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DOI:10.19633/j.cnki.11-2579/d.2009.04.

014

实证调研
Shi Zheng Diao Yan

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因素:
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
□ 徐安琪 张 亮

摘 要:本研究利用对上海城乡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调查所获得的 892 对夫妻样本资料,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影响中国父亲育儿投入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男性
对父职身份和意义的积极认同、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育儿技能和回报对促进
父职参与有正向意义。同时,鼓励、支持父亲扮演育儿角色的家庭内外环境,尤
其是作为“守门人”的母亲的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也对父亲参与育儿有积极
影响。
关键词:父亲角色;育儿投入;影响因素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府各项 孩子的性别、年龄等因素。
举措的保障下外出就业,即使是结婚、生育后仍连 1. 认同理论
续就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 认同理论认为父亲参与育儿活动最关键的因素是
式受到冲击,促使男性或主动或被动地调整作为父 父亲对亲职身份和角色的认同程度。在大多数研究
亲的角色,增加在育儿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西 中,父亲的亲职角色认同被定义为对亲职角色与地位
方学术界 30 多年的经验研究表明,父职参与水平 的认知与自我意义化,而且这种自我认知是以层级制
的提高不仅惠及孩子和婚姻,对父亲自身也有积极 的方式来组织的,如在特定的时间里,父亲角色的重
的效用,考察父职参与的影响机制由此成为父职研 要性要超过其他角色 [1]。男性父亲角色认同的显要性
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国内父职参与的研究 越突出,他越有可能投入到育儿活动,并且当其他角
刚刚起步 ,这方面的经验研 究 基 本 属 于 空 白 。那 色要求与父亲角色相冲突时会优先考虑其父亲角色。
么,哪些因素对中国父亲参与育儿起作用?这些因 而男性对父亲角色的承诺越多,父亲角色的显要性就
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又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越突出,从而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放在扮演
和分析。 父亲角色上[2-5]。
2. 性别角色视角
一、文献综述 性别角色理论揭示了性别角色态度与父亲参与育
儿工作之间的关系。丈夫外出工作养家糊口,妻子在
父亲参与育儿活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 家操持家务和照料孩子是传统性别观念下的男女家庭
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的。从宏观讲有社会文化层面 角色分工,因此,传统性别角色意识较强的父亲会较
的,也有社会支持与政策层面的;微观和个体层面的 少花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生活[6][7]。也有一些
影响有父亲的性别角色态度、育儿技能和社会经济特 研究认为,母亲扮演着“守门人”角色,对父亲参与
征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如母亲的态度、夫妻关系以及 育儿工作起决定作用的是母亲的性别角色态度。持传

