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寶性論》(下)

尊者達賴喇嘛講授
1
中文翻譯:蔣揚仁欽
法會第⼆天

2017年5⽉2⽇尊者達賴喇嘛於⼤乘法苑講授

⽬錄
佛法概述...................................................................................................... 2
依由正理⽽產⽣信⼼ ……………………………………………………. 2
依⽌善知識的重要 ..................................................................................... 4
佛陀不共的事業是語事業 ......................................................................... 5
以「發⼼及⼗⼜訣」的⽅式講解佛法 ………………………….………. 7
講解《寶性論》 .......................................................................................... 9
第⼀ 如來藏品(第35-167句).....…………….…………………………… 9
第⼆ 菩提品 ………………………………………………………………. 18
第三 功德品 ................................................................................................. 18
第四 如來事業品 ......................................................................................... 19
第五 勝利品 ................................................................................................. 19
現場答疑....................................................................................................... 21
附:江波譯《寶 性 論》 ............................................................................. 26

佛法概述
依由正理⽽產⽣信⼼

《⼗七班智達祈願⽂》是我著作的祈願⽂,在後跋⽂的部分,我有說到過
去我們說「南瞻部洲六聖⼆莊嚴」,所以我們會去做南瞻部洲六聖⼆莊嚴
的唐卡,以及祈請⽂。這個等虛空南瞻部洲六聖⼆莊嚴的祈請⽂是誰著作
的︖聽說是任達瓦著作的。南瞻⼆勝六莊嚴裡⾯並沒有佛護、並沒有⽉稱,
以廣⼤⾏的傳承上師⽽⾔解脫軍也沒有,獅⼦賢也沒有,寂天菩薩也沒有,
寂護論師也沒有,蓮花戒⼤師也沒有,如同上述所說的這些⼤師們,他們
的著作是我們正在學習的⼤教典。因為他們的名稱不在我們的祈請⽂當中,
所以我想必須要加上去,因此⽽寫下了《⼗七班智達祈願⽂》。所以我在
後跋⽂裡⾯有說,在現在這個五濁惡世時代,物質發展非常的先進,科學
2
的發展非常的先進,在這樣⼀個時代下,我們的內⼼也是非常關注對於真
相的觀察的。
過去我們的信⼼雖然非常的強烈,可是這個信⼼必須要以智慧為輔助的情
況下⽽去產⽣信⼼。⼀切的主流宗教都講到信仰、信⼼,這是很重要的,
我認識的⼀位基督教的朋友——牧師,他是加拿⼤⼈,有次我們兩個互相
交流的時候,他講到了⼀個上帝祈願⽂,他在邊念祈願⽂的時候邊流淚,
所以從此可⾒他對上帝的信仰是非常強烈的。⼀切的主流宗教都非常重視
信⼼,因為信⼼會帶來內⼼的平靜,⽽且信⼼會讓給內⼼帶來歡喜。悲憫
⼼的開⽰是⼀切主流宗教所提倡的,這是⼀致的。
佛教如同之前所說的,因為我們非常重視教理的認知,所以宗義的認識是
非常重要的。當我們談到教理的時候,依法不依⼈,所依的法依義不依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慧不依⼼識。我們不應該因為某個⼈是很有名的
上師,他所說的話就應該無條件的接受,這是錯誤的。因為在⼤教典裡⾯
有說到了當我們去瞭解釋迦牟尼佛為具量⼠夫的時候,⾸先先要觀察釋迦
牟尼佛所說的教⾔是否有正理為後盾,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義裡⾯說
到了究竟的利益為決定勝,決定勝是略隱蔽分的內容,所以這個略隱蔽分
的內容是透過證量來觀察去得知的⼀個內容,⼀種真相。當我們知道了決
定勝是存在的,在這⼀點上沒有任何正理的⽭盾,於是才去產⽣信⼼,這
是學佛的系統。我們學佛並不是因為佛陀很珍貴,於是就無條件的接受,
不是如此的。⽽是針對佛所說的教⾔好好的去觀察,⽽產⽣定解,依由定
解再來產⽣信⼼,所以依法不依⼈是這個意思。該依的法呢,依義不依詞,
哪怕這本論典他所⽤的⾔辭是非常的完美的,但是我們要的最主要的內容
是略隱蔽分的內容,是追求究竟利益的內容,增上⽣的內容,所以無論他
的⽤詞再怎麼樣的美妙,但是最主要還是要看該內義是否有決定勝的利益。
所依賴的這個內義並非是根據我們所看到的不了義的內容,⽽是要看到我
們看法之後,背後真相為何︖了義的真相為何!所以透過這種的觀察知道
事物的真相,說到了不依不了義⽽依了義。最後不依⼼識依賴智慧,也就
所謂的⼼識或別識來講的話,在此指的是根識等,不只是透過根識來知道
真相,更重要的是透過智慧去瞭解真相,所以在此說到了⼆諦的真相。龍
樹菩薩在《中論》裡⾯也說到了「諸佛依⼆諦,為眾⽣說法,⼀以世俗諦,
⼆第⼀義諦」,所以諸佛為眾⽣說法的時候都是依賴⼆諦⽽說的,這個的
注釋是非常深奧的,我們就要參考其他的數據來做這⽅⾯的注釋。所以在
此說到不依別識或⼼識⽽應該依賴智慧。

3
依⽌善知識的重要

明後天也會說到當我們在修⾏密法的時候,說到了上師瑜伽的重要性,說
到了依⽌善知識的重要性。講到依⽌善知識的時候,宗喀巴⼤師在《菩提
道次第廣論》裡⾯有非常好的講解了依⽌善知識的次第,說到了善知識的
條件為何,弟⼦條件為何,弟⼦應該如何依⽌善知識。根據《莊嚴經論》
所說的善知識⼗法再來做依⽌,所以所依的善知識必須具有善知識的條件,
如果善知識並沒有具⾜條件的話,哪怕他在講佛法,也就是我平常所說的
在西藏的上師「祖古」——轉世認證的仁波切叫「祖古」,所以我說祖古
和上師有四辨的關係。我們上⼀任的⽢丹⾚巴——⽇宗仁波切也是⼀位祖
古,這⼀任的⽢丹⾚巴來講的話他確實不是祖古,他卻是上師——具相的
上師,他剛剛圓寂了。他並不是祖古,並不是轉世認證的仁波切,可是卻
是具相的上師。還有尼瑪⽼和尚講的話,你們知道尼瑪⽼和尚眼睛壞掉的
事情嗎︖他從家鄉拿著包袱回來的時候,有⼀天晚上他在睡覺,沒有洗鍋
碗就放在那裡,後來來了⼀隻野狗,就把鍋碗裡⾯的殘食給吃掉了,跟尼
瑪⽼和尚睡覺的另外⼀個同伴拿⽯頭去丟狗,沒有丟到狗,丟到尼瑪⽼和
尚眼睛,所以尼瑪⽼和尚他確實是不可思議的成就者,確實可以堪稱是南
瞻⼆聖六莊嚴的其中⼀者,所以我從尼瑪和尚獲得許多的教授⽽且⼼⽣歡
喜。中觀的應成和⾃續的辯論,我們藏⽂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叫做反回應成,
反響應成的這個標題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從仁波切那裡獲得了《正理
海》的教授,之後才慢慢的瞭解。雖然我現在也並不是很瞭解,但是從尼
瑪仁波切那裡獲得了這樣⼀個教授,他確實並非是祖古,這些都是上師,
但是並非是轉世認證的仁波切。是祖古不是上師的⼀⼤堆,在祖古裡⾯有
些有很⼤的拉章——拉章就是⾃⼰做的寢宮——⽽且有很多的錢財,很富
有的祖古,那去講法的話他們會遇到很⼤的困難。 ⾚江仁波切在⼩時候
有位⽢丹⾚巴在講法的時候,都會講遍如母有情,有次引⽤了⼀個經⽂,
於是⾚江仁波切想「這個⾚仁波切引⽤了經⽂」,他就好好的聽,引⽤了
⼀句經⽂之後下句可能忘記就沒有再講,後來⾺上就是遍⼀切有情虛空能
夠離苦得樂,就亂掰了⼀句。雖然這位⾚巴並非是祖古。我的上師——⾦
剛持林仁波切來講的話,既是祖古也是上師,並非是很⼤的祖古但是確是
祖古,⽽且也是具相上師。所以我講到這四辨關係。 因為依⽌善知識很
重要的緣故,上師必須要具相,上師必須要具⾜條件,所以上師具⾜條件
並非是由在這個社會當中或者在這個環境當中,這個上師的名氣有多⼤來

4
做判斷的。我聽說在⼤陸有很多假喇嘛,所以你們要好好觀察,看這些的
上師是否有具⾜條件,具⾜他的定義,不應該依由他的名氣來判斷。
南瞻⼆勝六莊嚴如同剛所說的,他們介紹了佛法的教義為何。透過他們深
奧的解釋,當他們在解釋的時候最主要是以理由為後盾⽽去解釋的,所以
⼗七班智達的著作非常重要的。因為以理由來⽴論的話,才能夠恆久。我
們跟科學家交流的經驗,⼤概有三⼗年之久。因為這些班智達們是以理由
⽴論的關係,所以當我們在談到佛法教義有關內容的時候,科學家他們也
非常的歡喜去聽到這些佛法邏輯。因為他們對佛法的貢獻非常的⼤,所以
我寫了這個《⼗七班智達祈願⽂》。

佛陀不共的事業是語事業

⼀般來講的話,我確實尊重⼀切的主流宗教,他們做的非常好,如同基督
教的修⾏者們對貧窮的⼈給予教育、醫療,其實基督教在這⽅⾯做的幾乎
比佛教做的還要好。1960年的時候我去泰國,我那時候遇到泰國的僧王,
我跟泰國的僧王說基督教的這些信徒們他們對這個社會帶來很多的貢獻,
無論是經由教育途徑或者是醫療的途徑,如果我們佛教徒能夠這⼀點的貢
獻的話,不是很好嗎︖僧王回復說,我們僧⼈是出家⼈,所以必須要遠離
村落、遠離城鎮,必須要待在寂靜的寺院裡⾯,我們不適合在⼈群當中。
確實他有他的理由,因為按照戒律來講的話確實是如此。但是就⼀般⽽⾔,
確實基督教的信徒們他們對這個社會帶來許多醫療和教育的貢獻,這是不
可否認的事實啊! 通常我的做法是什麼呢︖我在講某件事時,我會講好
處也會講它的壞處。先講好處,之後他們有什麼問題呢︖我有認識的⼀個
基督教的修⾏者,他確實也是⼀位非常好的修⾏者,在好多年前我就認識
他了,他也來到了印度的三⼤寺,對藏⼈⽣活也是非常關注。最近我在歐
洲遇到他。在維也納⼤學我們有⼀個討論會,他跟我說最近在西⽅的國家
對現代的教育,現代的科學非常的重視,這些關注的⼈他們沒有辦法相信
造物主的存在,但是佛法因為透過理由來確認佛法的教義,所以這些的⼈
反⽽對佛教的教義更有興趣。因為佛教的教義最主要是以理由和邏輯來推
理、⽴論的,搭配著真相⽽說的緣故,所以哪怕已經獲得了非常⾼深的現
代教義,但是他並不會否認佛法的教義。以西⽅國家來講的話,以歷史⽽
⾔跟佛教是沒有關係的,但是這些受到了⾼等教育的學⽣們,他們卻慢慢
對佛法的教義越來越關注。以我們來講的話,我們是⽗母親或祖先所流傳
下來的這個佛教的信仰,所以希望祖先給我們的這個⽂化遺產,我們要好

5
好的保留他,好好的珍惜。所謂要好好珍惜的意思就是透過理由來認知。
世親菩薩也說到了,佛法可以分教正法和證正法兩者,除此以外沒有第三
者佛法了。教正法和證正法這兩者的推廣要如何做呢︖教正法是以講、授,
聽聞,透過學習的⽅式來持有教正法︔證正法是根據教正法所詮釋的內容
——三學的學習,透過⾃⼰的實踐,在⽇常⽣活當中的修⾏來獲得的。除
此以外沒有其他持教的⽅式。
我們平常有在建寺院嘛,有在建佛像嘛,我們認為這是持教的⼀種事業,
能夠幫助教法的興盛,確實是很好的。在幾年前我去蓮花湖的時候,他們
在蓮花湖附近塑造了⼀尊很⼤的蓮花⽣⼤師的佛像,那他們請我去開光。
以我個⼈來講的話,我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弟⼦,我也是蓮花⽣⼤師的弟
⼦,他們塑造的這麼⼀⼤尊蓮花⽣⼤師的佛像,確實非常好,所以我也回
向。但是在這個同時我對民眾開⽰的時候,我就說這種很不可思議的佛像
雖然非常的莊嚴,這個佛像可能還會繼續持續⼀千年,但是在這⼀千年間,
他是沒辦法講話的。我們需要的是什麼呢︖需要的是開⽰。以導師釋迦牟
尼佛來講的話,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透過佛的語事業來成辦了利眾事業,
並不是透過塑造莊嚴的佛像來成辦利眾事業的。如同之前所介紹的從初轉
法輪——四諦法輪開始來為眾⽣說法。透過了佛的身、語、意的三者事業
來講的話,佛陀真正的事業是語事業。佛陀⾃⼰也說了「佛說罪莫能洗滌,
佛⼿無能取眾苦,佛證無能轉他⼈,唯⽰法諦得解脫」。佛陀是悲⼼的代
表,確實悲⼼的任運成就讓他成為究竟的悲⼼的象徵,但是佛陀想要說明
眾⽣的⽅式是為了讓眾⽣瞭解到他相續的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可是這種斷
除的⽅式並非是透過⽔來去洗滌的,⽽且佛⼿不能取得眾⽣的痛苦,⽽且
佛陀⾃⼰所證悟的功德沒有辦法像禮物般的轉贈給他⼈。那如果這樣的話
佛陀修了三⼤阿僧祇劫的苦⾏,又是悲⼼的象徵,他如何利益眾⽣呢︖「唯
⽰法諦得解脫」,唯有透過真相的闡釋,佛陀善巧的跟我們講到真相為何,
讓我們知道了真相,去除了不瞭解真相的疑惑和無明。將這些的無明、無
知還有顛倒執去除了之後,沒有了貪嗔痴煩惱的根本⽽獲得解脫的。透過
這種⽅式來成辦利他事業,可是我們卻對佛語沒有去關注,但是我們卻對
佛身的莊嚴特別的關注,這個跟承許有造物主的做法幾乎是沒兩樣的。我
們只想說希望佛陀能夠知道我的痛苦、快樂,只想說希望佛陀能知,希望
佛陀能知,這種跟祈求上帝有什麼差別呢︖所以導師釋迦牟尼佛的語功德
確實是與眾不同的,雖然我非常尊重這世界的主流的宗教,但是我們要知
道說導師釋迦牟尼佛不共的特徵為何!那就是他的語事業、語功德了。我
們要好好的去學習佛陀所留下來的八萬四千法⾨,以我們漢⼈朋友來講的
6
話,你們不要每⼀天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不夠的。邊念阿
彌陀佛,邊給紅包,於是上師就會看著紅包聽著你們念阿彌陀佛。你們現
在對學習⼤教典越來越有興趣,這是⼀個好現象。
我平常對藏⼈也這麼說,對漢⼈也這麼說,無論去斯⾥蘭卡或其他地⽅也
這麼講——我們必須要成為⼆⼗⼀世紀的佛教徒,所謂的⼆⼗⼀世紀的佛
教徒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三藏經典必須要去學習,⽽且對三藏經典的
內容有所了知,了知之後盡可能的去實踐三學的內容,讓⾃⼰的⼼續當中
充滿著教正法和證正法。哪怕沒有辦法到很⾼程度的教正法、證正法,但
是至少有把握,以這樣⼀種強烈的勝解、希求每⼀天的去學習,⼀⽇復⼀
⽇,⼀⽉復⼀⽉,⼀年復⼀年這樣去學習,堅持不懈的學習,這是很重要
的⼀點。我相信在這⼆⼗⼀世紀,現代的知識沒有辦法以⾜夠邏輯理由來
去破斥佛教的教義,這是沒有⼈能夠做到的。雖然佛法可以引經據論的⽅
式來學習,但是更重要的是邏輯推理的⽅式來學習,這是比引經據論更為
重要。龍樹菩薩來講的話,雖然龍樹菩薩是可以引經據論的,但是龍樹菩
薩卻採⽤了推理的⽅式來證實了佛陀所說的中觀正⾒。

