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125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
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Evolution of Two Kinds of Vertical Ridge-End Tile
Decoration Styles Seen in the Tang and Western Xia
Murals of Dunhuang

孙毅华
SUN Yihua

摘 要:敦煌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图像,将其与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representations of traditional


宋代《营造法式》结合对比,是研究敦煌石窟古代建筑图 Chinese architecture has been well preserved in the cave
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这一研究方法,对敦煌石窟古代 grottoes at Dunhuang and studied through comparison
建筑图像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脊头下端瓦作构件 with Song building standards recorded in Yingzao fashi.
进行考证。由于时代变迁,这一构件仅唐一代就有两种形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式。第一种形式在敦煌唐代壁画及敦煌周边的西夏石窟建 docum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a hitherto neglected
筑图像中都曾经出现,人们依据其形象,称其为“翘头筒 topic—the structural component at the bottom of a tiled
瓦”。另一种形式则在邻国日本得以保留。这两种形式的名 roof ridge. Two types of this component have already
称目前均不得而知,研究者引用其名称时多有差错。本文 existe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first type appears in Tang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今人所谓“翘头筒瓦”者,即为《营 murals at Dunhuang and at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造法式》中记载的“瓦头子”,这也是辽代小木作建筑上相 nearby Western Xia grottos; it is often called“warp-head
似构件的名称。另一种形式是日本文献中的“鸟衾”,该形
tile”(qiaotou tongwa) after its shap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cond type can only be seen in neighboring Japan.
式在中唐时期出现,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曾经流传过的一种
The original names of both types are unknown, which
瓦作制度。
gave rise to mis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so-called“warp-head tile”corresponds to the watouzi
关键词:敦煌壁画;西夏石窟;翘头筒瓦;瓦头子;鸟衾
(“ tile head”) recorded in Yingzao fashi, which is also
the name for a similar (but) wooden component in Liao-
dynasty architecture. The paper then demonstrates that
the second type is equivalent to the toribusuma (“ bird
quilt”) mentioned in historical Japanese texts; this type
appeared in China in the mid-Tang period and is also a
fine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ile work.

Keywords: Dunhuang murals; Western Xia grottoes;


【文 章 编 号】2096-9368(2020)01-0125-11 “ warp-head tile”(qiaotou tongwa); watouzi (“ tile
【中图分类号】TU-09
【文献标识码】A head”); toribusuma (“bird quilt”)
【修改日期】2020-10-16

【作者简介】孙毅华,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主要从事古建筑保护工程及敦煌石窟古建筑研
究。
0 前言 《旧唐书 · 三十七卷》记
破坏、修缮频率最高的构件之一。

