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建造業

新型冠狀病毒:建造業如何管理疫情對工程項目的影響

2020 年 2 月 18 日
袁凱英,盧上賜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個案不斷增加,中國內地和香港持續加強檢疫措施,並限制跨省市和跨
境人口流動。

香港建造項目的施工將會或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預計將會有多個項目出現延誤。

建材供應

中國大陸各地的工廠因為春節假期本來一般停工至 2020 年 2 月 3 日,但受疫情影響,假期延長至


2020 年 2 月 9 日。內地大部分工廠工人是來自華北地區(包括懷疑是冠狀病毒來源地的湖北省省
會武漢),即使他們能重返工作崗位,也必須接受 14 天的強制性或自願檢疫。 因此,內地製造業
在整個 2 月幾乎是完全停產。

為了防止病毒傳播蔓延,廣東省政府已要求該省企業暫停運營,包括珠江三角洲大部分採石場。這
導致石料供應減少,間接影響了香港工程項目所需混凝土產品(如混凝土排水管)和預製混凝土產
品(如預製混凝土外牆掛板)的生產。

上述情況很可能導致來自內地的其他主要建材和製造用品供應受阻。在疫情改善之前,材料供應可
能持續短缺。

勞工及人力

香港政府自春節假期起對內地採取局部封關措施。

鑒於香港政府宣佈的檢疫安排以及香港企業僱主為防止病毒傳播而實施的政策,不少員工在假期後
需留在家中工作,而在春節假期曾前往內地或其他國家的員工或者至今仍未能返回香港。

2020 年 2 月 5 日,香港政府再宣佈了一項新的檢疫安排 — 由 2020 年 2 月 8 日午夜開始,所有從


內地入境人士必須強制接受檢疫 14 天。這項新的強制性措施也適用於在過去 14 天內曾到訪內地再
經由其他國家入境的人士。香港絕大部分建造工人是由內地移民香港,如他們在農曆新年期間回鄉,
返港後將需要接受強制性檢疫。

為應對疫情,承包商應採取措施加強工作場所和工地的健康保障。

基於目前的公共衛生考慮﹑檢疫和工作安排,有許多項目已暫停或預計會於不久將來暫停施工。
屋宇署及佔用許可證申請

屋宇署於 2020 年 2 月 8 日發佈的新聞公報中表示:“樓宇資訊中心及該署轄下所有收件處、收發處、


一般查詢處及會議室不會開放予公眾,直至另行通知。”

值得留意的是,屋宇署在這段時間不會接受佔用許可證申請,這將對發展商造成很大影響,並可能
引致嚴重的財務後果。屋宇署的決定大概是因為根據《建築物條例》,如建築事務監督在 14 天內
不反對佔用許可證的申請,則可視為已批准佔用許可。

合同上的重要性

鑒於上述材料和勞工短缺的潛在影響,僱主和承包商應密切監察材料供應情況,並考慮將部分工程
改期施工,以減低有關影響。

就可能出現的項目延誤,僱主和承包商應檢視合同內容並採取相應措施,以應對有關延誤及其可能
造成的財務後果。

(a) 不可抗力

面對史無前例的檢疫措施及運輸和供應鏈嚴重受阻的情況,僱主和承包商應開始檢視現有的合同安
排,以確定疫情在法律上的影響以及目前的冠狀病毒疫情是否符合合同對不可抗力事件的定義,讓
任何一方不會因為未能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而需承擔法律責任。

“不可抗力”一詞原為法語,通常指 “不可預見及不可避免,而且並非由締約方行動所致”的外部事件,
因此使締約方無法履行合同。協議的一方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義務時可宣佈不可抗力。

(b) 延長工期和額外付款

承包商應就工程進度的任何延誤通知合同的工程師/建築師及項目經理,並在適當情況下積極尋求
延長工期。

要求延長工期的承包商必須清楚說明冠狀病毒最新疫情如何影響施工進度,而不能單以病毒爆發作
為延長工期的理由。

冠狀病毒爆發或許構成合同訂明的特殊情況,承包商可因此獲延長工期。

視乎所用的合同文本,以下是各方應留意的條款例子。

香港私人發展建築標準合約 2005 年版

如使用香港私人發展建築標準合約 2005 年版,僱主和承包商應留意下列條款:—

 第 25 條(延長工期)

 第 26 條(追補進度措施);
 第 27 條(直接損失及/或支出) ;及
 第 28 條(額外付款索償通知)。

各方應留意,根據第 25 條,承包商需要在可能導致延誤的事件出現後 28 天內提交第一份延誤通


知,當中需列明第 25.1 條所載的合同訂明事件。
根據香港私人發展建築標準合約 2005 年版,冠狀病毒爆發似乎不屬於可以申索額外付款的理由,
但為完整說明起見,第 28.1 條規定,如承包商擬申索合同所訂明的任何額外付款,必須在其清楚
知道相關事件後的 28 天內提交第一份索償通知,通知內容應包括申索所依據的合同條文。

