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2

葡汉翻译

理论与实践
Tradução Português-Chinês
Teoria e Prática
11111俞翔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葡汉翻译 了 I

■I
理论与实践
Tradução Português-Chinês
Teoria e Prática
11111俞翔编著

| ;! «!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俞翔编著.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7
(2018.6 重印)
ISBN 978-7-5135-1087-5

I .①菊…口 .①俞…III.①菊萄牙语一翻译IV.①H773.59

中国版本图书馆01?数据核字(2011)第152194号

本书由澳门理工学院资助出版
(出版项目编号:)

出版人 蔡剑峰
责任编辑 袁芬
封面设计 孙莉明
出版发行 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
社 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100089)
网 址 http://www.fltrp.com
印 刷 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刷广
开 本 787x1092 1/16
印 张 13
版 次 2011年8月第1版2018年6月第3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5-1087-5
定 价 49.90 元

购书咨询:(010 ) 88819926 电子邮dub@fltrp.com


外研书店:https://waiyants.tmall.com
凡印眉' 装订质用冋松,调联系我社印制部
联系电话:(010)61207896 电子邮箱:zhijian@fltrp.com
凡侵权、皺书侣统索,谓联系我社法律那务部
举报电话:(010) 88817519 电子邮葩:banquan@fltrp.com
法律做问:立方律师串务所刘旭乐律师
中咨律施事务所股近律师
物卩号:210870001

葡漢翻譯 理論與實踐》
出版誌賀
:

探求信達雅理論偕實務兼重
裨益文教商西洋與華夏共融
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
長谷、

二零一一年元月

本书编著者在澳门理工学院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教授“笔译方法与理论/笔译实践”科目。
为了教好这个科目,特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编写了此教程。
虽然在大学学过翻译,在工作中多年做翻译,但是对翻译理论只有浅薄的认识与了解。在
编著这本教程的过程中,我搜集了不少资料,查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深入地学习、研究了有
关的翻译理论。对于本人来说,编著的过程是一次加深理解的过程,是一次潜心研究的过程,
也是一个自身提高的过程。
针对攻读中葡翻译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以及葡汉翻译的初学者,此教科书力求通俗易懂、
重点突出;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注意与时俱进,把侧重点放在翻译理论研究的转向上;在对
比葡汉两种语言的时候,力图构建葡汉翻译的理论原则:翻译原则与技巧,剖析两种语言之间
的根本差异,紧密联系翻译实际进行佐证;在介绍基本翻译方法与技巧时,注重对比与分析、
紧扣实践、突出实用性;在选择葡汉翻译实例的时候 ,把具可操作性和方便自学放在优先考虑
:的位置上。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
翻译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牵涉到许多知识和理论。正因为如此,也
就产生了翻译理论派别林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编著者选用被中国译界广为认可的基本翻
译理论,使用大众化的语言解释,以简洁明了的方式陈述,对重点部分进行详尽的讲解,以便
使教材更通俗易懂,使翻译初学者更易于吸收并掌握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可以
避免初学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讲新理论、凸现转向
在介绍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时候,除了以较大的篇幅重点讲述基本的翻译理论之外,还简
要地讲解了主要流派翻译理论的精髓与特点,突出了翻译研究的转向,艮卩:在翻译理论发展演
变的进程中,翻译研究更多地转向文化、语篇分析等领域,更加倾向于译出语和译入语并重。
在讲解翻译理论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凸现翻译研究的转向。
三、语言对比构成葡汉翻译理论原则的核心
在构建原则性的葡汉翻译理论框架时 ,诸流派翻译理论起着不同的指导作用,但在分析、
解释与描述葡汉翻译的具体活动或行为时,仅依托于有关流派翻译理论的原则、方法与技巧,
则稍嫌欠缺,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借助葡汉语言的对比。通过对比葡汉语言的根本差异,找到葡
汉语言转换的原则、规律与策略。本教程介绍的是有关葡汉语言转换的理论原则,葡汉语言对
比就成为了葡汉翻译理论的精髓与核心。因此,笔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葡汉语言对比。

I
四、译例比较、实用性强
通过译例讲解翻译方法和技巧,固然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但是通过译例的对比(即“原
译”与“改译”的比较)来解释和描述翻译方法与技巧,则会分析得更加透彻,也更实用,更
接近实际翻译操作,从而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教程所引用的译例来自三部分:1)源自出版物,对此以叩”为标注符号;2)源自我
所执教的学生的翻译作业,对此以 沱”为标注符号;3)源自本人所翻译的作品,对此未加任
何标注。在此书中引用的“原译”中的译例均来自学生的翻译作业和出版物,者5有这样或那样
的错误,与“改译”后的译文进行对比,可以有效地剖析误译中问题之所在,从而使翻译初学
者更好地领会、掌握翻译方法与技巧。
五、操作性强、利于自学
在翻译实例的选择上,充分照顾到初学者的实际水平,扌兆选的文章由浅入深;由于最基本
的文学作品翻译是翻译实践的基础,也考虑到翻译理论讲解的特殊性与实用性,挑选的翻译材
料的文体大部分是属于艺术文体(文学作品)。在葡译汉实例中,不仅给所有原文都配有篇堂
分析方面的“翻译提示”,而且也给所有原文配有“词汇提示”。翻译实例均配有“参考译文”,
思考问答题和练习题也配有“参考答案”。此书始终坚持“操作性强”与“方便自学”的原则。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葡汉语言对比”和第三章“翻译方法”为理论部分,
前三章为第四章打下了理论基础并进行铺垫。第四章“翻译的基本技巧”,为具体的翻译实际
操作部分。第五章“葡译汉实例与译文”和第六章“汉译葡实例与译文”,则是以篇章为单位
的翻译范例,侧重于篇章分析,以语篇分析和对比分析为导向;除了主要服务于第四章外,也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为整个葡汉翻译理论作出了概括性的归纳与综合性的总结。
葡语在中国仍然属于外语中的“小语种”。在编写此教程的过程中,编著者遇到了不少困难,
也感受到许多限制。在数据搜集方面,可供选择的出版物极少,具有代表性和实用寸生的材料寥
寥无几。在有关流派翻译理论的阐述上,可以参考、使用的著作不少,然而涉及到葡汉翻译理
论原则或葡汉语言转换的部分,则需要本人就葡汉语言对比作大最细致的研究工作,因此工作
量彳艮大。在译例的寻找与材蹦上,就需要花费彳艮多精力。注重葡汉语言对比体现了葡汉翻译理
论原则的精髓。张培基(1993/1999, ?.22)曾在谈到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的关系时指出 ,“英译
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 ,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
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英译汉翻译
理论原则如此,葡译汉翻译理论原则也不例外。不管葡译汉还是汉译葡,常常遇到相同的困难,
往往需要在同样的翻译理论或语言转换原则的指导下,借助于类似的翻译技巧加以解决,所以
加上了第六章“汉译葡实例与译文”,并配备了 “翻译提示”来简略地解释汉译葡自身的特点。
本书编著者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采用了一些权威性著作或学术研究成果中的某
些学术观点和内容,主要参考著作如下:《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谢天振(主编)、《译学辞
典》方梦之(主编)、《新编奈达论翻译》谭载喜(编)、《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刘军平(编)、
《羸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王宁(编)、《中国翻译思想史》王乗钦(编)、《新编英汉翻译
教程》孙致礼(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和李亚丹(编)、《大学英语翻译教程》
(第二版)刘龙根和胡开宝(编)、《英汉互译高级教程》傅晓玲、尚媛媛和曾春莲(编)、
《新编汉西翻译教程》和《汉语、西班牙语双语比较》赵士谷(编)、《葡萄牙语语法》
王锁瑛和鲁晏宾(编)、《实用葡萄牙语词法教程》俞翔(编)、《现代汉语》(中册)张志公(主

II
编)、《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基础》吕冀平(编)、《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
订本)刘月华、潘文娱和故辟(编)、《汉语篇章语言学》郑贵友(编)O这本教材包含了本人
的研究成果,可是,如果没有利用上述作者的著作和学术研究成果,此教科书就不可能完成,
是他们成就了这本教材。在此,本书编著者特别向上述作者深深地鞠躬致谢。
应笔者请求,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张裕司长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恵赐题词,本人深表
感谢。澳门东方葡萄牙学会主席Rui Rocha先生审校了全书的葡文部分,澳门理工学院许多教
职工对本书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对此深表谢忱。
由于编著者的水平与经验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缺陷与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1年6月于澳门

III
第一节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1
第二节翻译的定义 11
第三节翻译的标准 13
第四节翻译的过程 15
第五节翻译的单位 19
思考问答题 24

第二章葡汉语言对比 25
第一节葡汉语言对比 25
第二节葡汉词法对比 27
第三节葡汉句法对比 62
第四节形合与意合… 68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 73

第三章翻译方法 82
第一节异化法与归化法 ......... 82
第二节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语为主的翻译方法 89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 92

第四章翻译的基本技巧 93

第一节词义的特点与选择
第二节增词与减词 101
第三节词类和语态转换… 105
第四节词序调整 111
第五节重复法 113
第六节反译法 116
第七节长句译法 1企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 121

IV
第五章葡译汉实例与译文 124

第六章汉译葡实例与译文 161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171

参考书目 191

V
I

:!
绪论
Introdução

57匚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如何。仁 Introdução à Teoria da Tradução Ocidental
Contemporânea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语言沟通和文化交流,这种最早的沟通和交
流活动就是翻译。翻译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由于各民族之间语言不同,他们
之间的商业往来和文交流受到了阻碍。如果没有翻译,那么这些活动就无法进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或
者说变得不可或缺。
虽说翻译是人类最早的活动之一,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以前的历史,但是直至20
世纪上半叶仍停留在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阶段,未形成一个学科。从20世纪初起,
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者们已经跳出了经验层面,特别是西方的研
究翻译的学者从语言学立场、文化层面、阐释学(Hermenêutica,也称为注释学或宗
教经典注释学)的角度、功能(Funcionalista, Functionalist)特征、语言的研究单位等
出发,运用有关理论进行翻译研究,从而揭开了翻译研究的多个新的领域。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翻
译理论研究。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没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至今仍然处于几乎落后的
状态。现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普遍地被运用到翻译教
材中。因此,此教材基本上讲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会简略地提及当代中国翻译思想。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有众多理论流派 (escolas doutrinárias),主要分为语言学派(escola
linguística )、阐释学派(escola hermenêutica)、功能学派(escola fimcionalista)、文化
学派(escola cultural )^ 解构学派(escola desconstrutivista )、女性主义学派(escola
feminista )x后殖民学派(escola pós-colonialista )和苏东学派八个翻译理论流派。在此
教材中,只简单地介绍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和文化学派。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Teoria da tradução da escola linguística
最早,翻译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没有单立门户,属于语言学范畴,被当作比较
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个分支。即使现在,有的机构或大学还是把翻译归
类到语言学里。另外,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基础,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众
多理论流派中最重要的流派。所以,当介绍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各流派时,首先会提到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源于20世纪之前,在20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学派的学
者们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的结构特征作为出发点 ,研究翻译的对等(equivalência )
回題。他们釆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例如: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翻译过程的模式
之一,即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功能理论、话语理论等等,对翻译问题进行科学、
系统的研究,通过微观分析来考察语言层次的对等。
翻译对等(equivalência da tradução ),最初被称为“等值(equivalência )翻译”,
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之一。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对等”的途径有五个
方面:
1 )语言学途径(linguística );
2)交际学(comunicação)途径。奈达从语言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交际工具出
0
发,先提出"动态对等(equivalência dinâmica )n,后又改为“功能对等(equivalência
fiincional)";
3 )社会符号学(socio-semiologia)途径。诺伊贝特(Neubert A.)认为,翻译的
对等成分,应看作是一个符号(semiológico, signo )范畴,在于特定符号在特定社会
场合里所具有的意义,将原文的这种意义同译文符号在相应译文场合里的意义加以比
较求得对等。这一符号范畴包括符组成分、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这些成分又构成了
一个等级关系。其中,语义对等优先于符组对等;语用对等制约或限制语义对等和符
组对等;
4)翻译学(estudo da tradução, tradutologia)方法途径。对双语作多层次的对比,
提出多层次的标准,建立多功能的模式。就语际翻译而言,首先分为语言和社会文化
两个层次。在语言方面,又可分为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即言语)两个层次。在语言
和言语之下,可有语素、字(或词素)、词、词组、句子、语篇六个层次。对这些层
次的比较研究,又可从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次上进行。在社会文化方面,可以从
地理条件、生活经验,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及其在相关语言里的反映进行系统的对•
比,求得对等;
5 )文艺学途径(literatura e arte )o苏联的加切奇拉泽在《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
中强调,文艺翻译是文艺创作的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是艺术对等,译者应再现原作
的艺术现实,达到艺术效果和灵感层次上的等同。
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其中有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卡特
福德(J. C. Catford)、纽马克(Peter Newmark )、哈蒂姆(Basil Hatim )等。此夕卜,捷
克的雅科布逊(Roman Jakobson )、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s Mounin )以及德国的
斯奈尔-霍恩比(Snell-Homby)也都是此学派的突出代表人物。

1.1 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1914 -),美国翻译理论家,是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硏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著述极为丰富,代表性专著有:《论
对等原则》(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1964 )、《翻译理论与实践》(刀7。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合著)、《语言结构与翻译》(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1975 )、《从
—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斤。/n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86,合著)等。奈达认
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他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
硏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即:任何信息如果不起交际作用,都是毫无用处的。他提

绪论
出了 “动态对等(equivalência dinâmica )”(亦即灵活对等)和“功能对等(equivalência


=4
funcionalista )w的翻译原则。就翻译过程而言,他提倡四步模式,艮卩:分析、转换、 ^
重组和检验。奈达是中国翻译硏究界和语言学界最为熟知的翻译理论家 ,他的学术观

^=^0^
点对中国翻译理论建设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动态对等是奈达于20世纪60年代在《翻译科学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
提出的。就动态对等,他解释说,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跟原文又寸原文接受


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为达到动态对等,译者要从各种译法中挑选最接近原文效果
的译法。
到了 80年代,奈达改用“功能对等”。他是在《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中提出来的。在该书序言中,他解释
道:"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变换的原因主要是“动态对等”
常常被误解,致使许多《圣经》译者无意中严重违反了其指导原则 ,采用“功能又擔”
这一术语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消除误解。
早在1929年中国翻译家陈西浅在《论翻译》中已提出“要读者读了译文所受的
感动,与读了原文所受的感动一样”。其提法跟“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思想
甚为接近。
1.2.卡特福德
卡特福德(1917-),英国翻译理论家,他著有:《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65)和《论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s )。他
认为语言是交际性的,在上下文中发挥功能,而且是在不同的层次(如语音、词
形、语法及词汇)和级阶(句子、分句、词组、词及词素)发挥功能。他提岀了翻
译转换理论,认为有两种“转换”:层次转换(level shift, mudança de níveis )和
范畴转换(shift of category, mudança de categorias )。层次转换可以是在一种语
言中用语法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则用词汇表达。范畴转换分为四种:结构转
换(structural shifts, mudança de estruturas )x 词类转换(class shifts, mudança de
classes de palavras )、单位转换(unit shifts, mudança de unidades)或级阶转换
(rank shifts, mudança de categorias)和内部体系转换(intra-system shifts, mudança
intra-sistemas )。

如3钗马克
纽马克(1916 -),英国学者,主要从事德英互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他著有:
《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关于翻译 > (About Translation, 1991 )等。他提出了。语义翻
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的概念。他
认为,“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阅读原文
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试图在合乎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下,将原文的准确
语境意义尽可能贴切地译出。” (Newmark, 1981, P.39 )
1.4若菴娜
葡 哈蒂姆(1947 -),阿拉伯裔的英国学者,专攻话语分析和翻译研究。他著有:
汉 《语篇与译者》(1990 )、《作为交际者的译者》(1997 )、《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
译 比篇章语言学》( 1997 )等。他是整个西方最早把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语篇语言学
卷理
V论
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翻译硏究领域的学者之一。他运用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理论对跨
匚论 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中对意识形态因素的探讨更显示出敏锐的
理论前瞻性。他认为,一般的篇章分析(text analysis, análise de texto )会集中描述
涔践 篇章的组织方式(如句子结构、衔接等),而话语分析则探讨语言如何传递意义及社
会与权力关系。

丄5摩科布宏
雅科布逊(1896 - 1982 ),生于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国籍 。他
是著名语言学家,也是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理论翻译家。1959年他发
表了著名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该文
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的符号学理论的基础,自发表以来一直被西方理论界
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 。在他看来,所有的语词都是确定的语言学或符号学
事实,解释语言符号的方式分为三种:可以将其翻译成同一种语言内的其他符号,可
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也可以翻译成非语言系统的符号。他把这三种解释语言符号的
方式分别称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ralinguística )s 语际
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erlinguística )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ersemiótica )。

1.6乔治-袴南
乔治•穆南(1910- 1993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教授语言学和符
号学。他著有:《不忠的美人》(或译为《美而不忠的翻译I 1955 )、《翻译的理论问
题》(1963 )、《机器翻译》(1964 )、《语言学史—
—自其起源至20世纪》(1967 )和
《语言学与翻译>(1976 )等。他的翻译思想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具有
重大的影响,被视为"法国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以翻译为研
究对象,将翻译纳入了科学的研究范围,提出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他的研究范
围包括:语言学与翻译、翻译中的语言障碍、词汇与翻译、文化多样性与翻译、句法
结构与翻译等。

n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Teoria da tradução da escola hermenêutica
阐释学(11。011£眼3戏,)一词来源于赫尔默斯()。在希腊
神话中,赫尔默斯是负责解释、翻译神旨、传达神谕的使者。由于神和人语言不同,
他的传达就不仅是单纯的重复,而需要翻译和解释。阐释的任务就是把一种用陌生的
或不可理解的方式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理解的前提是翻译和解释。阐释
学在古代就可以说是一门关于理解、翻译和解释的学科。翻译其实就是解释,因而与
阐释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
阐释学派的翻译观是,翻译是一种理解和沟通行为,真正的理解就是对文本作出 .

绪论
2
.
创造性的重新阐释。此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理解即翻译”,并提出了翻译包括信赖、
侵入、吸收和补偿等四个诠释过程。 :
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德国哲学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
Steiner, 1929-,英国著名学者)、安托瓦讷•贝尔曼(Antoine Berman, 1942-1991,法 .
.
国著名的理论家)等。
XI乔,合•斯坦例
乔治-斯坦纳(1929 -),当代英国著名学者,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
物。他于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被看作当代西方翻译硏究领域里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此书
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为基础,鲜明地提出了 "理解也是翻译”的翻译观,将翻译的
过程看作阐释的运作(the hermeneutic motion ),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trust,
confiança )、侵入(aggression, agressão )、吸收(incorporation, incorporação )和
补偿(restitution, restituição )e

斯坦纳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翻译是语言的属,性之
一。不论语内还是语际,人类的交流都等同于翻译,翻译因此被赋予更宽泛的意义。
他主张的翻译四个步骤极具特色。在阅读或翻译之前,译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
历“信赖”这一步骤,他/她相信原文言之有物;“侵入”是指在理解原文时发生的两
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冲突;“吸收”是指原文的意思和形式被移植,在引进的过程中,
译入语可能变得丰富,也可能将原语同化;最后一个步骤“补偿”至关重要,译者只
有作出补偿才能恢复先前被打破的平衡,才能尽力达到理想的翻译。

Q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Q .Teoria da tradução da escola funcionalista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杰出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等人创立。该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德国的功能
学派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与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 )o skopos一词源于希腊文,将其翻译成汉语是“目的”或“目标”。
“目的论是翻译行为论的组成部分。在此理论中,翻译被视为翻译行为中以原文
本为基础的一种行为 。任何形式的翻译,当然也包括翻译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行为。
任何行为都有目的、目标”(Vermeer, 1986 )。
“Vermeer为skopos下了三个定义:1 )翻译过程,也即翻译过程的目的;2 )翻译
结果,也即翻译文本的功能;3)翻译模式,也即翻译模式的意图。目的论认为,所
有的翻译都应遵循三个法则:
1)目的性法则: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
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自自
(Vermeer, 1996, P. 12-P. 15)。当译者有了翻译意图就会依据意图逐步达成既定目标。
达成了的'目标'一定会产生某种影响,这就是翻译文本(translatum)的功能,
Vermeer称之为文本交际功能(communicative fiinction )o因此,翻译就是被赋予
1葡

了目樂或功能的具有意义的行为(action) 了。一个有责任心的译者应主动地为其
翻译行为负责。从这一方面来讲,翻译行为服务于目的,而目的则不仅成为翻译
I译 的标准,更成了翻译行为的动力,这就是“目的性法则”。
2) 连贯性法则: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就是译文必须让接受
二论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3) 忠实性法则:指译文与原文间应存在语际连贯一致。Vermeei•认为,译者应根据
先定目标(pre-determined skopos )判断原文本的形式(form )和功能(function)
是否符合目标文化的根本要求。这可称之为语际连贯的程度。为了达到交际目的
和文本间的语际连贯,译者可以根据原文模仿(imitate )或创造(create ),即忠
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陶
友兰,2006)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学者们针对翻译语言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
信息论、语篇语言学等,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
略相联系,发展以原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他们认为,理想的翻
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并把这样的翻译称为
综合性交际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o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在综
合性交际翻译中应该优先考虑译本的功能特征。
功能学派把研究的视线从原文本转向目标文本,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縛
中摆脱出来,提出目的论。因此,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又被称为功能目的理论(skopos
theory )o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
决定;2)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
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也就是,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o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
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能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
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之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
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
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
德国的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克里
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是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犯汉斯•命米尔
汉斯•弗米尔(1930-2010),德国杰出的语言■学家,也是德国翻译目的学
派重要创始人。他著有:《翻译理论论文集》(Aufsaetze zur Translationstheorie,
1983 )、《普通翻译理论原理》(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
与莱斯合著,1984 )、《目的与翻译委任------ 论文集》(Skopos und
Translationsauftrag-Aufsaetze, 1989)、《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 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1996 )等。
在现代语言学(实用语言学、语言行为论、话语语言学)以及接受美学的启发和
影响下,弗米尔逐步创立了目的论,突破了莱斯功能对等研究的束縛。他提出目的论
!

的一个非常实际的意义在于对原文在翻译中的地位提出新的概念,忠实原文不是评判
翻译的唯一准则,译本面向译入语文化,应该由译入语文化最终来决定译本的充分性 。
他将翻译的目的(分成三个层面:在讨论翻译过程时,它指过程中的目标;
讨论结果时,它指译本的功能;讨论翻译的形式时,它指形式的意图。如果一个行为
的过程、结果、形式都没有目标可言,那就不能称之为行为。
他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有目的 ,并从三方面予以解释:一、翻译原文,让预期的读
者理解就是译者的目标;二、特定的目的自然会排除某些诠释,但保留诠释的广度
也可能是翻译的目标之一;三、译者只要相信自己用他人可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
就一定存在潜在的读者对象,只是这个对象不明确而已。
目的论将翻译研究的视线从原语转移到译入语,对突破对等思想的禁锢有重要意
义。目的论虽然声称是一种普通的翻译理论,但事实上主要用于商业文本,其对文学
翻译研究的可行性一直受到质疑。
3.2飢粮琳娜・莱淅
凯瑟琳娜•莱斯(1923 -),德国人,是德国翻译功能学派早期重要的创建
者之一。她著有:《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原则》(Mo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Ubersetzungskritik, 1971 )、《普通翻译理论原理》(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 1984,与弗米尔合著)等。

早期莱斯认为,翻译追求的对等应该是语篇层面的对等,而非词、句的对等,因
此她提出了翻译策略应该与语言功能、语篇类型以及文章体裁相结合的论点,把文本
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从原文和译文二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她借鉴了
卡尔•比勒(Karl Buhler)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
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具备几种
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
后期她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
导者。她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
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干种交际功能。目
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
而改变。
3.3克里斯汀娜•诺徳
克里斯汀娜•诺德(1943 -),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
教授,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她著有:《翻译的语篇分析:理论、方法
及面向翻译的语篇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Textanalyse und Ubersetzen: Theorie,
Methode und Didaktische Anwendung einer iibersetzungsrelevanten Textanalyse,
1988 )、《目的性活动 分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997)等。
诺德将“忠诚(loyalty)”这一道德范畴的概念引入功能主义的理论架构。她提出
的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
制了译本的功能范围,强化了译者和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协商。它和以往对等论中
的信实(faithfulness/fidelity )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属于人际、道德范畴,是人与
7
葡汉翻译理论土实践 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后者仅指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为目的论新一代的代表人物,
诺德一直在努力完善和改进目的论。

•. A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Teoria da tradução da escola cultural
在西方翻译界,文化学派最早被称为“翻译研究学派(translation studies, estudos
de tradução)",后来也被称为“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estudos de
4 tradução descritiva )学派”。起初翻译研究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这阻碍了翻译研究
的深入发展。最近20年来,翻译研究的方向转向了文化方面。此学派十分注重译入
语文化对翻译的作用,更多地致力于从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中审视、考察翻译现象,把
目标语的文化内涵作为翻译研究的中心。
文化学派的学者把文学看作一个复杂的动态综合体,对文学翻译进行以译入语为
中心的描述性、功能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该学派的共同特征是: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
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文化学派
的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
文化学派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
(James Holmes )、伊塔玛•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 )>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西
奥•赫曼斯(Theo Hermans )等。

精妙斯•蜜尔妙斯
詹姆斯•霍尔姆斯(1924-1986 ),美国诗人、翻译家,长期任教于荷兰阿姆斯
特丹大学文学系,从事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研究。1972年霍尔姆斯在哥本哈根第三
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的论文,首次提出应以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作为学科
名称,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和响应。此论文对于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
学科的名称、性质、硏究领域、问题设置以及学科范围等提出了创建性的意见,被公
认为翻译研究学派的莫基之作 。该论文也被"普遍地认为是翻译学科的创建宣言”。
关于翻译学科名称的问题,霍尔姆斯讨论了许多术语,并指出其各自的局限。最
后他认为,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是所有术语中最适合作为学科名称的。这一
命名经过文化学派学者的反复使用,已从某一个翻译研究学派的名称逐渐成为了整个
翻译研究学科的名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翻译研究学术术语的统一。
霍尔姆斯论述了翻译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确定翻译学是一门实证学科,U
为翻译学分为“纯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纯翻译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
“I)描述我们经验世界中出现的与翻译和翻译作品有关的现象;2)建立普遍原则,
以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纯翻译研究当中与这两个目标相关的两个分支可以被命
名为“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 )M 或"翻译描述(translation
description, TD )M 和"理论翻译研究(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ThTs )” 或"翻译
理论(translation theory, TTh 应用翻译研究分为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raining)、
翻译政策(translation aids)和翻译批评(translation criticism )o
名2伊塔玛•埃文-佐咨
伊塔玛•埃文-佐哈(1939 -),以色列当代著名文学及翻译理论家。他的多
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硏究文化学派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他的主要作品有:《历史
诗学论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 1978 )和《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Studies \他在翻译硏究方面的代表作有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翻
译与转换》(均载Poetics Today, 1990 )等。
佐哈提出,翻译文学是文学多元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翻译文学作为一个整
体对国别文学发挥了某种功能,或者说翻译文学在某国文学中占据着某种地位 ,在特
定文学系统中存在着翻译文学系统。
在佐哈看来,翻译文学的地位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位置,是创新的(主要的)还是
保守的(次要的),是由译语文学多元系统的特征所决定的。他认为在三种情形之下,
翻译文学在译语文学多元系统中会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创新力量,为文学形式库提
供新的内容。这三种情况如下:1)当某种文学系统还没有明确成型,还处于“幼嫩”
的、形成之中的阶段;2)当文学处于“边缘”(在相互联系的各国文学当中)或
“弱势”地位,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3)当文学中出现了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
的情况。他指出,除这三种情形外,翻译文学一般在译入语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
位置,形成一种次要的文学形式。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所模仿的是译入语文学中的主
导类型早已确立的传统规范,并不成为文学创新的力量。
佐哈认为,翻译文学的地位的变化会带来翻译规范、翻译行为和翻译政策的变化。
当翻译取得中心地位的时候,翻译行为是创新的重要力最,译者在这种情形下很乐意
打破本国的传统。在这一条件之下,翻译接近原文,成为充分翻译的可能性就比在
其它情况下更大,也就更有可能出现我们所说的"异化(foreignizing method, método
de estrangeirismo)M翻译。与此相反,当翻译文学占据边缘地位的时候,译者多倾
向于模仿译入语文学系统中业已存在的模式,也就更有可能出现我们所说的“归化
(domesticating method, método de domesticação )"翻译。在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之下,“归
化“和“异化’是一对描述性概念,由特定历史文化条件决定,并不存在高下正误之分。
吉迪■恩•图里
吉迪恩•图里(1942 -),以色列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诗学、比较文学和翻
译硏究教授,多元系统理论和操纵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描写译学的创始人。图里著、
译颇丰,共发表论文70多篇、书评30多篇,参编或主编翻译文学类书籍和辞典10
余种,有澤著(外语译成希伯来语)30多篇/部。图里的专著有:1977年出版的《翻
译规范与外国文学的希伯来语翻译》(Translational Norms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Hebrew,1930 - 1945 X 1980 年出版的《翻译理论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95年出版的《描述翻译学及其外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o
图里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两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72年至1976年,他与佐
哈(Even-Zohar)合作,采用多元系统理论,对1930-1945年影响外国小说译入希伯
来语的诸多文化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这个时期,图里形成了其初步的翻译理论。
他认为,任何翻译都不可能与原文完全契合,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诚信观”,使翻译
成了相对的概念;弓I入了 "翻译规范(translation norms )”概念 图里翻译理论的
核心。第二时期是1975年至1980年,图里致力于描写译学的建构和方法论的探讨,
开展了范围广泛的个案研究,构建了描写译学,为西方译学奠定了良好的方法论基础,
使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焦点转向文学翻译描写方法的改进上 。
描写翻译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是针对过去西方译学强调原文跟译文
的对等关系,而忽视译文跟译语读者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描写译学认
为,译文的基本功能是给掌握译语的读者提供信息 ,它要符合译语的规范,也要符合
译语读者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背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更要忠实于译语文化和译
语读者,否则就失去了译文应有的功能。从这一点出发,译作是译语社会的一种文化
现象,反过来又对译语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影响。因此,描写译学主张翻译研究要
注重译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关系,注重译文和译语文彳匕之间的关系,以及注重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译文的独立价值与功能。在方法论上,描写译学主张以经验
方法来作研究,并使之成为一门经验学科。经验方法的基础是“观察、描写、解释”。
4*4要德烈•勘茉布尔
安德烈•勒菲弗尔(1944 - 1996 ),原籍比利时,后移民美国,比较文学家和
翻译理论家,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翻译和比较文学教授 ,是西方翻译
研究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把••翻译硏究” (Translation studies )作为翻译学
科的名称是由勒菲弗尔在1976年的一次国际翻译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他的主要
著作有:《诗歌翻译:七大策略与一大蓝图》(Translation Poetry: 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 1975)、《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语境中的实践与理论> (Translating
Literature 一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1992 )、《翻译、
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1992 )、《翻译、历史与文化:原始资料集》(Translation / History / Culture: A
Source Book, 1992 )。另外,他与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合编了论文集
《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1990 ),合著了论文集《文
化建构 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1998 )o
勒菲弗尔的学术观点同样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但他对以色列学者未曾充分阐
释的意识形态因素进行了更为透彻的分析。他提出'折射(Refraction, refracçào )”与“改
写(Rewriting, reescrita f理论,强调“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三因素对翻译
的操纵,他的描述研究的方式是将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
入探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他的改写理论更是成为文化转向后的翻
译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
勒菲弗尔认为:“一个作家的作品主要是通过'误解和误释’而获得曝光并产生
影响。”他称之为“折射”,也即“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总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获得理解的,
或者说,它们总是透过特定的棱镜而被折射了,正如他们作品本身也可以透过特定的
棱镜折射前人的作品一样”。勒菲弗尔指出“折射”的本质,“折射”即是文学作品针
对不同读者所进行的改编,其意图是对读者阅读这部作品的方式产生影响。翻译是明
显的改编形式,不太明显的改编形式则包括批评、评论、历史传记、文选中的作品集、
戏剧的演出等。这些折射在确立作者及其作品声誉的过程中极其具有影响力。
勒菲弗尔从系统理论出发对折射的具体规律进行了阐发。他认为,翻译是两套文
卷一
冬宁乒
学系统边界上产生的文本,正好为文学的系统研究方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例子。对于

绪论 2
)>
系统内部的操纵因素,他认为文学系统首先拥有一个赞助人群体,而赞助至少包括三


个部分:意识形态的、经济的以及地位的。同时,文学系统也拥有一种行为准则、一

^9
1
种文学观念。在赞助人多样化的系统当中,不同的文学观念相互竞争,都试图控制整 0
=

芝牛參
个系统。某种折射(不管它是翻译、批评,还是历史传记),如果希望将一部文学作
品从一个系统带入另外一个系统,就表现为两种系统间的妥协,这样,它也就同时显 ^
现出两种系统中的约束机制。
针对其翻译理论,他强调两点:首先,“本土系统在自身进化的特定阶段对某位
作家的需要,也决定了国外作家为本土系统所接受的程度”;其次,“翻译不是意义上
的对等,而是两种文学观念的妥协,其中,接受系统的文学观念发挥了主要作用”。

第芸节. ・翻译的定义
,。£伽8。da 丁2此8。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讲解翻译的时候,首先也应该给其下一个定义。关于翻译的
定义,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每个学派都有其针对性,都有其学术观点。
我们所采用的应该是学科的最基本的得到普遍认同的学术观点 。在重点学习主要
的被普遍接受的理论观点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
我彳门探讨翻译研究的问题,首先最基本的应该是把翻译看作一个语言层面的问题
来研究与论述。把翻译问题归为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是西方当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征。
因此,在介绍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时候,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不言而喻,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基本的被广泛采纳的翻译理论。
理所当然,在讲解翻译的最基本的知识的一开始,我们应该用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学
术观点来界定什么是翻译。
尤金-奈达是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翻译理论是中国学术门户对
外开放后较早引进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其翻译观点在中国得到了较多的评介。尤
金-奈达在中国翻译研究界以至语言学界广为人知。他的翻译理论学术观点对中国翻
译理论建设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翻译的教科书都采用了他的
学术观点。
就翻译的定义,尤金•奈达说:“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 and Charles R. Taber, 1982, P.12)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即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即译
出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为了在译入语中再现译出语的信息,译者必须对译出语在语法、词汇等方面作出
许多调整。例如汉语成语“对牛弹琴”,把它所含有的信息翻译成葡语时,就不能够
直译,因为虽然在葡语中有boi (牛)、tocar (弹)和instrumentos de corda (琴)三个
词,但是在葡语中却没有这么说的:tocar instrumento de corda para o boio只有把它译
成deitar pérolas a porcos或母lar ao vento,译文才能被译文接受者看得懂,才能传递出
译出语的信息。 '
又比如葡语中的短语rato de biblioteca,从字面上直译,不能解释出它的真正的含
义。rat。是老鼠,biblioteca是图书馆,如果直译的话,它应该被译成“图书馆的老鼠
或者图书馆里的老鼠”,这个译入语是不对的,没有真实地传达出译出语的意思。它
应该被翻译成“啃书本的人”。在图书馆里有很多书籍,老鼠肯定是“咬、吃或啃”,
这个葡语短语非常形象地说出一个人是如何爱看书、钻研学问,表示一个人书不离手,
说的是一个人像老鼠一样总是在啃书本,也可以形象地说这个人是“书虫”。要想真
正地再现译出语的信息,就必须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译入语尽虽
符合译入语接受者的表达方式。
奈达提到的对等是顺乎自然的对等,也就是译作及其读者都是同时代的,同时代
的译作应该被同时代的读者理解、明白。要在理论上详细地论述,应该说,顺乎自然
的对等是功能上的对等。就字面而论,功能,也可以被称为效能,是事物或方法所发
挥的有利的作用。功能对等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功能对等,也叫动态对等,即
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跟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为达到功
能对等或动态对等,译者要从各种译法中挑选最接近原文效果的译法。翻译是把“信
息(message, mensagem )M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这种转换不仅包括思想
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例如,在翻译古典作品时,不必保持原文的古老风貌,没有
必要在译文中保留过时的词语,译文中应该采用与译者同时代的读者的语言形式,因
为古代作家的服务对象是那些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在当时看来所使用的语言是不会
有太多的古味的;只有这样翻译,译作的服务对象才能看得懂,翻译的结果才不会与
原文的交际功能相矛盾。再具体来说,把中国古汉语中的文章翻译成葡萄牙语,不能
用古老葡语的语言形式,因为,虽然这种翻译可以转达意思,但是由于译语的语言形
式现在的绝大部分葡萄牙人看不懂。翻译的效能是让建文接受者能够明白译文。如果
转换达不到交际的功能,翻译的任务也就完不成,译文也就不能转达原文的意思。
为了达到理想的翻译,不仅要在译文中找到顺乎自然的对等语,而且还要找到最
切近的对等语。这两条是判断是不是对等语的标准。“最切近”是意义上的最切近,
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
不仅在内容上要求功能上的对等,而且在文体上也需要功能上的对等。所谓在文
体上的对等是,不能把诗歌当做散文翻译,也不能把说明文译成叙事文,或者说,诗
歌译成诗歌,散文译成散文,说明文译成说明文。某些文体上的东西,如]咬文嚼字、
离合诗句、韵律等等,虽然是翻译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但在许多情况下,译者可以通
过加注释的方式说明原文文体的特殊性,以帮助读者理解。
翻译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包含了以下类型:
1)在语言的层面上,翻译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ralinguística),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如
把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语,把诗歌译成散文,等等;另一类
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erlinguística),指不同语言之间的
翻译活动,如把汉语文本译成葡语文本,或把葡语文本译为汉语文本。这本教程
所讲的翻译都是语际翻译。
2 )在其活动方式上,翻译分为口译(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ção )和笔译(translation,
tradução )两种。口译,具体来说是口头翻译,有两类基本形式:一类是连续
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ção consecutiva),也可以称为接续传


译或即席翻译,用于会议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参观游览等场

2绪冬论
4.~
合,发言人讲完部分或全部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另一类是同声传译 *
:•
!
*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ção simultânea),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上,
要求译员利用专门设备,不间断地边听边译。笔译指的是笔头翻译,用于社会科学、

@
电、
9
、云
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文字翻译,其有利的一面是时间限制不像口头翻译
那样紧迫,有时间查阅词典资料,可以反复斟酌,但是在标准方面要求更高更严。

0与超
此教材所讲解的翻译是笔译,不过其基本原则和方法也适用于口译。
3) 在翻译材料的文体上,翻译分为应用文体、科技文体、论述文体、新闻文体和艺
术文体五大类,每一大类又包含许多小类,并各有其特点。应用文体包括各种公告、
通知、规章、法令、广告、启事、契约、合同、公函、私信等,一般要求格式规
范,严谨紧凑,明晰准确。科技文体包括科技论著、情报资料、实验报告、设备
和产品说明等,要求译文准确,术语规范,具有专业特色。论述文体包括社科论
著、研究报告、文献资料等,要求准确无误,逻辑清晰,语言庄重。新闻文体包
括新闻报道、新闻电讯、新闻评论、新闻特写等,要求译文格式正确,语意清新,
用词生动。艺术文体主要指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要求译
文准确达意,生动流畅,富有文釆。
4) 在处理方式上,翻译分为全译、节译、摘译、编译和译述等形式。全译是指译者
将原文原封不动地翻译出来,不加任何删节。节译是对原文进行局部的删节性翻
译,允许译者有所删节,但应保持原文内容相对完整。摘译是译者根据实际需要,
摘取原文的中心内容或个别章节(或段落)进行翻译,摘译的内容一般是原作的
核心部分或内容梗概。编译是指译者把一个甚至几个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编辑加
工,根据要求作出概述性的传译。译述是最为灵活的处理方式,一般指译者仅仅
表达出原文的主要内容或大意,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论述格式或语言表现。译述
中,只就原作内容进行客观介绍的称为综述,加上译述者自己看法的称为述评。
以上五种处理方式以全译使用最多,全译也是其他处理方式的基础,因而最适于
初学者采用。其他几种处理方式各有其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目的,译者可根据材
料来源、原文性质、工作需要和读者兴趣,釆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第三节 ■翻译的标准
入了明。3 ■ Criterios如的如咳。

通过奈达就翻译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围绕着翻译的标准来探讨翻译
的定义或性质的,实际上他说的也是翻译的标准。关于翻译的标准,18世纪英国最著
名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FrasetrTytler)于1790年在《论翻译原则》一书中
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他写道:"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3.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H ( Lefevere, 1992, P.128 ) (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
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创作品的通顺。)泰特勒把
忠实放在了首位,要求在忠实的基础上译入语必须反映出译出语的风格和通顺。

葡汉 就翻译的标准,中国的翻译家们也有论述。在中国翻译界,人人皆知严复
(1853-1921 )及其“信、达、雅(fidelidade, correct角o, beleza)” 翻译原则和标准。有
汉翻

人把“信、达、雅”视为中国传统翻译的理论核心、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严复在

译:

《天演论》里对“信、达、雅”作了精辟的厘定:
•.
理理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
论论与

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与实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1 在严复的上述论述中,“象寄之才”指通晓外语的翻译人才;“能与于斯二者”指
翻译能达到“信”和“达”二者的人;这样的人才之所以“国矣”,其因有三:“浅尝”,
“偏至”,“辨少”,即一因译者知识浅薄;二因译者所憧偏于某一方面;三因辨别译事
三难者甚少。
在严复的翻译“三字经”里,“信”是译者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或意思,“达”
是指采用译入语接受者理解明白和接受的表达方式,“雅”是指艺术地再现和加强译
出语的风格特色。
针对翻译的标准,严复提出了 “译事三难:信、达、雅”,而林语堂(1895-
1976)则提出了翻译的三重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在《论翻译》
一文中,林语堂论述了 “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并写道:
“忠实的第一结论就是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
译出之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乃零字所组成的语意。
忠实的第二义,就是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译文须忠实于原
文之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字神”是甚么?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情感
上之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凡字必有神采(即“传神达意”,“神”字之义即西文所
谓Gefiihlston, feeling-tone, afinidade)°语言之用处实不只所以表示意象,亦所以互通
情感;不但只求一意之明达,亦必求使读者有动于中。诗与散文之别,则诗人能运用
语言文字之直接的传感力,使于意义之外,读者能得一种之暗示,受一种之冲动。
论忠实的第三义,就是绝对忠实之不可能。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的忠
实之谓,非绝对的忠实之谓。字译之徒,以为若字字译出可达到一百分的忠实。其实
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
之极端。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
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
同时译出。
通顺,即忠实非说不通中国话之谓。译者一方面对原著负责任,然既为本国人
译出,当然亦有对本国读者之责,此则翻译与著述相同之点。
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
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 tradução como arte),且所
译原文,每每属于西洋艺术作品,如诗文小说之类,译者不译此等书则已,若译此等
书则于达用之外,不可不注意文字之美的问题。”
林语堂的第一个标准“忠实”与严复提出的“信”相吻合,他的第二个标准“通顺”
也就是严复所说的“达”的意思。然而,林语堂主张的第三个标宅“美”与严复的“雅”
有所不同,与“雅”比较包含了更多的内容。林语堂翻译审美标准的核心思想是“达
意传神”,“传神”是其核心思想中的核心。
Z
4


在那个吋代,林语堂提出了 “形似神似”的翻译思想。他认为,译文应该有“五 ^

容家 。尸
2堵论
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文应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音、形、意、神、
气之美。这“五美”是林语堂的翻译美学的灵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编 2
“自文字至文章”中也论述过文章的“三美”:“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听


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 *
^
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
*
林语堂主张,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须首先将所译作者的风度神韵辨认出来,然后
在翻译时尽力在译入语中反映出原著作者的“艺术特色”。他写道: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重。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
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一作家有一作家之风度文体,此风度文体乃其文之所以为贵。
故文章之美,不在质而在体。体之问题即艺术之中心问题。所以我们对于我们所嗜好
之作者之作品,无论其所言为何物,每每不忍释手。因为所爱是那位作者之风格个性
而已。 所谓体裁问题,不可看得太浅。体裁有外的有内的。外的体裁问题,就是
如句之长短繁简及诗之体格等;内的体裁,就是作者之风度文体,与作者个性直接有
关系的如理想,写实,幻想,奇想,乐观,悲观,幽默,悲感,轻世等。”
林语堂的翻译美学着重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应该翻译出文学作品的风格。文
学作品的风格代表着作家的艺术个性。作家的个人气质、世界观和文艺美学观念体现
在其文学作品中。
不管是西方的传统翻译理论还是中国的传统翻译思想,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
讲一个“忠”字,二是译文须被译入语接受者看得懂。翻译理论流派有很多种,各有
各的闪光点;另外,就翻译材料的文体而言,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翻译要求标准。尽
管如此,我1可以厘定出翻译的最基本标准 :忠实和通II页,这是对翻译的最起码的要求。

第四节 \翻译的过程
」入代的。4 , Processo da 7!。此8。

翻译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说会外语的人就会翻译。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母语
和外语,两种语言都要精通。我们常说,掌握好母语已经很不容易了,再通晓外语就
更不容易了。翻译的两个最基本的功夫就是,母语和外语都要非常好。有人认为,翻
译是件极为容易的事,会了外语,自然而然就会翻译了。另外,还有人认为,翻译不
仅容易做,而且做起来会彳艮快,翻译不会花费彳艮多时间。这些认识都是肤浅的,都是
错误的。且不论翻译需要扎实的两种语言基本功,还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
严复曾经说过:“一名之立,旬月m (chichufo其含义是,创立一个新术语,
要花上十天或个把月的工夫推敲斟酌。通过翻译实践经验,他体会到了翻译的严肃和
艰辛。
鲁迅同样认识到了翻译工作的艰难,并在《“题未定”草》中写道:“我向来总以
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着难关。譬如一个
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
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
英国学者纽马克(Peter Newmark )形象地把翻译工作比喻成冰山 ,并说:“翻译
3

一會
4 葡汉翻译: 工作可以比作大海上漂浮的冰山 (iceberg)o冰山的尖儿就是人们看到的,写在纸上的
译文,而译者所做的全部工作却是整座冰山。他花费的工夫大部分是人们看不到的,
^ 而这部分往往比看到的那部分要大上十倍。”
&
1 中外学者都对翻译的难度有同感。他^]的感受来源于整个的翻译过程。任何事情
理论旧实践
务—〜栄

都有一个过程。翻译也有一个工作流程。按照奈达的说法,翻译的过程分四步,分别是
^ 1)分析阶段: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阶段:把经过
歹务會爻言

分析的信息在脑子里从译出语转换成译入语;3)重组阶段: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组
成符合要求的译入语;4)检验阶段:对比原文意义与译入语意义是否对等。
关于翻译的过程,不同的翻译理论流派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
© 要求。依照传统的基本翻译理论,翻译工作的步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解原
文、用译入语表达、校验修改译文。在此流程中,前两个阶段最重要,理解是表达的
基础或前提,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我们把翻译活动所经过的程序基本上划分为三个步
骤:理解、表达和审订。

4理解
I・()0111卩曜诚0
理解是翻译过程中的第一关,至关重要,是表达和审订两个阶段的前提。没有准
确透彻的理解,就没有贴切原文的自然表达。在理解的阶段,是把所要翻译的原文弄憧,
搞明白原文的种种意义。需要弄明白的译出语意义包括修辞意义、语法意义、词汇
意义、语用含义等等。
理解可以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所谓的直接理解指的是立即实现的,是过去
已经理解的事物的重现。间接理解说的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从不理解到理
解的过渡过程,通常是在感知、表象与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过程实现。语言
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那么,译者必须
把原文的所指找出来,弄清楚原作者所要表达的语气、文体、语用含义等。根据原文
的内容,理解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理解可以分为:1)对语言的理解;2)对事物意
义的理解;3)对事物类属的理解;4)对因果关系的理解;5)对逻辑关系的理解;6)
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理解是在阅读中一步一步实现的,完全正确地理解与
否取决于以下条件:1)字面的理解水平;2)解释的水平;3)批判性阅读;4)仓睫
性阅读。理解以旧经验、旧知识为基础,因此经验的丰富性与正确性、已获得的基本
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思维发展水平等等都会影响理解的水平。就翻译而言,理解是关键,
只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才能有完善的表达。
说得简单一些,所谓理解就是译者需要想方设法弄懂原文的内容,也就是原文的
意思。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第一步是阅读。目的不一样,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也就不
同了。不过,尽管如此,译者与一般读者还是有着一个共同的阅读行进方向:他们都
是从语言符号,从词语的外形,走向其语义内容。他们的这种阅读行走轨迹,正好与
作者写作时的行进方向相反。作者的创作行进方向是从意思,从语义内容咨向语言符
号。除了与一般读者有同样的阅读方向外,译者还应该寻找作者写作时的行进方向。
译者的阅读形式是,在阅读时不知不觉地迅速进行着语义分析。这种语义分析包
含四个层面:词语分析、句法分析、篇章分析和语外分析(指话语所涉及的事物及其
社会文化背景情况)。在阅读中遇到阻碍、看不価时,应该运用这四种分析法。
金參铲
翻译并不是句句对译,应该从整个原文来理解和翻译词句。那么,译者对原文的

2绪论
理解不能停留在词、句的层次上,应该着重对原文整体的分析与领会。因此,译者需
.
.
.
.
.
.
.
.

要三读原文:一读、粗读原文,了解内容,掌握大意;二读、细读原文,借助工具书
.
.
.
.
.
.
.

和数据解决语文和内容上的疑难问题,求得深入理解原文;三读、通读全文,着重领 &
.
.
.
.

= .

扌 方曾
.
.

会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好原文的整体面貌。翻译要求译者的阅读
.
.
.
.
.
.

*
.
.

精细程度更高,因为他要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译入语转达出来。切忌粗略一读、囱I囹吞枣。
.
.
.
.
.
.
.

—定要非常细心地反复阅读原文,査找数据。 .
.

不同的文章,其风格类型、难易度和语气是不一样的。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也
要把它分辨出来。风格类型的等级可以分为:官式、正式、中性、非正式、口语式。
难易度的等级可分为:专家、专业人员、有文化者、中等程度、大众、简单。语气的
等级可分为:强烈、热烈、客观、冷淡。了解并区别出风格类型、难易度和语气这三
个方面对于译文的取向很重要。
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还有重要的一环是弄清原文的写作意图。这一环节对于准
确理解原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的内容和意图总是统一的。叙述同一件事情的两篇文
章,尽管摆出同样的事实,却可能涵盖着相反的观点,例如“屡战屡败”和“屡败
屡战”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原文的意图代表着原文作者对所述事实的立场。在文章
中,哪怕就一个词,它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立场,比如葡汉述题副词(advérbios de
enunciação)或句外副词(adv&bios extrafrásicos ): infelizmente (可惜)、felizmente
(幸好),又比如连词“虽然”。

表达
2. Expressão
翻译的第二个阶段是表达。完全准确地理解了原文内容的意思,还不能说就可以
I 顺顺利利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给译入语的接受者。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用译入语表达的好坏取决于译者对母语的驾驭能力、翻译方法与技巧等等。表达的过
程充满着艰辛,译者常常会需要挖空心思遣词造句,极力在译入语中找到恰如其分的
词句。有时表达也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对于做翻译的酸甜苦辣,翻译人员与鲁迅有
着同样的感受。我^|常说的对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忠实而通顺”,做到这两点实
属不易。有时会顾此失彼,极力照顾到“忠实”,又怕忽略了 “通I质';相反,力求“通
顺”,恐怕达不到“忠实”。
所谓表达,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中所理解的内容意思用译入语写或说出来。在表
达的过程中,译者须二者兼顾,既要顾及译入语与原文意思的贴切,又要时时刻刻地
想着译入语的接受者。想着译入语的接受者说的是译作是为了谁,是给谁看或给谁听
的。译者应该考虑如何用读者能够自然接受的语言,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格。理解是
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是,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表达必然正确,在表达
上译者有许多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需要解决。
不管是甚么翻译方法与技巧,它们都脱离不开“忠实与通顺”这两条基本原则。
表达不是摆脱原文的意思,随随便便地发挥,随心所欲地“创造”;表达也不是拘泥
于原文的句式,逐词逐句的硬译死译,违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表达中,常常存
在以下情况:1)只管细节,忽略整体;2)表达过度或表达不足;3)套用原文词、

句形式,忽视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

葡汉
汉 表达时应该从整体出发、从细节着手。所谓整体,说的是原文的文体形式、主题
思想、总体结构及基本风格等等。所谓细节,指的是原文的具体内容、语言形式及表


现手法等等。整体是由一个个具体细节组成的,或者说,围绕同一个中心主题的各个

译理

具体细节有序地衔接,构成了整体。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忽略了哪一个都不可以,面
••.

