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2

重庆大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基于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及特性

专业名称: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作者姓名: 王军雷
指导老师: 冉景煜
基于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涡激振动能量收
集模型及特性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学生姓名:王军雷

指导教师:冉景煜 教 授

专 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科门类:工 学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二 O 一四年十月
Model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Pize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based on the
Aero-electromechanical Multi-physics Field
Coupling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octo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Wang Junlei

Supervised by Prof. Ran Jingyu


Specialty: Power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014
摘 要

随着微能源、MEMS、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压电转换振动
能量收集原理(PEH)收集流体机械能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压电振动能量收集作为
一种有效的环境能源收集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主要应用于健康监控、
无线传感器系统、微小型电机耦合器件等领域。因此,研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技
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涡激振动(VIV)现象可将流动能转化为振动
能。涡激振动中的锁定效应可有效增加振动强度,从而提高能量收集的效率,具
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目前针对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技术(VIVPEH)的研究极少,特
别是针对流场流动-机械振动-带电回路(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
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针对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模型及特性
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本文首先针对涡激振动中存在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了流固耦合涡激振动的数
学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的研究。其次,进行了如何将涡激振动现象与压电能量收
集系统进行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如何建立流机电多物理场耦
合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的研究。然后,本文基于以上流机电多物
理场耦合模型与方法,对光滑圆柱、PTC 圆柱、带攻角方柱、不同顶角三角柱等
几种不同形状柱体 VIVPEH 在不同外接负载条下,不同来流速度时的振动响应、
流场特性和能量收集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成果:
① 首次建立了一种计算流固耦合 VIV 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
将流体连续性方程和 N-S 方程与柱体振动方程同时求解,并且可以克服传统动网
格技术的畸变和扭曲等问题。为验证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求解方法,首先使用静态
柱体绕流的方法,验证了本文外流场求解数值方法在求解大范围雷诺数时的准确
性。然后,在风洞实验中,通过测试不同来流速度下的光滑圆柱 VIV 振幅,与利
用本文数值求解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 VIV 流固耦合数值求解方法
的准确性。
② 基于压电悬臂梁能量收集的集总参数模型,同时考虑钝体的振动、外部流
场的流动和压电回路三者的相互作用,首次建立了将钝体绕流涡激振动作为动态
载荷,带动压电悬臂装置进行振动并且收集涡激振动能量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
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首先,使用系数矩阵法,求解由机电耦合钝体振动方程
的线性形式和高斯定律组成的方程组,求得了外接负载对钝体振动系统的负反馈
作用,从而消除了振动方程中的电压项,使得振动方程降维,从而可以使用本文
的流固耦合 VIV 数值计算方法中进行求解,并得出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然后使

I
用基于正弦波的准稳态理论,求解高斯定律,得到能量收集电压和功率输出的一
般形式。最后,将振动振幅的计算结果代入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的表达式中,即
可获得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
③ 基于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首次获
得了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光滑圆柱、PTC 圆柱 VIVPEH 在不同外接电阻对振
动系统的负反馈下的涡激振动响应及能量收集特性。机电耦合阻尼会随电阻增大
而先增大后减小,而机电耦合频率在经历一个阶跃性上升后重新达到平稳。振幅
曲线中观察到了振幅曲线中的三个分支,光滑圆柱与 PTC 圆柱的振幅最大值较为
接近,且 PTC 圆柱的锁振区域得到了延后。光滑圆柱与 PTC 圆柱 VIVPEH 的输出
电压和功率最大值较为接近。
④ 获得了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能量收集特性,结果表
明方柱 VIVPEH 能量收集特性要优于圆柱,而三角柱 VIVPEH 要优于方柱。攻角
对方柱振动振幅最大值和锁振区域有着较大影响,最大振幅、电压、功率输出出
现在攻角为 45°时。三角柱 VIVPEH 的能量收集能力要明显强于圆柱和方柱,锁振
区域和电压、功率输出最大值均得到了提高。
⑤ 在对比多种柱体 VIVPEH 的能量收集特性的基础上,发现 60°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能量收集能力最强,最有利于涡激振动能量收集。60°顶角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的最大电压提升了 176.23%,最大功率提升了 661.8%。

关键词:涡激振动,流机电耦合,能量收集模型,计算方法,能量收集特性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of mirco power,MEM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 using piezoelectric vibrational energy harvesting equipment to
harvest power from fluid flow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in recent years. A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piezoelectric
vibrational energy harvesting(PEH)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researchers. It has
been employed mainly in the health monitoring, WSNS system and mirco-sized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evices. Thus, it has broad prospec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al value to carry on researches of PEH. The phenomenon 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 converts the flow energy into the vibrational energy. The effect of
“lock-in” in VIV enhances the vibration intensity,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collection.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researches focusing on PEH, especially ones
focusing on modeling and solving the flow-vibration-electrical circuit multiphycical
coupling. Thus, the studies in this paper have significant meanings on the modeling and
solving the flow-vibration-electrical circuit multiphycical coupling energy harvesting.
Firstly,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VIV,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SI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Secondly, the researches on
how to couple VIV and PEH in multiphysical fields are carried on. Then, basing on the
technology 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VIVPEH), the
vibration respons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 harvest behaviors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with the smooth, PTC circular cylinder, square columns with
attack angles, triangular columns at different apex angles.
① A numerica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FSI problems of VIV has been proposed.
The method can solve the continuity and N-S equations simultaneously. To verify the
model, a method of static flowing is examined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 of
external flow field. Then, the comparisons are conduct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t different free stream velocities to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FSI solving method.
② Based on the lumped parameter model of PEH,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olving the aero-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VIVPEH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consider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brational of bluff body, flowing of the
flow field outside and the piezoelectric loop, and then the method of solving the model

III
has been give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VIV convers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the second order linear equations of the
spring-linear oscillator form and Gauss's law equation are solved using the matrix
coefficient metho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gative feedback effects of the
vibration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load resistor is obtained when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occu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igenvalues of the coefficient matrix. As a
result, the voltage term has been eliminated, and dimensional reduction is realized. Thus,
the vibrational response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Gauss's law is
solved us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quasi-steady aero-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system amplitude to obtain the quasi-steady-state form of the voltage output.Finally, the
vibraitonal response and flow features can be obtained by substituting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to the expressions of the output voltage and the
power output.
③ By using the numerical models and solving methods of multi physical fields
coupling VIVPEH, the vibrational response and energy harve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ooth and PTC cylinder has been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under the negative
feedback caused by aero-elcctromechanical coupling effects. The elc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amping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load
resistance, and the elcctromechanical coupling frequency increases and reaches a steady
state. Three different branches of vibration have been captured. The maximum
vibrational amplitudes of smooth and PTC cylinder are quite close and the lock-in
region is decayed. The maximum voltage and power output of smooth and PTC cylinder
are also quite close.
④ The energy harvesting features of square column with different attack angle and
triangle columns at various apex angles were investigated. It shows that the energy
harvesting features of square colum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ircular cylinder,while the
energy harvesting features of triangle colum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quare column. The
attack angl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maximum value of vibrational amplitude of
square column and the lock-in region. The maximum amplitue,voltage and power
output appear when the attack angle is 45°. It is obviously that the energy harvesting
ability of triangle column VIVPEH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ircular cylinder and square
column. At the same time,the lock-in region, voltage and power output are improved.
⑤ The energy harvesting ability of 60° triangular colum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cylinder with other cross-sections, which is the most beneficial to the energy

IV
harvesting. The maximum voltage of 60° triangular column is increased by 176.23%
than that of PTC circular cylinder, while the maximum power is increased by 661.8%.

Keywords: Vortex-induced vibration,Aero-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Model of energy


harvesting,Computational methods, Energy harvesting features

V
符号说明

英文字母
符号 单位 物理意义
A m 振幅
Ca 附加质量系数
Csystem Ns/m 系统阻尼
Ccouple Ns/m 耦合阻尼
CD 阻力系数
CL 升力系数
CP nF 电容
d m 柱体中心距离
D m 圆柱直径
DSqu m 方柱直径
DTri m 三角柱直径
E Pa 杨氏模量
fn Hz 固有频率
fs Hz 旋涡脱落频率
F N 垂向流体作用力
K N/m 弹性系数
L m 柱体长度
m kg 振动系统总惯性质量
Mcouple kg 机电耦合系统总质量
m* 质量比
P W 输出功率
R Ω 电阻
Re 雷诺数
Sij 平均变形速率张量
St 斯特劳哈尔数
t s 时间
T s 振动周期
TPTC m PTC 厚度
U m/s 实际来流速度

VII
Ur 折减速度
Voc V 开环输出电压
Vcc V 闭环输出电压
W m 悬臂梁宽度
y m 振子位移

希腊字母
符号 单位 物理意义
α degree 方柱攻角
αPTC degree PTC 安装角
ζ 阻尼系数
2
µ Ns/m 分子动力粘度
µt 湍流涡粘系数
2
ν m /s 分子运动粘度
2
νt m /s 湍流分子运动粘度
3
ρ kg/m 密度
θ 机电耦合系数
τij 雷诺应力张量
ωn rad/s 固有圆频率
Ω 1/s 涡量

VIII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 III
符号说明 ..................................................................................................................................... VII
1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流致振动研究现状 ................................................................................................................... 2
1.3 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研究现状 ................................................................................................. 11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7
2 流固耦合涡激振动物理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21
2.1 引言 ......................................................................................................................................... 21
2.2 涡激振动系统物理模型 ......................................................................................................... 21
2.3 涡激振动基本控制方程 ......................................................................................................... 23
2.3.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3
2.3.2 湍流模型 .......................................................................................................................... 24
2.4 流固耦合数值求解方法 ......................................................................................................... 25
2.4.1 外部流场求解方法 .......................................................................................................... 25
2.4.2 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数值求解方法 .................................................................................. 26
2.5 外部流场特性求解方法数值验证 ......................................................................................... 27
2.5.1 圆柱固定绕流 .................................................................................................................. 30
2.5.2 方柱固定绕流 .................................................................................................................. 33
2.6 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数值求解方法实验验证 ......................................................................... 35
2.6.1 实验系统 .......................................................................................................................... 36
2.6.2 实验结果及方法验证 ...................................................................................................... 42
2.7 小结 ......................................................................................................................................... 46
3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及求解方法 ....................... 47
3.1 引言 ......................................................................................................................................... 47
3.2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的压电转换原理 ..................................................................................... 47
3.3 压电悬臂梁集总参数模型的建立 ......................................................................................... 49
3.3.1 简谐激励一般模型 .......................................................................................................... 49
3.3.2 正弦激励下悬臂梁的振幅与电压响应 .......................................................................... 51
3.4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建立及求解 ................................................. 55

IX
3.4.1 流机电涡激振动能量收集耦合控制方程 ...................................................................... 55
3.4.2 流机电耦合弹簧-振子方程的降维过程......................................................................... 57
3.4.3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能量收集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 59
3.5 小结......................................................................................................................................... 62
4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圆柱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 ................................. 63
4.1 引言......................................................................................................................................... 63
4.2 物理模型.................................................................................................................................. 63
4.3 外接载荷对振动系统的负反馈............................................................................................. 65
4.4 光滑圆柱 VIVPEH 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 66
4.4.1 光滑圆柱气动力特性和振幅响应 .................................................................................. 68
4.4.2 光滑圆柱升力系数和位移时程的相位角分析 .............................................................. 76
4.4.3 光滑圆柱近尾迹旋涡流场分析 ...................................................................................... 79
4.4.4 光滑圆柱 VIVPEH 电压输出及功率输出 ..................................................................... 83
4.5 PTC 圆柱 VIVPEH 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 90
4.5.1 PTC 圆柱气动力特性和振幅响应................................................................................... 90
4.5.2 PTC 圆柱近尾迹流场特性分析....................................................................................... 99
4.5.3 PTC 圆柱 VIVPEH 电压及功率输出 ............................................................................ 101
4.6 小结....................................................................................................................................... 104
5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非圆柱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 .......................... 105
5.1 引言....................................................................................................................................... 105
5.2 物理模型及系统参数........................................................................................................... 106
5.3 计算区域及工况................................................................................................................... 107
5.4 方柱 VIVPEH 的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 112
5.4.1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振动特性 ........................................................................... 112
5.4.2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相位角分析 ....................................................................... 123
5.4.3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近尾迹旋涡脱落分析........................................................ 124
5.4.4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 126
5.5 三角柱 VIVPEH 的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 128
5.5.1 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振动特性 ....................................................................... 128
5.5.2 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近尾迹旋涡脱落分析.................................................... 135
5.5.3 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 139
5.6 小结....................................................................................................................................... 141
6 结论与展望 .......................................................................................................................... 143
6.1 结论....................................................................................................................................... 143

X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5
6.3 研究展望 ............................................................................................................................... 146
致 谢 ..................................................................................................................................... 147
参考文献 ..................................................................................................................................... 149
附 录 ..................................................................................................................................... 159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59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报的专利 ................................................................................. 159

XI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MEMS、无线电和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低能耗,功能多样
的微小型传感器等器件与系统取得了重要进步,在交通、能源、医疗、环境监护、
航空等领域有着极强的应用需求。当前微电子器件的供电形式绝大多数为化学电
池,而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化学电池难以更换、体积大、寿命有限的缺点会直
接影响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近年来兴起的微能源技术能够实现从环境中源源不
断地提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加以储存[1-17],具有功能持续、体积小、能量密
度高等特点,是解决微电子供电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微能源技术中,振动形式的压电发电机模型近年来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发展[14,
18-21]
。压电材料能量密度高及持久性工作的特点,使其具有被用于设计微小型可持
续供电元件的潜力。在压电发电机的压电振动元件中,将压电材料如 PVDF,PZT
等安装在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悬臂梁装置上,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压电悬臂梁
Fig. 1.1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微小型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可以适用于各种大自然环境,如无人区,河流,海
洋等。想要在这些充满流动能的环境中进行持续的能量收集,并加以储备及利用,
解决流体能量的收集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风能的利用是 21 世纪以来
的一个重要能源战略环节,世界风力发展趋势[22]和我国风力发展趋势[23, 24]均面
临着能量收集密度不够高的问题。传统的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装置绝大多数采用
转动涡轮式装置进行能量收集,其能量收集密度较低,器件体积较大,并不适用
与小型传感器的工作。而使用振动形式的能量收集技术来收集流动能是一种有效
的解决小型化问题的途径。流致振动是指流体绕流钝体时,钝体会由于受到周期
性流动力而产生振动,其中涡激振动、驰振和颤振最为常见。涡激振动是一种周

1
期性的,定常或非定常形式的流体-结构流固耦合现象,具有持续性和易激发性等
特点。
利用涡激振动现象进行能量收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解决如何将流动
能和振动能进行高效转换是收集涡激振动能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学者
在利用流致振动现象收集海洋能及风能方面做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如密歇根大
学海洋可再生能源实验室(Marine renewable energy lab 简称 MRElab)的 Bernitsas 等
[25-30]提出了一种涡激振动清洁水能源收集系统(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for
Aquatic Clean Energy)。VIVACE 将涡激振动与能量收集结合到一起,改变了涡激
振动被作为有害性现象而被消除的现状。Allen 和 Smith[3]研究了使用压电材料进
行能量收集的理论工作,他们首次设计了一种可以收集水槽内流动能的鳗鱼式
“eel”能量收集模型。在压电材料的选择方面,PVDF 和 PZT 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
度,压电常数大,变力响应灵敏度高,在非常高的电场中不至于被极化,且单位
体积输出功率大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压电能量收集工作中[1-3, 31-45]。
目前国内外针对微能源收集技术的研究较多,我国在微能源研究进展上也与国
际十分同步,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
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等均对微能源收集系统做了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微型
振动能量转换收集器,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而针对利用流致振动现象进行
能量收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展开针对使用流致振动中最为常见的涡
激振动现象进行能量收集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文
着重研究考虑外接电路载荷的情况下钝体形状对能量收集的效率影响,并给出优
化能量收集装置收集能量特性的方法,对于完善微能源收集系统的研究有很强的
实际作用和意义,本文研究对解决微型器件的供电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2 流致振动研究现状
流致振动现象被人们了解是由于其典型的气动响应弹性特征,较早源于航空
航天事业中,最初是由于大型飞机事故(机翼颤振现象)而被引起广泛关注。非颤振
类流致振动气弹力事故如 Tacoma 大桥、东京湾道桥、巴西 Rio-Niteroi、丹麦 GBE
等大桥事故,1965 年的 Ferrybridge 冷却塔的风毁事故[46]等,均不属于航天领域
范畴内。因此,人们开始对非航空航天领域的流致振动现象产生了重视,近半个
世纪来有较多学者研究钝体绕流现象中的流致振动现象。常见的气弹性流致振动
分为涡激振动,驰振和颤振三种[47]。
① 涡激振动:一种典型的自激振动(Self-excited vibration)。结构的非流线型会
导致其在流体的作用力下产生周期性旋涡脱落,使结构受到与流向垂直的周期性

2
气动力,进而激发结构的横向振动。在涡激振动中存在一定的特殊现象,如“锁定”
现象。当周期性振荡流场力的振动频率和结构的固有频率较为接近时,系统会产
生较大振幅的振动,并产生频率锁定现象,即当提升风速时,振动频率仍会锁定
在其固有频率上。涡激振动的特点是由于结构阻尼的存在,振动的振幅往往会受
到限制,而不会无限制增大。
② 驰振(Galloping):可近似为准定常涡激振动。结构在流场中受到流场力产
生流致振动时,由于力的相对性作用,风相对于结构也会同时产生振荡,从而导
致结构上会产生脉动气动力。当脉动气动力较大时,结构的振动不会削弱,结构
振动产生失稳现象,当风速增大到临界值时,脉动力会克服结构自身阻力而会导
致结构产生较大数值的振动,即为驰振。由于结构本身的阻尼作用,产生驰振的
结构振幅一般不会发散但是保持较大。
③ 颤振(flutter):一种非定常自激振动。风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自激力,
结构的阻尼结构会在自激力作用下发生变化,并有一定可能产生负阻尼,从而使
系统振动能量出现较大程度的净增长,最终导致结构发生发散性振动。颤振作为
一种剧烈的发散型涡激振动,其重要特点是结构产生负阻尼效应时结构的振幅不
停增大并最终产生破坏。

图 1.2 Tacoma 大桥坍塌事故


Fig. 1.2 Accidents of Tacoma

流致振动中的涡激振动和驰振是两种较为常见较低流速下仍可被激发的流动
现象,不同于颤振的发生机制及其非定常性,涡激振动当涡脱频率接近系统固有
频率时即产生频率锁定的现象,振动振幅增加到临界值后不再继续增加,且振动
频率将被锁定直到锁振结束,是为其定常性。类似地,驰振现象发生时,振幅会
增大到一个较大数值,但振动频率会大大降低。Bernitsas[2, 25-27, 35]等学者指出,

3
利用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特性与系统的振动振幅和振动频率有较大关系。由此可
见,在设计和研究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时,涡激振动和驰振的振动机理研究是
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圆柱绕流涡激振动现象是最为经典的流体力学现象,
研究的学者及著作也相对较多。而驰振则发生于带有尖角状结构的物体如方柱、
三角柱等[48-56],由于柱体流动作用力的攻角改变诱发的气动不稳定性导致的一
种低频率振动现象,振动频率远远低于涡脱频率。而圆柱由于其具有中心对称性,
不会有攻角改变的现象,因此不会发生驰振现象。但相关研究表面带有表面附着
物(如粗糙表面)的圆柱则有可能会发生驰振现象[29]。本文的压电转换能量收集模
型主要采用悬臂梁结构,要求振动振幅不能无限制增大,且振动频率应当保持较
高数值,以达到稳定输出功率的目的。因此,驰振现象并不适用于本文中的能量
收集研究,本文主要考虑涡激振动形式的压电转换能量收集。
涡激振动是一种典型双向流固耦合过程,影响涡激振动响应的主要因素为质量
比、结构阻尼、系统刚度等。研究圆柱涡激振动的方法主要分为实验方法和数值
模拟方法。目前,已有大量学者综述了涡激振动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
性 的 有 : Griffin[57-62] , Khalak 和 Williamson[63-67] , Sarpkaya[68-71] ,
Bearman[72-81]等。涡激振动的主要形式分为强迫振动和涡激振动;研究对象分为
弹性和刚性柱体在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中的流动;从振动的空间性分为单自由度
或多自由度涡激振动等。涡激振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斯特劳哈数(Strouhal
number,简称 St)。用于表达了流体动能与系统的固有能的比值大小。该参数为 1768
年 D’Alembert 提出了物体绕流时“阻力绝对等于零”的疑问后,Strouhal 通过研究弦
线在空气中振动发声,发现其频率与弦线直径的乘积与来流风速的商保持为常数。
流体流动中另外一个重要参数是雷诺数(Reynolds number,简称 Re),Re 大小表示
了流场激振力与惯性力的相对大小关系。在涡激振动中,Re 是影响钝体振动特性
最重要的参数之一。Achenbach 和 Heinecke[82](1981)通过可视化技术,在实验数
据基础上通过观察斯特劳哈数的改变定义了圆柱绕流时 6 个不同的雷诺数范围,
如下表 1.1。

4
表 1.1 均匀流动绕流圆柱时的特征分支
Tab. 1.1 Branches of steady flow around circular cylinder

Regime Re range
Creeping or laminar flow Re<1
Steady separated region(closed near wake) 3-5<Re<30-40
Periodic laminar wake 30-40<Re<150-300
Subcritical regime 150-300<Re<1.4×105
Critical regime 1.4×105<Re<1×106
Supercritical regime 1×106<Re<5×106
Transcritical regime 5×106<Re

在针对雷诺数对涡激振动影响的研究中,Bearman[83]发现在较低雷诺数下圆
柱绕流的涡激振动存在三个分支,分别是上支、锁定和下支三个分支。在上支阶
段,振幅较小,振动频率与旋涡脱落频率叠加,出现“拍”(“Flap”)现象,振动主频
是振动频率,可视为过渡段。在锁定阶段,振动频率与涡脱频率发生耦合同步现
象,振幅显著增大,振动能与振动频率较高。在圆柱的涡激振动研究中,锁定
(Lock-in)或同步性现象(Synchronization phenomenon)可以使结构的振幅突然加大,
进而可能会造成结构损坏,长期作用可降低结构的疲劳寿命[84]。在下支阶段,出
现与上支类似的运动规律,但与上支不同的是,圆柱的振动主频率是涡脱频率。
对于较高雷诺数的 VIV 研究,Khalak 和 Williamson[67]发现在雷诺数 5 × 103-8 × 103
范围内雷诺数的增加会提高系统的升力系数。并发现在同步现象产生时,出现两
个分支或者三个分支与质量/阻尼比参数α=(m*+Ca)ζ(m*是无量纲质量比,ζ是无量
纲阻尼比,Ca 是附加质量系数,对于圆柱 Ca=1)有重要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
Govardhan 和 Williamson[85, 86]增加了研究工况,发现是否出现两个分支除了受质
量/阻尼比参数α影响之外还受到雷诺数的影响,并指出出现两个或三个分支的分界
线是振幅 A 为 1.6 倍直径。研究还指出:圆柱涡激振动的最大振幅 A*由 m*ζ决定,
但影响锁定区域的主要参数则是质量比 m*,特别地,低质量比 m*的圆柱会在更大
的折减速度范围内发生涡激振动。
强迫振动或称为受迫振动是涡激振动早期的主要研究形式。Sarpkaya[61]通过
研究圆柱在水中的强迫振动实验,首次将圆柱在流场中受到的升力分解为同相位
的惯性力和反相位的阻力,为理解气动力模型的分解打下了基础。圆柱在锁定现
象发生时与受迫振动有着相似的振动机制[87, 88],然而受迫振动是将柱体的振动
人为预先设计好,而涡激振动是由于振动柱体与流场流体力的交替作用产生的一
种典型的双向流固耦合过程。Griffin[59],Zdravkovich[89],Feng[90]等对涡激振动

5
中双向流固耦合作用做了针对性实验,结果表明涡激振动是限幅型涡激振动,圆
柱的振动振幅会经历逐渐增大并达到稳定的过程。
研究圆柱涡激振动时一般是将其近似为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其中质量为系统
总质量,包括柱体本身质量和弹簧质量等,阻尼为系统总阻尼,包括机械阻尼和
流动阻尼,弹簧刚度则是由系统的振动刚度所决定。
质量-阻尼-弹簧系统可用二阶弹簧-振子方程来进行描述[67]:
My + Cy + Ky = F (t ) (1.1)
式中 M 是振动总质量,C 是振动总阻尼,K 是弹性系数,F(t)是横向流场力,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中的各个参数将会直接影响涡激振动的振幅大小。在早期
研究流体动力学问题时,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半经验拟合公式这种近似方法是一种
重要的研究方法。Sarpkaya[91]首次指出尚没有一个完备的经验公式来描述圆柱涡
激的振幅大小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并提出了半经验公式。
2
CY sin φ ⎛ U * ⎞
1
A* = 3 ⎜ ⎟ f* (1.2)
4π (m * +C A )ζ ⎝ f * ⎠
m * +C A
f*= (1.3)
m * +CEA
式中 A*是振幅比,U*是速度比,f*是频率比,ζ是阻尼因子,CA 表示“潜在”附加质
量系数,CEA 是“实际”附加质量系数,可表示为:
2
1 C cos φ ⎛ U * ⎞
CEA = 3 Y ⎜ ⎟ (1.4)
2π A* ⎝ f * ⎠
大量学者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对涡激振动振幅的影响也给出了
一些重要的半经验参数及公式。Bearman[92]指出在 m*较大的情况下(m*>>1)时,在
共振时柱体的实际振动频率 f 将接近于静止圆柱的涡脱频率 f0,同时会接近于振动
系统的固有频率 fN,即 f≈f0≈fN,因此 f*≈1。于是,有(U*/f*)=(U/fD)≈(U/f0D)=1/S,
其中 S 为斯特劳哈尔数。这种假设使得(U*/f*)和 f*都为常数,因此在共振条件下,
可以得到关系式 1.5,该式的意义在于在研究涡激振动问题时,可以定性的得到系
统物理参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
CY sin φ
A *max ∝ (1.5)
(m * +C A )ζ
Griffin[84] 提 出 了 著 名 的 影 响 振 动 振 幅 的 参 数 — 折 合 阻 尼 (SG ,
SG = 2π 3 St 2 (m * ζ ) ),或称为 Skop-Griffin 数。该参数可以考虑质量比 m*和结构阻
尼比ξ对系统振动振幅的影响,并且将 A*max 与 SG 的关系绘制成 log 坐标图,即 Griffin
图谱。Skop 和 Balasubramanian[93]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并给出新的图谱形式,
如图 1.3 所示。

6
图 1.3 修正“Griffin”图谱[86]
Fig. 1.3 Modified “Griffin” plot[86]

Sarpkaya 提出了一种修正格式来描述 A*max 和 SG 的关系:


B
A *max = (1.6)
C + SG 2
式中 B=0.385,C=0.12。
Triantafyllou 和 Grosenbaugh 提出另外一种简化形式,结果与 Griffin 图谱较为
吻合。
D
A *max = (1.7)
E + SG
Govardhan 和 Williamson[86]在 Griffin 图谱的基础上考虑了雷诺数对振幅的影
响,提出了新的修正半经验公式,其中α=(m*+Ca)ζ。
A* = (1 − 1.12α + 0.30α 2 ) log10 (0.41Re 0.36 ) (1.8)
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方面,Feng[90]最早在风洞中进行了刚性圆柱的涡激振动
实验,其实验柱体直径为 7.62cm,风速为 12~46m/s,Re 为 5×104,结果发现振幅
峰值的变化与折减速度有关系。并在其实验中首次捕捉到了振幅曲线的迟滞效应
(Hysteresis effect):使用递增折减速度比使用递减折减速度更容易得到更大的振动
幅值。同时 Feng 还发现了在涡激振动中,结构阻尼是影响振幅最大值的重要参数,
其中最大振幅发生在锁振区域的中部。在涡激振动的锁振区域中,升力与振幅会
存在一定的相位阶跃现象。Brika 和 Laneville[94]等也观察到了“迟滞现象”,结果
与 Feng 较为吻合,并对迟滞现象的规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对于较低雷诺数,即
对于处于层流钝体绕流,Anagnostopoulos 和 Bearman[83]最早的实验研究了低雷诺
数下(Re<200)的刚性柱体的涡激振动,其质量比 m*为 149,并较早的发现了圆柱涡
激振动的三个分支,并命名为初始分支,上部分支和下部分支,如图 1.4 所示。

7
图 1.4 涡激振动的 3 个分支
Fig. 1.4 Regimes in Vortex induced-virbration

针对中等范围雷诺数对涡激振动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方面, Govardhan 和
Williamson[85]做了 Re 范围从 2×103 到 1×104 的一系列实验,主要考察无量纲参数
m*ξ对系统内振动振幅及分支的影响。发现当 m*ξ较大时,仅出现初始支和下支两
种分支,而当 m*ξ较小时,则会出现三种分支,如图 1.5 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研
究还发现升力的最大均方根值出现在过渡阶段。在固定 m*ξ时,同步区域的大小由
m*控制。针对超高雷诺数情况,密歇根大学海洋工程实验室的 Bernitsas 和 Chang,
Wu,Raghavan,Ding[25-30]等研究了超高雷诺数范围内,在 VIVACE 系统中分别
考察单个或多个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响应。结果表明:上支的同步区域随着雷诺数
增加而增加,在上支中捕捉到的最大位移是 A/D=1.9,下部分支消失并被延展的上
支所取代。

(a) High m*ξ configuration (b) Low m*ξ configuration


*
图 1.5 m ξ对分支分类的影响
*
Fig. 1.5 Effects of m ξ to judge different branches

8
Williamson[95]总结性的综述了一些基于不同种方法及不同条件下涡激振动的
最大振幅值的实验和模拟结果。

表 1.2 不同条件下涡激振动的最大振幅值的实验和模拟结果[95]
Tab. 1.2 Vibrational amplitude in different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研究者 年份 介质 雷诺数范围 m*ζ A*max
A:弹性支撑圆柱
Angrilli et al 1974 水 2500~7000 0.049 0.54
Dean et al 1977 水 2800~10200 0.0055 0.94
Moe , Overvik 1982 水 6000~30000 0.013 1.09
Anand,Torum 1985 水 6500~35000 0.0132 1.07
Sarpkaya 1995 水 6000~35000 0.052 0.95
Fujirra et al 1998 水 14410~50380 0.036 1.01
Gharib et al 1998 水 11000~40000 0.094 0.84
Vikestad 1998 水 50000~100000 0.012 1.13
Hover et al 1998 水 3800 0.04 0.80
B:强迫振动
Mercier 1973 水 2000~33000 1.10
Sarpkaya 1978 水 5000~25000 0.90
Hover et al 1998 水 3800 0.82
C:低雷诺数实验
Anagnostopoulus,
Bearman 1992 水 90-150 0.179 0.55
D:直接数值模拟
Blackburn
Karniadakis 1993 2-D 代码 200 0.012 0.64
Newman,
Karniadakis 1996 2-D 代码 100 0.00 0.65
Shiel et al 1998 2-D 代码 100 0.00 0.59
Fujarra et al 1998 2-D 代码 200 0.015 0.61
Evangelinos,
Karniadakis 1998 3-D 代码 1000 0.00 0.74
E:大涡模拟
Saltara et al 1998 2-D 代码 1000 0.013 0.67

由表 1.2 可以看出,低雷诺数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与高雷诺数的实验的振幅
幅值存在一定差异,低雷诺数工况的幅值普遍偏小,如 DNS 计算中,幅值 A*=0.6~0.7,
而在 Anagnostopoulos 和 Bearman[83]的实验中,幅值仅为 A*=0.55。