中国青年研究→ 04/ 2009


57
调查研究版

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妻子认为育儿是自己支配的领域并 和辅导子女功课等职责[21—23]。关于父亲育儿参与影响
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不愿意丈夫比她们更多投入孩 因素的定量研究未见有报告。
子的抚育,进而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尽管父亲愿意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8—11]。 二、研究设计
3. 亲职技能说
有学者强调育儿技能对父职参与的重要性,指出 1. 综合解释模型和假设
父亲对男性养育孩子的能力持肯定态度以及相信男性 以往文献中关于父职参与影响因素的认同理论和
有能力亲近孩子是影响其父职参与的重要因素。此 性别角色理论,给予我们较大的启示。扮演好亲职角
外,父亲拥有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也会影响其积极 色首先取决于他对父亲身份、角色意义和位置的认同
投入与孩子的互动,且藉由一些教导父职技巧的介入 程度以及性别角色意识,其次,也与父亲自身的育儿
课程,能增进其父职参与行为 。 [12]
训练和技能不无相关。此外,家庭内外环境也对父亲
4. 家庭生态系统论 的积极参与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来自家庭内外的支持对父亲投入育儿活动起着 关于推迟生育年龄有助于父亲更多地参与孩子生
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中,父亲 活的结论,尽管被不少研究所验证,但这或许在未婚
不是家庭中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家庭成员互动网 妈妈和少年爸爸盛行的西方社会更有解释力。而孩子
络中的一员,父职参与水平会受家庭内环境的影响, 数量对父亲参与的影响也未必在我们的研究中会得到
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与父职参与 证实,因为上海家庭的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 (在本
呈正相关 [13][14]
。 研究占 93%)。至于父亲个人的儿童社会化经历对目
家庭外的社会支持也是影响父职参与的重要因 前亲职角色的影响,则受制于本研究变量设置的局限
素。大多数社会还是把父亲定义成养家者的角色,积 而难以纳入检验。
极参与育儿活动的父亲可能会遭遇来自熟人、邻居、 我们认为,以往关于父职参与影响因素的不同理
亲戚以及同事的偏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发现 论或许可分别解释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为此,本研究
当男性采取与传统不同的方式来参与育儿活动时,其 将借鉴文化认同理论、性别角色解说和家庭生态系统
他人对他们会有负面的看法[15]。 视角建立一个综合解释模型,该模型将通过控制母亲
在具体测量中,父亲的个体特征如他们的教育 和孩子的人口特征,来检验父亲的社会经济特征、性
水平也常被当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的质量指标, 别文化和态度、育儿技能和回馈、家庭内外环境对父
一些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父亲对孩子投入的时 职参与的实际影响。
间更多,因为他们更懂得孩子的发展需要父亲积极 我们的基本假设为:
的参与 [16][17]
。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后,父亲的收入与他 (1) 受教育较多的、城市父亲有更高的育儿参与
们对年龄较大孩子的互动呈正相关,但与父亲分担的 水平;
育儿工作比例没有关联 。 [18]
(2) 较少认同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父亲有更大的
有学者还考察了孩子性别与父职参与的关系 。 概率投入亲职工作;
父亲对儿子的育儿投入是否要多于女儿或是对儿子 (3) 对父职身份和意义有积极认同、在实践中学
抚育不同于女儿?已有的研 究 尚 未 达 成 共 识 。如 习和运用相关知识以及在育儿经历中获得积极回馈的
Snarey (1993) 的研究报告认为,父亲在对儿子和 父亲,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育儿参与上;
女儿的投入时间和互动形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 当父亲在一个鼓励、促进他扮演育儿角色
Barnett 和 Baruch 以及其他学者却发现父亲更喜欢和 的家庭和社会网络中互动时,会提高其亲职参与的
儿子互动,Lamb 等 (1988) 则报告父亲对女儿的 积极性;
育儿参与更多 。Ishii-Kuntz 的研究也发现,日本父
[19]
(5) 妻子作为“守门人”角色,她们认同“男人
亲对女儿的参与时间要稍多于儿子,而且从孩子出生 抚育孩子的能力总比女人差”对父职参与的负面影
到成年,父亲会对女儿采取更多的保护 。 [20]
响,可能比丈夫怀疑自己育儿能力的影响更大。
我国关于父职参与状况的经验研究尚缺乏,仅有 2. 资料来源
一些学者在家务分工研究中描述了父亲承担照料孩子 用以检验我们理论假设的资料来源于 《父亲参

中国青年研究→04/ 2009
58
实证调研
Shi Zheng Diao Yan

与:社会态度、个体经验与实际贡献》 课题对上海城 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 3 个因子得分估计值的合


乡 9 个区 18 个街道/镇 36 个居/村委会 892 个家庭的 成分数作为父职参与总水平的得分值。
调查样本。
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方法选取了上海 表1:父职参与水平的因素分析结果
市 9 个区 18 个街道/镇 36 个居/村委会,对象为 65 岁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以下有子女的初婚男性及其配偶,共完成 892 个有效 照料子女的日常生活 .561
样本家庭的调查,其中 20 位丈夫和 12 位妻子因外出 辅导、检查孩子的学业 .715
工作/探亲/住院、视听障碍等,在实施调查的 3 个月 参加家长会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884
中无法接受调查或拒绝访问,仅完成夫妻一方的问卷 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交流 .869
调查,因此,实际完成 872 位父亲、880 位母亲的调 为孩子的生日购买礼物 .717
陪孩子外出游玩和参加文体活动 .803
查问卷。
陪孩子参观博物馆/展览会/美术
被访样本中市区家庭占 68%,郊县为 32%;父 馆等
.803
亲年龄在 21-35 岁的占 21.8%,36-45 岁的为 28%, 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 .753
46-55 岁的为 36.4%,55 岁以上的占 13.9%;他们平 关心孩子的需求并主动回应 .731
均受教育 11.2 年,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为 孩子心情不好/遇到挫折时安慰
.701
/引导/陪伴
41.2% , 高 中 文 化 达 39% , 大 专 及 以 上 文 化 的 占
主动与孩子谈话与聊天 .703
19.8%;职业为工人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 47.1%,
鼓励、表扬孩子好的行为与进步 .742
商业服务人员为 17.1%,行政办事人员为 13.4%,经
教导和 照料和 关怀
济业务人员占 4.9%,专业技术人员为 9.1%,管理人 新因子命名
沟通 辅导 陪伴
员占 6.7%,农民只占 1.6%;被访的平均子女数为 特征值 3.0 2.6 2.2
1.08 个,92.8%的家庭只有 1 个孩子。 因子解释量 24.9 22.0 18.1
3. 研究指标和说明 Cronbach's Alpha .85 .82 .75

