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1

学校代码: 10286

分 类 号: TN011
密 级: 公开
U D C: 621.3
学 号: 179056

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及其智能感知
应用
研究生姓名: 马 骞
导 师 姓 名: 崔铁军 教授

申请学位类别 工学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一级学科名称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论文答辩日期 2021 年 月 日

二级学科名称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学位授予日期 2021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2021 年 月 日
博士学位论文

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及其智能感知应用

专 业 名 称: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研究生姓名: 马骞

导 师 姓 名: 崔铁军 教授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S AND THEIR SMART
SENSING APPLICATION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Doctor of Engineering

BY
MA Qian

Supervised by
Professor CUI Tie J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December 2020
摘要

摘要

超材料是一种亚波长尺度下可人为设计的电磁结构,通常具有周期或非周期的排列
形式。早期超材料研究的广泛流行起源于其带来的新奇电磁特性,如零折射率、负折射
率、负的相对磁导率等。这些自然材料不具备的特殊特性引发了国际上关于超材料众多
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如吸波器、隐身与幻觉设备、异常反射及异常折射等新颖电磁
现象与装置。不同于早期复杂的三维结构,超表面作为超材料的二维形式,凭借其低剖
面、低损耗、易加工等优势及优异的电磁调控性能进一步引领了研究热潮。
为了实现数字信息与传统超材料的深度融合,2014 年崔铁军院士等首次提出了数
字编码超材料和可编程超材料的理念,将数字编码引入超材料设计,进而开拓了数字化
设计及可编程调控超材料的全新视角。数字编码的设计理念一方面催生出大量数字编码
化的超材料与超表面设计,例如相位、幅度、频率、极化、涡旋波、非互易性等多种多
样的编码形式;另一方面也借助超材料平台,开辟了电磁物理与数字信息化相结合的新
研究方向,进而产生了卷积编码定理、超材料信息熵、加法与乘法定理等信息超材料理
论雏形。除了无源编码超材料,结合有源器件的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将编码超材料的设计
自由度扩展至时空维,以时空编码、自适应智能感知为代表的可编程多功能超材料将推
动信息超材料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和可认知方向发展。
本文系统研究了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的多种编码及可编程信息调控形式,涵盖
了相位、幅度、极化、增益、以及非互易性的编码可编程形式,并基于可编程设计提出
了具有自适应调控能力的智能超材料、智能感知超表面和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本文主
要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
1) 提出了结合馈源联合设计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方法,基于此设计验证了两种具有
特殊波束的透镜天线,分别实现了幅相均匀分布的理想平面波透镜和扇形波束透镜。引
入馈源优化为透镜的光路设计和口面幅度相位分布设计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基于介质打
孔结构的设计也为透镜提供了宽带工作特性。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联合编码的信息超表面。通过将正交的
线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这两种电磁参量引入数字编码超表面的设计,可提升主波束携
带信息的容量和可靠性。相比于单纯依靠相位映射远场的信息编码,采用极化与轨道角
动量联合正交编码的方式可显著降低波束传输中的信息损失。设计并验证了两个正交线
极化与五种正交轨道角动量模式之间的独立编码,提升了信息超表面表征和传输信息的
能力。
3) 提出了一种极化可编程的信息编码超表面。基于 PIN 二极管,设计了独立可编
程的极化转化调控单元,可对特定频点和特定极化上反射幅度的可编程调控,进而实现
对超表面整体散射场 x 极化分量和 y 极化分量的自定义调控。通过不同的数字编码序列
设计,在超表面散射波束上可产生多种线极化偏转角度。设计并验证了 6 组不同编码序
列下散射场合成极化的偏转角度,为极化信息编码和传输奠定了基础。

I
摘要

4) 提出了一种具有可编程非互易性的信息超表面。通过以特定方向在传输式超表
面结构上双向集成放大器晶体管,实现了具有非互易特性的传输式超材料结构。设计了
由两个相反非互易性单元构成的超级子单元,通过控制放大器工作状态,实现了非互易
可编程调控,可产生前向和后向非互易传输、双向互易传输和截止四种状态。基于该传
输式超表面结构,进一步研究了放大器晶体管的增益调控特性,以比拟神经网络中的节
点权重调控。通过构建多层可编程增益调控超表面,实现了具有神经网络运算和训练功
能的智能物理学习机。
5)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调控功能的智能超表面。基于传统 2 比特可编程超表面
的硬件架构,嵌入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智能反馈算法,构建了一套可自主决策的闭环控
制系统。智能超表面能主动感知姿态变化来实时调控自身波束,以实现波束凝视、波束
扫描和多功能波束调控等。智能反馈算法可根据感知数据实时计算出调控波束角度和所
需的编码图样。该智能平台还具备高度扩展性,可集成光、声、热等传感器,以进一步
提升感知维度和调控功能。
6) 提出了一种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双极化调控超表面。基于双极化 1 比特编码超
表面的调控结构,进一步集成了针对入射电磁波强度和极化方向的感知结构,形成感知
和调控一体化的结构设计。针对不同强度和极化的电磁波,该超表面可实现自定义的波
束调控功能。设计并实验验证了三组包括双波束、四波束和随机散射等不同功能及不同
极化的组合应用。

关键词:超材料,超表面,编码超表面,信息超表面,渐变折射率透镜,轨道角动量编码,极化编
码,非互易编码,增益编码,自适应超表面,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

II
Abstract

Abstract

Metamaterials are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s designed artificially in the subwavelength


scale, which are usually in periodic or non-periodic arrangements. The 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early metamaterial research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nove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such
as zero index of refraction,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 negative permittivity, and negative
permeability. The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that do not exist in nature have led to a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metamaterials, such as wave absorbers, cloaking and
illusion devices, abnormal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as well as other novel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nd device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bulky and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metasurfaces, as two-dimensional versions of metamaterials, have further led the
research boom with their advantages of low profile, low loss, easy processing and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performance.
To explor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metamaterials, in 2014, Prof.
Tiejun Cui and coworkers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coding metamaterials and programmable
metamaterials, introducing digital coding into the metamaterial design, further forming a new
perspective on digital design and regulation of metamaterial. On one hand, the design concept
of digital coding has spawned a large number of digital coding metamaterial and metasurface
designs, such as phase, amplitude, frequency, polarization, vortex wave, non-reciprocity, and
other various coding form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metamaterial platfor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direction in combining the electromagnetic physics and digital informationization
has been opened up, and the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 theories such as convolutional coding
theorem, information entropy of coding metasurface, addition and multiplication theorem
have been proposed. In addition to the passive coding metamaterial, field programmable
metamaterials integrated with active devices largely extend the design freedom of the coding
metamaterials to space-time dimensions. The programmable metamaterial such as space-time
coding metasurface and self-adaptive smart metamaterial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s of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s to a higher level of intelligence and cognizability.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digital coding an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s, as
well as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 forms of information metasurfaces, covering the phase,
amplitude, polarization, gain, and non-reciprocal properties. The thesis also proposes a smart
metasurface with adaptive control capabilities, a smart sensing metasurface, and a phys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rning machine. The main content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thesi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A method of designing a gradient index lens by optimizing feed and index distribution
simultaneousl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is method, two lens antennas with special beams are

III
Abstract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verified, respectively realizing an ideal plane-wave beam and a
fan-beam. The introduction of feed optimization provides a new degree of freedom for the
design of the optical path in the lens and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distribution on the aperture
surface.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dielectric perforation structure also provides the lens with
broadb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2) An information metasurface based on the joint coding of polarization and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 modes i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two orthogonal parameters of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OAM mode into the design of the encoding metamaterial, the coding
metasurface can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main
beam. Compared with purely phase-mapped far-field information coding, the orthogonal
coding method of combining polarization and OAM mod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formation loss in beam transmissions. This work designed and verified the independent
coding using two orthogonal linear polarizations and five orthogonal OAM modes, which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metasurface inform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nsmission.
3) This work proposes a polarization programmable information coding metasurface.
Based on PIN diodes, a polarization-programmable coding element with independently
control is designed to realize programmable control on the reflection amplitude of specific
polarization at a specific frequency point. The x- and y-polarized components can be realized
by reflecting on the overall scattering field of the metasurface. The customized control of the
polarization component by arranging different coding sequences, can realize a variety of
linear polarization deflection angles on the metasurface scattering beam. This work designed
and verified the different deflection angles of the composite polarization of the scattered field
under six coding sequences,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polarization information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4) An information metasurface with programmable non-reciprocity is proposed. By
bidirectionally integrating amplifier transistors on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 a specific
direction, a transmission metasurface with nonreciprocal characteristics is realized. A
supercell composed of two opposite non-reciprocal units is designed, and the non-reciprocal
programmable regulation is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amplifier, this
work achieved four states includ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non-reciprocal transmission and
two-way reciprocal transmission. More importantly, based on this transmission metasurface
structure, the gain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amplifier transistors are further studied,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node weight control in neural networks. By constructing a multi-layer
programmable gain-control metasurface, an intelligent physical learning machine with neural
network operation and training functions is realized.
5) A smart metasurface with self-adaptive fun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2-bit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his work further ingrated sensors, microprocessors and
IV
Abstract

intelligent feedback algorithms, to jointly establish a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that can
make decisions independently. The intelligent metasurface is capable of actively sensing
attitude changes and real-time regulation of its own beam to achieve beam staring, beam
scanning, and multi-function beam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feedback algorithm can calculate
the control beam angle and the required coding pattern in real time based on the sensing data.
This intelligent platform is also highly extensible, and can integrate sensors such as light,
sound, and heat to improve sensing dimensions and functions.
6) A dual-polarization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with smart sensing fun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ual-polarization 1-bit programmable element, the sensing structure
for the intensity and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is further
integrated.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polarizations, the smart
sensing metasurface can implement customized beam functions. This work designed and
verified three sets of combined applicatio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polarizations
including dual-beams, quad-beams, and random scattering.

Keywords: Metamaterials, metasurfaces, coding metamaterials,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s, gradient index


lens,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oding, polarization coding, non-reciprocal coding, gain coding,
self-adaptive metasurfaces, smart sensing, phys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V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目录 ............................................................................................................................................................. V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超材料发展概述 .............................................................................................................................. 1
1.2 电磁超表面发展概述 ...................................................................................................................... 4
1.3 编码、可编程超材料与信息超材料 .............................................................................................. 8
1.3.1 编码超材料的提出与发展 ................................................................................................... 8
1.3.2 可编程超材料 ..................................................................................................................... 11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12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 15
2.1 引言 ................................................................................................................................................ 15
2.2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设计原理 ................................................................................ 16
2.3 结合馈源的透镜设计优化原理 .................................................................................................... 17
2.3.1 基于光线追踪的原理分析 ................................................................................................. 18
2.3.2 单元结构设计 ..................................................................................................................... 20
2.3.3 联合优化设计过程 ............................................................................................................. 20
2.4 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 .................................................................................................................... 25
2.5 小结 ................................................................................................................................................ 30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 33
3.1 引言 ................................................................................................................................................ 33
3.2 极化与相位独立调控的单元设计 ................................................................................................ 34
3.3 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联合编码的方案设计 ............................................................................ 36
3.4 近远场仿真与实验加工验证 ........................................................................................................ 38
3.5 小结 ................................................................................................................................................ 40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 41
4.1 引言 ................................................................................................................................................ 41
4.2 极化编码原理 ................................................................................................................................ 41
4.3 极化可编程单元设计 .................................................................................................................... 43
4.4 不同极化编码序列仿真结果 ........................................................................................................ 44
4.5 极化可编程超表面实验验证 ........................................................................................................ 48
4.6 小结 ................................................................................................................................................ 49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 51
5.1 引言 ................................................................................................................................................ 51

VII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2 非互易控制原理与方案设计 ........................................................................................................ 51


5.3 单元设计与仿真 ............................................................................................................................ 53
5.4 实验测试验证 ................................................................................................................................ 57
5.5 基于可编程增益超表面的人工智能学习机 ................................................................................ 60
5.5.1 多层超表面人工智能学习原理 ......................................................................................... 60
5.5.2 单元结构设计与测试 ......................................................................................................... 62
5.5.3 人工智能学习机系统架构设计 ......................................................................................... 64
5.6 小结 ................................................................................................................................................ 66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 67
6.1 引言 ................................................................................................................................................ 67
6.2 智能超材料控制架构与单元设计 ................................................................................................ 67
6.3 智能超表面功能设计 .................................................................................................................... 70
6.4 智能反馈算法设计 ........................................................................................................................ 72
6.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77
6.6 小结 ................................................................................................................................................ 82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 83
7.1 引言 ................................................................................................................................................ 83
7.2 超表面智能感知与调控原理 ........................................................................................................ 83
7.3 智能感知超表面单元设计 ............................................................................................................ 85
7.4 仿真与实验测试验证 .................................................................................................................... 87
7.5 小结 ................................................................................................................................................ 91
结束语 ........................................................................................................................................................... 93
参考文献 ....................................................................................................................................................... 97
致谢 ............................................................................................................................................................. 107

VII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随着无线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覆盖和深度应用普及,诸如 5G 通信、物联网、无
人驾驶、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新技术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新兴技术的
共同核心特点在于信息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处理。而电磁波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
信息传输载体,早已在无线通信、雷达、遥感探测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十
八世纪法拉第首次提出电磁感应定律,到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电磁波的完美数学展现,再
到马可尼利用电磁波实现跨洋通信,人们对电磁波及其应用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
行。目前,高速无线通信网络的普及和多种多样的电磁应用场景使得人们对于电磁波的
任意操纵和调控的需求日益增加。
人工电磁超材料的提出为人们精确设计与调控电磁波提供了重要途径。电磁超材料
是一种人为设计的亚波长尺度的电磁谐振结构,并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排列来实现特殊
的电磁调控作用。超材料最初被提出时,因其能实现负的相对介电常数和负的相对磁导
率,进而实现负的折射率,因此亦称为左手材料[1]。这些自然界中无法获得的奇异电磁
特性,使得超材料在首次被实验验证之后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负相对介电常数
和负相对磁导率材料不仅验证负折射现象,还能实现后向波传输、逆多普勒效应
(Reversed Doppler)、逆切伦科夫辐射(Reversed Cherenkov Radiation)等一系列新奇的
物理现象。然而受限于当时的设计加工条件难以进行实验验证,超材料在 1967 年被
Veselago 提出后并没有获得太大关注,相关研究也停滞不前。直至 1996 年 Pendry 教授
提出了用周期排列的金属棒可实现超材料[2],而后在 1999 年 Pendry 教授再次提出基于
周期排列的金属谐振结构可实现超材料特性[3],并在 2000 年被 Smith 教授等验证后[4],
超材料才开启了全球化的研究热潮。
在至今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超材料由最初三维形式的复杂结构,进化为近乎二维
形式的超表面,其电磁性能和功能性不断扩展,工作频段也从微波、毫米波逐步扩展至
太赫兹和光波段,并实现了诸如隐身与幻觉装置[5-14]、完美透镜[15-19]、超分辨成像[15, 17, 20]、
全息成像[21-25]等丰富的电磁应用,同时也在无线通信[26-31]、雷达[32-36]、人工智能[37-42]、
量子技术[43]以及国防工业的多种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

1.1 超材料发展概述

超材料的英文名为“metamaterials”,其词缀“meta”在拉丁文中意味“超”或者“超
出”的意思,与“materials”组合后在中文直译为超材料。电磁超材料的概念最初来源
于前苏联科学家 Veselago 在 1967 年发表的一篇俄文论文,后在 1968 年被翻译成英文出
版后,“超材料”才逐渐被世人所知晓。Veselago 首次提出了材料中的相对介电常数和
相对磁导率可以设置为负值,因此折射率也可以为负值。这种情况下,电场、磁场与波
矢之间遵循左手定则,因此早期的超材料也被称为左手材料[1, 44-46]。此外,负的电导率
和相对磁导率带来一系列奇异的物理现象,例如负折射、负光压、逆多普勒效应、以及
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逆切伦科夫辐射等。尽管这一突破性的理念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电磁材料的认知,但这样
的双负材料无法在自然界获得,且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等,也难以进行实验验证,因
此这一理论当时并未受到学界的重视。直至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 John B. Pendry 教授分
别在 1996 年和 1999 年提出通过周期性排列的金属细线[2]和开口谐振环[3]的设计来分别
实现负的相对介电常数和负的相对磁导率,如图 1.1(a)和 1.1(b)所示。2000 年,美国加
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学者 Smith 根据 Pendry 提出的设计,通过将金属线与谐振环相结合
(如图 1.1(c)所示),首次完成了具有负折射率的超材料实验验证。2001 年,D. R. Smith
[4]

团队基于另一种金属线与谐振环的组合结构,首次通过实验验证了负折射材料的衍射现
象[47]。

图 1.1 (a)Pendry 教授提出周期性排列的金属细线可实现负相对介电常数[2]。(b) Pendry 教授提出周期


性排列的开口谐振环可实现负的相对磁导率[3]。(c) Smith 团队通过实验验证了负折射率的超材料设
计[4]。(d) Pendry 教授提出的完美透镜[19]。(e) Eleftheriades 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板左手传输线
的超材料透镜[16]。(f)张翔教授团队用纳米银薄膜实现超透镜。
2
第一章 绪论

2000 年,Pendry 教授提出了可通过负折射率材料实现突破传统衍射极限的“完美


透镜”[19],如图 1.1(d)所示,这一发现对传统微波和光学成像具有颠覆性意义。这一开
创性的工作尽管在提出之初受到较大争议[46],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超材料发展历史上一
个重要里程碑,并开辟了后续几年针对超材料透镜的研究热潮。2004 年 Eleftheriades 教
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板左手传输线的超材料透镜[16],如图 1.1(e)所示,实现了 0.21
等效波长的分辨率,突破了衍射极限。此外,Pendry 教授还提出了“完美透镜”和“超
透镜”的理念,仅需等效相对介电常数为-1,即可实现亚波长的成像。相比于完美透镜,
超透镜降低了设计制作的难度,同时也能够实现亚波长的分辨率。2005 年,张翔教授团
队基于银薄膜实验验证了 Pendry 教授所提出的“超透镜”[15],如图 1.1(f)所示,证实了
其倏逝波放大的能力。此外,这项工作还进一步激发了关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研究。
除了上述提及的这些基于负折射率或单负材料的透镜外,超材料同样可以应用于传统的
渐变折射率透镜,如龙伯透镜[48]、麦克斯韦鱼眼透镜[49]、平板透镜[50]等。
超材料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变换光学理论的提出。2006 年 Pendry 教授等在
《Science》上刊文,提出了“变换光学”理论[51],如图 1.2(a)和(b)所示。该理论利用麦
克斯韦方程组的三维坐标协变性,提出坐标变换后的介质参量设计方法。同年,Leonhardt
教授团队提出了“共形映射”的概念[52],进一步完善了变换光学的理论。Pendry 教授与
Leonhardt 教授的合作工作首次在变换光学理论中提出光学隐身衣的设计方法,立刻引
起了科学界的强烈关注,并由此开启了超材料隐身衣这一重要应用的研究热潮。根据变
换光学理论,通过设计不同的折射率分布,超材料可令电磁波沿特定路径传播,从而实
现目标隐身。2006 年 Smith 教授团队基于变换光学提出了基于超材料的电磁隐身衣,首
次在微波频段验证了隐身衣[12]。孔金瓯教授团队在 2007 年提出了圆柱体隐身衣的电磁
设计[5],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8 年,Pendry 教授提出了隐身地毯
的设计构想,基于变换光学理论课实现理想反射面上的目标隐身[10]。2009 年东南大学
崔铁军教授团队与杜克大学 Smith 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实现了微波段的隐身地毯[11],证实
了 Pendry 教授的构想,该工作在二维平面上设计超材料衍射路径,实现了理想平面上
椭圆凸起目标的隐身,如图 1.2(c)所示。2009 年,Engheta 教授课题组提出了等离激元
隐身衣[6],如图 1.2(d)所示,并在微波频段完成了实验验证。2010 年 Wegener 教授课题
组与 Pendry 教授合作提出了三维形式的光学隐身衣[7],如图 1.2(e)所示,首次将隐身衣
设计频段推向光波段。2010 年,崔铁军课题组提出了基于介质打孔结构的三维电磁隐身
衣[9],在微波段实现了宽带电磁隐身,如图 1.2(f)所示。此外,兰州大学梅中磊教授团队
与崔铁军教授合作,在 2012 年和 2013 年分别提出了直流电频段的变换光学隐身衣[14]
有源隐身衣[53]。
时至今日,超材料已经发展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方向,其研究领域不再
局限于电磁范畴,而是扩展至声学[18]、热学[8]、量子力学[43]、信息学[54]和生物医学[55-57]
等众多学科,形成了一个覆盖极其广泛且影响深远的重要学科。超材料凭借其超高的设
计自由度,为人们自由操纵电磁波乃至声波[18]和机械波[13]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并进一步
催生出诸如完美成像[15, 20]、全息成像[24, 58]、电磁黑洞[59]和多种功能的超材料透镜[17, 60-62]
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等新型电磁应用。

图 1.2 (a)Pendry 教授提出的变换光学理论[51]。(b)基于变换光学可实现隐身衣[51]。(c)崔铁军教授与


D. R. Smith 教授合作提出的隐身地毯[11]。(d)Engheta 教授提出的等离激元隐身衣[6]。(e)Wegener 教授
课题组提出了三维形式的光学隐身衣[7]。(f)崔铁军教授课题组提出的三维电磁隐身衣[9]。

1.2 电磁超表面发展概述

电磁超材料在 1996 年被 Pendry 教授提出并在 2000 年被实验验证,其最初的研究


工作都是基于三维形式的电磁谐振结构,通常由金属及其介质结构堆叠而成。这样的结
构设计在实际加工制作中难度极大,因此绝大多数三维超材料的结构验证都采用单层二
维形式的设计。此外三维形式的超材料结构在材料损耗、工作频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限
制。因此,如何实现二维形式的电磁超材料—电磁超表面,逐步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人工电磁超表面的相关研究早期起源与高阻抗表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99 年
Sievenpiper 教授首次提出了蘑菇状结构的高阻抗表面[63],如图 1.3(a)所示。这种电磁带
4
第一章 绪论

隙结构具有亚波长的周期性排列结构,并且可有效抑制特定模式的表面波,因此也被人
们认为是电磁超表面的早期研究之一。2004 年,Pendry 教授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
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种表面金属打孔的周期性结构[64],如图 1.3(b)所示,可实现电磁
波在结构表面的良好传输,这一工作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广泛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 1.3 (a) Sievenpiper 教授首次提出的蘑菇状结构的高阻抗表面[63]。 (b) Pendry 教授提出的一种表面


金属打孔的周期性结构[64]。 (c) 复旦大学周磊教授团队提出的一种“工”字型结构实现空间电磁波
与表面波的转换[65]。 (d) Alu 教授团队提出的一种基于共形表面的隐身衣设计[66]。 (e) Capasso 教授
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广义斯涅耳定律”[67]。

2007 年复旦大学周磊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工”字型结构[68],并随后将其运用在
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面波调控上,提出了一种空间电磁波与表面波的转换设计[65],如图 1.3(c)所示,实现
了近乎 100%的空间波至表面波的转化效率。Alu 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形表面的
隐身衣设计[66],如图 1.3(d)所示,利用散射相消的理论实现超低剖面的隐身。相比传统
基于三维电磁超材料结构,这一结构突破了人们对以往超材料隐身衣的思维定式,推动
超表面的进一步发展。2009 年,Holloway 教授提出表面电极化率和磁极化率可作为表
征超表面的有效电磁参量[69],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广义表面转换条件”。值得一提的
是,超表面在发展初期与同为周期性结构的频率选择表面(FSS)之间存在较大争议,因
两者都是基于金属、介质和过孔等构成的周期性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Holloway
教授也在文章中对此作了解释[69],他认为超表面相比 FSS 应具有更小的周期性,而 FSS
通常的周期长度都在 1/3 波长以上,因此 FSS 必须考虑周期栅格带来的 Floquet 模式问
题。
受到超材料折射率设计、变换光学理论以及隐身衣的研究热潮影响,关于早期超表
面的研究大多仍是基于三维超材料中的参数提取方法,尝试在较低剖面上实现三维超材
料所具有的功能。2011 年,Capasso 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
“广义斯涅耳定律”[67],成为超表面研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采用一种 V
形单元实现几何相位的反射调控,如图 1.3(e)所示,通过改变 V 型双臂的开口角大小和
旋转角,可实现反射相位的 360°覆盖。基于这种表面突变相位的调控形式,Capasso 等
人展示了采用梯度相位分布以及旋转相位分布可分别实现散射波束的偏折以及涡旋波
束的生成。该工作使得研究者对超表面的关注点不在拘泥于电导率、磁导率的调控,而
逐步转移到相位、幅度、极化等基本电磁参数的设计,以实现对散射场的任意调控。
得益于广义斯涅耳定律灵活而丰富的超材料设计方法,大量关于超表面的应用研究
不断涌现。周磊教授课题组于 2012 年再次提出了基于梯度超表面的完美反射[70],如图
1.4(a)所示,实现了高达 80%的宽带异常反射效率。受电磁学中惠更斯原理启发,密歇
根大学 Grbic 教授提出了“惠更斯超表面”的概念[71],通过设计超表面结构中的电谐振
和磁谐振,可实现任意透射幅度和相位的响应。2013 年,Hou-tong Chen 等人实现了太
赫兹频段的超表面极化转化器[72],如图 1.4(b)所示,并利用多层超表面叠加实现了透射
波束极化转化与异常衍射。张翔教授课题组利用超表面相位突变的控制方法,在 2015
年提出了光学超表面隐身地毯[73],如图 1.4(c)所示。2015 年,Mikkelsen 教授课题组提
出了一种光波段的大区域完美吸波器[74],如图 1.4(d)所示,在 650nm 波段实现了近 99.7%
的吸波效率。2018 年,哈佛大学 Capasso 教授团队利用庞加莱球的理论,基于超表面实
现了光波段的任意旋转角动量至轨道角动量转化[75],如图 1.4(e)所示。2019 年顾敏教授
团队提出了基于光学涡旋波的加密全息成像[76],如图 1.4(f)所示,利用不同模式的轨道
角动量构成图像像素点。总而言之,二维形式的超表面凭借其不逊于三维超材料的出色
电磁调控能力、低剖面、低损耗以及易加工等优点,在近十几年的超材料研究中独领风
骚,进而激发了全息成像[24, 77-81]、涡旋光束[76, 82-85]、超薄隐身衣[73]、惠更斯超表面[71]、
无磁非互易性超表面等等丰富多彩的功能与应用。

6
第一章 绪论

图 1.4 (a) 周磊教授课题组提出基于梯度超表面的完美反射[70]。(b) Hou-tong Chen 等人实现了太赫兹


频段的超表面极化转化器[72]。(c) 张翔教授课题组利用超表面相位突变的控制方法,在 2015 年提出
了光学超表面隐身地毯[73] (d) Mikkelsen 教授课题组提出的一种光波段的大区域完美吸波器[74] (e) 哈
佛大学 Capasso 教授团队基于超表面实现了光波段的任意旋转角动量至轨道角动量转化[75]。(f) 2019
年顾敏教授团队提出基于光学涡旋波的加密全息成像[76]。

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 数字编码超材料、可编程超材料与信息超材料

1.3.1 数字编码超材料的提出与发展

传统超材料与超表面研究都是基于连续的尺度来设计其电磁特性,这种连续尺度下
的分析可归结为模拟式的,即“模拟超材料”。随着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建立与广泛
应用,在现代信息体系中,信息表征都离不开数字二进制编码。为探求超材料与数字信
息间的可能联系,2014 年 Engheta 教授团队提出了“数字化超材料”的理念[86],提出超
材料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离散化的结构设计方法,然而这一理念仍局限于等效媒质参
数的数字化,因此很难实现,未有后续研究展开。与此同时,2014 年东南大学崔铁军教
授团队独立提出了“数字编码可编程超材料/超表面”的新理论[87],开创了信息超材料
研究的新篇章。数字编码超材料的核心思想是将数字化的二进制编码引入超材料的设计
中,这种编码信息化设计并不同于 Engheta 教授团队主张的离散化结构设计,而是将数
字信息化融入超材料/超表面的结构、电磁参数、功能等设计的各个方面。