和点都应该照顾到。因此,译者要从整体着眼、从细节着手,不能只孤立地考虑一个
论论与

词语、一个句子的表达,要根据原作的文体形式、中心思想、整体结构和表现风格来
与实

思考造词造句。只有兼顾到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表达才能达到妥帖和准确的效果。

表达时应该恰如其分,防止表达过度或表达不足。在表达中,存在着两种问题:
不是过了火候,就是欠火候,两种都不妥当。译者应该恰如其分地传达原作的思想观点、
感情立场及文体特征等内容。表达过度,也称作超额翻译,指的是脱离原文的内容意
思,在译文中任意添枝加叶,添加原作并没有涵盖的意思。表达不足,也称为欠额翻译,

指的是译者把原作内容随意删减,这使得译文无法充分传达原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
立场或文体风格等。
表达时要运用译文的语言表达习惯,避免“翻译腔或句式”。在表达时,译者始
终必须想着译文的接受者或阅读对象,译入语须符合他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也就是说,
译入语能让他们看得懂。如果认为“忠实”就意味着忠实于原文的表现形式,就意味
着译文在遣词造句、修辞比喻等各个方面都要字句对应,那么译出的东西就带有十分
生硬^扭的“翻译腔”。带有“翻译腔”的译文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所以,表达时,
译者必须遵循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0审订
6 ()0血海0
翻译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审订。有人也把它称为审校或校核,在意思上它们差不多。
我认为用审订比较恰当,审是仔细阅读审查的意思,订是修订或订正的意思。审订的
目的是使得译文精确、自然流畅,有时是使译作臻于化境(神似)。
任何人写东西,即使一气呵成,也要在最后检查与修订一下。何况翻译,更是如此,
因为译文终究是源自另外一种语言的文章。正因为是译作,所以首先需要认认真真地
把译文与原文核对和审查,检查是否漏译或误译;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调
整和改动。这种审订类似考试中最后的审查或检查。
老翻译家们总结了多年积累的翻译经验并主张,译者翻译完之后需要审订三遍:
第一遍,对照原文校对,检查有无疏漏、误译的地方;第二遍,脱离原文审校,检查
有无生硬拗口的地方;第三遍,如果条件允许,通过大声或小声朗读,来检査译文是
否畅达自如。
具体来说,审订的过程有其详细的操作程序。首先,译者要对照原文,逐词、逐
句、逐段地检查译文,将疏漏的地方补译出来,将误译或不确切的地方纠正过来。在
审订的时候,要精神集中,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耳到、手到”,借助敏锐的目
光、快捷的思维,把自己的漏译、误译、不确切之处、不顺畅的地方,一个个地“揪”
出来并加以订正。有些地方并不是译者不会、不懂,而是粗心大意,因此译者应该
特别小心以下几点:1)年月日容易写错;2)数最容易译错;3 )人名、地名容易
搞混。
2第五杖 翻译的单位
[5。免 Unidades da Tradução
在搞翻译研究或者学习翻译的时候,还需要弄清楚应该以什么单位把原语转换成
译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的单位。应该在何单位层次上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是翻
译界讨论或争论的比较多的问题。

4翻译单位的划分
I .。術台。(13, (12 启血侷0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谓翻译单位。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在其《语言与翻译》一
书中给语言单位下了定义,他说:“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但它的组
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换言之,翻译单位就是译出语在译入语中具备
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语言单位”。翻译单位是一句话中必须一起翻译的最小
切分,或者说,它是必须放在一起翻译的语言片段。
翻译单位可以分为:音位层翻译、词素层翻译、词层翻译、词组层翻译、句层翻译、
语段层翻译和语篇层翻译。
翻译单位直接涉及到翻译方法的问题。选择什么翻译单位,就会使用什么翻译方
法。如果以词为翻译单位,层级较低,其翻译方法就是词对词的直译。假如整篇主要
以语段为翻译单位,层级较高,则为意译。倘若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译出语与译入语
所具有的最小对应的语言单位就是语篇,译文表达的任意1•生最大,大致相当于译述。
翻译单位与文体有很大的关联。在翻译中,不同的文体则要求不同的翻译层次,
那么选择的翻译单位也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专门
读物(非科普读物),要求句法严谨、用词规范、句中词义确幽、句间衔接逻辑性强,
因此此类翻译一般只涉及思维、语义、专业三个层次,翻译大致以句子为单位。关于
文学作品,其翻译需要在文化、美学等层面上达到某种水平,要求语言逻辑性非常强,
强调语句结构在语义上的紧密的相互关系,所以文学作品的翻译以语段和语篇为翻译
操作单位。至于短诗、广告等文体形式,通常用语篇为翻译单位。
i.i 音位宠翻许(Tradução a nível da fonética)
音位层翻译指译出语的音位由译入语等值的音位来替换,即以音位为单位进行翻
译,原文的语法关系保持不变,词形、词音相对。一般意义上,音译也被列入音位层翻译。
在葡语中没有与有关汉语词汇相对应的葡语词汇,换言之,这些汉语词汇的意思在葡
语中不存在,就应该把它们音译成汉语拼音,像汉语“荔枝”、“枇杷”、“麻将“和“火锅”,
就应该被音译成汉语拼音"卄顽”、"、“ 和“切0取0”。还有一些约定俗
成的音译词,也属于这一类,例如:“阿弥陀佛”和“阿门”。在诗歌翻译中,这种翻
译法只考虑忠于原作的声音,而不考虑其他因素。
比利时人安德烈-勒菲弗尔(仙&6 Lefevere)认为,只有在使用同源词、拟声词
和翻译专有名词时,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其问题是往往为了追求声音的相似
而不得不常常使用废弃的词。更大的问题是,音位翻译法往往歪曲原文的意义。有时,
译者为了凑相似的声音,不得不打乱目的语的句法。
49
葡汉翻译 理论与实践 L2 词素应翻诛(Tradução a nfveldo m成ma)
词素层翻译,也被称为义素翻译,指译出语的义素由译入语等值的义素来替
换,即以义素或词素为单位进行翻译,原文的语法关系不变,构词方式保持相对关
•. 系,即构成原文词的每一个词素在译入语对应词中有一定的相应词素。比如:macro­
economia (macroeconomia)宏观经济。
词素层翻译比音位层翻译出现得更少,因为不同语言中同义词的词法结构常常
不一致。但是,词素层翻译对新词,特别是科技新术语的翻译有重大意义,因为大
量科技新词都是通过词素的结合而形成的。如:tele-comunicaçào (telecomunicação)
电信。
】.3 祠属痢许(丁^^40。〃侶1如卩。10¥7^)
词层翻译,也被称为逐词翻译,以词为翻译单位,译入语和译出语的语法形式和
词序相对应。通常在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双语结构形式类同的情况下得以运用。如:
£16 6 卩2能
他 是 教师。
词层翻译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绝大多数句子中只有一部分词在翻译时可以找到对
应的等值词。逐词翻译的可能性比较小。
1.4 词 饵居 翻许(Tradução a 疽veldos locuções)
词组层翻译,指以词组为翻译单位。在语言结构上词组比词大,在语义上词组比
词具有更大的外延性。词往往通过词组才能在句子中发挥功能作用。一般来说,语言
单位越大,翻译起来越具有可操作性。词组比词素、词在翻译上具有更大的操作性。
词组翻译可避免逐词翻译或死抠词典释义带来的译文艰涩、生硬或误译的弊端,使译
文在比词级更高的层次上达到语义、风格上的等值与和谐。但是,由于不同语言的词
组存在着大量耳浏应的情况,词组层翻译在运用范围上受限制,其有效性同样有限。
通常来说,词组不可能按词翻译,只能根据上下文来诠释其含义。以词组为翻译
单位的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习语(Expressões idiomáticas )
习语作为固定词组具有整体意义,要整体译出。如:
Neste momento ele não tem azeite na lâmpada.此时他奄奄一息。
2 )自由词组(Associação de palavras )
自由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自由搭配组成,各单词具有独立的含义,但在翻
译时把它们作为一个单位处理,译出整个词组意义。如:
Os artigos da China são bons e baratos.中国商品价廉物美。

如5 句居翻诛(加血<40。小\以也伽死)
句层翻译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成,能够表达
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其形态标志。每个句子都有
号尸窦幺 扌
一定的语调,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把句子作为翻译单位,适当考虑音位、

7 绪论
词素、词的对应,在句子外部考虑句际关系的协调、句群的衔接、话语的连贯和风格
的统一。
一般说来,在可能的情况下,认真追循原文的句式和句法结构,往往能更准确地 =
把握作者的思想轨迹,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者在传译的过程中,应该 0
充分尊重原文的意义推进方式,力求主次有序,而不是随心所欲,随意颠倒。 ^
^
0
1.6语段层翻许(加血悼06检您1衣)。町。成伽565)
语段层翻译是以语段为翻译单位。语段指的是句群或句子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语
言片断。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语义整体,小于或等于段落。构成语段
的各个句子,结构上密切联系,意义上有向心性。它们以一定的语言手段(包括用逻
辑承接词,词汇的重复与照应,语义连接等)组合起来。语段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
对独立。一篇文章的一个自然段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段,还
可以是几个语段或句群的相互结合。
语段层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在翻译思维中以语段为逻辑单元,确立译文与原文的
对等关系,避免逐句逐句地、孤立地翻译,其中词、词组或句子的转换应月由于整个
语段的等值转换的需要。
二.7 褚勇居翻许(加血(以0 4 /1&£1市)必皿75。)
语篇层翻译是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语篇是最大的语言单位,是在交际功能上相对
完整的、独立的一个语言片段。正如一个词在句子中才能确定其准确意义一样 ,一个
句子(单个句子组成的语篇除外)只有出现在语篇中才能显示其确定、完整的含义,
充分发挥其交际功能。语篇层翻译可以最大限度地寻求(相同语境下)译出语语篇与
译入语语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等。
在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通常所说的短语或句子,而应该
是语篇。在翻译的具体操作中,采用语篇翻译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
和总的基调,使译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内容衔接联贯。尤其是诗歌、广告词等文
体材料的翻译,以语篇为翻译单位,从语篇上对韵律、对仗等修辞方式以及传达神韵、
风格上作通盘考虑。

Q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análise do discurso
在“翻译单位”这一节中,我们特意把“语篇分析”拿出来讲解,因为在翻译研
究中它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研究翻译的学者们的重视。我们翻译任
何东西,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词、词组、句子的转换,而是在语篇分析的前提下完成的。
语篇分析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大局、整体着眼”,词、词组、句子的转换也就是指“从
细节入手”。
语篇分析是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乙于1952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术语,后
来被广泛用于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语用学、符号学、语篇语言学等领域。近20年来,


汉翻 语篇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又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语篇分析(análise do discurso),也被称作“话语分析”,它以合乎语法、意思连
译理
贯的语篇为研究对象,主张突破孤立的句子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言语进行研究和
• 分析。

在语篇分析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何谓语篇。语篇,又称“篇章”,黄国文在其《语

篇分析概要》以及刘辰诞在其《教学篇章语言学》中都分别给篇章下了定义。根据他

们的观点,篇章是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具有一定交
际目的和功能的言语作品。
关于篇章的特征,一般学者经常谈到的是:篇章不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都必
9
须合乎语法,并且在内容上前后贯通;篇章必须有一个论题结构或逻辑结构,处于同
^ 一篇章内部的各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因而,篇章分析的界限不应小于单句,
、 多

$:
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篇章分析应该是超句法的分析。这只是语篇的表面的几个特征。
在某些理论框架下,语言学家们对语篇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全面
的归纳和总结。根据他们的观点,篇章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1 )衔接性(Coesão, cohesion )
衔接性体现在篇章的表层结构上,指构成篇章的语句以某种方式前后连接在一起。
它是篇章的有形的网络。
具体说,语篇衔接就是使用一定的语言手段,使句与句之间在词法和句法上联系
起来。语篇的衔接又分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coes百o lexical )和结构衔接(structural
cohesion, coesão estrutural )两类。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
是说,句群内,甚至相隔较远的语篇内,有时会产生重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上下义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等,构成词语之间的衔接机制。
结构衔接是语篇中某一结构与上文另一预设结构相比较而存在的承启关系 。这也
是语言语境的重要表现形式。结构衔接一般可分为替代(substitution, substituição)和
省略(ellipsis, elipse)两种。替代又可分为人称替代(指人称代词)、名词替代、动词
替代和句子替代。省略又可分为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句子省略。
2 )连贯性(Coerência, coherence)
连贯性指构成篇章的各个语句在逻辑意义上要前后贯通。它存在于篇章的底层,
是篇章无形的网络。换言之,篇章的连贯指语言片段以语篇意向为主线,所形成的语义、
逻辑上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有的通过连接词语来衔接,有的则按一定的时空、逻辑
关系来贯通。
3 )意向性(intencionalidade)
一个具有形式衔接和语义连贯的合格的、完整的篇章可以实现作者的意图,体现
作者的态度。比如,传播知识、教授某个操作程序等等。
4 )可取性(Aceitabilidade)
可取性,指一个具有形式衔接和语义连贯的完整的篇章所承载的内容或者传递的
信息,应该对于篇章的接受者有用。比如,篇章接受者可以通过解读篇章获得某种知识,
或者掌握某个操作程序。
5 )信息性(Informatividade )
信息性指的是篇章中的事件对于篇章接受者来说,是在期望之中或是在期望之外,
是已知或是未知的程度。篇章的信息性有高低之分,对于篇章接受者来说,信息性高 4
%
1
的篇章比信息性低的篇章更有兴趣但也更难。相同信息性的篇章对于不同的接受者或
者不同的信息性的篇章对于相同的接受者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读结果。
6 )情景性(Situcionalidade )
情景性指篇章在生产或解读过程中都要依赖于特定的情景因素的特性。注意到篇 §•
章的情景性有助于理解:为甚么篇章的分析、解读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
7 )跨篇章性(Intertextualidade )
任何篇章的生产都是对已有的、熟知的篇章整体组织模式的或多或少的模仿或者
违背,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篇章模式,都介于从完全符合传统模式到积极避免原型篇
章模式之间的区域。对于一个篇章的制作和理解要依赖对先前遇到的篇章的方方面面
的认知。
语篇是语言实际交际过程中的产物,是一个语义单位。由于是语言交际的产物,
它必须依赖具体的语境(context, contexto )方能存在,同时还要具有明确的交际功
能(communicative function, função comunicativa )和目的,咎如,传递信息、发布
命令、描述事件等等。判断一个语言单位是否为语篇的标准应该看其是否在特定的语
境中表达了应有的含义或具有实际的交际功能。
语篇离不开语境,离开语境,语篇就失去了交际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一般来讲,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前者是生成语篇的直接因素,后者是生
成语篇的间接因素。
上下文、语言使用的场景等都可视为语篇的情景语境。一段文字、一句话、哪怕
是一个词,离开了上下文联系也往往会让人无法断定其真正的含义 。情景语境是狭义
的,它往往会存在于语篇内部。
文化语境是语篇赖以生存的大的语境。语言根植于文化,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
文化的一面镜子。例如,我们中国人具有谦虚恭谨的美德,作者把其著作送给他人时
不仅要签名,而且还要写上谦虚的话语,例如:“请某某人,斧正(或指正、雅正、
指教等等)”。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与我们大相径庭。欧美人(包括葡萄牙人、巴西人
在内)看了这种套语会大为不解。他们非但体会不出东方文化的特点,反而会对谦虚
的话语产生极大的误解。读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如果不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所
处时代的文彳匕背景,往往品味不出作品的真正内涵。
语法研究以句子为最大单位,,而语篇研究的对象是比句子更大的单位,如一段话,
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无论在原文还是在译文中,任何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都
是各自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切不可脱离语篇孤立地去
考虑字句的理解与表达,而必须以语篇统辖字句,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斟酌字句的意义,
琢磨转换的规律,探讨再现的途径。译者要把语篇意识贯穿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力
求使译文连贯流畅、文通理达。

23
思考问答题
1. 请按顺序说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基本的四个理论流派的中文名称。
2. 请按顺序说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派主要四个代表人物的中文名称。
3. 何谓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动态对等”)?
4. 何谓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5. 何谓功能学派的目的论?
6. 奈达给翻译下的定义是什么?
7. 翻译的效能是什么?
8-翻译在语言层面上分为几大类?请详细地解释它们。
9.翻译在活动方式上分为几大类?请详细地解释它们。
10. 翻译材料的五大类文体是什么?
11. 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是什么?
12. 林语堂倡导的翻译标准与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有什么异同 ?
13. 关于翻译的过程有哪三个阶段?
14. 奈达提出的翻译过程是什么?请详细地解释。
15. 何谓翻译中的直接理解与间接理解?
16. 翻译中的六大类理解是什么?
17. 在翻译的理解阶段,何谓译者应该掌握的阅读行进方向和创作行进方向?
18. 在翻译的理解阶段,译者所需要的三读原文是什么?
19. 什么是翻译中的表达?
20. 在表达中常常存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21. 何谓表达中的“从整体出发、从细节着手” ?
22. 翻译中所要求的审订三遍是哪三遍?请详细地解释。
23. 何谓音位层翻译?请举例说明。
24. 何谓语篇层翻译?
25. “语篇分析”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何谓“语篇分析” ?
26. 为什么说“语篇分析”在翻译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 篇章的定义是什么?
28. 篇章有哪七个方面的特征?只回答名称。
29. 什么是语篇的衔接性特征?
30. 什么是语篇的词汇衔接?
31. 什么是语篇的结构衔接?
32. 什么是语篇的连贯性特征?
33. 何谓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蝉0血「葡汉语言对比
Comparação das Duas Línguas:
Português e Chinês
、葡汉语言对比
Comparação entre a Língua Portuguesa e a
Língua Chinesa

对比分析与翻译的关系
. Relações entre a análise contrastiva e a tradução
翻译理论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翻译实践,是对翻译实质、过程、标
准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翻译理论从翻译实践中产生,翻译实践被升华为翻译理论,
反过来翻译理论又去指导翻译实践,我们可以这样形容这个过程:实践一理论->实
践。我们说的翻译实践就是翻译。那么何谓翻译? Vilela (威来拉),葡萄牙著名语
言学家认为,“翻译是一项应被提升到语言学高度的工作:其中渗透着句法、语义
和语用方面的内容和现象”( 1994,P.14)。他进一步解释道,“翻译是比较,是对比
分析,是在不同于译出语的译入语中创作出一个话语。在从译出语到译入语的转换
过程中,有两个最高标准:一个是对原文的忠实,另一个是把原文复制到本族语的自
由度”(1994, P.23 )o
Vilela不是在翻译的界定中仅仅提到了比较和对比分析而已。我认为,他的观点
是比较和对比分析应该始终贯穿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在谈到英汉对比与翻译的
关系时,张培基指出,“英译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
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
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1993/1999, P.22)。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的关系是
这样,葡汉对比分析与翻译的关系也一定如此。
两种语言对比分析与翻译的关系密不可分,对比分析是翻译理论、方法与技巧形
成的基础。在对比分析中总结出来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完全被用于翻译理论、方法
与技巧。

o通过翻译的定义与标准看转换规律
V. Conhecimento das regras de mudança através da definição e
dos critérios da tradução
葡语状语转换到汉语的规律有两种情况:相同性质的转换和相异性质的转换。不
管是相同的,还是相异的,转换的内容都是“意义”,即常说的“意译”。相异性质的
25
&

身 - 转换更加突出了转换的内容:“意义”。意译包括了“语义”和“文体”两个方面。美
8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给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即译入语)中

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 (即译出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是
¥ •. 文体上”(孙致礼,2003/2004, P.3 )o Vilela对翻译说得更加具体,转换的活动涉足了
句法、语义和语用等领域。对翻译下的定义不只这些,还有人称翻译为语际转换活动
等等。
枣备争

-
--
-
国内外对翻译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译文应达到忠实、通顺和神韵的标准。
英国翻译家、学者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首先.
! 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第二,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移植作者的
I! 精神和风格;第三,也是最后,使译作至少具有原仓U作品的特性,显得自然流畅”(孙

致礼,2003/2004, P.8 )o忠实也就是“信”,排在第一位。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文怎
样达到忠实与通顺或译文达到忠实和通顺的途径是什么?应该依靠两种语言的转换规
律,因为转换规律教会或指导译者如何做到翻译的忠实与通顺,因此,只有转换规律
才可以做到忠实与通顺及使译文达到忠实与通顺的标准。对于葡汉两种语言互换的規
律,我们应该意识到,转换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内容),在符合译入语语言特
点与语法的基础上忠实地展示原作的风格来达到通顺。

转换规律为翻译学的研究途径之一
3. tradutologia
Regras de mudança como um dos caminhos no estudo da

谭载喜提出,“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科学。它通过对翻译的性质、过程、方
法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描写,提出系统的翻译理论,推动翻译的实践。詡
译研究中最基本的途径有(1)文艺学途径;(2)语言学途径;(3)交际学途径;
(4)社会符号学途径;(5)翻译学途径”(2005,240)。翻译学的研究途径有许多种,
其中语言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
对比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找到它们之间的转换
规律。研究与描述转换规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建立有关的翻译理论、是为了翻译提供
方法与技巧。谭载喜指出,“采用语言学途径研究翻译,重点是比较原文与译文的语
言成分。如何把这种途径运用于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哪种语言学的理
论模式。但不管根据哪种模式,都必须研究不同语言在语音结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
构的对比关系”(2005,243)。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到葡语转换到汉语或者汉语转换到葡
语的规律是一项在句法结构的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的工作,但是此项研究又跳
出了此领域,在语义、文化、逻辑思维等方面追寻到造成正负转换的原因。

转换规律也是跨文化转换的体现
4. intercultural
Regras de mudança como demonstração da transposição

翻译研究的转换规律也涉及到了文化意识,也是跨文化转换的表现。孙致礼认为,
“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字的对比,不再局限于原作和译作两个封闭的体系,而是转
向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 “ (2003/2004, 2121 )。我们在

2葡汉语易比
0
对比分析两种语言时,不仅仅是研究语言元素或成分的转换,而且还要探讨隐藏在语
言背后的思想意识观念、宗教信仰、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因为“语
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孙 -
致礼,2003/2004,?. 121 )0
-.•
葡语有些状语会转换成汉语的定语和意合形式。如果不从跨文化转换的角度寻找 ..
答案,我们就无法理解与解释这种转换。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 .
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孙致礼,2003/2004,2124)。故此,要想更深层 _
次地、更准确地实现原作与译作之间的文化信息转换,译者必须透彻地了解到葡汉双
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转换规律也体现了跨文化转换,反映出翻译中的文化意识。 ..
葡汉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翻译学是一门针对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的理论,我们称 .
它为“大理论”,那么落实到具体的两种语言的转换的理论原则就是“小理论”。要想 .
做好或教好葡汉/汉葡翻译,必须遵循翻译学的理论及葡汉/汉葡翻译理论原则。那 .
么翻译学理论和葡汉/汉葡翻译理论原则又是怎样创立的呢?翻译学的研究途径有许 .
多种,其中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就是翻译学理论和葡汉/汉葡翻译理论原则的研究途 .
径之一。阐述葡汉互换的规律,要突出相异性质的转换。应该从翻译的实质、定义、
标准与方法的角度及在语际转换和跨文化转换的层面上来论证:葡汉转换规律。葡汉
互换的规律也是葡汉翻译理论原则及方法的研究途径之一。

.第二节 ■葡汉词法对比
, Comparação das Palavra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葡汉动词
. Verbos Portugues 6 601 Chines
1.1功词的定义(。响以10市)榷方。)
不管是在葡萄牙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动词都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
变化、存在或者消失的词。比如说:
dizer (说) ver (看) estudar (学习) haver (有)
amar (爱) temer (害怕) construir (建设) morrer (死亡)
nascer (生) crescer (长) desejar (希望) desaparecer (消失)
estar (在) pensar (思念) desenrolar (展开)
一般来说,在葡萄牙语中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或消失的词
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动词和名词,也就是说,同一个词义有着动词、名词不同的两
个词形。然而,汉语与葡语在这点上有些不同 ,有些表达上述意义的词既是动词也是
名词,或者说,同一个词形有两种词性:动词词性和名词词性。请看下面的对比
表格:
£7

葡汉
汉 -
;MM: ~~ •-'二:..:.

邓宁•二
盆克
二:-*7.:-二

MJ
■-

翻译理

3 construir construção 建设 建设
•• desejar desejo 一希望 一希望—
论与实践

planear plano 计划 〒划一


recordar recordação 回忆 回忆—
odiar ódio 恨 一恨一

responder resposta 回答 回答-


existir existência 存在 与在一
constipar constipação %冒 感冒-
1.2.动词的形态特征(Características morfológicas do verbo)
1 )葡语动词原形(fôrma infinitiva)的词尾有四种形式:-ar, -er,・ir或-or,十分
容易辨认。然而,汉语动词没有这样的形态标志,因此辨别哪一个词是动词,相对葡
语来说比鬱隹一些。
2 )葡语动词有表现数(número)、人称(pessoa)、式(modo)、时态(tempo)、体
(aspecto)和语态(voz)的屈折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词变位”。葡语动词有五个
式共十九个时态,每种时态又有单复数共六种人称(在此教材中只介绍常用的五种人
称)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葡语动词的形态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换句话说,是
相当复杂的。
汉语是无词形变化的语言,固然汉语动词也就没有数、人称、式、时态、体和语
态的语法变化,因此,相对葡语动词而言,汉语动词容易得多,也简单得多了。汉语
动词没有表现时态、人称等变化的能力,但是可以借助词汇来表达式、时态、体等的
汉语动词可以带上“着、了、过”,“起来”,“下去”等这样的一些词语,来表
现“体貌(aspecto)”的变化。现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持续体:人们跳着,唱置。
完成体:我买工三张票。
经验体:他当过班长。
开始体:孩子们欢呼起来。
继续体:少了两个人,工作还得搞王去。
汉语动词能表现的体,并不止于这几种,在此不作详细的介绍。
3 )在葡语中,人称变化已包含在动词的屈折变化中,即动词变位本身就含有主语。
因此,在葡语里主语常常被省略,不需要再表示出来,只是在需要强调或避免混淆时
才出现。就这一点而言,葡语和汉语不同,汉语的动词不能表明人称,一般来说主语
必须出现在句子中。例如:
我们是学生。(Nós) Somos estudantes.
你可以回家了。(Tu) Podes ir para casa.
4)汉语动词可以重叠起来使用,重叠的动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并具有特别的表


达功能,而葡语动词没有这种表达形式。汉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是“心”式或%


»


-A,,式,如:看看,听听,想想,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双音节的重叠方式

亠富
密普
:
是 小日入日”式,如:学习学习,教训教训。汉语动词重叠,表现出动作的“尝试体” = ••.. •
或“短暂体”。 .
.

^§<7^
工.3初词的句法特征(Características血以曲05 &0榷初)
葡语中的每种词类在句子结构中固定地和有规律地相应充当某种或者某几个句子


成分,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拿葡语动词来讲,一般来说它在句子中充

^=06
当谓语。然而,汉语动词在句子结构中主要作谓语,部分动词还可以作补语,动词有
时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少数动词可以充任状语。可见,在句子中的用法和作用上, /€
汉语动词比葡语动词显得更分散,不是集中被用于谓语结构,这样,汉语动词在谓语 ~
=
结构中的地位或者重要性大大地被削弱了。因此,与葡语动词比较,汉语动词在句子

角:伝 、 冬
-^
结构中就显得不是如此重要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谓语的构成来认识一下动词的句法功能。汉语的词类分实词 ^
(palavras plenas)与虚词(palavras vazias)两种,动词是实词中的一种。在汉语的句子结 4
^
构中,不只是动词,还有名词、形容词、代词、词组也可以充当谓语,也可以作为句 %
子的主体或者核心部分,所以汉语动词并不是句子结构中的绝对不可缺少的词。相反, 4
葡语动词在动词性谓语、名词性谓语和动名性谓语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词,也就是说, ^



只要是葡语句子,一定会有动词。在汉语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她漂亮。”“她20
岁。”在这两个句子中没有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作谓语。不过,在葡语中,要想表
达同样的意思,必须使用起联系作用或者表意的动词,把这两句汉语句子转换成葡语,
分另0就是:Ela é bonita. Ela tem vinte anos.
认识葡汉动词的句法特征,应该首先了解葡汉句子的根本性区别。一般来说,葡
语句子以“主语+谓语”为框架,因为葡语要求句子的框架结构的完整性。然而,
汉语以“话题 + 说明"为模式(Na língua chinesa qualquer enunciação se enquadra na
construção: tópico —► narração ou explicação.),因为汉语并不在乎句子结构的框架与完
整性,非常注重表意。虽然“话题”和“主语”、“说明”和“谓语”不是同等的概念,
但“话题”在许多情况下充当“主语”,“说明”部分经常充当“谓语”,这对于葡汉
翻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 功词 的分类(CZs维%:如doverb。)
在葡语中,从语义(semântica)的角度来划分动词,动词分为动作/活动(acçào/
actividade)动词、进程 / 过程(processo)动词和状态(estado)动词。Florescer, constipar-
se, reverdecer, entardecer, nevar, chover 等属于进程 / 过程(processo)动词。Permanecer,
dormir, estar, viver 等属于状态(estado)动词,联系动词(verbos copulativos)也属于这一
种。从句法功能(fimção sintáctica)上看动词,动词分为及物(transitivo)动词和不及物
(intransitivo)动词。从词法(morfologia)的角度来区分动词,动词分为主要动词(verbos
principais ou plenos)和助动i司(verbos auxiliares)o
葡语的助动词比较复杂,在此需简单地介绍一下。助动词指的是动词短语中的助
动词,助动词有动词变位,其后常常跟分词(particípio)、畐I]动词(gerúndio)或者动词无
人称不定式(infinitivo impessoal)o Ter, haver, ser, estar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助动词,ir, vir;
andar, ficar, acabar de, começar a 等也可以作为助动词,ter de/que, dever, poder, querer
等也是助动词中的一种。助动词使用的范围很广。有些动词既可以作为主动词使用.
也可以作为助动词使用,例如: começar : começar um trabalho , começar a trabalhar;
acabar : acabar um trabalho , acabar de chegar ; ter : Ele tem uma casa no Algarve . Ele tem
tido muita sorte.
在汉语中,动词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意义和用途。动
词按能不能带宾语以及能带哪类宾语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两类,例如:“看
(书)”、“修理(汽车)”、“打(球)”、“去(北京)”等是及物动词,“休息”、“毕
业”、“生活”等是不及物动词。按语义划分,可以分为动作动词:“吃”、“看”、
:'说”、“表演”等等;状态动词:“爱”、“恨”、“喜欢”、“讨厌”(心理)与“瞎”、
“饿”、“醉”、“病”、“困”(生理);关系动词:“是”、“叫”(称谓义)、“姓”、
“当作”、“成为”等等;能愿动词:“要”、“想”、“应该”、“能够”等等。
汉语的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从语义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示意愿和对情理、
事理、主客观条件、价值的主观判断,另一类表示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如:
表示意愿的: 要、想、愿意、肯、敢
表示对情理、事理判断的: 应该、应当、应、该、得(<1由)
表示对主客观条件判断的: 能、能够、可以
表示准许、允许的: 能、可以、可、准、许、得3。)
表示评价的: 配(有资格或够得上的意思)、值得
表示可能的: 可能、会、要、得愆此、能
葡语和汉语都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但是,葡语的不及物动词在汉语里不一
定也是不及物动词;汉语的及物动词在葡语里不一定就是及物动词。比如说:ir (去)
和chegar (抵达)在菊语里属于不及物动词,而在汉语里却是及物的(去上海,抵
达澳门)。又如:despedir (送行),葡语是及物的,汉语是不及物的。
葡语的联系动词和汉语的关系动词基本上是不同的,二者在个别情况下有相同之
处。葡语联系动词用于联系主语及其表语,不行使动作,只说明主语的一种情况或
状况。然而,汉语关系动词用于联系主语和宾语,表示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葡语的ser和汉语的“是”是葡语和汉语的一对对应词,但是差别很大。“是”可以表
示等同、归属、特征或质料、存在等等。在表示等同的用法上,ser 和“是”是
相同的:O autor do romance Memorial do Convento é José Saramago.(《修道院纪事》
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若泽•萨拉马戈。)但是,在其他用法上ser和“是”是迥然
不同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
虽然汉语的能愿动词也可以称为“助动词”,但是葡语的助动词和汉语的能愿动
词是两回事,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通过分别对葡语助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的表述,
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或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概念。即使如此,还需要强
调一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的能愿动词与葡语助动词中的-种(ter de/que, dever,
poder, querer等等)是相同的。

30
>

葡汉语貫比
1.5体(Aspecto)


■»

汉语没有表达动词“时”范畴的语法手段,汉语的“时”要用词汇手段来表达, 3
所以相对来说汉语的“时”范畴比较简单。然而,汉语的“体”范畴就相当发达了, •
换言之,是十分复杂的。葡语动词“时”范畴非常发达,也就是说,十分繁琐与复杂,“体” -
.
范畴也有,但比起“时”范畴要逊色多了。在此教材的动词部分中,我们将以葡语动 .
.
词的式和时态为主,并系统地和详细地加以讲解,因此在此对葡语的式和时态不进行 .
.
描述。为了进行葡汉对比,我们需要对葡汉的“体”范畴进行详尽的介绍。 .
.


1 )体的含义(Definição do aspecto ) .

体(aspecto )也称作“体貌”,表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进展情况 。例如“关”这


个动作,我们可以说:
门关了吗? •关了。
门关了吗?一门关着呢。
“关了”表示动作完成了,叫作完成体。“关着呢”表示门保持着关后的状态,叫
持续体。同一个动词,配上某些虚词或词语,可以带上不同“体”的意义。这就是
汉语动词的体范畴。葡语动词也有体范畴,比如前面那两句话,葡语也是同一动词
(fechar),两种说法:
A porta fechou-se.(门关了。)
A porta está fechada.(门关着呢。)
汉语的体范畴不限于动词,形容词作谓语时,也可以借助某些虚.词表达出体的意
义。比如说“她瘦了”,“瘦了”是完成体;“那条路宽着呢”,“宽着呢”是夸张体。
因此我们说,汉语的体范畴是谓词的语法范畴,这是与葡语不一样的地方。
2 )体的类别(Classificação do aspecto )
(1 )词汇体(Aspectos lexicais )
词汇体也可以叫作“动词的分类”。在讲到动词的分类时,我们按照动词的意义
把动词分成几大类。动词意义的区分也是动词体的划分。体的意义可以来自动词词义
本身,例如“到(chegar)”、“进(entrar)”本身就有瞬间完成的意义,可算是“短暂体”
动词;“睡觉(dormir)”可算“持续体”;“跑步(correr)”是“未完成体”;“诞生
(nascer )M是“完成体”等等。
(2 )语法体(Aspectos gramaticais )
语法体是用语法手段表现的体。葡语动词变位体现的体,汉语里动词加上某些虚
词所表现的体,都归属于语法体。汉语有些趋向动词(如“起来”、“下去”)以及动
词间的某些结构方式也可以使动词表现出体的意义,也属于语法体。葡语中有些助动
词与有关词的搭配所表现出的体,也算作是语法体。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动词词义本身都可以表现出体的形式:词汇体。与词汇体相
比,语法体就不同了,有的语言有语法体,有的没有。有语法体的,表达体的手段不同,
多点也不同。当然,没有语法体的语言,也可以表达体的意义,比如用词语。从语言
比较来说,词汇体没有什么好比较的,语法体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而且只有语法体
才是语法范畴,所以我们只就汉葡两种语言的语法体作些比较。
3 )葡语的体(Aspecto da língua portuguesa )

葡语动词的体指语言中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动作进行的情况。体是对时
态的补充,并且和时态重迭。葡语的动词体主要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完成体(aspecto
perfectivo )表示行为已经完成。未完成体(aspecto imperfectivo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
中。这两种基本的动词体又可以详细地划分为具体的动词体。例如:
瞬息体(Aspecto momentâneo ):表示行为在瞬间完成 。如:
Ele entrçu na sala de aula.他进了教室。

r
持续体(Aspecto durativo ):表示动作的持续性。如:
Tenhç lido os jornais de hoje desde as nove horas.
0 从9点开始,我一直在看今天的报纸。
Quando cheguei, ele lia com atenção,当我到了时,他正专心地看书。
间断体(Aspecto descontínuo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过程中的间断性 。如:
Voltei a ler Oí Lusíadas.我又开始阅读《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了。
起始体(Aspecto incoativo ):表示动作逐渐开始并进行。如:
A água arrefecia.水在冷却。
00016961 9 禽乙必3如.我开始阅读《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了。
反复体(Aspecto firequentativo ):表示动作的反复。如:
Depois da escola eles faziam sempre os trabalhos de casa.
从前,他们放学后总是做家庭作业。
结束体(Aspecto cessativo ):表示动作的结束。如:
Acabei de ler os jornais de hoje.今天的报纸我刚读完。
在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是单独的动词,有的是动词词组(locuções
verbais )o由一个助动词和一个主动词组合成的短语叫作动词词组。在动词词组中只思
助动词变位,因为主动词总是以下列形式出现:分词、副动词或者原形动词(无人粽
不定式)o动词词组表现的体可以算作短语体,短语体可以表示的体也是很多的。现
就动词词组表现的体举例如下:
起始体(Aspecto incoativo ):
O João começou a comer.若奥开始吃起东西来。
扌体(Aspecto durativo ):
Çontinuç a ler Os Lusíadas.我继续阅读着《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爲
Estou lendo (ou a ler).我正在看书。
Ando lendo (ou a ler).我一直在看书。
Tenhç feitç exercícios.我一直在做练习。,
连续体(Aspecto contínuo ):
Vou lendo Os Lusíadas.我一点儿一点儿地阅读《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Çontinuç jendç (ou a ler).我继续阅读下去。
间断体(Aspecto descontínuo ):

葡汉语吉易比
Voltei a fumar.我又开始抽烟了。
完成体或结束体(Aspecto conclusivo ):
Acabei de ler Os Lusíadas.我读完了《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变化体(Aspecto mutante ):
O doente ficou a sangrar.病人出血了。
Ele fiççu lendo (ou a 典。.他读起书来o
4 )汉语的语法体(Aspecto gramatical da língua chinesa )
(1 )体貌助词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partículas de aspecto )
在叙述动作、事件的进行时,总要指明动作、事件进行的阶段,如发生了没有,
完成了没有,是正在进行还是在持续,等等。在表达动作、事件进行的阶段时,汉语
主要用动态助词。汉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了”、“着”、“过”、“得”。动态助词是虚
词的一种,没有词汇意义。也有人把这些能够使谓词表现出不同的体貌的动态助词叫
做体貌助词。我认为,在此釆用体貌助词还是更恰当一些。体貌助词所表现的体貌是
语法体。
这几个体貌助词都是紧跟在谓词后面使用的,也可以算作谓词的体貌后缀(sufixos
aspectuais )o关于“了(le)”,汉语有两个助词“了”,发音和书写形式都一样,一个
是体貌助词“了”,一个是语气助词“了”。汉语语法书里,为了便于区分,习惯把前
一个“了”称为“了 后一个“了”称为“了 2”,我们在此也这样做。现就这几个
体貌助词介绍如下[“()”中的成分或词为可有可无的]:
①谓+了丨+ (宾)一 完成体(卩©『伝(出0):
我借了两本杂志。 你的旧车呢?一卖了。
你吃了饭再去吧。 下了班我就回来。
这条裤毎了一寸。 这个星期不错,晴了三天。
② 动+着+ (宾)--- 进行体():
人们跳着,唱着。 他雷鸣似的打着呼噜。
夕卜面下着鹅毛大雪。 她一边走一边听着耳机里的音乐。
—持续体(。呻姑。):
③ 动+着+ (宾)、谓+着(呢)—
路边围着一群人。 墙上挂着一幅画。
他穿着一身中山装。 什么时候了,你还躺着。
院里栽着两棵枣树。 她睡了,可灯还亮着。
门开着呢。 天还黑着呢。
④ 谓+过+ (宾)一 经验体(Experiencial ):
你去过古巴吗? 这个电视剧咱们看过。
这个演员红过一阵。 他从来没胖过。
⑤ 动+过+ (宾)--- 完成体():
吃过饭我就去。 你喝过她的喜酒再走吧。
33
⑥动+得/不得 容许体(Normativo ):
葡汉翻译: 皮吃得,瓢吃不得。 他这人你可小看不得。
宙壹
0
0

1
我这兜里有鸡蛋,压不得。 你去得,我为什么去不得?
理论与实践
⑦ 动+得/不+趋向动词或结果补语----- 可能体(Contingente ):

1
1 ■
«

出得去/出不去 回得来/回不来
- «

^ 跑得上去/跑不上去 扯得断/扯不断
子身無金

吃得了 /吃不了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⑧谓+ 0 未完成体(Imperfectivo ):

<■
我借两本杂志。 他对我很照顾。

你什么时候走? —我很好。
你怎么样?—
0 倉令

% 我不去,我没时间。
(2)语气助词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partículas modais )
有些语气助词,除了表示语气外,还可以表达谓词的体貌,又因为是虚词,所以
也应算是语法体。语气助词是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的,它不一定靠近谓词,我们可
以称之为“句法尾缀(sufixos sintácticos)%这种句法尾缀对谓词的语法作用还是彳艮明
显的。例如:
①谓+ (宾)+ 了 2------ 变化体(Mutante ):
她喜欢这个工作了。[没有“了”,便不表示变化。]
他同意我去了。 水快开了。
不刮风了。 人老了,头发白了,身体也差了。
------ 开女台体 (Incoativo ):
说着说着她哭了。 上课了,请大家坐好。
后儿该收割了。 去年他就上大学了。
—变化体、开始体:
② 名+ 了2—
春天了。 9月了,怎么还这么热?
大学生了,还这么淘气! 我都40 了,还一事无成呢!
③ 动+(宾)+了2、名+ 了2 — 一完成体(?©击(:由0):
他进城了。[没有“了”,贝4为未完成体,试比较:他进城,我不进城。]
我去买书了。 一下课我就去找他了。
你们吃吧,我吃过了。 衣服熨好了。
半个月了,还没有信来。 她去过长城了。[没有“了”,则为经验体。]
④ 的------记录体(Passado ):
我走着去的。[没有“的”,则为未完成体。试比较:我走着去。]
今天的饭钱我付的。 —我三号到的。
你哪天到的? —
⑤ 吧(用于疑问句)---- 测度体(Hipotético ):
你是王老师吧? 几点了?快下班了吧?
生參铲任必成 冒客冬0
_

费 漆一,
她是你朋友吧? 这是新买的吧?

2葡汉语言对比
你不去参加吧? 你没参加吧?

*
1

>

------请求体(Rogativo ): <

>

帮帮我的忙吧。

大家都坐吧。

这本书给我吧。 拉兄弟一把吧。 §
*
------劝告体(Persuasivo ):

下雨了,你别走了吧。 你们快走吧。 •

你好》吧。 你少喝点儿吧。
«

<

<

⑥ 呢------进行体(Progressivo ):

我们开会呢。

他浇花呢。

<

<

你看电视呢? 你们刚才说谁呢?


}


-.


夸张体(£乂3&©商机):
V
I
I

他比老高还高呢! 鸡毛还能飞上天呢!


>

⑦形十着呢 夸张体(Exagerativo ):
<1
-


天安门广场大着呢! 他在单位的名声臭着呢!

丞京斜
(3 )动词重叠使用所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verbos repetidos )
动词重叠,从语法的层面讲,是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或进行的次数少。如果动
词表示的是持续性动作,重叠后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动词单纯重叠时,重复部分
读轻声。有时不是单纯重叠,而是以各种方式陪衬上一两个词,如“一”、“看”、“着”、
“来,,、“去,,等等。这些陪衬词已部分失去它们本身原有的词义,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虚化,
或者叫语法化,它们协助重叠的动词表达体貌意义。例如:
① AA, ABAB, A 一 A------短暂体(Momentâneo )或尝试体(Tentativo ):
笑笑 看看 买买东西 摇摇头 随便翻翻
笑一笑 看一看 挤一挤 等一等 听一听音乐
哄咳嗽 学习学习 分析分析 了解了解 研究研究
②由(宾)看,心心看- 心:
:试体(丁。!1也浦0 ):
尝尝看 想想看 动动脑筋看
饒修理看 揣摩揣摩看 商量商量看
③ A着A着------进行体(Progressivo ):
唱着唱着 听着听着 走着走着
④ A来A去或AB来AB去--------- 再体(Iterativo ):
飞来飞去 跑来跑去 想来想去
诊断来诊断去 讨论来讨论去 对比来对比去
(4 )汉语的短语体(Aspecto expresso por locuções chinesas )
汉语的短语体牵涉到汉语的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看,这
些补语体现的是一种体貌的意义。有些趋向补语中的趋向动词已经失去了表示动作
的方向的意思,而是给谓词增添了 “体”的意义,例如:“穿上”、“埋上”、“拧下”、
厂歹窘匂客
:

汉翻 “剩下”。有些结果补语中的词语既不表示动作的结果 ,也不表示(至少是不完整表示)
芝词本岂的意义,而是表示动作的体貌,如:“锁好(门)”、“感到”、“记住”(试与
耳准的动作结果结构比较:拉长、长大、装满)。这里面有很多都是动词,而并非
译理
短语。但这些动词的结构是短语式的结构,我们都把它们算作短语体,因为它们的
51 • 体貌都来自它们的第二个构成成分,即趋向动词或结果补语。现就这两类短语体分

'
也戸

别介绍如下:

乎,

A.趋向动词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verbos de direcção )


广

.
*
.
0
①去 去除体3乂"胴0):辞去夺去花去剪去略去撕去用去
&

—添加体(Aditivo):安上穿上戴上写上画上接上铐上
②上—
镶上拧上撒上
0

—达到体(Logrativo):考上研究生 吃上白米白面 买上卧铺



评上先进算不上聪明住上四室两厅
挂不上号
— 切实体(Efectivo):关上 锁上 送上门 交上几个朋友

—开始体(Incoativo)[与表示开始体的“了「配合使用]:

吵上了抽上了聊上了忙上了刮上风了交上火了
③下 去除体(Excluído):拔下砍下赶下台撤下拧下脱下摘下
存留体(Inalterável): gT撇下犯下省下剩下余下
定下计发下誓拍下照打下基础
留下电话
—容纳体(Capaz)[与表示容许体的“得”配合使用:动+得/不*

下]:放得下/放不下睡得下/睡不下躺得下/躺不下
停得下/停不下 站得下/站不下 住得下/住不下
④ 出一结果体(Resultante):猜出看出练出闹出认出找出指出
表达出打听出发挥出反映出研制出
挤出时间做出成绩想出法子
⑤ 过---- 超过体(Excedente ):坐过站 别睡过了 说不过 赛过诸葛亮
强过好几倍一浪高过一浪
⑥开 腾挪体(Transferível ):搬开避开调开躲开挪开跑开
抛开撇开让开闪开腾开走开
开始体:用法同表示开始体的“上”。“上”用得更广些
—容纳体:用法同表示容纳体的“下”。“下”用得略多些
⑦起 关涉体:记起讲起说起谈起提起问起
开始体():奋起崛起隆起燃起响起兴起
奏起唤起激起撩起掀起引起
⑧ 上来一一达到体(^3^0):背上来 答上来 叫得上来 说不上来
⑨下来 达到体:同“上来”[虽然并不总可以互换]:背下来唱下来念
下来 停不下来 一口气说下来
^
—去除体:同表示去除体的“下”。

葡汉语貫比
客窦
—存留体:同表示存留体的“下”。“下”多用于单音节动词,后面可
带宾语;“下来”单、双音节动词都可用,后面一般不 <
带宾语。如:定下来 拍下来 省下来 写下来 答应下
来记录下来

^^^<2^7^ 。二 ^ £ 1 6 ^ (= ^ 0 6 ^^0
—坚持体
— 两节课讲下来 _出戏唱下来
― 开始体(Incoativo )[多用于消极意义的形容词之后]:
声剖氐下来静下来松弛下来态度软下来天黑下来 *

⑩ 出来一结果体:同“出”。
⑪ 过来一周遍体(Omnímodo)[与表示可能体的“得/不”配合使用]:
顾得过来/顾不过来 参观得过来/参观不过来
⑫起来 开始体(111003^0):唱起来打起来哭起来冷起来
忙起来笑起来转起来暖和起来 -

讨论不起来

容籍笋
—切实体(^0^0 ):藏起来连起来收起来想起来串起来

集中起来联系起来统一起来组织起来 ♦
⑬下去 继续体((3。11血场电):坏下去冷下去热下去软下去
瘦下去争论下去看下去忍下去 $


•'
说下去坚持下去流传下去搞不下去
课还要上下去
®出去------显露体(Revelável ):讲出去 透露出去 泄漏出去 嚷嚷出去
张扬出去
B.结果补语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complementos de resultado )
能够充当结果补语的词语非常多,表达体貌的结果补语应是那些在一定程度上失
去了自身词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带给动补结构的不是它们本身的语义,或者说基本上
不是;它们贡献的是体貌意义。请看以下的例子。
①好一切实体(Efèctivo):戴好穿好藏好系好领带关好窗
锁好门集合好队伍订好机票请大家坐好
准备好纸和笔
② 到一达到体(Logrativo):办到猜到看到感到摸到受到听到
闻到找到做到打听到没想到
— 关涉体:同表示关涉体的“起”。
③ 着(zháo)—达到体:猜着打着逮着摸着够着累着睡着
烫着找着打听着没有还没想着法子呢
④掉 —-去除体(Excluído):拔掉吃掉辞掉打掉丢掉改掉剪掉
砍掉卖掉扔掉撕掉脱掉消灭掉
—消失体(Desaparecido):溜掉跑掉逃掉走掉死掉挥发掉
蒸发掉
37
葡汉翻译:
⑤住------ 达到体(Logrativo ):保住挡住顶住堵住记住截住扣住
拦住留住拿住停住拖住稳住站住
抓住吸引住抑制住坚持住
(5 )汉语语法体总结(Resumo de aspectos gramaticais da língua chinesa)
理论車实践

在前面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汉语各种语法体。这里面有一些体貌是重复的,尽管彼
此不一定能够互相替换,但体貌意义是一样的。体貌的花样虽然很多,但我们可以从
动作或变化是“完成” 了,还是“未完成”这个角度,把它们归一下类。我们会发现
绝大部分体貌属于完成体,一部分属于未完成体,还有一部分两者都不属于。这第三
部分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个别体貌(aspectos específicos )o为了便于学生们学习与辨认,
下面我们把汉语的语法体归纳整理成以下三个类别:
A. 完成体类(Aspecto perfectivo)
(?©
① 添加体(Aditivo):上,上去
溪母

② 腾挪体(Transferível ):开
③ 消失体(Desaparecido ):掉
④ 经验体(Experiencial ):过
⑤ 切实体(Eíectivo ):上,起来,好
⑥ 开始体(Incoativo ): 了 2»上,开,起,下来,起来
⑦ 达到体(Logrativo ):上,上来,下来,到,住,着(zhá。)
⑧ 变化体(Mutante ):了 2
⑨ 完成体(Perfectivo ): 了 “ 了 ?,过
⑩ 坚持体(Persistente ):下来
⑪存留体(Inalterável ):下,下来
⑫去除体(Excluído ):去,下,下来,掉
⑬关涉体(Referente ):起,至!1
@ 记录体(Passado ):的
⑮ 结果体(Resultante):出,出来
⑯ 显露体(Revelável ):出去
⑰ 超过体(Excedente ):过
B. 未完成体(Aspecto imperfectivo )
① 继续体(Continuativo ):下去
② 进行体(Progressivo ):着(zhe ),呢,A着A着
③ 持续体(Durativo ):着(zhe ),着呢
④ 未完成体(Imperfectivo ):谓+ 0
⑤ 一再体(Iterativo ): A来A去
C.个另体貌类(Aspectos especiais )
① 容纳体(Capaz):下,开
② 可能体(Contingente ):得/不
通争
③ 夸张体(Exagerativo ):呢,着呢
^


2汉语一
④ 短暂体(Momentâneo ): AA, ABAB, A 一 A
⑤ 周遍体(Omnímodo ):过来 @
€=

的 三負 。
⑥ 容许体(Normativo ):得/不得
$^
0
⑦ 劝告体(Persuasivo):吧
⑧ 尝试体(Tentativo ): AA, ABAB, A —A, AA 看,ABAB
^
⑨ 请求体(Rogativo ):吧
⑩ 测度体(Hipotético ):吧
5 )葡、汉语体貌范畴比较(Comparação de aspecto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
葡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各自的语言特征也相差甚远。葡语是一种有 ^
8
词形变化的语言,而汉语是一种无词形变化的语言。它们之间的语言体系的差别决定 1


了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语言特点。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葡语的体貌不是非常发达, .
并被涵盖在“时”的范畴里面,也就是说不是十分重要,但是汉语的体貌就不同了,
非常丰富,通过词汇的手段表现出的类别也很多,因为汉语缺乏“时”的语法范畴。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是一方面多,另一方面寡,二者的关系是
互补的。在葡语中,丰富的“时”范畴来补缺不发达的体貌。汉语里,丰富的体貌来
补缺“时”的语法范畴的缺项。那么,在葡汉比较或者葡译汉的过程中,我们碰到葡
语的时态时,应该切实想到汉语的体貌,或者说,势必联想到在语义上它属于哪一类
汉语的体貌。相反,在汉葡比较或者汉译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汉语的体貌时,首先
应该了解它属于哪一类汉语的体貌,然后再看看在语法和语义的层面上与它相对应的
葡语时态是哪一个。汉语的个别体貌模拟较复杂,在此我们将不进行深入的探讨,也
不将其与葡语的有关语法现象进行比较 。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来比较一下葡汉的体貌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j语,Portugg 収语密伽魚
体 aspecto 时态tempo (陈述式) 添加体(aditivo ):上,上去
瞬息体 简单过去完成时(pretérito
腾挪体(transferível ):开
aspecto
perfeito simples )、先过时 消失体(desaparecido ):掉
momentâneo
(pretérito mais-que-perfeito) 经验体(experiencial ):过
切实体(efectivo ):上,起来,好
间断体 助动词(简单过去完成时) 开始体(incoativo ): T 2,上,开,
aspecto 起,下来,起来
完 descontínuo ▼0血「& +血.
达到体(logrativo):上,上来,下来,
成 起始体
体 aspecto 助动词(简单过去完成时) 至L住,着(斯。)
801。9邳 3 + 1就 变化体(mutante ): 了 2
incoativo 完成体(perfectivo ): T 1,了 2,过
完成体 坚持体(persistente):下来
aspecto 先过时、助动词(简单 存留体(inalterável ):下,下来
conclusivo 或 过去完成时)deixar de +
去除体(excluído ):去,下,下来,掉
结束体 Inf.、助动词(简单过去完
关涉体(referente ):起,到
aspecto 成时)acabar de + Inf
cessativo 记录体(passado ):的
39

汉翻译 (续表)
■• ,一一. 、 i^Portugiíês ------------- :i__

变化体 助动词(简单过去完成时) 结果体(resultente ):出,出来


:理
aspecto ficar + gerúndio (或者 ficar 显露体(revelável ):出去

mudável a + In£)

超过体(excedente ):过
^'/

日寸态tempo (陈述式)
亍登

体 aspecto

现在时(presente)、现
^ 在进行时(presente
^

progressivo )s过去未完成
. 时(pretérito imperfeito )、
^
^
扌皎体 过去未完成进行时
' aspecto
(pretérito imperfeito
(11113讪0
多、

2: progressivo )、复合过去
完成时(pretérito perfeito 继续体(continuativo ):下去
未 composto )、助动词(现在 进行体(卩2貯、、浦0):着(职),呢,;
完 时)continuar a + Inf. 入着入着
成 起始体 持续体(durativo ):着(),着呢
体 aspecto 过去未完成时 未完成体(命3浦0 ):谓+ 0
一再体(2血机):入来入去
反复体
35?60(0 过去未完成时
助动词(现在时或过去未
连续体 完成时)ir+ gerúndio 助
aspecto 动词(现在时或过去未完
contínuo 成时)continuar + gerúndio
或 continuar a + In£
首先我们对比分析葡汉动词,因为动词在葡萄牙语的词类中是最重要的词,是
句子结构中绝对不可缺少的词,是“句子的建造者(construtor da frase)Mo除了助动词
(verbos auxiliares)夕卜,主动词(verbos principais ou plenos)是句子的核心。

时态(Tempo)
1 )陈述式现在时(Presente do indicativo)
葡语动词的时态是一个综合体,含有式、时和体三个范畴。葡语陈述式现在时牵
涉到两个概念:“时间”和“频率”。首先,它涉及的概念是动作发生的“时间”,这
一时间指现在,是一个时间段;既然是一个时间段,它肯定有一个起点和终点,动作
的起点发生在过去,动作的终结到目前为止还未完成并发生在将来或未知的将来,所
以我们说葡语陈述式现在时有时也可以由陈述式复合过去完成时(pretérito perfeito
composto do indicativo )来代替。其次,陈述式现在时也涉及到了动作发生的“频率",
所谓的频率是反复重复和经常性的,它涵盖“常常”、“通常”、“每天”、“持续”、“延续二
“永恒”、“永远“等意思,因此也可以说它是葡语的“未完成体”。
因为我不是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葡语陈述式现在时,而是在语义的层面上阐述它,
40

所以我们可以说,葡语陈述式现在时所表述的时间和频率是“隐性的”。然而,在句子
中也可以出现的hoje em dia、agora 等日寸间状语和 sempre、normalmente
todos os dias等频率状语则是“显性的”,因为它们是通过意思来对行为、动作或句子
进行补充或说明的,其含义在字面上是显而易见的,也可以把它们算作补充或说明状
语。既然它们是补充和说明,那么有时候也可以在句子中省略。
刚刚我们在语义上认识了葡语陈述式现在时,其目的是更好地进行葡汉对比分析。
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故其动词没有语法意义上的数、人称、式、时态、 .
体和语态的屈折变化。从语法的角度,我们无法对葡汉动词进行碰撞研究,但是我们 .
可以在语义的层次上对比葡汉动词。既然汉语动同没有式、时态和体的屈折变化,那
么葡语陈述式现在时在汉语中的语义表现形式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汉语中,当陈述一 .
个在现在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事实的时候,在句子的中心语或谓语前后不会出现起
到语法功能的词语(如:着、了、过、正在、将等等)。汉语的这种表达形式表示以
下的含义:动作的发生时间是现在或不远的将来,动作是反复重复的或者持续的,事 .
实在现在存在并继续延续下去。从语义上说,汉语的这种情况也是“隐性的”,在这 .
点上葡汉有相同之处。由于汉语动词没有式、时态和体的屈折变化,所以,与葡语的 .
时间状语和频率状语相比较,汉语句子中的时间状语和频率状语显得尤为重要,汉语
中的中心语或谓语以及句子更加需要它们,需要它们补充或说明。汉语的时间状语有:
现在、目前、当今等等。汉语的频率状语有:经常、常常、通常、每天等等。
2 )陈述式简单过去完成时(Pretérito perfeito simples do indicativo)
刚刚我们已经提到,葡语动词的时态,总是同时表现出动词的式、时和体的三个
范畴,它是一个综合体。陈述式简单过去完成时包含有两个概念:时态和体。时态是
过去,体是完成体。我们把该时态分成两个概念是为了进行葡汉对比 。汉语,可以说
没有表达动词“时”范畴的语法手段。汉语的“时”要用词汇手段来表达。在汉语中
使用词汇的手段来表达过去的时间,例如:昨天、前天、上个星期、已经、已、曾
经、曾等等。虽说在汉语中没有表示“时”范畴的语法手段,但是存在着体,或者
说体的形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葡汉对比,现在我们看一看有关陈述式简单过去完成时的葡文例
句及其汉语译文:
O comboio para o Porto já partiu.前往波尔图的火车已经开走了。
Ontem fomos à festa de anos da Ana.昨天我们去了安娜的生日聚会。
Na semana passada estiye doente.上个星期我生病了。
Na semana passada ela esçreyeu aos amigos.上个星期她给朋友•(门写了信。
Ele esteye uma semana em Moçambique.他曾在莫桑比克呆(停留)了一个星期。
Ontem trabalhei das 9h até às 6h da tarde.昨天我从9点工作直至到下午6点°
O filme de ontem foi bom,昨天的电影好(不错)o
No domingo passado eu estive com os meus amigos.上个星期天我和我的朋友K]在一。
Ontem eu tiye muito trabalho no escritório.昨天我在办公室有很多工作。
Ontem à tarde ele sentiu-se mal e foi para casa,昨天下午他感觉不舒服.回了家°
A Ana nasceu no Porto e sempre lá yÍYÇV-安娜在波尔图出生,并曾经一直居住在那里。
- Como é que yieste?—你(是)怎么来的?
4/
& 葡
富 富苴 丫 予务 彖
汉 - Vim de autocarro.—我(是)乘公共汽车来的。
从葡语例句的汉语译文中,可以发现葡语陈述式简单过去完成时含有的完成
翻译理
体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在汉语译文中,分别出现了表示完成体的助词“了二
的”和动词“出生”。此外,由于在汉语译文中出现了表示过去时间的词
1•
“(是)

汇以及句中的形容词、持续动词和存在动词作谓语,所以句中无需表示完成体的助词.