9
除振动振幅以外,柱体涡激振动的旋涡脱落模式也是研究流致振动的重要手
段和内容。研究表明:旋涡脱落模式与圆柱的涡激振动规律密切相关,涡激振动
发生时,尾涡脱落形式与固定绕流有明显不同,涡激振动会改变涡脱形态和旋涡
脱落时涡对之间的间距。涡脱模式是指在一个涡激振动周期内结构尾流中的旋涡
脱落的形态组成的动态图谱,经典研究包括四种基本的模式:2S(Single pattern),
2P(Pair pattern),2C(Coalescence pattern)和 2T(Triple pattern)。所谓 2S 模态是指每
半个圆柱涡激振动周期在其尾流区域仅会产生一个旋涡,在每个圆柱涡激振动周
期内会出现两个单个的涡。2S 模式是涡脱模式中较为基本和常见的涡脱模式,常
出现在振动振幅较小的层流流动中;2P 模式是指每半个涡激振动周期内会出现一
对正负旋涡,即方向相反的旋涡,这种涡脱模式较之 2S 模式较不稳定;2C 模式
是指在每半个周期内会出现一对方向相同的旋涡,此种旋涡较为特殊,常发生在
圆柱做流向、横向和扭转三自由度的涡激振动下才会产生;2T 模式是指每半个涡
激振动周期内在尾流区会出现三个旋涡,此种模式绝大多数出现在圆柱同时做横
向和流向双自由度的涡激振动处于锁振状态下发生。四种涡脱模态如图 1.6 所示。
多数情况下的圆柱涡激振动会以上述四种脱落模式或上述几种脱落模式组合的形
式出现。

图 1.6 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96]
Fig. 1.6 Vortex shedding patterns[96]

10
非圆柱形柱体的涡激振动研究主要集中在矩形截面柱体,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
针对三角形截面柱体涡激振动的研究。浙江大学的邓见和任安禄[97]使用 ALE 方
法计算了方柱的涡激振动,并捕捉到了方柱涡激振动的拍,锁振等现象。徐枫等[48]
使用 FLUENT 二次开发的方式,计算了不同折合阻尼下的方柱涡激振动,并得到
影响方柱涡激振动振幅和锁定区域的关键因素。
综上可知,涡激振动的理论较为成熟,在涡激振动研究中,重点的研究对象是
振动的振幅、频率、气动力响应如升阻力系数等,以及近尾迹的旋涡脱落模式。
影响振动振幅和气动力响应的参数主要为质量比、系统阻尼参数以及所采用的流
体介质和不同的雷诺数。

1.3 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研究现状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流致振动由于其突发性和较强破坏性,在航空航天领域,
建筑抗振工程中均被视为一种有害的现象而被积极消除。减振手段分为主动与被
动消除两种,其中主动控制主要分为减阻法、吹吸气法、动量注入法等[98],被动
控制是在物体表面安装各种粗糙表面,或通过调节迎风面的形状等达到控制目的
[27, 29]。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关于利用涡激振动现象进行能量收集的
理论报告与成果[2, 3, 5-7, 35, 99, 100]。研究涡激振动用于能量收集的可能性是一
个复杂的机理性问题,涡激振动由于其特殊形成原因和振动机理,使得其在发生
过程中会在特定区域内产生振幅突然增大的现象。且在继续增大流速即外接激励
时,其振幅并不会持续性增大,而是被稳定锁定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上述特征为
能量收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可行性。目前国内外针对利用流致振动现象进行能量
收集的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涡激振动由于其特定的属性和丰富的能量
来源,有机会被用于发展成为产业化的风能或者海洋能潮汐能等流体动能收集装
置。此外,在其他流体引发的流致振动现象中,风力引起的涡激振动是一种更为
常见且较易捕捉的现象,也可被用于进行能量收集的工作中。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针对诸如涡激振动、颤振、驰振能量收集的研究工作,为
利用风能及微弱风能,海洋能,河流水动能,航空航天中的高速空气流动等形式
的能量来进行发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针对当前具体研究系统主要讨论涡激振
动的能量收集问题。
Bernitsas 等[26, 27, 30]设计了在 VIVACE 系统(如图 1.7 所示)中可以提升圆柱
振幅的被动控制装置 PTC(Passive turbulence control)。在圆柱体表面加入一组粗糙
表面,改变了在圆柱体作为激发钝体时极少产生驰振的特性,在 MRElab 拖曳水池
中捕捉到了 3 倍于圆柱直径的流致振动最大振幅,同时提高了同步性范围,从而
提升了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特性。这种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柱体的振动振幅和能

11
量收集特性,然而其应用范围为较高雷诺数的海洋流,低雷诺数下 PTC 结构是否
适用尚未可知,因此本文针对低雷诺数下的 PTC 圆柱的能量收集能力进行的研究
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图 1.7 VIVACE 装置[27]


Fig. 1.7 VIVACE device[27]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些大量集中在鳗鱼状 “eel” 能量收集装置方面的研究。


Allen[3]设计了一种表面带有 PVDF 表层的弹性薄膜鳗鱼“eel”装置,在水槽中将薄
膜放置在垂直于流场方向的平板后方,从而使“eel”可以被卡门涡街中的旋涡激发
产生振动。并提出最佳耦合条件出现在共振条件下,此时薄膜在卡门涡街中的阻
尼效应可忽略不计。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在薄膜理论基础上可以收集“lock-in”
现象的旋涡脱落能量,然而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出“eel”概念,能量计算方面极为
缺乏,并且没有考虑到电路的负反馈效应。Taylor[99]等将“eel”装置应用到收集海
洋能。在尺寸为 241.3mm 长,76.2mm 宽,150μm 厚的水槽中使用一种“eel”PVDF
聚合物用于测试和收集能量,如图 1.8。其研究表明:PVDF 的拍动频率接近涡脱
频率时,能量收集特性会得到提高,并且在水流速度为 0.5m/s 时,得到了大小为
3V 的电压。Robbins[101]等设计了一种类似于“eel”装置的装置,但其设计了不同
种构型的压电薄膜阵列(单个尺寸为 203×279×0.5mm3)用于收集由引风机产生的风
能,如图 1.9(a),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 10mW。Akaydin[2]开始设计一种将压电

12
薄膜与绕流钝体分开的结构(薄膜主体尺寸 30×16×0.2mm3),如图 1.9(b),其最大输
出 功 率 达 到 了 4μW 。 与 之 类 似 的 , 在 收 集 河 流 的 流 动 能 方 面 , Pobering 和
Schwesinger[102]在河道中放置 PVDF 装置进行能量收集,结果表明在流速为 2m/s
的河流中期收集能量效率可以达到 68W/m3。Sanchez-Sanz 等[103]研究了在流道中
利用矩形截面钝体的卡门涡街激振力进行能量收集。Wang 和 Ko[104]设计了一种
利用卡门涡街现象的小尺度压电 - 气弹力能量收集。该能量收集包含一个带有
PVDF 薄膜的弹性隔板。在隔板下方有一个中空的腔体,腔体内可以流过水流,从
而带动弹性薄板进行振动并产生电能。该装置在激振压力和振动频率均达到最大
值 (P=1.126Kpa , F0=26Hz) 时收集到的最大电压大约为 2.2V ,最大瞬时功率为
0.2μw。在此基础上,Wang 等[105]在上述装置中腔体部分加入了一个钝体装置。
实验结果表明当压力幅值达到 0.3kpa,振动频率幅值达到 52Hz 时,产生的最大开
环电压为 0.12V,最大瞬时功率为 0.7nW。Xie[106]等研究了一种连接电极的弹性
陶瓷缸体。开发了一种用于能量收集功率和效率的一维模型,并指出当涡脱频率
接近最低的共振频率时,在 5m/s 的风速条件下,40cm 长,1cm 直径大小的圆柱可
以产生量级为 1mW 的电能。以上关于“eel”能量收集的研究均未提供与实验相对应
的数值模拟来进行对比以确保位移、电压等计算的稳定性。同时以上所示结构均
是将 PVDF 压电薄膜直接或间接放置在固定圆柱后方。如果想要最大程度的增强
压电装置的能量输出能力,应当考虑圆柱在流场中做涡激振动,特别是利用涡激
振动的锁定现象进行能量收集。

图 1.8 鳗鱼“eel”[3, 99]


Fig. 1.8 Energy harvester “eel”[3, 99]

13
(a) Robbins et al (b) Akaydin et al
图 1.9 PVDF 能量收集装置[2, 101]
Fig. 1.9 PVDF Energy harvester[2, 101]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专注于研究圆柱绕流卡门涡街现象的激振效应是否可
以用于收集能量。Gao[100]设计了一种较为简易的装置,如图 1.10 所示。将圆柱
与 PZT 悬臂梁(单位压电元件尺寸为 58×10mm,圆柱直径为 29.1mm,长度为 36mm)
相连,并将 PZT 一端固定,在风洞中使其产生风致振动,从而激发 PZT 悬臂梁产
生周期性振动并产生电荷。风致振动中的“lock-in”现象被观测到并在此区域内得到
了较高的电压输出。

图 1.10 PZT 圆柱能量收集[100]


Fig. 1.10 PZT energy harvester[100]

Akaydin[33]等研究了从高雷诺数环境下的湍流边界层和旋涡尾迹中进行能量
收集的工作,并设计了一种计算框架,可以将结构和发电控制方程耦合进流场求
解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基于上述研究,Akaydin 等[2]针对湍流中收

14
集压电能量的原理,实验研究了一个带有 PVDF 夹层和聚酯薄膜衬底的弹性压电
悬臂梁在不同来流方向下的响应。结果表明,最佳来流方向出现在悬臂梁与上游
平行时,该研究展现出高度的时间与空间尺度的一致性。同时,研究指出最大电
压出现在振动频率与涡脱频率相近时。振动频率与涡脱频率间出现的微小失配会
导致电压直接下降一个量级,特别是当涡脱频率小于振动频率时,原因是靠近圆
柱的地方旋涡尚未充分发展。研究还发现,最大功率出现在悬臂梁与圆柱间距为
2D 的情况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Akaydin 等[107]将圆柱与带有铝制夹铁装置的
悬臂梁自由端相连,在风洞中进行了能量收集实验。发现当改变电路电阻时,系
统的固有频率会发生改变。得到一个会使得系统机电耦合阻尼产生最大值的电阻
值。
Meiling Zhu 和 Glenn Leighton[108]针对微小型压电陶瓷能量收集,研究并提
出了将压电陶瓷的本构方程进行降维的理论。首先指出之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薄
膜材料的有效压电系数 e31 和 d33 研究,且所有降维形式的本构方程仅适用于疏松
物质。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可以用于 3D 本构方程中实现降维的修正
常 数 。 基 于 降 维 理 论 , Meiling Zhu 等 [109] 设 计 了 一 种 三 明 治 结 构 (Coupled
piezoelectric-circuit finite element model,简称 CPC-FEM),如图 1.11 所示。这种模
型主要被用于分析带有外接负载电阻的振动激励压电能量收集(Energy-harvesting
device,简称 EHD)。通过对以下四组参数进行计算:电阻两端的输出电压、电阻
上耗散的输出电功率、压电悬臂梁末端的振动振幅和装置的固有频率的变化,来
判定电阻对系统的负反馈效应,得出外接载荷电阻在压电振动能量收集中起到重
要作用,进而可以优化系统并获得最大电压输出。基于该 CPC-FEM 理论,Meiling
Zhu 等[110]设计了一种压电能量收集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计算振动压电悬臂梁
在连接电阻时的能量输出。着重考察了几何尺寸对 EHD 收集效率的影响作用,计
算了不同悬臂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质量块的质量、宽度和高度对以下系
统输出变量的影响:①流经电阻上的电流大小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大小;②电阻
上耗散的能量和振动元件的振动振幅;③系统的共振频率。研究了各种物理参数
对系统功率输出的影响,该模型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 2mW/cm3,如图 1.12 所示。

15
图 1.11 “三明治”能量收集[109]
Fig. 1.11 Energy harvester with Sandwich beam[109]

图 1.12 基于 CPC-FEM 理论的压电式能量收集[110]


Fig. 1.12 EHD based on CPC-FEM[110]

与 Gao[100]的结构类似,Mehmood 等[111]使用一种近似法,采用“O”型网格,
在 C 程序中,利用圆柱型钝体的涡激振动带动 PZT 压电悬臂梁进行上下摆动,从
而获得能量输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 20µW。然而,在其求解过程中并没有准确给
出电压输出的表达形式,且流致振动的计算过程过于粗略,并不能准确的反应流
固耦合计算的复杂性,求解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佐治亚理工大学的 Hobbs[45]和
Hu[7]设计了一种“Tree”结构,基于压电转换效应,试图利用树枝收集风的流动能,
如图 1.13 所示。研究发现,系统在无量纲频率为 fs/fn=1.6(fs 是旋涡脱落频率,fn 为
固有频率),压电模块数为 4 的时候具有最大功率输出。并给出了一个最大功率的
近似表达式,如式 1.9。式中,θ 为转动角度(振幅),ρc 为圆柱体密度,H 为压电块
长度,D 为圆柱直径,f 为振动频率。但其研究中未充分考虑不同形状钝体对流固
耦合作用的影响作用。

16
1
Pmax = πρc D 2 H 2θ f 3 (1.9)
96

(a) 物理模型
(a) Physical model

(b) 等效结构
(b) Equivalent structure
图 1.13 Tree-inspired PEH[7]
Fig. 1.13 Tree-inspired PEH[7]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然而,上述研究大多仅考虑振动形式的压电转换过程,将流致振动作为振动
激励的研究极为少见,解决如何将流致振动(尤其是涡激振动)这种带有周期性变化
的激励形式与机电系统进行耦合,还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因此,利用涡激振动现
象进行压电转换能量收集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际应用价值。但目前针
对该方面的研究仍多以实验为主,且主要侧重于刚性固定柱体后方 PVDF 或 PZT
环节的非线性振动问题研究,对于考虑柱体发生流致振动,特别是利用涡激振动
中的锁振现象进行压电转换的研究相对十分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研究成果,考
虑钝体在流场中产生流致振动时,流固耦合与外接电路的耦合问题能量收集模型
的研究还未有统一定论,尚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本 文 在 高 等 学 校 博 士 学 科 点 专 项 科 研 基 金 优 先 发 展 项 目
(No.2012019113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06018)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
特别资助(No.xm2014091)的支持下,研究了微型压电转化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原理以
及影响能量收集特性的关键因素;推导了考虑外接电路时,外接电阻负载对涡激

17
振动机械系统的影响,使用准稳态理论得出了系统的电压输出及功率输出的准稳
态解。本文首先在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流致振动实验平台的风洞中完成了对光
滑圆柱的涡激振动验证实验,用以验证的涡激振动求解器;然后数值计算了不同
形状钝体的涡激振动现象,获得了光滑圆柱、PTC 圆柱、不同攻角方柱、不同顶
角三角柱的涡激振动的振动振幅、升阻力变化、涡脱频率和旋涡脱落模式等特性。
在 Matlab 中,计算得到了带有外接电阻载荷的涡激振动压电转化系统的电压输出
和功率输出,并通过对比不同形状钝型的能量收集的能量输出能力,得到了最优
化的钝型以进行能量收集。全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风洞试验
光滑圆柱

流场计算
PTC圆柱

OpenFOAM
流固耦合 不同攻角方柱

不同顶角三角柱
柱体振动 流-机-电耦合

Matlab 外接电阻载荷
矩阵法 负反馈作用
机电耦合

压电转换
准稳态理论 电压输出准稳态解

图 1.14 研究内容框架
Fig. 1.14 Conception and main contents

① 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使用自主开发涡激振动求解器,建立了一套模拟
流场中钝体绕流流固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 Navier-Stokes 方程描述流场流动,
将柱体振动近似为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并采用非线性二阶质量-弹簧-振子方程进
行描述。采用坐标更新动网格技术进行运动边界处理。
② 由于压电振动转化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流场-振动-电路的流机电耦合的研
究较为少见,本文针对柱体后方连接 PZT 压电悬臂装置的能量收集模型,建立了
基于集总参数法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机电耦合理论,给出了压电悬臂梁
振动过程中的振幅响应数学模型和外接载荷时求解输出电压和功率的数学模型。
最后得出了本文涡激振动流机电耦合数学模型。首先使用矩阵法计算分析了外接
载荷对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系统的负反馈效应,包括对系统阻尼和固有频率的影响。
然后使用准稳态近似理论推导并获得了机电耦合系统电压输出的准稳态解析式。
在此基础上,应用 OpenFOAM 平台对 Navier-stokes 方程、二阶范德波尔方程和高

18
斯定律进行涡激振动耦合计算,并通过圆柱涡激振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气动力
响应特性,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根据系统的振幅响应,结合频率响应结果计算
了机电耦合系统输出的准稳态形式电压响应,进而求出了系统功率输出。本文得
到了外接载荷对流机电耦合圆柱绕流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的影响,特别是对涡激振
动系统振幅、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性能的影响,为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提供了一
定的理论基础。
③ 通过在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民主湖流致振动风洞实验室中进行风洞实
验,验证了圆柱绕流涡激振动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在风洞中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
准确测量柱体振动位移,通过多次自由衰减实验对系统的固有频率、刚度阻尼等
参数进行测量。
④ 研究均匀来流下,在机电耦合对振动系统产生负反馈效应,并得到系统耦
合阻尼和耦合固有频率的基础上,计算了光滑圆柱体和 PTC 圆柱体的振动气动力
响应和振动位移响应,并通过气动力响应得到了振动系统的频谱分析结果,包括
斯特劳哈尔数和无量纲阻力系数频率等参数。通过对比升力系数时程曲线和位移
曲线得到了相位角的变化,结合旋涡脱落模式对柱体振动及近尾迹处流场特性进
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其他已知物理常数,将计算结果
代入系统电压输出的准稳态解形式,在 Matlab 中进行了迭代计算,得到了系统非
线性电压输出解的形式,进而利用电功率计算公式得到了系统的准稳态功率输出。
⑤ 针对不同攻角的方柱和不同顶角的三角柱,在均匀来流下,首先通过矩阵
法计算外接负载对系统阻尼和固有频率的影响,在 OpenFOAM 中计算振动气动力
响应、振动位移响应和频谱分析结果,并基于以上结果得到相位角等参数。然后
代入系统电压和功率输出准稳态解形式中,利用 Matlab 得到系统输出的电压值。
通过对比带有不同截面形状钝体的压电能量收集特性,得出了一种最为优化的钝
体结构。

19
20
2 流固耦合涡激振动物理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是研究利用涡激振动现象进行能量收集的工作的
基础和重要部分。目前针对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的研究大多以实验为主。对于数
值分析带电路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研究报道极为有限,特别是在考虑外接电
路等效电阻与涡激振动流固耦合系统时,针对流机电耦合的计算工作极为少见。
本文采用基于 C++的开源平台 OpenFOAM,自主开发流固耦合求解器,求解柱体
涡激振动,结合 Matlab 实现机电耦合。采用动网格重构技术[112]进行动网格求解,
可有效消除动网格问题中常见的网格扭曲和网格大变形问题,从而保证计算的稳
定性和准确性。本文将涡激振动系统简化为质量-阻尼-弹簧系统,并基于和外接能
量收集电路的机电耦合作用对光滑圆柱、粗糙表面(PTC)圆柱、不同攻角方柱和不
同顶角三角柱的涡激振动进行计算。本文的涡激振动求解器使用风洞实验进行验
证,模拟结果得到实验的有力验证,从而保证涡激振动流固耦合过程的计算正确
性。最后在涡激振动系统中加入电路,进行机电耦合计算从而得出新的振动响应。
为研究不同类型柱体的涡激振动特性,本章给出弹性支撑柱体的物理模型,然后
讨论了不同钝型柱体的涡激振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解法,包括流动控制方程、层
流及湍流模型、数值计算方法及对网格的描述。

2.2 涡激振动系统物理模型
本文针对不同形状钝体及带有粗糙表面的 PTC 圆柱进行数值分析,主要研究
不同形状钝体的涡激振动特性、尾流旋涡形态及能量收集特性等。共计算了二十
四组柱体涡激振动模型,其中圆柱共十组(光滑/有 PTC、共五种外接负载电阻值),
方柱共六组(攻角α=0°、15°、30°、45°、60°、75°),三角柱共八组(顶角β=15°、30°、
45°、60°、75°、90°、120°、150°),其中光滑圆柱和有 PTC 圆柱的振子系统图分
别如图 2.1 所示。其余两种形状钝体的 14 组振子系统模型将在第六章中详细分析。

21
(a)光滑圆柱 (b)PTC 圆柱
(a)Smooth cylinder (b)PTC cylinder
图 2.1 光滑圆柱和 PTC 圆柱弹簧振子系统物理模型示意图
Fig. 2.1 Physical Model of the oscillator of smooth or PTC cylinder

本文将柱体涡激振动的弹簧振子系统简化为质量-阻尼-弹簧系统,上图 2.1 所
示为本文计算所采用光滑/PTC 圆柱的弹簧振子物理模型。质量-阻尼-弹簧系统包
括以下主要组成元素:直径为 D,质量为 M 的圆柱体,弹性系数为 K 的支撑弹簧
及总阻尼系数为 C 的系统阻尼。在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中,振动柱体的振动方向沿 y
方向并垂直于来流 x 方向和柱体的轴向方向,在图 2.1(b)中,加入了 VIVACE 系统
中独有的 PTC 装置[25-30, 112, 113],PTC 是一种附着在圆柱表面的附属粗糙带,
可有效提高圆柱的振动振幅,改善圆柱的振动特性[25-28]。
流动控制技术概念最早由普朗特(Prandtl)在提出边界层理论时提出,考察了一
种抽吸气的方法对圆柱绕流的实验结果的影响。流动控制技术大体分为主动控制
和被动控制技术两种。其中在圆柱绕流涡激振动的被动控制技术研究中,绝大多
数成果集中于减少旋涡的产生量和削弱涡激振动的振动强度。较为常见的方法是
通过改变绕流钝体的几何形状来进行调节、优化钝体的绕流,从而达到减振和控
制流动的目的。Bechert 等[114]曾对不同形状肋条表面的减阻效果进行了研究,发
现 V 型表面减阻效果最好,可达到 10%。Bearman 等[115]将矩形结构表面和圆柱
表面分别加入波纹状和球状突起来进行减阻。与 V 型表面和波纹状等结构不同,
PTC 技术被成功应用于 VIVACE 装置中,通过在圆柱轴向添加粗糙表面 PTC,实
现了大幅度提高涡激振动的升力与振幅,并获得了更大的涡激振动同步性范围。
本文用于数值计算的 PTC 物理原型采用 P60 砂纸[30, 113],PTC(P60)的详细参
数见表 2.1。

22
表 2.1 PTC 参数[30, 113]
Tab. 2.1 Parameters of PTC[30, 113]
物理参数 符号(单位) 数值
覆盖圆柱表面角度 θ(degree) 16
PTC 厚度 TPTC(mm) 0.0152

2.3 涡激振动基本控制方程
圆柱绕流涡激振动的控制方程主要包括流场控制方程、湍流模型方程和振子运
动控制方程。而外接载荷对圆柱绕流的负反馈效应则通过高斯定律来进行控制。
本节将给出柱体涡激振动数值计算控制方程的详细描述。
2.3.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流体流动基本方程为质量、动量守恒方程。
① 质量守恒方程标准形式
∂ρ f ∂ ( ρ f ui )
+ = 0 ;i=1,2,3. (2.1)
∂t ∂xi
其中ρf 为流体密度。
针对不可压缩定常流动,密度项ρf 具有时均性,式(2.1)可以改写为连续性方程
(2.2):
∂ (ui )
=0 (2.2)
∂xi
② 动量守恒方程
将动量守恒方程微分化,流体单元的动量对时间的导数等于外接作用力之和,
由此可得 Navier-Stokes 方程的一般形式:
∂( ρ f U i ) ∂ ∂p ∂ ∂U i
+ ( ρ f U iU j ) = − + (μ )+S (2.3)
∂t ∂x j ∂xi ∂x j ∂x j
其中 i,j=1,2,3,μ=ρν是流体动力粘性系数,ν是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空气运
动粘性系数取 1.5×10-5m2/s。当 N-S 方程中的瞬时物理量可以用平均值和脉动值之
和来代替或者演变,且整个方程可以进行时均计算时,上述 N-S 方程的形式可以
通过变形得出雷诺平均纳维 - 斯托克斯 (Reynolds-average Navier-Stokes equation,
RANS)模型,如式(2.4)所示。
∂U i ∂U j ∂p ∂
ρf + ρ fU j =− + (2μ S ji − ρ f u j ' ui ') (2.4)
∂t ∂x j ∂xi ∂x j
其中,Sij 为平均应变率张量:
1 ∂U ∂U j
Sij = ( i + ) (2.5)
2 ∂x j ∂xi

23
与方程(2.3)相比,RANS 方程里面多出了一个雷诺应力张量:
τ ij = − ρ f u j ' ui ' (2.6)
不可压缩流动中的连续性方程和 N-S 方程即为本文流动控制方程。
2.3.2 湍流模型
本文在求解低雷诺数流动时采用二维层流模型,求解高雷诺数流动(如高雷诺
数固定绕流和风洞实验对应的数值工况)的 RANS 方程时,需要补充关于雷诺应力
张量τij 的假设。目前常用的湍流模型包括雷诺应力模型和涡粘系数类模型等。涡
粘系数模型通过引入湍流粘度和涡粘系数来处理雷诺应力项,进而把湍流应力表
示为涡粘系数的函数。湍流粘度最早由 Boussinesq 提出,其一般形式为:
τ ij = − ρ u j ' ui ' = 2 μt Sij − 2 / 3kδ ij (2.7)
其中μt 为湍流涡粘系数,k 为脉动湍流动能:
k = 1/ 2ui ' ui ' (2.8)
雷诺应力与平均速度梯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 ρ ui 'u j ' = 2 μt Sij (2.9)
湍流现象高度复杂,没有固定的湍流计算方法可以完美解决湍流的计算过程。
因此,在选择湍流模型时,应全面考虑到计算资源的大小及计算对象,进而对其
做出选择。常见的湍流模型包括 Spalart-Allmaras(简称 S-A 模型),标准 k-ε,RNG
k-ε,Realizable k-ε和雷诺应力模型(RSM)等,表 2.2 列出了几种模型的优缺点对比。

表 2.2 湍流模型优缺点对比
Tab. 2.2 Comparisons of turbulent models
模型 优点 缺点

Spalart-Allmaras 计算机资源消耗小,对一定复杂程度带 缺少子模型,如燃烧或浮力等


有边界层问题有良好效果 问题
标准 k-ε 应用最多,计算量适中 计算较强压力梯度流动效果
不够理想
RNG k-ε 可胜任分离流、二次流 受限制较多,如涡旋粘性
等复杂流动类型 各向同性
Realizable k-ε 同上 同上
雷诺应力模型 考虑了更为细致的流动机理, 须消耗大量计算机资源
(RSM) 包括湍流的各向异性

本文针对高雷诺数流动计算,采用 Spalart-Allmaras 一方程湍流模型[116]进行

24
计算。在 S-A 模型中,将 RANS 方程中雷诺应力中的湍流动能 k 忽略可得:
μt = ρν fν 1 (2.10)
式(2.10)中:
χ3
fν 1 = (2.11)
χ 3 + c3ν 1
ν
χ= (2.12)
ν
式(2.12)遵循下面的输运方程:
∂ν ∂ν ν 1 ⎧⎪ ∂ ⎡ ∂ν ⎤ ∂ν ∂ν ⎫⎪
+ ui = cb1Sν − cw1 f w ( ) 2 + ⎨ × ⎢(ν +ν ) ⎥ + cb 2 ⎬ (2.13)
∂t ∂x j d σ ⎩⎪ ∂x j ⎢⎣ ∂x j ⎥⎦ ∂xi ∂x j ⎭⎪

在方程(2.13)中,存在以下附加变量:
χ
fv 2 = 1 − (2.14)
1 + χ f v1
1
⎡ 1 + c6 ⎤ 6
f w = g ⎢ 6 w6 3 ⎥ (2.15)
⎣ g + c w3 ⎦
g = r + cw 2 ( r 6 − r ) (2.16)
⎡ v ⎤
r = min ⎢  2 2 ,10 ⎥ (2.17)
⎣ Sκ d ⎦
v
S = Ω + 2 2 f v 2 (2.18)
κ d
式中Ω是涡量张量,常数项如表 2.3:

表 2.3 S-A 模型输运方程中常数量参数[116]


Tab. 2.3 Constant term of transport equation in S-A model[116]
常数项 cb1 cb2 cv1 σ cw1 cw2 cw3 κ
数值 0.1335 0.622 7.1 2/3 cb1/κ+(1+cb2)/σ 0.3 2 0.41

2.4 流固耦合数值求解方法
2.4.1 外部流场求解方法
本文用于计算钝体外部流场所采用的 OpenFOAM 是一款基于 C++,在 Linux
环境下运行的开源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流场,有
限体积法是将流场划分为互不重叠的有限个控制体积,将待解 PDE 方程分别对每
一个控制体积单元进行数值积分。积分过程中按照某种方式处理流场在网格点之
间的变化规律,得到该控制体中心点及边界面中点上变量值的代数关系。然后将
流场中控制体中心点的代数关系联立得到变量值的离散方程组。从而使不可直接

25
求解的流场微分方程变为离散方程组。相较于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不需要非
常精细的网格同样可以保证离散方程的守恒性,节约了计算的成本。
有限体积法离散的积分形式为:
∫V
∇ ⋅ ϕ dV = ∫ dS ⋅ ϕ
s
(2.19)

式中 S 是面积向量,V 是被 S 包围的控制体,ϕ代表流场中张量。通过对面积
分中的每一项进行合适的格式进行离散。
2.4.2 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数值求解方法
有限体积法中的体积积分通过高斯公式转换成控制体边界上的面积分,基于高
斯定理积分运算原理,可得到对流项和拉普拉斯项(Laplacian)的积分形式。
控制方程中,对流项在控制体上的积分格式为:
∫ ∇ ⋅ ( ρU ϕ )dV = ∫ dS ⋅ ( ρU ϕ ) = ∑ S f ⋅ ( ρU ) f ϕ f = ∑ Fϕ f
V s
f f
(2.20)

式中ρUϕ为体积场量值(volume field value),ϕf 为界面场量,可通过不同的插值


格式进行计算。
在不可压缩流动中, ∇ ⋅υ∇U 为拉普拉斯项。基于高斯积分法,拉普拉斯项可
以变形为:
∫ (∇ ⋅υ∇U )dV =∑ S ⋅ (∇ ⋅υ∇U ) f = ∑υ f S ⋅ (∇U ) f (2.21)
V
f f

式中 υ f 为粘性梯度项, S ⋅ (∇U ) f 为表面法向梯度项。求解粘性项时采用线性


插值法,求解表面法向梯度项时,本文采用以下格式进行插值:
U − UC
S ⋅ (∇U ) f = S N (2.22)
d
式中 UC 中下标“C”代表当前控制体,“N”代表相邻控制体。
在本文涡激振动求解器中,为使时间和空间上数值离散具有二阶精度,采用二
阶高斯积分格式对发散项、梯度项和拉普拉斯项进行处理。时间积分项采用二阶
向后欧拉积分法。湍流计算采用 PISO 算法求解不可压 RANS 方程。
在流固耦合求解器中,流场和固体场的求解流程图可用图 2.2 表示。首先求解
不可压缩 RANS 方程,得到外流场作用在柱体表面的压力,对压力进行面积分可
以得出柱体表面垂直于流向的升力 F(t)。然后将 F(t)代入柱体振动方程式(2.23),
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了柱体的振动响应。流场的更新会导致柱体表面的受力变化,
而柱体产生振动位移后会导致网格发生改变,从而会改变流场分布,二者的相互
作用即流固耦合过程,具体过程如方程(2.23)-(2.27)所示。