以「發⼼及⼗⼜訣」的⽅式講解佛法

所以平常我在講解佛法的時候,我都會先介紹佛法的教義⽽且呼籲你們去
學習。我在介紹佛法的時候並非是以《廣論》的這種介紹⽅式來介紹的,
我介紹的⽅式是依據《現觀莊嚴論》裡⾯介紹的⽅式,也就說到了發⼼及
⼜訣,⼤乘的根本為發⼼,之後說到了⼗⼜訣,⼗⼜訣或⼗教授為何呢︖
「修⾏及諸諦,佛陀等三寶,不貪著不疲,周遍攝持道」。透過第⼀個修
⾏,修⾏的性質⼆諦如果認知的話,我們就會瞭解真相,由這個真相的認
知來瞭解四諦,由四諦的認知來瞭解到所取和所捨的因果次第,由因果緣
起和施設緣起⽽瞭解到滅諦為何,知道滅諦之後我們可以知道無明為何,
當我知道無明為何之後,我們可以相信無明可以透過對治⼒來去斷除,再
加上《寶性論》裡⾯所說的無始亦無終的這個⼼續的續流,我們才可以相
信解脫是可以獲證的,⼀切遍智是可以獲證的。這時候再來說到了佛陀等
三寶,我們才有辦法產⽣皈依⼼嘛! 《廣論》的引導次第是針對下根者
來引導的,如果我們要成為⼆⼗⼀世紀佛教徒的話,我們要成為上根者。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先要從⼆諦開始著⼿,之後去瞭解四諦,透過四
諦來瞭解三寶的功德,瞭解了法寶的功德之後,宣說法寶的導師我們才可
以知道說諸說中第⼀。正在如實修法滅諦和道諦的僧寶,我們才有辦法產

7
⽣皈依。不貪著指的是不要貪著今⽣,不貪著後世,在此說到了下⼠道、
中⼠道的內容。不只是為了⾃⼰更要為了他⼈,說到了神通等,透過這種
的⽅式來學習的話,我們才可以獲得了⾒道、修道。所以在介紹佛法的時
候,應該以「修⾏及諸諦,佛陀等三寶,不貪著不疲」的這種次第來接受
佛法的,就以佛教的歷史⽽⾔也是如此。 以我個⼈來講的話,當我聽到
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本⽣故事的時候,有時候會覺得「應該可能吧」,但是
我沒有辦法產⽣絕對的相信。在西藏有這種的說法,具有信⼼的弟⼦會去
添增上師的功德,因為弟⼦的信⼼太過強烈了,所以變成上師的功德會倍
增。由這樣⼀種具有信⼼的弟⼦所寫的上師的傳記的話,就很難相信。但
是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個因果緣起或施設緣起仔細去思維的話,他真
的有不可思議的內容值得我們去探索,非常的稀有。
「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切⾒,知此為智者」,在《四百論》
有說到這麼⼀句話,所以當我們在修⾏的時候第⼀個步驟就是必須要對佛
理⽣起、建理所⽣的信⼼。在佛教裡⾯所詮釋的利益分兩者,⼀個是暫時
的利益,⼀個是究竟的利益。究竟的利益決定勝必透過空正⾒,除此以外
沒有其他的法⾨。⼀般來講三學後後就是決定勝,但是三學裡⾯最主要是
慧學,慧學裡⾯最主要指的是空正⾒。只有⼈的⼤腦才有辦法去思維空性
以外,沒有⼈的⼤腦如何去思維空性︖所以為了要成辦決定勝,必須要獲
得增上⽣,除此以外沒有辦法。所以龍樹菩薩在《寶鬘論》第⼀品說到了
如何修學增上⽣之理,之後再說到了如何修學決定勝之⽅便。所以在做更
詳細的解釋的時候,龍樹菩薩弟⼦也算是⼼⼦之⼀——提婆菩薩說到了
「先遮遣非福」,為了能夠獲得增上⽣,獲得增上⽣的⽅便是什麼呢︖就
是要去遮擋墮落於惡趣的非福業,所以「先遮遣非福」。透過遮遣非福業
之後,在此的非福業指的是⼗惡道,透過⼗惡道的遮遣成辦⼗善道來累積
善業,由⼗善道所累積的善業讓我們獲得了增上⽣,再來去學習戒、定、
慧三學,來成辦決定勝的。 解脫的最主要的主因來⾃於慧學,慧學為了
能夠堅定必須要定學,定學的前因必須要由戒學來助伴的。在此的慧學雖
然有說到了緣世間法的這種⽌觀雙運,但是主要能夠獲得決定勝的慧學指
的是出世間的緣空性的⽌觀雙運。 「中應遣除我」在此講到了中⼠道,
「後遮⼀切⾒」也就是說不只是實執,由實執留下來的習氣——哪怕是細
微的習氣都能夠斷除,以這樣為究竟的⽬標,以廣⼤的福報資糧來⽀持空
正⾒,來思維空性,來後遮⼀切⾒。所以在介紹佛法的時候,透過「修⾏
及諸諦,佛陀等三寶」的⽅式來介紹,至於在修⾏的時候,修⾏的次第以

8
《四百論》所說的「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來修⾏的話,才能夠圓滿。
以上是我想要做的介紹,接下來我們看《寶性論》。

講解《寶性論》

第⼀ 如來藏品(第35-167句)
今天⼤略的解釋的話,應該會講完。 在說到了如來藏的時候說到了其體
性、其因、其果、其作⽤、其相應、轉位、遍⾏義、恆常不變德、無別。
35句「淨我樂常德,波羅蜜多果。 厭苦⽽欲願,得寂靜為⽤。 」,在此
先簡略的介紹之後再做注釋。

36、37句「此等果簡⾔,還滅於法身, 四種顛倒者,對治為差別。 彼⾃
性淨故,習氣斷故淨︔ 我無我戲論,息除故真我︔ 」,在此說道了淨到
彼岸,無我到彼岸。

38句「意性蘊及因,還滅故是樂: 證⽣死涅槃,平等性是常。 」,在清


淨地的菩薩們會去承辦意⽣,以這樣的角度說到了清淨的⼗⼆緣起。

39句「慧斷我愛盡無餘,愛故具悲不得寂, 菩提⽅便慧悲⼒,聖者俱不
墮有寂。 」,「愛故具悲不得寂」因為完全愛護眾⽣的緣故,所以他不
會去享受個⼈的寂靜的解脫安樂,因為具有愛他⼼的這種悲憫的緣故,所
以在此說到了「愛故具悲不得寂,菩提⽅便慧悲⼒,聖者俱不墮有寂」,
不墮有也不墮寂,如同《寶鬘論》裡⾯所說的「如地⽔⽕風,藥及曠野樹,
願眾⽣恆常,隨意⽽受⽤。於⽣如愛命,隨彼極愛我,眾罪咸歸我,我善
施眾⽣。爾時有有情,未得解脫者,我雖得菩提,誓願住三有」的意思是
⼀樣的。所以剛剛說到了體性、因、果。接下來說到的是作⽤。

第40-42句「倘若無佛界,則不厭離苦, 亦不樂及求,希願於涅槃。 於有
及涅槃,⾒苦過樂德, 有種性所致,無種則不⾒。 如⼤海無量,功德無
盡處。 具無差別德,體性故如炬。 」,可能跟種姓是否成熟有關。

44句「無垢處之中,神通智無垢, 無別故與燈,光暖⾊同法。 」,第六


轉位。

9
45-47句「異⽣聖者佛,真如差別轉, ⾒此說有情,皆有佛之藏。 異⽣者
顛倒,⾒諦者還滅, 如來如實者,不倒無戲論。 不淨不淨淨,最清淨依
次, 稱有情菩薩,以及如來者。 」,因為清淨有法和不清淨有法有差別
的緣故,所以不淨不淨淨。

48、49句「體性等六義,所攝之界者, 於三分位中,以三名⽽說。 如虛
空遍⾏,無分別為體︔ ⼼性無垢界,亦如是遍⾏。 」,有情的如來藏不
只遍布⼀切以外,⼀切的器世間只要成⽴的話就是無有⾃性的,所以「亦
如是遍⾏」。 50、51句「彼總相周遍,過失德究竟︔ 如虛空遍⾏,下中
上⾊相。 過失為客故,德性相應故, 如前後亦然,不變之法性。 」,
「過失為客故」,這個過失並非是未有、後有,並非是如此,⽽是說過失
為暫時,為客的緣故,客就是暫時的意思,為客的緣故意思是什麼呢︖因
為只要對治⼒⽣起的話,這個過失是可以被斷除的,所以這個過失並非是
永久的,並非是恆久性的,只要遇到到因緣,遇到對治⼒的話它是可以斷
除的,⽽說到了客,「過失為客故,德性相應故」。如同之前所說的,我
們說到了諸法跡象,⼀切的輪回和涅盤都可以被性相所攝持,如同昨天所
說的「德性相應故」,確實如此。因為隨著不同的法的性質⽽說到了不同
的智慧,這些智慧都具有瞭解事物的能⼒,所以在我們⼼識本身的作⽤當
中,尤其是我們在學《攝類學》的時候說到了明觀為⼼識的性質,由此⽽
說到了具相⼼識和不具相⼼識,所以我們⾸先要瞭解到⼼識的性質很重要。
在《攝類學》的時候⼀開始會說到法可以分⾊、⼼、不相應⾏三種法,這
個分類的認知也是很重要的。⼼識的「識」本身有個知的意思,「識」認
識,所以根據它的作⽤⽽來取名「識」,所以這種的作⽤並不需要其他的
因緣來成辦的⼀種作⽤,他是本來就有的。雖然這個識有瞭解境事物的能
⼒,可是卻隨著所知障的障礙,它沒有辦法將了知⼀切事物的能⼒淋灕盡
致。從識本身確實有瞭解事物的能⼒,⽽且這種的能⼒並不是說以前未有
過再次的產⽣,並不是如此。「如前後亦然,不變之法性」。

52句「如虛空周遍,微細故不染︔ 此處遍有情,然不為其染。 」,法性


的性質都是⼀樣的,哪怕是在煩惱的時候也是⼀樣的,斷除煩惱的時候法
性的性質也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如前後亦然,不變之法性」。

52-55句「如虛空周遍,微細故不染︔ 此處遍有情,然不為其染。 如⼀切


世間,空中⽣複壞︔ 無為界之中,諸根⽣複壞。 猶如虛空者,不為諸⽕

10
焚: 如是此不為,死病⽼⽕焚。 地住⽔住風,風住於虛空, 虛空則不
住,風⽔地之界。 」,地⽔⽕風都是依賴著虛空,於虛空當中並無地⽔
⽕風的性質。56句「如是蘊界根,住於業煩惱, 業煩惱常住,非理之作
意 」,「業煩惱常住,非理之作意」,昨天也說到了,如同《中論》裡
⾯所說的,在《正理海》也這麼說,在《廣論》的後段毘鉢捨那裡⾯也有
說到,這些教理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57、58句「非理作意者,善住⼼清淨, ⼼之⾃性者,全不住諸法。 諸蘊
界及處,應知如地輪, 有情業煩惱,應知如⽔界 」,如同風移動般的,
非理作意的移動來產⽣煩惱的動搖。

第59-63句「非理作意者,當視如風界, ⾃性如空界,不具亦不住。 非理
作意者,住於⼼⾃性, 以非理作意,容⽣業煩惱。 業煩惱如⽔,⽽⽣蘊
界處, 如彼有成壞,此亦有⽣壞。 ⼼性如空界,無因及無緣, 亦無聚合
者,非有⽣壞住。 ⼼之⾃性光明者,彼如虛空不變異, 不實分別⽣貪
等,客塵不能令雜染。 」,在此說到了「不實分別」指的是非理作意。

64、65句「業煩惱⽔等,不能成就此: 亦非死⽼病,無盡⽕能焚。 死病
⽼三⽕,依次當了知, 如同劫末⽕,地獄平常⽕」,在此說到了三種
⽕。

第66、67句「解脫⽣死及病⽼,如實現證此⾃性, 雖離⽣等衰彼因,具
慧⽣悲故⽰現。 聖者已斷盡,死病⽼之苦, 無業煩惱⽣,無此故無
彼。 」,過去已經造的這個業它後來不會有煩惱來滋潤的緣故,所以已
經獲得了⾒道位以上的聖者,斷除了⽼、病、死之苦,⽽且不會有新業產
⽣,「無業煩惱⽣,無此故無彼」,所以不會隨著業和煩惱再次的輪轉,
不會隨著新造的業再去輪轉。