126
载:
“大历二年三月辛亥夜,京师大风发屋。……十年四
敦煌石窟经过一千多年不间断地开凿,保存了大量的 月甲申夜,大雨雹,暴风拔树,飘屋瓦,宫寺鸱吻飘失者

建筑史学刊
建筑图像。这些建筑图像是研究中国古建筑不可或缺的形 十五六,……元和……八年三月丙子,大风拔崇陵上宫衙殿
象资料,对其展开研究又离不开宋代《营造法式》一书。 西鸱尾,并上宫西神门六戟竿折,行墙四十间檐坏”。[4] 1361-1362
当前,通过对《营造法式》的研究与对比,学界已基本厘 环境的侵蚀致使古代建筑在建成初期就面临着建筑瓦屋面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清了中国中古时期古建筑的大木结构。然而,正如梁思成 的多次维修。瓦屋面的完好,保证了整座木构建筑的完好。
先生在《〈营造法式〉注释》序言中所述:“至于‘小木作 因此,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遗存皆有赖于后世对瓦屋面的
制度’,‘彩画作制度’和其他诸作制度的图样,由于实物 不断修补。
[1]12
极少,我们的工作将要困难得多”。 其实,对于敦煌 现在所能看到的唐、宋、辽、金时代的建筑遗存,其
石窟中的建筑图像,梁先生也早已有所注意,他于《敦煌 屋面上覆盖的瓦饰,全都经过后世多次修建,无一保存初
壁画中的中国古建筑》一文里写道:“中国建筑属于中唐 建原状。其中有不少为明清时期或是现代修缮过程中依照
以前的实物,现存的绝大部分都是砖石佛塔。我们对于木 历史原貌复原的产物。如留有唐建中三年(782)重修墨书
构的殿堂房舍的知识非常贫乏,最古的只到五台山佛光寺 及元代年号的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在 1973 年进行的复原性
八五七年建造的正殿一个孤例,而敦煌壁画中却有从北魏 整修中恢复了唐代殿宇出檐深远、浑朴豪放的面貌,与敦
至元数以千计的,或大或小的,各型各类各式各样的建筑 煌盛唐壁画中的一座小殿颇为相似(图 1~图 3)。
图,无异为中国建筑史填补了空白的一章,它们是次于实 同为晚唐时期的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其屋面瓦饰也
[2]129
物的最好的,最忠实的,最可靠的资料。” 现在距离梁 为后世之作,其他如蓟县独乐寺、正定隆兴寺等,无一不
先生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随着考古发现的增 历经多次修葺,早已失去当时的风貌。因此,对于中古时
加及对古代建筑认识的深入,建筑史领域对《营造法式》 期建筑瓦屋顶脊头瓦饰形式的研究,学界往往引用《营造
和敦煌壁画中建筑图像的研究也都有了更大的进展。如对 法式》中的记述。然而《营造法式》年代久远,在后世传
“彩画作制度”的研究,就有李路珂博士《营造法式彩画研 抄的过程中难免加入传抄时的技艺。梁思成先生在对《营
究》一书于 2011 年出版,其中引用了很多敦煌石窟中的图 造法式》作注释时这样写道:“由于屋顶是房屋各部分中经
像。但敦煌壁画中还有更多更细小的图像,有待于研究者 常必须修缮的部分,所以现存宋代建筑实物中,已不可能
更加深入地挖掘。将其与《营造法式》结合对比,能够更 找到宋代屋顶的原物。因此,对于宋代屋顶,特别是垒脊
大范围地厘清《营造法式》中的记载,同时也能为复原中 的做法,我们所知还是很少的。”[1]258 如今所见之修缮、复
国古代建筑的细部构造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依据。 原的唐代建筑或新建的仿唐建筑,其瓦屋顶皆根据《营造
在敦煌及周边的石窟里可以看到两种屋檐垂脊头的瓦饰 法式》中的“垒屋脊”而来,至于垂脊头上的瓦饰则只将
形象。一种依其外观被称为“翘头筒瓦”,另一种与《日本建 筒瓦稍微上翘即可,一如修复后的南禅寺大殿。
筑辞汇》[3]280 中出现的“鸟衾”形象相同。这两种形式在中 其实,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瓦屋面形象多存于古代壁
国建筑及《营造法式》中均未见其名称的记载。本文拟对这 画中,且以敦煌石窟壁画数量最多,也最为集中。敦煌壁
两种形式的脊头瓦饰展开研究。由于敦煌石窟开凿时间跨度 画中表现大场面的建筑图像多为初、盛唐时期南北壁的大
长,建筑形式也随着时间不断演变,所以文中只选择这两种 幅经变画,其中又以盛唐壁画的规模为最。在这些画面中,
形象出现的时间段加以叙述,即唐代大部分时期及西夏时期。 古代画师们在不同透视角度的建筑图像中,细致地描绘了
位于垂脊下端前的筒瓦瓦当装饰(后文通称为“垂脊头瓦
1 现存古建筑瓦屋面保存状况及新建仿 饰”)。这些珍贵的唐代建筑瓦作制度图像,为当今对唐代
唐建筑上的脊头瓦饰形象 建筑细部构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本文通过对以敦
煌壁画为主的图像类史料中所见之垂脊头瓦饰进行梳理,
瓦是最重要的建筑屋面材料,也是古建筑中最易遭受 并与《营造法式》的相关记载展开对比研究,试图还原唐
2020

图 1 南禅寺旧照片 图2 五台山南禅寺佛殿 图3 三开间小殿(莫第 445 窟盛唐)



1

(唐大华提供) (作者自摄) (敦煌研究院提供)