^ 并以下列形式表述:“形容词(作谓语)+ 0”、“工作+ 0\ "在+ 0\ "有+ 0”、“居



住+ 0 +补语”、"感觉+ 0 +形容词或小句宾语”、“有+ 0”。


0 3 )陈述式简单现在将来时(Futuro do presente simples do indicativo )
葡语陈述式简单现在将来时说的是将来要做的事情 ,那么此时态所涵盖的意思肯
. 定是未完成的“体貌”。当葡语动词的时态是陈述式简单现在将来时的时候,汉语译
文中要不要副词“将”都可以,但是在汉语句子中一定会有表示未来时间的词语 。
当葡祷陈述式简单现在将来时被用在疑问句中来表示对目前情况的不确定或者不
了解的时成在汉语译文中应该出现表示将来的可能性的词语 :“会”和“会不会”。
当在葡语句子中使用了 ir + infinitivo表达形式的时候,汉语译文中必须添加上
“要”、“将要”或“就要”。
4 )陈述式过去未完成时(Pretérito imperfeito do indicativo )
我们知道,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葡语动词通过其本身词形的变化一语注
手段来表示“时和体”。汉语是一种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汉语中,主要釆用词汇
手段来表达“时和体”,事情背景、文章的上下文和前提条件也可以作为 “时和依”
的表示形式。
葡语陈述式过去未完成时涵盖两个概念 :时:过去和体:未完成(持续、延度、
重复、习惯等)。在汉语中,主要用词汇的手段来表达这两个概念。表述“过去的时便'
的汉语词汇有:从前、以前、那时、那时候、当时、过去、昔日、一天、有一天等:
表示“未完成”的汉语词汇有:总是、经常、常常、正在、在、正、每每、往往、有时、
时时等。
5 )陈述式复合过去完成时 (Pretérito perfeito composto do indicativo )
葡语陈述式复合过去完成时包含有一个时间或者时间过程(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
和两个体:完成体(已经发生的)与未完成体(一直延续或者持续到现在和未来)。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汉语是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那么,就葡语的这个时态而言,
同样,在汉语中,主要采用词汇手段来表达,事情背景、文章的上下文和前提条件也
可以作为该时态的表示形式。
表述“时间过程或者延续”的汉语词汇有:最近、近来、自从 、自……以来、
……以来、从……起、由 开始等等。表示“未完成体(一直延续或者持续到现在
和未来)”的汉语词汇有:一直、在、老是、总是、常常、频频等等。表示“完成体(已
经发生的)”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表述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的词语放置在表示“昵
间过程”的介词词组或其他词组里面,例如:从去年9月10日起、由前天开始;另
一种是动作发生的时间隐含在事情背景或者文章的上下文中。
6 )陈述式先过时(Pretérito mais-que-perfeito do indicativo )
葡语陈述式先过时包含一个过去时间和两个完成体(两个动作都已经发生或者完
成,只是分先后)。
就葡语的这个时态而言,同样,在汉语中,主要采用词汇手段来表达,事情背景、

葡汉语言对比
文章的上下文和前提条件也可以作为该时态的表示形式。
表述该时态的“过去时间”在汉语中应该是一个表示过去完成的动作的时间从句
或偏句,或者隐含在事情的背景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在第一种情况中,从句(偏句)
既表示了过去时间,也包含有一个完成体。
在汉语的主句或正句中应该有表示完成体的汉语词汇,例如:已经、早就、早、
了等等。

^0
7 )虚拟式现在时(Presente do conjuntivo)
(1) 表示推测、建议、劝告、期望的葡语无人称短语(主句)在汉语中需要用词
汇和特殊句型来表述。汉语词汇有:可能、或许、需要、最好等等。汉语句型有:重


、 ……就行了,
要的是……、……有必要、……就足够了、 有用(有益处、有用处) ,
^
等等。 ?
^

角“ ^^0
在葡语中,从句中的动词使用的虚拟式现在时表示将来动作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葡语虚拟式表达的概念体现在汉语句子的词汇上或者隐含在汉语句子的意思中。葡语
虚拟式现在时表达的“将来时间”的概念也可以用汉语词汇表示出来,也可以隐藏在


汉语句子中。表示“将来时间”的汉语词汇有:还、将、会、去等等。 ^


(2) 在葡语中,当主句动词一般来说是陈述式现在时或将来时或者是命令式的时 0
候,让步从句、条件从句、目的从句和时间从句的动词应该是虚拟式现在时。葡语虚
拟式现在时的使用不仅与主句的式和时态有关,而且与从句中的某些连词和词组也有


关联。
然而,汉语与葡语在这些复句中有某些不同之处。在汉语的主句中应该有表示现
在或将来或者命令式的同汇或者其他的表述形式:事情背景和文章的上下文。既然汉
语采用词汇手段,而不是语法手段,那么在汉语的从句中就应该有表示未委的不确定
性、可能性和意外性的汉语词汇:有关连词和时间词语或词组。
在汉语主句中,表示现在或将来或者命令式的汉语词汇有:现在,如:“还”、
“从来”、“仍然”等等,将来,如:“将”、“会”、“就”等等,命令式,如:“要”、
“请”等等。
在汉语时间从句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有:“ 前”、“在 之前“、
••…就 ”等。在汉语目的从句中,表示目的的汉语介词有:“为了
关于表示让步、条件和目的的汉语连词,请看下列表格:

、•渤
虽然
■,十尸、、厂::

虽然……但是/可是/不过

+
-
尽管一 尽管……可是/但是……
即使 即使……也……
就是 就是……也……
哪怕.... 也.... +
固然……可是••二
不管……都(也) +
宼 只要……就……

43
葡 (聳表)
岑 卷金 亍砂亍麥仁
汉翻
上.二二 二-二、4^
译理
:丄一 ________ 二 .亠..■一 "亠…一 •一. ".一 ”

1 . 除非 除非……才……不(否则)•• 4-
1

一只有 只有……才…… +

一不论

不论……还是……都(也)•• +

+
免薄~~ +

(3) 表示愿望、命令、怀疑、情感等意思的葡语直接宾语从句或名词补语从句与
汉语的兼语句(frase pivot)比较接近。一般来说,“主句或主句短语+ que +直接宾语
从句或名词补语从句”的葡语复句形式可以转换成汉语的兼语句。在汉语兼语句中,
第一个动词也是表示愿望、命令、怀疑、情感等意思的动词,而且第一个动词和第二
个动词之间没有像葡语那样的关系代词 。汉语兼语句表示动作的不确定性(incerteza.
indeterminação)x 可能性(possibilidade)和意外性(eventualidade)。如果在第一个动
词前没有表达“过去”意思的汉语词汇,那么该动词表述的时间应该是现在。
(4) 在葡语怀疑句和感叹句中,不仅需要副词talvez、感叹词和某些词组,而且
还需要将这些句子中的动词变位成虚拟式现在时 。与葡语同类型句型相比,表示怀寇
或可能性及愿望的汉语句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这类句子中只需要用上以下汉语词
汇就可以了,如:也许、或许、但愿、期望等。
(5) 当主句中的动词是陈述式现在时或将来时或者命令式的时候,在夸张地表示
相反意思或者限制作用的葡语让步从句中,除了需要有关的词组外,还应该将词组后
面的动词变位成虚拟式现在时。
在表示与葡语相同意思的汉语让步复句中,使用以下的搭配词语:即使……
再 ,也……;就是……再……,也……;再……,也 ……。在这些搭配词语中,
,也
“即使”和“就是”可以省略掉,唯独“亶”和“也”不能省掉,否则,葡语的汉语
译文不能以夸张的形式表达一种与主句中所表述的意思相反的含义,或者起到限制主
句意思的作用。根据汉语句型的特点,在汉语让步从句中不需要添加表示虚拟的词汇。
但是,在汉语的主句中还需使用表示“陈述式现在时或将来时或者命令式”的汉语
词汇。
(6) 葡语关系从句也可以称作限定性定语从句或者限定性形容词从句(oração
subordinada adjectiva restritiva)o限定性形容词从句的动词之所以应该使用虚拟式,是
因为该从句的先行词或词组是不确指的或者不确定的。当主句动词是陈述式现在时或
者命令式的时候,限定性形容词从句的动词应该是虚拟式现在时。
葡语的先行词或词组和限定性形容词从句分别被转换成了汉语的以下形式:“不
定数词'一'/ '几'+量词+定语+的+名词”(在这里的不定数词和最词也是定语).
或者“形容词’任何’+定语+的+名词”(在这里的形容词’任何'也是定语),或者“主
语(任何人或谁)+谓语”。从这三种汉语句型中,我们可以发现,葡语中不确指或
不确定的先行词或词组分别被译成了定语“不定数词几'+量词+ ,•…+名词
定语“形容词'任何'+……+名词”以及“主语(任何人或谁)+ •… ”,汉语的这
些定语和主语都是不确指的或者不确定的,都是虚拟的,在汉语中是“虚拟式”的表
达形式。葡语限定性形容词从句被转换成了汉语限定性的定语或谓语,在这些定语发
4
4

『室义必
谓语中不需要添加表示“虚拟”的汉语词汇,因为在它们的前面已经有了表示不确指

2 葡
的或者不确定的定语或者主语(汉语中的“虚拟式”的表达形式);也不需要添加表示

汉语
“现在时”的汉语词汇,因为这些定语或谓语表述的是现在和未来的动作或事实。

一易比
(7 )在葡语的分句中,尽管 onde quer que、quem quer que、o que quer que 等短语
^
=
破括了所有可行性的设想,但是这些短语表示的仍然是假设(hipotético)的条件或者选 $

、 岑冬
择。另外,在葡语的主句中,动词使用的是陈述式现在时或将来时或者命令式。因此, §
葡语分句中短语后面的动词应该变位成虚拟式现在时。
—般来说,“分句:onde quer que、quem quer que、o que quer que 等短语+ 动词
(虚拟式现在时),+主句”的葡语句型可以转换成汉语的下列句型:“无论……
不管……都……”、"不论……都
都……”、“"不管 都 ……”,这些是表示条件的搭配短语。“无
论”、“不管”和“不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无条件,无例外。在无条件
和无例外中有假定或虚拟的含义。副词“都”表示结果不变。全句的意思是,在任何
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
-6
虽然葡语分句中的选择性连词 quer ... quer ...确定了条件或者选择的范围,但是在
^

、备
两个条件或者两种选择中也有不确定性。另外,葡语主句中的动词使用的是陈述式现 ^
在时或将来时或者命令式。因此,葡语分句中选择性连词quer ... quer ...后面的动词应
该变位成虚拟式现在时。 &
^

亍尽
“分句:quer +动词(虚拟式现在时)+ quer +动词(虚拟式现在时)或者副词
湖。+主句”的葡语句型可以转换成汉语的下列句型:“无论 还是……都……”、
还是 ……”和“不论……还是
“不论……还是……都……”。"无论……还是 ”表示两
个条件或两种选择,但是在这两个条件或两种选择中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不确定
二者中的哪一个。副词“都”表示结果不变。全句的意思是,在两个条件下,结果都
一样。
(8)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葡语虚拟式的用法:一是从词义和句子的含义辨别
虚拟式的用法,二是虚拟式运用在固定的句子模式中。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则。我们不能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规则去理
解和套用葡语的特殊表达模式或者句子结构。
在以肯定形式表示看法的动词和以肯定形式表示确实性或者无可置疑性的短语之
后,从句动词应该变位成陈述式现在时,这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容易理解的。
然而,在以否定形式表示看法的动词和以否定形式表示确实性或者无可置疑性的短语
之后,从句动词却应该变位成虚拟式现在时,这一语法现象给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理
解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比较好的办法是,把它作为葡语独特的表述方式牢记下来。
事实上,在实际运用葡语时,中国人常常会忘记这一特殊语法现象。在汉语中,既找
不到与它类的句型,也无法用词汇手段来表述它。
8 )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Pretérito imperfeito do conjuntivo )

在表示愿望的菊语感叹句中,除了需要表示期望的词或短语外,还要使用虚拟式
现在时或过去未完成时。然而,在表示愿望的汉语感叹句中,只需要在句首使用一个
表示期望的动词就可以了。汉语中表示愿望的动词有:但惠、期望、希望等等。
在表示比喻的葡语比较句中,除了需要比较连词como se夕卜,还要在比较连词之
后使用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然而,在表示比喻的汉语比较句中,只需要在比喻句中 5
4
加上以下词或短语:犹如(动词)、好像(副词)、似乎(副词)、似乎是(短语)
等等。
在表示不真实的、虚构的或假设的葡语条件从句帀,除了在条件从句句首使用连
译 词,£外,还要在该条件从句中使用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在汉语中,葡语的条件从句
被称为假设偏句。汉语假设偏句中的条件是不是不真实的、虚构的或假设的,要根据

携 上下文或句子的意思来判断,但是在假设偏句的句首应该使用以下连词:要是、倘若、
假如或如果,在正句中应该使用副词:就(也)。请看以下搭配:

要是……就,
il- 倘若……就,
假如……就

1| …就
如果…

9)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和现在时的区别(Diferenças entre o pretérito imperfeito e o


presente do conjuntivo)
在葡语中,在表示愿望的感叹句中是使用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 ,还是使用虚拟式
现在式,是有分别的。在葡语感叹句中使用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意味着动作实现的
可能性非常小,相反,使用虚拟式现在时,意味着动作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汉语中,
语法手段非常有限,词汇手段在这里也行不通,在表示愿望的汉语感叹句中区分动作
实现的可能性大小只能通过上下文。
在葡语中,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和现在时可以运用在相同的用法上,在某些从句
中使用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还是现在时,取决于主句动词的陈述式时态。像葡语中主
句与从句的时态对应关系在汉语句子中是不存在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汉语有汉语
的句型表达方式,词汇表达方式是汉语的最大特点,汉语的式和时态一般来说靠词汇
手段来体现或者隐含在上下文中。针对葡语的这一语言现象,一定要从汉语的语言特
点来进行葡汉对比。
10 )虚拟式将来未完成时(Futuro imperfeito do conjuntivo)
在葡语中,有关从句表示的将来动作具有不确定性或者偶然性,因此从句中的动
词应该变位成虚拟式将来未完成时。此时态表示将来动作的可能性或者意外性。
在汉语中,除了使用连词、固定搭配和短语之外,还需要通过句子的意思来
表达将来动作的不确定性或者偶然性。汉语中有以下搭配的词语:一 就 、
(当) 的时候, 、只要
只要 ,就 、每当
每当 的时候,••… •、....... 怎
么 就怎么.... 、、如果
如果 ,就(也) 、假如 … ,就(也)
山口.... 、倘若 ,
就(也)……、要是…… …,就(也)..… 等等。
11 )简单条件式(Condicional simples)
由于葡语简单条件式能够表示以过去的时间为起点的将来行为,因此在巴西葡语
中被称作陈述式简单过去将来时(*皿° d。pretérito simples do indicativo )o葡语简単
条件式能够表示:对过去来说是将来的行为;对事情的主观猜测;非现实的假设复句
中的结果;提出要求、建议或拒绝时的婉转语气;不能实现的愿望。不仅如此,它还
"6
可以表达其他更多的意义。它是多功能的,并能表示多种意义,有时候可以与陈述式 I


过去未完成时互换。

汉语
七压
亠站比
“式(modo f为葡语动词的又一个语法范畴,是汉语所没有的。既然如此,在
汉语中与葡语条件式相对应的语法范畴也是不存在的。不过,汉语也可以表达出 /=
葡语简单条件式所要表述的意义。汉语同样用词汇的手段,比如:想 …,但是
遗憾的是 ……)、将、约、不可能、是否、情愿、能不能…
可惜……(遗憾的是 (一下)、
?

穿冬 怎 蜀 冒 金 壽 备 枣蚤
应该、如果 ,就…
12)命令式(Imperativo)
我们已经知道葡语“式”的语法范畴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葡语的
命令式在汉语中也是不存在的。不过,葡语命令式在用法上所表达的意思在汉语中
通过词汇的手段来表示出来,例如:肯定形式有:请、烦请、恳请、吧、要等等;
否定形式有:另叭不要等等。不仅如此,在汉语中也可以用感叹号(ponto de
exclamação, !)来表示。
13 )不定式(Infinitivo )
虽然说在汉语中不存在葡语“式”的语法范畴,但是在某些用法上葡语动词的简
单无人称不定式与汉语动词的无词形变化(或无语法变化)基本上相同。
-
我们同样知道,葡语的有人称不定式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葡语的有人称不定式
用在次动词上,以便使次动词的主语(施事)清楚明了,或者说,以便明确指出哪一
个是次动词的主语(施事)。汉语是无词形变化的语言,因此在汉语中为了明确次动
词的主语,须在该动词前加上主语(施事)。由于葡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在葡语转换到汉语的时候,有时候葡语的次动词在汉语中变成了主动词。这一现象与
翻译技巧、语义和语用有关。翻译是灵活的,翻译技巧也是多样的。
通过葡汉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葡语和汉语中都有“兼语句(frase pivotf的形式。
在汉语中,如果偏句和正句或一个完整意思的几个分句拥有同一个主语,只提及一次
主语就可以了。
14 )分词(Particípio)
葡语过去分词的形式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葡语过去分词在用法上所
要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可以通过词汇的手段或词汇在句子的位置表示出来。在葡语过
去分词与助动词连用时,在汉语句子中会出现:一直在、一直、已经、早就、完了
等等词汇。在葡语分词作形容词的时候,在汉语中相应的修饰词应放在被修饰名词
之前。当葡语分词构成简略从句时,在汉语中须加上表示条件的词语: ……之后、
……后、当 因为 ……、尽管……,仍然…… 、只要……
的时候、由于……、因为
等等。
15 )副动词(66(110(110 )
虽说副动词在汉语中是没有的,但是从词形无变化的特点来看似乎它与汉语
动词相近。葡语副动词在用法上所表达的意思在汉语中可以用词汇的方式表示出
来,例如:并、陆续、接连不断、一直在、一直、由于……所以…
••……、因为……、
当 的时候、如果 、尽管 还是 、正在、 之后等等。

47
16)被动语态(Voz passiva)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汉语也有被动语态或被动句的表达形式。汉语被动句的标志通常都带:被、
让、叫、给、遭、挨、受(到)、由和为 所等词语。在这些词语中最明显的
被动句的标志是“被”。“被”字作为介词还可以带宾语。在汉语中,既有有标
•. 记的被动句,也有无标记的被动句。有标记被动句的句式:主语(受事)+'被
(或它的代用词)” +施动者+动作性及物动词,例如:那些花儿被安娜买走了。
(Essas flores foram compradas pela Ana.);或:主语(受事)+ “被(或它的代用
词)”+ 0 +动作性及物动词,例如:扒手被抓了 ( O carteirista foi preso. )o无标记
被动句的句式:主语(受事)+动作性及物动词,例如:衣服( A roupa Ç?tá
layada. )o通过对汉语被动句句式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葡汉被动句在构成上的区别。
由助动词ser和主动词的分词构成的葡语被动语态一般来说可以转换成汉语有标
十己被动句的句式:主语(受事)+ “被(或它的代用词)” +施动者+动作性及物
动词;或:主语(受事)+ “被(或它的代用词)” + 0+动作性及物动词。
表示动作结果的由助动词estar和过去分词构成的葡语被动语态通常来说可以转换
成汉语的无标记被动句的句式:主语(受事)+动作性及物动词。

葡汉名词
V 6111 Portugues 6 601 Chines
汉语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包括空间、方位和时间)名称的词,可以分为以下四
个小类:
1) 普通名词:手、床、字典、自行车、专家、工程师、学生、水等等;
2) 专有名词:中国、北京、长城、联合虱 鲁迅、《红楼梦》等等;
3) 集体名词:人类、人口、书本、纸张、车辆、河流、树木等等;
4) 抽象名词:概念、气氛、原则、意识、成就、水平、质量等等。
葡语和汉语都有名词,但是葡汉名词有一些不同之处。葡语中的“具体名词”这
一分类在汉语中没有,此类名词在汉语中属于“普通名词”的范围。在汉语里表示方位、
空间、时间的名词被称为方位词(palavras de posição )^处所词(palavras de lugar\
时间词(palavras de tempo),然而这三类词在葡语中不这样称谓,分别被划归为名词
或副词。
XI畐 词 的形 去特征(Característlcas冲成)她我5心$沥加〃血))
汉语的词类一般没有形态标志,只有一部分词有形态标志,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其
词性。有些汉语名词的形态标志有两种:一是前缀,用在词根语素前;一是后缀,用
在词根语素后。汉语名词的词缀如下:
1 )前缀(Prefixo)
(1) 阿:阿姨、阿爸、阿毛;
(2) 老:老汉、老板、老婆、老张、老乡、老兄、老总、老外、老虎、
老鹰、老鼠、老大、老二;
一套 压
(3)小:小朋友、小人书、小商品、小辈、小菜、小吃、小贩、小店、小女、

葡汉语言对比
小弟、小名、小费、小姐、小伙子、小鬼。
&
2)后缀(Sufixo)
(1)子:桌子、椅子、筷子、镜子、裙子、路子、票子、脑子、剪子、夹子、 ^
骗子、戏子、摊子、架子、胖子、瞎子、呆子、大伯子、大姨子、新娘子、老妈子、 $

言 窘冬
票贩子;
(2)儿:伴儿、盒儿、门儿、花儿、鸟儿、盘儿、画儿、包儿、盖儿、扣儿、 0
亮儿、空儿;
(3)头:木头、石头、砖头、骨头、馒头、舌头、前头、后头、上头、里头、 0
念头、甜头、苦头
(4)者:读者、作者、记者、著者、学者、领导者、参加者、演唱者、强者、 1
弱者、长者。

冬潔备』 笋
在汉语里,还有一些类似前缀或后缀的语言成分,一般称为“类前缀”、“类后缀”。
在语义上它们比上述前缀或后缀的虚化程度要差一些,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具有实
在的意义。带类前缀或类后缀的例子很多,在此只举一些例子。
3 )类前缀(Prefixo análogo ):
(1) 半:半导体、半成品、半封建; ^
9
(2) 非:非金属、非陈列品;
(3) 伪:伪钞、伪君子;
(4) 反:反义词、反作用、反科学;
(5) 全:全自动、全民;
(6) 多:多边、多媒体、多义词、多面手;
(7) 大:大海、大兵、大街、大地、大陆;
(8) 单:单间、单身汉、单行线。
4 )类后缀(80(1X0 3031090 ):
(1) 员:教员、学员、演员、运动员、会员、警卫员;
(2) 长:船长、班长、队长、乡长、校长;
(3) ±:战士、护士、学士、硕士、博士、女士;
(4) 家:作家、画家、歌唱家、科学家、语言学家、艺术家;
(5) 师:导师、教师、医师、厨师、律师、工程师;
(6) 生:医生、学生、留学生、研究生、实习生、先生。
葡语名词有形态标志(、讪1 1110成施记0 ),这标志就是它的后缀($血0)在葡
语中,通过加后缀派生组成新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Pela derivação
我们可以把后缀分类成
fònnam-se novos substantivos, adjectivos, verbos e advérbios. )o 厂 -----
名词性的(nominal)、动词性的(verbal)和副词性的(adverbial )「夢;侑盖土二
个词根黏合来形成一个名词或一个形容词的时候,该后缀为名词性后缀
1 (Quando
se
aglutina um sufixo a um radical para dar origem a um substantivo
…— •- )ou a um adjectivo, ele é
sufixo nominal. )o纟且成名词的名词性后缀有以下几种:
(1 )增大后缀(Sufixos aumentativos ): -30, -3^50, -(2)30'30, -©江我0, -3^3, 200,
-ázio, -uça 等等;
(2 )缩小后缀(Sufixos diminutivos ): -inho(a), -zinho(a), -ino(a), -im, -acho(a),
-icho(a), -ucho(a), -ebre, -eco(a), -ico(a), -ela 等等;
(3 )其他名词性后缀(Outros sufixos nominais ): -ada, -ado, ato, -agem, -al,
&理

处论 -alha, -ama, -ame, -aria, -ário, -edo, -eiro(a), -ia, -ite, -ugem, -ume, -dade, -(i)dão, -ez, -eza,
-ia, -ice, -ície, -or, -(i)tude, -ura, -ismo, -ista, -ança, -ância, -ença, -ência, -ante, -ente, -inte,
$实
甲践 -(d)or, -(t)or, -(s)or, -çào, -sào, -douro, -tório, -(d)ura, -(t)ura, -(s)ura, -mento 等等。
有些汉语名词的形态标志是前缀或后缀,在词根前或后直接加上前缀或后缀,词
根没有国可词形变化。然而,葡语名词的形态标志只是后缀,后缀与词根连接起来时,
词根有时根据拼音规则(conforme as regras de soletraçào )有词形变化。
葡语名词有表示性(指人和动物的)、数和级的屈折变化。汉语名词没有表示性、
数和级的词形变化。在汉语中,为了表示性、数和级,采用添加词汇的手段。
汉语名词没有“性”这个语法范畴。表示人或其他动物的名词,在需要表明其自
然属性(propriedade natural)时,办法是在名词前加一个适当的语素(morfèma)。这
个语素可视为前缀,对人来说,是“男(homem)”、“女(mulher )\对其他动物来
说,雄性的(macho),可用“雄”、“公”、“牡”;雌性的(fêmea),可用“雌”、“母”、
“牝(pin)”。例如:男人、女医生;雄狮、雌兔,公鸡、母牛,牡鹿、牝马。至于
“雄、雌”,“公、母”,“牡、牝”这三对组合的选用,则要顺从习惯。比如,一般不说
“雄牛、雌牛”,而说“公牛、母牛”。另外,“牡、牝”在现代汉语中用得较少;“雄、
雌”除了用于鸟、兽,还用于植物,如:雄花、雌蕊。
汉语名词一般没有表示复数的形态标志。只有指人的名词,可以用后缀“们”表
示复数,如:人『]、乡亲们、朋友们、先生们。并列成分可以共享一个“们”,如:
兄弟姐妹们,老爷爷、老奶奶们。如果名词前边有数量词,后边就不能再加“们” 了,
比如可以说“三位科学家”,而不说“三位科学家们”。
汉语名词一般没有表示级的形态标志 。通常来说,要是表大的一级(grau
aumentativo),在名词前加上前缀“大”、“巨”或“老”;倘若是表小的一级(grau
diminutivo ),在名词前面加上前缀"小”。

2.2名词的句法特 征(CaTacterísticas血切显*衣),“骚曲蜘)
汉语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和状语。葡语名词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
名词补语、状语、被动语态的施动者、同位语和呼语。葡汉名词都可以作主语、宾语、
定语和状语,但是在葡语里,“定语”被理解为名词的形容词意义,“状语”必须由前
置词和名词组合。另外,葡汉名词也都可以作被动语态的施动者、同位语和呼语。葡
汉名词最大的区别是,汉语名词可以作谓语,而葡语名词不能。

久3 汉语的方位词(Palavras deposição)、及所词(Palavra 血 Ingar)和


时j可词
)方位词(Palavras de posição )
1
方位词是指表示方向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的词。方位词按其结构可分为两种:
50
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单纯方位词是最基本的方位词,都是単音节的,有东、南 -



西、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夕卜、内、中、间、旁。单纯方位词前边力口上:以”'


“之”或者后边加上“边”、“面”、“头”就构成合成方位词,表示方位、处所或时间。'



葡语的方位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副词。方位名词有:este, oeste, noroeste,


sudeste, interior, exterior, centro, lado, esquerda, direita 等等。方位副词有:abaixo, acima
adentro, afora, atrás等等。方位名词和方位副词都表示方位,但在句子中各司其职 品
当不同的句子成分。 ’
2)处所词(Palavras de lugar) i

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处所词语。其中包括:方位词、表示地方的专 l

有名词(如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表示处所的一般名词和代词(如图书馆、 I

学校、门口、车站、国内、国外、这里、那儿)、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 ◎ l

雪 爲冬瑚笋
(多由名词+某些方位同组成,如心里、报上、桥下、天上、书里)。 f

在葡语里表示处所的可以是名词、副词或副词短语。 .•
3 )时间词(Palavras de tempo )
在汉语里,表示时间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时间词语,如今年、2月、星期曰、
中午、晚上、元旦、冬天、世纪、时代、今天、现在、过去、将来等等。
在葡语里,与汉语时间词相对应的那些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副词。像汉语


所说的今天、昨天、前天、明天、现在、过去等时间词,在葡语里却是副词:hoje,
ontem, anteontem, amanhã, agora, anteso汉语的2月、星期日、晚上、冬天、世纪、时代、
将来等时间词,在葡语里也是名词:Fevereiro, domingo, noite, Inverno, século, época,
íuturoo然而这些葡语名词作状语时,须在这些名词之前加上前置词(在个别的名词前
还可以加上某些限定词,如:esta noite, todos os dias )o

Q葡汉形容词 —
O ■ Adjectivo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汉语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forma).性质(qualidade)或者动作(acção\
行为(comportamento)的状态(estado)的词。如:
大 小小 长 短 美丽
美丽 聪明
安静 勤奋勤奋 高兴 愉快 幸福
幸福 勇敢
同一个形容词,既可以表示人、事物的性质,又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比如,
同一个“安静”,可以说"这个女孩子很安静。(Esta menina é muito sossegada. )M
(性质),也可以说“学生们在安静地读书。(Os alunos estão a estudar tranquilamente.)”
(状态)o
从对汉语形容词定义的陈述,我们已经不难发现葡汉形容词的不同之处:葡语形
容词与名词有很大的关系,描写或修饰名词。然而,汉语形容词不仅与名1=1有彳侖】丄
词,。要想进一步比较葡»形嚣 鴛
也可以修饰动词
关系,也与动词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修饰动
还需要深入地了解葡汉形容词的形态特征和句法 特征。
^•1 形容词的形态特征(Características morfológicas do a^ectb/o)


,■烏论
除了中性形容词(adjectivo neutro ou adjectivo de 2 géneros )外,葡语形容词有“性
(género )M的词形变化,即从阳性变成阴性。除了个别形容词外,葡语形容词有“数
(número T的变化,即从单数变为复数。葡语形容词一定要与它所修饰的名词在“性”
和“数”上保持一致(concordar em género e número com o substantivo )o 葡语形容词
还有“级(grau)”的变化。汉语形容词没有“性”的语法范畴(categoria gramatical),
也没有“数”的形态变化(flexão morfológica),但是汉语通过词汇的手法表达“性”
和“数”的概念。同样,汉语也通过词汇手段表示“级(gradua^。)”的概念。
汉语形容词大体上分单音节形容词(adjectivo monossilábico )和双音节形容
词(adjectivo dissilábico )o很多形容词能够重叠(poder ser repetidos ),形容词重叠
0
(reduplicação ou repetição de adjectivos )的形式基本上有四种:
1 )单音节开纟容词 A 重叠为 AA 式(Repetição dum adjectivo monossilábico A: AA)
(1 )重叠形式的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补语时,表示程度深(intensidade )o例如:
您行行好,再重重地给我一拳。
我自己会走,我要走得远远的。
(2)重叠形式的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不表示程度深,但描写作用很强,而
且包含喜爱的感惜色彩(tom sentimental )或个人主观的看法(ponto de vista subjective
individual )o 例如:
小女孩弯弯的眉毛,去公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很可爱。
彬彬梳着短短的头发,穿着短短的裙子,彳艮精神。
2) 单音节形容词A加双音后缀,构成ABB式(Repetição dum adjeótivo
monossilábico A + sufixo dissilábico: ABB )
单音节形容词A加双音后缀使语义增强,并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
热乎乎 香喷喷 绿油油 甜
酸溜溜 干巴巴 融腾 乱夔
3) 双音节 形容词AB重叠为AABB或A里AB式(Repetição dum adjectivo
dissilábico AB: AABB ou A 里 AB )
(1 ) AB重叠为AABB式的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补语时,也表示程度深。例如:
/I、喜亲亲热热地问长问短。
你看汶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
(2)AB重叠为AABB式的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时,表示程度的作用不明显。
例如:
他家来了一个斯斯文文的姑娘。
你这种拖拖拉拉的作风必须改变-
(3 ) AB重叠为AABB式的双音节形容词作谓语时,取得了单独作谓语的资格,
同时具有描写作用。例如:
家里壬丑缝的,
这个姑娘 ,一点儿也不扭捏。

52

(4) AB重叠为A里AB式的双音节形容词含有厌恶(detestado)、轻蔑


(depreciação)的意味。能这样重叠的只限于包含贬义(sentido pejorativo)的形容词。


例如:


査里古怪 傻里傻气 鸟里竺虎 慌里慌张


4)双音节形容词 BA 重叠为 BABA 式(Repetição dum adjectivo dissilábico BA-
BABA )
BA重叠为BABA式的双音节形容词作谓语、补语、定语时,表示程度深的意思。


例如:
«
天空瓦蓝瓦蓝的。


i
这头小猪长得滚圆滚圆的。 s


他焦黄焦黄的长脸上布满了皱纹。 ,
3.2形宋词的句法特征(Características血口血os do阈ectivo)
要在句法的层面上对葡汉形容词进行比较,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葡汉形容词的句法
作用。现在我们认识一下汉语的句法作用。
汉语形容词的句法作用(função sintáctica )或语法功能(função gramatical )是:
1) 作定语(em função de adjunto adnominal ):
方桌 薄纸 白布
2) 作谓语(em função de predicado)
这件衣服短,那件衣服长。
3) 作状语(em função de adverbial)
小马经常呈来晚走。
4 )作补语(em função de complemento)
这个电影我看明白了。
妹妹唱得妊,哥哥唱得丕妊。
我坐在第一排,所以看得漬楚。
5)作主语(em função de sujeito )
美丽和清洁是分不开的。
虚心使人进步.……。
6 )作宾语(em função de objecto)
有的眼睛里透出了慌张,有的愤怒的望着。
[她]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冷靛。
从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汉语形容词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句型里才可以
充当主语和宾语,但是我们可以说汉语形容词能够充当任何一个句子成分。而葡语形
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这是葡汉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最大的不同。
菊语形容词作表语与汉语形容词作调语相似,但是也有不同之处。葡语形容词作
表语时,需要借助于一个联系动词。可是,汉语形容词能直接作谓语。
-一 ■ . 一_ . _ 一 a —• 1.d * 、

汉语形容词作为名词的定语,总是放在名词之前。葡语形容词作为定语,可以放

在名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名词之后。

冬 、蚤

^ 葡汉形容词也有相同之处:形容词大多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所有的形容词都能修

饰名词。

^

I

A葡汉副词

^■Advérbio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在葡语的词句法中,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强化(intensificar)形容词和限定(restringir)
某些代词。在成分结构语法(gramática de estrutura de constituintes )中,副词完全依赖
于动词语段(sintagma verbal )、形容词语段(sintagma adjectival )和副词语段(sintagma
adverbial )的核心词,是动同、形容词、某些副词和一些代词的修饰者(modificador)
或F艮定者(determinante )。
在汉语短语或句子中,副词主要被用作充当状语,位于动词、形容词、一些名词:
和某些代词之前并修饰它们。有些程度副词可以作为程度补语,位于动词和形容词之
后,对句子的中心语或谓语进行强化或补充。
不管葡语副词还是汉语副词,都属于词法范畴。在句子结构中,葡语副词完全充|
当状语,而汉语副词主要充当状语。当葡汉副词在句子中充当状语的时候,都是动词Í
和形容词的修饰者,它们当中的有些副词甚至还可以修饰整个句子。现就葡汉副词的Í
这些相同之处,通过葡语句子及其汉语译文的对照举例说明:
"…,às ocultas o enterraram.',
“……,偷偷掩埋了尸体,……”
"…:sempre admirara muito a beleza do seu corpo,..."
“……:一直韭蛍喜欢她漂亮的身段,……”
从上述两句葡语句子及其汉语译文,我们可以看到,葡语方式副词às ocultas和程;
度副词muito以及汉语方式副词“偷偷“和程度副词“非常“都修饰或强化动词。
"Era tão grosseiro!"
“……,他火粗鲁,……” :

“Domingos Botelho era extremamente fèio."


“他的长相极其丑陋。”
通过上述两句葡语句子及其汉语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到,葡语程度副词愴0和
extremamente以及汉语程度副词“太”和“极其"都修饰和强化形容词。
“…,quando subitamente ela foi arrancada da janela."
“ ,突然,她被人从窗前一把拖开。”
从上_个葡语句子及其汉语译文,我们不难看至U,葡语方式副词subitamente和汉
i五方式副词"突然’’都位于句首并在主语之前,都修饰整个句子。
口通过以上例句和描述,大致了解了葡汉副词的共同点。。 现就葡汉副词的具体差异,
现就葡汉副词的具体差异,,:
详细地介绍如下:
&
料不同的摆放位X (网加distmta)
葡语句子中的词的位置摆放相对来说灵活,就副词而言也如此。甚至与葡语其他
词类比较,大部分副词在句子中更加可以比较自由地移动,既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
放在句中或句尾。例如:
1) (1) Ontem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2) O Pedro ontem tiiiha lido o livro à avó.
(3) O Pedro tinha ontem lido o livro à avó.
(4) O Pedro tinha lido çntem o livro à avó.
(5)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ontem à avó.
(6)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ontem.

2) (1) ProyaYelmente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2) O Pedro provayelmente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3) O Pedro tinha proyayelmente lido o livro à avó.
(4) O Pedro tinha lido proyayelmente o livro à avó.
(5)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proYayelmente à avó.
(6)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proyayelmente.

3) (1) *Bem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2) *O Pedro bem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Esta frase é agramatical com a leitura de modo.)
(3) *O Pedro tinha bem lido o livro à avó.
(4) O Pedro tinha lido bem o livro à avó.
(5)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bem à avó.
(6)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bem.

4) (1) *Já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2) O Pedro já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3) *0 Pedro tinha já lido o livro à avó.
(4) *O Pedro tinha lido já o livro à avó.
(5)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já à avó.
(6) *O Pedro tinha lido o livro à avó já.
号表亦不合乎葡语语法的句子。在1)和2)中,可以看到,它们当中的所
有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葡语时间副词oni此10和怀疑副词可以被放在句
—,宀一,‘,'
子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上。然而,在3)中,(1))、('2)- 和(3)三个句子在语法上不成立,
(4X(5)和(6 )三个句子都是正确的句子,即葡语方式副词侦郴可以放在句中或句尾。
通过4)不难发现,六个句子中只有(2)句合乎语法。
汉语句子中的词的位置相对来说固定,这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之一。在
汉语句子里,词序一改变,句子的意思和词的语法功能马上就随之改变 。汉语副词作
为状语时须放在句子中心语之前,否则它就不是状语了。请看以下例句:
1) “ ,逐逝地,我了解了另外一些小说,……”
2)'‘ ,你花了,……”
3)“我就回来,……”
从上述三个句子,可以看到,在1)中方式副词“逐渐”位于句首,在主语之前;在
2)中方式副词“偷偷”在主语和动词谓语之间;在3)中时间副词“就”同样在主语
和动词谓语之间。不管作为状语的副词在主语之前,还是在主语之后,都没有越过句
0
子的中心语:谓语。
通过对葡汉例句的语言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证实到,葡语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可以放在句子核心成分之前或之后;然而,汉语副词在句子中的
位置相对来说固定,因为充当状语的副词从未超越过句子的核心成分,否则它也就不
成为状语了。
牛2 %褚制词后-mente和汉语伟杓助词"处"的区别(D^èrença entre
o sufixo adverbial “-mente“ em Português e a partícula estrutural “他
(de) " em Chinês')
后缀-mente是葡语某些畐U词的构成成分(elemento formador),主要是指方式副词。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葡语时,习惯把葡语后缀-mente与汉语结构助词“地”进行
比较,认为二者是一样的,把汉语中“形容词+地”的组合也当成了副词,以为汉语
的结构助词“地”是汉语副词的一个标记(marca)。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地”
是汉语状语的一个标志(símbolo )o汉语结构助词“地”意味着位于它之前的词或词
组是状语。在汉语里,状语可以由各种各样的词或词组充当,它们当中的一些词或词
组之后跟“地”,另外一些不跟“地”。

中3荀语“uí、aí和alí与汉语"史里"和"那里'‘的区别(Difirençaentre
“此 aí e alí em Português e这,里 也t£] e 叩里[nalí] em Chtn酉)
汉语“那里“指说话人所在位置的以外的地方。关于汉语这个地点指示代词,在
葡语中存在着两个地点概念:次和泌。
说到汉语的“这里”和“那里”,我们还需要提及“这”和“那”。汉语“这”和“那”
是指人和物的指示代词。在它们的后面加上“里”或“儿”,就形成了地点指示代词“这
里”和“那里”或“这儿”和“那儿”。
为了更好地了解葡语aqui、s'和a"与汉语这里和那里的差异,我们来看下面的
两个图:

56
峯家 野 件
葡汉语言对比…
isto
这(加)
este,esta
falante

(1510,6516,6513)
<

(aquilo 、
r> aquele,aquela
l 3 a pessoa )

V ^
那(淄) isso
esse,essa
({550X556,6553, ouvinte
34山10网蛆。网如拍)
ouvinte e terceira pessoa
■.…一-'________ 2____ ___________

Í
.
aqui

这里(zheli) falante

(aqui)
falante

V
那里⑴疝) aí
(廿 & 311) ouvinte
ouvinte 6 pessoa

通过上述两个图,可以看到,葡语的纣点与汉语的“这里”相同,然而汉语
的“那里”与葡语的爾和。仃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汉语的“那里”与葡语的京和湖
的区别,在汉语中可以这样表述出来:把以'译为汉语的“(你、您或你们)那単,,坪]
>,一 一^ —・■ •--=一

一,• '口 丄5 “/ /丄 厶丄
・.・、•、、- ——、一* 1 '

/丄芥~1=^厶11•/.'-1 \ 11庁8”
・—

)/ 刀"王 *
、― .--


沥•译为汉语的 “(他、!她 、他们蛔们)那里”。经过比较,还会发现,“整“和'
二止由 二___ :
里"是汉语的地点指水代词 4^-. ,.口 .....
,而国4、皿-/,和口〃是葡语的地点副词 。 伸 加

葡汉代词
5. Pronome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汉语代词是具有指别、称代作用的词。汉语代词,讐功能可以分为人称代词 、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类。请看以下关于代词分类的表貳


尽孩•膈
急 紛客 — 』
汉汉
翻翻译
译:

自称:我、我们、咱、咱们 每

. 对称:你、你们、您 各

5 • 人

1

5 他称:他、他们、她、她们 谁 某



^ 名 事 什么 这 那 另

它、它们
践务

反身:自己、自个儿 哪 凡
物 其他
3

^ 别称:别人、人家
9

^

词 总称:大家、大伙儿 其余
©
处所 哪儿 这儿 那儿
哪里 这里 那里
时间 多会儿几时 这会儿 那会儿
数词 几 这些 那些 很多
形容词 怎样 这样 那样—
动词 怎么样 这样 那样
多 那么
汉语代词只有三个种类,然而在葡语代词中有六个种类。叉语与葡语的不定代词
相对应的代词分别是一些人称代词和某些指示代词 。葡语的物主代词和关系代词在汉
语里没有,但是就葡语这两类代词所要表达的意思,汉语有其自身的表述方式,例
如:汉语的人称代词加上助词“的”,就可以表达出葡语物主代词的含义,或者说,
汉语的人称代词+助词“的”=葡语的物主代词。汉语小句(主谓结构)作定语时,
是直接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但是需要一个助词“的”把二者连接起来。这
个“的”字就是起联系作用的“关系词”,在汉语语法中被称作“结构助词”。请
看下面的汉葡代词对照表:

«域
人称 自称、对称、他称、反身 人称代词
人或事物
代词 别称、总称
数量 不定代词
指示 其他
人或事物 指近、指远 指示代词
代词
处所、时间、动词、形容词、副词
在葡语中为副词
疑问 处所、时间、动词、形容词、副词
代词 人或事物、数虽 疑问代词
物主代词
关系代词
在葡语中,大部分代词有性和数的形态变化,人称代词还有格的形态变化。然而 ~

葡汉语言对比
在汉语里,部分人称代词(自称、对称、他称)有“数”的变化,可以使用后缀:孑了,
表示复数。
在汉语中复数自称人称代词分为“我们”和“咱们”,前者不包含谈话对方(你
或你们),后者包含谈话对方(你或你们)。葡语相应的人称代词n6s没有这种分别。
汉语中“别称”和“总称”类的人称代词,在葡语里归“不定代词”。
在汉语中,疑问代词代替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并表示处所、
时间、性质、状态、方式、动作、程度等意思。在葡语里,与汉语的疑问代词相对应
的词不是疑问代词,而是疑问副词。

更 頌 号 条 冬 言 爆毒
关于“这”和“那”以及“这儿(或这里)”和“那儿(或那里)”,在“葡汉副词”
中已经讲到了。
在汉语中,指示代词代替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并表示处所、
时间、性质、状态、方式、动作、程度等意思。在葡语里,与汉语指示代词相对应的
词不是指示代词,而是副词。
汉语指示代词中“其他”类代词和代替数量的代词,以及人称代词中的“别称”和“总
称“类代词,在葡语里都归入不定代词。
.
仁葡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 .
Ui Preposiçõe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在葡语中被称为前置词的词类在汉语中被叫做介词,二者称呼不同,但是所起的
作用或所担当的功能是相似的。汉语介词是虚词的一种。大多数介词讐动词虚皙
来的,因此介词的语法特征还与动词有某些相似之处。介词位于名词(短语)、代词前,
与名词(短语)、代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后的名词或代词是介词的宾语。
汉语介词主要有以下种类:
表示空间:在、于、从、自、打、由、朝、向、往、沿着、到;
表示时间:从、自、自从、由、打、在、当、于;
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至于、和、跟、同、与、为、给、替、于、把、将、
叫、让、被、比、朝、向;
表示依据:按、按照、依、依照、照、据、根据、以、凭、论;
表示缘由:由于、为、为了、为着。
葡语前置词可以连接两个词,汉语介词可以引出名词(短语)或代词(即:介词
与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结构),因此它们几乎起着相同的作用,都标示词与词之间的
关系。前置词语段在葡语句中充当状语,介宾结构在汉语句子中作为状语、补语和
定语。无论是前置词还是介词,都可以表达出很多种语义关系,例如:时间、处所、
方向、方式、原因等等。不仅在葡电中而且在汉语中,都岀现了同样的情况:同一种
关系可以用多种前置词或介词来表示,而同一个前置词或介词又3"命藁/蒔£
前置词和介词都不能融充当句法成份。 」久衣不多种天糸。
大部分介词源自动词((由动词虚止夹的
前置词主要来源于地点副词,幫鷲薯自蒙 由动词虚化来的、
)。 - ,
:以牛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之前或之后,而介词只能放在名词描:五前置词
:)或代

.
7 葡语连接词和汉语连词
f ■ Conjunçõe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在汉语中与葡语连接词相对应的词叫连词。汉语连词是虚词的一种,连接两个词、
短语和分句,并表示两者间的关系。
汉语的连词与葡语的连接词一样可以分成两大类:表示联合关系的并列连词和表
示偏正关系(在葡语中称为从属关系)的偏正连词。表示联合关系的有:和、与、跟、
同、及、或、并、而、或者、并且、而且、不但……而且……等。表示偏正关系的有:
虽然、尽管、即使、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只有、只要、不论、不管、因而、因此、
然而等。
像葡语的并列连接词一样,汉语的并列连词也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葡语从
属连接词连接两个分句,然而汉语偏正连词主要连接两个分句,有的偏正连词还可以
罗 连接两个词或短语,因此有的汉语偏正连词不仅仅属于句法范畴,也与词法有关联。
通过下列表格,可以看出葡语并列连接词和汉语并列连词以及葡语从属连接词和
汉语偏正连词在语义划分上的区别:
一 一

睫鄭目加 并列
分离或选择 选择
结论 承接
并列连接词或连词 解释 递进
反意或转折
原因 因果
结果 让步
让步 假设
鉗牛 目的
目的 编牛
从属连接词或偏正连词 补充 转折
时间 取舍
比较

比例
从上述表格,可以发现葡语连接词与汉语连词在语义划分上的许多不同点。在这
些差异中,最为突出的是,表示转折语义关系的葡语连接词属于并列连接词,而相反,
表示同样的语义关系的汉语连词则属于偏正连词。

葡语冠词
8. Artigo em Português
在汉语中没有冠词这一词类,但是葡语冠词所要表示的意思用汉语也可以表达
60
/


出来。葡语定冠词所表示的意思可以用以下汉语词汇表述出来,例如:“该”、“这个



(这些)”、“那个(那些)”、“本”等等。葡语不定冠词所表示的意思可以用以下汉语 &

语一
词汇表述出来,例如:“一些”、“一个”、“一位”、“大约”、“约”、“约莫”、“大概”、



“一双”、“一对”、“一副”等等。把葡语翻译成汉语时,有时候葡语冠词不必译出来,


有时候汉语语序的改变也可以表达出葡语冠词所要表示的意思,例如: 1
“邮件来了吗? ” (表示:邮件是已知的) ?
“邮件来了。” (表示:由阳牛是已知的) ?

切 务 ? 負务
“来由卜件了吗? ”(表示:邮件是未知的)
“来由阳牛了。” (表示:邮件是未知的)
“客人来了。” (表示:客人是已知的)
“来客人了。”(表示:客人是未知的) .
.
Q葡汉数词
Ua Numerai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
与葡语的数词一样,汉语的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葡语数词分为五大类,而汉语
数词分为两大类: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又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倍数。在汉语数 ?
词中,基数词是最基本的,其他的数词都是由他派生出来的,这种派生词和葡语不一样,
只是词与词的组合,即在基数词的前、后或中间加上有关的词,不像葡语那样通过词
形变化(即词尾的屈折变化)来派生出其他数词,例如:
序数:一般来说是:前缀“第” +基数词,如:第三、第二十一。
分数:分母(有关的基数词)+分之+分子(有关的基数词),如:三分之二、
十分之七、百分之七十一。
小数:基数词+点+系数词(基数词),如:0.6读作零点六、3.1416读作三
点一四一六。
倍数:基数词+后缀“倍”,如:两倍、八倍。
葡语数词牵涉到词形变化:性和数的变化,这是汉语数词所没有的。通常来说汉
语数词与量词一起搭配使用来限定名词,相反葡语基数词和量词搭配使用的情况不多。
葡语基数词从二十一起,一般来说需要连词e连接,然而汉语基数词从十一起
不需要连词,但是汉语基数词有位数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等。
汉语序数词像葡语序数词一样,一般来说放在名词前面,并限定它。同样,与葡
语序数词一样,汉语序数词也可以表示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第”有时可以省略),
如: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一等茶叶、二等茶叶、三等公民。
汉语小数用点葡语小数用逗号“,”,如:
0,1 zero vírgula 1 零点一(0.1)
1,32 um vírgula trinta e dois; um vírgula três dois
一点三二(1.32)
3,687 três vírgula seiscentos e oitenta e sete
三点六八七(3.687)
10. 葡语感叹词和汉语叹词
1恤舸睫6$ 601 Portugues 6 6171 Chines
在汉语中用来表达强烈感情或者表示呼唤答应的同被称之为叹词。虽然在汉语中
叫叹词,在葡语中叫感叹词,实际上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与葡语感叹词一样,汉语叹词没有确切的词汇意义,没有语法意义,在结构上独立于
申1
携 句子结构之外,不与句子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关系,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同样,与葡
语感叹词相同,汉语叹词也表达某种含义。
汉语叹词全是源于人在表达情绪或情感时所发出的声音,是音译词,也可以说是
*
“非定型的象声词(其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是不大固定的或有许多种) ”。然而,葡
0 语感叹词不仅包括音译词,也包含其他词汇及短语。

第三节. i葡汉句法对比
入1岫。3 ,Comparação das Sintaxe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句子的概念
■ Noções das frases
li 荀 语句孑(Frases em Português)
“句子是一个表达完整意思的话语,是交际的最小单位(Frase é um enunciado
de sçntido completo, a unidade mínima de comunicação.)'‘ [Celso Cunha (塞尔苏 ・ 古
年)和Lindley Cintra (林德雷-辛特拉),1995, P. 119]。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
分,"代表着思维的逻辑概念(... sujeito e predicado: conceitos que identificam o conceito
filosófico de juízo (asserção)... )" ( Mário Vilela, 1995, P.262 )o
句子的外在形式表现在:第一个词的首个字母大写,句尾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句子的音调形式表现在:句子总是伴随着一种节奏和一种语调,一般来说包含有句中!
停顿和句末停顿。
从类型上,句子分为陈述句(&ase declarativa )、疑问句(frase interrogativa )、命 \
令句(Gase imperativa)和感叹句(firase exclamativa )。从形式上,句子分为肯定形式
(fbrma afirmativa)与否定形式(forma negativa)、主动形式(forma activa)与被动形 s
式(forma passiva )、一般形式(fbrma neutra )与强调形式(forma enfótica )o

l.Z 汉褚句孑(Frases em Chinês)


“句子由词、短语组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说话人的一个特定意!
图的语法单位。口语中的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句子前后都有隔离性的语音停顿;书j
面语中,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语调和停顿。”(邢;
福义,2002, P.261)“汉语是,意合,语言,最小语法单位是,字,”(鲁川,2001,
P.15)。 I

6%
汉语原本是没有语法可言的。中国人借鉴了欧洲语言的语法概念来分析汉语的结


构,采用了其语法成分分析的方法。虽说汉语的语法成分可以按照“主谓宾状补”来

汉语
划分,但是首先应该遵循汉语固有的特点和规律。鲁川认为,“汉语以'话题+说明,



为框架...... ”。他还指出,“汉语是’意合(semotactic ),的语言。造句时要求词的语


意搭配符合情理。”根据汉语本身的特征和规律,只有找准了 “话题+说明”,句子分
析起来就非常容易。汉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汉语的词类或词组在句子中没有固定的 f
角色(句子成分),无论是娜一个,都可以充当“话题”或“说明”。 i
,,从结构角度分,单句一般首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如’明扌是星期三。,和,谁 n
t
来了? ‘是主谓句,'请进来!'和'火!'是非主谓句。”(邢福义,2002, 2316) e
按照吕冀平(2000, 2351)的说法,“每个句子都有它自己的具体的意义,但是就它 i
们表达的作用来说,却可以概括成四类: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1.3 荀 汉时 比(Comparação das frase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
i)葡汉两种语言有着根本性区别。葡语句子以“主语+谓语”为框架,汉
语以“话题+说明或解释”为框架。葡语“句子”为最小的表述单位,汉语“字”
为最小语法单位。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靠“形合法(morphotactic)”来规范
其行文表述与语法规则,注重句法平面;汉语是无形态变化的语言,靠“意合法
(semotactic )”来维系词组或句子的语法组合,注重语意平面。试比较以下例子:
(1) O velho esteve entre a vida e a morte durante uma semana.
这位老人生命垂危时挣扎了一个星期。
(这位老人奄奄一息时挣扎了一个星期。)
在葡语原文中,O velho作为主语,在句首,紧跟着其后的是名词谓语esteve entre
a vida e a morte和时间状语durante uma semana,体现了 “主语+谓语"框架。
在汉语译文中,“这位老人”是这句话的话题或主题,“生命垂危时挣扎了一个星期”
都是说这位老人“怎么了”或“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呈现了 “话题+说明或解释”
的格局。
(2) É natural que estejas cansadíssimo.
你感觉累极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自然而然感觉累极了。)
在葡语原文中,通过关系代词que主语从句(或名词从句)que estejas
cansadíssimo与主句É natural连接起来,保持了形式的完整。É natural是名词谓语,
que estejas cansadíssimo是主语,二者形成了 "名词谓语+主语"的架构,这种架构的
特点是前后JI 页序不能颠倒,否则关系代词que就起不到作用了。
在汉语原文中,“你感觉累极了”是话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说明或推测,
二者体现了 “话题+说明”的框架。这种框架决定了二者顺序不能颠倒,必须是“话题”
为先,“说明”随其后。
(3) Basta que vocês mostrem os bilhetes de identidade de residente.
你彳门出示身份证就行了。
在葡语原文中,通过关系代词que主语从句(名词从句)que vocês mostrem os
bilhetes de identidade de residente与动词谓语basta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谓j五+
主语”的结构形式。同样,谓语和主语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关系代词que发挥不了
|葡 作用。
在汉语译文中,“你们出示身份证”是这个句子的话题;“就行了”回答了 “怎
I ri 么样”的问题,表示一种建议。同样,“话题+说明”的先后顺序不可以倒过来。
(4) A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 abreviadamente designada como a China, localiza-
!發理
如论 se no leste do continente asiático, na margem oeste do Oceano Pacífico. Possui uma
superfície territorial de 9,6 milhões de quilómetros quadrados, sendo assim o maior
país na Ásia e o terceiro maior país em todo o mundo, logo depois da Rússia e do
Canadá.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公里,在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上,是仅次于俄罗斯和
加拿大的第三大国家。
在葡语原文中,整个一个段落的几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语,或者说,拥有同一个
主语,有几个连贯的谓语,始终保持着“主语+谓语”的框架,显示出句子组织形式
的完整性。
在汉语译文中,整个一个段落说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话题或主题。但是,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句子的主语,
例如:“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句子中“陆地面积”在表面上是主语,是显
性的句子主语,然而在实际意思上它所说的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隐形的“话题”。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葡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汉语句子强调语义,“具
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陈宏薇、李亚丹,2007, P.48 )□
2) 从葡汉句子各自的概念里,也可以注意到,葡语的命令句与汉'语的祈使句虽
然叫法不一样,但是二者在内涵上很相似。
3) 在形式上,葡汉两种语言都有肯定与否定、主动与被动。

0句子的分类
V . (}启5血2海 das ^3868
萄语句孑分类(Classfflcação das frases em Português)
意义完整句(período )分为两大类:简单句(período simples )和复合句(período
composto )o简单句指只含有一个主谓结构或一个变位动词的句子。复合句拥有一个以
上的主谓结构或变位动词,或者说,拥有多个分句(。啷潟)。复合句又可以分为两类
并列复合句(período composto por coordenação )和主从复合句(período composto por
subordinâçao )o
并列复合句有无连接词与带连接词两种,可以再细分为:联合并列句(copulativa)
或相加并列句 (aditiva)、转折并列句(adversativa )或反意并列句、分离并列句
(disjuntiva) 或选择并列句 (alternativa )、结论并列句(conclusiva)、解释并列句
(explicativa )o

64
^
主从复合句中的从句分为:名词从句(oração subordinada substantiva)、形容
0


1


词从句(oração subordinada adjectiva)或定语从句、副词从句(oração subordinada


£

一好比
adverbial)或状语从句。
<=

須直。
2.2 汉褚句孑分类(Classificação das frases em Chinês)
按照句子结构划分,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指“就整体来看只具有一个主谓
词组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结构上各自独立、互不包含的主谓词组

尝好
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比较复杂而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吕冀平,2000, P.67-
P.68 )o复句一般来说又分为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联合复句又再细分为: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或者A,或者B)、递进关系(不但
A,而且B)、承接关系(A,于是B; A,便B; A,就B)。
偏正复句又再细分为:转折关系(A,但是B)、让步关系(虽然A,但是B)、
假设关系(如果A,就B)、条件关系(只有A,才B;无论A,也B)、纵予关系(即
使A,也B)、因果关系(因为A,所以B)、推论关系(既然A,就B)、取舍关系(与
其A,不如B;宁可A,也不B〉、目的关系(为了 A, B;为A, B )。
久3 荀 汉对比(Comparação das frases em Po也卯西 e em Chinês)
1) 葡语简单句要求一个主谓结构,那么一个变位动词就是必须的,然而汉语单句
要求一个主谓词组,任何一个词或词组都可以充任谓词,不见得是动词。葡语句子使
用动词来维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汉语句子依赖于组合的合理性与逻辑性,艮卩:只要符
合“话题+说明或解释”的框架,句子就成立或通顺。请比较以下例子:
(1) Ele tem sessenta anos.
他60岁了。
(2) Ela é bonita e simpática.
她段漂亮又善良。
(3) O Natal estava à porta, e a neve sem chegar.
圣诞节近在咫尺,而雪花却没有飘然而来。
在上述葡语原文中,每个句子在谓语部分里都有一个变位动词,都达到了要求,
都符合“主语+谓语”框架的标准。然而,在汉语译文中,情况就不同了,汉语每个
句子中的谓词都没有动词,都是在说明或解释话题主语(主题)。充当汉语谓词的分
别是数量词、形容词和成语。“话题”和“说明”的组合完全依照意思的合理性和关
系的逻辑性来进行,不受语法形式制约,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2) 葡语复合句和汉语复句在分类上有不小的区别。由于葡语有关系代词在形式
上连接一个句子,所以关系代词可以引出名词从句和形容词从句或定语从句。虽说汉
语也有定语,但是葡语的名词从句和形容词从句(或定语从句)与汉语的定语还是有
区别的。在语义划分上,葡语复合句和汉语复句存在着差别,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1 )名词从句(O「a摊。subordinada substantiva )
① É bom que cheguemos a tempo.(主语从句)
. (=É bom chegarmos a tempo.)
我们最好准时到。(最好我们准时到。)
② Desejo que sejas feliz.(直接宾语从句)
(=Desejo-te a felicidade.)
汉\1,心 我希望你幸福。
译 ③ Isto depende de que tenhas direito.(间接宾语从句)

申1 (=Isto depende de teres direito.)


