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觚GIS软件平台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石菊松1董城1张永双1崔伟2吴树仁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l;2.ESⅪ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27)

摘 要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潞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结合A-rcGIs
软件平台特点,阐述了AI_cG埴s软件平台在地质灾害研究中技术优势及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问

题和技术途径;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为例,简要介绍了应用A∞GIS软件平台及借助加∞呖ects
和vB开发工具开发的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关键词地质灾害;加cGIs;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1 前言

地质灾害研究是涉及地质、地貌、气象、人文、人类活动和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的一个庞大
而复杂的多元信息综合分析过程,目前已由过去的单个地质灾害的现象描述、分类治理,发展到
以定性、定量描述为基础的综合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研究。随着长期研究的积累和深入,地质
灾害信息的多源性、模糊性、非确定性和随机突发性,使得地质灾害信息处理和空间综合分析模
型十分复杂。所需要的数据量极大,空间数据结构和类型复杂,使过去的数据存储形式和管理方
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如何高效地对地质灾害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对空间数据
进行多层次分析,成为制约地质灾害研究的一个瓶颈。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几十年来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测绘学等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门日趋成熟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其特有的制图、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等功
能对海量空间数据提供了高效地获取、存储、管理和综合分析能力。GIS为解决地质灾害研究中
数据处理瓶颈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和方法。因此,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
用。特别是近年来,GIs技术在地质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地质灾害信息系统(Geolo西cal Hazard

h:folm撕0n Sy咖m,简称GmS),获得了快速发展,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的动态分析、处理、预
测评价、监测预警和信息管理、实现信息转换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rcGIS软件平台是ES砒公司集30余年的GIS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结合最新的I,I'主
流技术,在ArcInfb的基础上对产品结构及技术进行优化和重构推出的新一代GIS平台,是引导
全球GIS发展方向的旗帜,是公认的优秀GIS平台。目前,ArcGIs软件由于其技术的领先性、
构建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在国内的各部委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得以广泛应用,~些部门和单
位甚至已将觚GIS作为GIS的标准平台。

2 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已基本完成了从多源数据的数字

一47—
化输入和绘图输出、数据管理与处理到DEM或D1M模型的使用,到GIS结合专业型地质灾害
评价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的集成,到利用w曲GIS实现地质灾害信息服务的系统研究和
探索过程,并使地质灾害研究成果直接与土地资源利用、城乡规划、绿化环境结合起来,为政府
部门与用户提供决策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在将GIS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方法和区划制图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例如,B Aleotti采用GIS对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前
缘的Piedmont地区的滑坡、洪水、雪崩、山谷口堆积等灾害的危险性及总的风险进行了区划制图
研究;M.Michael—Leiba等在澳大利亚的一项城市发展规划项目的斜坡地质灾害研究中,把斜坡
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评价作为一体,以GIS为技术平台,分别采用平面和三维评价系统
对Caims地区进行了斜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风险区划研究。这些成果代表了GIS技术在地质灾
害及风险区划制图技术应用的国际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
中国应用GIS技术开展地质灾害研究的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程度较低。但近年有了令人瞩目
的进展,在国土资源调查、地质制图、地质环境评价等方面GIS已成为比较常用的工具,开发了
一些基于GIs的评价预测系统,如地下水管理与评价、岩溶塌陷预测、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系统等。
目前,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应用较好的有:国土资源部开发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信息系统,殷坤龙等基于MAPGIS软件平台开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和GIs技术支持的信息分
析系统,沈芳、黄润秋提出的基于ArcⅥew的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等,值得一提的
是吴树仁等在科技部重点专项“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预警研究”中对觚GIS在地质灾害
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由于现有的技术、人力、财力和所选GIs软件系统自身
功能的局限,这些系统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评价精度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在我
国地质灾害领域里,GIS的应用主要的存在不足:一是一般性应用多,开发性应用少,基于国际
先进GIS软件平台(ArcGIS等)的地质灾害应用模块的开发几乎为空白,大部分用户使用GIS
是在其数据图形管理和简单空间分析的层次上;二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和地质灾害评价预测
预警研究方面,GIS的应用程度低,缺乏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可操作的程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
范,地质灾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较弱,缺乏灾害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能力,信息交流与传
输手段落后。

3舡cGIS软件平台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技术优势

地质灾害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多源信息综合分析过程,其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既有空间
数据(如空间位置)又有属性数据(非图形数据),地质灾害信息的多源性、模糊性、非确定性和
随机突发性使地质灾害信息处理和空间综合分析的模型十分复杂,而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卓越
的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和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工具。ArcGIS
作为新一代开放的GIS平台,在原有ArcIIlf0强大功能的基础上,着眼于GIs与IT系统相结合,
在通信协议、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模型、开发工具、用户操作界面等多个技术层面融入了11r
主流技术。ArcGIS软件平台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技术优势及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卓越的数据表达、显示、管理和存储能力
ArcGIS应用的工业标准以及觚GIS多年的在GIS领域形成了事实上的应用标准。目前,
ArcGIs的数据格式E()0、Covemge和Shap匝le已经逐渐成为事实上的通用空间数据格式:采用
新一代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使存储在DBMs中的空间数据对象化、智能化,
为空间数据智能模型标准化奠定了基础;ArcGIS数据库技术将空间数据(矢量、栅格,影像,
DEM等)完全存储DBMS中,通过标准的sQL访问,支持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体系和空间数据的
独立迁移,ArcGIS采用完全支持windows标准的GUI,使系统使用简单、易学易用等技术特点
使得其在地质灾害研究中为充分利用各种资料、数据、图件及遥感数据源等多源数据,描述空间
对象的性质,分布特征,实现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存储,实现空间的可视化统计查询以及地质

