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第五期 125

2006 年 12 月 125-134 頁

《回諍論》藏文中譯

耿振華*

中文譯者說明
印度龍樹菩薩所造的梵文《回諍論》 ,旨在遮止說實有師對中觀師「諸法無自
性」質疑的討論。梵文《回諍論》有藏文譯本及中文譯本,兩種譯文至今仍能逐
句逐字的互相對照,說明古代譯師嚴謹的翻譯功力。本文依據藏文本龍樹: 《中觀
聚理六論》(台北佛陀文教基金會,2005 年 8 月)再次進行中文翻譯的原因,在於
嘗試以現代語言普及佛教深奧哲理。
以藏文或以中文學習佛教經文時,常會遭遇一些個別的困境。
就藏文譯本來說,需要師長以口傳傳承的教導,才容易清楚瞭解經論中的文
義。西藏大學藏語系資深教師索亞女士於 2002 年 8 月曾對筆者說,她生於 1956
年,就學期間正逢文革之後,靠著自學精神治學,自認為對西藏文理解已達到相
當精湛的水平,但對於藏文佛經的因明部份,則不得不坦承怎麼看都看不懂。她
也佩服藏語系一些教因明與藏文佛教哲學的老師,從以往在西藏大學就讀期間便
跟隨格魯派老格西學習藏文經典,現在身為教師又在上課之餘定期至札什倫布寺

twscholar
等大寺院跟隨寺內老格西持續學習。由此可見,西藏文的佛教經典,按西藏人的
傳統一定要由具格上師傳授,不能自己未經傳授便閱讀,是基於研讀技巧的考量
而規定的。
就中文譯本來說,語言變遷所造成的文字變遷、一字多義、以及為了配合偈
頌字數而出現添加或刪減的文字,都增加了瞭解佛教經論文義的困難度。因此,
許多旅居在臺灣的藏籍喇嘛與臺灣本土在家弟子,嘗試以漢文、藏文互相對照的
方式,將這些重要經論,以現代通行的中國語言文字明白曉暢的重新翻譯,期望
讓更多學子能無誤的領略中觀佛學思想。
《回諍論》,是臺灣噶舉佛學院 2006 年在二年級所開授的課程。這門課程先
後由札西仁波切及翻譯林生茂先生講授,後來由在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的洛桑
滇津堪布繼續指導,筆者譯文兼採兩位藏籍老師上課的說明、臺籍林居士的私下
討論,以及與藏籍見悲青增格西在電話中的問答,經過翻譯及整理之後,謹以下

*
作者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授
126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第五期

列學習成果與讀者分享,期望能以藏傳佛教的思想精華,利益無量有緣眾生。

藏文譯師頂禮
禮敬文殊妙吉祥童子!

龍樹菩薩所造正文

他宗說實有師認為:
假如(中觀師所主張)一切法(物)的自性,不存在於一切法(物)之上的
話,你(中觀師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也是(屬於)一切法,也將無自性存
在,要以「無自性的語言文字」去遮止「有自性的法」是不能辦到的。
<釋>:他宗認為,有自性的法(物),才能遮止有自性的法(物),此即實有論。
中觀宗則認為,陳述「有自性的道理」的語言文字,也僅是假名安立;
在究竟的勝義諦中,是沒有自性存在的。
或者,假如你中觀宗認為「語言文字是具有自性的」 ,那麼將衰損你中觀宗
所主張的「諸法無自性」的宗義。假如你中觀宗認為語言文字是與諸法不相
同的話,必需說明「語言文字不同於諸法」的理由(在那裡) 。
中觀師如果認為語言文字如同所謂「不要發出聲音」 ,你中觀師的想法也是
不合理的。因為你中觀師所發出的聲音是存在的(,也是是實有且具自性

twscholar
的),因此才能遮止將要形成及產生的聲音(他宗認為是以已存在的「勿出
聲」去遮止將要產生或將要存在的「聲」 )

