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1

「延續性聯繫 J (Continuing Bonds )的

實踐神學與牧養喪親者

關慧禎

研究院神學部

神道學碩士論文

。香港中文大學

2009 年 5 月

(此論文之版權屬香港中文大學所有。任何人士如欲發表論文之全

部或任何部分,須先獲得研究院院長同意。)
獻給

葉李秀霞

及 Soe Soe Mar

11
Abstract of Thesis entitled: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Continuing Bonds" and

Pastoral Ministry to the Bereaved

Submitted by: Kwan Wai Jing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Divinit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May 2009

There are two directions in grief counseling - letting go and Continuing Bonds.

Before the 1990s, letting go took the mainstream in counseling the bereaved. The

counselor will encourage the bereaved to separate from the deceased so that he or she

may establish a new relationship. However, letting go has begun to face challenges

since the 1970s. There were even scholars who suggested that Continuing Bonds be

the new direction in grief counsel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ir study of

the bereaved in 1996. They wished to point out that trying to maintain Continuing

Bonds is normal instead of morbid, and that Continuing Bonds can also progress

with time. Since the 21 st century, Continuing Bonds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counselors, and predictably it will become the new trend in grief counseling.

This thesis aims at suggesting how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can make use of the

direction of Continuing Bonds. Firstly, the Continuing Bonds between the bereaved

and the deceased is not merely between two persons, but is based upon a new

fellowship -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among God, the bereaved and the deceased.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use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 namely

reminiscence and hope, communion of saints, and missio Dei plus the identity of the

one sent by God, to point out how the Christian elements can match with the

counseling direction of Continuing Bonds, so as to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11
the li ving and the dead and to become a new method in the pastoral care for the

bereaved.

摘要

哀傷輔導有兩個方向,分別是「釋放 J ( Letting go )及「延續性聯繫 J ( Continuing

Bonds)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 I 釋放」是輔導喪親者的 一 個主導方向,輔導員

會鼓勵喪親者與死者分開,重建新的關係;不過, I 釋放」在 二 十世紀七十年代

開始備受挑戰;有學者更在 1996 年從他們對喪親者研究所得出的結果提出以

「延續性聯繫」作為哀傷輔導的新方向;他們希望提出「延續性聯繫」是正常

而非病態,而「延續性聯繫」更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 。 「延續性聯繫」在 二 十

一 世紀已開始普遍為輔導員所接受,也顯然會成為哀傷輔導的新趨勢 。

本文提出如何在基督教奎體使用「延續性聯繫」這個向度。首先,喪親者與死

者的「延續性聯繫 J '不僅是兩者之間的,而是建構在 一個「新的圓契」上一一

上帝、喪親者,以及死者的「 三角關係」。本文嘗試以 三 個基督教信仰的向度,

分別是「追憶及盼望」、「聖徒相通 J '以及「上帝的宣教」並「被上帝差遣者」

的身分,提出基督教元素如何可以配合「延續性聯繫」的輔導方向,讓生者與

死者的關係得以維繫'成為牧養喪親者的新方向 。

lV
目錄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第一章:簡介及論文目的. .
l. 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l. 2 哀傷輔導的簡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日 論文目 的、 方法論及結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二章:探討哀傷過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2 哀傷的徵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3 哀傷過程( Grief Process ) 的 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4 哀傷輔導方 向 的轉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2.5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第三章:文獻分析:哀傷輔導一一「釋放 J (letting go )與「延續性聯繫」


( Continuing Bonds )的轉變及趨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3.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3.2 1"釋放」及「延續性聯 繫 」 的哀傷輔導的討論 . . . . · . . . · . . . .. 17
3.2.1 1"釋放」對「 延續性聯 繫」的 批評 . . . . . . . . . . . · . · · . . . .. 17
3.2.2 1" 釋放 」 的 哀傷輔導理論與經驗研究的 差距 . . · · . · . . . . . · · .20
3.2.3 學者們的哀傷輔導理論之 「 釋放」部分的修改 . . . . . · . . . . 21
3.2 . 4 延續性聯 繫( Continuing Bonds )的研究 . . . . . . . · . · . . . . . . 23
3.3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第四章: 1"延繫」在基督教霎體中的實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幻
4.2 在基督教 墓體中發揮「延繫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4.2 . 1 追憶及盼望中的「延繫 J ..............................28
4.2.2 在 「 聖徒相通」下與死者 「延繫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4.2.3 以 「上帝的宣教 J (missio De i ) 及 「被上帝差遣者 」的身分


與死者 「延 繫 J ......... . ........ ..... ......... . .. . ..37
4.3 小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第五章:總結. ................................................ .“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V
第一章:簡介及論文目的

1.1 引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在四個階段中,每一個人(除了英年早

逝者)都會經歷老和病;就生而論,雖然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出生,我們仍可以

從父母親口中知道出生的經歷;死亡卻不然,死者不可能與生者溝通及述說他

的死亡經歷,生者 也 不可能從死者身上得知死後的情景,因為死者遺留在世的,

只有會腐朽的軀體。換言之,面對親人的死亡是傷心和悲痛的,因為死亡代表

著現存一切關係的斷絕 。 1 人畏懼死亡 , 因為它威脅一 己「存在」的意識,並

帶來很多喪失:包括失去摯愛親友、影響家庭經濟、破壞家庭的完整性及令家

庭的夢想幻滅等 O 2 對喪親者來說,要面對親人的死亡,確實是帶來沈重的悲

j信
防心

然而,死亡卻是 一個人的心靈與另 一 個人的心靈之間的關係 。 心靈關顧是指關

顧者與喪親者有彼此的溝通、心靈上有共同的渴求;喪親者接受他人對自己的

關愛,而關顧者則接納喪親者悲傷的情感和感受,除了對喪親者表達關心外,

關顧者更可以幫助喪親者以 一 個新的角度來闡釋失去死者的 事實 O 3 由此可

見,關顧者對喪親者的心靈關顧是很重要的,因為關顧者在某程度上,能幫助

喪親者面對及渡過這個哀痛的時刻。關顧及牧養喪親者更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

藝術'如何牧養喪親者真的不容忽視,因為與喪親者共同走過悲傷是刻不容緩

的事,若沒有適當的引導,喪親者可能容易「鑽牛角尖 J '作繭自縛 。 本文將透

過對哀傷輔導的研究,結合基督教信仰的 元素 ,探討對喪親者的牧養 。

l 龔立人: ~眼淚並未 抹乾: 一 個受苦者的聲音 卜 增修 二 版(香港: 基道 , 2004 ) , 87 。


2 馬麗莊、梁潔婷 : <家庭為本的社會工作介入法 :如何協助垂死病人及其家人卜載梁美儀、
張燦輝編:~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 ~ (香港 :中 文大學出版社, 2005 ) , 359 。
3 梁國棟 : (( 生離死別的牧養關顧 )) ,第 二 版(香港:基督徒學會, 2008 ) ,時, 48-49 。
1.2 哀傷輔導的簡介

眾學者在哀傷輔導上,提出兩個主要的向度一一「釋放 J (letting go )與「延續

性聯繫 J (Continuing Bonds) (本文簡稱為「延繫 J) 0 4 í 釋放」的哀傷輔導源

自弗洛伊德 ( Sigmund Freud) ,它是指當喪親者接受死者已死的事實之後 ,喪

親者與死者的關係斷裂( relinquish bonds) ,藉不再執著於以往所建立的關係來

消除哀傷,好讓喪親者建立另 一 段新的關係 O 5 至於「延繫 」方面,社會科學

界普遍認為它是指喪親者與死者在關係上存在著 一 個持續性的內在聯繫一一這

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死者與喪親者在關係上有所改變,從而建立並重建新的聯

繫 O 6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 í 釋放」仍在喪傷輔導帶有主導的地位;然而,

在 1996 年,研究者克拉斯 (Dennis Klass) 、西爾弗曼 (Phyllis R. Silverman )

及尼克曼 (Steven L. Nickman) 提出「延繫」這個新方向一一即使死者與喪親

者是在肉體上分開了,但解除哀傷的方法不 一 定是要喪親者與死者完全的分割

(即「釋放 J) ,兩者的關係是可以「延繫 」的 ,而「延繫」 會隨著時間推移而

改變。 7 í 延繫」遂於近年成為了哀傷輔導的新趨勢。

4 陳麗雲和周燕雯將 Continuing Bonds 譯為「相連感 J' 不過,筆者認為將它譯為「連續性延繫」


會更全神地表達筒中含意 。 Bonds (筆者譯為「聯繫 J) 是指個體與另 一 體在思想、內心、精
神上的聯合。例如 一個小孩與父母間在精神及感情上是聯繫( bonds of attachment) ,讓小孩
感到有安全感及舒適 。
陳麗雲、周燕雯: (從死別到善別一一一香港喪親者的心路歷程卜載梁美儀 、 張燦輝編 : ~凝視
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 x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5 ), 40 1; Robert S. Weiss ,“ Grief, Bonds
and Relationship ," in Handbook 01 Bereαvement Research: Consequences , Coping, αndCα仰, ed.
Margaret S. Stroebe , Robert O. Hansson , Wolfgang Stroebe , and Henk Schut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2001) , 53-54.
5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ut,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 A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eath Studies 29 (2005): 479-480.
6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Dennis Klass , "Introduction: Wh 前 's the Pro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lGriej~ ed.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 Taylor & Francis , 1996) , 18;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ut ,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A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eαth Studì的 29 (2005): 477;
Dennis Klass ,“ Continuing Conversation about Continuing Bonds ," Death Studies 30 (2006): 851.
7 Wendy Packman , Heidi Horsley, Be位y Davies and Robin Kramer, '‘ Sibling Bereavement and
Continuing Bonds ," Deαth Studies 30 (2006): 817; Dennis Klass ,“ Continuing Conversation about
Continuing Bonds ," Deαth Studies 30 (2006):844.

2
1.3 論文目的、方法論及結構

本文旨在透過對「延繫」的研究,幫助基督教華體以「延繫」這個新的角度,結

合基督教信仰的獨特元素,來處理失去親人的哀傷 。

本文採取「實 踐神 學」的進路 ,研究「延繫」在基督教信仰 上的實踐 。 「實踐神

學」是以 「描繪神 學 J (descriptive theology ) 為起始點,目的是對有關的情況

進行較深入的描寫,然後由歷史神學、系統神學的向度提出問題,最後提出「策

略性實踐神學 J ( Strategic Practical Theology ) , 8 1 策略性實踐神學」的目的是

提出一 些建議來改善和更新現在的做法 。 9

而本文的結構是先以社會科學的角度,分析哀傷的不同過程,從而提出以下的

疑問:哀傷輔導的目的是否幫助喪親者完成整個哀傷過程而到達哀傷過程的終

站?然後,本文會展示出哀傷過程與「延繫」的關係,再對哀傷輔導的文獻進

行分析,指出「釋放」與「延繫」的轉變及趨勢 ,從而證明「延繫」是哀傷輔

導的新趨勢 , 最後建議基督教華體在基督教信仰上 實 踐「延繫 J 0 最後,本文會

從 三個基督教信仰的向度作出建議一一一 ( 一 )1 追憶及盼望」 、 ( 二 )1 聖徒相通 J '

以及( 三 ) 1 上帝的宣教 」 並「被上帝 差遣者」的身分,以探討喪親者如何在基

督教辜體中與死者「延繫 J 0

8 Don S. Browning , A Fundamental Practical Theology: Descriptive αnd Strαtegic Proposals


(Minneapolis , Minnesota: Augsburg Fortress , 1996) , 94 , 139.
9 Gijsbert D. J. Dingemans ,“ Practical Theology in the Academy: A Contemporary Overview,"
Journal 01 Religion 76 (1996): 92.

3
第二章:探討哀傷過程

2.1 ïj r 言

喪親者面對親人的死亡時,會有不同程度的哀傷 l 反應: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

寂寞;有些人卻會覺得被遺棄因而感到憤怒;有些人在死者逝去初期沒有太多

的哀傷徵狀,要過了 一 段時間後哀傷的情緒才浮現出來;有些人的情況卻是剛

剛相反 O 2 喪親者的哀傷狀態(包括身、心、 靈)會因 人而異,那麼,他們的

哀傷徵狀會何時結束?哀傷輔導的目的是否就是為了幫助喪親者完全消除哀傷

徵狀呢?是否要這樣才稱得上為「痊癒」呢?

2.2 哀傷的徵狀

林德曼 (Erich Lindemann) 和帕克斯 (Colin Murray Parkes) 分別於 1944 年及

1972 年都已記錄了因哀傷而出現及最常見的生理變化, 3 而決登(1. William

Worden) 於 1982 所提出的描述跟林德 曼 和帕 克斯的記錄大致相同,不過決 登

的描述則更有系統和全面;他乃將哀傷徵狀分為四大範疇一一情緒 ( feelings) 、

1 I 哀傷 J ( grief ) 、「喪 失 J ( bereavement ) 及「哀悼 J ( mouming ) 是有分別的 :


- I 喪失」通常是因為所愛的人死了(當然也可以 是其 他人的死去 ) ;
- I 哀傷」是「喪失」最明顯的結果, I 哀傷」及「喪失」兩字通常都是互用的;
-對牧者而言 , I 喪失」是 一個普遍性的經驗,但每 一 個人的「哀傷 」 都是獨特的;
自「哀悼 」是 一 個讓個人的「哀傷」被公眾所認同的過程 。
Derek B. M urray,“ Bereavemen t: The Consequence of Personal Loss ," in The New Diction αry of
Pastoral Studies , ed. Wesley Carr (London: SPCK , 2002) , 31-32; D. Murray,“ Mouming ," in The
New Diction αry of Pastoral Studies , ed. Wesley Carr (London: SPCK , 2002) , 227-228.
2 Margaret S. Storebe , Robert O. Hansson , Henk Sch 肘, and Wolfgand Stroebe , “ Bereavement
Research: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 in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αrch and Prα ctice
A dvances in Theory αnd Jntervention , ed. Margaret S. Storebe , Robert O. Hansson , Henk SChl此,
and Wolfgand Stroebe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2008) , 5.
3 林德曼( Erich Lindemann )和帕克斯( Colin Murray Parkes )記錄的生理徵狀是 :呼吸 急促、
喉嚨硬塞、心悸、厭食、胃腸不適、體重會驟降,身體 容易疲倦 、躁動、精神 遲緩,失眠,
做事缺乏動力,也會時常嘆氣,感到心情沈重、不安、緊張、 空虛和焦慮,更會不斷哭泣,
失去性慾或性慾過強 。 Therese A. Rando , Grief, Dying, αndDeαth: Clinical Jnterventions for
Cαregivers (Champaign , Il linois: Research , 1984) , 36-37; Erich Lindemann ,“ Symptomat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仍1 101 (1 944): 141-142; Colin Murray
ra
Park郎 , Bere仰ement: Studies ofGriefin Adult Life , 3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阱 , 1996) ,
33-39.
4
生理 (physical sensations) 、認知( cognitions )及行為( behaviors ) 。 這四大範

疇的內容如下. 4

( 一 )情緒一一喪親者會感到悲哀、憤怒、內疚自責、焦慮、疲累、麻木,

甚至震驚,也會有孤獨感、無助感,常苦苦思念死者,不過,

他也可能會感到釋放、解脫和輕鬆。

( 二 )生理一一喪親者會覺得胃部空虛、胸口緊迫、喉嚨繃緊、呼吸急促、

窒息、肌肉虛弱無力、缺乏能量及口乾'甚至表現得像行屍

走肉。

( 三 )認知一一喪親者不相信死者死亡的事實,更會感到困惑、產生幻覺,

甚至沈迷對死者的思念,常想念著往事及好像感到死者仍然

存在 。

(四)行為一一喪親者會經常哭泣、心不在 焉 、嘆氣、坐 立 不安,又或行 為

會變得過份活躍,睡眠及飲食習慣也會有所改變,也不想與

人接觸,更會夢見死者,有時會避免提及死者,不過 有 時也

會舊 地重 遊及珍藏遺物 。

後來,麥考爾 (Junietta Baker McCall) 從基督教的向度提出喪親者會有靈性上

的困擾,以致身體及思想上出現負面後果,包括( 一 )感到自己被上帝遺棄, ( 二)

向上帝尋求公義, ( 三 )認為那些遭遇是上帝給自己的試煉及挑戰, (四)對上

帝提出很多疑問:自己為何要受苦?上帝在我身上有什麼旨 意 ?為什麼不讓神

蹟發生?那痛苦是否可以承受得起? (五) 尋求上帝對自己或他人的寬恕,以

及(六)感到內疚 。 5

4 J. William Worden ,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a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 3 rd ed.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8runner-Routledge , 2003) , 11-20 決登這本
書共有 三 個版本,分別在 1982 年、 1991 年及 2003 年出版 。在 哀 傷 的特徵的 討論上 , 三冊 的
記載都是 一樣的;不過,在討論有關哀傷的處理上, 三 個版本是有分別 的 , 這些分 別 會在第
三 章再作討論 。