一48—
灾害危险性、风险评估等地质灾害信息的表达和输出提供了高效的平台,同时为专业型地质灾害
数据分析处理及决策模块的数据准备和成果输出奠定了软件技术基础。
3.2 日臻完善的空间分析功能
觚GIS软件平台除具有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如投影变换、数据转换、空间查询等)外,还
具有较为完备的高级空间分析(如3D、Spalial、Geostatistical等)功能扩展模块。这些空间分析
模块为复杂的地质灾害研究所需要的多元数据处理、场景模拟提供了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表
面分析(地形坡度,坡向等)、矢量数据的栅格化处理、栅格数据的归一化或标准化、三维数据的
生成和显示及空间分析等在GIs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中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例如,利用Spatial
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TⅨ),应用表面分析功能生成地形坡度、坡向栅格图,
在采用数据分类功能将高程、坡度进行分级分类。在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线性指标如断层,
水系等,可以利用ArcGIs的距离(distaIlce)分析或密度(d饥s时)分析来形成栅格图形参与区
划评价和量化。
3.3方便灵活的开发模式
ArcGIS软件平台支持COM和JaVa开发,同时提供内置的VBA,提供觚0岍ects(AO)、
Map0Ibjects等专业级的开发软件包,其中包含2000多个coM组件。AO是基于微软的COM技
术构建的,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开放性是指在开发环境的选择上可以有vBA、vB、VC++、
DELPHI等多种支持CoM标准的开发工具,而扩展性是指对于AO组件没有提供的功能,用户
可以自行定义一种新的数据格式,然后利用COM技术来编写所需的cOM组件,对AO组件库进
行扩展和补充。对于地质灾害研究中常用的大量分析模型和算法如神经网络模型、信息量模型等,
由于ArcGIS软件平台本身缺少专业应用所需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地质灾
害研究的需要,可以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开发相应的高级空间分析模块和数据处理系统等进行
补充,以满足地质灾害管理、决策及预警研究的需要,从而加强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
并拓宽其应用范围和加深应用深度。

4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

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GmS)的研究和开发中。地质
灾害信息系统是以GIS工具系统为基础,以地质灾害专业分析模型为核心,以空间数据为主要材
料,解决地质灾害研究海量数据分析、处理、查询、显示和管理等信息处理技术,以实现由“数
据”向“信息”的转换过程,提供地质灾害海量数据存储、空间分析评价、监测预警、防灾减灾
决策和信息管理的专业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专题的多用途系统。一般建立一套完备的地
质灾害信息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技术途径主要包括:
4.1 数据获取与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
地质灾害研究涉及的数据繁多,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地质灾害等多种
数据,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基础资料库的建设主要是依靠对中西部地区甚
至全国的各个地区地质灾害普查和编目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在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
已基本完成),然后结合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常规监测资料、GPS监测资料、RS监测资料等),
建立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可随时对我国中西部地
区(或整个中国)的地质灾害原始数据进行检索、查询以及更改等操作。
4.2专业型空间分析模型库开发
模型是空间分析的“指挥者”,它可以促成GIs分析由数据库驱动机制向模型库驱动机制的
转变,是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驱动核心。模型的引入使GIS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和丰富。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应提供多种分析模型,包括地质灾害区域评价与危险性区划模型、地
质灾害变形评价预测及预警模型、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的辅助设计模型以及地质灾害管理的综合决

一49—
策模型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灾害分析需要。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分析的模型有很多,但并不是
每一种都适合信息化应用,应进行选择和改造。模型(库)的建立和管理以及与GIS系统的连接
主要依赖于二次开发,即将这些应用模型和地质灾害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
个从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和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搜集一地质灾害的区域评价一单体地质灾害的预测
预警一单体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的辅助设计一地质灾害管理的综合决策的功能强大的地质灾害信
息系统。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开发同时涉及地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跨学科性,
相应地决定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开发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开
发应遵循软件工程的办法进行管理,分阶段进行。
4.3地质灾害信息的传输与发布
地质灾害信息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脑、电视等。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单位和部门的GIS平台
大多都是基于单机的,而不是基于服务器,客户机的,因此利用GIS所得成果并不能直接进入
hltemet网,上网发布。为了解决此问题,必须利用W曲GIs技术,开发地质灾害信息的网络发布
系统。

