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四十二品因果錄

第五品 悉達太子遊四城門

昔日燃燈尊佛,有一位徒弟,名曰﹔『善慧童子』。有一日,乃是燃燈尊佛

上壽之日,童子對眾師兄弟說起,每年師父壽誕所用茶飯果品,俱是師父自己

之物,今年咱師兄弟,各人分各處去,尋奇花各一盆,務要各樣花名不許相

同。

善慧童子就尋到十字街頭,看見一位女子,捧著木棉花,放在街路邊。善

慧童子就問曰:『道友你這一盆木棉花,弟子欲求一枝來供佛,未知你尊意如

何?』她遂答曰:『我這花不肯與人。』善慧童子言曰:『既然不肯與人,弟子

願求買一枝。』

女子答曰:『吾這花亦不肯賣人。』善慧童子曰:『道友你此言差矣,這花

既然不與人,又不要賣人,就該置在幽雅之所,以供賞玩,為何放在街路邊,

此是何緣故?』女子答曰:『非也。吾這花要與人結一世姻緣,故放在此。」善

慧童子問曰:「欲結多少年之姻緣,置放在此?」女子答曰:「要結五百年後之

姻緣。」善慧童子即許結女子姻緣,將木棉花請回寺中。

次日燃燈尊佛上壽,眾徒弟進前獻上各樣奇花,燃燈尊佛進為收下,唯善

慧童子這一盆木棉花不肯收之。善慧童子言曰:「師父大發慈悲,弟子至誠敬請

此花前來上壽,師父為何不收?」燃燈尊佛曰:「此是惡花,我所以不用。」善

慧童子曰:「此花清淨,何曾有惡乎?」燃燈尊佛曰:「你這花曾與人結一世姻
緣,豈不是惡花?」善慧童子言曰:「此花乃結五百年後之事,此亦何妨?」燃

燈尊佛曰:「世間有五百年,天界無一時之久,你知她是何等人?她乃九天玄女

之徒弟,今已下凡投胎而去,你亦要速下凡投胎出世。」善慧童子乃哀求曰:

「師父大發慈悲,許我回頭若何?」燃燈佛祖曰:「你可放心,前去下凡投胎出

世,日後吾必差人下凡,去度你回來安級定位。」

再說九天玄女之徒弟,投在夜珠國出世,名號:「夜珠宮主」。善慧童子投

在天竺國出生,名號曰:「悉達太子」。年至十三歲時,奏上國王曰:「臣子意欲

騎馬遊賞一樂。」國王聞言准奏,即命一位老臣保駕,騎馬同樂遊賞。太子與

老臣二人到東門來,遇著一位老者,雙眼失明,不能看見,手持竹杖徐行。悉

達多太子遂問老臣曰:「此人為何也?」老臣即奏曰:「此人老矣,鬚髮盡白,

眼花不見,依著竹杖而行。」悉達太子言曰:「如此惡光景,不用多看也。」再

遊到南門而來,忽然聽見有人沉吟之聲,悉達太子遂問老臣曰:「此是何聲

音?」老臣奏曰:「此是人患病苦痛之聲。」悉達太子言曰:「此是光景又不好

看。」再遊向西門而來,聞得數十人互相哭泣,悽慘之聲,悉達太子遂問老臣

曰:「此是何聲音也?」老臣奏曰:「此是人死送終之日,一家離別哀哭之

聲。」悉達太子對老臣言曰:「此光景亦不好看。」再遊到北門 而來,看見有

一婦人生下孩子,呱呱之聲,悉達太子對老臣言曰:「你將此孩子抱來與我

看。」老臣遵命,就來與婦人借過孩子,抱給太子觀看一面。

悉達太子看見幼子,突然著驚曰:「為何形狀如此!」老臣奏曰:「人人初
生之時,總如此樣。太子你前日出生之時,亦是如此,自古及今,有生必有

老,有老必有病,有病必有死,有死必有苦,人在世間,難免得生死輪迴之

苦。」太子問曰:「如何躲得生死輪迴之苦?」老臣奏曰:「太子若要長生,必

須持齋戒殺,堅心修行,可免生死輪迴之苦。」太子答曰:「我欲持齋修行,不

知何處有名山修行?」老臣連忙奏曰:「太子你果真要修行,可往到雪山 去修

行,那是一處極幽雅清妙無比地方。正是無寒無暑常如此,有花有果永長春。

悉達太子作偈曰:

雙眼含花東門老 口不喫飯南門病

臭惡不來西門死 人人俱在北門 生

太子同老臣回朝,上殿啟奏國王。王遂問曰:「皇兒你去玩景如何?」太子

啟奏父王曰:「臣兒去遊四城門,觀見生老病死苦,真是難堪,苦死至極,兒願

要持齋修行,伏乞父王准奏。」國王不准奏。太子再奏曰:「臣兒決意要持齋修

行,伏望父王恕罪」國王言曰:「朕江山欲重托你一人,你若去修行,朕江山欲

付與何人?這事斷然不可!」太子堅執不聽。國王大怒,即命御林軍,將太子

貶入高牆之中。時母后聞之大驚,來到殿前,啟奏國王曰:「太子今日去遊景回

來,何事觸犯龍顏,因何將太子貶入高牆之中?」國王言曰:「太子玩景回朝,

不知何故,情願持齋修行?朕勸他不聽,所以被朕謫貶。你帶念母子至情,可

勸解太子回心轉意。」母后奉命即入高牆之中,苦勸太子,江山為重,持齋修

行,乃是無益之事。太子依然不聽,母后無可奈何,就回宮中而去。
再言次日,老臣暗自潛入高牆之中,去見太子。太子即命老臣,你可備辦

駿馬一匹,來與我坐騎,方能得到雪山 修行。老臣奉命即回去,備辦駿馬一

匹,就來請太子騎坐。太子即時騎馬來到城門,熟知這城門關閉。太子將馬加

鞭,來到城樓上,看見這城下甚深,不能落下,乃躊躇良久。太子即回禱告天

地神祇,祝曰:「我悉達多若能修得成道,將馬加鞭就到雪山 而去,如我修不

能成道,自願墜落城下而亡。」

太子口占一偈曰:

觀看四門心傷悲 急早修行恐怕遲

幻身雖堅終非久 閻浮不是我久居

太子作偈已畢,將馬加鞭,果然龍天扶持,直到雪山 ,人馬無恙。看見有

大石一塊,太子就坐在大石上,堅心修行。所食青菜蔬果,熟知食了後便生出

物來。太子曰:「此乃活物,何可食他。」遂不用食。太子隨即煎水充飢,熟知

水上落下有聲。太子曰:「此亦是活物,我亦不食。」太子遂盡日不食青果泉

水,忍受飢餓,天地神祇,看見太子苦修不得,即差四大天王來到雪山 ,對太

子言曰:「天生五穀花果,乃是日月所照,雨露所潤,是與人飲食之用。胎卵濕

化號為四生,所以不食,你在此苦修不得,有何功德?你可速速下山勸世度

人,后為中天教主。」太子聞言,即下山勸世度人,來到孤獨長者家中化緣捐

題。給孤長者看這位和尚衣裳都破,瘦骨如柴,長者隨備數兩銀子,烏布二

疋,出來對和尚言曰:「此數兩銀子,代弟子買油香供佛,這二疋烏布,送你為
衣服之用。」太子將銀兩布疋收起,行出門外就睡在地上。

有一位家人出來,看見和尚睡在地上,就入內稟知長者。長者即出來看,

果然和尚睡臥在門首地上,就叫醒和尚起來。對和尚言曰:「師父看你人才俊

雅,骨格非凡,為何這般懶散。今日是在弟子門首睡,如在他人門首臥,這些

物件若被竊去,如之奈何?」太子答曰:「人生在世,雙眼開著,此物是自己之

物,倘雙眼一閉此物盡是他人所有。」長者聞了此言,心中轉悟曰:「師父雖然

懶散,說話卻有理;未知貴剎何處?貴號何名?」太子答曰:「吾乃在雪山 修行

學道。」長者言曰:「莫非是悉達多太子?」太子答曰:「然。」長者聞得此言,

心中大驚。連忙屈膝跪下曰:「太子千秋。」太子即雙手扶曰:「今日得論僧

俗,莫行君臣之禮。」長者看江山都不顧,自思咱要家業何用?逐對太子言

曰:「弟子願拜你為師,持齋修行。」太子與長者歸依。

師徒兩人盡日講經說法,不拘時間,有人帶錢來還與長者,亦有人擔租穀

來還者,眾人聞知長者拜太子為師,持齋修行,眾人逐亦拜太子為師,持齋修

行。不數年間,度有百萬人眾。太子逐對長者相議,現今徒眾多,此寺狹小,

聞得祇園有一百畝花園,可以聚集人眾。二人即衕往祇園家中普化。太子對世

子言曰:「欲求化你園地建寺。」世子答曰:「你要我園地建寺,若能將金銀舖

滿祇園,我此地即讓你使用。」長者言曰:「世子不可戲言。」世子答曰︰「大

丈夫一言既出,安能有兒戲?」長者即命眾徒弟,去挑金銀來舖地。不一時

間,金銀就舖滿地上。長者就命眾徒弟伐樹木。世子阻住曰:「只是此地賣你,
樹木菓子并未有賣。」長者答曰︰「這言差了,我與你買地,菓樹木不使我

伐,叫我寺建在花果之上嗎?」世子言曰:「這百畝花園,你能於樹上枝枝帶金

錢,葉葉掛銀牌,我第即獻你起寺。」太子答曰:「不可再戲言?」世子答曰: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吾并無后悔。」太子將法演起,果然枝枝帶金錢,葉

