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國崩潰論再度升溫 空穴來風?別有用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03 13:02:26 

路透社最新發表的「中國江蘇陷入債務噩夢?」文章再度將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推向風口浪尖,認為如果江蘇的危機無法收拾,其將整個中國帶入危機的風險顯而
易見。地方債務問題以及經濟隱患頻現,使得「中國崩潰論」再度席捲市場,而外資
機構的大力唱衰到底是空穴來風呢?還是別有用心?

香港文匯網援引《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從房地產泡沫論到滯漲論,再到中國崩潰
論,國際金融機構和西方媒體的唱衰之聲不絕於耳。如果說影子銀行大規模擴張和
房地產價格飆升讓外資擔憂中國可能重走日本的老路,那麼實體企業大幅虧損、破
產倒閉和地方融資平台借新還舊,又令人聯想到中國城市會不會出現如底特律那樣
的破產情況。

「中國經濟這架飛機將會一頭撞在地上!」 這樣的說法究竟是「空穴來風」,還是
「有用心」,各方爭議不斷,但卻給中國以警醒。

銀行「錢荒」,政府債務不斷上升,影子銀行風險加劇,經濟增速下滑明顯……今
年以來經濟領域集中爆發的問題,讓國際金融機構和西方媒體又開始炒作「中國崩
潰論」。

「貨幣政策的『不作為』,加上對於『錢荒』的錯誤判斷,導致了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
滑,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著一定的下行風險。」 澳新銀行的看法代表了眾多外資投行
的心聲。概言之,看空中國經濟的原因無外乎幾個方面:中國經濟存在投資過度的
泡沫,隨時可能破裂;中國房地產行業即將崩盤,屆時整個國民經濟都會受拖累;
影子銀行系統是一場即將發生的災難;中國勞動人口在萎縮,流動性拐點將至;中
國的債務水平正在迅速膨脹。

尤其當中國第 2 季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至 7.5%,低於第 1 季的 7.7%時,國際輿論氛


圍頓時急轉直下,可以用「哀聲一片」形容。「GDP 增速難以完成全年 7.5%的『紅色
警戒』」幾乎佔據了一半的聲音。

高盛、匯豐銀行等機構將中國 2013 年經濟增速預測下調至 7.4%,巴克萊資本同樣大


膽預測中國全年 GDP 增速將會創下 23 年以來新低。更有消息稱,摩根士坦利發表
報告指中國經濟已進入「超級熊市」,GNP 會於今年底放緩至 5.5%,明年更會降至
4.5%。如此悲觀的言論直接導致 A 股市場下跌。

儘管摩根士坦利對此重申,僅將 2013 年中國 GDP 預測從 8.2%降至 7.6%,但華爾街


看空中國的言論已一發不可收拾。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也在《紐約時
報》上發表了《中國經濟模式遇上了大麻煩》的文章,聲稱中國經濟這架飛機的增長
引擎已經耗盡了燃料,將會一頭撞在地上。過度的重複建設,大規模的信貸投放是
克魯格曼眼中的危機所在。

正如一位經濟學家在中國上海陸家嘴論壇上所言,人們在猜想中國金融危機什麼時
候會爆發,以什麼形式爆發,而不是以前的中國會不會爆發金融危機。

2008 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2010 年歐洲發生一連串主權債務危


機亦拖累發達經濟體。表面上看,似乎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風景獨好。然而,
在這背後,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末日論,早在 2008-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臨時,就已廣泛傳播。


當時,財力雄厚的對沖基金投資人查諾斯就曾警告稱,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比杜
拜危險 1000 倍還不止。

而後「金融大鱷」索羅斯關於「中國已經錯失扼制通脹良機」的表態再度在 2011 年渲
染恐慌情緒。當時「末日博士」魯比尼煽風點火,令全球猜測中國經濟會否面臨滯漲
風險。

如今回頭來看,一切都那麼危言聳聽。中國房地產價格雖然泡沫嚴重,但依然堅挺
而通貨膨脹也已再度回歸低位。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也撰文批評當前悲觀唱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前景
的金融機構,並預計未來 20 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 7.5-8%之間。

然而,看空中國的聲音緣何還是此起彼伏?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其中
既有中國經濟下滑超出預期的因素,更與決策層對經濟基本面判斷、政策指示缺乏
一致性、含混表態而導致市場預期混亂有關。」

據沈建光介紹,大部分海外機構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底線的認識很模糊 ,
7.5%、7%,甚至相信 6.5%的數據,都大有人在。基於此,市場對反週期經濟政策是
否推出、何時推出等判斷,完全迥異。正是缺乏對市場行為引導,才加劇市場的動
盪,並引發市場恐慌情緒,使「唱衰中國」的勢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支持。