5 Junietta 8aker McCall , Bereavement Counseling: Pastoral Cαre for Complicated Grieνing (N ew
York: Haworth PastoraI , 2004) , 146-154.
5
2.3 哀傷過程( G rief Process )的討論

帕克斯對哀傷的看法是筆者所認同的一一哀傷是「過程 J ( process ) ,而不是「狀

態 J (前的) ;哀傷並不是 一 套哀傷的徵狀,而是由死者死的 一 刻開始,逐漸讓

那些徵狀消失的 一 個過程。他更指出哀傷乃涉及 一 系列的臨林景象( clinical

pictures) ,而那些景象在喪親者的生命中會被另一些現象取代 。 6

事實上,論到哀傷過程的討論,要追溯至 二 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死亡

的討論其實普遍被視為 一 個禁忌 。 然而,庫伯勒-羅斯( Elisabeth KübleI去oss )

及桑德斯 (Cicely Saunders) 卻破 天荒 地鼓勵行 為科學家 、臨林醫生及人類學

家關注死亡這個課題;從此便出現了很多有關死亡的研究及討論,並開始出現

有關面對死亡態度的研究調查。 7

1969 年,庫伯勒 -羅斯根據臨林經驗分析,指出臨終病人會經歷五個垂死階段

( stages of dying) ,分別是: ( 一 )否認及孤立( denial and isolation ) , ( 二 )憤

怒 (anger) , ( 三 )討價還價( bargaining ) , (四)抑鬱( depression ) ,以及(五)

接受( acceptance )。庫伯勒 一 羅斯指出以上的階段是 一 個接著 一 個,即前 一 個

階段會被後 一個階段取代 。 8 決登更特別指出庫伯勒 一 羅斯分析的垂死階段已

被普遍地用來形容哀傷過程(即線性發展 ) 0 9
繼庫伯勒 一 羅斯之後,心理學家、

神學家及學者們皆對哀傷過程的階段作出不同的演釋 。

不過,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不同的學者對庫伯勒 - 羅斯所提出的哀傷者哀傷

Colin Murray Park郎 , Bereavement: Studies of Grief in A dult Lf舟, 3 ed. (London; New York:
rd
6

Routledge, 1996), 7.
Charles A. Co汀, Clyde M. Na切, and Donna M. Co汀, Deαth and Dyinι Life and Livi嗯, 6 ed.
th
7
(Belmo帥, Califomia: Wadsworth , 2009) , 5.
8 五個垂死階段: ( 一 )否認及孤立一一暫時性的辯護; ( 二 )憤怒一一嫉妒和怨恨, 甚至 埋怨
上帝; ( 三 )討價還價一一與上帝討價還價,感到內疚; (四)抑鬱一一準備接 受失 去的 事實 ;

(五)接受一一一接受事實, 一 切痛苦及掙扎都好像過去 。 Elisabeth Kübler-Ross , On Deαth and


均J ing (London: Tavistock , 1969) , 34- 36 , 44-46 , 72-77 ,100.
9 J. William Worden,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a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 r, 3 rd ed.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 2003) , 25 .
6
階段一一獨立實體的線性發展一一提出了不同的挑戰。 1972 年,柏克斯挑戰庫

伯勒一羅斯對哀傷過程的看法,並提出每一個哀傷階段都有它的特質,而階段

的長短及形態都是因人而異,而且喪親者會在某些階段中徘徊。 10 整個過程已

不再是漸進式及線性式發展一一即由最壞的反應去到最佳的反應一一那麼簡

單。

不單只帕克斯向庫伯勒-羅斯提出了挑戰,史蒂芬遜 (John S. Stephenson ) 在

1985 年也指出,現今那些不同的情緒及行 為已經不再如同庫伯勒-羅斯當年的

看法;他指出哀傷階段的看法已被公認為是一個「週期性徘徊的進程 J ( cyclical

process) 。 他認為庫伯勒-羅斯以「階段 J ( stages) 來形容哀傷過程是不合適的,

因為這隱含了次序、特定方向的意思;他說出喪親者會有時在某些方面接納失

去死者的事實,但有時卻否定這事實。 II 由此可見,哀傷過程的理解,乃由「線

性式」轉變為「週期性徘徊的進程」。

在哀傷過程的內容上,筆者欲以帕克斯、斯皮格爾 (Yorick Spiegel) 及著名的

牧養神學家 (pastoral theologian) 歐攻 (Wayne Edward Oates ) 12 分別在 19 72

年 、 1977 年及 1976 年提出的哀傷過程作出比較:

10 Colin Murray Park郎 , Bereαvement: Studies of Grief in A du /t L~舟, 3 r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7.
11 John S. Stephenson, Deαth, Grief αnd Mourning: lndividual αnd Social Realities (New York:
Free , 1985) , 87 , 131; Geraldine M. Humphrey and Oavid G. Zimpfer, Counsellingfor Grief αnd
Bereavement, 2 nd ed. (Los Angeles: SAGE , 2008) , 5.
12 O. K. Switzer,“ Grief and Loss ," in Dictionary of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嗯, ed. Rodney J.
Hunter, H. Newton Malony, Liston O. 恥1ills , and John Patton (Nashville , Tennessee: Abingdon ,
1990) , 473.
7
帕克斯 麻木 , 渴望 .. 混亂 .. 痊癒
提出的哀傷過程 1 3 和 和

立仁3之三日刃
IG、 絕望

斯皮格爾 震驚 ﹒ 控制 .. 倒退 .. 適應

提出的哀傷過程 14

歐灰 震驚 ,麻木 .. 幻想 .. 悲傷 .. 選擇 .. 建立新

提出的哀傷過程 15 不日 和 性記
的生存


凡、I[芒
ZJ ; IL 流淚 Jl13J巳2ρF 理由

筆者認為,帕克斯 、斯皮格爾及歐次在哀傷過程的建議上 , 除了階段數目多少

不同之外 , 更大的分別是 他們對 哀傷過程「最後階段」一一即關於哀傷何時和

何謂結束一一定義各有不同 ,對喪親者也 有不同深度的要求 :帕 克斯「最後階

13 帕 克斯( Collin Murray Parkes ) 提出四個階段 :


(一) 麻木和拒絕( numbness and denial ) :喪親者拒絕接 受死者己死的事實(這個階段不
是 即時發生,會在數分鐘後出現 ,並會持續幾小時, 甚至幾日) ;
(二) 渴望 ( pining ) : 親者不斷想找回死者,覺得死者仍然存在(這個階段持續數星期) ;
(三〉 混亂和絕望 ( disorganization and despair ) : 喪親者對將來感到不肯定,甚至絕望,
生活不協調,出現抑鬱(這個階段並不明顯,但會重覆地發生,甚至會持續 一 年) ;
(四〉 痊癒( recovery ) :喪親者對死者 重新評估 ,並 重建新生活(這個階段約在 一 年多後
發生)。
Colin Murray Park郎 , Bereαvement ﹒ Studies ofGriefin Adult L~舟, 3 ed. (London; New York:
rd

Routledge , 1996), 7 , 50 , 62 , 66- 67 , 71 , 96 , 99 .


14 斯皮格爾( Yorick Spiegel )提出四個階段 :
(一〉 震撼 ( shock ) :喪親者不相信死亡的事實( 這個階段由知道死訊開始發生,會持續
幾小時,甚至一 、兩 天) ;
( 二) 控制 (control) : 喪親者控制自己的情緒 ,抑制任何崩潰的精神,不會在人面前表
露(這個階段由喪禮開始,通常維持 三 至七天) ;
(三) 倒退( regression ) : 喪親者會發洩之前抑制的情緒,甚至發怒,也會表現脆弱的 一
面(這個階段維持四至六星期) ;
(四〉 適應( adaptation ) : 喪親者漸漸接受與死者分開(這個階段在死後六個月才出現,
也可能由 六個月至 一 年才出現) 。
Yorick Spiegel , The Grief Process (London: SCM , 1977) , 61-83.
15 歐表( Wayne Edward Oates )提出六個漸進階段:
(一) 震驚及恐慌( shock , pan ic ) : 喪親者心臟會有激烈的反應,會否認或不相信死亡的
事實:
(二) 麻木(numbness ) : 喪親者身體不能對外界作出反應,甚至感到上帝遠離自己;
( 三〉 幻想形成( fantasy formation ) :喪親者仍感到死者的 存在 :
(四) 悲傷和流淚( grieving and tears ) :喪親者發洩之前抑制的悲傷,甚至對上帝作出控
訴;

(五) 選擇性記憶( selective memory ) : 喪親者沒有意識地不斷夢見死者,某些事會勾起


喪親者的選擇性記憶;
(六) 建立新的生存理由( a new reason for being ) : 喪親者能獨立於死者生活,並建立新
的目標生活。
Wayne E. Oates , P astorα1 Care αnd Counseling in Grief αnd Separation (Philadelphia ,
Pennsylvania: Fortress , 1976), 37- 46.
8
段」的定義為「痊癒 J .喪親者對死者重新評估 , 重新建立自己新的生活 ;“ 斯

皮格爾的定義 則 為「適應 J .喪親者漸漸接受與死者分開 ;l7 不過 ,歐表對喪

親者的要求顯然更高,他認為喪親者要「建立新的生存理由」一一能獨立於死

者生活 ,對生命有新的目標,才算是「痊癒 J 0 18 不過, 三者 的共同之處是鼓

勵喪親者不再連於死者,不再受死者影響而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

由此可見,七十至八十年代,學者們不單只普遍地認為哀傷階段是 一個「徘徊

的進程 」一一喪親者會在哀傷的某個階段中徘徊一一他們也認為哀傷的過程是

會結束的 , 當喪親者能 者建立 一個新的生存理由,獨立於死者生活時,這就是

哀傷過程的結束。

不過,到了九十年代 , 學者們對哀傷過程有了新的理解 。 1993 年 , 蘇舒特( Stephen

R. Shuchter ) 及薛肅( Sidney Zisook ) 透過持續的縱觀研究( ongoing longitudinal

study) , 19 發現超過 六成的喪親者在關係上並沒有與死者分開 ,而是在關係上

仍是連繫著(即本文所提及的「延繫 J) 。 他們認為哀傷過程不應從靜止或線性

的觀點來理解,而應從多元和多角度的視野來明白當中的真諦:包括喪親者的

情感及認知狀態、處事的作風 、與死者的延續關係 、 角色與關係上的轉變等等 。

他們指出 哀傷並不是 一個帶有實質界 限的直線過程,而是錯綜複雜和糾纏不清

地混合在一起,而且是因人而異的 。 20 另外,科爾 (Charles A. Corr) 等 研究

Colin Murray Park郎 , Bere仰的nent: Studies of Grief in Adult Lf舟, 3 ed. (London; New York:
rd
16

Routledge , 1996), 99.


17 Yorick Spiegel , The Grief Process (London: SCM , 1977) , 81
18 Wayne E. Oates , P αω‘s叫tωorαal C αare α
仿仰nd Counseling in Gr川.叫計i 電ef α
仰 ndSeψpα
ar叫叫
ωtμ

σω
ti仰O
Pennsylvania: Fortress , 1976) , 46.
"這個持續的縱觀研究,對象是 250 位寡婦及 100 位總夫 ,他們的 資料是由美國聖 地 牙哥衛
生局( San Diego County Department of Health )提供 。 蘇舒特及薛肅先寄信邀請他們參與是
次研究,然後在他們的伴侶去世後兩個月,邀請他們面見及填 寫問卷 。 該問卷調查包括心
理診斷,有關具體悲傷的問題,自我精神評估等,然後再進行一 次跟進的問卷調查 。 整個

研究在 二 十五個月內完成 。 參 Stephen R. Shuchter and Sidney Zisook,“ The Course ofNormal
Grief," in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 ed. Margaret S. Storebe ,
嗎Tolfgand Stroebe and Robert O. Hansson (Cambridge ,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26.
20 Stephen R. Shuchter and Sidney Zisook , “ The Course ofNormal Grief," in Handbook of
9
者更提出哀傷過程是「螺旋式 J (spiral) 的表達。他們對庫伯勒一羅斯的哀傷

過程分析作出批評,指庫伯勒-羅斯的分析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喪親者的哀傷是

由第 一 階段發展到第五階段,反而那五個階段可能是連在一 起的;另外,他們

指出哀傷過程其實不只有五個階段,也指出以「線性漸進及倒退式 J (linear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來表達哀傷過程是不適當的。他們提出哀傷過程是

「螺旋式」的一一喪親者會故態復萌'反覆地(有時是日日如是,有時是每隔

一段時間)經歷同樣的感覺。 21 因此,哀傷輔導的目的並不是純粹幫助喪親者

完成整個過程而到達哀傷過程的終站,因為哀傷的過程並沒有實質的界限,而

且是「螺旋式」的表達 。

以上提出的哀傷過程是「螺旋式」的看法,與美國俄亥俄州北坎托哀傷中心

(Grief Center Inc. North Canto , Ohio) 的研究發現是 一 致的:喪親者的哀傷反

應是「螺旋式」的(見圖 一 ) 22 一一喪親者的情緒 一 時可以很正面, 一 時又變

得很負面,正負面的情緒是反反覆覆的。 23

Bereαvement: Theoη~ Research αnd lnterν ention ,ed. Margaret S. Storebe , Wolfgand Stroebe and
Robert O. Hansson (Cambridge ,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 23 , 26-43; Robert
S. Weiss ,“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Grief," in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A dvances in Theory 仰 d lntervention , ed. Margaret S. Storebe , Robert O. Hansson , Henk SChl此,
and Wolfgand Stroebe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2008) , 34.
21 Charles A. Corr, Clyde M. Nabe , and Donna M. Co汀, D仰的仰d Dying, Life and Living, 6 ed.
th

(Belmo 肘, Califomia: Wadswort h/ Cengage Leaming , 2009) , 138-14 1.


22 圖 一取自 Geraldine M. Humphrey and David G. Zimpfer, Counsellingfor Gri同r and Bereaνeme肘,
nd
2 ed. (Los Angeles: SAGE , 2008) , 92.
為了不影響園 一 的圓形,圖上 英文字 的翻譯 會 在這襄 作註解:
由情緒穩定至情緒非常高漲之間的反應:

overjoyed 極度高興、 cheer臼 l 興高采烈、 happy 開心、 considerate 體諒 、 relieved 寬 心、 amused


愉快、 satisfied 滿意、 tickled 快樂、 elated 興高采烈 、 glad 歡樂、 caring 關心、 loving 忠情 、
jolly 愉快、 hopeful 盼望、 amorous 多情、 serene 平靜 、 excited 興奮 、 pleased 喜 歡、 eager
渴求、 generous 慷慨、 tender 溫柔;
由情緒穩定至情緒非常低落之間的 反應:
helpless 無助、 confused 困惑、台ustrated 坎肉、 disbelief 懷疑、 denial 否定 、 shaky 震 動、 worthless
無價值感、 bewildered 不知所惜、 angry 憤怒、 hateful 憎恨、 lonely 孤獨、 panicky 恐慌、 anx lO us
焦慮、 depressed 抑鬱、 guilt 內疚、如nous 狂怒、 despair 絕望、 bitterness 悲 痛 、 resentment
憎恨、 afraid 畏懼、 jittery 戰兢 。
23 Geraldine M. Humphrey and David G. Zimpfer, Counsellingfor Gri同r and Bereα1仰le肘, 2 nd ed.
(Los Angeles: SAGE , 2008) , 91.
10
情緒非常低落

圖一:情緒擺動

筆者欲以麥拉倫( Jan McLaren )的哀傷輔導經驗作為對「螺旋式」哀傷過程理

論的臨林經驗的分享。麥拉倫提出她的受助者(包括喪親者)的情緒狀態好像

「過山車 J (roller coaster) 一般一一有時很正固和喜樂 ,幾 天後又會變得沈重

及哀傷;此情緒會反覆地出現,所以她提出哀傷過程並不能以 一個漸進的概念

來界定哀傷輔導的終點站。根據她與喪親者接觸的經驗,她認為哀傷的痛苦是

不會徹底地消失一一哀傷可能會定期地減弱或漸漸減少痛苦的強度,但在一 些

特別的日子(如死者的生忌、死忌、紀念日等) ,喪親者的哀傷叉會再度浮現,

甚至會惡化 。 24 筆者認為喪親者的哀傷過程之所以重複地浮現,其中 一個原因

是喪親者的感情是連於死者,正如之前提及蘇舒特及薛肅的研究發現,喪親者

與死者是有「延繫」的 。

不過,筆者留意到,當非基督教界學者已提出哀傷過程最新的發現是「螺旋式 」

24 Jan McLaren , “ A New Understanding of Grief: a Counsellor's Perspective ," Mortαlity 3 (1998):
28.
11
的表達時,有基督教哀傷牧養的學者仍然對哀傷過程停留在「線性」及「徘徊