26
图 2.2 流固耦合计算流程图
Fig. 2.2 Flow chart of FSI

连接外接载荷时的弹簧-振子运动方程形式为:
y = Ffluid , y (t ) − Ccouple y − Ky
M vib  (2.23)
式(2.23)中 Mvib 是振动系统总质量,Ccouple 是机电耦合总阻尼。系统的振动速度
可以表示为:
y = v (2.24)
振子运动速度 v 和位移 y 可由显隐式混合法进行求解:
v −v
v n = n +1 n (2.25)
Δt
⎛ Ffluid , y (t ) − Ccouple y − Ky ⎞
v n +1 = v n + Δt ⋅ ⎜ ⎟ (2.26)
⎝ M vib ⎠
yn +1 = yn + Δt ⋅ v n +1 (2.27)
式(2.25)中 n 为当前时刻,n+1 为下一时刻。

2.5 外部流场特性求解方法数值验证
流场的流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考虑湍流流动时。因此,为了验
证本文求解外流场的准确性,对不同雷诺数下圆柱和方柱的静态绕流作出了仿真
计算。通过观察升阻力、旋涡脱落频率和尾涡模式等重要参数,与实验结果进行
对比,验证了 OpenFOAM 不可压缩外流场子程序计算流场流动问题时的正确性。
柱体静态绕流是经典流体力学问题,存在较强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出现这些特
性的原因是旋涡脱落的过程中存在旋涡分离点,雷诺数的改变会对旋涡脱落频率、
尾涡的形态和流场的力场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章对不同流动区域(主要为层

27
流区域和亚临界区域)雷诺数下的柱体绕流进行数值计算。分别考察不同雷诺数下
的柱体绕流旋涡脱落特性及流场特性,验证文中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数值求解方法
在计算较大跨度雷诺数范围即不同湍流强度的柱体绕流时的准确性。
低雷诺数柱体绕流计算采用二维层流模型,高雷诺数采用 Spalart-Allmaras 模
型。柱体绕流流体选择空气,空气运动粘性系数取为 25°C 时的 1.5×10-5m2/s。计
算模型参数如表 2.4:

表 2.4 计算模型参数
Tab.2.4 Computational parameters
流动区域 层流 亚临界区
3×102≤Re≤1×105
雷诺数 1×100 2×101 1×102 3×102 3.9×103 2×104 1×105
特征长度
D(m) 0.0016 0.0016 0.0016 0.0016 0.16 0.16 0.16
流速 0.000625 0.0125 0.0625 0.1875 0.3656 1.875 9.375
U(m/s)
模型 层流 层流 层流 层流 S-A S-A S-A

圆柱固定绕流的计算域如图 2.3 所示,其中流体流动方向从进口(inlet)到出口


(outlet),上下壁面为(top)和(bottom)。计算区域为 50D×50D,D 为圆柱直径,圆柱
位于计算区域中心。

图 2.3 计算域
Fig. 2.3 Computational region

28
柱体固定绕流数值计算时所采用的边界条件描述如下:
(1) 入口 (inlet) 采用速度进口边界条件,在求解器中设置为固定流速 (fixed
value),进口压力设置为零梯度压力(zero gradient)
(2) 出口(outlet)设置为充分发展,出口处速度沿流向导数为零,即法向零梯度
速度出口(zero gradient)。
(3) 上下侧壁面速度和压力均为零梯度。本文数值计算采用无限大区域流场,
以避免上下固定壁面对柱体表面受力的影响。
(4) 柱体表面设置为零速度梯度和零压力梯度。
为节约计算成本,本章采用 Travin 等[117]的“Trip-less”方法通过设置初始场的
方法将流场分为两部分:以过柱体中心点的垂直面为分界面,将流场区域划为两
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其粘性系数为流体粘性系数,从而使流场达到充分发展。第
二部分设置为未充分发展区域。
图 2.4(a~d)分别为本文圆柱和方柱固定绕流所使用计算域网格和近壁面网格示
意图。为保证计算精度,本文在网格近壁面处进行局部加密。

(a)圆柱整体计算域网格 (b)圆柱近壁面网格
(a)Grids of whole domain of circular cylinder (b)Near wall grids of circular cylinder

29
(c)方柱整体计算域网格 (d)方柱近壁面网格
(c)Grids of whole domain of square column (d)Near wall grids of square column
图 2.4 计算网格
Fig. 2.4 Computational grids

2.5.1 圆柱固定绕流
通过计算圆柱固定绕流可以得到其升阻力系数,将升力系数和升阻力系数进行
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简称为 FFT)得到斯特劳哈尔数 St 和
阻力系数无量纲主频 fcd。
图 2.5 和 2.6 分别为 Re=300 时的圆柱固定绕流的升阻力时程曲线和升阻力系数
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谱分析结果。其中图 2.6 中的黑色曲线的峰值代表无
量纲斯特劳哈数 St,红色曲线代表无量纲阻力系数主频 fcd。从图 2.5 中可以看出,
阻力系数平均值 Cd 为 1.383,升力系数均方根值 CL ' 为 0.401,阻力系数均方根值 Cd '
为 0.0238。从图 2.6 中得到无量纲阻力系数频率为 0.3648,无量纲斯特劳哈数
St=0.1924,呈 2 倍关系。由图 2.6 中还可以观察到频谱图中存在二次谐波,且阻力
系数的时程中含有较多噪声。表 2.5、图 2.7 是本文升阻力和无量纲阻力频率与史
里希廷等[118]实验值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本文固定绕流结果与实验值极为接近,
然而斯特劳哈数在低雷诺数时稍小于文献值,而在较高雷诺数时稍大于文献值。
阻力系数平均值计算解结果与文献符合较好,这说明本文的计算网格、计算步长
和流场求解器的数值求解格式可以很好的模拟圆柱绕流过程。

30
图 2.5 升阻力系数时程曲线
Fig. 2.5 Time history of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

图 2.6 升阻力系数频谱图
Fig. 2.6 Spectral analysis of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

表 2.5 圆柱固定绕流结果与文献对比
Tab. 2.5 Comparison of current results to literatures
流动区域 Re 计算结果 阻力系数 Cd 斯特劳哈数 St
史里希廷[118] 10
1 本文 10.883
层流 史里希廷 2.3
20 本文 2.675
史里希廷 1.8 0.16
1×102 本文 2.012 0.183

31
流动区域 Re 计算结果 阻力系数 Cd 斯特劳哈数 St
史里希廷 1.4 0.2
2
3×10 本文 1.383 0.1924
史里希廷 1.2 0.21
3.9×103 本文 1.254 0.2033
亚临界区 史里希廷 1.2 0.2
2 5
3×10 ≤Re≤1×10 2×104 本文 1.138 0.2049
史里希廷 1.25 0.19
1×105 本文 1.159 0.1978

图 2.7 无量纲阻力频率
Fig. 2.7 Nondimensional frequency of Drag force

图 2.8 为圆柱在不同雷诺数下的固定绕流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图 2.8(a)中,


Re=1 时,圆柱体表面阻力系数较大,流动能较小,由涡量图可以看出流体在流经
圆柱时无分离流动。图 2.8(b)中,Re=20 时,圆柱后方有一对稳定的旋涡产生。图
2.8(c)中,Re=100 时,圆柱后方开始由于受到周期性的升力而产生交替脱落的旋涡。
继续提升雷诺数至 Re=300 时,如图 2.8(d),可以观察到旋涡脱落开始加剧。当流
动开始进入湍流(Re=3900)时,旋涡脱落点开始后移,并产生不同的旋涡脱落模式,
如 P+S 模式、2P 模式等,如图 2.8(e)、2.8(f)。当雷诺数提升至 Re=1×105 时,可以
观察到尾流区开始变窄,形成新的涡街。

32
(a) Re=1 (b) Re=20

(c) Re=100 (d) Re=300

(e) Re=3900 (f) Re=2×104

(g) Re=1×105
图 2.8 不同雷诺数下的近尾迹旋涡脱落
Fig. 2.8 Vortex shedding patterns under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2.5.2 方柱固定绕流
本文对 Re=3×104 的方柱进行固定绕流计算,得到了 Re=3×104 下方柱固定绕流
的旋涡脱落模式、升阻力系数和斯特劳哈数。图 2.9 给出了方柱的近尾迹旋涡脱落
模式,从图中可以发现,高雷诺数方柱旋涡脱落模式呈现 2S 模式。

33
图 2.9 方柱固定绕流涡量图
Fig. 2.9 Vortex structure of stationary square column

图 2.10 为方柱固定绕流的升阻力系数和升阻力系数谱分析结果。图 2.10(a)为


Re=3×104 时,方柱固定绕流时的升力系数时程曲线,方柱升力系数定义为:
CL (t ) = 2 FL (t ) / ρU 2 HD ,FL 是物体上受到总升力,H 为柱体长度。图 2.10(b)为升
力系数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无量纲斯特劳哈数。从图 2.11(b)中还可以看出,
振动的一阶主频为 St=0.16,一阶频率后方为二次和高次谐波。图 2.10(c)阻力系数
时程曲线。方柱阻力系数平均值定义为: Cd (t ) = 2 Fd (t ) / ρU 2 HD ,Fd 是物体上受
到总阻力。图 2.10(d)所示为阻力系数谱分析结果无量纲阻力系数主频 fcd。将本文
平均阻力系数和斯特劳哈数计算结果与文献进行对比,结果如表 2.6 所示。由对比
结果可知本文圆柱和方柱固定绕流计算中的气动力响应和文献计算结果吻合良
好,证明了本文外部流场数值求解方法的准确性。

(a)升力系数 (b)升力系数频谱结果
(a)Lift coefficient (b)Frequency spectral of CL

34
(c)阻力系数 (d)阻力系数频谱结果
(c)Drag coefficient (d)Frequency spectral of Cd
图 2.10 方柱固定绕流的升阻力系数和升阻力系数谱分析图
Fig. 2.10 Spectra data of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 of stationary square column

表 2.6 方柱固定绕流结果
Tab. 2.6 Results of flow past stationary square column
物理量 计算结果来源 数值
斯特劳哈尔数 St Tamura 和 Miyagi[119] 0.118
本文 0.116
平均阻力系数 Cd Tamura 和 Miyagi 1.5
本文 1.43

2.6 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数值求解方法实验验证
流体绕流固定钝体时会在钝体后方产生旋涡交替脱落的现象。而弹性支撑圆柱
在近尾迹周期性旋涡脱落的作用下会发生涡激振动。涡激振动现象具有锁振效应,
即当流速使斯特劳哈数偏离固有频率时,旋涡脱落过程仍会被锁定住。针对这种
现象,在许多工程中,特别是跨度较大的桥梁设计中必须考虑涡激振动效应以防
止日常使用和结构疲劳问题[98, 120]。针对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较多,传统涡激振
动实验绝大多数在水槽中进行,这是因为在涡激振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较低的质量
阻尼比来获得较高的振动振幅。Khalak 和 Williamson[67]指出在同步现象产生时,
振幅曲线出现两个分支或者三个分支与质量比有重要关系,如图 2.11。Feng[90]
通过风洞实验,发现振幅曲线的变化规律与水中涡激振动实验结果不同,振幅曲
线出现了双分支现象。同时,风洞实验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用以预测和评估结构涡
激振动现象的手段。本文在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流致振动风洞实验室中进行了
圆柱流致振动风洞实验,并使用 OpenFOAM 对圆柱的涡激振动进行了数值计算用
于对比,最后基于实验结果来验证本文涡激振动求解器的准确性。

35
图 2.11 涡激振动的两种分支[67]
Fig. 2.11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branches[67]

2.6.1 实验系统
为了验证本文流固耦合涡激振动动态响应的数值求解方法,文中在流致振动风
洞实验室中完成涡激振动验证实验,该风洞实验台位于重庆大学民主湖核能实验
室内。风洞的最大风速可达 50m/s(安全风速范围为 30m/s 以内),最大空气流量可
达 3.6m3/s。风洞由一个引风机产生负压区域从而形成连续来流风,风洞测试段的
规格为长 1.5m,宽 30cm,高 40cm。
图 2.12 给出了流致振动风洞实验台的整体组成结构。测试段 1 使用有机玻璃
材料制作,在风洞工作时,使用水平仪分别对测试段箱体和激光位移传感器 3 进
行水平位置校准。为防止风洞实验进行中由于高风速引起的系统振动,本文在测
试段的铝合金支撑架下方安装了四个可拆卸的支撑装置用于减振。2 为本文的测试
圆柱,具体结构如图 3.3 所示。3 为激光位移传感器,分为测试模块和数据采集模
块,其中数据采集块上带有可直接读数的显示器,如图 3.4 所示。手持式热线风速
仪 4-5 细节如图 3.5 所示。为准确测试风速,本文在测试段上设计了 3 组测试孔,
并配有橡胶制螺纹活塞用于封闭。数据采集箱 6 内部组成如图 3.6 所示。

36
图 2.12 圆柱流致振动风洞实验台:1-测试段;2-测试圆柱本体;
3-激光位移传感器;4-手持式热线风速仪;5-风速仪可插式探针;6-数据采集箱;7-风洞入口;
8-数据连接线;9-计算机;10-测试段可拆卸调节门;11-引风段
Fig. 2.12 Wind tunnel test-apparatus:1-test part;2-test circular cylinder;3-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
4-handheld hot wire anemograph;5-pluggable probe;6-data collection box;7-entrance;8-connecting
line;9-PC;10-adjusting door;11-wind section

图 2.13(a)所示测试圆柱振动系统包括光滑圆柱,
弹簧(两端共两根)和直线导轨。
圆柱两段与直线导轨上的滑块进行啮合,运动方向限制为竖直方向,圆柱在直线
导轨上进行单自由度涡激振动。图 3.3(b)所示为对应的单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
统的等效模型。本文测试圆柱体采用三种不同材料进行制作,规格和材料如表 3.2
所示。

(a) 测试圆柱 (b) 圆柱振动系统


(a) Test circular cylinder (b) Oscillating system of cylinder
图 2.13 测试圆柱系统
Fig. 2.13 System of test cylinder

37
表 2.7 圆柱参数
Tab. 2.7 Parameters of test circular cylinders
参数 圆柱 1 圆柱 2 圆柱 3
柱体材料 有机玻璃 PVC PVC
外径 D(cm) 6.02 7.50 5.00
内径 d(cm) 5.50 7.45 4.95
柱体质量 M(g) 295.27 185.00 105.00
端盖质量 m(g) 56.57 30.00 15.00

本文在风洞实验台中采用日本基恩士(KEYENCE)IL300 型激光位移传感器测
量振动振幅。IL300 激光位移传感器规格为:最大量程范围是 16~45mm,最大精
度为 0.01mm,共两组。压力、温度、湿度通过数据采集箱链接电脑进行采集,压
力信号采用 8 组皮托管(进口 4 组、出口 4 组),另在腔体上分别打孔以安装温湿度
传感器探头,风速采用无线手持式热线风速仪(Hot-wire anemometer,简称 HWA)
进行测量,热线风速仪最高精度为 0.01m/s。激光传感器、热线风速仪和数据采集
箱分别如下图 2.14~2.16 所示。

图 2.14 激光位移传感器细节
Fig. 2.14 Details of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

图 2.15 手持式热线风速仪探针(左);显示器(右)
Fig. 2.15 Handheld HWA. Probe(left);Displayer(right)

38
图 2.16 数据采集箱内部结构(左);数据采集模块子模块(右).
箱体内部:1.开关;2.24V 直流电源;3-4.数据采集器;5~8.压力传感器
Fig. 2.16 Data collection box(left); submodule of data collection(right)
Inside:1.master switch;2. 24V DC-Power;3-4. Data Acquistion

在实验过程中,引风机通过高速转动将空气吸入风洞,并通过带有数字调节阀
的调节箱可实现连续调节风机转速以实现微调,最高精度达到 0.01Hz,如图 2.17
所示。在测试段顶部开有用于采集激光信号的细槽,实验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
器将激光打到圆柱表面的固定点上,如图 2.18 所示,以准确测量圆柱振动位移大
小。

图 2.17 引风模块(左);数字调节阀(右)
Fig. 2.17 Induced draft fan(left);Control apparatus(right).

39
图 2.18 激光入射点示意图
Fig. 2.18 Laser incident point

引风机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调节风速大小,并通过在三个不同位置测量三次以
上求平均值测得电机转速大小(频率信号)与流场风速对应关系,如表 2.8 所示。基
于表 2.8 拟合出本文来流风速与风机频率的对应关系,如图 2.19 所示。由图 2.19
可以看出本文引风机风力输出非常稳定,几乎呈现线性变化,本文拟合出的风洞
流速与风机转速的线性关系为:
U mean = −0.08 + 0.408 Frotate (2.28)

表 2.8 测试段风场速度与电机对应关系
Tab. 2.8 Wind velocity in test section corresponding to motor speeds
风机频率 热线风速仪测量风速 U(m/s) 测量风速平均值
Frotate(Hz) 位置 1 位置 2 位置 3 Umean(m/s)

10 3.92 4.06 3.92 3.97


20 8.13 8.05 7.90 8.03
30 11.90 12.80 12.00 12.23
40 16.00 17.01 16.01 16.34
45 18.10 18.86 18.06 18.34
50 20.00 20.90 19.60 20.17

40
图 2.19 热线风速仪风速拟合值
Fig. 2.19 Fitting result of wind velocity in HWA

在测量圆柱涡激振动振幅前,需要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实际值进行校准。这是
由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在测量距离信号时,距离信号通过数据线传输到数据采集卡
后,由计算机软件输出的是电压信号。电压信号与实际测量位移值呈线性关系,
校准方法如图 2.20 所示,首先使圆柱静止在初始位置,记录了位移传感器读数 R0,
数据采集器读数 M0。然后调整圆柱位置使其静止不动,再次记录了位移传感器读
数 R1,数据采集器读数 M1。最后结合本文的实际测量值,
得到了圆柱实际位移 Yr(单
位:mm)的表达式如式 2.29 所示。其中数据采集卡的采集频率为 50Hz,即每秒钟
会输出 50 个数据点。
Yr = 217.24 + 47.55Rx (2.29)

图 3.10 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
Fig. 3.10 Calibartion of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LDS)

41
2.6.2 实验结果及方法验证
柱体振动的系统阻尼可通过自由衰减实验获得,本文通过进行三次以上的自由
衰减实验用于求解系统总阻尼的平均值。设阻尼比为ζ,自由衰减实验中整数个振
动周期内振幅的比值为:
ζ
εTζ π
AN Ae −ε t 1−ζ 2
ϕ= = ⎛ Tζ ⎞
=e 2
=e (2.30)
AN +1 −ε ⎜ t
⎝ 2 ⎠

Ae
式(2.30)中系数ϕ可通过衰减实验中相邻振幅的比值获得,其物理意义表示衰减
阻尼振动的最大位移按几何级数递减,称为衰减系数,可表示振幅的减小速率。
令η等于衰减系数ϕ的自由对数,则衰减系数的对数形式可表示为:
ζ
π
1−ζ 2
η = ln ϕ = e (2.31)
由式(2.31)可得阻尼比ζ的表达式:
η
ζ = (2.32)
η +π 2
2

将自由对数η进行改写:
η10 = lg ϕ = η lg e = ln ϕ lg e
lg e = 0.4343 (2.33)

η = η10 lg e = 2.303η10

由以上推导过程可得阻尼比的对数形式,如式(2.34),变化规律如图 2.21 所示。


0.733lg ϕ lg ϕ
ζ = = (2.34)
1 + ( 0.733lg ϕ ) 1.862 + ( lg ϕ )
2 2

值得注意的是,在风洞实验中振动系统的阻尼系数较小,可采用多组相邻波峰
的峰值之和比值求解衰减系数,即:
A + AN +1 + AN + 2 + ··· AN + n −1
ϕ= N (2.35)
AN +1 + AN + 2 + AN +3 + ··· AN + n

42
图 2.21 阻尼与衰减系数对应关系
Fig. 2.21 Relationship between damping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图 2.22 所示为本文风洞实验自由衰减测试结果。自由衰减实验具体实现方式
为:首先给定圆柱一个初始位移,使其自由振动。由于线性阻尼的存在,其振幅
逐渐减小并衰减为 0。图 2.22 中,由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圆柱顶部,距离测
试圆柱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测量圆柱位移时程时,具有一定初始量程,衰减实验
曲线并不关于 0 点对称,偏差值约为 1.2D。阻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 2.9 所示。

表 2.9 阻尼系数测量结果
Tab. 2.9 Measured value of damping coefficient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衰减系数ϕ 1.4344 1.4289 1.4323 1.4325 1.4423 1.4352 1.4432 1.4355 1.4355
阻尼系数ζ 0.1141 0.1129 0.1136 0.1137 0.1158 0.1142 0.1160 0.1143 0.1143

43
图 2.22 自由衰减实验示意图
Fig. 2.22 Free attenuation experiment

通过自由衰减实验求得系统固有频率 Fn 和弹簧弹性系数 K 的结果如表 2. 10 所


示(仅列出圆柱 2 测试结果)。

表 2.10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参数
Tab. 2.10 Prameters of mass-spring-damping system
系统参数(单位) 数值

M(g) 245
C(Ns/m) 0.32
K(N/m) 764
ζ 0.1143
Fn(Hz) 8.89

图 2.23 所示为风速为 18.34m/s 时的数据采集卡的输出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振动振幅大致呈现正弦变化规律,但由于实际风场和流道等因素的影响,曲线仍
存在较大波动。图 2.24 为本文数值中对应风速所计算得到的对应位移时程曲线。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前风速下时,数值计算的结果较之实验结果非常稳定,呈现
出较为稳定的正弦输出曲线。

44
图 2.23 数据采集器信号采样值(U=18.34m/s)
Fig. 2.23 Sampling value in data acquisition unit(U=18.34m/s)

图 2.24 OpenFOAM 涡激振动计算结果(U=18.34m/s)


Fig. 2.24 Computational results of VIV in OpenFOAM(U=18.34m/s)

图 2.25 对比了不同风速下的圆柱涡激振动的数值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台实验
测试结果。从图 2.25 中可以看出,在风速为 16.24m/s≤U≤20.32m/s 范围内,实验
测试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符合良好。随风速的增加柱体振幅响应增加,由于风洞
自身电机极限限制,最大转子转速为 50Hz,对应风速为 20.32m/s。本文的数值模
拟结果普遍偏大,这主要是由于风洞实际运行过程中,测试端会随着风速提升而
产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从而产生能量耗散,且实际过程存在一定的附加阻尼,因
此相较于数值模拟的结果,实验测试结果偏小。

45
图 2.25 OpenFOAM 计算结果与风洞测试结果对比
Fig. 2.25 Comparison of results computed by Openfoam
and results measured in Wind tunnel

2.7 小结
本章建立了流固耦合涡激振动的数学物理模型,给出了流固耦合涡激振动的数
值计算方法。本文流场求解中的流动控制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和 N-S 方程。采用
Sparlart-Allmaras 模型进行湍流计算。给出了流固耦合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固定绕
流计算结果与文献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求解外部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在计算
不同雷诺数范围流动的准确性。使用风洞实验对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求解方法进行
了验证。

46
3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及求解方法

3.1 引言
利用钝体在流场中的流致振动现象进行能量收集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实际应用
价值。在海洋工程、航空工程和抗风工程中存在大量潜在可利用的流动能量资源,
通过利用流体的流动带动钝体发生涡激振动,继而结合压电转换原理进行流动能
量收集是一种有效的能量收集路径。在使用压电转换原理进行能量收集的过程中,
压电悬臂梁振动系统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能量收集模型,可以用于收集不同形
式的能量,如磁场能、地面振动能、人体的运动动能等,且可以用在传感器等小
型器件上。Williams 和 Yates[121]研究了利用磁场力带动压电悬臂梁发生振动并收
集磁场能量,为小型振动压电能量收集提出了一种单自由度模型,模型中的振动
能量向电能的转换由线性粘滞阻尼得出。Roundy 等[21]较早地研究了无线传感器
中的压电转换效应,并将其认为是一种机械能的损失。刘祥建和陈仁文[122]综述
了近年来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在各种利用压电效应收集振动能量形式的研究中,针对涡激振动压电转换的报
道少之又少,如何利用压电转换效应从涡激振动这种复杂的流体力学现象中收集
流动能,并改善能量收集特性,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章建立了流机电多物理场
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数学模型,提出了求解该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该方
法可以得到流机电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流场特性和能量收集特性。

3.2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的压电转换原理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压电转换过程由带有压电材料的悬臂梁装置实现,悬臂
梁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自由振动。在外接激励条件下,悬臂梁会发生振动,压
电材料产生应力应变,由于压电效应的存在,悬臂梁上下两端会产生极化现象并
产生电荷,通过此过程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在压电
振动能量收集基础上进行设计,其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机械振动和压电转换。悬臂
梁机械振动的数值求解方法主要分为集总参数法(Lumped parameter method,简称
为 LP)和分布参数法(Distributed parameter method,简称为 DP),或称为单自由度
模型和连续性模型[40-42]。集总参数法是将系统近似为一个单自由度的弹簧-质量
块结构,系统物理参数由原系统决定。分布参数法是采用微分方法,针对悬臂梁
某一微元段建立微分方程,再结合作用在悬臂梁的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压电转换
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压电材料选择两种能量密度极高的材料,PVDF 压电聚合物及
弛豫压电单晶。压电能量密度由压电电压系数(g)和压电应变系数(d)的乘积(d⋅g)表

47
示,获得最大能量密度的条件是 d = ε n ,其中ε为材料的介电常数,n 为材料参数,
最小值为 0.5。压电能量收集的常用模式分为两种[123]:33 模式(多层结构)和 31
模式(双层结构)。如图 3.1 所示,在 33 模式中,外加应力的方向和产生电压的方向
一致,在 31 模式中,外加应力为轴向,而产生电压的方向与其垂直。

图 3.1 d33 模式和 d31 模式


Fig 3.1 d33 and d31 patterns

聚偏乙二烯氟物(PVDF)压电聚合物(d33=33pC/N, ε33/ε0=13,g33=286.7e-3m2/C)
和 弛 豫 压 电 单 晶 常 见 如 锆 钛 酸 铅 PZT-7%PT(d33=2500pC/N, ε33/ε0=6700 ,
g33=42.1×10-3m2/C)是较为常用的压电材料,压电聚合物的压电电压系数(d33⋅g33)最
大可达 9461.1×10-15m2/N, 弛豫压电单晶最大可达到 105250×10-15m2/N。表 3.1 给出
了 PZT 和 PVDF 的压电特性和能量收集参数并与其他常用材料进行对比。

表 3.1 常用压电特性和能量收集参数[124]
Tab. 3.1 Systematic parameters of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材料 ε33/ε0 d33(pC/N) g33(e-3Vm/N)
BaTiO3 1700 191 12.6
石英 4.5 2.3 50
PVDF 13 -33 -339
PZT-4 1300 289 25.1
PZT 701 425 153 41
PZT 703 1100 340 30
PZT 502 1950 450 25
PZT 507 3900 700 20

48
最早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原型由 Williams 和 Yates[121]提出,主要通过电磁机
电转换过程,使用线性粘滞阻尼实现振动能与电能相互转换。但是这种粘性线性
阻尼模型在描述压电转换过程时误差较大。Roundy 等[21, 125]和 du Toit 等[126]采
用了集总参数法计算了考虑负载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端口电压,将振动方程和压电
本构方程采用耦合系数进行耦合,建立双向耦合模型从而提升系统计算精度。Jeon
等 [127] 在研究基座激励下悬臂梁压电能量收集时,采用这种电粘性阻尼方法对
PZT 悬臂梁进行了研究。Erturk 等[40]给出了单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激励振幅解的
修正因子,研究了质量块与悬臂梁质量比对修正因子的影响。集总参数法可有效
的被用于求解系统激励,但在求解压电悬臂的应力分布上则存在不足。
Rayleigh-Ritz 梁模型是一种分布参数系统的离散模型,相比集总参数模型而言,在
求解悬臂梁应力方面精度较高。Lu 等[128]和 Chen 等[129]研究了 Euler-Bernouli
梁理论的振型及压电本构关系,给出了输出电信号随振型变化的规律。综上所述,
针对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可分为集总参数模型和分布参数模
型。悬臂梁的分布式参数模型的求解精度较高,但是求解过程相对复杂。集总参
数模型则相对简单,且可以同时保证计算精度,针对压电梁的应力求解较为不足。
考虑到本文流体力学中涡激振动现象激励压电悬臂梁应用背景较为复杂,但研究
重点在于考察整体系统的能量收集特性,悬臂梁的应力求解并不是本文的重点内
容,采用集总参数模型对振动系统进行一定的简化处理,在集总参数模型上进行
涡激振动压电转换能收集特性的研究。

3.3 压电悬臂梁集总参数模型的建立
3.3.1 简谐激励一般模型
在研究振动物体的动态特性和能量收集特性时,采用单自由度弹簧-质量块系
统。单自由度有利于研究系统一维动态响应。图 3.2 给出了两种典型的悬臂梁、多
层压电结构,以及在外部激励下集总弹簧-质量-阻尼模型的等效模型,压电模块和
质量块分别位于基座的固定端和自由端。

49
压电 质
材料 量

等效 x
质量m
y
弹性 阻尼c
(a) 系数k

(c)

(b)

图 3.2 压电悬臂梁结构及细节图
(a)带有质量块的悬臂梁(b)受基座激励的 PZT(c)等效集总弹簧质量块系统
Fig. 3.2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and details
(a)Transducer with mass body (b) PZT under based excitation
(c) equivalent lumped spring-mass system

图 3.2 中,箭头代表振源。结构刚度主要与材料、载荷等有关。图 3.2(c)中系


统的控制方程可以根据能量守恒方程得到。
集总质量-阻尼-弹簧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mz + cz + kz = −my (3.1)
式(3.1)中 z=y-x 为质量块的净位移,x 是质量块位移,y 是基座位移。系统的阻
尼系数ζ定义为系统阻尼和临界阻尼的比值:
c c
ζ = = (3.2)
Cs 2 mk
本征频率或者系统角频率 ωn 表示为:
k
ωn = (3.3)
m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给定系统,刚度 K 可由悬臂梁本身的物理性质得出,对于
悬臂梁,刚度 K=3EI/L3,其中 E 为杨氏模量,I 为惯性矩,L 为悬臂梁的长度。矩
形截面的惯性矩表达式为 I=(1/12)bh3,b 和 h 分别指梁的横向宽度和梁厚度。此处
本征频率或固有频率也可以认为是谐振或共振频率,理论上当压电能量收集在此
频率下工作会具有较高输出功率。
为找出输出位移 z(t)和输入信号 y(t)的比值,给出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普拉斯变
化形式:

50
Z ( L) L2
= 2 (3.4)
Y ( L) L + 2ζωn L + ωn 2
式(3.4)中 L 是拉普拉斯算子。
通过对式(3.4)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并假设外部激励为正弦信号 y=Ysin(ωt),
可得 z(t)的时域响应模型:
2
⎛ω ⎞
⎜ ⎟
z (t ) = ⎝ ωn ⎠ Y sin(ωt − φ ) (3.5)
2
⎛ ⎛⎛ ω ⎞ 2
⎞⎞ ⎛ ω⎞
2