(1) 因变量
根据经典文献的概括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父职参 (2) 自变量
与是一个多面体,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其度量是 用以检验我们理论假设的影响变量包括 5 大类
一个涵盖多维度的有机合成的全面评估体系。我们选 14 个指标:
取了 12 个反映学龄期父职参与的有关变量,包括 ①父亲的社会经济特征
,“辅导、检查孩子的学业”,
“照料子女的日常生活” a. 教育程度 (虚拟变量,0 为高中及以下,1 为
,“与学校老师的沟
“参加家长会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大专及以上)。
通、交流”
,“为孩子的生日购买礼物”,“陪孩子外 b. 年收入。
出游玩和参加文体活动”,“陪孩子参观博物馆/展览 ②性别文化和态度
会/美术馆等”,“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关 主要考察地域文化差异、父亲对育儿角色重要性
心孩子的需求并主动回应”,“孩子心情不好/遇到挫 的认识及其性别角色意识:
折时安慰/引导/陪伴”,“主动与孩子谈话与聊天”, a. 城乡 (0 为市区,1 为郊县)。
“鼓励、表扬孩子好的行为与进步”等指标。并采用 b. “从妻子怀孕起我就意识到参与孩子抚育的
因素分析法使之简化为多个复合因子 (多维侧面), 重要性” (1-5 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
即“教导和沟通”、“ 照料和辅导”和“关怀陪伴” )。
符合”
3 个分量表 (分值越高表示各维度参与水平越高)。 c. “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总比女人差” (1-5 分
各新因子的特征值都在 2.2 以上,Alpha 系数均 在 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
0.75 以上,累积方差解释率为 65% (见表 1)。所有 ③育儿技能和回馈
12 个变量的信度为 0.88,表明分量表和总量表都具 主要测量父亲是否善于学习、运用相关的育儿知
有较好信度和效度。 识,他们与孩子互动的技巧以及在亲职经历中所获得
为了测量父职参与的总水平,我们以每个新因子 的回报:

中国青年研究→ 04/ 2009


59
调查研究版

a.“随着孩子成长,我不断学习并运用抚养、教 结果显示,父职参与总水平综合模型的拟合度良好,
育的各种知识”
。 共解释了 38%因变量的方差;“教导和沟通”、“生
b.“当我和孩子相处不佳时,会尝试各种方法直 活照料和学业辅导”以及“关怀陪伴”维度的 R2 也
到关系变好”
。 分别为 25%、18%和 20% (见表 2)。

c.“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自己也得到许多收获” 上述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报告了如下的研究结果:
上述变量的刻度 1-5 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 1. 教育程度对父亲的育儿参与起着积极作用,
到“非常符合”
。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父亲有更大的概率履行亲职,
④家庭内外环境 尤其在孩子的关怀陪伴方面。经济收入总体上对亲
除了纳入妻子对丈夫亲职的支持、夫妻是否为育 职参与有负面影响,尤其是收入越高的父亲在日常
儿事项发生冲突的家庭生态环境变量外,还设置了亲 照顾和辅导孩子学业方面往往力不从心,这或许是
属和社会网络支持的家庭外生态环境变量: 因为收入较高的父亲通常工作压力更大,因此,在