图 1.5 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团队提出了“数字编码可编程超材料/超表面”的新理论[87]。(a) 1-bit 编


码超表面的数字化阵面图。(b) 1-bit 相位编码单元的反射相位响应,0º 和 180º的相位差可被编码为
数字 0 和 1。(c) 0 和 1 间隔编码排布时产生的双波束散射场。(d) 棋盘格编码排布时产生的四波束散
射场。(e)基于不同编码图样的超材料散射场仿真结果。

8
第一章 绪论

我们以最基础的二进制数字相位编码超表面为例,如图 1.5(a)所示,整个超表面的
阵面可被划分为二进制数字化的编码阵面,各个单元的相位响应状态可以直接以数字编
码“0/1”表示。对应到单元设计中,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相位调控单元分别以数字编码
“0”和“1”表示,其相位响应曲线在 9GHz 时产生 180°相位差,如图 1.5(b)所示,即
可对应上述两种编码状态。因此,整个编码超表面的阵面相位分布即可通过这种“0”
和“1”编码形式进行直接设计。这种离散化、数字化的设计思路大大简化了以往超材
料和超表面在连续尺度下的设计过程。需要提及的是,编码超表面的比特数并不局限与
1,参考二进制数的编码规律,2-bit 的相位编码可以“00”、“01”、“10”和“11”来分
别表示 0°、90°、180°和 270°相位响应。通过设计编码超表面上特定的相位分布,即特
定的编码图样,如条状间隔排列(图 1.5(c)所示)或棋盘格式(图 1.5(d)所示)排列,超
表面的散射场可实现双波束或多波束等不同电磁散射特性。图 1.5(e)中,我们展示了均
一编码图样、条状间隔编码图样和棋盘格式编码图样的仿真远场结果,其散射特性在不
同的编码形式下具有显著差异。

图 1.6 (a) 各向异性的双极化编码超表面[88]。(b) 崔铁军教授课题组提出的“编码卷积定理”[89]。(c)


崔铁军教授又提出了编码超表面的信息熵理论[54]。(d) 基于编码超表面的加法定理[90]。

基于以上设计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丰富多彩的编码超表面及其应用,编码的形式也
不仅仅局限于反射相位的编码,而是迅速扩展至幅度编码[91, 92]、极化编码[93]、轨道角动
量编码[94, 95]
、频率编码[96]、张量编码[97]、分形编码[98]以及幅相联合编码[99]。刘硕等人
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提出了各向异性的双极化数字编码超表面[88],如图 1.6(a)所示,将极化与相位编码联合
操控,实现双极化散射场的各向异性功能。此外,编码超表面的工作频段也由频率较低
的微波段提升至太赫兹波段,并涌现出丰富的理论与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便是编
码超表面与传统信息理论等的结合研究。崔铁军教授课题组在 2016 年提出了“编码卷
积定理”[89],如图 1.6(b)所示,实现了一种编码波束快速设计与运算的方法。这一理论
将基本的二进制编码巧妙地运用到超表面编码图样的设计中,并与超表面远场散射模式
有效对应起来,也为编码超表面信息化运算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同年,崔铁军教
授又提出了编码超表面的信息熵理论[54],如图 1.6(c)所示,为编码图样的信息熵计算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编码超表面信息化理论。随后,研究者结合二
维希尔伯特空间中的广义不确定性,提出了近场幅相分布与其散射场的方向性之间的编
码信息制约关系[100]。基于编码超表面的加法定理[90](如图 1.6(d)所示)、乘法定理等信
息运算理论相继被提出,共同构成了信息超表面的理论雏形[101-104]。

图 1.7 (a) 基于相位编码生成涡旋波束[95]。(b) 透射传输式的编码波束调控[105]。(c) 基于编码超表面


的全空间散射场调控[106]。 (d)基于编码超表面的全息成像[22]。

编码超表面的离散化尺寸和电磁参数设计并不意味着性能或功能上有显著限制,恰
恰相反,其灵活的调控特性以及便捷的设计方法激发了大量的电磁功能应用。其中,基
于相位编码生成涡旋波束是其中一个重点应用[28, 95, 107-110],如图 1.7(a)所示,具有正交性
的不同轨道角动量模式在信息表征与传输通信方面有一定优势[111]。编码超表面的辐射
模式除了基础的反射式散射场,也发展出了透射传输式的编码波束调控[105],如图 1.7(b)
10
第一章 绪论

所示。此外,研究者还提出了基于数字编码超表面的全空间散射场调控[106],如图 1.7(c)
所示,对于单一入射的电磁波,编码超表面可同时设计反射场和透射场的波束调控。编
码超表面不仅在散射场波束调控中展现了出色的能力,也被应用于全息成像[21, 22, 25],如
图 1.7(d)所示。

1.3.2 现场可编程超材料

2014 年崔铁军教授提出编码超材料理念之时,另一个重要理念是“现场可编程超材
料”[87],即编码超材料的“动态可编程版本”,如图 1.8(a)所示。我们在图 1.5(a)中提到
的编码超表面单元属于无源结构(不含有任何有源可调器件),一旦加工完成后其功能
便固化了,不能实现功能切换。而可编程超表面因集成了有源器件如 PIN 二极管,如图
1.8(b)和(c)所示,通过调控其偏置电压即可灵活控制二极管开关状态,进而灵活改变单
元的反射相位状态。图 1.8(d)给出了 1-bit 现场可编程单元的反射相位响应,其数字编码
“0”和“1”状态分别对应图中的二极管导通(ON)和关断(OFF)状态。在 8.6GHz
时,两种状态的反射相位差恰好能达到 180°。这些状态可以通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FPGA)以数字化电压的形式进行灵活控制,并通过设计不同的编码序列达到散射场
任意调控的目的,如图 1.8(e)所示。

图 1.8 崔铁军教授提出的可编程超材料[87] (a)可编程超表面样品。(b)1-bit 可编程超表面单元。(c)1-bit


可编程超表面单元三维结构。(d)1-bit 可编程超表面单元的仿真相位响应。(e)可编程超表面控制链路。
1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数字编码超表面的动态可编程特性为功能设计赋予了极高的自由度,可编程的相位
[23, 112-115]
、幅度[111]、极化[116]等编码形式迅速催生了一系列实时可调的电磁应用,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可编程的电磁全息成像。2016 年,李廉林教授与崔铁军教授合作提出了
基于编码可编程超表面的电磁全息成像[23],如图 1.9(a)所示,以 1-bit 可编程单元实现了
多个字母的近场图像。随后又再次提出了结合机器学习与可编程超表面的动态实时成像
[112]
,如图 1.9(b)所示。可编程超表面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时域控制,并由此产生了一个
重要分支——时空编码超表面[26, 117, 118]。时域调控作为可编程单元的重要特性,衍生出
了如针对谐波散射调控的时空可编程超表面[26, 29, 30, 117-123](如图 1.9(c)所示)、时空非互
易编码超表面[124]。在时间轴上编辑信息的另一大重要应用是时空通信。2018 年,崔铁
军教授提出了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直接信息传输系统[125],如图 1.9(d)所示,基于 1-bit
可编程单元可实现实时图像传输。此外,大量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谐波通信应用研究也
相继被提出,为新体制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开拓了方向。

图 1.9 (a) 基于编码可编程超表面的电磁全息成像[23]。(b) 结合机器学习与可编程超表面的动态实时


成像[112] (c) 时空编码超表面[118]。(d) 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直接信息传输系统[125]。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超材料自 1967 年由 Veselago 教授提出后一直停滞不前,其真正发展史主要还是从


1996 年 Pendry 提出的设计方法并在 2000 年由 Smith 教授完成实验验证开始的。回顾这
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超材料由三维的复杂电磁结构逐步发展为具有低剖面的二维超表
12
第一章 绪论

面,期间产生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成果,例如隐身衣[5, 6, 10-12, 51]、完美透镜[19]、超分辨成


像[15, 20]、广义斯涅耳定理[67]等。调控形式也由无源进化至有源可调、可编程等动态实时
可控的形式,特别是编码、可编程超材料的提出赋予了超材料新的生机,超材料的研究
也由此迈向数字化的新纪元。
本人自 2015 年进入课题组学习超材料和编码超表面,适逢课题组在 2014 年首次在
国际上提出了“编码超材料/超表面和可编程超材料”的概念不久。伴随着编码超材料和
超表面的研究热潮,本人首先从传统超材料入手,以渐变折射率透镜为例开始学习电磁
超材料的基本设计方法,此后逐步开展了无源编码超表面研究。在 2016 年,崔铁军教
授带领课题组创造性地提出了编码超材料的信息熵理论,本人受此启发,研究编码超表
面信息传输中的可靠性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正交电磁参量的编码信息设计方法。在 2015
至 2017 这三年间,无源的编码超表面设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五花八门的超表面编码
形式也相继被提出。然而无源的编码超表面本身功能固化,其应用场景与实用价值都受
到很大限制。有源可编程的编码超材料是无源结构功能扩展的必然方向。
有源的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尽管在 2014 年就已经被提出,但此后三年中发展较为缓
慢,相应的研究工作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有源器件电磁参数在编码超表面设计过程
中如何表征是关键瓶颈所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本人迅速着手研究了 PIN 二极管电磁
参数测量和仿真设计中的表征方法。考虑到相位编码超表面已经被多人研究验证,本人
开始研究针对极化的编码超表面设计,并提出了基于编码理念的超表面散射波束极化设
计方法。也正是在此期间,大量基于 PIN 二极管和变容管的可编程超材料相继涌现,针
对这类可调器件的电磁表征方法也日渐丰富。崔铁军教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软件
驱动超材料和可认知超材料[103],认为超材料的智能化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实
现更丰富灵活的功能调控乃至更高层次的超表面设计,编码可编程的器件不应局限于
PIN 二极管或变容管等有耗器件上。为此,本人深入研究了三极管、传感器、检波器等
多种功能器件,并陆续提出了可编程的非互易编码超材料、自适应智能超材料和智能感
知超材料,努力推动编码信息超表面向智能、可认知等更高层次发展。
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梳理了超材料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超表面的研究发展轨迹,其中针
对编码超材料的研究做了详细展开,介绍了编码可编程超材料的理念、发展过程以及相
关功能应用,最后就本文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提出了一种联合馈源与折射率分布优化的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设计方法,并基
于此设计验证了两种具有特殊波束的透镜天线,分别实现了理想平面波波束和扇形波
束。基于纯介质打孔结构的超材料单元不仅可实现等效折射率的改变,还可以实现较宽
的工作频带。根据两种透镜在口径面上不同的幅相分布需求,该工作设计了针对性的折
射率分布函数,并针对理想平面波前和扇形波前分别设计了两种馈源天线以适配不同的
入射面的初值要求。经全波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验证,结合馈源优化的透镜设计方法可
进一步提升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性能,以及口径面幅相设计的自由度。
第三章提出了联合正交线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的超表面编码方法。相比于相位编
1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码超材料基于远场波束角度的信息表征方法,该工作提出的基于正交电磁参量的信息编
码形式,可在主波束上直接编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易损失,具有更高稳定性。该工
作设计了一种可独立调控反射线极化状态和反射相位的单元,并在超表面上可实现两种
正交线极化并且可选择性搭载的五种轨道角动量模式中的一或两种。该工作设计了三组
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波束的搭载方案并进行了全波仿真验证。实际测试中选取了其中一组
进行验证,得出的测量结果与仿真吻合很好,证实了基于正交电磁参量编码的信息传输
可靠性。
第四章提出了一种极化可编程的编码超表面,可通过数字化的编码调控实现散射波
束极化偏振角度的灵活控制。超表面单元结构首先是基于一种极化转化器,并借助二极
管的开关特性实现极化转化频点的偏移,从而在某个确定频点上获得等效的极化状态可
编程性。该超表面构建对所有单元独立控制的编码超表面硬件体系,并可通过 FPGA 直
接数字化控制波束极化状态。该工作展示了 6 组编码序列以验证 6 种不同的极化偏振角
度,并在仿真与实验验证中均取得了高度吻合性。
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具有可编程非互易特性的编码超表面。通过在超表面透射传输结
构上嵌入三极管放大器,将超表面与晶体管自身的非互易特性巧妙结合起来。通过数控
电压源控制放大器工作状态,实现了超表面非互易传输特性的可编程性。该工作提出了
一种超级子单元,同时集成了两个传输特性相反的可编程基本单元,从而实现了两种单
向可编程的非互易传输,双向互易传输以及传输截止这四种状态。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
其可行性。通过进一步研究放大器的工作特性进一步提出了增益调控的可编程单元,研
究了其调控机制与神经网络节点的高度相似性。该工作基于多层独立可编程超表面的组
合,设计了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可实现基于空间电磁波进行神经网络运算与实时训练
等功能。
第六章提出了具有自适应波束调控功能的智能超材料。在传统可编程超材料的体系
基础上,通过加入传感器、微处理器、反馈算法构成感知与反馈链路,智能超表面可具
备主动监测外界环境变化或自身状态变化,从而自主决策并执行对应的编码调控方案。
该工作基于陀螺仪传感器,实现了对超表面运动姿态的主动感知、散射波束凝视、扫描
以及多波调控等功能。设计了一种根据散射方向需求的快速编码图样计算算法,能以较
低的计算偏差快速获得所需编码图样。此外所提出的智能超表面凭借其出色的可扩展
性,可进一步集成如光线、温度、高度等传感器来丰富感知维度,提升超表面的智能化
调控能力。
第七章提出了一种针对微波段的主动智能感知的可编程超表面。基于第六章的设计
理念,我们将感知对象设计为入射电磁波强度和极化。在双极化 1-bit 可编程单元的结
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感知链路以及检波芯片用于检测入射强度和极化方向,从而根据
特定入射来实现不同的波束功能。该工作设计并验证了三组双极化感知的波束调控,分
别实现了双波束、四波束和随机散射等功能调控。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表现出
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14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2.1 引言

由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电磁谐振单元阵列组成的超材料可以实现一些非同寻常的特
性,如零折射率和负折射率等。基于其卓越的物理特性,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提出了众
多新奇应用,例如隐形斗篷和幻觉设备[5-9, 11-14, 53, 126]。然而,在许多基于超材料的电磁
波调控研究中,超材料的电磁调控的实质就是调控等效折射率。因此,超材料同样可以
用来设计透镜天线。透镜天线具有极其简单的配置,其中包括透镜和辐射器。透镜可以
独立于辐射器设计,并在天线系统的辐射特性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灵活地控制光
圈场,已应用了梯度渐变折射率(GRIN)透镜。在 GRIN 透镜中,可以有效调控透镜
口面场的振幅和相位分布[127],并通过优化折射率分布,控制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辐射方
向图,以实现聚焦或其他多种应用。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已经提出了许多基于梯度渐变折
射率材料的透镜设备,例如龙伯透镜[48]、麦克斯韦鱼眼透镜[49]、平板透镜[50, 128]。梯度
渐变折射率材料的实现必须要具备材料单元结构的电磁参数可调控性。 2005 年,Smith
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超材料实现梯度折射率的新方法[50]。凭借在电磁波控制方面的出色
表现,超材料被认为是实现梯度渐变折射率最好的结构之一。
另外,通过使用非谐振的超材料单元,例如打孔介质结构,梯度渐变折射率透镜还
可以获得较宽的带宽[129]。为了完美地控制透镜的孔径场分布,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基
于超材料的渐变折射率透镜[130-132],以实现各种应用。例如,通过调整电磁波的幅度和
相位分布,齐美清等人提出了具有低旁瓣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天线[130]和内部具有渐变折
射率透镜的喇叭天线[131]。此外,齐美清等人还实现了基于超材料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发
射宽带贝塞尔光束[132]。受益于微立体光刻技术的发展,Zhou F 等人实现了三维的太赫
兹渐变折射率透镜[133-138]。不仅在电磁波领域,声学领域也出现了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相
关研究,Park 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孔型元素的二维声学超材料渐变折射率透镜[139]。但
是,上述所提到的这些工作仅专注于优化透镜,而忽略了馈源方向性的优化设计。由于
透镜系统由透镜和馈源组成,因此馈源对辐射方向图也具有重要影响。
具有扇形波束或平面波的特殊波束天线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成像
,雷达检测[144, 145]和通信[146],而实现特殊波束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透镜天线。本
[140-143]

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打孔介质超材料的特殊波束透镜设计方法,基于这种方法设
计并验证了两款透镜天线,分别实现了完美平面波波束和扇形波束。在第二节中,我们
将详细介绍用于实现渐变折射率透镜天线特殊波束的具体设计方法。之后我们将对提出
的两款透镜天线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介绍其加工和实测过程,并在最后给出总结讨论。

1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设计原理

在渐变折射率透镜系统中,透镜内部的折射率分布以及激励源的特征共同决定了透
镜孔径场最终的相位和振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同时优化透镜内部的折射率分布和馈
电天线来设计辐射方向图。然而,之前介绍的大多数渐变折射率透镜天线的工作主要着
眼于透镜口面上相位分布的优化[127, 130-132],其可以通过设计优化折射率分布来实现。馈
源天线作为透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终辐射方向图的优化也有显著的影响。但这
些工作对馈源天线却鲜有讨论,并未将其作为优化对象纳入设计范围。与之前研究渐变
折射率透镜天线的工作[127]相比,我们首先将馈源的辐射特性纳入设计范畴,并结合射
线追踪的理论联合优化透镜口径面上的幅度和相位分布。渐变折射率透镜虽然可以通过
透镜内部的折射率分布来设计引导入射电磁波的传导路径,但考虑到透镜本身的体积限
制,其通过优化电磁波传播路径来获得特定口径面场分布的优化自由度仍是有限的,并
且这一优化过程通常受优化初值影响。此初值便是透镜馈源到介质透镜入射表面的电磁
场幅相分布,其完全由透镜馈源的辐射特性决定。因此,我们认为从透镜馈源出发进行
优化,联合馈源方向图特性和透镜自身折射率分布进行整体优化将有助于提升渐变折射
率透镜的优化自由度。

图 2.1 两种特殊波束透镜天线的原理示意图。两种透镜天线均是基于打孔介质的超材料结构进行渐
变折射率分布设计,同时结合馈源的辐射方向图优化,最终实现了幅度相位均匀分布的完美平面波
透镜和出射扇形波束的透镜。
16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为了验证这一设计思路,我们提出了两种渐变折射率透镜天线来产生不同的特殊波
束:一种可以产生幅度相位都均匀的理想平面波,而另一种则发射扇形波束,如图 2.1
所示。其中理想平面波透镜为圆柱体形式,其折射率的渐变方式由圆柱体外围向圆心变
化,发射一种高效率的铅笔状波束;而扇形波束透镜呈半圆柱状,折射率渐变方向验证
圆柱的高度对称变化,出射波束在水平方向很宽而垂直方向上扁平的扇形波束。两种透
镜都采用了同一种宽带打孔介电超材料,可实现在宽频带内波束辐射性能。作为空馈形
式的透镜系统,由馈源出射的空间电磁波到达透镜表面介质的阻抗差异较大,因此这类
透镜通常都需要在空气与介质间设计一层阻抗匹配层,用以减少电磁波在界面上的反
射。如图 2.1 所示,沿着透镜中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完美平面波的匹配层设置在圆柱体
的顶面和底面,而扇形波束透镜的匹配层在半圆柱体的侧壁上,如图中深蓝色薄层所示。

2.3 结合馈源的透镜设计优化原理

众所周知,理想平面波的波前截面上具有均匀的相位和振幅,其在远场方向图中呈
现为高增益的铅笔状波束。如果系统由点光源激发,则平面波透镜的核心功能是将球面
波前转换为平面波前。对于扇形波束透镜,其远场中的波瓣图案呈扁平扇形,这意味着
在口径面上沿 x 轴的垂直方向上相位和幅度分布是均匀的,而在 zoy 平面中的圆形波前
上相位和幅度分布也是圆形均匀的。因此,沿着 x 轴的垂直方向上,透镜将球面波转换
为平面波,波束呈扁平形状。而在与 x 轴正交的平面中,即 zoy 平面,波前截面则需尽
可能保持为一个理想点源的球面波前,其水平面上的波瓣可被显著展宽。这两个透镜的
结构如图 2.2 所示,为了将匹配层与中间介质层作明显区分,我们分别用不同颜色进行
标注,其中蓝色部分是阻抗匹配层,绿色部分是透镜介质层,具体设计方法将在下文详
细介绍。图中透镜焦距为 FL,厚度为 H,透镜孔径半径为 R,具体设计参数为: (1) 对
于理想平面波透镜,相关参数为 FL = 30 mm,H = 104 mm,R = 100 mm;(2) 对于扇形
波束透镜,FL = 30 mm,H = 200 mm,R = 134 mm。
在平面波透镜方案中,折射率分布应假定为圆柱对称,如图 2.2(a)所示,馈源是一
种金属环加载的波导天线,位于透镜中心焦距 3 cm 处。在扇形光束方案中,如图 2.2(b)
所示,折射率分布在 zoy 平面中围绕 y 轴对称,并且沿径向保持不变,其渐变方向类似
于图中色彩明暗渐变方向。扇形波束透镜的馈源是一个双频金属小天线,位于半圆柱截
面中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扇形波束在 x 轴方向上应用渐变折射率的核心意义在于将
馈源辐射的准球面波转为透镜口径面上沿 x 轴均匀平面波,即沿 x 轴方向上相位分布均
匀。因此当平面波透镜的直径与扇形波束透镜的厚度 H 相同时,两者可以采用同一套折
射率分布参数。

1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2.2 两种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结构示意图。(a) 理想平面波透镜结构,由一个波导天线激励。


(b) 扇形波束透镜天线结构示意图,其中透镜由一个金属小天线激励。

2.3.1 基于光线追踪的原理分析

为精确设计透镜内部的光路传播,我们应用光线跟踪原理来精确计算透镜内部每条
光线的传播路径以及对应的相位。以完美平面波透镜为例,图 2.3(a)给出了透镜的横截
面,并展示了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在透镜内部不同折射率介质间传播的过程。透镜的尺
寸标注与图 2.2 中介绍的一致,图中由黄到蓝的颜色渐变用来近似地表示透镜内部的折
射率渐变方向。从 z 轴方向上看,透镜表层和底层各有一层阻抗匹配层(impedance
matching layer,简称 IML)。R 轴表示透镜的径向坐标,亦是折射率渐变的方向。馈源
中心位于坐标系原点位置,馈源的辐射光线方向如图中红色线条所示。需要注意的是,
图中并未展示全部射线,仅列举了其中几条,而计算中我们仅考虑能从口径面上出射的
射线,而不再考虑从侧面或透镜外围衍射出来的射线。因为这些射线因其自身能量较低,
且与透镜口面距离较远,对透镜口径面上的场分布影响较小。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
到,由馈源辐射出的射线经透镜光路调控后,在透镜口径面上出射时,波矢均沿水平方
向出射。实现这一效果的核心在于光线在透镜内部是由光密至光疏介质传播的,在一次
次不同折射率界面上折射后,光线路径近似曲线传播。尽管从图中我们看到的折射率变
化是完全连续的,但实际加工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将折射率分布离散化,因此我们在设计
过程中也按照离散化的设计,令每层同折射率的介质厚度为 2 mm。
为了具体展示这一过程,我们在图 2.3(b)中给出了光线在两次不同折射情况下的传
播过程示意图。我们首先跟踪从第 i 个点发出的光线,界面下方折射率用 ni 标记,第 i
次折射后的角度记为 θi。根据斯涅尔定律,当射线到达折射率为 ni+1 的不同介质的下一
个表面时,它将以 θi+1 的角度折射,它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ni sin i  ni 1 sin i 1 (2.1)

18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令 dr 为每层同折射率介质的厚度,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 ni 介质进入 ni+1 介质时


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关系可表示为:

dzi tan i  dzi 1 tan i 1 (2.2)

其中 dzi 是第 i 次折射沿 z 轴方向走过的路径长度,进一步可推导可得


2
tan i  dz 
  i  1 (2.3)
sin i  dri 
2
tan i +1  dz 
  i +1   1 (2.4)
sin i +1  dri +1 
将等式(2.2)到(2.4)代入到等式(2.1),可得,

 dni dzi 
2
 dz 2   dz 2
   i   1   i 1   1 (2.5)
 dni 1dzi 1   dri    dri 1 

根据以上关系,当折射率分布已知的情况下,由透镜入射面到最终出射的光路就可
以完全确定,且这一光路的传播路径完全由初始入射角和透镜内部的折射率分布来决
定。由馈源出发,根据不同入射角计算入射至透镜最终口径面上出射的光路后,我们便
可获得最终的幅度和相位分布。在我们的设计方案中,两种透镜的中心工作频点都设置
为 15 GHz,根据馈源原点不同入射角度,以 1°为步长间隔计算各个光路传播路径。此
外,在理想平面波和扇形波束透镜中,位于透镜表面的阻抗匹配层厚度均设置为 4 mm。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阻抗匹配的要求厚度需要 1/4 波长,以 15 GHz 中心频点为例,则
厚度为 5 mm,而 4 mm 在 15 GHz 为 1/5 波长。但考虑到单元设计以及实际加工中的便
捷性,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厚度为 4 mm,即 1/5 波长阻抗匹配层。

图 2.3 光线追踪原理应用于折射率分布设计。(a)理想平面波渐变折射率透镜内部的光线传播路径示
意图。(b)在不同折射率介质分界面上的光路计算原理。
1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3.2 单元结构设计

折射率的渐变变化是通过打孔介质形式的单元结构实现的,如图 2.4(a)所示。在我
们的方案中,内部核心透镜层和阻抗匹配层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厚度的单元,其厚度 H
分别为 2 mm 和 1 mm。由于匹配层介质的阻抗较小,导致等效折射率也较低,因此采
用 1 mm 厚度的介质打孔结构。随着钻孔直径的变化,其等效折射率也随之变化,如图
4(b)所示。水平面中的两个单位尺寸为 2×2 mm2。介质基板采用 F4B,其相对介电常数
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分别为 2.65 和 0.001。得益于这种非共振的全介质超材料结构,其工
作带宽都比较宽[15]。而本工作中的透镜工作频率远离结构自身的共振频率,因此透镜
的带宽达到约 6 GHz(从 12 GHz 到 18 GHz)。

图 2.4 打孔介质形式的基本单元结构及其折射率变化关系。(a)打孔介质形式的单元结构示意图。(b)
打孔介质单元的仿真等效折射率随着孔径大小的变化,以及两种不同厚度下的折射率变化关系。

2.3.3 联合优化设计过程

如我们在 2.3.1 节中介绍的,当透镜内部的折射率分布确定后,根据馈源的入射路


径信息可以获得最终的口径面场分布。因此,透镜优化的核心在于获得较为理想的折射
率分布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馈源设计。我们将馈源优化纳入设计过程后,透镜整体优化过
程如图 2.5 所示。首先,根据给定的透镜基本信息如频率、尺寸和介质材料等,我们通
过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出一组较为理想的折射率分布 n(r),其核心目标是获得孔径
上较为均匀的相位分布。在第一步优化折射率的步骤中,我们暂时以理想点源作为馈源
参与优化,来获得一组较为理想的折射率分布。其次,基于优化获得的折射率分布 n(r),
可以推算出光线在透镜孔径上的路径分布和损耗,以及口径面上相对应的相位和幅度分
布。根据理想点源推算得到的幅度通常在透镜口径面边缘处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其
原因在于不同光路传输路径长度差异明显,其路径损耗反映到口径面上的幅度分布必然
是不均匀的。在透镜口径面边缘处出射的光路路径损耗要明显大于在透镜中心位置出射
的光路。因此,根据口径面均匀幅度分布的要求,我们可先反推出所需要的馈源幅度特
性,即不同发射角度上的能量差异,以弥补边缘光路路径过长带来的损耗,以实现透镜
口径面能量的均匀分布。通过分离这两个优化步骤而不是同时优化折射率分布和馈源,
我们可以显著减少的算法优化时间。只要相位中心基本保持不变,馈源天线的方向性调
20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整就不会明显影响透镜口径面的相位分布。

