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17-2018 学年第 2 学期

阿拉伯语文献阅读 II 周放

试析《一千零一夜》与《禁止的笑》中的

“霸权男性气概”主题

院系:东方语学院

专业: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学号:0173100375

姓名:马琳瑶

层次:硕士生

2018.8
试析《一千零一夜》与《禁止的笑》中的“霸权男性气概”主题

摘 要:本文通过运用社会学概念“霸权男性气概”,对《一千零一夜》中的《盖麦尔王子与
布杜尔公主》和胡黛·巴拉卡特的小说《禁止的笑》进行文本研究,试图探究两部作品的男主
人公为什么体现以及如何体现“霸权男性气概”,并结合两部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试析作
者希望通过这两个人物表达的政治诉求。
关键字:一千零一夜;禁止的笑;胡黛·巴拉卡特;霸权男性气概

一、作者与作品
《一千零一夜》在我国又称《天方夜谭》,它是一部包括阿拉伯地区在内的中、近东各国
广大民间艺人和文学人士在长达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共同加工、提炼、编纂而成的优秀的民
间故事集,由于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又可视它为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根据《一千零一夜》所记述的逸闻轶事,风土人情以及它所反映的统一文化背景——民族
性格、宗教信仰、语言风格等等,许多学者认为,它的故事的基本框架的确立,和其手抄本在
中、近东地区流行的年代约在公元 8 世纪中叶,即阿拔斯王朝的上升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文
化发展的“黄金时代”。1
《一千零一夜》中的《盖麦尔王子与布杜尔公主》2讲述了盖麦尔和布杜尔跌宕起伏又结
局圆满的爱情故事。盖麦尔王子因为不喜欢女人、惧怕女人的阴险狡诈而不愿意娶妻,在多次
忤逆父王的命令之后被囚禁。布杜尔公主因为身为公主,不愿意被一个男人统治而拒绝他人的
提亲,在多次忤逆父王的命令之后被囚禁。认识王子的仙女和来自公主国家的飞魔设法使王子
与公主在梦中相遇,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梦醒之后的两人试图寻找彼此但是无果,并被再次囚
禁。在布杜尔公主的兄长麦尔泽旺的帮助下,盖麦尔王子终于历尽艰辛与布杜尔公主相见。在
回盖麦尔家乡探望老国王的途中,盖麦尔意外遗失布杜尔腰间的红宝石,并因为寻找宝石与公
主失散,公主阴差阳错地当上女驸马,王子则流落街头历经磨难。红宝石意外回到布杜尔面前,
她根据这一线索最终找到自己的丈夫盖麦尔,盖麦尔恢复王子身份,并赢取布杜尔的“妻子”
哈亚蒂,最终三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3
盖麦尔王子这一人物形象与黎巴嫩作家胡黛·巴拉卡特的《禁止的笑》4中的主人公哈利
勒有异曲同工之处。
胡黛·巴拉卡特,1952 生于黎巴嫩的一个基督教县城,长期居住在贝鲁特,现移居巴黎。
巴拉卡特本科毕业于黎巴嫩大学,主修法国文学,后赴法攻读博士学位,黎巴嫩内战爆发后辍
学回国,在这期间她从事过教师、翻译和记者的工作。1985 年,她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
她的作品背景全部设定为黎巴嫩战争时期,表达战争与创伤的主题,1995 年发表成名作《禁
止的笑》5。
《禁止的笑》讲述了善良柔弱的同志男孩哈利勒成长为“会笑的男人”的故事。故事分为
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哈利勒得知心爱的男孩耐吉将要和母亲逃离战乱的黎巴嫩,移居沙特,
但是耐吉却在不久之后意外身亡,耐吉的母亲独自离开,哈利勒只身面对生活,在此期间他结
识报社编辑纳伊夫,并从纳伊夫的口中听到耐吉其实是帮派分子,哈利勒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1
蔡伟良.灿烂的阿巴斯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15.
2
李唯中译注.一千零一夜[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253-320.
3
故事后半部分讲述三个人的两个儿子的故事,本文研究对象为与盖麦尔相关的故事.
4
笔者译,原标题为‫ﺣﺟر اﻟﺿﺣك‬,英文译本为 The Stone of Laughter(笑之石),笔者认为采用‫ﺣﺟر‬的“禁止”之意更适
合中文.
5
.٠٠‫ ص‬،‫ اﻟﻘﺎھﺮة‬،‫ آﻓﺎق اﻟﻜﺘﺎﺑﺔ‬،"‫ "ﺣﺠﺮ اﻟﻀﺤﻚ‬،‫ھدى ﺑرﻛﺎت‬