<釋>:他宗說實有師認為存在一定是以具實有及具自性的方式存在,與中觀師
認為存在是如夢境、如幻化般無自性存在的主張不相同。
<釋>:物質派說實有師認為,中觀宗能遮的「勿出聲」及所遮的「曾經存在的
聲音」或「將要產生的聲音」,體性皆為實有存在,如此才能「以有遮
有」
。但是中觀師認為,如同魔術師變化出「獅子吃掉狗群」的幻象,
能遮的獅子和所遮的狗群,皆為假名安立,本性則非實有存在。另外,
中觀派的自性無,並不表是在世俗諦沒有如幻化般的存在,也不表示諸
法(物)在名言中沒有假名安立的存在,只是主張在究竟勝義諦中諸法
無自性的「諸法無我」。
如果用能破的「勿出聲」 ,遮止將要產生的聲,這樣的說法也不良善(正確
)。因為從你中觀師所建立「諸法無自性」的定義中,才有如此的過失;而
我說實有宗「以有遮有」 ,則沒有這些過失。
假如以現量對所緣諸法來做遮止,但是(中觀宗所主張的現識也無自性,而
《回諍論》藏文中譯 127

說實有師即認為中觀師是沒有現識存在) ,是由誰去形成緣諸法呢?而比
量、聖言量、譬喻量也都是以現量來建立其內容事義的。因此他宗說實有者
的回答是:「中觀宗不能以不存在的現量來遮除諸法」。
<釋>:他宗說實有師認為無自性等於不存在。因中觀宗認為現量亦無自性,他
宗於是推論,能遮的現量若無自性便不存在,便不能遮除所遮的諸法。
他宗認為,如果能遮的現量不存在,卻能夠遮除所遮的諸法時,則如同
去談論生不出兒子的石女,卻生出了兒子並且所生出的兒子又去殺敵人
的事情。因為石女之子不存在,所以沒有必要去談論「石女之子殺敵」
的事情。
精通法的暫存階段的士夫,思惟諸法中具善的自性(而說為)是諸善法,也
思惟善法之外不善、無記法的自性;而歸結出「任何永出法,是說法的暫存
階段,永出法仍有自性存在,自性並沒有從法中出離」 。
<釋>:說實有師認為,善的本性要依存在善的事件上,如慈悲是善的本性,可
以依附在佈施財物給窮人的善事上;因此便認為出離法的自性,也應該
依附在出離法的事基中。
假如諸法無自性,便是所謂「自性不存在」 ;而法(物)的事基不存在時,
法(物)的名稱也將無法存在。
<釋>:說實有師認為,中觀師如果主張諸法無自性,即等於主張諸法不存在。
如此,將會造成「無自性」的名稱,失去了所依附的事基;也就是說,
沒有所依法「無自性的事基」,怎麼能夠有所依「無自性的名稱」的出

twscholar
現呢?
假如「在諸法(物)之中,沒有自性存在」 ;如果這句話的自性不存在於諸
法之中,那麼,理當宣說這個不存在於諸法中的自性(到底是什麼) 。
<釋>:說實有師認為,表達「諸法無自性」的語言文字也是法,也應具有自性
存在。
如上之故,「家中沒有瓶存在」, 是觀見「有」的性質不存在,而遮止「有
(瓶)」的性質,如同你中觀師遮止「諸法有自性」,才認為諸法無自性的情
況一樣。
如果任何自性都不存在的話,又何必要用你中觀師那些語言文字來破除?無
自性的語言文字也無自性(說實有師認為等同於語言文字不存在) 時,即
否定了你中觀師所遮止的「無自性」 ,也正好等於成立了你中觀師所想要遮
止的「自性有」。
<釋>:說實有者認為,表達「自性無」的與言文字,本身如果也是無自性的,
便等同於說「自性無」不存在,也等於承認了「自性有」 。也就是說,
由於所破除的對境「自性無」不存在,即是「自性有」的對境存在。
128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第五期