图 2.5 针对渐变折射率透镜的馈源与折射率分布联合优化设计过程示意图

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折射率分布,我们采用粒子群随机优化算法来优化计算。粒子
群优化算法是一种高效快捷的优化算法,多用于解决多参量优化问题[147]。该算法的主
要思想是使一大群粒子随机运动以接近所需目标。关键是控制粒子的速度,以快速有效
地接近物体。首先,我们将折射率分布定义为具有六个系数的多项式函数,以便简化优
化过程,如下所示:

n  r   n5  r R   n4  r R  +n3  r R  +n2  r R  +n1  r R  +n0


10 8 6 4 2
(2.6)

其中 r 表示圆柱坐标系下透镜内部的径向坐标位置,如图 2.3(a)所示,R 为透镜的半径。


当折射率分布确定后,任意一条光线在传播路径上的相位总和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L  H
 r    n(r )k 1  r2  z dz (2.7)
0

基于这一计算值,我们便可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缩减不同光路间的相位差,已获得在口
径面上的均匀相位分布。粒子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规则可以表示为:

 idk 1  w  vidk  c1  pidk  xidk   c2  pgd


k
 xidk  (2.8)
2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xidk +1  xidk  vidk 1 (2.9)

其中 vidk 1 是第 i 个粒子在第 k+1 更新时计算的运动速度,xidk +1 是第 i 个粒子在第 k+1 更新

时计算的位置, pidk 和 pgd


k
是上一轮计算中的最佳粒子位置以及前序计算过程中的历史

最佳粒子的位置,w 是惯性权重,c1 和 c2 加速常数,ξ 和 η 是 0~1 之间的随机数。为定


义优化计算中的误差,我们给出了一个误差评价函数,如下所示,

Fitness  max  (r )  min  (r ) (2.10)

我们将优化目标设置为 Fitness<3°。同理,针对馈源辐射方向图的优化同样可以借
助这一算法进行。我们首先将馈源的方向图函数定义为,

   
2

D( )  d1     d0    (2.11)
 70   70 

采用此函数形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较少的可调系数可显着减少优化时间;其次,该
函数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并显示出良好的优化效果。根据所设置的透镜焦距,从馈源
天线发出并最终馈入透镜的光线被限制在馈源出射角从-70°到+ 70°的范围内。因此,θ
的范围设置为-70°到+ 70°。此外,为了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散射损耗,我们必须要控制旁
瓣电平,使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馈源天线辐射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
(HPBW)同样需要被限制。针对馈源的评价函数设计如下:

Fitness  A  max Pa (r )  min Pa (r )   B  d   a (2.12)

其中 θd 是指设计目标的半功率波瓣宽度,是指优化粒子代表的馈源方向图幅度分布和半
功率波瓣宽度。A 和 B 是两个权重系数,用于调节优化的权重配比。基于上述过程,经
多次优化后,我们可最终获得符合设计预期的折射率分布以及馈源辐射特性。

表 2.1 优化后得到的折射率分布系数以及馈源方向图函数参数

n5 n4 n3 n2 n1 n0 d1 d0

0.37020 -1.0500 0.95510 -0.07544 -0.78280 1.62400 -3.31500 -0.00505

优化后获得的折射率分布函数的各参数以及馈源方向图函数参数如表 2.1 所示。由


于平面波透镜直径和扇形波束透镜厚度相同,如前所述,平面波透镜和扇形束透镜可采
用相同的折射率分布,如图 2.6(a)所示。图 2.6(b)显示了从-70°到+70°的馈电天线的优化
后的方向性分布,该方向性函数根据公式(2.11)和表 2.1 中数据计算得出。

22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图 2.6 针对理想平面波透镜的算法优化最终结果。(a)优化后获得的透镜折射率分布曲线,等效折射
率由 1.624 变化至 1.123。其中横坐标表示径向坐标,r=0 时为透镜圆心。(b)优化后获得的馈源天线
方向图,即不同出射角上的幅度分布。横坐标表示出射角,这里给出的-70°~+70°范围表示光束由馈
源入射进透镜并最终出射的角度范围。

为实现这种特殊的辐射方向图,设计了具有金属环加载形式的波导馈源天线,如图
2.7(a)所示。波导天线正前方加载的十字金属环可以有效地优化辐射方向图,以在中心
区域实现更为平坦的幅度分布。交叉环的半径 RCR 是 10 mm,并且交叉环 WCR 的线宽是
0.2 mm。图 2.7(b)给出了加载金属十字环的波导馈源与优化目标之间的方向性比较,显
示了很好的相似性。此外,图 2.7(b)中还展示了原始馈源天线的方向性以进行比较,以
黑色标注。最终优化的馈源天线 HPBW 限制在 80°,可以将最大能量馈入透镜中,以降
低旁瓣电平。馈源方向图中心区域的振幅分布是相对均匀的,透镜口径面上的相位和振
幅可以同时相对均匀,从而获得极高的方向性。为了更清晰地验证馈源方向性优化的性
能,我们对透镜口径面幅度和相位分布、方向性、S11 按优化前后进行了直接比较。图
2.7(c)和 2.7(d)分别给出了透镜在 E 面和 H 面上的口径面振幅和相位分布。显然,馈源
经优化的透镜的口径面幅度分布比没有优化的更均匀。而且优化前后的透镜口径面相位
分布只有微小的变化,这意味着虽然馈源方向性优化会导致其相位中心的小误差,但对
最终口径面相位分布影响不大。图 2.7(e)中给出仿真计算获得的 S11 结果,优化前后的
S11 结果在 Ku 频段均低于-10 dB,这说明透镜和馈源的工作频段较宽,馈源优化对 S11
的影响有限。通过透镜方向性进行比较,如图 2.7(f)所示,经过优化的透镜比未经优化
的透镜(28.1 dB)具有更高的方向性(28.7 dB)。更均匀的幅度相位分布会产生更高的
方向性和口径面效率,但旁瓣比没有进行馈源优化的透镜要大一些。馈源经过优化的透
镜比未经优化的透镜,口径面效率分别为 75.1%和 65.4%。口径面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
式计算:

G 2
 p  (2.13)
4 Aq

其中 εαp 为口径效率,G 是增益,Aq 是有效口径面积。对于本工作透镜天线而言,其有


2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效口径面积就是透镜圆盘面积。

图 2.7 针对平面波透镜的馈源目标方向图设计的馈电天线,以及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a) 馈电天线


的结构示意图。 (b) 馈电天线的方向图,优化目标以及是否优化前后的方向性对比。 (c) 经优化和
未优化前后,透镜的口径面 E 面和 H 面幅度分布对比。 (d) 经优化和未优化前后,透镜的口径面 E
面和 H 面相位分布对比。(e) 经优化和未优化前后,透镜的馈源的 S11 对比。 (f) 经优化和未优化前
后,透镜的方向性对比。

在扇形光束透镜中,馈源天线要求在水平面具有较宽的波束宽度。而在垂直方向上
可通过透镜的折射率分布优化口径面上辐射分布,以实现具有高增益的宽扇形波束。为
了实现这种特殊的辐射方向图,采用了双频偶极天线[148],因为其方向图与我们的设计
24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目标较为相似。三偶极子结构可很容易地在水平面上获得较宽的波束宽度,并且占用空
间很小。

2.4 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

透镜的全波数值仿真在商用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进行。两个透镜均由透镜


层和阻抗匹配层组成。透镜结构如图 2 所示,相关尺寸设计已在上文中说明,其原理和
方法部分已作了详细说明。为简化制造,平面波透镜由 52 个圆形打孔介质片组成,其
中透镜层中包含 48 个,阻抗匹配层中包含 4 个。透镜层每个切片的厚度为 2 毫米,阻
抗匹配层切片的厚度为 1 mm。折射率分布在每个切片上沿半径方向变化。对于扇形光
束透镜,需要 100 个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扇形切片才能堆叠整个透镜。每个切片的厚度也
是 2 mm。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受限于加工难度和成本的限制,扇形波
束透镜并未设置阻抗匹配层,而是完全由 2 mm 介质片构成。

图 2.8 理想平面波透镜的全波仿真结果。(a)平面波透镜的 E 面近场分布。(b) 平面波透镜的 H 面近


场分布。(c)平面波透镜的口径面上的相位分布。(d)平面波透镜的口径面上的幅度分布。

近场的仿真结果如图 2.8 和 2.9 所示。平面波透镜的仿真结果如图 2.8 所示,与我们


所期望的设计目标相吻合。从图 2.8(a)和(b)中的 E 面和 H 面的近场分布来看,来自馈源
的近似球面波经透镜明显被转换为平面波。口径面上的相位分布如图 2.8(c)所示,在透
镜口径面上,E 面和 H 面上的相位波动范围几乎在 20°以内。振幅分布主要保持在 0~-5

2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B 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均匀性,如图 2.8(d)所示。扇形光束透镜仿真也取得了较优的
结果。如图 2.9(a)所示,由于水平面上的折射率分布是完全均匀,水平面上的电场显示
出均匀向四周发散的辐射方向图,从而确保了水平面上的扇形波瓣形状。图中电磁波纹
能量强度在不同辐射角度上略有差异,这主要由于馈源天线的水平截面方向图不均匀性
导致的。从图 2.9(b)可以观察到沿圆柱截面的传播能量由准球面波转换为平面波,这意
味着沿垂直方向均匀的口径面相位分布,进而使得波束在 H 面上出射波束较为扁平,提
升了扇形波束的增益。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大多数能量都集中在中央部分,可以在
垂直方向上获得具有低旁瓣高增益的辐射模式。

图 2.9 扇形波束透镜的全波仿真结果。(a) 扇形波束透镜的 E 面近场分布。(b) 扇形波束透镜的 H 面


近场分布。

在实际透镜样品的制造中,我们采用了基于印制电路板加工工艺的介质板打孔加工
方式,制作不同折射率分布的介质片,再由这些介质片组合成最终的透镜。如图 2.2 所
示,平面波透镜的介质切片沿 z 轴进行,而扇形波束的介质切片沿 x 轴进行。实验中设
计了两种厚度不同的单位晶胞,一种是透镜层的打孔介质单元尺寸为 2×2×2 mm3,另一
种是厚度为 1×2×2 mm3 的阻抗匹配层。这两种透镜的工作频段在 Ku 波段,其中心频率
设置为 15 GHz。我们选择 F4B(其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分别为 2.65 和 0.001)作
为介质,钻孔结构可以实现约 1.10 至 1.627 的折射率变化范围。由于该结构不能接近折
射率 1,因此将透镜设计中折射率小于 1.1 的部分统一假定为 1.1。平面波透镜由 48 片
厚度为 2 mm 的介质(透镜层)和 4 片厚度为 1 mm 的介质(阻抗匹配层)组成。总厚
度为 104 mm,包括阻抗匹配层中的空气部分。平面波透镜顶部和底部的阻抗匹配层均
为 4 mm。平面波透镜的孔径为 200 mm。扇形光束透镜由 100 片厚度为 2 mm 的介质片
组成。扇形光束透镜的介质材料与平面波透镜相同,折射率变化范围也从 1.1 到 1.627。
图 2.10 给出了制作的透镜样品,其中图 2.10(a)和(b)分别显示了平面波透镜和扇形束透

26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镜。打孔介质的结构和钻孔方向用白色圆圈标记,打孔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中央白色
圆圈标记所示。

图 2.10 两种透镜的实际加工样品图,其中圆形打孔介质由白色圆环标注。(a) 理想平面波透镜。(b)


扇形波束透镜。

两种透镜的 S 参数如图 2.11 所示,其中图 2.11(a)显示了平面波透镜的仿真和实验


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而图 2.11(b)显示了扇形波束透镜的仿真和实验测量结果之间的比
较。两种透镜在仿真和测量结果之间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在工作频带中 S11 参数
均低于-10 dB,验证了两个透镜的宽带性能。

图 2.11 两种透镜的 S11 测量值与仿真结果对比。(a) 理想平面波透镜 S11 结果对比。(b) 扇形波束


透镜 S11 结果对比。

2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2.12 给出了在平面波透镜的三个采样频率下仿真和实验远场结果的比较。图
2.12(a), (c)和(e)中列出了在 12, 15 和 18 GHz 时的仿真结果,并分别由黑色实线和红色虚
线表示的 E 面和 H 面的辐射方向图,以证明这两个截面上的良好对称性。根据仿真结
果,这三个频率的增益分别为 26.4, 28.7 和 30.1 dB,其相应的孔径效率分别为 69.1%,
75.1%和 72%。在 E 和 H 平面上,三个频率处的旁瓣都低于-25 dB,进一步验证了具有
均匀的相位和振幅分布的平面波透镜获得了良好的性能以提高其口径面效率。实验结果
在图 2.12(b), (d)和(f)中列出,与仿真计算结果相对应。实验测得的辐射方向图与我们的
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但是,由于增益的损失,实验测得的增益略低于仿真计算值,三个
频点下的增益分别为 26, 28.1 和 29.5 dB,相对应的口径面效率为 63.0%,65.4%和 62.7%。
增益的损失主要原因是:(1) 仿真设计与实际制造有一定误差,这个误差包括透镜仿真
材质尺寸和实际加工的样品存在差异,以及优化设计的馈源在仿真中和实际加工的样品
误差;(2) 手工制作和测量引起的误差,PCB 加工得到的是多层介质片,需要手工粘合
组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手工加工的误差;(3) 由于打孔加工的限制,最小孔径只
能达到 0.3 mm,因此这种结构折射率小于 1.1 的部分只能全部设置为 1.1,从而造成一
定设计偏差。
在扇形光束透镜中,图 2.13(a), (c)和(e)分别展示了在 12, 15 和 18 GHz 下 E 面中仿
真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之间的辐射方向图比较。图 2.13(b), (d)和(f)则给出了在 12, 15 和
18 GHz 的 H 平面中的结果。实验测得的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相吻合。在三个频率下的
仿真增益分别为 14.9, 15.3 和 15.8 dB;实验结果分别为 15.5, 15.1 和 15.0 dB。可以观察
到,以红色虚线表示的实测方向性与仿真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用黑色实线标记。
从图中还可以观察到,15 和 18 GHz 的波束宽度比仿真结果要稍微小一些。此外,18 GHz
下的扇形波瓣不是很平滑,12 GHz 时波瓣两侧增益较大。出现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是:
(1) 馈源天线的非理想球面波,会导致相位中心误差;(2) 馈源天线的手工制造误差,
馈源采用的双频纯金属小天线需要手工弯折与焊接,在实际加工会存在一定误差;(3) 透
镜折射率的离散化以及折射率变化范围受限,折射率小于 1.1 的部分只能全部设置为
1.1,存在一定设计偏差。总体而言,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证明了我们所提出
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28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图 2.12 理想平面波透镜的仿真与实测方向图在 12, 15 和 18 GHz 的结果对比。(a) 12 GHz 时仿真的


方向图在 E 面和 H 面上的结果。(b) 12 GHz 时实测的方向图在 E 面和 H 面上的结果。(c) 15 GHz 时
仿真的方向图在 E 面和 H 面上的结果。 (d) 15 GHz 时实测的方向图在 E 面和 H 面上的结果。(e) 18 GHz
时仿真的方向图在 E 面和 H 面上的结果。(f) 18 GHz 时仿真的方向图在 E 面和 H 面上的结果。

2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2.13 扇形波束透镜的仿真与实测方向图在 12, 15 和 18 GHz 的结果对比。(a) 12 GHz 时 E 面的方


向图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b) 12 GHz 时 H 面的方向图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c) 15 GHz 时 E
面的方向图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d) 15 GHz 时 H 面的方向图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e) 18 GHz
时 E 面的方向图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f) 18 GHz 时 H 面的方向图仿真与实测的对比结果。

2.5 小结

本章提出了一种通过同时优化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和馈源方向性来设计梯度渐变折
射率超材料透镜天线的新方法。与常规设计方法中仅优化折射率分布相比,馈源方向图
优化为有效控制透镜孔径场辐射波束提供了新自由度。为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我
30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们设计了两种基于介质打孔结构的渐变折射率透镜,分别实现了幅度相位均匀分布的理
想平面波和扇形波束两种特殊波束。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馈源的优化设计融入透镜整
体优化过程,并针对理想平面波和扇形波束的不同方向性特点,优化出两种针对性的馈
源天线,以匹配透镜入射面上的辐射特性需求。我们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依次对透镜折
射率分布和馈源特性优化,获得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在全波数值仿真验证中,我们对
两种透镜的内部近场和远场散射特性都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均符合设计预期。在实验
测量验证中,我们通过 PCB 制作中的打孔工艺,制作了完美平面波透镜和扇形波束透
镜。其中,完美平面波透镜实现了 75%的较高口径面效率,扇形波束透镜则在整个宽频
带上实现了 15 dB 的高增益。最终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与设计目标和全波仿真具有良好
的一致性。两种透镜均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在 12 至 18 GHz 的宽频带内均有效,证明
了我们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31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3.1 引言

编码超材料自 2014 年被提出以来,在电磁波数字化调控方面已经形成了十分丰富


的应用,例如反射式、透射式乃至全空间电磁调控,各向异性超表面,声学编码超表面
等,而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特点就是数字编码超表面的信息特性。数字编码超表面的信
息集中于其编码图样之中,不同的编码图样可产生不同的散射电磁场。因此,编码图样
的信息分析便与编码超表面的散射特性联系起来。2016 年刘硕等人首次提出了编码超表
面的卷积运算理论[89],奠定了编码超表面信息化分析的基础。通过该运算,不同周期不
同编码序列的超表面在远场散射特性上呈现出独特的变化。因此,编码超表面的远场波
束方向性可作为表征编码超表面的编码信息特性的一个切入点。2016 年崔铁军教授等提
出了数字编码超表面的信息熵理论[54],以超表面远场散射特性和编码图样之间的联系,
分析超表面所蕴含的信息熵变化规律:编码超表面所表征的信息熵大小(几何熵和物理
熵)与远场散射场的波束数量有正比关系。

图 3.1 基于相位编码的远场信息表征示意图。编码序列 A 与序列 B 两种不同的序列具有相同的主波


束偏折角度,而副瓣中的差异性因较低的辐射能量而难以检测识别。

然而,基于相位编码序列的远场波束能量的信息表征与分析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其
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编码序列所产生的远场方向图在实际中难以完整检测。虽然接收天线
可以检测出主波束的能量与方向,但是大量信息却蕴含在副瓣中,容易被环境噪声所干
扰,难以准确测得。如图 3.1 所示,两种不同的 2 比特编码序列(“2103203213”和
“2310321021”)可生成相同方向的主波束的散射场,其主波束在 15 度偏折角方向上,
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相对应地,这两个编码序列生成的副瓣波束则有明显不同(图中
3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蓝色圈标注),但这些副瓣差异在实际测试中容易受各种干扰而导致信息的损失。因此,
对于实际检测系统,保证信息完整性及较好的可检测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编码思路,以具有正交性的两种极化和多种不同模
式的轨道角动量为载体,对超表面进行信息编码。正交的双极化以及正交的轨道角动量
模式可较好地保留原始信息,相对抗干扰性更强,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不同于以往编
码超表面的信息仅通过编码序列或超表面编码图样来表征,本章介绍的信息超表面将使
用轨道角动量模式数和两种正交极化分量为载体来表征编码信息,并对其信息量做一定
分析,验证其信息表征和传输的可靠性。得益于轨道角动量模式和极化状态之间的独立
性,极化状态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状态可同时表征信息,具有更高信息量。

3.2 极化与相位独立调控的单元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功能,我们采用了一种可独立调控极化转化以及对应极化上的反射
相位的超表面单元结构。图 3.2(a)和(b)分别表示了单元调控极化的两种状态。

图 3.2 极化与相位独立调控单元。(a)同极化反射单元示意图。(b)交叉极化反射单元示意图。(c)两种
单元在 x 线极化激励下的反射幅度响应。(d)两种单元在 x 线极化激励下的反射相位响应。

34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在图 3.2(a)中,单元的中央金属臂平行于 x 轴,此时对于 x 线极化入射的电磁波,


该单元的反射效率很高,即可以高效反射同极化电磁波。与此同时,通过调节单元上下
环臂的开口角 α,反射电磁波的相位也可以随之改变,相位调控范围接近 360°。对应地,
当中央金属臂与 x 轴夹角 θ = 45°时,如图 3.2(b)所示,此单元会将 x 线极化入射波的能
量几乎完全转化至 y 极化的反射波上,实现了极化转化的效果。同样地,当其环臂开口
角变化时,交叉极化上的反射波相位也能随之改变,变化范围可覆盖 360°。这种单元采
用 F4B 作为介质基板,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分别为 2.6 和 0.002。根据图
3.2(a)和(b)所标注的,单元对应的尺寸参数为:L = 10 mm, H = 3 mm, R = 4.25 mm, t =
0.018 mm, W = 1.5 mm.
为了证实单元结构的性能,利用 CST 对其进行数值仿真。采用周期边界条件下的
频域仿真,得到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下的反射幅度与相位响应。如图 3.2(c)结果可知,当
中央金属棒平行或垂直 x 轴时(θ = 0° 或 θ = 90°),同极化的反射效率超过 90%。相对应
地,当中央金属棒与 x 轴夹角为 45°时(θ = -45° 或 θ = 45°),交叉极化的反射效率超过
90%,即此时同极化能量几乎完全转化成交叉极化上的能量。图 3.2(d)给出了对应情况
下的反射相位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极化反射单元(θ = 0° 或 θ = 90°)和交叉极
化反射单元(θ = -45° 或 θ = 45°),其反射相位调控范围几乎能覆盖 0~360°。需要注意的
是,同极化反射单元在金属棒夹角为 0°或 180°时分别承担约 180°的相位覆盖范围;而
交叉极化反射单元则是在夹角为-45°和 45°时分别承担约 180°的相位覆盖范围。
基于编码超表面数字化的思路,我们在同极化反射单元和交叉极化反射单元中分别
选取八种尺寸,他们的相对相位响应约为 0°、45°、90°、135°、180°、225°、270°、315°。
表 3.1 中列出了最终选定的 16 种单元结构的最终相位响应,其中同极化反射单元和交叉
极化反射单元各 8 种。

表 2.1 根据单元仿真选取的 16 种编码单元尺寸结构的相位响应(°)

编码
单元

0 48.5 76.6 95.1 110.8 124.7 138.1 148.3

201.9 213.6 226.2 242.4 264.3 305.8 348.0 365.8

6.0 33.4 55.0 73.7 96.3 126.2 155.8 171.2

185.9 214.1 235.0 253.7 276.4 306.3 336.0 351.2

3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3 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联合编码的方案设计

为了在同一个超表面的阵面上实现两种不同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在一个圆形的超表
面阵面上划分出内外两个区域,如图 3.3 所示。红色圆环内所指的内部区域全部放置某
一类反射单元(同极化或交叉极化);而红色环外全部放置某一类反射单元(同极化或
交叉极化)。内外环上反射能量的极化可选择性便构成了一个信息位,我们称之为“极化
位”。红色环内外区域可分别实现不同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如 0 阶,±1 阶和±2 阶。这些
轨道角动量(OAM)模式构成了另一个信息位,我们称之为“OAM 模式位”。基于以上
设计,我们可在同一个超表面上实现反射波束的极化状态以及轨道角动量模式的独立调
控,且不同极化上携带的轨道角动量模式也可被任意设计。

图 3.3 编码超表面阵面分布设计。内外环反射波束的极化状态和轨道角动量模式可以完全独立调控,
互不影响。

这些互不干扰的信息位所携带的信息量完全由对应的状态数量决定。这里我们以两
种正交线极化(x 和 y 极化)结合 5 种轨道角动量模式为例,给出了三组具有代表性的
验证方案,如图 3.4 所示。实际设计中,由于超表面是通过一个线极化波纹喇叭近距离
激励的,因此要对入射波做一个相位补偿,即如图 3.4 的第一列所示。相位补偿包括将
球面波的入射相位补偿为平面波,同时叠加一个梯度相位,使得反射波束斜出射。设计
这个斜出射梯度相位的原因在于:实际测试中,反射波束路径与入射波路径不重叠,从
而降低馈源喇叭对反射波中相位分布的干扰,同时也可以降低入射波对反射相位的影
响。在相位补偿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设计对应轨道角动量模式的相位分布,将两者叠
加便是最终的相位分布。这里,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包括:内外环区域均为 0 阶、内外
环区域分别为±1 阶和内外环区域分别为±2 阶。这三种方案的散射场仿真结果如图 3.4
的第三列所示,由于内外环的反射极化状态分别为同极化和交叉极化(在示例方案中固
定),因此 x 极化和 y 极化反射波束也随着对应的相位分布呈现不同的状态。
36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基于上述设计的三种验证方案,结合 16 种单元尺寸结构,最终设计出三个验证方
案的编码超表面整体单元结构分布,如图 3.5 所示。其中图 3.5(a),(b)和(c)分别为方案
A,B 和 C 的超表面整体设计图。超表面圆面直径为 300 mm,其中圆形区域直径为 100
mm。从图中可明显观察到,方案 A 中均匀平面波波束的结构分布均匀,而方案 B 和 C
中的轨道角动量波束则有明显的涡旋变化特征。

图 3.4 设计的编码超表面的配置,其中给出了三种方案,它们具有相同的相位补偿,但 OAM 模式


的编码模式不同。 方案 A,B 和 C 分别发出 OAM 模式 0,±1 和±2。 每个正交极化携带一个 OAM
模式,以表示超表面的信息。 给出了三种方案的辐射方向图,并分别给出了 x 极化和 y 极化的分量。

图 3.5 超表面整体结构设计。(a) 方案 A 超表面设计。(b) 方案 B 超表面设计。(c) 方案 C 超表面设


计。

3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4 近远场仿真与实验加工验证

根据三种设计方案,我们在 CST 软件中进行了全波电磁仿真验证。为了尽可能接


近实际测试情况,仿真中我们采用了 Ku 波段的波纹喇叭作为馈源,以 240 mm 焦距和
25°入射角进行激励。仿真的三维远场结果已经在前文的图 3.4 中给出,包括 x 极化和 y
极化上的分量。其中方案 A 在 x 极化与 y 极化均携带 0 阶 OAM,即平面波。因此反射
波束为无凹陷的波束。由于中央圆形区域接收到更多能量照射,因此 y 极化波束反射能
量比 x 极化的波束能量更大。对于方案 B 和 C,其远场结果可以明显观察到中央的能量
陷落,侧面验证了其涡旋波束的特性。

图 3.6 三种方案的超表面近场仿真结果。(a)和(b)方案 A 的反射电场 x 极化和 y 极化的相位分布。(c)


和(d)方案 B 的反射电场 x 极化和 y 极化的相位分布。(e)和(f)方案 C 的反射电场 x 极化和 y 极化的相
位分布。

38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为了进一步验证轨道角动量波束的性能,图 3.6 列出了三种方案的超表面的近场仿


真结果。近场电场检测面设置在距离超表面的 900 mm 处,其中图 3.6(a)和(b)分别为方
案 A 的 x 极化和 y 极化分量上的电场相位分布。0 阶模式下相位分布显然是一个均匀的
接近平面波的分布,且 x 极化和 y 极化分量上的分布类似。图 3.6(c)和(d)分别给出了方
案 B 的 x 极化和 y 极化分量上的电场相位分布,此时 x 极化和 y 极化分量上分布携带了
+1 阶和-1 阶模式的轨道角动量。在图中相位分布分别呈现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梯度相位
分布,相位涡旋一周 (360°),相位涡旋中心即远场幅度零陷位置,证明仿真结果比较理
想。相似地,在方案 C 中,图 3.6(e)和(f),x 极化和 y 极化分量上的相位分布仍呈现顺
时针和逆时针涡旋形式,且相位变化范围达到 720°。三种方案的仿真结果都与理论设计
相符合,其中方案 B 和 C 的轨道角动量波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实验验证中,我们选用方案 B 进行加工测试,加工采用印制电路板工艺 (PCB)。为
了更好固定并测试超表面,我们设计加工了一款支架可将波纹喇叭固定于 25°入射角方
向,如图 3.7 所示。波纹喇叭距离超表面中心点 240 mm,馈源喇叭极化方向固定在 x
极化方向。近场测试环境如图 3.7 所示,实际测试中心频点为 15 GHz,测试探头采用一
个 Ku 波段波导探头。

