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土 木 工 程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p-y 曲線應用砂土層離岸風機群樁基礎
之行為分析
The Analysis of Offshore Group Pile Behavior in Sandy
Soil with p-y Curve Approach

研 究 生:張 書 瑜
指導教授:倪 勝 火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六月
摘要

一般離岸風機基座建置時需考量風力、波浪與海流外力作用下所引

起之基樁受力及震動問題,加上台灣受限於近海土層較軟弱、尚乏海上

大口徑單樁施作能力、考量颱風與地震作用力以及土壤具液化潛勢等因

素,海下群樁基礎為較適合之基座。本研究將以台灣福海離岸風場之風

機二號土層為主要研究內容,利用 GROUP 基樁程式模擬海床砂土與基

樁間互制的行為,分析基樁之樁身位移、彎矩值、最大旋轉角隨深度之

變化情形,並且考慮海床砂土可能液化之情形,進行離岸群樁基礎在可

液化土層之分析,建構土壤完全液化或部分土壤液化之 p-y 曲線模式。研

究方式是以超額孔隙水壓比參考因子,提供兩種超額孔隙水壓修正法修

正土壤液化後之 p-y 曲線,兩者分別為 Liu 和 Dobry 修正法(1995)與 Chang

和 Hutchinson 修正法(2013),並設法將上述兩種修正法合併使用,提供

一個更完整的修正法來描述海床砂土 p-y 曲線從無液化到完全液化的過

程。分析之結果顯示以上述修正法修正後之 p-y 曲線,能合理地模擬海床

砂土之樁土間互制的行為。

關鍵詞:基樁、p-y 曲線、土壤液化、超額孔隙水壓力

I
Extended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Offshore Group Pile Behavior in Sandy Soil with p-y
Curve Approach

Shu-Yu Chang
Sheng-Huoo Ni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SUMMARY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wind, wave, and ocean current ar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Limited by the weak soil layer of Taiwan
offshore region and the lack of monopole construction capability, plus the consideration of
typhoon, earthquake, and potential of soil liquefaction, submerged group pile foundation is
believe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option.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hange of pile body
displacement, moment, and the maximum angle of rotation with depth by using GROUP 2013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abed sand and pile foundation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soil layer under turbine No.2 in Changhua Fuhai offshore wind farm in Taiwan.
Fully and partially liquefied p-y curves were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offshore group pile
installed in liquefiable soil. By using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ratio as reference, two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modifying methods, Liu and Dobry (1995) and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were selected to correct the p-y curve after soil liquefaction. The two modifying
methods were combined to provide a more complete metho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from sand
non-liquefied to completely sand liquefied. The analyzing result shows that p-y curves
modified by this method are able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pile body more
reasonably.

key words: pile, p-y curve, soil liquefaction,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INTRODUCTION

The force condi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and wind
turbines; the lateral force of an offshore wind turbine is usually greater than its axial
force. Pile founda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turbines, and
p-y curve analyzing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 lateral loading. Soil liquefaction induces by earthquake will cause
the lateral force to change. Since most of the offshore wind turbines are installed in
saturated sand layers, there is the opportunity of soil liquefaction.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soil liquefaction on pile foundations in seabed sand, in order to
gain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abed sand layer, and to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the
desig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II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study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and methods. Chapter 2 reviews literatures of the study of soil lateral loading and
potential of soil liquefaction form past studies. Chapter 3 listed and explained the two
analysis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p-y curve method and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modifying method for liquefied sand. Chapter 4 explains the case of Fu-Hai
offshore wind turbine plan and the GROUP 2013 analysis software used in this
study. Chapter 5 discusse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Chapter 6 provided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the borehole data of Fu-Hai offshore wind farm, it shows that turbine #2 was
installed in sand and soft/hard clay layers. Therefore, API (2005) p-y curve is
selected for sand layer, Matlock (1970) p-y curve is selected for soft clay layer,
Reese et al. (1795) p-y curve is selected for hard clay, and Rollins (2005) p-y curve is
selected for liquefied sand. Two different modify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p-y
curves with pore water pressure excited, which are Liu and Dobry (1995) modifying
method and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modifying method.
(1) Liu and Dobry modifying method: multiply the p-y curves of non-liquefied
sand by a reduction coefficient to reduce ultimate soil resistance to represent
p-y curve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liquefaction, as shown in Figure 1 below.
The related equations are also shown below.

p = 𝑝𝑦 × 𝐶𝑢
𝐶𝑢 = 1 − 𝑟𝑢

Figure 1 p-y curves before and after correction (Liu and Dobry, 1995)

III
(2)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modifying method: Uses the p-y curve of Rollins
et al. (2005) as bases,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as correction coefficient, to correct
the ultimate soil resistance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 to represent p-y curve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liquefaction, as shown in Figure 2 below. The related
equations are also shown below.

1
p = 𝑝𝑟 × 𝐶
𝑟𝑢
y = 𝑦𝑟 × 𝐶𝑟𝑢

Where 𝐶𝑟𝑢 is the soil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ratio at a specific depth in
decimal form.

Figure 2 p-y curves before and after correction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Dash (2008)’s analytical method is used in this study. It purposes that p-y curves
change from concave-down shape to concave-up shape, as shown in Figure 3 below.
The two modifying methods were combined to obtain a more complete modifying
method to better describe the process from non-liquefied to completely liquefied.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focuses on group piles. Analytical software GROUP 2013
was used to discuss p-y curves before and after soil liquefaction, pile lateral
displacement, moment, and the maximum rotational angle. The modified modifying
method wa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of p-y curve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soil liquefaction.

IV
Figure 3 Trends of p-y curves under different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ratio
(Dash, et al., 2008)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modifying method
is applicable when ru is greater than 10% to 15%. However, from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modifying method is applicable
when ru is greater than 20%, and Liu and Dobry (1995) modifying method can be
used when ru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20%. Therefore, assumed that, as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ratio change, p-y curves change from concave-up shape to
concave-down shape when soil goes from non-liquefied to completely liquefied, the
concepts of Liu and Dobry (1995) and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modifying
methods can be combined to establish a new modifying method. Take p-y curve in
depth 6 m to represent the result about process from sand non-liquefied to
completely sand liquefied, as shown in Figure 4 below.
Software GROUP 2013 was used to analysis pile lateral displacement, moment, and
the maximum rotational angle.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rotation angle obtained from
completely liquefied sand is greater than non-liquefied sand despite changes in pile
diameter and distance between piles. It may be caused by the loss of soil strength, as
shown in Figure 5 and Figure 6 below. The group effect decreased with the pile
spacing increased. Therefore, the variation of pile lateral displacement, moment and
the maximum angle of rotation with depth were decreased, as shown in Figure 7,
Figure 8 and Table 1 below.

V
The base of p-y curve:

𝑃𝑞 = 𝑈𝑃𝑝 + (1 − 𝑈)𝑃𝑟

The relationship formula of liquefied correction:

P = 𝑃𝑞 × 𝐶𝑢𝑝
y = 𝑦𝑞 × 𝐶𝑢𝑦

Where 𝑃𝑞 is the base p-y curve, i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PI (2005) and
Rollins (2005) p-y curves
𝑈 is related to ru, U = 0 when ru >20%,U = 1when ru less than or equal to
20%.

1 1
𝐶𝑢𝑝 = 𝑈 (1 − 𝑟𝑢 − 𝑟 ) + 𝑟
𝑢 𝑢
𝐶𝑢𝑦 = 𝑈(1 − 𝑟𝑢 ) + 𝑟𝑢

Figure 4 Trend of p-y curves in depth of 6 m with new modifying method.

VI
Figure 5 Relationship between rotation and diameter

Figure 6 Relationship between rotation and pile spacing

VII
Figure 7 Variation of deflection with depth for different pile spacing

Figure 8 Variation of moment with depth different pile spacing


VIII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pile spacing

Pile Lateral
Diameter Maximum angle
spacing displacement Moment (kN-m)
(m) of rotation (rad)
S (m) (m)

1.8 7D -1.64E-03 0.096 2.60E+04


1.8 3D -9.92E-03 0.122 3.30E+04

CONCLUSIONS

1. Select Chang and Hutchinson modifying method when 𝑟𝑢 > 20%


Select Liu and Dobry modifying method when 𝑟𝑢 ≤ 20%
2. The new modifying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is limited to small scale
model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in full scale cases requires further
study.
3. The rotation angle obtained from completely liquefied sand is greater than
non-liquefied sand despite changes in pile diameter and distance between piles.
4. The group effect decreased with the pile spacing increased. Therefore, the change of
pile body displacement, moment, and the maximum angle of rotation with depth
were decreased. However, the ultimate soil resistance increased with the same
lateral displacement, so the p-y curve upward.

IX
誌謝

兩年的碩士生涯即將結束了,這兩年裡受到許多人的照顧與幫助,

讓我的研究生活過得很開心與順利,要感謝的人很多,其中最感謝指導

教授倪勝火老師的教導,提供我研究上的幫助,讓我獲益良多。感謝口

試委員:謝旭昇博士、宋見春教授、陳景文教授、張文忠教授,在口試中

的指導與提供論文上的建議使論文更加完善。

謝謝學長修賢、Jason、乙豪、仲軒和學姐如暄、曉珮、玉蓉,不論

是課業或研究都提供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方向。謝謝同學暐翔、柏凱、振

國,一起修課和每個夜晚在研究室努力的寫論文。謝謝學弟妹們總是給

研究室帶來更多的活力。土動室的大家一起念書、玩樂的日子好像只是

昨天的事,很感謝有大家的陪伴,讓兩年的研究生活過的豐富有趣。

最後,謝謝我的父母一直以來的栽培,總是支持我的選擇,是我往

前的動力。謝謝好朋友阿雪,總是在我心情低潮的時候,願意聽我訴苦

並且分享生活的大小事。謝謝好學妹棠棠、好室友阿 man,因為有你們

的陪伴,兩年的研究生活並不孤單,我們也一起完成了好多事,期許我

們未來都能更好。謝謝你們的陪伴與支持,讓我順利完成人生這個重要

的學習階段。

謹致

2016.6 於土壤動力實驗室

X
目錄

摘要 ................................................................................................................ I

Extended Abstract ........................................................................................ II

誌謝 .............................................................................................................. X

目錄 ............................................................................................................. XI

圖目錄 ....................................................................................................... XV

表目錄 ....................................................................................................... X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與方法 ................................................................................. 2

1.3 論文內容 .............................................................................................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3

2.1 基樁承受側向荷重分析法 ............................................................... 3

2.1.1 彈性分析法 .............................................................................. 4

2.1.2 地盤反力分析法 ...................................................................... 6

2.1.3 有限元素法 .............................................................................. 9

2.1.4 p-y 曲線分析法 ....................................................................... 9

2.2 土壤液化 ........................................................................................... 12

2.2.1 土壤液化定義 ........................................................................ 12


XI
2.2.2 液化機制 ................................................................................ 13

2.2.3 Seed 簡易經驗法 ................................................................... 14

2.2.4 液化潛能範圍 ........................................................................ 22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24

3.1 砂土 p-y 曲線.................................................................................... 24

3.1.1 API 砂土 ................................................................................ 24

3.1.2 Reese 砂土 .......................................................................... 27

3.1.3 Rollins 液化砂土 ................................................................. 33

3.2 黏土 p-y 曲線 ................................................................................ 35

3.2.1 軟弱黏土 ................................................................................ 35

3.2.2 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層 ........................................................ 39

3.2.3 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層 .................................................... 44

3.3 p-y 曲線法用於群樁基礎 ............................................................. 47

3.4 超額孔隙水壓之應用與修正法 ....................................................... 53

3.4.1 超額孔隙水壓力激發之行為 ............................................... 53

3.4.2 超額孔隙水壓修正法 ............................................................ 54

3.4.3 不同孔隙水壓比下之 p-y 曲線模型思考與分析流程 ........ 60

第四章 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 62

4.1 場址介紹 .......................................................................................... 62


XII
4.2 現地土層資料 ................................................................................... 63

4.3 土壤液化潛能分析 ........................................................................... 65

4.3.1 考量淘刷影響 ........................................................................ 67

4.4 程式模擬分析 ................................................................................... 68

4.4.1 GROUP 2013 程式介紹 ........................................................ 69

4.4.2 場址設計基本資料 ................................................................ 70

第五章 案例分析結果與討論 ................................................................... 75

5.1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無液化基底 p-y 曲線選定 ....................... 75

5.2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適用範圍分析 ............................. 78

5.3 建立新修正公式與適用範圍 ........................................................... 79

5.4 利用新修正法進行群樁分析結果 ................................................... 81

5.4.1 群樁效應 ............................................................................... 81

5.4.2 探討不同深度下之 p-y 曲線圖 ............................................ 82

5.5 使用不同樁頭邊界條件進行分析結果 ........................................... 86

5.5.1 彈性束制樁頭設定 ................................................................ 86

5.5.2 三種樁頭之樁身變位與樁身彎矩比較................................ 86

5.6 側向變位與旋轉角之性能曲線分析 ............................................... 89

5.6.1 單獨施加側向載重與彎矩之性能曲線分析........................ 90

5.6.2 額外外力作用下之性能曲線分析 ........................................ 93


XIII
5.6.3 驗證分析結果之合理性 ....................................................... 99

5.7 考量旋轉角分析之結果與改善建議 ............................................. 101

5.7.1 改善方式 ............................................................................ 101

5.7.2 改善分析之結果 ................................................................. 10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09

6.1 結論 ................................................................................................. 109

6.2 建議 ................................................................................................. 110

參考文獻 ................................................................................................... 111

XIV
圖目錄

圖 2.1 基樁承受側向載重之力量系統(莊明仁,2001) ................................ 3

圖 2.2 Poulos 基樁元素分割圖 ........................................................................ 4

圖 2.3 Winkler 模型示意圖(Winkler, 1867) .................................................... 7

圖 2.4 彈性基礎梁自由體圖(改繪自 Hetenyi, 1946) .................................... 8

圖 2.5 y 修正係數法(黎杰侖,2006) ............................................................ 11

圖 2.6 p 修正係數法(黎杰侖,2006) ............................................................ 11

圖 2.7 模數修正係數法(黎杰侖,2006) ...................................................... 12

圖 2.8 液化示意圖(改繪自 Ishihara, 1985) .................................................. 14

圖 2.9 應力折減修正因子與深度之關係圖(Seed and Idriss, 1971) ........... 15

圖 2.10 平均剪應力與最大剪應力之關係(Seed and Idriss, 1971) ............. 16

圖 2.11 土壤液化時反覆剪應力比與(𝑁1 )60 之關係(Seed et al., 1975) ...... 17

圖 2.12 細粒料含量與(𝑁1 )60 相關之修正係數(Seed et al., 1985) .............. 19

圖 2.13 塑性指數與細粒料含量相關之修正係數(Seed et al., 1985) ......... 20

圖 2.14 Seed 簡易經驗法分析流程(Seed et al., 1975) .................................. 21

圖 3.1 𝐶1 、𝐶2 、𝐶3 與砂土摩擦角之關係圖(API, 2005)............................... 26

圖 3.2 地盤反力係數與摩擦角、相對密度之關係圖(API, 2005) ............. 26

圖 3.3 淺層土壤楔形塊破壞模式(Reese, et al., 1974) ................................. 28

XV
圖 3.4 深層土壤平面滑動破壞模式(Reese, et al., 1974)............................. 29

圖 3.5 Reese 砂土 p-y 曲線(Reese, et al., 1974) ............................................ 31