式」的理解,實在令人質疑基督教牧養輔導的學者是否與時並進。例如,麥考

爾於她 2004 年的著作〈哀傷輔導:複雜性哀傷的牧養關顧~ (Berea的η ent

Counseling: Pastoral Care for Complicated Grieving ) 中提出以心理及靈性角度來

看哀傷的六個 階段 (six stages of grief) 0 麥考爾 指出,哀傷過程會由 一 個階段

進到另 一 個階段,即這六個哀傷階段是 一 個線性的表達(見圖 二 ) : 25 (一)

震驚 ( shock) , ( 二 )否認 (denial) , ( 三 )情緒表達( feelings ) 一一一如憤

怒、自責等, (四)抑鬱( depression ) , (五)重組( reorganization ) 一一學

習尋求改變以達致復原 ,以及( 六)復原 ( recovery ) 一一投放更多 能 量在將來

的事上,包括人事、興趣及生存意義 。 26

震驚

再組織
否認 情緒表達 抑鬱

圖二:哀傷過程

25 圖 二 取自 Junietta 8aker McCall , Bereavement Counseling: Pastoral Care for Complicated


Grieν ing (New York: Haworth Pastoral , 2004) , 46.
26 Junietta Baker McCall , Be仰的Jement Counseling: Pastoral Cαre for Compliω ted Grieving (N ew
York: Haworth Pastoral , 2004) , 46-55.
12
麥考爾更提出以 靈性角度看這六個階段. 27

哀傷的階段 相對的靈性階段 靈性上的意義

1 震驚 敬畏 ( awe) 靈性上意識到 重要事情

將會發生

2 木口頭
口心 疑惑( disbelief ) 喪親者豈見 面見神 蹟出現

3 情緒表達 悲嘆( lamentation ) 靈性不穩定

4.1 抑鬱(第 一部分) 靈性的絕望或心靈黑夜 感到混亂及掙 扎

( despair of the spirit or


dark night of the soul )

4.2 抑 鬱(第 二 部分) 鑑 別 力( discernment ) 缺乏靈性上的 能量及方


4.3 抑鬱(第部分) 決志與呼召的時刻 靈性轉向上帝的創造及

( moment of conversion or 權能 , 並尋求盼望

calling )

5 重組 更新觀念和做法( renewal 為渡過悲痛而高興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

6 復原 癒合( healing connections )另 一個靈性生活的開始

筆者認為麥考爾的建議包含靈性上的改變是值得 參考的 , 不過她在 2004 年仍以

「線性關 係 」來提出哀傷過程六個階段的理解 , 則有不合時宜之嫌 。 雖然麥考

爾 也有補充 , 有些哀傷過程是會在某一 階段徘徊(即之前說的「徘徊式 J) , 28 不

過 , 在九十年代, 學者們已提出哀傷過程是「非線性」 、 「非徘徊式 J '而是「螺

旋式」的關係 ' 麥考爾在 2004 年顯然仍舊停留在上 一 世紀八十年代的理解 。

總 的 來說 , 二 十世 紀九十年代前的學者和神學家提出 , 哀傷過程(不論是多少

個階段 ) 的 關係是「 線性 、 漸進及倒退式」的一一從負面階段逐漸進入正面的

27 Junietta Baker McCall , Bereavement Counseling: Pastoral Cαre for Complicated Grieν ing (N ew
York: Haworth Pastoral , 2004) , 166-170.
28 Junietta Baker McCall , Bereavem 仰t Counseling: Pastoral Care for Complicated Grieving (N ew
York: Haworth Pastoral , 2004) , 56.
13
階段,也有提出它是「週期性徘徊」的進程;而且他們都 一 致認為哀傷過程有

終站,就是喪親者接受了與死者分開,並獨立於死者生活,把能量 投放在將來

的事上(包括人事、興趣及生存意義)。不過,從九十年代開始,學者們發現

哀傷過程並沒有實質的界限,也沒有明顯的終結,而且是「螺旋式」地表達一

一正面及負面的情緒是會反覆不斷地出現。以上對哀傷過程的理解是南轅北轍

的一一特別是傳統上認為哀傷過程有終站,要與死者分開;而新的研究則發現

哀傷過程並沒有終站。筆者認為這個哀傷過程的理解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也影響著哀傷輔導的方向 。

2.4 哀傷輔導方向的轉變

自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後,哀傷輔導都普遍地接受了「釋放 」這個方向

一一哀傷過程的「心理健康終站 」是喪親者有能力在情感上與死者分開 ,即之

前指的「痊癒」、「適應 J '以及「建立新的生存理由 」。在七十年代末, 差不

多所有輔導 員 、牧者都普遍地接受「釋放」為哀傷輔導的 主導方向 ,要求喪親

者到達哀傷過程的終站。"例如 1976 年,牧養神學家歐表以庫伯勒一羅斯的

五個哀傷階段為基礎,提出牧者如何介入輔導喪親者. 30

1 否認階段:牧者須留意喪親者有否認死亡事實的需要;

2. 憤怒階段:牧者須要讓喪親者自己接受憤怒的感覺,特別是對上帝的憤怒;

3. 討價還價的階段:牧者須鼓勵喪親者重新奉獻自己給上帝,並鼓勵其多參

與教會活動;

4. 抑鬱階段:牧者須鼓勵喪親者表達他的哀傷 ,並安靜地陪伴他,為他祈禱;

5. 接受階段:牧者要作定期探訪,聆聽他的 表白。

不過,在八十年代末, I 釋放」的主張備受挑戰 。傅柯 (Michel Foucault) 提出

29 Alan Billings , Dying αnd Grieving: A Guide to Pαstoral Ministry (London: SPCK, 2002) , 83.
30 Wayne E. Oates , P的toral Care αnd Counseling in Grief αnd Separation (Philadelphia ,
Pennsylvania: Fortress , 1976) , 4 , 16-17.
14
喪親者拒絕脫離與死者在感情上的聯繫;而受訓練的輔導員亦開始接受羅傑斯

(Carl Rogers) 的主張一一輔導應是「非判斷性」及 7月|導性」的 。不 過,

當時「釋放」的主張仍有一定的權威。 31

到了 1996 年,克拉斯( Dennis Klass )及西爾弗曼 (Phyllis R. Silverman) 提出

「延繫」是哀傷輔導方向的新趨勢,他們指出哀傷並不能被視為「心理狀態」

來定出何時完結及康復一一即喪親者與死者在感情上分開 。哀傷感受的強度可

能會減少;然而,若要決定哀傷過程何時結束,似乎就與研究的方向並不相符

一一他們的研究發現,有些喪親者並不能與死者分開,喪親者須要尋求另 一 個

方法與死者建立「延繫 J 0 32 筆者注意到「延繫」不但反對哀傷有終結的傳統

說法,因為他們認為哀傷並沒有界限,而且這看法更能配合哀傷過程的新發現

一一 「螺旋式」表達 。 在「延繫」的方向下,喪親者不 是要 獨立於死者而生活

(即「釋放 J) ,或是要到達哀傷過程的終站才算是痊癒,而是以另 一 個方式與

死者聯繫(即「延繫 J) 。

筆者欲以麥拉倫的哀傷輔導經驗來回應克拉斯等人提出的「延繫 J '作為經驗分

享。麥拉倫認同克拉斯等人提出的「延繫」是一 個比較明顯的哀傷輔導方向,

她指出要為哀傷輔導定出何時完結是十分困難的一一在她的哀傷輔導經驗中,

並沒有向受助者(喪親者)提出哀傷過程的時限 。 她認為哀傷輔導的方向, 是

要鼓勵喪親者真誠地面對自己,在任何時間以任何方式表達哀傷 。若 喪親者可

以自我處理哀傷,他就可以漸漸脫離輔導階段 。 不過,當他希望與死者分離時,

她也會盡力幫助,但這種要求是 比較罕見的。 33 由 此可見,麥拉倫的哀傷輔導

31 Alan Billings , Dying and Grieving: A Guide to Pαstoral Ministry (London: SPCK , 2002) , 83-84 .
32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Dennis Klass ,“ Introduction: Wh 肘 's the Pro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Gr呵, ed.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18-19.
33 Jan McLaren ,“ A New Understanding of Grief: a Counsellor 's Perspective ," Mortality 3 (1 998):
282-285.

15
經驗其實以「延繫」為主導, r 釋放」反而是其次的方向 。

2.5 小結

總而言 之,哀傷是 一 個過程,而非 一個狀態或是某些哀傷徵狀的呈現 。 然而,

在哀傷輔導的過程中,輔導 員 是否純粹為了幫助喪親者到達哀傷過程的終站?

是否這樣才稱得上是完成任務? 二 十世紀九十年代可謂是哀傷輔導方向的轉換

點,因為哀傷過程的理解由「線性漸進及倒退式」或「週期性徘徊式」變為「螺

旋式 J '亦由「有終站」變為「沒有實 質的界限 J (即沒有終站) 。 在哀傷過

程沒有終站的新理解下,這似乎對「釋放」的 主 張作出挑戰,而「延繫」的 主

張更能配合「螺旋式」哀傷過程表達的新發現,因為喪親者哀傷過程反映出他

們似乎較難與死者分開而另外建立 一個新的關係;反而,他們是以另 一 個方式

與死者「延繫」 。 本章簡略地提出哀傷輔導方向的轉變一一由「釋放」轉向「延

繫 J '有關哀傷輔導方向轉變的研究、分析及討論會在下 一章再作深入探討 。

(本章 完)

16
第三章:文獻分析:

「釋放 J (letting go )與
「延續性聯繫 J (Continuing Bonds )的轉變及
趨勢

3.1 引言

承接前一章所提及, r 釋放」與「延繫」在哀傷輔 導的角度是兩種不同的方向 ,

表面看來,它們是互相矛盾,甚至是對立的。然而,兩者又是否可以互補不足?

若喪親者堅持要與死者維持 關係(即不以 「釋放」來處理哀傷) , 這會否為喪親

者帶來更大的危機(即更難面對失去死者) ,還是 能更有效地 幫助喪親者健康地

面對失去死者?

3.2 r 釋放」及「延續性聯繫」的哀傷輔導的討論

3.2.1 r 釋放」對「延續性聯繫」的批評

在近代心理學中, r 釋放」的哀傷輔導源自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 他在 19 日

年提出喪親者須要個人與死者在情感的關係上分開(或斷裂,或釋放) ;換言 之,

喪親者須要從對死者的回憶及期望中分離出來,因喪親者若不與死者分離,他

會在死者身上消耗很多能量,而沒有能量再投放在新的人和事上 O l 在 二 十世

紀九十年代以前,眾多學者都支持以 「 釋放」作為哀傷輔導 O 2 若喪親者繼續

l 扎1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t此,“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8onds : A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eαth Studies 29 (2005): 479; J. William Word 凹 , GriefCounselling α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eαlth Practitionef縛, 3 ed.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rd

Brunner-Routledge , 2003) , 35.


2 有關的學者研究包括: K. Abraham ,“ A Short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ido , Viewed in
the Light ofMental Disorders ," in Selected Papers, ed. D . 8rian and A. Strachery (London:
Hogarth , 1927) , 248-279; P. J. Clayton , L. Desmarais , and G. WinokL汀,“ A Study of 8ereav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5 (1968): 167-178; L. Edelsterin , Mα ternal Bereavement:
17
連於死者,則被定為不正常的哀傷行為,甚至是心理上的病態 (pathology) , 因

為這表示喪親者有「未能解決的悲傷 J (unresolved grief) 0 3 所謂「繼續連於死

者」正反映出「延繫」的精神,雖然當時仍未出現「延繫」這個名詞 。 因此, 1 釋

放」的哀傷輔導對「延繫」的批評,就是在嚴重的情況下, 1 延繫」可能會導致

喪親者出現木乃伊化( mummification )及絕望( despair) 的綜合病症,因為喪

親者不斷地維持著死者生前的例行生活這是不健康的 。 帕克斯 (Colin Murray

Parkes) 及魏斯 (Robert S. Weiss) 在 1983 年亦以夫婦關係為例,提出「延繫」

可能會呈現更大的問題一一若夫婦關係在生前已出現問題,當 一 方死了,就會

出現愛恨交織的矛盾關係,他們指這是「矛盾的悲痛綜合症 J (ambivalent grief

syndrome 趴在矛盾的悲痛下建立「延繫」會呈現更大的問題,因為喪偶者會感

到沒有安全感 。 另 一 方面,若夫婦倆生前是彼此非常依賴,當 一 方死了,在此

感情下建立的「延繫」也會出現問題,喪偶者同樣也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因 為

他會感到無依無靠,他們形容此病徵是「慢性悲痛綜合症 J (chronic grief

syndrome ) 0 4 在以上兩種情況下, 1 釋放」的哀傷輔導似乎更為合適 。 不過,

筆者欲指出,這並不 一 定代表「延繫」本身有問題,而只是證明了夫婦的關係

早在雙方都在生時就出現了問題,及至其中 一 方死後,問題趨向嚴重化也是很

Coping with the Unexpected Deαth of a Child (New York: Praeger,1984); E. Furman ,“ Children's
Pattems in Mourning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 in Childhood and Death , ed . H. Wass and C.
Corr (Washington , D.C.: Hemisphere , 1984) ,185-203; M. A. Hofer,“ Relationships as Regulator: A
Psychobiologic Perspective on Bereavement," Psychosom αtic Medicine 46 (1 984): 183-197; L. G.
Peppers and R. 1. Knapp , Motherhood and Mourning (New York: Praeger, 1980); G. H. Pollock ,
“ On Mourning , Immortality, and Utopia ," Journal ofthe Americ仰 Psychoanαlytic Associatì仰
23( 1975): 334-362; T. A. Rando , Pαrental Loss of a Child (Champaign , Illinois: Research , 1986); B.
Raphael , The Anatomy of Bereavement (New York: Basic , 1983); C. M. Sanders , Grief The
Mourning After: Dealing with Adu /t Bereαv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 1989); V. 0
Volkan , Linking Objects and Linking Phenomen α(New York: Intem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
1981); S. G. Weizman and P. Kamm , About Mourning: Support and Guidlαncefor the Bereαved
(New York: Human Service , 1985). Source from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Oennis Klass ,
“ Introduction: Wh at's the Pro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 的ndings of Grief, ed.
O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4.
3 叭rendy Packman , Heidi Horsley, Be位y Oavies , and Robin Kramer, ' ‘ Sibling Bereavement and
Continuing Bonds ," Deαth Studies 30 (2006): 817;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Oennis Klass ,
“ Introduction: Wh at's the Pro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 New Understandings ofGrief , ed .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4-5.
4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ut,‘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eαth Studies 29 (2005): 481-482.
18
自然的事。

明顯地, 1"釋放」的哀傷輔導 一 口認定「延繫」會為喪親者帶來負面的影響 。 不

過,1"釋放」是否能完全解決喪親者的哀傷情況仍有待商榷。筆者覺得諷刺的是,

雖然弗洛伊德提出了「釋放」的哀傷輔導,他本人卻在女兒死忌及孫女死後六

年,寫信給一位名叫 Binsanger 的朋友,信中表達他仍對死去的女兒及孫兒感

到念念不忘,他坦言自己仍不受安慰,亦永遠不可能找到替代品來替代死者,

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代替死者 O 5 由此可見,即使弗洛伊德也在他的現實

生活中出現了與「釋放」的哀傷輔導矛盾的行為;這代表了弗洛伊德雖然提出

了「釋放」的輔導方式,最後連自己也做不到。筆者遂提出以下的質疑: 一直

以來,在「釋放」的哀傷輔導上並沒有一 個有系統及合理的經驗研究去支持此

輔導理論的概念,即沒有實際研究去支持「釋放」的處理可以讓喪親者對失去

死者有更好的適應, 1"釋放」理論的支持主要是靠輔導及治療的文獻 O 6 因此,

筆者質疑「釋放」理論的可靠性,認為以這些文獻作為對「釋放」理論的支持

只不過是繼續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因此,我們有必要從 一 個經驗研究的角度去

探索「釋放」的哀傷輔導對喪親者的影響 。

另外,鮑爾比 (John Bowlby) 7 的「依附理論 J (Attachment Theory )提供一個

新的概念,就是人與人之間有一種建立緊密關係的傾向,但當彼此的關係受到

威脅,甚至破裂時,人會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這是基於人需要安全感 。 8 即

Catherine M. Sanders , σrief The Mourning After: Dealing with A dult Bereαveme肘, 2 ed. (New
nd
5
York: J. Wiley, 1999) , 2 1.
6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ut,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eαth Studies 29 (2005): 480-481.
7 鮑爾比 (John Bowlby )是英國心理學家,是在心理及精神的 文獻研 究領域上 的 重要 人物和主
要的思想家。 J. William Worden ,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a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 3 rd ed.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 2003) , 7.
8 J. William Worden,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a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ealth