图 3.7 实验样品近场测试图。(a) 编码超表面实验配置正面图。 (b)编码超表面实验配置背面图。

在 x 极化的馈源激励下,该超表面可同时产生 x 极化上的+1 阶和 y 极化上的-1 阶


轨道角动量波束。在实际测试中,我们通过调整测试波导探头的极化方向,分别测试了
两种极化上的相位分布。近场测试结果如图 3.8 (a)和(b)所示,我们可明显观察到顺时针
和逆时针的涡旋相位分布,呈现出与仿真结果的高度吻合性。此外,为了进一步验证波
束特性,我们测试了远场幅度分布,如图 3.8 (c)和(d)所示。为了更好对比实测效果,图
中给出了 x 和 y 极化方向上仿真与实测对比结果,分别用红色线和黑色虚线表示。由于
反射波束有 25°的偏折角,图中通过绿色线条标明了。通过对比发现,x 和 y 极化的实
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本工作的可行性。
3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3.8 超表面在近场和远场的实验结果。 (a)和(b) 在 x 和 y 极化测量的近场相位分布。 (c)和(d) 在


x 和 y 极化的远场辐射方向图。绿线标记 25°的反射角。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远场结果显示出很好
的一致性。

3.5 小结

本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转化调控单元的无源信息超表面,实现了在单一线极化激
励下可同时出射双极化的多模式轨道角动量超表面。传统的信息超表面通常利用不同的
相位编码序列对应不同远场方向图,并根据远场方向图的散射场特征来识别不同的编码
序列。然而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并不完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相位编码序列蕴含于
低副瓣中的编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有丢失风险。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电磁分
量的编码方案,在两种正交极化态和 5 种正交的轨道角动量模式态上进行编码,实现编
码信息的无损传输。为了实现以上功能,我们采用了一种可独立调控极化转化状态和反
射相位的超表面单元,将其分布于超表面的两个环形区域内以调控不同的极化分量。在
设计中,我们给出了三种验证方案,分别实现了 x 极化和 y 极化的 0 阶轨道角动量、x
极化和 y 极化的±1 阶轨道角动量以及 x 极化和 y 极化的±2 阶轨道角动量辐射。仿真和
实验测试结果具有高度吻合性,进而验证了我们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该工作突破了传统
信息编码超表面基于相位编码的局限性,提供了新型编码思路,将为基于信息超表面的
通信与成像应用提供多元化设计思路。
40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4.1 引言

在关于超材料调控电磁波的诸多应用研究中,极化调控一直是热点研究方向。作为
一种重要的自由度,电磁波的极化性具有多样性和正交性,其丰富特性也被广泛应用于
电磁成像[149]和通信[150]领域。基于超表面的极化调控研究也有广泛开展,其中研究较多
是极化转化的多样调控,如正交线极化、圆极化之间的相互转换等[151-160]。依据超表面
传输和反射的两种主要形式,超表面极化转化器也分为传输式极化转化器和反射式极化
转化器。极化转化超表面的设计频段也逐步从较低频率的微波段,扩展至毫米波、太赫
兹乃至光波段。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极化调控超表面的研究都是基于无源结构来实现较高的转化效
率,而少数有源可调谐的极化转化结构也局限于整体同一调控,尚未对极化转化超表面
的特殊阵面设计和多样的极化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希望结合编码信
息超表面的灵活编码特性以及可编程特性,研究探讨基于超表面编码来设计任意线极化
波束的可能性。
本章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 PIN 二极管的极化可编程信息超表面。首先我们会介绍极
化编码的理论思路,分析并推导针对极化编码的信息超表面计算公式;其次给出一种基
于 PIN 二极管的有源调控极化可编程超表面单元结构,分析其不同极化波的电磁响应特
性以及极化调控的方式;然后基于极化可编程的超表面单元,设计并仿真验证六组编码
序列的极化调控特性;最后加工并实测一款实物样品,进而验证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
面。

4.2 极化编码原理

假定每个极化编码单元可实现在反射波的两个正交极化态上(x 和 y 极化)有选择
性的幅度响应,且不同极化幅度差异明显,可近似等效于数字编码 0(同极化反射幅度
为 0,即极化能量完全转化)和 1(同极化反射幅度为 1,即极化能量完全反射)。这种
编码单元可通过加载 PIN 二极管实现,由数字化 0/1 信号直接调控,如图 3.1 所示。通
过在设计不同的编码序列,信息超表面的整体反射波束中,不同的极化分量可被实时调
控 。 对 于 一 个 N×N 的 数 字 编 码 超 表 面 而 言 , 其 电 磁 散 射 函 数 可 被 表 述 为 :
N N    1  1 
E  ,     Amn exp  i   m, n   kD sin   m   cos    n   sin     (4.1)
  2  2   
m1 m 1  

其中,θ 和 φ 分别为球坐标系下的俯仰角和方位角,Amn 和 φ(m,n)分别为对应编码单元

4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幅度和相位响应。若仅考虑超表面正对垂直方向上的反射分量,即当 θ 和 φ 均为 0 时,
上式可被简化为如下形式:

N N
E  ,     Amn (4.2)
m 1 m 1

即反射幅度分量主要由阵列中的编码数量决定,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个双极化的反射调
控超表面来说,其散射场则可表示为:

N N N N
E  ,     Amn _ x ex   Amn _ y ey  Ex  E y (4.3)
m 1 m 1 m 1 m 1

其中 Amn_x 和 Amn_y 分别为 x 极化和 y 极化的单元反射分量。而这些反射分量的叠加构成

了最后在两个正交极化上的散射场分量和,即 E x 和 E y 。

图 4.1 极化编码的信息超表面原理图。通过数字化的阵面电压编码调控,反射波束的合成极化方向
可实现任意角度的调控。

42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4.3 极化可编程单元设计

为了实现极化状态的调控,其中一种思路是改变其极化转化效率或调谐极化转化频
点。对于无源极化转化单元而言,其极化转化频点主要由倾斜金属棒的长度决定,改变
金属棒的长度可显著改变极化转化中心频点,金属棒越长,极化转化频点越低。这类转
化结构通常为窄带的极化转化结构,因此当两种极化转化频点间跨度较大时,对于其中
一个频点而言,其极化转化率有接近 0 至 1 的较大动态范围。利用一个理想开关加载的
极化转化器,其频率响应在开与关两种状态下有较大的差距,如图 4.2(a)所示,从频谱
范围上看,其开关状态可在两个相差较大的频点上有相对不同的极化转化响应。
基于以上这个思路,我们设计了一种加载 PIN 二极管的极化转化结构,如图 4.2(b )
所示。该可编程单元由多层介质压合构成,其中超表面极化转化结构层是厚度为 2 mm
的 F4B 介质,中间层为 FR4 的粘合层,厚度约为 0.2 mm,底层同样是 FR4 介质层 (用
于偏置馈电层走线),厚度为 0.5 mm。PIN 二极管加载于倾斜的金属棒中央位置,同时
在金属棒两端我们设置了两个射频隔离电感,用于阻隔射频信号的同时可允许直流馈电
信号通过。馈电线路则是通过两个过孔穿透至超表面背面的 FR4 层走线。PIN 二极管的
等效 RLC 串联电路如图 4.2(c)所示,其开关状态可分别等效为一组电阻电感串联和一组
(1)当二极管加电呈导通状态时,等效电阻为 2.2 Ω,而等效电感为 0.32
电容电感串联:
nH;(2)二极管断电截止时,等效电感为 0.4 nH,等效电容为 40 fF。在这一单元结构
中,二极管是起到射频通断开关的作用,来实现极化转化器的倾斜金属棒长度的变化,
从而实现转化频点的改变,其等效电路可由 RLC 串联电路近似拟合。
单元特性的仿真验证同样在 CST 微波工作室中进行,采用 unit cell 周期边界,通过
频域仿真求解。仿真结果如图 4.2(d)-(e)所示,其中图 4.2(d)是仿真同极化(x 极化)的
反射系数,蓝色和红色曲线分别表征二极管开通与关断的状态。在 9.8 GHz 上反射系数
有一个明显的谐振点,其反射能量绝大部分被转化至交叉极化,而当二极管关闭时,该
频点能量可被完全反射。在二极管关闭时,倾斜金属棒长度明显改变,使得极化转化频
点偏移至 12.1 GHz 上。同样的,在此频点上,二极管开启的反射系数非常高。图 3.2(e)
展示了同极化至交叉极化的转化系数,在 9.8 GHz 和 12.1 GHz 两个对应频点上,我们可
观察到较高的极化转化率,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我们选取
9.8 GHz 和 12.1 GHz 这两个频点是为尽可能将两个谐振峰分离,从而在各自频点上取得
两种幅度差异显著的两种调控状态。此外,我们还在图 3.2(f)给出了单元相位响应,包
括同极化反射和交叉极化转化反射。在 9.8 GHz 时,当二极管导通时,其主要反射能量
在交叉极化;而当二极管截止时,其主要反射能量在同极化上,对应的曲线“S21 ON”和
“S11 OFF”反射相位几乎相等。在 12.1 GHz,当二极管导通时,其主要反射能量在同极
化上;当二极管截止时,其主要反射能量在交叉极化上,他们对应的曲线“S11 ON”和“S21
OFF”反射相位大约有 20°的相位差。需要说明的是,图 3.2(f)中的 S21 表示同极化至交
叉极化的传输系数的相位曲线。因此在两个转化频点上,仅 9.8 GHz 这个频点的主要极

4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的反射相位在反射前后几乎没有明显变化,这有助于在之后的极化分量调控中保证相
位一致性。因此,我们选定 9.8 GHz 作为可编程的极化调控频点。

图 4.2 极化可编程超表面单元的结构及其仿真结果图。(a) 超表面单元极化转化频点调制说明。(b)


单元结构示意图。(c) PIN 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d) 超表面单元反射分量中,在不同开关状态下的
同极化仿真结果。(e) 超表面单元反射分量中,在不同开关状态下的交叉极化仿真结果。(f) 超表面
单元的 S11 相位仿真结果。

4.4 不同极化编码序列仿真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 6 组极化合成方案来验证超表面的极化可编程性能,如
图 4.3 所示。我们将所有单元按 5 个单元编码为一组来设计(所有编码的变化方向均按
超表面 x 轴变化),并给出了 6 种不同序列,分别为 00000, 11111, 10000, 11000, 11100,
44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11110。因此,整个超表面上的极化调控单元数量由编码序列中的 0/1 数量决定。随着编


码序列中 0/1 数量的变化,最终合成的极化角度方向随之改变。首先我们给出不同编码
序列的超表面在 CST 中的全波仿真结果。远场仿真采用线极化的平面波激励源,并采
用开放的自由空间边界。在图 4.3 的每个子图中,我们给出了两个正交极化下的远场仿
真结果,其中将与入射波极化方向相同的称为同极化,另一个则称为交叉极化。为了更
清晰的进行对比,每个子图中也给出了二维的归一化远场结果,两种极化的结果分别以
红色和蓝色曲线表示。图 4.3(a)和(b)分别为编码“00000”和编码“11111”的仿真结果,分
别对应同极化反射分量和交叉极化反射分量最大的情况。在三维仿真结果中,两者的反
射幅度差距非常明显。在归一化的二维结果中,虽然还是有一小部分能量未被反射或转
化,导致极化分量并不是绝对的纯正,但我们也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能量被同极化反射或
转化至交叉极化,出现极化转化效果不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PIN 二极管并不是一个理想
的开关,其本身的插入损耗以及不完美的隔离度导致极化转化效率不能无限接近 100%。
尽管如此,以目前的仿真结果来看,单元和超表面整体反射效率和转化效率对于一个可
编程的有源超表面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水平。图 4.3(c)-(f)分别列出了编码“10000, 11000,
11100, 11110”的仿真结果。随着编码“0”单元的逐渐减少,同极化反射分量逐渐降低,而
交叉极化能量逐渐升高。这些介于编码“00000”和 “11111”之间的状态可使得极化方向在
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之间偏转,实现更多样化的极化调控。
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超表面对极化角度的调控,我们在图 4.4 中分别给出了六组编码
的极化合成方向。其中同极化分量在蓝色的 x 轴上表示,而另一个正交极化分量在红色
的 y 轴上表示,他们所合成的极化分量通过绿色箭头表示。两个极化分量上的数值结果
均根据图 4.3 中的仿真结果列出。图 4.4(a)给出了编码“00000”的仿真结果,其同极化和
交叉极化分量分别为 0.83 和 0.07,合成后的极化分量角度偏离 x 轴 4.8°,与理想的 x 轴
极化非常接近。相对应地,对于编码“11111”,其两种极化分量分别为 0.02 和 0.91,合
成极化方向偏离 y 轴 1.3°,与理想的 y 轴极化非常接近。在图 4.4(c)-(f)中,我们对应给
出了编码“10000, 11000, 11100, 11110”的计算结果。随着编码序列中编码“1”的增加“0”的
减少,x 极化分量上的幅度逐渐降低,而 y 极化上的分量逐步升高。这四组编码的合成
极化角度(与 x 轴夹角)分别为 15.6°, 34.4°, 57.4°和 79.5°。
根据我们之前的极化编码原理分析,不同极化上的幅度分量主要由对应编码单元数
量决定。对于以上六组编码序列,其“1”和“0”编码数量之比分别为 0, +∞, 1/4, 2/3, 3/2, 4/1,
其对应正切角度值分别为 0°, 90°, 14.03°, 33.69°, 56.31°和 75.96°,相较于我们仿真中获
得的正切角结果非常接近。由于二极管开关性能不够理想导致的反射与转化效率不完美
并且有限的超表面尺寸也会带来一定的偏差,使得仿真结果与理论设计间存在微小误
差。但是,在工程应用中这种微小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证明了我们的理论分析准确性。

4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3 针对六组设计的编码序列获得的超表面散射场全波仿真结果,其中对每组编码的方案均给出
了 2D 和 3D 情况下两种极化的仿真结果。(a)编码为“00000”时的两种正交极化下的二维与三维远场
仿真结果。(b)编码为“11111”时的两种正交极化下的二维与三维远场仿真结果。(c)编码为“10000”时
的两种正交极化下的二维与三维远场仿真结果。(d)编码为“11000”时的两种正交极化下的二维与三维
远场仿真结果。(e)编码为“11100”时的两种正交极化下的二维与三维远场仿真结果。(f)编码为“11110”
时的两种正交极化下的二维与三维远场仿真结果。

46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图 4.4 六组典型的极化状态和相关的电场极化方向计算结果,对应于六组不同的数字编码序列。(a)
当二极管全部关闭(00000)时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仿真反射波束幅度以及合成极化方向。(b) 当二
极管全部开启(11111)时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仿真反射波束幅度以及合成极化方向。(c) 当编码序
列为“10000”时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仿真反射波束幅度以及合成极化方向。(d) 当编码序列为“11000”
时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仿真反射波束幅度以及合成极化方向。(e) 当编码序列为“11100”时的同极化
和交叉极化仿真反射波束幅度以及合成极化方向。(f) 当编码序列为“11110”时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
仿真反射波束幅度以及合成极化方向。

4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5 极化可编程超表面实验验证

为了实验验证我们所设计的可编程超表面,我们设计了一款 30×30 个单元组成的超


表面,并通过 PCB 多层板加工工艺制作,其中超表面介质板是由一块 2 mm 厚度的 F4B
和一块 0.5 mm 的 FR4 介质压合而成。为了便于焊接和抗氧化,PCB 表面金属采用镀锡
工艺。PIN 二极管型号是 MADP-000907-14020x,通过焊接固定在超表面结构上。二极
管负极通过通孔穿至超表面背面(不与射频地连接),并统一连接到控制电源负极。每
个单元的二极管正极分别连接至 FPGA 控制端,每个控制端可被独立调控。二极管的开
关状态分别用 0 V 和 3 V 偏置电压进行调控。不同编码序列可预先存储于 FPGA 中,并
通过控制程序实时调用,从而实现合成极化方向的可编程调控。
远场测试在标准微波暗室中进行,其中超表面、控制电源和馈源喇叭均被固定于一
个机械转台上,如图 4.5 所示。我们将一个 X 波段的波纹喇叭放置在距离超表面约 1000
mm 的位置处,用来模拟近似平面波入射的激励。超表面与馈源喇叭均被固定在一个树
脂支架上,
树脂支架固定于机械转台上,并铺以吸波材料以减少转台支架反射,如图 4.5(a)
和(b)所示。接收天线为一个宽带矩形喇叭。我们固定馈源喇叭极化,并通过调整接收天
线的极化方向来测试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远场反射波束。
图 4.5(c)和(d)分别给出了垂直方向线极化激励下,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反射幅度响
应。为了方便比较极化分量的变化,我们将测试结果按同尺寸的金属面反射值进行归一
化处理,得到的 6 种编码序列的反射幅度结果(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曲线表示)。在图 4.5(c)
展示的同极化幅度响应中,编码“00000”幅度较大,而编码“11111”幅度最小,其他编码
的的幅度随着“0”编码的数量减小而逐渐降低。相对应的,在图 4.5(d)中,幅度响应随着
编码“1”数量增加而逐渐增大。在 0°正面垂直反射方向上,反射幅度的编码规律与理论
仿真设计吻合较好,在实验中验证了我们的设计可行性。相比仿真结果,实测波束显示
出较大的畸变和波动,相比仿真中较为对称的反射波束有一定偏差。这一误差主要来源
于以下几点:(1) PCB 加工误差以及不够规整的二极管焊接导致的整体加工误差;(2) 二
极管自身差异以及偏置线路间电阻差异导致最终二极管偏压差异导致的开关射频性能
间的差异;(3) 不完美的平面波激励导致的相位偏差以及斜入射偏差。

48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图 4.6 实验测试场景以及测试结果。(a)和(b) 实验远程测试的场景图。(c)和(d) 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下


加载不同编码所测得的远场幅度值。

4.6 小结

本章提出了一种有源可编程的双极化信息超表面,首次将数字化的编码调控技术引
入信息超材料的极化调控领域。通过运用不同的数字化编码序列调控,本工作可针对线
极化入射波实现反射波束中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反射幅度任意调控。因此,综合同极化
和交叉极化上的幅度分量编码,我们可实现偏折角度接近连续的线极化反射波调控。本
章提出了一种极化转化结构上加载 PIN 二极管的可重构思路,通过改变结构的等效电流
长度来改变极化转化频点,从而在某一个频点上实现了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选择性出
射。为了验证极化可编程信息超材料设计可行性,我们设计了 6 组不同的编码序列,分
别实现 6 种不同的线极化偏折角度。经 CST 全波仿真证明,其合成极化的偏折偏折角
度与理论设计相吻合,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我们对六组编码
的远场结果进行测试验证,结果与仿真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极化编码调控的可行性。

49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5.1 引言

以往用于波束调控的信息超表面研究,大多是通过无源导电结构或 PIN 二极管加载


的导电结构设计来实现相位或者幅度的调控设计。这类调控传输或者反射电磁波的结构
通常都具有互易性,即入射端到出射端的能量传输方向反转同样是成立的。相对的,作
为电磁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非互易性材料同样受到大量关注,并且在在热力学、力
学、电磁学、光学等众多物理分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环形器之类的经典不可
逆设备是雷达[161]和通信系统[162]中必不可少的组件。对于传统的电磁学来说,不可逆的
设备主要基于磁性材料[163, 164],例如铁氧体,通常由氧化铁和其他元素(Al,Ni,Co)
组成[165]。但是,这类材料通常体积较大,笨重,成本较高且难以整合到超表面中。为
了克服这些缺点,Capasso 团队提出了无磁非互易超表面[166-170]。通过将类似晶体管的放
大器[170]或隔离器[166, 167]集成到超表面结构中,无磁非互易超表面可以轻松实现更小的尺
寸和更好的可集成性。Alù等人也已经提出了基于时间调制的非对接超材料[171],但是大
大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然而,前述的这些非互易超材料仅专注于实现非互易性,这仅仅是功能设计的第一
步。换言之,先前这些工作的非互易性功能是固定且不可编辑的。在本章中,我们将介
绍一种透射型的超表面,可根据需要对互易性和非互易性进行编程。不仅可以重新编程
超表面的互易性,而且可以重新定义非互易性的单向方向。为此,本章中我们将首先介
绍非互易超表面的可编程设计原理,以及不同非互易状态设计;之后我们将介绍一种基
于功率放大器的可编程非互易单元及其结构设计和仿真;基于这种单元我们加工了结构
样品并测试了其非互易状态以及可编程特性。
此外,集成增益放大器的超表面单元还具有构建物理模拟卷积神经网络的能力。晶
体管凭借其增益可调的特性,可实现增益放大倍数的有效控制,类似于卷积神经网络中
的各个网络节点的权重控制。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将在本章最后一节介绍一种基于增益
调控超材料单元的电磁可编程的卷积神经网络。类似于神经网络中矩阵权重系数的训练
过程,超材料电磁可编程的卷积神经网络可基于电磁波空间进行光速神经网络计算。在
该节中,我们首先简要介绍电磁可编程的物理神经网络的构建原理;其次介绍增益可编
程单元的结构设计;最后介绍人工智能学习机的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5.2 非互易控制原理与方案设计

如图 5.1 所示,我们提出了一个集成了功率放大器(PA)的可编程超表面,以实现
可编辑的非互易性。通过数字化控制 PA 的工作状态,提出的超表面可以实现不同的非

5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互易或互易传输。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我们设计了一种编码超级子单元,该超级子单元
由两个加载 PA 的可编程单元组成(如图 5.1 所示,分别用青色和粉色表示),它们的非
互易传输特性正好相反。这些可编程基本单元是基于透射式的无源传输结构设计的,并
在传输路径上加载放大器芯片来实现非互易特性。为了保证较大的动态可调控范围,我
们在基本单元结构的正反两面均集成了一个 PA。为了实现不同方向的非互易传输特性,
超级子单元中的两个基本单元的放大器传输方向是相反的。根据 PA 的工作状态,当供
电电压达到其工作阈值后,放大器的传输呈现明显的非互易特性,即正向的能量放大,
而反向的传输截止;当供电电压很低或为 0 时,放大器是双向传输均为截止状态。
根据启用和不启用 PA 的情况,我们将 PA 的工作状态编码为“1”和“0”。当应用 PA
不同的“1/0”状态时,数字编码超表面可以实现前向非互易传输(称为编码状态“10”)
和后向非互易传输(编码状态“01”) 。此外,当启用所有 PA 时(编码状态“11”),超
表面变成具有对称传输特性的互易介质。在所设计的超表面中,为了便于控制,同一列
中的所有元素(以相同的颜色标记)共享相同的电源电压,该电压最终由数字电源控制。

图 5.1 可编程非互易超表面的原理说明图。其中超表面的超级子单元由正向和反向两个非互易单元
构成,分别用于控制正向和反向的非互易传输。根据单元上的放大器芯片的开关工作状态,状态编
码分别设置为 0 和 1。不同的状态组合构成了正向非互易传输、反向非互易传输和双向互易传输。

为了清楚地展示这些传输状态,我们总结了超表面可实现的四种不同传输状态,如
图 5.2 所示。我们首先假设两个喇叭天线放置在超表面的两侧,分别充当接收器和发送
器。蓝色和粉红色箭头分别代表左和右喇叭天线产生的信号。当所有 PA 都启用时(编
码状态为“11”),超表面可以实现双向互易传输,如图 5.2(a)所示。对于状态“10”和“01”,
如图 5.2(b)和(c)所示,超级子单元中仅一个基本单元的 PA 在工作,因此只有一个方向
的非互易通道被打开并且使其具有高效的传输性能,而另一个方向的传输几乎呈现完全
截止的状态。当所有 PA 都关闭时,如图 5.2(b)所示,超表面的双向都处于截止状态(状
52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态“00”)。应当指出,“00”状态是互易的,此状态可以通过超表面结构特点和 PA 良好的
隔离特性实现,其中超表面的结构特点将在下一节中具体展开。

图 5.2 超表面的四种可编程状态示意图,其中两端的喇叭天线分别作为二端口传输系统的发射器和
接收器。(a)超表面上所有 PA 均启用后构成的双向互易传输,编码状态为 11。(b)正向基本单元的 PA
启用后实现正向非互易传输,编码状态为 10。 (c) 反向基本单元的 PA 启用后实现了反向非互易传
输,编码状态为 01。 (d) 超表面上所有 PA 均不启用后构成的双向传输截止,编码状态为 00。

5.3 单元设计与仿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我们设计了如图 5.3(a)所示的编码元素。该元件由三个介质层
和四个金属层组成,其中我们选取 FR4 用作介质基板(相对介电常数为 4.4,介质损耗
角正切为 0.025)。从结构单元的顶部到底部,三个基板层的厚度分别为 1 mm,0.1 mm
和 1 mm。因此,超表面的总厚度约为 2.1 mm。其中,单元结构的参数为:a = 35 mm,
b = 28 mm,c = 18.3 mm 和 d = 13.5 mm。单元结构由上至下,顶层的金属结构与底层的
结构呈镜像对称。在顶层和底层中分别嵌入了两个功率放大器芯片(Qorvo TQP369180,
其工作频率从 DC 到 6 GHz)以及必要的外围电路。需要说明的是,中央的两个金属层
同时承担电磁接地和 DC 电源的作用。虽然中间的 PEC 层单独作为电磁地对于所示结构
也是可行的,但是这就需要设计用于 PA 的额外电压电路,这可能会增加设计复杂性。
图 5.3(b)提供了单个基本单元仿真的 S 参数结果。单元的仿真数值计算是在商业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执行的。根据仿真结果,我们观察到该单元结构的工作频率约为 5.5
GHz。由于两个集成式 PA 的非互易性和放大特性,所设计的传输式单元结构在 S21 中实
5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现了传输增益,在 S12 中实现了良好的隔离度(约 20 dB)。根据这款功率放大器芯片的


特性,单个 PA 在 5.5 GHz 附近的增益约为 14 dB,带有两个 PA 芯片的基本单元的传输
增益约为 20 dB,如图 5.3(b)所示。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该基本单元的传输带宽约为 50
MHz,这可能会限制了某些工程方面的应用。这一缺陷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宽带传输结构
或使用相对介电常数较小的介质基板来进一步改善。
为了表征所提出基本单元的工作机制,我们在图 5.3(c)中展示其能量传输过程。首
先通过顶层的矩形金属贴片结构捕获空间电磁能量,并将空间波能量转化为微带线中传
播的电路能量。经过两个放大器和通孔之后,电路能量被传输至背面的矩形金属贴片结
构,并最终辐射到空间中。金属贴片结构在这里的作用类似于微带天线,它提供了空间
和电路能量之间的转换。基于该结构我们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控传输的电磁波。在这种
传输机制中,单元结构和晶体管特性都会影响最终的功能和性能。我们在图 5.3(a)中给
出了单个基本单元加载两个 PA 芯片后的传输特性,仅实现一个方向上的非互易性,即
正向传输的 S21 和反向隔离的 S12。为了实现双向可编程的非互易性,我们设计了一个由
两个基本单元组成的超级子单元,如图 5.3(d)所示,两个基本单元分别用青色和粉色表
示,用于实现方向相反的非互易传输。这两个基本单元中 PA 的传输方向相反,通过调
控 PA 的工作状态,可实现双向可控传输。与所有基本单元均以相同方向传输的超级子
单元相比,该状态下的传输效率有所降低,因为单向仅约一半的能量得以通过。但由于
我们采用了放大器进一步提升了单个单元的传输能量,在接收端仍可获得较大的能量。
我们所设计的超级子单元总尺寸为 56 × 35 mm2,其纵向尺寸约为半波长,但横向
长度明显大于 5.5 GHz 时的半波长。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金属贴片尺寸并使用较小封装的
外围电路元器件来进一步减小横向长度的尺寸。根据 Floquet 理论,在±76.9º处会产生
两个更高的模式,并且在这些方向上损耗了一部分传输能量。尽管如此,传输场的非互
易性并不受影响,因为它是由放大晶体管的自身特性决定的。虽然能量损耗使得传输效
率有所下降,但其不同调控状态下的非互易传输仍然是成立的。另外,这个问题可以也
通过进一步优化超表面的单元结构来解决。PA 的电路结构设计及其外围电路组件如图
5.3(e)所示。放大器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件的设计值如下:R1 = 24 Ω,L1 = 39 nH,C1 =
18 nF,C2 = 1 nF,C3 = 1 uF,C4 = 56 pF,C5 = 56 pF。这里的 port 1 和 port 2 分别表示
图 5.3(d)青色单元上靠近矩形金属贴片部分和靠近穿板过孔的微带连接处。其中,VCC
为供电端口,直接连接至中间 PEC 层,并通过两端连接至排针插口供电。每个 PA 芯片
均配备这样一套外围电路,每个基本单元上的基本电路是相同的。另外,我们需要指出
的是,正向传输单元和反向传输单元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反向传输单元仅仅是正向
单元做了一次翻转。因此,图 5.3(d)中的青色单元和粉色单元也可看作是基本单元的顶
层正视图和底层正视图。