这取决于你是否拥有权利。
II ④ A Ana tem medo de que o marido seja despedido.(补语从句)
安娜害怕丈夫被辞掉。
⑤ A verdade é que nem todos entendem. (表语从句)
事实是并非所有的人都理解。
在上述葡语例句中,主句与名词从句的连接都是靠关系代词que来维持。关系代
词que是必须的,保持了葡语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在这种句式结构中,主句与名词
从句的排列顺序是固定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即:主句在前,名词从句在后。
在汉语中,没有类似葡语名词从句的分类,因此也就没有主语从句、直接宾语从句、
间接宾语从句、补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上述葡语名词从句被转换成了汉语单句。上述
葡语例句的汉语译文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没有类似葡语的关系代词来衔接句子的
各个组成部分,汉语句子各个部分的组合是根据语序、意思搭配的合理性及逻辑关系
的正确性来完成的。
在例子①中,葡语的主句变成了汉语的状语。在例子②和④中,葡语名词从句被
转换成了汉语兼语句,葡语直接宾语从句和补语从句被转换成了汉语兼语句的第二个
组成部分。在例子③中,葡语间接宾语从句变成了汉语宾语。在例子⑤中,葡语表语
从句被转嶼了汉语宾语。
(2 )形容词从句(定语从句)(Oração subordinada adjectiva )
① Susana, que não se sentia bem, estava de cama.(解释性形容词从句)
苏珊娜曾感觉不舒服,卧床不起。
② Um senhor que esteve aqui ontem virá outra vez amanhã.(限定性形容词从句)
昨天来过这儿的一•位先生明天还来。
葡语形容词从句起到形容词的作用,修饰主句中的名词。这种从句的修饰作用分
为解释性的和限定性的。
在例子①中,葡语形容词从句通过关系代词que与主句中的名词(主语)连接,
解释名词主语的状况,说明事情的原因;而其汉语译文则分成两个句子,不需要国可
连接词语来衔接,先说明主语(话题)的状态及事情产生的原因,再交待结果。虽说
汉语译文显得松散,但是其语义连贯严谨。在例子②中,葡语限定,性形容词从句被译
成了汉语定语;葡语限定性形容词从句通过关系代词que与主句中的名词连接,而汉
语定语则通过助词“的”与句子的主语连接。
3)葡语复合句一般需要连接词来连接。汉语靠“意合”来连接,有时候汉语复
包不需荽使用连接词。试比较以下葡汉例句:

66
^ 5葡
(1) 0 João saiu e foi à pesca.(联合并列句)

?汉语一易比
若昂出了门,去钓鱼了。
(2) Ele foi castigado porque cometeu um erro grave.(原因状语从句)
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受到了惩罚。 _
⑶ Fiz-lhe sinal para que ela se calasse.(目的状语从句)
我向她做了个手势,叫她闭嘴。
(4) Quando estiou, partiram.(时间状语从句)
雨停了,(他们)出发了。
(5) O avião voou tão alto que o perdi de vista.(结果状语从句)

缶言 易
飞机飞得那么高,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每个葡语句子都带有连接词,然而在汉语译文中并没有
使用连词。尽管在汉语译文中未出现连词,汉语句子也可以表达出联合并列、原因、
目的、时间和结果的含义。 •.
汉语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的组合靠语义搭配和语序。因此,要
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搭配组合,需要分析它们的内在的语义关系。汉族人的逻辑思维方
式决定了语义关系,一定的语义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固定语序,语义关系和语序代表了
汉语的行文规范: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因后果、先方式(行为)后目的、先条件后实施、
先情况后结果。
4) 一个葡语副词从句或状语从句只需要一个连接词来连接。一个汉语偏正复句
一般来说需要两个连接词来连接。由于受到汉语偏正复句的影响或干扰,汉译葡时,
像汉语偏正复句一样,翻译初学者会习惯性地在葡语译文中也使用两个连接词。以下
例子可以充分反映出葡汉在连接词使用上的区别:
(1) Como chovia muito, não saímos.(原因状语从句)
由于曾经下雨下得很大,所以我们没有出去。
(2) Não vou ao cinema, embora me apetecesse.(让步状语从句)
昼萱我对这部电影感兴趣,超没有去看。
(3) A entrevista ficou marcada para as quatro da tarde, caso você não prefira ir à
noite.(条件状语从句)
如果您不想夜晚去,见面的时间就定在下午4点钟。
从以上葡汉例句中,可以看出,葡语原因、让步和条件状语从句中只有一个连接词,
而在其汉语译文中却使用了两个连接词。在葡语原文中,让步和条件状语从句可以在
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
在葡汉转换的过程中,从一个词增至两个词的现象不仅出现在葡语原因、让步和
条件状语从句的翻译中,而且葡语时间状语从句有时被翻译成汉语时也存在一个词增
至两个词的现象。比如,葡语时间状语从句中的时间连接词 mal和apenas应该被转换
成带有两个词的汉语副词短语:“刚……就……”或“一……就……”。请看以下葡译
汉的例句:
(1) Eu aviso-te, mal eu chegue.(时间状语从句)
我二到,就通知你。
(2) Ele apenas entra em casa, vai logo ver televisão.(时间状语从句)

1
1二汉 他二»家,就要立即看电视。
(3) Apenas abri a porta, deparei com este espectáculo.(时间状语从句)
*翻
1译 我刚打开了门,就突然瞧见了这一幕场景。
5)一般来说,葡语句子语序比较灵活自由。在葡语状语从句中,表示让步、条件、
丄论 目的、时间、比例等意思的从句在主句之前或之后都可以 。
:如实 汉语句子语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有规律可循。除了语义组合之外,语序也是决
!导践 定汉语语言单位组合搭配的重要因素之一。汉语语言组合搭配也遵循了汉族人的逻辑
思维关系排列: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由面到点、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先高
0
后低、先旧知后新知、先次要后主要、由因到果、由假设到论证、由让步到推论。汉
语偏正复句的语序是固定的,即:先偏句后正句。
(1) Ainda que não dessem dinheiro, poderiam colaborar com um ou outro trabalho.(让
步状语从句)
(Poderiam colaborar com um ou outro trabalho, ainda que não dessem dinheiro.)
虽怒他们(她们)没有出钱,但是可以出力来参与合作。
(2) Se aquele entrasse, também os outros poderiam tentar...(条件状语从句)
(Também os outros poderiam tentar..., se aquele entrasse.)
如果那个人进来了,超么其他人也可以试一试……
(3) Quando tio Severino voltou da fazenda, trouxe para Luciana um periquito.(时间
状语从句)
(Tio Severino trouxe para Luciana um periquito quando voltou da fazenda.)
当塞韦里诺叔叔从庄园回来鲤ÍÍS,给卢西亚娜带来了一只鹦鹉。
(4) Ele ia-se tomando mais calmo, à medida que desabafava.(比例状语从句)
(À medida que desabafava, ele ia-se tomando mais calmo.)
随着心中的委屈道出,他渐渐地变得更加平静。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葡语原文句子中的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也可以放在
主句之后,可是其汉语译文句子的顺序就不可能颠倒。汉语的这种固定语序是由汉语
语言组合搭配的特点及汉族人的逻辑思维关系排列决定的。汉语语言单位之间的组
合顺序不可以随便颠倒,否则意思就发生了变化,或者搭配组合在语言上就不成立,
比如:“来回”和“回来”。除了组合顺序,汉族人的逻辑思维方式也构成了汉语行文
的准则,例如在上述汉语译文中反映出的行文习惯:由让步到推论、由假设到论证、
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先条件(或实施)后结果。

, 、形合与意合
Artigo 4 , Hipotaxe © Parataxe

形合与意合不仅涉及到语言领域的研究,而且也牵涉到翻译领域的研究。通过多
学科交叉研究翻译问题是一种趋势。对形合与意合的探讨已经不是一个范畴方面的问
68
题,而是一个系统方面的问题。

葡汉语言对比
形合与意合不单纯代表着一个句法层面的造句法,也代表着一个语言系统层面的
语言表达法或话语组织法。王菊泉认为,“ 形合、意合现象不仅发生在句法层面,
同时也发生在其它语言层面,具有系统性特征。形合与意合应该被看成是语言的基本
表达手段或组织法则,是发生在语言多个层面(词法、句法和语篇层面)的整体性语

客曷。
言现象,具有系统性特征”(2007,2412)。

家 仁 頌言 畐
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I ■Hipotaxe 6 parataxe
形合与意合涉及到词法、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王菊泉认为,“在具体界定的过
程中,根据需要,也不妨给形合与意合下狭义和广义的定义,比如说把句法层面是否 -~
通过形态、连接性词语等来实现连接视为狭义的形合与意合,而把词法层面和语篇层
面的形合与意合视为广义的形合与意合” (2007,P.414 )o •.
对于形合与意合的界定问题,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形合与意合看作造句法; §

备 蒙
另一种是把形合与意合视为语言表达法或话语组织法。
连淑能坚持第_种观点:形合与意合基本上限于句法层面,认为:“所谓形合,指

0备
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
逻辑关系。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
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1993,P.48)。
刘宓庆主张第二种观点:形合与意合作为语言的基本表达手段不仅涉及词法层
面和句法层面,还涉及语篇层面,认为:“我们这里所谓'形合’(hypotaxis )指
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
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
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
(coherence )o 形合、意合问题属于表现法” ( 1992,P.18-P.19)O
在英语中有hypotaxis和parataxis 一对术语。刘宓庆把形合与意合分别译成了
hypotaxis和parataxiso对于hypotaxis和parataxis这对术语,王菊泉有自己独特的看
法(2007,P.411),认为:
“1)这对术语主要是句法概念,主要用于表示分句或词语间的不同连接或排列
方式;
2) hypotaxis -般表示分句间通过连接性词语表示的从属关系,但也可包括词语
间的从属关系;
3 ) parataxis —般指语言成分不通过连接性词语而并列在一起,但在语义上不限于
表示并列关系,也可表示从属关系,而且并列的成分也不限于分句和词语,还可包括
相邻的句子。”
葡语的hipotaxe和parataxe与英语的hypotaxis和parataxis存在着----- 对应的
关系,英语的hypotaxis和parataxis可以被译成葡语的hipotaxe和paralaxe。在《现
代葡萄牙语词典》(Dicionário da Lingua Portuguesa Contemporânea, Academia das
Ciências de Lisboa e Editorial Verbo, 2001 )中,把 hipotaxe 解释为 uRelação sintáctica
entre orações, expressa por meio de conjunção subordinada (通过从属连接词表述的分句
间的句法关系)”;把 parataxe 解释为 **Ausência de explicitação do elo sintáctico entre
as orações coordenadas ou, por vezes, entre a oração subordinante e a subordinada, o qual é
substituído na maior parte dos casos por vírgula.(并列分句之间,或者有时候主句与从
句之间的连接不靠表示句法连接的词语,而大部分情况下通过逗号连接它们。)”。在
《葡萄牙语欧爱斯词典》(Dicionário Houaiss da Língua Portuguesa, Temas e Debates,
Lisboa, 2003 )中,将 hipotaxe 解释为 urelação sintáctica em que existe dependência ou
subordinação de uma palavra ou de uma oração a outra palavra da frase ou a outra oração do
período; subordinaçãoM (是一种句法关系,在这种句法关系中是一个词对句子的另一
个词的依附■或从属,或是一个分句对复句中另一个分句的依附或从属);将parataxe
0
解释为 "num enunciado, sequência de frases justapostas, sem conjunção coordenativa; cf
coordenação assindética"(在一个话语或句子中,不通过并列的连接词把并列或并置
的几个句子连贯起来或衔接起来;是不用连接词连接的并列关系)o从葡i吾词典对
tipotaxe和parataxe的解释,可以得知,葡语的tipotaxe和parataxe与英语的hypotaxis
和parataxis在概念上是一致的。
不管是葡语的hipotaxe和parataxe,还是英语的hypotaxis和parataxis,它们与形
合与意合并不相当,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不能把它们简简单单地翻译成形
合与意合。王菊泉建议,“鉴于英语中没有和形合与意合相当的术语,可分别用拼音
xinghe与yihe表示,如同西方没有阴与阳这样的概念 ,而分别用yin与yang来表示一
样” (2007,P.414)o
总而言之,形合与意合应该是语言的表达法,是整体的系统性概念,而不仅仅是
个句法概念。然而,在此教材中我们只是在词法和句法的层面探讨形合与意合,并把“形
合与意合”翻译成了葡语的“hipotaxe和parataxe”。

形合与意合和葡汉转换
2. Hipotaxe e parataxe e transposição de Português para Chinês
形合与意合属于语言类型学方面的范畴。一种语言既有形合也有意合。意合性的
语言是指在一种语言中以意合的语言表达法为主,形合性的语言是指在一种语言中以
形合的语言表达法为主。所谓什么样性质的语言也就是,形合与意合在语言中使用的
多少的问题。在这里探讨葡语和汉语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语言,主要是从词法和句
法的角度出发,研究葡语和汉语究竟是形合类型的语言还是意合类型的语言。我们说
什么类型的语言,也是说语言偏重于形合还是偏重于意合的意思。
“我们知道,汉语不像印欧语系那样,没有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词语的结合就
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倒是更多地受语义因素制约。汉族人的思维习惯的特点决定了
汉语词语结合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就是利用语义的链索作用。无论是语素组成词,
短语组成句子,分句组成复句,联系的手段往往不是语法成分,而是语义的条件。只
要是语义上合乎事理,能够搭配,就可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句子,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
意合法”(赵永新,1997, P.24 )o在词法和句法的两个层面上,赵永新认为,汉语是意
合性的语言,是以意合为主,侧重于意合。
”赵永新只论述了汉语句子以及句子以下层面的组合,未涉及汉语句子以上层面的

70
组合。而张志公就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句组)的组合特点进



行了阐述“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不靠形态(性、数、格等)


变化,而是依靠语序和虚词由小到大的层层组合。由于少了形态的制约,所以汉语的



组合很容易,两个语言单位只要在语义上能搭配得拢,在逻辑事理上讲得通,符合语

对比
言习惯,就可以组合。这是汉语组合的一个特点”( 1983,P.34)。
汉语的意合特征不仅反映在组合上,也反映在搭配上。“汉语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组合,一是关联组合,依靠的是语序和虚词(关联词语)。无论是直接组合,
还是关联组合,实质问题是语义搭配,也就是说,组合除了要符合语言习惯之外,必
须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张志公,1983, P.70)。
葡语属于印欧语系,在词语或分句间的连接或排列方式上主要采用形合的方法,
也就是说,一般来说通过连接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 。连接词语和形态变化
维系着葡语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在葡语中,连接词、词组、前置词和关系代词都
是连接性的词语,过去分词、副动词、动词变位等都属于形态变化,尤其是过去分词
和副动词也可以表示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来连接两个分句。
一般来说,葡语词与词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一个中间媒介,然而汉语词与词之间
的连接是直接黏合,无需中间媒介,例如:
1)葡语:pai e filho (连接词连接)
汉译:父壬
2 )葡语:sala de jantar (前置词连接)
汉译:Wt
3 )葡语:sala de aula (前置词连接)
汉译:教室
4)葡语:gota a gota (前置词连接)
汉译:点点滴滴(一点一滴)
5 )葡语:mês que vem (关系代词连接)
汉译:下月(下个月)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葡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连接词、前置词和关
系代词实现的,然而其汉语译文中未使用任何连接词语来黏合。
在分句之间或主句与从句之间,葡语依赖连接词语或带有形态变化的过去分词或
副动词来连接,可是汉语许多时候不需要连接词语连接,靠语序排列和语义直接衔接
来表示分句之间或正句与偏句之间的并列或从属关系。试看以下葡汉例句:
1 ) Eu espero que eles saibam o caminho,(由补充连接词组成的直接宾语从句)
我希望他们知道这条道儿。(兼语句)
2 ) Temos muitas dúvidas que ele saiba tudo.(由*卜充连接词组成的名词补语从句)
我们十分怀疑他知道一切。(兼语句)
3 ) O meu pai, que esteve aqui ontem, virá outra vez amanhã.(由关系代词组成的
解释性形容词从句)
我父亲昨天来过这儿,他明天还来。
7/
葡汉翻译: 4 ) Leonor voltou-se e desfaleceu.(由连接词组成的联合并列句)
莱昂诺尔转过去身子,昏厥了过去。
布蛋 施領备
-修 ,鄭

5)0 guarda-redes defendeu muito bem, contribuindo decisivamente para a vitória da


equipa,(由副动词组成的联合并列句)
理论

0. I 守门员曾防守得非常出色,为球队的胜利作了决定性的贡献。

:'..>

6 ) Ela não sai porque tem muito que estudar.(由连接词组成的原因状语从句)


她有很多功课要学,没有出去。
$ 7 ) Achada a solução do problema, não mais torturou a cabeça.(由过去分词纟的
. 原因就语从句)
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了,头不再疼了。
0

8 ) Ela abriu as janelas para que entrasse o ar.(由词组组成的目的状语从句)


她打开了窗户,透透新鲜空气。
9 ) Quando chegou, ele foi logo ver a avó.(由连接词组成的时间状语从句)
他到了,立即去看望了祖母。
10 ) Chegando à rua, arrependi-me de ter saído.(由副动词组成的时间状语从句)
我到了街上,感到了一种悔意,觉得不应该出来。
从以上例子,可以得知,在葡语复合句中一定会有连接词、关系代词、词组、副
动词或过去分词来连接两个分句,然而在其汉语译文中没有连接成分存在,起连接作
用的是语序、隐含的语义关系与汉族人的逻辑思维习惯(这也包含了汉语兼语句)。
结构完整和形式联系是葡语句子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葡语句子以“主语+谓语”
为框架结构。在动词谓语中以动词为中心,在名词谓语中系动词是必不可少的,动词
是结构完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保障 ,所以说,动词是句子的建造者(O verbo éo
construtor da frase.)。连接词、关系代词、词组、畐U动词或过去分词等负责把主句与从
句或几个分句连接起来,是显性的黏合者,保持了句子的紧凑的有形联接,使句子可
以像打开的合扇一样向夕妙展开来。
汉语以“话题(或主题)+说明(或解释)”为框架。语序和语意平面是汉语的各
个语言单位组合的核心。“汉语句子意合特点的突出表现则是时间的先后顺序,艮卩通过
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一件一件事交代
清楚,一层一层铺开,呈现的是一个时间顺序的流水形图式”(毕继万,199&P.237)。
由于汉语没有类似葡语的关系代词、副动词、过去分词等连接词语,所以汉语的句式
呈现出由多个小句以散式的、逐一的和有序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线性排列形式,这种形
式是由语序、语义关系和汉族人固有的逻辑思维习惯决定的。
在词法和句法的层面,明确葡语和汉语是侧重于形合还是意合是为了方便葡汉两
种语言的转换。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葡语偏重于形合,而汉语则
偏重于意合。有了这样的依据,在进行葡汉翻译时,一般来说译者要将葡语句子的形
合转换成汉语句子的意合。
确定葡汉两种语言的类型对葡汉转换至关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葡汉句子间的其
它差异。葡汉在句法上有着很多差异,比如,葡语中的工具、方法、物质、反对和让
步状语在汉语句法中不存在。不过,尽管如此,汉语也有自己的特殊方式来表达该意
思,即:在汉语中釆用连动句,表示工具、方法、物质、反对等意思的动宾词组在连 <

葡汉语府比
动句中为第一组动宾词组,或者说在连动句中先表述。另夕卜,按照汉族人的思维习惯,
事情的陈述应该是:先因后果、先条件后实施、先已知后未知,句子的组合形式是依
照汉族人的逻辑思维方式的意合,然而这恰恰与属于印欧语系的葡语相反,在葡语中 =-
句子的组合是形合,句子的结构形式通过连接词语和有关的形态变化一定是完整的。
虽说葡汉句子的转换过程是从形合到意合的过程,也要把葡汉句子间的差异考虑进去 ,
也要照顾到葡萄牙人和汉族人的思维习惯。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
一、思考问答题
1. 为什么说两种语言对比和转换也是跨文化转换的体现?
2. 汉语“时”和“体”的特征是什么?
3. 什么是语法体?
4. 汉语语法体的表达形式是什么?(只回答表达形式的名称)
5. 葡汉体貌的区别是什么?在翻译中,汉语体貌与葡语时态如何互换?
6. 葡汉句子的根本性区别是什么?
7. 汉语句子语序的特点是什么?
8. 什么是意合与形合?
9. 什么是汉语的意合法?
10. 汉语组合的特点是什么?
11. 什么是汉语的搭配?
12. 什么是葡语的形合方法?
13. 为什么说葡汉的转换过程是从形合到意合的过程?
二、练习题
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陈述式现在时从菊语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Macau fica situado na costa do sudeste da China, na margem oeste da foz do Rio das
Pérolas.
2. O território de Macau é constituído pela península de Macau e pelas ilhas da Taipa e de
Coloane.
3. Em Macau há tufão todos os Verões.
4. Em Macau os bancos fecham aos domingos.
5. O João fuma dez cigarros por dia.
6. Eles jogam futebol todos os sábados.
7. Nunca me levanto tarde.

I— -
一 8. Normalmente fico em casa a noite.
Ela dá-me uma resposta amanhã.

9.

^
译理
10. Os pães desta padaria geralmente são óptimos, mas hoje não estão muito bons.

咨 孕

^ •. 11. A água do mar é salgada, o limão é azedo.


12. O vestido novo dela é muito bonito, mas hoje ela não o pode vestir porque está roto.
旧实

^
=

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陈述式简单过去完成时从葡语转换

^1
§
到汉语的表述技巧。

1, 一 30138 0出111?

&
&
0
後旻多

-Não tive
2. 一 Vocês estiveram em casa à tarde anteontem?
—Estivemos.
3. Os exercícios da semana passada foram mais difíceis.
4. Dormi mal ontem à noite.
5. Ela veio ontem e trouxe presentes para todos.
6. Ele pôs óculos para ler o jornal.
7. 一 Como é que foste para / a Portugal?
一 Fui para / a Portugal de barco.

I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陈述式简单现在将来时从葡语转换
到汉语的表述技巧。
1. Ficarei lá dois dias.
2. No dia seguinte partiremos para Lisboa.
3. Não fumo nem nunca fumarei.
4. Eles começarão a ter aulas às nove da manhã depois de amanhã.
5. O telefone está a tocar. Será o Pedro?
6. É meia-noite. O café ainda estará aberto?
7. O comboio vai chegar.
8. -0 que é que vocês vão fazer logo à noite?
-Vamos fazer revisão, porque vamos ter o teste amanhã.

rv.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陈述式过去未完成时从荀语转换到
汉语的表述技巧。
1. Antigamente eu escrevia sempre cartas aos amigos, mas agora mando-lhes
frequentemente correio electrónico.
2. Passava-me a calculadora, por favor?
3. Era uma vez um senhor que vendia tanto lanças como escudos, num mercado...
Antigamente o meu avô vivia no campo.
江 言 乒螢成直??
5. - Quantos anos tinhas quando foste para a escola?

葡汉
-Eu tinha sete anos. Mas o meu irmão mais novo tinha seis anos.

语言
6. Ontem quando o meu amigo chegou a minha casa, eu estava a estudar.

对比
7. Era, justamente, meio-dia quando saí da escola ontem.
8. Gostávamos de tirar um curso de Português no Brasil.
9. Eu comia batatas fritas, mas estou a fazer dieta.
10. Nessa altura ele levantava-se sempre muito tarde porque ia para o serviço à tarde.
11. Sem a ajuda dele, eu não podia acabar o trabalho a tempo.
12. O copo caiu no chão quando lhe deitei água ontem.

冬言 争 嘉令矽参
13. Quando ela nadava, usava sempre bóia de salvação.
14. Ele saiu de repente quando estávamos numa reunião no gabinete.
15. Queria uma garrafa de cerveja Tsing Tao, se faz favor. •
V•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陈述式复合过去完成时转换到 <
汉语的表述技巧。
1. Macau tem sido parte do território da China desde os tempos mais remotos. A partir de
meados do século XVI, fbi gradualmente ocupado por Portugal.
2. Os macaenses têm dado um contributo muito importante para o progresso e o
desenvolviment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3. Ultimamente ela tem estado doente, por isso não tem ido para o serviço.
4. Nos últimos meses o número de turistas em Macau tem aumentado.
5. Ela não tem descansado nada desde que o bebé nasceu.
6. Nos últimos tempos não o tenho encontrado.
7. O Governo de Macau tem difundido activamente o mandarim.
8. Nestes últimos anos a economia da China tem-se desenvolvido de forma saudável e
continuamente.

V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陈述式先过时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Quando cheguei a casa, o meu irmão mais novo já tinha saído.
2. O filme já tinha começado quando entrámos no cinema.
3. Quando a senhora Zhang se levantou, a empregada já tinha
preparado o pequeno-
almoço.
4. Quando cheguei ao aeroporto, o avião já tinha levantad<lo voo.
5. Elas disseram-me que já tinham recebido o meu correio electrónico.
6. Ontem à tarde encontrei a Ana no hospital.
Ela tinha tido um acidente com o carro de manhã.
V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表
\抵葡
"汉
述技巧。
;豈翻
1译
1. É provável que eu fique em casa.
2. É preciso que tenhas cuidado com a alimentação.
&理 3. É necessário que ela descanse mais.
4. É natural que estejas cansadíssimo.
实 5. Basta que vocês mostrem os bilhetes de identidade de residente.
段践
VI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
表述技巧。

夺 1. Embora ela seja uma excelente funcionária, chega sempre atrasada.


2. Tenham cuidado para que não partam o copo.
3. Embora ele saiba bem inglês, não fbi admitido.
4. Caso não haja bilhetes para o teatro, vamos a minha casa.
5. Logo que acabe este trabalho, ele vai para casa.
6. Sem que fale com ele primeiro, não posso tirar conclusões.
7. Embora não o conheça pessoalmente, falamos muito ao telefone.
8. Até que estejas completamente bom, não deves sair.
9. Empresto-te o carro, desde que guies com cuidado.
10. Lê devagar o artigo para que o compreendamos.
11. Mesmo que o tempo esteja muito mau, vamos para o trabalho.
12. Se bem que os Estados Unidos da América sejam muito ricos, ainda há pobres neles.
13. Eles nadam na praia, nem que haja tufão.
14. Vem assistir à aula, a menos que te levantes muito tarde.
15. Ele não participa, a não ser que tu participes.

IX.请把下列菊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Queres que eu lhe diga?
2. Desejo que vocês se divirtam muito.
3. Receio bem que ele ainda não saiba o que aconteceu.
4. Espero que durmas bem hoje e que amanhã estejas melhor.
5. Tènho dúvidas que ela acredite nessa história.
6 Agradeço que, da próxima vez, vocês tragam os livros.
7. Detesto que vocês me mintam.
8. Sinto muito que não possas ficar mais tempo.
Ela sugere que eu ouça as notícias em português todos os dias.
9.

76
^ 5葡
10. A Escola proíbe que os alunos usem telemóvel durante o exame.

?汉语言对比
X•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 Ele tem estudado tanto.
一 Oxalá passe no exame!
2. 一 Ela vai ser operada.
一 Deus queira que corra tudo bem!
3, 一 Vou mudar de emprego.


角 須冒 多為与笋必务
-Tomara que dê certo!
*
4. - Amanhã é a final do Campeonato.
-Quem me dera que ganhe a nossa equipa!
••
X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Por muito que coma, ela nào engorda.
2. Por pouco que durma, estou sempre bem disposto.
3. Por mais que tente, não consigo concentrar-me.
4. Por maiores que sejam as dificuldades, vamos para a frente com o projecto.
5. Por muito que diga, já ninguém acredita nela.
6. Por melhores que sejam as condições, não mudo de emprego.
7. Por muito cara que seja, prefiro comprar uma casa em Lisboa.
8. Por muito cansado que me sinta, vou continuar a treinar.

X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Gosto de laranjas que tenham muito sumo.
2. Ela prefere comprar calças que sejam muito justas.
3. Há alguém que tenha experiência em computadores?
4. Prefiro morar numa casa que seja fora da cidade.
Eles querem contratar uma secretária que fole inglês e português.
6. Em Macau não há ninguém que saiba falar mongol.

XI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荀语虚拟式现在时转换到汉语的
表述技巧。
1. Quer gostes quer não, tens de ir ao dentista.
2. Onde quer que esteja o meu bilhete de identidade de residente, tenho de encontrá-lo.
3. Quer eles estejam em casa quer nào, vou até lá.
7
7
4. Qualquer que seja a prenda, acho que vou gostar.
5. O que quer que digas, agora não tem importância.
1葡
部汉
1译
6. A quem quer que perguntes, a resposta será a mesma.
7. Vamos ao jogo, quer chova quer faça sol.
8. Quem quer que faça isso, tem de fazê-lo bem.
9. Aonde quer que eles vão, encontram-se sempre.

II 10. Espero que sejas feliz com quem quer que cases.
11. Quem quer que responda ao anúncio, tem de ser entrevistado.
12. Quer queiram quer não, têm de fazer o exame.

XIV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陈述式现在时和虚拟式现在时从
葡语转换到汉语的表述技巧。
1. Creio que vocês sabem a resposta.
2. Não julgamos que seja necessário contratar mais pessoal.
3. Penso que o filho dela já tem dez anos.
4. Não acho que eles venham a horas.
5. É verdade que ele tem muitos amigos.
6. É evidente que eles são riquíssimos.
7. Não é lógico que eu faça o trabalho sozinho.
8. Não é verdade que estejas mais gordo.
9. Não é certo que o João venha a Beying amanhã.
10. Conduzes de tal maneira que ninguém quer ir contigo de carro.
11. Não conduzas de tal forma que as pessoas tenham medo de ir contigo.
12. Coloca o quadro de maneira que todos vejam bem.
13. Eles colocaram o quadro de modo que todos vêem bem.

XV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转换到汉
语的表述技巧。
1. Quem me dera que o José pudesse vir connosco, mas foi para o Porto em trabalho .
2. Hoje é quarta-feira. Tomara que já fosse sábado.
3. Oxalá todos os cancros no mundo pudessem ser curados.
4. Eles tratam-me como se fbsse filho deles.
5. Ela comporta-se em sociedade como se fosse uma criança.

6. Ele fala inglês como se fosse inglês.

7. Ela gasta dinheiro como se nascesse das árvores.

8. Se eu fosse milionário, comprava um avião.


Se vocês lessem os jornais, sabiam o que se está a passar.

78
10. Se eu ganhasse a lotaria, dava a volta ao mundo.

XVI .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 并运用葡语虚拟式过去未完成时和现在


时转换到汉语的表述技巧。
1. Oxalá eu pudesse festejar a Festa do Bolo Lunar com a minha namorada na lua.
2. Comecei a trabalhar nos serviços públicos no ano passado, tomara que eu consiga
comprar um automóvel daqui a três anos.
3. Quem me dera que nós conseguíssemos agora comprar o livro, mas ele está esgotado.
4. Quando os nossos pais tinham a nossa idade, talvez não houvesse tantos problemas
ecológicos.
5. Queríamos que chegasses a horas.
6. Antigamente, embora eles ganhassem bem, o dinheiro nunca chegava até ao fim do mês.
7. Ainda que chovesse anteontem, eles fbram a Zhuhai fazer compras.

XV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虚拟式将来未完成时转换到
汉语的表述技巧。
1. Assim que o Banco da China abrir, vou levantar dinheiro.
2. Eles ficarão muito contentes, quando receberem o teu convite.
3. Enquanto fizeres o trabalho de casa, não podes ver televisão.
4. Telefbna-me sempre que passares pelo Porto.
5. Cantem como quiserem.
6. Prepara a festa de anos conforme achares melhor.
7. Se vocês me derem mais uma oportunidade não falharei.
8. Vbu aonde vocês forem.
9. Tudo o que ele disser sobre nós, é mentira.

XVI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简单条件式转换到汉语的
表述技巧。
1. Nós iríamos ao cinema, mas infelizmente não temos tempo.
2. Ele faria qualquer coisa para obter o amor dela.
3. Poderia dizer-me o que significa esta palavra ?
4. Vocês deveriam falar com o médico.
5. Eu gostaria muito de trocar de casa.
6. Ir de táxi era mais rápido.
7. Se não chovesse hoje à noite, jantaríamos fora.
8. Ele disse que eles chegariam por volta das quinze.
9. Seriam nove e meia quando começámos a ter a aula anteontem de manhã.
10. Sem a ajuda do governo, eles não conseguiriam arranjar o emprego.

79
11. Não seria melhor comprar já os bilhetes?

汉 XIX.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命令式转换到汉语的表述技巧。
1. — Veste o casaco! Faz muito frio.
1译
2 —Não dispam as camisolas! Está muito frio.

丄论1 3 -Não façam barulho!
4 — Abra a janela, por favor. Está muito calor.
5 一 Nâo nades no rio porque é muito perigoso.
6 一 Deitem-se cedo para se levantarem cedo no outro dia de manhã.
0 7 一 Traga-me esse romance amanhã, por favor.
8 一 Sente-se, por favor!

XX.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不定式转换到汉语的表述技巧。
1. Não estacionar em frente à garagem.
2. Viver em Lisboa é mais fócil.
3. As colunas publicitárias servem para anunciar.
4. É proibido cuspir no chão.
5. É proibido fumar.
6. Antes de saíres de casa, desliga o gás.
7. Acho melhor tomarem nota nas aulas.
8. Comprei este livro para leres na viagem.
9. No caso de optarem por esta marca, não se vão arrepender.
10. Fomos visitar a Ana por ela estar internada.
11. O professor deixou os alunos entregarem o trabalho de casa depois de amanhã.

XX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过去分词转换到汉语的表述
技巧。
1. As contas do gás e da água são pagas através do banco.
2. Temos feito muitos exercícios gramaticais este ano!
3. O aquecimento estava aceso quando cheguei a casa.
4. Esta nova lei fbi bem aceite pelos deputados.
5. Ele não tem entregado os trabalhos de casa ultimamente.
6. Todos os documentos foram entregues à Presidência da República.

XX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副动词转换到汉语的表述
技巧。
] Chegando a casa, abro logo a televisão.

2. junte o açúcar com a manteiga, misturando bem.

80

条 乌电

3. Os estudantes entraram na escola, cantando e rindo.
^


4. Ela ganha a vida fazendo comida para fbra.



5. Enquanto o director Zhang está na reunião, a secretária dele vai telefbnancjo aOs clientes.


6. Antigamente iam acontecendo acidentes nesta ponte.

注 §4
7. Indo ao Porto, vou visitar-vos.

京家。
8. Tendo já acabado os exames, a Ana partiu ontem para Beijing.
9. Trazendo as crianças, avisem-me para eu preparar os quartos.
10. Tendo deixado o trabalho de casa, o professor saiu da sala de aula. ^-
XXIII.请把下列葡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并运用葡语被动语态转换到汉语的表
述技巧。
1. O primeiro prémio fbi ganho por uma empresa estrangeira.
2. Uma cabra fbi comida por dois lobos.
3. Este artigo fbi escrito por mim.
4. A mesa está posta.
5. O quarto está arrumado.
6. Vendem-se carros em segunda mão.
7. Aluga-se um apartamento com dois quartos.

í/
J翻译方法
Métodos da Tradução

第一节 、异化法与归化法
4(11901 F Método de Estrangeirismo e Método de
domesticação

翻译方法涉及到翻译的实际操作的问题。关于翻译方法,中外学者以及不同的翻
译理论流派都有自己的解读,他们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原语、译语、内容、形式、情景、
译者、读者、文化、美学、策略、手法等做文章。我们在“翻译方法”这一章中,不
去认识具体有多少种翻译方法以及讨论它们,只是了解在翻译界被普遍认可与接受的
两种翻译方法:异化法与归化法、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语为主的翻译方法。
翻译方法指语际转换时处理语言表达形式的方法和策略,是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
进行选择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步骤。换言之,翻译方法指译者根据一定的翻译任务和
要求,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具体的途径、策略和手法。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中
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它来自翻译实践又可指导翻
译实践。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1953-),解构学
派(deconstructional school, escola desconstrutivista )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在其《译
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作为两个互相关联的对应
概念:“异化法(fbreignizing method )和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对于翻译
方法,在中外翻译界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提法:直译与意译,在下一节中我们会谈到
它们。不少人非常简单地把“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等同起来,这种认识是
一种误解。直译与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局限于
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而异化与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
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也可以理解为,异化与归化
走向了 “文化转向”,是直译与意译的概念延伸。
按照韦努蒂的观点,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
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
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Venuti, 1995,P.2O)。

82
1异化法 -

翻译方法
I ■Foreignizing method, metodo de estrangeirismo
根据韦努蒂给异化法下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
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译出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根据异化法的翻译原则,在某种上下文或语境中,葡语俗语matar dois
coelhos com uma cajadada ( ou matar de uma cajadada dois coelhos )应译成“一
牧羊棍打死两只兔子”,在汉语译文中,“一牧羊棍”形象地勾勒出牧羊人使用牧羊棍
打兔子的动作情景。很早以前葡萄牙以畜牧业为主,其语言和文化与它有着密切的关
联。另外,葡萄牙人非常热衷于打猎,野兔子常常成为葡萄牙猎人猎取的对象。因此,
异化法在此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反映出葡萄牙人的生活、娱乐休闲方式与文化背景。如
果将上述葡语俗语译成汉语的成语“一箭双雕”,尽管译文也能传递葡语俗语的意思,
但是并未反映出葡萄牙人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反而给中国人造成一种“文化错觉”,
让中国人误会到葡萄牙人在古代也使用中国的古代兵器“箭”来射雕。
i・i形丈与内宋(Forma e sentido)
形式与内容应该是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定的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容。
采取原语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充分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如果不采取
译出语的表达方式及异化译法,有时会损害原文的意思。请看下面的例子:
Havia muito tempo que Wrzim era pobre e sempre cada vez mais pobre, e havia muito
tempo que os párocos de Varzim aceitavam com paciência, sempre com ntais paci2ncia,
a pobreza dos seus paroquianos.
原译:瓦尔辛丛也就彳艮贫穷,而且越变越贫穷。多少年来,瓦尔辛的几任神甫们
都一直忍耐着,以极大的耐心接受着他们的教民贫穷的现状。(P)
改译:很久以来,瓦尔辛就是一个贫穷的村庄,并且总是愈来愈加贫穷。很久
以来,瓦尔辛的神甫们就耐心地接受了其教民们的贫穷状况,并且总是
愈来愈加耐心。(P)
在原语中使用了对应的结构及近似排比的修辞方式 :Havia muito tempo que ...
sempre ... mais ...» e havia muito tempo que sempre ... mais ...o 译中,不仅没
有采用译出语的句式结构,而且还对此句式结构中涵有的意思理解错了。此外,原
译也没有反映出原语句子的递进的意思 :pobre...mais pobre, com paciência...com mais
paciênciao瓦尔辛是一个贫穷的村庄,从前曾经是这样,现在仍然是如此。原译译者
把Havia muito tempo que翻译成了 "从前”,曲解了译出语的意思。从前的意思扌旨的是
过去,不包括现在。应该把它转换成“彳艮久以来”,“多少年来”也可以接受。“ 以来”
或“ 来”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通过改译译文,
我们可以看到,译者使用了译出语的句式结构:对应的结构、近似排比的修辞方式、
递进方式。改译译文不仅采用了译出语的表达方式,而且准确、完完全全地传达了原
文的意思。
即使我们在译入语中使用了译出语的句式结构,如果没有妥帖地理解句式结构中
重要词的意思,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Ali estavam quase todos: Aquele que fora ferido em cinco batalhas, aquele que
&
葡汉翻译理 navegara até ao fim do mundo e morrera de escorbuto,。que naufragara no índico,
o que fora denunciado e torturado, o que morrera preso, o que morrera no exílio. Ali

11•. estavam quase todos: aquele que perdera um olho em Ceuta, aquele que perdera um
braço em Diu, aquele que perdera a cabeça degolado pelos Filipes.

原译: 几乎所有的祖先的肖像都悬挂在那里。直的曾经在五次战争中负过伤,
论与

有的曾经远航到过地球末端却亡命于败血症,有的则在海上遇难,葬身于

浩瀚的印度洋,有的被叛徒出卖,受尽了残酷的折磨,有的曾被囚禁在狱

中,还有的死于流放的路上。他们当中还有的在休达作战中失去了一只眼
睛,在第乌斯被砍掉一只胳膊,在菲律宾被推上断头台。(P)
改译:他的祖先们几乎全部集中在这里:这位曾在5次战斗中负过伤,那位曾航
. 行到海角天涯后来死于坏血病,这位乘船遇难于印度洋,那位被人告发受
过酷刑,这位被俘而死,那位在流放中离开了人世.这位在塞乌塔战斗中
失去了一只眼睛,那位在迪乌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胳膊,还有二位被费利佩
王朝砍去了脑袋。(P)
原文作者使用了排比式修舌辛格式:aquele que aquele que ...»,,o que o que o
que o que .aquele que aquele que aquele que ...o 虽然在原译中也运用了排
比式结构,但是原译译者搞错了原文中的aquele和。que的意思,并把它们转换成
了 “有的”。“有的”在汉语中表示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原文中aquele和o que的意
思是其祖知门中的一位,而每一位都是确指的。虽然汉语“有的”表示整体中的一部
分,但是它是不确指的,不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意思,或者说,只是部分地传达了原文
的意思。改译译者巧妙、灵活地运用了表示确指的汉语排比句式:“这位 ,那位
……,这位……,那位……,这位……,那位……,这位……,那位 ,还有
一位 ”。改译不仅使用了异化《译法,表现了译出语的语言节奏感和美感,而且还
完全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在原译中,把batalha转换成“战争“是译者对词汇的
错误理解;把Filipes译成了 “菲律宾“也许是译者一时疏忽大意。
1.2-形式与文化(刼77?16 e旭血“)
语言形式与文化一向是统一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作者使用的特有语言往往带
有其民族文化的印迹。译者应该遵循作者的思维、表达方式,运用谨慎的异化译法,
充分反映译出语文化的特征,充分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归化译法达不到语言形式与
文化的统一,可能使译文失去译出语文化的特征,从而给译入语接受者造成“文化错
觉”。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分析一下“文化错位”:
Esta semente de guerra era o padre novo, um jovem padre de sotaina rota e cabelo ao
vento, pároco de Varzim, pequena aldeia miserável onde moravam os cavadores da
vinha.
原译:这颗不断初滅事端的种子就是新来的神甫,一位身穿破旧袈姿、头发蓬松、
凌乱随风飘动的年轻神甫,瓦尔辛教区的教长。瓦尔辛教区是一个贫困的
村庄,居住在这里的都是葡萄种植工。(?)
改译:这抗争的种子就是新任教父 。这位年轻的瓦尔辛教堂神甫身穿一件破旧的
教主长迤,头发迎风摆动。瓦尔辛是个贫穷的小村庄,那里居住的都是些
葡萄园的刨坑工。3)
Por isso andava também ele como um faminto, com a 担竺竺 gasta
e as botas
vergonhosas.
原译•而他却像一个饥饿缠身的乞丐,披着破旧的袈裟,拖着寒酸的靴子。(P)
改译: .....因此他自己也如同一个吃不饱肚子的人,蜒和短靴破旧得令人感到
脸红。(P)
在原译中,葡语sotaina被转换成了汉语“袈裟”。我们都知道,袈裟是佛教僧尼
披在外面的-种法衣。佛教的袈裟怎么可能穿在了瑟普蠶龄麗
者感到莫名其妙,并给他们造成错觉。为了避免文化错位’应该像改译译者那样’
把sotaina译成“教士长袍“或教袍°

九3形式与 形象寸动语 言(Forma e alegoria)


使用某种语言形式的目的是使得语言新颖、形象、生动。译者采取异化译法,釆
用译出语的表达形式,可以保留原文原有的笔调和情趣,可以给译入语读者带来新鲜
感。我们来看以下例子:
O vinho onde、como num Doema. ficam guardados o sabor das flores e da terra, o gelo
do Inverno, a doçura da Primavera e o fogo dos Estios.
原译:正像一首诗歌中所赞美的那样,葡萄酒汲取了鲜花和土地的芳泽,把冬天
的冰霜、春天的温暖和夏日的火热,都溶汇在它那馥郁的玉液中。(P)
改译:葡萄酒婉如一首诗歌,里面留存着鲜花和土地的芳香、冬季的严寒、春季
的温煦和夏季的炽热。(P)
原译打破了原文原有的句式结构,采用了归化译法,运用汉语中惯用的表述句式,
脱离了原文句式,把其改造成汉语结构模式,没有真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语
显得古板、俗套,没有新意。仔细推敲,我们会得知,葡萄酒无法汲取鲜花和土地的
芳泽,不过葡萄可以;另外,ficam guardados不是“溶汇”的意思,而是“留存”
的意思。改译译者使用异化译法,通过“那里”在语义上衔接两个句子,巧妙地吸取
了原文的句式结构,呈现给译入语接受者新颖生动的形象性语言。尤其是,在改译
中“留存着” 一词真实地传递出原文的意思。
E parecia ao Dono da Casa que, dia ap—s dia, semana ap6s semana, mgs ap6s nt2s、
a sua presença ia crescendo como uma acusação que o acusava, como um dedo que
apontava, como uma espada de fogo que o tocava.
原译:日久天长,男主人觉得这年轻神甫的身影像一份严厉的起诉书在指控他,
像一只伸出的手指在怒斥他,像一把利剑在刺痛着他。(P)
改译:大房子的主人认为,神甫的影响正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地渐渐
扩大,其存在本身就犹如是对他的一种指贵,一个戳向他的指头,一把刺
中他的带着烈火的利剑。(P ) "
原译译者采用归化译法,把葡语dia após dia, semana após semana, mês após mês机
械式地、简单地转换成了 “日久天长”;此外,还漏译了 iacrescendo。在表面上看
原译显得符合译语的语言表达形式,文从字顺,表现出简洁的风格。然而,并非如此'
11-1/1/:玄・江 A4-zPl-\C石 8 44-丿息工(1土 、丁、一叫'
归化译法使得译语平淡、简单化、枯燥无味。通过原文的表现手法及句式结构的焰'
85
改译译文完全体现了原语的形式风格,展示给译语读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葡汉翻译:

1.4 形式与 洋入语 语言的丰當(Forma e estrangebismo)


异化译法有助于充分地传达原作的“异国风味”,引进一些译出语的表达方式,来
理论直实践

丰富译入语的语言。比如,把“表演”也可以称作“秀”,把“窄路”或“障碍”也
可以比作“瓶颈”,把“猫哭老鼠”也可以比喻成“洒鳄鱼泪”,这些表达方式都是从
外来语异化过来的。异化词语是一种语言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此我们的语
言才丰富多彩、充满生机、魅力无限。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Os problemas morais pertencem-lhe. Os problemas práticos são comigo.Peço-lhe que
A deixe Cisar ocupar-se do que é de César. Eu na sua igreja não mando: só assisto e
apoio.
原译:精神上的事务属于您的管辖范围,而实际的问题应由我来处理。我请求您
'物归其主,国还其君'。在您的教堂里我是无权发号施令的,我只是出席
各种宗教仪式并给您以支持……(P)
改译:精神道德方面的问题归你来管,现实问题则由我来处理。我请求你让恺撤
去负责恺撒应该负责的事情。我在你的教堂里从不发号施令,而只限于参
加和支持而已。(P)
在现在的社会,稍微具有一点世界历史知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恺撤大帝是谁,
所以没有必要采用归化译法并把葡语 deixe César ocupar-se do que é de César翻译成'物
归其主,国还其君'。运用异化译法,吸取译出语的表达方式,这反而会使译入语
新颖、明了、达意传神。就像外来词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样,中国人基本上都知
道其含义,没有必要一定要使用“殊途同归”,有谁不知道罗马?有谁不知道罗马在
哪里? “让恺撒去负责恺撒应该负责的事情”比喻得非常形象、直接,使中国人易于
明白其中的内涵。
在使用异化译法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译出语与译入语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
景和内涵,尽量避免引起不同的联想并给译入语读者带来错觉。
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要方法,因为异化法可以使译文充分传达原作的“原貌”。
但是,不是说异化法是万能的。异化法的运用是有一定限度的,这限度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译入语语言文化的限度,二是译入语读者接受能力的限度。也就是说,
译者在运用异化法的时候,既不能超越译入语语言文化的规范限度,也不能超越译入
语读者的接收限度。

o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método de domesticação
我们说,异化法应该是翻译的主要方法,但是并不是说异化法是唯一的、绝对的。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有特殊性与局限性。那么,解决特殊的情况就要靠归化法,
归化法是辅助的手段。归化的目的是力求译入语文从字顺,能够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当异化译法行不通的时候,翻译肯定受到了阻碍。这种阻碍就是两种语言文化
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为了拉近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距离以及逾越它们转换的困
难,译者应该使用归化译法,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化规范,避免晦涩难懂的译文 1 ~

翻译方法
出现。
1
zi 许文符冬详•入■语的习價说法(Expressões apropriadas d língua de chegada)
0

麥务
原文词语在词典中的释义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其真正应该在译入语中如何表述是
另外一回事,因此译者应该设法寻找译入语在同样场合的习惯说法,译出通达晓畅的
译语。在异化译法发挥不了作用的时候,译者就要努力冲破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打 &
破原文词法、句法结构中的框框,找到既贴近原文意思又符合译入语习惯说法的词语。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A ruína dos homens como o primo Pedro, seu pai e seu avô parece sempre um pouco
inexplicável. Eles não desperdiçam só os seus bens mas também os seus dons.
原译:佩德罗表叔的祖父和父亲的破产仿佛有点无法解释 。他们不仅无度地挥霍
了他们的财富,而且也埋没了自己的天资。(P)
改译:佩德罗及其父亲和祖父的破产似乎总是令人有些无法解释。他们不仅挥霍
掉了他们的财产,同时也挥霍掉了他们的机势。(P)
dons在葡汉词典中的释义是“赠品”、“礼品”、“恩赐”、“恩惠”、“天赋”、“天资”、
“优点”、“长处”。原文在前面已经交代了,佩德罗曾是该省贵族最后合法的代表,
可见他及其家族曾经不仅富有而且是权贵。显然,原译译者照搬了词典里的某释义,
选择了 “天资”,没有做到语贵适境,没有领悟译出语作者的意图,让译入语读者感
到疑惑,所以“天资”是说不通的。然而,改译译者融会贯通,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
将其翻译成了 “权势”二字,可谓合乎情理、文字通侦。
久2许文符冬诛入语的行文习慣(Estruturaeo也血㈣也㈣以^血药
apropriadas。Ungw de chegada)
葡汉在句法上有着很多差异,比如,葡语中的工具、方法、物质、反对和让步状
语在汉语句法中不存在。不过,尽管如此,汉语也有自己的特殊方式来表达该意思。“我
们知道,汉语不像印欧语系那样,没有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词语的结合就不受形态
成分的约束,倒是更多地受语义因素制约。汉族人的思维习惯的特点决定了汉语词语
结合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就是利用语义的链索作用。无论是语素组成词,短语组成
句子,分句组成复句,联系的手段往往不是语法成分,而是语义的条件。只要是语义
上合乎事理,能够搭配,就可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句子,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意合法”(赵
永新,1997, P.24)。
按照汉族人的思维习惯,事情的陈述应该是:先因后果、先条件后实施、先已知
后未知,句子的组合形式是依照汉族人的逻辑思维方式的意合。这恰恰与属于印欧语
系的菊语相反,在葡语中句子的组合是形合,句子的结构形式一定是完整的。葡汉
的转换过程也就是从形合到意合的过程。我们通过以下葡汉对照的例句来看看此转
换形式:
"…,anediando a barba com a palma da 脸。."
汉译:“若热用手掌捋着胡子,…”
<
?
7
ia numa íip6ia,..."
汉译:“ ,乘车去,
"Pouco depois, voltou ela com a resposta、..."
汉译:“不一会儿,她拿着回信转来,……“
"... se casasse comra a vontade de meu pai1
f
汉译:“如果我违背父亲的愿望去嫁给他,……“
在以上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语状语依次是工具、方法、物质和反对状语,
都是由副词短语组成的,它们在汉语译文中都被翻译成了连动句中的第一组动宾词组。
葡语中惯常使用前置词和名词组合的形式来构成形式多样的状语 ,以简洁的结构形式
0 来表达丰富的内涵。
"Apesar deste fresco we de vivenda campestre, o Ramalhete, ...» tinha o aspecto
tristonho de residência eclesiástica ..."
汉译:“虽说这座乡村式的院宅得了这么个雅号,但 ,葵花大院看上去真像
座凄凉的修道院,……”
在上述例句中,我们会发现,葡语让步状语是由前置词短语组成,转换成了汉语
让步从句。
Mas ela tinha ordem de dar de comer a qualquer pobre que batesse a porta enquanto
houvesse luz acesa na casa.
原译:可是男主人曾嘱咐过她,只要府邸中的灯火不灭,她就要给任何一个敲门
乞讨的穷人准备吃的。(P)
改译:不过主人吩咐过她,家里还亮着灯的时候,只要有穷人来敲门,都要做饭
给他吃。(P )
葡语原文以完整的形式组合起来,其“形合”结构应该在汉语译入语中被打破并
转换成“意合”结构。原译基本上保留了葡语原文的句法结构,形成了一个带“翻译腔”
的长句子,使译入语读者感到晦涩及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改译译者没有照搬原文的句
法结构,把译出语的“形合”结构转换成了汉语的“意合”结构,按照汉语的行文习
惯重新排列汉语译文,以合情合理的逻辑关系把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改译译文在意
义上紧扣,通达顺畅,使译入语接受者读起来就会感到轻省得多。
久3汉语成诒的运用(典 de provérbios chineses)
汉语成语的运用也算归化译法的一种。汉语成语有以下优点结构工整、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含义深刻等。如果在翻译实际操作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成语,确实会增强译
文的表现力,给译语增色添光,使译文更加优美。我们看以下例子:
O jantar estava a chegar ao fim. 4 conversa aaora e,a Reral e subira meio tom.
原译:晚宴就要结束了,宾客们的话题转到了曰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上,谈话的声
音也比刚才高了。(P)
改译:晚宴行将结束,客人们都在高谈阔论.嗓门越来越大。(P)
葡语原文结构简洁精练、内藏广义。原译中引入异化译法并使用了增词的翻译技
巧,然而原译译文增词增得太多,未符合译出语的语言表达风格,因此原译译文显得
88
冗长、繁琐、啰嗦。根据译出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与风格,改译译者采用归化译法,在
译文中恰当地使用了汉语成语,译文充分地展示了衣食无忧的人们闲聊、侃饲而糸的
情景。由于使用了汉语成语,改译译文词无枝叶,其含义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汉语成
语“高谈阔论”完全准确地再现了译出语的语言风格,同时也传达了其内容意思。‘
在翻译葡语作品并使用归化译法的时候,不宜使用以下几种汉语成语:一、反映
中华民族特殊习俗的,如“拂袖而去”、“腰缠万贯”、“罄竹难书”等;二、带有汉字
特征的,如“目不识丁”、“八字没一撇”等;三、含有中国地名的,如“得陇望筍
(A ambição levava-o a querer sempre mais.)""稳若泰山"、"黔驴技穷”、"夜郎自大"、
“洛阳纸贵”等;四、含有中国人名的,如“名落孙山”、“江郎才尽”、“事后诸葛亮”
等。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Pedir é uma coisa difícil. E tanto mais difícil quanto mais aquele a quem se pede é rico e
poderoso. Mas a quem havia ele de pedir senão aos ricos e poderosos?
原译:请求他人的施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请求有钱有势的人慷慨解囊相
助就更难了。但是,不向这些腰缠万贯的权贵们索要,他又能向谁去要呢?
(P)
改译:求人是件难事,特别是所求之人既有钱又有权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可是,
他不去求那些既有钱又有权势的人又去求谁呢?( P)
在原译中,用汉语成语“腰缠万贯”传译葡语ricos,但是这个汉语成语带有中华
民族特殊习俗的色彩,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这样的错觉:富有的葡萄牙先人也是这样
在身上带有如此多的钱,葡萄牙先人也像中国古人一样使用由一千枚铜钱串成的贯。
“贯”表示中国古代用铜钱,一千枚铜钱串成一贯。“万贯”指极多的钱。为了避免文
化误导,应该像改译译者一样,使用异化译法,老老实实地把ricos翻译成“有钱人”。
上述例子就是归化过头的现象。有的译者为了使译文词华典赡,滥用汉语成语。
汉语成语大多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翻译中不恰当地照搬滥用,就可能破
坏原作的异国情调,给译入语读者制造一种虚假的感觉。因此,在使用归化译法的
时候,同样也要注意到归化过度的问题。
归化过度指的是,不顾原文的语言形式,不顾译出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一味追求
译文的通顺和优美,甚至在译文中使用一些具有独特的译入语文体色彩的表达手段,
读起来颇像原作者在用译入语写作一样。这样的译文会起到“文化误导”的负作用,
会造成“文化错觉”。
归化法是异化法的补充。归化法作为异化法的辅助手段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更加
通顺易懂。

第三节 .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语为主的翻译方法
•^9。2 丿 Métodos da Tradução: Língua de Partida como
-Principal e Língua de Chegada como Principal

不同的翻译理论流派有着不一样的翻译方法。在翻译界,被普遍接受的常见翻译
方法大致上有两种:一是异化法和归化法,,-是甌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语为主
的翻译方法。在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异化法和归化法。异化法和归化法是我们房房
89
如會 主
,

汉 学习的主要翻译方法。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另外一种翻译方
> ^ 法: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语为主的翻译方法。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

-

语为主的翻译方法不作为学生重点学习的对象,只作为参考。
-
译理
-
-

>
-
-
-
-
-
-
-
-

•.
-

英国学者纽马克(Peter Newmark),语言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在其
® 1 *

1

《翻译教程》(力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 P.45) 一书中就翻译方法提出了独特的学


.

*

.
.

术观点,把翻译方法分成两大类型: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和以译语为主的翻译方法。
.
.

{
.

.

.• 在这两大类型中,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转换处理方式,进一步细分出不同种类的具
体翻译方法,如:
原语为主 译语为主
逐字翻译 编译
直译 意译
忠实翻译 习语翻译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纽马克把这71种“译法”摆成一个V字形,以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应关系。两个系
列的第一项(逐字翻译和编译),分别在▼字的两个顶端,表示它们相距最远。其余
三项依次接近,而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最为接近。但两个系列各自的特点始终保持
着:一个侧重于原语,另一个侧重于译语。根据纽马克的解释,它们的含义如下:

4以原语为主的翻译方法
I ■ Método da tradução: língua de partida como principal
逐字翻译(Tradução palavra por palavra ):是一种行间译(tradução interlinear)o
是在原文词的下面逐个注上译入语的词。换句话说,逐字翻译指译文字词和原文字词
一一对应的翻译。这样做的唯一用途是帮助弄憧一个较难的句子。
Mi? (Tradução literal ):把原文的语法结构变为译入语最接近的对等结构。词则
不问上下文,逐词对译。这种直译指译文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字词、句形
结构、比喻修辞表达等。这种翻译方法可以算是译前的准备步骤,有助于看出原文的
问题。
忠实翻译(Traduzo fiel):指译文尽量忠实于原文作者所欲表达的意图和所采用
的表达方式。这种方法注重从上下文语境中分辨原文的意义 ,并力图在译文中全面再
现原文的内容。具体来说,在译入语语法结构的约束下,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词语在
原文上下文中的准确意义。这种译法力求忠实于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实践 。
语义翻译(Tradução semântica ):语义翻译与忠实翻译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语义
翻译更加重视原文的美学价值。比如,不能顾了词义就忽略了语音的美。另一方面,
在语义翻译里,不太重要的文化词语可能会译为中性的一般词语,而不译为对等的文
匕词语。此外,还可能对译文读者做一些别的小的让步。和忠实翻译比较起来,语义
翻译,在百分之百忠于原文的情况下,表现得略为灵活,能接受创造性的例外;而忠
实翻译则不讲妥协,比较刻板。总之,语义翻译比忠实翻译更加强调原文的内容和意
义在译文中的再现。
9
2. 以译语为主的翻译方法
Método da tradução: língua de chegada como principal
编译(Adaptação ):是译者自由度最大的一种翻译方法,:接近于根据原文进行改
写或改编。这种最自由的译法常用于翻译戏剧和诗歌。一般是在保留题材、人菰 法
情节的情况下,用译入语文化替代原语文化,整个篇章重写。有时是请人先直译原
作,然后把译文交给有经验的剧作家或诗人,请他参照重写。我国清代翻译家林纾'
(1852- 1924)的译法大致可归为这一类。
意译(Paráfrase ):指译文主要表达原文所传达的内容和信息,不注重语言表达形
式的对应。这种方法更多地是阐释原文的意义,而原文表达中的语言形式、形象比喻
等可能均有一定的减损。简而言之,意译再现原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由于通常它
只是对原文的一种阐释,所以篇幅比原文要长,往往是冗长而花哨。 §*
习语翻译(Tradução idiomática ):指译文再现原文的内容信息时,倾向于使用译
语中的各种习惯用语来表达。虽然习语翻译再现原文的信息,但是,有时不管原文有
没有这些惯用习语,都要硬加上。因此,习语翻译有时会扭曲原文词语的色彩。
交际翻译(Tradução comunicativa ):指翻译时注重原文内容在具体语境中所传递
的交际功能和意义,并尽虽用译语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方式来表达。通俗地讲,
交际翻译不但转达原文的信息,而且尽虽运用译文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再现原文
词语在原文上下文中的意义。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易于为译语读者
所接受和理解。
通过比较,纽马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最符合翻译所追求的两个目标
准确和精练(语义翻译或许比交际翻译更能做到语言精练)”。两种译法看起来比较接
近,可是它们依然代表着两种倾向,不能合二为一。

3.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Diferenças entre a tradução semântica e a comunicativa
概括地讲,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大体如下:
1) 语义翻译是自己的、个人的;而交际翻译是社会的;
2) 语义翻译注意的是原文作者的语言水平;而交际翻译考虑的是译语读者的语
言水平;
3) 语义翻译紧跟原文作者的思路,把握语义的细微差别,追求表达上的精确,
以图再现原文的震撼。然而,交际翻译着重于传达原文的信息,倾向于简单明了,行
文自然流畅;
4) 从道理上讲,译者在进行交际翻译时,不应比语义翻译时享有更大的自由。
但事实上,这种趋势是存在的。因为交际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不十分确定的读
者群;而语义翻译正相反,做语义翻译时,译者要跟定一个唯一的、非常明确的权威.
“原文作者”。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
一、思考问答题
1. 什么是翻译方法?
2. 什么是归化法和异化
§理 3. “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区别是什么?
丄,论
£•实 4-为什么说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要方法?
野践 5.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归化法?为什么?
6-在翻译葡语作品并使用归化译法的时候,不宜使用哪几种汉语成语?
7. 以原语为主翻译方法中的“语义翻译”是什么?
8. 以译语为主翻译方法中的“交际翻译”是什么?
9.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是什么?
二、练习题
请通过适当的翻译方法将下列葡语句子译成汉语,并指出所使用的翻译方法。
1. Santos da casa não fazem milagres.
2. Água mole em pedra dura tanto dá até que fura.
3. Houve reclamações de alguns clientes. Assim, pedimos o favor de preencher o
questionário junto, que nos permitira avaliar a qualidade dos nossos serviços.
4. Desde que comecei a trabalhar no novo projecto, tenho tido tanto trabalho que estou
quase a ficar doida.
5. Cada cavadela, sua minhoca!
6. Cada um sabe as linhas com que se cose.
7. Para fugir ao "stress", aconselho-a a que passe algum tempo neste hotel, cujos quartos
estão virados para o mar.
8. A Mariana anda com uma terrível depressão. Já não é a primeira vez que a encontro a
chorar pelos cantos.
9. Depois da tempestade vem a bonança.
10. Tal pai, tal filho.
11. Boa árvore não dá ruim fruto.
12. Andar como o gato por cima de brasas ( Por cima de brasas, andam os gatos depressa.).
13. Estar com a corda (com o baraço) na garganta.
14. Uma porta se fecha, e outra se abre.