70-73句「得聖者所⾏,⽰於愚夫境, 故是眾⽣親,最上⽅便悲。 彼出諸


世間,然不離世間︔ 雖⾏利世間,不染世間垢。 如蓮⽣於⽔,⽽不染著
⽔: 雖⽣於世間,⽽不染世法。 恆念成所作,猶如⽕熾燃, 恆常入定
於,靜息之靜慮。 」,在此指的是八地或者八地以上的菩薩。

11
74句「先前發願⼒,離諸分別故, 彼不起功⽤,⽽成熟有情。 」,在此
說到了平息粗分勵⼒。75句「⾔說及⾊身,⾏威儀皆可, 彼如是知曉,
雲何調伏法。 」,透過知道與何者,與何處,以何法來調伏。

76、77句「如是彼具慧,恆任運無礙, 正⾏利有情,虛空無邊眾。 此菩
薩理者,後得於世間, 等同諸如來,正度脫有情。 」,雖然這時候沒有
辦法真正做到根本定和後得道合⼆為⼀的⽅式,但是那時候的利他事業幾
乎跟佛陀的事業是非常相似的。78句「雖然佛菩薩,其差別猶如, 地之
於塵⼟,海之於窪⽔。 」,因為平息了粗分的勵⼒,但是卻沒有斷除所
知障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將根本定和後得道和合為⼀,這唯有佛地才有
辦法做到。79句「非變具無盡法故,歸依無後邊際故, 彼常無⼆無念
故,不壞法非作性故。 」,在此說到了極清淨之身,在此說應相,以及
應相要去成⽴的該宗。在下⾯有說到無⽣且無死嘛,這理由是什麼呢?因
為事物不變的恆常性的緣故,所以不會改變,所以無⽣亦無死。「非變具
無盡法故,歸依無後邊際故,彼常無⼆無念故,不壞法非作性故」。

80、81句「無⽣且無死,無損亦無⽼︔ 彼者常固故,寂故不壞故。 彼者
常故無,意性身之⽣︔彼固故亦無, 不思議變死 」,「意性身之⽣」在
此說到了清淨的⼗⼆緣起,其實就是由所知障所攝的⼗⼆緣起,這個意⽣
的⽣死叫做不可思議的⽣死,是由無明所留下來得到習氣為因,在由無漏
業為助緣所產⽣的意⽣。82、83句「寂故無微細,習氣諸病害︔不壞故無
⽼, 無漏造作者。 當知無為界,具常等之義, ⼆句如是⼆,⼆⼆如其
次。 具無盡德故,不變我常義︔ 等後邊際故,歸依體固義︔ 無分別性
故,無⼆法性寂︔ 不改德性故,不死不壞義。 」。 第⼗項,在科判裡⾯
講到⼗項,體、因、果、作⽤、相應、轉位,接下來是功德。84句「彼是
法身如來故,聖諦勝義涅槃故, 功德無別如⽇光,除佛之外無涅
槃。 」,之前我們講到了菩提,斷除了⼆障的無住涅盤,唯有佛地才
有,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者有。

85、86句「總之無漏界,有四義差別, 當知法身等,四種之異名。 佛法
無分別,得彼種真如, 無妄虛法性,本來⾃性寂」,接下來說到了如所
有性和盡所有性,⼀切遍智。

12
87-92句「⼀切種覺悟,斷垢染習氣, 正等覺涅槃,勝義中無⼆。 ⼀切種
無數,難思無垢德, 無別真解脫,彼即是如來。 譬如諸畫師,各善巧⽀
分, 然擅長某⽀,即不知余⽀。 時有⾃在王,授彼等畫絹, 並敕⾔:汝
等,於此繪我像。 諸畫師受命,即勤於畫事, 從業者之中,有⼀往他
⽅。 因往他⽅故,畫師不具⾜, ⽀分難圓滿,以此為譬喻。 彼等即畫
師,施戒安忍等, ⼀切種最上,空性說是像。 」,具有菩提⼼攝持的空
正⾒為諸相具勝的空正⾒。

93-95句「慧智及解脫,明彌布淨故, 無異故等同,明光及⽇輪。 是故未


成佛,不能得涅槃︔ 如捨⽇光明,不能⾒⽇輪。 如是佛藏者,建⽴說⼗
相。 彼住煩惱殼,以九喻應知。 」,「如是佛藏者,建⽴說⼗相」,接
下來講到了九義,九喻,九種內義和九種比喻,內義指的是俱⽣原始光明,
跟這個相應比喻如同葦簾中有佛像,「彼住煩惱殼」,也就是我們內⼼當
中所擁有的如來藏,也就是最細微的⼼氣就是如來藏,明天和後天都要講
到了密咒⾦剛乘的說法,所以現在可以事先講也無所謂。在《寶性論》裡
⾯雖然並沒有明顯的說到俱⽣原始光明,但是他的究竟意趣是緣取俱⽣原
始光明,這是很明顯的。在敦珠欽⾙的著作裡⾯也有說到了《寶性論》裡
⾯所說的如來藏其實意向俱⽣原始光明。如果是這樣的話,接受《寶續論》
需要接受灌頂嗎︖不需要的,因為他並沒有明顯的說到俱⽣原始光明。
在我們《現觀莊嚴論》裡⾯有說到為了能夠顯⽰⼀切遍智⽽說到了⼗法,
在裡⾯有說到如來藏,在此的如來藏指的是境光明,並不是具境的光明,
依賴著《⽇光經論》來說的。但是在《寶性論》裡⾯最主要所指的是具境
的識光明,同樣的龍樹菩薩《法界贊》裡⾯也說到了特別的有法其實指的
就是具境的光明。所以這時候的所謂特別的有法並非是指瓶⼦、柱⼦等,
根識來講的話跟我們的身蘊有關,所以根識不會到後世,要到後世的話只
有意識會到後世。粗分的意識依賴⼈腦,所以它不會到後世,會到後世的
是細微的意識,這是很明顯的。只有細微的意識是無始亦無⽌,無始亦無
盡,所以這種的意識才是《寶性論》所要講的如來藏。所以同樣的⼀句話,
在《寶性論》裡⾯有說到,但是《現觀莊嚴論》裡⾯所說的這個偈誦⽂指
的是境光明,可是《寶性論》裡⾯所指的是識光明。

第96、97句「如萎蓮中佛蜂蜜,糠中精實穢中⾦, 地下寶藏幼果芽,爛
布之中有佛像, 下劣女腹中⼈主,泥⼟中有寶⾦像, 為客煩惱塵所障,
有情之中此界住。 」,在此說到了「下劣女腹中⼈主」,在此又講到下

13
劣了,所以覺得有點兒重男輕女的感覺。有個認識的朋友他說他不喜歡寂
天菩薩,因為寂天菩薩在《入⾏論》裡⾯有說到女身的很多不乾淨,女孩
⼦身體的壞處,所以他覺得寂天菩薩重男輕女。所以在此也說「下劣女
腹」。

98句「塵與蓮及蜂,糠⽪不淨地, 果及破爛布,苦惱女泥同。 無垢妙界


者,與佛蜜精實, ⾦藏樹寶像,洲主⾦像同。 」,如來藏為後⾯的 「無
垢妙界者,與佛蜜精實, ⾦藏樹寶像,洲主⾦像同」。

99句「如千相盛如來者,安住敗⾊萎蓮中, 無垢天眼⼈⾒之,即從蓮苞
中取出」,接下來是根據每⼀個內義和每⼀個比喻在做更詳細的解釋。之
前只是舉例九義、九喻為何⽽已。如同《入⾏論》裡⾯所說的,蒼蠅、螞
蟻等以及正在地獄遭受痛苦的這些眾⽣們,其實將來他們都能夠成佛,因
為只要他們努⼒的話將來都能夠成佛,因為他們都有如來藏。

100-104句「如是如來佛眼⾒,諸無間有⾃法性, 無障安住盡後際,悲⼼
為體令障解。 譬如天眼者,⾒如來安住, 萎敗蓮華苞,⽽斷諸蓮瓣︔ ⼤
悲能仁⾒,眾⽣等覺藏, 貪嗔等垢殼,所障壞彼障。 如蜂蟲聚圍繞蜜,
求蜜智者覩⾒已, 以⽅便⼒令彼蜜,與蜂蟲聚⽽分離︔ ⼤仙⼈以遍智
眼,⾒如蜂蜜之明界, 彼之障者如蜂蟲,令其畢竟⽽斷絕。 如蜜為百
千,俱胝蜂所障, 求蜜⼈驅蜂,如欲作蜜事: 有情無漏識,與蜂蜜相
似, 善巧壞如蜂,煩惱佛如⼠。 」,104句裡⾯說到無漏識,⽽且在《法
界贊》裡⾯也有說到,這並非是現證空性的智慧,⽽是指俱⽣原始光明。
在⼤圓滿裡⾯有說到識轉為道⽤和智轉為道⽤有分兩者。如果將俱⽣原始
光明轉為道⽤的話這個叫智轉道,如果以這樣去解讀的話,可能會更好。

105-130句「如具糠⾕實,諸⼈難受⽤, 諸求食等者,去糠取精實︔ 如是
有情所具佛,與煩惱垢相混雜, 乃至相雜未解脫,不於三有作佛業。 如
稻芥⿆等,穀實具糠秕, 若未善揉脫,難成美味食︔ 有情所具法⾃在,
未能解脫煩惱殼, 身受煩惱饑餓苦,難賜眾⽣法喜味。 譬如⼈疾⾏,⾦
墮汙爛處, 不壞法如前,經數百年住。 具天眼之天,⾒彼告某⼈: 此有
妙寶⾦,淨治以寶制︔ 能仁⾒有情功德,沈溺似穢煩惱中, 令淨彼煩惱
泥故,為眾⽣降正法⾬。 如汙爛內⾦,彼為天所⾒, 為淨彼妙⾦,殷切
告某⼈︔ 佛亦⾒有情,等覺寶墮入, 煩惱⼤不淨,令淨為說法。 如貧家

14
地下,有無盡之藏, 然彼⼈不知,藏不語吾在︔ 如是意中之寶藏,無垢
非⽴除法性, 然因眾⽣不證故,常受匱乏非⼀苦。 譬如貧者家,雖具有
寶藏, 然彼不能語,彼⼈終不知︔ 有情如貧者,意室有法藏, 為令彼等
獲,仙⼈誕於世。 如庵摩羅果,種芽不壞法, 若具耕⽔等,漸成樹王
事。 有情無明果,殼內法界善, 依彼彼之善,漸成能王事。 以⽔⽇光
風,地時及空緣, 多羅庵摩羅,果殼內⽣樹: 煩惱果殼內,等覺種發
芽, 彼彼善緣⽣,法複得增長。 如寶所制之佛像,惡臭爛布所裹纏, 住
道天⾒令脫故,告彼道中有彼物︔ 無礙者⾒旁⽣中,亦複具有如來事,
為種種相煩惱纏,為令解脫⽰⽅便。 如寶⾃性如來像,為惡臭布所裹
纏, 住道為天眼所⾒,令解脫故⽽⽰⼈︔ 佛⾒畜⽣亦有界,煩惱爛布所
裹纏, 安住⽣死之道中,令解脫故⽽說法。 如醜陋貧女,住無怙家居,
胎懷王貴重,然⾃不知曉︔ ⽣三有住無怙家,不淨有情如孕婦, 彼有此
故得依怙,無垢界如彼胎住。 譬如某⼀貧女身,著惡臭衣形醜陋, 國王
雖於胎中住,於無怙家受⼤苦︔ ⾃身中雖有依怙,然起無依無怙⼼, 眾
⽣因隨煩惱轉,意未靜息住苦基。 如內熔⾦像,圓寂外具⼟, ⾒已為淨
⾦,⽽清除外障︔善⾒⾃性光,諸垢是客已, 如寶源令眾,淨障獲菩
提。 如無垢熾盛,⾦像裹⼟寂, 智者了知已,⽽清除諸⼟。 遍智知寂
意,與純⾦相似, 說法理椎擊,令諸障清除。 蓮苞及蜂蟲,糠與不淨
地, 果⽪破爛布,女胎泥模中。 如佛蜜精實,如⾦藏及樹, 如寶像轉
輪,亦如同⾦像。 有情界惑殼,無始不相屬, ⼼性無垢者,說彼是無
始。 貪嗔癡及其,猛現⾏習氣, ⾒修道所斷,不淨淨地垢。 」,貪嗔痴
及習氣,⾒道所斷,修道所斷。

131-145句「以蓮苞等喻,宣說九種垢, 隨煩惱殼者,有無邊差別。 貪等
九煩惱,簡⾔如次第, 此即蓮苞等,九喻所正⽰。 愚夫阿羅漢,有學及
具慧, 依次因四⼀,⼆⼆垢不淨。 如蓮從泥⽣,先前令⼼喜, 後則令不
悅,貪喜即如此。 又如蜂蟲者,極擾⼈刺蟄, 如是⽣嗔時,能令⼼⽣
苦。 如穀等精實,外為糠⽪障, 無明卵殼者,障蔽⾒藏義。 如穢不洽
意,如是具貪者, 依欲之因故,現⾏似糞穢。 如寶因障故,不知不得
藏, 無明習氣地,障眾⾃⽣性。 如芽等漸⽣,穿破種⼦⽪, 如是⾒真
實,遮諸⾒所斷。 與聖道相屬,摧壞壞聚實, 修道智所斷,說與爛布
似。依七地垢者,與胎垢相同, 無分別智者,如離胎異熟。 三地相屬
垢,當知如染泥, 彼是⼤主宰,⾦剛定所壞。 如是貪等垢,當知同蓮

15
等。 三性攝故界,與佛等同法。 此⾃性法身,真如及種性, 當以三⼀
喻,五喻⽽得解。 當知⼆法身:法界極無垢, 彼等流宣說,深及種種
理。 」,在此所謂的⼆法身是教法身和證法身。

146-149句「當知⼆法身:法界極無垢, 彼等流宣說,深及種種理。 出世
間故世,不⾒有此喻, 是故說如來,與界者相似。 ⽰細深理者,如蜂蜜
⼀味, ⽰雜相理者,如雜殼精實。 ⾃性無變異,善及清淨故, 說此真如
者,與⾦像相似。 當知⼆種性,如藏及果樹, 無始本性住,及勝習所
成。 」,在此說到了莊嚴種姓和⾃性佛性。