Prαctitioner, 3 rd ed.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 2003) , 7-8.
19
使如此,他在依附理論中也提出喪親者與死者是須要有分割的關係 O 9

3.2.2 r 釋放」的哀傷輔導理論與經驗研究的差距

1972 年,帕克斯 (Colin Murray Parkes) 及他的同 事嘗試研究四十九位住在美

國波士頓的寡婦 10 的行為,以鞏固「釋放」作為哀傷輔導的理論。研究發現 64%

的寡婦在喪夫之後一年仍然時刻思念亡夫,她們都有一個持續的感覺,感到丈

夫仍然存在;有些甚至仍然會與亡夫說話,由此感到被安慰及被聆聽; 28% 的

寡婦回應她們不覺得丈夫已死; 69 0/0 寡婦更稱願意為亡夫對她們的期望而生

活;但這種繼續與丈夫連繫的感覺卻沒有影響她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 不過,差

不多所有被訪的寡婦都聲稱不再與亡夫「延繫 J '不再感到她們的決定及行為受

亡夫所影響 。 帕克斯解釋,此研究並沒有可靠的數據來解釋那些寡婦感到亡夫

存在的現象,他坦言研究的結果並不是他所預計的。 11 從帕克斯的解釋,我們

可以知道他的立場是堅持「釋放」是惟 一處理哀傷的方法 。筆者認為帕克斯的

研究動機似乎是利用研究的結果來證明他想證明的事,即使結果是出人意外,

他仍以之為支持「釋放」的理據 。事實上 , 筆者認為帕克斯的研究對哀傷輔導

在理論及經驗上的比較作出了突破性的發現;可惜的是,帕克斯對研究的結果

(即寡婦出現與亡夫繼續維繫的行為)並沒有再作進一 步的研究,當時若再繼

續探討,或者會成為「延繫」發展的前奏 。另 外,帕克斯採用的研究對象在數

量上實在太少(只有四十九位寡婦) ,未能有很大的代表性及說服力 。

9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Dennis Klass ,“ Introduction: Wh at's the Pro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
New Understαndings ofGrief ed.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10.
10 此研究是與波士頓一間有關生命統計的辦公室( the Office of Vital Statistics )合作做的 。 是次
研究共接觸 191 位寡婦,成功完成四次訪問的只有 49 位 。 她們的年齡都 是 四十五歲或以下 。
接觸的寡婦中有 240/0是非籍美國人, 31 0/0是愛爾蘭族 美 國人(她們 大多是天主教徒) 。 是次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透過電話訪問及面對面訪問的 。 lra O. Glick , Robert S. Weiss and C. Murray
Parl也 s , The First Year of Bereavement (N 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 1974) , 21-25.
11 lra O. Glick, Robert S. Weiss , and C. Murray Parkes , The First Year of Bereavement (N ew York:
John W i1 ey & Sons , 1974) , 143-155.
20
3.2.3 學者們的哀傷輔導理論之「釋放」部分的修改

筆者欲在這襄帶出兩位討論哀傷輔導理論的學者,他們分別都在他們建構的哀

傷輔導理論之「釋放」部分作出修改,這些改動對「釋放」的哀傷輔導提出了

重大的挑戰。決登( J. William Worden) 於 1982 年在〈哀傷輔導及哀傷治療〉

( GriefCounseling and GriefTherapy) 一書 中提出「四個哀悼的任務 J( four tasks

of mourning) : ( 一 )接受失去的事實; ( 二 )經過悲傷的痛苦; ( 三 )適應死者

不存在的環境; (四)撤回對死者的情感並投放情感在另 一 個關係上 。最 後的任

務 一 一「 撤回對死者的情感,並投放情感在另 一 個關係上 J ( to withdraw

emotional energy and reinvest it in another relationship )一一是源於弗洛伊德所提

出的「釋放 」理論 ; 1夭登當時解釋,最後的任務是最難完成的 , 其困難及阻礙

在於喪親者傾向依戀與死者過去的關係,而不是專注於建立新的關係 o l2 決登

的解釋表明在 1982 年他對哀傷輔導 的 立場是 「釋放 J 0 不過 , 筆者發現在決登

1991 年出版同 一 本書的第 二版中,他更改了第四個任務一一 由「撤回對死者的

情感,並投放情感在另 一個關係上 J '改為「 重整 與死者的感情關係'並帶 著 此

情感繼續生活下去 J (to emotionally relocate the deceased and move on with

life) 。決登解釋以前的提議對情感的處理 是太死板了 ,因 為 人永遠不可能會忘

記重要的關係,他甚至建議失去孩子的父母以回憶來與亡兒連繫 o l3 再者, 他

於 2003 年再在同 一本書的第三版中 ,對研究 學者克拉斯( Dennis Klass ) 、 西爾

弗曼 (Phyllis R. Silverman) 及尼克 曼 ( Steven L. Nickman ) 於 1996 年所提出

的「延繫」之發現表 示認同 。 決登對「延繫」的立場是:喪親者 一 方面可以與

死者繼續 聯繫'但同時喪親 者的生活不會因 此而 受到影響 。 決 登 更指出 , 美 國

哈佛大學兒童喪親研究 (Harvard Child Bereavement Study ) 發現其中的兒童以

不同的方法來與死去的家長「延繫」 一一例如與死去的父母交談 、 思念父母 、

12 J. William Worden ,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α'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 1st ed. (New York: Springer, 1982), 11-16.
13 J. William Worden ,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apy: A Handbookfor the Mental HI仰的
Prαctitioner, 2 nd ed. (New York: Springer, 1991) , 16-17.
21
在夢境中與父母相遇,以及感到被死去的父母親看顧。 14

除了決登的哀傷輔導理論了四個哀悼的任務 J) 有所修改之外,蘭杜( Therese

A. Rando) 在 1984 年提出的「六個 RJ 的哀傷輔導理論也有更改。這個「六個

R J 的哀傷輔導理論中 , 每個程序都是由 R 字母開始的 . 15

階段名稱 意義

Recognize (承認) 承認失去

2. React (反應) 對分離作出反應

3. Recollect and Re-experience 重檢及重新經驗與死者的感覺

(重檢及重新經驗)

4. Relinquish (分割) 分割與死者的關係

5. Readjust (調整) 調整及適應以進入新的關係

6. Reinvest (重新投資) 重新投資在新的關係上

有關哀傷過程的討論,她的理論與決登的理論相同之處是,建議喪親者在最後

階段要「 重新投資在新的關係上」。不過,筆者同樣發現,蘭杜在 1992 年作出

補充一一在複雜的哀傷情緒中,她提議要作出兩個嘗試: ( 一 )否認 、 壓制,或

避免各方面的失去; ( 二 )避免失去( avoid relinquishing )親人。 16 同樣地,蘭

杜也在最後的階段中,由建議「重新投資在新的關係上」改為建議「避免失去

親人」。不過,蘭杜並沒有解釋改動的原因 。

14 J. William Worden , GriefCounselling and GriefTherαpy: A Hαndb ook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 3 rd ed.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 2003) , 35.
的 Therese A. Rando , Grief, Dying, αnd Deαth : Clinicallnterventions for Caregivers (Champaign ,
Illinois: Research , 1984) , 87-103; Charles A. Corr, Clyde M . Nabe , and Donna M. Co叮,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Belmo肘 , Califomia: Wadsworth , 2003) , 237-238.
16 Therese A. Rando , “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omplicated Mouming: The Onslaught is Just
Beginning ,"Omega, 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26 (1 992): 45 ; Phyllis R. 釗 S il廿
ve叮r盯
r盯
mm昀削
剖圳
a n and Denn
1汀01臼S
Klas臼s , “叮In

ltrodωuc
ω廿
叫 tio
∞ n: 札f巾
ha剖t's叫th
忱 eP
昕ro
仙 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l
仰er叮古叫
stω仰仰
α n叫彷ings ofGr
d 川ief,;

e d. 伽
D ennis 則K l 的,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14.
22
以上的學者都是在九十年代時修改哀傷輔導理論的「釋放」部分,我們可以 看

到,從九十年代開始,學者嘗試在「釋放」及「延繫」的哀傷輔導理論之間作

出互補不足的嘗試,甚至他們對「釋放」作為喪親者在哀傷處理時的最後階段

之處理是有所保留的。

3.2.4 延續性聯繫( Continuing Bonds )的研究

在克拉斯、西爾弗曼未對「延繫」有廣泛的研究之前,羅森布拉特 (P. Rosenblatt )

於 1983 年對「延繫」在十九世紀及二 十世紀的情況作了 一個比較,他的證據來

源是非傳統的一一他研究有關「延繫」的 一 些不被公開的日記,乃以兩個世紀

作出比較 。 他的研究發現,十九世紀對分離是較少有掙扎的,而聯繫的方式有

很多,包括為孩子以死者的名字命名、強烈地感到死者的存在 、透過神靈與死

者溝通,以及祈禱。 17

如前章提到, 1993 年,蘇舒特( Stephen R. Shuchter) 及薛肅 ( Sidney Zisook )

透過一個持續的縱觀研究 (an ongoing longitudinal study) , 18 發現超過 六成的

喪親者在關係上並沒有與死者分開,反而仍舊是連繫著(即本文提及的「延

繫 J) 0 19 不過,他們當時並沒有提及「延繫 」這個詞語 ,他們只 是發現了「延

繫」這個現象。

17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ut,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仰的 Studies 29 (2005): 484.
18 這個持續的縱觀研究,對象是 250 位寡婦及 100 位鯨夫 ,他們的資料是由美國聖地牙哥衛
生局( San Oiego County Oepartrnent of Health )提供 。 蘇舒特及薛肅先寄信邀請他們參與是
次研究,然後在他們的伴侶死去兩個月後,邀請他們面見及填寫問卷 。 該問卷調查包括心
理診斷數據,有關具體悲傷的問題,自我精神 評估等 ,然後再進行 一 次跟進的問卷調查 。

整個研究在二十五個月內完成。 Stephen R. Shuchter and Sidney Zisook , “ The Course of


Normal Grief," in HIαndbook 01 Bereαvement: Theo吵~ Research αnd Intervention , ed. Margaret S.
Storebe ,明folfgand Stroebe and Robert O. Hansson (Cambridge ,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 26.
19 Stephen R. Shuchter and Sidney Zisook ,“ The Course ofNormal Grief," in Handbook 01
Bereaν ement: Theo吵~ Research αnd Interν ention , ed. Margaret S. Store切 , Wolfgand Stroebe and
Robert O. Hansson (Cambridge ,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 26-43
23
根據 2005 年及 2006 年〈死亡研究~ (Death Studies) 文獻記載, I 延繫」的討

論是由克拉斯、西爾弗曼及尼克曼等研究學者於 1996 年提出的 ;2。他們主張,

即使死者與喪親者是在肉體上分聞,解除哀傷的方法不 一定是要喪親者與死者

完全的分離(即「釋放 J) ,反而兩者的關係是可以「延繫」的 。 「延繫」向來被

視為 一種病態,因此,他們希望提出「延繫」是正常而非病態,反而「延繫 」

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 21

筆者欲以麻省總醫院及哈佛醫學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hild Bereavement Study) 所作的喪親兒童研究22 的分析來回應

這問題。研究指出了四類的兒童反應. 23

. 第 一類視死去的親人為鬼魂,他們感到不舒服,甚至會發惡夢;

. 第二類認為死去的親人已在天堂,他們只會以回憶(不會跟死去的親人說

話)來「延繫 J '

. 第三類表示他們會與死去的親人維持互動的關係,會與死去的親人說話,

甚至分享他們的感受;

. 第四類表示他們會把死去親人遺留下來的人生價值、人生目標、個性或行

為融入在自己的生命中。

20 自 1996 年克拉斯等 學者的著作〈延續性聯繫 :對哀傷的新理解~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αndings of Grief) 刊出, r 延繫」便成 為學者們 討論的焦點。 N ige l. P. Field ,“ Continuing
Bonds in Adaptation to Bereavemen t: Introduction ," Deαth Studies 30 (2006): 709 ;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t此,“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刊, DeαtI
的h St仰
uä泊l
2訓l 吼
We叩ndy Pa抗ckr叮
man
吭1 , He叮id
出i Horsle句y, Bet仕ty Davies , and Robin Kr amer,“ Sibling Bereavement and
Continuing Bonds ," Death Studies 30 (2006): 817; Dennis Klass ,“ Continuing Conversation about
Continuing Bonds , " Death Studies 30 (2006): 844.
22 研究資料由麻省總醫院及哈佛醫學院兒童哀傷研究(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 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hild Bereavement Study) 提供 。 研究對象為 10-12 歲失去父親或母親的兒
童,共 24 名 。 調查的方式主要是透過開放式的提問,讓兒童可以敘述及描繪他們的哀傷經
驗 。在三次 的訪問過程中,他們在生的父親 /母親也會陪伴著兒童。 C. L. Normand , P. R.
Silverman , and S. L. Nickman ,“ Bereaved Children's Chang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Deceased ,"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Gri祈 ed.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87-88.
23 C. L. Normand , P. R. Silverman , and S. L. Nickman ,“ Bereaved Children 's Chang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Deceased ," in Continuing Bonds . New Understαndings of Grief, ed.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 88-95.
24
此調查結果並沒有清楚交代每一類兒童的情況所佔的比例及年齡分佈'然而,

可想而知第一類會是年紀最小,因為 一 般而 言 「怕鬼」在幼童當中是較為普遍

的;而第四類應是比較年長的,因為他們有能力分析到死去的親人遺留給他們

的意義及價值 。 從以上的分類,我們可以理解「延繫」同時有它的正面(如第

三 、四類別)及負面(如第 一類別)的影響 。筆者承認當 「延繫」產生負面的

影響時, I 釋放」顯然會更為適切。

當克拉斯發表「延繫」研究後,隨即引來很多辯論,而其中 一個比較具爭議性

的問題是:究竟「延繫 」 對喪親者處理失去死者 的哀傷是帶來幫助還是帶來阻

礙?是否好的調整?克拉斯在這問題上的回應是一一這問題是複雜的 ;故他提

出以 一 個糾纏不清的互動關係來表達,他認為這問題所涉及的元素不單是「延

繫」與「健康調整 」 的關係,也涉及其他因素,包括喪親者如何看自己生命的

價值、死亡的意義、與死者的關係、家庭、社會,以及文化的影響等等 。 而社

會及文化因素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往往被忽略 。 例如,他提出喪親 者在死者死

後不久在墓前與死者交談是建立「延繫」非常 重要 的方法,而這個行為是受到

家庭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克拉斯承認在「延繫」的研究上只是在「起步」階段,

至於「延繫」是否必然有效及健康地幫助喪親者處理哀傷的問題,仍是未知之

數,他期待其他範疇的學者們能夠在此問題上提供 一 些方法及理論 。 24

由此看來,兩種哀傷輔導方向一一「釋放」或是「延繫」一一都沒有絕對正面

及負面的結果;換言 之,某些類型的「延繫」可能對喪親者在處理哀傷的過程

中造成健康或有損害的影響 ;同樣, 某些類型的「釋放」 也可能對喪親 者在處

理哀傷的過程中造成健康或有損害的影響。 25 雖然「釋放」仍影響著普遍文化,

24 Dennis Klass ,“ Continuing Conversation about Continuing Bonds ," Death Studies 30 (2006):
844-848.
25 Margaret Stroebe and Henk Schut, '‘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 Deαth Studies 29 (2005): 484-485 , 489.
25
不過克拉斯提出,由 二 十一 世紀開始, r 延繫」已被眾多輔導者接納。 26 筆者

