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东莞市虎门镇长堤路市政工程一标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2011 年 3 月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施工总承包合同及施工图;

2、测绘院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及施工现场场地情况;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国家和
东莞市现行有关施工规范。
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长堤规划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为 38-41 米,北起虎门-厚街界(接
厚街镇规划西环路,双向 6 车道),南至规划凤凰路(现况炮台路),路线全长
11.54km,其中路堤合一段约 9.38km,路堤分离段约 2.16km。主线标准断面为双向
6 车道,路基宽度 38-41m,全线设桥梁 9 座,涵洞 12 道。项目内容包括:道路工程
桥梁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堤防工程。
本标段起点为 K0+000,沿东引运河南行,终点为 K4+980,主要与规划连升北
路、规划战前南路、渡轮路、镇兴大道、永引街、威远大桥、运河南路、人民南路、海滨
路相交,全长 4.98km。
2、项目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
BT 单位:中铁南方(东莞)投资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东莞市宏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东莞市东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3、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本工程为城市次干路。
(2)设计速度:设计速度采用 40km/小时。
(3)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路面宽 23m,两侧为共板的条
形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临河道侧布置形式为:7m(4.5m 人行道+2.5m 彩
色沥青自行车道)+2m(绿化带),远离河道侧 2m(绿化带)+4m(2.5m 人行道
+1.5m 彩色沥青自行车道)。路拱横坡:车行道采用直线抛物线形路拱,i=1.5%;
路侧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步道在同一坡面上,采用一面坡直线形路拱,i=2%。
(4)主辅路路面均为沥青砼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5 年,设计轴重:BZZ-
100。
(5)堤防防浪墙顶的高程为道路人行步道外边线高程加 0.6m,且不低于 3.24m。
堤底高程参考现况河底高程,且不高于 0.00m,以 50m 为一高度梯段进行纵向划分。
4、平纵设计
(1)平面线型设计
考虑平纵线型的协调配合,整体线型均匀连续、视野开阔、能自然诱导驾驶员

1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行车视线,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要求,保证行车舒适安全,并注意路线与自然景
观的协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纵断面设计
路基最低标高:本工程为城市次干路,其路基和桥涵设计洪水和防护标准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考虑;在受建筑散水控制的路段,路线高程拟合线况路;在无
控制点限制的路段,高程满足虎门镇防内涝标高 3.3m(85 高程,由虎门规划所提
供)。
本标段最大纵坡 3.0%,最小纵坡 0.1%,竖曲线半径: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
1500 米,凹型 2000 米;坡长:最小坡长 140m。
三、测量准备
1、测量仪器准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规格及精度 数量 备注
Nikon DTM- 2”
1 全站仪 2台 放样及导线测量
352C 2mm+2ppmXD
2 对中杆 4个
放样
3 单棱镜 4个
4 棱镜基座 4个 导线测量
5 电子水准仪 索佳 SLD30 1mm/km 2台 抄平及水准测量
6 水准仪 苏光 DSZ2 1mm/km 1台 抄平及水准测量
7 水准仪 苏光 DSZ3 1mm/km 1台 抄平
6 塔尺 5米 2对 抄平
7 双面尺 3米 1对 水准测量
8 钢卷尺 50 米 1把
实地距离丈量
9 钢卷尺 5米 2把
远距离对中及断
10 花杆 2米 2支
面测量
KENWOOD
11 对讲机 3台 测量联络
TK3107
12 计算器 CASIO-4800p 2台 数据计算
13 气压计 DYM3 1台 大气改正
14 温度计 1台 温度改正
15 线锤 2个 吊线
2、人员配备
序号 姓名 专业 学历 职务 备注
1 郭月辉 工程测量 中专 测量主管
2 周忠芳 公路与桥梁 大专 测量员
3 李金辉 地下工程 大本 测量员
4 陈华涛 公路与桥梁 高中 测量员

3、技术准备

2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1)施工前,所有测量仪器送交有资质的仪器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2)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环境。
(3)熟悉东莞市市测量报验程序和测量资料管理。
四、关键过程控制
序号 控制要点 控制目标 控制方法