代建筑垂脊头瓦饰的真实形象,同时对其可能的古代名称 此窟以南、北壁两整壁的画幅,绘出多种单体建筑,包括
127

做出一个探索性的推测。 已经消失、只在文献中可见其名称的平阁与楼橹。在北壁
用高视角绘出的楼橹图里可见三条垂脊,每一条的脊头部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2 敦煌唐代壁画与中原保存出土物建筑 位都根据其角度清晰地绘出了三个斜圆柱状翘头筒瓦(图
中垂脊头瓦饰形象的比较 6)。在南壁两边配楼下层的垂脊头前也依次排列出三个斜
圆柱状翘头筒瓦(图 7),其大小与檐口瓦当一致。
敦煌唐代壁画中关于正殿的画法大多以仰视的角度表 此外,盛唐第 45 窟北壁正中的大殿与旁边配楼的垂脊
现,另有少量平视图。虽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头前也有三个翘头筒瓦。与第 445 窟不同,这三个翘头筒
但多是在垒屋脊而成的垂脊背上覆一层筒瓦,垂脊前的脊 瓦不再是圆柱状,而是在垂脊头旁再出三段垒脊,脊头封
头瓦上覆一筒瓦瓦当,外侧再并排三两个同样形式的筒瓦 脊头砖(瓦),垒脊上另覆筒瓦瓦当。由此可见,脊头瓦旁
瓦当,或者只在垂脊头筒瓦瓦当旁简洁地绘三个小于脊头 边三个并列瓦当的画法是当时垂脊端头的一种施工方式及
瓦的圆瓦当。这样的画法在敦煌壁画中自初唐延续至晚唐 瓦作制度(图 8)。
(图 4)。虽然在大幅经变画里,当两边的配殿屋面以俯视 将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这种形象,与中原墓葬石棺等出
图表现时,其侧面垂脊头处大多都没有绘出并排的筒瓦瓦 土器物相对照,可以看到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山东博
当,尤以盛唐壁画最为清晰明显(图 4,图 5)。但笔者在 物馆汉代出土陶楼的脊头前有两个翘头瓦当(图 9)。近些
数量众多的石窟建筑图画中,仍然发现有个别石窟表现了 年发掘出的山西忻州北朝壁画墓,虽然其近乎方形的脊头
这一细节,其中最清晰可见且形式多样的是盛唐第 445 窟。 瓦旁并列的三个方形构件尚未被学界所认知,但通过其中

图4 三重大殿屋顶脊头及细部(莫第 172 窟盛唐) 图5 配殿屋顶脊头(莫第 172 窟盛唐)


(左:敦煌研究院提供;右:周真如描图) (敦煌研究院提供)

图6 楼橹上的脊头(莫第 445 窟盛唐) 图7 配楼屋顶脊头(莫第 445 窟盛唐)


(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研究院提供)

图 8 大殿与配楼屋顶(莫第 45 窟盛唐)
(李成提供)
间构件上的瓦钉,并结合敦煌唐代壁画的表现形式,可以 通过这些图像史料,基本可以还原唐代建筑屋脊的脊

128
判断这三个构件即翘头瓦当,且敦煌唐代壁画即受此影响 头形象。而唐以后的宋、辽、金、西夏互相并存的几个朝
而来(图 10)。除此之外,唐代器物上更是大量地出现了 代可能为两者兼用时期。关于这种脊头形式,天津大学刘

建筑史学刊
这一形象,如山西运城博物馆藏薛儆墓石棺上清晰的三个 翔宇的博士论文《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
半圆柱形翘头瓦当(图 11)和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铜塔上 中“壁藏及天宫楼阁”一节里提到:“戗兽前段之戗脊端头
的三个翘头瓦当形象(图 12)等。法门寺出土铜塔的形象 采用垂直截去之法,形成矩形断面,其上不置走兽,仅斜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与敦煌壁画第 23 窟南壁一座大塔(图 13)非常相似,只是 立三根短圆柱,以模仿实际情况中的瓦饰,即日本建筑中
由于壁画为平视角度,垂脊外侧仅可见两个翘头瓦当。另 所称‘鸟衾’者。此法不见于我国现存的早期木构建筑,
外陕西碑林保存有一座石灯,其屋顶垂脊前亦有两个翘头 却为古制,大量见于壁画所反映的唐代建筑形象以及日本
瓦当。这是在宋代以后脊头演变为仙人走兽之前的一种形 诸多古建筑中”[5]180(图 16)。
式,早在汉代及北朝时期就已形成,唐代是其应用最为广 该论文称这种脊头为日本建筑中的“鸟衾”。然而《日
泛的时期,且其多种形式变化也从这时开始。如江西赣州 本建筑辞汇》一书中“鸟衾”的图像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宝华禅寺唐代石塔大宝光塔上的垂脊头雕刻为龙头形,龙 中天宫建筑的脊头及敦煌唐代壁画中并排三个翘头瓦当的
头前面为三个排列上翘的斜圆柱形瓦当(图 14)。再如山 筒瓦瓦当形式并不相同。反而与上文两座唐塔中——将垂
西平顺唐代海会院(877)明惠禅师墓塔,亦将垂脊头雕刻 脊头雕刻为龙头形,在龙头前面排列三个上翘的斜(半)
为龙头形,龙头前面为低于垂脊的三个排列上翘的半圆柱 圆柱形瓦当——这一做法非常相似。所以“鸟衾”这一名
形瓦当(图 15)。 称是否可以用于此处还值得商榷。