5 GHIS在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以往的滑坡灾害资料、信息及野外滑坡编录、调查资料,以ArcGIs8
软件平台为基础开发了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滑坡灾害点和地质环境条件等基
础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和滑坡灾害信息系统开发两个部分。
5.1空间数据库建设
巴东新城区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基于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完成的,选
用美国ES魁公司的ARCGIS8.3和中地公司的MAPGIS6.5作为主要软件平台,ArcⅥew和
Microsoft Access作为辅助软件。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信息主要来源于野外调查和滑坡编录资料和室
内清绘、整理的巴东县滑坡灾害图表,包括:l:10000纸质地形图4幅,以往研究资料和勘查报
告以及1:10000巴东县城区Ⅱ(ONOS遥感影像图等多源数据。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信息类型由基
础地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及专题地图等6个方面的图形文件以及
相应的属性文件、外挂数据库,多媒体库等。
5.2滑坡灾害信息系统
滑坡灾害信息系统使用Ⅵsual B舔ic和觚ObjectS开发而成,集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计算于
一体,是一个实用的多功能信息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图形文件显示功能:用于打开及显示栅格图像和矢量图形文件(图1);
(2)滑坡及相关信息的属性浏览、查询、统计功能,提供对滑坡灾害属性数据库的多条件查
询、统计;
(3)滑坡灾害点多媒体库的显示与管理功能,用于显示灾害点不同角度的照片及有关地质图
件,并对其进行管理;
(4)滑坡灾害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实现根据特定的区划模型完成指标因子的分类、赋值运算
及赋值结果输出,以及滑坡灾害区划的空间分析运算及成果图的自动绘制和输出。
借助上述功能,笔者利用信息量模型完成了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2)。根据分区结果,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高危险区面积3.30kInr2,占7.1%;中危险区
面积5.77 km2,占12。4%;低危险区面积16.40 km2,占35.3%;基本安全面积21.05km2,占45.2%,
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的空间差异和分布特征,为城镇建设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
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50—
图1 B东新城Ⅱ情坡灾害空间数据库图形界面

●。 】_
国2 E东新城K滑坡灾害危睑性分区栅格圈
1=《m4 lMm目¥《・z}¥女±E+3*自&E^十£目E;5 g£mE

6结束语

AmGls软件平台所具有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对海量空间数据提供了高教地获取、存
储、管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解决地质灾害研究中数据处理瓶颈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和方法,
为地质灾害研究过程中不同模型条件下的场景模拟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是以觚GIs软件平台为基础,以滑坡灾害专业分析模型为核
心,利用以往的滑坡灾害资料、信息及野外滑坡编录、调查资料开发的滑坡灾害信息系统。其解
决了滑坡灾害研究中的海量数据分析、处理、查询、显示和管理问题,实现了由“数据”向“信
息”的转换过程,初步形成了一个集滑坡灾害海量数据存储、空间分析评价和信息管理的专业型
地理信息系统雏形。

参考文献

戴福初,李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地质科技情报,19(1):91~95,2000

吴树仁,董诚,石菊松等,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以重庆市丰都为例,第四纪研究,23(6):683~69l,2003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GIS应用研究,地学前缘, 8(1),279~284,2001

Dai Fuchu,Li J吼,AppHcatio璐of geograpllical syste瞄in


inl=:ormadon l∞dslide stIldies.G∞logical Sci∞ce锄d

融Ilnology hI触ati∞.v01.19№.1:9l一95.(in Ch沁se),2000


Dai F C,L脱C F,Ngai Y Y L御【凼lide risk雏sessm即t and呦agement柚d m觚age删mt.A皿。哪iew.Enginecring
Geol哪64:65—87,2002
Ein咖in H.H.【舢也lide融sk.Systematic知pIoach懿to Assessm朗t锄d M袖a铲ment,cmd锄锄d Fcn(eds),L柚dslide
IUsk AsSessment,25—50,1997

Guz掰tti F.Landslide缸ali吐嚣锄d tIle eValu撕on ofl蜘dsIide dsk in It乏dy.En删ng


Geolo移58:89-107,2000
M鲥o M,WbIll E E.Geol99ical Haza坩柚d msk Evaluali叩Using GIS:MeⅡlodolo韶趾d M0dcl applied to M耐ellin,

Cl伽lbia,Bulle曲ofⅡ地Associali∞ofE扣画n∞咖g G∞logists.3l(4):459-481,1994
wu Sh哪,Dong Ch∞g,SlIi jus∞g et a1., Snldy∞G∞logical H配aId m嘶曲n System,矗om锄甑锄ple ofⅡ圮

Fengdu c咖姆in meCh嗍ing啦.Q咖ary Sc洒ces.23(6):683彤1.(inCtlin雠诵mEn酉曲abs廿act),


2003.

Wh Shu∞n・Y.皿in Jin,J璐∞g Slli,et a1.hIvcstigati∞and雒∞ssm锄t of n地landsHde ha髓rds of Fe姆du co蚴哆in me


rese“oir regi∞of tl伦11lI∞Gmges pmject on me Y抽g乜e础V既Enviro蝴tal Geolo弘45:560-566,2004
Y-m Kunlong,动u“锄gfeIlg.L丑ndsIide haza】rd zonati∞and applic撕∞of GIS.Eanll Sci印∞ho砸e瞄.8(1):279・284.

(inalin雠w触EngliShabs眦t),200l

一5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