54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图 5.3 可编程基本单元结构、调控性能及其超级子单元示意图。(a) 基本单元结构示意图。(b)仿真


计算的基本单元非互易传输调控结果。(b) 可编程基本单元能量耦合与传输的说明图。(d) 超级子单
元的正面示意图。(e)放大器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元器件示意图。

超级子单元的仿真计算是在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进行的,超级子单元结构如图


5.3(d)所示。仿真中使用了 CST 软件自带的电磁场路协同仿真。我们首先在 CST 软件的
3D 建模中建立单元结构;晶体管放大器等效为两端口组件,在 3D 建模中使用离散端口
进行等效替代连接。最后,将测得的 S 参数数据导入电磁场路协同仿真中,用以表征功
率放大器的特性。超级子单元的不同传输状态仿真结果如图 4 所示,我们用蓝色和紫色
5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分别标记了超级子单元中的两个基本单元。传输状态和非传输状态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
示,如图 5.4(a),(b),(c)和(d)所示,其中绿色和橙色的“A”和“B”分别代表测试传输系统
的两个端口。根据超级子单元中 PA 的 ON-OFF 状态(编码为“0”和“1”),图 5.4(a),(b),
(c)和(d)总结了四个不同的状态。仿真获得的近场结果也显示在图 5.4(e),(f),(g)和(h)
中,我们可清楚地观察到互易的和非互易的传输状态。S 参数的相关仿真结果分别列在
图 5.4 (i),(j),(k)和(l)中,其中 S21 和 S12 的结果分别标记为红色和蓝色。如图 5.4(i)所
示,当所有 PA 都打开时,能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实现互易传输。相反,如图 5.4(l)所示。
当超级子单元中的 PA 全部关闭时,能量均不能从两侧传输。因此,S21 和 S12 都保持在
-20 dB 以下,并且由于理想的仿真环境和设置,这种状态下仿真获得的传输系数是对称
的。在这种状态下的透射系数也是互易的。为了获得非互易的传输,我们只需要将其中
一个基本单元编码为“0”,在图 5.4(j)和(k)中观察到明显的非互易性。需要注意的是,超
级子单元的传输强度略低于两个同向的基本单元的传输强度,因为超级子单元中只有一
个基本单元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和放大信号。尽管如此,超级子单元的传输增益也能
达到 10 dB 以上,具有正向放大的能力。

图 5.4 超级子单元的四种传输状态的说明图。(a)编码为 00 时的传输状态说明图,其中虚线表示传输


截止,实线表示可传输。 (b) 编码为 10 时的传输状态说明图。 (c) 编码为 01 时的传输状态说明图。
(d) 编码为 11 时的传输状态说明图。(e) 编码 00 状态时的仿真计算的近场传输分布图。(f) 编码 10
状态时的仿真计算的近场传输分布图。(g) 编码 01 状态时的仿真计算的近场传输分布图。(h) 编码
11 状态时的仿真计算的近场传输分布图。(i) 编码为 00 时仿真得到的 S21 和 S12。 (j) 编码为 10 时
仿真得到的 S21 和 S12。(k) 编码为 01 时仿真得到的 S21 和 S12。(l) 编码为 11 时仿真得到的 S21 和 S12。
56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5.4 实验测试验证

在实验验证中,我们使用标准印制电路板(PCB)加工技术制作了可拆卸式的可编
程非互易超表面。考虑到实际控制中我们采用列控形式,即每一列的基本单元共享控制
电压,且正向传输单元和反向传输单元之间仅通过翻转便可实现。因此我们将超表面直
接拆分为条状,形成了可拆卸式的设计,反向传输单元在安装过程中直接翻转即可。此
外,采用拆分式设计可降低加工成本,且便于维修和更换。得益于成熟的 MMIC 芯片加
工技术,功率放大器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件的成本都较低。因此,所提供的超表面的总
成本接近以往基于 PIN 二极管的可编程超表面的总成本。S 参数测量的实验环境如图
5.5(a)所示。使用两个聚焦透镜天线来测量传输系数(S21 或 S12)。制成的超表面样本由
8×10 个基本单元组成,如图 5.5(b)所示。因此,在超表面上共使用 160 个 PA 芯片。编
码状态“0”和“1”的控制电压分别为 0 V 和 5.3 V,由数字电源提供。每个晶体管的正常工
作电流约为 50 mA,因此每个基本单元的正常工作电流至少约为 0.1 A。整个超表面是
由 10 个单位块(每个单位块有 8 个基本单元)组成的。超表面的可分离设计在制造上
更经济,并且在功能扩展上更灵活。例如,当将所有单位块以相同传输方向排列时,可
获得高增益的单向非互易传输。当超表面按图 5.5(b)排列时,则实现了可编程的非互易
性。实际制作中,我们设计了亚克力固定支架,并用尼龙塑料螺钉将 10 个单元块固定
在其上。
图 5(c)-(f)给出了不同编码状态下测得的 S 参数结果,与我们的仿真结果有很好的一
致性。在“11”状态下测得的互易传输具有出色的性能。当其中一个基本单元被编码为“ 0”
状态时,可获得不同的非互易传输状态。在 5.55 GHz 时,测得的传输增益和隔离度分
别约为 13 dB 和 19 dB。对于编码状态“00”,实现了大约 20 dB 的良好隔离度,显示了
两个传输方向的良好对称性和互易性。所有测量结果均归一化为 0 dB。仿真和测量结果
之间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1) 非理想的电路组件;(2) 测量和制作
中的人工操作;(3) 超表面的有限尺寸。另外,为确保当前超表面的正常放大现象,每
个基本单元的输入功率应小于-20 dBm,因为每个晶体管的输出 1 dB 压缩点功率为 11
dBm,若输入功率过大,容易达到放大器的放大极限,从而导致放大性能下降,甚至会
对器件本身造成损害。在 5.5 GHz 频点,空间 EM 波的自由空间传输损耗大于 40 dB/m,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端口功率设置为-10 dBm,满足测试过程中相对较低的输入功率。

5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5.5 实验测试验证以及 S 参数结果。(a)实验测试场景设备图。(b)加工的超表面样品图以及放大的


单元结构图 (c)编码状态为 11 时的 S 参数传输曲线。 (d) 编码状态为 10 时的 S 参数传输曲线。 (e)
编码状态为 01 时的 S 参数传输曲线。(f) 编码状态为 00 时的 S 参数传输曲线。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超表面的传输特性,我们还进行了远场测试。实验环境配置如图
5.6(a)所示,其中两个宽带喇叭天线分别用作发射端和接收端。超表面和发射喇叭固定
在一个电动旋转台上,用以测量水平面中的远场结果。图 5.6(b)-(d)中列出了编码状态
“00”, “10”和“11”的测量结果。测试远场区域中的前向和后向传输,并将所有测量数据归
一化为 0 dB。编码状态“00”和“11”分别为传输截止状态和非互易传输状态,与我们的理
论设计显示出良好的吻合性。由于编码状态“10”和“01”具有非常相似的远场结果,因此
58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在实验中我们仅测量编码状态“10”用于演示。从图 5.6(c)可以看出前向和反向传输之间
具有明显的增益差异,这进一步验证了性能。为了表明前向和后向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异,
我们在相关远场结果下方列出了绝对误差。在编码状态“00”和“11”下,误差非常低,这
意味着获得了良好的互易性。在编码状态“01”和“10”中,观察到明显的错误,表明了不
可逆传输的特征。我们注意到,在主瓣旁边有两个旁瓣,这主要是由于激励喇叭天线衍
射造成的。前向和后向传输状态之间的轻微误差主要来自实验中的手动操作和电路组件
之间的性能差异。此外,理论计算的在±76.9º处的 Floquet 模态与在约±68º处出现的两
个较大的波瓣有偏差,主要由于两个原因:(1) 非理想的平面波激励,实验中采用的喇
叭天线非平面波源,而是产生近似球面波,对散射方向有一定影响;(2) Floquet 模式和
衍射波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超表面面积相对不大,在喇叭天线激励下仍有一部分能量
可从两边绕射,与 Floquet 模式间相互作用导致较大的波瓣。

图 5.6 远场测试示意图以及三种传输状态的远场测试结果。(a)微波暗室中的远场测试环境示意图。
(b)编码状态为 00 时,前向与后向激励时的超表面远场测量结果。 (c) 编码状态为 01 时,前向与后
向激励时的超表面远场测量结果。 (d) 编码状态为 11 时,前向与后向激励时的超表面远场测量结果。

5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5 基于可编程增益超表面的人工智能学习机

功率放大器作为一种典型的能量增益器件,在传输电磁波的调控中可实现丰富的功
能与应用。以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例,如需提高雷达探测信号的发射功率,高增益大功率
的放大器模块必不可少。然而目前基于功率放大器的超表面相关研究仍较少,且大多用
于实现新颖的物理特性,如无磁非互易特性。针对放大器自身的工作状态和调控特性的
超表面研究屈指可数。即便是在功能性类似的相控阵雷达应用上,传统收发组件的幅度
调控仍是通过数控的衰减器来实现的。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放大器芯片自身的增益调控特性,并依据此特性介
绍一种基于多层增益调控超表面的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不同于基于计算机和传统图形
处理器(GPU)上的人工智能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该物理学习机
可直接基于空间电磁波实现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计算。本节将首先介绍基于功率放大器
的超表面传输单元与神经网络介电的等效原理,以及物理神经网络的构建原理;然后我
们将介绍多层增益调控的超表面网络的基本单元设计及测试;最后介绍物理学习机的整
体设计与系统架构。

5.5.1 多层超表面人工智能学习原理

以应用于目标识别的神经网络为例,其训练过程中,核心在于获得最佳的网络权重
分布,从而对期望目标有较高准确率的识别输出。单次训练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输出结
果可改变若干个节点的权重值,如此循环往复以获得符合预期的网络权重分布。每个节
点的权重调控范围以 0~1 的取值范围为例,则其调控过程本质上与超表面单元的传输幅
度调控是相同的。这里每个节点的运算过程是针对不同数值的输入(Input),乘以自身
的权重值(W),获得最后的输出(Output),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Output = Input ×W (5.1)
这一过程非常类似于超表面单元接收空间入射电磁波,经过自身结构的幅度调制最
终实现透射的过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前文中利用放大器调控入射波传输幅度的
可编程单元来构建神经网络。如图 5.7(a)所示,每个节点(即超表面单元)的输入经放
大器的幅度调制后,其输出可视为与自身权重值相乘的结果。而放大器晶体管的一个重
要特性是其放大增益工作状态与供电偏置电压有一定非线性关系,如图 5.7(a)所示。当
供电电压达到阈值电压后,其增益在线性区(输入功率不超过其输入 1 dB 压缩点)是
相对比较稳定的。但当供电电压在阈值电压附近或略小于阈值电压的区间内,其增益有
一个显著的上升过程,其传输的 S 参数通常会出现一个由功率衰减到功率增益的变化过
程。这一过程可以用于表征神经网络节点的传输权重调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可
编程单元来构建一个多层全连接的神经网络,如图 5.7(b)所示。网络的全连接特性取决
于上一层的单元出射能量到下一层网络的入射面上的分布。该分布是单元能量在自由空
间中传输的结果,包含了路径损耗和不同辐射方向上的能量差异。这里我们设计了一种
5 层可编程超表面构成的神经网络。其中第一层作为编码信息输入层,称之为可编程掩
60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膜层,通过控制不同单元的传输与截止状态,实现不同的近场能量分布输入,用来代表
不同的训练输入或者识别输入。后四层为神经网络的训练学习层,根据第一层的输入来
训练和优化各个可编程单元的传输增益,即节点权重。电磁波在网络中传播时,其幅度
会因不同的传输增益和空间损耗分布等形成不同的输出,这一过程是神经网络在算法意
义上的单次网络计算。以第一层学习层为例,当入射源经可编程掩膜层产生不同的输入
近场(即 1#超表面的输出)时,第一层学习层(即 2#超表面)上的某一个单元会接收
到来自上次层超表面上所有单元辐射至其输入端的能量叠加。这一能量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两点:(1)上一层单元不同的空间位置带来的传播损耗,这一损耗是由空间路径损耗和
不同辐射角度的能量差异决定;(2)上层各个单元的不同权重,即传输增益。接收层设置
在最后一层超表面之后,以用于检测网络输出的识别结果。

图 5.7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原理说明图。(a)可编程网络节点的权重调控说明,及其与集成放大器
芯片单元的类比。(b)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实现的全连接神经网络计算示意图。

6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5.2 单元结构设计与测试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体系结构要求信息超表面具有以单元独立可编程的方式来
实现各个单元的传输增益控制,因此每个单元都必须包括独立可调控的放大器芯片。在
图 5.8(a)中展示了最终设计的基本单元结构,该基本单元由传输型单元结构和两个高效
放大器芯片组成。每个超表面单元都是一个可编程节点,通过在放大器芯片上实现特定
电压来调制透射电磁波的能量大小。在图 5.8(b)中给出了基本单元的能量调制机制,其
中,顶层和底层上的两个放大器之间通过一个通孔以连接顶部和底部的传输结构。传输
能量首先被耦合到顶部圆形金属贴片中以进行幅度调制。然后,耦合能量在两个放大器
中被放大两次,并通过底部圆形金属贴片辐射到空间中。

图 5.8 实现增益调控的超表面单元的详细结构设计。(a)增益可编程单元的示意图。 (b) 增益可编程


单元上电磁能量传输与调控的示意图。 (c) 增益可编程单元的正视图及其尺寸说明。 (d) 增益可编
程单元的放大器控制电路设计。

基本单元由三个基底层组成:两个 F4B 层(每层厚度为 1 mm)和位于 F4B 层之间


的粘合层(厚度为 0.2 mm,材质为 FR4,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分别为 4.3 和
。其中,F4B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分别为 2.65 和 0.001。图 5.8(c)
0.025)
给出了所呈现的可编程基本单元的前视图,对应的结构参数为:a = 40 mm,b = 20.76
mm,c = 15.2 mm,d = 3.84 mm 和 e = 6.2 mm。与我们在本章 5.3 节中介绍的单

62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元结构相类似,底视图上的电路结构与顶视图的相对称。集成的放大器电路模块用蓝色
矩形标记,其电路组件的详细电路连接在图 5.8(d)中给出。模块中的端口 1 和 2 分别连
接到圆形贴片和通孔。这里使用了一款商用放大器芯片(Qorvo TQP369180),其放大电
平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供电电压来调节。放大器相关电路组件的设计值如下所示:C1 =
18 nF,C2 = 1 nF,C3 = 1 uF,C4 = 56 pF,C5 = 56 pF,R1 = 24 Ω,L1 = 39 nH。

图 5.9 增益可编程单元的实验测试及其结果。(a)测量的实验配置图,其中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
S 参数,直流电源控制单元放大器。(b)被测超表面的详细放大视图,其中只有一个基本单元被激活
而其他单元均已断电。(c)当仅调制一个基本单元时,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和透镜天线测量系统在 4.5
至 6.5 GHz 范围内测得的传输系数(S21)
。(d)当实施电压从 2 V 变为 5 V 时,在 5.64 GHz 处的传输
幅度调制范围。

为了清楚地展示增益可编程单元的幅度调制性能,我们首先实验测试其幅度调制范
围。图 5.9(a)给出了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的传输幅度测试的实验配置。如图 5.9(b)
所示,被测超表面由 8×8 个增益可编程单元构成,测试过程中仅中央区域中的一个基本
单元被直流电源激活。而其他所有基本单元均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这些单元可以认为是
接近理想的隔离器。因此,发射器输出的绝大多数能量只能通过被激活的单元传输。如
图 5.9(c)所示,当施加 2.9 V 至 5 V 的不同电压时,我们清楚地观察到,在其从 5.35 GHz
到 5.7 GHz 的工作频带中,传输幅度从大约-35 dB 变为-5 dB,其中被测单元从 4.5 至 6.5
GHz 的测量结果以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样式标记。为了清晰地观察供电电压和幅度调制之
6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间的关系,我们测试获得了一个在 5.64 GHz 处,传输系数 S21 随供电电压从 2 V 到 5 V


时的变化曲线,如图图 5.9(d)所示。我们注意到,传输系数的总体可调范围大约为 35 dB
(从-40 dB 到-5 dB),其中在 3.8 V 的电压下会发生急剧的转变。为便于比较调控单元
的传输增益,我们还测量了与单元同样尺寸的空气窗口,窗口周围完全以金属覆盖,因
此这一测量结果可近似理解为单元增益恰好为 0 dB 时的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其传输
幅度为-18 dB。因此,所设计的基本单元可以实现传输能量的缩减(低至约-22 dB)和
放大(最高 13 dB),为权重矩阵提供了足够的控制范围。

5.5.3 人工智能学习机系统架构设计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是由上述所研究的智能可编程超表面组成,在实际测试中,把
其固定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支架结构中,如图 5.10(a)所示。五层增益可编程超表面层以
10 cm 为间隔固定在由铝合金制成的金属框架上。每个超表面层都用尼龙螺丝固定在
560×560 mm2 的金属屏蔽板上,以防止各层之间不必要的衍射。我们在整个金属框架结
构周围都覆盖有微波吸收材料,以进一步减少多余的衍射和散射。接收平面距离最后一
个超表面层约 100 mm,如绿色平面所示。每个超表面层都由一块定制 FPGA 控制各个
单元的传输增益,每层的 FPGA 都被固定于对应的金属屏蔽板上,且不在微波吸收材料
的覆盖范围之内,以减少 FPGA 异常散射的干扰。在接近封闭的系统中,由于放大器仅
允许单向传输,因此在学习层上由基本单元发射的能量几乎不会影响其输入性能,这极
大地抑制了自激振荡现象的发生。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整体结构,图 5.10(b)和(c)提供了该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 5.10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硬件框架设计。(a)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硬件框架爆炸图,其中 5


层可编程超表面位于系统中间,周围分布了金属屏蔽层和吸波材料。(b)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正视
图。(c)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侧视图。
64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在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整体实验测试中,我们主要借助微波近场测试系统来进
行,如图 5.11(a)所示。5 层增益可编程的超表面连接至 FPGA 阵列实现控制。每个基本
单元中的两个放大器芯片通过同一个控制电压进行调制。图 5.11(b)给出了人工智能物理
学习机从入射波视角看过去的正视图,每层超表面由 8×8 个独立可编程单元组成。实际
测试环境与系统如图 5.11(c)和(d)所示,其中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完全被吸波材料所包
围,以减少来自环境噪声和边缘衍射的影响。如图 5.11(c)和(d)所示,实际样品通过在标
准微波暗室中进行微波近场测试来获得最终输出的能量分布。整个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
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并通过一个宽带加脊喇叭天线进行入射电磁波激励。喇叭天线输入
端加载一个输入功率放大器来提升初始的输入能量。5 块 FPGA 分别被固定于对应层的
侧面,并通过网络连接至电脑控制端。超表面的每个单元的电压独立控制线则是通过排
线从超表面上下两侧引出。从图 5.11(c)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激励喇叭天线到第一层超
表面之间的空间同样采用吸波材料包围,是为了防止喇叭天线的衍射波干扰最终输出层
的能量分布。我们使用 C 波段的波导探头作为近场测量的探头,设置探头测量平面(接
收平面)与最后一层超表面相距 100 mm, 并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最终输出面上电
磁场的幅度和相位,如图 5.11(d)所示。

图 5.11 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的系统架构与硬件平台样品。(a) 测试系统的原理图。(b) PAIM 的正视


图。 (c) 和(d)PAIM 实验环境的照片。 连接有功率放大器的喇叭天线用于产生 5.4 GHz 的连续波辐
射。 FPGA 阵列可以生成施加到这些偏原子的不同水平的偏置电压,从而分别调制每个偏原子的传
输系数。 输出平面上的能量分布是通过移动的电磁笔测量的。 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测量幅度和相
位。
6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6 小结

本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一种具有可编程非互易特性的信息超表面,实现了双向自
定义的非互易传输特性。得益于放大器晶体管自身的非互易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
个超表面透射式传输结构,并在结构链路中嵌入放大器,成功地实现了超表面的非互易
透射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一种由两个传输方向相反基本单元构成超级子单
元,通过控制单元上的放大器工作状态实现方向有选择性的非互易传输。当超级子单元
中所有放大器都开启或关闭时,超表面又可形成互易对称的传输或完全的传输截止。因
此,该超表面基于数字化的控制可实现多元的传输调控。实际测试中我们验证了四种传
输状态(两种方向相反的单向非互易、双向互易传输和截止),测试结果与设计目标相
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超表面。我们相信,超表面非互易性的可编程功能将为
传统的物理设备注入数字生命力,并有助于 5G 无线通信以及智能应用。
除此以外,我们基于放大器自身的增益调控特性,提出了一种用基于放大器的增益
调控单元来比拟神经网络中节点权重的方法,并以此构建出一个由多层增益可编程超表
面构成的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这种物理学习机可基于空间电磁波直接进行神经网络的
计算,且单元本身的可编程特性在物理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优化中得以充分体现。这种物
理神经网络不仅可以运用到图像识别、新体制通信与成像和多种神经网络学习目标。最
重要的是,该物理学习机的各个单元均是独立可编程的,可实现实时在线的学习算法模
型如强化学习。针对某些要求高度实时在线学习且输入信息不易获得的场景,本章所提
出的可编程物理学习机可实时在线训练学习。基于电磁空间的物理计算这一设计理念也
将为新型电磁计算装置、可认知超材料等智能超材料研究方向提供重要借鉴。

66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6.1 引言

信息超表面的可调控设计已发展出多种丰富多样的调控方式,例如基于 PIN 二极管


和变容管的电调控。调控的电磁对象也从基本的相位响应逐步扩展到幅度和极化等。然
而有源调控的可编程超材料目前仍需要人为介入来更改控制指令或程序,实现不同的电
磁特性切换,如切换不同的相位编码状态、不同的极化编码状态等。上述的调控形式难
以实现智能化应用的。其根本原因是超材料无法在不同情况下自主感知和反馈实现自主
调控。尽管有源超材料和可重构超材料的一些设计中已经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智能化设计
[172-176]
,如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超材料结构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改变其电磁响应
[175]
,但其调控形式仍非常初级,难以实现深度应用。
本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一种智能化的超表面控制体系。与以往可编程超材料必须借
助人为介入实现调控不同,新的智能化超材料控制体系将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决策,甚
至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适应的功能调控。为了验证这一智能架构,我们将以一款相位
调控超表面为例,结合陀螺仪的运动状态感知设计多种波束控制功能。然后,我们将进
一步介绍针对上述智能超材料体系的一种智能反馈调控算法,实现快速的反向编码图样
计算,以满足超材料实时决策、快速响应的需求。最后,我们利用 CST 全波仿真和实
验测试验证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6.2 智能超材料控制架构与单元设计

可编程超材料作为编码超材料的有源可调控形式,为信息超材料的功能多样性提供
了硬件基础。多种多样的相位、幅度、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材料也相继被提出,展现出
可编程超材料出色的电磁调控能力。然而,目前几乎所有的可编程超材料,其电磁特征
或功能的调控与切换都需要人为参与执行,即控制部分的操作都需要借助人的主观判断
识别来进行。对智能超材料而言,自适应的智能化操作必须使其本身具有主动识别判断
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根据一定的智能算法进行自主决策。对此,设想一种特殊应用场
景,如图 6.1(a)所示。假设一款位于动态飞行器上的超材料的反射波束需要实时自适应
对准某个卫星进行通信。当飞机处于不同的飞行姿态时,由超材料散射的电磁波束的散
射角度需要自动对准处于固定方向的卫星。在这一控制体系中,超材料需要具备主动检
测飞行器运动姿态的能力,以及处理感知数据并实时决策的智能算法。因此,在常规的
可编程超材料具有可编程单元和控制链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传感器,加载智能反馈
算法的微处理器(MCU),构成一个闭环控制回路。在这个控制回路中,传统的可编程
超表面的 FPGA 将不再需要人为手动调控,而是直接通过微处理器经一定分析处理后进
行智能调控。当传感器检测到姿态角度变化时,将感知数据直接传递到微处理器,微处

6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理器根据变化的姿态角差值,以及设定的波束功能(如波束凝视通信),可快速计算得
到所需的偏转方向并生成一组对应的超表面阵面编码,实现完整的自适应闭环控制。

图 6.1 智能超材料应用场景与架构示意图。 (a) 针对动态飞行器上的超材料卫星通信应用场景示意


图,智能超材料可自主检测飞行器的运动姿态并自适应地调整波束指向。(b)智能超材料新型控制架
构:有可编程超材料、感知器件、智能反馈算法构成闭环决策回路。

为了验证自适应的智能超表面,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 2-bit 反射相位调控的


逐点可编程的超表面,如图 6.2 所示。基于上述提出的控制架构,我们将智能超表面分
为两大控制层(如图 6.2(a)所示),首先是同以往可编程超表面类似的结合 PIN 二极管的
单元结构层,同时包括了相应的二极管偏置电压控制线路;而第二层包含了 FPGA 控制
板、陀螺仪传感器、MCU 处理器共同构成了反馈控制层。图 6.2(b)中我们给出了 2-bit
相位可编程单元的具体结构设计,以及对应的二极管开关状态的等效电路模型。二极管
型号为 Skyworks SMP1320,其开关状态的 RLC 串联等效电路模型分别为:
(1)R = 0.5
Ω,L = 0.75 nH,C = 0 pF;(2)R = 0,L = 0.5 nH,C = 0.24 pF。在这一超表面单元结
构中,PIN 二极管是起到射频通断开关的作用,来实现表面电场分布的改变,其等效电
路可由 RLC 串联电路近似拟合。图中所标注的变量尺寸分别为:a = 9 mm, b1 = 1.8 mm,

68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b2 = 5.5 mm, b3 = 2.4 mm, c1= 6.1 mm, c2 = 8.8 mm, h = 1.6 mm, h1 = 0.5 mm, w = 0.2
mm。 该单元采用两种介质压合而成,其中:上层用于实现电磁波的反射调控,介质板
材为 F4B,厚度为 h,相对介电常数为 2.65,介质损耗角正切为 0.001;下层用于实现馈
电控制线路铺设,介质板材为 FR4,厚度为 h1,相对介电常数为 4.4,介质损耗角正切
0.02。我们通过 CST 微波工作室对设计的可编程单元进行了全波仿真,并在图 6.2(c)和
(d)中列出了单元的反射相位和幅度响应曲线,图中的四条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二极管的四
种开关状态,其中开/关状态分别用 0/1 表示(如图所标注)。四种单元的反射幅度响应
结果如图 6.2(c)所示,我们观察到在中心频点上的幅度响应线性值均在 0.8 以上,表明
单元结构具有较高的反射效率。如图 6.2(d)所示,当相位调控频点位于 9 GHz 时,两个
二极管的不同开关状态可产生四种相位差接近 90°的单元反射状态,四种相位分别为
123.8°、42.8°、-58.7°和-155.5°。四种开关状态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