亦認為「延繫」將成為哀傷輔導的一個新趨勢。

3.3 小結

在哀傷輔導上, r 釋放」與「延繫」兩者的處理方向表面看來是對立的,因為它

們所走的明顯是相反的方向,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可稱謂是哀傷輔導的轉換

點,九十年代以前, r 釋放」的立場視「延繫」為病態行為 。 即使當時已有經驗

的研究發現喪親者不是以「釋放 J '反而是以「延繫」來處理與死者的關係,但

那時候學者依然堅持「釋放」是惟 一 正確的方法。這突顯了「釋放」與「延繫」

表面上的相互對立。不過,到了九十年代,研究學者們開始提出對哀傷輔導的

理論的「釋放」部分的修改,他們由「釋放」的立場,改為「延繫 J '由此可見,

學者試圖在兩者之間互補不足,甚至開始對「釋放」的處理有所保留 。 到了 二

十一世紀,克拉斯、西爾弗曼、尼克曼等學者才真正對「延繫」進行深入探討

及研究 。 這就足以證明「延繫」的序幕真正掀開了,而未來的發展空間甚大 。

不過,我們必須承認在「延繫」的研究上是在「起步」階段,並不能完 全 地回

答「延繫」是否必然導致喪親者健康地及以好的調整來處理哀傷,因為「延繫 」

與「健康調整」之間是由更多複雜的因素(包括社會、家庭、文化、喪親者對

死的看法等等)所影響 。 因此,筆者認為「延繫」可以是哀傷輔導中 一個可取

的方法,尤其在運用恰當的時候,但「延繫」並非絕對地否定「釋放 」 對哀傷

輔導的價值 。 然而, r 延繫」在 二 十一 世紀開始被普遍被輔導 員 接 受 ,並將會成

為哀傷輔導的 一個新趨勢 。 我們將會在下 一 章繼續 討論基督教 辜 體如何實 踐「延

繫 J '以突顯「延繫」這個輔導方向如何可以透過 信仰 元素 發揮其長處 。

(本章完)

26Dennis klassJ ‘Grie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Death and Religion in α Changing World, ed.
Kathleen Garces-Foley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 2006) , 287.
26
第四章:「延繫」在基督教辜體中的實踐

4.1 ïj r言

承接前章有關「 延繫」與「釋放」的 討論 , I 延繫」可以說是哀傷輔導的新趨勢,

但「延繫」並非絕對地否定「釋放」對哀傷輔導的貢獻 。 「延繫」無疑在哀傷輔

導上是一 個突破,也有一 定的貢獻 , 本章旨在討論如何在基督教 墓 體中實踐「延

繫」 。

一 般而言 ,喪親者可以透過以下不同的方式來與死者「延繫 J '包括與死者的照

片說話、做死者生前常做的事、完成死者末了的心願、拜山、上香、安放骨灰、

問米/招魂、 1 追憶死者、在夢中遇見死者、與死者私語( internal

conversations ) 、保留死者的遺物等。 2

那麼,基督教辜體有什麼獨特之處可以發揮「延繫」的優點呢?筆者欲提出 三

個基督教信仰的向度,分別是「追憶及盼望」、「聖徒相通 J '以及「上帝的 宣 教 」

並「被上帝差遣的」身分,來討論喪親者如何在基督教 辜體中與死者「延繫 J '

筆者認為這 三個向度正是基督教信仰的獨有特質,可令「延繫」的長處發揮得

淋漓盡致 。

l 這些方式是引自陳麗 雲 和周燕雯對喪親 者 的相連感 ( 即 筆者提出的 「 延繫 J) 作出的 調查 中


所提出的 。 參陳麗雲、周燕雯: ( 從死別到善別 一一香港喪親者 的心路歷 程 > '載 梁美 儀、 張
燦輝編: {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5 ) , 401 。
2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 '‘ Concluding Thoughts ,"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Grief, ed. Dennis Klass,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 .C .: Taylar and Francis , 1996) , 350.
27
4.2 在基督教辜體中發揮「延繫」

4.2.1 追憶及盼望中的「延繫」

基督教信仰中的追憶及懷念與一 般沒有信仰的追憶是有顯著分別的, 這個分別

突顯了 基督教信仰的特色 。 先討論一般的追憶,對喪親者來說,追憶死者是連

繫「有死者存在的世界 」 與「沒有死者存在的世界」的 重 要橋樑 。 3 喪禮是一

個集體追憶死者生命的時刻,也 是一 個把失去的經驗變為有 意 義的框架的時

刻 。 4 在喪禮或追思禮中,死者的家屬或朋友(包括非 基督教信仰的華體 )會

憶述死者 的 生平往事 ;透過追憶的儀式,喪親 者表達對死 者持續 不變 的愛、 感

激、 尊敬及哀悼, 這 些都幫助喪親者 回顧及重整 死 者對他們生命的 意義 。 5 除

了在喪禮中口述死者 的生平以外,死者 的親友也可以透過文字 (如 為死者製作

紀念冊、 寫詩 、 寫 小說)、或以錄影 、錄音 、光碟等 來描繪死者 的人 生旅程, 甚

至為死者設立紀念基金 ,或製作牌區來追憶死者 O 6

在追憶的過程中,喪親者可能會被哀傷的情緒所牽 動 。 一個 有 關 喪偶者 的「延

繫」方式與他的哀傷適應作比對的研究調查 , 7 就羅列出四種「延繫 」方式,

分別是: ( 一 )藉著追憶死 者而得著 安慰、( 二 ) 保存死 者 的遺物、 ( 三 ) 透過接

3 Be前y C. Buchsbaum , ' ‘ Remembering a Parent Wh o Has Died :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αndings ofGrief, ed . Dennis Klass,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ar and Francis , 1996) , 113.
4 Alice Parsons Zulli , “ Healing Rituals: Powerful and Empowering ," in Living with Grief Wh o We
Are, How Jír;台 Grief, ed. Kenneth J. Doka and Joyce D. Davidson (Washington , D.C.: Hopsice
Foundation of America; Philadelphia , Pennsylvania : Brunner/Mazel , 1998) , 272 .
5 Ned H. Cassem , “ The First Three Steps Beyond the Grave ," in Acute Grief αnd Th e Funeral , ed.
Vanderlyn R. Pine et a l. (Springfield , Illinois: Thomas , 1976) , 18-19; Tony Rogers , Penelope
Wilcock , Margaret Saunders and Hazel Addy,“ Contemporary Issues ," in lnterpreting Death.
Christian Theology and Pastoral Practice, ed. Peter C . Jupp and Tony Rogers (London ;
Washington: Cassell, 1997), 150.
6 Alice Parsons Zulli ,“ Healing Rituals: Powerful and Empowering ," in Living with Gri可~. Who 加
Are, How Jf台 Grief, ed . Kenneth J. Doka and Joyce D. Davidson (Washington, D.C.: Hopsice
Foundation of America;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Brunner/Mazel , 1998) , 262.
7 研究對象共八十九人,他們都是在過去三至 六個月內 喪偶, 年齡介乎 21 至 55 歲 。 他們住在
美 國 三藩市區,是有學 識的中產人士 。 研究的 方法: 先透過填 寫問卷發現他們 的哀傷徵兆 ,
再作面對面訪問並記錄有關延繫的方 法 , 再有第 二 次訪 問則是 一 個 「 空 椅子獨白的任務 」
(empty-chair monologue task ) 。 當死者死了 14-25 個 月後 ,研 究對象再 次填問卷 。 N . P. Field ,
C. Nichols , A. Holen , and M. J. Horowitz, "The Relation ofContinuing Attachment to Adjustm ent
in Conjugal Bereavement ," Journal of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7 (1 999): 2 13 .
28
觸物件而得著安慰,以及(四)重複地感受死者的存在 。 結果顯示,抽象方式

的「延繫 J (即第 一種) ,比起其體的方式(即第 二 及第 三種) ,會為喪偶者帶來

較少的哀傷,至於第四種則未能明確地顯示出兩者的關連性。 8 換言 之,以「追

憶死者」來「延繫」會是一 個比較溫和的形式來面對哀傷 。

不過,在基督教信仰中,追憶有更深層的意義,這不僅是追憶死者與喪親者的

關係。基督教的信仰可以有助增加回憶的資源,而生命的回顧( life review )可

以被演繹為個人得救的歷史( personal salvation history )一一以往的經驗如何構

成現在的行為及對事物的理解,他人如何影響及塑造現在的自己,以及上帝的

拯救、耶穌的死及復活如何影響個人的信仰經歷 。 個人得救的歷史是連於死者

辜體的得救故事及上帝整個拯救行動的歷史上 。 而成熟的盼望不單只是對個人

貢獻的價值有盼望,也對死後生命和上帝有盼望 O 9 正如莫爾特曼( Jürgen

Moltmann) 10 提出: I 盼望在追憶的模式中存在,而追憶則在盼望的模式中存

在o J( Hope exists in the mode of memory, and memory in the mode of hope. ) II 換

言之,追憶與盼望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筆者認為,追憶與盼望的關係正 是喪

親者與死者「延繫」的重要基礎,因為喪親者在追憶死者時,也是帶著盼望來

追憶死者 。

基督徒的盼望是建立在「歷史」上,就是追憶上帝在歷史中所行的事蹟,特別

8 Nigel P. Field , C. Nichols , A. Holen , and M. J. Horowttz,“ The Relation of Continuing Attachment
to Adjustment in Conjugal Bereavement," Journal 01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7 (1999):
213-217.
9 Bruce D. Rumbold , Helplessness and Hope : Pastoral Care in Terminal Jllness (London: SCM ,
1986) , 65 , 71-74 .
10 莫爾特曼認為在建構死亡神學時,必 須在基督教傳統 之 中發展出新的主題 , 是離不開基督
死而復活和永生的大前提來討論的 。 他認為靈魂不朽這個柏拉 圖 哲學 的 信念其實是 一種慾

望,試圖為靈魂加上防議罩,免除死亡, 這個說法是 一 種非基督徒的態 度 。 參 Peter C. Jupp


and Tony Rogers , eds. , Jnterpreting Deαth: Christiαn Theology αndPαstorα1 Prαctice(London;
Washington: Cassell , 1997), 75.
11 Jürgen Moltmann , Religion, Revolution and the Future, trans. M. Douglas Meeks (New York: S.n. ,
1969), 21 1.
29
是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一一耶穌基督的受苦與復活都是出現在十字 架上 。 12 而

基督徒更是藉著聖餐追憶耶穌所作的 一切 。 13 相比之下, 一般的追憶只停留在

喪親者與死者兩人之間的關係;但基督教 霉 體的追憶並不局限於兩者之間的關

係,也連繫於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以及上帝的拯救 。 由於這個「延繫」 是 關

乎耶穌基督的復活,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 步了解基督的復活及盼望對喪親者

與死者「延繫」的意義 。

莫爾特曼提出,所有基督教的復活終末論都帶有十字架終未論的印記 。 14 他指

的是基督信仰的盼望,乃以從死襄復活的基督為基礎 。 15 耶穌說 :1 復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 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 J (約 11 : 25) 16 這襄指出凡是

信靠耶穌的人,肉身雖然死亡,將來還是會復活 。 17 因此,死人復活的程序 由

祂開始,並且在賜生命的靈中繼續,最後要在屬祂的人及所有死人的復活中圓

滿終結 。 18 另外,保羅提到死人復活是不會朽壞的(林前的: 42) ,因 為復活

的是靈性的身體 (15 : “ ) ; 1 生命將要被改變,而不是被毀滅 。」 l9 換言 之,

復活是指靈性上永不朽壞的復活,必死的生命要變為永遠的生命,並 重 新進入

榮耀的國度 。 復活並非回到這個或其他的必死生命中,而是進入永恆的 生命 。 20

因此,在基督教信仰中,藉著基督的死及復活,死者會在永恆的國度 裹 , 有著

永垂不朽的復活生命 。

12 Russe l1 G. Herbert , Living Hope: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Hope for the Dying (Peterborough ,
England: Epworth , 2006) , 157 , 16 1.
13 龔立人: { 眼淚並未抹乾: 一個 受苦者的聲音卜增修 二版(香港:基道 , 2004 ) , 194 。
14 莫爾特 曼 : { 盼望神 學 : 基督教終未論 的 基礎與意涵〉曾念粵譯(香港 : 道風 , 2007 ) , 84 。
15 鄧紹光: ( 盼 望/ 終 末 神 學) ,郭 鴻標、堵 建偉編: {新世紀的神學議程卜下冊 (香港 : 香
港基督徒 學 會, 2003 ) , 304 。
16 這是基督教喪禮中常用作開始的經 文。
17 鍾志邦: {天 道聖經註釋:約翰福 音( 卷 下)} (香港 : 天道 , 2004 ) , 11 。
18 莫爾特曼: { 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 未 論 } , 會念粵譯(香港 : 道風 , 2002 ) , 90 。
19 這句 是天主教喪禮儀式的前言 。 莫爾特 曼 : {來 臨 中的上帝 : 基督教的終未論 } , 會念粵譯
(香港:道風, 2002) , 101 。
20 莫爾特曼: { 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 終未 論 〉會念粵譯(香港:道風, 2002 ) , 90 , 101 。
30
凡在基督團契中生活的,必相信那位使死人復活的上帝。人在復活的力量中體

會到,他們是「上帝的兒女 J (羅 4: 14) , I 上帝兒女」的身分是不會因死而消

失的,這的確對生者(特別是喪親者)帶來安慰。因此,死亡解除了人的靈在

時間及空間上的限制,即死者不受時間及空間所困,喪親者能感受死者的臨在,

這是因為喪親者知道,他們活在上帝的國度裹,只要他們感受到死者的臨在,

他們必會感受到與上帝及死者聯繫的寬闊空間 。 21 換言 之,死者仍有「上帝兒

女」的身分,有著不朽壞並永恆復活的生命,並在上帝的永恆國度裹,與喪親

者在基督教信仰的盼望上「延繫 J 0

筆者認為在基督教牽體的喪禮中,上帝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在喪親者與死者的

「延繫」里,最理想的開始點是先在喪禮中舉行一個「復和 J ( reconciliation )

的特別儀式,藉著上帝的幫助,求上帝寬恕喪親者與死者彼此的不和,甚至仇

恨,以至喪親者可以在上帝的保守下與死者「延繫 J 0 22 當喪親者面對親人的

死亡時,他們需要透過聖經、信仰奎體及禮儀來尋找基督的安慰及確據 。 傳統

上,牧師在喪禮講道的內容會包括 三 方面一一死者的生命如何因主耶穌基督的

緣故變得豐盛,喪親者的眼淚如何被上帝抹去,以及上帝的大能力,特別是強

調耶穌死而復活,並有得救盼望的信息 。 除了講道,喪禮中的詩歌也表達基督

救恩的信息 。 有些更正教的宗派(如美國聖公會[ Episcopalians J 、信義宗)

更會在喪禮中設立聖餐禮 。 23 透過講道、詩歌,甚至是聖餐來追憶耶穌死而復

活,基督教的喪禮幫助喪親者除了追憶死者外,也將追憶連於耶穌基督的復活

及盼望。

21 莫爾特曼:{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未論卜會念粵譯(香港:道風, 2002 ) , 97 , 100 。


22 Jürgen Moltmann , In the En d, The Beginning: The Life 01 Hope , trans. Margaret Kohl
(Minneapolis , Minnesota: Fortress , 2004) , 136.
23 Glenn Lucke , Richard B. Gilbert, and Ronald K. Ba叮e坑,“ Protestant Approaches to Death
Overcoming Death 's Sting ," in Death αnd Religion in a Changing Worl d, ed. Kathleen
Garces-Foley (Armonk , New York: M. E. Sharpe , 2006) , 127 , 133.
31
再者,追憶不只限於喪禮,也可以在一 些特別的日子(如生忌、死忌、紀念日)

進行,喪親者及死者的朋友可以來到死者的墓前追憶死者, 24 更可以邀請牧師

來主持追憶儀式,透過讀經、祈禱,甚至聖餐,來彰顯基督的盼望。 25 另外,

在特別的節期(如復活節、聖誕節) ,基督教華體會藉著奉獻 的儀式紀念離世 者

的名 字 ,那些名 字可被 印刷在教會崇拜 的周刊中 。

因此,在基督教的追憶裹,喪親者除了追憶死者與他的生命意義,也將追憶連

繫於耶穌基督的死及復活,以及上帝的拯救 。藉著喪禮及追思禮,喪親者對死

者及上帝的救恩有集體的回憶 ,而 這個追憶也 幫助喪親者與死者「延繫」於上

帝的永恆國度里,因為死者在基督襄有著不朽壞並永恆復活的生命 。

4.2.2 在「聖徒相通」下與死者「延繫」

莫爾特曼提出 :如 果死 亡可以轉變 為永生 ,那麼我們的 哀悼也 可從失落的控訴

轉變成為與死者的新團契。 26 筆者希望以「聖徒相通 J ( communio sanctorum )

