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六国论

六国论

吴佩碧

吴佩碧
六国论

六国论
苏洵
苏洵
• 北宋著名文学家,著作以史论和政论为主
• 六国论文章是借古喻今。委婉批评北宋王
朝对契丹、西夏屈节的不当,主张抵抗辽
的攻掠
• 反对大地主贵族的土地兼并和政治特权
• 文章笔力雄健,议论锋利,善用比喻,语
言明畅
时代背景
• 北宋建国以来,处于积贫积弱境地
• 宋向辽每年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
• 向西夏每年纳银7万两,绢15万两,茶3万

秦灭六国
• 六国破灭,弊在贿秦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
六国论
• 忧国情怀
• 贾谊《过秦论》责秦之过
• 杜牧《阿房宫赋》灭六国者,六国也
• 六国灭原因:政治、经济,外交,军事
• 不赂敌、要用武、要团结、封谋臣、礼奇

弊在赂秦
• 非兵不利、战不善
• 赂秦而力亏
• 不赂者以赂者丧
• 暴秦之欲无厌
• 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文学历史结论
写作特点:
• 借古喻今
• 言之成理
• 持之有故
• 论证严密
• 自圆其说
主题思想
• 指出北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侵略
的屈辱求和方针是错误的
• 文章锋芒对准现实,以古代社会治乱、国
家兴衰的历史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
大问题的借鉴
• 源于忧国情怀而抒写的救国篇章
• 文章发于六国、收于六国,首位呼应,谋
篇周严,作者论六国,不系情六国,乃系
情当今国家,责古人,告诫今人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