1 控制桩复核 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严格执行测量放样复核制度

导线点、水准点
2 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严格执行测量放样复核制度
加密

3 道路断面复测 真实反映道路原地貌实际情况 由监理、业主监督共同完成

4 测量放样偏差 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准确反映道路最终成型位置和标
5 竣工测量 与监理、业主共同参与完成

五、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
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
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
的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
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六、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1)开工前,对测绘院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按一级导线测量的
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驻标段专业监理
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
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
业主。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
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
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2)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
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A、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加密平面控制网为附合导线,布设在
道路两侧,且尽量布置在施工范围外,要求相邻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选在土质坚
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高建筑物顶面,相邻边长大致相等。
B、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角为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每站两
个测回;测边时正确设置棱镜常数、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测两个测回。
C、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
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

D、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
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E、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

3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
报送工程监理部。
一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附合导线长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
平均边长 m
度 km mm (``) 差(``) 差
3.6 300 ≤±15 ≤±5 ≤±10√n ≤1/14000
一级导线内业计算数字取位:
观测方向值及各项改正数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
边长与坐标(m) 方位角 (``)
(``) (m)
1 0.001 0.001 1
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1)对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 S3 型水
准仪配双面水准尺,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
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
(2)水准点加密测量
A、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
置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附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
点间距离控制在 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B、外业测量时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四等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视距 前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80 ≤5 ≤10 三丝能读数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单程双转点法观测 检测间歇点高差
黑红面读数的差 黑红面或两次高差的差
左右路线转点差 的差
3.0 5.0 4.0 5.0
C、水准加密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
果报验单,连同加密水准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
D、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并重新进行报验。
E、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水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
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
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mm):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 测段、路线 附合路线闭合差
测段、区段、
的左右路 检测已测测
偶然中 路线往返测
全中误差 线高差不 平原丘陵 山区 段高差之差
误差 高差不符值
符值
≤±5 ≤±10 ≤±20√LS ≤±14√LS ≤±20√L ≤±25√L ≤±30√Li

4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小数位的取位:

往返测距离总 往返测距离中 各测站高差 往返测高差总 往返测高差


高程(mm)
和(km) 数(km) (mm) 和 (mm) 中数(mm)
0.01 0.1 0.1 1.0 1.0 1.0
七、施工测量
(一)道路测量
1、道路断面复测
在平面、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紧接着就是道路断面复测工作,这是道路施工中
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程序。主要复测道路原地面实际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断面图尺
寸存在较大误差,并据以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量。测量人员分为三组同时进行,第
一组依据坐标控制网,按照设计横断面图中道路里程桩号把所有与之相对应的道路
中桩、左右边桩全部测量放样出来;第二组紧随其后负责测量道路中桩、左右边桩
的原地面实际高程数据,并形成文字记录;第三组测量人员紧接着用钢卷尺、花杆
等测量工具负责卡出道路横断面尺寸,最后将所有复测数据汇总整理成道路断面复
测资料报监理、业主确认。
2、路基、路面工程测量
主要包括:清表、路基填、挖方测量、二灰稳定层测量、路面测量、附属构筑物测

清表测量主要控制道路横断面的清表宽度,测设道路左右清表边桩,确保路基
坡脚以外留有一定清表宽度以及临时排水沟位置;路基填筑在雨、污管道系统施工
完毕后进行,道路每隔 20m(曲线段每隔 10 米)设置一道控制桩,严格控制每层
填筑面设计高程和边坡线位置, 做到过程监控,确保路基宽度、每层填筑厚度符合
设计、规范要求;二灰稳定层的测量不仅要严格定出水稳层的边线、高程及横坡,
还应在水稳层施工过程中跟踪复核高程,水稳层面标高控制是道路测量最为重要的
环节,直接影响路面高程和路面混凝土厚度;水稳层施工完毕,在其上精确测量道
路中线、边线以及涨缝、施工缝位置,控制好路面标高,包括道路横坡、纵坡;附属
构筑物测量主要是路缘石、侧石放样,要确保线形顺直,顶面高程顺畅。
(二)桥梁测量
1、桩基
(1)依据已布设的平面控制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和经复核计算无误的各桩中心
坐标,反算出待测桩位至测站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及方位角,然后安置全站仪精确定
向,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出待定桩位的中心桩。
(2)采用十字线法定出该桩位的护桩。
(3)钻孔桩每个钻孔桩的护筒安装就位后,应测量护筒顶标高,供检测孔深度
桩底标高使用。人工挖孔桩需将需桩位十字线标在第一节护壁上,且测量第一节护
壁标高。
(4)每个桩施工完,应复测各桩中心实际偏移量,此项限差为 100mm。
2、承台
(1)当桥抬承台基坑开挖时,应及时进坑底标高测量放线,确保基坑不致超挖。
(2)基坑垫层施工完后,根据施工图给定承台的平面几何尺寸用墨线标定出承
台边线于垫层面,供承台模板、钢筋安装定位时使用。
承台允许偏差:
序 允许偏 检验频率
项  目 检验方法
号 差(mm) 范围 点数
5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4 轴线位移 ≤15 4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计 2 点