92
I
翻译的基本技巧
Técnicas Fundamentais da
Tradução
k词义的特点与选择
割9如F Características e Escolha dos Sentidos das
Palavras

我们能够读憧一篇外国语作品,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应该明白其中词和词组的
意思,其次应该理解其中的语法结构与现象,最后还应该知道其中所运用的文体形式、
修辞技巧等等。
一般来说,在外语学习的教材中有两条主线贯穿在其中:一是主题性内容学习,
二是语法学习。不管是主题性内容的学习,还是语法学习,都需要靠课文来辅助,也
就是说,每一节都配有课文,课文是主题性内容和语法“表演的舞台”。紧跟在课文
后面的,或者说,与课文配套的依次是词汇表或生词表、语法现象、习语批注、文化
背景等解释。因此,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为了弄懂一篇外语作品,首先应该解决词和
词组的理解问题。学习外语是这样,同样的道理,翻译也是如此。可见,理解词和词
组的含义是翻译的最基本的第一步。
明白了词和词组的含义还不够,还应该会在具体的上下文中辨别它们的具体的确
切意思。一词多类,一词多义,这就需要我去选择词义、去根据语境洞察其引申意思。
另外,词义也有大小、轻重、褒贬之分。

1词义的特点
I ■Características sobre 0 sentido da palavra
1.1 一词多义伽收師回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方面词本身就有几个意思,另一方面虽然词具有相对比较稳
定的基本意义,但是由于使用场合不同而产生了多种含义。译者需要认识到一词多义
的普遍性,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地判定词的确切含义。
葡萄牙语的很多词都是一词多义。词义多了,就需要挑选,这给译者带来了一定
难度。译者要根据词语的搭配关系、上下文等情况来识^词的具体含义。越是常用的
词,其意义和搭配越是繁多。葡语—词有很多意义和搭配,在《葡汉词典》中
作为及物动词有33个释义、作为不及物动词有3个释义、作为反身动词有5个释义。
例如:
tomar banho 洗澡

汉 tomar café喝咖啡
-<^10


tomar nota记笔记
^

译:
& tomar refeições 吃饭
£

多也須罟 备

tomar o pequeno almoço 吃早餐


论旧

tomar uma atitude采取某种态度


tomar posse 就职

tomar uma cidade 攻克一座城市


@
tomar as rédeas 拉住缰绳
tomar conta de 照顾;照料
.
tomar em consideração 考虑到;注意到
在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不少。汉语“上”有很多意义和搭配,在《辞海》中
有17个释义和194个词语搭配。“上”有如此多的意义和搭配。如果没有具体的搭配
和上下文,无法判定它的意思,译者是无从下手的,根本无法把它译成葡语。如:
上班 ir para o trabalho
上扌艮 apresentar um relatório
上梯子 subir a escada
上吊 enforcar-se
上课 dar aula; ter aula; assistir à aula
上马 montar o cavalo; começar um projecto
上任 assumir um cargo; tomar posse
上诉 apelar para
上浮 aumentar

i.2 词义 的鬆童 伽化何iade smOnti% das palavras)


选定词义后,还需要分辨词义的轻重,把握词义的分寸。识别词义的轻重对于翻
译来讲非常重要。我们做翻译时,只有知道了原语词义的分量的轻重,才可以选择好
与其在意义上相对应的译语词语。在词义的分量上,把重词看轻不行,将轻词看重也
不行,应该恰如其分地确定词义的分量。
表示“不悦”的词在葡语中有一些,但是它们在生气的强烈程度上有分别,所以
在翻译时一定要拿捏好词义的轻重分寸。例如:
zangado:泛指所有的“生气”、“愤怒”的形式,包括流露出来的和未流露出来
的、或者出声的和未出声的;
aborrecido:表示闷闷不乐、不高兴、生闷气、不出声;
fiirioso:表示突然的狂怒、突如其来的暴怒;
irritado:表示被强烈的刺激导致的发怒、勃然大怒,像患有狂犬病般的震怒。
&1>00^雨0 : 表示
闷闷不乐、不高兴、
生闷气、不出声

心,
zangado:泛指所有的"生
气”、“愤怒”的形式,包
括流露出来的和未流露出
来的、或者出声的和未出>
声的 卜 M.

0 怒
10

而囱0:表示被强烈
^1080:表示突然 的刺激导致的发怒、
的狂怒、突如其来 勃然大怒,像患有狂
的暴怒 犬病般的宸怒

葡语中,querer和agradecer都含有“某人让他人做某件事情”的意思,但是二者
是有分别的。querer表示非正式的待人方式,例如:父母对待子女、上级对待下级。
agradecer带有礼貌、客气的语气。querer和agradecer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下有着不同的
用法,两个词的区别在于词义的轻重。我们现通过以下两个例句来体会它们的词义轻
重:
1 ) Quero que me expliques bem isto.(这里的 querer 带有迫使、强逼的 口气。)
我现在要你向我解释清楚这件事情。
2 ) Agradeço que me explique bem isto.(这里的 agradecer 表示客气、委婉的意思)
我现在烦请您好好噂我解释解释这件事情。
汉 在葡语中还有一组动词:solicitar和exigir,它们都表示“要求”的概念,但其分
量却不一样。solicitar含有请求或寻求的意思,而exigir带有强迫、命令的意味。比如

备理 1 ) Ele solicitou providências às autoridades.


丄论 他曾要求当局釆取措施。(这里的“要求”是请求的意思。)
实 2 ) Exyo que me tragas o trabalho de casa amanhã.
段践 我要求你明天把家庭作业给我带来。(这里的“要求”含有命令、强迫的意思。)
0 1.3 词 义的案 ^(Sentidos encoinliistico e p^orativo de palavras)
在葡语中,有些词不是含有褒义,就是含有贬义,但是还有一类词既含有褒义也
含有贬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性词,它们不分褒贬,或者说既不含有褒义也不含
有贬义。对于具有褒贬两种含义的词,译者要根据词语搭配和上下文来辨别出其带有
褒义还是贬义,否则就会把原语中的词语翻译错。因此,辨别词义的褒贬对于翻译来
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葡语词汇里,sucesso N nobre {adj.高尚的、崇高的)、ilustre ( adf.杰出的、卓越
的)、excelência (í.美德、优点)、elogiar ( v.表扬、赞美)、valorizar (v.重视)、prezar
(v.尊重)、merecer ( v,应当得至!]、赢得)、mérito ( s.才华、功绩)、glória ( s.荣誉、光荣、
荣耀)、virtude (s.美德)、generosidade (s.慷慨大方、宽厚)^honestidade (s.正派、诚实)、
vitória (s.胜利、成功)等为褒义词(palavras encomiásticas ); falha (s.裂纹、瑕疵、
疏漏)、色山邳(V.使破裂、搞错)、 erro (s.错误、谬论)、engano (s.弄错、骗局、欺骗)、
confusão (s.混乱、错乱、模糊)、insultar ( v.侮辱、辱骂)、denegrir ( v.弄黑、玷污)、
vício (s.恶习、毛病)、inveja (s.妒忌)、ridículo (时•.荒诞的、滑稽的、微不足道的)
等为贬义词(termos pejorativos)o
对于单纯的褒义词或贬义词来说,识别其含义比较简单。然而,针对同时具有
褒贬两方面意义的词汇,分辨其褒义还是贬义,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具有褒贬两
面性质的词在葡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例如:ambiçãoprovocar、animal、bando、
lavagem(lavar)^ sócioo现就这些词汇中的某些词 ,举例说明:
1 ) ambição
褒义: A sua maior ambição era ser maestro.
他(她)的最大梦想是成为指挥家。
(他(她)的雄,3士志是成为指挥家。)
(他(她)立志成为指挥家。)
贬义:A ambição levava-o a querer sempre mais.
野心促使他总是想要更多。
(他野心勃勃、贪得无厌。)
(他野心勃勃,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

96
.

0
.
.
2) provocar


.


褒义:O comandante do exército provocava os soldados a pelejar. .


.

一在
军队(陆军)指挥官激励战士英勇作战。


.


5Ê5Z.: Ele provocou-o com palavras insultuosas. ..


.


他用秽语(伤人的话语)向他挑


..
3) animal
褒义:Um cão, como um grande amigo dos seres humanos, é um animal muito querido
e fiel.
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是一种非常可爱与忠诚的动物。
: Os nazis trataram-nos como animais.
纳粹分子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对待。
在以上例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一•个词具有褒贬两种色彩。识别其是褒
义还是贬义,要根据语境、上下文和词语搭配。

n词义的选择
《.Escolha dos sentidos das palavras
2A 槟魚词类的划 分确 定词义Q啊íç冊dos sentidos das palavras segundo a
dasse das palavra^)
对于词只有一种词类的情况,彳艮容易确定其词义。然而,对于一个词具有多个词
类的情况,相对来说不容易确定其词义。针对第二种情况,如果不知道词属于哪种词类,
就无法辨别出其确切的词义。
在葡语中,有的词只有一个词性,有的词有多个词性。关于一词多类的情况,存
在着两种:一、尽管一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但是其词义没有发生变化。二、一个词
属于不同的词类、其词义发生了变化。分辨一词多类,需要从句子着手,也就是说,
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或在具体的句子中,才能识别出词在句子中的成分。一般来说,某
种词类在句子中充任某种句子成分是固定的、规范的,或者说是有规律可循的。鉴^
出词在句子中所担当的角色,也就找到了其所属的词类。确定了词类,自然而然词义
就会明确了。
在葡语中,有些词尽管属于一词多类,但是其词义没有发生变化,例如:frio,
ver、hipócrita> entender、futuro (s.未来、将来,弓宓.未来的、将来的)、animal (s.动
物时••动物的)。我们通过以下例句来看这些词:
1) frio
Os pólos são as zonas maisfrias do planeta.(形容词)
极地是地球上最醇的区域。
Os esquimós protegem-se dofrio com peles de animais.(名词)
爱斯基摩人以兽皮御蹇。

37
2) ver
3 葡 Depois de muita discussão, ele viu que era impossível convencê-los.(动词)
•:客汉

!号翻译 经过长时间的商讨后,他觉組不可能瑚艮他们。
A meu ver, a criança tinha dificuldades de compreensão.(名词)
(=Vi que a criança tinha dificuldades de compreensão.)(动词)
二论 在我看来,这个小孩子在理解上有困难。
:实 (我认为,这个小孩子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里践
3 ) hipócrita
Os hipócritas nunca assumem publicamente aquilo que sentem ou pensam
verdadeiramente.(名词)
虚伪的人从来不公开表露出其真实的感受或想法。
Ele é demasiado hipócrita.(形容词)
他极其疊。
从以上例句,不难看出,frio, ver和hipócrita都是一词多类,在句子中充任不同
的句子成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词类,但是具有同一个意思。
在葡语中还有一类词汇,它们具有多个词性,在不同的词性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例如I: bem、tarde、jantar。
1 ) bem
O Fernando é bem alto.(副词)
费尔南多很高。
Os alunos portaram-se bem.(畐U词)
学生们表现妊。
O João e a Joana casaram com separação de bens.(名词)
若昂和若阿娜以财产分割的形式结了婚。
2 ) tarde
Não venhas tarde para casa!(副词)
你别晚回家!
A Gabriela passa as tardes a ler.(名词)
力口布里埃拉看书度过所有殂的时光。
3 ) jantar
O jantar estava delicioso, a senhora cozinha muito bem!(名词)
晚饭美味可口,太太做饭做得很好!
O Pedro costuma兀〃幻尸 às 20 horas.(动词)
佩徳罗通常12点吃晚饭。
在例子1)中,bem作为副词时表示“很”和“好”的意思,而作为名词(复数)
时则带有“财产”的含义。在例子2)中,tarde作为副词时是“晚”的意思,然而作

98
为名词时则表示“下午”的意思。在例子3)中,]曲131•当作名词时带有“晚:
思,而作为动词时则具有“吃晚饭”的含义。
2.2 依据上下文貓定词义仏林n枷dossenridosdaspalgymsseg以证&
词义的确定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需要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来寻找并确元
体含义。上下文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语境。一
某个词在某个词类中有多个义项。确定了词所属的词类后,在众多个义项中导
上下文挑选出其确切的词义。
在葡语中,一个词在一个词类中具有许多个义项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
pena和tocar来举例说明,fogo有13个义项,pena有11个义项,tocar有33 -
请看以下例句:
1) fogo
Avistava-se fogo na mata.
森林里有興闪烁。
A aldeia tem cem Jogos.
这个村子有百户昼
Os sinos tocam a fogo.
敲响了报火警的钟声。
A instrução militar fbi feita com fogos reais.
以真槍实理进行了军事训练。
2) pena
0 pássaro é bonito, coberto de penas verdes e amarelas.
这只鸟漂亮,长有绿色和黄色的垩至。
Tenho lá penas antigas, com que o meu trisavô escrevia.
在那里我收藏着些古老的羽券,我的高祖父曾经用它们写过东西。
A pena foi suspensa por o réu ser menor.
由于人未成年,中止了对其刑罚。
Tenho pena que não queiras trabalhar comigo.
你不想和我一起工作,我感到遗憾。
3) tocar
0 Armando sabe tocar piano.
阿曼多会弾钢琴。
Estimados clientes, não toquem na fruta, por fovor.
尊敬的顾客,请勿触摸水果。
O telefone está a tocar.
电话正在响。
Estào a tocar à campainha. Quem será?
\
^ 2
/

1 葡
汉翻 有人正在拉门铃。会是谁呢?
8 A fome em África toca o mundo inteiro.
译理
/
非洲的饥饿问题勉动着整个世界。
:
" •.
熠实践

._ 久3才肚据撐肖已关系确 定词义(Deflniç^ 市殍sentidos das palavras segundo。


_
concordância)
.
. 在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词组的现象。所谓词组,就是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组合起来。
这种词的组合可以是以自由的形式进行的,也可以是以固定的形式形成的。这种以固
定的形式构成的词组,我们称之为“固定搭配”,不同的搭配就会形成不同的意思。因
為 多

此,只有确定了某种搭配关系,才可以确认词组的真正含义。以jogar, desempenhar,
£ grande、sociedade、carta 动词举例说明:
1 ) jogar
Este menino gosta dejogar xadrez.
这个小男孩儿喜欢下象棋。
O Carlosjoga muito bem às cartas.
卡桐打酬柿。
O Arturjogava frequentemente juiebol com amigos quando era miúdo.
阿图尔小的时候,经常跟朋友踢足球。
Os pescadores jogam muitas vezes a vida.
渔民常常冒着生命危险。
Elajogow-lhe um dito (um provérbio).
她物了他(故)。
Os seus actos nãojogam com as suas palavras.
他(她)言行不一。
Elejoga em corridas de cavalo ao domingo.
価星期天四。
2 ) desempenhar
Ela desempenha o papel principal nessa peça.
她在那出戏中当主鱼。
Ele desempenha actualmente o cargo de Chefe de Gabinete do Ministro.
倾任该部长办公室主任一亶
Ele desempenhou o relógio que foi deixado em penhor anteontem.
他赎回来了这只表,它是前天被典当出去的。
3) grande
homem grande身材高大的男人
menino grande大男孩儿
*

grande homem 伟人 1


4

含 妥 备

grande façanha 主功伟绩

的基
grande amigo 妊朋友

本技
grande escola优秀的学校


grande frio 严寒
grande prazo 长时间
4) sociedade
alta sociedade 卜层社会
sociedade primitiva 原始社会
Sociedade dos Escritores da China 中国作家协会
sociedade anónima 股份公司
sociedade comercial (合股)贸易公司
procurar a sociedade de alguém 寻求与某人交往
5) carta
carta aberta 公开信
carta de parabéns 贺信
carta de aviso通知(取款)里
carta do Brasil 巴西地图
baralho de cartas _副扑克牌
carta magna宪法;根本大法
Carta da Organização das Nações Unidas 联合国宪章
carta comercial流动商业许可证
carta credencial 国书
carta de bacharel大专文凭(高等专科文凭)
carta de condução 驾驶执照
carta de crédito 信用证
carta de fiança 担保书

第二节 増词与减词
入啲。2
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信息,是在传达原文的内容意思。做到这一点,必须用最切
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以便在目的语中准确无误地重现原文的信息。“切近”与原
文密切相关,指两个方面:一是与原文在意思上;二是在文体风格上。“自然,,说的是、
译文是否被译文接受者所接受并看得飢在译文中増加词与减少词都是为,达到
“切‘
近”与“自然“这两个转换的标准。
/
葡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点:一、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是无形态变化的语言;二、葡语的语言组
汉 合形式基本上是“形合”,汉语的语言组合形式主要是“意合”;三、葡语中使用“替
代”修辞手段比较多,汉语中使用“重复”修辞手段比较多。葡译汉时,需要把葡语
的有形态变化转换成汉语的无形态变化,需要把葡语的“形合”转换成汉语的“意合”,
需要把葡语的“替代”修辞手段转换成汉语的“重复”修辞手段。这几种转换形式势
必会造成在目的语中增词与减词的现象。
!云養 葡汉语言的不同点还表现在词法、句法和表达习惯上。葡译汉时,在译文中增词
与减词的现象与葡汉语言在词法、句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也有关系。
在译文中,不管是增词还是减词,其目的都是使译文在语义上完整、准确、贴切
地传递原文的思想内容,使译文在句法、表达习惯和修辞上自然通顺或文从字顺。
増词与减词不是随意地添加和删减,而是增词不增义、减词不减义。增词与减词
是有规则遵循的,其基本原则是使译文在文体风格上与原文统一 、在思想内容上与原
文切近、在文字表达上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与规范。

4増词
I 荊瓚0 (18
葡译汉时在译入语中恰如其分地添加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义的词语,以便译文
完整、贴切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以及达到文字通达。为了达到“达意”与“通顺”这
两点,有时需要运用“增词”的变通手法来实现从葡语向汉语的转换,这种转换
也就是从“有屈折变化”到“无屈折变化”、从“形合”到“意合”、从“替代”到
“重复”。
1) Havia numa terra um indivíduo que possuía uma gaita com a virtude de fazer bailar
os ouvintes quando tocava.
原译: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人拥有一支可以让听众一听就会起舞的笛子。
(E)
改译:从前有一个人,他有一只神奇的风笛。每当吹奏起它,所有的听众都会跳
起舞来。(P )
原译在翻译方法和技巧上存在着不少问题。把有屈折变化的语言转换成无屈折变
化的语言是将葡语的时态转换成汉语的体貌,这一转换可以通过增词的方式来实现,
因为在汉语中“词汇手段”是表示体貌的手段之一。在原译中,忽视了 tocava葡语过
去未完成时的语法含义或形态变化的意思,在这里过去未完成时表示过去“重复”的
意思,因此在译入语中应该添加“每”字来体现汉语中“重复”或“一再”体貌的
含义。
原语采用了 “形合”形式来保证其句子的完整性,通过关系代词que连接两个句
子。在葡语中,关系代词也是一种“替代”的方式。在原译中,未把葡语的“形合”和
“替代”转换成汉语的“意合”和“重复”,没有通过增词的变通手法来实现这种葡汉
转换,或者说在原译中没有添加“他”字来达到汉语的“意合”和“重复”。
葡语力求语言的简练,在tocava后省掉了直接宾语gaitao因此,在改译中通过增

言乒參哲芝备
加“它”字来实现汉语的修辞手段“重复”,以使译文的意思完整和明确以及汉语句


子通顺。

译的
在葡语中,havia既表示时态“过去”也含有体貌“未完成(过去事实的存在与延 ,



续)”的意思。汉语没有语法上的“时态”概念,但是有表示“时(时间)”的手段,


词汇手段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应该通过词汇手段表达出“时”的概念,在译入语中


加入“从前” 一词。
在改译中,依照汉语的行文习惯使用了异化翻译方法,再巧妙地运用了增词的技

0,、夺
巧,増加了 “从前”、“他”、“每”和“它”字词,所以译文非常通顺达意。
2) É-me, por isso, muito grato que, durante a minha visita oficial à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 se realize esta Exposição que documenta a história das relações sino-
portuguesas e mostra peças de grande importância. Agradeço ao Instituto Camões
esta iniciativa e ao Museu do Milénio de Beying a hospitalidade com que a acolhe.
*

勒备学
原译:在本人官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我本人非常感激这个展览会提供有
关中葡关系的历史文献,展现了有重大意义的历史点滴。本人同时感谢贾
梅士学社的推动,以及北京千禧博物馆的热情款待。(E)
改译:在本人正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际,举办这个展览,我甚为欣喜,因为
展览纪录着中葡关系的历史,展示着在双边关系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意
义的实物。卡蒙斯学会主办此次展览,在此我谨表谢意。北京中华世纪坛
艺术馆以极大的热情协办这个展览,本人深表感谢。
葡语原文的句子很长,这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增词”翻译
技巧的运用,译者可以提髙其翻译水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
惯,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内容。原译译者没有通过“增词”
的技巧把原文的句子进行合理的断开,所以原译译文显得不够通顺达意。
在葡语原文中,第二个关系代词que连接两个句子,也起着替代的作用。把葡语
长句子断开成两个句子,需要把葡语的“替代”转换成汉语的“重复”,因此应该把
que转换成“展览”o另外,为了使译文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形式,还需要加上“因为”,
以使译文达到语言表述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在原译中,没有意识到que的葡汉转换形式,
没有利用“增词”手段断句来使译文符合汉人的推理演绎方式及语言表达习惯。
在葡语中,习惯使用简明扼要的修辞方式。将简明扼要的葡语词语直接翻译过来,
不对其补充有关词语,不对其进行有关的铺垫,汉人很难理解其意思,因此需要以增
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原译没有处理好葡语原文中简明扼要的修辞方式,没有增
加词语,没有重复在前面已经提到的内容,原译译文生涩难憧,易使人产生误会。在
改译中,增加了 “在双边关系发展史中具有”、“意义”、“实物”词语,译文意思明确、
完整、清晰。
在原文中,一个agradecer带了两个并列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实际上省掉了一
个agradecer来避免重复、语言累赘。汉语与葡语相反,需要重复来达到句子的意思完
整、明了。因此,在汉语译文中,要增补在葡语原文中被省略的词语。在改译中,为
了使译文完整达意、文从字顺,重复或添加了 “本人深表感谢”。
在葡语中,往往用一个名词来表达一•个动作或行为,力求语言的简洁明快。然而,
汉语与其有所不同,需要一个动宾词组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动作或行为。葡语转换到汉
语时,汉语译文要符合汉语的表述风格,应该把葡语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为了汉语
句子意思完整、清楚,动词自然而然要在其后带宾语,也就是说,在动词后要加上词
汉 语(宾语)。所以,在改译中,在“卡蒙斯学会主办此次”之后增加了 “展览”。
译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原译和改译的差别。改译很好地运用了 “增词”的翻译技巧,
改译译文意思清晰、文从字顺。
去论
11 0减词
£皿如海 de palavras
减词指的是葡译汉时删减译出语中需要而译入语中不需要的词语或成分,以使译
入语自然通顺、言简意赅、意思明了。
葡汉两种语言在造词造句、句法结构、行文习惯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葡语的形
I 合和汉语的意合造成了这种差别。起连接作用的连词、连接分句的关系代词、表示某
种语法关系或语法功能的词语维系着葡语的形合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实际意义
或无表意作用,自然而然在葡译汉时它们在汉语译文中没有了 “用武之地”,应该被
省却。另外,由于汉语有着其独特的表述习惯和修辞手段,所以葡译汉时对葡语原文
还应该作出必要的删减。
我们说的减词,不是简简单单地减去词语,不是把原文的某些词语舍去不译,更
不是因不懂或难译而随意删去不译,是减词不减意。
1 ) Tanto o dono do jumento como este puseram-se logo a bailar, e com tantos saltos,
que em pouco tempo toda a louça se fez em cacos.
原意:这时,不单驴子的主人,就连那头驴子都立刻跳起舞来。可是由于他们跳
得太高了,把所有的瓷器在短时间内打碎了。(E)
改译:顿时,无论是驴的主人还是驴都翩翩起舞。他们跳得如此欢快,以至于不
一会工夫,陶瓷餐具全都变成了碎块。(P)
在葡语原文中,出现了连词e,它连接两个并列句。一般来说,葡语中并列的两
个句子需要一个连接词来连接,而汉语中就不需要并列的连接。葡译汉时,不需要把
葡语连接词e译出,也就是要把其删减,否则汉语译文就会不通顺。在原译中,不但
把葡语并列连词e理解错了,而且还将其错译成了带有转折意思的“可是”。
在改译中,删去了葡语并列连接词e,因为汉语两个并列句本身就是通过前后顺
序来排列的。依照汉语的行文习惯,改译中的汉语译文显得自然通顺。
2 ) Gritava o dono da louça ao tocador da gaita que não tocasse, mas este só tirou a
gaita dos lábios quando já não havia uma única peça de louça inteira.
原译:那个人向吹笛的人大吼,要吹笛的人停止吹奏。当吹笛的人从其唇上拿开
笛子时,没有一件碗碟是完整的。(E)
改译:餐具的主人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叫那个吹笛子的人停止吹奏。但是这吹
奏者直到餐具没有一个是完好的时候,才停了下来。(P)
在葡语原文中,关系代词que起到连接主句与直接宾语从句的作用,是“形合”
所要求的。在“意合”的汉语中,葡语关系代词que就必须被删减,因为汉语兼语句
可以表达该葡语句型要表达的意思。兼语句的各个组成部分直接组合,不野连词等词


、翻译的基本技巧
语来黏合。
在原译中,把葡语原文中的tirou a gaita dos lábios译成了 “从其唇上拿开笛子

电有 备
该译文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是显得语言罗索、繁琐,不够清晰。从整体上看,此译文
让汉族人感到費解,违背了汉语的行文习惯。在改译中,将其译成了 “停了下来”, ©
明显减去了很多字词,译文意思明了、语言简单干练。 *
在改译中,未将葡语原文中的já译出,进行了删减,因为在表达已知的分句中心
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清楚,没有必要再重复。没有必要译出葡语原文中的única,汉

0夺
语译文“没有一个”已经涵盖了其意思。


§

小如 争 富
第三节. \词类和语态转换 *
員响。3 ,Conversão de Classes de Palavras e Vozes

在葡语转换成汉语的过程中,在词类、句法成分、语态等层面上,有的仍然保持
着原有的性质与功能,有的则与原来的大相径庭。这种转换形成了相同性质的和相异
性质的转换。葡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行文习惯、文体、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造
成了相异性质的转换。
不管是相同性质的转换,还是相异性质的转换,都必须忠实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内
容),在符合译入语语言特点与语法的基础上忠实地展示原作的风格来达到通顺。
转换,尤其是相异性质的转换,是有规律可循的。转换规律在具体的翻译实践活
动中可以被用作翻译的技巧,因为所谓的转换规律说的是具体的翻译技巧。转换规律
指的是在忠实的基础上主要体现的两种语言的差异或相异转换。
葡汉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在葡译汉时,不仅要使译文忠实于原文,而且还要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 。要
遵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就必须对原文在词法和句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行必要的
词类或语法成分的转换以及语态的转换。只有这样,译文才可以通顺达意、自然流畅,
才可以让译入语接受者看得憧、看得明白。

1词类转换
I ■Conversao de 0)38868 de palavras
词类转换指的是,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遣词造句的特征,对译文做出必要的变
通,把原文的词性进行相异性质的转换。词类的转换势必相应地造成了语法成分的改
变,必然要突破原文的词法和句法格局。词类转换是化阻滞为通达的方法之一,可以
避免译文生硬拗口、晦涩难憧。
1) Um galo, cercado de um serralho de galinhas, pressentiu a aproximação duma
raposa e empoleirou-se logo numa árvore, dando sinal para que todas fizessem o
mesmo.
原译:从前有一只公鸡,有一天,正当公鸡被一群母鸡围绕住的时候突然预感到
狐狸的逼近,随即躲至I】树上并示意着其它的母鸡做回隹的壑g。(E)
改译:一只公鸡与一群母鸡聚集在一起觅食。突然它预感到有只狐狸正在偷偷地
1葡 向它们靠近。于是它立即跳到一棵树上,向那群母鸡发出信号,要它们也
汉 跳到树上来。(P)
译 在葡语中使用名词来代替动词的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这种现象使得行文简洁
明了。在上述葡语原文中,使用了名词aproximação和指示代词o mesmo来代替动作。
移理 o mesmo是代替一个表示动作的名词 ,其之后实际上省掉了 acto,完整的词组(或语段)
么论 应该是 o mesmo acto0
,实
段践 在原译中,译者照搬了葡语原文的词类属性,把名词aproximação和指示代词o
mesmo译成了汉语的名词形式,分别使用了 “逼近”和“同样的事情”。原译译文让
人感觉拗口,违背了葡语原文的文体与语体:民间故事与口语体。
在改译中,译者考虑到了葡语译文的文体与语体,运用了词类转换的翻译技巧,
使得汉语译文更加口语化、顺达、明快。
2 ) Já vejo que vocês não sabem que há agora uma ordem do Governo para nem os
homens nem os bichos fazerem mal uns aos outros!
原译:“我发现你们对目前政府的損全一概不知。无论是人也好,是牲口也好,
都不能做出危害大家的事情。”(E)
改译:“我看你们还不知道,政府现在下了命令,无论人与人还是动物与动物之
间都不能相互伤害了,要和睦相处!”(P)
在葡语中,“无主语动词haver的第三人称单数+名词”的搭配可以表示发生了
什么事情的意思。在这种用法中,动词haver实际上只起到架构作用,真正表意的是
其后的名词。因此,在葡译汉时,一般来说这个表意的名词会被转换成相应的动词。
在原译中,译者忽略了名词表示一个动作的功能,仍然把名词ordem翻译成了汉
语名词“指令”。原译译文不仅没有传递出葡语原文的意思,而且非常不顺畅,让人
感觉译文中描述的话语十分生硬、不生动。
在改译中,译者把葡语名词ordem转换成了动宾词组“下命令”,做到了汉语译
文的达意顺畅,体现了葡语原文的叙述故事的文体,反映了葡语原文的口语体。
3 ) A raposa deitou a fugir, os cães e caçadores atrás dela, e o galo começou então a
gritar: ...
原译(1):狐狸放弃了逃走,犬和猎人在它的后面而公鸡开始叫起来:••••••(E)
原译(2):狐狸开始逃跑了。猎人们跟他们的狗跟在狐狸的后面。公鸡于是高声
叫喊说:……(E)
改译:狐狸一见大事不妙,撒腿就跑。猎狗和猎人随即紧追不放。这时,公鸡朝
狐狸逃跑的方向高声喊起来:……(P)
葡语原文描写得简洁而生动,根据前一句的意思非常连贯地使用了一个前置词短
语,语言简练而明了,使得当时的情景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地形容了当时的动作。这
是葡语特有的修辞手段。在汉语译文中,需要通过加词和词类的改变来达到葡语原文
的文体风格,并形象地再现葡语原文中描写的情景与动作。
两个原译都机械地转换着葡语原文的文字内容,没有再现葡语原文中的生动的描
写内容与场景,与整段的意思是脱节的,没有语篇上的连贯性,因此没有在意思内容

,06
上把葡语前置词短语进行词类的转变,简简单单地把atrás dela翻译成了 “在它的后面”

翻房基本技巧
或“在狐狸的后面”。
在改译中,依据前一句的意思,把葡语前置词短语atrás dela进行了灵活的处理,
将其转换成了动词,之后再加上修饰动词的词语,贴切地、生动地把其翻译成了 “藁
追不放”。改译译文达到了 “达意传神”。
4) A menina até pode nem acreditar, porque esta história parece mentira, mas juro que
foi assim mesmo que aconteceu: a senhora Aurora, que era quem limpava a escola,
a chegar ao pé de mim e a dizer que na rádio se falava de uma revolução, de um
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 que tinha ido prender o governo todo, e eu a abrir
os pacotes cheia de alegria, e a dar de caras com os retratos do Américo Tomás e
do Marcelo Caetano! Nem um pau de giz, nem um mapa, nem formas geométricas,
nada de nada, a não ser os retratos daqueles dois para pendurar na parede. A senhora
Aurora, coitada, aflitíssima, «senhora Professora, há uma revolução em Lisboa!»,
e eu a olhar para os retratos no chão e a pensar, «e agora, o que é que eu faço com
estes dois?»
原译:女孩你可能对此置疑,因为故事听起来并不真实,但我发誓事情的而且确
是这样发生的:学校的清洁大妈欧罗拉对我说她在收音机听到国家军人将
进行一场推翻政府的革命,而我满心欢喜的打开箱子,和马尔塞洛-卡丹
奴和阿悔尔戈•汤马斯的肖像面对面看着!没有粉笔、没有地图、没有几
何图。除了那两位用来挂在墙上的大人物肖像外,什么都没有。可怜的欧
罗拉大妈紧张地对我说:老师,我说里斯本起革命呀!”而我看着地上的
肖像,心想:我要怎样处置你们呢?(E)
改译:下一个故事似乎好像是编造出来的,孩子你甚至可能难以相信它,但是我
发誓,故事的的确确就这样发生了。那一天,在学校打扫卫生的女工奥罗
拉走到我跟前说,电台播送了关于爆发了一场革命的消息,说是一个“武
装部队运动”组织去逮捕了独裁政府的所有成员。她跟我说这些话时,我
正在喜出望外地拆开这些包裹,而这时映入眼帘的却是阿梅里科•托马斯
总统和马塞洛•卡埃塔诺总理的肖像!然而,在包裹里,没有一支粉笔,
没有一张地图,连几何图形都没有,这些东西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要挂
在墙上的那两个人的画像。正当我感到十分诧异的时候,战战兢兢的奥罗
拉极为忧虑不安地对我说:“老师,有一场革命在里斯本爆发了!”顿时,
我才恍然大悟,于是我凝视着在地上的这些肖像,发愁地琢磨起来并自言
自语道:“那么现在,我童这两个人的画像干什么用呢? ”
在葡语中,为了达到语言描述言简意赅的效果,会时常在名词前使用前置词,
即:“前置词+名词”。“前置词+名词”的副词词组在句子中构成了一个状语,这种
状语相当于一个动宾词组,实际上它表示的是一个动作。在上述葡语原文中,com
estes dois 是一个物质状语(adverbial de matéria )o
原译不了解葡语物质状语com estes dois是句子中什么语法成分,固然不会把葡语
前置词com转换成汉语的动词,不会把葡语物质状语com estes dois转换成汉语连动
句中的第一组动宾词组。因此,原译译者没有把葡语原文的意思传费出来是自泉而然
的事情。
07
亿
21. 葡
葡汉
汉 在改译中,依据葡语物质状语转换到汉语的规律,译者把葡语物质状语com estes
8 dois转换成了汉语连动句中的第一组动宾词组。在这种转换中,译者巧妙地把葡语物

翻译理
1 质状语com estes dois中的前置词 com转换成了汉语动词“拿”。这种转换规律的关键
£ 是把葡语前置词转换成汉语的动词。通过词类的转换,改译中的汉语译文忠实地、全
1 •. 面地传达了葡语原文的内容意思,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先条件后实施,凸显出真实、
论与

* 形象的一面。


5 ) Ainda hoje, que já se passaram 25 anos, de cada vez que vejo, na televisão,
^ documentários sobre o 25 de Abril, com o chaimite que levou o Marcelo Caetano e
| o Américo Tomás do Quartel do Carmo, só me lembro do retrato deles, no chão, à
! entrada da escola, e do meu espanto no meio de tudo.

原译:时至今日,25年过去了,现在每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四•二五革命的纪
录片时,看到马尔塞洛-卡丹奴和阿悔尔戈-汤马斯从卡尔穆兵营中被赶
出置在军车上时,我只想起学校门口地上的肖像,和那个活在惊讶和惶恐
中不懂反应的我。(E)
改译:时间已经过去了 25年,即使现在,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四二五革命
的纪录片时,每每看到把阿梅里科-托马斯和马塞洛-卡埃塔诺带走的军
车驶出卡尔莫军营的那一刻,在学校门口地上的独裁者的画像仍然会浮现
在我的眼前;在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我曾经感到恐惧不已,至今对此仍
然会记忆犹新。
在葡语中,常见一个动词带多个并列的宾语,以达到语言的精炼并避免语言的重
复。在进行葡汉翻译时,就需要在汉语译文中增加词汇,给每个宾语配备一个谓语(或
动词)o在上述葡语原文中,动词lembrar-se带了两个间接宾语。
在原译中,译者不知道怎样处理在葡语中一个动词带多个并列宾语的情况,或者
说不会使用增词的翻译技巧,照搬葡语的句子结构,简简单单地运用一个汉语连词
“和”。此外,译者也没有对葡语有关词语进行词类转换。因此,原译译文显得不顺畅、
拗口,况且也没有达意。
在改译中,译者首先通过增加词汇的手段给并列的第二个间接宾语配备上谓语,
然后根据情况对葡语间接宾语中的有关词语进行词类转换。在词类转换时,把物主代
词meu转换成了人称代词“我”,把名词espanto转换成了 “感到恐惧不已”(动词+宾
语)。通过使用增词和词类转换的翻译技巧,改译中的汉语译文在句子意思上更加完整,
更加切近于葡语原文的意思内容,达到了文从字顺的效果。

9语态转换
£.。0叫8戏0 de vozes
无论是葡语还是汉语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相对来说,在菊语中被动语态用
得比较多,因为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更多地使用词形变化和语法手段来表达暗
含的句子意义内涵。与葡语比较,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频率不是很高,除非是为
了说明对受事者或说话者来说是不愉快、受损害的或失去了什么的情况,才使用被动
语态。
在葡语中,一般来说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是可以互换的,可以表达同样的句子意
思。除了可以表示主语承受动作的意思外,葡语被动语态还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施 I



动者不确指、不明确或未知。在汉语中,不见得主动句一定是主动语态,有时句子在

皂密普

形式上是主动的,但是在语义上表现出被动的含义。



在这里所说的语态转换是,葡语被动语态怎么样转换成汉语的主动语态。葡语和


汉语在语态使用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点,这种差异促使在葡译汉时葡语被动语态向汉语


主动语态的转换。这一转换的目的是使得汉语译文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在这种转换
中,不能一概而论,艮卩:并不是所有的葡语被动句都应该被转换成汉语的主动句,是 &
否转换要根据葡语和汉语的实际运用来定夺。 1
1) Um galo, cercado de um serralho de galinhas, pressentiu a aproximação duma 1
raposa e empoleirou-se logo numa árvore, dando sinal para que todas fizessem o
mesmo.
-
原译:当一只公鸡被一群母鸡包围时,它预感到正有一只狐狸要靠近它们。当公 *
鸡看到这个情况后,就马上拍打翅膀栖在树上去。后来,那只公鸡给了那 .
群母鸡指示来模仿它,以防万一被袭击。(E) .
改译:-只公鸡与一群母鸡聚集在一起觅食。突然它预感到有只狐狸正在偷偷地
向它们靠近。于是它立即跳到一棵树上,向那群母鸡发出信号,要它们也
跳到树上来。(P)
在葡语中,由过去分词构成的简略被动句实际上是简略定语从句 ,可以作为名词
主语或宾语的限定修饰语。上述葡语原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在语体上应该是十分上口
的,在风格上表现出简洁、易憧、明快的形式。
为了与葡语原文的文体、语体和风格相符,改译译者把葡语的简略被动语态定语
从句转换成了一个主动语态单句。汉语译文明显既流畅又达意。
在原译中,译者沿用葡语原文的被动语态,汉语译文好像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意
思与形式,然而在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因为汉语的被动语态表现出的是敌对的、不祥的、
不和谐的、不和睦的氛围。所以,在原译中,汉语译文在意思上与葡语原文是扭曲的,
让人感到不可,恩议。
2) Devido a vários percalços e alguns mal-entendidos, gerados pela falta de
conhecimento recíproco das respectivas realidades, a primeira embaixada portuguesa
à China não chega a realizar-se: muitos anos decorrrerào antes dos primeiros
encontros oficiais entre autoridades chinesas e portuguesas se concretizarem.
原译:由于一些事故及误会,互相缺乏了解,第T立在中国的葡萄牙大使未能实现,
于多年前进行的第一次正式中葡官方会议。经过很多年过去了,中葡当局
的第一次正式会面才实现。(E)
改译:两国对于对方的情况缺乏互相了解,这给双方的交往造成了许多麻烦,也
使双方产生了_些误解。正因为如此,葡萄牙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使团才没
有能够完成使命。中葡两国当局之间的最初的几次官方接触经过很多年以
后才得以实现。 •
在葡语被动语态中,其中有一*种是由被动语态代词se (pronome apassivador)和
动词第三人称变位构成的。在这种被动语态句中,没有施动者,动作的施动者是未知
的和不明确的。进行葡译汉时,可以把葡语的这种被动语态转换成带有明指、暗指或

泛指主语的汉语主动句。
在原译中,译者虽然把葡语原文 a primeira embaixada portuguesa à China não
chega a realizar-se翻译成了汉语主动句,但是首先把葡语被动句的宾语理解错了,其
次汉语句子的动词用得不对,再者在汉语句子中也缺少宾语。对于葡语原文中的第
二个被动语态句 primeiros encontros oficiais entre autoridades chinesas e portuguesas se
concretizarem,译者也处理不当,应该把其翻译成表示动作施动者不明确的汉语主
动句。
*餞 在改译中,译者把葡语原文中的两个被动语态句都翻译成了汉语主动句。就葡
语原文 a primeira embaixada portuguesa à China não chega a realizar-se, 译者对动词
realizar根据篇章和上下文的意思进行了词义的延伸,并给其添加了宾语。针对葡语原
A
文 primeiros encontros oficiais entre autoridades chinesas e portuguesas se concretizarem,
将其转换成了表示动作施动者不明确的汉语主动句。因此,改译中的汉语译文在语义
上完全折射出译出语的意思内容,在表达上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
3 ) Entretanto, instaura-se um período, nem sempre pacífico, em que prolifera
um comércio nas ilhas à volta da baía de Cantão (Guangdong). Os produtos do
Sudeste Asiático, sobretudo a pimenta e outras especiarias, de que os mercadores
portugueses da altura eram intermediários, eram trocados, principalmente, por sedas
e porcelanas.
原译:在那段时期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在广东海湾周边的岛屿上产生了很多
贸易。东南亚的货品,尤其是胡椒和香料,主要被当时身为中间商的葡萄・
牙商人用丝绸和瓷器所交换。(E)
改建:在当时,中葡之间的贸易在广东湾附近的岛屿上蓬勃发展,因此两国之间
的贸易繁荣时期形成,但是那个时期并不总是风平浪静。当时的葡萄牙商
人作为中间商,经销东南亚的产品,特别是胡椒及其它香料,用其来主要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在葡语原文中,instaura-se是由被动语态代词se (pronome apassivador )和动词第
三人称变位构成的被动语态句,表示动作的施动者是泛指的和不明确的 。Os produtos
do Sudeste Asiático, ... eram trocados ...是由“受事+助动词ser +过去分词”构成的被
动语态句,具有受事和隐含的施事。
在原译中,译者把葡语两个被动语态句都翻译成了带“被”字的汉语被动句,其
实葡语中的这两种被动语态句包含着不同的意思。
在改译中,根据这两种葡语被动语态句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译者把instaura-se翻
译成了暗含施动者的汉语主谓句,而将Os produtos do Sudeste Asiático,... eram trocados
...转换成了主谓宾清晰的汉语主动句。由于对葡语两个被动语态处理得当,汉语译文
真实地传递出原文的意思内容,在表述上也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MO
曾‘ 俾滂
^
0 3.
第四节丄■词序调整

翻雷
. ,
員代加4 ,司成。8。da Ordem das Palavras 1

巻穿多
基應巧
.
词序也被称之为语序,指的是句子中各个成分或复句中各个分句的排列先后顺序。
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形合性的语言,一般来说不靠或不依赖固定的语序来连接句子的 :■:_
各个成分或复句的各个分句,因此,只要符合形态变化和形合的要求,葡语语序基本


上是灵活的、怎么样排列都可以,换句话说,形态变化和形合决定了葡语的自由的语 ?

挙 务容 芸
序排列。
“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主要依靠语序或虚词,因此,语序在汉语中显得特 £
别重要,它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组合手段,各级语言单位的直接组合,主要是用语序
来显示其组合关系的。一定的语序产生一定的组合关系,语序不同,组合关系往往不同”
(张志公,1983, P. 43)。汉语语句成立与否主要看语序和语义组合是否合理,逻辑事理
和语言习惯制约着汉语语序和语义组合。汉语语序反映了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搭配关 §
系,实际上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逻辑事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联合词组上的语序
客观事物在性质、状态、范围、程度等方面往往有轻重、主次、高低、强弱、大小等差别
二是在逻辑思维习惯上的语序:先因后果、先条件后实施、先已知后未知、先情况后
结果、先假设后论证、先让步后推论;三是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上的语序:由浅入
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语言习惯指的是大家共同的固定的语言表述排列顺序习惯,
是约定俗成的,例如:在汉语里,只能说“东西南北”或“东南西北”,不按其它的
顺序说;又比如:可以说“上下”、“左右”、“内外”、“前后”,不能把其顺序颠倒过
来讲。
汉语语序既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也反映了一定的语言习惯,它是约定俗成的。
相对葡语语序来说,汉语语序比较固定。葡译汉时,需要把葡语的灵活自由语序转换
成汉语的固定语序,需要考虑到葡汉之间的差异:葡语句子靠形态变化与形合,而汉
语句子依赖语序和语义组合。因此,在进行葡汉转换时,势必要调整词序。请看以下
葡译汉例句:
1) Os estudantes entraram na escola, cantando e rindo.
原译:学生们进入学校,又唱又笑。(E)
改译:学生们欢歌笑语地进入了学校。(P)
在葡语原文中,副动词cantando e rindo表示方式,即修饰、说明动词entrar,也
描述作为主语的学生当时的心情与表情。副动词是一种形态变彳匕表示主句动作的
进行方式,应该放在主句的后面。对于副动词的这种用法,原译译者并不理解,故照
搬了葡语原文的语序。原译译文不但背离了原文的意思,而且也不通顺,因为译者没
有看隨原文的语法,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词序调整。
在改译中,译者领会了葡语原文的语法含义,对副动词部分进行了语序调整,将
其翻译成汉语方式状语。根据汉语的行文习惯,汉语方式状语应该在谓词中心语之前。
2) Traga-me esse romance amanhã, por fovor.
原译:麻烦你明天带这小说给我。(E)
改译:烦请您明天把那本小说给我带来。(P)
葡汉翻译理论 在原译译文中,译者按照广东话的表述习惯把葡语间接宾格代词me翻译成“给
我”,并将其放在了直接宾语之后。除此之外,原语译文还有其它错误,在此不进行
亀妄早枣

分析与评论。
•• 在改译译文中,根据汉语的行文习惯,译者对葡语原文词序进行了调整。具体
做法是,把葡语间接宾格代词me转换成表示对象的汉语状语,并将其放在了动词之

前;通过汉语介词“把”将葡语直接宾语提前到动词前,或者说,放在了时间状语“明

天”与对象状语“给我”之间。可见,改译译文完全符合汉语语言表述的行文规范,

*.. 不仅如此,也充分地再现了原文的意思内容。
争 舍 仗

^/ 3 ) Antigamengte embora eles ganhassem bem, o dinheiro nunca chegava até ao fim do
*5 mês.
©
0

& 原译:以前,他们尽管赚钱多,但那钱很少能留到月底。(E)
还学

改译:从前虽然他挣钱多,但是从来都是不到月底钱就花没了。(P)
在葡语原文中,时间状语até ao fim do mês位于动词之后,并与动词搭配构成了
新的意思。原译译文继续沿用了葡语原文的语序,只是转换了葡语原文在字面上的表
层意思,没有传递出隐含的深层含义。原文说的不是钱留得住或留不住的问题,而是
不知节俭与计划、乱花钱的意思。
要真实地再现原文的意思内容,必须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因为汉语译文必须符
合汉语的行文规范,所以对葡语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是必然的。在改译中,译者使用
了反译法,把葡语时间状语até ao fim do mês反过来说成“不到月底”,并将其放在了
小句主语或中心语之前。改译译文准确地传递出原文的意思,又符合汉语语言表述习
惯,即:达意通顺。
4 ) Intensa foi a actividade diplomática durante os séculos XVII e XVIIIy que
passaram a ser conhecidos na história das relações entre os dois países como "O
Período das Embaixadas".
原译:外交活动最高峰的时期是17至18世纪。这个时期两个的历史关系被称为
《大使团时期》。(E)
改译: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中葡两国的外交活动十分频繁,因而这个时期
作为在两国关系史上的“使团时期”开始为人所熟悉。
在葡语原文中,为了强调主句表语Intensa,主句中的主语与表语完全颠倒过来。
从此,不难看出葡语语序自由灵活排列的这一现象。这种现象在汉语中不存在。
在原译中,译者未理解原文中Intensa的意思,把其错译成“最高峰”。由于对葡
语原文理解有误差,译者随心所欲地处理了原文,把“ 17至18世纪”译作了汉语句子“是”
的宾语,“17至18世纪”本应是句子的时间状语。
按照汉语的行文规范,需要对葡语原文进行很大的改动。在改译中,首先,译者
通过“重复”的翻译技巧对葡语原文进行调整,把主句与从句断开,把在原文中修饰
并说明主句时间状语的定语从句转换成表示结果或结论的汉语分句;然后,依照汉语
的行文习惯,译者把原文主句的语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汉语句子的语序依次是时间
状语、主语与谓语。改译译文再现了原文的意思内容,通顺清晰。
5 ) Não que as nossas escolas de agora estejam todas bem, não é isso, mas comparadas
com a de Vale de Mu são o paraíso! Se calhar essa escola hoje até já nem existe, se
calhar até já fechou, como tantas por esse paisfora.
原译: 我并不是说现在所有学校都很好,我不是这个意思,但和木河:
那些学校可比喻为天堂呢!现在可能这所学校已不不存在,甚&
闭校,就和国家其它学校的命运一卷(E)
改译:这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所有学校都不错了,不是这个意思。然而,
山村的学校相比,现在的学校简直就是天堂!就像全国许多类孔
校二性,或许木谷小山村学校现在也已经不存在了,或许已经关
在葡语原文中,比较状语como tantas
tantas por esse país
por esse fora 放在了句尾
país fbra ,真
放在了句尾,貴
在句首也可以。原译译文仍然保留了葡语原文的语序,不符合汉语的表述诊
'习溃。然而,与之相比,改译译文明显遵循了汉语的逻辑思维习惯与行文规

.第五节 »重复法
一 .

在葡语中,经常使用“替代”的语法手段,替代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
象的存在主要是葡语的形态变化及其句子的“形合”形式造成的。在葡语中;
用的有:关系代词、定冠词、指示代词、地点副词、人称代词和不定代词。
具有替代的作用,而且有时还具有连接或衔接的功能。
汉语中,也运用替代,但是用得不多,倒是更多地使用“重复”的修辞•
为汉语没有类似葡语的关系代词和定冠词,无法做到形式上的衔接,完全靠:
义关系和逻辑思维习惯。在汉语中更多地使用“重复”的现象是由汉语的组1
定的。
所谓的“重复”翻译技巧说的是,在汉语译入语中适当地把葡语的“替1
转换成汉语的“重复”手段,以使译入语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以及清晰表i
意思。在葡语中,也存在着诸如此类的情况:一个动词带两个或几个宾语,-
跟两个或几个动词,一个名词由两个或几个定语修饰,部分句子成分省略,§
于这类情况,葡译汉时,也可以采用“重复”的翻译技巧。请看以下葡译汉/
1) Nessa altura eu já não estava na escola onde o Paulo andou, tinha sido
mais cá para baixo, numa aldeia chamada Vale de Mu, lá para a serra do c
原译:当年我已不在保罗任读的学校里任教 ,我在这一切发生前已被调f
尔代朗山一个名为木河谷的小村庄。任)
改译:那时,我已经不在小保罗所就读的学校了,已被调到更往南方、,,
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木谷,坐落在卡尔代朗丛山峻岭之中。‘
在葡语中,经常使用一个过去分词来充膏一須简略定语从句。由过去
定语简略从句使得语言简洁精炼,构成了葡语一个独特的表述风格。这种密〜
汉语中不存在 。
汉语中不存在。既琶-患定鷲绵籍鷺您把蝠
既然是-个葡语定语从句,一般来说在葡译汉时可以把其格;
转换成一个分句。作为一个分句,需要句驚鷲生’比如:主谓宾。因昨-
前面提到的词语来重新组织一个分句。在菊I口原文中,&1<^心肩负着两种
3i 地点状语,二是一个被限定的词语。
©,
葡语原文是一个非常口语化的文章。为了语言十分上口,原文作者使用了比较短
,、精悍的句子或词语。在葡译汉时,应该考虑到译出语与译入语在功能上的对等,将
葡语原文转换成由短句子构成的汉语译文,这样汉语译文才可以达到口语化。然而,
原译译文语言书面化,其句子冗长,因此原译译文不符合译出语的语体风格。
通过对aldeia的重复,改译译文达到了原语的语体风格,分成几个短小的分句,
一个一个地把事情交待清楚,明快简洁,口语化地介绍了有关情况。
2 ) A menina é muito nova, e se calhar não sabe estas coisas, mas antes do 25 de Abril
todas as escolas primárias... Agora elas já não se chamam assim, acho que se
chamam escolas do ensino básico, mas para mim continuam sempre a ser escolas
primárias!
原译:小女孩你现在还年轻,可能对这些事情没有概念,但四-二五革命之前所
有的小学 噢!现在称呼己不一样了,现在好像改称为基础教育学校,
可是对我来说他f□就是小学! (E)
改澤:孩子,你还很年轻,也许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我知道四二五革命之前的
事情,在这之前所有的学校都叫小学 0现在这些学校已经不这么叫了,
应该称为基础教育学校,不过对于我来说,它们永远依旧是小学!
在葡语中,人称代词可以代替前面被提及的词语,通过动词变位省略共同的主语
也是一种替代形式。上述葡语原文中,elas代替todas as escolas primárias,变位动词
se chamam和continuam具有同一个被省略的主语。这种替代和省略形式在葡语中行得
通,但是在汉语中不可以,因此在葡译汉时,需要把葡语的替代和省略形式转换成汉
语的重复形式。
在原译中,译者未对葡语原文中的todas as escolas primárias进行重复,汉语译文
在意思上显得模糊不清,译语读者会搞不清谁是“话题“或“主题”。
在改译译文中,译者多次重复葡语原文中的todas as escolas primárias,几乎给每
个分句都放上了话题(分句主语),译文固然意思清晰、脉络贯通。
3) Eu ainda apanhei escolas com o retrato do Carmona, depois o Carmona morreu
e veio o retrato do Craveiro Lopes, que foi o presidente a seguir, e depois o do
Américo Tomás, que foi o que esteve até ao 25 de Abril, como a menina sabe.
原译:我还看过有些学校更挂着卡尔莫纳的画像,他逝世后,便换上随后的总统
克拉维罗•洛佩斯,而在他之后,又换上阿梅里科•托马斯,就如孩子你
所知道的一样「他在位直至4月25日那天。(E )
改译:我还瞧见,有的学校挂有卡尔莫纳总统的肖像,卡尔莫纳总统死了之后换
上了总统继任人克拉维罗-洛佩斯的肖像,克拉维罗-洛佩斯总统之后又
换ET阿梅里科•托马斯总统的画像。托马斯总统的肖像一直悬桂到1974
年4月25日那一天。孩子,我相信你知道这段历史。
在菊语原文中,出现了两种代替形式:一是定冠词o代替了前面提及的retrato,
二是引出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que代替。retrato do Américo Tomáso汉语中不存在类似
葡语的定冠词,葡译汉时葡语定冠词的代替职能必然要被转换成汉语的重复形式。菊
语关系代词que引出的定语从句为解释性的定语从句,可以将其翻译成一个单独的汉

7/4
语句子,以避免汉语句子过于冗长、晦涩难憧。既然葡语关系代词que引出的解释性
的定语从句被转换成了一个单独的汉语句子,无疑需要重复葡语关系代词que替代的
词语。
在原译中,译者未重复或遗漏retrato;此外,虽然把葡语定语从句翻译成一个单
独的句子,但是没有弄清楚葡语关系代词que替代的词语。不难看出,原译译文意,恩
混乱,更让译入语读者产生错觉。
在改译中,通过“重复”的翻译技巧,译者将葡语定冠词。翻译成“画像”,把
葡语关系代词que替代的词语转换成“托马斯总统的肖像”,因此译文清楚地传递出葡
语原文的意思内容,思路清晰,文从字顺。
4) Ao lado do retrato do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estava sempre o retrato do Salazar,
que foi presidente do Conselho mais de quarenta anos.
原译:葡萄牙共和国总统画像旁,永远都是萨拉查,他担任总理职务长达40多年。
(E)
改译:在那时,在共和国总统肖像的旁边一定总是悬挂着画韓的画像,萨拉查
曾经担任总理一职40多年。
在葡语原文中,关系代词que代替前面提到的词语,并引出解释性定语从句。
在原译中,译者仍然把起替代作用的葡语关系代词que翻译成了同样具有替代功
能的“他”。结果,译入语读者搞不清楚这个“他”到底指的是谁,因为在前面提到
了两个人。
在改译中,译者使用了 “重复”的翻译技巧,把葡语关系代词que代替的词语翻
译成了 “萨拉查”,因此译文意思清楚、明了,译入语读者不用猜测谁是谁。
5) - A que se referia?
-À morte - respondi eu.
一 Sim, eu também falava da morte. Mas surpreendeu-me que você estivesse a pensar
no mesmo.
-Pensamos todos no mesmo, a partir de certa altura.
原译:“一你所指的是什么? ”
“一我指的是久直。”我回答说。
“一是的。我也是说死亡啊,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你有相同的想法。”
“一在某程度上,我们的想法是一致泡。”(E)
改译:“一你指的是什么? ”
“一死亡。”我回答说。
“一对,冈IJ才我讲的是性。让我吃惊的是,你想的也是这件事。”
“一从某一时刻开始,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想着这件事。” (P)
在葡语原文中,重复出现了两次morteo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提到morte的时候,原
文作者运用名词mesmo来替代,以避免语言的单调乏味,给予读者新颖的语言感受。
从原译译文,不难看出,译者未理解葡语原文的意思,也未察觉到在译出语中使
用的替代形式,只是机械地照搬了葡汉字典上的意思,显然译文意思混乱、不知所云。
吉 冨 仁爭 早突蚤剽云益寫卷
葡葡汉
汉 在改译中,译者运用“重复”的翻译技巧取代葡语的“代替”形式,把葡语
mesmo翻译成了 “这件事”来重复morte。通过“重复”,汉语译文在意思上达到了统一,
翻翻

达意通顺。
译译理

§ •.