图 6.2 智能超表面的控制体系与单元结构设计。(a)智能超表面控制体系设计。(b)智能超表面的可编
程单元结构设计。(c)智能超表面单元的 4 种仿真幅度响应。(d) 智能超表面单元的 4 种仿真的反射
相位响应。四组二极管开关状态分别用 0 和 1 表示,即 00、01、10 和 11。

6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3 智能超表面功能设计

为了展现超表面智能动态调控波束的特性,我们设计了两种典型波束控制方案:1)
单波束动态自适应波束凝视;2)双波束动态自适应波束凝视与扫描。首先我们将超表面
随飞行器姿态三维运动设定为一个球坐标系下的动态变化,如图 6.3(a)所示。

图 6.3 智能超表面的功能设计说明。(a) 球坐标系下,超表面的旋转及其自适应波束调控说明。(b)


单波束凝视功能中,超表面以 20°,40°和 60°的不同俯仰角(phi)旋转的情况,其中方位角固定为
270°。(c)单波束凝视功能中,在 200°,220°和 240°的情况下,超表面以不同的方位角(theta)旋转的
情况,其中俯仰角固定为 60°。(d)多波束调控下,超表面的波束扫描和波束凝视功能说明。

超表面的任何姿态变化均可归结为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变化,即图 6.3(a)中的 theta 和


phi。在波束凝视方案中,我们分别在方位角旋转和俯仰角旋转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角度,
如图 6.3(b)和(c)所示。超表面的反射波束在各种不同的旋转姿态中始终保持凝视 z 轴正
上方。在 theta 角旋转 phi 角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给出了(20°,270°)、
(40°,270°)、
(60°,

70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270°);而在 phi 角旋转 theta 角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给出了(60°,200°)、


(60°,220°)、
(60°,240°)。在双波束动态调控方案中,当超表面运动姿态沿 phi 角变化时,我们令
其中一个波束执行定向凝视功能(向 z 轴正上方),另一个波束执行扫描,如图 6.3(d)
所示。垂直方向的波束始终凝视正上方,当超表面沿着 phi 角旋转时,扫描波束(与凝
视波束初始夹角为 27°)随超表面旋转可进行波束扫描,扫描范围为 27°~87°。
除了波束凝视和扫描的功能外,我们进一步设计了多功能的自适应可编程设计。如
图 6.4(a)所示,同样基于陀螺仪传感器的反馈控制架构,我们可根据不同的俯仰角设计
不同的电磁波束功能。例如当俯仰角 phi 处于 0~45°时,智能超表面可执行单波束凝视
功能,此功能已经在图 6.3(b)和(c)所表征;当俯仰角为 45°~90°时,超表面可反射一个
模式为二阶的轨道角动量波束,如图 6.4(b)所示;当俯仰角为大于 90°时,超表面则呈
现 RCS 缩减的状态,如图 6.4(c)所示。此外,这个智能超表面架构还具有充分的扩展性,
可作为一个智能化超表面平台集成更多的传感器以实现更强大的感知调控功能。在前文
中我们仅基于陀螺仪的动态姿态感知来进行功能设计,相对感知能力有限。而 MCU 通
常具备较多 I/O 接口,可进一步集成如光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热传感
器等传感器件,如图 6.5(a)所示。以光线传感器为例,我们可设计一种电磁散射波束随
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超表面,可实现的功能如下:(1)在日光情况下,超表面的散射场
可实现一种易于识别的双波束散射,如图 6.5(b)所示;(2)在夜间低光强情况下,超表面
的散射场可实现一种低 RCS 的散射状态,如图 6.5(c)所示。

图 6.4 智能超表面多功能波束设计。(a)俯仰角与功能切换示意图。(b)轨道角动量的功能切换。(c)
超表面能量随机散射的功能切换。

7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6.5 智能超表面的多种传感器设计。(a)智能超表面平台集成示意图。(b)集成光传感器后在强光下
实现双波束散射场。(c)在弱光下则实现随机散射特性。

6.4 智能反馈算法设计

为了实现波束的快速凝视与扫描等功能,我们提出了一套针对超表面不同运动姿
态、可实时计算所需的超表面波束偏折方向并快速生成对应的编码图样的智能算法。以
波束凝视为例,我们假定初始波束状态以及凝视方向为(θ, φ),如图 6.6(a)所示,当超表
面的姿态偏转(∆θ, ∆φ)时,超表面的原始波束散射方向也偏转了(∆θ, ∆φ),变为(θ+∆θ,
φ+∆φ)。为保持波束凝视方向不变,超表面的编码图样需额外产生(-∆θ, -∆φ)的波束偏折
来抵消姿态变化带来的影响,如图 6.6(b)所示,此时的波束偏折方向应自适应地调整至
灰色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因此,对于动态自适应波束凝视的超表面编码图样求解可转化
为静态下的波束方向(θ+∆θ, φ+∆φ)的超表面编码图样求解。为实现这一求解过程的快速
实时计算,我们结合广义斯涅耳定理[67]和编码超表面卷积定理[89]设计了一种快速计算算
法。
对于一个相位梯度变化的编码超表面来说,其波束偏折方向是由其相位梯度变化周
期来决定的。对于一个由 N×N 个单元构成的编码超表面来说,其波束偏折角度的计算
公式如下所示,

 0 
  sin 1   (6.1)
 nP 

其中 λ0 是中心频率下的波长,n 是每个周期中的单元数量,P 是每个单元的周期尺寸。


对于常规的编码超表面单元而言,其周期尺寸难以做到无限小以实现近似连续的相位梯
度周期长度的变化。因此我们采用如下公式来尽可能精细化波束指向角度。
对于球坐标系而言,编码超表面的波束散射方向计算满足以下关系式,

72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  sin 1 sin 2   sin 2 
 x y  (6.2)
   tan 1  sin  x sin  y 

其中 θx 和 θy 分别表示沿着 x 轴和 y 轴的梯度编码序列的波束指向角。而 θx 可进一步分


解为如下关系式,

 x  sin 1  sin  x1  sin  x 2  (6.3)

其中 θx1 和 θx2 分别表示两个编码子序列的波束偏折角,即两个子序列可合成一个新的


序列来获得介于 θx1 和 θx2 之间的一个新的波束偏折角,换言之,一个波束偏折角度的
编码序列可分解为两个不同波束偏折角的子序列。这一计算关系可显著扩大我们波束扫
描精度,即调控波束偏折的精度。因此,上式(6.1)可被扩展为,

 0  
  sin 1   0  (6.4)
 n1 p n2 p 

其中 n1 和 n2 分别为两个编码子序列的梯度编码周期长度。值得注意的是,编码子序列
长度是有超表面尺寸决定的(即单元数 N),而梯度编码周期长度是不定的,需要根据
所需的波束偏折角度获得。为保证较快的计算速度,在算法中我们最多仅进行一次序列
分解,来分析其波束设计准确性。在序列分析筛选过程中,首先根据上式(6.1)和(6.4),
我们定义了一个误差分析函数 erf(n),


erf  n   sin   (6.5)
nP

   
erf  n   sin      (6.6)
 n2 P n1P 

等式(6.5)和(6.6)分别是指序列未分解和序列分解一次得到的误差结果,其中 n, n1, n2 均
为正整数。因此,n1 和 n2 可进一步表示为如下形式

2
n1   i, i  0, Z   (6.7)
P sin 

2
n2   j, jZ (6.8)
P sin 

此外,我们还考虑到:(1)限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小范围可显著缩减计算耗时,提高算法效
率;(2)长度范围下限设置为波长除以单元周期尺寸的取上整数,即最后组成的编码序列
长度至少大于等于一个波长,可使得编码序列有较好的副瓣性能;(3)长度范围下限设置
为 2N,即两边的编码序列长度,是考虑到当波束偏折角度很小时,梯度相位编码序列

7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长度 n 会大于 N,而过长的梯度相位编码序列对于有限尺寸的超表面而言也会失去波束
调控效果。我们可以将梯度相位编码序列长度限制在以下条件中:


 n1 (6.9)
P

n1 , n2  2 N (6.10)

为获得最准确波束指向计算结果,我们利用算法将对等式(6.5)和(6.6)进行比较,以
进一步获得最小的误差,并根据最小误差的序列设计来推算获得整个超表面的编码图
样。对于一个由 N×N 个单元构成的编码超表面而言,在推算完整编码图样过程中,其
编码序列长度始终为 N,算法目标是求解最佳的梯度相位编码长度 n 或两个合成子序列
的编码长度 n1 和 n2,其判定条件取决于计算误差的大小。当获得最终计算结果 n 之后,
需据此构建出一个长度为 N 完整的编码序列,具体构建方法如图 6.6(c)所示。首先,构
建一个梯度相位编码周期的短序列 n×P,若为 2-bit 编码序列,则各个编码数量应相对
均匀分布;其次,在长度为 N 的编码序列中顺序填充前述的子序列,不足一个子序列长
度的部分继续按顺序填充直至填满为止;最后,若 n>N,则按顺序填满整个编码序列。

图 6.6 智能反馈算法基本原理说明。(a)超表面初始状态及其波束凝视方向。(b)超表面动态旋转后的
姿态和波束变化。(c)编码序列的构成方法说明。

为更好地说明编码序列的计算方法,我们以实际采用的 2-bit 相位编码超表面为例


进行说明,超表面由 30×30 个单元构成。假定波束指向方向为(45º, 45º),根据前述公式
74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6.1),我们可求得:

2
sin  x  sin  y  (6.11)
2

其中 θx 和 θy 分别表示沿着 x 轴和 y 轴的梯度编码序列的波束指向角。进一步应用公式
(6.7)-(6.10),我们可得

 1 1
sin  x  sin  y   +  (6.12)
P  25 18 

从上式可以看出,该序列可被分解为两个相位梯度周期为 25 和 18 的子序列。应用 2-bit


编 码 的 原 理 , 两 个 子 序 列 可 被 表 示 为 “0000000111111222222333333” 和
“000001111122223333” , 将 其 扩 展 为 长 度 为 30 的 编 码 序 列 后 可 得
“000000011111122222233333300000”和“000001111122223333000001111122”,将两组编
码序列进行叠加可得最终编码序列为“000001122233301111233330011122”,如图 6.7(a)
所示。超表面的完整编码图样是由 x 轴方向和 y 轴方向的编码序列叠加而成,由于 x 和
y 轴方向的编码序列是相同的,最终叠加后的编码图样如图 6.7(b)所示。

图 6.7 编码序列计算说明以及完整编码图样合成。(a) 编码序列的计算说明。(a) 超表面完整编码图


样的叠加合成。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算法的性能以及计算准确性,我们根据超表面的散射场计算公
式:,
N N    1  1 
E  ,     Amn exp  i   m, n   kD sin   m   cos    n   sin     (6.13)
  2  2   
m1 m 1  

分析比较了一维编码序列的波束偏折计算结果,其中波束偏折指向角的变化范围是从
10°至 90°,且以 10°为步长进行变化。九种波束计算结果的远场计算及其编码序列如图

7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8(a)-(i)所示。由计算结果可知,在 0°~50°的范围内,波束偏折的计算结果都较好,副
瓣抑制均达到 10 dB 左右,而在 60°以及更大偏折角度时,副瓣增大明显,而且波束也
变得更宽。总体而言,这九种波束偏折角度的计算都相当准确,如灰色虚线标注的,并
且波束最大值与目标角度均吻合较好。
图 6.9 给我们展示了更全面的误差分析。当目标偏折角度由 0°变化至 90°时,我们
依据公式(6.13)计算了由上述编码设计算法得到的序列的波束偏折角度,并计算的其与
对应目标角度间的差值,如图 6.9(a)所示。本次仅对一维序列进行计算,并比较了一维
序列得到的二维方向图波束最大值所在的角度。由图 6.9(a)的结果可知,在 0°~60°的波
束偏折范围内,序列计算误差几乎都能保证在 1°以内,进一步验证了该设计算法的准确
性和可控性。然而,当波束偏折角较大时,如图中 80°~90°的范围内,计算误差有一个
明显的提升。主要的原因是在大角度的偏折情况下编码序列理论计算结果均有较宽的大
波束,其最大值点所在角度容易与目标角度有较大偏差,如图 6.8(b)-(e)中蓝色圆圈标注
所示。此外,在实际测试中,尽管波束指向过大时(如大于 60°),主瓣波束能量将明显
缩小且副瓣显著增加,其性能恶化往往比公式(6.13)理论计算严重得多,但不在本算法
的优化范围内。

图 6.8 针对不同波束指向角度的编码设计算法验证。(a-i)当波束偏折角为 10°~90°时对应的编码序列

76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的二维远场理论计算结果,根据反向编码设计算法得到的编码序列在各个子图上方列出。

图 6.9 编码序列反向设计算法的误差计算分析。(a)对于 0°~90°时的目标角度,反向设计算法得到的


序列的理论计算波束偏折角与目标角之间的误差分布。(b-e)波束偏折角度较大时的四种情况及其误
差分析。

6.5 仿真与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 2-bit 编码超材料的波束调控能力,我们首先通过商业软件 CST 对完整的


可编程超表面进行全波仿真。仿真中的编码超表面有 30 × 30 个可独立编程的单元构成,
超表面整体尺寸为 270 × 270 mm2。仿真中编码超表面通过线极化的平面波激励,并采
用开放的辐射边界计算其散射远场。图 6.10 给出了单波束调控的仿真验证,即对应图
6.10(b)和(c)中的方案验证。每个子图中分别给出了设计获得的超表面编码图样、全波仿
真得到的三维远场结果以及仿真与实际测试的二维远场结果对比。在三维远场仿真结果
中,波束偏折方向以白色虚线标出。在实验测试中,由于仅能测试平面二维远场,我们
截取偏折波束所在切面进行分析,切面即方位角所在角度,实际波束偏折方向以灰色虚
线标出。
图 6.10(a)-(c)展示的测试结果首先验证了单波束凝视的情况,这里我们将超表面图
样的 x 轴正方向作为球坐标系中 270°所在方位。因此,在这组验证中,超表面图样均沿
着 x 轴变化,计算得到的超表面图样如每组子图中第一个图所示。本节中的所有超表面
整体编码图样均是由上一节的编码设计算法得到的。仿真得到的远场散射图的二维分
布,以及偏折波束所在截面的一维曲线结果均已在每个子图中展示。根据目标方向计算
得到的编码图样的仿真结果可知,远场波束角度分别为(19.3°,270°), (40°,270°)和(59.2°,
270°),与目标方向的俯仰角误差仅为-0.4°,-0.7°和 0°,验证了理论计算具有较高的准
确性。在实验结果对比中,当二维远场的测试截面分别在俯仰角为 20°,40°和 60°时,
实测结果分别为 269°,269.5°和 270°,与理论设计及仿真吻合得较好。

7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6.10 针对单波束凝视方案的仿真与实验结果。(a-c)当方位角固定时,超表面俯仰角变化时的三种
波束调控验证结果。远场测试中,测试对应俯仰角所在平面的方位角远场结果。(d-f)当俯仰角固定
时,超表面方位角变化时的三种波束调控验证结果。每个子图中分别给出了设计获得的超表面编码
图样、全波仿真得到的三维远场结果以及仿真与实际测试的二维远场结果对比。

78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在方位角的验证中,超表面姿态的俯仰倾斜角固定为 60°,即在水平状态下的远场
波束俯仰角相对是 60°,方位角由 200°变化至 240°,设计方案同图 6.3(c)所示。由图
6.10(d)-(f)中的全波仿真的结果可知,散射波束指向角分别为(59.2°,199.8°)、(59.3°,
219.5°)和(60°,239.8°),与目标方向的方位角误差为-0.2°, -0.5°和-0.2°,验证了与理论设
计结果的一致性。当俯仰倾斜角固定为 60°,方位角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的结果为 200°,
219°和 240°,与理论设计及仿真的结果相比误差很小,进一步验证了算法与超表面设计
的可行性。

图 6.11 多波束多功能调控仿真与实测结果。(a) 初始超表面编码图样,Section 1 和 2 分别调控凝视


波束和扫描波束。(b) 初始编码的仿真结果。(c) 初始编码的实测结果。(d) 超表面偏转 20°时编码图
样。(e)和(f) 超表面偏转 20°时的仿真与实测结果。(g) 超表面偏转 40°时编码图样。(h)和(i) 超表面
偏转 40°时的仿真与实测结果。(j) 超表面偏转 60°时编码图样。(k)和(l) 超表面偏转 60°时的仿真与
实测结果。

对于多波束调控的情况,图 6.3(d)给出了在方位角固定的情况下,超表面倾角变化
时的波束扫描和凝视的功能设计。在仿真和实验中,我们首先将测试中的超表面方位角
7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固定在 270°,并给出了方位角所在截面的二维远场仿真与实测结果。在这一方案中,为
了实现双波束的独立调控,我们将超表面的阵面划分为两个子扇区,分别用于独立调控
两个波束的功能,如图 6.11(a)所示,同时激励源为正向入射的平面波。对于初始状态而
言,凝视波束为垂直反射,因此 Section 1 的相位分布是完全均一的;而扫描波束初始偏
折 27°,呈一定梯度分布。图 6.11(b)和(c)分别列出了针对图 6.11(a)编码图样在极坐标下
的远场仿真和实测结果,分别用蓝色和红色曲线标注,其中超表面所在位置由绿色矩形
标注,仿真与实测结果中的凝视波束(0°)与扫描波束(27°)吻合的很好。
在图 6.11(d)-(f)中,设计中的编码图样针对超表面旋转 20°,凝视波束相对超表面平
面偏折-20°,扫描波束相对超表面偏折 27°。在图 6.11(g)-(i)中,设计中的编码图样针对
超表面旋转 40°,凝视波束相对超表面平面偏折-40°,扫描波束相对超表面偏折 27°。在
图 6.11(j)-(l)中,设计中的编码图样针对超表面旋转 60°,凝视波束相对超表面平面偏折
-60°,扫描波束相对超表面偏折 27°。由于扫描波束随着超表面旋转而旋转,因此 Section
2 的编码图样保持不变;而 Section 1 需要补偿超表面的倾斜偏折角。以上三组情况的仿
真与实测结果在主波束角度上均吻合的较好,但在较大偏折角情况下(如超表面倾斜 60°
时),副瓣抑制性能下降。

图 6.12 多功能波束的仿真与实验验证。(a)二阶轨道角动量波束的超表面编码图样。(b)二阶 OAM 波


束的三维远场仿真结果。(c)二阶 OAM 波束的二维远场仿真与实测对比及实测近场相位分布。(d)随
机散射场的超表面编码图样。(e)随机散射场的三维远场仿真结果。(f)随机散射场的二维远场仿真与
实测对比。(g)光感知功能的双波束散射的二维远场仿真与实测对比。(h)光感知功能的 RCS 缩减的
二维远场仿真与实测对比。
80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对于图 6.4 中提出的多功能波束调控功能,我们在图 6.12 中给出了仿真与实验验证


结果。对于二阶轨道角动量波束功能,图 6.12(a)给出了实际采用的超表面编码图样,其
中四种颜色分别表示 2-bit 编码单元的四种相位状态。图 6.12(b)是该编码图样在球坐标
系下的三维远场仿真结果图。我们在图中可明显观察一个开口约为 15°(-7.5°~7.5°)的
涡旋波束,中央有明显的幅度零陷(phi = 0°)。我们利用实测近场直观地观察到二阶 OAM
波束现象,如图 6.12(c)中的近场的相位分布图, 其中近场相位分布是在距离超表面 800
mm 测得的,其中心涡旋相位变化了 720°,符合二阶涡旋波特性。此外,我们也对超表
面的二维远场仿真结果与实测对比。在远场结果中,同样可观察到明显的涡旋波束和中
央零陷。对于随机散射场的验证,图 6.12(d)展示了所采用的随机散射编码图样,图 6.12(e)
对应给出了三维远场仿真结果分布图。为了更清晰地观察随机散射场的散射波数能量随
着相位变化的趋势,我们对样品的二维远场进行了仿真和实测对比,如图 6.12(f)所示。
相比于完美反射面的反射能量,随机散射场的散射波束能量有明显的下降,散射能量在
phi = 0~45° 范围内分布相对均匀,此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超表面的性能。另外,对
于智能平台的光感知功能 (图 6.5),我们同样利用仿真和实验进行对比和验证,其结果
如图 6.12(g)和(h)所示。超表面呈现出的双波束和 RCS 缩减的仿真与实测结果证实了光
感知功能的有效性。虽然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存在一些细微偏差,但整体吻合较好。对
于其他形式的传感器集成与调控,其形式类似于光传感器,通过在超表面背面集成,并
由微处理器和 FPGA 协同处理检测数据,分配二极管开关状态。

图 6.13 实际加工样品以及远场测试说明。(a)针对二维平面的远场暗室测试说明。(b)远场暗室测试
实际场景。(c)实际加工的 30 ×30 单元的超表面样品图。(d)超表面背面的 FPGA 以及传感器等。
8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以上所有的远场测试结果都是在标准微波暗室中进行,如图 6.13(a)所示,待测超表
面被固定于二维旋转台上,馈源天线距离超表面约 150 mm,接收喇叭在距离转台 10 m
左右测量反射方向图。实际测试环境照片如图 6.13(b)所示。在实际加工验证环节中,2-bit
的可编程超表面同样是通过 PCB 加工工艺来实现的,并且加载在样品上的 PIN 二极管
是采用 SMT 贴片焊接工艺连接到超表面金属单元结构上,加工完成的样品图片如 6.13(c)
所示。此样品是由 30 × 30 个超表面单元构成的,被固定于一个多层亚克力支架上,并
在其背面集成陀螺仪, 微处理器和 FPGA,如图 6.13(d)所示,整个亚克力支架板被固定
在一个三轴可旋转的金属支架上。

6.6 小结

本章介绍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调控的智能可编程超表面,可实现超表面自主感知
自身的运动姿态并实现独立自主的波束调控。不同于以往可编程超表面必须借助人为操
作进行控制,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架构,通过引入传感器主动感知外界变化,同
时借助预设智能反馈算法的 MCU 和 FPGA 的联合控制,最终实现了超表面的智能闭环
控制。这一设计思路使得信息可编程超表面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初步的智能判断与决策的
能力,为信息超材料未来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智能自适应的功能设计与验
证中,我们以陀螺仪运动姿态感知为例,设计了一系列超表面不同姿态变化时的波束凝
视、波束扫描等多波束调控功能,以及在不同俯仰角状态下实现多功能波束如涡旋波和
随机散射等。为实现可编程的电磁调控功能,本工作设计了一种 2-bit 相位可编程超表
面单元,每个单元可通过 FPGA 实现单点独立控制。
此外,在超表面的设计功能以及硬件架构具备丰富扩展性,便于集成其他传感器以
实现更多样的感知与调控机制。高性能 MCU 与 FPGA 具备大量通信接口可供集成诸如
光传感器、高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热传感器等。本章中我们不仅对上述传感器进行
集成验证,也对光传感器的波束调控特性进行了验证,其验证结果表明本工作所提出的
超表面扩展架构具有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这一开放式的架构和模块化设计不受限于超
表面设计频率,只需可编程超表面的控制接口与 FPGA 和 MCU 间实现互通即可。因此
该工作的设计思路将为智能信息超材料进一步发展以及可认知超材料的实现奠定基础。

82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7.1 引言

如我们在上一章所探讨的,智能化的超材料必须具备主动感知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反
馈链路,以实现完全自主决策的闭环控制。因此如何实现超材料感知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环节。超材料感知方面的相关研究早已有所展开,如基于超材料感知的谐振频谱特性
[177-185]
、极化特性[181]以及机械特性[186]来提升灵敏度等。这类研究通常都是从提升传感
器性能的角度来探究超材料,必须依靠测量仪器将物体转换为可测量的指示器,并且缺
乏用于超表面反应的直接信号反馈。更重要的是,这些超表面无法主动操纵电磁场,因
此这类研究也难以应用于超材料的智能化设计。
我们在上一章介绍的智能超表面是通过线路连接的方式来集成传感器,而感知器件
的部署与可编程超表面是分离的,由于超表面自身结构也无法完成感知功能,相对集成
度较低。提高超表面结构复用效率和集成度将有助于实现更紧凑和更小型化的超表面设
计,以进一步拓展超表面的应用前景。此外,上一章智能感知涉及的对象是运动姿态或
光、温度等非电磁参数,与超表面调控的电磁波并不属于同一维度。若能对空间电磁信
息进行实时感知并调控,将使智能超材料的电磁空间操纵能力提升至新的高度。
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智能信息超表面,可主动探测入射波
极化方向与能量大小,实现多功能智能化的波束调控。首先我们将介绍信息超表面智能
感知机制和调控原理,分析感知与调控间的关系;然后我们将展示一种同时具有智能感
知和双极化反射相位调控功能的超表面单元,着重介绍其感知机制实现方式以及双极化
反射相位的调控性能;最后我们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测试其电磁调控功能,证明其智能
感知与调控相结合的超表面设计。

7.2 超表面智能感知与调控原理

对于双极化感知与调控超材料而言,其自身结构需具备在两个正交极化上的相位调
控能力,其最可行方案仍是可编程超材料的 PIN 二极管调控方案。因此,具有主动感知
功能的反射式超表面,其设计关键在于使得原本近调控反射波的可编程金属结构需要同
时具备调控反射波以及耦合感知结构。在介绍超表面感知与调控机制之前,我们首先设
想一种针对智能感知超表面的散射场调控场景,如图 7.1 所示,红色和蓝色入射波束分
别为 x 极化和 y 极化的电磁波。超表面则由两种单元构成——感知单元和执行单元。执
行单元是普通的可编程超材料单元,可对两种正交极化的电磁波反射相位进行独立调
控。感知单元可实现入射电磁场强度以及极化方向的感知,也可以用于调控反射电磁波
两种极化上的反射相位。因此感知单元同时兼具感知和调控电磁波两种功能。当感知单
元检测到入射电磁波的极化和强度时,将首先通过接收电路获得一个表征接收能量大小

8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直流电压值,该值大小直接反映出当前极化状态下的接收能量大小。MCU 检测到电
压后将模拟电压值转为数字信号,并根据预设调控算法判断采用何种超表面的散射场控
制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 FPGA。FPGA 收到 MCU 控制指令后执行对应的超表面数
字编码图样,对整个阵面上的二极管电压进行调控。上述过程构成了超表面针对双极化
电磁波实现主动感知并完成闭环回路控制的智能机制。整个智能调控过程在时间上主要
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感知检测阶段,此时感知单元处于间歇性监视阶段,一旦检测到
入射波信号便激活 FPGA 操作;第二阶段便是 FPGA 执行对应指令,这一阶段取决于
FPGA 的执行执行速度,一般均可在毫秒级完成。此外,FPGA 对超表面编码图样的灵
活调控为智能波束调控提供了丰富选择,例如当检测到 x 极化入射电磁波时,超表面将
其散射至两个对称方向;当检测到 y 极化入射电磁波时,超表面将其散射至四个对称方
向;若同时检测到两种极化的入射波能量,则超表面产生随机散射的编码图样以降低
RCS。

图 7.1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原理说明。超表面阵面由感知单元和执行单元构成,其中
执行单元仅实现对双极化的反射相位进行调控,而感知单元兼具感知入射电磁波极化和强度,以及
调控电磁波的能力。感知单元发送感知数据,经 MCU 判别处理后,由 FPGA 执行相应的编码操作。