图9 山东博物馆藏汉代绿釉陶楼模型 图 10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 图 11 唐薛儆墓石棺


(作者自摄) (刘雷提供) (刘雷提供)

2020

图 12 法门寺铜塔与檐角局部 图 13 大木塔(莫第 23 窟盛唐)


(左: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89. (敦煌研究院提供)

1

右:周真如提供)
129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图 14 江西赣州宝华禅寺唐代大宝光塔及局部 图 15 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禅师墓塔
(唐大华提供) [左:立面(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2 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1:520);右: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禅师墓塔檐角局部(唐大华提供)]

比大同辽代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建筑上形象简单的短柱
复杂一些(图 17),依然可以看到翘头筒瓦的影响。而在
南壁下部的方格画中,有一座小佛殿的檐角更加清晰地表
现出了翘头的小短柱(图 18)。
东千佛洞第 7 窟东壁的整条屋脊与榆林窟第 3 窟相似,
唯脊头套兽前端是三个矩形小短柱,近前的短柱上还有两
圈线条(图 19)。张掖肃南文殊山第 2 窟西夏大幅经变画中,
图 16 《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中的图版 脊头套兽前端是两个矩形小短柱(图 20)。
(刘翔宇.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180.
) 肃北五个庙石窟第 3 窟,在东壁下部一座城门楼上的
歇山小殿上,脊头套兽前端有一状似四面弧形向上、且有
3 西夏石窟壁画中的垂脊头瓦饰形象 宝珠形作结的小物件,也可以看作是矩形小短柱。在其对
面壁画中部有一座四角攒尖的钟亭,也依稀能看出檐角套
西夏曾经称雄于西北近 200 年,它先与北宋、辽抗衡, 兽前有两个上翘的短柱(图 21)。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壁
后与南宋、金鼎立。虽然这一时期的木构建筑已荡然无存, 画中的套兽与前面小兽位置上的短柱都与大同辽代华严寺
但在甘肃保存的众多西夏石窟里,依然留下了大量的图形资 薄伽教藏殿天宫建筑上的十分相似。
料,为解读西夏木构建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西夏建筑画是 若将目光转向中原地区现存的与西夏时代相近的寺院
敦煌石窟建筑壁画最后的回光返照。自唐以后,统治敦煌的 壁画——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则会发现不仅其图画
曹氏家族成立画院,壁画逐渐出现程式化倾向,形象板滞, 风格与甘肃石窟西夏壁画相似,图画中的垂脊、套兽和套
色调清冷。加之西夏在河西走廊东端的阻隔,中原宋代画风 兽前的小短柱都可在甘肃西夏石窟壁画里找到。是偶然
难以抵达敦煌。而在西夏统治敦煌时期,西夏与中原直接接 吗?相隔千里之遥的两个地方,竟有如此相似的壁画。这
触,将新的画风形式带入敦煌,也使西夏的建筑画与中原现 必然是当时建筑的一种主流形式,才使得遥远的西北之地,
存古建筑能够相互参照印证,填补史料空白。 出现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建筑图像(图 22)。
西夏建筑画中有清晰的垂脊与脊头形象。此时的屋脊 若将壁画中的形象与西夏王陵出土套兽做对比,则可
已经不是唐代壁画中用线条表现的垒屋脊,而是整体烧制 看出石窟中的套兽与实物套兽高度相似(图 23~图 27)。
好的屋脊。在垂脊头前端出现了套兽,套兽前是与翘头筒 在西夏王陵出土的实物中,已经有脊头最前端的仙人形
瓦相似的短柱,形式不一,数量有一、二、三个不等,但 象——迦陵频伽(图 28),此外还有用于脊上的琉璃摩竭
明显还不是小兽的形象。在甘肃众多西夏石窟里,都没有 鱼(图 29),反映出这一时期垂脊头上的仙人走兽可能已
出现仙人走兽的形象。瓜州榆林窟第 3 窟南北壁中铺的大 经初具规模。而在众多的甘肃石窟里却尚未出现仙人走兽
幅经变画,在垂脊套兽前有两个扬起且前端弯曲的构件, 的图像,A 这可能还是因为中原与敦煌相隔遥远所致。B