圖 3.6 修正係數𝐴 (API, 2005) ..................................................................... 31

圖 3.7 修正係數𝐵(API, 2005) ...................................................................... 32

圖 3.8 試驗中力-位移圖(A)單樁(B)3*3 群樁.............................................. 34

圖 3.9 靜載重作用下軟弱黏土 p-y 曲線(Matlock, 1970) ........................... 37

圖 3.10 循環載重作用下軟弱黏土 p-y 曲線(Matlock, 1970) ..................... 38

圖 3.11 靜載重作用下之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et al., 1975)41

圖 3.12 係數𝐴𝑠 和𝐴𝑐 ...................................................................................... 42

圖 3.13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et al.,

1975) ........................................................................................................ 44

圖 3.14 靜載重作用下之不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and Welch,

1975) ........................................................................................................ 46

圖 3.15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不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and

Welch, 1975) ........................................................................................... 46

圖 3.16 邊樁效應示意圖 ............................................................................... 48

圖 3.17 排列樁折減因子修正圖 ................................................................... 49

圖 3.18 影子效應示意圖 ............................................................................... 50

圖 3.19 前排樁折減因子修正圖 ................................................................... 51

XVI
圖 3.20 後排樁折減因子修正圖 ................................................................... 51

圖 3.21 偏斜樁折減因子示意圖 ................................................................... 52

圖 3.22 循環比與超額孔隙水壓比之關係圖(Seed, et al., 1975) ................ 54

圖 3.23 折減係數與超額孔隙水壓力比對應關係圖(Liu and Dobry,

1995) ....................................................................................................... 56

圖 3.24 修正前後之 p-y 曲線(Liu and Dobry, 1995) .................................. 57

圖 3.25 縮尺度模型試驗配置圖(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 58

圖 3.26 正規化 p-y 曲線(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 59

圖 3.27 p-y 曲線隨孔隙水壓比變化之曲線趨勢圖(Dash, et al., 2008) ...... 60

圖 4.1 彰濱區前導風場相對位置圖 ............................................................. 62

圖 4.2 地層剖面圖 ......................................................................................... 64

圖 4.3 風機二號土層資料 ............................................................................. 64

圖 4.4 抗液化安全係數和深度之關係圖(Chang, 2014).............................. 67

圖 4.5 群樁基礎淘刷示意圖 ......................................................................... 68

圖 4.6 基樁設計平面圖與基樁編號 ............................................................. 70

圖 4.7 群樁與地層剖面圖 ............................................................................. 71

圖 4.8 三種樁頭接合系統示意圖 ................................................................. 74

圖 4.9 離岸結構用於實際應用與程式模擬示意圖 ..................................... 74

XVII
圖 5.1 API 砂土和 Reese 砂土 p-y 曲線比較 ............................................... 76

圖 5.2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 77

圖 5.3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78

圖 5.4 深度 3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 83

圖 5.5 深度 4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 83

圖 5.6 深度 5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 84

圖 5.7 深度 6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 84

圖 5.8 深度 7 m 之 Liu and Dobry 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85

圖 5.9 不同樁頭下之實際量測與計算樁反應比較圖(Juirnarongrit and

Ashford, 2006)........................................................................................ 87

圖 5.10 三種樁頭之樁身變位與深度關係圖 ............................................... 88

圖 5.11 三種樁頭之樁身彎矩與深度關係圖............................................. 89

圖 5.12 側向力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圖 ........................................................... 91

圖 5.13 側向力與旋轉角之關係圖 ............................................................... 91

圖 5.14 彎矩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圖 ............................................................... 92

圖 5.15 彎矩與旋轉角之關係圖 ................................................................... 93

圖 5.16 側向力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API).................................................. 94

圖 5.17 側向力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Rollins) ............................................ 95

圖 5.18 側向力對旋轉角之關係圖(API)...................................................... 95
XVIII
圖 5.19 側向力對旋轉角之關係圖(Rollins) ................................................ 96

圖 5.20 彎矩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API)...................................................... 97

圖 5.21 彎矩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Rollins) ................................................ 98

圖 5.22 彎矩對旋轉角之關係圖(API).......................................................... 98

圖 5.23 彎矩對旋轉角之關係圖(Rollins)..................................................... 99

圖 5.24 樁徑與旋轉角關係圖 .................................................................... 102

圖 5.25 樁間距與旋轉角關係圖 ............................................................... 103

圖 5.26 樁間距 12.6 m 分析之樁身變位與深度關係圖 ........................... 105

圖 5.27 樁間距 12.6 m 分析之樁身彎矩與深度關係圖 ........................... 105

圖 5.28 改善分析後深度 3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 106

圖 5.29 改善分析後深度 4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 106

圖 5.30 改善分析後深度 5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 107

圖 5.31 改善分析後深度 6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 107

XIX
表目錄

表 2.1 標準貫入試驗傳遞能量之修正値(肖雄,2014) .............................. 18

表 2.2 場址液化程度分級(Iwasaki, et al., 1982) .......................................... 23

表 3.1 Terzaghi 對砂性土壤建議之 k 值....................................................... 32

表 3.2 Reese 對黏性土壤建議之  50 值(Reese, 1983).................................... 37

表 3.3 Reese 對黏性土壤之靜/動態載重作用下建議 k 值 .......................... 42

表 4.1 軟硬砂土相關係數表(Meyerhof, 1956) ............................................ 63

表 4.2 單樁與群樁受力表 ............................................................................. 72

表 5.1 各樁之樁間距與 p 修正係數參考表 ................................................. 82

表 5.2 側向力與側向變位、旋轉角之結果比較表 ................................... 100

表 5.3 彎矩與側向變位、旋轉角之結果比較表 ....................................... 100

表 5.4 樁徑與旋轉角關係表 ....................................................................... 103

表 5.5 樁間距與旋轉角關係表 ................................................................... 104

表 5.6 改善分析結果與初步設計之結果比較表 ..................................... 108

XX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台灣政府致力於綠色能源、推行節能減碳,其中風力發電為

綠色能源開發之主力之一,考量國內風能資源較好之區域多已開發,加

上台灣地狹人稠且近 2/3 為山地,陸域風力場址有限,然而台灣西部海域

擁有良好海上風場,因此離岸風力發電為政府近期積極開發項目,並規

劃於彰化海域設置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劃,來取得更穩定的風能來源。

離岸風機的基礎結構與陸上工程不同,相關設計理念是由海上鑽油

平台而來,設計規範以歐美為主,包括離岸風機設計中,規範

DNV-OS-J101、石油產業的設計規範 API RP-2A、國際標準局 ISO 13819

等規範,但上述現有的規範中,較少針對土壤液化對離岸風機基礎的影

響。

離岸風機的受力條件與陸上結構不同,離岸風機所承受之側向力大

於垂直力,且由樁所構成的風機基礎,樁基礎的側向承載力因為土壤的

非線性行為,遵照 p-y 曲線理論分析。加上台灣地震頻繁,地震所產生的

土壤液化會導致側向承載力改變,而離岸風機所處之海床均為飽和砂

土,有液化之可能。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海床砂土做研究,考量土壤液化

對基樁之影響,期望能夠對基樁在海床砂土的情況有更多的瞭解,以提

供離岸風機設計之參考。

1
1.2 研究目的與方法

本研究使用常見的砂土 p-y 曲線模型與兩種超額孔隙水壓修正法進

行分析,並將現有的超額孔隙水壓修正法進行改良,設法將上述兩種修

正法合併使用,提供一個更完整的修正法來描述砂土 p-y 曲線從無液化到

完全液化的過程。

以福海離岸風場為研究案例,群樁基礎為主要分析,透過 GROUP

2013 程式針對土壤液化前後之 p-y 曲線、基樁側向變位、彎矩、最大旋

轉角做分析討論,並利用改良後之修正法分析不同液化程度下之 p-y 曲線

變形關係。

1.3 論文內容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概述研究背景、目的與方法;第二章為文獻回

顧,回顧過去分析土壤承受側向載重之研究內容與方法、土壤液化潛能

與分析;第三章為分析方法,介紹本文使用的土壤 p-y 曲線分析方法、針

對液化砂土之超額孔隙水壓修正法;第四章為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之

案例說明與分析,介紹本文使用之 GROUP 2013 程式設定、場址基本資

料;第五章為案例分析結果與討論,整理案例分析結果並討論發生之原

因;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基樁承受側向荷重分析法

樁基礎常用於各種工程,除了能為結構物提供垂直承載力外,也能

提供側向作用力,基樁在土壤中承受各種的作用力,如圖 2.1 所示。近來

因離岸工程的發展,風力及海流對結構物產生側向作用力的影響甚大,

因此許多學者對基樁承受側向作用力的行為研究趨於重視,提出許多分

析方法,例如:理論分析、模型試驗、經驗方法及現場全尺寸試驗,以提

供工程設計之參考。本節回顧基樁承受側向載重之分析方法與理論,而

探討與之相關的分析方法與理論很多,將就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包括

彈性分析法、地盤反力分析法、有限元素法、p-y 曲線分析法作逐一介紹。

樁中心線

地表面 O V

X
Y
樁邊軸向 土壤側向
摩擦力 土壓力
樁邊流狀
摩擦力

樁底剪力

Z 樁底軸向力

圖 2.1 基樁承受側向載重之力量系統(莊明仁,2001)

3
2.1.1 彈性分析法

此分析法是將現地土壤視為一均質、均向的半無限彈性體進行分

析,相關文獻包括 Douglas and Davis (1964)、Banerjee and Davis (1978)、

Poulos (1971)與 Poulos and Davis (1980),這些方法基本概念類似,主要差

異在於考量基樁運動的假設不同,其中以 Poulos 彈性分析法為本節闡述

重點。

Poulos (1971)彈性分析法利用 Mindlin (1936)理論於基樁承受荷重載

重的問題,此法將長度 L、均質、等斷面之基樁置入土壤中,而樁周圍土

壤假設為均質彈性半平面,並將樁切割為 n+1 個元素,每段長度為δ,

僅樁頂端及底端元素長度為δ/2,如圖 2.2 所示。

H M Ground surface
1
2
δ
3

L=nδ

j Pj

n+1 Pile tip

圖 2.2 Poulos 基樁元素分割圖

4
依照彈性理論推導樁周土壤受力之變形關係可表示為 :

𝐷
{𝜌 } = [𝐼𝑠 ]{𝑝} (2-1)
𝐸𝑠

式中,𝐷為基樁直徑

𝐸𝑠 為土壤楊氏模數

{𝜌}為樁周土壤變形

{𝑝}為土壤反力

[𝐼𝑠 ]為土壤-位移影響因子方陣,由 Mindlin (1936)方程式

積分求得。

Poulos 利用邊界條件與有限差分法求得樁頭變位和旋轉角,在自由

樁頭的邊界條件下,受側向力之樁頭變位和旋轉角關係可整理成矩陣式:

𝐻
𝜌 𝐼𝜌𝐻 𝐼𝜌𝑀 𝐸𝑆 𝐿
{ }=[ ]{ 𝑀 } (2-2)
𝜃 𝐼𝜃𝐻 𝐼𝜃𝑀
𝐸𝑆 𝐿2

式中,𝜌、𝜃分別表示樁頭位移與旋轉角

𝐻、𝑀分別表示樁頭樁頭所施加之側向力與彎矩

𝐼𝑖𝑗 為彈性影響因子

𝐸𝑆 為土壤楊氏模數

𝐿為樁長

5
由於 Poulos 彈性分析法將土壤假設為均質且連續之彈性體,但實際

上土壤多是層狀分佈,土壤強度會隨深度而變化,因此無法滿足均質條

件 ; 當基樁產生大變形時,土壤會進入非線性範圍。Poulos 彈性分析法

亦假設基樁與土壤緊密連在一起,但實際上土壤抗張能力有限,所以承

受側向載重時,樁頭部分會有樁土分離的情況,根據 Douglas and Davis

(1964)的研究指出,樁土分離現象會造成樁頭位移和旋轉角明顯增加,在

極端情況下可達 100%。

針對以上兩種情形,Poulos and Davis (1980)提出修正方法。在非均

質方面,利用均質土壤中某點位移和非均質土壤中對應的該點位移,兩

者比值和土壤楊氏模數成反比關係,藉以修正 Mindlin (1936)公式,可將

均質土壤應用至非均質範圍 ; 在非線性方面,以等效割線模數(equivalent

secant modulus)的概念考量土壤隨基樁的位移增加,土壤楊氏模數漸減的

效應,進行計算時若有土壤元素變位進入塑性範圍時,該元素就以折減

後的楊氏模數來分析,經過幾次遞迴計算到平衡為止。

2.1.2 地盤反力分析法

此分析法是探討土壤與基樁之間的互制關係,採用 Winkler 模型

(Winkler, 1867)的概念,將無數個單一自由度之線彈簧,用來模擬基樁周

圍土壤的行為,且各深度彈簧彼此相互獨立,如圖 2.3 所示。基樁受水平

荷重時土壤反力 p 和樁身變位 y 成一比例關係式,其比例係數為地盤反

力係數 k,式子(2-3)如下 :

6
p = −k × y (2-3)

式中,p 為土壤反力

y 為樁身側向變位

k 為地盤反力係數

圖 2.3 Winkler 模型示意圖(Winkler, 1867)

根據梁在彈性基礎之理論分析,假設基樁為一半無限長的理想彈性

基礎梁,並取出一小段自由體做分析,如圖 2.4 所示。由靜力平衡與梁的

變形控制方程式可得式(2-4) :

𝑑4𝑦 𝑑2𝑦
𝐸𝑃 𝐼𝑃 4
+ 𝑃𝑥 + 𝑘𝑦 = 0 (2-4)
𝑑𝑥 𝑑𝑥 2

式中,𝐸𝑃 𝐼𝑃 為基樁斷面之撓曲剛度

7
𝑦為樁身變位

𝑥為土壤深度

𝑃𝑥 為軸向力

𝑘為地盤反力係數

若不考慮軸向力𝑃𝑥 之貢獻,則可簡化得一般解式(2-5) :

y = (𝐶1 𝑐𝑜𝑠𝛽𝑥 + 𝐶2 𝑠𝑖𝑛𝛽𝑥)𝑒 𝛽𝑥 + (𝐶3 𝑐𝑜𝑠𝛽𝑥 + 𝐶4 𝑠𝑖𝑛𝛽𝑥)𝑒 −𝛽𝑥 (2-5)

𝑘
式 中 , 𝛽4 = , 𝐶1 、 𝐶2 、 𝐶3 、 𝐶4 為 樁 土 系 統 特 徵 長 度
𝐸𝑃 𝐼𝑃

(characteristic length)積分常數,可利用基樁之邊界條件求得。利用式

(2-4)與邊界條件便可解出完整的基樁行為解,即可得各深度之變位 y、斜

率 S、彎矩 M、剪力 V、土壤反力 p。

圖 2.4 彈性基礎梁自由體圖(改繪自 Hetenyi, 1946)