⎜1 − ⎜ ⎜ ⎟ ⎟ ⎟ + ⎜ 2ζ ⎟
⎜ ⎜ ⎝ ωn ⎠ ⎟⎟ ωn ⎠
⎝ ⎝ ⎠⎠ ⎝
其中, 是输出和输入载荷之间的相位差,可以由式(3.6)算出:
⎛ cω ⎞
φ = arctan ⎜ ⎟ (3.6)
⎝ k −ω m ⎠
2

结合式(3.2)、(3.3)、(3.6),压电转换器产生的机械功率可由质量块速度和外力
乘积得出:
⎛ω ⎞
mζ Y 2 ⎜ ⎟ 2ω 3
p(t ) = ⎝ ωn ⎠ (3.7)
2
⎛ ⎛ ⎛ ω ⎞2 ⎞ ⎞ ⎛ ⎞
2

⎜1 − ⎜ ⎜ ⎟ ⎟ ⎟ + ⎜ 2ζ ω ⎟
⎜ ⎜ ω ⎟⎟ ωn ⎠
⎝ ⎝⎝ n ⎠ ⎠⎠ ⎝
理论最大功率出现在本征频率处,即ω=ωn,理论最大功率值可表示为:
mY 2ωn 3
pmax = (3.8)

以上介绍的是最简化集总质量块-弹簧振动能量收集模型,该模型并未考虑机
电耦合效应。其能量输出表达式为压电悬臂梁系统理论可收集能量值。由功率表
达式(3.8)得出降低结构阻尼,提升系统本征频率、质量和振动振幅可以有效提升输
出功率。
3.3.2 正弦激励下悬臂梁的振幅与电压响应
本节重点考察当基座激励变为正弦激励形式时,悬臂梁的集总能量收集模型。
为与第 3.3.1 节区分,令振动位移为 Zc,基座位移为 Yc。当基座受到加速度为 a 的
正弦激励时,设 a = a0 eiΩt ,对方程(3.1)进行求解,可得位移的表达式为:
a 1
Z c (t ) = 02 eiωt (3.9)
ωn (1 − Ω ) + i 2ζΩ
2

式中Ω为无量纲频率,Ω=ω/ωn,ωn 为圆频率。通过分离变量法可将压电悬臂梁的
位移 Zb(x,t)表示为悬臂梁的振动振型χ(x)与质量块位移 Zc(t)的乘积[130],一阶振型
可由静力学方法得到。

51
Z b ( x, t ) = χ ( x) Z c (t ) (3.10)
假设在质量块的质心施加 y 方向的恒定力 F,静态(与时间项 t 无关)时,悬臂
梁的挠度和质量块位移 Zc(t)可表示为:
F 2
Z b ( x) = x [3( L + 0.5Lc ) − x], x ∈ [0, L] (3.11)
6 EI
L
Z c = Z b ( L) + c α ( L) (3.12)
2
式中 L、Lc 分别为悬臂梁和质量块长度,α为悬臂梁变形角度( α ( x) = Z b '( x) )。EI
为弯曲刚度。对于含有 N 层结构的梁(如图 3.3 所示),弯曲刚度可表示为:
n
⎛ wh 3 ⎞
EI = ∑ Ei ⎜ i + whi ( yi − ys ) 2 ⎟ (3.13)
i ⎝ 12 ⎠

图 3.3 多层梁结构示意图
Fig. 3.3 Schematic diagram of multiple beam structure

图(3.3)中,yi、hi、Ei 分别为第 i 层中性面的高度、厚度和杨氏模量,w 为悬臂


梁的宽度,ys 为悬臂梁中性面的高度。
静态条件下,将式(3.11)和(3.12)带入(3.10)可以得到结构的振型函数χ(x)一般形
式,压电悬臂梁的振型如图 3.4 所示:
Z ( x) 2 x 2 [3( L + 0.5Lc ) − x]
χ ( x) = b = (3.14)
Zc 4 L3 + 6 L2 Lc + 3LLc 2

52
图 3.4 不同质量块长度时的结构振型
Fig. 3.4 Vibrational mode of the strcture with different length of Mass

将式(3.9)和(3.14)代入(3.10)可以得到压电悬臂梁结构振幅:
a0 1 2 x 2 [3( L + 0.5Lc ) − x] iωt
Z b ( x, t ) = 2 e (3.15)
ωn (1 − Ω 2 ) + i 2ζΩ 4 L3 + 6 L2 Lc + 3LLc 2
将式(3.15)结合胡克定律,令 F0=kZc,代入式(3.11)和(3.12)可得弹性系数的表
达式为[131]:
12 EI
k= (3.16)
4 L + 6 L2 Lm + 3LLm 2
3

压电悬臂梁的压电层中的应变分布:
S L ( x, t ) = − y p Z b "( x, t ) (3.17)
如图 3.3 所示,yp 是压电层相对于中性面的距离,下标“L”表示应变沿悬臂梁长
度方向。由此可知悬臂梁应力为 T=EpSL,最大应力 Tmax 发生在固定端根部 x=0 处。
Tmax = E p S L ( x, t ) x =0 (3.18)
式(3.18)中,Ep 是压电悬臂梁的等效杨氏模量。令压电层的电位移矢量 Dp 为[41]:
D p = d31 EP S L = − y p d31 EP Z b "( x, t ) (3.19)
电位移矢量 Dp 在压电悬臂梁对其长度进行积分,可得产生电荷量 Q 为:
L
Q = w∫ D p dx (3.20)
0

对于压电单晶片如 PZT 等,压电材料的上下电极形成电容 Cp=εLw/hp,ε为介


电常数。可以得到上下电极间的电压表达式为:
V = Q Cp (3.21)
将(3.19)和(3.20)代入式(3.21)可得上下电极间电压 V 的表达式为:

53
hp L d31 E p a0 1 6 y p hp ( L + Lc )
εl ∫
V= D p dx = − eiωt (3.22)
0 ε ωn (1 − Ω ) + i 2ζΩ 4 L + 6 L2 Lc + 3LLc 2
2 2 3

特别地,当Ω=1 时,输出电压幅值达到最大值:
a0 d31 E p y p hp 6( L + Lc )
Vmax = − (3.23)
2ζωn ε 2
4 L + 6 L2 Lc + 3LLc 2
3

由式(3.23)可知对于简谐激励的压电悬臂梁系统,输出电压幅值 Vmax 正比于加


速度最大值、压电层厚度、等效杨氏模量 Ep、压电常数 d31,而反比于介电常数ε,
阻尼比ζ和系统圆频率ωn 二次方。
当考虑电路的负载电阻时,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可以等效为一个交流电
压源串联一个电容器,如图 3.5 所示:

图 3.5 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等效电路
Fig. 3.4 Equivalent circuit of VIVPEH

其中等效电容大小为 Cp,外接载荷大小为 R,电阻两端的有效输出功率为 P。


则电阻 R 上产生的总电压 VR 和有效输出功率 P 表达式为[132]:
VR
VR = (3.24)
R + 1/ iωC p
VR 2
P= (3.25)
2R
由式(3.24),(3.25)可以得出电压和输出功率随电阻增加的变化趋势:随电阻增
大,输出功率会先增大后减小,而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增大的趋势,如图
3.6 所示:

54
图 3.6 输出功率与电压随电阻值变化趋势
Fig. 3.6 Variation trend of power and voltage output with load resistance

当系统产生共振,即Ω=1 时,最优化负载电阻 Ropt 和最大输出功率 Pmax 分别等


于:
1
Ropt = (3.26)
ωn C p
2
wLhp ⎡ d31 E p a0 y p 3( L + Lc ) ⎤
Pmax = 3 ⎢ 2⎥
(3.27)
4εωn ⎣ ζ 3 2
4 L + 6 L Lc + 3LLc ⎦
式(3.27)即为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模型的功率输出表达式,由式可知输出功率的
最大值与系统的固有频率、几何尺寸、物理参数密切相关。

3.4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建立及求解
基于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外部具有储能器件,并且器件各谐振模态相距较
远,结构可以在固有频率范围内出现时,压电能量收集器可以等效为一个质量块+
阻尼块+压电收集模块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外力 F(t)作用在系统的质量块上,有
效质量 M 与弹簧、阻尼以及压电单元机电耦合系数和电容分别为 θ 和 Cp。这些等
效参数是由材料参数和压电能量收集结构参数决定。
3.4.1 流机电涡激振动能量收集耦合控制方程
在涡激振动过程中,当圆柱后方旋涡脱落频率接近于自身固有频率时,旋涡脱
落频率会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上,圆柱振幅会显著增大但振动频率保持不变,这就
是锁定现象或称为同步性现象。锁定现象的原理与 3.3 节中当振动频率与悬臂梁的
固有频率相等时系统输出功率最大有一定相似之处。本节主要研究在不同流体流

55
动速度和不同外接负载下,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柱体振动振幅响应和考
虑外接载荷时系统的电压、功率输出响应。高精度的涡激振动数值模拟会消耗巨
大的计算机资源,尤其是考虑流场和柱体振动的三维性和钝体本身的塑弹性时,
因此本文仅对弹性支撑刚性柱体的二维涡激振动进行数值计算。本文以圆柱形压
电能量收集器为例,通过将柱体振动方程、流场的流动控制方程和电路中的守恒
定律进行耦合,推导出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数学模型。
单自由度 M-C-K 系统的运动控制方程由二阶弹簧-振子方程表示:
My + Cy + Ky = Fy (3.28)
M,K,C 存在以下关系:
ωn = K / M (3.29)
ωn = C / 2ζ ⋅ M (3.30)
其中 Fy 表示垂直于来流方向的单位体积的流场力,ζ 为无量纲阻尼比,y 表示
柱体的振动位移, y 和 y 分别表示柱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将弹簧-振子方程与
流体控制方程(2.3)、(2.4)在求解器中同时求解,可以得到圆柱的动态振动响应。
本文采用物理模型如图 3.7 所示。图 3.7(a)中,在圆柱两端使用两根细长的 PZT
压电薄片进行支撑。忽略圆柱横向振动时压电片的旋转自由度,将其近似为二维
单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如图 3.7(b)所示。其中 R 为载荷,C 为系统阻尼,
K 为弹性系数,来流速度为 U,本文使用无量纲折减速度[133]Ur=U/ωn·D 对流场
进行数值计算,其中 ωn 为固有频率,D 为圆柱直径。

(a)系统侧视图 (b)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a)The top view of the scheme (b) Mass-spring-damping system
图 3.7 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物理模型
Fig. 3.7 Physical model of VIVPEH

56
图 3.7 中的柱体可等效为压电能量收集模型中的质量块,令质量块的振动位移
为 y,可以得到本文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机电耦合控制方程组,其中 Fy 为柱体在
做涡激振动时表面所受到的升力。
My + Cy + Ky − θ V = Fy (3.31)
V
θ y + C pV + =0 (3.32)
R
方程(3.31)中的 M 为等效总质量,C 为系统阻尼,K 为等效弹性系数,由式(3.16)
给出,机电耦合系数 θ 可分布式参数法得出[134, 135],在图 3.3 中,由压电耦合方
程[136]:
S1 = s11ET1 + d31 E3 (3.33)
D3 = d31T1 + ε 33T E3 (3.34)
由式(3.33)、(3.34)可以得到压电层中横向应力为:
1
T1 = E ( S1 − d31 E3 ) (3.35)
S11
悬臂梁的弯矩 M 可以表示为:
ytt y pt
M ( x, t ) = − ∫ Tt1 ywdy − ∫ Ty1 ywdy = EIZ b '' + θV [ H ( x) − H ( x − l )] (3.36)
ytb y pb

式中,ytt、ytb 是弹性层上下表面的距离中性层的位置坐标,ypt、ypb 是压电层上


下表面的距离中性层的位置坐标,其中 ytt=ypb。H(x)是 Heaviside 函数,H(x)- H(x-l)
表示(0~x)范围内,压电悬臂梁的电极分布。上式中的机电耦合系数 θ 可表示为:
y pt 1
θ = ∫ E p d31 ywdy = − E p d31 y p w (3.37)
y pb hp
式(3.32)中 Cp 是系统电容系数,定义如下:
C p = ε 0ε R ( A / h p ) (3.38)
式(3.38)中 εo 是自由空间介电常数(真空电容率),εR 是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
数。A 是压电悬臂梁的面积,hp 是厚度。
3.4.2 流机电耦合弹簧-振子方程的降维过程
观察机电方程组(3.31)、(3.32),由于方程组中含有电压项 V(t),振动项 y,流
场力项 Fy,该非线性弹簧-振子方程组并不封闭,无法直接进行求解。本文通过求
解机电耦合方程组的线性解获得外接电路对弹簧-振子系统的负反馈效应,从而实
现将电压项 V(t)消除,使机电耦合耦合下的弹簧-振子方程实现降维,并可以在本
文 OpenFOAM 流固耦合求解器中,求解并得出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等参数。
机电耦合方程组的线性形式为:
My + Cy + Ky − θV = 0 (3.39)
V
θ y + C pV + = 0 (3.40)
R

57
以下参数进行改写 : X 1 = y, X 2 = y , X 3 = V 。并将方程 (3.29) 、 (3.30) 代入方程
(3.31)、(3.32)得到方程组(3.41):
⎧ X 1 = X 2
⎪⎪
⎨ X 2 = −ωn X 1 − 2ξωn X 2 + θ / mX 3
2
(3.41)
⎪
⎪⎩ X 3 = −1 / Rc p X 3 − θ / c p X 2
方程组(3.41)可表示为矩阵形式:
X = B( R) X (3.42)
式(3.42)中:
X = [ X 1 , X 2 , X 3 ]T (3.43)

系数矩阵B(R)X可表示为:
⎡ ⎤
⎢ 0 1 0 ⎥
⎢ ⎥
⎢ θ ⎥
B ( R) X = ⎢ −ωn 2 −2ξωn ⎥
⎢ M ⎥ (3.44)
⎢ 1 ⎥
⎢ 0 −θ / c p −
⎣ C p R ⎥⎦

观察矩阵(3.44),当无外接负载电路时,矩阵为二阶矩阵,矩阵存在两个共轭
特征值,共轭特征值的实部(Real)和虚部(Imaginary)分别对应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
率[137]。当增加外接负载电路时,矩阵变为三阶矩阵,此时 B(R)X 的解有三个特
征值 ki,其中 i=1,2,3。X 的特征值中前两个 k1,k2 的值与无电路振动系统类似,存
在共轭关系 k1 = k 2 ,其中共轭解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表示机电耦合系统中的机电耦合
总阻尼和机电耦合固有频率;而第三个特征值 k3 则是由机电耦合效应产生的结果,
为常负实数,无实际物理意义,可忽略。由上述过程可以求得外接负载系统对系
统的负反馈效应。图 3.8 表示机电耦合方程系数矩阵解的一般形式。

58
(a) (b)
图 3.8 机电耦合方程系数矩阵的解(a) k1,k2 实部;(b) k1,k2 虚部
Fig. 3.8 Solutions of coefficient matrix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system.(a) Real part of k1
and k2;(b)Imaginary part of k1 and k2

由以上线性分析可得,在连接外接负载时,机电耦合弹簧-振子方程中的电压
项 V(t)被消除,此时有耦合后的机电耦合弹簧-振子方程:
My + Ccoup y + K coup y = Fy (3.45)
式(3.45)的意义在于,在机电耦合效应影响压电梁的振动方程时,由于耦合作
用,弹簧-振子方程中会含有电压项,因此方程不封闭并且无法求解。而使用线性
分析得出了外接电路在谐振响应下对振动系统中等效阻尼和刚度的影响,从而将
电压项消除。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控制方程,在 OpenFOAM 中通过流固耦合
可以求解出机电耦合时,压电悬臂梁在流场中的涡激振动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
3.4.3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能量收集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利用 3.4.2 节中的推导可以得出流机电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但电
压并不能够在 OpenFOAM 中直接求出。涡激振动的锁定现象的重要特性是指,锁
振发生时,系统进入同步阶段,此时的振动振幅稳定,呈现正弦变化趋势,且具
有稳定的相位角,这与 Williamson[16]中用于描述涡激振动振幅的准稳态模型完全
吻合。因此,在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中,压电悬臂梁-柱体组成的弹簧振子系统
达到谐振状态时,涡激振动系统的振动振幅可以表示为正弦波形式表示,如式
(3.46)。
y = ymax sin(ωn t + ϕ ) (3.46)
上式中,y 是振动振幅,ymax 表示振幅最大值;ωn 表示机电耦合固有频率,可
由第 3.4.2 节中的线性分析得出;ϕ是相位角,可通过对比振动响应的振幅时程曲
线和升力时程曲线得出。在振幅可知的情况下,将式(3.46)与方程(3.32)进行联立求
解,方程封闭,可以求出此时的机电耦合输出电压形式为:

59
t

e RCp
θωnYmax R − θωnYmax R (cos(ωnt + ϕ ) + ωn sin(ωnt + ϕ )C p R)
V (t ) = (3.47)
1 + ωn 2 R 2 C p 2
图 3.9 给出了上述分析理论中,振动位移和输出电压输出波形的对比结果。

图 3.9 典型位移波形与电压波形
Fig. 3.9 Typical wave pattern of displacement and voltage

结合 V(t)表达式,由 P(t)=V(t)2/R,可以得出机电耦合输出功率 P(t)的表达式为:


2
⎛ − RCp
t

⎜ e θωnYmax R − θωnYmax R(cos(ωn t + ϕ ) + ωn sin(ωnt + ϕ )C p R) ⎟ −1
P(t ) = ⎜ ⎟ R
⎜ 1 + ω n
2 2
R C p
2

⎝ ⎠
2 (3.48)
⎛ − RCp
t

R ⎜ e θωnYmax − θωnYmax (cos(ωnt + ϕ ) + ωn sin(ωn t + ϕ )C p R ) ⎟
⎜ ⎟
= ⎝ ⎠
(1 + ωn R C p )
2 2 2 2

上式(3.47)和(3.48)中,在系统材料参数,几何结构已知条件下,结合涡激振动
求解器中计算所得的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结果。将振动振幅复制 Ymax 和相位角ϕ代
入式(3.47),可以得出本文流机电耦合的电压输出一般解。由该式可以看出,首先,
系统输出电压与材料参数和结构尺寸密切相关。其次,外接载荷电阻值 R 也会直
接影响电压输出的大小。然后,流固耦合中涡激振动计算的振幅结果会直接影响
系统电压和功率输出。值得提出的是,柱体涡激振动的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主要
受到流速和钝体形状的影响,本文将在第四、五章中,详细介绍流机电多物理场

60
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求解在不同流速下,使用不同种形状钝型柱体时,
系统的能量收集特性。
基于以上推导过程,本文涡激振动能量收集(VIVPEH)的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
能量收集数学模型及其求解过程如下:
①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如图 3.10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流机电
耦合过程中,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电压和功率输出数学模型受到流场分布、材料
参数、结构尺寸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从而体现出了,流场、柱体振动和外接电路
的相互作用,即流机电耦合。

图 3.10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
Fig. 3.10 Mathematical model of aero-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② 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分别包括了流固耦合和机电耦合的
求解过程,通过柱体振动将流固耦合和机电耦合联系起来,得到了流机电耦合的
解的形式。图 3.11 总结了本章流机电耦合的实现过程。首先,在机电耦合模型中,
利用矩阵法将弹簧-振子运动方程的线性形式与高斯定律进行联合求解得到了外接
负载对振子系统的负反馈大小,包括系统阻尼(外阻)和机电耦合固有频率。其次,
将计算结果代入流固耦合涡激振动求解器中对 RANS 方程进行修正。然后,通过
将修正 RANS 方程与弹簧-振子方程的非线性形式联立求解,得到了柱体的振动振
幅。最后,使用准稳态理论导出机电耦合的电压输出的准稳态一般解形式,将流
固耦合求解器中得到的柱体振动振幅和相位角等计算结果代入,即得到了耦合系
统的电压输出。本文将会基于以上理论对圆柱,带 PTC 圆柱,不同攻角方柱和不
同顶角三角柱进行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研究。

61
图 3.11 流机电耦合流程图
Fig. 3.11 Flow chart of aero-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3.5 小结
本章首先概括了压电能量收集中的压电转换原理,总结了几种常见压电材料的
压电特性和应用范围,导出了压电悬臂梁能量收集的集总参数模型。然后,引入
涡激振动模块,将流固耦合涡激振动与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数学模型。最后提出了求解流机电多物理
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62
4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圆柱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

4.1 引言
圆柱的流致振动以涡激振动为主,在工程中,许多结构经常由于涡激振动中的
锁振现象产生的强烈振动而造成系统破坏。但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进行流体动能的
收集工作,如本文所研究的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利用压电效应收集振动
能一般要求振动具有较高的振幅和频率。涡激振动过程的振幅不会发散性持续增
大,而是在锁振发生时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 Chang[30, 113] 等人发现在
VIVACE 系统中加入 PTC 后,圆柱的振动振幅会得以增加。在本章研究中,光滑
圆柱和 PTC 圆柱被作为涡激振动激励钝体用以带动压电悬臂梁 (PZT Cantilever
beam)产生振动,从而将流体动能先转化为振动能,再转化为电能加以储存利用。
本章基于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在保证流固耦合计算准
确性的前提下,首先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机电耦合效应存在时电阻对涡激振动
能量收集系统的负反馈效应。然后,计算了不同流速下圆柱的振幅、振动频率,
分析了近尾迹流场和旋涡脱落模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电阻下,能量收集
系统的电压和功率输出特性。最后得出了不同外接负载电阻回路下,光滑圆柱和
带 PTC 圆柱两种不同形状钝体在不同流动区域范围内的能量收集特性。

4.2 物理模型
圆柱及 PTC 圆柱的物理模型在第二章中已经详细介绍(图 2.1)。表 4.1 给出了
本文的振动系统参数。VIV 圆柱的流场区域同固定绕流流场计算域设置类似。由
于振动柱体涡激振动的发生会产生有规律的周期性运动,柱体表面设置为移动壁
面边界条件 (Moving wall boundary condition) ,使用移动壁面速度 (Moving Wall
Velocity) 和零压力梯度(Zero Gradient)描述速度项和压力项。PTC 圆柱与光滑圆柱
边界条件设置相同,但在 PTC 处为了捕捉涡激振动和流动分离现象,准确计算 PTC
对流场的影响,在 Spalart-Allmaras 湍流模型中的μt 和ν 采用壁面函数。光滑圆柱
网格与固定绕流网格相同,具体见第二章图 2.4,PTC 圆柱的网格如下图 4.1 所示。

63
(a)PTC 圆柱计算域网格 (b)PTC 圆柱近壁面网格
(a)Domain grids of PTC cylinder (b)Near wall grids of PTC cylinder
图 4.1 PTC 圆柱网格示意图
Fig 4.1 Mesh distribution of circular cylinder with PTC

表 4.1 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参数表
Tab. 4.1 Parameters of VIVPEH configuration
符号[单位] 物理意义 数值
M[kg] 圆柱质量 0.2979
K[N/m] 系统刚度 579
C[Ns/m] 结构阻尼 0.0325
D[m] 圆柱直径 0.0016
ζ 阻尼比 0.00121
fn[hz](水) 固有频率 7.012
Cp[nF] 电容 120
θ 机电耦合系数 1.55×10-3
μ[Pa*s] 动力粘度 0.0011379
ν[m2/s](水) 运动粘度 1.139×10-6
ρ[kg/m3](水) 密度 999.1026

本文采用结构化网格进行计算,为确保数值解不受网格质量影响,对 PTC 圆
柱网格进行了固定绕流网格无关性验证。将三种不同网格密度的升力系数、阻力
系数和斯特劳哈尔数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表 4.2 所示。三种网格的计算
结果吻合良好,为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最终本文选择较细网格(240×70)进行

64
计算。与传统方法计算光滑圆柱涡激振动问题不同的是,光滑圆柱绝大多数采用
近壁面 y+趋近于 1 的处理方式,而在本文带有 PTC 粗糙表面的涡激振动计算中,
近壁面网格的 y+控制在 30-70 之间[112]。

表 4.2 网格无关性验证
Tab. 4.2 Grid resolution study
网格尺寸 Cd CLrms St
(周向×径向)
粗(180×40) 1.722 1.400 0.254
较细(240×70) 1.728 1.395 0.255
细(360×100) 1.748 1.390 0.255

4.3 外接载荷对振动系统的负反馈
首先在 MATLAB 中使用矩阵法计算了外接载荷对机电耦合系统的阻尼和固有
频率的影响。然后将其阻尼和固有频率的计算结果作为初始条件,计算了不同折
减速度 (4.0≤Ur≤8.0) 下涡激振动系统的振幅。本章重点考察了外接载荷 (R=1kΩ 、
10kΩ、100kΩ、1MΩ、10MΩ)对圆柱绕流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的影响,具体包括对
振幅、电压及功率输出特性的影响。
本章用以计算机电耦合负反馈效应的机电耦合系数矩阵如第三章方程 3.42 所
示。通过 MATLAB 求解该矩阵得出了机电耦合系统的阻尼和固有圆频率,计算得
到的共轭解的实部和虚部结果如图 4.2 所示。
从图 4.2(a)中可以看出,机电耦合阻尼在特定外接载荷下会有一个峰值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机电耦合阻尼达到峰值后,由于机电耦合阻尼的压电分流阻尼
效应(shunt damping effect)[138],随负载值继续增大,系统总阻尼不增反减。图 4.2(b)
为虚部变化结果,矩阵特征值的虚部构成系统的固有频率。可以看出,耦合固有
频率在电阻值为 R=100kΩ和 1MΩ之间出现了明显增加。在外接负载的电阻值为
R=100Ω到 100kΩ之间时,固有频率接近于 44.05rad/s,该频率可以认为是短路固有
频率。当外接负载的电阻值增大时,固有频率增加直到电阻值达到 1MΩ,这个频
率称之为开路固有频率,此时的开路固有频率接近于 44.8rad/s。比较两图可以发
现,影响机电耦合阻尼变化趋势的外接载荷区间与出现短路和开路固有频率的载
荷区间保持同步。

65
(a)耦合阻尼 (b)固有频率
(a)Coupling damping (b)Natural frequency
图 4.2 系数矩阵的解
Fig. 4.2 Solution of Matrix of coefficient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接载荷会通过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来直接影响涡激振
动系统的同步性(锁振或共振)响应,同时会影响系统的机电耦合阻尼。特别应该指
出的是,当增加系统的外接载荷时,由于系统的同步性区域和机电耦合阻尼的改
变,压电转化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也会随之改变。

4.4 光滑圆柱 VIVPEH 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基于图 4.2 中的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机电耦合阻尼计
算结果,在流固耦合求解器中计算涡激振动。系统中振动参数弹性系数、固有频
率柱体质量存在以下关系式:
K couple = M ⋅ (ωn ' ) 2 (4.1)
其中,Kcouple 和 ωn ' 分别表示机电耦合弹性系数和固有频率。
在求解外接负载的负反馈效应之后,弹簧振子方程(3.31)的非线性方程中的机
电耦合项被消除,方程变换为:
My + Ccouple y + K couple y = Fy (t ) (4.2)
通过求解式(4.2)可以获得柱体位移 y,振幅与升力的相位角ϕ,代入压电转换
涡激振动能量系统的输出功率准稳态形式(详见式 3.47)中即可求得系统电压时程
计算结果。
如第 4.3 节描述,由于外接载荷的存在,振动系统的弹簧刚度和阻尼会随外接
电阻大小改变而发生改变,选取 5 组具有代表性的载荷进行计算。本节计算折减
速度 Ur 从 3.5-9.0 共 15 组工况的光滑和 PTC 圆柱,运行工况如表 4.3 所示。

66
表 4.3 运行工况汇总
Tab. 4.3 Run case summary
R=1×103Ω R=1×104Ω R=1×105Ω R=1×106Ω R=1×107Ω
Ccouple=0.0552 Ccouple=0.0943 Ccouple=0.3876 Ccouple=0.1771 Ccouple=0.0659
Kcouple=579 Kcouple=579 Kcouple=584.23 Kcouple=600.25 Kcouple=600.57
U(m/s) Ur Re U(m/s) Ur Re U(m/s) Ur Re

0.03366 3 53.85 0.0338 3 47.43 0.0342 3 48.05

0.03927 3.5 62.83 0.0394 3.5 55.32 0.0399 3.5 56.06

0.04488 4 71.80 0.0450 4 63.24 0.0456 4 64.07

0.05049 4.5 80.78 0.0507 4.5 71.14 0.0513 4.5 72.08

0.05385 4.8 86.16 0.054 4.8 75.89 0.0547 4.8 76.89

0.0561 5 89.75 0.0563 5 79.04 0.0570 5 80.09

0.05834 5.2 93.34 0.0585 5.2 82.21 0.0593 5.2 83.29

0.06058 5.4 96.93 0.0608 5.4 85.37 0.0616 5.4 86.50

0.06283 5.6 100.52 0.0630 5.6 88.54 0.0639 5.6 89.70

0.06507 5.8 104.11 0.0653 5.8 91.70 0.0661 5.8 92.90

0.06732 6 107.7 0.0675 6 94.86 0.0684 6 96.11

0.07292 6.5 116.68 0.0732 6.5 102.77 0.0741 6.5 104.12

0.07853 7 125.65 0.0788 7 110.67 0.0798 7 112.12

0.08975 8 143.61 0.0900 8 126.48 0.0912 8 128.14

0.10097 9 161.56 0.1013 9 142.29 0.1026 9 144.16

图 4.3 无外接负载时振幅曲线与文献对比结果
Fig. 4.3 Comparision of vibrational amplitude to literatures

本文所采用参数(如表 4.2 所示)与 Anagnostopoulos[83]实验数据一致。图 4.3


为采用 Anagnostopoulos 实验系统参数时,无外接载荷涡激振动的振幅与文献对比

67
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计算结果与 Yang[139], Abdelkefi[111]和 Schulz[140]
的数值模拟结果吻合极好。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得出的振幅值略小于
Anagnostopoulos[83]的实验值,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本文采用无限大流动空间计
算圆柱涡激振动,而 Anagnostopoulos 的实验中由于圆柱体的一部分在自由液面之
上,因此振动会受到自由液面的影响;二是 Anagnostopoulos 实验中的圆柱细长比
很大,且在圆柱底端未安装挡板,故实验测得涡脱频率偏小,涡激振动的上支过
渡段会延迟进入锁定阶段。
4.4.1 光滑圆柱气动力特性和振幅响应
图 4.4 所示为光滑圆柱的气动力特性,其中气动力特性包括阻力系数平均值 Cd
和升力系数均方根值 CLrms 。从图 4.4(a)中可以看出,阻力系数随折减速度增大而增
大。当 Ur=5.2 时达到最大值,圆柱开始由拍进入锁振阶段。当流速继续增大时,
阻力系数则迅速降低。当 R=100kΩ时, Cd 最大值为 1.4267。从图 4.4(b)中可以看
出,与阻力系数平均值变化规律相似,升力系数均方根值随折减速度增大而迅速
增大。当 Ur=4.8 时达到峰值,继续增加流速后迅速降低。可见在圆柱涡激振动过
程中,随折减速度增大,流场气动力逐渐增强,升力阻力逐渐增大。进入锁振区
域后,由于振动频率被锁定在柱体固有频率上,气动力系数逐渐增大,但增加幅
度减小。继续提高流速使振动脱离锁振区后,气动力系数明显下降,振动强度也
相应减弱。

(a) Cd

68
(b) CLrms

图 4.4 圆柱气动力特性随折减速度变化
Fig. 4.4 Aerodynamic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linder versus Ur