A 这一时期有很多宋画流传于世,如《瑞鹤图》《清明上河图》等。其中隐约可见脊头已经是小兽形象,只是笔者一直没有机会一睹真迹风采,详细观察其
细部特征。本文只能以所见壁画为依据,说明当时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B 最典型的实例即为敦煌宋代窟檐题记:“维大宋乾德八年岁次庚午”。乾德年号仅存六年(963—968),乾德八年实为开宝三年(970),在中原地区早已改
朝换代之时,敦煌依然延用旧日年号。
130 建筑史学刊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图 17 建筑垂脊下端脊头(榆第 3 窟西夏) 图 18 建筑垂脊下端脊头(榆第 3 窟西夏) 图 19 屋檐脊头(东千佛洞第 7 窟西夏)
(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研究院提供) (孙志军提供)

图 20 城门楼屋檐脊头(文殊山第 2 窟西夏) 图 21 城门楼脊头图(肃北五个 图22 十字脊大殿屋顶脊饰(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


(孙志军提供) 庙第 3 窟西夏) (品丰.历代寺观壁画艺术:第 1 辑 [M].繁峙岩
(武玉秀提供) 山寺壁画 43 图.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图 23 西夏王陵出土四角、双角套兽 图 24 垂脊下端套兽(榆第 3 窟西夏) 图 25 垂脊下端套兽(东千佛洞第 7 窟西夏)


(西夏博物馆.西夏艺术 [M].银川:宁夏人民出 (敦煌研究院提供) (孙志军提供)
版社,2003:119.)
2020

图 26 垂脊下端套兽(文殊山第 7 窟西夏) 图 27 垂脊下端套兽(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 图 28 西夏王陵出土迦陵频伽