8
2.1.3 有限元素法

在基樁承受側向荷重的行為上,有限元素法能更直接的模擬樁土互

制行為,因為有限元素能合理的模擬三度空間裡土壤與基樁的幾何形

狀,並且能有效的模擬樁土介面的連續性,使用較複雜的彈塑性組成律,

來滿足土壤非線性行為。

但是有限元素法分析結果的合理性需要適當的元素與組成律,對土

壤行為的確切描述也比二維分析來的嚴謹,因此此分析法相當依賴使用

者的經驗,加上需要相當龐大的電腦計算,所以目前有限元素法僅止於

研究階段,較少應用於實際工程。

2.1.4 p-y 曲線分析法

p-y 曲線分析法將 p 和 y 分別表示土壤某深度的單位長度土壤反力和

基樁側向位移,p-y 曲線表示兩者之關係,通常是一非線性曲線。考量樁

基礎受側向力時,應用 Winkler 模式概念,將樁土界面以數個非線性彈簧

來模擬,假設各深度的彈簧是獨立的,每一個彈簧的受力變形曲線即為

p-y 曲線,此概念是由 Reese 所提出,為 p-y 曲線法。

美國石油工程協會(API)在設計規範中建議四種半經驗 p-y 曲線提供

給工程師使用,四種土層包含軟弱黏土層(Matlock, 1970)、地下水位上之

堅硬黏土層(Reese and Welch, 1975)、地下水位下之堅硬黏土層(Reese, et

al., 1975)以及砂土層(Reese, et al., 1974),上述這些公式是由現地試驗的結

果配合理論分析反算而得到的。
9
Ashour 等人 (1998)以 Winkler 基礎模型為基礎,利用應變土楔(strain

wedge)模式來模擬土壤彈簧以取代定量的 p-y 曲線,並從研究發現若使用

應變土楔模式來計算土壤阻抗,土壤阻抗並不唯一,會隨著土壤與基樁

材料性質變化而有所改變,因此 p-y 曲線的 p 值並不只是單純的土壤反

力,而是樁土互制下的結果。

p-y 曲線法考量土壤的非線性行為,在分析單樁受側向載重反應已有

良好的預測結果,但在分析群樁受側向載重的行為表現與單樁不同,因

為群樁會受到各單樁的排列方式與樁與樁間距的不同,產生群樁效應進

而影響到整個群樁的側向位移,使得群樁效應下之群樁 p-y 曲線不同於單

樁之 p-y 曲線,但若能建立兩者間的關係,則可以使群樁的分析法同單樁

分析法方便。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是將單樁之 p-y 曲線乘上修正係數因子,

轉換成群樁之 p-y 曲線。目前有三種修正係數作為考量:

(1) y 修正係數(y-factor) : 考量因為群樁效應造成的基樁額外變

位,對單樁之 p-y 曲線 y 值乘上大於 1 的修正係數,p 值保持

不變。如圖 2.5 所示。但此修正係數並未考慮到群樁效應造成

群樁之極限乘載力降低的情形。

(2) p 修正係數(p-factor) : 將單樁 p-y 曲線 p 值作折減,y 值保持

不變,如圖 2.6 所示。此觀念主要是觀察單樁和群樁間之 p-y

曲線的差異而來,想法很直接而廣為採用,許多文獻研究

(Brown, et al., 1987, 1988、McVay, et al., 1995, 1998、Ruesta, et

10
al., 1997、Rollins, et al., 1998)皆試著從試驗中求得此修正係

數。

(3) 模數修正法(modulus-factor) : 認為因群樁效應的影響使得土

層變形模數降低,如圖 2.7 所示。因此對單樁之 p-y 曲線 p 值

與 y 值同時修正,此觀念最早由 Bhowmik (1992)所提出。

圖 2.5 y 修正係數法(黎杰侖,2006)

圖 2.6 p 修正係數法(黎杰侖,2006)

11
圖 2.7 模數修正係數法(黎杰侖,2006)

2.2 土壤液化

2.2.1 土壤液化定義

液化是指飽和鬆砂受到突然或反覆載重作用下而有趨於緊密的趨

勢,而由於孔隙水瞬間來不及消散,使得土壤顆粒間的應力傳遞至孔隙

水,此時的孔隙水除了原本的靜態水壓力外,還需要承載顆粒及基礎的

重量,因此激發超額孔隙水壓力,若超額孔隙水壓力上升致使總孔隙水

壓力與總應力相等時,將導致土壤有效應力降低為零,而致使土壤完全

失去剪力強度,土壤力學行為如液體般,產生流動或週期變形的現象。

Seed and Idriss (1976)對液化、初始液化、流動液化以及週期變形定

義如下 :

液化(liquefaction) : 土壤受到動態或靜態作用力時激發超額孔隙水

壓,有效應力降低,使土壤失去剪力強度,此時土壤在一較低殘留應力

或無殘留應力下產生連續變形量。

12
初始液化(initial liquefaction) : 土壤受反覆應力作用下激發超額孔隙

水壓,激發的孔隙水壓來不及排出,使得殘餘孔隙水壓等於有效應力時,

即達到初始液化。

流動液化(flow liquefaction) : 當使土壤維持靜態平衡所需之剪應力

大於土壤液化後的殘餘強度時,土壤處於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並且

瞬間產生大量變形,發生流動破壞。

週期變形(cyclic mobility) : 當使土壤維持靜態平衡所需之剪應力小

於土壤液化後的殘餘強度時,土壤的變形隨著動態載重的增加而遞增,

當動態載重結束時,土壤變形也停止,產生永久的土壤變形破壞。

2.2.2 液化機制

飽和土壤受到地震力或其他外來震動時,承受連續的反覆應力,土

壤顆粒趨向緊密的排列,且瞬間孔隙水來不及排出,激發超額孔隙水壓

上升,使得土壤有效應力逐漸下降至零或是很小的殘餘值,因而使土壤

顆粒間不再相互接觸成為懸浮狀,此時土壤呈現液態狀,力學行為如液

體般,強度幾乎喪失,導致建築物承載力不足而傾倒破壞。可以 Ishihara

(1985)提出的液化示意圖 2.8 做說明。圖(a)為地震前飽和砂土情況。圖(b)

為飽和砂土受地震力時,產生超額孔隙水壓,當孔隙水壓大到足以改變

砂土原結構時,土壤顆粒呈現懸浮狀。圖(c)為受地震力作用後,超額孔

隙水壓逐漸消散,使土壤顆粒重新排列,較原結構更緊密而有地表沉陷

的情況。

13
圖 2.8 液化示意圖(改繪自 Ishihara, 1985)

2.2.3 Seed 簡易經驗法

土壤是否發生液化的現象,是以地震或是外來震動引起的剪應力與

土壤的抗液化剪應力作為判斷標準。由 Seed and Idriss (1971)根據過去地

震資料及經驗所提出的 Seed 簡易經驗評估方法為一般工程實務上常用之

方法。

此經驗法之土壤液化潛能評估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地震

所引起的土層反覆剪應力比(cyclic stress ratio, CSR);第二部分為土層抗

液化強度比(cyclic resistance ratio, CRR),以下針對兩者之評估方式作說

明。

14
(1) 反覆剪應力比(CSR)之評估

為地震所引起之反覆剪應力與土壤垂直有效應力之比值,式子

如下:

𝜏𝑐𝑦𝑐 𝑎𝑚𝑎𝑥 𝜎𝑣
CSR = = 0.65 𝛾 (2-6)
𝜎𝑣′ 𝑔 𝜎𝑣′ 𝑑

式中,𝜏𝑐𝑦𝑐 為平均剪應力

𝑎𝑚𝑎𝑥 為最大地表加速度

𝑔為重力加速度

𝜎𝑣 與𝜎𝑣′ 分別為總垂直應力和垂直有效應力

𝛾𝑑 為應力折減修正因子,可由圖 2.9 查得

圖 2.9 應力折減修正因子與深度之關係圖(Seed and Idriss, 1971)


15
𝑎𝑚𝑎𝑥
其中,𝜏𝑐𝑦𝑐 = 0.65𝜏𝑚𝑎𝑥 = 0.65𝛾h 採用的原因在於地震時誘發的
𝑔

土層剪應力之波形極為複雜,因此 Seed and Idriss (1971)將地震所產生之

不規則剪應力轉換為平均剪應力,建議平均剪應力為最大剪應力的

65%,如圖 2.10 所示,以方便液化分析。

圖 2.10 平均剪應力與最大剪應力之關係(Seed and Idriss, 1971)

(2) 抗液化強度比(CRR)之評估

為土壤達液化之剪應力和土壤垂直有效應力之比值。Seed et al.

(1975)根據美國、中國、日本之過去地震觀測資料,以地震規模 7.5 之地

震案例的液化與非液化土層資料、標準貫入試驗值(𝑁1 )60 和土壤液化所需

之反覆應力比做成一關係曲線,如圖 2.11 所示。由圖 2.11 可以推斷,在

曲線以上的案例皆發生液化現象,因此可透過(𝑁1 )60 為主要分析參數,用

來表示土壤抗液化強度。

其中,(𝑁1 )60 = 𝑁𝐶𝑁 𝐶𝐸 (2-7)

N 為標準貫入試驗值
16
𝐶𝑁 為有效覆土應力修正係數

𝐶𝐸 為貫入槌能量修正係數

圖 2.11 土壤液化時反覆剪應力比與(𝑁1 )60 之關係(Seed et al., 1975)

𝐶𝑁 與𝐶𝐸 詳細修正方式如下:

1
𝐶𝑁 = √ (2-8)
𝜎𝑣′

因不同深度下土壤垂直有效應力不同,使得標準貫入器貫入時之打

擊次數也不同,而為了使同一標準貫入試驗之打擊次數反應相同的貫入

17
阻力,因此 Seed (1979)建議以垂直有效應力等於1 kgf/c𝑚2 作為基準值,

將不同深度之垂直有效應力正規化。

𝐸𝑅%
𝐶𝐸 = (2-9)
60

因各國使用的落槌種類、打擊方式不同,均會影響打擊時的貫入能

量,Seed et al., (1985) 依各國使用的落槌型式、打擊方式所提出的能量比

及能量修正値之關係,如表 2.1 所示。其中落槌傳遞到鑽桿的能量與完全

自由落體的能量不同,經試驗其能量為完全自由落體時能量的 60%,因

此 Seed 建議能量修正値定義為能量比除以 60%。

表 2.1 標準貫入試驗傳遞能量之修正値(肖雄,2014)

能量比 能量修正值
國家 落槌型式 打擊方式
ER(%) ER(%)/60
中心圓孔 自由落下 78 1.30
日本
中心圓孔 繩索加滑輪 67 1.12

安全型 繩索加滑輪 60 1.00


美國
中心圓孔 繩索加滑輪 45 0.75
中心圓孔 自由落下 60 1.00
中國
中心圓孔 繩索加滑輪 50 0.83
阿根廷 中心圓孔 繩索加滑輪 45 0.75

18
Seed et al., (1975)也建立當地震規模 7.5 之土壤抗液化強度比與細粒

料含量之關係,藉由細粒料含量修正式修正標準貫入試驗值,表示細粒

料對 CRR 之貢獻,式子(2-10)如下:

𝑁𝑐𝑜𝑟𝑟 = ∆𝑁𝐹 + 𝐶𝐹 (𝑁1 )60 (2-10)

式中,𝑁𝑐𝑜𝑟𝑟 為考慮細粒料含量修正後之標準貫入試驗值

∆𝑁𝐹 與𝐶𝐹 分別為細粒料含量與塑性指數相關之修正係

數,可由圖 2.12 與圖 2.13 查得。

圖 2.12 細粒料含量與(𝑁1 )60 相關之修正係數(Seed et al., 1985)

19
圖 2.13 塑性指數與細粒料含量相關之修正係數(Seed et al., 1985)

而 Seed 等人利用地震規模為 7.5 左右之地震案例建立土壤抗液化強

度比,當地震規模不為 7.5 時,土壤抗液化強度比可利用地震規模 7.5 時

之 CRR 乘上地震規模修正係數 MSF(Magnitude scaling factor)求得,式子

(2-11)如下:

𝜏
CRR = ( ′ ) = 𝐶𝑅𝑅7.5 × 𝑀𝑆𝐹 (2-11)
𝜎𝑣 𝑅

經由上述計算可求得 CSR 與 CRR 後,利用兩者比值求得土壤抗液

化安全係數𝐹𝐿 ,在 Seed 簡易經驗法中係利用𝐹𝐿 值來判斷土壤是否會產生

液化,當𝐹𝐿 大於 1 時,判定土壤不會液化,反之,當𝐹𝐿 小於 1 時,判定

土壤會液化。其 Seed 簡易經驗法分析流程如圖 2.14 所示。

20
圖 2.14 Seed 簡易經驗法分析流程(Seed et al., 1975)

21
2.2.4 液化潛能範圍

上述 Seed 簡易經驗法進行液化潛能評估時,主要針對各鑽孔地表下

某一點深度之土層的安全係數判斷是否液化,但不足以顯示整個場址的

液化程度,因此為了考慮整個場址的液化程度,一般工程上常利用

Iwasaki, et al., (1982)建議之液化潛能指數𝑃𝐿 來判定整個場址的液化程度。

Iwasaki, et al., (1982)建議考慮土層深度對場址液化的影響,求得各土

層之抗液化安全係數後,利用深度加權係數求得整個場址的液化潛能指

數,式子(2-12)如下:

20
𝑃𝐿 = ∫0 𝐹(𝑧)𝑊(𝑧)𝑑𝑧 (2-12)

式中,𝑃𝐿 為液化潛能指數(Liquefaction Potential Index)

Z 為土層距地表之深度

𝐹(𝑧)為土層抗液化係數,表示如下:

0 𝐹𝐿 > 1
𝐹(𝑧) = {
1 − 𝐹𝐿 𝐹𝐿 ≤ 1

𝑊(𝑧)為深度權重係數,隨土層深度呈線性變化表示如下:

𝑊(𝑧) = 10 − 0.5z

Iwasaki, et al., (1982) 根據液化案例資料顯示,在地表下 20 公尺內發

生液化對場址的影響較大,因此液化的深度範圍限定在地表下 20 公尺以

內。液化潛能指數越大代表場址的液化程度越嚴重,指數越小代表場址

22
液化程度越輕微。Iwasaki, et al., (1982)根據日本案例研究,將場址液化程

度分為四級,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場址液化程度分級(Iwasaki, et al., 1982)

液化潛能指數 場址液化程度
PL  0 無液化
0  PL  5 輕微液化
5  PL  15 中度液化
PL  15 嚴重液化

23
第三章 分析方法

p-y 曲線用來表示基樁受側向力時的行為,在過去已有許多學者提

出相關的研究理論、分析方法,以下將針對本研究所應用到之分析方

式分為三部份作介紹:

(1) 常見之 p-y 曲線,包括砂土與黏土

(2) p-y 曲線應用於群樁基礎

(3) 液化分析時之超額孔隙水壓之應用與修正法

3.1 砂土 p-y 曲線

3.1.1 API 砂土

由 Murchison and O’Neill (1983)所提出,以雙曲線模式來表示 p-y 曲

線,其建構步驟如下:

(1) 求得土壤極限阻抗

𝑝𝑢𝑠 = (𝐶1 𝑧 + 𝐶2 𝐷)𝛾 ′ 𝑧 (3-1)

𝑝𝑢𝑑 = 𝐶3 𝐷𝛾 ′ 𝑧 (3-2)

𝑝𝑢𝑠 可求得深度較淺的土壤極限阻抗; 𝑝𝑢𝑑 可求得深度較深的土壤極

限阻抗,兩者取小值即可得極限阻抗𝑝𝑢 。

式中,𝐷為樁徑

𝛾 ′ 為有效土壤單位重

24
𝑧為深度

𝐶1、𝐶2、𝐶3 為砂土摩擦角相關係數,可由查圖 3.1 而得。

(2) Murchison and O’Neill (1983)提出之 p-y 曲線

將土壤反力 p 與變形量 y 之間關係以雙曲線式(3-3)表示:

𝑘𝑧
p = A𝑝𝑢 𝑡𝑎𝑛ℎ ( 𝑦) (3-3)
𝐴𝑝𝑢

式中,k 為地盤反力係數,可由查圖 3.2 而得

A 為依據週期載重或靜載重情況的修正因子,計算如下:

𝑧
週期載重: A = (3.0 − 0.8 ) ≥ 0.9
𝐷

靜載重: A = 0.9

25
圖 3.1 𝐶1 、𝐶2 、𝐶3 與砂土摩擦角之關係圖(API, 2005)

圖 3.2 地盤反力係數與摩擦角、相對密度之關係圖(API, 2005)

26
3.1.2 Reese 砂土

Reese et al. (1974) 在美國 Mustang 島做了一系列全尺寸現地實驗,

將側向載重分次施加至砂土中的樁基礎,並根據實驗結果提出砂土層的

建議 p-y 曲線,建構步驟如下:

(1) 土壤破壞模式

Reese et al. (1974) 假定了淺層和深層土壤的破壞模式,並根據土壤

破壞模式的不同,提供兩種計算特定深度下土壤極限阻抗公式,於兩者

間取小值作為砂土極限阻抗,詳述如下:

I. 淺層土壤

淺層土壤發生楔形塊破壞模式,如圖 3.3 所示,其破壞時之土

壤極限阻抗計算公式(3-4):

𝐾0 𝑥𝑡𝑎𝑛𝜑𝑠𝑖𝑛𝛽
tan(𝛽−𝜑)𝑐𝑜𝑠𝛼

𝑝𝑢𝑠 = 𝛾 𝑥 + +
𝑡𝑎𝑛𝛽
(𝑏 + 𝑥𝑡𝑎𝑛𝛽𝑡𝑎𝑛𝛼) (3-4)
tan(𝛽−𝜑)

(+𝐾0 𝑥𝑡𝑎𝑛𝛽(𝑡𝑎𝑛𝜑𝑠𝑖𝑛𝛽 − 𝑡𝑎𝑛𝛼 − 𝐾𝑎 𝑏)

II. 深層土壤
深層土壤發生平面滑動破壞模式,如圖 3.4 所示,其破壞時之

土壤極限阻抗計算公式(3-5):

𝑝𝑢𝑑 = 𝛾 ′ 𝑥[𝐾𝑎 𝑏(𝑡𝑎𝑛8 𝛽 − 1) + 𝐾0 𝑏𝑡𝑎𝑛𝜑𝑡𝑎𝑛4 𝛽] (3-5)

式中,𝛾 ′ 為土壤有效單位重

27
𝑥為距離地表之土壤深度

K 0 為靜止土壓力係數,建議𝐾0 =0.4

K a 為 Rankine 主動土壓力係數

φ為砂土之摩擦角

𝑏為樁徑

圖 3.3 淺層土壤楔形塊破壞模式(Reese, et al., 1974)

28
圖 3.4 深層土壤平面滑動破壞模式(Reese, et al., 1974)

(2) 建立 p-y 曲線

求得土壤極限阻抗後,根據現場試驗數據分析,Reese, et al., (1974)採

分段建構的方式,將 p-y 曲線分成四段,三段直線和一條曲線,如圖 3.5

所示,詳述 p-y 曲線各段建構方法如下:

I. 建立 u 點

3𝑏
(𝑝𝑢 , 𝑦𝑢 ) = (𝐴̅𝑝𝑢 , ) (3-6)
80

其中,𝐴̅值 根據載重情況不同,可由圖 3.6 查得。

29
II. 建立 m 點

𝑏
(𝑝𝑚 , 𝑦𝑚 ) = (𝐵𝑝𝑢 , ) (3-7)
60

其中,𝐵值根據載重情況不同,可由圖 3.7 查得。

̅̅̅̅
III. 將 m、u 兩點直接連線可得直線段𝑚𝑢

̂
IV. 曲線段𝑘𝑚
̅̅̅̅後,通過原點和 m 點擬合曲線,使曲線在 m 點
在確定直線段𝑚𝑢

̅̅̅̅的斜率,擬合後 k 點和 m 點之關係式如下:
的切線斜率等於直線段𝑚𝑢

1
𝑦 𝑛
p = 𝑝𝑚 ( ) (3-8)
𝑦𝑚

𝑝𝑚 𝑦𝑢 −𝑦𝑚
其中,係數n = ×
𝑦𝑚 𝑝𝑢 −𝑝𝑚

̅̅̅
V. 初始斜直線段𝑜𝑘

p = (𝑘𝑠 𝑥)𝑦 (3-9)

其中,𝑘𝑠 為地盤反力係數,根據適當地質資料,可由

Terzaghi(1955)提供之表 3.1 查得。

30
圖 3.5 Reese 砂土 p-y 曲線(Reese, et al., 1974)

圖 3.6 修正係數𝐴̅ (API, 2005)

31
圖 3.7 修正係數𝐵(API, 2005)

表 3.1 Terzaghi 對砂性土壤建議之 k 值

相對密度
建議 k 值
疏鬆 中等 緊密

地下水位以上
5.4 16.3 34
MN/m3
(20.0) (60.0) (125.0)
(pci)
地下水位以下
6.8 24.4 61
3
MN/m
(25.0) (90.0) (225.0)
(pci)

32
3.1.3 Rollins 液化砂土

Rollins et al., (2005)在美國加州金銀島進行全尺寸樁現場試驗,利用

炸藥引爆激發現地土壤之超額孔隙水壓使土壤液化後,探討樁土互制反

應情況,並以得到的數據反算出一上凹型之 p-y 曲線來表示完全液化砂土

的樁土反應。

圖 3.8 為現場實驗中的單樁與 3*3 群樁試驗在爆破前後的力與位移之

關係,由圖 3.8 可以看出每個週期對應的土壤勁度會隨著週期數增加而下

降,直到第 10 個週期後才會趨於穩定,而此上凹型 p-y 曲線是依據圖的

第十次受力週期反算而得的,表示土壤達到殘餘強度,並且為完全液化

的狀態,並將此狀態經過數學計算得到某特定深度的土壤反力 p 與變形

量 y 之關係如下式(3-10):

p = 𝑃𝑑 𝐴(𝐵𝑦)𝐶 (3-10)

式中, A = 3 × 10−7 (𝑧 + 1)6.05

B = 2.80(𝑧 + 1)0.11

C = 2.85(𝑧 + 1)−0.41

𝑃𝑑 = 3.81ln|𝐷| + 5.6

𝑧為深度

𝐷為樁徑

𝑃𝑑 為樁徑影響係數

33
因為此方程式是基於現地試驗而得,若要使用需應用在相類似的條

件下,其限制條件為:

(1) 側向土壤反力小於 15 kN/m

(2) 樁的側向變位小於 150 mm

(3) 土壤深度小於 6 m

(4) 土壤初始相對密度在 50%或以下

(5) 水位面靠近或高於地表

在此需注意,Rollins et al.,經由現場試驗後認為土壤在完全液化的

情況下,群樁效應的影響不大,因此分析時不予以考慮群樁效應。

圖 3.8 試驗中力-位移圖(A)單樁(B)3*3 群樁

34
3.2 黏土 p-y 曲線

3.2.1 軟弱黏土

Matlock(1970)針對軟弱黏土層分別提出靜載重與循環載重之 p-y 曲

線,建構方法如下:

(1) 土壤破壞模式

Matlock(1970)在軟弱黏土 p-y 曲線中,對於土壤極限阻抗的計算與

Reese 砂土 p-y 曲線採用相同的概念,同樣是根據土壤破壞模式的不同,

提供兩種計算特定深度下土壤極限阻抗公式,於兩者間取小值作為黏土

極限阻抗,詳述如下:

I. 淺層土壤

淺層土壤發生楔形塊破壞模式,如圖 3.3 所示,其破壞時之土

壤極限阻抗計算公式(3-11):

𝛾′ 𝐽
𝑝𝑢𝑠 = [3 + 𝑥 + 𝑥] 𝑐𝑏 (3-11)
𝑐 𝑏

II. 深層土壤
深層土壤發生平面滑動破壞模式,如圖 3.4 所示,其破壞時之

土壤極限阻抗計算公式(3-12):

𝑝𝑢𝑑 = 9𝑐𝑏 (3-12)

式中,𝛾 ′ 為地表到深度 x 間之土壤平均有效單位重

35
c 為該土層不排水之剪力強度

x 為距離地表之土壤深度

J 為幾何修正因子,對於軟弱黏土 J=0.5

b 為樁徑

(2) 建立 p-y 曲線

I. 靜載重作用下之軟弱黏土 p-y 曲線,如圖 3.9 所示,其建立步

驟如下:

(a) 計算對應土壤達一半極限阻抗之位移𝑦50

𝑦50 = 2.5𝜀50 𝑏 (3-13)

式中𝜀50 可由土壤試驗所得之應力應變曲線求得,或

利用表 3.2 查得。

(b) 特定深度之土壤反力 p 與變形量 y 之關係式(3-14):

1
𝑝 𝑦 3
= 0.5 ( ) (3-14)
𝑝𝑢 𝑦50

(c) 當y ≥ 8𝑦50 時,土壤反力 p 為一定值,p-y 曲線呈水

平線。

(d) 以上述步驟即可求得靜載重作用下之軟弱黏土 p-y 曲

線。

36
1.0

p/Pu
0.5
(p/Pu)=0.5(y/y50)1/3

0.0
0 1 4 8 12 16
y/y50

圖 3.9 靜載重作用下軟弱黏土 p-y 曲線(Matlock, 1970)

表 3.2 Reese 對黏性土壤建議之  50 值(Reese, 1983)

不排水剪力強度
 50
(kPa)
軟弱黏土 12~24 0.02

中等堅硬黏土 24~48 0.01

堅硬黏土 48~98 0.007

非常堅硬黏土 96~192 0.005

硬黏土 192~383 0.004

37
II.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軟弱黏土 p-y 曲線,如圖 3.10 所示,其建立

步驟如下:

(a) 求得土壤破壞模式轉換時之深度𝑥𝑟

6𝑐𝑏
𝑥𝑟 = (3-15)
𝛾′ 𝑏+𝐽𝑐

(b) 當x ≥ 𝑥𝑟 時,p-y 曲線呈水平線,其中p = 0.72𝑃𝑢

(c) 當x < 𝑥𝑟 時,p-y 曲線公式如式(3-16)

𝑥
p = 0.72𝑝𝑢 ( ) (3-16)
𝑥
𝑟

採線性遞減方式,直線範圍在3𝑦50 < 𝑦 < 15𝑦50,當

𝑦 > 15𝑦50 後,p 為定值。

圖 3.10 循環載重作用下軟弱黏土 p-y 曲線(Matlock, 1970)

38
3.2.2 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層

Reese et al. (1975) 針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層分別提出靜載重與

循環載重之 p-y 曲線,建構方法如下:

(1) 土壤破壞模式

Reese et al. (1975)在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 p-y 曲線中,對於土壤極限

阻抗的計算與 Reese 砂土 p-y 曲線採用相同的概念,同樣是根據土壤破壞

模式的不同,提供兩種計算特定深度下土壤極限阻抗公式,於兩者間取

小值作為黏土極限阻抗,詳述如下:

I. 淺層土壤

淺層土壤發生楔形塊破壞模式,如圖 3.3 所示,其破壞時之土

壤極限阻抗計算公式(3-17):

𝑝𝑢𝑠 = 2𝑐𝑏 + 𝛾 ′ 𝑏𝑥 + 2.83𝑐𝑥 (3-17)

II. 深層土壤

深層土壤發生平面滑動破壞模式,如圖 3.4 所示,其破壞時之

土壤極限阻抗計算公式(3-18):

𝑝𝑢𝑑 = 11𝑐𝑏 (3-18)

式中,𝛾 ′ 為地表到深度 x 間之土壤平均有效單位重

c 為該土層不排水之剪力強度

39
x 為距離地表之土壤深度

b 為樁徑

(2) 建立 p-y 曲線

I. 靜載重作用下之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 p-y 曲線,如圖 3.11 所

示,其建立步驟如下:

(a) 建立初始斜直線段公式(3-19)

p = (𝑘𝑠 𝑥)𝑦 (3-19)

式中,𝑘𝑠 為靜載重作用下之地盤反力係數,可利用表

3.3Reese 之建議值

x 為距離地表之土壤深度

(b) 第二段曲線公式(3-20)

𝑦 0.5
p = 0.5𝑝𝑢 ( ) (3-20)
𝑦50

此段範圍由初始斜直線段交會點至y = 𝐴𝑠 𝑦50

式中,𝑦50 = 2.5𝜀50 𝑏

𝐴𝑠 可由圖 3.12 查得

(c) 第三段曲線公式(3-21)

𝑦 0.5 𝑦−𝐴𝑠 𝑦50 1.25


p = 0.5𝑝𝑢 ( ) − 0.055𝑝𝑢 ( ) (3-21)
𝑦50 𝐴𝑠 𝑦50

40
此段範圍自y = 𝐴𝑠 𝑦50 至y = 6𝐴𝑠 𝑦50

(d) 第四段直線段公式(3-22)

0.0625
p = 0.5𝑝𝑢 (6𝐴𝑠 )0.5 − 0.411𝑝𝑢 − 𝑝𝑢 (𝑦 − 6𝐴𝑠 𝑦50 ) (3-22)
𝑦50

此段範圍自y = 6𝐴𝑠 𝑦50 至y = 18𝐴𝑠 𝑦50

(e) 當y > 18𝐴𝑠 𝑦50 後,𝑝𝑢 為定值呈水平段,即式(3-23)

p = 𝑝𝑢 (1.225√𝐴𝑠 − 0.75𝐴𝑠 − 0.411) (3-23)

圖 3.11 靜載重作用下之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et al., 1975)

41
A
0 0.2 0.4 0.6 0.8 1
0

2
Ac
As
4

x/b

10

圖 3.12 係數𝐴𝑠 和𝐴𝑐

表 3.3 Reese 對黏性土壤之靜/動態載重作用下建議 k 值

不排水剪力強度 ks kc

(kPa) (kPa/m) (kPa/m)


軟弱黏土 12~24 8140 N/A

中等堅硬黏土 24~48 27150 N/A

堅硬黏土 48~96 136000 54300

非常堅硬黏土 96~192 271000 108500

硬黏土 192~383 543000 2171000

42
II.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 p-y 曲線,如圖 3.13

所示,其建立步驟如下:

(a) 建立初始斜直線段公式(3-24)

p = (𝑘𝑐 𝑥)𝑦 (3-24)

式中,𝑘𝑐 為循環載重作用下之地盤反力係數,可利用表

3.3 Reese 之建議值

x 為距離地表之土壤深度

(b) 第二段曲線公式(3-25)

𝑦−0.45𝑝𝑢 2.5
p = 𝐴𝑐 𝑝𝑢 [1 − | | ] (3-25)
0.45𝑝𝑢

此段範圍由初始斜直線段交會點至y = 0.6𝑦𝑝

其中,𝑦𝑝 = 4.1𝐴𝑐 𝑦50

𝐴𝑐 可由圖 3.12 查得

(c) 第三段直線公式(3-26)

