta tion techn ique of the seism ic w ave trava ltim e
g loba l seism o logy [D ]. Ph. D. thesis, U n iversit’e and ray p a th in heterogeneou s m ed ia [ J ]. A cta
Pa ris V II D en is D idero t, Pa ris, F rance, 2000 Seism o log ica Sin ica, 2000, 22 ( 2) : 1512157
[ 36 ] Cap deville Y. M ’ethode coup l’ee ’el’em en ts [ 47 ] 高 亮, 李幼铭, 陈旭荣, 等. 地震射线辛几何算法初
sp ectraux 2so lu tion m oda le pou r la p rop aga tion d ’ 探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43 ( 3) : 4022410
ondes dan s la T erre ‘a l’’echelle g loba le [D ]. Ph. D. Gao L , L i Y M , Chen X R , et a l. A n a ttem p t to
thesis, U n iversit’e Pa ris 7, Pa ris, F rance, 2000 seism ic ray tracing w ith sym p lectic a lgo rithm [ J ].
[ 37 ] Cap deville Y, Cha ljub E, V ilo tte J P, et a l. Coup ling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2000, 43 ( 3) : 4022410
the sp ectra l elem en t m ethod w ith a m oda l so lu tion fo r [ 48 ] 秦孟兆, 陈景波. M a slov 渐近理论与辛几何算法 [J ].
ela stic w ave p rop aga tion in g loba l ea rth m odels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43 ( 4) : 5222533
Geop hys. J. In t. , 2003, 152 ( 1) : 34267 Q in M Z, Chen J B. M a slov a sym p to tic theo ry and
[ 38 ] Kom a titsch D , M a rtin R , T rom p J , et a l. W ave sym p lectic a lgo rithm [ J ]. Ch inese J. Geop hys. ( in
248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第 27 卷

Ch inese) , 2000, 43 ( 4) : 5222533 的单程波方法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 ( 3 ) : 5142


[ 49 ] 王真理, 李幼铭. 细胞自动机地震波模拟的并行化算法 520
[J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 ( 3) : 4102415 L iu L N , Cu i F L , Zhang J F. Seism ic m odeling w ith
W ang Z L , L i Y M. Pa ra llel a lgo rithm fo r sim u la ting one2w ay w ave equa tion in 3D com p lex structu res [J ].
seism ic w ave p rop aga tion by cellu la r au tom a ta [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2004, 47 ( 3) : 5142520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1999, 42 ( 3) : 4102415 [ 54 ] 谢桂生, 刘 洪, 李幼铭, 等. 界面起伏条件下反射g

[ 50 ] 刘劲松, 许 云, 乌达巴拉. 用于地震波场模拟的变网 射算子+ 单程波方程的地震波模拟方法 [J ]. 地球物理
格边 长 声 格 固 体 模 型 [J ].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1999, 42 学报, 2005, 48 ( 5) : 117221178
( 4) : 5362542 X ie G S, L iu H , L i Y M , et a l. Seism ic m odeling by
L iu J S, Xu Y, U da B a la. Phonon ic la ttice so lid w ith tran sm ission op era to r and one 2w ay w ave
reflection g
va riou s g rid leng th fo r m odeling seism ic w aves [J ]. equa tion under the cond ition of fluctua ting reflecto rs.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1999, 42 ( 4) : 5362542 Ch inese Jou rna l of. Geop hysics, 2005, 48 ( 5 ) : 11722
[ 51 ] 罗明秋, 刘 洪, 李幼铭. 基于螺旋线上谱因式分解的 1178
地 震波场隐式辛算法 [J ]. 地球物理 学 报, 2001, 44 [ 55 ] 孙建国, 王雪秋. 利用有限正弦和有限余弦变换模拟地
( 3) : 3792388 震 波场: 声波方程 [J ]. 吉林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版 ) ,
L uo M Q , L iu H , L i Y M. Seism ic w ave m odeling 2006, 36 ( 1) : 1082112
w ith im p licit sym p lectic m ethod ba sed on sp ectra l Sun J G, W ang X Q. Seism ic M odeling by U sing
facto riza tion on helix [ J ]. Ch inese Jou rna l of. F in ite Sine and Co sine T ran sfo rm s: A cou stic
Geop hysics, 2001, 44 ( 3) : 3792388 Equa tion s [J ]. J. J ilin U n iv. ( Ea rth Science Ed ition ) ,
[ 52 ] 陈 凌, 吴如山, 陈
禺页, 等. 声子波及其在地震波资 2006, 36 ( 1) : 1082112
料分解中的应用 [J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 ( 3 ) : 3692 [ 56 ] 贾晓峰, 胡天跃, 王润秋. 无单元法用于地震波波动方
378 程模拟与成像 [J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 ( 1 ) : 112
Chen L , W u R S, Chen Y, et a l. A cou stic w avelet 17
and its app lica tion s to seism ic da ta decom po sition [J ]. J ia X F , H u T Y, W ang R Q. W ave equa tion
Ch inese J. Geop hys. ( in Ch inese ) , 2001, 44 ( 3 ) : 3692 m odeling and im ag ing by u sing elem en t 2free m ethod
378 [J ]. P rog ress in Geop hysics, 2006, 21 ( 1) : 11217
[ 53 ] 刘礼农, 崔凤林, 张剑锋. 三维复杂构造中地震波模拟

Rev iew of Se ism ic W ave Num er ica l M odel ing M ethods

L I X in 2fu, L I X iao 2fan, ZHAN G M ei2gen


(Sta te Key L abo ra to ry of L itho sp heric Evo lu tion, In stitu te of Geo logy and Geop hysics,
Ch 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 B eijing 100029, Ch ina )

Abstract: Seism ic num erica l m odeling is an im po rtan t too l no t on ly to the sam p ling, p rocessing and
in terp reta t ion of seism ic da ta in com p lex a rea, bu t a lso to the invest iga t ion of the accu ra te st ructu re of the
ea rth’s in terio r. T he seism ic num erica l m odeling m ethod s a re m a in ly of th ree typ es, includ ing ray t racing
m ethod, in teg ra l equa t ion m ethod and w ave equa t ion m ethod. In th is p ap er, first ly the ba sic p rincip les a re
in t roduced, the theo ret ica l ba sis and the con ten t s a s w ell a s the cha racterist ics of va riou s seism ic num erica l
m odeling m ethod s a re then described. T he developm en t s of ray t racing m ethod and va riou s seism ic
num erica l m odeling m ethod s since 1990s a re a lso b riefly review ed. Since the w ave equa t ion includes
abundan t info rm a t ion and offers m o re evidences to the p rop aga t ion m echan ism of seism ic w aves and to the
in terp reta t ion of com p lex st ra tum , em p ha sis is focu sed on the w ave equa t ion m odeling m ethod s. In the end
of th is p ap er, w e g ive ou t ou r eva lua t ion to va riou s num erica l m odeling m ethod s a re eva lua ted and the
p ro sp ect fo r the fu tu re developm en t of va riou s num erica l m odeling m ethod s is p rovided.

Key words: seism ic w aves; num erica l m odeling; ray t racing; in teg ra l equa t ion; w ave equa t 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