图 4.5 是光滑圆柱的位移振动响应和涡脱频率响应。图 4.5(a)中可以看出,随


着折减速度增大,在振动的初始阶段,振动振幅数值较小,几乎为 0,可以认为系
统没有发生涡激振动。对于 R=1kΩ,R=10kΩ,R=1MΩ和 R=10MΩ的载荷电阻值
来说,当 Ur=5.0 时,振动开始逐渐进入“拍”或“前同步”阶段(pre-synchronization
regime),振幅逐渐增大的涡脱频率也在逐渐增大并逐渐接近于固有频率。在 Ur=5.4
时开始进入锁振阶段,涡脱频率得到锁定并等于固有频率,振动振幅稳定增大并
达到最大值,说明旋涡脱落过程与系统的固有频率达到了同步。对 R=100kΩ工况,
圆柱在 Ur=5.4 才进入“拍”阶段,在 Ur=5.6 处开始进入锁振阶段。结合涡脱频率同
样可以看出,在圆柱进入“拍”阶段时,振动振幅快速增大,振动频率增大速度也相
应较快。而振动达到锁振后,涡脱频率被锁定在柱体的固有频率上,当柱体脱离
锁振区域后,涡脱频率逐渐增大并脱离固有频率。特别地,Ur=5.4 和 Ur=5.6 可以
认为是 R=1kΩ,R=10kΩ,R=1MΩ和 R=10MΩ工况和 R=100kΩ工况的锁振区域的
起点。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外接电阻载荷的负反馈效应,振动柱体的锁振区域
和振幅会受到影响,随电阻值增大,锁振区域先减小后增大,振动振幅峰值先减
小后增大。

69
(a)Y/D

(b)fs
图 4.5 圆柱振动振幅和旋涡脱落频率随折减速度变化
Fig. 4.5 Displacement amplitude and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linder versus Ur

图 4.6 是电阻 R=1kΩ和 R=10kΩ时,光滑圆柱涡激振动的振动振幅时程曲线和


频谱分析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折减速度 Ur(如出现锁定或拍现象)进行分析。图
4.6(a)中,当 Ur=4.5 时,系统逐渐由于气动力较小,并没有产生锁振和拍现象。振
动频率极低,而旋涡稳定脱落,没有谐波产生,振动振幅很小,可以近似认为没
有涡激振动产生。图 4.6(c)中当 Ur=5.0 时,由于折减速度的提升,圆柱振动位移呈

70
现拍的现象,位移幅值频谱图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对应涡脱频率和固有频率。振
动主频以涡脱频率为主,因此位移幅值并不大,没有产生谐振。图 4.6(e)中当 Ur=5.2
时,可见涡脱频率已经逐渐接近固有频率,从位移曲线上可见位移逐渐增大,但
仍以拍现象为主,且振幅增大速度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较大数值,振动曲线即
将进入锁振区域。图 4.6(g)中 Ur=5.4 时,可见涡脱频率已经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上,
振幅峰值可以达到 0.4D,振动位移变化规律,圆柱已经进入锁振区域。图 4.6(i)
中继续提升 Ur 至 5.8,涡脱频率仍然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上,涡激振动仍处于锁振阶
段。上述结果说明涡激振动达到锁振状态时,继续提升流速并不能改变涡激振动
的旋涡脱落频率,即为锁定现象或者“同步性阶段”(synchronization regime)的典型
特征。图 4.6(k)中继续提升 Ur=6.0 时,位移曲线峰值显著减小,位移曲线的频谱
图再次出现两个峰值,可见当锁振现象结束时,系统位移峰值逐渐减小且振动频
率以固有频率为主。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4.5 (b) FFT analysis for Ur=4.5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0 (d) FFT analysis for Ur=5.0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2 (f) FFT analysis for Ur=5.2

71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4 (h) FFT analysis for Ur=5.4

(i)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8 (j) FFT analysis for Ur=5.8

(k)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6.0 (l) FFT analysis for Ur=6.0
图 4.6 R=1k/10kΩ时圆柱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4.6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spectra at R=1k/10kΩ

图 4.7 是不同折减速度下,外接电阻载荷为 R=100kΩ时,光滑圆柱涡激振动的


振动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类似地,选取前同步、同步、后同步三个阶
段的结果进行分析。与 R=1kΩ、R=10kΩ工况不同的是,当 R=100kΩ时,系统由于
阻尼较大,气动力较小,不足以使圆柱产生涡激振动。尽管随着折减速度增大,
涡脱频率逐渐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7.038Hz),但是圆柱的激振力远远无法使圆柱
的振动与固有频率产生同步。图 4.7(a)中当 Ur=4.5 时,圆柱做有规律的周期性旋涡
脱落,涡脱频率 fs≈5.217Hz,振幅最大值约为 0.0013D,圆柱几乎没有涡激振动现
象产生,可认为是固定绕流。图 4.7(c)中 Ur=5.0 时,振幅稳定增大,涡脱频率增加
至 fs≈6.082Hz。由于折减速度的提高,圆柱振幅增加,涡脱频率增大,但是并未出

72
现拍现象。图 4.7(e)中 Ur=5.2 时,与 Ur=5.0 类似,振幅增大,涡脱频率增大,涡
脱频率已经增加至约为 fs≈6.785Hz,但仍未有拍现象产生。图 4.7(g)中继续提升折
减速度至 Ur=5.4 时,fs≈7.005Hz,极为接近固有频率,但从振幅曲线发现,圆柱仍
然没有发生拍现象或前同步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圆柱振幅的增长率要显著高
于之前几组折减速度的振幅增长率,振幅达到 0.02D,可以认为系统产生了类似于
锁振的同步现象。图 4.7(i)中 Ur=5.6 时,fs≈7.042Hz,振幅进一步加大,达到 0.045D,
且振幅时程曲线与 R=1kΩ、R=10kΩ工况出现锁振时的振型完全一致,可以认为圆
柱的涡脱频率开始与固有频率产生了耦合作用。图 4.7(k)中从 Ur=6.0 时可以看出,
继续提升来流速度时,振动振幅不增反减,但涡脱频率则持续增大至 fs≈7.631Hz。
这与 R=1kΩ、R=10kΩ工况下,出现前同步,同步和后同步的现象非常类似,但是
并没有出现拍的现象。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4.5 (b) FFT analysis for Ur=4.5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5.0 (d) FFT analysis for Ur=5.0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5.2 (f) FFT analysis for Ur=5.2

73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5.4 (h) FFT analysis for Ur=5.4

(i)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5.6 (j) FFT analysis for Ur =5.6

(k)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6.0 (l) FFT analysis for Ur=6.0
图 4.7 R=100kΩ圆柱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4.7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spectra at R=100kΩ

图 4.8 是不同折减速度下,外接电阻载荷为 R=1MΩ、R=10MΩ时,光滑圆柱


涡激振动的振动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总体来说 R=1MΩ、R=10MΩ工况
位移变化规律和 R=1kΩ、R=10kΩ位移变化规律较为类似。图 4.8(a)中当折减速度
较低,Ur=4.5 时,旋涡脱落过程十分稳定,振幅曲线呈现标准的正弦形式,振幅
最大值约为 0.0014D,涡脱频率为 fs≈5.642Hz。图 4.8(c)中 Ur=5.0 时,位移曲线的
峰值开始增大至 0.0035D,产生了拍现象,涡脱频率开始逐渐接近固有频率,达到
fs≈6.093Hz。但与 R=1kΩ、R=10kΩ工况不同的是,当前工况下两种频率的耦合作
用不是较强,这主要是因为阻尼增大的原因。图 4.8(e)中 Ur=5.2 时,系统振动位移
持续增大,拍现象明显增强,振幅最大值达到 0.01D,涡脱频率进一步增大,达到

74
fs≈6.453Hz,逐渐接近系统固有频率。系统处于前同步状态,即将进入锁定区域的
同步状态。图 4.8(g)中 Ur=5.4 时,系统开始进入锁定区,位移曲线的振幅突然增
大,达到 0.12D,涡脱频率被锁定在固有频率 fs≈7.13Hz 上。图 4.8(i)中继续增加来
流速度至 Ur=5.6 时,振动振幅仍然保持较高数值,约为 0.11D,涡脱频率仍然被
锁定在固有频率上,圆柱仍处于锁定同步区域内。继续增大来流速度,振动频率
保持不变。图 4.8(k)中 Ur=6.0 时,圆柱开始脱离锁定区域进入后同步区域,再次
观察到拍现象,位移曲线最大值为 0.015D,振动频率开始以固有频率为主,涡脱
频率达到 fs≈7.875Hz。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4.5 (b) FFT analysis for Ur=4.5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0 (d) FFT analysis for Ur=5.0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2 (f) FFT analysis for Ur=5.2

75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5.4 (h) FFT analysis for Ur=5.4

(i)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5.6 (j) FFT analysis for Ur=5.6

(k)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 =6.0 (l) FFT analysis for Ur=6.0
图 4.8 R=1MΩ、R=10MΩ时圆柱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4.8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spectra at R=1MΩ,R=10MΩ

4.4.2 光滑圆柱升力系数和位移时程的相位角分析
第四章中通过准稳态理论推导得出压电转换涡激振动系统电压输出的准稳态
形式为:
t

e RCp
θωnYmax R − θωnYmax R (cos(ωnt + ϕ ) + ωn sin(ωnt + ϕ )C p R)
V (t ) = (4.3)
1 + ωn 2 R 2 C p 2
由上式可以看出,涡激振动中升力系数与位移时程曲线的相位角是计算涡激振
动能量收集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对比升力系数和位移时程曲线,可
以得出二者相位角的变化规律。

76
图 4.9~4.11 是不同外接电阻载荷下,不同折减速度下,升力系数与位移曲线的
比较结果,本节列出较为典型的初始时刻和锁振同步阶段。从图 4.9 中可以看出,
折减速度 Ur=4.5 时,位移时程曲线与升力系数时程曲线完全同步,之间没有相位
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振动振幅较小,升力在单位周期内与振动圆柱的
位移完全耦合,并没有相位角产生。而当 Ur=5.4 时,可以看出,圆柱位移峰值较
大,圆柱在流场中上下振动,单位周期内要经历的振动方向改变时间较之前要长,
然而由于涡脱频率与固有频率已经达到同步,因此升力系数与位移也已经进入耦
合,可称之为“准同步”,升力系数与位移曲线会产生一个夹角,R=1kΩ和 R=10kΩ
时,相位角在同步时达到ϕphase=0.217π。图 4.10 中,R=100kΩ时,在较低折减速度
Ur=4.5 时,相位角为零,升力系数和位移时程曲线完全耦合。而 Ur=5.6 时,虽然
位移振幅最大值仅为 0.042D,远不及 R=1kΩ和 R=10kΩ工况在锁振同步发生时的
振幅。但通过观察相位角可以发现,类似于 R=1kΩ和 R=10kΩ时,升力系数和位移
产生了一个相位夹角,达到了ϕphase=0.532π。再次证明了第 4.4.1 节中本文关于外
接电阻载荷在 R=100kΩ时锁振出现的推论的正确性。图 4.11 中,R=1MΩ和 R=10MΩ
下,Ur=4.5 时,相位角为零;Ur=5.4 时,相位角在同步时达到ϕphase=0.3727π。

(a) phase angle for Ur=4.5

(b) phase angle for Ur =5.4


图 4.9 R=1kΩ、R=10kΩ时振动初始相位角和锁振相位角
Fig. 4.9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lock in state at R=1kΩ,R=10kΩ

77
(a) phase angle for Ur =4.5

(b) phase angle for Ur =5.6


图 4.10 R=100kΩ时振动初始相位角和锁振相位角
Fig. 4.10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lock in state at R=100kΩ

(a) phase angle for Ur=4.5

(b) phase angle for Ur=5.4


图 4.11 R=1MΩ、R=10MΩ时振动初始相位角和锁振相位角
Fig. 4.11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lock in state at R=1MΩ,R=10MΩ

78
图 4.12 是不同外接负载电阻下,不同折减速度时流场升力系数与圆柱位移曲
线间相位角的变化曲线。当折减速度较低时,相位角为零。提升折减速度时,相
位角先增大后减小。相位角最大值出现在 R=100kΩ , Ur=5.6 处,对应数值为
ϕphase=0.532π。当振动脱离拍现象后,相位角再次变为零。基于振动振幅和相位角
的计算结果,使用式 3.47 可以得出系统的闭环电压输出。

图 4.12 不同外接负载下不同折减速度时的相位角
Fig. 4.12 Phase angle under different reduced velocity with different load

4.4.3 光滑圆柱近尾迹旋涡流场分析
旋涡脱落是涡激振动问题中一个重要现象,旋涡的脱落模式直接影响柱体的运
动方向和振幅大小。当振动分支过渡时,尾涡形态也会出现改变。Williamson 和
Roshko[96]研究了柱体振幅与尾流旋涡形态的关系,采用瞬时粒子追踪仪研究了圆
柱涡激振动的尾涡形态分布。并在大量实验及计算数据基础上,针对低质量比的
刚性圆柱涡激振动问题绘制出了流动问题中经典的 W-R 图谱(Williamson-Roshko
pattern),如图 4.13 所示。

79
图 4.13 涡激振动中旋涡脱落形态与折减速度和振幅的关系[96]
Fig. 4.13 Vortex patterns in reduced velocity and amplitude ratio plane

图 4.14 表示了外接负载电阻为 R=1kΩ , R=10kΩ 光滑圆柱不同折减速度下


(Ur=4.5, Ur=5.4, Ur=6.0)的涡量云图,可以观察到 2S 和准 2P 模态。在 2S 模态中,
可以观察到每个振动周期柱体表面会脱落两个旋涡,蓝色表示正旋转方向,红色
表示负旋转方向。由于此时气动力较小,单位振动周期内旋涡脱落个数相对较少,
因此柱体振动振幅很小。值得注意的是,从涡量图中可以看出,当前的 2S 模式与
典型 2S 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在圆柱近尾迹处,旋涡较长,证明柱体振动强度即将
达到一个临界值,使得旋涡模式由 S 模式转化为 P 模式。图 4.14(b)中旋涡脱落呈
现准 2P 模式,准 2P 模式是 2S 模式向 2P 模式的一个过渡模式。从图中可见,近
尾迹处除了产生两个较为规律的大旋涡,同时在近壁面会产生一个小的旋涡,并
会与其中一个大的旋涡产生融合现象(Uniform),并在完全融合之后继续以单个旋
涡的形式进行旋涡脱落。从图 4.14(c)中,可以看出,当本文继续提升折减速度时,
旋涡模式仍呈现出准 2P 模式,这与 W-R 图谱中的结果略有不同,主要原因是 W-R
图谱主要是针对较低质量比涡激振动问题,而本文计算质量比 m*达到了 149,因
此当折减速度提升时,并没有观察到 2P 模式。外接负载电阻 R=100kΩ 时,与
R=1kΩ、R=10kΩ工况类似地,在锁振同步区域之前,涡脱模式呈现 2S 模式,当
Ur=5.6 时,由于涡脱频率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上,圆柱振幅增大,近尾涡处发生了
额外的旋涡脱落现象,涡脱模式观察到准 2P 模式,如图 4.15(a~b)所示。R=1MΩ、
R=10MΩ工况与 R=1kΩ,R=10kΩ工况较为类似,可从涡量云图上看出的振幅要小
于 R=1kΩ、R=10kΩ工况,如图 4.16(a~c)所示。

80
由上可以看出,旋涡脱落模式受系统的阻尼和刚度系数影响并不大,而影响涡
脱模式的主要因素为质量比,这与 Williamson[67]的推论一致。

(a) 前同步区域下的 2S 模态(Ur=4.5)


(a)2S mode for pre-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4.5

(b) 同步区域下的准 2P 模态(Ur=5.4)


(b) Quasi 2P mode for 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5.4

(c) 后同步区域下的准 2P 模态(Ur=6.0)


(c) Quasi 2P mode for post-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6.0
图 4.14 R=1kΩ、R=10kΩ时涡激振动中不同类型的旋涡脱落模式
Fig. 4.14 Different vortex patterns in VIV at R=1kΩ,R=10kΩ

81
(a) 前同步区域下的 2S 模态(Ur=5.0)
(a) 2S mode for pre-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5.0

(b) 同步区域下的准 2P 模态(Ur=5.6)


(b) Quasi 2P mode for 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5.6
图 4.15 R=100kΩ时涡激振动中不同类型的旋涡脱落模式
Fig. 4.15 Different vortex patterns in VIV at R=100kΩ

(a) 前同步区域下的 2S 模态(Ur=5.0)


(a) 2S mode for pre-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5.0

(b) 同步区域下的准 2P 模态(Ur=5.4)


(b) Quasi 2P mode for 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5.4

82
(c) 后同步区域下的准 2P 模态(Ur=6.0)
(c) Quasi 2P mode for post-synchronization regime at Ur=6.0
图 4.16 R=1MΩ、R=10MΩ时涡激振动中不同类型的旋涡脱落模式
Fig. 4.16 Different vortex patterns in VIV at R=1MΩ,R=10MΩ

4.4.4 光滑圆柱 VIVPEH 电压输出及功率输出


① 开环电压计算
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压电转换的过程由带有压电材料的悬臂梁装置实
现,悬臂梁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自由振动。在外接激励条件下,悬臂梁会发生
振动,导致压电材料产生应力应变,由于压电效应的存在,振动能会转化为电能。
当系统处于流场中时,圆柱的涡激振动会使其产生垂直于来流方向的涡激振动现
象,当来流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振动频率会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上,即同步性现
象。当系统电阻为无穷大时,可认为是开环电路,系统具有开路电压。Akaydin 等
[35]指出开环系统输出电功率与电压与振动振幅呈正比关系:
P ∝ yt (4.4)
第 4.4.2 节中得到开环电路机电耦合的控制方程为:
−C p
yt = V (4.5)
θ oc
θ2
myt + cyt + (k + ) yt = Fy (4.6)
Cp
方程 4.6 可以认为是弹簧-振子方程的另一种非齐次形式。将本文系统物理参数
代入 4.6 可得:
yt + a2 yt + a3 yt = Fy
⎧⎪a1 
⎨ (4.7)
⎪⎩voc = byt

83
式中 a1=0.2979,a2=0.0325,a3=599.2,b=12916.7。方程组 4.7 是计算开环电
路机电耦合系统中电压输出响应的最简形式。
图 4.17 为不同折减速度下,系统在开环载荷条件( R = +∞ )下的开环电压时程
响应曲线和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其中(a~h)四组曲线分别对应圆柱压电转换涡激振
动能量收集未发生同步、前同步、同步和后同步四个阶段。从图 4.17 (a~b)可以看
出,在开环状态下,系统的振动位移大小及变化规律与较低数值外接电阻工况类
似。压电系统的负反馈效应极小,仅仅通过电容来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振动刚度,
从而影响系统振动及电压输出。图 4.17(a~b)中 Ur=4.5 时,系统气动力较弱,圆柱
振幅较小,振幅最大值约为 0.0015D,对应开环电压仅为 0.024V。系统尚未进入
前同步阶段,气动力作用在圆柱体表面产生的升力不能够与柱体的振动进行耦合,
但系统的振动非常稳定,位移曲线呈现正弦变化,当继续提升折减速度增强系统
流动动能时,振动频率将会接近固有频率而进入前同步阶段。图 4.17 (c~d)中,当
Ur=5.0 时,系统开始进入前同步状态,系统的涡脱频率逐渐被锁定在柱体固有频
率上,振动开始以涡脱频率为主,振幅逐渐增大至 0.004D,开环电压峰值已经达
到 0.08V。圆柱涡激振动已经即将开始进入前同步锁振区域,位移曲线呈现出“拍”
现象。图 4.17(e~f)中,在 Ur=5.4 时,由于涡脱频率已经与系统固有频率达到耦合
状态,锁振现象出现,系统已经进入同步阶段,继续提高流速时,涡脱频率不会
增大还是保持锁定在固有频率上,柱体位移振幅达到最大值 0.39D,远高于之前的
前同步阶段,开环电压峰值达到约 7.8V,这说明锁定阶段的能量收集特性是非常
可观的。图 4.17(g~h)中,当继续提升 Ur 至 6.5 时,涡脱频率脱离柱体固有频率,
振动开始以固有频率为主,振动位移曲线再次出现“拍”现象,振幅最大值下降为
0.06D,开环电压最大值为 0.12V。由上可见,开环电压随着系统折减速度的增加
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系统的振动强度与振动振幅有直接关系。

(a) 位移时程曲线(Ur=4.5) (b)开环电压输出 (Ur=4.5)


(a) Oscillating displacement(Ur=4.5) (b)Open-circult Voltage output(Ur=4.5)

84
(c) 位移时程曲线(Ur=5.0) (d)开环电压输出 (Ur=5.0)
(c) Oscillating displacement(Ur=5.0) (d)Open-circult Voltage output(Ur=5.0)

(e) 位移时程曲线(Ur=5.4) (f)开环电压输出 (Ur=5.4)


(e) Oscillating displacement(Ur=5.4) (f)Open-circult Voltage output(Ur=5.4)

(g) 位移时程曲线(Ur=6.5) (h)开环电压输出 (Ur=6.5)


(g) Oscillating displacement(Ur=6.5) (h)Open-circult Voltage output(Ur=6.5)
图 4.17 开环状态下位移输出时程曲线与开环电压输出时程曲线
Fig. 4.17 Time history of displacement and voltage output for Open-circuit

85
图 4.18 开环条件下振动振幅与频率
Fig. 4.18 Oscillating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in Open-circuit

进一步观察不同折减速度 Ur 中振动位移和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图 4.18 中的


实线是 Raghavan 和 Bernitsas[25]关于无量纲涡脱频率的计算结果,其中斜率为斯
特劳哈尔数 St=fsD/U。将本文的无量纲频率 f=fs/fc 与该直线进行对比,可以明显地
看出在 5.6≤Ur≤6.2 时,系统可以观察到同步性锁振现象。

图 4.19 开环电压输出
Fig. 4.19 Voltage output for open-circuit

86
从相应的无量纲振动位移振幅结果 A/D 中也可以看出锁振现象的发生。对比
开环状态下,不同弹性系数 K 对系统振幅的影响结果,可以发现由于增大系统的
刚度,导致了振动振幅相对于无外接电路时相对较小的现象。从图 4.19 中可以看
出,当锁振现象发生时,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开环电压会出现较高电压值,最高
开环电压输出峰值已经达到了 Vocmax=8.42V。
② 考虑外接负载电阻闭环电路的电压和功率输出
图 4.20 为闭环电压的时程曲线。(R=1KΩ,Ur=4.5),可以看出闭环电压基本上
呈现正弦变化规律。图 4.21(a)表示不同载荷下,系统电压输出均方根值(即有效值)
随折减速度的变化趋势。随载荷值增加,系统的电压输出逐渐增大,最大值在
R=10MΩ,Ur=5.1~5.8 出现。折减速度增大时,电压值在锁定区域上基本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载荷值的增大,电压曲线的锁振区域渐渐增大并覆盖到更高
折减速度。如当 R=1KΩ时,在 Ur=5.3 附近才开始进入锁定区域,并在 Ur=5.8 附
近退出锁定区域;而当 R=10MΩ时,在 Ur=5.1 时已经进入锁定状态,在 Ur=5.9 时
退出锁定区域。此外,从电压有效值曲线中可得出下支的电压值要稍高于上支的
电压值。图 4.21(b)表示不同雷诺数下,系统输出电压有效值随载荷的变化规律。
为便于分析讨论,每个载荷分别列出三个分支下两个雷诺数工况。从图 4.21(b)中
可以看出,上支与下支电压输出大致相近,且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在所有的载
荷下,电压输出的最大值都处于同步性区域中,此外还发现增大系统载荷可以提
升系统的电压输出。值得提出的是,当 R>100kΩ时,电压的增长幅度开始降低。
在折减速度范围是 5.5<Ur<6.0 时系统具有较高电压输出。
求得系统的电压输出后,以电压计算结果为基础,使用式(4.8)对功率进行计算。
V 2 rms
P= (4.8)
R
图 4.22(a)表示系统功率输出在不同载荷下随折减速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功率输
出的最大值出现在锁定区域内,但是与电压输出曲线不同的是,功率输出会随着
载荷值的增大先增后减,从图 4.22(b)中可以更好的观察到这一点。图 4.22(b)表示
不同折减速度下,输出功率随不同载荷的变化曲线。当 R 从 1kΩ增加到 100kΩ时,
功率逐渐增大,而在 R=1MΩ时有最大值。值得注意的是,在 R=1MΩ时,由于分
流阻尼效应系统的阻尼较大,振动振幅较小。说明在最大振幅出现时,并没有出
现最大功率,即系统功率输出与振动振幅并不呈正比关系,但在雷诺数范围
5.5<Ur<6.0 时系统具有较高功率输出,涡激振动能量转换效率较高。此项结论与文
献[25, 35]中未考虑流机电耦合的计算结果不同。

87
图 4.20 闭环电压时程曲线(R=1kΩ,Ur=4.5)
Fig. 4.20 Time history of oscillating amplitude in close-circuit(R=1kΩ,Ur=4.5)

(a)

(b)

图 4.21 (a)不同载荷输出电压随折减速度变化(b)不同折减速度下输出电压随电阻变化

88
Fig. 4.21 (a)Variations of voltage ouput of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with different reduced
velocity under different load resistance (b) Variations of voltage ouput of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with different load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reduced velocity

(a)

(b)
图 4.22 (a)不同载荷下输出功率随折减速度变化,(b)不同折减速度下输出功率随载荷变化
Fig. 4.22 (a)Variations of power output of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with different reduced
velocity under different load resistance (b) Variations of power ouput of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with different load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reduced velocity

89
4.5 PTC 圆柱 VIVPEH 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圆柱绕流涡激振动中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技术。相较于主
动控制技术,被动控制技术在流动控制中应用更为广泛,并且相较于主动控制技
术更为容易实现及控制。密歇根大学的 Bernitsas 课题组的 VIVACE 课题组最早采
用 PTC 装置[25-28, 30],研究表明在柱体表面增加规律性排布的附属粗糙带可以有
效加强 VIVACE 的振动能转化和工作效率。Ding 等[29]采用 PTC 技术对双圆柱、
三圆柱及四圆柱结构进行了超高雷诺数的涡激振动研究。PTC 的结构如图 4.23 所
示,其中靠近流场进口处有两个粗糙带用于增强流动。

PTC(粗糙带)

圆柱迎流面

驻点

4.23 被动湍流控制结构(PTC)[27]
Fig. 4.23 Configuration of the Passive Turbulence Control(PTC)

PTC 圆柱计算运行工况与光滑圆柱相同,由于外接载荷的存在,振动系统的弹
簧刚度和阻尼会随外接电阻大小改变而发生改变,取 5 组有代表性的载荷(负反馈
效应尤其明显)进行计算。
4.5.1 PTC 圆柱气动力特性和振幅响应
PTC 圆柱由于表面带有粗糙带,其气动力响应会与光滑圆柱不同。PTC 圆柱
表面的升力系数均方根值和阻力系数平均值如图 4.24 所示。其中图 4.24 (a)为 PTC
圆柱表面阻力系数平均值 Cd ,图 4.24(b)为圆柱表面升力系数 CLRMS。从图(a~b)中
可以看出折减速度对 PTC 圆柱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趋势。图 4.24 (a)中:与光滑圆柱
类似的,当外接电阻载荷不同时,阻力系数呈现出类似的规律,圆柱阻力系数首
先随折减速度增大而增大。对 R=1kΩ和 R=10kΩ工况,当折减速度达到 Ur=5.2 时,
阻力系数平均值达到峰值,为 1.28,圆柱开始由拍进入锁振阶段,当继续增大流
速时,阻力系数则迅速降低。当电阻值提升到 R=100kΩ时,阻力系数平均值的最
大值达到了 1.38,但较之 R=1kΩ和 R=10kΩ工况提前出现,Cd 峰值出现在 Ur=5.0。

90
R=100kΩ和 R=1MΩ工况中阻力系数峰值几乎也出现在 Ur=5.0,这点与 R=1kΩ和
R=10kΩ工况较为类似。但阻力系数最大值相对较高,达到 1.32。
图 4.24 (b)中:升力系数均方根值 CLRMS 与 Cd 变化趋势接近,具体表现在对不
同外接负载电阻,CLRMS 首先随折减速度 Ur 增大而增大,且增长幅度较高,在达到
最大值后会迅速降低。当电阻值为 R=1kΩ和 R=10kΩ时,升力系数在 Ur=4.8 时达
到最大值 1.33,圆柱已经开始进入同步区域,并即将与圆柱的固有频率进行耦合。
对于 R=100kΩ来说,由于系统的电阻负反馈机电耦合阻尼较大,系统升力系数要
明显较之 R=1kΩ和 R=10kΩ工况小。最大值约为 1.12,出现在 Ur=4.8 处。当电阻
值为 R=1MΩ和 R=10MΩ时,升力系数的最大值约为 1.26。可知在圆柱涡激振动过
程中,随折减速度增大,流场气动力逐渐增强,升阻力也逐渐增大。进入锁振后,
由于振动频率被锁定在柱体固有频率上,气动力系数逐渐增大,但增加幅度较小,
继续提高流速使振动脱离锁振区后,气动力系数明显下降,振动强度也随之减弱。
对于不同外接负载电阻,由于机电耦合的负反馈效应,导致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
率发生变化,升阻力也响应受到改变。值得注意的是,与光滑光滑圆柱相比,PTC
圆柱表面所受阻力普遍偏小,而升力则普遍偏大。由此可见,由于被动控制措施
的采用,系统整体受到流场的扰动影响增强,在相同来流速度下,涡激振动响应
增强,从后文的振幅曲线同样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a) Cd

91
(b) CLrms

图 4.24 PTC 圆柱气动力特性随折减速度变化


Fig. 4.24 Aerodynamic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linder with PTC versus Ur

外接电阻通过影响系统的耦合阻尼和固有频率来影响 PTC 圆柱在发生涡激振


动时出现的锁定现象。下图 4.25 是 PTC 圆柱在不同电阻值位移振动响应和涡脱频
率响应随折减速度的变化曲线图。图 4.25(a)中:对于 R=1kΩ,R=10kΩ和 R=1MΩ
和 R=10MΩ四种工况,在折减速度较低时,系统气动力较小,随折减速度增大,
振动振幅保持较小数值,低于 1×10-3,近似为 0,可认为系统尚没有发生涡激振动
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当系统处于 R=1kΩ、R=10kΩ、R=1MΩ和 R=10MΩ载荷电
阻值下时,当折减速度提升至 Ur=5.0 时,涡激振动就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同步前”
阶段(pre-synchronization regime),振幅呈现周期性规律逐渐增大,呈现“拍”状,涡
脱频率也随之增大并逐渐接近于固有频率,如图 4.25(b)。折减速度提升至 Ur=5.4
时振动已经进入锁振阶段,涡脱频率被锁定并固定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振动振幅
稳定增大并达到最大值,说明旋涡脱落过程与系统的固有频率达到了同步。在提
升来流速度后系统的振动振幅仍然保持较高数值,但涡脱频率保持不变,系统仍
处于锁振阶段。提升来流速度后涡脱频率与固有频率解除耦合,系统进入后同步
阶段(post-synchronization regime),振幅曲线再次呈现出“拍”状。值得注意的是 PTC
圆柱在 R=100kΩ时,通过改变折减速度大小,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锁定现象,这
是因为 R=100kΩ时,系统的机电耦合阻尼较大,振动阻力较大,升力则相对较小,
柱体表面所受的气动力不足以带动柱体产生锁定现象。PTC 圆柱在 Ur=5.4 处振幅
逐渐增大,但涡脱频率与固有频率由于数值差距较大并没有产生耦合作用,折减