葉掛銀牌。是子看見大驚,逐問太子曰:「敢問師父貴剎何處?貴號何名?如此

大富。」長者答:「吾師乃是悉達太子,弟子名曰:給孤是也。」世子聞之大

驚,亦拜太子為師修行。

再言天竺國王,年老無子,欲立難陀登位。難陀就辭奏曰:「可往雪山 請

吾兄長登位。」國王准奏,即命優霞期去請太子回來登位,太子若抗聖旨不肯

回來,命御林軍將太子拿來見朕。優霞期帶聖旨并領御林軍五百名,往請太子

回國。優霞期去到雪山 ,就請太子回朝登位。太子果然不遵聖旨,優霞期即命

御林軍一齊動手,要拿太子。被太子將法演起來,眾御林軍盡皆東倒西歪。優

霞期大驚,命眾御林軍拜太子為師。

國王聞知優霞期歸依,即再命難陀去請太子回朝。難陀奉旨來到雪山 ,就

請太子。太子再演法起來,難陀就臥在桌上,太子即召難陀靈魂同遊地府。難

陀答到地府,就看見有四十九個油鍋,難陀遂問太子曰﹕「此油鍋何用?」太

子答曰﹕「你去問獄官便知。」難陀轉問獄官曰﹕「為何用此油鍋?」獄官答

曰﹕「凡陽間之人,所作不善,不論帝王將相,以及庶民等,或官豪勢利害

民,或人做惡,皆落此許多油鍋之苦報。」太子再引難陀去遊天堂,看見有一
座宮殿,華麗無比與世間之妙不同,卻無人居住。難陀遂問太子曰﹕「此宮闕

為何無人居住?」太子答曰﹕「你可問天神便知。」難陀遂問天神曰﹕「此宮

闕華麗,為何無人居住?」天神答曰﹕「悉達太子持齋修行,後日功完果滿,

歸家成佛,此宮殿給他居住。」難陀靜思起來,我日後即登地位,尚一念差

移,造作不善事業,後來難免有許多苦受,今我兄持齋修行,后日有此華麗宮

殿居住,吾不如與兄亦來持齋修行,何等快樂。」遂決意要修行。難陀再遊數

步又看見一座宮殿,難陀遂問太子曰﹕「為何這處又有此宮殿,卻又無人居

住?」太子曰﹕「你問天神便知。」難陀轉問天神曰﹕「為何此處,又有一座

宮殿,卻又無人居住?」天神答曰﹕「天地知難陀轉悟要修行,所以在蓋一座

宮殿,候難陀歸家好居住。」難陀醒覺,乃是南柯一夢光景,遂決意要修行。

對太子言曰﹕「弟欲拜兄長為師,你意下如何?」太子答曰﹕「咱兄弟為師

徒,原是不便,你可拜優霞期為師。」優霞期曰﹕「你是君吾是臣,豈有君來

拜臣之理?」太子曰﹕「今為沙門,不必論之,你可去受拜。」即拜優霞期為

師,持齋修行。

再言夜珠國,有一位夜珠宮主,進獻一個九重鐵鼓,掛在天竺國城樓上,

傳命曰﹕「你天竺國若有人能射此鐵鼓透過,我即罷兵息戰,如若不能穿過,

大兵一到玉石皆焚!」再言天竺國,朝臣就上殿奏知國王。國王聞之大驚,無

計可解。群臣齊聲啟奏曰﹕「我王不必煩惱,現今太子再雪山 修行得道,有神

通妙法,吾王可降旨徵召太子回朝,以退此番兵。」國王准奏,即命多羅,你
可到雪山 召太子回朝,將夜珠國進獻鐵鼓之事說明之。多羅奉旨來到雪山 ,

對太子言曰﹕「現今有夜珠宮主,進獻一個九重厚鐵鼓,看我國人能否穿透

過,如若不能射過,他就要起兵前來伐我,思此時國內無人能穿透,吾王命微

臣特來徵召太子回朝,退敵番兵。」太子答曰:「我如今持齋修行,若要江山社

稷,持齋何用?我斷然不回去!」多羅受命回朝,將太子不肯回朝之事奏之國

王。王聞奏兩眼流淚言曰:「朕江山旦夕傾為矣,你可速速到雪山 ,向太子言

曰:你既然是修,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則念著父子之情,二則救得滿城