—1—
第二部分中,哈利勒因为出租房屋认识了美丽姑娘宰海拉,宰海拉对哈利勒一见钟情,哈利勒
虽然没有对宰海拉心动,却很喜欢被她爱着的感觉。宰海拉弟弟尤素福的出现打破这种平衡,
哈利勒爱上尤素福。哈利勒在努力融入同龄人的过程中,一再隐藏自己对尤素福的爱意。尤素
福在哈利勒的建议下加入当地民兵组织,但是在一次袭击中不幸遇难,哈利勒再度陷入绝望。
第三部分中,积郁成疾的哈利勒入院治疗,在生死边缘的徘徊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因为
报社工作的缘故,哈利勒与穆斯塔法相识,在与穆斯塔法的谈话中,两人对彼此敞开心扉,坦
露自己的同性情欲。哈利勒加入穆斯塔法的团伙倒卖毒品和军火,他最终决定要爱自己,而爱
自己的条件就是厌恶他人。第四部分中,哈利勒经过几年打拼成长为团伙骨干,他在公寓里强
暴了一个女人,他终于成长为一个会笑的男人。

二、霸权男性气概
尽管两个文本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但是在盖麦尔和哈利勒这两个男性形象身上体现了一
个共同主题——“霸权男性气概”
“hegemonic”为“hegemony”的形容词形式, “hegemony”源自古希腊语动词领导“ ἡγέοµαι”
的派生词“ἡγεµονία”,意为“领导的霸权”; “masculinity”源自法语“masculinité”,意为“男
子气概”, “hegemonic masculinity”在中文中译作“霸权男性气概”,作为社会学术语,意指社
会上或理想上要求的男性行为典范,社会一般要求男性能达到这些典范。这一概念由澳大利亚
社会学家雷文·康奈尔6提出。康奈尔在其性别研究理论中提出随着时间迁移而出现的多种男
性气概,霸权男性气概被定义为使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合法化的实践,同时确立女性的从
属地位和其他边缘化的男性行为方式。霸权男性气概在概念上旨在解释男性为何、如何在社会
中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并支配女性和其他在特定社会中被视为“阴性”的性别身份。“它体
现的是最被推崇的作为男人的方式,它要求所有其他男人将自己与之联系,在意识形态上,它
合法化了全球范围内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关系。”7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教育学、犯罪学、媒介表
征、组织学研究等领域。

三、盖麦尔与哈利勒与“霸权男性气概”
“霸权男性气概”之所以体现在盖麦尔和哈利勒的身上,是这两个人物形象本身的“雌雄
同体”倾向所导致。故事之初的盖麦尔和哈利勒都不是符合“霸权男性气概”的男性形象,他
们的外表或是秀美或是柔弱,他们的内心充斥恐惧和禁忌的情欲,他们拒绝婚姻,拒绝女性,
拒绝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
盖麦尔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飞魔这样形容盖麦尔的外貌: “这男子的确漂亮。说句实话,
这男子的相貌,其美,其秀,颇与我见到的那位公主相仿,简直就像孪生兄妹。”8老来得子的
国王一心希望盖麦尔可以早日成婚,但是王子却一再拒绝: “父王,儿不喜欢女人,不想成亲。
我在诗文中读过,女人狡诈阴险,乃万恶之源。……我不结婚,今后不要再和我谈结婚之事。
儿子立志终身不娶,以免遭女人奸诈之害……父王陛下,即使处我一死,我也决不娶女人。”9
哈利勒的“阴性”表现得更为直接,《禁止的爱》开篇第一句即是“哈利勒的双腿总是不
够长”10哈利勒不仅在外形上缺少“男性气概”,他的心理活动更加体现了其女性化的倾向,“哈

6
雷文·康奈尔(1944-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悉尼大学教授,以对“男性气概”的研究著称,1995 年出版著作《男性
气概》 ,其中“霸权男性气概”的概念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引起广泛讨论。
Connell, R. W. & J. W. Messerschmidt. Hegemonic Masculinity: Rethinking the Concept[J].Gender and Society,
7