幼稚的愚者對於陽燄,顛倒的執持為所謂的「水」 ;像這樣顛倒的執持(本
來不存在而誤以為實際存在)的情況,是你中觀宗所應該破除的不存在。
如上,能取(愚者)、所取(陽燄)、及取者(懂得陽燄是什麼)、能遮(愚
者)、所遮(水)、遮者(瞭解不是水),豈不有六種存在(的物實有或法自
性)。
假如沒有能取的愚者,並且所取的外色的陽燄也不存在(,也將沒有懂得陽
燄是什麼的取者事項) ;那能遮的愚者和所遮的水(,以及懂得不是水的遮
者)也將不存在。
(他宗認為:)一切法(物)的自性是成立的;中觀宗你的理由不成立,是
因為你將「無自性」當做你中觀宗的理由之故。
(他宗認為:)假如無自性的事實存在,那麼你中觀宗的理由的事義也將成
為不存在(因他宗認為無自性等同於不存在) ,「無自性」的理由不存在便成
為「自性有」,將造成與你「無自性」的的主張相違。
如果你中觀宗能以沒有理由(不存在的理由或無因)成立「無自性」的話,
我也能以沒有理由(不存在的理由或無因)而成立自性有。
如果你中觀宗有理由(正因)存在的話,則與「法(物)無自性」相違。
(因此,)(輪迴中的)三有世間,沒有任何法(物)是自性不存在的。
(對於任何宗義,)假如先前能遮的自性不存在,隨後所破則不合理,因為
與愚者(能遮的不存在)造成相違。

中觀師自宗的回答:

twscholar
假如我中觀宗的語言文字是由因緣聚合,並且(其體性)不存在於各自(的
因緣)之中;那麼便成立了「諸法(物)空性」,也就是自性不存在之故。
<釋>:聲音或語言文字,是 出於大種有為造作之下,眾生的十二處(眼、耳、
鼻、舌、身、意內色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外色六境)聚集之
下才產生的,是緣起的暫時狀況下才顯現出來的。
譬如聲音,是靠嘴、上顎、牙齒、舌、喉嚨、氣息等發聲部位與發聲方
法在一起而產生的聚合名詞,各自散開後則「眾」不存在,亦即聲音不
存在於嘴、上顎、牙齒、舌、喉嚨、氣息等個別的「部份」之中。
所有的「眾人」,是很多「部份的人」在一起所產生的集合名詞,每個
人各自散開之後,則「眾人」將不存在。因此,各自或整體的自性皆不
存在;此即類似幻化般存在的緣起,本身是沒有自性存在的。
譬如單獨的具有主因的種子不能產生苗芽,因需要水、泥土、空氣等外
緣的幫助。若物有自性,則單獨的各自因素都能長出果實;若單獨的青
稞種子能夠產生苗芽及青稞果實,則只要將青稞種子放在倉庫中,便能
《回諍論》藏文中譯 129

產生源源不斷的青稞果實。因此眼前所能看得到的,並且能夠收割的青
稞果實,是出於自然化現,所以自性不成立。
任何從所依眾緣而產生的物,它的性質便稱為「空性」 。任何從所依眾緣而
產生的物,它的體性是「無自性」。
如幻化師所幻化的事物,如魔術師所變出的人(能遮) ,及由幻化的人所產
生的所遮和遮者,(同樣都是幻化物而空無自性)。
我中觀宗所主張的語言文字(所取)無自性,和我中觀宗的主張(語言、文
字、聲音是緣起而自性不實有)是相同的。因為(皆為無自性而)沒有不同
的性質,所以不說語言文字有不同的因(或理由) 。
<釋>:魔術師所幻化出的一群狗(所遮),被所幻化出的一群獅子(能遮)吃
掉,獅子(及語言文字都是所取)與狗(及「物自性有」都是所遮)都
是幻化物。所取的獅子或語言文字,與所遮的狗群或「諸法有自性」 ,
兩者皆為幻化,都是無自性且不存在的。因此,不需要認為名言安立的
存在是有物自性的真實存在;如同幻化中獅子吃掉狗群,不需強調獅子
或與言文字的存在是真實存在一樣;因為幻化的獅子能吃掉幻化的狗
群,無自性的語言文字,能遮止無自性的「自性實有論」 。
札西仁波切表示:由於聲音語言本身無自性,如同我們在山洞講話罵自
己,聽到自己罵自己的回音之後不會生氣;在當我們聽到別人罵自己時
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無自性的聲音,因此不需要對罵的人產生瞋恨。
同樣的,對於貪心的對境(對象),也要實察東西本身不實有;這樣觀察