92
速度增加至 Ur=5.6 处振动振幅达到最大值,结合图 4.25(b)可以认为 PTC 圆柱已经
进入“锁振”阶段。由涡脱频率结果可知,在圆柱进入“锁振”阶段前,振动振幅快速
增长,振动频率增长速度也相应较快,这与 R=1kΩ、R=10kΩ、R=1MΩ和 R=10MΩ
出现“拍”现象时系统的振幅表现极为类似,而达到锁振后,涡脱频率被锁定在柱体
的固有频率上,当柱体脱离锁振区域后,涡脱频率逐渐增大并脱离固有频率。由
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外接电阻载荷的负反馈效应,振动柱体的锁振区域和振幅最
大值均会受到影响,随电阻值增大,锁振区域先减小后增大,振动振幅峰值先减
小后增大。

(a)Ymax/D

(b)fs
图 4.25 PTC 圆柱振动振幅和涡脱频率随折减速度变化
Fig. 4.25 Oscillating amplitude and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of the cylinder with PTC versus Ur

93
通过观察 PTC 圆柱的位移时程曲线可以直观的看出 PTC 圆柱的动态涡激振动
过程,对位移时程曲线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频谱分析结果。外接负载电
阻值为 R=1kΩ,R=10kΩ时,PTC 圆柱涡激振动的振动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
果如图 4.26。图 4.26(a)中,当 Ur=5.2 时,PTC 柱体表面气动力较弱,位移曲线完
成呈现正弦形式,振幅最大值约为 0.002D。观察频谱分析图 4.26(b)可知振动频率
较低,且没有谐波产生,可以近似认为当前工况下没有涡激振动发生。图 4.26(c)
中,当折减速度达到 Ur=5.6 时,柱体表面的气动力随流速增大而增大,由于旋涡
脱落频率开始与固有频率产生耦合作用,圆柱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呈现“拍”状。观察
图 4.26(d),可以看出频谱图中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对应近尾迹的涡脱频率和 PTC
圆柱固有频率,振动主频以涡脱频率为主。系统处于前同步状态时,振动振幅逐
渐增大,振动频率逐渐接近固有频率。图 4.26(e)中,当折减速度提升至 Ur=5.8 时,
位移时程曲线呈现出稳定增大的趋势,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呈现出完全正
弦变化状态,这说明,在折减速度提升使系统发生“ 同步性现象”(synchronization
phenomenon)时,由位移曲线可以直观看出位移变化规律与之前的两种完全不同,
系统并没有出现频率叠加的现象,这点从频谱分析结果图 4.26(f)也可以看出,涡
脱频率完全等于固有频率。除此之外,与图 4.26(a)不同的是,锁振出现时,振幅
曲线明显呈现圆弧状,而图 4.26(a)中并未观察到这种现象,说明锁振现象出现时,
振幅振动频率单一,但振幅稳定增大,且振幅增长率逐渐减小,因此振幅曲线呈
现出弧形。系统振动振幅峰值达到 0.4D ,涡脱频率等于固有频率 7.012Hz 。图
4.26(g~h)中:Ur=6.2 时,涡脱频率仍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上,振动振幅达到 0.42D,
涡脱频率为 7.012Hz。振动状态与 Ur=5.8 类似,但是振幅曲线表现出的弧形略有
继续增加折减速度至 Ur=6.2,
不同,这可能是由于 CFD 计算误差导致。图 4.26(i)中,
可以观察到位移时程曲线再次出现“拍”状变化,系统处于“后同步性阶
段”(post-synchronization regime),然而不同于图 4.26(c)中的“拍”形态,拍形态为振
幅逐渐减小的拍形态,说明涡脱频率逐渐提高,从而脱离固有频率,与之前不同
的是,振动的主频率是固有频率。由图 4.26(j)的频谱结果图可以看出系统的存在
两个明显不同的峰值,分别对应固有频率和涡脱频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接负
载电阻相同的条件下,PTC 圆柱的锁定区域发生了后移,且与光滑圆柱锁振区带
宽(锁振区域结束时折减速度与开始时折减速度的差值)在折减速度上进行了衔接,
如图 4.27 所示,这表明在折减速度为 Ur=5.4~5.8 时,光滑圆柱可有效的进行涡激
振动能量收集的工作,而当光滑圆柱在 Ur 高于 5.8 后锁振现象结束时,PTC 圆柱
已进入锁振区域,从而实现了锁振区域的衔接,恰好有利于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
量收集工作的进行。

94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2 (b) FFT analysis for Ur=5.2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6 (d) FFT analysis for Ur=5.6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8 (f) FFT analysis for Ur=5.8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6.2 (h) FFT analysis for Ur=6.2

95
(i)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6.6 (j) FFT analysis for Ur=6.6
图 4.26 R=1k、10kΩ,Ur=6.6 时圆柱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4.26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spectra at R=1k/10kΩ,Ur=6.6

锁振区域
5.8~6.2
6.2

PTC圆柱
Ur

锁振区域
5.4~5.8
5.8

5.4

图 4.27 R=1k、10kΩ时,光滑圆柱与 PTC 圆柱锁振区域对比


Fig. 4.27 Comparison of lock-in region between smooth cylinder and PTC cylinder
under R=1k/10kΩ

图 4.28(a-l)为外接负载电阻为 R=100kΩ时,PTC 圆柱涡激振动的振动位移时程


响应和频谱分析结果。整体的变化趋势与光滑圆柱类似,由机电耦合分析结果可
知,由于 R=100kΩ时系统机电耦合阻尼达到最大值,系统负反馈效应响应较强,
PTC 圆柱在涡激振动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大,柱体表面所受气动力相对较弱,即使
涡脱频率接近于圆柱固有频率也无法产生耦合效应。由图 4.28(a)、(c)、(e)、(g)、
(i)、(k)可以发现,随着折减速度提升,位移时程曲线始终呈现规律的正弦变化,
而从图 4.28(b)、(d)、(f)、(h)、(j)、(l)中也可以看出,频谱图中始终没有出现谐波,

96
只有一个的波峰,这点同 R=1kΩ,R=10k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图 4.28(k)中,当
折减速度达到 Ur=6.0 时,振动振幅最大值达到 Ymax=0.048D,相较于之前几组折减
速度工况,增幅突然增大,观察图 4.28(l)可以看出,振动频率达到了 7.1Hz,非常
接近于系统的固有频率值。由以上分析可知,虽然 PTC 圆柱在 R=100kΩ时下并没
有观察到非常明显的“前同步”、“同步”、“后同步”三个振动阶段,但是在 Ur=6.0
时出现了振幅突然增大的现象,可以认为产生了“准同步”现象。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0 (b) FFT analysis for Ur=5.0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2 (d) FFT analysis for Ur=5.2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4 (f) FFT analysis for Ur=5.4

97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6 (h) FFT analysis for Ur=5.6

(i)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8 (j) FFT analysis for Ur=5.8

(k)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6.0 (l) FFT analysis for Ur=6.0
图 4.28 R=100kΩ PTC 圆柱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4.28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spectra at R=100kΩ of the PTC cylinder

图 4.29(a~f)为 R=1MΩ,R=10MΩ时系统的振幅响应和频谱分析结果,系统在
进入前同步、同步和后同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 R=1kΩ,R=10kΩ接近,这里不再
赘述。

98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5.8 (b) FFT analysis for Ur=5.8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6.0 (d) FFT analysis for Ur=6.0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6.5 (f) FFT analysis for Ur=6.5
图 4.29 R=1MΩ,R=10MΩ PTC 圆柱振幅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4.29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and frequency spectra
at R=1MΩ/10MΩ of the PTC cylinder

4.5.2 PTC 圆柱近尾迹流场特性分析


Bernitsas 等[25-30]等指出,PTC 的使用会较大程度的影响圆柱的涡激振动现
象,并在高雷诺数时会使其产生驰振。本文针对微型压电转化涡激振动能量收集
的涡激振动,流动区域主要集中于层流,其激励机制不同于高雷诺数下的旋涡脱
落激发机制。通常在高雷诺数下会观察到 2P 或 2P+2S 旋涡脱落模态,即在涡激振
动发生的一个周期内,会产生 2 个完整周期的旋涡脱落过程。但是针对低雷诺数
的 PTC 圆柱涡激振动研究还相对很少,本文通过计算发现带有表面粗糙带的 PTC
圆柱在较低雷诺数下,不同外接负载电阻值下(R=1×103~7Ω)的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

99
并未出现 2P 或以上模式。而是以 2S、3S 和准 2P 模式为主,如图 4.30-4.32 所示。
PTC 圆柱的旋涡脱落模式与光滑圆柱基本没有差别,而 PTC 主要通过改变升阻力
来改变系统的振动振幅响应。

图 4.30 R=1kΩ,R=10kΩ时旋涡结构图(Ur=6.2)
Fig. 4.30 Vortex structures of R=1kΩ,R=10kΩ (Ur=6.2)

图 4.31 R=100kΩ时旋涡结构图(Ur=6.0)
Fig. 4.31 Vortex structures of R=100kΩ (Ur=6.0)

图 4.32 R=1MΩ,R=10MΩ时旋涡结构图(Ur=6.0)
Fig. 4.32 Vortex structures of R=1MΩ,R=10MΩ (Ur=6.0)

100
4.5.3 PTC 圆柱 VIVPEH 电压及功率输出
图 4.33(a~b)所示为 PTC 圆柱 VIVPEH 的输出闭环电压随折减速度的变化规律。
类似于光滑圆柱,PTC 圆柱的输出曲线中也存在着前同步、同步和后同步等阶段。
说明在锁振现象出现时,振动系统的振动能量收集能力明显增强,振幅相应较大,
且振动频率也保持较高数值,从之前分析也可得出相应结论。图 4.33(a)中可以看
出,不同于图 4.25 中的振幅曲线,电压输出曲线并没有出现交叉现象,这说明相
同折减速度下,随外接电阻负载值 R 增加,电压输出值为递增式增加。电压输出
最大值出现在 R=10MΩ处,相应的折减速度为 Ur=5.3。此外,能量收集的另一个
重要考察因素为有效工作区的带宽,从图 4.33(a)中可见,随 R 增加,PTC 圆柱
VIVPEH 的有效工作带宽逐渐增大,如 R=1kΩ时,带宽仅为 5.48≤Ur≤6.02,而在
R=1MΩ带宽则增加到 5.32≤Ur≤6.19。在同步区域中,电压最大值非常稳定,几乎
保持大小不变。图 4.33(b)所示为外接负载电阻值大小对 PTC 圆柱 VIVPEH 的输出
闭环电压影响,在相同流速下时,随电阻值增大,系统输出电压逐渐增大。在相
同电阻值下,电压在锁振区域具有较高数值,而在其他非同步区域数值较小。
使用电压与电功率关系式 P = V 2 rms / R 可以求得 PTC 圆柱 VIVPEH 系统输出电
功率,如图 4.34 所示。由图 4.34(a)中可以看出,在同步区域内,功率输出最小值
出现在 R=1kΩ,这是因为 R=1kΩ时系统输出电压较小。而当电阻值提升至 R=10kΩ
时,功率响应增加,这点与电压输出计算结果类似。当电阻提升至 R=100kΩ时,
虽然振动振幅较小,但系统输出电压仍高于 R=10kΩ,这是由于外接负载电阻值增
大使系统外阻较大,输出功率高于 R=1kΩ和 R=10kΩ工况。继续提升电阻值时,功
率达到最大值 PPTCmax=3.4×10-5W。值得注意的是,继续提升电阻值时,功率值不
增反减,功率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图 4.34(b)所示为 PTC 圆柱 VIVPEH
系统输出电功率随电阻值的变化规律,不同流速的输出功率随电阻增大的变化趋
势有所不同,当 Ur=4.42 时,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但最大值出现在 R=1MΩ处;
当 Ur=5.14 和 Ur=6.38 时,功率最大值出现在 R=100kΩ处;当出现锁振现象时,当
Ur=5.47、5.66、5.86、6.02 时,最大值均出现在 R=1MΩ处。

101
(a) PTC 圆柱 VIVPEH 闭环电压输出随折减速度变化
(a) Closed-circult voltage output with Ur of VIVPEH with PTC circular cylinder section

(b) PTC 圆柱 VIVPEH 闭环电压输出随电阻变化


(b) Closed-circult voltage output with R of VIVPEH with PTC circular cylinder section

图 4.33 PTC 圆柱闭环电压输出


Fig. 4.33 Closed-circult voltage output of PTC circular cylinder section

102
(a) PTC 圆柱 VIVPEH 闭环功率输出随折减速度变化
(a) Closed-circult power output with Ur of VIVPEH with PTC circular cylinder section

(b) PTC 圆柱 VIVPEH 闭环功率输出随电阻变化


(b) Closed-circult power output with R of VIVPEH with PTC circular cylinder section
图 4.34 PTC 圆柱 VIVPEH 闭环功率输出
Fig. 4.34 Closed-circult power output of VIVPEH with PTC circular cylinder section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比 PTC 圆柱 VIVPEH 和光滑圆柱 VIVPEH 系统的电压


和功率输出结果可以发现,前者与后者的同步性区域形成了啮合现象,即当光滑
圆柱 VIVPEH 已经脱离有效工作带宽 5.3≤Ur≤5.8 时,PTC 圆柱 VIVPEH 仍然处于
有效工作带宽,但其工作带宽相较于后者要更早开始。这为涡激振动压电转化能
量收集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103
4.6 小结
本章基于流致振动风洞验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计算了考虑外接电路条件下的
压电转换能量收集的涡激振动振动特性和能量收集特性。首先将涡激振动系统与
机电系统进行耦合,其中涡激振动系统包括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机电系统包括外
接电路和压电结构。利用矩阵法求解机电耦合方程的线性解,得到外接负载电阻
大小对系统的负反馈效应,可以获得外接负载对系统外阻及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使用流固耦合求解器进行涡激振动计算,从而求得钝体的振动振幅
及振动频率。最终,利用闭环系统的准稳态电压输出解形式对系统输出电压及输
出电功率进行计算,研究表明:
① 外接电路连接涡激振动系统时,会产生外部阻尼,外部阻尼可通过矩阵法
解出,涡激振动系统内阻和外阻同时影响系统的振动能力和能量收集特性。本文
计算外接负载电阻对涡激振动系统负反馈效应的结果中,阻尼随电阻呈抛物线型
变化,在 R=100kΩ时具有最大值,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② 计算光滑圆柱 VIVPEH 系统的涡激振动时,可同时观测到系统的四个阶段:
分别是未同步的纯正弦振动,前同步时的拍型振动,同步时的正弦振动和后同步
时的拍型振动。数值计算最大振幅达到了 0.4D。
③ PTC 圆柱 VIVPEH 系统的涡激振动中同样捕捉到了几种不同振动阶段,值
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光滑圆柱,PTC 圆柱的同步区域发生了后移,最大同步带宽
为 5.3≤Ur≤6.2。
④ 光滑圆柱和 PTC 圆柱系统的升力系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同步时,
升力系数与位移时程曲线具有一定相位差。
⑤ 在较低雷诺数下,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观测到了 2S 和准 2P 的涡脱模式。
⑥ 光滑圆柱和 PTC 圆柱 VIVPEH 的输出电压随电阻值增大而增大,输出电压
最大值在 R=10MΩ分别达到了 16.14V 和 16.04V。输出功率最大值出现在 R=1MΩ,
最大值分别为 3.2×10-5W 和 3.4×10-5W,分别对应 Ur=5.25 和 Ur=5.45。但在 R=10MΩ
时系统的同步区域较宽。在单独使用两种不同形状截面 VIVPEH 工作时,应当选
择 R=10MΩ载荷,但由于光滑圆柱与 PTC 圆柱的同步带宽具有啮合性,因此在同
时工作时应选择 R=1MΩ载荷作为最佳负载。

104
5 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下非圆柱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

5.1 引言
涡激振动是一种由于钝体后方的旋涡周期性脱落引起的结构振动。针对涡激振
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圆柱,Williamson 和 Gavardhan[86]综述了圆柱涡激振动的研
究现状。而方柱和三角形柱体的涡激振动研究则相对较少。在涡激振动压电转换
能量收集的研究方面,目前钝体截面形状大多数集中于圆形,如 Allen,Smith[3],
Akaydin[35, 107],Bernitsas[25]等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利用方柱驰振现象进
行能量收集的研究工作。Barrero 等[53]指出方柱在较低雷诺数下仍可发生驰振,
但没有说明驰振现象可以被利用在低速流动下的能量收集中,且文中所使用的流
体为理想气体,无量纲折减速度数值较大,不利于能量收集工作的进行。Barrero
等[141]首次提出了驰振现象可用于进行能量收集,研究了高雷诺数下利用方柱驰
振现象进行能量收集的工作,达到了在较大折减速度范围内进行能量收集的目的,
但其研究中使用了阻尼较大的材料,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由此可见,目前针对方
形截面柱体和三角形截面柱体的涡激振动现象进行能量收集的研究仍相对较少,
而针对方形和三角形截面柱体的低雷诺数压电转换能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工作极
少。本文针对较低流速,研究了带有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型压
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特性。结果对研究较低雷诺数下的非圆柱形
钝体的能量收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设计微型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
收集时选取不同钝体形状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章讨论了圆柱 VIVPEH 的研究工作,证明了考虑外接负载电阻时,电阻的
机电耦合负反馈效应对能量收集过程有着重大影响,而且 PTC 的加入可以实现带
有圆柱 VIVPEH 的能量收集区域的延长。为了完善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
研究,本章基于第五章中外接电阻对能量收集系统的负反馈效应,对另外两种不
同形状钝体的能量收集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考虑了不同攻角对方柱和不同顶角对
等腰三角形柱体能量收集特性的影响,目的是能够找到一种较为合理、高效的钝
体形状,用于增强系统的能量输出能力。本章中第 5.2 节给出了方柱和三角柱的物
理模型和详细参数。第 5.3 节阐述了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等腰三角柱的计算区
域和网格参数。压电涡激振动转换能量收集中方柱和三角柱的气动力响应、振动
振幅及频率、相位角及涡脱模式等结果分别在第 5.4 节和第 5.5 节中进行了详细讨
论。第 5.6 节针对方形和三角形截面的涡激振动压电转换能量收集的电压和功率输
出能力给出了总结。

105
5.2 物理模型及系统参数
本章主要研究带有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等腰三角柱体的压电转换涡激振
动能量收集。图 5.1 和 5.2 分别是方柱和三角柱系统的物理模型。其中方柱与来流
速度的夹角为αSqu,边长为 DSqu=0.0016m。三角柱的迎风段边长为 DTri=0.0016m,
等腰三角柱的顶角为βTri。图 5.1(b)和图 5.2(b)中的 M 为柱体质量,K 为系统弹性系
数,C 为系统阻尼,R 为外接负载电阻。
系统物理参数表如表 5.1 所示。

(a)系统侧视图 (b)质量-弹簧-阻尼-电阻系统
(a) Side view of the system (b) Mass-Spring-Damping
-Load resistance system
图 5.1 带有方柱型截面压电能量收集物理结构.
Fig. 5.1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with square column-typed section.
PZT cantilever
U

R M

Ur

z
Oscillating
x direction
y

R K C

(a) (b)
图 5.2 三角柱压电能量收集物理结构
(a)系统侧视图,(b)质量-弹簧-阻尼-电阻系统
Fig. 5.2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with triangular prism
(a) Side view of the system,(b) Mass-Spring-Damping-Load resistance system

106
表 5.1 两种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参数表(方柱和三角柱)
Tab. 5.1 Parameters of two considered configurations(Square and trigular section)
符号[单位] 物理意义 方柱截面 三角柱截面
M[kg] 圆柱质量 0.2979 0.2979
K[N/m] 系统刚度 579~584 579~584
C[Ns/m] 结构阻尼 0.0325~0.45 0.0325~0.45
DNor[m] 无量纲特征长度 0.0016 0.0016
αSqu[degree] 方柱来流攻角 0~75
βTri[degree] 三角柱顶角 0~90
ζ 系统阻尼系数 0.00121 0.00121
fn[hz](水) 固有频率 7.012~7.132 7.012~7.132
Cp[nF] 电容 120 120
θ 机电耦合系数 1.55×10-3 1.55×10-3
μ[Pa*s] 动力粘度 0.0011379 0.0011379
2
ν[m /s](水) 运动粘度 1.139×10 -6
1.139×10-6
ρ[kg/m3](水) 密度 999.1026 999.1026

在方柱涡激振动中,由于带有不对称结构,因此考虑不同攻角是非常重要的。
在方柱棱边处流体的运动十分不规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近壁面旋涡脱落。不
同于圆柱涡激振动的旋涡脱落过程,带有棱边的柱体在旋涡脱落处没有经过一个
平滑的过渡区域,而是直接脱落,从而使得方柱的边界层分离点固定于前缘的拐
角处,而不随雷诺数而改变位置。本文考虑了不同来流攻角对方柱型截面压电涡
激振动转换能量收集的影响。三角柱同样带有棱角型边缘,绕流发生时,边界层
分离点也会固定在前缘拐角处。但与方柱不同的是,三角柱由于前缘尖角更大,
可能会导致旋涡脱落加剧,从而改变旋涡脱落特性。

5.3 计算区域及工况
本文数值计算中,方柱和三角柱的外流场计算区域为 50D×50D,如图 5.3 所示,
图中还给出了常温下水的物性参数。柱体位于流场正中心处,边界条件设置如第
2.4 节中所述。

107
Top Top

Triangular cylinder
Square column
Inlet Outlet Inlet Outlet
y y
x x

Bottom Bottom

(a)方柱型截面 VIVPEH 计算域 (b)三角柱 VIVPEH 计算域


(a)Computational region of (b) Computational region of
VIVPEH with square section VIVPEH with triangular section
图 5.3 计算区域大小
Fig. 5.3 Computational region

在 Gambit 中对带攻角方柱划分二维结构化网格,在柱体近壁面处采用局部加
密的方法,从远离柱体方向开始逐渐稀疏。流场网格数为 43200。其中攻角为 0 的
网格已经在第 2.5 节中做出了固定绕流及网格无关性验证。不同攻角的方柱计算网
格和不同顶角的三角柱计算网格如图 5.4 和图 5.5 所示。本文采用坐标更新动网格
技术,以避免由于网格变形而产生的大变形问题。当柱体发生运动时,柱体相对
于网格并不产生移动。

(a) α=0° (b) α=15°

108
(c) α=30° (d) α=45°

(e) α=60° (f) α=75°


图 5.4 带攻角方柱近壁面网格示意图
Fig. 5.4 Sketch diagram of the resolution grid for square columns with attack angle

方柱 VIVPEH 中方柱边长 D=0.0016m,而无量纲特征长度 DNor 定义为物体垂


直于来流速度方向投影面上的长度,即当固定边长的方柱绕流具有攻角时,不同
攻角会对应不同的特征长度,因此会对应不同的折减速度和雷诺数。由此可见,
在相同流速下,本文方柱 VIVPEH 与圆柱 VIVPEH 运行工况略有区别。DNor 与方
柱边长 D 的关系式如式 5.1 所示。方柱 VIVPEH 的特征长度如表 5.2 所示。运行总
工况与表 4.2 中圆柱 VIVPEH 来流实际速度相同,但折减速度与雷诺数由于特征长
度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这里不详细列出。
D Nor = D(sin α + cos α ) (5.1)

109
表 5.2 方柱型截面 VIVPEH 特征长度换算表

Tab. 5.2 Conversion table of characteristic length of the square-sectioned VIVPEH


来流攻角(度) 特征长度 D Nor = D (sin α + cos α ) (m)

0 0.0016
15 0.00196
30 0.00219
45 0.00226
60 0.00219
75 0.00196

本章所运行工况均是单核计算,使用 AMD Opteron 64 位处理器,ubuntu Linux


操作系统,总内存为 3GB。部分运行工况的计算时间及对应步长如表 5.3 所示。基
于第五章的计算结果,本章方柱 VIVPEH 和三角柱 VIVPEH 仅考虑外接负载电阻
为 R=1×106Ω时的能量收集能力,电阻对系统的负反馈效应详细见第 5.4 节。

表 5.3 OpenFOAM 计算时间


Tab. 5.3 Computational time in OpenFOAM
折减速度 Ur 4 5 5.5 6 6.5 7 7.5 8
运行时间(h) 103 132 143 187 194 202 165 130
流动时间(s)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步长 自动时间步长(adjust Timestep),最大库郎特数(Co)为 0.2

(a) β=15° (b) β=30°

110
(c) β=45° (d) β=60°

(e) β=75° (f) β=90°

(e) β=120° (f) β=150°


图 5.5 带顶角方柱近壁面网格示意图
Fig. 5.5 Sketch diagram of the resolution grid for Triangular columns with vortex angles

111
5.4 方柱 VIVPEH 的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由于方柱表面具有拐角点,导致旋涡分离点不随雷诺数变化而改变,而是固定
在拐角点处。不同攻角会对方柱的涡激振动产生较强影响。本节基于第四章中的
机电耦合计算结果完成方柱 VIVPEH 涡激振动数值计算。主要目的是在考虑机电
耦合效应时,得到不同攻角对方柱型截面 VIVPEH 涡激振动过程的影响,为下一
步计算其能量收集特性做准备。主要计算结果为方柱表面所受到的气动力,方柱
振动位移和相位角,旋涡脱落频率和涡脱模式等。
5.4.1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振动特性
涡激振动数值计算的物理参数具体如表 5.1 所示,当外接电阻值为 R=1×106Ω
时,系统的弹簧刚度 KSqu 变为 580N/m,对应的阻尼 CSqu 为 0.2Ns/m。计算来流速
度范围是 0.03927m/s≤U≤0.08975m/s,定义折减速度为 UrSqu=U/(fNSquDSqu)。表 5.4
给出了不同攻角的方柱型截面 VIVPEH 的折减速度及其运行工况。图 5.5 是
R=1×106Ω时不同攻角的方柱 VIVPEH 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振幅响应,其中考察变
量选取为无量纲振幅幅值 Ymax/D。Ymax 是通过对位移时程响应曲线取至少 60 个以
上峰值的平均值进行预测得出。本节还将方柱不同攻角的振幅计算结果与光滑圆
柱进行了对比。

表 5.4 方柱 OpenFOAM 运行工况


Table 5.4 Run cas of Square column in OpenFOAM
来流速度 折减速度 UrSqu
U(m/s) α=0° α=15°/α=75° α=30°/α=60° α=45°
0.03927 3.5 2.85784 2.56223 2.47525
0.04488 4 3.26611 2.92826 2.82885
0.05049 4.5 3.67437 3.29429 3.18246
0.0561 5 4.08263 3.66032 3.53607
0.05834 5.2 4.24594 3.80673 3.67751
0.06059 5.4 4.40924 3.95315 3.81895
0.06283 5.6 4.57255 4.09956 3.9604
0.06732 6 4.89916 4.39239 4.24328
0.07293 6.5 5.30742 4.75842 4.59689
0.07854 7 5.71569 5.12445 4.9505
0.08415 7.5 6.12395 5.49048 5.3041
0.08976 8 6.53221 5.85652 5.65771
0.09537 8.5 6.94048 6.22255 6.01132

112
本节基于第五章中 R=1×106Ω的带电阻系统回路对涡激振动流固耦合系统的负
反馈计算结果,对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振幅随折减速度变化趋势进行了数值
研究。从图 5.6 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不同攻角对振幅峰值和锁振区域的影响,并且
可以观察到方柱 VIVPEH 在不同来流攻角下涡激振动曲线的“前同步”、“同步”和
“后同步”等现象。

图 5.6 方柱型截面 VIVPEH 在不同来流攻角下的振幅


Fig. 5.6 Nondimensional amplitude of VIVPEH with square-shaped section
under different attack angle

① α=0° 时,锁振区域从 Ur=5.5 开始,到 Ur=6.5 结束。振幅最大值达到


Ymax/D=0.35,出现在 Ur=5.8 处。另外,当折减速度较低时,振幅曲线呈现出稳定
的正弦振动状态,振幅较小,为 1×10-3D 级别,几乎可以将振幅忽略,可近似认为
系统没有发生涡激振动。折减速度增大时,系统进入“前同步”阶段,振动振幅增大
至 1×10-2D 级别,且频率逐渐接近固有频率并与其叠加,方柱在 R=1×106Ω时外接
电路系统下的固有频率 fNSqu=6.98Hz。当继续提升折减速度至 Ur=6.3 时,涡脱频率
继续升高与固有频率产生锁定,方柱振幅显著增大,涡脱频率与固有频率达到同
步状态。达到同步时,增加来流速度(到 Ur=6.7 结束)涡脱频率保持锁定状态数值
不变,且振幅会保持在一个较高数值,振幅最大值达到了 0.35D。值得注意的是,
攻角α=0°的方柱型 VIVPEH 的锁振带宽要高于同条件下的光滑圆柱型 VIVPEH 锁
定带宽(α=0°方柱的 0.99 高于圆柱的 0.72)。

113
② α=15°时,振幅最大值下降,且锁振区域变窄。观察网格图 5.4(b)可以看出,
在攻角α=15°时,方柱的上端迎风具有明显可以影响流场的拐角结构,这点从后面
的可视化分析中也同样可以看出。锁振区域开始于 Ur=5.4,结束于 Ur=5.7,振幅
最大值出现在 Ur=5.7,大小约为 Ymax=0.148D。观察振幅曲线图 5.6 可知,与攻角
为α=0°方柱计算结果类似的,α=15°方柱的位移时程曲线大致分为“未同步”、“前
同步”、“同步”和“后同步”等四个阶段。
③ α=30°时,方柱振幅明显加剧,振动锁振范围相对于α=15°方柱得到了增大,
锁振区域开始于 Ur=4.5,结束于 Ur=5.7,振幅最大值达到了 0.41D。观察振幅位移
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如图 5.9 所示:折减速度较低时,系统振幅较低,处于
未同步阶段,振动较为规律,如图 5.9(a)。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α=0°和α=15°攻
角的工况,由频谱分析结果同时可以观察到 2 个谐波产生,如图 5.9(b),其中第二
谐波为系统固有频率。这说明,攻角α=30°时,方柱型 VIVPEH 对涡激振动的反应
较为“敏感”,在相同折减速度范围内,相较于其他攻角,气动力扰动现象明显较为
强烈。图 5.9(c~f)中系统开始进入“前同步”阶段,但是不同于之前的计算结果,图
5.9(c)和 5.9(e)中的振幅位移时程曲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模式,前者的振幅曲线呈
现出由大变小的趋势,“拍”的尺寸逐渐减小,并达到稳定值,而后者的“拍”尺寸则
由小变大,最终达到稳定。由频谱分析结果 5.9(d)和 5.9(f)中可以看出,频谱曲线
均具有两个明显的峰值,但不同的是前者是以旋涡涡脱频率为主频率为涡激振动
提供能量,而后者则是以锁振频率为主提供能量,因此前者的涡脱频率的能量密
度要高于固有频率,而后者反之。增加折减速度到 Ursqu=4.392 时,VIVPEH 的振
动逐渐进入锁振区域。当涡脱频率与固有频率发生同步时,系统的涡脱频率逐渐
被耦合到固有频率上。值得注意的是,α=30°的方柱 FIV 同步过程中观察到了三种
不停的同步形态,如图 5.9(g~l)所示。图 5.9(g)中,涡激振幅曲线开始进入锁振状
态,整体曲线呈现抛物线形形态,且增长率逐渐降低,说明振动系统已经发生涡
脱频率与固有频率的耦合,振动振幅曲线最终达到稳定。但与之前其他工况的同
步区域的振幅曲线不同的是,振幅曲线在较大程度上仍表现出了“拍”状态,结合频
谱分析结果 5.9(h),频谱图上出现了三个频谱密度较强的波峰,即系统已经出现了
三次谐波。方柱在涡激振动过程中,当折减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振动与固有频
率进行耦合,振动主频以固有频率 fNsqu 为主,但由于方柱表面具有拐角点,近壁
面处流场扰动较为剧烈,系统出现了三种振动频率叠加的现象,这是由于攻角在
30°时,由于不对称性较为明显,上端与下端所受气动力不平衡而导致的综合结果。
图 5.9(i)和图 5.9(j)为继续提升折减速度 Ursqu=5.124 时,方柱的锁振时程曲线和频
谱分析结果,与 UrSqu=4.758 不同之处在于,Ursqu=5.124 时的振动主频几乎完全锁
定在固有频率上,频谱结果图上存在较多噪声,振动振幅增大至 Ymax=0.28D。当