(孙志军提供) (品丰,苏庆.繁峙岩山寺壁画 [M].重庆:重庆 (西夏博物馆.西夏艺术 [M].银川:宁



1

出版社,2001.) 夏人民出版社,2003:126.)
鹤图》为宋徽宗赵佶所画东京宫城城门宣德楼,其高耸的
131

四阿顶城楼屋檐处在脊头套兽前似有四个小型的走兽,但
檐端也仅为翘起而已,与西夏壁画显示的屋角颇为相符。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 [1]5,书
中所记均为官式建筑中应用的工艺与做法。在如今没有留
下一座宋代屋顶原物的情况下,同时期的图像类史料、考
古发掘和小木作建筑即成为最重要的实物形象依据。由于
年代久远,由唐宋建筑演变为明清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各
构件及名称都有很大变化,遑论小小的瓦作。本文将依照
有限的图像与实物力求在《营造法式》中找到相应构件的
名称。
如前文所述,唐代壁画中所见的三两个并排的翘头筒
图 29 西夏王陵出土琉璃摩竭鱼
(西夏博物馆.西夏艺术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116.) 瓦和大同辽代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建筑上的三个小短柱
十分相似,而此天宫楼阁或可视为《营造法式》卷第九“佛
道帐 · 天宫楼阁”一节中“天宫楼阁”的实物遗存。佛道
4 并排三两个翘头筒瓦形式的名称考证—— 帐是佛寺里一种类似建筑模型的小木作,在敦煌石窟中主
瓦头子 要用于佛龛之上,被称为帐形龛。盛唐第 66、74 窟是其早
期形式。中唐兴盛,其形象也变得繁复,最具代表性的是
初唐至盛唐是壁画中出现翘头筒瓦最多的时期。中唐 第 361 窟中一座三开间的大帐,坐落在下有方形、上有马
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脊头形式,即为前面提到的日本所称 蹄形带壸门的两重佛床上(图 30)。敦煌莫高窟的陈列库
之“鸟衾”者,这一形式亦出现在中唐、晚唐、五代、宋 房内保存了清代寺院——上寺佛堂中的一座佛道帐,为清
时期的壁画中。西夏时敦煌周边的西夏窟内壁画画风转变, 代建筑样式(图 31)。可见这一小木作样式应用广泛,只
脊头装饰亦有所改变,此时的形象应当为明清时期仙人走 是由于木质细小,保存不易,唐宋时的形式已难觅踪影。
兽的前奏。 在对《营造法式》作注释时,这种实物极少且不宜保存的小
由于时间久远,这种被今人称为“翘头筒瓦”的瓦作 木构件就很难定义。
《〈营造法式〉注释》中“旋作制度”的
形式也逐渐演变并消失。这一形式被认为是一种“古制”, 注释为:
“旋作的名称就是那些平面或断面是圆形的,用脚
其真实名称也不为人所知。而《营造法式》中却有一处记 踏‘车床’,用手握的刀具车出来(即旋出来)的小名件。
载,为寻找这一构件的可能名称提供了线索。 它们全是装饰性的小东西。
‘制度’中共有三篇,只有‘殿
对《营造法式》的研究,现今仍有许多未名之处。《营 堂等杂用名件’一篇是用在殿堂屋宇上的,我们对它做了一
造法式》瓦作制度中“垒屋脊”条下记载:“其走兽有九 些注释。……至于‘佛道帐上名件’,就连这一小点参考价
品,一曰行龙,二曰飞凤,……九曰獬豸”,[1]258 又有“用 ”[1]251 而就在这个“旋作制度 · 佛道帐上名件”
值也没有了。
兽头等”条下记:“殿、阁、厅、堂、榭转角,上下用套 中,笔者找到了翘头筒瓦的一点蛛丝马迹。
《营造法式》卷
[1]259
兽、嫔伽、蹲兽、滴当火珠等。” 从这些记述可以想 第十二“旋作制度”一节中记录有佛道帐上若干名件的制
见《营造法式》颁行之时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仙人走兽形 度,其中前两项名件为“火珠”和“滴当火珠”,都是用于
象。然而纵观敦煌及附近宋、西夏壁画,都还没有出现完 《营造法式》卷第十三“瓦作制度 · 用
佛道帐屋顶上的构件。
整的走兽,檐端通常表现为高高翘起的形象。宋画《瑞 兽头等”记有:
“佛道寺观等殿阁正脊用火珠等数……八角

图 30 帐形龛(莫第 361 窟中唐) 图 31 莫高窟上寺清代佛道帐(佛龛)


(敦煌研究院提供) (作者自摄)
亭子……滴当火珠坐于华头筒瓦滴当钉之上”。[1]260 佛道寺 宋代铜钱的直径大约是 2.6 厘米,这有如铜钱般大小的圆形

132
观等殿阁都用到了火珠、滴当火珠,作为建筑模型的佛道 构件,用旋作工艺车出,用于瓦当的勾头,应当就与“旋
帐则采用旋作手法制作这些小构件作为装饰。在这两项之 作制度 · 佛道帐上名件”的“瓦钱子”相对应了。对于瓦