twscholar
之後,東西便不應引起我們貪心。
有人說,如同「勿出聲」的語言文字或聲音;但是,不是如同你物質派說實
有者所建立的比喻。由聲來遮止聲(,如同以語言文字來遮止「自性有」的
存在),在此與物質派的說法不同。
假如以任何「無自性」的性質,來遮止任何「自性不存在」 (的法或物)
;將
會顛倒無自性,而建立成「自性有」的體性。
<釋>:中觀宗認為:以無自性的語言文字來遮止無自性的法,則有如幻化的獅
子吃掉幻化的狗群。而不是顛倒無自性或遮止無自性,即不是以無自性
的體性去遮止無自性的法而造成建立有自性。
再者,如同有一人(能取)將幻化的女子(所遮)想為真實存在的女子,
而對那女子產生(錯誤)顛倒的執持,但是,由幻化師(能遮)來做遮止,
而告訴那人女子為幻化物而不存在(遮者) 。
再者,中觀宗是由所立(緣起)的這個因(理由) ,來建立(無自性的果或
宗義);等同以上於(認識幻化不存在)之故,語言文字或聲音也是不存在
(或無自性)的。承許名言者,是我等中觀宗不說不取名言(即名言在世俗
130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第五期

諦中存在,而中觀不得不放棄反對其存在,但在究竟勝義中仍是空無自性而
不存在的)。
假如我中觀宗承許一些宗義是實有的,如此,則對於我中觀宗(所立「無自
性」的宗義)會有過失;但對我中觀宗來說,宗義本身也非實有存在(而僅
是名言安立),因此對我中觀宗所立「諸法無自性」來說,沒有一點過失。
假如以現量去緣一些法來建立(宗義)或遮止(事義)的話,因為(現量的)
自性不存在之故,所以對我中觀宗(「諸法無自性」)來說,也沒有過失。
假如你說實有者所說的這些事義,都是由「量」本身所成立的;那你必須說
明,那個「量」又是如何成立的。
假如你說實有者認為那個「量」是由其他的眾量所建立的,則將無始(,亦
即無窮盡而找不到最初的開始)。並且那個「量」也不是最初成立的量,也
不是居中成立的量,也不是最後成立的量。

他宗說實有師提出疑問及答辯:
但是,如果完全沒有量存在,那些由量所成立的宗便要衰損了。若說量的性
質是不同的(,而是有自性的),應說明特殊的因(理由)

若說如同火能照亮自他,同樣的,眾量也能如此(成立自他二者),也能由
自性成立自體。

中觀師自宗的回答:

twscholar
以上(如同火能照亮自他,同樣的,眾量也能成立自他二者)的說法是不合
正理的。好像暗室的瓶子,如果不緣外物(如火光),則不能被看見。同樣
的,火也不能照明自體。
假如依照你說實有者的語言文字所說,火能照亮自己;那麼,火將也能像燃
燒其他的東西一樣的,將自己燃燒掉。
假如依照你說實有者的語言文字所說,火能照亮自他,如同火一樣,暗將也
能遮蔽自他體性(,當暗障蔽自體時則將無暗存在,這是於理不合的) 。
如果火能燃燒自他,若有火則應燃燒暗,應不會再有暗的存在。若火能照亮
則是能除暗,如此則當照亮而滅除暗(,而使暗不再存於世間) 。
「若有火的體性出現,則能照亮」的說法並不正確,因為,若僅產生火的體
性而沒有遇到暗,則不能照亮。
再者,你說實有者若說,未遇到火卻可以除暗的話;要是這種情況存在,則
以任何物皆可以滅除世間的黑暗。
假如不觀待其他的「所量」(張怡蓀《漢藏大辭典》頁 2416 稱:所量,正量
之所認識者;一切瓶、柱等可知事物,可以正量直接、間接了知者) ,僅從
《回諍論》藏文中譯 131

量的本身便能成立自己,你說實有者將成立的這個量是自成的,而不是觀待
其他(所量)而成立的。
假如能不觀待其他所量的諸事義,而要能成立你說實有者的量,像這樣的各
種量,是一個也不會成立的。
假如從觀待其他所量而成立量,有將產生什麼樣的過失呢?因未成立的其他
所量,是不能被觀待(依靠)的,已經成立者才能使(其他)成立(,即已
成立者是能成)。
假如觀待已成立的所量,才能安立(建立)量;便能歸結:若不觀待諸量,
仍能成立諸所量。
假如不觀待諸量仍能成立諸所量,如上之故,那些所量又何須你說實有者的
量來建立。
假如你說實有者的量是從觀待所量來建立的,如此,你的量和所量(在定義
上)必然會顛倒(而成為相反)。
假如(本來)你說實有者用已成立的量來建立將成立的所量,(現在)又用
將成立的所量來建立量,那麼由你說實有者所建立的量和所量二者,都將不
能成立。
假如用量來建立所量,又用那些所量來成立量,諸量如何能夠建立成呢?
假如由父親產生兒子(,即觀待父親而安立兒子);又以此兒子本身而形成
父親(,即又觀待兒子來安立父親)。像這樣,如何說是由誰來形成誰?(如
何說是觀待誰來安立誰?)

twscholar
因此,諸量不是由自己成立,不是由其他的量而成立,不是由所量而成立,
不是由無因而成立。

(破諸法自性實有)
「精通法的暫存階段者,對具善的法,應如上區分諸善法的自性」,是你說
實有者所說的。
假如諸善法的本質是靠一些(如佈施等六度)而產生的,這些善法若是靠著
利他的事義(如六度)才能建力為善法,怎麼能說善臘是有自性的呢?
<釋>:若善法是靠其他因緣產生的,則不能構成善法的自性實有;也就是說,
善法要是從依靠如佈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等六度的事項
產生的話,善法便是由其他事物所造作而成,善法則不具自性。
假如諸善法的自性不依靠一些(六度利他的事項)而產生,則善法將不住
於淨行(梵行,清潔純淨的戒律行為)。
<釋>:若說諸善法的自性不依任何緣起而產生,則善法將不住於緣起,也將不
住於淨修。若捨棄緣起,即是捨棄苦因的「集」,如此便不能產生滅苦
132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第五期

的「道」,以及滅苦的果。若不產生滅苦的道,則將不住淨行;不出現
滅苦的果,則將無涅槃果。
不依靠因(而有或存在,則是具足「有」的因) ,是恒常之故;(因此,假
如不依靠因卻能產生諸法,)一切諸法將成為恆常。如法的善行和不如法
的惡行也將不存在,世間(一切會壞滅)的的名言也將不存在。
(因善的自性存在,或善成為恆常,)惡業和無記及永出等也將有不存在
的過失,如此,你說實有者的一切會壞滅的有為法將成為恆常的無為法。
<釋>:如果一切法的自性存在,一切法皆不需靠因緣而產生,一切法則是具足
了產生「果」或「有」的因,將成為恆常不變的常法;這種情況與佛教
說一切有部、經部的說實有者所承認的「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即
承認一切造做的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相違。
有人說所謂「有自性」的名稱是存在的,但是當你說實有者做如上的回答,
我中觀宗則不說有名稱存在。
所謂「無名(名無自性或名不存在) 」的假名,到底是存在(有)或不存在
(無)呢?假如「無名」可以是存在或可以是不存在的狀態,都會壞失你
說實有者兩種各自的說法。
<釋>:如果「無名」的假名可以是有(存在),則壞失了「無」的宗;如果「名
不存在」的假名可以是不存在(無)的狀態;那麼自宗「名不存在」已
無法建立。
一切諸法(觀待緣起)的空性,前已宣說。因此之故,宗義本身也不存在

