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編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指引(

編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指引(2014)

目錄

1. 環評大綱 .................................................................................................................................. 1

2. 摘要 .......................................................................................................................................... 1

3.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 1

1) 簡介............................................................................................................................................ 1
1.1 項目概況 .......................................................................................................................... 1
1.2 環評的背景 ...................................................................................................................... 1
2) 項目描述.................................................................................................................................... 1
2.1 項目性質 .......................................................................................................................... 1
2.2 項目位置、佈局及場地歷史 .......................................................................................... 1
2.3 項目設計、施工及營運模式 .......................................................................................... 1
2.4 項目方案考慮 .................................................................................................................. 2
2.5 項目時間表 ...................................................................................................................... 2
2.6 項目周邊現在、在建或規劃中的項目........................................................................... 2
3) 技術評估.................................................................................................................................... 2
3.1 適用於擬發展項目的評估依據 ...................................................................................... 2
3.2 評估範圍 .......................................................................................................................... 2
3.3 識別環境敏感受體 .......................................................................................................... 2
3.4 識別污染源 ...................................................................................................................... 3
3.5 環境現況 .......................................................................................................................... 3
3.6 評估方法 .......................................................................................................................... 3
3.7 預測及評估環境影響 ...................................................................................................... 3
3.8 緩解措施及剩餘環境影響 .............................................................................................. 4
3.9 小結 .................................................................................................................................. 4
4) 環境監察與審核 ........................................................................................................................ 4
4.1 監測方案 .......................................................................................................................... 4
4.2 行動計劃 .......................................................................................................................... 4
4.3 投訴處理機制 .................................................................................................................. 4
4.4 報告提交形式 .................................................................................................................. 4
4.5 緩解措施的實施計劃 ...................................................................................................... 4
5) 總結............................................................................................................................................ 5

4. 有關環評報告的注意事項:
有關環評報告的注意事項: .................................................................................................... 5
附件一 環評大綱封面範本 ............................................................................................................. 6

附件二 摘要封面範本
摘要封面範本.....................................................................................................................
面範本 7

附件三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封面範本 .............................................................................................. 8

附件四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目錄範本 .............................................................................................. 9


如擬發展項目涉及《需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工程項目類別清單》
(試行)中
的項目,為有效評估相關項目對環境的潛在影響,建議需就有關擬發展項目進行
環境影響評估(以下簡稱“環評”),並編製一份環評大綱、一份環評報告書及
一份有關該環評報告書的摘要。上述文件一般須包括以下內容:

1. 環評大綱
- 為了儘早確認環評報告具備合適的評估工作內容,建議擬發展項目發展
單位於開展環評工作前,先提交一份環評大綱,簡述環評的工作內容框
架,包括項目描述、評估範圍、評估依據、基線調查方案、評估方法以
及評估深度等內容,以供環境保護局分析有關環評工作範圍、方法及深
度的合適性;有關上述環評大綱的框架內容說明,可參考下述環境影響
評估報告書的內容要求。

2. 摘要
- 概述環評報告的撮要主要內容,包括:擬發展項目描述、預測及評估內
容概述、環境監察與審核建議、相關圖表及結論等,其中需附上圖則展
示擬發展項目及其周圍環境的位置,及發展佈局。

3.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1) 簡介

1.1 項目概況
- 簡介擬發展項目概況、由來和目的。
1.2 環評的背景
- 說明擬發展項目的環評工作安排及委託單位。

2) 項目描述

2.1 項目性質
- 說明擬發展項目的性質(如新建、改/擴建、技術改變或拆除)
和在《需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工程項目類別清單》(試行)中的
所屬類別(可多選)。
2.2 項目位置、佈局及場地歷史
- 透過文字說明及圖則展示擬發展項目及其周圍環境的具體位置、
發展佈局及場地當前和過往的土地使用情況。
2.3 項目設計、施工及營運模式
- 說明擬發展項目用途、建築及營運規模(如佔地面積、建築面積、
建築高度,及每年生產量/處理量/貯存量等)、設計、相關施
工(包括拆除及建設)工序、及營運模式和設備等。