理论

\反译法

第六节・
与实

,^005(0^0900 Mutua €1。入竹01。80 © 。 眼。




用通俗的话来说,反译法指的是,把葡语的肯定形式译成汉语的否定形式或将葡
语的否定形式译成汉语的肯定形式,以使汉语译文更切近译出语、更符合译入语的行

文习惯或更为通II页。
& 有的时候,把葡语的否定形式也翻译成汉语的否定形式,或者将葡语的肯定形式
同样翻译成汉语的肯定形式,就汉语的行文规范以及汉族人的逻辑思维习惯而言 ,汉
语译文在语言上说不通,或者汉语译文显得不够贴切、优美、隽永。因此,可以采用“反
译法”来避免出现蹩脚的、不通顺的汉语译文。请看以下葡汉翻译例子:
1 ) Olhe que foi mesmo por acaso! Quando saí de casa, nem pensava em passar por
aqui. Mas depois tive de ir ali ao Montepio levantar a minha pensão, e lembrei-me
de dar uma palavrinha ao Paulito. Para mim ele há-de ser sempre o Paulito... Olhe
que foi dos melhores alunos que eu tive! Uma pena não ter continuado a estudar,
uma pena!
原译:你看,真是碰巧!我离开家时,并没有想过会到这里。不过待会儿要去互
助会领我的退休金,并找小保罗聊一下。对于我来说,他永远都是那个小
保罗 你知道吗?他是我教过最好的一个学生!可惜他没有继续学习,
真是遗憾!(£)
改译:唉,能在这里巧遇,真是太偶然了!离开家出门时,我原本也没有想经过
这里。不过一会儿,我要去互助人寿保险基金会取我的退休金,在那里想
和小保罗闲聊几句。小保罗现在是个大人了,在我冃腫,可永远是个孩子,
因为他曾是我的学生,而且曾是我最好的学生中的一个!说起来也为小保
罗惋惜,可惜这孩子辍学了!
在原译中,译者把葡语原文中的曲。ter continuado a estudar否定形式也翻译成了
汉语的否定形式“没有继续学习”,对其进行了直译。尽管汉语译文没有曲解葡语原
文的意思内容,但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换句话说,在汉语中不这么说。从此汉
译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在汉语遣词造句的功力上还欠缺火候。
在改译中,译者将葡语原文中的não ter continuado a estudar否定形式反过来译,
把其转换成了汉语的肯定形式“辍学”。因此,译文语句显得精炼、并准确地传达了
原语的意思。
2 ) Agora já estou reformada, como deve calcular, mas quando ainda estava no activo e
ouvia colegas meus queixarem-se das más condições das escolas onde ensinavam,
só tinha vontade de os levar a Vale de Mu para eles verem o que era uma escola
degradada. Não que as nossas escolas de agora estejam todas bem, não é isso, mas
comparadas com a de Vale de Mu são o paraíso!



原译:你应该也能猜出来吧,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当我还在职时听到其它同行


在投诉他们任职的学校条件有多不好,我只想带他们到木河谷让他们看看



什么才是真正的一贫如洗。我并不是说现在所有学校都很妊,我不是这个


意思,但和木河谷相比的话那些学校可比喻为天堂呢! (E)


改译:我想你应该想象得到,现在呢,我已经退休了。不过,退休之前,每当听
至IJ我的同事们抱怨说学校条件差时,我只有一个想法,想把他们拽到木谷
小山村,叫他们看看什么是一所贫穷的学校。这不是说我彳成在的所有学
校都不错了,不是这个意思。然而,与木谷小山村的学校相比,现在的学
校简直就是天堂!
在原译中,译者对葡语原文中的bem进行了 “正转换”,将其翻译成了 “很好”。
虽然在“好”前面加了 “很”字,译文显得通顺、上口,但是在意思上与葡语原文有
些不符。
在改译中,译者使用了反译法,将葡语bem翻译成了 “不错”,因此,译文既符
合原文的意思又顺畅。葡语原文是一篇口语化的文章,改译译文在语体上与原文保持
了一致。
3 ) Mas então a nossa conversa vai ser sobre o 25 de Abril de 1974, não é? Nessa altura
eu já não estava na escola onde o Paulo andou, tinha sido colocada mais cá para
baixo, numa aldeia chamada Vale de Mu, lá para a serra do Caldeirão.
原译:说下去我们会说到1974年的四-二五革命,不是吗?当年我已不在保罗
任读的学校里任教,我在这一切发生前已被调往南部卡尔代朗山一条名为
木河谷的小村庄。(E)
改译: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要谈四二五革命那段岁月,对吧?那时,我已经不
在小保罗所就读的学校了,已被调到更往南方一点儿的一个小山村,这个
小山村叫木谷,坐落在卡尔代朗丛山峻岭之中。
在葡语口语中,习惯使用“肯定+否定整。6”反问句,这种反问句带有突出或强
调的语气。然而,这种反问句在汉语中几乎不存在,或彳艮少用。将其直译成汉语应该是
“……,不是吗? ”,这种汉语反问句表现出带有质问、不满、不悦的口气,与葡语原
文的意思相悖。
在原译中,译者直接套用了葡语原文的句式,把não é?翻译成了 “ ,不是
吗? ”。此译文既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也违背了译出语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
在改译中,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通过翻译技巧“反译法”的使用,译者将原文
否定句式…,não é?转换成汉语的肯定句式“ ,对吧? ”。可见,译文再现了译出
语的意思内容,也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4) Então eu, pacientemente, escrevia todos os meses uma carta ao Ministério e
explicava que a escola não tinha material, e sem material como é que eu podia
ensinar as crianças, e lá dizia também, para ver se os comovia, que a escola nem os
retratos do senhor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e do senhor presidente do Conselho tinha
nas paredes, e que era uma vergonha para o país uma escola naquele estado, santo
Deus.
7
、葡
岂啄多
汉 原译:那好吧,自此我每一个月很有耐性地写一封信给教育部去说明学校资源缺
乏的情况,没有教材我怎样教学生呢?同时,为了感动他们,在信中也提

及到学校墙壁上连马尔塞洛-卡丹奴和阿悔尔戈-汤马斯的挂像都没有。
译理
1 天啊!一间学校的办学条件可以差到这种程度,这对这个国家而言也算是
1 •.

一种耻辱吧o(E)
,

* 改译:面对这种情况我如何办是好呢?只好耐心地每个月给教育部写封信,不厌

領貿窘芸

其烦地解释在这所学校里物质极为匮乏,没有物质上的支援我又怎么能教
小孩子们。我试图感动他们,在信里我还写道,在这所学校的墙壁上连共
和国总统先生和总理先生的肖像都没有,我的上帝啊! 一所这样的学校对
于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 在葡语原文中,方式状语pacientemente同时修饰并说明两个并列的动作或行
为 escrevia todos os meses uma carta ao Ministério 和 explicava que a escola não tinha
material o另外,方式状语pacientemente通过逗号与句子隔开,那么它同时修
饰并说明两个动作或行为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葡译汉时,如果在汉语译文中也沿用葡
语的句子结构:同一个方式状语同时修饰两个并列的谓语,汉语译文会显得蹩脚、不
顺畅。有时,不妨重复葡语方式状语,翻译效果会更好。
在原译中,译者基本上继续采用葡语的句子结构,让汉语方式状语同时修饰并说
明两个动作行为,因此汉语译文明显生硬、死板,反映不出口语的流畅感。
在改译中,译者即使使用了重复的翻译技巧,也是重复意思,不是重复词语,
即:不同的词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内容。为了达到“异词同义”的效果,译者运用了
反译法,在重复pacientemente的时候,把其反过来表述,将其翻译成了 “不厌其烦地”。
由于采用了 “重复”和“反译法”的翻译技巧,译文显然更加达意、明快、顺畅。
5 ) E o meu ordenado, claro, tão pequeno que nem dava para pagar o material do meu
bolso. Ainda paguei muitos paus de giz, e um apagador para o quadro, e alguns
cadernos para aqueles que não tinham mesmo possibilidades nenhumasmas não
podia ir muito além disso.
原译:我那微薄的薪俸当然负担不起教材的费用。我已卖了很多粉笔,一个粉刷,
还帮一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学生支付笔记本的费用,这已到了极限O (E)
改译:说到我的工资呢,肯定少得可怜,我甚至也拿不出钱来支付教学用品。不
过,我还是尽我所能,买了很多支粉笔,买了一个板擦,为那些的确有经
济困难的学生购买了一些本子。我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超出了这个范
围,就无能为力了。
在原译中,译者仍然沿用了葡语的否定形式,把原文não tinham mesmo
possibilidades nenhumas翻译成了 “没有经济能力”。汉语译文没有完全再现原文的信
息内容,因为原文说的不是经济能力的问题。
在改译中,通过"反译法”,译者把原文não tinham mesmo possibilidades nenhumas
转换成了汉语的肯定形式,将其翻译成了 “的确有经济困难”。译文与译出语在意思
上更为贴切。
6 ) Mas nunca desisti. Todos os meses lá ia a carta para o Ministério. Isto durante anos!
S6 em selos devo ter gasto uma pequena fortuna!

、翻译的基本技巧
原译:但我从来没有放弃。坚持每月寄一封信去教育部。这情况一直维持了好几 1
年!我想光是买邮票也用了好一笔钱吧! ( E )

— 扌 ? ! 雲容?
改译:尽管如此,我从未放弃过。每个月我都从那里给教育部去信。我做这件事 ⑥
情做了多年!算一算,仅仅是邮费,我应该花掉了一笔不大的财富!
原译译者把原文中的pequena理解并翻译错了。有的时候,不要小看pequena这
个词。乍看起来,这个词表面上显得理解起来简单,翻译起来容易,然而实际上在翻
译操作时,它是一个“棘手”问题。对此,可以釆用“反译法”,把“正话”反着说,
将其转换成汉语的否定形式,比如:改译译者把其翻译成了 “不大的”。可见,改译
中的汉语译文通顺很多。
.
.
1
.
\第七节一.长句译法 .
而眄0泛,口。加80 de Frases Compridas .
.
在句法的层面上,葡语是形合性质的语言,分句与分句之间往往靠连接词、关系
代词、前置词、副动词、过去分词等来连接。这一衔接方式形成了葡语长句形式。
葡语属于印欧语系,葡语长句句式也反映出印欧语系语言的特征。印欧语系的语
言特点之一是,“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
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它各个成分层层搭架,
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毕继万,1994, P.237)o
汉语句式通常呈现出松散的形式,分句与分句之间常常没有显性的形式衔接。这
种句式的形成是由汉语的意合形式决定的。汉语的组合依赖于语序和语义关系,因此
汉语的表述习惯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演的逻辑关系,通过一个小句一个小
句的有序排列,把一件一件事情说明白,逐层逐层地把事情展开,形成了一个形散意
不散的环环紧扣的“链条”。
鉴于葡语和汉语句式各自的特点及其差异,葡译汉时,理应把葡语句式的形合转
换成汉语句式的意合,也就是说,应该把葡语的长句翻译成汉语的一个个短句。长句
翻译法指的是,翻译葡语长句时,打破葡语译出语的长句结构,按照汉语译入语的造
句规律重新组合安排译文。请看以下葡译汉的例子:
1) Para evocar este complexo período de relações comerciais, em que os ataques de
piratas conviviam com um comércio clandestino ou "tolerado", escolhemos algumas
raras e emblemáticas peças de porcelana "azul e branca" cuja decoração, ao reunir
elementos do universo chinês e português, constitui uma síntese perfeita deste
encontro.
原译:勾唤起该贸易关系的复杂时期,期间海盗的抢夺与非法或“被容忍”的贸
易共同存在,我们选择了一些稀有和有象征意义的“蓝白”瓷器,其装饰
汇集了中葡元素,亦象征一个相当完美的会合。(E)
改译:在贸易往来的复杂时往,海盗袭击与非法贸易或“许可贸易”并存。垃
让人们回想起这个复杂的时期,我们挑选了几件既珍贵又具有代表性的青
花瓷器。这些瓷器在装饰图案上融汇了中国和葡萄牙的元素,是东西方文
化交融的完美结晶。

>
^
~ 葡 在葡语原文中,分别以前置词para、前置词与关系代词的组合形式em que、关系

汉翻 代词cuja和前置词与定冠词的缩合形式a。为连接纽带,形成了一个很长的句子,总
( 共有五个分句。
译理
在原译中,译者继续沿用了葡语的句子结构、句式和语序,几乎未做任何调整,

.

所以译文明显给人的感觉是不知所云,译文晦涩难憧。

在改译中,译者采用了 “重复法”的翻译技巧,打破了葡语长句句式,将其翻译

成许多个小句。又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和汉族人的逻辑思维方式,把葡语长句分成三
个部分或三句话,对译出语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因此,译文意思清晰明了,文从
字顺。
2 ) Estas últimas agradaram de tal maneira os portugueses - incluindo os próprios
soberanos - que passaram a ser fabricadas pelos artesãos e decoradas por artistas
chineses em conformidade com os gostos dos novos clientes. Nasce assim a
"porcelana de encomenda" cujo caminho dos Mares da China às casas e mesas de
toda a Europa constitui um delicioso capítulo de História do Gosto e da Arte que liga
o Oriente e o Ocidente.
原译:葡萄牙人,包括葡萄牙皇室,对中国瓷器情有独钟,故他们将本身喜爱的
式样构图设计后,交给中国的工匠,让他们按图烧制瓷器。自此,从西方
设计图样,委托中国烧制瓷器便成时尚风气。各种各样陶瓷产品从中国运
往欧洲后,产品遍布各国家庭,此一景象为纭西方品味及艺术史谱写了精
彩辉煌的篇章。(E)
改译:包括其君主在内的所有葡萄牙人都如此喜爱中国瓷器 ,以至于中国艺术家
为了迎合新客户的喜好转而设计新款瓷器。这种由中国工匠烧制的带有欧
洲风格与特色的瓷器就此诞生了。它被称之为“定制瓷器”。这些瓷器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来到了欧洲人的家里,并被用来点缀一个个桌面。
葡萄牙人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谱写着令人回味的时尚潮流与艺术的历史篇
章。葡萄牙创造的这一历史把东方与西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在葡语原文中,关系代词cujo和que把几个分句连接起来,并引出了两个定语从
句。这两个定语从句都是限定性的。汉语句子过于冗长容易造成句子意思不清或者混
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把葡语定语从句单独拿出来翻译。为此,必须冲
破葡语长句的束缚,理应根据汉语的行文规范重新对有关的汉语句子或分句进行排列
组合O
通过原译汉语译文,可以发现,其译者还没有理解关系代词cujo指代的是谁,没
有使用“长句译法”等翻译技巧来处理译出语。所以,译文在意思上还不够贴切于原
语,在文字表达上还不够流畅。
在改译中,译者釆用了重复法、词序调整法、长句译法、词类转换等翻译技巧,
把葡语句子的形合转换成汉语的意合,打破了葡语原文的冗长句式,按照汉语语序和
逻辑关系重新组织汉语句子。因此,译文由一个个小句有序地组成,在意思上准确地
传递出译出语的信息内容,在表述上通畅易懂,在语体上符合译出语的书面语体形式。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 ~


译的
一、思考问答题



1. 请简要地回答词义有哪几个特点?

技巧
2. 何谓“一词多义” ?
3-请简要地回答如何选择词义?
4.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增词?
5.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减词?
6.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词类转换?
7.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语态转换?
8.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词序调整? *
9.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重复法? @
10.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反译法?


1'
11.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长句译法?
<
二、练习题
I.请指出下列汉语译文划线部分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方法和技巧。
葡语原文:
Naquela tarde, quando cheguei ao adrozito do Senhor dos Navegantes, demorei-
me a contemplar o mar vasto que dali se descortinava, então muito sereno, com suas
velas graciosas e fugidias. Em baixo, estendia-se a grande praia semi-selvagem. À direita,
rompendo de entre um pinhal e com o seu verde contrastando, espaireciam casitas modernas,
todas faceiras e coloridas, ao passo que, da banda oposta, aglomeravam-se as barracas dos
pescadores, em forma de ilha sobre a areia e tão velhas, negras e roídas pelos anos como se
fossem as mesmas que deixaram ali os primeiros habitantes do litoral.
汉语译文:
_天午后,当来到海神祠前面的小广场时,我停下脚步,观望着展现在眼前的辽
阔大海。当时的大海十分宁静,上面滑行着美丽的帆船。山下是半原始状态的巨大海滩。
右边,在一片松林之中与其绿色相映成趣的是一间间五颜六色 、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
化住宅,另一侧则聚集着渔民们居住的简陋小屋,犹如河滩上露出的岛屿,由于过分
陈旧、黝黑和岁月的侵蚀,仿佛还是海边最早居民遗留下来似的。
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

/
^
^

£ 葡汉翻译理 H.请辨别翻译方法与技巧。
& 葡语原文:

0 Riba Dal é terra de judeus. Baldadamente, pelo ano fora, o Padre João benze, perdoa,
1• baptiza e ensina o catecismo por perguntas e respostas.
1•
琏论

, —Quem é Deus?

^
实践

= —É um Ser todo poderoso, criador do Céu e da Terra.


=3

冒 宅冬

Na destres com que se desenvencilham do interro/at6rio, ndo hd quem possa


desconfiar que por detrás da sagrada cartilha esfd planfado em sangue o Pentateuco. Mas
^1 está. E à hora da morte, quando a um homem tanto lhe importa a Thora como os Evangelhos,
antes que o abade venha dar os últimos retoques à pureza da ovelha, e receba da língua
moribunda e cobarde a confissão daquele segredo - abafador.
汉语译文:
里巴达尔是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年复一年,若昂神甫徒劳无益地为他们祝福,宽
•恕他们的罪过,给孩子们洗礼,并通过问答方式向他们讲解天主教义启蒙课本。
“上帝是谁? ”
“上帝是万能的造物主,天与地都是他创造的。”
他们对答如流,谁也不会怀疑,在神圣的天主教义启蒙课本背后,立在血污之中
的竟是摩西的律法书。确实如此。一个人如果视雷电女神与福音书同等重要的话,临
死的时候,在作为神甫的若昂来为他的纯洁作最后润色和听她胆怯地进行最后一次忏
悔之前,首先见到的乃是作为杀人凶手的若昂。
上沐汉语译文划直线部分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方法:
上述汉语译文划曲线部分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技巧:

m.请用汉语指出下列汉语译文划线部分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方法和技巧。
葡语原文:
A gente bem lhe dizia para ele ir ao médico, mas onde é que havia médico, e onde é
que havia dinheiro para médico. «Isto é tudo nervos», dizia ele. Só quando morreu é que se
soube que era do coração que sofria.
汉语译文:
人们经常好心劝他去看医生。可也是,那个时候那里哪儿有医生啊!又哪儿有钱
鎚生虬1他常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是:“这只是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他
死的时候,才知道他患的是心脏病。
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


译的基
本技
IV.请用汉语指出下列汉语译文划线部分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方法和技巧 。


葡语原文:
Não ia à igreja, apenas porque se sentia indigna de lá entrar, e não se confessava
0
porque não tinha coragem para confessar o seu terrível pecado mortal. Talvez não fosse só


isso; talvez ela sentisse o pecado tão metido na carne que, supondo-se incapaz de deixar de o
cometer, achasse inútil e sacrílego revelá-lo. Não sei bem ... §

當容登、
汉语译文:
她不肯去教堂,是因为她感到自己不配去。她不去忏悔,是因为她没有勇气去忏
悔自己不可饶恕的可怕的罪过。或许不仅仅因为如此,也可能因为她感到自己犯罪的
念头根深蒂固,以至她估计到自己无法不再重犯,所以认为讲出来也无济于事,反而 §
是对上帝的一种亵渎。我也说不很清楚……
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

V请用汉语指出下列汉语译文划线部分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方法和技巧。
葡语原文:
Eu provocava-o. " Não tenho medo ... nem me importa de me queimar ... Até gostava
de me queimar". Ele então zangava-se a sério, e eu protestava, indignada: '‘ Nào sei o que
sou para ti". "O que és para mim? Tudo. A vida; a vida inocente, sem reservas, nem cálculo.
Tudo: a mocidade, o tempo que passou .・・"
汉语译文:
我挑逗地对他说,“我不怕……我不在乎被火焚烧……我甚至喜欢被火焚烧。”这
时他就真的生气了,我则不高兴地愤愤说道,“我真不知道,以你来说我究竟是什么。”
“对我来说你是什么?是一切,是人生,是纯真的人生,是毫无保留的人生,是不懂
得利害关系的人生。是一切,是青春,是消逝的岁月……” ~~~~~~
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

3
I <3^
施産切/葡译汉实例与译3
Exemplares de Tradução de
Português para Chinês
1.A GAITA MILAGROSA
Havia numa terra um indivíduo que possuía uma gaita com a virtude de fazer bailar os
ouvintes quando tocava. De uma ocasião, passava um sujeito com um jumento carregado de
louça e o dono da gaita pôs-se a tocá-la.
Tanto o dono do jumento como este puseram-se logo a bailar, e com tantos saltos, que
em pouco tempo toda a louça se fez em cacos.
Gritava o dono da louça ao tocador da gaita que não tocasse, mas este só tirou a gaita
dos lábios quando já não havia uma única peça de louça inteira. Exasperado, o pobre homem
foi queixar-se ao juiz e o tocador foi chamado à sua presença.
—És acusado de ter quebrado a louça deste homem - disse o juiz ao gaiteiro.
一 Eu não sou culpado. Toquei a minha gaita, e esse senhor e o seu jumento puseram-se a
dançar.
一 Tens contigo a gaita?
—Tenho.
—Toca — ordenou o juiz, sentado na sua poltrona.
O gaiteiro tirou a gaita do bolso e pôs-se a tocar. O dono da louça, que a esse tempo
estava encostado a uma cadeira, pegou na cadeira e bailou com ela. O juiz, que ia tomar uma
pitada de rapé da sua caixa de ébano, começou a pular, batendo com os dedos na tampa à
maneira de castanholas. A mãe do juiz, que estava entrevada na cama, no quarto próximo,
levantou-se imediatamente, bailando, batendo as palmas e cantando:
Vá de folia,
Vá de folia,
Que há sete anos
Me não mexia!
E assim se converteu o escritório do juiz numa animada sala de baile, pois que até as
cadeiras, os tinteiros e todos os mais móveis se puseram a saltar e a bailar.
Passados momentos, pediu o juiz ao tocador que cessasse de tocar a gaita, e o homem
obedeceu imediatamente, pois viu que tanto o dono da louça como o juiz e a mãe suavam
com abundância.

获4
。juiz, depois de limpar o suor disse para o tocador:
一 Podes-te ir embora sem culpa nem pena, porque és um homem que até c~
màe, que há muitos anos se não podia mexer na cama.
E o tocador saiu da presença do juiz muito contente e satisfeito.
Não diz a história se a mãe do juiz voltou para a cama.
(Viaie Moutinho (2*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virtude x/ :效能,功能,魔力
de uma ocasião :有一次
sujeito 5. m.:匿名人;人,家伙
jumento s. :驴
pôr-se a ... u r :开始,着手
saltos, m.明匕 跳动
caco s. m.:瓷器或玻璃碎片
fazer em cacos uma coisa :把某物打碎
exasperado p. p.:恼火,愤怒,发怒,大怒
queixar-se v. r.:告状,上诉;控告
queixar-se ao juiz v. r.:向法官告状
tomar v. t.:取出,拿出
pitada 5./ : 一撮,少量;一撮鼻烟
rapé s. m.:鼻烟
ébano s. m.:黑檀木
pular mí.:跳,跳跃
castanholas s. f. pl. :敲击;(乐)响板
entrevar u*t. :使瘫痪V. Z.:变瘫痪
:(砌牙和廁踌民间的一种用铃辩隱的)破的舞蹈M
folia s.f :
converter-se em u r :转踌

翻译提示:
一、文体、语体和篇章分析 在文体上它属于艺术文体。这种文学作品|
葡]五原文是一个民间故事'的思想内涵
形蟲靄深刻的 。民间文学语言大众化
、象征性的疇饭映出一个球的特有文化 。 ,
更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有文化。
表达形式简洁明快,行文流畅'驀间文学具有很强的意向性,反映出斯梅
包含深刻思想内容的菊菊牙
/
苴客。亨須 渗 蚤 务 客
葡汉翻译 遇 活的思考、对人生的理解和新的探索,教导人如何分辨善恶、美丑、好坏,让人学到
人生的哲理。民间故事具有明确的交际功能,能够带给人欢乐,可以给人以启迪,可
以给予人教诲和箴言,能够传播异域文化。
民间故事虽然大多是传说,但是它也源于生活,表现出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力。最
10 :••
理论

早以口头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既然
注与实践

5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那么它的语体应该是口语体。文字表达形式是
3 非常口语化的。

与中国民间文学一样,在葡萄牙民间文学中,无论笑话、谚语、俗厝还是格言、寓言、
神话者6曾经被用来作为讲述帝王将相故事的方式、作为为贵人血统辩护的手段、作为
© 奠定宗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工具,当然也一直是人们娱乐消造的一种极好形式。在篇
章的意向性、可取性和信息性上,葡萄牙民间文学与中国民间文学所起的作用是一

样的。
& 在翻译葡萄牙这个民间故事的时候,汉语译文要体现原文的民间文学作品的文体,
译者要把口语体贯穿在整个译文中。译文通篇应显露出篇章的意向性。
二、理解与表达
文学作品翻译是翻译实践的基础性活动。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种在表现形式上简洁
明了、在意思表达上通俗易憧的文学作品。对于葡汉翻译初学者来说,民间故事的翻
译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民间故事篇幅小,篇幅完整,易于从整体上把握。即使民间故
事在修辞、语法、词汇和语用上都比较好理解,也要在语义上对其进行词语分析、句
法分析、篇章分析和语外分析。
葡语原文用词精炼,行文简洁、明快。原文中的歌词夹带了习惯用语或俗语,在
理解上会给初学者带来障碍。
汉语译文必须在文体和语体上与原文相符合,尽可能地保持通俗4七和口语化的风
格。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汉语译文应该显露出诙谐幽默的一面。
三、翻译方法与技巧
在葡译汉时,尽最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倘若异化法行不通,就要运用归化法,
例如:在故事的开头,汉族人有汉族人讲故事的形式或口气,译文一定要符合汉语的
表达习惯或规范。
葡译汉的过程实际上是葡语的形合向汉语的意合转换的过程。在表层结构上,葡
语的衔接方式是代替,而汉语的衔接方式是重复。翻译此民间故事的时候,应注意到
形合向意合的转换以及代替向重复的转换。除了两个转换外,在翻译策略上还应巧妙
地运用有关的翻译技巧。
参考译文:
神奇的风笛
从前有一个人,他有一只神奇的风笛。每当吹奏起它,所有的听众都会跳起舞来。
有一次,当风笛的主人看见一个人带蓿一头驮着陶瓷餐具的驴路过时,他便开始
吹这乐器。顿时,无论是驴的主人还是驴都翩翩起舞。他们跳得如此欢快,以至于不
一会工夫,陶瓷餐具全都变成了碎块。餐具的主人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叫那个吹笛

^
^

白步 七
子的人停止吹奏。但是这吹奏者直到餐具没有一个是完好的时候,才停了下来 可怜
的促具主人怒不可遏,跑到法官那儿告了吹奏的人。吹奏者被传讯到法官的面氟 /
.^


“你被控告损坏了这个男人的卷具。”法官对吹笛子的人说。


.



“我没有罪。我吹我的风笛的时候,那先生和他的驴跳起舞来 。 我与他们有何


0..

与一

相干? ” 0


<


“你的风笛带来了么? ”
“带来了。” &
“那你吹吹看。”法官坐在他的安乐椅中命令道。 §-.
风笛的主人从腰袋里拿出笛子,开始吹了起来。这时,坐在一把椅子中的餐具主 ^1*
人奩起了椅子,与它一块儿随着笛声立刻起舞。正在从他的黑檀木盒里取鼻烟的法官 ^'~

管芸
也开始跳了起来,他的指头在鼻烟盒盖儿上不住地敲击着,就像在敲响鼓一样。法官
的母亲瘫痪在隔壁的床上,当她听到笛声后也立即下床,一边拍着巴掌一边跳起舞来。 <
她口中还欢快地唱道:
“让我们一块纵情地跳吧! 3
让我们一块纵情地跳吧, 1
我瘫痪在病床上,
*
已经有7年的光景了!”
就这样,法官的办公室完全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舞厅,甚至所有的椅子、墨盒
和家具也都跳起舞来。
过了一会儿后,法官请风笛吹奏者停了下来。那男人立刻停止了吹奏,因为他已
经看见无论是餐具的主人还是法官和他的母亲都已经跳得大汗淋漓了 。
法官擦了擦头上的汗后对风笛的主人说:
“现在你可以走了。你不但没有罪过,而且你还为我母亲治愈了病。她瘫痪在床
上不能动弹已经好几个年头了。”
风笛的主人十分兴奋而得意地走出了法官的办公室。
至于法官的母亲以后是否又瘫痪了 ,人们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黄徽宪的《葡萄牙民间故事选》中的译文改译)
2.0 CEGO E 0 MEALHEIRO
Era uma vez um cego que tinha ajuntado no peditório uma boa quantidade de moedas.
Para que ninguém lhas roubasse, tinha-as metido dentro duma panela, que guardava enterrada
no quintal, debaixo duma figueira. Ele lá sabia o lugar, e, quando arranjava outra boa maquia,
desenterrava a panela, contava tudo e tomava a esconder o seu tesouro.
Ora um vizinho espreitou-o, viu onde é que ele tinha a jpanela - lá e roubou tudo.
• e foi
Quando o cego deu pela falta, ficou muito calado, mas começou a dar voh
—> ao miolo para
ver se arranjava maneira de tomar a apanhar o seu dinheiro P6s-se
a considerar quem seria o
ladrão e achou que por fbrça teria de ser o vizinho. Tratou de ir à folí
” com ele e disse-lhe:

7
葡汉翻译理论山实践—
—Olhe, meu amigo, quero contar-lhe uma coisa muito em particular, que ninguém nos
ouça.
一 Então o que é, senhor vizinho?

•• —Eu ando doente, e isto há viver e morrer. Por isso quero dar-lhe parte que tenho
algumas moedas enterradas no quintal, dentro de uma panela, mesmo debaixo da fígueira.
Já se sabe, como não tenho parentes, há-de ficar tudo para si, que sempre tem sido um bom
vizinho e me tem tratado bem. Ainda tinha aí num buraco mais umas moedas de ouro e quero
guardar tudo junto, para o que der e vier.
O vizinho, ao ouvir aquilo, agradeceu-lhe muito a intenção, e naquela noite tratou logo
de ir enterrar outra vez a panela de dinheiro aonde ela estava, no Ato de apanhar o resto do
tesouro. Quando bem entendeu, o cego foi ao sítio, encontrou a panela e levou-a para casa.
Depois desatou num grande berreiro, para que o vizinho o ouvisse:
—Roubaram-me! Roubaram-me tudo!
E daí em diante guardou as suas moedas num sítio onde nunca ninguém soube.
(Viale Moutinho (2.a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 Publicações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mealheiro s. m.:存钱罐,扑满
peditório s. m.:乞讨;募捐
panela s.f.:陶罐;锅
quintal s. m.:院子;后院,后花园
figueiras./ :无花果树
lá adv.:唯,只,仅仅(放在动词前面,作为排他副词advérbio de exclusão)
maquias., :钱,金钱
boa maquia :大笔金钱
ora adv.: 一次,有一次
espreitar v. í.:窥视,窥探
dar porv/z.:觉察到,得知
dar voltas ao miolo :琢磨,苦思冥想
apanhar v. t.:得到,取得
por força :必然(=necessariamente )
tratar dev. L:决定(=decidir, resolver )
…isto há viver e morrer :活(生命)的时间屈指可数(没有几天活头儿了)
haver "de + inf." v aux.:—定
há-de ficar tudo para si:所有一切一定都会属于你
buraco s. m.:地洞,洞

0
0

…,para o que der e vier :以备急用,以防万一,(=para tudo aquilo que há-de vir )


fitos- m.:目的,目标

汉川
berreiro s. m.:不断地大声疾呼;呼喊

例与
num grande berreiro :声嘶力竭地大声喊



翻译提示:
葡语原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葡译汉时,不仅要考虑到其民间文学的文体特色,也
要照顾到其口语体的风格。在遣词造句上,译文应力求通俗易懂。在篇章的意向性和
可取性上,译文应该展露出主人公的聪明机智,给人以启迪,授人以智慧。
原文在语言表述上既浅显又生动,其中的语法关系不是很复杂,因此在词语领会
和语法理解上不会存在很大的障碍。根据汉语的行文规范,汉语译文也要遵循译出语
的语言风格,从平淡的词语中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展示出主人公的机敏与睿智。
在葡汉转换中,应该尽量使用异化法,以丰富汉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衬托出葡
萄牙民族的文化特色;借助诸多翻译技巧,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思
维习惯。
参考译文:
瞎子和钱罐
从前有一个瞎子,他在乞讨中慢慢地积攒了许多钱。为了不让人偷走这些钱,他
把它装进一个陶確里,然后把这个罐子秘密地埋在院子里的一棵无花果树下。唯有他
自己知道这个地方。每当他积攒了一大笔钱后,就把罐子挖出来,把所有的钱数一凱
之后把钱装进去,最后又把它埋进地里。
一次,瞎子的一个邻居窥视到他在埋钱,看清了钱鯉掩埋的地点。然后,在没有
人在场的时候,他去了那里,把钱罐偷走了。瞎子发现自己的钱罐没了后 ,完全没有
吱声,但是开始琢磨如何把被人盗走的钱弄回来 。“钱可能是谁偷的呢? ”他想来想去,
觉得必然一定是邻居干的。他决定去试探试探邻居 。到了邻居家后,他先跟邻居聊了聊,
然后便对邻居说:
“我的朋友,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对您说件完全是私人的事情。您放心,没有人会
听见我们说的这件事情。”
“什么事儿呵,我的老朋友? ”
“您知道,我身体有病,不知哪一天就会死掉的。所以,我想把我装进一个罐里
并埋在院子里那棵无花果树下的那些钱给你一部份。大家都知道,我没有亲人,我所
有的一切一定都会属于您,因为您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好邻居,总是对我关怀备至。在
那里的一个地洞里,我还埋有一些金币,准备最近拿去同那罐里的钱放在一起,以备
急用。”
听到这件事情后,邻居对瞎子的这番好意表示衷心感谢。当天晚上,他就决定去
钱罐掩埋的地方,把偷来的那罐钱原封不动地埋回原处,以便日后得到更多钱财。当
躲在一旁的瞎子听见邻居把钱罐埋好并悄悄离去后,便立即来到现场把钱罐挖出来抱
回家中。然后他在屋里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有贼!有贼!我的东西都被强盗倫光
籟 礙疇于
仓度苔舫蛋 濯貢兽客
.
• .
..
.
葡汉 了! ”那邻居听见瞎子的嘶叫声,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 以后,瞎子把他的钱财藏到了另一个更加隐蔽的地方。从此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

.
的秘密了。
译理
<••

(根据黄徽宪的《葡萄牙民间故事选》中的译文改译)
1 •.

与实

3. 0 DEVEDOR QUE SE FINGIU MORTO


& Era uma vez um homem casado que tinha muitas dívidas. Um dia disse à mulher:
-Vbu-me fingir morto para depois nos perdoarem as dívidas.
* Assim, fingiu-se morto. Vieram os credores e todos lhe perdoaram as dívidas; mas havia
um sapateiro a quem devia trinta réis e não lhos quis perdoar. Disse logo que haveria de
trabalhar à luz das velas do morto e à noite desse dia foi coser botas para ao pé do púlpito.
Noite alta, os ladrões arrombaram as portas da igreja para irem para lá repartir o
dinheiro que levavam. Quando viram o defunto, começaram a dizer:
-Eu corto o nariz.
-E eu uma orelha...
E assim por diante.
E disse um deles:
—Mas, primeiro, vamos repartir o dinheiro!
Quando eles iam começar a repartir, disse o que estava a fingir de morto dentro do
caixão:
-Acudi cá, defuntos!
O sapateiro, que estava em cima, pegou numa das formas e exclamou:
-Eles vão todos juntos!
Os ladrões, quando ouviram aquilo, fugiram e deixaram ficar o dinheiro. Depois, o que
estava no caixão saiu e começou a repartir o dinheiro entre ele e o sapateiro.
Então os ladrões, quando já estavam longe, perguntaram:
一 Qual de nós vai ver se são muitos?
一 Vou eu 一 ofereceu-se um deles.
Quando lá chegou, já os dois tinham repartido o dinheiro e perguntava o sapateiro ao
seu devedor:
-Eos meus trinta réis?
O ladrão saiu por onde entrou, correndo a bom correr. Esbaforido, disse aos outros da
quadrilha:
_ São tentos que só tocam trinta réis a cada um!
(Viale Moutinho (2.fl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 Publicações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译汉
perdoar v. t.:豁免,免除


credor j. m.:债权人,债主

例与
sapateiro s. m.:鞋匠


_义
二 農咨

0、
haver v. aiix. «de + inf. » :要,须要
^
coservf.:缝,缝合
ao pé de :在..... 旁边 ^
púlpito s. m.:制蜡烛时用来悬挂烛心的架子 \
^

、。
arrombar v. t.:撞开 4

孑 受 沙
repartir v. t.:瓜分,分摊
defunto s. m.:尸体,死者
assim por diante :由此类推 4
^
(省掉了人称 Vós,为古葡语)Acudi cá,...: (= Ajudem-me ...) 7
X
0.
formai./ :鞋植子 .
^
exclamar v. i.:喊叫,大声疾呼 4

穿买
Eles vão todos juntos! ( Mato-os a todos!)
oferecer-se v. r.:自告奋勇,自愿,主动表示(愿做某事)
a bom correr :快速地;急忙地;匆忙地
esbaforido adj.:气喘嘘嘘的
quadrilhas./:(盗匪的)帮,伙,团伙,
uma quadrilha de ladrões : 一群盗贼
tocar a v. z.:(财产)归属于(某人)

翻译提示:
译文不仅要在意思内容上与译出语切近,而且在文体与语体的风格上也要与其一
致。上述葡语原文在文体上是民间文学作品,在语体上属于口语体。在葡译汉时,除
了需要把文体与语体贯穿在译文通篇中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葡语原文的交际功能。原
文在语篇衔接上有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两种,因此在汉语译文中也要处理好篇章的衔
接冋题。
葡语原文用词非常精炼,所以在理解它时需要充分的想象力。为了保持汉语译文
在语篇上的连贯性,需要通过增词等翻译技巧来使得译文通I质达意。原文讲的是一个
荒诞无稽、风趣幽默的故事,译文也应该反映出译出语的意向性:透过滑稽、荒谬的
笑话供人娱乐消遣。
巻考译文:
装死的债务人
从前有一个结了婚的男人,他欠了许多债。一天,他对妻子说:
/
“我打算去装死,以便债主们豁免我们的债务。”
说到做到。这个男人真的装死了。凡来收债的债主都不得不免除他的债务,只有
一个债主不想这么做。这个债主是个鞋匠,想要回那个装死的男人欠他的30雷亚尔。
随即,鞋匠想了一个着数,他说他要到教堂停放死者的地方去做活儿。当天晚上,他
真的到亡灵旁的烛光下缝起靴子来了。

I 深夜,一伙盗贼撞开了教堂大门。进入教堂后,他们原本是想立即瓜分他们在别
处偷到的钱财,但是,当他们看见停放的死尸后,却纷纷说起了各自的鬼主意:
“我去割掉他的鼻子……”
“我去割掉他的耳朵……”
各人都说了自己想干的事儿。
可是,一个贼人这时说道:“我看我们还是先把钱分了再说吧。”
当他们正要开始分钱时,那个躺在棺材里装死的人突然高喊道:
“快冲上去啊,死鬼们!”
在一•旁做活儿的鞋匠,抄起一个鞋植子,应声附和道:
“冲上去呀!把他们杀个干干净净!“
盗贼们听见这些突如其来的声音,无不吓得丧魂落魄。他们慌忙扔下钱财狼狈而
逃。随即,那个装死的男人从棺材里出来,开始同鞋匠一®瓜分贼人们扔下的财物。
当盗贼们都逃得老远了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
“谁回去看看,那帮鬼魂到底有多少? ”
“我去!” 一个强盗自告奋勇道。
当这个强盗回到教堂时,那个装死的男人和鞋匠已经分完了钱财。鞋匠正在问他
的债务人:
“那你欠我的那30雷亚尔……”
强盗还没有完全听个明白,便立刻从他钻进来的地方飞快地跑出教堂。他气喘嘘
嘘地跑到他们一伙盗贼中说:
“死鬼多得很啊!他们每人才分得30雷亚尔!”
(根据黄徽宪的《葡萄牙民间故事选》中的译文改译)

4.0GAL0EARAP0SA
Um galo, cercado de um serralho de galinhas, pressentiu a aproximação duma raposa
e empoleirou-se logo numa árvore, dando sinal para que todas fizessem o mesmo. A raposa
chegou à árvore e disse para cima:
一 Já vejo que vocês não sabem que há agora uma ordem do Governo para nem os
homens nem os bichos fazerem mal uns aos outros!
-Agora!
O galo ouviu bulha a certa distância, olhou e exclamou:
_ Acol々 vêm uns caçadores!



-De que banda vêm? - perguntou a raposa, assustada.


-De acolá!


^


Mas neste momento já os cães dos caçadores tinham dado com as pegadas da raposa e


^


corriam para ela.

书乎

A raposa deitou a fugir, os cães e caçadores atrás dela, e o galo começou então a gritar: 4


-Mostra-lhe a ordem! Mostra-lhe a ordem! &
(Viale Moutinho (2.°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y Publicações *
&

気曷 0為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
serralho s. m. : (=harém)[集](穆斯林的)女眷,妻妾;(转义)表示数量多
pressentir v. t.:预感
*
4


empoleirar-se v. r.:甥K到高处
agora! interj.:(表示惊讶、怀疑、拒绝、轻蔑等意思)真的!决不可能!哪里能行!
原来如此!


bulha s.f.:嘈杂声,喧闹声
acolá adv.:在里,在远处
bandas./ :侧面,边
pegada s.f.:脚印,足迹
dar **comM v. i.:找到,遇到
deitar "a" v i.:开始

翻译提示:
这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公鸡与狐狸的故事,反映出葡萄牙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在葡
萄牙文化中,狐狸是一种聪明机智、很有计谋的动物,能够使其它所有动物上当受骗。
论狐狸的聪明机智,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学中也有描述。葡译汉时,重要的是把狐狸
的聪慧机敏的特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葡语原文语言简洁,着墨不多,但是非常形象地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出狐狸的聪
明机智。译者需要细心地琢磨原文的语言风格,通过翻译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再现译
出语的信息内容,使得译文文从字顺。
如果在文体和语体上与葡语原文不一致,汉语译文也达不到准确传递原文意思内
容的效果,也不会通侦。因此,葡汉转换时,译者也不能忽略译文在文体和语体上与
原文的一致,性。

参考译文:
公鸡和狐狸
一只公鸡与一群母鸡聚集在一起觅食。突然它预感到有只狐狸正在偷偷地向它们
葡汉翻译理簷实践 靠近。于是它立即跳到一棵树上,向那群母鸡发出信号,要它们也跳到树上来。当这
些母鸡刚對&上树,那只狐狸便来到树下。它昂着头对公鸡和母鸡们说:
“我看你们还不知道,政府现在下了命令,无论人与人还是动物与动物之间都不
能相互伤害了,要和睦相处!“
•. “这是真的吗? ”母鸡们疑惑地问道。
这时公鸡听见从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它抬头看了看后,便大声喊道:
“从远处来了几位猎人!“
“从哪边来? “狐狸惊恐地问。
“从那边。”公鸡答道。
隠、

不一会儿,猎人的猎狗果真沿着狐狸的足迹飞快地追来了。
狐狸一见大事不妙,撒腿就跑。猎狗和猎人随即紧追不放。
ática

这时,公鸡朝狐狸逃跑的方向高声喊起来:
“狐狸大哥,快让我们瞧瞧政府下的命令呀?快点呀!让我们看看政府下的
命令!“
(根据黄徽宪的《葡萄牙民间故事选》中的译文改译)

5. 0 MOLEIRO
Trabalhava no seu moinho um moleiro, quando chegaram o rei e a comitiva.
-Há dois dias que nos perdemos na floresta e estamos cheios de fome. Tens alguma
coisa que nos sirvas?
—Tenho pão de cevada e mel.
Ficaram todos muito contentes. O moleiro foi buscar um tabuleiro de pão, que
desapareceu num momento.
一 Venha o mel! - ordenou o rei.
—O mel comeram os senhores com o pão...
O rei compreendeu a reposta do moleiro: não há melhor apetite do que a fome - até o
pão de cevada sabe a mel!
(Viale Moutinho (2.a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 Publicações
Europa-Amérí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1110屈2 £心 :磨坊主
moinho s. m.:磨坊
floresta s.f.:森林,树林
cevada s. / :大麦
melss:蜜,蜂蜜

0
8

京 亶 、羿 安
七21)11上江0£ /«.:托盘,茶盘

葡译 例与译文
saber寫”心.:有(某种)味道
1
翻译提示:
一个民间故事可以揭示人生的一个哲理。这个葡语民间故事就属于这一类。葡译 4
汉时,关键的是:汉语译文也能够告诉人们葡语原文所表述的人生哲理。这个故事的
葡语原文非常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对于葡汉翻译初学者来说是一篇易于操作的翻译
练习题。原文文字简单,寓意深刻,所以译文要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译出语的语言特点 , .
在语篇上表现出译出语的意向性。 .
在理解原文时,要察觉到不同人物在语言与表情上的差异。在进行汉语描述时,



这种差异也要表现在汉语译文上。依照汉语的逻辑思维习惯,译者需要对汉语译文进 -
行重新排列组合,以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语序和语义关系组合。 -
-
参考译文: -
磨坊主
一次,国王和随从到野外去游览。当他们来到一家磨坊时,磨坊主正在紧张地工
作着。国王上前对他说:
“两天前我们在茫茫的森林中迷路了。现在我们饿得要命,你有什么东西给我们
吃吗?”
“有大麦面包和蜂蜜。”
国王和随从们都很高兴 。磨坊主进屋取出了一大盘面包。不一会儿工夫,一大盘
面包就被他们吃得个精光。
“快拿蜂蜜来!“国王命令道。
“那蜜,陛下和大人们都已经和着面包一块儿吃了……”
国王明白了磨坊主答话的含义:没有比饥饿更好的胃口了,甚至大麦面包也有蜂
蜜的味道!
(根据黄徽宪的《葡萄牙民间故事选》中的译文改译)

6.0 REI EO CONDE


Um rei e um conde foram fazer uma caçada. Aconteceu numa manhã de nevoeiro
nessa altura fizeram uma aposta sobre quem ia adivinhar o segredo maior do lavrador
Apostaram à vida um do outro: aquele que ganhasse tinha direito de matar o que
perdesse.
Chegaram ao pé do lavrador.
-Deus vos salve, lavrador!
一 Vinde com Deus, reais senhores!
Pergunta-lhe o conde:
—Que vai de neve na serra?
—Os anos o requerem - resposta do lavrador.
Pergunta-lhe o conde:
亀译 —Que vai de muitos?
1極理二 Responde o lavrador:
—Muito poucos.
实 Pergunta-lhe o conde:
欵践
—Quantas vezes se vos ateou fogo em casa?
Resposta do lavrador:
—Três.
Ficou o rei sem saber nada.
Diz o conde para o lavrador:
—Pergunta-me tu a mim.
Pergunta o lavrador:
一 Que vai de neve na serra, Sr. Conde?
一 Os anos o requerem, que é os meus cabelos brancos.
—E que vai de muitos?
—Muito poucos, que é falta dos meus dentes.
—Quantas vezes se tem apegado fogo em casa?
-Na minha nenhuma, porque não tenho filhos, mas na vossa três, porque três filhos que
tendes já estão casados: de cada um que se casou fbi um fogo que se apegou.
E ao dizer estas palavras, virou-se para o rei:
—Vedes, real senhor: tenho direito à vossa cabeça!
(Viale Moutinho (2,a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 Publicações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nevoeiro s. m.:浓雾, 大雾
lavrador s. m.:农夫
apostar à vida um do outro :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互相拿生命作赌注
-Vinde com Deus, reais senhores!愿上帝与您同在,大人! "(vinde [v6s] : vir,
imperativo, vós )
_ Que vai de neve na serra? : = Como vão as mudanças de neve na serra?
_ Os anos o requerem : = Os anos falam por si
atear fogo :点火,起火=Pegar fogo = apegar fogo
Quantas vezes se vos ateou fogo em casa? : vos = a você

136
--
^
0
1

京佥矿

apegar fogo : = pegar fogo

译汉
(vós) tendes : ter, presente do indicativo, vós


(vós) vedes : ver, presente do indicativo, vós

例与译
翻译提示:


葡语原文是一篇民间文学作品。故事以问答的形式讲述了深奥的道理和人生的规
律。这篇作品采用了文字游戏的方式,使故事不落俗套,新颖的讲故事的手法可以吸 *

绍室喙孑蜀
引到读者。汉语译文也应该反映出原文对答如流的文字流畅感,也要使译入语接受者
感到生动有趣,也要让译入语读者领悟到人生的规律。
由于葡语原文中问答的形式过于简洁,所以译者会在理解原文上遇到某些困难。
译者需要借助对整个语篇的分析,通过联想才能吃透译出语词句的深层含义以及习惯

受言4? 矽京
用语的确切意思。
参考译文:
国王和伯爵
在一个大雾蒙蒙的上午,国王和一位伯爵去野夕件丁猎。途中,他们看见一个农夫。
这时,他们打了个赌,看谁能猜中农夫的最大秘语。
他们互相都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打赌:谁赢了,谁就获得杀死输者的权利。
他们一起来到农夫跟前,齐声问候道:
“愿上帝保佑你,农夫!”
“愿上帝与您同在,大人!”
然后,伯爵指着远处的山头问农夫:
“那山上的白雪将变成什么? ”
“那山上的白雪将变成漫长的岁月。”农夫立刻回答道。
伯爵又问农夫:
“很多将变成什么? “
“很多将变成很少。”
伯爵又接着问农夫:
“你家一共起过几次火? ”
农夫回答说:
“3 次。”
这时,伯爵问国王,农夫刚才都说了些什么。国王因为一点也没有听憧所以连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然后,伯爵又对农夫说:
“现在请你向我提问吧。”
农夫问:
“请您也说说,那山上的白雪将变成什么,大人? ”

7
3

汉 '正如你说的,那山上的白雪将变成漫长的岁月,我头上的白发就是这岁月的
冬幫 —
证明。”
翻译:
“大人,请您再说说,很多将变成什么呢? ”
4 “也正如你所说的,很多将变成很少,比如牙齿就是这样。”
理论

& “那你家一共起过多少次火? ”
变富劉咨
盅实

“我家一次也没有,因为我一个儿子也没有。而你家之所以起了 3次,那是因为

你有3个儿子,而且他们都结婚成了家。你每一个儿子结婚就起一次。”
.4 说完这番话后,伯爵转过身来对国王说:
“国王陛下,这下您可输了。我已获得了要您脑袋的权利!”
出尽

^ (根据黄徽宪的《葡萄牙民间故事选》中的译文改译)
=
7.0 PASTOR GABRIEL
Nunca houve em toda a montanha pastor como o Gabriel.
-Merecias outras ovelhas, homem! 一 disse-lhe um dia o Prior, desanimado da anarquia
dos seus paroquianos, quando viu o rebanho do rapaz atravessar a estrema dum centeio sem
tirar uma dentada.
-Deus me livre! Já me vejo maluco com estas...
Mentira. O padre tinha razão. Era uma pena ver tanta autoridade, tanta vocação, tanto
jeito natural, ao serviço de animais. Nem se pode fazer ideia! O carneiro mais teimoso, mais
lorpa, mais churro, chegava às mãos do Gabriel e mudava de condição. Só não ficava a falar.
—Que fazes tu ao gado, criatura? Parece que o enfeitiças!
一 Nada. Dou-lhe monte, como a outra gente.
Sorria. E lá continuava a educar os malatos com gestos e palavras que ninguém sabia
fazer nem dizer. Nunca batia numa rês. O castigo era um simples olhar reprovativo, um
assobio impaciente, uma inteijeição mal humorada. Mas bastava. Ao fim de algum tempo,
cada cabeça como que porfiava em não desagradar ao dono, em viver sintonizada com aquele
governo sem cajado. E dava gosto ver a disciplina com que o rebanho deixava o redil e
atravessava o povo.
-Não há dúvida! Nem o mestre na escola!
Continuava a rir-se por dentro. Espantavam-se com pouco. Com a pequenina amostra do
muito que estava por detrás...
Na verdade, toda aquela disciplina tinha um fim, e era muito mais apertada do que
parecia. Como os pastos no verão escasseavam, só havia uma solução: aceivar os nabais
de noite, pela calada. Ora, para Áfricas dessas, o Gabriel necessitava de gado mudo e lesto,
cegamente obediente ao comando. Por isso, sem dizer porquê nem por que não, exigia
sistematicamente dos patrões que vendessem os carneiros mancos ou rebeldes, e ninguém
ouvia o balido de nenhum.
一 O teu gado não berra?
-Pergunta-lhe.
É o berras! Ou não se chamasse ele Gabriel e não capitaneasse um bando de salteadores
No meio da escuridão, abria a porta do curral e punha-se a andar. O rebanho atrás, como um
cào rafeiro. À entrada da melhor sementeira, parava, perscrutava os horizontes e arrombava o
tapume. Depois, em silêncio, deixava entrar os famintos e esperava que cada boca se fartasse
em silêncio. i
Se por acaso ouvia vozes ou passos de gente que se aproximava, subia acima da parede,
descalçava os socos, batia com um no outro e largava a fugir com quantas pernas tinha. Não
era preciso mais: quando chegava ao redil, já o rebanho lá estava.
-Nào, tu hás-de ter qualquer segredo, qualquer mistério... - insinuava o Languna, a
sondar.
-rs*
-Palavra de honra que não.
E realmente não tinha. A coisa vinha-lhe espontaneamente, duma maneira directa,
rápida, infalível, de entender e de se fazer entender por todos os seres vivos. Via um coelho
f
¥
na cama, falava-lhe e punha-lhe a mão em cima. Acalmava um cão açulado — a sorrir-lhe.
Mas esta comunhão instintiva com a natureza dos bichos não tentava o Gabriel alargá-
la à natureza dos homens. Desses arredava-se discretamente, sem querer passar, nas relações
com eles, do plano amorfo da neutralidade. Alugava o suor. Enjeitado, sem vintém, servia 4
este e aquele. A indústria de Ferrede era comprar gado magro, engordá-lo e vendê-lo.
Portanto, quem tinha dinheiro tinha o poder, e não valia a pena discutir. Que lhe interessava
a ele perder tempo com palavreado ou mendigar intimidades que sabia impossíveis de
antemão? O que os donos de cada rebanho queriam já o sabia: era que lho entoirisse de
qualquer maneira. Recebia, pois, o farnel pela manhã, e ala que se faz tarde. Cada qual para o
que nasce.
No verão em que fez vinte e dois anos, não pôde, contudo, ficar indiferente a um apelo
que, muito embora fosse de cordeira no cio, vinha duma criatura cristã, com quem, de resto,
acabou por casar.
Foi assim: como a serra inteira ardia na fornalha do Agosto, certo dia, no pino do
sol, resolveu assestar o gado na loja. Servia então o Silvano, o maior proprietário da terra.
E enquanto o rebanho, sonolento, ruminava, estendeu-se também no catre, igualmente
sonolento e a ruminar. Era a hora do jantar, e lá em cima os patrões comiam e bebiam à tripa-
forra. Ele, coitado, teria uma malga de caldo no fim do banquete, e viva o velho!
Nisto, sente passos pela escada abaixo, abre-se a porta, e a filha da casa, bonitota, mas
de pêlo na venta, que nunca dera conta que o olhasse como homem e nunca lhe consentira
que a olhasse como mulher, aparece de cântara na mão, ao vinho.
Em silêncio e sem se mexer, deixou-a passar para a adega, que era ao ftmdo, numa loja
contígua. Mas apenas sentiu desandar a torneira da pipa e a espuma do tinto a ferver dent
do barro lhe fez cócegas na garganta, pediu humildemente:
-Minha ama, dê-me uma pinga!
-Dou. Anda cá bebê-la...