150句「許此⼆種性,能得佛三身: 初得第⼀身,第⼆得後⼆。 」,「第


⼆得後⼆」為化身、報身。

151-153句「端嚴⾃性身,當知如寶像, 非⾃性所作,功德寶藏故。 具⼤
法政故,報身如轉輪, 影像之性故,化身如⾦像。 諸⾃⽣勝義,但以信
通達。 ⽇輪光熾盛,無⽬者不⾒。 」,在佛地斷除了⼆障。以前我曾經
問寧瑪⽼和尚,⼀切遍智慧看到了盡所有性,也就是所知障未斷的眾⽣看
到的這個盡所有性的看法和⼀切遍智看到盡所有性的看法,他兩者的差別
為何︖我曾經問道這樣的問題。佛陀不會以⾃⼒看到了盡所有性,⽽是因
為他⼈看到的緣故,所以是他⼒來看到⽽並非以⾃⼒來看到。這是平常有
這樣的說法,於是我就問寧瑪⽼和尚,⽼和尚說只有佛知道,天知道,誰
會知道︖我們不會知道。

153、154句「諸⾃⽣勝義,但以信通達。 ⽇輪光熾盛,無⽬者不⾒。 此
中無所除,無少分所⽴, 正⾒真實性,⾒真實解脫。 」《現觀莊嚴論》
裡⾯說了⼀模⼀樣的這句話,但是《現觀莊嚴論》裡⾯說到了是境光明,
也就是已經斷除,徹底的斷除了,並沒有說未斷除再次斷除,並不是如此
的。「此中無所除」,所以以前未斷再斷的這種所除是沒有的,「無少分
所⽴」,也沒有絲毫的成分是以前未有過,在此安⽴的。因為他無始來就
有了,「正⾒真實性」,因為看到了這個究竟的境光明——境的真相的緣
故,所以由此⽽去斷除了無明。如果搭配著俱境光明來解釋的話,也就是
俱⽣原始光明這是最明顯的說法。光明斷除了⾒、增、得,還有粗分的氣、
氣流,這是從無始來就斷除了,也就是說第四空,⼀切空、遍空來講的話,
他不可能轉為⾒增得,所以「此中無所除,無少分所⽴」。俱⽣原始光明
並非是以前未有安⽴後來再安⽴的,沒有絲毫的成分是這樣⼦的。所以光
16
明如果沒有辦法現起轉為道⽤的話,只是透過粗分的空正⾒,無論有再⼤
的福報資糧為後盾,也是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的。所以蔣揚謝巴在他的著
作裡⾯曾經說到,如果沒有具⾜俱⽣原始光明轉為空正⾒的話,最細微的
所知障是不可能斷除的。所以以俱⽣原始光明來證去⾒真實性的話,才能
夠徹底的斷除所知障獲得⼀切遍智的解脫。這句⼀模⼀樣的偈誦⽂可以兩
種的解讀做解釋。以《現觀莊嚴論》來講的話是境光明,以《寶性論》來
講的話是識光明。

155句「具可分之相,客塵界中空︔ 具無分別相,無上法不空。 」,在次


轉法輪的時候說到了諸法皆無有⾃性,在此說到了俱⽣原始光明也就是我
們補特伽羅究竟識⼒為俱⽣原始光明,有時我們會有這種的想法,因為根
識不可能成為補特伽羅的識⼒,補特伽羅的究竟識⼒為何呢︖只有俱⽣原
始光明瞭,有時候會有這種的想法。也就我、我的時候,在想我的時候覺
得好像是俱⽣原始光明當中來找到我的,但是仔細想的話,光明本身也可
以分前後的剎那,如同剛剛所說的,透過這種細微無常前後剎那的解剖分
析又找不到了。因為過去時、未來時、現在時三世是存在的,可是現在式
來講的話去尋找之後確實找不到。現在這個時代,或者現在這⼗年或者是
今年、這個⽉、或者這個⼩時、這⼀分鐘、這⼀秒,哪怕我們叫這⼀秒才
叫現在式的話,這⼀秒又可以分半秒前為過去式,半秒後為未來式,到底
哪⼀秒才是現在式的秒數︖同樣的俱⽣原始光明無始亦無盡。雖然以續流
來講的話無始亦無盡,可是以俱⽣原始光明來講的話他也是剎那轉變的性
質。跟外道所說的常⼀⾃主的我是不⼀樣的,他每⼀剎那都在轉變當中,
這樣去思維的話俱⽣原始光明本身也並非是依由所看到來感到滿⾜,唯有
在世間名⾔共許當中才有辦法存在,如果不被如此⽽滿⾜,想要去尋找的
話是找不到的。 156句,剛剛我要講的重點是如來藏是無始亦無終,所以
你們會覺得說這好像是⼀個很堅定的、真實存在的感覺,好像是真實的實
執所依,會有這種的危險,所以在此說了這麼⼀句話,156-158句「彼彼中
說諸所知,如雲夢幻⼀切空, 又佛為何於此中,說諸有情有佛藏︖ 怯弱
輕慢劣有情,執非真實謗真實, 貪著於我過失五,為令彼等斷故說。 實
際者遠離,⼀切有為相, 煩惱業異熟,義說如雲等。 」。

159-167句「煩惱似浮雲,業如夢受⽤, 煩惱業異熟,蘊者如幻化。 前如
是建⽴,複於此上續, 為斷五過失,⽽說名有界。 如是⽽不聞,輕⾃過
失故, 令其⼼怯弱,不發菩提⼼。 已發菩提⼼,憍慢謂我勝, 於未發⼼

17
者,⽣起下劣想。 如是彼⼼中,不⽣正智故, 執彼不真實,不明真實
義。 有情過非真,造作客性故, 功德⾃性淨,彼過失無我。 執非真實
過,且謗真實德, 具慧不得⾒,⾃同有情慈。 如是聞彼已,勇悍敬如
佛, 及慧智⼤慈,⽣起五法故, 因⽽無有罪,無過具功德, ⾃有情平
等,當能速成佛。 」,《寶性論》第⼀品結束。

第⼆ 菩提品

這以上說到了三寶以及如來藏,接下來說的是菩提。在此說到了「淨得離
⼆利,彼所依深廣」等功德,⼤約有七項到八項。

第1、2句「淨得離⼆利,彼所依深廣, 及⼤主宰者,乃至時如是。 以體
性因果,⽤相應及轉, 彼常難思議,安住於佛地。 」,⾸先也就是境和
得。

第3-7句「⾃性光明者,如⽇空無垢, 客煩惱所知,密雲之所障, 普具佛


功德,常固不變佛, 依法無分別,分辨智得彼。 佛以無差別,淨法為差
別, 如⽇與虛空,智斷⼆者相。 光明非所作,無別轉複與, 過恆河沙
數,諸佛法相應。 ⾃性本非有,周遍客性故, 煩惱所知障,說與雲相
似。 遠離⼆種障,因者即⼆智, 許是無分別,及彼後得智。 」,在此說
到了根本定、無⼆智,以及後得智等。也就是根本如同虛空的觀修法,以
及後得如同幻化般的觀修法。

第8-21句,「佛如空離因」因所⽣之果,又遠離該因。第22-31句,「非
三智境故」並非是由有學道所知之境。第33-53句,剛說到的是化身,
53,如同之前所說的法身不動搖當中化現種種化身遊戲世間。第54-57
句,初轉法輪的時候說到無常、苦、空、無我,在此所謂的空是指粗分的
空無我。第58-73句,《寶性論》第⼆品已經結束了。

第三 功德品

七⾦剛處裡⾯佛,接下來是佛⾃身功德以及利他的事業。第三品的第1-3
句「⾃利利他勝義身,以及依彼世俗身, 離系以及異熟果,功德差別六
⼗四。 ⾃身圓滿處,乃是勝義身, 仙⼈⾔說身,他⽅圓滿處。 第⼀與
「⼒」等,離系德相應, 第⼆⼤⼠相,異熟功德具。 」,在此說到了像
18
⼗⼒等功德,以及相好莊嚴等功德。第4句「⼒如⾦剛壞癡障,無畏如獅
處會眾, 如來不共如虛空,能仁⼆教如⽔⽉。 」,⼗⼒四無畏,⼗八不
共法等。第5-39句,這以上已經念完了《寶性論》的第三品。

第四 如來事業品

第四品的第1-50句,將阿修羅歸為天⼈的話就是五趣。

51、52句「通達天死歿,⼈追求苦故, 具慧不欣欲,天⼈⼤⾃在。 慧及
勝解信,如來之聖⾔, 知⾒此是苦,此因此滅故。 如病應知因應斷,住
樂應得藥應依, 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斷明及依⽌。 」,上⾯講的是四
諦,接下來講到四諦的比喻。所謂的知苦,要知的痛苦是什麼呢︖苦苦的
話畜⽣道也知道,如果是壞苦的話,外道也知道,在此所謂的知苦——要
知的痛苦是什麼呢︖指的是⾏苦。所以在此「如病應知因應斷,住樂應得
藥應依」,在此我們要斷的疾病是煩惱的疾病,相信這個疾病是可以被解
決的,有滅除的時候,所以在此住樂指的是滅諦,藥應依指的是道諦,知
病指的是苦諦,病的因緣為何︖是否可斷除為集諦。54-98句剛剛念完了
《寶性論》第四品。
第五 勝利品

現在是第五品,第1-7句「佛界佛菩提,佛法佛事業, 淨有情難思,此是
⼤師境。 具慧信佛境,成佛功德器, 欣樂難思德,映蔽有情福。 凡希求
菩提,⾦摩尼莊嚴, 量等佛剎塵,⽇⽇奉法王, 余聞此⽂句,聞已若勝
解, 較施所⽣善,所得福尤多。 求無上菩提,具慧經多劫, 身語意離
⽤,能無垢持戒, 余聞此⽂句,聞已若勝解, 較戒所⽣善,所得福尤
多。 壞三有惑⽕,靜慮天梵住, 究竟⽽修習,不變覺⽅便, 余聞此⽂
句,聞已若勝解, 較靜慮⽣善,所得福尤多。 以施成辦諸受⽤,戒成增
上修斷惑, 煩惱所知慧普斷,此勝彼因乃聞此。 處及彼之轉,彼功德義
成, 佛了知之境,四種即上述。 」,在此說到聞很重要。

第8-14句「具慧者勝解,有能具功德, 當速成有緣,獲得如來位。 此境
難思議,有如我能得, 得具如是德。以信勝解故, 欲勤念靜慮,慧等功
德器, 菩提⼼於彼,當恆常安住。 彼者常住故,佛⼦不退轉, 福德度圓
滿,轉成清淨性。 福德五度中,無三相分別, 彼圓滿清淨,斷所治品

19
故。 施所⽣福施,戒所⽣福戒, 忍靜慮⼆修,精進遍⼀切。 三輪分別
者,許是所知障, 嫉等分別者,許為煩惱障。 」,在此說到三輪分別
者,在此有不同的角度來解讀,除了智能以外沒有其他的對治障礙最好的
⽅法,唯有空正⾒,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法。

第15句「此等除智慧,餘無能斷故, 慧為上所依,聞故聞最上。 」,為


了能夠⽣起智慧最好的⽅法就是聽聞。

第16-24句「依可信教理,淨⾃及攝受, 勝解具圓滿,善慧⽽說此。 如同
燈電寶⽇⽉,依此具眼能觀⾒, 依能仁放⼤義利,法辯光⽽能說此。 具
義法相屬,斷三界染語, 宣說寂勝利,是仙語餘反。 彼惟約佛教,⼼無
散亂說, 順得解脫道,如仙教頂戴。 較佛尤善巧,此世中無有, 無餘上
真實,遍智如理知,非余不應擾,仙⼈⾃⽴經, 壞能仁規故,彼則損正
法。煩惱愚癡者,譭謗諸聖者, 輕聖所說法,皆耽⾒所致, 故⼼不可
染,彼耽著⾒垢, 淨布可染⾊,沾油則難染。 慧劣不勝解,依此邪慢
故, 正法匱障體,執不了義故, 貪利養⾒轉,依⽌破法故, 遠持法解
劣,故謗羅漢法。 智者不應畏,⽕難忍毒蛇, 屠夫及雷電,如謗甚深
法。 ⽕蛇敵雷者,但能令命離, 不墮極可畏,諸無間之趣。 數數依惡
友,於佛具噁⼼, 弒⽗母羅漢,破僧伽之⼈, 決定思法性,速當解脫
彼︔ 諸凡瞋法徒,彼豈有解脫! 」透過空正⾒的思維,哪怕是無間罪的
這種極⼤罪惡的罪業也是可以被淨除的。

第25句「以我如理釋,寶淨界無垢, 菩提功德業,七義處得善, 願眾⾒


仙⼈,具光無量壽, ⾒⽣淨法眼,獲得⼤菩提! 」,「寶淨界無垢,菩
提功德業,七義處得善」。

26-28句「因何何故者,雲何所說者, 何為等流者,以四頌⽽⽰。 ⼆說⾃


淨法,⼀說衰損因, 複次之⼆頌,乃說彼之果。 眾曼荼羅忍,得菩提說
法, 簡⾔果有⼆,末頌之所⽰。 」,這以上已經結束了《寶性論》第五
品。 這是由羅登喜饒翻譯的,在無比喻的城市翻譯。這以上已經念完了
《寶性論》,從⼀開始再念⼀下。第⼀品的第⼀句,圓滿結束。謝謝!