1
2.4 項目方案考慮
- 說明擬發展項目的必要性。
- 對項目發展與否及其不同替代方案的環境效益及不利影響作客觀
比較。
- 對比擬發展項目不同施工方案的環境效益及不利影響。
- 說明採納優選方案的理據。
2.5 項目時間表
- 說明擬發展項目各階段設計、施工、及投入營運的擬定時間。
2.6 項目周邊現存、在建或規劃中的項目
- 列出擬發展項目周邊現存、在建或已規劃的項目之相關資料。

3) 技術評估
技術評估
- 建議擬發展項目發展單位需根據環評研究期間最新的資訊,評估擬發
展項目施工及營運階段的潛在環境影響,並按項目所牽涉的各環境元
素以獨立章節進行以下有關評估。
- 環境元素的選定需視乎不同項目的性質、工序、選址及規模等因素。
一般而言,環評報告需考慮的環境元素包括空氣質量、噪音、水質、
固體廢棄物、生態等。同時需按擬發展項目的實際情況而增設其他環
境元素,如土壤、光等方面。
3.1 適用於擬發展項目的評估依據
3.1.1 適用於澳門的環境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3.1.2 評估標準及指引;
3.1.3 環境政策、計劃或規劃內容。
以上的各項法律法規、國際公約、標準、指引、環境政策、計劃等
資料,須符合澳門的相關要求或其他更嚴格的要求(倘有關的法律
法規、國際公約、指引等有更新版本,需以最新版本之要求作為評
估依據)。有關環境指引可於環境保護局的網頁內
(www.dspa.gov.mo)查閱。如澳門沒有相關的要求,可參考鄰近地
區(如中國內地、香港等)或其他國際認可之合適資料,並需說明
所引用資料的適用性。
3.2 評估範圍
- 根據不同環境元素及污染排放源的特徵,環評的評估範圍亦不盡
相同,一般達至擬發展項目範圍邊線外特定距離的地方,並應能
充份考慮擬發展項目與研究範圍內其他污染源對敏感受體的累積
影響。
3.3 識別環境敏感受體
- 環境敏感受體指依法設立的自然保護地,以及易受擬發展項目的
某類污染因子或生態影響因子影響的受體。一般而言,環境敏感
受體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項:
法定或已規劃之自然保護區;
海岸、溪流、濕地、潮間帶泥灘、紅樹林、成熟林地及其他由
政府或科學研究文獻認為具特別保育價值的生境;

2
以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行政辦公等為主要功能的地點。
- 識別研究範圍內現存或已規劃的環境敏感受體;若擬發展項目為
易受污染影響的發展項目,除識別鄰近擬發展項目的環境敏感受
體,亦需涵蓋可能受研究範圍內其他污染源所影響的擬發展項目
使用者。
- 若擬發展項目分多階段進行發展,前期發展的項目使用者亦為後
期發展施工階段的敏感受體。
- 進行量化評估時,應從已識別的敏感受體中,選擇具代表性的評
估點,例如距離擬發展項目最近的首排敏感受體,並應透過圖表
顯示每個被選擇的評估點名稱、位置、性質、樓層數目、與擬發
展項目邊界的最近距離等。
3.4 識別污染源
- 識別研究範圍內現存或已規劃之潛在污染源,即向環境排放或釋
放污染物或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場所或設備;一般可分為移動
污染源(如道路交通等)及固定污染源(如工業排放等)兩類。
3.5 環境現況
- 透過參考現有最新資料及現場調查形式分析及評估擬發展項目地
區的環境質量及氣象現況。對於參考現有資料,需說明具體資料
的參考來源,以及說明其適用性。如上述資料不足以評估有關的
環境現況,需進行具代表性的現場監測,並需說明具體的監測方
案,如地點(包括位置圖)、日期、時間、參數、頻率、具體方
式等;另外,亦需說明有關監測方案的參考依據及適用性。
3.6 評估方法
- 說明評估擬發展項目施工(包括拆除及建設)及營運階段的潛在
環境影響所使用的評估方式,如採用定量評估,需包括有關的計
算方法、模型、假設及準則。若報告書中採用類比分析或其他參
考資料(包括數據),需於報告說明有關參考資料的來源及其適
用性。
3.7 預測及評估環境影響
- 在上述各環境元素現況評估的基礎上,根據擬發展項目的選址、
性質、工序1及規模等因素,識別擬發展項目在施工及營運階段所
涉及的潛在污染源對各環境元素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形式及程度;
同時,亦需評估研究範圍內其他同期項目與擬發展項目對鄰近敏
感受體所造成的潛在累積影響;
- 若擬發展項目易受研究範圍內其他污染源所影響,建議除需評估
擬發展項目對鄰近環境敏感受體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外,亦需評估
研究範圍內其他污染源對擬發展項目使用者的潛在累積影響;
- 需採用最合適及準確的方法預測評估擬發展項目於實際或最壞情
況下的潛在環境影響;採納定性或定量方式進行預測及評估取決
於擬發展項目的實際情況(如項目性質、規模、環境影響特徵等);
- 預測及評估結果應以文字或圖表形式顯示(如匯總表及等值線圖
等),並根據合適的評估準則,對有關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其中