0.085
p = 0.936𝐴𝑐 𝑝𝑢 − 𝑝𝑢 (𝑦 − 0.6𝑦𝑝 ) (3-26)
𝑦50

此段範圍由y = 0.6𝑦𝑝 至y = 1.8𝑦𝑝

(d) 當y > 1.8𝑦𝑝 後,𝑃𝑢 為定值呈水平段,即式(3-27)

0.102
p = 0.936𝐴𝑐 𝑝𝑢 − 𝑝𝑢 𝑦𝑝 (3-27)
𝑦50
43
圖 3.13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et al.,
1975)

3.2.3 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層

Reese and Welch(1975) 針對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層分別提出靜載

重與循環載重之 p-y 曲線,建構方法如下:

(1) 土壤破壞模式

Reese and Welch(1975)在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 p-y 曲線中,對於土

壤極限阻抗的計算與 Reese 砂土 p-y 曲線採用相同的概念,同樣是根據土

壤破壞模式的不同,提供兩種計算特定深度下土壤極限阻抗公式,其公

式同 Matlock 軟弱黏土層式(3-11)與式(3-12),於兩者間取小值作為黏土極

限阻抗。

44
(2) 建立 p-y 曲線

I. 靜載重作用下之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 p-y 曲線,如圖 3.14

所示,其建立步驟如下:

(a) 計算對應土壤達一半極限阻抗之位移𝑦50 ,式(3-13)

(b) 特定深度之土壤反力 p 與變形量 y 之關係式(3-28)

1
𝑝 𝑦 4
= 0.5 ( ) (3-28)
𝑝𝑢 𝑦50

(c) 當y > 16𝑦50 時,土壤反力 p 為一定值,p-y 曲線呈水平

線。

(d) 以上述步驟即可求得靜載重作用下之軟弱黏土 p-y 曲線


II.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不含自由水之堅硬黏土 p-y 曲線,如圖 3.15

所示,其建立步驟如下:

(a) 利用載重施加之循環次數求循環載重作用的位移量

𝑦𝑐 = 𝑦𝑠 + 𝑦50 𝐶𝑙𝑜𝑔𝑁 (3-29)

式中,𝑦𝑠 為靜載重作用下之變位值

N 為載重施加之循環次數

C 為週期載重對變位之影響值,一般由實驗而

得,或由下式(3-30)求得:

𝑝 4
C = 9.6 ( ) (3-30)
𝑝
𝑢

45
1.0

p/Pu
0.5

(p/Pu)=0.5(y/y50)1/4

0.0
0 16 32
y/y50

圖 3.14 靜載重作用下之不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and Welch,


1975)

yc/y50=ys/y50+ClogN C=9.6(p/Pu)4
1.0
N1 N2 N3

p/Pu
0.5

0.0
16 16 16
+ + +
9.6logN1 9.6logN2 9.6logN3

y/y50

圖 3.15 循環載重作用下之不含自由水堅硬黏土 p-y 曲線(Reese and


Welch, 1975)

46
3.3 p-y 曲線法用於群樁基礎

在 2.1.4 節內容提及群樁之 p-y 曲線可利用單樁之 p-y 曲線乘上修正

係數因子而得。有三種常見的修正因子: (1) y 修正係數(2) p 修正係數(3)

模數修正係數。三種方法已在 2.1.4 節大略說明,本節將針對群樁效應下,

p 修正係數法如何修正單樁之 p-y 曲線,以接近群樁的真實行為。

群樁因受力方向與排列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群樁效應,主要為邊

樁效應、影子效應、斜邊樁效應,以下將詳述此三種效應。

(1) 邊樁效應(side-by-side)

與受力方向垂直排列的基樁,因為樁間距狹窄使得群樁在受力

時,各單樁後面土壤有應力重疊的現象,降低群樁的側向阻抗,

視為邊樁效應,如圖 3.16 所示。

許多研究利用載重試驗來探討邊樁效應,如 Prakash (1962)、

Cox et al. (1984)、Wang (1986)、Lieng (1988),將群樁中的各單樁

乘上一折減係數來表示邊樁效應作用下之群樁 p-y 曲線,其折減係

數公式(3-31)如下:

𝑠 0.34 𝑠
𝛽𝛼 = 0.64 ( ) 𝑓𝑜𝑟 1 ≤ < 3.75 (3-31a)
𝑏 𝑏

𝑠
𝛽𝛼 = 1 𝑓𝑜𝑟 ≥ 3.75 (3-31b)
𝑏

47
其中,s 為基樁樁心距離

b 為樁徑

由圖 3.17 可知,當樁間距超過 3.75 倍樁徑時,折減因子等於

1,邊樁效應不會產生影響。

應力影響範圍 樁移動方向
施力方向
應力影響範圍

深度

圖 3.16 邊樁效應示意圖

48
圖 3.17 排列樁折減因子修正圖

(2) 影子效應(line-by-line)
與受力方向平行排列的基樁,以受力點為依據,較近者為前排

樁較遠者為後排樁,因為樁間距狹窄使得群樁在受力時,前後排

樁會相互影響,降低群樁的側向阻抗,視為影子效應,如圖 3.18

所示。

將群樁中的各單樁乘上一折減係數來表示影子效應作用下之

群樁 p-y 曲線,其折減係數計算公式分為個兩方向式(3-32)、式

(3-33):

I. 前排樁

49
𝑠 0.26 𝑠
𝛽𝑏𝐿 = 0.7 ( ) 𝑓𝑜𝑟 1 ≤ < 4.0 (3-32a)
𝑏 𝑏

𝑠
𝛽𝑏𝐿 = 1 𝑓𝑜𝑟 ≥ 4.0 (3-32b)
𝑏

由圖 3.19 可知,當樁距超過 4 倍樁徑時,折減因子等於 1,

邊樁效應不會產生影響。

II. 後排樁

𝑠 0.38 𝑠
𝛽𝑏𝑇 = 0.48 ( ) 𝑓𝑜𝑟 1 ≤ < 7.0 (3-33a)
𝑏 𝑏

𝑠
𝛽𝑏𝑇 = 1 𝑓𝑜𝑟 ≥ 7.0 (3-33b)
𝑏

由圖 3.20 可知,當樁距超過 7 倍樁徑時,折減因子等於 1,

邊樁效應不會產生影響。

應力影響範圍




圖 3.18 影子效應示意圖
50
圖 3.19 前排樁折減因子修正圖

圖 3.20 後排樁折減因子修正圖

51
(3) 斜邊樁(skewed piles)

由於斜邊樁無實際實驗資料,因此以橢圓方程式來計算斜邊樁

之折減係數,如圖 3.21 所示,其折減係數公式(3-34)如下:

𝛽𝑠 = (𝛽𝑏2 𝑐𝑜𝑠 2 ∅ + 𝛽𝛼2 𝑠𝑖𝑛2 ∅)1/2 (3-34)

在計算 p 修正係數時需考慮到群樁中各單樁所受到的各種效應。在

群樁中每一個單樁 i,其折減係數公式可表示為𝑓𝑚 ,如式(3-35)

𝑓𝑚𝑖 = 𝛽1𝑖 𝛽2𝑖 𝛽3𝑖 … . . 𝛽𝑗𝑖 𝑚≠𝑖 (3-35)

由式(3-35)便可得到群樁基礎下受到群樁效應影響的各單樁 p

修正係數。

圖 3.21 偏斜樁折減因子示意圖
52
3.4 超額孔隙水壓之應用與修正法

本節將介紹超額孔隙水壓力激發之行為,並提出超額孔隙水壓力比

應用在不同液化程度下,建立的兩種修正法。再經由此兩種修正法思考

p-y 曲線在不同液化程度下的變化情形,建立分析流程。

3.4.1 超額孔隙水壓力激發之行為

發生土壤液化最主要的原因為飽和砂土受到反覆應力後,孔隙水壓

會不斷上升,當孔隙水壓力累積到與土壤垂直有效應力相等時,產生初

始液化的現象,因此以超額孔隙水壓和土壤有效應力兩者間關係,定義

出超額孔隙水壓比𝑟𝑢 來描述土壤液化程度。

Seed and Booker (1977)與 DeAlba, et al., (1975)曾以反覆單剪試驗

(cyclic simple shear test)量測飽和砂土在土壤液化時,孔隙水壓力上升之

行為,其中在反覆單剪試驗循環加載中孔隙水壓比之範圍變化如圖

3.22。Seed et al. (1975)定義超額孔隙水壓比𝑟𝑢 如式(3-36):

𝑢𝑔 2 −1 𝑁 0.5𝛼
𝑟𝑢 = = ( ) sin ( ) (3-36)
𝜎𝑜′ 𝜋 𝑁𝑖

式中,𝑢𝑔 為超額孔隙水壓

𝜎𝑜′ 為初始垂直有效應力

N為土壤承受之剪應力週期數

Ni 為引起初始液化之剪應力週期數

53
α為經驗常數,取均值 0.7

由式(3-36)可以簡易預測土壤承受任一剪應力大小與週期數

將激發超額孔隙水壓力大小。

圖 3.22 循環比與超額孔隙水壓比之關係圖(Seed, et al., 1975)

3.4.2 超額孔隙水壓修正法

3.1 節所介紹的砂土 p-y 曲線,API 砂土與 Reese 砂土之 p-y 曲線屬

於無液化情況下(𝑟𝑢 =0%)經實驗數據而得;Rollins 液化砂土之 p-y 曲線則

為全液化情況下(𝑟𝑢 =100%)經實驗數據而得之樁土互制的效應。

土壤發生液化時,因為受到反覆載重作用下土體趨於緊密,且由於

無法及時排水,超額孔隙水壓上升導致土壤的有效應力降低,減弱土壤

呈受側向載重的能力,液化過程中土體從固態變為液態,土體狀態的改

變使得基樁與土壤間相互作用變得更複雜。實際工程中,為了簡化此複

54
雜的問題,將土壤阻抗乘上一 p 因子來折減因土壤液化導致土壤阻抗減

弱的情形,此折減因子會根據現地情況的不同,例如:液化程度、液化與

非液化土層厚度比等等,而有不同的折減程度。

以下將介紹本研究中會使用的兩種修正方法,分別為 Liu and Dobry

(1995)與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提供的修正方法,兩種方法主要是

以超額孔隙水壓比𝑟𝑢 為修正的參考因子,針對𝑟𝑢 介於 0%至 100%間的砂質

土壤,來求得不同液化程度下適當的 p-y 曲線。

(1) Liu and Dobry 修正法

Liu and Dobry (1995)以離心機試驗研究砂質土壤激發的超額

孔隙水壓與基樁在不同液化程度下 p-y 曲線關係。透過試驗結

果,認為當液化程度越高時,土壤側向承載力越低,呈線性遞

減趨勢。最後經由試驗數據迴歸,給定強度折減係數與超額孔

隙水壓比之關係式如下式(3-37):

𝐶𝑢 = 1 − 𝑟𝑢 (3-37)

折減係數與超額孔隙水壓力比對應關係如圖 3.23 所示。

55
圖 3.23 折減係數與超額孔隙水壓力比對應關係圖(Liu and Dobry,
1995)

針對不同液化程度下之 p-y 曲線,因液化後土壤強度降低,Liu and

Dobry (1995)建議將折減係數乘上無液化之砂土 p-y 曲線,如 API 砂土、

Reese 砂土等,以表示折減土壤極限阻抗,關係式如下式(3-38):

p = 𝑝𝑦 × 𝐶𝑢 (3-38)

式中, p y 為無液化砂土 p-y 曲線之土壤極限阻抗

其修正前後之 p-y 曲線如圖 3.24 所示。

此修正法需注意的是,當𝑟𝑢 = 100%時𝐶𝑢 為 0,所計算的土壤

極限阻抗亦為零,表示無殘餘強度,但在實務經驗上,土壤達完全

液化時仍含有殘餘強度,因此發生此情況時給定𝐶𝑢 為 0.1。

56
圖 3.24 修正前後之 p-y 曲線(Liu and Dobry, 1995)

(2)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以縮尺度模型試驗,如圖 3.25 所示,將

鋼管樁置入均質飽和砂土中,並利用震動台輸入連續震動與側向力激發

土壤超額孔隙水壓,藉以研究超額孔隙水壓比與砂土之 p-y 曲線關係。

57
圖 3.25 縮尺度模型試驗配置圖(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依照試驗所得之數據,配合樁身變位、邊界條件、數值積分與微分

反算得到部分液化下(𝑟𝑢 < 100%)之 p-y 曲線,發現超額孔隙水壓上升

時,p-y 曲線呈上凹曲線,如圖 3.26 所示,此型態與 Rollins et al.(2005) 全

尺寸樁現場試驗反算而得之上凹型 p-y 曲線類似。因此建議以 Rollins et

al.(2005) p-y 曲線為修正基底曲線,孔隙水壓比為修正係數,用來表示不

同液化程度下 p-y 曲線的修正方式,關係式如下式(3-39):

1
p = 𝑝𝑟 × (3-39a)
𝐶𝑟𝑢

y = 𝑦𝑟 × 𝐶𝑟𝑢 (3-39b)

58
式中,𝐶𝑟𝑢 為特定深度下土壤超額孔隙水壓比以小數表示

𝑝𝑟 為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之極限阻抗

𝑦𝑟 為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之樁身位移

原始土壤阻抗乘上修正因子會放大完全液化時之土壤阻抗;原始樁身

位移乘上修正因子會降低完全液化時之樁身位移。此修正方式需注意的

是,當𝑟𝑢 趨近於 0%時,土壤極限阻抗將被放大到不合理的值,因此 Chang

and Hutchinson 建議需在𝑟𝑢 > 10~15%使用此關係式(3-39),較能符合實

際土壤部分液化後之 p-y 曲線。

圖 3.26 正規化 p-y 曲線(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

59
3.4.3 不同孔隙水壓比下之 p-y 曲線模型思考與分析流程

由 3.1 節介紹的常見土壤之 p-y 曲線,可以了解到無液化砂土之 p-y

曲線多呈現凸型,而完全液化砂土經由現地實驗得到之 p-y 曲線則為凹

型,兩者呈明顯對比。經上述的理論,Dash, et al., (2008)以超額孔隙水壓

比為主要參考因子,用來表示無液化砂土轉變為全液化砂土時之 p-y 曲線

是由凸型漸轉變為凹型,如圖 3.27 所示。

圖 3.27 p-y 曲線隨孔隙水壓比變化之曲線趨勢圖(Dash, et al., 2008)

其中,針對完全液化砂土 p-y 曲線呈凹型的可能原因有兩個:

(1) 樁土空隙效應

基樁受到反覆剪應力作用,使得樁土間逐漸有空隙產生,導致

樁身產生小位移的情況下樁土分離。從 p-y 曲線來看,呈現的是初

始位移增加,土壤反力幾乎不變的行為。
60
(2) 剪脹效應

當樁身產生大位移情況下,土壤顆粒間的排列達到緊密堆積,若

再增加位移會使得土壤產生剪脹效應。從 p-y 曲線來看,因為土壤

勁度的提升,使得 p-y 曲線後段呈上揚曲線。

基於上述的說明與探討,本研究的分析流程與主要目的是以現有

的孔隙水壓修正法進行改良,設法將上述兩種修正法合併使用,提供一

個更完整的修正法來描述砂土 p-y 曲線從無液化到全液化的過程。其方法

為假定砂土之 p-y 曲線隨著液化的程度由凸型漸轉變為凹型,因此在液化

初期採用以無液化砂土模型(p-y 曲線呈凸型)為基底的 Liu and Dobry 修正

法,當液化到一定程度時改採以全液化砂土模型(p-y 曲線呈凹型)為基底

的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至於兩修正公式間的轉換時機、p-y 曲

線變化情形與新修正法的後續應用,將在第五章分析結果中進行討論。

61
第四章 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

4.1 場址介紹

根據工研院在 2004 年完成之「台灣西部海域離岸風力發電廠址初步

評選研究」報告指出,彰化海域具有良好的風能條件,因此政府規劃以

彰化縣芳苑鎮西側海濱設置福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作為第一座離岸風場

開發案。場址位置於彰化縣芳苑鎮西側海濱 8 至 15 公里、水深範圍約 20

至 45 公尺,第一階段為開發前導風場之兩座風機與一座海象觀測塔,預

計 2016 年完成,如圖 4.1 所示,並預計於 2020 年前完成福海離岸風場共

28 座風機建設計畫。

圖 4.1 彰濱區前導風場相對位置圖

62
4.2 現地土層資料

為興建規劃與結構設計參考,在第一階段之兩座風機與一座海象觀

測塔工址區域進行鑽探取樣,各孔鑽探深度皆為海床下 80 公尺,共計三

組鑽探報告以了解地層分佈狀況與工程性質,本文案例研究將針對風機

二號之土層做詳細探討。

綜合基地土層的各項工程性質,得到風機二號的地層剖面圖,如圖

4.2 所示,而為了基礎設計分析,採用現場和室內試驗的結果來簡化土層,

風機二號簡化後土層如圖 4.3 所示。

並依照 Meyerhoff (1956)利用標準貫入試驗將砂土的軟硬程度進行比

較,由表 4.1 表示。其中在風機二號土層中第一層次的砂土層為極軟弱砂

土,土壤承載力較低,接著進行液化分析的探討。

表 4.1 軟硬砂土相關係數表(Meyerhof , 1956)


SPT-N Soil packing Relative density Friction angle
<4 Very loose < 20 <30
4-10 Loose 20-40 30-35
10-30 Compact 40-60 35-40
30-50 dense 60-80 40-45
>50 Very dense >80 >45

63
圖 4.2 地層剖面圖

圖 4.3 風機二號土層資料
64
4.3 土壤液化潛能分析

由 2.2 節所述,Seed and Idriss (1971)建立的簡化經驗分析法廣泛的用

於工程實例,此法之土壤液化潛能評估主要為 CSR 和 CRR 兩個參數,

若是 CSR 大於 CRR 則有液化可能。為了進行土壤對液化之敏感性評估,

需要輸入最大水平加速度(MHA)和地震規模兩個參數,以下將針對兩個

參數作說明以及利用上述資訊評估風機二號之土層液化潛能分析。

Chang (2014)在福海離岸風場液化分析報告中提出,由地震風險分析

可以得到地震規模,福海離岸風場的控制震波源為彰化斷層,其地震規

模為 6.9。而在求最大水平加速度時,需先依照「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

解說」確定場址屬於第幾類別之地盤,此法除了台北盆地區域外,其餘

依據工址地表下 30 公尺以內之土層平均剪力波速𝑉𝑠30 決定之,過程如下:

工址地表下 30 公以尺以內之土層平均剪力波速𝑉𝑠30 依下列公式

(4-1)計算:

d i
VS 30  i 1
n
di
V
i 1 si (4-1)

式中, 𝑑𝑖 為第 i 層之土層厚度

𝑉𝑠𝑖 為第 i 層之剪力波速,可使用實際量測值,或是依

SPT-N 值與剪力波速相關式(4-2)計算:

65
1
凝聚性土壤 𝑉𝑠𝑖 = 100𝑁 3 (4-2a)

1
非凝聚性土壤 𝑉𝑠𝑖 = 80𝑁 3 (4-2b)

依照規範,𝑉𝑠30 ≥ 270𝑚/𝑠者為第一類地盤(堅實地盤); 180m/s ≤

𝑉𝑠30 ≤ 270𝑚/𝑠者為第二類地盤(普通地盤);𝑉𝑠30 < 180𝑚/𝑠者為第三類地

盤(軟弱地盤)。經過上述公式計算出福海離岸風場之平均剪力波速在

183m/s~195m/s 之間,從規範可以知道本場址應歸類在第二地盤,但因為

本場址之平均剪力波速接近臨界值,為了保守設計,將本場址歸類於第

三地盤作分析,並考慮設計地震(回歸期 475 年),得最大地表水平加速度

0.308g。最後分析步驟同 2.2 節所介紹,計算 CSR 和 CRR 後,相除得抗

液化安全係數,可知道抗液化安全係數小於 1 時,表示該區土壤在地震

作用下將發生液化現象。風機二號之液化分析結果如圖 4.4 所示,並可以

看到距離地表 7.5 公尺可能發生液化現象。

66
圖 4.4 抗液化安全係數和深度之關係圖(Chang, 2014)

4.3.1 考量淘刷影響

離岸風力發電基礎處於波浪與海流作用下之海域環境,在樁周圍可

能形成全面淘刷(general scour)或局部淘刷(local scour),基礎淘刷時,樁

周圍土壤遭到波浪潮流等外力移除,造成側向承載力下降或是無樁土互

制情形。由福海離岸風場設計報告書表示,土壤距地表 2 公尺內可能因

淘刷影響而無樁土互制反應,如圖 4.5 所示,因此不考慮距地表 2 公尺內

的液化可能。由 4.3 節提到的液化分析結果與考量淘刷影響,本文研究

p-y 曲線範圍將取距地表 3 公尺至 7.5 公尺間做探討。

67
圖 4.5 群樁基礎淘刷示意圖

4.4 程式模擬分析

本文採用 GROUP 2013 程式模擬群樁基礎於福海離岸計劃中,基樁

承受側向力之行為,透過第三章介紹之常用 p-y 曲線以及超額孔隙水壓修

正法修正砂土 p-y 曲線,分析在不同深度時、不同液化程度下基樁 p-y 曲

線模式,並設法得出一條新修正法來表示砂土之 p-y 曲線從無液化到全液

化狀態的過程。

68
4.4.1 GROUP 2013 程式介紹

本文所使用的分析程式是美國 Ensoft 公司發行的 GROUP 2013 套裝

軟體,GROUP 2013 程式是針對群樁在非線性土壤中承受樁頭載重後,

計算土壤與基樁間的互制行為之分析工具。利用程式內建功能,依據現

地土層資料,在程式內選擇與現地土層相近的 p-y 曲線模型,並輸入土壤

參數,即可得到該土層之 p-y 曲線,此程式除了節省分段建立 p-y 曲線的

麻煩,也可快速得到樁身沿深度之變位、彎矩、剪力與土壤反力的關係。

GROUP 2013 程式有許多參數供使用者設定,以下將針對本研究之

群樁分析模式,介紹所使用到的參數選項。

(1) 基樁性質與群樁條件

可設定基樁的斷面大小、材料性質、群樁中各樁的相對位置、

群樁效應下之折減係數。

(2) 樁頭邊界條件

分為鉸接(pinned)、固定(fixed)、彈性束制(elastically restrained)

三種邊界條件。

(3) 載重設定

可設定軸力、剪力、彎矩。

(4) 土壤特性

可分層設定土層參數,並提供 11 種常見土壤類型供選擇。

69
4.4.2 場址設計基本資料

在利用程式模擬基樁於福海離岸計劃前,需先了解整體場址設計情

況,以增加程式分析的準確性,下面將針對此計劃案之基樁設計圖與樁

頭邊界條件設定作探討。

(1) 基樁性質與群樁平面圖

本案例風機與基座群樁示意圖可參考圖 4.5,基樁設計平面圖與

各樁之編號如圖 4.6 所示,其各樁之間距依照「建築物基礎構造設

計規範」規定,採用三倍樁徑作為各樁之間距設計。本研究依此

案例模擬四根單樁組成之群樁分析,各單樁採用圓形斷面鋼管

樁,其幾何尺寸與鋼材性質為:樁徑 1.8 公尺、樁長 70 公尺、管壁

厚度 0.08 公尺、材料降伏應力為 345 MPa,且分析時不考慮樁身

斷面變化,因此樁長均使用統一斷面,群樁與土層剖面圖如圖 4.7

所示。

圖 4.6 基樁設計平面圖與基樁編號
70
圖 4.7 群樁與地層剖面圖

71
(2) 載重條件

本研究模擬分析是依據 DNV-OS-J101 規範設計之離岸風機結

構,其載重條件為係數化載重,包括風機上部結構體自重與環境

載重作用(包括海浪、海流、風力)對單樁造成的軸向力、剪力與彎

矩,如表 4.2 所示,群樁設計載重即根據單樁設計載重設計,以群

樁載重為單樁載重乘上樁數作設計,如表 4.2 所示。

表 4.2 單樁與群樁受力表

垂直力(kN) 側向力(kN) 彎矩(kN-m)


單樁組合載重 23800 3910 21360
群樁組合載重 95200 15640 85440

(3) 樁頭邊界設定

基樁產生側向變位會直接引起結構安全,而樁身變形主要發生

在樁身上半部,因此在設計時需注意樁頭邊界條件的選定,常見

的樁與樁帽的連接方式有三種:

I. 鉸接樁頭(pinned)

鉸接樁頭雖然限制平移但是轉角沒有限制,如圖 4.8 所示。

II. 固定樁頭(fixed)

固定樁頭限制所有移動且樁頭轉角保持為零,如圖 4.8 所示。

72
III. 彈性束制樁頭(elastically restrained)

彈性束制樁頭雖然限制平移但是有旋轉彈簧,提供樁本身有一

撓性剛度,如圖 4.8 所示,並多用於離岸結構,如圖 4.9 所示。

本研究將採彈性束制樁頭模擬福海離岸風場,詳細分析結果在第

五章提出。

73
圖 4.8 三種樁頭接合系統示意圖

圖 4.9 離岸結構用於實際應用與程式模擬示意圖

74
第五章 案例分析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第四章之現地資料、載重條件、基樁性質與樁頭設定下,

利用 GROUP 2013 程式模擬分析,其結果分為七大部分作討論:

(1)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無液化基底 p-y 曲線選定

(2)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適用範圍分析

(3) 建立新修正公式與適用範圍

(4) 利用新修正公式進行群樁分析結果

(5) 使用不同樁頭邊界條件分析結果

(6) 側向變位與旋轉角之性能曲線分析

(7) 考量轉角分析之結果與改善建議

5.1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無液化基底 p-y 曲線選定

在 3.4.2 節提到 Liu and Dobry 建議將折減係數乘上傳統的無液化砂

土 p-y 曲線,如 API 砂土、Reese 砂土等,折減土壤極限阻抗來表示不同

液化程度下之 p-y 曲線,其中不同的砂土 p-y 曲線所得結果有所不同,本

小節將比較 API 砂土 p-y 曲線與 Reese 砂土 p-y 曲線之異同,而後決定採

用 API 砂土 p-y 曲線作為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無液化基底 p-y 曲線,

其詳細內容如下。

取風機二號土層之深度 3 公尺處的砂土與一號基樁作分析,分別繪

出 API 砂土 p-y 曲線和 Reese 砂土 p-y 曲線,如圖 5.1 所示。由圖 5.1 可

以看到,API 砂土 p-y 曲線當位移達到 0.03 m 時已完全激發極限阻抗,


75
而 Reese 砂土 p-y 曲線則是位移達到 0.07 m 時才完全激發極限阻抗。因

為 API 砂土 p-y 曲線大幅提早 Reese 砂土 p-y 曲線發揮強度,因此 API

砂土 p-y 曲線分析之結果較 Reese 砂土 p-y 曲線來的不保守。但是將 API

砂土 p-y 曲線應用於其他實際案例分析之結果,所計算出的樁頭變位與最

大彎矩值皆在可接受範圍內,因此在無安全疑慮下,基於成本考量,工

程師大部分還是採用 API 砂土 p-y 曲線作分析,而本案例也採用 API 砂

土 p-y 曲線做為主要分析基底 p-y 曲線。

圖 5.1 API 砂土和 Reese 砂土 p-y 曲線比較

確定以 API 砂土 p-y 曲線作為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無液化基底 p-y

曲線後,取風機二號土層之深度 3 公尺處的砂土與一號基樁分析,繪出

76
Liu and Dobry 修正法的 p-y 曲線隨超額孔隙水壓比變化趨勢作探討,將

超額孔隙水壓比分別以 20%、40%、60%、80%繪圖,而當超額孔隙水壓

比為 100%時,採用的是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繪圖,如圖 5.2 所示。

因為 Liu and Dobry 修正法是以 p 倍率將原始 p-y 曲線作極限阻抗折減,

可由圖 5.2 看到此修正法所得之修正後 p-y 曲線形狀跟原始的 p-y 曲線一

樣呈下凹型,只有作縱軸方向尺度縮減,但實際上砂土完全液化時之 p-y

曲線呈上凹型,並且本研究假定砂土之 p-y 曲線隨著液化的程度由凸型漸

轉變為凹型,所以此修正法無法完整的描述 p-y 曲線隨液化程度之趨勢變

化,但是對於預測液化初期之極限阻抗折減效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 5.2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77
5.2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適用範圍分析

Chang and Hutchinson (2013)建議若使用此修正法需在超額孔隙水壓

比𝑟𝑢 > 10 − 15%使用,以避免土壤極限阻抗被放大到不合理的值,為了

能更瞭解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應用於不同超額孔隙水壓比下之

p-y 曲線變化情形,取風機二號土層之深度 3 公尺處的砂土與一號基樁作

分析,繪出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 p-y 曲線隨超額孔隙水壓比變

化趨勢作探討,將超額孔隙水壓比分別以 20%、40%、60%、80%繪圖,

而當超額孔隙水壓比為 0%時,採 API 砂土 p-y 曲線繪圖,當超額孔隙水

壓比為 100%時,採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繪圖,如圖 5.3 所示。

圖 5.3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78
由圖 5.3 可以看到,當𝑟𝑢 等於 20%時之 p-y 曲線超越 API 砂土 p-y 曲

線,意即液化後的土壤反力大於無液化砂土之極限阻抗,此結果與現實

情況不符,原因在於當𝑟𝑢 較小時,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 p 修正

倍率會使土壤反力被修正到相當大,y 修正倍率相當小會過度壓縮土壤變

形量,使得分析結果不合理。若僅以無液化砂土之極限阻抗大於液化後

土壤反力之事實判定有無不合理處,當𝑟𝑢 大於 20%時之 p-y 曲線都在 API

砂土 p-y 曲線之下,符合實際狀況。因此參考 Chang and Hutchinson 的建

議與分析之結果,認為此修正法需在𝑟𝑢 大於 20%時才能使用。

5.3 建立新修正公式與適用範圍

由 3.4.3 節提到不同液化程度下之 p-y 曲線模型變化情形,再經由前

兩節的說明,將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修正 p-y 曲線不適用在𝑟𝑢 小

於 20%的部分改以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作分析,並將兩公式合併使用,

加入𝑟𝑢 為主要參考係數,建立液化土壤從𝑟𝑢 = 0%~100%之 p-y 曲線皆適

用的修正法,詳細內容如下:

基底 p-y 曲線:

𝑃𝑞 = 𝑈𝑃𝑝 + (1 − 𝑈)𝑃𝑟 (5-1)

液化修正關係式:

P = 𝑃𝑞 × 𝐶𝑢𝑝 (5-2a)

y = 𝑦𝑞 × 𝐶𝑢𝑦 (5-2b)