2005(19):829-859.
8
李唯中译注.一千零一夜[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258.
9
同上,p253-254.
.7‫ ص‬،‫ اﻟﻘﺎھﺮة‬،‫ آﻓﺎق اﻟﻜﺘﺎﺑﺔ‬،"‫ "ﺣﺠﺮ اﻟﻀﺤﻚ‬،‫ ھدى ﺑرﻛﺎت‬10

—2—
利勒的同龄人有两类,一类和他相似,他们和比自己年少的人亲近,他们每天为生计而奔波……
另一类和他截然不同,他们和同龄人亲近,他们制定与政界领导和报纸相关的大计划……哈利
勒被排除在两者之外,他卡在向生活投降的阴性和与生活搏斗的阳性之间”11同时,哈利勒情
不自禁地被同性吸引,“哈利勒没有用心听耐吉的话,他只是让自己的双耳沉浸在温暖的声波
中,他几乎感到一丝睡意……哈利勒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可以模仿耐吉身上的优美”12, “宰
海拉对哈利勒的爱,哈利勒爱宰海拉对他的爱、哈利勒幻想的乐趣、哈利勒脱离孤独的深井……
全部这些都在那一刻沦为谵妄,那一刻哈利勒看到了尤素福……尤素福身材别致而修长,瘦削
的身体中潜藏着力量,古铜色的皮肤如同方才烧制成的瓷器,又像是法老的奴隶的皮肤……”
13,哈利勒对尤素福的渴望使他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我是他的同性妻子,我似乎失去了理
智,我等着尤素福某一天来向我求婚。尤素福敲门,他身着华服,向我求婚,我羞红了脸,犹
犹豫豫,终于点头答应他的求婚。”14
盖麦尔因为畏惧女性而拒绝娶妻,拒绝达到父王乃至国家对他的期待,对婚姻的排斥使盖
麦尔无法处于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也无法建立起传统男性权威对女性的控制,因此他需要重树
自己的“霸权男性气概”。哈利勒因为自身异于同龄男孩的软弱和对同性的爱恋使他无法和达
到所处社会对男性的预期,从而无法主导自己的人生,因此他也需要重建“霸权男性气概”。
小说中原本作为边缘化男性的两人,最终都通过努力转变为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建
立起他们对于女性以及其他边缘化男性的控制。盖麦尔与哈利勒两人在实现同一个目标——重
建“霸权男性气概”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有所不同,盖麦尔借助外界力量达成这一目标,而
哈利勒则是通过自身努力来完成转变。相同的是,两者都体现“霸权男性气概”所代表的社会
对男性的期待,盖麦尔和哈利勒为何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并使女性以及边缘化男性
处于从属地位。
在盖麦尔的故事中,作者设置了其对立面的人物——布杜尔公主,布杜尔虽然身为女性,
但是她拒绝传统女性被男性掌控的命运,她认为自己作为公主理应统治他人而不是被任何人统
治,她对父亲说“父王,女儿没有结婚的意愿。我是公主,理应统治他人,焉容男子统治我呢! ”
15
,直到布杜尔在梦中与盖麦尔相会,她下定决心要嫁给这个与她有着高度相似面孔的男人,
最终两个人终成眷属,布杜尔作为“驸马”时所娶之妻子也成为盖麦尔的妻子。在这个故事中,
盖麦尔和布杜尔可以被看作一个理想男性的两面,盖麦尔在生理上为男性,布杜尔则是在心理
上具有“霸权男性气概”所要求的特征,即主导他人,盖麦尔在布杜尔的帮助下克服了自身对
于女性的恐惧,并成功地转变为一个具有“霸权男性气概”的男人。布杜尔,作为一个女性,
顺理成章地嫁给盖麦尔,回归自己被要求所处的从属地位。
在哈利勒的故事前半部分,作者通过对比反衬,凸显了哈利勒的“阴性”特质,作者塑造
出耐吉和尤素福这两个符合传统男性形象的人物,并让主人公两次陷入对同性的爱恋。而耐吉
和尤素福的意外身亡则在使哈利勒心灰意冷的同时,也使哈利勒对自己“阴性”面的质疑,两
次面对爱人的死亡,哈利勒身上的“女性”部分逐渐死去,“哈利勒知道,面对血液的恐惧、
短小的双腿、矮小的身材、栗色的头发还有一双杏眼,这些都不意味着他是阴阳人或者娘娘腔
或者同性恋,他所经受的暂时的性无能只是外界的动荡强加在他身上的……毫无疑问他自然而
然地渴望女性,尽管现在他经历危机,但他终究强烈地渴望女性,尽管他现在没有渴望某个女
人。哈利勒的所有努力挣扎化作一句简短的话: ‘耐吉已经死了’”,
“ 妇女,那些像我的母亲,
像我的姐妹,像我的第一个声音的妇女们,她们死了吗?她们是否在救护车的枪林弹雨中像尤
素福一样死去?”在尤素福死后,哈利勒对自己“阴性”面的否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否定,
达到顶峰,积郁成疾的哈利勒在医院病情突然恶化,抢救的过程中哈利勒认为自己已经死去,