439
葡汉翻译:
Ergueu-se num pronto, saltou por cima do gado, entrou no armazém, recebeu a pichorra,
levou-a à boca e começou a consolar a alma. De repente, sem mais nem para quê, a moça,
calada, dá-lhe um empurrão à vasilha com a ponta do dedo. De respiração afogada e ainda
engasgado, a tossir, relanceou-a toda. Ao machio, a senhora morgada!
理论踞实践

E nada mais simples: pousou a caneca e dobrou a rapariga sobre uma facha de palha.
(Miguel Torga (13.a edição, 1986), Novos Contos da Montanha, Editora Coimbra,
Coimbra)

词汇提示:
priori m. : Bit院院长
anarquia s.f.:无政府状态
paroquiano s. m.:教徒,教区信徒,教民
estrema s.f :田地
centeio s. m.:燕麦
dentada s. /■:咬
tirar uma dentada :咬 一口,( = <1迎 uma dentada...)
autoridade s.f. :
vocação s./ :(个人的)天赋,本事,才能
fazer ideia de...:想象
lorpa adj. 2 gén.:呆傻的,愚蠢的
churro adj.:调皮的
enfeitiçar v. t.:施魔法
malato s. m.: 一岁的绵羊,小绵羊
rês s.f.:肉用家畜,畜牲
reprovativo adj.:谴责的,斥责的
assobio s. m. : 口哨,哨子
mal humorado :情绪不好的,(=mal-humorado)
como que :仿佛,似乎,简直是
porfiar v. i.:坚持
desagradar a u :使不愉快,使不高兴
sintonizar com v. i.:和谐,协调,一致
cajado s. m.:牧羊鞭,牧拜S
dar gosto a alguém :给人以愉悦,(某事)使某人高兴(满意,喜欢)
redil SM:羊圈,牲口圈
povo s. m. :
apertado p. p- :严格的,严厉的
pasto ss:牧草;牧场;(牲畜的)草料,饲料
escassear v. i.:变少,减少;缺乏,缺少
aceivar v. t.:浇灌与施肥,(=regar + adubar )
nabals. m.:萝卜地,萝卜田
pela calada:静悄悄地,偷偷地,秘密地
para Áfricas dessas :为了做如此艰辛的工作,(=para trabalhos difíceis como esse )
瑚I
lesto a#:敏捷的,灵活的,轻盈的
obediente a... adj.:月见从的,听话的,顺从的,
sistematicamente adv.:常常,习惯性地
cameiro s. m.:绵羊
manco adj.:痛腿的,跛的
rebelde adj.:不听话的,反叛的
balido s. m.:(羊的)嘩峰叫声
berrar v. i.:叫唤
É o berras!:从来不叫!( “berras"是动词berrar的“tu"的变位。"o"是定冠词。
这种表达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 :“nunca”,可以用在很多动词上,只
需更换动词"berras” 就可以了。= Nunca farei isso; aplica-se a qualquer
verbo com que se use esta expressão)
capitanear v. t.:率领,统率,指挥
salteador s. m.:窃贼,土匪
curral s. m.:羊圈,猪圈,马厩,牛栏
pôr-se a... m乙:开始,着手
rebanhos. :牲口群,动物群
rafeiro adj.:牧犬的
sementeiras.f.:萝卜田
perscrutar v. f.:仔细观察,仔细调査
horizonte s. m.四处,四周
tapume s. m.:围栏,篱笆,木栅
faminto adj.:饥饿的,饥僅的
fartar-se v. r.:吃个够,够了
por acaso :偶尔
soco s. m. :木屐
largar a V.Í.:随即很快做什么,松开,撒手
... largava a fugir com quantas pernas tinha.:撒腿就跑
haver de + inf v. aux.: 一定
mistério s. m.:奥妙

"4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insinuar v. i.:间接地询问,套谁的话,暗示,( =sugerir,)

sondar u t.:追究,深究,诅探,打探,(=verificar)
^
0 espontâneo adj.:自然的,天然的,自生的,天生的
*
4 •• infalível adj.: 一劳永逸的;一贯正确的

fazer entender-se por ...: = dar a entender


açuladop.p.:气势汹汹的,愤怒的,激怒的,患狂犬病的,(=raivoso )

comunhão 5./ :沟通,相通,一致,吻合


.

instintivo adj.:本能的
. 5

© natureza s. f.:种类,品种
^
^ bichos, m.:畜,牲口,牲畜
喰 多、

arredar-se de ... v. r.:避开,躲避


^:
discreto adj.:谨慎的,小心的
amorfo adj.:无定型的,非结晶性的
enjeitar v. t.:遗弃,抛弃(儿女等)
vintéms.汎:(口语)钱;葡萄牙古货币
sem vintém :身无分文
palavreado s. m.:废话; 赘言
mendigar v. t.:乞求,央求
intimidades./ :交情
de antemão adv.事先,预先
entoirir队:让••••••肥得像公牛一样
farnel s. m.:干粮袋,干粮 ,
... ala que se faz tarde : = ia embora rapidamente
indifèrente旳.:无动于衷的,冷淡的,冷漠的
cordeira j./ :母羊羔
cios, m.:(雌性动物的)发情,发情期
…, muito embora fosse de cordeira no cio,:非常像刚刚发情的小母羊似的-
de resto :顺便说一句
arder v. i.:燃烧,着火
fornalha s.f.:大火炉
pino s. m. :顶点,最高点♦极点
no pino do sol:烈日当义
assestar v. 4 : = guardar
lojas.-:楼房的第一层,底层
睥lento吋:懒洋洋的,无精打采的,慵懒的
SOI

ruminar v. Í.:咀嚼
catre 5. m.:木板床,行军床,帆布床
comer e beber à tripa-forra :大吃大喝
malgas./ :农民喝汤的粗碗
…, e viva o velho!:感谢主人老人家!
nisto :这时候
bonitoto adj.:长得还算标致(=só alguma beleza )
de pêlo na venta :脾气暴躁,脾气不好
dar conta de...:考虑到,想到
consentir v. t.:容许,准许
cântara s. f.:小蠅
ao vinho : = ir buscar vinho
adega s.f.:酒窖
contíguo adj.:邻近的,挨近的,相连的
desandar v. t.:发出(声音、笑声等)
barro s. m.:陶制酒壶
ferver v.z.:汹涌澎湃,波浪翻滚;沸腾
cócegas s.f. pl.:痒
fazer cócegas :使发痒
humilde •勿•.:低声下气的,卑躬屈膝的;谦卑的,谦恭的
amas./:主妇,女主人,小姐
erguer-se u r.:起立,站起来
num pronto :猛地;迅速地;立刻
pichorras.f.:酒壶
consolar y*.:满足,安慰,慰籍,抚慰,
sem mais nem para quê :不知道为什么
engasgar v. t.:卡住(喉咙),使哽住,使噎着,使哽噎,使窒息
relancear v. t.:瞥视,瞥...... 眼
ao machio :做爱,(=ir ao machio, machear )
...a senhora morgada : = a filha única
nada mais simples :事情再简单不过了
caneca s.f.:酒壶(有柄的)
pousar".:放,置
dobrar v. t.:使弯曲,折弯
fachas./ :柴禾,柴草
palha s. f.:稻草,麦秸

仙3
翻译提示:
葡汉翻译:
短篇小说《牧羊人卡布里埃尔》(0尸如”6。切汨)选自米盖尔.托尔加的《山村
新故事》短篇小说集。
米盖尔•托尔加(心建3 )作家,诗人,1907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一个偏
理论居实践

僻山村的农民家庭。幼年时曾进神学院上学。13岁随叔父去巴西,在米纳斯吉拉斯州
的一个庄园里劳动生活了 5年。1925年回国后就读于科英布拉医学院,1933年毕业。
自1939年起一直行医,业余进行文学创作。几十年来坚持不懈抨击独裁制度,并因
此而几度受铁窗之苦的米盖尔,托尔加在行医之余仍然紧闭大门,默默地写作。
米盖尔-托尔加的作品大都取材于葡萄牙山区农村,主人公多为人格化的动物或
者是作者家乡的农民,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宗教色彩。作者曾经说过:“我心中
) 的英雄不是达-伽马一类的风云人物。我认为,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人类美德的人就是
英雄。”米盖尔,托尔加的文风可以说是雄浑与精巧兼而有之,时而似岩石般粗犷,时
而又如云烟般轻盈飘逸,用词简约而富于节奏感,既不贫乏也不靡丽,形成一幅幅雅
俗共赏的葡萄牙农村风情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葡萄牙著名文学家、评
论家安东尼奥■若泽■萨拉伊瓦与奥斯卡尔■洛佩斯称米盖尔■托尔加“无疑是当今
葡萄牙最优秀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家“
为了了解葡语原文作品及其作者,在此引用了《山村新故事》中的作者简介与作
品内容提要。借此,葡汉翻译初学者可以感悟到作家行文的风格,也可以认识到一种
既不世俗化也不文学化的葡萄牙语的独特文体。我们翻译一部作品,要从语篇分析的
视野来审视它,那么首先必须知道作者的简介,其次还要了解作者生活的年代历史与
环境,最后也需要知道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文风、文体等等。这篇葡语短篇小说
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即使翻译不了它,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也就是说,学
会如何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在大局和整体上把握翻译的方向与原则,领会到如何从翻译
方法与技巧的层面在翻译细节上处理好词、词组、句子、句群的葡汉转换。
参考译文:
牧羊人卡布里埃尔
整个山区,像卡布里埃尔这样的牧羊人绝无仅有。
“小伙子,你该当个牧师!”看到教徒们人人各行其是,而卡布里埃尔的羊群穿
过燕麦地竟然不吃一口,心灰意冷的修道院院长对他说。
“让上帝饶恕我吧!这些羊已经让我急疯了……”
言不由衷。
神父说得对。卡布里埃尔灵性十足,轻松自然,手下的羊群令行禁止,不能不让
人喟然赞叹。简直难以想象!最固执、最笨拙、最调皮的羊到了卡布里埃尔手里也能
改变,只是学不会说话罢了。
“老兄,你这羊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好像对它们施了甚么魔法。”
“没有的事!我跟别人一样,让它们上山吃草。”
他微微一笑,继续训练那些小羊。他用的手势谁也做不来,他说的话谁也学不会。
他从来没有打过任何一只,所谓惩罚也只不过是一个谴责的目光 ,一声不耐烦的口哨,
! 一句不满意的感叹。这就足够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只只羊都不惹主人生气,一-竞相服
’ 简直
:从他无需牧羊鞭的统治。看着羊群井然有序地走出羊圈,循规蹈矩地穿过人矗, 5
:是一种享受。 ,
“毫无疑问!学校的老师也比不上!”
他心中还在暗笑。些须小事,用不着大惊小怪。这不过是沧海一粟,不为人知的
多得多着呢……。 I8
实际上,他那_套纪律比人们看到的要严格得多,而且目的明确。夏天牧场干枯,
只有一个办法:趁夜静更深到萝卜田里去。是啊,为了这样做,卡布里埃尔需要牲苔
寡言少语,动作轻捷,盲目服从指挥。所以,他不说为什么也不说不为什么,总是要
求主人把那些痛腿和不听话的羊卖掉,于是谁也听不见一声羊嘩了 。
“你的羊怎么不叫唤? ”
“你去问它们嘛。”
哼,叫唤?除非我不叫卡布里埃尔,除非我率领的不是一群窃贼。
在黑暗中,他打开羊圈的木门,转身就往前走,羊群像看家狗一样乖乖地跟在后头。
到了长得最好的萝卜田,他四处张望一番,推倒篱笆,让饥饿难忍的畜牲们不声不响
地走进去。他呢,单等一只只羊低着头吃个够了。
如果偶尔听到说话声或者脚步声越来越近,他就爬到墙上,脱下木屐,敲打几下, *
随后撒腿就跑,无需再做什么。等他回到羊圈,整个羊群都已经在里面了,一只也不
会少。
“不对,你一定有什么秘密或者奥妙 ”朗贡纳转弯抹角地询问。
“说实话,真的没有。”
确实没有。这本领自然而然地得到,直接、迅速而又一劳永逸地来自他与所有生
灵的相互理解。床上有只兔子,他就跟那小动物说话,把手搭在它身上。看到一只气
势汹汹的狗,他朝它微笑,让它慢慢平静下来。
不过,卡布里埃尔不想把这种与畜类本能的沟通扩展到人类的本能。对于人,他
总是小心翼翼地躲避,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不超过不冷 、不热、不即不离的限度。他靠
出卖汗水为生,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今天为这个干活,明天替那家出力。费雷德的
生意是买进瘦羊,养肥了再卖出去。有金钱就有权力,争吵是白费口舌。对他来说,
说废话浪费时间或者咀嚼明明知道得不到的交情有什么意义?每群羊的主人想干什么
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让羊肥得像公牛一样就行。每天早晨,
他接过干粮,赶快出发,不然就太晚了。人的命,天注定。
满22岁的那年夏天,他却不能对一个召唤无动于衷,尽管这召唤来自一个像刚
刚发情的小母羊似的基督姑娘。顺便说一句,卡布里埃尔后来跟她结了婚。 …
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天,烈日当头,山像是掉进了八月的大火炉里,他决定把羊
群赶回来,到楼底层休息一会儿。当时,‘他正给当地最大的财主西尔瓦诺干活 。羊群
___ I 一 5
懒洋洋地咀嚙着,他无精打采地躺到木板床上咀嚼着。已经是晚饭时分「主兀']在]
面大吃大喝。他呢,只能等主人的宴会结束以后喝上一碗汤。感谢主元
,3^ I -«1— 1 ”口 ,丄0口

口 &匕*41^一>— 1 厶+■^4=*〉、I 1 - —

这时候,他听到有人走下楼梯。门开了,原来是这家的女儿姑段徂、*・
只是脾气不好,从来不曾想到把他当个男人看待, 尸眼长俾还算标致
也不枷把她看作女人 。矗矗
酒壶去灌葡萄酒。 …

仙5

汉 他一动不动,一声不吭,任凭姑娘穿过他所在的小屋,到后边一间当作酒窖的房
子里。可是,刚刚听到姑娘打开酒桶的龙头,葡萄酒在陶制酒壶里发出哗哗的声响,

他就觉得喉咙发痒,低声下气地说:

須丫

“小姐,给我一口喝吧!”

1

“好,进来喝……”

他猛地跳下床,穿过羊群,走进酒窖,接过酒壶,送到嘴边,开始满足灵魂的渴望。
实践

突然,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吱声的姑娘用手指猛地一推酒壶,酒一下子灌进他的
嗓子里。他一时憋得喘不过气来,一边咳嗽一边瞥了她一眼:哎呀,这小女主人原来
是个天生的情种!
后来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了:放下酒壶,把姑娘按倒在一堆麦秸上。
(范维信翻译的《山村新故事》,澳门文化司署,1993)

8. Vinte Cinco a Sete Vozes 一 5a Voz


Olhe que fbi mesmo por acaso! Quando saí de casa, nem pensava em passar por aqui.
Mas depois tive de ir ali ao Montepio levantar a minha pensão, e lembrei-me de dar uma
palavrinha ao Paulito. Para mim ele há-de ser sempre o Paulito... Olhe que foi dos melhores
alunos que eu tive! Uma pena não ter continuado a estudar, uma pena! Se fosse hoje, nada
disso tinha acontecido, mas naquele tempo... E eu lembro-me que a família dele passava
muitas dificuldades, o pai ora estava empregado ora desempregado, e além disso sofria
do coração, havia dias que quase nem se podia mexer. A gente bem lhe dizia para ele ir ao
médico, mas onde é que havia médico, e onde é que havia dinheiro para médico. «Isto é tudo
nervos», dizia ele. Só quando morreu é que se soube que era do coração que sofria.
Mas então a nossa conversa vai ser sobre o 25 de Abril de 1974, não é? Nessa altura eu
já não estava na escola onde o Paulo andou, tinha sido colocada mais cá para baixo, numa
aldeia chamada Vale de Mu, lá para a serra do Caldeirão. Aquilo era uma terra onde não ha­
via nada, nem vinha no mapa, a escola não tinha condições nenhumas, mas nenhumas! Agora
já estou reformada, como deve calcular, mas quando ainda estava no activo e ouvia colegas
meus queixarem-se das más condições das escolas onde ensinavam, só tinha vontade de
os levar a Vale de Mu para eles verem o que era uma escola degradada. Não que as nossas
escolas de agora estejam todas bem, não é isso, mas comparadas com a de Vale de Mu são o
paraíso! Se calhar essa escola hoje até já nem existe, se calhar até já fechou, como tantas por
esse país fora.
Como já referi a escola não tinha nada. E quando eu digo nada, é nada mesmo. Olhe que
nem sequer o retrato do Américo Tomás e do Marcelo Caetano ela tinha! A menina é muito
nova, e se calhar não sabe estas coisas, mas antes do 25 de Abril todas as escolas primárias...
Agora elas já não se chamam assim, acho que se chamam escolas do ensino básico, mas para
mim continuam sempre a ser escolas primárias! Mas dizia eu que todas as escolas tinham na
parede o retrato do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e do presidente do Conselho. Eu ainda apanhei
escolas com o retrato do Carmona, depois o Carmona morreu e veio o retrato do Craveiro
Lopes, que fbi o presidente a seguir, e depois o do Américo Tomás, que fbi o que esteve até
7
4
ao 25 de Abril, como a menina sabe. Ao lado do retrato do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estava



sempre o retrato do Salazar, que foi presidente do Conselho mais de quarenta anos. Um dia,



em 1969, como a menina também deve saber, o Salazar caiu de uma cadeira abaixo, bateu

实例
com a cabeça no chào e teve de ser substituído pelo Marcelo Caetano, que ficou até ao 25 de


Abril. Isto em traços muito largos, claro, porque pelo meio houve histórias e mais histórias,

译文
mas agora não vêm ao caso.

参史
Pois lá em Vale de Mu nem o retrato do Marcelo Caetano nem o do Américo Tomás
havia. Nem isso, que o Ministério queria sempre que não faltasse, para os meninos saberem
logo de pequeninos quem é que mandava em todos!
Não é que os retratos dos homens me fizessem falta, quanto menos olhasse para eles, §
melhor. Mas isto é só para a menina ver como aquela escola era desprezada. Olhe que não *


havia um pau de giz! Nem sequer o mapa de Portugal! Eu queria dar aritmética e geometria,
e nem uma caixa com os pesos ou com as figuras geométricas lá havia, como havia noutras 8

escolas. Nada. O que se chama nada. 5>


^
&
Então eu, pacientemente, escrevia todos os meses uma carta ao Ministério e explicava >
que a escola não tinha materíal, e sem material como é que eu podia ensinar as crianças, e £

lá dizia também, para ver se os comovia, que a escola nem os retratos do senhor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e do senhor presidente do Conselho tinha nas paredes, e que era uma vergonha
para o país uma escola naquele estado, santo Deus. •
E do Ministério, nada. O silêncio mais completo.
E lá vinha outro mês, e lá voltava eu a escrever para o Ministério, a mandar ofícios, a
fazer pedidos a toda a gente -e do Ministério apenas o silêncio.
Foram anos terríveis. Eu já não sabia como inventar maneiras de ensinar os miúdos. Já
viu como é que se ensina Geografia de Portugal sem um mapa? Ensinar-lhes as serras, os
rios, as linhas de caminho-de-ferro 一 sem lhes mostrar no mapa onde ficavam? Coitadinhos,
eles sabiam tudo de cor, mas não faziam a mínima ideia onde é que tudo aquilo era! E o
meu ordenado, claro, tão pequeno que nem dava para pagar o material do meu bolso. Ainda
paguei muitos paus de giz, e um apagador para o quadro, e alguns cadernos para aqueles que
não tinham mesmo possibilidades nenhumas, mas não podia ir muito além disso. Tinha dois
i filhos para criar, e fiquei viúva muito cedo, como o Paulo lhe deve ter dito. A vida era muito
difícil também para mim.
Mas nunca desisti. Todos os meses lá ia a carta para o Ministério. Isto durante anos! Só
em selos devo ter gasto uma pequena fortuna!
Até que um dia, já eu desesperava de tudo, aparece-me junto da escola uma carrinha,
a trazer, finalmente, material que o Ministério mandava. Só nào deitei foguetes porque não
os tinha, mas senti-me rebentar de felicidade. Até que enfim eu ia poder ser uma professora
a sério! Estava tão feliz, mas tão feliz, que nem estranhei a pressa que o chofer tinha em
despachar aquilo, e nem liguei, quando ele disse que em Lisboa tinha havido qualquer coisa
esquisita, tinha encontrado muita tropa na rua quando de lá saíra, e aquilo nào lhe parecera
normal.
Acho mesmo que nem ouvi bem o que ele disse. O que eu queria era abrir
os pacotes,
4/ 7
ver o matenal, coloca-lo na sala, e poder dar, finalmente, uma aula decente as cnanças.
葡汉翻译:
A menina até pode nem acreditar, porque esta história parece mentira, mas juro que foi
assim mesmo que aconteceu: a senhora Aurora, que era quem limpava a escola, a chegar ao
pé de mim e a dizer que na rádio se falava de uma revolução, de um Movimento das Forças
理论土实践

Armadas que tinha ido prender o governo todo, e eu a abrir os pacotes cheia de alegria, e a
dar de caras com os retratos do Américo Tomás e do Marcelo Caetano! Nem um pau de giz,
nem um mapa, nem formas geométricas, nada de nada, a não ser os retratos daqueles dois
para pendurar na parede. A senhora Aurora, coitada, aflitíssima, «senhora Professora, há uma
revolução em Lisboa!», e eu a olhar para os retratos no chão e a pensar, «e agora, o que é que
eu faço com estes dois?»
Ainda hoje, que já se passaram 25 anos, de cada vez que vejo, na televisão,
documentários sobre o 25 de Abril, com o chaimite que levou o Marcelo Caetano e o
Américo Tomás do Quartel do Carmo, só me lembro do retrato deles, no chão, à entrada da
escola, e do meu espanto no meio de tudo.
(Alice Vieira, Vinte Cinco a Sete Vozest Editorial Caminho, Lisboa, 1999)

词汇提示:
Montepio s.m.:
-Associação em que cada membro, mediante uma quota mensal, adquire o direito de
deixar, por sua morte, um subsídio à família, ou de ser subsidiado, em caso de invalidez;
pensão paga por essa associação.
—o Montepio, pois este termo é formado de monte + pio (monte = soma de bens; pio =
piedoso) e começou por designar um organismo criado para se constituir um monte de bens
(somas de dinheiro, bens diversos e, primitivamente, até alimentos) destinado a auxiliar as
pessoas necessitadas e a combater os abusos da usura;
pensão s.f.:
—prestação mensal atribuída a alguém que ficou dispensado de exercer a sua profissão
(por doença ou limite de idade).
dar uma palavrinha: conversar.
chaimite s.m. : veículo de guerra.
apanhar s.f. : ver
pesos:几何教具
figuras geométricas:几何图形
fòguetess.?w.p/.:鞭炮,烟花爆竹
estranhar v.t. : notar, ligar, dar atenção

翻译提示:
,这篇葡语散文作品选自葡萄牙女作家阿莉塞 -维埃拉的《四二五革命回忆)
(Vinte Cinco a Sete Vozes ) 一书。
7 8
4
江^ 5 ? 參 字 客
阿莉塞-维埃拉(Alice Vieira),葡萄牙当代著名儿童及青少年文学女作家, 1943 1


年出生于里斯本。毕业于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日耳曼文学专业。1958年,开女台给《里斯


&


-本日报〉(Diário de Lisboa )青年人副刊投稿。从1969年起,开始其新闻职业生涯。


|从1979年开始,相继出版了 50余部专为儿童和青少年创作的文学作品。


• > ______________........ , . ........................................... .............................. -,一,.・.•亠—• -— d •“ - * 、—


1999年,旨在纪念葡萄牙四二五革命及自由民主化25周年,葡萄牙Caminho出



版社分别推出了由11位葡萄牙及非洲葡语国家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或图片集。这些文
学作品或图片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故事形式,向儿童及青少年介绍葡萄牙的这 $
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阿莉塞-维埃拉的《四二五革命回忆》(Vinte Cinco a Sete
Vozes} 一书就是其中的一部文学作品。
阿莉塞-维埃拉从事新闻工作,其作品无疑会带有新闻写作的风格。作者以专题
采访的形式写了一篇专题采访报道,其行文非常口语化。围绕四二五革命的主题表现
出随意与零散的文风,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形散心不散”。文章内容结构简洁,紧扣
当时的历史、政治、教育、民生等问题。文章中的语言浅显,通俗口语化,富有时代感。 i
文章的题材有趣生动,引人入胜,启发性强。作品从生活的细节、平庸中,展示出了
大时代的痕迹与烙印,让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认识与反思那个叫人痛心疾首的 n
历史。
翻译初学者了解了作者的简历以及作品内的事件所发生的历史背景,知道了原文
作者的文风与行文特色,从整个语篇上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翻译的大方向与基本原则。
参者译文:
四二五革命回忆之五*
唉,能在这里巧遇,真是太偶然了!离开家出门时,我原本也没有想经过这里。
不过一会儿,我要去互助人寿保险基金会取我的退休金,在那里想和小保罗闲聊几句。
小保罗现在是个大人了,在我眼里,可永远是个孩子,因为他曾是我的学生,而且曾
是我最好的学生中的一个!说起来也为小保罗惋惜,可惜这孩子辍学了!如果在今天,
这类事情绝对不会发生。想一想,在那个年代,还有什么事情发生不了的呢?对于他
的家庭情况,我现在仍然记得。他的家特别困难,他爸爸时而有工作时而没有工作,
朝不保夕;他爸爸患有心脏病,时常连动弹也不能动弹,他家也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
人们经常好心劝他去看医生。可也是,那个时候那里哪儿有医生啊 !又哪儿有钱给医
生啊!他常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是:“这只是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他死的
时候,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心脏病。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要谈四二五革命那段岁月,对吧?那时,我已经不在小保
罗所就读的学校了,已被调到更往南方一点儿的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木谷,坐
落在卡尔代朗丛山峻岭之中。这个小山村是个穷乡僻壊,也小得很,小得连在地图上
都找不到它。可想而知,那个小山村的学校是什么样子了,没有任何教学条件,何止
如此,简直是一无所有!我想你应该想象得到。现在呢,我已经退休了。不过,退休
之前,每当听到我的同事们抱怨说学校条件差时,我只有一个想法,想把他们拽到木
谷小山村,叫他们看看什么是一所贫穷的学校。这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所有学校都不错
了,不是这个意思。然而,与木谷小山村的学校相比,现在的学校简直就是天堂!就
像全国许多类似这样的学校一样,或许木谷小山村学校现在也已经不存在了,或许已
/
4

经关闭了。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这所学校什么都没有。我说什么都没有,真是什么都没有,
翻译理

简直就是一贫如洗!你看看,它连阿梅里科-托马斯总统和马塞洛-卡埃塔诺总理的
• 肖像也没有!孩子,你还很年轻,也许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我知道四二五革命之前

的事情,在这之前所有的学校都叫小学 0现在这些学校已经不这么叫了,应该称

为基础教育学校,不过对于我来说,它们永远依旧是小学!不管称呼的问题了,可是

我还是要对你说,所有这些小学当时在墙上都挂有共和国总统和总理的画像。我还瞧
见,有的学校挂有卡尔莫纳总统的肖像,卡尔莫纳总统死了之后换上了总统继任人克
拉维罗-洛佩斯的肖像,克拉维罗-洛佩斯总统之后又换上了阿梅里科-托马斯总统
、容

8
的画像。托马斯总统的肖像一直悬挂到1974年4月25日那一天。孩子,我相信你知
道这段历史。在那时,在共和国总统肖像的旁边一定总是悬挂着萨拉査的画像,萨拉

0

查曾经担任总理一职40多年。孩子,我相信你也应该知道,在1969年的某一天萨拉
查从一把椅子上跌倒,摔了个倒栽葱,因此他必须由马塞洛-卡埃塔诺接替。自此,
马塞洛-卡埃塔诺接任总理一职直至1974年4月25日。这些,我只是非常粗略睥
你说一说,当然不是几句话能讲得清楚的,因为在这段历史当中,发生了很多事情,
有很多故事要讲,但是在今天的场合,我就不一一讲了。
冈口刚我们说到木谷小山村。在那儿的小学里,既没有马塞洛-卡埃塔诺总理的肖
像也没有阿梅里科•托马斯总统的画像。那并不是教育部一直成心想要木谷小山村学
校缺少这些画像,他们何尝不想让小孩子们打一记事儿起就知道在这个国家里是谁说
了算,那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吗!
我才不希罕这些人物的画像呢,越少看到他们的肖像越好。我提这些肖像的事,
可只是为了孩子你了解至!]那所学校是怎么样的不受重视。学校穷得不得了,你瞧一瞧,
嚙,连一支粉笔都没有!更不像话的是,连葡萄牙地图也没有!在那所学校我想教算
术和几何,但是那里连几何教具或几何图形也没有。类似这样的教具其它学校都有。
木谷小山村学校什么都没有,穷得那才叫无所有”。
面对这种情况我如何办是好呢?只好耐心地每个月给教育部写封信,不厌其烦地
解释在这所学校里物质极为匮乏,没有物质上的支援我又怎么能教小孩子们。我试图
感动他们,在信里我还写道,在这所学校的墙壁上连共和国总统先生和总理先生的肖
像都没有,我的上帝啊! 一所这样的学校对于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那教育部又怎么做的呢?没做任何回复,一直杳无音信。
月复一月,我反反复复地给教育部写信,发函,能够求的人我都求到了,可是教
育部那边仍然是默不作声、音信全无。
那个年代太恐怖了。我真不知道如何想办法来教这些小孩子们。不用我说,你就
知道,甞有地图如何教葡萄牙地理?如何教他们山川、河流、铁路交通线?如何向孩
子,展示出它们在地图上所处的位置?可怜的孩子们,他们把所学的这一切都背得滚
三与吳丄但是完全不知道它们在哪儿
不出钱来支付教学用品。 一
!说到我的工资呢,肯定少得可怜,我甚至也拿
不过,我还是尽我所能 ,买了很多支粉笔,买了一个板擦,
初聴的艷琴济困
, 塑"就无能为力了
难的学
。 :
巍翁
---- -]
'■慕静
一-一一
二,
:。我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超出了这
说过这些审情。 我有两个孩子要养 , 很早 就守氮我想小保罗早就应该对你
那时,我的生活也十分$5諭;
尽管如此, 我从未放弃过。
每个月我都从那里给教育部去信 。我做这件事情做了
多年!算一算,仅仅是邮費,我应该花掉了一笔不大的财富!

葡译汉实例与译文
直至有一天,就在我对一切已经感到绝望的时候,我看见一辆小车停在了我们学
校的门口。得知,教育部派发的教学用品终于运来了。那一刻,我高兴得只是没有放
穎炮了,因为没有鞭炮。不过激动得心都快蹦出来了。最终,我果真将可以成为一位
名副其实的教师了!我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感觉到如此的幸福,竟然忽略了着急卸
货的司机的感受,以至于他谈到在里斯本发生的事情时我也没有理会。司机说,在里
斯本发生了某件异常的事情,他从那里出发时碰见很多军队在街上,他觉得那种情况
不正常。
我现在确实认为,我那一刻没有听明白司机所说的事情。因为那时,一心想的是


把包打开,看看教学用品,然后把其放在教室里,以便最终可以给孩子们上一堂庄庄 .
重重的课。 .
下一个故事似乎好像是编造出来的,孩子你甚至可能难以相信它,但是我发誓, .
故事的的确确就这样发生了。那一天,在学校打扫卫生的女工奥罗拉走到我跟前说, ..
电台播送了关于爆发了一场革命的消息,说是一个“武装部队运动”
组织去逮捕了独裁政府的所有成员。她跟我说这些话时,我正在喜出望外地拆开 .
这些包裏,而这时映入眼帘的却是阿梅里科.托马斯总统和马塞洛■卡埃塔诺总理的
肖像!然而,在包裹里,一支粉笔也没有、一张地图也没有、连几何图形也没有,这
些东西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要挂在墙上的那两个人的画像。正当我感到十分诧异的
时候,战战兢兢的奥罗拉极为忧虑不安地对我说:“老师,有一场革命在里斯本爆发
了!”顿时,我才恍然大悟,于是我凝视着在地上的这些肖像,发愁地琢磨起来并自
言自语道:“那么现在,我拿这两个人的画像干什么用呢?”
时间已经过去了 25年,即使现在,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四二五革命的纪录
片时,每每看到把阿梅里科-托马斯和马塞洛-卡埃塔诺带走的军车驶出卡尔莫军营
的那一刻,在学校门口地上的独裁者的画像仍然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整个事件发生
的过程中我曾经感到恐惧不已,至今对此仍然会记忆犹新。
♦1974年4月25日“武装部队运动”组织推翻了萨拉查的法西斯独裁政府,故称
作“四二五革命”。作者专访了 7个人来追忆“四二五革命”。此小说记录的是被采访
的第五个人的回忆。
(俞翔翻译)
9. MENSAGEM de SUA EXCELÊNCIA o SENHOR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PORTUGUESA
As relações entre a China e Portugal são multisseculares e de grande significado para
as nossas culturas. Essas relações deixaram marcas fortes e diversas, que permanecem
e dão testemunho desse encontro e dessa convivência entre o Ocidente e o Oriente com
consequências para a História universal.
É-me, por isso, muito grato que, durante a minha visita oficial à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 se realize esta Exposição que documenta a história das relações sino-portuguesas
e mostra peças de grande importância. Agradeço ao Instituto Camões
----- 3 esta iniciativa e ao

7
0
^

汉翻译理 Museu do Milénio de Beijing a hospitalidade com que a acolhe.
Queremos agora, firmados num conhecimento mútuo que queremos projectar e numa
amizade que desejamos actualizar, estreitar os laços que nos unem e traduzi-los em maior

.• intercâmbio e cooperação. Sei que também é esse o desejo das autoridades chinesas. Por isso

e também a propósito desta Exposição, podemos dizer que olhamos o passado com os olhos

no futuro e fazemos da nossa amizade uma grande oportunidade para novos encontros e

novas realizações em comum.


Dezembro 2004

Jorge Sampaio
(Fundação Oriente (2005), Portugal Encontra a China: Testemunhos de Uma
Convivência, Macau)

词汇提示:
multissecular adj.:几个世纪的
convivência s.f.:和睦相处,共存,共同生活
iniciativas./ :主办,举办,创举,发起,
milénio s. m.:千年
hospitalidade s.f.:热情,热情款待
acolher v f.:接受,接待,款待,接收,收留
projectar v f.:扩大,加深,(=ampliar, aprofundar )
actualizar v. t.:增进,(=fomentar, promover )
traduzir... em ... v. t.:把 落实为,把 转变为,把 转化为
a propósito de ...:借 的机会
fazer de ... v. /.:使成为,使变得
realização s.f pl.:成就,成绩

翻译提示:
这篇葡萄牙共和国总统的致词在风格类型上是官式的,概括性非常强,属于应用
文文体类,使用了书面性质的语体。这篇应用文文章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囊括了政治、
外交和历史内容。总统的致词用词优雅,措词严谨,语言精练,堪称典范之作。
由于总统致词是官式的或非常正式的,所以,将此致词翻译成汉语时,在遣词造
句上,要把握好汉语译文词语的尺度,准确地把原文的信息内容传达出来。翻译政治类、
外交类的文章,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技巧上掌握不好灵活处理的度或随意地删
减或添加,译者会®政治性的错误,也会弓I起外交风波。葡汉转换时,不仅在文体上
注意格式规范、严谨紧凑、明晰准确,而且在语体上要使用官式的书面语。
3
参考译文:


I

译汉
葡萄牙共和国总统先生阁下致词

幽步 亍话咨


中葡有着几个世纪交往的历史,这对我们各自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


存在这种关系,双方在多方面的交往留下了深深的牢固印记。这些印记至今依存,左 1



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和睦相处,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结果。
在本人正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际,举办这个展览,我甚为欣喜,因为展览纪
录着中葡关系的历史,展示着在双边关系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实物。卡蒙斯 ?
学会主办此次展览,在此我谨表谢意。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以极大的热情协办这个
展览,本人深表感谢。 €

夺貝 务
我们愿意加深葡中双方的相互了解,愿意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本着这样的坚定
信念,葡萄牙想密切紧紧把我们双方联系在一起的双边关系 ,并把其落实为进一步的
交流与合作。我深知,中国当局也抱有同样的愿望。故借此次展览的机会,忆往昔,
展未来,把我们的友谊转化为开展新的交流合作及共创新辉煌的好时机。 1
I
若热.桑帕约

嘗尽
2004年12月
(俞翔翻译)

10.A Construção da Amizade: 0 Comércio e as Embaixadas


Portugal foi o país ocidental que, desde princípios do século XVI, enviou mais
embaixadas à China. Intensa fbi a actividade diplomática durante os séculos XVII e XVIII,
que passaram a ser conhecidos na história das relações entre os dois países como "O
Período das Embaixadas".
O rei D. Manuel I (1495-1521) no seu desejo de chegar ao Extremo do Mundo, resolveu
enviar uma embaixada ao Imperador da China (1517-1521). Infelizmente, Tomé Pires, o
primeiro embaixador de Portugal ao Império do Meio, após longa e perigosa viagem por
terra, de Macau até Beijing, não chegou a ser recebido na Cidade Proibida pelo imperador
Zhengde.
Devido a vários percalços e alguns mal-entendidos, gerados pela falta de conhecimento
recíproco das respectivas realidades, a primeira embaixada portuguesa à China não chega a
realizar-se: muitos anos deconrerâo antes dos primeiros encontros oficiais entre autoridades
chinesas e portuguesas se concretizarem.
Entretanto, instaura-se um período, nem sempre pacífico, em que prolifera um
comércio nas ilhas à volta da baía de Cantão (Guangdong). Os produtos do Sudeste Asiático,
sobretudo a pimenta e outras especiarias, de que os mercadores portugueses da altura
eram intermediários, eram trocados, principalmente, por sedas e porcelanas. Estas últimas
agradaram de tal maneira os portugueses 一 incluindo os próprios soberanos - que passaram
a ser fabricadas pelos artesãos e decoradas por artistas chineses em conformidade com os
葡汉翻译: gostos dos novos clientes. Nasce assim a "porcelana de encomenda cujo caminho dos
Mares da China às casas e mesas de toda a Europa constitui um delicioso capítulo de História
do Gosto e da Arte que liga o Oriente e o Ocidente.
Para evocar este complexo período de relações comerciais, em que os ataques de piratas
理论 实践

conviviam com um comércio clandestino ou "tolerado" , escolhemos algumas raras e


emblemáticas peças de porcelana "azul e branca" cuja decoração, ao reunir elementos do
* universo chinês e português, constitui uma síntese perfeita deste encontro.
(Fundação Oriente (2005), Portugal Encontra a China: Testemunhos de Uma
Convivência, Macau)

词汇提示:
embaixada s. / :使团;大使馆
passar a + inf. : = começar a + inf.
extremo s. m.:尽头,末端
percalço s. m.:麻烦,困难
realidade s.f.:情况
respective。宓.:对方的
decorrer v. i.:(时间)过去,流逝,消失
entretanto adv.:在当日寸
instaurar v. t.建立,创立,组织,形成
proliferar v. i.:蓬勃发展,倍增,激增
especiaria s.f.:香料,调料
artesão s. m. : J2E
encomendai. / :定制,订货,订购
delicioso adj.:令人回味的
evocar v. t.:回想,回忆
emblemático adj.:具有代表性的

翻译提示:
这篇葡语原文属于论述文体类,使用了书面语体,涉及到对外交往、国际贸易、
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对论述文的翻译要求准确无误、逻辑清晰、语言庄重。
语篇是语言实际交际过程中的产物。既然是语言交际的产物,它必须依赖具体的
语境才能存在。语篇离不开语境,如果脱离语境,语篇就失去了交际功能,也就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于这篇葡语文章来说,我们要特
别关注其文化历史语境。
葡译汉时,译者不但要确切地、有条不紊地再现译出语的内容,而且还要透彻地
了解到中葡间外交、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
4
在葡译汉实例与译文这一章,指导翻译实践几乎都是从整个篇章分析的角度出发。
曲译初学者从中可以领悟到翻译的真谛与诀窍 。

参考译文: 變1二
由贸易往来与使团派遣建立起来的友谊
葡萄牙从16世纪初起就向中国派遣使团,他是向中国派遣使团比较多的西方国家。
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中葡两国的外交活动十分频繁,因而这个时期作为在两国
III
关系史上的“使团时期”开始为人所熟悉。
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1495-1521 )渴望到达世界的尽头,于是决定向中国
皇帝派遣一个使团(1517-1521 )。这第一位被派遣到中华帝国的葡萄牙大使是托梅-
皮雷斯(Tomé Pires )o皮雷斯从陆地由澳门出发,历尽艰险,经历漫漫的长途跋涉,
最后终于到达了北京,但是非常遗憾,他在紫禁城未得到正德皇帝的接见。
两国对于对方的情况缺乏互相了解,这给双方的交往造成了许多麻烦,也使双方
产生了一些误解。正因为如此,葡萄牙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使团才没有能够完成使命。
中菊两国当局之间的最初的几次官方接触经过很多年以后才得以实现。
在当时,中葡之间的贸易在广东湾附近的岛屿上蓬勃发展,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
繁荣时期形成,但是那个时期并不总是风平浪静。
当时的葡萄牙商人作为中间商,经销东南亚的产品,特别是胡椒及其它香料,用
其来主要换取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包括其君主在内的所有葡萄牙人都如此喜爱中国瓷
器,以至于中国艺术家为了迎合新客户的喜好转而设计新款瓷器 。这种由中国工匠烧
制的带有欧洲风格与特色的瓷器就此诞生了。它被称之为“定制瓷器”。这些瓷器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来到了欧洲人的家里,并被用来点缀一个个桌面。葡萄牙人开
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谱写着令人回味的时尚潮流与艺术的历史篇章。葡萄牙创造的这一
历史把东方与西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贸易往来的复杂时期,海盗袭击与非法贸易或“许可贸易”并存。为了让人们
回想起这个复杂的时期,我们挑选了几件既珍贵又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器。这些瓷器
在装饰图案上融汇了中国和葡萄牙的元素,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完美结晶。
(俞翔翻译)

11. Expansão Cultural


As transformações da actividade cultural ao longo do século XVI reflectem, por um
lado, a evolução socioeconómica intema, por outro as modificações registadas, nesse mesmo
período, na Europa ocidental. As etapas fundamentais da trajectória são quatro: expansão,
europeização, elitização, inquisição.
Durante todo o século prosseguiu o movimento da expansão portuguesa no mundo.
No fim do século XV, o mais remoto porto atingido por barcos portugueses era Calecut;
nos meados do século XVI, Calecut estava no centro do mundo português: navegadores,
missionários e traficantes tinham chegado à China e ao Japão, aventureiros populares
reinavam em tronos indígenas no Pacífico, tinham-se atravessado o Tibete e os Andes.

155
葡汉翻译 理论与实践
Paralelamente, assiste-se à expansão do movimento literário e artístico iniciado no século
anterior. Nenhum outro período da nossa história, tomada em conta a percentagem de
população letrada, oferece tão intenso grau de produção cultural. Os grandes valores
individuais revelam-se com uma densidade que não tornou a registar-se: Gil Vicente,
•• Bernardim Ribeiro, Sá de Miranda, António Ferreira, Diogo Bemardes, Camões, Fr.
Agostinho da Cruz, Fr. Tomé de Jesus, Femão Mendes Pinto, Damião de Góis, Castanheda,
João de Barros, Gaspar Correia, Diogo do Couto..., são apenas alguns dos expoentes de um
largo movimento literário que se pode documentar com centenas de nomes e cerca de mil e
duzentos livros publicados.
(José Hermano Saraiva (18.a edição, 1996), História Concisa de Portugal, Publicações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词汇提示:
evolução s.f.:变迁
trajectória^./ :
europeização s. f.:欧洲化
elitização s.f.:上流社会的精英文化
inquisição s./ :宗教裁判所
prosseguir v. i.:持续,继续
missionário s. m.:传教士
reinar v. i.:活跃;普遍存在,充满
trono s. m.:宫廷;王权,皇权,君权
indígena adj. 2 gén.:当地的,本地的,土著的
tomar em conta :考虑到,注意到
densidade s.f.:密度,稠密,强度
valor s. m.:成就;威望;价值
largo adj.:漫长的,长时间的

翻译提示:
这也是一篇论述文体类的文章。此文章虽然谈论的是葡萄牙的历史,但是也涉及
到了文化、文学、语言、世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译者在翻译这篇葡语文章时,也需要在文体、语体、篇章上掌握好整体汉语译文
的格局,注意到翻译论述文的要点与原则。

参考译文:
文化鼎盛时期
16世纪文化活动的转变,一方面反映了葡萄牙国内的社会经济的变迁,另一方面
#
也折射出恰恰在这个时期在西欧发生的变化。这种转变的轨迹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阶

葡译汉空例与译文
段:扩张、欧洲化、上流社会的精英文化和宗教裁判所。
在16世纪,葡萄牙在世界的扩张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在15世纪末,葡萄
牙船只到达的最遥远的港口是加尔各答。在16世纪中叶,加尔各答已经成为了葡萄
牙帝国的中心。葡萄牙的航海家、传教士和商人从加尔各答出发,然后抵达中国和曰
本;民间的冒险家活跃在太平洋地区各国宫廷;也有的人穿越过西藏和安第斯山脉。
与此同时,始于15世纪的文学艺术复兴运动在16世纪处于蓬蓬勃勃的发展时期。
在葡萄牙历史上,就文人所占的百分比而言,没有一个时期像这个时期一样,是文学
创作鼎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佳作充分地展现了作家们伟大的个人成就。在这个时
期以后的葡萄牙历史中,像这样的杰出的文学家辈出的时代再也没有重现过。这些作 .
家是:吉尔•维森特、贝尔纳丁 •里贝洛、萨•德-米兰达、安东尼奥-费列拉、狄 .
奥戈-贝尔纳德斯、卡蒙斯、阿戈斯蒂纽-达-库卢斯修士、托麦•德-耶祖斯修士、
..


费尔南-曼德斯-平托、达米奥-徳-戈伊斯、卡斯塔聂达、若奥•德-巴洛斯、伽
斯帕尔•科雷拉、狄奥戈-多•科乌多 。这场文学运动造就了几百名作家,他们
只是漫长的文学运动中的几位。在此时期,约1200部著作相继出版。
(俞翔翻译)

12. Linhas de Acção Governativa para o Ano de 2009 (Área da


Economia e Finanças)
Em 2009, a economia de Macau deverá entrar numa nova fase de ajustamento,
prevendo-se o surgimento de um maior número de dificuldades e desafios e o abrandamento
significativo do seu ritmo de desenvolvimento face ao verificado nos últimos anos, com
possibilidade de aparecimento de um eventual crescimento de nível reduzido ou mesmo
negativo. As linhas gerais da governação definidas para o domínio da economia e
fínanças consistem em: empenho na manutenção da estabilidade da situação económica
e financeira; melhoria contínua dos ambientes de negócios e de trabalho; promoção
activa da diversificação adequada das indústrias; intensificação de esforços para apoiar
o desenvolvimento das pequenas e médias empresas; participação, com uma postura
pragmática, nas actividades de cooperação económica regional e empenho na melhoria eficaz
da qualidade da vida da população, com vista à concretização das metas pré-definidas quanto
à manutenção da estabilidade da economia local, à melhoria progressiva da qualidade da vida
dos cidadãos e à criação de um ambiente harmonioso e próspero na sociedade de Macau. Os
objectivos delineados são: manutenção da estabilidade da economia global; manutenção
da baixa taxa de desemprego; manutenção da estabilidade e solidez das finanças públicas e
da situação financeira; aperfeiçoamento gradual da estrutxira sectorial e aperfeiçoamento do
ambiente de negócios.
(Relatório das Linhas de Acção Governativa para o Ano Financeiro de 2009, Imprensa
Oficial do Govern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7
词汇提示:
葡汉翻译理论岳实践
ajustamento s. m.:调整
prever v. t.:预见,预计,预测

•. surgimento s. m.:出现
abrandamento s. m.:放缓,减弱
consistir em v. i.:其内容在于,可归纳为
diversificação s.f.:多元化
" adequado adj.:适度的
postura s. f.:态度,姿态

翻译提示:
此篇文章也属于论述文体,是一篇非常规范的书面语体文章。文章尽管谈的是经
济、财政领域的事情,但是并未涉及到有关的非常专业的内容。这篇政治经济类的文
章在词语表述上仍为通俗易懂。葡译汉时,译者要注意汉语译文在文体、语体和篇章
上与译出语保持一致。

参考译文:
2009年施政方针
(经济财政范畴)
2009年,澳门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调整阶段,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将增加。整体经
济增长将较前几年明显放缓,可能出现低增长或者甚至负增长。经济财政施政愁的方
向:致力维持经济金融稳定,继续完善营商和就业环境,积极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加
大力度扶助中小企业发展,务实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切实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努
力实现经济保持稳定、民生逐步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具体目标:整体经济保
持稳定、失业维持较低水平、财政金融保持稳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加
完善。
(《2009年财政年度施蹶艮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印务局)

13. Governo continua atento à formação de pessoal na área jurídica


2009-11-10 18:46:00
Fonte : Gabinete de Comunicação Social do Govem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O director dos Serviços de Assuntos de Justiça, Cheong Weng Chon, explica, na
resposta à interpelação escrita do deputado Lee Chong Cheng sobre a formação de pessoal na
área jurídica, que o govemo da RAEM vai continuar a prestar atenção à formação de pessoal
qualificado na área jurídica, bem como proceder a revisões de acordo com as necessidades de
desenvolvimento da sociedade, dando continuidade ao aperfeiçoamento do respective regime
3
戈葡译择例与译文
após auscultadas as opiniões da sociedade e do sector profissional.
O mesmo responsável lembra que a Lei Básica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garante aos residentes de Macau o direito de igualdade e de liberdade na escolha da
profissão e sublinha que o governo adoptou, desde sempre, uma atitude de imparcialidade no
1


âmbito do ingresso na profissão jurídica quanto ao pessoal formado na área do Direito em
Macau ou no exterior.
Assim, independentemente do lugar onde adquiriram a licenciatura, desde que eles £
preencham os requisitos gerais para o desempenho de funções públicas e tenham concluído ?


o curso complementar sobre o Direito de Macau, têm a oportunidade de entrar nos serviços
públicos para exercer ftinções na área jurídica, acrescenta.
Cheong Weng Chon informa que, actualmente, existem 485 funcionários licenciados
em Direito e a exercerem funções no âmbito jurídico nos serviços públicos, 303 dos quais
.


adquiriram o grau de licenciatura fbra de Macau, ou seja, mais de 62 por cento.


Relativamente à formação de magistrados, o mesmo responsável diz que, desde o
retomo de Macau à pátria, 16 alunos concluíram o curso e tomaram posse como magistrados,
entre eles, contam-se alunos licenciados em Direito em Macau e em outros países ou regiões.
?
Além disso, o referido director afirma que, desde a criaçã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RAEM), os trabalhos de produção jurídica têm sido efectuados
essencialmente pelos diferentes serviços do Governo, sendo os projectos posteriormente
entregues, à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Assuntos de Justiça (DSAL), no sentido de esta emitir
pareceres e proceder à verificação das respectivas versões chinesa e portuguesa.
Durante o processo, a DSAJ mantém uma colaboração estreita com o pessoal e com os
serviços responsáveis pela redacção dos projectos jurídicos, discutindo e negociando, bem
como alterando e aperfeiçoando várias vezes as redacções nas línguas chinesa e portuguesa.
Nas situações em que é, efectivamente, difícil uniformizar uma determinada expressão nas
duas línguas, opta-se pela alteração da redacção portuguesa, como pressuposto da garantia da
não alteração da intenção do legislador, a fim de adequar a redacção portuguesa à forma de
expressão habitualmente utilizada em língua chinesa. Daí, considerar-se que, nestes 10 anos,
se tem verificado uma melhoria das expressões utilizadas nos diplomas jurídicos em língua
chinesa, conclui.
Nota: Para mais informações, consultar a página da Assembleia Legislativa (http://www.
al.gov.mo) 一 interpelação escrita, com o seguinte número: 785/III/2009.

词汇提示:
interpelação s./ :质询
proceder a ..Mi:从事……工作,作出 (工作)
auscultar v. t.:听取.... (意见),吸纳 (意见)
desde sempre :―直以来
imparcialidades./:公正,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葡汉翻译: preencher os requisitos :符合 条件,满足.......要求
magistrado s. m.:司法官
tomar posse como magistrado:就任司法官,就职成为司法官
(格式、表述、模式)
理论追实践

unifbrmizar V. 1.:统一
pressuposto s. m.:前提,前提条件

翻译提示:
这篇新闻报道属于新闻文体。葡语新闻文章的表述习惯和行文规范与汉语的不同。
葡译汉时,译者需要把葡语的新闻报道格式转换成汉语的新闻报道格式,不仅如此,
还需要在汉语译文中反映出译出语的行文风格。
多、

参考译文:
特区政府持续关注法律人才培训
2009.11.11 12:13:00
来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法务局局长张永春在回复立法议员李从正的书面质询时表示,特区政府将一如既
往持续关注法律人才的培训问题,并应因社会发展需要作出检讨,在吸纳社会和专业
界的意见后,会继续优化相关制度。
张永春指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保障澳门居民享有平等和自由选择职业
的权利,而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对于无论在澳门毕业或外地毕业的法律人员在法律职业
的准入方面均_视同仁。不论在何地取得法学士学位,法律人员只要符合担任公职的
一般条件且修毕澳门法律补充课程,就有机会进入公共部门从事法律范畴的职业。
现时公共部门中具备法律学士学位而从事法律范畴职业的人员共有485人。当中,
在澳门以外地方取得法律学士学位的共有303 X,占62%以上。至于司法官的培训防
面,自回归至今,共有16名学员完成培训课程且已就职成为司法官。同时,司法官
培训课程的学员中,既有在澳门毕业,也有在其它国家或地区毕业的法学士。
另外,张永春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法规的草拟主要由政府各职能部门
负责,再交由法务局作出法律意见及校对中葡文本。法务局一直与起草法规的法律人
员及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讨论协商,反复修改及完善法规的中葡文表述,当遇到两种
语言哼表述实在难以统一的情况时,也会在确保不改变立法原意的前提下,釆用修改
葡文行文的方式,以配合中文的习惯表述。因此,近10年来在法规的中文表述方面
已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质询及回复全文见立法会网页(http://www.al.gov.mo/);编号785/111/2009
Exemplares de Tradução de
Chinês para Português

1 .糊涂虫
从前有一个县官,审理什么案子都是非不清。老百姓彳艮生气,都叫他糊涂虫。县
官听到以后,对衙役说:“现在全城都说我们县出了糊涂虫,你为什么不捉?我限你
三天捉到三个糊涂虫,少_个就打你四十大板。”
衙役很发愁,只好来到城门口,等了三天也没碰见一个糊涂虫。他正在着急,只
见远远来了一个骑马的人。这人坐在马屁股上,姿势彳賜J扭。衙役问他为什么不坐在
马鞍子上。那人生气地说:“你没看见吗?这条缰绳那么长,我只有坐在马屁股上才
能拉直呀!”衙役一听,这人算得上一个糊涂虫,就把他捉住了。
又等了一会儿,有一个人拿着竹竿过城门,竖着倉,城门太矮,横着拿,城门太窄,
怎么也进不来。衙役想这个人也是糊涂虫。
衙役看看天已经很晚了,等不到第三个,只好把这两个带到县官那里。
县官拍着桌子说:“你这个骑马的真糊涂,用剪子把缰绳剪短,不就能坐到马鞍
子上了吗!你这个拿竹竿的更是笨蛋,用刀把竹竿截成两截,不就可以进城了吗! ”
衙役听到这里赶忙说:“第三个糊涂虫找到了”。县官问是谁,衙役回答:“等下
任县官来了,我才敢去捉他。”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3 期),Vol. VI, N.° 3, Março
de 1985, Beijing )

词汇提示:
糊涂虫:trapalhão
县官:magistrado de distrito
案子:caso
老百姓:plebe
衙役:mensageiro
臀部:ancas

拉直:

竹竿:de bambu
”译理

•. 翻译提示:

葡译汉的翻译理论基本上也适用于汉葡翻译,也可以指导汉葡转换的翻译实践。
道实

有关翻译定义、标准、过程和单位的理论原则或框架不只是针对葡译汉的转换,也是

针对汉译葡的转换。谈到翻译方法,它也是双向性的理论准则。葡汉语言对比同时涉
及两种语言,无疑更加是指导葡译汉或者汉译葡的基本翻译理论原则。至于翻译策略,
大部分翻译技巧也可以被用在汉译葡的转换上。
汉语以“话题(或主题)+说明(或解释)”为框架,而葡语句子以“主语+谓语”
为木匡架。汉译葡时,译者首先要找到汉语原文的话题是谁和说明是什么,然后确立菌
语译文的主干:葡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找准了汉语中的话题和说明 ,确定好了葡语
中的主语和谓语,汉译葡的转换完成了一大半。从此可见,汉葡转换基本上是,汉语
的“话题+说明”框架应该被转换为葡语的“主语+谓语”框架。
在词法和句法的层面上,汉语偏重于意合,而葡语偏重于形合。汉译葡时,译者
需要把汉语的意合转换成葡语的形合。具体说来,靠语序、语义组合和逻辑思维习惯
维系的汉语句子应该变为依赖连接词语和形态变化保持结构形式完整的葡语句式。因
此,汉译葡也牵涉到从意合转向形合的问题。
汉语的修辞特点是重复,而葡语的衔接特征是代替和省略。代替的手法有人称替
代(指人称代词)、名词替代等等。有时候,进行汉葡翻译时,也需要把汉语的重复
形式转换成葡语的代替和省略形式。
对于汉语特殊句式转换到葡语的问题 ,比如:汉语无主句、连动句、兼语句、
“把”字句等等,它涉及到汉葡两种语言转换的具体操作问题。
汉葡转换的基础性实践是汉葡文学作品翻译练习。在文学作品中,民间文学作品
是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文章,非常适用于汉葡翻译初学者的翻译练习实践,十分易
于汉葡翻译的具体实践操作。
《糊涂虫展一个民间故事,属于艺术文体类,是一篇非常口语化的文章。汉译葡时,
译者不仅要考虑到文体和语体,而且还要想到从“话题+说明”框架到“主语+谓1吾”
框架、从意合到形合、从重复到代替和省略的转换。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汉语特殊句
式的处理。
这个民间文学作品滑稽幽默,生动有趣,葡语译文也应该把它表现出来。此外,
汉语译文不但要准确达意,而且还要在文字表述上生动流畅。

参考译文:
TRAPALHÃO
Havia antigamente um magistrado dum distrito que julgava todos os casos sem
distinguir o correcto do errado. Muito indignada, a plebe chamava-lhe trapalhão. Quando
soube disso, o magistrado disse íao seu mensageiro: "Anda toda a cidade a dizer que há
trapalhões no nosso distrito, porque não)os captura? Quero que capture três trapalhões dentro
de três dias, por cada que faltar, vou mandar dar-lhe quarenta pancadas.

汉當实例与译文
Aflito, mas sem outro remédio que esperar à porta da cidade, o mensageiro assim
fez. Mas esperou durante três dias sem ter encontrado nenhum trapalhão. Estava muito
angustiado, quando viu aproximar-se um homem montado a cavalo. O homem, sentado nas
ancas do animal, tinha uma postura deveras maljeitosa. O mensageiro perguntou-lhe o porquê
de não se sentar na sela. O homem respondeu enfadado: €<Não está a ver? As rédeas são tão
compridas que só quando me sento nas ancas do cavalo posso esticá-las!" Ao ouvi-lo, o
mensageiro pensou que ele devia ser um trapalhão e prendeu-o.
Momentos depois, um outro homem, tentava passar o portão com uma vara de bambu na
mão. Com a vara erguida, o portão era demasiado baixo; com a vara transversal, o portão era
demasiado estreito e não havia maneira de conseguir entrar. O mensageiro pensou que este
.
homem era também um trapalhão e prendeu-o. .