第 28.2 條規定,承包商必須在發出通知後的 60 天內提交索償具體細節。如事件具有持續影響,承


包商需每隔不多於 28 天提交暫時細節。

請注意,根據第 28.3 條,遵守第 28.1 條和第 28.2 條的規定,是申索額外付款的先決條件。

香港工務工程項目合同 1999 年版

如使用香港工務工程項目合同,僱主和承包商應檢查以下條文:-

 第 50 條(延長竣工期);及
 第 64 條(索償通知)

第 50(1)(a) 條規定,承包商必須在引致工程延誤的因由出現後的 28 天內提交通知,列明相關因由


和延誤時間的估計長度。

根據香港工務工程項目合同 1999 年版,冠狀病毒爆發似乎不屬於可以申索額外付款的理由,但為


完整說明起見, 第 64(2)條規定,如承包商擬申索合同所訂明的任何額外付款,必需在相關事件發
生後 28 天內提交第一份索償通知,通知內容應包括申索所依據的合同條文。根據第 64(4)條,在發
出第一份通知後,承包商需在合理可行情況下儘快提交索償具體細節,並在建築師隨後可能合理要
求的時間內進一步提供更多細節。

提交第 64(2)條所規定的通知,是根據第 64(5)條申索額外付款的先決條件。根據第 64(6)條,如承


包商未能提交所需細節,建築師只能根據已有的資料去考慮有關申索。

新工程合同(NEC)

根據 NEC 合同(第 4 版)第 60.1(19) 條,冠狀病毒可歸類為承包商能獲得工期和成本賠償的賠償


事件。

“60.1(19) 事件

• 令承包商無法完成全部工程或
• 令承包商無法在已認可施工進度計畫所示的預計完工日期完成全部工程,

而且

• 任何一方都無法阻止事件發生,
• 若由經驗豐富的承包商在合同日期作判斷,會認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太小,為事件預
早做好應對準備並不合理,以及
• 事件並非合同列明的其他賠償事件。”

香港工務工程項目的 NEC 合同(第 3 版)已對這項條文作出修訂,據此承包商只可得到工期賠償,


而不會得到成本賠償。
根據 NEC 合同(第 4 版)第 61.3 條,承包商必須就冠狀病毒引致的賠償事件向專案經理發出通知,
若承包商未有在 8 星期內通知專案經理,除非專案經理或主管作出有關指示或通知,否則將視為喪
失時效。

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合同(FIDIC)

就 FIDIC 合同(例如:新黃皮書 (生產設備和設計-建造合同) (第 1 版)(1999)及 銀皮書 (設計採購


施工/交鑰匙工程)(第 1 版)(1999),承包商應根據第 19.2 條通知工程師,因發生第 19.1 條所定義的
不可抗力事件,以致承包商無法履行合同訂明的責任。承包商需在其知悉或應已知悉冠狀病毒疫情
後的 14 天內發出有關通知。

根據第 19.2 條,FIDIC 合同的承包商將得到工期賠償,但不會得到成本賠償。

建造業議會(CIC)標準自選分包合同及香港建造商會(HKCA)標準分包合同

就建造業議會的標準自選分包合同(第一版— 2016 年 2 月),根據分包合同細節第 34 項,不可抗


力事件屬於可延期事件(承包商可得到工期賠償),但不屬於可賠償事件(即承包商不會獲得成本
賠償)。

使用香港建造商會標準分包分包合同應特別留意第 6 條(尤其是第 6.2(a) 條 —總包合同規定可以


讓分包商延長工期的任何情況或事件(分包商違反分包合同除外))以及條款 10(通知及索償)。

2005 年版 香港 CIC 標準
1999 年版 HKCA 標準
合同文本 標準建築 NEC4 政府 FIDIC 自選分包
政府合同 分包合同
合同 NEC3 合同

第 第 分包合同
第 25.1 條 第 50(1) 條 第 19.1 第 6.2 條
合同依據 60.1(19) 60.1(19) 細節
條 第 10 條
條 條 第 34 項

第 25.1 及 第 61.3 第 61.3 第 19.2 第 6.2 條


第 50(1) 條 第 4.3(a) 條
通知 25.2 條 條 條 條 (21 天)
(28 天) (14 天)
(28 天) (8 星期) (8 星期) (14 天) 第 10 條

視乎是否可以將冠狀病毒
工期 疫情詮釋為合同項下的特    
殊情況 視乎根據總包
合同規定是否
可以獲得賠償
成本      

結語

香港目前處於特別艱難的時期,建造業因此受到嚴重打擊,但是通過妥善的管理和規劃,行業仍然
可以減低所面對的不便和影響。在當前的困境下,建造業人士必須通力合作,加強互相幫助和支持。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聯繫︰
張國傑 鍾偉傑
合夥人 合夥人
k.k.cheung@deacons.com joseph.chung@deacons.com
+852 2825 9427 +852 2825 9647

袁凱英 盧上賜
合夥人 顧問
justin.yuen@deacons.com stanley.lo@deacons.com
+852 2825 9734 +852 2826 5395

儘管本行已竭盡全力確保本出版物之準確性, 然而本出版物只用作一般指引而不應被視為可取代具體意見。如果閣下希望就任何已提出的問
題獲得意見,請與任何列出的聯絡人聯繫。
0220 © Deacons 2020 www.deacons.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