5 预埋件位置 ≤10 每件 1 经纬仪和钢尺测量,每件量最大偏差值
3、墩柱及盖梁
根据道路两边的控制点,用极坐标法放出墩柱中心来控制墩柱模板的支立和高
程。墩柱成型后在各墩柱顶恢复中心点来控制盖梁的纵横边线。
墩柱允许偏差:
序 检验频率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号 范围 点数
长 0   +15 2
墩、台 用钢尺量
1 高 0   +10 2
身尺寸 每座或
厚 +10   -8 4 用钢尺量每侧上、下各 1 点
每个构
2 顶面高程 ±10 4 用水准仪测量
筑物
3 轴线位移 ≤10 4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计 2 点
4 墙面垂直度 0.25%H 且≤25 2 用经纬仪或垂线测量
盖梁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序 允许偏差
项  目 范 检验方法
号 (mm) 点数

长 +20  -10 2 用钢尺量,两侧各计 1 点
1 盖梁尺寸 宽 0   +10 3
每个 用钢尺量,两端及中间各计 1 点
高 ±5 3
盖梁
2 盖梁轴线位移 ≤8 4 用经纬仪放线纵、横各计 2 点
3 盖梁顶面高程 0   -5 3 用水准仪,两端及中间各测 1 点
高程 ±2 1 用水准仪测量
4 预埋件位置 每件
轴线 ±5 1 用经纬仪放线,用钢尺量
4、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
(1)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盖梁顶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放出支座
位置。
(2)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
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就位
后其上表面水平度不得大于 2mm。
支座安装允许偏差:
序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项  目 检验方法
号 (mm) 范围 点数
1 支座高程 ±2 1 用水准仪测支座计取最大值
每个支
2 支座位置 ≤3 4 用经纬仪测,纵、横各计 2 点

3 支座平整度 ≤2 2 用铁水平检测对角线
5、防撞栏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各防撞栏在两侧桥头的平面位置坐标,用极坐标法放出防
防撞栏允许偏差:
序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项  目 检验方法
号 (mm) 范围(m) 点数

6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1 相邻高差 ≤3 抽查 20% 1 用钢尺量


2 顶面高程 ±10 每 20 延 m 1 用水准仪测量
6、桥面
将导线点和水准点从地面引至桥面进行施工控制。
桥面铺装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高程 ±10 每 20 1 用水准仪测量
2 横断高程 ±10,且横坡差≤0.3% 延m 4 用水准仪测量
(三)堤防挡墙
(1)预应力管桩的控制
预应力管桩施工前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放出定位轴线
和控制点,控制点尽量设置在远离沉桩区域不受干扰的地方,并加以固定保护。在
沉桩过程中,要经常对控制点进行复核,根据控制点测放出桩的中心点,在桩位中
心点插入木桩,对放出的轴线和桩位,经自检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检查,并作好
定位记录和技术复核记录。
打入桩桩位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
带有基础梁的桩:(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桩数为 1~3 根桩基中的桩 100