Anoitecendo, o mensageiro, desesperado de não encontrar um terceiro trapalhão, viu-se .
obrigado a levar os únicos dois que capturara à presença do magistrado.
§ .
Batendo na mesa, o magistrado disse: "Cavaleiro, és um desajeitado. Bastava-te cortar

仁」
as rédeas para te poderes sentar na sela! E tu, que trazias a vara de bambu, és ainda mais tolo:
®
se a partisses em duas, já poderias entrar pelo portão!M

、夺
Mal o ouviu, o mensageiro apressou-se a dizer: "Encontrei o terceiro trapalhão.*1 O
&
magistrado perguntou-lhe então quem era, ao que o mensageiro respondeu: "S6 quando vier
o novo magistrado, me atreverei a capturá-lo.**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3 期),Vol. VI, N.° 3, Março
de 1985, Beijing)

2 .朝三暮四
传说有个养猴子的,养了一大鞘侯子。
日子久了,他懂得了猴子的性情;猴子也懂得了主人的话。因此,他更爱猴子了。
宁愿省下家里人吃的粮食,去喂养猴子。
后来,家里的口粮真的不够了。他想把喂猴子的粮食减少一些,但怕猴子不听话,
就故意对猴子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四颗,够吃了吗? ”
猴子们都嫌主人给得太少,彳艮不满意。
隔了一会儿,主人又对猴子们说“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你们既然嫌少,那么,
改为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这样,总该满意了吧? ”
猴子们听了这番花言巧语,以为真的增加了,都表示十分满意。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2 期),Vol. VI, N. ° 2,
Fevereiro de 1985, Beijing )

词汇提示:
传说••… :conta-se que
,^7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性情:mania
口粮:吟負0
花言巧语:切0亜
••
翻译提示:
这篇文章也是一篇民间文学作品,也属于口语体。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在语体和文
体上把握语篇的大方向,运用到汉葡转换的规律与特点。
这个民间故事非常诙谐有趣,寓意深刻,令人深思。虽然说的是人与猴子间发生
的事情,但是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汉葡转换时,葡语译文也要淋漓尽致地将它显现出来。

参考译文:
uTrês de manhã e quatro à noite" *
Conta-se que um criador de macacos tinha um grande bando destes animais.
Com o correr do tempo, ele passou a conhecer as manias dos macacos e eles a
perceberem as palavras do dono. A sua simpatia pelos macacos cresceu a tal ponto que
preferia poupar os cereais com que sustentava a família para dar de comer aos animais.
Mas, quando os cereais se tomaram de facto insuficientes para a família, pensou
diminuir um pouco a ração dos macacos. No entanto, com medo que os macacos não lhe
obedecessem, o homem disse-lhes intencionalmente: "Cada dia, dou-lhes de manhã três
castanhas e quatro à noite, chega-vos?"
Considerando muito pouco o que o dono lhes dava, os macacos ficaram descontentes.
Momentos depois, o dono voltou a dizer aos macacos: "Como ficaram insatisfeitos com
três castanhas de manhã e quatro à noite, então, vou dar-lhes quatro de manhã e três à noite,
que pensam?"
O facto do dono lhes fazer nova proposta foi para eles uma lisonja, tendo a impressão de
que a ração lhes fbra verdadeiramente aumentada, mostraram-se muito satisfeitos!

* 'Três de manhã e quatro à noite" é um provérbio que significava no princípio "enganar


por meio de intrigas^, e expressa hoje a inconstância da pessoa.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2 期),Vol. VI, N. 0 2,
Fevereiro de 1985, Beijing )

3.自知之明
中国古代,有个名叫邹忌的大臣。一天早上,他整整衣冠,照照镜子,问妻子说
“你看,我同那个住在城北的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漂亮些? “
妻子回答说:“你漂亮得多,徐公哪里比得上你!“
徐公是全国闻名的美男子,刍[5忌自己也不相信会比他还漂亮。于是,他又去问他
3
的妾:“你看,我和徐公哪个漂亮些? ”妾回答说:“他怎么比得上你呢!”后来,又

汉當实例与译文
来了一个客人,邹忌又问了问客人,客人也是那么回答:“你比他漂亮多了。”
第二天,邹忌碰到了徐公,又紧紧地盯住他看了一阵,细细地和他比较了一番,
还是看不出自己比徐公漂亮。他又去照照镜子,越发觉得自己不如徐公。
那么为什么妻子、妾、客人都说我漂亮呢?邹忌夜里睡在床上,想来想去,想出
来一个道理:我的妻子对我偏爱,所以捧我;我的妾赞美我,是因为怕我;客人对我
有所要求,所以有意讨好我。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5 期),Vol. VI, N.° 5, Maio
de 1985, Beijing)

词汇提示: :.
.
大臣:ministro .
冠:chapéu .
.
照镜子:olhar-se ao espelho .
.
徐公:senhor Xu .
全国闻名:de fama nacional .

妾:concubina .
.
讨好:agradar .
.
.
翻译提示: .
.
《自知之明》同样是一篇民间文学作品,也是一篇十分口语化的文章。译者也应
该按照翻译这类文学作品的要求进行汉葡语言的转换。
此民间故事通过简约的用词和生动的情节告诉了—个人生的哲理。葡语译文不仅
要显露出译出语的行文风格和风趣的情景,还要揭示出故事暗含的人情世故。
参考译文:
uConhece-te a ti próprion
Na China antiga, havia um ministro, de nome Zou Ji. Certa manhã, ajeitou a roupa, pôs
o chapéu, olhou-se ao espelho e perguntou à espos^: "A teu ver, entre mim e o senhor Xu que
mora no norte da cidade, quem é mais bonito?"
A esposa respondeu: "Tu és muito mais bonito e o senhor Xu nunca poderá comparar-se
contigo !**
Como o senhor Xu era um belo homem de fama nacional, Zou Ji não acreditava que
fosse mais bonito do que ele. Portanto, foi perguntar à sua concubina: "Olha, quem é mais
bonito, eu ou Xu?" A concubina respondeu dizendo: "Ele não pode comparar-se contigo!M
Depois, quando veio um visitante, Zou Ji tomou a perguntar e o visitante respondeu da
mesma maneira: wÉs muito mais bonito do que ele."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No dia seguinte, quando encontrou Xu, Zou Ji reparou bem nele e comparou-se-lhe, mas
não descobriu em nada que pudesse ser mais bonito do que o senhor Xu. Voltou a olhar-se ao
espelho, sentindo mais ainda que não era tão bonito como o senhor Xu.
u Então, porquê a esposa, concubina e visitante afirmaram ser eu o mais bonito?" À
•. noite, deitado na cama, Zou Ji pensou muito e tirou a conclusão: **Como a minha mulher
me ama muito, valorizou-me; a minha concubina louvou-me, porque tem medo de mim; e o
visitante queria pedir-me um fevor, por isso propositadamente tentou agradar-me.**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5 期),Vol. VI, N.° 5, Maio
de 1985, Beijing)

4.中国国土、行政区划和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公里,在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上,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第
三大国家。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各类
地形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
9.9%。
中国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多达1500余条。长江是中
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为世界第
三大河。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黄河流域土地肥沃,牧场丰美,矿
藏丰富;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
行政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中国内地
总人口约为13.39亿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
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词汇提示:
丘陵:colinas
盆地:bacias
平原:planícies
流域面积:bacias
尼罗河:Nilo
亚马孙河:Amazonas
矿臧:depósitos de minerais
发祥地:berço
直辖市:município directamente subordinado ao poder central

4$
翻译提示:

汉當实例与译文
这篇有关中国的情况简介属于论述文体类,是一篇书面语的文章。汉译葡时,译
者要在文体和语体上注意翻译的要点。汉葡转换时,葡语译文应该达到准确无误、逻 0
辑清晰、术语规范、语言庄重。
同样,在翻译这类论述文体的文章时,也要运用到从“话题+说明”框架转换到“主 .&5
语+谓语”框架、从意合转换到形合、从重复转换到代替和省略的规律与特点。 1
9

蚤 争
参考译文: *
Território, Divisão Administrativa e População da China >

争 穿 富、
A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 abreviadamente designada como a China, localiza-se
no leste do continente asiático, na margem oeste do Oceano Pacífico. Possui uma superfície *
territorial de cerca de 9,6 milhões de quilómetros quadrados, sendo assim o maior país na
Ásia e o terceiro maior país em todo o mundo, logo depois da Rússia e do Canadá. A fronteira
terrestre da China, que ao leste limita com a República Popular Democrática da Coreia, ao §


norte com a Mongólia e ao nordeste com a Rússia., tem cerca de 22,8 mil quilómetros.
A China é um país com muitas montanhas. Regiões montanhosas, planaltos e colinas 2
/


cobrem cerca de dois terços da superfície total. A superfície do país está assim constituída:
33,3% de terrenos montanhosos, 26% de planaltos, 18,8% de bacias, 12% de planícies e
9,9% de colinas.
A China tem mais de 1500 rios cujas bacias têm uma superfície que ultrapassa 1.000
quilómetros quadrados. Com um cumprimento total de 6.300 quilómetros, o rio Changjiang
(Yangtze) é o maior rio da China e o terceiro maior do mundo, após o Nilo e o Amazonas. O
rio Huanghe(Amarelo) que mede 5.464 quilómetros é o segundo maior rio chinês, cujo vale
possui terras férteis, belos e abundantes pastos e consideráveis depósitos de minerais e é o
berço da nação chinesa, onde se originou a antiga civilização chinesa.
Atualmente, entre as divisões administrativas chinesas, 34 são da primeira escala,
abrangendo 23 províncias, 5 regiões autónomas, 4 municípios directamente subordinados ao
poder central e duas regiões administrativas especiais.
A China é o país mais populoso no mundo. Até fins de 2002, a população do pais era
de 1.284.530.000 habitantes sem incluir a das Regiões Administrativas Especiais de Hong
Kong e Macau e a da província de Taiwan, representando cerca de um quinto da população
mundial.
(俞翔翻译)
5.中国环保现状概述
尽管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
及过去在一些政策执行上的问题 ,环境与资源开发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环境形势日益
严峻。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税减,

0
>-1 ^ 葡 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污染和大气汚
~
會 受呉

染严重。

^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推动下,中国的环境保护开始起步。

^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和

政策体系,环境投资资金逐步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与

1
=

1 政策体系还不完整。从政策内容来看,不少政策措施还只建立在各级政府的传统计划

^/
須笋 宅普

和行政命令的基础上。在相当多的地区,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执法力度不够,无法保证

^
各项政策得到实施,直接影响了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中国政府已作出了进一步加
大环境保护的战略决策,以使中国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持人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0

词汇提示:
大规模工业化:industrialização em grande escala
资源开发:exploração dos recursos naturais
水土流失:erosão de solo
荒漠化:desertiíicação
生物多样性:diversidade biológica
污染:poluição
大气:atmosfera
防治:prevenção e tratamento

翻译提示:
《中国环保现状概述》也是一篇论述文体类的文章,属于书面语体。对于翻译这
类文章,译者需要知道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也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环保领域的历
史与现状。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是语篇分析要求的,这些背景资料是语境中的一部分。
汉译葡时,译者也应该按照翻译这类论述文的要求进行汉葡语言的转换。
参考译文:
Descrição Geral da Situação Actual da Protecção do Ambiente da China
Apesar da história da industrialização em grande escala na China ter apenas 50
anos, devido à grande população, ao rápido desenvolvimento e aos problemas causados
pela aplicação de políticas, são muito agudas as contradições entre o meio ambiente e a
exploração dos recursos naturais. A situação ambiental toma-se cada dia mais séria, como por
exemplo, erosão de solo, desertificação constante, desflorestação, danificação da vegetação
natural, prejuízo da diversidade biológica, aceleração da extinção de variedades biológicas e
grave poluição da água e da atmosfera.
Em Princípios da década <de 70 do século passado, sob o incentivo da Conferência da
ONU sobre Ambiente Humano,),a causa da proteção do meio ambiente na China teve o seu
início. Com mais de 20
anos de esforços, a China estabeleceu sistemas jurídico e político
汉雷实例与译文
relativamente completos sobre a prevenção e tratamento de poluição e a protecção dos
recursos naturais. O investimento financeiro na protecção do meio ambiente vai aumentando. &


Mas em comparação com os países desenvolvidos, o sistema jurídico e político acerca da
protecção do meio ambiente ainda está incompleto. Em termos de conteúdos de políticas, <
muitas políticas e providências continuam a ser determinadas pelo tradicional planeamento
ou por ordens do governo a diversos níveis. É óbvio que existe, por vezes, pouca dedicação 4

冒 佥
no cumprimento das políticas nos departamentos de protecção do meio ambiente em muitas
regiões, afectando assim directamente o melhoramento da qualidade do meio ambiente.
Actualmente, o governo chinês já tomou uma decisão estratégica para proteger melhor o
*
meio ambiente no sentido de a China realizar o desenvolvimento económico e social rápido e l
saudável em coexistência harmoniosa entre os seres humanos e a natureza. í
(俞翔翻译) ^

象瑚
6.春节
§
每年寒冬将尽,春天快要来临的时候,中国人民照例要隆重而热烈地庆祝一年中
的第一个传统佳节:春节(农历新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饭后,合家围坐欢叙,或作游戏,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做守岁。次日清晨,大家就到
亲朋好友家拜年了,相互祝,贺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各地都有当地传统
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秦石:《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1997)

词语提示:
贝占春联:colocar dísticos nas portas de casas
贝占年画:colar pinturas de Ano Novo nas paredes dos quartos
除夕:véspera do Ano Novo
守岁:guardar o ano
: venerar o ano
划旱船: o remar do barco na terra
踩髙跷:caminhar de andas

翻译提示:
《春节》虽然是一篇论述文体类的文章,属于书面语语体,彳旦是也夹杂了文学作
品描述的特征。在文体上,翻译这篇汉语文章时,译者要兼顾至0两种文体的行文风格
与特点。
翻译此文章前,译者需要了解中国南北在欢度春节上的文化民俗差异。在语篇分
析上,译者不能脱离文章中的文化民I谷语境去翻译这篇文章。

3

参考译文:
汉翻
Chun Jie (Festa da Primavera)
译理

1
4
!

Quando o rigoroso Inverno vai terminar e a Primavera se aproxima, o povo chinês


•.
»


>
!

• costuma celebrar com solenidade e com grande animação o Chun Jie (Ano Novo do

calendário agrícola), a primeira festa tradicional do ano. Durante a Festa da Primavera,



9
4
»
colocam-se dísticos nas portas de todas as casas e colam-se pinturas de Ano Novo nas
»
«

!

!
paredes dos quartos. A véspera do Ano Novo é o momento importante de reunião de toda
a família. Todos os membros da família se reunem para compartilhar um jantar abundante.
Depois da comida, toda a família se senta para conversar ou dedicar-se aos jogos. Numerosas
«


pessoas passam a noite sem dormir, o que se chama de **guardar o ano" . Na madrugada

<
{
4
»
!
do dia seguinte, visitam-se os amigos ou parentes , o que se chama de uvenerar o ano",
!

*
1
*
para fazer votos de que tudo seja satisfatório no ano que vem. Durante a Festa da Primavera,
«
<


realizam-se as actividades culturais e recreativas tradicionais de cada localidade, como por
exemplo, dança do leão, dança das lanternas do dragão, o remar do barco na terra e caminhar
de andas.
(Qin Shi (1997), China, Editora Nova Estrela, Beijing)
思考问答题与练
习题参考答案
Soluções
第一章绪论
一、思考问答题
1 .请按顺序说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基本的四个理论流派的中文名称。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最基本的四个理论流派是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和
文化学派。
2 .请按顺序说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派主要四个代表人物的中文名称。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派主要四个代表人物是尤金-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
哈蒂姆。
3.何谓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动态对等'‘)?
奈达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即:任何信息如果不
起交际作用,者6是毫无用处的。功能对等,也叫动态对等,艮卩: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
起的作用,跟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为达到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
译者要从各种译法中挑选最接近原文效果的译法。
4.何谓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
者阅读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试图在合乎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下 ,将
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尽可能贴切地译出。”
5.何谓功能学派的目的论?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由德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等人创立。该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翻译行为论与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是翻译行为论的组成部分。在此理论中,翻译被视为曲译行为中以原文
本为基础的一种行为 0任何形式的翻译,当然也包括翻译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行为。
任何行为都有目的、目标”(Vermeer, 1986 )。
功能学派把研究的视线从原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
缚中摆脱出来,提出目的论。因此,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又被称为功能目的理论(skopos
theory )o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踊译目的所

/7/

汉 决定;2)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
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也就是,目的决定方式。
翻译理

6.奈达给翻译下的定义是什么?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在语

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践备

. 7.翻译的效能是什么?
翻译的效能是让译文接受者能够明白译文。如果转换达不到交际的功能,翻译的
咨。

任务也就完不成,译文也就不能转达原文的意思。
&
8.翻译在语言层面上分为几大类?请详细地解释它们。

在语言的层面上,翻译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ralinguística),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如把
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语,把诗歌译成散文;另一类为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dução interlinguística ),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如把汉
语文本译成葡语文本,或把葡语文本译为汉语文本。
9.翻译在活动方式上分为几大类?清详细地解释它们。
在活动方式上,翻译分为口谋(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ção )和笔译(translation,
tradução )两种。口译,具体来说是口头翻译,有两类基本形式:一类是连续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ção consecutiva),也可以称为接续传译或即席翻
译,用于会议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参观游览等场合,发言人讲
完部分或全部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另一类是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ção simultânea ),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上,要求译员利用专门
设备,不间断地边听边译。笔译指的是笔头翻译,用于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文化艺
术等方面的文字翻译,其有利的一面是时间限制不像口头翻译那样紧迫,有时闲查阅
词典数据,可以反复斟酌,但是在标准方面要求更高更严。
10.翻译材料的五大类文体是什么?
在翻译材料的文体上,翻译分为应用文体、科技文体、论述文体、新闻文体和艺
术文体五大类。
11.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是什么?
一、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
质;三、译作应具备原创作品的通顺。泰特勒把忠实放在了首位,要求在忠实的基础
上译入语必须反映出译出语的风格和通顺。
12.林语堂倡导的翻译标准与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有什么异同?
林语堂的第一个标准’‘忠实”与严复提出的“信”相吻合,他的第二个标准“通顺”
也就是严复所说的"达"的意思。然而,林语堂主张的第三个标准“美”与严复的“雅”
有所不同,与‘'雅"比较包含了更多的内容。林语堂翻译审美标准的核心思想是“达

\

^2^5
意传神”,“传神”是其核心思想中的核心。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13.关于翻译的过程有哪三个阶段?
依照传统的基本翻译理论,翻译工作的步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理解原文、
用译入语表达、校验修改译文。在此流程中,前两个阶段最重要,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或前提,表达是理解的结果。
14.奈达提出的翻译过程是什么?请详细地解释。
翻译的过程分四步,分别是:1)分析阶段: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原文的信
息进行分析;2)传译阶段:把经过分析的信息在脑子里从译出语转换成译入语;3)
重组阶段: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组成符合要求的译入语;4)检验阶段:对比原文意
义与译入语意义是否对等。
15.何谓翻译中的直接理解与间接理解?
翻译中的理解可以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所谓的直接理解指的是立即实现的,
是过去已经理解的事物的重现。间接理解说的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从不理
解到理解的过渡过程,通常是在感知、表象与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过程实现。
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那么,译者
必须把原文的所指找出来,弄清楚原作者所要表达的语气、文体、语用含义等。
16.翻译中的六大类理解是什么?
根据原文的内容,理解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理解可以分为:1)对语言的理解;
2)对事物意义的理解;3)对事物类属的理解;4)对因果关系的理解;5)对逻辑关
系的理解;6)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17.在翻译的理解阶段,何谓译者应该掌握的阅读行进方向和创作行进方向?
在翻译的理解阶段,第一步是阅读。目的不一样,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也就不同了。
不过,尽管如此,译者与一般读者还是有着一个共同的阅读行进方向:他们都是从语
言符号、词语的夕卜形,走向其语义内容。他们的这种阅读行走轨迹,正好与作者写作
时的行进方向相反。作者的创作行进方向是从意思,从语义内容走向语言符号。除了
与一般读者有同样的阅读方向外,译者还应该寻找作者写作时的行进方向。
18.在翻译的理解阶段,译者所需要的三读原文是什么?
翻译并不是句句对译,应该从整个原文来理解和翻译词句。那么,译者对原文的
理解不能停留在词、句的层次上,应该着重对原文整体的分析与领会。因此,译者需
要三读原文:一读、粗读原文,了解内容,掌握大意;二读、细读原文,借助工具书
和数据解决语文和内容上的疑难问题,求得深入理解原文;三读、通读全文,着重领
会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好原文的整体面貌。
19 .什么是翻译中的表达?
所谓表达,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中所理解的内容意思用译入语写或说出来。在表
达的过程中,译者须二者兼顾,既要顾及译文与原文意思的贴切,又要时时刻刻地想

着译入语的接受者。着想译入语的接受者说的是译作是为了谁,或者说译作是给谁看
爵 缶 欢詹

或听的。译者应该考虑如何用读者能够自然接受的语言,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格。理
翻译

" 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是,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表达必然正确,在

表达上译者有许多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需要解决。
理论

&
20.在表达中常常存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道实

表达不是摆脱原文的意思,随随便便地发挥,随心所欲地“创造”;表达也不是


拘泥于原文的句式,逐词逐句的硬译死译,违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表达中,常常
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只管细节,忽略整体;二是,表达过度或表达不足;三是,套
& 用原文词、句形式,忽视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4
爲、 多

21 .何谓表达中的“从整体出发、从细节着手"?
^: 表达时应该从整体出发、从细节着手。所谓整体,说的是原文的文体形式、主题
思想、总体结构及基本风格等等。所谓细节,指的是原文的具体内容、语言形式及表
现手法等等。整体是由一个个具体细节组成的,或者说,围绕同一个中心主题的各个
具体细节有序地衔接,构成了整体。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忽略了哪一个都不可以,面
和点都应该照顾到。因此,译者要从整体着眼、从细节着手,不能只孤立地考虑一个
词语、一个句子的表达,要根据原作的文体形式、中心思想、整体结构和表现风格来
思考造词造句。只有兼顾到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表达才能达到妥帖和准确的效果。
22.翻译中所要求的审订三遍是哪三遍?请详细地解释。
译者翻译完之后所需要的审订三遍是:第一遍,对照原文校对,检查有无疏漏、
误译的地方;第二遍,脱离原文审校,检查有无生硬拗口的地方;第三遍,如果条件
允许,通过大声或小声朗读,来检查译文是否畅达自如。
23.何谓音位层翻译?并举例说明。
音位层翻译指译出语的音位由译入语等值的音位来替换,即以音位为单位进行翻
译,原文的语法关系保持不变,词形、词音相对。一般意义上,音译也被列入音位层翻译。
在葡语中没有与有关汉语词汇相对应的葡语词汇,换言之,这些汉语词汇的意思
在葡语中不存在,就应该把它们音译成汉语拼音,像汉语“荔枝”、“枇杷”、“麻将”
和"火锅",就应该被音译成汉语拼音血虬pipa■. majiang和川0卽0。还有一些约定
俗成的音译词,也属于这一类,例如:“阿弥陀佛”和“阿门”。
24.何谓语篇层翻译?
语篇层翻译是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语篇是最大的语言单位,是在交际功能上相对
完整的、独立的一个语言片段。正如一个词在句子中才能确定其准确意义一样,一个
句子(单个句子组成的语篇除外)只有出现在语篇中才能显示其确定、完整的含义,
充分发挥其交际功能。语篇层翻译可以最大限度地寻求(相同语境下)译出语语篇与
译入语语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等。
在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通常所说的短语或句子,而应该
是语篇。在翻译的具体操作中,采用语篇翻译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
和总的基调,使译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内容衔接联贯。
0^5
25.“语篇分析”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何谓'‘语篇分析”?

辱厚題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语篇分析”是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Z. Harris)于1952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术语。
近20年来,语篇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语篇分析(análise do discurso )\也被称作“话语分析”,它以合乎语法、意思
连贯的语篇为研究对象,主张突破孤立的句子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言语进行研究
和分析。
26.为什么说“语篇分析”在翻译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中,“语篇分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研究翻译的学者
们的重视。我们翻译任何东西,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词、词组、句子的转换,而是在语
篇分析的前提下完成的。语篇分析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大局、整体着眼”,词、词组、
句子的转换也就是指“从细节入手”。
27.篇章的定义是什么?
篇章是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具有一定交际目的
和功能的言语作品。
28.篇章有哪七个方面的特征?只回答名称。
篇章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1) 衔接性(Coesão, cohesion)
(2) 连贯性(Coerência, coherence)
(3) 意向性(Intencionalidade )
(4) 可取性(Aceitabilidade )
(5 )信息性(Informatividade )
(6 )情景性(Situcionalidade)
(7)跨篇章性(Intertextualidade)

29.什么是语篇的衔接性特征?
语篇的衔接性特征体现在篇章的表层结构上 ,指构成篇章的语句以某种方式前后
连接在一起。它是篇章的有形的网络。
具体说,语篇衔接就是使用一定的语言手段,使句与句之间在词法和句法上联系
起来。语篇的衔接又分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两类。
30.什么是语篇的词汇衔接?
语篇的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说,句群内,甚至相隔较远的语篇内,有时会产生重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上下义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等,构成词语之间的衔接机制。 -
31.什么是语篇的结构衔接?
语篇的结构衔接是语篇中某一结构与上文另一预设结构相比较而存在的承启
Z/

关系。这也是语言语境的重要表现形式。结构衔接一般可分为替代(substitution,
汉翻
substituição)和省略(ellipsis, elipse)两种。替代又可分为人称替代(指人称代词)、
译理
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和句子替代。省略又可分为名词省略、动同省略和句子省略。
• 32.什么是语篇的连贯性特征?
论空

语篇的连贯性指构成篇章的各个语句在逻辑意义上要前后贯通。它存在于篇章的

底层,是篇章的无形的网络。换言之,篇章的连贯指语言片段以语篇意向为主线,所
形成的语义、逻辑上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有的通过连接词语来衔接,有的则按一定
的时空、逻辑关系来贯通。
33.何谓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一般来讲,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前者是生成语篇的直接因素,后者
是生成语篇的间接因素。
上下文、语言使用的场景等都可视为语篇的情景语境。一段文字、一句话、哪怕
是一个词,离开了上下文联系也往往会让人无法断定其真正的含义 。情景语境是狭义
的,它往往会存在于语篇内部。
文化语境是语篇赖以生存的大的语境。语言根植于文化,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
文化的一面镜子。

第二章葡汉语言对比
一、思考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两种语言对比和转换也是跨文化转换的体现?
两种语言对比和转换也涉及到了文化意识,也是跨文化转换的表现。孙致礼认为,
“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字的对比,不再局限于原作和译作两个封闭的体系,而是转
向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 ”。我们在对比分析和转换两
种语言时,不仅仅是研究语言元素或成分的转换,而且还要探讨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思
想意识观念、宗教信仰、文化11、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因为“语言是文化的
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孙致礼,
2003/2004, 2121 )。

2.汉语‘'时"和“体”的特征是什么?
汉语没有表达动词“时”范畴的语法手段,汉语的“时”要用词汇手段来表达,•
所以相对来说汉语的“时”范畴比较简单。然而,汉语的“体”范畴就相当发达了,
换言之,是十分复杂的。葡语动词“时”范畴非常发达,也就是说,十分繁琐与复杂,
“体“范畴也有,但比起“时”范畴要逊色多了。
3.什么是语法体?
语法体是用语法手段表现的体。葡语动词变位体现的体,汉语里动词加上某些虚
汉項里塑勢上*些牢
词所表现的体,都归属于语法体。汉语有些趋向动词(如“起来'‘、“下去'‘)以及动


\.


词间的某些结构方式也可以使动词表现出体的意义,也是语法体。葡,吾中有些助动词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
与有关词的搭配所表现出的体,也算作是语法体。 2

4.汉语语法体的表达形式是什么?只回答表达形式的名称。
1) 体貌助词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partículas de aspecto )
2) 语气助词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partículas modais )
3 )动词重迭使用所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verbos repetidos )
4)汉语的短语体(Aspecto expresso por locuções chinesas ):
(1 )趋向动词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verbos de direcção)
(2 )结果补语表达的体貌(Aspecto expresso por complementos de resultado )

5.葡汉体貌的区别是什么?在翻译中,汉语体貌与荀语时态如何互换?
葡语的体貌不是非常发达,并被涵盖在“时”的范畴里面,也就是说不是十分重要,
但是汉语的体貌就不同了,非常丰富,通过词汇的手段表现出的类别也很多,因为汉
语缺乏“时”的语法范畴。在葡语中,丰富的“时”范畴来补缺不发达的体貌。汉语里,
丰富的体貌来补缺“时”的语法范畴的缺项。
在葡译汉的过程中,碰到葡语的时态时,应该切实想到汉语的体貌 ,或者说,势
必联想到在语义上它属于哪一类汉语的体貌。相反,在汉译葡的过程中,遇到汉语的
体貌时,首先应该了解它属于哪一类汉语的体貌,然后再看看在语法和语义的层面上
与它相对应的葡语时态是哪一个。
6.葡汉句子的根本性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葡语句子以“主语+谓语”为框架,因为葡语要求句子的框架结构的
完整性。然而,汉语以“话题+说明”为模式,因为汉语并不在乎句子结构的框架与
完整性,非常注重表意。
具体来说,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靠“形合法”来规范其行文表述与语法规则,
注重句法平面;汉语是无形态变化的语言,靠“意合法”来维系词组或句子的语法组
合,注重语意平面。
7.汉语句子语序的特点是什么?
汉语句子语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有规律可循。除了语意组合之外,语序也是决
定汉语语言单位组合搭配的重要因素之一。汉语语言组合搭配也遵循了汉族人的逻辑
思维关系排列: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由面到点、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先高后
低、先旧知后新知、先次要后主要、由因到果、由假设到论证、由让步到推论。
8.什么是意合与形合?
我们这里所谓“形合” (hypotaxis)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
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 (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
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
形合、意合问题属于表
(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现法。
/
7
7

9.什么是汉语的意合法?
汉翻
我们知道,汉语不像印欧语系那样,没有形态变化。因此,汉语词语的结合就不
译理
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倒是更多地受语义因素制约。汉族人的思维习惯的特点决定了汉
.
• 语词语结合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就是利用语义的链索作用。无论是语素组成词,短

语组成句子,分句组成复句,联系的手段往往不是语法成分,而是语义的条件。只要
甬实

是语义上合乎事理,能够搭配,就可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句子,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意

合法
10.汉语组合的特点是什么?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不邪形态(性、数、格等)变化,
而是依靠语序和虚词由小到大的层层组合。由于少了形态的制约,所以汉语的组合很
容易,两个语言单位只要在语义上能搭配得拢,在逻辑事理上讲得通,符合语言习惯,
就可以组合。这是汉语组合的一个特点。
11.什么是汉语的搭配?
汉语的意合特征不仅反映在组合上,也反映在搭配上。“汉语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组合,一是关联组合,依靠的是语序和虚词(关联词语)。无论是直接组合,
还是关联组合,实质问题是语义搭配,也就是说,组合除了要符合语言习惯之外,必
须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12.什么是葡语的形合方法?
葡语属于印欧语系,在词语或分句间的连接或排列方式上主要采用形合的方法,
也就是说,一般来说通过连接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连接词语和形态变化
维系着葡语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在葡语中,连接词、词组、前置词和关系代词都
是连接性的词语,过去分词、畐0动词、动词变位等都属于形态变化,尤其是过去分词
和副动词也可以表示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来连接两个分句。
13.为什么说葡汉的转换过程是从形合到意合的过程?
按照汉族人的思维习惯,事情的陈述应该是:先因后果、先条件后实施、先已知
后未知,句子的组合形式是依照汉族人的逻辑思维方式的意合。这恰恰与属于印欧语
系的葡语相反,在葡语中句子的组合是形合,句子的结构形式通过连接词语和有关的
形态变化一定是完整的。因此,葡汉的转换过程是从形合到意合的过程。
二、练习题参考答案
1.
1-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珠江口西岸。
2. 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困仔岛和路环岛。
3. 每年夏天在澳门有台风。
4. 在澳门逢星期天银行关门。
5. 现在若奥一天抽十根烟。
6. 他们每个星期六踢足球。

思考讐聘養习题参考答案
-
7. 我从来不晚起床。 ^,
2

8. 通常来说我晚上留在家里。
10.平常,这家面包店的面包好极了,但是今天不是彳盼。
11-海水咸,柠檬酸。
12.她的新连衣裙很漂亮,但是今天她不能穿,因为连衣裙破了。
11.
1. 一昨天你有课吗?
—我没有。
2. 一前天下午你们在家吗?
我们在家。
3. 上个星期的练习比较难。
4. 昨天晚上我睡得不好。
5. 昨天她来了,并给所有人带来了礼物。
6. 他戴上眼镜看报纸。
7. —你(是)怎么去葡萄牙的?
-我(是)坐轮船去葡萄牙的。
III.
1 我将在那里停留两天。
2 第二天我们将启程去里斯本。
3 我现在不抽烟,将来也决不抽烟。
4 后天他彳门早上9点钟开始上课。
5 电话现在正在响着。会是佩德罗吗?
6 现在是夜里12点。咖啡室还会不会开门呢?
7 火车就要到了。
8 —今天晚上你们要做什么?
—我们要复习,因为明天考试。

1 以前我常常给朋友写信,现在我经常给他们发电子邮件。
2 劳驾,您能把计算器递给我吗?
从前,有一位先生在市场上既卖矛也卖盾……
4 从前我的爷爷生活在农村。
5 一当你上学时,有几岁?
一我7岁,我的弟弟6岁。
X/
6. 昨天我的朋友到我家时,我正在学习。
葡汉翻译:
7. 昨天我离开学校的时候,正好是中午12点整。
8. 我们希望在巴西读葡语课程。
9. 我也想吃炸薯条,但是我正在渤巴。
理论空实践

10. 那时候他总是起床很晚,因为他下午上班。
11.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不能按时完成这项工作。
12. 昨天我倒水时,杯子掉在了地上。
13. 过去每当她游泳时,总是使用救生圈。
14. 我们正在办公室开会的时候,他突然出去了。
15. 麻烦您,请您给我一瓶青岛啤酒。
V
1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
2 一直以来,土生葡人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进步与发展做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3 她最近一直病着,所以没有上班。
4 最近几个月在澳门的游客的数量一直在增长。
自从婴儿出生以来,她没有一点儿空闲时间休息。
6 近来我一直没有碰见他。
7 澳门政府一直在积极地推广普通话。
8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VI.
1-我到家时,我的弟弟已经出去了。
2. 我们进入电影院时,电影早开始了。
3. 当张太太起床时,佣人早就准备好了早餐。
4. 我到达机场时,飞机已经起飞了。
5. 她们告诉我她们已经收到了我的电子邮件。
6. 昨天下午我在医院碰见了安娜,她昨天上午出了车祸。
VII.
1. 我可能将留在家里。
2. 你需要注意饮食。
3. 她多加休息是必要的。
4. 你感觉很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5. 你们出示身份证就行了。
VIII.
1. 她在工作上那儿都好,就是常常上班迟到。
0
2. 你们要小心,免得把杯子打碎。 ^

思考凰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3. 虽然他会英语,可是未被录取。
4. 假若没有剧场入场券,我们去我家。
5. 他一结束这项工作,就将回家。 =
6. 如果没有先跟他谈一谈,我就不能得出结论。
7. 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他,但是我们经常通电话。
8. 在你完全痊愈之前,你不应该出去。
9. 只要你小心驾驶,我就把汽车借给你。
10-请你读慢一点这篇文章,以便我们听得憧。
11. 哪怕天气非常恶劣,我们也将去上班。
12. 即使美国很富,在那里也有穷人。
13. 就是有台风,他们也在海滩游泳。
14. 不管你起床多么晚,都要来上课。
15. 除非你参加,否则他不会参加。
IX.
1. 你要我告诉他吗?
2. 我希望你们玩儿得开心。
3. 我十分担心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4. 我期望你今天睡好,明天病情好转。
5. 我怀疑她相信那件事情的始末。
6. 我请彳尔们下次把书带来。
7. 我憎恨你们欺骗我。
8. 我感到非常遗憾,你不能多呆一段时间。
9. 她建议我每天听葡语新闻。
10. 学校禁止考试期间学生使用手机。

1.—他最近一直努力地学习。
—期望他在这次考试中过关!
2.-她将做手术。
—但愿一切顺利!
3. —我将换工作。
一取你成功!
4. —明天是冠军赛的决赛。
— 题我们队获胜!
/
XI.
1-她吃得再多,也不胖。
2.即使我唾得再少,我的身体状况也总是不错。
3-就是再努力,我也不能够全神贯注。
4. 即使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将实施此方案。
5. 即使她说得再多,也已经没有人相信她。
6. 条件再好,我也不换工作。
7. 即使再贵,我也愿意在香港买一套房子。
8. 即使我感觉再疲劳,也将继续训练。
XII.
1. 我喜欢有很多汁儿的橙子。
2. 她想买一条非常合身的裤子。
3. 有谁具有使用计算机的经验?
4. 我愿意居住在一个位于城外的房子里。
5. 他们想聘请一位既说英语又说葡语的女秘书。
6. 在澳门没有任何人会说蒙古语。
XIII.
1.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一定要去看牙医。
2. 不论我的身份证在哪儿,我都一定要找到它。
3. 不论他们在家还是不在家,我都去那里。
4. 无论是什么礼物,我认为我都将喜欢。
5. 不论你说什么,现在都不重要。
6. 无论你问谁,答复都是同样的。
7. 不论下雨还是晴天,我们都将去看比赛。
8. 无论谁做那件事情,都必须把它做好。
9-不管他彳门去哪里,都常常相会。
10. 不管你和谁结婚,我都希望你幸福。
11. 不管谁回复广告,都一定会被约见。
12. 无论你们想还是不想,都必须参加考试。
XIV
1. 我相信你们知道答案。
2. 我们不认为有必要聘请更多的人员。
3. 我想她的儿子已经有10岁了。
4. 我不认为他们准时来。
0思
5. 他有很多朋友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考问答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6. 显然他们非常富有。
7. 我单独做这项工作不合乎情理。
8. 你更加胖了的说法不真实。
9. 还不肯定若奥明天来北京。
10. 你总是这样开车,没有人愿意跟你一^乘车去。
11. 你别这样开车,免得所有人害怕与你一起去。
12. 请你把画儿放置好,以便所有人看得清楚。
13. 他们已经把画儿摆放好了,以便所有人看得清楚。
XV
1-希望若泽能和我们一起来,但是他去了波尔图工作。
2. 今天是星期三。期望今天已经是星期六了。
3. 但愿世界上的所有癌症都能医治。
4. 他们对待我犹如他们的儿子一样。
5. 她为人处事好像小孩子一样。
6. 他说英语,俨然是一位英国人。
7. 她花钱似流水。
8. 假如我是百万富翁,我就买一架飞机。
9. 如果你们看了报纸,就知道正在发生着什么。
10.要是我中了彩票,我就周游世界。
XVI.
1. 但愿我能够与我的恋人一起在月亮上欢度中秋节。
2. 去年我开始在政府部门工作,期望三年后我可以买一辆轿车。
3 希望我彳门现在能买到这本书,但是它脱销了。
4 当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许没有这么多生态问题。
5 我们希望你准时至I」。的礼貌客气形式)
6 从前虽然他挣钱多,但是从来都是不到月底钱就花没了。
7 前天尽管下雨,他们还是去了珠海购物。
XVII.
1 中国银行一开门,我就将去取钱。
2 当他们收到你的邀请的时候,将非常高兴。
3 你做家庭作业的同时,不能看电视。
4 只要路过波尔图,请你给我打电话。
5 你们愿意怎么唱就怎么唱吧。
3
葡汉翻译理论
6. 彳尔认为怎么样更好,就怎么样准备生日聚会好了。
7. 如果你们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不会失败。
8. 你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 9. 他所谈论的关于我们的一切都是谎言。

XVIII.
实践

1-我们想去看电影,、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时间。
2. 为了得到她的爱,、他愿意做任何事情。
3. 您可以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4. 你们应该与医生讲一•下。
5. 我十分想换房子。
6. 坐出租汽车去或许更加快。
7. 如果今天晚上不下雨,我们就在外面吃晚饭。
8. 他说他们将在15点左右到达。
9. 前天上午我们开始上课时是大约9点半。
10. 假女口没有政府的帮助,彳也彳门不能够找到工作。
11. 现在就买票不是更好吗?
XIX.
1-天气很冷。你要穿件外套!
2. 天气很冷。你们不要脱毛衣。
3. 你们别喧嚣!
4. 天气很热。烦请您打开窗户。
5. 你别在河里游泳。很危险。
6. 你彳门早一点儿睡吧,以便第二天早上早起。
7. 请您明天把那本小说给我带来。
8-请坐下!
XX.
1. 在车库前不要泊车!
2. 在里斯本生活比较容易。
3. 广告栏可用于刊登广告。
4. 不准随地吐痰。
5. 禁止吸烟。
在离开家之前,你要关上煤气。
7. 我认为最好你们在课堂上记笔记0
8. 我买了这本书,以便你在旅途中看。
4
05^
9.假如你们选择这个牌子,将不要后悔。

思考问答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10.我们去探望了安娜,因为她住院了。
111.老师让学生们后天交家庭作业。
XXI.
11 煤气(石油气)和水费通过银行缴付。
2 今年我4】一直在做很多语法练习!
3 当我到家时,暖气正在烧着。
4 这个新法律完全得到了议员们的赞同。(这个新法律完全被议员们接纳了。)
5 最近他一直不交家庭作业。
6 所有文件已被交到共和国总统府。
XXII,
1-每当到家的时候,我马上打开电视机。
2. 请把奶油和糖搀和在一起,并充分搅拌。
3. 学生们歌声笑语地进入了学校。
4. 她靠夕卜卖食物谋生。
5. 在张经理现在正在开会的同时,他的女秘书逐一地给客户们打电话。
6. 以前在这座桥上接连不断地发生意外。
7. 当我去波尔图的时候,我将会看望你们。
8. 因为安娜已经考完试了,所以昨天她就启程去了北京。
9. 如果把孩子带来,请你彳门通知我,以便我准备房间。
10.老师留完了作业之后,离开了教室。
XXIII.
1 一等奖被一家外国公司赢得了。
2 只母山羊给两只狼吃了。
3 这篇文章是由我写的。
4 这张桌子摆好了。
5 这个房间收拾完了。
6 出售二手汽车。
7 出租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5

汉翻 第三章翻译方法
一、思考问答题
译理

• 1.什么是翻译方法?
论岳

翻译方法指语际转换时处理语言表达形式的方法和策略,是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需

进行选择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步骤。换言之,翻译方法指译者根据一定的翻译任务和

要求,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具体的途径、策略和手法。
2.什么是归化法和异化法?
按照韦努蒂的观点,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
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
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Venuti,1995:20)

3.'‘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区别是什么?
直译与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直译与意译主
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而异化与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
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也可以理解为,
异化与归彳七走向了 “文化转向”,是直译与意译的概念延伸。
4.为什么说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要方法?
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要方法,因为它可以使译文充分传达原作的“原貌”。异化
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译出语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充分地传
达原文的意思。如果不采取译出语的表达方式及异化译法,有时会损害原文的意思。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作者使用的特有语言往往带有其民族文化的印迹。译者应该
遵循作者的思维、表达方式,运用谨慎的异化译法,充分反映译出语文化的特征,充
分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归化译法达不到语言形式与文化的统一,可能使译文失去译
出语文化的特征,从而给译入语接受者造成“文化错觉”。
译者采取异化译法,采用译出语的表达形式,可以保留原文原有的笔调和情趣,
可以给译入语读者带来新鲜感。
异化译法有助于充分地传达原作的“异国风味”,引进一些译出语的表达方式,
来丰富译入语的语言。
5.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归化法?为什么?
当异化译法行不通的时候,翻译肯定受到了阻碍。这种阻碍就是两种语言文化之
间的差异造成的。为了拉近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距离以及逾越它们转换的困难 ,
译者应该使用归化译法,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化规范,避免晦涩难懂的译文的
出现。
6.在翻译葡语作品并使用归化译法的时候,不宜使用哪几种汉语成语?
在翻译菊语作品并使用归化译法的时候,不宜使用以下几种汉语成语:I、反映
^
溢缪
%

丿思考耍 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华民族特殊习俗的,如“拂袖而去”、“腰缠万贯”、“罄竹难书”等;二、带有汉字 ^
~ >


特征的,如“目不识丁”、“八字没一撇”等;三、含有中国地名的,如“得陇望蜀”
3
“稳若泰山”、“黔驴技穷”、“夜郎自大”、“洛阳纸贵”等;四、含有中国人名的,如
.
.


.
.
.
.
.

“名落孙山”、“江郎才尽”、“事后诸葛亮”等。
.

=
.
.
.
.
.
.
:
.■
.
.
.
.

7.以原语为主翻译方法中的“语义翻译"是什么?
.
.
.
.
.
.
.
.
.
.

语义翻译与忠实翻译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语义翻译更加重视原文的美学价值。比
.
.
.
.
.
.
1

如,不能顾了词义就忽略了语音的美。另一方面,在语义翻译里,不太重要的文化词




语可能会译为中性的一般词语,而不译为对等的文化词语 。此外,还可能对译文读者
«
«
I
/

做一些别的小的让步。和忠实翻译比较起来,语义翻译,在百分之百忠于原文的情况


I
»
»
»

下,表现得略为灵活,能接受创造性的例外;而忠实翻译则不讲妥协,比较刻板。总
!
,

之,语义翻译比忠实翻译更加强调原文的内容和意义在译文中的再现。
8.以译语为主翻译方法中的“交际翻译"是什么?
交际翻译指翻译时注重原文内容在具体语境中所传递的交际功能和意义 ,并尽量
用译语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方式来表达。通俗地讲,交际翻译不但转达原文的
信息,而且尽量运用译文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 ,再现原文词语在原文上下文中的意
义。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易于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9.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是什么?
概括地讲,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大体如下:
1) 语义翻译是自己的、个人的;而交际翻译是社会的。
2) 语义翻译注意的是原文作者的语言水平;而交际翻译考虑的是译语读者的语
言水平。
3) 语义翻译紧跟原文作者的思路,把握语义的细微差别,追求表达上的精确,
以图再现原文的震撼。然而,交际翻译着重于传达原文的信息,倾向于简单明了,行 I

文自然流畅。 •

4) 从道理上讲,译者在进行交际翻译时,不应比语义翻译时享有更大的自由。
但事实上,这种趋势是存在的。因为交际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不十分确定的读
者群;而语义翻译正相反,做语义翻译时,译者要跟定一个唯一的、非常明确的权威:
“原文作者”。

二、练习题参考答案
1. 自家神不显灵。(异礙)
2. 水滴石穿。(归化法)
3. 因为有顾客投诉,所以烦请填写这份问卷调査表,以便我们将可以评估我们的服
务质員。(异化法与归化法)
4. 自从开始做新的项目起,我一直非常忙碌,以至于我快要疯掉了。(异化法)
5. 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越理越乱,或越搞越复杂,或越描越黑)。(归化法)
6. 自知之明。(归化法)
7
葡汉翻译:理论岳实践 7. 我建议您在此酒店住上一段时间来舒缓压力,因为酒店面朝大海,景色宜人。(异
化法与归化法)
8. 玛丽娅一直以来非常沮丧压抑。已经不是第一次我碰见她躲在角落里哭泣。(异
化法)
9-雨过天晴(转:先苦后甜)。(归化法)
10. 有其父,必有其子。(异化法)
11. 老子英雄,儿好汉(转:龙生龙,凤生凤)。(归化法)
12. 热锅上蚂蚁。(归化法)
13. 山穷水尽。(归化法)
14.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归化法)

第四章翻译的基本技巧
一、思考问答题
1.请简要地回答词义有哪几个特点?
词义有以下特点:一词多义、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褒贬。
2.何谓“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方面词本身就有几个意思,另一方面虽然词具有相对比较稳
定的基本意义,但是由于使用场合不同而产生了多种含义。在葡汉语中存在着一词多
义的现象。译者需要认识到一词多义的普遍性,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地判定词的
确切含义。
3.请简要地回答如何选择词义?
词义的选择有以下方法:按照词类的划分确定词义、依据上下文确定词义、根据
搭配关系确定词义。
4.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增词?
增词指,在葡译汉时在译入语中恰如其分地添加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义的词语,
以便译文完整、贴切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以及达到文字通达。
5.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减词?
减词指的是,葡译汉时删减译出语中需要而译入语中不需要的词语或成分,以使
译入语自然通I质、言简意赅、意思明了。
6.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指的是,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遣词造句的特征,对译文做出必要的变
通,把原文的词性进行相异性质的转换。词类的转换势必相应地造成了语法成分的改
变,必然要突破原文的词法和句法格局。词类转换是化阻滞为通达的方法之一,可以
避免译文生硬拗口、晦涩难懂。
0
7 .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语态转换? ^

思考耍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相对来说,在葡语中被动语态用得比较多,因为葡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更多
地使用词形变化和语法手段来表达暗含的句子意义内涵。与葡语比较,汉语中使用被
动语态的频率不是很高,除非是为了说明对受事者或说话者来说是不愉快、受损害的 □
或失去了什么的情况,才使用被动语态。
我们所说的语态转换是,葡语被动语态怎么样转换成汉语的主动语态。葡语和汉
语在语态使用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点,这种差异促使在葡译汉时葡语被动语态向汉语主
动语态的转换。这一转换的目的是使得汉语译文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8.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词序调整?
汉语语序既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也反映了一定的语言习惯,它是约定俗成的。
相对葡语语序来说,汉语语序比较固定。葡译汉时,需要把葡语的灵活自由语序转换
成汉语的固定语序,需要考虑到葡汉之间的差异:葡语句子靠形态变化与形合,而汉
语句子依赖语序和语义组合。因此,在进行葡汉转换时,势必要调整词序。
9.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重复法?
所谓的“重复”翻译技巧说的是,在汉语译入语中适当地把葡语的“替代”形式
转换成汉语的“重复”手段,以使译入语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以及清晰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葡语中,也存在着诸如此类的情况:一个动词带两个或几个宾语,一个宾语跟两个
或几个动词,一个名词由两个或几个定语修饰,部分句子成分省略,等等。对于这类
情况,葡译汉时,也可以釆用“重复”的翻译技巧。
10.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反译法?
反译法指的是,把葡语的肯定形式译成汉语的否定形式或将葡语的否定形式译成
汉语的肯定形式,以使汉语译文更切近译出语、更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或更为通顺。
11.什么是翻译技巧中的长句译法?
鉴于葡语和汉语句式各自的特点及其差异,葡译汉时,理应把葡语句式的形合转
换成汉语句式的意合,也就是说,应该把葡语的长句翻译成汉语的一个个短句。长句
翻译法指的是,翻译葡语长句时,打破葡语译出语的长句结构,按照汉语译入语的造
句规律重新组合安排译文。
二、练习题参考答案
1.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归化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长句译法、增词、减词、重复法、词类转换、词序调整、
语态转换
II.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归化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增词、减词、长句译法、词序调整、词类转换、语态转换
葡汉翻译:
III.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异化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增词、减词、词类转换
IV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异化法
理漕实践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增词、减词、反译法、重复法、词类转换、词序调整
V.使用了以下翻译方法:异化法
使用了以下翻译技巧:增词、减词、词序调整、词类转换
参考书目
Bibliografia

中文参考书目
埃萨•德-盖罗斯,范维信(翻译):《巴济里奥表兄〉,澳门/石家庄,澳门文仕:
司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印务局:《2009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澳2009
包恵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曹禺:《雷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A NEW COURSEBOOK ON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夕卜语教育出版社,2004/2007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陈用仪(主编):《葡汉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多明戈斯-蒙特罗,孙成敖(翻译):《恶与善及其它小说〉,澳门/石家庄,澳门
文化司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07
傅晓玲、尚媛媛、曾春莲:《英汉互译高级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2005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黄徽宪(翻译):《葡萄牙民间故事选》,澳门/海口,澳门文化司署/东方葡萄牙
学会/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9
桂干元:《翻译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杰里米•芒迪(英):《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贾芝、孙剑冰:《中国民间故事选》(第一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卡米洛・布朗库,王锁瑛(翻译):《毁灭之恋》,澳门/海口,澳门文化局/东方
葡萄牙学会/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1


汉翻 李均t艮、黄徽宪、周亚明:《汉葡常用词汇》,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译理
0 刘龙根、胡开宝:《大学英语翻译教程》(第二版)(COLLEGE ENGLISH
1
•. TRANSLATION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

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007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文U月华、潘文娱、故辟:《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鲁川:《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鲁迅:《插图本鲁迅经典小说选》,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汉英翻译教程》,香港,香港公开
大学出版社,2003
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増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茅盾:《茅盾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米盖尔•托尔加,范维信(翻译):《山村新故事》,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3
秦石:《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1997
若泽-萨拉马戈,范维信(翻译):《修道院纪事》,澳门/石家庄,澳门文化司
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
史锡尧:《语法•语义-语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索菲娅-安德雷森,崔维孝(翻译):《短篇小说范例》,澳门/石家庄,澳门文化
司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A NEW COURSEBOOK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 ,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007
孙成敖(翻译):《葡萄牙当代短篇小说选》,澳门/石家庄,澳门文化司署/花山
文艺出版社
孙家孟、孟继成、倪华迪:《西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002
谭载喜:《翻1碎》(A SERI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陶友兰:《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汉英翻译教材建设》,《外语界》,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期
王秉钦:《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006
9 9
«
王还:《门外偶得集》(增订本),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



李參
考书
王菊泉:《关于形合与意合问题的几点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夕卜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1 ]月第36卷第6期


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王锁瑛:《两个爱情悲剧的比较研究》,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6
王锁瑛、鲁晏宾:《简明汉葡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锁瑛、鲁晏宾:《葡萄牙语语法〉,澳门,东方葡萄牙学会,1996
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Introdução à Teoria da Tradução
Estrangeira contemporânea),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熊文华:《汉英应用对比概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葡萄牙语姓名译名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许钧:《翻译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夕卜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颜俨若蒙席:《中葡对照成语集〉,澳门,澳门成人教育学会,1998
俞翔:《实用葡萄牙语词法教程》,北京,夕卜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 A COURSE IN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2008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赵士铉:《新编汉西翻译教程》(NUEVO CURSO DE TRADUCCIÓN DEL CHINO
ALESPANOL),北京,夕卜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赵士妊:《汉语、西班牙语双语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赵永新(主编):《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
学出版社,1998
郑贵友:《汉语篇章语言学》,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办
公室,1993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3
葡萄牙语与西班牙语参考书目
葡汉翻译:
*0
冒為金 早

Andresen, Sophia de Mello Breyner(21.a edição, 1989), Contos Exemplares,


FIGUEIRINHAS
£
理论 实践

Antologia do Conto Português Contemporâneo (1984), Ministério da Educação, Lisboa


Branco, Camilo Castelo (1862), Amor de Perdiçãoy livros de bolso, Publicações Europa-
® América, Portugal
Cao Yu (1933), Tempestade, Edições em Línguas Estrangeiras, Beijing, China
China em Cons;。(《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3 期),Vol. VI, N.° 3, Março
de 1985, Beijing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2 期),Vbl. VI, N.。2,
Fevereiro de 1985, Beijing
China em Construção (《中国建设》杂志 1985 年第 5 期),VÓL VI, N.。5, Maio de
1985, Beijing
Contos Populares Chineses (O Punhal Mágico, l.a edição, 1985/ Edições em Línguas
Estrangeiras, Beijing, China
Contistas da China Popular: Lu Xun * Mao Dun * Lao She * Gao Langtbig * Sun Li
* Tang Gengliang (1972), Publicações Dom Quixote, Lisboa
Cunha, Celso e Cintra, Lindley (1995, 1 l.a edição), Nova Gramática do Português
Contemporâneoy Edições João Sá da Costa, Lisboa
Dicionário Houaiss da Língua Portuguesa (2003), Temas e Debates, Lisboa
Dicionário da Língua Portuguesa Contemporânea (2001), Academia das Ciências de
Lisboa e Editorial Verbo
Dicionário de Sinónimos (2.a edição, 1995), Dicionários Editora, Porto Editora, Porto
Fernandes, Francisco (35.a edição, 1996), Dicionário de Sinónimos e Antónimos da
Língua Portuguesa^ Globo Editora, São Paulo
Fundação Oriente (2005), Portugal Encontra a China: Testemunhos de Uma
Convivência, Macau
Queiroz, Eça de (1878), O Primo Bazilio, Edição MLivros do Brasil" , Lisboa
Queiroz, Eça de (1888), Os Maias, Edição "Livros do Brasil" , Lisboa
Imprensa Oficial do Govern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2009),
Relatório das Linhas de Acção Governativa para o Ano Financeiro de 2009, Macau
José Hermano Saraiva (18: edição, 1996), História Concisa de Portugalt Publicações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Monteiro, Domingos (1976), O Mal e o Bem e Outras Novelas, Sociedade de Expansão
Cultural, Lisboa
Qin Shi(1997), China, Editora Nova Estrela, Beijing)
Saramago, José (25.a edição, 1998), Memorial do Convento, Editorial Caminho, Lisboa
Torga, Miguel (13: edição, 1986), Novos Contos da Montanha, Coimbra, Portugal
4
Viale Moutinho (2.a edição), Contos Populares Portugueses: Antologia, Publicações

参考书目
Europa-América, Portugal 2•



Vilela, Mário (3.a edição, 1991), Dicionário do Português Bdsicv, Edições ASA, Porto ^
Vilela, Mário (1994), Tradução e Análise Contrastiva: Teoria e Aplicação^ Editorial
Caminho, Lisboa
Vilela, Mário (1995), Gramática da Língua Portuguesa, Almedina, Coimbra
Wang Suoying (1996), Estudo Comparado sobre Duas Tragédias Amorosas: O Sonho
do Pavilhão Vermelho e Amor de Perdição (bilingue),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Yu Xiang (2008), Contributo para Análise dos Adverbiais em Português e em Chinês (葡
汉状语对比分析),Instituto Politécnico de Macau, Macau
Albir, Amparo Hurtado(2001), Traducción y Traductología: Iníroducción a la
Traductología, Ediciones Cátedra, Madrid
Varó, Enrique Alcaraz e Linares, Maria Antonia Martinez (1997), Diccionario de
Lingiiistica Moderna, Editorial Ariel, S.A., Barcelana

5
I
§

i
s

i
H
?
1

聚焦翻译研究文化转向
•构建葡汉翻译理论原则
•译例比较折射误译症结
•翻译実例引导実际操作

俞翔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语言学博士(菊萄牙语)。先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
(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澳门大学及菊萄牙阿威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
位,主修菊萄牙语言与文化、语言学及翩译。师从葡萄牙著名语言学家、波尔图大学文
学院教授Mário Vilela博士。现在澳门理工学院执教。从1983年8月至1996年8月,主要做
外交、翻译、新闻传媒、导游等方面的工作。从1996年9月至今,主要从事葡萄牙语及
菊汉制译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菊语语法(词法、句法与篇章)、语言学、对
比语言学、翻译学、语义学等。曾发表有关汉语对外教学、汉葡翻译教学、葡汉语法对
比研究、葡汉翻译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数篇。2008年出版了世界上首部有关菊汉语法
对比分析类的著作:《Contributo para Análise dos Adverbiais em Português eem Chinês
(菊汉状语对比分析)) (葡文版,澳门理工学院出版)。2009年出版了《实用菊萄牙
语词法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多年来翻译葡汉文外交文件、新闻传媒
稿件、文献、史料、法律文件几十万字。

◎责任编辑:袁芬 ◎封而设计:孙莉明

ISBN 978-7-5135-1087-5

外研社•综合语种出版分社
电话:010-88819749
•个学术性教打性 £^311: sunjx@fltrp.com
山版机构 78751311 51087 5" >
网址:http://www.fltrp.com 网址:http://mlp.fltrp.com
定价:49.90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