114
折减速度达到 Ur=5.49 左右时,如图 5.9(k~l),振幅完全呈现正弦规律曲线,噪声
消失。振幅最大值增加至 Ymax=0.41D 左右,振动频率保持稳定为 6.98Hz,应视为
方柱型截面 VIVPEH 最佳工作状态。方柱的后同步计算结果如图 5.9(m~n)所示,
方柱位移时程曲线呈现“拍”状,振动频率以固有频率为主。
④ α=45°时,振幅位移曲线仍未规则的“未同步”、“前同步”、“同步”和“后同
步”区域。振幅最大值为 Ymax=0.28D,锁振区域开始于 Ur=4.2,结束于 Ur=5.4,锁
振区域相较于其他各个工况均有所提前。系统并未出现如同攻角α=30°方柱时剧烈
的气动力扰动现象,说明上下对称的钝体结构在绕流流场中的涡激振动响应较为
稳定。
⑤ α=60°时,通过对位移曲线与频谱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变化规律与攻
角α=30°时极为相似,仅存在数值大小上的细微差别。由图 5.11(a)、(c)、(e)中α=60°
时系统的振幅时程曲线可以看出,在锁振发生时,系统在“同步区”的振幅变化规律
与α=30°几乎完全相同。且通过观察频谱分析结果(b)、(d)、(f)可知,频谱分析结果
中同样出现了谐波与噪声的现象。这是由于攻角 60°与攻角 30°的质量-阻尼-弹簧
系统在流场力平衡系统中弹簧支撑力与柱体重力达到平衡时,可认为上述两种结
构为对称工况。
⑥ α=75°时,振幅位移计算结果与频谱分析结果与 α=15°时的计算结果相类
似。本节进一步分别对比了α=15°、α=75°和α=30°、α=60°四种工况下斯特劳哈尔
数,再次验证了本文推测的正确性,结果如表 6.5 所示。

表 5.5 不同攻角方柱斯特劳哈尔数对比
Tab. 5.5 Comparison of Strouhal number with different attack angle
实际来流速度 斯特劳哈尔数(Strouhal number/Stsqu)
U∞(m/s) 15° 75° 30° 60°
0.05049 0.1682 0.1682 0.1832 0.1831
0.0561 0.1714 0.1714 0.1873 0.1872
0.06278 0.1743 0.1742 0.1896 0.1896
0.07293 0.1746 0.1746 0.1922 0.1922

115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5 (b) FFT analysis for UrSqu=5.5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6.0 (d) FFT analysis for UrSqu=6.0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6.5 (f) FFT analysis for UrSqu=6.5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7.0 (h) FFT analysis for UrSqu=7.0
图 5.7 攻角为α=0°时的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5.7 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FFT analysis results for α=0°

116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4.409 (b) FFT analysis for UrSqu=4.409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307 (d) FFT analysis for UrSqu=5.307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716 (f) FFT analysis for UrSqu=5.716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6.124 (h) FFT analysis for UrSqu =6.124
图 5.8 攻角为α=15°时的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5.8 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FFT analysis results for α=15°

117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3.66 (b) FFT analysis for UrSqu=3.66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4.089 (d) FFT analysis for UrSqu=4.089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4.392 (f) FFT analysis for UrSqu=4.392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4.758 (h) FFT analysis for UrSqu=4.758

118
(i)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124 (j) FFT analysis for UrSqu=5.124

(k)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49 (l) FFT analysis for UrSqu=5.49

(m)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857 (n) FFT analysis for UrSqu=5.857
图 5.9 攻角为α=30°时的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5.9 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FFT analysis results for α=30°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3.678 (b) FFT analysis for UrSqu=3.678

119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4.951 (d) FFT analysis for UrSqu=4.951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304 (f) FFT analysis for UrSqu=5.304

(g)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658 (h) FFT analysis for UrSqu=5.658
图 5.10 攻角为α=45°时的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5.10 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FFT analysis results for α=45°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4.758 (b) FFT analysis for UrSqu=4.758

120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124 (d) FFT analysis for UrSqu=5.124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49 (f) FFT analysis for UrSqu=5.49
图 5.11 攻角为α=60°时的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5.11 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FFT analysis results for α=60°

(a)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307 (b) FFT analysis for UrSqu=5.307

(c)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5.716 (d) FFT analysis for UrSqu=5.716

121
(e)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or UrSqu=6.124 (f) FFT analysis for UrSqu =6.124
图 5.12 攻角为α=75°时的振动位移时程曲线和频谱分析结果
Fig. 5.12 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FFT analysis results for α=75°

图 5.13 所示为方柱 VIVPEH 在不同来流攻角下的无量纲频率。其中红色直虚


线代表无量纲固有频率。振动频率是通过对位移曲线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
出。从振动频率结果可以看出各个攻角的锁振区域大小,其中α=0°时的锁振区域
约为 6.5≤UrSqu≤7.0,带宽为 0.5。基于振幅分析结论,攻角α=15°和α=75°的锁振区
域 约 为 5.4≤UrSqu≤5.7 , 锁 振 带 宽 仅 为 0.3 。 α=15° 和 α=15° 的 锁 振 区 域 约 为
4.6≤UrSqu≤5.5,锁振带宽约为 0.9 左右,明显高于前两种情况。而当攻角α=45°时,
锁振区域范围为 4.2≤UrSqu≤5.4,带宽增至 1.2。此外从频率分析结果图 5.13 中可以
观察到方柱型截面 VIVPEH 涡激振动的前同步、同步和后同步三种不同分支。

图 5.13 方柱型截面 VIVPEH 在不同来流攻角下的无量纲频率


Fig. 5.13 Nondimensional frequency of VIVPEH with square-shaped section
under different attack angle

122
5.4.2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相位角分析
基于第 5.4.1 节的分析结果,可认为α=15°、α=30°分别和α=75°、α=60°攻角的
计算及响应参数相同。图 5.14-5.17 所示为不同攻角下振动方柱的初始相位角和同
步相位角的计算结果。由图 5.14-5.17(a)中可以看出,在振动的初始阶段,系统振
动较为稳定,振幅振动频率单一,且完全由涡脱频率决定,故振幅位移曲线与升
力曲线几乎同步且并无相位差,这是由于振幅较小,当柱体振动达到振幅最大值
或最小值时几乎没有停滞现象。而与初始状态时的相位角不同的是,系统达到同
步状态时,涡脱频率再次被锁定在固有频率之上,而由于系统的锁振效应,振动
频率同样等于固有频率,因此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呈倍数关系。然而当计算较低
雷诺数时,流动过程中没有湍流现象发生,因此涡脱频率与振动频率完全相等。
同步现象发生时的位移曲线与升力曲线完全同步,但存在一定相位差。图 5.18 所
示为柱体在涡激振动时,达到波峰或波谷后由于弹簧的缓冲作用会停滞一段时间。
图 5.18 (a)中旋涡 V1 和 V2 在相邻两个步长的波峰出现时向前移动了距离 S1,其中
V1 明显变细变长,而柱体仍处于波峰。类似地,图 5.18 (b)中旋涡 V3 和 V4 在相邻
两个步长的波谷出现的间隔向前移动了距离 S2。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
柱体一直处于波峰或波谷,从而导致了相位角的产生。

图 5.14 攻角为α=0°时的初始相位角和同步相位角结果
Fig. 5.14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synchronization state for α=0°

图 5.15 攻角为α=15°/α=75°时的初始相位角和同步相位角结果
Fig. 5.15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synchronization state for α=15°/α=75°

123
图 5.16 攻角为α=30°/α=60°时的初始相位角和同步相位角结果
Fig. 5.16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synchronization state for α=30°/α=60°

图 5.17 攻角为α=45°时的初始相位角和同步相位角结果
Fig. 5.17 Results of phase angle in initial and synchronization state for α=45°

(a) Ymax+(wave crest) (b) Ymax-(wave trough)


图 5.18 位移时程与升力时程相位角差值示意
Fig. 5.18 Phase angle between displacement and lift force time history

5.4.3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近尾迹旋涡脱落分析


图 5.19~图 5.22 所示为不同攻角下方柱位于同步状态下尾流旋涡形态,图中 T
为振动周期,下标表示方柱攻角的大小值,其中蓝色表示负涡量,逆时针旋转方
向,红色表示正涡量,为顺时针旋转方向。α=0°时,方柱绕流流场稳定,振幅较

124
α=15°/α=75°
小,尾涡结构呈现出规则的 2S 模态。一个周期内脱落一个正负旋涡对。
时,由于攻角的存在,系统近壁面的旋涡脱落点开始往前移动,紧贴壁面,振动
开始加强,振幅相应增大,涡脱模式仍为 2S 模式。从图 5.20 中可以看出,由于振
动增强,旋涡脱落阵列形状逐渐变圆。当攻角变为α=30°/α=60°时,振动振幅较大,
达到 0.4D 左右,由图 5.21 中可以观察到由于振幅增大,旋涡脱落模式也产生明显
变化,涡街阵列的宽度相应变大,振动涡对的形状由扁平状变为规则的椭圆状。
攻角为α=45°时,振动振幅减小,旋涡脱落模式再次变回稳定的 2S 模态。

图 5.19 攻角为α=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19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α=0°

图 5.20 攻角为α=15°/α=75°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20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α=15°/α=75°

125
图 5.21 攻角为α=30°/α=6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21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α=30°/α=60°

图 5.22 攻角为α=45°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22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α=45°

5.4.4 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


方柱 VIVPEH 由于带有攻角,导致其旋涡分离点与圆柱截然不同,基于上文中
分析结果,攻角为α=15°,30°分别与攻角为α=75°,60°方柱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在计算电压输出时仅考虑其中一种攻角值。基于 5.4.1 和 5.4.2 节中的振动振幅和
相位角等计算结果,在外接电阻为 R=1×106Ω时,系统的输出电压可由式(2.44)计
算得出:

126
t

e RCp
θωnYmax R − θωnYmax R (cos(ωnt + ϕ ) + ωn sin(ωnt + ϕ )C p R )
V (t ) =
1 + ωn 2 R 2 C p 2
不同于圆柱或 PTC 圆柱闭环电压或功率计算结果,本章重点计算电压输出的
最大值和锁振区域用于选取最佳工况下带攻角的方柱。图 5.23 所示为不同攻角方
柱 VIVPEH 输出电压最大值及同步性有效工作区域计算结果,并将结果与 PTC 圆
柱 VIVPEH 输出电压进行对比。由图中可以看出,方柱模型的最大输出电压出现
在攻角为α=45°处,最小值出现在α=15°和α=75°时,这说明这两种工况并不适合用
于能量收集。α=0°的方柱截面模型电压输出稍高于α=15°和α=75°,但数值仍然较
小。当方柱攻角从α=15°增加至 45°时,系统输出电压呈现递增的趋势。相较之 PTC
圆柱,攻角α=45°方柱输出电压最大值更高,这说明当二者同时处于同步性工作区
域内时,带攻角方柱的电压输出能力较强。继续观察同步性工作带宽计算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六种攻角方柱的工作总带宽为(4.2-5.7,5.3-5.7),中间出现了 0.6
左右的非同步性区域。α=45°攻角方柱模型的带宽值最大(4.2-5.4),最大带宽达 1.2,
高于其余所有攻角工况及 PTC 圆柱工况。基于输出电压的计算结果,可由功率输
出表达式计算出系统的电功率输出大小。
V 2 rms
P=
R

图 5.23 不同攻角方柱与 PTC 圆柱截面 VIVPEH 的输出电压最大值及有效同步工作区域对比


Fig. 5.23 Comparison of maximum value of voltage output and synchronization effictive area
Between VIVPEH with different shapes

图 5.24 为不同攻角方柱型截面 VIVPEH 输出功率最大值的计算结果及与 PTC


圆柱截面模型对比结果。与电压输出计算结果类似的,功率计算结果中α=45°攻角

127
方柱模型的功率输出值最高,最大值达到了 4.5×10-5W。
由此可见,α=45°攻角方柱模型由于较高的电压输出值和较大工作带宽,是一
种较为理想的方柱 VIVPEH。

图 5.24 不同攻角方柱与 PTC 圆柱截面 VIVPEH 的输出功率最大值对比


Fig. 5.24 Comparison of maximum value of power output Between VIVPEH with different shapes

5.5 三角柱 VIVPEH 的涡激振动和能量收集特性


三角柱由于顶角具有尖角状结构,因此在数值计算中具有较大困难,往往需要
极小的时间步长才能保证计算的收敛性。本文三角柱 VIVPEH 的涡激振动采用三
角形网格,在近壁面处局部加密,如图 5.5 所示。并采用三种不同的网格方案进行
固定绕流网格无关性验证。结果如下表 5.6 所示。考虑到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的需
求,最终本文选取网格密度较为合适的网格 2 进行计算。

表 5.6 三角柱网格固定绕流网格无关性验证(Re=150)
Tab. 5.6 Grid resolution study(Re=150)
参数 网格 1(较粗) 网格 2(中等) 网格 3(较细)
网格数目 14400 32000 48000
升力系数 CLrms 1.432 1.431 1.432
斯特劳哈尔数 St 0.156 0.157 0.157

5.5.1 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振动特性


三角柱 VIVPEH 基于第 4.4 节结论选取 R=1×106Ω作为外接负载工况进行计算,
基于外接电路负反馈计算结果,系统的弹簧刚度 KTri 变为 580N/m,对应的阻尼 CTri

128
为 0.2Ns/m 。 运 行 工 况 为 0.0449m/s≤U≤0.1459m/s , 定 义 三 角 柱 折 减 速 度 为
UrTri=U/(fNtriDTri),对应折减速度范围是 4.0≤UrTri≤13.0。图 5.25 所示为不同顶角下
三角柱 VIVPEH 的振幅随折减速度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
① β=15°时,如图 5.26 所示,三角柱振幅相对较小。在 UrTri=7.0 时开始进入
同步区域,同步性区域结束于 UrTri=9.0 左右,振动振幅最大值约为 0.2D 左右,在
同步区域内,振幅稳定。同步性有效工作区域带宽约为 3 单位折减速度。然而通
过观察三角柱的位移时程曲线,并未发现前面几种钝体形状涡激振动过程中出现
UrTri=6.5 时,位移曲线呈现完全正弦变化,然而振幅最大值仅为 0.0012D。
的拍现象。
而当 UrTri 提升至 7.0 时,不同于圆柱和方柱,三角柱快速进入锁定区域,振幅最大
值达到 0.18D,位移曲线也呈现完全正弦状态。说明β=15°三角柱对流场力变化的
反应较为灵敏,过渡状态较小或没有经过过渡状态即进入同步状态。值得注意的
是,顶角为β=15°的三角柱 VIVPEH 振动同步性区域已经高于带攻角方柱的最大同
步性区域,说明三角柱具有更强的频率锁定能力,从而有助于能量收集。
② β=30°时,三角柱振动规律较之β=15°三角柱发生了巨大变化,振动锁定区
域急剧减小,观察振幅位移曲线可知,在当前计算工况下,仅发现在 UrTri=9.0 附
近出现了锁振现象。当流速相对较低时,系统出现了拍现象,但并不明显,振幅
变化均为由大减小,并最终达到稳定,振幅曲线呈现正弦变化规律,如图 5.27(a)
所示。提升流速至 UrTri=7.5 时,系统出现了较为规律的拍现象,如图 5.27(b)所示。
然而与之前观测到其他钝型的拍现象不同的是,经过频率叠加的拍现象之后,系
统进入稳定振动阶段,但振幅仍然保持较小数值,约为 0.04D。流速增至 UrTri=8.0
时,如图 5.27(c)所示,系统出现较为稳定的拍现象。但在继续增加流速 UrTri =8.5
时,再次出现规律的正弦曲线,振幅稳定在 0.03D 左右,如图 5.27(a)所示。最终
系统在 UrTri=9.0~10.0 中,分别观察到了振幅逐渐增大(UrTri=9.0)和逐渐减小的拍现
象(UrTri=10.0),在 UrTri=9.5 时系统进入同步性区域,振幅最大值达到 0.21D 左右。
③ β=45°时,三角柱的振动出现了振幅逐渐增大的现象,不同于之前几种柱体
振动同步性规律,β=45°三角柱的振动振幅最大值增大较为规律,在达到锁振前几
乎呈现线性增长。如图 5.28(b)所示,UrTri=7.0 时,拍现象逐渐消失,通过振幅曲
线频谱分析可以看出,频率叠加现象逐渐消失,振动频率以涡脱频率为主。UrTri=7.5
时,振动振幅增大至约 0.18D。继续增加 UrTri =8.0 时,振幅增加至 0.23D,频谱结
果已经稳定在 f=5.8Hz 左右,继续提升折减速度时,通过频谱结果可以发现,频率
保持不变并锁定在 5.8Hz,说明三角柱已经完全锁定在了固有频率上,此时振动振
幅最大值达到了 1.1D。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知,β=45°三角柱对流场力的反应较为
灵敏,锁振区域较宽。

129
④ β=60°时,振幅曲线呈现出较为规律的前同步、同步、后同步区域。UrTri =6.5
时,系统开始进入同步区域,振幅达到了 0.86D 左右。同步区域持续在 6.5≤UrTri≤8.5。
从频谱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β=60°三角柱的振幅曲线出现了频率叠加较为明显的
现象。
⑤ β=75°时,不同于β=60°三角柱的振动响应,涡激振动开始明显减弱。首先
表现在同步性区域上,柱体振动的同步性区域为 5.5≤UrTri≤6.5,有效工作带宽仅为
1 单位折减速度,明显小于β=60°三角柱。振动振幅幅值相较于β=60°三角柱下降到
了 0.35D 左右。
⑥ β=90°时,三角柱同步性区域变为 5.0≤UrTri≤6.0 左右,振幅在 UrTri=5.5 时达
到了 0.37D,振动频率为 6.9Hz 左右,而继续提升 UrTri 至 6.0 时,振动振幅升至 0.72D,
而振动频率几乎保持不变。继续提升来流速度时,系统振动进入后同步阶段,振
幅开始逐渐减小,振动频率也逐渐脱离锁定状态。
⑦ β=120°时,振动曲线的同步性区域已经下降至 5.5≤UrTri≤6.0,振幅最大值为
0.5D 左右,值得注意的是,UrTri=6.0 时,振幅曲线会先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再持
续下降。而 UrTri=6.5 时,振幅曲线出现了剧烈波动,出现了非常剧烈的拍现象,
说明由于三角柱上下两端的尖锐几何形状,流场绕流三角柱时近壁面的旋涡脱落
十分剧烈,这点将在后面的近壁面旋涡脱落中继续讨论。
⑧ β=150°时,同步性已经消失,振动振幅最大值仅为 0.15D 左右,几乎所有
工况均呈现出频率叠加的现象。

图 5.25 不同顶角下三角柱 VIVPEH 的振幅


Fig. 5.25 Nondimensional amplitude of VIVPEH with triangular-shaped section
under different attack

130
(a) Ur=6.0 (b) Ur=7.5

(c) Ur=8.0 (d) Ur=8.5


图 5.26 15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26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15

(a) Ur=7.0 (b) Ur=7.5 (c) Ur=8.0

(d) Ur=8.5 (e) Ur=9.0 (f) Ur=9.5


图 5.27 30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27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30

(a) Ur=6.0 (b) Ur=7.0 (c) Ur=7.5

131
(d) Ur=8.0 (e) Ur=8.5 (f) Ur=9.0

(g) Ur=9.5 (h) Ur=10.0 (i) Ur=10.5

(j) Ur=11.0 (k) Ur=11.5 (l) Ur=12.0


图 5.28 45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28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45

(a) Ur=5.5 (b) Ur=6.5 (c) Ur=7.0

(d) Ur=7.5 (e) Ur=9.0 (f) Ur=9.5


图 5.29 60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29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60 degree

132
(a) Ur=4.5 (b) Ur=5.0

(c) Ur=6.0 (d) Ur=7.0


图 5.30 75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30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75degree

(a) Ur=4.5 (b) Ur=5.5

(c) Ur=6.0 (d) Ur=6.5


图 5.31 90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31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90 degree

133
(a) Ur=5.5 (b) Ur=6.0

(c) Ur=6.5 (d) Ur=7.0


图 5.32 120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32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120 degree

(a) Ur=6.5 (b) Ur=6.5

(c) Ur=7.0 (b) Ur=7.5


图 5.33 150 度顶角三角柱振幅位移时程曲线
Fig. 5.33 Displacement time-history of triangular cylinder with angle of 150 degree

134
5.5.2 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近尾迹旋涡脱落分析
三角形截面的顶角处由于较大的尖角会导致近尾迹流场受到较强影响,图
5.40~图 5.47 为不同顶角三角柱的近尾迹旋涡脱落示意图。
① β=15°时,三角柱的振幅较小,旋涡脱落模式仍然保持在 2S 模式。观察三
角柱顶角处,可以看出当从柱体底部形成的旋涡运动经过柱体顶角时,由于柱体
尖角的存在,旋涡会被“切割”。然而,由于柱体较长且振动振幅较小,流场并不是
非常剧烈,因此前半部分旋涡会被分离而单独脱落,并与另外一侧脱落的旋涡形
成 2S 旋涡对。而后半部分旋涡则仍然停留在柱体表面,直到下一个周期进行脱落,
如图 5.34 所示。
② β=30°时,振动规律与β=15°相似,近壁面涡脱模式仍以 2S 模式为主,一个
周期内脱落一对狭长型旋涡涡对,如图 5.35 所示。
③ β=45°时,振动模式开始出现 P+S 模式,由图 5.36 可见,在 1/4 周期时三
角柱顶角处由于旋涡脱落与振动的不同步现象,使得近壁面顶角处会同时产生两
个方向相反的旋涡,而在另外一侧则仍然保持单个旋涡脱落,值得注意的是,“Pair”
旋涡对中的正方向红色旋涡较为细长,要先于蓝色负方向耗散掉。
④ β=60°时,本文三角柱截面型 VIVPEH 近尾迹流场中首次观察到 2P 模式,
这是由于三角柱体的振幅较大,在单位振动周期内会产生两次旋涡脱落过程,一
个振动周期内产生了两对方向相反的旋涡对。
⑤ β=75°时,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总体呈现出 2S 模式,但在振动前期发现了
2C 旋涡对,然后发展成为稳定流动,旋涡渐渐消失,继续流动时,流场完全发展
成为 2S 模式。
⑥ β=90°时,继续观察到 P+S 模式,由于振动振幅较大,旋涡阵列的上下间
距较大,旋涡平稳脱落。
⑦ β=120°时,旋涡脱落与β=90°时的涡街状态较为类似,呈现出稳定的 2S 模
式,且涡街阵列间距较大。
⑧ β=150°时,在三角柱后方的近尾迹区域观察到了 2C 模态,由图可见振幅较
小,仅为 0.4D 左右。

135
图 5.34 攻角为β=15°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34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15°

图 5.35 攻角为β=3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35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30°

136
图 5.36 攻角为β=45°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36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45°

图 5.37 攻角为β=6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37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60°

137
图 5.38 攻角为β=75°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38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75°

图 5.39 攻角为β=9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39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90°

图 5.40 攻角为β=12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40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120°

138
图 5.41 攻角为β=150°同步状态旋涡结构图
Fig. 5.41 Vortex structures in synchronization region for β=150°

5.5.3 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


基于 5.5.1 节中关于三角柱 VIVPEH 的振动振幅分析结果,可见三角形截面是
一种增大同步性区域的有效截面形状,使用三角形作为绕流钝体截面可以加大
VIVPEH 的有效工作区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β=30°和β=150°两种顶角三角柱截
面形状 VIVPEH 的锁定区域和振动振幅均较小,明显不适用于能量收集,因此不
予讨论。本文将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在外接负载电阻为 R=1×106Ω的电压输出
和电功率输出与圆柱带攻角方柱型截面 VIVPEH 的输出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如图
5.42、5.43 所示。将三角柱 VIVPEH 的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有效同步工作区域与方柱
的最优工作工况、PTC 和光滑圆柱 VIVPEH 进行对比。由图 5.46 可以看到,三角
柱 VIVPEH 的同步性工作区域要明显大于方柱和圆柱型,最宽同步性区域出现在
β=45°顶角三角柱截面,达到了(7.5-12.0),同步区域长达 4.5 单位折减速度,远高
于方柱最大同步性区域 1.2 和 PTC 圆柱的 0.8 单位折减速度。这说明在较高的折减
速度范围下,β=45°顶角三角柱有利于连续性地进行能量收集。三角柱 VIVPEH 闭
环电压输出的最大峰值出现在β=60°顶角三角柱,最大值达到了 16.11V,的同步性
区域带宽达到 2.0 单位折减速度,为三角柱中第二大者。值得注意的是,如图 5.43,
观察输出功率最大值的对比结果,可见随三角柱的顶角增大(30 度和 150 度除外),
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 60 度攻角处,最高输出功率达到 0.259mW。综
上所述,三角柱 VIVPEH 的有效同步性工作带宽覆盖了 5.0≤UrTri≤12.0,较之圆柱
和方柱型截面得到了较大提升,且不同于带攻角方柱型截面 VIVPEH,三角柱的有
效工作区并没有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定量分析方面,首先,对于单个柱体的最大

139
电压输出,PTC 圆柱和光滑圆柱的最大差值为 6.9%;60 度攻角方柱较之 PTC 圆
柱提升了 15.45%;60 度顶角三角柱较之 45 度攻角方柱提高了 65.77%;60 度顶角
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176.23%。其次,对于最大功率来说,PTC 圆柱和光
滑圆柱的最大差值为 14.4%;45 度攻角方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32.3%;60 度三
角柱较之 45 度攻角方柱提高了 473.2%;60 度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661.8%。
最后,对于最大锁频带宽来说,PTC 圆柱和光滑圆柱的最大差值为 33%;45 度攻
角方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50%;45 度三角柱较之 45 度攻角方柱提高了 275.2%;
45 度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462.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进行很好的优化,从中可以看出,
60 度顶角三角柱的可以捕捉到最大功率和最大电压,而最大有小锁频带宽出现在
45 度顶角三角柱模型中,该两种截面形状是最为优化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模型钝
体形状。本文上述结论为实际工程中设计微小型 VIVPEH 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
基础,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图 5.42 不同顶角三角柱与其他截面 VIVPEH 的输出电压最大值及有效同步工作区域对比


Fig . 5.42 Comparison of maximum value of voltage output and synchronization effictive area
Between VIVPEH with different shapes

图 5.43 不同攻角方柱与 PTC 圆柱截面 VIVPEH 的输出功率最大值对比


Fig. 5.43 Comparison of maximum value of power output Between VIVPEH with different shapes

140
5.6 小结
本章基于第四章中圆柱在不同外接负载电阻下的负反馈效应,选取 R=1×106Ω
作为外接负载,对不同攻角方柱型和不同顶角三角柱的 VIVPEH 进行了数值计算,
分别考察了振动特性、相位特性、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和系统的电压输出和功率。
最后将不同攻角方柱型和不同顶角三角柱的 VIVPEH 计算结果与 PTC 圆柱和光滑
圆柱型 VIVPEH 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① 在所研究的折减速度范围内,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的
涡激振动计算中均观察到了前同步、同步、后同步等现象。
② 通过数值计算发现,将方柱水平放置在流场中时,15°攻角、30°攻角计算
结果分别与 75°攻角、60°攻角计算结果相等。
③ 不同攻角方柱的锁振区域有所不同。由于攻角的影响,边界层分离点不会
像圆柱绕流时向后移动,振动振幅最大值和锁振区域均会产生波动。当攻角等于
45°时,同步区域达到 1.2 单位折减速度。
④ 三角柱 VIVPEH 的锁振区域较之圆柱型和方柱得到明显增大,在 45°顶角
时观察到了长达 4.5 单位折减速度的锁振区域,且捕捉到的三角柱振幅最大值也相
对较高,达到 0.86D。
⑤ 不同攻角方柱涡激振动近尾迹涡脱模式主要以 2S 模式为主,而在三角柱的
近尾迹涡脱模式中则观察到了 P+S 和 2P 模式。
⑥ 方柱 VIVPEH 计算结果中,输出电压最大值与电功率输出计算结果类似,
在α=45°攻角方柱模型下功率输出值最高,分别达到了 6.732V 和 4.5×10-5W。因此
攻角为 45°方柱是相对较为理想的方柱 VIVPEH。
⑦ 三角柱 VIVPEH 计算结果中,在顶角为 60°时,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最大
值分别达到了 16.11V 和 0.259mW,且的同步性区域已经达到了 2 单位折减速度。

141
142
6 结论与展望

在航空、桥梁等工程实际中,涡激振动(VIV)常被作为一种有害现象而被积极
的侦测和消除。近年来出现的利用 VIV 现象进行能量收集的研究工作大大提升了
VIV 在应用流体力学中的地位。利用压电转换机理收集流体流动能是一种集中了
流体力学、微电子力学、非线性数学等问题的交叉学科。目前针对考虑流机电多
物理场耦合 VIV 能量收集的研究极为有限,其中考虑不同形状钝体 VIVPEH 的研
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针对涡激振动能量收集,首先建立了流固耦合涡激振动的
数学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的研究,然后建立了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以及
求解该模型的方法。最后针对不同形状钝体 VIVPEH 的能量收集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给出了最优化钝体形状。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

6.1 结论
本文针对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问题,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
了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研究方案。首先提出了一种计算涡激
振动流固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然后,基于压电悬臂梁的集总参数模型,建立了
一种将钝体绕流涡激振动作为动态载荷,带动压电悬臂装置进行振动并且收集涡
激振动能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机电耦合方程系数矩阵求解外接负载电阻对振动系
统的负反馈效应,使机电耦合钝体振动方程降维,从而可以使用流固耦合涡激振
动求解方法进行求解。然后使用准稳态理论推导出流机电耦合涡激振动能量收集
系统电压输出的准稳态解的一般形式。最后基于该模型得到了光滑圆柱、PTC 圆
柱、带攻角方柱、不同顶角三角柱等几种不同形状柱体 VIVPEH 的能量收集特性。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① 为了求解得到涡激振动流固耦合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和流场特性,本文建立了一
种计算流固耦合 VIV 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将流体控制方程,主
要包括连续性方程和 N-S 方程与柱体振动方程同时求解,且可以克服动网格计算
中通常会出现的网格扭曲和畸变现象。文中使用静态柱体绕流验证了外流场求解
数值方法的准确性,使用风洞实验验证了本文 VIV 流固耦合数值求解方法的准确
性。
② 建立了基于集总参数模型的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数学模
型,该模型主要包括钝体的振动、外部流场的流动和压电回路三个模块。同时,
本文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首先,使用系数矩阵法,求解由机电耦
合钝体振动方程的线性形式和高斯定律组成的方程组,求得了外接负载对钝体振