20
現場答疑

問:如果三乘法性本性上沒有差別的話,如何分三乘種姓︖如果所謂的如
來藏是無為的常的話,如何變成⾃性法身︖

答:在《現觀莊嚴論》裡⾯說到了「法界無差別,種姓不因異,有能以法
意,故說彼差別」,所以說到了聲聞種姓,獨覺種姓還有菩薩種姓,說到
了⼗三種姓。

問:實執到底是煩惱障還是所知障,為什麼四部會有這樣不同的看法,它
們各⾃又是怎麼闡釋的︖

答:在名⾔上遮擋了⾃相之後,會徹底的斷除實執所依。這種細微的無我
如果沒辦法瞭解的話,還會剩餘實執所依。五⼗年前,當我思惟補特伽羅
獨⽴質體空的時候,會有強烈「沒有我」的感受。但是,相同的「空感」
並不會出現在蘊體之上。所以,這時的無我,只能是粗分的無我。只要證
得常、⼀、⾃主的無我,且該證悟尚未退失之前,仍然會產⽣能所⼆取的
執著。從此可以得知,光是瞭解粗分的無我,是無法滅除細微的我執,唯
有透過越來越細微的無我認知,⽅能斷除越來越細微的我執。

龍樹菩薩說到了「何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有我執有業,有業⽽有⽣」,
透過這句話讓我們知道說,之前我們對空性的認知其實只是補特伽羅獨⽴
之實體空的這種空性⽽已。所以透過了蘊體、蘊法的觀察,後來從名⾔上
破除了⾃相。在《入中論》裡⾯,如果具有⾃相的話,諸法將會⾃滅。如
果觀察諸法⾃相的話,完全不能被尋著的緣故,所以唯有世間名⾔所安⽴,
不應該破除世間的名⾔所有。所以又說到了⼀、應成聖者定滅事物之過患。
⼆、應成世俗諦為理智所堪忍之過患。三、應成無有勝義他⽣之過患。⽽
說到了三種應成之患,這種的過患是對名⾔上認為有⾃相的主張來說到三
種應成之患。所以⽉稱菩薩在他的著作裡⾯說到了,如果認為名⾔上有⾃
相的話,將會有這三種應成之患。透過所遮的粗細的不同,⽽說到這個⾔
論的差別。根據⼤教典為依據,再慢慢的反復去思維讓⾃⼰對於⼤教典裡
⾯所說的內容,才能夠更深層的理解,然後搭配⾃⼰的經驗來做定解。

問:如來藏是常法還是無常法︖眾⽣離苦得樂追求的天性,他與⾃性法身
是什麼關係︖

21
答:《現觀莊嚴論》裡⾯所說的如來藏是未斷煩惱或者未斷障礙的⼼識的
空性,空性是常法,空性是無為法。可是這個空性所依的這個有法就是⼼
識,為什麼我們講到說未斷煩惱、或者未斷障礙⼼識的空性,因為是在這
種特別的有法上所說的究竟性和說到未斷障礙⼼識的空性,所以這個空性
的所依是未斷障礙的⼼識,已經斷除障礙的⼼識就是⼀切遍智的空性,就
以空性來講的話沒有差別,但是這個空性的所依有法來講的話是有差別的。
所以空依有法⽽⾔是有差別,⼀個有斷障礙,⼀個尚未斷除障礙。 斷除
了⼀切障礙獲得了究竟的斷功德,所以我們現在是隨著暫時的障礙所覆蓋,
所以在空依有法上是有差別的。《現觀莊嚴論》裡⾯所說的如來藏是境光
明,指的是空性,空性是常法,是無為法,但是《寶性論》裡⾯所說的如
來藏指的是⼼識,那以密來講的話是俱⽣原始光明,以融入次第來講的話,
識融入於空,空融入於第四空,所以這時候⼀切的八⼗分別⼼都被融入,
之後再產⽣三⼗三種⾒相、四⼗種增相,以及七種得相,這時候還有⼆相。
到第四空⼀切空或者是遍空的時候,在俱⽣原始光明現起的當下如同現證
空性般的影像。在⼀部著作裡⾯曾經有這麼說到,那時候講到了是如何⾒
境的時候,這種的世間境的⽅法如同現證空性般。克珠那桑加措⼤學者,
他雖然有這麼說但是這個我們還有去好好思考、觀察。那時候是沒有明顯
的煩惱的,沒有煩惱現起,在⼀切空的時候確實是如此。因為當我們的⼼
識變得越來越細微的時候,煩惱是產⽣不起來的,煩惱是在粗分的⼼識當
中才有。但是善⼼可以在細微的意識當中仍然存在,可是煩惱沒有辦法在
最細微的⼼識當中存在。

問:「⾊不異空,空不異⾊,⾊即是空,空即是⾊」有講到體性同⽽返體
異,如何在⼀個例⼦上⾯找到︖

答:像你們吃的這個餅,我們不能說這個不是餅,這是餅。在名⾔上來講
的話它是餅,但是這個餅形狀是餅還是它顏⾊是餅呢︖還是它因是餅呢︖
你們必須要思考到底現在正在吃的這個⼤餅在哪裡︖⽽且它是由諸多的微
塵組合⽽有的,如果把這些微塵分解之後到底哪裡有餅︖去尋找的話找不
到,這是量⼦物理也有這麼說的。所以我們現在講的是根據這個餅來說到
它的⼀個特別的特徵,它是怎麼存在的︖根據這個有法⽽說到了無常、苦
等特徵。所以在⼀個法上⽽去說到了名⾔有世俗諦,以及它尋找之後找不
到勝義諦。是在⼀個境上所說的。

22
問:請問上師《⼗七班智達祈請⽂》裡⾯說要透過學習⼆諦,四諦上建⽴
對三寶的信⼼,這種是⾒理所⽣信,如何學習⼆諦、四諦的道理︖這是⼀
個問題,我想能不能請⼀些⼤學者從⼤教典把相關的內容——⼆諦、四諦
的內容還有⼤藏經裡⾯編輯成⼀本書,⽽且教我們怎麼樣學習⼆諦、四諦,
然後如何對三寶⽣起信⼼︖這樣的書我覺得也是很重要的!

答:⼆諦包含了⼀切諸法,但是四諦沒有辦法含攝⼀切法。輪回和涅盤,
在此說到了如何⾏道,也就是痛苦怎麼來的︖苦因為何︖苦因是否可斷除︖
如果苦因可以斷除的話,透過什麼⽅法去斷除︖以這種的角度來詮釋四聖
諦的。所以四聖諦最主要是依據因果緣起⽽說的,雖然滅諦並非是由因⽽
⽣,但是卻是依賴著因緣才能夠存在的。宗⼤師的⼀部著作裡⾯說過,也
就是在佛地的無為法等功德,雖然並非以因緣為因⽽⽣,但是卻依賴著因
緣⽽有。說到這樣⼀個區別。所以他是需要透過精進⼒來存在的,無為法
的功德,雖然他不是由因轉變該因的性質⽽產⽣的,但是滅諦卻是由努⼒
的修⾏才有辦法獲得。所以緣起可以分兩者,因果緣起和依賴著⽀分的緣
起。就像我們在《般若經》的現觀總義⼀開始的時候有說到「離⼀離異之
正因」等,所以說到了依賴著⽀分⽽有的緣起,以及更細微的緣起就是名
⾔上認為無有⾃相的這個緣起,如同《入中論》裡⾯所說的「七相都無復
何有,此有⾏者無所得。彼亦速入真實義,故如是許彼成⽴」,這種的緣
起幾乎會讓⼈產⽣疑惑認為這是⼀種墮入斷邊的說法,所以有些印度的學
者他們曾經有產⽣這樣的⼀個疑慮。以清辨論師來講的話是⼀位不可思議
的⼤學者,但是清辨論師卻說到了「吾等認為第六意識為補特伽羅之識
⼒」,所以以清辨論師來講的話也認為補特伽羅去尋找之後必須要找到,
所以去尋找之後找到什麼呢︖找到了意識。那這意識再去仔細分析的話,
從細微的角度來做解釋的話,就只能從俱⽣原始光明來做解釋了。所以這
也是為什麼在密典裡⾯有時候把他起名為諸法四基。所以四諦最主要是針
對所取和所捨來做解說的,但是我們講到⼆諦的話,講到了存在的真相為
何來說到了所⾒、所在的⼆諦內涵。
我們《⽢珠爾》、《丹珠爾》⼤概有300多本厚厚的書籍,在⼗五年前我
就說三藏經典的內容應該分成三個:佛法科學、佛法宗義和佛法修⾏三⼤
內容。所以所知境的論述,俱境識的論述,以及境如何了知,識如何了知
境,所以⼀開始說到了邪⾒以及非合理的疑惑,以及同理的疑惑,以及合
理的疑惑,以及思察識,還有已覺識,以及現識,隨著我們識了知境的⽅
式⽽去區分現前分,還有略隱蔽分,以及極隱蔽分。略隱蔽分就是透過比

23
量,透過道理的分析來瞭解的內容為略隱蔽分,所以我們有寫⼀本書,編
輯⼀本書。我們有許多的格西⼀起努⼒,有四、五位編輯者花了好幾年的
時候來編輯。⼀開始我在三⼤寺的時候,我表達我的想法,獲得了這些⼤
學者、⼤格西們的⽀持,於是我們將三藏經典裡⾯的內容來做規劃區分。
我們翻成了漢⽂也翻成了印度話,也要翻成英⽂,也翻成德⽂,也要翻譯
成蒙古語。中⽂的部分我們已經跟出版社在協商當中了,今年九⽉前可能
會在台灣出版。如果我們仔細的去閱讀的話,清辨菩薩他所著作的《中觀
⼼要論》以及他的⾃釋《思擇焰論》,在《思擇焰論》裡⾯有說到唯識的
⾒解。由佛陀所授記的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雖然都是由佛所授記,但是
無著菩薩的⾒解居然跟龍樹菩薩是背道⽽馳的。真是不可思議,無法接受。
覺得令⼈羞恥,⽽且他的⽤詞非常的尖銳,總之我們要去學習這些⼤教典
的內容。像龍欽熱強巴寫了《宗義藏》,⽽且貢江喇嘛蔣揚協巴寫了《⼤
宗義論》,章嘉活佛也寫了《章嘉宗義論》,還有晉美林巴也寫了《宗義
論》等,有許多的⼤師們他們些了宗義的論著。如果已經翻成漢⽂的話,
你們去閱讀,如果沒有的話,你們慢慢翻成漢⽂來去學習的話,你們才可
以知道說下下宗義論師跟上上宗義論師之間的不同點在於哪裡︖他們的爭
執點是在哪裡︖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再來學習薩迦派的這些⼤師們他們不同
的觀點為何。所以這種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以我個⼈來講的話,像⼀切遍智根敦朱巴⽽⾔,他也是部分教派的去學習
的⼀位⼤學者。當時有位反駁宗⼤師思想的⼤師叫踏波扎西那給,根敦朱
巴也從他的座前來接受教法。所以歷世的尊者幾乎都屬於不分教派的⼤學
者,尤其是根敦朱巴更是如此。由雅拔曲傑所著作的傳記裡⾯有說到他把
根敦朱巴形容為「不分教派的⿈帽者」。他⾃⼰對薩迦派的教義有很深的
認知,同樣的第五世尊者也是如此,尤其他對寧瑪派的⼤圓滿⽽寫了著作。
在格魯派來講的話,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注釋——《速疾道論》,
把所有的要義都專注在這本著作當中。比起羅桑卻吉(四世班禪)《安樂
道論》的這本著作來講的話,第五世尊者的著作更為廣泛,解釋的更加清
楚。第⼗三世尊者來講的話也是部分教派學習的⼤學者,所以不分薩迦、
噶舉、寧瑪、格魯等,沒有教派之別的情況下來學習是很重要的。看了這
些諸多的⼤論典之後,我們才可以去區別哪些的教典說的是更符合邏輯更
有道理的。不瞭解,沒有學習過⼤教典的話,當然會說些有的沒的的話。
所以我們要懂得去區分,如果你對⼤論典很熟悉,⽽且你讀過了很多不同
的⼤教典的話,你才可以去區別,如果你對這些⼤教典沒有這樣廣泛的去
學習的話,你很難去區分這⼀句話是對是錯的。 之後我們有⼀個所謂的

24
「凶天」的⼀個爭議嘛。有些格魯派的學者們認為說「凶天」是非常珍貴
的,因為修護「凶天」的關係,所以他們在⾃⼰的房間裡⾯不能放寧瑪派
的教典,這種的做法對教法不⽌沒有利益外,更有傷害啊!對「凶天」最
熟悉的⼈就是第五世尊者,他在上半輩⼦的時候有「凶天」的這個問題,
他就說了「非賢為賢成法床,由邪願⼒⽣為魔,損惱諸眾及教法,祈願護
法速殲滅」,這是第五世尊者所寫的。這並非是在秘密的傳記裡⾯所看到
的,⽽是在第五世尊者⽂集第⼆⼗五冊裡⾯的第八冊可以看到。很明顯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句偈誦⽂。這種的做法會去區別教派,因為你是格魯派,
因為你修護「凶天」的關係,所以寧瑪派教典不能放在家裡,這種的做法
其實已經區別了教派了。⼀開始我也修了「凶天」,但是慢慢的我覺得這
個必須要去謹慎的來對待,於是我就觀察「凶天」的背景,我知道其實「凶
天」跟歷代尊者是沒有關係的,尤其是第五世尊者又說了這麼⼀句偈誦⽂,
我又在歷代尊者的法座上⾯,既然是由之前的尊者來禁⽌的話,所以我有
責任來去禁⽌「凶天」的修護,這是⼀個理由。第⼆個理由是因為我透過
長時間的觀察,還有背景的認知,因為有區別教派的問題,我有說出了我
對「凶天」的看法。 你們好好的去閱讀這些有關宗義的書籍,來閱讀清
辨論師的《思擇焰論》《中觀⼼要論》,再去閱讀⽉稱菩薩的《顯句論》,
還有《入中論》、《入中論⾃釋》,這些都要去閱讀。(補充尊者剛說的
那本書——今年九⽉要出的,書名叫做《佛法科學總集》上下⼆冊。)

25
附:江波譯《寶 性 論》

彌勒菩薩 造
江波 譯

第⼀ 如來藏品
[序分]
1. 佛法眾及界菩提,功德佛事業為末,
⼀切論體簡⾔之,即此等七⾦剛處。

2. 此等相屬如次第,應知前三處出⾃,
《總持王經》之序品,余四具慧佛法別。

3. 由佛⽣法⽣聖眾,眾⽣藏得智界際,
得彼智得勝菩提,具⾜諸法利眾⽣。

[第⼀⾦剛處:佛寶]

4. 禮敬彼無初中後,靜息佛⾃覺覺已,
諸未證者令證故,開演無畏恆常道,
⼿持最上智悲劍,以及⾦剛斷苦芽,
擊毀種種⾒密林,所圍繞之疑牆者!

5. 無為無功⽤,非以他緣證, 具⾜智悲⼒,具⼆利即佛。

6. 無有初中後,⾃性故無為︔ 息具法身故,稱為無功⽤︔

7. ⾃內所證故,非以他緣證︔ 證三相故智︔⽰道故悲憫︔

8. 以智悲斷苦,及煩惱故⼒。 初三句⾃利,後三句利他。

[第⼆⾦剛處:法寶]

9. 禮敬彼⼤正法⽇,無有有無及余非,
不可觀察離⾔詞,⾃內所證並⽌息,
26
無垢具⾜智光明,壞諸所緣貪嗔翳!