79
式中,𝑃𝑞 為基底 p-y 曲線,由 API 砂土與 Rollins 砂土組成

𝑈為與𝑟𝑢 相關之係數,

當𝑟𝑢 ≤ 20%時,𝑈 = 1;當𝑟𝑢 > 20%時,𝑈 = 0

𝑃𝑝 為 API 砂土 p-y 曲線之土壤極限阻抗

𝑃𝑟 為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之土壤極限阻抗

𝐶𝑢𝑝 為土壤反力強度折減與超額孔隙水壓比之關係式:

1 1
𝐶𝑢𝑝 = 𝑈 (1 − 𝑟𝑢 − ) + (5-3)
𝑟 𝑢 𝑟 𝑢

式中當𝑟𝑢 = 0%時,𝐶𝑢𝑝 = 1

𝐶𝑢𝑦 為側向變位修正與超額孔隙水壓比之關係式:

𝐶𝑢𝑦 = 𝑈(1 − 𝑟𝑢 ) + 𝑟𝑢 (5-4)

因為此修正法是採用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為基底 p-y

曲線,使用上也應遵守兩經驗公式的適用範圍,尤其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是基於現地試驗而得,若要使用需在相類似的條件下,因此建議此

修正法也需在第三章說明的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提供的條件下使用。

80
5.4 利用新修正法進行群樁分析結果

為了瞭解新修正法對於 p-y 曲線於不同超額孔隙水壓下的修正效

果,本節針對風機二號之群樁分析中, p-y 曲線取土層 3 公尺至 7.5 公尺

探討,將分為兩部分說明,包含群樁效應、探討不同深度下之 p-y 曲線圖,

詳細說明如下。

5.4.1 群樁效應

在 3.3 節提到群樁因受力方向與排列位置的不同會產生群樁效

應,受到群樁效應下的 p-y 曲線需乘上 p 修正係數來修正單樁的 p-y

曲線,才能得到較精確的結果。p 修正係數根據 3.3 節提出的理論估算

以及圖 4.6 之群樁編號而得,並以𝑓𝑝 表示 p 修正係數及製做成表供參

考,如表 5.1 所示。由表 5.1 可以了解到各單樁在不同間距下之 p 修正

係數,其中在樁間距為 3.5 D 時後排樁已經無群樁效應的影響,p 修正

係數等於 1;樁間距大於 3.5 D 後,各單樁均無受到群樁效應的影響。

需注意的是土壤在沒有液化情況下需考慮群樁效應,但 Rollins, et

al.,(2005)根據現場實驗結果認為土壤在完全液化情況下,群樁效應的

影響予以忽略。因此在不同液化程度下,假設群樁效應的影響隨液化

程度越高而線性遞減的方式作分析,其中本案例採用樁間距 3 D 時 p

修正係數公式如下式(5-5):

81
𝑓𝑝 = 0.04𝑟𝑢 + 0.96 (5-5a)

𝑓𝑝 = 0.21𝑟𝑢 + 0.79 (5-5b)

式中,超額孔隙水壓比𝑟𝑢 以小數點表示,範圍 0~1

式子(5-5a)用於基樁編號 1&2

式子(5-5b)用於基樁編號 3&4

表 5.1 各樁之樁間距與 p 修正係數參考表

樁間距 1.5 D 2D 2.5 D 3D 3.5 D


基樁編號 𝑓𝑝 𝑓𝑝 𝑓𝑝 𝑓𝑝 𝑓𝑝
1 0.46 0.65 0.86 0.96 1.0
2 0.46 0.65 0.86 0.96 1.0
3 0.34 0.5 0.65 0.79 0.86
4 0.34 0.5 0.65 0.79 0.86

5.4.2 探討不同深度下之 p-y 曲線圖

本小節將新修正法應用於不同孔隙水壓比下之 p-y 曲線變化情

形,取液化砂土層 3 公尺至 7.5 公尺分析。以下採用風機二號土層並以

一號基樁為主要分析,取深度 3 公尺到 6 公尺之每公尺 p-y 曲線圖,

如圖 5.4 至圖 5.7 所示。

82
圖 5.4 深度 3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圖 5.5 深度 4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83
圖 5.6 深度 5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圖 5.7 深度 6 m 之新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84
由圖可以看到,每公尺之 p-y 曲線皆隨不同孔隙水壓比的變化下,

p-y 曲線從無液化到全液化的過程,都為凸型曲線漸轉變成凹型曲線,

曲線的變形趨勢類似。並且可以觀察出在深度越深處,相同側向變位

下所需土壤反力越大,曲線的變形過程更加明顯,不會只是生硬的轉

換,符合 Dash, et al., (2008)的假設,如圖 3.27。

至於深度 6 公尺後的液化分析,新修正法並不適用,因為此修正

法需在 Rollins 液化砂土 p-y 曲線提供的條件下使用,其中土壤深度需

在 6 公尺內為限制條件之一。所以建議深度 6 公尺後的液化修正分析,

只採用 Liu and Dobry 修正法,以深度 7 公尺為例,如圖 5.8 所示,只

分析至𝑟𝑢 = 80%時之 p-y 曲線,至於全液化時之 p-y 曲線則不列入分

析,因需要更多的經驗公式與現地實驗取得更準確的結果。

圖 5.8 深度 7 m 之 Liu and Dobry 修正法 p-y 曲線變化趨勢


85
5.5 使用不同樁頭邊界條件進行分析結果

本小節比較不同樁頭邊界條件下之整體基樁變位與樁身彎矩,皆以

風機二號土層與一號基樁為主要分析,將分為兩部份作說明,第一部份

為彈性束制樁頭設定;第二部份為三種樁頭之樁身變位與樁身彎矩比

較,詳細說明如下。

5.5.1 彈性束制樁頭設定

本研究以彈性束制樁頭為主要,需先給定一旋轉彈簧,其旋轉

彈簧計算公式如下:

𝑀
K= (5-6)
𝜃

式中,M 為樁頂承受彎矩,單位 kN-m

𝜃為最大容許轉角,單位 rad

根據挪威驗船協會規範 DNV (Det Norske Veritas)中,規定樁頭最

大容許旋轉角為 0.25 度,福海報告書則取最大容許旋轉角為 0.1 度作

分析。

5.5.2 三種樁頭之樁身變位與樁身彎矩比較

GROUP 2013 提供的樁頭邊界設定包含鉸接、固定和彈性束制,

在同樣的土壤特性、基樁性質下,只改變樁頭邊界繪圖。因為本研究

是以程式模擬分析而得,分析的正確性需要現地實驗的結果加以比
86
較,但在無現地實驗的數據下,只能針對其他文獻提供的實驗資料結

果判斷有無不合理處。因此參考 Juirnarongri tand Ashford (2006) 在研

究中提出比較群樁基礎以三種樁頭計算出的樁身變位與彎矩大小情

況。Juirnarongrit and Ashford (2006)將計算出的樁身變位與彎矩與現地

實驗實際量測到的數值做比較,發現到固定樁頭會低估變位量,自由

樁頭會高估變位量與最大彎矩值,而彈性束制樁頭在變位量與最大彎

矩值較能接近實際量測到的數值,如圖 5.9 所示。三種樁頭的樁身變位

與最大彎矩值大小趨勢皆是鉸接樁頭的數值最大,彈性束制樁頭次

之,固定樁頭最小。

圖 5.9 不同樁頭下之實際量測與計算樁反應比較圖(Juirnarongrit and


Ashford, 2006)

87
圖 5.10 和圖 5.11 分別為本案例利用三種樁頭分析之樁身變位與深

度及樁身彎矩與深度關係圖,由圖 5.10、圖 5.11 可以看到樁頭變位量

與最大彎矩值最大的皆是鉸接樁頭,彈性束制樁頭次之,固定樁頭最

小。其結果與 Juirnarongrit and Ashford (2006)研究不同樁頭邊界條件下

之樁身變位與最大彎矩值大小趨勢相符。

圖 5.10 三種樁頭之樁身變位與深度關係圖

88
圖 5.11 三種樁頭之樁身彎矩與深度關係圖

5.6 側向變位與旋轉角之性能曲線分析

將初步設計之群樁,施加不同大小之側向載重與彎矩對樁頭側向變

位與旋轉角產生之影響進行性能曲線分析,來更瞭解側向載重與彎矩對

群樁之影響,以下分析因 GROUP 2013 程式控制樁頭與樁帽處之側向變

位與旋轉角需一致,所以每根樁之樁頭側向變位與旋轉角皆相同。分析

結果分為單獨施加側向載重與彎矩以及額外外力作用下兩部份作說明,

最後驗證分析結果的合理性。

89
5.6.1 單獨施加側向載重與彎矩之性能曲線分析

(1) 側向力產生之樁頭側向變位與旋轉角

由圖 5.12 表示側向力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圖,圖 5.13 表示側向力與

旋轉角之關係圖,其負號表示與原符號定義相反,此為逆時針轉。圖 5.12

與圖 5.13 皆只施加側向力作分析,並無施加軸向力與彎矩。圖中分為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作比較,由圖 5.12 可以看到,Rollins 液化砂土在

不同側向載重下產生之側向變位皆大於 API 砂土,原因在於土壤液化後

失去部分強度使得施加側向載重時產生之側向變位增加,並且隨側向力

的增加,側向變位增大,由圖 5.12 表示,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之

側向力-側向變位曲線近似拋物線,非線性曲線,顯示土壤進入塑性狀態。

由圖 5.13 可以瞭解到,相較於圖 5.15 之彎矩與旋轉角之關係,側向力產

生之旋轉角影響不大。

90
圖 5.12 側向力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圖

圖 5.13 側向力與旋轉角之關係圖

91
(2) 彎矩產生之側向變位與旋轉角

由圖 5.14 表示彎矩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圖,圖 5.15 表示彎矩與旋轉角

之關係圖,圖 5.14 與圖 5.15 皆只逐次施加彎矩作分析,並無施加軸向力

與側向力。圖中分為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作比較,由圖 5.14 可以

瞭解到,相較於圖 5.12 之側向力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彎矩產生之側向變

位影響不大。而由圖 5.15 可以看到,API 砂土在不同彎矩作用下產生之

旋轉角略小於 Rollins 液化砂土產生之旋轉角,可能原因在於施加的彎矩

太大導致土壤在有無失去部分強度的情況下,皆產生不小的旋轉角,並

且隨施加彎矩的增加,旋轉角增加趨勢更加明顯。

圖 5.14 彎矩與側向變位之關係圖

92
圖 5.15 彎矩與旋轉角之關係圖

5.6.2 額外外力作用下之性能曲線分析

5.6.1 節的性能曲線分析方式只單獨施加側向力或彎矩進行樁頭側向

變位與旋轉角分析,然而對於離岸風機的設計,除了考量本身自重外,

垂直設計載重若再產生額外的外力(如颱風)會產生的影響亦是分析重點。

本小節簡化風力可能同時產生側向力與彎矩值,將側向力與彎矩值以

分開累加的方式進行分析。探討在有無垂直載重情況下,施加側向載重

或彎矩時產生之側向變位與旋轉角比較。

93
(1) 側向力產生之側向變位與旋轉角

圖 5.16 至圖 5.19,為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在含有垂直載重的

情況下施加不同大小之側向力,並對有無垂直載重作用下產生之側向變

位與旋轉角進行比較。圖 5.16 與圖 5.17 為側向力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

圖中可以看到兩者一開始產生的側向變位差不多,但隨著施加的側向力

越大,含有垂直載重下產生的側向變位較大,並且兩者的差值越大。圖

5.18 與圖 5.19 為側向力對旋轉角之關係圖,圖中可以看到含有垂直載重

下產生之旋轉角隨側向力的施加而明顯增加,其中當側向力達 30000 kN

時,含垂直載重下之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之旋轉角為無垂直載重

下之旋轉角的 3.96 倍與 3.49 倍,相差甚遠,若是施加之側向力更大時,

差異越大。

圖 5.16 側向力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API)
94
圖 5.17 側向力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Rollins)

圖 5.18 側向力對旋轉角之關係圖(API)

95
圖 5.19 側向力對旋轉角之關係圖(Rollins)

(2) 彎矩產生之變位與旋轉角

圖 5.20 至圖 5.23,為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在含有垂直載重的

情況下,施加不同大小之彎矩,並對有無垂直載重作用下產生之側向變

位與旋轉角進行比較。圖 5.20 與圖 5.21 為彎矩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圖

中可以看到含有垂直載重下產生之側向變位較大,且隨著施加的彎矩越

大,兩者的差異趨勢越大,但增加的側向變位相較於側向力產生之側向

變位來得小許多。圖 5.22 與圖 5.23 為彎矩對旋轉角之關係圖,圖中可以

看到含有垂直載重下產生之旋轉角隨彎矩的施加而明顯增加,其中當彎

矩達 80000 kN 時,含垂直載重下之 API 砂土與 Rollins 液化砂土之旋轉

96
角為無垂直載重下之旋轉角的 3.38 倍與 3.18 倍,相差甚遠,若是施加之

彎矩更大時,差異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實際設計基樁承受環境載重的影響不只需要考慮側

向力與彎矩的影響,垂直載重對側向變位與旋轉角的影響亦不可忽視。

圖 5.20 彎矩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API)

97
圖 5.21 彎矩對側向變位之關係圖(Rollins)

圖 5.22 彎矩對旋轉角之關係圖(API)
98
圖 5.23 彎矩對旋轉角之關係圖(Rollins)

5.6.3 驗證分析結果之合理性

為了確認 5.6.1 節與 5.6.2 節分析結果的合理性,將上述兩節之分

析結果與初步設計之載重分析結果作比較。初步設計之載重為軸向力

95200 kN、側向力 15640 kN、彎矩 85440 kN-m。為了方便比較結果,5.6.1

節單獨施加側向力或彎矩的部分,同初步設計之載重,選用側向力 15640

kN、彎矩 85440 kN-m;而 5.6.2 節增加的軸向力也同初步設計之載重

95200 kN,並再分別加上側向力 15640 kN、彎矩 85440 kN-m 作分析,

分析結果如表 5.2、表 5.3。

99
表 5.2 為側向力與側向變位、旋轉角之結果比較表,表 5.3 為彎矩與

側向變位、旋轉角之結果比較表,由兩表中皆可以看到,Rollins 液化砂

土產生之側向變位與旋轉角皆大於 API 砂土,可能原因為土壤液化後失

去部分強度導致側向變位與旋轉角增加。而三種設計載重之比較,依實

務經驗推斷應是承受的載重越多,產生之側向變位與旋轉角越大,所以

初步設計之載重產生之變位與旋轉角最大、側向力加上軸向力次之,只

施加側向力最小,由表 5.2、表 5.3 比較結果與實務經驗結果之大小趨勢

相符,確認分析之結果合理。

表 5.2 側向力與側向變位、旋轉角之結果比較表

只施加側向力 側向力+軸向力 初步設計之載重

deflection rotation deflection rotation deflection rotation


(cm) (rad) (cm) (rad) (cm) (rad)

API 5.33 -4.56E-04 6.05 -1.91E-03 8.22 -9.18E-03


Rollins 8.85 -7.46E-04 9.9 -2.63E-03 12.2 -9.92E-03

表 5.3 彎矩與側向變位、旋轉角之結果比較表

只施加彎矩 彎矩+軸向力 初步設計之載重

deflection rotation deflection rotation deflection rotation


(cm) (rad) (cm) (rad) (cm) (rad)