桩数为 4~16 根桩基中的桩 1/2 桩径或边长

桩数大于 16 根桩基中的桩:(1)最外边的 1/3 桩径或边长

桩 1/2 桩径或边长

(2)中间桩

(2)挡墙底板的控制
根据施工里程测放出挡墙底板纵横向十字线,由现场技术人员按照纵横向十字
线确定挡墙底板立模边线。模板立模前进行底板垫层混凝土施工。
(3)堤防挡墙的控制
根据挡墙设计尺寸大小,放出挡墙墙身下部 4 个角点,并测出 4 个角点的高程。
现场施工人员根据 4 个测设点弹出墨线,作为墙身模板立模线。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测频率 检验方法

7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范围 点数
长度 ±20 1
每座 用钢尺量

断面尺寸 厚 ±5
1 用钢尺量
(mm) 高 ±5
垂直度
≤0.15%H 且≤10mm 1 用经纬仪或垂线检测
20m
外露面平整度
≤5 1 用 2m 直尺、塞尺量取最大值
(mm)

顶面高程(mm) ±5 1 用水准仪测量

(四)管线工程测量
管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雨、污管道系统施工,在路基清表结束后进行。对于不
必反开槽施工的管道工程先测量管道系统中心线和检查井中心桩,在适当地点设置
施工控制桩并撒出石灰线以便开挖,在机械开挖施工时同步架设水准仪进行跟踪测
量,及时控制管槽开挖深度,防止超挖;管槽开挖后应及时恢复管道中心线和控制
高程,采用设置坡度板来进行高程、中心线控制,随时检查坡度板设置位置和高程
是否准确,确保管道中心线、坡度及附属构筑物位置与沟槽长度准确。
八、监控量测
根据地质报告和现场实际情况,桩基础拟采用人工挖孔方式成孔,由于离行车
道较近,为保证施工安全,挖孔过程中需加强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施工。监测要
及时准确,当监测数据超过设计警戒值或出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
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施工前,对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拍照,
沿线路纵向每 15~30 米设一个监测点;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位的变化、周围道路
和市政管线的沉降和变形等方面的监测,监测频率为每 12 或 24 小时测量一次。
2、钢板桩围堰:钢板桩施打以后,在钢板桩上设监测点,每 12 或 24 小时测量
一次,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并分析变化情况,要求每 20m 设置监测点,直到堤防
挡墙施工完毕钢板桩拔起。
3、砂袋围堰:砂袋围堰在出水面第一层带上设监测点,每 12 或 24 小时测量一
次,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并分析变化情况,要求每 20m 设置监测点,直到工程施
工完毕。
4、基坑(槽)施工过程中,在基坑(槽)周边设监测点,每 12 或 24 小时测量
一次,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并分析变化情况,直到该部分工程施工完毕。
九、竣工测量
1、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1)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
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2)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面、立面位置。
(3)如发现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及规范限差时,应通过补测或重测予以最终
确认,确实证实超差时,应在实体上作出明显标识,并专题上报工程监理部以便及
时与设计部门、业主协商,提出整改和处理方案。

8
中国中铁二局长堤路一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测量方案

2、竣工测量成果整理
(1)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
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2)整个标段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
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
十、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仪器:
使用经鉴定合格的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仪器,且须定期复检。
2、管理机制:
(1)所有控制桩都用砼加固,并设明显标志,定期复测。
(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桩位保护教育。
(3)遇有桩位被破坏,要及时检测和恢复,不能盲目使用,以免降低精度或造
成质量事故。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4)每个季度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一次,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雨
后,也要及时对地面的控制点进行校核。
(5)严格控制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严格按设计图及相关技术
规范、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6)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所有仪器操作均要进行换手复测。
(7)在定点测量时应避免垂直角大于 45 度。
(8)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须熟悉与施工测量放线有关的施工图纸
及说明,并对施工设计图给出的放样定位数据认真复核,无误后,方用于施工测量
放线。
(9)加强复核制,做到放样数据要反复核实,放样点位应进行换人复测,确保
放样出的平面及高程点位准确性。
(10)每项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按工程监理部规定的报验表式及程序申
请报验和办理监理工程师签认。
(11)各项测量严格健全测量记录,现场测量按统一和表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做
到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擦更改。
(12)做好各项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归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