84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7.3 智能感知超表面单元设计

为实现上述设计理念,我们设计了智能感知超表面单元结构,如图 7.2(a)所示。表
层由一个方形金属片构成,方形边长 a 为 13.6 mm,在沿着 x 轴和 y 轴方向分别通过 PIN
二极管连接这两条金属延长线,延长线的长度 c 为 3.1 mm。该单元由两层 FR4 介质(相
对介电常数 4.4,介质损耗角正切 0.025)压合而成,上下两层 FR4 的介质厚度均为 1.5
mm,总厚度 h 约为 3.1 mm。两层介质之间是射频金属地层,与上层的介质和表面方形
金属片共同构成了双极化反射相位调控结构。图 7.2(b)展示了感知单元和执行单元的正
反面结构,二者的二极管馈电线都是从表面金属延长线尽头以过孔形式连接的,且背面
的馈电结构都通过扇形枝节做了射频信号能量的隔离。二者的区别在于感知单元在表面
方形金属片上设置了一个过孔,用于引导射频能量进入后端的检测电路。该感知过孔直
接穿过中间底层,并在单元背面以微带线形式引导至检测电路。感知过孔的开孔位置位
于 x 轴方向对称线上略偏右的位置,用于检测沿 x 轴极化的电磁波。相类似的,在用于
检测 y 轴方向极化的感知单元中,感知过孔的开孔位置位于 y 轴方向对称线上略偏下的
位置。
依据以上设计,我们在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
条件是周期边界下的线极化平面波激励。每个极化方向上都通过一个 PIN 二极管进行开
和关调控来实现 1-bit 相位变化,即 0°和 180°两种状态。因两种极化的仿真情况是相互
对称的,因此我们在结果中仅给出了 x 轴方向极化激励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如图 7.2(c)
和(d)所示。首先,感知单元的反射电磁波的幅度响应结果如图 7.2(c)所示,其中所设计
的中心频点以绿色线条标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中心频点 4.95 GHz 处,两种单元(感
知单元 S-Unit 和执行单元 E-Unit)的四种开关状态的幅度响应均有较高的幅度响应,其
幅度响应均大于-3 dB,证明其在调控反射电磁波时具有较高的反射效率。图 7.2(d)给出
了单元仿真的反射相位调控响应,其中在 4.95 GHz 附近,两种单元的四种开关状态的
相位响应具有 180°相位差。其中执行单元的 x 极化方向开关两种状态在 4.95 GHz 时的
反射相位值分别为 124.4°和 53.9°,感知单元的 x 极化方向开关两种状态的反射相位值
在 4.87 GHz 时相位差达到 180°,分别是 130.7°和-49.2°。值得的注意的是:感知单元和
执行单元的二极管开关状态 180°相位响应频点有轻微偏差,原因主要是由于感知单元的
感知过孔导致的阻抗匹配存在差异。但考虑到超表面阵面上绝大部分都是执行单元,仅
4 个感知单元,因此这一相位差异不会对整体的散射场调控性能造成太大影响。

85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7.2 智能感知单元结构及其仿真结果。(a)智能感知单元三维结构图。(b)感知单元(Sensing Unit)


与执行单元(Executing Unit)的正反面结构说明。(c)感知单元与执行单元开关状态下的反射幅度响
应仿真结果。(d)感知单元与执行单元开关状态下的反射相位响应仿真结果。

射频检波电路模块是构成感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 7.3(a)所示,其结构是由
一款商用的射频检波芯片 LTC5530 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图中的射频输入端 (RF in) 连接
着感知单元的微带感知链路,如图中的蓝色箭头所示。Vcc 为供电端口,SHEN 为检波
芯片使能端口,Vout 为检测电压输出端口。最终输出的检测电压与输入射频功率大小成
一定非线性关系。图中电阻电容元件的数值设计如下:R2 = 22 k Ω,R3 = 10 k Ω,R4 = 10
k Ω,C1 = 0.1 uF,C2 = 100 pF,C4 = 39 pF。检测电路模块工作时,使能端 SHEN 设置
为高电平,同时 VCC 供电电压为 5 V。每个感知单元都配备了这样的一组感知检测模块
电路。此时,感知单元可以通过将表层金属片的耦合能量穿板过孔导入到与检测模块电
路相连的背面微带线,进而实现相应的功能。图 7.3(b)和(c)给出了针对 x 极化和 y 极化
感知单元的背面结构图,其中 x 极化感知单元的微带线路沿 x 轴设计,而 y 极化感知单
元的微带线路沿 y 轴延伸后经 45°折线过渡后沿 x 轴方向进入检测电路。这样的设计是
为了尽可能减少转角带来的能量损耗。针对感知链路的射频功率检测性能,我们测试了
在不同入射波功率情况下的检测电路输出电压值。测试中我们以宽带加脊矩形喇叭作为
激励源,并将其放置于距离超表面 1 m 处。激励喇叭连接信号源(Agilent 8257D),设

86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置输入功率由-25 dBm 变化至 25 dBm,分别测试了 4.8 GHz, 4.9 GHz 和 5.0 GHz 三组频
点,如图 7.3(d)所示,对应三条曲线分别用红黑蓝三种颜色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
喇叭天线的输入功率大于约 10 dBm 时,输出电压值有明显的上升变化,由 0.15 V 增加
到 0.3 V 以上。因此,我们将 0.15 V 作为检测阈值,来判定是否执行相应的编码调控功
能。

图 7.3 感知检测电路模块的说明。(a)感知检测电路模块的原理图,由射频功率检波芯片 LTC5530 以


及外围电路构成。(b)针对 x 极化感知单元的背面感知线路设计图。(c)针对 y 极化感知单元的背面感
知线路设计图。(d) 实际测试中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电压随输入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激励喇叭距离
超表面 1m,横坐标功率为输入喇叭的信号功率。

7.4 仿真与实验测试验证

为了验证智能感知超表面的波束调控性能,我们设计了一个由 10×10 个感知单元构


成的感知超表面,每个单元集成两个 PIN 二极管可分别独立调控两个正交极化上(x 和
y 极化)的反射波相位,并且通过 CST Microwave Studio 进行全波仿真,采用开放边界
下的平面波激励。为了更加全面的验证所设计的超表面结构的功能,我们给出了三组编
码设计验证方案,如图 7.4(a)、(d)和(g)所示,分别用来验证感知超表面双极化调控下的
双波束、四波束以及 RCS 缩减等功能。针对 x 极化入射波的相位编码图样用红色和绿
色分别表示编码“0”和“1”;而针对 y 极化入射波的相位编码图样则用蓝色和粉色分别表
示。图 7.4(b)、(e)和(h)表示针对 x 极化的编码图样在 x 极化入射波激励下的全波仿真散
射场结果;图 7.4(c)、(f)和(i)则表示在 y 极化入射波激励下针对 y 极化的编码图样的全
波仿真散射场结果。在第一组验证中,我们验证了双波束偏折的编码设计,编码图样
Pattern A 和编码图样 Pattern B 分别使得双波束沿着 x 轴和 y 轴散射,二者的编码序列均
为“0011001100”,仅序列变化方向不同。由仿真结果可知,仿真的散射场具有明显的双
波束特征,波束的散射方向与法线夹角约为 30°。在第二组验证中,我们验证了四波束
偏折的编码设计,其中编码图样 Pattern C 使得散射场向四个对称方向均匀散射能量,编
8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码图样呈现方形棋盘格分布,为编码序列“0011”的双向叠加分布;编码图样 Pattern D 分
别使得两对波束分别沿着 y 轴正反方向散射,编码图样呈长方形棋盘格分布,为编码序
列“00111”与“0011”的双向叠加分布。图 7.4(e)中四波束均匀散射场中的散射波束与法线
夹角约为 45.5°;而图 7.4(f)中散射波束与法线夹角约为 37.7°。在第三组验证中,编码
图样 Pattern E 和编码图样 Pattern F 分别实现了 RCS 缩减的随机散射和小角度的双波束
散射,其中 Pattern E 的编码图样为序列“0001110101”的双向叠加分布,Pattern F 的编码
序列均为“0011100011”。仿真获得的随机散射场相比完美反射面的 RCS 缩减约为 10dB;
而沿着 y 轴方向的双波束散射角约为 21°。

图 7.4 双极化多功能波束验证的编码图样设计及其远场仿真结果验证。(a)双极化下双波束散射场的
编码设计。(b)针对 x 极化入射波的双波束仿真散射场结果,波束散射方向沿 x 轴方向。(c)针对 y 极
化入射波的双波束仿真散射场结果,波束散射方向沿 y 轴方向。(d)双极化下四波束散射场的编码设
计。(e)针对 x 极化入射波的四波束仿真散射场结果,四波束散射方向均对称。(f)针对 y 极化入射波
的四波束仿真散射场结果,两对波束散射方向沿 y 轴方向。(g)双极化下随机散射场的编码设计。(h)
针对 x 极化入射波,RCS 缩减的随机散射场仿真结果。(i)针对 y 极化入射波的双波束仿真散射场结
果,波束散射方向沿 y 轴方向。
88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实验样品通过多层印制电路板的加工工艺实现,样品如图 7.5 所示,其中图 7.5(a)


和(b)分别为超表面的正面图和背面图。整个超表面共由 10×10 个单元构成,包含外围供
电控制结构的整体设计尺寸为 320 × 340 mm2。超表面由两片厚度为 1.5 mm 的 FR4 介质
压合加工而成,中间以一片厚度为 0.2 mm 粘合层连接,其材质同样为 FR4。图 7.5(a)
中,正面四个感知单元分为两组,分别用于感知 x 极化和 y 极化的入射电磁波。所有二
极管的控制线路都通过第四层(超表面背面)走线从上下两边引出至控制插口,这些控
制插口可直接连接 FPGA 馈电结构,如图 7.5(b)所示。功率检测电路模块面积很小,分
别分布于各感知单元旁。x 和 y 极化各通过两个感知单元来检测,如图 7.5(a)所示。实
际测试中通过对两个检测同一个极化的单元的检测数据取平均,获得最终的结果。同时
可防止误判或某些异常错误,如两个单元出现明显的数值差异则很可能是芯片或者某些
模块出了问题。对于所设计的超表面而言,均匀入射的平面波在相距仅 200 mm 的两个
点上的照射幅度差异通常都较小。
在远场测试中,超表面、馈源喇叭以及控制用的 FPGA 等均被固定于一个二维转台
上,如图 7.5(c)所示。我们采用一个小型宽带矩形喇叭作为线极化馈源,放置于距离超
表面 1.5 m 处,用于模拟一个近似平面波的入射激励。接收喇叭天线是一个大口径的宽
带矩形喇叭,放置于距离转台约 10 m 处。通过在二维平面内旋转样品,我们可测得超
表面的二维远场方向图,以验证其散射特性。

图 7.5 实验加工样品和远场测试环境。(a)超表面样品正面图。(b)超表面样品背面图。(c)和(d)超表面
远场测试环境图。
8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以第一组和第三组方案为例进行验证,即图 7.4(a)和(g)中介绍
的双波束以及随机散射调控。测试过程中,两种极化的调控通过同时旋转发射喇叭和接
收喇叭的极化方向来实现。图 7.6 给出了实测与仿真的二维远场结果。图 7.6(a)和(b)分
别给出了第一组方案中的 Pattern A 和 Pattern B 两组双波束偏折的验证。其编码模式分
别沿 x 轴和 y 轴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30°处的散射光束,验证了仿真和测量之
间的良好一致性。图 7.6(c)和(d)列出了另外两种代表性情况(Pattern E 和 F),分别实现
了 RCS 缩减和小角度偏折的双波束散射场。为了清楚展示 Pattern E 的性能,我们还提
供了由理想电导体(PEC)反射的仿真结果。与具有相同尺寸的 PEC 相比,通过模式 E
实现的 RCS 缩减约为 8.5 dB。图 7.6(d)显示了双波束小角度偏转的情况,其中明显检测
到了±21°的两个对称波束。值得注意的是,仿真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存在微小的误差,其
主要原因是:
(1)
(PCB)加工和焊接中的制造误差;
(2)实验中的人工操作的误差;
(3)
喇叭天线的球面波前导致的误差。

图 7.6 四种编码图样远场结果的仿真与实测对比。(a)第一组仿真的 Pattern A 在 x 极化下的远场方向


图。(b) 第一组仿真的 Pattern B 在 y 极化下的远场方向图。(c) 第三组仿真的 Pattern E 在 x 极化下
的远场方向图。(d) 第三组仿真的 Pattern F 在 y 极化下的远场方向图。

90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7.5 小结

本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双极化可编程超表面,可实现对入射
波的能量与极化自主感知并据此实现丰富的自定义功能。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主动感知
功能且同时具备双极化 1-bit 相位调控的智能可编程单元,可称之为感知单元。我们将
感知单元稀疏分布于传统可编程单元中间,感知单元通过 MCU 实时监测检波电平,并
与 FPGA 连接,实现超表面的编码图样自定义控制。其中 x 和 y 极化各通过两个感知单
元进行检测,最终反馈至 MCU 和 FPGA。根据两种极化上的电平检测分量,我们可自
定义设计多种波束调制功能,如双波束、四波束和随机散射等。本工作中我们给出了三
组验证方案,分别验证了双极化独立调控的双波束、四波束和随机散射的编码图样。最
后,仿真与实验测试的结果吻合得较好,验证了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双极化可编程超表
面的调控性能。

91
结束语

结束语

人工电磁超材料因其出众的电磁调控能力,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受到举世
瞩目的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颠覆性的电磁器件与技术,例如负折射率材料、隐身
衣、完美透镜、超分辨成像等。从以等效媒质理论分析的三维电磁结构,逐步发展为具
有超低剖面的二维超表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2014 年由崔铁军教授提出的“编码超
材料/超表面”和“可编程超材料”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数字化、编码化的超材料设计
方法极大地简化了超材料功能设计过程,同时亦可实现对超表面散射场的灵活调控,并
由此发展出了编码超表面卷积定理,编码超表面信息场,编码涡旋波束等新理论与电磁
应用。可编程的编码超表面具有更高的调控自由度,可将原有固化的电磁功能扩展至时
域,并实现了如时空编码超材料、自适应智能超材料、谐波调控超材料等重要方向,也
形成了如可编程全息成像、直接辐射式的可编程通信系统、具有主动智能感知的智能波
束调控等新型电磁应用。信息超材料经历多年的发展,成功搭建了数字化的信息世界与
电磁物理世界之间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信息超材料将向着更深入的电磁信息理论、更
智能的电磁调控功能、更全面的产业技术应用三个大方向稳步发展。
回顾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一种可同时优化馈源与折射率分布的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设计方法,并基
于此设计方法验证了两种具有特殊波束的透镜天线,分别实现了理想平面波波束和扇形
波束。基于三维介质打孔结构的超材料单元不仅可实现等效折射率的改变,还可以实现
较宽的工作频带。根据理想平面波波束和扇形波束在透镜口径面上不同的幅相分布需
求,该工作设计了针对性的折射率分布函数,并针对理想平面波前和扇形波前分别设计
了两种馈源天线以适配不同的入射面的初值要求。经全波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验证,结
合馈源优化的透镜设计方法可进一步提升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性能,以及口径面幅相设计
的自由度。
2)提出了基于正交线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的超表面联合编码方法。相比于单一
相位编码的超材料及其基于远场波束角度的信息表征方法,该工作所提出的基于正交电
磁参量的信息编码形式,可实现在主波束上直接编码信息,并且在传输过程中不易损失,
具有更高稳定性。该工作设计了一种可独立调控反射线极化状态和反射相位的单元,并
在超表面上可实现两种正交线极化并且可选择性搭载的五种轨道角动量模式中的一或
两种。该工作设计了三组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波束的搭载方案并进行了全波仿真验证。实
际测试中选取了其中一组进行验证,得出的测量结果与仿真吻合很好,证实了基于正交
电磁参量编码的信息传输可靠性。
3)提出了一种波束线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可通过数字化的编码调控实现散
射波束极化偏振角度的灵活控制。超表面单元在一种极化转化结构基础上,借助二极管
的开关特性实现极化转化频点的偏移,从而在某个确定频点上获得等效的极化状态可编
程性。该超表面构建对所有单元独立控制的编码超表面硬件体系,并可通过 FPGA 直接
9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数字化控制波束极化状态。通过应用不同的编码序列,超表面的散射波束极化角度可实
现灵活控制。该工作展示了 6 组编码序列以验证 6 种不同的极化偏振角度,并在仿真与
实验验证中均取得了高度吻合性。
4)提出了一种具有可编程非互易特性的编码超表面。该工作在超表面透射传输结
构基础上嵌入三极管放大器,将超表面与晶体管自身非互易特性巧妙结合起来。通过数
控电压源控制放大器工作状态,实现了超表面非互易传输特性的可编程性。该工作设计
了一种超级子单元,同时集成了两个传输特性相反的可编程基本单元,可实现四种不同
的传输状态,分别为两种单向可编程的非互易传输,双向互易传输以及传输截止。实验
测试结果与理论设计相吻合,验证了设计准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一步研究放大器
的工作特性,该工作设计了一种增益调控的可编程单元,研究分析得出其调控机制与神
经网络节点具有高度相似性。基于多层独立可编程超表面的组合,该工作设计了人工智
能物理学习机,可实现基于空间电磁波进行神经网络运算与实时训练等功能。
5)提出了具有自适应波束调控功能的智能超材料。以往可重构或可编程超材料的
功能切换离不开人为的指令和控制。该工作在传统可编程超材料的体系基础上,通过加
入以传感器和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感知反馈链路,使得智能超表面具有主动感知外界环境
变化或运动状态变化,从而自主决策并执行对应的编码图样调控。该工作基于陀螺仪传
感器,实现了对超表面运动姿态的主动感知、散射波束凝视、扫描、以及多波调控等功
能。该工作还设计了一种根据散射方向需求的快速编码图样计算算法,可实时快速获得
所需编码图样,并经仿真与测试验证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更重要的是,该
工作所提出的智能超表面凭借其出色的可扩展性,可进一步集成如光线、温度、高度等
传感器来丰富感知维度,形成一个智能化超材料平台,提升超表面的智能化调控能力。
6)提出了一种针对微波段的主动智能感知的可编程超表面。考虑到可编程超表面
的主要调控对象是电磁波,我们将感知目标设计为入射电磁波强度和极化。在双极化
1-bit 可编程单元的结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感知链路以及检波芯片用于检测入射强度和
极化方向,从而根据特定入射来实现不同的波束功能。该工作设计并验证了三组双极化
感知的波束调控,分别实现了双波束、四波束和随机散射等功能调控。数值仿真结果与
实验测量数据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限于作者自身水平,本论文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后续改进提升。未来的
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本文所设计的数字编码超表面都需要借助于 FPGA 的控制以实现特定的功能设
计。FPGA 作为一个独立于超表面的控制中枢,可降低超表面控制设计的负担并且具有
较好的扩展性,便于集成更多功能。然而,FPGA 控制板不可忽视的体积大小在实际应
用汇总必然会影响可编程超表面的便利性和集成度。智能可编程超表面能否脱离 FPGA
控制板并实现各个单元独立自主调控将是推动智能超材料发展的潜在方向。
2)本文所设计的可编程超材料的研究仍停留于微波段,主要瓶颈在于调控器件的
性能局限性。对更高频段的可编程设计,常用的 PIN 二极管和变容管可能难以实现。因
此如何在太赫兹甚至光波段的可编程超材料设计中引入新型材料或器件,如石墨烯、微
94
结束语

机电开关、液晶等,将会是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3)本文本文所设计的超表面研究理论仍是基于广义斯涅耳定理和信息编码超材料
理论。而信息编码超材料最独特的优势在于其信息性,如何构建出一套与电磁场深度融
合的新理论将对信息超表面乃至整个超材料领域的变革起到关键作用。

9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Veselago V J U F N Electrodynamics of substances with simultaneously negative and [J]. 1967. 92:
517.
[2] Pendry J B, Holden A J, Stewart W J, et al.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plasmons in metallic
mesostructure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6. 76: 4773-4776.
[3] Pendry J B, Holden A J, Robbins D J, et al. Magnetism from conductors and enhanced nonlinear
phenomena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1999. 47: 2075-2084.
[4] Smith D R, Padilla W J, Vier D C, et al. Composite medium with simultaneously negative permeability
and permittivity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0. 84: 4184-4187.
[5] Chen H, Wu B-I, Zhang B, et al. Electromagnetic wave interactions with a metamaterial cloak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7. 99: 063903.
[6] Edwards B, Alù A, Silveirinha M G, et al.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plasmonic cloaking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with metamaterial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9. 103: 153901.
[7] Ergin T, Stenger N, Brenner P, et al. Three-dimensional invisibility cloak at optical wavelengths [J].
Science, 2010. 328: 337-339.
[8] Han T, Bai X, Gao D, et 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 Bilayer Thermal Cloak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4. 112.
[9] Hui F M, Cui T J Three-dimensional 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 made of metamaterials [J]. Nat
Comm, 2010. 1: 21.
[10] Li J, Pendry J B Hiding under the Carpet: A New Strategy for Cloaking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8. 101.
[11] Liu R, Ji C, Mock J J, et al. 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 [J]. Science, 2009. 323: 366-369.
[12] Schurig D, Mock J, Justice B, et al. Metamaterial electromagnetic cloak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J].
Science, 2006. 314: 977-980.
[13] Shin D, Urzhumov Y, Jung Y, et al.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cloaking with smart metamaterial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2. 3: 1213.
[14] Yang F, Mei Z L, Jin T Y, et al. dc Electric Invisibility Cloak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2. 109.
[15] Fang N, Lee H, Sun C, et al. Sub-diffraction-limited optical imaging with a silver superlens [J]. Science,
2005. 308: 534-537.
[16] Grbic A, Eleftheriades G V Overcoming the diffraction limit with a planar left-handed transmission-line
len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4. 92.
[17] Jiang W X, Qiu C W, Han T C, et al. Broadband all-dielectric magnifying lens for far-field
high-resolution imaging [J]. Adv Mater, 2013. 25: 6963-6968.
[18] Kaina N, Lemoult F, Fink M, et al.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and acoustic superlens from multiple
scattering in single negative metamaterials [J]. Nature, 2015. 525: 77-+.
[19] Pendry J B Negative refraction makes a perfect len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0. 85: 3966-3969.
[20] Leonhardt U Perfect imaging without negative refraction [J].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9. 11.
[21] Guan C, Liu J, Ding X, et al. Dual-polarized multiplexed meta-holograms utilizing coding metasurface
[J]. Nanophotonics, 2020. 9: 3605-3613.
[22] Iqbal S, Rajabalipanah H, Zhang L, et al. Frequency-multiplexed pure-phase microwave
meta-holograms using bi-spectral 2-bit coding metasurfaces [J]. Nanophotonics, 2020. 9: 703-714.
[23] Li L, Cui T J, Ji W, et al. Electromagnetic reprogrammable coding-metasurface hologram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97.
[24] Ni X, Kildishev A V, Shalaev V M Metasurface holograms for visible light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9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4: 2807.
[25] Guan C, Ding X, Wang Z, et al. Helicity-switched hologram utilizing a polarization-free multi-bit
coding metasurface [J]. Optics Express, 2020. 28: 22669-22678.
[26] Zhao J, Yang X, Dai J Y, et al. Programmable time-domain digital-coding metasurface for non-linear
harmonic manipulation and new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9. 6:
231-238.
[27] Zhao H, Shuang Y, Wei M, et al. Metasurface-assisted massive backscat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commodity Wi-Fi signals [J]. Nat Commun, 2020. 11: 3926.
[28] Shuang Y, Zhao H, Ji W, et al. Programmable High-Order OAM-Carrying Beams for Direct-Modul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 Ieee Journal on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20. 10: 29-37.
[29] Tang W, Chen M Z, Dai J Y,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New
Paradigm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n Transceiver Design [J].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20. 27: 180-187.
[30] Dai J Y, Tang W K, Zhao J,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hrough a Simplified Architecture Based on
Time-Domain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J].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2019. 4.
[31] Jornet J M, Akyildiz I F Graphene-based Plasmonic Nano-Antenna for Terahertz Band Communication
in Nanonetworks [J].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13. 31: 685-694.
[32] Boyarsky M, Sleasman T, Pulido-Mancera L, et al. Single-frequency 3D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with dynamic metasurface antennas [J]. Applied Optics, 2018. 57: 4123-4134.
[33] Ramaccia D, Scattone F, Bilotti F, et al. Broadband Compact Horn Antennas by Using EPS-ENZ
Metamaterial Len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3. 61: 2929-2937.
[34] Sleasman T, Boyarsky M, Pulido-Mancera L, et al. Experiment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ith
Dynamic Metasurfac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7. 65: 6864-6877.
[35] Zadeh A K, Karlsson A Capacitive Circuit Method for Fast and Efficient Design of Wideband Radar
Absorb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9. 57: 2307-2314.
[36] Zou W, Zhang H, Long X, et al. All-optical central-frequency-programmable and bandwidth-tailorable
radar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7] Gu M, Fang X Y, Ren H R, et al. Optically Digitalized Holography: A Perspective for All-Optical
Machine Learning [J]. Engineering, 2019. 5: 363-365.
[38] Luo Y, Mengu D, Yardimci N T, et al. Design of task-specific optical systems using broadband
diffractive neural networks [J]. Light Sci Appl, 2019. 8: 112.
[39] Feldmann J, Youngblood N, Wright C D, et al. All-optical spiking neurosynaptic networks with
self-learning capabilities [J]. Nature, 2019. 569: 208-214.
[40] Hughes T W, Minkov M, Shi Y, et al. Training of photonic neural networks through in situ
backpropagation and gradient measurement [J]. Optica, 2018. 5: 864-871.
[41] Khoram E, Chen A, Liu D, et al. Nanophotonic media for artificial neural inference [J]. Photonics
Research, 2019. 7.
[42] Lin X, Rivenson Y, Yardimci N T, et al. All-optical machine learning using diffractive deep neural
networks [J]. Science, 2018. 361: 1004-1008.
[43] Jha P K, Ni X, Wu C, et al. Metasurface-Enabled Remote Quantum Interference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5. 115.
[44] Smith D R, Kroll N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in left-handed material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0. 85: 2933.
[45] Houck A A, Brock J B, Chuang I L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a left-handed material that obeys
Snell's law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3. 90: 137401.