建筑史学刊
后的记载是:“瓦头子:每径一寸,其长倍柱之广。若用瓦 头子与瓦钱子的记载还见于《营造法式》卷第二十四“诸
[1]250-251
钱子,每径一寸,即厚三分;减亦如之。” 由“瓦” 作 功 限 一 · 旋 作”:
“佛、 道 帐 等 名 件……瓦 头 子, 长 两
这一名称推断,“瓦头子”应该也是用于屋顶的,而“瓦头 寸, 径 一 寸, 每 四 十 枚……; 瓦 钱 子, 径 一 寸, 每 八 十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子”是一个圆柱状的物体,正与薄伽教藏殿天宫建筑前斜 枚……。”[1]338 由此可见,佛道帐作为寺观里重要的大型陈
立的三根短圆柱形状吻合。而“瓦钱子”,则应该是薄伽教 设,其建造工艺与功限曾被《营造法式》详细记载,只是
藏殿天宫建筑前的瓦当勾头(图 32,图 33)。它们直径相 由于没有唐宋实物流传下来,人们对它们普遍缺乏认知与
同,符合了翘头筒瓦与檐口筒瓦瓦当的一致性。《大同华严 了解。
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壁藏及天宫楼阁屋面”一节 记载于《营造法式》中用于佛道帐上的小型屋面装
对三个小短柱的记述不多,却详细记述了:“壁藏所用木造 饰构件,保存了唐宋建筑屋面上专门制作的瓦构件形式,
勾头,直径 2.4 公分,厚 0.9 公分,勾头表面复作突出圆形, 采用木料旋作而成。薄伽教藏殿天宫建筑戗脊前斜立的
样式有二。其一,突出勾头表面的圆形为顶部略具弧面的 三根短圆柱即是《营造法式》中用于佛道帐上的瓦头子,
圆柱体,直径 1.6 公分,厚 0.4 公分,并且是与勾头一体雕 其形状与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上翘的筒瓦形状几乎一样
出。另一种则此突出圆形似为单独构件,下手钉帽,直径 2 (图 34)。此构件在敦煌壁画中被绘制成斜立的三个圆柱形,
公分,厚 3 毫米,于圆心处用钉与勾头固定。二种勾头分 前面有圆形瓦当,与檐口瓦当大小相同。据此或可将现在
布随机,未见明显规律,数量上也大体相当,唯二层楼阁 看到的翘头筒瓦形式称为“瓦头子”,屋檐前挂瓦当。在小
山面及天宫楼阁等处以前者居多,并且从二者制作难易及 木作的佛道帐屋檐前有铜钱般大小的瓦当,为“瓦钱子”
表面处理的细致程度来看,前者显然在工艺及实际装饰的 无疑,这一名称应仅限于小木作的佛道帐上。
效果上更胜一筹,故为辽时原构的可能性更高,后者恐为 西夏壁画中在脊头下端的三个小短柱位置出现了多种
金元时修补之物,对细节之处的雕琢自然不及前朝。”[5]179 形式的“瓦头子”形象,这一变化或可理解为“瓦头子”
向走兽发生演变的过渡。因为不论哪种形式,其数量都延
续了唐代三两个的数目。从出土实物中可以看到,这时的
垂脊、兽头都已整体烧制成形,那么这时的“瓦头子”或
也应该烧制成形,然其形式不再墨守成规,使每一座建筑
更具有属于自己的特征。
其实,唐代的“瓦头子”也是统一烧制成型的一种专
门瓦件,如吉林省蛟河市七道河村渤海建筑遗址中出土的
“折腰锥形花头筒瓦”,均出土于建筑的四角部位,正与
“瓦头子”位置相符(图 35),如果将考古图中斜上翘的
后尾平置,再重复叠压为三个,就成为原建筑上的“瓦头
子”形象了(图 36)。[6]137《中国古代建筑史》中也曾经
提到这一构件:“角脊端头饰脊头瓦,其前又顺列翘头或

图 32 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西璧藏北段
(刘翔宇摄,李竞扬提供)
2020

图 33 壁藏勾头两种 图 34 配楼屋顶脊头(莫第 445 窟盛唐)



1

(刘翔宇.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 [D].天津大学,2015:179.) (作者描图)


133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图 35 折腰锥形花头筒瓦 图 36 套叠折腰锥形花头筒瓦
(吉林博物馆.吉林省蛟河市七道河村渤海建筑遗址清理简报 [J].考古,1993 (周真如绘)
(2):137.)