1
如拆卸、爆破、土方石、樁基及結構等工序。

3
須考慮良好及不良影響、短期及長期影響、直接及間接影響、是
否可逆轉等。
3.8 緩解措施及剩餘環境影響
- 根據預測及評估結果提出適當的緩解措施,以避免、減輕或彌補
由擬發展項目所引致的不良環境影響,說明有關措施的可行性及
預期效果,以及評估實施有關緩解措施後的剩餘環境影響。當選
取緩解措施時,建議優先考慮直接緩解措施。如調整擬發展項目
規劃佈局、建築設計及座向、控制污染源等,並需評估在採用所
有切實可行的直接緩解措施後各環境元素敏感受體所受的剩餘影
響,若剩餘影響仍超過相關標準時,再建議間接緩解措施。若緩
解措施牽涉補償建議,評估須證明有關補償建議的成效等同或優
於被補償的情況。
3.9 小結
- 說明擬發展項目施工及營運階段對有關環境元素的剩餘環境影
響。

4) 環境監察與審核

- 根據評估結果,說明擬發展項目施工及營運階段的環境監察與審核要
求,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4.1 監測方案
- 詳列各環境元素的基線監測及影響監測之參數、技術規範、位置、
時間及頻率。
4.2 行動計劃
- 因應各環境元素的特徵及基線監測資料,建議有關的極限水平2與
行動水平3,以及相應的行動計劃等。
4.3 投訴處理機制
- 說明當接收投訴時的記錄、跟進處理及滙報流程。
4.4 報告提交形式
- 說明提交基線監測報告、環境監察與審核報告之內容及提交方式。
4.5 緩解措施的實施計劃4
- 說明建議之緩解措施的實施時間和地點,指定負責執行的責任
方,以及指出適用之執行要求,如執行頻次、改善程度和設備規
格等。

2
極限水平一般為環評報告中所參考的評估標準。
3
行動水平為監測水平將要超出極限水平前的警界值。
4
內容為以條列方式將評估章節所述之緩解措施整理為實施計劃表,並需列明實施時間和地點、
指定負責執行責任方,以及指出適用之執行程度和規格要求等,並於施工階段及營運階段被切實
執行。

4
5) 總結

- 總結環境影響評估的結果,提出最終之結論。

4. 有關環評報告的注意事項
有關環評報告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 環評報告應以彩色紙本及電子檔案形式提交;
- 提交環評報告時需同時附上分析所採用的電腦模型的所有相關底圖、輸
入及輸出原始數據文件及計算表單之電子檔案,以便分析有關模擬或計
算假設、過程及結果的合理性及準確性;
- 建議擬發展項目發展單位需確保環評報告中所作的假設及其提出之緩
解建議的合適性及可行性,確保擬發展項目設計、施工及營運階段需根
據評估假設及建議而編製及實施;
- 建議擬發展項目發展單位需確保環評報告中建議的緩解措施和監測計
劃能於擬發展項目設計、施工及營運階段有效地開展和執行,並驗證有
關結果之準確性。且有關工作建議需由具備相關技術及經驗的專業單位
進行。

(完)

5
附件一 環評大綱封面範本

(擬發展項目名稱)5

環境影響評估大綱(報告版本編號)6

20xx 年 x 月 x 日7

(擬發展項目發展單位名稱及其聯絡資料8)