的觀點來說明生者(包括喪親者)與死者的團契,從而提出喪親者可以藉著「聖

徒相通」與死者「延繫」 。

雖然「聖徒 J ( saints ) 及「團契 J ( 如 inonia ) 這兩個詞皆在聖經中很常見 , 但

「聖徒相通」這個詞彙並沒有在聖經中出現過 。 「聖徒相通 」最先是在使徒信經

(Apostles' Creed) 出現 。 27 另外,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 將 communlo

sanctorum 翻譯為「聖徒一體 J ( community of the saints ) , 這是將教會定義為看

24 Alice Parsons Zulli , “ Healing Rituals: Powerful and Empowering ," in Living with Grief Who We
Are, How We Grief, ed. Kenneth J. Doka and Joyce D. Davidson (Washington , D.C.: Hopsice
Foundation of America;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Brunner/Mazel , 1998) , 274.
25 Bruce D. Rumbold , Helplessness and Hope: Pastoral Care in Terminallllness (London: SCM ,

1986) , 72.
26 莫爾特曼: {來臨中的上帝 : 基督教的終未論~ , 會念粵譯(香港:道風, 2002 ) , 117 。
27 Susan K. Wood ,“ The Holy Catholic Church ,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 in Exploring αnd
Proclaiming the Apostles' Creed, ed. Roger E Van Ham (Grand Rapids , Michi gan: William B.
Eerdmans , 2004) , 221 , 227.
32
不見而神聖的本體( an invisible and spiritual reality) 0 28

「聖徒」本來是指以色列民,因為以色列民是被上帝揀選的民族,與上 帝有著

獨特的關係, 29 因此他們嚴守摩西的律法,過全然聖潔的生活,做聖潔的民 。

到了 早期教會時 代, 當時並沒有把「聖」 這形容詞用在道德的 層面 ,所有信徒

就是聖徒,因耶穌的救贖, 信徒存在的本質和身分已完 全改變 。正如保羅稱哥

林多教會的信徒為「聖徒」 一一 「在基督耶穌裹成聖,蒙召作聖徒的 J( 林前 1 :

2) 。 保羅也教導: 1"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昧地款待 。 J (羅 12 : 13) 因此,

當一個地區的信徒走在一起,便成為「聖 靈 的社奎 J (the community ofthe Holy

Spirit ) 0 30 換言之 ,在「聖徒相通 J 的理解下,整個信仰 辜體都是聖徒 。

「聖徒相通」可以有多個層面一一包括基督徒與上帝相通(約的: 1) 、與上帝

的兒子耶穌基督相通(約壹 1 : 9) 、與聖 靈相通(林前 3 :“、排 2 : 1 ) 、與 天

使相通(來 1 : 14 、路的: 10 ) 、與所有在教會中的聖徒相通 , 並與那些已死去

的和上帝 一 起相 交(來 12: 22-23 ) 。 基督徒彼 此 之間連繫的基礎是本於耶穌

基督。 3 1

再者, 1"聖徒相通」就是教會 , 藉著耶穌基督的復活消除了死 亡的 轄制 , 生者與

死者成為 一個 墓體,聖徒(包括生者和死者)彼 此的 團契關係並不因時空和地

域的限制而終止 。 不只當下的教會是教會,死去的信徒也構成教會 , 教會就是

基督的身體 。 因 此, 死者與生者的關係不會因死亡而中斷 。 32 反之,生者與死

28 Emilien Lamiran悅 , What 臼 The Communion of Sαints? trans. A. Manson (London: Bums and
Oates , 1963) , 105 .
29 C.E.B. Cranfield , The Apostles' Creed: A Faith to Live By (Edinburgh: T and T Clark , 1993) , 6 1.

30 Emilien Lamiran咐 , Wh似的 The Communion ofSaints? trans . A. Manson (London: Bums and
Oates , 1963) , 107-108 ;楊牧谷 : ~使徒信經新釋 ~ (台北 : 校園 1 1988 ) 188 。 1

31 巴克萊: ((使徒信經面面觀 )) 1 陳主顯譯,第 二版(台灣:人光 1 1991 ) 2 81-283 。 1

32 龔立人 : ~眼淚並未抹乾 : 一個受苦者的聲音 ~ 1 增修 二版(香港 : 基道 1 2004 ) 195-196 ; 1

龔立人: ~不正常的信仰:身體、身 分與政治~ (香港:學生福 音 團契 1 2008 ) 1 186-187 。


33
者乃在一個持久和不被破壞的華體之中, 33 死者和生者仍是在耶穌基督的團契

中活著 。 例如在拉丁美洲的信徒,他們以聚集死者、失蹤者和殉道者(他們被

軍事獨裁者謀殺,他們普遍被視為不記名的「消失者 J) 的名義來慶祝 主 日,所

有會眾齊呼 '1 臨在! J 以表示死者並非死了,他們仍在基督襄活著,並活在我

們當中;活人與死人的團契乃是復活盼望的 實 踐 。 34

基督是活人和死人的 主。 正如保羅說 '1 基督死了,叉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

的 主。 J (羅 14 : 9) 這里表明基督的 工作一一降世、受死,以及復活, 完 成了

上帝的救恩計劃'所以祂是一 切活人的 主 ,因祂是掌管萬有的 主 ,祂也是死人

的主 。 35 而莫爾特曼對這段經文有另 一個理解,就是死者已「在基督裹 J '復

活的基督將死人和活人帶到上帝國圓滿終結的道路上 。 36 根據使徒信經:基督

「降在陰間;第 三天從死人中復活 f 基督戰勝了死亡的權勢,也帶領死人進入

祂的團契 。 因此,基督的 辜體並非只有活人,也有死人 。 基督的死及復活,不

單為生者(喪親者)帶來將來的盼望,也為過去添上 意 義 。 37

英格蘭教會禮儀委 員 會 (the Church of England Liturgical Commission) 綜合有

關喪禮的 目 的,提出其中 一 個 目 的是讓「聖徒相通」成 為真實 , 因為不論是生

存的或是已死去的 基督徒,都 是 永恆的整體 。東正教會以 聖像來表達生者與死

者之間的連繫;而 天 主教和更正教則藉著宣讀使徒信經: 1 我信聖徒相通 J '來

表達這個連繫 。 38

33 Jürgen Moltmann , ls There Life After D仰的 ? (Milwaukee ,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
1998) , 55.
34 Jürgen Moltmann , ln the En d, The Beginning: The Life 01 Hope, 甘ans. Margaret Kohl
(Minneapolis , Minnesota: Fortress , 2004) , 135 . 莫爾特 曼 : {來臨中的上帝 : 基督教的終未
論 ~ ,會念粵譯(香港:道風, 2002 ) , 138-129 。
35 鮑會園: {天 道聖經 註釋:羅馬 書( 卷 下)~ (香港: 天道 , 1996 ) , 的 0 。
36 莫爾特曼: { 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未論 ~ , 會念 粵譯(香港 : 道風 , 2002 ) , 115 。
37 J 位rgen Moltmann , In the En d, The Beginning: The Life 01 Hope , trans. Margaret Kohl
(Minneapolis , Minnesota: Fortress , 2004) , 135.
38 Melindea A. Quivik ,“ Funerals Proclaim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 Liturgy 21 (2006) : 30-3 1.
34
筆者認為既然死者和生者仍是在耶穌基督的團契中活著,在「聖徒相通」的理

解下,喪親者可以透過為死者禱告來表達「延繫 J 0 在天主教的傳統,教徒會在

喪禮及彌撒中為死者祈禱,這是「聖徒相通」的表達。天主教徒為死者祈禱的

目的是希望死者可以到達天堂,祈禱的內容如下. I 求你帶領...... (死者名字)

到天國 J ; I ...... (死者名字)已被主耶穌的身體及寶血所餵養,求你賜予他在

你的天國里有份。」 39 然而,更正教的傳統則認為不需要這些方式來幫助死者 。

40 不過,筆者提出,喪親者為死者祈禱並非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使喪親者得

安慰,因為這些祈禱是信心及希望的表達,特別是喪親者藉著禱告從心底里表

達出那份信心及希望 。 41 喪親者也可以藉著祈禱,在上帝面前讚揚死者,同時

感謝上帝為死者所作的 一切 。 42 另外,喪親者為死者祈禱並非要求死者明白自

己的需要,而是在祈禱中紀念著對方,在聖靈里合 一 ,正如我們也可以藉著禱

告為遠方的信徒(如宣教士,甚至是素未謀面的信徒)祈禱,即使天各 一 方,

仍在聖靈襄聯合成為耶穌基督的身體。的同樣,在「聖徒相通」下,喪親者可

以藉著祈禱與死者「延繫 J 0

「聖徒相通」的另 一個意義是分享對上帝的信心,在聖禮中分享 生命 。 “ 筆者

認為藉著「聖徒相通 J' 喪親者不單可以為死者祈禱,也可以透過聖禮,特別是

以聖餐來表達與死者的「延繫 J 0 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 I 我們祝福的杯, 豈 不

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擎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雖多,仍是

一個餅, 一 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 一 個餅 。 J (林前 10 : 16-17) I 同領」

39 Dennis Klass ,“ Spirituality, Protestantism , and Death ," in Death αnd Spirituali紗, eds. Kenneth. J.
Doka and John D. Morgan (Amityvi l1 e , New York: Baywood , 1993) , 65; Melindea A. Quivik ,
“ Funerals Proclaim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 Liturgy 21 (2006): 34.
4O Dennis klassf ‘ Spirituality, Protestantism , and Death ," in Death αnd Spirituali紗, eds. Kenneth. J.
Doka and John D. Morgan (Amityvi l1 e , New York: Baywood , 1993) , 65.
41 Melindea A. Quivik ,“ Funerals Proclaim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 Liturgy 21 (2006): 34.
的 Gene Fowler , Cαring Through the Funerα1: A Pαstor s Guide (S t. Louis , Missouri: Chalice , 2004) ,
146.
43 龔立人:~眼淚並未抹乾: 一個受苦者的聲音〉增修 二版(香港: 基道, 2004 ) , 195-196 , 200 ;
龔立人: ~不正常的信仰:身體、身分與政治 ~ (香港:學生福 音 團契, 2008 ) , 186-187 。
44 Eamon Duffy, The Creed In the Cαtechism: the Life of Godfor Us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

1996) , 105.
35
包含了與其他信徒相交以及在基督襄有分,並且在基督襄聯合的 意 思 。 45 雖然

保羅當時的對象是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不過,保羅這樣表達的目的是強調在基

督里的聯合( solidarity ) 。 “筆者認為根據我們對「聖徒相通」的理解一一基督

是死人及活人的主一一生者(包括喪親者)與死者都是在基督的團契里 。 因為

生者與死者都是在基督襄「聯合」的,所以,當喪親者領受聖餐時,喪親者是

與死者同在基督的團契里,並體會「聖徒相通 J' 死亡再不能使生者和死者從上

帝的愛分開,死者仍舊與生者一起分享基督的身體, 一 同分享 聖餐的建席 。 47 因

此,對喪親者來說,聖餐 一 方面記念基督的死和復活,另 一 方面,聖餐可以幫

助喪親者與死者「延繫 J 因為喪親者與死者在基督的團契襄共同分享 聖餐的鐘

席 。

另外, I 聖徒相通」並不會因 為 死亡而斷裂,因 為 耶穌基督 的死和復活己打破死

亡的轄制,可目通 」 的意 義成全 了 天 父在永恆中的愛,並將 一切歸入整全 之中,

從而保留上帝創造的豐 富 性和多樣性 。 “因此, I 延繫」不只是一種心理狀態,

更關乎盼望 。 「聖徒相通」所代表的盼望不但指死者與生者會重 遇,更指死者在

上主襄成全。既在上主襄成全,生者與死者的關係就得以擴展 。 49 因此,在基

督教信仰中,藉著「聖徒相通 J '喪親者與死者的關係是在主 基督的圓契 裹 「延

繫 J '甚至是得著拓展 。

45 克 雷格﹒布 魯姆伯格: {哥 林 多 前 書) , 尹妙珍譯(香港 : 國際聖經協會 , 2002 ) , 206 。


46 Elizabeth A. Johnson , Friends ofGod and Prophets : A Femi叫5t Th eological Reading of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New York: The Continuum , 1998) , 59
47 M. Therese Lysaught,“ Memory, Funerals , and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Growing Old and
Practices of Remembering ," in Growing Old In Christ , ed. Stanley Hauerwas et a l. (Grand Rapids ,
Michigan: W. B. Eerdmans 2003) , 288.
48 A. M. Allchin ,“ Communion of Saints ," in Dictionary ofthe Ecumenical Moνem ent, ed. Nicholas
Lossky et a l. (Geneva, WCC , 1999) , 209.
49 龔立人: {不正常的信仰:身體、身分與政治 ) ( 香港: 學生福音團契 , 2008 ) , 192 。
36
4.2.3 以「 上帝的宣教 J (missio Dei) 及「被上帝差遣者」的身分與死者「延繫 」

除了「聖徒相通」外 , 筆者認為喪親者可以藉著延續死者的理想/使命,來與

死者「延繫」 。 雖然非基督徒與基督徒皆可以藉著延續死者的理想/使命來「延

繫 J '不過 , 基督徒在這方面「延繫」背後的精 神 是與非基督徒有分別的 。筆者

將會透過「上帝的 宣教 J ( missio De i ) 的觀點來說明基督徒如何藉著「上帝的

宣 教」與死者「延繫 J '以及這個行動背後的精 神 與非基督徒的有何分別 。

關於宣 教有好幾種不同的認識,有人把它解釋為救贖一一救贖人脫離永遠的定

罪和審判 ; 有人將它了解成文化 的詞語一一把東方人引入西方基督徒的福氣 、

特權當中 ;也有人把它看成教會的分類一一一教會的擴展工作 ;也 有人定義它為

歷史的救恩一一藉著宣教使世界轉化 為上帝的國 。 在不同的認知中,往往把原

先初期教會很看重 的基督論 、 救贖論、 三一論這三 者之間的關係'逐漸以恩典

論來取代 。 50

然而,在 1932 年布蘭 登堡宣 教會議( Brandenburg Missionary Conference ) 的

份報告中 , 巴特( Karl Barth ) 首 次明確指出 宣 教是 上帝自己的 一 項活動, 這就

是「上帝的 宣教」 。 從此, 宣教被認為是直接由上帝的本性而來的,因此要以「 三

(立一體」的角度來看宣教,而不是從教會論或是救贖論的觀點來了解宣教 。 51 宣

教的起源 ( origin ) 並非來自教會 ,也 非由某些教會內的 畫體所發起; 宣教的起

源就是上帝自己 。 在創造時,上帝已經 是 「 宣 教的上帝 J '祂的 話語 (Word )

及靈( Spirit ) 就是「 宣教士 J 0 52 另外 , 上 帝 既 是差遣者 ( the sender ) ,也是被

差遣者( the one being s ent ) 一一聖父 差遣聖子 , 聖 父和聖 子差遣聖靈 (約 20 :

50 David J. Bosch : { 更新變化的宣教 〉 白陳毓 華譯 , 第 二 版(台 北: 中華福 音 神學院出版社 ,


2004 ) , 5 2 3 。
51 David J. Bosch : { 更新變化的 宣教 } , 白 陳毓 華譯 , 第 二 版 (台 北:中 華福 音 神 學院出版社 ,
2004 ) , 5 2 3 - 524 。
52 David J. Bosch , Witness to the World: The Christiαn Mission in Theologiω1 Persp ective (London:
Marshall , Morgan and Scott , 1980) , 248 .
37
21-22) 0 53 因此, r 三位一體」的上帝 (Triune God) 才是宣教的主體。 "

既然宣教是 由「 三位一體」的上帝作主導 ,也就是源於上帝 的父愛 ( the fatherl y

heart of God) ;換言 之, 宣 教是 源於上帝對人的愛一一 「 上帝差 他獨 生子 到 世間

來 ,使我們藉著他得生 , 上帝 愛我們的心, 在此就顯 明 了。 J ( 約 壹 4 : 9 ) 因

此, 宣教 不單是 以 三一 論( Doctrine of Trinity )為基礎,也以 基督論 ( Christology )