API 0.2 -1.52E-03 0.704 -5.05E-03 8.22 -9.18E-03


Rollins 0.39 -1.60E-03 1.29 -5.15E-03 12.2 -9.92E-03

100
5.7 考量旋轉角分析之結果與改善建議

離岸風機之基樁在承受側向承載力時,除了考量產生的側向變位與

樁身彎矩外,所承受的最大旋轉角亦是分析重點,若是產生之旋轉角超

過安全範圍,則有很大的安全疑慮,需重新對基樁的性質或設置方式作

改善。依福海報告書的設計規範規定,樁頭變位不能超過 10%樁徑(0.18

m),旋轉角不能超過 0.1 度(-0.0017 rad),依照初步設計載重施加至群樁

分析結果顯示,無液化土壤(API 砂土)產生之樁頭變位為 0.082 m、旋轉

角為-0.00918 rad;全液化土壤(Rollins 液化砂土)產生之樁頭變位為 0.122

m、旋轉角為-0.00991 rad,其中兩者之樁頭變位符合規範,但產生之旋

轉角,皆不符合規範要求,需進行改善,以下將依照報告書提供的載重

條件說明旋轉角分析結果與改善建議,改善方式主要是針對改變樁徑或

改變樁間距情況下做分析。

5.7.1 改善方式

(1) 改變樁徑

在基樁與土層性質不變的情況下,分為無液化土壤與全液化土

壤,只改變樁徑作分析,產生的變化皆納入考量,分析結果之樁徑與

旋轉角關係如圖 5.24 所示,可以看到旋轉角隨樁徑增加有減小的趨勢。

101
圖 5.24 樁徑與旋轉角關係圖

(2) 改變樁間距

在基樁與土層性質不變的情況下,分為無液化土壤與全液化土

壤,只改變樁間距作分析,產生的變化皆納入考量,分析結果之樁間

距與旋轉角關係如圖 5.25 所示,可以看到樁間距越大時,受到的群樁

效應影響減少,旋轉角有減小的趨勢。

102
圖 5.25 樁間距與旋轉角關係圖

上述分析結果整理如表 5.4、表 5.5 所示,可以看到 API 砂土和

Rollins 液化砂土產生之旋轉角都差不多,並且當樁徑大於 3 公尺或是

樁間距大於 7 倍樁徑時之兩者旋轉角皆符合規範。基於成本考量,若

是改變樁徑會提高成本,因此建議採變更樁間距為 7 倍樁徑作改善分

析,分析結果如下節。

表 5.4 樁徑與旋轉角關係表

樁徑(m) 旋轉角(API)-rad 旋轉角(Rollins)-rad

1.8 -9.18E-03 -9.91E-03


2.5 -2.10E-03 -2.41E-03
3 -1.28E-03 -1.47E-03
3.5 -8.72E-04 -9.98E-04
4 -6.40E-04 -7.29E-04

103
表 5.5 樁間距與旋轉角關係表

樁間距(D=1.8m) 旋轉角(API)-rad 旋轉角(Rollins)-rad

3D -9.18E-03 -9.91E-03
3.5D -6.54E-03 -7.17E-03
4D -4.77E-03 -5.35E-03
5D -2.86E-03 -3.10E-03
6D -2.04E-03 -2.21E-03
7D -1.52E-03 -1.64E-03
8D -1.18E-03 -1.26E-03

5.7.2 改善分析之結果

以樁徑 1.8 公尺、樁間距 12.6 公尺(7 倍樁徑)作改善分析,在全液

化土壤下所得之最大旋轉角、彎矩值、變位值整理如表 5.6,並繪製如

圖 5.26、圖 5.27 所示。以及繪出不同深度下 p-y 曲線隨孔隙水壓力比

變化情形,取土層 3 到 6 公尺之每公尺 p-y 曲線,如圖 5.28 至 5.31 所

示。其結果與初步設計之結果比較如表 5.6,由表 5.6 中可知道,改善

後結果所得之值皆比初步設計之結果來的低,並符合規範之要求。

104
圖 5.26 樁間距 12.6 m 分析之樁身變位與深度關係圖

圖 5.27 樁間距 12.6 m 分析之樁身彎矩與深度關係圖


105
圖 5.28 改善分析後深度 3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圖 5.29 改善分析後深度 4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106
圖 5.30 改善分析後深度 5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圖 5.31 改善分析後深度 6 m 之 p-y 曲線變化趨勢


107
表 5.6 改善分析結果與初步設計之結果比較表

樁徑(m) 樁間距(m) 最大旋轉角(rad) 樁頭變位(m) 最大彎矩(kN-m)

1.8 12.6 -1.64E-03 0.096 2.60E+04


1.8 5.4 -9.92E-03 0.122 3.30E+04

10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1) 經本研究分析結果認為𝑟𝑢 > 20%時使用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而在𝑟𝑢 ≤ 20%時使用 Liu and Dobry 修正法。

(2) 假定 p-y 曲線隨孔隙水壓比從無液化到全液化的過程,曲線變

化由凸型漸轉凹型,因此應用 Liu and Dobry 修正法與 Chang

and Hutchinson 修正法之概念建立新修正法,公式如下:

基底 p-y 曲線:

𝑃𝑞 = 𝑈𝑃𝑝 + (1 − 𝑈)𝑃𝑟

液化修正關係式:

P = 𝑃𝑞 × 𝐶𝑢𝑝

y = 𝑦𝑞 × 𝐶𝑢𝑦

(3) 對於離岸風機之群樁而言,實際設計上風機上部桁架和基樁樁

頭並非完全束制,因此樁頭束制情況以彈性束制樁頭做分析較

為適合。

(4) 轉角分析時,全液化土壤因土壤漸失去強度使得旋轉角在樁徑

或是樁間距改變時皆大於無液化土壤之旋轉角。

(5) 隨樁間距增加,群樁效應影響減少,變位、旋轉角、最大彎矩值
隨深度變化減少;然而達相同側向位移所需之土壤阻抗增加,p-y
曲線上移。

109
6.2 建議

(1) 本研究建立新修正法是以文獻提供之兩種修正法為主要,但此

兩種修正法皆於縮尺度試驗下求得,是否適用於全尺寸情況仍

需驗證。因此建議未來可以配合顧問公司進行全尺寸試驗,與

本研究模擬分析之結果做比較。

(2) 新修正法有使用上的限制條件,建議未來能進行更多現地試驗

提供相關經驗公式,增加修正法的適用性。

(3) 本研究根據文獻、修正法之探討,假定 p-y 曲線隨孔隙水壓比

之曲線變化由凸型漸轉凹型,但曲線變化是否只為基底 p-y 曲

線的縱軸、橫軸方向之尺度縮減而已仍需驗證。建議還需更多

試驗驗證 p-y 曲線從無液化至全液化的過程。

(4) 本研究採用極限狀態設計載重(ULS),模擬群樁受靜態載重作

用下之行為,但對於離岸風機基礎受波浪、海流和風力作用

下,承受載重應為循環載重。建議之後可以朝確認循環週期數

作循環載重以及疲勞強度分析。

110
參考文獻

1. 肖雄,「運用 p-y 曲線分析基樁在可液化砂土之行為」,國立成功

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

2. 莊明仁,「基樁承受側向荷重之反應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

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

3. 范仲軒,「應用 p-y 曲線分析離岸風機單樁基礎於可液化海床砂質

土壤之行為」,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5)。

4. 陳俶季、吳清裕,「飽和砂土在反覆荷重下之孔隙水壓變化與液化

潛能」,第十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頁 599-615(1988)。

5. 葉健輝,「液化地盤樁基之靜力分析模式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

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6. 黎杰侖,「沖刷樁基承受側向載重之變位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土

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7. 練詠莊、黃迪瑩、曾韋禎、何玉玲、郭玉樹,「離岸風機單樁基礎

側向變形分析」,第三十四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台南,頁

863-868 (2012)。

8. 簡連貫、邱淑宜、馮宗緯、林俶寬,「離岸風力計畫海域大地工程

調查~以福海離岸風場為例」
,地工技術,第 142 期,頁 59-68 (2014) 。

111
9.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planning,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fixed offshore platforms.” API

Report No. 2A-WSD, API, Houston. (2005)

10. Ashour, M., and Norris, G., “Lateral loaded pile response in liquefiable

soil.”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29, No. 6, pp. 404-414. (2003)

11. Ashour, M., Norris, G., and Pilling, P. “Lateral loading of a pile in

layered soil using the strain wedge model,”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24, No. 4, pp.

303-315. (1998)

12. Bhattacharya S., “Challenges in design of foundations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 Reference,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p. 1-9. (2014)

13. Banerjee, P.K., and Davies, T.G., “The behavior of axially and laterally

loaded single piles embedded in non-homogeneous soils,”

Geotechnique, Vol. 28, No. 3, pp. 309-326. (1978)

14. Brandenberg, S.J., Boulanger, R W., Kutter, B.L., and Chang D.D.,
“Static pushover analyses of pile groups in liquefied and laterally

spreading ground in centrifuge test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33, No. 9, pp.

1055-1066. (2007)

112
15. Castro, G. and Poulos, S.J. “Factors affecting liquefaction and cyclic

mobility.” 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ASCE,

Vol. 103, No. GT6, pp. 501-516. (1977)

16. Chang, W.J., Rathje, E.M., Stokoe II, K.H., and Hazirbaba, K., “In situ

pore-pressure generation behavior of liquefiable sand.”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33,

No. 8, pp. 921-931. (2007)

17. Chang, W.J. “Liquefaction analysis of TGC-Fuhai windfarm,”

Research Report,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nan, Taiwan. (2014)

18. Chang, B.J. and Hutchinson, T.C.,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p-y

curves considering development of liquefaction.”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39,

No. 4, pp. 577-586. (2013)

19. Dash, S.R., Bhattacharya, S., Blakeborough, A., and Hyodo, M., “p-y

curve to model lateral response of pile foundation in liquefied soils.”

The 14𝑡ℎ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October

12-17, Beijing, China. (2008)

20. De Alba, K., Chan, C., and Seed, H.B., “Determination of soil

liquefaction characteristics by large-scale laboratory tests.” EERC

75-14, Berkeley, California. (1975)

113
21. Douglas, D.I. and Davis, E.H., “The movement of buried footings due

to moment and horizontal and movement if anchor plate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Vol. 14, pp. 115-132. (1964)

22. Franke, K.W., and Rollins, K.M., “Simplified hybrid p-y spring model

for liquefied soil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39, No. 4, pp. 564-576. (2013)

23. Ishihara, K., “Stability of natural deposits during earthquakes.” Proc.,

11𝑡ℎ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Vol. 1, Rotterdam, pp. 321-376. (1985)

24. Iwasaki, T., Arakawa, T., and Tokida, K., “Simplified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soil liquefaction during earthquake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Southamption, pp. 925-939.

(1982)

25. Juirnarongrit, T., and Ashford, S.A., “Soil-pile response to

blast-induced lateral spreading II: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the p-y

method.”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32, No. 2, pp. 163-172. (2006)

26. Liu, L. and Dobry, R. “Effect of liquefaction on lateral response of piles

by centrifuge model tests.” NCEER Bulletin, Vol. 9, No. 1, p. 8. (1995)

27. Matlock, H. and Reese, L.C. “Generalized solution for laterally loaded

piles.” Journal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 ASCE,

Vol. 86, No. SM5, pp. 1220-1246. (1960)

114
28. Matlock, H., “Correlation for design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in soft

clay.” Proceedings, 2nd Annual 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

Houston, Texas, Vol. 1, pp. 577-594. (1970).

29. McClelland, B. and Focht, J.A.JR, “Soil modulus for laterally loaded

piles.” Transactions, ASCE, Vol. 123, pp. 1049-1063. (1956)

30. Mcvay, M., Casper, R., and Shang, T., “Lateral response of three-row

groups in loose to dense sands at 3D and 5D pile spacing.”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21, No. 5, pp. 436-441. (1995)

31. Mcvay, M., Zhang, L., Molnit, T., and Lai, P., “Centrifuge testing of

large laterally loaded pile groups in sand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24, No. 10, pp.

1016-1026. (1998)

32. Meyerhof, G.G., “Penetration tests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cohesionless

soils.”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 82(1),

pp. 1–19. (1956)

33. Mindlin, R.D., “Forces at a point in the interior of semi-infinite solid.”

Physics, Vol. 7, pp. 195-202. (1936)

34. Mokwa, R.L., and Hon, J.M.D., “Rotational restraint of pile caps during

lateral loading.”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29, No. 9, pp. 829-837. (2003)

115
35. O’Neill, M.W. and Murchison, J. M. “An evaluation of p-y in sands.”

Research Report No.GT-DF02-83,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Texas. (1983)

36. Poulos, H.G.,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I-single pile.”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 And Foun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Vol. 97, No. SM5, pp. 711-731.

(1971a)

37. Poulos, H.G.,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II-group pile.”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 And Foun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Vol. 97, NO.

SM5, pp. 733-751. (1971b)

38. Poulos, H.G. and Davis, E.N., 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1980)

39. Reese, L.C., Cox, W.R. and Koop, F.D., “Analysis of laterally load

piles in sand.” Proceedings of 5th Annual 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 Houston, Texas, Vol. II, pp. 473-485. (1974)

40. Reese, L.C., Cox, W.R., and Koop, F.D., “Field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in stiff clay.” Proceedings, 7th 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 Houston, Texas, Vol. II, pp. 672-690. (1975)

41. Reese, L.C., and Welch, R.C., “Laterally loading of deep foundations in

stiff clay.” 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ASCE,


Vol. 101, No. GT7, pp. 633-649. (1975)

116
42. Rollins, K.M., Peterson, K.T., and Weaver, T.J., “Lateral load behavior

of full-scale pile group in clay.” 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 124, No. 6, pp. 468-478.

(1998)

43. Rollins, K.M., Gerber, T.M., Dusty, L.J., and Ashford, S.A. “Lateral

resistance of a full-scale pile group in liquefied sand.”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 131, No. 1, pp.

115-125. (2005)

44. Seed, H.B. and Booker, J.R., “Stabilization of potentially liquefiable

sand deposits using gravel drains.” 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ASCE, Vol. 103, pp. 757-768. (1977)

45. Seed, H.B. and Idriss, I.M.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soil
liquefaction potential.”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 ASCE, Vol. 97, No. SM9, pp. 1249-1273. (1971)

46. Seed, H.B., Martin, P.P., and Lysmer, J. “Th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during soil liquefaction.” Report No.

EERC 75-26,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lifornia. (1975)

47. Seed, H.B. and Idriss, I.M. “Analysis of soil liquefaction: Niigata

earthquake.”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

ASCE, Vol. 93, No. SM3, pp. 265-290. (1976)

117
48. Seed, H.B. and Idriss, I.M. “Ground motions and soil liquefaction

during earthquakes.” Monograph Series No. 5,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Berkeley, AC, USA. (1982)

49. Sumer, B.M., Fredsøe, J., and Christiansen, N., “Scour around vertical

pile in waves.” 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ASCE, Vol. 118, No. 1, pp. 15-31. (1992)

50. Terzaghi, K., “Evaluation of coefficients of subgrade reaction,”

Geotechnique, Vol. 5, pp. 297-326. (1955)

51. Wang, S.T., and Reese, L.C.,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in liquefied

soils.”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 III,

pp. 1331-1343. (1998)

52. Winkler, E., Die Lehre Von Elastizitat Und Festigkert ( On Elasticity

and Fixity ), Prague. (1867)

118

You might also like