對比過去幾輪唱衰言論,此輪唱衰更多基於對中國政策的不確定判斷,政府會否救
市似乎成為外資的「賭約」
。對比 2009 年出台的 4 兆刺激計劃,今年反覆強調不會再
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反而成為外資唱衰的論據。巴克萊資本甚至將「不出台刺激
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定義為新一屆領導的改革方向和支柱。

當然,在這場唱衰大潮中也不乏「別有用心」者。西方不希望中國在這場風暴中獨善
其身,站上全球的頂峰。
「在這場唱衰中國大戲中,少部分市場參與者是做局者,但絕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是
非理性群體行為當事者,是群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稱
就如央行負責人所言,外部唱衰中國的噪音引起市場預期變化也是「錢荒」形成的
原因之一。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亦認為,「別有用心」地唱衰一直存在。「西方的投
資者看到中國對外開放,尤其是跨國企業的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對中國未來前景非
常看好。因此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他們要求中國政府把市場打掃乾淨,待進入中
國市場後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賺錢。他們希望通過唱衰來倒逼中國改革,爭取一個有
利的、安全的環境。」

事實上,在這場唱衰浪潮中,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熱情和中國外商直接投
資(FDI)並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加。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數據顯示,2013 年 6
月 QFII 在滬深兩市新開 29 個賬戶,創下單月新開賬戶數新高。與此同時,中國 6 月
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 20.12%。「這一系列數據更加驗證外資的目的就是要進
場。」 孫立堅稱。

外資機構的唱衰顯然有些「誇大其詞」,但並非「空穴來風」
。但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
到底如何,這是各方都想弄清楚的問題。

單從統計數據看,中國經濟確實如官方描述那樣,做到「穩中求進」
。上半年 7.6%的
GDP 增速,儘管較去年有些回落,但仍在政府年初制定的 7.5%目標以上。如果橫向
比較,這個指標更顯得突出:歐元區持續多個季度負增長,處在復甦進程中的美國
經濟,今年第 2 季同比增長 1.9%。採取了超強量化寬鬆政策的日本,第 2 季經濟增
速估計在 1.1%左右。

「哪個國家經濟增速達到 7%還說有危機,那別的國家該怎麼過?」社科院世界經濟
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鴻這樣說,世界危機通常指貨幣危機、金融危
機和經濟危機,一般表現為貨幣極具貶值、金融系統崩潰、經濟運行崩盤、企業破產
潮等,根本特徵在於「完全失控」。依此標準,目前的中國離「危機」尚遠。

但中國經濟的問題也不少,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分析師付兵濤概括指出,當前我國
經濟運行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背離」:貨幣熱、經濟冷;高融資規模、高實際利率;消
費品通脹、工業品通縮;落後產能過剩嚴重,先進產能供給不足,以及出口疲弱、人
民幣快速升值。

比較突出的如高槓桿,這是美國金融危機的誘因之一。最新發佈的世界 500 強企業


總槓桿率為 8.35 倍(總資產除以淨資產),美國企業總體為 6.65 倍,中國大陸企業總
體為 8.67 倍。剔除掉金融企業,中國的非金融上榜企業槓桿率為 4.42 倍,而美國同
行則僅 2.79 倍。
如果說高槓桿會誘發金融風險,嚴重的產能過剩則一直困擾實體經濟。國家統計局
局長馬建堂日前透露,截至今年第 2 季末, 國內所有工業行業產能利用率為
78.6%。也就意味著,超過 20%的產能是閒置的。部分傳統行業如鋼鐵和船舶,產能
利用率分別只有 67%和 50%。

雖然在金融、實體兩方面都存在隱患,但大部分人對中國經濟完成 7.5%的增長目標
仍有信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就表示,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不大。目前看,
中國消費需求總體穩定,第 2 季消費實際增速明顯回升,顯示國內消費仍有增長
潛力。

而為了保證全年經濟增長率和就業等指標不滑出「下限」,政府已經並將繼續出台
溫和的經濟刺激政策,這將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

比如,中國央行的「不放水」政策,導致今年年中銀行業出現「錢荒」,在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大量資金繼續流向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面對產能過剩,中國政府並沒
有採取以往在需求側進行大規模刺激的手法,而是通過持續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結構性減稅等措施,在供給側給廣大企業「減負」、「鬆綁」。

摩根士坦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表示: 「政府不刺激不意味著不作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