98
参考文献
[46] Garcia N, Nieto-Vesperinas M Left-handed materials do not make a perfect len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2. 88: 207403.
[47] Shelby R A, Smith D R, Schultz 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 [J].
Science, 2001. 292: 77-79.
[48] Li J, Jin R, Geng J, et al. Design of a Broadband Metasurface Luneburg Lens for Full-Angle Oper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9. 67: 2442-2451.
[49] Mei Z L, Bai J, Niu T M, et al. A half Maxwell fish-eye lens antenna based on gradient-index
metamaterial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1. 60: 398-401.
[50] Smith D R, Mock J J, Starr A F, et al. Gradient index metamaterials [J]. Physical Review E, 2005. 71.
[51] Pendry J B, Schurig D, Smith D R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J]. Science, 2006. 312:
1780-1782.
[52] Leonhardt U Optical conformal mapping [J]. Science, 2006. 312: 1777-1780.
[53] Ma Q, Mei Z L, Zhu S K, et al. Experiments on active cloaking and illusion for Laplace equation [J].
Phys Rev Lett, 2013. 111: 173901.
[54] Cui T-J, Liu S, Li L-L Information entropy of coding metasurface [J].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6. 5: e16172.
[55] Aristov A I, Zywietz U, Evlyukhin A B, et al. Laser-ablative engineering of phase singularities in
plasmonic metamaterial arrays for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4.
[56] Rocha Xavier G V, Rene Serres A J, Da Costa E G, 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Metamaterial
Superstrate on a Bio-Inspired Antenna for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through Dielectric Windows [J].
Sensors, 2019. 19.
[57] Xu W, Huang Y, Zhou R, et al. Metamaterial-Free Flexible Graphene-Enabled Terahertz Sensors for
Pesticide Detection at Bio-Interface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 44281-44287.
[58] Huang L, Chen X, Mühlenbernd H, et al.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holography using a plasmonic
metasurface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 2808.
[59] Cheng Q, Cui T J, Jiang W X, et al. An omnidirectional electromagnetic absorber made of
metamaterials [J].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10. 12: 063006.
[60] Ma H F, Cui T J Three-dimensional broadband and broad-angle transformation-optics lens [J]. Nat
Commun, 2010. 1: 124.
[61] Qi M Q, Tang W X, Cui T J A Broadband Bessel Beam Launcher Using Metamaterial Lens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1732.
[62] Chen X, Ma H F, Zou X Y, et al. Three-dimensional broadband and high-directivity lens antenna made
of metamaterials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1. 110: 044904.
[63] Sievenpiper D, Zhang L J, Broas R F J, et al. High-impedance electromagnetic surfaces with a
forbidden frequency band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1999. 47:
2059-2074.
[64] Pendry J B, Martin-Moreno L, Garcia-Vidal F J Mimicking surface plasmons with structured surfaces
[J]. Science, 2004. 305: 847-848.
[65] Sun S, He Q, Xiao S, et al. Gradient-index meta-surfaces as a bridge linking propagating waves and
surface waves [J]. Nature Materials, 2012. 11: 426-431.
[66] Alu A Mantle cloak: Invisibility induced by a surface [J]. physical review B, 2009. 80.
[67] Yu N F, Genevet P, Kats M A, et al. Light Propagation with Phase Discontinuities: Generalized Laws of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J]. Science, 2011. 334: 333-337.
[68] Hao J, Yuan Y, Ran L, et al. Manipula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polarizations by anisotropic
metamaterial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7. 99.
[69] Holloway C L, Dienstfrey A, Kuester E F, et al. A discussi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9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of metafilms/metasurfaces: The two-dimensional equivalent of metamaterials [J]. Metamaterials, 2009.
3: 100-112.
[70] Sun S, Yang K-Y, Wang C-M, et al. High-Efficiency Broadband Anomalous Reflection by Gradient
Meta-Surfaces [J]. Nano letters, 2012. 12: 6223-6229.
[71] Pfeiffer C, Grbic A Metamaterial Huygens' Surfaces: Tailoring Wave Fronts with Reflectionless Sheet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3. 110.
[72] Grady N K, Heyes J E, Chowdhury D R, et al. Terahertz Metamaterials for Linear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and Anomalous Refraction [J]. Science, 2013. 340: 1304-1307.
[73] Ni X, Wong Z J, Mrejen M, et al. An ultrathin invisibility skin cloak for visible light [J]. Science, 2015.
349: 1310-1314.
[74] Akselrod G M, Huang J, Hoang T B, et al. Large-Area Metasurface Perfect Absorbers from Visible to
Near-Infrared [J]. Adv Mater, 2015. 27: 8028-8034.
[75] Devlin R C, Ambrosio A, Rubin N A, et al. Arbitrary spin-to-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onversion of
light [J]. Science, 2017. 358: 896-900.
[76] Fang X, Ren H, Gu M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holography for high-security encryption [J]. Nature
photonics, 2019. 14: 102-108.
[77] Huang L, Mühlenbernd H, Li X, et al. Broadband hybrid holographic multiplexing with geometric
metasurfaces [J].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6444-6449.
[78] Li J, Kamin S, Zheng G, et al. Addressable metasurfaces for dynamic holography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encryption [J]. Science advances, 2018. 4: eaar6768.
[79] Wang L, Kruk S, Tang H, et al. Grayscale transparent metasurface holograms [J]. Optica, 2016. 3:
1504-1505.
[80] Wen D, Yue F, Li G, et al. Helicity multiplexed broadband metasurface hologram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8241.
[81] Zheng G, Mühlenbernd H, Kenney M, et al. Metasurface holograms reaching 80% efficiency [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5. 10: 308.
[82] Lin J, Genevet P, Kats M A, et al. Nanostructured holograms for broadband manipulation of vector
beams [J]. Nano letters, 2013. 13: 4269-4274.
[83] Pfeiffer C, Grbic A Controlling vector Bessel beams with metasurfaces [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14. 2: 044012.
[84] Yin X, Ye Z, Rho J, et al. Photonic spin Hall effect at metasurfaces [J]. Science, 2013. 339: 1405-1407.
[85] Yue F, Wen D, Xin J, et al. Vector vortex beam generation with a single plasmonic metasurface [J]. Acs
Photonics, 2016. 3: 1558-1563.
[86] Della Giovampaola C, Engheta N Digital metamaterials [J]. Nature Materials, 2014. 13: 1115.
[87] Cui T J, Qi M Q, Wan X, et al. Coding metamaterials, digital metamaterials and programmable
metamaterials [J].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4. 3.
[88] Liu S, Cui T J, Xu Q, et al. Anisotropic coding metamaterials and their powerful manipulation of
differently polarized terahertz waves [J].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6. 5: e16076.
[89] Liu S, Cui T J, Zhang L, et al. Convolution Operations on Coding Metasurface to Reach Flexible and
Continuous Controls of Terahertz [J]. Advanced Science, 2016. 3: 1600156.
[90] Wu R Y, Shi C B, Liu S, et al. Addition Theorem for Digital Coding Metamaterial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8. 6.
[91] Luo J, Ma Q, Jing H, et al. 2-bit amplitude-modulated coding metasurfaces based on indium tin oxide
films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9. 126.
[92] Chen L, Ma Q, Jing H B, et al. Space-Energy Digital-Coding Metasurface Based on an Active Amplifier
[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19. 11: 6.

100
参考文献
[93] Ma Q, Hong Q R, Bai G D, et al. Editing Arbitrarily Linear Polarizations Using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20. 13: 021003.
[94] Ma Q, Shi C B, Bai G D, et al. Beam-Editing Coding Metasurfaces Based on Polarization Bit and
Orbital-Angular-Momentum-Mode Bit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7. 5.
[95] Zhang L, Liu S, Li L, et al. Spin-Controlled Multiple Pencil Beams and Vortex Beams with Different
Polarizations Generated by Pancharatnam-Berry Coding Metasurfaces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7. 9: 36447-36455.
[96] Wu H, Liu S, Wan X, et al. Controlling Energy Radia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via Frequency
Coding Metamaterials [J]. Advanced Science, 2017. 4.
[97] Liu S, Zhang H C, Zhang L, et al. Full-State Controls of Terahertz Waves Using Tensor Coding
Metasurfaces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7. 9: 21503-21514.
[98] Moeini S, Cui T J Fractal Coding Metamaterials [J]. Annalen Der Physik, 2019. 531.
[99] Bao L, Ma Q, Bai G D, et al. Design of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s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s of phase
and amplitude response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8. 113.
[100] Wu H, Bai G D, Liu S, et al. Information theory of metasurfaces [J].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0. 7:
561-571.
[101] Ma Q, Cui T J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s: bridging the physical world and digital world [J]. PhotoniX,
2020. 1: 1-32.
[102] Liu S, Cui T J Concepts, Work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oding and Programmable
Metamaterial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7. 5.
[103] Cui T J, Liu S, Zhang L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s and metasurface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7. 5: 3644-3668.
[104] Cui T J, Li L, Liu S, et al.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 Systems [J]. Iscience, 2020. 23.
[105] Iqhal S, Liu S, Wu R Y, et al. Polarization-selective dual-band digits coding metasurface for controls of
transmitted waves [J]. 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 2018. 51.
[106] Wu R Y, Zhang L, Bao L, et al. Digital Metasurface with Phase Code and Reflection-Transmission
Amplitude Code for Flexible Full-Space Electromagnetic Manipulation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9. 7.
[107] Han J, Li L, Yi H, et al. 1-bit digit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vortex beam generator based on a
coding reflective metasurface [J].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2018. 8: 3470-3478.
[108] Iqbal S, Madni H A, Liu S, et al. Full controls of OAM vortex beam and realization of retro and
negative reflections at oblique incidence using dual-band 2-bit coding metasurface [J].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2019. 6.
[109] Xin M, Xie R, Zhai G, et al. Full control of dual-band vortex beams using a high-efficiency single-layer
bi-spectral 2-bit coding metasurface [J]. Optics Express, 2020. 28: 17374-17383.
[110] Zheng Q, Li Y, Han Y, et al. Efficient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vortex beam generation by generalized
coding metasurface [J].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2019. 125.
[111] Ma Q, Chen L, Jing H B, et al. Controllable and Programmable Nonreciprocity Based on Detachable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9. 7: 1901285.
[112] Li L, Ruan H, Liu C, et al. Machine-learning re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imager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082.
[113] Li Y B, Li L L, Xu B B, et al. Transmission-Type 2-Bit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for Single-Sensor
and Single-Frequency Microwave Imaging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3731.
[114] Momeni A, Rouhi K, Rajabalipanah H, et al. An Information Theory-Inspired Strategy for Design of
Re-programmable Encrypted Graphene-based Coding Metasurfaces at Terahertz Frequencies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 6200.

101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5] Wan X, Qi M Q, Chen T Y, et al. Field-programmable beam reconfiguring based on digitally-controlled
coding metasurface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0663.
[116] Tao Z, Wan X, Pan B C, et al. Reconfigurable conversions of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and polarization
states using active metasurface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7. 110: 121901.
[117] Dai J Y, Zhao J, Cheng Q, et al. Independent control of harmonic amplitudes and phases via a
time-domain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J].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8. 7: 90.
[118] Zhang L, Chen X Q, Liu S, et al. Space-time-coding digital metasurface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4334.
[119] Dai J Y, Yang L X, Ke J C, et al. High-Efficiency Synthesizer for Spatial Waves Based on
Space-Time-Coding Digital Metasurface [J].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2020. 14.
[120] Tang W, Dai J Y, Chen M Z, et al. MIMO Transmission Through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System Design,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J].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20. 38: 2683-2699.
[121] Tang W, Li X, Dai J Y,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ransceiver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J]. China Communications, 2019. 16: 46-61.
[122] Wu H, Gao X X, Zhang L, et al. Harmonic information transitions of spatiotemporal metasurfaces [J].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20. 9: 198-198.
[123] Zhang C, Yang J, Yang L X, et al. Convolution operations on time-domain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for beam manipulations of harmonics [J]. Nanophotonics, 2020. 9: 2771-2781.
[124] Zhang L, Chen X Q, Shao R W, et al. Breaking Reciprocity with Space‐Time‐Coding Digital
Metasurfaces [J].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31: 1904069.
[125] Cui T J, Liu S, Bai G D, et al. Direct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message via programmable coding
metasurface [J]. Research, 2019. 2019: 2584509.
[126] Ma Q, Yang F, Jin T Y, et al. Open active cloaking and illusion devices for the Laplace equation [J].
Journal of Optics, 2016. 18: 044004.
[127] Sangawa U Gradient Index Lens Antennas with Controllable Aperture Field Distributions [J]. 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12. E95.B: 2051-2058.
[128] Chen X, Ma H F, Zou X Y, et al. Three-dimensional broadband and high-directivity lens antenna made
of metamaterials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1. 110.
[129] Mei Z L, Bai J, Cui T J Gradient index metamaterials realized by drilling hole arrays [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0. 43: 55404-55409(55406).
[130] Qi M Q, Tang W X, Xu H-X, et al. Tailoring Radiation Patterns in Broadband With Controllable
Aperture Field Using Metamaterial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 Propagation, 2013. 61:
5792-5798.
[131] Qi M Q, Tang W X, Ma H F, et al. Suppressing Side-Lobe Radiations of Horn Antenna by Loading
Metamaterial Lens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9113.
[132] Qi M Q, Tang W X, Cui T J A Broadband Bessel Beam Launcher Using Metamaterial Lens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33] Zhou F, Cao W, Dong B, et 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a 3D Terahertz Gradient-Refractive Index
Len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6. 4: 1034-1040.
[134] Sivarajah P, Ofori-Okai B K, Teo S M, et al. The homogenization limit and waveguide gradient index
devices demonstrated through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z fields [J].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15. 17.
[135] Neu J, Krolla B, Paul O, et al. Metamaterial-based gradient index lens with strong focusing in the THz
frequency range [J]. Optics Express, 2010. 18: 27748-27757.
[136] Hernandez-Serrano A I, Weidenbach M, Busch S F, et al. Fabrication of gradient-refractive-index lenses
for terahertz applications b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J].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2
参考文献
B-Optical Physics, 2016. 33: 928-931.
[137] Headland D, Withayachumnankul W, Yamada R, et al. Terahertz multi-beam antenna using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 and Luneburg lens [J]. Apl Photonics, 2018. 3.
[138] Brincker M, Karlsen P, Skovsen E, et al. Microstructured gradient-index lenses for THz
photoconductive antennas [J]. Aip Advances, 2016. 6.
[139] Park C M, Kim C H, Park H T, et al. Acoustic gradient-index lens using orifice-type metamaterial unit
cell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6. 108.
[140] Kakeya H, Sawada S, Ueda Y, et al. Integral volumetric imaging with dual layer fly-eye lenses [J].
Optics Express, 2012. 20: 1963-1968.
[141] Nishizawa K CHROMATIC ABERRATION OF THE SELFOC LENS AS AN IMAGING-SYSTEM [J].
Applied Optics, 1980. 19: 1052-1055.
[142] Phuong-Ha C-N, Grewe A, Fesser P, et al. An imaging spectrometer employing tunable hyperchromatic
microlenses [J].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6. 5.
[143] Herman S QUASIGEOMETRIC APPROACH TO FOURIER ANALYSIS OF IMAGING LENSES [J].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1. 61: 1428-&.
[144] Racette P E, Forster R R, Moore R K LIMITATIONS OF THE LUNEBURG LENS AS A
CALIBRATION TARGET FOR A DUAL-ANTENNA RADAR SYSTEM [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91. 29: 179-180.
[145] Sonmez N, Tokan F, Tokan N T Double Lens Antennas In Millimeter-Wave Automotive Radar Sensors
[J]. Applied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Society Journal, 2017. 32: 901-907.
[146] George J, Smulders P, Herben M Application of fan-beam antennas for 60 GHz indo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 Electronics Letters, 2001. 37: 73-74.
[147] Clerc M, Kennedy J The particle swarm-explosion,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in a multidimensional
complex spac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2002. 6: 58-73.
[148] An W X, Wong H, Lau K L, et al. Design of broadband dual-band dipole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1. 60: 1592-1595.
[149] Arbabi A, Horie Y, Bagheri M, et al. Dielectric metasurfaces for complete control of phase and
polarization with subwavelengt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igh transmission [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5. 10: 937-943.
[150] Han Y, Li G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using polarization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J].
Optics Express, 2005. 13: 7527-7534.
[151] Cong L, Cao W, Zhang X, et al. A perfect metamaterial polarization rotator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3. 103: 171107.
[152] Shi J, Liu X, Yu S, et al. Dual-band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of linear polarization in bilayered chiral
metamaterial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3. 102: 191905.
[153] Cheng Y Z, Withayachumnankul W, Upadhyay A, et al. Ultrabroadband reflective polarization
convertor for terahertz wave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5: 181111.
[154] Shi H, Zhang A, Zheng S, et al. Dual-band polarization angle independent 90°polarization rotator using
twisted electric-field-coupled resonator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4: 034102.
[155] Song K, Liu Y, Luo C, et al. High-efficiency broadband and multiband cross-polarization conversion
using chiral metamaterial [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4. 47: 505104.
[156] Ding X, Monticone F, Zhang K, et al. Ultrathin Pancharatnam–Berry metasurface with maximal cross
‐polarization efficiency [J].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1195-1200.
[157] Gao X, Han X, Cao W-P, et al. Ultrawideband and high-efficiency linear polarization converter based
on double V-shaped metasurfac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5. 63:
3522-3530.

103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58] Liu W, Chen S, Li Z, et al. Realization of broadband cross-polarization conversion in transmission
mode in the terahertz region using a single-layer metasurface [J]. Optics Letters, 2015. 40: 3185-3188.
[159] Su P, Zhao Y, Jia S, et al. An ultra-wideband and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metasurface for RCS
reduction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0387.
[160] Huang X, Yang H, Zhang D, et al. Ultrathin dual-band metasurface polarization converter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9. 67: 4636-4641.
[161] Bernier N R, Toth L D, Koottandavida A, et al. Nonreciprocal reconfigurable microwave
optomechanical circuit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62] Chang J-F, Kao J-C, Lin Y-H,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24-GHz Active Isolator and
Quasi-Circulator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2015. 63: 2638-2649.
[163] Adam J D, Davis L E, Dionne G F, et al. Ferrite devices and material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2002. 50: 721-737.
[164] Dotsch H, Bahlmann N, Zhuromskyy O, et al. Applications of magneto-optical waveguides in
integrated optics: review [J].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Optical Physics, 2005. 22:
240-253.
[165] Gurevich A G, Melkov G A. Magnetization oscillations and waves[C]//:CRC press,1996
[166] Kodera T, Sounas D L, Caloz C Artificial Faraday rotation using a ring metamaterial structure without
static magnetic field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1. 99.
[167] Kodera T, Sounas D L, Caloz C Switchable Magnetless Nonreciprocal Metamaterial (MN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Switchable Faraday Rotation Metasurface [J].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2. 11: 1454-1457.
[168] Popa B-I, Cummer S A Nonreciprocal active metamaterials [J]. physical review B, 2012. 85.
[169] Wang Z, Wang Z, Wang J, et al. Gyrotropic response in the absence of a bias field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 109: 13194-13197.
[170] Taravati S, Khan B A, Gupta S, et al. Nonreciprocal Nongyrotropic Magnetless Metasurfac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7. 65: 3589-3597.
[171] Sounas D L, Alu A Non-reciprocal photonics based on time modulation [J]. Nature photonics, 2017. 11:
774-783.
[172] Li J, Bai L DNA NANOTECHNOLOGY A metamaterial with memory [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 7: 773-774.
[173] Nicolaou Z G, Motter A E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with negative compressibility transitions [J].
Nature Materials, 2012. 11: 608-613.
[174] Zhang H, Xiao Y, Wen J, et al. Ultra-thin smart acoustic metasurface for low-frequency sound
insulation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6. 108.
[175] Chen X, Gao J, Kang B Achieving a tunable metasurface based on a structurally reconfigurable array
using SMA [J]. Optics Express, 2018. 26: 4300-4308.
[176] She A, Zhang S, Shian S, et al. Adaptive metalenses with simultaneous electrical control of focal length,
astigmatism, and shift [J]. Science advances, 2018. 4.
[177] Abdolrazzaghi M, Daneshmand M, Iyer A K Strongly enhanced sensitivity in planar microwave sensors
based on metamaterial coupling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2018. 66:
1843-1855.
[178] Chen J, Nie H, Tang C, et al. Highly sensitive refractive-index sensor based on strong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tamaterials [J]. Applied Physics Express, 2019. 12: 052015.
[179] Garoli D, Calandrini E, Giovannini G, et al. Nanoporous gold metamaterials for high sensitivity
plasmonic sensing [J]. Nanoscale Horizons, 2019. 4: 1153-1157.
[180] Gupta M, Srivastava Y K, Manjappa M, et al. Sensing with toroidal metamaterial [J]. Applied Physics

104
参考文献
Letters, 2017. 110: 121108.
[181] Pelzman C, Cho S-Y Plasmonic metasurface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polarization and spectrum [J].
Optics Letters, 2016. 41: 1213-1216.
[182] Rahman M, Islam M, Samsuzzaman M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resonator based metamaterial for
sensor applications [J].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2018. 60: 694-698.
[183] Tan S, Yan F, Wang W, et al. Ultrasensitive sens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terahertz metamaterial
absorber [J]. Journal of Optics, 2018. 20: 055101.
[184] Wu Z, Chen X, Wang M, et al. High-performance ultrathin active chiral metamaterials [J]. ACS nano,
2018. 12: 5030-5041.
[185] Xu W, Xie L, Ying Y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of terahertz metamaterial sensing: a review [J].
Nanoscale, 2017. 9: 13864-13878.
[186] Jiang Y, Liu Z, Matsuhisa N, et al. Auxetic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to enhance sensitivity of
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J].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 1706589.

105
106
致谢

致谢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五年的博士生涯已进入尾声。回顾这难忘的五年时光,有太
多宝贵的回忆,也有太多人需要感谢。
首先,我想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崔铁军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犹记得刚保研
时您亲自打电话通知我面试和相关细节,再到我第一篇超材料论文您给予细致耐心的指
导和鼓励,使之前从未接触电磁场的我顺利地融入超材料研究中去。您严谨认真的研究
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儒雅随和的处事方式都深深影响并鞭策着我。仰之弥高,
对科研始终满怀热情的您是我永远的榜样,也成为我今后努力奋斗的目标。
感谢课题组里热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程强老师,蒋卫祥老师,马慧锋老师,汤文轩
老师,万向老师,傅晓健老师,鲍迪老师,张剑锋老师,罗章杰老师,游检卫老师,李
睿奇老师,李允博老师,武军伟老师,张婧婧老师,张浩驰老师,张璇如老师,张勤老
师。感谢师传波,吴瑞元,吴伟三位师兄在我研究生初期给予我帮助与指导。
感谢与我一起学习成长的刘彻,白国栋,高欣欣,景洪波,洪巧茹,肖强,晏涛,
林仕炜,与你们一起探讨学习令我获益匪浅。
感谢课题组的刘硕,张磊,吴昊天,陈天一,包蕾,罗钧,穆竟,李赫,申佳林,
张乐鹏,刘俊峰,何沛航,任意,蒋睿哲,牛凌云,郑馨,汪正兴,勾越,徐鹏,王萌,
吴良威,杨刘曦,闫瑞婷,戴俊彦,齐美清,张信歌,吴詹皓,柯俊臣,黄蓓,王丹等
同学。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父母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关心、支持,没有你们尽心尽力
的付出,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我。感谢我的女友汪洋,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从丝路重镇兰
州到六朝古都南京,你的陪伴、支持和鼓励令我的生命充满了阳光。
谢谢所有关心,爱护,帮助与支持我的人们!

107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作者马骞,1992 年 3 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

学习经历
2011 年 9 月-2015 年 6 月:在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2015 年 9 月-至今:在东南大学毫米波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1) Ma Q, Bai G D, Jing H B, et al. Smart metasurface with self-adaptively reprogrammable functions [J].
Light Sci Appl, 2019. 8: 98.

2) Ma Q, Chen L, Jing H B, et al. Controllable and Programmable Nonreciprocity Based on Detachable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9. 7: 1901285.

3) Ma Q, Cui T J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s: bridging the physical world and digital world [J]. PhotoniX,
2020. 1: 1-32.

4) Ma Q, Hong Q R, Bai G D, et al. Editing Arbitrarily Linear Polarizations Using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20. 13: 021003.

5) Ma Q, Hong Q R, Gao X X, et al. Smart sensing metasurface with self-defined functions in dual
polarizations [J]. Nanophotonics, 2020. 9: 3271-3278.

6) Ma Q, Shi C B, Bai G D, et al. Beam-Editing Coding Metasurfaces Based on Polarization Bit and
Orbital-Angular-Momentum-Mode Bit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7. 5.

7) Ma Q, Shi C B, Chen T Y, et al. Broadband metamaterial lens antenna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by
controlling both refractive-index distribution and feed directivity [J]. Journal of Optics, 2018. 20:
045101.

8) Bai G D, Ma Q, Cao W K, et al. Manip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and Acoustic Wave Behaviors via
Shared Digital Coding Metallic Metasurfaces [J]. 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 2019. 1.

9) Bai G D, Ma Q, Iqbal S, et al. Multitasking Shared Aperture Enabled with Multiband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8. 6.

10) Bai G D, Ma Q, Li R Q, et al. Spin-Symmetry Breaking Through Metasurface Geometric Phases [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19. 12.
108
致谢

11) Bao L, Ma Q, Bai G D, et al. Design of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s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s of
phase and amplitude response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8. 113.

12) Chen L, Ma Q, Jing H B, et al. Space-Energy Digital-Coding Metasurface Based on an Active


Amplifier [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19. 11: 6.

13) Jing H B, Ma Q, Bai G D, et al. Optically transparent coding metasurfaces based on indium tin oxide
films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8. 124.

14) Jing H B, Ma Q, Bai G D, et al. Anomalously Perfect Reflections Based on 3-Bit Coding Metasurface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9. 7.

15) Luo J, Ma Q, Jing H, et al. 2-bit amplitude-modulated coding metasurfaces based on indium tin oxide
films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9. 126.

16) Bao L, Wu R Y, Fu X, et al. Multi-Beam Forming and Controls by Metasurface With Phase and
Amplitude Modulation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9. 67: 6680-6685.

17) Cui T J, Li L, Liu S, et al.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 Systems [J]. Iscience, 2020. 23.

18) Gao X, Zhang J, Zhang H C, et al. Dynamic Controls of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s in Both
Forward and Backward Modes Using Reconfigurable Plasmonic Metawaveguide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0. 8.

19) Gao X, Zhang X, Ma Q, et al. Programmable Hybrid Circuit Based on Reconfigurable SPP and Spatial
Waveguide Modes [J].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2019. 5.

20) Iqbal S, Liu S, Wu R Y, et al. Polarization-selective dual-band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 for controls
of transmitted waves [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8. 51.

21) Iqbal S, Luo J, Ma Q, et al. Power modulation of vortex beams using phase/amplitude adjustable
transmissive coding metasurfaces [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1. 54.

22) Li L, Shuang Y, Ma Q, et al. Intelligent metasurface imager and recognizer [J].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9. 8: 1-9.

23) Wu R Y, Bao L, Wu L W, et al. Independent Control of Copolarized Amplitude and Phase Responses
via Anisotropic Metasurface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0. 8.

24) Wu R Y, Zhang L, Bao L, et al. Digital Metasurface with Phase Code and Reflection-Transmission Amplitude Code for
Flexible Full-Space Electromagnetic Manipulations [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19. 7.

25) Zhang L, Wu R Y, Bai G D, et al. Transmission-Reflection-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Coding Metasurface for


Full-Space Control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8. 28.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1) 崔铁军,马骞,景洪波,白国栋,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电磁编码基本单元及超材料,申请号:
109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811187759X

2) 崔铁军,马骞,景洪波,一种具有可编程非互易特性的透射式基本单元及超材料,申请号:

201910231069.8

3) 崔铁军,马骞,景洪波,一种具有极化可重构特性的反射式基本单元及超材料,申请号:

201911152352.8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项
1) 2016 年 8 月,罗德施瓦茨天线竞赛第一名

2) 2015 年 11 月,东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3) 2016 年 11 月,东南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

4) 2019 年 10 月,2019 东南大学校三好学生

5) 2017 年 11 月,东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6) 2017 年 10 月,获得东南大学优秀博士新生奖学金

7) 2018 年 11 月,东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8) 2019 年 5 月,获得创远微波企业奖学金

9) 2019 年 11 月,东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10) 2020 年 11 月,获得东南大学国家奖学金

11) 2020 年 11 月,东南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110
东 南大 学 学 位论文独创 性声 明

本 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文 是 我个人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宄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 宄 成 果 

尽 我所 知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 加 以 标 注 和 致谢 的 地 方 外 , 论 文 中 不 包 含其 他 人 已 经 发 表 或 撰写 过

的 研 宄 成果 , 也 不 包含 为 获 得 东 南大 学 或 其 它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与 我

 。

同 工 作 的 同 志 对 本 研 究 所做 的 任 何贡 献 均 已 在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 表 示 了 谢 意



研 宄 生 签名  m

 :

东南 大 学 学位论文使 用 授权声 明

东南大学 、 中 国 科 学 技 术信 息 研 宄 所 、 国 家 图 书馆 、 《 中 国 学术 期刊 ( 光盘版 ) 》 电子

杂 志社 有 限公司 、 万 方 数 据 电 子 出 版 社 北 京 万 方数 据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有 权 保 留 本 人 所 送 交 学
、 

位 论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文 档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其 他 复 制 手 段保 存论 文 。 本 人 电子 文 档

的 内 容 和纸 质论文的 内 容 相 致 除 在 保 密 期 内 的 保 密论 文 外 允 许 论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 , ,

以 公布 ( 包 括 以 电 子信 息 形 式 刊 登 ) 论 文 的 全部 内 容或 中 、 英 文 摘 要 等 部分 内 容 。 论文的公

布 ( 包 括 以 电 子 信 息形 式 刊 登 ) 授 权东 南 大 学 研 宄 生 院 办 理 

研 宄 生签 名 :
导师签名
^ 日 期 : 科2  IV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