10. 無思⼆分別,淨明對治品, 離貪能離貪,法具⼆諦相。

11. 此中離貪者,滅道諦所攝, 彼等如次第,以三三德知。

12. 非觀察非說,聖知故無思, 息無⼆分別,淨等三如⽇。

[第三⾦剛處:僧寶]
13. 彼⼼⾃性光明故,及⾒煩惱無體故,

⼀切諸趣無我際,寂滅如實通達者。
觀⾒佛隨入⼀切,亦復具⾜無障⼼,
禮敬以有情清淨,無量為境智觀者。

14. 如盡所有內,智觀清淨故, 具慧不退眾,具無上功德。


15. 眾⽣寂法性,證故如所有, ⾃性清淨故,煩惱本盡故。
16. 證究竟所知,⼼⾒諸有情, 有遍智法性,故是盡所有。
17. 如是彼證者,以內證智⾒。 無垢界無貪,無滯故清淨。
18. 以智觀清淨,佛智無上故, 聖者不退轉,眾⽣之歸依。

[歸依]

19. ⼤師教弟⼦,約三乘以及, 勝解三種事,建⽴三歸依。


20. 棄故欺誑故,無故有怖故,⼆種法聖眾,非畢竟歸依。
21. 惟佛是眾⽣,勝義之歸依, 具⾜法身故,眾亦彼究竟。
22. 難得及無垢,具⼒世莊嚴, 以及最上故,不變故名寶。

[後四⾦剛處總建⽴]

23. 有無垢真如,無垢佛德業, 所⽣三善寶,諸⾒勝義境。


24. 此三寶種性,諸⼀切智境, 四相如次第,四因難思議。
25. 淨具煩惱故,無染⽽淨故, 無差別法故,任運無念故。
26. 所證以及證,彼⽀分令證, 故依次⼀處,淨因三是緣。

[第四⾦剛處:界]
27
27. 等覺身彌布,真如無別故, 有種故有身,恆常有佛藏。
28. 佛智入有情眾故,⾃性無垢者無⼆,
於佛種性⽴果名,故說眾⽣有佛藏。
29. 體因果⽤及相應,轉位以及遍⾏義,
恆常不變德無別,說是勝義界密義。
30. 如寶空⽔淨,常性無煩惱。 勝解法勝慧,三摩地悲⽣。
31. ⼒及不變異,濕潤體性故, 此與寶虛空,⽔功德同法。
32. 嗔法具我⾒,怖畏⽣死苦, 無視有情利,是闡提外道,
33. 聲聞及獨覺,諸⼈四種障。 淨因勝解等,法者有四種。
34. 勝解⼤乘如⼦種,慧如出⽣佛法母,
住定樂胎悲乳母,彼是能仁之後裔。
35. 淨我樂常德,波羅蜜多果。 厭苦⽽欲願,得寂靜為⽤。
36. 此等果簡⾔,還滅於法身, 四種顛倒者,對治為差別。
37. 彼⾃性淨故,習氣斷故淨︔ 我無我戲論,息除故真我︔
38. 意性蘊及因,還滅故是樂: 證⽣死涅槃,平等性是常。
39. 慧斷我愛盡無余,愛故具悲不得寂,
菩提⽅便慧悲⼒,聖者俱不墮有寂。
40. 倘若無佛界,則不厭離苦, 亦不樂及求,希願於涅槃。
41. 於有及涅槃,⾒苦過樂德, 有種性所致,無種則不⾒。
42. 如⼤海無量,功德無盡處。 具無差別德,體性故如炬。
43. 法身及佛智,⼤悲攝界故, 以器寶及⽔,說此如同海。
44. 無垢處之中,神通智無垢, 無別故與燈,光暖⾊同法。
45. 異⽣聖者佛,真如差別轉, ⾒此說有情,皆有佛之藏。
46. 異⽣者顛倒,⾒諦者還滅, 如來如實者,不倒無戲論。
47. 不淨不淨淨,最清淨依次, 稱有情菩薩,以及如來者。
48. 體性等六義,所攝之界者, 於三分位中,以三名⽽說。
49. 如虛空遍⾏,無分別為體︔ ⼼性無垢界,亦如是遍⾏。
50. 彼總相周遍,過失德究竟︔ 如虛空遍⾏,下中上⾊相。
51. 過失為客故,德性相應故, 如前後亦然,不變之法性。
52. 如虛空周遍,微細故不染︔ 此處遍有情,然不為其染。
53. 如⼀切世間,空中⽣復壞︔ 無為界之中,諸根⽣復壞。
54. 猶如虛空者,不為諸⽕焚: 如是此不為,死病⽼⽕焚。

28
55. 地住⽔住風,風住於虛空, 虛空則不住,風⽔地之界。
56. 如是蘊界根,住於業煩惱, 業煩惱常住,非理之作意,
57. 非理作意者,善住⼼清淨, ⼼之⾃性者,全不住諸法。
58. 諸蘊界及處,應知如地輪, 有情業煩惱,應知如⽔界,
59. 非理作意者,當視如風界, ⾃性如空界,不具亦不住。
60. 非理作意者,住於⼼⾃性, 以非理作意,容⽣業煩惱。
61. 業煩惱如⽔,⽽⽣蘊界處, 如彼有成壞,此亦有⽣壞。
62. ⼼性如空界,無因及無緣, 亦無聚合者,非有⽣壞住。
63. ⼼之⾃性光明者,彼如虛空不變異,
不實分別⽣貪等,客塵不能令雜染。
64. 業煩惱⽔等,不能成就此: 亦非死⽼病,無盡⽕能焚。
65. 死病⽼三⽕,依次當了知, 如同劫末⽕,地獄平常⽕。
66. 解脫⽣死及病⽼,如實現證此⾃性,
雖離⽣等衰彼因,具慧⽣悲故⽰現。
67. 聖者已斷盡,死病⽼之苦, 無業煩惱⽣,無此故無彼。
68. 如實正⾒故,雖超越⽣等, 以願之體性,⽰⽣死⽼病。
69. 佛⼦已證此,不變之法性, 無明盲者⾒,⽣等彼甚奇。
70. 得聖者所⾏,⽰於愚夫境, 故是眾⽣親,最上⽅便悲。
71. 彼出諸世間,然不離世間︔ 雖⾏利世間,不染世間垢。
72. 如蓮⽣於⽔,⽽不染著⽔: 雖⽣於世間,⽽不染世法。
73. 恆念成所作,猶如⽕熾燃, 恆常入定於,靜息之靜慮。
74. 先前發願⼒,離諸分別故, 彼不起功⽤,⽽成熟有情。
75. ⾔說及⾊身,⾏威儀皆可, 彼如是知曉,雲何調伏法。
76. 如是彼具慧,恆任運無礙, 正⾏利有情,虛空無邊眾。
77. 此菩薩理者,後得於世間, 等同諸如來,正度脫有情。
78. 雖然佛菩薩,其差別猶如, 地之於塵⼟,海之於窪⽔。
79. 非變具無盡法故,歸依無後邊際故,
彼常無⼆無念故,不壞法非作性故。
80. 無⽣且無死,無損亦無⽼︔ 彼者常固故,寂故不壞故。
81. 彼者常故無,意性身之⽣︔彼固故亦無, 不思議變死︔
82. 寂故無微細,習氣諸病害︔不壞故無⽼, 無漏造作者。
83. 當知無為界,具常等之義, ⼆句如是⼆,⼆⼆如其次。
具無盡德故,不變我常義︔ 等後邊際故,歸依體固義︔

29
無分別性故,無⼆法性寂︔ 不改德性故,不死不壞義。
84. 彼是法身如來故,聖諦勝義涅槃故,
功德無別如⽇光,除佛之外無涅槃。
85. 總之無漏界,有四義差別, 當知法身等,四種之異名。
86. 佛法無分別,得彼種真如, 無妄虛法性,本來⾃性寂。
87. ⼀切種覺悟,斷垢染習氣, 正等覺涅槃,勝義中無⼆。
⼀切種無數,難思無垢德, 無別真解脫,彼即是如來。
88. 譬如諸畫師,各善巧⽀分, 然擅長某⽀,即不知余⽀。
89. 時有⾃在王,授彼等畫絹, 並敕⾔:汝等,於此繪我像。
90. 諸畫師受命,即勤於畫事, 從業者之中,有⼀往他⽅。
91. 因往他⽅故,畫師不具⾜, ⽀分難圓滿,以此為譬喻。
92. 彼等即畫師,施戒安忍等, ⼀切種最上,空性說是像。
93. 慧智及解脫,明彌布淨故, 無異故等同,明光及⽇輪。
94. 是故未成佛,不能得涅槃︔ 如捨⽇光明,不能⾒⽇輪。
95. 如是佛藏者,建⽴說⼗相。 彼住煩惱殼,以九喻應知。
96. 如萎蓮中佛蜂蜜,糠中精實穢中⾦,
地下寶藏幼果芽,爛布之中有佛像,
97. 下劣女腹中⼈主,泥⼟中有寶⾦像,
為客煩惱塵所障,有情之中此界住。
98. 塵與蓮及蜂,糠⽪不淨地, 果及破爛布,苦惱女泥同。
無垢妙界者,與佛蜜精實, ⾦藏樹寶像,洲主⾦像同。
99. 如千相盛如來者,安住敗⾊萎蓮中,
無垢天眼⼈⾒之,即從蓮苞中取出︔
100. 如是如來佛眼⾒,諸無間有⾃法性,
無障安住盡後際,悲⼼為體令障解。
101. 譬如天眼者,⾒如來安住, 萎敗蓮華苞,⽽斷諸蓮瓣︔
⼤悲能仁⾒,眾⽣等覺藏, 貪嗔等垢殼,所障壞彼障。
102. 如蜂蟲聚圍繞蜜,求蜜智者覩⾒已,
以⽅便⼒令彼蜜,與蜂蟲聚⽽分離︔
103. ⼤仙⼈以遍智眼,⾒如蜂蜜之明界,
彼之障者如蜂蟲,令其畢竟⽽斷絕。
104. 如蜜為百千,俱胝蜂所障, 求蜜⼈驅蜂,如欲作蜜事:
有情無漏識,與蜂蜜相似, 善巧壞如蜂,煩惱佛如⼠。

30
105. 如具糠⾕實,諸⼈難受⽤, 諸求食等者,去糠取精實︔
106. 如是有情所具佛,與煩惱垢相混雜,
乃至相雜未解脫,不於三有作佛業。
107. 如稻芥⿆等,⾕實具糠秕, 若未善揉脫,難成美味食︔
有情所具法⾃在,未能解脫煩惱殼,
身受煩惱飢餓苦,難賜眾⽣法喜味。
108. 譬如⼈疾⾏,⾦墮污爛處, 不壞法如前,經數百年住。
109. 具天眼之天,⾒彼告某⼈: 此有妙寶⾦,淨治以寶制︔
110. 能仁⾒有情功德,沈溺似穢煩惱中,
令淨彼煩惱泥故,為眾⽣降正法⾬。
111. 如污爛內⾦,彼為天所⾒, 為淨彼妙⾦,殷切告某⼈︔
佛亦⾒有情,等覺寶墮入, 煩惱⼤不淨,令淨為說法。
112. 如貧家地下,有無盡之藏, 然彼⼈不知,藏不語吾在︔
113. 如是意中之寶藏,無垢非⽴除法性,
然因眾⽣不證故,常受匱乏非⼀苦。
114. 譬如貧者家,雖具有寶藏, 然彼不能語,彼⼈終不知︔
有情如貧者,意室有法藏, 為令彼等獲,仙⼈誕於世。
115. 如庵摩羅果,種芽不壞法, 若具耕⽔等,漸成樹王事。
116. 有情無明果,殼內法界善, 依彼彼之善,漸成能王事。
117. 以⽔⽇光風,地時及空緣, 多羅庵摩羅,果殼內⽣樹:
煩惱果殼內,等覺種發芽, 彼彼善緣⽣,法復得增長。
118. 如寶所制之佛像,惡臭爛布所裹纏,
住道天⾒令脫故,告彼道中有彼物︔
119. 無礙者⾒旁⽣中,亦復具有如來事,
為種種相煩惱纏,為令解脫⽰⽅便。
120. 如寶⾃性如來像,為惡臭布所裹纏,
住道為天眼所⾒,令解脫故⽽⽰⼈︔
佛⾒畜⽣亦有界,煩惱爛布所裹纏,
安住⽣死之道中,令解脫故⽽說法。
121. 如醜陋貧女,住無怙家居, 胎懷王貴重,然⾃不知曉︔
122. ⽣三有住無怙家,不淨有情如孕婦,
彼有此故得依怙,無垢界如彼胎住。
123. 譬如某⼀貧女身,著惡臭衣形醜陋,

31
國王雖於胎中住,於無怙家受⼤苦︔
⾃身中雖有依怙,然起無依無怙⼼,
眾⽣因隨煩惱轉,意未靜息住苦基。
124. 如內熔⾦像,圓寂外具⼟, ⾒已為淨⾦,⽽清除外障︔
125. 善⾒⾃性光,諸垢是客已, 如寶源令眾,淨障獲菩提。
126. 如無垢熾盛,⾦像裹⼟寂, 智者了知已,⽽清除諸⼟。
遍智知寂意,與純⾦相似, 說法理椎擊,令諸障清除。
127. 蓮苞及蜂蟲,糠與不淨地, 果⽪破爛布,女胎泥模中。
128. 如佛蜜精實,如⾦藏及樹, 如寶像轉輪,亦如同⾦像。
129. 有情界惑殼,無始不相屬, ⼼性無垢者,說彼是無始。
130. 貪嗔痴及其,猛現⾏習氣, ⾒修道所斷,不淨淨地垢。
131. 以蓮苞等喻,宣說九種垢, 隨煩惱殼者,有無邊差別。
132. 貪等九煩惱,簡⾔如次第, 此即蓮苞等,九喻所正⽰。
133. 愚夫阿羅漢,有學及具慧, 依次因四⼀,⼆⼆垢不淨。
134. 如蓮從泥⽣,先前令⼼喜, 後則令不悅,貪喜即如此。
135. 又如蜂蟲者,極擾⼈刺蟄, 如是⽣嗔時,能令⼼⽣苦。
136. 如⾕等精實,外為糠⽪障, 無明卵殼者,障蔽⾒藏義。
137. 如穢不洽意,如是具貪者, 依欲之因故,現⾏似糞穢。
138. 如寶因障故,不知不得藏, 無明習氣地,障眾⾃⽣性。
139. 如芽等漸⽣,穿破種⼦⽪, 如是⾒真實,遮諸⾒所斷。
140. 與聖道相屬,摧壞壞聚實, 修道智所斷,說與爛布似。
141. 依七地垢者,與胎垢相同, 無分別智者,如離胎異熟。
142. 三地相屬垢,當知如染泥, 彼是⼤主宰,⾦剛定所壞。
143. 如是貪等垢,當知同蓮等。 三性攝故界,與佛等同法。
144. 此⾃性法身,真如及種性, 當以三⼀喻,五喻⽽得解。
145. 當知⼆法身:法界極無垢, 彼等流宣說,深及種種理。
146. 出世間故世,不⾒有此喻, 是故說如來,與界者相似。
147. ⽰細深理者,如蜂蜜⼀味, ⽰雜相理者,如雜殼精實。
148. ⾃性無變異,善及清淨故, 說此真如者,與⾦像相似。
149. 當知⼆種性,如藏及果樹, 無始本性住,及勝習所成。
150. 許此⼆種性,能得佛三身: 初得第⼀身,第⼆得後⼆。
151. 端嚴⾃性身,當知如寶像, 非⾃性所作,功德寶藏故。
152. 具⼤法政故,報身如轉輪, 影像之性故,化身如⾦像。