a.“妻子经常促进丈夫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孩子进行照料和辅导方面的投

b.“妻子经常反对丈夫对孩子制定的处罚规定” 入和操心较少。
上述两项变量的 1-5 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 2. 城乡差异具有重要解释力,郊县父亲育儿参
到“非常符合”
。 与的总水平是市区的 86%,在关怀陪伴维度更只有
c.“夫妻平时是否为子女的抚养教育发生争吵” 市区父亲的 76%;对亲职角色重要性的认同与父亲
(虚拟变量,0 为否,1 为是)。 积极投入参与有正向的推助作用;较少肯定传统性别
d.“在孩子有困难或需要时双方的近亲属经常给 角色分工的父亲参与水平更高,他们会把更多的时
予帮助” (复合); 间、精力和资源放在扮演父亲角色上。
我们的问题是,在生活照管、学习辅导和经济补 3. 父亲的育儿技能以及他们育儿经历的反馈同
贴维度,当孩子有需要或困难时,是否获得男方的父 样对其履行父职的水平有显著影响。其中在育儿过程
母/兄弟姐妹或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帮助 (0-2 分别 中不断学习、运用抚养、教育各种知识的被访父亲有
表示从“无”到“经常),我们将这 6 项回答的简单 更高的参与水平;而教养方法或与孩子互动能力较强
相加之和,作为亲属支持的复合变量。 的父亲,通常有更大的概率提升育儿质量。在育儿经
e.“父亲经常与邻居、朋友交流育儿知识和方法” 历中获得正面回报会提升父亲参与水平的假设,也在
(1-5 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 本研究得到有力的支持。
(3) 控制变量 4. 家庭内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妻子
a. 孩子性别 (0 为男,1 为女)。b. 孩子年龄。c. 对丈夫育儿参与的支持以及夫妻在抚养、教育孩子方
母亲教育程度 (0 为其他,1 为大专及以上)。d. 母亲 面的一致性,家庭外则主要在于亲属支持和社区支持
收入。 体系。表 2 综合解释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我们首先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父亲的社会经 妻子经常促进丈夫与孩子间情感交流的家庭,父职参
济特征、性别文化和态度、育儿技能和回馈、家庭内 与水平更高些,而妻子经常反对丈夫对孩子制定的处
外环境对父职参与总水平以及各维度的实际影响。鉴 罚规定,则对父职的投入有消极影响,后者的影响强
于前人的研究曾报告:母亲作为“守门人”,她们的 度明显高于前者。此外,夫妻经常为子女的抚养、教
性别角色态度对父亲参与育儿有着更重要的影响,本 育发生冲突,也将对父职参与有负效应,尽管显著性
研究还将在模型 2 中纳入母亲是否认同“男人抚育孩 尚不强。
子的能力总比女人差”变量,以考察母亲作为“守门 亲属支持 (复合) 仅与父亲的关怀陪伴参与呈
人”角色的决定作用是否存在。 微弱正相关 (Sig.=0.076),这主要是因为该自变量只
是反映了亲属在孩子养育方面的全面支持,而未能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有效地反映亲属对父亲参与的文化支持环境。然而,
“父亲经常与邻居、朋友交流育儿知识和方法”变量
我们以父职参与总水平及其他们参与的不同维度 则较有效地验证了地缘和业缘的性别文化环境对父
为因变量,建立 4 个多元回归模型。表 2 的回归分析 亲参与的重要影响,已婚男性能坦然地与邻居、朋

中国青年研究→04/ 2009
60
实证调研
Shi Zheng Diao Yan

表2:父职参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Beta值)

总参与水平的标准 不同参与因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化回归系数Beta 教导/沟通 照料/辅导 关怀陪伴
一、父亲的社会经济特征
教育程度 (1为大专及以上) .067 + -.009 .056 .083*
收入 -.060 + .067+ -.141*** -.047
二、性别文化和态度
城乡 (1为郊县) -.139 *** -.035 -.005 -.235***
从妻子怀孕起就意识到育儿参与的重要性 .078 * .060+ .039 .032
父亲认同“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总比女人差” -.098 ** -.036 -.124** -.004
三、育儿技能和回馈
主动学习并运用抚养、教育的各种知识 .079 * .066 .047 .016
当与孩子相处不佳时会主动调节 .194 *** .120*** .076* .147***
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自己也得到许多收获 .220 *** .215*** .062 .089*
四、家庭内外环境
母亲经常促进父亲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066 * .116** -.040 .026
母亲经常反对父亲对孩子制定的处罚规定 -.130 *** -.213*** .019 -.003
父母经常为子女发生争吵 -.055 + -.044 -.042 -.004
在孩子有需要时经常得到亲属支持 (复合) .044 -.030 .003 .128***
父亲经常与邻居/朋友交流育儿知识和方法 .201 *** .045 .261*** .040
五、控制变量
孩子性别 (1为女) .091 ** .062+ .022 .079*
孩子年龄 -.056 + -.051 .066+ -.126***
母亲教育程度 (1为大专及以上) -.013 .042 -.095* .030
母亲收入 .000 -.086* .049 .059
2
R .38 .25 .18 .20
F 24.65*** 13.41*** 8.70*** 10.33***
+P<0.1,*P<0.05,**P<0.01,***P<0.001