twscholar
(,即宗義本身也空無自性),因此,(我中觀師不立宗,你說實有者卻尋
找過失,)這也是彼方說實有者的尋過。
假如懷疑是不是有所謂「有一個自性存在,而這個自性卻不在法上」的這
種說法,是不合理的,而這個不合理的懷疑也是由你說實有者所造成的。
假如遮止「有自性」存在(的因或理由) ,如此便是成力了空性(的宗),
也就是成力了「諸法無自性」本身,便是破除你說實有者( 「諸法自性有」
的宗)。

他宗說實有師提出疑問:
在「一切法空性」的主張中,你中觀師所破斥的主張「諸法無自性」,豈不
也將不存在嗎?或是你中觀師認為「諸法無自性」的主張是存在的,這樣的
說法,豈不造成你中觀師「一切法空性」主張的衰損嗎?
<釋>:他宗認為:如果中觀宗認為「諸法無自性」的名稱若空無自性,便代表
名稱不存在,則主張(宗)也將不存在,主張(宗)也將不成立。如果
中觀宗認為「諸法無自性」的名稱是實有存在的話,便衰損了中觀宗所
《回諍論》藏文中譯 133

主張「諸法無自性」的性空主張。

中觀師自宗的回答:
由於任何所破皆無自性,因此之故,我也不去破除。因此,所謂「去破除事
義」,正如你說實有師所主張的,是不正確的。

他宗說實有師提出疑問:
有人問:「如果語言文自無自性也是不存在的,那麼能破詞的語言文字,是
存在的(有)或是不存在的(無)呢?」

中觀師自宗的回答:
在此,所謂「語言文字無自性」 ,是使人瞭解「語言文字無自性」的含義,
而不是清除語言文字的出現(或產生) 。
對你說實有者所提出「陽燄(被誤認為水) 」譬喻的說法,也產生了很大的
爭議,任何隨順這種譬喻,都會造成所做抉擇的衰損。
假如能取(愚者、語言文字)有自性存在,則將不會形成緣起;但是任何能
取(愚者、語言文字)都是從緣產生,從緣產生的這個性質豈不正是空性。
假如能取(愚者、語言文字)有自性存在,對這個有自性的能取做遮止,即
是使其不存在;或用同樣的方式,對其他的諸法(做遮止或稱其為無自性) ;
以上這些爭議都是不存在的(,因為中觀宗認為語言文字與諸法皆無自性) 。

twscholar
成立遮止陽燄的譬喻(,在於使愚者瞭解陽燄不是水)的同時,如前所說的
任何(能取、所取、取者、能遮、所遮、遮者)本身皆無自性。如前所說的
因(理由)不存在(而無所緣) ,因此回答也同樣的(不具自性)之故。
先前任何(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因」無自性, 「回答(果或宗)
」也
同樣的無自性。(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因」無自性,即是說空性適
於諸法。
在任何法中存有空性,則在空性中也存有一切諸法(勝義諦、世俗諦同體) ;
若任何法中不存有空性(世俗諦) ,則在任何空性中也不存有諸法(勝義諦) 。
任何一個空性或諸緣起,便是中觀道義的最勝說,也等同於無自性。
禮敬釋迦牟尼佛陀!(譯者於 2006 年 11 月 26 日完稿於土城寓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