(環境影響評估大綱編製單位名稱及其聯絡資料9)

核准代表名稱及職位 簽署

擬發展項目發

展單位

(名稱) 20 年 月 日

編製單位

(名稱)

20 年 月 日

5
應以擬發展項目環評的實際資料填寫括號中的內容。
6
報告版本編號:如初稿、第 x 修改稿、終稿等。
7
行政摘要日期。
8
聯絡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傳真及電郵等資訊。
9
聯絡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傳真及電郵等資訊。

6
附件二 摘要封面範本

(擬發展項目名稱)10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摘要(報告版本編號)11

20xx 年 x 月 x 日12

(擬發展項目發展單位名稱及其聯絡資料13)

(摘要編製單位名稱及其聯絡資料14)

核准代表名稱及職位 簽署

擬發展項目發

展單位

(名稱) 20 年 月 日

編製單位

(名稱)

20 年 月 日

10
應以擬發展項目環評的實際資料填寫括號中的內容。
11
報告版本編號:如初稿、第 x 修改稿、終稿等。
12
摘要日期。
13
聯絡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傳真及電郵等資訊。
14
聯絡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傳真及電郵等資訊。

7
附件三
附件三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封面範本

(擬發展項目名稱)15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報告版本編號)16

20xx 年 x 月 x 日17

(擬發展項目發展單位名稱及其聯絡資料18)

(環評報告編製單位名稱及其聯絡資料19)

核准代表名稱及職位 簽署

擬發展項目發

展單位

(名稱) 20 年 月 日

編製單位

(名稱)

20 年 月 日

15
應以擬發展項目環評的實際資料填寫括號中的內容。
16
報告版本編號:如初稿、第 x 修改稿、終稿等。
17
環評報告日期。
18
聯絡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傳真及電郵等資訊。
19
聯絡資料包括:地址、電話、傳真及電郵等資訊。

8
附件四
附件四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目錄範本

目錄

1 簡介
1.1 項目概況
1.2 環評的背景

2 項目描述
2.1 項目性質
2.2 項目位置、佈局及場地歷史
2.3 項目設計、施工及營運模式
2.4 項目方案考慮
2.5 項目時間表
2.6 項目周邊現存、在建或規劃中的項目

(以下環境元素的選定需視乎擬發展項目的實際情況而調整)

3 空氣質量
空氣質量影響評估
3.1 引言
3.2 評估依據
3.3 評估範圍
3.4 敏感受體的識別
3.5 污染源的識別
3.6 環境現況
3.7 評估方法
3.8 潛在環境影響的識別
3.9 環境影響預測及評估
3.10 緩解措施
3.11 剩餘影響
3.12 小結

4 噪音影響評估
噪音影響評估
4.1 引言
4.2 評估依據
4.3 評估範圍
4.4 敏感受體的識別

9
4.5 污染源的識別
4.6 環境現況
4.7 評估方法
4.8 潛在環境影響的識別
4.9 環境影響預測及評估
4.10 緩解措施
4.11 剩餘影響
4.12 小結

5 水質影響評估
5.1 引言
5.2 評估依據
5.3 評估範圍
5.4 敏感受體的識別
5.5 環境現況
5.6 評估方法
5.7 潛在環境影響的識別
5.8 環境影響預測及評估
5.9 緩解措施
5.10 剩餘影響
5.11 小結

6 生態影響評估
6.1 引言
6.2 評估依據
6.3 評估範圍
6.4 生態環境現況
6.5 評估方法
6.6 潛在生態影響的識別
6.7 環境影響預測及評估
6.8 緩解措施
6.9 剩餘影響
6.10 小結

7 廢棄物管理
7.1 引言
7.2 評估依據
7.3 環境現況

10
7.4 評估方法
7.5 潛在環境影響的識別
7.6 環境影響預測及評估
7.7 廢棄物管理措施
7.8 小結

8 環境監察與審核
8.1 監測方案
8.2 投訴處理機制
8.3 報告
8.4 緩解措施的實施計劃

9 總結

10 附錄
10.1 附表
10.2 附圖

(完)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