32
153. 諸⾃⽣勝義,但以信通達。 ⽇輪光熾盛,無⽬者不⾒。
154. 此中無所除,無少分所⽴, 正⾒真實性,⾒真實解脫。
155. 具可分之相,客塵界中空︔ 具無分別相,無上法不空。
156. 彼彼中說諸所知,如雲夢幻⼀切空,
又佛為何於此中,說諸有情有佛藏︖
157. 怯弱輕慢劣有情,執非真實謗真實,
貪著於我過失五,為令彼等斷故說。
158. 實際者遠離,⼀切有為相, 煩惱業異熟,義說如雲等。
159. 煩惱似浮雲,業如夢受⽤, 煩惱業異熟,蘊者如幻化。
160. 前如是建⽴,復於此上續, 為斷五過失,⽽說名有界。
161. 如是⽽不聞,輕⾃過失故, 令其⼼怯弱,不發菩提⼼。
162. 已發菩提⼼,憍慢謂我勝, 於未發⼼者,⽣起下劣想。
163. 如是彼⼼中,不⽣正智故, 執彼不真實,不明真實義。
164. 有情過非真,造作客性故, 功德⾃性淨,彼過失無我。
165. 執非真實過,且謗真實德, 具慧不得⾒,⾃同有情慈。
166. 如是聞彼已,勇悍敬如佛, 及慧智⼤慈,⽣起五法故,
167. 因⽽無有罪,無過具功德, ⾃有情平等,當能速成佛。

第⼆ 菩提品

1. 淨得離⼆利,彼所依深廣, 及⼤主宰者,乃至時如是。
2. 以體性因果,⽤相應及轉, 彼常難思議,安住於佛地。
3. ⾃性光明者,如⽇空無垢, 客煩惱所知,密雲之所障,
普具佛功德,常固不變佛, 依法無分別,分辨智得彼。
4. 佛以無差別,淨法為差別, 如⽇與虛空,智斷⼆者相。
5. 光明非所作,無別轉復與, 過恆河沙數,諸佛法相應。
6. ⾃性本非有,周遍客性故, 煩惱所知障,說與雲相似。
7. 遠離⼆種障,因者即⼆智, 許是無分別,及彼後得智。
8. 如具淨⽔湖,遍滿漸開蓮, 如⾃羅睺⼜,解脫之滿⽉,
如解脫雲團,染污之⽇者, 無垢德相應,光明相應故。
9. 佛如佛蜜精,寶⾦寶藏樹, 無垢寶佛像,地主及⾦像。
10. 如湖等貪等,客煩惱清淨, 簡⾔之說是,無分別智果。

33
11. ⼀切種最上,佛身決定得, 說彼者即是,後得智之果。
12. 斷貪欲塵故,靜慮⽔流注, 於所化蓮故,彼如淨⽔池。
13. 解脫瞋羅睺,⼤慈悲光明, 周遍眾⽣故,彼如淨滿⽉。
14. 解脫痴雲團,佛以智光明, 除眾⽣暗故,彼如無垢⽇。
15. 無等等法故,惠施正法味, 及離糠秕故,彼如佛蜜精。
16. 淨故功德物,消除貪乏故, 熟解脫果故,如⾦寶藏樹。
17. 具法身寶故,勝⼆⾜尊故, 具寶形相故,彼如寶王⾦。
18. 無漏遍不壞,固寂常無遷。 佛如空領受,妙六根境因:
19. ⾒⾃在⾊境,聞淨微妙語, 嗅佛淨戒⾹,嘗⼤聖法昧.
20. 領受定觸樂,達⾃性深理。 細思予實樂,佛如空離因。
21. 總之當了知,⼆智之⽤者, 解脫身圓滿,及淨治法身。
22. 解脫法身者,以⼆⼀相知, 無漏故遍故,無為之處故。
23. 煩惱及習氣,滅故是無漏, 無滯無礙故,許智周遍性。
24. 是畢竟無壞,⾃性故無為, ⾔不壞法者,固等四所說。
25. 當知四種壞,固等之反故, 朽變及斷絕,不可思議歿.
26. 無彼故當知,固寂常不遷。 無垢智⽩法,所依故是處,
27. 如虛空非因,然是於⾊聲, ⾹味觸法者,⾒聞等之因。
28. 如是⼆身者,以無障加⾏, 堅固根境中,⽣無漏德因。
29. 難思常固寂不變,⽌息遍無念如空,
無滯無礙離粗觸,非⾒取善無垢佛。
30. 以解脫法身,⽰⾃他⼆利, 彼所依相應,難思議等德。
31. ⼀切智境佛,非三智境故, 諸具智身者,當知難思議。
32. 細故非聞境,勝義故非思, 法性甚深故,非世修等境。
33. 如⽣盲於⾊,愚夫昔難⾒, 如住家稚童,⾒⽇聖亦然。
34. 遠離⽣故常,無有滅故固, 無⼆故寂靜,不變法性故。
35. ⽌息滅諦故。證⼀切故遍︔ 無住故無念。斷惑故無滯︔
36. 所知障淨故,於⼀切無礙: 無⼆堪能故,遠離粗澀觸。
37. 彼無⾊非⾒:無相故非取: ⾃性淨故善︔斷垢故無垢。
38. 無初中後無差別,無⼆離三及無垢,
無分別證法界性,入定瑜伽師所⾒。
39. 彼如來之無垢界,具諸功德不可量,
過恆河沙不思議,無比斷習氣過失。
40. 具雜正法光明身,勤辦眾⽣解脫事,

34
猶如如意摩尼王,種種事非彼⾃性。
41. 令世⼈入寂靜道,成熟授記之⾊者,
彼亦於此常安住,如虛空界中⾊界。
42. 諸⾃⽣遍智,其名稱為佛, 上涅槃難思,阿羅漢各主。
43. 此分深與廣,以及⼤主宰, 功德法差別,⾃性等三身。
44. 此中應了知,諸佛⾃性身, 具⾜五種相,略說五功德。
45. 無為無分別,斷除⼆邊者, 定解脫煩惱,所如定三障,
46. 無垢亦無念,瑜伽師境故, 法界⾃性者,清淨故光明。
47. ⾃性身正具,不可量無數, 難思與無比,淨究竟諸德。
48. 廣故無數故,非分別境故, 惟斷習氣故,依次無量等。
49. 受⽤種種法,⾃性法顯故, 悲清淨等流,饒益不斷故,
50. 無分別任運,如欲滿⾜故, 如意寶神通,受⽤圓滿住。
51. 說⽰及事業,不斷無造作, 無體性⽽⽰,此說種種五。
52. 映現種種⾊,非摩尼本事, 以眾⽣眾緣,非遍主事現。
53. ⼤悲知世間,觀諸世間已, 法身不動中,種種變化性。
54. ⼤師受⽣⽣,於喜⾜天歿, 入胎及降誕,善巧⼯巧處,
55. 妃眷中嬉戲,出家修苦⾏, 來至菩提場,摧伏諸魔軍,
56. 正覺轉法輪,入涅槃事業, 於諸不淨剎,有住⽽⽰現。
57. 無常苦無我,寂語知⽅便, 令眾厭三有,⽽善入涅槃。
58. 善入寂滅道,具得涅槃想, 《妙法⽩蓮》等,說法之真實,
59. 破彼先所執,⽅智善引攝, ⼤乘中成熟,授記得⼤覺。
60. 甚深種種⼒,順愚事引導, 當知此依次,深廣⼤主宰。
61. 此中初法身,後者為⾊身, 如空容⾊住,初容後者住。
62. 無量因及眾無盡,悲憫神通智圓滿,
法⾃在且壞死魔,無體世間依怙常。
63. 身命諸受⽤,捨⽽持正法, 利諸有情故,初誓究竟故,
64. 佛位者無垢,清淨悲善轉, ⽰現神⾜者,彼住⽽⾏故。
65. 智解脫⽣死,涅槃⼆執故, 恆常具無邊,圓滿定樂故。
66. 雖⾏於世間,不染世法故, 無死得寂處,無死魔⾏故。
67. 無為之⾃性,能仁本寂故, 堪成諸無怙,常依怙等故。
68. 初之七因者,說⾊身之常, 後三因所說,即法身之常。
69. 非語境故勝義攝,非分別處無喻故,
無上非有寂攝故,佛境聖亦難思議。

35
70. 難思無詮故,無詮勝義故, 勝義無念故,無念無比故,
71. 無比無上故,無上不攝故, 不攝不住故,不念功過故。
72. 五因微細故,法身難思議, 六非彼事故,⾊身難思議。
73. 無上智⼤悲等德,至德彼岸佛難思,
此⾃⽣之最後相,⼤仙⾃在亦難知。

第三 功德品

1. ⾃利利他勝義身,以及依彼世俗身,
離系以及異熟果,功德差別六⼗四。
2. ⾃身圓滿處,乃是勝義身, 仙⼈⾔說身,他⽅圓滿處。
3. 第⼀與「⼒」等,離系德相應, 第⼆⼤⼠相,異熟功德具。
4. ⼒如⾦剛壞痴障,無畏如獅處會眾,
如來不共如虛空,能仁⼆教如⽔⽉。
5. 處及非處者,諸業異熟根, 諸界及勝解,遍⾏道靜慮.
6. 等等雜與淨,以及隨念處, 天眼及寂滅,智⼒者⼗種。
7. 處非處與異熟界,眾⽣種種勝解者,
雜染清淨諸根聚,以及隨念往昔處,
天眼漏盡能穿透,無明甲與堅固牆,
及能斬斷諸樹故,此等諸⼒如⾦剛。
8. 覺悟⼀切法,障者能遮⽌, 說道與說滅,四種無畏者。
9. ⾃全知所知,令他了知故︔ 斷令斷所斷,依⽌所依故︔
無上極無垢,得及令得故, 說⾃他利諦,故仙無所滯。
10. 如林中獸王,恆無所畏懼, 不懼於諸獸,⽽⾃在遊⾏,
如是眷會中,能仁王獅⼦, 安住不待他,具堅⼒⽽住。
11. 無失不喧雜,⼤師念無失, ⼼無不住定,無有種種想,
12. 無不觀察捨,欲精進念慧, 解脫及解脫,智觀不退失,
13. 諸業智為先,智於時無障, 如是⼗八法,⼤師不共德。
14. ⼤仙無錯亂,喧雜忘⼼動, 異想⾃然捨,欲及精進念,
清淨無垢智、恆常解脫者, 普觀所知境,解脫智無失,
15. 諸業智為先,且隨智⽽轉, 三時常無滯,決定⼤智轉。
凡證具⼤悲,為眾⽣無畏, 轉法輪惟佛,諸佛⽅得彼。
36
16. 有堅等法性,彼即非空相, 地⽔⽕風空,同故世為共,
不共微塵許,亦於世不共。
17. 平整具輪相,寬廣踝不突, 指長⼿⾜指,有縵網相連。
18. 膚軟細嫩美,身七處豐隆, 腿如瑿泥耶,陰密藏如象。
19. 上身如獅⼦,肩無陷豐滿, 臂圓⼿柔圓,無有⾼低別。
20. 臂長身清淨,具⾜光明輪, 喉無垢如螺,兩頰如獸王。
21. 四⼗齒平齊,諸齒根嚴密, 齒無垢平整,諸齒⾊潔⽩。
22. ⾆廣長無邊,難思議美味, ⾃⽣頻伽⾳,以及妙梵⾳。
23. 青蓮妙⽬睫如⽜,無垢⽩毫端嚴⾯,
頂髻⾼顯膚淨密,膚⾊如⾦上有情。
24. 身⽑細軟各別⽣,於身上靡作右旋,
發無垢如紺青寶,身如諾瞿陀樹形。
25. 普賢無喻⼤仙⼈,無憂⼦⼒軀結實,

不可思議三⼗⼆,⼤師所說⼈王相。
26. 譬如無雲空⽉形,秋⽔藍湖中所⾒,
如是怫⼦眾亦⾒,佛輪圍中遍主形。
27. 六⼗四功德,此等各各因, 如所說次第,隨《寶女》經解。
28. 不壞無怯弱,無比不動故, ⾦剛獅淨空,⽔⽉喻所⽰。
29. 諸⼒之六⼒,三⼀如次第, 所知及等引,習氣俱普除。
30. 如穿壞及斷,鎧甲牆樹故, 穩藏固不壞,仙⼒如⾦剛。
31. 何故安穩是藏故,何故是藏堅固故,
何故堅固不壞故,以不壞故如⾦剛。
32. 無所畏故不待故,堅固及⼒圓滿故,
能仁獅⼦如獅⼦,處眷會中無所畏。
33. 現了知⼀切,全無所畏住, ⾃與淨有情,不等⾒不待。
34. ⼼於⼀切法,專注故堅固, 無明習氣地,超越故具⼒。
35. 世聲⼀邊⾏。菩薩及⾃⽣, ⼼智轉微細,其喻有五種:
36. 諸世間命故,同地⽔⽕風, 世出世間相,超出如虛空。
37. 三⼗⼆功德,法身為差別, 如摩尼寶光,⾊形無別故。
38. ⾒令滿⾜德,依名三⼗⼆, 變化法圓滿,受⽤圓滿⼆。
39. 疏親於清淨,於世曼荼羅, 如⽔空⽉形,⾒者有⼆種。