11
同上, p17
12
同上, p8
13
同上, p96
14
同上, p138
15
李唯中译注.一千零一夜[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257.

—3—
“我的眼前是一个白色小点,小极了,我后退,下坠,向着这个小点。结束了。我死了。罪孽
啊,罪孽!”16,九死一生的哈利勒在病床上审视自己的过去,“阴性”的自己在抢救中已经死
去,剩余的哈利勒必须做出选择,“选择什么?选择什么?选择什么?高尚的哈利勒,你在想
什么?你像一只烧了尾巴的疯猫一样在房间里四处逃窜?啊,回归荣耀生活的哈利勒,学会自
爱的哈利勒……”17,哈利勒知道“没有什么选择,你爱自己就意味着厌恶他人。”18,哈利勒
最终选择自爱,在小说的最后“哈利勒消失不见,成为一个会笑的男人”19。哈利勒通过杀死
边缘型男性那一部分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掌控女性、主导生活,符合社会对男性期待的“霸
权男性气概”者。
“霸权男性气概”作为社会学术语,在与文学作品研究相结合时必然会联系到该文学作品
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一千零一夜》成书于阿拔斯时期,这一时期,外族的入侵和帝国领土
的缩减使得国家政权不再稳固,文学家渴望通过文学创作恢复国家的统治力,盖麦尔的故事中,
男主人公战胜自身的恐惧——对于统治、掌控他人的恐惧,排除外界的干扰——体现在布杜尔
身上的他者的权威,最终成功地重树起自己的“霸权男性气概”。 《禁止的笑》创作于上世纪九
十年代,这一时期黎巴嫩接连遭受内战和以色列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哈利勒可以被看
作是黎巴嫩在那个时期的缩影,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由“阴性”到“阳性”的转变,表达
了对于国家重建权威的期望。

四、结语
本文以《一千零一夜》中的《盖麦尔王子与布杜尔公主》和胡黛·巴拉卡特的小说《禁
止的笑》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两个文本的社会背景和故事内容,随后引入澳大利亚社会学
家雷文·康奈尔提出的社会学概念“霸权男性气概”,并以此概念为轴心,结合文本展开对两
部作品的男主人公盖麦尔和哈利勒的人物形象分析,试图探究二者为什么体现以及如何体现
“霸权男性气概”,并结合两部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试析作者希望通过这两个人物表达的
政治诉求。尽管这两部文学作品创作时间相差上千年,但是 社会学研究理论的引入是我们得
以找到两者共有的主题,并由此展开研究,希望本文可以成为文学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相结合
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蔡伟良.灿烂的阿巴斯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唯中译注.一千零一夜[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3] Connell, R. W. & J. W. Messerschmidt. Hegemonic Masculinity: Rethinking the Concept[J].Gender.

and Society, 2005(19).

[4]‫ اﻟﻘﺎھﺮة‬،‫ آﻓﺎق اﻟﻜﺘﺎﺑﺔ‬،"‫ "ﺣﺠﺮ اﻟﻀﺤﻚ‬،‫ھﺪى ﺑﺮﻛﺎت‬

.195‫ ص‬،‫ اﻟﻘﺎھﺮة‬،‫ آﻓﺎق اﻟﻜﺘﺎﺑﺔ‬،"‫ "ﺣﺠﺮ اﻟﻀﺤﻚ‬،‫ھدى ﺑرﻛﺎت‬ 16

17
同上, p234
18
同上, p237
19
同上, p246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