為中 心一一上帝藉著基督 「 道成肉身 」 、十字架 上 的 死及復活 ,進入世界 ; 十字

架更標誌著審判 及復和 。因 此, 基督就是上帝 進 入世界的門 ,也就是 「 上帝的

宣教」之門。 55 上帝在人面前揭示祂 自己 , 為了救贖人類 ( salvation of human

being ) , 宣教就是上帝 對人持續不 斷的拯救 。 “保舒( David J. Bosch ) 以 六個

「救恩事件 」 來剖析宣教: 基督 「 道成肉身 」 、釘死在十字架上 、 第三天復活 、

升天 、 五旬節的 聖靈澆灌 ,以 及基督的再 來 。 "總的 來說 , 在「上帝 的宣教」

的 理解 下 , 宣教的 主導者是「三位 一體 」 的上 帝 , 藉著基督 「 道成 肉 身」進入

世界 , 目 的是表 明對人的愛,對人的救贖 ; 基督就是「上帝 的宣教」之門。

那 麼,人 在宣教上 扮演 什 麼角色 呢?迦納 宣教會議 ( Missionary Assembly in

Ghana ) 中 所提出 的 措詞很清楚 地 解釋一一 「宣教不是屬於我 們 的 , 而是屬於

上帝 的 J ( The mission is not ours , but God 's ) ; 人並非 參與在自己選擇或設計的

活 動 上 ,而 是 被 上帝 邀請去 參 與祂的 工作。 58 上帝不需要人來協助完成祂 的

53 Tormod Engelsvil憫 ,“Missio Oei: Th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a Theological


Concept in Eu叮rop防ea
仰 n Churches and Mis臼叩 S叫10
叫10
句 gy, " 扣
1nter間η
.,
nαω仙仰
tti仰
μO
483 .
54 Oavid J. Bosch , Witness to the World: Th e Christian Mission in Th eological Persp ective (London :
Marshall , Morgan and Scott, 1980) , 248 .
55 Oavid J. Bosch , Witness to the World: Th e Christi仰 Miss ion in Theological Persp ective (London :
Marshall , Morgan and Scott , 1980) , 240-241 .
56 Tormod Engelsvik凹, “ Missio Dei : Th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 erstandin g of a Theolog ical
Concept in European Churches and M 昀 i S臼S幻叩10
叫10
咚 gy," 仇Jnt仿
ernη
nαω仙tμl仰α 1 R 仰
e 1ν) 仿i:它
ew ofMi臼S
吋「注吋叩
叩叩

Ss i仰
O
483.
57 Oavid J. Bosch : (更新變 化的 宣教〉白陳毓華譯 , 第 二 版(台北:中華福 音 神 學院出版社 ,
2004 ) , 703 。
58 Lesslie Newbigin , The Relevance ofTrinitari仰 Doctrin e f or Toâ砂 s Miss ion (London : Edinburgh
House Press for the World Council ofChurches, Commission on World Mi ss ion and Eva nge li sm,
38
工,上帝只是使用祂的民作為祂的工其。"上帝邀請人參與彌賽亞的生活模式

( Messianic life pattern) ,成為祂的伙伴來參與祂的任務(林前 4 : 1) 0 60 r上

帝的宣教」之主張說明一個很重要的信念,就是任何人都不是宣教的主使者或

承擔者,人只是被差遣去參與「上帝愛世人」的活動。 61 因此,基督徒不是以

主人的身分,而是以僕人的身分去經歷歷史;人應順服在上帝的旨意中,並依

靠聖靈的帶領。 62 換言之,人在宣教上是「被上帝差遣者 J '是被上帝使用的

「工具」去參與「上帝的宣教 J '而宣教的主使者或承擔者其實是「三位一體」

的上帝 。

那麼,教會在宣教上叉扮演什麼角色呢?莫爾特曼指出:在宣教任務中,不是

教會可以在世上完成救恩的使命,而是聖子和聖靈藉著聖父把教會包括進去 。

莫爾特曼繼續解釋教會 的角色,就是參與基督的宣教 、參與上帝創造的 榮耀 、

參與上帝的受苦、參與人與人之間的團結; 真正的教會是 「在十字架下的教會」

(the church under the cross) ,而整個教會就是參與在上帝進入世界的歷史之

中。 63 另外,普世基督教協會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於 1982 年同意發

佈的文件〈宣教與傳道: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共同的宣認)( Mission and Evangelism:

An Ecumenical Affirmation) 更明確地指出: r 教會是被差遣進入世界,呼召人

及國家悔改,宣告罪得赦免,並藉著耶穌基督得以與上帝和人的關係有新的開

始。」 64 換言 之,教會及宣教本身都是「上帝的工具 J ( tools of God ) , 透過這

1963), 78.
59 Wilhelm Andersen ,“ Further Toward a Theology of Mission ," in The Theology of the Christi仰
Mission , ed. Gerald H. Anderson (Nashville , Tennessee; New York: Abingdon , 1961) , 304
60 Johannes Christiaan Hoekendijk , “ Mission: A Celebration of Freedom ," Union Seminary
QuarterlyReview21 (1 996): 139.
61 David J. Bosch : {更新變化的宣教〉白陳毓華譯,第 二版(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2004) , 525 , 527 。
62Lesslie Newbigin , The Relev仰ce of 卸的itarian Doctrine for Tod句1 s Mission (London: Edinburgh
House Press for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 Commission on World Mission and Evangelism ,
1963), 37.
的 Jürgen Moltmann , The Church in the Power ofthe Spirit: A Contribution to Messianic
Ecclesiology (London: SCM, 1977), 64-65.
的 Mission αndEvαngelism: An Ecumenical Affirm αtion: A Study Guide (Gen 的注: World Coun 巳 ilof
Churches , 1983) , v, 1.
39
些工具,上帝履行祂自己的使命。 65 1 上帝的宣教」這個概念對教會的宣教活

動帶來重大的影響 :1 宣教 J (mission '單數)是大前題, 1 宣教事工 J (missions '

複數)是衍生出來的架構,教會宣教事工的主要目的不在建立教堂或拯救靈魂,

而是為「上帝的宣教」效力,見證上帝國的應許得到成全;“宣教是「以僕人

的樣式跨越邊界」的教會。 67 由此可見,教會只是「上帝的工具 J '是上帝的

僕人,被差遣進入世界,並見證上帝如何成全祂的應許 。宣教並不是以教會或

人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為中心。

在 1988 年普世文件( ecumenical document) <今日合一 的宣教與傳道)( Mission

and Evangelism in Unity Today) 的第十一 段清楚列明: I If'上帝的 宣 教』是沒有

限制及障礙的,它向來都是人們的熱門話題;而古往今來,上帝都在全人類及

所有被造物當中不斷進行宣教。」 68 「上帝的宣教」並不受地域、歷史,甚至

宗教處境所限制,即使是其他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印度教及佛教)也可以見

到「上帝的宣教 J 0 69 上帝跨越了任何界限,並進入世界 。 70 1 上帝的 宣教」

的範圍是包括整個世界,影響人類各個方面 。 就創造、看顧、救贖及極致完成

而言 ,宣教是上帝轉向了世界。 71 由此可見, 1 上帝的宣教」的焦點是整個世

界。因此,論到「上帝的宣教 J ' 1 上帝一教會 一 世界」這個傳統的次序已不再

的 Tonnod Engelsviken ,“ Missio Dei: Th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a Theological


Concept in European Churches and Missiolog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367 (2003):
482.
66 David J. Bosch : ~更新變化的宣教〉白陳毓華譯 ,第 二 版(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2004) , 525 。
的 David J. Bosch , Witness to the World: The Christian Mission in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Marshall , Morgan and Scott, 1980), 248.
的“Mission and Evangelism in Unity Toda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348/349 (1 999):
110-11 1.
69 Tonnod Engelsviken ,“ Missio Oei: Th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a Theological
Concep叭t In European Churches and Mi郎 S臼S叫
叩i川
叫10
O 咚 gy," 仇
Inter縛 n α tionω

α
al Re,ν
V刁li仰

e wψlofMi.臼
吋叩叩
S 幻
S
si仰
O
493.
70 Oavid J. Bosch , Witness to the World: The Christian Mission in Theological Perspectiνe (London:

Marshall , Morgan and Scott, 1980) , 248.


71 David J. Bosch : ~更新變化的宣教〉白陳毓華譯,第 二 版(台北:中華福 音 神學院出版社,
2004) , 526 。
40
適合,取而代之的應為「上帝一世界一教會」這個次序。 72 <今日合一 的宣教

與傳道〉的第十四段就指出: 1 宣教 的 目的是復 和的人性與 更新的創造 ( a

reconciled humanity and renewed creation ) ,而且上帝的異象在基督襄聯合 一 切,

這就是生命及分享的動力 ( the vision of God uniting all things in Christ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its life and sharing. ) 0 J 73 這清楚地闡釋了「上帝的宣教」之意

義。

總的來說, 1 上帝的宣教」是無限制 、無阻礙的,它的 主導者是「 三位一體」的

上帝,上帝既是差遣者,也是「被差遣者 J' 而教會、任何團體,以致個人,都

是「被差遣」進入世界 ,並參與「 上帝的宣教 J ' 見證上帝在世界的作為。教會

作為「被差遣者」有責任宣告上帝對人的愛 。 「上帝的宣教」的焦點是整個世界,

也 是超越任何限制及障礙 , 並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進行 , 目的是要人與上帝復和,

並與基督聯合 。

上帝在差派中顯明了 祂呼 召的身分及和應詐的身分 。 然而,在面對上帝的呼召

和上帝要求人做到不可能的事的使命時,人對自我的認識便會出現,例如會提

出: 1 人是甚麼 J '或「人是誰」、「我是誰」等問題 。 上帝在聽到人探究自己和

他的 本質的問題時所給的回答是 :1 我必與你同在。」因 此, 在呼召中,人被賦

予了 一個嶄新能力的展望,在盼望中信靠上帝的同在,並經驗自己是誰、能做

到什麼 o 呼召和使命為「被上帝 差遣者」開啟了新 的可能性,以致他能成為那

位有別於其過去和現在的人 。 人無法透過與自然、與動物,以至與歷史人物及

當代的人物對話,來解答人何以為人的問題 。 人只有藉著祂將來的可能性一一-

72 Tormod Engelsvik凹 ,“ Missio Oei: The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a Theo logical
Concept in European Churches and Missiology," lnternational Review 01 Mission 367 (2003):
489.
73 “ Mission and Evangelism in Unity Today," lnternational Review 01 Mission , 348/ 349 (1999):
11 1.
41
生命的方向一一來體驗出人性。 74

筆者認為每個人都須要透過上帝的呼召,以及成為上帝的伙伴,來體驗人的存

在意義,即人何以為人。既然「上帝的宣教」是由「三位一體」的上帝主導,

人只是「被差遣者 J '宣教的目的就是「復和的人性和更新的創造」以及「在基

督襄聯合」。宣教的焦點是整個世界,並且在超越時空、地域、歷史,甚至是宗

教處境的限制下進行。換言之,每個人及教會霎體都是「被上帝差遣者 J '在不

受地域及時空的限制下,參與「上帝的宣教 J '從而體驗人的本性,並被上帝開

啟新的可能性,找到生命的方向,以及上帝賜予的新盼望 。

筆者認為死者及生者(尤其喪親者)也是在不受時空及地域的限制下成為「被

上帝差遣者 J '在這個共同的身分下,他們 一 同參與「上帝的宣教 J ' 一 同體驗

上帝對人的愛。因此,當生者延續死者的使命,他一 方面是體驗人的本性,在

上帝的國度里找到生命的方向,找到新的盼望;但另 一 方面,生者並不單是為

了死者,而是因為他們都有一 個共同的身分一一一 「被上帝差遣者 J' 在上帝的國

度裹, 一 起參與「上帝的 宣教 J '並在基督襄聯合 。

的小結

在基督教信仰中,喪親者與死者的「延繫」是建立在 一 個延續的團契中;對喪

親者來說,這是 一 個「新的團契」 一一上帝 、喪親者、死者的「 三 角關係 J'

上帝

喪親者 死者

74 莫爾特曼 : ~盼望神學 :基督教終未論的基礎與意涵},會念粵譯(香港:道風, 2007 ) , 292-295 。


42
藉著耶穌基督介入在喪親者與死者的「延繫」中,喪親者可以避免因單單與死

者「延繫」而衍生出來的身心靈問題(如第 三章曾提及的) 。 喪親者在追憶死者

時,也不會忘記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所帶來的盼望一一死者在基督襄有著不朽壞

並永恆復活的生命 。 在「聖徒相通」下,死者及喪親者皆在耶穌基督的團契中

活著;喪親者可以為死者祈禱,從而得到心靈的盼望。藉著聖餐,喪親者則能

體會「聖徒相通 J' 並與死者同 享 聖餐的廷席 。 此外,喪親者與死者有著共同的

身分一一 「被上帝 差遣者 J ' 一 同參與「上帝的 宣 教 J '並在基督裹聯合 。 喪親

者可藉著 參與「上帝的 宣教」與死者「延繫」 。

(本章完)

43
第五章:總結

正因為死亡代表著現存一切關係的斷絕, l 所以面對親人逝世對任何人來說都

是悲痛的事;悲痛的程度當然是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幫助喪親者過渡這個

哀傷的時刻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刻不容緩的。不論是「釋放」還是「延繫 J '其

實都旨在幫助喪親者盡快從悲傷中振作起來。

「釋放」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以前,向來都是輔導喪親者的一 個主導方向,輔導

員會鼓勵喪親者與死者分開 , 重建新的關係,以及新的生存目標,因為這才代

表哀傷過程完結,顯示喪親者已經「痊癒 J '或「適應」了沒有死者的日子 ;而

喪親者若仍然與死者「延繫 J '就是「病態」的表現。不過, I 釋放」在七十年

代開始備受挑戰和衝擊,例如帕克斯 (Colin Murray Parkes ) 曾在研究中發現有

喪親者仍與死去的親人「延繫 J' 雖然當時他仍然堅持以「釋放」為主導,但已

暴露了「釋放」有其不足和不切實際之處,因為「釋放」對喪親者的要求明顯

過高(對於何謂「痊癒」的說法是太絕對了)。九十年代,更有學者(如決登[ J

William Worden J 及蘭杜[ Therese A. Rando J) 將他們的哀傷輔導理論中的「最

後階段」作出修改:由將對死者的情感投放在另 一 些關係上,改為帶著與死者

的感情關係繼續生活下去;後者明顯地較貼近「延繫」的精神,這就證明了「釋

放」的輔導方向之主導地位開始受到動搖。

不但如此,克拉斯 (Dennis Klass ) 等學者更在 1996 年從他們對喪親者研究所

得出的結果提出以「延繫」作為哀傷輔導的新方向;他們希望提出「延繫」是

正常而非病態,而「延繫」更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這就回應了多年來「釋

l 龔立人: {眼淚並未抹乾: 一個受苦者的聲音卜增修 二 版(香港:基道, 2004 ) , 87 0

44
放」對「延繫」的批評。這個「延繫」的方向亦符合了研究者們所提出的理論:

哀傷過程是「螺旋式」的表達(即正負面的情緒是會反覆地出現) ,哀傷過程

也沒有一個明顯的終結 。

無可否認, ï 延繫 」在研究上只是處於「起步 」 的階段,而「延繫」並非絕對

地可以幫助喪親者有好的調整,也並非否定「釋放」對哀傷輔導的價值;因此,

「延繫」絕不可能完全取代「釋放」。不過,既然「延繫」在 二 十一世紀已開始

普遍為輔導員所接受,也顯然會成為哀傷輔導的新趨勢,筆者深信,基督教的

信仰在討論如何牧養喪親者時, ï 延繫」是相當值得考慮的取向,甚至可以成為

扶助喪親者甚佳的方法 。

其實,基督教界學者也有嘗試將哀傷輔導與基督教信仰的元素結合,例如麥考

爾 (Junietta Baker McCall) 在 2004 年就提出過以「釋放」的向度來作出 靈性輔

導的建議。筆者固然認為學者的提議有不合時宜之嫌,因為 二 十世紀末已進入

討論「延繫」的時代了,但無可否認,麥考爾的建議是有 一 定的價值的 , 因為

「釋放」的向度必然對某些喪親者是較為適合的 。 惟筆者希望提出如何在基督

教 辜體也使用「延繫」這個向度,作為 一種補足 。首 先,喪親者與死者的「延

繫 J '不僅是兩者之間的「延繫 J '而是在一 個「新的團契」上「延繫」 一一上

帝、喪親者、死者的「三角關係」。

藉著耶穌基督的介入在喪親者與死者的「延繫」中,喪親者可以避免因單單與

死者「延繫」而產生的身心靈的問題 。筆者提出了基督教信仰的 三個向度,分

別是「追憶及盼望」、「聖徒相通 J '以及「上帝的 宣教」並「被上帝 差遣 的」身

分,來建議喪親者如何在基督教畫體中與死者「延繫」 。

喪親者在追憶死者時,也不會忘記耶穌基督死而復活帶來的盼望一一死者在基

45
督里有著不朽壞並永恆復活的生命。因為喪親者既然明白,他們是活在上帝的

國度裹,只要他們感受到死者的臨在,他們就自然感受到與上帝及死者聯繫的

「寬廣空間 J o 2 在「聖徒相通」下,死者及喪親者皆在耶穌基督的團契中活著 ,

因此,喪親者可以為死者祈禱,從而得到心靈的盼望;藉著聖餐,喪親者則更

能深刻體會「聖徒相通」的真諦,並與死者同 享聖 餐的建席,因為基督是活人

和死人的 主(羅 14 : 9) 。另外,喪親者與死者的共同身分一一 「被上帝 差遣者」

一一一讓他們可以 一 同參與「上帝的宣教 J 0 I 上帝的 宣教」並不受任何的限制 及

障礙 , 且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進行 , 目的是要人與上帝復和 , 並與基督聯合 。 因