37
第四 如來事業品

1. 所化界及調伏法,所化界之調伏事,
應時前往彼之地,遍主恆常任運入。
2. 具有功德妙寶聚,智⽔海福智⽇光,
決定成辦乘無余,無邊中廣如空遍,
佛⾒無垢功德藏,⼀切有情皆無別,
煩惱所知之雲網,諸佛悲風能吹散。
3. 以彼調伏彼,彼事彼時地, 不起彼分別,佛恆無功⽤。
4. 彼等所化界,多⽅便調伏, 何時地調伏,即於彼時地。
5. 於出彼所依,彼果彼攝受, 彼障斷彼緣,皆無分別故。
6. ⼗地決定出,彼因⼆資糧, 彼果⼤菩提,有情攝菩提,

7. 障無邊煩惱,隨煩惱習氣, ⼀切時摧壞,緣者為⼤悲。
8. 當知六處者,此等如其次, 如同海與⽇,虛空藏雲風。
9. 智⽔具德寶,故諸地如海, 長養有情故,⼆資糧如⽇.
10. ⼤無邊中故,菩提如空界, 正等覺法性,有情界如藏。
11. 客周遍非有,煩惱如雲聚, 驅散彼障故,無盡悲如風。
12. 以他⼒出離,⾒⾃有情同, 業不圓滿故,盡⽣死不斷。
13. 如帝釋⿎雲,梵⽇摩尼寶, 如來如回響,如虛空如地。
14. 如此地⾯成,淨琉璃⾃性, 淨故⾒天王,以及天女眾,
15. 微妙尊勝宮,天界及其餘, 種種無量宮,及眾多天物。
16. 復次男女眾,於地⾯之上, ⾒諸處顯現,發如是之願:
17. 願我不耽久,成如是天王, 為得彼之故,正受善安住。
18. 彼等以彼善,於地上歿已, 往⽣於天上,不⽣惟像想。
19. 彼之顯現者,無分別無動, 然於地之上,有⼤利益住。
20. 具信等無垢,修信等功德, ⾃⼼中現佛,具⾜相與好,
21. 作⾏住坐臥,具種種非⼀, 莊嚴之威儀,說寂滅之法,
22. 不說時住定,⽰種種神變, 具⾜⼤威勢,諸有情可⾒。
23. ⾒發希求欲,為佛修諸⾏, 正學彼之因,能得所欲位。
24. 彼顯現極無,分別亦不動, 雖然於世間,有⼤利益住。
25. 異⽣雖不知,此是⾃⼼現, 然彼等⾒⾊,皆有⼤利益。
26. 漸次依⾒彼,諸住此乘者, 當以智眼⾒,內之正法身。
38
27. 如地離劣處,成無垢琉璃, 明美無垢寶,具德⾯平整。
淨故諸天處,天王天相現, 漸次離地德,彼不復顯現。
28. 為得彼事故,近住⾏施等, 男女眾發願,⽽作拋花等。
⼼淨如琉璃,現起能仁故, 佛⼦具歡喜,如是善發⼼。

29. 如淨琉璃基,現天王身像, 眾⽣淨⼼地,現能仁身像。


30. 像於眾⽣現或隱,隨無濁或濁⼼轉,
如世間有影像現,如是不應視有滅。
31. 如天中諸天,由昔⽩業⼒, 無功⽤及處,意⾊與分別,
32. 出無常及苦,無我寂靜⾳, 法⿎數數勸,放逸之諸天。
33. 遍主離功⽤,於無余眾⽣, 佛語悉周遍,為有緣說法。
34. 如天界⿎⾳,由⾃業所⽣, 能仁之說法,世⼈⾃業致。
如彼⾳離⽤,處身⼼成息, 如是離四法,亦能成就寂。
35. 如天城⿎⾳,作無畏施者, 與煩惱⾾時,勝非天除嬉。
於世間靜慮,無⾊等因⽣, 斷有情惑苦,說無上寂道。
36. 何故諸眾⽣,利樂三神變, 具故能仁⾳,超勝天物樂。
37. 天界⼤⿎聲,地上⼈不聞, 佛⿎⾳亦至,⽣死地下世。
38. 天界俱胝樂,為增慾⽕發, ⼤悲主⼀⾳,亦為息苦⽕。
39. 天妙悅意樂,增⼼掉舉因, ⼤悲主佛語,勸注⼼定意。
40. 總之諸世界,天及地樂因, 依遍現無余,世間⾳⽽說。
41. 如⼈若無⽿,不聞微細聲, ⼀切亦不入,天⽿⽿道中。
如是法微細,極細智⾏境, 入意無煩惱,有情⽿道中。
42. 猶如夏季雲,稼穡圓滿因, ⽔蘊無功⽤,降澍於⼤地。
43. 如是從悲雲,無分別降澍, 佛之正法⾬,眾善稼穡因。
44. 世間入善道,風起雲致⾬, 悲風增眾善,佛雲降法⾬。
45. 智及⼤悲住空中,佛雲不染變不變,
具定總持淨⽔藏,於有乃善稼牆因。
46. 如從彼雲出,涼⽢柔輕⽔, 合地鹼等處,轉成眾異昧。
從廣悲雲出,八⽀聖道⾬, 由相續處別,具⾜多種味。
47. 於⼤乘淨信,中庸及嗔恨, 三類如諸⼈,孔雀及餓鬼。
48. 如春後無雲,⼈不⾶空雀, 夏季之降⾬,諸餓鬼愁苦:
悲雲降法⾬,出現及不現, 求法及瞋法,世間者為喻。
49. 如雲無分別,降澍粗點⾬, ⽕⽯⾦剛⽕,於細溝有情︔

39
智悲之雲者,細廣粗⽅便, 淨惑不觀待,我⾒隨眠者。
50. ⽣死無初後,趣此有五種, 如不淨惡臭,五趣中無樂。
常受如⽕兵,雪鹽等觸苦, 從悲雲降澍,⼤法⾬滅彼。
51. 通達天死歿,⼈追求苦故, 具慧不欣欲,天⼈⼤⾃在。
慧及勝解信,如來之聖⾔, 知⾒此是苦,此因此滅故。
52. 如病應知因應斷,住樂應得藥應依,
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斷明及依⽌。
53. 如梵於梵界,不離無遷動, 於⼀切天界,無功⽤⽰現。
54. 如是佛法身,不動於諸界, 變化無功⽤,為有緣⽽⽰。
55. 梵常不離宮,然入欲界中, 為諸天所⾒,⽽令斷喜境。
佛法身不動,於⼀切世間, 為有緣所⾒,⾒⽽恆除垢。
56. 以昔⾃願⼒,及諸天善⼒, 梵無功⽤現,⾃⽣化身然。
57. 歿入胎誕往⽗城,嬉戲靜處⾏降魔,
得⼤覺⽰寂城道,⽰後無緣眼不⾒。
58. 如⽇炎熱⼀時間,蓮等開敷君陀閉,
於蓮開閉之功過,⽇無分別聖⽇然。
59. 如⽇無分別,⾃光同放射, 令蓮華開敷,並成熟余等。
60. 如是如來⽇,諸正法光明, 亦無分別入,所化眾⽣蓮。
61. 法身及⾊身.菩提藏空現, 遍知⽇遊⾏,放射智光明。
62. 於⼀切清淨,所化⽔器中, 如來⽇影者,無量⼀時現。
63. 恆周遍⼀切,法界虛空中, 佛⽇如所應,垂照所化山。
64. 如具廣⼤光明⽇,普照世間⽽依次,
垂照上中下之山,佛⽇依次照有情。
65. ⽇無⼒照諸剎空,⽰痴闇覆所知義,
光散悲體種種⾊,為明眾⽰所知義。
66. 佛陀入城時,有眼諸⼈⾒, 令離無益聚,⾒彼義⽽受,
痴盲墮有海,⾒闇所障者, 佛⽇光令明,慧⾒未⾒處。
67. 如同如意寶,無分別同時, 令住所⾏境,諸意樂圓滿。
68. 依佛如意寶,令諸意樂異, 聽聞種種法,然彼無分別。
69. 如摩尼寶無功⽤,賜余有情所欲財,
能仁無功⽤順宜,三有未盡恆利他。
70. 求⽽此趣極難得,妙寶住海地下故,
眾⽣緣劣煩惱伏,⼼中難得⾒如來。

40
71. 猶如回響者,余了別所⽣,無分別造作,非住於內外。
72. 如是如來語,由余所化⽣, 無分別造作,非住於內外。
73. 無少分無現,無緣亦無依, 超越於眼道,無⾊無可⽰,
74. 空中⾒⾼下,然非如是有, ⾒佛之⼀切,然非如是有。
75. 如⼤地所⽣,無分別依地, 增長固茂盛。
76. 如是佛⼤地,無分別依此, 令眾⽣善根,無余皆增長。
77. 無功⽤作事,以不⾒有故, 為斷所化疑,說此九種喻。
78. 經中廣宣說,此等九種喻, 此經名本身,宣說彼需要。
79. 以聞所成慧,⼤光明莊嚴, 具慧速趣入,佛諸所⾏境。
80. 為彼義⽽說,琉璃帝釋像, 等等之九喻,認明彼攝義。
81. ⽰現語周遍,變化智發散, 意語身秘密、得⼤悲⾃在。
82. 功⽤流靜息,無分別之意, 如無垢琉璃,現帝釋像等。
83. 功⽤皆靜息,無分別是因, ⾃義同喻者,即帝釋像等。
84. 此中本品義:⽰現等九種, ⼤師離⽣死,無功⽤⽽轉。
85. 如帝釋⿎雲梵⽇,寶王回響虛空地,
瑜伽師知無功⽤,利他乃至⽣死際。
86. ⽰現如寶天王影,善作教誡似天⿎,
遍主智⼤悲雲聚,遍無量眾至有頂。
87. 如梵無漏處不動,⽰現非⼀眾變化,
如⽇放射意智光,意似清淨如意寶。
88. 佛語無句如回響,身如空遍無⾊常,
眾⽣⽩法藥無余,如地佛地⼀切依。
89. 猶如淨琉璃,⼼中⾒佛因, 清淨彼不退,信根增盛性。
90. 善有⽣滅故,佛身有⽣滅, 如帝釋能仁,法身無⽣滅。
91. 如是無功⽤,法身無⽣滅, 乃至⽣死際,入⽰現等業。
92. 此等喻攝義,如下次第者, 前後不同法,由斷⾨⽽說。
93. 佛猶如影像,非同不具⾳, 如天⿎非同,非⼀切饒益。
94. 如⼤雲非同,不斷無益種, 如⼤梵非同,不畢竟成熟。
95. 如⽇形非同,不畢竟壞闇, 如寶亦非同,出現不難得。
96. 如回響非同,由緣所⽣故, 如虛空非同,非善所依故。
97. 如地曼荼羅,世間出世間, 眾圓滿無余,安住所依故。
98. 依於佛菩提,⽣出世間道, 善業道靜慮,無量無⾊故。

41
第五 勝利品

1. 佛界佛菩提,佛法佛事業, 淨有情難思,此是⼤師境。
2. 具慧信佛境,成佛功德器, 欣樂難思德,映蔽有情福。
3. 凡希求菩提,⾦摩尼莊嚴, 量等佛剎塵,⽇⽇奉法王,
余聞此⽂句,聞已若勝解, 較施所⽣善,所得福尤多。
4. 求無上菩提,具慧經多劫, 身語意離⽤,能無垢持戒,
余聞此⽂句,聞已若勝解, 較戒所⽣善,所得福尤多。
5. 壞三有惑⽕,靜慮天梵住, 究竟⽽修習,不變覺⽅便,
余聞此⽂句,聞已若勝解, 較靜慮⽣善,所得福尤多。
6. 以施成辦諸受⽤,戒成增上修斷惑,
煩惱所知慧普斷,此勝彼因乃聞此。
7. 處及彼之轉,彼功德義成, 佛了知之境,四種即上述。
8. 具慧者勝解,有能具功德, 當速成有緣,獲得如來位。
9. 此境難思議,有如我能得, 得具如是德。以信勝解故,
10. 欲勤念靜慮,慧等功德器, 菩提⼼於彼,當恆常安住。
11. 彼者常住故,佛⼦不退轉, 福德度圓滿,轉成清淨性。
12. 福德五度中,無三相分別, 彼圓滿清淨,斷所治品故。
13. 施所⽣福施,戒所⽣福戒, 忍靜慮⼆修,精進遍⼀切。
14. 三輪分別者,許是所知障, 嫉等分別者,許為煩惱障。
15. 此等除智慧,余無能斷故, 慧為上所依,聞故聞最上。
16. 依可信教理,淨⾃及攝受, 勝解具圓滿,善慧⽽說此。
17. 如同燈電寶⽇⽉,依此具眼能觀⾒,
依能仁放⼤義利,法辯光⽽能說此。
18. 具義法相屬,斷三界染語, 宣說寂勝利,是仙語余反。
19. 彼惟約佛教,⼼無散亂說, 順得解脫道,如仙教頂戴。
20. 較佛尤善巧,此世中無有, 無余上真實,遍智如理知,
非余不應擾,仙⼈⾃⽴經, 壞能仁規故,彼則損正法。
21. 煩惱愚痴者,毀謗諸聖者, 輕聖所說法,皆耽⾒所致,
故⼼不可染,彼耽著⾒垢, 淨布可染⾊,沾油則難染。
22. 慧劣不勝解,依此邪慢故, 正法匱障體,執不了義故,
貪利養⾒轉,依⽌破法故, 遠持法解劣,故謗羅漢法。

42
23. 智者不應畏,⽕難忍毒蛇, 屠夫及雷電,如謗甚深法。
⽕蛇敵雷者,但能令命離, 不墮極可畏,諸無間之趣。
24. 數數依惡友,於佛具惡⼼, 弒⽗母羅漢,破僧伽之⼈,
決定思法性,速當解脫彼︔ 諸凡瞋法徒,彼豈有解脫!
25. 以我如理釋,寶淨界無垢, 菩提功德業,七義處得善,
願眾⾒仙⼈,具光無量壽, ⾒⽣淨法眼,獲得⼤菩提!
26. 因何何故者,雲何所說者, 何為等流者,以四頌⽽⽰。
27. ⼆說⾃淨法,⼀說衰損因, 復次之⼆頌,乃說彼之果。
28. 眾曼荼羅忍,得菩提說法, 簡⾔果有⼆,末頌之所⽰。

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