友交流育儿经验,显然表明家庭外生态环境的良好。 为了验证母亲“守门人”角色是否存在,我们在
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了非传统的性别文化的外部环 原有的解释模型中纳入母亲的性别角色认同自变量,
境与父亲 履 职 水 平 呈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 Beta 值 高 达 因变量仍为父职参与总水平 (见表 3 中的模型 2)。
0.201,P<.000。 分析结果表明,母亲若持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将显著
5. 子女的人口特征也对父亲参与有部分影响, 降 低 父 职 参 与 水 平 , 标 准 化 回 归 系 数 高 达 -0.142
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发现,女孩将获得父亲的更多关 (P=0.000)。相应的,父亲的性别角色态度对育儿参
切和陪伴,而孩子年龄对父职参与的影响在不同维度 与 水 平 的 解 释 力 则 明 显 下 降 , Beta 值 仅 为 -0.056
存在一些差异。 (P=0.085)。而其他自变量对父职参与总水平的影响
母亲的教育程度和收入对于父亲参与的总水平无 和模型 1 大致相同。
显著相关,但母亲具有高学历对父亲参与孩子的日常
照顾/学业辅导方面有负面影响。这或许是因为受教 四、结论与启示
育较多的母亲会更多地承担辅导孩子学业以及与老师
沟通等工作,从而减少了父亲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可 本研究利用对上海城乡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调查
能是教育程度高、事业压力大的母亲,会更多地寻求 所获得的 892 对夫妻样本资料,用因子分析法将 12
亲属支持和社会化有偿服务,由此也减轻了父亲的育 个反映学龄期父职参与的具体变量复合成 3 个维度,
儿压力。 并以每个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权数,计算出父职参

中国青年研究→ 04/ 2009


61
调查研究版

表3:妻子怀疑丈夫育儿能力对父职参与影响的检验结果 (Beta值)
模型1 模型2
一、父亲的社会经济特征
教育程度 (1为大专及以上) .067+ .061+
收入 -.060+ -.069*
二、性别文化和态度
城乡 (1为郊县) -.139*** -.134***
从妻子怀孕起就意识到育儿参与的重要性 .078* .065*
父亲认同“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总比女人差” -.098** -.056+
三、育儿技能和回馈
不断学习并运用抚养、教育的各种知识 .079* .075*
当与孩子相处不佳时会主动调节 .194*** .193***
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自己也得到许多收获 .220*** .224***
四、家庭内外环境
母亲经常促进父亲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066* .077*
母亲经常反对父亲对孩子制定的处罚规定 -.130*** -.122***
父母经常为子女发生争吵 -.055+ -.053+
在孩子有需要时经常得到亲属支持 (复合) .044 .039
父亲经常与邻居/朋友交流育儿知识和方法 .201*** .181***
五、控制变量
孩子性别 (1为女) .091** .097**
孩子年龄 -.056+ -.041
母亲教育程度 (1为大专及以上) -.013 -.007
母亲收入 .000 .002
母亲认同“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总比女人差” -.142***
R2 .38 .40
F 24.65*** 24.59***
+P<0.1,*P<0.05,**P<0.01,***P<0.001