143
动系统的负反馈作用,从而消除了振动方程中的电压项,使得振动方程降维,从
而可以使用本文的流固耦合 VIV 数值计算方法中进行求解,并得出振动响应和流
场特性;然后使用基于正弦波的准稳态理论,求解高斯定律,得到能量收集电压
和功率输出的一般形式。最后,将振动振幅的计算结果代入电压输出和功率输出
的表达式中,即可获得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特性。
③ 求解了外接负载电阻对涡激振动系统的负反馈效应,得到 VIVPEH 系统由于外
接负载所产生的外阻(特征值的实部)和系统的机电耦合固有频率(特征值的虚部)。
结果表明:机电耦合系统阻尼随外接电阻增大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文中
在 R=1×105Ω 时系统总阻尼出现了最大值,达到了 0.3876Ns/m。随着电阻值的增
大,机电耦合固有频率会在 R=1×105Ω 处出现阶跃性增大,达到 44.8rad/s 后重新
达到稳定。
④ 研究并获得了光滑圆柱和 PTC 圆柱 VIVPEH 在不同流速中及不同外接负载条
件下的振动响应和能量收集特性:
⑴ 光滑圆柱和 PTC 圆柱的升阻力系数随电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柱体的
涡激振动中观察到了前同步(即拍现象)、完全同步和后同步等不同阶段。
近壁面尾迹旋涡脱落模式为 2S 模式或准 2P 模式。
⑵ 当外接负载电阻相同时,PTC 圆柱在相同折减速度范围内的振动锁振区域
较光滑圆柱发生后延,但二者振幅较为接近。因此,在一定来流速度下同
时考虑两种圆柱形状可以实现 VIVPEH 同步性工作域带宽的加长。
⑶ 圆柱型 VIVPEH 的电压输出随折减速度增大而增大。光滑圆柱和 PTC 圆
柱的功率输出最大值分别达到了 3.0×10-5W 和 3.4×10-5W,对应电压为
5.45V 和 5.88V,均出现在电阻值为 R=1×106Ω 处,对应工况分别为 Ur=5.4
和 Ur=5.6,因此 R=1×106Ω 是本文的最佳工作负载电阻。对于单个柱体的
最大电压输出,PTC 圆柱和光滑圆柱的最大差值为 6.9%;对于最大功率来
说,PTC 圆柱和光滑圆柱的最大差值为 14.4%。
⑤ 获得了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三角柱 VIVPEH 在不同流场中及不同外接负载
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和能量收集特性:
⑴ 计算不同攻角方柱 VIVPEH 的涡激振动响应时,发现攻角α=15°、α=75°
的计算结果分别与α=30°、α=60°吻合,说明了将圆柱横放时,即考虑重力
场时,互余攻角方柱涡激振动的计算应视为同一工况。
⑵ 方柱和三角柱的 VIV 计算中均观察到了前同步、同步、后同步等现象。方
柱的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以 2S 为主,但由于振幅较大,涡街阵列的间距
得以明显增大;三角柱的近尾迹旋涡脱落模式出现了 P+S 模式。

144
⑶ 方柱 VIVPEH 的有效工作区域较之圆柱得以明显提升,最大锁振区域出现
在α=45°攻角处,的锁振范围是(4.2-5.4),锁振范围达到了 1.2 单位折减速
度。三角柱的锁振区域相较于圆柱和方柱,再次得到提升,当三角柱顶角
为 45°时,锁振区范围达到了 4.5 单位折减速度。
⑷ 方柱 VIVPEH 的输出电压与电功率输出在α=45°出现最大值,分别达到
6.732V 和 4.5×10-5W。45°攻角方柱是相对较为理想的方柱 VIVPEH。
⑸ 三角柱 VIVPEH 的最大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为 16.11V 和 0.259mW,出现
在 60°顶角处的;最大同步性区域已经达到了 4.5 单位折减速度,出现在
45°顶角处。
⑥ 研究获得对比了不同截面形状柱体 VIVPEH 的能量收集特性,60°三角形截面
形状可使能量收集系统同时具有较大的工作带宽和最高的电压输出特性。对于单
个柱体的最大电压输出,60°攻角方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15.45%;60°顶角三角
柱较之 45°攻角方柱提高了 65.77%;60°顶角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176.23%。
其次,对于最大功率来说,45°攻角方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32.3%;60°三角柱
较之 45°攻角方柱提高了 473.2%;60°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661.8%。最后,
对于最大锁频带宽来说,45°攻角方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50%;45°三角柱较之
45°攻角方柱提高了 275.2%;45°三角柱较之 PTC 圆柱提升了 462.5%。因此,本文
得出最佳截面形状是 60°三角形截面,频带宽度达到了 2 单位折减速度,输出电压
最大值达到 16.11V,最大输出功率达到 0.259mW。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① 针对涡激振动的复杂的流场流动与钝体振动的耦合问题,首次建立了一种计算
流固耦合 VIV 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数值及风洞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将流
体连续性方程和 N-S 方程与柱体振动方程同时求解。
② 基于压电悬臂梁能量收集的集总参数模型,同时考虑钝体的振动、外部流场的
流动和压电回路三者的相互作用,首次建立了流机电多物理场耦合的涡激振动能
量收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该模型不仅考虑了涡激振动
中双向流固耦合,同时将钝体作为压电悬臂的质量块,考虑了钝体与压电回路的
机电耦合。
③ 首次研究了光滑圆柱、PTC 圆柱、不同攻角方柱和不同顶角三角柱不同截面形
状钝体 VIVPEH 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振动响应,流场特性、能量收集特性,并研
究分析获得 60°三角形截面形状可使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同时具有较大的工作
带宽和最高的能量输出特性。

145
6.3 研究展望
由于目前关于压电涡激振动转换能力收集器的研究极少,虽然本文建立了一
种有效求解压电转换涡激振动能量收集的数学模型,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本
文研究基础上应当开展以下方面内容的研究:
① 风洞实验台还需增加大量工作。如增加不同截面形状钝型的涡激振动实验,进
而在其基础上增加压电模块。在风洞实验台中加入能量输出器件如电容、示波器、
电阻等,从而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压电转换能量收集模型进行测试。
② 采用压电悬臂梁的分布式参数模型,进一步充分考虑压电悬臂梁对涡激振动形
式的外接激励的响应能力,从而提高计算精度。
③ 进一步研究不同其他钝体如菱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截面作为 VIVPEH 的
涡激振动钝体时,VIVPEH 的振动响应和能量收集特性。
④ 进一步考虑多种流体介质如水、两相流等,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得出在不同自
然环境下 VIVPEH 的工作带宽及能量转换效率。

146
致 谢

忆往昔,二十余载求学路,感慨万千。
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学生由衷地感谢我的恩师冉景煜教授在这五年多时间里
对我的谆谆教导。冉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宽以待人的行事风格和
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也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本文的完成离不开
冉老师倾注的心血。在此,向冉老师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和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张力老师,以及蒲舸老师,闫云飞老师,唐强老师,杨仲卿老师,陈艳容
老师,秦昌雷老师,杜学森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
助。在此,祝福能源与环境研究所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祝
福陈老师幸福永远,青春永驻!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指导我们涡激振动小组的丁林老师、博士后,他渊博的知
识,谦逊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令我受益匪浅,虽然经常被丁老师严厉批
评,但是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一种进步!祝愿丁林老师工作顺利,与师姐早日
共结连理,生活幸福美满。
感谢实验室已经毕业的黎柴佐、吴晟、赵柳洁等师兄师姐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 407 的张继广、王蕊蕊、施军、张智恩、张波、毛心茹、祁文杰、解振华、
牛俊天、梁振兴等师弟师妹的帮助和陪伴,和你们一起共度的日子是我终身难以
忘怀的美好时光,祝福你们前程似锦。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跟我陪我一起努力、
一起运动锻炼身体的师弟张智恩、何辉、祁文杰等。
感谢已经去世的外公外婆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道
理,让我茁壮成长。
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父母和亲人,你们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你们幸福
的微笑就是我毕生的追求!
感谢所有曾经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祝福你们永远幸福!
最后感谢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课题
(No.2012019113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06018)、重庆市博士后科
研项目(No.xm2014091)、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
目(No.2009MS04)的资助。

王军雷
二 O 一四年十月于重庆大学

147
148
参考文献

[1] Abdelkefi A, Hajj MR, Nayfeh AH. Power harvesting from transverse galloping of square
cylinder. Nonlinear Dynamics[J] 2012;70(2):1355-63.
[2] Akaydin HD, Elvin N, Andreopoulos Y. Wake of a cylinder: a paradigm for energy
harvesting with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Experiments in Fluids[J] 2010;49(1):291-304.
[3] Allen JJ, Smits AJ. ENERGY HARVESTING EEL.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1;15(3–4):629-40.
[4] Chang Y-W, Chang W-Y, Shiao Y-J.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power harvesting on vehicle
vibration using smart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J]
2012;14(3):1068-75.
[5] Chen X-r, Yang T-q, Wang W, Yao X.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with a clamped
piezoelectric circular diaphragm. Ceramics International[J] 2012;38, Supplement
1(0):S271-S4.
[6] Diyana NH, Muthalif AGA, Fakhzan MN, Nordin AN.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Single and Comb-shaped Piezoelectric Beam Structure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Procedia
Engineering[J] 2012;41(0):1228-34.
[7] Hobbs WB, Hu DL. Tree-inspired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12;28(0):103-14.
[8] Hobeck JD, Inman DJ. Energy harvesting from turbulence-induced vibration in air flow:
Artificial piezoelectric grass concept. ASME 2011 Conference on Smart Materials, Adaptive
Structure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SMASIS[C] 2011, September 18, 2011 - September 21,
2011. Scottsdale, AZ, United states: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11. p.
637-46.
[9] Hobeck JD, Inman DJ. Artificial piezoelectric grass for energy harvesting from
turbulence-induced vibr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12;21(10).
[10] Kim S-H, Leung A, Koo CY, Kuhn L, Jiang W, Kim D-J, et al. Lead-free
(Na0.5K0.5)(Nb0.95Ta0.05)O3–BiFeO3 thin films for MEMS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s. Materials Letters[J] 2012;69(0):24-6.
[11] Liu H, Lee C, Kobayashi T, Tay CJ, Quan C. Piezoelectric MEMS-based wideband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a frequency-up-conversion cantilever stoppe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J] 2012;186(0):242-8.

149
[12] Liu H, Quan C, Tay CJ, Kobayashi T, Lee C. A MEMS-based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
patterned with PZT thin film array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low frequency vibrations.
Physics Procedia[J] 2011;19(0):129-33.
[13] Liu S, Peng J, Peng M, Fan X. Design of Broadband Respons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Piezoelectric Vibrat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In: Chen R, Sung WP, editors. Mechatronics
and Intelligent Materials[C] 2012. p. 2146-50.
[14] Mitcheson PD, Green TC, Yeatman EM, Holmes AS. Architectures for vibration-driven
micropower generators. 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J] 2004;13(3):429-40.
[15] Molino-Minero-Re E, Carbonell-Ventura M, Fisac-Fuentes C, Manuel-Lazaro A, Toma DM.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induced vortex in water flow.2012.
[16] Molino-Minero-Re E, Carbonell-Ventura M, Fisac-Fuentes C, Manuel-Lazaro A, Toma DM.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induced vortex in water flow.[C] 2012 IEEE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I2MTC 2012, May
13, 2012 - May 16, 2012. Graz, Austria: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2. p. 624-7.
[17] Noh JY, Yoon GH.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s
considering static and harmonic dynamic load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J]
2012;53(0):45-60.
[18] Ly R, Rguiti M, D’Astorg S, Hajjaji A, Courtois C, Leriche A.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 bending sens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J] 2011;168(1):95-100.
[19] Messineo A, Alaimo A, Denaro M, Ticali D. Piezoelectric Bender Transducers for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 Energy Procedia[J] 2012;14(0):39-44.
[20] Minazara E, Vasic D, Costa F, Poulin G. Piezoelectric diaphragm for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J] Ultrasonics,2006;44, (0):699-703.
[21] Roundy S, Wright PK, Rabaey J. A study of low level vibrations as a power source for
wireless sensor nodes. Computer Communications[J] 2003;26(11):1131-44.
[22] 罗承先.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与前景预测. [J] 中外能源 2012;03:24-31.
[23] 李 军 军 , 吴 政 球 , 谭 勋 琼 , 陈 波 . 风 力 发 电 及 其 技 术 发 展 综 述 . [J] 电 力 建 设
2011;08:64-72.
[24] 李泓泽, 郭森, 王宝. 我国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分析. 能源技术经济[J] 2011;07:35-9.
[25] Raghavan K, Bernitsas MM.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ynolds number effect on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f rigid circular cylinder on elastic supports. Ocean Engineering[J]
2011;38(5–6):719-31.

150
[26] Lee JH, Xiros N, Bernitsas MM. Virtual damper–spring system for VIV experiments and
hydro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Ocean Engineering[J] 2011;38(5–6):732-47.
[27] Lee JH, Bernitsas MM. High-damping, high-Reynolds VIV tests for energy harnessing using
the VIVACE converter. Ocean Engineering[J] 2011;38(16):1697-712.
[28] Kim B-K, Bernitsas MM. Nonlinear dynamics and stability of spread mooring with riser.
Applied Ocean Research[J] 2001;23(2):111-23.
[29] Ding L, Bernitsas MM, Kim ES. 2-D URANS vs. experiments of flow induced motions of
two circular cylinders in tandem with passive turbulence control for 30,000≤Re≤105,000.
Ocean Engineering[J] 2013;72(429-40).
[30] Chang C-C, Ajith Kumar R, Bernitsas MM. VIV and galloping of single circular cylinder
with surface roughness at 3.0×104≤Re≤1.2×105. Ocean Engineering[J] 2011;38
(16):1713-32.
[31] Abdelkefi A, Hajj M, Nayfeh A. Phenomena and modeling of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freely oscillating cylinders. Nonlinear Dynamics[J] 2012;70(2):1377-88.
[32] Abdelkefi A, Hajj M, Nayfeh A.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transverse galloping of
bluff bodi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13;22(1):015014.
[33] Abdelkefi A, Nuhait AO.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ambered wing-based
piezoaeroelastic energy harvester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13;22(9):095029.
[34] Adhikari S, Friswell M, Inman D.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broadband random
vibration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09;18(11):115005.
[35] Akaydin HD, Elvin N, Andreopoulos Y. Energy Harvesting from Highly Unsteady Fluid
Flows using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J]
2010;21(13):1263-78.
[36] Carroll CB. Energy harvesting eel. Google Patents; 2002.
[37] Dai H, Abdelkefi A, Wang L.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concurrent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and base excitations. Nonlinear Dynamics[J] 2014:1-15.
[38] Doaré O, Michelin S. Piezoelectric coupling in energy-harvesting fluttering flexible plates: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11;27(8):1357-75.
[39] Erturk A. Elect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s.[D]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9.
[40] Erturk A, Inman DJ. Issues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08;17(6):065016.
[41] Erturk A, Inman DJ.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M].2011.

151
[42] Erturk A, Vieira W, De Marqui C, Inman D. On the energy harvesting potential of
piezoaeroelastic system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J] 2010;96(18):184103-3.
[43] Gao X, Shih W-H, Shih W. Flow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s with
Cylindrical Extension.[J] Sensor letters. 2013;60(3):116-118.
[44] Garza-Rios L, Bernitsas M. Slow motion dynamics of turret mooring and its approximation
as single point mooring. Applied Ocean Research[J] 1999;21(1):27-39.
[45] Hobbs WB.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s in plants, soap films,
and arrays of cylinders. 2010.
[46] 鲜荣, 廖海黎, 李明水. 大比例主梁节段模型涡激振动风洞试验分析. 实验流体力学[J]
2009;23(4):15-20.
[47] 丁文镜. 自激振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8] 徐枫, 欧进萍, 肖仪清. 方柱流致横向振动的 CFD 数值模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J]
200812).
[49] Alonso G, Meseguer J, Pérez-Grande I. Galloping stability of triangular cross-sectional
bodies: A syste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J]
2007;95(9–11):928-40.
[50] Alonso G, Meseguer J, Sanz-Andrés A, Valero E. On the galloping instability of
two-dimensional bodies having elliptical cross-section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J] 2010;98(8–9):438-48.
[51] Alonso G, Sanz-Lobera A, Meseguer J. Hysteresis phenomena in transverse galloping of
triangular cross-section bodie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12;33(0):243-51.
[52] Barrero-Gil A, Sanz-Andrés A, Alonso G. Hysteresis in transverse galloping: The role of the
inflection point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9;25(6):1007-20.
[53] Barrero-Gil A, Sanz-Andrés A, Roura M. Transverse galloping at low Reynolds number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9;25(7):1236-42.
[54] Leontini JS, Thompson MC.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of a diamond cross-section:
Sensitivity to corner sharpnes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13;39(0):371-90.
[55] Luo SC, Chew YT, Ng YT. Hysteresis phenomenon in the galloping oscillation of a square
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3;18(1):103-18.
[56] Luo SC, Yazdani MG, Chew YT, Lee TS. Effects of incidence and afterbody shape on flow
past bluff cylinder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J]
1994;53(3):375-99.
[57] Griffin OM. VORTEX STREETS AND PATTERNS.[J]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82;104(3):56-61.

152
[58] Griffin OM, Ramberg SE. SOME RECENT STUDIES OF VORTEX SHEDDING WITH
APPLICATION TO MARINE TUBULARS AND RISERS. [J] J Energy Resour
Technol-Trans ASME 1982;104(1):2-13.
[59] Griffin OM, Vandiver JK. VORTEX-INDUCED STRUMMING VIBRATIONS OF
MARINE CABLES WITH ATTACHED MASSES. [J] J Energy Resour Technol-Trans
ASME 1984;106(4):458-65.
[60] Griffin OM. VORTEX SHEDDING FROM BLUFF-BODIES IN A SHEAR-FLOW - A
REVIEW.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Asme[J] 1985;107(3):298-306.
[61] Griffin OM, Hall MS. VORTEX SHEDDING LOCK-ON AND FLOW-CONTROL IN
BLUFF BODY WAKES - REVIEW.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Asme[J] 1991;113(4):526-37.
[62] Hall MS, Griffin OM. VORTEX SHEDDING AND LOCK-ON IN A PERTURBED FLOW.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Asme[J] 1993;115(2):283-91.
[63] Khalak A, Williamson CHK. Dynamics of a hydroelastic cylinder with very low mass and
damping.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96;10(5):455-&.
[64] Khalak A, Williamson CHK. Fluid forces and dynamics of a hydroelastic structure with very
low mass and damping.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97;11(8):973-82.
[65] Khalak A, Williamson CHK. Dynamics of a hydroelastic cylinder with very low mass and
damping - Response.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97;11(5):551-2.
[66] Khalak A, Williamson CHK. Investigation of relative effects of mass and damping in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a circular cylinder.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J] 1997;71(341-50.
[67] Khalak A, Williamson CHK. Motions, forces and mode transitions in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at low mass-damping.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99;13(7-8):813-51.
[68] Sarpkaya T. Hydrodynamic damping and quasi-coherent structures at large Stokes number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1;15(7):909-28.
[69] Sarpkaya T. Experiments on the stability of sinusoidal flow over a circular 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2002;457(157-80.
[70] Sarpkaya T.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4;19(4):389-447.
[71] Sarpkaya T. Structures of separation on a circular cylinder in periodic flow.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2006;567(281-97.
[72] Assi GRS, Bearman PW, Kitney N. Low drag solutions for suppress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circular cylinder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9;25(4):666-75.

153
[73] Assi GRS, Meneghini JR, Aranha JAP, Bearman PW, Casaprima 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circular cylinder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6;22(6-7):819-27.
[74] Bearman PW, Chaplin JR, Fontaine E, Graham JMR, Herfjord K, Lima A, et al. Comparison
of CFD predictions of multi-mod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of a tension riser with
laboratory measurements.2007.
[75] Bearman PW, Huera-Huarte FJ, Chaplin JR.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a long
flexible circular cylinder responding to VIV.2007.
[76] Bearman PW, Owen J, Szewczyk AA, Bearman W.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damper
deployment method for deep water drilling riser involves using spring loaded connector to
clamp retainer ring on synthetic foam made buoyancy module that surrounds riser. Imperial
College Sci Technology & Med; Bearman P W; Owen J; Szewczyk a a; Imperial College Sci
& Techn; Imperial Innovations Ltd.
[77] Brankovic M, Bearman PW. Measurements of transverse forces on circular cylinders
undergo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6;22(6-7):829-36.
[78] Huera Huarte FJ, Bearman PW. WAKE STRUCTURES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ONE AND TWO LONG FLEXIBLE CYLINDERS UNDERGO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2008.
[79] Huera-Huarte FJ, Bearman PW, Chaplin JR. On the forc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axis of a
flexible circular cylinder undergoing multi-mod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6;22(6-7):897-903.
[80] Szewczyk AA, Owen JC, Bearman PW. Structural element such as piling has wavy
cylindrical tube positioned perpendicular to fluid flow, for reducing drag on and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of fluid flow through it. Szewczyk a a; Owen J C; Bearman P W.
[81] Zhu G, Bearman PW, Graham JMR. Prediction of drag and lift of wings from velocity and
vorticity fields. Aeronautical Journal[J] 2007;111(1125):699-704.
[82] Achenbach E, Heinecke E. ON VORTEX SHEDDING FROM SMOOTH AND ROUGH
CYLINDERS IN THE RANGE OF REYNOLDS-NUMBERS 6X103 TO 5X106.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1981;109(AUG):239-51.
[83] Anagnostopoulos P, Bearman P.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 vortex-excited cylinder at low
Reynolds number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92;6(1):39-50.
[84] Griffin OM. MODIFICATION OF VORTEX SHEDDING IN THE SYNCHRONIZATION
RANG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Asme[J] 1983;105(1):123-.

154
[85] Govardhan R, Williamson C. Modes of vortex formation and frequency response of a freely
vibrating 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2000;420(85):130.
[86] Govardhan R, Williamson C. Defining the'modified Griffin plot'in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revealing the effect of Reynolds number using controlled damping.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2006;561(147-80.
[87] Stansby P. The locking-on of vortex shedding due to the cross-stream vibration of circular
cylinders in uniform and shear flow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1976;74(4):641-65.
[88] Toebes GH. The unsteady flow and wake near an oscillating 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J] 1969;91(3):493-502.
[89] Zdravkovich M. Flow around circular cylinders, volume 1: fundament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J] 1997;19(185.
[90] Feng C. The Measurement of Vortex-induced Effects in Flow Past Stationary and Oscillating
Circular and d-section Cylinders. [D].1968.
[91] Sarpkaya T. Fluid forces on oscillating cylinders. Journal of Waterway,Port,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J] 1978;104(275-90.
[92] Bearman PW. VORTEX SHEDDING FROM OSCILLATING BLUFF-BODIES. Annu Rev
Fluid Mech[J] 1984;16.195-222.
[93] Skop RA, Balasubramanian S. A new twist on an old model for vortex-excited vibration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97;11(4):395-412.
[94] Brika D, Laneville A.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OF A LONG FLEXIBLE
CIRCULAR-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1993;250(481-508.
[95] Williamson C, Govardhan R.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Annu Rev Fluid Mech[J]
2004;36(413-55.
[96] Williamson C, Roshko A. Vortex formation in the wake of an oscillating cylinder.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1988;2(4):355-81.
[97] 邓见, 任安禄, 邹建锋. 方柱绕流横向驰振及涡致振动数值模拟.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
版[J] 2005;39(4):595-9.
[98] 徐枫. 结构流固耦合振动与流动控制的数值模拟 [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99] Taylor GW, Burns JR, Kammann SM, Powers WB, Welsh TR. The energy harvesting eel: A
small subsurface ocean/river power generator.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J]
2001;26(4):539-47.
[100] Gao X, Shih W-H, Shih WY. Flow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s With
Cylindrical Exten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J] 2013;60(3):1116-8.

155
[101] Robbins WP, Marusic I, Morris D, Novak TO. Wind-generated electrical energy using
flexibl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mechanics[J] 2006;8(9.
[102] Pobering S, Schwesinger N. A novel hydropower harvesting device. MEMS, NANO and
Smart Systems, 2004 ICMENS 2004 Proceedings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4. p. 480-5.
[103] Sanchez-Sanz M, Fernandez B, Velazquez A. Energy-harvesting microresonator based on the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Karman street around a rectangular prism.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Journal of[J] 2009;18(2):449-57.
[104] Wang D-A, Ko H-H.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flow-induced vibration.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 2010;20(2):025019.
[105] Wang D-A, Pham H-T, Chao C-W, Chen JM. A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Kármán Vortex Street. Proceedings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 2011.
[106] Xie J, Yang J, Hu H, Hu Y, Chen X. A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flow-induced
flexural vibration of a circular cylinder.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J] 2012;23(2):135-9.
[107] Akaydin HD, Elvin N, Andreopoulos Y. The performance of a self-excited fluidic energy
harvester.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12;21(2):025007.
[108] Meiling Z, Leighton G. Dimensional reduction study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constitutive
equations from 3-D to 2-D and 1-D.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J] 2008;55(11):2377-83.
[109] Meiling Z, Worthington E, Njuguna J. Analyses of power output of piezoelectric
energy-harvesting devices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load resistor using a coupled
piezoelectric-circu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J] 2009;56(7):1309-17.
[110] Meiling Z, Worthington E, Tiwari A. Design study of piezoelectric energy-harvesting devices
for generation of higher electrical power using a coupled piezoelectric-circu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J]
2010;57(2):427-37.
[111] Mehmood A, Abdelkefi A, Hajj M, Nayfeh A, Akhtar I, Nuhait A.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from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of circular cylinder.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 2013;332(19):4656-67.
[112] 丁林. 被动湍流控制下多柱体流致振动研究 [D]: 重庆大学; 2013.

156
[113] Chang C-C. Hydrokinetic Energy Harnessing by Enhancement of Flow Induced Motion
using Passive Turbulence Control. 2010.
[114] Bechert DW, Bruse M, Hage W, VanderHoeven JGT, Hoppe G. Experiments on
drag-reducing surfaces and their optimization with an adjustable geometry.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 1997;338(59-87.
[115] Bearman P, Brankovic M.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passive control 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B-Fluids[J] 2004;23(1):9-15.
[116] Spalart PR, Allmaras SR. A ONE-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FOR
AERODYNAMIC FLOWS. Recherche Aerospatiale[J] 19941):5-21.
[117] Travin A, Shur M, Strelets M, Spalart P. Detached-eddy simulations past a circular cylinder.
Flow Turbulence and Combustion[J] 2000;63(1-4):293-313.
[118] 史里希廷, 燕侯, 力学教授. 边界层理论: 科学出版社; [M] 1991.
[119] Tamura T, Miyagi T. The effect of turbulence on aerodynamic forces on a square cylinder
with various corner shape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J]
1999;83(1):135-45.
[120] 詹昊, 方秦汉, 李万平. 钢桁拱桥吊杆涡激振动仿真分析. [D] 2009;30(2):31-7.
[121] Williams C, Yates RB. Analysis of a micro-electric generator for microsystems.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J] 1996;52(1):8-11.
[122] 刘祥建 , 陈仁文 .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振动与冲击 [J]
2012;31(16):169-76.
[123] Miyabuchi H, Yoshimura T, Murakami S, Fujimura N. Characterization of Direct
Piezoelectric Effect in 31 and 33 Modes for Application to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 2011;50(9).
[124] 陈定方 , 孙科 , 李立杰 , 杨艳芳 , 梅杰 . 微型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J] 2012;27(4):1-8.
[125] Roundy S, Wright PK. A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based generator for wireless electronic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04;13(5):1131.
[126] Dutoit NE, Wardle BL, Kim S-G.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MEMS-scale piezoelectric
mechanical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s.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J] 2005;71(1):121-60.
[127] Jeon YB, Sood R, Jeong JH, Kim SG. MEMS power generator with transverse mode thin
film PZT.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J] 2005;122(1):16-22.
[128] Lu F, Lee HP, Lim SP.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icro piez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s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 applications. Smart Materials & Structures[J]
2004;13(1):57-63.

157
[129] Chen S-N, Wang G-J, Chien M-C. Analytical modeling of piezoelectric vibration-induced
micro power generator. Mechatronics[J] 2006;16(7):379-87.
[130] 子明, 力学, 成斌, 泉,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M] 2001.
[131] 贺学锋, 温志渝, 温中泉, 尚正国, 刘海涛, 廖海洋. 振动式压电发电机的理论模型与
实验.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J] 2008;5(4):307-10.
[132] Liu H, Tay CJ, Quan C, Kobayashi T, Lee C. Piezoelectric MEMS energy harvester for
low-frequency vibrations with wideband operation range and steadily increased output powe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Journal of[J] 2011;20(5):1131-42.
[133] Blevins RD. Flow-induced vibrati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1977 377 p[M]
1977;
[134] Shu Y, Lien I. Analysis of power output for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 2006;15(6):1499.
[135] Shu Y, Lien I. Efficiency of energy conversion for a piezoelectric power harvesting system.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 2006;16(11):2429.
[136] 福学. 现代压电学: 科学出版社; [M] 2002.
[137] 许本文, 机械, 焦群英. 机械振动与模态分析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138] 李 宁 , 程 礼 . 压 电 分 流 阻 尼 的 虚 拟 实 现 . 空 军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J]
2008;9(4):59-63.
[139] Yang J, Preidikman S, Balaras E. A strongly coupled, embedded-boundary method for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s of elastically mounted rigid bodie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J] 2008;24(2):167-82.
[140] Schulz KW, Kallinderis Y. Unsteady Flow 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Incompressible Flows
Using Deformable Hybrid Grid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J] 1998;143(2):569-97.
[141] Barrero-Gil A, Alonso G, Sanz-Andres A. Energy harvesting from transverse galloping.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 2010;329(14):2873-83.
[142] Erturk A, Inman DJ. On Mechanical Modeling of Cantilevered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J]
2008;19(11):1311-25.
[143] Erturk A, Vieira W, De Marqui Jr C, Inman D. On the energy harvesting potential of
piezoaeroelastic system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J] 2010;96(18):184103.

158
附 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 J.L Wang, J.Y Ran, et al.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the Synchronization Phenomenon of a
Circular Cylinder.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4.(SCI 检 索
号:000338523900001)
[2] 王军雷,冉景煜,丁林,张敏,张力,等. 基于涡激振动的压电能量收集特性数值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已收录,待发表)
[3] 王军雷,冉景煜,张智恩,等.外界载荷对圆柱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工
学版).2014.(已收录,待发表)
[4] Junlei Wang, Jingyu Ran, Lin Ding.et al.3-D dynamic simulation o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air flowing around prism.ASME Power 2014.Baltimore,U.S.A.2014
[5] JingYu Ran,Junlei Wang, RuiRui Wang.A model for energy harvesting from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circular cylinder.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CEEP 2014. Xi’an,2014
[6] 王军雷,冉景煜,丁林,张敏,张力,等. 基于涡激振动的压电能量收集特性数值研究.2013
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上海,2013
[7] Y.F. Yan, Z.E. Zhang, L. Zhang, J.L. Wang, et al. Modeling of CO2 Separation from Flue Gas
by Methyldiethanolamine and 2-(1-Piperazinyl)-Ethylamine in Membrane Contactors: Effect of
Gas and Liquid Parameters. 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 10.1061/(ASCE)EY.1943-7897.
0000215.(SCI 收录)
[8] J.L. Wang,J.Y. Ran, L. Ding.et al. Piezoelectric wind energy harvesting from self-excited
vibration of square cylinder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enewable Energy,to be submitted
[9] 冉景煜,王军雷,丁林等.完全湍流剪切层下雷诺数对圆柱涡激振动特性影响。振动与冲
击,投稿中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报的专利
[1] 冉景煜,王军雷,黎柴佐,丁林,张力,杨仲卿.利用涡激振动的风能压电转换发电装置.
发明专利,2013.1
[2] 丁林,张力,胡德江,杨仲卿,吴春梅,王军雷.串行排列双柱体涡致振动收集低速流动能的装
置.发明专利,2014.4

15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