百姓,免遭塗炭之災,若不然你持齋何用?」多羅再奉旨來到雪山 ,對太子將

國王痛切言語備述一遍。

太子聞言也無可奈何,遂即離了雪山 ,逕同多羅回到天竺國。太子上殿朝

見父王,啟奏曰:「未知宣召臣兒回朝何事?」國王看見太子回朝,龍顏大喜,

開言曰:「王兒你今日回朝,此乃本國洪福,萬民幸甚!」就將夜珠國,夜珠宮

主進獻九重厚鐵鼓事,說明一遍。太子啟奏父王勿憂,待臣兒出城觀看便能退

敵番兵。太子拜別父王,騎馬出朝來到城下,太子看見城樓上,懸掛一個鐵

鼓,遂拈弓搭箭射去,果然一箭射中九重鐵鼓,一連串透過。眾軍看見齊聲喝

釆,夜珠宮主看見太子,生得清標俊秀,美貌少年,人才出眾,能穿透九重鐵

鼓,心中愛慕。

夜珠宮主遂作偈曰:

太子十八正青春 腦中智謀冠三軍
九重鐵鼓穿連透 百萬軍兵盡欽尊

宮主作偈已畢,即命通事官傳媒妁之言,我宮主欣羨太子欲結秦晉之好,

同我宮主回夜珠國,招為駙馬,如若一聲不許,我即進兵你國中,寸草不留。

通事官領命,將此對太子說了一遍。太子聞言,堅執不從。國王百般苦勸,你

可全從與宮主為夫婦,同他齊去,江山可保,萬民咸賴。太子不得已,聽順父

王之命,即同宮主來到夜珠國,招為駙馬。至有十二年,不曾下樓,並無回

寺。寺中百萬人眾,無人拘束,盡思還俗而去,只剩五人奉祀香火。有一日,

宮主清閒無事,請駙馬玩景,對太子言曰:「我與你為夫妻有十二年間,並無情

意,今日開窗觀景,我與你夫婦一樂如何?」太子許諾,同宮主開窗觀景太子

衣衫露出窗外,天神看見,即差四大天王從樓下經過,指點太子,你寺中人眾

各盡去,只剩有五人奉祀香火。太子聞此言,乃對宮主曰:「吾寺中之人眾分散

盡去,吾不得不歸回寺中,萬望宮主奏上國王,看意旨如何?」宮主答曰:「妾

知曉。」次日早朝,即上殿將駙馬要回寺之事奏上父王。

國王準奏,欽賜太子回寺。宮主左手執鞭,右手牽馬,一路上同行,不忍

離別,送到交界地方,太子就辭宮主,你且回去。宮主將馬牽付與太子騎,太

子上馬乃用鞭指宮主胸前,即知有孕在身,太子正要將馬加上一鞭而去,回轉

頭一看,就知宮主日後有難,即回轉馬來,與宮主曰:「我今付你難香一枝,坐

具一付,珍重收藏,妳後日若是有難之時,將難香祭起,坐具鋪在地上,當空

叫悉達夫三聲,吾即來救你,你須謹記在心。」太子就此分別而去。
此時雪山 眾徒弟,聞師父回來寺中,各進香花茶果迎接師父。太子來到寺

中,遂對這五人言曰:「我日後若能成佛之時,請你五人頭頂高坐為尊。」

再言夜珠國,夜珠宮主懷胎有六年,產下一子,名曰羅牟。國王勃然大怒,

恥辱難堪,就將宮主貶入柴牆之中,四面要放火燒起,宮主此時遇難,無計可

施忽憶起我丈夫,昔日臨別之言,叫我若有難,將難香點起,並坐具舖在地

上,當空叫悉達夫三聲,就能救吾,囑吾謹記,如今急難之時,即將難香坐具

演起,看是如何?

宮主乃作偈曰:

手中權且作香爐 憑只香煙騰上蒼

速往天宮並地府 緊去雪山 報我夫

父王審問真冤枉 有難為何不救奴

自古懷胎十月產 羅牟何故六年生

宮主作偈已畢,果然天地知機,即差四大天王,將這坐具伏起,直到雪

山 ,太子看見宮主到寺,夫妻歡喜不已,遂另蓋一座庵寺,與宮主居住,太子

後修成中天教主,流傳萬古,後人稱讚號為釋迦牟尼文佛,宮主同修亦成正

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