折腰筒瓦,是唐代建筑中常用的做法。”[7]615 此书中的遗 39,图 40),这种形式在日本一直延用(图 41,图 42)。


憾是没有展示折腰筒瓦在建筑物上的具体表现图像,而本 如今,日本较好地保留了他们的历史文化。而在中国
文通过将敦煌壁画图像与考古发掘、中原实物、《营造法 的隋唐时期,日本曾向中国就包括建筑在内的各方面文化
式》一同比较,还原了这个瓦构件的名称及其从制作到完 进行学习。现在,两国之间的建筑文化恰能相互补充。日
成的全过程。 本可以在敦煌唐代壁画中找到他们的建筑原型,而日本建
筑中保留和沿用的古代形式又常被中国从日本引回,成为
5 “鸟衾”形式在敦煌壁画中的形象 仿唐建筑的设计参考。如柳州都乐公园内的开元寺即为日
本设计师按照其本国所存建筑形式修建而成(图 43,图
《营造法式》卷第十三“瓦作制度 · 用兽头等”记载: 44),香港的志莲净苑也是如此(图 45)。殊不知在这些建
“每隔三瓦或五瓦安兽一枚。”[1]260 梁先生为此条作注曰: 筑中,其屋檐垂脊下部高高上翘的脊头瓦与筒瓦形式,本
“清代角脊(合脊)上用兽是节节紧接使用,而不是这样 就是中国唐代建筑的一个瓦作形式,在被逐渐遗忘后,现
‘每隔三瓦或五瓦’才‘安兽’一枚。”[1]258 从敦煌石窟中 在又返流回来。
可以看到,这种形式在盛唐的“瓦头子”图像中已初见端 正是因为这些古老的瓦作制度与形式如今不为人所识,
倪(图 8),中唐起壁画中出现了一种有别于“瓦头子” 在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中,也曾出现过一点小小的失误。
的形式,其脊头下端未见三个瓦头子,而是在下端前方 榆林第 25 窟南壁壁画中间的两重大殿上,原壁画表现了两
再出一节垒脊,两节垒脊上覆盖一段向前伸出的筒瓦,垒 种瓦作形式,下层大殿的脊头下端在方形的脊头瓦上是前
脊前以方形或下方上圆的脊头瓦(砖)结束(图 37,图 伸一段的筒瓦,上层的脊头下端在方形的脊头瓦上是平齐
38)。这种两节脊头的形式,可使前面一段垒脊延长三五 的筒瓦,与盛唐壁画中有瓦头子的脊头下端形式一致(图
瓦,正好符合了“每隔三瓦或五瓦安兽一枚”的长度,而 46,图 47),而临摹作品却未能表现出这一差别。通过榆
这种于脊头瓦上覆盖筒瓦并向前伸出一段的形式,又正符 林第 25 窟的这幅图像,又可以看出这两种瓦作制度在建筑
合了日本建筑中所保留的被称为“鸟衾”的构件形式(图 上可能还有等级的差别。

图 37 建筑檐角(莫第 468 窟中唐) 图 38 建筑檐角(莫第 12 窟晚唐)


(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研究院提供)
134 建筑史学刊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图 39 《日本建筑辞汇》[3] 记载的“鸟衾”图文与特写
(李晖提供)

图 40 日本博物馆展出的“鸟衾”说明牌 图 41 奈良唐招提寺金堂檐角
(唐大华提供) (唐大华提供)

2020

图 42 日本姬路城屋之一角 图 43 柳州都乐公园内开元寺仿唐建筑屋脊之一

(唐大华提供) (李千旺提供)

1
135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图 44 柳州都乐公园内开元寺仿唐建筑屋脊之二 图 45 香港志莲净苑
(李千旺提供) (《志莲净苑 · 唐式佛寺木构建筑群》宣传册)

图 46 大殿屋角(榆第 25 窟中唐) 图 47 大殿屋角(榆第 25 窟中唐壁画摹本)


(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研究院提供)

6 结语 中的建筑形象,也离不开《营造法式》,它们互为佐证,相
辅相成。此外,相邻的日本曾经学习并引入中国文化,特
将敦煌及周边石窟壁画中的建筑图像和其他历史资料 别是在中华鼎盛的唐朝时期,那些由日本保留的、在中国
进行对比研究,可以证明上文所述的这一种古老的瓦作制 已经消失的古老建筑形式,不仅可以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找
度曾在我国大地上广泛流传。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制度 到原型,还再次传回中国,加深了中日古建筑文化的交流。
消亡在历史长河中,甚至连其原有名称也一同消失。幸运 最后特别要感谢为本文提供图片的同事孙志军、李成
的是,通过将尚留存于世的《营造法式》中的记载与石窟 先生;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古建筑爱好者刘雷和唐大华先生,
壁画中所保留的建筑形象相互印证,能够厘清这一制度的 不仅提供图片,更重要的是为我提供了有关信息;特别感
演变过程并为其正名。所以,在当今要研究《营造法式》, 谢李晖女士为本文提供日本的图像资料;感谢我的同学李
离不开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而研究敦煌石窟壁画 千旺先生提供的图片,才使得这篇文稿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 7 卷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刘翔宇.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2015.
[2]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 1 卷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吉林博物馆.吉林省蛟河市七道河村渤海建筑遗址清理简报 [J].考古,
[3] 中村達太郎.日本建築辞彙:第 22 版 [M].東京:丸善出版,1948. 1993(2):134-140.
[4] 刘昫.旧唐书:第 4 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2 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 [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