此, 死者及生者(包括喪親者) 既然可以在不受時空及地域的限制下成為「被

上帝差遣者 J ' 一 同參與「上帝的 宣 教 J ' 並在基督襄 聯合 ,就能夠一 同體驗基

督的愛 。

簡言之,在基督教奎體中,喪親者藉著上帝與死者「延繫 J' 這個「延繫」在基

督裹 ,不受任何限制,並且帶著基督的愛及盼望 。 在這個「 三 角關係 」的「延

繫」下,喪親者可以帶著平安繼續在世上生活,並與死者「延繫 J ' 直到 他們在

天家再重聚 , 這就是基督徒所獨有的「活潑的盼望」 。

人既然生活在畫體中,就不宜獨自面對失去死者的哀傷,所以除了提及這個與

上帝的 三 角關係外,喪親者也需要支援網絡一一家人及社 晝。 喪親者需要有人

作為他們的聆聽者 、安慰者及關懷者 ,並與他們共同分享與死者的「延繫 J 0 3

因此,在牧養喪親者的過程中,關顧者除了 著 力於處理喪親者的哀傷感受之外,

亦不可忽略喪親者的家人與社孽 ,如何可以的話,應鼓勵他們以 「同理心 J (或

2 莫爾特曼著,曾念粵譯:{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未論~ ( 香港: 道 風, 20 0 2 ) , 97 , ]00 。


3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 “ Concluding Thoughts ,"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Grief, ed.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Washington , D.C.: Taylar and Francis , 1996), 354.
46
「同感心 J) 與喪親者渡過這個沒有了死者的悲傷日子,正如在聖經中使徒保羅

在這方面也有很好的提醒:1"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傷的人要同哭 。 J( 羅 12 :

(全文完)

47
參考書目

書籍:

Abraham , K. “ A Short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ido , Viewed in the Ligh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elected Papers, edited by D. Brian and A. Strachery,
248-279. London: Hogarth , 1927.
Allchin , A. M. “ Communion of Saints." In Dictionary 01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
edited by Nicholas Lossky, Jose Miguez Bonino , John Pob伐, Tom Stransky,
Geoffrey Wainwright and Pauline Webb , 209-210. Geneva: WCC , 1991.
Andersen , Wilhelm. “ Further Toward a Theology of Mission." In The Theology 01
the Christian Mission , edited by Gerald H. Anderson , 300-311. Nashville ,
Tennessee; New York: Abingdon , 1961.
Billings , Alan. Dying and Grieving: A Guide to Pastoral Ministry. London: SPCK,
2002.
Bosch, David J. Witness to the World: The Christian Mission in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Marshall , Morgan and Scott, 1980.
Browning , Don S. A Fundamental Practical Theology: Descriptive and Strategic
Proposals. Minneapolis , Minnesota: Augsburg Fortress 雪 1996.

Buchsbaum , Betty C. "Remembering a Parent Who Has Died: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01 Gri說 edited by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 113-124.
Washington , D.C.: Taylar and Francis , 1996.
Cassem , Ned H. "The First Three Steps Beyond the Grave." In Acute Griel and The
Funeral , edited by Vanderlyn R. Pine , Austin H. Kutsher, David Peretz , Robert
C. Slater, Robert DeBellis , Robert 1. Voll豆, Daniel J. Cherico and Lilian G.
Kutsher, 13-22. Springfield , Il linois: Thomas , 1976.
Corr, Charles A. , Clyde M. Nabe , and Donna M. Coη. Deαth and Dying, L i)告 αnd

Living. 6th edition. Belmont , California: Wadsworth , 2009.


Cranfield , C. E. B. The Apostles ' Creed: A Faith to Live By. Edinburgh : T and T
Clark, 1993.
Duffy, Eamon. The Creed in the Catechism: the L 份 of God for 的. London:

48
Geoffrey Chapman, 1996.
Edelsterin , L. Maternal Bereavement: Coping with the Unexpected D仰的 of a Child.
New York: Praeger, 1984.
Fowler, Gene. Caring Through the Funeral: A Pastor s Guide. St. Louis , Missouri:
Chalice , 2004.
Furman, E. “ Children's Patterns in Mourning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In
Childhood and Death , edited by H. Wass and C. Co叮, 185-203. Washington ,
D.C.: Hemisphere , 1984.
Glick , Ira 0. , Robert S. Weiss and C. Murray Parkes. The First }切r of Bereav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 1974.
Herbert , Russell G. Living Hope: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Hope for the Dying.
Peterborough , England: Epworth , 2006.
Humphrey, Geraldine M. , and David G. Zimpfer. Counselling for Grief and
nd
Bereavemen t. 2 edition. Los Angeles: SAGE , 2008.
Johnson , Elizabeth A. Friends of God and Prophets: A Feminist Theological
Reading ofthe Communion ofSaints. New York: The Continuum , 1998
Jupp , Peter C. , and Tony Rogers , eds. Interpreting Death: Christian Theology and
Pastoral Practice . London; Washington: Cassell , 1997.
Klass , Dennis. “ Grie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Dωth and Religion in a
Changing World, edited by Kathleen Garces-Foley, 283-304. Armonk , New
York: M. E. Sharpe , 2006.
Klass , Dennis. “ Spirituality, Protestantism , and Death." In Death and Spirituali紗,

edited by Kenneth. 1. Doka and John D. Morgan , 51-72. Amityville , New York:
Baywood , 1993.
Kübler-Ross , Elisabeth. On Death and Dying. London: Tavistock , 1969.
Lamirande , Emilien. What is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Translated by A. Manson.
London: Burns and Oates , 1963.
Lucke , Glenn , Richard B. Gilbert , and Ronald K. Barrett.“ Protestant Approaches to
Death Overcoming Death's Sting." In Death and Religion in α Changing World,
edited by Kathleen Garces-Foley, 122-146. Armonk , New York: M. E. Sharpe ,
2006.
Lysaught , M. Therese. “ Memory, Funerals , and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Growing
Old and Practices of Remembering." In Growing Old in Christ , edited by
Stanley Hauerwas , Carole Bailey Stoneking , Keith G. Meador, and David
49
Cloutier, 267-30 1. Grand Rapids , Michigan: W. B. Eerdmans , 2003.
McCall , Junietta Baker. Bereavement Counseling: Pastoral Care for Complicated
Grieving. New York: Haworth Pastoral , 2004.
Mission and Evangelism: An Ecumenical Affirmation: A Study Guide. Geneva: WCC ,
1983.
Moltmann , Jürgen. The Church in the Power of the Spirit: A Contribution to
Messianic Ecclesiology. London: SCM , 1977.
Moltmann , Jürgen. 1n the En d, The Beginning: The Life of Hope. Translated by
Margaret Koh l. Minneapolis , Minnesota: Fortress , 2004.
Moltmann , Jürgen. Is There L 份 After Death? Milwaukee ,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 , 1998.
Moltmann , Jürgen. Religion, Revolution and the Future , translated by M. Douglas
Meeks. New York: S.n. , 1969.
Murray, Derek B. “ Bereavement: The Consequence of Personal Loss." In The New
Dictionary of Pastoral Studies , edited by Wesley Carr, 31-32. London: SPCK ,
2002.
Murray, D. “ Mourning." In The New Dictionary of Pastoral Studies , edited by
Wesley Carr, 227-228. London: SPCK , 2002.
N ewbigin , Lesslie. The Relevance of Trinitarian Doctrine for Today s Mission.
London: Edinburgh House Press for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
Commission on World Mission and Evangelism , 1963.
Normand , C. L. , P. R. Silverman , and S. L. Nickman. “ Bereaved Children 's
Chang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Deceased."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 edited by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 87-11 1.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Oates , Wayne Edward.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 in Grief and Separation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Fortress , 1976.
Parkes , Colin Murray. Berea的nent: Studies of Grief in Adult L份 3rd edi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 1996.
Peppers , L. G. , and R. 1. Kn app. Motherhood and Mourning. New York: Praeger,
1980.
Rando 弓 τher巳 S 巳 A. Grief, Dying, αnd Death: Clinical lnteγventions foγCαγegivers.

Champaign , Il linois: Research , 1984.


Rando , Therese A. Parental Loss of a Child. Champaign , Il linois : Research , 1986.
50
Raphael , B. The Anatomy of Bereavement. New York: Basic , 1983.
Rogers , Tony, Penelope Wilcock , Margaret Saunders and Hazel Addy.
“ Contemporary Issues." In lnterpreting Death: Christian Theology and
Pastoral Practice , edited by Peter C. 1upp and Tony Rogers , 143-154. London;
Washington: Cassell , 1997.
Rumbold , Bruce D. Helplessnιss and Hope: Pastoral Care in Terminal Illness.
London: SCM , 1986.
Sanders , Catherine M. Grief' The Mourning After: Dealing with Adult Bereavement
New York: 10hn Wiley and Sons , 1989.
Sanders , Catherine M. Grief' The Mourning After: Dealing with Adult Berea\仰1ent.
2 nd edition. New York: 1. Wiley, 1999.
Shuchter, Stephen R. , and Sidney Zisook. "The Course of Normal Grie f." In
Hαndbook of Bereavelη ent: Theory, Research and lntervention , edited by
Margaret S. Storebe , Wolfgand Stroebe and Robert O. Hansson , 23-43.
Cambridge ,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3.
Silverman , Phyllis R. , and Dennis Klass. “ Introduction: What's the Problem?"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 edited by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 and Steven L. Nickman , 3-30. Washington , D.C.: Taylor
& Francis , 1996.
Silverman , Phyllis R. and Steven L. Nickman. “ Concluding Thoughts." In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可: edited by Dennis Klass ,
Phyllis R. Silverman, and Steven L. Nickman , 349-355. Washington , D.C.:
Taylar and Francis , 1996.
Spiegel , Yorick. The Grief Process. London: SCM , 1977.
Stephenson , 10hn S. Death, Grief, αnd Mourning: lndividual and Social Realities.
New York: Free , 1985.
StorebιMargaret S. , Robert O. Hansson , Henk Schut, and Wolfgand Stroebe.
“ Bereavement Research: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Handbook 01
Bereav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 Advances in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
edited by Margaret S. Storebe , Robert O. Hansson , He叫( Schut, and Wolfgand
Stroebe , 3-26.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2008.
Switzer, D. K. “ Grief and Loss." In Dictionary 01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 ,
edited by Rodney 1. Hunter, H. Newton Malony, Liston O. Mills , and 10hn
Patton , 472-475. Nashville , Tennessee: Abingdon , 1990.
51
Volkan , V. D. Linking Objects and Linking Phenomena. New York: Intem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 1981.
Weiss , Robert S. “ Grief, Bonds and Relationship." In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Consequences, Coping, and Care , edited by Margaret S. Stroebe ,
Robert O. Hansson , Wolfgang Stroebιand Henk Schut, 47-62.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2001.
Wei 鉤, Robert S. “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Grie f." In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Advances in Theory and Intervention , edited by
Margaret S. Storebe , Robert O. Hansson , Henk Schut , and Wolfgand Stroebe ,
29-44. Washington ,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2008.
Weizman , S. G.. and P. Kamm. About Mourning: Support and Guidance for the
Bereaved. New York: Human Service , 1985.
Wood , Susan K. “ The Holy Catholic Church ,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In
Exploring and Proclaiming the Apostles' Creed, edited by Roger E Van Harn ,
219-232. Grand Rapids ,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 2004.
Worden , 1. William. Grief Counsel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5t
λl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1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1982.
Worden , 1. William. Grief Counsel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2 nd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1991.
Worden , 1. William. Grief Counsel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3rd edition. Hove , East Sussex;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 2003.
Zulli , Alice Parsons. “ Healing Rituals: Powerful and Empowering." In Living with
Grief' Who Tf台 Are, How Tf台 Grief edited by Kenneth 1. Doka and Joyce D.
Davidson , 261-276. Washington , D.C.: Hopsice Foundation of America;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Brunner/Mazel , 1998.
巴克萊 o {使徒信經面面觀~ 0 陳主顯譯。第 二 版 。台灣 :人光, 1991 0

克雷格﹒布魯姆伯格。《哥林多前書~ 0 尹妙珍譯 。 香港 :國 際聖經協會, 2002 。

保舒,大衛( Bosch , David) {更新變 化 的 宣教~ 0 白陳毓華譯 。 第 二 版 。 台北 :


0

中華福 音 神學院出版社, 2004 。

馬麗莊、梁潔婷。〈家庭為本的社會工作介入法:如何協助垂死病人及其家人〉 。

載梁美儀、張燦輝編,{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 多元省思卜 359 -379 。 香

52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5 。

梁國棟。《生離死別的牧養關顧》。第二版。香港:基督徒學會, 2008 。

莫爾特曼。〈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未論} 0 曾念粵譯。香港:道風, 2002 。

莫爾特曼。〈盼望神學:基督教終未論的基礎與意涵} 0 曾念粵譯 。 香港:道風,

2007 。

陳麗雲、周燕雯 o <從死別到善別一一一香港喪親者的心路歷程> 0 載梁美儀、張

燦輝編,{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卜 395-404 。 香港:中文大學出

版社, 2005 。

楊牧谷 。 〈使徒信經新釋〉 。 台北:校園, 1988 。

鄧紹光 。〈 盼望/終未神學〉 。 載沈宣仁審訂;郭鴻標,堵建偉編 。 〈新世紀的神

學議程} , 295-312 。 下冊 。 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 2003 。

鮑會園 。 〈天道聖經註釋:羅馬書(卷下)} 。 香港:天道, 1996 。

鍾志邦。〈天道聖經註釋:約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 2004 。

龔立人。〈不正常的信仰:身體、身分與政治} 0 香港:學生福音團契, 2008 。

龔立人。〈眼淚並末抹乾: 一 個受苦者的聲音} 0 增修 二 版。香港:基道, 2004 。

期刊:

“ Mission and Evangelism in Unity Today." International Review 01 Mission 348/349


(1999): 109-127.

Clayton, P. J. , L. Desmarais , and G. Winokur. “ A Study of Bereavement." American

Journal 01 Psychiatry 125 (1968): 167-178.


Colin Murry Parkes. “ Bereavement Counselling: Dose it Work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80): 3-6.
Dingemans , Gijsbert D. J. "Practical Theology in the Academy: A Contemporary
Overview." Journal 01 Religion 76 (1996): 82-96.
Field, N. P. “ Continuing Bonds in Adaptation to Bereavement: Introduction." Death
Studies 30 (2006): 709-714.
Field, N. P. , C. Nichols , A. Holen , and M. 1. Horowitz. “ The Relation of Continuing
Attachment to Adjustment in Conjugal Bereavement." Journal 01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7 (1999): 212-218.
53
Hoekend祉, J ohannes Christiaan. “ Mission: A Celebration of Freedom." Union
Seminary Quarterly Review 21 (1996): 135-144.
Hofer, M. A. “ Relationships as Regulator: A Psychobiologic Perspective on
Bereavement." Psychosomatic Medicine 46 (1984): 183-197.
Jordan , John R. , and Robert A. Neimeyer. “ Does Grief Counseling Work?" Death
Studies 27 (2003): 765-786.
Klass , Dennis. “ Continuing Conversation about Continuing Bonds." 卸的 Studies

30 (2006): 843-858.
Lindemann , Enrich , "Symptomat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American
Journal ofPsychiatry 101 (1944): 141-148.
McLaren , Jan. “ A New Understanding of Grief: A Counsellor's Perspective"
Mortαlity 3 (1998): 275-290.
Packman , Wendy, Heidi Horsley, Betty Davies , and Robin Kramer. “ Sibling
Bereavement and Continuing Bonds." Death Studies 30 (2006): 817-84 1.
Quivik , Melindea A. “ Funerals Proclaim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Liturgy 21
(2006): 29-36.
Stroebe , Margaret and Henk Schut.“ To Continue or Relinquish Bonds: A Review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Bereaved." Death Studies 29 (2005): 477-494.
Tormod , Engelsviken. “ Missio Dei: The U 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a
Theological Concept in European Churches and Missiology." l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367 (2003): 481-497.

54
CUHK Libraries

00466829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