与的总水平,然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揭示父亲的社会 子抚育的,但确有不少人依然怀疑丈夫持家育儿的
经济特征、性别文化和态度、育儿技能和回馈、家庭 能力。加上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风险增大,在
内外环境以及母亲“守门人”角色对父职参与的实际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下,传统的性别角
影响。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了我们的理论假设,不仅父 色观有所回潮,男人在外忙碌于事业、多赚钱养家
亲对父职身份和意义的积极认同、非传统的性别角色 被认为是“有本事”、“干正事”,而在家多承担育
态度以及育儿技能和回报对促进父职参与有正向的影 儿责任,则被认为男人事业无成、难以赚大钱的无
响,鼓励、支持父亲扮演育儿角色的家庭内外环境, 奈选择。一些妻子宁愿自己多投入孩子抚育工作,
尤其是作为“守门人”的母亲的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态 而对丈夫的职业角色的成功寄予厚望;一些怀疑丈
度,也对促进父亲参与育儿有着重要的影响。 夫育儿能力的妻子,通常只看到丈夫在孩子抚养、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西 教育工作中的不熟练或与自己方法上的不一致,并
方的一些文献指出,尽管父亲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 以他们的“笨手笨脚”或“碍手碍脚”为借口而宁
在孩子身上,但持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妻子认为育 愿自己能者多劳。所以,上述的研究结果也告诉我
儿是自己支配的领域,并对丈夫的育儿能力表示怀 们,父亲参与除了需要男人们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
疑,不愿意丈夫比她们更投入孩子的抚育,进而影 观外,妻子应相信男人的育儿能力未必逊于女性,
响父亲的参与程度。而在中国,由于绝大多数家庭 将“守门人”角色改为“开门人”,鼓励、推助丈夫
的夫妻都是双职工,妻子很少有不希望丈夫投入孩 投入孩子的抚育、教育工作,在干中学习、体验,

中国青年研究→04/ 2009
62
实证调研
Shi Zheng Diao Yan

在参与互动中加深父子感情,在实践中体验酸甜苦 徐安琪: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辣、成长进步。■ 张 亮: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方 奕
(本研究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学特色学科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Ihinger-Tallman,M.,Pasley,K. & Buehler,C. Developing a Middle-R ange Theory of Father Involvement Postdivor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993(14):550- 571.
[2]Marsiglio,W.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on fatherhood:Culture,identity,and conduct .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93(14):
484- 509.
[3]Minton,C. & Pasley,K. Fathers' parenting role identity and father involvement:A comparison of nondivorced and divorced,
nonresident father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96(17):26- 45.
[4]Bruce,C. & Fox,G. I. Accounting for patterns of father involvement:Age of child,father-child coresidence,and father
role salience. Sociological Inquiry,1999(69):458- 476.
[5]R ane,T. R . & McBride,B. A. Identity theory a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fathers' involvement with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0(21):347- 366.
[6]Coltrane,S. & Ishii- Kuntz,M. Men's housework: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2(54):
43- 57.
[7]Bulanda,R . E. Paternal Involvement with Children:The Influence of Gender Ideologies,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2004(66):41- 46.
[8]Alien,S. M'. & Hawkins,A. J. Maternal gate-keeping:Mother's beliefs and behaviors that inhibit greater father involvement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9(61):199- 212.
[9]Glass,J. Gender liberation,economic squeeze,or fear of strangers:Why fathers provide infant care in dual-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8(60):821- 834.
[10]Greenstein,T. N. Husbands'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labor:Interactive effects of wives' and husbands' gender ideolog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6(58):585- 595.
[11]
[14]McBride,B. A.,Brown,G. L.,Bost,K. K.,Shin,N.,Vaughn,B. & Korth,B. Paternal Identity,Maternal
Gatekeeping,and Father Involvement. Family R elations,2005(54):360- 372.
[12]
[15]
[18]参见 Pleck,J. H. Paternal involvement:Levels,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1997,
(3th ed.,pp. 66- 103). New York:
Wiley.
[13]McBride,B. A.,& Mills,G. A comparison of mother and father involvement with their preschool age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R esearch Quarterly,1993(8):457- 477.
[16]Bailey,W. T. Fathers' knowledge of development and involvement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
1993(77):1032- 1034.
[17]
[19]Yeung,W. J.,Sandberg,J. F.,Davis-Kean,P. E. & Hofferth,S. L. Children's time with fathers in intact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2001(63):136- 154.
[20]Ishii-Kuntz. M. Paternal Involvement and Perception Toward Fathers'roles:A Comparison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94(15):30- 48.
[21]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家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49- 350.
[22]蒋永萍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妇女社会地位[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314- 338.
[23]徐安琪.女性的家务贡献和家庭地位——
—兼评上海“围裙丈夫”“妻管严”的定性误导.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

中国妇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5- 236.

中国青年研究→ 04/ 2009


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